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城乡一体化的意义范文

城乡一体化的意义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00:3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城乡一体化的意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城乡一体化的意义

篇1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意义;措施

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是推动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举措,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途径。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意义

第一,推进城乡一体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学习科学发展观有五个统筹,首先就是统筹城乡发展。所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首先要统筹好城乡发展问题,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工农业协调发展。

第二,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决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央在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来的。和谐社会对农村来讲,就是使农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我国有百分之五六十的人在农村,如果农村很乱,那怎么能和谐?所以推进城乡一体化,解决城乡差距扩大问题,解决农村矛盾问题,实际上是整个和谐社会非常重要的基础。现在,中央把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的重点放在农村,同时还要保障农民的权益,改善农村民生、维护社会公平,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了,自然农村就稳定和谐了。

第三,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完善经济体制的要求。现在国家被分为城市和农村两个差别比较大的区域,实际上整个国家是一个大市场,主要问题就是城市和农村之间在土地流转、资本流动、就业转移、人才交流、技术转让等方面的交流还不是很充分。所有的农村资源都是单一向城市流动,形成了社会的不公平、不公正,这对农村发展非常不利。通过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破除城乡分割体制,加快形成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机制,才能完善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第四,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所谓全面小康社会,就是要使全中国13亿人口都能够享受到好处。现在,城市里的小康已经实现了,而农村没有完全实现,因此我们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最困难的或者是最重点的地方都在农村,农村是经济发展最有潜力的地方。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措施

第一,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关系着广大农民的幸福安康。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到2009年底,全国已经有了9238个县级医疗机构,全国大约有2400多个县市级单位(不包括城区),每一个县级单位有近4个医疗机构。还有3.8万家乡镇卫生医院,63.3万个村的卫生室。而且,还要建立完善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现在,全国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是8.33亿人,94%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下一步还应继续巩固和完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提高报销标准。另外,要尽快全面完成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体系,扩大农村免费公共卫生服务范围。

第二,加大文化设施投入力度,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府主导建好三级设施。县(市)区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功能互补、联建共享”的原则,完善重大文体设施体系,建设好图书馆、文化馆、影剧院、体育馆、青少年宫、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乡、镇要把建好乡镇文化站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积极组建集图书阅览、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健身、青少年校外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大力推进县镇两级图书馆图书流通互动、通借通还,实现资源共享。在村一级,根据行政村规模日益扩大的实际,因村制宜建设一批方便群众就近参与活动的分散的文化设施,如“三点一室”、全民健身路径等,努力构筑15分钟文体活动圈。

第三,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首先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筹资,年满60周岁、符合相关条件的参保农民可领取基本养老金。虽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已在部分地区试点,但由于覆盖面太窄,难以让更多的老百姓受益。因此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其次要完善农村救助制度。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强化地方政府职责,足额落实资金,合理掌握标准,切实做到应保尽保。解决好农村居民最低保障对象、五保供养对象、在乡重点优抚对象困难问题,提高他们的补助标准。全面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确保供养水平达到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完善农村受灾群众救助制度。落实好军烈属和伤残病退伍军人等优抚政策。同时要大力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加大农村社会福利设施建设。

第四,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加快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农民到城里打工是全世界的规律,英国在100年之前,美国在100年之前,还有其他各国都有这样的过程。只有把农民转移出来,城镇化才能加快实现,工业化也能加快完成。可问题是,来城里打工的这些人怎么办?如果他们的待遇跟城里人是两张皮的话,那就会出现问题。所以中央提出要善待农民工,要求农民工在进城以后,在子女上学、保险、保障方面跟城里人享受同样的待遇。

总之,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谋划、统筹安排,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消除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使农村与城市共享现代文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吕洋,周彩.挪威统筹城乡发展:措施、成效与启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2] 陈永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层次及思路[J].商业研究,2008,(4).

[3] 任保平,梁炜.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态势、模式和路径选择[J].财经科学, 2008,(10).

[4] 柳思维,晏国祥,唐红涛.国外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研究述评[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6).

[5] 王慧娟.试析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提出背景和实现途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3).

[6] 黄阳平,詹志华.城乡一体化:理论思考与政策建议[J].改革与战略,2008,(1).

篇2

    一、云南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

    (一)基础金融机构服务实现全覆盖

    近年来云南省加快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了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农村金融基础服务机构全覆盖。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惠农支付服务业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为农民提供了“成本低廉、安全、高效、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截至2013年4月末,全省惠农支付服务点数量达到11720个,服务惠及129个县的1235个乡10485个村,越来越多农户“足不出村”就可得到方便、有效的金融服务,有效缓解了偏远贫困地区长期存在的存款难、贷款难、结算难等问题,服务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取得了成效。农村地区银行类金融机构网点接入自身行内系统3073个,接入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1977个,覆盖面分别达945%和6081%。农村支付结算渠道进一步通畅,全省惠农支付服务点累计清算交易4128万笔、金额1526亿元,查询交易45028万笔。同时,云南农村地区非现金结算工具不断增加。截至2012年末,全省农村地区639个邮政储蓄网点和2231个农村信用社网点开通了农民工银行卡业务,在14个州市建成了57个“刷卡无障碍示范街(区)”,全省农村地区共发放银行卡2817万张,农村非现金结算创新进程不断加快,非现金支付量增长278%。

    (二)涉农贷款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截至2013年4月,全省涉农贷款余额达512963亿元,比年初新增30133亿元,增速高于全省人民币贷款平均增速06个百分点。截止2012年12月末,云南省农村信用存贷款规模跃居全省金融机构第一位,居西部农村信用社第二位,涉农贷款余额163564亿元。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云南省涉农贷款投向有所调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农田基本建设贷款同比少增,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科技、制造、流通等环节贷款及传统农林牧渔业贷款同比多增。2012年第三季度末,和年初相比,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流通贷款增加了3768亿元,农产品加工贷款增加了2592亿元,农业生产资料制造贷款增加4186亿元,农业科技贷款增加41亿元。同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比年初增加1149亿元,同比少增754亿元,农田基本建设贷款比年初减少305亿元,同比少增5268亿元。

    (三)新型金融机构稳步发展

    近年来,云南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迅速。银监会2006年12月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2007年3月,首批村镇银行在国内6个首批试点省诞生,这是为振兴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创新举措。村镇银行最大优势是属于一级独立法人,具有决策迅速、产品灵活的特点。从当下来看,在农村市场,村镇银行是大中银行的有益补充,也是小微企业融资的又一根救命稻草。从2008年云南省首批村镇银行在云南玉溪和文山开张以来,现已发展村镇银行36家。至2013年4月,云南省已发展小额贷款公司498家,农村人均持卡达到069张。实现了“五个从无到有”,即村镇银行从无到有、覆盖全省16个州市,地方法人保险机构从无到有,“三权三证”抵押贷款从无到有、贷款余额近170亿元,小额贷款公司从无到有,覆盖全省127个县市区,政策性农业保险从无到有、涉农保险业务成为仅次于车险、企财险的第三大财产险种。

    (四)金融服务改革创新持续推进

    林权抵押贷款发展壮大。云南是林业大省,森林资源丰富,全省林业用地面积025亿hm2,居全国第2位。为将丰富的林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006年,云南省率先在全国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截至2012年末,全省林权抵押贷款余额已连续3年居全国首位,实现“三权三证”创新发展。2012年,云南省在昆明市晋宁县、昆明市东川区、红河州开远市、文山州富宁县、保山市隆阳区、曲靖市富源县等6县(市、区)启动了以林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与农房“三权”抵押融资为重点的“三农”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点。各试点县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推进以“三权三证”抵押贷款为突破口的“三农”金融服务创新。截至2013年4月,以上县(市、区)的“三权三证”抵(质)押贷款规模超过17亿元,成为云南省深化农村改革的一大亮点。云南省加快“三农”金融改革创新步伐,实现了“四个全国第一”,即林权抵押贷款余额第一,森林政策性火灾保险面积第一,首创经济林木(果)权抵押贷款,率先推出“惠农支付服务”业务。

    二、云南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云南省农村金融发展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历程,但因为多种因素影响,农村金融目前仍是云南金融改革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农村金融资源的逆向扭曲配置

    农业和农村发展急需资金,但金融资源的逆向配置导致了资源配置的扭曲,金融资源的逆向流动产生了抽血机制,使得金融支持农业乏力。由于金融机构的体制缺陷造成了农村金融资源的体制性逆向流动,如一些国有商业银行县域的分支机构主要以吸收存款为主,从农村吸收的资金更多地投向回报高的产业和地区。农村金融资源从基层金融机构向上级金融机构集中,基层金融机构支农服务水平不高,对重点农户和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资金支持不到位。信贷资金由农业领域撤出转入非农产业领域,农户和农村企业贷款抵押难,担保难,分散风险的机制不健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资金短缺越来越严重,融资难度也越来越大且资金外流严重,一些偏远贫困地区甚至出现了“金融服务真空”。这些问题源于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还是一个服务于城市工业化的制度安排,体现的是“农业哺育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旧战略[3]。

    (二)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多样性与金融供给

    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现代农业、现代农民和现代农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农村金融需求由过去的零散型向规模化转变,农业生产要素构成也由土地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变,由此带来了单笔信贷需求金额的增加和贷款期限的延长,而农村金融的供求结构还未能完全跟上这种变化。目前在云南一些农村地区,国有商业银行逐步撤离县域农村地区,政策性银行机构职能难以发挥,合作金融弱小,难以满足多种资金需求,邮政储蓄银行县域分支机构存贷比总体较低,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有限,服务三农的能力受制约。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企业信贷需求一般在30~50万元,规模大的达到几百甚至上千万元,而农村信用社以及邮政储蓄银行提供的农户小额农贷一般在10万元以下,只能满足购买化肥等农用物资和从事简单再生产的资金需求,这种信贷模式严重滞后于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

    (三)涉农贷款结构单一与城乡统筹发展需求多样性之间的矛盾

    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目前云南省涉农贷款虽然在各项贷款中占有较大比重,但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农林牧渔生产、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流通方面,而对农业产生长远影响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科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出口所需资金支持不够。而且农村金融机构在信贷经营上贷款期限设置过短,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化项目生产经营所需资金量较大,贷款周期一般都较长,涉农贷款短期限与农村经济发展周期变化情况不相适应,给广大农村企业和农户生产经营融资造成困难。同时,涉农贷款主要局限于解决传统农业生产资金需求,对于农户多种生产经营贷款需求、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消费贷款,参与机构少,发放数量小。

