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0:00:4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改善城乡环境卫生质量为主线,完善垃圾收运体系建设,完善村庄环境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全镇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水平。
二、工作任务
1、巩固创建成果。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和动员各方力量,开展镇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确保管理到位、设施完好、环境整洁。不断完善国家卫生镇长效管理机制,为2015年国家卫生镇复查奠定良好基础,依托数字化城管平台,实施网格化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加强协调处理,提升集镇品位,努力打造集镇形态优美、生态环境优良的“美丽”。做好郑家桥村、肖桥村两个村的省级卫生村复查迎检工作,确保顺利通过。
2、完善垃圾收运体系建设和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在全镇已定10条生活垃圾收运路线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垃圾收运体系建设,对体系实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实行生活垃圾全量收集处理到位,确保日均收集量达95吨,制定村级垃圾(桶)房管理标准(附件2),确保购置垃圾转运车辆2辆,完善镇村结合部、居民小区及村部周边卫生基础设施。全年计划新建垃圾房60只,新建一类公厕1座、农村小公厕26座、改造农村小公厕25座,改造三格式化粪池207只,同时结合“清明”、“大暑”、“大寒”相关农历季节全面开展露天粪坑回潮专项整治行动,切实全面实施全覆盖整治,做到不留死角,确保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到位。
3、提高星级村庄管控能力。切实加强对已建成的2个“三星级康居乡村”、2个“二星级康居乡村”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的重点指导、督查,确保这4个村庄亮点更亮。
4、继续开展主要道路沿线环境面貌整治。加强对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市道及镇村主要道路沿线村庄周边环境整治,清理脏点死角,清理乱堆放、乱涂贴、乱拉挂现象,确保沿线视野范围内的环境整洁有序。
5、完善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村切实抓好环卫日常保洁,各村要重视村庄环境长效管理,明确1名副书记或副主任具体负责日常工作,村每月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村庄长效管理工作;村庄保洁、管理队伍配备到位,加强日常巡查,定期开展考核(每月不少于2次,有照片整改资料),落实奖励机制;村庄、河道环境卫生管理到位,绿化管护良好,村庄、道路沿线村容村貌整洁,无各类乱象;健全村规民约,确保保洁公示牌、村庄标识无破损。探索创建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村级劳务合作社。
三、队伍管理
1、调整加强农村环境卫生专职保洁员队伍。按户籍人口每200人配备1名保洁员,明确保洁员工作要求,建立保洁员考核管理办法。
2、配足配强河道专职保洁员队伍。按河道长度平均4公里左右配备1名河道保洁员,负责区域内河道保洁。河道管理考核办法及细则按2014年新规定执行。
3、优化完善集镇区环卫保洁员队伍。街道日保洁时间不少于10小时,一般小街小巷、镇村结合部等其他道路日保洁时间不少于8小时。
四、考核办法
1、日常检查与季度检查。镇专门成立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1),组织开展日常检查与季度检查。日常检查由镇爱卫办、水利站、环卫所、公用所等部门负责对村、集镇开展检查,检查方式为随机抽查或暗访督查,发现问题以照片形式反馈给相关板块,原则上必须在3-5天处理完成,并以“同一拍摄角度”的照片回复爱卫办。对积极履行整改的,不作扣分;对不及时整改的或整改不到位,将酌情扣分。季度检查由村庄环境考核领导小组组织各村村主任代表开展村庄环境日常管理对流检查暨村庄环境整治“回头看”活动,考核采取随机抽查或根据平时暗访督查后暴露出较差的重点村庄实地踏看检查的方式。每次考核具体时间由镇爱卫办确定,考核结果以书面形式在全镇范围进行通报。考核标准详见附件3《镇农村日常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百分考核标准》,日常检查与季度检查得分占全年爱卫工作考核得分的50%。
2、年终考核。按2014年度《镇爱国卫生工作考核细则》进行考核(详见附件4)。
五、保障措施
1、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经费。全年按村常住人口数40元/人,根据全年考核得分结算拨付到村。全年得平均分按平均得分计算,高于平均分的按每分5000元奖励,低于平均分的按每分5000元进行扣罚。
2、环卫所、社区绩效考核奖。各安排6000—8000元进行考核。
3、专项奖。本年度有省级卫生村复查任务并通过上级复查验收的,给予5000元奖励;为市、市、省等各级各类考核验收提供现场的,每次分别补贴1000元、2000元、3000元;二、三星级村庄保洁体系完善的:给予10000元奖励。
4、环境基础设施补助
⑴垃圾房管理经费补助,配备专职保洁管理人员的按每年每间1000元补助到村(专职保洁管理员详细信息上报爱卫办)。
⑵新配备垃圾收集车辆,凭当年度发票复印件,每辆补实际购车额的50%。
⑶新建农村公厕,按建设不同标准,每座补助20000—30000元。建设前需报爱卫办登记备案,竣工后由爱卫办会同建管所验收确认。
⑷维修农村小公厕按每只1500元进行补助。
⑸改建三格式标准化粪池按每只500元进行补助,建设前需报爱卫办登记备案,竣工后由爱卫办验收确认。
一、环境卫生长效管理责任范围
辖区内除市级道路、河道、公园、机关、单位及其它公共建筑设施以外的所有区域。
二、环境卫生长效管理要求
(一)村庄环境管理要求
1、严禁违章搭建,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制止、第一时间报告,实现“新违建零增长,老违建负增长”。
2、整治修缮破旧房屋,拆除私搭乱建的各类用房。
3、村庄路面整洁、干净,无暴露垃圾。
4、家前屋后杂物堆放有序,无乱堆放现象。
5、有卫生保洁包干责任区,有专人保洁,有督查考核。
6、花坛、绿化带内无杂草,对绿化缺失区域进行补绿,无毁绿种菜现象。
7、河道、池塘河面无漂浮物,河岸、河坡无乱堆放。
8、无各类乱张贴、乱涂写,村庄内家禽实施圈养。
9、落实公厕专人管理,保洁到位。全面取缔露天粪坑。
10、辖区内无废旧拾荒点。
11、保持垃圾箱、垃圾房整洁完好,垃圾由村集中收集后直接转运至垃圾收集场所,日清日洁。
(二)小区环境管理要求
1、严禁违章搭建,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制止、第一时间报告,实现“新违建零增长,老违建负增长”。
2、有卫生保洁包干责任区,有专人保洁、有督查考核,确保辖区内路面、公共活动场地及道路两侧绿化带内整洁、干净,无暴露垃圾。严禁毁绿种菜、毁绿停车现象的发生。
3、居民住宅楼周边及楼道内整洁卫生、无乱堆放、乱牵挂,各类车辆停放整齐。
4、河道、池塘河面、水景景观内无漂浮物,河岸、河坡无乱堆放。
5、楼道及墙面上无乱张贴、乱涂写,小区内严禁家禽饲养。
6、小区内无废旧拾荒点。
7、督促垃圾箱、垃圾房整洁完好,垃圾保持日产日清。
三、工作措施
1、健全组织
街道成立环境卫生长效管理领导小组,由街道办事处主任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卫生科、镇村建设科、农服中心、物管中心、社管中心、环保科、澄江城管中队、澄江公安分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全面督促、指导各单位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卫生科。
2、健全制度
(1)各社区、村要成立环境卫生长效管理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长效管理制度。
(2)各村、社区要实行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制度,结合自身实际,细分包干区域,责任到人,巡查及督查要有台账记录。
3、经费保障
切实加强经费保障,各村落实专项资金,确保长效管理落实到位。自然村按60户左右配备一名保洁员,街道对每位保洁员补助1000元/月。街道对社区小扫保洁按0.3元/平方米·月予以补助。以上两项补助根据每月考核结果拨付到村、社区。
4、监督检查
(1)村、社区检查。各村、社区主要领导要定期进行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好整治工作,每月环境卫生工作计划和检查、整治落实情况每月上报卫生科一份。
(2)街道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办公室组织不定期的走访检查,按照长效管理的要求,及时督促整改存在的问题,对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实行公开通报。
