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道德教育方式范文

道德教育方式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00:1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道德教育方式,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道德教育方式

篇1

美国文化传统及其德育的主要特征

(一)文化传统与德育浓厚的宗教色彩宗教是西方文明永恒的底色。在美国短暂的200多年历史中,最初宗教由新英格兰清教徒移民带来,发展至今,宗教已经渗透到了美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化以及知识理性的发展,也没有阻碍宗教统治美国人民的精神世界,教堂即使在最繁华的第五大道也有其立足之地。宗教,尤其是基督教,不仅对美国社会具有广泛影响,更是美国人民的精神支柱,上帝与天堂,是他们对世俗世界的超越和终极的生活理想,这种理想赋予人们日常生活以意义,构建了美国人民的精神世界。美国的德育从一开始就抹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虽然宗教不完全等同于道德,但毫无疑问,人们在建立他的宗教信念时,也建立他的道德价值观念。同时,在个人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的美国,宗教更成为联系个人与社会的重要纽带,而使社会成员形成共同的道德价值取向,是德育的一个主要目的,这就必然导致了德育与宗教的密不可分。事实上,美国的德育活动与宗教活动确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历史上看,美国的学校就等同于教堂,学校由教会开办,教师由牧师担任,教科书的主要部分是宗教教义,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牧师。从现实来看,美国81%的私立学校是受教会扶持的,许多教师在这种学校工作也是出于宗教的情感[2]。(二)实证主义传统与德育方法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特征美国实证精神文化传统,渗透在美国学术研究与实践的每一个方面。德育在这一文化传统下表现出显著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德育模式研究中得了具体的体现。美国的德育模式都注重以科学的调查研究和系列性的实验为依据,几乎每一种德育模式都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并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实证分析之后而得出。(三)个人主义与德育尊重个性的特征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中又一鲜明的特征,是美国文化模式的基本特性和主要内容,主要来源于犹太教及基督教中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子民,都是具有平等权利的个体的教义以及美国《独立宣言》中“人人是生而平等的”和《美国宪法》中个人权力的政治理论。人人平等就是把人看成了单个有思想独立的人,而不是依附在某一关系中的部分。个人主义主要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美国人的日常行为,由于个人主义强调每个人的自然权利与平等自由,就使得美国人民非常注重个人隐私,侵犯他人隐私严重者会受到法律惩罚;个人主义也使得美国父母更加鼓励孩子要具有独立性,老人也要维护自身独立自强,不愿意接受帮助;而体现在文化的另一个重要载体语言中,则是像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Allmenarecreatedequal(人生而平等)等谚语,以及强调自我意识的一些词汇中,如self,ego等;个人主义体现在教育中则是注重培养儿童的个性以及注重儿童个性的发展。

中美德育差异的文化及思维方式因素

篇2

关键词:中美;思维方式;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8-0234-02

从传统到现代,道德在中国社会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中国发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使人们对中国道德现状深表担忧,同时中国道德教育也再一次受到广泛关注,同时也出现了研究西方、日本、新加坡特别是美国德育经验的热潮,希望通过借鉴别国德育的优良传统推进中国德育改革。诚然,学习他国经验提高自身德育水平与效果是德育改革的有效途径,但必须是深刻分析我国与别国道德教育的差异及造成差异的原因,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避免简单机械的经验移植。笔者将从文化角度解读中美两国德育传统差异的原因,以及思维方式对这种差异造成的影响,以期获得具有美国优良传统同时适合中国思维方式的德育新方法,以完善我国德育工作。

一、文化及思维方式的内涵及外延

(一)文化的概念

西语中的“文化”(culture)一词最早起源于拉丁语中的cultura,其词根是动词colere,原意是耕作土地、饲养家畜、种植庄稼、居住等,是指人类改造自然以获得适当生存环境的最初尝试。从拉丁语中发展而成的德语kultur和英语culture最早也是类似的意思。我国古汉语中“文化”词由“文”与“化”复合而成,万物纷繁交杂成为“文”。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有思想的社会实践的一切文明成果。而狭义的文化,是指排除人们的物质创造活动和成果而专指人们的精神创造及其结果,主要包括信念、知识、文学、艺术、道德、法律等等。我非常赞同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所界定的文化定义,他认为:“文化是指一个群体或社会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系统,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系统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化,主要包括人们的思维模式、生存模式和行为模式。”[1]这三种模式决定了个体如何构建自身的观念的世界及物质世界。