    (四)新型金融机构快速发展面临诸多难题

    云南省原计划2009—2011年3年内成立130家村镇银行,但截至2013年4月,全省仅成立村镇银行36家。如果监管部门希望要大范围、批量化开设村镇银行,仍需寄望大型银行。但成立一家村镇银行的实际成本较高,大银行积极性并不高。短期内,要快速扩充新型金融机构的数量,难度较大。同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成立时间短,社会认知度低,也制约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进一步发展。如村镇银行是银监会批准设立的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之一,但因业务品种单一,网点少,可信度低,吸储难,导致在贷款投放上捉襟见肘。与村镇银行相比,资金互助社人数更少,服务范围更窄,存款总量偏小,业务规模受到限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独立法人,贷款流程短,吸储难但放贷容易,导致存贷比居高不下,金融风险较高。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金融业务许可证,但不具备现代化银行结算功能,不能发行个人银联卡,结算渠道不畅,影响了各项业务的开展。这些问题都限制了新型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

    三、助推城乡统筹发展,构建云南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议

篇3

关键词:医疗保险 城乡一体化 建议

随着我国医疗保险事业的的不断发展,推进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城乡统筹一体化的医疗保障体系,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是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有些地方纷纷开始探索城乡统筹的改革,取得了很好的经验,使参保患者享受到了更好的医保待遇,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所以改变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险待遇分割的现象,实现人人享有较为均等的医疗保险服务,满足城乡居民医疗保障需求,是社会公平的体现,是民之所盼众之所望。

一、城乡医保一体化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十二五”时期医保制度建设的中心提升医疗保险质量,而提升质量的首要任务就是实现城乡统筹。目前,我国医保参保率基本达到全覆盖,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目标就是从“人人享有”转向“人人公平享有”。

(一)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分别由人社部门和卫生部门管理实施,“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降低了经办部门的工作效率,也给老百姓带来了困扰。积极推进新农合和城镇医保的并轨,实现“统一机构、统一政策、统一待遇、统一管理”医保格局,能够大幅度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浪费。

(二)现行的城乡医疗保险分块而治,各地为了全力推进城镇居民和新农合的扩面覆盖,相继退出了各种政策规定,制度的差异和空白造成了“重复参保、漏保、断保”现象,待遇水平差距大,导致了城乡居民不能充分享受社会公平。基金的分散管理不符合医疗保障基金的‘大数法则“,城乡居民都是没有固定工作的劳动者,筹资水平低,基金运行稳定性不高,使医疗保险的优越性大打折扣,影响城乡居民参保的积极性。城乡医保一体化能增强基金的抗风险能力,有利于建立公平和谐的医保制度,促进医保可持续发展。

(三)近年来我国的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城乡在物质生活、文化生活上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农民对社会公平的向往更加迫切。新农合制度的建立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但是居民普遍反映的“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在广大的农村更为突出、更加无奈。不管什么病,必须从最底层逐级诊治,但农村医疗卫生设施薄弱,技术力量欠缺,农民难以享受到较高水平的医疗务,医疗费报销水平低,负担比城镇居民重得多,对医保的信心不足。另外,农村流动人口数量较大,更加不利于看病就医。所以说城乡医保一体化可以说是顺应农民心愿。

二、推行城乡医保一体化的几点建议

实施“城乡一体化”可以使医保覆盖面进一步的扩大,居民受惠多;医疗保险定点网点增多,简化就医报销手续;整合管理资源,提高管理效率。一方面通过政策规范统一,更有效地利用医疗资源为参保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另一方面为有效掌控基金的结余,提高基金的利用效率创造条件。但建立一体化的城乡医保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吸取各地试点经验教训,健康有序地推进,走规范、衔接、统一的路子。

(一)推进医保一体化必须要结束“两项医保”的分头管理的局面,只有职能管理部门和经办机构的统一,才能建立统一的医保管理制度和运行体系,建立经办管理、筹资水平、政府补助、保障项目、待遇水平都相同的城乡医保,避免成本上的浪费,有效的整合医保资源,将新农合逐步向城镇医保过渡,做到顺畅接轨无缝隙,实现城乡二元医疗保险制度的并轨,再最终向一元化的区域性一体化国民基本医疗保险过渡。

(二)医疗保险的基本方针是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大部分参保人的医疗费用经过医疗保险报销后个人负担可以承受。但当少数人患大病,医疗费用高昂,使参保人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所以应该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大病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制度;通过各种渠道加强政策宣传,在农村有些人参保观念淡薄,建议可以强制性全民参保;各地要根据当地的经济状况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灵活设置参保档次,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开展城乡医保门诊统筹及门诊普通慢性病尤其是大病的工作,降低门诊大病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提高住院患者医疗待遇水平,增加报销种类和比例;逐渐实行社保“一卡通”,简化就医程序、报销手续,实现实时结算。对于一些地区的贫困家庭可以实行国家和社会救助,真正做到人人享有公平医保。

篇4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城乡物流体系 农产品物流

物流是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要而对商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进行的规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而在我国,城乡对立、城乡分割、城乡二元结构表现在物流上就是城市物流与农村物流的对立和分割。城乡物流对接存在瓶颈,农村物流是分散组织,城市物流是集中组织。因此,我国城乡物流一体化应当包括城乡物流基础建设的一体化、城乡物流环节的一体化、城乡物流运输资源的一体化等。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城乡物流体系构建目标和原则

城乡物流一体化就是要破解城市物流与农村物流之间的分割、分离,把各个物流孤岛联系起来,求取全域物流系统整体效益最大化;培养联盟或供应链核心企业,通过纵向约束手段,密切各环节主体之间的协作,统筹安排好“工业品下乡与农产品进城”的双向物流,实现城乡物流的无缝衔接。

(一)城乡物流体系的构建目标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城市和农村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单纯的城市或农村发展战略不可能实现城市或农村两个单元中任何一个的和谐、稳定发展,唯有建立在和谐共生关系基础上的城乡协调发展才是必然选择。因此,城乡物流体系的构建要紧紧围绕和谐共生共赢这一目标进行。

城乡物流的一体化改变了以往的工业品下乡与农产品进城各行其道的局面,将两道合一,从而促进作为供应链上下游成员之间的物质、信息和情感关系,因为流通企业与农户之间这种关系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利益关系。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唯有合理分享,才能和谐共生,流通企业和农户之间才能真正建立长期、稳定的共生伙伴关系。

(二)城乡物流体系的构建原则

1.利益和效率结合原则。只有当城乡物流一体对农业物流参与者拥有经济利益的吸引力时,物流参与者才能相互合作,通过实现组织目标,达到最佳的运作效果,以实现各自的利益。同时,也只有当城乡物流一体能够尽可能地整合和利用农业物流参与者的物流资源、加快市场反应速度、减少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效果时,才是有效率的、可以选择的。

2.可持续发展原则。我国现代物流起步晚,与农业物流相关的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自然、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很大,不可避免地造成资源消耗过度、环境破坏严重。所以,要强调全局与长远的利益,强调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选择与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消费等绿色经济活动紧密衔接的集约型发展模式。

城乡物流一体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基础建设薄弱

农产品物流,乃至整个农村物流基础设置相对落后,物流枢纽建设相对滞后,各种运输方式缺乏有效衔接,成为物流发展的瓶颈。并且绝大多数的企业在物流方面技术装备水平低,新技术、新装备应用较少。城乡物流服务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乡商贸流通,也影响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

(二)物流主体多元化造成竞争力弱

物流主体多元化发展,竞争力不强。各个供应链环节都有各自不同的主体。农产品物流的主体包括自营主体、第三方物流主体、第四方物流主体。近年来第三方物流主体发展迅速,但自营主体仍占主导地位。

(三)物流环节过多导致物流成本增加

物流渠道中间环节较多、模式单一,基本上都是通过由农户到中间,中间到产地批发商,产地批发商到销地批发商,销地批发商再到零售商,最后向顾客出售这一供应链进行流动。在此过程中经过采摘、分选、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损失率高达25%—30%,这种传统的物流模式延长了可控物流时间,增加了物流损耗。并且长期以来,农产品物流是以常温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多环节物流制约了鲜活农产品向外运送的发展。表1是我国农产品物流与发达国家农产品物流的主要经济指标比较,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和发达国家的一些差距。

(四)农产品物流专业人才缺乏

在我国,专门从事农产品第三方物流的企业屈指可数。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的作用和意义重大,但现阶段我国社会的认知度和认同度都不高。农产品物流人才的缺乏更加严重。农产品物流的发展主要是规避一些市场风险,同时达到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节约农产品流通费用、提高农产品流动效率、降低农产品损失率的目的。这一目标的实现最终还是由专业的物流人员来完成。

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的构建

(一)城乡物流体系硬件资源建设

篇5

【关键词】 城市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就业问题;互利互动;必要性

一、城市化的概述

城市化也称作城镇化,是指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城市化的过程是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在农村生活的融入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城市化既是农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不断改善,不断现代化的过程。总之,城市化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过程。

二、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和隐患

1、对农业的影响

城市化就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我们都知道,城市化的发展导致农村耕地的显著减少,从来从事农业和养殖业的农民来说就是一种严重打击,这就导致农村粮食量的减少同时引起大量劳动力的失业。虽然城市化的目的是把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现代化和科技化,把传统分散型的农业转变为集中型的农业,但城市化的发展不仅仅不提高粮食产生率,还能影响粮食的质量。

2、对就业的挑战

我们都知道在城市就业机会比较多,社会福利程度比较完善,各方面有良好的条件。就业岗位多是城市化的动力之一,城市化的发展可以提供给剩余劳动力更多的就业机会。然而,现在城市大部分就业岗位需要的是拥有一定技术和技能的劳动力,而不是失去耕地的所有农民。城市化就是现代化、科学技术化、文明化等,城市化就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水映经济水平。城市化冲击下被剥夺耕地,被失去农业和牧业的农民不可能成为城市所需要的合格劳动力。总之、盲目的城市化不仅仅不能减轻就业压力,而且可能增加就业压力。

三、城乡发展一体化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必要性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思想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产生了。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80年代末期,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之间隔离发展,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出现,从此,城乡一体化思想受到重视。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发展新思路。

1、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概念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指对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发展差距逐步缩小的前提下,进行统一思考、进行协调安排和发展,通过城乡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来实现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