(3)综合检查。街道每月组织一次由相关职能部门和各村、社区分管环境卫生的领导参加的联合督查活动,对环境卫生长效管理进行交叉检查,并作出相应考评(考评细则附后),考评结果和排名情况每月公开通报。街道定期召开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推进会,通报考核情况,并由考核评比前两名的村、社区主要领导介绍先进工作经验,后两名的村、社区主要领导进行表态发言。
5、考核奖惩
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新农村建设“村容整洁”为总体目标,以“洁净、亮新、清新、有序”为标准,以健全环卫队伍、完善环卫设施、落实环卫经费为重点,以强化检查评比和实行奖优罚劣为手段,全面提高农村卫生质量和管理水平。
二、健全机制
(一)建立环卫队伍
各村、镇直镇办单位根据保洁面积或人口数,建立满足工作需要的环卫队伍。环卫人员配备的基本要求是:镇区10人以上,行政村3人以上,村民小组1人以上,集贸市场根据市场需要,配备专门环卫保洁人员。由镇创建办负责的省道、镇道每公里配备1名清扫保洁员。清扫保洁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定路段的办法,落实环境卫生清扫保洁任务。
(二)完善环卫设施
每个村的辖区要配备1台垃圾清运车,每个行政村要规划一个垃圾填埋场,每个村民小组要建设2个以上垃圾收集点(池、房、桶);省、镇、村道环卫工人每人配备1辆人力三轮保洁车或其他保洁清运工具,镇区要配足垃圾收容器和果皮箱。
(三)健全管理制度
1.清扫保洁制度
镇区、集市和省、镇道路实行“一日两扫、全天保洁”,村道实行“一日一扫、全天保洁”的卫生清扫保洁制度。
2、垃圾清运制度
各村要实行生活垃圾、道路垃圾日产日清,生活垃圾要及时清运到垃圾处理场,渣石、渣土、杂物要及时清运到规定的垃圾清理场。
3、“门前三包”制度
各村要与沿路(街)经营门店、单位、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建立“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的“门前三包”责任制,并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确保“门前三包”责任制的落实。
4、散装清运车辆监督管理制度
镇安全办要做好对生产煤炭、石子、石沫、石灰、沙子等散装货物销售企业的教育引导和监督管理工作,做到散装货物装载不超出车厢板上沿,并采取防护措施。派出所要加强对不采取防护设施的散装货运车辆的监督和管理,严厉处罚违规车辆。
5、督查评比制度
镇创建办要建立健全环卫督查评比制度,加强对环境卫生的监督管理和检查考核,把日督查、周检查、月评比制度作为经常化管理的重要措施,确保环境卫生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村和相关单位要建立健全环卫和卫生管理监督机制,明确一名领导具体分管此项工作,加强对环境卫生、村容秩序的组织领导、监督管理和检查考核,使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真正实现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
(二)落实环卫经费
1、实行财政分级负担
镇政府把环境卫生管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确保工作正常开展;各村要在镇政府原有奖补的基础上逐年增加对环卫经费的投入。各村环卫工人工资每月不得低于300元,环卫经费主要用于环卫基础设施维护和卫生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垃圾处置、环卫设备的运行保养以及环卫工人工资发放等。
2、推行垃圾处置有偿服务
各村可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对集市、沿路的经营商户和居住户及行政区域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厂矿企业收取垃圾清运处理费,收费标准有物价部门统一核定。
(一) 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农村五件实事工作会议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市政府统一部署,全镇动员、全民参与,深入开展以农村改厕、生活垃圾集中投运为重点的群众性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彻底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
(二) 目标任务
全面取缔农村露天粪缸,至年底。实现农村粪便无害化处理。全面实行生活垃圾集中投运,无暴露垃圾,努力实现环境卫生的长治久洁。
1农村改厕。每个自然村建设2-3只大三格化粪池。彻底消除露天粪缸,全镇农村无害化家庭卫生户厕普及率达85%以上。
2垃圾处理。全镇农村每20户左右居民设置一只生活垃圾箱(桶、房)各行政村建立专职环卫队伍。生活垃圾集中投放、定期清运。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无随地乱倒乱抛现象。
二、方法和步骤
必须做到镇、村统一步骤、统一规划、统一行动,此次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以着眼长远、注重长效为原则。充分集中精力、物力、财力,以设计科学、质量过关、布局合理、符合卫生的要求,做好农村环境卫生治理的综合体系建设。活动共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调查摸底阶段。镇、村对所辖区域的环境卫生现状进行一次全面客观的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并着手搞好工作规划。
第二阶段为宣传发动阶段。并通过各种途径将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工作的目的意义、措施责任宣传发动至各单位和广大群众,形成全镇动员、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同时搞好两个行政村的试点工作。
第三阶段为突击整治阶段。各单位要采取扎实措施,稳步推进各项整治任务,确保实现“两个全面”
第四阶段为自查申报阶段。对整治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自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及时申报,确保能够高标准完成任务,同时向镇爱卫办报送考核验收申报表。
第五阶段为考核验收阶段。各村、社区(居委)申报的基础上。做到成熟一个,考核验收一个,并按规定程序落实各项补贴。
第六阶段为长效管理巩固阶段。各村、社区(居委)要按照“边整治、边管理”原则。建立长效管理队伍,落实长效管理经费,确保全镇农村环境卫生长治久洁。
三、措施和要求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这次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范围广、时间紧、任务重。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角度,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并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切实做到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建设与管理相结合,专业队伍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政府成立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副镇长任常务副组长,农村各片副片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爱卫办,负责全镇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各行政村、社区(居委)也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一名村(居委)干部专职从事该项活动,从而在全镇范围内形成层层有组织、事事有人抓、个个有责任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网络。
(二)强化宣传导向。改变千百年来的陈规陋习、移风易俗的一场革命。各村、社区(居委)和镇宣传部门要充分运用橱窗、黑板报、宣传画、有线电视等各种宣传手段和方法,深入开展“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全镇广泛开展“卫生环境、促进健康”主题活动,要以《农村居民健康教育读本》为基础读本,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大力宣传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性,迅速掀起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新,努力营造一个人人讲卫生的良好氛围。
