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城乡治理一体化范文

城乡治理一体化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00:4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城乡治理一体化,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城乡治理一体化

篇1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农村环境污染;治理

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的核心是统筹城市农村的发展,改革土地制度、健全农村经营制度,让城市帮助农村、工业辅助农业并实现农村现代化发展,让城乡公共设施和服务更加均衡化,进而推动城乡间的发展。目前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而城乡间存在的差距和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和人民的重视,其中城市整洁的环境与农村脏乱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必须强化对农村环境的治理,以避免污染的进一步扩大。分析当前农村环境污染出现的问题、原因,以便具有针对性的提出治理环境污染的策略。

一、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出现的问题

(一)农村生活污水造成的污染。

我国农村旱厕居多,人们没有养成淋浴的生活习惯,洗涤、厨房用水大部分是直接排放,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污水流入湖泊、河流中,污染水体质量。例如辽宁省大伙房水源保护范围内,就包括恒仁镇、永陵镇、新宾镇、南杂木镇等乡镇,人口总数超过49万,每天产生50000吨生活污水,并直接排放到苏子河和浑河中,每年排放931吨氨氮,7898吨COD。

(二)农村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

近些年农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购买能力逐步增加,生活垃圾的数量快速提高,但应该有的基础性公共服务体系却不完善,经常看见很多垃圾堆占用土地,导致疾病的传播。另外农村建设很多城市填埋垃圾设施,当这些垃圾没有得到妥善处理时,其中有害物质就会因雨水的浸泡及冲刷而进入地下水体系,既污染环境、威胁农民身体健康,也通过肉类、蔬菜、粮食等农产品再度回归城市,造成更大程度的危害。对污染农村环境的因素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其一是有害、有毒、难降解的垃圾危及人们身体健康。目前农村垃圾的各类也具有城镇化趋势,一次性用品、电子垃圾的数量逐步增加,电池、泡沫、塑料瓶、塑料袋、卫生用品、尿不湿等,还有农村企业垃圾、残留化肥和农药的容器等都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其二乱倒、乱堆垃圾的情况比较普遍。因为农村缺乏基础设施,没有完善的处置、运输、收集、堆放垃圾的治理体系,所以在路埂、河塘、桥下等地方随处可以见到垃圾,甚至出现垃圾阻塞河道、占用农田的情况。

(三)农村畜禽养殖造成的污染。

我国农村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动物排泄物对环境造成污染。虽然动物的尿液和粪便能够成为有机肥料进行再利用,但因为市场波动、农村经济水平、养殖产业分布等关键性因素,大部分粪便难以得到妥善的处理,进入环境体系中变成了有害的污染物。例如辽宁省每年禽畜养殖中有4.5万吨的氨氮、120万吨COD等污染物质进入环境中。畜禽养殖污染通常包括畜禽尸体、粪便、养殖废水等几种污染。

(四)农村种植农产品造成的污染。

很多农村每年使用化肥的数量都高于国家规定的生态区建设标准。化肥施用方式以措施和条施为主,存在很明显的不规范施肥情况,在淋溶的作用下造成残留化肥的大量流失,进而污染环境,这是导致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农村农作物秸秆,直接当作柴燃烧的占70%,用于喂养牲畜的占18%,其余大部分随意丢弃或在地里焚烧,造成空气和土壤的污染。农村大量使用地膜,而残留地膜率高达22%,既影响耕作、污染环境,也改变了土壤的原有结构,破坏土壤通透性,影响水肥的正常输导,进而威胁到农业种植。

二、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

(一)二元经济结构造成农村环境污染。

我国长时间运行二元经济结构,造成城乡间明显的差异,国家在资金、政策等方面对农民、农业的扶持力度较小。大城市的飞跃式发展,使其周边农村具有城镇化特征,只能以消耗资源为代价进行发展。农村为城市供应服务及产品的同时,也造成了损害生物多样性、破坏森林、土地退化等多种环境问题。在二元结构框架下,农村产业单一、小规模生产加重环境污染。而城市将重污染企业迁到农村,加剧农村的环境污染程度。

(二)农村治理环境污染缺少完善的法律体系。

我国农村治理环境污染没有操作性、针对性强的法律,只是将其体现在地方法规及单行法中。专家学者认为《环境保护法》比较重视对城市与工业污染的治理,而忽视对农业、农村治理污染进行规范。在农膜污染方面还有一些法律漏洞。部分法律条款过于抽象化与条款化,没有制定相关的保障程序,所以缺少操作性。

(三)农村经济较差,政府忽视环境治理。

政府对于城市和工业污染的重视程度较高,投入的资金较多,没有实现城乡一体化。城市改善、提高环境通常会损害农村环境,使其受到严重的破坏,而农村也没有获得应有的生态补偿。我国农村地方政府重视经济发展而轻视环境保护,很多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时,没有妥善协调好保护农村环境与发展城乡经济的关系,没有将保护农村环境提升到议事日程中,同时政府各个部门间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协作、分工机制。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发展进程中,没有重视对环境保护的规划,环境基础设施较少,农村乡村、村镇的规模小、布局不集中、服务功能差,大部分村镇没有垃圾收集箱、公厕等设施,处理设施更是无从谈起。

(四)农村人口众多,保护环境意识薄弱。

农村人口数量快速增加,农民还没有建立起较强的合理运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也没有维护自身权利的思想理念。随着农村与农业逐步改变传统生产与生活方式,为了运用最少的劳动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增加农药、化肥的使用量,进而导致环境污染程度的不断加深。农村重视开发却忽视对环境的保护,让环境体系变得更加脆弱。只重视经济效益而破坏环境效益,没有在农村社会中形成“绿色消费”的氛围。另外对于农村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理论研究较少,出现理念体系不健全,研究尺度不标准,轻视限制因素,没有建立起多领域、多学科、多层次的研究体系,对我国治理农村污染的成效有巨大影响。

三、城乡一体化导向下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策略

(一)以城乡一体化趋势为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前提。

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制定并实施一系列建设新农村、城乡统筹发展政策,各个地区的政府更加重视城乡一体化建设,并获得巨大的成就。但我国长时间运行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政府在政策与法规方面明显向城市倾斜,农业和农村逐步成为发展工业及城市的牺牲品,农村环境保护方面存在显著的“三重欠帐”问题。现在,农村对环境进行防控与治理要以“城市帮助农村”、“工业支持农业”为理念,城市应该在政策、人才、技术、资金等环节上对农村进行支持与投入,运用国民相同待遇、城乡产业相互促进等措施,让农民获得和城镇居民一致的文明与环境,让城乡实现持续、协调、稳定、全面发展。

(二)健全保护农村环境的立法。

《环境保护法》要根据农村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进行修定,如规定各级政府要大力推动环境保护技术的研发与使用,重视检测农业污染源情况;在使用化肥农药时要降低或防止重金属对土壤、水体的污染;防治水产、禽畜养殖带来的污染。此修订方案应尽管提高保护农村环境的力度,但保护农村环境方面的立法仍迫切的需要健全与完善。首先要细化《环境保护法》的相关规则,明确此法律中和农村环保相关的、比较抽象的规则与原则,提高法律法规的操作性与实施性。其次以单行法律的形式,对农村塑料薄膜污染、噪声污染、农业和生活污染、养殖业污染、保护饮用水等方面进行规范。再次在行政程序法基础上制定出环保程序法,提高实用性并对职权行为予以规范。最后对不同部门和层次间不规范、不协调的法律法规进行清理,提高立法的统一性,建立起系统、全面的农村环保法律系统。

(三)完善农民参与机制,重视对污染的监督。

面对我国目前环保机构存在明显的先天性不足,我国要建立起包括地方、中央在内的,系统、完整保护农村环境的规划与工作体系,以便体现出其重要的作用。根据农村环境污染所呈现的不确定性、随机性、隐蔽性、分散性等特点,环保部门要适当提高监督力度,在物力、人力方面增加监管投入。要逐步健全目前拥有的管理部门,建立起环境管理部门监督、管理环保问题的机制。农村环保协管是农村地区可以使用的新型监管手段。环保部门要按照农村具体情况,和政府部门进行积极协调,设立数量不同的农村环保协管员,以协助县级、区级环保部门进行农村污染调查,并实施取证和采样的工作为主。因为协管员对农村环境比较熟悉,可以准确掌握环境动态并将其上报给相关部门。另外也能够协助、指导农村环境保护的相关制度,接待环保的与投诉,并做好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

(四)运用激励策略治理农村环境污染

现在全球各国降低环境污染通常采取四种模式,分别是环境补贴、排污许可证、征收环境税、环境者付费。按照我国实际情况,可以运用环境补贴的模式来处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现在我国是世贸组织成员,与组织体系制度、农村环境补贴关系最密切的协定是《补贴与反补贴方案》、《农业协定》。我国必须以上述协定为框架来制定的环境补贴的相关制度。《农业协定》中明确规定,WTO成员国可以实施农业环境补贴,既要健全农业污染补贴,可以在建设沼气池、低残留化肥农药、可降解农膜、增强土壤机制等方面进行补贴;也要对建设新能源、生产绿色产品的行为进行补贴。第一,要严格根据发放条件进行补贴,并量化相关指标。第二,要制定出操作性、科学性强的补贴监督制度,以保证每笔补贴金都应用在环境保护上。最后,仅仅单纯的补贴难以全面促进我国农业稳定发展,必要时可以采取一些调控措施。如以产业政策对有机农业进行扶持,构建起种子、化肥、农药的标准等。总而言之,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需要大力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但目前城乡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异性,农村面临着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养殖、种植农产品等造成的污染。究其原因,是在治理过程中还存在政府投入较少、相关法律不健全、农村经济较差、农村人口环保意识弱等问题。为此,需要以城乡一体化趋势为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前提,健全立法、完善农民参与机制,运用激励措施等策略来治理农村环境污染,以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促进城乡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世健.农村地区水污染现状与对策[J].佛山陶瓷,2015,(04).

