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财务管理研究背景范文

财务管理研究背景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8:3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财务管理研究背景,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财务管理研究背景

篇1

【关键词】 新财务会计制度; 医院财务; 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2-0106-04

一、医院财务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财务会计制度于2012年1月开始在公立医院和相关事业单位进行推广和应用,然而由于我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缺乏关于如何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理论,因此在目前的医院中财务管理状况并不理想,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同时关于这些潜在问题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推动新财务会计制度在公立医院的推广工作。

(一)医院财务管理缺乏严格的预算管理制度

在我国的公立医院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医院长期缺乏严格有效的财务预算制度,导致医院的很大部分资金需要国家财政予以拨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医院的市场竞争意识,造成公立医院的管理水平落后。造成目前医院财务预算缺少的主要原因是相关的领导并未对医院财务预算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财务部门对于开展相关预算工作也缺乏足够的积极性,加之公立医院复杂的运行环境,使得医院财务部门难以从整体上全面把握医院的财务预算情况,也导致了医院财务预算的质量较差。在目前的公立医院财务预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医院的财务预算流程不规范、预算过程中主观臆测比重较大、预算方法缺乏科学性、预算过于形式化,这些问题都严重地影响了医院财务预算的效果。

(二)公立医院财务工作人员整体业务素质较低

在目前的公立医院中,医院对于财务人员普遍要求较低,使得目前的医院财务人员在业务水平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医院财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的主要表现在人员配置不足、专业技能缺乏、管理观念落后、工作效率低等方面。然而医院财务人员所面临的是十分繁重复杂的医院财务问题,需要十分专业的财务人员才能够予以应对。在目前的医院人事管理制度中,普遍存在着高度重视医务人员、忽视医院财务人员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医院财务人员被统一编入后勤部门管理,而且在平常的工作过程中也缺乏对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与此同时相关的财务人员也将主要精力放在账目的处理方面而忽视了自身的专业技能学习,这样就造成了医院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的问题,使得医院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的问题无法及时发现,这对于医院的长久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三)医院财务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不足

在目前的医院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人员普遍认为只要做到合理使用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这种缺乏风险意识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目前我国的公立医院由国家进行差额拨款,而且医院在买卖双方中处于优势,因此一般情况下医院不会出现亏损的问题。然而这种局面迟早会随着一些大型医院的出现而被打破,那些在规模上不占有优势的医院就会面临着巨大的财务风险,因此医院财务人员必须要有足够的风险意识,要真正地认识到市场经济背景下医院所面临的风险,不断深化和加强医院的财务预算水平,提高医院抵御风险的能力。

(四)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体系存在不足

在我国公立医院长期发展过程中,通常采用较为简单的成本核算方式,根本无法对医院的实际成本情况进行反映,难以发挥成本核算为医院管理提供可靠数据信息的作用。因此,为了有效地改善医院的成本核算质量,新出台的财务会计制度对账务的核算工作做出了新的规定,对一些不尽合理的规定予以废止,同时更加明确账目的核算明细,并且在此基础上对成本的控制及分析的内容进行了充实。

(五)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监管缺失的现象

目前,大多数医院对于账目的监管并不十分严格,而且缺乏有效的财务监管机构,长期运行在这种无监管状态极易导致财务管理上出现较大的漏洞,给医院的财务造成较大的损失。

二、新财务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

在新实施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中,其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新财务会计制度将权责发生制定为财务核算的基础,明确了其在财务核算中的地位。在新的财务会计制度中明确地规定将医院的资产、收入、支出以及负债作为医院的会计要素,同时明确了权责发生制在财务核算中的基础性地位。在医院固定资产的核算环节,在采用旧的制度进行核算时往往出现账目价值不属实,以至于出现医院固定资产虚增的现象,相比之下采用新的财务核算制度明确了计提折旧的净资产核算方法,提高了固定资产核算的精确度。而且,在新的医院财务制度中,还对医院的薪酬、预收款、风险基金等项目的核算进行了明确,使得医院财务核算更加贴近于医院的实际情况。

其次,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明确了全口径收支以及对医院现金流管理的方式,实现了财务管理与财务预算的有效结合。在新实施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中,将基于企业化的财务预算和基于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制度进行融合,充分地体现出目前公立医院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双重属性,这一点恰好与国库的改革政策相一致。而且,新的财务会计制度对全口径支出进一步明确,并且将医疗、教学、科研合理进行划分,同时增加对公立医院科研的扶持力度,彻底改变了在传统的财务管理中将医院科教资金列为专项基金而不进行财务核算的做法,这也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增加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透明性。在诸多的新措施中,现金流量表的增加对于医院的现金流管理有了很大程度的强化,而且随着目前医保制度的深入实施,在未来的医院现金流管理环节中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同时,建立较为完善的财务报表体系,使得医院财务管理更加完善,财务信息也更加具有实用性和真实性。在新实施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中,其财务报表体系包含了收支费用报表、收入明细表、现金流报表以及国家财政补贴报表等,共同构成了一个较为完善医院财务报表体系。新的医院财务报表具有较为完整的体系,而且整体财务报表体系更加接近于企业化的财务报表体系,能够对医院财务通过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予以展示。这种新的医院财务报表体系更加复合相关政府部门和医院自身的管理需要。同时,在新的财务会计制度还将注册会计师制度引入其中,这样使得医院的财务会计制度变得更加完善。在此基础上,新实施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还引入了总会计师制度,而且总会计师作为医院财务的主管人员直接参与到与医院管理相关的决策环节,使得医院财务管理更加合理化,同时也可以为医院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三、新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管理产生的影响

(一)实现医院财务管理的制度化运行

医院财务管理的主要作用就是实现对医院内部资金的组织以及相关的协调,同时处理与医院财务相关的财务问题。其主要的任务是对医院的资金进行科学有效的统筹管理,通过科学的手段实现医院资金的高效配置,提高医院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对医院的经营成果进行合理化的分配,实现医院的高效财务管理。在新实施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推动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改革,推动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做到将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化,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医院财务管理需要实现统一领导与集中管理的制度化。在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中,充分明确了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统一领导原则,即医院需要设置总会计师,并且医院的所有财务管理活动都需要在总会计师的领导下完成。相比之下,新旧财务会计制度在财务管理机制方面主要表现为两个不同之处:首先,将医院院长明确为医院的负责人,在新的医院改革方案中,进一步明确了医院的法人管理机制,明确了医院管理人员的相关责任,初步形成了具有决策、管理、监督、执行相互制约的医院管理体系。其次,进一步强调医院的相关负责人在医院财务层面的责任,即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是在医院的负责人及医院总会计师的领导下完成的。

2.强化医院的财务监督管理机制。在新的财务会计制度中,明确提出医院需要建立较为完善的财务监督制度,要求医院强化内部的监控,有效防止医院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腐败行为,提高医院资金的合理优化配置。同时要求医院的财务人员岗位设置合理规范,要做到财务人员相互制衡,以更好地保证医院财务的公开透明。这些举措有助于提升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使得医院财务管理更加规范。

3.建立健全医院财务规划制度。医院财务规划制度是指通过对医院历史资料及财务状况的分析,确定医院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财务预测,同时对接下来的医院财务决策进行合理的决策,进而指导整个医院的财务规划。财务规划可以很好地指导医院的财务活动,对于提升医院财务决策的质量有着重要帮助,因此医院财务规划理应引起医院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4.加强医院的财务分析工作,实现对医院财务过程和结果的有效控制。在新的财务会计制度中,对医院财务管理的评价指标进行了明确,需要医院对财务预算、结余、成本、收支明细以及发展潜力予以分析。这些新的制度对于提升医院的财务分析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对医院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财务情况进行分析,实现对医院经营状况的科学化分析,有利于医院发现潜在的经营管理问题。

5.建立有效的医院业绩评价和激励制度。在新的财务会计制度中,对于医院的预算、成本、资产以及政府补贴方面进行了规定,将医院的财务管理同绩效考核制度相结合,同时实施行之有效的奖惩制度。因此,在新的制度实施过程中,医院必须充分建立起有效的责任、权利制衡机制,促进医院的健康良性发展。

(二)促进医院建立健全成本管理机制

新实施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医院应该进一步加强成本管理,同时结合医院的具体情况建立较为完善的医院成本核算制度,通过与目标成本的对照,通过科学的分析方法对医院的成本进行预算,以及时地把握医院的成本变化,提高医院的成本管理水平。具体来讲需要克服目前医院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审核不严格、成本费用支出过高、支出不合理等问题,通过利用各种方法和措施实现对医院成本的科学管理和有效控制。对目前相关医院的调查结果显示,新财务会计制度在促进医院成本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1.医院在成本管理方面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医院的成本管理能够显示出医院的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同时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竞争力,因此必须充分重视医院的成本管理工作。通常情况下,医院在相关的医疗、科教等活动过程中都需要较大的资金支持,这些要素也是医院正常运行的基础内容,因此假如医院不对成本进行有效管理,就会使得医院走向亏损的状态,从而使得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受到影响,因此新实施的财务会计制度必然会提高医院对于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

2.促进医院成本管理系统的建立健全。在新制度对医院成本核算要求的作用下,必定会推动医院成本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通常情况下,医院成本管理系统主要针对医院成本领域的管理及其控制体系,其具体的实现主要通过四个要素的相互作用。首先是成本管理系统的组成,即医院需要按照成本管理机构的智能为其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并且按照职责关系确定各个部门的关系,以更好地实现系统内部机构的相互协调和密切配合;其次是成本管理系统的程序设置,主要包括了管理系统的设置目的、权责范围、管理权限以及具体的工作流程等;再次是成本管理的过程,主要表现为成本发生及其管理的过程;同时医院资源也同样是成本管理系统的要素之一,是成本管理的重要对象。成本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科学的方法实现对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实现医疗成本的有效控制,达到降低病人费用负担的目标。

3.优化医院的成本分析及成本控制。医院成本分析主要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对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进行关联分析,这其中包括分析的成本参数、目标完成情况、成本预算情况,将这些目标与往年的数据信息、同行业医院的数据信息进行比较,已确定医院的发展目标完成情况,同时还可以在较深层次上挖掘医院的发展变化规律信息,对于进一步确定医院的低成本对策大有裨益。

4.推动医院奖惩和考核制度的不断完善。在医院的成本考核及奖惩制度中,需要将医院责任与其实际完成情况进行对比,并且根据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其进行综合性考核。医院考核评价制度的实施目的在于在降低医院成本的同时依据员工的贡献给予奖励,以更好地提高医院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此同时对于那些缺乏成本控制观念、造成医院资源浪费的科室及相关责任人需要给予处分。

(三)促进医院财务风险防范制度的完善

医院财务风险指的是医院在经营的过程中,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导致医院遭受到损失,而这种潜在的财务风险贯穿了医院经营的整个过程,其中主要包括筹资、医院投资、资金回收以及利益分配等四个方面的风险,主要有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的因素,其中外部因素主要是指国家和相关部门的一些卫生调控政策;内部因素主要指的是医院自身的管理水平、医疗技术水平、资金运作情况等。随着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医院的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还会呈现出加剧的局面,因此要求医院的管理人员必须深刻认识到潜在的医院财务风险,同时提高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识,加强对于医院财务的监管。加强对医院财务监管和控制的措施,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建立健全医院风险防范制度。医院财务风险防范的关键在于风险防范制度是否完善,因此构建完善的风险防范制度对于加强医院的财务风险防范是十分有利的。在新的财务会计制度推动下,对于财务的成本核算、预算、考核等都有了新的规定,因此建立健全医院财务风险防范制度势在必行。

2.进一步强化医院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新的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将进一步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同时医院的各个科室和部门也都将按照财务预算的要求进行财务控制,切实将财务风险防范意识贯彻到医院日常管理中。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予以强化,使得财务人员具备财务风险的判断和预测能力,进一步提高医院的财务风险防范水平。

结 语

新财务会计制度在诸多方面的改进极大地影响了目前的医院管理工作,推动了我国医院管理的改革。同时随着财务预算、成本分析、成本控制以及财务风险防范规定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医院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对于提高我国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大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刘玉会.医院资金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J].财会通讯,2009(7).

