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西文化的不同范文

中西文化的不同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00:1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中西文化的不同,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关键词 称谓语 亲属称谓 社会称谓 认知称谓 文化折射

称谓是交际主体在语言交往中处理主体间关系、进行人际定位的一种语言活动。称谓语是指说话人在语言交际中用于称呼受话人而使用的人称指示语。称谓语是称呼者对被称呼者的身份、地位、角色和相互亲疏关系的认定,起着保持和加强各种人际关系的作用。称谓语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由于各民族之间的价值观念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汉语言中的称谓系统有着很大的差异,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

对于称谓,人们一般都把它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叫法。它是以本人为轴心的确定亲属与本人关系的标志。社交称谓是指除去亲属称谓以外的,反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称谓习俗。对于称谓的研究人们也一直停留在对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的关注之上。但事实是,除了这两种称谓以外,还有一种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人们却没有察觉到它与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不同的另一种称谓,那就是认知称谓。认知称谓在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在社会语言学领域里其研究价值甚至高于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因为这类称谓词体现了人类复杂的认知过程――隐喻、转喻的思维过程,反映出人类的品性、能力、道德等方面。

下面呢,我们就将从亲属称谓、社会称谓以及认知称谓这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来探索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一、汉语称谓

(一)汉文化中的亲属称谓

在现代汉语中,亲属称谓大都能把其身份表明一览无余,如辈份(父辈:伯、舅;同辈:哥、妹、堂弟),父系或母系(姑、姨),直系或旁系(孙、侄孙),年龄的大小(叔、伯、哥、弟)及血亲或姻亲(哥、嫂子、姐、姐夫)。 汉语亲属称谓系统繁复多样,且直系与旁系、血亲与姻亲、长辈与晚辈、年长与年幼、男性与女性、近亲与远亲等都严加规范,一一区分,其语义功能细密、描述精确。

汉语亲属称谓语之所以如此详繁是缘于汉文化的礼教传统。而礼教的核心就是“正名定分”。名位不同则职分各异。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内外有别,长幼序”。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农业型社会,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在长期的自给自足的经济社会背景下,人们大多同宗同族而居,宗族内的亲属关系严格按等级区分,汉语的亲属称谓便隐含着宗族内部的不平等关系。比如汉语有堂亲和表亲之分,“堂,本意为正房,高大的房子”,“同堂”即为内亲,“表,外面,与‘里’相反”,“表亲”也即为外亲。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中,姨妈、舅舅和姑妈的孩子都是异姓,虽然同是为亲人,但其实还是内外有别的。

(二)汉文化中的社会称谓

社交称谓语指对亲属之外所有其他人的称呼用语。它是人们在社会交际中使用的称谓,反映了交际各方的社会关系、社会角色以及尊敬程度等。讲礼貌,尚谦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交称谓又分为非亲属称谓和语境称谓。非亲属称谓是以社会生活中在“人”这个本位上,除去表示亲属关系的称谓而外的那些表示人际关系的称呼。

1.非亲属称谓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非亲属称谓,主要指的是身份类的称谓。汉语中的身份类称谓种类多,范围广,尤其表现出对头衔性称谓的偏爱;身份类称谓可分为 2 种 :

姓+职业,如:张医生、李老师、赵律师等

姓/姓名+职衔,如:孙教授、张将军、张生司令等

中国人表现出对头衔性称谓的偏好,主要是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头衔是对身份的一种象征,所以人们喜欢带有头衔的称谓。

2.语境称谓

语境称谓是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而顺势产生的一种社会称谓。对于语境称谓,我们也可以进行一个简单大致的分类。

用”你/您好”称呼初次见面的人。

泛化亲属称谓来称名他人,这种称谓既可以用来称呼初次见面,如:老奶奶、老爷爷、大哥哥、小妹妹等,也可以用来称呼熟悉的人,比如:李阿姨、赵叔叔、张奶奶等等。用这种泛化了的亲属称谓来称呼其他人,可以拉近与他人的距离,淡化疏离感,显得更亲切。

(三)汉文化中的认知称谓

认知是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当中,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进行一个内化的认识。认知称谓就是人们将所认识的世界反射到称谓当中来的对人的一种称呼、叫法。比如:能手、新手、老手、害群之马等。认知称谓经过隐喻和转喻的方式来达到目的。对于认知称谓类的划分有社会活动、家庭婚姻、性格外貌等十一个。隐喻中多用到动物和事物还有就是人体部位、颜色、历史上及文学作品中和想象中的人物形象、方位以及数字来称呼人,如害群之马、药罐子等。

