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范文

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8:3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关键词】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制度变革

前言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迅猛发展,长期保持稳定、快速的经济增长态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1978年中国GDP全年总值为3650亿元,而2014年全年GDP总值达到了635910亿元,与1978年相比较,增长了约8.14%。与此同时,国内经济发展同样遭遇一系列问题,面对着愈发严峻的挑战,在国际化形势下,如何保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具有十分重大的研究价值,而在经济发展的的过程中,国内制度的变革同样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可规避的影响。

一、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

(一)储蓄率及投资率的增加刺激经济增长

改革开放后,国内固定资产投资份额不断加大,资本的累积与形成愈发迅速,国内物质资本的增强对经济发展的刺激愈发强烈,对国内经济增长作出显著贡献。资本快速累积与我国银行储蓄比例长期呈现出上升趋势,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是人均收入不断增加,同时受到就业、养老、购房、医疗保险等复杂的不确定因素影响。据2013年数据显示,中国储蓄率位于世界第三位,由此可见,传统消费观念仍在社会中占据主要位置,国内资本市场相对欠发达。此外,在国际化形势下,国内吸收外部投资比例不断增加,使国内经济得到较为持久的发展。

(二)劳动力变动趋势

目前,国内劳动力趋势整体仍呈现出供给过量的趋势,受生产力水平提升、城乡经济差异等因素影响,我国出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且农村剩余劳动力正朝向城市进行转移,而劳动力的变动同样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刺激。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劳动力人口受教育水平整体较低,国内人均受教育年限较短,进入1990年后,这一情况有所好转,但是具备高中及以上教育学历的劳动力人数仍占据较低比例。而随着物质经济水平的长久发展,国内教育事业日益成熟,大专、本科院校扩招,人均受教育时间提升。从整体而言,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可获取的回报率应大于物力资本的投入,人才的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内容。

(三)资源与环境的关系

在工业革命后,国际经济发展迈入全新局面中,机械化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但在同时,对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危害,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资源浪费严重,而这也是中国过去一段时间内,为追求经济发展,而付出的代价。在上个世纪末世界银行的调查数据已经证实,一年内对环境损失价值最高可占据GDP水平的10%,2012年,中国仅环境污染造成的仅仅损失达到国内GDP的6%,经济损失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尽管近年来人们已经认识到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浪费的严重危害性,但就现阶段而言,仍旧缺乏有效的解决办法和策略,长期以往,人类生存环境受损,同样无法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制度的变革

(一)国有企业改革

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形势相对而言,面对更为严峻的压力和挑战,且与非国有企业比较,可以发现,经济发展态势不容乐观。上个世纪末期至本世纪初,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有所好转,但这主要与国家利率调整等外部因素相关,整体上来看,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国有经济所占据的份额持下滑趋势。尽管如此,在国内经济结构中,对于国有企业的投资依旧保持较高水平,而恰恰是对国企的高投入、低产出体现出国内资源分配的不合理性,对经济发展以及金融安全存在一定的威胁。为改善这一局面,国家近年来相继对国有企业进行整顿,防止国企拖经济发展的后腿。积极对国企进行改革,引入员工激励机制以及奖惩体制,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同时使员工具有风险意识,能够对个人及岗位负责。同时加大对国企管理层的监督,以减少。在对国企进行制度改革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有企业缺乏活力的情况,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需进一步加大整改力度。

(二)非国有企业对经济增长作出的贡献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非国有制企业发展迅猛,对国内经济发展做出十分瞩目的贡献,其中乡镇企业的发展尤为引人关注。在非国有部门中,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以及私企均在国内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国内GDP的快速增长中占据较大份额。改革开放后,国内经济制度发生变化,而这正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与此同时,政府应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当进行调控。

(三)中小型企业的融资困境与金融改革

长期以来,市场经济对国内经济发展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效果,但与此同时,国内中小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仍旧面对着制度上的障碍,尤其是我国的金融制度对国内中小企业的进一步成熟与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和局限。在本世纪初,工商银行的短期贷款中,主要面向国有企业,仅有约20%左右为非国有企业所占据的份额,其中中小型企业占据的比例不足1%,而这与中小企业所创造的GDP严重不符。面对这一形势,国家持续进行金融改革,扩大中小企业生存空间,2016年,我国全面推行营改增税务改革,对中小企业而言,具有一定的正面影响。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家应当在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的同时,为中小企业提供制度保障。