(三)加大筹资力度。就必须有一定的经费投入作保障。要按照“政府导向、多元投入,谁受益、谁负担”资金筹措基本原则,实行共同创建、共同负担。市、镇实行经费补贴,对完成整治目标的村和社区(居委)按新建大三格化粪池和生活垃圾箱的数量予以补贴。具体标准是新建化粪池按1000元/只补贴;新建垃圾箱按250元/只补贴;取缔露天粪缸按10元/只补贴。村、社区(居委)应多渠道积极落实整治经费。鼓励社会及个人捐资,支持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要严格按照整治目标,紧密结合村镇建设规划,积极探索见效快、花费少、方法科学、简便易行的整治方案。同时,要以人为本、科学合理选址,切实减少矛盾。对垃圾箱、大三格化粪池、家庭卫生户厕等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要做到统一设计、统一要求,确保工程质量过关、数量足够、布局合理、符合卫生要求。
【关键词】环境卫生;可持续发展;管理;策略
1、城市垃圾的减量化与资源化
我国的城市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工作尚缺少具体、规范和系统的计划,有待进一步开展。资源回收仍停留在自发的、人工捡拾的落后状态。因此,需要大力借鉴香港、新加坡等国际城市的实践经验,并以垃圾的分类收集、分类处理为契机,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1)香港的城市垃圾减量化与资源化。对于寸土寸金的香港来说,避免和减少城市垃圾的产生、最大限度地进行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不仅有利于自然资源的保护和高效利用,还可减少对填埋处置空间的需求,延长其使用期限。环境保护署及其下属的减少废物委员会为鼓励各界的减少废物及循环再造活动,早在 1991 年就设立了废物减量及回收热线电话,协助公众组织自发推行废物减量和回收计划,并向市民提供有关废物循环再造的回收商资料和技术性建议。此外,通过社会宣传和社区教育,公众的减废意识及参与减废活动的比率也有显著提高。同时,香港政府积极推动私营企业参与废物的回收和再生,并给予多项优惠政策。1998 年《减少废物纲要计划》又将11 块土地以短期低价租约的形式分租给多个废纸、金威、塑胶及橡胶轮胎回收商,实现了废物减量、资源化的市场化运作。
(2)新加坡的城市垃圾减量化与资源化。由于新加坡土地资源的日益短缺以及垃圾处理费用的提高,城市垃圾的最小量化已置于城市垃圾管理的最高层次,EHD 鼓励在全社会所有的部门推广废物最小量化,力争建设“零垃圾填埋和零废物”的循环型社会。为促进家居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2001 年 4 月,新加坡环境部还实施“国家废物循环利用计划。当年 10 月,该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可回收的废品包括纸张、塑料、金属罐、玻璃瓶和旧衣服等。为引导和方便居民社区(组屋、有地房产和私人公寓)的废物循环,环境部给每户居民发放专用垃圾袋,然后由垃圾收集商定期收集(两周一次)。在人流众多的公共场合也有这样的废品回收箱。总之,通过垃圾的分类回收、资源再生,新加坡的城市垃圾量已经呈逐年减少的趋势。2003 年的垃圾量比 2000 年减少了 10%,总回收率已从 2000 年的 40%提高到了 2003 年的47%。然而,针对各种废物减量化程序,目前还缺少完满的评价或标准验证其成功与否。许多回收方案的实施都因废品原料市场的巨大波动性而困难重重。更为重要的是,废物回收率的提高已带来难以保障回收材料品质的问题,并且影响了随后的产品生产。这也是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
2、城市垃圾处理的技术路线分析
城市垃圾处理的技术路线是指垃圾末端处理所采用的技术、工艺体系及其优先级别、结构层次的部署或规划。它是实现垃圾管理策略的中心环节和关键。技术路线的确定同样需要遵循一些普遍原则,还要将本地实际与前沿发展趋势结合起来,对比筛选出可行的经济性方案。首先,城市垃圾处理技术路线的选择应以城市垃圾的本身特性为依据,以最大程度的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为标准,即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实现垃圾的减容和减量,并尽可能地回收利用其处理过程所产生的资源和能源,以提高处理过程的经济性。其次,要充分考虑技术工艺的适应性和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不能盲目引进高成本的高新尖端的技术设备,还必须保证处理对象始终符合所选择的工艺要求。
(1)香港———垃圾全量卫生填埋。在香港,经过减量、回收、资源化处理后的城市垃圾实行全量填埋的处置政策。虽然从香港城市垃圾的性质分析来看,完全适合焚烧方法处理,但由于公众对垃圾焚烧的抵制,香港以往的政策一直以卫生填埋为主,焚烧为辅,而且原有的焚烧厂已先后关闭。现在几乎所有的城市垃圾均以若干个大型策略性填埋场,辅以一个较完善的垃圾转运站网络进行处理。近年来香港建筑垃圾量的居高不下以及建筑废料倾卸区的关闭,3 个策略性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寿命大为缩短,港府不得不在 2003 年对现有填埋场的扩展和新的填埋场所进行规划与评价。因此,香港未来的城市垃圾处理政策是朝多元化发展的,香港政府在寻求适合堆填场址的同时,提出了引进减量化较好的先进垃圾焚烧技术,通过港、粤合作处理两地废物问题的区域性方案。2000 年初,香港政府与中国国家环保总局签订了《谅解备忘录》,协议共同控制及管理两地之间的废物转移事宜。
(2)新加坡———城市垃圾的全量焚烧。1979 年以前,新加坡政府收集的所有垃圾均运往 5 个不同的海岛填埋场,以填埋方式处置。由于新加坡只有十分有限的废物填埋处置场所,并且需要保留以备未来之用,垃圾填埋已作为最后考虑的处置措施。尽管焚烧处置方式成本高,但可以达到 85%的减容率和 80%的减重率。因此,在新加坡垃圾全量焚烧的技术政策已得到广泛认可。尽管焚烧被置于废物处理的优先位置,在固体废物减容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新加坡仍然面临着大量固体废物填埋的实际问题。因此,垃圾焚烧残渣的综合利用也逐渐得到重视,并已成为填埋垃圾减量化的措施之一。由此可见,城市垃圾的分类处理,即针对不同的垃圾组分分别采用不同的适用技术进行安全的处理、处置和资源或能源的回收,已经成为适应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国际主流。
3、其他具体策略
(1)提高素质,发挥职能,是实现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的保证
建立起一支“勇于吃苦、敢于管理、乐于奉献、素质优良”的环境卫生作业和执法队伍,是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的必要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提升管理效率,打造良好的城市形象。要根据其工作职能、工作任务、工作标准,配足、配全生产作业和管理人员,并加强工作技能、工作责任、工作道德的培训,使其最大化地发挥工作潜能,有效释放工作能量,取得优良工作成效。一要严格按照《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相关法规办事,使环卫工作逐步纳入经常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提高工作管理水平。二要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队伍建设。采取灵活多样的办法,开展环卫队伍政治业务教育,法律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业务工作综合素质水平。三要建立和完善内部考核、监督、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行分工负责制,绩效工资制,责任追究制,奖惩兑现制,末位淘汰制等,提高从业人员严格管理、文明执法、优质服务的标准。
(2)明确责任,综合管理,是实现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的关键
城市环境卫生,是城市管理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职责,全面治理和维护城市环境卫生仅仅靠环卫部门是不够的,同时还需要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协作。营造良好的环境卫生管理的社会环境,形成人人参与、共同管理、个个有责的良好氛围。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要主动加强与街道、社区、房产开发商之间的协调,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之间的沟通,加强与所属区域政府的联系,落实好区域间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责任区,不留管理和作业的重复点、空白点,避免空位、缺位和盲区。对重点地区和易造成脏乱的难点地区,要严格按照责任界定,采用挂牌方式将责任区域、地段、责任单位、工作标准予以公示,做到范围明确、内容公开、责任到位。从而促进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责任的落实、对工作效果的有效监督,推动城市环境卫生治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4、结语
本文从城市垃圾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和城市垃圾处理技术、其他具体策略三个方面探讨了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希望能够对我国的环卫事业做出帮助。