篇2

【关键词】 博弈论; MBO; 财务管理

回溯MBO的历史,最初于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产生,与资本主义的周期性金融危机息息相关,而金融危机也就通过连锁反应导致了严重的财务危机。MBO也随之应运而生,使得管理层通过公司的大量举债,增加财务杠杆向股东购买股票,最终完成收购兼并,改善企业的财务运营状况。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管理层收购的行为也日益频繁,从2001年宇通客车,到2002年的水井坊、恒源祥,再到2012年格力空调的管理者收购,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管理层收购解决了财务危机,提振了企业经营状态。而从管理层收购的本质上看,就是资方与收购方的动态博弈过程,管理层收购的成功直接取决于两者在博弈过程中是否能够形成“纳什均衡”。长期以来,在管理层收购的过程中,资方与收购方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利益的平衡和妥协过程中,因此,在博弈论的背景下,从财务的角度对管理层收购行为进行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一、MBO财务管理的博弈

博弈关系是企业管理层收购过程中最重要的交易关系,资方与收购方是企业管理层收购过程中最主要的“局中人”、“聪明人”和“理性人”,双方在博弈的过程中都在追求着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资方与收购方存在着以下的策略组合,即:收购方存在着“合格”与“不合格”两种策略,而资方则存在着“严格审查”与“不严格审查”两种策略。双方达到“纳什均衡”的前提条件是在资方严格审查的情况下,收购方必须合格,在资方不严格审查的情况下,收购方无论合格与否都会达成交易。倘若收购方不合格,那么就会出现收购方单方收益的情况,而收购方的收益全部来源于资方的损失。在资方与收购方的博弈过程中,假设收购方需要消耗的成本为C,交易成功后获得的收益为Z。资方严格审查需要的成本为Y,以此来对收购方是否合格进行判别,如果收购方自身不合格,却试图隐瞒被资方发现的话,将付出经济和名誉上的代价X;反之,如果在资方判别检验的过程中,收购方合格的情况下,资方的获得收益为B。显然,在资方和收购方的“非合作式”博弈中,B>Y>0,Y>C>0,C>Y>0,从而得出两者的博弈矩阵(如图1所示)。

当“资方严格审查+收购方不合格”时,双方获得的财务收益为(-X,-Y);当“资方不严格审查+收购方不合格”时,双方获得的财务收益为(Z,-Z);当“资方严格审查+收购方合格”时,双方获得的财务收益为(Z-C,B-Y),当“资方不严格审查+收购方合格”时,双方获得的财务收益为(Z-C,B)。由于B>Y>0,Y>C>0,C>Y>0,因此可以得出不等式“Z-C+B>Z-C+B-Y>Z

-Z>-X-Y”,由此可以看出当“资方不严格审查+收购方合格”时为双方的帕累托最优策略组合,这时双方的利益分别为Z-C和B,其和为Z-C+B。

二、非合作式博弈背景下MBO财务管理的措施

当前在美国、日本、英国等世界发达国家由于MBO机制较为健全,从融资、定价、交易、财务风险的规避、中小股东和普通员工利益的保护等方面都较为健全,因此在MBO过程中更多的是由体制、机制的因素来实现规范MBO行为,使之达到“资方不严格审查+收购方合格”这一最佳的策略。而在我国,通常情况下,由于资方与收购方都为“理性人”,都在寻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因此“资方不严格审查

+收购方合格”这一最佳的策略组合是在现实中不容易实现的。因此,要在非合作式博弈背景下实现MBO财务管理效能的发挥,就必须从融资、定价、交易、财务风险、中小股东和普通员工利益的保护等方面着手。

(一)拓展融资手段

由于管理层收购行为属于LBO(杠杆收购)行为,通常情况下管理层只有少部分自有资金,其他资金必须要靠融资获得。而长期以来,我国在管理层收购行为过程中资方对收购方的融资能力则是“严格审查”的重点,在审查的过程中消耗了资方大量的交易成本,减少了双方的收益。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目前我国管理层收购的融资不畅,因此必须最大限度地拓宽管理层收购的融资渠道,健立健全融资手段,从根本上解决资方“严格审查”与收购方的“融资合格”问题,促进“资方不严格审查+收购方合格”这一最佳策略组合的形成。首先,应多元化引入信托、风投、基金公司,为管理层收购提供合法的资金支持,促进直接融资,解决双方的后顾之忧,降低博弈成本,增强收购决策的合法性及科学性。其次,要加强金融创新,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的投资结构,大力开发金融衍生品,逐步构建以股票、债券、期权、期货、外汇为主体的多元化融资体系,建立健全信用档案,推广信用贷款、公司债券、次级票据、商业票据等融资方式,使企业管理层收购的融资行为建立在“信用评价记录”基础上,用体制与机制的约束力来减小资方在“严格审查”的财务成本消耗,删繁就简,提高管理层的效益。

(二)建立市场化的交易机制

国外发达国家的MBO行为是完全的市场化行为,拥有一套完整的市场交易机制,实施的是一种“一元化”透明的交易机制。例如:在日本,在《TOB》法的约束下,目标公司的股份必须为全流通股,管理层必须统一从二级市场上获得股份,同时要和二级市场的其他收购者进行公平的竞争,才可以完成MBO行为。而我国当前的股权市场实质上是一个“二元化”的股权分置市场,在上市公司中还存在着“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分,而管理层收购大多是建立在与资方协议进行非流通股收购的基础上,从博弈的角度看,两者需要消耗大量的交易成本去进行“协议交易”,从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交易的成本,同时也不利于MBO行为的公平、公开与公正。因此,首先要提高MBO行为双方的财务收益,就必须解决我国的“股权分置”问题,引入多元化的主体,将管理层收购置于一个公平、合理的环境中,从而规避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的差价带来的投机预期,使收购方与资方的博弈更加公平。其次要建立健全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解决资方与收购方财务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变“信息不对称博弈”为“信息对称博弈”。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保证信息的真实性。通过法律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大胆探索自然人对国有股与法人股的直接收购,减少MBO行为的隐性操作,建立透明的博弈环境。最后要大力发展MBO第三方中介机构。利用MBO第三方中介机构的行业信息资源优势,为管理层收购行为提供咨询、评估、融资等一系列服务,激发管理层收购行为活力,使MBO行为更加客观,减少资方与收购方的交易成本。

(三)引入公开竞价机制

要不断建立健全产权交易市场、引入公开竞价机制。通过公开竞价机制的使用,引入更加多元的市场主体,在优胜劣汰中增强企业管理层收购行为的活力。长期以来,相对于国外全程采取“场外公开竞价方式”进行MBO行为,我国的MBO行为更多采取“协议转让”的方式。这就使得在“协议转让”过程中,定价的问题成为MBO的核心问题,资方与收购方无限期地进行轮流出价,拉长战线,最终达到效用均衡,以致于交易的财务成本大幅提高,降低了交易的效能。因此,必须引入场外竞价机制,以消除协议转让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财务成本的飙升,使多方市场主体参与竞价,促进股权的全流通,从而形成更趋合理、快捷有效的MBO定价。在公平竞价过程中应把握三点原则:一是核算的灵活性。因地适宜地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根据企业实际运用不同的折旧办法和存货计价方法,使之核算更加客观合理。二是核算的超前性。不但要看到企业的历史成本和沉没成本,对净资产进行核算,更要对未来的盈利能力进行核算。三是核算的全面性。对企业的无形资产,财务报表以外的资产进行全面核算。例如:日本旭硝子化工公司管理层收购的过程,就是一个日本的MBO“公开竞价”透明交易的较为形象而生动的例子。2000年,日本三菱化学株式会社的管理层计划进行管理层收购,出价550日元/股买断本公司的所有股票,而在多元化的市场交易机制下,出现了众多的竞争对手,其中旭硝子化工公司出价700日元/股进行竞买,从而使三菱化学株式会社最终以750日元/股的价格迅速完成收购。多元市场主体的引入,对MBO起到了“鲶鱼效应”,增强了MBO活力。

(四)规避财务风险

规避财务风险是管理层收购过程中的重要因素,管理层收购属于典型的杠杆收购,而在这种杠杆收购的情况下,大部分资金是通过外向融资的手段获得的。需要在收购完成后获得一个较短的投资回收期和投资回报率,而高回报率就意味着高风险。在管理层收购的过程中,不得不考虑到未来的财务风险,而这种财务风险在财务杠杆的放大效应进一步加剧了企业未来运营的不稳定。在资方与收购方的博弈过程中,作为收购方,必须对财务风险进行详尽的预测,以使未来的财务风险有效地降低。而资方为了使企业所有权尽快“出手”、折现,将会尽可能地为收购方提供规避财务风险的支撑。因此,只有不断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通过财务流程重组、组织重组来实现财务的透明化,才能够顺利推进管理层收购行为。而收购方也必须承认风险的必然性,看到风险与收益并存,在有效反映、控制风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创造收益。

(五)关注中小股东和普通员工的利益

在管理层收购的过程中,除了企业的大股东,中小股东和员工也是影响整个博弈过程的重要因素。当中小股东和普通员工无法形成有效预期时,就会引起“反收购行为”,中小股东与普通员工对收购方进行抵制,从而使收购方无法顺利地完成公司的收购。从我国许多经理人收购的案例来看,由于处于高负债状态,为了释放这种高负债的压力,急于进行企业的重组,容易对中小股东和普通员工的利益不够重视,出现侵害中小股东权益的行为,从而导致经理层收购后企业业绩下降的事例层出不穷。因此,MBO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与中小股东和普通员工的关系。例如:在宇通客车的管理层收购中,直接就实施了股票派现分配方案,每10股仅派现6元,并且含税,影响了广大员工的利益,从而打击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间接造成公司价值的下降,影响了未来的财务收益。相反,日本三菱化学株式会社管理层以750日元/股的价格进行MBO收购重组后,采取了积极的派股政策,根据中小股东与企业员工在公司的工作年限,增加中小股东及企业员工的股票持有量,以股票红利作为收购者与企业所有者的利益均衡点,从而推动MBO行为最终走向成功,使企业的价值最大化。结合以上的案例对比可以看出,要在收购者与企业所有者的博弈中取得成功,就必须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公司中小股东和职工参与公司的MBO。建立针对中小股东与普通员工的财务激励机制,从其利益出发,把目光放长远。将传统仅是少数人得利的MBO拓展为全体员工得利的MEBO(Management and Employee Buy—outs),推广员工入股,使普通员工有机会真正成为企业的所有者,参与企业的管理与决策,使财务收益最大限度地惠及广大员工,促进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大力进行公司治理。在MBO行为实施后,应将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治理引入企业,摒弃那种狭义的以“股东利益至上”的公司治理做法,在治理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注重满足债权人的需求,确保经理层收购的平衡过渡。

总之,从MBO的本质上看,就是资方与收购方的动态博弈过程,管理层收购的成功与否直接取决于两者在博弈的过程中是否能够形成“纳什均衡”。在博弈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四种策略组合。只有通过拓展融资手段、建立市场化的交易机制、规避财务风险、关注中小股东和普通员工的利益等财务管理措施,才能提高管理层收购效能,促进“资方不严格审查+收购方合格”这一帕累托最优策略组合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朱宁,朱莉.我国管理层收购(MBO)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一个博弈论的解释[J].商业研究,2005(2).