[2]喻靓.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及治理对策分析[J].民营科技,2015,(04).

[3]魏佳容.城乡一体化导向的生活垃圾统筹治理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04).

[4]刘景龙.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环境保护政策问题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4).

篇2

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中期阶段,在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的带动下,产业快速升级,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化,农民阶层快速分工分业分化,是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快速变迁的时期。既面临着实现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协调、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历史机遇,也面临着工农差距、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解决“三农”问题难度加大的严峻挑战。统筹城乡发展的改革需要新思路、新突破。

环境治理和保护方面的城乡差距,既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表现,也是城乡二元体制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发展,环境保护资源不合理配置,“大树进城、污染下乡”。一方面,有限的环保资源主要被配置在对城市、工业污染的控制上。工业污染源的控制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厂的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公共绿地面积增加,城市植被覆盖率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另一方面,由于长期的投入不足和重视不够,农村环境治理和保护大大滞后,环境治理和保护的城乡差距继续拉大。全国4万多个乡镇,绝大多数没有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60多万个行政村绝大多数污染治理尚处于空白状态。农村环境保护技术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落后的农村经济制约了对环境保护的需求。加之城市污染物向农村转移,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更加突出。“城市污染农村的气和地、农村污染城市的菜和水”的恶性循环为表征的环境保护上的城乡二元结构呈现出扩大和蔓延的趋势,成为统筹城乡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城乡环境治理保护的“二元结构”,既抑制了农业、农村的发展,反过来又使城市发展缺乏环境容量,城乡的发展都受到制约。“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农业的基础性、弱质性决定了工业和城市必须对其补贴、支持。但是,农业和农村不只是单向地、被动地接受补贴,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与工农互促、城乡共荣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相互推移的良性循环过程。环境保护的外部性和外溢性决定了城乡统筹才能实现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农村的环境治理和保护不仅关系到农村的发展,也直接关系到城市和全社会的发展。不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最终受伤害的不仅是农民,更是全社会所有成员。农村环境治理与保护必须要城乡“一盘棋”,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来治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加快改变农村包括环境治理和保护事业发展滞后状况,缩小城乡在环境治理和保护等方面的差距。

统筹城乡环境保护治理,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城乡环境保护规划一体化。尽快改变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尚是空白的状态,制定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并与区域环境保护规划相连接。建立农村环境保护与产业、行业、区域发展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机制。在制定和推进产业、行业和区域发展规划时,尤其在上新的建设项目时,严格执行农村环境保护规划。

建设农村环境保护新的投融资体制。从改革城乡环境保护投入二元体制着手,改变农村环境保护和管理无投入、污染防治无经费、社会参与无政策的状况。在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政策投入的同时,加大农村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通过政府财政预算列支,设立专项资金保障;通过建立农村环境保护基金等社会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等途径和形式,建立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积极参与、农村力所能及参与”的城乡环境保护投融资一体化的新机制。

环境保护机构城乡一体化。我国环境保护实行属地管理制,机构只下设到县一级,广大农村没有环境保护机构。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城市的工业由城市向农村扩散、延伸,环境保护行政机构和职能也应当向下延伸、匹配。探索建立乡镇、村、组三级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并明确乡镇环境管理机构的工作重点主要是对原有的小工业园区、未进入集中发展区的中小企业、农村生产型加工企业、畜禽养殖业,以及自备饮用水源的环境管理。

环境监测城乡满覆盖。在农村乡镇、流域主要点位和断面,都应当设立大气质量监测站、水环境监测断面、生态环境网格监测点、集中式饮用水监测点,地下水网格监测点,形成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监控网络,及时反映农村环境质量及变化。

篇3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土地管理

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键是解决好“三农”问题,而土地问题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为了真正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充分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和资产,使农村土地由潜在的社会财富升华为统筹城乡发展。

一、农村土地问题的原因及寻求解决的途径

当前,与中国将近一半人口的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农村土地制度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农民的土地和宅基地资产无法变成可以流动的资本,这既使继续务农的农村居民的利益受到损害,也给转向务工、务商的新城市居民安家立业增加了困难。

(一)农村单户经营规模小,经营所得少。虽然一些农民成为城市居民,但他们让出的土地再次被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均分,土地规模经营依然小,土地零碎,流转价值低。可寻求的解决途径:通过稳定土地产权关系,消除产权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积极促进土地流转,使土地资源适当集中在具有生产优势的农民手中。

(二)土地经营模式呈现较强的封闭性。农民、土地、经济福利和政治权利被紧紧捆绑一起,集体外部人很难进入其中,土地资源配置效益低。可寻求的解决途径:开放土地经营模式,减轻甚至解除特殊福利、政治权利和身份对土地的依附,使土地作为生产资源进行市场最优配置并作为生活保障。

(三)农业技术水平低,农产品质低价低。青壮年农民普遍外出打工,留守的劳动力难以承担生产技术的任务。可寻求的解决途径:培养现代农业经营人才,加强农业技术服务,对农业生产者设立技术准入“门槛”。

(四)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事业投入不足,农民人均产值低、拥有城市居民所没有的土地和宅基地作为生活保障。可寻求的解决途径: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鼓励农民集中居住在小城镇,加快发展二、三产业。

二、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问题分析

(一)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开发整理后的土地质量低,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占补平衡”。《土地管理法》在确立占补平衡制度时,对补充耕地的质量要求作出了,明确规定:占补平衡必须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但是,不少开发整理项目为了使建设项目占用耕地能够得到及时的补充,以满足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审批的需要,对补充耕地的质量往往只停留在几个简单的数字上,项目质量不符合要求,开发出的耕地质量较差,很难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甚至一边开发整理一边抛荒。这不仅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耕地占补平衡”,而且造成了资源的破坏和开发资金的浪费。

(二)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过程中以牺牲长远的整体利益来换取近期的局部利益。土地开发整理投资周期长、投资金额大,一些地方急功近利,追求当年开荒、当年收益而不顾被开发区域的小气候环境、土壤环境和土质水文环境,对后备资源的开发没有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这边退耕还林,那边毁林开荒;这里退耕种草,那里毁果园开发的怪现象,或者在土地整理项目中只重视田块的方整,而忽视对河流、丘陵地等生态景观的规划,其结果是短期得益,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区域环境的恶化将逐步显现,致使所开发的土地再一次荒芜。

(三)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专业队伍素质不高。土地开发与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诸如:农业工程、林业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土方工程、建筑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桥梁工程、农业设施工程等众多分项工程,具有跨行业、多学科和多技术的特点。

(四)开发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的投资主体较为单一。对于土地开发整理,应当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目前,政府的投资存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发挥了主渠道作用。政府的投资主要来源于包括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上地开垦费、农业重点发展基金等等。但是,单靠政府的力量,难以包揽土地开发整理所需的资金。

三、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土地开发管理要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为前提。土地开发整理要与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与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结合起来,与增加农民的收入结合起来,成为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增长点。土地开发整理的指导思想、管理政策与规划设计上,要从增加和建造高质量耕地与农用地出发,立足干服务现代农业,服务农业规模经营,服务提高农业质量和综合经济效益,只有这样,土地开发整理才真正具有生命力。

(二)土地开发规划应充分考虑保护生态环境。土地开发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水利工程规划、林业规划、小流域治理规划结合起来。实行生态型土地开发整理,搞好必须的农田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适应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使其融合于现有农地与社区景观中,构成和谐的统一整体,做到既增加耕地,又不破坏环境。实现经济效益、资源、环境三者有机地统一。

(三)土地开发投资主体多元化,要体现公益性和有偿性。土地开发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除政府投资外,必须拓宽渠道。从社会各方面筹集资金,建立高效的、市场化的筹资机制。从投资主体多元化看,筹资机制的核心问题就是效益问题。各种经济组织、企业和个人参与土地整理,其根本原因就是土地整理的后续产业有非常好的效益和非常高的回报,因此,土地开发整理中社会性投资必须体现自愿和有偿的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整理体现政府行为的性质,兼顾市场选择,要从中找到政府行为和市场选择的结合点。政府的目的是增地,企业的目的是增效,个人的目的是增收,尽管角度不同,出发点不一样,但都以土地为对象,这就是政府、企业和个人三者的结合点。要围绕这个结合点,建立良性机制,政府投资体现公益性,企业、个人投资体现有偿性。

(四)尽快建立土地管理专业技术队伍的资质准入制度。土地开发与管理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业务工作,要求从业者具备较高的综合业务素质。当前土地开发整理专业技术队伍多为新手,素质不高,而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是保证高质量、高效益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必要条件。加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队伍建设,通过业务培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通过新技术应用培训,提高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与管理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建立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资质认证和考评制度,对其从业人员也需进行执业资格认定。只有具备相关资质的机构和个人才能承接项目。另外,还需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工程质量监督、工程施工和管理队伍,以保障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科学有序地发展。

(五)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提供发展的基础性保障

一是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土地和宅基地有偿收归国家所有,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归属于个人,有效期不受时间限制,可依法自由交易。农民仅代表一种职业,与户口不再有直接关系。二是政府给予放弃土地的农民和集体以高出一般水平的经济补偿,并为农民提供就业、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优厚待遇。三是政府出面调整农业用地,使每一块待出售土地都具有一定规模。四是对新的农业生产者设立技术准入“门槛”,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五是积极支持公共事业发展,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水平。六是完善小城镇规划建设制度,提高小城镇建设水平。七是加快发展二、三产业,提高农业对二、三产业的带动力。八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新型小城镇行政管理机制。

(六)着力推进土地利用及耕地保护制度改革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护资源为目标,统筹城乡土地利用,确保耕地保有量和基本田保护面积达到国家规定指标,探索、建立和完善既有利于保护耕地,又有利于切实保障高效服务、保障科学发展的新机制。

