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土地测量方法范文

土地测量方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00:3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土地测量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土地测量方法

篇1

关键词:土地测量方法;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 C35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时代的发展带动着技术的进步,我国的土地测量项目也因技术的发展而遇到了重大的发展机遇。随着土地资源的勘测市场的发展,我国土地测量项目发展比较迅速,但是不同的土地测量方法和技术,导致土地测量的质量是不同的。本文就土地测量实施的方法和技术分别作一介绍。

一、土地测量技术的发展

土地测量是测绘科学技术在社会建设发展中的直接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土地测量技术已经突破了原有的局限性,除了涉及建设工程的几何及物理量测定,还包括了对测量结果的快速分析和对物态发展变化作初步预报。现代土地测量技术的发展是由传统的测量技术向数字化测量技术转化,逐步实现土地测量内外业一体化、数据获取及处理自动化,测量过程控制智能化以及测量成果的数字化等。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测绘工程中就已经出现了一些比较先进的地面测量仪器并发展成为工程测量的技术工具和方法手段。如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电子水准仪、精密测距仪、光电测距仪、激光扫平仪和激光准直仪等一系列相对比较先进的工程测量仪器都不同程度的为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了便利和基础,其发展主要改变了传统工程测量中的工程控制网布置、地形测量、道路测量和施工测量等繁杂的作业方法。

二、土地测量工作范围

1、边界测量

边界测量是指对非人工设置的自然边界线进行的测量,地籍行政边界及地籍区与地籍子区的部分边界通常以天然地物,地块为界线,如河流、山脊等,构成这些地物的边界线,不外乎是折线和曲线,折线的转折点和曲线的拐弯点,对构成地物的轮廓具有决定作用。

2、地块测量

地块测量是指以地块为单位,对其位置(所处的地籍区域地籍子区)、权属界线、界址点、面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为内容,所进行的测绘工作,最终获得地块平面图以及权属界址点坐标、地块面积等数据和资料。

3、建筑物测量

为新建、改建输泄水渠道、人工航道而进行的测量工作。新建大型灌溉和供水工程的干、支渠道测量工作。通常按下列程序进行:选线测量、定线测量、施工放样和竣工测量。选线测量一般在规划阶段进行,在已有地形图进行灌区规划及沿线建筑物概略位置的布置,估算工程量和编制概算,进行渠线方案比较。

三、土地的测量方法介绍

所谓的土地测量主要是指根据遥感技术和测量学上的方法对各种土地资源的数量、地形、分布等特点进行绘图和测量的工作活动。土地测量的内容主要是地籍测量、土地平整测量、荒山荒地等土地资源调查、地形测量、土地利用状况测量等。土地测量的方法主要有普通测量、遥感技术测量、大地测量、地图编制等方法。在我国的土地测量主要是指针对地形测量之外的所有测量内容,在土地资源测量的过程中主要是根据我国的基本地形图进行实际的测量。下面分别介绍我国土地测量的方法。

1、大地测量方法

所谓的大地测量主要是对地球形状的大小、地球重力场、地面点位等进行精密的测量,这种测量方法所进行测量的主要是天文测量、水准测量、卫星大地测量、大地测量计算、精密导线测量、重力测量、三角测量等。进行大地测量主要的作用是为了空间科学以及国防建设提供更加准确的点位距离、地球重力场、方位角、坐标等数据;同时为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地震预报、地壳运动等活动提供最佳的资料;也能够为大型的工程测量以及地形测图等提供最基本的高程和平面控制。应用大地测量的土地测量方法主要是在我国广大地区范围内为建立高程和平面控制网而进行的土地精密测量,在进行大地测量时,测量中遇到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地球的大小、形状以及重力场,大地测量主要是解决一些大地测量学学科的问题。利用国家和区域内的大地控制网等信息,可以很精确地进行地形的测量以及其他有关土地工程的测量工作,这样就能够为地球大小、重力场、形状等精确测量提供一定的信息,并能够准确掌握空间方位和目标坐标以及相关的地壳变形等信息数据。大地测量所用到的高程控制网主要是建立水准测量,根据这个水准进行点位的正常高测定,然后把这个点位设置为高程控制网的基本控制基点;所谓的平面控制网,主要是与重力测量、天文测量相配合,利用三遍测量、三角测量、精密导线测量、边角测量以及空间大地测量等将所测量的数据计算到地球的椭球面上,然后利用数据计算出各个点位的大地坐标,然后根据地图投影的换算方式将数据换算成平面直角坐标,进而成为平面控制网的基本控制基点。

2、航空摄影测量方法

所谓的航空摄影测量方法,主要是利用飞机上面的航空摄影仪器对地面进行拍摄,然后根据摄取的相片来进行地面的测量,主要是对地面的控制点进行调绘、测量以及立体测绘,这样就能够绘制出一幅完整的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方法主要是根据中心投影透视进行变换,将投影过程中的几何图形进行反转,然后进行立体测图。航空摄影测量方法在实际的工作中主要是分内业和外业。所谓的内业主要是包括:测量和绘制地形原图,利用空中的三角测量方式进行加密测量图形控制点,一般是以摄影的像片上的控制点为基点,然后以此推测出测量图形的控制点,并且还要检查地形图的平面坐标以及高程。所谓的外业主要是包括:利用像片进行调绘,通过像片进行判读,掌握基本的地形图符号,然后绘制和标注出土地的形状、地貌等要素;标清楚调查得到的地名等信息;利用综合法进行测图,这样就能够利用平板仪在单张的像片图或像片上进行等高线的测绘;测绘过程中还要测量新加的或者是没有影像的一些非常重要的地形;像片控制点主要是在航空摄影之前进行地面点位标志,这样利用像片控制点进行联测,可以明显看到地面物体的方位,进而利用测距导线、高程导线、等外水准、测角交会等一些普通测量的方法进行平面坐标和高程的测量。

3、遥感技术测量方法

遥感技术主要是指远距离的、非接触性的探测技术,利用遥感技术和传感器来探测物体的电磁波反射、辐射等特征,并且根据这些特征来分析物体的特点、状态以及性质,进而总结出相关的方法、理论、应用等科学技术。遥感技术主要是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最开始是航空进行遥感,然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遥感技术不仅是应用于卫星发射,同时还广泛应用于地质地理、资源环境等各个领域,在各个领域中遥感技术发挥着先进、实用的空间探测技术。

四、土地测量技术

1、GPS在土地测量中的应用

GPS测量系统是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安全可靠,具有高定位精度的测量系统,由于其在测量过程中不需要通视,可以在各种不利因素下进行作业。具有传统测量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由于GPS系统在作业时对环境和条件要求较低,而且通信方便,可以实现灵活布点,全天侯进行作业,所以在我国地籍控制测量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利用GPS技术进行测量时,没有常规三角网面布设时诸多繁琐的要求,只需要符合其控制点位选择取要求,仪器精度和等级控制精度相互匹配即可满足地籍规程的要求。

2、CORS技术在土地测量中的应用

CORS系统是在GPS技术上发展起来的,其不仅可以提供远程服务,而且实现了数据上的共享,在动态领域中具有更广阔的应用范围。特别是在地形测图中,这种测图是为了满足城市及矿区工各种工程中比例尺地形图而进行的,以利于城市进行规划。利用常规方面进行测图时,首先需要对控制网点进行布设,即在国家高等级控制网点的基础上进行加密次级控制网点,然后利用这些控制网点和图根控制点来对地物点及地形点进行测定。而利用CORS技术来进行测量,不仅可以快速的对各级控制点的坐标进行测定,而且可以确保测量的高精度。而且在测量中可以不布设各级控制点,直接利用流动站即可实现高精度的测量,而且在野外测绘中,一次测绘即可实现电子地图的绘制,然后输出所需要的比例尺的图件来。

结束语

总之,土地测量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并且贯穿于土地利用管理规划的全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土地测量技术和方法也快速的发展着,现代测量技术在土地测量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使土地测量实现精确测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龙.土地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分析.科技视界.2013,(15)

篇2

1.1实测法

实测法是指利用GPS、全站仪等仪器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界址点实地测量的方法。随着JXCORS的建成,极大地方便了测绘工作,单人单机即可测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次试点工作采用JXCORS进行测量,对于满足JXCORS测量要求的区域,直接使用JX-CORS采集界址点数据;不能满足测量要求的区域,采用JXCORS布设图根控制点,使用全站仪测量界址点坐标。

1.2航测法

航测法是指采用航空摄影测量的方法采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界址点数据的方法。由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项目精度要求较高,一般采用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方法,成图比例尺为1∶1000,然后在此基础上调绘得到界址点坐标和地块图。1.3图解法图解法是以已经测得的大比例尺航天数字正射影像、地籍图或地形图为基础,通过图解量算获取界址点坐标的方法。可以看出,图解法需要依赖于已有资料,且需要进行量算,对于缺乏基础资料或地块不规则的丘陵、山区,该方法受到了一定的局限。

2地块界址测量方法对比分析

2.1试点概况

赣州市南康区境内大部分为丘陵至低山地貌,北部边缘地区有中、低山地貌,沿章江、上犹江两岸一带有较广阔的河谷平原,是赣南较平坦的一个区域。整个地势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部低,由南北两端向中、由西向东,逐渐倾斜,中东部形似敞口盆地。一般海拔中部为110m~150m,北部为350m~500m,南部为300m~450m。丘陵、山地、平原各约占总面积的59%、27%、14%。本次试点工作选择一个比较典型的村庄进行测量,地形即包括低山丘陵区也包括山前平原,面积约2.4km2。由于本地区缺少大比例尺影像数据、地籍数据,且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块不规则,采用图解法进行界址点测量和地块图绘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故本次试点采用实测法和航测法进行对比分析。2.2测量精度分析

2.2.1界址点精度分析

选择本次测量成果中的876个界址点进行精度分析,所有界址点均有实测法和航测法两套成果。(1)JXCORS测量界址点精度。众所周知,目前CORS技术已经成熟,根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众多测绘项目的检查情况,在满足JXCORS测量要求的情况下,其测量平面精度优于3cm,可以满足NY/T2537-201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以下简称《规程》)中实测界址点的精度要求。本次测量时,每个界址点均独立观测两次,平面较差小于3cm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成果。当然,对于高大树木遮挡、无线信号影响等不能满足JXCORS测量要求的区域,需要全站仪测量等方法辅助测量。(2)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界址点精度。采用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的方法获取试点区域的影响,经过处理后根据田埂、农村道路等线状地物分割地块,得到界址点成果。采用JXCORS对航测法界址点成果进行精度检查。经统计,点位较差小于15cm的界址点有234点,占总数的26.71%;点位较差在15cm-30cm之间的有515点,占58.79总数的%;较差在30cm-45cm之间的有127点,占总数的14.50%。视JXCORS测量成果为真值,计算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的界址点的中误差为±16.3cm,可以满足《规程》中航测法界址点的精度要求。