[2] 李秋茹.上市公司MBO与管理层盘踞的财务效应研究——兼谈现金股利政策、自由现金流管理[J].财会研究,2005(1).

篇3

关键词:新医改 地市级 医院 财务管理

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地市级医院的发展也逐渐遇到各种难题,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是新一轮医疗各项体制改革的基础,财务管理在医院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主要包括预算管理、成本管理、内控管理、财务制度管理和财务的分析与评价,也是提升医院和降低医疗成本的关键点。本文主要针对新医改背景下地市级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部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工作实际,总结了一些改进对策。

一、地市级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得不到重视

多数医院重心主要放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上面,一些地市级医院财务管理观念比较淡薄,以致财务工作效率较低;没有对财务工作引起重视,很多地市级医院的财务制度尚欠完善,加上财务部门之间相互独立,与别的部门来往交流不多,使财务工作不能顺利开展;没有重视预算编制和资金的有效管理,更偏重于财务资金应用上,极易导致财务资金管理杂乱;新医改背景下,一些财务管理员工没有强烈的自我监管意识,加上某些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财务问题频现。比如经常出现偷税漏税、计算错误等情况,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完整性与准确性构成不利影响。

(二)医院财务管理体系尚需改良

当下很多地市级医院单位尽管制定了一套财务管理方法,不过时效性差,容易受到很多条件制约。医院财务工作缺乏科学的操作指导和监督,工作过程盲目而机械,且大多数财务工作都是以财务资金记录和总结为主,缺乏科学有效的方式预测实际财务状况,不利于医院资金筹集和分配等工作进行。

(三)医院财务管理方法有待改善

目前大多数地市级医院还在使用固有的计算、核对方法对日常财务进行管理和记录,财务管理方法并未定期革新,在财务分析方法、评价标准方面没有做得更加有效和现代化,导致财务管理方法与内容严重滞后,效率很低,严重限制了财务管理顺利和有效的进行。

(四)医院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医院财务管理发展与运作和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息息相关,不过就当下来说,一些财务人员基本由基层选拔而出,并未有过专业的考核与训练,经验不足,工作效率无法保证;部分财务人员缺少高度责任感,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偏低,工作中错误、漏洞百出;另外,部分医院在选用、调动人才方面有若干不适当的地方,会影响到人才发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也将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二、地市级医院财务管理改良措施

(一)医院对财务管理工作要增强重视

提高思想上对财务工作的重视程度,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持续改进,才能根本处理当下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建立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理念,深入理解医院财务管理整体思路和目标,尽快建立一套成熟完善的财务监督和管理机制、体系,以满足当前新医改背景下的发展需求,提高财务人员积极性、能动性;深入实施医院财务管理。医院资金管理、核算工作要全面落实,比如开发投资、控制成本、实际经营和详细工作规划之类,尽量让财务管理价值完全体现。

(二)创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

参照新医改有关规定,地市级医院应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情况逐步创建一套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财务内部监督管理要求,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与针对性。不断落实、完善各项工作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长期投资、筹资和成本控制要保证科学与合理性,才能保证医院每项工作顺利开展。

(三)对财务管理方法进行优化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原先的医院财务管理方法已无法满足发展需求,地市级医院如要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必须对财务工作管理方法进行不断创新和优化。比如财务与业务的在线管理、协同管理、电子商务的管理可由网络财务软件协同完成。网络财务软件能够完成经济资源在线管理和会计动态核算,医院各机构部门财务、物资管理和查账、报账、报表、审计等工作都能进行远程操控。对医院柔性财务管理有推进作用,医院柔性财务管理从计划、分析、核算、控制的角度出发,通过网络技术,以实现财务信息资源的优化,促进医院财务信息资源使用形式多样化,对医院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也有很大帮助。

(四)全面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医疗卫生改革的背景环境下,医院财务工作者应跟随社会的需求脚步,主动严格要求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积极提升自身修养和职业道德。建立一个爱岗敬业、诚实可靠、廉洁无私的思想,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参与积极性,服务意识和水平也应相对提升;加强对培训的重视程度,增加培训学习训练强度与培训资金投入,邀请相关专家并挑选合理课程组织医院财务工作者进行业务水平与服务态度培训,针对性培养熟悉互联网、计算机、经济管理等学识的实用复合型员工;强化法制教育,医院财务工作者应了解、遵守财务相关法律法规,并严格按照医院规章制度做事、依法工作。违法违章的事坚决不做,财务管理实现法制化、制度化和理性化,防止个人主观性思想对财务工作产生影响。

(五)合理有效的医院财务管理评价与分析办法

增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者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同时,有关医院财务工作者还要采用数据的方式进行评判;分析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根据岗位、步骤对财务工作相关细节进行罗列,各项工作漏洞、难点显而易见,以便及时纠正财务管理制度,调动财务工作者的工作主动性;可让第三方来监管财务工作,使医院财务管理里外结合;增加自动化办公的投入,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技术上的支撑,有利提升工作效率,促进医院长期稳定发展。

三、结束语

新医改的不断推进,对于地市级医院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受到有限的经费和资源限制,比省市级医院工作难度大。应该加强财务管理重视程度,经过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升财务人员思想意识和改善办公条件等办法强化财务管理,可完善医院组织结构,提高财务人员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玉芬.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财经界,2016,(6):212

篇4

关键词:出版社;出版改制;财务管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根据我国财教[2008]256号文件关于出版单位改革文件的通知以来,我国出版社改革的进程进入一个快节奏的模式,截止到2010年,我国出版社包括高校、地方、中央等各单位的出版社都基本在改革中全部完成体制改革。基于体制由企业化的转变,这就要求出版社为了适应经济市场必须要了解市场、寻找市场发展的规律,结合自身情况,将出版社运营转变为企业化、市场化的运营模式。在改革文件中指出,财务工作要与出版社独立起来,这就使得财务管理工作在出版社管理中占有很高的比例,完善出版社财务管理工作,是出版社适应商品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之一。

一、出版社体制改革概述

(一)出版社体制改革的涵义

为解决财政压力、出版社工作积极性,顺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从2008年以来进行了出版社由事转企的体制改革。也就是从原有的事业单位体制向企业转变,我国在改革中制定了具体性的要求如2009年中央出版社改革要达到80家,到2010年全部完成改革任务。

(二)出版社改制的意义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目标一步步的在实现,我国经济从2008年开始就跃居全球经济第二的席位,证明了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随着日益增长的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使得我国部分事业单位转向企业化、市场化。随着我国出版社改制工作的完善和市场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出版社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出版社改制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经济发展的更加快速的方式。

原来的出版社体制导致许多出版社出版积极性不高、出版市场资料重复率很高,导致不能有效的将合理新鲜的信息资料放到读者面前,而出版社转企的改革,能够带动出版市场的竞争力,使得每个出版社在出版过程中能够从市场竞争的压力下,提高自己的出版内容,进而可以改善出版社内部结构,有力整合信息资源。从改革开始到现在,出版社财务管理有了明显的提升,使得整个出版市场有了精神与活力,从而使出版社走向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出版社改制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从国家财教[2008]256号文件中可以看出,对于出版社财务有这样的规定,改制之后的出版社于原来主管主办单位在经济上必须独立出来,由财政部统一对出版社财务进行国有资产的监管。从这一点看出,从企业角度来讲,是实现利益最大化的优势。经济与原单位独立,由财政监管,就避免出现以前财政拨款乱用的问题,优化了出版社经济结构;并且企业发展的目标是利益最大化,所以,对于出版史来讲,是财务管理工作真正发挥的契机。同时也是出版社工作的最大动力。

每一项改革都有两面性,发展方向是好的,但是在改革接受过程中,却没有那么轻而易举。出版社体制改革,在推动出版社工作积极性和财务工作管理水平提升的同时,在改革过程中同样也受到负面的影响。其一在于出版社转企周期短,造成“换汤不换药的局面”即有些出版社在转企之后,任然存在着事业单位体制的管理模式和理念,这样的局面导致出版改制不能存根本上有效的开展,只是一种流于形式的转变。其二在于由于管理理念的没法根本改变,导致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无法将其能够做到完全的独立出来,在相关规定中也表示,财务部门由原单位代管,而这就导致从形式上未将财务管理工作于出版社本身独立开来,使得让财务工作依然陷入到原有的模式下,导致没有从本质上的到财务管理的独立性。

三、新体制下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理念不足

财务管理的核心在于资金管理,但是在出版社改制之前,我国出版社都是以“事业单位”体制进行运营的,在出版社工作人员中出现一种“满足感”,其满足感是基于出版社的财务工作并非那么忙,相对于企业会记而言,出版社财务工作任务量小,提供财务服务工作内容简单,所以在改制之后难以适应,对于财务管理的理念不能充分的理解,导致财务管理工作上的滞后性。

(二)财务管理不主动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进行的市场运作,而出版社改制之前的体制导致财务管理人员对于财务内容的核算、方法都缺少经验和专业技能,对于企业财务工作不能完全认识,导致从技术难以实现财务管理主动性;其次财务人员管理方法也还是按照改制之前进行,并没有针对单位变为“企业单位”而做出财务管理方法的调整;其三是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较低,大部分财务工作者都是非财务管理专业或财务专业学历较低的工作人员,财务管理资源上缺乏。上述三点导致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非主动性。

(三)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

为完成出版社改制的要求,许多出版社从短时间内将改制工作落实下去,但是实质却未发生改变,财务与出版社单位并未严格按标准独立出来,使得相应的管理体系未得到根本上的改变。

(四)财务管理监督不严谨

财务管理监督工作是对财务工作的量化标准,做好监督工作,可以避免财务工作中出现的违法乱纪行为,将财务公正化。但是在实际财务监督工作中,仅仅是对财务账目进行核对和审核,并没有与企业相互挂钩,缺乏全面的监督管理体系,监督不够严谨。

(五)企业结构未得到正确优化

在出版社改制之后,财务部门与出版社其他部门未能做好衔接工作,资源未实现共享,导致财务工作与其他业务管理不相适应的局面发生。其他业务部门未将有关财务数据共享,不利于财务人员及时对单位进行财务预算、核准等财务分析工作,导致财务工作效率低。

四、新体制下财务管理工作的改善方法

(一)完善管理体制,增强财务人员管理意识

财务管理体制的完善是一项长期从实际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财务工作本身入手提高财务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增强对于财务工作中的资金风险意识和财务风险认识,完善对财务部门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体系,才能让工作人员从规范化的管理体制中认识到财务工作的重要性,带动财务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程度。

(二)开展财务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工作

开展出版社财务工作人员进行财务和财务管理相应学科的培训工作,从专业的角度,提高财务工作人员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使其能够将专业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确保财务工作的正常运行。如可以聘请专业财务管理人员进行讲座或者培训活动,从财务领导到财务共做人员共同提高进步。

(三)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通过财务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资源共享的工作,如开展相互业务透明公开学习等、出版社工作人员互动等活动能够给对各自的工作内容进行交流学习,保障财务人员能够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及时做到财务分析,提高工作效率。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出版社工作必须得到改善,财务工作作为出版社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财务管理工作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出版社收益的的最大体现,也是出版史良好健康竞争力的保障。所以完善财务管理工作,是出版社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翁坚.浅析出版改制背景下出版社的财务管理[J].中国外资,2012(04).