2、城市化过程中的必要性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健康城市化的前提条件,城乡发展一体化其实就是城乡居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过程、共同享受现代化带来的成果;城乡之间生产产品平等交换、共同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之间基本上没有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差距。也就是说,城乡一体化是城乡居民尽量共同享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就业、医疗等忙面的权益和权利,基本上缩小城乡之间各方面的差距。城市化不是什么表面上的改变、不是构建新的高层、更不是不顾农民的意志和感受而改成的新小区。城市就是先进文化、进步、发展,城市就是平等、团结、安全、精神和物质财富的象征。其实,城乡发展一体化注重的是城市和乡村的共同协调发展,尽量缩小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各种差距基础上共同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说,城乡发展一体化政策下存在并发展的乡村已经准备城市化的实际条件。其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前提条件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解决“三农”问题。十报告明确强调: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三农”问题是在新世纪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面临的巨大问题。“三农”问题中最为核心的是农民问题,它解决“三农”问题的首要因素。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民收入问题、怎么样才能增长农民收入问题,农民收入低的根本原因是,在农村农民唯一依靠的是没有先进的农业或是牧业,剩余劳动力比较多,大部分剩余劳动力无能力去从事其他工作,是因为他们没有接受有关第二产业的技术技能教育。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质就是重视城市和农村各方面的共同发展,比如说: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重视尽量把农民的意识和农村的发展跟城市相互适应并同步。

(2)解决就业问题。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就业是已经成为一种长期性头疼,失业问题一直影响城市化的顺利进程,是因为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从来没有接受职业培训,他们在农村没有得到学习的机会,也可以说、乡村的外部环境决定农村内部的落后局势。最终这乡村的落后状况,在城市化进程中关系到在农民的命运并且可怕的失业问题。城乡发展一体化以预防农村失业问题为目的的政策,它经过重视城市和农村教育和培训的同步发展。在这样情况下,城市化过程中不仅仅减轻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压力,还可以实现城市和乡村的同步、可持续发展。

(3)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其实根据国家法律和有关制度,农民应该享受平等的国民待遇、比如、平等的就业机会、平等的教育权利和平等的医疗救助权利等有利于平等和协调发展的现实条件。我们都应该知道,教育是一个国家、地区、民族发展的前提并重要环节。城市化过程也要以教育城乡统筹为突破点,在城市化进程中坚持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政策,尽量实现城乡公平教育不仅促进城市化发展速度,还可以帮助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是根本层面上一种社会大变革,在实施的过程当中把平等、公平、协调发展当作其价值取向和目标,可以说公平教育是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城镇化重要推动力之一并城镇化过程中起到先导性作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虽然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并且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国目前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大家都知道,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是国家城市化的推动力量,但是光靠自然资源及经济发展,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城镇化。城镇化本来是农村的市民化及现代化,得到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医疗等各方面和城市一样的待遇和条件。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考虑农村基本状况和实际条件的前提下,协调发展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文化、教育,也就是说通过城市和乡村的互动、互补、互利、共同努力和配合下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当然,城市化过程中只靠城乡一体化政策是不够的,还要政府的统筹计划和支持及有关法律法规的保障作用也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 张忠法.新型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概念与途径[N].农民日报,2008-01-07.

[2] 韩俊,等.城乡一体化新格局还有多远[J].人民论坛,2008(1).

[3] 汝信、付崇兰.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篇6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乡村景观;景观生态学;可持续发展

在工业化、城市化不断推进的宏观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不能局限于乡村的自我完善,而是应当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趋势,传统的乡村面貌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生活和生产方式,面对严重的资源环境压力,城乡一体化下的乡村景观规划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如何安排乡村土地及土地上的物质和空间,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乡村生态系统,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健康协调发展,实现产业、城镇、生态等空间布局的优化与协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乡村人居环境显得日益迫切。

1 中国乡村景观规划现状分析

近十几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正步入城市化快速建设时期,在城市化社会、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发生迅速、 重大变化的同时,乡村景观遭受了巨大的冲击。与此同时,农业景观中生物栖息地多样性降低和自然景观高度破碎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方式的变化使得乡村景观的美学和生态效益遭受严重损害。因此,合理规划乡村土地利用和维护乡村生态安全,已成为乡村持续发展研究的紧迫任务。

在我国,乡村景观规划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新农村建设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部分地区的乡村景观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体现,乡村景观呈现出了与当地农业生产模式、农村居民生活方式不相适应的状况,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盲目的乡村旅游开发,在带动乡村经济的同时带来了耕地、林地的破坏和水资源的污染。在规划和建设中,有些部门甚至照搬大城市环境的景观设计方式,造成了负面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乡村布局混乱,土地利用布局零散,尤其是农村居民点建设大多处于无序状态;二是土地利用效率低下,耕地遭到蚕食或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质量差,损毁耕地的数量惊人;三是乡村景观特色消失,在建设过程中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城市化,造成千村一面现象,破坏了千百年来保留下来的乡土风貌和传统地域文化景观。

2 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与意义

2.1 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

2.1.1 乡村地域的经济功能: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乡村是重要的经济地域单元,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乡村形态不同,经济地域功能不同,乡村资源利用方式也不同。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和出发点。

2.1.2 乡村地域的自然生态功能:保持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和多样性。由于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干扰程度低,景观结构保存完好,景观类型多样,景观生态具有多样性的特征,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场所,是乡村的自然遗产,保持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和多样性,成为景观规划的重要原则。

2.1.3 乡村地域的社区文化功能:保持传统文化的继承性。乡村社区文化体系,是具有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地方文化,是乡村的文化遗产。乡村文化的继承性,是乡村文化得以保存的根本。

2.1.4 乡村地域的空间组织功能:保持景观斑的合理性和景观的可达性。乡村空间结构表现在景观斑、景观道、景观廊和景观基所形成的景观特征。同时,乡村居民点体系、中心镇、中心村、建制村与自然村,所形成的结构特征,廊、道、斑的合理性与村镇体系的合理性,是景观规划的基本原则。

2.1.5 乡村地域的资源载体功能: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乡村是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动植物资源的重要载体。资源的集约、高效和生态化利用,是提高乡村经济活动的效益,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景观的重要前提,也是推进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2.1.6 乡村地域的聚居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乡村是人类发展和居住的重要地域,在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乡村人口仍然是人口形态的重要构成。改变乡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成为景观规划的重要原则。

2.1.7 乡村地域的发展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对人类未来的重新认识和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重新理解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的全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乡村地域的发展目标,是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2.2 乡村景观规划的意义

2.2.1 景观规划强调的是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和传统景观的保护。景观不仅是生态系统的载体,也是资源的载体,资源需求的不断扩张和在更大规模基础上的开发利用,是景观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加速变革,使传统景观不断遭受冲击。

2.2.2 景观规划是在城市化与环境之间建立协调的城市、区域发展模式。乡村景观规划研究,源于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过程,同时又旨在指导城市化发展的方向和完善城市化发展的模式,使城市化过程建立在充分考虑区域景观特征和环境特征与演变过程的基础之上,建立协调的城市 、区域发展模式。

3 乡村景观的发展前景

农村特色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林业、牧业、水产养殖、果园种植等模式逐渐成熟,乡村景观规划应体现出生态环保,富裕文明并富有地域性的特点。由乡村生态景观、乡村生产景观、乡村聚落景观等综合构成新的乡村景观格局正在形成。

3.1 乡村生态景观

根据特定乡村地区生态环境的地理状况、地质条件和气候物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维持物种的原始构成,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构建特色生态景观,注重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耕地、森林及其他植被种植面积,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构建生态环保的特色乡村生态景观。

乡村生态景观可以分为平原乡村景观和山地乡村景观。平原地区耕地面积视野开阔,规整的长方形农田景观是乡村景观的本底。少量的村庄及房前屋后的绿化种植是乡村景观中的斑块,纵横交错的灌溉水渠是廊道,综合构成了平原地区乡村网状的自然景观。乡村农田景观规划要求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增加景观生态工程的建设内容,协调农田生产与土地持续利用之间的关系,维持农田生物多样性,建设平原乡村环境。山地地形使景观更能体现地理特点和地域特色,是乡村景观规划的有利因素。山坡上自然生长的树木是乡村景观的本底,村庄及其附近的少量农田是其中的斑块,自然的河流和建设的公路是廊道。在人口密集的山区,人们对地形进行改坡型为梯型以便于农业生产,人口较少的地区则是以发展农牧业为主。在景观上便表现出了梯田和草坡的不同特色,高原地区的地质环境,是水土流失严重的深层次原因,但又能够构成独特的自然景观。

3.2 乡村生产性景观

农村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地方,乡村生产性景观是人类出于生存的需要,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争取与其和谐相处,体现出自然安详、天人合一的面貌。在绿色和生态环保概念日渐普及,农业和旅游业地位不断提升的今天,走观光农业发展的道路成为绿色经济的主流。这种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观光农业生态园模式将具有广阔的市场。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发展经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把农业与第三产业结合起来,大力巩固和发展农业、林业、牧业、水产养殖及果园种植等产业,力争体现产业结构特点,构建富裕文明的特色生产性景观。

乡村生产性景观可以分为乡村种植业景观和乡村养殖业景观。乡村景观规划恢复独特的农业种植业,发展乡村种植园景观,保护集中的农田种植斑块,改变因人类活动使乡村自然植被斑块减少的趋势,因地制宜地增加植物绿化廊道的数量,提高乡村景观特征,丰富季象变化,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大力种植经济效益高且观赏性强的种类,建立苗木花卉基地,强化果树、蔬菜等产业,拓宽中草药等种植渠道,还农田以原始的生态景观结构,同时增加植物种类以丰富景观,调整落叶、常绿植物的比例,增添并丰富其植物种群和其它观赏植物。养殖业景观为乡村景观带来丰富的内容和情趣。养殖业景观包括牧业景观和渔业景观。在牧业景观中,动物是最主要组成部分,社会各界对动物资源非消费性利用的趋势在逐步增加,以观赏、保护、研究为主要宗旨,加强保护动物的宣传和教育,分析动物所需要的生活环境制定相应的环境建设措施,

3.3 乡村聚落景观

中国传统村镇聚落的选址大多依山傍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风水观和价值观。坐北朝南,背山面水是中国传统聚落和建筑选址的基本格局,由此形成的村庄聚落与自然环境巧妙地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典型的生态学意义。我国地域的多样性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乡村聚落景观,徽州民居、北方四合院、陕北窑洞、闽南土楼、西南吊脚楼和傣家竹楼等等,不同的形式和风格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特点,加强乡村聚落景观建设,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充分挖掘乡村村落的内涵和特色,注重乡土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4 结语

篇7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进程;主成分分析;区域经济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不仅要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而且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这就要求人们要继续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由此可见,推动城乡一体化是我国一直坚持不变的建设重点。在国内,有关城乡一体化问题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过,研究结果各异,学者们对于现状的观察和相关数据的收集也都有不同的特点。然而在评价和分析城乡一体化进程问题上,绝大多数学者都采用了相同的计量方法――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层次分析法)。