2.2.2地块面积精度

本次测量得到了251个地块,对测量得到的地块面积进行精度检核。经统计,JXCORS测量得到的地块面积均满足《规程》要求,航测法有两个地块面积不能满足要求,经分析原因,使用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时受到树木遮挡影响,该地块处影像不清晰,造成面积误差超限。采用航测法进行地块图绘制时,需要认真检查面积数据。与原有地块档案对比,发现面积超限的,分析原因,若是由于本次测量精度较低造成的,需要采用实测法或图解法重新制作地块图和界址点。

2.3工作效率分析

(1)实测法工作效率。经统计,本次251地块、876个界址点,采用JXCORS结合全站仪实测使用的时间为3工作日,地块图绘制时间为1工作日,合计时间为4工作日。(2)航测法工作效率。本次航测时间为0.5工作日,影像内业处理时间为0.5工作日,地块图绘制及界址点整理时间为1工作日,共计花费2工作日。当然,本次试点工作面积较小,航测外业效率较低,若大面积航测,效率将会更高。可以看出,航测法效率较高,且野外的工作时间较少,采用航测法可以减少野外工作时间,降低成本和劳动强度,明显的提高工作效率。

3结论

篇3

【关键词】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数据处理;方法

1 引言

社会经济发展进步,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城市郊区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收,土地征收属于复杂的社会问题,一旦处理不当则会引起较为严重的后果。土地勘测定界测量属于土地征收的重要环节,属于征地赔偿的重要现实依据,在确保土地资源利用合理性,贯彻实施城市发展规划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现实意义。为确保土地勘测定界测量结果准确性,其数据处理是关键。提出通过数据库进行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数据处理,对其实现过程进行研究,并结合实际案例对其数据处理方法应用进行分析。

2 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数据处理方法

在传统方式上进行土地勘测定界测量结果及数据处理,多是通过Auto CAD或Mastion软件来完成,虽然Auto CAD或Mastion软件在图形操作上相对较为简单,其图形制作美观,但如缺乏对软件系统的二次开发,多无法直接将土地属性信息,如土地权属、土地类型等附加于地物上,尤其是征地数据信息量较大时,其软件对数据的管理工作、统计工作与查询工作较为困难,无法有效实现数据处理。

提出应用数据库进行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数据处理作业。构建多元化数据信息库,将地物属性信息与地物空间信息相融合,其多元化数据库具备无缝、无限性特征。数据库容量与计算机硬件设备存在着根本关系,在当前,大容量数据库存储发展较快,可以满足数据库数据存储及处理的现实要求。在构建征地数据系统后,可以随时存储属性信息与存储空间,对征地状况采取有效监控,从而为数据管理提供便利。通过数据库处理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数据,其现实意义重大。

3 通过数据库进行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的实现研究

3.1 数据库进行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数据处理的工艺流程设定

通过构建多元化数据库,对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数据处理工艺流程进行设定,具体而言,其数据处理主要包括以下流程:数据资料信息的整理与收集,安排工作人员进行外业测量作业,将全站仪测量数据转变为内业数据,对工作站征地属性信息进行提取或录入作业,依据征地范围,构建图形及属性数据库,进行数据库图形与属性数据信息核实检查,实现征地面积自动量算,并统计征地面积,数据库后期应用与维护作业。

3.2 外业数据自动转化为内业图形

在应用数据库进行土地勘测定界测量处理时,应以每块地块为基本单位,按照“点号,x坐标,y坐标”格式进行存放,通过以下循环将坐标读入并绘图:

Do While Not EOF(1)

Poi=Instr(1,str,“,”)

If poi=0 Then

If poi≥3 Then

Insert Into ss(obj,ID) Values (obji_dh)

End If

dh=Rtrim$(str)

Create Region Into Variable obj_i 0

i=0

Else

str=Mid$(str,poi+1,Len(str)- poi)

poi=Instr(1,str,“,”)

fl_y=Val(Mid$(str,1,poi- 1))

str=Mid$(str,poi+1,Len(str)- poi)

fl_x=Val(str)

Alter Object obj_i Node Add ( fl_x, fl_y )

i =i+1

End If

Loop

3.3 转换图形录入属性信息

按照实际要求,在图形中构建属性表结构,一般而言,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数据表应主要包括以下字段:面积、土地类型、土地权属、地块号等,构建属性库结构之后,将外业调查所获得的各种属性信息录入到相关空间区域内,录入所有征地地块信息数据后,则完成了其数据库与图形库建设。

3.4 征地面积自动统计

应用数据库进行征地面积自动统计,可以通过源代码进行地块面积自动计算,也可以通过数据库面积自动统计功能进行计算。

4 数据库进行土地勘测定界测量中数据处理的应用

选择某区域土地勘测定界测量为例,对数据库进行土地勘测定界测量中数据处理作出分析。该区域在土地勘测作业时,分为三个小组按照划分区域进行外业测量作业,获取外业数据,依据外业数据自动转化内业图形操作要求,将三组地块信息转换为以下图形:

图1 三组地块图形示意图

将不同地块属性信息进行拼接,并构建数据库,获得完整地块图形,并通过源代码或数据库面积自动统计功能进行征地面积自动统计,最终获得其征地面积为965.9亩。实践证明,通过数据库进行土地勘测定界测量处理处理,其数据统计快速准确,对于提高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效率及质量,提高土地管理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

5 结语

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城市发展规划及建设中,需要征收大量农村集体土地,为切实保障土地资源利用合理性,保障征地效果,应重视征地补偿,土地勘测定界测量属于征地赔偿的重要依据,其数据处理质量直接关系着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效益。提出应用数据库进行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数据处理,并对其实现过程进行研究,结合实践,证明其数据处理方法的优越性,其方法应用效果较好,未来应用前景较好。

参考文献:

[1]何瑞武.浅谈HZCORS系统在土地勘测定界控制测量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2012(7).

[2]张掌江,杨先绪,李飞骥等.土地整理项目前期立项测量方法和技巧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7).

篇4

关键词:软土地基地基沉降沉降量预测

中图分类号: TU47 文献标识码: A

在高速公路的路堤建设过程中,为了控制施工进度,指导后期施工组织及安排并保证路堤的稳定和实用,需要对路基的不同时刻沉降和最终沉降量进行预测,尤其针对以软土为地基的路基施工,路基实际土层的性质很复杂。软土地基在其顶部荷载及重力作用下产生压缩变形,从而引起基础沉降。沉降量是指地基土经压缩变形达到固结稳定状态时的最大沉降量,称为最终沉降量。软土作为一种特殊工程材料,土体本身性质变异性较大,特性复杂,而且取样时容易受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所以无论是传统方法还是数值方法,其本构模型存在的缺点已有共识,如参数的取得、影响因素和破坏准则等,至今仍然没有一种计算方法是能够令人信服的。但是通过现代的预测理论进行分析,根据实测资料或者模拟实验数据推算沉降量以时间关系的预测方法已经在工程中被广泛应用。目前,此类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

1、经验公式法

土体的压缩变形随时间的变化过程不仅能在室内模型试验时观测到,而且在实际工程中也可以通过观测沉降量随时间的变化而得到。采用科学的预测方法处理沉降实测资料和试验数据,有助于准确和预测沉降,从而使后期施工组织安排到达最优化。目前常用的经验公式法主要有:指数曲线法、双曲线法、对数曲线法、抛物线拟合法、三点法、星野法、沉降速率法等等。

(1)指数曲线法模型

指数曲线法是假定沉降的平均速率以指数曲线的形式减少的经验推导法。此法认为曲线

——约呈折线型的三段直线,其经验公式为:

(1-2)

在——直线上选取两点(,)和(,),使其满足,代入式(1-2)即得,由此可求得最终沉降量为:

(1-3)

式中,——对应沉降曲线拐点处的沉降值;

——对应沉降曲线拐点处的沉降速率。

(2)双曲线模型

该法认为沉降-时间关系符合双曲线式(1-2),若沉降过程观测历时较长,在沉降趋于稳定的后段取点计算,能够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8],但在曲线前段应用时便会出现较大的误差,正是因为这点,冯文凯等又提出了修正的双曲线法。

(1-4)

式中,——参数;

其他变量含义同(1-1)。

另外,双曲线式通过坐标零点,对一级加载情形,可把沉降时间关系起点定在处,即施工期的一半处。

2、Asaoka法

该法是由日本学者Asaoka在1978年提出的,又称图解法。是依据某级荷载作用下现场实测的个沉降值,然后再以为坐标系绘出个数据点,其中。可以看出所有的数据点基本都在同一条直线上,设该直线的斜率为,与轴的交点纵坐标为,其延长线与线的交点即为本级荷载下最终沉降量(图1):

(1-5)

式中,——与所选取的时间间隔有关的两个系数。

图中的直线关系只有当土体行为完全符合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假设才能存在。

该法可以作为路堤最终沉降量的一种简便的预测方法,其最突出的优点在于可利用短期的观测资料得到较为可靠的最终沉降推算值。其次,还能够对是否已进入次固结阶段进行分析判断,并进行次固结沉降推算。但此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最终沉降值在一定程度上依赖时间间隔,对主次固结的划分存在一定的人为误差。

图1 Asaoka法预测最终沉降示意图

Fig.1 The schematic of Asaoka method to predict the final settlement

3、灰色理论法

由于引起地基沉降的因素太多,用理论方法计算最终沉降量还有一定的困难,而上述方法都有一定的使用性和地区性。工程实践已经证明:双曲线法拟合出来的沉降量结果偏大,而指数法拟合出来的结果偏小等。近年来,岩土工程领域的科研人员也在采用灰色模型解决一些沉降问题。灰色系统理论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对数据进行累加处理,使数据序列的随机因素影响淡化,从而提高数据序列的内在规律,再将数据序列建成一个具有微分、差分、近似指数规律兼容的灰色模型。利用灰色模型(GM)预测对数据没有严格要求,而且灰色预测是一个动态的预测,可以根据新增加的数据相应的变动模型,而计算程序不用改变,这点正好适用于软土路基的信息化施工。

灰色理论预测是以已知单位时段内的沉降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处理来获得地基沉降的变形规律,从而对工后沉降进行预测。石世云等研究了多变量灰色模型MGM(1,n)在变形预测中的应用,将单点的MGM(1,1)模型扩充为多点的MGM(1,n)模型,通过沉降实例分析证明,MGM(1,n)模型精度高于分别单独使用单点的MGM(1,1)模型;曾超等把灰色模型的路堤沉降预测结果和双曲线法的预测值分别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证明了灰色模型沉降量预测值和实际沉降量更接近。

4、人工神经网络法

人工神经网络(ANN)作为一门新兴的信息处理系统,已经在信息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是模拟生物脑神经系统的一种计算机处理模式,由一系列简单的高度互联的处理单元组成。其优点在于具有较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和学习能力,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对于外加的输入,是以并行的、非确定的方式进行处理的。它在复杂非线性系统中具有较高的建模能力和对所提供数据的良好拟合能力。

在地基沉降计算方法中,分层总和法虽然计算方便但其计算精度不高;数值计算法理论上虽然严谨,但是模型参数的取值是影响计算结果精度的关键,且对技术人员的素质有很高的要求,推广起来比较困难;经验公式法主要是基于地方经验,且存在着取点位置等带来的一些误差。而人工神经网络法在处理非线性问题上具有独特的优越性,能够充分运用人工神经网络较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基于路堤沉降的实测或者试验资料,对高度复杂的非线性的土工结构直接建模来预测路堤的沉降量,这样能够更好的反映软基路堤的沉降规律。

参考文献:

[1] 王志亮. 软土路堤沉降预测和计算[D]. 河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4.

