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卫生环境的重要性范文

卫生环境的重要性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00: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卫生环境的重要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卫生环境的重要性

篇1

一、遥感与分形理论

遥感是指的一种不用接触的,距离很远的探测技术。在目前技术手段下,一般指的是运用传感器或者遥感器对物体发出电磁波以及电磁波的辐射,利用电磁波与辐射的反射特性,而探测出物体的形态位置还有特征。随着目前我国对遥感影像的处理与分析的不断深入研究,我们发现单单只是利用波谱信息传达、描述物体已经远不能满足当下时代对遥感应用的需要,另外,纹理特征作为遥感影像的重要记录信息之一,对于遥感影像的分类识别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我们可以运用遥感这一技术,通过探测水利工程建筑,来直观了解建筑施工的成果与问题所在,通过建筑的纹理特性来提高遥感技术的准确性,提高探测效率。目前遥感技术的发展,也不再只有单单的电磁波与辐射,如今还有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光等这些光波长不同,所研究的物体也不同,通过不同波段的数据信息,加上科学的信息技术,我们可以对水体,植被,水土流失,水质,地质进行方便快捷的监控管理,一旦发生意外,可以在最短的时间获得信息来源,进而及时做出应对措施,将损失减到最小。遥感技术操作简单方便,我们可以随时对水利工程进行监管,能很好地预防灾害发生,做到有备无患。

另外,分形理论是非线性科学研究的一个分支,该分支相比其他非线性研究中是属于比较活跃的一类。分形理论的数学基础是几何分形学,分形的概念最先是由美籍数学家本华?曼德博提出,分形理论的最基本特点是能够用数学方法进行描述客观事物,还能根据分数维度的视角来看待客观事物进行描述与研究。分形理论是当下十分流行和风靡的新理论,他的活跃给客观事物带来不同角度的多种看法。分形理论主张我们跳出一维的点线,二维的平面,三维的立体甚至四维空间的时空模式,跳出这些传统的思维方式,运用更加接近实际的有着真实属性的理论,还有更接近真实复杂系统的状态描述,以及能够更符合客观事物的理论,分形理论的这一重于事实的特点有着他独有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运用分形理论基于具体事实的特点,能客观、局部地认识事物。自然的大部分事物都存在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与不平衡性,分形理论要求我们从实际的角度出发,不同于其他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具体事物抽象化,通过创建理想模型来进行解决问题的理论方式,分形理论有着从事实角度出发,洞察隐藏在混乱结构中的精细内容。对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探测会很需要这种切合实际的理论,洞悉问题的实质,从而更好地方便我们解决问题,看透问题的本质才能找到针对问题的解决方式,提高解决问题效率。

二、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目前来说,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还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我国技术限制下,目前也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统一的健全的体系。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也逐渐认识到水利工程建设对社会也不全是有利的作用,也会带来对环境污染问题的负面影响。对任何工程项目来说,都是有利有弊的,我们要针对所带来的问题进行应对处理,找到可以缓解问题的应对措施。水利工程建设作为生态影响型的一种建设项目,我们更要注意进行对工程建设的监管,特别是如果水利工程建设处理不当,便会对项目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在对环境的影响评价,对水利工程项目的论证和预测这些都不能少,我们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要更好的地利用水资源,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对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水利工程建设与其他工业建设相比,有着很多不同的特点,工业建设相对来说比较集中,污染范围也比较小,而水利工程一般需要建设的范围广,污染治理较为困难,影响面也比较大,往往需要占用大量的森林资源,土地资源,所用人力物力又多又繁琐。其次,水利工程施工期长久,一般都需要17年,因为其工程浩大,施工越久,对环境的影响也就越大。水利工程选址也一般在山区,山区内的地理环境复杂,有较多树跟土,水利工程的建设很容易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

在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我们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进行。

(1)整体性原则,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涉及解决和协调水利工程建设与周围环境的问题,包括各分项目与各单位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还包括各项所有产生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各项建设单位与各个单项工程,都要求统一地整体地进行全面评价。

