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0:00: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东西方文化的认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ly complex indoor use function and the continuous Changing in concept of people's lives, interior design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people's lives. Interior designers need to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and its connotation, absorb the quintessence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and the design concept to integrate design of modern interior space, and create a truly international, modern interior space.
Key words: interior design;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region
中图分类号:TU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5-0104-01
0引言
室内设计,作为一种学科,它的存在,离不开科学与艺术的共同进步,也受东西方文化的影响较深。一个所谓成功的室内设计作品,其元素和风格必然体现一种人性化,能够展现当前人们进步的一种空间思想,即生存空间理念和思维空间。它犹如风向标,不断推动着社会精神的一种文明与进步,提升着大众的生活品位,并成为一种主流。
1室内设计与东西方文化
生活本身是一种文化,东西方文化隶属于世界文化体系当中,影响着世界各方面的发展,室内设计作为居住文化,当然也体现着各国文化的特色。东方中国儒道提倡 “天人合一”和西方基督教文化坚信“人定胜天”,这形成了室内设计在中国与西方各自特征的不同。
1.1 东方——中国古典建筑结构我们提到东方文化,首先想到的是中国的儒家道家与印度教文化;以中国为例,其精髓主要体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中国古建筑构件斗拱,既有结构的功效同时兼具美学。如中国木结构的梁架——榉架,更是框架结构里的楷模,虽然外观看起错综复杂,但丰富,成为了室内最好的装饰构件。
1.2 西方——古希腊、古罗马、洛可可风格西方文化体现最为明显的即其理性思维,并注重科学性。尤其在功能性方面占较大优势。在西方,不同地域和文化内涵造就了其在室内设计的传统样式的区别,但是美的东西人们都喜爱,所以其设计元素也逐渐趋向人性化。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不同情感的体现离不开人文地域的差异与不同生活地位的关联。西方古埃及的美艳、古希腊的三大柱式,古罗马的拱券造型,他们的装饰造型与结构功能结合了起来,成为那个世纪的经典,堪称完美;再正如洛可可风格的矫揉造作,加上中国古清风格的重叠雕饰,成为这类室内装饰的最高峰。从单纯的纯艺术形式,到注重实用功能,再到一味的添加装饰,这是古典主义建筑在室内装饰方面走过的全部路程。随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出现,玻璃的广泛运用,为室内设计师争得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堪称人类建筑史上的一次革命,现代室内设计由此诞生。
2室内设计的人性化思考
2.1 从东西方文化思考的中国的室内设计特色人们对室内功能要求的多样化,使得室内设计慢慢成为一门举足轻重的学科。中国古建筑与西方古典建筑是截然不同的体系。以中国为例,中国更为崇尚传统,拥有五千年的文明,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特点的思想道德、文化风俗、制度、艺术成为了所谓意义上的传统。[1]一个成功的中国室内设计师,在他的设计理念里肯定存在着很多根深蒂固地体现并继承传统的文化情结观。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主导的古典室内设计风格,就是与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形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其政治体制、伦理道德都对室内的设计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2.2 当今国际室内设计的发展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当今,不断开放的网络时代,使得各国的室内设计风格能够有随时交流,运用的平台。进入信息化时代,统一多元化成为时代的标志。室内设计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风格、主义,人们对室内环境设计的营造不单追逐的是时髦与简约,更像是想摆脱传统思想的芥蒂,重新定义生活方式、重获自由新生,即多变、自由又时尚,逐步学会用发现美的眼光和尺度来重新要求室内空间。而现代国际式的室内设计,装饰的效果则更多运用的是简洁的造型和材料的自然纹理,在布置手法上注重陈设物品之间的“和谐”,创造出更加惬意的室内环境气氛。由此,东方、西方渐渐不会再具有明显的界限问题,因为任何一种艺术样式都不可能永远占据统治地位,“和谐”的艺术形式成为多元化的设计时代所必须要遵守的,也已成为判定艺术与设计质量是否平衡的标杆。
2.3 室内设计人性化思考我们研究室内设计的文化体现,需要归根设计的根本要义——以“人”为本。人有多个含义:①情感,即处理好人、物、自然之间的关系;②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如宗教、风俗等。③不同时代和不同年龄段人的生活习惯,如青年年女人,老人,尤其注重关心残疾人的无障碍设计,室内空间内部各结构处理要灵活多样,让室内设计的在风格上达到和谐统一性。
当然,时展的确实是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环境。而实际上,自从工业文明开始,环境的创造实际上都是以牺牲大自然绿化环境为代价。环境问题渐渐成为国家舆论界探讨的课题之一,“绿色设计”的召唤则成为室内空间设计的主题。主题表达与其表现的优劣是在生态环境创造的前提下,形式与功能相互结合的问题。它代表着一种新理念,新形势,新方式,新手段与新的价值取向。可以说,这种设计理念的出现,关系到地球的生态平衡,也关乎个人的切身利益,它将会成为一种理性与成熟的标志。
3人性化设计展望
放眼西方,他们的室内设计风格和样式同样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对于自然生态观的追求;如日本传统样式从一开始即注重自然采光的运用,尽量减少人为光的使用,这些都体现了这一点。今天,大家都在呼吁可持续发展,绿色设计必然会我们唯一的选择。但是,我们更需要认识到的是,绿色设计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持,实现生态建筑固然会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这就需要整个世界,整个社会,人们的一种心态以及生活态度的转变与支持,作为室内设计师,至少起码可以先从改变室内设计行业的从业观念开始,首先确立节能环保的设计概念,做到不滥用材料、不过度追求豪华,尽可能采用环保材料,优化施工程序,最大限度地避免浪费、节约资源,然后再根据当前技术发展所提供的物质条件,逐步达到理想中的绿色设计,并赋予情感的设计,相信在现代室内设计的道路上“绿色设计”将逐步崭露头角,且会走的更加长远。除此之外,建筑内部空间和室内结构处理则会更加讲求人文性,如隐蔽,隐私等,真正达到精神环境的艺术与技术的和谐交流,那么我们才可以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
参考文献:
[1]《中国装饰文化》展望之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6.
《爱妾》说的是美国波士顿郊区一个国际化的多种族家庭:1999年,这个家庭的男主人华裔电脑工程师卡内基・黄39岁;他的妻子贾尼・贝利(外号布朗迪,意即金发碧眼的白肤女子)45岁,有苏格兰、爱尔兰和德国血统,是一家投资公司的副总裁;大女儿利齐15岁,是卡内基婚前收养的,可能是中日混血儿;二女儿温迪9岁,是两人婚后从中国领养的;老三贝利13个月,是他们的亲生儿子。一年前,卡内基的母亲黄妈妈去世,留下遗嘱要把家谱传给温迪,但有一个条件:卡内基必须帮助一个中国亲戚来美国照顾他的三个孩子。于是,46岁的老姑娘林兰来到了黄家,布朗迪怀疑她是黄妈妈给儿子选的“爱妾”,从此生活不得安宁。小说的结尾非常出人意料:卡内基拿到家谱,发现林兰是黄妈妈的亲生女儿,自己只是养子。
任璧莲在多次访谈中说,《爱妾》的创作灵感与她的两个爱尔兰裔-华裔混血子女有关。她的儿子和女儿都是白皮肤,五官相似,但儿子长着一头黑色直发,常被外人当作是亚裔,女儿长着一头金发,总被看作是白人,从女儿一降生,外人便常问她是不是任璧莲的亲生女儿,最令任璧莲尴尬的是,每次她和家里的帮佣寄宿生、一个金发碧眼的德国女孩带女儿出门,人们常常以为德国女孩是女儿的母亲,而她是保姆。这个“积极的刺激因素”促使任璧莲思考家庭这一概念中的种族和族裔因素、它对异族通婚的家庭造成的影响以及后者对它造成的冲击。任璧莲认为自己的家庭并非特例,美国社会正在出现越来越多的异族通婚的家庭、再婚后的混合型家庭、领养子女的家庭等非传统家庭,它们所体现的家庭观念与美国的立国理念是一致的: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的社会凝聚力不是血统,不是传统的传承,而是各种族、各族裔对于美国理想的认同,如果这个国家到处都是基于类似理念――主导的不是客观因素和基因遗传,而是家庭成员的自主选择――而建立的新型家庭,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然而,任璧莲承认“美国实验的这个新阶段”极具挑战性。换句话说,这些新型家庭模式是践行美国理想的产物,从它们与传统观念相互冲击的动态关系可以窥见美国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与距离。在这一点上,《爱妾》与《莫娜在应许之地》一脉相承,区别在于前者关注家庭,后者着眼于个人。《爱妾》中,卡内基和布朗迪一手“创造……选择”的家庭既存在跨种族婚姻,两代人之间还存在跨种族、跨族裔的领养关系,在外人眼里,他们是“新型的美国家庭”,他们的混血儿子则代表着“美国的崭新脸庞”。然而,在小说的结尾,布朗迪带着贝利离家出走,这个家“在大部分时间里,分裂成两个看上去符合传统的家庭,有一分为二的清晰感觉。明显失去了迷彩一般的绚丽色彩”。是什么原因使一个多种族的家庭分裂成两个种族特征一致的家庭?
