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餐饮环境卫生的重要性范文

餐饮环境卫生的重要性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00:1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餐饮环境卫生的重要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餐饮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篇1

1、食品大多售价1元、5毛低廉的价格但生产包装粗糙、无生产日期、没有厂名厂址、是靠香精、色素等调配而成,对学生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也存有很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2、小食店没有合法手续,流动摊小摊贩居多,经营行为混乱。小吃摊没有证照,经营户从业人员无健康证上岗、卫生设施条件得不到有效的保证,不少经营户没有办理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证,个别的经营户营业执照上经营范围是文具,但店内也在销售食品。

3、经营场所环境卫生堪忧。大部分饮食店卫生条件达不到要求,食品大多数在外面,没有任何保护措施。

4、占道经营及餐饮垃圾污染普遍。流动摊点绝大部分都是占道经营,部分固定摊点也存在占道现象。学生普遍环境卫生意识较差,包装袋、一次性碟子等垃圾随意丢弃,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也加大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及环境卫生管理成本。

为切实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做好食品安全隐患防控,保护环境建议:

1、完善现有监管手段,定期督查,消除安全隐患。学校周边的副食店要严格证照发放,经营人员必须健康体检,拿到健康证方可经营;经营场所的设施符合要求,卫生部门制定管理制度,如原料采购制度、人员卫生制度等,并统一印发给经营户,同时加强日常监督检查,规范经营户合法经营,发现问题和隐患,应责令限期整改,并组织人员对整改情况督查,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局面。

2、对学校周边的流动饮食摊点按照方便、不影响交通安全的原则,进行登记准入并划定位置,定点、定时、定条件经营,统一要求,制作具备防尘、防虫、防污等功能的餐饮车,保证符并合卫生要求实施监督。

篇2

一、组织管理

为了切实加强新学期伊始,各种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各类传染病等安全事件的组织、协调和处置,学院特成立检查领导小组,具体设置:

二、工作内容

2、重点检查内容:

(1)、持有效食品卫生许可证经营情况;

(2)、从业人员登记备案和健康检查证办理上岗情况,个人卫生状况;

(3)、各商店超市、小吃店是否出售烟、酒、管制刀具,以及学院规定的其他禁用品和禁卖品等;

(4)、建立健全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和卫生管理制度以及落实岗位卫生责任情况,特别是各项预防食物中毒措施的落实情况;

(5)、建立食品采购索证、进货验收和台账记录制度情况;

(6)、有否非法采购和使用劣质食用油,违法使用添加剂和有毒有害物质加工食品等情况;

(7)、消毒、保洁设施设备是否齐全,运转是否正常;

(8)、食品储存是否符合卫生规范要求;

(9)、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状况,食品加工是否生熟分开、烧熟煮透及避免交叉污染;

(10)、消防安全工作。严禁电线私拉乱扯现象,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以及“三合一”现象等。

三、工作目标

1、监督机构

(1)对检查小吃店、餐厅、商户超市监督检查覆盖率达100%;

(2)对餐饮单位存在卫生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追踪落实整改;

(3)对餐饮单位非法使用不合格食品原料加工食品行为查处率达100%,并根据查处情况进行处理。

2、餐饮单位

(1)持有效卫生许可证经营率100%;

(2)从业人员100%办理健康证上岗;

(3)建立原料采购索证制度和进货验收登记台账达100%;

(4)食品采购、储存、加工环节符合卫生规范要求。

四、工作要求

1、各检查人员要本着对师生饮食卫生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加强春季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实加强领导,认真落实责任。确保新学期无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2、重视监督监察工作,加强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要依法进行查处;

篇3

关键词:城市卫生;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126.2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城市卫生体现的是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综合实力、发展水平、城市品质,也是人们生活状况和社会发展程度、文明程度、卫生健康水平的综合体现,更是衡量城市进步程度的基本条件和内容。是具有重要价值的城市无形资产和城市形象品牌。

一、城市卫生的含义及要素

城市卫生是城市范围内个人及群体的生活卫生、生产卫生及环境卫生的总称,其根本就是人民的健康。个人的卫生状况总会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到群体的卫生,因而城市卫生有个人和群体的划分。城市卫生的要素有很多,主要的有环境卫生、劳动卫生和生活卫生。环境卫生指大气、水、土壤、城乡规划建设和生活居住条件等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劳动卫生亦称生产卫生,指生产劳动场所和活动过程中诸因素对生产劳动者的健康的影响,及为保护劳动者健康和预防职业病所采取的各种卫生措施。生活卫生指家庭、社会活动公共场所和日常生活中诸因素对人们健康的影响。

二、城市卫生工作的目标

充分发挥主人翁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投入到环境卫生工作中。突出抓工作中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同时做好宣传教育,营造环境卫生工作的良好氛围,开展好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清除卫生死角、清理积存垃圾,对地面墙面、路灯广告牌等处张贴喷涂的小广告进行彻底清除。加大监管、完善机制、加强落实、查漏补缺、突出重点、合力推进、进一步加强督促检查。对环境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改善城区人们的居住环境;为做好环境卫生工作,应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全民参与;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环境卫生管理机制。集中力量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标准、更实的措施,扎实推进城市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三、城市卫生建设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市政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管理是城市管理最基础的工作,直接反映着一个城市的现代化水平。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要突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改善城市环境卫生,就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关注民生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坚持硬件与软件同步抓,一要坚持高起点规划。市规划部门要积极与环卫部门配合,保证环卫设施建设的水平与城市建设的总体水平协调一致,互相配套。二要坚持高标准建设。要分期分批逐年加大投入,按照设施齐全、配套完备、以人为本、方便使用、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原则,高标准配建各类环卫设施。三要坚持高水平管理。要适应城市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逐步推进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切实提高环境卫生管理的整体水平。

(二)市容卫生管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市容与环境卫生及市场秩序管理力度。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用制度约束居民的行为。改善城市街道卫生条件,实行单位和居民卫生“门前三包”,规范经营秩序,严禁乱摆乱放,提升城市档次,所有店面及流动商贩一律不得占道经营,不得摆上街道上面,下大力维持城市交通畅通,保持一个良好的市场秩序,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环境保护。天蓝碧水、绿树青山,是一个城市不可或缺的硬件;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是每个老百姓最民生的要求。城市环境质量的好坏,与一座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与老百姓的生活紧密相连。因而应采取措施加大环境保护的整治力度,开展整治机动车鸣笛、餐饮油烟、文化娱乐噪声等专项行动。牢牢把握改善环境质量这一中心,不断强化机制建立和资金投入两个保障,扎实做好总量减排、工业污染防治、环境安全保障三项重点,按照重过程、重实效、重特色、重民生的总体要求,以规划实施为龙头,以工程建设和运行为基础,以指标达标为核心,深入实施环保优化发展、空气质量达标、水环境质量达标、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环保达标、创模能力建设、城乡环境整治、公众满意度提升等系列工程。实现发展水平上台阶,环境质量上台阶的目标。

(四)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卫生。在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卫生监督、监测和技术指导规范,资料齐全;旅馆、理发业经营单位和公共浴室(含桑拿浴室)及游泳池、歌舞厅等公共场所,均持有效卫生许可证进行经营;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设有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从业人员“五病”调离率达100%;健全各类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五)食品安全。建立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市场准入属地管理、分类检验查验、产地准出、市场自检、结果公示、不合格农产品退市及包装管理等规章制度。建立食品流通环节监控机制,食品流通环节直接与消费者相联,把好流通环节质量关,对于维护食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严格食品流通环节监管,严格落实食品经营进货查验、记录和不合格食品退市等制度。运用信息化手段,构建从批发到零售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溯源机制,努力实现流通环节食品经营流向可控、源头可溯。并力争用三年时间,完成对食品经营主体和食品质量信息化监管和远程监控平台的搭建。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食品安全事件一方面说明政府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需进一步改进完善。另一方面更加凸显了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的重要性。建立食品企业“黑名单”制度,建立食品生产企业诚信档案,可以有效的督促和帮助企业初步建立以确保质量安全、防范失信风险为重点的企业诚信管理体系。

篇4

【关键词】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安全问题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物在人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高校食堂由于其特殊性,比一般社会餐厅更加被人重视,它的食品安全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高校人员众多,食堂每天供餐数量少则几百,多则上万份,而且由于用餐时间地点都比较集中,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集中性和群体性的影响。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不管是家长、学生还是老师,对于食堂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人们已经从吃饱的要求转变为如何吃得更营养、吃得更加安全,所以高校食堂食品安全是一个关注热点。近几年,国内外都爆发过校园学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相比于其他餐厅更具有特殊性以及重要性。

1高校食堂的特殊性

高校食堂具有公益性。大学生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为解决其饮食问题,就需要食堂在平价的基础上,提供特价的餐饮,并且不能中断。所以,高校食堂具有一定的公益性。高校食堂具有集中性,它面对的是一个比较庞大又相对集中的人群,用餐时间、地点较为集中。如果出现问题,一般都是群体性事件,不像社会饭店比较零散。现在的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烈,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加速消息扩散,引起广泛关注。高校食堂的监管具有复杂性。由于高校食堂可能不止一家,一般会存在多家餐饮企业,并且菜品原料多样化,进货渠道较多,同时员工流动性大等情况,所以各方面监管都较为复杂。

2高校食堂存在的安全问题

高校食堂食品安全是一个整体的体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找其中的安全问题。

2.1监管不到位

部分高校对餐饮方面不是很重视。当前对学校的整体水平评价一般都是在科研教育成绩方面,对餐饮服务重视程度不够,容易造成监管的缺失。有一些学校的食堂管理制度不健全。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的卫生管理工作,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等法律法规进行。相关的管理制度都需要上墙,部分学校并未做到。而且高校对食堂的各个重要节点的监管有些也比较松散,对有关环节需要的证件管理也不到位。