(2)综合性原则,在评价工作中,不仅要考虑社会环境,还有对生态环境影响与生活质量影响,要综合全面进行考虑。

(3)战略性原则,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要从战略性原则上出发,考虑水利工程建设与所在地区开发战略相一致,水利工程开发内部工作的合理性。

(4)极端保护性原则,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会遇到濒危的动物或植物,以及一些国家保护文物,若水利工程建设会破坏这些保护生物,那么要优先考虑濒危物种的安全。要切实按照以上几个原则来进行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篇2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型糖尿病 ;血糖控制 ;用药情况

[中图分类号] R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1(b)-0190-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疾病也接踵而至,特别是糖尿病,其患者人数越来越多。糖尿病是自身胰岛素分泌异常所导致的,属于一种不可根治的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糖尿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主要以药物控制为主。糖尿病患者病程长、患病人群分布广泛,也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用药的情况,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地区和老年糖尿病患者中,不合理用药情况极为普遍。糖尿病患者若不进行规范、有效的治疗,一旦出现并发症,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近年来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政府的扶持下渐渐发展起来,为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况提供了有力保障。该研究调查分析了2015年5月―2016年6月期间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5年5月―2016年6月期间服务中心2型糖尿病患者,从中随机抽取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137例,女性163例,年龄39~75岁,平均 (51.2±7.8)岁, 糖尿病病史 3~18年,平均(8.2±3.4)年。

1.2 调查方法

对服务中心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情况采用自制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研究。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降糖药物的使用情况、药品规格、用药数量。血糖水平控制标准根据2013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4.4≤空腹血糖 ≤ 7.0 mmol/L,非空腹血糖 ≤ 10.0 mmol/L,HbA1c ≤ 7.0%。

1.3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依据2013年《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 ≥ 11.1 mmol/L。

1.4 统计方法

调查数据采用 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用药类型

由调查结果可知,服务中心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中以口服降糖药为主,占80.0%,注射剂型药物占20.0%,且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均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2.2 用药依据分类

服务中心2型糖尿病患者中,72.3%的患者是按医生的处方用药,药师推荐占8.3%,亲友推荐占14.0%,药品销售人员推荐占3.7%,自己选择占1.7%,患者的用药比较合理,见表1。

2.3 口服药物调查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服务中心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中,阿卡波糖片的用药数量最多,共810盒;二甲双胍胶囊的用药数量排第2,共420盒;消渴丸的用药最少,共24盒。见表2。

2.4 注射用药调查情况

服务中心2型糖尿病患者注射降糖药物中,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的使用数量最多,用药数量占总的62.5%,显著高于其它两种注射用药,具体结果见表3。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具有遗传易感性,在环境因素触发下导致发病,发病机制为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缺陷[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2型糖尿病患者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增加速度更快。糖尿病已成为心血管病、肿瘤之后,第3位威胁人们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3]。糖尿病是一种不可根治的慢性疾病, 其防治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 需要通过适宜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用药, 将血糖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患者通过自我血糖监测有效的控制血糖, 不仅可以减少微血管、大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还能有效延缓疾病的进展。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有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两种类型, 目前临床上口服降血糖药有5类, 包括非促胰岛素分泌剂(格列酮类、α-糖苷酶抑制剂和双胍类)和促胰岛素分泌剂(格列奈类和磺酰脲类)[4]。当前,市面上降糖药物种类繁多,由于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认识的不足和对降血糖药物的不了解, 一些患者治病心切而不根据医生处方服用药物, 导致一些患者有其它并发症的发生。

3.1 治疗糖尿病药物虚假广告,降低治疗的依从性

一些2型糖尿病患者希望能快速、彻底治愈自身糖尿病, 不遵循医生的正规治疗和按处方用药,而根据一些广告宣传信息自己购买药物进行治疗,一方面说明了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认识的缺乏, 另一方面也阐明了这些虚假广告的制作者、销售者道德的缺失,药物传播媒体职业操守的缺乏。一些媒体上打广告说患者服用此药“不用控制饮食、毋须长期服用、绝无不良反应、能彻底治愈糖尿病、全球唯一治疗糖尿病特效药”等等,经药物成分检测, 均是违法加入了 1 种或者几种口服降糖药物,有的甚至中药中加入西药成分, 如果患者不知情而因量服用, 很有可能导致药物毒性反应和不良反应[5]。