二、西方称谓语

(一)西方文化中的亲属称谓

西方的礼仪文化要比中国的晚很多年,而且与中国不同,西方强调法制,没有繁琐的礼教传统和名分观念。西方人更崇尚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自由和自我的尊严,并且崇尚独立的生活,对于家庭的程度小,所以亲属称谓则相对贫乏,而且指称宽泛、语义模糊,除区分辈分外,亲疏、内外、长幼都可以忽略。比如英语中的cousin一词表述了汉语里的“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八个词。

(二)西方文化中的社会称谓

1.西方文化中的职衔称谓

(1)西方文化中的头衔性称谓

在西方,头衔性称谓对象一般只局限于皇族、政府上层、宗教界、军界或法律界人士,一般是头衔+姓氏,如President Lincoln(林肯总统),The Prime Minister of Churchill(丘吉尔首相),但也可以单称头衔,因为英语中头衔较少,如professor(教授),general(将军),judge(法官),以及各级军衔和神职,如captain(上校),Father(教父)等。汉语里的头衔性的称谓很多,但是能够单独称呼他人的头衔很少,只有像会计师、技师等少数几个。

(2)西方文化中的职业称谓

在说英语的国家当中,直接用职业称呼别人是很常见的,尤其是在不知道他人姓名的情况下,比如waiter/waitress(男女服务员)、driver(出租车司机)、doctor(医生)等。虽然汉语中也有,但是却很少,只有如老师、大夫、服务员等为数不多的几个。

2.西方文化中的姓名称谓

因为西方追求的是独立自由,所以在交际时人们习惯彼此直呼其名,不管年龄、身份及说话者的亲疏程度。当双方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才称呼对方的姓(surname),但前面都要用上Mr.,Mrs.,Miss,或者是Ms.。朋友间以直呼其名为普遍,亲属间也多用姓相称或用昵称(Nick name)。即便是双方处于上下级关系也多直接称呼其名,这样显得更亲切自然。汉语里虽然也有直接称呼姓名的,但是姓名称谓主要用于年龄相差不大的同辈人如同事、同学、朋友甚至陌生人之间的非正式交际场合,或者上下级关系中,如庄严、马静等。亲朋之间就直呼其名,如芳华、小红等。有时候也会用到昵称,如茂茂、莉等。

(三)西方文化中的认知称谓

西方文化中的认知称谓要比汉语里的认知称谓的分类要多,英语当中有12种认知称谓,其中包括capability and personality(能力和性格)、nationality and race(民族和种族)、status and economy(地位和经济)等。英语中的认知称谓与汉语中的认知称谓虽然有用到相同的源域,但更多的是不同的源域。而且英语的认知称谓相对于汉语的来说更客观直接,这主要是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的,西方更乐于直接有力的表达,中国人则喜欢含蓄委婉的表述。比如同样是表示地位和经济的认知称谓里,在汉语里表示地位低下的人,用的是“下人”这一个词,而在英语里用的是“bottom”。因为在中国封建社会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上下有别,表身份卑微的人忘往往是处于等级制度的下端的,所以用“下人”来指称身份低微的人。“bottom”原意是底端,既然是“下人”,那么各方面都处于边缘地带,所以用“bottom”很形象。而汉语里的“下人”却需要了解中国的文化大背景,而且还得转几个弯的去理解。这两个称谓虽然都来自于空间隐喻,但所不同的是,汉语用的是空间方位的上下,而英语中则是源于空间隐喻中的容器。

三、中西方称谓的文化折射

汉语中亲属称谓很多在今天已经开始泛化,不仅仅局限于在家庭当中使用,这种泛化是为了社会交际的需要,是为了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这种称谓的泛化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社会交际中对彼此更加的尊重,人们自我尊敬和尊重他人的意识更加浓厚,也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但西方国家却没有出现亲属称谓泛化的趋向,这是因为在西方国家对于亲属称谓本来就不多,西方国家使用更多的是直呼其名,无论长幼、尊卑一律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因为西方人强调人格平等,同样也表亲近。而且他们崇尚的是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中国更多的是受传统农耕经济的影响,而西方更多的是受古时候游牧生活的影响。

称谓词语作为语言交际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许多情况下它是给对方第一个信息的传达,不同的称谓,反映了交际双方不同的身份,社会地位,亲疏关系和情感好恶等。通过对中西方称谓的了解可以更好的研究汉语称谓语,发现其中的优势与不足,更好的继承和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也能够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质量与效果,更有效的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参考文献:

[1]辛任春.英汉两种语言中认知称谓名词特点的比较[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08:36-41.

[2]牛忠光,周雷.英汉称谓语及其文化差异分析[J].平原大学学报,2006,23(3):81-84.

[3]林苑.趣谈中西方称谓的差异及文化折射[J].人文论坛.