参考文献:
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要求,坚持“政府引导、分类指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进一步创新机制,创造特色,大力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完善卫生设施,增强公共服务功能,切实提升长效管理水平,实现环境卫生管理长效化、制度化、规范化,共建和谐美好幸福。
二、目标要求
强化对卫生管理的组织领导,不断创新优化管理机制,健全保洁队伍,加强检查监管和考核,进一步提升长效管理水平,巩固卫生镇村创建成果,确保镇容村貌整洁,无暴露垃圾,无焚烧填埋等擅自处置垃圾现象,池塘、河道无淤积、漂浮物,家前屋后无乱堆放、无涂写、乱张贴,无违章搭建,村内无散养家禽,村级道路整洁美观;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全面达标,辖区内无露天粪缸,环卫设施齐全无污损,布局合理,管理到位,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统一密闭收集运输至指定压缩中转站打包处理,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组清扫保洁、村收集运送、镇打包转运、市统一处理无害化管理模式,坚决严格制止和严肃查处垃圾乱堆放、乱倾倒、乱填埋、特别是乱焚烧等导致的“二次污染”;定期开展除四害工作,除四害措施扎实有效;环境卫生长治久洁,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卫生观念及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切实巩固和提升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在全市的领先地位。
三、具体措施
1、加大领导力度,健全一支队伍。镇村各级要把环境卫生长效管理作为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从实际出发,研究制定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的计划和具体措施,强化镇村卫生管理组织和工作队伍。镇政府成立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镇长任组长,副镇长任副组长,党政办、宣传科、爱卫办、财政、建管、环保、环卫、农水、农经、农服、交管、工商、城管执法中队、各村村委、街办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并根据人动等情况及时调整充实。各村(街办)都要建立相应的管理组织,并明确一名领导任卫生专管员主抓环卫管理工作。同时要按照总人口5—8‰的比例配备环卫保洁队伍,搞好本村范围内环卫清扫保洁、家河保洁和垃圾清运等日常工作。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一个氛围。各村要充分利用卫生宣传橱窗、黑板报、宣传标语等各种宣传阵地和手段,深入开展“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广泛开展“环境卫生、人人有责”宣传教育活动,全方位、多视角、深层次大力宣传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努力倡导和营造“讲卫生为荣、不讲卫生为耻”文明卫生的舆论氛围,强化和提升居民群众的卫生意识和健康观念。
3、加大投入力度,建好一批设施。镇村两级要把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建立健全有效的投入机制,以保障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所需经费,确保保洁人员报酬的落实。一要规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我镇新市镇建设和新农村规划以及卫生管理工作的实际,适时调整完善卫生硬件设施,确保布局合理,数量充足,运行良好,符合管理要求。二要加强对卫生设施的维修和管护。对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前建的垃圾房(箱)、大三格化粪池抓紧改造提升,加快推进“池改厕”工作,确保卫生设施完好率,提升硬件档次。三要强化公厕管理。搞好镇区公厕的整体升级改造,通过全面推广拉线式水箱和钥匙冲水龙头,落实专人管护,强化责任,优化管理,杜绝偷水漏水等现象,确保公厕设施达标,管理到位,节水降本。镇区公厕水耗要求比上年有所下降。四要结合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和村庄整治,继续推进改厕工作。在新建居民小区全面推进农村生态户厕建设,进一步提升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确保全镇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稳定在98%以上。同时要加强对卫生设施的消杀管理。五要抓好村级垃圾中转站的建设和管理。各村要根据村域规模,合理布点,建造合格的村级垃圾中转站。切实巩固和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收集和密闭式运输率。
4、加大创新力度,优化一个机制。要进一步总结完善创新和优化环卫管理机制和模式,确保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长效化、制度化和均衡化。一是要加快环卫市场化运作向村级延伸步伐。要通过逐步扩大环卫保洁、垃圾转运和绿化管护市场化运作范围,提高覆盖率和运作水平。二是加快环卫市场化管理镇村一体化建设。凡有条件的行政村都要逐步探索推行卫生保洁,垃圾转运,绿化管护市场化管理的整村运作机制,加快与镇区市场化管理的无缝对接,逐步实现镇村环卫管理市场化运作一体化模式。三是抓紧筹建村级生活垃圾市场化装运队。为搞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标建设,要通过成立村级装运队,尽快淘汰农用车、拖拉机装运垃圾,巩固提升生活垃圾无害化收集率和密闭式运输率,减少清运途中“抛洒滴漏”导致的二次污染。四是完善对市场化运作的跟踪管理。通过挑选办事认真,责任性、原则性强的同志负责市场化运作监管工作,切实提升环卫市场化管理水平。
5、加大监管力度,完善一套制度。镇村两级要重视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的制度建设,抓紧建立和完善以下九项制度。一是环卫长效管理责任考核制度。各级要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加强考核,实行必要的奖惩。镇政府将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水平列入对村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与村干部的奖金、业绩考核挂钩。二是卫生监督检查制度。镇爱卫办要进一步完善检查考评内容和细则,加强对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每季一次的定期考核及日常不定期抽查暗访。各村都要制订落实环卫日常监督检查制度,并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定期对所辖区进行卫生检查,各村对卫生保洁队伍的检查考核每月不少于三次,并根据考核实绩奖优罚劣。三是家河卫生长效管理制度。落实专人定期除杂草、清垃圾、维护水质。四是道路保洁制度。各村要建立环卫保洁队伍,配套相应环卫清运设施设备,推行路段环卫保洁责任承包,提高环卫人员的积极性,增强管理的效能。五是自然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要有专兼职的卫生监督人员,教育广大群众养成垃圾入箱和不乱倒、乱抛垃圾杂物的良好卫生习惯,共同维护农村环境卫生。六是垃圾清运制度。各村要落实专人对辖区内的垃圾进行清运,运送至镇指定的垃圾中转站,确保垃圾日产日清。七是卫生基础设施管理制度。定期对公共卫生基础设施进行保洁、维护,以提高其使用效率,延长使用寿命,并落实药物消杀和除四害措施。八是群众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制度。各村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村规民约,增强群众人人关心环境卫生的自觉性、责任性和主动性。九是台帐管理制度。要根据上级要求,建立健全村级爱国卫生、健康教育,除四害、行业卫生和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等相关工作台帐,通过台帐资料翔实反映本单位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组织机构、保洁队伍、基础设施、资金投入、日常监督检查、考核奖惩等工作的具体落实情况。