(二)思维方式的概念

思维方式是指一种文化特有的象征性把握世界的方式,是文化的本源和重要内容,对现实世界的象征性把握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而千差万别。

一方面思维方式是文化心理特征的集中表现。另一方面,思维方式又制约着文化,影响文化的形成,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思维方式体现于民族文化的所有领域,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和交际文化,尤其体现于哲学、语言、科技、教育、生产和日常生活实践中。

道德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以道德影响的活动,这种教育活动,必然受到一国文化有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的影响,这些影响外显为一国特有的德育特征。

二、美国文化传统及其德育的主要特征

(一)文化传统与德育浓厚的宗教色彩

宗教是西方文明永恒的底色。在美国短暂的200多年历史中,最初宗教由新英格兰清教徒移民带来,发展至今,宗教已经渗透到了美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化以及知识理性的发展,也没有阻碍宗教统治美国人民的精神世界,教堂即使在最繁华的第五大道也有其立足之地。宗教,尤其是基督教,不仅对美国社会具有广泛影响,更是美国人民的精神支柱,上帝与天堂,是他们对世俗世界的超越和终极的生活理想,这种理想赋予人们日常生活以意义,构建了美国人民的精神世界。

美国的德育从一开始就抹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虽然宗教不完全等同于道德,但毫无疑问,人们在建立他的宗教信念时,也建立他的道德价值观念。同时,在个人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的美国,宗教更成为联系个人与社会的重要纽带,而使社会成员形成共同的道德价值取向,是德育的一个主要目的,这就必然导致了德育与宗教的密不可分。事实上,美国的德育活动与宗教活动确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历史上看,美国的学校就等同于教堂,学校由教会开办,教师由牧师担任,教科书的主要部分是宗教教义,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牧师。从现实来看,美国81%的私立学校是受教会扶持的,许多教师在这种学校工作也是出于宗教的情感[2]。

(二)实证主义传统与德育方法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特征

美国实证精神文化传统,渗透在美国学术研究与实践的每一个方面。德育在这一文化传统下表现出显著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德育模式研究中得了具体的体现。美国的德育模式都注重以科学的调查研究和系列性的实验为依据,几乎每一种德育模式都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并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实证分析之后而得出。

(三)个人主义与德育尊重个性的特征

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中又一鲜明的特征,是美国文化模式的基本特性和主要内容,主要来源于犹太教及基督教中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子民,都是具有平等权利的个体的教义以及美国《独立宣言》中“人人是生而平等的”和《美国宪法》中个人权力的政治理论。人人平等就是把人看成了单个有思想独立的人,而不是依附在某一关系中的部分。个人主义主要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美国人的日常行为,由于个人主义强调每个人的自然权利与平等自由,就使得美国人民非常注重个人隐私,侵犯他人隐私严重者会受到法律惩罚;个人主义也使得美国父母更加鼓励孩子要具有独立性,老人也要维护自身独立自强,不愿意接受帮助;而体现在文化的另一个重要载体语言中,则是像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人生而平等)等谚语,以及强调自我意识的一些词汇中,如self,ego等;个人主义体现在教育中则是注重培养儿童的个性以及注重儿童个性的发展。

三、中美德育差异的文化及思维方式因素

(一)信仰传统与文化理想之别

文化理想与思维方式有直接的联系,不同的思维方式必然导致文化理想的根本性不同。对于理想生活的不同看法与追求,直接影响了特定文化下的道德教育目标的差异。就中美比较而言,美国的概念思维中对概念是感性事物的超越,具有抽象性与普遍性,概念自身构成了一个超越了感性世界的领域,这个领域被视为是与现象世界不同的本质世界和与流动世界不同的永恒世界,从而美国民族的文化理想就是追求这个超越了现实世界的永恒世界。这种超越了现世的理想追求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具有更大的权威性与服从性,相关的道德要求也不容易受到现世生活的影响,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更大的约束性。

中国不同于西方的概念思维,中国根本的思维方式是意象思维,其中的“象”与所把握的事物之间处在同一个层面上,不存在本体与现象这样的等级关系,从而其所想象与追求的文化理想也就不可能完全超越现实生活,而只能是与现实生活处于统一层面的一种可能的理想状态。就像儒家所追求的世界,并不是一个超越现实世界的存在,而是现实世界的一种理想状态。这种与现实世界处于统一层面的文化理想,相较于西方永恒世界的文化理想,更容易受到现实世界的影响,这种理想状态所要求的道德要求与规范,缺少了神圣性与永恒性,也更容易被现实世界消解,从而对现实世界中人们行为的约束力较小。