[2]谭志军.浅析出版改制背景下出版社的财务管理[J].中国外资,2012(23).

[3]李洁华.论出版改制背景下出版社的财务管理[J].经济师,2009(07).

[4]苏淑敏.出版社转企改制后财务管理初探[J].中国农业会计,2013(03).

篇5

[关键词]综合改革;公立医院;财务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3160

1综合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11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

财务和预算管理是公立医院经济工作的核心,也是解决长期以来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突出问题的重要抓手。但长期以来由于补偿机制、目标定位及运行机制等原因,公立医院的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收支运行不规范;预算约束力不强;公共资源利用效益低。

12财务部门风险控制意识淡薄

近年来,人民群众健康意识普遍提高,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发展迅速,人员、设备、基础设施及重大项目投入巨大,但医疗技术发展、医疗市场变动等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进一步加大了财务管理风险。公立医院财务人员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风险控制意识淡薄,风险控制防范措施不到位,极易造成严重的财务危机。

13成本控制体系不完善

公立医院长久以来对成本控制重视程度不够,工作重点大多放在增加业务收入、成本核算及绩效考核等方面,缺少科学、全面的管理机制,没有形成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使得投资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加,造成资源浪费。

14财务管理目标定位不清晰

公立医院的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部分,因而财务收支包括公益性收支和经营性收支两部分。二者关系的平衡与协调对财务管理人员来说是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决定了社会效益处于优先地位,这就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分清主次目标,与公立医院以报销、预付等形式为主的财务结算工作相适应。

15财务人员角色转换不到位

公立医院财务人员长期局限于会计核算的职能定位,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及医院等级评审的要求,需要从会计核算的角色转变为财务管理者,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满足现代医院对财务人员的更高要求。当前,财务人员必须提高专业素养,尽快完成角色转换。

2综合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优化策略

21完善全面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

2010年,财政部、卫生部联合《医院财务制度》,明确规定公立医院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包括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调整、决算、分析和考核制度。2015年,财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局《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财务和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2016年底,所有公立医院要建立并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2018年底,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预算作用逐步强化。”如何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强化内部预算管理是公立医院财务管理者面临的挑战。这就需要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报表,认真审核并严格执行,加强过程监督,对比预算目标与执行结果,找出偏差,分析原因,并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以保证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公立医院必须以“收支平衡,以收定支,确保重点,总体规划”为原则,禁止随意制定预算赤字,使收支结余保持在合理水平。

22加强财务部门风险控制意识

公立医院的管理者要重视财务风险,提高防范意识,将医院发展目标科学合理地融入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调整、决算、分析和考核过程中,根据医院发展规划并结合实际,科学筹资、合理负债,将债务比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并有效利用资源,切忌盲目投资。在举债前要对投资项目可带来的现金流入做出科学、合理、谨慎的预估,并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建立预警机制。因此,财务管理人员将债务管理纳入日常财务管理中,合理选择负债期限,才能将财务风险降到最低范围内。

23构建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

随着综合医改的深入推进,公立医院医药价格调整和收入结构调整成为现实。“药品加成取消,提高部分医疗服务价格,降低大型仪器设备检查费用和检验费用,优化资源分配”成为此次改革的重要目标。但由于增加的医疗收入补偿不了减少的药品检查、检验收入,加上财政补偿的不到位,内部挖潜、成本控制成为财务管理的重点,构建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成为目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医院财务管理部门要根据医院实际发展情况和预算目标,结合成本控制的理论方法建立适合院情的内部成本控制制度,将成本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院、科两级责任中心和个人,重视监督成本运行的关键环节,采取适合的方法,达到成本控制的目标,实现节约和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最终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24制定清晰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

公立医院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承担着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社会职能。在财务管理工作上要兼顾公益与经营两方面利益。2016年,部分东部及沿海省市率先完成了医改的第一步。其中山东省委办公厅、省委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积极探索公立t院多种运营模式,鼓励公立医院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医疗机构。”“鼓励公立医院以多种形式引入社会资本”“设立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实行政事分开、政资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合理界定政府作为行业监管者、部分机构出资人的职责,以及公立医院作为独立法人的自主运营权。”“医药、医疗、医保三医联动,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

因此,医院财务管理者必须综合考量多方面要求,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者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与平衡点,采取科学、灵活、有效的方法制定清晰的财务管理目标,确定发展定位。

25提高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促进由核算到管理的角色转换公立医院为适应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要求,进一步做好财务管理工作,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鼓励财务人员以多种方式学习提升,采取长期学习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管理目标与任务执行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度。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的认识高度,开阔财务人员的视野,培养既精通业务又善于管理的综合性财务管理人员,积极进行角色转换。

3结论

总之,随着医改的稳步、深入推进,公立医院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财务管理作为医院经济管理的核心,工作质量与管理水平的提升对公立医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影响很大,是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公立医院要尽快建立健全全面的预算管理制度,强化风险控制意识,完善成本控制体系,重视财务部门人才培养,努力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化医院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知识经济;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76 [文献标识码] A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若能掌握核心的技术,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企业财务管理,就必须以科技为先导,全面的改变经营管理方法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和方法已经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相背离,如何根据世界经济形式的变化,创新和发展新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是每个企业管理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内涵变化

(一)财务管理观念产生改变

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企业资本的构成,知识资本已成为企业总资本的关键部分。知识资本是一种崭新的资本构成,丰富了企业资本的内含,改变了企业资本的结构。另外,知识、智力的传播没有地域性的限制,导致企业与周围的环境联系更为密切,也造成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规模扩大,所以,企业在制定生产目标时,也要把周围环境会发生如何变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分析对象,把知识也规划到企业利润分配中来,促使企业内部之间、企业与外在的环境达到和谐统一。

(二)企业财务管理内容发生改变

首先,企业的经营行为发生了改变。知识、智力资本大量的投入,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渗透到财务管理中来,使企业的投资决策更加的信息化和数字化,脱离了传统的决策模式,使决策更加科学化。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日益的柔性化、小型化和灵活化,更强调对信息的获取与利用,将企业建设成为知识经济中的信息网络点;其次,企业财务管理资本的内容发生改变。工业经济时期主要管理固定资本和货币资本,目前企业的资本结构更加全面,专利、商标和软件等隐形资本的形成,丰富了企业财务管理对象,也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的现代化程度;最后,企业的的竞争力因素和产品结构发生了改变。传统企业以市场占有的份额、企业固定资本、生产产品的总产值等来提高竞争力,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在于企业对各类知识的占有率和熟练度,企业产品结构也发生深刻的变化,企业由生产方式单一、管理模式落后、靠手工进行生产,发展成为高技术含量、优化资源配置、生产管理自动化。

(三)信息网络技术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改变

目前我们处在的时代,不仅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信息经济时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不断提升着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在包含电子商务技术的参与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层次又获得了全面的提升,拓宽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范围,具体带来的变化有三个:第一财务信息可进行动态实时显示;第二集成财务管理和信息管理,使其与企业的业务运作协同运行;第三能随时监控财务的动态,保证其安全性。信息网络技术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让企业财务管理成为企业的运营控制中枢,极大的改变了企业生产管理过程。

(四)对企业经营风险的改变

知识经济对企业传统的资本组成结构提出了挑战,大量知识资本的投入,让企业也附带上了知识资本的不确定风险,在全球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不确定性对企业就意味着风险,这种风险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市场风险加剧,市场风险是企业对市场风云变化的应变能力反应慢,货币风险,是电子货币与网上银行大量使用而引发的。第二财务风险增大,企业的财务风险也有两方面内容,其一受国家政策和市场调节影响的筹资风险;其二企业不再是一个孤立的法人个体,而是国际市场一份子,这也增加了企业投资的不确定性,引发投资风险的形成。所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面临更为严峻的风险冲击,建立一套科学的企业风险预报系统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正常运行的关键。

二、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

(一)创新企业的理财观念

现代企业的理财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企业响应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也本着和谐理论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全面分析人力资源在企业理财观念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关注信息的价值,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将整个地球都变为一个巨大的网络体,大量的信息在里面流入和流出,企业中的理财管理者,要时刻关注,市场信息的变化,及时收集和分析,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最后,要有财务风险的意识,电子货币和网上银行的的发展,使交易更迅捷,资本流动加快,造成货币风险加剧;高新技术日新月异,产品的更新换代时间很短,造成资本投入风险加剧;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量急剧增加,大量的冗杂信息给生产经营者决策行为造成了巨大的麻烦。所以,企业中的理财者必须建立以人为本、信息价值和财务风险三种理财理念,在人、信息、风险与利润之间找到最佳的结合点,尽可能的增加企业收益,降低企业风险。

(二)创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企业的管理目标要从目标的多元化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性去考虑,区别于传统企业资本构成的特点,知识资本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企业的管理目标要朝着人力资本利益的最大化和参与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的方向发展,将企业中的各级管理者与员工的个人工资与企业的整体盈利和企业的长远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相比简单的工资制制度,更能体现企业管理者和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同时,企业与社会融为一体,企业的发展目标也是社会的发展目标,企业在追求发展目标同时,社会也获得了收益,这体现了企业必须有社会责任性。

(三)创新融资管理

传统的企业融资是指通过各种措施筹集金融资本,并保证其低风险、低成本的特性。目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企业的融资重点要进行创新,把知识资本的融入作为工作中的重心,使企业的资本机构逐渐以知识资本为主,来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四)创新优化企业的风险管理方法

无论何时风险是影响企业财务管理机制最重要的因素,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风险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第一产品的材料投入比例减少,技术投入比例增加,经营风险扩大;第二股票、贷款等金融市场变化更加复杂,企业的财务风险加剧;第三企业投入产品的知识成本的不确定性增大,使投资风险加剧。因此,创新优化企业的风险管理方法,要建立以计算机系统为依托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对未来的风险实施报警或者监控。

(五)创新财务工作内容

传统的财务工作内容没有处理知识资本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理论,而知识资本在企业总体资本的比例增大,作用增强,创新关于它的工作内容势在必行。通过评价知识资本的总体价值,建立知识资本考核体系,定期对知识资本编制报告,分析知识资本对企业投资收益的作用,并建立考核报表,方便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了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状况,并做出决策。

(六)创新财务管理人员培养体制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广泛使用,要求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有更强的专业技能,通过创新财务管理人员培训机制,培养其敏锐的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而提出科学的理财办法和财务决策。

三、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对策

(一)深入研究知识资本理论

知识资本是未来企业资本的主体形式,企业必须转念观念意识,最大程度的开发企业内部知识资本,建立完善的知识资本经营模式,构建知识资本的积累机制,开展知识资本的研究,研究其构成要素和市场化形式,研究其价值评定方法,改变传统经营方式理念,并针对已经完成转型的知识型企业的操作方案进行深入学习,借鉴转型企业发展经验和盈利模式,充分开发适合企业自身的知识资本资源,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知识资本运营体系,更好的适应知识经济形势下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战略风险,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应用财务再造策略

