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印刷行业问题范文

印刷行业问题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00:4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印刷行业问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印刷行业问题

篇1

如果将整个世界经济的结构进行抽象建模,我们会发现它是由这样三个要素组成的:消费者、生产者和资源提供者。在世界经济链条上,欧美是上游消费者,负责输出需求并制定品质要求;中国是生产者,负责承接消费者的需求并按照其品质要求和规则标准完成生产,通过生产成品来挣取加工费;中东、南美、非洲等国家和地区是下游资源提供者,依靠提供大宗原材料来获得非可持续性的回报。

从这个模型来观察自己的印刷行业,我相信绝大多数老板会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在这个模型之中就是扮演“中国”这种生产者的角色――以低利润来赚取加工生产费用,而且低门槛的同类竞争非常惨烈――上游的需求方有个风吹草动都会让自己本来就非常稀薄的利润更加不保。同时,还要面对诸如“环保”“保护工人权益”等各种要求,使我们不得不从本来就非常稀薄的加工费中挤出这些成本来填补新的支出黑洞。

在此,我不想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说诸如“这个行业产能过剩”的“正确的废话”。我们回归到自己,回归到我们唯一能够驾驭的事情――自己的企业。我们会发现:我们没有核心竞争力!要永远相信,你能买到的机器别人也能买得到;你能请得起的人,别人也能请起。如果挣钱效益非常明显,谁会不舍得投入呀!今天的著名企业如京东、华为、万科,他们的起点并不比我们高。最为人称道的华为是农村交换机起家的,与那种纯粹利用信息不对等倒卖挣差价相比,我们的印刷厂的挣钱方式几乎可以算“高科技”了!但是,华为在通过农村交换机挣了大把钱之后,他考虑了后一步应该怎么走,所以把挣来的钱用来研发了C088这款程控交换机,打入城市市场,从而完成了一种更高附加值的战略转移。

在这里,我想请印刷行业的老板都扪心自问一下,你们早几年通过加工挣了钱的时候,自己干了什么?大多数仅仅是在销售人员的忽悠下买了更多机器;厂房更大了、机器更多了、工人也更多了,但是业务形态没有任何变化!当上游的需求萎缩的时候,所有这些自我感觉良好的“本钱”突然都变成了烫手的山芋!有多少曾经风光一时的印刷厂就是这样突然间轰然倒塌。

无论宏观经济形势好还是差,都有人挣钱,有人倒闭。我们是做企业的,不应该怨天尤人。我们坐着电梯上到16楼,这其实与我们自己无关,只是碰巧而已。如果我们能够自己爬上16楼,那就是真本事,无论有没有电梯都丝毫不受影响!那种能够自己爬上16楼的人,平时都是做过很多有计划的自我训练的,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讲的就是战略!

一个国家也好,一个行业也好,一家企业也好,甚至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也好,它的发展轨迹都是分层跃进的!就好比一只猴子在森林中,它越是处在森林边缘,树木之间的间距就越人,树上也没啥果子;越是靠近森林中心,参天大树就越多,而且树与树之间间隔也越密,很容易从一颗树轻松跳到另外一颗树上,每一颗树上可以采食的果子也更多!所以,我们看一个企业,不仅仅看它现在是否挣钱,更应该看它的业务模式是否在向更高附加值的方向跃进,如果没有这样的跃进,只是规模扩大而已,这种所谓的辉煌不会持续!

以上种种其实讲的是关于企业战略的问题。我们很多印刷企业的老板起身草莽,有的是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豪情,缺乏的是战略规划企业定位的意识。基本上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最近刘强东说:“传统企业不要自己建什么电商部门”;而马云又说:“传统企业应该拥抱互联网,大力发展电商”。谁说的对?其实,他们都不对!为什么呢?因为对印刷企业而言,这都是“战术级”的问题,而不是“战略级”的问题!不是核心问题!

