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建筑文化与建筑精神范文

建筑文化与建筑精神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8:3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建筑文化与建筑精神,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建筑文化与建筑精神

篇1

关键词:地域文化精神,建筑性格,历史

现代建筑中“以人为本”已逝去,过多地去讨论功能空间人性化也已成了多余,因为这些东西在浪滔之后已经深深赋予建筑本身。中国加入世贸后,给建筑创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使地域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1地域文化精神

1.1地域文化的内涵

尔今,在当代建筑理论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莫过于“地域性”和“文化性”,其实简单地说这两者本身就是统一的概念,本不需要将它割裂开来分析又分析。一句话,地域差异只谈文化差异。在特定的地域气候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文化是多元化的,是符合当时当地民族特性的,因此,长期以来,必然形成特定地域的特定文化,这样的结果就会产生不同的地域和民族在生活方式、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上是不尽相同的,建筑文化也是普遍遵循这个规律的。

1.2地域文化的外延

既是文化就会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地域文化也是如此,看不见摸不着,又实实在在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本身具有抽象性,因此,人们只能去理解它,体会它。

从更深层来谈,“文化”是为人们所接受且深深影响着人们行为的,单就广泛的人群而言,建筑审美也会因地域文化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为什么有些建筑是“公认”优秀的,这不仅仅靠建筑界人士就可以评判定位,最主要的还靠群众,尤其是那些每天抬头可看见或者与之密切联系的人们。

有人不禁会问:那他们对其有何标准呢?其实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种审美观念,一种不是与生俱来但又需要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的精神,会“指引”着他们,“影响”着他们。另一方面,建筑是服务于群众的,因此,优秀的建筑必然需要与“人群”产生共鸣,能够在精神上引起他们的感悟,激发他们一tL,灵深处的情感。因此,优秀的建筑同样应该具备一种地域文化精神。这就是地域文化外延,既存在于人们心底,又表达在建筑中的一种精神。

2建筑性格

通常在谈论一个人的时候,常常会说他是否有性格,有怎样的性格,或腼腆或大方,或开朗或沉闷。建筑也同样具有人的这些特征,或富有情感,或冷若冰霜。

建筑性格与建筑个性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建筑个性是讲求另类,构思新颖大胆,而建筑性格主要是说它内在的本质,有内涵、有品质,能够给人亲切感和深厚韵味的。然而这些正是当代身边建筑最缺乏的东西。

对于每个建筑作品,当他能够完整地实现矗立在你眼前的时候,它就可以拥有语言了,与周围的人群产生交流,是否能为人们所认可接受,那就看它的性格是否与人们的性格一致。

3地域文化精神与建筑性格

3.1感悟

中国的木构架的几千年的演变发展,在世人堪称是神化,而延续到今天,它却成了在众多建筑师看来是“落后产物”的敷生物种而妄自菲薄起来。更有些建筑师以为拼凑几个天井盖几个大屋顶就使建筑具有了民族性、地域性。这些简单、庸俗的东西,就这样充斥着人们的生活。

转贴于

很熟悉的日本文化,它的发展多是借鉴于中国,作为代表其建筑特点的“神化”建筑,以木构架和两坡悬山为特征,具有洗练简约的优雅的洒脱;再看日本的“枯山水坪庭”,也是将中国禅宗和中国造园艺术精神揉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上海金茂大厦是美国人设计的,汲取了中国古塔的神韵,不是简单的模仿,没有玻璃瓦,没有风铃但整个建筑却十分具有中国文化的神韵。

所有这些例子,都足以使那些标榜“地域性”、“文化性”的仿古或复古建筑相形见拙。

3.2呼唤

经济全球化带来巨大经济财富,同时也失去了许多宝贵的文化财富。西方文化的渗透和WTO的加入,外来的建筑文化更是充斥着整个建筑市场,“国家歌剧院”、“国家电视台”、“鸟巢体育中心”,以北京为首的,本是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历史名城,现在竟成了国外“知名”建筑师们的试验基地与练兵场。不禁会问,我国的本土建筑师哪去了?

其实就在身边,在低头,在沉默,殊不知还是这块土地,还是这些文化,就是无限智慧与力量的源泉,也正是抵制这些外来不良文化的有力武器,也正是发扬光大中华优秀文化的最佳时机。然而还是没有人敢站出来,只因为他们身上缺少了一样东西、一种精神——地域文化精神。

篇2

关键词:地域文化精神,建筑性格,历史

现代建筑中“以人为本”已逝去,过多地去讨论功能空间人性化也已成了多余,因为这些东西在浪滔之后已经深深赋予建筑本身。中国加入世贸后,给建筑创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使地域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1地域文化精神

1.1地域文化的内涵

尔今,在当代建筑理论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莫过于“地域性”和“文化性”,其实简单地说这两者本身就是统一的概念,本不需要将它割裂开来分析又分析。一句话,地域差异只谈文化差异。在特定的地域气候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文化是多元化的,是符合当时当地民族特性的,因此,长期以来,必然形成特定地域的特定文化,这样的结果就会产生不同的地域和民族在生活方式、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上是不尽相同的,建筑文化也是普遍遵循这个规律的。

1.2地域文化的外延

既是文化就会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地域文化也是如此,看不见摸不着,又实实在在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本身具有抽象性,因此,人们只能去理解它,体会它。

从更深层来谈,“文化”是为人们所接受且深深影响着人们行为的,单就广泛的人群而言,建筑审美也会因地域文化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为什么有些建筑是“公认”优秀的,这不仅仅靠建筑界人士就可以评判定位,最主要的还靠群众,尤其是那些每天抬头可看见或者与之密切联系的人们。

有人不禁会问:那他们对其有何标准呢?其实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种审美观念,一种不是与生俱来但又需要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的精神,会“指引”着他们,“影响”着他们。另一方面,建筑是服务于群众的,因此,优秀的建筑必然需要与“人群”产生共鸣,能够在精神上引起他们的感悟,激发他们一tL,灵深处的情感。因此,优秀的建筑同样应该具备一种地域文化精神。这就是地域文化外延,既存在于人们心底,又表达在建筑中的一种精神。

2建筑性格

通常在谈论一个人的时候,常常会说他是否有性格,有怎样的性格,或腼腆或大方,或开朗或沉闷。建筑也同样具有人的这些特征,或富有情感,或冷若冰霜。

建筑性格与建筑个性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建筑个性是讲求另类,构思新颖大胆,而建筑性格主要是说它内在的本质,有内涵、有品质,能够给人亲切感和深厚韵味的。然而这些正是当代身边建筑最缺乏的东西。

对于每个建筑作品,当他能够完整地实现矗立在你眼前的时候,它就可以拥有语言了,与周围的人群产生交流,是否能为人们所认可接受,那就看它的性格是否与人们的性格一致。

3地域文化精神与建筑性格

3.1感悟

中国的木构架的几千年的演变发展,在世人堪称是神化,而延续到今天,它却成了在众多建筑师看来是“落后产物”的敷生物种而妄自菲薄起来。更有些建筑师以为拼凑几个天井盖几个大屋顶就使建筑具有了民族性、地域性。这些简单、庸俗的东西,就这样充斥着人们的生活。

很熟悉的日本文化,它的发展多是借鉴于中国,作为代表其建筑特点的“神化”建筑,以木构架和两坡悬山为特征,具有洗练简约的优雅的洒脱;再看日本的“枯山水坪庭”,也是将中国禅宗和中国造园艺术精神揉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上海金茂大厦是美国人设计的,汲取了中国古塔的神韵,不是简单的模仿,没有玻璃瓦,没有风铃但整个建筑却十分具有中国文化的神韵。

所有这些例子,都足以使那些标榜“地域性”、“文化性”的仿古或复古建筑相形见拙。

3.2呼唤

经济全球化带来巨大经济财富,同时也失去了许多宝贵的文化财富。西方文化的渗透和WTO的加入,外来的建筑文化更是充斥着整个建筑市场,“国家歌剧院”、“国家电视台”、“鸟巢体育中心”,以北京为首的,本是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历史名城,现在竟成了国外“知名”建筑师们的试验基地与练兵场。不禁会问,我国的本土建筑师哪去了?

其实就在身边,在低头,在沉默,殊不知还是这块土地,还是这些文化,就是无限智慧与力量的源泉,也正是抵制这些外来不良文化的有力武器,也正是发扬光大中华优秀文化的最佳时机。然而还是没有人敢站出来,只因为他们身上缺少了一样东西、一种精神——地域文化精神。

篇3

关键词:企业;发展;精神支柱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2

一、关于职业形象与职场纪律

要树立企业良好的职业形象,首先必须严格遵守职场纪律。作为公益事业的污水处理企业,厦门污水公司把“安全生产、达标排放、优质服务”作为公司的经营宗旨,宗旨中的“安全生产、达标排放”诠释的是遵守职场纪律,而“优质服务”则是树立公司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职业形象的体现,这是公司全体员工的行动指南和努力方向。为了全面达成经营宗旨中的目标,厦门污水公司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不断规范和完善污水处理运行管理制度,积极推行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并努力开展技术研发解决实际问题,生产运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切实保证了污水处理安全生产和达标排放,为当地水环境保护和污染减排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职场纪律是打造和磨砺企业的一把利剑,也是企业展示和提升职业形象的重要工具。厦门污水公司在力争“安全生产、达标排放、优质服务”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不管是技术创新还是运行管理,都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树立了良好的企业职业形象。2011年7月,厦门污水公司当选为福建省城建协会排水和污水处理分会会长单位,成为福建省排水和污水处理行业的领头羊;2007年被福建省环保厅等四家单位授予福建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先进企业;2008年度被厦门市政府授予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被厦门市科技局授予“厦门市创新型(试点)企业”;2012年被国家环保部授予全国”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先进企业。

二、关于内外服务意识

在服务经济的当今时代,“服务”已经成为企业的一种核心竞争力, 是企业生存的命脉。优质服务,必须把文明意识、服务意识融进广大职工的血液里,自觉地表现在一言一行上。厦门污水公司在内外服务上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内提倡服务基层、服务一线。注重落实一线职工劳动保护工作;开展职工互助互济和补充医疗保险工作;在高温期间、春节等节日期间,深入基层慰问一线职工;组织一线职工进行定期体检、组织女职工妇检,并对健康问题的复查和治疗情况及时做好跟踪和回访;开展三八妇女节、六一节儿童联欢活动;做好困难、重病职工的慰问、看望和帮扶工作;重视职工食堂建设工作等,使广大一线职工安心一线、扎根一线工作。