篇2

一、伦理和道德的差别

罗国杰教授认为摘要:“汉语中,‘伦理’和‘道德’这两个概念,在一定的词源意义上也是相通的,而且和英语中的Ethics和Morale的词源涵义暗合。”(注摘要:罗国杰等.伦理学教程[M.北京摘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因此,“不论在中国还是外国,‘伦理’和‘道德’这两个概念,在一定的词源涵义上,可以视为同义异词,指的是社会道德现象。”(注摘要:罗国杰等.伦理学教程[M.北京摘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北京大学魏英敏、金可溪在对中西有关伦理和道德两词的运用分析后认为摘要:“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道德’和‘伦理’都是一个意思。因此道德现象又可叫做伦理现象,道德行为又可称为伦理行为,道德判定又可以叫做伦理判定,道德学又可称为伦理学。”(注摘要:魏英敏、金可溪.伦理学简明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笔者同意上述观点,但是,作为一种分析中西文化差异的工具,笔者宁愿将二者区分开来。

其实在上述观点中,作者在肯定“伦理”和“道德”的相通之时,也承认二者在某种程度上的差别。罗国杰教授认为摘要:“伦理”和“道德”又有所不同,道德较多的是指人们之间实际的道德关系,伦理则较多的是指有关这种关系的道理。(注摘要:罗国杰等.伦理学教程[M.北京摘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魏英敏、金可溪两位教授则认为摘要:“就西方而论,‘伦理’和‘道德’两个词,意义基本相同,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都是互相通用的,直到黑格尔才明确地把它们加以区别,前者指社会道德,后者指个人道德。”(注摘要:魏英敏、金可溪.伦理学简明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华东师范大学杨国荣教授在其《伦理和义务》一文中也提出摘要:“黑格尔曾对道德和伦理作了区分,在他看来,道德主要和‘应当’相联系,并展开于良心等形式中;伦理则涉及家庭、市民社会、国家等社会结构。”(注摘要:杨国荣.伦理和义务[J.上海摘要:学术月刊社.学术月刊,1996.6)

同样,笔者也同意这种对道德和伦理的区分,非凡是黑格尔的区分,体现了他思想的深刻明晰和独到之处,对笔者的思索和写作具有直接的启发意义。本文试想在黑格尔区分的基础上结合中西文化的特征,将伦理和道德作进一步的厘定。

在此必须指出,儒家伦理是从现实的社会、现实的人出发去表述自己的伦理思想,并以此去规范人们的行为,这种现实的本源即是家庭,由家庭人伦推而广之,形成了家和国的难解难分。历史进入20世纪90年代,尽管受到多年西方文化,非凡是西方道德文化的冲击,尽管市场经济发展在中国已轰轰烈烈,但是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谢遐龄在中国最具影响的社会学杂志《社会学探究》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认为摘要:中国社会依然是伦理社会。(注摘要:谢遐龄.中国社会是伦理社会[J.北京摘要:社会学探究杂志社.社会学探究,1996.6)

勿庸置疑,在中国社会,“伦理”是一个现实的概念,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是一个最能体现中国人道德思想和中国文化核心价值的概念。中国的道德是伦理,是伦理道德。 道德一词在我国古代的解释是摘要:“道”,即道路,引伸为原则、规范、规律、道理的意义。在老子看来,“道”是宇宙的本体。老子说摘要:“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德”,就是实行某种原则,心中有所得。“德者,得也”。按庄子的理解,“物得以生为之德”,强调天地万物的自然本性。

在古代中国,这种建立在内心规则、信念基础之上的道德理解,体现了对道德的形而上思索。但是由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道家的思索失却了主导社会的机会。在儒家,虽然其道德思索具有某种程度的形上性,但其道德从根本上来说是从家庭人伦出发的,再加上其道德实践中注重人伦之“礼”,因此,儒家的道德从本质上说是注重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

和此不同,在西方从古希腊到中世纪,再到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希腊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为标志的西方文化,要么对人进行类的抽象,以理性作为建立道德大厦的基础;要么对个体作“超越的突破”,将上帝作为个体永世追求的道德目标。因此和古代中国以儒家道德为主体的伦理性道德不同,西方的道德是建构在对人性的抽象和超越的基础之上的,它是抽象的,是形而上的。这种缺乏以家庭为背景的人伦之理的道德,形成了和中国伦理性道德的明显分野,也构成了西方道德的实质和核心,是西方社会发展至今的原始动力,也是解释现今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主流和种种社会矛盾的最本源性的、最权威的典章。

二、中西文化的不同路径

(一)中西道德价值文化的不同发源

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文化来自人们对现实的思索和回应。而对现实的不同思索,则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文化上的差异,非凡是价值文化上的差异,会形成人们不同的行为取向及其行动结构。中西价值文化的差别,最集中地体现在“伦理”和“道德”的差别。很显然,这种差别来自于不同的思索着的“现实”。