企业财务再造策略即将企业的财务资源重新进行优化配置,组合成财务运行的新系统,具体流程包括:重新制定财务处理流程、重新选定财务管理人员、重新制定投资和融资机制、重新制定利益分配机制等,通过这项策略,能有效的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企业风险、提升企业应变能力、自主创新能力,进而实现企业盈利目标最大化。

(三)建立财务资源计划系统

财务资源计划系统涵盖了企业资源配置、生产、销售、财务、管理等全面的信息,合理配置企业资源,注重提高理财人员专业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制定缜密的财务计划,加强企业信息沟通,运用先进科技手段及时获取和整理相关财务信息,并能准确反应出企业的投资收益,准确评估出潜在的财务风险,提高财务分析的准确性,发挥企业最大的综合优势,优化整个企业系统的运行过程,顺应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发展趋势。

(四)构建网络财务系统

积极开发适合企业的财务系统或财务软件,把财务工作逐步实现会计电算化,构建起网络财务系统,实施网络化管理模式,网络财务系统不仅拓宽了公司的生产经营范围,也使公司的财务管理更加正规简洁化,利用网络财务系统及网络优势资源进行企业的常规决策,同时减少人为因素干扰,有利于提高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度。为防止信息遗失,泄漏,提高企业网络财务系统的安全程度,要制定完善的企业内部网络控制制度和监管体系,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降低网络财务系统风险,实现企业在知识经济背景下良性循环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常欣悦.企业财务管理创新之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6)

[2]任海艳.浅谈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创新[J].中国城市经济,2011(1)

[3]邢进刚.适应时展,创新财务管理[J].山西焦煤科技,2011(9)

篇7

关健词:出版社 财务制度 转企改制

中图分类号:G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2-160-02

近年来,高校出版社发展迅猛,高校出版社作为高校内不可分割的一个部门,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部分高校出版社已跻身全国出版强社行列。同时,我们应看到高校出版社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应认真学习领会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发展要求,特别是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培育合格市场主体,积极探索高校出版社完成转制后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和管理模式。

1 高校出版社改制的现状、意义、要求和进程

一般来讲,高校出版社实行财务管理主要是基于对出版内部和外部资源的整合与利用,通过财务制度的简历来约束这种企业在市场化下的有序竞争,目前为止主要是通过出版社自己建立独立财务和通过与学校共用同一个财务的形式。大体上来说,一个出版社财务管理做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整个出版社的运营水平和盈利水平,大部分高校出版社已经实现了转企改制,加强市场风险的控制能力尤为重要,尤其是在高校这种事业体制下,高校出版社实现着服务本高校同时又要服务整个高等教育的艰巨任务,完善财务规章制度可以说是财务管理必须要做的一个重要步骤,财务领导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来运行自己的企业,而不能因为财务管理或有或缺而忽略了其重要的意义,财务包含人财物的集中分配,包含着一个企业究竟需要向国家缴纳多少税款,总体而言,财务管理要做到权责分明、结构清晰、依法办事、循序渐进的开展。

文化体制改革给出版社开辟了多种融资渠道,国家财政资金的支持也是一种融资方式,且是一种支持高水平、高层次优秀出版物的有力措施,高校出版社应积极参与国家出版领域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建设,积极申报并实施好国家出版基金,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多出优秀作品,为国家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多做贡献。

目前高校出版社体制改革已基本完成。在转企改制的过程中,出版社的财务部门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和协调工作,在学校和社班子的领导下,财务部门按照教育部和财政部关于文化企业转制的要求,对出版社资产特别是固定资产、在销出版物、库存出版物和应收账款进行了全面清理、核实和财务审计,完成了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等工作,使出版社的产权清晰,责权明确。在出版社完成转制后,财务部门积极协调有关单位落实国家减免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在出版社转制工作中受到了锻炼,得到了提高,对现代企业的管理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尝试,为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出版社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高校出版社的经营品种主要集中在高校教材上,高校教材与一般图书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品种多,版本多。

(2)消费群体集中。

(3)教材同质化较大,竞争激烈。

如何实现出版社的规范化管理也是摆在每一个高校出版社面前的难题,出版社通过大力引进人才实现传统的高校出版社向现代化的市场化的新出版模式发展,财务管理也应该跟上现代的步伐,积极稳妥的推进财务管理人才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高校出版社由于受到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满足现代市场的经营需要,如何在财务管理上脱离高校的约束,如何在维持独立财务管理的前提下继续保持与高校的关系和谐,如何在产权分离的基础上实现所有人和 经营者的有效结合,所有的种种问题都是我们需要迫切解决的,如果我们能够处理好这些关系,相信财务管理的市场化,现代化和科学性必将得到充分的体现。

2 出版社改制过程中的财务工作

财务管理是出版社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在出版社转制完成后,赋予了财务管理新的内涵。转制后的高校出版社财务管理职能应有所转变,转制前出版社的财务管理受事业体制的影响,财务管理的职能仅限于核算会计,只是对出版社的经济活动进行记录、汇总,重在事后反映情况;而转制后按照企业的财务管理方式,财务管理的职能应含事前预算、事中监督、事后考核,不仅要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而且也应形成管理会计体系和会计核算体系,转为集核算与管理职能于一身的企业经济管理活动。出版社都应重视和研究出版社财务管理这种职能的转变,以适应新体制的工作需要。

出版社必须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出版社的生产过程离不开财务管理,财务管理贯通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等一切管理领域。转企改制后的高校出版社,在企业的基本架构,人员安排和年度考核,员工福利配发,员工的绩效奖励以及领导决策体制等都相应进行了改革,出版社从传统出版社转向现代文化企业,从经验性管理转向科学化管理。这都给出版社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出版社领导也应了解财务管理遇到的新情况,解决财务管理中遇到的新问题,提高财务管理在出版社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努力发挥财务管理在出版社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以便于出版社现代化企业制度的推行,以便于促使高校出版社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3 财务工作如何更好地适应出版社改制后的要求

高校出版社在提高财务管理能力方面应注重以下几点:

(1)转变观念。将财务管理的概念从单纯核算会计转为贯穿整个出版社过程的经济活动的管理。

(2)建立制度。根据我国经济改革和出版改革的深化以及法律规章制度的修订,结合本社的实际情况,制订出版社的财务计划、财务统计和财务核算、严格对企业各个部门和各个流程进行把关,尤其是库房的管理工作,包括日常的开支,人员的结算和发货的成本等。

(3)加强财务管理,提高各个环节风险意识。在选题策划阶段加强对图书成本预测和销售预测,分析每种图书的获利能力,有效控制投资损失;在原材料采购及图书加工环节加强资金的动态管理,根据业务合同合理安排资金,正确分析财务风险,准确计算资产规模,及时归集成本费用;在图书生产阶段加强对单书的成本计划和目标成本的管理,实行图书成本计划管理,避免图书成本管理的滞后性和盲目性;在图书销售阶段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及时进行账龄分析,加速资金回笼,将坏账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4)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高校出版社应遵循出版社信息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建立以财务为中心、编辑、出版、采购、储运、营销各环节管理子系统的信息系统,形成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模式。

(5)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和先进的技术技能。

提高财务部门资金运营能力是高校出版社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文化体制改革之后,国家设立了多种融资渠道。高校出版社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将享有多种融资的自由:

(1)政府资金。政府以发展文化产业为目标的投资基金、奖励性资金、扶持资金、专项资金等。

(2)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的扶持贷款。

(3)资本市场。

(4)各类投资基金投资于文化产业,包括有数十家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多种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

篇8

 

一、司法体制改革中法院财务管理改革政策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为确保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我国对司法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改革框架意见》明确了试点地区财物由省级统管的改革路径,建立了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经费由省级政府财政部门统一管理机制。地方各级法院、检察院经费上收省级统一管理时,要考虑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使各地办公经费、办案经费和人员收入不低于现有水平,为办公、办案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二、基层法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法院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偏低,管理思想陈旧

 

随着国家司法体制的大幅度改革,省级以下的地方法院、检察院经费开始由省级政府财政部门统一管理,这种改革措施使得基层法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日趋复杂与严谨,同时对基层法院财务管理人员的执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基层法院财务管理体制和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改革趋势,基层法院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思想和专业技术不能再局限于对收支账的简单记录、财物盘点和相关财会手续的办理等。但实际上基层法院财务管理人员由于长期从事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缺乏现代先进的财会知识和管理理念的培训,他们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思想较为落后,这严重影响了基层法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给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了不少问题。

 

(二)基层法院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管理案款是基层法院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随着人们法制意识的增强,基层法院所受理的案件逐渐增多,案款金额不断增加,同时人们对案款的执行情况也较之前有了更多的关注,这对基层法院财务管理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落后的财务管理制度无法对高金额的案款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基层法院领导层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也没有形成足够的认识,财务管理制度存在些许漏洞,使得基层法院的财务管理不能有效的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三)基层法院财务管理预算体系不完善

 

基层法院财务管理预算体系不完善导致法院的预算金额与实际使用的金额有较大的差别,或者预算资金偏少导致经费使用不足,或者预算资金过多导致资金没有被有效的利用。这种不完善的预算体系,在实际基层法院工作中常使得相关工作人员无法按照预算执行公务或挪用其他款项来维持正常工作的开展。

 

三、司法体制改革下基层法院财务管理改革措施

 

(一)加大财务管理培训力度,提升财务人员专业素质

 

司法体制的改革,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具备更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针对基层法院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偏低,管理知识陈旧等问题,基层法院领导层需制定有效的培训措施和激励措施来不断选拔人才,培养骨干,提高财务管理队伍的整体办事能力。对于人才选拔,基层法院需根据新司法体制改革对财务管理模块提出的新要求,来制定科学严格的人才选拔方案,一方面从外部引进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另一方面对现有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对培训完后仍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工作调岗。同时积极鼓励现有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个人培训,并对在财务管理工作上表现突出的人员进行物质加精神鼓励,有效刺激财务管理人员的竞争能力和工作潜力。

 

(二)运用信息化技术推动基层法院财务管理现代化发展

 

基层法院财务管理工作信息化不仅提高了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更能有效的完善财务管理相关制度。司法改革后地方基层法院的财物统一由省级政府财政部门管理,信息化能够更有效地公开透明的管理法院资金,让相关监管部门能随时查询历史资金动向,减少地方不当干预,确保法律案件的公平公正。同时,信息化能让不同级别的管理人员所接触的财务信息不同,从根本上保障了财务管理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三)完善预算管理机制

 

根据基层法院实际预算机制中存在的漏洞,制度科学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的制定,可以任用能力强专业基础扎实的法院管理人员制定,也可以聘用外部的专家团队根据基层法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预算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司法体制下,避免了预算资金申请过少或过多,影响基层法院正常工作的开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层法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着部分问题,为适应新司法体制的要求,基层法院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等,才能确保基层法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篇9

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是企业总结发展成果、规划长期投资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关系着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而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是评估企业理财业务是否合理的衡量标准之一,一个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能够有效指导企业的投资理财和后期发展。