篇2

[关键词]江西省;后发区域;经济增长;可持续性;景德镇

[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4)01-0100-03

[作者简介]陈莎莉(1977-)女,湖北随州人,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集群创新与文化产业。一、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

关于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主要有均衡增长与非均衡增长两大类。均衡增长理论的代表是罗森斯坦·罗丹(1943,1957)提出大推进理论与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该理论认为不发达地区存在着生产与消费的低水平人均陷阱,既有人均收入增长的趋势,又存在人均收入降低的因素和力量,要使区域经济获得增长,从落后向发达状态转变,必须克服需求和供给对经济发展的限制,以最小临界投资规模对几个相互补充的产业部门同时进行投资,小于此规模,区域经济不能实现腾飞启动。

而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不发达地区不具备全面增长的资本和其他资源,向所有部门进行大规模投资和平衡增长是不可能的。要实现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就只能集中资本投入到几类有带动性的部门,通过有带动性部门的经济优先发展,促使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和资源稀缺的情况下,相对于均衡增长而言,非均衡增长对发展中国家更具有吸引力。

20世纪80年代,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理论与梯度推移理论被引入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与区域开发研究中,“七五”计划首次正式提出将中国经济发展区域按东、中、西部三大地带划分,重点突出东部沿海地区的优先发展。在东部地区发展起来后,国家制定了西部大开发计划,而后才实施了中部崛起战略,江西省在整个国家大开发战略中起步较晚,是名副其实的后发区域。为了策应中部崛起的国家战略,缩小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江西省确立了“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加快打造由南昌核心增长极、九江沿江产业带、昌九工业走廊构成的核心增长区,昂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龙头”,向南延伸连接吉泰工业走廊,并与赣南中央苏区振兴相衔接,两翼沿沪昆线展开。江西省的经济发展战略也是非均衡的,政策优惠、要素资源等主要向南昌、九江、赣州三地倾斜,长期实施必然会拉开省会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与其它城市的经济差距。为了避免出现新的矛盾,一些相对落后的地区开始实施经济赶超战略。本文在江西省的11个地级市中,以景德镇市为实例,探讨后发区域经济增长可持续性问题。

二、景德镇经济增长的现状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素有“世界瓷都,千年名镇”的美誉,是中国最早的工业化城市之一,下辖2区1市(县级市)1县,即珠山区、昌江区、乐平市和浮梁县,面积5256 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末,全市总人口为16316万人。景德镇因瓷而立、因瓷而兴,单一的陶瓷产业支撑了城市的千年发展,建国后也经历了一段辉煌的历史时期,曾是江西省第三大城市,但是过于单一的产业结构,以及尚未形成的替代产业,为景德镇带来了经济总量不足、地方财力薄弱、资源枯竭等一系列问题。

(一)经济总量偏小,经济地位下降

截至“十一五”期末,景德镇市地区生产总值为4615亿元,同比增长151%,占江西省GDP比重仅为489%,在11个设区市中排名第十位;与区域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的经济差距不断拉大,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景德镇的发展。2012年,景德镇市GDP总量为62825亿元,同比增长115%,全省排名依旧是第十位;人均GDP为3928036元,约合624936美元,全省名列第四,已达中等收入国家水平。2013年1-6月,景德镇地区生产总值为29559亿元,同比增长111%;财政收入551亿元,同比增长19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697亿元,同比增长151%;固定资产投资29703亿元,同比增长249%。能否逐步缩小与南昌、九江的经济差距,成功实施赶超战略的关键在于景德镇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二)主导产业发展平稳,替代产业正在形成

2013年上半年,陶瓷工业总产值1261亿元,上缴税金213亿元,出口4300万美元,作为景德镇的主导产业,发展十分平稳。以旅游产业、航空产业为代表的替代产业正在形成,已稳步成长为区域性支柱产业,2013年1-6月,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30853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8344亿元,同比增长2054%;航空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76亿元,同比增长195%,对全市工业的贡献率达212%,其中昌飞AC系列民用直升机填补了国产直升机多项空白。替代产业的形成,有效克服了景德镇产业结构单一、主导产业衰退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了产业结构多元化的形成,增强了地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三)投资硬环境不断完善