3.2 监管不力,假药层出不穷

国家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多次对互联网购药等发出安全警示公告, 但是有的患者仍被一些虚假广告蒙蔽双眼, 于是就出现了一些患者买了一些所谓的“特效药”,其实毫无治疗作用。 一方面说明了药品市场混乱,另一方面也说明国家监管力度不够, 导致虚假广告、假药泛滥。所以,相关部门应对整个药品行业进行清理、整顿, 提高药品质量,杜绝假药、劣药,重塑国家药品行业的形象。该研究调查分析了2015年5月―2016年6月期间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72.3%的患者是按医生的处方用药,药师推荐占8.3%,亲友推荐占14.0%,药品销售人员推荐占3.7%,自己选择占1.7%,患者的用药比较合理。在新医改的形势下,药物价格下调,这也显示了患者愿意遵循医生处方去医院拿药,而不是为了省钱通过其它途径买药,也减少了一些非法商家为图利益而不顾患者的病情。黄振安等[6]学者在《2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情况调查分析》一文中,患者依据医师处方用药最多,病友、亲友第2,其他依次为广告及业务员推销、自己选择和药师推荐,与该研究结果类似。

4 结语

该调查显示, 管庄第二社区 2 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药物选择比较合理,调查结果未显示患者有不良反应,用药情况基本合理,并且患者的血糖均基本得到控制。患者的血糖控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仍需谨慎对待糖尿病的防治,因此患者在合理选择药品的同时,还需加强自我教育, 并且医药人员需深入社区不断开展健康教育, 督促患者,杜绝假药、劣药对糖尿病患者造成危害, 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从而达到有效的治疗目标,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而国家有关部门加强对药品市场的监管, 有利于从源头杜绝假药、劣药在市场上泛滥。

[参考文献]

[1] 王乐,先速,赵茜,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龄老年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用药现状调查[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3, 13(12): 1413-1416.

[2] 于辉.天津市3个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及血糖控制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药房,2015,26(24):3322-3323.

[3] 纪立农,吴晶,陈颖丽,等.中国大中城市 2 型糖尿病降糖药物治疗患者药物使用调查分析[J].中药学杂志,2012,47(9):736-738.

[4] 邹洁.对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型糖尿病患者用药情况的调查分析[J].求医问药,2013,11(10下半月刊):39-40.

[5] 巩云.社区高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情况调查[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0):98-99.

篇3

一、幼儿园保育工作的性质和任务

1.做好幼儿的晨检工作。幼儿的安全问题是幼儿园的首要任务。保育教师要主动配合本班教师做好各项工作。孩子入园时,认真做好晨检工作,杜绝幼儿带危险物品,阻止幼儿的危险行为。在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同时,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关心、热爱、尊重每一位幼儿,耐心、观察教育幼儿,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和身心健康,主动和教师一起组织好幼儿的户外锻炼,根据季节的变化,及时为幼儿增减衣服。

2.搞好班级卫生工作。保育教师要整理好本班活动室和盥洗室的卫生,每天要坚持用消毒毛巾擦洗幼儿的饭桌和消毒柜、口杯架、玩具柜等。每天下午幼儿喝完牛奶后要用清水刷洗幼儿的口杯并进行消毒,定期用84消毒液将幼儿的玩具、桌椅、小床等物品进行消毒。每天对活动室、盥洗室的地面要随脏随擦,避免地面积水使幼儿滑倒。每半月要晾晒、清洗幼儿被褥,活动室每天要开窗通风,给幼儿创造一个清洁、卫生的良好环境,让幼儿养成讲卫生和保持生活场所卫生的好习惯,让幼儿学会正确、文明的入厕方法,正确的盥洗方法以及如厕后会整理自己的衣裤等。

