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0:00: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东西方文化的认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ly complex indoor use function and the continuous Changing in concept of people's lives, interior design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people's lives. Interior designers need to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and its connotation, absorb the quintessence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and the design concept to integrate design of modern interior space, and create a truly international, modern interior space.
Key words: interior design;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region
中图分类号:TU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5-0104-01
0引言
室内设计,作为一种学科,它的存在,离不开科学与艺术的共同进步,也受东西方文化的影响较深。一个所谓成功的室内设计作品,其元素和风格必然体现一种人性化,能够展现当前人们进步的一种空间思想,即生存空间理念和思维空间。它犹如风向标,不断推动着社会精神的一种文明与进步,提升着大众的生活品位,并成为一种主流。
1室内设计与东西方文化
生活本身是一种文化,东西方文化隶属于世界文化体系当中,影响着世界各方面的发展,室内设计作为居住文化,当然也体现着各国文化的特色。东方中国儒道提倡 “天人合一”和西方基督教文化坚信“人定胜天”,这形成了室内设计在中国与西方各自特征的不同。
1.1 东方——中国古典建筑结构我们提到东方文化,首先想到的是中国的儒家道家与印度教文化;以中国为例,其精髓主要体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中国古建筑构件斗拱,既有结构的功效同时兼具美学。如中国木结构的梁架——榉架,更是框架结构里的楷模,虽然外观看起错综复杂,但丰富,成为了室内最好的装饰构件。
1.2 西方——古希腊、古罗马、洛可可风格西方文化体现最为明显的即其理性思维,并注重科学性。尤其在功能性方面占较大优势。在西方,不同地域和文化内涵造就了其在室内设计的传统样式的区别,但是美的东西人们都喜爱,所以其设计元素也逐渐趋向人性化。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不同情感的体现离不开人文地域的差异与不同生活地位的关联。西方古埃及的美艳、古希腊的三大柱式,古罗马的拱券造型,他们的装饰造型与结构功能结合了起来,成为那个世纪的经典,堪称完美;再正如洛可可风格的矫揉造作,加上中国古清风格的重叠雕饰,成为这类室内装饰的最高峰。从单纯的纯艺术形式,到注重实用功能,再到一味的添加装饰,这是古典主义建筑在室内装饰方面走过的全部路程。随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出现,玻璃的广泛运用,为室内设计师争得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堪称人类建筑史上的一次革命,现代室内设计由此诞生。
2室内设计的人性化思考
2.1 从东西方文化思考的中国的室内设计特色人们对室内功能要求的多样化,使得室内设计慢慢成为一门举足轻重的学科。中国古建筑与西方古典建筑是截然不同的体系。以中国为例,中国更为崇尚传统,拥有五千年的文明,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特点的思想道德、文化风俗、制度、艺术成为了所谓意义上的传统。[1]一个成功的中国室内设计师,在他的设计理念里肯定存在着很多根深蒂固地体现并继承传统的文化情结观。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主导的古典室内设计风格,就是与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形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其政治体制、伦理道德都对室内的设计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2.2 当今国际室内设计的发展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当今,不断开放的网络时代,使得各国的室内设计风格能够有随时交流,运用的平台。进入信息化时代,统一多元化成为时代的标志。室内设计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风格、主义,人们对室内环境设计的营造不单追逐的是时髦与简约,更像是想摆脱传统思想的芥蒂,重新定义生活方式、重获自由新生,即多变、自由又时尚,逐步学会用发现美的眼光和尺度来重新要求室内空间。而现代国际式的室内设计,装饰的效果则更多运用的是简洁的造型和材料的自然纹理,在布置手法上注重陈设物品之间的“和谐”,创造出更加惬意的室内环境气氛。由此,东方、西方渐渐不会再具有明显的界限问题,因为任何一种艺术样式都不可能永远占据统治地位,“和谐”的艺术形式成为多元化的设计时代所必须要遵守的,也已成为判定艺术与设计质量是否平衡的标杆。
