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0:00:3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医疗法律知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结果
嘉兴市居民了解医疗法律知识的得分情况(表略)答卷的最低分20分,最高分100分,平均分80.47分(满分100分),良好率(60~70分)为32.08%,合格率为91.70%,不合格率为8.30%。不同年龄的居民了解医疗法律知识的得分情况不同年龄的居民了解医疗法律知识的得分情况(表略),不同年龄的居民了解医疗法律知识的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1),18~30岁、30~55岁组高于18岁以下、55岁以上组。不同职业的居民了解医疗法律知识的得分情况不同职业的居民了解医疗法律知识的得分情况(表略),不同职业的居民了解医疗法律知识的得分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1),专业技术人员、机关工作人员的得分明显高于其他组。不同学历的居民了解医疗法律知识的得分情况不同学历的居民了解医疗法律知识的得分情况(表略)不同学历的居民对医疗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大专、本科及以上的得分成绩明显优于初中及以下、高中/中专/技校组。家庭月收入不同的居民了解医疗法律知识的得分情况家庭月收入不同的居民了解医疗法律知识的得分情况(表略),家庭月收入不同的居民对医疗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报销比例不同的居民对医保的满意度情况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不同的居民对医保的满意度情况(表略)医疗费用报销情况不同的居民对医保的满意度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1),看病报销多少与医保满意度成正比。对诊断结果有疑问时,居民采取不同解决途径的情况对诊断结果有有疑问时,居民会采取不同的解决途径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人们的法律意识、健康理念和对疾病的认知也在逐步增强[2]。调查显示,目前嘉兴市居民对医疗法律知识的了解情况总体较好,合格率为91.70%。居民对医疗法律知识了解情况的现状分析社会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懂得应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利益。面对医疗纠纷,较为普遍的出现患者只讲维权而不依法行事的矛盾现象,致使医患关系更加紧张,难以调处。这不得不使人深思:我们的医疗保险法治宣传教育实效甚微[3]。因此,社区在进行医疗法律知识宣传时,必须把患者的权利和义务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进行宣传,并且必须强调,在维权的同时不能侵犯医务人员的权利。专业技术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对医疗法律知识的了解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其他职业人员,可见政府的宣传力度存在方向偏差,应努力扩大宣传范围以改变这种不平衡的状况,对工人、私营企业职工、农民等职业的居民应加大医疗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同学历的居民对医疗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有显著差异(P<0.01),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初中及以下、高中/中专/技校。杨绍珍的研究指出,正是患者由于缺乏医学知识,对医院期望值过高,把到医院治病混同于一般消费,认为只要花了钱,医院就应该为其治好病;加上对医疗事故概念不清,对在医疗过程中因种种原因不能达到其愿望时,易提出是医疗事故而纠缠不清[4]。因此,政府需要加强文化教育投入,提升居民受教育程度从而提高居民对医疗法律知识的掌握,减少因法律知识的不了解而盲目维权引起的医疗纠纷。报销比例的不同影响居民对医保的评价部分患者医疗费用的自付比重不断增加,直接导致患者就医时经济负担加重。因此,完全自费的患者大部分对医保表示不满意。对此,吴卫青等研究也提出,建议政府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尤其是加大对居民医疗保险的投入,扩大报销比重,切实减轻患者经济负担[5]。要引导居民正确看待和处理医疗纠纷当对诊断结果有疑问时,患方首先采取的解决措施是咨询相关专家,也有部分选择息事宁人。但是也有部分居民在对诊断结果有疑问时选择采取非常规的行为,比如去医院闹等,而且其数量占有2.26%。如今对于医疗纠纷的媒体曝光率一直攀升,因此,部分居民选择通过媒体和上网查询的方式来解决疑问。大众传媒的存在,有利于医疗行业规范医疗行为,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也使医疗纠纷解决的公正性得到了监督。但是,有时大众传媒对解决医疗纠纷也有着消极影响,它削弱了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在医疗纠纷调解中必要的权威性。对医疗纠纷的放大和过度解读,促成了医疗纠纷的激化。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防御性医疗的泛滥[6]。有时由于新闻媒体对医疗纠纷的炒作,医疗市场导向一度失衡,导致医疗纠纷增多,赔偿额度上涨[7]。