2.2食堂环境卫生杂乱无序

食堂的环境主要包括食堂厨房环境和就餐环境。食堂厨房环境学校一般都会有严格的要求,包括厨房用品设施设备的消毒、清洁、摆放,墙面、地面的清洁打扫等。有的学校由于后厨人员众多,杂乱无章,环境卫生达不到要求。另一方面还存在设施设备老旧,没有及时更新的问题。学校就餐环境主要是食堂大厅,要求桌面干净,摆放整齐,地面也要求干净。但是有些食堂由于工作人员的不作为,导致餐桌、餐盘、地面等长期清洁不到位,产生油渍等,这些都是存在的安全隐患。

2.3原料采购、加工制作方面不规范

高校食堂现在一般都是多元化的经营方式,除了传统的快餐,还供应单点的小炒、糕点、特色小吃等,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各家经营者为了吸引学生,有的会添加各种食品添加剂,稍不注意就可能过量,增加了安全隐患。有的食堂因为价格问题,会采购成本低廉的原料食物,不能保证食材的质量,这就需要做好采购管控。食堂食品加工过程中也容易出现问题,例如半成品保存不当,生熟未分开等。同时由于食堂基本都是大锅饭,食材较多,容易忽视其中不新鲜的食材,这些食材极有可能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增加了食品安全问题的风险。

2.4食堂从业人员素质高低不齐

通过对高校食堂从业人员的调查,可以看出食堂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不够稳定,技术水平、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由于高校食堂的工作量大,而且很难招到技术水平较高的员工,所以人员的招聘和分配也会比较困难。大部分食堂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做事只凭自身的经验和习惯,真正了解食堂食品安全规范并严格执行的人较少。在食堂工作的人员都需要健康证,然而有些高校食堂都不查验,工作人员的健康证过期了都不去更换,这也对在校师生的餐饮安全造成了威胁。

2.5高校校园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力度不够

高校一般很少会对食品安全的进行宣传教育,对这方面会有所忽视。我们处在一个信息时代,外卖行业兴起,有很多学生不愿意去食堂吃,都想着订购外卖,有时候是想换换口味,有时候是因为时间问题。高校内的食堂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正规的,食材和用人相对来说都是安全的,但是外卖却不一定卫生,没有安全保障。同时因为外卖点的多了,食堂的压力就大了,小型的食堂就有可能采购比较便宜的食材,质量就不一定能够保证,这也是一个安全隐患。油炸的食物口味都比较好,但是多吃了对身体也不健康,食堂在健康食材这方面的宣传力度也不够。

3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措施

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关系到全体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学业发展,对于学校健康稳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强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很有必要。

3.1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

根据国家以及各个省市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高校自身的食堂用餐情况,可以制定各个高校内部的食堂食品安全规章制度,构建严格的高校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学校应建立领导责任制。学校的主要负责人是学校食品安全卫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不仅要将安全管理的职责落实到相关部门和相关负责人,还需要具体到各个工作人员的职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简明有序。相关的管理制度都要上墙,明示各个食堂的规章制度。监督管理不仅仅是各行政单位以及后勤处的监管,同时也可以接受消费者也就是学生的监管,让他们能够对照制度进行相关的监管活动。可以在食堂内厨区域合适的地方装摄像头,让学生可以看到内厨的场景,对食物的制作过程有个更清晰的了解。高校食堂还需要建立安全应急处理预案,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可以及时响应并阻止事态恶化,同时也有助于后续调查,解决问题。

3.2食堂环境卫生以及设施设备改善

高校食堂的环境卫生是控制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现在高校有多种管理模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6T管理模式,即天天处理、天天整合、天天清扫、天天规范、天天检查、天天改进。不断摸索,提升管理水平。还有一种是HACCP管理法。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zardAnalysisCriticalControlPoint,HACCP)是危害识别、评价和控制方面的一种科学系统的方法,需要找到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各个关键点,针对性的做好相关管理,不同高校食堂的HACCP体系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标准,建立该体系,使其具有使用性与可操作性。食堂的相关设施设备也是我们观察的一个重要节点,有些食堂设备陈旧,需要及时维修或者换新,可以改善食堂整体的安全环境。同时在餐厅增加一些特色的桌椅设计,也会增加学生用餐体验,减少学生出去吃饭的次数,减少外界食品安全风险。

3.3原料采购、加工制作方面严格把控

采购人员要有责任心,对于所购物品要进行索证索票并留底,做好食品采购记录,以备查验,制定菜品价格的时候也可以有相关凭证。运输过程中也要保证原材料无污染。食堂加工菜品的时候也要注意,加工半成品、成品时,生熟要分开存放,无凉菜专用间就不得制作凉菜,腐败变质的食物也不得加工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要严密管理,做好相关记录及材料公开,预防过度使用。规范食材的储存以及使用要求。加强食品的留样工作,落实留样制度,这是食品安全事件追根溯源的重要依据,对食堂本身也是有一个保护作用。留样样品应在冷藏条件下储存48小时以上,注明留样日期、食品名称等信息。

3.4加强食堂从业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食堂从业人员与学校的食品卫生安全息息相关,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以及对卫生的安全意识都很重要。食堂的员工流动性比较大,会造成他们归属感不强,做事可能也比较马虎。所以第一要考虑如何使员工产生归属感,这样他们才会认真对待这份工作。在员工上岗之前,要对他们进行相关的食品安全卫生知识的培训,让他们在工作岗位上进行更规范的操作,树立食品安全意识。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考虑到员工的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可以进行逐级管理。规范食堂员工的行为,使他们能够有食品安全的意识,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发生。

3.5重视并加强高校校园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各个高校都应加强学生对于食品安全的教育,可以通过网络、宣传栏、专题报道、知识竞赛、专场讲座等多种方式来提升学生对于食品安全的认识。告诫学生不要食用变质、超过保质期、不干净的食物。注意培养学生购买食品先查看保质期并检查包装完整性的习惯,少点外卖,不要购买学校附近无证经营的三无食品;让学生了解垃圾食品的危害,珍惜自己的身体。

4疫情期间食堂食品安全的相关建议

今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全世界,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疫情期间,食堂这种容易引起人群高度聚集的场所该如何做好安全防护,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4.1食堂食品原材料安全首先要追根溯源,保证食品源头没有任何问题。如果有海外冷链产品,要检查相关的通关证书,确认没有问题,才允许使用,或者可以直接不使用海外冷链产品。

4.2就餐环境的安全

要求食堂做好消毒工作,包括内厨部分以及外面的食堂餐桌等。每天除了必要的清洗工作和消毒之外,需要额外用84消毒液清洗桌面以及地面,保证消毒到位,并在出入口提供相关的免洗手消毒液、擦手纸等消毒物品。在食堂外面建立一定数量的洗手池,保证学生的手卫生。

4.3分批分散就餐

食堂用餐人员比较集中,要考虑如何能够使人群较为分散。一是实行分批次用餐,可以按照年级或者班级来规定学校师生用餐时间,使单次用餐人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二是可以将食堂的餐桌间隔间距调大,同时使用屏风格挡同桌吃饭的人,或者使同桌的人交叉座位,这样可以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性。4.4就餐地点的建议餐厅还是相对集中的用餐地点,建议学生从食堂打饭回宿舍吃,减少在食堂逗留的时间,减少人群聚集。建议学生自带餐盒,各自做好餐具的清洗消毒。病从口入,即使不是疫情,也要注意食品安全问题,保证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可以更好地生活和学习。

篇5

一、指导思想

立足于农家乐改善环境条件,强化规范管理,丰富内涵功能,着眼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战略目标,大力营造和谐、文明、安全、卫生的旅游环境,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美丽乡村而努力奋斗。

二、整治规范范围

整治范围:一是已挂牌的星级农家乐;二是今后两年将要申请星级评定的农家乐;三是在建或拟升级为三星级以上的农家乐。

整治内容:重点抓好环境卫生的综合整治和农家乐的规范化管理两个方面的内容。通过整治,最终达到美化旅游环境,强化规范管理,提升旅游接待水平,营造安全、和谐、舒适的氛围,确保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三、整治规范重点

(一)整治农家乐及其周边环境卫生。在整治期间,切实做好农家乐道路沿线、游步道、河道、沟渠、池塘、河滩、房前屋后、公共场所、餐厅、厕所、厨房垃圾及水面漂浮物的清理整治工作。整治后,要坚持全日制保洁工作,确保农家乐环境得到美化。

(二)整治农家乐“十乱”现象。在整治期间,重点对乱堆、乱放、乱贴、乱停、乱搭、乱摆、乱占、乱涂、乱画乱养等现象进行专项治理。通过整治,农家乐无乱堆垃圾杂物、无乱放东西、无乱贴广告书画、无乱停车辆、无乱搭篷布棚屋、无乱摆摊设点、无占道经营、无乱涂乱画、无乱养畜禽(要圈养)现象。

(三)整治农家乐生态环境。为了美化农家乐环境,要切实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将农家乐周边进行绿化、美化,营造“畅、洁、绿、美”舒适的旅游环境。

(四)整治农家乐安全隐患。重点加强农家乐食品卫生安全、消防安全及设施设备安全隐患的整治力度,确保实现安全事故零目标。

(五)整治乱建农家乐的行为。对新建农家乐一定要进行风貌特色的规划设计,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严格把好审查关,杜绝无选址意见、无规划设计、无审查批准的“三无”现象发生。

(六)规范管理,亮证经营。农家乐业主要将工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税务登记证、住宿餐饮价目牌(单)星级农家乐牌等相关证件悬挂在醒目位置,以接受监督,让顾客放心。

(七)规范服务。整治活动期间,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从经济管理、餐饮经营场所、从业人员、服务设施等几个方面对农家乐餐饮服务经营活动进行规范,从而有效推动我县农家乐旅游的健康发展,保障游客的合法消费权益。县工商局、发改委、商务局、旅游局要分别公布咨询投诉电话。

(八)规范标识标牌。按照5星级标准,设置醒目、专门的引导标识系统,农家乐内导览标识系统、价目牌、提示牌、警示牌。工作服务人员要做到统一着装,佩证上岗,微笑服务,文明用语。

(九)提升农家乐特色氛围。一是提高文化品位:餐具、桌布要体现地方民俗特色、服务人员统一民俗着装,餐厅、包厢等要体现民俗风格;二是根据农家乐各自特色,悬挂玉米、干辣椒、红薯等,展示农耕、农具等文化,彰显各地不同的民俗特色;三是要突出建筑风貌特点,彰显和谐,力争做到外面乡土化,室内星级标准化。