战略级的问题是,雅昌在大家印了画就把原稿丢弃的时候,将原稿特意存了下来,并建立了一个画稿存储系统,然后转型到更有附加值的专业文化艺术品印刷和数字资产管理。战略级的问题是,华为农村交换机挣钱之后,省吃俭用全部投入研发,自己研制出C088程控交换机,然后打入更高利润的城市交换机市场。战略级的问题是,通用裁员,把不挣钱的业务和部门全部关掉,然后专注投入挣钱的业务,完成更高附加值业务的转型。如此种种,你有没有考虑过?还是得过且过,静候奇迹的发生?或者,什么都不想丢弃,每天被琐碎的事搞得精疲力竭?

篇2

企业:杭州长命印刷有限公司,创办于1985年,现有厂区面积65000平方米,标准式厂房26000余平方米,每年印刷

量在200万色令以上,年装订量在50万令纸以上,公司总资产近1亿元。先后荣获农业部中型二档企业,浙江省行

业最大、经济效益最佳企业,浙江省纳税AAA级企业等称号。

受访者:陈国民,杭州长命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

印刷行业的难题不是员工回了老家不肯回来,而是老百姓不愿意接受印刷这种行业:收入低、工作繁琐、精神负担大。

加薪和各种途径的招聘,治标不治本。中国的印刷行业,最需要的是技术层面的升级改造。

破解“用工荒”等制约印刷行业发展的难题,建立市场准入门槛是政府必须思考的问题。

我国印刷生产加工能力处于世界前列,初步形成三大印刷产业带:以广东为中心的珠三角产业带,以上海和苏浙为中心的长三角产业带,以京津为中心的环渤海产业带。近十年来,浙江一直是长三角印刷产业带的中心,这一行业为浙江省扩增了许多就业岗位,吸引了不少来自其他省市的劳动者。

“荒”的推手:

收入低、工作繁、压力大

“近年来,我们印刷行业各环节点上都有劳动力不足的趋势。”记者采访杭州长命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国民时,他也毫不避讳地坦言公司去年底遭遇的“用工荒”问题。

但是,杭州长命印刷有限公司的两百多名员工,有95%是本地人,为何仍不能幸免于“用工荒”的“袭击”?对此,陈经理坦言:“近些年,印刷行业的整体效益持续下降,纸张、机器等成本不断上升,印刷公价却依然维持在1995年的水平。这就造成了印刷业工人们的整体待遇偏低。”

“涨薪难”的尴尬之外,陈经理也直言印刷工作的不易:“传统印刷工艺需要很大的精力投入,出版物是精神产品,稍有错漏,就会误人子弟。做这个行业如履薄冰,例如,每学期印刷出去的中小学教材,只有当开学后一个月内无质量问题返还,才能真正放下心来。收入低、工作繁琐、精神负担大,无疑触及到了员工们的承受底线。”

这种情况下,本行业的员工纷纷跳槽到其他行业。“所以,我们的难题不是员工回了老家不肯回来,而是老百姓不愿意接受印刷这种在家门口的行业。”印刷行业的大势滑坡让从事多年印刷出版工作的陈国民很是痛惜。

建立市场准入门槛减缓压力

“加薪和各种途径的招聘,治标不治本。中国的印刷行业,最需要的是技术层面的升级改造。因为出版印刷很多环节需要手工完成,如果企业能更新技术设备,提高自动化作业程度,也就可以变相缓解‘用工荒’的压力。”

篇3

印刷是信息产业、文化产业和加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都市轻工行业。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资文化需求,印刷业的领域不断扩大,印刷品的品种不断增加,印刷质量不断提高,这为印刷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大环境的改变,也为苏州印刷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苏州印刷业的发展越来越好,在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正在逐步成为苏州的经济增长点。