2.3 室内设计人性化思考我们研究室内设计的文化体现,需要归根设计的根本要义——以“人”为本。人有多个含义:①情感,即处理好人、物、自然之间的关系;②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如宗教、风俗等。③不同时代和不同年龄段人的生活习惯,如青年年女人,老人,尤其注重关心残疾人的无障碍设计,室内空间内部各结构处理要灵活多样,让室内设计的在风格上达到和谐统一性。
当然,时展的确实是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环境。而实际上,自从工业文明开始,环境的创造实际上都是以牺牲大自然绿化环境为代价。环境问题渐渐成为国家舆论界探讨的课题之一,“绿色设计”的召唤则成为室内空间设计的主题。主题表达与其表现的优劣是在生态环境创造的前提下,形式与功能相互结合的问题。它代表着一种新理念,新形势,新方式,新手段与新的价值取向。可以说,这种设计理念的出现,关系到地球的生态平衡,也关乎个人的切身利益,它将会成为一种理性与成熟的标志。
3人性化设计展望
放眼西方,他们的室内设计风格和样式同样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对于自然生态观的追求;如日本传统样式从一开始即注重自然采光的运用,尽量减少人为光的使用,这些都体现了这一点。今天,大家都在呼吁可持续发展,绿色设计必然会我们唯一的选择。但是,我们更需要认识到的是,绿色设计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持,实现生态建筑固然会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这就需要整个世界,整个社会,人们的一种心态以及生活态度的转变与支持,作为室内设计师,至少起码可以先从改变室内设计行业的从业观念开始,首先确立节能环保的设计概念,做到不滥用材料、不过度追求豪华,尽可能采用环保材料,优化施工程序,最大限度地避免浪费、节约资源,然后再根据当前技术发展所提供的物质条件,逐步达到理想中的绿色设计,并赋予情感的设计,相信在现代室内设计的道路上“绿色设计”将逐步崭露头角,且会走的更加长远。除此之外,建筑内部空间和室内结构处理则会更加讲求人文性,如隐蔽,隐私等,真正达到精神环境的艺术与技术的和谐交流,那么我们才可以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
参考文献:
[1]《中国装饰文化》展望之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6.
《爱妾》说的是美国波士顿郊区一个国际化的多种族家庭:1999年,这个家庭的男主人华裔电脑工程师卡内基・黄39岁;他的妻子贾尼・贝利(外号布朗迪,意即金发碧眼的白肤女子)45岁,有苏格兰、爱尔兰和德国血统,是一家投资公司的副总裁;大女儿利齐15岁,是卡内基婚前收养的,可能是中日混血儿;二女儿温迪9岁,是两人婚后从中国领养的;老三贝利13个月,是他们的亲生儿子。一年前,卡内基的母亲黄妈妈去世,留下遗嘱要把家谱传给温迪,但有一个条件:卡内基必须帮助一个中国亲戚来美国照顾他的三个孩子。于是,46岁的老姑娘林兰来到了黄家,布朗迪怀疑她是黄妈妈给儿子选的“爱妾”,从此生活不得安宁。小说的结尾非常出人意料:卡内基拿到家谱,发现林兰是黄妈妈的亲生女儿,自己只是养子。
任璧莲在多次访谈中说,《爱妾》的创作灵感与她的两个爱尔兰裔-华裔混血子女有关。她的儿子和女儿都是白皮肤,五官相似,但儿子长着一头黑色直发,常被外人当作是亚裔,女儿长着一头金发,总被看作是白人,从女儿一降生,外人便常问她是不是任璧莲的亲生女儿,最令任璧莲尴尬的是,每次她和家里的帮佣寄宿生、一个金发碧眼的德国女孩带女儿出门,人们常常以为德国女孩是女儿的母亲,而她是保姆。这个“积极的刺激因素”促使任璧莲思考家庭这一概念中的种族和族裔因素、它对异族通婚的家庭造成的影响以及后者对它造成的冲击。任璧莲认为自己的家庭并非特例,美国社会正在出现越来越多的异族通婚的家庭、再婚后的混合型家庭、领养子女的家庭等非传统家庭,它们所体现的家庭观念与美国的立国理念是一致的: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的社会凝聚力不是血统,不是传统的传承,而是各种族、各族裔对于美国理想的认同,如果这个国家到处都是基于类似理念――主导的不是客观因素和基因遗传,而是家庭成员的自主选择――而建立的新型家庭,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然而,任璧莲承认“美国实验的这个新阶段”极具挑战性。换句话说,这些新型家庭模式是践行美国理想的产物,从它们与传统观念相互冲击的动态关系可以窥见美国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与距离。在这一点上,《爱妾》与《莫娜在应许之地》一脉相承,区别在于前者关注家庭,后者着眼于个人。《爱妾》中,卡内基和布朗迪一手“创造……选择”的家庭既存在跨种族婚姻,两代人之间还存在跨种族、跨族裔的领养关系,在外人眼里,他们是“新型的美国家庭”,他们的混血儿子则代表着“美国的崭新脸庞”。然而,在小说的结尾,布朗迪带着贝利离家出走,这个家“在大部分时间里,分裂成两个看上去符合传统的家庭,有一分为二的清晰感觉。明显失去了迷彩一般的绚丽色彩”。是什么原因使一个多种族的家庭分裂成两个种族特征一致的家庭?