(十)提升门面形象。一个农家乐形象好不好,门面是关键,这次整治规范行动,要把提升门面形象作为重点。一是要抓好门面的装修装饰;二是要规范农家乐的名称及名称字牌;三是用花卉植物美化店门前方。

四、组织领导

成立农家乐环境整治规范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副主任,相关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各相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加强合作,密切配合。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按属地管理的原则,作为辖区内农家乐管理责任单位,具体负责农家乐的日常管理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充分认识深入开展农家乐环境综合整治及规范管理的重要性。农家乐环境整治规范工作是环境卫生、旅游秩序、公共服务、生态绿化、宣传教育和管理机制建设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搞好这次农家乐环境综合治理,不仅有利于着力美化生活环境,更有利于助推万元增收工程的实施,要在长期的治理中,逐渐培养广大干部职工和游客爱护环境的文明意识。

(二)加强宣传。开展农家乐旅游环境秩序综合整治,既是提高农家乐服务管理水平,增加业主经济效益的需要,更是维护消费者权益,提高游客满意度的需要,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级相关部门要通过各种会议、广播电视加强宣传,提高农家乐业主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篇6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解决县内洗浴业、餐饮业锅炉烟尘污染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开展整治行动,实现洗浴、餐饮行业废水和烟尘稳定达标排放,确保空气质量明显提高。

二、整治任务

(一)对未履行环保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审批手续,擅自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洗浴业、餐饮业进行整治;

(二)对使用原煤作燃料,无除尘装置,排放的烟尘污染环境的洗浴、餐饮业进行整治;

(三)对无专用烟道或未达到规定排放标准、私排乱放油烟的洗浴、餐饮业进行整治;

(四)对在经营活动中排放噪声超过国家规定排放标准的洗浴、餐饮业进行整治。

三、工作安排

专项整治行动分四个阶段:

(一)宣传部署阶段。采取召开动员大会、通告、印发宣传单、新闻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向业主和广大群众进行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根据上级的有关要求,结合县情实际,确定参与整治工作的部门,明确整治要求,制定下发具体实施方案,完成专项整治行动的动员部署。

(二)集中整治阶段。全面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县内重点洗浴业、餐饮业进行全面排查,确定一般、重点问题。对排查出的问题要依照法定程序和权限进行处理,8月25日前做到整改到位、处理到位。8月25日至31日进行阶段验收工作。

(三)巩固提高阶段。

加大对全县洗浴业、餐饮业治理力度,督促在集中整治阶段未完成整治任务的业主加大整改力度,遏制烟尘、油烟污染反弹,发现问题及时查处,确保整改到位。

(四)总结验收阶段。

对整治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将本次专项整治行动中整治的企业和个体业户名单,洗浴、餐饮业烟尘污染情况、处理整治情况进行汇总、列表备查。

四、组织机构

为加强此项工作的领导,成立依兰县洗浴业餐饮业烟尘污染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环境保护局。办公室主任由李笑红同志兼任,成员由各相关单位执法人员组成。

五、责任分工

各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工作职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环保部门负责制定全县洗浴业餐饮业的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协调有关部门深入开展洗浴业餐饮业专项整治行动;监察部门负责对洗浴行业整治工作中政府及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经济主管部门严格负责洗浴餐饮行业准入条件和营业标准,组织实施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的淘汰工作;工商部门负责对无照经营的洗浴餐饮行业进行取缔,并依法吊销企业的工商营业执照;公安部门配合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对阻挠执法、防碍公务的违法行为及时查处,确保专项行动顺利进行;安全监管部门要提高防范事故引发环境污染事件的能力;卫生部门负责洗浴餐饮业环境卫生的监督检查;自来水公司、电力部门要执行政府或有关部门下达的停水、停电指令;新闻部门要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做好正反两方面的宣传。

六、具体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充分认识搞好专项整治行动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要围绕整治重点加大集中查处力度,要做到快速反应,及时查处,取得明显成效。

篇7

指导思想

坚持“政府组织、部门协调、分级负责,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群众参与”的爱国卫生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全街道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紧密结合大干300天市容环境整治活动,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为目标,打造生活舒适便捷、环境质量优良、生态景观怡人、公共秩序优良的市容环境,提升市民的健康素质和城市的国际影响力,为创建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做出积极贡献。

主要工作任务

按照全国爱卫办2014年对我市暗访通报中提出的整改问题及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整治工作。

(一)突出解决好背街小巷、重点路域的环境卫生问题。城管中队要加强对街道、社区乱搭乱建、乱摆乱放现象的监督,对日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加强重点路域周边城市管理执法力度,杜绝乱停车、乱设摊、占道经营、跨门营业等现象;对摊点多的地段和商场周边的绿化带要加强执法检查的频次,以减少其造成的环境卫生脏乱差,尤其是要解决背街小巷暴露垃圾多,清运不及时,乱搭乱建多,建筑垃圾随意倾倒等现象;园林环卫服务中心要做好垃圾清运督查工作,加强垃圾设施的管理,及时更新破损容器,增加垃圾清运频率,杜绝垃圾满冒外溢现象。

责任部门:城管中队、园林环卫服务中心、各社区

(二)进一步加强对农贸市场监督管理力度。各部门和单位要加强协作,加快推进农贸市场标准化升级改造等工作,提高市场规范化管理水平。落实食品生产经营业户的卫生许可制度,控制食品污染减少食源性疾病,蔬菜批发市场及集贸市场定期公布蔬菜、畜禽肉农药和兽药监测信息,对所发现的违法产品及时进行处理,保障消费者健康。

责任部门:城管中队、经济贸易办公室、食品安全办公室、工商所、动物防疫监督站

(三)强化食品安全和公共场所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食品安全和公共场所卫生。各有关部门要重点抓好以小餐饮店、理发美容店、小旅馆为重点的“五小”行业整治工作。通过全面整治和监管,改变“五小”行业硬件卫生设施不到位、自身管理水平差、环境卫生状况差的状况。

责任部门:各社区、经济贸易办公室、食品安全办公室、工商所

(四)扎实做好落实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各有关部门单位要落实本辖区和本部门的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结合城乡环境整洁行动,积极消除四害孳生地,完善相关防蝇防鼠设施,采取综合防制方式,科学灭害。要发动群众治理居住区的四害孳生地,特别是医院、宾馆、汽车站、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建筑工地、集贸市场、公厕、等易招致四害滋生的场所,要指定人员负责,并设置防范和消杀设施,确保病媒生物防治工作落实。

责任部门:各社区、各有关部门

方法步骤

(一)全面整治达标阶段(4月1日-15日)

各社区、单位要对照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整改,确保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区爱卫办组织有关成员部门采用明查、暗访的形式进行督查整改情况。

(二)巩固提高精细管理阶段(4月16-4月30日)

在全面整改达标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精细化管理,巩固提高工作成果。

(三)落实长效管理阶段(5月-12月)

各社区、单位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管理工作机制,定期督查整改情况,确保工作效果落实。区爱卫办将组织有关成员部门不定期督查,并通过新闻媒体通报督查情况。

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充分认识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的重要性

各社区、单位要积极配合、相互协调,巩固和提高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中的职责任务,调查核实,摸清底数,查找差距,完善措施,将各项责任分解直接责任人,真正做到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干。结合我区“大干300天市容环境整治”工作,做到总体部署、分工协作,全面推进。各有关部门单位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结合全国爱卫会复审反馈的问题,举一反三,加大整改力度,扎扎实实的做好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

(二)加大联合督导检查力度

街道成立由城管中队、园林环卫服务中心、经济贸易办公室、食品安全办公室组成的督导检查组,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城市的标准》,不定期对责任单位和重点区域进行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采用会议曝光和通报批评的形式,督促落实整改。各单位也要结合各自职责建立健全相应的督导检查制度,针对本单位的有关工作,严格进行自查自纠。

篇8

【关键词】餐饮业;卫生监督;对策

随着江北水城品牌的打响,近几年,聊城市的旅游业发展快速,随之而来的是对我市餐饮卫生的考验。而莘县作为聊城的主要县区,其餐饮业卫生状况不仅对江北水城品牌产生影响,更重要的是,餐饮业的卫生状况直接影响到本地居民以及外地游客的身体健康。为此,笔者就莘县餐饮业的卫生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方法和对策,从而更好地做好餐饮业卫生监督工作,进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1莘县餐饮业卫生监督管理的现状分析

1.1莘县餐饮业现状分析餐饮卫生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县该行业从业人员众多,并且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各餐饮单位一线员工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很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卫生习惯较差。同时,我县地处聊城南部,经济欠发达,很多餐饮单位规模小,设备简陋,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并且,近几年也出现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饮食习惯的菜系和很多地方风味小吃。另外,像麦当劳、肯德基等国外快餐品牌进入我县,这就给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1.2莘县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现状

1.2.1安全法的实施对提高餐饮行业整体水平和预防、解决食品卫生安全问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我现在该领域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政府对监管的投入不力,投放的人力较少、卫生监督员的整体素质偏低、食品卫生监管的工作方法还不够科学,尤其是与餐饮业从业人员的沟通技巧存在缺陷,从而使得餐饮业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1.2.2我县餐饮业存在主要生物性危害

1.2.2.1原料检查中发现,有些饭店的原料带有致病性微生物,如痢疾杆菌常存在于黄瓜中,沙门菌常存在于受污染的禽畜产品中等。所以,我们对烹调,凉拌、凉拼的各种菜类原料和调料的质量,作为检点,督促各餐馆饭店严把原料污染关。

1.2.2.2污染我们检查的重点是在食品加工、储存以及销售过程中。检查发现,食品在加工过程被污染机率最大,很多餐馆食品容器混用,员工不带手套直接接触食品,还有个别员工甚至直接对着食品打喷嚏,生食熟食混放。这些造成了交叉污染,对人民身体健康造成了影响。