二是对外积极开展社会承诺服务。污水公司依托厦门水务热线96303社会联动平台开展社会联动任务,2011年共接收处理社会联动任务914件,回复各类单62件,及时处置率100%,得到厦门市行风评议的认可。制定“三个一次”的管理制度,即对管理范围内的路面污水设施每48小时巡视一遍,对管理范围内的管网及附属设备、截流设施(设备)每半年至少检查一遍,对管理范围内的管网每年至少疏浚一遍,实现排水管道生产安全和环境安全零事故率。

三是对行业服务带动福建省污水处理事业健康发展。受福建省住建厅委托,主编完成《福建省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标准》、《福建省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实施意见》、《福建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和《污水处理工》培训教材;承担全省污水处理工和污水化验监测工培训工作,2007年至今共培训了423名合格污水化验监测工,培训了684名合格污水处理工。较好地规范了全省城镇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处置的建设和运行管理。

三、关于责任意识与工作效率

“责任”与“效率”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递进的关系,责任心越强的人,往往工作效率就越高。厦门污水公司早在公司成立之初就开始强化树立员工责任意识,一是组织内部培训,提高责任意识,邀请专家结合污水处理行业的特点,讲授职业道德和污水处理工作对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二是引导职工开展自我教育,提高责任意识,在全公司范围内倡导职工阅读《责任比能力重要》、《把信送给加西亚》等好书并进行心得交流活动;三是提倡“珍惜每一滴污水”,提高责任意识,要求每一位职工严格遵守岗位职责,保证生产安全稳定运行,保证每一滴污水达标排放。几年来,厦门污水在强化职工责任意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公司得以良好、稳定、健康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责任心是工作效率的根本动力,在责任意识建立的条件下,以制度促效率。自成立以来,厦门污水不断完善制度化建设,先后制定了《董事会章程》、《董事会议事规则》、《财务管理制度》、《薪酬管理制度》、《厦门水务中环污水处理有限公司项目招标管理办法》、《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试行)》、《厦门水务中环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运营管理责任制考核办法(试行)》、《项目经理管理办法》等。生产运行管理上全面推行《福建省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标准》,按照公司制定的《工艺管理手册》建立污水处理厂自检——排水监测站每天监督检查——水务集团水质部定期考核的日常水质三级管理机制,严格规范各污水处理厂工况运行管理。制定《设备管理工作标准及管理办法》,《设备安全操作与维护保养规程》规范设备管理工作,使设备管理标准化。制定《排水管理手册》和《排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从制度上规范排水管网维护与管理。从制度上规范职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四、关于科学计划与有效执行

没有科学的计划,再美好的蓝图也是空想;没有一支高效执行的队伍,企业发展从何谈起。

1.高标准,科学制定年度计划。厦门污水公司自成立始终坚持根据“全局性、效益性、平衡性、应变性”的原则,每年9月初就开始筹划第二年的年度工作计划,要求下属各污水处理厂结合实际从水质、水量、生产成本、设备更新改造、技术创新、经营、排水、建设、应急管理等方面制定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针对各污水处理厂上报的年度计划初稿,公司本部各部门必须对本部门相对应的项目逐一进行现场调研和核实,重点核定计划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经济性,并反复进行会议评审后形成讨论稿,再经公司党政联席会讨论通过形成上报,最终报公司董事会批准后再实施。使我们的年度计划既是科学决策,又切合实际,在保证生产运行的同时,使我们的资金使用价值达到最大化。

2.重考核,保障计划的有效实施。首先,依照年度计划设立工作目标,并将目标进行逐级分解,每一个项目责任到人;建立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职工绩效工作挂钩,保证工作计划得以有效执行。严以考核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制定考核办法,坚持秉公考核。厦门污水制定并严格按照《厦门水务中环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运营管理责任制考核办法(试行)》,每月、季度从生产、设备、排水、综合、财务、党政工对各厂进行集中考核。对于违规违章行为的扣罚,注重调查了解,以理服人,用事实说话,不妄下结论,确保考核工作公正公平、合情合理。对存在的问题,绝不姑息迁就、不了了之,而是采取考核扣罚、下达整改通知单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进行处理。

二是加强沟通,齐抓共管。结合规定的考核内容,注重加强与公司所属各单位的交流和沟通,尊重被考核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合理要求,把公司规定的考核项目和被考核单位内部制定的工作程序等有机结合,综合考核,通过考核改进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三是发扬民主,公正考评。对工作考核嘉奖、处罚的评定,通过召开考评会议的方式,公司分管领导和考核小组全体成员共同参与,由来自各职能部门的考核小组成员分别通报每月各自的考核结果,经过共同讨论,最后研究确定,并且会后形成每月综合考评意见,将嘉奖、扣罚事项和结果向被相关单位进行通报。

五、关于团队精神和进取精神

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构建有污水处理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凝聚全体职工力量投身企业发展,公司倡导树立团队精神和进取精神。团队精神和进取精神的建立,使厦门污水公司这个9年多的老企业焕发新颜,初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团队优势。

一是注重学习型团队建设。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为主要内容,大力营造学习的浓厚氛围。坚持实施“三层”培训机制,在全体职工中经常性地广泛开展“读好书”活动,如今年开展的《 CCTV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和《新形势下雷锋精神学习读本》两本书籍和读书交流心得活动,公司全体职工学习的过程就是团队成员思想不断交流,智慧之火花不断碰撞的过程。公司注重沟通,团队领导不仅仅是授职工以鱼,而更注重授以渔,使职工不仅要做正确的事情,而且学会如何正确的做事,并把职工的学习效果纳入了各阶段考核内容,使学习成为污水处理公司团队亮丽的一部分。

篇4

文化建筑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给友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情调和乐趣文化建筑的环境是围绕建筑主体概念而专门设计的表现形式和载体,对构建具有高艺术价值的文化建筑具有重要意义随看现代艺术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对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要求审美越来越高。

1基本概念

1.1关于审美

市美、是客观存在的感受和体验,它更多来源于人们的心理话动,同时受到客观囚素的制约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产物,在其作品创作中,市美话动既有助于设计者从更广泛的角度去深化作品,同时又叫一以辅助他们更准确的把握受众的心理,使创作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达到其“天人合一”艺术效果

1.2文化建筑

文化建筑属于公共建筑,是人们日常生话和进行社会话动小叫一缺少的场所。文化建筑包含的类型较多,常见的有展览建筑、文教建筑、纪念建筑、演出建筑及特定环境的风景建筑等等。在西方国家,文化建筑甚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文化建筑越多,或者建筑水准越高,就说明这个国家的文化经济水平越高。如今,文化建筑的类型越来越多样化数量也旱现出小断增加的态势(见表D}

1.3文化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

文化建筑的设计是功能一艺术一技术的空间组合,三者应达到高度的统一。优秀的建筑设计小能脱离总体关系孤立地进行,应将它融入特定的环境之中去考虑。

(1)在建筑设计的环节中,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是以环境来作为衬托,结合整体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与相应的标准,通过物质手段的辅助以及美学原理的分析,从而创造出能够满足当下民众物质文化生活的室内以及室外环境。

(2)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不仅仅可以实现文化建筑的基本使用价值,还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体现环境氛围以及建筑特征等精神层次的要素和特征。

2文化建筑的审美特点

2.1审美主体的大众性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民众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因素日益凸显。在一定程度上说,环境艺术设计正是传达与弘扬了这种大众文化。在社会文化民主化、价值观念多样化、公众需求多元化的现今时代,文化建筑应当为民众不同的文化需求营造新的空间以及创造新的形象。“一切都是艺术”,文化建筑应该是把日常生活当做文人景观,拥抱大众生活,倾力展示人类与环境的见证物场所。文化建筑以及室内外环境应该是易于接近与理解的、能为民众自我学习提供服务的、可以促进文化传播的公共交流“论坛”的理想模式。基于审美主体的大众化,文化建筑依靠自身的公共文化特性来吸引民众的眼球,从而把自己打造成公共文化中心。

2.2文化传达的模糊性。

信息具有限制性与非限制性之分的特点。限制性信息可以用精准的言语来描述;非限制性信息具有不确定性,它需要用感觉来体会,只能依靠比较含糊的言语来描述。然而,环境艺术设计所要传播的文化信息正是这种模糊性很大的非限制性信息,当其表达不清楚的时候需要人们去修缮和联想。所以,不管是接收到的信息量,还是接收到的信息内容,都因每个人的感受不同而有所区别的。由于室内外环境设计主要是对人与建筑关系进行研究的学科,一方面人自身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拥有许多的模糊性思维,难以用精准的言语来描述;另一方面室内外环境设计学科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复杂性越高精确表达的程度就越低。所以,人们不能对所传播的文化信息一点一点地仔细思考,而只能抓住其中的主要部分。

2.3审美知觉的直观性。

在这视觉传达时代里,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通常以“视觉”为文化传达的存在基础,又因为在人类所有的感官中只有视觉与听觉属于认识性的感官,所以视听有别于其他感官形态,它能够直观有效地把握世界,领会其含义。更深一层讲,在人的视听感知中,视觉比听觉更具有优势,因为它不仅仅具有感知和理解的直接性,而且还能跟图像与形象紧密相连。由此可以把视觉与听觉的关系转变为视觉-图像与听觉-语言这两层关系。换言之,相比听觉,视觉具有图像对语言的优势。

3文化建筑环境设计中的审美要素

3.1比例和尺度

比例是建筑物整体与局部或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在空间中体现为长、宽、高之间的比值。建筑环境形式的比例是一种重要的审美要素。根据审美经验,建筑物环境的形式比例存在相同比值关系的时候,整体感觉更和谐,更具有美感。尺度是指建筑环境给人感觉上的大小印象。尺度与建筑物的真实尺寸大小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但尺度与比例并不完全相同,审美原则的尺度是一种基于建筑物环境大小而产生的感觉。文化建筑设计中比例和尺寸往往密切相关,在进行环境设计的时候,应当反复推敲比例和尺度的大小,选择最佳值和最合适的搭配,提升文化建筑的美感。

