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0:00:4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推进城乡一体化具体措施,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规划、措施
中图分类号:G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our country to realize modernization, it for our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hange has the very vital significance. In the rapid urbanization and the cours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he main challenge facing the government is, how in uncertainty growing environment planning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planning in China on the concrete measures.
Key words: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planning, the measures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我国整体推进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是城乡现代化的交汇融合,是国家和地区现代化不同阶段的一组相互承接的发展目标。为确保全国城乡经济社会的和谐共同发展,必须具有战略思维的头脑,必须投入充足的资源去制定与遵守能够促进城乡要素整合的城乡一体化规划与运作规则。
一、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具体措施
(一)理清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思路
发展小城镇、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带动农村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是转移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是加快结构调整的“推进器”,是城镇辐射农村的“连接点”。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摆在突出位置,强化工作措施,精心组织实施。推进城乡一体化总的思路是建设城镇、提升村庄、城乡互融、协调发展,最终消灭城乡差别。具体实施中,要坚持四个结合:一是坚持繁荣农村与发展城镇相结合。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农民才能进城,才能缩小城乡差别。二是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推进城乡一体化,不能一哄而起,盲目发展。要在有效利用现有城镇的基础上,重点扶持已经形成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城镇优先发展,特别是加强中心镇、口子镇和边贸镇建设。三是坚持凝聚内力与借助外力相结合。既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各地的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挖掘自身潜力,走特色发展之路;又要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打破各种不利于城镇发展的体制束缚,广泛开辟投融资渠道,增强城镇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四是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发展小城镇,不能以牺牲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代价,应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完善政策,营造良好环境
城乡一体化的过程是农民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农民进城与否,归根到底是一种利益选择,无利可图或者得不偿失,农民必然不会进城。因此,要完善有关政策,为农民进城营造良好环境。一是完善户籍管理政策。放开农民进镇落户的限制,建立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管理制度,彻底消除户籍制度的“等级烙印”,使其转变为一个单纯的人口登记制度的工具,最终实现城镇户籍管理一体化。对长期在小城镇工作、有稳定的职业收入和住所的农民,允许转为城镇户口;对不具备转为城镇户口、但在小城镇居住时间较长的,可办理城镇常住户口;对在乡镇企业工作的农民,可将户口迁入所在企业统一管理。二是完善土地使用政策。对小城镇建设用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划拨、统一管理,并建立严格的耕地审批和考核指标体系。以稳定农村现行土地政策为前提,妥善处理农民离土进镇与稳定土地承包政策的关系,解决好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问题。三是完善社会保障政策。加快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与城镇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事业,逐步建立健全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解除进镇落户农民及相关人员的后顾之忧。
(四)统筹发展
从实际出发,制定较为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切合实际的政策措施,不断地拓展思路、整合资源,采取有效的发展措施,在统一规划指导下,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积极探索促进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构建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等,开创了城乡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在统一规划中,要明确各个区域的功能定位,有效整合城乡资源,立足现有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城乡发展基础,把广大农村纳入城市规划范围,把城市的基础设施延伸到农村、社会服务设施配套到农村
(五)以城镇建设为着力点,优化城乡一体化的有效载体
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抓好城镇建设,增强城镇对人口的吸纳力。一是科学化规划,以规划扬特色。要根据区位优势、自然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城镇发展的定位和方向,对乡镇企业和工矿企业发达的着力建设工业主导型城镇,对矿产资源和土特产品丰富的着力建设资源开发型城镇,对沿交通干线、区位优势明显的着力建设商业贸易型城镇,对人文色彩突出和山水风光独特的着力建设旅游服务型城镇,形成设施齐全、品位高雅、特色鲜明、风格迥异的城镇体系。二是坚持优质化建设,以建设创精品。要维护规划的严肃、权威性,树立精品意识,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严把施工资质关、材料质量关、竣工验收关,确保建设高标准高质量。三是坚持规范化管理,以管理树形象。完善城镇管理体制,健全规章制度,加快社区建设,整治脏乱差现象,切实做到管理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环境优美化。四是坚持市场化运作,以经营养城镇。树立经营理念,把城镇可盘活存量资产推向市场,实行资本营运,走“以城建城、以城养城”的滚动发展之路。
二、总结
规划的有效性决定于规划的内容,而规划的内容却源自于对规划的认识。因此,如何解读新时期的城乡一体化规划是进行规划内容探索的第一步。作为一种非法定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有很大的探索和创新空间,各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实现形式也各不相同。大量展开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编制是促进规划理论创新的基础,也是深化对城乡关系发展基本规律和深层次问题认识和理解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加快 城乡一体化 助推 经济发展
1.吉林省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和问题分析
目前,吉林省统筹城乡发展的合力已经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速率不断提高,统筹城乡发展的成效初步显现。但由于历史基础、体制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与农村还处于相对薄弱环节,制约农村发展的二元结构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从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增长情况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农民纯收入;城乡基础设施与城镇化水平差距较大。小城镇与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制约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社会事业发展差距较大。尽管这些年在改善民生和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方面投入的资金、所办的实事前所未有,但与城市相比,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显得滞后;公民综合素质差距较大。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比重还比较低,在知识水平、基本技能和文化素质等方面,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非农产业的岗位要求。
2.吉林省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应加强的重点领域
当前,吉林省经济形势是历史上最好时期,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机遇期,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是逐步消除城乡之间的壁垒,在政策与体制、产业发展、生产力布局、市场体系和文化建设四个方面实现城乡一体化。
2.1深化改革,促进城乡政策和体制的一体化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入用于农村的比重,加快推进城乡公共财政和金融体系建设的一体化;完善户籍管理制度,为农民进城落户创造条件,统一义务教育制度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城乡劳动就业制度和发展条件的一体化;统一规划,着力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统筹城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与服务制度建设的一体化。
2.2以发展为动力,推进城乡产业发展的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建设关键在发展,根本在产业,要把加快城乡产业聚集作为工作重点,促进城乡产业合理分工、优势互补,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重要物质支撑。一方面要突出大城市的带动作用。根据实际,抓住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的有利时机,把投资拉动作为城市化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措施,加强项目谋划工作,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加快重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项目、重要民生工程建设,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力求大城镇在产业集聚、人口集中、要素集约利用上有新突破;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信息化、标准化、设施化、集约化和市场化进程,努力打造由现代种养业、现代加工业和现代物流业构成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双向联动发展。通过推进农村新型工业来增加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别,实现城乡产业的互补、资源共享,以城带乡、以乡促城。
2.3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加快推进城乡市场建设一体化 目前农村商业流通设施缺乏;农村资本市场建设严重滞后,金融服务严重缺失;土地流转市场不健全,流转不规范、服务不到位;服务市场无序,服务质量比较低;农村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都存在交易成本高、效益低。要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构筑城乡一体化现代流通网络。在此基础上,应着力培育城乡统一要素市场。根据城乡居民具有平等的社会权利,在城乡之间采取统一的经济社会政策,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可以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引导城市要素资源“下乡”,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2.4统筹城乡资源,实现城乡生产力布局一体化 按照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念,突出空间资源一体化配置,加强行政区和经济区之间的衔接协调,形成城乡联动发展的生产力布局。依据经济和环境特征,应适度适时调整行政区划,整合密度过大、规模过小的小城镇空间,建立具有规模效应的小城镇群组空间结构,完善城镇体系结构。当前,尤其要抓好以中心镇、中心村为重点的区域城镇、集镇体系规划与建设。在农业产业布局上,全省各地应充分依据资源优势与经济优势确定主攻方向组织生产与加工,使优势资源不断向优势产业集中,优势产业不断向优势区域集聚,形成区域化与专业化的产业系列,从根本上转变散而杂、产业趋同造成的资源浪费局面。在工业产业布局上,应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先导,依据都市圈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结合老工业基地振兴改造,统筹考虑城乡工业园区的产业布局,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引导适宜的工业企业向县域经济开发区转移,实现各园区的错位发展,使区域性优势产业和资源向优势地区集聚;同时,有效引导乡镇企业集群发展,拉动农村的小城镇建设,由此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
2.5坚持创新,推进城乡文化建设的一体化 加大对村镇一级教育投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在此基础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积极实施“阳光工程”, 大力发展以“绿色证书”和“蓝色证书”为载体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观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农村党员、教育和引导农民群众,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快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用先进的精神文化产品来丰富和提升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城乡文化娱乐一体化。探索城区文化设施与农村连锁运行、管理、使用的新路子,把社区文化延伸至农村,多渠道、多形式拓展文化的广度、深度。文化宣传部门应当组织城市文化组织、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团体与村镇结对子,开展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实现城乡文化联动;推进城乡信息共享进程。目前,城乡信息共享程度低,城乡信息资源分配失衡,信息资源的不对称加大了城乡间的差距和对立。因此,必须把信息共享作为一项长远的战略事业,应得到制度保障。信息共享应首先保证渠道畅通,全时空多渠道传递信息。
3.加快吉林省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保障措施
搞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键就是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有关政策,加快实施城乡良性互动的政策措施,在财政政策上、产业政策上和在体制改革上实现城乡统筹。根据吉林省实际情况,应强化和落实以下具体措施:
3.1全力推进体制创新 按照着眼长远、逐步完善、健全机制的原则,以强化农业基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深化改革,为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体制与机制的保障、财政支持和发展动力。
3.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应紧紧抓住中央大幅增加投入的有利时机,以水利建设、农业机械化、耕地保护、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生态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3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紧紧依托龙头企业建设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完善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尽快形成龙头企业集群、生产基地配套、利益连接紧密、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业产业化体系。
3.4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努力打破城乡壁垒,加快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拓展农民进城务工的渠道,建立健全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培训,保护进城务工经商农民的合法权益,逐步解决农民工进城居住、社会保障、子女上学等问题。
