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土地测量方法范文

土地测量方法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00:3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土地测量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土地测量方法

篇1

关键词:土地测量方法;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 C35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时代的发展带动着技术的进步,我国的土地测量项目也因技术的发展而遇到了重大的发展机遇。随着土地资源的勘测市场的发展,我国土地测量项目发展比较迅速,但是不同的土地测量方法和技术,导致土地测量的质量是不同的。本文就土地测量实施的方法和技术分别作一介绍。

一、土地测量技术的发展

土地测量是测绘科学技术在社会建设发展中的直接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土地测量技术已经突破了原有的局限性,除了涉及建设工程的几何及物理量测定,还包括了对测量结果的快速分析和对物态发展变化作初步预报。现代土地测量技术的发展是由传统的测量技术向数字化测量技术转化,逐步实现土地测量内外业一体化、数据获取及处理自动化,测量过程控制智能化以及测量成果的数字化等。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测绘工程中就已经出现了一些比较先进的地面测量仪器并发展成为工程测量的技术工具和方法手段。如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电子水准仪、精密测距仪、光电测距仪、激光扫平仪和激光准直仪等一系列相对比较先进的工程测量仪器都不同程度的为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了便利和基础,其发展主要改变了传统工程测量中的工程控制网布置、地形测量、道路测量和施工测量等繁杂的作业方法。

二、土地测量工作范围

1、边界测量

边界测量是指对非人工设置的自然边界线进行的测量,地籍行政边界及地籍区与地籍子区的部分边界通常以天然地物,地块为界线,如河流、山脊等,构成这些地物的边界线,不外乎是折线和曲线,折线的转折点和曲线的拐弯点,对构成地物的轮廓具有决定作用。

2、地块测量

地块测量是指以地块为单位,对其位置(所处的地籍区域地籍子区)、权属界线、界址点、面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为内容,所进行的测绘工作,最终获得地块平面图以及权属界址点坐标、地块面积等数据和资料。

3、建筑物测量

为新建、改建输泄水渠道、人工航道而进行的测量工作。新建大型灌溉和供水工程的干、支渠道测量工作。通常按下列程序进行:选线测量、定线测量、施工放样和竣工测量。选线测量一般在规划阶段进行,在已有地形图进行灌区规划及沿线建筑物概略位置的布置,估算工程量和编制概算,进行渠线方案比较。

三、土地的测量方法介绍

所谓的土地测量主要是指根据遥感技术和测量学上的方法对各种土地资源的数量、地形、分布等特点进行绘图和测量的工作活动。土地测量的内容主要是地籍测量、土地平整测量、荒山荒地等土地资源调查、地形测量、土地利用状况测量等。土地测量的方法主要有普通测量、遥感技术测量、大地测量、地图编制等方法。在我国的土地测量主要是指针对地形测量之外的所有测量内容,在土地资源测量的过程中主要是根据我国的基本地形图进行实际的测量。下面分别介绍我国土地测量的方法。

1、大地测量方法

所谓的大地测量主要是对地球形状的大小、地球重力场、地面点位等进行精密的测量,这种测量方法所进行测量的主要是天文测量、水准测量、卫星大地测量、大地测量计算、精密导线测量、重力测量、三角测量等。进行大地测量主要的作用是为了空间科学以及国防建设提供更加准确的点位距离、地球重力场、方位角、坐标等数据;同时为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地震预报、地壳运动等活动提供最佳的资料;也能够为大型的工程测量以及地形测图等提供最基本的高程和平面控制。应用大地测量的土地测量方法主要是在我国广大地区范围内为建立高程和平面控制网而进行的土地精密测量,在进行大地测量时,测量中遇到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地球的大小、形状以及重力场,大地测量主要是解决一些大地测量学学科的问题。利用国家和区域内的大地控制网等信息,可以很精确地进行地形的测量以及其他有关土地工程的测量工作,这样就能够为地球大小、重力场、形状等精确测量提供一定的信息,并能够准确掌握空间方位和目标坐标以及相关的地壳变形等信息数据。大地测量所用到的高程控制网主要是建立水准测量,根据这个水准进行点位的正常高测定,然后把这个点位设置为高程控制网的基本控制基点;所谓的平面控制网,主要是与重力测量、天文测量相配合,利用三遍测量、三角测量、精密导线测量、边角测量以及空间大地测量等将所测量的数据计算到地球的椭球面上,然后利用数据计算出各个点位的大地坐标,然后根据地图投影的换算方式将数据换算成平面直角坐标,进而成为平面控制网的基本控制基点。

