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0:00:3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手卫生依从性标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随着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增加,手卫生受到关注和重视,品管圈为全面品质管理的一环,运用各种质量控制手法,全员参与,对工作现场进行改善。我科于2015年5月至2015年11月开展了应用品管圈实施提高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实践活动,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科于2015年5月开展品管圈活动,精心设定了圈名为:同心圈。共8名圈员,成员组成分别为:辅导员1名(护士长),圈长1名(护师),圈员6名(护师2名,护士4名)。采用矩阵表,从护士重视程度、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等4个维度评价法进行评价,( 5 分为最高 1分为最低)。
2. 1.2方法
1.2.1制定活动计划及目标:
制定内容包括:活动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效果评价、标准化、检讨与改进等内容的时间甘特图,品管圈活动时间为2015年5月―2015年11月。将目标设定为科室护士手卫生依从性有明显提高。
1.2.2现状调查:
参照《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和《WHO医疗机构手卫生指南》标准,以准确的六步洗手法作为首位评估标准,由圈长负责登记查检表,记录上班护士接触患者前、接触周围物品后、接触患者后、无菌操作前、接触血液、体液后的洗手方法是否正确。在QCC活动前,实施、完成及改进是进行评估、对照,分析造成科室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低下的原因是:护理人员方面、手卫生的意识不强、未形成良好的洗手习惯等。 调查结果手卫生依从性显示为44 %。
1.2.3目标设定:目标值设定:提高24%;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X圈能力)接触患者前=103-(103x76)=25 ; 接触周围物品后=88-(88x76)=21 ;改进措施是根据现状调查得出的数据绘制成柏拉图,在柏拉图中根据80/20原则得到相关目标值。
1.2.4要因分析:依据现状,通过绘制鱼骨图:①护士因素:意识不到洗手的重要性。②培训因素:培训对象存在盲点。③管理者因素:手卫生培训不到位。④设施等其他因素。
1.2.5拟定对策并实施:
1.2.5.1 对策拟定 (1)提高护士手卫生意识;(2)落实手卫生设施的完善;(3)指导和监督护士正确、合理、规范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1.2.5.2 对策实施
活动期间由圈成员监督,定期统计科室手卫生执行情况,把握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和纠正。建立有效培训计划:①目标;②时间安排;③课程安排;④学习的具体内容;⑤效果评估。
1.加强手卫生的培训,定期进行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 2.科室成立院感质控小组,定期每月对手卫生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3.将六步洗手法的图片粘贴在洗手处。4.配备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剂和一次性擦手纸,在床边和治疗车、护理盘配备速干手消毒。
2结果 效果确认表
2.1有形成果:科室对手卫生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护士执行手卫生指征明显由接触患者前手卫生依从率的44%上升为85%;护士洗手操作合格率由67%提高至92%,目标值设定由24%提高56%; 护士手卫生依从率明显提高,从而设定2.2无形成果:①在QCC活动中,科室平均每月开圈会2―3次,出席率98%,充分发挥了每个圈员的潜能;②在活动中每一个的决策都是由集体决策;③对于患者而言:提高医护人员洗手的依从性,促进患者的健康。
2.3标准化{ 图}
一、了解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探讨手卫生的方法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二、通过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了解洗手依从性差的原因是,医护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认识不足,制定完善手卫生管理制度与管理规范,重视手卫生知识培训宣教。
2.4结论:提高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可降低50%医院感染的发生。通过品管圈活动,全体圈员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解决问题能力、自信心、责任荣誉感和QCC手法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而且提高了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减少和杜绝了提高护士的手传播致病菌的情况,从而更大程度的提高护士规范手卫生行为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吁英 ,影响重症监护病房一户人员主动洗手因素的探讨 [J] 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7,2,8:193-196
[2]邵卫东,手部卫生与医院感染[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0):2953-2954
[关键词] 干预; 手卫生; 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 R197.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1-139-01
我院是苏北地区三级甲等医院,门诊病人多、工作量大,病区接受的病人多是基层医院转来的重危病人,同时各种侵入性操作的增多使医院感染防控上增加了难度,这也给洗手的依从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研究表明,1名医护人员手上的细菌数可高达3.9×104~4.0×106CFU/cm2[1];手的清洁和消毒是降低医院感染最基本、最简单和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2] 。我院感然科针对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现状进行了一系列的干预措施,从而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洗手依从性,具体措施如下:
1 加强对医务人员教育已经被公认为是提高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教育尤为重要[2]。首先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医院感染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 通过经常下发各种医院感染管理资料(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手卫生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报告制度等),组织集中讲座,早会到科室引导学习,发放试题测试,门诊、病区张贴宣传画等种形式,提高医护人员对洗手重要性的认识,从主观上提高手卫生的意识,从而提高了医护人员洗手的依从性。
2 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组织学习标准预防、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标准预防的措施,学习隔离规范,学习各种诊疗操作的流程和无菌原则,提高医护人员的无菌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科主任和护士长是贯彻手卫生规范的核心人物,我们在指导、督察手卫生洗规范执行情况的同时及时和他们进行沟通,分析执行不到位的原因,找出合理解决问题的良策。如在没有水池的操作地方放置免洗消毒液,使他们的手在没有被明显污染时能随时应用,方便工作,有效提高医护人员洗手的依从性,真正使这项工作得到持续改进,为降低医院感染发率奠定基础。
3 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强调双向防护,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而执行这一双向防护措施最主要的就是洗手。因此,提高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医护人员对职业安全危害性认知,是促进医护人员自觉提高洗手依从性的一剂良方,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洗手是防止院内感染和自我保护的最简便、最有效的重要措施,而自觉地执行手卫生规范。
4 改善洗手条件与设施,选择高效、安全、方便的 手消毒液。门诊和重点科室每间都安装水池和感应水龙头,采用一次性纸巾擦手,给医护人员洗手提供便利条件,从而提高医护人员的洗手依从性,也改变了以往洗手后往工作服上擦手的习惯,对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有水池上方都贴洗手六步法和标准预防。在病区每个治疗车增加了免洗手消毒液,重症监护病房每床配备,病区医生查房时配备小容量免洗手消毒液,便于携带在手没有明显污染的情况下直接用免洗手消毒液,节约了时间,保证了重危病人的抢救,提高了医护质量,从而也减少了院内感染的发生。
5 通过示范培训和考核,使医护熟练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从科主任和护士长开始逐层培训,通过讲解、示范、考核从而使他们熟练掌握洗手的指征,标准预防,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提高医医护人员的洗手的质量,降低医院感染率,根据国外有报道,通过院内洗手可以降低30%医院感染[3]。
6 通过对医护人员操作前后洗手情况进行跟踪暗访,对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情况进行评价。通过手采样监测结果,结合临床病人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分析并与医护探讨,来提高医护人员对洗手的认识程度,从而使医护从思想上重视洗手的环节,提高医护人员的洗手依从性,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通过干预措施的实施,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认知程度和依从性明显有提高,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从55%提高到95%,医生从30%提高到65%.从自我保护角度和防止病人医院感染的发生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医护人员手卫生的研究进展[J].浙江预防医学,2007,19(6):65.