3.5加强农村公共服务 应突出重点,切实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加强农村文化基础建设,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切实抓好农民最急需的道路交通、安全饮水、电力供应、清洁能源和环境卫生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3.6加强农村金融服务 应引导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把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允许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信用合作。同时,建立健全农村担保体系和农村信用体系,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打破城乡客运二元化格局,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发展环境,更好地构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要的城乡客运一体化公共体系,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近年来,***市以改革现有城乡客运模式,打破城区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的局面,在构建和完善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城乡客运网络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利益矛盾和历史遗留的后遗症等问题也随之一触即发,从而使城乡客运一体化的改革进入了一个更为复杂和艰巨的攻坚阶段。现就我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具体措施、取得的实效、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对策等浅探如下:
一、 ***农村客运基本概况
***市辖四区三县,行政辖区总面积7029.4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94.95万人。共有专业班线客运企业17家,拥有各类线路577条,其中涉及农村班线244条,营运车辆1504台。
二、具体措施
1、统筹城乡客运发展规划。2007年底,***市将村村通通班车工程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村村通班车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关于深入实施民生工程的意见》等纲领性文件,市县树立客运“一盘棋”思想,统一编制线路布局规划、运力投放和站场建设规划。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方便群众、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原则,将农村公路建设、场站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做到路通、车通、站成,路、站、运一体化。逐步构建市—县、县—乡镇、乡镇—行政村的三级客运网络。在组建客运网络时,按照“宜公则公,宜农则农”的原则,即适宜开通公交的开通公交,开通公交条件暂不成熟的,开通农村客运班车,最大限度地方便人民群众出行。
2、整合客运资源,改造经营主体。引导客运企业创新管理方式,主动适应公交化的要求,提高组织化程度和服务水平。以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为契机,大力开展县内客运企业公司化改造工作,按照“投资多元化、产权一体化、经营集约化、管理公司化”的原则,采取多项措施,拓宽投资渠道,对公路建设可通过自然资源开发、招商引资等方式,吸引多方投资;以资产为纽带,打造集约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的营运主体。2007年8月,***至上派65台中巴车成功改造为30台公交车,纳入***汽车客运有限公司第八公司管理(后经市国资委协调置换给***市公交公司)。2007年11月,***至店埠336台红面车及30台中巴车成功改造为80台公交大巴车,纳入***市公交公司管理。2008年10份,***至北三十岗59台面的车成功改造为20台中巴车,纳入***新亚汽车客运有限公司管理。2009年11月份, 线改造成功,原126台经营双墩至***的面的车改造为38台中巴车,纳入长丰县宏业汽车客运有限公司管理。2010年12月份,店埠至撮镇150台面的车成功改造为12台公交车,纳入肥东县城东公交有限责任公司管理。至此,***市所有县际面的车全部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全部是安全性、舒适度、经济性更好的公交车和中巴车,为群众出行提供了安全保障。
3、对农村客运班线经营模式进行改革。将客运“热线”与偏僻农村的“冷线”经营权捆绑,解决客运资源配置不平衡,经营困难的矛盾,对有条件的农村客运班线可实行公交化运营的,发现一条改造一条。
4、实行政策优惠,扶持农村客运发展。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减免农村客运车辆相关费用,按时向农村客运经营者发放燃油补贴。另向市财政部门争取政策,对“冷线”给予财政补贴,2009年***市向三县“冷线”经营者发放补贴260万元,2010年市财政部门加大补贴额度,向“冷线”经营者发放补贴320万元,极大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确保了农村客运班线“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
5、加快农村客运站点建设,完善客运站功能。要合理规划客运站点布局,充分考虑道路客运、城市公交客运的相互配合,最大限度地做到乘客零距离换乘。对县内客运站、候车亭和招呼站重新摸排,完善和改进其使用功能和效率。对已建成未投入使用的客运站要重点逐个分析原因,寻找突破口,加以解决。我市肥西县高店客运站因土地使用问题,施工被迫停工,围墙被推倒,影响了我市客运站整体建设进度,我处督促县交通局积极与各有关部门沟通,宣传农村客运站建设属于公益性建设,是利民工程。最终在多方努力下,2010年高店客运站开工并于12月份竣工。
6、加强行业管理,规范经营行为。实践证明,一户一车、单车经营不仅服务质量难以保证,抗御风险的能力也差。集约化经营、公司化管理、规模化发展才是农村客运的可行之路。一是要严格资质条件,严把准入关。二是要严格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强化从业人员管理,推行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三是努力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管理人员的挑选、培训、教育、考核制度,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需求。四是认真贯彻落实“五定三统一”制度。五是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坚持多措并举、标本兼治、市县联动,从更大范围上扩大市场监管的空间,坚决打击给类违章经营行为,为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的发展创造良好。
7、不断强化城乡客运一体化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2010年,我市结合实际,制定了《***市开展城乡客运协调发展效能建设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成立“城乡客运协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多次召集三县交通局、运管所、各客运企业、各客运站相关人员召开了***市开展城乡客运一体化专题会议,对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步骤、工作要求和原则进行了贯彻和部署。三县结合自身实际,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机构,制定活动实施方案。把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全力推进,确保这项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办实办好。各单位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车、标语、网站等各种载体广泛开展宣传。集中宣传开展城乡客运协调发展效能建设主题实践活动的目的、意义、办法、措施以及典型事迹,使这项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深入人心。
三、取得的实效
***市三县共有47个乡镇,895个行政村,人口277.5万人。截止到现在,三县47个乡镇全部开通行政村至乡镇、乡镇至县城、乡镇至***、县城至***的班线客车,开通班车的行政村888个,客运班车通达率为99.22%;建成农村客运站48个(***市区2个、肥东县17个、肥西县15个、长丰县14个),建成农村候车亭506个(肥东县139个、肥西县157个、长丰县210个)、招呼站894个(肥东县252个、肥西县312个、长丰县330个),农村客运网络基本形成。
四、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对策
由于发展的基础和历史原因, 我市在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中,遇到了错综复杂的障碍和瓶颈,主要表现如下:
1、部分道路基础设施有缺陷。***市原先设计的村村通道路是3.5宽的水泥路,两边再辅以0.75宽的路基,总宽度为5米。但有的村村通道路因施工和资金等原因,有的两侧路基较软、有的路基宽度不达标、有的根本无路基、有的无警示标牌,存在安全隐患。
2、农村客运站场利用率不高。在土地资源十分珍贵的当下,客运站为了方便旅客想选址乡镇中心地带,于是协调征地就出现了困难。为了尽快完成建站任务,承建者就选择在偏僻、远离集镇中心的地方建站。但车站建成后,本来就因为不稳定客流而经营惨淡的农村客运,更没多少班线愿进站接客,进站的客车也接不到几个人。结果,运营成本太高,车站难以维持,故而造成部分客运站建成后没有及时投入使用。
3、候车厅、招呼站损坏严重,维护资金缺口大。因候车亭、招呼站主要建设在县、乡、村道路上,主要构成材料是不锈钢和铝合金,点多面广,盗损、人为破坏严重,给监管和维护带来难度。目前维修资金主要来自广告收入,对候车亭、招呼站维护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4、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使城乡客运一体化推进滞缓。由于我市部分农村客运班线企业属于民营性质,尽管在全市的客运体系中所占的份额不大,但由于民营资本的营利属性,使其在提供公共服务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在全力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时,企业积极性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
5、单车挂靠和承包经营模式,使城乡客运一体化的整合和优化变得更为艰巨。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民营客运企业普遍采用的是“放羊式”的挂靠和承包经营模式,而这两种经营模式企业是“重收费,轻管理”,往往导致挂靠者和经营承包者忽视了对自身经营行的规范和市场的培育,不择手段的追逐各自的利益,甚至不惜牺牲群众的利益。超载、超速、不按核定线路和班次、倒买倒卖营运线路等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因有的违规行为已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处理起来容易引发群体性不稳定事件,给城乡客运一体化的推进带来了严重的后遗症。
6、经营主体性质分散,难统筹协调。我市现有客运企业有国有的、集体的、股份的、民营的,多种经济性质并存,再加之经营区域划分,尤其随着城区公交向各乡镇农村的延伸,班线客运企业与公交公司和实际承包经营车主与公交公司之间利益矛盾也随之显现和激化,很难进行调整和整合。
7、政策不统一,阻挠城乡客运一体化。随着这见年国家对“三农”政策的扶持与倾斜,农村客运班次享受到一定的燃油补贴,但与城市公交可以享受财政的补贴、奖励、免税等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在法律法规执行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如:城市公交车可以按面积核定乘员数量,从而基本不受超载限制,而农村客运车辆则按车辆核定座位乘员,若超过核定座位将受到处罚,且处罚较为严厉。
8、司乘人员身份、待遇不同。城市公交车司乘人员均为公交公司员工,公交公司缴纳“五险一金”,受劳动法保护,相对稳定。而农村客运车辆司乘人员多为车主或车主聘用人员,流动性较大,劳动权益很难得到保障。
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是时代赋予的民生工程,面对起步低、发展晚、基础弱、群众要求迫切的县域公共交通现状,面对伴随改革深入而逐渐浮出水面的种种矛盾和坚冰,更需要我们有超前的思路、创新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去破解这些坚冰和瓶颈。具体对策如下:
1、政府应加大投入,要加快路网建设,从城市土地出让金中划出固定的比例,积极拓展建设资金渠道,对完工公路进一步完善路肩硬化、警示牌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对在建公路或准四级以下公路通过新建或改造,应将水泥路宽提高到4.5米以上,使道路达到通客运车辆标准,确保通行安全。
2、充分发挥农村客运站功能,确保客运站正常运作。由于农村客运站建设国家和各省都有相应的资金补助政策,但是建成投入使用后,却未安排管护经费。同时,农村客运站具有较大的公益属性,不能以通过“收取旅客站务费和车辆进站服务费”的方式平衡收支,但还必须要为农村地区提供持续,因此经营负担沉重,后期维护与管理困难重重。对于已经建成的农村客运站,为了扭转被闲置困境,各地运管部门开拓思路,创新管理,探索新路子。如:可以审批在客运站旁修建商用店铺或对现有客运站资源进行优化,开拓资金收入;政府对客运站管理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维持客运站正常运行;将客运站与交管站修建在一起,既节约了成本,又加强了行业监管。
3、加大对候车厅、招呼站的维护与监管。由于农村候车厅、招呼站地理位置原因,监管难度大,损坏现象严重,造成维护资金缺口增大。政府可指定乡镇、行政村、运管所、路管所等作为监管责任主体,可对候车厅、招呼站按一定周期拨付维护资金,监管主体在落实监管责任的同时也可以候车厅、招呼站为载体,拓展相关业务,增加维护资金收入。如:以对外招商招租的形式把客车停靠站点、站牌广告作为一种资源来处理,从广告公司收取一部分资金补充维护资金。
4、进一步优化经营主体。城乡客运一体化,首先要理顺经营体系,解决诸多的利益矛盾,如果经营体系的不协调,城乡客运要贯通将阻力重重。所以要继续运用经济手段和市场规划,通过收购、兼并、联合等方式,加快对民营企业改造的步伐,尽快建立起国有为主、适度竞争的经营发展模式,为实施城乡客运一体化扫清经营体制上的障碍。
5、要建立公共客运经营退出机制。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必须建立起规范的运营机制。针对过去营运车辆私下恶意炒卖、以包代管等问题,要通过行政的手段、法律的手段和市场的机制,建立起经营年限制、服务质量招投标制、营运社会评议制及公车公营制等营运规范机制和优胜劣汰的市场退出机制,打破过去的经营终身制和垄断制,以建立起规范、有序、健康、稳定的营运秩序。
6、调整客运营运模式。城乡客运二元化的最大弊病是城里的车出不了城,农村的车进不了城。要改变这一状况,首先要建立起政府部门牵头的协调机制,以协调解决在整合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同时,可采取两种营运模式,一是实行公司联合体经营,即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以产权为纽带,通过线路共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方式对现有客运主体进行整合,组建既可从事农村客运、又可从事城市客运的经营联合体。二是实行一体化经营,即一定区域的客运市场整合成一家集团化或股份制企业运营,以解决原来分散经营、恶性竞争、秩序混乱、社会效益差等问题。
7、争取优惠扶持政策一体化。城乡客运一体化是城区公交向农村延伸,但这种延伸不是简单的“城区公交+农村客运”的营运方式,它涉及到许多如公交低票制、老年群体免票制、公交IC优惠制、公交财政补贴制、公交税费减免制以及车辆的公交定性等政策问题,所以城乡客运一体化,需要政策一体化的配套,而这种配套主要体现在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城区公交和农村公交在政策上都要一视同仁。
城乡客运一体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化进程和城乡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城乡客运一体化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所以,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除交通部门的攻坚克难、积极推进外,更需要政府的重视、财政的支撑、社会的助推和各部门的配合。
我乡2015年及至今后一段时期,按照土地集中使用、建设工业园区、农村居民城镇化的基本方法,全面统筹城乡发展,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
(一)加快农村城镇化。科学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生态新区,积极完成有条件地方的新民居建房,使村民居住环境大为改善,生活方式和水平不断向城镇化迈进。同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加大对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的保护。
(二)加快农业产业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大力引导和规范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为主的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实现农村资源与城市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的对接,鼓励农民离土离乡、进城居住、从工从商,从土地中解放出来;鼓励有实力的城市居民到农村发展主导产业,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规模效益,打造特色农业产业。
(三)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搞好村道养护、安全饮水、农网改造、标准化卫生室、寄宿制学校、村级活动中心建设等,努力使农民尽快享受到城镇居民的公共服务水平。
二、具体措施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今后要积极引进项目,抓好通村水泥路硬化和日常养护、安全饮水工程、农村环境治理、农网改造等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各村都将硬化道路、绿化美化街道、亮化和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列入工作计划中。
(二)努力建设和谐社会。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切实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搞好弱势群体保障工作,完成减灾安居工程建设任务;搞好计划生育工作;加快建设标准化卫生网点,抓好新农合和城市医保参保,提高群众医疗卫生保障条件;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努力把矛盾消化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抓好安全生产,确保不出现重大安全事故。
(三)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实施“万村进村”等绿化工程,重点搞好沿山路两侧、荒山坡地、环村公路、村道两边和公共区域的绿化;加大山场防火工作力度,从重打击乱砍滥伐,巩固提高森林覆盖率。
(四)建好工业园区,加速经济增长。一要按照全乡总体规划,积极搞好企业用地征用,不断完善道路、供电、供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二要千方百计全方位招商引资,并确保已签协议的市外桃园生态旅游度假村项目早日动工建设、尽快投产。三要切实搞好服务,提高办事效率,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为企业正常高效建设生产保驾护航。