诚然,传统家庭的一些问题也出现在这个非传统的家庭里,比如正处于青春期的利齐叛逆心理很重,对母亲尤其不尊重;温迪接近青春期,也开始出现这个问题;卡内基和布朗迪都在外工作,与子女相处的时间有限;他们十多年的婚姻也不可避免地陷入平淡期;布朗迪比丈夫大6岁,已经出现近更年期的症状。但危害更大的是这个家庭特有的一些问题:其一,卡内基与布朗迪的异族婚姻自始至终遭到黄妈妈的反对,黄妈妈不能接受白人根深蒂固的优越感,也想阻止卡内基娶了白人妻子之后不被同化,她控制不了儿子,便安排林兰来照顾三个孙辈,“这样的话,孩子们最起码会说中文,不像卡内基”。黄妈妈可以说是小说中种族意识最强的人物,非常看重族裔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儿媳妇在她的眼里不是儿子的爱人,更多的是一个种族符号“布朗迪”,即便儿媳妇会说中文,曾在大学学过一段时间的“东亚研究”专业,她的异己身份也无法改变。其二,由于黄妈妈罹患老年痴呆症,“逆子”卡内基不仅意识到了自己深爱着母亲,还产生了身份危机。黄妈妈遗忘得越多,卡内基失根的感觉就越强烈,母亲逝世后,他发誓要学中文,在互联网上了解中国文化,悉心保存母亲的遗物,不顾布朗迪的反对仍执行母亲的遗嘱,甚至怀疑因为没有娶一个亚裔女人为妻,他可能错过了很多。从拒斥中国文化到拒斥做纯粹的美国人,卡内基的文化认同几乎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这使得他情不自禁地接近林兰,却拉开了与布朗迪的距离。其三,尽管布朗迪将利齐和温迪视如己出,但在戴着种族有色眼镜的外人眼里,她们看上去不像是母女,这使得两个女儿产生情感认同的障碍,尤其在贝利出生之后,尽管布朗迪对她们的爱没有变化,两个女儿却认为血缘关系决定了养母更爱亲生儿子。归根结底,这个家庭特有的问题都与族裔身份、文化认同、血缘关系等密切相关,随着林兰的到来,这些问题进一步激化,家庭成员之间开始分派结盟:谁最像谁?谁属于谁?就连以思想开明自诩的布朗迪也为自己不能免俗感到懊恼。如果说她曾为收养异族女儿、挑战世人的种族眼光而感到自豪,她也不禁为亲生儿子遗传了她的种族体貌特征而感到欢喜,她甚至发现“认为爱和价值观也许比基因更重要,这是多么不可救药的理想主义啊!”在卡内基的生日晚宴上,布朗迪注意到“所有那些长着黑头发的脑袋,只有两个长着金发。……随便什么过路人都会以为卡内基和林兰是这家的男主人和女主人,而我和儿子贝利是客人”。黄家最终的分裂,罪魁祸首不是哪个人,而是社会话语和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种族范畴。如果家庭成员忽略彼此共同的人性,放大彼此的种族和文化差异,他们之间的爱和亲情怎能持久?
在《爱妾》的结尾,心脏病突发的卡内基正在接受手术,布朗迪、林兰、利齐、温迪和贝利都守在候诊室里。在“不光用眼、还用心在观察”的温迪眼里,对卡内基的爱和关切最终战胜了彼此的族裔差异和纷争,他们凝聚成一个整体,变成了患难与共的一家人。当得知卡内基脱离了生命危险时,“我们全家人一起不停地欢呼”,但这种欢乐能否持续呢?温迪没有给一个明确的答案,只是注意到“突然之间房间怎么变得这么黑暗”。显然,与《莫娜在应许之地》颇为乐观的结尾相比,《爱妾》结尾传达的信息要含混得多。对于非传统家庭能否完全排除种族和族裔因素的干扰,任璧莲也许缺乏十足的信心和把握吧。在任璧莲看来,小到家庭,大到美国这个国家,种族和族裔差异都是举足轻重的问题,如果读者能够透过黄家的经历思索美国的种族和族裔问题,她的写作意图也就实现了。
在《爱妾》中,任璧莲对叙述技巧进行了大胆的实验,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卡内基、布朗迪、林兰、利齐和温迪交替担任第一人称叙述者,常常是你一言我一语,你一段我一段,一个人的话语最多能占上四五页,偶尔会有十页。任璧莲把这种特殊的叙述方式形容为“一家人接受长时间的集体心理治疗,只是没有治疗师,而且每个人都有自说自话的自由”。由于《爱妾》融合了莎士比亚戏剧独白和小说的元素,任璧莲称之为介于戏剧和小说之间的杂合文类,在一定意义上形象地再现了《爱妾》中杂合的种族身份和文化身份主题。另外,任璧莲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者,是因为用这样深入内心的方式塑造人物,“在探讨种族和族裔属性的同时,能够牢牢抓住每个人物的个性特征……如此近距离地追踪人物的视角,我也许能够超越当代小说的常规,塑造出更为丰满的非主流人物,同时又不会失去主流读者的共鸣”。而如此多的叙述者可以体现现代生活的纷繁复杂,作为作家,任璧莲愿意倾听所有不同的声音和看法,她的这一考虑与巴赫金的对话理论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关键词:东西方文化;差异;创新;创业;融合
一、文化的概念、层次及东西方文化差异
(一)文化的概念及层次
根据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71)的定义,文化是指一个包含知识、信念、艺术、法律、道德和作为社会一员的人这个个体所获得的能力和习惯。由此可见,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道德等人所创造的一切精神性的成果。
文化对群体内人们的心智模式和行为方式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首先,文化具有群体共性和普遍性。它广泛存在于社会群体的各个层次之中。其次,文化是一种长久的历史积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而它对生活其中的人群的影响全面、深刻而且长久。第三,文化具有重要的导向性,它是群体中人们判断是非与优劣的标准。[1]
社会文化决定着人们的思维和言行。一个民族的行为,就是这个民族文化的具体化和物质化。东西方的价值观、文化、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存在极大差异。
同时,文化的内容是不能遗传的,是通过后天学习而来。人们习惯于在本民族文化熏陶下习得的交往准则、行为规范、价值观,总是把自身文化作为参照标准去理解、评价其他文化,这就形成了文化的差异和冲突,从而妨碍了不同文化的人的沟通与交往。
研究者们对文化的层次划分有各种分析,比如有研究者提出了“文化的洋葱模型”:表层称为象征物(Symbols),如服装、建筑,语言等,人的肉眼易见,就像洋葱的皮;中层是英雄人物性格(Heroes),在一种文化里,人们崇拜的英雄的性格,往往代表了该文化大多数人的性格;最里面一层是核心层,即价值观(Values),指人们所理解和相信的关于真、善、美的观念,这是文化中最深邃、最难理解的部分。[2]
(二)东西文化的差异性
1.价值观的差异
东西文化在价值观上存在着诸多区别,且有着本质的不同。例如,在人性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文化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天人合一,西方则认为人性是善恶的结合体,强调人控制自然;对于时间观念,中国文化珍惜过去,西方则重视未来;在社会活动,中国文化重视身份,西方文化则重视所作所椋辉谏缁峁叵捣矫妫中国文化讲究上下等级观念,而西方注重个性和个体性。
2.思维模式的差异
上文提到东方文化讲求天人合一,表现在思想意识、思维模式方面就是倾向于整体性、综合性和垂直感,体现在语言表达方式上就是按时间和事理发展顺序先因后果、从前往后、由小及大,由整体再到具体和局部。
西方思维模式将人与自然分离开来,崇尚“人物分离”,征服和改造自然,比较讲究理性。西方思维主要表现为习惯于分析事物、抽象思维和重形式逻辑的思维以及求精确的语言观,在语言表达方面,先概括后分解,先总结后列举,从结果追溯到原因。
二、东西方文化对创新创业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创新创业的影响
几千年的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在世界不同文化中显示着强大的生命力,并不断为世界其他文明学习和借鉴。兼容并蓄、和谐思想、人本精神、辩证思维等,这些都对建立创新型国家有积极作用。[1]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创业有着积极的影响。例如,传统文化以“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引导大学生确立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创业态度;传统文化崇尚诚信经营,重视构建公平竞争商业准则,对今天创业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而积极的意义,丰富了其内涵。
当然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糟粕,比如“重义轻利”、“重士轻商”等思想严重影响阻碍了创业者的创业意愿。同时,传统就业观念根深蒂固,挫伤创业动力意志。长期封建历史条件下,某些价值标准和核心追求带来的影响是泯灭个性和扼杀创造性,从而形成了诸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和“学而优则仕”等封建专制意识浓厚的就业观念,对此我们应该坚决摒弃。
(二)西方文化对创新创业的影响
西方文化以基督教为立国之本,强调科学进取和民主法制,重视发展和个性化。西方文化下的管理以“法”为主,强调严格的制度、理性决策和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等等。在对人的行为的研究上,西方管理思想主要放在对物和组织的管理上,主要偏向于对人的行为的研究。
以西方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美国的文化为例,主要内容有强调创新、创业和主张积极尝试的文化;容忍缺陷、宽容失败与多元化的价值观;以及诚信基础上的合作创新文化等等。同时它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奉行个人财产的保护和利益为上的宗旨,在创业时更加注重利益的获取而忽视了创业风险,往往因一味攫取利益而忽视了其他重要的因素。
三、东西方文化融合创新的发展趋势和创新文化建设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和以欧美国家基督教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是当今世界两大主流文化,两者因起源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西方文化是以基督教为立国之本,强调科学的进取和民主法制,重视发展和个性化;而东方文化是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强调的是关系的协调,重视家庭和群体的利益。
表现在管理思想上,西方文化体系下的管理是一种制度化的管理,存在“管理有余,领导不足”的情况;而东方化体系下的管理,缺乏规则,失去了管理的科学性。[3]两种思维和管理体系各有优势,侧重的角度不同,他们是互补的、兼容的,只有相互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施行管理,东西方文化思想的发展趋势是在融合的基础上实现创新。
全球化是东西方文化融合与创新的前提,不同文化的差异和冲突,为融合创造了条件。因为差异导致的互补性产生了融合创新的基础,而差异越大,在客观上存在着互补性和融合的倾向也越大。
所以东西方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是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把西方的法制、法规融入到东方的文化中,使东方文化也加入定量的元素,走向规范;西方也把东方文化中的对群体利益的关注和关系的协调等元素融入西方的文化,使得西方文化在规范中更加人性化,这样文化的发展就更加能适应我们现在社会的发展。
研究者指出人类社会的一切创新活动都是深深根植于社会的文化氛围之中的。在创新的各种要素中,文化是各种层次创新体系的灵魂,具有最终的影响力和决定力。长期看,创新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包含制度建设在内的优良创新文化的形成。文化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1]随着我国踏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征程,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创新文化显得尤其重要。
当代大学生们受到来自东方的传统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的双重熏陶,作为创新创业群体的中坚力量,如何顺应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发展趋势,加强思考,从而为自身创业意识、创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创造更好的条件,这将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四、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思想的启示
(一)文化传承和融合中的一些存在问题
文化作为创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创新创业活动有着深远的影响,不同文化环境下的创业活动互不相同。[4]因此,忽略文化差异的创新创业注定是要失败的。