[2]张诚厚, 袁文明, 戴济群. 高速公路路基处理[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

[3]陈祥福. 沉降计算理论及工程实例[M]. 科学出版社, 2005.

篇5

关键词:土地整理;测量;特点;实践

中图分类号:S2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的基本国策一直以来都是“切实保护耕地、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土地整理工程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土地整理工程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实现密切相关。通过土地整理,不仅能够节约土地资源,而且还能够促使经济实现健康、有序、快速地发展。而土地整理工程离不开科学测量,测量在土地整理工程中的应用极为重要。

一、土地整理测量概论

(一)土地整理概念

1.土地整理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措施,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

2.按照社会科学家的说法,土地整理就是在一定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城市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工程技术的手段等,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治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

(二)土地整理测量涵义

土地整理测量(绘)是根据土地整理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工程量预算、施工放样、项目竣工和后期评估等环节的要求,通过测量仪器和成图技术,在野外采集一系列空间数据,满足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工程量预算、施工放样、项目竣工和后期评估等环节的需要,它是土地整理的一项基础工作。

二、土地整理测量工作的特点

(一)土地整理测量工作是为土地整理服务的,所以需要保证土地整理测量工程数据的准确性,因为只有在准确的土地整理测量数据下,才能保证土地整理工程决策的正确性,同时对于土地整理测量工程的预算及成本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参照物不同,土地整理测量工程的结果绘图比例也会有所不同。因为土地整理测量工程最后的完成即直接反映在土地整理工程的图纸上,不同的参照物,土地整理工程所测量出来的结果在绘图上比例就会有所差异,在土地利用过程中,会根据土地整理工程不同的类型而选择不同的图纸。

(三)土地整理测量的目的是将在土地整理工程实际工作中对土地整理工程测量数据进行应用,所以在土地整理工程测量工作中,需要土地整理工程实际测量的尺寸在大于需要的尺寸,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土地整理工程测量需求的区域的应用需要

三、测绘技术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

根据测绘内容的不同及服务的时间段,可以把它细分为地籍测绘和工程测绘两个方面。

(一)地籍测绘主要服务于土地整理工程的前期和后期

对一些不规则的界线进行裁弯取直,难免要打破原有的土地权属界线,为有利于将来整理后土地重新确权定界工作的顺利进行,要求在项目前期进行详细的地籍测量,为土地登记、土地统计提供准确的权属界线和各种地类界线的平面位置和面积。同时,地籍测绘也是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补充。

(二)工程测绘在土地整理中的基础作用

1.为决策科学化提供基础信息数据支持。理想的测绘成果能反映出土地整理工程区域的地物、地形、交通、水系、房屋、境界、人口等现状信息,集中成为数据库,面向土地整理工程不同决策部门提供不同的基础信息数据。

2.节约投资。土地整理工程是一项大投资,土地整理工程施工过程应严格按照以概算控制预算、以预算控制土地整理工程决算的步骤进行,从一开始就应为土地整理工程资金的节约、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3.规范工程行为。土地整理工程施工必须严格按照土地整理工程设计进行,要做好符合土地整理工程实际的设计,测绘资料就必须翔实,能反映出土地整理工程设计所需要的一切数据。

四、土地整理测量具体实践工作

(一)准备工作

1.对控制点进行实地踏堪设置;

2.要对已有的测量控制点资料进行收集

(二)控制测量

众所周知,全部测量工作的基础都是控制测量,土地整理工程的测量工作也不例外。只有有效地进行控制测量,才能够将其与国家坐标系统进行联系。若土地整理工程涉及到的土地面积过大,那么应该基于“逐级控制、分级布网、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来设置工程控制网。

(三)首级控制网

首级控制网布网形式通常都采用边连式或者点连式,由GPS来完成,1985国家高程基准为首级控制网的高程系统,1980西安坐标系为首级控制网的坐标系统。首级GPS控制网的比例误差不大于20mm,固定误差不大于10mm。为了便于长期保存,应该做好相应的记号,并埋设固定标志。通常都采用曲面拟合的方法来进行高程控制,这样既能够较好地减轻测量人员的工作量,又能够达到高程控制的需要。若曲面拟合达不到精度要求或者存在着一些特殊要求,那么则采用四等水准测量。

(四)碎部测量

通常都采用全站仪和RTK来完成碎部测量。碎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桩与桩之间的穿线工作。尽量要注意缩小中桩放样的误差,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减少中桩放样误差,应该在放置中桩后,及时校对改点,如果已经超出允许范围,那么应该重新放置;后视导线点与测站之间的长度要大于中桩到测站的长度。对于存在观测死角、测点被破坏的问题,应该对观测点进行重新选择,通常只需要多设置一个观测点即可;对于测点之间不可见的问题,可采用全站仪的交会法来进行解决;对于各已知点距离太长的问题,可选择一个位置固定、明显的标志来作为参照。另外,每日都应该定时保存当日所采集的数据。

项目用地测量;对于机关学校、工矿用地、居民地等建设用地的测量工作,不需要详细测绘每一建筑物,只需要通过对其地类边界进行测绘来求得面积。可简单测绘出此范围内的地貌、地物、地形,但是要重点测绘出其范围内的电力电讯、沟渠、道路等。按实际宽度测绘河流、桥涵水沟、道路的宽度,沿轮廓测绘鱼塘,河流水面高程点也要进行标注。

地形加密:要按1:500的比例来测量现有的水库、河流、沟、塘、渠;为了达到计算土方量的要求,要对沟渠沿线的高程点进行加密处理,适当地增加或者减少。随着在土地测量中大量应用RS技术、GPS技术、GIS技术,从而使土地变更状况调查和土地测量数据收集变得更加便利和简单。通过集成使用RS技术、GPS技术、GIS技术,能够有效地形成动态、实时、系统的观测体系。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土地的规划和利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权属调查及地类测量和统计

地类测量和统计:对各个地类图斑的范围、大小、位置进行测量,各类土地面积要以村为统计单位,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表》来进行填写。

权属调查:1:2000及以下要实地测绘,1:500及以上可以先测量后调查,通常都采用RTK的方法来测量界址点,形成界址点成果表。

结束语

随着土地整理工程的快速发展,能够符合农业发展要求,达到生态标准要求、改善耕地使用质量、提升耕地的有效使用面积,这无疑会大大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测量是土地整理工程中较为重要的环节,也是其主要依据。通过测量,能够为土地整理工程提供大量的测量数据,为土地整理工程的有效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光俊.土地整理测量工作中需要重视的一些问题分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2,03:102+95.

[2]朱俭凯,刘美丁.基于流程型组织理论的土地整理测量优化分析[J].华商,2008,20:122-123.

[3]陈汝明,谢莲.利用土地整理竣工测量成果更新土地利用数据库[J].国土资源导刊,2008,06:48-50.

[4]谢东祺,张蕾,丁青坡.探究土地整理测量的作用――以赤峰市喀喇沁旗重点整治工程项目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13,19:122-123.

篇6

关键词: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数据处理数据库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国家基础建设水平的提高,各项土地开发工作成为了当前工程建设的主要工作。在这一工作中,土地勘测工作质量高低,决定了土地开发工作能否顺利完成。为此土地测量技术工作者利用各项技术革新模式,提高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技术质量。在测量研究中技术人员发现,数据处理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地提高土地勘测定界测量工作质量,对土地开发工作起到了较大的支持作用。

一、数据处理技术方法发展分析

在定界测量过程中,数据处理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勘测工作质量与效率。为此勘测技术人员首先开展了数据处理技术发展过程研究,为其技术研究提供支持。

(一) 在传统勘测技术上发展出的数据处理方法

早期的界定测量数据处理技术,是在传统测量方式上创新而来的。其主要的技术模式即是将测量所得到的结果进行数据化处理。在实际的应用中,其处理过程技术一般是采用Auto CAD、Mastion等软件,对勘测内容进行处理,获取勘测界定测量数据。但是在实际的技术应用过程中,技术人员发现以上两种数据处理软件虽然具有图形操作简单、图形美观等明星的优势。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着软件为进行二次开发工作、土地属性信息(如权属、类型等)无法在图形中进行标注等缺点。为此勘测技术人员,这一这类技术问题进行了专项技术研究。

(二) 数据库信息化数据处理技术方法

针对传统勘测数据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技术研究者新型数据处理技术以及网络数据技术为基础,提出了应用数据库开展勘测定界测量数据处理工作的新型处理方法。在这一技术应用中,其主要技术内容包括了以下几点。首先构建勘测数据库。技术人员利用信息数据技术,在计算机内建设多元化的勘测数据库。其数据库内容包括了勘测区域及周边地物属性信息和空间信息,再利用数据处理技术将信息数据进行融合。这一技术所建设的数据库具有数据无缝、无限性特点。其次建立大容量数据库。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处理速度与质量与数据库容量有着重要关系。在当前技术条件下,计算机硬盘设备容量依然可以满足勘测定界测量中数据库容量要求。同时,伴随着云数据库技术发展,其为数据库容量提升提供了无限发展空间。利用新型大容量计算机硬件系统与云数据库技术结合,是提高数据处理质量效率的技术手段。最后发挥出数据库处理优势。在数据库技术支持下,勘测技术人员可以提高勘测数据处理质量,对勘测数据进行有效处理与监控。通过技术手段提高,充分发挥出数据库数据处理作业,是当前勘测数据处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土地勘测定界测量中数据库技术处理研究