首先,探索保障科学发展新机制。一是严格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加快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统筹安排建设用地的数量、空间和开发利用时序,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二是创新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严格执行年度用地计划,按照土地用途管制要求,探索城市规划区内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非建设用地只征不转的适用范围。积极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工作。三是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强化监督管理,改革完善集体土地收益分配监管制度和非公益性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融资模式,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以多种方式依法合规流转,切实维护土地所有者、使用者的合法杖益。四是切实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逐步细化经营性基础设施用地有偿使用措施,严格执行供地标准,强化节约集约用地考核评价。科学制定完善不同地区工业用地地价标准。引导农民集中居住,优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布局,创新农民进城后宅基地及其住房管理方式。五是编制国土规划。以此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城镇建设规划以及各项规划在国土资源利用和国土空间布局等方面的基本依据。严格实施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等,建立土地利用规划许可制度和重点地区土地利用规划滚动修改机制。

篇4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城乡关系演进大体分为三个阶段:①城乡联系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起,经济资源突破旧的城乡隔离状况,双向流动频繁且密切。②城乡融合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开发区和开放型经济大发展,乡镇企业大提升,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③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新世纪以来,省委省政府密集出台、落实了一系列统筹城乡发展、破除二元结构的政策措施。

对照发达国家,仅从人均GDP等指标考虑,江苏已出现城乡发展一体化阶段性特征,但仍面临诸多困难和障碍。突出表现在:(1)城市内均衡发展尚未完成。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与大规模进城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不协调,半城市化、伪城市化现象普遍存在。(2)城乡间均衡发展城市准备不够。城市支持农村能力不够,农村难以大幅度、制度化、可持续分享城市发展成果。(3)城乡间均衡发展农村准备不足。传统农民尚未完成职业化塑造,各类农民合作组织没有发展起来。

当前,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实施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必须深化改革,大胆创新,积极探索符合江苏实际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1、体制创新注重政府与市场协同,农民就业分化与职业演化衔接。行政体制创新要形成更加综合性、权威性的“大部门制”,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创新要因地制宜,合理安排优先次序,构建政府、社区、私人部门和非营利机构四位一体的多元供给新体制。农民(农民工)市民化推进体制创新,要着眼于引导传统农民向高素质产业工人和职业农民有序演化,使他们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体力量。农民土地权益保障体制创新,要公平分配农地用途的绝对地租和农地非农化用途的级差地租,这是化解农民就业分化、职业演化长期风险的核心所在。

2、机制创新注重效率与公平并重,“补救”与“补偿”并举。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既要补旧课(城市内均衡发展),又要上新课(城乡间均衡发展),要在“补救”中“补偿”。建立这一有效机制,要创造一个前提,就是城市化和工业化在融合发展中具备可持续的内生发展能力;开拓一条道路,就是农村人力资本储备、组织架构设计能够具有接受城市支持、工业反哺并转化为内生发展能力的条件;实现一个目标,就是城乡居民生存和发展权利逐步走向均等化。

篇5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农村;土地管理;创新性;探索

1城乡一体化对农村土地管理的作用

1.1提升农产品的供给保障力

民以食为天,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解决好粮食问题,保证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实现国家稳定、长久发展的前提,同时这也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随着城乡一体化进度的不断推进,中国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脚步加快了,社会的农产品的需求也增长了。当下我国的耕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在于人均耕地占有量较低,且耕地的后备资源不足。所以,要想切实有效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我们不能从耕地数量的增加入手,也不能单纯地依靠化肥物质去提高产出,我们需要钻研出一条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科技、现代化道路。

1.2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用地保障

要想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需要切实有效地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我国精神文明的整体进步。当下,不仅新农村的建设需要扩建土地,城镇化发展、工业化道路同样需要有用地保障,通过土地征收,将农村地区的集体土地转化为国有,这是一条提供保障的有效道路。城乡一体化发展必然会使得大量的农村土地用地减少,影响到农村土地的使用。这就需要我们在处理城乡一体化建设、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这几个方面的问题时,做好协调工作,实现用地的合理布局,尽量开发未占用的土地,避免对优质良田破坏。

2农村土地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2.1现代化农业建设步伐缓慢

为了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供给能力,国家做了诸多努力,保护耕地已经成为了国家的基本国策之一,发展现代农业也将成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建设方向,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形式并不容乐观。改革开放后,中国提出了农田保护制度,在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方面出台相关政策,并对耕地管理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但是由于缺乏切实有效的执行主体,以及社会的普遍认可,耕地管理的效果并不如人意,最终耕地的质量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虽然近些年来国家一直鼓励耕地流转政策,并倡导耕地经营向适度的规模靠拢,但是外出打工的农民数量越来越多,农村耕地缺乏充足的后备军,导致耕地经营的经济效益不高。除此之外,城乡管理一体化部门中没有形成良好的默契,协作机制欠缺,甚至出现了耕地浪费、重复建设等问题,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2农村土地利用率较低

从理论上来看,城镇一体化实则是一个土地集约化的过程,城市的人均用地远远低于农村的人均用地。随着城镇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中国农村的宅基地总量不断提升。原因在于农民进城务工,然后在城市安居落户,原有的农村地基就被闲置了。虽然国家规定“一户一宅”,但是具体如何实现,却始终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农村的宅基作为一种固定资产,不能随意买卖,如果放弃也得不到任何的补偿,所以很多农村居民宁愿闲置也不愿意转让给别人。这就使得我国农村土地利用进入到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局面。

3城乡一体化中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创新性策略

3.1完善惠农方式

要想切实有效地提升农村对耕地的保护热情,就需要从提升耕地经济效益入手,这和国家的惠农政策是息息相关的。由于耕地为社会提供了生产,所以对耕地的保护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共识。对耕地实行保护也成为了国际惯例。随着国家在粮食、耕种、生产资料等方面给予了大量的补贴,国家的粮食安全生产保障已经初具规模。为了进一步提升惠农力度,国家还要积极改变农业的补贴制度,将资金用于解决农业发展瓶颈上,切实有效得提升耕地的质量和经营规模,优化耕地的环境,提升耕地质量的提升。

3.2提升耕地利用水平

为了促进农村用地的流转向优化的方向发展,将农村的闲置用地盘活,提升节约集约的利用水平是必然的选择。各个地区要制定和完善“一户一宅”的政策,拓展相关细则,为农村用地流转提供驱动力。不仅如此,国家在法律层面也要允许集体用地的流转,并制定流转管理的相关细则,对农村用地的流转权、流转形式进行具体的规范。积极回收农村的闲置用地,具体可以参照城市国有土地储备的有关制度,由集体到个体的方式,建设和完善使用权,放弃对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并对此进行一定的补偿,将宅基地分配于农村的公共建设当中。创建新型农村基地使用制度,为新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保障。

4结语

研究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实现对农村土地管理的革新和创新,是实现国家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需求。它不仅能够为提升粮食产量提供充足的保障,同时也能够为城镇化建设、工业化道路建设提供用地基础,为城镇居民的生活创建良好的物质条件。

参考文献

[1]曾坚.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制度研究[J].东方法学,2013(04):45-59.

[2]盖志毅,史俊宏,张永军.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土地制度研究——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例[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0(02):19-24.

篇6

【关键词】通讯工程 一体化 项目管理 组织管理模式

一体化项目管理的重要是对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从而使得网络工程的各方面运行效率得到大大的升高,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所提升。现如今对于工程管理的难度系数越来越大,在这之中,通讯工程显得尤为突出。而这就需要我们加大对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上的不足之处加以改善,从而使得通信工程的管理的组织模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猛烈竞争下长期拥有强大的竞争力。通过对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以及对不适当的招标模式进行改善,以解决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模式下所存在的问题。这这些将更好及有效的加大发展通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模式。

一、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概论

近些年中,在我国各大报刊中常常见到一些项目事故的发生,即使有一部分的项目管理人员采用了很多的项目控制方法,但这其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并不明显,仍旧存在着许多问题,而且这一问题有很大一部分都直接或者间接的与项目的控制方面存在联系。

(一)一体化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一般会缺少对项目的管理理念,另一方面是项目虽然存在监管理念,但是在项目的各方面控制相结合的能力比较弱。第二,在项目的控制过程中,控制者只单单注重项目和经济环境之间所存在的联系,而在对于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方面没有足够的重视,使之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相对应的问题。第三,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各类企业在项目管理方面已经拥有一些较为有效的管理方法,但是在外部的影响,制度建设以及项目的管理水平的影响下,导致这些方法不能有效的实施,得不到应有的效益。

(二)通信工程一体化项目管理模式概述

一体化是将业主和项目管理承包商的优势相互集合而成。譬如,业主在其功能,工艺以及政府的审批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并将这些优势与项目管理承包商在经验,管理体系以及人力工具资源等优势相互结合,而这必将对项目的工程建设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完整的项目在实施的计划以及一系列完整的执行体系下正常运行,使全部的工作人员按照此程序去执行工作,从而实现程序、体系的一体化。一体化项目的管理将会使项目统一进行,使各专业间拥有充足的交流以及互动,使之成为一个多方操作的单元。

而在通信工程方面,交换工程,WLAN共程以及宽带接入工程,无线工程,传输工程和前期配套工程将实现项目一体化管理。并对无线工程,传输工程,交换工程以及前期配套管理的日常管理工作进行整体策划,并协调管理工作。管理人员需对交流,无线,传输,配套资源进行核实对证,从而达到网络建设需求以及运营商的市场发展,从而使工程建设拥有其目的性与效应性,使得提高通信工程的整体建设的进度,按照计划有效的实施,使得工程项目高效完成。

二、通信化建设一体化管理组织模式的发展

(一)一体化管理过程

项目规划:首先对项目工程的任务进行分解,派发各类专业负责人,并制定出整体的网络项目规划,使各专业负责人协同制作年度与月计划书,并通过一体化管理模式,消除各类专业由于建设计划不一致所产生的问题,以免引起工程建设进度受阻的情况发生。与此同时,前期规划中有监管人员的参与,则将使监管人员提高对整体网络构架的了解。并使监理单位在实施阶段发挥更高更有效的作用。

(二)项目的实施

监理单位各专业工作人员共同制定各类工序的实施方案,并且通过一体化项目的管理,各类专业制定针对性的计划书,在实施的过程中保持一致性,使其发挥出工程建设的最大潜力,以致使工程建设的效率有所提高,由于监理单位内部处理了工程建设之间的协调问题,减少了工程人员的复杂的请示汇报过程,从而降低了工程管理人员的责任,使专业间协调效率增大。

(三)项目管理的反馈

为保证一体化项目管理体系可长期进行,则需要在一体化管理中引进各种反馈,其中主要内容如下:①为保证工程顺利的实施,实现定期对整体项目的进度以及质量,资金等方面的监查。②对于项目工程进行如期例会,对各个区域的专业负责人对其管理的区域的进度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对所提出的问题给予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保证工程的可持续行进行实施。

三、结束语

通信工程管理项目一体化管理组织模式对于传统模式对设计项目的分专业管理的信息传递方式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以及提高对通信工程管理的效率,使之具有特殊性,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通信化一体化项目管理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剖析,从而增大我国通信工程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池晨.初讨一体化的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模式[J].经营管理者,2015,(10).