6、加大协调力度,明确一份职责。环卫长效管理是一项复杂系统的社会工程。为切实强化对镇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镇环卫长效管理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的分工职责,积极履行国家和地方政府及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能,对环境卫生齐抓共管,实行综合治理。宣传部门要增加对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等民生工程的宣传份额,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正确导向卫生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爱卫办要认真抓好环卫管理市场化运作,抓好宣传发动、业务指导、检查监管、实绩考核、经费补助奖惩等长效管理的日常管理等协调工作,定期通报环卫长效管理情况,指导环卫管理人员搞好日常卫生保洁,切实抓好生活垃圾的收集、分检、压缩打包和转运工作,强化绿化养护管理。要教育环卫工人自觉抵制擅自焚烧垃圾的不良现象和违规行为,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生活垃圾的收集率、密闭运输率和无害化处理率。环保部门(环保分局、环保所)要在加强工业污染物、固体废物、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及烟尘、扬尘等废气处理排放监督监测的同时,切实加大对擅自焚烧秸杆、落叶、生活垃圾以及人革、化纤、橡胶、塑料等固体废物及其它工业垃圾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各类污染物安全达标排放。建管所要加强对集镇卫生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完善,美化集镇环境,加强对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建筑、装潢垃圾以及扬尘污染的管理工作。农经中心要督促企业整治厂容厂貌,抓好清洁生产和企业卫生环境的管理工作。配合相关部门搞好各类企业擅自焚烧处置工业垃圾违法行为的监督查处工作。农水部门要加强道路沿线河道管理工作。对清淤河道实施不间断管理,定期组织抽查,确保长效管理取得实效。农服中心要加强对秸杆焚烧的监管。抓好道路、河坡、村庄、庭院和空地绿化工作,提高绿化覆盖率,确保应绿尽绿;要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科学指导水产和水生植物的种养,改变水系生态环境,同时要加强对饲养户的教育和管理,对家禽家畜实行圈养。交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道路建设养护的督促指导,保持道路平整完好。工商部门要加大对个体商贩的管理,禁止沿街占道乱设摊。城管执法部门在抓好道路两侧环境卫生的日常监管工作的同时,切实加大对垃圾运输途中抛洒遗散、倾倒填埋、“抛冒滴漏”及焚烧等违法处置各类垃圾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对镇区包括长寿社区内道路、街道、门店生活垃圾袋装化的监管。各村委(街办)要全面负责区域内大环境的卫生管理,抓好村级保洁队伍的管理和考核,自觉抵制擅自焚烧处置垃圾的违法行为。加大对生活垃圾袋装化管理的宣传力度,教育督促村民(居民)增强环境卫生意识,逐步做到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分离,具体职责详见《镇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考核细则》。各企事业单位都要加强对所在单位内外部卫生环境的长效管理,加强与所在条块的沟通联系,搞好单位内外部环境卫生管理,增强单位员工的环卫意识,严格按照国家地方的法律法规以及厂规厂法和村规民约搞好各类垃圾、固体废物等各类有害物质的无害化处理和达标排放,杜绝擅自焚烧各类垃圾的违法行为,积极支持配合爱卫、城管、环保、环卫等管理部门抓好环卫管理工作。各村、各相关单位和部门都要把搞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及长效管理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切实增强全局观念,各司其职,加强协调配合,坚持优质服务,为提升环境卫生管理而共同努力。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新农村建设“村容整洁”的要求,按照“户分类、组保洁、村集中、镇转运、市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坚持“分类处置,资源共享”的原则,构建城乡垃圾一体化的“收、运、转、处”体系,实现全镇生活垃圾的统筹处理目标。
二、主要任务
(一)构建环境卫生体制
1、镇设立环境卫生管理所,管理人员3—5人,由集镇管理办公室管理。日常工作包括环卫作业质量检查考核,环卫队伍日常管理,环卫设施日常管养,环卫经费使用与管理等。
2、各行政村设立环境卫生保洁站,由一名分管村主任具体负责各项工作。保洁站主要负责本村区域的垃圾清扫、分类、集中、清运;环卫设施日常管养;保洁作业质量考核等。
3、自然村根据服务范围和人口数量配备1—2名专职保洁员,行政村配备6—7名专职保洁员。
(二)建立长效管理制度
1、镇域范围内环境卫生管理由分管副镇长具体负责,集镇管理办公室负责各项具体工作。包括组织、实施、检查、督促全镇环境卫生等全方面工作。
2、各村按照要求负责垃圾收集并及时运送到镇垃圾转运站,收集、运送过程中产生的费用由各村支付。
3、村庄垃圾箱(房)内的垃圾要及时清运,做到日产日清。
(三)建设农村环卫基础设施
各村(居)按每25户左右建一座垃圾箱(房)。垃圾箱(房)设计要规范,方便群众投丢,选址要远离干道、河道和居民饮用水源。
(四)推行督察考核制度
1、集镇管理办公室每月对全镇范围内的卫生情况进行随机明察暗访不少于2次,镇环卫所每周督察、考核村组卫生保洁不少于2次,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
2、镇环卫所要将督察情况进行通报,及时加以整改落实,并接受群众监督、投诉。
(五)落实长效经费保障
1、按照镇村两级筹措的模式多方筹集资金,确保长效管理资金落实到位。各村还可因地制宜,创新运行模式,积极尝试村民自治管理,试行市场化运作。
2、各村在建立好农村垃圾处置长效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镇政府实行考核奖励办法,对完成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较好的村将实行以奖代补。
为进一步推进镇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全面改善我镇的镇村卫生状况,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达小康,建设富裕和谐新固城为目标,提升农村文明程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新农村建设,现就加强镇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目标任务
围绕“巩固提升,增创特色,全面推进“的目标,要求全镇各村主干道及两侧30米范围实行卫生长效管理,具体做到“五有”、“五无”:有一批布局合理的环卫设施;有一支稳定的环卫保洁队伍;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环卫管理长效制度;有一套考核奖惩的激励约束机制;有专项经费作保障。村前屋后,道路两侧,桥边河边无暴露垃圾;村庄无露天粪坑;河塘水面无漂浮物;主要道路两侧无乱堆乱放;无乱搭乱建。
二、措施要求
(一)进一步提高对环境卫生长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村容整洁,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创建文明家园示范村的目的是提高农村文明程度,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倡导文明新风,培育新型农民。要坚决消除“怕”的思想,消除“农民生活陋习难以改变”等错误认识,扎实有效、耐心细致地推进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努力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形成长效管理网络,提升农村环境管理水平,提高农村文明程度,把实事做好,让百姓受益。
(二)努力构建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1、建立组织机构。镇成立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领导小组,各村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由村支书负总责,并明确一名村干部牵头,村配备垃圾转运人员,各自然村配保洁员,形成层层组织、具体做事的保洁网络。
2、明确工作要求。村主干道保持干净整洁,柴草、砖瓦杂物等要堆放整齐,公厕实行每日冲洗,打扫干净,垃圾箱日产日清,村内垃圾要定期组织清扫;公共场地的树木、草坪、花坛等绿化地带,应保持美观、整洁;池塘、渠道、下水道、河道清洁美观,水面无漂浮物。要结合本村的实际财力、农民的迫切需要出发,首先从清理垃圾、环境卫生入手。村内清扫的垃圾要由行政村指定专人运送到镇指定的垃圾中转站集中处理,严禁随处乱倒。
3、完善管理制度。各村要针对实际,因地制宜,把农村环境管理工作做细做实,并不断完善环境卫生保洁管理机制,做到“五明确”:明确工作范围,明确工作标准、明确工作时间、明确工资报酬,明确奖惩考核。要根据保洁的实际,制定各项考核管理制度,要进一步加强对垃圾转运人员、卫生保洁人员的规范管理,做到严格管理、严格落实、严格督查,做到每日检查,每月考评,并签订合同,考评与报酬挂钩。
(三)垃圾中转范围。胥河以南各村运到漕塘中转站;胥河以北各村运送到固城中转站。镇集镇办派专人接收登记。
