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手卫生依从性标准范文

手卫生依从性标准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00:3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手卫生依从性标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手卫生依从性标准

篇1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 手卫生依从性 医务人员

随着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增加,手卫生受到关注和重视,品管圈为全面品质管理的一环,运用各种质量控制手法,全员参与,对工作现场进行改善。我科于2015年5月至2015年11月开展了应用品管圈实施提高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实践活动,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科于2015年5月开展品管圈活动,精心设定了圈名为:同心圈。共8名圈员,成员组成分别为:辅导员1名(护士长),圈长1名(护师),圈员6名(护师2名,护士4名)。采用矩阵表,从护士重视程度、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等4个维度评价法进行评价,( 5 分为最高 1分为最低)。

2. 1.2方法

1.2.1制定活动计划及目标:

制定内容包括:活动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效果评价、标准化、检讨与改进等内容的时间甘特图,品管圈活动时间为2015年5月―2015年11月。将目标设定为科室护士手卫生依从性有明显提高。

1.2.2现状调查:

参照《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和《WHO医疗机构手卫生指南》标准,以准确的六步洗手法作为首位评估标准,由圈长负责登记查检表,记录上班护士接触患者前、接触周围物品后、接触患者后、无菌操作前、接触血液、体液后的洗手方法是否正确。在QCC活动前,实施、完成及改进是进行评估、对照,分析造成科室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低下的原因是:护理人员方面、手卫生的意识不强、未形成良好的洗手习惯等。 调查结果手卫生依从性显示为44 %。

1.2.3目标设定:目标值设定:提高24%;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X圈能力)接触患者前=103-(103x76)=25 ; 接触周围物品后=88-(88x76)=21 ;改进措施是根据现状调查得出的数据绘制成柏拉图,在柏拉图中根据80/20原则得到相关目标值。

1.2.4要因分析:依据现状,通过绘制鱼骨图:①护士因素:意识不到洗手的重要性。②培训因素:培训对象存在盲点。③管理者因素:手卫生培训不到位。④设施等其他因素。

1.2.5拟定对策并实施:

1.2.5.1 对策拟定 (1)提高护士手卫生意识;(2)落实手卫生设施的完善;(3)指导和监督护士正确、合理、规范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1.2.5.2 对策实施

活动期间由圈成员监督,定期统计科室手卫生执行情况,把握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和纠正。建立有效培训计划:①目标;②时间安排;③课程安排;④学习的具体内容;⑤效果评估。

1.加强手卫生的培训,定期进行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 2.科室成立院感质控小组,定期每月对手卫生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3.将六步洗手法的图片粘贴在洗手处。4.配备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剂和一次性擦手纸,在床边和治疗车、护理盘配备速干手消毒。

2结果 效果确认表

2.1有形成果:科室对手卫生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护士执行手卫生指征明显由接触患者前手卫生依从率的44%上升为85%;护士洗手操作合格率由67%提高至92%,目标值设定由24%提高56%; 护士手卫生依从率明显提高,从而设定2.2无形成果:①在QCC活动中,科室平均每月开圈会2―3次,出席率98%,充分发挥了每个圈员的潜能;②在活动中每一个的决策都是由集体决策;③对于患者而言:提高医护人员洗手的依从性,促进患者的健康。

2.3标准化{ 图}

一、了解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探讨手卫生的方法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二、通过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了解洗手依从性差的原因是,医护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认识不足,制定完善手卫生管理制度与管理规范,重视手卫生知识培训宣教。

2.4结论:提高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可降低50%医院感染的发生。通过品管圈活动,全体圈员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解决问题能力、自信心、责任荣誉感和QCC手法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而且提高了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减少和杜绝了提高护士的手传播致病菌的情况,从而更大程度的提高护士规范手卫生行为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吁英 ,影响重症监护病房一户人员主动洗手因素的探讨 [J] 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7,2,8:193-196

[2]邵卫东,手部卫生与医院感染[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0):2953-2954

篇2

[关键词] 干预; 手卫生; 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 R197.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1-139-01

我院是苏北地区三级甲等医院,门诊病人多、工作量大,病区接受的病人多是基层医院转来的重危病人,同时各种侵入性操作的增多使医院感染防控上增加了难度,这也给洗手的依从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研究表明,1名医护人员手上的细菌数可高达3.9×104~4.0×106CFU/cm2[1];手的清洁和消毒是降低医院感染最基本、最简单和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2] 。我院感然科针对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现状进行了一系列的干预措施,从而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洗手依从性,具体措施如下:

1 加强对医务人员教育已经被公认为是提高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教育尤为重要[2]。首先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医院感染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 通过经常下发各种医院感染管理资料(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手卫生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报告制度等),组织集中讲座,早会到科室引导学习,发放试题测试,门诊、病区张贴宣传画等种形式,提高医护人员对洗手重要性的认识,从主观上提高手卫生的意识,从而提高了医护人员洗手的依从性。

2 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组织学习标准预防、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标准预防的措施,学习隔离规范,学习各种诊疗操作的流程和无菌原则,提高医护人员的无菌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科主任和护士长是贯彻手卫生规范的核心人物,我们在指导、督察手卫生洗规范执行情况的同时及时和他们进行沟通,分析执行不到位的原因,找出合理解决问题的良策。如在没有水池的操作地方放置免洗消毒液,使他们的手在没有被明显污染时能随时应用,方便工作,有效提高医护人员洗手的依从性,真正使这项工作得到持续改进,为降低医院感染发率奠定基础。

3 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强调双向防护,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而执行这一双向防护措施最主要的就是洗手。因此,提高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医护人员对职业安全危害性认知,是促进医护人员自觉提高洗手依从性的一剂良方,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洗手是防止院内感染和自我保护的最简便、最有效的重要措施,而自觉地执行手卫生规范。

4 改善洗手条件与设施,选择高效、安全、方便的 手消毒液。门诊和重点科室每间都安装水池和感应水龙头,采用一次性纸巾擦手,给医护人员洗手提供便利条件,从而提高医护人员的洗手依从性,也改变了以往洗手后往工作服上擦手的习惯,对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有水池上方都贴洗手六步法和标准预防。在病区每个治疗车增加了免洗手消毒液,重症监护病房每床配备,病区医生查房时配备小容量免洗手消毒液,便于携带在手没有明显污染的情况下直接用免洗手消毒液,节约了时间,保证了重危病人的抢救,提高了医护质量,从而也减少了院内感染的发生。

5 通过示范培训和考核,使医护熟练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从科主任和护士长开始逐层培训,通过讲解、示范、考核从而使他们熟练掌握洗手的指征,标准预防,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提高医医护人员的洗手的质量,降低医院感染率,根据国外有报道,通过院内洗手可以降低30%医院感染[3]。

6 通过对医护人员操作前后洗手情况进行跟踪暗访,对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情况进行评价。通过手采样监测结果,结合临床病人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分析并与医护探讨,来提高医护人员对洗手的认识程度,从而使医护从思想上重视洗手的环节,提高医护人员的洗手依从性,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通过干预措施的实施,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认知程度和依从性明显有提高,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从55%提高到95%,医生从30%提高到65%.从自我保护角度和防止病人医院感染的发生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医护人员手卫生的研究进展[J].浙江预防医学,2007,19(6):65.

篇3

【关键词】 品管圈; 护士; 手卫生依从性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03.026

引起医院感染的诸多因素中,手是医院感染传播的重要媒介[1],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但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容乐观,浙江滕小云[2]调查显示护士手卫生依从率为49.4%。品管圈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及护理质量管理[3]。6月份本院护理部组织学习品管圈,随后本科室组建了品管圈-守护圈,品管圈主题初步选定后随机查检1 d,发现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比病房内科医生低,临床护士执行着大量的治疗、护理操作,他们是通过手与患者接触最多的群体[4]。2014年7月-2015年1月开展了“提高护士的手卫生的依从性”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通过本次活动,提高了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减少医院性感染,增强了团队的管理能力。

1 一般资料

本圈活动所在病区实际开放床位55张,近两年的床位使用率为108%,日均住院患者50人次,护理操作包括静脉输液,日均180瓶,输血治疗日均5人次,另外PICC操作及维护等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均有。统计近1年的慢性肾病及白细胞低下的患者占出院总人数68.9%,护士20人,N0级6人,N1级8人,N2级6人。

2 品管圈活动实施方法

2.1 品管圈组建 由科室护士自愿报名的形式组成,于2014年7月成立,圈员8名,平均工龄8.5年,负责整个活动的策划与组织[5]。

2.2 主题选定和计划拟定 本圈为本病区开展品管活动第一圈,对于品管圈的知识还比较陌生。根据重视程度、迫切性、重要性、圈能力给予评分,最终从8个主题中选出。经过预查检后,最终确定活动主题为“提高护士手卫生的依从性”,对本护理团队20名护士执行手卫生的现场查检,分析原因找出对策进行干预。拟定计划6个月完成并制作甘特图。