加入世贸组织对苏州印刷业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议定中,没有对印刷业放开的具体承诺,但与印刷业相关的机械、纸张、油墨等设备和原材料均有承诺,这对印刷业的发展影响很大。我国关于印刷业的相关法规,已明确规定“允许设立中外合资经营印刷企业、中外合作经营印刷企业,允许设立从事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经营活动的外资企业”,合资、合作企业的中方投资者应当占有控股或主导地位。这些因素对当前我国印刷行业的整体提高发出了警示,内资企业要克服自身企业竞争力不强的弱点,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不断培养优秀人才来适应市场竞争,同时呼吁相关政府给予大力的扶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印刷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印刷业难免泥沙俱下,恶意竞争、弄虚作假、粗制滥造、低级克隆、盲目跟风、不求品牌、关注眼前利益为假冒伪劣提供便利(只要办个小规模执照超范围什么都做)等方面的违法违规问题,正在成为危害我国印刷业的巨大隐患。作为担负着文化传承重要使命的印刷工作者,理应表现出极高的职业操守,这样才能保证印刷业的有序、健康的发展。一个没有道德底线的行业,注定不可能长久繁荣。缺少职业道德和行业公认的准则,将使整个行业处于无序竞争的状态,从而导致行业失控。今年,中国版协颁布《职业道德准则》,说明了印刷职业道德问题已绝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危及到了行业的整体生存和发展。但是行业准则如果不被真正重视,将仅仅是一纸文件。鉴于道德失范有蔓延之势,必须对种种不道德行为下一剂猛药。假如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将使守德者吃亏,整个行业会面临危机。道德建设和相关法律的完善,双方缺一不可。相关领导和专家呼吁政府管理机构、行业组织、印刷单位共同努力,建设理性、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印刷工作者应遵守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加强道德自律,恪守职业道德规定,公平竞争,诚信经营;通过行业自律和行业监督,坚决打击地下工厂、无照经营等违法操作;积极强化对印刷行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共同做大做强中国印刷业的市场。

苏州市印刷业的发展不仅要有大胆探索的勇气,引领提高的目光,细致超前的打算;还要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努力开拓市场、不断提高产品水平、不断提高质量和服务。这是苏州印刷业的发展蓝图,也是行业管理工作者和苏州印刷经理人的宿愿。

篇4

【关键词】职业教育 印刷教学 双元制 导生制

【中图分类号】TS8,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08-01

一、我国印刷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印刷教育虽然规模大并且层次全,但是,我国印刷教育中普遍强调“理论学习”,在实际生产中,很多学生缺乏动手能力,不能满足我国印刷业发展的需要。

(一)印刷教学落后

经过多年来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我国印刷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随着当今印刷业的欣欣向荣,一个十分尴尬的现象出现了,那就是印刷职业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并不那么受企业的欢迎。这是由于学校教授的印刷技术落后,没有紧跟上印刷业发展的需要,在实际的生产应用中早就脱离了学校教授的印刷技术,这些问题在一些大型的印刷设备应用上尤其明显,在一些前沿技术的应用上,也存在这些问题。

(二)印刷教材滞后

目前,我国印刷专业高校使用的教材大多是20世纪编写的,进入21世纪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基本上没有及时在教材中充分反映。与印刷行业的实际生产水平、与时俱进的管理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对学生的培养和就业造成一定的困难。

(三)实训环境不能满足生产要求

实训基地应该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体,但实际上学生的实践时间与条件根本达不到培养目标的要求,致使学生理论与实际结合方面产生较大差距。出现了印刷行业急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人才,而学校却不能输出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

二、加强印刷职业教育的措施

在上述我国印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来看,影响优质人才发展的因素,归根到底是教学方式,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

(一)双元制

提到当今的印刷产业,让人率先联想到的就是德国。德国在人才的培养上,主要依靠的是职业教育形式,而职业教育在德国所受到的关注程度也甚至高于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它主要以企业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双元制教育体系”为依托,开展印刷等各类行业的人才培养。这类双元制职业教育可以占到整个职业教育体制的75%。

当学生在中学毕业以后,想进入印刷行业工作,则可以到相关企业签订学徒合同,再到设有印刷专业课程的职业学校报到,开始3年的印刷课程。在这期间,学生会在学校学习到与印刷相关的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其他必修的文化科目,而每周大约也只有2天的时间是在学校学习,其他3天均是要到所签订合同的企业进行实践方面的学习。经过3年学习后的毕业考试(考试内容是由印刷行业协会和职业学校共同确定的),学生将会获得具有学徒期满的就业证书和职业深造的资格证明双重作用的毕业证书。

在这样一个职业教育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是德国能够拥有先进的印刷技术和制造高质量的印刷机械的重要保证。政府颁布的《职业教育法》更是推动了企业与学校携手合作,并从法律角度保障了职业教育体制的实施,为相关的行业企业提供实施依据和鼓励办法。