2、航空摄影测量方法

所谓的航空摄影测量方法,主要是利用飞机上面的航空摄影仪器对地面进行拍摄,然后根据摄取的相片来进行地面的测量,主要是对地面的控制点进行调绘、测量以及立体测绘,这样就能够绘制出一幅完整的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方法主要是根据中心投影透视进行变换,将投影过程中的几何图形进行反转,然后进行立体测图。航空摄影测量方法在实际的工作中主要是分内业和外业。所谓的内业主要是包括:测量和绘制地形原图,利用空中的三角测量方式进行加密测量图形控制点,一般是以摄影的像片上的控制点为基点,然后以此推测出测量图形的控制点,并且还要检查地形图的平面坐标以及高程。所谓的外业主要是包括:利用像片进行调绘,通过像片进行判读,掌握基本的地形图符号,然后绘制和标注出土地的形状、地貌等要素;标清楚调查得到的地名等信息;利用综合法进行测图,这样就能够利用平板仪在单张的像片图或像片上进行等高线的测绘;测绘过程中还要测量新加的或者是没有影像的一些非常重要的地形;像片控制点主要是在航空摄影之前进行地面点位标志,这样利用像片控制点进行联测,可以明显看到地面物体的方位,进而利用测距导线、高程导线、等外水准、测角交会等一些普通测量的方法进行平面坐标和高程的测量。

3、遥感技术测量方法

遥感技术主要是指远距离的、非接触性的探测技术,利用遥感技术和传感器来探测物体的电磁波反射、辐射等特征,并且根据这些特征来分析物体的特点、状态以及性质,进而总结出相关的方法、理论、应用等科学技术。遥感技术主要是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最开始是航空进行遥感,然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遥感技术不仅是应用于卫星发射,同时还广泛应用于地质地理、资源环境等各个领域,在各个领域中遥感技术发挥着先进、实用的空间探测技术。

四、土地测量技术

1、GPS在土地测量中的应用

GPS测量系统是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安全可靠,具有高定位精度的测量系统,由于其在测量过程中不需要通视,可以在各种不利因素下进行作业。具有传统测量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由于GPS系统在作业时对环境和条件要求较低,而且通信方便,可以实现灵活布点,全天侯进行作业,所以在我国地籍控制测量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利用GPS技术进行测量时,没有常规三角网面布设时诸多繁琐的要求,只需要符合其控制点位选择取要求,仪器精度和等级控制精度相互匹配即可满足地籍规程的要求。

2、CORS技术在土地测量中的应用

CORS系统是在GPS技术上发展起来的,其不仅可以提供远程服务,而且实现了数据上的共享,在动态领域中具有更广阔的应用范围。特别是在地形测图中,这种测图是为了满足城市及矿区工各种工程中比例尺地形图而进行的,以利于城市进行规划。利用常规方面进行测图时,首先需要对控制网点进行布设,即在国家高等级控制网点的基础上进行加密次级控制网点,然后利用这些控制网点和图根控制点来对地物点及地形点进行测定。而利用CORS技术来进行测量,不仅可以快速的对各级控制点的坐标进行测定,而且可以确保测量的高精度。而且在测量中可以不布设各级控制点,直接利用流动站即可实现高精度的测量,而且在野外测绘中,一次测绘即可实现电子地图的绘制,然后输出所需要的比例尺的图件来。

结束语

总之,土地测量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并且贯穿于土地利用管理规划的全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土地测量技术和方法也快速的发展着,现代测量技术在土地测量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使土地测量实现精确测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龙.土地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分析.科技视界.2013,(15)

篇2

1.1实测法

实测法是指利用GPS、全站仪等仪器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界址点实地测量的方法。随着JXCORS的建成,极大地方便了测绘工作,单人单机即可测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次试点工作采用JXCORS进行测量,对于满足JXCORS测量要求的区域,直接使用JX-CORS采集界址点数据;不能满足测量要求的区域,采用JXCORS布设图根控制点,使用全站仪测量界址点坐标。