对后发区域而言,招商引资、吸引外来企业转移落户,是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举措。而吸引外来资本的首要因素是本地的投资环境。近几年,景德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投资硬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2013年,投资265亿元的九景衢铁路正式开工建设,西起九江,途经景德镇,东至浙江衢州,衔接武汉、上海两大铁路枢纽。该项目的建成,对以公路运输为主的景德镇而言意义十分重大,可有效降低景德镇的客运、货运成本,彰显区位竞争优势。2013年6月,投资1亿元,总占地面积约5000亩的赣东北综合物流园区一期工程完工,进一步提升了景德镇的物流服务水平,为未来区域经济增长打下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三、景德镇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制约因素

(一)需求不足和要素成本上升削弱了企业竞争力

在人民币升值、要素成本上升、环境压力加大、资源约束增强、有效需求不足的背景下,企业生产经营难度进一步加大。焦化集团受钢铁价格下降、铁路运输成本和原料价格上涨影响,生产成本持续上升,利润明显下滑,2013年1-6月份上缴税金217亿元,同比下降1789%;市场需求不足,导致昌河汽车产能相对过剩,上半年销售汽车6万辆,同比下降175%;受欧美“双反”政策的影响,光伏产业陷入发展低谷,景新材料处于停产检修状态;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天新药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71%;另外,2013年1-5月,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应收账款总额为8229亿元,同比增长8489%,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对生产发展的制约十分明显。

(二)行政效率低下,招商引资效果不明显

目前,景德镇市的招商引资工作存在专业性不强、效率低下等问题。一方面,缺乏专业的招商队伍和人才,依然采取全民招商为主的方式,给各部门下指标、压任务,因此政府招商的实效并不大。二是软环境建设不够理想,招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程序繁琐、效率低下、作风严重等问题,外来投资者反映比较强烈,对景德镇市的招商引资工作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2013年上半年,全市计划新开工重点工程50个,而实际开工只有31个,有19个应开工工程未能顺利开工;截至6月底,全市重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48亿元,仅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22%。招商引资项目的履约率、开工率较低,对地区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负面影响较为严重。

(三)财政资金缺口大,削弱了政府宏观调配的能力

自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财政支出占总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保持在70%左右;从预算外支出看,90%以上的预算外支出都是由地方政府提供。财政支出对应着地方政府的事权,这就意味着从财政的角度看,真正对具体经济事务起作用的是地方政府,对地方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影响更加深远。财政支出规模越大,政府宏观调配的能力就越强。但是景德镇市财政十分困难,财政资金、偿债资金、重点项目资金都难以实现平衡。2013年,全市国企改制养老保险费累计欠费1391亿元;如果要拨付市本级上年结转的项目欠拨资金129亿元,再加上欠省财政资金115亿元,财政资金缺口非常大。企业改制资金不能正常、及时划拨,民生保障工程进展缓慢,困难企业医保和老工伤提标缺口1611万元,保障性住房配套需要66317万元,环卫体制改革需要1364万元等,年初预算均无安排。下半年,市本级需要偿还到期债务本息116亿元,压力巨大。偿债一直是倒扣在景德镇市政府头顶上的“紧箍咒”,政府宏观调配的能力被严重削弱,财政政策在熨平短期经济波动、促进长期经济增长方面的难有作为。政府无法为公共品的供给提供足够的资金,而公共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的数量与质量下降,会降低本地对外来要素的吸引力,尤其是对外来资本的吸引力。这对于投资拉动型经济体而言,绝不是一个“利好”的信号,势必会削弱区域经济增长的潜力。

四、增强景德镇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对策建议

(一)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升级

景德镇地处“龙头昂起,两翼齐飞”的赣东,也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在区域发展中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围绕全省的发展战略,结合景德镇的自身特点与发展实际,把培育和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做大经济总量的总抓手。举全市之力,加快培养壮大高新技术陶瓷及创意、航空、生物和新医药、光伏、清洁汽车及动力电池、LED半导体照明、现代农业和有机食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基础上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低碳产业体系,推动景德镇向多元化、差异化、特色化的方向发展。