篇3

关键词:送礼;收礼;中西文化差异

我们都知道“礼尚往来”是中国这个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其实,中外都有送礼的习俗。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在送礼的时候都有一定目的。中西方对赠送礼物都很重视,而且都认为应该有来有往。但是由于在文化背景和历史熏陶的不同影响下,中外礼尚往来时的礼仪,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了解更多的送礼知识,希望能有效地促进跨文化交际。

一、中国人的送礼文化和送礼习俗

1.送礼的起源

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就崇尚礼仪,几千年来,由于受周公之礼、孔孟之道的影响,中国的送礼文化在长期的历史沉淀中,积累了一些实用可行的送礼“守则”。例如“宝刀送英雄,红粉赠佳人”,“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等等……

在中国,送礼大概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的祭祀活动,我们可以从“礼”字的最初内涵去探究送礼的起源。礼,即“礼”,“”是它的初字,甲骨文的“”字,其下是“”,乃是“鼓”之象形,其上为“丰丰”,是“两串玉”的象形白描,两形会意,表示击鼓送玉,与他人或其他民族诚信结交之义。在上古先民看来,乐莫重于鼓,物莫贵于玉,把二者共同奉献,乃是最贵重的礼品;敲鼓奏乐,捧玉奉献,无疑是最高、最衷心的礼仪。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发展,送礼已俨然成为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

2.送礼的文化形态

中国的送礼不仅仅是一种社交的形式,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在中国,送礼是十分讲究的,有其约定俗成的规矩,送给谁、送什么、怎么送都很有奥妙,绝不能瞎送、胡送、滥送。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当然文化的扩展也是慢慢演变的,从最初的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核心,中国送礼文化的形成也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发展历程。事实上,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究实用主义的民族,所以礼物的实用性一般会被排到首位。

谚语中说的“鹅毛”礼物一般不会出现,倒是“食品、烟酒、钞票、金银”等最具有实用主义的礼物最有市场。尤其是在物质不太丰富的年代,食品是送礼首选。

3.中国人送礼和接受礼物的反应

在送礼和受礼时,中国人和西方人对礼品所表现出的兴趣是一样的:送礼者都希望对方能喜欢自己送的礼品,而受礼者也都因为接受了对方的礼品而高兴。然而,中国人往往表现出来的是极大的自谦,本来花很长时间才买好的礼物,他可能会说“随便买的,也不会买,请笑纳”;花很长时间做好的一桌饭菜,他可能会说“不会做,您就将就着吃吧”。

在送礼时常常故意贬低自己所送礼物的价值。即使送给对方的礼品价格昂贵,也要说一声“区区薄礼,不值一提”、“一点小意思!”或“很对不起……”这种以否定的形式来肯定自己所送礼品的价值,是西方人所不能理解的,他们不懂得这种绕圈子的说法,或者说,无法悟出否定中隐藏的肯定意义。

在接受礼物时,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反应也截然不同。在中国,人们接受礼物时往往并不喜形于色,且不当面打开礼品,认为这样做非常不礼貌,而且会给人留下“贪财”“贪婪”的印象,或让人感到对所接受的礼物过分在意。中国人的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在向对方传达一个信号:我对你是否送礼、或礼物的轻重并不感兴趣,即便你不送礼物也照样受欢迎,也不会影响我们的关系。因此,往往是在客人离开后,或回到家后悄悄打开礼品。而且在接受礼物时,中国人常常推辞一番,并且说“哎呀,还带礼物干什么”,在对方再次坚持后才收下,表明即使接受也是出于无奈,并伴以“怎么能让你破费”或“下次可不能这么客气”或“下不为例”的客套话,然后将礼品放在一旁,显出对礼品漠不关心的态度,生怕对方认为自己是冲着别人的礼品来的。

二、西方人的送礼文化和送礼习俗

1.西方人对礼物价值的反应

中国人选择礼物时对礼物的价值相当重视。一般来说,中国人通常都认为礼越贵重越好,礼过于简单和廉价不仅可能起不到增进感情的目的,反而有可能会“得罪人”。相比之下,在其他国家,比如美国,也许用中国的一句古话来形容他们的送礼习惯是再合适不过,那就是:“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在英语文化中,不管送什么,礼物通常都是“物美价廉”,是主人喜欢或需要的,或是很有特色、很有新意的,像中国人一样在生日、乔迁,结婚时直接送钞票或价值昂贵的礼物是非常少的。

西方人往往注重礼品的纪念价值。确切地讲,中国人送的是礼品,而西方人送的是纪念品。应邀去西方人家做客,可以给女主人送一束鲜花,给男主人送一瓶葡萄酒,一本自己或对方喜欢的书,或一盘CD,或一本自己写的书,都很受欢迎,还可以带上具有本国特点的小工艺品,主人会更高兴。去西方人家做客,对方不会在乎你的礼品有多实用,更多的是一种心意的表达。人们在接受礼物时,想到的首先是感谢。因此,为了表示谢意,他们会当面打开别人赠送的礼物,大呼小叫地赞叹一番,他也许未必在乎你的礼物,只是礼节告诉他应该表示谢意,至少表面上应该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以免损害对方的感情。有时在结婚庆典上,主人还将客人送来的礼物展示一番,以增加喜庆的效果。