将数据库处理技术应用到勘测定界测量中,需要技术人员进行实践研究,提高其技术的实用性。在实践过程中,其主要的技术处理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一) 勘测测量数据处理流程?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有效的数据处理流程有助于提高数据处理的质量与效率。多元化勘测测量数据库工作中,其主要流程包括了以下内容。(1)通过数据采集工作,对需要勘测测量的数据开展整理与收集工作;(2)在勘测地段开展专业化外业测量作业,获取界定测量数据;(3)通过数据库处理,将专业测量所得数据转化为内业数据;(4)由数据库程序完成对勘测数据信息开展自动提取、录入处理;(5)技术人员根据土地勘测范围,构建出测量图形与属性专业数据库;(6)技术人员对图形与属性数据进行核查,避免数据错误造成的勘测问题出现;(7)数据无误后,数据库自动完成定界土地数据自动量算过程,如统计土地总面积等相关数据;(8)技术人员做好数据库应用与维护工作。

(二) 数据处理过程主要技术内容

在界定测量数据处理流程中,其技术管理要点包括以下内容。(1)内业图形数据转换。在勘定测量数据处理中,将勘测所得的外业数据转化为内业数据,存入数据库进行处理。其主要过程即是将勘测到的测量数据,输入专业数据库,再按照勘测要求设置出勘测基本单位。之后在数据库中根据位置点号、x坐标、y坐标数据格式,将数据存放入数据库,完成坐标读入与绘图过程。(2)勘测数据信息转换。在内业图形数据转换完成后,数据需要根据面积、土地类型地块号等数据内容,搭建属性数据库结构。再根据数据库要求完成勘测数据信息转换工作。如将自动形成的单块勘测图,形成整体的勘测图就是这一环节的内容。(3)完成勘测面积的自动求和。在勘测数据信息转换完成后,数据库在以转换数据基础上,利用数据库汇总计算功能,完成勘测地段整体面积的自动统计工作。统计完成后在利用数据源代码对面积开展自动计算工作,求得勘测地段整体面积。

三、定界测量数据处理数据库技术使用实例简介

在某地区征地勘测过程中,测量技术人员采用了数据库处理技术,对勘测地段进行了数据处理工作,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其实际工作内容如下:

第一步实地测量过程。在勘测测量开始前勘测管理者首先根据地区面积、形状等特点,将勘测工作分为三个勘测测量小组,开展外业数据实地测量,取得勘测测量的外业数据。

第二步数据转换工作。外业数据测量完成后,技术人员将数据输入专业数据库。数据库再依据外业数据,通过数据库软件将外业数据转换为内业图形。其转换完成的内业图形如图一所示。

第三步数据结合转换工作。数据库在形成内业图形后,将三组内业图形根据坐标、地域形状等数据内容,将三组图形信息进行拼接,组成完整的勘测测量数据库,继而拼接成勘测地区完整的图形。其组合完成的勘测图如图二所示。

第四步地域自动统计求和。在完成勘测图后,技术人员通过数据库自动统计与计算功能,完成地段面积统计与计算工作,求得地段数据58.2公顷。

四、结束语

土地勘测界定测量的开展,是土地开发工作的首要工作内容,也是提高土地勘测质量的重要技术内容。将数据库技术引入勘测测量工作,利用数据处理技术提高勘测质量是当前勘测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研究者结合实际勘测案例,开展了数据技术应用实践研究,为勘测技术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韦春琳.浅谈土地勘测定界测量中数据处理的方法[J].南方国土资源.2007(08)

[2]胡斌华.土地勘测定界测量的论述[J].科学之友.2012(16).

篇7

关键词:土地测绘;质量管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土地测绘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土地测绘是指土地管理工作中对自然地理要素和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权属特性等内容进行的专业测绘,其目的是为国家土地管理部门的土地登记和土地统计提供准确的权属界线和各种地类界线的平面位置和面积。土地测绘主要服务于土地开发工程的前期和后期,它与城市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其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国家利益,也和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因此,如何在土地测绘工作中进一步强化质量控制、优化质量管理是每个从事土地测绘的工作人员必须认真考虑的事情。

1、影响土地测绘质量的因素

1.1 观测者自身的局限性

在进行土地测绘工作中,测绘人员的自身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测绘工作的质量,因为观测者是测绘工作的直接执行者,所有的仪器和测量设备都是通过观测者来进行操作的,所以除了仪器中客观存在的问题,测绘质量全部依靠观测者的主观因素。由于观测者专业知识的强弱和综合素质的高低,都会对测绘工作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说如何观测者的视力存在差异,那么在利用仪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就会对数据的观测、仪器的安装使用和校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差,从而影响到观测的准确度。观测者的工作习惯、态度和技术水平等都会对测绘质量有所影响,比如有些观测者不习惯于按照规范要求的程序执行,并且工作态度比较散漫,对待工作不认真,对于现代化的工作方式掌握的不够熟练,这些都会产生观测误差,影响到测绘结果。

1.2 仪器精度的有限性

在测绘工作中,最基本的也是最常用的工具就是测绘仪器,对测绘结果的准确度有所影响的除了主观的认为因素,就是客观存在的仪器质量。测绘工作是通过测绘仪器来进行的,通过测绘仪器得到数据然后整理成资料。在实际的测绘工作中是允许有误差存在的,误差就是指的测得的数值减去真实值所得的数据。由于生产测绘仪器的厂家众多,即便是测绘仪器的精度再高,也无法保证其百分之百的完善,都会有误差存在,只是大小的问题。所以说对于仪器产生的误差是可以接受的,也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在选择测绘仪器的过程中,还是要尽量的选择质量好的,符合测绘精度的,在性能上符合客户需求的,最大限度的控制测绘质量。

1.3 观测条件的不定性

由于土地测绘工作都是在室外进行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并且变幻不定。自然界中的环境因素都会对测绘结果有所影响。比如说空气中的温湿度变化、土质的松软度和天气的阴晴等都会影响到测绘仪器的精度,在测绘过程中就会产生误差。

2、土地测绘中的质量控制

2.1 作业过程的质量控制

作业过程即具体实施测绘的过程,包括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数据、图形的处理。作业过程的实施直接影响土地测绘成果的质量,是进行土地测绘质量控制的关键。测绘数据是通过测绘生产得出的重要资料,是国土资源管理及城市规划等的基础信息。外业数据采集应使用经检定合格的、能达到相应精度的仪器和工具进行。数据处理时要统筹兼顾,在图形处理完成后、内业计算前,应对数据处理进行全面检查。测绘单位要采用先进技术手段,通过实现对土地调查成果的数学基础、空间信息、属性信息的正确性和精度进行全面的检查,从宏观上把握数据的质量情况,并认真分析每一种错误类型,保证测绘数据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2.2 检查过程的质量控制

在土地测绘结果检查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自查。自查是保证测绘成果质量的重要环节,测绘人员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应该经常检查自己的作业方法,对完成的任务要及时地进行自我检查,一旦发现遗漏或错误,必须立即改正。其次,要对测绘结果进行一级检查和二级检查。

一级检查是在测绘人员自查、互查的基础上,由作业组的专职检查人员,按照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定,对测绘成果的全部内容进行细致、全面地检查。二级检查是在一级检查合格后,由测绘单位的质量检查机构的专职检查人员所进行的最终检查。二级检查应重点检查测绘成果产生的依据和过程,对图形、数据、文字资料等进行抽查。

3、加强土地测绘质量控制的建议

3.1 提高对土地测绘质量的认识

土地测绘对于我国国土资源的利用以及我国经济的发展有重要贡献。土地测绘质量涉及国家、民族尊严以及个人利益,关系到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影响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对测绘质量监督管理是法律、法规赋予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和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行业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切入点。提高测绘质量,是国家重大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保证,更是测绘事业和地理信息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再先进的仪器、再完善的质量标准与操作规程,作业者若不重视质量,有法不依,其产品质量肯定得不到保证。我们要从组织准备、设备维护以及作业过程等全过程实施流水线质量监控,把土地测绘的质量问题消灭在生产过程之中。

3.2 优化设备

测绘设备是测绘工作的基本工具,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测绘结果的精度。无论测绘人员的技术有多高,态度有多认真,测绘仪器不准都是无用功。所以在测绘工作中,一定要选择质量优异的测绘仪器,在仪器闲置时要加强对仪器的日常养护,定期的进行护理工作。在使用仪器的过程中,要小心放置,严禁强烈的震动和冲击,从而导致仪器的精度失效。仪器的存放要有专业的库房,对于环境要有严格的标准,在温湿度和防尘防震方面都要有严格的要求,并且有专业人员进行保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测绘工作中,要勇于使用先进的仪器,不断的创新。

3.3 合理利用人才

测绘人员是测绘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其个人的专业素养如何直接影响到测绘工作的质量。所以测绘部门要加强对测绘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升测绘技能和理论知识水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灌输认真工作的态度,在测绘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执行。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职责分明,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位,加强监督管理。

3.4 构建信息共事平台

土地测绘单位要与时俱进,当前信息化时代,应该构建有效的测绘地理信息共享平台,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水平,这对提高土地测绘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测绘单位建立和完善基础地理信息管理机制,将现代化办公与计算机通信技术、测绘业务流程与工作流技术测绘行业管理与 MIS 系统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信息化手段构建统一的信息交流、知识共享与协作办公的平台,为测绘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日常工作提供实时的信息资源。

结语

土地测绘工作是我国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于土地进行规划管理的重要工作,在土地测绘工作中,测绘结果的准确度对于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系到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和人们的切身利益。在土地测绘过程中,为了保证土地测绘的质量,要从人员、设备和技术各个方面加强管理,提高工作质量,保证测绘结果的准确性,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地形图 质量控制 自动检查

[中图分类号]F28 [文献码]B [文章编号]1000-405X(2013)-6-267-2

0 引言

1:500地形图是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中比例最大的地图,与其它比例的地图相比,它具有信息含量丰富、地物表达详细、注记内容多样等特点,在城市规划设计、市政工程建设、工业与民用建筑、土地利用、防灾减灾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近年我国基础建设及房地产开发的大量上马,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对1:500地形图的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对1:500地形图的更新频率规定为一到两年;二、三线城市。1:500地形图更新的频率也不超过5年。面对如此繁重的更新任务,如何在保证任务按时完成的同时,又能保证地图的质量,对地图的质检提出了新的要求。

早期的纸质地形图,基本要求是满足一定精度、地物表达合理、图面整洁美观。随着科技的进步及社会的发展,地形图应用方向越来越广泛,相应对地形图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制图方式从传统的纸质绘图转变成了数字化成图,相应也增加了数据结构、地物编码、空间关系等一系列新规范。而数字地图的数据处理在计算机内进行,最终结果也是以数据的形式存在于计算机内,错漏的隐蔽性强,质量跟踪检查有着更大的难度,所以完善质量检查的方法是必要的。本文针对数字地形图的特点,从数据标准、属性匹配、空间关系等方面对1:500数字地形图数据质量的自动检测进行了探讨。