3.2均衡与主从

均衡是指在设计的空间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平衡关系。在自然界中,相对静止的物体能产生视觉上的平衡感,在文化建筑的环境设计中,这种平衡感符合安全的原则,也能达到整体的审美要求。主从与均衡看似相同,其实存在很大区别。主从体现的是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区别,即各组成要素在整体中所处的地位与所占的比重对整体效果的影响。主从设计可以有效避免设计作品松散和单调的现象。建筑设计中,主从和均衡往往也是相互联系的,过于注重均衡则无主从,过于主从则失去均衡。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全面考虑均衡和主从产生的审美效果,从平面与立面、外部环境与内部空间、从局部到整体等各方面处理好主从与均衡关系,力求取得完整统一的效果。

3.3反复与韵律

反复是指以相近或者相同的构成单元按固定的规律出现。反复的设计效果体现为组成要素有节奏和秩序出现的美,一目了然,易于辨认。韵律是指形式要素引起视觉和心理上的律动效果,例如光线、色彩、材质、造型等合乎某种规律时给人的节奏感。反复和韵律并不相同,反复一般是某一要素简单重复出现,而韵律具有极强的连续性和条理性,但是二者都是最基本的构图原理,也是中国古典艺术中流行的构图方式。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合理采用反复和韵律的构图方法,注重简单重复和韵律变化,能使文化建筑设计作品产生生动、活跃、协调、富有节奏的美感。

篇5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大学精神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这一要求,对于新世纪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前瞻性的意义。高校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强有力的阵地,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就要更要注重和坚持培育能够具体反映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质性要求和个性化特征的大学精神。从根本上来说,培育大学精神就是提炼大学的核心价值观,从而构建和谐向上的的校园文化。

一、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深层表现

大学精神, 是一所大学所拥有的相对稳定的群体心理定势和精神状态, 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的最富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 是一所大学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及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大学精神是大学优良传统中最宝贵的部分, 是大学历久弥新的动力和源泉。一所大学的形象、特色、风格和水准, 举足轻重。大学精神具有驱动、凝聚、熏陶、评价和规范之功能。作为一种动力源泉,是一种无形资产;蓬勃向上的大学精神一旦形成,便会在教育工作中起到积极励志、摆正心态和行为规范的作用,对于呈现和维护一所大学的形象、特色、风气和水准至关重要。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北大之创新,清华之严谨,南开之笃实,浙大之坚韧”,便是长久以来形成的百年名校所特有精神底蕴。这些经历岁月长河积淀下来的大学精神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同时更担负着传承时代精神灯塔的的使命。

大学精神既延续着了历史的足迹,又彰显了现在的发展,更开拓了未来的蓝图。其本身具有一定动态延展性,体现在在继承的前提上的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大学精神不是简单的继承归纳,更为重要的是开拓创新,具有自我修正、自我调整和自我变革的能力,为学校的生存发展大计提供着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因而,大学精神,对于我们来说,不仅要仅仅局限于继承和传播,更重要的在于对新时期大学精神的培育和建设上下功夫。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培育大学精神为导向

大学是一个具有自身物质的文化机构,他区别于其他学校最本质的就在于其内在的大学文化精神,大学的精神、大学的文化氛围和底蕴是大学的灵魂,大学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就在于建设大学的精神。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与否,极大的反映了一所高校的发展前景和发展内涵。大学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的本质要求。教育是一项基础性、先导性、利在千秋的事业,这项事业必然要求有强有力的、历久弥新的、积极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为支撑。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学都有其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的学校精神,如果一个大学,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精神,就像国无国魂、民无民志,也就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未来发展也一片混沌迷茫。大学之道,在于传道,授业,解惑。大学文化的历史是教育史、学术史,更是心灵史、精神史。大学不仅传承着学术延续,更展示着一种情绪,承载着千万学子的梦想和激情。大学的精神是内敛的,“君子务本,其命维新。”大学精神维系着大学的前途命运,大学精神影响着大学教书育人功能的有效实现。大学精神之于大学如同民族精神之于民族、时代精神之于时代,举足轻重。

大学精神引领着大学生对社会的认同和对价值取向观的取向。大学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大学精神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为社会文明提供典型示范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首先是前瞻性,始终走在一个时代的前沿;二是理想性,是青年学子梦想起飞的阵地。大学的创新精神为大学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如果说大学文化的影响力是全面的、显而易见的,那么大学精神的引导则是深层的,独特的、持续的、历久尔新的。目前,高校愈发注重自己大学精神的构建。大学的精神诠现着一个的精神底蕴,,工程学院校训为“明德致远,笃行务实”;这正是我们学校的大学精神,他不断的激励着工程学子努力拼搏,奋发有为。现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愈发的注重通过塑造自身的校园精神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一所高校影响力越广,知名度越大,其发展的空间就愈广,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就愈大。目前,高校都已经意识到、大学文化、大学精神的重要性。,在宣传招生和扩大对外影响的同时,不但介绍自己的学校概况、专业方向、师资设置的同时,更加重视介绍自己的办学特色、教育理念、文化精神、培养目标和大学价值观等。事实证明,有独特校园文化的大学精神可以提升高校的声誉和影响力,为高校的和谐健康向上的发展营造良好健康的学术环境,培育大学精神已刻不容缓,培育大学精神已然成为推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三、立足高校实际,提升大学文化,培育大学精神

大学文化是高校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充满蓬勃向上气息的先进文化、向上文化、前沿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具有旗帜鲜明的文化特质。高校文化建设的内容多种多样,但其核心内涵体现在大学理念、大学精神等价值观的构建上。只有这样,大学文化才能凸显其强大的育人功能和不同于其他文化形态的特质。大力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培育独特的大学精神,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一)坚持弘扬大学精神与提倡大学文化多样性相统一。弘扬大学精神,就是要时刻坚持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大学文化信仰,着重开展以弘扬时代精神、培育时代精神为核心的主题文化教育。要面对青年学子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全方位多视角的开展教育活动。由于高校生活的主体青年学子来自祖国四面八方,性格迥乎不同,各种类型的人交织在一起,决定着其精神层面的需求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同学们对自然、、理性、学术和社会的追求,理应在高校校园文化的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有所体现,同时,高校应多渠道、多角度的给予充分的支持和肯定。只有这样才能培育良好的大学精神,从而使一切有利于高校发展和师生共同进步的行动得到支持,理想信念的追求得到肯定,从而使各种人才和智慧充分涌流。

篇6

【关键词】企业文化;精神文明;相互结合;实现“中国梦”

在新的时期,新的挑战下,应通过合理、科学的方法和途径,将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效结合起来,从而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的确,如果把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并从宣传和党建的角度深度剖析其内在意义,不仅能增强工作的感染力,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而且还能保证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性。

1.企业进行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的重要意义

企业文化在企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对经营管理、企业形象、员工思想品德和企业精神起到规范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起到价值导向与凝聚人心的作用。

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文化建作为企业价值的载体,在进行结合时更能激发企业活力,所以进行两者的结合意义重大。

1.1两者结合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在过去很长的时间内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随着我国企业体制改革到的深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引入,使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得到了加强。但这项工作要一定得落到实处才能彰显其现实意义。企业文化既包含物质文明的东西,也包含精神文明的东西,它是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精神文明建设与之相融,可以在企业形成良好的内部氛围,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并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更好地促进企业的生产活动,体现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实效性。

1.2两者结合有利于增强企业感染力。

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会营造良好的精神文明环境与氛围,加上企业文化的四大功能:导向、规范、凝聚和激励,就能发挥出强大的感染力。企业文化指的是指在营造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并为全体员工所信守的内部文化氛围,作用在于增强员工的使命感和自我约束能力,因此将两者结合有利于增强企业文化的感染力。

1.3两者结合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培育与塑造。

近年来,从企业的管理实践来看,员工的积极性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收入与福利,二是精神层面的个人成长与满足感。在当前企业发展的背景下,要加紧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理念,以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和创造能力。因此,企业文化的塑造也是生产力得以提升的途径。当前的企业文化中更应该宣扬这点。

2.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新闻宣传

新闻宣传作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应该大力予以支持,在宣扬企业文化的同时也引导企业的价值观念。新闻宣传在建立企业文化中的作用不可小视!

2.1加大宣传力度,引导企业价值。

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基础,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企业的价值观是通过群体性的认识和文化氛围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制度、规范等硬性手段来实现的。为了使得广大员工对企业的价值观有深刻认识,牢记于心,主管部门应该想办法通过各种途径加大企业文化的宣传工作。可以通过橱窗、海报、电视台等途径将企业文化宣传出去,从而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每个员工的心中,达到耳熟能详的的效果。

2.2提升企业形象,增加社会影响力。

企业精神文化建设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与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人的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它包括企业精神、企业风貌等内容,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结,是企业物质文化的升华,其建设情况直接决定着企业文化建设发展情况,这充分说明了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3.将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文化进行有效结合的措施

3.1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文化的结合,必须找准两者的切入点,形成凝聚力。企业发展取决于企业行为的正确,从根本上讲又取决于指导思想的正确,这就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它是企业文化的基石。因此,塑造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文化有效融合的切入点。这种核心价值观,在当前和谐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时代背景下,就是要坚持一种以人为本的企业发展战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的发展局面,不断提升企业文化和两个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形成企业发展的向心力。

3.2找好工作着力点,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文化的有效融合落到实处。这就需要找好工作的着力点,从而发挥出两者融合所产生的凝聚力。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两者的融合目标在根本上就是表现为企业精神的塑造。企业精神是企业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一面旗帜。落到实处,就是要大力倡导“主动服务、全员服务、文明服务”的理念,使“创新、求实、拼争、奉献”的精神日益成为广大职工的自觉行为,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成为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丰富源泉、凝聚企业职工的力量,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3.3两者结合需要健全的企业制度和严明的纪律作保障。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的有效融合,首先依赖于健全企业制度和严明纪律。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以及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培育工作都牵扯到每一个员工的切身利益。只有严明纪律,才能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促进和保证改革的深入发展,实现企业健康向前发展的最终目标。

4.务必将“中国梦”与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相结合

当主席提出“中国梦”三个字时,“中国梦”就已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同时成为当下的热门词汇。确实如此,“中国梦”承载着中华民族几百年来的执着追求,其中包含着无限的爱国热情。结合现阶段的精神文明建设,在提出“中国梦”的同时,应该结合现阶段形式,将两者理性的结合起来。在培养员工的精神文明时,结合“中国梦”的实现,应该为广大员工提供平台,认真学习这三方面的精神。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充分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文化进行有效的结合,并以此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需要我们切实去执行的一个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宅院建筑;意象化;精神;存在

目前,中国政治经济在飞速发展,各个城市中的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建筑设计正欣欣向荣。用外国人的眼光看,中国大陆现在就像一个大型的“建筑工地”(之所以说它是建筑工地,因为在各个城市都可以看见的事情,即将古建筑或认为不符合现代审美观念的建筑拆了又重建,其对地域文化的破坏,以及浪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就不言而喻了。)其实在所谓城市建设的中,已经对传统文化破坏殆尽了。有些蕴含中国历史文化和精神的传统古典建筑,受到现代社会建设的强烈冲击。

1.何为建筑的基本精神?