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工作目标:乡风文明、镇(村)容整洁。
健全管理体制
(一)成立领导机构
成员:由各个下片片长和15个行政村及居委会主任为成员的镇环境卫生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牵头召集日常工作,下设办公室在城管办,办公室主任由同志兼任,办公室成员由等4位,并由陈平英具体负责各种材料收集汇总上报。
(二)建立完善长效保洁体制
建立从镇环卫长效保洁工作领导小组——镇环卫督查组——村(社区)环卫督查员——村(社区)环境卫生保洁员,逐级签定长效保洁责任状。主要是采用镇级督查、村级巡查、保洁员收集保洁、专人清运,各负其职。
(三)运作方式
分片区分段包干,由专人清运——专人保洁——村巡查员巡查——镇督查组督查组成层层负责制;考评制度对清运人、保洁人、巡查员及对应各包片包组的镇、村干部进行考评、奖励、通报整治,形成长效管理,提高全镇各村的环卫保洁水平。
分阶段分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时间:2010年3月15至3月31日
主要通过各种会议、发放宣传材料、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宣传栏等方式向群众说明开展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工作的意义和必要性;发放致全体村民的一封公开信,引导和号召全体村民积极行动起来,自觉保护环境卫生;宣传单、标语、公开信和横幅的制作由镇政府统一制作发放,其余由各工作片各村负责实施。
(二)2010年4月1至4月15日各村、居委会上报需要配备的软硬设施,如需要配套的清运车辆、垃圾池、垃圾桶或保洁人员等;
(三)2010年4月16至5月31日完成村(社区)环卫督查员和村(社区)环境卫生保洁员的聘任工作;完成硬件配套设施安装(主要是垃圾池的的设立或分类垃圾桶的设立;责任牌监督牌的设立;
(四)2010年6月1日起长效保洁机制正式开始运转。
资金保障
1、经费预算
总人口:70465人;应收取垃圾处理费:2113950元;年保洁费用:1729635元。(各村、居委会长效保洁资金预算表附后)
2、经费筹措
由四部分组成:在市、区两级政府配套的基础上,镇政府专项经费,各村按人员比例收取保洁经费,共同筹措。
严格考核
1、由镇环境卫生治理领导小组督要各村的长效保洁工作情况,严格按环卫考核(细则)[长效保洁考评办法另行制定]进行考核、评比,各工作片负责对各个管辖村进行定期巡查、不定期检查,各片要建立检查台账,每次检查的材料必须收集完整,作为年终考核依据;
为了巩固村庄环境建设成果,加强村庄环境建设长效管理,收集农村生产与生活垃圾,给村民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生产、生活环境,特制定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及垃圾收集工作管理与考核办法:
一、管理与考核机构与对象
1、管理与考核机构:镇百千办
2、管理与考核对象:各行政村
二、管理与考核目的:
进一步巩固村庄整治建设成果,落实和健全村庄环境建设长效管理与垃圾收集机制,切实做好村庄整治后的农村卫生长效管理,使农村垃圾集中收集清运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三、管理的内容与考核的标准
(一)组织和队伍建设:
1、建有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有专人负责环境卫生和垃圾收集工作。
2、建有长效管理机制和垃圾收集工作制度,通过定岗定人定责,制订保洁员、清运员工作职责及考核办法,把村庄环境建设长效管理和垃圾收集设施维护工作落到实处。
3、建有一支工作负责的卫生保洁和垃圾收集队伍,并相对稳定。
4、建有村环境卫生监督考核小组及监督员制度,负责对全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的监督工作,每月有监督考核记录,切实加强日常保洁管理,确保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
(二)宣传教育:
对农村居住人员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村民的卫生意识、文明意识,引导公众遵守社会公德,克服不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俗。
(三)资金保障:
1、落实长效管理保洁和垃圾收集清运资金,确保资金到位。
2、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可根据村规民约,通过“一事一议”讨论决定向村民收取每人每月0.5元的村庄保洁和垃圾集中收集清运费,所在地的企业视情而定。
(四)环境卫生标准:
1、保持全村主要道路、村庄清洁卫生。
2、保持河道、河滩净化。
3、保持房前屋后清洁整齐。
4、保护好绿化,定时修剪。
5、完善垃圾收集房和垃圾箱布点,保持村内卫生(公共)设施完好。
6、保持村庄整洁。配备必要的保洁和清运工具。
四、管理措施与考核办法
1、对村庄长效管理工作的管理,以市、区督查、抽查为基础,镇政府组织有关部门组成督查组进行常规检查,以此为依据综合对各行政村进行年度考核(详见考核细则)。
2、对垃圾收集工作采用户收-村集-镇运的管理方式,以长效管理工作年终检查结果和是否完成垃圾收集任务为依据进行考核。
3、村庄环境长效管理考核检查结果垃圾收集完成情况纳入各行政村2012年度村干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
五、资金奖励补助政策
(一)村庄长效管理
综合考核结果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档次,以以奖代补方式进行补助,标准为20元/人,15元/人,10元/人,不及格等次不予补助,每年从及格档次村里扣除20%资金补给综合考核成绩最优秀的村(如有一个及格的村,则扣除资金补给考核成绩第一名的村;有2个及格的村,扣除资金按一定比例补给考核成绩第一名和第二名的村,以此类推)。人口数以2010年农经统计年报为准。
(二)垃圾集中收集
1、按市、区垃圾集中收集以奖代补政策进行补助。
2、镇对全年完成垃圾收集任务的行政村实行以奖代补方式进行补助,超额完成部分补助16元/吨。对于不完成任务的行政村不予补助资金且要承担垃圾清运费用。
二、考核对象:镇区、管理区、各行政村
三、考核内容:
(一)镇区、管理区考核内容:
1.镇容镇貌环境卫生方面:要求做到环境秩序良好、卫生保洁到位、无白色垃圾、无河面漂浮物、无露天粪坑、绿化美化。
2.集贸市场管理方面:要求亮证经营、内外卫生、秩序良好、行业卫生达标。
3.镇郊结合部及社区卫生方面:要求环境整洁,绿化美化,车辆停放整齐,无违章搭建。
4.健康教育方面:要求网络健全,资料完整,有活动,有阵地,定期更换内容。
5.行业卫生管理方面:要求证照齐全,设施完好,环境卫生、个人卫生符合标准。
6.除害防病方面:要求防制设施齐全,有效控制蚊蝇孳生地。
7.环境保护方面:要求“三废”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二)行政村考核内容:
1.村环境卫生组织管理方面:要求配备卫生检查人员、卫生保洁人员,健全台帐资料。
2.村域内环境卫生方面:要求卫生基础设施齐全,无暴露垃圾,无露天粪坑,无河面漂浮物,农户居室内外整洁,完成年度改厕任务,完成垃圾收集任务。
3.村健康教育方面:要求健全网络,资料完整,有活动、有健教宣传阵地、健教设施;宣传内容定期更换,健教资料入户达标。
4.村除害防病方面:要求防制设施齐全,有效控制蚊蝇孳生地,控制“四害”密度,行业卫生达标。
5.村环境保护方面:要求配合环保部门开展工作,村辖区内企业环保达标。
四、考核周期:
每二月进行一次全镇性检查考核,同时,镇爱卫办还将进行经常性不定期检查打分。
五、考核办法:
1.镇区、管理区的检查考核由镇爱卫委组织成员单位负责人、以及管理区、社区居委负责人等参加。按照“镇镇区、管理区卫生长效管理工作考核标准”,现场进行打分。
2.各行政村的检查考核由镇爱卫委组织成员单位负责人、各村主任采用分片对口检查的办法,按照“镇农村卫生长效管理工作考核标准”现场进行打分。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及时通报考核情况,提出整改要求。
——***社区旧楼区长效管理经验做法谈
***社区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型社区,也一个老龄化的社区,为了使得这个老旧型社区“旧貌换新颜”,***社区在区、街领导的鼎力支持下,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搭建多方平台,积极努力的落实好旧楼区长效管理工作,让广大居民共享社区建设发展成果。
一、基本情况
***社区占地面积**方公里,共包含7个自然小区,有129个楼门,其中95%以上都是上个世纪70.80年代的居民建筑,自2013年开始,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历经两年时间,社区的7个自然小区已经全面完成了旧楼区提升改造工程,改造工程包括楼顶防水层重新铺设,二步节能,上下水改造的,防盗门对讲系统安装,楼门粉刷,垃圾要门的维护与更新、甬路修补等等,使广大居民受益其中。为了能够达到美丽社区的标准,体现出试点社区的亮点工作,提升社区管理与服务水平,2016年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与帮助下,***社区外环境进行了二次改造,改造项目从大体改造转向精细化改造,实现从清洁社区到美丽社区的转变,努力做到民心工程顺应民心、提供的服务顺应民意的要求。社区整洁美观的外环境,得到老百姓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二、经验做法
1、建制度,促监督,落实社区环境卫生长效管理