(二)德育内容、方法差异与意象思维和概念思维

中美的德育方法存在很大的差异,美国德育方法具有显著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德育的实施依赖于一套由大量科学实证分析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德育模式,关注个体此阶段的需要进行的德育内容是什么;而中国德育方法不注重抽象出一般的具体的德育科学方法,更多的依赖德育者主观的整体把握,关注的是变成什么而不是是什么。

中美思维方式的差异反映在德育方法中就是美国德育在概念思维方式的支配下,先解决了德育是什么这一前提性的问题,然后在德育实体的清晰把握上实施德育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中国德育在意象思维方式的支配下不会实证性地研究德育内容应该是什么,而首先会凭历史经验和主观判断得出一套德育内容,德育内容和方法都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流动性,缺乏科学性和具有重复性的操作方法。

(三)强调个性、强调集体与空间思维、时间思维

美国德育强调个性,注重个体的价值选择与发展,这与西方空间思维方式是密切相关的,而这种思维方式体现在文化中就是个人主义。时间和空间是万物的两个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把握事物两种不同的选择,人类的感知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注意中心,因此,在对待外界事物时,以空间为主或以时间为主只能两个选其一,而不能同时进行。西方以空间为本位的思维方式,决定了西方文化必定以主客对立、分离的方式对待一切事物。西方喜欢采用分析、剖析的方法认识世界,强调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区别。

与西方的空间思维相区别,中华文化传统则以时间为本位,这种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华文明以天人合一、主客一体的方式对待天地万物。因为在同一个时空连续体中,时间是不可分割、不可截断、不可占有、不可掠夺的。从时间的角度看人与人、人与天地万物,永远是一个浑然有机的整体。这体现在德育中则是中国注重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必须是集体主义的[3]。

四、总结与讨论

中美德育具有不同的特征,从文化视角来分析,可以找到根植于两国文化传统中的影响因素,如宗教传统的差异、实证研究的差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差异等等。美国文化基本上可以归属于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则归属于中华文化,这两种文化传统中最根本的差异是思维方式的差异,即概念思维方式和意象思维方式的差异,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最终决定了中美两国在道德教育上的种种差异。中美概念思维与意象思维的差异是本源思维方式的差异,是不会随着时间而改变的,相反,有一些实用的思维是可以改变与互通的,在中国历史上就变现为从开始的中体西用,所以我们在借鉴美国德育方法的时候,要结合中国本源性的意象思维方式有选择地借鉴,同时要在移植的过程中创新,创造出既继承了美国德育的科学方法又符合中国思维方式与文化传统的德育新方法。

参考文献:

[1]钟林.文化的含义及其特征探微[J].学习月刊,2011,(2).

篇3

一、生命叙事有助于个体道德情感的升华

心理研究表明,人的道德行为的发生受情感的引发和调节,个人道德发展是以情感为核心的。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与他在生活、学习中情感的积淀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他生命成长的旅途中,成功、迷惘、失败、挫折,随时伴随其左右,那些使他的内心世界发生过震动的事情,他在心灵深处就有将其表达出来的愿望,并且从事情发生之后,他就处在各种可能的解释、说明以及“关照”自己的内心空间中。如果他的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不仅能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而且有助于消除负向的情绪,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生命叙事恰恰可以帮助叙事个体对生命历程中所产生的诸如困惑、羞愧、压抑等内心感受,在叙事中得以化解、宣泄,从而释放内心的压力,使内心获得澄净并走向平衡、和谐。

小刚,一个高达英俊的小伙子,上个月从临县的一个特教学校转到我班。刚到班里不久我就发觉,他与同龄人有着不同的性格――孤独、冷漠和压抑。凭着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我想他的内心一定受到什么沉重的打击。我小心翼翼试探着接近他。在一个寂静的傍晚,经过耐心的启发,我们终于开始了对话。

“我知道,你们都看不起我,我是个小偷,我偷了别人的东西。”说完,他突然失声大哭,泪珠像雨水一样流出。我静静地看着他,心中阵阵发痛,长时间的压抑和委屈终于决堤而出。“孩子,别急,慢慢说,老师相信你,把以前所有的委屈都告诉我吧。”原来,小刚上学期偷了同学一只好看的卡通手表,被发现后学校通报批评。这对于一向品学兼优、性格内向的小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打击。他陷入了恐慌、羞愧和绝望之中,潜意识里所有的同学都在嘲笑和唾弃他。他终于承受不了这样的重压,转到了我校。时间悄悄地流淌着,小刚还沉浸在那段刻骨铭心的往事中,只是他的表情不再压抑和紧张,而是慢慢舒展起来。听完他的叙述,我看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地告诉他:“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犯错,只要他能够改正错误,仍然是好学生,仍然会受到大家的欢迎。”落日的余晖透过窗户照进教室,看着他久违的欢悦,我如释重负。