(二)转变招商方式,提高引资质量

围绕景德镇市“十二五”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及时掌握重点招商地区的产业布局及发展动态,结合本市陶瓷、航空、旅游等优势产业,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活动。积极实施“央企入景”工程,对有投资意向的央企应展开长效跟踪,力争央企落户景德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从传统的政府招商、全民招商向专业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转变;组织专业招商团队,吸纳懂技术、懂财务、懂公关、懂土地税收政策、懂组织协调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保障招商经费,研究制定招商激励机制,从招来企业竣工投产后的应缴税款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奖励卓有成效的招商团队。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定期就项目审批、落地、建设和生产进行会商,为招商项目提供全过程、“一条龙”服务,切实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招商环境。

(三)加强财政管理,优化债务结构,防范财政风险

短期总量管理导向的财政政策容易形成不断扩大的财政赤字,忽视财政的可持续性,可能会引发公共债务危机。因此,增加财政收入,加快资金周转,逐步消化财政欠账,保证财政正常运转,对景德镇而言十分重要。要严格财政预算管理,大力压缩一般性财政支出,加大税收征管力度,缓解财政支出压力;对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要视财力量力而行,区别对待、分步实施。要优化债务结构,妥善做好偿债工作,有效化解财政风险。合理利用利率较低的政府地方债券与企业债券,置换原有的高利率的银行债务,减轻利息负担;优先偿还信托、商业银行等利率较高的金融机构债券,对省城司、省投资管理中心的债务,在办理续贷的同时争取降低贷款利率,延长贷款期限。要有效利用金融资金,充分发挥金融资金支持经济总量发展的作用;同时节约使用财政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调节、优化经济结构的作用,扶持区域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增长和财政增收的良性互动。

(四)壮大产业实力,增强地方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1积极培育替代产业,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

2009年景德镇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面临由主导产业衰退所带来的产业空心化问题,开始了艰难的城市转型升级之路。替代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景德镇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能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足以带动其它产业和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在航空产业方面,应牢牢把握我国低空空域管理逐步放开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景德镇航空产业基础好、研发强、人才多等优势,努力提高产业聚集度和资源集中度,将景德镇打造成研发、集成、总装为一体的中国直升机研发生产基地,全面提升直升机产业研发设计、总装、航空零部件配套、资质培训、维修保养及国际合作水平。在旅游产业方面,以厚重“陶瓷文化”为引擎,以“瓷源浮梁,多彩乐平,古镇珠山,绿色昌江”为四轮驱动旅游产业全面发展,打造“世界瓷都,艺术之城,千年名镇,生态家园”的旅游城市形象品牌,逐步把景德镇市建设成为旅游集散中心、陶瓷购物天堂、优美生态之旅最佳目的地。

2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水平,增强区域经济活力

建立现代服务业体系,优先发展生产业,拓展提升生活业水平,增强区域经济活力。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完善商贸流通基础设施,打造赣东北物流服务平台。依托中国陶瓷城、国贸广场等国内主要日用陶瓷、陈设艺术陶瓷交易平台的优势,重点建设赣东北综合物流园、远航现代物流中心项目;加快与周边城市对接贯通,共同建设昌、九、景区域性物流市场。依托陶瓷、直升机产业基础,发展现代会展业,巩固国际陶瓷博览会龙头展会的地位,筹办直升机博览会,壮大浮梁茶博会、乐平绿博会、景德镇檵花节等一批新兴展会,把景德镇建设成为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陶瓷和直升机专业会展基地。

