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地籍地形测绘范文

地籍地形测绘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00:1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地籍地形测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地籍地形测绘

篇1

关键词:GPS 地形 地籍 测绘1. GPS测量的特点

GPS可为各类用户连续提供动态目标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及时间信息。GPS测量主要特点如下:

1.1功能多、用途广

GPS系统不仅可以用于测量、导航,还可以用于测速、测时。测速的精度可达0.1m/s,测时的速度可达几十毫微妙。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1.2定位精度高

大量的实验和工程应用表明,用载波相位观测量进行静态相对定位,在小于50km的基线上,相对定位精度可达1×10-6~2×10-6,而在100~500km的基线上可达10-6~10-7。随着观测技术与数据处理方法的改善,可望在大于1000km的距离上,相对定位精度达到或优于10-8。

在实时动态定位(RTK)和实时差分定位(RTD)方面,定位精度可达到厘米级和分米级,能满足各种工程测量的要求。其精度如表1所示。随着GPS定位技术及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其精度还将进一步提高。

表1 GPS实时定位、测速与测时精度

1.3实时定位

利用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导航,即可实时确定运动目标的三维位置和速度,可实时保障运动载体沿预定航线运行,亦可选择最佳路线。特别是对军事上动态目标的导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4观测时间短

目前,利用经典的静态相对定位模式,观测20Km以内的基线所需观测时间,对于单频接收机在1h左右,对于双频接收机仅需15~20min。采用实时动态定位模式,流动站初始化观测1~5min后,并可随时定位,每站观测仅需几秒钟。利用GPS技术建立控制网,可缩短观测时间,提高作业效益。

1.5.观测站之间无需通视

经典测量技术需要保持良好的通视条件,又要保障测量控制网的良好图形结构。而GPS测量只要求测站15°以上的空间视野开阔,与卫星保持通视即可,并不需要观测站之间相互通视,因而不再需要建造觇标。这一优点即可大大减少测量工作的经费和时间(一般造标费用约占总经费的30%~50%)。同时,也使选点工作变得非常灵活,完全可以根据工作的需要来确定点位,可通视也使电位的选择变得更灵活,可省去经典测量中的传算点、过渡点的测量工作。

不过也应指出,GPS测量虽然不要求观测站之间相互通视,但为了方便用常规方法联测的需要,在布设GPS点时,应该保证至少一个方向通视。

1.6可提供全球统一的三维地心坐标

经典大地测量将平面和高程采用不同方法分别施测。GPS测量中,在精确测定观测站平面位置的同时,可以精确测量观测站的大地高程。GPS测量的这一特点,不仅为研究大地水准面的形状和确定地面点的高程开辟了新途径,同时也为其在航空物探、航空摄影测量及精密导航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高程数据。

GPS定位是在全球统一的WGS―84坐标系统中计算的,因此全球不同点的测量成果是相互关联的。

1.7全球全天候作业

GPS卫星较多,且分布均匀,保证了全球地面被连续覆盖,使得在地球上任何地点、任何时候进行项观测工作,通常情况下,除雷雨天气不宜观测,一般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因此,GPS定位技术的发展是对经典测量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一方面,它使经典的测量理论与方法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加强了测量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从而促进了测绘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发展。

2.RTK和CORS技术在地形、地籍控制测量的应用

用常规的测图方法(如用经纬仪、全站仪等)通常是先布设控制网点,这种控制网一般是在国家高等级控制网点的基础上加密次级控制网点。最后依据加密的控制点和图根控制点,测定地物点和地形点在图上的位置并按照规范的要求和符号绘制成地形、地籍平面图。这种方法不仅费工费时,而且要求控制点间要通视,内业平差任务较大。采用常规的GPS静态测量方法,在外业测设过程中不能实时知道定位精度,而且测量时间较长。如果测设完成后,回到内业处理后发现精度不合要求,还必须返测,而采用RTK和CORS来进行控制测量,只需进行定位时要求基准站接收机实时地把观测数据(如伪距或相位观测值)及已知数据(如基准站点坐标)实时传输给流动站GPS接收机,流动站快速求解整周模糊度,在观测到五颗卫星后,可以实时地求解出厘米级的流动站动态位置。这比常规控制测量相比仅需一人操作,还能够实时知道定位精度,如果点位精度要求满足了,用户就可以停止观测了,而且知道观测质量如何,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作业效率,测一个控制点在几分钟甚至于几秒钟内就可完成。

3. RTK和CORS技术在地形、地籍测图应用

常规地形、地籍测图一般是首先根据控制点和加密图根控制点,然后在控制点上用经纬仪结合小平板测图法或用平板仪测图法测绘地形图。近几年发展到用全站仪和电子手簿采用地物编码的方法,利用测图软件测绘地形图。但都要求测站点与被测的周围地物地貌等碎部点之间通视,而且至少要求2-3人操作。采用RTK和CORS技术进行测图时,只需一人和一台流动站,在要测的碎部点上呆上几秒钟,在点位精度合乎要求的情况下,就可以把一个区域内的地形和地物点位测定后回到室内,由专业绘图软件进行内业处理就可以输出所要求的地形、地籍图。 用RTK、CORS技术测定点位不要求控制点和碎部点之间通视,仅需一人操作,便可完成测量工作,大大提高了测量的工作效率。

4. RTK和CORS技术在地籍定界和界址放样应用

常规的地籍定界和放样一般首先在控制点上架设经纬仪,根据计算好的方向角加钢卷尺量距进行定界和放样,近几年发展到用架设全站仪进行定界和放样。但都要求控制点和界址点之间通视,而且至少要求2-3人操作。而采用RTK和CORS技术可以实时的测定界桩位置,确定土地使用界限范围,而且可以用GPS的电子手簿观测到的界桩坐标来计算用地面积。利用RTK和CORS技术进行勘测定界放样是坐标的直接放样(只需要在内业设计好的界址点坐标输入GPS电子手簿内,在外业用GPS流动站的提示直接可以找到设计点的实际坐标),来进行界桩放样,不受控制点和放样点是否通视的限制,在界桩放样时可以面积量算,实际上由GPS软件中的面积计算功能直接计算并进行检核。避免了常规的解析法放样没有面积检核可能出现的错误,减少了地籍定界和界址放样的工作时间,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5、结语

篇2

关键词:地形测绘;地籍测绘;房产测绘;特点

1 城市地形测绘的概念、用途、特征

1.1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城市地形测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国家相关的各个专业部门进行,从勘察、规划设计和施工阶段都要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有序开展。它比例尺分为:1:500、1:1000、1:5000几种形式。

1.2 城市地形测绘的主要用作用表现为城市地形测绘工作的基本成果,其为比例尺较大的地形图。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在实地依据形图来进行测定,并在地形图上标注出地面的建筑物和植物、地貌地形等,还需要进行精确的计算标注坡度、距离、面积、体积和容积等方面的内容。此外还要详细的规划出城市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等建筑区域,利用地形图做底图,编制各种专题地图,根据不同的比例尺进行缩小和放大等进行调节。

1.3 城市地形测绘的特征

根据局部地区的工程建设需要设置的大比例尺地形测图能够较为真实的反映出一个地区的地貌特征,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它具有测区范围小、精度高、比例尺大等方面的特点。在工程建设中灵活地应用大比例尺地形图,可以更准确的反映出地形特征,其保留期限没有限制,相关部门利用其自身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来进行城市地形测绘的时候,要注意坚持合理的经济原则进行技术性的工作。

2 城市地籍测绘的概念、用途、特征等

2.1 所谓地藉指的就是记载区域位置、质量、界址、面积等内容的图册。作为地藉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地藉测量主要包含进行绘制地籍图、地籍要素的全面调查、测量面积尺寸等内容,在测量后还要交予有关部门进行存档。

2.2 利用国家对于土地的权属管理的相关规定对土地行使行政职能,是进行城市地籍测绘的主要方式。通过其能够准确的对区域内土地的利用情况、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土地规划情形进行反映,根据地面上的实际状态对地表的建筑物、地形等进行测绘。与此同时,地藉图也为国家征收土地税、有偿转让土地等提供了参考,可以有效的实行国家的相关土地管理规章制度减少地产民事纠纷,加强国家的土地资源管理。

2.3 城市地籍测绘的特征

测量和制定地籍要素、必要的地形要素的平面位置是其测绘的主要内容。比较而言,比例尺的设定也和土地的价值和质量有关,经济不发达区域的测图比例尺较小,经济发达区域的测图比例尺较大。其具有较强的法律效益能够保证土地管理和权属主进行良好的交流工作。因为土地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明显的法律效应,所以要求地籍图具备准确性、客观性、实效性。

3 城市房产测绘的概念、用途、特征等

3.1 房地产测绘集中了房屋用地的有关信息,这些信息为缴税纳税、房产开发利用、产权产籍方面的管理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根据测绘的房产图可以对城市的建筑物、交通状况以及界址、水域等进行检测,更有利于城市的建设。

3.2 城市房产测绘的主要作用表现在城市房地产管理和城市房屋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上。在管理方面,它可以提供房地产产权和管理土地的基本情况、安排房屋建筑物的位置、用途、高度和规模等。通过房产测绘可以加强对于城市房产的管理,有利于旧城区建筑物的改造以及新城区的规划建设,进而更有利于合理地调配使用房屋和土地资源。

3.3 城市房产测绘的特点

房产测绘的主要特征和其优势以及管理内容紧密相连,总的来说主要有:房产测绘平面图测绘出的位置比较准确;房产图能够较为准确的表现地表房屋以及建筑物相关要素的总体特征;权属界线和用地界线的清晰度很高;其所包含的内容较多,涉及界址点、测量控制点、房产的综合管理等;根据区域内建筑为的建设密度不同,通常使用较大的比例尺l:500或1:1000。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新时期,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以及乡镇的房屋建设以及土地使用出现了多元化的态势。房屋可以进行买卖和转换、继承以及拆除等。因此,这就要求相关的测绘人员在进行房产图测绘的时候一定要准确、及时,并配以文字和数据进行说明。

4 基本的工作情况

4.1 城市地形测绘的基本工作流程

通常情况下可以将城市地形测绘按地形图按照下列方式表示出来:测区基本控制测量――图根控制测量碎部测量――制作地形图――完善修测和补测――计算和总结,合理利用结果。

4.2 城市地籍测绘的基本工作流程

解析法、部分解析法、图解法是地籍测绘的三种方法。按照地籍测绘的基本步骤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测区根控测量――地籍图根控测量――碎部测量――绘制地籍图的清绘――修测、补测――总结地籍测量成果。

4.3 城市房产测绘的基本工作步骤

房产图成为:实测成图和编绘成图。可以利用航空摄影、平板仪、集中野外数据进行测量等方法进行实测成图。需要注意的的是要保证整体和局部、高级和低级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5 城市地形测绘、地籍测绘和房产测绘城市三者的共同点

经过对城市地形测绘、地籍测绘和房产测绘概念、优势、特征的总结。城市基本地形测绘、城市地籍测绘和城市房产测绘工作三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的,有着一定的时效性,可以互相渗透使用,地物点位测定和标设的等级相一致,其测量方法和内容基本相同,所运用的比例尺也没有区别。通常来说,一般设定城市基本地形图、分幅地籍图、分幅房产平面图等图纸的比例尺为1:500、1:1000、l:2000,不过较大的比例尺不能互通使用。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基本地形测绘、城市地籍测绘和城市房产测绘之间是相互关联的统一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能够割裂开来。将三者的性能和优势进行整合,互相补充兼融,并将其进行分门别类的保存和整理,利用测量到的数据资料来提高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昌华,等.城市多种地图一体化综合测绘模式分析与研究[J].测绘科学,2008.