在文化融合的趋势中,研究者们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巴斯丁(2014)指出传统的中国文化依然深受儒家文化思想价值观中的诸如“尊重权威”、“顺从”等思想的影响,与典型的企业家思想价值观不相契合。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儒家思想的产物,与有效的企业创新教育所需的方法并不相吻合。[5]
与此同时,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不是做得很好。通过我们的调查和访谈发现:在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和过程中,现代化的思想和理念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在他们的认知观念中有逐渐淡化的倾向;同时,课堂教育作为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主要途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社会环境日益多元化,使他们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关注越来越少。而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兴趣,但没有与自身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没有将其内化为行动。
反过来,西方企业在东方文化环境下的生存,一定要考虑到文化差异性下的特定文化环境。巴斯丁(2014)指出,培养未来的企业家必须紧紧围绕对特定民族和地方文化的联系和探讨。若无对中国消费者文化的深刻洞察,美国本土企业成功的模式在中国是无法被轻易复制的。[5]
张骁等(2006)研究者指出:正如知识的创新来源于不同知识的相互碰撞一样,如果不存在文化差异,文化的融合创新是不可能发生的,文化冲突是文化融合创新的根源及动力。文化冲突的发生同时也带来了创新的机遇,因此为了实现文化创新就必须直面文化冲突现象,正确对待和处理文化中的冲突和矛盾。[4]
(二)东西方文化融合对创新思想的启示
1.“取长补短”是东西方文化融合创新的途径
研究者指出一国的创新文化与传统和社会大环境密不可分……发达国家在创新文化方面有很多可取之处。我们应在扬弃的基础上大胆采取“拿来主义”的策略,遵循以我为主、兼收并蓄、融和提炼,螺旋上升的原则来逐渐优化我们的创新文化。[1]
对于可取之处应积极借鉴,结合自己的特点加以整合,发展出适合自己的新的文化思想。比如在人的行为的研究上,西方文化体系下的管理主要放在对物和组织的管理上,主要偏向于对人的行为的研究,从理性思维出发。而东方文化影响下的管理则强调人的社会性,往往是由道德在约束人们的行为,缺少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执行体系,缺乏契约精神。所以若将西方的理性思维与东方文化中的和谐思想相结合,加强对人的研究,应该会起到很好的互补作用。
2.跨文化管理是东西方文化融合创新的倾向和趋势
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创新在企业的跨文化管理中表现尤为显著。西方文化下的管理以“法”为主,强调制度、理性决策,重程序、重法理。而东方文化中,管理则是以“情”为主,注重发掘人的内在的价值和积极性,对制度管理较松懈,重态度、重情理,理性精神不足。[3]
在今天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下,现代西方企业很注重社会效益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稳定,而东方文化下的企业也重视强化竞争机制,强调能力提升的重要性。跨文化管理会使得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创新在实践中得到加强和提升。
五、结语
Y合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发展趋势,当代大学生应加强思考,把握好创新文化的关键环节,即对不同文化差异和冲突的认识,加强对文化差异和冲突的性质及类型的认识,判断其发生领域、涉及层面以及造成的影响,从而正确选择处理文化差异和冲突的对策,为自身创业意识、思维、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创造更好条件和机遇。
参考文献:
[1]吴金希.创新文化:国际比较与启示意义[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151-152.
[2]孙洪义.民族文化对国家创新能力影响的元分析[J].创业创新管理国际期刊,2009(10).(3/4),353-360.
[3]张浩.东西方管理理念融合的理论与实践[J].南都论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4(2).
从事外语教学三十多年来,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外语学习有很大影响。中国孩子对西方文化的未知,导致外语学习的过程频繁出现障碍,学习成绩始终不能达到理想的分数,凭借教学经验,我呼吁所有的中国学生应该从研究东西方文化差异入手,潜心学习外国文化。下面我从几个方面将自己的想法、认识、经验和措施展示给大家。
1.东西方文化存在的巨大差异
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两个要素,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语言交流中,人们往往重视语言的正确性,忽视了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文化的差异。就文化标准规范而言,不同的语言文化使用的规则就会不同,它只能在自身中按其特定条件加以解释,而不能以此为规范来描述另一种文化。因此把握非语言交际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交际畅通并有效地进行。下面我仅从以下五个方面来例举语言文化发面的差异:
1.1 信仰和习俗的差异。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忌用猪、狗作商标;日本人忌讳荷花、狐狸和獾,而喜欢樱花、乌龟和鸭子;英国人不喜欢大象、喜欢熊猫;意大利和西班牙人忌用,喜欢玫瑰花;俄罗斯人则认为黄色的蔷薇花意味绝交和不吉利;法国和比利时人认为核桃、孔雀和是不祥之物,各种禁忌无奇不有。
1.2 身体语言的差异。中国人常用握手和微笑来表示友好和礼貌,欧美人习惯拥抱和接吻的礼仪形式,印度、泰国则双手合十表示问候。阿拉伯人见到别人朝自己微笑时,会感到莫名其妙。与人交谈时,中国人习惯翘起"二郎腿"与人交谈,在东南亚国家这一姿态被视为极不友好。
中国和英美人习惯用点头表示赞许、肯定,在印度、希腊等地点头的意思恰好相反。填写表格和选票时,中国人以打勾或画圈表示肯定或赞同,打叉则表示否定或不同意,而英语国家则以打叉表示肯定或赞同。中国人用鼓掌表示欢迎或赞赏,俄罗斯人用指头敲桌子,德国人习惯用脚踏地来表示。
1.3 颜色和数字文化的差异。在东西方非语言环境中,表示各种不同颜色或色彩的词非常丰富,这类词很容易引起文化含义的误解和语义的混淆。在我国,常可看到用颜色和数字来命名的商品商标。
1.4 寒暄和问候的差异。中国人见面寒暄通常是:"你多大年纪?""你能挣多少钱?""结婚了吗?"。在英语文化中,年龄、 地址、工作单位、收入、婚姻、家庭情况、信 仰等话题属个人隐私范畴,忌讳别人问及。英美人寒暄最频繁的 话题是天气的 状况或预测。
其实东西方文化层面的差异是难以数的清的,因此,我们在学习英语时,应了解它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随时将它与我们的母语进行对比 ,使自己自觉意识到不规范语言产生的根源和避免方法,进而增强使用规范语言的意识。
2.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带来了教育的差异
两种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两种不同的教育制度。极其鲜明的对比体现了处在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孩子,先说西方的教育,从体制到政策实施都近乎完备,一批批的孩子们都十分良好的接受高级的教育,唯一的缺陷是在这种情况下,有部分的学生养成了很多骄奢的习惯,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但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他们的教育环境比起中国的简直好之又好,他们的主体是过于培养孩子的自我能力和素质,这也是鄙人比较欣赏的地方。
比而较之,中国的素质教育总也不能尽善尽美,除了环境因素外,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中国文化的背景太深,很难改变这种传统。还有,中国的素质教育过分强调应试能力的培养,往往忽视了对能力的培养及自我能力的提高,这就在根本上造成了中国学生在国际竞赛的水平很高,而生活则远不及人。在中国有很多学生对教育不满,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两种等级。
我想,两种不同的教育制度并不能说明孰好孰坏,这只是两种文化及社会制度的产物,他们各有好坏,我们应该互相吸取对方的好的方面,使得教育在不同的土地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3.掌握西方文化知识对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和影响
对西方文化背景认识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对英语的学习。比如在平时考试的翻译上、阅读理解上、语法上都会出现问题。如果对文化背景不熟悉,我们对很多翻译都照旧中国的字面意思翻译,就会出现很多的笑话。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能够运用英语达到交际、交流的目的。我们所学习的英语教材的内容涵盖了西方社会的历史、地理、文化、民俗、风情等广泛知识。如果没有了解一些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很难了解清楚教材的内容,从而也很难准确把握有关内容的思想内涵。
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东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英语学习的障碍也是多方面的,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使学生对文化的差异有一定的了解是相当重要的,这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而且也是正确理解、把握和运用英语,进行跨国交际的关键之所在。
4.应对英语学习中文化差异的措施
在日常交际中,因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而造成的表达的差异的例子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例如:中国人喜欢通过对对方生活的关心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而西方人却常误解成中国人爱干涉他人的私事。
论文关键词:《喜福会》,母女关系,中美文化,冲突融合
一.母女间冲突与融合的实质
(一)冲突的实质——东西方文化的二元对立
《喜福会》中母女之间的冲突不仅仅是“一种文学表征和小说结构框架”,它所代表的实际上就是中美文化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一种东西方二元文化的对立。”
东西方之间的关系在近几个世纪中一直处于一种不平等的状态。早在13世纪,马可波罗就在他的游记中,描述了中国的地大物博、物产丰殷。那时的中国在欧洲人眼里就是一个充满财富的神秘国度;但是自开始,中国的大门就被迫打开了,西方列强们豪取强夺、恣意妄为,自此之后他们就以征服者的眼光来看待中国和中国文化了。用爱德华﹒赛义德的话说:“西方和东方的关系是一种权利统治和不同程度的复杂的霸权关系。”也就是说在东西方二元对立关系中,两个对立项中“其中一项在逻辑、价值等方面统治着另一项,高居发号施令的地位”。基于这种不平等的关系,东方人在西方人眼里就是“无知”、“懒惰”、“愚昧”以及“阴险狡诈”等贬义词的代名词。这些概念作为西方人对东方的根深蒂固的认识体系,始终充当着欧美殖民主义或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支柱。在这种意识形态下成长起来的美国女儿对母亲的认识自然成了片面的、歪曲的。
在文化关系上,一代又一代的西方学者以“欧洲中心论”为基础,制定出针对东方的一整套思想体系和行为方式,他们一步步的把东方造就成“他者”的形象,构建了西方与东方之间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关系。自索绪尔提出二项对立的原则以来,人们有了新的认识事物、确定事物的方法。我们认识到世界不是由独立存在的个体构成,而是由各种关系构成的,事物的真正意义也并不在于事物本身,而是在于事物同其他事物的关系之中。正是事物之间的差异确定了事物的存在,而这差异也成为事物之间互为“他者”的前提。因此,任何事物都不能由自身确定,而必须通过不同于自身的他者来确定。在东西方文化之中,东方成了西方眼里的“他者”,而有了东方这个“他者”,西方自身才可得以确定。东方在这里所代表的是西方为了确定自我而虚拟出来的不同于西方传统价值的东西。