笔者收集的大量资料显示:AHP方法在权值的分配上存在着人为的主观因素影响过大,而且同样的评判因素若取不同的权重集则所得结论也不尽相同,特别是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专家们很难就不同领域、不同问题中的复杂指标权重问题达成一致意见。所以笔者试图弥补现有研究中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研究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途径――主成分分析法。与AHP方法相比,主成分分析法在处理相关数据的过程中是完全客观的,不含任何人为因素和单位不一致的指标干扰。同样是化繁为简的计算过程,主成分分析法在指标的选取上要求更高更准确,而且其计算过程直接省略了指标之间相关性检验,所有指标的分类都取决于最后的分析结果,相比AHP更为科学和客观。

近三年来,江苏省的经济增长速度,全省经济发展质量迅速提高,稳踞全国的经济实力前三,并且上升势头不减,顺理成章惠及民生、改善居民生活的重任也被推上了日程。苏南地区一直在改善居民生活这方面表现优异,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普遍感受到了自身环境和生活条件的巨大变化,可是苏南五市的个体差异依旧明显存在,本文都将通过计量软件SPSS的计算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

一、计量方法的应用及结果的解释

(一)指标的选取和解释

由于本文是从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的角度来比较和分析苏南地区的城乡一体化进程,所以经过参照现有的相关成果并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笔者反复斟酌和筛选后选取了与之相关的8项指标。

x1地区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该地区的发展水平与财富。x2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的一切资金的总和,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状况。x3财政支出也称公共财政支出,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x4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恩格尔系数较高,作为家庭来说则表明收入较低,则该家庭所在地区较穷。反之,恩格尔系数较低,作为家庭来说则表明收入较高,该家庭所在地区较富裕。为体现农村居民的生活现状,文章采用的是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面的三项项指标(x5x6x8)也是因相同原因而采取。x5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和x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这两项指标都是以一年时间为计量单位。从经验上来看,这两项指标都是倾向于体现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x7二、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和x8乡村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比例都是笔者依据现有数据计算得来的。其中x7是为了表现一个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程度,而x8则是可以说明农村居民的就业情况,从另一个角度来评价居民生活的改善程度。

关于指标需要补充的是,由于不同指标笔者收集的数据单位不相一致,所以在进行主成分分析之前,先将所有的数据进行了无量钢化的处理,进而再进行主成分分析。

(二)苏南地区的总体分析

根据主成分分析可得到江苏省13个地级市城乡一体化的得分排名:

表1: 2008年江苏省13市城乡一体化情况排名

表1反映了2008年江苏省13市城乡一体化的综合实力得分,其中笔者选取的指标个数有限,主要倾向于反映地区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方面。对照表2的结果不难发现,单从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这两个方面来测量江苏省13市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苏南五市的优势十分明显,占据了前四名和第六名,说明前面笔者提出的假设成立,即在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问题上,苏南地区依然是江苏省的第一梯队,而且远超出绝大多数省内的其他地区的城市。再从得分情况来看,苏南地区除了镇江的得分为负以外,其余四市均为正。而且如果按分值分为正负两大阵营,那么即使镇江为负,也属于第二阵营里的领头羊,可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从现实情况来看,这样的结果也是不难预测的。早在2005年,苏南五市已经率先进入全面小康的阶段,江苏省整体实现全面小康的时间领先全国13年,其中,苏南地区的经济推力不可忽略。

(三)指标系数的对比分析

表2: 2008年苏南地区与江苏13市的指标权重对比情况

单独做苏南地区的主成分分析后,笔者发现,在同样的指标和方法下,其结果更具有解释力。如表2所示,苏南地区的主成分2的各个子系数都比江苏13市的“突出”。根据苏南地区的主成分分析结果,可以将其两个主成分,在第一主成分中第一、二、三、五、六、七项指标的系数较大,这几个指标起主要作用。可以把第一主成分看成是反映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经济发展指标;在第二主成分中,第五、六、八项的系数较大,体现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所以可以将第二主成分看成是代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生活质量提高的综合指标。而通过表2的系数对比,发现,两次计量的结果主要的不同点在于对主成分2的解释。

从表2中发现有三项指标的系数在这两次的结果中正负情况恰好相反,即x5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x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8乡村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比例。这是笔者评价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从苏南地区的计量结果来看,确实如此。

(四)苏南地区之间的差异比较

表3: 2008年苏南五市基本情况

资料来源:江苏统计局,《2009年江苏省统计年鉴》

笔者挑选出计算过程中的主成分1里系数中最大的前两名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以及主成分2中系数最大的指标: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

1.地区生产总值

单从地区生产总值来看,苏州遥遥领先于其他四市,将近是镇江地区生产总值的五倍,南京地区生产总值的两倍,无锡和常州两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之和才与之相当。苏州的城乡一体化之所以发展的又快又好,是因为有着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而这种经济基础也非一朝一夕所建成。先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早期的土地政策倾斜,加上长期累积而来的各种经验,使得苏州正在朝着各方面都均衡的方向发展,这正是城乡一体化的最高阶段。

2.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方面,苏南五市中,镇江是最弱的。财政收入是衡量地方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状况。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政府职能起到重要甚至决定性的作用,财政收入正是政府职能有效性的外在体现。镇江在这项指标上远落后于其余四市,说明其政府职能的有效性亟需增强,这是影响其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3.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

在反映居民生活的质量改善指标中,镇江和南京的表现可能更佳,苏州地区虽然近几年投资热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的目光,但是其有效的控制人口,并加大对农民生活条件改善的力度,从而提高了该地区整体管理水平和福利效益,同时也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建设。

二、结论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来研究江苏省苏南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问题,主要侧重于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这两个方面。而笔者通过两次主成分分析,分别计算出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城乡一体化得分和苏南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得分,利用对比分析再结合图例,充分验证了现在苏南地区的城乡一体化程度是全省最高的区域,还通过分析计算所得的两大主成分中的指标系数,从而得出影响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因素主要还是经济发展类的指标,如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但是居民生活类的指标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通过分析得出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这项指标对同一区域不同城市的差异是产生重大影响的。这些结论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地区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是每个城市长期重视的决定性指标,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道路上至关重要。如果说苏南地区是江苏省的经济引擎,那么苏州就是苏南地区的核心发动机。关于这一点的共识,苏州的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上也可以得以体现。2008年苏州实现生产总值6701.2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5%,全年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68.91亿元,比上年增长23.5%。而这两项指标在2008年全省同级城市排名中都位居第一。通过本文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苏州也是得分最高,说明雄厚的经济基础使得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如虎添翼。所以,苏南五市之间的差距缩小战还是应该把重点放在地区的经济建设上。

从居民生活的角度来看,苏南五市的差距相比经济发展方面较小,齐头并进的趋势明显。单从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这项指标上看,2008年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额比上一年的同指标差额要缩小3.847%。而且文中代表居民生活改善的综合指标(F2)得分最高前两名分别是镇江和常州,不再是常胜将军苏州,虽然在权重大的指标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上苏州依旧占优势。这也说明了改善居民生活是苏南五市的共同目标,只是体现方式各异,现在需要的是保持并增进这种势头的发展,从而提高整个苏南地区城乡一体化的程度。

综上,通过从两个不同视角的观察和分析,可认识到影响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因素有哪些,其中,又是哪些因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同时,我们也了解到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关键部分,苏南地区的推进模式也为全省甚至全国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刘伟,张士运,孙久文.我国四个直辖市城乡一体化进程比较与评价[J].北京社会科学.2010(4):28~35

[2]李习凡,胡小武.城乡一体化的“圈层结构”与“梯度发展”模式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南京社会科学.2010(9):70~75

[3]刘伟,张士运.北京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评价定量化研究 [J].生态经济.2009(8):61

[4]曹明霞,包宗顺.苏州城乡一体化进程预算与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7):452~454

篇8

关键词:信息化;城乡一体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6-0044-02

一、引言

信息化生产力是迄今人类最先进的生产力,它加速着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受到学者的关注与重视。许大明等[1]从多角度分析信息化对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带来的影响,并就城乡制度政策改革、统一市场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如何利用信息化趋势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罗苑龙[2]以南海市为例,分析了信息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情况,包括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工业一体化、商业市场一体化、空间一体化等角度分析,推断出信息化对城乡一体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曹晖[3]通过对哈尔滨市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哈尔滨市充分利用信息化所带来的各方面发展条件、以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的优势和已起到的重要作用。“信息化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对策研究”在以往的研究中比较少,虽然有一些实践的样本,但缺乏理论的提炼和总结。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生产力水平或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城市与乡村相互融合形成一体的过程[4]。长期以来,中国实行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不利于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严重影响中国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如何有效实现城乡一体化,信息化是不竭动力。本论文正是从这一角度着手,系统全面地研究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促进中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二、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自2005年以来,中央在多次文件中连续提到以“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2012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整合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网络资源,搭建三网融合的信息服务快速通道”就是要把已经建成的信息基础设施整合利用起来,结合各种新技术新模式,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5]。

虽然2011年的中央1号文件重点关注水利问题,但提出“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全面实施“金水工程”,加快建设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利管理和工程运行的信息化水平,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可见信息化推动农村现代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把提高农民收入作为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关键

信息化建设在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建设农村信息网络可以向农民群众提供信息查询、信息的功能,让农民群众及时了解农村政策、农业科技、农副产品的供求动态,掌握农产品的行情,便于产品推向全国、推向世界;另一方面信息化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素质,便于农民及时、准确地获取就业的信息,改善农业就业的结构,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例如,农民可以在网上投简历,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当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时,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就会越来越快。

(二)把提高农村基础设施作为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核心

1.加快发展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农村特别是在老少边穷的地区,信息通信基础建设的覆盖率仍然比较低。为了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必须提高信息支持与保障系统水平。着力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调整和优化城乡信息化建设的要素投入结构,周密部署和加快实施农村信息化的民生服务工程,重点推进远程医疗、远程教育、农产品安全追溯、社会保障一卡通、村镇政务管理及综合服务、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中小企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土地复垦技术等民生信息化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社会化信息服务水平。

2.建立城乡统一的信息网络化户籍管理制度。1958年,中国制定了第一部户口管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明确将城乡居民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造成了城乡之间的隔阂,妨碍了城乡统筹发展,造成了人为的不平等和社会矛盾。如不同的户籍享有不同的待遇,城乡户籍的人在享受住房、就业、消费、退休养老保险等待遇也是完全不同的。

利用信息化手段来对城乡户籍进行统一的信息网络化管理,保障城乡居民在区域乃至全国的个人身份信息凭证,有利于降低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门槛,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影响[1]。突破城乡所有制界限,实施城乡一体化配置资源,实现城乡共同发展与繁荣。