1.2.2.3杀菌检查中发现,有些餐饮单位没有严格执行杀菌消毒方法,后厨没有对食品原料、食品工具容器、餐饮具等进行消毒处理。通常情况下,开水温度应达到100℃;烘烤温度应大于200℃;而对于药物,如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应大于250mg/L等。检查中发现这些规定没有完全实施,也别企业在消毒杀菌方面存在问题。

1.2.2.4温度、时间检查发现,加工完毕准备食用的食品,不按规定温度进行存放;在常温下存放的食品,因为时间太长而产生了大量毒素以及致病菌,人食用后发生呕吐甚至食物中毒事件等等。

2莘县餐饮业卫生监督管理的对策

2.1对导致食物中毒的危害因素进行分级管理根据食物中毒发生的因素进行划分,可分为三类,即,一类危险因素,指菜肴起锅后直接食用,或者熟食加工完毕以后再产生危害以及加工中心温度不到等问题。比如:生食熟食盛放容器混用等。二类危险因素,是指烧制加工前、直接入口食品加工前、公用餐饮具消毒和熟食专间的环境不好因素等问题。比如水池混用、生加工不洗手等。三类危险因素,指环境卫生问题,比如:厨房瓷砖油腻、工作间地面积水等等。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卫生监督检查管理人员,应该根据产生危险因素程度的高低,开展有针对性地检查指导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培训,这样,有利于节省目前我县有限的卫生监督力量,提高食品卫生监督检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切实改变我县餐饮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2.2加强卫生监督队伍自身建设,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卫生监督员在食品卫生安全检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承担着检查、指导、处罚等行政责任,从而以保障群众的饮食安全。但是,因种种原因,我县卫生监督员队伍存在人员杂,职能划分不清的问题,特别是县区所人员少,工作量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所以,必须提高卫生监督员的整体素质。要加强业务学习,定期不定期开展培训,要让卫生监督员熟练掌握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同时,要严格工作考核,提高我们食品安全监督员队伍整体素质。

2.3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卫生监督系统各级人员,在对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到熟悉和掌握的基础上,要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和各级领导宣传。因为只有领导充分了解这方面的工作,才能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从而能使卫生行政执法顺利开展。同时,向全社会进行宣传,利用新闻媒体、网络等多种宣传媒体,以播放公益广告、食品安全知识等形式,让市民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形成好的社会氛围。并且,也可以制作简单的餐饮安全知识小册子,设计上讲究图文并茂、易学易记、方便实用,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发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对卫生法律法规和卫生知识有更进一步了解,增强他们法律法规意识,让全县人民群众理解和支持卫生行政执法工作。

2.4加强联动执法,形成合力卫生执法属于行政执法,但是,工作中发现,我县强制执行力量不足。今后,要考虑对违法行为的处理方式上,变被动为主动,可以与我县的新闻媒体、工商、公安、法院、质检等部门联合执法,对那些“刺头”采取强硬措施,建立行政执法联席工作机制,优势互补,增强卫生执法的威慑力和影响力。

此外,还要强化我们执法人员内部联系,统一执法标准。卫生监督系统应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避免出现工作中越权执法、互相推诿等现象的发生。要尽可能统一标准,使行政执法人员在提出行政处罚意见时,有一些统一的标准可以遵循,以减少人为因素自由裁量的幅度,保障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

3结语

目前,国家食品卫生监督体制改革正在不断深入进行,我县必须提高卫生监督执法水平,树立良好的卫生监督执法形象。同时,争取政府支持,加大食品卫生监督方面的投入,同时加强相关部门的协作,为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为提升江北水城的品牌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篇9

一、正视问题,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城市建成区市容市貌集中整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城市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和经济发展的纽带,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是一切经济活动的载体。良好的城市形象,对于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扩大城市知名度、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都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区规模逐渐扩大,城市人口、车辆不断增多,我们在市容市貌、环境保洁、交通秩序的管理中,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影响着城市整体功能的有效发挥,已经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妨碍了文明城市和精神文明建设进程,损害了我们对外开放的形象和广大市民的生活质量,削弱了城区作为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此,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都要从经济持续发展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集中整治城市建成区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第一,搞好城市建成区市容市貌集中整治是树立我县对外良好形象的现实需要。市容市貌是一个城市最直观的面貌,干净不干净、整洁不整洁,大家都看在眼里,一目了然。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城市市容市貌最能代表一个地方的形象和风貌。这些年来,为了创造更适合人居的城市环境,县委、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各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都付出了艰辛努力。应该说,总体上看,我县城市卫生环境是朝着逐步改善、适合人居的方向发展的。但是,受经济发展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和人们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目前城市卫生环境状况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有的方面甚至比较严重。比如,一些公共场所秩序混乱、杂乱无章、杂物乱堆乱放,生活垃圾随处可见,影响视觉,气味难闻;一些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经常出现垃圾死角,个别路段积水严重,建筑物乱贴乱画;有的下水道清理不及时、排水不畅,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一些餐饮饭店、集贸市场、医院和卫生诊所环境卫生不符合标准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但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环境,而且已经影响了我县的对外形象,所以必须集中精力、下大力气认真加以解决。

第二,搞好城市建成区市容市貌集中整治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适合人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显著的特点,更是十七大报告中最突出的亮点。它首先体现在为群众创造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上,良好的卫生条件是和谐生活环境的最基本要求。但目前看,有些地方环境卫生状况已经给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对此,老百姓有怨言、有反映,更有对县委和政府的期盼。因此,大家要把城市建成区市容市貌集中整治工作当做事关民生的大事来抓,当做顺民意、暖民心,构建稳定、和谐社会的重要工程来抓。

第三,搞好城市建成区市容市貌集中整治是创造良好招商引资环境的重要举措。招商引资成功与否,除了各级干部的艰苦努力外,环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个环境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方面的硬环境和政策、服务等方面的软环境,但是,也不能忽视城市卫生环境。在同等条件下,商家都愿意到环境整洁优美的地方投资。即使我们把资源开发了,把基础设施建好了,把政策放宽了,如果仅仅是由于环境卫生差而影响了客商的兴趣,影响了谈判结果,那么,因小而失大就太不应该了。另一方面看,我们邻近的敦煌、阿克塞通过三月份以来的集中整治,创造了城市建设管理的精品工程,营造了良好的城市环境。我县受客观条件限制,我们的基础条件、配套设施和服务水平虽不是最优,但我们通过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让外来人看到整洁干净的生活环境,通过环境看到我县群众的整体素质和精神风貌,可以坚定客商的投资信心,加重我们谈判的砝码,很可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我们的经济发展本来就很滞后,再没有一个整洁、舒心的环境,招商引资就将成为一句空话。所以,大家要从促进招商引资、振兴县域经济发展的高度来充分认识抓好市容市貌集中整治的重要性。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面提升城市建成区市容市貌集中整治工作水平

当前,我县城市市容市貌集中整治工作正进入一个巩固提高的关键时期。从大的方面讲,某*会今天在京开幕、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庆典活动和“神七”发射将在十月份进行;小的方面讲,九月份全市城市规划建设现场观摩会将在我县举行,在这段特殊时期,政府的主要职责就是为盛会举办和现场会召开创造一个整洁有序、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大的整治成果,我们必须突出重点,握紧拳头,狠下功夫,才能有所突破。在具体工作中,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以宣传教育为重点,狠抓城市建成区市容市貌集中整治的氛围营造。要坚持把宣传教育放在整治工作的重要位置,进一步完善制度、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增强效果,通过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城市意识、文明意识和卫生意识,真正使市容市貌集中整治工作实现由行政推动为主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为主转变,由依靠少数人管理的被动接受型向全社会齐抓共管主动参与型转变。宣传、广电部门要在县电视台开辟城市建成区市容市貌集中整治宣传专栏,树立典型,公开曝光破坏和影响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的人和事,积极动员全民参与,切实打好市容市貌集中整治的攻坚战,为市容市貌集中整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以“治脏”为重点,狠抓城区重点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切实加强县城主要街道、广场、集贸市场、住宅小区、居民庭院、单位内部、城中村以及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整治。重点加强对*大道、源泉广场、县城南北大街、文化街、渊泉街、南市街、祁连街,“一纵两横”城市出入口和道路交叉口等中心地带的环境整治。加强对卫生脏、乱、差居民小区的环境整治,对于物业公司负责管理的住宅小区要严格按照物业管理条例的有关标准进行管理;对小区自主管理、社区负责管理和单位内部自管的小区要落实专人管理,及时清扫保洁。加大对公共场所乱倒垃圾、乱倒污水、乱堆杂物、随地吐痰、乱扔烟头、乱扔果皮等不文明行为的查处力度。督促施工单位对出入建筑工地的车辆实行清洗、密闭拉运,加强对乱倒、乱堆建筑垃圾的查处。对临街洗车、修车、门窗加工、废品收购等商户的经营许可证进行重新审核,坚持堵疏结合,以疏为主,集中治理占道经营,统一做到进入市场和进入室内经营。力争通过一个半月的集中整治,在全市城市规划建设现场观摩会前取得阶段性成效。

3、以“治乱”为重点,狠抓各类摊点、广告、建筑物管理。这次集中整治要突出开展四个专项整治活动:一是开展*市场经营秩序专项整顿。由商务局、卫生局、工商局负责,对*市场经营秩序进行彻底整顿,按照专业市场建设划行归市的要求尽快组织实施,切实抓好各类摊点管理,坚决清理各类流动摊点、店外店、占道经营以及环境卫生差的问题,确保城区商流秩序明显好转。二是开展广告、牌匾专项整治。由工商、建设部门负责,对城区内所有户外广告进行一次排查清理,严格广告审批和广告牌匾设置标准,做到广告、牌匾悬挂规范有序。针对办假证、医疗、卖药等“牛皮癣”野广告,公安局要加大查处力度,予以严厉打击。城区各单位、各门店、各住户要积极行动起来,全面清理卫生责任区内的乱贴乱画和野广告,彻底清除这一严重影响县城形象的“痼疾”。公安等有关部门要教育广大市民加强对上街狗、畜的管理,对上街游狗、游畜要采取措施进行处置。三是组织开展县城街景和夜景专项整治。由城建部门负责开展城市规划执法检查,严查各类违法违规案件,拆除乱搭乱建和有碍市容景观的建筑物,特别是对城区主次干道两侧的违章搭建,必须立即予以拆除,对城区临街建筑要统一规划,统一进行改造刷新,按照靓丽工程建设要求限期安装夜景装饰设施,实现全面亮化,进一步扮靓县城。四是组织开展市政设施维护建设专项整治。加大对城区道路、广场、路灯、供排水等市政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各种公共设施运行正常,完好整洁。建设部门要专门组织人力对城区内各种市政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按时巡查,严厉查处破坏市政公共设施的行为,及时维修更换破损设施,对城区道路、人行道、路沿砖破损的地段,要按照责任区域管辖权限,及时修补更换,决不允许出现影响市容市貌的不和谐现象。火车站广场喷泉和北大桥集镇部分路面改造,有关责任单位要积极督促建设单位,尽快拿出建设方案,争取动工建设。