1.2航测法

航测法是指采用航空摄影测量的方法采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界址点数据的方法。由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项目精度要求较高,一般采用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方法,成图比例尺为1∶1000,然后在此基础上调绘得到界址点坐标和地块图。1.3图解法图解法是以已经测得的大比例尺航天数字正射影像、地籍图或地形图为基础,通过图解量算获取界址点坐标的方法。可以看出,图解法需要依赖于已有资料,且需要进行量算,对于缺乏基础资料或地块不规则的丘陵、山区,该方法受到了一定的局限。

2地块界址测量方法对比分析

2.1试点概况

赣州市南康区境内大部分为丘陵至低山地貌,北部边缘地区有中、低山地貌,沿章江、上犹江两岸一带有较广阔的河谷平原,是赣南较平坦的一个区域。整个地势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部低,由南北两端向中、由西向东,逐渐倾斜,中东部形似敞口盆地。一般海拔中部为110m~150m,北部为350m~500m,南部为300m~450m。丘陵、山地、平原各约占总面积的59%、27%、14%。本次试点工作选择一个比较典型的村庄进行测量,地形即包括低山丘陵区也包括山前平原,面积约2.4km2。由于本地区缺少大比例尺影像数据、地籍数据,且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块不规则,采用图解法进行界址点测量和地块图绘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故本次试点采用实测法和航测法进行对比分析。2.2测量精度分析

2.2.1界址点精度分析

选择本次测量成果中的876个界址点进行精度分析,所有界址点均有实测法和航测法两套成果。(1)JXCORS测量界址点精度。众所周知,目前CORS技术已经成熟,根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众多测绘项目的检查情况,在满足JXCORS测量要求的情况下,其测量平面精度优于3cm,可以满足NY/T2537-201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以下简称《规程》)中实测界址点的精度要求。本次测量时,每个界址点均独立观测两次,平面较差小于3cm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成果。当然,对于高大树木遮挡、无线信号影响等不能满足JXCORS测量要求的区域,需要全站仪测量等方法辅助测量。(2)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界址点精度。采用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的方法获取试点区域的影响,经过处理后根据田埂、农村道路等线状地物分割地块,得到界址点成果。采用JXCORS对航测法界址点成果进行精度检查。经统计,点位较差小于15cm的界址点有234点,占总数的26.71%;点位较差在15cm-30cm之间的有515点,占58.79总数的%;较差在30cm-45cm之间的有127点,占总数的14.50%。视JXCORS测量成果为真值,计算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的界址点的中误差为±16.3cm,可以满足《规程》中航测法界址点的精度要求。

2.2.2地块面积精度

本次测量得到了251个地块,对测量得到的地块面积进行精度检核。经统计,JXCORS测量得到的地块面积均满足《规程》要求,航测法有两个地块面积不能满足要求,经分析原因,使用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时受到树木遮挡影响,该地块处影像不清晰,造成面积误差超限。采用航测法进行地块图绘制时,需要认真检查面积数据。与原有地块档案对比,发现面积超限的,分析原因,若是由于本次测量精度较低造成的,需要采用实测法或图解法重新制作地块图和界址点。

2.3工作效率分析

(1)实测法工作效率。经统计,本次251地块、876个界址点,采用JXCORS结合全站仪实测使用的时间为3工作日,地块图绘制时间为1工作日,合计时间为4工作日。(2)航测法工作效率。本次航测时间为0.5工作日,影像内业处理时间为0.5工作日,地块图绘制及界址点整理时间为1工作日,共计花费2工作日。当然,本次试点工作面积较小,航测外业效率较低,若大面积航测,效率将会更高。可以看出,航测法效率较高,且野外的工作时间较少,采用航测法可以减少野外工作时间,降低成本和劳动强度,明显的提高工作效率。

3结论

篇3

【关键词】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数据处理;方法

1 引言

社会经济发展进步,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城市郊区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收,土地征收属于复杂的社会问题,一旦处理不当则会引起较为严重的后果。土地勘测定界测量属于土地征收的重要环节,属于征地赔偿的重要现实依据,在确保土地资源利用合理性,贯彻实施城市发展规划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现实意义。为确保土地勘测定界测量结果准确性,其数据处理是关键。提出通过数据库进行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数据处理,对其实现过程进行研究,并结合实际案例对其数据处理方法应用进行分析。