诚然,传统家庭的一些问题也出现在这个非传统的家庭里,比如正处于青春期的利齐叛逆心理很重,对母亲尤其不尊重;温迪接近青春期,也开始出现这个问题;卡内基和布朗迪都在外工作,与子女相处的时间有限;他们十多年的婚姻也不可避免地陷入平淡期;布朗迪比丈夫大6岁,已经出现近更年期的症状。但危害更大的是这个家庭特有的一些问题:其一,卡内基与布朗迪的异族婚姻自始至终遭到黄妈妈的反对,黄妈妈不能接受白人根深蒂固的优越感,也想阻止卡内基娶了白人妻子之后不被同化,她控制不了儿子,便安排林兰来照顾三个孙辈,“这样的话,孩子们最起码会说中文,不像卡内基”。黄妈妈可以说是小说中种族意识最强的人物,非常看重族裔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儿媳妇在她的眼里不是儿子的爱人,更多的是一个种族符号“布朗迪”,即便儿媳妇会说中文,曾在大学学过一段时间的“东亚研究”专业,她的异己身份也无法改变。其二,由于黄妈妈罹患老年痴呆症,“逆子”卡内基不仅意识到了自己深爱着母亲,还产生了身份危机。黄妈妈遗忘得越多,卡内基失根的感觉就越强烈,母亲逝世后,他发誓要学中文,在互联网上了解中国文化,悉心保存母亲的遗物,不顾布朗迪的反对仍执行母亲的遗嘱,甚至怀疑因为没有娶一个亚裔女人为妻,他可能错过了很多。从拒斥中国文化到拒斥做纯粹的美国人,卡内基的文化认同几乎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这使得他情不自禁地接近林兰,却拉开了与布朗迪的距离。其三,尽管布朗迪将利齐和温迪视如己出,但在戴着种族有色眼镜的外人眼里,她们看上去不像是母女,这使得两个女儿产生情感认同的障碍,尤其在贝利出生之后,尽管布朗迪对她们的爱没有变化,两个女儿却认为血缘关系决定了养母更爱亲生儿子。归根结底,这个家庭特有的问题都与族裔身份、文化认同、血缘关系等密切相关,随着林兰的到来,这些问题进一步激化,家庭成员之间开始分派结盟:谁最像谁?谁属于谁?就连以思想开明自诩的布朗迪也为自己不能免俗感到懊恼。如果说她曾为收养异族女儿、挑战世人的种族眼光而感到自豪,她也不禁为亲生儿子遗传了她的种族体貌特征而感到欢喜,她甚至发现“认为爱和价值观也许比基因更重要,这是多么不可救药的理想主义啊!”在卡内基的生日晚宴上,布朗迪注意到“所有那些长着黑头发的脑袋,只有两个长着金发。……随便什么过路人都会以为卡内基和林兰是这家的男主人和女主人,而我和儿子贝利是客人”。黄家最终的分裂,罪魁祸首不是哪个人,而是社会话语和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种族范畴。如果家庭成员忽略彼此共同的人性,放大彼此的种族和文化差异,他们之间的爱和亲情怎能持久?