篇3

关键词:地形测绘,地籍测绘,铁路用地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 A

1目标与内容

根据最新的《铁路用地地籍测绘办法》要求,为反映铁路用地地界外相邻的关系,广西铁路用地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及地籍测绘项目的目标,原则上需测出铁路用地范围线以外20m内的地貌地物,为正确反映安保线与铁路用地的关系,还应测出安保线以外10m内的地貌地物[1]。

广西铁路用地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及地籍测绘项目主要任务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铁路用地地形、地籍基本控制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

(2)铁路用地1:1000全野外数字地形图测绘;

(3)扩能改造工程铁路用地1:1000数字地籍图编绘;

(4)扩能改造工程铁路用地宗地图制作;

(5)宗地面积量算;

(6)质量检查及成果提交。

2数学基础及依据

2.1数学基础

广西铁路用地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及地籍测绘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投影面高程hm=0.0米,1.5°分带,Y坐标值加100公里。为与广西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部分)成果衔接,应将本测区的控制点成果和地籍图成果转换一套数据至相应的3°分带[2]。

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基本等高距为1m,计曲线的高程值的个位数应为0或5。

2.2 技术依据

广西铁路用地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及地籍测绘主要技术依据如下[3]:

(1) 《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

(2)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3) 《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 10054―97);

(4)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09―2010);

(5)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以下简称《地形图式》 ;

(6) 《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T 17160―2008);

(7) 《地籍图图式》(CH 5003-94),以下简称《地籍图式》 ;

(8) 《铁路用地图绘制管理办法》(铁运[2010]78号);

(9) 《地籍调查规程》(TD/T 1001―2012),以下简称《地籍规程》 ;

(10) 《地籍测绘规范》(CH 5002-94),以下简称《地籍规范》。

3 技术流程图

广西铁路用地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及地籍测绘的技术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广西铁路用地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及地籍测绘技术流程图

4 项目实施

4.1 地形测绘

(1) 控制网测量

在测区周边的C级GPS控制点的基础上,布设D级静态GPS控制网,作为测区的首级控制。以D级GPS控制网为基础,采用GPS RTK测量的方式进行加密,布设一级GPS 点(5秒点)和二级GPS 点(8秒点)。控制网的布设要求如下:

① 应沿铁路线按点对布设,点对与点对间宜布设成大地四边形,以此组成带状网。点对间的距离为4~10km,弯曲多的路段点对间距宜为5km。组成点对的两点应互相通视,并尽可能垂直于铁路线,点对间距应大于500m,特殊情况不宜短于300m,但应能控制住站区的两则。

② 测量铁路线段起讫点附近和各分带处附近必须布设GPS点对;县级(含县级)站区两端、中间必须布设GPS点对,点对间距宜为4km,而且能控制住站区的两则。

③ 应与国家C级GPS点进行联测,一个网联测点的总点数不得少于三个。当联测点数为三个及其以上时,宜在网中均匀分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沿黔桂铁路线的国家C级GPS点均应进行联测。

④ 当网与网之间或同一网中实行分区观测时,相邻两网之间或分区间至少应有三个(含)以上公共点。

(2) 高程测量

广西目前已建立了高精度、高分辨率的省级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利用GPS技术和省级似大地水准面模型成果可以直接获得正常高,经理论推导和大量的生产实践应用表明:基于广西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成果,采用D级静态GPS高程测量和网络RTK高程测量可分别代替四、五等水准测量。

(3) 图根测量

图根控制测量采用图根导线或者RTK 的方法进行。在测区开阔地带,可以采用RTK方法进行图根控制测量,在建筑和植被密集区,可以采用导线方法进行图根控制测量。

图根控制点应选在利于保存、便于使用的地方。水泥、沥青路面打入长度5cm的水泥钉,并用红油漆以该点为中心绘直径约5cm的圆圈示之,以便长期保存。在菜地、旱地等非水泥的地方则使用木桩点,在木桩中心打入长度为3cm的铁钉作为中心标志,木桩的规格为4cm×4cm×20cm。所有的控制点应在其附近写上点号,以便查找。控制点密度在平坦开阔地区每平方公里不少于16个点(不包括支点),地形复杂、隐蔽及场站建筑区,视测图需要适当加密,最终以满足测图需要为原则。图根点从1开始按流水号1、2、3……进行编号,编号前面统一冠以大写英文字母G。图根点的编号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分配,同一测区内不得重号。

4.2 地籍测绘

(1) 地籍要素

地籍图上应表示的地籍要素有:

(1)宗地界址点、界址线及界址点编号;

(2)各级行政界线及权属单位名称;

(3)宗地编号、地类号,地类号及地类界线绘图时可以隐藏。

(2) 地物要素

地籍图上需要表示的地物要素有:

(1)铁路线及车站的建筑物(包括其附属设施)以及作为界址线依托的地物(如路、巷子、围墙、栅栏、篱笆、铁丝网、水渠、沟、陡坎等);

(2)河流、池塘、湖泊及面积性植被;

(3)地理名称及企、事业单位名称,文字多时可以缩写(简写);

(4)房屋结构、层数及编号;

(5)地类及地类界线。

地籍图上需要表示的地形要素

(1)等高线及高程点注记;

(2)其它地貌要素。

4.3 图式符号

因地域因素的影响,图式符号的表示也因地而异。广西铁路用地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及地籍测绘图式符号应遵循以下原则:

(1)铁路线符号《办法》用单线表示,现改用双线依比例表示;

(2)部分(主要)附属设施的中心位置要加注里程数据,如车站中心、铁路桥梁、涵洞、隧道、明洞等,而且注记形式也不尽一致;

(3)地物要注记其专用名称,如车站、工区、机务段、铁路桥梁、隧道、明洞、涵洞等均有专用名称;

(4)铁路桥梁分为两个类型,特大桥、大、中桥为一类型,除了注明桥名称外,还要注记类型(特大桥、大、中桥)、孔跨、式样、材料、双线或三线桥等内容。小桥只注类型孔跨;

(5)铁路附属物名称与《地形图式》同类物名称相同,但使用的图式符号有异。如站台、仓库、雨棚、天桥、地道、车挡、信号机、转盘、涵洞、隧道、明洞、路堑、路堤、平交道口、立体交叉、桥梁等均有差异,使用时,按《办法》执行。但对里程暂不标注。

5 结束语

总之,基于铁路用地与其相邻周边土地管理权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土地管理部门,其权属问题一直处于一个敏感话题。只有完整、规范与全面的数字化地形及地籍测绘,才能准确的划分铁路用地权属界线,进而导入RGIS软件中进行空间分析,图表结合的方式更直接的反映出铁路用地的权益状况,便于土地管理部门更好地管理与使用。

参考文献

[1] 国家土地管理局.城镇地籍调查规程[S].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篇4

关键词:测绘技术 地籍测量 GPS技术 数字测绘 全站仪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国家的产生是形成地籍的最根本原因。现代意义上地籍测绘工作的开展对于城市建设而言有极为关键的促进作用。要求通过对相关测绘技术的应用,保障地籍测绘所获取基础数据信息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本文试对其作详细分析与说明。

一、GPS测绘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分析

GPS即全球定位系统,是建立在卫星基础之上的定位导航服务系统。从其组成结构的角度上来说,GPS系统由卫星、地面监控以及信号接收这三个方面所构成,代表着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门以及用户部门的有效连接。从实践应用的角度上来说,主要讲GPS技术应用于对整个地籍测绘区域的控制,确保地籍测绘的精确性与完善性。与此同时,RTK作为GPS下属发展最为显著的应用技术类型之一,能够确保对整个地籍测绘控制区域覆盖的完善性。与此同时,GPS―RTK技术能够将地籍测绘过程中所需要的各关键要素坐标信息真实且有效的反应出来,同时可使这部分坐标信息达到厘米以上的精度级别。从这一角度上来说,现代意义上的GPS―RTK测绘及时能够摆脱对测绘数据进行后续处理的工作难度以及外业返工的问题。具体而言,GPS―RTK技术的应用模式可分为以下两类。

1、GPS―RTK接收机装置配合测图软件的工作模式:此种工作模式在应用于地籍测绘实践中的具体操作流程为,GPS―RTK接收机装置安放于文地籍测绘区域实地,针对各项关键地籍要素数据信息进行测量与收集,利用GPS技术支持下的数据处理软件,针对所收集要素信息进行预处理操作,并将其转化为可传输格式,备份于数据文件当中。与此同时,由GPS―RTK接收机绘制由上述数据文件信息所组成的草图,为测图软件后期的成图编辑工作提供基本参照,在此基础之上完成整个地籍测绘工作。从大量的实践应用经验上来说,GPS―RTK接收机作为一种地籍测绘工作中应用最为普遍的数据采集设备,能够保障数据采集的实时性、快速性、长效性以及高精度性,一方面能够尽量缩短地籍测绘实践中的控制布点,另一方面可使得地籍测绘的工作精度得到显著提升。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此种工作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对于部分卫星信号死角区域,数据采集工作的实现需要配合对传统全站仪设备的应用来达成。

2、GPS―RTK接收机装置配合全站仪装置、配合掌上电脑设备、配合测图软件的工作模式:此种工作模式的应用有效避免了传统意义上集中化数字测量模式的应用局限性,能够有效发挥GPS―RTK接收机装置、全站仪、掌上电脑以及测图软件在地籍测绘中各自的应用优势,一方面对于地籍测绘的工作环境及地形条件没有任何限制,另一方面对于地籍测绘图纸的比例尺大小也没有任何显著,按照此种方式可实现地籍测绘下地籍信息的内外业一体化发展。

二、野外数字测绘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分析

野外数字测绘技术在地籍测绘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整个地籍数据库以及地籍管理系统应用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野外数字测绘技术的应用质量。与此同时,在野外数字测绘技术的应用作用之下,所获取的高标准地籍测绘成果能够同时提供给不同的工作部门(包括国土部门、房产建设部门、城市建设部门、电力部门以及水利部门等在内)使用,从而避免在地籍测绘方面资金的重复性投入问题。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野外数字测绘技术应用较多的是全站电子速测仪设备,结合所配备相关软件的差异性,可分以下几类。

1、全站仪设备配合电子记录薄装置、配合测图软件。此种地籍测绘工作模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于:应用全站仪设备,在地籍测绘所规划野外实地进行各种地籍要素数据的测量工作(主要包括对目标点及控制点数据信息的获取)。与此同时,全站仪设备需要在数据采集软件的作用之下,将这部分地籍要素数据信息传递至电子记录簿设备中进行预处理操作。按照此种方式为测图软件的成图编制操作提供草图及数据支持。同传统意义上的测量手段相比,此种野外数字测绘技术在智能化及数字化方面有所明显提升,能够实现对地籍测绘实践作业下距离指标以及角度指标的自动测定与计算,在实践应用方面有着良好的可行性。然而,受到硬件设备支持性能方面的局限性因素影响,此种野外数字测绘技术模式在可视性方面优势不够突出,功效水平较低。

2、全站仪设备配合便携式计算机设备、配合测图软件。可以说,此种野外数字测绘技术模式是一种能够将数据采集环节与数据处理环节融为一体的地籍测绘工作方式。全站仪被布置于地籍测绘野外实际环境当中,针对各项地籍基本要素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在此基础之上,这部分数据信息能够以通信电缆为载体,输送至便携式计算机装置终端。在此过程当中,数据处理软件能够将原始性的地籍要素数据及符号予以有效显示,并按照相应的格式,存储于地籍测绘基础数据可当中。同上文中所提到的配合电子记录薄的工作模式相比,此种工作模式的最突出优势在于其成图的现场性,能够确保地籍测绘作业的快速性、高效性与直观性,然而在环境适应性方面不如前述方法。

3、全站仪设备配合掌上电脑设备、配合测图软件。此种技术模式在应用于地籍测绘实践中的基本步骤与(二)中所述方法一致。最为显著的区别在于对全站仪所采集数据信息的传递方面。此种技术模式应用蓝牙实现对地籍要素信息的传输,将信息传输系统定位于地籍数据的前端信息采集部分,同时配合对掌上电脑设备的应用,确保外业测量下的电子化与智能化需求均能够得到有效满足。与此同时,从实践应用的角度上来说,此种技术模式兼顾了上述两类技术模式的优势,并且在硬软件技术持续发展的过程当中,此类技术模式的前景极为广阔。

三、结束语

传统测绘技术与数字化测绘技术比较,发现数字化测绘技术对工程测量科技进步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减少工作时间,通过动态监测,减少了人力消耗,提高效率,与传统的测绘技术相比有较大的提高。现在的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是:测量数据的采集和自动处理化、实时化、数字化、测量数据科学管理化、标准化、规格化,测量数据传递与应用的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现代测试技术的多样性使用,使其在工程测量中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伟彪,张俊,林伟等.GPS/PDA/TS的地籍测绘新方法的设计与实现探析[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2,(10).