2.3 现状把握 通过小组讨论,确定收集时间为2014年7月8-17日,总查检天数10 d。收集方式:按照《医疗手卫生规范》的五大指征制作查检表,再由指定的3名护士分6个环节查检,将手卫生执行情况填写于查检表中,并绘制柏拉图(图1),其他是指的体液伤口暴露后及脱手套后。查检结果护士未洗手率为41.4%。根据“80/20”法则,本圈改善重点为如何提高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接触周围环境后这3个环节的护士手卫生依从性。

2.4 目标设定 改善前护士未洗手率为41.4%,依从性56.8%,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圈能力×改善重点)。改善重点:取决于护士未洗手柏拉图=0.9,圈能力按照公式计算得出为0.55,总查检为8041人次。现况值=3329/8041×100%=41.4%,目标值=41.4%-(41.4%×0.55×0.9)=20.9%。手卫生依从性=100%-20.9%=79.1%。

2.5 问题原因解析 运用头脑风暴法、鱼骨图分析法从人员、管理、材料三大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制作了护士未洗手鱼骨图解析,并以经验圈要因,见图2。最后确定造成护士未洗手的主要因素有:(1)宣传力度不够,年轻护士培训少,意识淡薄。当前医院各个层面对手卫生宣传较少,年轻护士对手卫生重要性认识程度不够。N1护士作为床位护士作为工作主力军,操作频繁所以反而比率高于N0的护士。但是相对N2护士,N0、N1年轻护士未洗手率明显较高,接近80%的比例,见图3。(2)缺乏合理工作流程,护理人员年资相对较浅,对清洁污染区域区分不明确,工作繁忙时程序乱,造成手污染次数多。(3)质量考核不严格,缺乏监管。医院监督次数少,护理人员缺乏慎独精神,不能自觉执行手卫生规范。(4)缺乏惩罚标准,没有监管也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及惩罚措施,思想放松。(5)工作量大,人手紧时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赶时间,执行力差,查检中发现9∶00-13∶30工作集中时段未洗手率明显高于白班其他时间段。

2.6 对策拟定与实施 全体圈员先通过头脑风暴法提出备选对策,之后依迫切性、可行性、圈能力、经济性等指标进行对策选定;评价方式:5分(最好,优),3分(可接受,可),1分(不予采纳,差),共8人参加评分,计算总分;根据80/20法则选定实施对策,并按对策的共性归并为5项。

2.6.1 加强宣传力度,增强年轻护士手卫生的意识 (1)每张床头张贴洗手的提示语“接触病人前后洗手”,出病房的门把旁张贴提示语“不洗手别碰我”,各治疗车上挂提示语“你洗手了吗”,另外走廊张贴宣传画5张,海报2张,开展手卫生宣传周,组织护士参加院内外手卫生知识学习,科内根据手卫生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情况,仍然按80/20原则选出薄弱点,找出具有针对性的知识点进行学习,情景演练。从而使手卫生知识知晓率从提高65.7%至95.3%。张红丽等[6]研究表明随着护理人员能级上升洗手的依从性逐渐提高,这与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逐步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及不断反复学习手卫生知识有一定的相关性。所以将N0、N1护士列为重点培训对象,进行分层次培训。(2)实施时间2014年10月1日开始。(3)对策效果确认。该对策实施1周后按改善前的查检表进行查检7 d,统计出护士手卫生依从性提高至63.7%,为有效对策。

2.6.2 根据护理工作情况制定减少洗手次数的作业流程,并指导年轻护士执行 合理的工作流程节省了洗手时间,同样解决了工作量大,人手紧的问题,岳彩杰[7]的研究中也发现这问题。吴建萍[8]建议一对一纵向护理,统筹安排治疗和护理,遵循无菌-清洁-污染的操作顺序,减少洗手机会也是保证手卫生落实的可行措施。(1)以前功能制流水线操作,每项操作前后均要洗手,整改后实行明确责任制护理,分管患者逐个集中治疗,免去了部分护士洗手操作。具体流程:①交接班:查看病历、交班本、护理记录,了解病情。洗手进病房,查看监护仪各项数据,注射泵,呼吸机等各类仪器使用情况洗手接触患者,从上到下,从清洁区到污染区。检查意识瞳孔。查看伤口敷料及各类导管,观察引流液尿液情况。查看全身皮肤出血水肿情况,翻身拍背洗手。②治疗操作时:洗手查看监护仪各项生命体征数据。洗手无菌操作清洁操作污染操作洗手。在治疗操作过程中,如果受到体液污染,或者进行清洁操作时需要进行无菌操作,进行污染操作时需进行无菌或者清洁操作,必须洗手后再进行。(2)实施时间2014年10月16日起。(3)对策效果确认:N0、N1能级护士学习了合理工作流程,并临床应用。与对策1共同实施1周后查检7 d,有效减少应洗手次数,手卫生依从性提升为68.1%,为有效对策。