新制度引发大商机
平安保险某分公司契约部负责人认为,医改将使每个人都成为商业医疗保险的潜在客户。因为,实行新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后,基本医疗费将由个人和单位共担。根据新规定,门诊医疗费用由个人承担,社保医疗住院费用的起付线原则上控制在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10%左右,封顶线原则上在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4倍左右。这样,对于封顶线以上和起付线以下的部分,越来越多的人都想通过购买医疗保险以减轻负担。
近年医药费的持续上涨更强化了人们的保险意识。资料显示,1998年以来,我国医疗费用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1年中平均每人患病治疗5次以上,有7%以上的人需要住院。人们担心,如果不幸罹患重大疾病,治疗费用远远超过支付限额,那就只有通过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来化解风险。此外,对部分经济收入稳定的群体来说,社会医疗保障仅能提供最基本的保障,高层次、特殊的医疗需求还需要商业医疗保险来解决。有关专家分析,高费用疾病保险和住院医疗保险将是城市居民最需要的医疗险险种。
再从保障范围看,社会上还存在大量基本医疗保障没有覆盖的人群,像私营企业员工、自由职业者、学生和农民,这些群体尤其渴望购买商业医疗保险。
最近,一项针对我国城市居民对各类商业保险需求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有28.3%的城市居民把健康险作为首选险种,其比例已经超过了养老保险、人身意外保险和人寿保险。业界人士笑言,医疗制度改革使保险公司赶上了好时机。
保险公司各显神通
商机诱人,各商业保险公司跃跃欲试。今年以来,不少保险公司密切注视医改的动向,千方百计打听即将出台的广州市医改方案的详情,对照原有医疗险种的一些缺点,加快开发出适合基本医疗制度改革需求的新险种。
4月,平安保险公司推出其与德国健康保险股份公司合作开发出的健康保险新品种,以“保证续保”为卖点,一下子吸引了市民的关注。因为,在以往的大多数医疗险种中,被保险人一旦生病往院,保险公司在理赔后一般不再为其续保。而平安保险公司推出的“个人住院费用保险”和“个人住院安心保险”新险种,客户只要连续投保满3年,该公司将保证续保,不会因客户健康因素而拒保、加费或增加其他附加条件。据了解,目前这两款险种在一些已实行医改的地区很畅销,每月销出数百份,不少家庭一家数口同时投保。
7月底,新华人寿保险公司推出“健乐增额终身重大疾病保险”分红险,这一新险种的最大特色在于不仅提供11种重大疾病保障,还让保户参与公司红利分配,且红利分配采用增加保额的方式,即将客户可获得的红利直接转化为保额。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可使客户的保额随着投保时间的推移实现数倍甚至数十倍的累积,在目前医疗费用日益增加的情况下,可使客户的健康保障不会因此而削弱。这一险种甫推出,立即成为市场的亮点。
结合医改方案,推出补充高额医疗费用的团体医疗保险更成为保险公司的攻略重点。泰康人寿精心设计出为医改度身订造的“高额无忧”系列团体医疗险种,其最大的特点在于,专门承保社会医疗保障“封顶线”以上的医疗费用风险。对于已参加社会医疗保险的团体,其设计的起付线刚好是基本医疗制度划定的封顶线;对未纳入医改的团体,则设计可灵活约定的起付线,由投保户根据实际情况与保险公司进行商定。此外,针对新医保制度个人门诊要由个人负担的新规定,这一险种还特别设计了门诊医疗保险金。有关专家预测,这一系列险种将有强大的市场冲击力。
既是“蛋糕”又是“玫瑰”
面对各保险公司新增保单和保额都呈持续增长的趋势,业界人士指出,医疗保险既是块诱人的“蛋糕”,又是一枝带刺的“玫瑰”。
在经营医疗险方面积累了多年经验的中保人寿公司指出,医疗保险是世界公认的高风险险种,经营医疗保险存在不少风险:其一是保险机构缺乏医学专业人才,在处理承保核赔处于不利地位;其二,在一些管理不规范的医疗机构,一些医师得知医药费由保险公司承担时,往往会放开手脚开药,有时甚至出现病人和医院联合起来对付保险公司的事;加之城市居民长期形成的“看病靠政府,报销找单位”的观念,要求医生多开药,甚至一人买保险,全家吃药,导致医疗费用增长过快。传统劳保医疗制度遇到的难题,同样成为商业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之一。
除了商业风险,医疗保险还要承担一定的道德风险。平安保险某客服部反映,曾有客户在投保时故意隐瞒病史,而一些突发性疾病如心脏病等,客户投保时不知道,一旦发病,保险公司因证据不足无法拒赔。泰康人寿公司也表示,该公司多年来基本上都是以盈补亏实现总体的微利经营的。
保险公司希望双赢