3.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让幼儿进餐前用肥皂洗手,正确使用餐具,进餐时不要让餐具碰撞发出响声,愉快地进餐,细嚼慢咽,不挑食、不撒饭粒,吃完饭菜后把碗放回餐筐中,及时擦嘴清理自己的桌面。保育教师不管再忙都要进行午检,午睡前要利用饭后的时间,对幼儿进行检查工作,以防危险物品带入寝室,对幼儿自己或他人造成危害,保育员中午要细心巡视孩子的一举一动,及时发现问题杜绝意外事故。午睡起床后,仔细检查幼儿床铺,查看有无幼儿大小便在床面上,指导幼儿学习穿脱衣服和鞋子,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离园前保育教师也要认真仔细检查、整理好幼儿的衣服和鞋子。

4.配合教师搞好教学活动。在组织幼儿活动前,保育教师要主动提醒幼儿喝水、入厕。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时,要主动摆放幼儿操作材料,辅助教师的教学活动。在出外活动时,要主动查看活动场地是否安全,帮助并指导幼儿穿脱合适的衣裤和鞋子,随时观察孩子的体能,照顾能力较弱或身体差的孩子。在家园合作中,要主动接触家长,了解幼儿在家中的健康、生活习惯等情况,指导家长为幼儿准备合理的膳食、合适的衣服、保证幼儿充足的睡眠,保持幼儿良好个人卫生,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随着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幼儿保育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被整个社会及幼儿家长所重视。实施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园保育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就有了新的要求,保育工作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拓宽,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幼儿保育工作,充分体现了学前教育中保育工作的重要性。

二、幼儿园保洁工作的主要职责

1.保洁员主要负责班级周围环境的卫生清洁工作。做到每天小扫除,每周大扫除,保持活动走廊内空气的流通,保证幼儿有一个舒适、干净的活动环境。

2.按照消毒制度的规定,保洁员要认真做好楼道及走廊的消毒工作,保持窗户明亮、清洁,认真做好楼梯扶手的清洁、消毒工作。坚持每天上、中、下午定时打扫卫生间,冲洗卫生间,做到卫生间槽内无污垢,保持卫生间内清洁无臭味。

3.在保教人员的指导下,保洁员要做好园内活动区、楼梯间、行政办公室、公共区门窗等的清洁卫生工作,保持地面无纸屑、果皮等。对自己所使用的用具、工具、清洗干净后要有序地收放。

4.坚持每天对垃圾箱进行清扫并保持卫生,每周对墙壁、走廊打扫一次并保持干净。

5.在后勤人员的指导下,保洁员要每天检查园内活动场所的安全隐患,定期用消毒液擦洗幼儿大型玩具,每天清洁整理草坪,清扫园内活动场地的卫生,保持地面清洁无杂物。

6.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保洁员要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夏天要做好驱除蚊、蝇的灭害工作,保证幼儿的开水供应,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定时拆洗和翻晒门帘、窗帘,定期缝制幼儿的被褥和枕套。

7.保洁员还要兼管幼儿园动物饲养角的卫生清洁打扫和安全工作,妥善保管所用物品及有关劳动用具,协助后勤人员做好园内绿化工作。

8.保洁员要妥善保管好班级管区内幼儿的设备、用具,防止腐烂、损坏和丢失。

三、幼儿园保育与保洁工作的区别

1.保育工作直接服务于孩子,保洁工作是保育中的一部分,不与孩子直接接触。保育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健康的重要保障,从幼儿园的性质、任务来看,保育和教育共同承担着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任务。因此,也更加体现了保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

2.幼儿园倡导“保教并重”,保育和教育同等重要,保洁工作是涵盖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卫生部分。保洁工作是保证幼儿一日活动在清洁、卫生的环境中正常进行。保育工作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为幼儿提供安全、美化、可操作的环境,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维护幼儿身体的健康。

3.保育工作对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起着辅助作用,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实施日常教学和生活保育工作,主要由教师和保育教师共同担任,她们不仅要保护幼儿的身体和心理的正常发育,同时也要促进幼儿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篇4

关键词: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16-0019-02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医院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改善居民健康状况,基于区域卫生平台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的构建以及应用成为了各大医院关注的重点问题。居民的健康状况,受不同因素影响而呈现不同的状态。本文主要以儿童与妇女两类人群为对象,阐述了与系统应用有关的一系列问题。 