(五)完善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梁庄村“一村一品”示范工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全农业社会化的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按照规划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和合理配置,积极支持发展旭城果品合作社和瑞鑫果木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使一大批农村劳动力彻底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促进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一、以规划为先导,统筹谋划城乡就业工作。为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年初,市委、市政府就把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写进了《鹤壁市城乡一体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同时组织劳动保障、农业、发改委、财政等部门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出了《鹤壁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专题规划》,确定了城乡统筹就业的工作重点在在农村剩余劳动力技能培训、社会保障、就地转移就业、劳务输出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
二、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一是在全市建立了8个工业园区,以优惠政策和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吸引招商引资企业在园区落户,在招商引资中,优先考虑就业,重点以高新技术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二是加大国有企业改制力度,提高改制成功率,非公有制企业招收录用下岗失业人员同样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等优惠政策;三是在发展餐饮、零售等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努力发展现代物流、信息、金融、中介等现代服务业,扩大就业容量。
三、以城乡一体为目标,建立顺畅的行政管理体制和便捷的信息网络系统。一是在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办事处、社区建立劳动保障事务所(劳动保障工作站),做到工作人员、办公场地、办公经费、办公设施四落实,同时在各行政村确定劳动保障工作协管员;二是建立市、县、乡三级劳务输出网络,设计开发出一套便捷、实用的劳务信息工作软件,实现了劳动力资源库、用人单位信息库、劳务输出、求职、招工、登记等一体化管理,并与政府网站、便民网站作了链接。目前,已将全市适龄就业人口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信息分门别类输入数据库。三是建立就业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建立了市劳动保障信息网,设立了劳动力市场、小额担保贷款等专栏,将求职及用工信息及时在网上并定期更新,并与政府网站、便民网站作了链接。
四、以技能培训为手段,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城镇就业岗位的对接。*年,政府出台了《鹤壁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实施办法》。农业部门成功开展了阳光工程、扶贫开发等技能培训帮扶项目。劳动保障部门面向全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展免费技能培训。在对农民工的培训管理方面,首先抓住市场需求信息,务求培训与市场需求相衔接,确保培训的实效。其次是注重培训后的考核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及时为参加培训的农民工进行技能鉴定,发放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确保培训质量,同时通过培训招投标的形式让全市培训机构参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并在政府搭建的服务平台上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最后由政府出出资购买培训成果。在农村剩余劳动力技能培训形式上,该市在全省率先进行了创新,为方便农民参加培训,动员培训机构将电动缝纫机、电焊机等机器设备拉到农村,把培训班办到农民的家门口,降低了农民的培训成本,群众亲切地称呼为"我们的流动培训学校"。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内涵;措施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9-04(5)
城市经济仍然是现代经济主要组成部分。据统计,目前全球GDP的五分之一由10个经济发达的城市创造,日本东京和泰国曼谷以一城之力撑起全国经济的40%和38%。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城镇化每提高1%,将带动消费提高1.3%、投资 增加1.67%、GDP增长0.6%。而据世界著名的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研究报告,到2030年我国城市所创造的GDP占国家经济总量的比重,将由现在的 70%上升到95%。因此,继续推进城镇化,仍将是中国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一项重要工作。“十”之后,城镇化的重要性被迅速地提升并被认为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带动内需扩大和就业增加的重要手段。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更是表示,下一步推动城镇化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就在从中央到地方正准备在城镇化方面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大干一场之际,我们仍然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总结中国走过的城镇化道路(比如重点发展小城镇的城镇化道路、重点发展大中城市的都市圈道路)及国际上不同国家的城镇化结果,目前提出的城镇化绝不是过去三十多年来我们所走的传统的城镇化道路,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才是中国目前城镇化道路的最佳选择。
1 为什么要提“新型城镇化”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口号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但是,“城市”是否让人们过上了“美好”的生活,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个“问号”。从中国及世界上部分国家已走过的城镇化道路及结果来看,目前存在三种城镇化的“怪相”,与城镇化的本质或初衷是不相符合的。第一种是与发展不相协调的城镇化。拉美地区的一些国家城镇化程度很高,但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却不高,“城市病”丛生。中国目前也有很多城市存在严重的“城市病”,比如人口急剧的膨胀、大量贫民窟的产生、环境污染加剧、交通越来越拥堵,等等。第二种是逆城镇化或郊区化的出现。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城镇化率超过80%以后,城市人口发生了逆向流动,即人口由市区向郊区回流,富人们纷纷到郊外居住,人们称之为“逆城镇化”或“郊外化”。第三种“怪相”是普遍存在的虚高城镇化率。近十几年来,我国许多省区大面积地推行“地改市”、“县改市”、“乡改镇”体制,还有一些城市调整了行政区划,用行政办法将郊区划入市区,或者将一些市辖县整体上改为市辖区,一份文件就在一夜之间把大批农村人口“变成”了城市人口。表面上看,城市人口增加了,城镇化率提高了,但是,这种改制或行政区划调整只是改变了区域的概念,扩大了一片“概念性市区”,而并没有改变那里的经济社会结构,农村与城市的“二元结构”依然很突出。
中国的城镇化必须面对特殊的国情,中国的基本国情就是人口多、土地少、资源有限。现在,无论大城市还是县级市,乃至小城镇,均受惠于城镇化带来的人力、土地、环境等巨大资源红利,但也饱尝制度瓶颈、承载能力制约、失衡割裂状况之痛。在未来十多年时间内可能有超过3亿多农民进入城镇,对城市就业吸纳能力、空间承载能力构成最大的挑战。同时,长期积累的复杂的社会矛盾如城乡差距拉大等急需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加以解决。我国前期的城镇化已经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现在,中国的城镇化仍在沿用几乎被美国规划界集体否定的传统城市化模式。很多城市出现的“造城运动”,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严重的城市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以及对石油的高依存度等一系列城市问题愈发严重。[1]现在,我国很多城市土地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人口城市化速度。与此同时,急于求成的心态造成了剥夺农民、牺牲农业甚至不惜破坏生态环境的传统城市化痼疾。
无论是先工业化和先城市化的国家,还是在后起的工业化国家中,在城镇化进程中都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美国在二战之后以建设低密度汽车城市为主的城镇化道路积聚起一系列复杂难解的矛盾,拉美等国家的城镇化造成了严重的城市病,等等。中国的城镇化一直在试图避免类似问题,但由于特殊的制度、国情等一系列因素,很多地区的城镇化仍然问题丛生,甚至在步发达国家城市病发生的后尘。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有人指出:我们现在正在“睁眼睛犯错误’”。固然,中国在城镇化过程中还有选择的机会,但前提是必须要尽快地决策,尽快地采取行动。那么,人口转移型的城镇化是否要发展到很高的程度,比如像欧美发达国家那样,城镇化率达到80%以后,才能进入结构转换型的城镇化呢?答案是否定的。对我国而言,由于人口总量大,农村人口多,必须走一条新的城镇化道路,即新型城镇化的道路。一句话,传统的城镇化存在着诸多弊端,中国的城镇化必须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2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和内涵
从人口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城镇化的一个层次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另一个层次是转入城市的那部分人的生存条件、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等的城镇化。前一层次的城镇化含义是形式,后一层的城镇化含义是内容。我们应当把评价城镇化标准的重点放在后一层次上。由于农民和农村是城镇化的重要对象,考察中国的城镇化还应包括农村居民生存条件、生活质量、生活方式在城镇化过程中的提升,即逐步向城市靠近。从城镇化的本质来看,城镇化不仅仅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更应该是产业结构转变、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农村人口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统一的过程。但是,我国目前推进的城镇化,重点仍然在城市空间面积的扩大、城市建筑规模的扩展上,而作为城镇化的主要要素——人——却被不同程度的忽视。目前很多城市的失地农民集中区,大量存在“都市放羊”、“都市种菜”的情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对于新型城镇化城市的定义,在2006年任浙江省委书记时的一次报告中指出,新型城市(镇)化是指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 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城镇化道路。在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意见》的文件提出:逐步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 其他城市和小城镇点状分布,永久耕地和生态 功能区相间隔,结构合理、城乡协调的城镇空间结构。这里指出了新型城镇化的特征。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郑新立在2010年指出,总结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城镇化经验,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要以“方便、和谐、宜居、低碳”为目标,努力创建生态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城市。这里着重强调了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党的“十七大”、 “十”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是基于国情和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而提出的。针对我国人口总量大(即使城镇化发展进入了稳定阶段,也还会有4亿—5亿人居住在农村)的特点,党的十七大提出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党的十提出“集约、智能、绿色、低碳”,构成了讲求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的中国式新型城镇化道路的主干,实际上也是规避世界城市化诸多教训的大政方略。
一般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综合来看,新型城镇化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从相关制度要求来看,城乡必须一体化,从身份、地位到基本的公共服务都必须逐步地均等化;二是城乡经济的要求来看,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要同步推进;三是从城乡空间结构来看,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必须相结合整体推进;四是从生态环保的角度来看,新型城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镇化。
3 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
传统的城镇化,一般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城镇化模式。传统的城镇化推动了大量的人口进入城镇,但是这些人口的身份并没有融入城镇,形成了城镇内部市民与非市民的新二元结构。传统的城镇化注重城镇规模的扩张,但是人口的城镇化与用地城镇化没有得到同等程度扩张,土地城镇化速度要远远超过人口城镇化速度。传统的城镇化主要依靠大量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大量投机性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不断推高房价并推高土地出让价格,带来明显的高成本城镇化。政府的推动在传统城镇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些地方城镇化中,产生了一些超出城镇功能的大广场、大马路、大学城、豪华办公楼和超过实际需要的建筑设施,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新型城镇化的“新”,主要体现在新型城镇化顺应发展大势和时代潮流,是对传统城市发展模式的重大调整,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加深刻的意义。[2]同时,新型城镇化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城市规模拓展、城市人口增长,它更是一种社会形态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最大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统筹协调,更加注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更加注重民生保障、宜居宜业。二是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更加紧密结合。城镇化和工业化是现代化的两个车轮:缺少工业化,城镇化就没有造血功能和发展动力;没有城镇化,工业化就没有发展载体和后续支撑。三是新型城镇化道路要求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和农村实现有机结合,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为服务,达到城乡之间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的过程。
通过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最终将形成一种现代的城乡形态。这种形态体现在空间方面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分散化,是指人口和经济活动在整个大都市区范围相对分散的发展过程,有别于工业化时代的集中化发展;二是多中心格局,是指除原有的中心城市外,又出现数个或数十个次中心性城市,部分是在交通网络节点上发展起来的新兴边缘城市,部分由原有的城镇逐渐扩展而成;三是城乡统筹发展,主要是在经济方面,中心城市与郊区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这种形态体现在内容方面有这样四个特征:一是发展互补。发展互补既强调乡村服务城市, 也强调城市服务农村,实现功能互补、产业互补、生态互补,推进经济与文化融合,并最终实现现代化经济意义上的城乡协同发展。二是生活互融。在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下,城乡界限被打破,城乡居民和城乡各种要素都能自由迁徙和自由流动。用以城带乡的机制,推动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推动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对农民传统生活方式的改造,鼓励城乡生活方式的趋同。三是平等待遇。城乡居民在教育、公共卫生、文化、科技和社会保障体系凳面,逐渐搭建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取消户籍差别,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公平的国民待遇,拥有平等的权利、义务和发展机会。四是美丽家园。在保持城乡空间景观差异化的前提下,整体推进美丽城乡建设,构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长效机制,城乡社区环境都得到改善,形成和谐秀美型生态环境体系。
按照《中国新型城镇化报告(2011)》的说法,新型城镇化相对于传统城镇化而言,不再以城镇人口或非农业人口比例作为单一的评价标准,而是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化、等质化和均等化,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发展、集约发展与和谐发展,更加注重提升农村居民和城镇新增居民的生存条件、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3]这也是新型城镇化和传统城镇化的差别所在。
4 如何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新型城镇化的道路有两种方式:一是先走传统城镇化的路子,然后再通过转型,走新型城镇化的道路;二是在推动城镇化的过程当中,直接走新型城镇化的道路。对于已经完成传统城镇化的大中型城市来说,往往需要采取第一种方式,对于一些新兴城市或者正在如火如荼推进城镇化的中小城市而言,往往需要直接走新型城镇化的道路。