为了控制风险,不少商业保险公司都在险种设计、投保和赔付等方面费尽心思。有的实行“严进宽出”,严格把住客户投保关;有的实行定点医院制度,与管理规范、收费合理的医院长期合作,严格控制医疗费用支出。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电冲动的频率,节律,传导及起源部位的异常。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属祖国医学“心悸”,“怔忡”,“胸痹”的范畴。其临床表现为心慌,胸闷,汗出,头晕目眩,夜寐不安,脉象多促,结,代,数,疾,滑等。心电图表现为心动过速(包括房早,室早等),过缓,心律不齐等。近几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出现,中医体系的完善,以及对中医药的深入研究,中医药对于心律失常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2008年~2010年,笔者采用益气养阴方法治疗心律失常35例,取得了明显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70例均为本院门诊病人,均符合《心血管疾病诊断标准》(1)的心律失常诊断标准,并经心电图及临床相关检查排除严重心功能不全,及合并脑血管,肝肾等系统严重疾病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最大84岁,最小36岁,其中频发房早12例,阵发性房速2例,持续性房颤10例,频发室早6例,多源性早搏5例。对照组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41岁,其中频发房早10例,短阵房速1例,持续性房颤11例,频发室早7例,阵发性房颤2例,多源性早搏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入选患者在停用抗心律失常相关药物1周后,对照组口服倍他乐克片25mgq12hp.o.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方。药物组成:西洋参20三七10甘松10丹参20琥珀4黄精10麦冬15五味子6炙甘草10水煎服,日一剂。
2组治疗均以4周为1疗程,一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3疗效判定标准
3.1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心电图心律失常表现消失或减少90%以上。
有效:症状明显改善,心电图阳性表现减少50%~90%。
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心电图阳性表现无明显变化或减少不足50%。
3.2动态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动态心电图明显改善,异位搏动减少90%以上。
有效:动态心电图明显改善,早搏减少50%以上,阵发性心律失常持续时间较前缩短50%以上,或频发转为多发或多发转为偶发。
无效:动态心电图无变化或加重。
4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明显不良反应。
4.1两组疗效对比见表1,经Ridit分析,u=2.36,p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治疗组 35 18 12 5 85.7%
对照组 35 13 11 11 68.6%
4.2两组动态心电图疗效对比见表2,经Ridit分析,u=2.06,p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治疗组 35 16 13 6 82.9%
对照组 35 13 10 12 65.7%
5讨论
心律失常是属于中医学心悸,怔忡,胸痹的范畴,是常见的临床病症。从中医学角度分析,心律失常的发生多为本虚标实之证,其病位在心,病机以气阴两虚,血脉瘀滞为主,因此采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之法治疗心律失常获得一定疗效。经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西洋参具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心肌氧化,强化心肌收缩力的作用。甘松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有强烈的松节油香气,具有抗心律不齐的作用。其对异位节律的作用,类似于奎尼丁(2)。三七,丹参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和抗心律失常的作用(3)。黄精具有抗心律失常,延缓心电位的传导,抑制异位节律的发生的作用,并且能调节生理机能,增加抗病能力。麦冬,五味子可以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改善心肌供血,起到治疗早搏的作用。琥珀能重镇安神。炙甘草同样具有良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因此运用益气养阴方治疗心律失常,对改善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显著安全,且副作用轻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元柏民,刘书旺,杨广勇等.心血管病诊断标准[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2:32―64.