中国古代建筑既是一种物质实体,又是一种营造行为。总结明代宅院建筑具有三大精神:天人合一、时空互渗、技艺相成。这三个方面贯穿于中国古人的生活与建筑的始终,以南北不同的形式不同的理解融于人的思想、情感、行为等各个层面中,从而使明代宅院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乃至世界建筑史上呈现出独特的艺术,为世人所惊叹。

(1)天人合一的精神。古代宅院建筑的天人合一的精神主要内涵表现在:自然的天与人的合一;信仰的天地与人的合一;德行的天与人的合一;天道与人的合一。[1]天人合一的精神在宅院建筑的各个细节中都有体现。如屋顶因物质实用功能使天空被遮蔽,人天相分;而明代宅院建筑中的天井,同时具有通风、采光、排水的功能,被称之为古代宅院建筑中的“眼”,又将人的生活空间与天、自然相连接。屋脊两端的兽瓦、翘角上嘲凤、瓦当山的纹饰(树木、花纹、卷云、鸟兽等)等是自然物的直接描绘。如在山西晋中一带,大量明时期的民居建筑——有曹家大院,常家大院,乔家大院等。我们得知古人对文化传承,对自然地尊重,对宅院建筑的重视程度,来表达内心世界观与情感。[2]

(2)时空互渗的精神。即时间空间化和空间时间化。古代宅院建筑者为了拓展时空,以寄寓历史、地域、人文的烙印,以此铭记彼时,以此地铭记彼地,是使时间与空间相互渗透,从而在感性的形态中增加时空容量。空间的时间化和时间的空间化存于中国古代文化中,同时也存在明代宅院建筑文化中。在明代宅院建筑里,空间与时间是生命不受外物约束的感性存在氛围,时间是非虚的,主体性与世间万物相联系的过程。这种时空互渗的意象化存在,让人充分认识到古建是会传达充分意蕴的活化石。

(3)技艺相成的精神。技艺相成指的是宅院建筑的承建者内在精神和行为的意义所在,是充分表达建筑内在艺术的创造论。明代的匠师们具有相对的意象空间,有相对浓厚的主体性取向,文理互通。主要表现在:园林建筑的兴起和宅院理论的繁盛;宅院建筑慢慢倾向于工艺化。此时物我意象蕴含于山水庭院中,庭院建筑的装饰精致、施工精细、工艺纯熟,是当时历史人文背景在技艺意象化的表现,是一种创造 ,是既符合规律性又符合目的性的时代特点。

与西方建筑文化不同,中国古代宅院建筑包括明代时期的宅院建筑,通过不同历史时期,逐步形成独有特点。宅院建筑从始至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精神、意象化的时空互渗精神、技艺相成的精神,一直秉持自身的内涵与神韵,屹立于东方建筑文化乃至世界建筑文化史上。这也是明代宅院建筑的艺术价值所在。

2.建筑中的传统文化语言的表现

在一定历史人文背景下,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语言。面临这么强势的外来文化,处于弱势的地域文化,如果缺乏应有的自信,迷失发展方向,丧失内在的活力,会在现代建筑趋势中逐渐丧失创造力与影响力。失去建筑的基本原则,任意践踏中古传统文化,藐视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发展,放弃对历史文化内涵的探索,将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相孤立,这是一种顾后而不瞻前的愚蠢行为。[3]

我们应着眼于未来,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相结合,创造新的建筑语言。

(1)将现代建筑审美要求与地域文化的完美结合

(2)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设计相结合

(3)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专业知识相结合

成功的建筑就不会拘泥于现代建筑或国际主义建筑大的牢笼,中国建筑师应该热爱并熟悉本土文化,吸收与升华中国古典宅院所蕴含的意象化,有机融合现代设计理念,从而做到既传承中国建筑文化,又符合现代人对住宅的基本要求。

3.古代建筑在现代社会存在的危机感问题

明代宅院建筑是中国建筑文化和艺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随着大规模的城镇改造,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化财富在中国以惊人的速度减少,淹没。顿时我们有一种“紧迫感”、“保护感”。 失去建筑的一些基本准则,漠视中国文化,无视历史文脉的继承与发展,今天我们能做的:就是加强学习并研究建筑文化,从而掌握古代建筑文化,肯定古代建筑蕴含中国文化的重要性;用实际行动,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力量,将其保留下来。

对于现代的建筑设计师,在面对如此丰富内涵的古建文化,即将离我们越来越远,甚至丢失的情况下,这时候我们是否应该找回对自身文化的自信,重视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学习?我们是否可以从传统的和民间宅院建筑中找到更加智慧的方式?我们是否可以从传统建筑宅院文化中找到灵感,打破城市与乡村的建筑的隔阂?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审美相结合。通过学习明代北方宅院建筑,是可以从中找到灵感,取其精华,以理性与智慧的方式和现代设计元素组合,创造有属于本国传统文化痕迹,又能与世界接轨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宅院建筑。就从明代时期南北以不同形式来展现不同的思想、情感与行为的宅院建筑开始,细细品读他们给我们带来的艺术享受与启示。

结语

现今,我们应建立新的价值观,继承吸取祖先留下的建筑文化,积累发展的力量,创造发展的条件,找回对本土文化的信心,寻求地区自身的优秀建筑文化的发展;在对传统建筑文化的深入剖析和思考的同时,还需看到世界现代建筑的发展,同时也需追求地区文化的保护、再生和创造。在全球化进程中,学习汲取先进的科学技术,创造全球优秀文化的同时,对本土文化要有一种文化自觉的意识、文化自强的精神。总之,在现代建筑设计中,通过吸收本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从中获取灵感,以更加智慧的方式组合,运用到现代建筑中,使现代建筑既具有历史感,又具有时代感与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

[1]李宗桂. 中国文化概论 [J].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988

[2]张葛. 我国传统建筑亮化设计中的文化意蕴[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3)

[3]侯斌. 传统文化符号与建筑设计浅析[J]. 中国建材科技. 2009(2)

篇8

本文作者:李岳川工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近代广东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唐孝祥教授及其硕士生发表的一系列著述和学位论文为代表,在研究对象上集中在广东的三大侨乡,主要包括唐孝祥《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2003)、赖瑛《兴梅侨乡近代建筑美学研究》(2005)、吴妙娴《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朱岸林《近代广府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下面本文就这几部著作和论文进行详细的评析。唐孝祥的《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是一部从建筑美学视角对近代岭南建筑文化进行剖析的理论佳作,作者吸收和借鉴了现代美学和建筑美学的理论成果,在生存价值论的哲学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建筑审美文化机制的四层次说和建筑适应性理论,以此为理论工具,作者对近代岭南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进行了框架式的探讨。在论证岭南三大侨乡建筑审美文化机制和建筑适应性的基础上,《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进一步提出了“文化地域性格”这一颇有启发意义的概念,用来概括广东侨乡的建筑审美文化精神,作者总结道:“从文化地域性格看,五邑侨乡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强烈的时代性和独特的文化性”①、表现出“鲜明的开放性特征、兼容性特征和创新性特征②”;兴梅侨乡“聚族而居的居住模式反映了对传统儒家文化的认同和持守……形式多样的客家侨乡建筑充分显示了对自然、社会和人文的高度适应性……建筑选址的风水观念反映了客家侨乡对建筑环境的审美选择”;而潮汕侨乡建筑则表现出“博采众长的开放品格”、“经世致用的商业意识”、“精雕细刻的炫富心理”③。可以看出,相较于现有的侨乡建筑研究文献,《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表现出了相对宏观和系统的视野,它不局限于对某种单一的侨乡建筑风格进行描述,而是采用普遍联系的方法,论述了不同区域、不同建筑现象背后的共同的文化驱动力,以及受不同历史地理条件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影响,不同地域侨乡建筑的发展所表现出的不平衡性。总的来说,《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对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特征的概括是框架和要点式的,它为建筑美学在侨乡建筑领域的研究确立了方向,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法。其方向即是坚持主客体相互契合的辩证思路原则,而方法则可以概括为反映建筑审美标准辩证性的审美文化机制四层次说和建筑适应性理论。在唐孝祥教授指导的三篇硕士论文中,这些原则和方法被遵循和应用,使得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赖瑛的硕士论文《兴梅侨乡近代建筑美学研究》(2005)主要从审美文化背景、审美属性、建筑美的表现形态、审美文化个性几个方面来论证兴梅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在审美文化背景的相关章节中,作者将兴梅侨乡的文化精神概括为:“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价值取向,慎终追远、重本溯源的宗亲观念,自强不息、无私回报的文化心理”④,这是该文对主体审美文化心理的概括,而在客体方面,除了对自然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的一般性探讨外,该文主要概括了兴梅侨乡建筑人文适应性特征,即“重贵轻富的价值取向,趋吉避凶的艺术追求,进退两宜的文化心理”⑤,以及建筑美的表现形态,即“千姿百态的建筑样式,礼乐相济的文化意境,独具一格的环境模式”⑥,最后。根据主客体相契合的原则,作者概括了近代兴梅侨乡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即“尝试性的文化开放特征,恪守传统的美学特征,基于堂横屋的建筑性质特征”⑦。朱岸林的硕士论文《近代广府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在论文结构上和赖瑛的论文基本相同。主体方面,该文将近代广府侨乡的文化精神概括为“重商崇利、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开放融通、博采众长的文化心理,恋祖爱乡、实业兴国的民系观念”①。客体上,广府侨乡建筑的人文适应性特征被概括为“积极主动的开放品格,汇通中西的融合思维,勇于创作的创新精神”②,在建筑美的表现形态上,该文主要从建筑造型、建筑意境、建筑环境三个方面做了一定分析。吴妙娴的硕士论文《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比起前面两篇论文有了一些新的视角,主要体现于该文对侨资与侨乡建筑发展关系较为系统的探讨,该文总结了近代潮汕华侨投资的一些特点,包括投资房地产业比其他行业利润更有保障;地区城市人口增加,有发展房地产业的需要;以及传统心理和市政建设对房地产业的推动等。此外,该文也同样从主客体角度概括了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主体上,潮汕侨乡的民系精神表现出:“尊儒重商、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团结自强、博采众长的民系心理,微观技巧、经验直观的思维方式,精美细致、雅俗共赏的审美理想”③,在客体上,潮汕侨乡建筑的审美属性表现为:“因地制宜的地域性,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内涵深厚的人文适应性特征”④。总结来说,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表现为:“(城乡)建筑形制发展的不平衡性,建筑技术的务实性及建筑装饰的炫耀性”⑤。前者来源于“潮汕民系保守与开放的二重性心态”⑥,而后者则“体现了潮汕民系务实与虚荣的矛盾心理”⑦,“这种矛盾心理深刻地反映了潮汕文化中儒家主体文化与海洋性文化的抗衡,同时体现了经验性文化及商业文化在潮汕近代建筑上的影响”⑧。以上三篇硕士论文以《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所建立的建筑美学理论为指导,深化和拓展了广东三大侨乡的建筑审美文化研究。由此我们得以更加全面的认识广东各地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如广府侨乡建筑的崇商重利、积极主动的开拓创新;兴梅侨乡建筑的重贵轻富、恪守传统与尝试性的文化开放;潮汕侨乡建筑的尊儒重商,微观技巧等。若对三者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其各自的审美文化特征正是地方乡土文化、儒家主体文化、西方外来文化三者博弈之下的不同结果,由于华侨群体的建造行为正是他们在中西文化抉择中自觉与不自觉的一种心理反映。是抛弃传统的建筑观念,对西方建筑文化全盘接收,还是兼容并包,择善而从,这并不是一个单项选择,不同地域的华侨群体生存方式不同,价值取向也有所不同,由此产生多样的侨乡建筑风貌。