【关键词】 品管圈; 护士; 手卫生依从性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03.026
引起医院感染的诸多因素中,手是医院感染传播的重要媒介[1],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但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容乐观,浙江滕小云[2]调查显示护士手卫生依从率为49.4%。品管圈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及护理质量管理[3]。6月份本院护理部组织学习品管圈,随后本科室组建了品管圈-守护圈,品管圈主题初步选定后随机查检1 d,发现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比病房内科医生低,临床护士执行着大量的治疗、护理操作,他们是通过手与患者接触最多的群体[4]。2014年7月-2015年1月开展了“提高护士的手卫生的依从性”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通过本次活动,提高了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减少医院性感染,增强了团队的管理能力。
1 一般资料
本圈活动所在病区实际开放床位55张,近两年的床位使用率为108%,日均住院患者50人次,护理操作包括静脉输液,日均180瓶,输血治疗日均5人次,另外PICC操作及维护等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均有。统计近1年的慢性肾病及白细胞低下的患者占出院总人数68.9%,护士20人,N0级6人,N1级8人,N2级6人。
2 品管圈活动实施方法
2.1 品管圈组建 由科室护士自愿报名的形式组成,于2014年7月成立,圈员8名,平均工龄8.5年,负责整个活动的策划与组织[5]。
2.2 主题选定和计划拟定 本圈为本病区开展品管活动第一圈,对于品管圈的知识还比较陌生。根据重视程度、迫切性、重要性、圈能力给予评分,最终从8个主题中选出。经过预查检后,最终确定活动主题为“提高护士手卫生的依从性”,对本护理团队20名护士执行手卫生的现场查检,分析原因找出对策进行干预。拟定计划6个月完成并制作甘特图。
2.3 现状把握 通过小组讨论,确定收集时间为2014年7月8-17日,总查检天数10 d。收集方式:按照《医疗手卫生规范》的五大指征制作查检表,再由指定的3名护士分6个环节查检,将手卫生执行情况填写于查检表中,并绘制柏拉图(图1),其他是指的体液伤口暴露后及脱手套后。查检结果护士未洗手率为41.4%。根据“80/20”法则,本圈改善重点为如何提高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接触周围环境后这3个环节的护士手卫生依从性。
2.4 目标设定 改善前护士未洗手率为41.4%,依从性56.8%,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圈能力×改善重点)。改善重点:取决于护士未洗手柏拉图=0.9,圈能力按照公式计算得出为0.55,总查检为8041人次。现况值=3329/8041×100%=41.4%,目标值=41.4%-(41.4%×0.55×0.9)=20.9%。手卫生依从性=100%-20.9%=79.1%。
2.5 问题原因解析 运用头脑风暴法、鱼骨图分析法从人员、管理、材料三大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制作了护士未洗手鱼骨图解析,并以经验圈要因,见图2。最后确定造成护士未洗手的主要因素有:(1)宣传力度不够,年轻护士培训少,意识淡薄。当前医院各个层面对手卫生宣传较少,年轻护士对手卫生重要性认识程度不够。N1护士作为床位护士作为工作主力军,操作频繁所以反而比率高于N0的护士。但是相对N2护士,N0、N1年轻护士未洗手率明显较高,接近80%的比例,见图3。(2)缺乏合理工作流程,护理人员年资相对较浅,对清洁污染区域区分不明确,工作繁忙时程序乱,造成手污染次数多。(3)质量考核不严格,缺乏监管。医院监督次数少,护理人员缺乏慎独精神,不能自觉执行手卫生规范。(4)缺乏惩罚标准,没有监管也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及惩罚措施,思想放松。(5)工作量大,人手紧时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赶时间,执行力差,查检中发现9∶00-13∶30工作集中时段未洗手率明显高于白班其他时间段。
2.6 对策拟定与实施 全体圈员先通过头脑风暴法提出备选对策,之后依迫切性、可行性、圈能力、经济性等指标进行对策选定;评价方式:5分(最好,优),3分(可接受,可),1分(不予采纳,差),共8人参加评分,计算总分;根据80/20法则选定实施对策,并按对策的共性归并为5项。
2.6.1 加强宣传力度,增强年轻护士手卫生的意识 (1)每张床头张贴洗手的提示语“接触病人前后洗手”,出病房的门把旁张贴提示语“不洗手别碰我”,各治疗车上挂提示语“你洗手了吗”,另外走廊张贴宣传画5张,海报2张,开展手卫生宣传周,组织护士参加院内外手卫生知识学习,科内根据手卫生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情况,仍然按80/20原则选出薄弱点,找出具有针对性的知识点进行学习,情景演练。从而使手卫生知识知晓率从提高65.7%至95.3%。张红丽等[6]研究表明随着护理人员能级上升洗手的依从性逐渐提高,这与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逐步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及不断反复学习手卫生知识有一定的相关性。所以将N0、N1护士列为重点培训对象,进行分层次培训。(2)实施时间2014年10月1日开始。(3)对策效果确认。该对策实施1周后按改善前的查检表进行查检7 d,统计出护士手卫生依从性提高至63.7%,为有效对策。
2.6.2 根据护理工作情况制定减少洗手次数的作业流程,并指导年轻护士执行 合理的工作流程节省了洗手时间,同样解决了工作量大,人手紧的问题,岳彩杰[7]的研究中也发现这问题。吴建萍[8]建议一对一纵向护理,统筹安排治疗和护理,遵循无菌-清洁-污染的操作顺序,减少洗手机会也是保证手卫生落实的可行措施。(1)以前功能制流水线操作,每项操作前后均要洗手,整改后实行明确责任制护理,分管患者逐个集中治疗,免去了部分护士洗手操作。具体流程:①交接班:查看病历、交班本、护理记录,了解病情。洗手进病房,查看监护仪各项数据,注射泵,呼吸机等各类仪器使用情况洗手接触患者,从上到下,从清洁区到污染区。检查意识瞳孔。查看伤口敷料及各类导管,观察引流液尿液情况。查看全身皮肤出血水肿情况,翻身拍背洗手。②治疗操作时:洗手查看监护仪各项生命体征数据。洗手无菌操作清洁操作污染操作洗手。在治疗操作过程中,如果受到体液污染,或者进行清洁操作时需要进行无菌操作,进行污染操作时需进行无菌或者清洁操作,必须洗手后再进行。(2)实施时间2014年10月16日起。(3)对策效果确认:N0、N1能级护士学习了合理工作流程,并临床应用。与对策1共同实施1周后查检7 d,有效减少应洗手次数,手卫生依从性提升为68.1%,为有效对策。
2.6.3 参照2009年卫生部颁布《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和《WHO医疗机构手卫生指南》的标准进行考核督查,并且与绩效考核挂钩 针对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接触周围环境后3个重要环节,各部门人员加强督查。(1)院感科将手卫生作为专项考核内容,每月突击检查1次。科内院感质控护士每周督查,护士长每日上午在工作繁忙时段轮流督查责任组长1名,平均每周每人2次,责任组长每日督察跟班护士1名手卫生执行情况,科内督查均公开。(2)实施时间2014年11月5日起。对策效果确认:该对策与对策1、对策2共同实施1周后11月12日起查检7 d,护士手卫生依从性达到了76.2%,为有效对策。
2.6.4 结合督查记录扣分情况,实行奖惩制 月底发奖金时总结,按得分奖励与扣款。3个责任组实际每人每床位日洗手液使用消耗量计算排名,名列前茅给予加分。根据每个护士督查情况排名,进行扣分加分。前三名予加分,按照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版)4-20-4-1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断提高,上月的依从性为基点,低于上月一律扣分,每降一个百分比扣1分。实施时间2014年11月22日起。对策效果确认:该对策与对策1、2、3共同实施后1周,11月29日-12月5日查检7 d护士手卫生依从性,达到了88.7%,为有效对策。
2.6.5 调整高峰期人员的配备冲突 高峰时段患者治疗护理集中,护士接触患者的频率高,如果不注意手卫生,更易造成护患之间、患患之间交叉传染,患者的安全风险极高。增加人员或调整岗位分工,利于护士手卫生的执行长久坚持。实施时间2014年12月7日起。对策效果确认:该对策与对策1、2、3、4共同实施后1周12月13日起查检护士手卫生依从性,达到了92.3%,为有效对策。
为了验证这5项对策的有效性,2014年12月19日结束查检1个月后重新查检,1月19-25日,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品管圈活动的热情退却,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下降至87.4%,见表1。但较开展活动前的58.6%有好的改观,提高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这项工作,必须长效管理,坚持不懈。
2.7 效果确认
2.7.1 有形成果 从10月1日实施对策及查检效果,每项对策实施1周后,用相同查检表对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进行查检和记录7 d,统计未洗手总数,得出手卫生依从性,结果分别为58.6%、63.7%、68.1%、76.2%、88.7%、92.3%。
至2015年1月19日再次查检7 d,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变化为87.4%,见表1。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洗手次数的变化前后时段比较采用 字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7.2 无形成果 圈员对8个方面的能力进行活动前后评分,结果显示解决问题的能力平均得分从2.5分上升至4分,责任心得分从3分上升至
4.2分,沟通能力得分从2.6分上升至4分,自信心得分从2分上升至3.8分,团队要素得分从3分上升至4分,积极性得分从2.8分上升至4.4分,品管圈手法得分从1分上升至4分,和谐度得分从2.5分上升至4.2分。
2.8 标准化 本科制定了《护士减少手卫生次数的作业流程》,《护士手卫生培训流程》,《手卫生管理制度》。
3 讨论
本次品管圈活动根据主因找出的五大对策均能提高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查检的月份科室院感发生率明显降低,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是多层次的,多模式管理才能有效达到手卫生状况的持续改进。世卫组织多模式手卫生改善策略实施指南中指出,成功及可持续的手卫生改善是通过实施多种行动来解决妨碍手卫生问题和行为障碍来实现的。(1)开展手卫生宣传周。反复对年轻护士的感染控制知识教育和培训,病房增加手卫生提示语,走廊张贴温馨的宣传画,让护士更直观的学习到手卫生知识,提高感染控制意识,从而改善手卫生的依从性。卢珍玲等[9]的研究“手卫生宣传月”活动使手卫生依从性由33.4%提高到67.6%。(2)加强对护士的手卫生检查督导工作,并且给予奖惩,能提高护士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品管圈活动期间每日督查,形成手卫生的氛围,改善明显,一旦活动终止手卫生依从性会有下降。奖惩刺激对行为的抑制作用具有时效性[10]。本研究通过标准化将手卫生的管理制度常态化,利于手卫生习惯的养成,保证手卫生依从性的持续改进。(3)调查中发现74.5%的护士认为紧急繁忙的工作使得自己或其他护士忽视甚至忘记洗手,因此要保证充足的人员编制。临床工作中,一名医护工作人员需要护理多名患者,对各个患者的治疗方法,护理措施不同,使得医护人员无法在每次操作前洗手[11]。(4)按各能级护士分层次培训,加强N0、N1年轻护士手卫生基础知识及工作流程的培训,并按照合理的作业流程进行护理工作可以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匡季秋等[12]研究表明应分层次对不同人群和科室进行培训,为多模式手卫生改善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表1显示改善后依从性较五大对策实施后明显下降,为了手卫生依从性的持续改进,另外还制作了晨晚间护理,更换液体,静脉加药配置等操作的手卫生简易流程图,并将品管圈的标准化制度流程落实下去,保证手卫生依从性持续改进。