1.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涉及到企业一切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的收支和合理有效使用的资金管理活动。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作为评估企业理财业务是否合理的衡量标准之一,是企业理财活动所期望达到的成果,他必学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总体目标维持一致。企业的生存与营利是相挂钩的,只有营利以及利润最大化,企业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因此企业是一个长期以来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面临生存与发展、倒闭与萎缩的复杂矛盾[1]。从这个理论上讲,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是维持企业的生存、发展以及营利最大化,其中营利最大化是企业的最终目标。财务管理活动中追求企业营利的最大化是其总体目标,分管不同财务管理工作的部门,对追求企业营利的持有观点是不一样的,有的从企业产值最大化考虑,有的从企业价值最大化考虑,有的从股东财富最大化考虑,但是无论是那一个角度,这些都会总体归结到营利最大化的终极目标上来,然而不同的企业营利考虑角度使得企业的出资者和经营者两种不同的利益主体在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上产生分歧,前者追求自身股东财富的最大化,后者追求个人效用价值的最大化,管理目标上的小差异,往往会形成当代企业中常见的成本问题。成本的高低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总体经济效益和盈利最大化的目标实现,只有企业经营者以及出资者在营利观念上达成一致,才能有效缩小成本,降低外部财务流失,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EVA最大化正好能够完美地解决这一问题,发挥它无可替代的作用。

2.EVA理论

Economic Value Added简称EVA,含义为经济增加值。EVA是总结传统企业经营业绩评估标准的漏洞,再结合剩余价值和剩余收益评估指标理论而研发出来的一项综合性强、科学化的经济评估指标。EVA理论经过多年的演变和丰富已经逐渐成为企业业绩的评估指标、财务活动的管理体制、企业员工的激励制度以及企业长期发展的目标理念。EVA值的计算方式是将企业通过整合资源和财产后的营业净利润减去企业现存的资产经济价值资金的机会成本,最后所得的余额就是EVA值,具体运算公式为: ,Kw表示企业的加权资本成本,At-1是企业的初期经济价值,Pt企业通过整合资源和财产后的营业净利润。通过这个公式可以明显得知,EVA值作为衡量企业经济效益、总体业绩以及出资者价值是否增长的标准之一,EVA值的高低与企业经济效益、总体业绩以及出资者价值呈正比例相关。因此,企业的出资人能够从企业的营利业绩中获得自身投资资金的机会成本,也就是说企业的总体经营利润的要按照股东的投资比例以及权益获取百分比来分割一部分资本的机会成本,最后所得才算是出资者从企业的经营发展中获取的利润效益。EVA能够有效反应企业的经营状态的好坏,比如以中国联通为例,作为一家上市公司,2010年的净利润为1.26亿人民币,但是当年的EVA值为-7.415亿人民币,说明中国联通并没有真正的营利,反而公司的整体价值破损了。

3.EVA最大化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EVA是将参与企业经营、投资以及财务管理项目的所有工作者紧密连接在一起的一条价值纽带[2]。EVA是衡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消耗的所有成本被减去之后的剩余资产,对资本成本的高度重视和合理运用是提高EVA值的关键和核心。一个企业的真正的营利体现在经济效益上,只有经济效益得到提升才能有效弥补经营成本上的资本消耗。因此,从这个理论上得出,EVA最大化是企业营利最大化的终极目标。

于企业经营者而言,采用EVA作为企业分红激励的管理机制,使得众多企业经营者能够在EVA的鞭策之下以努力提高企业资本的利用效率和运营管理效率为工作目标。只有EVA值最大化,才能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价值以及股东的获利最大化,而这一点的实现完全可以成功证明企业经营者个人自身效用。

而对于出资者、股东们而言,EVA发现了企业在提高效率、缩减成本、避免浪费以及节约税负这四个方面的潜力。只要经营者和出资者达成一致协议,通过对企业的资产进行合理利用和重新组合,以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和营利最大化的增长为目标,使得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高效[3]。

于企业全体职工而言,EVA作为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评估指标,可以将每个员工分解为负责不同的工种和需要达成的工作目标,让EVA值与员工自身的薪资和福利挂钩,让每个员工心中都紧绷一条EVA的神经,让企业内部员工拥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使EVA成为一个衡量员工实力的评估标准,激励时时刻刻为EVA最大化而努力奋斗。

以国电集团旗下的安徽电器公司为例,他们从上面的领导者和出资者到下面的各级管理者和工作者坚持EVA管理,利用EVA对在本公司有股份的皖江公司进行测算,测算结果发现该投资项目不具有投资价值,盈利空间狭窄,因此立即撤回投资资金,并将股权良性转让后处置了在皖江公司的不良资产,不仅将大部分资金回笼,还有效减少了资金的占用,据分析,在EVA管理下,安徽公司2011年度的减亏增利超过了7200万元。

4.以我国矿业上市集团EVA财务管理模式为例

以我国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可持续稳定发展为例,以EVA最大化为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能够正确评价我国矿业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紫金矿业位于闽西革命老区上杭县,属于国有控股大型矿山企业。作为中国最主要的矿铜、黄金、锌矿以及控制金属生产企业,在世界矿山企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下面以紫金矿业与中国其他三家没有实行EVA管理的矿业集团的在2007年、2008年、2009年的财务报告为例,看紫金矿业集团经过EVA化管理后,该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变化情况,如表1所示。紫金矿业早在2003年便在香港H股上市,股票代码为2899,但是紫金矿业是在2008年上半年才开始在上海交易所以A股上市,股票代码为601899,为了保持四家矿业上市公司EVA年度报表的统一性,因此只提取2008年度与2009年度的在上海沪市交易所的数据,把在香港交易所的数据忽略不计。从表1中可以看出,中国铝业、云南铜矿以及厦门钨业的经营状况令人堪忧,尤其是中国铝业和云南铜矿,EVA值均处于负数,可见其亏损程度非常大,厦门钨业在2007年的EVA值为-18.569亿,但是经过两年后的调整,EVA成绩有所攀升,使三年平均值为17.127亿元,趋于正数,紫金矿业在引入EVA值财务管理之后,成绩蜚然。因此,EVA值评价指标对于评估我国矿山企业的经营状况的好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促进我国上山上市公司营业额持续成长。

篇10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形势 问题 对策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事业单位旧有的管理模式逐渐暴露出本质上的缺点。完善内部成本管理体系,适应新的经济体制背景的要求,是机构改革的必经之路。随着我国对统一财政制度建立的推动,事业单位应当相应地扭转内部管理观念,完善制定集约型的成本管理体系,吸收采纳先进管理手段,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经济形势的现代化财务管理系统。

一、财务管理在事业单位的作用

事业单位作为政府为公民提供公共产品、履行社会服务的机构,承载了国家和政府投资建设任务,肩负着推动社会和谐持续发展的重要责任。与企业自负盈亏的经营模式不同,事业单位的经费资金大部分来源国家和地方政府拨款,小部分自筹经费。因此,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管理与监控手段,提高资产投入回报比例,获得最优化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现代化事业单位成本管理体系,不仅是为了提高政府资金投资比例,对国家财政支出去向负责,更是对党和政府大力提倡的科学发展观进行贯彻落实,对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事业做出贡献的长久之计。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观念落后,意识淡薄

1. 风险意识淡薄,资金运作不当

新形势的经济背景下,很多事业单位尚未从旧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妥善转型,对单位非盈利的业务活动处理不当,导致财务压力过大、流动资金短缺、日常开支无法顺利进行,无法处理好单位运营和社会服务的平衡关系。

2. 资产管理脱节,导致资产流失

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对在存国有资产的管理意识淡薄,只注重经手收支,忽视固定资产、流动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的使用情况,导致资产责任模糊,数量不明确,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对资产处置缺乏规范有效的监督手段,造成账目漏洞。

(二) 体制缺陷,执行不严

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和财务的体制不健全,监管执行力度软弱,导致内部管控体制不能形成有效震慑。国有单位依仗旧体制中得天独厚的经济地位,以一贯自由散漫的管理概念对待资金和资产的执行程序,导致财务审计工作受到损害,国有资产浪费流失。

(三) 手段落后,效率低下

成本管理手段落后,停留在重结算轻预算,重收入轻成本的落后体制中,对预算编制和分析不足,导致项目资金去向不清,贪污挪用等非法占用行为层出不穷而得不到依法制裁,对跟踪审查、监督考核等细节执行不力,对国家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对现代化管理系统应用不足,死抓落后的人工模式,造成工作效率低,工作失误率居高不下。

(四) 队伍薄弱,消极保守

国有事业单位中,上下阶层对财务管理的观念趋于淡薄,严重缺乏法律与风险意识,业务能力不高,忽视主动学习,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流于表面,落后于时代进步速度,对财务工作消极对待,封闭保守,无法承担建立现代化高素质事业单位财会队伍的责任。

三、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的策略

(一) 推进机制改革,完善财务正规体系

事业单位的财务机制应当审时度势,摒弃落后制度,开创崭新局面。一方面要从单位部门架构、财务制度上积极整改,结合事业单位的特殊本质,建立针对性的管控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强制度推进的力度,坚决对非正规、不合理、旧模式的行为准则进行颠覆性的重建,严格要求新制度的贯彻实施。

(二)采用现代手段,引入先进管理系统

1. 重视对预算编制和分析加强控制力度,推进财政管理的科学程序化进程,细化成本目标和实现渠道,建立完善的支出责任制度,通过绩效考核等有效途径合理引导资金流动,防范运营风险,减少资产浪费或流失的隐患。

2. 引入先进的技术,对传统财会统算体系进行更新。如采用电算化系统改变手工整理账目数据、核算支出的低效率办法,利用管理软件等高科技手段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化财务管理模式。

(三)加大监督力度,建立内部检查机制

1. 国家和政府有效监督投入资金和所属资产,改变对事业单位放任自流不管不问的被动管理办法,把握资金流动走向,定期跟踪和抽检,防止资金挪用、监守自盗等违法行为,督促事业单位对资金的细致管理。

2. 建立单位内部的自我监督机制,改善内部环境,调整财务不透明的混乱局面,形成内部约束的良好循环,发挥群众监管作用,发放知情管理权力。对合理建议提出嘉奖,对违纪行为进行严厉处罚,鼓励职工对单位财务给予合理关注。

(四)注重队伍建设,提高人力资源质量

1. 建立高素质的专业化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对上岗人员要分别进行财务本职业务和现代管理办法培训,以及国家颁布的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准则、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学习,确保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法制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

2. 强化员工的服务意识,鼓励主动进步,对体制优化提出建议,树立市场和理财观念,将风险意识灵活应用到工作中,准确把握事业单位特殊性与财务工作重要性的内在平衡,成为国有资产的积极保护力量,履行国家和人民赋予的职责。

参考文献:

[1]李朝栋.财务报告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河北水利,2007(6)

[2]刘开江,卢彦.适应财政改革要求强化预算及财务处理[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6(4)

篇11

关键词:互联网 财务会计管理 问题与对策

互联网科技的迅速进步对财务会计管理提出了更高标准,与此同时也面临更大的挑战。在互联网背景下的财务会计管理 ,呈现出动态、实时的管理特征,并且在信息化、功能化等诸多方面获得了极大提升,促进了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发展。然而,新时代背景下的财务管理工作依然出现了不少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并解决。

一、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科技对财务会计管理的影响

财务管理在互联网背景下,其根本目标出现了一定的变动,可以细分为决策有用论以及受托责任派两者,两者均是对信息技术进行高度整合并加以利用。但是相较之下,决策有用论比受托责任派的使用范畴更广一些;财务信息质量的特点出现了变化,对于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于管理信息体系中也提出了尽快完成自动化的目标,管理人员所反映的财务信息将依照决策水平来确定,从而更为重视本质内容;财务会计的具体流程及模式也发生了相应变动,经济业务依照网络单据,再加上网络查询的方式,有效提升了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完整性等。

二、互联网背景下财务管理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一)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安全性缺陷