4、以“治差”为重点,狠抓城区交通秩序管理。公安交警、交通等部门要严格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县政府《关于城市道路禁行禁停的通告》精神,切实加强对城乡营运车辆的管理,要尽快规范城区公交车的营运秩序,彻底解决营运车辆无序竞争和随意停靠的问题。要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设施,做到标志标线科学、醒目、齐全,整治车辆乱闯红灯、乱停乱放、不按标志线行驶等违章行为。要加强对驾驶人员和群众的教育管理,做到人车各行其道,遵章守规。要严格执法,对强行拉客、乱停乱放、影响交通和市容的车主严肃处理,使之照章办事,安全营运。要积极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自觉遵守交通管理规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交警、运管部门要结合正在开展的交通秩序专项整顿活动,加强上路巡查力度,对手续不全、车况差、服务态度不好、经营有劣迹、拒不服从管理的经营户,依法予以处理,对黑车坚决予以取缔。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确保城市建成区市容市貌集中整治工作顺利进行

市容市貌集中整治工作,是一件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组织难度大、工作任务重的社会系统工程。各级组织、各部门、单位一定要树立全局观念,打破条块和行业界限,在县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齐心协力,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各负其责,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确保整治活动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参与整治的各成员单位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扎扎实实地进行整治,确保集中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城市建成区市容市貌集中整治工作做为“迎*,爱*”市容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由*县“迎*,爱*”市容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做好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落实。全县各级各有关单位都要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统一思想,明确认识,靠实责任,扎实推进,努力做到思想到位、精力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形成整治活动的强大合力,抓好整治工作任务的落实。

二要坚持严管重罚,实施标本兼治。实践证明,对于城市的管理,严管重罚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对那些破坏市政设施,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卫生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据《甘肃省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严罚重处,决不姑息,并通过媒体予以公开曝光。在治标的同时,要加大治本力度,着重在市民教育、队伍建设、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真正实现标本兼治的目的。要加强城管执法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执法管理队伍,大力推进综合执法,实现县城管理执法监察的规范化、法制化。

篇10

为了积极推动我市城市化建设进程,改善城市卫生面貌,优化人居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群众文明卫生素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特制定《*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一、目标任务

按照省级卫生城市标准及市政府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着力解决城市突出的环境卫生问题,理顺爱国卫生工作机制和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加大市区环境卫生管理与综合整治力度,落实爱国卫生责任制,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与卫生环境的协调发展。经过各项创建工作,确保我市10大类近50项任务指标全面达到省级卫生城市创建标准,把*市区建设人居环境和谐、卫生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省级卫生城市。

二、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4月1日-5月20日)

---做好规划、方案,于5月中旬前,由*市爱卫会向省爱卫会提交申报报告。

---成立*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开展日常工作。市政府召开创卫动员大会,分解落实各项指标任务,签订创卫工作责任书。

---各责任单位制定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落实人员、资金,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实施创卫达标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省级卫生城市规定指标。

---市创卫办公室组织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卫生整治活动,汇总提供有关资料。同时,由市创卫领导小组组织全面检查,及时协调解决存在问题,力争通过省爱卫会的评审验收。

(二)全面整治,巩固提高阶段(5月21日-8月30日)

---市创卫办公室按照省级卫生城市标准掌握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对不完善的项目指标,督促各责任单位加强和改进,实现达标。

---各责任单位开展全面检查,向市创卫领导小组上报完整的申报材料,接受市创卫领导小组的模拟验收。邀请省爱卫会领导和专家对创卫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并对检查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整改。

(三)申报验收,迎接检查(*年8月31-10月15日)

市创卫办公室做好所有基础资料汇总工作,各责任单位要做好迎接检查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市爱卫会按照省级卫生城市申报程序向省爱卫会提出创卫验收评审报告,确保创建成功。

三、工作任务及职责分工

(一)重点工作任务

1、加强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建全市、区爱卫会组织机构,落实人员和经费,明确各部门分工、落实责任制,开展经常性的检查评比活动。

2、加快城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年9月以前,*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建成投入使用,污水处理厂进一步规范运营,使市区生活废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50%、80%以上。

3、加快城市公共厕所建设和土旱厕所的改造步伐。按照《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及《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要求建设和管理公厕。重点建设二类以上水冲式公厕,城市二类以上公厕普及率达到60%。

4、加强环境保护工作。重点抓好环境质量,全年API指数≤100的天数占全年天数比例≥70%,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6%,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6分贝,烟尘控制区覆盖率≥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置利用率≥90%,环境保护投资指数≥2.0%,近两年内未发生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5、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全面落实疫情报告制度,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制度,各医疗卫生单位全部设立预防传染病和健康教育宣传栏。儿童计划免疫四苗及乙肝疫苗全程接种达到98%,有流动人口计划免疫管理办法,3个月以上流动人口儿童建卡、建证率达到98%。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监管工作,彻底消除医源性感染隐患,确保不发生重大疫情。

6、加强城市"除四害"工作。开展城区重点单位和居民区灭鼠、灭蝇、灭蚊、灭蟑螂活动。(除"四害"工作资料完整),要求城区鼠密度控制在2%以下;全面了解市区内蟑螂分布状况,对个别密度较高的街区和单位实施全年杀灭,阳性率控制在3%以内。灭蚊、灭蝇工作坚持以治理孽生地为主的综合防治工作,在夏秋季坚持一周一消杀,降低蚊蝇密度。

7、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市、区健康教育机构健全,人员、设备、经费和任务落实,并能较好地进行业务技术指导。中小学全部开设健康教育课,按照国家教委"教育行政部门健康教育评价表"总得分达到95分。中专及普通高校开展各种形式健康教育。市、区医院门诊部及住院病区设有健教专栏,住院病人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80%。社区和工作场所积极开展健教活动,居民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80%,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70%以上。职业卫生、女工保健知识培训率达到95%,知晓率达到85%。*日报、*电视台有健康教育专栏,对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活动,进行舆论引导和新闻宣传,并坚持自办卫生健康栏目播放。市上制定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依法开展控烟工作,城市建成区无烟草广告。主要公共场所应设有健康教育专栏,有控烟和预防艾滋病等疾病的宣传内容及宣传品。各创建责任单位设立固定的创卫宣传标语。

8、加强市容环境卫生整治。组织各部门、单位和群众开展经常性的卫生清扫活动,清扫保洁率达100%;环卫设施设备完好率达到98%,垃圾日产日清,主干道和背街小巷保洁时间和保洁要求达到规定标准;市容环境卫生整洁、无暴露垃圾;城区道路路面整洁,无破损和坑洼;无"八乱"和随地吐痰、便溺现象;"门前三包"卫生责任制落实;城区无卫生死角,无违章饲养畜禽。

9、加快园林绿化,建设生态环境城市。围绕建设生态型园林化城市目标,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城市生态和绿化建设。加强城区绿化,以公园、景点、广场、沿路的绿化为重点,营造具有戈壁绿洲特色的园林化城市。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人均绿地面积≥8平方米。

10、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和食品卫生工作。各卫生监督监测主管部门和从事上述经营活动的相关单位各项工作有计划、有检查,卫生监督、监测和技术指导规范,资料齐全。公共场所经营单位、供水单位和食品餐饮经营单位应有有效的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经过体检、培训后持健康证上岗。公共场所室内外环境整洁,卫生指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加强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水质符合卫生要求。加强食品卫生执法检查,全市食物中毒呈下降趋势,近年来未发生重大食物中毒和重大食源性疾患。

(二)职责分工

1、城市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深入开展城市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确保市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成绩名列全省前列。积极开展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加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城市出入口、城区建筑工地、公共场所、集贸市场等重点部位的集中整治,经常组织清扫环境卫生、清理卫生死角,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

责任单位:*区政府。

配合单位:城市建设执法监察局、建设局、市爱卫办、公安局、交通局、工商局、规划局、国土局、房管局、民政局、教育局、*军分区、玉门油田生活基地等单位。

2、城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卫设施投资力度,加快在建项目工程进度。*年9月前,建成*市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处理场,使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50%、80%以上。

责任单位:市建设局。

配合单位:*区政府,财政局、发改委、环保局、交通局、中小企业局、商务局、国土局、卫生局、城市建设执法监察局、玉门油田基地等单位。

3、城市环保工作不断加强。加大对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工业污染综合治理、城市生态保护建设的投资力度,加快治理步伐,省上考核验收前达到标准。全年API指数≤100的天数占全年天数的85%以上;饮水源水质达标率≥95%;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6分贝;重点工业企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置利用率≥100%;环保投资指数≥2.0%。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

配合单位:*区政府,发改委、财政局、建设局、公安局、商务局、中小企业局、城市建设执法监察局等单位。

4、全市传染病防治工作全面达标。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全各种传染病防控体系,确保不发生重大疫情。

加强各种传染病监测和管理工作,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加强儿童计划免疫全程接种,消除医源性感染隐患。

责任单位:市卫生局。

配合单位:*区政府、市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

5、加强城区"除四害"工作。认真组织集中开展城区重点单位,居民区的除"四害"活动,巩固杀灭成效。鼠密度控制2%以下,城区蟑螂阳性率控制在3%以内,降低蚊、蝇密度。灭鼠工作于*年9月前取得省爱卫会颁发的合格证书。