2.6.3 参照2009年卫生部颁布《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和《WHO医疗机构手卫生指南》的标准进行考核督查,并且与绩效考核挂钩 针对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接触周围环境后3个重要环节,各部门人员加强督查。(1)院感科将手卫生作为专项考核内容,每月突击检查1次。科内院感质控护士每周督查,护士长每日上午在工作繁忙时段轮流督查责任组长1名,平均每周每人2次,责任组长每日督察跟班护士1名手卫生执行情况,科内督查均公开。(2)实施时间2014年11月5日起。对策效果确认:该对策与对策1、对策2共同实施1周后11月12日起查检7 d,护士手卫生依从性达到了76.2%,为有效对策。

2.6.4 结合督查记录扣分情况,实行奖惩制 月底发奖金时总结,按得分奖励与扣款。3个责任组实际每人每床位日洗手液使用消耗量计算排名,名列前茅给予加分。根据每个护士督查情况排名,进行扣分加分。前三名予加分,按照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版)4-20-4-1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断提高,上月的依从性为基点,低于上月一律扣分,每降一个百分比扣1分。实施时间2014年11月22日起。对策效果确认:该对策与对策1、2、3共同实施后1周,11月29日-12月5日查检7 d护士手卫生依从性,达到了88.7%,为有效对策。

2.6.5 调整高峰期人员的配备冲突 高峰时段患者治疗护理集中,护士接触患者的频率高,如果不注意手卫生,更易造成护患之间、患患之间交叉传染,患者的安全风险极高。增加人员或调整岗位分工,利于护士手卫生的执行长久坚持。实施时间2014年12月7日起。对策效果确认:该对策与对策1、2、3、4共同实施后1周12月13日起查检护士手卫生依从性,达到了92.3%,为有效对策。

为了验证这5项对策的有效性,2014年12月19日结束查检1个月后重新查检,1月19-25日,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品管圈活动的热情退却,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下降至87.4%,见表1。但较开展活动前的58.6%有好的改观,提高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这项工作,必须长效管理,坚持不懈。

2.7 效果确认

2.7.1 有形成果 从10月1日实施对策及查检效果,每项对策实施1周后,用相同查检表对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进行查检和记录7 d,统计未洗手总数,得出手卫生依从性,结果分别为58.6%、63.7%、68.1%、76.2%、88.7%、92.3%。

至2015年1月19日再次查检7 d,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变化为87.4%,见表1。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洗手次数的变化前后时段比较采用 字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7.2 无形成果 圈员对8个方面的能力进行活动前后评分,结果显示解决问题的能力平均得分从2.5分上升至4分,责任心得分从3分上升至

4.2分,沟通能力得分从2.6分上升至4分,自信心得分从2分上升至3.8分,团队要素得分从3分上升至4分,积极性得分从2.8分上升至4.4分,品管圈手法得分从1分上升至4分,和谐度得分从2.5分上升至4.2分。