篇7

关键词:通信工程 一体化项目监理 组织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U17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通信工程项目监理的组织模式要想更好的在激烈的竞争中长久的保持其特有的竞争力,需要不断地调整通信工程项目监理上的不足之处。改变其不合理的招标模式,解决通信工程项目监理的组织模式下出现的问题,提高监理人员自身素质,对通信工程项目监理的组织模式有促进其发展的作用。

1.一体化监理体系的构建

1.1一体化监理定义

一体化监理是指:通过项目总控模式,打通监理工作层面的专业 壁垒,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全专业监理制度和流程。将通信基站 建设过程中各个专业的工程计划、进度和监理工作有机结合,提高监 理工作的全局性、前瞻性和高效性。确保各专业环节环环相扣、紧密 衔接,提升各专业协同作业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提高工程整体的实 施速度和工程质量。

1.2一体化监理的主要优势

1.2.1内外部的组织协调更紧密

一体化监理组织对外接口较多,尤其是工程内部各专业之间的协 调均集中在一体化项目组织中。通过一体化监理,逐步增强员工的综 合服务、综合协调能力与信心,能够使工程的组织协调更加紧密。对 外方面,通过设置多个“a、b 角”和“实习员工”的培养方法,使原来的组织形式向一体化组织形式稳步过渡,可以减轻外部人员安排 的协调压力。

1.2.2 监理内部人员素质提升

通过有效的培训,建立服务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监理人员通过 参加岗前培训、新技术培训、管理知识培训,加强了自身对各专业知 识的学习,提升了监理能力和水平。同时,通过一体化监理队伍内部 的交流、学习,提升整个团队的工作、学习积极性。

1.2.3 有利于储备人才,提升人员利用率

当一体化监理队伍中员工的综合能力、各种专业知识、管理协调 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时,监理企业在市场拓展过程中人员力量紧缺或调 动过程中出现的人员紧缺状况可以得到缓解。一体化监理实施后节约 了人员,可以实现高质量的综合项目管理,实现项目监理的综合水平 提高。此时,骨干人员稳定、员工工作积极性高,业主反映良好。

1.2.4 一体化监理的构建要素

在一体化监理的构建要素中,监理单位定位由原来的“单专业项目管理”转变为“一站式全专线流程的项目管理”,由原来“侧重过程管理”转变为“以终为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目标管理”,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全套解决方案,监督项目实施。一体化监理方作为项目解决方案的制订者和实施者,需要承担起整个项目的管理工作,将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并举,既与建设方一起共同对项目最终目标负责,又要对项目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

一体化监理系统包括:管理团队的组织架构、职能分配、 责任分工、人员职责、制度、实施总控架构、实施操作流程等要素。

2.通信工程项目监理组织管理模式探讨

2.1现有监理模式中的问题

2.1.1监理职责在其组织结构中得不到有效实现

组织结构设计共包括九个原则,其中第一条就是“层级原则” ,这个原则要求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明确自己的岗位、任务、职责和权限;自己在组织系统中处的位置,即上级是谁,下级是谁,对准负责; 自己的工作程序和渠道,从何处取得情报和信息,从何处取得需要的决策和指示,从何处取得所需耍的合作等等。从各种监理模式的结构分析中可以看出,通信工程的建设监理和设计、承包、物资采购等业主其他合同主体处于同等组织层级上,也就是说,监理这一从事技术服务和工程管理的机构与业主的 他合同对象在合同地位上是平等的。监理的职责包括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即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及组织协调,但在这样的组织结构中,监理职能的实现是很困难的。

2.1.2监理组织结构无法保证在设计阶段的有效控制

在上面所列的监理模式中,通信工程的建设监理与设计方同处于业主的箭线首端,所处的管理层次是对等的,从工程监理的实际来看,监理在施工阶段监理过程中,结合自身在设计方面的经验,仍能向建设单位提出建议,以提高工程经济性,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功能的情况下,节约工程投资,但在现阶段,这只能局限在“建议” ,设计人员具有是否接受建议的决定权,若非业主强烈要求,只要设计没有违规、违法,设计很难响应监理单位的变更建议,这会给项目建设带来一定的影响。国内现行通信工程的建设工程监理模式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我国通信工程的建设工程监理制度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现状来看,是工程监强制度本身所造成的,在现行体制下暂时无法改变,但是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建设工程监理组织结构模式并发挥其有效性,最大限度地实现建设工程监理目标。

2.1.3推行监理项目的考核制度

监理单位要根据项目的目标责任制、建设工程项目监理部的监理业绩、管理情况等进行季度检查、年度考核,定期做好对项目监理部考核、评比工作是监理公司管理好项目监理部的重要措施,也是确保项目监理部发挥组织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考评应通过参建各方对项目监理部的评价、监理资料的完整程度、单元工程优良率、监理人员出勤率等,作为评分标准,对各项目监理部进行打分考核、评比,对考评为优秀的项目监理部予以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项目监理部在公司内部通报批评,予以整改并进行处罚。

2.1.4监理单位应建立公平、完善的激励机制

根据行业评选办法、积极开展“优秀总监”、 “先进监理工程师” 的评选活动,充分调动监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被评为“优秀总监,、“优秀监理工程师”的同志给予奖励。这样有利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有利于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有利于树立以勇于负责、多作贡献的监理人员为榜样,共同搞好监理工作。

总之,建设工程监理运行重在过程管理,而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和完善管理体系,减少管理的随意性、认真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激励所有人员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共同完成好监理任务。

3.结束语

通信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通信工程项目监理在工程项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高。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对通信项目监理人员的要求显著提高,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已成为通信工程项目监理人员刻不容缓的任务,更是自己的责任。通信工程项目监理的组织模式能达到一定水平,需要不断地改善通信工程项目监理工作上的不足之处,加大职业继续教育以及发展的力度,培养出更多适合监理业发展的一专多能的建设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洪军.我国通信监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电脑与电信.2007.(08)

2.郑芝耀.通信工程监理的对策思考[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10.(01)

篇8

自1999 年我国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明文载入宪法修正案以来,法律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然而,或许是由于过去长期受人治的毒害以致对法治过于渴望的缘故,抑或是由于以往没有走过法治化道路以致现在还不太会走的缘故,国人对于法律的认识似乎一开始就陷入了某种误区,以致于总是有意无意地将法治等同于立法,一遇到现行法律没有涉及或规定不明确的问题就呼吁立法,甚至于对那些已经有法律依据的问题也主张立法。一种唯立法主义的错误倾向正在我国悄然兴起。

事实上,法治作为人们所致力追求的一种理想,并作为一种相对更为理性的社会治理模式,是需要由包括立法、司法、执法、守法、法律监督等众多方面内容在内的一系列活动共同促成的,立法仅仅是法治的一个最基础性内容。尽管立法在我国实现法治的过程中起着根基性的作用,没有它,司法、执法乃至守法等其他一切方面都会成为一句空话,但立法却并不等同于法治,也无法替代法治。我们在重视立法建设以加促我国法制早日健全和完善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司法、执法和守法等其他方面的建设。然而,就目前我国践行法治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显然还远远没有重视(或者说得更为确切一点,还没有足够重视)司法、执法乃至守法等其他本应与立法协调进行的法制构成要素的建设。相反,反而陷入了法治就是立法的唯立法主义的认识误区。

以曾经轰动全国的“孙志刚案”为例。事实上,无论是依照我国《宪法》,还是依照我国《民法通则》,抑或是依照我国《刑法》,公民都享有生命健康权,且其生命健康权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刑法》甚至还为此而专设了杀人罪与伤害罪)。然而,作为“孙志刚案”主角的孙志刚却还是被某些作为执法者的机构及个人非法剥夺了生命。这其中所反映出来的明明是一个执法的问题,但最终居然被极为可笑地提到了一个立法的角度,甚至还为此而专门出台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两部立法。这明显是对法治的错误解读(当然,笔者并不反对出台这两部法,而作为两部新的人权保障法,这两部法的出台和实施也确有其必要性。笔者只是想以此来说明一个问题,即:很多时候,我们似乎确实误读了法治)。无独有偶,在轰动全国的“处女案”中,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该案受害者麻旦旦尽管依法享有人格尊严,而执法机关依法也负有尊重和保障公民人格尊严的义务,但麻旦旦的人格尊严却还是被有关的执法者非法给剥夺了。这里所反映出的显然应当是我国公安机关执法中的一些问题,而不是立法问题,因为无论我国的《行政处罚法》,还是《刑法》,抑或是《宪法》,都可没有赋予公安机关肆意侵犯公民人格尊严的权力。然而,该案所反映出的问题还不止于此,在麻旦旦以受害人的身份提起要求附带精神赔偿的行政诉讼时,司法机关却以无法律依据为由,不支持其请求。在这里,笔者不禁要问:没有法律依据可以成为执法机关不予赔偿的理由吗?假如没有法律依据可以成为执法机关不予赔偿的理由的话,那么,这些执法机关为什么可以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肆意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呢?显然,有没有法律依据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司法机关拒绝麻旦旦提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一方面固然是出于依法司法方面的考虑,但更多的,笔者以为,是源于其对法治的误读,是唯立法主义倾向在作怪。