责任单位:市疾控中心。

配合单位:*区政府,旅游局、建设局、环保局、城市建设执法监察局、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军分区、玉门油田生活基地等单位。

6、健康教育全面达标。加大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投资,认真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健康教育机构和工作经费机制,积极开展社区居民、中小学生、医疗卫生单位、商业企业、工矿企业等单位的健康教育活动,各项指标达标。

责任单位:市爱卫办。

配合单位:*区政府,市委宣传部、财政局、*日报社、广电局、教育局、人事局、卫生局、商务局、中小企业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健康教育所、疾控中心等单位。

7、建成园林绿化、生态环境城市。围绕建设生态园林化城市的目标,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城市生态和绿化建设力度,确保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8平方米。

责任单位:*区政府。

配合单位:市建设局、林业局、规划局、国土局、房管局等单位。

8、公共场所、饮水卫生和食品卫生全面达标。市人大和政府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主管部门加强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和食品卫生的监督执法和监测工作,重点加强"五小行业"的卫生监督监测,各项指标达到要求。

责任单位: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配合单位:市人大办公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商局、质检局、商务局、环保局、农牧局等单位。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创卫活动的各项工作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成立*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和安排部署市区创卫工作的重要任务,审定创卫工作的重要文件、创建规划和专项活动,研讨创卫活动中的决策事项。协调各责任部门完成工作任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创卫活动的各项具体工作,贯彻落实领导小组的各项决定,掌握全市创卫活动工作的进度,及时创卫公告,组织召开创卫活动联席会议。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实施创卫工作目标责任制。市、区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各责任单位要充分认识创卫活动的重要性,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真抓实干,把创卫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确定分管领导和专门的工作人员。对照创卫标准,尚未达到考核标准的指标,市爱卫会和相关部门要制定专项工作计划,确定整改方案,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保证创卫活动扎实开展,创卫目标顺利实现。

(三)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改、财政、人事等部门要积极支持创卫活动的开展,优先安排落实好创建经费和专项工作经费,解决好机构编制等问题。国债投资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城市污水处理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和医疗废物处理场,要优先配套地方资金,确保项目按计划完成投入使用。

篇11

【摘要】目的:了解邵东县中学周边饮食服务业卫生状况,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强中学周边饮食服务业卫生状况的监管,提供针对性管理措施。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5所周边18家餐饮业进行了卫生状况调查。结果:小型餐饮业和饮食摊点卫生问题较多,餐具消毒合格率低(34.5%-48.0%)是餐饮业卫生管理的薄弱环节。大型餐饮业卫生管理组织和制度健全,有较完善的基础卫生设施,餐具消毒合格率高(91.2%)。结论: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餐饮服务业的卫生监督与管理,尤其是个体饮食摊点的管理工作。

【关键词】餐饮业;卫生状况;调查

目前餐饮服务行业已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范围内,发生在餐饮业的食源性疾病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餐饮业的卫生状况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为了更好的贯彻执行《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及《食品卫生法》,了解邵东县中学周边饮食服务业卫生状况,我们对县内5所中学周边18家餐饮业经营单位,进行了现场监督检查和监督,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邵东县中学周边餐饮服务业经营单位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餐饮业的规模以客座的多少为标准,200客座以上为大型餐厅,80-100客座为中型餐厅,20客座为小型餐厅,无固定场所的为饮食摊点。其中大型餐厅5家,中型餐厅3家,小型餐厅4家,饮食摊点6家。

1.2 调查方法

1.2.1 调查表:参照《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及《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根据本课题研究内容的需要,自行设计餐饮业卫生调查表。经过课题组讨论及专家审核设计为本次调查正式用表。

调查表包括以下几项:(1)三证情况:包括食品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持证情况:包括上、下水设施、垃圾处理设施、餐具洗涤和消毒设施、三防(防尘、防蝇、防鼠)设施、冷藏设施、专用熟食间配套设施、餐具保洁设施、专用刀板、照明、通风、排烟装置等设施。(2)其它:包括餐饮业经营者是否建立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是否建立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卫生管理人员、采购食品原料情况、生食品与熟食品是否分开加工和存放、餐饮具消毒情况、厨房面积是否大于8m2、厨房、食品训房是否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厨房与餐厅是否隔离、保存和处理剩饭菜方法,餐厅店堂环境卫生等。

1.2.2 调查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分别对选定的餐饮业进行调查,由调查者根据调查表中的内容采用边询问边填写的方式进行。

餐饮具消毒情况检测:按国家标准采用50cm滤纸贴附法(使用大肠菌群快检纸片)现场抽取餐具进行大肠菌群检测,阴性判定为合格,阳性判定为不合格。

2 结果

2.1 三证情况:

所检查的18家餐饮业,12家大、中、小型餐饮业均领取了卫生许可证,有6家饮食摊点没有卫生许可证,办证率只达66.0%,现场抽查在岗食品从业人员82 人,持有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的63人,持证率76.8%。

2.2 卫生设施配备情况:

12家大、中小型餐饮业均有上、下水设施,垃圾处理设施和餐具洗涤、消毒设施但在三防(防尘、防蝇、防鼠)设施、冷藏设施、专用熟食间配套设施及餐具保洁设施配备上普遍不足。6家无固定场所的饮食摊点均无上述上、下水设施,垃圾处理设施和餐具洗涤、消毒设施。大中型餐饮业中均配备了洗手消毒和室内降温设施,其中三防设施87.5%(7/8);有冷藏设施1005(8/8);熟食间有专用洗手消毒设施62.5%(5/8);有室内降温设施100%(8/8);有餐具保洁设施100%(8/8)。而小型餐饮业中有三防设施75.0%(3/4),熟食有专用洗手消毒设施和室内降温设施25.0%(1/4),有专用刀、板和冷藏设施25.0%(1/4);有餐具保洁设施0.0%(0/4);厨房与餐厅隔离的50%(2/4);厨房面积不足8m2的75.0%(3/4)。饮食摊点因为无固定场所,多在路口、街头等自发形成,尘土飞扬造成了环境对食物的污染,而且卫生设施很不齐全,所调查的6家饮食摊点中,有1家容器污染严重且生熟悉不分,只有2家有防蝇、防尘、防腐设备。由此可见,大中型餐饮业卫生设施配备较齐全,符合要求率高,小型餐饮业和饮食摊点卫生设施符合要求率低,设备不完善且简陋,配备情况差。

2.3 餐饮具卫生情况

2.3.1 卫生设施:检查8家大中餐饮服务业基本上固定的餐具消毒设施,小型餐饮业和饮食摊点餐具消毒设施占42.0%,6家饮食摊点无专用清洗消毒池,消毒后餐具未存放到专用保洁厨的有5家,占83.0%。

2.3.2 餐饮具消毒效果的监测情况:由于大多数餐饮业都是采用邵东县统一发放的消毒碗筷,因此,本次所抽查的餐具包括了邵东县统一发放的消毒碗筷和餐饮业自己提供的餐具。其结果见表1。

3 讨论

3.1 餐饮业卫生状况与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状况的好转,邵东县总体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餐饮业卫生状况有了明显改善。调查显示,一些大型餐饮业十分重视自身卫生管理,在硬件上舍得投资,花力气,管理上实行分级责任制并和奖惩挂勾,卫生管理组织健全,措施落实,严格按照《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要求,按时申请办理卫生许可证、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严把餐具消毒关,食品原料新鲜整洁,防法、防蝇、防鼠设施和餐具消毒等基础卫生设施较齐全,食品制作工艺流程布局合理,基本上达到了规范化要求[1]。但中、小型餐饮业卫生状况不容乐观,特别饮食摊点问题比较多,突出表现有以下方面。

3.1.1 餐饮服务业人员流动性大,素质低:本次调查发现从业人员持有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的比例不高,其原因是从业人员的流动性大、更换频繁,新增加的从业人员未办好证就上岗。部分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低,卫生知识缺乏,不少人对餐具为什么要消毒,怎样消毒,为什么要搞“三防”设施、生熟悉分开等卫生知识,一问三不知或知之甚少,因而缺乏搞好食品卫生的自觉性。

3.1.2 食品卫生法观念淡漠:绝大多数餐饮服务业人员对《食品卫生法》知道;对食品卫生法知道的一些管理工作者不依法办事,少数个体户对卫生部门发的卫生许可证不当回事,很不尊重,不亮证经营,从抽屉里找出的证照有的已经发霉;三是对食品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味注重经济利益,而忽视卫生管理,造成卫生岗位责任不明确,卫生管理松懈。

3.1.3 基础卫生设施不全,布局流程不合理,一些中小餐饮业主卫生意识不高,责任心不强,只看重饮店前厅的装饰,不注重后堂灶房的建设和投入,造成一些基础卫生设施严重缺乏和布局流程不合理。

3.1.4 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本次抽检的样品中,只有条件好、规模大、各项制度及卫生设施健全的大型餐饮业餐具消毒合格率达标,中、小型餐饮业消毒合格率较低,其原因是中、小型餐饮业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餐具消毒不能做到专人负责,没有与之相适应的餐具清洗、消毒场所和有效的餐具消毒、保洁设施,从业人员和用药浓度、餐具浸泡时间与和方法等掌握不准,不能严格执行一洗二冲三消毒四保洁的制度,致使餐具消毒合格率低。

3.2 对策和措施

3.2.1 加大宣传《食品卫生法》的力度: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等媒体,广泛宣传《食品卫生法》,一方面要努力增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意识,要让他们懂得:当今的餐饮业市场之争,实际上是食品卫生守法之争;另一方面,要把法律知识、卫生知识告诉群众,提高群众的卫生观念,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定期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体格检查,发现有“五病”或其它有碍食品卫生病者,及时调离工作岗位,以控制传染病,防止食品污染。

3.2.2 严把餐饮业开业前审查关: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对新开业或换发食品卫生许可证的经营户,应认真做好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和《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审查,达不到卫生要求的,决不发证。

3.2.3 加强餐饮业基础卫生设施和培训:餐饮业主要增加奖金投入,增添必需的硬件设施,如三防设施、冷藏设施、洗手消毒设施、餐具消毒和保洁设施。加强对从业人员卫生意识,建立健全各项卫生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强化自身管理[2-4]。