二、生命叙事有助于人际道德关系的融洽

生命叙事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自己的生命故事只有在判断对方可以信赖时,且自己可以被对方接受的情况下,生命叙事才有可能进行,所以说生命叙事体现了叙事主体对他人的信任。在叙事的过程中,讲者和听者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温暖和谐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双方可以感受到道德的力量、道德的启迪。不仅如此,生命叙事还使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他们能够分享彼此的生命故事,意识到彼此的信任,而且在他人的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感受到自己并不孤单,正如朱小蔓教授所说:“通过分享彼此的故事,获得彼此的了解、信任,以及一系列共同的价值与共同的理想,因此生命叙事有助于团体、集体的建设。”

多年来,我校一直保持着这样的传统,每到“助残日”“六一”儿童节,我们就会邀请职小、实小等其他学校的孩子到我校联谊。他们会拿出珍藏的礼物,一块画有卡通图案的橡皮,一张自己精心绘制的儿童画,抑或是一个新买的日记本,他会如数家珍地告诉你那些乡间的趣事,也会坦诚地说出自己心中的梦想和隐藏在心底的秘密。在他们欢乐的笑语中我们看到了彼此的信赖、真诚。听者和讲者促膝交谈,咫尺之间充满了和谐、温暖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他们分享着快乐和友谊,也分担着烦恼。麦金太尔说过:“叙述形式不是伪饰也不是装饰。哈迪写到:我们在叙述中做梦,通过叙述来记事,表达希望、绝望、相信、计划、修改、批判、设计、闲谈、学习、爱与恨。”另外,我们还会让在校学生给已考上大学或已在社会自立自强的残疾人写信,叙述自己的学习生活、理想抱负。在这种来往书信的叙述中,他们感受到别人的奋斗历程,期待着自己的成长,同时这种方式也促进了人际道德关系的融洽。

三、生命叙事有助于个体生命的自我接纳

生命故事凝结个体对人生的理解,生命叙事的过程恰是将其呈现出来。在叙事的过程中不但为他人提供了真实、鲜活的事例,而且在与他人分享时自身也获得了一种内在的力量。所以,关注个体生命的经历与经验,扩大其经验范围,是个体生命成长的重要条件,也是道德教育最重要的一项原则。生命叙事恰恰是对个体生命经验的直接关注,在叙事过程中,一个人的经验不但得到了呈现、交流,而且获得了反思、深化。因此,生命叙事不仅有助于个体生命的自我认识,而且有助于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和自我接纳。

在我所带的班级中,曾经有一个男生叫小雨,这是一个典型的自虐症者,他孤独,自卑,一个月三次用刀割伤了自己的手腕。这样一个特殊的病人,必须用特殊的办法。于是,在生活、学习上我用慈母般的温暖关爱着他,一遍又一遍试着接近他,给他叙述许多优秀少年的成长故事。慢慢的,他冰冷、固执的心开始融化。后来,他也给我讲述他的故事。在他的叙述中我了解了他不幸的家庭:爸爸经常酗酒,打他和妈妈,父亲离婚又娶了后母,家里像冰窖一样寒冷。在叙述中他渐渐变得开朗起来。见此情景,我不失时机地又为他制定了学习目标。在我们共同努力下,他今年如愿考上了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正是生命叙事让他走出封闭、阴霾和自虐,变成一个快乐、自信、能够接纳自己的大男孩。

四、生命叙事有助于个体生命意义的重建

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生命意义的发现与追求是人类自古以来就面对的永恒问题。道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去发现、追求与建构生命意义,在有限的生命里实现其长久的价值。而生命意义存在于个体生命之中,它需要在他人的参与下,通过亲身活动来生成,所以道德教育就必须回到个体生命生活中遭遇的事件中来,回到个体生命的体验和现实的活动中来。生命叙事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同时,生命叙事不是对过去发生事情的简单再现,而是借助所发生的事情,来理解生命、理解自己、他人或社会。生成性是生命叙事最具有意义的特征。