2.送礼要避免禁忌的原则

送礼是门学问,东西方文化都认为,送礼要尊重受礼人的习俗:西方人认为单数是吉利的,有时只送个梨也不感到菲薄,这一点也不同于中国人讲究的成双成对。中国普遍有“好事成双”的说法,因而凡是大贺大喜之事,所送之礼,均好双忌单。比如说两瓶酒,两条烟。一是为了显示自己不是小气之人,二是为了讨个吉利数字。但是,在西方,人们送酒的时候都是只送一瓶。One is quite enough, two are of course welcome but unusual and not expected. 因为他们吃饭的时候要喝客人带来的酒,如果客人拿了两瓶,似乎表明客人是个酒鬼,他恐怕一瓶酒不够喝。再有,白色虽有贞洁无瑕之意,但中国人比较忌讳,在中国,白色常是大悲之色和贫穷之色。同样,黑色也被视为不吉利,是凶灾之色,哀伤之色。而红色,则是喜庆、祥和、欢庆的象征,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另外,我国人民还经常讲究给老人不能送钟表,给夫妻不能送梨,恋人不送伞(谐音“散”),由于“送钟”与“送终”,“梨”与“离”谐音,是不吉祥的。还有,不能为健康人送药品,不能为异性朋友送贴身的用品等。

此外,各国对于物品种类的忌讳也大有不同。俄罗斯人忌讳别人送钱,认为这是一种对人格的侮辱。不要送阿拉伯人酒或人形的礼物,尤其是女人图像的画或艺术品。日本人对装饰着狐獾图案的东西比较反感,他们认为狐狸是贪婪的象征,獾则代表狡诈。在法国不要送捆扎的花。荷兰人习惯吃生、冷食品,但忌送

食品。

送礼和收礼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同时也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敬意而为之的一种态度或一种行动,因此人与人之间相互馈赠礼物,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往内

容。我们并不是想说某一种送礼文化所表现出来的观念和行为就一定好于另一种文化,而是要说,任何一种送礼文化所表现出来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我们唯一需要提倡的是探究不同送礼文化形成的原因,对不同的送礼文化给予必要的理解。

个人简介:

篇4

摘 要:礼貌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在言语交际中人们应该遵循礼貌这一普遍原则,然而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礼貌衡量标准及表达方式,本文以Leech和顾曰国的“礼貌原则”为理论依据,深入剖析中西方文化中“谦虚”的不同内涵及其成因,其目的是帮助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最大限度地减少语用失误,取得得体的交际效果。 

关键词:礼貌原则;谦虚;文化差异

一、Leech和顾曰国的“礼貌原则”

礼貌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主要手段,它在言语交际中发挥重要作用。人们在言语交际中,普遍遵循礼貌的原则。H.P.Grice在1967年提出,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交谈的双方要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即“合作原则”。虽然Grice提出了合作原则并指出由于人们不遵守合作原则而产生会话歧义,但他不能够解释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违反合作原则大量使用委婉客气的间接语言的原因。Leech认为,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之所以违反合作原则是出于礼貌,为丰富和完善Grice的“合作原则”,他从语用学和人际修辞的角度提出了礼貌原则的六个准则:得体准则(tact maxim)、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表扬准则(approbation maxim)、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一致性准则(agreement maxim)及同情准则(sympathymaxim)。他认为根据这些准则合理使用语言就可以达到最佳交际效果。Leech提出的这六条准则是根据英国文化特点而提出的,主要是说英国人如何运用礼貌原则而使言语行为恰到好处。同时Leech也指出:“东方有些文化社团(如中国和日本)比西方国家更重视谦虚准则;操英语的文化社团(尤其是英国)更重视策略准则和反语准则;地中海国家更重视慷慨准则,而不太重视谦虚准则。”这些不同的礼貌准则是礼貌原则在不同民族和文化的具体表现,即礼貌语言的文化差异性表现。同样,在中国文化背景下,顾曰国、何自然等从语用角度分析了汉语中礼貌现象及礼貌行为的文化特征。

Leech认为礼貌理论具有普遍性,但也清楚地意识到礼貌受文化制约的特性。所以,我们在承认礼貌原则的普遍性的同时,也应认识到礼貌原则的特殊性,不应该追求并满足于普遍框架的趋势。礼貌是一条普遍原则,既然它属于文化因素,那么在不同的文化里,就会产生相应的准则或准则变体。在礼貌原则总的框架之下,根据我国的文化特点、社会习惯、行为准则和社交方式等,顾曰国先生在《礼貌、语用与文化》一文中提出了五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礼貌准则:贬已尊人准则、称呼准则、文雅准则、求同准则和德、言、行准则。他认为这些准则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共同对人们的言语行为起作用,同时“贬已尊人准则”又是汉文化礼貌中的核心部分。