东方和西方都有自己的历史渊源,有自己的思想体系及价值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差异,正是这种差异体现了彼此的存在。西方作为“征服者”占据了有利地位,它通过压迫、歪曲东方,将自己同东方对立起来以从中获取力量,进而确立自己的权利与自信。这是不平等的,是建立在东方这个“他者”的屈辱之上。所以,我们可以说,没有东方和东方文明,西方也就无法建立自己的文化优越感、权威心态及战略地位。反之,东方在确立自我的时候也正是把西方当成了“他者”。《喜福会》当中的母女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就体现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母亲与代表美国现代文化的女儿各自建构“自我”形象,而把对方看成是“他者”。更重要的是,她们看到的都是“他者”身上的文化“陋习”,因此矛盾冲突在所难免。
(二)融合的实质——东西方文化从二元对立走向二元消解
母女之间的这种对立关系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在文章的结尾我们也看到了,母女双方在共同努力下最终走向和解。女儿们对母亲们的理解和认同实质上是以女儿们为代表的美国文化与以母亲们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之间的理解与认同,“这既实现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霸权关系的消解,又以从边缘向主流解构的思维方式打破了西方文化中心论的神话,确立了文化平等交流的基础”。当然,冰冻三尺,非一夜之寒,我们无可否认,要想实现东西方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交流,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如上文所说,正是事物之间的差异确定了事物的存在。换句话说,正是由于“他者”的存在才显示出了“自我”的存在。因此,“自我”的形象是在虚拟“他者”的过程中形成的。这和拉康所提出的“镜像阶段”有很多相似之处。拉康认为婴儿在会说话之前对镜像的自我欣赏说明婴儿在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交际而获得更为清晰的自我概念。在这里,“他者”可以被看成是潜在的自我,是“镜像中的自己”。通过“他者”这面镜子,显示出来的其实是自我的真实形象。因此,《喜福会》中充满矛盾冲突的母女们最终都在对方的文化当中找到了能与自己所代表的文化认同的地方,母亲在女儿的反抗中看到了中国文化在美国社会文化当中的边缘性;而女儿也在母亲的干预之下明白了原来美国文化也有它自己的不足与缺陷,进而达到了母女之间的和解,最终消解了母女之间,也就是中美文化之间的自我与他者的对立关系。
这种对立关系的消解旨在说明东西方文化是平等的,无所谓哪个更胜一筹,它们各有千秋。一方面,每种文化当中都有其值得他人学习和借鉴的东西;另一方面,它们也有各自的不足之处。我们不应该只看见自身优越于对方之处而将对方全盘否定,而是应该敞开心扉,摒除偏见,发掘和吸收不同文化的精髓。
二.结语
《喜福会》讲述了四对母女之间的关系,作者从个人记忆出发,将自我经历放大,将家庭矛盾、母女之间的上升到文化冲突的层面,使小说更具有内涵。谭恩美在作品中凸显了与民族历史割裂的美国华裔后代所面临的历史与现在的矛盾以及她们对于生活、命运和人生选择的思考。作者把母亲的过去同女儿的现在并置在文中,形成了既是时间上又是地域上的强烈对比,其目的在于解构东西方文化的二元对立,说明虽然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但是通过沟通与融合我们就会发现其中存在着的许多共同的本质。谭恩美通过《喜福会》找到了结合中西文化这两种截然不同又各具魅力的文化的切合点,通过人与人之间最平常的关系——母女关系对文化给予了一种全新的诠释:完全不同的文化之间尽管有着不可避免的冲撞,也未尝不可以共存和兼容。
参考文献
艾米﹒谭.喜福会[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238.
程爱民,邵怡,卢俊.20世纪美国华裔小说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31.
萨义德.东方主义[M],北京:三联书店,2007,47.
文化依靠语言来承载,语言依靠文化来孕育,世界上无论哪一种语言都不能脱离文化独立存在。学生只有了解英语背后的西方文化,才能更好地学好英语,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特别重视文化教学。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经验,首先论述了文化差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英语课堂中加入文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文化差异 初中英语 教学
语言与文化是一对密不可分的矛盾统一体,它们互相依存,不能独立存在,英语也是如此,背后也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所以学生如果想真正将英语学得准确、深入,必须充分了解英语背后的西方文化。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的培养,只有让学生了解一定的文化差异,才能更好地学好英语。
一、文化差异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注重文化差异,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英语的直接推动力,也是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源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向学生介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学生了解一定的西方文化,认识到英语的发展演变过程。举例来说,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些作者的生活经历、生活的年代等,进而了解到作者所在国家的文化习俗、历史文化以及民族特点等,从而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形成更准确的认识。学生接触西方文化的感觉肯定是非常新奇,他们会看到一个不同于东方文化的神奇世界,进而会对西方国家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这样,学生自然能够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注重文化差异,消除跨文化交际障碍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存在差异,人们在生活习惯以及交流方式等方面会存在很大的不同,学生如果只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忽视文化背景的差异,就会在与西方人交流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比如英国人见面打招呼用语总是谈论天气,因为英国天气变化总是很快;美国人热情、大方,见面总是习惯说:“Hello!”“Nice to meet you!”中国人一直将饮食文化放在很突出的位置,所以中国人见面打招呼也总是向对方询问:“你吃了吗?”可是如果将与中国人打招呼的用语用来对待外国人,他们会产生一种误解,可能会认为对方要请自己吃饭。很明显,语言差异的根源在于文化差异,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顺利进行交流。
二、基于文化差异的初中英语教学方法
(一)广泛阅读,增长见识
阅读能使人增长智慧,有助于开阔视野,所以学生应进行大量的英语阅读,这能够更有效地促进他们学习英语知识。学生要尽力阅读,不但要阅读大量的英国文学作品,还要认真阅读英文版的杂志、报刊,多收听英语广播等。这些阅读材料以及广播节目中含有大量的关于西方国家的民俗文化、历史发展、、社会时事等众多文化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如东西方文化在节日方面以及礼节方面都与我国的文化存在很大的不同。学生了解这些文化知识之后,视野能够更加开阔,见识也同时增多,这样,跨文化交际能够顺利实现,而学生的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同时会得到提高。
(二)多媒体辅助,加深理解
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快,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汇总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教学过程中开始利用多媒体的手段来进行,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播放原声电影资料,也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下,能够感受到丰富多彩、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更便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以更积极的态度来了解西方文化。西方文化中的许多地方都与中国文化存在很大的不同,如建筑、节日、风俗等,在多媒体的帮助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能够更清晰地展现出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西方文化,了解西方国家的别样风情。当学习人教新目标版中的Unit 9 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这一单元时,教师节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够欣赏到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电影片段。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比较中西方电影之间的差异。中国电影一般对生活中的美好予以歌颂,这主要是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西方电影则更为突出地展现了科学的重要性,这与西方国家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是分不开的。学生通过多媒体,不但了解了中西方电影之间的差异,还更好地认识到中西方在文化、历史背景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
(三)营造情境,亲身体验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多为学生提供一些英语学习情境,使学生在英语语境中感受西方文化,了解语言差异。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流利的口语,也可以使用夸张的织体语言来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自己就是在英美国家的文化情境中;教师也可以将教材内容分解成简短的对话练习,使学生在对话中体会西方文化。教师还可以将西方文化内容蕴藏在灵活多样的英语活动中,使学生在玩中感受到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如在学习Can you come to my party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活灵活现的教学情境来感受文化之间的差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列举出各种各样的party,以更好地了解西方国家的假日、聚会等,从而使学生更加了解西方文化。如教师可以领导学生组织一个友好交流的活动,学生分别扮演不同国家的代表,不但要详细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还要描绘西方国家对文化的概念。这样的优势在于,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深刻体验到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
【结 语】
在学生学习英语的整个过程中,初中阶段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能够为日后的深层学习提供必要基础,教师不但要认识到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更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西方文化的渗透,不断提高初中生对文化知识的正确认知,使其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能够准确辨别这些文化差异,使文化能够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隐喻;文化;共性;差异