(三)把加强农村基层教育作为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法宝

为了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必须要加强城乡文化的融合。根据城乡不同的文化特色,正确地处理农村传统文化与城市现代文化的碰撞,不仅要提高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还要不断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文化具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要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拥有,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居民都能公平享受均等化的服务,达到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为了有效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充分地利用电视、电话、录音、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手段,传播先进的文化,促使农民改变传统的观念,培养农民成为有知识、有文化、懂科学、善管理、会操作的新型农民,使之成为城乡一体化的推动器。

(四)把加快小城镇和社区信息化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融合的途径

搞好小城镇规划建设,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中国城镇化水平,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城镇相比城市而言,经济发展潜力大、距离农村近、就业和定居压力比较小、能够发挥聚集效应,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动力。小城镇和社区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领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举措。社区信息化就是社区台账管理系统,也是建设社区信息平台,实现空间地服务定位系统。一方面通过邀请技术人员指导,走出去借鉴学习,举办业务人员培训班,加大督导检查等形式,全面完成各街道居民信息数据的采集、录入、编储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加强与软件技术开发单位的业务联系,全力推进居民数据与管理平台的技术融合,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五)把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作为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城市环境和农村环境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不可分割。因为生态环境是一种动态平衡,城乡之间的生态环境是相互关联的,某一生态系统发生危机,会威胁到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安全,造成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因此,只有统筹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城乡生态环境良性互动,才能不断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运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很好地控制这种后果的发生。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对城乡地域整体发展实施动态监测和跟踪评估,还可以对城乡环境实施污染处理、噪音测试、废弃物回收等方面,从而维持城乡生态平衡,将有力地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篇9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供水体系;情况;问题;建议。

1陕西省城乡供水基本情况。

陕西省南北延伸达800 km以上,所跨纬度多,从而引起境内南北间气候的明显差异。气候使得全省的年降水量的分布是南多北少,由南向北递减,年降水量陕北400~600 mm,关中500~700 mm,陕南700~900 mm,其中陕南的米仓山、大巴山和秦岭山地中、西部高山地区,年降水量多达900~1 250 mm。年降水量的不同,使得陕西省对于不同地区的城乡供水有着不同的标准。

陕西省内的主要河流有无定河流域、延河、泾河、渭河、北洛河、嘉陵江等。江河年径流量为899×108 m3,地下水量为235×108 m3,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的重复量,全省水资源总量为785×108 m3。2009年对全省地表控断面水质监测结果进行统计,有66.4%的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水体的污染特征为有机污染型。据统计,2009年全省城乡供水综合生产能力为1 777×104m3/d,城镇用水普及率为95.97%,农村用水普及率为65%;城镇饮用水合格率为98%,农村饮用水合格率仅为48.3%。

2陕西省用水发展趋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陕西省的城镇用水近年不断增长,也反映了城区居民生活和建筑、公共环境等用水量的增加。而大规模的经济开发区的开工建设和生产后,用水规模必然大量地增加和长期持续地使用。因此,城市的用水矛盾将逐步突出,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协调性的规划或建设实施方案,必将造成水资源利用的混乱和严重浪费。

相比城区的用水现状,陕西省的农村用水则仍被供水量和饮用水质的问题所困扰,由于陕西省境内的河流沿岸排污口众多,造成水体污染。目前,城市污水主要排放在泾河、渭河、嘉陵江等处,根据陕西省水务局2008年上半年水质简报:泾河断面以上水质类别为Ⅰ类;嘉陵江水库水质类别为Ⅱ类,其中磷超标0.39倍。可见目前江河水质受城镇村居民生活及周围企业污水排放影响显著。如今市区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城区大部分生活污水可以得到处理,但企业、村镇的污水仍无法有效地解决,必须采取城乡一体化供水,以求转变对农村安全饮用水的控制力度。

在2010年,城乡一体化的供水体系,已经为陕西省的城乡供水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全省年新增供水能力1000×104m3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34%,384万人摆脱用水难,喝上甘甜水,一批骨干水源工程使大中城市供水能力提高。有关部门提供的最新数据表明,2000年至今,陕西省城乡供水快速发展并不断取得新突破,农村饮水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五”解困目标,城镇供水设施面貌一新,城乡供水为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有利保障。

2010年是农村饮水工作执行“十一五”规划,要实现省政府“全部解决296万饮水困难群众问题”和“将延安市、榆林市建成国家农村饮水安全示范市,将岐山县、淳化县、志丹县、印台区建成国家农村饮水安全示范县(区),将阎良区、麟游县、杨陵县建成省级农村饮水安全示范县(区)”。为了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陕西省的水利主管部门围绕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要求,抓住国家加大民生工程投入的历史机遇,加强了对一体化水利制度的监督指导,积极争取、统筹谋划、健全体制、提升管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使得全省城乡供水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1]。

3城乡一体化的供水体系的规制建议。

3.1统一部署城乡一体化供水体系规划。

统一部署是完成城乡一体化供水的重点,在进行一体化供水规划时,要对规划的内容做出统一部署。同时,单一项目的规划部署要与全省的规划相统一,要将城乡的供水一体化与污水处理、节水处理等问题统一起来,保证规划的统一完善,编制出合理、统筹的建设设施。统一部署的成效已经呈现在对一些单项供水项目的建设上,例如:为满足日趋增长的城镇用水需求,陕西省统一部署了一批向大中城市、工业园区供水的骨干水源工程,在统一部署、集体规划、统一审批之下,先后完成了黑河水利枢纽、神木瑶镇水库、延安红庄水库和西安引乾济石调水、石门水库向汉中市供水、冯家山水库向宝鸡市供水等水源工程。这些蓄水调水工程的建成投用,有效地缓解了陕西省大中城市的水资源供求矛盾,进一步增强了大中城市的供水能力,提高了用水保证率。这些成绩进一步地标明,统一规划部署是安排城乡供水一体化的首要程序环节,要不断地深入部署环节,将规划理论与实践实施相结合,做到先统筹、后规划;先规划、后施工。

3.2加大管理监督力度。

城乡一体化的实施要依靠不断的管理监督来进一步的完善,针对监督管理要明确法律和经济的双重手段,要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行业监督标准,从根本上做好监督管理工作。除了要建立监督管理制度之外,水务一体化建设要依靠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对监督标准进行统一部署。

3.2.1建立水质保障体系。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人们对新污染物的认识不断提高,城市供水水质要相应提高。为提高水质,在《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基础上,2001年卫生部提出《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陕西省在按照《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等相关法规进行水质要求的同时,在自来水厂和省内的各江河流域的水源取水处取水验质,调查统计当前供水水质中该项目的实际指标值,对有问题的水源采取保护措施。除了治理之外,省内的自来水管理部门应该坚决杜绝企业在水源上游排放污染物,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制订应急预案,使水污染事故的机率和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的限度。根据薄弱环节的分析,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必要的工程措施,确保在发生影响农村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时能及时、有效地处置。

3.2.2建立供水信息自动测报系统。

供水信息自动测报系统的建立是通过GIS管网管理系统的安装,对自来水厂的供水信息进行全面的测报监控,其内容包括:建设管道压力监测点、余氯监测点、浊度监测点、流量监测点,安装监测软件等。通过监测系统自动采集供水管道的压力、余氯、浊度、流量等信号,达到可视、可控、可调、远传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提高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平[2]。

3.3城乡一体化供水体系的市场化道路。

水利工程的完善必然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现状,基于这点的考虑,城乡一体化供水体系也要走向市场化的道路,供水部门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将中央的“民生用水”政策贯彻到底,创造农村饮用水的体系化之路。在市场化程序的运作之下,供水体系建设一方面要争取国家的补助资金,另一方面也要自主解决资金问题,要将水利工程的建设推向市场化的运作程序之中,注重工程的配套建设,以便经济适用地完成水利工程建设。

另外,开放供水企业经营市场,允许跨地区、跨行业参与市场竞争。推行城市供水企业特许经营管理,建立特许经营制度,要明确市场准入条件,界定政府主管部门与受委托经营企业双方间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确定运营价格、产品质量和服务标准、违约责任、经营期限和终止程序等。实行合同管理,不得为投资者和经营者提供固定回报。在做好对外开放的同时,要重点培育有实力、有进取心的市场法人主体自主经营的省内供水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鼓励参与市场竞争。

总之,陕西省城乡一体化供水体系的建立要明确当前用水发展趋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一体化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加大管理监督力度,鼓励工程竞争企业走市场化道路,全面促进城乡用水的统一发展,统一调控。

[参考文献][1]刘文朝,高占义,胡孟,等。“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材料设备市场需求透析[J]。中国水利,2006,(5):61-62.

[2]郭杰昌。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为契机促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J]。广西水利水电,2006,(3):85-87.

篇10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规划;设计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城乡关系正努力从城乡发展的冲突阶段向城乡一体化阶段转变。在这个转变阶段的过程中也需要对各大城市进行近一步的规划和内在的升级,同时还需对广大农村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和开发。要以协调城乡关系为核心,以城市和农村的现实状况为基础,因地制宜的进行合理的建设规划设计。

一、 当今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现状

城乡一体化建设是一种综合性建设,不仅要建设好大、中城市,还要完善和努力发展小城镇和农村。如今我国对大、中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已经达到成熟的阶段,有关部门和相关从业人员已经着手对大、中城市的交通、社会秩序、住房及基本公共设施的配置近一步完善和发展。但是随着城市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农村人口迁入城市,再加上我国对小城镇和农村的规划管理不完善势必会出现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例如,由于小城镇和农村没有踏上正式规划建设的轨道和正规的设计程序,因此会出现许多无规划的私人建设。除此之外,由于农村人口大量转移城市,许多耕地闲置无人规划和开发,居民住宅年久失修既浪费土地资源又影响农村生活的整体风貌。建设者的无序建造也会使农村的交通变得混乱不堪,交通问题直接影响小城镇和农村的发展建设。

小城镇和农村有许多建筑都没有经过专业人员的检测和审核,其中不仅存在许多的安全隐患,更是我国规划建设管理上的缺失。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因为没有具体详细的建设规划设计,就会出现公共绿地少、排水渠道不合理、电路保护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总的来说现今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总的问题就是我国缺少对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的具体建设规划设计,并且政府对城乡建设的监督与管理的力度也不够。

二、城乡一体化的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 就国家的方针政策而言,落实城乡一体化建设设计规划是完成我国“十二

五”规划的基础。在党的十报告中指出:“推动城乡一体化,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城乡发展一体化则是解决此问题的根本途径。”所以我们应大力加强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建设,尤其要着重加强农村建设,通过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土地规划的各方面的建设,拉近城乡的生活水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