2.8 标准化 本科制定了《护士减少手卫生次数的作业流程》,《护士手卫生培训流程》,《手卫生管理制度》。

3 讨论

本次品管圈活动根据主因找出的五大对策均能提高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查检的月份科室院感发生率明显降低,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是多层次的,多模式管理才能有效达到手卫生状况的持续改进。世卫组织多模式手卫生改善策略实施指南中指出,成功及可持续的手卫生改善是通过实施多种行动来解决妨碍手卫生问题和行为障碍来实现的。(1)开展手卫生宣传周。反复对年轻护士的感染控制知识教育和培训,病房增加手卫生提示语,走廊张贴温馨的宣传画,让护士更直观的学习到手卫生知识,提高感染控制意识,从而改善手卫生的依从性。卢珍玲等[9]的研究“手卫生宣传月”活动使手卫生依从性由33.4%提高到67.6%。(2)加强对护士的手卫生检查督导工作,并且给予奖惩,能提高护士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品管圈活动期间每日督查,形成手卫生的氛围,改善明显,一旦活动终止手卫生依从性会有下降。奖惩刺激对行为的抑制作用具有时效性[10]。本研究通过标准化将手卫生的管理制度常态化,利于手卫生习惯的养成,保证手卫生依从性的持续改进。(3)调查中发现74.5%的护士认为紧急繁忙的工作使得自己或其他护士忽视甚至忘记洗手,因此要保证充足的人员编制。临床工作中,一名医护工作人员需要护理多名患者,对各个患者的治疗方法,护理措施不同,使得医护人员无法在每次操作前洗手[11]。(4)按各能级护士分层次培训,加强N0、N1年轻护士手卫生基础知识及工作流程的培训,并按照合理的作业流程进行护理工作可以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匡季秋等[12]研究表明应分层次对不同人群和科室进行培训,为多模式手卫生改善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表1显示改善后依从性较五大对策实施后明显下降,为了手卫生依从性的持续改进,另外还制作了晨晚间护理,更换液体,静脉加药配置等操作的手卫生简易流程图,并将品管圈的标准化制度流程落实下去,保证手卫生依从性持续改进。

品管圈活动明显提升了护士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同时品管圈活动可以使护士更全面的了解目前手卫生存在的问题。6个月全体圈员共同参与,激烈讨论,自主自发地进行头脑风暴,开展自下而上的管理,提高了手卫生依从性的同时也收获了无形成果,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增强,质量管理得到持续改进,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增加了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圈员们通过活动学到了品管圈的十大手法,并学会制作柏拉图、直方图、雷达图、冰山图等质量管理工具。如果品管圈活动能在医疗领域应用,来解决其他的医疗护理问题同样也会有很好的成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韩黎,朱士俊,郭燕红,等.中国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现状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1(2):140-142.

[2]滕小云.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13(5):427-428.

[3]刘庭芳,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0.

[4]周玉兰.临床护士手卫生现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5):87.

[5]张幸国,王临润,刘勇.医院品管圈辅导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9-118.

[6]张红丽,席建宏,董正惠.呼吸重症监护室手卫生依从性现况调查[J].继续医学教育,2014,28(6):22-24.

[7]岳彩杰.品管圈活动在传染科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3):104-105.

[8]吴建萍.对护士手卫生状况的调查分析及对策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4):1163-1164.

[9]卢珍玲,王文阳,陈宝勤,等.“手卫生宣传月”活动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4,15(11):1250-1251.

[10]谷莉,白学军,王芹.奖惩对行为抑制能力和自主生理活动影响的时效性[J].心理学报,2014,46(10):1476.

[11]刘曼丽.手卫生所致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6):116.

篇4

【关键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医务人员手上携带的病原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1],医院感染控制是医院质量的核心之一,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最基本、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2]。自2012年6月,我院召开“迎评三甲医院动员大会”后,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医院感染办对全院员工进行了手卫生知识及相关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并每周到病区进行不定期督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评价整改效果,做到持续质量改进。通过多层面强化,深入观察手卫生依从性的改善情况,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选择2012年7――12月本院员工,包括医生、护士、进修实习人员及工勤人员作为观察对象。

1.2方法

1.2.1完善手卫生设施院领导高度重视手卫生设施的改进,水龙头开关从手触式改为非手触式,水池边均配备干手纸,为洗手、干手提供了方便。在每个病室门口墙上、诊床边、治疗车、护理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床边、病历车等配备了有效、便捷的洁芙柔免洗消毒凝胶。

1.2.2强化培训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要性知晓率低,故依从性亦低,为此,医院感染办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手卫生动员大会”,表彰了卫生耗材多、手卫生做得好的科室,编写了《医院感染管理手册》,人手一册,要求人人掌握,并多次向全院人员讲解手卫生知识,观看手卫生幻灯片,推选出“六步洗手法”能手,以节目形式在台前演示。在每个水池边均张贴了“六步洗手法”标准洗手图,在医院OA网上设置手卫生及医院感染相关课件,以科室为单位组织学习,并组织全院副护士长到医院感染办学习培训,回科室后进行二次培训。

1.2.3建立监控机制医院感染办监督检查是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主要手段,对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并提出改进意见,方能做到持续质量改进。感染办为更好的对全院人员进行手卫生监控,增加人员配备,调动全院副护士长到感染办轮转,每周到相关科室进行不定期督查,各科室由感染监控小组人员全天监督,促使全院人员自觉遵守手卫生规范,不断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1.2.4每月召开手卫生用品消耗量反馈会感染办每月对各科室洗手液(肥皂)、干手纸、速干手消毒剂等手卫生用品的消耗量进行统计,并和上年度同期消耗量进行对比,纳入每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同期对比过高或过低者(或根据出院病人数推算),调查核实后进行经济奖励或处罚。