[2]薛天云.基于GIS的地籍测量外业采集数据与属性数据一体化集成方法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17):9-10.

[3]付江缺,段春燕,吴春等.土地复垦地籍调绘及数据处理中的MATLAB方法[J].测绘工程,2008,17(6):53-55,58.

篇5

关键词:电子计算机;GPS法; RS法;野外数字测图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电子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接收信息、存储信息并按照存储在其内部的程序自动、高速、精确地进行大量计算和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促进了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一、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在20世纪40年代,由于当时进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急需高速准确的计算工具,来解决弹道计算问题,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的莫克利、艾克等人于1946年2月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并为美国军方使用。

自从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问世以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美国Intel公司于1971年把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一起,成功地用一块芯片实现了中央处理器的功能,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微处理器芯片Intel4004,并以它为核心组成微型计算机,从此揭开了微机发展的序幕。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于1981年成功地开发出IBM PC计算机,创造了一个全新的PC机行业。

二、计算机技术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

现代地形图测绘也就是数字测绘,它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综合利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实现地形图测绘信息的自动化采集和处理,并将测量信息物化在各种设备中,由这些设备与地形图测量工作人员构成的一个人机信息处理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升级,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测绘在测绘领域已经实现,其技术日臻完善。

1、野外数字测图

目前大比例尺野外数字测图主要使用全站仪采集数据。野外数字测图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外业数据采集,首先根据控制点加密图根控制点,然后使用全站仪在图根导线点上设站、定向、检查,施测碎部点坐标和高程点,利用全站仪内部存储器记录观测数据、野外绘制草图、记录观测点号和相应地物。第二阶段是内业绘图处理,将全站仪记录数据传输至计算机,将数据格式转换为开思软件数据格式,利用开思软件展绘野外采集数据点号,对应草绘制数字化地形图。

数字测图的特点:(1)数字地形图最好地反映了外业测量的高精度,也最好地体现了仪器发展更新、精度提高的高科技进步的价值。(2)数字测图自动化的程度高,出错的概率小,能自动提取坐标、距离、方位和面积等,绘制的地形图精确、规范、美观。(3)白纸图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要整幅图进行重测,而使用了电子数据就可以将变化的部分找出来,只对这些变化的部分进行修改。(4)数字化测图的成果是分层存放,不受图面负载量的限制,从而便于成果的加工利用。(5)数字化测图作为GIS的信息源,能及时地提供各类基础数据,更新GIS的数据库。

2、GPS法

2.1 GPS简介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以人造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它是利用天空中均匀分布的24颗GPS卫星轨道参数及其载波相位信号,通过地面接收设备接收其发射信息,实时地测定地面接收载体的三维位置。

2.2 GPS的应用

GPS具有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等显著特点。GPS测量常用的的测量方法有静态测量、快速静态测量、动态测量。GPS静态定位在测量中主要用于测定各种用途的控制点。其中,较为常见的方面是利用GPS建立各种类型和等级的控制网。GPS测量采用的是WGS-84坐标系统。用实时GPS动态测量,不要求点间通视,仅需一人操作,在测区的每个碎部点停留2 -3 秒钟,即可获得每点的坐标。

3、RS法

3.1 RS简介

遥感(RS)是指从远距离、高空以至于外层空间的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外、微波等探测识别地面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状态。RS技术的全天候、多时相以及不同的空间观测尺度,是动态监测地球资源与环境的有力武器。

3.2 RS的应用

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地面三维信息,常规的方法是立体摄影测量。现代遥感技术是通过多光谱摄影获取丰富信息。遥感影像中已经包含了大量原始的地物信息,与矢量地图相比,能够更直观、全面地反映空间信息。卫星遥感照片以摄影范围大、迅速反映动态变化、资料收集方便、影像信息多和成图迅速、成本低等优点。目前,各种中小比例尺地形图都可以利用遥感影像来获取,为应用于工程测量领域的城市基本地形图、地籍图以及各种大、中、小比例地形图的快速更新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方法和手段。

4、 GIS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用于空间和地理有关的数据的采集、存储、提取、检索、分析、显示、制图,实现综合管理和分析应用的技术系统。GIS是空间数据的管理系统,是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综合体。

4.2 GIS的应用

GIS技术不仅可以集地理数据采集、存储、管理为一体,还能够进行空间提示、预测预报和辅助决策,这些功能的应用,使GIS技术本身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和图形显示输出能力,数据库存储信息可以根据地形图测绘的要求对存储数据进行处理,这样能够提高地形图的成图效率。目前,GIS不仅发展成为一门较为成熟的技术学科,而且已经成为一门新兴的产业,在测绘、石油物探、土地管理、区域开发与国防建设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CASS软件简介

CASS地形地籍成图软件是基于AutoCAD平台技术的GIS前端数据处理系统。广泛应用于地形成图、地籍成图、工程测量应用、空间数据艰库等领域,全面面向GIS,彻底打通数字化成图系统与GIS接口,使用骨架线实时编辑、简码用户化、GIS无缝接口等先进技术。自CASS软件推出以来,已经成长为用户量最大、升级最快、服务最好的主流成图系统。

三、总结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经过广大测绘人员的艰苦劳动,生产了大量的数字地图。在传统测绘技术的基础上,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在地形图测绘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计算机技术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降低了野外测量的工作难度和劳动强度,并提高了测量工作的精度。大力推广计算机技术在地形图测绘中的普及应用,有利于加快科技进步,提高人类利用、改造、美化环境的水平,对促进人类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工程测量地形测量方式 创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TB22文献标识码: A

一、常规测量方法有缺陷分析

1、规范对附合导线长、闭合导线长及结点导线间长度等有严格规定,一般对于高等级公路均要求达到一级导线要求。这样,导线附合或闭合长度最长不得超过10公里,结点导线结点间距不能超过附合导线长度的0.7倍。这种要求一般在实际作业中难以达到,往往出现超规范作业。 规范对已连接的有导线长度长度,导线之间的导线长度和节点有规定,一般高等级公路都需要实现一一级导线的要求。在这种方式中,导线连接或关闭的长度不应超过10公里,结点导线结点间距不能超过附合导线长度的0.7倍。这个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做到,经常出现超标准操作。

2、收集的起点线测量控制之间的保证相同的测量系统非常困难,经常测试,军测、城市控制混合在一起,这个系统的之间的兼容性问题就存在了,如果出发点是不兼容的,势必影响测量质量。

3、国家大地点的严重破坏,影响测量工作。由于国家基础控制点,完成多为五十年或六十年的,在30年后,一些点由于经济建设的需要被破坏,有些点是人们缺乏知识的破坏。当然,在这些地区的测量工作,通常在50公里以上的都找不到电线连接点。这样路线控制测量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4、地面能见度的困难往往影响常规测量的实现。总路线的要求放在300米的距离范围内的线路控制点。由于能见度的原因,这种情况是难以满足的,即使在大型,密集的灌木林和绿帘面积,不能在常规控制测量的实现。

二、现代工程测绘技术

1、 地图数字化技术。建立各种GIS 系统,可以对原有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对于已有纸制地图,若其现势性、精度和比例尺能满足要求,可以利用数字化仪将其输入计算机,经编辑、修补后生成相应的数字地图。目前的手扶跟踪数字化和扫描矢量化两大类仪器,针对大比例尺地形图,可以扫描大多数矢量化软件并能自动提取多边形信息,从而高效、便捷、保真的对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

2、数字化成图手段。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工程图的测绘是传统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常规的成图方法野外工作量比较大,作业较为艰苦且作业程序复杂,同时还有繁琐的内业数据处理与绘图工作,成图周期长,产品单一,难以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但数字化成图技术精度高、劳动强度小、更新方便、便于保存管理及应用、易于等特点适应了我们现在工程测绘技术的需要。数字化成图手段与我们传统的白纸测图相比,不仅仅是在技术方法上的改进,更是在技术本质上的飞跃,它有几个明显的特点:首先,彻底了内外作业的界限,从最初的控制到最后成图,都可以一体化进行,大大减少了室外作业的强度,从而是成图的周期大大缩减,其次,测量人员无需分级布网逐级控制,在一个测量区域内可以一次性布网,而且其控制网可以任意混合,布控点也比传统测图大大减少,可以跟碎部测量同时进行,再者 ,碎部点的记录格式也可以被数字测图软件识别,进而有效的将其统一起来,对于碎部点的确定也避免了仅仅依靠坐标的方法,如距离交会法、对称点法等多种方法根据实际测区的情况相结合起来。最后,在碎部测量时不会因为图幅边界的限制而产生麻烦,外业不受图幅的限制,在进行内业成图时可以自动与界边进行处理。目前,数字化成图技术有内外业一体化和电子平板两种模式都具有较高的成图效率。

3、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GPS具有海、陆、空全方位实施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GPS 接收机的改进,广域差分技术、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的发展,使得GPS 技术在导航、运载工具实时监控、城市规划、工程测量等领域有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GPS具有非常高的精度,而且其性能相当好,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导航定位系统,它的选点方便,可以减少大量的建造高标的费用,而且告诉的数据处理速度以及精确的精度都符合现代测量的高标准。它的全面建成和发展势必会给测绘行业带来一场全新的技术变革。于此同时,RTK (Real TimeKinematics,实时动态) 技术在GPS 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能够实时提供流动站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在一定范围内达到厘米级精度的测量。GPS-RTK技术可以高精度、快速地测定图根控制点、界址点、地形点、地物点的坐标,利用测图软件可以在野外一次生成电子地图。因此,RTK 被广泛应用于图根控制测量,地籍、房地产测绘、数字化测图及施工放样等各种现代工程测绘工作中。

4、数据库技术与GIS 技术。随着测量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的逐步自动化、数字化,测量工作可以利用数据库技术或GIS 技术建立数据库或信息系统。我国国民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和社会进步,也有力地推动了GIS 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同时,GIS 作为信息科学和信息产业的一部分,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都给予重视和支持。GIS技术的优势不仅在于它的集地理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三维可视化显示与成果输出于一体的数据流程,还在于它的空间提示、预测预报和辅助决策功能。