品管圈活动明显提升了护士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同时品管圈活动可以使护士更全面的了解目前手卫生存在的问题。6个月全体圈员共同参与,激烈讨论,自主自发地进行头脑风暴,开展自下而上的管理,提高了手卫生依从性的同时也收获了无形成果,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增强,质量管理得到持续改进,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增加了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圈员们通过活动学到了品管圈的十大手法,并学会制作柏拉图、直方图、雷达图、冰山图等质量管理工具。如果品管圈活动能在医疗领域应用,来解决其他的医疗护理问题同样也会有很好的成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韩黎,朱士俊,郭燕红,等.中国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现状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1(2):140-142.
[2]滕小云.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13(5):427-428.
[3]刘庭芳,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0.
[4]周玉兰.临床护士手卫生现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5):87.
[5]张幸国,王临润,刘勇.医院品管圈辅导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9-118.
[6]张红丽,席建宏,董正惠.呼吸重症监护室手卫生依从性现况调查[J].继续医学教育,2014,28(6):22-24.
[7]岳彩杰.品管圈活动在传染科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3):104-105.
[8]吴建萍.对护士手卫生状况的调查分析及对策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4):1163-1164.
[9]卢珍玲,王文阳,陈宝勤,等.“手卫生宣传月”活动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4,15(11):1250-1251.
[10]谷莉,白学军,王芹.奖惩对行为抑制能力和自主生理活动影响的时效性[J].心理学报,2014,46(10):1476.
[11]刘曼丽.手卫生所致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6):116.
【关键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医务人员手上携带的病原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1],医院感染控制是医院质量的核心之一,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最基本、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2]。自2012年6月,我院召开“迎评三甲医院动员大会”后,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医院感染办对全院员工进行了手卫生知识及相关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并每周到病区进行不定期督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评价整改效果,做到持续质量改进。通过多层面强化,深入观察手卫生依从性的改善情况,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选择2012年7――12月本院员工,包括医生、护士、进修实习人员及工勤人员作为观察对象。
1.2方法
1.2.1完善手卫生设施院领导高度重视手卫生设施的改进,水龙头开关从手触式改为非手触式,水池边均配备干手纸,为洗手、干手提供了方便。在每个病室门口墙上、诊床边、治疗车、护理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床边、病历车等配备了有效、便捷的洁芙柔免洗消毒凝胶。
1.2.2强化培训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要性知晓率低,故依从性亦低,为此,医院感染办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手卫生动员大会”,表彰了卫生耗材多、手卫生做得好的科室,编写了《医院感染管理手册》,人手一册,要求人人掌握,并多次向全院人员讲解手卫生知识,观看手卫生幻灯片,推选出“六步洗手法”能手,以节目形式在台前演示。在每个水池边均张贴了“六步洗手法”标准洗手图,在医院OA网上设置手卫生及医院感染相关课件,以科室为单位组织学习,并组织全院副护士长到医院感染办学习培训,回科室后进行二次培训。
1.2.3建立监控机制医院感染办监督检查是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主要手段,对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并提出改进意见,方能做到持续质量改进。感染办为更好的对全院人员进行手卫生监控,增加人员配备,调动全院副护士长到感染办轮转,每周到相关科室进行不定期督查,各科室由感染监控小组人员全天监督,促使全院人员自觉遵守手卫生规范,不断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1.2.4每月召开手卫生用品消耗量反馈会感染办每月对各科室洗手液(肥皂)、干手纸、速干手消毒剂等手卫生用品的消耗量进行统计,并和上年度同期消耗量进行对比,纳入每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同期对比过高或过低者(或根据出院病人数推算),调查核实后进行经济奖励或处罚。
1.2.5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医院感染办根据手卫生的5个指征,设计了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表,采用直接观察的方法,选择上午各项治疗、护理操作较多的时间段,以一项操作为单位进行观察,用实手卫生次数除以该手卫生次数得手卫生依从率。
【关键词】 医院感染;手卫生;依从性;洗手;手消毒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4.74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400-02
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随着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增加,手卫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我院借创建二级甲等医院的契机,对我院所有人员进行了多次手卫生培训教育,使手卫生依从性得到了突破性的巩固和提高,在评审时顺利通过手卫生的项目评审。
手卫生依从性是指医务人员能够坚持必要的洗手和手消毒次数,并且洗手和手消毒的步骤、时间指征、范围都符合规定。通过实践证明,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方便、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有研究证实,有效的手卫生可降低50%的医院感染率[2],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有效措施如下:
1 加强手卫生规范的理论教育和实践培训,通过每月手卫生监测数据提供有力的举证说服
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开展院内全员培训,分批次进行各级各类人员洗手和手消毒培训,并定期不定期对全院不同岗位人员进行抽查和督导,采用现场洗手和手卫生理论提问相结合的考核模式,不断提高院内各级各类人员手卫生意识和理论知识水平。前半年属于培训重要时期,每个月需进行洗手正确率考核、督查和统计,使洗手正确率能达到95%-100%,手消毒依从性达50%-70%。并通过手卫生洗手前后的采样监测数据对比,有力举证洗手在医院工作的重要性,使洗手依从性在医务人员中得到巩固和提高,并建立了持续性发展基础。
2 与院领导沟通,取得院领导对手卫生工作的大力支持
以创甲为基点,向院领导写出手卫生对医院安全建设的重要性和手卫生在院感工作中便捷经济的优点,阐述手卫生在医院感染中的特殊性,并通过开展手卫生周宣传,邀请院领导参与手卫生培训和督查工作,上报手卫生成本支出预算和医院安全的成本投资的对比,通过外出学习向院领导提供其他医院手卫生开展的照片等方式取得院领导对手卫生的支持并参与其中,在院周会、感控例会、多部门联席等会议上强调手卫生的重要性,使手卫生工作得到医院上下一致的大力支持。
3 完善手卫生设施
取得领导的支持后,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改善各科手卫生设施如:配备流动水洗手龙头及洗手盆,更换手触式水龙头为非手触式水龙头,配置足量洗手液,安装干手纸巾盒,督促科室保证干手纸巾的供给。
4 制定和完善医院内手卫生规范和管理制度并加强落实,建立长效性手卫生监管机制
以卫生部颁布的相关手卫生规范和标准为依据,制定院内手卫生管理制度、手卫生基本原则、洗手标准操作规程,并分批进行卫生手、外科手的实践培训和考核,加强督查,认真将规范、制度和标准落实到位。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不定期到科室对手卫生依从性作暗访调查、查看科室每季度手卫生用品的消耗量,定期对医护人员手部微生物进行采样检测,抽查洗手准确率、提问手卫生理论知识,将检测和检查结果及时反馈至相关科室并纳入科室医疗质量考评进行奖惩,从而推动和督导手卫生执行的自觉性和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建立长效性监管机制。
5 合理选择手卫生产品
选择对手部皮肤刺激小、无过敏性、有润肤作用的洗手液及手消液;配备大小、高低合适的洗手池和非手触式水龙头,保证干手纸巾的供给。
6 加强院内手卫生宣传工作
反复宣传手卫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手卫生知识。通过培训教育、讨论、建立手卫生宣传栏、发放手卫生宣传册、张贴宣传画和提示语、在洗手池旁张贴洗手示意图、评选手卫生执行优秀人员等多种形式,创造良好的手卫生环境,树立良好的榜样,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7 改进管理机制,优化资源配置
手卫生的管理工作是医院管理的主要部分,管理者应关心一线医务人员,合理安排工作量,通过科室优化人力支援配置,减轻医务人员工作强度,避免繁忙的诊疗护理活动影响手卫生依从性[3]。
手卫生与医院感染是个永恒的主题,众多研究已经证实手卫生可以明显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因此,我们必须努力通过多种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应用感染的发生[3]。
参考文献
[1] 杨娜.手卫生依从性现况分析及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2,(34).