现在美国芝加哥,可以被看做是一个具有从传统城镇化到新型城镇化的典型。[4]经过19世纪一百年的发展,芝加哥市通过快速的传统城镇化,成为美国的第二大城市。到19世纪末,芝加哥市民生活和工作在高密度的市区,步行工作和购物,郊区处于起步阶段,这些都是典型的传统城镇化特征。 很多学者认为,“如果说有哪一个城市最具有工业化时代城镇化的典型特征的话,那就是蒸蒸日上的芝加哥”。 进入20世纪后,芝加哥进入一个新的以大都市区为主要形式的发展时期。所谓大都市区,由中心城市和郊区两个有机部分构成,在中心城市和郊区的交互影响中,大都市区发生着有规律性的变化。
对于我国正在全力推进城镇化的中小城市来说,具有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时机和条件。对于如何推进城镇化,按照官方的说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以和谐社会为方向,以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特征,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路子。时任全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的马凯认为,新型城镇化道路,要遵循工业化与城镇化、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协调发展的城镇化规律,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民营经济推动的城镇化机制,推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集约型、可持续的城镇化进程,实行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和供求管理的城镇化体制,实施大中小、多产业类型共存的城镇化模式。
无论选择那种城镇化的模式,对于新型城镇化来说,都需要推进科学的城乡空间格局的形成,就是要推动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全面提升城镇和乡村的空间品质和人居环境质量。都需要构筑现代城乡形态,统筹好城乡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改善村庄环境面貌,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都需要制度创新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彻底消除户籍制度在城乡之间造成的身份差异。都需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社会发展均衡,实现以教育、医疗、社保、就业、住房等为核心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5 新型城镇化的具体措施
推进新型城镇化,从具体的措施来看,以下几个方面必不可少:
一是要逐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5]二元结构体制的长期存在,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作为城乡改革联动的突破口,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市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促进农民工从职业转变到身份转变,必须从制度层面研究进城农民工如何“化”入城市的问题,着力把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体系、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就业培训网络、城镇就业扶持政策和 支持城市居民创业的优惠政策向农村延伸。
二是要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中加快城乡配套改革。要通过相关的改革和制度创新,加快推进“三集中、双置换”,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践证明,开展“三集中、双置换”,是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6]要搞好农村土地流转服务,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后顾之忧。进一步依法落实和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农户宅基地确权、登记与颁证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和流转收益权抵押试点。
三是要坚定不移地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道路。所谓的城乡一体化,具体来说,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实现规划布局一体化;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产业分工一体化;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实现服务功能一体化;统筹城乡生态建设,实现环境保护一体化;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实现社会保障一体化。
四是要调整城镇化空间布局,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要处理好中心城市、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集镇的关系,在大力推进中心城市发展的同时,切实加强县(市)城区建设,构建完善的城镇发展体系。要推进形成整体性城市网络,适度疏解城市群中超大型城市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群内中小城市功能。
五是要按照新型城镇化的标准进行规划,统筹城市之间和城乡空间和资源。要编制统一的城镇化发展规划,统筹规划定位,统筹规划公共服务、居民点、生态系统格局。加强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之间的交通、能源、通信、环保、防灾等基础设施的统一布局和共建共享,提高一体化、网络化、均质化水平。进行有效的城乡一体化规划,在空间范围内统筹城乡土地资源、产业资源、人口资源、生态资源、文化资源的综合开发和保护利用,把产业集中、人口集中、农地集中与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社会保障进行统筹谋划和系统安排。
参考文献:
[1] 陈甬军.中国的城市化和城市化研究——兼论新型城市化道路[J].东南学术,2004,(4);杨继瑞.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探索与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06,(11);俞宪忠.是“城市化”还是“城镇化”:一个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战略发展框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5).
[2] 周民良.论新型城镇化对传统城镇化的根本性超越[N].中国经济时报,2013-07-02.
[3] 牛文元:.中国新型城镇化报告(2011)[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4] 王旭.芝加哥:从传统城镇化典型到新型城镇化典型[J].史学集刊,2009,(6).
(一)以创建活动为抓手,努力提高城镇承载能力
1、加快投入步伐。采用多种投入形式,保持稳定的投资增长幅度,生产性投入、市政公用、园林绿化、住宅建设要完成年度投入计划。进一步完善路网建设,加快推进重点镇镇区“十个一”工程建设,积极探索旧镇改造,着力提升城镇形态,打造具有个性魅力的宜居城镇。
2、加强管护水准。按“四城同创”的要求,完成指挥部下达的新增绿化面积,重点推进镇区公园绿地、街头绿化、节点绿化及核心区景观建设,确保年新增绿化覆盖率达2%。进一步提升管护能力,扎实做好绿化的维护养护工作。
3、加大创建力度。积极主动开展省三星级康居乡村、园林小城镇创建活动。创建4个省三星级“康居乡村”、1个省级园林小城镇、个省二星级“康居乡村”、个省一星级“康居乡村”、2-3个市级园林小城镇。
(二)以环境整治为载体,着力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1、注重镇容镇貌整治。充分发挥各镇成立的市政、环卫、绿化管理队伍的职能作用,积极集中整治对镇区容貌影响较大的脏乱差现象,重点解决好乱占道路、乱摆摊点、乱停乱放以及垃圾收运清理。
2、注重村容村貌整治。围绕“整治环境、配套设施、塑造风貌”的总体要求,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力参与村庄环境整治,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高速公路两侧、一级公路两侧、铁路两侧的可视范围内的村庄的环境整治,各整治村庄依据村庄规划,组织实施村庄内部道路、排水管道、生活垃圾收运、绿化等设施建设,加强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露天粪坑、破旧房屋等方面整治的力度。
3、注重社区管理创新。进一步完善村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有机垃圾就地处理回收试点,探索村庄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化的具体措施和技术。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努力改变村民生活陋习,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三)以完善制度为重点,规范村镇建设工程管理
1、严格工程建设申报制度,健全工程建设管理程序,履行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村镇各类建设项目均应履行报建手续,方可开工建设,切实保障村镇建筑市场的有序进行。
2、严格落实村镇建筑安全和质量管理工作责任制。贯彻执行有关工程建设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切实提高村镇建设工程质量水平。
3、进一步规范农民集中居住点农房代建行为,切实加强房屋代建管理,提高农房建设质量。
4、研究村镇建筑工匠管理办法,加强村镇建筑工匠的业务技术培训。
(四)以培训学习为契机,切实提高建管人员素质
“十五”以来,我县道路运输业得到长足的发展。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道路基础设施、路面硬化等工程,使道路通行能力越来越高,农村客运站相继建成投入使用,人民群众出行需求与运力,服务能力现状矛盾日益突出,发展我县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势在必行。
一、指导思想
以市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昆明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部署,为实现我县城乡公交一体化目标,改革现行城乡客运管理模式,打破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的局面,逐步形成县、乡(镇)、行政村、自然村之间完善的城乡公交客运网络。结合城乡道路通行条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城乡公交安全运营,建立城乡资源共享、相互衔接、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公交客运网络运行模式,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大发展提供交通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对运输服务品质的更高要求作为出发点,为社会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经济、高效的运输服务。
(二)坚持市场导向、宏观调控。县人民政府把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纳入地方交通建设发展规划。适度进行宏观调控,加强市场监管和诚信体系建设。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道路运输业,鼓励运输企业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公司化经营。依托我县骨干客运企业,对现有城乡旅客运输经营者,根据其经营主体和经营年限,按优化线路和自愿的原则,进行产权改造和资源整合。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成立公交客运的“航母”企业,统一经营我县的城乡公交客运,稳步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
(三)统一管理、有序竞争。交通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切实履行“三关一监督”的职责,加大对公交客运营运秩序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公交经营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公交客运市场健康、规范、有序发展。根据道路保障情况和安全通行要求,研究制定统一的城乡公交车辆投放技术标准,加强公交客运安全管理。
(四)、坚持“路运并举”的方针,实现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与道路运输的良性互动,促进道路运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干线客运与农村客运互补发展,实现各种客运方式“零换乘”,促进道路运输质量、效益、服务的和谐统一。
(五)统筹兼顾、平稳过渡的原则
树立“大交通”理念,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由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领导,按城乡公交一体化要求,妥善处理好新开行的公交客运线路与目前在营的班线客运线路之间的关系,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定公交经营主体,实现农村客运向公交客运的转变和平稳过渡。
(六)、坚持公益性原则,道路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运输企业满足自身发展的前提下,要真正实现“人便其行,货畅其流”,以更好的服务回报社会。
(七)、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努力优化运输结构,推进增长方式转变,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三、具体措施
(一)、加快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合理设置和建设城乡公交站场,根据城乡公交车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城乡公交枢纽站、中转换乘站、港湾式停靠站、沿途简易停靠(招呼)站、终点站回车场等站场。
随着农村公路油路改造及路面硬化工程的不断完善,推行“路、站、运、安”一体化发展,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验收,同步使用,只要道路通行条件达到客运要求,要及时商请公安、交警、路政、运政、安监、乡镇人民政府等部门对该路客运通行条件进行评估验收,及时开通客运线路。
加快农村客货运站场建设,按照“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的方针,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加快乡镇、农村客货运站场和公路沿线招呼站点建设。区域经营范围内,可采取站、运一体的经营管理模式,由公交经营企业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客运站、停靠点(招呼站)。客运站点的建设按照国家交通部一至五级划分,参照国家交通部站点建设补助标准由政府进行补助。
(二)、合理规划,形成完善的道路客运网络
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就是突出统筹兼顾,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干线公路客运与农村公路客运并举,统一纳入县域公交客运网络。使其成为以各客运站为节点,连接各条客运线路的“多层次客运网络”,各种客运方式互为补充,协调优化。
1、在××县城至昆明之间、与毗邻县之间,加快县际公交客运发展步伐。交通主管部门要加强市场调研,制定运力投放计划,合理投放运力,不断提高客运车辆级别、档次,增加安全系数,增强服务能力。在目前已开行的××——昆明、东村——昆明、鸡街东村——昆明、××——青龙——安宁、××——东村等几条线路的基础上,至2008年底还将开行××——团结——昆明(老昆富公路)、东村——禄劝、县城——散旦、县城——散旦——款庄——赤就——县城大环型线等线路的公交客运班车。形成以××县城为中心枢纽,幅射到市区和相邻各县以及县内几个主客流集散地的公交客运一级网络。
2、以乡镇为中心开辟农村客运新模式
随着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县到2010年将实现村村通油路(行政村),每一乡镇将配套一个农村客运站。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东村、罗免、赤就、款庄4个农村客运站。散旦客运站于2008年底将建成使用。以各乡镇为中心,创新客运经营模式,开避农村区域客运。至2010年底,逐步形成以农村客运公交化为目标、以各乡镇区域为经营区域、以农村客运站为枢纽、以各条通村公路为线路、以各行政村和学校为结点的农村公交客运网络。根据农村公路通行条件适时投放安全系数较高、符合国家有关营运技术标准的客车运营。在管理上实行“三定、四统一”,即定区域、定站点、定班次;统一车型、统一票价,统一驾驶服务人员,统一服务标准。运营时间上结合农村客流的特点,在核定经营区域内灵活调度,灵活发班,逐步实现农村客运与干线客运有效衔接,形成村村通客车的农村客运二级网络。
3、在县城城区范围内和大营、永定、者北集镇范围内,开行城镇公交。根据集镇路网、厂矿、单位、学校、村庄分布,统一编制城镇公交客运线路发展规划。打通县城及几个主要集镇内客运线路微循环,开通城镇公交客运,以解决人民群众上下班、上学、赶集、走亲访友等出行需求。目前拟开通永定——大营——工业园区——兴贡——永定的环县城公交客运线路、县城——北营工业园区——者北街、县城——沙锅村——明熙苑、县城——元山——松林等主要短途公交客运线路,经营上以城市公交为主,出租车客运为辅。合理布局公交站点,形成完整的城镇公交客运三级网络。
4、结合我县乡村特色旅游项目的实施,适时开通旅游客运,其线路一端在旅游景点,以运送观光游客为主,分定线旅游和非定线旅游。以填补班线客运与包车、出租车客运之间的空白,使多种客运方式有机结合、合理分工。
(三)、创新发展模式,鼓励城乡公交客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发展必然包括城市公交客运和农村公交客运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城市公交线短,客流集中,道路通行条件良好,政策扶持力度大,经营效益稳定,而农村公交客运点多、面广、线长、客流不稳定,道路通行条件差,经营成本相对过高,效益低下或无效益,导致各经营主体往往投热弃冷,即热衷于经营“热线”客运,而不愿经营“冷线”客运。通过市场竞争往往不能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格局。因此,交通主管部门应加强宏观调控,由我县交通局组建“××公交客运集团公司”,作为我县经营县际、县内城乡客运、城乡公交客运、出租车客运、农村物流的“航母”企业,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鼓励多方投资,多种经营方式。公交客运集团公司可由城市公交客运公司、出租汽车公司、农村公交客运公司、货运物流公司等组成,使其经营的线路、区域“冷热”搭配,优势互补,以实现规模效益。到2010年,运力达到:县际公交客运班车100辆、2000个客位,以中级以上中型客车为主;旅游客车20辆、200个客位;城镇公交车30辆;农村公交车70辆;客运出租车30辆;货运出租车200辆、800个吨位以上。经营范围涵盖到广大农村各行政村,实现“路运并举、通路通车”。管理上实行经营主体公司化,营运车辆标准化,从业人员资格化,经营行为规范化的集约化管理模式,这样既有利于公司经营效益,又有利于政府监管,更有利于解决人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提高了企业回报社会的能力,真正体现公共基础设施应有的功能,达到“三赢”的效果。
(四)发展农村物流,促进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健康发展