吕仁和教授早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从事临床40余年。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糖尿病研究室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曾主持国家科委“七五”攻关项目“慢性肾炎治疗的研究”、“八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课题“止消通脉饮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研究”、“九五”攻关项目“糖尿病肾病的研究”等。
从医多年来,我曾受到秦伯未、施今墨等多位著名中医指导,深得其传,诊治过数以万计的病患。十八段锦是根据我的医学经验编制而成,吸取了古代“八段锦”、“太极拳”及近代一些健身运动方法,运动量不大,但每次练习完,全身轻松而有力,很适合体质较弱,不能做重体力活动的人,和没有条件做体力活动的脑力劳动者。因为它能使全身各系统、各器官组织得到轻缓而有利的活动,故能健身防病,也有助于一些早期比较轻的慢性病得到恢复,对糖尿病人尤为实用。十八段锦简便易学,锻炼中可急可缓,可快可慢,可多可少,可轻可重,不需要设备,只要有两平方米的场地,在空气不污浊的情况下即可进行,运动中也不怕别人吵闹惊动,只要按自己练习的规律、节奏进行即可。十八段锦可整体、可分级、可分段来练习,因为每段都有着各自的治疗和健身作用。本人练习十八段锦35年,受益匪浅,较顺利地完成了大量的医、教、研工作,至今仍天天坚持练习,身体尚为健康,故介绍给大家,以飨读者。
十八段锦共分为初、中、高三级,每级为六段。本期起我们将从初级开始介绍。
初级 (六段)
第一段:起势
第二段:双手托天理三焦
第三段:五劳七伤向后瞧
第四段:拳击前方增气力
第五段:掌推左右理肺气
第六段:左右打压利肝脾
具体介绍
第一段 起势
动作
1.立正姿势,右腿向右跨出一小步,使两脚分开与肩平宽,两手臂自然下垂。意守下丹田,自然呼吸。全身轻轻转动,默念:全身放松,百节贯通。
2.自觉全身已基本放松,各个关节已被经络气血贯通时接下段。
作用
起势是练功的基础。意念集中在下丹田,全身放松,并觉得各个关节已被经络气血贯通,可提高练习效果,练完后全身更加轻松有力。
第二段 双手托天理三焦
动作
1.缓缓吸气,随吸气两手臂从身体两侧慢慢上举,掌心向上,意想两手心劳宫穴打开也在吸入天地间的清气,两手上举到头顶时,两手五指并拢,指向头顶百会穴。
2.缓缓呼气,随呼气意想由劳宫穴吸入的清气,经手指向百会穴注入头脑内,此时意想着脑内出现一种轻松凉爽明快的感觉,同时使五官各窍通畅。
3.缓缓吸气,随吸气两手十指在头顶部交叉,翻掌上托,意想托天是同时使人体上、中、下三焦理顺,双脚跟可略略提起,待吸足气后,接下一个动作。
4.缓缓呼气,随呼气两手十指分开,从身体两侧慢慢放下,同时气沉丹田。
5.缓缓吸气,随吸气两手臂向后扩张,手掌向前,待吸足气后,接下个动作。
6.缓缓呼气,随呼气两手臂慢慢放下,手心向下。
以上动作反复5~6次。
作用
双手托天,理顺三焦,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为下一步练习做好准备。
第三段 五劳七伤向后瞧
动作
1.缓缓吸气,随吸气两手臂在意气的带领下环抱于胸腹交接部位。
2.缓缓呼气,随呼气两手十指在剑突下鸠尾穴(位于由胸部肋骨左右相合之,向下一寸。可用于治疗胸闷咳嗽、心悸、心烦、心痛、呕逆、呕吐、惊狂、癫痫、脏躁、胃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胃炎、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癔病等)外的10厘米处交叉,待呼气够后接下。
3.缓缓吸气,随吸气两手十指紧握,两脚十趾向下用力抓地,头向左后方平瞧,待气吸足后接下个动作。
4.缓缓呼气,交叉之十指放松,抓地之十趾放松,头转向正前方,全身都放松。
5.缓缓吸气,随吸气两手十指紧握,两脚十趾向下用力抓地,头向右后方平瞧,待气吸足,接下。
6.缓缓呼气,交叉之十指放松,抓地之十趾放松,头转向正前方。
以上动作左右各重复两次。
作用
本段运动使手脚十宣穴(位于十个手指尖端的正中,左右手共十个穴。常用于中风、中暑出现昏迷时的急救)位打开,全身十二经络及奇经八脉全部动员,使经络疏通流畅,从而使全身脏腑经络疏通,无论是五劳(血、气、筋、骨、肉造成的外在及内在的劳伤)还是七伤(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外在及内在所受的劳伤)所致身体不适均可慢慢解除。
第四段:拳击前方增气力
动作
1.起势于轻松愉快的迪斯科跳跃,同时自己轻轻叩齿,感觉跟上音乐节奏后,接下个动作。