3.2.4 加大经常性卫生监督和监测测力度:餐(饮)具消毒是餐饮业管理中的关键控制点,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在经常性监督工作中,要加强对餐(饮)具的监测,要教育消毒员了解餐(饮)具消毒的重要性,使其掌握正确的消毒方法和消毒程序,把餐(饮)具消毒工作落实到实处,提高消毒合格率,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3.2.5 加大对中学生等饮食群体的宣传力度:市卫生预疫部门要定期到学校宣教食品卫生有关的法规和政策及食品卫生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和群众自觉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和借助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巴爱平.嘉兴市1983-2002年食物中毒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04,11(1):234-236

[2] 吴俊,张健,龚玲,等.重庆市1998-2002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04,31(1):26-27

[3] 童晓萍.泰州市298家餐饮业食品卫生状况调查分析.职业与健康,2003,19(7):186-188

篇12

当前,我区正值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形势依然严峻。为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各类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乡镇街道、区政府有关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到做好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作为当前公共卫生的重中之重来抓。要高度重视防控工作,坚决杜绝麻痹和侥幸心理,成立专门组织,加强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领导。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切实做好辖区内肠道传染病的防控工作,确保形成条块结合、职责明确、信息畅通、反应及时、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

二、明确职责,齐抓共管。各乡镇街道、区政府有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宿州市埇桥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各乡镇、街道要加强对辖区企事业单位、幼托机构、村(居)的卫生监督和指导,消除可能引起传染病的各种隐患;区卫生部门要抓好人员培训、疫情监测,规范肠道门诊设置,及时启动腹泻病人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掌握疫情动态,及时救治病人和疑似病人,加强卫生监督管理,做好疫点处置和技术指导;区宣传部门要利用主流媒体、采取不同形式开展医疗卫生宣传教育普及活动,加强卫生知识和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区财政部门要落实必需的防治经费,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正常运行;区卫生、工商、畜牧、质监部门要加强对全区农贸市场的管理,严防不洁食品进入市场;区教育部门要认真做好辖区学校和托幼机构的管理工作,加强校(园)内疫情的监测,严防校(园)内疫情的扩散蔓延;区爱卫办、城建、水利、环保等部门要加强农村改水改厕和饮用水水源的防护,确保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

篇13

一、从全面贯彻落实的高度认识和抓好生态环境保护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抛弃了那种以人为中心、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念,并将人与自然相和谐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和目标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坚持又好又快发展则是全面落实的本质要求。所谓又好又快发展,即是要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又好又快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

一方面,资源和环境是又好又快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大国,按人均计算,我国的耕地、水、矿产资源的拥有量尚不及世界平均水平。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中国速度”令世界瞩目,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四位。但由于传统的粗放型发展和消费模式,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建立在高消耗与高污染基础之上的,据有关资料,我国单位资源产出水平仅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而单位GDP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则是发达国家的8-9倍。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模式很难长期支撑经济的发展,更谈不上又好又快的发展。资源环境问题,不仅是我们的近忧,更应是我们的远虑。

另一方面,发展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又好又快发展包含着建设和谐良好的生态环境。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不仅造成资源难以为继,还带来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这样势必会抵消部分发展成果、并严重制约发展。《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指出,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也就是说,当年10.1%的GDP增长率,扣除污染损失,就只剩了7.05%。又好又快发展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保护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项重要内容。

2、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和谐的生态环境

以人为本是的核心,人的生存和发展是的基本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活动、需要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社会和物质条件为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重要基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则为人们的生存发展创造更多物质财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生存质量的不断提高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动力和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体现,也是和谐社会主要内涵,和谐的社会则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的发展内涵。试想,一个处在恶劣的环境中、不断受到污染侵扰的人,其全面发展将从何谈起?

3、加强环境保护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和体现

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生态文明既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把人与人的和谐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建设生态文明,一要努力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发展方式,主动选择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率的生产生活方式,努力把经济开发活动控制在环境可承载的范围内,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二要大力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建设,健全和落实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和严格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完善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法律和政策。三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对节能产业和环保产业的投入,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减少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四要加强重点污染防治。

二、加强餐饮娱乐业的污染防治已成为我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重点

江岸区是一个老城区,地处市中心,人口密度大,资源条件十分有限,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环境质量不容乐观。改革开放以来,全区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不少结构性问题,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反映突出,尤其是餐饮娱乐业的污染扰民问题比较明显。餐饮娱乐业的污染防治,直接关系到江岸“两型社会”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强区、和谐城区、生态文明城区建设的进程。

1、江岸区环境质量总体状况

江岸区环境质量的总体情况是:空气质量基本达标,地表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声环境质量较好,主要污染物排放逐步削减。具体如下:

——空气质量考核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三项主要污染物,其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年均值则略超过二级标准0.10毫克/立方米的限值,但有下降趋势。近几年的空气污染指数(API)<100的天数(即空气质量为优或良好)逐年有所提高,年为295天。

——我区地表水体主要包括塔子湖、鲩子湖、长江、朱家河等自然水体,根据监测情况,除长江水质达到III类水体标准外,我区的两个湖和朱家河的水质分别按IV类和V类水体考核均超标。

——我区域环境噪声55.7分贝,道路交通噪声为69.2分贝,均已达标,尤其是自采取禁鸣、道路刷黑等措施后,道路交通噪声改善明显。

——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在年的基础上有较大幅度削减,工业废水中中化学需氧量(COD)削减29.6%、废气中二氧化硫(SO2)削减8.1%,均超过国家规定的削减进度目标。

2、各类生活源已成为我区的主要污染物来源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区以工业制造为主的二产业比重已不足30%,而三产业的比重已达到70%以上。通过多年的污染防治,我区的工业污染防治水平已处于较高水平,年,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为98%,工业废气达标排放率为97%。但是,三产业的污染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其中的餐饮、住宿、娱乐等行业的污染负荷比重较大。

根据年开展的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2007年,我区复核调查口径的污染源1524户,其中工业源361户(包括制造业、水生产和供应企业),生活源1164户(包括住宿业454户、餐饮业522户以及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医院等)。

从表中可见,生活源的废水和废气的污染物排放量都远远超过工业源的排放量。同时可见,餐饮业无论事从单位数量还是从的废水污染物排放量,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生活源中的废气污染物主要来自机关事业单位、医院、浴池等单位的锅炉。由于噪声污染源没有纳入此次调查的范围,因此,主要产生噪声污染的卡拉Ok、KTV等娱乐业未作调查。

3、餐饮娱乐业污染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根据污染源调查和环境管理的工作实际情况,生活污染源的污染防治应作为我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尤其是餐饮娱乐业的污染防治必须加强,应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应加强餐饮废水的治理,综合处置餐饮废油残渣。由于餐饮经营单位分布广,且大多数规模较小、场地有限,餐饮废水大多未进行单独处理,而是排入排水管网到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但是,直接排放的餐饮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动植物油、残渣等有机污染物,不仅造成水体污染、加重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负担,而且易造成排水管网的堵塞,同时,由于管理的不到位,部分餐饮企业的餐饮废油被不法分子非法回收加工再生食用油、餐饮残渣用作喂猪饲料,造成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

二是应加强餐饮娱乐业产生的油烟噪声污染,减少油烟噪声扰民现象。由于我区是一个老城区,城市规划布局新老交错、功能区混杂,餐饮娱乐行业很难严格地与居民区区分开,因此,餐饮娱乐业的油烟噪声污染扰民问题比较突出。年,我局接受的环境投诉共1081件,其中关于餐饮娱乐业的油烟噪声投诉为658件,占全部投诉的60.9%。虽然油烟和噪声扩散和影响范围有限,但其感官影响明显,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景观。

三、按照的要求推动和强化我区餐饮娱乐业的污染防治工作

1、加快推进餐饮废水治理和餐饮废油残渣的综合处置利用。

随着餐饮业的发展壮大,其对环境的影响日益显现,尤其是其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会对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由于我市居民的饮食结构及习惯等原因,直接排放的餐饮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动植物油,其浓度一般可达到100-500mg/L,最高时可达到1000mg/L以上,是一般生活污水的数倍或数十倍,对水体污染十分严重,并在较大程度上增加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负荷、影响其正常运行,容易造成城市排水管网的堵塞。

而且,排放掉的动植物油可回收加工成脂肪酸广泛应用于提炼生物柴油、生产洗涤剂等行业,具有较高的回收利用价值。因此,要求餐饮企业安装废水隔油脱油装置,对其废水实施脱油处理,并引进相关企业对废油进行回收加工,即可较少污染物排放,也可实现资源回收利用。计划通过2年时间,要求江岸区内有一定规模的餐饮企业安装废水隔油脱油设施,并引进相关企业,组建回收网络、建立加工基地,对餐饮废油和残渣进行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建立和完善餐饮废水治理——废油回收——废油提炼加工的循环产业链。

2、加大餐饮娱乐业油烟噪声的污染治理力度

一是以街道为单位实施区域整治。根据小餐馆多,且大多分布在居民区内的特点,以街道为单位,开展创建油烟噪声治理达标示范街道活动,并在部分街道进行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加以推广。对街道辖区内的所有餐饮企业,无论有证还是无证,一律要求进行油烟治理。

二是加大财政资金对油烟噪声整治工作的支持力度。将油烟噪声治理资金纳入年度预算,采取按设备投入比例奖励的措施,对按要求实施了油烟噪声治理的经营户给予资金支持,通过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鼓励和引导经营业主们开展油烟噪声治理,从而有效地推动此项工作。

三是加大对占道早点、夜市排挡的整治力度。首先从经营时间和环境卫生予以规范,并逐步予以取缔。如对主次干道早点经营户和摊群要求9:30之前收摊入室,对社区内的早点经营户和摊群则要求10:30之前收摊入室;对夜市排挡摊群要求确保晚12时以前无占道现象,确保周围环境卫生。鉴于木炭烧烤的烟雾污染较大,尝试取缔夜市排挡摊群中的木炭烧烤,努力引导经营户改为电烤。

