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土地面积测算方法范文

土地面积测算方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00:0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土地面积测算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土地面积测算方法

篇1

Abstract:The influence of Gauss projection distortion to several land survey and area calculating methods of land survey are discussed. Calculating discrepancy of land survey brought by these methods is stated with examples.

关键词:平面面积,高斯投影,坐标系

Keywords:flat area;Gauss projection;coordinate system

中图分类号:P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3-0052-01

0引言

土地面积测量是土地部门经常开展的测量工作,一般采用边界点法在投影平面上计算地块坐标封闭区域的面积,采用的投影平面在我国通常为高斯投影面,此方法简单、实用,但当采用国家统一的坐标基准,在测区投影面高程较高时,在离中央子午线较远地方会产生较大的长度变形,引起较大的面积计算误差,因此,在土地测量工作中有必要讨论一些其它的土地测量面积的计算方法,以限制高斯投影变形的影响或统一土地面积计量。下面以广州市为例,分析高斯投影变形对土地面积测量的影响,给出其它实用的几种土地测量面积计算方法。

1高斯投影对土地面积测量的影响

高斯投影会产生长度变形,由文献[2]可知因投影面高程引起的长度变形为:

ΔS1=S•Hm/RA(1)

因参考椭球面投影至高斯平面所引起的长度变形为:

ΔS2=S•y2m/R3m(2)

式中,Hm为归算边高出投影面的平均高程,RA为归算边方向参考椭球法截弧曲率半径,Rm为参考椭球面平均曲率半径,S为归算边长度,ym为归算边横坐标平均值。其中ΔS1为负值,即投影面高程总是引起归算边变短ΔS2为正值,即由椭球面投影至高斯平面总是引起归算边变长。为了便于计算,设RA=Rm=R (R取6363km,采用80椭球参数计算的平均曲率半径)可得高斯投影变形所引起的综合面积变形比m,为:

ms=(1+-)2(3)

2土地测量面积计算的几种方法

在地籍、房产和矿区等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土地面积测量工作中,当所测地块投影变形超过相应规范要求时,可以根据不同要求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计算土地测量的面积:

2.1 计算土地的椭球表面面积

利用文献[3]所提及的梯形椭球表面面积计算公式:

F=∫∫MNcos(B)dBdL(4)

其中,子午圈曲率半径M和卯酉圈曲率半径N的计算式为M=(a为子午圈长半径,e2为第一偏心率)N=。经进一步推算,可得某一经度和纬度范围(L1,L2)、(B1,B2)组成梯形的椭球表面面积S梯。为:

S梯=∫B2B1∫L2L1dBdL=•ln()|B2B1(5)

由于测量地块通常是不规则的,直接采用上述公式计算地块椭球表面的面积不现实,因此,可在设包围地块的梯形椭球面投影至高斯面产生的变形比与地块投影至高斯面产生的变形比相同的情况下,来求取任意地块的椭球面面积S椭为:

S椭=S平(6)

式中,S平为地块在高斯平面投影面面积,S投为包围地块经纬度组成的梯形椭球面面积,S为投包围地块的梯形在高斯平面上的投影面积。

2.2 采用抵偿投影面高程或任意带高斯投影方法建立临时以测量地块为中心的局部高斯投影坐标系。通过选取适当的中央子午线和高程面,使上述(3)式求得的面积变形比ms最小,计算土地测量平面面积。

2.3 直接采用投影变形进行面积改正计算方法。根据高斯投影变形的特点,当地块形状为南北狭长,东西跨度较小时,地块各边投影变形约相等,此时设地块面积总体变形比与地块中心点处面积变形比一致,根据上述公式(3)计算地块中心处的面积变形比m,则有:

S投=(7)

其中,S投为经投影改正后地块面积,S平为地块在原高斯平面上的测量面积。

3计算实例

设在离中央子午线约98km处有一地块,在西安80坐标系下测量的土地面积为5146246.688平方米,平均高程为21 m。经计算地块所处位置在国家统一的西安80坐标下长度变形约为12 cm/km。

相对实地平面面积,在国家统一的西安80坐标系下计算该地块的土地面积增加了1284.416平方米,产生了较大的变形,相对椭球面积产生了6090.975平方米的变形。

4结束语

高斯投影的特性决定了土地测量面积投影到高斯平面上均会产生变形,采用不同的高斯投影坐标系计算的土地面积结果各不相同。在大范围的土地测量面积计算中,为统一土地面积计量直接计算地块的椭球表面面积是适合的。对一般的土地测量的面积计算,为取得土地测量面积计算结果与实地平面一致需要采用上述减少投影变形的计算方法,其中方法(3)适宜东西跨度不大的地块,该计算方法简单实用,无需经过高斯投影正反算等复杂的计算过程。

参考文献:

[1]CJJ 8-99.城市测量规范[S].

篇2

关键词:土地面积量算 投影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and area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alcula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pecific measuring methods, for your reference.

Keywords: measuring and calculating the area of land projection

中图分类号:DF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土地面积量算是土地资源调查和土地登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中的一项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它是摸清土地家底及各类用地结构比例的具体手段,也是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的依据。因此,土地面积量算工作是准确掌握土地资源数据的重要技术手段。

2 土地面积量算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采用的土地面积量算方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量测面积与实际面积并不相等,产生面积失真的原因很多,主要有:

实地量测时存在的测量误差。实地测量时,由于人、仪器和客观环境等观测条件的影响而产生的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会直接导致量测面积与实地面积不相等。

图解法量算时,地图投影中产生的扭曲变形。从地图上利用图解法量算的面积是高斯一克吕格投影平面上的面积,而非地球椭球面上真实面积。虽然高斯投影采用了分带投影,部分地控制了扭曲变形,但在每带的边缘部分变形还是很大的,且带宽越大,变形越大。

倾斜地表投影到平面图土产生的变形。对于大比例尺地形图,图上对应的实地面积,范围较小,因此可以把地球椭球面近似看作为平面来计算。但是,当区域范围较大时,看作平面误差就会很大。实际地面是凸凹不平的倾斜地表面,当投影到平面上必然产生变形,且面积变形的大小随着地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

多宗地面积平差时存在不合理现象。城镇及农村地籍中,解析法测算土地面积时,对带有控制条件的多宗地面积平差,一般常采用按面积大小比例分配的方法,这种平差方法比较直观,计算方便,一直在使用。但这种平差方法也有缺陷,平差时只顾及地块面积的大小,没有考虑地块的地产价格。

3 土地面积量算方法

面积量算方法分为解析法和图解法两种。根据实测数据计算土地面积的方法称为解析法,包括解析坐标面积计算法和几何图形面积计算法,是城镇普遍采用的方法。数字地籍测量用解析坐标面积计算法,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P---宗地面积,m2;

Xi,yi---宗地第i个界址点坐标,m;

n―宗地界址点数。

几何图形面积计算法是根据实地勘丈的距离计算土地面积的方法。其原理是将多边形面积分割成若干个基本几何图形(如矩形、梯形或三角形等),分别计算面积并相加,从而得到所求多边形面积。实测中计算面积所用边长量至cm。一般不具备数字测图条件的小城镇多采用此法。所谓图解法就是直接在地籍图上量取面积或通过在地籍图上量取求积元素,再用公式计算的方法。包括光电面积量测仪法、求积仪法、图解坐标法、几何法以及方格网和网点法等。

4 土地面积量算要求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量算面积,均宜独立进行两次。图上量算时,两次量算的较差在限差内取中数。采用解析法进行勘丈时,应采用坐标面积计算法计算每个宗地的面积,并独立计算两次进行检核。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量算面积,均应独立进行两次量算,以便校核。数字地籍采用坐标解析法计算面积,其两次计算结果应当一致。采用部分解析法进行地籍丈量时,应采用解析法求出每个街坊面积,用街坊面积数控制本街坊内各宗地面积之和。各宗地面积之和与街坊面积误差小于1/200时,将误差按比例分配到各宗地,得出平差后的宗地面积。但边长丈量数据可以不变。完全用实测数据计算的规则图形的宗地面积可不参与平差。

5 数字测图面积计算与汇总

对于数字地籍而言,由于各宗地的界址点都有外业实测的解析坐标,因此,各宗地的面积均由计算机按式自动计算,如同时输入了宗地内建筑的楼层数,则测图系统会自动算出各宗地的建筑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以及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同时,面积计算和汇总结果均可按规定格式输出打印报表。其报表类型主要有:

(1)界址点成果表。内容包括界址点号、界址点坐标,如外业测有高程,还包括各界址点高程。输出范围:宗地、街坊。

(2)宗地面积计算表。内容包括界址点号、坐标、边长,以及各宗地内建筑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输出范围:宗地、街坊。

(3)宗地面积汇总表。内容包括地籍号、地类号、地类代码、面积。输出范围:街道、街坊。

(4)地类面积统计表。内容包括输出范围内按城镇土地分类统计的各类面积及汇总结果。输出范围:街坊、街道、区、市。在生成报表时,人工只需指定报表输出的范围及区、街道、街坊号,然后一切计算和汇总均由测图系统自动完成,避免了许多人工差错。

6 消除多宗地面积不合理平差的两种方法

(1)定权平差法。由测量误差理论得知:当面积相同时,面积误差大的那块宗地的权小;面积误差相同时,面积大的宗地权也大。各宗地权确定后,我们可以利用多宗地面积总和与总面积测控值的面积闭合差,计算出面积的加权平差值和面积误差的二次估算值,从而进行多宗地面积平差是比较合理的。