【关键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院内感染;关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643-01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医务人员手上携带的病原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1]由于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30.0%[2]我院几年来积极推进“手卫生”,在全院开展了“手卫生知识和技能全员培训”“,全院范围内取消固体肥皂和公共擦手毛巾,改进了洗手设施,制订了手卫生管理制度,“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及“手卫生依从性执行情况考核细则”,将各科室及部门手卫生用品的消耗量来衡量科室手卫生落实情况,院科二级对手卫生落实情况督导检查。先将我院2008- 2012年中每年随机调查110名医务人员在诊疗操作之后和接触患者之后的手卫生的依从性情况,及每年随机抽取160名医务人员进行六步洗手法操作考核,进一步探讨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院内感染关系,具体报告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均来源于本院的不同临床科室,在每个科室随机抽取,医院所有科室均采用百能牌抗菌洗手液,朗索速干手消毒剂,并且提供相应的无干手纸巾。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生命体征、观察方式、洗手时间、培训次数等以及其他各个方面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采用直接观察法,通过收集医务人员不同操作、不同时间段、戴手套前后的手卫生数据。根据观察目的、手卫生指征等设计表格,计算和反馈。计算方法采用百分率表示,参照美国手卫生资源中心-手卫生依从性计算公式:依从性(%)=手卫生次数手卫生时机次数×100.手卫生次数包括洗手和速干手消毒剂小独守的次数之和;手卫生时机包括在一个诊疗、护理时间段内所有的洗手指征。[3]1.2.2 手卫生依从性观察原则:(1)盲法观察,不向医务人员提供与其手卫生消毒行为相关的反馈信息。(2)每个观察周期,每个科室或部门人员需观察至少100个收卫生时机;(3)观察某一个医务人员直接接触病人的操作,即从被观察者进入病房至其完成每一个洗手机会,一个观察时间段约20-30分钟; (4)最多在同一个部门连续观察3天。
1.3 干预措施 反复宣传手卫生重要性,对手卫生知识及技能分层分期培训,使医护人员达成共同意识,使洗手变成医务人员的自觉行为。同时,采取奖惩措施,通过院科两级每月考核,每季度汇总讲评,加强认知程度,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医院绩效考核中。在各病区醒目位置张贴手卫生宣传图片,增加民众知识和意识,更好的监督医务人员。
1.4 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13.0软件实施统计分析,方法为t检验,差异有统计意义,即P
2 结果
经过一系列措施的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有了明显提高,手卫生依从率2008年的 % 上升至2012年的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 1、2手卫生依从性均相对较高,差异显著,P
2.1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情况
3 讨论
医务人员一般都具有预防感染的知识和技能,真正缺乏的是严格遵守的理念,所以应当经常强化和考核。我院通过这几年对手卫生的大力宣传和推进,不断改进手卫生设施,尤其是2012年起,院领导对各科室手卫生用品的成本费用全部免除,使我院手卫生依从性及执行力度大幅提高。从表2可看出,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已从2008年的21.9%提高到2012年的93.7%。
根据我院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调查数据显示,手卫生易被忽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时段(1)工作忙碌、人员配备较少时(如夜间)(2)集中进行一项重复性操作时(3)医疗组查房为病人查体前后(4)为患者使用诊疗器械或仪器设备、护理用品后(5)摘手套后。由表 可以看出,护士手卫生正确率和依从率明显高于医生,说明医生在手卫生依从性方面需加大培训及考核力度。
手卫生对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医疗行为的实施者,在防治医院感染方面负有重要责任。手卫生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减少医院损失,具有很好的成本效益和成本效果【4】。 要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必须了解手卫生所致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加强医院感染与手卫生知识的培训,使医务人员从思想上重视手卫生,自觉提高洗手依从性,对患者和医务人员起到双向防护作用,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林金香,陈妙霞,周小香.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行为干预与医院感染的相关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185.
[2] 林霞.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控制院内感染[J]. 黑龙江医学院报,2010,4(34):297-298.
【关键词】手术室;手卫生;依从性
医务人员的手是医院病菌散播的主要途径,据报道30%的医院内感染是由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病源菌所造成的,而手卫生是降低医院感染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也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医院手术室手术量大,工作频率高,手卫生依从性不高。本文通过对5006例标准洗手例数所观察到的实际洗手例数所得的洗手率,对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并针对各种主要因素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最后达到满意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2年6月―2012年8月对我院手术室采取随机抽样观察法,共抽样观察40名护士。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28岁,在手术室工作0.5-15年。学历:中专5 名占12.5 %,大专27 名占67.5%,本科6 名占15 %。护士19名占47.5%,护师15 名占37.5 %,主管护师6名占15%。
1.2 方法
1.2.1 定义阶段。确定提高手术室手卫生依从性为质量的关键点,目标定为将依从性提高到70%以上。
1.2.2 测量阶段。随机观察手术室40名护士的各项操作,制出手卫生依从性的量化表,定义出影响手术室手卫生依从性的核心因素,即个人行为,社会因素,医疗机构因素,和使用产品,同时得出干预前手卫生依从性的百分率35.8%。
1.2.3 分析阶段。仔细分析出核心因素,并绘制出分析鱼骨图,找出关键原因,再通过分析确定关键因素,即洗手的教育和推广,选择质量好、容易取得的洗手液,树立高年资护士的榜样,改变行为模式。
影响手卫生的关键因素分析鱼骨图
1.2.4 改进阶段。①洗手的教育和推广。对全科的护理人员,包括新进人员,实习生和进修生组织学习,理解手卫生的关键点,采用正确的洗手方法。通过资料和ppt学习《医院手术部管理规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对手卫生理论和操作进行考试。②选择洗手液。洗手皂液选用3M洗手皂液,其具有一次性包装,防止二次污染,脚踏式取液,中性清洁,含有润肤成分,不伤皮肤。免洗手消液选用3M9250免洗手消液,含有酒精,广谱杀菌作用迅速,减少手消毒时间,含润肤剂,皮肤不干燥,无残留无毒。③容易取得洗手液。每个手术间及恢复室的治疗车配备免洗手消液 ,方便及时使用 。无菌间门口配备免洗手消液,取用无菌物品前使用。接送病人处配备免洗手消液,手术病人交接及核对前后使用。④张贴洗手示意图。每个洗手池上均张贴有醒目的洗手示意图,边洗手边学习。⑤树立高年资护士的榜样。高年资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比低年资护士要高许多,且其威望也比较高,树立其为榜样,激励年轻护士,以带动整个科室的进步。选择业务能力强的高年资护士一名,对其进行强化手卫生培训,使其达到能讲理论,能做操作的标准。让其对全科护士进行手术室手卫生操作演示,以其为榜样。并让其监督检查,对实际工作中的违背手卫生原则的行为进行纠正。⑥改变行为模式。做各种操作,如无严格的时间和顺序要求时,应从干净污染,以提高依从性。换静脉液体穿手术衣倒无菌溶液静脉注射肌肉注射暴露手术野(遮盖棉被)整理垃圾。
1.2.5 控制阶段。贯彻最优解决方案,保证流程稳定,防止流程漂移。选定护士三名,主管护师,护师,护士各一名为手卫生监督员,对手卫生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不定期的抽样观察,每星期汇总一次找出问题及解决的方法,交班会上进行总结,提出要求,进行改进。每月的科务会上全科护士讨论执行手卫生规范所存在的困难,科室积极给予解决,对流程及制度进行调整和修改,对优秀者进行奖励,以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其中。
2 结果
手卫生依从性从干预前的35.8%到干预后的71%,明显提高。
3 讨论
医院内感染是因住院导致的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医疗资源。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措施,也是医院手术室管理的内容之一,更是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的重要技术。
近年来,手卫生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颁布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但临床手卫生的依从性仍然不高。十几年前的一项研究表明进行无菌操作前的洗手率为7.87%,而今我们观察手术室的此项操作洗手率也才达到38.7%,离预期值有很长的距离。我们运用六西格玛管理理念对手术室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评价,找到了影响手术室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通过提高个人行为的认知,整个机构的支持,积极有效的组织,手术室手卫生的依从性有很大的提高。要持续保证手卫生的高依从性,控制阶段是关键。持续的改进方案,持续的监督检查,持续的组织学习,才能使整个流程稳定。