1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应用的重要性 

健康档案指的是以疾病预防和健康保健为主要目标所建立的一种档案类型,具有保密性强的特点,可全面展示每一个居民的健康水平,贯彻其生命的始终[1]。将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基础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应用到医院工作中,对于医院及居民而言都十分重要,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1系统应用对医院的重要性 

从医院的角度看,保证居民健康是其主要工作目标。传统的健康档案管理需要通过人工记录的方法建立,效率较低,不易保存,且容易丢失,不仅增加了管理难度,同时也拉低了管理质量[2]。在信息化时代下,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实现对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可有效解决传统管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是提高医院整体工作效率的关键[3]。 

1.2系统应用对居民的重要性 

从居民的角度看,为了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必须向医务人员全面介绍自己的病情及症状,并提供自己的病史信息,以使医务人员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促使诊断与治疗方法更加切合实际[4]。建立区域卫生平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可将居民的病史详细记录其中,医务人员可通过调取健康档案的方法,有效了解居民的病史信息,对改善疾病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5]。 

2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应用 

2.1儿童保健管理系统 

2.1.1 出生医学证明管理 新生儿出生时,需开具出生医学证明,对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是儿童保健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内容:①公共业务:获取与更新健康档案,获取出生医学信息;②签发记录:包括出生医学证明编号、状态、签发机构、换发与补发机构;③信息业务:新增或更新出生医学信息;④查询业务:查询儿童出生医学信息,做好入库、发放等工作;⑤信息记录:记录新生儿档案ID,记录其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出生地、孕周、体重等信息。 

2.1.2 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 为详细记录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根据国家卫生部门的要求,应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中纳入有关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的内容。具体内容如下:①查询:可在系统中,查询5岁以下死亡儿童的姓名以及死亡日期等。可通过输入儿童姓名的方法,通过系统模糊查询的功能,了解该儿童的死亡日期等信息;②登记:登录到信息登记页面中,输入儿童的出生编号,将儿童的姓名、性别、死亡年龄等,登记到死亡记录中;③修改:死亡医学编号不可修改,但如姓名等信息输入错误,则可通过系统修改;④删除,可通过系统,将死亡登记信息删除。 

2.2妇女保健管理系统 

2.2.1妇女疾病普查管理 以全市范围内的妇女为主要对象,进行妇女疾病普查管理,具体如下:①查询:通过输入姓名等,查询不同妇女的不同病史。支持仅输入姓,或名的模糊查询;②登记:将疾病类型、检查医生、检查时间等,登记到系统中,实现病历管理;③修改:如检查医生的信息输入错误,可通过系统中的修改功能,对其进行修改;④删除:可在系统中将有关信息删除,删除后,如需要仍可恢复。 

2.2.2高危孕产妇保健管理 高危孕产妇保健管理内容如下:①高危因素查询:在系统中,查询有关高危孕产妇的档案,可通过系统了解不同孕产妇的不同高危因素;②登记:登记、新增、更新高危孕产妇的随诊几率;③评判记录:将高危ID、高危因素、高危级别以及处理意见等输入系统中,以便查询;④随诊记录:将预约ID、预约医生、日期、说明等录入系统。 

2.3系统测试 

2.3.1测试流程 ①测试系统软硬件环境及网络环境:硬件环境以服务器环境以及存储环境为主。软件环境以操作系统、数据库等为主。网络环境以通信环境等为主;②以网络环境的测试为例,测试应首先保证在100M局域网环境中进行。确保系统测试硬件配置合理。系统软件环境以Windows 7为主。建立好测试环境后,做好机器的硬盘保护,减少系统维护工作量。使用正版软件测试,保证环境中无病毒,保证可杀毒。做好软硬件的调试。测试网络环境是否能够达到要求。 

2.3.2测试分析 测试完成后,分析系统软硬件环境,以及网络环境具体状况,判断是否能够符合儿童及妇女健康档案管理的需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系统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提高其使用性能。如未发现问题,则可将系统真正应用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中,提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降低管理难度,提高管理效率。 