(2)按精度平差法。在地籍图测绘及面积量算当中,为了摆脱控制误差传播及投影变形对实测面积精度的影响,为了在面积平差时既顾及地块面积的大小,又考虑地块的地产价格,可采用保证面积精度要求的平差法。例如在城镇地区,各权属单位的面积量算精度要求比较高,城镇的街道、马路、巷道等属于国有的公共用地面积量算精度放的比较宽。因此,我们可以保证各宗地及街坊平面面积精度,把控制面积的闭合差分配到由道路、巷道等公共用地面积内,保持各权属单位的面积不变,从而提高了各宗地及街道坊平面的面积量算精度。这种方法不仅不会影响地籍成图质量,反而提高了地籍图主要内容的精度。

在测绘技术和国土资源信息化日益发展的今天,这些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还需反复实践和进一步改进。

篇3

内容摘要:本文对生态足迹的概念、理论背景、模型、计算方法及近期研究实践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该模型的特点,并指出其不足。

关键词: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 研究进展

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国际上提出了一些简单明了易于操作的发展指标体系、计算方法和理论模型,如“驱动力-状态-响应”指标、“人文发展指标”、“国家财富指标体系”、“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生态足迹方法”、“可持续性的晴雨表”等(王书华等,2002)。这些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及模型已经在评价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实践中得到了应用与验证。

其中,生态足迹方法主要衡量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和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发展所消耗的能源所提供的支持,是近20年来定量测量可持续发展领域最重要的进展。生态足迹概念最早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Rees W于1992年提出,之后他和Wackernagel M对这一概念不断完善,又提出了生态足迹理论的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该方法因其理论基础科学完善、指标体系简洁统一、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而得到广泛流行和关注,成为以上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概念、模型和计算方法

(一)概念

Catton在1986年提出承载力和人力负荷概念:一个环境的承载能力是其最大持续支持的资源负载。其后主流经济学普遍认为贸易和技术可以扩大生态承载力,因此忽视了承载力的可持续性,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承载力不能支持持续快速增长的人口的情况已经大量出现。Rees W认为,主流(新古典)模型忽视了生态结构和功能,不能妥善解决以上问题,经济发展本身就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集,一个城市的发展依赖于和它具有一定距离其他城市的资源生产力及负面影响,基于这一理念,他提出了生态足迹理论。他和Wackernagel M对生态足迹概念从不同的侧面进行定义,认为生态足迹是“一个国家范围内给定人口的消费负荷”“……用生产性土地面积来度量一个确定人口或经济规模的资源消费和废物吸收水平的账户工具”。这一概念最终被定义为: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Wackernagel M,1999)。具体的说,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需要消耗一定的自然资源,由此产生的自然压力需要一定的土地面积来支持,这一土地面积就是生态足迹。

(二)模型

生态足迹方法通过对生物生产面积的计算来实现对区域发展可持续性的定量测度。所谓生物生产性面积是指具有生态生产能力的土地或水体,是通过对各种能源和能源消费项目进行折算得到的,主要有以下六种类型:化石能源地、可耕地、牧草地、森林、建成地、海洋。生态足迹方法假设这六种生物生产面积是互斥的,这种互斥性使得在计算过程中可以对这六种生物生产面积进行加权求和,其计算结果就是生态足迹。在加权求和过程中对各类生物生产面积乘以一个均衡因子,均衡因子等于全球某一类土地潜在的平均生态生产力和全球土地的平均生态生产力的比值,体现了不同土地类型间生物生产能力的差异。然后通过当量因子把各类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转换为等价生产力的土地面积,当量因子是指某一类特定空间与世界平均空间的相对产量之比。通过这一转换可以有利于国家或地区间生态足迹的比较。产量因子是一种生产空间类型的局地产量和全球平均产量之比,表示了特定区域各类空间类型单位面积产量超过或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情况。计算出生态足迹之后,通过产量因子计算生态承载力,将两者结果进行比较来分析可持续发展程度。

生态足迹的一般计算模型(谭兴尧,2009)为:EF=N×ef=N∑(aai)=∑rjAi=N∑(ci/pi)

式中,EF为总的生态足迹;N为人口数;ef为人均生态足迹;aai为人均种交易商品折算的生物生产面积;rj为均衡因子;Ai为第i种消费项目折算的人均占有的生物生产面积;ci为i种商品的人均交易量;pi为i种消费商品的平均生产能力。

(三)计算方法

综合法。最早由Wackernagel M提出,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利用整合的国家层级的归纳数据的方法,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综合法在国家层级上的应用较为规范,但是由于这种方法一般要涉及到生物质消费对应的足迹、能源消费对应的足迹、净进口商品携带能源对应的足迹和建筑用地对应的足迹,对资料的整体性要求很强,因此不适用于计算较小区域如省、市、县、企业和个人的生态足迹。

成分法。成分法最早由Simmons和Chambers提出,后经Barrett等进行了进一步完善,计算实质与综合法一致,但是改变了综合法从上至下利用整体数据进行分析的方式,在低于国家层级的区域范围内自下而上的利用当地数据计算生态足迹。成分法用生命周期法衡量了该地区的生产、消费行为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其难点在于对消费项目进行分类,当消费项目考虑的越充分时,其结果也就越接近于真实消耗情况。但是由于对消费项目的划分主观性较强,消费项目难以界定,因此其计算结果随机性较大。最终结果的准确性, 依赖于成分列表的完整性和对各组成项目生命周期估价的准确性。

投入产出法。投入产出法最早由Leontief于1931年提出,后来由Bicknell K将这一方法引入到生态足迹计算中。该方法将国内土地类型按生产部门划分为农业用地、林地和退化土地三类。基于投入产出的生态足迹模型,增强了生态足迹模型的结构性。投入产出法的计算结果体现了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和某一固定人口数的持续消费对进口贸易的依赖程度。该方法在概念界定和计算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特别是由于难以获取数据因此在现实中应用还不够广泛。

研究实践

(一)空间尺度方面的研究实践

生态足迹法被应用于从全球到各个区域不同的空间尺度研究。Wackernagel M(1997)等对全球人口数量可利用的生态空间和生态占用空间两方面分别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1999年全球人均生态承载力仅为2.2hm2。Begum R等(2009)对马拉西亚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实证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马来西亚人均需要0.304公顷的土地面积来支持资源消费现状,大大低于国家生态足迹账户(NFA)计算出的人均1.13公顷,产生如此大差异的原因是由于这两者计算生态足迹的方法不同,而克服这一计算差异需要获取更为详细的可利用土地数据。生态足迹法于1999年被引入中国,主要被应用于测算省、市级地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贺成龙等(2007)对沪苏浙的可持续发展做了基于生态足迹的评价研究,计算结果表明该地区已经出现了生态赤字并且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范围,现有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张志强等(2001)对中国西部12省(区市)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表明西部地区12 个省(区市) 总人口的生态足迹赤字达16215×104km2,反映出人类的生产、生活强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利用和压力之下。

(二)关于计算方法的研究实践

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完善和发展。Barrett S针对成分法消费项目本身难以区分和定义的缺点提出了系统的成分法Stepwise法,把国家的足迹核算分解成直接能源、原材料、废弃物、食物、私人交通、水、建筑用地,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物流分析,研究物质在不同产业部门、人口与环境之间的流动,从而将消费数据转化为组分。Wiedmann等和Barrett等(2001)提出将货币投入产出分析和现有国家生态足迹账户(NFA)相结合的方法,改进了原有的生态足迹和物流分析法,建立了生态足迹和物流方法与经济活动间联系,反应了由产业间依存关系产生的间接环境影响。Helmut Haberl等(2001)在对奥地利长达70年生态足迹研究中关注了长期时间序列中生态足迹的变化,从而使计算结果更能反映未来趋势。Wackernagel M和Monfreda等人(2006)在研究中区分了全球产量,区域产量和不变产量的含义,将生态足迹的计算推广到时间序列的计算上,弥补了计算指标的静态性的缺点。

结论

(一) 优点

概念形象生动,易于理解。生态足迹法将人类的行为比喻为留在地球上的“脚印”,形象的反映了人类活动所消耗的资源对环境的影响,当土地面积不足以承载人类活动的“巨脚”时,将产生生态赤字,进而可持续发展也将难以维持。

系统性的评价指标。生态足迹法衡量的六种生物生产面积较全面的反应了自然资源内容,通过均衡因子对这些直观的生物生产面积进行测算,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有效地联结起来,体现了人类的经济活动即是生态经济活动的理念。

计算结果的可比性强。通过将各种能源和能源消费项目折算成生物生产面积,并通过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消除不同类型土地和不同地区生产力的差别,能够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域之间的生态足迹状况,从而有助于对比衡量可持续发展程度。

模型可操作性强。与其他发展指标体系和方法模型相比,计算生态足迹的资料更易获取且直观形象,通过折算能够将不同的国家和地域能够进行相同的衡量,计算方法可重复性强,因而在现实操作中易于普及。