篇4

[关键词]高校教育 道德教育 比较

高校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塑造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全人格魅力的公民。实现前者可以通过学校专业传授式教育来完成,实现后者则方法各异,也不是朝夕之事。正如爱因斯坦所言“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中西方高校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有着各自的方法和经验,通过两者对比,我们可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一)中西方高校道德教育比较

通过对中西方高校德育现状差异的研究,可以发现: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呈显性化、单一性和政治化的特点,而西方高校则呈隐性化、多样性和宗教化的特点。这种差异可能源于不同的国情,但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差异值得我们深思。

1.显性化和隐性化。在我国,对高校道德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表述,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指出: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内容基于目标,在我国高校,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德育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它教学内容全面,也包括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世界观、价值观教育以及法制教育等,所有这些构成了较为完整的、明确的高校德育体系。完成这些课程的途径主要是以老师讲述为主,通过讲述让学生明白道德观意义和人格内涵。这种带显性化特征的道德教育独立于专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界限分明。

在西方国家,高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很少有统一明确的表述,一般是由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道德教育内容。各国道德教育的目标都是培养学生的爱国心和民族情怀;在道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上,美国学者黑渥勒曾在1970年提出“隐形课程”概念,所谓“隐性课程”说的是学生在学校可以无意识地接受某种影响。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西方高校很少设立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而是把道德教育的整个过程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人文教育及其他的专业课程中,倡导多渠道、全方位渗透,达到隐性教育效果,让学生在无意识中完成道德和人格的修养。

2.单一性和多样性。任何国家的道德教育都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但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上,各阶段皆有所不同。从道德教育各阶段来看,我国的德育内容、形式在各阶段变化不大,基本上都是以单向的课堂传授和灌输为主,缺乏对学生主体认识,忽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随着学生日趋成熟,主体性、独立性特征在他人身上都有所凸现,对于灌输教育易产生厌烦与抵触情绪。因此,高校德育课就显现出边缘化、弱化、形式化特点。令人担心的是,这种教育方式不能触及道德结构的核心,即道德信念,还易造成学生道德行为不稳定。

相比之下,西方国家的道德教育无论在内容、形式、还是途径上都力求多样化,综合利用学校、社会、家庭和各种软硬件设施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道德影响。很多国家都极为重视社会文化设施对年轻人的熏陶,如纪念馆、博物馆、科技馆、历史遗迹等。在手段上,国外高校普遍使用各种先进科技教育方式,如电影、电视、广播、唱片尤其是互联网等来辅助对学生道德教育,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此外,国外高校也非常重视与家庭合作,成立“家长—教师协会”或“联谊会”,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学生情况和学校教育设想。

西方国家的道德教育课的设置呈多样化,即同样课程不同阶段的讲授内容不同。例如,美国将历史课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主要途径,并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下来要求各类学校必须开设历史课程。但在不同层次的学校,历史课的侧重点不同,如:小学主要以讲故事,伟人轶事为主;中学系统历史为主,侧重学习历史事实和过程;大学则以对历史事实的理论分析为主。这样,使学生对同一门课程的学习能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既能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增长爱国热情,又不会因长期重复学习而产生厌烦与抵触情绪。

3.政治化和宗教化。从《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对高校道德教育目标的表述中可看出,我国的道德教育是和政治教育紧密相关的,意识形态教育在道德教育中是显性存在的,理论在课程中占有很大一部分,对时事政治的考核也是不可或缺的内容。毋庸置疑,高校德育教育的政治化教育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时事,对培养大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课程内容偏重理论讲授,且知识重复,难以和学生平常生活联系起来,教学效果自然不会很好。

在西方高校,尽管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教育也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西方国家长期对学生进行美化资本主义民主和妖魔化的非亲西方国家政权的思想灌输,但由于这种思想灌输是通过多种途径隐性地进行,表面上并没有呈现出政治色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便接受了。另外,他们道德教育也体现出较强的宗教色彩,如在美国,宗教势力每时每刻都在以上帝名义向大多数美国人灌输符合现代资本主义需要的宗教信条,其中包括许多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虽然在政教分离的思想影响下,法律规定大学课堂上不能进行宗教思想教育,但大多数高校都设有教堂,有神职人员对学生进行宗教方面灌输和影响。因此,高校宗教思想灌输和家庭宗教生活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也起着一定的作用,且这种教育方式也较贴近美国人的生活,易于被学生接受。  (二)对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通过对中西方德育现状差异的分析可以发现,尽管中西方之间有着不同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水平,但西方高校德育的一些理念和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特别是对我国高校德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西方国家的经验有助于我们探索解决。