在《爱妾》的结尾,心脏病突发的卡内基正在接受手术,布朗迪、林兰、利齐、温迪和贝利都守在候诊室里。在“不光用眼、还用心在观察”的温迪眼里,对卡内基的爱和关切最终战胜了彼此的族裔差异和纷争,他们凝聚成一个整体,变成了患难与共的一家人。当得知卡内基脱离了生命危险时,“我们全家人一起不停地欢呼”,但这种欢乐能否持续呢?温迪没有给一个明确的答案,只是注意到“突然之间房间怎么变得这么黑暗”。显然,与《莫娜在应许之地》颇为乐观的结尾相比,《爱妾》结尾传达的信息要含混得多。对于非传统家庭能否完全排除种族和族裔因素的干扰,任璧莲也许缺乏十足的信心和把握吧。在任璧莲看来,小到家庭,大到美国这个国家,种族和族裔差异都是举足轻重的问题,如果读者能够透过黄家的经历思索美国的种族和族裔问题,她的写作意图也就实现了。
在《爱妾》中,任璧莲对叙述技巧进行了大胆的实验,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卡内基、布朗迪、林兰、利齐和温迪交替担任第一人称叙述者,常常是你一言我一语,你一段我一段,一个人的话语最多能占上四五页,偶尔会有十页。任璧莲把这种特殊的叙述方式形容为“一家人接受长时间的集体心理治疗,只是没有治疗师,而且每个人都有自说自话的自由”。由于《爱妾》融合了莎士比亚戏剧独白和小说的元素,任璧莲称之为介于戏剧和小说之间的杂合文类,在一定意义上形象地再现了《爱妾》中杂合的种族身份和文化身份主题。另外,任璧莲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者,是因为用这样深入内心的方式塑造人物,“在探讨种族和族裔属性的同时,能够牢牢抓住每个人物的个性特征……如此近距离地追踪人物的视角,我也许能够超越当代小说的常规,塑造出更为丰满的非主流人物,同时又不会失去主流读者的共鸣”。而如此多的叙述者可以体现现代生活的纷繁复杂,作为作家,任璧莲愿意倾听所有不同的声音和看法,她的这一考虑与巴赫金的对话理论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关键词:东西方文化;差异;创新;创业;融合
一、文化的概念、层次及东西方文化差异
(一)文化的概念及层次
根据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71)的定义,文化是指一个包含知识、信念、艺术、法律、道德和作为社会一员的人这个个体所获得的能力和习惯。由此可见,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道德等人所创造的一切精神性的成果。
文化对群体内人们的心智模式和行为方式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首先,文化具有群体共性和普遍性。它广泛存在于社会群体的各个层次之中。其次,文化是一种长久的历史积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而它对生活其中的人群的影响全面、深刻而且长久。第三,文化具有重要的导向性,它是群体中人们判断是非与优劣的标准。[1]
社会文化决定着人们的思维和言行。一个民族的行为,就是这个民族文化的具体化和物质化。东西方的价值观、文化、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存在极大差异。
同时,文化的内容是不能遗传的,是通过后天学习而来。人们习惯于在本民族文化熏陶下习得的交往准则、行为规范、价值观,总是把自身文化作为参照标准去理解、评价其他文化,这就形成了文化的差异和冲突,从而妨碍了不同文化的人的沟通与交往。
研究者们对文化的层次划分有各种分析,比如有研究者提出了“文化的洋葱模型”:表层称为象征物(Symbols),如服装、建筑,语言等,人的肉眼易见,就像洋葱的皮;中层是英雄人物性格(Heroes),在一种文化里,人们崇拜的英雄的性格,往往代表了该文化大多数人的性格;最里面一层是核心层,即价值观(Values),指人们所理解和相信的关于真、善、美的观念,这是文化中最深邃、最难理解的部分。[2]
(二)东西文化的差异性
1.价值观的差异
东西文化在价值观上存在着诸多区别,且有着本质的不同。例如,在人性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文化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天人合一,西方则认为人性是善恶的结合体,强调人控制自然;对于时间观念,中国文化珍惜过去,西方则重视未来;在社会活动,中国文化重视身份,西方文化则重视所作所椋辉谏缁峁叵捣矫妫中国文化讲究上下等级观念,而西方注重个性和个体性。
2.思维模式的差异
上文提到东方文化讲求天人合一,表现在思想意识、思维模式方面就是倾向于整体性、综合性和垂直感,体现在语言表达方式上就是按时间和事理发展顺序先因后果、从前往后、由小及大,由整体再到具体和局部。
西方思维模式将人与自然分离开来,崇尚“人物分离”,征服和改造自然,比较讲究理性。西方思维主要表现为习惯于分析事物、抽象思维和重形式逻辑的思维以及求精确的语言观,在语言表达方面,先概括后分解,先总结后列举,从结果追溯到原因。
二、东西方文化对创新创业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创新创业的影响
几千年的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在世界不同文化中显示着强大的生命力,并不断为世界其他文明学习和借鉴。兼容并蓄、和谐思想、人本精神、辩证思维等,这些都对建立创新型国家有积极作用。[1]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创业有着积极的影响。例如,传统文化以“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引导大学生确立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创业态度;传统文化崇尚诚信经营,重视构建公平竞争商业准则,对今天创业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而积极的意义,丰富了其内涵。