财务信息的安全性是互联网交易的最关键因素,和另外一些经营活动因素密切关联,也是互联网时代下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更重要的一点是,其对于财务监管的安全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因为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造成系统网络的流动性不断提升,因此也导致了更多病毒感染问题以及硬件保障等现象,均会严重影响信息的安全性。

(二)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问题

互联网会计控制和统计一般借助网络媒介进行传播,因此资料记录环节的私自篡改、窃取等问题较为突出,同时不留下一点蛛丝马迹。互联网的集成化也必然造成以往财务模块控制的弱化,开放及动态的互联网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审计取证的难度,导致财务信息失真现象较为普遍。

三、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措施

(一)政府宏观角度

首先,构建并完善互联网财务会计法律规范及有关制度。健全有关的法律规范,同时健全互联网财务规范,并根据国内的基本情况、国外优秀的研究成果及经验,展开互联网财务信息控制规范的优化,及时地开展立法工作,保障财务会计法律及相关制度体系的法律效力,目的是给互联网会计提供一个更加和谐的立法环境。对于软件的审批,应当确保经由财务部门的审批通过,同时保障财会软件的健康和规范,严格限制没有经过财务部审批的软件,监督其上市。构建及维护知识产权,激励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管理类软件的开发和上市过程,更重要的是对正在运作的财务管理软件实施有效的保护措施。

其次,对互联网财务信息体系实行标准化定义。政府应当依照各个企业自身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规范策略,以提升每一个企业财务信息体系的标准化、规范化进程,同时依照体系的特点和性能进行软件功能的设置,增加软件的丰富程度和实用性,给企业提供更加专业、更有针对性的建议,这也有助于企业内部控制和业务需求的处理,并逐渐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财务信息体系,给企业呈现出更加便捷的财务管理模式。

(二)企业及个人角度

第一,独立自主的监督与操作。企业在内部管理环节常常借助职责分离的手段来控制并降低内部风险,详细的方式是把监控和操作分别设置成独立的岗位,财务人员对会计信息进行操作的流程将被详细记录,由监管工作者进行相关数据的审核及备份工作。若是在未来的业务流程中出现一切关于财务的问题,监管人员可以及时提取有关数据,同时实施系统科学的审核和辨别,保障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和透明度。

第二,构建崭新的内部审计监管体系。因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财务信息的综合性,内部审计工作变得非常关键,审计部门必须强化对财务会计体系中各个环节的监督,提升互联网财务体系的运作效率。审计工作者应依照新的经济形势来革新审计程序,加强对计算机网络科技的研究,努力提升自身的网络技术及素养,形成良好的风险防范意识,为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做出贡献。

另外,就是保障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现阶段,经济形势依据互联网科技为先导,大多数的经济活动均借助网络完成,财务信息也拥有实时性和动态性特征。目前的财务信息市场的公开化、透明化发展对企业控制起到了影响作用,所以企业需要慢慢形成新形势下的财务管理系统,借助网络科技的融合,例如:超文本、超媒体技术等,形成安全、完整的网络信息系统。

四、结束语

综上,目前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令企业提供的财务管理系统逐步健全,财务目标及业务环节也出现了一定变动,当下企业的财务信息管理逐步向国际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管理效率也得到了极大提升。我们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对财务管理的积极作用,对出现的问题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推动财务管理工作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篇12

1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间的区别

一般来说,财务会计将会计准则作为主要依据,凭借此对各项资金进行统计、计算、监督与核实,进而实现财务会计工作目标。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财务会计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财务会计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财务会计管理,能够对企业的资金运行情况有初步的掌握,还能够及时地发现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可以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地解决策略,进而制定出促进企业良好发展的方针,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管理会计,又被称作内部报告会计,企业部分部门设立管理会计,这在某种程度上方便了企业管理工作人员管理企业,能够较好地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相关人员应该明确,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有着本质的区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管理会计本身不需要按照传统的会计原则进行相关工作的展开,管理会计提供的数据信息,能够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目标。因为这些数据信息,能够将企业局部发展的情况较为准确地反映出来,能够为企业管理工作人员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除此之外,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部分岗位会面临被撤销或者被合并的问题。比如,采用集中管理的方式进行和数据处理有关的岗位的管理,在这种情况下,数据信息能够成为划分财务工作人员职责的重要依据。管理会计具有一个明显的优点,那就是能够充分利用传统的原理及理念。简单来说,就是管理会计能够对财务数据进行再加工处理,与此同时,提供满足企业需求的数据信息,提高企业管理工作人员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大数据给企业财务会计带来的挑战

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企业所处的发展环境有了较大变化。就财务会计来说,无论是财务会计工作的内容,还是工作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第一,收集财务数据的方式及数据内容发生了较大改变。第二,管理会计的数据储存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企业财务数据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大量性及多样性。这也就意味着,需要借助大量数据仓进行数据储存,这样才能确保大量数据被储存。除此之外,管理会计创新对数据的处理方法,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经营活动高效开展的要求。在此期间,会使企业面临更多的挑战。在大数据背景下,需要对相应的技术高效利用并进行充分考虑,确保企业管理及发展状况良好。

3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必要性

随着大数据技术被广泛应用,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从原来的生产工作效率的竞争转变为现阶段的生产技术和管理能力的竞争。就技术而言,企业需要引进优秀的人才和现代化的设备,如此便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好的效果。但是,企业管理能力,并不能够通过外界因素的影响获得较明显的效果。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能够有效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决策的科学性,缓解管理工作人员的决策压力,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更多的借鉴意义。下面将从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和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等几点进行讨论。

3.1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

在我国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传统财务会计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是进行报表收集和数据汇总,并且汇总过去一段时间内的企业运作成本及经济数据,让企业管理工作人员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运行情况。在进行传统的财务会计管理的时候,需要检查收集到的数据是否准确。而管理会计的工作内容不只这些,管理会计侧重于按照企业实际的运行情况对企业的方针政策进行适当调整。除此之外,更好地运用企业成本,充分发挥企业成本的作用,进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大数据背景下,来自企业各个方面的数据都可以被充分的利用,充分体现出数字的价值,很多比较抽象的东西也能够以具体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确保企业战略部署实施的有效性。在了解与时俱进发展要求及海量数据处理状况的前提条件下,需要重视管理会计的科学应用,并对财务会计转型方面进行更多的考虑,促使企业能够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实现对激烈市场竞争环境形势变化的科学应对,丰富财务管理目标实现中的技术内涵,更加体现出管理会计的利用价值。

3.2财务会计无法满足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的发展需求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企业部分财务信息发生了较大改变,特别是财务数据的种类及信息发生了较大改变。在进行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过程中,仅仅是对企业的内部资金进行分析,但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需要对收集的信息进行下一步处理,所以必须加快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确保对企业内部信息进行科学的分类和管理。与此同时,还能够帮助制定适合企业良好发展的战略目标,进而促进企业内部财务工作水平及质量的提高。大数据技术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有价值的数据信息的获取工作,为财务工作的高效完成提供技术支持,确保企业效益及发展状况的良好性。在此期间,需要企业财务人员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给予管理会计应用更多的思考,加快财务会计转型速度,满足企业长效发展要求,也能实现财务人员自身的价值,帮助财务会计行业获得一定的生机和活力。

3.3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财务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完成相关的工作,在进行财务会计工作时应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优势,完成相应分析工作,在提高财务运算准确性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数据信息处理能力,避免错误的出现。如此,便能够降低财务人员的工作强度,促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其他领域的研究,较好地实现财务工作人员自身的价值。想要做到这些,需要对管理会计科学应用进行更多的考虑,在实现财务会计转型目标的同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准确且快速的处理,并且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及对策,进而确保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数据的重要性,数据的价值也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工作人员开始将目光投向企业数据的价值,企业管理工作人员希望财务工作人员能够深入挖掘财务数据的价值,以便帮助企业管理工作计划制定与实施更加合理,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专业支持,避免其财务问题影响范围的扩大。在此期间,企业注重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是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必然结果。身为企业的财务人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满足企业转型发展过程中的高要求。

4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有效建议

4.1转变企业财务管理的思想观念

每个企业都需要进行财务管理,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重视财务会计。如果企业管理工作人员没有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就会严重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企业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要转变企业财务管理的思想观念,让企业全部工作人员都参与到财务管理工作中。传统的企业管理工作人员认为财务部门是帮助企业进行相关数据核算的部门,没有对财务职能进行深入的了解,所以企业管理工作人员没有将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纳入企业管理的工作范畴,这就使企业会计职能转型目标难以实现。因此,在了解海量数据处理要求的前提条件下,企业在实践中必须让管理工作人员转变管理的思想观念。首先,需要让管理工作人员对财务职能有深入地了解,明确财务职能不仅能够进行数据核算,而且能够帮助企业管理人员更好地进行企业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其次,企业管理工作人员还需要树立关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方面的意识,认可财务职能转型,然后在企业内部进行财务职能转型的宣传,让企业全体工作人员认识到管理会计引入及应用的重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职能作用。因为人员思想观念的及时转变,才能够加速会计职能的转变。

部分财务人员在实践中的认知水平有待提升,在自身岗位上只是简单进行财务统计和制作报表。如此,严重影响了财务工作效率及管理质量。鉴于此,需要通过对企业自身情况的考虑,深入思考财务方面的科学管理要求,提出一些适合企业良好发展的建议,进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大部分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将工作职能局限于数据核算,对财务职能没有深入地了解和认识,这也影响了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财务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除了进行数据核算,促进企业的良好运营外,还需要利用数据分析出企业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帮助企业管理工作人员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比如,企业财务人员可以查看工资表,然后分析不同车间的工作效率情况,帮助企业管理工作人员制定科学的员工激励和淘汰制度。由此可以看出,企业想要实现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就必须要让财务工作人员对财务管理工作有正确的认识,进而加快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

4.2提高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进行实际的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财务人员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应对大数据时代形势变化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管理会计人才的职能作用。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才支撑,就无法实现提高管理会计利用效率的目标。这也客观地说明了人才对于企业长效发展的重要性,任何制度的制定及实施,都离不开人才,财务会计在转型发展中对专业素质良好的工作人员尤为依赖。在新时代背景下,企业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财务会计需要从原来的记账工作人员转变成能够为企业作出较大贡献的企业管理人员。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企业财务人员将企业管理作为工作的主要目标,并且积极主动地为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而努力。但是,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的财务人员,依然不明确自身的职责,综合素质较低,无法满足大数据背景下对财务人员提出的高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在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可以从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方面着手,提高他们的财务管理能力,让财务工作人员对大数据技术有一定的了解,更好地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日常的财务工作过程中,促进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管理会计的应用优势,对相关人员的素质、能力水平是否进行良好的综合考虑。在此期间,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企业可以对全体财务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并且对其进行定期考核,确保他们掌握一定的财务管理技巧,储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当然,在培训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重视对财务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第二,重视对财务人员的思想和道德教育,要求他们顾全大局,对财务活动各方面的问题要考虑周到。第三,培训工作需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培训人员在组织培训工作时需要有计划,这样才能够确保全体财务工作人员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技巧。第四,培训工作人员需要及时进行培训经验的总结,寻找培训活动中的不足,以便在下次进行培训工作时能够做得更好,争取获得较好的培训效果。第五,建立培训结果和财务工作人员利益挂钩的考核制度。