城乡间客流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农副产品的流通、交易而形成的客流。我县是农业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速农副产品的流通是增加农民收入和增强我县经济实力的重要支撑。发展农村物流就是要与商务部门推行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紧密结合,打通产、供销环节,畅通农村物流,形成物流服务网络。既给农民群众带来了实惠,也给客货运输企业带来无限商机,真正实现人便其行、货畅其流,客货运并举,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农村人货混装,出行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的现状。
发展农村物流,就要以农村公交客运为依托,农村客运网就是农村物流网,农村客运站兼营物流中心(站),农村客运企业兼营农村货运物流,组建物流车队(组),发展货运出租车,在保证农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同时,也保证农副产品方便、快捷地流入市场,促进农民增收。
(五)完善机制,加强市场监管
1、进一步推行依法行政,创造良好的城乡公交客运经营环境。为经营主体创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经营环境,××县交通局做为我县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的行业主管部门,在县人民政府的领导及上级交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对本区域内的运输市场依法进行管理,维护道路旅客运输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法查处违法经营行为,为经营者创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经营环境。打破地区封锁和地方保护,支持符合资质条件的客运企业投资我县公交客运,鼓励多种形式的投资,不断加快我县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的发展。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及其他法律法规,加强对城乡公交客运经营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监管,切实履行“三关一监督”的职责,督促客运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内部规章制度和职业教育,提高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3、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县道路运输协会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做好自律工作,为客运企业提供政策法规、业务技术和信息咨询服务。
新型城市化首先要理念新:一切为了市民的幸福生活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就是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幸福美好的生活”。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18个省(市、区)明确提出了“幸福”的概念。2011年的数据则显示,已有10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幸福城市”。“幸福”已成为诸多地方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尺度。在9月18日召开的广州市委十届三次全会上,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作题为《为了广州人民的幸福生活》的报告,明确提出,幸福是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也是执政为民的根本体现。必须始终坚持民生幸福最高追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城市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为使“幸福”落到实处,“1+15”政策文件中,《关于推进民生幸福工程的实施意见》在制度机制、平台体系、重大项目、关键目标四大方面提出了60条具体措施,涉及52项制度机制的制定完善、21项平台体系和32项重大项目的建设,共设定87项关键目标。
其中,城镇登记失业率、最低工资标准、城乡三项保险参保人数、保障性住房建设筹集套数、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高中优质学位率、每千人床位数、每万人全科医师数、户籍居民平均期望寿命、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处置率等都被列为关键目标;城乡三项保险政策内医疗费用支付比例、全市养老床位数、残疾人康复资助标准等被列为突破点。
该意见稿共涉及的138个具体指标,其中高于国家、省、市及部门“十二五”规划的有14项,基本一致的有95项,高于国内主要城市的指标有11项。
新型城市化重心是产业新:幸福导向型产业引领服务业高端化
没有产业的城市化就没有灵魂,新型城市化建设离不开产业支撑。为避免产业化和城市化脱节,“1+15”政策文件中,《关于推进产业提升工程的实施意见》瞄准产业集聚度不高、龙头企业较少、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发展方式较为粗放、体制机制创新不足等突出问题,以“转什么”、“往哪里转”、“怎么转”为重点,紧扣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从产业结构、产业集群、创新水平、绿色发展、幸福导向、体制机制6个方面提出了广州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发展目标,幸福型导向产业作为广州产业转型的重要一环,促进产业转型与幸福生活结合更加紧密,推动医疗健康、养老服务、节能环保、休闲旅游、教育培训、文化创意等幸福导向型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成为建设幸福广州的重要载体和物质基础。同时,《意见》从产业集聚、创新驱动、企业成长、绿色发展、智力支撑、资本支持、区域辐射、软实力等8个方面提出产业提升的具体对策措施。
与广州相比,在推进城市化产业发展方面可资借鉴的还有重庆市。为进一步以城镇化为依托,推动“科学发展、富民兴渝”,为推动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协调融合,强化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和开发区建设的城镇功能配套,促进人口、产业、资源合理分布,9月12日,重庆市出台《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将推动“1+2+7+36”工业园区产城融合,促进园区城市形态化,加速人口和产业集聚。
新型城市化关键是内涵新:城乡一体分区推进
“建设特色鲜明、设备完善、生态良好、幸福宜居的美丽乡村是广州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需求,是当前农村群众的迫切愿望”。“1+15”政策文件中,《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工程的实施意见》围绕破解当前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最重要、最紧迫问题展开,把主攻方向放在加快实现空间规划、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等方面,突出科学规划、突出转型升级、突出缩小差距。将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作为重要内容,实施“一个都会区、两个新城区、三个副中心”的发展战略,完善“都会区—城区—重点镇(含中心镇)—一般镇”的城镇体系,并将规划体系延伸覆盖到村,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网络完善、产城融合”的城乡空间布局,构建“全域广州”规划体系“全域广州”规划体系。同时,在乡村发展方面,《意见》确定“更新型”、“引导型”、“保育型”三类政策分区,分类推进乡村建设。
与广州相比,在推进城乡一体方面,河南省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抓手和切入点走出了一条新路子。正如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所说,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继之后农村发展的“第”,是继“离土离乡”城镇化、“离土不离乡”城镇化之后探索的第三条道路,即“既不离土也不离乡”的城镇化。通过新型城镇化,既解决了今后的建设用地问题,也更好地就地解决农民群众的期待。
针对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实际特点,河南各地因地制宜地选择了不同的符合自身发展的新型农村建设模式。截至今年7月底,河南省启动新型农村社区试点2300个,初步建成350个,累计完成投资631.5亿元。
新型城市化的根本保障是指标新:量化考核、系统评价、分类推进
关键词: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一体化
十报告提出,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河北省自1997年起,各市县开始建立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5年11月起,各市县又建立起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样全省形成了一个城乡有别的二元最低生活保障体系。虽然经过十五年的发展,城镇和农村的低保制度都有所发展,但是农村低保制度发展明显落后于城镇低保,加剧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进一步固化了城乡壁垒,不利于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
1 河北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差异现状
1.1 制度差异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以保障贫困群体基本生活需求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救助制度,是社会救助制度中最基础的部分。河北省非常注重低保制度的依法运行,颁布了一系列相关的规范性文件。2000年10月《河北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正式实施,标志着河北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走上了法制化轨道。2006年河北省了《关于适当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水平有关问题的通知》,提高了城镇居民低保的保障水平,切实保障了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有农村低保方面,2005年5月河北省政府了《关于建立和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标志着河北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并实施。2007年颁布了《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意见》,为全省农村低保制度的运行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基本保障;同年,河北省民政厅和河北省财政厅联合制定了《河北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收入核定办法》,为农村低保户标准的确定提供了可行依据。
1.2 覆盖率差异
河北省是2005年开始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当年的覆盖人数是34.8万人,经过几年的努力,到了2012年增加到208.2万人,年均增长24.8%。截止2013年1月,河北省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07.8万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77.3万人。城镇和农村的低保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在覆盖人数和覆盖率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和特点。
河北省低保制度刚建立的几年,发展速度非常快,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农村低保的覆盖率分别为0.8%、1.6%、2.9%、4.2%和4.4%,到了2011年覆盖率为5.3%(见表1)。与城镇低保相比,农村低保制度的覆盖率在2005年时远低于城市低保覆盖率,到2008年这一覆盖率开始高于城市,2005至2009年河北省城镇低保制度覆盖率分别为3.17%、3.24%、3.17%、3.20%、2.89%,2009年这一趋势仍在持续(见表1)。
■
1.3 保障水平差异
河北省最低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以来,发展的速度很快,尤其是“十一五”期间,河北省不断增加对城乡低保群众的投入,保障标准逐年提高。但是受我国长期以来的二元社会结构影响,城乡低保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由2006年的725元/年增加到2011年的1493元/年,达到了全国平均水平。到了2012年,农村低保标准又提高到1847元/年。城镇低保保障标准也由2006年的154.5元/月增加到2011年的265元/月,人均月补差从71元提高到163元。到了2012年,城镇低保标准提高到335元/月。
■
从上表可以看出,虽然近年来,农村和城镇的低保水平都有所增长,但两者依然差距明显,城镇低保标准都在农村低保标准的两倍以上。
2 河北省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体化的可行性
2.1 制度基础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把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明确了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事业发展的基本方针和重大举措。
河北省政府一直非常重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要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城乡低保的一体化适应了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需要,而且也具备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社会政策的支持,其发展的速度必会大大推进。
2.2 经济基础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城乡一体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各级政府财政实力的充沛是低保城乡一体化的必要条件。中国经济经过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全面、高速发展,已经积累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雄厚的经济基础。2012年河北省国民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经初步核算,全省生产总值265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6%。2012年,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43元,同比增长12.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081元,增长13.5%,两者均幅均高于GDP增幅。2013年河北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目标是9%,全国有24个省区将GDP增长目标定在10%及以上,中国经济起稳回升迹象明显。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社会保障制度的投入必定要增加。而且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也有利于他们积极参与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的建设。
3 河北省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体化的具体措施
3.1 完善低保法律法规
法制化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的重要特征和原则。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演变,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过程中,都十分重视相关法律制度的制定、修改和完善。河北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也是在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的指引下进行的,但是已出台实施的这些文件都是以“意见”“办法”命名,从法律的角度来看都属于相关部门的规章或者政府文件,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虽然从实施主体上来讲,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都是由地方政府负责的,但是国家层面的相关法律可以起到权威的规范作用,也有助于我国社保制度一体化的推进和最终完成。所以,国家应当积极推动立法,如制订《社会求助法》以促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
3.2 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多方面筹集资金
低保资金尤其是农村低保资金的不充足是制约城乡低保一体化的重要因素,资金充足是低保一体化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首先,应该加大政府在低保制度的投资。低保制度一体化的原则之一是政府主导,其主导作用的体现之一就是其财政主导作用。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低保制度,政府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没有政府的财政投入,低保制度就是无本之木,低保一体化也根本不能实现。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一直存在着重城镇、轻农村的不当发展模式,使得农村低保在各方面都大大落后于城市,这也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城乡不和谐的重要因素。要实现城乡低保的一体化,加快农村低保的发展、提高农村低保水平是其应有之义,也是必须要进行的重要工作,这就需要加大政府对农村低保的投入力度。而且在城乡低保一体化的改革发展过程中,不论是城镇还是农村都需要政府有力的财政支持,尤其是中西部的不发达地区。再次,应当拓宽低保资金的来源渠道,在政府投资之外,尽可能地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比如慈善捐款等。