(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规划设计是指导城乡建设的理论依据。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对落后的农村进行现代化的改革是必然的要求。农村建设要紧跟城市发展的脚步,这样才能逐渐拉近城乡的距离,实现全国整体化前进的道路。

(三)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逐渐提高,所以居民对自己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质量都有一定的标准。通过合理的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逐步提高与完善人民的生活条件,建立起一个设施完善,宜人居住的生活空间。

(四)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规划设计只有因地制宜的制定符合城乡现状的设计方案才可以更有效的促进我国城乡建设的发展。通过有关部门和相关负责人走进城市和农村进行实地的检测和考察,彻底的了解现今城乡建设中所存在的不足,制定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才能为人民创造出更好的生活空间,才能使我国城乡健康的发展。

三、城乡一体化思路下的建设规划设计的实施

(一)在贯彻落实以城乡一体化思路下的建设规划设计的前提就是提高相关部门及部门领导对城乡建设的重视度。各个部门负责人,可以通过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和交流活动来相互学习与借鉴工作经验,争取建立一支专业的工作队伍。这样就大幅的提高了城乡建设的专业化水平。

政府也需大力宣传城乡一体化建设思路及其内在的意义,这样充分的调动起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城乡建设的积极性,也就能保证我国城乡建设的发展道路顺利的进行。

(二) 合理的规划和布局是设计方案的重要部分。应时刻联系我国城乡发展的现状并分别抓住城市和农村建设的关键点,才可以更好的完成我国的城乡建设。

首先,城市的关键点在于,城市的人口膨胀问题。由于农村人口大量迁入城市,

使城市的人口容量逐渐趋近于饱和状态。通过把这个主要的城市问题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出发点,以解决它所带来的诸多负面问题为主要规划设计的内容,就可以制定出符合城市现状的建设规划设计方案。

其次,农村的规划和建设是城乡建设的重要部分,通过以解决农村人口减少所产生的社会问题为规划设计的内容,以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要目标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

(三) 城乡一体化思路下的建设规划设计方式必须要以拉近城乡距离为主要目的。

可以通过合理的行政区域划分,加强城市与农村的交通连接,保证农业生产,保证人民生活环境这几个方面进行规划设计。

(四)城乡建设的规划设计要通过专家的严格的审查、论证,还要经过规划管理部门审查和相应级别政府的审议批复后,才可以进入实施阶段。对城乡建设的规划设计方案应有严格的审批标准,根据我国城乡的现实状况可以初步得出城乡建设规划设计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紧跟党的方针和路线,以“十二五”规划为目标,以十报告中所指出的城乡一体化为主要的指导思想进行编排和规划设计。

2、城、乡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改进必须要在设计方案中体现出来。

3、城、乡的建筑物必须规划的整齐,使城乡的整体面貌和生活环境以及交通的问题得到解决。

4、水、电等管线问题既要做到走进每家每户,又要做到安全美观。

5、在规划设计方案中还需体现每个部门所负责的专项内容,便于管理。

四、结束语

城乡建设一直伴随着我国的发展,通过城乡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在城乡建设中逐渐拉近城市和乡村的距离,可以使农村资源与城市经济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搞好城乡建设也就等于满足了人民对于物质、精神水平的需求,这样才有利于我国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激烈竞争的时代里,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李兵弟.城乡统筹规划:制度构建与政策思考[J].城市规划,2010,34(12):24-32

[2]宋思曼.城乡统筹:创新与发展―重庆市城乡整体规划及其实施机制探索[J].城市规划,2010,34(3):44―47,56

篇11

【关键词】推进;城乡一体化;路径

城乡一体化理论是在不断探索城乡关系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加强对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的研究,保障城乡一体化建设沿着科学的方向发展,对于进一步实现我国城乡融合,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构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和谐社会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一、深化改革,创新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一)投资机制创新,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城乡建设涉及到各个方面,资金的需求量很大,但是当前的投融资发展现状还远不能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求,所以必须深化城乡投融资机制,拓宽资金投入渠道。资金短缺、融资困难,已成为目前各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大制约“瓶颈”。建立多元化建设投入机制,多渠道、多途径、多方式筹措城乡一体化建设资金,进一步为城乡一体化建设融资提供优惠、放宽政策环境,是目前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创新投资手段,进一步拓宽筹融资渠道,另一方面要建立投融资推进机制,完善投融资服务体系。

(二)土地制度创新,完善土地使用政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现代化的逐步实现,农村土地政策势必也要进行调整。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土地经营方式。根据党和国家关于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要求,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建设现代高效农业,走出一条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新路子。要创新土地管理方式。

(三)社保制度创新,构建公平社保机制。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要求之一。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在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创新,构建公平的社会保障机制。在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时,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二、完善政府职能,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一)发挥政府经济职能,加大对城乡一体化的财政支持。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从财政自身来讲,在地方财力总量有限,各项法定和刚性支出日益加大的情况下,财政投向城乡的资金必须统筹安排、突出重点、提高效率。充分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加大财政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财政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力保障。

(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营造城乡一体化的良好氛围。对我国来说,由于处在双重转型时期,即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处了要解决经济发展中历史性、常规性所具有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城乡二元体制结构问题。因此更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借助政府的力量来缩小城乡差距。

(三)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从政府如何更好地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以实现自己的本质职能来看,在新时期地方政府必须实现从“发展推进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角度来看,服务型政府是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为途径,以缩小城乡居民的国民待遇差别为目的,从担当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到更多是担当社会发展的“推进力量”,从“发展推进型”政府转向“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历史的必然。

三、抓好着力点,优化城乡一体化的有效载体

(一)打造农业特色板块,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导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所谓现代农业,其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

(二)重视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新型农民,又被称为“新型职业农民”,就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当今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如何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把他们培育成为适应工业化、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新型农民,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重视特色小城镇发展,发挥比较优势。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作为“城市之尾、乡村之首”的小城镇,如何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快速发展而又避免雷同,成为各地关注的焦点。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强调,城镇化要坚持因地制宜,尊重村民意愿,突出地域和农村特色,保护特色文化风貌。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应该高度重视特色小城镇的发展,充分发挥地方特色,以特色树城兴镇。实践证明,小城镇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要走特色小城镇发展道路。

(四)抓好农村社区建设,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在推进和实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农村的变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把开展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深化村民自治的一件大事摆上重要位置。对农村社区建设要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认真做好实验工作,总结试点经验,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确保实验工作取得成效,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为着力点,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大城乡统筹力度,逐步实现城乡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社会管理一体化。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词:新医改;一体化;改革

在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医改方案呼之欲出的今天,农村乡镇卫生院生存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看待乡镇卫生院存在的问题?农村乡镇卫生院改革的道路在何方?都没有现成的答案,就此笔者浅谈一些个人想法。

1科学的界定农村乡镇卫生院功能

农村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卫生服务及药品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两项重要职能,它既是农村公共卫生的主要实施者、监督者,更是政府向农民提供健康服务的重要载体之一,它的公益性、福利性质毋庸置疑,这也是乡镇卫生院被定义为“卫生院”而不是医院的根本原因。在此情况下,当效率与公平发生冲突时,我们的卫生政策就应该更多向公平倾斜,除基本医疗可能略有赢利(注意:这种赢利可能需要建立在滥用药物的基础之上,“以药养医”)外,其他都是需要有政府资金投入的。一般常识告诉我们,疾病预防的投入产出比是巨大的,减少疾病的发生发展才是最经济有效的,把乡镇卫生院都往医院模式上逼是现实的无奈与尴尬。

农村基层卫生院是农村卫生服务三级网的枢纽(~At,-目前还没有任何—个组织能够将其取而代之),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尽管这些卫生醇河能有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但都不应该冠以“赢利性”和“非赢利性”的帽子,除非这些卫生院已经变成医院,如果我们政府投入不足以解决地方群众的卫生保健问题,能够有一定民间资本加入,也是一件好事,有总比缺失强。

2正确认识农村乡镇卫生院的过去,客观对待乡镇卫生院面临的问题

农村乡镇卫生院是在计划经济时代由各级政府和农村集体组织共同筹资兴建的,承担着农村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健康教育、急诊急救和常见病的防治工作,经费来源主要是农村县市财政的投入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各种形式的扶持,卫生院的职工多数来自赤脚医生,他们离土不离乡,为当地的父老乡亲做着力所能及的工作,他们的工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当时的农村卫生制度甚至被后来的发展银行誉为“发展中国家解决群体医疗的典范”,是农村卫生“三大法宝”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市场经济手段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效率优先”的现实需求下,作为社会公益机构的农村乡镇卫生院不断地被“市场化”,进而逐步边缘化,逐步演变成为“翻牌医院”或“翻牌诊所”,公共卫生服务、社会卫生管理和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职能被不断削弱,乡镇卫生院应有功能被人为地严重扭曲。

由于乡镇卫生院条件艰苦、基本经费无法保障,其中许多能够“治病挣钱”的优秀人才不断外流,使乡镇卫生院的生存状况进一步恶化,乡镇卫生院的就诊率不断下降,据统计,全国乡镇卫生院的诊疗人次从1985年的11亿人次下降到2003年的6.9亿人次;床位使用率由1985年的46%下降到2003年的36%,出现群众就医困难,职工无事可干的尴尬局面,有限的卫生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预防保健工作不断滑坡,1994年农村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是城市的1.9倍和2.9倍,到2003年农村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是城市的3.7倍和2.5倍,这表明,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与城市的差距在不断扩大。有关专家用期望寿命来推论,农村要达到过去10年城市人口的期望寿命将需要20年。

根据2004年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①产妇在家分娩的占33.9%途中分娩的占0.3%。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为了保证产妇安全,为什么不选择在卫生院分娩呢?究其原因,首要问题是农村经济困难,28%是由此原因在家分娩;21%是急产而来不及去医院。其实,最终还是归咎于经济困难和卫生政策错误,若经济条件允许或卫生补偿政策合理是可以在卫生院住院待产的。②第二组数据显示:贫困地区有·36.8%的孕产妇没进行过产前检查,63.1%的产妇没有进行过产后访视,73.9%以上的产妇在家中分娩。

农村乡镇卫生院出现今天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在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没有给予应有的支持造成的,政府长期投入不足造成的,解决问题需要综合治理,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政府必须给予足够的财政支持。

3明确政府责任。科学指导改革

只有在政府有足够投入的基础上,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乡镇卫生院的经费补偿问题,必须坚决打破“吃饭靠病人、赚钱靠卖药”的体制,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实施科学有效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和合理规范的预算管理,使乡镇卫生院能够真正实现“六位一体”目标。面对中国国情,我们应该结合各地实际。稳步推行并积极探讨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卫生院改革,所有“一刀切”的做法都可能面临失败的危险,卫生院建设投^水平需要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相对合理的发展模式。