(二)缺点

描述片面性。Wackernagel M(2006)曾指出生态足迹法没有完全描述自然系统提供资源、消纳废物的功能。另外此方法也忽视了对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的衡量,因此计算出的生态足迹面积应该是小于人类实际占用的生态足迹面积的。生态偏向性。生态足迹法强调了人类生产消费行为对生态环境系统的形象以及可持续性,没有衡量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的可持续性,也不能体现人类对现有消费模式的满意程度。此外,生态足迹法对温室气体排放与生态足迹的关系定义过于武断,并忽略了土地退化和生态足迹的关系。静态分析无法反应未来趋势。生态足迹法衡量了不同国家或地域某一时点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而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生产消费水平都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其没有考虑技术因素这一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对环境的影响,忽略了对以上要素的考虑,生态足迹法对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是缺乏趋势性的。

综上所述,生态足迹法是一个衡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有力工具,但是此模型也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方面,特别是当涉及到解释一些此模型本身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争论是不可避免的。本文认为,由于计算时误差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应尽可能获取更为详细的资料。在应用该模型时,不能完全按照已有研究的标准设定,而应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对要素情况、衡量指标进行及时调整,使模型的现实解释力得到加强。另外,还应充分考虑国家间、地域间生态环境系统的相互影响,以此来尽量减少计算误差,使生态足迹法更全面的反应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书华,毛汉英,王忠静.生态足迹研究的国内外近期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002(6)

2.Wackernagel M et al.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cept [J].Ecological Economics,1999(3)

3.谭兴尧.生态足迹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09(23)

4.Wackernagel M,Rees W.Perceptual and structural barriers to investing in natural capital: economics from an ecological footprint perspective[J].Ecological Economics, 1997(1)

5.Begum R et al.An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calculations for Malaysia[J].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2009(53)

6.贺成龙,吴建华.基于生态足迹的沪苏浙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J].建筑经济,2007(6)

7.张志强,徐中民,程国栋,陈东景.中国西部12 省(区市) 的生态足迹[J].地理学报,2001(5)

8. Wiedmann T et al.Allocating ecological footprints to final consumption categories with input-output analysis [J].Ecological Economics,2006(1)

篇4

在对研究区未利用土地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未利用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通过特尔菲法测算研究区未利用土地的综合评价指数,然后选择新增耕地系数理论开发潜力最大和根据已实施项目确定开发潜力两种情况,求取未利用土地的新增耕地面积,最终确定兰白都市经济圈的新增耕地面积潜力测算值。

1.1特尔斐法

特尔斐法的运用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主要被作为预测未来的工具,应用在未来学的研究中。在解决各种形式的复杂问题,如某一指标的重要性程度时促进信息交流并取得一致意见发挥了重要作用。现代评价中的特尔斐法实际上是为了取得对某一指标或某些指标重要性程度的一致性认识而进行的专家意见征询法。以发放问题表的形式征求、汇集并统计一些资深人员对某一项指标重要性程度的意见或判断,以便在这一问题的分析上使大家取得一致的意见[6~9]。

1.2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就是评定土地对于某种用途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的一种评价方法,它是进行土地利用决策,科学地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依据。通过对土地的自然、经济属性的综合鉴定,阐明土地属性所具有的生产潜力,以及对农、林、牧、渔等各业的适宜性、限制性及其程度差异的评定[10~12]。

2结果与分析

2.1研究区未利用土地开发潜力评价

2.1.1未利用土地现状分析依据兰白都市经济圈土地利用现状图及相关资料,研究区其他土地类型主要包括河流水面、滩涂、裸地、沙地、沼泽地、盐碱地和其他草地。基于研究区实际情况,河流水面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在调节地域气候,改善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这种地类不宜进行土地开发。本文的未利用土地类型为滩涂、裸地、沙地、沼泽地、盐碱地和其他草地。从表1可以看出,研究区未利用土地面积1994581.68hm2,其中河流水面9378.11hm2,占未利用土地总面积的0.470%;内陆滩涂面积5247.22hm2,占未利用土地总面积的0.263%;裸地面积为236296.25hm2,占未利用土地总面积的11.847%;沙地面积为4378.59hm2,占未利用土地总面积的0.220%;沼泽地面积53.74hm2;占未利用土地总面积的0.003%;盐碱地面积3023.25hm2;占未利用土地总面积的0.152%;其他草地面积1736204.52hm2,占未利用土地总面积的87.046%。总体上来看,兰白都市经济圈未利用土地资源丰富,其中荒草地面积大,且开发利用的障碍因素较少,是重要的宜农后备土地资源。从表2可以看出,未利用土地中其他草地的面积最大,兰州市、白银市分别为728319.38、1007885.14hm2;裸地的面积次之,分别为25874.57、210421.68hm2;沙地的面积兰州市最小,为8.01hm2,沼泽地的面积白银市最小,为0。未利用土地分布各不相同,总的来说,白银市的未利用土地面积大于兰州市。2.1.2未利用土地适宜性评价与分级首先是确定评价因子及其权重。未利用土地开发适宜性评价因素不仅仅要考虑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水文、地貌、地形、植被、气象等自然因素,还要考虑区位条件、交通条件、人文条件等一系列社会经济因素。影响未利用土地适宜性的因子非常多,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应该根据兰白都市经济圈的实际情况进行主导评价因子的筛选[13~17]。采用特尔斐法确定主导评价因子及其权重。聘请土地资源管理、城市规划、农业等学科专家共15人,根据自身经验确定主导评价因子及其权重(见表3)。第1轮打分主要是确定主导评价因子。其次是确定评价因子的分级标准。综合考虑兰白都市经济圈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状况,充分查阅相关资料,并多次与国土资源局相关专家交流,经反复论证,将评价因子进行定量化处理,并对其进行分级,其分级标准见表4。第三是指标分值的计算与可开发未利用土地面积的确定。根据各指标因子的分值和权重,计算宜农未利用土地适应性评价指标总分值(表5)。宜农未利用土地适应性评价指标总分值(E)=土壤类型分值×0.2033+人均GDP分值×0.0987+地貌类型分值×0.2773+海拔高度分值×0.1300+地质灾害分值×0.2907。对计算所得的研究区可开发未利用土地的面积比例进行修正,将修正后的宜农未利用土地适应性评价指标总分值百分比化,则得到研究区可开发未利用土地的面积比例。假设未利用土地开发理论潜力发挥到最大,则兰州市未利用土地新增耕地系数为81.99%,白银市未利用土地新增耕地系数为76.93%。根据新增耕地理论潜力计算公式(理论潜力=兰州市各地类面积×兰州市新增耕地系数+白银市各地类面积×白银市新增耕地系数)可得出,兰白都市经济圈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潜力为1572968.724hm2(表6)。收集2012年兰白都市经济圈已实施的未利用土地开发项目,根据开发规模和实际新增耕地面积,计算兰州市和白银市的新增耕地系数[18~19]。计算公式为:新增耕地系数(a)=新增耕地面积/开发总规模。得出兰州市和白银市已实施的未利用土地开发项目的新增耕地系数(表7)。进而进行未利用土地开发新增耕地面积潜力测算。计算公式为:新增耕地面积=待开发的未利用土地规模×新增耕地系数。从表8可以看出,根据2012年已实施的未利用土地开发项目,得出兰白都市经济圈未利用土地可开发为新增耕地的面积为96737.211hm2。

2.2新增耕地面积潜力测算

综合理论开发潜力测算方法和根据已实施项目确定开发潜力测算方法,一个是假设未利用土地开发理论潜力发挥到最大时的新增耕地面积为1572968.724hm2(理论开发潜力测算);另一个是根据已实施的未利用土地开发项目确定的新增耕地面积为96737.211hm2(根据已实施项目确定开发潜力测算)。将以上2种方法所求的新增耕地面积求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确定的兰白都市经济圈的新增耕地面积潜力测算值,该测算值为834852.968hm。本文来自于《甘肃农业科技》杂志。甘肃农业科技杂志简介详见

3结论

篇5

关键词:土地征收;补偿

土地征收是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向国有土地所有权转移的唯一方式,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土地不但是农民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社会保障功能。因土地征收引发的群众上访案件近年来有增无减,影响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研究完善土地征收补偿机制,充分体现并保障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权益,成为目前我国关注、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一、现行土地征收补偿的弊端

我国现行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严重损害了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的产权权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补偿标准严重偏低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中明确规定:“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十倍。征用其它土地的参照耕地进行补偿”。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订并公布各市县征地统一年产值或区片综合地价,旨在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保护失地农民利益。但在实际操作中补偿标准严重偏低,与日益攀升的土地出让价格形成很大的落差,征地补偿费仅占土地出让价格的10%-20%。土地出让的暴利使地方政府陷入征地卖地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怪圈,严重脱离了目前我国实行的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

(二)补偿费用分配不合理

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土地补偿费由农村集体组织管理,主要用于发展集体经济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安置补助费谁安置谁管理。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支付给所有者。这样的分配方式存在明显的不足,首先目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乡、村委会、村民小组)在法律上尚未明确,因此土地补偿费具体应该有谁管理存在争议。其次补偿费没有包括土地的生态价值补偿。

(三)货币安置存在弊端

货币安置因其简单且可操作性强而成为主要的安置方式。但货币安置存在很大弊端,由于农民普遍缺乏理财观念和再就业技能,对安置款的使用缺乏计划,一旦安置款用完之后,便又丧失了生活保障,大量的失地农民沦为“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游民”。土地补偿费以货币形式发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后,用于发展集体经济、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的往往较少,而由此引发的克扣、贪污、滥用、截留却时有发生。