1 数字地形图生成方式及影响数据质量的因素

目前数字地形图的生产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扫描数字化。(2)野外全站仪、GPS采集,内业成图。(3)航空摄影测量。

以上三种成图模式,前期的数据来源各不相同,对于数据的精度与质量。只有靠外业检查来核实。但到了后期都有一个特点:最终的数据成果,在计算机上利用成图软件编辑成图,由于人工操作及软件特点等共同的因素而影响数据的质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主观因素:主要由于作业员个人作图编辑习惯及工作时的粗心造成。如绘制地物时用错编码、构面时因捕捉没到位导致面面压盖、输入数字时按错键盘使得高程异常等。

(2)客观因素:早期的一些成图软件,由于技术限制或平台不够稳定等原因,有时会莫名其妙地出现一些无法看见,但又确实存在的“幽灵元素”,这些元素一般用户根本无法删除,在打印或数据转换时又会跳出来,严重影响了数据质量。

近年来,经过市场的选择淘汰,存留下来的软件已基本没有这个问题,但有些软件会因操作不当,产生有自己“特色”的错误要素。如某种软件在画线时,点下第一点后,没有点第二点而是直接按取消,会在图上产生只有一个点的线要素。

2 检查内容

根据以上分析,部分图形问题,如:作业员错绘、漏绘地物,地物偏离测量点等,只能靠有经验的质检员人工检查,有的甚至必须外业检查才能发现;而对于面面相交、线悬挂、高程异常等肉眼难以发现的问题,设定好检查规则后,用计算机却可以非常容易的搜索出来。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可以利用程序自动检查:

2.1 数据标准

(1)编码合法性:检查要素的编码是否系统的合法编码。

(2)属性与编码一致性:检查要素的图层、颜色、线宽等属性是否与编码规定的一致。

(3)非法对象:数据结构异常的要素。如一点线、两点面、不闭合面等。

(4)异常对象:要素正常,但与常理不符。如长度很短的线、面积非常小的面。

2.2 空间关系

(1)重叠对象:检查完全重叠在一起的点、线、面要素。

(2)局部重叠:检查相同编码局部重叠的要素。

(3)自相交:要素自己与自己相交。

(4)孤立地物:检查孤立的地物(包括点、线、面对象),孤立地物是指附近没有逻辑上应有的其他类型的地物存在,如桥附近没有路连接则算孤立地物。

(5)交叉位置附属物:检查线与面或线与线相交处附属物是否存在,如道路与水系面交叉处是否有桥。

(6)悬挂:检查图中地物有无悬挂现象。悬挂是指因该重合而未重合,两点之间或点线之间的限距很小的现象,包括点线悬挂、线线悬挂等。

(7)不合理断线:不合理断线检查是用于检查线状地物本应为一整体却不合理断开的情况。

(8)交叉线:交叉线检查是用于检查指定编码的房屋、宗地线等是否有交叉情况。房屋、宗地理论上不能交叉,若出现交叉会造成面积计算错误。

(9)面对象相交:检查指定编码面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交叉的关系。

(10)面对象包含:面对象包含检查是用于检查指定编码面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包含的关系。

(11)面对象缝隙与漏洞:面对象缝隙与漏洞检查是用于检查指定编码面之间是否存在微小的缝隙面或岛面。

(12)点与面匹配:检查点地物与包围其的闭合边界线编码是否匹配。

(13)图幅接边:图幅接边检查是用于检查图幅间地物接边的正确性,当图幅边的两条同属性线间距超过设置值时;或当图幅边的两条线间距在设置值内,其编码、层名、线宽不一致时,系统提示出错。

2.3 等高线

(1)高程点与等高线匹配:检查高程点与等高线之间位置、高差是否匹配,如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程点高程超过两等高线限定的范围。

(2)等高线矛盾:检查相邻的等高线高程值是否矛盾。

篇9

关键词:矿图;地质测量

中图分类号:TP31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6-0301-01

1 AutoCad环境下的矿图要素表达方法

1.1 点符号的建库

建点符号有两种方法,一是采用AutoCad的Wblock功能做成*.dwg图形文件建库,用insert功能以定位点的坐标为基准点进行插入。二是采用Autolisp语言把所有的点符号编程建库,然后通过appload命令调入。三是把所有的点符号做成型模(*.shp)文件,然后用complie编译形文件,用load装载*.shx文件,用shape命令加入。

第一种方法资料丰富,工程技术人员容易掌握。第二、三种方法难度比较大,我采用第一种方法。建点符号以毫米为单位根据图例规定大小创建。

1.2 创建简单线型

单一线型可以在acad.lin文件中直接进行编辑,也可以创建一个自定义的*.lin文件。单一线型的定义格式仅限于两行,例如:

*HOT_WATER_SUPPLY,---- HW ---- HW ----

A,.5,-.2,["HW",STANDARD,S=.1,R=0.0,X=-0.1,Y=-.05],-.2

第一行为线型名称,总以*开头。

第二行为线型定义细节,总以A开头,全行最多只能有80个字符,线段用正数、点用零、空格用负数、[]内为调用型模应用格式,可选项,其具体格式为[“HW英文字母/形名”,文字样式/形文件名,S比例,R旋转,x偏移,y偏移]。

1.3 创建复杂线型

图中有许多符号如铁路等多线符号用单一线型无法表示,这时我们就必须创建复杂线型来达到目的。现以创建一般铁路为例详述复杂线型创建过程。

选择格式菜单中多线样式命令打开多线样式对话框,按新建按钮再打开创建新的多线样式对话框,填写新样式名称和基础样式(STANDARD)后按继续按钮,按9次图元中添加按钮,选择刚才添加的一个线型,设置偏移0.4,按图元中的线型按钮选择一个虚线线型,再选择刚才添加的另一个线型,设置偏移0.3,按图元中的线型按钮选择同一个虚线线型,以此类推,把刚才刚才添加的每一个线型设定好,然后确定下来。可把多线样式对话框中我们建立的样式保存到acad.mln中,也可保存到*.mln中。

1.4 面符号创建

面符号的建立可以利用AutoCad下的应先图案创建功能来完成,AutoCad大量的影线图案存放在acad.pat中,创建影线图案的句法如下:

*图案名[,说明]

角度,x起点,y起点,x增量,y增量[,破折线1,破折线2,……]。

每行允许6个破折线说明,定义行可以不止一行,在末行尾必须必须按Enter键。下面是我定义的稻田面符号的文件格式。

*RISE

90,0,0,10,10,3,-17

45,0,0,0,14.142,0.7,-13.442

135,0,0,0,14.142,0.7,-13.442

需要注意的是:(1)创建的充填文件名必须与充填文件的符号名相同,(2)AutoCad的工具菜单/选项/文件/支持文件搜索路径/添加/浏览形文件所在文件夹。

2 绘制图形文件

2.1 绘制巷道

从全站仪中导出数据格式为纯文本文件每个点的数据占一行,每行的数据格式为点号,E(东),N(北),H(高程),可直接用来展坐标。批量展坐标可以用高级语言编程生成脚本文件的方法,也可以用AutoCad的开发语言编写专门程序,也可借助电子表格整理数据展坐标。借助电子表格展坐标具有简单易懂的特点,在此介绍一下。

在电子表格中选中Sheet1!A1单元格,用“数据/导入外部数据/编辑文本导入”来导入全站仪中的坐标数据。

在Sheet2!A1:Sheet2!A2中键入“点号文字上偏移Y1:”、“坐标文字下偏移Y2:”。

在Sheet2!B1和Sheet!B2中分别键入“5”和“2”,可根据需要修改。

在Sheet3!A1中键入“=COUNT(Sheet1!B:B)”。

在Sheet3!A2中键入“1”,在Sheet3!A3中键入“2”,以此类推,数量要足够多。

在Sheet3!B1:Sheet3!L1中键入“点号”、“X”、“Y”、“Z”、“Y+Y1”、“Y-Y2”、“点号坐标”、“高程坐标”、“写点号”、“写高程”、“绘制点”、“pline”,除“pline”外其它可有可无。

在Sheet3!B2:Sheet3!E2中依次键入:

“=IF(MOD($A2,2),OFFSET(Sheet1!A$1,Sheet3!$A2/2,0,1,1),”“)”、

“=IF(MOD($A2,2),OFFSET(Sheet1!B$1,Sheet3!$A2/2,0,1,1),”“)”、

“=IF(MOD($A2,2),OFFSET(Sheet1!C$1,Sheet3!$A2/2,0,1,1),”“)”、

“=IF(MOD($A2,2),OFFSET(Sheet1!D$1,Sheet3!$A2/2,0,1,1),”“)”。

在Sheet3!F2:Sheet3!G2中依次键入:

“=IF(MOD(A2,2),D2+Sheet2!$B$1,”“)”、

“=IF(MOD(A2,2),D2-Sheet2!$B$2,”“)”。

在Sheet3!H2:Sheet3!I2中依次键入:

“=IF(MOD(A2,2),C2&”,“&F2&” “&C2&”,“&F2,”“)”、

“=IF(MOD(A2,2),C2&”,“&G2&” “&C2&”,“&G2,”“ )”。

在Sheet3!J2:Sheet3!M2中依次键入:

“=IF(MOD(A2,2),”-mtext “&H2&” “&B2,”“)”、

“=IF(MOD(A2,2),”-mtext “&I2&” “&E2,”“)”、

“=”point “&Sheet1!B1&”,“&Sheet1!C1”、

“=Sheet1!B1&”,“&Sheet1!C1‘。

在Sheet3!N1中键入:

“=IF(A2

把Sheet3!B2:Sheet3!M2和Sheet3!N1中的公式向下充填足够多。

点击列号N选择N列,然后复制,在Autocad命令行上粘贴。保存以上表格文件文件,以后只做第一步和最后一步即可。展完点后,根据巷道宽度两边偏移,中线可以不删除,设成与巷道同宽的较白的颜色,通过调整绘图次序达到区分上下关系的效果。

作图时应使用1:1000比例尺。把不同类型的图形元素放在不同的图层中,这样可以方便以后修改,还能做到一图多用。

2.2 绘制等高线

绘制煤层等高线和地形等高线可以用专门的软件surfer,该软件使用比较简单,如果做煤层底板等高线,须将煤层底板的三维坐标编辑与全站仪数据格式相同的文本文件或电子表格文件,然后就可以用surfer生成等高线。

2.3 根据平面做剖面

我的做法是,在平面图上先做一根剖面线,把平面图和剖面线复制一份,旋转复制后的整个图形,并确保剖面线水平,(平面图中的等高线、交面线、巷道等都与剖面线有交点)以交点为起点向上画垂线,其长度与等高线、巷道等的标高相同,则垂线的终点就是等高线、交面线、巷道的实际位置,在巷道实际位置上画出巷道断面,把等高线、交面线的实际位置用相应的线条画出,删除复制后的平面图内容即可。