4积极改革。稳步前进

我们应该积极对待乡镇卫生院的改革试点,所有改革必须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第二”的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壮大,应该而且有能力为农民的健康事业提供应有的社会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建立,对农民的健康保障无疑会起到积极的支持作用,在需方补偿逐步加大的情况下,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应该积极引导乡镇卫生院从“以药养医”走向“以服务谋生存”的发展道路上来,积极探索患者“双向转诊”和医生“双向交流”机制,逐步形成规范的“分诊、转诊”秩序,加强边缘乡镇卫生院建设,做大做实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可以积极推行“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工作,走乡村协调发展道路。

5创新发展思路,谋求城乡共同发展

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可以尝试开展“市乡一体化”试点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到实施一体化管理,可以有效避免资源浪费,极大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有效避免低水平重复;可以有效规范分诊、分诊秩序;可以有效避免重复检查;可以有效进行分类指导;可以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和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但是,我们必须充分认清实施一体化管理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必须充分认清实施此项工作对管理者的素质要求,没有一个高素质的管理者队伍是不可能做好此项工作的。我们还应该清楚:此项工作必须由当地政府大力支持,“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是“市乡一体化”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市乡一体化不可能实现。试点既要克服困难积极作为,又要认清形势稳步推进,避免“一哄而上、一哄而散”,必须尽最大可能发挥试点的示范效应,避免试点挫折,防止试点失败给今后的全面开展造成负面效应。

在市乡一体化前提下,必须积极科学有效地整合现有医疗资源,防止重复建设,克服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重房屋设备更新,轻人才的培养和管理,重一次性投人,轻经常性维护投人隋况的发生。正确认识农村交通和通讯条件不断完善的状况,认真分析由此可能给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带来的影响,传统的“市——乡——村”分级的模式已经或正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农村卫生资源的配置必须尽快适应这种变化,必须认真做好区域卫生规划的制定工作。对因区域调整造成的“多余卫生院”绝对不能“一卖”了之,应该及时从新进行功能定位,提高现有及潜在资源的利用率,妥善安置和适当分流“多余”职工,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农民的健康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6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计划调控两种手段的积极性作用。促进农村卫生院健康发展

不能简单运用市场经济手段解决乡镇卫生院发展问题的根本性问题,并不等同于否定市场经济积极意义,医疗服务市场客观存在,市场经济中的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同样适用于医疗服务市场,鼓励并支持部分被撤并的乡镇卫生院进行多种形式的所有制改革,鼓励有资质、有能力的个体或集体在农村创建以专科特色为重点的个体诊所或“医院”,充分发挥“鲍鱼效应”,不仅不会扰乱正常的卫生服务秩序,还可以达到促进公办卫生院提高工作效率,扩大农民选择范围的双重目的,应该坚持“养事为主,养人为辅”,对个体诊所要综合运用“转”、“并”、“疏”、“堵”手段,把业务能力强、群众关系好的乡村医生吸收到卫生院工作,可以有效解决卫生院人才不足问题,有效合并个体诊所不仅可以有效避免资源浪费,还可以促进规范分诊、转诊秩序,同时,我们应该重点加强对农村非法诊所的打击力度,不有效打击非法就不可能保护合法者的权利与利益,就可能使越来越多的合法者向非法者看齐。

综上所述,乡镇卫生院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摆脱困境固然需要政府的资金支持,但仅有这一点还远远不够。农村乡镇卫生院所处的特殊地位,注定它不能用简单的市场化解决问题,综合配套改革对于农村乡镇卫生院生存发展是不可或缺的,用所谓的“断奶”、“断粮”、“甩包袱”对待农村乡镇卫生院,实践已经证明是错误的,这是一种政府不作为。

把加快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纳入重要工作是本届政府的庄严承诺,国家对农村公共卫生医疗体系建设欠账太多,如今作为三级初保网络的网底的“村卫生室”基本不存在,如果再没有乡镇卫生院,政府就没有办法构建农村公共卫生医疗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乡镇卫生院建设离不开职工队伍建设,加快培养农村卫生技术人才与农村卫生医疗体系建设同样重要,任何背离绝大多数人意愿的改革,注定以失败告终。

医疗卫生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首先需要强调公平,其次才能强调效率,这一点在农村卫生工作中尤为重要,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表明,社会越是发展,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应该越大,而不是相反。那种认为因为经济发展了,医疗问题都由个人行为来解决的观念是完全错误的,政府有责任对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关心与支持,对农村特别是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应该给予更多的人力、物力支持,应该区别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村卫生医疗存在的实际问题。

篇13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2014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农业还是“四化”同步发展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近年来,苏州紧紧抓住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的重大机遇,坚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实践,初步形成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共同繁荣的喜人局面,走出了一条具有苏州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路。但从全局来看,在推进“两个率先”进程中,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相对滞后,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仍然较大,农村改革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作为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领区、先行区,苏州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中外合作的成功典范,是中国发展速度最快、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开发区之一。开发建设22年来,园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园区开发建设所走过的历程,是我国推进改革开放和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成功缩影,也是苏州新型城镇化的成功探索。园区的城镇化发展既体现了苏州全市关于优化布局、集约集聚、富民惠民、生态建设、固本强基的共性要求,又统筹兼顾了区域所处的阶段、发展的形态以及赋予的内涵,分析园区城镇化发展的成就、经验、困难及对策,对苏州乃至全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园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自1994年开发建设以来,园区坚持把城乡统筹发展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手段,坚持新型工业化、经济国际化、城市现代化互动并进的发展路径,实现了农村形态向城市形态、工业化初期向后工业化阶段的巨大跨越。尤其是近年来,园区紧紧抓住苏州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的重大机遇,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顺利完成撤镇建街道并大力推进相关改革,城镇化发展迈入新阶段。回顾园区城镇化发展所取得的成就,集中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1实现了全域规划和功能一体化

园区在高水平推进中新合作区开发建设的同时,确立了“^镇一体”的发展理念,打破区镇、镇域的局限,将乡镇(街道)规划放在整个行政区域的大背景下,将周边乡镇(街道)规划定位为中新合作区的副中心,实行区与乡镇(街道)在城市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等方面无缝对接。在规划之初,园区就引进了新加坡等国际先进的城市规划设计理念,结合区域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描绘出国际化、现代化和园林化的新城区框架。

一方面,精心编制了区域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科学布局工业、商贸、居住等各项城市功能;另一方面,陆续制定和完善专业规划300多项,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城市形态风貌规划、商业空间利用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社区发展规划等,都做到了区内区外的一个标准;并形成了“执法从严”的规划管理制度。目前,园区街道基础设施与中新合作区实现全面对接,规划编制、建筑形态、空间布局、市政设施等实现区域一体,水、电、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实现区镇共享,镇区商业中心、工业区、住宅区等各项功能布局科学,城市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布局合理,纵横交错、区镇环通的主次干道网顺畅,兼具现代化、国际化、特色化的优美城市形态已经形成,动迁社区在建筑形态、立面色彩、空间布局、区内环境等方面达到城市社区标准。

1.2实现了农民与市民福利均等化

园区的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突出体现动迁农民的收入快速增长更为突出,农民与市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实现了动迁农民的市民化。其次,就业创业、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文体娱乐等公共服务均等可及,覆盖面和质量持续提升,形成了优质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分享机制,实现了公共服务成果共享的局面。第三,农民与市民社会保障全面并轨。

1.3实现了产业和人才结构高端化

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综合实力雄厚,产业结构优化,主导产业日趋高端。第二,科技投入充足,创新载体丰富,高新产业表现抢眼。园区积极构筑宜居宜业生活圈,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内涵。金融商贸区、科教创新区、国际商务区、旅游度假区等重点板块加快建设,人气商气加速集聚,城市发展的宜居性舒适性不断提高。

1.4实现了城市发展生态化

园区从开发伊始就确立了“集约节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致力于追求“绿色GDP”,发展循环经济,狠抓节能减排,加强环境保护,争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区,在营造更加优良的生态环境的同时,努力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的和谐统一。

1.5实现了土地利用高效化

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是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难题。园区较好地处理了这一问题,在确保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实现了土地的集约化利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土地利用规划结构不断优化。二是土地投入强度和产出效益显著提高。

1.6实现了社会管理精细化

按照苏州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关于“三集中”“三置换”的要求和部署,园区着力推进农民居住地转移和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在2010年底园区农户一次拆迁基本完成,农民全部转化为城镇居民。居民动迁结束以后,园区已经形成了全域的社区治理形态。

2.园区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经过22年的探索实践,园区的城镇化发展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对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的“以人为本、公平共享、统筹城乡、优化布局、集约高效、生态文明、绿色低碳、传承文化、彰显特色、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的新要求,以及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形势和居民群众的新期待,园区的城镇化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需要着力破除的制约因素与挑战。

2.1产业转型的压力

园区各街道土地资源的瓶颈制约不断加剧,目前已经基本没有可供连片开发的工业用地,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形态难以为继,特别是在近年来宏观经济环境持续严峻、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以工业为支撑的产业结构面临着增速放缓、后劲不足等困境。

2.2居民增收的压力

目前,园区各街道富民载体的产出效益和富民组织总体还不能满足动迁居民持续增收的需求,虽然富民载体总量体量不小,但受经济大环境、运营水平等因素影响,载体收益率增长有限,有的载体收益率甚至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动迁居民财产性收益持续增收难度较大。

2.3社会管理的压力

当前,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行政权力下放、治理重心下移、利益诉求多样,公平诚信理念、民主参与意识日益增强。随着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加速发展,以及户籍制度改革、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园区常住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受诸多因素叠加影响而引发的社会养老、“救急难”、社区服务管理等深层次问题,将会更突出、更复杂,解决难度更大。

2.4公共服务的压力

近年来,园区各街道教育、医疗、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虽不断提高,但与中新合作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2.5资金投入的压力

为了加快区域一体化发展步伐,园区结合当前各街道城镇化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出了“八个一体化”的战略举措。根据园区有关部门的测算,2015~2019年,落实这一战略约需资金近300亿元。在地方融资政策不断收紧的情况下,资金压力着实不小。

3.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升质量为关键,从区域实际出发,努力探索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理念:

3.1以人为本,民生优先

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主要任务,不断优化城市人口结构和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成果。

3.2 城乡一体,协调发展

要遵循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规律,更加科学地编制镇村布局规划,更加注重城乡协调发展,通过产城融合把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能级提升,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充分释放发展活力。