二、土地征收补偿的优化

(一)明确农村集体土地价值内涵,逐步实现土地征收的完全价值补偿

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交换以使用价值为基础,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属性。农村集体土地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生产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因此农村集体土地价值包括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其中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可并称为土地资源的外部性价值,社会价值包括社会保障价值和粮食安全保障价值。

目前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属于不完全补偿,表现为补偿范围窄、标准低。从国际整体发展趋势看,对于国家合法行为所造成的损失,其补偿范围与标准呈日渐放宽提高之势,对被征用者所遭受的损失给予更充分、更完全的补偿。关于征收补偿国内学者观点不同,有的主张按市场价格补偿,有的主张区分征地目的(是否为公共利益)区分补偿标准。以上观点都存在不妥之处,按市场价格补偿缺少外部性价值。以征地目的和范围不同区分补偿标准有失社会公正。合理的补偿标准应包括土地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损失补偿,即土地征收实施完全价值补偿,《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颁布实施也是对完全价值补偿的支持。

(二)完善价值核算方法,兼顾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

产值倍数法补偿测算方法缺乏理论依据,而且倍数确定有较大主观性。解决这两个问题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对农村集体土地进行完全价值测算,包括经济价值和外部性价值;第二,改进具体测算方法。对于经济价值和社会保障价值的核算,参照《农用地估价规程》中的综合法进行,并对其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采用替代成本法方法对粮食安全保障价值和生态价值进行评估;最后各部分价值相加即为农村集体土地的完全价值。

1、经济价值测算

经济价值核算采用收益还原法,收益还原法是将待估不动产未来每年的预期客观纯收益折现到估价期日。具体到农村集体土地是将待估土地未来各期正常年纯收益以适当的利率还原,从而估算出待估土地价格的一种方法。基本公式为:

式中:pp――农村集体土地资源的经济价值;n――收益年期;a1,a2…an――分别第一年,第二年,…,第n年的年末纯收益;r1,r2,…rn――分别为未来第一年,第二年,…第n年的还原利率

2、社会保障价值测算

社会保障价值测算采用替代市场法,替代市场法是一种基于替代品市场的评价方法。农民土地被征收意味着社会保障功能的丧失,采用某种方式又可以重新实现社会保障,实现这种方式需购买的产品即为替代品,而替代品的购买价格即为农地资源的社会保障价值。对社会保障价值计算,可以根据单位土地面积所承载的人口应缴纳的社会保障金额来代替单位土地面积的社会保障价值。具体核算方法可以根据失地农民的性别、年龄构成等,参照社会保险、商业保险的有关标准计算。在我国农村多数地区都实行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因此对社会保障价值的核算只包括养老保障价值和失业保障价值。

(1)养老保障价格

养老保障价格测算可依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个人养老保险费率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Psl――养老保障价格;At――农用地总面积;Am――人均农用地面积;Ya――平均年龄为a时可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水平应趸缴的保险费金额;Yam――a年龄男性公民保险费趸缴金额基数;Yaw――a年龄女性公民保险费趸缴;b――男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c――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M1――农民基本生活费(月保险费领取标准)M0――月保险费基数。

(2)失业保障价格测算

本文以保障农民最低生活水平为出发点,采用折现的方法来计算。一般来说,男性在四十五岁以上、女性在四十岁以上再找工作就比较困难,假设其失业,男性到六十岁女性到五十五岁开始领取养老保险金,其间为十五年。也就是说失业保障的存续期间为十五年。根据当地最低生活标准,采用前文确定的收益率即可算出一人所需的失业保障金额,再用农地总面积除以人均农地面积求出要保障的人数,两者相乘即得出失业保障价格。公式如下:

式中:ps2――失业保障价格;M1――最低生活保障金额;r――还原利率;At――征收土地总面积;Am――人均土地面积

(3)粮食安全保障价格的计算

第一,固定资产投入量,假设在开发初期一次性投入,由于投入期和测算时点相距不远,所以固定资产投入部分不计资金的时间价值。

第二,农业生产平均净收益水平在土壤经济肥力形成周期内的折现值。公式为:

式中:pg――粮食安全保障价格;ay――农业生产年平均净收益;r――还原利率;n――土壤经济肥力形成周期;c――农地固定资产投入量

3、生态价值测算

土地资源的生态功能主要包括调节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生物多样性、营养物质贮存与循环、土壤肥力的更新与维持、环境净化等功能价值。由于土地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正外部性,通常土地的生态价值不具备完备的市场评价体系。目前,国内外对生态价值的核算一般采用间接测算法,主要采用替代成本法(影子工程法)、旅行费用法、享乐价值法和条件价值法进行测算。

(三)区分对待征收征用,合理确定补偿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土地管理法》均对土地征收、征用进行了区别。征收是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转移,是没有期限的。而征用仅是集体土地使用权有限年期的转移,并未改变其所有权性质。土地征收补偿价格是集体土地所有权价格,土地征用补偿价格只是有限年期的集体土地使用权价格,因此土地征收价格应明显高于土地征用价格。

在农村集体土地非农流转的过程中,应严格区分土地征收和征用,分别采用不同的补偿标准,以充分保护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的产权利益。充分体现社会公正理论,根据“谁受益、谁投资;谁破坏、谁补偿”的原则,土地征收征用后的受益者和土地资源功能破坏者应该对受损害者相应的补偿。

三、展望

现行的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和农村集体土地的完全价值有很大差距,如何将优化后的土地征收补偿机制上升到制度层面是当务之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不断完善,土地征收将更好地体现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土地征收逐渐走向市场化,补偿费用不断提高,安置方式和途径不断拓宽,从而农村集体土地权益和农民利益得到更好的保护。

参考文献:

1、谢忠宝.农村土地征用补偿问题研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6(10).

2、杨京平等.生态安全的系统评价[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3、艾建国,吴群.不动产估价[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霍雅勤,蔡运龙.耕地资源价值的评价与重建――以甘肃省会宁县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5).

5、诸培新,曲福田.从资源环境经济学角度考察土地征用补偿价格构成[J].中国土地科学,2003(6).

篇6

关键词:地籍测量 土地利用 土地管理

中图分类号:P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c)-0029-01

在经济社会大发展的背景下,土地资源的供给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需求,土地资源供求矛盾也日趋加剧。地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地籍测量就是为解决地籍有关问题,管理地籍信息而进行的测绘工作,主要是测定每块地的分布、面积,确定其类型、利用现状,记录其价值和权属,据此建立土地管理数据库系统,为各行业各部门决策提供参考数据。

1 地籍测量的内容

地籍测量在国内没有统一概念,作为特殊的测量工作,是测绘学与土地管理学的综合应用,是涉及土地信管理,特别是地籍管理的测量工作。因此,地籍测量工作涵盖以下内容。

1.1 地籍控制测量

地籍控制测量是地籍测量工作的首要工作,也是确保地籍测量数据精度达标的而进行的必要工作,控制测量数据作为地籍测量数据的关键数据,地籍控制测量在地籍测量工作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所谓控制测量,即在整个测量工作中起控制作用的测量。进行地籍测量首先要进行地籍控制测量,在此基础上开展地籍图根控制测量,以及碎步测量等工作。为满足地籍管理工作需要,地籍图一般采用大比例尺,精度要求较高,一般高于比例尺精度。例如点误差控制在0.3 mm以内,规定界址点中误差为±0.5 mm。

1.2 界址点测量

地籍管理工作顺利开展,首先要有明确的土地权属的界限,即界址,界址点测量是地籍测量工作的重要内容,界址点是否明确是解决权属纠纷,处理有关土地问题的关键。作为地籍测量工作者,应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搞好本职工作,为社会各部门提供可靠数据,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3 地籍图测绘

作为基础资料,地籍图反映了地籍各要素分布、地貌特点及其其他相关地物信息。地籍图具有完整与清晰简明的特性,又能随着时间变化更新地籍图的内容,运用本专业技术手段,制成专题地图,进而满足各类用户的特殊需求。

1.4 面积测算

测算土地面积是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又一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地籍测量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而且必不可少的工作。它为土地利用规划、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土地集约利用、进行土地宏观调控等提供重要参考数据。土地面积测算涉及行政管辖区、宗地、土地利用分类等面积的测算。总的来说,土地面积测算方法有解析法面积测算和图解法面积测算。具体方法有几何要素法、膜片法、沙伟奇法求积仪法、坐标法等。

1.5 进行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

从土地信息动态监测的概念看,通常是指借助于现代的数字化设备,特别是计算机等,利用土地利用调查的相关技术方法,以及遥感的理论方法,实时掌握土地数据及其变化,最终得出合理结论的科学方法。这种科学方法所提供的数据可以全面的反映当前情况,能够实时更新,反映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为土地部门研究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可以依据数据的变化反映土地利用规划方案执行进度,及时作出反馈信息;可以实时监测重点工程的关键指标,划定警戒范围,服务于决策;还可以协助土地监察部门查出违法用地行为。进行土地信息动态监测,最终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经济效益最大化,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2 地籍测量中的测绘新技术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的测绘技术不断应用到地籍测量的工作中,在土地管理领域数字化普及应用,让地籍测绘工作向着高效率、高精度、成本低的方向发展。现代数字化测绘新技术包括RTK GPS测量技术、遥感技术、GIS技术。RTK GPS测量技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cm级的定位精度,利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输出整理,得到地籍要素及图表等,具有实时、快速、高精度、经济效益高等优势。遥感技术是一门新兴技术,运用现代空间技术,以获取目标影像信息为目的,经过特殊手段进行处理加工,制成各种特殊影像图,辅助地籍控制测量中、绘制地籍图。GIS是以计算机软硬件为基础,按照空间分布和一定的格式将各种地理信息输入、储存、编辑、检索、查询、分析等综合性计算机管理系统。国内流行的MapGIS、Mapinfo等软件通过强大图形处理技术和海量属性信息处理功能能将图形与属性建立紧密联系,解决了图形与属性不能建立联系的历史性难题。

3 结语

虽然地籍测量工作的开展只有几十年的时间,但国内专家学者对地籍测量的理论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的成就,推动了我国的地籍管理工作的快速发展。在“金土工程”推动下,我国土地利用与管理中的地籍测量工作自动化、数字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推动国土资源管理进一发展。

参考文献

[1] 詹长根,唐祥云,刘丽.地籍测量学[M].2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 张绍良,顾和和.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3] 李天文.现代地籍测量[M].2版.科学出版社,2012.