当前,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我国的立法建设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迄今为止,我国已经颁布了数千部法律、法规或规章,而各类地方性立法更是多如牛毛。按道理来说,在已经具备了数量如此众多的立法之后,我国社会的法化应该已经到了一个相对发达的阶段,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立法数量的气势如宏并没有带来我国社会法治文明的辉煌,相反,甚至还出现了“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的怪状。而之所以会如此,笔者以为,很大程度上是我国过于重视立法建设而相对忽视司法、执法及守法、法律监督等方面建设的一个直接恶果。基于此,笔者认为,在今后我国的法治化进程中,应当警惕并避免唯立法主义的错误倾向,更为科学而全面地解读法治,在重视立法建设的同时,多关注一下我国的司法、执法以及守法等方面的建设。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刘长秋

篇9

【关键词】高职 机电类课程 理实一体 项目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C-0043-02

高职教育的定位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更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转变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理念和教学方式是大势所趋。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的改革是高职院校开展整体性教学改革的切入点。课程项目化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下面是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主干课程机床电气控制系统安装调试课程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设计的实践。

一、课程教学现状和改革的目的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能够从事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生产等工作。机床电气控制系统安装调试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中需要综合应用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先进行理论学习后进行实践操作,学生在学习理论时感觉抽象空洞、难以理解,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而实践时,实践指导教师和理论教师往往不是同一人,实践设备与理论内容也不尽相同,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无法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也影响了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以及将来就业的信心。为解决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高职机电类学生思想活跃、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但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喜欢动手但缺乏学习主动性的特点,教学团队尝试任务驱动的一体项目化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教学设计

(一)课程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是能够根据控制要求,通过不同途径获取信息,正确选用合适的控制元件;能够依据电气原理图,绘制相应的电气布局图和接线图,并按图实施;能够根据故障现象,运用合适的故障排除方法,排除常见的普通机床电气故障;依据简单控制要求,设计改造电路。知识目标是了解电气控制电路基本环节的工作原理;理解常见低压元器件选型的方法;熟记普通机床常见电气故障现象并理解常用故障排除方法;掌握电气原理图、电气布局图、电气接线图识图、绘图要领。素质目标是培养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路

根据专业培养计划,本课程的教学实施前,学生已学习机械制造基础、电工电子技术、金工实训等专业基础课程,实施后将继续学习的专业骨干课程有自动化生产线调试安装、数控机床运行与维护、顶岗实习等。因此,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骨干课程之间的桥梁,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过去的教学方法是先进行理论学习后实践操作,理论与实践分离。由于高职学生理论基础比较薄弱,因而在学习理论时感觉枯燥抽象难懂,学得吃力,忘得更快。到实践环节,基本上又得重新学习一遍理论知识,教学效率和效果都比较差。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是本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的出发点。

(三)项目设计

1.总体思路

围绕职业能力培养这个出发点,以培养专业核心技能为主线,构建本课程的内容体系。根据本课程对应的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基于行动导向组织教学,以项目为载体,将原课程知识点打散并重构于提炼的各个教学项目中;以任务驱动为原则选取教学内容,将相关的知识技能转化为具体的项目训练内容。确保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情境的一致性。机电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如图1所示。

学习性工作任务必须源于真实,在企业中这些任务最典型,被广泛使用到,能够呈现企业的工作内容和形式并具有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即计划、实施和工作成果的检查与评价。学生能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地获得课程相关专业知识。

机床电气控制系统安装调试课程项目设计及新旧内容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2.典型项目设计举例

根据具体工作任务的不同,将原课程中四个章节内容分解到具体项目中。表2是项目1“电机基本运行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的子任务“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运行控制线路安装调试”的任务分解。

三、教学实施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运行控制线路安装调试的教学设计如表3所示。

完成项目化教学方案设计后,下一步就是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手段和步骤来具体实施项目化教学。为保证项目化教学的实施效果,应把企业的实际工作状况尽可能引入课堂,在尽量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第一步,项目导入。教师利用仿真软件展示任务完成后的效果,调动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布置项目任务。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

第二步,合理分组。对全班同学根据现有的设备数量进行分组,分组应注意搭配合理,使每个组别都有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利用优等生带动后进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每组设立一个组长,由组长负责分配任务并统筹管理本组项目完成的进度,分配任务时应让每位成员都充分参与到项目中,不能一人干,其余人看。

第三步,分析规划。由于学生之前对电动机点动、自锁的控制已经比较熟悉,可以提供必要的信息。各小组通过分组讨论,学习完成项目任务所需要的相关知识,选定完成项目的工作方法。依据电气原理图,绘制相应的电气布局图和接线图,编制元器件清单。教师审核把关,确保每个小组的电气系统图正确。

第四步,安装调试。各小组根据前面绘制的电气系统图,按元器件清单领取元器件,按图施工。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采用情境教学法,工作岗位的布置模拟真实工作环境,劳动组织模拟真实工作氛围。

第五步,检查考核。教师对学生的完成项目进行通电试验并打分,评分标准在项目实施前就让每位学生都清楚,打分时要严格按照评分标准来进行,不能随意打分。

第六步,总结评价。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项目完成过程,教师集中逐一点评项目实施情况,对项目中出现的问题,要举一反三。

四、教学改革的效果

课程通过项目化教学改革,以实际工作任务驱动的教学项目为教学内容,做学一体化,符合机电类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能充分挖掘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克服了传统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总之,项目式教学法是当前职业教育中较理想的一种教学方法。高职机电类课程实践性较强,工作过程化特点明显,所以在高职机电类中开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是符合当前职业教育教学特点的。

【参考文献】

[1]戴仕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

[2]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JGB341)

篇10

(宿州学院 管理工程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摘 要: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战略和历史性任务,是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向标,是扩大内需的长期动力之源泉,是我国全面促进建成小康社会和转变成为经济大国、政治强国必不可少的条件.城乡一体化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宿州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化理论研究,并重点对城镇一体化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从而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宿州市

中图分类号:F29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186-03

基金项目:2014年度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14A396)

1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及发展过程

1.1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要理解“城乡一体化”的内涵,有必要弄清“城镇化”和“城市化”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少数情况下,这两个概念容易被混淆和误读.“城镇化”是城市化必然要经历的一个发展过程,是当前我国城市化的总体发展道路上的一个特殊阶段,它主要侧重于建制市与建制镇,相比较而言,“城市化”的侧重点在于建制市,包括大、中、小城市.城乡一体化与城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城镇化阶段是城乡一体化发展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而城乡一体化又是城镇化的最高阶段.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城乡一体化概念含义,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城乡一样化”,同时也不代表“转乡为城”.它是针对我国城乡之间的地域差异、交通条件、资源分布、人口结构、劳动力状况、社会经济、医疗保障、教育模式以及土地使用制度等方面而提出的.其目的主要在于改变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模式,完善城乡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配比融合机制.从现阶段看,城乡一体化需要进一步把农民从制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目前需要在更高的层次上面进行剖析与实施,它不是在农业和农村的层面上解决农民问题,而是在城乡一体化的范围内实现系统规划和完善,统筹农业、农村、农民与城乡一体化之间的矛盾与不相适应的地方.

1.2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过程

从历史和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清晰的认识到:城乡一体化不仅仅是一个政府引导与自身发展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发展的目标.这是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格局,需要合理考虑和统筹各个发展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的部分,同时也要区别它们之间的差异,明确各个因素的作用及对总体发展规划所产生的影响.在这个过程当中,城乡一体化表现为地域社会经济不断地朝着区域内城乡要素优化组合方向迈进.这是一个不断随着生产力发展而不断改变自身发展轨迹的动态过程,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外在表现和内在要求;这种轨迹或许有章可循,但必须要始终注重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避免照搬照抄异域的发展模式.就当前看来,城乡一体化是城乡关系的最理想的发展目标.

2 城乡一体化发展动力机制

城乡一体化发展动力机制主要是从宏观层面上分析推动城乡一体化发生和发展的诸多因素,其动力机制是维持和改善城乡之间相互联系中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所构成的综合系统的总和,是由内外动力共同构成的作用有机体.以下从三个角度分别论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动力机制.

2.1 地域角度

我国对于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研究主要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其中以定性分析为主,当然也有一些学者专家是结合特定的城、镇进行定量分析.在定量分析中,有学者采取因子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对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进行探讨,其主要观点是:经济水平发展程度、工业化水平和社会人口动力状况是城乡一体化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模式下的主要驱动力,其中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城乡融合程度的主要力量[1].

不同学者一致认为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化这些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动力机制,在某种程度上模糊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地域特征与阶段特性,使得各地域之间的发展现状及发展程度没有较为明显的差异.这也就反映了各地域之间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在相关联的前提下带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性.但毫无争议的是: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各城市的城乡一体化进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2.2 主体角度

城、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两大主体,有学者[2]将统筹城乡发展的动力机制归纳为三种基本模式:自下而上型、自上而下型、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结合型.现结合学者三种模式并根据当前情势对此作进一步的阐述.“自下而上”的动力,首先重点分析小城镇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继而说明小城镇在带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并提出要加强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以实现由小城镇聚集发展以促进城市发展的自下而上的发展历程,这种模式充分肯定了小城镇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自上而下”的动力强调以“城”为主体,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中心城市所固有的向心力和聚集作用,可以吸引周边小城镇向中心城市聚拢,具有引导城乡资源和生产要素流动与重新配置的功能,此外,中心城市相对基础设施和科学视角可以从总体上把握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态势,两者在地域上具有紧密的联系,可根据中心城市的发展需求选择周边小城镇所能提供的资源,如土地、原料、劳动力、技术等,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能够有效促进农村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的最大程度的优化配置,从而达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双向互赢”的科学发展模式.“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结合”模式主要涉及的是城、乡在众多领域可以相互结合的发展模式.其实际意义即把前两个模式加以综合汇总,也就是对前两种模式的概括与总结.在实际过程中,三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有交集的,可以归结为“以城为主,辅之以乡,审时度势,以优治劣,协调发展”.