当然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糟粕,比如“重义轻利”、“重士轻商”等思想严重影响阻碍了创业者的创业意愿。同时,传统就业观念根深蒂固,挫伤创业动力意志。长期封建历史条件下,某些价值标准和核心追求带来的影响是泯灭个性和扼杀创造性,从而形成了诸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和“学而优则仕”等封建专制意识浓厚的就业观念,对此我们应该坚决摒弃。
(二)西方文化对创新创业的影响
西方文化以基督教为立国之本,强调科学进取和民主法制,重视发展和个性化。西方文化下的管理以“法”为主,强调严格的制度、理性决策和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等等。在对人的行为的研究上,西方管理思想主要放在对物和组织的管理上,主要偏向于对人的行为的研究。
以西方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美国的文化为例,主要内容有强调创新、创业和主张积极尝试的文化;容忍缺陷、宽容失败与多元化的价值观;以及诚信基础上的合作创新文化等等。同时它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奉行个人财产的保护和利益为上的宗旨,在创业时更加注重利益的获取而忽视了创业风险,往往因一味攫取利益而忽视了其他重要的因素。
三、东西方文化融合创新的发展趋势和创新文化建设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和以欧美国家基督教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是当今世界两大主流文化,两者因起源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西方文化是以基督教为立国之本,强调科学的进取和民主法制,重视发展和个性化;而东方文化是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强调的是关系的协调,重视家庭和群体的利益。
表现在管理思想上,西方文化体系下的管理是一种制度化的管理,存在“管理有余,领导不足”的情况;而东方化体系下的管理,缺乏规则,失去了管理的科学性。[3]两种思维和管理体系各有优势,侧重的角度不同,他们是互补的、兼容的,只有相互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施行管理,东西方文化思想的发展趋势是在融合的基础上实现创新。
全球化是东西方文化融合与创新的前提,不同文化的差异和冲突,为融合创造了条件。因为差异导致的互补性产生了融合创新的基础,而差异越大,在客观上存在着互补性和融合的倾向也越大。
所以东西方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是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把西方的法制、法规融入到东方的文化中,使东方文化也加入定量的元素,走向规范;西方也把东方文化中的对群体利益的关注和关系的协调等元素融入西方的文化,使得西方文化在规范中更加人性化,这样文化的发展就更加能适应我们现在社会的发展。
研究者指出人类社会的一切创新活动都是深深根植于社会的文化氛围之中的。在创新的各种要素中,文化是各种层次创新体系的灵魂,具有最终的影响力和决定力。长期看,创新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包含制度建设在内的优良创新文化的形成。文化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1]随着我国踏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征程,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创新文化显得尤其重要。
当代大学生们受到来自东方的传统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的双重熏陶,作为创新创业群体的中坚力量,如何顺应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发展趋势,加强思考,从而为自身创业意识、创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创造更好的条件,这将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四、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思想的启示
(一)文化传承和融合中的一些存在问题
文化作为创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创新创业活动有着深远的影响,不同文化环境下的创业活动互不相同。[4]因此,忽略文化差异的创新创业注定是要失败的。
在文化融合的趋势中,研究者们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巴斯丁(2014)指出传统的中国文化依然深受儒家文化思想价值观中的诸如“尊重权威”、“顺从”等思想的影响,与典型的企业家思想价值观不相契合。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儒家思想的产物,与有效的企业创新教育所需的方法并不相吻合。[5]