3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再造区域竞争新优势

科学开发利用陶瓷原料、煤炭、金属矿等矿产资源,推进资源性城市转型,加强产业自主创新,加快陶瓷、汽车、家用电器、精细化工、电力能源、电子信息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推动传统产业调整振兴。科学规划农业产业布局,重点发展有机茶、无公害蔬菜、休闲旅游农业等特色高效农业,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浮梁茶要继续扩面增产、整合品牌,做大优质茶叶;乐平蔬菜要继续推进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生产,打造“江南菜乡”。建立农业科研试验基地、示范基地,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加速农业技术成果的示范和转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2013年4月,景德镇市被列入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将以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绿色发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着力点,再造产业竞争新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2002年以来,内蒙古经济增长速度连续8年保持全国第一,连续9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放眼世界,在欧美国家深陷债务危机泥淖,新兴市场国家正遭遇经济增速放缓和通胀加剧的双重压力,世界经济徘徊不前。而一个西部民族自治区是怎样在全球金融危机、经济萧条的大背景下,有效遏制经济下滑趋势,使经济逐渐回升,并好于预期的?有人将内蒙古的高速发展归功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认为这种经济增长只是昙花一现,最终将因资源的过度开发而放缓,甚至引起经济的倒退。那么,内蒙古经济的发展到底是不是这样?同样是资源大省的山西为什么没有出现过像内蒙古这样的经济增长呢?这不得不让学者们重新思考这种特有的“内蒙古现象”。因此,我们分析这种经济增长是以什么为依托,其增长的动力源自何处,是否可持续?倘若不能持续,它又该如何调整其产业结构?解决这些疑惑变得非常迫切。

目前,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内蒙古的经济增长,而大多数学者仅分析影响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因素,少于聚焦宏观层面分析整个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影响因素角度来讲,我们很难从宏观层面具体了解到哪个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政府部门也很难据此研究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而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往往与这个地区的产业政策、产业结构密切相关。关于经济增长宏观分析方面,冯丽英、李海霞(2011)依据索洛经济增长模型,通过分析资本和劳动投入,以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而确定是生产要素投入还是技术进步促进内蒙古经济增长。张璞、张北(2010)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出发分析内蒙古经济增长,并分别分析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本文认为,虽然索洛模型能很好地分析是资本、劳动投入还是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但索洛模型的诸多假设条件很难满足,甚至在现实生活中不成立,因此,使用该模型解释经济增长的可靠性是值得思考的。国内外关于从产业结构角度分析经济增长的文献较多,王思斯等利用模型分析我国三次产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第二次产业的经济增长会拉动能源的消费,而第三产业的能源消费会带动经济增长的结论。本文亦从产业结构角度出发,但不注重分析某个领域对我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而分析三次产业整体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提出产业发展的相关可行性产业发展政策。

在上述产业现实和研究背景下,本文旨在揭示当前内蒙古地区经济增长与区域产业结构之间的关联关系。

二、产业贡献度与经济增长理论分析

一个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时滞影响,也可近似地表示为GT=ΔYT/YT-1;其中ΔYT表示产业增加值。根据不同产业分,ΔYT=ΔY1T+ΔY2T+ΔY3T,而YT-1=Y1T-1+Y2T-1+Y2T-1,因此有:

其中ΔYiT(i=1,2,3)分别表示T期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ΔYiT-1(i=1,2,3)分别表示T-1期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总产值。一般将上述公式称为三次产业各自对GDP增长的百分点贡献,计算值与GT相比,则称为百分比贡献。由此可见,某一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是第T期该产业的增长速度;二是该产业T-1期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公式中所分解出来的各个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称为产业贡献度。理论上讲,产业贡献度的大小是由各个产业的增长方式所决定的,而增长方式与各产业要素投入的贡献状况密切相关。

三、内蒙古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度分析

为了比较分析内蒙古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本文将对内蒙古近年全区GDP及三次产业增加值数据样本进行测算。如图1。

图1 1980—2010年全区GDP及三次产业增加值数据

如图1所示,其中,GDP表示全区生产总值,PRI表示第一产业增加值,SEC表示第二产业增加值,TER表示第三产业增加值。由图1我们可以看出,2002年以来,我区经济飞速增长,其中第一、第三产业上升较缓慢,而第二产业上升势头强劲。根据自治区相关数据,进一步分析三次产业在我区GDP中的占比,如图2。

图2 三次产业在GDP中的占比

如图2所示,其中,X1表示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度,X2表示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度,X3表示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度。从图2可以知道,1980—2010年间内蒙古三次产业在GDP 中的占比波动幅度较大,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整体来说,第三产业在经济中占比呈稳步上升趋势,第二产业的占比有一个先减少后持续上升趋势,第一产业在20世纪80—90年代的占比基本与第二、三产业保持相同水平,之后渐渐让位于其他产业。