1.消除教育界限,促进道德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道德教育和专业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从我国高校的情况来看,专业教育得到了很好地开展,但道德教育却出现了边缘化、形式化的现象,这种情况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僵化的德育模式所导致的。为了改变这“单足跛行”的现状,在道德教育和专业教育关系处理上应进行新的尝试。在德育课程的具体实施上,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强调道德学习必须跟一般的知识学习整合起来,极力主张学科之间界限的消除及科技融合,认为德育应该不只限于资讯的传播,更应在各种训练中容纳所有能增加个人联系不同学科的能力。这种德育思想对我们探索新的德育模式提供了参考。西方高校注重各科教学对德育的“载道作用”、“渗透作用”的做法,是值得借鉴的。

因此,我国高校德育除保持目前旗帜鲜明、高度集中的政治立场外,也应尝试将德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去,促进两者的融合,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培养出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健全人格,做到德育过程“和风细雨,润物无声”。

2.改变单一道德教育模式,建立全方位道德教育系统。大学生喜欢接受新知识、新观念,各方面教育也提高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若仍以单一的讲授灌输方式进行道德教育显然不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势必会造成了大学生道德观念多元化、冲突化的情况出现。因此,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急需改变单一地、反复地教学模式,建立多样化的德育方式,综合利用各方资源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道德教育。课堂中,可多采用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注重启发学生多做独立思考,多让学生自由阐述自己的观点,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只有经过自己思考后形成的观点才能成为其外在道德行为的可靠基石。教师在这方面应更多地起引导作用。

课堂外,应充分整合各种校内外资源,努力为学生塑造一个良好的道德氛围。在这一点上,可借鉴西方国家教育的先进经验,让大学生深入社区开展服务,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践他们的道德观点,强化他们的道德行为,做到知行合一,避免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脱离。

3.加强审美教育,内化学生道德意识。高校道德教育除了培养学生的正确道德认知外,更重要的是要让道德行为成为个人面对外部环境的自觉反应。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培养和内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在这一方面,西方国家往往利用宗教对学生进行道德规范和价值体系的灌输。

在我国,我们坚持的是无神论唯物主义思想,当然不允许宗教参与高校道德教育的过程。但一条途径可供我们尝试,那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观,让正确、积极的审美观来强化道德规范的内在强制力。正如爱因斯坦在《论道德》中谈到的“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 。

因此,高校道德教育应增加审美内容,培养学生积极的审美观。对内要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对外注重对学生的各种礼仪的教育和培训。只有内外道德教育同时进行,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道德和健全人格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民生,于漪.教师人文读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2]陈晓芸.中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中国电子教育,2006,(4).

[3]陈俊珂.美国大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J].比较教育研究, 1999,(1).

[4]冯益谦.美国大学德育的途径、方法及启示[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3,(6).

[5]陈昊.当代美国品格教育对我国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7,(8).

[6]杨清.后现代主义道德教育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7,(9).

[7]徐纯.浅谈中外高等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比较[J].理论月刊, 2007,(7).

[8]马晓璐,宁凝.论中美大学德育之比较[J].现代企业教育, 2007,(8).

篇5

社会总体道德水映了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因此,道德教育始终受到中外各国的重视。作为向用人单位“输出”人才的最后一站的高校,其道德教育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在高校与区县政府合作办学新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在服务区域经济、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过程中,面对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充分重视道德教育在实现高校服务功能中的重要作用与影响,借鉴国内外高校道德教育经验,在全方位思想的指导下,不断地探索道德教育的目标、主体、内容、形式和保障,构建起了渗透式的道德教育体系。

一、实用:渗透式道德教育的目标

目前人们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与需求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用人单位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之外,更加看重的是学生的“整体素质”与“思想意识”水平,对职业道德、职业心理、合作精神、沟通能力等方面的要求甚至有时会超出对专业水平的要求。拥有吃苦耐劳、谦虚好学、诚实守信、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实用性人才成为企业追求的目标。

笔者在对香港浸会大学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研究过程中发现,浸会大学近百年的教育中“全人教育”一直作为学校的教育目标予以追求。浸会大学的“全人教育”被诠释为“培育学生完整健全的人格与知识体系,包括专业知识、社会承担、独立思维、修养、身体健康、创意和持续学习”。“完整健全的人格与知识体系”成为浸会大学并驾齐驱的两个教育目标。道德培养与知识教育并重,把道德教育推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已成为高校教育的发展方向。我们要从满足和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出发,培养学生成为既掌握高端专业知识,又具备良好心理素质与职业道德,同时拥有科学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实用性人才,可以说,实用性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的“师德为先、学风为径、德行为尚、全人为本”成为学院道德教育基本理念,在此理念下,学院将“注重道德培养”、“强化产学研合作教育”与“突出实践能力”打造成为了学院办学特色。道德培养与教育成为全院师生的共识与共同任务,道德水平、责任意识、行为规范与专业能力一起成为学院的实用性人才评价标准,实用性的道德教育目标获得了应有的地位。