3 讨论 

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基础,建立并应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是当前医疗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向。在系统中,软件应以云服务技术为基础而建立,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立在云服务构架上,使海量数据能够得到统一化的存储,使数据的生成、查询、删除等能够更加便利的实现,确保档案管理效率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下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的建立,能够有效提高档案管理的灵活性,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与整体质量,使居民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能够被详细且准确的记录到系统中,这对于居民疾病的治疗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医疗领域整体工作水平与效率的提高,同样十分有利[6]。 

综上所述,可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支持下,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通过系统测试的方法,判断其性能能否达到要求,继而将系统应用到健康档案管理过程中,使管理的灵活性得以提高,为医院工作的开展,以及居民健康的保证,奠定更加堅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田蕾.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 2016,32(3):126-128. 

[2]张越,陈荃,闫昕,等.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信息系统功能应用现状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7):766-770. 

[3]高洁,王勇,廖凯,等.湖南省2012年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使用现况[J].实用预防医学,2013, 20(12):1531-1532+1530. 

篇5

关键词:高星级酒店;入住经历;吸引力要素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7-0056-03

A research on high-star hotel's attractive factors based on occupancy experience——taking Yangzhou as an example

Abstract: This study,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s to Yangzhou City star hotel guests and interviews with hotel staff , reflect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elements of the hotel's attractive between initial customers of the hotel and the customers who occupancy experience two or more times. These elements include cleanliness, location, prices, safety, service quality hotel reputation, personalized (excellent) service or design, the hotel culture, etc.. Combined with the method of IPA analysi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high-star hotel can take the customer occupancy experience as a basis for market segmentation. For the customers who stay at hotels for the first time, high-star hotel should take efforts in the environment, quality of service and the hotel's reput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o retain customers, high-star hotel should increase their loyalty, price hotel product scientifically, integrate regional and cultural factors into the overall hotel design and pursue personalized service on the basis of standardized services.

Key Words: high-star hotel; occupancy experience; attractive elements

一、 引言

由于我国特殊国情的发展需要,中国的酒店业尤其是高星级酒店,成为国民经济众多的行业中是最早觉醒的行业之一,并处于领先地位。但是随着其数量的急剧增长,高星级酒店之间同质化的趋势日渐明显,再加上其他酒店业态的迅速成长,高星级酒店的辉煌已一去不复返。许多星级酒店处于这样的困难境地:很难吸引新顾客,或者即使能吸引来新顾客,但是很难让顾客有愿意第二次或更多次数入住的理由。笔者认为,不同的入住经历,也使得宾客感知酒店吸引力存在差异。因此,顾客入住经历应该可以成为一个新切入点,来分析拥有不同次入住经历的客户对于高星级酒店吸引力感知的差异,进而帮助酒店管理者进行市场细分,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最终提高酒店的经济效益水平。

二、 文献回顾

(一)国内研究

国内学者大多分析了一般饭店产品的吸引力研究或是从顾客需求的角度分析酒店某些功能的缺乏。初晓恒,深入分析了人性物质本能及需求观念和理论、消费空间演变观念、消费文化大众化观念、体验经济理论,以及在这些理论影响下饭店产品吸引力及表达实践演变趋势。[1]熊伟,黄思芹,吴必虎等学者从顾客需求的角度出发,研究完善星级酒店的网站功能。[2]唐超,宣璐琦把商务顾客群细分出来,提出了基于商务顾客价值进行饭店产品定制化的思路,即以饭店商务顾客为对象 针对商务顾客价值进行饭店产品的定制化研究,以提高饭店对其的吸引力,抓住客源。[3]香港雷盟( Raymond)等一批学者更是对决定客人入住酒店的因素进行了探讨,他运用IPA 的分析模型对影响香港星级酒店客人入住的因素研究。[4]

(二)国外研究

国外学者则大多进行某类型酒店的产品消费者特点的研究和客人选择酒店产品消费因素的研究。如美国学者亚里桑多较早地分析了经济型酒店产品的概念、产品特点、服务对象和这类产品消费者的需求特点。[5]韩国学者金宏炳发现酒店内外部环境、服务质量和餐饮部管理是客人去酒店就餐的决定因素。[6]英国学者罗杰研究表明2/3的客人认为星级高低决定了酒店的产品质量,星级成为他们选择酒店的唯一依据。