进一步分析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度,我们得到,第一产业的贡献度波动最大,1981年我区第一产业的贡献度为95.8%,而1989年其贡献度为-5.1%,1990年贡献度又升至88.2%,而后逐渐下降。第二产业贡献度呈逐渐上升趋势,从1981年的-2.3%上升至2011年的67%。在近年的发展历程中,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凸显,说明我区已步入工业化发展阶段。第三产业贡献度呈周期性波动,从1981年的6.5%增至1986年的67.9%,又大幅回落至最低点-1.3%,之后有起有落,至2011年其产业贡献度为24.7%。近年来,第二产业在内蒙古经济中占比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呈下降趋势。就不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而言,自治区的产业结构变化基本符合库兹涅茨关于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伴随着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论断,但其产业贡献度以及劳动力情况与配第—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理论等不符,下文我们将继续进行分析。如图3所示:其中,Y1表示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度,Y2表示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度,Y3表示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度。

图3 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度

四、定量分析三次产业与内蒙古经济增长

篇4

关键词可持续;包容度;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系统广义矩估计

中图分类号F0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2)07-0101-08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7.0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长达30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但是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率的经济发展方式,使得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面临着资源耗竭与环境恶化并存的局面,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等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从而制约经济的长期增长。中国政府也充分认识到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显著弊端,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前提条件。因此,要体现出经济增长的包容性,必须既要提高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又要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达到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1文献回顾

如何判断经济增长对可持续的包容,投入要素和全要素生产率对产出增长贡献的此消彼长成为判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标准[1],也是衡量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关键指标。随着资源与环境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制约因素,一部分文献将资源与环境因素纳入到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研究[2-5]。这些研究虽然考虑了资源与环境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但忽视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可持续增长中的决定作用,显然无法全面解释经济如何实现对可持续的包容。

另一部分文献则从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角度分析如何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蔡昉、王德文[6]通过对中国改革以来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分解,发现虽然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济增长中,传统要素投入的贡献大于人力资本和生产率的贡献,但从弹性系数来看,人力资本的增长贡献在未来有巨大潜力。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7]通过论证高投资、高污染、高能耗的增长模式给政府带来的宏观成本来说明要保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必须转变增长模式,指出只有采取促进技术进步的政策措施,提高TFP和企业竞争力,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王小鲁、樊纲、刘鹏[8]通过构建包括人力资本贡献的生产函数,实证检验说明,经济增长中劳动力数量简单扩张正在被人力资本提高的依赖取代,这反映了增长方式的转换。这些文献虽然都论证了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对于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影响,但是没有考虑到资源与环境因素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硬性约束,因而对于解释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综上可以看出,无论是沿着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角度研究中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还是从内生增长理论的角度分析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贡献。都只是从一个侧面反映经济增长模式的状态及其转变。本文试图将资源与环境约束,人力资本投入纳入到包容性增长的统一框架中,测算经济增长对可持续的包容程度,并实证分析影响经济增长包容性的决定因素,从中找到实现经济可持续的路径。

本文的余下部分结构如下:第二节介绍经济增长对可持续包容的理论解释;第三节介绍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计算方法及使用的数据;第四节测算出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经济增长对可持续的包容程度;第五节是结论和政策建议。

2经济增长对可持续性包容的理论解释与评价方法2.1经济增长对可持续包容的理论界定

关于包容性增长的内涵虽然没有统一的认识,但从经济增长的结果来看,包容性增长意味着经济在保持持续、稳定、快速的增长过程中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等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占主导地位,同时资源节约利用、环境污染治理在可控范围。现有文献研究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主要是指环境与资源可持续性问题,而本文中对可持续性的界定包括:发展方式的可持续性、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据此可以看出,要实现经济增长对可持续的包容,必须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2.1.1经济增长对发展方式的可持续性的包容

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的使用来讲,是生产要素的分配、投入、组合和使用的方式。因此,按照经济增长的投入要素,可以分为粗放型发展方式或集约型发展方式。发展中国家在发动经济增长的初期因为生产要素的成本较低,在实施赶超战略,试图在较短时期赶上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表现为传统型、粗放型特征。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刚性约束以及居民消费需求的升级,片面追求数量、速度的粗放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相应的发展方式也必须转变为质量、效益型的发展方式,即在适当的生产要素投入的基础上,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的贡献更大,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对可持续性的包容。