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贯彻和执行还有许多瓶颈。如医患比例的失衡,所产生的费用由谁出,不同背景患者对医务人员洗手的认识等等,只有国家,社会,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共同努力,才能突破这些瓶颈。手卫生是医务工作者都应该掌握的一项操作,手卫生不是选择性的,是强迫性的。医务人员必须执行手卫生规范以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提高病患的安全性。正确执行手卫生规范是医务人员能力、专业、敬业的一个标志。
参考文献:
关键词:手卫生;依从性;调查问卷;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203-01
手卫生是一种最简单、最实用的预防医院感染的方法。据报道,通过手卫生可以降低30%的医院感染,临床护士作为与病人接触的主要群体,他们对手卫生的认知程度及手卫生依从性状况直接关系到病人能否获得安全有效的护理。为了解临床护士对手卫生知识的掌握及手卫生依从性情况,通过不记名当场回收问卷的形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改进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特开展了此项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为某综合医院的临床护士,通过随机抽样对其中226名护士进行手卫生认知及依从性状况调查。
1.2研究方法: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采用自行设计的《手卫生依从性调查问卷》,问卷主要有4部分:①一般情况,如学历、职称、性别等;②需要进行手卫生的指证;③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④干手方式的选择。发放调查问卷时向调查对象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等,要求调查对象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独立完成调查问卷的填写,对收回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从而了解临床护理人员手卫生知识的掌握及依从性情况。
1.3统计分析:采用Epidata3.0,SPSS16.0,office软件等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手卫生依从性调查问卷》226份,收回226份,回收率100%。
2.2临床护理人员对手卫生指征的了解状况(见表1)
表1临床护理人员对手卫生指征的了解状况(n=226)需要进行手卫生的指征认为需要(1)进入或离开病房之前220(97.3%)(2)接触患者前200(88.5%)(3)接触患者后224(99.1%)(4)接触患者周围物品后196(86.7%)(5)戴手套前186(82.3%)(6)摘手套后202(89.4%)(7)穿脱隔离衣前后226(100%)(8)进行无菌操作前226(100%)(9)注射前198(87.6%)(10)取无菌物品前226(100%)(11)同一个病人检查或操作从污染部位到清洁部位200(88.5%)(12)手上有可见的污迹222(98.2%)(13)处理污染物后226(100%)(14)抽血或采血前194(85.8%)(15)进行侵入性操作前218(96.5%)2.3认为影响临床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见表2)
3讨论
手卫生是一项简单易行的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方法之一,愈来愈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我院护理人员的手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如何落实和改进手卫生依从性, 营造良好的手卫生文化氛围,具体的举措有:
3.2增强手卫生认识:手卫生是防止医院感染最主要的措施之一。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对手卫生的认识,意识到手卫生与医院感染有密切的联系,从而改变临床护理人员的行为观念。为此,我们特邀请了省知名院感专家进行讲座,让广大护理人员了解手卫生的前沿知识,认识手卫生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的重要性。
3.3完善手卫生设施:如配备标准的洗手池,尽量采用感应室水龙头,用洗手液取代肥皂,配备干手用具等。
总之,提高临床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应以行为理论为基础,需要足够的人力、物力投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游建萍,黄庆,府伟灵,等.手卫生所致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 (4) : 4262428
[2]李雅琴,高书义,郭丽英.2004 - 2007 年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结果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 (7) :9562957
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病人和医务人员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全院医疗用品的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储存和发放等工作,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部门,工作人员的手为病原菌主要传播媒介。因此,提高中心供应室人员洗手依从性,已成为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内容。现分析影响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改善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1 影响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相关因素
1.1 工作人员对手卫生知识认识不足
供应室工作人员有护士、工人、消毒员等,文化层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工作人员缺乏手卫生及有关洗手和医院感染控制的相关知识,缺乏有关洗手能降低院内感染率的知识,特别是消毒人员在接触已灭菌物品前洗手意识低,认为没接触污染物品,不用洗手。
1.2 洗手设施配备不全或不规范
供应室洗手设施简单,干手设备、用具缺乏;洗手方法不规范,未按“七步洗手法”洗手,而且洗手时间也达不到要求,导致洗手合格率低。另外,下收下送时也缺乏必要的洗手设施。戴手套就没必要洗手,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戴双层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习惯不再洗手,造成洗手依从性低。
1.3 忙碌与损伤,洗手依从性低
供应室工作人员大多数是年老体弱、不能胜任临床工作的护士和无医学知识的工人。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和再生医疗器械由分散式管理向中心供应集中式管理转变,清洗、消毒灭菌量增加,服务面扩大。繁忙的工作使工作人员洗手意识淡薄,导致洗手依从性降低。皮肤损伤,手卫生产品引起皮肤刺激,经常洗手会使皮肤含水量减少而造成皮肤发干、皲裂,甚至会使表层微生物增加,从而影响洗手的依从性。
1.4 群体影响
群体之间行为习惯易相互影响。特别是科护士长手卫生情况直接影响科室工作人员对洗手的依从性。
2 改善方法
2.1 提高工作人员洗手意识
根据工作人员洗手依从性及文化背景差异,开展目标不同、形式不同的教育,不断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不断提高整体综合素质。每月公布医院感染办检查手卫生情况结果及反馈的信息,使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有具体的认识,从而提高自身警觉性。同时从医院感染率下降又能使工作人员感受到手卫生的价值,从而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2.2 制定有效的手卫生制度及培训方法
以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之《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及《消毒技术规范》等卫生行业标准为依据,制定供应室工作人员手卫生操作规程及各区域手卫生要求、次数和洗手指证:下收下送前后、处理污染物品后、处理清洁物品前后、接触无菌物品前后、戴手套前、脱手套后、穿脱隔离衣前后等均应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每周1次利用晨会时间对工作人员进行“七步洗手法”及手消毒方法的培训,强调洗手的时间和次数。将“七步洗手法”的操作步骤图示粘贴于各个洗手池旁,以提示正确的洗手方法。定期对洗手方法进行考核,对各区域工作人员进行手部微生物监测,将监测结果在科室公布,以提高工作人员洗手的依从性。
2.3 改善洗手设施及条件
手卫生设施符合医院感染控制的要求。方便适宜的手卫生设施是提高手卫生实施率和保证手卫生质量的必要条件。 洗手池简洁,台面上设施简单,便于清洁,各种管道置于台下,台下排水设施保持密封,不渗漏,防止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科室配有感应式或脚踏式水龙头、干手设备等。洗手除使用干燥悬挂的肥皂外,还可使用带消毒成分的洗手液。选用具有护肤成分的洗手液及快速手消毒液,以保护工作人员手部皮肤。本院所选用的速干手消毒剂为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其中所含的乙醇杀菌作用明显,速度快、易挥发、无残留活性,甚至有小包装,便于携带,可直接放于口袋里,这样在操作前后及下收下送等,随时随地都很容易完成对手的消毒,提高了手卫生的依从性。洗手使用优质自来水及纯净的流动水,使用前冷热水可调和,合适的水温既可提高去污力,又可增加洗手的舒适感。
2.4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工作繁忙是影响供应室人员洗手依从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管理者必须合理安排工作人员上岗,实施人性化排班,减轻工作强度及压力,改善洗手依从性。
2.5 戴手套与手消
戴手套是一个双向保护措施,既保护自身不受病原微生物污染,又保护无菌物品不被污染。但如果长时间和不加选择地使用手套,可能会对手部卫生程度造成更大影响或引起皮肤过敏。有报道,橡胶手套有3%~52%的不可见渗透。也就是说,戴手套不能完全屏蔽病原微生物。因此,要正确合理应用手套,即使戴了手套,也要养成规范的手卫生习惯。在特殊情况下也可用手消代替洗手。