与此同时,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不是做得很好。通过我们的调查和访谈发现:在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和过程中,现代化的思想和理念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在他们的认知观念中有逐渐淡化的倾向;同时,课堂教育作为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主要途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社会环境日益多元化,使他们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关注越来越少。而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兴趣,但没有与自身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没有将其内化为行动。
反过来,西方企业在东方文化环境下的生存,一定要考虑到文化差异性下的特定文化环境。巴斯丁(2014)指出,培养未来的企业家必须紧紧围绕对特定民族和地方文化的联系和探讨。若无对中国消费者文化的深刻洞察,美国本土企业成功的模式在中国是无法被轻易复制的。[5]
张骁等(2006)研究者指出:正如知识的创新来源于不同知识的相互碰撞一样,如果不存在文化差异,文化的融合创新是不可能发生的,文化冲突是文化融合创新的根源及动力。文化冲突的发生同时也带来了创新的机遇,因此为了实现文化创新就必须直面文化冲突现象,正确对待和处理文化中的冲突和矛盾。[4]
(二)东西方文化融合对创新思想的启示
1.“取长补短”是东西方文化融合创新的途径
研究者指出一国的创新文化与传统和社会大环境密不可分……发达国家在创新文化方面有很多可取之处。我们应在扬弃的基础上大胆采取“拿来主义”的策略,遵循以我为主、兼收并蓄、融和提炼,螺旋上升的原则来逐渐优化我们的创新文化。[1]
对于可取之处应积极借鉴,结合自己的特点加以整合,发展出适合自己的新的文化思想。比如在人的行为的研究上,西方文化体系下的管理主要放在对物和组织的管理上,主要偏向于对人的行为的研究,从理性思维出发。而东方文化影响下的管理则强调人的社会性,往往是由道德在约束人们的行为,缺少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执行体系,缺乏契约精神。所以若将西方的理性思维与东方文化中的和谐思想相结合,加强对人的研究,应该会起到很好的互补作用。
2.跨文化管理是东西方文化融合创新的倾向和趋势
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创新在企业的跨文化管理中表现尤为显著。西方文化下的管理以“法”为主,强调制度、理性决策,重程序、重法理。而东方文化中,管理则是以“情”为主,注重发掘人的内在的价值和积极性,对制度管理较松懈,重态度、重情理,理性精神不足。[3]
在今天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下,现代西方企业很注重社会效益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稳定,而东方文化下的企业也重视强化竞争机制,强调能力提升的重要性。跨文化管理会使得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创新在实践中得到加强和提升。
五、结语
Y合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发展趋势,当代大学生应加强思考,把握好创新文化的关键环节,即对不同文化差异和冲突的认识,加强对文化差异和冲突的性质及类型的认识,判断其发生领域、涉及层面以及造成的影响,从而正确选择处理文化差异和冲突的对策,为自身创业意识、思维、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创造更好条件和机遇。
参考文献:
[1]吴金希.创新文化:国际比较与启示意义[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151-152.
[2]孙洪义.民族文化对国家创新能力影响的元分析[J].创业创新管理国际期刊,2009(10).(3/4),353-360.
[3]张浩.东西方管理理念融合的理论与实践[J].南都论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4(2).
从事外语教学三十多年来,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外语学习有很大影响。中国孩子对西方文化的未知,导致外语学习的过程频繁出现障碍,学习成绩始终不能达到理想的分数,凭借教学经验,我呼吁所有的中国学生应该从研究东西方文化差异入手,潜心学习外国文化。下面我从几个方面将自己的想法、认识、经验和措施展示给大家。
1.东西方文化存在的巨大差异
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两个要素,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语言交流中,人们往往重视语言的正确性,忽视了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文化的差异。就文化标准规范而言,不同的语言文化使用的规则就会不同,它只能在自身中按其特定条件加以解释,而不能以此为规范来描述另一种文化。因此把握非语言交际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交际畅通并有效地进行。下面我仅从以下五个方面来例举语言文化发面的差异:
1.1 信仰和习俗的差异。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忌用猪、狗作商标;日本人忌讳荷花、狐狸和獾,而喜欢樱花、乌龟和鸭子;英国人不喜欢大象、喜欢熊猫;意大利和西班牙人忌用,喜欢玫瑰花;俄罗斯人则认为黄色的蔷薇花意味绝交和不吉利;法国和比利时人认为核桃、孔雀和是不祥之物,各种禁忌无奇不有。