综上,国内外学术界关于酒店或饭店吸引力研究成果比较丰硕,但是以入住经历为切入点的星级酒店吸引力因素感知差异的研究基本没有涉及到。因此,笔者认为本研究项目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星级酒店市场细分提供了新的划分标准,有利于其有针对性的实施营销策略。

三、 研究方法

(一) 样本的选择

通过调查,确定扬州四星级以上的酒店有10家,考虑到项目的时间限定,最后选择具有典型性的3家酒店(其中2家四星级1家五星级),对其住客发放问卷或进行访问调查。受访者均年满18周岁。本次调查一共发放了300张问卷,一共收回的有效问卷为287张,问卷的有效率达到95.7%。

(二) 调查方式

本课题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问卷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高星级酒店吸引力要素调查。课题组在大量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并咨询了旅游专家的建议,最终确定了影响高星级酒店吸引力的要素清单。该清单由16个变量构成:卫生状况、酒店位置、交通通达性状况、房价、安全保障、服务质量、声誉、品牌、个性化的服务或设计、饭店物质层面的环境(包括酒店自身外部景观环境、酒店建筑、酒店大堂及正门形象设计、酒店内装饰状况、酒店所在周围景观环境和酒店陈设家具及日用客用品状况)、饭店文化性及艺术性环境、服务态度、旅游信息的供给能力、舒适度、奢华产品的供给能力、网上预定的方便性。调查时,要求被调查者在上述清单中标出他们在选择高星级酒店时这16个影响因素对他们的重要程度。重要程度评价基于5点式李克特量表(1为“非常不重要”,5为“非常重要”)。接着,要求被调查者评价扬州高星级酒店在这16个方面的感知表现状况,评价从1(“很好”)道5(“很不好”)。问卷的第二部分旨在调查受访者的属性特征。

(三) 数据整理与分析

问卷调查结束后,针对获得的数据,计算出所考察的16个变量和表现性的均值,绘出IPA的方格图。本文IPA方法具体的研究步骤是:第一步,确定16个因素重要性的均值的中值及其相对表现性均值的中值,以这两个中值为基准做出横轴和纵轴,横轴代表的是实际表现轴,纵轴代表的是重要性轴;第二步,分别将16个因素,根据其重要性和表现性的均值逐一在4个象限进行位置定位(这四个象限包括:继续保持象限、表现过度象限、毋须优先象限和改善重点象限);第三步,根据不同象限中各个因素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四、 研究结果

本次调查一共发放了300张问卷,一共收回的有效问卷为287张,问卷的有效率达到95.7%。对有效问卷的分析结果如下。

(一) 调查对象的统计信息

在287位被调查者中,男性179位,占62.3%,女性108位,占37.7%。35岁以上的调查者占73.9%。商务旅游者占69%左右。初次入住的152位,占53%,入住次数两次及以上的135位,占47%。被调查者的学历集中在大学及以上,占82.2%。97%的被调查者都是中国国籍,所以以下的对策建议主要是针对中国宾客。相关信息详见表1。

(二)初次入住经历对宾客选择酒店的因素重要性排序及评价

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拥有不同入住经历的宾客,其对酒店吸引力因素的重要性感知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对于初次入住的宾客,影响其选择的主要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依次是:声誉、品牌、饭店物质层面的环境、酒店位置、交通的通达性、卫生状况、安全保障、服务质量、房价、舒适度、旅游信息的供给、奢华产品的供给能力、服务态度、饭店文化性和艺术性环境、个性化的服务或设计、网上预定的方便性。(详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对于初次入住酒店的宾客而言,酒店对于他们的吸引力重点表现在声誉、品牌、饭店物质层面的环境、酒店位置、交通的通达性、卫生状况等方面,如果在这些方面酒店不能够吸引到住客,将会直接影响其的选择。