5、大型与精密工程测量技术的改进。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大型工程建设、超高层建筑物与构筑物建设、大坝变形监测以及自动化生产线和超高精度的设备安装等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我们现代工程中。这对工程测量工作者来说是实践的极好机会,充分的改进各项技术并应用与实践中。

三、GPS定位技术应用

1、GPS定位技术用于实际测试,先介绍下GPS定位技术

GPS是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其基本原理是卫星不断发送星座参数和时间信息,用户接收到这些信息后,依靠测距术原理,计算出接收机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信息,从而起到定位和导航的作用。目前,GPS系统提供的定位精度优于10m,为了得到更高的定位精度,通常采用差分GPS技术:1 个GPS接收器放置在基站观察,根据已知的基站精密坐标,计算出基准站实时卫星距离校正,联系发送数据的基站。同时在GPS用户接收机的观测,也得到了一个参考站改正,纠正定位结果的正确性,从而提高定位精度。

差分GPS可以分为2类:差伪距和载波相位差分,后者的定位精度高(厘米级),通常用于工程研究的高精度测量。GPS卫星发射载波信号,就是频率为1575.42MHz的L1载波和频率为1227.60HMz的L2载波两种,这2载波调制有测距码,伪随机噪声码,导航信息。根据GPS接收机的载波频率的接受可以分为单和双频率,单频接收机接收L1载波信号,双频接收机可以接收的L1,L2载波信号。利用双频对电离层延迟的不一样程度,双频接收机可以接收的L1,L2载波信号可以消除电离层对电磁波信号延迟的影响,而且通过在2个频率上观测可以加速整周模糊度的解算。

2、 GPS定位技术的优点

仪器采用4套高精度大地型ASHTECH GPS接收器以轨迹单一频率的静态定位模式同步观测,该机具有12个通道,L1载波相位测量,为4MB的内存按15秒间隔平均跟踪6颗卫星可存贮95小时的数据,,其高程标称精度为10mm+1ppm・D其水平标称精度:5mm+1ppm・D。其中D为所测距离。由于边长都不足5公里,故观测时段长应超过30分钟。

工程测量中地形测量用GPS的优点:

1)测站之间无需通视。测量学有个难题就是测站间相互通视。GPS的特点,使得选择的测量点更加灵活方便。但测站上空必须开阔无遮蔽物,这样使GPS卫星信号不受干扰。

2)定位精度高。一般双频GPS接收机基线解精度为5毫米到1米,而红外仪标称精度为5毫米到 5米,GPS测量精度与红外仪理论上相当,在长距离的探测上,GPS测量优越性愈加突出。

3)观测时间短。观测时间比较短是因为采用GPS布设控制网时每个测站上的观测时间一般在30~40分钟左右,利用快速静态定位方法,使观测时间更短。例如使用Timble4800G接收机的RTK法可在5s以内求得测点坐标。

4)提供三维坐标。GPS测量在精确测定观测站平面位置的同时,可以精确测定观测站的三维坐标。

5)操作简便。GPS测量的自动化程度高。目前GPS接收机已经小型化和智能化,观测人员只需将天线对中、整平,量取天线高打开电源即可进行自动观测,利用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就算出测点三维坐标。一些其他的观测工作如卫星的捕获,跟踪观测等均由仪器自动完成。

6)全天候作业GPS观测可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不间断的地进行,不会受到天气状况的影响。

四、 地形测量中的测绘技术未来发展走向

1、加强技术改进

3G技术对于地形测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更大范围的普及3G技术,改善该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探索新型的测量手段和测量方法,使其更适合各地的地形情况,同时,要尽可能的增强测量仪器的精确度;自主研发新技术,将GPS技术、GIS技术和RS技术与3G技术完美的结合,取长补短,实现技术的综合运用,使测绘技术向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扩大测绘软件数据库

地形测绘软件需要有强大的数据库支持,保证数据库所涵盖的信息能够更全面更准确,所以说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扩大测绘软件的数据库信息,实现其补充和更新,保证测绘软件能够更高效灵活的发挥功能。齐全的数据库信息,能够和采集的地形数据信息相结合,实现数据共享和数据传输的多样化,二者形成对比,能够为地形测量提供更准确的数据信息。

3、实现各学科的综合

地形测量中,涉及到各个学科,如地理、计算机应用技术、测量技术等,要想使测绘技术能够更有效的应用在地形测量中,就必须实现各学科的综合,这样在应用起来才能够更加的得心应手,无论是数据处理还是图形处理,都能够更加准确可靠。

4、实现各技术的融合

每项技术都有其优势,但是不可避免的存在不足之处,实现各项技术的融合,能够取长补短。如将GPS、GIS、RS、DPS和ES五个系统相互结合,形成一个新系统,将ES即专家系统发挥主导作用,控制地形测量的流程,其他系统各尽其职,发挥优势作用,动态监测、数据处理、地形成图等各个环节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都能够提升。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的结合是今后测绘技术发展的趋势,也是实现地形测量技术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必然选择。

结束语:随着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地形测绘技术已经逐渐被新型的测绘技术所取代,3S技术的应用为地形的测量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摄影测量技术和数字化测绘技术也在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新技术的应用是地形测量工作精确、便捷的开展。希望本文论述的一些在地形测量中应用的新技术能够对于地形测量工作起到帮助作用,更多的新技术也能够应用到地形测量中来,使地形测量工作更好地完成,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地形资料。

参考文献:

[1] 刘洋 现代测绘自动化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经营着管理,2012年06期

篇7

关键词:GPS技术;定位测量;地形测绘;应用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和综合实力得到显著的提高,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形测绘和地籍测量工作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要想得到精确的地形地理信息,就必须要保障地形测绘工作的顺利发展,以便得到更加精确的数据,这给地形测绘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GPS技术的开发应用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凭借其工作时间长、造价低、准确率高的特点得到了大部分研究人员和专家的认可,一时间成为了地形测绘工作中最主要的测量方式。

1、GPS概述

GPS技术最早是由美国研发成功的一种全球定位系统,并且发展成为全球范围内使用量最大的一种方法手段。简单来说,GPS的卫星星座一共由二十四颗星座构成,其中的二十一颗属于常用的工作卫星,其余三颗用于准备时使用。在使用时,GPS系统主要由外空、地面掌控雷达和用户安装三大部分构成,并且分别代表着GPS系统机构、检测系统以及信号传收器。之所以GPS系统能够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可,是因为其具备着精密度高、效果好的优势,能够为授权用户提供更加高效、精确、及时的空间、地理信息,大量应用于农业发展、地形测绘、军事战略部署、交通指挥等方面。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GPS技术也得到了普遍的运用,在地形测量以及地籍测绘等方面发挥着不可逾越的作用。同样,在水域环境的工程测量、海洋的开发、矿产资源的勘探等方面也不同程度的应用到了GPS技术,由此可见GPS技术的重要地位。

2、GPS技术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原理

GPS技术之所以能够在地形测量中得到大量的运用,完全是以其测量度非常精确的缘故,能够实现对空间地理位置的长时间、全面的实际测量,在经过信息处理机构的全面分析,进而对所测量的范围进行精确的网络定位。其次,GPS定位技术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进行全天候的工作,即便是遇到山地、水域环境等特殊的地段,也能够进行实时、全面的测绘,极大的减少了容乃公测绘的危险与繁琐工作量,实现远距离的勘测。归结其工作的原理,我们可以认为其是卫星定位网络、GPS传送系统和地面连接设备构成,在进行实际的勘测过程中,GPS运用定位系统对所需要测绘的地域进行经纬度的三位测绘定位,在得到准确的位置信息和数据以后,通过卫星系统对其地表形态以及间距差进行分析,然后将这一系列数据传送给接收器,最后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计算,得出所测区域的形态、海拔、距离差等信息。相对来说,这种通过GPS技术进行地形测绘的方式,不仅仅具备了较高的精度,实施起来也比较方便。

3、在地形测绘中GPS技术的重要性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规划以及建设用地不断加剧,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逐步对地籍地形的测量给予高度重视。由此,GPS技术在地形的测量以及城市规划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说道GPS技术在测量测绘工作中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①GPS技术不仅仅是一种勘测手段,还能够对世界范围内的版块活动动态进行掌控,以便能够及时的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测和报警;②传统的地形测绘方式需要使用大量的测量人员进行实地的勘测,而GPS技术能够更加方便获取相关地形信息和数据,不仅仅减少工作量,工作效率也得到了大幅的提升;③在地形勘测中应用GPS技术,能够减少野外复杂环境的实地勘测,使测量工作变得更加容易的同时有效地避免危险环境的勘测,提高勘测效率和精度。

4、GPS技术在地形测绘研究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4.1GPS控制网的建立

在进行新地形的测量时,技术人员必须对所要测量的区域进行控制网的建立。在建立的过程中,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测量误差,可以根据工作项目对相关的技术测量人员进行级别划分,然后技术人员再通过分级别的方式运用GPS技术,最后综合建立测量范围的控制网。其次,在选取设置方式时还可以采取分段的方式进行跟踪测量和技术调整,将得到的大量相关数据进行分段式的检验核对,使具体操作更加简便。

4.2野外实地地质测绘

GPS技术在野外的实际地形勘测中同样具备着很大的优势,能够进行快速有效的进行测绘选址,能够大幅减少技术人员深入户外的勘测工作量,其次在那些地势比较复杂的地段环境以及水域环境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GPS技术虽然具备一定程度的自动选址功能,但是出于选址结果更加精确方面的考虑,在进行智能选址时需要技术人员进行大量的分析考证以后方可确定,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完成。

4.3数据处理

在通过GPS定位系统采集到大量的相关数据以后,还需要GPS技术对数据信息进行有效地处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GPS网平差和求解基线向量坐标差两方面进行计算。如果不能求解坐标差来分析详细的数据信息,有效地处理好数据的产生差值,就无法实现周密准确的数据信息报告,最终导致测绘信息的误差较大。简单来说,这一系列的数据都必须通过GPS技术来获得,然后再应用GPS技术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最后通过多种方式的分析、计算才能得出较为精确的地形地理信息。应用技术进行上述工作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障了分析计算的准确性。

4.4RTK定位技术

RTK技术又称为实时动态定位技术,这是在GPS测量技术的基础之上研发出的一种新型测量方式,被广泛的应用于公路工程。我们知道,在进行静态定位或者准动态定位等方式的定位时,往往会受到数据处理滞后的限制,导致不能实现实时解算定位结果,也就无法进行观测数据的实际校验,导致观测数据准确度难以保障,必要时还需进行重复的数据观测,造成较大的工作量。要想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要有效地延长观测时间,保障观测数据的有效性、可靠性,提高工作效率。而RTK系统正是由基准站和流动站组成,能够建立实时的无线数据通讯,利用无线电传输设备来接受来自基准站上的实时观测数据,再由流动站进行实时计算,显示三维坐标和测量精度,这样就能得到实时的结算定位结果。应用RTK动态定位技术,能够在大范围的工程项目中进行前端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彻底摆脱由于粗差所造成的返工现象,不仅仅提高了GPS技术的作业效率,还能够将数据可靠性定位到厘米级。

5、结语

现如今,GPS技术正是由于其准确度高、效率高、成本低、实时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而在地形测绘工作中得到大量的运用。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城市化的发展,无论是城市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方面都对地形测绘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在GPS技术的基础之上不断地进行创新,研发出更加先进的技术和方式,有效地促进地质测量的精确度和效率,实现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的地质测量手段,确保国家地形测绘工作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蒋恒.浅谈GPS技术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地球 》.2013年9期

篇8

关键词:GPS;RTK;地质测绘;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P283 文献标识码: A