[4] 潘正风,程效军,成枢,等.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M].2版.2011.

[5] 周道春.土地利用更新润查中有关钡嵫濒技术应用与质量控制的探讨[J].潭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4):12-15.

[6] 韦春琳.谈土地勘测定界测量中数据处理的方法[J].南方国土资源,2007(81):55-57.

篇7

关键词:房产测算测算方法 测量规范

引 􀀁言

房产面积测算就是指涉及到房屋产权的有关面积测算,它主要包括房屋本身的面积,也包括房屋用地的有关面积。因现在房屋产权包括所有权和使用权,已作为商品而进入市场,面积实质上已成为衡量房屋价值的重要标志。房屋面积误差的大小, 意味着产权人经济的损失,影响产权人的直接利益,有时会引发矛盾和冲突,甚至诉讼法律。房产面积测算的方法和精度是保证今后产权登记最基本数据的准确性, 其测量成果一经产权登记确定下来,即具有官方证明的法律效力。

1 房产面积测算方法

面积测算就是指水平面积测算。又可以分成为房屋面积和用地面积测算两类,其中房屋面积测算包括房屋建筑面积、共有建筑面积、产权面积、使用面积等测算。房产面积测算方法有图算法、坐标解析法及实地量距法。

1.1 􀀁图算法

图算法是依据图纸量算面积,量法多种多样,即在图上量取有关房屋图形的长度,计算出图形的面积,或量取图形坐标计算图形的面积,这种方法精度比较粗略。

1.2 􀀁坐标解析法

坐标解析法的测算,能够保证在房产测量当中对成果精度的要求,可以大大提高成果的质量,因此,主要介绍这种方法的使用。

采用坐标解析法的前提,是在房产平面控制测量的基础上,掌握了准确的房屋用地界址点、边界点或房角点。对控制点精度的要求也比较高(末级相邻基本控制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超过±0.025),所以,它较适合于范围大、形状特殊的房屋测量。

操作步骤:

利用全站仪野外收集房角点坐标数据,然后再传入计算机中进行坐标展点和编辑,绘出房屋图形后,求得面积。

例图:

式中: S――房屋面积、房屋用地面积或丘面积,单位m2;

X――界址点、房角点或边界点的纵坐标,单位m;

Y――界址点、房角点或边界点的横坐标,单位m;

X,Y――测区范围内纵坐标、横坐标的任意一个整数,

加入X和Y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面积计算的位数;

N――界址点、房角点或边界点的个数;

I――界址点、房角点或边界点的序号。

面积中误差按下式计算:

式中􀀁 ms――面积中误差, 单位m2;

mj――界址点、房角点或边界点的点位中误差, 单位m;

n――界址点、房角点或边界点的个数;

――界址点、房角点或边界点的点号;

D――界址点、房角点或边界点连线所组成的多边形中, 相邻点连线的间距。

1.3 实地量距法

由于现在的商品房很多都是以单幢楼、多幢楼或是小区的形式来进行房产面积测算,用实地量距法测量这些范围比较小的商品房最快捷、最适用。

实地量距法是在实地用仪器、测距仪或手持测距仪、卷尺量取有关图形的边长,而计算出这个图形的面积。对一些不规则的、特殊的图形的测算,可以将其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几何图形,然后分别计算出这些图形的面积,再用简单的加减法算出总面积。

使用实地量距法对精度要求和误差限制有一个新的标准,即依据《房产测量规范》的修订原则制定的全国房屋面积的精度要求有三个等级(如表所示)。

2 商品房面积测量精度要求分析

房屋的面积是根据房屋的边长计算而来的,房屋边长测量的精确度决定着房屋面积的准确性。房屋边长的测定普遍采用测距仪或卷尺(皮卷尺、钢卷尺、玻璃纤维卷尺),那么也就产生了随机而来的测量误差。

2.1 边长测量误差比较

边长的测量误差主要分为固定误差和比例误差。固定误差对每一条测量的边, 无论其长度如何,其误差总为一常数,是一个固定值。可以说,固定误差与边的长度无关,而比例误差恰恰相反,其误差的大小与边长成正比,边长越长,误差越大。 边长中误差为:

式中􀀁 mD 为房屋边长的中误差,单位m;

m0 为房屋边长误差的固定中误差,单位m;

D 为房屋边长的长度,单位m。

为房屋边长误差的比例中误差的比例系数。

除此之外,房屋边长误差的固定中误差,包含边长测量中本身具备有的固定性误差, 如测量对点误差、测量器具上的固定误差、观测中的读数误差、测量面不规则误差等。此外,温度、湿度、气压变化及测量器具本身的误差可归入比例误差之中。在房屋边长测量中,应保证测量对称边取中数或独立测量两次取中数,以提高边长精度。

2.2 坐标解析法与实地量距法测算面积的精度比较

坐标解析法测算面积的精度主要还是取决于界址点坐标的测算精度。用界址点、房角点或边界点测算地块或宗地面积是地籍测量和土地测量测定土地面积的主要方法。界址点的精度等级与标准是由权威主管部门结合实际情况,经过分析、比较和论证而决定的。

实地量距法测算房屋或者是房间面积的精度,全部都要考虑量距的精度。用实地量距法测算房屋或房间面积是房地产测绘部门普遍采用的方法,房屋面积的精度标准是由国务院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决定的。房屋面积的精度通指实地量距法测算房屋或房间面积的精度。

3 􀀁结束语

由于信息技术和数据处理能力的完善以及提高,测算房地产房屋面积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坐标解析法测算面积与实地量距法测算面积交叉使用的现象,协调好两种测算房地产房屋面积的精度标准是提高成果质量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吕永江.房产测量规范技术说明[Z].

篇8

关键词 :土地生态利用; 加权积; 障碍度; 浙江省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02-0024-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02.005

城市土地资源系统在单位面积内集中大量的物质和能量,并产生大量的污染物质,会改变自然生态系统的调节机能和原有的生态平衡,从而影响人类本身[1]。城市土地生态利用是指通过增加对城市存量土地的投入,在不破坏土地代谢失衡的可承受范围内,把城市经济社会系统与土地生态系统的诸多要素组合起来进行综合考察与实施,从而实现区域土地与区域人口、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其主要特征可表述为单位土地面积上投入增量化、产出高效化、排放减量化、集约可持续化和系统整体最优化。“代谢”是把土地看作类似有 机体的一个组织,通过人类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活动,土地资源系统不断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转换[2]。土地生态利用的“代谢”过程可理解为投入、排出、循环和调节四个过程。投入主要有劳动、资本 和技术等,通过增加要素投入,追求城市经济社会产出高效化和排放减量化,并保障土地可持续的循环“代谢”,同时依靠园林绿地等调节因素的生态净化,与外界环境相互交换物质来协调土地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最终实现整个土地资源系统最优化[3]。土地资源生态链中的任何一环节遭受改变或破坏,都会造成整个城市土地利用系统的“代谢”失衡。因此,本文基于土地利用的生态“代谢”规律,从土地资源利用系统的输入端、过程 、输出端对城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进行测度及其评析。

1 测度方法与模型建构

1.1 研究思路本文研究思路主要分为两个方向:城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的度量和影响城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的障碍因子诊断。根据城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加权积和加权和方法对浙江省11个市(评价对象)土地生态利用的整体水平进行评价,并通过建构模型测算制约城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障碍因子,针对不同因子障碍度,提出优化对策。具体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城市土地生态利用的简化模型,遵照典型性、系 统性、可量化性等原则,建立了反映城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的测评指标体系(见表1)。与其它有关城市土地生态利用的研究相比[1,3-6],重点突显城市土地利用中排放减量化、可循环再利用和生态系统整体优化特征。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控制层、操作层,共18个指标因子。

① 式中乘以数字100是为了避免计算出的评价指数的数值过小。

图1 城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测度及其障碍度诊断技术路线

Fig.1 Technological map of evaluation and diagnosis on EULU

1.3 指标权重的确定

为了能够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各评价指标的重要性,既要考虑到专家的经验和能力,也应兼顾到客观的信息数据。所以,本文以AHP赋权法和信息熵赋权法相结合来确定各层次指标的权重。为了放大各指标之间的重要性差异,采用乘法合成法对各评价指标进行组合赋权,即两种赋权法确定的权重系数对应相乘,再将乘积进行归一化处理[7]。具体计算结果见表1。