尽管现有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总体来说该领域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作为审美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研究仍较为薄弱。主体审美心理没有客观的测量标准,华侨往往也不善著述,因此对其界定只能依靠对主体行为和建筑现象的解释。但现有研究往往从建筑现象做宏观的文化精神的概括,而对主体的社会构成,以及主体行为缺乏清晰的分析。第二,对于侨乡建筑文化地域性格的概括缺乏建筑学的特征。诸如“开拓创新”、“尊儒重商”等形容事实上是建筑反映出来的主体精神,这些精神特征不仅见之于建筑,也反映在服饰、家具等等其他物质资料中,而建筑本身的审美文化特征应当更加类型化。这方面研究的缺失实际上反映了对主客体联系认识的断裂。第三,关于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文化地域性格与经济、政治、思想等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现有研究还较为表面化。社会经济政治对于建筑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这种影响如何参与到具体建筑形态的塑形过程中去,这是研究的难点之一,也是现有研究往往回避的问题。第四,现有研究较为忽视侨乡建筑审美文化与侨乡社会变迁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说,虽然他们认识到侨乡建筑文化是文化冲突和融合的结果,但仍然使用相对静态和孤立的视角来考察建筑现象,而忽视其动态和过渡性的审美文化特征,以及其在整个建筑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五,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现实意义还有待深入挖掘。侨乡建筑是中西建筑文化体系冲突、分化、整合与调适过程在民间演进的生动实例,与当代世界建筑文化多元融合的特征具有相似性,但鲜有研究讨论近代广东侨乡所发生的建筑文化适应现象对当代建筑创作的借鉴意义。

解决以上学术缺憾的关键在于,寻求某种视角,或是某个概念,或是某种方法,来统合主体与客体,以及各种学科视野。正如唐孝祥认为,“美学的学科边缘性和建筑美学的边缘交叉性质,决定了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研究在对象上的复杂性,在目标上的多样性和在方法上的综合性”①。这一观点对于广东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研究也同样适用。但是难点也出现在这种综合性的研究方法上,即如何将传统的建筑学重客体的研究倾向与主体研究结合起来,以及如何将传统的建筑学重现象的研究倾向与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视角结合起来。从而解决现有研究中各种视野和方法表面化和缺乏联系的问题,这里,我们试图引入“空间”概念作为建筑审美文化研究中联系主体与客体,建筑学与其他学科视角的一条桥梁。这里的“空间”不是单纯的建筑学意义上的空间,而是表现为多学科交叉视野的重合点。在社会学中体现为空间社会学,在经济学中体现为空间经济学,在心理学中体现为环境心理学等,空间概念的不同层面为各学科视角的研究提供了互通的渠道,近代广东侨乡社会处于空间转型的历史阶段,传统空间模式被逐渐消解,新的空间模式开始扩张,这是其建筑空间、经济空间、政治空间、思想空间、艺术空间等各层面空间内涵的共同特征。其中,建筑空间与其它人工环境共同构成抽象空间的物质基础,通过这种方式,各学科视角的侨乡建筑研究得以整合并系统化,同时我们也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即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体现出过渡性的文化地域性格,它既推动了社会的空间变革,同时也是社会空间变迁的结果。见表1。通过考察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所推动和反映的社会空间变迁特征,可以得出另一个推论,即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流行性和大众性,它表现为一种“建筑风尚”。由于社会空间不会因为孤立的、偶然出现的新空间形式而发生变迁,只有当一种新的空间形式为大众予以认可时,我们才能说整体的社会空间发生了变化,也就是社会空间变迁,因此这里涉及到空间转型的动因、发展机制和结果。首先,从动因来看,任何文化模式在生长阶段都存在着空间的扩张现象,即通过对空间的占有,来实现文化原型的自我复制和繁衍。然而,客观空间的有限性则预示着增长的极限,导致了不同空间模式的冲突,近代广东社会的移民潮和西方文化的侵入正是空间冲突的表现;其次,从发展机制来看,空间文化模式转型是一种质变过程,与常态下的线性扩张不同,这一过程的空间扩张呈现指数化暴涨的特征,在物质实践上表现为某类建筑形式的流行热潮,流行既可以从原有空间模式的母体中产生,也可以通过跨文化方式产生,“当一种习俗经历了跨文化传播,就可能演变为另一文化圈内的时尚并被再次流行。当然,此时尚已非彼习俗,它是一种经过了异域文化再加工后的时尚”1,近代广东侨乡西式风格建筑的流行即符合这一规律,国人眼中的西洋建筑自然迥异于西方本国人的审美经验,在模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文化误读和自由发挥的情况,因此侨乡建筑普遍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最后,从结果来看,在流行阶段以后,空间的扩张或衰落消失、或衰趋于稳定、前者仅表现为一时的建筑风尚,后者则成为稳定的建筑风格,然而还有第三种结果,即介于二者之间,这也是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文化的演化结果,它们没有成为主流的空间文化模式表征,而是成为今天多元建筑文化的组成部分。

纵观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基础研究已取得了较为坚实的成果,但仍存在广阔的学术空间有待后继者深入发掘。笔者认为,主客体研究的联系性,以及建筑学视角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性是深化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研究的关键所在。而加强联系性的途径之一即是在研究中引入广泛意义上的“空间”概念,从这一概念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建筑审美文化与近代侨乡社会空间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审美文化的性质和地位上来说,侨乡建筑是近代民间建筑本土自主演进的一种途径,具有大众性、流行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它们参与到对传统地方建筑体系进行消解,和引入新的空间文化模式的历史潮流中,在民间建筑从近代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今天,近代侨乡建筑审美文化成为广东两省侨乡空间文化模式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在推动广东地区的城乡建筑和社会发展,延续文化传统,促进侨务工作开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篇9

[关键词] 学校建筑文化 传承策略 创新策略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出:“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学校建筑文化又是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关乎学生的成长,更是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力量。因此,如何合理地传承、创新学校建筑文化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校建筑文化的传承策略

1.加大建筑文化的建设力度

提高建筑文化在校园文化文化建设中的地位首先应取得政策与立法方面的支持。在集合专家学者意见和公众动议的前提下,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出台法律法规,明确学校建筑的方针、原则、方向,确定高校建筑的文化尺度,研究保护与创新、发展与继承之间的关系,促进学校与社区协调发展,突出区域特色、营造校园文化等方面的立法研究。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在营造绿色校园、人文校园、科技校园和数字校园方面进行深人调研,开展实证研究,并且进行政策分析和专家咨询,召开听证会,听取各方意见,出台一系列“办法”或“条例”,立足今后几十年的发展,要加大政策决策的科学性和公众性,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其次要取得专业人员的支持。建筑业作为一门高度专业化的行业,在技术等方面具有着严格的指标要求,学校建筑及其文化传承必须求助于专业人员。美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做法是政府与某些建筑设计者和施工者长期合作,而这些合作者都是洞悉社区文化、教育特点和建筑知识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可以说这种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2.重视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学校建筑文化传承的原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方向性原则。学校建筑文化建设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使国家文化、民族文化和区域文化的有机结合,以此体现教育的方针与发展方向。二是整体性原则。学校建筑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因此,要从总体上对现代高校建筑文化建设进行规划,做到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相结合,课程文化、网络文化建设和学校其他文化建设相结合,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建设相结合。三是主体性原则。学校建筑文化本质上是师生文化,学校师生既是学校建筑文化建设的设计者、组织者,又是参与者和实践者,因此应突出学生与教师的主体地位。四是选择性原则。现代学校建筑文化是一种开放性文化,面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这样复杂的社会文化,学校建筑文化建设应取其精华,将其内化为特定的学校建筑文化内容,形成富有个性的文化系统,并不断调整、充实和发展,以适应社会文化的时代要求和现代学校建筑文化主体的内在要求。

3.重视建筑文化传承的基本技术

建筑文化传承具有一些基本技术,比如复古技术、仿古技术、移植技术、融合技术、局部保留技术、典藏技术等。这些技术是建筑文化传承的最基本的条件。当前,我国教育快速发展,学校建筑的发展体现为新校舍的建设和旧校舍的改造,能否在这些建设中很好地体现高水准的文化是一个关键。

二、学校建筑文化的创新策略

1.提高学校建筑文化创新意识

时代的发展需要创新,学校建筑文化也是如此。学校建筑文化的创新首先应该具有超前的创新意识。因此,作为管理层的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相关部门在发展学校建筑之前,不能简单地以拿来主义进行操作,应加大对发展方案的论证,集思广益,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历史、特色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2.丰富学校建筑文化的内涵