篇5

关键词:贫困;包容性增长;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2)02-0050-007

一、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9-2009年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9.9%,增长速度居世界首位。近十年保持了更高的增长率,从2001-2009年年均增长率为10.5%。中国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同时,经济增长促使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度下降。按照中国国家贫困线标准,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下降到2007年的1479万,占农村居民总人口的比重从30.7%下降到1.6%[1]。但是,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贫富差距加剧,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005年,全国基尼系数从0.3上升到0.45[2][3],近年来,又有上升趋势。除了收入差距外,非收入差距也在扩大,如居民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方面面临的不平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最早是由亚洲开发银行2007年提出的。亚行的长期战略过去以支持益贫性增长为主,其宗旨是帮助发展中成员国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面对许多国家日益突出的收入差距扩大和贫富差异加剧的问题,亚行在2007年修订长期战略框架,提出了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并对它的政策含义加以界定。

包容性增长作为一个新概念,尽管在国际上受到高度关注和认可,但目前还没有统一、公认的定义。大多数研究认为,包容性增长就是机会平等的增长[4][5][6],核心是“机会平等基础上的经济增长”,即包容性增长需要保证人人都能公平地参与增长过程并从中受惠;既强调通过高速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和其他发展机会,又强调通过减少与消除机会不平等来促进社会公平和增长的共享性。Ali 和 Hyun(2007)认为,包容性增长就是要达到以下结果:可持续与平等的增长,社会包容、赋予权利、社会安全,可持续的增长应该带动各个部门,使大部分劳动力、穷人和脆弱群体受益[7]。

二、包容性增长的测量方法

1.包容性增长的评价维度选择

评价和监测包容性增长需要从包容性增长的基本内涵出发,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和变量。根据包容性增长的基本内涵,包容性增长包括两个关键方面:(1)能够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2)保证经济机会有更加广泛的可获得性,从而使社会成员可以参与经济活动,并从中受益。第一方面强调整体经济可持续增长,第二方面强调经济机会的可获得性,关注中低收入阶层机会的可得性,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覆盖,强调社会安全网的作用,保护脆弱和贫困人群。本研究拟从包容性增长的基本内涵出发,首先选择评价包容性增长的评价维度。由于包容性增长是一种增长模式,其基本前提是经济增长,其最大特点是包容性,即机会公平,机会公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保证获得经济机会的过程公平、结果公平和保障公平,再加上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这个前提,那么评价包容性增长就有四个维度。以下对这四个维度具体分析。

第一,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是包容性增长的前提,只有保持高速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才能增加整个社会的财富、创造就业和其他发展机会,即创造就业机会的可持续增长。所以,本文采用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指标评价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第二,获得经济机会的公平。参与经济机会公平是经济增长过程包容性的条件,能否参与经济活动不仅取决于客观经济增长速度和就业机会,还取决于个体参与经济机会的能力,如道路、饮水、健康、教育的可获得性。森(2005)主张,政府的公共行为应该更多关注个人能力或自由的提高,比如基本教育、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等。因此,本文用健康和营养指标评价获得经济机会过程的公平。

第三,降低贫困与收入不平等。降低贫困与收入不平等是经济增长结果包容性的主要体现,能否参与经济活动的机会公平主要体现在收入分配结果以及贫困人口数量的减少,因此,用贫困人口减少以及收入公平两个指标评价参与经济机会结果的公平。

第四,社会保障的公平。基础社会保障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消除社会发展过程中因意外灾害、失业、疾病等因素导致的机会不均等,使社会成员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参与市场的公平竞争;实现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基础社会保障不仅承担着“救贫”和“防贫”的责任,而且承担着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更广泛的津贴和公共服务的责任,从而使人们尽可能充分地享受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

综上分析,包容性增长的评价维度有四个: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降低贫困与收入不平等;获得经济机会的公平;获取基础社会保障(见表1)。确立包容性增长评价维度后,下面将进一步选择目标层指标的指标。

在选择指标时,借鉴层次分析法对指标的划分方法,对指标体系的划分范围从大到小,从模糊到具体的方法。递阶层次结构模型由目标层、维度层、领域层和指标层组成,以上初步预选指标组成了第一轮评价指标集合,下面将进一步选择领域层指标和具体指标。

2.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