1.4 指标值规范化处理

为了使各指标之间可以比较,需要对各指标值进行规范化处理。本文采用参照值标准化法对指标进行规范化处理,并考虑到浙江省行政区划变化的影响,具体是以2001年浙江省土地生态利用总体水平的各指标值为参照值,即:对于正向作用指标,eij=eij′/ei′,式中,eij为标准化后某一指标的属性值,eij′为某一指标的原始属性值,ei′为2001年浙江省土地生态利用总体水平的第i指标的原始属性值;对于负向作用指标,eij=ei′/eij′,式中,eij为标准化后某一指标的属性值,eij′为某一指标的原始属性值,ei′为2001年浙江省土地生态利用总体水平的第i指标的原始属性值。

1.5 加权和与加权积的混合算法

城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的测评指标中,五个控制层中两两不可补偿,即使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补偿,这种补偿也是非线性的。相对于各个控制层,操作层之间一般是存在吴泽斌等:城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测度及障碍因子诊断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年 第2期

表1 城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的测评指标体系及其权重

Tab.1 Indexes and weight of ecologically urban land use目标层ATargetlayer控制层指标BControlling indexesB权重Weight of layer B操作层指标COperating indexesC层内权重Weight of layer C最终权重Final weight城 市 土 地 生 态 利 用 目 标 A经济社会发展效益B10.15土地资源投入增量化B20.15土地污染物排放减量化B30.30土地资源循环再利用B40.20土地资源机能调节B50.20C1单位二、三产业产值土地占用量0.2500.038 C2单位财税收入土地占用量0.2500.038C3城市化水平0.2500.038C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2500.038C5单位土地面积固定资产投入量0.3000.045C6单位土地面积容纳从业人员数0.3000.045C7单位土地面积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投入量0.4000.060C8单位土地面积废水排放达标量0.2500.075C9单位土地面积固体废弃物处置量0.2500.075C10单位土地面积工业二氧化硫去除量0.2500.075C11单位土地面积工业烟尘去除量0.2500.075C12土地开发利用率0.3000.060C13闲置土地复垦利用率0.3500.070C14单位土地面积环保投资0.3500.070C15路网密度0.2500.050C16城市人口与用地增长弹性系数0.2500.050C17建成区绿化率0.2500.050C18自然保护区面积占辖区面积比重0.2500.050注:①城市人口为城市户籍总人口;②土地面积为城市建成区面积。着线性补偿关系。所以,本文对城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的测度拟采取加权和与加权积的混合 算法计算综合评价指数,具体计算公式①如下:

D=∏nm=1ωm∑jk=i(ωkek×100)(1/n)(1)

式中:D为城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的综合指数,m为控制层指标的代码,n为控制层指标 的数目,k为控制层指标Bm所辖的操作层指标的代码,ωm为控制层指标Bm的权重,ωk为操作层指标Ck的层内权重值,ek为操作层指标Ck的属性值。

1.6 因子障碍度测算模型

基于城市土地生态利用整体水平测度的基础上,对城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进行病理诊断,挖掘出主要障碍因子,为进一步提高城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提供决策参考。具体操作中,通过计算障碍度来加以考察,其计算方式如下:

令Um=Um1,Um2,…,UmK,其中:Um为第m个控制层指标的集合,Umk为第m个控制层指标下属的第k个操作层指标;

设Ums∈Um,其中:s为相应操作层指标的实际代码,m为控制层指标的代码;

设min(um)、max(um)分别为控制层指标Um下属的操作层指标的最小实际代码、最大实际代码,max(eck)分别为评价对象操作层指标Ck现状最大属性值,ωuk为第k个操作层指标的最终权重;

定义BDs为第s个操作层指标的障碍度,BDm为第m个控制层指标的障碍度,则有:

BDs=(Opt1Opt2-1)×100%(2)

BDm=(Opt1Opt3-1)×100%(3)

其中:式中,Opt1为评价对象内组合而成的最优综合评价值,Opt2为基于评价对象操作层指标Cs现状值的次优综合评价值,Opt3为基于评价对象控制层指标Bm现状值的次优综合评价值。

Opt1=∑max(UM)k=min(Um)ωUKmax(eck)

Opt2(ωUecs)+∑max(Um)k=(s+1)ωUKmax(eck)s=min(Um)

(ωUSecs)+∑(s-1)k=min(Um)ωUKmax(eck)+

∑max(UM)k=(s+1)ωUKmax(eck)min(Um)

(ωUSecs)+∑(s-1)k=min(Um)ωUKmax(eck)s=max(Um)Opt3=∑max(Um)k=min(Um)ωUKeck

通过对单项操作层(控制层)指标障碍度BDs(BDm)大小的排序,从而确定主要障碍因子。

2 实证研究――以浙江省11个市为例

2.1 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浙江省位于我国华东地区中部、东海之滨。陆域面积10.18万km2,海域面积26万km2。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北部为杭嘉湖平原。在地理空间上可分为 浙北(杭州、嘉兴、湖州和绍兴)、浙东(宁波、舟山和台州)、浙南(温州、丽水)、浙西(金华、衢州)四大经济区域根据政府网站整理而得。。

数据来源于2007浙江统计年鉴,2007中国城市年鉴,浙江省11市的2007统计年鉴,2001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部分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数据库:省略e及浙江省各市的统计信息网。

2.2 各市土地生态利用整体评价结果

本文根据前述方法对各指标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运用式1进行计算,获得浙江省11个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的评价结果,具体见表2。

根据表2可以对浙江11个市土地生态利用情况做出以下判断:

2.2.1 从区域比较来看,土地生态利用水平呈现较明显的区域差异浙江省11个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的综合指数进行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杭州、宁波、绍兴、湖州、嘉兴、温州、金华、衢州、台州、舟山、丽水。其中土地生态利用水平最高杭州(16.86),集约度最低丽水(7.37)。采用Q型聚类法将具有共同特点的城市聚类在一起,进行区域差异分析。分析结果将2006年浙江省各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的评价指数分为3类:第Ⅰ类为良好水平,包括杭州、宁波、绍兴,几何平均值14.51;第Ⅱ类为中等水平,包括湖州、温州、嘉兴、金华,几何平均值10.23;第Ⅲ类为中下等水平,包括衢州、台州、舟山、丽水,几何平均值为8.21。可见,浙江省11个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浙东北较高,浙西南较低,区域差异明显。

2.2.2 11市土地生态利用评价的控制层指标对比分析

从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数来看,宁波排在首位,说明宁波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效益在浙江省区域范围内最优,指 数为90.20,排在最后的是丽水市,指数是35.03,两者指数差距为55.17,说明区域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效益极其不平衡。土地资源投入最高出现在杭州,说明杭州单位面积上的投入要素最多,投入要高于其他区域的投入水平;最低投入水平是丽水。在土地污染物排放减量化指数中,最优为杭州(80.44),温州排在最后(27.00),说明温州土地污染物排放还较严重。土地资源循环再利用水平最低为舟山(19.46),这是由其天然的区位所决定的。舟山是一个由1 390个岛屿组成的海岛城市,海岛资源开发极其潜力。土地资源机能调节指数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杭州、宁波、衢州、金华、嘉兴、湖州、绍兴、舟山、温州、台州、丽水。衢州排名靠前主要是由于其路网密度和建成区绿化率较高所拉动的。

2.3 11市土地生态利用的障碍因子诊断

在前述整体评价的基础上,运用式2、式3对影响2006年浙江省11个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障碍因子进行程度检验。按控制层指标和操作层指标分别计算,因子障碍度的计算结果见表3、表4。

通过分析表3和表4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丽水、衢州两地土地生态利用的薄弱环节主要在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从障碍因子来看,丽水最大障碍因子是单位面积二、三产业产值较低,衢州则是单位面积财税收入偏低。丽水、衢州两地受区位、交通条件等制约,土地生态利用的经济社会发展效益相对滞缓。工业化较滞后,农业产值比例较大。2006年丽水农业产值占丽水市GDP比重为12.63%,衢州为13.20%,而全省比重最低为义乌2.79%。从2006年人均生产总值来看,丽水为14 104元,衢 州为15 740元,全省最高杭州为51 878元,差距较明显。

(2)丽水、舟山、金华和衢州土地投入强度限制着这四个城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2006年衢州单位土地面积固定资产投入量0.206亿元/km2,低于其他10个市。舟山单位土地面积容纳从业人员数全省最低,为2 356人/km2。 金华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投入最低,人均城市建设资金为

(3)土地污染物高排放是制约浙江土地生态利用的最大阻力。浙江省11个市土地生态利用的最大障碍因子分别为:杭州是单位土地面积工业烟尘去除量偏低,宁波是单位土地面积废水排放达标量偏低,温州则是单位土地面积固体废弃物处置量偏低,嘉兴为单位土地面积废水排放达标量偏低,绍兴是闲置土地复垦利用率偏低,金华为单位土地面积废水排放达标量偏低,衢州是单位财税收入土地占用量偏低,舟山是土地开发利用率偏低,台州为单位土地面积废水排放达标量偏低,丽水为单位二、三产业产值土地占用量偏低。11个市中有7个城市的最大障碍因子来自土地污染物排放减量化指标中,说明“三废”排放已严重制约着浙江省土地生态利用水平。其中,温州市排名前三的障碍因子都与土地污染物排放减量化有关,作为我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与市场经济发达地区,温州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低、小、散”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扭转。2006年温州市土地污染物排放减量化指标中的单位土地面积废水排放达标量、单位土地面积工业二氧化硫去除量在全省范围内最低,分别为62.03万t/km2、0.05 t/km2,与浙江省最高水平分别相差174.15万t/km2、0.81 t/ km2。