引言:古往今来,学者们对隐喻的研究源远流长,但传统的隐喻研究主要限于把隐喻当做一种普遍的修辞手段。随着认知科学的兴起,人们认识到隐喻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现象,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有力工具。美国著名认知学者莱考夫在其巨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指出:“隐喻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外一种食物的方式。”莱考夫和约翰逊还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不但在语言中,而且在思想和行动中。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基本是隐喻性的。
一、隐喻与文化
文化是一个自成体系的有机整体,是一个民族语言、知识、信仰、习俗、法律、艺术、道德、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的集中表述。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承,文化具有民族性。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而隐喻,作为语言的重要表达方式,更能反映文化的共性与个性。
莱考夫把隐喻看做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即隐喻概念。隐喻概念,在一定的文化中又成为一个系统的、一致的整体。在东西方文化中,蕴藏着大量的隐喻性文化内容。本文拟以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为例,探讨英汉民族文化在隐喻中的体现,以有助于隐喻研究的深化。
二、隐喻是文化的集中反映
隐喻是一个民族语言文化的体现,是语言中与文化联系最紧密的部分,而且最能反映各个民族思维的相似性与差异。从东西方隐喻性语言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窥视英汉民族隐喻文化的异同。隐喻是人们用一种事物来认识和理解另一事物的认知方式,它体现了人类思维的共性特征。而人类认知经验的共性和他们赖以生存的客观世界本身的相似性又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理解隐喻现象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因此,尽管不同民族的文化千差万别,但基于共同的生活经历和心理积累,扎根于不同文化中的隐喻便有可能重合,形成所谓的“共识文化”。
在东西方文化中,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人们通常将时间比作金钱,因为金钱是一个比较具体的、为人们所熟悉的事物,在人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隐喻的实质就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所以英汉民族都用“金钱”的概念来隐喻“时间”。在英语中,TIME IS MONEY 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隐喻,由此派生出很多的隐喻表达如a waste of time(浪费时间), buy time(购买时间), budget time(预算时间), cheat time(欺骗时间), cost time(花费时间), kill time(消磨时间), murder
time(虚度时间), save time(节省时间), sell time(出售时间),
spend time(花费时间), pass time(渡过时间), use time(使用时间)等等;在汉语中也有诸如花时间,挤时间,用时间,把握时间,节省时间,浪费时间,消磨时间,虚度时间,珍惜时间,抓紧时间,时不我待,时过境迁,岁月不待人,寸金难买寸光阴等种种隐喻表达。在TIME IS MONEY这个概念隐喻中,英汉民族所具有的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生活经历正是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把金钱比作时间的原因。这种隐喻的重合现象也是人类具有共同认知共性的反映。
隐喻,如同语言,也是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背景之中。英汉隐喻中隐含的民族文化心理差异,常常会引起东西方的文化冲突,折射出不同的文化痕迹。狗是我们熟悉的动物。在英汉语言中,有很多关于“狗”的隐喻。由于两个民族对待狗的态度有异,两种语言中狗的隐喻意义也大相径庭。西方人视狗为人类忠诚的朋友,所以英语中关于“狗”的隐喻意义多含褒义,如a faithful
dog(忠诚的人)、a lucky dog(幸运儿)、be top dog(重要人物)、old
dog(行家)、put on the dog(炫耀,摆阔)、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An old dog barks not in vain.(老狗不乱吠)、Every dog
has its lucky day.(凡人皆有得意时) 等等;恰恰相反,在中国文化中,狗是卑贱的动物,中国人倾向于用狗来比喻坏人坏事,如走狗,狗东西,狗头军师,狗仗人势,狼心狗肺,鸡鸣狗盗,丧家之犬,狗眼看人低,狗改不了吃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等等。这种隐喻文化差异体现了英汉民族对待狗的完全相反的价值观和文化心理。
东西方文化在英汉隐喻性语言中体现出了鲜明的共性特征,这种语言现象的普遍性是人类具有共同认知方式的有力佐证;而英汉民族又分属于东西方不同的文化,隐喻性语言又体现了其独特的文化差异。因此,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认知方式,隐喻是文化的集中反映。
结语:综上所述,隐喻普遍存在于文化中,是文化的集中反映,又随着文化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这一命题已在分析中得到了印证。隐喻的普遍性体现了英汉语言的共性,而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对英汉隐喻文化的研究可以揭示隐藏在语言现象后的语言本质,透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从而更好的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异同,为跨文化交流扫清障碍。同时,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内从语言对比的角度探讨英汉隐喻文化也有助于隐喻研究的深化。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东方学;东方主义;西方中心论
一、东方学的本质――东方主义
西方在以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诸多形式进行的全球性殖民扩张中,不断遭遇和认识着一个非西方的东方世界,由此衍生出一个关于东方的话语系统,其中包容着西方人关于东方的见闻、感受、思考、言说等,这种话语系统经过逻辑和实践的建构,便形成了西方文化中的东方学。在后殖民主义的理论中,西方的东方学虽然是以一种“学”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但它在实质上却是一种主义即东方主义,是西方关于东方的话语系统。西方对东方的认识和观照是以西方思维方式为媒介、以西方文化为基础、以西方价值理念为标准的,因此,西方的东方学只能是西方对东方的言说、书写和编造。东方学所认知和描述的东方,仅仅是呈现在西方人视野中的东方,是用西方的话语扭曲和遮蔽了的东方,而不是真实的东方。因此,后殖民主义理论认为,东方主义完全是西方强加给东方的一种政治学说,东方主义视野中的东方是一个再现的系统,是西方塑造的结果,是西方对东方的无知和偏见制造出来的一个离奇的神话。正如萨义德所说的,东方几乎就是欧洲人的发明,它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充满着浪漫传奇色彩和异国情调的,有着奇特经历的地方。
二、东方学的核心――西方中心论
东方主义的核心是西方对东方的权力,其宗旨并不是要构建一个有关东方的真理性的知识系统,而是试图通过关于东方的话语体系,以所谓真理的形式去塑造和定义一种有利于西方的东西方关系。因此,东方主义是对权力的声明,是对相对绝对权威的要求,是西方支配和控制东方的权力符号,它力图以学理的形式为西方对东方的殖民扩张和侵略提供合理性的知识论证明。在后殖民主义对东方主义的批判中,东方主义对东西方关系的塑造,不是为了寻求一种知识和真理,而是为了实现西方对东方的统治,因此,东方主义实质上是一种霸权主义,它所寻求的是西方对东方的霸权。东方主义所关注的不是知识的问题,而是权力的问题,它以知识的形式支持西方对东方的扩张,侵略和殖民,因此是“知识的帝国主义”,东方主义中的东西方关系是一种霸权等级关系。萨义德在《东方学》一书中强调:“西方与东方之间存在着一种权力关系,支配关系,霸权关系”,在这种霸权关系中,东方被东方化了,这不仅是因为东方被19世纪的欧洲大众下意识地认定为“东方的”,而且因为它可以被制作成或被驯化为“东方的”,这种驯化和制作从属于西方对东方的统治关系。法国作家福楼拜与埃及哈内姆之间的关系似乎就是这种霸权关系的缩影,它不仅仅是个人关系,而且体现了东方主义视野中的东西方关系:哈内姆从来不谈论自己,从来不表达自己的感情、存在或经历,相反是福楼拜替她说话;福楼拜是外国人,相对富有,又是男性,这使他不仅能够占有她的身体,而且可以替她说话,告诉他的读者们她在哪些方面具有典型的东方特征。福楼拜在与哈内姆关系之中所处的有利地位,很好地体现了东西方之间力量关系的模式,体现了在这种力量关系模式影响下产生的论说东方的话语模式。因此,“关于东方的知识……是从强力中产生的。”
东方主义将西方文化作为裁定、分析和评判东方文化的标准,并为西方文化的全球性扩张提供理论支持。在东方主义用以界定东西方关系的二元对立的等级模式中,西方始终是进步、文明、科学的象征,它应该对未开化的东方进行扩张、占领和统治。“殖民统治寻求的全部结果就是要让土著人相信殖民主义带来光明,驱走黑暗。殖民主义自觉追求的效果就是让土著人这样想:假如殖民者离开这里,土著人立刻就会跌回到野蛮、堕落和兽性的境地。按照东方主义的逻辑,西方向东方的扩张仅仅是进步、文明和科学的扩张,其目的是把东方从落后、野蛮和愚昧的统治中解放出来,因此,西方人是以解放者的身份,抱着拯救东方人的善意来到东方的。殖民主义者把对东方的扩张和对落后的东方人的管辖看成是自己长期的、甚至是先验的责任和神圣的使命,宣称“欧洲的义务是要利用世界的自然和劳动资源以促进国际进步;一欧洲人的神授使命是统治、指引和提高落后的民族,将其作为文明的信托。
三、后殖民主义的进步意义
首先,后殖民主义对东方主义及其蕴涵的西方中心论的批判,揭示了西方国家殖民扩张以来东西方关系的实质是西方对东方的霸权和统治。按照东方主义的思维模式,西方殖民者是带着崇高的责任和神圣的使命来到东方的,他们将科学、进步和文明带到东方,从而帮助东方人摆脱愚昧、落后和野蛮状态的奴役,因此,西方向东方进行殖民扩张的历史,就是西方到东方传播文明和福音的历史。后殖民主义将东方主义视野中呈现的东西方关系视为西方的编造和西方谋求对东方的权力和统治的产物,其宗旨是以学理的形式为西方对东方的殖民扩张和统治进行合理性论证,以歪曲和掩盖西方殖民主义历史的真实面目。其次,后殖民主义对西方中心论的批判和解构,有助于前殖民地国家和其它发展中国家对自身现代化历程和民族文化认同问题的反思。前殖民地国家在获得独立之后,都面临如何现代化的历史课题。但选择现代化本身就意味着必须面对另外一种困境:这就是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再次,后殖民主义对文化帝国主义的批判有助于全球化时代开展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后殖民主义通过对以东方与西方的二元对立为基础的东方主义的批判,在消解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同时,也消解了一切形式的文化中心论,消解了中心本身,它所体现的是一种文化多元主义立场。这样,一切文化之间都不存在高下优劣之分,不存在作为文化样板和典范的普世文化。不仅如此,不同的文化之间也不是绝对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彼此渗透的。
参考文献:
[1]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M].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
[2]罗钢、刘象愚.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王宁、薛晓源.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4]张京媛.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5]萨义德.李馄译.文化与帝国主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店,2003.