在地质测绘工作中,所涉及到的东西很多很多,就比例尺较大的地形测图作业、有效高度差较小、坡度较低以及卫星接收信号较为良好的测定区域而言,能够直接应用GPS相关设备及其技术进行数据的采集与测量作业。GPS技术主要是指在实时动态系统中结合数据传输技术对测量工作进行的一次重大的技术创新,对于我国而言,在进行控制测量作业时一般均是结合测量区域内的作业面积,建立在标准等级控制点基础之上的首级控制。

一、GPS 技术概述

在我国GPS这个名词已经不是很陌生了,大多数人们都知道它就是全球定位系统的英文缩写,它的首先应用是源自军事。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GPS 技术也逐渐应用到更多的领域,例如工业企业、民用企业等等,适用范围在不断增加。在GPS 技术中主要包括三个环节,第一全球定位卫星网,第二就是卫星信号的地面接收站,最后就是用户接收装置,这些组成了全球地理定位系统。其中定位卫星较为突出的是美国的全球定位卫星网络,这是发展比较完善的一个卫星网络,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可与之媲美,但是发展还有待提高。地面定位装置是依靠卫星信号对所在区域的进行多角度共同定位的,因而保证了定位的精度,通常卫星定位采用三点定位的方式。

二、GPS 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原理

在地质测绘中应用GPS是因为全球定位系统的高精度,能够准确的判定地理位置。这样就有利于人们按照当前的地形、位置、坐标等进行实际的测绘,可以使测绘的结果更加的精准无误,运用GPS对想要绘制的地区进行网格定位,这样一来就可以完整的呈现图形的全貌了。在接下来我们会对GPS的优势进行分析,其中有一项就是全天候定位,这样就对一些难以通过人工绘制的地形加以描绘,例如高山、河流、湖泊等,最常用到的就是GPS的远距离动态测绘。GPS 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原理主要是通过对测绘位置的经纬度进行三点定位操作利用三个组成部分及时的进行接收,确定测绘地区的位置所属,再由卫星系统测定出地形状态,地形间的高度差,并将其转化成数据的方式发送至地面接收机,地面接收机就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工,由卫星数据推算出测绘地区的地形、高度差、海拔等情况,这种地形测绘的方法操作简单,应用方便。

三、GPS 应用于地形测绘中的技术优势分析

第一,定位精度高GPS RTK 的定位精度也能够达到厘米和分米级, 可以满足绝大多数工程测量的需求,其测量精度如表 1 所示。第二,观测时间短,通过 GPS 技术建立控制网还能进一步缩短观测时间,从而有效地提高观测作业效果。第三,测站之间无需通视,由于 GPS 不受通视和图形结构条件限制,使选点工作变得更加灵活,基本能够按照实际工作的需要确定合适的点位, 从而省去了传统测量方法中的过渡点等测量工作。第四,GPS 能够提供全球统一的三维地心坐标,由于 GPS 定位都是基于全球统一的 WGS-84 坐标系统这一前提下计算出来的,为此,全球不同点的测量结果均是相互关联的。第五,全球全天候作业GPS 在进行地形测量时主要是借助外太空的卫星来获取相应的数据信息, 这样便可以确保 24h 不间断地进行监测, 一般除了雷雨天气不易采用 GPS进行观测之外,在其余天气里 GPS 都可以进行测量,而常规测量技术却经常会受到室外天气状况的影响。

表 1 GPS实时定位、测时与测速精度

四、GPS 技术在地形测绘中的具体运用

4.1 GPS 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

土地测量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地形测量。 借助GPS 的动态技术对地形进行控制测量测站之间无需通视 ,有效地克服了常规测量方法选取点位的局限性, 也省去了诸多复杂繁琐的环节,仅仅需要使用的 GPS 系统的动态仪器与地形控制测量要求的精确度相匹配且控制点位的选取符合 GPS动态测量的要求即可,这样布设的 GPS 动态控制网便能够满足地形规程的具体要求。 随着 GPS 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动态技术获得了长足进步,无论是测量精度、速度和经济效益方面都要远远由于传统的常规测量方法。

现阶段,GPS 的静态测量、快速静态测量和 RTK 测量都日渐成熟和完善,传统的测量方法也逐渐被 GPS 所取代,其现已成为地形控制测量中不可获取的主要方法之一。 通常情况下, 对于边长在 10-15km 的 GPS 基线向量,若是实测过程中卫星较多且外部观测条件良好,可以优先考虑采用 GPS 的快速静态测量模式;而对于边长小于 5km 的一级和二级地形控制网的极限,则应优先考虑考虑 RTK 测量。

4.2 GPS RTK 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1)在地籍测量中应用 RTK 技术能够准测定出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线及地籍图,测量精度能够达到厘米级的要求。 将RTK 获得的数据信息经过相应的软件处理后直接输入到 GPS系统,便可以及时准确地获得地籍图。 若是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影响 GPS 卫星信号接收的遮蔽地带,则应当配以经纬仪、全站仪等测量工具,并采取解析法或是图解法进行细部测量,这样能够确保数据的精确性。

(2)在建设用地定界测量中,RTK 能够实时测定出界桩的准确位置,进而确定出土地使用界限范围,通过软件计算可得出实际用地面积。 通过 RTK 技术进行勘测定界的放样工作实际上就是坐标的直接放样,面积计算主要采用的是 PS 软件中自带的计算功能。 这样一来有效地克服了常规解析法放样的复杂性,使建设用地定界的工作程序获得了进一步简化。

(3)在土地利用的动态检测中 ,也可以应用 RTK 技术来完成。 传统的检测方式主要采用的是简易补测或是平板仪补测法,这些方法不但速度慢而且效率也相对较低。 而 RTK 技术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能够进行实时动态测量, 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检测的速度和精确度,同时还省时省力,有效地确保了土地利用情况调查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4.3 在地形测绘中应用 GPS 定位的具体步骤

(1)确定基准站。在 GPS 定位测量中,基准站的选址工作是比较重要的环节之一,实际选址中应注意以下问题:①应尽可能避开有无线电干扰的区域;②信号发射天线应具备足够的高度;③为防止数据信息丢失,基准站附近应当没有 GPS 信号反射物或是大面积水区域。

(2)外业施测。当确定好基准站位置并架设好仪器后,外业人员便可以开始进行测量作业,通常可两人一组,其中一人站在基准站上,另一人则携带仪器到达界址上立杆并记录相应数据,然后绘制出草图,为内业整图提供完整的参考资料。

(3)内业处理。 通过外业测量获得数据格式一般都是 RAT文件,在内业处理时应将该格式转换为用户需要的格式,可以用“测点成果输出”这一功能来完成数据格式转换,经过转换之后,文件的格式便与 CASS5.0 软件格式一致,然后结合外业草图便可以快速绘制出完整的数字化地形图。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GPS-RTK可适用于各种测绘行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测量技术,它的出现给测绘工作带来了无限的光明,相信随着数据传输能力的增强、数据的稳健性、抗干扰性水平和软件水平的提高,RTK技术将在地质测量和其他领域得到更广阔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艾尼瓦尔·吉力力.论当今地形测绘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0(9).

[2]郭 秋,刘贺春.GPS RTK 技术在地形图测绘应用中的精确性和可靠性研究[A].2007 年“信息化测绘论坛” 中国测绘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11).

[3]李 洁,高 晋.GPS RTK 技术在地形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9).

篇9

无人机的出现,解决了影响小面积低空摄影测量的关键问题,它能够运用最新的技术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全面、最真实、最准确的数据信息,这将为建设与生产提供全面的参考。而且无人机成本低、机动灵活,这使它能够更加自如地拍摄不同的内容,这能够降低建设成本。那么我们在建设中对无人机的利用主要有四个方面:野外像控点的布设和测量、取得测区影像数据、内业空三加密、数字测图四个重要步骤。其中内业空三加密是关键,它输出的内容主要是加密后影像、记录影像大地的坐标和3个角元素文件、DEM数据、各种坐标文件等,也就是,无论是什么影像,只要经过空三加密,就能够直接进行数字测图。而且通过现实的数据和案例分析可知,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地物点平面位置间距的中误差满足TD/T1001-2012《地籍调查规程》的相应规范。

2、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对地形的测量

2.1航空摄像测量控制的测量像片

一般情况下,可以利用航空拍摄测量技术测量一些地区的地形情况。像片控制测量是其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利用像片控制技术可以将拍摄到的一些影像资料与GPS导航系统信息相互结合使用,利用结合数据的优势换算航空拍摄资料与地面测量数据的关系,通过计算可以得到某地区地形的真实可用特征,再一些复杂的特殊场合,可以将获取到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记录。在进行航空摄像测量时应注意合理运用像片控制点,这些控制点可以用于形成特殊的分布和设置情况,得到分布和设置情况以后,通过GPS导航系统进行测量,可以实现对需要测量的像控点控制区域的地形进行更为精准、全面的测量。定位操作是进行像控点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特别是测量某些外业控制点的时候。对于常见的情况,像控点之外的控制点一般设置在道路拐角或者斑马线等比较明显的位置,因为这些点对定位的作用很大,所以需要设置在明显的位置,且对应的背景参照物应该与点的特征差别很大,这样在进行测量的时候就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定要绘制各个控制点支架你的标记,通过各个控制点之间的关系构建绘制整体特征点的位置关系,对后续的测量工作提供了较为便利的帮助。

2.2航空摄像测量中的空中三角测量

空中三角测量是常见的测量距离的方法,在航空摄像测量过程中,使用航空数码摄像器材进行空中三角测量可以精确的测量出地形的具置。通过实现编写好相应的程序,在实际运行中系统能够自动完成设置并计算出相应地形的位置,而不需要人工对其具体的航空数码摄像器进行内定向设置。编写空中三角测量程序的时候,首先,通过人工选择连接点来保存一定的数据,然后通过编写程序实现空中三角的测量,从而使相对定向顺利的完成。然后,分别对测量模型和测量航带进行连接的工作,再利用空中三角测量进行计算,将计算得到的连接点和像控点作为调试信息,按照一定的地形航空摄像测量比例尺绘制出相应的准确地形图。

2.3航空摄像测量时,立体采编的测量

通过上述的空中三角测量得到的测量地形图后,接下来通过测绘时的业内立体信息对地形情况进行统一的采编。无人机拍摄测量地形过程中,需要通过确保采集到的物体线节点数据和各个线状地形结构的数据精度,只有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才能提升业内立体采集信息的准确度。一般情况下,大部分绘制都采用计算机自动绘制,但是在水涯线和等高线由于比较重要一般使用手绘的方法进行采集。地形采集测绘完成之后再进行更为细致的房屋结构信息测量,在房屋结构信息测量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房屋房檐边缘部分进行处理,该结果只是精度较低的中间结果,需要通过外业测量对房檐计算的中间结果进行校正,得到更为精确的结果。测量不到的区域需要做好标记方便以后进行测量,通过标定好的测量不到的区域位置能够一定程度上保证地形测量的完整性。

2.4外业补测的操作

上节中介绍的部分均是通过航空摄像进行地图测量,这种航空测量会存在一些测量不到的地形结构和相对隐蔽的位置,这些位置在航空摄像测量中以及标记好,这些测量不到的位置通常需要测量人员通过标记地图进行外业补测的相关工作。在补测过程中,测量人员还可以根据实地测量到的一些数据与测量绘图结果进行比较,这些比较是有用的,通过这些比较可以检测出航空拍摄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对比较结果出现较大偏差的区域进行改正。对隐蔽或者测量困难的区域进行补充测量,然后进行结果的对比找出测量的错误区域并改正,可以保证整个区域的测量结果的精确性。