二、中西方“谦虚”的文化内涵差异及其成因

(一)中西方“谦虚”观念之对比

《易经》中说:“谦谦君子,卑以自牧”。这句话的意思是,谦虚有道德的人,总是以谦逊的态度,自守其德,修养其身。儒家思想也告诫我们“三人行必有我师”。自古以来,在中国社会的人际交往中,人们极为重视“谦虚”,可以说“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谦虚是做人的一条基本要求,一个人如果没有内在的谦虚品质,就无法具有外在的真诚恭谨表现。所谓“谦虚”就是较低看待自己,而较高看待他人的心理和行为,是低己高人,以人为师的心理和行为。而谦逊的含义在英文化中就是“减少对自己的表扬,而不是根本不要自我表扬”,因为西方式的谦虚是把自己放在平等的位置上的。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人的“谦虚”与Leech提出的“谦虚准则”有所不同,中国人之“谦虚”主要体现在“贬己尊人”。“贬己尊人”是中国特定环境下“礼”在交际中的具体体现,意味着贬低自己,抬高别人。西方社会人们惯常遵循的“尽量贬低自己,尽量缩小对自己的表扬”的“谦虚准则”在中国社会不仅不适合,却常常构成对中国人面子的威胁之力。

(二)中西文化中谦虚的语用策略之对比

对谦虚的表达有许多语用策略。英汉文化关于“谦虚”的语用策略有很大差异。首先,很多时候,中国人对于表扬和称赞基本上采用自贬和推让的语用策略。而西方人一般趋向于接受称赞,接受式和缓和式是西方人用以回答称赞语两个主要语用策略。正如熊学亮在《认知语用学概论》一书中写道:中国和日本文化比较注重谦虚准则……比如称赞某人的外貌和成就,中国人可能会以“不”“哪里,哪里”“过奖了”“不敢当”“差远了”来回答,而西方人则可能用“谢谢”来回答。说“不”“哪里,哪里”,牺牲的是一致准则;说“谢谢”忽视的是谦虚准则。有这样一个笑话:中英两国官员偕夫人举行会晤,英方官员见到中方的夫人便主动赞美道:“您妻子真漂亮!”,中方官员回复道:“哪里,哪里。”翻译将这句谦虚用语翻译成了问句,“where? Where?”对方一头雾水,随即答道 “Every where!”从这个笑话中不难看出英汉两种语言对待赞美之词的态度差异。中国人往往通过否定对方的赞美或说些贬低自己的话以示自谦和礼貌,而英国人往往会认为他们的赞美之词被直言否定是对他们的鉴赏能力的否定,是不讲礼貌的表现。

其次,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在交际中历来擅长用谦词,敬辞来表达“自卑而尊人”的礼貌原则。使用谦语,在称呼自己及和自己有关的人或事前用“小”“愚”“便”“寒”“敝”等谦辞。敬辞则相反,是在交际中用“贵”“尊”“令”等用以称呼对方以及和对方有关的人和事。而在英文化中则没有这样的语用讲究。

另外,中国人的“卑己尊人”还表现在公开的讲话开场白的措词方面。不少中国人包括领导在讲话前,总要客气一番,说“我没有什么更多的好讲”或者“我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好讲”,或者“我的讲话会浪费大家的时间”等待,意思是自己很谦虚。然而类似的话产生的语力会使外国人大吃一惊,或莫明其妙,他们觉得既然“没有什么好讲的”“会浪费大家的时间”,那还讲什么呢?

由此可见,谦虚在中西方文化中都被看做是人的美德和待人接物的要求,被看做是礼貌的表现。但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谦虚有着不同的含义和表现形式。Leech的礼貌原则就包含了谦虚准则。而在汉文化中,谦虚自古以来就是为人处世的一条基本要求和道德水准。

(三)中西文化中谦虚的差异的形成原因

礼貌是一种可以观察到的社会现象,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礼貌的语言和礼貌的行为是表层的现象,是特定的文化价值在语言中的折射,只有深入到文化的深层中去,才能通过这种表象,挖掘其真正特征,才能成功地解释其本质特征。中西文化中民族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语言与非语言习惯不同,在实现礼貌的方法以及在礼貌的判断标准上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也体现在对谦虚的不同诠释和语用策略方面。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貌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文化中的礼貌与传统的“礼制”紧密相连。“礼”是儒家思想的主要概念之一。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义者,治之统也”。“礼”规定了社会成员之间的等级差别,要求每个成员按照自己的社会地位来说话,行事。在传统上以差序格局为主要取向的社会结构并以群体取向和他人为主要取向的中国社会,“礼”的精神就是天地人伦的上尊下卑。人们的一言一行必须符合社会和群体的期望,维护社会“和合”的关系至高无上,因此崇尚“贬己尊人”或“谦虚”的礼貌行为。