[6]孙晶.文化霸权主义理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论文内容摘要:以赛义德为代表的一批后殖民理论家因其具有独特的东西方文化双重身份,从而使他们的文化视角更为开阔。理论更有深度和价值。本文旨在通过对赛义德后殖民理论的梳理,提炼出其思想中有价值的成分,以期对我国当下的文化建设和中外文化交流提供理论支持和借鉴。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后殖民理论可以看作是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的集合,具有更为广阔的文化研究视角与研究策略。当今,后殖民文化的研究已成为全球文化研究的一大热点。而在后殖民研究的诸多理论家中不得不提及一位重量级的人物,他就是爱德华·赛义德。对其理论的分析和梳理将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后殖民主义理论。
爱德华·赛义德,生于耶路撒冷,后去欧洲,1951年到美国。1964年拿到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并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他的这种独特身份,使他能以东方人的眼光去审视西方文化,从边缘话语的角度去面对中心权力话语,切身处境地去看待后殖民文化,从而使赛义德的眼光超越了学院派的狭隘天地。具有了明显的文化政治批派性,具有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尽管传统的殖民时代已经结束,但殖民文化与精神上的被殖民状态并未终结,传统的殖民主义通过文化、科技延续并再生且以新的形式出现,这正是后殖民主义批判的主要着眼点。后殖民主义者通过分析东西方在文学艺术乃至整个人文科学上的种种表现,对这种二元对立所带来的后果和影响进行分析和批判。赛义德借助权力、话语关系的理论,指明了西方学术与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改写了西方文明社会的主流话语形态。
介入政治,参与社会,使赛义德将文学研究与政治、社会紧密联系起来。这一特点在其著作《东方主义》中得到彻底体现。《东方主义》提供了一种具体的文化研究与文化批评范式。在《东方主义》中,赛义德将自己的学术观点、批评意识和理论阐释建立在广泛的文本解读基础上。他深刻批判了西方殖民主义在文化上的表现。他认为,东方和西方这样的地理区域都是人为建构起来,欧洲文化的核心正是那种认为欧洲民族和文化优越于其它的民族和文化。此外,欧洲的东方观念本身也存在着霸权。赛义德的批判性解读分析,让我们知道了在西方著作中呈现出来的东方,并不是作为一种真实存在的东方,而是西方人的一种文化构想和话语。如果有人将《东方主义》看作是反西方的,那么毫无疑问是有违赛义德初衷的。不仅如此,赛义德还反对二元对立的论调,他认为,像东西方这样的二元并没有一种稳定的、与之相对应的本质。而是被不断建构的。正是由于这样一种建构性,其本身也注定是不断发展的。因此。赛义德倡导一种多元的、多样的、杂生的文化策略,各种文化共生、和谐相处,平等交流对话,而不是相互对抗或相互压制,这是摆脱文化霸权的惟一途径。
欧美国家和其它国家文化间存在着二元对立。在这种对立的权力话语模式中,对于有第三世界血缘又生活在西方世界的“夹缝人”来说,他们在东西方冲突中颇感尴尬,面对西方经常处于一种失语或无根状态,却在面对东方人时又有西方人的优越感。赛义德则坚持超越那种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东西方文化冲突模式,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共生模式。赛义德所要消除的是形而上的本质主义,并希望超越东西方对抗的立场,从而使东西方成为对话、共生的新型关系。在西方的东方学者又该怎样在全球现代化浪潮中同社会和周围环境相联系而又保持个体经验,并对政治社会制度和文化殖民主义采取批判立场呢?赛义德认识到个体的特殊性对学者的批判性思考的重要性,因为特殊性使学者能以个体经验对抗整体性殖民文化。赛义德认为,在第一世界文化领域的第三世界学者只有通过个体经验才能有效地选择境遇并改变个体乃至群体的命运。他希望通过分析西方与东方对立的文化结构而消解这种中心。
风靡全球的后殖民主义理论不仅成为第三世界与第一世界对话的文化策略,而且使边缘文化重新认识自我及其民族文化前景。但是,后殖民文化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实践上的。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当前如何面对全球化与本土化就成为其关注的焦点。后殖民理论对东方和西方之间殖民性的文化关系的揭示,将有助于中国知识界对现实的再认识,并将对中国文化价值重建的方向定位保持清醒的头脑。东方文化怎样才能避免被殖民的危险呢?这就需要打破二元对立的东西方理论,以全球性的历史性的眼光看待人类文化的总体发展,从而在世界性中消解民族性和现代性的成分,解除一方压倒或取代另一方的紧张关系,倡导东西方之间的真实对话,以更开放的心态、多元并存的态度面对东西方。任何文化压抑和意识权利的强加,任何全盘西化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在实践中也是行不通的。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没有一种文化可以作为判断另一种文化的尺度。那种在文化转型问题时,认为只有转向西方才是惟一的道路,才是走向了现代文化的看法,应该得到质疑。西方文化先于东方进入现代社会,但这不意味着这种发展模式就是惟一正确的,更不意味着西方的今天就是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明天。历史已经证明,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可以永远处于先进地位。在民族文化之间不存在着优劣,只存在文化间的交流与互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让中国更好地了解世界,是中国参与世界并破除文化霸权的基本前提。如今,我国许多的文化学者和文学理论家,以一种民族精神和对人类文化前景更为深远的思考加入了这场持久的后殖民主义文化的大讨论。当代中国学者所面临的任务是深入挖掘和研究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以积极的姿态展开与西方文化的对话,对外大力宣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平等的交流与对话中找准中外文化的契合点,继而建立有本国特色的文化体系,为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王宁,后现代主义之后[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
[2]赛义德,赛义德自选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赛义德,东方主义[M].北京:三联出版社,1999。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话语;全球性;民族性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5-0236-04
郭丽(1971-),女,山东临沂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山东临沂 276000)
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全球化不可避免地成为世界发展的既定趋势。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全球化的价值取向是以现代性话语为基准的。全球化承载了诸如先进、开放、民主、自由、文明等社会文化现象。然而长久以来,西方由于其经济的发达,被视为现代化的表征;西方的政治、文化、文明和习俗,成为评判先进、民生和自由的标尺。而作为西方他者的东方,其民族、传统、特色往往被视为保守、落后。全球化在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性和民族性的对峙。民族和传统往往被湮没在西方先进、开放的话语权利之下。因此,有人提出了质疑:全球化到底是福音还是灾难,西方和东方在全球化的热潮中各自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后殖民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巴勒斯坦后裔学者爱德华·赛义德,发表了《东方主义》和《文化与帝国主义》等书,提出了东方主义的概念。在赛义德看来,这个名称本身就是一种殖民逻辑的产物。这个东方不是地理方位上的东方,它不仅与真实的东方无关,而且是西方人出于对东方或第三世界的无知、偏见和猎奇,而虚构出来的某种东方神话。被虚构出来的东方作为西方主体的神秘他者,充满了化外色彩。它古老、广袤、神秘,而且充满着异域情调。赛义德指出:“东方几乎是被欧洲人凭空创造出来的地方,自古以来就代表着罗曼司、异国情调、美丽的风景、难忘的记忆、非凡的经历。而现在,它却正在一天天消失,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已经消失,它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异域神奇色彩消失后的东方,在20世纪初的西方人眼中,代表着原始、愚昧、落后、野蛮、肮脏,集一切反面因素之大成。赛义德的理论,以雅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和福柯的知识权利话语理论为背景,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批判色彩。后殖民主义的代表人物,还有印度后裔的两位学者佳亚特里·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不同于赛义德强烈的意识形态批判色彩,斯皮瓦克的理论有明显的女权主义和解构色彩。她从德里达的理论入手,提出后殖民主义的目的,在于削弱西方对东方和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霸权。霍米·巴巴的批评态度,则带有后现代的模拟性(mimicry)和游戏性。他通过对殖民地宗主国的文化和学术话语的有意识的误读,模拟产生出一种相对于权威的杂体(hybridization),其最终目的仍在于解构和削弱权威。
二
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的要旨,在于站在原殖民地文化的立场上,以西方话语为手段,通过对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内部解构,来达到消解西方文化霸权、倡导东西方真正平等对话的目的。后殖民主义的提出,无疑具有建设性的意义。它赋予长久以来东西方文化交流之间的误解和障碍,以特定的学术话语。对于东西方分别重新认识自我和相对的他者,以及重新定位两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同时对于消除国际文化交流间的不平等现象,有积极的作用。然而后殖民批评话语进入我国后,其强烈的批判和意识形态色彩,却在我国文论批评界中演变成了一种文化复仇情绪。“执这种观点者,以后殖民主义作为堂而皇之的理论武器,从指责西方文化入手,质疑西方的价值标准和现代模式,并认为近现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是西方文化殖民的结果。”他们提出,在全球化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积极捍卫民族文化,要立足中国文化传统,构建一套本土性的话语体系,以此来抵抗西方的话语权威,从而实现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对话语权利的争夺。他们认为,中国文论界患上了失语症,也就是说西方文化对于中国的后殖民的侵略,而导致了现代中国文坛没有了自己的文论话语,没有自己特有的表达、沟通和解读的学术规则。一旦离开西方文论话语,中国文学就无法言语、无法表达。他们认为,这种文化病态是中西文化剧烈碰撞的结果。“正是‘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以来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彻底斩断了传统文化与现当代文化的联系,而导致了西方文化的一统天下。”