关键词:品管圈;手术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品质管理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简称品管圈,是由日本石川馨博士所创,指的是由一个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要解决问题,突破工作绩效,自动自发地结合成一个小团体(圈圈),然后分工合作,在自我启发的原则下,应用各种统计手法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中的障碍问题以达到改善工作品质、提高工作效率及降低成本的目的[1-2]。为了提高手术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我们于2013年6~12月在手术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管理中将品管圈应用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科室于2013年5月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圈员有8人,由一名领导能力强的主管护师担任圈长,全面负责圈内活动,并另外推选一名主管护师负责记录每天活动的内容,其他成员全部进行分工,实行全程参与。6月开始实施活动,每月1次,活动形式按集中-分散-集中的形式进行。
1.2方法
1.2.1选定主题 采取品管圈的头脑风暴法提出多个可实行的主题,结合手术室工作特殊性,最后综合大家的意见,以投票计分的方式选出主题"提高手术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选题理由是规范手卫生管理制度与标准预防制度,通过学习与人员培训的方式巩固成效,定期与不定期检查手术室工作人员洗手依从性的情况,对新出现的问题,制订动态改进计划,不断完善制度,使管理规范化,明确洗手指征及洗手方法,提高洗手依从性。
1.2.2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调查2013年1~5月手术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为61%,找出主要原因:①设施不足,没有备速干手消毒剂;②手卫生知识缺乏,由于对手卫生在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而造成手卫生执行力低;③培训不到位,使知识更新不及时,造成手卫生依从性下降。
1.2.3对策与实施 ①制定手卫生的规章制度;②各手术间配备速干手消毒剂;③组织全体手术科室工作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的规范化学习,指出手卫生的重要性,并在科会议上一再强调必须落实的重要性。科室负责人加强监督管理力度;④院感科负责人不定时来手术室内进行检查、考核。
1.2.4掌握并执行手卫生相关规定 掌握手卫生指征:①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②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③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④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⑤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⑥处理药物或配餐前。明确洗手和快速手消毒剂的使用原则:①手部皮肤无可见污染,建议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其效果比洗手好;②手上有血迹或分泌物等明显污染时,必须洗手。有耐药菌流行或暴发时,建议使用抗菌皂液洗手。在什么情况下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①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②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掌握外科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①先洗手,后消毒;②不同患者手术之前、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5)掌握洗手和卫生手消毒的方法:①都是七步法。②洗手时,揉搓双手至少15s;③卫生手消毒时,揉搓双手至少15s。
2 结果
手术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由品管圈活动前的61%上升到85.6%。
3 讨论
大量流行病学数据表明,通过手传播疾病是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途径。手部卫生是关系到医患安全、提高医疗水平、保障医疗质量的大事[3]。医务人员的手是病原菌最主要的传播媒介,手污染是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途径[4]。手术人员因外科手消毒方式不正确或不彻底,可导致细菌传播而造成手术感染[5]。通过此次品管圈活动激发了每个圈员的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对管理措施的执行力和依从性,使手术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由活动前的61%上升到85.6%,这说明品管圈活动是提高手术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庭芳,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
[2]雷志荣,张文娟.QC小组在改进留置尿管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2B):48.
[3]李颖,武迎宏,张丽洁.门诊患者手卫生知识认识现状的调查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3):305-307.
关键词:麻醉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干预
手卫生包含洗手、消毒洗手、消毒擦手和外科手消毒,是解决医护人员手污染,预防医院感染和交叉感染,控制病原体传播最简单、最便利、最重要、最有效和最基本的方法〔1〕。手术室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科室,麻醉科医护人员的手是手术室环境及手术患者管路污染的重要来源,是外科手术中细菌传播的主要途径〔2〕。本研究通过对麻醉科医护人员手卫生状况进行监测,实施干预措施,提高了手卫生依从性。现报道如下。
1方法
1.1调查方法
以浙江省安吉县人民医院麻醉科共17名医护人员(包括15名麻醉医生和2名复苏护士)为调查对象。由医院感染科和麻醉科医院感染质控医师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和《感染控制操作手册》,通过直接现场观察法、问卷调查、手表面微生物监测等方法对全科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调查,并采取宣传培训、教育监督、完善洗手设施等干预措施,观察实施干预前后的效果。手卫生依从率(%)=(实际执行的手卫生次数/应该执行的手卫生次数)×100%;手卫生知晓率调查,内容有医院感染含义、感染传播途径、手卫生概念、控制感染方法、无明显污染是否应用速干消毒剂、是否应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和标准洗手法等;对手进行随机采样,并进行细菌培养,卫生手消毒后细菌菌落数≤10cfu/cm2为合格,手卫生合格率(%)=(合格人数/调查人数)×100%。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χ2检验对实施干预前后麻醉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知晓率及手卫生合格率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2干预措施
1.2.1加强手卫生宣传医院感染管理科通过手卫生宣传周活动,运用视频、展板、有奖感控答题和操作等形式进行宣传,内容包括:手卫生的5个时刻、正确的洗手方法和速干手消毒剂(免洗液)的使用方法等。强调手卫生“二前三后”的5个时刻,包括接触患者前、实施无菌/清洁操作前、接触患者后,以及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等污染物后和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使洗手口诀(内外夹弓大力腕)耳熟能详。同时通过举办讲座、建立手卫生学习群和交接班提问等形式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使医护人员掌握新技术和新知识,不断学习提升手卫生素养。1.2.2提供和完善洗手设施根据要求完善手卫生设施,增加洗手池数量,提供感应式水龙头,冬天供应温水,优化洗手池布局,安装自动干手器,使用一次性干手纸巾,张贴手卫生方法示意图和温馨提示卡,配备护肤用品和速干手消毒剂。同时优化各项医疗工作的执行时间,根据工作量弹性排班,使医护人员在各项操作间有充足的时间规范洗手。1.2.3完善手卫生管理监督机制医院设立手卫生监督小组,主管部门、质控医生、科主任不定期在科室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并与绩效挂钩,做好上下级监督和同级相互监督,在互相监督过程中,发现问题,制定方案,解决问题;并建立医护人员个人档案,将手卫生质量纳入科室考评指标。
2结果
2.1手卫生设施完善情况
在手术室所有区域,包括无菌区域、复苏室、办公室等继续添置干手纸盒共35个,增加率83.76%;所有洗手池旁张贴七步洗手法示意图共26张,张贴率为72.68%;在原有配置干手消毒剂的基础上,继续在麻醉机、呼吸机、治疗车、病历车等22处添置干手消毒剂,添置率41.15%;增加感应式洗手水龙头5个。
2.2手卫生知识知晓率
实施干预措施后,麻醉科医护人员手卫生知晓率显著提高(P<0.01),详见表1。
2.3洗手依从性和合格率
在实施干预措施前,麻醉医生洗手依从性和执行率非常低,实施干预后,经过相关宣传教育和知识培训,提高了对手卫生的认识。在各项诊疗活动中,洗手依从性有明显提高(P<0.01),详见表2。对麻醉科医护人员手进行随机采样做细菌培养,干预前卫生手消毒后合格率为68.85%,干预后合格率为78.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本次调查发现,影响洗手依从性的最大因素为感染控制认知缺乏,通过手卫生宣传周活动和培训演练,提高了医护人员手手卫生的认识和执行力〔3〕;手卫生设施配置是手卫生执行的前提和保证,也是手卫生依从性明显提高的重要举措〔4〕;建立可行的监督机制,完善一套科学完整的消毒、隔离、灭菌等相关制度和手卫生质量检查标准,使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并将手卫生质量纳入科室质量考评的指标,将监测结果与科室、个人绩效挂钩,强化人员整体全面重视,促使医务人员自觉提高手卫生依从性〔5〕。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后,麻醉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合格率都有了显著提高,对减少医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程莉莉,杨洪艳,臧彬.医护人员手卫生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价[J].现代医院管理,2014,12(5):2426.