3、无人机应用于地形测量的可行性

无人机由于操作的便捷性,而且不需要认为因素的加入,且航空摄影测量已经能够广泛用于大多数地形测量中去,所以将无人机应用到地形测量中可以发挥出较多的优势。无人机的遥感系统,应用到地形测量有以下4个优势:

3.1安全的可靠性

传统的利用航拍进行摄像测量过程中,飞机驾驶员和地质科研人员都需要在飞机上进行仪器操作,空中发生事故的情况时有发生,会造成地质科研人员不必要的伤亡。近年来随着利用遥感系统进行无人机驾驶飞行的多项研究,使用无人机已经能够很好的在空中通过遥感进行控制,并结合计算机技术和图像摄影技术的发展,利用无人机进行地形测量活动能够很好的进行。无人机不需要地质科研人员与驾驶员在飞机上工作,使得地形绘制工作更为安全可靠。

3.2机动的灵活性

无人机与普通航拍飞机相比,体型更小,升空时间更短,不需要专用的升降气跑场地就可以升空正常运行,在机动性和灵活性更好,再加上较低的运营成本以及遥感操作系统的不断发展,其操作和运营成本更低,利用率也随着技术的研发得到了较高的提升。一般情况下,可以为无人机事先制定好一定的飞行线路,无人机可以按照既定的线路自动飞行,飞行过程中由于事先制定好了路线,所以稳定性非常好,能够进行高强度的航拍作业,对提高航拍精度也有不错的促进作用。在飞行用油上,由于无人机不需要载人,所以相同的耗油量,无人机比普通航拍飞机飞行更远距离,飞行更久时间,从另一个角度降低了空中航拍的耗油量。一般情况下,一架普通航拍飞机的载油量在5千克左右,能够保证飞机在1600米海拔高度飞行16小时左右,然而无人机可以将飞行高度控制在500~1000米左右,飞行的时间将比普通航拍飞机更持久,而且在高度控制上,无人机能够实现精度为十米的控制,所以无人机可以一次设定一百多个地形测量的航点,并进行不间断的航拍与地形测量。另外,由于无人机与地面机进行了实时的网络连接,所以能够瞬时将采集到的数据发回地面处理,而普通航拍飞机需要降落后读取数据进行处理,无人机能够提高数据处理的灵活性。

3.3数据处理费用较低

无人机的控制系统较为简单,且由于不需要载人,安全系数可以稍微降低,所以在制造无人机过程中,造价与是普通航拍巡逻直升机的5倍左右。另外,无人机驾驶员只需要在地面进行遥感系统的操作,其上岗执照也很容易获得,缩短了“驾驶员”的上岗时间。无人机的机身材料一般采用高强度的轻质量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外壳保养上的也较之普通航拍巡逻直升机更为简单、便捷。另外,由于无人机的技术较新,在搭载影像处理设备上的兼容性也更好,数据处理的硬件配置也比普通巡逻直升机要求更低,使得数据处理费用更低。

3.4运用高分辨率多角度的影像进行测量

无人机内自动搭载了高精度数码成像设备,可以对倾斜、垂直和水平等各个方向进行摄影成像。另外,无人机在低空飞行过程中,也可以对建筑物进行多个角度和尺度进行拍摄,从而得到建筑物表面更为精确的高分辨率纹理图像。传统的单一角度拍摄很难解决建筑物遮挡部分的拍摄,而无人机的多角度拍摄可以很好的解决建筑物遮挡问题。在遥感和卫星技术方面也是不可比拟的。

4、结论

篇10

[关键词]新形势 数字测绘技术 地籍测绘 分析

中图分类号:[P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4-0274-01

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面对土地相对稀少如何合理的分配土地资源是人们在规划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地籍测绘数字化技术具有成图速度快、坐标精确度高等方面的优点,在城镇地籍测绘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地籍测绘数字化技术方面的内容作简要的介绍,争取为地籍测绘方面的工程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1 地籍测绘的定义和基本方面

地籍,简单的说,指的是土地和土地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用途等信息的集合,我们一般用图形、数据或文件等形式将地籍归纳整理出来。地籍测绘是获取地籍信息的一种测绘行为,一般为政府组织实施,主要是利用测绘技术整理出土地的地籍信息。在进行地籍测绘过程中,我们一般的操作步骤是:测绘控制、地籍要素测绘、地籍调查、动态更新等。在地籍要素测绘过程中,我们应对界址点等信息进行碎步测量,并利用成图软件绘制成地籍图。城镇地籍数字化测绘技术就是将数字化测绘技术应用到城镇地籍测绘的工作中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般经过的流程为:测绘技术选择―地籍信息或界址点信息选择―建立控制导线―碎步测量―地籍要素输入―绘制地籍图―建立地籍数据库等。

地籍测绘是地籍管理工作的依据,是后续施工、建设工作的基础,所以在进行地籍测绘过程中,必须严格保证测绘的精度和地籍信息的准确性。

2 数字化技术应用到地籍测绘中的几种方法

2.1 建立测绘控制导线

在进行所有的测绘活动中,必须建立高等级的控制导线,也就是利用精密更高的测绘仪器、更严格的测绘步骤,获取设置好的基本控制点坐标(当然我们可以使用已知的国家基本控制点坐标)。随着科技的发展,GPS技术和全站仪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地籍测绘工作已经告别了基本的三角测量形式。使用GPS或全站仪技术进行测绘工作,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劳动强度,还可以提高基本控制导线的准确性。在基本控制导线布设过程中有,一般有一下几种方式。

(1)使用静态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进行布设,这种可以利用GPS中自带的平差软件,方便的获取基本控制导线点位坐标。

(2)使用高精度全站仪进行基本控制点位布设。这种布设方式建立在已有的基本控制导线点位之上。目的是将较远的基本控制点位,引导工作区域。在建立基本控制导线的过程中,必须要个的遵守操作程序和标准要求,取得坐标点位后,应对坐标点位进行平差处理,消除测绘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3)利用较近的已知的基本控制导线坐标。

2.2 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基本方法

(1)实时动态差分技术

在城镇地籍信息测绘过程中,对一些开阔且建筑物比较少的地区在进行测绘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实时动态差分技术。测绘人员将实时测绘的坐标点位及地籍信息输入到电子手簿中,并实时的绘制关系草图,测绘完成后,将获取的坐标点位输入到电脑中并利用电脑成图软件成图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工作效率快、测绘精度高、工作现场的条件要求比较低(不需要满足站点间通视即可进行测量)、信息处理量大、自动化水平高、在测绘中的应用比较广泛。

(2)全站仪测绘

对一些有建筑物遮挡,电磁波信号无法覆盖的区域,我们可以使用全站仪对界址点或地物等地籍信息进行测绘。在测绘开始前,必须建立基本控制导线,使用全站仪依据基本控制导线进行碎步测量,将所测得的地籍点坐标存储在全站仪中,并现场绘制草图。等测绘任务完成以后,依据全站仪中的坐标信息和所画的草图,利用成图软件绘制出来。

全站仪进行地籍测绘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对地籍死角进行测量。且在测绘过程中配合全棱镜设备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测绘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3)数字摄影技术

数字摄影技术是利用数字摄影设备在空中获取地面地籍信息,然后通过内业处理,将所获取的信息在电脑上进行匹配,创建地面模型,然后利用专业的软件获得数字地图。全数字摄影技术是未来地籍测绘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全数字摄影技术具有成图面积大、资金投入少、精确度良好等优点。

(4)扫描成图作业

在城镇地籍测绘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已有的地形图或地籍图,利用扫描软件将原始测绘图扫描到计算机中。然后通过计算机软件将获取的栅格图变成矢量图,从而获取数字化的地籍图的方法。这种地籍图测绘方法会受到原始图精度的影响,精度较低。所以,在成图后,测绘人员应对地籍图上的基本信息进行补测、修测等工作,对重要的地籍信息点位应进行核实,防止错误的出现。

3 城镇地籍数字化测绘技术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详细的地籍调查工作

在进行城镇地籍测绘工作前,必须对工作范围内的所有地籍要素进行详细的调查,包括土地及附属物的权属、房产、税收、管线等地籍信息,还有对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土地面积、界址线等四个方面的基本关系应调查清楚。并填写好地籍调查表,保证相邻人员没有争议。在测绘介绍后,对测量成果进行地籍点位标注时,应保证输入的属性信息具有完整的土地权属信息表格,建立完善数字测绘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地籍信息的数字化管理,为后续的工作提供坐标支持。

3.2 城镇地籍测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全站仪或电子经纬仪等设备进行地籍测绘时,首先必须建立基本控制导线。基本控制导线的要求必须满足委托方允许的控制等级。一般地基测绘工作中,测绘等级分为一、二级,依据《城市测量规范》规定有5″、8″、12″三级,5″级导线点必须建立在四等以上的控制网中进行控制。

平面控制点的埋石密度要求:1:500的地形图分幅图大于等于3个,1:2000比例的分幅图不少于4个,埋石点的位置、坐标信息、点位等级等方面的信息应记清楚,防止混淆。

布设一、二级控制点后,必须根据需要采用三角测量、导线测量和各种交会测量等方法加密一定数量的图根控制点。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布设图根导线全长一般≤ 1.5km,12条边,二级一般≤ 1km,支导线≤ 3 条边,长度< 1/3 倍符合导线长,并需测左右角、距离往返测,圆周角闭合差≤ 40″,平差可以采用计算机来完成。

结语: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政府部门在实施地籍测绘的过程中,也应充分的利用现在的高科技技术,提高测绘效率和精度,在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的前提下,使地籍测绘工作变得更轻松,同时为以后的规划建设提供基础的地图资料。

参考文献:

[1] 马润台,朱瑞芳,孟永新,赵国琴.超站仪HD-STGPS在北京市地籍测绘中的应用[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1(04).

[2] 陈琳,王琴.地籍测量与土地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2).

[3] 马策,文雪巍.基于数字化测图在地籍测量中的特点及应用的研究[J]. 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05).

篇11

关键词:GPS定位;RTK GPS技术;控制测量;地形测绘

Abstract: 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and mapping means constantly improve. RTK (Real Time Kinematics) measurement technology is increasingly mature, RTK measurement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surveying and mapping step by step. RTK measurement technolog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precision, real-time, high efficiency, RTK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errain, engineering surveying and cadastral, greatly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and precisio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This article will with the reduced land in yichang, central China's hubei province magnanimous river gold mine, the latter topographic map surveying and mapping, for example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RTK technology in topographic map surveying and mapping.

Key words: GPS positioning; GPS RTK technology; Control survey; Topographic surveying and mapping.