当实践中逐渐形成良好的管理制度后,能够使企业更好应对大数据时代的形势变化,高效地完成财务管理工作计划。除此之外,还可以从社会上招聘对大数据技术有深入了解的人才,这些人才需要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和管理能力,与此同时还需要具有应用大数据技术的经验及专业能力。通过招聘这些人才,有利于实现对管理会计的科学应用。

4.3广泛应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快速转型

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需要广泛应用大数据技术。所以,企业广泛应用大数据技术,是实现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快速转型的关键。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能够促进企业良好的发展。首先,企业应该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引进先进的设备,促进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比如,企业购买先进的财务软件,可以提高分析财务数据的科学性及准确性。其次,企业管理工作人员需要让全体工作人员明确大数据技术的作用及优势,鼓励工作人员掌握大数据技术。这样做,能够确保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让大数据技术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同时,当财务管理中的数据整合利用效率逐渐提高后,可使企业发展思路更加清晰,逐渐实现与之相关的战略发展目标。

篇13

关键词:大数据财务;信息管理;信息素养;体系

1.引言

在新的时展背景下,财务电算化管理信息系统已难以满足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随着“大数据”提出到今天,已经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大数据分析工具的合理利用,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相应的数据信息,以便企业管理层作出有效的决策,使企业内部管理模式得以优化。现代管理追求内部控制机制完善,并注重加强财务信息整合,以促进经济利益的提升,对于现代企业管理信息化平台而言,对于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大数据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与传统的管理模式存在显着的差异,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及管理工具应用促进了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设,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企业财务信息是企业经营发展的主要依据,需要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加强重视。在现代化管理模式下,企业财务信息管理急需创新管理模式,适应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发展需求,推进企业财务信息管理现代化建设,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企业财务信息管理概述

2.1企业财务信息管理的内涵

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收集、加工、报告信息的各种活动称为财务信息管理,在经济全球化及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及手段,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简单而言,企业借助现代计算机网络系统及技术,提供财务管理的效率与质量,提高财务信息收集、加工处理的过程便是财务信息管理。

完善的制度体系是管理实践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与基础,企业财务信息管理首先要建设完善的制度保证体系,建设完善的财务报送体系,对企业运营中的各项财务指标、信息报送期限及指标统计时间等进行详细的说明。财务信息管理要设计完善的财务信息指标汇总表,实现传统财务会计向现代化管理会计的转变。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财务信息管理要注重信息环境的建设,加强企业内部局域网建设,采用现代化的办公软件。企业要加强内部制度体系建设及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内部管理控制的能力及水平。

2.2企业财务信息管理的功能

首先,其具有价值管理的功能,财务信息化管理明确了内部管理对企业价值的驱动作用,明确了实施管理的最终目标,通过标准化的管理理念及管理模式为企业发展创造各种价值。同时,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具有实现内部治理的功能,企业借助不完全契约管理的实践及问题管理实践活动,可以帮助企业优化内外部管理,在提高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实现企业内部资金的优化配置。

3.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财务信息管理的措施

3.1管理层要树立科学的认识

企业要借助一定的信息技术手段及工具,实现了企业内部财务数据的整合、企业内部业务的优化及内部员工管理的有机结合,提高内部决策的科学性,促进企业的科学化发展。企业要加强高层管理者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及学习,帮助管理层树立科学的认识,引导其逐步了解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及主要方法。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及理念要求内部管理人员及基层员工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因此,财务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地促使高层管理者及基层员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业务能力及水平,为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2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进行财务业务处理,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操作系统,那么就要求企业不断加强财务信息系统建设,同时,将财务信息系统与其他办公系统建立连接,在企业各部门之间促进信息共享,使企业各部门实现有效沟通,便于财务活动监管实施。通过建设财务信息系统,应当不断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水平,降低财务风险,企业也能从海量信息中筛选相关信息,以便做出更好地决策。

3.3注重财务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技术将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财务等板块有效结合起来,对于企业而言,财务信息管理人才是其生产与发展的第一要素。大数据背景下的企业财务信息管理要注重财务信息管理技术人才的培养,企业要促进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均衡发展,采用内部提拔及外部招聘的方式,优化财务管理人才结构,重点培养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财务信息管理人才。公司要加强内部财务信息管理人才的培训与管理工作,强化相关人才信息化管理知识的学习,增强财务信息管理人才的技术能力及知识储备。公司内部要建設完善的交流沟通机制,通过内部财务人员的交流,实现内部经验的共享,促进整体工作人员素质的提升,同时为财务信息管理人员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企业要提高内部财务信息管理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及水平,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要积极向同行学习,在交流与借鉴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及业务能力,企业要建设完善的财务部门员工培训机制,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学习,将员工考核与绩效挂钩。企业内部新老员工之前要积极合作。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信息的量化要求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相应的提高,这就要求各部门之间要相互合作,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

3.4建设完善的财务信息管理体系

企业要建设完善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高效的整合、分析并输出企业内部信息,同时,企业要制定财务信息管理监督机制,企业要集中采用行业统一的财务信息处理软件,提高财务信息管理人员的信息处理及整合能力。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财务信息管理要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充分挖掘并利用财务信息,为企业的科学决策提供基础。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企业财务管理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及思维,企业要通过建设财务信息网络化管理平台,利用先进的技术软件及硬件设备,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开展奠定基础,提高财务数据的真实性,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总体水平。企业要利用现代网络防护技术、电子加密技术及信息隔离技术,提高财务信息管理的安全性,为管理层科学决策提供数据及信息依据,提高企业战略目标的实效性,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奠定基础。企业财务信息管理同时要注重成本管理,通过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及管理费用,通过内外部信息的共享,降低信息收集的人工成本,提高内部财务信息管理的科学性。

3.5注重财务信息管理模式的创新

财务信息时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具有一定的反馈机制及预测价值,传统的企业财务信息管理主要是在企业具体业务活动发生以后,经过相关人员会计成本核算及财务管理加工而得到相关的信息。大数据背景下,现代企业的财务信息化管理主要实施统一化的管理,企业信息获取的渠道逐步拓展,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运行模式下,企业的财务信息生成效率更高,财务信息在企业财务预警及预算控制等方面的作用显着,实现了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及防范。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本及科学技术是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采取信息在预测行业发展及企业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具有显着的作用。大数据背景下的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要摆脱传统的成本管理理念限制,采取多样化的管理模式及手段,以图表、文字,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方式,优化企业的财务报告信息。企业财务信息管理创新还要注重信息表达方式的创新,采取人性化的信表达方式,我企业发展提供简便的财务信息数据。

篇14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企业的财务成本管理过程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让企业成本管理的过程呈现出自动化、程序化的以及信息化的特点。财务成本管理是整个财务信息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信息互联网的冲击下,成本管理理念和方式都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就需要企业能够尽快适应这种新的变化,逐渐将财务成本管理从传统方式向网络财务管理方式进行转变。

 

一、互联网给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带来的影响

 

互联网的发展给企业的财务成本管理过程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在给企业的成本管理带来便利的同时,出现了许多的虚拟媒介,传统的成本管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对企业的成本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企业的运作情况,然后对一些财务风险及时进行避免。

 

1.互联网对成本管理的支付方式的影响

 

互联网模式下的成本管理过程,最大的变化就是支付手段发生了变化,开始出现电子货币和虚拟货币,这就增加了企业的结算效率,资金的周转速度也会增加,企业的资金运行成本也在相应较低。而在互联网模式中,出现了电子对账单,这样就避免了企业运行中的资金和单据的交易,对企业的支付方式和交易方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就需要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的时候,提升其及时性、适应性以及弹性,及时对成本管理中的信息进行反馈,了解资金的动态变化过程。同时,在互联网模式中,企业可以对资金进行精准处理和财务资源集中管理,可以通过网络来实现报账的生成和汇总,这就提升了财务成本管理的适应性。

 

2.互联网对成本管理模式的影响

 

在互联网模式中,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从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的竞争进行转变,这就需要企业需要对自己的交易模式进行改变,要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加强无形资产的运营。同时,企业的采购和产销的过程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完成,对成本进行管理的时候,就可以实现远程处理、在线处理,可以不受时间的约束而实现资源的配置,对成本的管理也会更加有效。

 

3.互联网增加了成本管理的风险

 

互联网在给企业成本管理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带来了新的考验,在进行传统的财务成本管理的时候,更多是通过内网来实验管理的,没有考虑互联网的不安全因素。而互联网背景下的成本管理的过程较为复杂,因此就会受到一些不法分析的侵入、修改或者删除,因此要利用好互联网,就需要做好网络安全,做好财务成本风险控制,要保证财务成本管理和业务流程基本保持一致,为成本管理过程提供保障。

 

二、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措施

 

1.构建大数据平台,开展成本谋划

 

企业的成本结构主要有增值部分和非增值部分两部分组成,为了准确对这两部分的成本进行预算,就需要企业具备大数据的思维,构建自己的大数据平台,根据成本行为数据和成本关系数据来对自己的成本信息进行了解。通过对大数据进行了解,企业就会更好地与消费者之间进行互动,了解顾客的需求,不断对品牌进行拓宽,或者从事商业创新。企业成本结构之所以出现上升,主要是因为成本结构过于复杂,因此就需要利用大数据来岁信息进行分析,对一些的非增值的业务进行减少。企业还应该积极推广责任会计,对核算单元进行细化,这样就能对成本进行控制。在企业各个部分中需要建立起来“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形成成本控制量化体系,实行责任共担、利益共享以及相互监督的成本管理运行体系。此外,企业还应该注重企业环境成本的管理,开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承担好自己的社会责任,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协同增长。

 

2.培养财务信息化高端人才

 

在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中,对拥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较高。在信息化的成本管理建设过程中,就需要将会计人员从日常管理流程中解放出来,做好管理员、分析员以及控制员的工作,并且对财务人员进行一系列的互联网技术培训,这样就能对财务人员的适应能力进行提升。一些财务人员对经济、财会知识有基本的了解之后,还需要对现代互联网技术进行学习,从而将经济、财会以及互联网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制度。企业要给员工提供培训的机会,让财务人员不断学习新的财务知识,能够根据不断变化的财务环境对企业的运行状况进行了解,不断利用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对成本管理的过程进行创新。

 

3.树立财务成本管理目标

 

财务成本管理的过程往往是与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的,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客户目标、业务流程都在发生变化,知识也在不断增加和创新,因此在进行财务成本管理的时候,就需要逐渐从以追求企业最大利益为目标向知识最大化的综合管理过程进行转变,注重知识资源的共享性和可转移性,促进企业内部利益和外部利益的共同提升,促进企业目标和社会目标的统一。

 

4.注重全盘开展财务成本管理工作

 

在“互联网+”背景的时代,企业需要对财务部门进行重新调整,形成相对柔性、灵活的组织,适应企业经营目标。在对财务成本进行控制的时候,除了进行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以外,还需要对业务进行控制,分析每项业务背后商业行为和商业实质。如果互联网的研发费用较高的话,那么在进行成本预算的时候就需要谨慎,许多对互联网产品在技术上和市场上的可行性的进行分析,避免一些产品在进入市场之后就被淘汰,这就会浪费公司的资源。此外,企业还需要做好兼并、收购、剥离、分立以及上市的过程,加强对流动资产的管理,这也是未来财务部门的发展方向。

 

三、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财务成本管理的过程变得更加便捷,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危机,这就需要企业能够做好防范这种危机的措施,对自己的成本管理模式进行转变,完善财务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对企业的预算、决算以及的资金运转的过程起到导向性的作用,对成本的运转进行整体规划,并且注重财务人才的培养,提升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