2 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数据处理方法

在传统方式上进行土地勘测定界测量结果及数据处理,多是通过Auto CAD或Mastion软件来完成,虽然Auto CAD或Mastion软件在图形操作上相对较为简单,其图形制作美观,但如缺乏对软件系统的二次开发,多无法直接将土地属性信息,如土地权属、土地类型等附加于地物上,尤其是征地数据信息量较大时,其软件对数据的管理工作、统计工作与查询工作较为困难,无法有效实现数据处理。

提出应用数据库进行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数据处理作业。构建多元化数据信息库,将地物属性信息与地物空间信息相融合,其多元化数据库具备无缝、无限性特征。数据库容量与计算机硬件设备存在着根本关系,在当前,大容量数据库存储发展较快,可以满足数据库数据存储及处理的现实要求。在构建征地数据系统后,可以随时存储属性信息与存储空间,对征地状况采取有效监控,从而为数据管理提供便利。通过数据库处理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数据,其现实意义重大。

3 通过数据库进行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的实现研究

3.1 数据库进行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数据处理的工艺流程设定

通过构建多元化数据库,对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数据处理工艺流程进行设定,具体而言,其数据处理主要包括以下流程:数据资料信息的整理与收集,安排工作人员进行外业测量作业,将全站仪测量数据转变为内业数据,对工作站征地属性信息进行提取或录入作业,依据征地范围,构建图形及属性数据库,进行数据库图形与属性数据信息核实检查,实现征地面积自动量算,并统计征地面积,数据库后期应用与维护作业。

3.2 外业数据自动转化为内业图形

在应用数据库进行土地勘测定界测量处理时,应以每块地块为基本单位,按照“点号,x坐标,y坐标”格式进行存放,通过以下循环将坐标读入并绘图:

Do While Not EOF(1)

Poi=Instr(1,str,“,”)

If poi=0 Then

If poi≥3 Then

Insert Into ss(obj,ID) Values (obji_dh)

End If

dh=Rtrim$(str)

Create Region Into Variable obj_i 0

i=0

Else

str=Mid$(str,poi+1,Len(str)- poi)

poi=Instr(1,str,“,”)

fl_y=Val(Mid$(str,1,poi- 1))

str=Mid$(str,poi+1,Len(str)- poi)

fl_x=Val(str)

Alter Object obj_i Node Add ( fl_x, fl_y )

i =i+1

End If

Loop

3.3 转换图形录入属性信息

按照实际要求,在图形中构建属性表结构,一般而言,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数据表应主要包括以下字段:面积、土地类型、土地权属、地块号等,构建属性库结构之后,将外业调查所获得的各种属性信息录入到相关空间区域内,录入所有征地地块信息数据后,则完成了其数据库与图形库建设。

3.4 征地面积自动统计

应用数据库进行征地面积自动统计,可以通过源代码进行地块面积自动计算,也可以通过数据库面积自动统计功能进行计算。

4 数据库进行土地勘测定界测量中数据处理的应用

选择某区域土地勘测定界测量为例,对数据库进行土地勘测定界测量中数据处理作出分析。该区域在土地勘测作业时,分为三个小组按照划分区域进行外业测量作业,获取外业数据,依据外业数据自动转化内业图形操作要求,将三组地块信息转换为以下图形:

图1 三组地块图形示意图

将不同地块属性信息进行拼接,并构建数据库,获得完整地块图形,并通过源代码或数据库面积自动统计功能进行征地面积自动统计,最终获得其征地面积为965.9亩。实践证明,通过数据库进行土地勘测定界测量处理处理,其数据统计快速准确,对于提高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效率及质量,提高土地管理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

5 结语

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城市发展规划及建设中,需要征收大量农村集体土地,为切实保障土地资源利用合理性,保障征地效果,应重视征地补偿,土地勘测定界测量属于征地赔偿的重要依据,其数据处理质量直接关系着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效益。提出应用数据库进行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数据处理,并对其实现过程进行研究,结合实践,证明其数据处理方法的优越性,其方法应用效果较好,未来应用前景较好。

参考文献:

[1]何瑞武.浅谈HZCORS系统在土地勘测定界控制测量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2012(7).

[2]张掌江,杨先绪,李飞骥等.土地整理项目前期立项测量方法和技巧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7).