首先,学校建筑应是对学校历史文脉的提炼。空间环境作为文化的物质载体,其各种形体要素所涵盖的文化意义经过历史的积淀,逐渐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历史文脉。学校建筑作为反映或记载人类历史文化表现的一种形式和校园环境中重要的景观语汇,尤其是纪念性的建筑,往往体现了该校的历史、文化和风格,是学校精神的标志,也是历史进程的缩影,述说着一个学校的过去、现在、未来。其次,学校建筑在校园环境空间构建和文化引导的作用。学校建筑可以增加校园空间的凝聚力,作为校园特定空间标志性景观因素的同时也是校园环境空间的重要节点,它使校园具有清晰的空间结构,人们在其中获得一种归属感。这种传递和体验不需要借用外力的强迫,而是以一种自然、巧妙、和谐、潜移默化的方式予以述说。再次,校园建筑可以提升校园文化品味,提高学生人文和艺术素养。学校建筑以其突出的视觉艺术效应即艺术性和文化内涵集中反映了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或历史背景,赋予校园艺术的美,更丰富了校园的人文气息,提高了校园的文化品位,彰显着学校独特的灵魂和理念。因此,在学校建筑文化的发展中,应重视学校建筑文化的内涵。

3.突出学校建筑文化的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创建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是激励一个民族奋发图强、振兴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构成同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建筑文化,尤其是高校建筑文化,由于作为主体的学生和教师更能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文化知识的发展水平与方向,是时代精神的凝结,因此,学校建筑文化的创新应注重反映时代精神。

4.突出学校建筑文化的地域特色

一般来说,地域性是文化的基本特点之一,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一个区域的建筑具有地域性特征,一个区域的人文同样具有地域性特征,建筑作为有生命力的一门科学、一门艺术、一项技术,由其衍生的建筑文化也必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而区域就是培育、生长建筑文化的有生力量。因此,学校建筑文化的创新也应充分融合和显现地域文化特色。

三、学校建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意义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紧密和我国学校建筑的不断发展,考古和史学的发达以及利用各种艺术信息资源的可能性增大,对于每个社会单元和个人来说,可供选择的建筑文化不断增加。这同现代社会的多样化和多元化交织在一起,形成极其丰富的文化格局,在众多的选择中,打破了一元化的局面,多种多样的建筑流派和建筑思潮层出不穷。作为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交互的建筑文化,其未来必将是数量众多,风格多变的。世界范围内必将是新建筑类型和新建筑结构形式不断涌现,同时一大批具有相当水平的建筑师将登上建筑舞台,载入建筑史册,作为一个新阶段的标志。

学校建筑作为特殊的建筑文化体系,与其他公共建筑比较而言,更应体现文化性。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从本质上来说凝结着历史和未来,而学校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是建筑文脉延续和升华。

总之,学校建筑文化传承与创新是联结学校历史与未来的、让学校唤发出生命力的一门科学、一门艺术、一项技术,更是一项事业,对这个问题的思索体现着包括建筑师、教育家和全体公民在内的理智品格、历史责任、决策勇气与生存智慧。

参考文献:

[1]马本和.高等学校建筑文化内涵的理论研究[J].教育探索,2006(4).

[2]高介华.关于建筑文化学的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0(3).

[3]萧默.文化纪念碑的风采―建筑艺术的历史与审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赵家麒.集团规划的时空观―普林斯顿大学250年校园的探讨与省思[J]田园城市, 1998.(2).

篇10

一、我国建筑文化内涵分析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建筑产业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近年来的发展中,我国建筑文化依然保持着独特的结构与意识,这也是我国建筑文化吸引人的一个原因。对于现代建筑设计而言,是可以从传统建筑文化中吸收很多设计经验的。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主要特征就是多元性,最值得现代设计继承的就是传统建筑文化的人文思想与美学特征,这是传统建筑的核心,其中蕴含着中国文化的精髓。以我们传统的建筑结构形态为例,其崇尚天人合一,重视建筑形态、自然美学与人性文化的完美结合。这种设计思想,即便放在今天,也是值得推崇的,且与西方发达国家强调的建筑文化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倡导现在的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的设计文化并不是社会的倒退,而是对传统文化精髓的一种传承。我国有着博大精深的建筑文化,是在千年的历史中发展传承而来,建筑设计师只有对这些文化进行分析与思考,才能够真正理解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并将其传承下来。当然,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并不是对现阶段西方建筑文化的批判和否定。在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过程中需要遵循“批判地继承”这一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精髓进行重新审视,对促进我国建筑室内设计工作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二、建筑文化与室内设计的关联分析

建筑文化与室内设计无疑是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的,室内设计起源于建筑产业的发展,与建筑设计自成一家,属于建筑设计工作的深层次工作。综合而言,建筑文化与室内设计之间的关联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作任务上的联系

建筑的主要内容就是其内部的空间,室内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建筑物内部空间进行再造与完善,室内设计的内容丰富多样,由多种元素组成。举例来说,色彩、光线、室内绿化、室内摆件等都会对室内设计产生直接的影响。对于建筑物而言,外部设计与内部设计也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一个建筑物只有外部设计做得美观,而缺乏内部设计,那么这必然是一部失败的作品。对于室内设计工作,其首要任务就是完善建筑物的内部空间,这是对外部设计工作的一种延伸。室内设计与外部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对建筑物内部空间的再造,可以由此充分发挥出建筑物本身的功能。此外,室内设计的另外一个重任就是美化环境,给人们营造出一个舒适、温馨的居住环境。在完成建筑设计工作后,要需要重新站在艺术的角度进行审视和分析,对内部的建筑环境进行不断地美化,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够真正地提升室内设计的质量。

(二)发展方向上的联系

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本质相同,都是为了给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室内设计是建立在建筑设计基础上的,能够弥补前期设计的不足,给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空间,从某种层面上来讲,室内设计可以说是建筑设计功能的另一个发展。作为设计人员,必须要深刻地意识到这一问题,对室内设计的各项内容进行分析,对设计过程进行细化处理,满足人们的居住和精神需求。此外,建筑也是文化的一种类型,而室内设计正是建筑文化最为集中的表现,合格的室内设计应该是建筑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如果室内设计失去文化,就等于失去了灵魂,无法实现与建筑物的完美结合。

三、室内设计对建筑文化的传承方式分析

在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下,室内设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追求的不仅是房屋的质量,对于内部设计的美观性和舒适性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然而,长久以来,我国的室内设计发展速度相对滞后,抄袭成风,缺乏特色。那么,室内设计应该怎样来传承传统建筑的文化呢?

(一)尊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和谐”是一个重要的思想,建筑文化也是如此,追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很多传统建筑都是根植于大自然的,传统的建筑文化也认为,文化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将自然融入到建筑设计工作中不仅是对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一种落实,也是我国传统文化有的认知观念。在我国很多建筑设计中,都会将自然景观当做背景,强调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在空间设计以及建筑设计上,也需要重视社会和自然的共生,使用各类手法将自然景色与建筑设计融合起来,从而有效提升建筑设计的质量。

(二)重视传统精髓,实现兼容并包

我国建筑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内容是值得现代设计借鉴的,这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如今,建筑设计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每一个地区的文化精髓都应该得到推崇。不可否认的是,其他国家的很多建筑文化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可以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注意做到扬长避短,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室内建筑设计的质量。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虽然近年来很多外来的糟粕进入到了我国,但我们并不是要将外国文化全盘拒绝,而是要区别对待。例如,在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中,设计师不仅吸收了我国传统的文化,也融入了现代建筑的理念,开创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结合的典范。近年来,有大量设计师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开辟出了一批既具备传统文化特色又具有现代气息的作品,代表性的有上海大剧院、浦东时代广场花园酒店、中国工艺美术馆、钓鱼台国宾馆等,这些作品不仅传承了传统的建筑文化,也吸收了国外先进的设计思想,成为建筑设计中的经典之作。除此之外,现代设计还可以在装饰材料的选择上下功夫,如粗糙的岩石墙面或是石膏板仿石材料,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天然气息。另外,如果室内陈设一些原始情调的饰物,也能增加自然的意境。如今,大量具有材料本色和自然纹理的竹藤家具、根雕家具以及越来越多的民间艺术品特别是民间手工艺品进入了室内空间。

(三)强调礼乐合一的思想观念

我国传统文化实际上就是人的文化,自秦朝以来,我国就开始推崇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对于中国人的思想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古时人们的言行都会受到儒家思想的支配和影响,而这种影响在建筑领域也有着深刻的表现。在建筑体系之中,设计强调主次等级和尊卑关系。传统建筑一般都会设计一个主轴空间,以此来连接周围的建筑,这也是为了满足等级秩序而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也需要遵循这种思想观念,考虑到各类影响因素,不仅要分析空间设计因素,还要对建筑主题进行深刻的传承,实现各个要素的合理搭配,真正体现出建筑设计的人本思想。

(四)注重陈设设计中的文化元素

在传统的建筑设计中,往往会选择一些具备中国特色的陈设品摆设在屋内,如字画、宫灯、对联、牌匾等;墙上还可以悬挂具备中国特色的挂屏,摆放瓷器、盆栽、古玩等。这些独具特色的陈设品能够对设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现代设计中,对这些元素进行合理地应用能够为室内设计增加风采,营造出丰富的人性化空间。

四、结语

篇11

【关键词】建筑设计;功能;风格;文化

建筑是经济文化、科学技术、艺术审美、历史渊源结合体。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建筑文化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水准。并且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如何把握时代的变革,积极引导全新的设计风格,这需要建筑设计师用全新的理念与创新意识去面对。

1 建筑文化的内涵

建筑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所属地区的地域特征等在群体或个体建成环境的反映。而此“文化”是由“内核”文化与“外缘”文化构成的。“内核”文化是指一种文化长期以来形成的本质的东西,它是古老的、纯种的、发育完善而自生根的文化;而外缘文化是新形成的文化,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包容,它是年青的、非纯种的,发育尚不完全,也非自生根的文化。内核文化具有强大的持续传延能力,当我们起越一个地区建筑的表象内容去追寻隐匿在其背后的渊源所在时,就会发现其本质的东西、精髓的东西是一脉相承的。