2.3 动力角度

2.3.1 内外部动力因素

内部动力因素主要指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区域内部能够根据自身已有条件因素,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推动和影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因素.因为区域内部本身就有发展的需求和要求,所以区域内部就会产生一定的内部动力,主要表现在:农业产业化和乡村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城市劳动力的来源、城市工业企业的发展竞争需求、农村对城镇化进程的期望等等.来自不同主体的需求使得各个相互独立的因素不约而同的产生共同利益诉求,从而形成了相互之间的紧密联系.伴随着各种因素的深入和发展,这种内部动力愈加发展壮大,成为推动各方面因素互取、互补不可阻挡的共同倾向.在这些因素中,乡村城市化的发展是首要因素,因为其发展的过程和最终成果是历史的必然性,只是时间先后不同而已.此外,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幅度提高,值得一提的是农村居民已经深入认识到这一点,明确现代化、机械化能够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改变过去以人力为主的农业生产风貌,代之以机械化大生产,这正好顺应了国家农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与此同时,被解放的大量农村劳动力恰好可以填补城市劳动力需求的缝隙,形成理论上的完美结合.

2.3.2 外部动力因素

外部动力因素是指相对于内部动力因素的来自区域外部能够推动、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影响因素.例如:外资的引进、资本的流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国家财政的宏观调控、政府部门的强制干预与指导、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等等,它们能够相互作用而产生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外部推动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成果能够提高地域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可以拉动地域外部的资源,对区域内的乡村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外资的引进与资本的流动是解决城乡一体化资金不足的有效途径,全国闻名的安徽凤阳小岗村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成功典范,它利用自身的优势结合政府的指导与财政帮助,使得美国GLG产业成功入驻,为小岗村的后期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3 宿州市城乡发展一体化实例分析

宿州市位于安徽省最北部,素有安徽“北大门”之称,与苏、鲁、豫三省十一个县接壤,北邻江苏徐州市和山东菏泽市,西接河南永城市,东连江苏淮阴市.区位优势明显,交通通讯发达.宿州地近沿海,北倚中原,是沿海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过渡地带,为东进西出、南下北上的交汇点,具有比较优越的区位条件.宿州市目前已形成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多种方式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铁路有京沪、陇海两大干线纵横全境,符夹线在市内腹地迂回,沟通京沪、陇海、京九铁路,并拥有数条煤炭铁路专用线;高速公路纵横贯穿我市.

3.1 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及目标

总体战略:利用宿州市原有的区位优势,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基础设施,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依据科学发展观,紧跟时代潮流,又好有快发展.

总体目标:全市国内GDP由2002年的196亿元到2020年700亿元;2007常住人口617万,预计在2020把人口稳定在690万以内,其中城镇人口将达到300万.

3.2 城乡发展一体化体系

城镇一体化水平预测:据相关资料统计2005年22%,2010年28-30%,预计在202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40-45%.

3.3 城乡发展一体化空间结构

依据城乡动力机制中的地域角度的分析原理,宿州市城乡一体化进程正逐步由集聚-扩散过渡,已基本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一体化格局.以宿州市为中心,砀山、萧县、灵璧、泗县县城为次中心,扩散至各县城周围的乡镇,充分运用各乡镇之间的发展优势来促进宿州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从而实现“以城带乡,协调发展”,形成“南部老城区-中部新城区-北部符离集区”的空间结构形态.

3.4 城镇发展的新动力

结合我国其他地域城镇一体化发展的先例及经验分析表明,宿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将来源于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和小城镇联动机制的形成.20世纪末以来,由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协调运转与高速发展,就农业领域而言,技术进步与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导致出现了农产品生产相对过剩的局面.全市以农业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数量大大提高,其中,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乡镇企业已经成为农村工业的支柱产业.农业产业化和乡村工业化与农村城镇发展相辅相成,自成体系.

3.5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突破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发展的新阶段,又是城市发展过程中追求的最终目标.城乡一体化随着经济总体水平的发展反过来又推进城乡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向新世纪的道路发展.而发展必将和原来条件产生冲突,如何科学、合理地实现城乡一体化进程,就宿州市现状而言,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政府的政策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和制约着城乡一体化发展,这就要求宿州市政府决策者和相关部门根据宿州市的发展状况制定出城乡发展战略,实事求是,根据自身的条件制定出合理的发展规划.

(2)随着城镇一体化进程加快,在这个阶段当中农村人口较以往会稍大规模的涌向城镇,而这必将导致住房、治安、环境破坏等问题的出现,对此政府应当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引导、协调各方,统筹发展.

(3)以宿州市五大中心城市为中心的扩散效应、乡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小城镇发展是目前宿州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动力源泉,在扩散中会产生相应问题,必须对症下药,及时解决.

(4)空间地域的合理规划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和要求,宿州市要根据各行各业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对用地规划做科学的分析,进而进行决策,以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宿州市经济又好有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果,任平,周介铭,等.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06):35-37.

〔2〕胡金林.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动力机制研究[J].农村经济,2009(12):30-33.

〔3〕李同升,厍向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演变分析——以宝鸡市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256-260.

〔4〕李长坡,李青雨.半城市化地区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以许昌市城乡一体化推进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067-9069+9323.

〔5〕王彩红.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分析与路径选择[J].吉林农业,2011(7):280-281.

篇11

关键词 高职 课程开发 教师能力 校企一体化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或高级应用型人才,即具备一定职业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道路”原则开展的教育教学工作。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必然对课程建设提出新的要求,而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1项目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1.1项目课程开发基本描述

课程开发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包涵了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建设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使用教材,二是教师能力提升的必要途径。课程开发是指在一定教育宗旨即课程观指导下,系统完整地规划、编制、实施、评价课程的一连串作业过程,具体落实人才培养模式要求。课程开发的任务就在于把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知识增长的客观趋势和学生成长的客观需要转化为具有适当水准、适当内容、结构优化、功能优越的新课程。课程开发除了包括目标、内容、活动、方法、资源及媒介、环境、评价、时间、人员、权利、程序和参与等各种课程因素外,还包括了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包含了课程决策者的互动和协商。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以对现代职业工作整体化分析和描述为手段,又称为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有利于学生职业竞争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对工作过程知识的学习,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

高职院校项目课程开发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部分学校已经走到了实施的环节,毫无疑问教师是参与本次课程改革的主体,新的课程改革的推行就是要求教师在思维方式、教育教学方法、教育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以及教学管理、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变化。

1.2教师能力对项目课程开发的制约

高职院校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缺乏,教师的职业经验、职业经历与课程开发的要求差距明显,课程开发和整体设计的能力十分低下。到目前为止,课程开发工作进展依然在学科课程与项目课程之间摇摆不定。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课程开发不断被拉回至学科体系的轨道,主要是教师能力制约了课程开发的质量和进程。高职院校教师能力对课程开发的制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1)教师成长环境

目前各高职院校的专职教师主要来源于普通大学院校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他们均成长于学科本位的教育模式下,接受系统的理论知识培养,缺乏实践技能和职业观念,不能恰当地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适合于教学。学科课程思想已经深深地渗透于他们的意识中,要让他们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工作体系的结构是相当困难的。课程开发的工作几乎完全由课程专家或教学专家来承担。尽管课程专家主观上力求在课程中体现职业实际的需求,但由于其特定角色的限制,致使职业教育课程侧重学科知识,课程内容脱离企业岗位的需求。重视学历教育忽视教师教育能力培训,重视全日制教育,轻视业余短期培训,这些问题不但严重影响了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提高,而且也制约了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

(2)教师对职业教育理念的把握

教师对职业教育理念的认识和把握程度,决定了他是否在课程开发中能够准确定位。高职教师很容易按照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课程开发,而没有充分考虑到职业教育的特征与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缺乏对项目课程的准确认识。很多教师可能受能力本位思想及社会各种观念的影响,认为项目课程就是技能训练。因此部分教师甚至认为该专业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其他专业不同。没有理论知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就会存在问题和缺陷。这就导致教师在参与课程开发中不能严格按照课程开发目标和程序严格进行,而是按照自己的主观认识判断进行,课程开发中大量掺杂个人因素。

(3)行业分割

高职院校教师大都忙于自己的日常教学,没有时间参与课程开发,没有精力进行各种课程产品的编制,更没有时间了解企业所需要的技术。尽管有些学校对参与课程开发的教师给予丰厚的物质报酬或薪级提升,但教师们依然没有足够的动力和热情投入到课程开发工作中去。与此同时校企合作很多时候只是停留在若干人员之间,没有能够深入到广大教师和学生中去,缺乏宣传,变故也多。学校提供给教师和学生进入企业的机会较为有限,学校教师与企业沟通较少,参与程度较浅。人为和非人为的原因造成学校教师和企业人员之间形成行业分割状态,彼此之间缺乏实际意义的交流与沟通。

课程开发人员缺乏必要的相关知识及技能训练,致使课程开发的科学性差、水平不高。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课程开发的技术培训,缺乏必要的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技能。虽有课程开发的热情,但无从下手,或是盲目开发,致使课程开发的科学性差、水平不高。目前绝大多数行业和企业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不高,即便是有些企业参与课程开发,但由于企业人员缺少必要的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技能,难以将企业的要求转化为具体的课程。于是就形成了一方面企业对学校课程的市场适应性不满,另一方面企业对学校的课程开发又无能为力的局面,使得行业和企业参与高职院校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不高,难以进行更深层次的课程开发方面的合作。