四是在餐饮油烟噪声污染的防治中注重区别不同情况、分类治理,对有证照、有一定规模的经营户,严格按照环保法规的要求进行油烟噪声的治理,安装和完善油烟净化设施;对于无证照的经营户不是简单地予以取缔,而是对具备一定条件的经营户,按要求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办理相关证件,促其规范经营,既消除了油烟污染,又防止了可能因此产生的不稳定因素;对存在严重污染和占道的经营户,则坚决予以取缔,劝其转向经营。同时,在实施过程中注意利益平衡,必要时通过行政调解,以项目福利对居民利益予以一定补偿,已解决油烟噪声污染问题。

3、完善和创新餐饮娱乐业污染防治的制度和机制

篇14

摘 要: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聚集场所,其安全工作关系到国家的资源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建立健全完善的公共安全体系对图书馆至关重要。本文仅就公共图书馆的公共安全体系建设进行初步探讨。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1)05-0060-03

近年来,人类自然灾害以及火灾等灾害的不断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危害,同时也暴露出了国家在公共安全建设中的缺陷和不足,为公共安全敲响了警钟,也让我们意识到建立健全完善的公共安全预防处置救助体系的重要性。图书馆是公共文化场所,其人员的流动性和聚集性,决定了公共安全隐患的存在,建立图书馆公共安全体系不容忽视。本文意在对图书馆公共安全的预防及处置等安全体系建设进行初步探讨。

1 图书馆公共安全的分类

安全是指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从广义上讲,对安全的理解包括国家安全、民族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国际安全、区域安全、生态安全等。

安全关系到每一个个体,安全涵盖人们工作、生活以及生存的方方面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当人们不断追求生活富足、家庭安康、社会和谐的目标时,也越来也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不可否认,安全成为实现这一切目标的基础和前提。

图书馆是文献收藏、借阅、信息交流的公共文化机构。人的存在和人员的流动聚集,决定了图书馆必然是公众关注安全的重要部门。安全涉及很多范围和领域,就图书馆而言,其传统关注的往往是自身文献资源、藏书等物质方面的安全。安全以人为本,作为大众的活动场所,图书馆的安全应该上升到公共安全的高度。结合与大众安全最为紧密的环境等多种要素,图书馆的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应包含公共消防安全、公共环境及卫生安全、治安安全、自然灾害预防救助等方面。

2 公共消防安全机制的建立

公共场所消防安全历来是消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国内多起商场、娱乐场所火灾事故造成的重大人员财产损失,时刻提醒着人们消防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建标108-2008)等法律法规都对图书馆的消防安全防范作出了明确规定,消防工作已有法可依,但关键是严格遵照执行。

图书馆消防安全一方面要确保建筑物、图书文献的安全,另一方面要确保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建立完善的图书馆公共消防安全机制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2.1建立健全消防工作制度

一是要有充足的消防安全经费,并确保专款专用。二是要组建义务消防队,并定期组织开展消防训练,对单位内重点防火部位作到心中有数。三是要有健全完善的消防工作制度,包括消防工作职责、消防工作例会、消防宣传教育培训、防火检查和巡查、消防安全警示措施、防火公约、火灾隐患督促整改、消防器材维护管理、消防工作考评与奖惩等各项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四是要建立消防工作档案,包括单位基本情况、消防工作组和义务消防队、消防工作制度、消防会议和活动记录、消防宣传教育情况、防火检查和巡查记录、火灾隐患督促整改记录、消防器材登记册及维护保养记录、火灾事故记录等,并做到内容翔实,保存完好。

2.2 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要有现代化的消防安全监控系统和喷淋、气体等自动灭火系统,并做好安全设备的维护保养,保证各种设备运转正常。要有健全的消防水源、室内外消火栓、消防通道、疏散通道等,并有明显标志,做好消防器材的保养,使之时刻可以使用。要有专门的消防值班值守人员,做到“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

2.3 开展宣传教育培训

一是要在显著位置设置消防宣传栏、安全警示牌等,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常识、消防法律法规、公共场所防火逃生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增强职工及公众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二是定期组织义务消防队进行灭火与逃生演练,做到会报火警、会扑救火灾、会自救逃生、会疏散引导,以确保在危机时刻能及时疏散引导读者至安全区域。

2.4 做好火灾预防和初起火灾的扑救工作

一是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做到检查情况有记录,对发现的火灾隐患和违反消防法规的行为有纠正措施,并督促落实。二是每日进行防火巡查,提示职工注意消防安全,及时发现并扑救初起火灾。

2.5 建立健全消防事件处置预案

要有消防安全事件处置预案,并根据实践不断完善。要结合处置预案,定期开展演练,确保图书馆工作人员尤其是直接面对读者的保安、保洁、一线借阅服务人员能全面掌握火灾救助技能,在出现紧急事件时能构筑起第一道防线,确保安全。

3 公共环境及卫生安全机制的建立

2003年,世界范围内的“非典”疫情,使国人对公共卫生安全的建设有了全新的认识。图书馆的公众聚集性质,也就决定了卫生安全隐患的必然存在。所以,建立完善的图书馆公共环境及卫生安全机制必不可少。

我国关于公共场所卫生安全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这些为图书馆建立健全公共环境及卫生安全体系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法律约束。图书馆公共环境及卫生安全包含环境卫生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和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及突发急病紧急救助等。图书馆应当设立专门的环境卫生安全管理部门和人员,健全完善环境卫生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公众在图书馆的卫生及健康安全。

3.1 图书馆环境卫生安全

环境卫生主要包括空气、微小气候(湿度、温度、风速)、水质、采光、照明、噪声等自然环境因素;为公众提供服务的卫生设施、卫生用品、中央空调通风设备等设施因素。这些因素一旦不符合标准,就有可能对公众身体健康安全造成损害。做好环境卫生安全要做到:一是场馆内的空气、微小气候、水质、采光、照明、噪声以及为观众提供的用品用具等要符合国家卫生安全标准,并按照卫生标准、规范的要求定期进行卫生检测。二是建立卫生设施设备维护制度,定期检查卫生设施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采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应当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相关卫生规范和规定的要求,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清洁消毒。三是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严禁在场馆内吸烟。

3.2 图书馆食品安全

随着图书馆服务范围和内容的不断扩大,诸多图书馆内增设了读者餐厅、休闲吧、文化产品商店等服务设施,为观众提供餐饮等服务。因此,食品安全也必须得到重视。一是从业人员的健康保障。从业人员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有效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对于国家严令禁止的患有相关传染疾病的人员坚决不予聘用。二是要严格按照食品法和卫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做好食品的购置、加工、储存、检查等,确保出售的各种食品安全卫生。

3.3 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及突发急病紧急救助

在这一方面,图书馆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一是在日常工作中,要定期进行场馆环境的消毒,配备安全、有效的预防控制蚊、蝇、蟑螂、鼠和其他病媒生物的设施设备及废弃物存放专用设施设备,并保证相关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及时清运废弃物,清理传染源。二是在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时,要严格按照卫生防疫部门要求,做好各种监控防范,必要时关闭场馆。三是对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在观众突发急病时能在第一时间给予正确的救助,为后期救治争取时间。

4 社会治安安全机制的建立

图书馆社会治安安全主要指维护观众在馆期间的人身、财产安全。目前,国内公共图书馆多已实施免费开放。观众成分的复杂性,为馆内治安管理增加了难度。暴力事件、意外事故、财产损失甚至恐怖事件等都有发生的可能。因此,治安管理至关重要。

建立治安安全机制,要做好几个方面。一是加强观众准入门槛的安全防范。在入口要利用安检设备进行全面细致的安全检查,确保观众不能携带危险物品进入。二是加强安保人员业务培训和训练,能识别可疑人员并进行必要的监控。三是进行不间断的巡逻检查,同时和辖区公安部门建立联系,请公安巡警定时对馆内进行安全巡查,对犯罪分子及不法人员形成威慑。四是对馆内地面、楼梯、栏杆、电梯等读者服务设施进行安全检查,使其符合安全标准,谨防因设备原因对观众造成人身伤害。五是要有反恐意识,谨防公共场所反人道、的恐怖事件的发生。

5 自然灾害预防救助机制的建立

作为建筑物,图书馆同样面临着地震、泥石流、狂风暴雨等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安全威胁。因此,自然灾害预防救助机制的建立同样不可忽视。要重点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是图书馆建筑要严格按照《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建标108-2008)等,做好图书馆建筑的选址及抗震等防灾设计建设。选址要远离河道、地震带等自然灾害易发地区;抗震设计要严格按要求达到相关标准,从建筑物建设源头就消除发生自然灾害的可能,最大程度的减少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害。二是要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和救助技能的培训和教育。工作人员要掌握基本的地震等灾害救助技能,并经常开展演练,在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时,能及时引导读者做好防护和逃生自救,最大限度的确保人员的安全。

6 图书馆安全事件的预防和处置

安全工作重在预防,但是一旦发生安全事件,就要及时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置,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主要做好以下几项:

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工作组织机构,负责安全事件的预防和处置。

二要结合各种安全事件的性质,制定周密详细的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并不断组织演练,确保发生突发安全事件时能及时处置。

三要和公安、消防、卫生、防疫等相关部门建立密切的联系,提供专业的指导,确保发生突发安全事件时各相关部门能快速介入,妥善处置。

四要建立公开透明的突发事件上报机制和报道制度,在发生突发安全事件时能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通过新闻会等形式,及时向社会公布事件进展,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和猜测,造成不良影响。

五要严格按法律办事。法律是安全工作的保障,也是安全工作的约束。图书馆各项安全工作要严格按照各法律法规要求,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7 结语

公共安全机制的建立是图书馆管理现代化、科学化、法制化,服务人性化的重要体现。图书馆公共安全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将最终体现出政府对公民生命及健康的尊重。建立起完善的图书馆公共安全体系是图书馆的责任和义务,而它也将最终惠及公众、惠及百姓,为社会发展进步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尹伟巍.新编公共安全管理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2] 秦启文,李天安等.突发事件的管理与应对[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3] 樊运晓.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实务――理论实践实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