(4)舟山、衢州、宁波土地生态利用受土地资源循环再利用的威胁较大。主要原因在于受地貌特征影响,舟山岛屿众多,发展海洋经济潜力巨大,宁波土地后备资源丰富,衢州以山地、林地为主,土地开发利用率、闲置土地复垦利用率相对较低。

(5)在土地资源机能调节指标中,杭州和宁波所受制约较少,丽水和台州的土地机能调节障碍度较大。杭州在路网密度和自然保护区面积占辖区面积比重两指标上为全省最优值,宁波的路网密度和建成区绿化率相对较高,而台州和丽水在路网密度和建成区绿化率两指标上则处于全省较低水平,影响了两市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土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丽水和衢州土地资源机能调节中障碍度也较小,说明两市在生态保护上具有比较优势。

3 小结与政策建议

3.1 小结

(1)浙江省城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呈现出一定的区域空间差异。浙东北部较高,西南部偏低。城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经济社会越发达,城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就有更好的发展基础。城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人口素质、调控政策、发展理念等诸多因素均有一定的联系。

(2)本文运用构建的测度指标体系和模型,以浙江省11个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较好地反映了评价城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的综合水平。测度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分出优劣,排名的先后,而在于找到差距和改善的方向。通过因子障碍度检验,可以有效地挖掘出限制城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提高的主要因子,为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增强了说明力。所以,从定量角度来看,本研究所提出的评价思想、方法和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但是,有些指标只是凭经验判断而得,缺少合理性论证,这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3.2 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障碍因子的诊断分析,并结合浙江省实际发展情况,提高城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的主要路径选择有:

(1) 从控制层指标的障碍度来看,土地资源生态链中的投入、产出、机能调节和循环四个环节中,任何一环节的偏颇都会影响到城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这就需要在土地利用过程中,遵循土地生态的“代谢”规律,重视土地生态利用中各环节变化速率的均衡性,合理布局和适度开发土地资源。从操作层指标的障碍度来看,土地污染物的高排放是制约浙江省城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提高的最大障碍因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推行清洁生产就显得尤为必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提高循环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建立产业筛选和综合评价机制,使消耗高、污染大的产业和企业逐步退出。

(2) 诊断出障碍因子后,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障碍因子管理体系。借鉴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PDCA循环管理模式:规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改进(Action),再依据城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的主要特征:单位面积投入增量化、产出高效化和排放减量化,从而制定出计划,对制约城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的重要障碍因子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并通过审核、管理评审实现持续改进,将经验和教训制订成标准、形成制度,从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城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

(3) 开展土地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公众土地生态伦理意识。土地不仅仅要追求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生态利用也同样重要。应该把当前的土地经济利益与长远的土地生态平衡结合起来,以土地生态平衡的原则来制约和规范人类的社会经济行为。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吴次芳,陈美球.土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6):753-756. [Wu Chifang, Chen plexity of Land Ecosystem[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02,13(6): 753-756.]

[2]Newman P W G.Sustainability and Cities: Extending the Metabolism Model [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9,44 (44):219-226.

[3]吴人坚主编.生态城市建设的原理和途径――兼析上海市的现状和发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 [Wu Renjian. Principles and Paths on Ecologically Urban Constructionbased on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Shanghai[M].Shanghai: Fudan University Press,2000.]

[4]王慎刚,张锐.中外土地集约利用理论与实践[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1(1):91-93.[Wang Songgang G, Zhang Rui. Theory and Practice on Intensive Land Use in China and Abroad. Journal of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2006,21(1):91-93.]

[5]谢敏,郝晋珉,丁忠义,杨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6,11 (5):117-120. [XieMin, HaoJinmin M, Ding Zhongyi. Study on Connotation of Intensified Urban Land Use and Its Evaluation Index[J]. 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2006,11 (5):117-120.]

[6]渠丽萍,姚书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系统分析[J].城市开发,2004,(10):65-66.[ Qu Liping, Yao Shuzhen. System Analysis of Urban Land Intensive Use[J]. Urban Development,2004,(10):65-66.]

[7]杜栋,庞庆华编著.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15-118. [Du Dong,Pong Qinghua. Moder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s and Case Study[M].Beijing: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6. 115-118.]

Evaluation and Diagnosis of Stumbling Factors on Ecologically Urban Land Use

WU Zebin LIU Weidong WANG Youjie WANG Xiangdong LUO Wenbin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29, China)

篇9

(内蒙古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摘要:研究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的文献众多,但其研究对象多为某个省的全部土地,对省内各级城市市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集中分析鲜有.而一省内各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一.因此,要了解该省各市市区土地利用现状,不能从省级层面上进行笼统的分析,而是需将研究对象具体到各级市.在此,本文以各级市为例,构建了内蒙古各地级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指标评价体系,并依据层次分析法,对各级城市市区的土地利用水平进行评价.

关键词 :内蒙古;土地集约利用;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30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094-04

从经济增长的动力角度来看,新型城镇化无疑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而作为新型城镇化关键生产要素之一的土地,因其数量的不变性决定了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严格稀缺性,供给的有限性;这就要求新型城镇化要加强土地规模的合理控制以及利用方式的优化配置,要走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道路.当前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是现有的二三线城市或是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较好的县城.因此,探讨这些区域在现有土地规模不变的前提下,如何实现土地利用的帕累托改进问题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从新型城镇化对土地的要求入手,分析了各城市市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希望能够对内蒙古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土地利用提供参考.

1 研究综述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一方面造成土地的需求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城市扩张本身又存在严重的土地浪费现象.为了更好地发挥土地资源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保驾护航作用,学者们开始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给予关注并积极探讨.学者们将研究的重心放在某一地区在现有的土地规模前提下,依靠优化城市布局、调整产业结构等手段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如郑华伟等(2013)利用改进的熵值法和功效函数法对1985-2008年间江苏省城市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研究,认为在处理城市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关系时要立足于长期发展,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布局,以此来提升土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韩跃等(2011)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河北省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分析,指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度正相关;魏满涛(2012)对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化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要在农村地区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必须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和小城镇化战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宾连明(2011)研究了我国东部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土地集约化开发利用问题,并以常德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认为要实现土地集约利用,首先要明确土地规模,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并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尽管现有的关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文献众多,但仍有一些领域是当前关于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研究尚未驻足的.第一,未将研究对象具体到省内各市,进行微观层面的研究.已有的研究大都立足于各个省份,但由于各省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又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因此从宏观上研究某省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代表性不强;第二,未将研究对象清晰地界定到各省市的市区土地集约利用上.已有的研究大多是既研究某地城市土地利用又研究该地农村土地利用情况,很少单独就某省各市市区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研究.但在城市化——特别是中小城市城市化背景下,随着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对于城市市区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的研究迫在眉睫,而城市市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实现,间接上又实现了对农村耕地的保护.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区域自然条件

位于中国北部边疆,区域整体走向为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土地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2.3%,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名列第三位.东南西与8省区毗邻,北与蒙古国、俄罗斯接壤,国境线长4200公里.全区以高原地形地貌为主,兼有山地、丘陵、平原、沙漠、河流、湖泊,地势东低西高.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

2.2 区域社会、经济条件

现设呼和浩特、包头、乌海、赤峰、通辽、鄂尔多斯、呼伦贝尔、乌兰察布、巴彦淖尔9个地级市;11个县级市:霍林郭勒市、满洲里市、牙克石市、扎兰屯市、根河市、额尔古纳市、丰镇市、锡林浩特市、二连浩特市、乌兰浩特市、阿尔山市①.截至2013年底,全区总人口为2497.6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66.35万人,比重为58.71%,乡村人口1031.26万人,比重为41.29%.

2013年度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6832.38亿元,一、二、三次产业比例为9.5:54.0:36.5②.依据全区当前经济发展布局,全区可分为三大城市群,呼包鄂“金三角”地区(呼和浩特市、包头、鄂尔多斯市);蒙东地区的五盟市(通辽市、兴安盟、赤峰市、呼伦贝尔市和锡林郭勒盟);其他盟市(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和阿拉善盟).其中,从生产总值贡献率上看,呼包鄂地区生产总值(以2012年数据为准)贡献率为52.87%;蒙东地区的贡献率为32.84%;其它盟市的贡献率为14.29%.从城市规模效益上看,呼包鄂地区在城市规模上优势明显,总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于全区首位;蒙东地区城市数量最多,但是因其包含10个县级市,而县级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进而导致蒙东城市圈内各城市发展水平不均衡,所以规模效益相对较低;其他盟市在城市规模优势上处于中间水平.

2.3 构建指标体系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很难用几个指标进行简单的评价,必须构建一个指标评级体系.谭雪兰等(2011)在分析环洞庭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问题时指出,要结合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生态等多方面因素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将指标评价体系分为准则层、准则层和指标因子层三层进行分析;陈晓敏等(2011)对包头市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了评价,其中所运用的指标评价体系也分为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生态因素三方面;韩跃等(2011)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河北省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进行研究,所采用的指标体系分为三类,即土地经济效益、土地社会效益和土地可持续利用效率;王承强(2011)认为城镇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要综合考虑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由此可见,尽管具体的指标因子设定上存在差异(数据的可得性不同、研究对象不同),但学者们研究的基本思路却基本一致——都立足于城市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进行研究,都从经济、社会和环境(生态)三方面进行分析.