〔2〕秦宝聚.麻醉医师手卫生及依从性的现状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34:(11):8449.
〔3〕吴俏洁,郭朔梅,刘佳.院内感染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5,31(1):5657.
〔4〕范文,黄娥,段六生.医务人员手卫生与洗手依从性现状及管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9):18451846.
关键词:手卫生干预;院感;效果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425-02
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很多,而通过手导致医院感染已成为当今医学界突出的、被循证医学验证的公共卫生问题。有报道称医务工作者手传播病菌所致感染占医院感染发生率约30%。临海市某医院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综合干预,对实施手卫生干预措施期间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医院感染率是否有变化、医院感染率与手卫生依从性是否存在相关性进行了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临海市某医院内科、妇产科、外科、ICU、儿科在职医务人员共186名,其中医生81名,护士105名。
1.2 方法:(1)采用隐蔽式现场观察法 。抽调内科、妇产科、外科、ICU、儿科感控护士为手卫生执行观察员并集中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为《手卫生规范》及观察表填写(内容包括被观察者所在科室、岗位、手卫生指征、次数和时间)。2010年6月-2011年6月持续进行手卫生干预,2010年5月和2011年6月分别由观察员每周选择2天,连续或问断观察本科室医务人员2小时工作期间手卫生执行情况并记录,且保证观察对象不受任何干扰。(2)为保证观察标准一致性,感控专职人员和每位观察员共同观察大于10次手卫生过程,按卫生部手卫生规范要求记录次数,进行相互可靠性测试比较,以保证观察结果的准确性。(3)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持续监测,统计2010年6月-2011年5月期问住院病例发生医院感染例次,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医院感染率变化,医院感染病例诊断依据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2 手卫生的干预
2.1 手卫生知识培训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手卫生规范知识、手卫生与医院感染关系、六步洗手法、手卫生用品正确使用及护手措施。
2.2 完善手卫生设施在医院领导支持下,病房及各诊疗部门均配齐流动水洗手设施,包括洗手液、六步洗手法示意图以及一次性盒装擦手纸巾。
2.3 推广使用快速手消毒剂 各科室在病房治疗车、病历推车、医生诊室、换药室及治疗室均放置快速手消毒剂,方便医务人员采用。
3 统计分析
采用 检验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P
4 结果
4.1 手卫生依从性186名医务人员干预前后手卫生依从性结果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2 不同科室手卫生依从性不同科室医务人员干预前后手卫生依从性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3 干预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 实施手卫生干预后,2010年6月-2011年5月共收治住院病例9043例,发生医院感染294例次,医院感染病例发生率为3.25%;与2009年6月-2010年5月收治住院病例8075例,发生医院感染320例次,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96%;手卫生干预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5,P
5 讨论
医院感染通常是直接或间接通过手来传播,因此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最重要的措施之一[4]。本调查显示我院手卫生干预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只有44.50% ;其中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为49.52% ,明显高于医生手卫生依从性(36.28%)。我院部分医生在查房开始至结束不注意手卫生,只有接触患者特殊部位或易感染的伤口后才洗手;护士在集中输液、接瓶之间也忽视手卫生,只有手部有明显污物时才洗手。另外,手卫生设施不足,快速手消毒剂和干手用物配备不齐等也是导致手卫生依从性不高的原因。
我院针对以上原因采取一系列对策: (1)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在院内网上各种手卫生资料,在医院内张贴洗手警示图、六步洗手图,增强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 (2)增加手卫生设施,方便医务人员实施手卫生; (3)病房治疗车、病历推车、医生诊室配齐快速手消毒剂,规定科室每日每床位快速手消毒剂使用量,并每月统计汇总反馈给科室,使用量达标科室予奖励;(4)配备一次性擦手纸巾; (5)积极发挥科室感控人员作用,指导正确六步洗手法; (6)院感科专职人员定期或不定期下科室监督和指导手卫生,特别在晨间查房和集中输液时; (7)在病房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防范意识,让患者监督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行为。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赖于采取多渠道多方位的综合措施。本调查显示快速手消毒剂的推广明显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特别是在医生查房时以及集中输液;同时行为教育与反馈、管理者的重视,营造手卫生的良好氛围,行政奖惩措施以及持续的监测也都非常重要,正是由于多渠道多方位的综合干预措施运用,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从干预前的44.50%提高到干预后的65.48%。手卫生依从性干预后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医院感染发生率干预前的3.96%下降到干预后的3.25%。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率存在相关性,与国内外的研究报告加强手卫生可以降低约30% 的医院感染结果一致,有效的手卫生行为可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姜煊华,骆莹瑛,张一超,等.基层医务人员手: 生依从性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10,22 (6):55
[2] 游建萍,黄庆,府伟灵,等.手卫生所致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探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4):426
[3] 韩黎,郭燕红,朱士俊,等.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后予卫生执行情况的调查分析[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4):230
关键词:手卫生;时机;依从率;医护人员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1-0078-03
手卫生是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近年来,国内外大量资料都显示[1,2],保持手卫生、正确的手卫生依从率是有效预防控制病原体传播的重要途径,手卫生也是目前国内外公认预防医院感染的最重要、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同时也是最难做好的[3]。
为提高本院的手卫生依从性,我院运用WHO多模式手卫生促进策略,配备感应水龙头、购置速干手消毒液、七步洗手流程图、外科洗手图等一系列设备设施。经过长期改进,本院手卫生依从率也从最初的34.5%逐渐提高到85.6%。但是手卫生里面的执行时机却有不同,单独的计算干预前后手卫生总体执行率的高低对比,不能够更加具体而完善地反应不同时机手卫生依从性的整体素质水平。因此,为进一步寻求医护人员手卫生中不同时点的手卫生依从率是否存在差异,特制订该研究。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调查本院院所有医护人员(包括医技人员、实习生、麻醉师)七个时机的手卫生依从率。
2.手卫生时机。根据《手卫生技术参考手册》[4]结合本院医护人员在接触病人前、接触病人后、无菌操作前、无菌操作后、脱手套后、接触患者环境后、接触清洁物品前这七个时机为观察点,观察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情况,进而依次计算出手卫生不同时机的依从性以及手卫生依从率。手卫生依从率=实际执行手卫生次数/应执行手卫生次数×100%[5]。
3.方法。(1)成立调查小组。院感科制定本次的研究计划,由各个临床科室的院感质控员和院感科科员组成手卫生依从性时机调查小组。院感科负责统筹工作和质控监督,数据收集和录入工作。(2)手卫生依从性本地调查。为保证收集手卫生依从性的本底数据准确可靠,对调查小组成员进行技能培训,统一标准和方法,观察医护人员在医疗操作中手卫生情况,对七个洗手时机的观察采用盲法,即被观察者不知道自己被调查员在暗中观察。根据研究目的及结合本院情况设计符合本次研究的《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表》。调查员在工作过程中,随机选取一名医护人员进行隐蔽观察其不同时机上手卫生执行情况。
二、结果
1.医务人员不同时机手卫生依从率。通过临床各科室质控员连续三个月的盲法观察,总计观察医护人员872人次,手卫生应执行次数5335次,实际执行4557次,手卫生依从率为85.6%;其中手卫生不同时机的执行率不尽相同。见表1。
2.y计结果。将表1中手卫生的七个不同时机,按照顺序依次编辑为1―7组,即接触患者前为第1组,无菌操作前为第2组,依次编组。将收集到的相应组的数据录入Excel中,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可知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体液等后、摘手套后的四个时机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无菌操作前作为参照标准,将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环境后、接触清洁物品前的三个时机与无菌操作前进行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
三、干预措施
1.知识教育。针对手卫生执行率中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环境后、接触清洁物品前的三个时机不足的问题,开展专门性、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包括专题知识讲座、宣传签名活动、临床科室的晨会定期开展相关知识的学习、医院感染质控小组成员在科室工作中进行跟进宣传、现场跟踪和指导医护人员在该三个时机中的认真执行手卫生。