二、广泛:渗透式道德教育的主体

在传统道德教育中,人们更多把关注的视角放在学生层面,注重从学生角度发掘道德教育思路。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教育要能被受教育者顺利接受并产生预期效果,须取决于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信任程度;二是受教育者对所接受教育内容的信任程度。其中前者又可以直接影响后者,即受教育者可能因为对教育者的不信任而对他所讲的内容产生怀疑而拒绝接受。道德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一部分,是一个全校教师、学生、管理者共同参与、教育与被教育者同时进行的主体全方位实施过程,教育者一方面要作为道德教育的主体参与教育,另一方面也应作为教育对象进行道德培养,渗透式道德教育的主体具有广泛性。

在道德教育系统中,作为道德教育主体之一的教育者自身的道德状况会对道德教育产生更为重要的影响,教育者的自身品质水平是道德教育有效开展的基本前提。只有成为教育理论的践行者,教师讲授的理论才可能被认可,管理者实施的管理行为才可能被接受。比如,80后、90后大学生群体的追求物质享受、崇尚功利主义、价值观模糊、缺乏集体观念等思想,带来学生整体素质与道德水准的滑坡。面对这一现状,许多教师以抱怨的态度将责任归咎于社会、学生、学校教育。试想,在这种心态下,教师如何能完成好其教育职能呢?而对此问题,香港理工大学黄德辉给出了应有的思考方式:“不管病人的病情有多差,医生的职责就是要想方设法把病人医好;不管学生的素质有多差,教师的职责就是要想方设法把学生教好。”因此,教师与管理者首先必须要端正心态,自身首先要建立起“勇于担当、不怨天尤人、豁达乐观、积极向上”的品质,在这样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在教学与管理过程中实现向学生传递正确道德理念。如果教育者自身无法实践其道德理论,言行不一,作为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基本条件也就不再存在。为此,高校一方面要加强教师队伍与管理者道德素质教育,另一方面也应通过切实解决教职工的实际问题以使其实现更好的投入和奉献。

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分别经历了校企合作办学、院系合并、学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三种办学模式,办学地点历经大兴、朝阳、通州三区,学生从专科、二本到现在的一本与高职并存,成为校内“最复杂”学院。面对这种困难与状况,学院从调整教师心态与思维方式入手,多次邀请教育专家讲座,组织教师座谈,为教师创造进修机会,帮助教师解决困难,坚持教师党员党性教育等,在短短的几年整合中,通过学院领导与教师的共同努力,在教师队伍与管理者中间已经建立起一种积极进取、踏实勤勉、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以高度的责任感去担当的健康心态和工作作风,这样的积极心态随时随地地被传递到学生中间。越来越多的班级建立起良好的班风,更多的宿舍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气氛,同学间的相互关爱、和谐相处日益成为校园主旋律。

三、丰富:渗透式道德教育的内容

道德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成为实现道德教育的“渗透”效果的一条有效途径。在美国,学校积极鼓励支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及节假日参观国会大厦、白宫、博物馆等,鼓励学生参加促进社会发展的活动,如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民族利益等,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韧性与顽强的大学精神,对内增强师生凝聚力和归属感,对外展示学校朝气蓬勃的良好形象,从而提升大学品位。在此思路下,“课堂之外”被作为了丰富道德教育内容的重要方面。一方面,在课堂之外的专业实践活动中,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广泛接触与深入交流可以实现将优秀的人格、知识、修养、作风传递给学生;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堂外的社会实践中能亲自感知、感受、学习、接受道德概念。

在丰富道德教育的内容方面,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的科技竞赛已经成为教师课堂之外培育学生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成为师生“德行”共进的良好契机。实验学院通过科技竞赛有效解决了学生中存在的“专业认识模糊、职业规划缺乏、思想意识不明确”等问题,并且学生与教师建立起密切联系和实现了相互信赖;在师生共同参与科技竞赛的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培养与建立起创新意识、协作意识、开创精神,教师同时也会发现自身的不足并能有意识地加以改善或提高。科技竞赛实现了德育培养与知识教育、教师与学生、道德与行为的“共进”。在道德教育有效推进的同时,知识教育也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学院先后获得微软创新杯世界22名(全国第2名),中国机器人大赛比赛冠军,第五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北京市二等奖等奖项。