简言之,失语就是指传统话语在现当代的失落,而失落的原因在于西学和西方文化的入侵。在失语论者看来,要得语就得回归传统。因此,在后殖民理论进入中国以后,文坛上出现了各种呼吁捍卫民族文学、回归传统的声音。提出要保持对西学的警惕,提防西方文化的后殖民颠覆,并且在世界文学权利话语的争斗中寻求中国的最强音。他们缅怀中华文化在盛唐时代的光辉和强盛,力争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儒道学说。他们担心日益广泛的国际性文化交流,会使我们的批判意识淡化,独立精神丧失,最终危及我们民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他们认为,现今中国文坛积极学习借鉴西方文论话语,就是“沉迷于他山之‘石’,滥用外来的各种新观念和方法,急功近利地追逐‘功玉’的效益……从而陷入唯他山之石遵之的模式,最终消解我们民族文化的精神特性”。他们认为,我们放着几千年的文化遗产不去弘扬,反而去积极借鉴和学习西方,就是后殖民化的表现。在文化失语症者的这种自伤自怜的民族情绪下,后殖民主义深化为民族复仇主义,成了失语论者民族救赎的盾牌和理论武器。
1.丝绸之路
西汉年间,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以洛阳、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路运往西域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因而被称为“丝绸之路”。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自从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制品源源不断地运向中亚和欧洲,因此,希腊、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国,称中国人为“赛里斯”人,“赛里斯”即“丝绸”之意。
2.丝绸之路中的中国艺术文化
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古文明联结在了一起,也大大展现了中国灿烂丰厚的艺术文化魅力。正是这些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养蚕丝织技术以及绚丽多彩的丝绸产品、茶叶、瓷器等传送到了世界各国,对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熬糖法、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器制作、天文学、数学,美洲的棉花、烟草、番薯输入中国,使古老的中华文明得以不断更新、发展。如果把中国的艺术文化比作是传播过程中的传播符号的话,那么丝绸之路就是一种重要的传播手段将这些珍贵的传播符号给传播出去,发扬光大。综上所述,无论是灿烂的中国艺术文化,还是西方的一些技术文化,要想实现两者的相互借鉴,就始终离不开一条筋脉,这条筋脉便是传播,传播在其中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二、丝绸之路上,中国艺术传播是条筋脉
在这条丝绸之路上,传播作为贯通连接东西方文化的一条筋脉,其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艺术的本质在于创造美,吸引受众,进而将美传播出去。丝绸之路充分体现并且肯定了中国的艺术文化,并通过传播的手段将中国的艺术美宣传、发送出去,因而传播的作用十分重要,可以被说成是一条“筋脉”。有了这条重要的、基本的筋脉,艺术和文化才能如血液一般地在其中畅游,将中国古老、神秘、美好的艺术文化带到西方,传到全世界。人文研究艺术的接受,是构成艺术活动完整性的重要环节,它包括艺术的消费、鉴赏和批评,是艺术活动的终点,也是艺术家及艺术作品的内在价值获得最终实现的根本途径。艺术接受既是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认知、诠释和创造,也是接受者与艺术家的精神交流和对话。艺术接受还可以对艺术家乃至客体世界予以精神性的反馈,从而实现艺术活动与社会活动的联结,它是艺术返回社会生活的必由之路,使艺术活动融于人类社会活动的宏大系统中,并在其间发挥积极的作用。这种艺术的接受与被接受都是通过传播来完成的,可以说,没有传播,艺术再美好也只能孤芳自赏,而得不到外界认可和欣赏的艺术,也只是伪艺术。因此,中国艺术文化的传播过程实际上是对自己灿烂的艺术文化的一种肯定,并且让外界知道、认可、欣赏,对自身艺术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也有一定程度上的促动作用。
三、中国艺术传播是东西方艺术文化之间的一条彩色道路
中国的丝绸、绘画以及其他特色技术通过传播大批大批地输送到西方世界,这样一种独特的中国艺术传播途径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可以说,传播就是东西方艺术文化之间的一条彩色道路,铺设了这条道路,东西方的艺术文化才得以充分交流。自张骞通西域后,汉代使者、商人便接踵西行。大量丝帛锦绣沿此路不断西运,西域各国的珍奇异宝也输入中国。从9世纪末到l1世纪,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向东南沿海转移,阿拉伯世界兴起,东西海上往来逐渐频繁;同时,丝绸之路上的安全也越来越难以得到保障,这就降低了这条陆上通道的重要性。元代统治者西征,甚至直接统治了中亚、西亚的广大地区,使东西驿路通畅,欧洲许多使者、教士和商人都沿此路东来中国,丝路又繁荣一时。明朝建立后采取闭关政策,陆上丝路作为中西交通路线已远不如海路重要了。在这里,如果把东西方之间交流的通道比作一种传播手段的话,当这条传播道路繁荣顺畅时,东西方的经济文化利益就都得到了保证;当这条传播道路被阻塞时,双方的经济文化利益就远不如以往了,甚至会走下坡路。因而,中国艺术传播是东西方艺术文化之间的一条彩色道路,这一路上不断地呈现着精彩的东西方文化。
【关键词】跨文化 交流 文化差异
东西方国家由于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传统等的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同,所以东西方的文化交流的过程是跨文化的交流。翻译工作人员必须了解掌握本国与异国的民族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尽量缩小差异并设法使这些差异在传译过程中消失,同时翻译时很难找到准确的词语,以实现对等翻译。所以,从事英语翻译要注意文化信息的传递,尽量按照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的4Es标准做到文化信息对等。但是,在实际翻译工作中,文化信息有时很难做到对等翻译,结果对等的标准就不能完全做到。造成这种文化差异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因素:
1 因为对事物认识的文化差异而造成的不对等
在中国,龙是我们的图腾,是我们的吉祥物。但在西方神话传说中,龙是表示邪恶的怪物。在中世纪,dragon是罪恶的象征,圣经故事中恶魔撒旦(Satan)就被认为是the great dragon。此外,dragon还有“泼妇”的意思,所以,dragon在英语国家人中所引起的联想与中国人的“龙”完全不同,所以,翻译时就要格外注意。香港、韩国、台湾、和新加坡四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被西方人称为“亚洲四小龙”,如果将其翻译成Four Asian Dragons恐怕不太妥当。而翻译成成Four Asian Tigers,这就是一种比较贴切的文化信息的对等,因为tiger(老虎)在西方人心中是一种强悍的动物。从《牛津英语词典增补本第二卷》中对Tiger的释义可以看出这种翻译法是比较贴切的:A nickname for any one of the more successful smaller economies of East Asia, esp. those of Hong Kong,Singapore,Taiwan,and South Korea.(任何一个在经济上较为成功的东亚小国或地区,尤其指香港、新加坡、台湾和韩国。)所以说,将“亚洲四小龙”翻译成Four Asian Tigers在文化信息方面基本达到了对等,也符合西方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理解。由此可以看出,只有在准确领会了东西方在某个说法上的具体表达方式后,才能达到彼此认同,平等交流的目的。
2 因为对色彩的文化差异而造成的不对等
东西方国家之间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对色彩在表达的含义上是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比如:蓝色(blue)在西方国家有忧郁的含义,美国有“蓝色星期一”(Blue Monday)。Blue sky在英语中意思是“没有价值”,另外,埃及人和比利时人视蓝色为倒霉的颜色。但蓝色在中国人心中一般不会引起“忧郁”或“倒霉”的联想,反而人们喜欢使用蓝色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再比如,在中国红色预示着喜庆,中国人结婚习惯穿红色衣服,喜欢过年贴红喜字。生意人希望“开门红”,经营赚钱了,大家都来分“红利”,股票升值用“飘红”。但在西方国家视“红色”为残暴、不吉利,红色意味着流血。美国人一般不喜欢紫色;法国入不喜欢墨绿色却偏爱蓝色。在马来西亚,绿色被认为与疾病有关。巴西人忌讳棕黄色。西方人视白色为纯洁、美好的象征,在中国白色有不吉祥的文化含义。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可能将绿色和“缺少经验”联系起来,而在中国绿色代表春天,象征新生和希望。所以从色彩上看,东西方国家对色彩的理解以及其蕴藏的含义是大相径庭甚至完全相左的,如果不顾及东西方在色彩表达含义上的不同,以本国对色彩认同的观点去翻译和交流,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或忌讳。
3 因为数字表达含义的文化差异而造成的不对等
东西方国家之间在使用数字表达含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如果只按照本国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与西方人交流,很有可能使沟通困难甚至出现误会和尴尬,以下是东西方国家在使用数字表达上的一些差异:
“7”在欧美国家有积极的意义。所以,商标为“7-Up”的饮料翻译或汉语为“七喜”,而不是“七上”。英语国家的人心目中的“7”相当于中国人的“8”。“7”对英语国家人是个大吉大利的数字,投掷中以“7”为胜利。商标还有Mild Seven、7-Eleven(连锁店)。但在我国,“7”是个普通的数字。
“8”在中国被认为是吉祥数字,与“发”谐音,公司庆典,开业等都喜欢挑选带“8”的日子,但在西方国家,eight只是一个普通数字。而“4”在中国被认为是不吉利的,不论结婚、开业、甚至小到购买手机号码都尽量避开使用,但four在西方国家也是很普通的数字。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9”因为与“久”同音,所以“9”经常用来表示“长久”的意思。例如,我国历史中,历代帝王都崇拜“9”,希望其天下长治久安。但在英语中的nine没有这种含义。
在西方,“13”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其原因就是与圣经故事中耶稣被他的第十三个门徒犹大出卖有关。所以,在西方国家,人们通常避免使用“13”这个数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数字“13”则没有这种文化含义。