1.2 身体语言的差异。中国人常用握手和微笑来表示友好和礼貌,欧美人习惯拥抱和接吻的礼仪形式,印度、泰国则双手合十表示问候。阿拉伯人见到别人朝自己微笑时,会感到莫名其妙。与人交谈时,中国人习惯翘起"二郎腿"与人交谈,在东南亚国家这一姿态被视为极不友好。
中国和英美人习惯用点头表示赞许、肯定,在印度、希腊等地点头的意思恰好相反。填写表格和选票时,中国人以打勾或画圈表示肯定或赞同,打叉则表示否定或不同意,而英语国家则以打叉表示肯定或赞同。中国人用鼓掌表示欢迎或赞赏,俄罗斯人用指头敲桌子,德国人习惯用脚踏地来表示。
1.3 颜色和数字文化的差异。在东西方非语言环境中,表示各种不同颜色或色彩的词非常丰富,这类词很容易引起文化含义的误解和语义的混淆。在我国,常可看到用颜色和数字来命名的商品商标。
1.4 寒暄和问候的差异。中国人见面寒暄通常是:"你多大年纪?""你能挣多少钱?""结婚了吗?"。在英语文化中,年龄、 地址、工作单位、收入、婚姻、家庭情况、信 仰等话题属个人隐私范畴,忌讳别人问及。英美人寒暄最频繁的 话题是天气的 状况或预测。
其实东西方文化层面的差异是难以数的清的,因此,我们在学习英语时,应了解它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随时将它与我们的母语进行对比 ,使自己自觉意识到不规范语言产生的根源和避免方法,进而增强使用规范语言的意识。
2.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带来了教育的差异
两种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两种不同的教育制度。极其鲜明的对比体现了处在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孩子,先说西方的教育,从体制到政策实施都近乎完备,一批批的孩子们都十分良好的接受高级的教育,唯一的缺陷是在这种情况下,有部分的学生养成了很多骄奢的习惯,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但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他们的教育环境比起中国的简直好之又好,他们的主体是过于培养孩子的自我能力和素质,这也是鄙人比较欣赏的地方。
比而较之,中国的素质教育总也不能尽善尽美,除了环境因素外,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中国文化的背景太深,很难改变这种传统。还有,中国的素质教育过分强调应试能力的培养,往往忽视了对能力的培养及自我能力的提高,这就在根本上造成了中国学生在国际竞赛的水平很高,而生活则远不及人。在中国有很多学生对教育不满,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两种等级。
我想,两种不同的教育制度并不能说明孰好孰坏,这只是两种文化及社会制度的产物,他们各有好坏,我们应该互相吸取对方的好的方面,使得教育在不同的土地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3.掌握西方文化知识对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和影响
对西方文化背景认识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对英语的学习。比如在平时考试的翻译上、阅读理解上、语法上都会出现问题。如果对文化背景不熟悉,我们对很多翻译都照旧中国的字面意思翻译,就会出现很多的笑话。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能够运用英语达到交际、交流的目的。我们所学习的英语教材的内容涵盖了西方社会的历史、地理、文化、民俗、风情等广泛知识。如果没有了解一些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很难了解清楚教材的内容,从而也很难准确把握有关内容的思想内涵。
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东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英语学习的障碍也是多方面的,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使学生对文化的差异有一定的了解是相当重要的,这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而且也是正确理解、把握和运用英语,进行跨国交际的关键之所在。
4.应对英语学习中文化差异的措施
在日常交际中,因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而造成的表达的差异的例子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例如:中国人喜欢通过对对方生活的关心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而西方人却常误解成中国人爱干涉他人的私事。
论文关键词:《喜福会》,母女关系,中美文化,冲突融合
一.母女间冲突与融合的实质
(一)冲突的实质——东西方文化的二元对立
《喜福会》中母女之间的冲突不仅仅是“一种文学表征和小说结构框架”,它所代表的实际上就是中美文化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一种东西方二元文化的对立。”