3.3 搭建社区管理平台,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的是从中央到地方的管理体制,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本行政区域内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管理工作由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负责。由县级政府的民政部门、街道办事处和镇人民政府负责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具体管理审批工作,居民委员会根据管理审批机关的委托,可以承担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管理体制在规范性方面与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还存在一定差距。在大多数地区,从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基层人员还是从事传统社会救济工作的人员,而且大多数农村基层经费和人员不足、工作人员的整体文化水平不高、管理不到位,出现大量的人情保等不合规的现象,工作的随意性大,难以保证低保制度的公平和公正性。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一种公众制度,其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方面应当进一步加强,在一体化的背景之下,更应当统一低保的管理方法和制度。
城乡一体化的低保制度的建立,应当加强基层组织的建设和管理。基层组织对于本区居民的实际情况能够很好地把握,便于保低工作的宣传和开展,有利于救助对象的准确界定,使低保资金达到理想的发放效果。而且一旦低保家庭的收入发生变化,基层组织能够比较快地了解和掌握情况,来督促低保对象退出,优化低保资金配置。
参考文献:
[1]孙健夫,付云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成效与问题[J].领导之友,2013(4):29.
[2]谷彦芳.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基于河北省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1):44.
[3]郝悦,吕学静.探析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城乡差异[J].人口与经济,2009(4):96.
关键词:城乡统筹 产业融合 城乡产业分割
重庆是一个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传统农业与工业同在、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十分突出的特殊直辖市,是中国国情的缩影。2007年6月,重庆被获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为重庆城乡统筹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重庆市政府提出了七项重要举措,其中之一就是要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大力推进产业合理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产业是国民经济的组成结构,城乡产业配置得当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探讨城乡产业的统筹发展,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资源有效配置,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产业的转换升级和协调发展,对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的探索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与统筹城乡发展的关系
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它不仅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和重要内容,也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突破口,还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通过统筹城乡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工业化、实现城乡互动,工农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二者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
1、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为前提。要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必须以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为基础,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推进,因此发展经济就成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工作,特别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三农”问题的解决,更是要依靠城乡经济的发展来解决。而国民经济是由不同的产业部门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本质上是各个产业部门发展的综合体现,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为前提。
2、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应有之义,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城乡产业统筹发展了,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推动城镇化,缩小城乡差别,推动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二、重庆市城乡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城乡产业发展失衡
由于特殊的体制原因和城市产业倾斜政策,重庆市长期实施“工业优先、城市偏向”的发展战略,在产业政策上,强调工业优先;在产业空间布局上,强调把工业主要放在城市;在资金流向上,政府通过税收、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等方式,把农业剩余积累由农村大量转入城市。这种城乡脱节的产业发展政策,致使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的差距不断拉大,形成了严重分割对立、非良性互动的城乡产业关系,主要表现在:农村经济结构仍以传统型为主,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程度较低。农产品仍以农户小规模分散生产经营为主,未形成规模经济。农产品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程度低,市场竞争力弱。农产品市场规划建设滞后,流通主体培育不够,产品流通不畅。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数量少、规模小、带动面窄,市场流通中介组织发育不充分,市场专业化服务滞后,销售服务体系不配套。
(二)城乡产业脱节
2007年末,重庆市人均GDP已突破2000美元,根据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提出的产业结构的标准模式,我市已进入工业化的第二个阶段。但是,该阶段我市城乡产业发展仍出现比较大的脱节,主要表现在:
1、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协调性较差。直辖以来,全市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总体上看产业结构层次已越过“一、二、三”和“二、一、三"”的低级状态,形成了“二、三、一”的格局,到2007年第二产业占GDP的45.9%,第三产业占GDP的42.4%,第一产业占GDP的11.7%,但整个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协调性仍然较差、结构不尽合理。一是农业粮食、生猪两大传统产业仍然是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二是工业传统产业比重偏大;三是第三产业仍以传统的商贸、餐饮、运输服务业为主,新兴产业如中介服务业、第三方物流、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发育不足。
2、城乡产业投资失调,政策支农不足。财政对“三农”的有效投入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不高。2004年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609.9亿元,农业投资额仅占2.2%,而2007年全年所完成的3161.51亿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为59.74亿元,仅占1.9%,比起2004年还有所下降。二是金融信贷支农力度不高,农村金融服务主体缺位现象严重。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网点布局调整、收缩,农村信用社规模、实力有限且历史包袱沉重,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不足。金融机构减少,降低了农村地区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部分农村地区因无法获取正规信贷,民间借贷现象突出。
(三)城乡产业结构同构
我市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在行业和产业结构上表现出高度的同构。从产值构成上讲,我市乡村工业与建筑业、交通等第三产业在乡村总产值中的比重与城市基本持平,这一方面使城乡生产要素得不到合理配置,造成产品生产上的简单重复和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低水平的市场竞争,使消费品市场结构性过剩不断加剧。在产业布局上,目前已呈现出过度分散化现象,突出表现在县级支柱产业缺位及市县间产业链的缺失。城乡产业结构趋同,产业布局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全市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层次的提升。
三、重庆市城乡产业分割的原因分析
1、国家初始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因素导致城乡产业分割。建国初期,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为实行赶超型的工业发展战略,跨越以轻工业为重心的发展阶段优先发展重工业,国家不得不通过强化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政策的超经济手段,靠牺牲农业利益来为工业提供原始积累。重庆与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采取以牺牲农业的利益来优先发展工业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这直接导致了城乡产业分割。改革开放以后,又由于工农、城乡发展不同步,使城乡产业结构的矛盾更加尖锐。
2、国家推行的有关政策和制度框架继续加剧城乡产业的分割。建国以来,我国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实施了“城市偏向”的分割式发展战略,在政策和制度等许多方面存在着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歧视,如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政策,使城乡交换关系长期处于不平等状态;政府的财政金融政策过度向城市倾斜,对农村投入太少,使农村资金长期处于“贫血”状态;严格的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导致了市民与农民的天生不平等;对农民的歧视性的劳动就业制度、城乡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广大农民享受不到国民待遇等等,这些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重市民轻农民的做法,人为地造成了严重的工农分割、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在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道壁垒,阻止了正常的城乡交流。
3、特殊的历史因素导致城乡产业结构矛盾突出。重庆是个重工业城市,建国建市之初所实行的服从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一系列强制性制度安排分割了工农和城乡关系,导致了以工业为主导的城市经济发展迅速,而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现代经济学表明:在工业行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与农村经济的关联度相对最高,但我市长期走的却是重工业发展路子,农业、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国民经济重型化,使之连接现代工业和传统农业、城市工业与农村经济的关联度十分薄弱。客观上滞缓了我市城乡产业结构矛盾的化解。
四、重庆市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就是指各级政府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时,必须对城市和农村的相关产业统筹考虑,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强城乡产业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产业相互融合、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一)以政府为主体、以深化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为动力推动城乡产业统筹发展
由于我市城乡产业分割的结构性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历史的政策、体制因素所致,因此,现阶段的统筹城乡产业协调发展,不是市场能够解决的,要依靠政府的政策制度创新,构建城乡平等的政策和制度框架,从而逐渐改变城乡差距的扩大。具体如下:
1、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采用倾斜的资源配置政策,对农村发展给予扶持。
2、完善农业投融资管理体制。放宽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增加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投入,建立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采取贴息、补助、税收等措施,发挥财政资金投入的导向作用,鼓励社会资本积极投资开发农业和建设农村基础设施。 3、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通过向农户、企业、信用社职工进行增资扩股,建立股份合作制带社区性的地方金融机构,增大向农村贷款的资金量。建立政府财政与金融机构贷款坏账分担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向“三农”提供贷款,增强支农服务能力。创新农村金融组织,发展新的贷款担保形式,推进诚信管理,探索建立各种类型的小额信贷组织。
(二)推进城乡产业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必须以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为导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培育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扶持一体化。统筹城乡产业发展,需要强化三次产业的内在联系、完善
三次产业的布局,形成区域分工合理、特色优势鲜明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具体措施为:
1、统筹城乡产业结构,使城市的产业布局与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合理分工,形成紧密的产业互动链条,由城市二三产业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由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产业层次的提升。
2、充分利用我市人力资源丰富特别是农村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通过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有机融合,促使城乡产业统筹发展。
3、通过农业与加工工业、服务业的互补性融合,拉长农业产业链,使农业生产链条不断向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方向延伸,加速形成一个以市场为导向,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规范化管理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带动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的一体化发展。
4、优化城乡产业空间布局。在产业融合过程中,农业、加工业、流通服务业各个环节会在空间上形成聚集的结点。即是农业、加工业、流通贸易业合理地布局在乡村、小城镇、城市这一地域空间上,以产业为纽带形成城乡之间的有机经济联系,各个产业在空间上的聚集为城镇体系的发展提供了产业支撑,使产业发展和城镇体系建设形成良性互动的过程,促使城镇体系和产业布局的合理化。
(三)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城乡产业关联度,推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
城乡产业协调既包括城乡产业的空间布局,又涉及城乡功能配置问题。要在空间布局确立的基础上,在市场范围内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城乡功能结构。要按照大市场原则建立统一的城乡市场,规范市场行为,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生产要素的功能互补与最优配置,进而构筑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机制。
1、加速城乡第二产业对接。目前乡镇工业与城市工业在两个不同的范畴里构筑起两个工业体系,各自相对封闭运行,重复建设产品同构、资源浪费低水平竞争愈演愈烈。为此,当务之急是推动城乡工业一体化。
2、新建产业要以城乡关联度高的产业为主。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时,要着眼于城乡统筹,大力发展城乡关联产业。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扶持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城乡关联产业。特别应引导城镇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在新建产业上,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用生产资料业等城乡关联产业为主。
3、推动城市科技、信息等产业下乡,对下乡产业给予政策支持。目前,农村第二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农民急需的科技、信息、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等明显供给不足,而这些资源大都集中在城市,与农村联系松散。所以应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协调配置城市资源,大力鼓励和引导城市相关产业下乡,开拓农村市场,带动农村发展。
参考文献
[1]单鹏举,邢海晶.城乡统筹发展视角的产业支撑体系研究[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7,(2).