联席会议是基础
近几年,旧楼区长效管理受到区、街领导高度重视,按照“ ”规定,结合社区实际情况,挂甲寺街制定了“旧楼区长效管理工作机制”,在街道办事处指导下,由街城管科牵头,以社区为主体,每个季度召集房管站、市政管理处、排水管理处、环卫所、综合执法、物业公司等部门召开环境卫生长效管理联席会议,针对社区出现的环境问题协调各方、明确责任,严抓落实,确保我社区卫生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服务到位。
居民监督是动力
为了充分发挥居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功能,立足社区发展实际,社区建立了“环境卫生管理监督小组”,由社区卫生主任、物管员为主要负责人,网格员、楼栋长(楼门党员)为监督主体,每天对于社区的环境卫生进行监督,居委会会收集居民对于外环境出现的问题,尽力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于居民反映的环境问题不能解决的,居委会会撰写相关的情况说明逐级上报,并与相关部门联系,协调解决,确保在社区环境问题中,小问题及时处理,大问题不积压,保证社区环境卫生管理落到实处,给老百姓一个准确的答复,满意的交代。
平台建设是推手
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的在社区管理中的推动,突出社区管理创新模式,我社区充分使用智慧前程信息平台,以平台为基础,发挥平台优势,利用每日巡检功能,以图片和问题相结合的模式,将社区内发现的环境卫生问题进行上报、处理,减少中间环节,避免拖拉,有效缓解了居民的矛盾,提高了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同时社区还自行建立了物业管理微信平台,将卫生主任,物管员,物业负责人、保洁队队长联系起来,每天通过微信平台,卫生主任、物管员会及时巡查中发现的扫保死角图片,督促物业公司和保洁员进行快速处理,及时反馈处理结果,保证社区卫生扫保到位,清洁到位、管理到位、服务到位。
2、建队伍,多方联动,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
为了能够扎实推进社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2016年社区建立了私搭乱盖专项工作小组,以社区卫生主任为主体,联合街城管科,执法队坚持每日巡查,对发现的私搭乱盖问题及时上报,协调处理。同时,每个月社区都会与街城管科、执法队进行大规模清整工作,截止到目前,***社区共计清理私搭乱盖8余处,大规模清整行动4次,局部清整7余次,大大提高了居民的居住环境,减少了社区安全隐患。
3、抓契机,顺民意,做好社区外环境提升改造工作
2016年4月***社区开始进行社区二次提升改造工作,为了能够让改造工作做到百姓心里,满足社区居民的真正的需求,在改造前程,在区、街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社区居委会召集了居民代表、党员代表共计60余人,召开了社区改造“听证会”,收集代表们对于社区改造的意见和建议,经过讨论,代表们提出有效建议10余条,依据代表们提出的问题,居委会制定了详细的社区改造问卷调研表,问卷的内容涉及到了——改造项目的选择、实行物业管理的意愿、物业收费标准三大项目,并通过3天入户走访,最后,按照居民的意愿制定出改造的项目以及改造的方案——路面重新铺设、退绿建车位、实行物业管理三大主项,因为有了前期的调研和宣传,在15天的甬路翻新的过程中,没有居民因为停车不便造成社区秩序换乱,准物业公司的入住,无一居民质疑准物业公司的管理水平,居民的鼎力配合感染了现场施工的所有工作人员。借助改造契机,居委会积极协调了园林部门、排水部门,电力部门、通信部门对于社区外环境的细节进行梳理,为社区修复绿地,疏通下水管网、公共电力设备排险修复、网络线路修整、楼内公共设施维护等多项惠民服务,使社区改造一步到位,服务一步到位,深的社区居民的好评。
三、今后的工作重点
1、寻求社区社会组织力量,做好社区服务工作
在社区环境管理工作中,我们还存在部分不足,很多社区服务管理还是以政府支持为主,没有将社区自治发挥到极致,下一步***社区会协调更多的资源,立足社区需求实际,建立自己的管理服务队伍,解决自己社区的问题,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职能,将社区管理提升到更高的高度。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城区环卫长效管理
南丹县环境卫生管理站成立于1992年,现有正式在职干部职工25人,临时聘请人员170人,“4050”人员20人,下设办公室、收费组、管理组、车队、卫生监察组等。担负着城区80多万平方米公共区域的清扫保洁任务,日均70吨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和处理任务。近年来,我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紧紧围绕搞好城区环境卫生这个中心工作,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科学发展,积极建设人民满意的环卫,为南丹的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作为树立城区形象“聚焦点”的环卫管理部门应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创建优美环境过程所面临的挑战和所遇到的机遇,抓住有力时机,运用科学发展观,根据城市客观条件,采取分步进行实施,逐步提升城市环卫长效管理水平。我们将立足实际,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城区环卫长效管理。
一、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1.全方位整治街容街貌,取缔占道经营、店外经营与马路市场。我们在管理上必须采取标本兼治、堵疏结合的办法,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城区适宜地段(块)开辟必要的经营地点,扩大经营场所,引导经营者入点、入室、入市经营,彻底根治流动摊点、占道经营与马路市场等突出问题。
2.强化监督检查职能,抓好垃圾源头管理。(1)认真搞好路面的清扫保洁工作;(2)抓好垃圾清运管理工作:①加强对生活垃圾的管理。强化生活垃圾袋装收集,试行向垃圾分类收集过渡。②对建筑(含零星)垃圾、渣土实行统一管理。③垃圾清运严格实行垃圾日产日清,并做到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工作。(3)强化清扫、清运、清卫质量的监督检查,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制度。
3.开展群众性的卫生清洁活动,坚持周末卫生日制度。要利用周末时间,组织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居民群众开展必要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清理垃圾死角,维护市容市貌。
二、深化环卫体制改革,推进市场化模式,健全监督检查机制
1.加强专业化保洁队伍建设。按照“在深化整治中建立长效机制,在机制创新中提升管理水平”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针对管理难点和薄弱环节,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保洁力量,落实保洁责任,完善绩效考核,切实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保洁员队伍,不断提升城乡环境形象。
2.推行市场化保洁模式。按照“作业市场化、运营企业化、服务社会化、发展产业化”的环卫体制改革总思路和“政企、事企”分开的原则,逐步推进管干分离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3.健全督促检查机制,进一步统筹力量,落实责任,抓实抓好。完善多层面的督促检查制度,把监察队伍的经常性监督与群众监督、举报等紧密结合起来,并开通环卫举报、服务热线,设立意见箱,不断拓宽监督力度。
三、以人为本,强化管理,创新模式,增强后劲
1.努力为环卫职工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改善环卫职工的作业和生活条件,调动全体干部职工投身环卫工作的积极性。
2.规范环卫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管理人员要不断创新管理方法,将科学管理模式应用于环卫内部管理实践中,促进管理效率的显著提高,带动环境卫生工作的快速发展。
3.建立环卫质量检查体系。管理人员要认真到岗检查填报临时工考核表,以达到大幅度提高城市环卫管理作业效率和质量。
4.创新模式,调整、增强发展后劲。创新环卫自身工作新模式,着力推广到道路清扫、垃圾压缩、垃圾清运,公厕管理服务等环卫各项工作的方方面面,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
5.借鉴管理先进技术,创新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实现环卫事业可持续发展。借鉴其他地区、县市的长效管理先进技术和经验,力求探索出适合城市环卫管理实际和环卫事业发展需要的科学高效的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