东西方之间的关系在近几个世纪中一直处于一种不平等的状态。早在13世纪,马可波罗就在他的游记中,描述了中国的地大物博、物产丰殷。那时的中国在欧洲人眼里就是一个充满财富的神秘国度;但是自开始,中国的大门就被迫打开了,西方列强们豪取强夺、恣意妄为,自此之后他们就以征服者的眼光来看待中国和中国文化了。用爱德华﹒赛义德的话说:“西方和东方的关系是一种权利统治和不同程度的复杂的霸权关系。”也就是说在东西方二元对立关系中,两个对立项中“其中一项在逻辑、价值等方面统治着另一项,高居发号施令的地位”。基于这种不平等的关系,东方人在西方人眼里就是“无知”、“懒惰”、“愚昧”以及“阴险狡诈”等贬义词的代名词。这些概念作为西方人对东方的根深蒂固的认识体系,始终充当着欧美殖民主义或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支柱。在这种意识形态下成长起来的美国女儿对母亲的认识自然成了片面的、歪曲的。
在文化关系上,一代又一代的西方学者以“欧洲中心论”为基础,制定出针对东方的一整套思想体系和行为方式,他们一步步的把东方造就成“他者”的形象,构建了西方与东方之间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关系。自索绪尔提出二项对立的原则以来,人们有了新的认识事物、确定事物的方法。我们认识到世界不是由独立存在的个体构成,而是由各种关系构成的,事物的真正意义也并不在于事物本身,而是在于事物同其他事物的关系之中。正是事物之间的差异确定了事物的存在,而这差异也成为事物之间互为“他者”的前提。因此,任何事物都不能由自身确定,而必须通过不同于自身的他者来确定。在东西方文化之中,东方成了西方眼里的“他者”,而有了东方这个“他者”,西方自身才可得以确定。东方在这里所代表的是西方为了确定自我而虚拟出来的不同于西方传统价值的东西。
东方和西方都有自己的历史渊源,有自己的思想体系及价值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差异,正是这种差异体现了彼此的存在。西方作为“征服者”占据了有利地位,它通过压迫、歪曲东方,将自己同东方对立起来以从中获取力量,进而确立自己的权利与自信。这是不平等的,是建立在东方这个“他者”的屈辱之上。所以,我们可以说,没有东方和东方文明,西方也就无法建立自己的文化优越感、权威心态及战略地位。反之,东方在确立自我的时候也正是把西方当成了“他者”。《喜福会》当中的母女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就体现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母亲与代表美国现代文化的女儿各自建构“自我”形象,而把对方看成是“他者”。更重要的是,她们看到的都是“他者”身上的文化“陋习”,因此矛盾冲突在所难免。
(二)融合的实质——东西方文化从二元对立走向二元消解
母女之间的这种对立关系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在文章的结尾我们也看到了,母女双方在共同努力下最终走向和解。女儿们对母亲们的理解和认同实质上是以女儿们为代表的美国文化与以母亲们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之间的理解与认同,“这既实现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霸权关系的消解,又以从边缘向主流解构的思维方式打破了西方文化中心论的神话,确立了文化平等交流的基础”。当然,冰冻三尺,非一夜之寒,我们无可否认,要想实现东西方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交流,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如上文所说,正是事物之间的差异确定了事物的存在。换句话说,正是由于“他者”的存在才显示出了“自我”的存在。因此,“自我”的形象是在虚拟“他者”的过程中形成的。这和拉康所提出的“镜像阶段”有很多相似之处。拉康认为婴儿在会说话之前对镜像的自我欣赏说明婴儿在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交际而获得更为清晰的自我概念。在这里,“他者”可以被看成是潜在的自我,是“镜像中的自己”。通过“他者”这面镜子,显示出来的其实是自我的真实形象。因此,《喜福会》中充满矛盾冲突的母女们最终都在对方的文化当中找到了能与自己所代表的文化认同的地方,母亲在女儿的反抗中看到了中国文化在美国社会文化当中的边缘性;而女儿也在母亲的干预之下明白了原来美国文化也有它自己的不足与缺陷,进而达到了母女之间的和解,最终消解了母女之间,也就是中美文化之间的自我与他者的对立关系。
这种对立关系的消解旨在说明东西方文化是平等的,无所谓哪个更胜一筹,它们各有千秋。一方面,每种文化当中都有其值得他人学习和借鉴的东西;另一方面,它们也有各自的不足之处。我们不应该只看见自身优越于对方之处而将对方全盘否定,而是应该敞开心扉,摒除偏见,发掘和吸收不同文化的精髓。
二.结语
《喜福会》讲述了四对母女之间的关系,作者从个人记忆出发,将自我经历放大,将家庭矛盾、母女之间的上升到文化冲突的层面,使小说更具有内涵。谭恩美在作品中凸显了与民族历史割裂的美国华裔后代所面临的历史与现在的矛盾以及她们对于生活、命运和人生选择的思考。作者把母亲的过去同女儿的现在并置在文中,形成了既是时间上又是地域上的强烈对比,其目的在于解构东西方文化的二元对立,说明虽然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但是通过沟通与融合我们就会发现其中存在着的许多共同的本质。谭恩美通过《喜福会》找到了结合中西文化这两种截然不同又各具魅力的文化的切合点,通过人与人之间最平常的关系——母女关系对文化给予了一种全新的诠释:完全不同的文化之间尽管有着不可避免的冲撞,也未尝不可以共存和兼容。
参考文献
艾米﹒谭.喜福会[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238.
程爱民,邵怡,卢俊.20世纪美国华裔小说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31.
萨义德.东方主义[M],北京:三联书店,200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