[2]黄蔚.直辖市重庆城乡和谐之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城市发展研究,2007,(3).
[3]张丽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探讨[J].农村经济,2006,(11).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城市化 建设模式 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人口、环境、资源等压力下,推行了一系列制度变革与发展措施,使得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城镇化人口已经突破了7亿,人口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2%,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及态势进入了新时期。然而,传统的资源消耗、劳动密集式的城镇化发展模式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在经济转型、寻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战略下,实施新型城镇化道路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实选择,在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前提下,促进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土地利用模式集约化及大中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化。近些年来,我国各地在各自的城镇化道路上采取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为我国整体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借鉴。
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典型模式
我国的城镇化发展不同于国外,是在“城市化”和“农村城镇化”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两方面内容也体现了我国当前城镇化的两种路径:一种是走“城市化”道路,积极发展大中城市,不断扩大城市规模,通过城市规模的扩大来吸纳更多的农业人口,从而推进城镇化发展进程;另一种路径是走“农村城镇化”道路,即以农村为中心,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村小城镇,提高农村小城镇的人口与经济聚集能力,从而推进农村的城镇化。
从目前全国各地的实践来看,这两种模式各有代表,从发展影响效果上来看,成都模式与温州模式最具特点,成都模式偏重于城市化中的城乡统筹,而温州模式则偏重于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基层治理。
成都模式。成都市作为国务院批复的首批城乡统筹配套改革试验区,自2007年开始,各级政府均将城乡统筹作为政府工作的重心,不断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其发展模式的核心是在农村土地确权的前提下,集中进行“三化”建设(即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与工业城镇化),在“三化”集中并进的过程中,全方位推进城镇化,同时兼顾农民与市民、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利益协调。
在农村土地确权的基础上,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实现耕地在一定程度上的集中,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此外,还通过宅基地等集体建设用地的确权,实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促使农民向城镇、集镇或城市集中,这样既可以节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又能将剩余的建设用地指标转移给城镇,还能够在土地转移与流转中获得级差收益。级差收益的一部分返回农村用来进行农村社区建设,另一部分归农民自身所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速工业区域的集中,从而提高城市的人口及经济吸纳能力,防止城市扩大后的产业空心化现象。
温州模式。2011年,温州市全面启动城乡统筹配套改革综合试验,其改革的重心是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温州模式的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是经济、政治、社会三个领域全方面的改革,致力于重新构建国家建设、社区治理与集体产权合作的基层治理体系。
在具体措施上,一方面,在城乡统筹的过程中实现“政经分开”,将农民的社会身份与经济身份相分离,为农民变市民打破身份上的阻碍,农村的自治模式就逐渐向社区管理模式过渡,为实现城乡管理一体化提供了条件。
另一方面,在经济领域实行“资地分离”措施,将农村集体财产分为土地资产与非土地资产,分别界定这两种资产的经济属性。对于土地资产,通过发展合作社的方式来促进土地集中,实现规模化经营,从而达到农业现代化的目的;对于非土地资产,则实施股份制改革,将农村工业纳入到城镇工业化之中,共同作为城镇化的经济支撑。通过“政经分开”与“资地分离”两种措施,最终实现户口与产权、户口与身份的分离,推动农民变市民,在此基础上积极保障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及各种集体财产权,在实现城市化的过程中保障“三化”建设(人口城镇化、工业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并举。
典型模式下城镇化探索的基本经验
“城市化”与“农村城镇化”两种城镇化路径同时推进。人多地少、资源环境压力大,是我国当前城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即便按照现在的速度全力推进城镇化,达到了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城镇化率超过70%,但仍有近5亿人生活在农村。
当前我国的能源结构、生态环境、粮食安全等因素对城镇化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与制约,通过城市化的道路来强化农村人口聚集,固然是一个好办法,但在扩充城市的同时也需要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促进乡村工业化发展的同时能够就地安置人口与产业聚集,这两个路径不可偏废,唯有如此,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新社区,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城镇化的协同发展。成都模式与温州模式虽然发展路径偏重点不同,但同时都实施了城市化与农村城镇化两条路径。
以工业化带动与支撑城镇化。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带动与支撑力量,如果一个城市没有相关的支撑产业是难以聚集生产要素的,是难以发挥其辐射、吸纳作用的,所以,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通过工业聚集、土地确权等措施来加强生产要素的流动促进工业化的发展。同时,乡村工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在向城镇集中,通过其向城镇聚集,来吸纳更多的农民进入城镇,保证了人口城镇化的发展。
积极探索人口城镇化的发展。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我国当前城镇化的核心,甚至可以说城镇化就是人口城镇化。各地在发展城镇化道路中,均采取了相关的具体措施来推进人口城镇化。一种方式就是在农村实行户产分离,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完善各种公共服务及治理体系,从而推进人口城镇化,温州模式就是采取这种方式。另一种方式是通过扩展城市来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具体是通过农村土地、宅基地的确权,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通过这些权利换取社保,解决农民变市民之后的后顾之忧,如成都、重庆就是这种模式。
从整体上看,在经济转型、生态保护、产业升级、发展方式转变的各种内外压力之下,城镇化是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着眼点。党的十之后,中央明确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我国“新四化”的基本内容之一。因此,我国应该在当前城镇化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着力实现人口城镇化、土地集约化、工业城镇化及环境资源协调化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与路径。
新型城镇的建设模式与发展路径
全面推进农村财产的确权化与资本化。在我国当前的法律框架下,农村集体组织既是一个政治组织又是一个经济组织,作为政治组织,体现了法律上的“基层自治”,作为经济组织,农民是通过其“成员权”来分享集体组织所有的土地、资产。从产权的角度看,这种结构是不符合产权制度的基本安排,没有体现出产权所要求的清晰化、明确化的权利配置。作为农村集体组织其财产包括土地承包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各种集体财产经营权等,其中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是主要权利,包括宅基地使用权以及乡村工业、道路等非农用地使用权。村民作为一个整体在行使这些权利,只有土地承包权与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民单个享有。
在当前推进城镇化建设中,首要的任务是将农村的集体财产,包括耕地、宅基地及各种集体使用权明确到个体农户手中,采取合作、入股等方式,通过市场进行流转,从而农村资产按照现代产权进行资本化运行。鉴于我国目前土地、集体资产的特殊法律属性,可以设定转让、继承方式,也可以将这些权利与成员权、户籍等制度松绑,本着为城乡一体化、人口城镇化的目标,理清集体财产的权益与户口成员权之间的关系,为农民变市民扫清障碍。
第一,积极促进耕地流转,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在推进人口城镇化的过程中,农业人口会不断减少,因此,应该在土地承包权明确、清晰的基础上,建立土地承包权流转交易市场,促进土地的规模化经营。第一步是土地确权,只有稳定了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才能促进生产力及生产效率的提高;其次是在确权的前提下实现土地流转,这样既能解决长期以来外出务工农民土地荒废的局面,也能以流转为突破口,解决我国小农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产效率低,对抗农业风险能力不足的局面,有利于促进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从而更好地实现农业现代化。
第二,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交易机制建设。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包括宅基地、乡村工业用地、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用地及各种公益性用地。在推进城镇人口化过程中,鼓励农村社区化建设,积极推进集体建设用地的交易机制,发挥集体建设用地的最大效益。当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交易流转不同于耕地,应该建立不同的交易流转机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毕竟是非农业用地,在入市交易过程中,应该切实保障农户的宅基地使用权,在确权的前提下,在宅基地使用期限内可以按照市场机制流转,流转收益归农户所有;其他的集体建设用地,也可以建设相应的交易机制,促进集体建设用地的增减挂钩机制,当前深圳市正在试点该项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第三,通过农村工业聚集方式推进农村工业城镇化。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人口城镇化、提高农民收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乡镇企业工业布局分散,与城市工业的同质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加之多数是粗放式经营发展,对生态环境有较大的破坏性,严重影响了乡村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调整农村工业结构及布局,大力发展各种农产品加工及农村服务业,以此来促进农村工业聚集及农村工业的城镇化。在此过程中,对于与农村关系不大、联系不紧的工业企业可以迁往城市,与城市工业企业合并重组;对于发端农村、与农民联系较紧密的加工类企业或乡村服务业集中建设乡村工业园区。这样的安排可以与当前的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相联系,既解决了乡镇工业的用地保障,又能够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提供市场与收益。
全面实施完全化、均等化的城镇化建设模式。城镇化建设是人口、土地、工业三者协同发展的结果,三者不可偏废。长期以来,基于土地财政及行政主导的影响,土地城镇化发展迅速,但工业城镇化及人口城镇化发展缓慢,各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体制的约束下,工业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动力不足,大量农民进城之后难以享受同等社会福利。
第一,改革当前以户籍为基础的财权事权体制。我国的分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央财政的分配能力,但这样财权上移、事权下放的体制,导致了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对等,地方政府的财政自有所下降,影响了地方政府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能力。
在目前的财权事权体制下,上级政府甚至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就成为了很多地方政府除了“土地财政”之外的一项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无论是社保的财政补贴还是教育的财政补贴,无不体现出这点。但当前这种财政补贴的依据是按照“户籍人口”来确定具体的支付转移数额,因此,在人口城镇化的过程中,进城的农民由于户籍的差异就无法享有财税体制下的公共产品与服务。必须要改革当前按照户籍为基础的事权财权体制,应该实现以城镇人口实际数量来确定相应的财政转移支付,解决城镇户口之外的进城农民的公共产品与服务,从而享有真正纳税人的权利。
第二,改变GDP至上的经济发展方式。城镇化的目标与动力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的生活,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与经济收入。因此,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改变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不能以牺牲环境、资源及农民利益为代价来单纯追求GDP与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应该坚持人本发展理念,保证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与人文关怀。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应该注重发展城镇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农民进城后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需改变当前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方式,减少生产性公共投资规模,扩大消费性、公益性投资规模,为城镇的实际人口提供全方位的社会保障,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与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促进农民对城镇化的认同与支持。
促进大中城市与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城镇化是全面的、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大中城市与小城镇在地理位置、行政级别、自然禀赋、产业结构上有很大的不同,在定位清晰的前提下,要按照各自的条件实现大中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强现代通信、交通建设,发展城市圈,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区域内人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发挥各城市优势,发挥大城市的辐射作用,引领小城镇的发展。
第一,大城市应该发展高科技产业及高附加值的服务业。长期以来,由于体制原因,我国大城市往往是重工业的聚集地,在建设新型城镇化的道路上,大城市应该首先着力产业调整,积极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利用人才、技术等优势发展高科技产业及高附加值的服务业,为工业化的升级提供各种创意、设计服务,将原有的制造业向周边的中等城市及小城镇转移。这样既能解决大城市中的各种“城市病”,还能够提升大城市的产业辐射作用,当然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着力产业升级,对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制造业必须淘汰,不能将污染同时转移到中等城市及小城镇。
第二,中小城市应该积极发展现代工业及各种服务业。当前,我国的中小城市多实行的是粗放型产业发展模式及低成本的城镇化道路,导致很多中小城市出现了产业空心化,土地浪费较大及人口聚集不足的局面。
从城市化与农村城镇化协调的角度看,中小城市作为工业聚集与农业人口转移的首要地点,必须着力发展现代工业及各种服务业,从而加强人口与产业聚集。中小城市承担了大城市的产业转移,在大城市与小城镇之间能够起到连接作用,因此,在发展现代工业及服务业的过程中,应该着力于持续发展,解决当前产业空心化现象,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公共设施与消费性投资力度,解决农业人口聚集后的各种社会问题,以增加其人口吸纳与产业聚集的能力。
第三,小城镇应该积极发展农业加工业及农村服务业。在整体的城镇化框架体系中,小城镇是位居最底层,但从农村的架构上看,小城镇则是位居中间层,是联系城市与农村的中间地带。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小城镇的建设必须立足于农村,带动农村地区的资金、技术及人口聚集,积极发展农业类加工企业及乡村服务业,从产业链上延伸农业生产过程,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结构的转型,实现农工商一体化及农业现代化。同时,从农业发展的外部要素来看,小城镇具有地域优势,比较接近农村与农民,可以发展农业生产需求的服务业和农民生活相关的服务业。
生活在成都,你随时随地能感受到幸福的滋味。空气中弥漫的麻辣火锅味,公园里随处可见的盖碗茶,街道上现代与古代建筑的交相辉映。你看,那熙熙攘攘的春熙路、时光回忆的宽窄巷子、毗邻武侯祠的锦里、香辣的钟水饺、鲜美的龙抄手,还有高铁的飞驰、绿道的延伸,美景、美食、美文、美女……这些都如一朵朵盛开的花儿填满了人们的心房。
幸福好似寒冷冬天里的一缕阳光,温暖柔和;
幸福好似烈日当头时的一阵清风,凉爽清新。
2011,当幸福来敲门……
幸福故事一 成都,让上学变得不再困难!