此外,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还受到社会制度、风土人情、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比如:原文中的指称对象在译入语中不存在,例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翻译成英语时就不能直译,而应翻译成“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再比如,Nike作为商标能使西方人联想到胜利,因为Nike这个单词是希腊神话中的胜利女神。传说中的Nike身上有双翅,手拿橄榄枝,是给人们带来胜利的礼物,是正义、美丽和吉祥的化身。Nike作为体育商标,暗示这个品牌质量上乘,经久耐用,超人制胜的意思。
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东西方文化差异是很大的,所以在翻译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些差异,必须在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中找到一个结合点。让这两种文化尽可能接近,尽可能缩小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交流上的误解,按照4Es标准翻译原则,做出适当的调整,使东西方文化交流达到对等交流、彼此认同和相互理解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一、合理规划教学,比较人文思想差异
若想让高中生学好英语,首先要让他们明白什么是英语,即东西方的思想差异与人文差异所在。在日常课程讲解时,教师不但要向学生阐述基础知识,同时还要指导学生进行东西方人文思想差异的比较,以此帮助高中生进一步认识西方,了解英语,从而懂得如何正确地使用英语。在高中英语中经常出现一些与汉语相似,但实则神离的词语,倘若高中生未能了解到这一点,就会容易出错。拿dog一词为例,中国人常常将这个词看成是贬义词,因为我们会用“鸡飞狗跳”等词对事物进行讽刺。但是,由于文化理念的差异,西方人却喜欢将dog看成是褒义词,比如我们所熟知的那句Love me,love my dog. 总的来讲,帮助高中生了解东西方思想人文差异,可以让他们在解答试卷的时候从根源处着手,以免因为认知上的错误而闹出笑话。
二、日常交流互动,理解西方文化特征
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在利用英语与他人沟通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中式英语”,这无疑会给交流带来障碍。甚至由于不理解西方的风土人情、人文特征,会给交流的双方造成严重的误解。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高中生认为学习英语就是为了取得高分,升入更好的学府,至于学英语有什么用,真正的价值是什么,他们很少去思考。那么,该如何扭转这一现象,并让高中生更好地认知西方思想文化特征呢?我们不妨从礼貌用语入手。在同西方人进行交谈的时候,非常忌讳说“Would you mind doing...?”因为西方人最不喜欢被人强行灌输意识。又比如对他人提出某些建议的时候,西方人通常都不会使用祈使句。在反对或拒绝他人的想法和观点时,西方人经常会说I’m afraid...Sorry...此外,在日常训练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将西方文化导入习题中,以此加深学生对西方本土人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
―Do you want another drink? ―.
A. I don’t think soB. No way
C. Not at allD. I wouldn’t say no
在解答这道选择题时不能光靠对语法和句型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要导入西方文化特征。这时,倘若学生未能了解相关知识,那么自然会回答错误。
三、材料信息搜索,探寻文化背景信息
由于高中课堂尚未开设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相关教学,因此我们只能凭借教材来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目前,我国英语教材中涉及许多与西方文化历史背景有关的段落和词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词句展开教学,从而落实对学生英语思维的培养。除了英语教材之外,一些阅读练习题中同样会涉及这类内容,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合理地进行挖掘,以此探寻出更多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比如在讲解《Body Language》阅读习题时,其中涉及一句话“cross ones fingers...”这时教师及时告诉学生英国人大部分都是基督徒,当他们“cross the fingers”的时候,就说明他们在许诺、祈祷、祝福,那么“I will cross my fingers for you”的真实含义便可以理解为“我为你祝福”。
四、延伸课堂讲解,导入风俗人文历史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现状分析
传统高中的英语教学只侧重书面语言教学,今年虽然开始加大口语的训练和培养,但仍仅限于单一的语言教学,很少触及英语教学中的文化。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 学生入学时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使教学的针对性大打折扣,泛泛的教学层次和单一的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抹杀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2. 高中英语教师教学观念相对落后,缺乏创新意识,只侧重语言教育,忽视文化教育对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固定模式,无法适应当代社会需求。
二、西方文化渗透对英语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英语教学的任务不仅是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培养,其最根本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将学到的内容充分应用到实际社会生活中。将西方文化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将西方文化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可以增进学习
语言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社会文化,是文化的载体本文由收集整理,与其密不可分。学生要掌握好英语,就要融入英语所处的西方社会文化中,只有深入、全面的了解了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才能领会到一些单词、短语和句型的内在含义,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也更容易真正掌握一种语言。
2.将西方文化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可以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代社会是一个多维的社会,仅仅从语言层次方面很难理解和融入具有其他意识形态的社会。明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西方特有人文环境,变可以转变思想方式,适应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做到,增强相互信任,在实际应用中提高沟通水平,促进沟通效果。
三、实现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1.转变教师思维方式,提高教师文化意识和教学能力
教师是教学中的主体,起到引导和促进的作用。高中英语教师除了要具备英语教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全面地了解西方文化,不断加强自身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只有教师首先掌握了丰富西方文化背景后,才能将语言和文化更好的融合,在适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英语教学,才能更好地消除英语与学生所处环境产生的差异,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理解西方文化的兴趣。
另外由于在不同的语言文化中,工作、生活,乃至价值观都会产生一定的差异,高中英语教师应特别注意突出这些交际中所产生的差异,积极地引导学生主动对西方文化场景进行思考,使学生减少文化差异的梯度,更为自然地融入到学习内容的文化背景之下,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深化文化认识,巩固学习成果。
2.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全方位教学
英语作为西方文化的产物,与我国文化会产生一定的冲突,为了增强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效果,高中英语教师可采用对比教学法,将学生身边的本国文化知识与西方英语国家文化知识进行对比,寻找其共同点和差异性,增强英语学习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帮助学生巩固记忆,提升认识水平,更好地理解西方文化。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愈加显得枯燥乏味,高中英语教师可采取多种教学形式,采用多媒体技术,在日常的教学课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利用相关的素材,包括图书、图片、实物、展览、原声电影、英文歌曲、电视录像等让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和比较抽象难懂的文化知识,不断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其增加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更为良好何更加真切的语言文化学习环境。
除了现场教学外,高中英语教师还可以走出课堂,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注意观察和积累西方文化知识的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拓宽文化视野,提高文化意识,并应用英语角、课外讨论等活动互相交流,全方位多角度进行观察、思考和学习;对于有外教的院校,更可以多鼓励学生直接与外教交流,感受更为真切的语言环境。作为补充,英语教师还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个性特点,根据所学教材内容向其开列一些书目和文章,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有计划地阅读一些与教材相关的文化知识材料。为了消除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感受西方社会文化的实质,高中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开展一些模拟西方文化的活动,如英语晚会、英语游戏、圣诞晚会等,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来学习和了解英语文化知识,感受文化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