篇10

关键词: 测绘技术;发展变化;地籍测量;应用;分析

0 前言

我国测绘技术的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逐渐由繁琐的测量方法中解放出来,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得现代测绘技术得到了较大发展,以数字和3S为代表的测绘技术不仅在地籍测量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还简化了地籍测量程序并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现代测绘技术具有高度灵活、高精密、高速、全天候作业、操作简单以及全球连续覆盖等优点,是进行土地资源调查过程中实现高效获取信息以及优势空间数据的主要方式。

1 我国测绘技术的发展与变化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不发的不断加快,使得我国的土地资源也越来越紧张,土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其价值也越来越被人们所看重,国家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及管理也逐渐向规范化发展,对土地资源的测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更多更先进的测量手段,通过对测绘技术不断更新来满足这一要求。

1.1 最初的钢尺结合比例尺的测量方法

最早测绘版是11000地形图。在进行征地时,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利用钢尺对宗地进行现场测量取得数据,并结合相应比例尺在11000地形测绘版图中对测量数据进行标示。若遇见不规则的且不方便测量的土地,就将该宗土地进行分割,将其分割为规则的土地后再进行数据的汇总和计算。但这种测量方法因人为因素所占比例较大,因而误差也比较大,不仅如此,如果在征地过程中遇见户型或折线较多的宗地,使用该种测量方法不仅难以实现全面测量,还要容易测量问题引发工作人员的争议。

1.2 经纬仪结合钢尺的测量方法

经纬仪的测量原则是先测出宗地点与点之间的角度,然后再利用平板进行绘图。在经纬仪测量的基础上结合钢尺测量方法,即在宗地的各个拐角点点上分别固定经纬仪,通过经纬仪进行拐角点角度的测量。角度测量好之后再利用钢尺对宗地进行丈量,并结合经纬仪测量的数据进行汇总运算,以此算出该片宗地的面积。在进行不规则宗地的测量工作中,经纬仪能很好地帮助测量。经纬仪测量法克服了单一钢尺测量的弊端,使测量工作向前迈进一步。

1.3 我国土地测量方法的转变过程

早期的土地测量方法主要通过进行土地测量的技术人员呆着测量仪器跋山涉水进行人工测量,随后出现了经纬仪、平板灯测量仪器的应用。现在,全站型电子速测仪(下面简称“全站仪”)得到了广泛应用,测量工作者不再是体力劳动者,随之而来的是大部分转为内业。解决了很多人不愿意干这一行的问题。由此可见,不仅我国的土地测量方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同时我国的测绘技术也得到了质的提升。随着我国科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兴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土地测量方法也从老旧的钢尺结合比例尺、经纬仪结合钢尺、全站仪等测量方法逐渐向GPS全站仪结合素质测图系统以及先进的3D激光扫描系统和GPCAD软件的测量方法转变,这些先进的测量系统和方法能够生成三维地面模型,对待测量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地形特征和地貌特征能做出直观地反应,不仅减轻了测绘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有效提高了测绘工作的效率,并有效降低了测绘工作的误差,保证了测绘数据的精准度。这些测量方法体现了快速、简单、精确的特性,并满足了土地测量过程中需求测量的要求。

2 测绘技术在地籍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2.1 遥感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兴起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应用电磁波原理,收集传感仪器传来的对远距离目标的探测和识别所产生的电磁波信息来实现探测目的的技术。它的出现使人们对其生存的环境有了更为具象的了解和认识。遥感技术与传统的野外测量相比,不仅观测范围更为广阔,而且其探测到的数据的精准度更高。不仅如此,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测量,还能对测量地的静态及动态瞬间成像,具化了观测点的同时还加宽了人们观察的光谱范围。

我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决定了航天影像获取手段逐渐向多平台、多时相、多传感器、高分辨率、高光谱以及快速机动的方向转变,遥感技术将成为地理空间信息获取及更新的主要数据采集手段。在测量人员无法到达的偏远地区,通过使用遥感技术就能进行地籍测量,但因受财力条件的限制,目前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应用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遥感技术尚难以准确获取变化边界的地理坐标,仅从相邻关系进行外推量测,难以准确获取变化边界的空间位置坐标,图件更新精度达不到要求;变化宗地的空间位置难以确定,面积量测不准确;不能主动监测变化,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较低,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因而在我国未能形成测量数据的更新周期。

2.2 摄影测量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摄像测量顾名思义就是在所拍摄的影像进行地籍测量工作,无需接触被测量物体的特点决定了其工作地点可在室内进行。这样一来,测量工作就不会受到被测量地区气候或地理水文条件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测量工作的速度,保证测量数据准确的同时也提高了测量工作的效率,还有效地降低了对测量偏远或具有危险地形地貌特征地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风险。不仅如此,利用摄影测量的方法进行地籍测量,在提供准确的地籍数据的基础上还能自动化成图,为我国的大比例尺土地信息调查提供了坚实的测绘基础,同时也能为我国现阶段城镇建设提供快速的测绘数据更新成果。

但在利用摄影测量方法进行地籍测量的过程中,地面景物与景物之间存在的遮蔽现象会加大了摄影测量的难度;同时在进行航空摄影测量的过程中,由于摄像机运载摄影机是固定的,但飞机无法一直保持水平,且摄影机在拍摄曝光瞬间的具置也无法准确掌握,也会加大摄影测量的难度。

2.3 GPS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GPS技术又称全球定位系统,是一项具有三维导航及定位能力的高新技术。它由空间星座、地面控制以及用户设备三个部分构成。GPS技术在地籍测量工作中的成功应用,不仅简化了测量工作,同时还加快了我国地籍测量工作的进程,是地籍测量工作质量得到了较大提升。GPS技术进行地籍测绘无需通视,能够有效地减少对测绘工作人力资源的投入,在此基础上还能准确定位并捕获数据,甚至连没有现成基准控制点的偏远地区也能准确定位,并自动进行信息的接受和反馈数据的存储。在减少了相关工作人员工作量的情况下也提高了测量数据的准确度,显现了其所具有的高精准度、高效率的优越性。

3 结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量进行,对土地资源的测绘工作量也逐年的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测绘技术的发展,推进了测绘方法及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得土地测量工作更为简便和高效。为此,我们加大对高新测绘技术及方法的投资引进力度,保障新技术在测绘工作中了发挥其作用,为实现简化测绘工作,提高测绘工作效率,加强测绘工作质量的目的而不断奋斗,为土地测绘及地籍测量工作的顺利展开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李钢锋,几种常用测量方法在地籍测绘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与生活,2001.

[2]罗光兵、周晓光,浅议现代地籍测量新技术及其应用[J].广东科技,2001.

篇11

关键词:城镇 地籍测量 方法

城镇建设中的地籍测量内容主要以权属核查、野外数据收集、地籍调查、地籍测绘、数据库信息建立为基础,在实地测量中要以城镇土地的位置、面积、属性、用途、权属为出发点,详细的收集地籍信息,以保证城镇经济建设以及国土部门对地籍图和地籍数据的正常需求。本文从地籍测量方法的选择出发,论述了城镇地籍测量的常用方法,并细致的分析了地籍测量成果的保管与利用。

一、城镇地籍测量方法的选择

城镇地籍测量的方法应满足城镇地籍管理的需求,同时还要考虑到成图质量和单位面积的测量经费。时下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测量技术的发展,地籍测量应从科学技术、数据精确、组织合理等面方入手,选择经济有效实用的方法进行实地测量。

(一)测量经费的合理性

城镇的地籍测量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其需要对不断变化的地籍信息进行测量,同时还要考虑到经费支出问题,因测量方法的不同,单位面积所需的经费也不同。针对一个发展中的城镇这种测量经费往往无法接受,针对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所以在城镇地籍测量中一定要选择适宜的地籍测量方法。

(二)城镇地籍测量方法的实用性

城镇地籍测量方法的实用性主要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选择较为适宜的测量方法以满足测量过程中对坐标、面积、界址的需要。测量过程中对一般城镇和村庄都可以利用解析法和图解法进行测量,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建筑物密集程度增大,宗地面积变小,界址密度也逐渐增大,需要利用现有的比例尺对现行的地籍图形进行似画,并根据实地测量绘制成地籍图。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利用部分解析法进行宗地坐标的划分,解析法可以计算出地籍数据,但有部分地籍数据还不够精确,这时利用实际测量确认部分解析的数据,以达到节省工作量和资金的目地,所以说城镇地籍测量要充分利用好测量方法,突出测量方法的实用性。

(三)原有地籍资料的可利用性

原有地籍资料具有一定的可追溯性,在地籍信息收集中一定要强化对原有地籍资料的再利用,这可以极大的缩短地籍测量图的成图周期,体现地籍成果资料的现势性。目前,我国的土地测量单位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仪器与设备相对落后,在开展地籍测量时存在难度大,任务重的情况,实际测量中如果测区内有现成的地籍图,可首先进行选用,如有平面地物缺失可进行修补,然后结合实地测量数据对宗地勘丈数据和地籍要素进行绘图,这样既节省了资金又缩短了成图周期,达到了土地管理的要求。

二、城镇地籍测量的常用方法

(一)GPS静态控制测量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GPS技术在测绘和地籍测量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城镇地籍测量中我们可以利用GPS静态控制测量的方法对城镇地籍数据进行测量。GPS静态控制测量具有控制范围大,平面及高程同步准确,选点灵活等特点,比较适用于城镇的地籍测量。在测量中利用GPS静态网通过GPS高程拟合的方法来进行测量,测量中受基线解算的影响有时高程精度会不太准确,这时可以建立似大地水准面模型,通过长时间对待求点的观测来得到精度较高的高程值。实测中还要注意静态GPS控制网容易受到天气、环境、无线信号的干扰,同时还要考虑GPS信号面对人流、行车、建筑物的影响因素,测量中一定要注意数据的多次测量,强化数据的可靠性和精度。

(二)导线测量法

导线测量法是城镇地籍测量中较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城镇地籍测量中施测的范围多为建成区。导线测量法的特点是精度高、检核条件多、布设灵活、方法简便等,在城镇测量中只需相邻两点相通就可以得出测量数值,并且可以利用三角高程导线进行测量,比较适合测量城镇中的隐蔽地区。导线测量每站需观测水平方向折角和垂直角,并根据斜距及测距时主站的气压、温度、仪器高进行测量。城镇地籍测量中还要根据不同精度的要求来调整仪器的测角、测边精度、起始数据精度、导线长度等,减少实测中的误差值,这里所指的误差值主要是设备和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所以在导线测量作业前,尽量根据技术要求选定好作业人员和设备,并做好设备的检校。