不同的道德观和传统的文化习俗决定了称赞语及应答语的言语方式的不同。汉文化礼貌的核心是“自谦尊人”。它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原则的。中庸心理是中华民族历史非常悠久,而且非常重要的文化心理之一。孔子把中庸看做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几千年来,这种道德观不但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而且在中华民族的语言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中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中国是一个重农的社会,重农社会的结果就是重农文化,这种文化是群体本位的沃土。群体本位的思想在中国深入人心,这要求人们必须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在集体劳动中需要对方的合作以及其他人的支持,这些都需要谦虚。

英语文化受到古希腊哲学思想和基督教的影响,加上西方社会是个重商主义的社会,重商主义是个体本位的温床,人们追求平等、自由、独立,因此英语文化中的价值取向表现为个体主义。西方人追求自由,注重个人的权利和独立,认为尊重个人自由的权利的言行才是礼貌的。其礼貌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协同。西方社会历来强调个体与个人价值,因此培养了个人的自信,,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及在获得成功后的喜悦,所以在面对人们的称赞时,他们敢于大方地接受,一句“thank you”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面子的维护。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礼貌原则;谦虚;文化差异

一、Leech和顾曰国的“礼貌原则”

礼貌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主要手段,它在言语交际中发挥重要作用。人们在言语交际中,普遍遵循礼貌的原则。H.P.Grice在1967年提出,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交谈的双方要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即“合作原则”。虽然Grice提出了合作原则并指出由于人们不遵守合作原则而产生会话歧义,但他不能够解释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违反合作原则大量使用委婉客气的间接语言的原因。Leech认为,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之所以违反合作原则是出于礼貌,为丰富和完善Grice的“合作原则”,他从语用学和人际修辞的角度提出了礼貌原则的六个准则:得体准则(tact maxim)、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表扬准则(approbation maxim)、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一致性准则(agreement maxim)及同情准则(sympathymaxim)。他认为根据这些准则合理使用语言就可以达到最佳交际效果。Leech提出的这六条准则是根据英国文化特点而提出的,主要是说英国人如何运用礼貌原则而使言语行为恰到好处。同时Leech也指出:“东方有些文化社团(如中国和日本)比西方国家更重视谦虚准则;操英语的文化社团(尤其是英国)更重视策略准则和反语准则;地中海国家更重视慷慨准则,而不太重视谦虚准则。”这些不同的礼貌准则是礼貌原则在不同民族和文化的具体表现,即礼貌语言的文化差异性表现。同样,在中国文化背景下,顾曰国、何自然等从语用角度分析了汉语中礼貌现象及礼貌行为的文化特征。

Leech认为礼貌理论具有普遍性,但也清楚地意识到礼貌受文化制约的特性。所以,我们在承认礼貌原则的普遍性的同时,也应认识到礼貌原则的特殊性,不应该追求并满足于普遍框架的趋势。礼貌是一条普遍原则,既然它属于文化因素,那么在不同的文化里,就会产生相应的准则或准则变体。在礼貌原则总的框架之下,根据我国的文化特点、社会习惯、行为准则和社交方式等,顾曰国先生在《礼貌、语用与文化》一文中提出了五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礼貌准则:贬已尊人准则、称呼准则、文雅准则、求同准则和德、言、行准则。他认为这些准则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共同对人们的言语行为起作用,同时“贬已尊人准则”又是汉文化礼貌中的核心部分。

二、中西方“谦虚”的文化内涵差异及其成因

(一)中西方“谦虚”观念之对比

《易经》中说:“谦谦君子,卑以自牧”。这句话的意思是,谦虚有道德的人,总是以谦逊的态度,自守其德,修养其身。儒家思想也告诫我们“三人行必有我师”。自古以来,在中国社会的人际交往中,人们极为重视“谦虚”,可以说“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谦虚是做人的一条基本要求,一个人如果没有内在的谦虚品质,就无法具有外在的真诚恭谨表现。所谓“谦虚”就是较低看待自己,而较高看待他人的心理和行为,是低己高人,以人为师的心理和行为。而谦逊的含义在英文化中就是“减少对自己的表扬,而不是根本不要自我表扬”,因为西方式的谦虚是把自己放在平等的位置上的。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人的“谦虚”与Leech提出的“谦虚准则”有所不同,中国人之“谦虚”主要体现在“贬己尊人”。“贬己尊人”是中国特定环境下“礼”在交际中的具体体现,意味着贬低自己,抬高别人。西方社会人们惯常遵循的“尽量贬低自己,尽量缩小对自己的表扬”的“谦虚准则”在中国社会不仅不适合,却常常构成对中国人面子的威胁之力。