2提升教师能力的思考

高职院校项目课程开发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既要转变学科本位的思想观念问题,同时要具备较强教师能力。教师能力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即专业学科知识体系、教学能力和开发课程的理论知识和企业岗位所需的实践技能。从图1看出,目前对于教师能力可以分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大类。根据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强弱又可以将教师能力归纳为强理论强实践、强理论弱实践、弱理论强实践、弱理论弱实践四种类型。

高职院校项目课程开发需要培养的是强理论与强实践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但是目前存在的是强理论弱实践的以大学院校毕业直接进入教师行业的大学毕业生和以企业内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组成的弱理论强实践的专家。强理论弱实践的教师缺乏职业理念和岗位技能,企业专家缺乏教学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两者之间形成了一定的行业分割。

3“校企一体化”提升教师能力的探讨

学校培养的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需要强理论强实践的教师队伍。因此探索打造强理论强实践的教师队伍是提高项目课程开发的必要途径。一般的校企合作由于存在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天然屏障,难以真正实现深度合作。为此校企一体化职教模式可以作为项目课程开发中解决教师能力问题的有效途径。

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指校企投资共建实训基地,实现企业部门与校内实训中心一体化,校外的工作和校内学习一体化。这种模式一般又分为企业主导型、学校主导型、职教集团三种类型。把“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融为一个主体,合二为一,理顺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绩效管理等关系,为改革和创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实证。从根本上改变职教“黑板开机器、练习本上制产品”的教学方式,形成“专业围绕市场转、课程围绕企业转、老师围绕学生转、学生围绕机器转”的新格局。这样就打破了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之间的行业分割,教学能力和工作技能均成为校企一体化模式中员工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通过校企一体化办学,将教学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纳入员工绩效考核,进一步调动了广大教职工和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有利于推动员工自觉提高项目课程开发能力,并为员工参与项目课程开发创造了无障碍条件,真正达到了“双赢”的目的。学校教职工和企业员工都已经有了“企业是学校的企业,学校是企业的学校”这样的共识,这是能真正实现校企合作办学的根本动力所在,也是解决项目课程开发中教师能力问题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

[2]万平.关于高职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7,(4).

[3]杨生斌.“工学四合”与“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融合[J].教育与职业,2009,(7).

[4]张爱芹,徐国庆.不为?还是不能为?——高职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之反思[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10).

[5]龚静.“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0.

[6]李闽,于晓丹. 高职校企合作课程开发问题实证研究[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

篇12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城乡规划;对策分析

实际上,我国针对行政管理体系问题已经进行了多次改革。现阶段,为了能够达到有效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我国进行行政改革的力度也在逐渐增强,为了能够顺利的实现改革发展的要求,统筹城市与农村发展是改革的关键问题,而在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不断改革的大背景下,尽可能的最好城市与乡村的管理工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行政体制改革对我国城市与农村规划管理要求

(一)

在目前我国实施的土地制度下,政府往往只能用较低的价格征收农民的用地,很多农民往往不能最大限度的享受土地带来的增值收益,如此就直接导致农民与政府存在一定矛盾[1]。而在我国城市与农村规划的管理过程中,使用相对较为完善的决策权以及监督权为运行主要机制,相关环节也更加的公开透明,绝对不能以牺牲农民以及农村的利益为代价而发展城市,如果长期这样会直接使得农村与城市发展出现恶性循环,最终的结果就是阻碍城市的发展[2]。

(二)金融体制的改革

不管是在现代还在近代,金融对我国民国经济的运行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说金融改革具备一定理论基础以及试点运行的实践经验。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尤其是城市经济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金融体制的改革方向一定要由政府主导向着市场主导不断改变,最大限度的提升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金融才能够支持实体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户籍制度的改革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我国大量的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涌进,城镇化的速度也在不断的加快,很多农民往往在城市打拼多年也无法获取城市的户籍,尤其是在购房、养老以及子女入学、医疗等问题上还有很多这样或者那样的现实问题急需解决。与此同时户籍制度的不断改革在于最大限度的消除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如此才能达到解决城市与农村居民享受完全相同待遇的问题,在城市以及农村规划管理的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倡导中央的政府宏观管理,在此基础上降低对具体事情的管理,该思想和户籍制度的改革必须保持一致,

二、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城市农村规划管理之间的关系分析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很多地方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都有债权不清、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此类问题给具体工作的有效开展造成了很多困境,往往导致对规划不够重视,建设没有秩序。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就明确的规定,行政权力与管理的方式,假若相关部门以及相关人员能够真正落实诸如《行政管理法》等相关规章制度,城乡规划的管理工作才能真正意义上的落到实处。认真的贯彻与执行《行政管理法》为抓好城乡规划管理的本质。科学合理的做好相关行政管理工作,才能够有效推动城市与农村规划管理,同时,城市与农村规划管理才能够对行政管理体制的规划起到反扑的作用。

三、形成管理体制不断改革的大环境下城乡规划管理对策分析

(一)简政放权

现阶段,我国的呈现规划管理主要分为分权以及集权两种类型,所谓集权实际上就是集中统一管理,该种管理模式下灵活性非常的差,会直接影响员工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而分权则对发挥个体的工作热情以及积极性非常有帮助,不过在统一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作为规划管理职能部门,其城乡规划管理职权的划分必须向着管理分权的方向不断改进,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权限不能过分的分散,同时也不能太过集中,这样才能有效的开展工作[3]。

实际上,在我国城乡规划的审批往往需要由政府以及规划管理部门直接决定,而城乡规划的方案往往需要自上而下的流动,同时在条件范围内必须一直在政府管理部门之间进行有效的流动,对于审批的体系而言需要达到封闭僵化的目的,而这种模式下的管理体制改革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行的不断推进,一定要不断的改进城乡规划的相关审批程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升城乡规划的合理性。

(二)组织协调

在现阶段实施的行政体制中,很多部门以及单位往往都有着属于自己完全不相同的智能,各个部门之间必须有效协调工作,同时相互配合,才能够完全保证相关工作顺利开展,决策性的问题才能落到实处。有关城市与乡村规划管理、国土、发改、交通以及工信、环保等部门往往都会直接或者间接的涉及土地利用以及改革等问题中。目前我国部分地方出现的城市建设问题,往往就是因为各个部门工作各自为政,不能与其他部门有效的进行沟通与协调,才导致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

(三)管理监督

现阶段很多城市与农村的规划管理监督工作还有很多的问题,比如规划设计收地方政府意志的直接影响,设计的不合理等,另外城乡扩张所利用的土地出现二元制以及部分人会直接阻碍城市开发等都是主要的问题。出现此类问题的因素,主要是监督制约的机制还不是特别的完善,城市与农村二元土地相关制度以及法治还没有特别的完善,为了最大限度的保障城市与农村规划管理工作的科学有序的发展,首先一定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监督与管理机制。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以及不断规划成果考核等机制,最大限度的减轻个别单位以及个别部门对规划的整体影响;另外,应该不断的推动城市与乡村二元土地相关制度的改革,传统的二元土地制度不能适应现阶段与征收的需要。不断改变现有土地的征收机制,充分保证失地农民的权益,不断提升补偿的标志,是有效解决失地农民生计以及保障的基本问题,要让失去土地的农民能够最大限度的享受城市发展与建设的成果。要深刻反思现阶段我国城市扩张的方式,以往的城市化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发展不可避免的需要建立在以牺牲农村以及农民为基础上,所以在未来的中必须真正做到城乡一体化发展;最后,要降政务监督以及公开工作做好,要做好公示工作,不断公开行政审批流程以及审批规划的相关项目,积极的引入监督机制,要引入专业的机构、媒体进行监督,达到制约个别部门以及个别人员对城市的影响。

四、结语

我国改革开放几十年之后,物质以及精神成果均得到了最大的满足,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社会正在走向一个不断发展的道路,不过仍然还有部分问题,需要不断的改革与完善,我国的形状管理体制也是如此。正视此类问题,同时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法才能满足城市与乡村规划发展的需要,城市化才能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石楠.论城乡规划管理行政权力的责任空间范畴――写在《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之际[J].城市规划,2008,(2):9-15,26.

篇13

论文关键词:高职;运输管理实务;项目化教学;课程整体设计

《运输管理实务》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该专业占有重要地位。自从国内高职院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以来,《运输管理实务》课程也得到了充分重视,对其大纲、课程结构、框架体例都有比较成熟的研究,其中主要关注的对象包括导论、水路、公路、铁路、航空、管道运输等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是根据德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结合我国实际,自行开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是高职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课程改革所运用的工具之一。笔者对国内四种具有代表性的《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整体设计模式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总结优秀经验,改进不足,更好地促进《运输管理实务》课程的发展。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课程内涵分析

高职课程改革的总体理念是:(1)实现课程结构与岗位任务的对接。打破依据知识本身的逻辑设置课程、组织内容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参照点设置课程、组织内容。(2)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的对接。打破依据知识的完整性选择课程内容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围绕着职业能力的培养选择课程内容。(3)实现教学情境与工作情境的对接。打破理论与实践分离的二元课程模式,转变为以项目为载体实现工学结合,依据工作情境建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模式是当前高职课程改革的基本取向。

工作过程 工作过程是指企业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每一个工作过程都有一个工作任务,工作任务是工作过程的灵魂和主线。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课程 职业教育的项目课程是指把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实际工作过程作为课程的核心,把典型的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作为课程的内容,并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由学生独立或以小组形式自主完成信息收集、工作计划规定、工作任务实施、对工作成果的评价等完整的工作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综合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项目课程是根据德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结合我国实际,自行开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有:(1)按照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设置课程。(2)突出职业能力。(3)项目课程打破了长期以来的理论与实践分离的局面,以职业工作任务为中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更加关注工作过程与工作经验。(4)推行行动导向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成为实施项目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课程实施步骤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典型工作任务分析。通过“工人专家访谈会”确定某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能力发展和职业成长规律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的难度等级和顺序,并对其进行分析描述。

第二步,学习领域设计。在对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学习领域,针对每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准确确定和描述所对应的学习领域,给出学习目标、内容和基准学时要求,并将学习领域按照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和教学规律进行时间上的排列,得到专业的学习领域课程计划,完成学习领域设计。