1.2.5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医院感染办根据手卫生的5个指征,设计了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表,采用直接观察的方法,选择上午各项治疗、护理操作较多的时间段,以一项操作为单位进行观察,用实手卫生次数除以该手卫生次数得手卫生依从率。

篇5

【关键词】 医院感染;手卫生;依从性;洗手;手消毒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4.74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400-02

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随着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增加,手卫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我院借创建二级甲等医院的契机,对我院所有人员进行了多次手卫生培训教育,使手卫生依从性得到了突破性的巩固和提高,在评审时顺利通过手卫生的项目评审。

手卫生依从性是指医务人员能够坚持必要的洗手和手消毒次数,并且洗手和手消毒的步骤、时间指征、范围都符合规定。通过实践证明,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方便、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有研究证实,有效的手卫生可降低50%的医院感染率[2],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有效措施如下:

1 加强手卫生规范的理论教育和实践培训,通过每月手卫生监测数据提供有力的举证说服

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开展院内全员培训,分批次进行各级各类人员洗手和手消毒培训,并定期不定期对全院不同岗位人员进行抽查和督导,采用现场洗手和手卫生理论提问相结合的考核模式,不断提高院内各级各类人员手卫生意识和理论知识水平。前半年属于培训重要时期,每个月需进行洗手正确率考核、督查和统计,使洗手正确率能达到95%-100%,手消毒依从性达50%-70%。并通过手卫生洗手前后的采样监测数据对比,有力举证洗手在医院工作的重要性,使洗手依从性在医务人员中得到巩固和提高,并建立了持续性发展基础。

2 与院领导沟通,取得院领导对手卫生工作的大力支持

以创甲为基点,向院领导写出手卫生对医院安全建设的重要性和手卫生在院感工作中便捷经济的优点,阐述手卫生在医院感染中的特殊性,并通过开展手卫生周宣传,邀请院领导参与手卫生培训和督查工作,上报手卫生成本支出预算和医院安全的成本投资的对比,通过外出学习向院领导提供其他医院手卫生开展的照片等方式取得院领导对手卫生的支持并参与其中,在院周会、感控例会、多部门联席等会议上强调手卫生的重要性,使手卫生工作得到医院上下一致的大力支持。

3 完善手卫生设施

取得领导的支持后,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改善各科手卫生设施如:配备流动水洗手龙头及洗手盆,更换手触式水龙头为非手触式水龙头,配置足量洗手液,安装干手纸巾盒,督促科室保证干手纸巾的供给。

4 制定和完善医院内手卫生规范和管理制度并加强落实,建立长效性手卫生监管机制

以卫生部颁布的相关手卫生规范和标准为依据,制定院内手卫生管理制度、手卫生基本原则、洗手标准操作规程,并分批进行卫生手、外科手的实践培训和考核,加强督查,认真将规范、制度和标准落实到位。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不定期到科室对手卫生依从性作暗访调查、查看科室每季度手卫生用品的消耗量,定期对医护人员手部微生物进行采样检测,抽查洗手准确率、提问手卫生理论知识,将检测和检查结果及时反馈至相关科室并纳入科室医疗质量考评进行奖惩,从而推动和督导手卫生执行的自觉性和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建立长效性监管机制。

5 合理选择手卫生产品

选择对手部皮肤刺激小、无过敏性、有润肤作用的洗手液及手消液;配备大小、高低合适的洗手池和非手触式水龙头,保证干手纸巾的供给。

6 加强院内手卫生宣传工作

反复宣传手卫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手卫生知识。通过培训教育、讨论、建立手卫生宣传栏、发放手卫生宣传册、张贴宣传画和提示语、在洗手池旁张贴洗手示意图、评选手卫生执行优秀人员等多种形式,创造良好的手卫生环境,树立良好的榜样,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7 改进管理机制,优化资源配置

手卫生的管理工作是医院管理的主要部分,管理者应关心一线医务人员,合理安排工作量,通过科室优化人力支援配置,减轻医务人员工作强度,避免繁忙的诊疗护理活动影响手卫生依从性[3]。

手卫生与医院感染是个永恒的主题,众多研究已经证实手卫生可以明显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因此,我们必须努力通过多种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应用感染的发生[3]。

参考文献

[1] 杨娜.手卫生依从性现况分析及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