(二)中西文化中谦虚的语用策略之对比

对谦虚的表达有许多语用策略。英汉文化关于“谦虚”的语用策略有很大差异。首先,很多时候,中国人对于表扬和称赞基本上采用自贬和推让的语用策略。而西方人一般趋向于接受称赞,接受式和缓和式是西方人用以回答称赞语两个主要语用策略。正如熊学亮在《认知语用学概论》一书中写道:中国和日本文化比较注重谦虚准则……比如称赞某人的外貌和成就,中国人可能会以“不”“哪里,哪里”“过奖了”“不敢当”“差远了”来回答,而西方人则可能用“谢谢”来回答。说“不”“哪里,哪里”,牺牲的是一致准则;说“谢谢”忽视的是谦虚准则。有这样一个笑话:中英两国官员偕夫人举行会晤,英方官员见到中方的夫人便主动赞美道:“您妻子真漂亮!”,中方官员回复道:“哪里,哪里。”翻译将这句谦虚用语翻译成了问句,“where? Where?”对方一头雾水,随即答道 “Every where!”从这个笑话中不难看出英汉两种语言对待赞美之词的态度差异。中国人往往通过否定对方的赞美或说些贬低自己的话以示自谦和礼貌,而英国人往往会认为他们的赞美之词被直言否定是对他们的鉴赏能力的否定,是不讲礼貌的表现。

其次,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在交际中历来擅长用谦词,敬辞来表达“自卑而尊人”的礼貌原则。使用谦语,在称呼自己及和自己有关的人或事前用“小”“愚”“便”“寒”“敝”等谦辞。敬辞则相反,是在交际中用“贵”“尊”“令”等用以称呼对方以及和对方有关的人和事。而在英文化中则没有这样的语用讲究。

另外,中国人的“卑己尊人”还表现在公开的讲话开场白的措词方面。不少中国人包括领导在讲话前,总要客气一番,说“我没有什么更多的好讲”或者“我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好讲”,或者“我的讲话会浪费大家的时间”等待,意思是自己很谦虚。然而类似的话产生的语力会使外国人大吃一惊,或莫明其妙,他们觉得既然“没有什么好讲的”“会浪费大家的时间”,那还讲什么呢?

由此可见,谦虚在中西方文化中都被看做是人的美德和待人接物的要求,被看做是礼貌的表现。但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谦虚有着不同的含义和表现形式。Leech的礼貌原则就包含了谦虚准则。而在汉文化中,谦虚自古以来就是为人处世的一条基本要求和道德水准。

(三)中西文化中谦虚的差异的形成原因

礼貌是一种可以观察到的社会现象,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礼貌的语言和礼貌的行为是表层的现象,是特定的文化价值在语言中的折射,只有深入到文化的深层中去,才能通过这种表象,挖掘其真正特征,才能成功地解释其本质特征。中西文化中民族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语言与非语言习惯不同,在实现礼貌的方法以及在礼貌的判断标准上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也体现在对谦虚的不同诠释和语用策略方面。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貌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文化中的礼貌与传统的“礼制”紧密相连。“礼”是儒家思想的主要概念之一。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义者,治之统也”。“礼”规定了社会成员之间的等级差别,要求每个成员按照自己的社会地位来说话,行事。在传统上以差序格局为主要取向的社会结构并以群体取向和他人为主要取向的中国社会,“礼”的精神就是天地人伦的上尊下卑。人们的一言一行必须符合社会和群体的期望,维护社会“和合”的关系至高无上,因此崇尚“贬己尊人”或“谦虚”的礼貌行为。

不同的道德观和传统的文化习俗决定了称赞语及应答语的言语方式的不同。汉文化礼貌的核心是“自谦尊人”。它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原则的。中庸心理是中华民族历史非常悠久,而且非常重要的文化心理之一。孔子把中庸看做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几千年来,这种道德观不但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而且在中华民族的语言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中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中国是一个重农的社会,重农社会的结果就是重农文化,这种文化是群体本位的沃土。群体本位的思想在中国深入人心,这要求人们必须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在集体劳动中需要对方的合作以及其他人的支持,这些都需要谦虚。

英语文化受到古希腊哲学思想和基督教的影响,加上西方社会是个重商主义的社会,重商主义是个体本位的温床,人们追求平等、自由、独立,因此英语文化中的价值取向表现为个体主义。西方人追求自由,注重个人的权利和独立,认为尊重个人自由的权利的言行才是礼貌的。其礼貌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协同。西方社会历来强调个体与个人价值,因此培养了个人的自信,,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及在获得成功后的喜悦,所以在面对人们的称赞时,他们敢于大方地接受,一句“thank you”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面子的维护。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