篇4

关键词:软土地基地基沉降沉降量预测

中图分类号: TU47 文献标识码: A

在高速公路的路堤建设过程中,为了控制施工进度,指导后期施工组织及安排并保证路堤的稳定和实用,需要对路基的不同时刻沉降和最终沉降量进行预测,尤其针对以软土为地基的路基施工,路基实际土层的性质很复杂。软土地基在其顶部荷载及重力作用下产生压缩变形,从而引起基础沉降。沉降量是指地基土经压缩变形达到固结稳定状态时的最大沉降量,称为最终沉降量。软土作为一种特殊工程材料,土体本身性质变异性较大,特性复杂,而且取样时容易受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所以无论是传统方法还是数值方法,其本构模型存在的缺点已有共识,如参数的取得、影响因素和破坏准则等,至今仍然没有一种计算方法是能够令人信服的。但是通过现代的预测理论进行分析,根据实测资料或者模拟实验数据推算沉降量以时间关系的预测方法已经在工程中被广泛应用。目前,此类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

1、经验公式法

土体的压缩变形随时间的变化过程不仅能在室内模型试验时观测到,而且在实际工程中也可以通过观测沉降量随时间的变化而得到。采用科学的预测方法处理沉降实测资料和试验数据,有助于准确和预测沉降,从而使后期施工组织安排到达最优化。目前常用的经验公式法主要有:指数曲线法、双曲线法、对数曲线法、抛物线拟合法、三点法、星野法、沉降速率法等等。

(1)指数曲线法模型

指数曲线法是假定沉降的平均速率以指数曲线的形式减少的经验推导法。此法认为曲线

——约呈折线型的三段直线,其经验公式为:

(1-2)

在——直线上选取两点(,)和(,),使其满足,代入式(1-2)即得,由此可求得最终沉降量为:

(1-3)

式中,——对应沉降曲线拐点处的沉降值;

——对应沉降曲线拐点处的沉降速率。

(2)双曲线模型

该法认为沉降-时间关系符合双曲线式(1-2),若沉降过程观测历时较长,在沉降趋于稳定的后段取点计算,能够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8],但在曲线前段应用时便会出现较大的误差,正是因为这点,冯文凯等又提出了修正的双曲线法。

(1-4)

式中,——参数;

其他变量含义同(1-1)。

另外,双曲线式通过坐标零点,对一级加载情形,可把沉降时间关系起点定在处,即施工期的一半处。

2、Asaoka法

该法是由日本学者Asaoka在1978年提出的,又称图解法。是依据某级荷载作用下现场实测的个沉降值,然后再以为坐标系绘出个数据点,其中。可以看出所有的数据点基本都在同一条直线上,设该直线的斜率为,与轴的交点纵坐标为,其延长线与线的交点即为本级荷载下最终沉降量(图1):

(1-5)

式中,——与所选取的时间间隔有关的两个系数。

图中的直线关系只有当土体行为完全符合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假设才能存在。

该法可以作为路堤最终沉降量的一种简便的预测方法,其最突出的优点在于可利用短期的观测资料得到较为可靠的最终沉降推算值。其次,还能够对是否已进入次固结阶段进行分析判断,并进行次固结沉降推算。但此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最终沉降值在一定程度上依赖时间间隔,对主次固结的划分存在一定的人为误差。

图1 Asaoka法预测最终沉降示意图

Fig.1 The schematic of Asaoka method to predict the final settlement

3、灰色理论法

由于引起地基沉降的因素太多,用理论方法计算最终沉降量还有一定的困难,而上述方法都有一定的使用性和地区性。工程实践已经证明:双曲线法拟合出来的沉降量结果偏大,而指数法拟合出来的结果偏小等。近年来,岩土工程领域的科研人员也在采用灰色模型解决一些沉降问题。灰色系统理论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对数据进行累加处理,使数据序列的随机因素影响淡化,从而提高数据序列的内在规律,再将数据序列建成一个具有微分、差分、近似指数规律兼容的灰色模型。利用灰色模型(GM)预测对数据没有严格要求,而且灰色预测是一个动态的预测,可以根据新增加的数据相应的变动模型,而计算程序不用改变,这点正好适用于软土路基的信息化施工。