中图分类号:P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 GPS定位技术

目前,较常用的GPS定位分为两种:静态GPS定位测量和动态GPS RTK定位测量。一般静态GPS定位测量主要是速度比较慢,每站所需时间大约要30分钟至1.5小时,而且多需要经过后处理才能得到结果,但精度非常高,平面坐标可以达到厘米级,适用于工程建设方面首级点位的控制测量。动态GPS RTK定位测量,它是以载波相位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测量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在宽阔无障碍物的情况下,速度快,精度高。广泛适应于开阔地域地形图测量时的数据采集及地质、勘探、井位定位等方面的工作。

2.RTK GPS测量系统设备

RTK GPS测量系统主要由GPS接收机、数据传输系统、软件系统三部分组成。

3.实例

3.1 测区概况及已有测绘资料

测区位于湖北宜昌市雾渡河镇龚家河村,行政区域为东至龚家河村徐家冲主沟东侧,西至周家河,南至坦荡河主河道南侧,北至樟村坪镇秦家坪村肖家湾,交通便利。测区内多是3-6年生的树木,灌木、杂草丛生,通视条件差,人行困难。测区多由山与沟组成,地形陡坎较多。测区面积12.97平方公里。本次测量工作利用矿区周边三个D级GPS控制点。经实地踏勘,点位保存完好。成果为1980西安坐标系,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可以做为本次控制测量的起算点。如下表:

夷陵区坦荡河金矿地形地质测量D级控制点

3.2 作业依据、设备和人员安排

(1)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GB/T 18341-2001。

(2) 国家测绘局《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

(3)《1:500、1:1000、1:2000地形图测量规范》(GB/T 16819-1997)

(4) 采用的仪器设备有华测GPS双频接收机X90三台,CASS7.0成图软件一套,笔记本一台及相关通讯设备。该仪器标称精度:平面精度 10mm+1ppm,高程精度20mm+1ppm。GPS接收机在作业前均通过检测,性能和精度均符合标称精度。

(5) 人员安排:基准站一人;每个流动站两人,一人操作仪器,一人绘制草图,总共需7人。

3.3 控制测量

3.3.1 坐标系统

RTK测量采用WGS84系统,当RTK测量要求提供其它坐标系(北京54坐标或西安80坐标系等)时,应进行坐标转换。

3.3.2 RTK测量准备

(1) 测区内欲用作参考站的控制点应首先进行图上设计,分析RTK链的覆盖范围。如果某处距控制点过远,应加测高等级控制点,再进行RTK测量。尽量缩减由于基站与移动站距离引起的误差。

(2) RTK测量时应视测量目的、要求精度、卫星状况、接收机类型、测区已有控制点情况及作业效率等因素综合考虑,按照优化设计原则进行作业。

(3) 为了检验当前站RTK作业的正确性,必须检查一点以上的已知控制点,或已知任意地物点、地形点,当检核在设计限差要求范围内时,方可开始RTK测量。

3.3.3 控制加密

RTK技术可用于四等以下控制测量。利用测区已有的三个控制点作为RTK布设矿区控制点的起算数据,使用RTK直接布设矿区控制点作为以后仪器校核以及全站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使用的已知点。图根控制点采用混凝土桩,并且在混凝土桩中间钉测钉。在矿区布置八个控制点,要求相临的两个点通视。

3.3.4 测量精度

从RTK硬件设备特性和观测精度、可靠性及可利用性综合考虑,RTK的测量技术要求如下:

(1) 15°以上卫星个数大于5。

(2) PDOP值小于6。

(3) 点位中误差不大于5cm,边长相对中误差小于等于1/20000。

(4) GPS接收机要求固定误差a小于等于10mm,比例误差系数小于等于5。

(5) RTK平面收敛阈值不大于2cm,垂直收敛阈值不大于3cm。

3.4 外业数据采集

篇12

【关键词】GPS技术;地形测绘;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美国研制的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GPS系统可以向全球任何用户全天候地提供高精度的三维坐标、三维速度以及时间信息,应用广泛,前景远大(如下图所示)。GPS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并已开始应用于航空摄影测量和地形地籍测量各方面。特别是在地形地籍测量方面,RTK技术(实时动态定位技术)的出现,产生了GPS全站仪。这样,利用GPS全站仪进行数字地形测量的数据采集,将变成地形测量数据采集的常用手段之一。

综观GPS的应用和发展现状,可以看出,GPS定位技术正在引起全球范围测绘技术的革命性变化,它将成为测绘生产的主要技术和方法,而传统的测绘仪器和方法则会逐渐退居次要的地位,测绘人员无疑应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迎接GPS测绘时代的到来。

1.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简介

1.1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组成

如下图所示,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主要由3部分组成:GPS卫星组成的空间部分、若干地面站组成的控制部分和以接收机为主体的广大用户部分。三者既有独自的功能和作用,又是有机地组合而缺一不可的整体系统。

1.2空间卫星部分

空间部分由24颗(其中有3颗是备用卫星)GPS卫星组成,如下图所示,平均分布在6个轨道面内,卫星轨道面相对地球赤道面的倾角为55°,各轨道平面升交点的赤经相差60°。卫星覆盖全球上空,保证在地球各处能时时观测到4颗以上卫星。空间卫星的作用主要是接收地面注入站发送的导航电文和其他信号,向广大用户发送GPS导航定位信号,并用电文的形式提供卫星自身的概略位置,以便用户接收使用。

1.3地面监控部分

地面监控部分负责监控全球定位系统的工作,包括主控站(1个)、监控站(5个)和注入站(3个)。其主要作用是调整卫星的运行轨道,监控每个卫星的使用状况,统一卫星的时间,收集有关信息并对其处理等。

1.4用户部分

用户部分包括GPS接收机硬件、数据处理软件和微处理机及其终端设备等。GPS接收机是用户部分的核心,一般由传感器(包括主机、天线和前置放大器)、控制器和电源3部分组成。其主要功能是跟踪接收GPS卫星发射的信号并进行变换、放大和处理,以便测量出GPS卫星信号从卫星到接收机天线的传播时间;解释导航电文,实时地计算出测站的三维位置,甚至三维速度和时间。GPS接收机的基本类型分导航型、授时型和大地型。大地型接收机的类型分为单频(L1)型和双频(L1,L2)型,而双频型接收机又有C/A码相关和C/A码、尸码相关两种。

在精密定位测量工作中,一般采用大地型双频接收机或单频接收机。单频接收机适用于10km左右或更短距离的精密定位测量,其相对精度能达到(5mm+1ppmD),D为基线长度。而D为基线长度。而双频接收机由于能同时接收卫星发射的两种频率(L1,L2)的载波信号,故可进行长距离的精密定位测量,其相对精度可优于(5 mm+1 ppmD),双频接收机已成为广泛应用的主流机型。

2 GPS技术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某市地处豫北平原西边沿, 属于丘陵地形, 平均海拔200m。测区北部居民地分布零散, 村与村之间只有乡村路相连, 交通不便; 测区南部居民区、厂矿密集,给测绘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探测量队受委托完成以下测量任务:①布设C 级GPS点16个, 控制面积约70 km2; ②测绘1:2000地形图60 km2; ③布设施测三等水准网。

2.1 内业设计

承接测绘任务后,物探测量队进行资料搜集:测区附近有国家等级三角点“黄岭大脑(Ⅱ等)”、“伏全沟(Ⅱ等)”、“摩天岭(Ⅲ等)”、“九龙山(Ⅱ等)”、“小冢(Ⅱ等)”三角点。以上三角点由该省地矿厅测绘队1972年施测, 属安林三角网, 平差后测角中误差为±1.67″,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为1:14 万,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成果,精度良好,作为该区C 级GPS控制网的起算点。

2.2 技术指标

这次施工选用Timble系列双频GPS 接收机进行观测,接收机标称精度为5mm ±1×10-6mm。外业观测技术指标见表1。

2.3 外业观测方法

用6台GPS接收机进行同步观测,GPS 网外业观测由西向东以边连接方式构网观测。接收机的天线利用脚架安置在标志中心的垂线方向上,用测前经过检验、校正的光学对点器进行对中、整平,中误差小于3mm。天线量高使用特制的测高尺,测前测后各量1次, 取位至0.001m, 取其中数分别记录到外业记录手簿上。观测完后构成GPS基线向量网,网中几何图形基本是三角形,各测站数据剔除率小于10%,外业观测数据良好。

2.4 内业解算

2.4.1 数据处理

外业数据处理使用美国Trimble 公司出版的TGO116商业软件包。外业当天的数据采集后即传输到计算机, 并将外业记录的天线高度输入计算机,然后使用多基线批处理程序进行自动数据处理,同时这也是对外业数据质量的检验。

根据计算机自动处理后输出的基线质量摘要,检查基线方差比、中误差、周跳数和测站数据剔除率等。GPS网观测采用边连接方式, 基线长度一般都小于10km, 使用L1 频率采集的数据自动处理后,基线质量都在限差的1/2以内。

2.4.2 闭合环检验

由若干个独立观测边组成的闭合环在网中数量较多,为了检查控制网的精度情况, 统计出环闭合差大小, 反映GPS网内部结构强度, 在闭合环检验时,只进行了三节点闭合环检验, GPS网中每条边至少被检查过1次。GPS网中被检验闭合环95个, 均通过了闭合环检验。

2.4.3 PS网平差

(1)GPS网无约束平差(WGS-84系)。网平差计算使用TGO116 软件包。网平差前对解算出的基线进行了选择, 选出基线质量好的组成GPS平差网。程序使用GPS自由网的重心(即网中各点的平均坐标)来控制整个网的平移和旋转, 用内部约束以满足网中方位角和尺度的约束条件, GPS网无约束平差后精度见表2。

GPS网在WGS-84系中无约束平差表明, 本次施测的GPS网内符合精度较好(详见GPS网无约束平差资料)。

(2)GPS网二维约束平差(北京1954坐标系)。本次GPS网共联测了3个已知点“摩天岭(Ⅲ等) ”、 “黄岭大脑(Ⅱ等)”、 “九龙山(Ⅱ等) ”。平差前对联测的已知点的精度进行了检查, 固定黄岭大脑和九龙山2个点,检查摩天岭,和已知坐标比较,结果如下:dx=﹣0.116,dy=-0.016m。

从检查结果可以看出, 3个点之间精度较为一致。最后决定用这3个已知点作为此次GPS 网约束平差的起算点,固定3个起算点的平面坐标约束平差后,GPS网在北京1954坐标系中的参考因子为1.00,自由度为167,平差收敛。

GPS网在高斯平面上二维约束平差后边长相对精度、基线方位中误差、点位中误差统计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 基线边长相对精度高于5城市测量规范6所要求1/80 000;基线方位中误差小于5城市测量规范6要求的±2.5d″。

2.4.4 图根控制

在首级控制完成后,由于时间紧,任务量大,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图根布控已不现实, 故决定利用GPS-RTK技术进行图根布控。RTK 技术具有自动记录数据、精度高、应用广泛等特点。利用RTK 技术,在短短10 余天完成对60km2 范围的图根布控,共布控图根点392个。测量结束时,甲方对图根控制进行验收,最弱点位误差≤5cm,最弱边相对中误差≤1/4000,符合《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要求。

3 结束语

综上,现今GPS技术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伴着技术的进步,GPS技术必将在测绘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13

【关键词】地形测量;测绘自动化;发展趋势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项目的建设和改造增加,需要对工程地形进行测绘,传统的手工测绘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随着地形测绘自动化技术的引入,将对于加快工程建设、资源合理规划利用、城乡规划与管理、自然灾害动态监测与防治等有重要意义。

一、地形测量测绘的概述

传统的地形测量是利用模拟方法测定和推算地面及其外层空间点的几何位置,确定地球形状和地球重力场,获取地球表面自然形态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以及与其属性有关的信息,编制全球或局部地区的各种比例尺的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以及地学研究服务。

现代测绘技术是利用卫星携带的传感器和地面上的各种测量仪器获取空间数据,通过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方法,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对这些地理空间数据进行测量、处理、分析、管理、显示和利用,达到地理信息测绘自动化,其中地理测绘最先进的技术是“3S”技术,即GPS、GIS和RS。

二、GPS、GIS和RS测量技术

1.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

GPS系统包括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和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其测量原理为R是将一台接收机置于基准站上,另一台或几台接收机置于载体(称为流动站)上,基准站和流动站同时接收同一时间、同一GPS卫星发射的信号,基准站所获得的观测值与已知位置信息进行比较,得到GPS差分改正值。然后将这个改正值通过无线电数据链电台及时传递给共视卫星的流动站精化其GPS观测值,从而得到经差分改正后流动站较准确的实时位置。