(三)多次入住酒店的宾客对构成酒店吸引力要素重要性和表现性排序及评价

对于多次入住的住客,酒店吸引力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排列为:舒适度、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卫生状况、酒店个性化的服务与设计、文化性和艺术性的环境、房价、品牌、网上预定的方便性、交通的通达性、酒店位置、酒店物质层面的环境、奢华产品的供给能力、安全保障、旅游信息的供给能力、声誉。(详见表3)

根据多次入住酒店的宾客对构成酒店吸引力要素的评价的IPA结果(图)可知,服务质量、舒适度、卫生状况位于“继续保持”象限。这一象限是绩效性和重要性都很高的区域,表明服务质量、舒适度、卫生状况对宾客而言非常重要,而扬州高星级酒店在这些方面也有不俗的变现,以后只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保持或稍作改进即可。第二,酒店位置、交通通达性、奢华产品的供给能力、酒店物质层面的环境、安全保障落在“表现过度”象限。这一象限是重要性低而绩效高的区域,意味着这些因素对多次入住的宾客而言不很重要,而酒店在这些方面已有较好变现。第三,声誉、网上预定方便性、旅游信息的供给能力则落在了“毋须优先”象限。这一象限是重要性和绩效性都偏低的区域。换言之,酒店在声誉、网上预定方便性、旅游信息等方面表现都平平,但这3个要素对于酒店的回头客的影响不大。第四,文化性和艺术性的环境、酒店个性化的服务与设计、服务态度、品牌、房价落在“重点改进”象限。这一象限的因素具有重要性高而绩效性低的特点,也就是说酒店的的回头客十分看重酒店文化性和艺术性的环境、酒店个性化的服务与设计、服务态度、品牌、房价等因素,而他们对酒店在这些方面的表现的感知绩效不佳。

五、结语

总之,初次入住酒店的宾客与多次入住酒店的宾客有着显著不同的诉求,今后扬州高星级酒店的管理者在营销工作中,应该分清顾客的特点,进行市场细分,研究初次入住酒店宾客的看重点,努力在声誉、品牌、饭店物质层面的环境、卫生状况等方面做出提高,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和营销的手段,扩大品牌影响力和提高美誉度;注重酒店的外表形象,特别是大堂形象,不一定要极尽奢华,而一定要非常卫生、清洁和舒适,从而吸引酒店的新宾客。

再根据多次入住宾客吸引力要素的重要性和表现性排序表和IPA图,分析得出多次入住宾客的诉求和对酒店已形成吸引力的感知表现,对于“表现过度”区域内的因素,如果酒店考虑到成本因素,可以适当缩减在奢华产品的供给、酒店物质层面的环境等方面的开支,替之以一些关注服务细节的元素设计。对于落于“改善重点”的因素要竭力改进,必须寻求蜕变,特别是在酒店设计上融入地域性文化元素和追寻个性化服务方面要着重考究,如在酒店设计方面,可以融入扬州的休闲文化和扬州文化文化元素,在酒店功能设计上突出扬州休闲沐浴的特色,配之以广陵琴派的琴音和扬州清曲的传统演绎;在酒店设计装饰上,可以加入扬州漆器、玉器、剪纸、扬州盆景等特色元素。在追寻个性化服务方面,要明白个性化服务是建立在标准化服务模式基础之上的一种服务模式,它离不开标准和制度的支撑。在标准化服务的基础上要灵活运用个性化服务手段(癖好服务、心理服务、自选服务、意外服务等),全面满足顾客需求。从而最终做到提升酒店整体的吸引力和独特性,最大可能的满足老顾客的诉求,从老顾客的感知表现中得到反馈,更好的留住新顾客。希望本研究能够为扬州高星级酒店吸引力提升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初晓恒.关于饭店产品吸引力及表达影响因素的研究[J].商业时代,2008(32):93-95.

[2] 熊 伟,黄思芹,吴必虎.基于顾客需求的星级酒店网站功能评价——以广州市60家星级酒店为例[J].旅游学刊,2009(9):61-66.

[3] 唐 超,宣璐琦.基于商务顾客价值的饭店产品定制化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22):23-25.

[4] Raymond K.S.Chu, Tat Choi. An importance-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hotel selection factors in Hong Kong hotel industry: a comparison of business and leisure travelers [J] . Tourism Management, 2000, (5):363- 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