3.3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使市鲈谧试磁渲弥衅鹁龆ㄐ宰饔煤透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切实履行政府制定规划政策、提供公共服务和营造制度环境的重要职责,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形成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强大合力。

3.4生态宜居,和谐发展

要把生态宜居的理念全面融入到综合试点进程,促进城市高效集约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行绿色发展、低碳发展,走集约、生态、宜居、高效的城乡可持续发展道路。

苏州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要把握五个重点:

第一,科学规划,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推进产城融合,建设江南特色美丽镇村

根据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根据江苏省新型城镇化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总体框架和未来发展趋势,加快推进城乡规划的有机融合,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加快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4个副中心城市和一批小城镇为增长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乡空间布局。

第二,转型升级,优化城乡产业结构,集聚创新要素

苏州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要以市场化导向创新资源配置机制,积极培育科技和产业创新集群,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建立具有战略竞争优势的产业体系。

第三,推进人的城镇化,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城乡居民素质

城镇化的关键核心在于人的城镇化。推进人的城镇化的基本任务是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和按常住人口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苏州不仅要推动本市户籍居民的社会融合,而且要推动非户籍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

第四,创新城乡社会治理,推进城乡法治建设

法治、民主是衡量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要积极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在提升规划层次、推进产城融合的同时,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为城乡社会和谐进步奠定基础。

第五,坚持绿色发展,优化生态空间保护

根据苏州生态环境现状,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严格保护生态空间,形成科学合理的国土开发格局;有效节约能源与资源,切实改善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牢固树立“大生态”理念,系统修复山、水、林、田、湖等各要素;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广泛调动全社会积极性,解决环保领域新问题,把苏州打造成为宜业、宜商、宜居、宜游、怡人的“人间天堂”。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镇化发展要体现新的水平、新的要求。要从大规模的土地扩张的土地城镇化真正向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转变,要更加注重城乡协调发展,要坚持从尊重历史、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群众意愿出发,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努力开创城乡协调、城乡融合、城乡共生、城乡文明的良好格局,让广大城乡居民更公平地共享优质的公共服务、良好的自然生态和舒适的宜居环境,切实增强获得感、满意度。

参考文献:

篇14

关键词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教育公平对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它不仅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重要举措。

城乡一体化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实现途径。 “《纲要》”指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随着中国整体教育投入的增加和坚持农村教育优先发展等战略举措的实施,城乡义务教育正向着均衡发展的方向迈进。但由于城乡教育差距是长期历史积淀的结果,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仍是统筹城乡教育发展面临的瓶颈,它是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的顽症,也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难题。

一、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理解

城乡教育一体化应该是指从城乡社会整体出发,通过整合和优化城乡教育资源,使城乡教育优势互补、共同繁荣。从制度上讲,城乡教育一体化强调城乡师生具有相同的教育权利和机会;从空间上讲,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同一区域内不同空间位置上互动发展;从时间范围来讲,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渐进地、不断缩小校际间差距,做到校际间均衡发展;从发展内涵上讲,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在完成国家规定的教育任务基础上,体现学校之间不同发展特色的多样化发展。

城乡教育一体化不是城乡教育一样化,不是城乡教育同步化、齐步走,也不是要消灭农村教育,而是根据城乡各自的特点与优势,优化教育过程,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发展特色教育,打造教育品牌,提高办学效益的双向演进过程。

二、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的意义

城乡一体化进程下统筹教育均衡发展强调从城乡关系的整体来考虑国家或区域的教育发展,把城乡教育纳入统一的教育发展系统中,逐步消除城乡教育差距,普遍提高城乡人口的现代化素质,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良性转移。我国城乡教育在整体发展上存在非均衡发展问题,主要表现为城乡教育机会与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差别和城乡教育的制度性落差等。要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坚持城乡教育的共同发展,均衡配置城乡教育资源,调整教育政策,体现教育公平。

当今,以教育公平和教育民主为核心的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思潮在全球形成和传播,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主导思想。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近几年,又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这一切为教育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均衡发展已成为国家教育的基本政策和战略目标。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已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热点”和“难点”,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中之重。它代表着一种理想的发展境界,一种新型的教育发展观,一种科学发展观的政策导向。它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职责问题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本应三位一体,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以推进其均衡发展。但是,由于社会二元结构的影响、行政区划的历史延续、应试教育陈旧观念的干扰,加上三者上下协调沟通渠道的不畅,造成在规划、分配和督查等方面出现了职责不够到位,效果不佳的问题。比如,由于统筹规划不全面,以致地区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并未缩小;又如,由于经费分配的结构没有得到必要的调整,以致贫困地区、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并未得到应有的改善。再如,由于督查监控制度的不健全,评估缺乏科学的量化标准,以致对已经出现的问题,缺乏应有的调控力度。这些职责不够到位的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带来了负面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城乡教育发展的失衡。

(二)财政和经费问题

城乡教育经费差距十分明显。农村基础教育经费长期处于较低水准,近年来这种状况虽有所发改变但在教育投入中的比例仍然偏低。教育投入在城乡之间的分配很不均衡、合理。农村基础教育没有得到合理的应有的经费投人,就难以与城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经费分配失衡是导致城乡基础教育发展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学校问题

调研发现,由于受旧的经济体制和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在教育发展上存在重速度、重数量、重外延,而轻效益、轻质量、轻内涵的倾向,造成学校偏多、规模偏小、班级生源不足,导致学校布局不合理,规模效用差,进而给农村基础教育带来一系列问题。

由于城乡差距拉大、学校布局不合理、自然环境的限制、经费投入的不平衡,导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等方面的差距进一步地拉大。好的学校不仅有图书馆、实验室,还有配套齐全的体育馆、塑胶跑道,差的乡村学校连象样操场都没有。其结果必然是出现办学条件不均衡的现象。

(四)师资问题

调查显示,师资问题突出表现为数量不足、素质偏低、流失严重、配置不合理等方面。专任教师缺编、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老化等普遍存在。教师队伍的结构性矛盾表现在城乡结构上是县城多,乡村少;在学段结构上是小学多,中学少;在学科结构上是传统学科多,新型学科少;在学历结构上是中专、高中学历者多,大专、本科学历者少;在年龄结构上是老教师偏多,年轻教师偏少。由于工资待遇低,工作和生活条件差,导致农村教师不安心执教,优秀教师向城市流动严重。一些教育部门各配置主体按分级管理的权限,依据自己事权范围和职责范围大小,制定土政策,调整素质相对优秀的教师优先满足城市和集镇学校,然后再满足边远农村学校。造成师资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农村教师队伍问题突出,成为制约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五)、教育质量问题

主要表现为普九率出现下滑。一些农村,主要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有的还没有完成普九的基本目标,而有的完成了这一目标的,却又出现了普九率下滑的现象;学生辍学严重。一些农村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滞后,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倾向,与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不相适应。从培养学生的数量和质量上,都反映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偏低的问题。

四、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政府的公共教育服务职能

义务教育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具有极大的外部性,在公共财政框架内为民众提供普遍的公共教育服务,是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责,也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做法。长期以来,中国实行的分级办学体制,造就了城市教育国家办、农村教育农民办的格局,中央和省级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中的职责虚置是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原因。因此,要逐步完善中国城乡义务教育的制度安排,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形成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方面,要不断增加财政对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要在教育公平理念的指导下,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资源分配制度和分配模式,继续增加农村教育在教育资源总量中的份额,以确保城乡义务教育在长期内能够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此外,为确保政府公共教育服务职能落到实处,必须改革现行的干部考核制度,把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并逐步增加其在考核中的权重。

(二)促进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健康流动

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除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还要不断促进城乡教育资源有序流动,即把城乡教育置于一个开放的大系统中,统筹规划,实现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以提高城乡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效用的最大化。为此,国家还要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城市教育支持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实现以城带乡,改变农村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市单边流动的现状,推进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共同发展、均衡发展。具体而言,在义务教育管理上,通过现代教育网络、远程教育,实现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交流;在教师管理上,制定一系列措施推进教师在城乡问的合理良性流动,平衡城乡之间的教学力量,使骨干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三)坚持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地位

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是一种现实,城乡义务教育也处在一个不平衡的起点。要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和结果,必须通过非均衡发展的手段来补救。现阶段,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重要的环节是通过政策倾斜改变农村义务教育的弱势地位。为此,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农村义务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努力实现教育经费的增长和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战略举措,通过经费投入、资源配置及相关的政策调整,不断改善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入学机会和办学水平的均等,最终实现教育质量和教育结果的均等。

(四)建立经费投入主体责任体制

按照《教育法》和其他相关法律规定,我国实行“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制度,其教育经费投入也以县为主。这一制度虽然实现了区域内人、财、物的统一调配,但由于某些县自身经济实力有限,县级政府无法按照国家要求完成经费投入任务。即使实行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即义务教育经费来源主要依赖省级政府统筹,但由于其他条件的制约,县区级以上公共财政很难真正眷顾到广大农村地区。因此,必须对各级政府教育投入责任作明确规定,鼓励经济薄弱地区政府的间接投入行为和相对优惠措施。要提高经费管理的责任主体层次。以省为单位的经费筹集模式解决了薄弱县的投入能力,但是“以县为主”的管理却缩小了经费使用的辐射面。因此不管从责任与义务对等原则出发,还是从区域教育经费公平投入现实出发,都有必要把教育经费管理主体提高到地级市。

(五)建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和考核制度

建立科学的教育考核制度、转变官员政绩观念,对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各级政府政绩的重要表现,也是我国考核政府官员政绩的重要项目之一。在传统考核实践中,各地往往通过建立外在的可以量化的指标对相关成员进行自上而下的量化考核,考核途径比较单一,考核主体精英化。城乡教育一体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转变传统考核方式的基础上,把“人民满意程度”作为考核目标之一,以城乡教育的整体发展、相互融合以及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整合为重要内容进行考核,不仅具有合理性,也具有可行性。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以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与要求相适应,以教育机会公平为基本出发点,以办学设施和师资的基本均衡配置为必要条件,以在城乡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环节,以全面提高城乡教育质量,促进全体学生自主、多样、健康的整体的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城乡义务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樊新民.略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社会不平等[J].高教探索,1999,(2).

[2]窦艳芬等.借鉴国外经验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研究[J].世界农业,2011, (1).

[3]翟博。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J].教育研究, 2002, (2) .

[4]袁振国:建立教育发展均衡系数切实推进教育均衡发展[J] .人民教育,2003, (6).

[5]郭彩琴, 顾志平.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困境与应对措施[J]. 人民教育,2010, (20).

作者简介:蔡季愚,(1961-),男,河南郑州人,汉族;中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