实验学院还非常注重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踏实勤勉、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意识与作风。学院引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考取英语、计算机、会计等证书;向困难学生提供勤工俭学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包括走进社区、法律援助、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实践证明,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给学院带来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扎实的专业基础、优良的工作作风、优秀的道德品质”一进门已经成为我院学生的标签,更因此赢得了广泛机遇。近几年来学院一直保持着90%以上的就业率,多个单位向学院寻求实习生源,在名校学生云集的“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有了实验学院会计学生的加入,以从不招收本科生著称的顶尖律师事务所,也因为学院法学本科生优异的学习成绩与良好的道德水准及职业素养打破了规矩。

四、内隐:渗透式道德教育的形式

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形式化、理论化的教学模式仍然占据主要地位。通过课堂教学,教师用说教向学生灌输德育理论和价值观念,学生被动地接受的方式带来道德教育的“教与学”的失衡,学生的主体作用没能真正发挥,道德理论也就难以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的思想意识并体现于道德实践中;同时,道德教育与专业教育、实践活动相分离,造成了“知与行”相脱节,道德教育没有被贯穿和渗透到专业教育和实践活动之中,无法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深入学生的情感。对此,内隐的教育观念为实现道德教育在“渗透式”教育中回归现实生活提供了可能,为道德理念向道德行为的转化搭建了桥梁。

相对于显性教育直接、注入式的教育方法,内隐的教育是一种间接渗透的道德教育方法。内隐的教育强调以不明确的、间接的方式,潜意识地去影响学生,通过学校文化间接地把知识、思想、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等传授给学生。内隐的教育是不明显的、看不见的,但是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效果却是可见的。相比“灌输式”的道德教育方式,内隐的教育更加重视道德的自我教育,更加强调学生主体的主动式学习。比如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在道德教育中一直坚持“道德教育是在生活世界的视野内运动,不能脱离这种视野。在生活世界中进行道德教育,可以充分吸收生活世界的直观性、本真性、体验性的养分,促进个体自我思想道德建设”的教育理念。牛津大学较深入地进行了以校园建筑、导师制、师生俱乐部、学校钟声等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建设,这一实践告诉我们,高校要通过营造道德情境、构造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道德培养找到一条有效通路。

基于此,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一直着力于进行内隐的教育与外显的教育地有效结合,努力塑造良好校园文化,期望通过发挥内隐的教育方式来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使其学会道德的自我教育,实现道德培养的“润物细无声”效果。学院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活泼的系列诚信主题活动和科技竞赛活动,将诚信、创新思想融入校园文化;通过实施考前诚信“签名承诺”活动,着力解决考试作弊这一高校“通病”;通过“文化素质教育大课堂”,每月一日的升旗制度,优异学生与落后学生的“一对一”帮扶计划等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爱国意识与互助意识,使学生在感受学院对“公平”、“诚信”的追求中,将自身融入其中。经过努力,内隐的道德教育形式为学院的发展带来了发展的良机。目前“诚实守信、严谨自律、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文化氛围已经形成。同时,良好的校园氛围与文化同时带动了周边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实现了学院“服务地方”目标,学院作为“北京工业大学素质教育中心”建设成为了北京市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

五、制度:渗透式道德教育的保障

研究新加坡高校道德教育发现,在新加坡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道德教育的有效实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法制化”为道德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新加坡把道德教育的很多内容都纳入了法制轨道。比较而言我国的道德教育更多以教育为主,法制为辅,这使得道德教育失去一个重要的支柱。“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也应成为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既能够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也能够加强学生对思想道德的认知能力。当然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能忽视了制度的可行性,应当“以学生为本”,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自觉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起到规范学生道德行为的作用。

借鉴新加坡道德教育经验,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特别加强了法制建设。为保障对违反道德规范问题的处理有“章”可循,更大程度上保障学生的利益,学院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包括:“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管理条例”、“学生评教制度”、“学风建设实施方案细则”、“实验学院考场规则”、“毕业设计管理规范”等,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学院先后修(制)订了22项管理制度并坚持严格执行,这使得从教师到学生普遍建立起“道德违规成本”的概念。卓有成效的制度建设为学院稳定教学秩序,强化道德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