第三步,开发编制学习领域课程教学大纲。对整个专业每个学习领域课程进行开发,将学习领域变成可以教学的课程,开发编制学习领域课程教学大纲。

四种典型的项目课程整体设计模式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设计”是指“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预先制定方法、图样等”。可见,设计具有预先性和目标指向性的特点,同时设计还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与要求。课程设计的理论及模式繁多,诸如内容模式、过程模式、目标模式等。《国际教育百科全书》在“课程卷”中认为“课程设计是课程的组织形式或组织结构”。施良方在《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一书中认为:“课程设计就是课程所采用的一种特定的组织方式,它主要涉及课程目标以及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丛立新在其专著《课程论问题》一书中认为:“课程设计就是对于课程各个方面做出规划和安排。”

课程教学的整体设计是按照先进职业教育观念提出的一个教学改革新概念。根据系统理论,一个系统的每个单元都好,其整体不一定就好。对于一门课的教学要从单元联系的角度对课程教学的设计进行整体优化,体现先进的职业教育观念。高职教育由于其鲜明的职业属性,课程教学要遵循以下六个原则:(1)职业活动导向;(2)突出能力目标;(3)项目载体;(4)用任务训练职业岗位能力;(5)以学生为主体;(6)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设计。

目前,国内教学界对课程的整体设计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

以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典型模式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运输管理实务》课程在2007年获得“国家精品课程”称号,是同类院校中最早成功申请的。课程的整体设计是以职业需要为导向,在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和专业建设改革的基础上,邀请物流和交通行业的专家学者与企业技术人员等对物流专业相应运输岗位的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分解,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践项目。以各种运输方式的货运组织流程、单证流转、费用计算为主线,以运输组织、决策能力培养为核心,分为认知运输、公路货运组织、水路货运组织、铁路货运组织、航空货运组织、多式联运管理、货运合同管理、货运保险、运输决策等九个任务驱动项目。

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模式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自2005年起,在学院全体教师中开展了“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与测评”的教学研究、教学改革项目。这项工作历时两年,从根本上改变了全院课程教学的面貌,是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建院以来规模最大、质量最高、影响最深、效果最明显的一次教学改革活动。《运输管理实务》课程的整体设计是这项教学改革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它以宁波钢铁有限公司为背景,精心设计了一个全课程的贯穿项目,并将其分解为若干子任务。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分别完成这些子任务,就最终完成了这个大的实习项目。课程内容涉及运输企业管理、运输优化选择、运输流程管理、运输软件操作等方面。

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与考证相结合的模式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运输管理实务》课程的整体设计是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参照,开展企业调研,组织企业专家、课程专家和教师,运用“头脑风暴”式工作任务分析方法,产生能力目标和标准,构建任务驱动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证、工作岗位内容一致,将物流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将职业证书课程化。课程内容体系设计是以物流运输组织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确定教学内容;以各种运输方式的业务流程组织为主线,按公路货物运输、铁路货物运输、水路货物运输、航空货物运输及各种多式联运等工作任务设计教学单元;以完成每项工作任务需要的能力、以业务流程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从该项运输业务的准备或委托开始,到货物的交付结束。

以辽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新框架模式 辽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运输管理实务》课程的整体设计是将传统的课堂学习过程转换为工学结合的任务实施过程。课程教学开始,学生就分组成立“运输作业部”,进行岗位设置、人员分工、经营范围、口号或标识、组织制度、团队精神等的确定(情境1)。然后,依托这个虚拟的“运输作业部”(教学平台),将企业的业务流程、运输合同、流转单据等拿过来,开始“货物运输业务”运作,即陆续地完成课程后续的阶段性学习任务(情境2至情境8),课程结束时,学生就完成了管理该部门的整个工作过程(总任务),使学生全程了解、体验运输部的生产管理全过程。每一个环节学生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并提交阶段性报告,这样就将课程教学实施的过程演变为能力训练过程。

篇14

一、园林绿化工程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1、提高园林绿化工程质量

通过内部控制能够确保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园林绿化工程的景观效果决定了园林绿化工程的价值,良好的景观效果是促进园林绿化工程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时,就需要做好景观效果设计工作。同时在进行设计时需要经过详细的审核,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内部控制能够确保工程项目监理及时发现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改正,还能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工程进行质量评估,能够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促进园林绿化工程的顺利展开,提高园林绿化工程安全性和质量。

2、提高工程进度,确保园林绿化工程按时完工

企业在展开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之前会对工程进行一些相关的规划,制定一定的实施方案,并根据施工要求合理配比成本。通过内部控制能够确保工程进度和成本投入,并根据工程的实际规模、工期进行相应的调整,严格控制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能够按照计划及时完工,降低工期延误发生的几率,增加园林绿化企业的经济效益。

3、严格控制会计记录,确保其真实性和准确性

会计记录是会计核算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对资本的运动进行量化与详细的描述,也能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收集。通过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加强会计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会计核算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降低舞弊、造假等情况的发生。并建立相关的责任制,一旦发生问题就能够在第一时间落实到相关负责人。内部控制是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能够增加会计记录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园林绿化工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园林绿化工程企业风险管理不够强

风险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是对园林绿化工程企业中的风险进行分析和处理进行决策的过程,园林绿化工程企业主要的风险有:供应商风险、结算风险、施工管理风险、财务风险。

供应商风险是园林绿化工程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一项重要风险,供应商风险直接影响园林绿化工程企业园林绿化苗木的来源,供应商风险主要是由信息不对称、关键信息外泄、信任与协调问题等引起的,进而导致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物流风险的产生。

结算风险是园林绿化企业风险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风险类型之一,结算风险主要是指园林绿化企业在进行资金清算中存在的风险,它严重影响园林绿化企业经济效益。尽管现阶段园林绿化工程企业已经展开风险管理,但风险管理仍不够强,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还不够。

2、园林绿化工程企业会计处理成本控制存在缺陷

园林绿化工程企业在会计处理上都缺少对苗木的收发存制度,这样的会计处理方式会给虚假采购苗木带来空间,会给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负面的影响,还会给企业带来苗木利用效率低下的现象。企业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时,园林绿化使用的只是一部分苗木,其余苗木暂存在苗圃中,而这样的情况会使企业园林绿化工程成本增加,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有可能会出现报表亏损情况,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安全隐患。在企业成本控制时,成本控制不够全面,仅仅将成本控制局限于企业内部,没有将供应商和客户的情况纳入到成本控制管理体系中。同时在成本控制中没能实现全员成本控制,在施工中会发生材料浪费和工程质量低下的情况,严重影响园林绿化工程的进行。

3、内部控制中没有涉及园林绿化养护工作

现阶段,园林绿化工程企业对园林绿化养护工作认识存在误区,没有将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纳入到内部控制中,使得养护工作不够到位,园林绿化工作不能达到预期的标准。园林绿化工作不但要对城市进行绿化建设,而且要符合人们的审美标准,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还能给园林绿化工程企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社会评价。但由于内部控制没有涉及园林绿化养护工作,使得园林绿化工程企业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园林绿化工程企业还缺乏相关的养护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导致内部控制对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涉足不够,控制手法单一,缺乏相应的技术,这严重影响园林绿化工程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加强园林绿化工程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1、加强企业风险管理

加强园林绿化工程企业的风险管理,首先需要提高相关管理部门的风险识别能力,发现园林绿化工程企业内部存在的风险因素,及时采取处理办法,规避企业的风险因素,确保园林绿化企业的经济效益。避免供应商风险,需要确定经济状况良好、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并对供应商的财务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需要处理好双方的信誉情况,确保双方信息交流对称,还要确保园林绿化工程企业相关信息不会被供应商企业泄漏,以免影响园林绿化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

结算风险管理需要建立健全的责任制度,将结算结果与相关结算人员的薪资挂钩,一旦出现结算结果失误的情况,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通过严格的审批制度,能够降低企业不必要的资金流失,还能减少园林绿化企业不合理消费的产生。财务核对制度,是园林绿化企业降低结算风险的重要手段,不定时、适时的对园林绿化企业的相关财务报表进行检查核对,从而降低结算的风险,促进园林绿化工程企业健康发展。

施工管理风险需要做好风险识别、风险评估、进而做好施工中的风险控制,并预测可能发生的风险并及时提出警告。施工风险管理时需要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施工和施工质量,从而降低企业不必要的风险投入。

在财务风险管理时,需要提高企业财务风险意识、建立预警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和内部审批制度,完善法人治理机构,从而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通过加强企业风险管理,增加园林绿化工程企业内部控制力度,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2、重视企业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

成本控制与质量控制是园林绿化工程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重要工作,采取先进的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以先进的技术,实现园林绿化工程企业施工成本控制,提高企业园林绿化建设效率。同时企业内部要改变传统的成本控制理念,将供应商和客户的情况纳入到成本控制的体系中,实现成本与进度的同步控制,杜绝施工中材料浪费情况,降低企业成本,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的资源,做到资源合理配置。同时加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重视质量成本核算与分析,确保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注重园林绿化养护工作,加强人才培训

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是园林绿化工程中的重点工作。因此,园林绿化工程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时,需要将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纳入到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中去,做好园林绿化养护工作,使园林绿化能够符合人们的审美标准,能够给企业带来预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为企业获得良好的社会评价。由于企业在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方面的技术性人才比较缺乏,所以应当引进相关的先进的技术性人才,以促进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顺利完成。同时,还要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和业务能力的培训工作,从而提高企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增加企业的竞争优势,并发挥员工的才智,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4、加强对内控部门和审计部门的检查监督

首先,企业内部控制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并联合相关部门实现企业的内部控制,需要对内部控制人员进行业绩考核,促进内部控制人员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通过严格的绩效考评机制能够有效调动园林绿化企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其次,企业内部控制部门要加强对相关决策的执行力度,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和责任制度,并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从而增加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挥内部控制部门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