2.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GIS的技术优势在于它的数据综合、模拟与分析评价能力,可以得到常规方法或普通信息系统难以得到的重要信息,实现地理空间过程演化的模拟和预测。大地测量、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为GIS中的空间实体提供各种不同比例尺和精度的定位数。

3.遥感技术(RS)

遥感(Remote Sensing),通常是指通过某种传感器装置,在不与研究对象直接接触的情况下,获得其特征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提取、加工、表达和应用的一门科学技术。其图像处理过程纠正(包括辐射纠正和几何纠正)、增强、变换、滤波、分类等,图像纠正用来消除图像畸变;增强是为了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包括亮度、对比度变化以及直方图变换等;通过滤波消除图像中的噪声(低通滤波),并提取一些线性信息(高通滤波);变换是为了对图像主要成分分析;分类是为了提取各种信息。遥感技术主要用来测绘地形图、制作正射影像图和经专业判读后编绘各种专题图。使用现时的遥感图像补测和修编地形图和地图,以及在一些特殊条件下,如云覆盖、森林覆盖、水下、雪原上测绘地形图等。所测绘的地形图或地图已是数字形式,通过格式变换直接存入GIS的数据库,修测的内容可以更新GIS数据库。

三、自动化技术的集成技术

1.GIS与GPS的结合

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集成,GIS系统接收GPS接收机发送的GPS数据(一般是通过串口通信),然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如通过投影变换将经纬度坐标转换为GIS数据所采用的参照系中的坐标,最后进行各种分析运算,用于环境参数的定性、定量分析及动态变化分析,得到周边的定位信息。除此之外,还可以测量区域的面积或者路径的长度。该过程类似于利用数字化仪进行数据录入,需要跟踪多边形边界或路径,采集抽样后的顶点坐标,并将坐标数据通过GIS记录,然后计算相关的面积或长度数据。

2.RS与GPS的集成

传统的空中三角测量,需要依靠人工选点、转点,并通过人工测量获得相片上的地理坐标然后通过GPS技术获得满足条件的控制点。随着RS与GPS的集成,利用机载GPS接收机与地面参考点的GPS接收机同时、快速、连续地记录相同的GPS卫星之信号,同时在机载GPS接收机记录数据中加入摄影瞬间的时标信号。经过软件处理,获得摄影瞬间GPS天线相位中心的三维坐标,获得摄影瞬间GPS天线相位中心的三维坐标。

3.RS与GIS的集成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中,遥感数据是GIS的重要信息来源,而GIS则可以作为遥感图像解译的强有力的辅助工具。遥感系统采集地理信息,GIS对遥感系统采集的图像进行几何纠正和辐射纠正,并根据图像的特征记性分类,还可以对感兴趣的区域进行筛选。

4.“3S”集成技术

“3S”集成是将GPS、RS、GIS三种对地观测新技术及其他相关技术有机地集成在一起的技术。将卫星、GPS接收仪采集的数据,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平台,搜集、管理和分析信息和处理数据,并将处理好的信息显示表达出来。 “3S”集成包括空基3S集成与地基3S集成。空基“3S”集成:用空-地定位模式实现直接对地观测,主要目的是在无地面控制点(或有少量地面控制点)的情况下,实现航空航天遥感信息的直接对地定位、侦察、制导、测量等。地基“3S”集成:车载、舰载定位导航和对地面目标的定位、跟踪、测量等适时作业。

四、地形测绘技术的发展趋势

1.自动测量的高效化、精确化

随着传感技术精度的不断提高,“3S”集成软件不断更新和完善,不断提高测绘软件系运行效率和功能。随着网络技术、无线技术的技术进步,提高数据的传输能力,提高分布式多用户间的数据传输速度,实现测绘技术的高效化和数字化。不断改进“3S”集成技术的测量方法和测量手段,提高自动测量的精度 ,同时提高GPS接收机等机收信号仪器的分辨率,使地形测绘向精确化发展。

2.人工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随着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测绘技术的相互交叉,计算机模拟人脑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极大提高处理数据、图像的效率,同时处理后的数据又存入专家系统的数据库,提高专家系统的“智能水平”。计算机利用专家知识模拟人脑思维,对整个测绘流程严格控制,对采集数据并执行相应的推理、分析和处理,通过网络共享技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实时动态监测诊断,提高效率和质量,是测绘技术通向实时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测发展方向。

五、小结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与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在测绘界的广泛应用,为测绘与地图制图带来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随着“3s”技术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将会对测绘业产生重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原峰,王干干.浅析地形测量测绘自动化技术与发展趋势[J].江西建材,2014(03).

[2]陈景伟.测绘技术自动化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及发展[J].民营科技,2014(01).

篇14

关键词:地籍测绘;国土资源管理;作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 A

一、地籍测绘的作用

1.地籍在房地产开发中的作用

在对业主利益方面。地籍测绘因为涉及庞大的数据信息,所以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程。经济建设以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的,而地籍测绘则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业主在购房利益方面的得失除了后期物业服务的好坏,最重要的则在于购买房屋房款的高低,在对房屋面积测绘过程中,测绘工作出现些许的差错,也许就会导致房屋实际面积的偏小,通过单价乘以面积,业主就会付出额外多余的钱,从而导致业主利益受损。而通过地籍测绘工作的开展,房地产企业最终向业主发放购房合同时,可以根据地籍测绘结果进行总房款的多退少补,从根本上维护了业主利益。

在招商引资方面。地籍测绘结果包括多方面的信息如人口、资源、环境、建设条件以及交通状况等,这也是投资者所关注的首要基本信息。详尽的地籍测绘结果对招商引资的成败有着很大的作用,它将作为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信息。

在公共管理方面。房地产开发不仅仅只是涉及房屋的买卖,还涉及了其他一些有关方面的事项如灾害赔偿、基础设施建设、权属纠纷、环境保护、税务征收等工作。地籍测绘可以为这些工作提供重要的法律依据,从而保证其合理有效、公平公正的进行下去。

2.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作用

土地作为我国宝贵的资源,地籍测绘在土地开发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如下:

第一,虽然我国地大物博,但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对待土地资源的使用应保持科学谨慎的态度,避免在开发过程中造成开发过度以及不合理开发的局面,从而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区域内的土地开发应与本地经济发展相保持一致的步调,不应超前也不应落后,以符合地区经济要求为标准。因土地开发整理过程涉及不同的本门、人员,地籍测绘工作要在信息上为其提供支持,提高真实的、准确的信息以保证开发工作的科学进行,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二,土地开发是一项长期的,庞大的工程,资金的投入伴随着工程的开始到结束。在开发过程中,地籍测绘的结果还能有效的减少投入资金的无效使用。通过地籍测绘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信息在土地开发的具体方案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决定了土地开发如何进行、投入多少资金、回报有多少等多个层面的问题,只有准确的地籍测绘数据,才能使得开发者主在土地开发过程中收到准确的有关参考信息,从而制定全面有效的开发方案,提高其资金的配置效率,从而减少无效资金的投入。因此,地籍测绘的有效实施对设计方案的选择、投资的合理计算提供了有效的帮助,促进了建设成本的节约。

第三,地籍测绘可以规范土地开发的工程质量。我们必须根据既有的规定来完成相应的目标,这就是所说的无规矩不成方圆,那么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就务必规范好验收的环节,它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影响巨大。想要有一个好的验收标准,那么就必须有一份完整的、准确的、详实的、合理的符合实际的地籍测绘结果作为参考标准。

二、加强地籍测绘的措施

1.完善机制体制

1.1加强对测绘工作的统一管理。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基础测绘、测绘资质管理、测绘项目审批登记、测绘结果质量验收等一系列重要,建立起统一管理的测绘行政体系。

1.2统一编制实施基础测绘规划。有关部门要根据具体的测绘规划要求,结合具体实际要求,按照统一规划、分级负责的原则,编制基础测绘规划,并组织实施。

1.3完善基础测绘投入机制。基础测绘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可根据具体的实际要求,从国土资源的收益当中,加大投入量或设立专门的测绘基金项目,以提高测绘成果,同时也应积极争取上级财政部门的资金拨款。

2.加强基础测绘

2.1建立高精确度的基础测绘体系。现代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在测绘工作方面也带了很多的便利,如GPS、GIS等技术的使用投入,可提高测绘结果的准确性、精密度。同时利用这些技术可以对现有的控制网络进行升级,完善所管辖区的测绘网点,同时可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为城镇基础地形测绘奠定准确及时的控制基础。2.2加快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在已有地理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国民经济需要以及社会发展需要,完善整合已有的资源数据库,从而保证拥有科学、准确、及时的地籍测绘信息。

2.3构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由国土资源本门牵头,建立各级事业单位、部门、行业的地理信息合作与共享平台服务机制。由国土资源部门统筹规划地理信息数据采集、更新和服务工作。测绘项目出资人或承担国家投资的测绘项目单位,应当及时向国土资源测绘部门汇交测绘成果目录或副本。各部门应及时向国土资源部门提供用于基础地理信息更新的地名、境界、交通、水利、电力、土地覆盖等信息。通过信息资源整合、开发和利用,构建统一权威的地理信息平台,提高测绘公共服务能力。

3.强化测绘市场监督

3.1加大测绘市场监督力度。应当建立严格的市场测绘信用体系,对违法违章的测绘个人、部门、单位建立测绘诚信档案,以记录在案的方式约束测绘行为以及对相关行为的感召、考核标准。同时要扩大测绘行为质量监督范围,应当涵盖各测绘领域,进行测绘质量监督。

3.2加强测绘项目和成果监督管理。测绘单位所承担的测绘项目应当按规定向国土部门进行申报,并有国土部门记录在案,同时建立测绘项目跟踪监测体系。严格执行测绘成果汇交制度,测绘单位要按规定向国土资源部门测绘行业管理办公室汇交承担测绘项目的成果目录,政府投资项目的测绘成果还要依法向国土资源部门测绘行业管理办公室无偿汇交副本,由国土资源部门及时向社会测绘成果信息,提供测绘成果信息服务。

3.3加强地理信息、地籍测绘宣传教育作用。充分发挥国家个政府部门宣传工作的作用,同各个相关宣传部门密切合作,建立长期有效的市场监督体制。

4.加强组织领导

4.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把测绘工作摆到重要的日程上面,加强对其的组织领导。经常积极听取有关各方面的测绘信息报告、重大问题研究方案。要同相关测绘部门积极密切合作,完成测绘工作,促进地方测绘工作的健康发展。

4.2加强测绘队伍建设。要加强国土部门依法行政的能力,要加强测绘队伍专业素质能力的提升,定期进行对相关测绘知识的培训,开展测绘资格认定、专业技能让认定,从而保证测绘队伍整体能力的提升发展。

三、结束语

总之,虽然现在的测绘过程中还存在着各方面的缺陷、不足,但这更能促使我们将地籍测绘工作做到位以及完善相关方面的不足。在整个过程中我们能清楚的认识到在测绘工作中相应的管理监督体制以及人员素质对测绘工作的影响,因而在将来的测绘工作中,应当着重进行这方面的工作从而保证地籍测绘工作的进行。数据的准确性是地籍测绘的生命活力之所在,在地籍测绘的工作中,相关的从业人员应当保持着一颗谨慎、仔细、认真,负责的心来对待地籍测绘工作,避免因失误所带来的个人、社会、国家的损失。

参考文献:

[1]余雷.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科技资讯,2012,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