6.创造条件,逐步形成垃圾产业。努力创造条件,通过政策优惠、政府指导、企业投入等途径,建立垃圾处理厂。目前,我县垃圾处理厂的各项前期工作已就绪,估计今年年底可以破土动工,新垃圾场的建成将有效的遏制垃圾场对周边环境的污染程度,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提高环境卫生质量。
四、加强宣传,提高市民素质
市容环境卫生的主体是广大市民,全面提高市民文明意识,是实现我市市容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的根本措施。一是开办文明学校,分阶段对市民进行文明卫生教育;二是各新闻媒体设置“市容环境卫生专栏”,坚持正面教育、典型引路,也要进行反面曝光,开展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三是开展“文明卫生单位”、“文明卫生家庭”的评比活动,增强广大市民爱护商城、美化家园的自觉性与责任感;四是在幼儿园、中小学中设置文明卫生课程,培养未来的文明卫生市民。
五、重视环卫规划,加强环卫基础设施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宜居石桥头,按照建设美丽乡村、实施“四边三化”和“三改一拆”行动的总体部署,以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为根本,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突出重点、标本兼治,集中整治、长效管理,全面清理城乡河道,全面整治农村突出环境卫生问题,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和进度安排
(一)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清理河道清洁乡村专项行动(以下简称“双清”行动),到2014年底,基本解决河道随意丢弃垃圾废弃物的问题,河道环境面貌明显改善,打造一批“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河道;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基本实现规范有序,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村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城乡居民环境卫生意识明显增强,城乡河道保洁和农村保洁基本实现有责任主体、有专人负责、有经费保障、有相应设施,城乡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
(二)进度安排
自行整治阶段(2013年4月20—4月23日)。各村、单位根据本方案要求,先自行组织力量对辖区河道开展全面清理,重点是河道废弃漂浮物、病死动物、河中障碍物和沿岸垃圾,做到河面清洁、河岸整洁;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全面开展“大扫除”,实现村村无成堆暴露垃圾,无污水坑、臭水沟,房前屋后整洁有序。
集中整治段阶段(2013年4月24日一2014年4月29日)。镇政府组织各类志愿者服务队对重点区域和重点路段进行二次清理,同时组织人员对各村的自行整治进行督查,到清理不到位的,全镇通报,并由各村再组织清理。对各村自行清理确有难度的,镇政府组织专业队伍进行集中清理。
巩固提升阶段(2013年5月一2014年9月)。按照“水系流畅、岸绿景美、功能健全、人水和谐”的要求,结合清水河道等建设,以解决河道垃圾及河水黑臭问题、恢复河道基本功能、改善河道水环境为重点,持续开展城乡河道综合整治和河道保洁长效管理;按照美丽乡村建设和“四边三化”行动的部署,以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为重点,深入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加快健全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迎接考评阶段(2014年10月一12月)。巩固“双清”行动成果,健全台帐资料,迎接市有关部门的考评。
三、集中整治阶段的主要任务
集中整治阶段,在全面排查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以下6个方面:
(一)彻底清理并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全面清理打捞河道及田间地头的病死动物,并严格按规定实行无害化处理。
(二)全面清理打捞河面废弃漂浮物。主要是漂浮在河道的垃圾、水葫芦及杂草、枯烂树枝等。
(三)全面清理河岸垃圾。包括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建筑垃圾、农业生产废弃物等。
(四)全面清除河道障碍物。主要是严重影响行洪安全、有碍景观、影响环境卫生的障碍物。对其中的违法障碍物,按照“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落实清除责任,对拒不清除的,依法实施强制清除。
(五)全面清理农村乱堆乱放垃圾。大力宣传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规范,全面清理处置农村沿路沿河、房前屋后成堆暴露的垃圾。
(六)全面清理农村污水坑、臭水沟。在清理中,着力恢复和拓展水域功能、改善水环境,不得随意填埋河沟池塘等水域。
在集中整治中,根据镇政府要求及时妥善处理清理出的各类垃圾废弃物,避免二次污染。
四、巩固提升阶段的主要任务
巩固提升阶段,要持续深化“双清”行动,加快形成河道保洁和农村保洁的长效机制。
(一)全面推进城乡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在集中整治的基础上,全面排查辖区内河道污染情况,明确整治目标、措施,各村村民委员会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坚持一河一策、标本兼治,采取沿河截污纳管、清淤疏浚、生态驳坎、生态修复等措施,着力消除河道黑臭现象。深入开展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全面清理、整顿严重污染水体的水产养殖场所。在“清水河道”建设中,着力推进农村河道综合整治,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恢复河道基本功能。
(二)深入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四边三化”和“三改一拆”行动,重点清理村庄积存垃圾、卫生死角,改善村容村貌。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全面实施“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模式。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努力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效率。全面实施畜禽养殖区域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双控”制度,深入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打击随意弃置病死动物和病死动物产品等违法行为。深入开展“三改一拆”三年行动,着力解决违章乱搭乱建、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
(三)健全清理河道清洁乡村长效机制。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加大河道保洁、农村保洁管理和宣传力度,依法推进城乡河道整治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健全河道保洁长效机制,建立由镇班子领导任“河长”的河长制,严格落实水域环境卫生责任,加强河道日常保洁管理,严厉查处违法排污、向河道倾倒垃圾、在河岸乱搭乱建等行为,切实维护河道及两岸清洁。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积极作用,增强广大村民的自律意识,倡导良好的卫生习惯。健全保洁管护、监督管理等制度,积极探索专业化、市场化的农村保洁机制,提高农村保洁水平。加快建设病死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理设施,形成“统一收集、集中处理”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
五、保障措施
(一)落实责任。各村、单位要迅速行动起来,针对本地区存在的突出问题,抓紧制订“双清”行动具体措施,抓紧部署这项工作。清理河道和清理乡村两头都要兼顾,各村都要落实专门人员主抓这项工作,坚持清理河道和清理乡村同步推进,坚持集中整治和日常保洁同等重视。坚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畜禽养殖排泄物污染防治双管齐下。
(二)发挥群众作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在全社会形成“环境卫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浓厚氛围,使保护环境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建立群众共同参与的河道保洁和环境卫生巡查机制,发现问题及时整治。积极发挥环保志愿者的作用,引导人们积极投身环境卫生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