2.右手攥拳向前方猛击,同时左手也攥拳向后方猛击,接着如法左右交换前后猛击,约2秒钟交换一次,轻叩齿4次。如法26~56次即可。
作用
本段动作,通过轻微跳跃同时拳击前方,使全身经脉疏通,气血流畅,濡养筋骨,清除废物,做完之后感觉全身轻松,气力倍增。初练时宜缓,用力不能过度。
第五段:掌推左右理肺气
动作
1.本节可配有轻松愉快的迪斯科跳跃,并随着音乐的节奏轻轻叩齿。
2.右手手掌向右前方推打,同时左手手掌向左后方推打,接着如法左右交换前后猛击,约2秒钟交换一次,轻叩齿4次。如法26~56次。
作用
可疏理肺气,使肺气宣达,化气布津,通调水道,补肺益气,益肾健脾,化痰利水。
第六段 左右打压利肝脾
动作
1.右手抬起,转身向左下方打压,回身站直后,右手手掌向右大腿外侧足少阳胆经的风市穴(在大腿外侧正中,以手贴于裤中线,中指尖下便是)叩打,运动中心里默念1-1-1……
2.左手抬起,转身向右下方打压,回身站直后,左手手掌向左大腿外侧足少阳胆经的风市穴叩打,运动中心里默念2-2-2……
3.这样两手交替打压,叩打25~56次。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法律对策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取得的成效
1.1农民的医疗负担有所减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有所缓解。
按照新农合制度的规定,参合农民患病后在乡镇卫生院住院治疗可以得到至少40%以上的医疗费用补偿,而且,这一补偿比例还在不断提高,在2005-2006年度将提高到50%以上。因此,从理论上看,今后农民患大病住院只需要自负少部分的医疗费用,而大部分医疗费用由新农合负担,这一补偿标准已快接近城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偿水平。2003、2004和2005年三个年度,大理州弥渡县参合农民平均每次住院得到的医疗费用补偿额分别是358元、406元和429元,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1.2农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开始增强,潜在的医疗卫生需求逐步释放出来。
开展新农合之前,由于医疗费用高、收入水平低,因此很多农民都是“小病扛,大病挨,重病才往医院抬”。开展新农合以后,农民的看病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明显增强。在大理州弥渡县,2003-2004年度全县参合农民的门诊量是54694人次,2004-2005年度上升为70675人次,增长了29.2%;2003-2004年度全县参合农民的住院数是5163人次,2004-2005年度上升为9003人次,增长了74.4%。在宾川县,实行的是门诊费用的20%减免报销制度,参合农民的门诊就诊需求量更是快速上升。
1.3新农合推动了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
新农合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推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整个农村医疗市场的扩大和卫生业务收入的迅速增长,这为农村卫生事业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农村乡村卫生系统的服务条件、药品供应和监管等卫生供给状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如弥渡的苴力镇、宾川的州城镇等卫生院在开展新农合以前医院设备落后、从没做过手术,在开展新农合后,通过国债资金加上地方补助及自筹资金,每个乡镇都增加了至少50万元以上的卫生投资,改善了医疗卫生条件,医院的业务收入大幅度增长。另外,新农合的开展还优化了农村卫生结构,促进了县乡村之间卫生资源的合理分工,提高了各级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初步形成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重病才需到县上”的局面。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新农合的启动和发展是一件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运转和作用发挥涉及到参合农民、医疗单位、卫生主管部门及各级政府等多方面的关系协调。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2.1新农合的筹资成本高,办公经费得不到保证,影响了卫生部门的积极性。