(三)GPS-RTK测量法

GPS-RTK技术利用GPS提供的数据能够为实控测量区域提供准确的三维坐标,这不但提高了地籍的精度,而且极大的提高了测量的工作效率。RTK定位存在着一定的误差,主要可分为同测站误差和距离误差,同测站误差包括天线相位中心变化、多路径误差、信号干扰、天气因素等,因此利用GPS-RTK技术进行测量时要按着GPS的作业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首先应选用适宜的基准站,减少遮挡增大发射距离和接收信号的准确;其次做好基准站的抗干扰措施,远离无线电、高压线、积水区等;再次基准站应架设稳定牢固,避免观测期间晃动,影响测量精度。

三、地籍测量成果的保管与利用

地籍测量后成图的保管非常重要,它所表达的内容除了地形和地貌外,还记载了土地的权属关系等一系列的数据,土地部门了为发挥其作用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所以必须对地籍的保管和利用加以重视。地籍测量成果的保管与利用主要分为三个主面:首先,明确土地权属关系后,利用地籍图对土地使用的范围、使用者、使用年限进行统计,避免过去因征地而引发的用地矛盾,并与户主进行联系,做好户主及面积的核对,理清可用地的范围为城镇建设打下基础;其次,做好地籍资料的收集与变更登记,这可以准确的反映出土地的面积与地价,使土地的使用与评估更具权威性,同时也更为合法。

参考文献:

篇1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地块现场测量方法主要有常规测绘仪器测量、GPS-RTK测量、移动GIS测量和遥感勾绘测量等。

1.1常规测绘仪器测量

目前,应用于地块测量中的测绘仪器主要有皮尺、经纬仪及全站仪等。中国绝大多数农村基本采用以小队或小组为单位、利用皮尺测量每个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确权范围(俗称农村分地)。这是一种农户自组织行为,主要利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和经验知识来估算地块面积。该方法的缺点在于测量精度低,人为干预性强。但由于大部分农村地块比较零碎、边界错综复杂,地形起伏变化较大,这种测量方法符合中国基层农村的现状,在一定时期内还将占据主导地位。以三角板、半圆仪和皮尺为主的图版作业,由于操作复杂,费时费力,基本不适合农村地块测量。经纬仪在农村地块测量中应用较少,而全站仪测量精度高、操作简单、数据处理精确,在农村地块测量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其缺点是测量时限制因素较多(比如,要求测站点与被测的地物点之间通视,测量距离短),因此,一般适用于1km以内的测量作业。

1.2GPS-RTK测量

全球定位系统GPS可以实现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导航定位;RTK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依据的实时差分GPS测量,能够提供测量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精密的三维坐标。传统GPS测量使用多台GPS接收机长时间接受GPS信号,之后进行相应的内业处理来获取测量点坐标,这种作业方式需要多台仪器多人同时观测,费时费力,成本较高;RTK测量只需把一台GPS接收机架设在已知坐标的控制点上,并不断发射无线电信号,另一台GPS接收机就可以即时接受基站的信号,并和其构成一条基线,从而进行实时观测,这种作业方式测量速度快,精度能达到厘米级,成本较低。然而,当GPS-RTK测量信号受到电线、水体、山体或树木等物体的干扰时,数据精度会大大降低。

1.3移动GIS测量

移动GIS是一种应用服务系统,可集成定位技术,用于实时确定目标的当前位置和相关信息,可以嵌入到不同的移动终端上,如手机、掌上电脑、车载终端等,适合于不同形式的各种用户使用[13-15]。图1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针对北京郊区土地经营现状和承包管理特点,利用嵌入式GIS技术研发的郊区地块信息采集机(PDA)。它是3S技术的集成产品,是一个典型的移动GIS[16]。PDA利用GPS的定位、导航和GIS的一般数字地图操作功能,通过地理位置的变化实现野外地块和遥感影像的实时联动,对地块信息进行实时采集与更新。移动GIS可以提高农村地块测量的质量和效率,简化操作流程,使复杂的现场测量工作变得更高效、更主动。但它同GPS-RTK测量方法一样,容易受到GPS信号质量的控制。1.4遥感勾绘测量遥感勾绘测量是指利用遥感或GIS软件(如ArcMap),在数字正射影像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农村地籍图、地块边缘提取图和调查合同地块矢量图等图层的辅助下,由指界人根据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和遥感影像纹理、位置、大小、色调、及形状等特征指认判读合同地块界址点,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判读结果在遥感图像上勾绘地块边界,形成具有经营权属合同类型、经营现状等属性拓扑关系明确的空间地块斑块。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但判读结果容易受到遥感图像空间分辨率、指界人的先验知识和对研究区的熟悉程度、地块边界的复杂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2应用示范

2.1材料与方法

采用2010年9月22日WorldView-2影像数据产品。该数据经过几何纠正、正射校正、数据融合等处理,空间分辨率为0.5m。PDA的定位精度为亚米级,在北京市昌平区马池口镇的试验应用结果表明,PDA定位精度可以达到60cm左右,满足地块采集要求。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要求把承包地块、面积、合同及证书落实到户,标明承包地块的空间位置。大庙峪村地块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位于村前平坦地区,地块相对比较规整,基本为水浇地;另一部分位于村后小山坡上,地势起伏较大,地块相对比较零碎,多为果园。常规测绘仪器(皮尺、经纬仪等)显然无法满足要求;全站仪测量容易受到果园的影响,其通视条件无法保证;GPS-RTK测量、移动GIS测量、遥感勾绘测量方法可行,但单纯采用某种方式,无法精确测量所有地块。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与有效集成能够取长补短。为此,针对大庙峪村的实际情况和现有数据及资料情况,同时在考虑成本与花费的前提下,采用WorldView-2影像室内遥感勾绘,移动GIS-PDA室外实地核查相结合的测量方法;对于小部分GPS信号不稳定或受到干扰的地块,采用传统的测量手段来辅助完成。这种作业方式充分考虑了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和各种地块现场测量方法的优劣,形成了一套针对大庙峪村土地承包经营地块测量的技术方法体系。

2.2结果与分析

以大庙峪村村前平坦地区的“菜园子地块”为例作简要说明。该区域土地经营权属合同包括确权的确地合同和未确权的大户承包合同两种类型。由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要求确权,为此只考虑将土地分包到户的确地合同地块。室内遥感勾绘主要是利用ArcMap软件,在WorldView-2图像上进行,由大庙峪村指界人(分地责任人)指认判读合同地块界址点,专业技术人员在遥感图像上勾绘地块边界(图3)。室外移动GIS-PDA测量在现场进行,测量者走到指界人指认的地块界址点,利用GPS定位获取坐标点生成地块边界(图4,World-View-2影像作为工作底图供参照)。图3和图4中地块从西向东依次顺序编码,不同编码地块代表不同农户。利用相对误差方法对上述测量精度进行评价。具体计算公式为P=1-X-TT×100%,(1)式中:P为测量精度;X为测量值;T为真实值(指政府、农民认可的分地合同数据)。分地合同是分地责任人或小组在丈量了全村土地面积后根据人口进行平均分配,并征求农户认可后签订的合同。大庙峪村分地合同面积测量方法是先将地块大致划分成一系列形状相对规则的四边形或三角形,用皮尺丈量出各边长度,绘制地块形状草图,排除田坎(≥60cm)和公共沟渠(宽度2m左右)后,再计算出地块面积。该计算方式和结果得到了大庙峪村全体村民的接受和认可,签订分地合同后逐级上报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以该分地合同面积为真实值,对室内遥感勾绘测量和室外PDA测量结果进行精度评价。结合图表分析说明如下:1)采用遥感勾绘和PDA测量得到的面积均比农村分地合同面积要大,这是由于测量结果未排除部分沟渠或田坎。2)在进行最终面积确权时,测量结果需要扣除公共沟渠和宽度大于60cm的田坎面积。“地块4”遥感勾绘和PDA测量精度都较低,这是由于在“地块4”中存在一条公共沟渠,长度约为78.3m,宽度2m左右。扣除该沟渠面积0.016hm2后,遥感勾绘测量精度达到89.4%,PDA测量精度达到98.5%。3)从表1可以看出,PDA测量精度要高于遥感勾绘测量精度。这是由于遥感勾绘人为干预性较强。4)遥感勾绘测量需要的时间为15min左右,PDA野外实测需要45min左右。建议在满足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作业时间和费用,节约成本。

3讨论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地块现场测量还应该注意目的和用途、精度与成本、数据库建设与更新以及应用推广等问题。

1)目的和用途。

由于目的和用途不同,中国现行的农村土地承包确权(农村分地)与土地测量是不同的。农村分地基于传统简单的测量仪器还是以分地责任人的经验估算为主,但考虑到不同的地块质量和零碎程度,相同合同面积分到的实际地块面积或许存在很大差距,这种方式精度较差,但它符合中国基层农村现状,可以被农户接受。然而,土地测量的精度还是要严格控制,农村分地中的这种估算模式不可能长期存在。伴随着农村土地经营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土地集约利用和土地流转日益活跃,需要精确的地块空间信息。传统农村分地模式面临着巨大挑战,因此,在农村地块测量中应该综合考虑地块的质量、破碎程度、距离、交通、地势和用途等各个因素,合理选取测量的最佳尺度和标准。

2)精度与成本。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地块测量不仅要保证精度,还应该考虑成本。不同的测量方法各有利弊,应该针对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合理选取作业模式。实际作业时,在满足精度的前提下,应该尽量减少作业时间和费用,注意节约成本。

3)数据库建设与更新。

在地块测量前应该考虑不同测量方法对后期数据库建设与更新的影响。野外采集与室内数据库建设必须统一,还要保证数据库建成以后数据更新与维护的效率和成本。常规测绘仪器测量、GPS-RTK测量、单一的移动GIS测量,野外采集和相应内业处理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数据更新速度较慢,但精度较高,比较适合小区域尺度的地块测量;航空影像图解勾绘测量、遥感勾绘与移动GIS测量,数据采集与更新速度快,工作效率高,比较适合于大区域尺度的地块测量。

4)应用推广。

开展应用推广时,不能机械照搬某一区域的技术方法体系,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综合考虑研究目的、研究尺度、数据类型、仪器设备及方法的可操作性等因素,选取适宜的测量方法和作业模式,尤其在多部门合作时,还应该处理好数据安全与开放共享的矛盾。

4结论

1)以3S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是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地块现场测量工作的最有效手段。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地块现场测量必须采用多项技术整合与集成创新的思路,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与有效集成能够取长补短,提出研究区的最佳测量方案。

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地块测量不仅应该综合考虑工作目的、测量尺度、数据类型、仪器设备、方法的可操作性等因素,而且还应该注意测量用途、精度与成本、数据库建设与更新、应用推广等问题。