我们也可以仿效德国的“双元制”,将印刷职业教育一分为二,一方面,由学校负责学生的印刷理论和其他必修的文化科目,这样就适应了政府主导教育的国情。另一方面,由学校选取几家有实力的印刷企业合作,再由教育部门审核批准,让企业熟练工担任师傅,以在校生为徒弟,以此方式传授技艺。而国家给予企业相应的补贴,或者将学费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给学校,一部分给企业。学期结束,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考核。这样既达到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又解决了资金来源的问题,相信企业也非常欢迎,同时,为企业的将来储备了大量的人才。

(二)导生制

导生制又叫贝尔—兰卡斯特制,是由英国教会的贝尔和公益会的教师兰卡斯特所开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曾在英国和美国流行过数十年,为英、美两国普及初等教育做出过重大贡献。

探究英国和美国的导生制,总结出它的上课方式是这样的: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先选择一些较优秀或年龄较大的学生,对其进行教学,然后再让这些学生充当其他学生的“导生”,工作内容主要就是充当教师的助手,不仅要负责其带领学生的教学内容,还要对其进行作业检查以及考试测试,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决定导生制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对导生的选择,一定认真严格对待。由于印刷技术是一门实操要求很高的学科,因此,教师要在平时的课堂中,对学生的的理论知识以及实操能力进行考察。挑选其中一些为人热心、表达能力较好、理论基础扎实、实操能力强的学生作为导生,把班级中的其他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导生带领一个小组进行教学。同时,教师要根据不同小组中学生的不同特点,适当地进行导生调整。教师还要对导生的教学职责进行规定,要对导生的课堂讲解语言、操作方法以及操作步骤进行规范,使导生能够掌握教学的规律。要培养导生遵守课堂纪律,这样导生才能在学生中起到带头的作用,小组中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效保证导生制的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导生在课堂上的实际表现,对导生的教学方式给出一些建议,要经常评价导生的教学工作,指出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指正,使导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扬长避短,真正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使教学结果事半功倍。对于那些表现良好的导生,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表扬,如果那些表现异常突出的,教师可以增加他们的平时成绩,在学校进行各项评优评奖工作时,教师可以加以推荐。由于导生都是从学生中挑选出来的,因此,大家都是同龄人,导生与学生之间隔阂较少,有利于教学的进展,而且导生也可以在充当教师角色的同时,得到能力的锻炼,通过导生制,在教学中,可以达到双赢的局面。

三、结束语

不论是双元制也好,导生制也罢,值得高兴的是,在中国高速增长的现代化建设中,担负人才培养任务的中国教育部,不失时机地开展了职业教育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我们可以预见,当一大批知行合一的印刷人才走向社会时,必将给印刷行业带来一股清泉,必将使行业面貌焕然一新,最终促进中国印刷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南静生.印刷专业人才培养全新模式[J].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10 (03).

篇5

千亿级市场呼唤行业巨头

近年来,印刷行业全年营收超过万亿,并且每年以5%的速度增长。不过细分来看,出版印刷这个细分市场正以每年10%的跌幅衰落,真正带动印刷行业增长的则是包装、商业、商务物料(比如传单、海报)等印刷品的需求剧增。

虽然大众对包装的需求在增加,但根据数据显示,全国虽有30万家包装企业,但集群合力不大,创新能力低,行业整体转型速度缓慢。其主要原因则是小批量、个性化订单众多,包装种类纷杂、标准化低,难以实现规模生产。据预测,中国潜在彩盒包装小订单印刷市场规模约千亿级别。

到目前,中国印刷行业的线上渗透率远不足1%。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德国的线上渗透率已经占到27%,且仍在持续增长,去年11月贝塔斯曼印刷集团(BertelsmannPrintingGroup)也组建了欧洲最大的网络印刷,美国和日本也有Vistaprint、PrintPac两家线上巨头。在中国印刷公司还没能占到万亿级市场的1%,正等待着一个互联网印刷巨头的诞生。