目前,新农合筹资成本很高。据测算,筹得每位参合农民10元医疗基金的成本在1.5~2.5元之间。并且,筹资期间也很长,部分乡镇的筹资仍然需要长达1~2个月的动员才能达到80%以上的参合率。在新农合的运行管理上,大理州在首年安排了40多名专职管理人员,办公经费也基本到位。但在后续发展中,由于贫困县财政困难,办公经费难以足额落实,只好由卫生部门承担运行费用。高昂的筹资成本和运行成本,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卫生部门继续开展新农合的积极性。
2.2医疗费用补偿标准还不够科学,变动频繁。
大理州在试点四年多的时间里,住院费用的补偿比例调整了三次以上,合管办对基金的管理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由此造成基金沉淀比率波动大,影响了制度的稳定性和农民的信任。如弥渡县在2003~2004年度,家庭帐户基金沉淀额是174.7万元,沉淀比率高达73.1%;住院基金沉淀额为296万元,沉淀比率是62.8%,新农合基金的平均沉淀率为65.4%。如此高的资金沉淀率严重影响了参合农民的受益面和受益程度,也不符合新农合基金“以收定支”的管理原则。2004~2005年度在下调了家庭账户基金比例、提高住院补偿比例后,新农合基金平均沉淀率才迅速下降为20.5%。
2.3对卫生服务行为的监管力度不够,医药费用上涨过快。基金管理上存在漏洞,影响了参合农民和村级卫生所的积极性。
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的现象仍然严重,医院诱使参合农民住院、小病大治、开高价药、自费药等不规范行为依然普遍。医药费用的上涨,部分抵消了新农合制度在减轻农民医疗负担方面的作用。此外,由于报销手续繁多和宣传不到位,很多农民在申请住院报销时本可以按40%报销,但因为没有带身份证或其它证件,便只能按照20%的门诊比例报销了。一些乡镇报账点,由于管理人员较少往往会导致门诊减免资金不能及时下拨,造成卫生所因流动资金不足严重缺医少药,影响了农民看病,造成不良的影响;由于没有法律的约束,致使新农合的效果受到影响。
3.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法律对策
3.1探索创新机制,降低新农合的筹资成本。
针对当前新农合筹资难、成本高的问题,可尝试采用报销资金预缴存和村卫生所包片制度。经过四年多的全面宣传,新农合政策已基本深入人心,筹资时可不再采用这种高成本的方式,而采用预缴存和包片相结合的制度。对于当年发生疾病报销医疗费用的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用报销所得的部分费用预缴次年的参保资金。对于未参保的农民,委托各村卫生所包片宣传发动和代收参保资金,合管办向代办点支付一定比例的手续费。因为村级卫生机构与农民群众较熟悉,有利于降低筹资成本及调动村级医务人员的参合积极性,进而形成卫生部门与参合农民之间的一种良性互动机制。
3.2加强医疗基金的运行管理,落实管理经费。
新农合最终能不能让农民得到实惠,关键在于医疗基金的运行管理。建议从以下途径解决新农合的办公经费问题:通过法律法规强制规定,各地财政必须按照参合农民人头数核定人员编制和拨给办公经费,办公经费不能到位的不予下拨中央及省的新农合配套金,并对主要责任人实行严惩。对于财政确实困难的贫困县,由财政部门按照一定的标准下拨专项新农合管理经费,以确保贫困县新农合工作的正常管理。
3.3强化卫生服务行为监管,严格控制医药费用上涨,保护新农合成果。
由各地医改办或卫生局统一建立新农合医疗监督委员会,定期到各地审查定点医院对参合农民采取的医疗方案或医生开具的处方单,重点审查药品的选择和用药量、大型设备检查的必要性、新特药和自费项目的控制情况、是否存在诱导性住院、药品价格执行情况等,对违规医疗单位和个人实行从重处罚,追究法律责任。
3.4科学确定门诊、住院费用补偿标准,监控医疗基金运行。
新农合制度要逐步稳定医疗费用的补偿标准,避免频繁变动。补偿标准以“量入为出”原则为指导,通过科学测算来确定。当前,一些试点县在补偿标准的确定上有些保守,同时在基金的使用上也存在一定的“惜赔”现象,导致当年医疗基金过多沉淀。对于连年沉淀的资金,一定要加强监控,防止贪污、挪用。建议将沉淀资金计提为风险准备金,用于平衡以后年度可能出现的财务亏空,同时要适当提高补偿比例,保证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实现医疗基金的收支平衡。
参考文献
[1]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国务院公报.2003年6月.
[2]庹国柱、王国军.中国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