灰色理论预测是以已知单位时段内的沉降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处理来获得地基沉降的变形规律,从而对工后沉降进行预测。石世云等研究了多变量灰色模型MGM(1,n)在变形预测中的应用,将单点的MGM(1,1)模型扩充为多点的MGM(1,n)模型,通过沉降实例分析证明,MGM(1,n)模型精度高于分别单独使用单点的MGM(1,1)模型;曾超等把灰色模型的路堤沉降预测结果和双曲线法的预测值分别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证明了灰色模型沉降量预测值和实际沉降量更接近。

4、人工神经网络法

人工神经网络(ANN)作为一门新兴的信息处理系统,已经在信息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是模拟生物脑神经系统的一种计算机处理模式,由一系列简单的高度互联的处理单元组成。其优点在于具有较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和学习能力,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对于外加的输入,是以并行的、非确定的方式进行处理的。它在复杂非线性系统中具有较高的建模能力和对所提供数据的良好拟合能力。

在地基沉降计算方法中,分层总和法虽然计算方便但其计算精度不高;数值计算法理论上虽然严谨,但是模型参数的取值是影响计算结果精度的关键,且对技术人员的素质有很高的要求,推广起来比较困难;经验公式法主要是基于地方经验,且存在着取点位置等带来的一些误差。而人工神经网络法在处理非线性问题上具有独特的优越性,能够充分运用人工神经网络较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基于路堤沉降的实测或者试验资料,对高度复杂的非线性的土工结构直接建模来预测路堤的沉降量,这样能够更好的反映软基路堤的沉降规律。

参考文献:

[1] 王志亮. 软土路堤沉降预测和计算[D]. 河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4.

[2]张诚厚, 袁文明, 戴济群. 高速公路路基处理[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

[3]陈祥福. 沉降计算理论及工程实例[M]. 科学出版社, 2005.

篇5

关键词:土地整理;测量;特点;实践

中图分类号:S2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的基本国策一直以来都是“切实保护耕地、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土地整理工程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土地整理工程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实现密切相关。通过土地整理,不仅能够节约土地资源,而且还能够促使经济实现健康、有序、快速地发展。而土地整理工程离不开科学测量,测量在土地整理工程中的应用极为重要。

一、土地整理测量概论

(一)土地整理概念

1.土地整理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措施,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

2.按照社会科学家的说法,土地整理就是在一定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城市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工程技术的手段等,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治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

(二)土地整理测量涵义

土地整理测量(绘)是根据土地整理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工程量预算、施工放样、项目竣工和后期评估等环节的要求,通过测量仪器和成图技术,在野外采集一系列空间数据,满足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工程量预算、施工放样、项目竣工和后期评估等环节的需要,它是土地整理的一项基础工作。

二、土地整理测量工作的特点

(一)土地整理测量工作是为土地整理服务的,所以需要保证土地整理测量工程数据的准确性,因为只有在准确的土地整理测量数据下,才能保证土地整理工程决策的正确性,同时对于土地整理测量工程的预算及成本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参照物不同,土地整理测量工程的结果绘图比例也会有所不同。因为土地整理测量工程最后的完成即直接反映在土地整理工程的图纸上,不同的参照物,土地整理工程所测量出来的结果在绘图上比例就会有所差异,在土地利用过程中,会根据土地整理工程不同的类型而选择不同的图纸。

(三)土地整理测量的目的是将在土地整理工程实际工作中对土地整理工程测量数据进行应用,所以在土地整理工程测量工作中,需要土地整理工程实际测量的尺寸在大于需要的尺寸,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土地整理工程测量需求的区域的应用需要

三、测绘技术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

根据测绘内容的不同及服务的时间段,可以把它细分为地籍测绘和工程测绘两个方面。

(一)地籍测绘主要服务于土地整理工程的前期和后期

对一些不规则的界线进行裁弯取直,难免要打破原有的土地权属界线,为有利于将来整理后土地重新确权定界工作的顺利进行,要求在项目前期进行详细的地籍测量,为土地登记、土地统计提供准确的权属界线和各种地类界线的平面位置和面积。同时,地籍测绘也是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补充。

(二)工程测绘在土地整理中的基础作用

1.为决策科学化提供基础信息数据支持。理想的测绘成果能反映出土地整理工程区域的地物、地形、交通、水系、房屋、境界、人口等现状信息,集中成为数据库,面向土地整理工程不同决策部门提供不同的基础信息数据。