时间:2011年3月初
地点:光华村街
人物:李大姐 成都本地人
李大姐今年35岁,有一个7岁的女儿,今年准备上小学。
说到孩子上学,李大姐打开了话匣子。在女儿还小的时候,她就听说了“上学难”的问题,当时李大姐很犯愁,上学是件大事,如何能让孩子上好学读好书呢?于是李大姐托关系托朋友开始为孩子上学的事张罗。
“当时我就考虑,可能要准备一笔钱拿去交入校费,因为毕竟大家都想让孩子顺利上学。”李大姐毫不掩饰当时自己内心对送孩子上学的急迫之情。
然而,可喜的事情发生了。在教育部官方网站上,李大姐看到《四川省成都市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全域成都”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将制定和落实县域内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办法,有效控制“择校热”,促进教育公平。
“女儿上学不再是我们头疼的问题了!”李大姐很是欣慰。
成都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的试点地区,总体目标是提升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度和城乡教育均衡度,择校热、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大班等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和解决,教育公平度和老百姓满意度有效提升。
到2020年底,城乡教育一体的现代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全域成都”城乡居民子女人人享有优质教育。
幸福密码:成都教育改革,推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学容易了。
专家解码:成都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光荣说,在成都市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大背景下,要努力打造优质师资队伍、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适合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需要的人才,为城市发展付出教育应有的贡献。
幸福故事二 选择成都,选择立体化的交通!
时间:2011年3月6日
地点:某咖啡馆
人物:小张 外地来蓉就业
小冯 成都本地人,在外求学工作多年归来
说到为何会选择成都作为自己创业奋斗的地方,小张兴奋地说,成都四通八达的交通让他选择了成都。一个城市只有交通发展了发达了,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这里工作,也才会有更多的机会。
小张是东北人,只能在春节期间回家过年,“回家方便吗?”记者问,小张笑着说,成都到东北的飞机有好几趟,所以每年他都会选择“飞回家”,省时又不贵。
成都的交通在近十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论是来自何处的朋友,不论选择汽车、火车还是飞机,都能最快速最便捷地到达目的地。
公交、高速、飞机、动车、高铁、地铁……一张密织的交通地图在人们的眼前铺开,无限延伸。
“我想再过几年,周末回东北,工作日来成都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了吧。”小张对此无限憧憬。
有这种感受的不仅是外地人,像小冯这种在成都长大,但到外地去了多年后想回家工作的大有人在。
选择回成都就业是小冯深思熟虑的结果。
2011年1月,成都到上海的高铁正式运行。据有关部门介绍,高铁的开通让成都到上海的行程实现了夕发朝至的愿望。不到15小时的车程让旅客充分感受到了成都交通运力的发达、方便、快捷。
“就是看到了这种变化,又听家人说成都动车、地铁都有了,所以我们这些在外的‘打工仔’有了想回家工作的愿望。”小冯说。
有了地铁,有了高铁的成都,让小冯再也按捺不住回家的渴望,义无反顾地辞掉了上海的工作回到成都。
小冯的选择是许多80后年轻人的选择。由于在外就业成本太高,“回到大西南”成为了他们的选择。“以前觉得在成都没得啥子发展机会,结果这几年成都发展变化实在太快了,所以我觉得回来工作是很明智的选择。”
幸福密码:动车、高铁都有了,行车时间缩短了,成都交通四通八达。
专家解码:成都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陈亮认为,成都作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主枢纽,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对外快速连接,打造西部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城乡交通共享,统筹城乡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城市便捷畅通,以公交为主导的城市交通系统信息智能高效。
幸福故事三 养老不再是个问题!
时间:2011年初春
地点:成都三圣乡红砂村
人物:邹阿姨 农转非户口
成都三圣乡红砂村联合二组的邹阿姨是第一批参加农民养老保险的村民。用她自己的话来说,现在居住条件好,道路干净,这些都是因为政府的政策好,让农民有了更好的发展前途。“比城里人还幸福,既赚了钱又享受了。”
其实邹阿姨如今真是和城里人没有任何差别。2003年,邹阿姨所在的红砂村实施政府征地,他们的身份也从农民变成了城里人。地被征了,以后怎么办?这是邹阿姨想得最多的事。这时,村委会了解了多数村民的担忧,开始挨家挨户走访,向村民们介绍在当时可谓是新兴概念的农民养老保险。
新事物的推行总会遇到许多阻力,何况是政府倒贴钱的事。不少村民很疑惑:“政府不可能做折本生意,是不是骗人的哦?”邹阿姨也拿不定主意,于是一个电话打到了远在云南的亲戚家询问,得到的答案是既然政府愿贴钱,你就试试嘛。于是,第一年村委会向外面公司借了100万来帮村民买社保,第二年,许多村民开始愿意自己买社保了。
如今邹阿姨已经领了4年的社保,每月能拿1000多元钱,而她又用这笔钱为还没到拿社保年纪的丈夫买社保。
“以前卖花是为了能吃上饭,现在卖花不再考虑吃饭问题了,考虑得最多的是如何过得更幸福。”邹阿姨的花店就位于三圣乡,据她估算,6年的时间赚了10多万。
锦江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杨海波副局长告诉记者,红砂村过去很贫穷,为推进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2003年锦江区率先试点并完善了农民养老保险,如今的红砂村再也找不到过去贫困的影子,村民们的生活越过越好,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
幸福密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享受成果实惠,老百姓负担小。
专家解码:成都市相关负责人介绍,2010年底前停止办理本市居民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综合社会保险,已有的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综合社会保险并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这就从根本上实现了城乡社保的公平。
记者观察 全心全意打造“幸福成都”
成都把民生作为政府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来抓,从教育、卫生、医疗、就业等各个方面齐头并进。“全域成都”、“成都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实践”等一系列概念的推出,更加有力地证明了成都政府将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全心全意打造“幸福成都”!
2011年的“两会”特别节目《小崔会客》,成都市长葛红林再次被请进了演播厅,畅谈成都城乡一体化改革的新成果,这是《小崔会客》就这一话题第三次将成都市的领导请进演播室。
这一期的话题主要围绕成都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居民的自由迁徙。而这项举措的实施还要追溯到2004年,7年的时间,让城市与农村居民不再有隔阂不再有距离,成都市打破了城乡二元体制,实现了城乡一体化。
就如2003年,锦江区为了促进城乡统筹,按照土地换社保的思路,以“政府引导、区乡组织、适当补贴、个人自愿、逐步推进”的原则,率先开始了农民养老保险试点。相关数据表明,截至2010年底,农保财政补贴累计已达到4637万元,参保率达到了75%。
成都的农村老百姓在离乡不离地的政策下,享受到和城市居民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从社保、医保到教育、卫生,失地农民现在可以享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生活负担轻了,感觉更幸福了。
幸福是个抽象而庞大复杂的话题,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受教育层次、不同世界观的人们对幸福都会有不同的理解。然而幸福又是具体而可触的,每个人都有相似的感受。
按照区委《关于开展"凝心聚力促发展,抢抓机遇创新业"主题教育活动的意见》要求,中心领导十分重视,要求农机系统干部职工在汉沽开发开放的进程中要当好排头兵,要认清当前形势,创新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制定合理措施,推进农机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为汉沽区的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特此,制定本《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适应*新区开发开放的新形势,围绕推进汉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农机化工作要树立更高标准,瞄准更高目标,追求更高水平,进一步增强农机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共商农机发展规划,共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为实现汉沽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二、活动内容
此次主题教育活动,要紧紧围绕凝心聚力促发展,抢抓机遇创新业,突出抓好五项内容:
1、树立新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破除旧观念,增强新意识,谋求新对策、创新服务手段。
2、实行新举措。按照发展跨越式、速度超常规、工作高效率的要求,进一步敲定农机发展方向,确定工作目标,谋划具体举措。
3、付诸新实践。坚持学做结合,立足办好农机的事情,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实践,组织农机干部群众攻重点、破难点、提建议、献计策,真抓实干做贡献。
4、创造新业绩。大力发展农机事业,为实现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建立和谐稳定的新农村。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开创农机化事业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5、展示新形象。在汉沽开发开放进展迅猛,环境面貌明显改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区稳定和谐,人民精神风貌健康向上的形势下,农机要以崭新的姿态和不断创新的精神面貌,展示农机新形象。
三、方法步骤
我中心从2月开始,集中5个月时间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具体步骤如下:
(一)学习动员(2月份)
首先,召开干部职工动员会,中心主任讲清主题教育活动的意义、方法步骤和重点内容,引导全体职工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排除干扰,自觉参加到教育活动中来。
其次,组织全体职工采用集中学习和自学等方式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市委九届三次全会精神,学书记来天津视察时的讲话和市委书记张高丽同志在市人大会议汉沽代表团的讲话,学习区委书记吕福春同志在区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和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政策措施,更加明确目标任务,迅速统一思想行动。
(二)查摆差距(3月初-3月15日)
认真对照市、区委有关部署要求,针对农机化工作如何适应汉沽开发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着重从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工作作风、服务意识等方面查摆制约和影响发展的突出问题。
(三)制定措施(3月15日-3月31日)
坚持更高标准,瞄准更高目标,追求更高水平的要求,紧密结合20*年农机工作要点,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的工作措施和创新招法。
(四)组织实践(4月1日-6月20日)
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激发创业动力,具体体现在抢抓机遇、打破常规、加快农机发展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创建平安农机活动,在农机中心兴起促发展、创新业、争一流的热潮。
(五)总结交流(6月20日-6月底)
通过现场会、座谈会等形式,认真总结本次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表彰在主题教育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人和事。
四、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