当然建筑文化也会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而前进、更新。其发展、更新有两条途径,一是靠“内核”的裂变或聚变而产生巨大能量推动自生的更新变化,由于其动力来自于内核本质结构之中,因此其变化是主动的、有秩序的,它与自生文化的关系也是一致的、和谐的。例如另一种途径是靠“外缘”文化的影响。“外缘”文化的作用一开始可能是生硬的、被动的、无秩序的,但通过长期对内核文化的冲撞和渗透,推动“内核”文化发生相适应的转化。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这两条途径往往是同时存在,共同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进步,实现实质性的升华。

在当今这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吸收、包容外来文化的精华,使其恰到好处地融汇于自身地域文化的“外缘”,继而逐步向“内核”转化,更是文化发展、进步的重要途径。这种对异文化有选择的借鉴、吸收将创造出更富有时代意义和生命力的新建筑。

现代建筑使用的物质材料主要是混凝土。它可以容易自然地表现以“石”材为主,西方建筑“凝重”的文化特征,但通过钢筋混凝土来刻画表现木构架的造型形式,难以从本质上表现日本建筑特有的“轻盈”文化特征,日本建筑师通过钢、木、混凝土的复合型现代建筑材料,综合运用结构形式的表现,尤其是对细部构造的大量研究,将日本的建筑文化特征表现的淋漓尽致,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文化与新技术、新材料之间的,成功地实现了文化的“外缘”向“内核”的转化。

同属东方文化范畴的日本,其建筑文化“外缘”向“内核”文化的成功转化,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华夏文化经过五千年的历史沉积,内核质量亦趋庞大,表现出了巨大的独立性、纯正性和遗传性。在为悠远的历史文化而自豪的同时,这种“内核”文化又显得负荷过重、进程缓慢,对外来文化的反应能力及接纳能力相对不足。因此为摆脱其自身文化“内核”过于负重的不利因素,站到吸收“外源”文化的有利地位,接纳人类所共同拥有的现代文明精华,并将其消化、吸收、革新,使之溶入为中国建筑文化的“内核”之中,并加速实现这一转化,是我们这一代建筑师将要不懈努力的。

2 对建筑外饰设计风格与建筑文化关系的探讨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论是物质技术的,还是精神文化的,都具有历史的延续性。追踪时代和尊重历史,就其社会发展的本质讲是有机统一的。

2.1 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建筑文化的多层次性

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建筑物质财富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可谓建筑文化。它是人类建筑活动方式和建筑产品的总和,是社会文化中的一个局部层次。具有自己的对象和内涵,建筑文化的本质在于它是环境文化,生存文化,社会文化和历史文化。建筑文化由内到外可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表层形态是物,即它的物化形态,主要是建筑物材料的选用,所处的地理环境等客观的物所反映的;第二层次,中间形态是物结合,也可称作精神意志的外表。如各种规范、法规和创作理论等;第三层次,是深层形态即心,是某一文化的整体精神,如伦理道德、宗教感性、民族习性和价值观念等,它直接指中层的变化,它无声无形,只有思考,分析才能感知它的存在。外层的建筑文化较松动,容易改变,越往里越稳固,观念的东西最难改变。大多数建筑是器物性文化,重在功能即使用。

现代社会生活的多元性决定了现代建筑要满足人们的使用功能就必须具有多元性,而不能是一元的,单一的。建筑的作用在于给人类提供活动的场所,而现代人们的活动是多样的,建筑类型也具有多样性。居住建筑,商业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纪念性建筑等等都有不同的形式和功能要求。现代建筑文化也就不同,居住建筑、工业建筑追求的是经济适用,公共性建筑则追求更多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工业化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现代建筑也在世界遍地开花。东西方的社会形态结构是不相同的,生活习惯,习俗等等都不相同,社会文化也不同,因此在相应社会生活形态中的建筑文化也是不同的。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源于现代社会生活的多元性,各个民族,地域的衣、食、住、行都的多元的,因此,现代建筑文化也就具有多元性。

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加深了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特别是纪念性、公共性建筑物,必须适宜当时当地的社会文化,否则会遭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批评。现代社会随着交通工具,通信通讯的发展,人们的交流也越来越繁多,文化的交流,思想的交流,文明的冲突使得我们的社会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建筑世界也是如此,每年的世界建筑师协会的建筑师年会,各种各样的建筑展览,讲座,讨论会等等建筑思想、建筑文化的交流频频,增强了建筑文化的多元性。优秀的建筑思想,建筑文化得到交流,发展。现代建筑在二战后出现了若干思潮,主要有对“理性主义”的充实和提高,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粗野主义”、“典雅主义”,注重高度工业技术、讲究“人情化”与地方主义倾向、讲究“个性”与“象征”等等,充分体现了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这些倾向在全球各地都有体现,北欧的阿尔托设计的建筑体现芬兰的地方性与民族性,丹下健三的香川县厅舍则体现了“粗野主义”和地方性。现代建筑文化是全球性的,它的影响达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虽然冲突不少,但它基本适应了各种社会形态和社会风俗习惯。

篇12

关键词:建筑设计;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一、我国传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1、传统文化是建筑设计的基础

一个时代的建筑设计是一个时代文化发展的集中体现,所以建筑设计要以文化为基础,文化表达是建筑设计的灵魂和根源。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文化呈现不同的审美与价值观念,对每一个时代的建筑设计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为地域文化差异,即便是同一个时代的建筑也呈现不一样的设计风格。当代的建筑设计必须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结合现代技术,才能实现不断创新和发展。

2、建筑设计体现着传统文化

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其中传统的建筑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时代的建筑文化体现着一个时代文化的灵魂,承载着这个时代的文化精髓。现代建筑设计的长久发展不仅需要结合现代技术和现代审美与价值观念,还必须结合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进行创新,在建筑设计中呈现传统文化的美感与内涵,从而使传统文化得到弘扬。

二、我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应用原则

1、传承与发展并重

我国历史渊源流长,传统文化也是博大精深,而传统文中精华与糟粕同在,所以我们对待传统文化需要采取客观严谨的态度,不能全部继承,不能全部剔除,也不能简单承袭,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研究,进而结合社会发展需要进行恰当选择和有效利用,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发展中继承,在继承中弘扬。其中,尤其要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现代建筑设计中必须将传统文化与当代元素相融合,使传统文化的展现更加符合现代生活的需要,适应现代文化发展。

2、遵循与创新并重

为了让传统文化更具生命力,现代建筑设计中必须在遵循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元素进行创新。其中,遵循主要是指在现代建筑设计时需要做好建筑风水学、传统建筑装饰、传统建筑建设技术等相关文化研究工作,并在实践中加以有效利用;创新是指需要结合现代文化视角和现代施工技术对传统文化进行适当改造,使建筑设计更符合现代需要,而不是简单地将“历史”移植和复制。

三、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和发展

1、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材料的应用

传统材料作为传统建筑的载体,承载着传统建筑文化,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弘扬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现代建筑设计要想对传统建筑文化有所继承和发展,就不仅仅只是沿袭了传统的建筑方法,还需要对传统材料有所传承和发扬。时代在进步,科技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各式各样的新式建筑材料在不断的涌现,它们是高科技的产物,具有传统材料不可比拟的优越属性,使得现代建筑文化迸发出新的生机。无可厚非,新兴的建筑材料逐渐取代传统材料表明了人类文明和社会生产技术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材料在某些方面对现代建筑而言是不可替代的,一味抛弃传统材料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我们也可以从很多传统文化的发扬中看到许多用现代文化语言来缅怀历史的成功例子。但归根结底,只靠机械化的复制绝不可能从内心深处唤醒人们对历史的情思,唯有依托现代建筑实体的传统文化真实感才可以触及人类心底的历史归属感。从这一点来说设计师在实际创作中更多的将传统材料融入到现代建筑中。尤其是近些年来人们对传统材料的重视程度越加高,设计师们也放弃了对新型材料的执着,投入到了对传统材料和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开始真正思索起如何在现代建筑中融入历史文化元素。

2、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符号的应用

传统符号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被广泛应用。符号是一种通过简单明了方式对事物的内涵通过象形或者其他一些简单形式进行表达的方法,传统符号被应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主要是通过对某个地方的特色或者民族特色进行提炼和高度概括,然后用具有代表性的并为公众所认知的图形或者图案在建筑设计中进行表达。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不是指简单地对传统建筑设计进行复制和将传统建筑设计符号进行叠加,真正地将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需要把握住传统建筑设计中符号内涵的精髓和灵魂,将这些符号内涵的精髓和灵魂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加以展现,展现应用的方式多样,可以在建筑设计细部装饰中应用,也可以在整体架构上进行应用。

3、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形制的应用

建筑形制主要是指建筑在形式上的模式,即建筑构造,形制和传统符号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是一样的,都组成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成分。建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建筑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建筑设计对民族文化特色和区域文化特色进行恰当展现必须要对传统建筑形制进行深入研究,区分和归纳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与民族的建筑形制的演化过程和趋势,然后再将这些传统建筑形制进行整理并加以应用,通过现代建筑设计对传统形制进行展现,在这个展现过程中不能停留在简单组成拼接传统形制上,而是需要与展现传统符号一样,对传统形制的精神进行体现,在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形制的精神内涵,从而构建新的建筑设计形式。对传统形制成功应用的现代建筑主要有北京香山饭店和曲阜阙里宾舍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设计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之间有着不可分割联系,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传统文化影响着每一个时期的建筑设计,对时代的建筑设计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而建筑设计又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灵魂与内涵。所以,现代建筑设计必须根植于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以创新设计理念,并将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得以传承,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

作者:许玉刚 单位:包头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服务局

参考文献:

[1]吴承阳.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J].低碳世界,2016,07.