2.节约投资。土地整理工程是一项大投资,土地整理工程施工过程应严格按照以概算控制预算、以预算控制土地整理工程决算的步骤进行,从一开始就应为土地整理工程资金的节约、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3.规范工程行为。土地整理工程施工必须严格按照土地整理工程设计进行,要做好符合土地整理工程实际的设计,测绘资料就必须翔实,能反映出土地整理工程设计所需要的一切数据。

四、土地整理测量具体实践工作

(一)准备工作

1.对控制点进行实地踏堪设置;

2.要对已有的测量控制点资料进行收集

(二)控制测量

众所周知,全部测量工作的基础都是控制测量,土地整理工程的测量工作也不例外。只有有效地进行控制测量,才能够将其与国家坐标系统进行联系。若土地整理工程涉及到的土地面积过大,那么应该基于“逐级控制、分级布网、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来设置工程控制网。

(三)首级控制网

首级控制网布网形式通常都采用边连式或者点连式,由GPS来完成,1985国家高程基准为首级控制网的高程系统,1980西安坐标系为首级控制网的坐标系统。首级GPS控制网的比例误差不大于20mm,固定误差不大于10mm。为了便于长期保存,应该做好相应的记号,并埋设固定标志。通常都采用曲面拟合的方法来进行高程控制,这样既能够较好地减轻测量人员的工作量,又能够达到高程控制的需要。若曲面拟合达不到精度要求或者存在着一些特殊要求,那么则采用四等水准测量。

(四)碎部测量

通常都采用全站仪和RTK来完成碎部测量。碎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桩与桩之间的穿线工作。尽量要注意缩小中桩放样的误差,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减少中桩放样误差,应该在放置中桩后,及时校对改点,如果已经超出允许范围,那么应该重新放置;后视导线点与测站之间的长度要大于中桩到测站的长度。对于存在观测死角、测点被破坏的问题,应该对观测点进行重新选择,通常只需要多设置一个观测点即可;对于测点之间不可见的问题,可采用全站仪的交会法来进行解决;对于各已知点距离太长的问题,可选择一个位置固定、明显的标志来作为参照。另外,每日都应该定时保存当日所采集的数据。

项目用地测量;对于机关学校、工矿用地、居民地等建设用地的测量工作,不需要详细测绘每一建筑物,只需要通过对其地类边界进行测绘来求得面积。可简单测绘出此范围内的地貌、地物、地形,但是要重点测绘出其范围内的电力电讯、沟渠、道路等。按实际宽度测绘河流、桥涵水沟、道路的宽度,沿轮廓测绘鱼塘,河流水面高程点也要进行标注。

地形加密:要按1:500的比例来测量现有的水库、河流、沟、塘、渠;为了达到计算土方量的要求,要对沟渠沿线的高程点进行加密处理,适当地增加或者减少。随着在土地测量中大量应用RS技术、GPS技术、GIS技术,从而使土地变更状况调查和土地测量数据收集变得更加便利和简单。通过集成使用RS技术、GPS技术、GIS技术,能够有效地形成动态、实时、系统的观测体系。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土地的规划和利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权属调查及地类测量和统计

地类测量和统计:对各个地类图斑的范围、大小、位置进行测量,各类土地面积要以村为统计单位,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表》来进行填写。

权属调查:1:2000及以下要实地测绘,1:500及以上可以先测量后调查,通常都采用RTK的方法来测量界址点,形成界址点成果表。

结束语

随着土地整理工程的快速发展,能够符合农业发展要求,达到生态标准要求、改善耕地使用质量、提升耕地的有效使用面积,这无疑会大大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测量是土地整理工程中较为重要的环节,也是其主要依据。通过测量,能够为土地整理工程提供大量的测量数据,为土地整理工程的有效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光俊.土地整理测量工作中需要重视的一些问题分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2,03:102+95.

[2]朱俭凯,刘美丁.基于流程型组织理论的土地整理测量优化分析[J].华商,2008,20:122-123.

[3]陈汝明,谢莲.利用土地整理竣工测量成果更新土地利用数据库[J].国土资源导刊,2008,06:48-50.

[4]谢东祺,张蕾,丁青坡.探究土地整理测量的作用――以赤峰市喀喇沁旗重点整治工程项目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13,19:122-12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