首先,包装印刷市场虽然拥有千亿级的体量,但因小批量、个性化订单众多,工艺种类纷杂、标准化程度低,难以实现规模化量产,导致单位成本高、价格贵、利润低。

其次,行业专业门槛高,个性化需求多、服务周期长、价格高,普通人遇到如纸张、工艺、大小、规格等零零碎碎的各种参数及术语无从选择,或者在选择上花费非常长的时间。又因各厂家纸品、油墨和辅材品质参差不齐,导致产品有色差严重等诸多问题,质量无法保证。对于设计文件、制作规范,导致错印、漏印等问题时有发生,体验感极差。因此,如何降低用户使用门槛已成为传统印刷互联网化的关键。

另外,印刷行业的产业链条比较长,有网站并不能代表就能互联网化,用户下单、支付、生产分派、质管、订单跟踪、配送、货管的互联网化等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如果只是拥有互联网经验,而没有印刷的专业知识,还有对行业的足够了解,任谁都无法做好。

“e盒印”用户快速增加

去年是印刷类互联网平台(云印、阳光印网、快印客等O2O平台)崛起的一年,无疑为印刷行业带来了新气候。相较于商务印刷互联网的发展势头,包装类印刷似乎显得势单力薄。据了解,大部分包装印刷企业只是在阿里巴巴、淘宝、京东等平台开设了C店,提供的也是固定尺寸、纸品、盒型的包装。

据了解,e盒印是国内首家彩盒包装印刷专业互联网平台,去年9月上线,12月2.0改版上线运营至今,已经有3万用户,目标是成为互联网彩盒包装印刷领域的小订单专家,通过构建“互联网包装盒”的垂直电商模式,连接用户和传统线下工厂,从而满足包装印刷客户的碎片化需求。

据相关人士介绍,e盒印在提高用户体验、降低用户使用门槛上可谓费尽心机。

首先,就市面上的包装盒而言,以化妆行业、快消品、医药、工艺品包装盒需求最多,消耗最大。e盒印从功能、外型上将盒型进行梳理分类,平台上从用户使用场景入手,盒型一目了然,让不了解印刷的人也能一下子找到自己的所需。其次,以用户为中心,提供用户上游设计服务。据了解,包装盒在印刷成品之前需要专业的设计和切线,但是大多数用户并没有专业的设计,刀线也不统一,因此导致沟通时间长,服务期长,用户体验低。而提供免费的专业刀线和彩盒设计模板是e盒印的一大亮点,只需输入成品尺寸,即刻下载标准的设计刀线图。如果已有设计只需上传设计文件,即刻在线看到3D实物图,所见即所得,免去了反复打样的服务流程。同时,e盒印上还提供专业的设计师服务,用户可在上面包装设计任务,或直接找寻专业的设计师提供设计服务。

围绕整个产业链条,在供与销上要思考如何解决落后的印刷生产信息化,生产如何分派、质量如何管理、订单如何跟踪等问题,让用户拥有更好的下单、支付、配送服务体验。e盒印突破产供销的限制,自主研发供应链管理系统,能够统一管理和控制全国生产供应链,实现同一品质,同一服务,同一标准并采用国际ISO印刷标准,72小时之内即可发货,大大缩短了印刷的时间,提高了服务体验。

在成本问题上,e盒印实现成本的大幅下降,其市场价格能直降70%,500个起印也能让小订单实现规模化生产。

小订单对于传统印刷企业而言犹如鸡肋,成本高,利润低,而e盒印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碎片化彩盒小订单的整合,做到极速生产,快速交货,并实现个性化定制。e盒印基于自己独特的业务模式,用开放的心态来拥抱变化,视传统印刷企业为自己的客户,与传统印刷企业形成互补的关系,是朋友而不是竞争对手,传统印刷企业的小订单可以在e盒印平台直接下单,比印刷企业自己印刷还要便宜和快捷,而这一切无不让传统印刷企业喜忧参半。

喜的是,技术的突破和创新能降低成本,拥有更大的利润空间;忧的是互联网能够更快更好地整合资源、链接人和信息,解决用户痛点,如果企业跑得不够快将会被互联网的洪水淹没。

改变模式 共生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