篇13

1农村宅基地特点分析

农村宅基地作为农民兴建房屋建筑的基础,是农村集体所有徒弟中拨给农户用于建造房屋保障农户居住和生活需要的土地,它涵盖房屋、庭院和厕所厨房等辅助用房所需的土地。对宅基地土地,农民具有使用权,在进行地籍调查时主要是针对农民对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进行调查。那么,需要我们首先了解农村宅基地相对于城镇用地的特点。首先,农村宅基地具有简单单一的用地特点,它仅包括宅基地和街巷用地两个方面,城镇土地则涵盖了几乎所有用地类型,十分复杂多样。其次,农村宅基地地籍调查范围有限,它通常对一个面积大约为0.25km2的村子进行施测,这与城镇1km2以上的施测面积相比地籍调查范围较小。再次,分布也具有鲜明的特征。大多数农村地区一个行政区内有多个乡镇,每个乡镇有十几个或几十个自然村,这与城镇分布相比更加分散、分布更加广泛。

2农村宅基地地籍测量现状分析

事实上,农村宅基地地籍测量是以《地籍调查规程》等法律为依据的,它以宗地为基本统计单位,对农村宅基地的面积、属性等进行调查,据实填写调查统计表并绘制相应的宗地图。目前,在进行农村宅基地地籍实际测量过程中,通常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农村宅基地地籍测量所规定的1∶1000的比例尺或1∶2000的比例尺执行。一般情况下,距离城镇较近的农村宅基地地籍测量选用1∶1000的比例尺,而距离城镇相对较远的农村则选用1∶2000的比例尺。关于界址点的点位误差,一级和二级分别控制在5~7.5cm内。现阶段,农村宅基地地籍测量通常采用全野外数字化测量地籍地形法、全野外数字化测量地籍、数字摄影测量地形法和数字摄影测量地籍地形法三种常见的方法,上述三种测量方法分别被发达省份、中部省份和西部省份采用。它们的精准度和成本也存在着差异:精准度、成本最高,工期最长的是全野外数字化测量地籍地形的方法;全野外数字化测量地籍、数字摄影测量地形法精准度能够满足要求,成本较低,速度也比较快;数字摄影测量地籍地形法则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通过改法进行测量很难使界址点的精度得到有效保证,但它速度较快,成本也明显低于上述两种方法。

3基于遥感影像技术在农村宅基地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地籍测量作为一项政府主导的测绘工作,属于官方行为,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职能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性技术行为。开展地籍测量能有效保护土地、合理利用土地及保护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宅基地的地籍测量工作,为了得到更加精确、可靠的地理参考系统数据,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术研究的力度,不断实现技术的创新和突破。笔者结合当地农村宅基地地籍测量项目实际,从试验角度研究探讨了基于遥感影像的农村宅基地地籍测量方法。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先借住全站仪或实时差分的GPS技术对宅基地的界址点进行测量,再以其作为像控点正摄校正遥感影像,再据影像图对地物解译并最终绘制地籍图。关于GPS-RTK技术,其依据的是载波相位观测,这种观测法的观测模式与传统的观测法的观测模式存在着天壤之别,是对农村宅基地地籍测量的技术创新。在操作时,通常遵循以下操作流程:首先将GPS接收机架设在基准站上,然后进行连续观测,并将观测获得的数据及时传送至流动站,当流动站接收到数据信息后通过GPS卫星信号获取基准站的相关数据,从而根据这些数据得出测量坐标等相关地籍结果。这种宅基地地籍测量方法不仅测量简便,能够大大降低测量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减少工作量,还能使农村宅基地地籍测量工作效率提高,测量周期缩短。基于这种测量方法,该次试验选取了地势平坦的试验区,该区域多为普通的农村平房,高度均匀,分布广泛,为了确保试验效果,选取的是分辨率为0.5M的GeoEye现势性较强的遥感影像。为了确保遥感影像正摄校正的精读得到保障,试验首先借助GPS-RTK全野外数字化测量法对试验区的界址点和地籍图进行绘制,并使精度达到预定要求。之后预处理遥感影像,主要工作内容是对影响的亮度、灰度和对比度等进行细致地调整,将斑点和不要的灰色去除掉,最大限度地提高和保障遥感影像的清晰度,在此基础上进行正摄校正。当对选取的20个像控点进行正摄校正后发现,这些均匀的界址点结果差异特别小,为保障试验顺利,最终从上述像控点中选取4个作为正射影像图来满足后期试验的需求。为了提高图像解译的精度,首先在测量界址点时对图像进行野外调绘,并将外业测绘的地籍要素(如界址点、界址线和宗地等)叠加到遥感正射影像图上,以此为控制和参照进行地物要素的解译[2]。之后再对解译的地物图形与测绘地物图形认真比对,从而得出测绘是否精准的结论,结果表明测绘精度能够达到农村宅基地地籍测量的精准度要求。据此得知,在基于遥感影像对农村宅基地地籍测量方法中,我们为了确保图件结果更加规范精准,需要首先确保所绘制地籍图的图上内容十分规范,且无论使用何种成图软件,图层一定要清楚,各类地籍地形要素、数学要素需分层设置,为后续建立宅基地地籍管理系统打好基础。[3]与此同时,从事农村宅基地地籍测量的专业技术人员,要不断积累丰富的测绘知识,不断学习和汲取新技术,努力实现对农村宅基地地籍测量的技术创新。为确保地籍测量工作高效顺利开展,还应具有不动产法律知识和地籍管理方面的知识,互相密切配合,细致认真地开展测量和绘图工作,确保测量的精准度,为国家土地管理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

4结语

总之,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对农村宅基地地籍测量的技术和方法也应不断创新,目前所用的基于遥感影像的农村宅基地地籍测量方法能够精准地捕获各地籍要素、准确地解译地物要素并科学地绘制地籍图形,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是一种值得广泛推广的可靠的农村宅基地地籍测量方法。

作者:韩雷 单位:湖北省襄阳市不动产登记局

参考文献

篇14

关键词:GPS-RTK测量方法 山地面积 CORS网 必要边界点 autoCAD-南方CASS绘图软件

中图分类号: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c)-0043-02

湖北长阳古城锰业有限责任公司由于要扩大开采规模,要占用当地村民土地山林房屋,涉及到山林田地面积经济赔偿问题,准确地测量出交错相邻每户村民的土地面积,对解决赔偿纠纷作用重大。2012年10月湖北省宜昌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承接了这次土地面积测绘业务。

1 作业环境分析和测量方法选择

湖北省长阳县古城村锰矿矿区属于山区,森林覆盖,地形崎岖,地势陡峭(如图1),如果使用电子全站仪【1】来测量需要多次搬站,测量时视线受阻、在上下高度上的测量时有测量死角,所以在此环境下不宜采用电子全站仪。采用GPS-RTK【2】测量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这方面的不足,而且定位的准确度可达厘米级,再应用autoCAD+南方CASS绘图软件,能够准确地测绘出相邻村民地形犬牙交错的土地面积。

2 GPS-RTK测量仪应用及数据处理

2.1 测量坐标基点的确定及GPS-RTK测量仪基本参数设定

由于本次测量运用了CORS(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网【3】,所以本次测量不需要再设置基准站,只需要一台中海达GPS-RTK测量仪作为移动站,测量前只需要对与其蓝牙连接的手簿进行初值设置:打开手簿电源,双击桌面Hi-RTK道路版图标项目新建输入项目名项目信息坐标系统,投影选项卡输入中央子午线菜单天线设置,输入天线斜高(从对中点量至GPS接收机中间缝隙处的距离)应用。

2.2 边界点的位置测量及数据收集

土地面积的测量主要是测量不同户主的土地边界点的控制测量。打开GPS主机电源,打开手簿电源,设置手簿与GPS进行连接,连接成功后,点击测量,进入测量模式,到达采集的点位时,待解类型显示为“固定”时,点击按钮最右排小旗子(快捷键F2),采集坐标,回车进行保存,这样,该点的三维坐标值就自动储存到手簿(手持数据采集器)中了,并且会自动编制该边界点的编号,记录人员要及时记录该编号和每户村民地块形状草图及经济作物等特征。点击菜单记录点库,可以查看该点的记录数据。到此,一个边界点的位置测量完成。接着移动GPS主机和手簿到同一户村民地界的下一个边界点进行测量,直至该户村民地界必要所有边界点测量完成(必要边界点是能较准确描绘被测地界形状所需的边界点), 再测量邻近村民地界的各必要边界点,直至测完整个被测区域。记录人员要记录各村民地界的标号组成,以便在成图后区分每户村民的地界区域。

各边界点位置测量后的数据都存储在手簿内存里。

2.3 成图及面积核定

数据采集结束后,将手簿数据线连接到计算机上,按设置项目文件名导出手簿中的数据文件到电脑项目文件夹中,然后将电脑中的采集数据文件导入到autoCAD-南方CASS绘图软件界面中,这些采集原始数据坐标点及编号就呈现在绘图界面中了,最后将这些编号点按照现场记录编号顺序并参考现场手绘草图,连接成块状封闭平面地形图,每块土地面积CASS绘图软件能自动计算、随时查询,将查询的面积、土地属性、村民名字、地块编号都标注在平面地形图上,就绘成了一张区域面积测绘图了(如图2),在将上述数据制成表格形式,就是本次测量的结果数据(如图3)。

为了及时修正和查漏,最好将每天测量的土地边界点数据及时地导入电脑中绘制出当天测量地形图。

3 本次测量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在地形开阔地区,信号稳定,测量坐标值为真实、固定值。

当形起伏较大,小山小林,手簿界面待解类型显示为“浮动”时,可点击平滑采集10次,系统自动取其平均值记入记录点库。

遇到几面山崖围绕下,移动信号被遮挡而连结不上,有时连接上信号也较弱,测量位置显示伪距,这时就是假值,不能进行测量。这时,有几种处理方法:(1)移动信号弱时,将GPS主机高举或移动GPS主机便于接收移动信号。(2)先到移动信号强的地区连接信号,再移动GPS主机到目标点。(3)待天气晴朗移动信号稍强时再对未测点进行补测。(4)可根据附近测点进行目测估值,再在绘地形图时参考邻近边界点数据进行修正即可。

4 结语

利用CORS网、GPS-RTK测量仪和autoCAD-南方CASS绘图软件在山区林区测量面积快捷、准确。其三维测量的精度根据需要可达毫米级,该技术可应用于水文基准点高程的引测工作中[4]。

参考文献

[1] 杨华润.全站仪坐标测量原理[J].理工科研.2009.

[2] 陈洁,浅谈RTK技术原理及其在地勘放样测量中的应用[J].中州煤炭.200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