篇13

关键词: 园林建筑; 传统文化; 现代文化

Abstract: with the modern architecture movement, postmodern anti tradition, as well as irreversible diversified creative trend, require architects to architectural culture as the background,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ir own and the whole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cultural accomplishmen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s the backgroun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culture contin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form of cultur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culture of excellent compositions and limitations as well as the Chinese architectural culture perplexity. This paper mainly describes the architecture culture an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culture, and architectural culture modernity.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raditional culture; modern culture

中图分类号: TU98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建筑文化与传统文化

1.1 建筑文化的本质

1.1.1 建筑文化的特性

由于地域、语言、人种等不同,各种文化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建筑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民族性、时代性、物质性和精神性等特性。文化是人类在寻求理解生存方式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所在,它有着整体的、开放的、发展的特性,同时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惯性和积淀性。从本质上讲,各种文化之间不存在优劣、高下之分,但由于时代不同,又存在先进和落后。建筑活动是人类征服自然为谋求生存的活动,同时又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

1.1.2 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比较

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交往日益增多,不同类型的文化也在发展中相互渗透、交流,促进了文化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们必须弘扬理性精神,敢于冲击传统观念,在否定中前进,创造具有鲜明时代性的民族建筑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较之西方古典建筑有着明显的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应从民族文化背景和深层次中寻找答案。在人类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由于源头与走向不同形成了印度、中国 (华夏 )、阿拉伯、古希腊、古罗马等文化体系。这些文化体系相互独立且自成体系,与之相应的建筑又各具特色,反映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底蕴。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借助于古典文化来反对封建文化和建立自己的新文化,这个运动的思想基础就是“人文主义”,提倡资产阶级的尊重人和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文艺复兴建筑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其建筑风格是讲究理性、统一与并富有条理性。

1.2 传统文化的本质

1.2.1“传统”的基本与现代涵义

“传统”到底是什么?有的说是形成传统的动力;有的说是已经形成的文化遗产或文化。具有民族生活情感的相互关系,同时在民众中不断流传、继承下来是否就是传统?丹下健三先生有一个通俗易懂的比喻:“就音乐而言,可以分成演奏者、作曲家及听众三个部分,当然作曲家肯定是本质的创造者,把音乐加以流传的是演奏家,而去欣赏这些曲子的则是一般的人们”。 尽管传统的定义存在着种种不同,但关于传统的基本内涵,并无大的分歧:其一,一般是指贯通古今以至未来的某种流变着的,根本性的东西;其二,是经历史沿传下来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文化、思想、心态、道德、风俗、宗教、艺术、制度等“遣传因子”;其三,各地区、各民族所创造的传统,具有各不相同的形式和状态。传统的现代涵义,可以认为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经由历史凝聚而沿传的,流变着的诸文化因素构成的有机系统。

1.2.2 在建筑领域,传统的表象直接体现为历史上的建筑形式

在建筑领域,传统的表象直接体现为历史上的建筑形式,它同一个民族过去的生活方式,建造手段以及社会对建筑的各种需求有关。建筑传统更深刻的内涵在于作者历史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积淀。 因此,“传统”作为一个系统的核心和区分评价尺度就是价值观念系统,即客观事物及其属性和主体需要的某种肯定和否定的关系结构,它对整个传统系统起着调控、制约的作用。正如普列汉诺夫所言,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由它的精神本性所决定的,它的精神本性是由该民族的境况所造成的,而它的境况归根到底是受生产力和它的生产关系所制约的。

二、 传统建筑文化

2.1 传统建筑文化

2.1.1 传统建筑文化的性质

什么是传统建筑文化?怎样对待传统建筑文化?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如果我们把一维时间分为过去、现在和将来三段的话,那么,传统建筑文化则是人们在过去生产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建筑文化。传统一词,是指世代相传,约定俗成的社会因素,如文化、道德、思想、制度等,由上代传交给下代。因此,传统,具有以下性质:

1. 传承性。它必须是代代相传的,而非由少数人杜撰出来,它的来源虽未必与民族同时发生,但至少有了相当的时间,使大家对它的起源已很模糊。

2. 普遍性。它必须是一个民族所共有的,而不仅属于少数人。

篇14

关键词:文化;精神;制度;物质;载体

0 引言

文化的结构,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分说;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说;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四层次说;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风俗习惯六大子系统说;等等,在这里以三层次说展开论述。从结构的观点出发,文化从层次上由内向外可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

1 精神文化与建筑

任何建筑物都不仅是建筑师呕心沥血的结晶,同时也是时代思潮、当时风尚、审美趣味的反映。所以,建筑也是一种精神产品,它势必与同时代精神文化相联系,成为精神文化信息的载体。

正如,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中,对于祖宗的崇拜和对于宗族的维护是第一位的,因而在建筑上,宗庙社稷总是放在首位;同时,在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中,君主始终是父亲+宗子,因而皇宫的地位便与宗庙社稷同样重要。这些表现在建筑上,便是这类建筑不仅有宏大的规模,特殊的形制,甚至连颜色也有特殊的等级规定。

同时,由于维护宗族的统一、家族的团结和家庭的和睦,对于中国人是至关重要的,因而许多大家族都有自己供奉和礼拜祖先的祠堂;至于家庭则通常都是数世同堂的大家庭,因而三合院、四合院便成为了民居建筑的定制。这种形式的建筑,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不仅是“儿孙绕膝”的伦常关系的象征,而且它所具有的灵活性,使它完全可以根据需要而向后面或者向左右拓展,这样,才形成了进深达五进、七进、甚至九进的深宅和左右两排、三排、甚至四排的大院。当然,在其初期,还仅限于宗庙和宫殿建筑。但是,自春秋以降,随着不同族群的日益融合、宗法制度的逐渐解体,帝王便仅仅是统治者而不再是宗子了,于是基于血缘之上的封建制也就终于被地主制所取代,而由此所建立起来的政体也就是诸侯分权制进入了中央集权制。皇帝成为了专制的统治者,而官僚则成为了这个统治集团的支柱。虽然“食土临民”的贵族在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了,即使仍然有爵位之封,但也只能“食土”而不能“临民”。然而,官僚们确也因此而产生了一种贵族化的趋势;而最能够表现他们身份、地位的莫过于建筑,为了表现出居住者的身份和地位,建筑在形制上就必须有等级的区分。

从这些建筑形式的演变中,我们不难看出,在一个社会转型的时代,精神文化上充满了矛盾与冲突,建筑形式也在探索中前进。不但各种公共建筑有了突破,而且民用建筑也在发生着变化。

2 制度文化与建筑

一般的说,虽然制度文化与建筑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并不意味着有一定的制度就必然有一定的建筑形式。建筑与制度文化的关系通常是内在的,它通过社会环境、时代风尚、审美趣味等等因素,影响而制约着建筑的类型、形式、风格等等。正是这个缘故,建筑物不仅具有了明显的民族特色,通常还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正如我们在建筑史上所看到的,在古埃及和西亚在建筑类型上主要是神庙、宫殿和帝王陵墓;在建筑形式上不但规模宏大,而且也极其雄伟,给人一种威严、神秘、至高无上、令人敬畏而不敢仰视的压抑感,使人在它的面前感到自己的渺小,而不能不屈服于它的威力,并从而对他们所崇拜的神灵和他们所接受的统治者,只能服服帖帖、顶礼膜拜。除此之外,这些地区就没有别的什么公共建筑了,因为对于统治者来说,除了自己的威严以外,民众作为他的臣民完全是无足轻重的。与此相反,在古希腊的建筑中,固然也有神庙,但是,人们在它的面前却没有渺小感、自卑感。相反,它给予人们的是一种愉悦感、亲切感。人们在它面前没有失去自尊,而它却也并没有因此而失去庄严。会产生这样的效果是因为这些建筑虽然雄伟却不神秘,虽然庄严却不压抑。除了神庙之外,在古希腊、尤其是在雅典,还有许多公共建筑,使人们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其间活动,并享受着作为一个公民的自由人的生活乐趣。

为什么古希腊与埃及和西亚在建筑上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差呢?这就是因为它们在制度文化上是完全不同的。这种制度文化的不同,不仅是指社会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上的不同,而且还包括习惯、习俗上的不同。所以,所谓制度文化,不仅仅是法律、法规,也包括习惯、习俗;并且或许习惯、习俗对于建筑的影响和制约较之法律、法规更为有力。其所以如此,就因为习惯、习俗是一种不成文的制度,是一种内在的制度,是一种存在于人心中的制度,因而它的约束力更为强大而坚韧。

因此建筑在形制上的规范化并不一定要借助于国家的法律才能达成,宗教的习俗同样可以达成,因为它们都属于制度文化。

显然,制度文化对于建筑的规范和控制是极不利于建筑自身之发展的。与其他任何事物一样,建筑只有在自我发展中才可能进步。但是,它一旦受到制度的规范和控制,这种自我发展就失去了任何可能性。当然,这绝不是由于没有自我发展的潜力,而是它没有变易、创新的机会。所以,这种建筑就只能在细节上做文章,使之变得更精巧些,更花梢些,但却失去了活力,成为建筑上的木乃伊!

3 物质文化与建筑

建筑作为一种物质实体,它必然是物质文化的载体。所以,一部建筑风格演变史,同时也就是一部物质文化发展史。物质文化不仅决定着建筑的材料,而且也制约着建筑的结构和形式,因而建筑的发展水平总是与当时物质文化的发展水平同步的。

在工业革命以前,由于建筑材料对建筑结构的制约作用,石料便成为了建筑的主要材料,从而石结构建筑也就成为了建筑的主要形式。虽然早期的石结构建筑都是极其简陋的,但是,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建筑形式;并通过建筑文化的交流,使不同的建筑取长补短。至于中国以及受中国建筑文化影响的朝鲜、日本和越南之所以长期保持其木结构建筑的形制,显然不是因为受到建筑材料的制约,而是由于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所造成的独特的价值取向对于建筑文化的影响,这是一种特殊的建筑文化现象。

工业革命导致了整个物质文化的变革,它不仅极大地加速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也不断地扩大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使许多过去根本不能作为资源利用的物质资料变成了生产资源。所以,作为物质文化载体的建筑,在其所使用的材料上得到了空前的扩大,并且其材料的性能也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这些材料不但更具有强度和韧性,而且其可塑性则更是以往的材料所完全没有的。

建筑的变革主要是从铁的广泛使用开始的。不过,真正改变建筑结构的并不是铁之用于大梁或拱廊,而是钢筋混泥结构的出现。正是由于钢筋混泥土的应用改变了建筑结构,才有了许多高层建筑的出现。

总而言之,建筑作为一种物质实体,它自然就蕴涵着各种物质文化信息;同时它又是人造之物,是人的精神产品,并且任何建筑总是要受到它那个时代的风俗习惯、和社会控制制度的制约,这样它便必然蕴涵着制度文化信息。

4 结论

从建筑与文化的关系中,我们不难看出,建筑在结构上、形式上的变化和发展,通常都是与文化转换直接相关,也就是说,一定的文化总是对建筑的结构和形式起着决定作用,不同的建筑是不同文化的载体。所以通过建筑,我们可以提取出多种文化信息。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