2.跟进提醒。院感科将相关的标识粘贴于医生办公室、治疗室、无菌柜处、电脑屏保及科室宣传栏,随时提醒医护人员做好上述三个时机的手卫生。院感质控成员和院感科成员随时对临床、医技科室人员在上述三个时机的手卫生情况进行现场观摩,并及时反馈给科室,纳入科室的个人考核评估之中,并且做好及时的反馈和现场整改,进一步形成医护人员上述三个时机的手卫生依从性的意识习惯。
3.干预前后的对比。针对手卫生执行率中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环境后、接触清洁物品前的三个时机的特殊干预一段时间后,再次进行七个时机的手卫生依从率的研究,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存在问题的三个手卫生时机均较前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四、讨论
本院院感科经过手卫生质量持续改进之后,手卫生依从率显著较前升高。但是此次通过对手卫生中不同时机依从性的研究,却发现当手卫生总体依从率高的情况下,并不能够说明手卫生依从性做的就是已经到位。本研究可以看出,手卫生不同时机的依从性仍然存在统计学的差异,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环境后、接触清洁物品前的三个时机手卫生依从率较低。个别时机的手卫生没有被执行到位的情况下,通过医务人员的手仍旧很有可能给患者带来交叉的医院感染。
针对特别薄弱的三个时机的手卫生依从性,采取知识教育、临床跟踪、现场观摩、考试考核等综合干预和促进措施后,医护人员在这三个时机手卫生依从率得到显著改善,进而更高层次地提高手卫生的质量。但是本研究只是局限于笔者所在医院的医护人员手卫生情况,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选择偏倚,有待于扩大样本含量、研究范围之后做进一步的探讨。同时本研究在比较不同时机手卫生依从率的对比上面采用SNK检验方法,有可能导致假阳性结果而带来结论上面的偏差,还需采用其他检验方法来验证结论的正确性。
在^去关于手卫生的诸多研究中,无论通过何种的改进措施,最终的结果都是提升了手卫生的依从率,但是研究的对比大多属于研究前后的纵向对比。本次研究不仅采用干预前后的纵向对比,还采用了不同时机之间的横向对比;但是结果比较具有局限性,不能够用本次研究结果外推到其他地区或者同行的不同时点手卫生的依从情况。因此,本次研究结果仅供同仁参考和借鉴。通过本次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为院感工作接下类的手卫生服务方向和改进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以为各位同仁在自己的领域今后对手卫生不同时机依从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依据。
参考文献:
[1]朱任媛,张小红,杨启文,等.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2011年ICU来源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2,158(12):905-909.
[2]皇家祥,叶书来,周馨.临床分离的2208株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4,13(1):36-39.
[3]De Wandel D,Maes L,Labeau S,et al.Behavioral determinants of hand hygiene compliance in intensive care units[J].Am J Crit care,2010,19(3):230-239.
[4]Hand hygiene technical reference manual[EB/OL].(2009) [2014-09].http://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44196.
[5]彭小贝,虞玲丽,李映兰,等,品管圈在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5,14(12):862-864.
The Ddifferences between the Different Times to Hand Hygiene Compliance and Intervention Study
XIAO Jian-zhong1,WU Yue-ling2,XIE Xiu-ping2
(1.Mingdong Health School of Fujian Province,Fuan,Fujian 355017,China;
2.Zherong Hospital,Zherong,Fujian 355300,China)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 手卫生; 依从性; 研究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15-49-02
手卫生是指清除或破坏手表面皮肤微生物的任何方法,为洗手、手消毒或外科手消毒的总称[1]。由于患者需要在手术室接受外科手术治疗、麻醉等一系列操作,此间患者更容易发生继发感染,手卫生的完善是预防、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2]。为了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手卫生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和制定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的相应对策提供依据,我们随机抽取本院126名医务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6月从本院医务人员中随机抽取126人作为调查对象,调查组为手术室护理人员和曾在手术室轮转工作过护理人员,共计60人;对照组为内外科医师、临床护士和医技人员,共计66人。年龄22~51岁,平均29.2岁。
1.2 调查方法
协同医院感染管理科、护理部等科室,调查问卷内容采取匿名方式,包括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学历、曾工作科室、工作年限及科室类别)、手卫生相关知识(“六步洗手法”、 外科手消毒法及卫生洗手指征)、手卫生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手卫生相关知识的主要来源和相关态度4个方面。发放问卷126份,收回有效问卷126份,占100%。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2.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以P
2 结果
2.1 手卫生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调查结果
掌握“六步洗手法”的调查组人员占56.67%(34/60),对照组医务人员占53.03%(35/66);掌握外科手消毒方法的调查组人员占90%(54/60),对照组医务人员占31.81%(21/66);两组在相关知识的认知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手卫生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了解严格执行洗手制度对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性的医务人员占 84.92%(107/126),在平时工作中坚持应用标准洗手法的占66.67%(84/126)。对照组医务人员认为影响洗手依从性的主要因素依次为:缺乏相应设施供应或远离洗手设备(27/66,占40.9%)、工作忙(13/66,占19.7%)、缺乏洗手技术指导及管理(13/66,占19.7%)、认为洗手会使手部受刺激(10/66,占15.2%)及怀疑洗手的价值(3/66,占4.5%)。调查组认为影响洗手依从性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有:工作忙(32/60,占53.3%)、缺乏相应设施供应或远离洗手设备(17/60,占28.3%)、缺乏洗手技术指导及管理(7/60,占11.7%)、认为洗手会使手部受刺激(4/60,占6.7%)及怀疑洗手的价值(0/60,占0%)。见表1。
3 讨论
术后感染不仅会增加手术患者的痛苦、延长患者伤口愈合的时间、延长住院时间、降低医院病房周转率、影响疾病的预后,而且还给患者、医院和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3]。据卫生部2001年统计,我国医院感染率平均约为4%~8%,死亡率达70%,其中由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30%[4]。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最基础环节,对控制医院感染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但在临床执行起来却相当不易。因此,如何提高手术室护士对手卫生相关知识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洗手行为的依从性,更好地改善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手卫生状况,是控制术后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手术室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个人、管理以及制度和设施等诸多因素相关。比如缺乏洗手池、干手设施;速干手消毒剂使用率低;有的地方制定洗手规范,要求用消毒液泡手,因对皮肤刺激性大,相关人员很难接受。都直接影响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影响手术室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的主要因素是工作忙、缺乏相应设施供应或远离洗手设备。故缓解工作压力、改善洗手设备和相应设施的配备将对预防术后感染起着积极的作用。
本次调查中发现,手术室护理人员对“六步洗手法”的掌握情况优于普通病房,这可能与手术室对洗手更重视、要求更严格、设施更完善、医务人员实际洗手依从性也更好有关。同时,手术室护理人员对外科手消毒法的掌握情况较普通科室人员好,这和外科医务人员临床工作中外科手消毒的应用最多有关。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手卫生的认识较普通科室高,但还需要更科学合理的工作安排和指导,更好的提高对手卫生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 王哲敏,曾智勇. 实习护生手卫生认知情况调查[J]. 齐鲁医学杂志,2008,23(1):51-52.
[2] 刑红霞,张红英,武建英,等. 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与管理[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8):639-640.
[3] 易洪仪,刘飚,恽顺芳,等. 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的经济效益[J]. 中华国际感染控制杂志,2002,1(1):15-17.
[4] 李红芹,王伯莹. 影响医务人员洗手行为依从性的因素及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8):1039-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