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思路,依据综合性原则、典型性原则、可量化性原则,并主要参考王家庭、张换兆、季凯文的《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一书以及其他关于土地资源评价指标构建的学术著作,在分析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既定的指标选取原则,构建了评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指标体系.如下表1.

2.3.1 指标的含义

2.3.1.1 地均GDP

反映城市土地功能利用的产出强度.为正指标.计算方法为:城市地区生产总值与同期城市土地面积之比.指标比值越大说明城市土地产出越高.

2.3.1.2 地均固定资产投资

反映城市土地利用的投入强度.为正指标.计算方法为:城市固定资产投入与城市土地面积之比.指标比值越大说明城市土地投入越高.

2.3.1.3 GDP增长与建设用地增长弹性

反映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变化趋势.为正指标.计算方法为:城市地区生产总值2012年较2011年增长的百分比与同期建设用地增长的百分比之比.

2.3.1.4 地均在岗人员数

反映城市的能力.为正指标.反映城市地区现有的创造就业岗位及吸纳就业员的能力.

2.3.1.5 人口密度

反映城市土地人口承载能力.为正指标.计算方法为:城市年末总人口数与城市土地面积之比.

2.3.1.6 人口增长与城市建设用地增长弹性

反映一段时期内尘世土地人口承载能力的变化趋势.为负指标.计算方法为:城市地区2012年较2011年人口增长的百分比与同期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百分比之比.

2.3.1.7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反映城市绿化水平.为正指标.计算方法为:城市园林绿化面积与城市建成区土地面积之比.

2.3.1.8 地均清扫面积

反映城市地区的生态水平.为正指标.计算方法为:城市总清扫面积与城市土地面积之比.

3 内蒙古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实证分析

3.1 指标数值的无量纲化处理

因各指标的单位和数量级不同,故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当前普遍使用的数据无量纲方法有标准化方法、极差正规化方法和均值化方法等.但前两种方法在消除数据量纲和数量级的同时也消除了各指标在变异程度上的差异.而均值化后,指标的方差是各指标变异系数xj的平方,保留了各指标的变异情况.因此,本文采用均值化方法对各指标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公式为:

其中,yij为i地第j项指标的均值化后的数值;xij为i地第j项指标的实际值;xj为第j项指标的平均值.

3.2 确定指标权重

依据层次分析法,首先要构造递阶层次结构模型,本文的目标层A为各级城市市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准则层B分别为经济指标、社会指标、生态指标;指标层C为具体的衡量指标.三者共同构建了一个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其次要对各层要素进行两两比较,并引入T.L.Saaty教授提出的判断尺度将各指标的影响程度量化,构造判断矩阵,进而得出各指标的系数.

设比较判断矩阵为

A=YaijYn×nA=YaijYn×n,(i,j=1,2,3,…,n)

上式中,aij为判断矩阵中的元素,由本层要素(如Ci,Cj)与上层要素如(A)为准则进行比较,依据判断尺度赋值得出.Wi、Wj分别为Ci、Cj的相对重要性权值.依据上述原理,首先计算出个层次的层次单排序,进而得出层次总排序,结果如表2.

3.3 模型的构建及实证分析

设Xi为B层指标各因素经均值化处理后的数值,Wi为各指标的权重值.则每个城市在第i项指标上最终的得分为:XiWi.依据以上的计算结果,各地级市市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F为:

F=X1W1+X2W2+…+X8W8

依据上述模型,分别计算20个城市市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得分值,见表3.

4 结论

从各级城市市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测算值最终得分来看,全区各级城市市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最高的为通辽市(2.6928),最低的为根河市(0.1880).两者分值之差高达2.5048,表明全区各级城市市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差异明显.此外,经后期计算,20个城市市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平均水平为0.9173,反映了各级市市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整体水平有待提升.其中高于均值的地级市分别为:呼市、包头、通辽、乌兰察布、鄂尔多斯、牙克石、额尔古纳、丰镇,代表这些城市市区的土地利用能够相对较好地协调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因素.而巴彦淖尔、乌海、根河、乌兰浩特、霍林郭勒、阿尔山等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在城市土地的利用方面协调经济、社会、生态的能力较差,城市土地利用较粗放,存在用地结构不合理,建设用的的增长快于人口增长,进而导致大量土地浪费.

总体而言,各级城市市区在现有土地面积不变的条件下,城市人均占地潜力有待开发,城市地区吸引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民进城的潜力较巨大;城市空闲用地和地下空间潜力较大;城市整体布局有待调整,土地产出率较低.由此,探讨改进土地利用技术、盘活土地存量、优化空间布局、实现城市地区经济、社会、生态三者贴条可持续发展等的议题对内蒙古城市土地利用以及其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发展至关重要.

注 释:

①资料来源:官网

②数据来源:统计局

参考文献:

〔1〕王家庭,张换兆,季凯文.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M].南京: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146—182.

〔2〕由建勋,崔玉娟.新编统计学——理论、实务与实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28—145.

〔3〕于洪彦,刘金星,张洪利.Excel统计分析与决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

〔4〕陈晓敏,解智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驱动力分析——以内蒙古包头市为例[J].国土资源情报,2011(6):46—52.

〔5〕韩跃,周霞.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河北省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J].区域经济,30—32.

〔6〕张卫华,赵铭军.指标无量纲化方法对综合评价结果可靠性的影响及其实证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5005,5(3):33—36.

〔7〕何乃强,惠晓滨,周漩.基于正态区间估计的改进型无量纲化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48(5):236—238.

篇10

【关键词】地籍测量;数字化测图;特点;应用

地籍测量主要是指利用 现代 测绘技术以一定的精度测定土地境界、土地权属位置、土地面积并以反映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状况以及质量等级的专门测量,它为国家土地管理部门提供具有现时性的土地详查资料,并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

1.数字化地籍测量的内涵

数字地籍测量是数字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其实质是一种全解析的,机助测图的方法。数字地籍测量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在外连输入输出设备及硬、软件的支持下,对各种地籍信息数据进行采集、输入、成图、绘图、输出、管理的测绘方法。数字地籍测量是一个融地籍测量外业、内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作业系统,是计算机技术用于地籍管理的必然结果。它的最大优点是在完成地籍测量的同时可建立地籍图形数据库,从而为实现现代化地籍管理奠定了基础。

2.数字化测图技术的特点

2.1劳动强度小,自动化程度高

外业采集的数据可以自动记录于 电子 手簿中,避免了传统测图繁琐的记簿、计算、检核,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电子手簿中的数据可以通过电缆直接向计算机传输,在室内通过计算机键盘和鼠标的简单操作,即可完成图形编辑,大大减少了外业工作时间。

2.2精度高

传统的测图,地物点平面位置的误差主要受解析图根点的展给误差和测定误差、测定地物点的视距误差、方向误差等影响。测量数据作为电子数据格式可以自动传输、记录、存储、处理和成图,在全过程中原始数据的精度毫无损失,不存在传统测图中的视距误差、方向误差、展点误差,很好地反映了外业测量的高精度,获得高精度的测量成果。

2.3信息量大

数字地图包含的信息量几乎不受“测图比例尺”的限制,甚至可以没有“测图比例尺”的概念。数据可分层存放,使地面信息的存放几乎不受限制。比如将房屋、道路、水系、电力线、地下管线、植被、地貌等存于不同的层中,通过关闭层、打开层等操作来提取相关信息,便可方便地得到所需测区内的地籍图。在数字地籍图的基础上,可以综合相关内容补充加工成不同用户所需要的城市规划图、城市建设用图、房地产图以及各种管理的用图和工程用图等。

2.4信息存贮、传递方便

数字信息可以通过磁盘、光盘以计算机文件的形式保存或传递,还可以通过电缆或计算机互联网传输。在数据的存贮、传递方面优势是传统测图无法比拟的。

2.5便于成果更新

数字化测图的成果是以点的定位信息和绘图信息存入计算机的,当实地有变化时,只需输入变化信息的坐标、代码,经过编辑处理,很快便可以得到更新的图,从而可以确保地面的可靠性和现势性。

3.数字化测图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3.1数字化测图的主要方法

目前我国数字成图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原图数字化、航测数字成图、地面数字测图。原图数字化是将原有图件进行矢量化处理,使图形数据变成矢量数据,通过各种编辑,获得数字化地籍图的一种方法;或者将原有图纸通过扫描仪扫描,通过一些矢量化软件,将由扫描得到的栅格数据转化为矢量数据,然后通过编辑处理,进而得到数字化地籍图的方法。航测数字成图是将航摄像片通过解析测图仪,获得地面立体模型,采集地面模型数据,从而得到数字化地籍图的一种方法。

3.2数字化测绘在地籍测量中的作业流程

3.2.1地籍测图准备

目前应用数字法进行地籍测量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根据城镇地籍调查的范围,划分好区、街道街坊;进行地籍权属调查,实地标出每宗地界址点的位置;布设控制网;划分每个作业小组测区范围。

3.2.2地籍控制测量

地籍控制测量是为地籍细部测量和日常地籍测量服务的,它具有传递点位坐标及限制测量误差传播和积累的作用。在地籍测量工作中,为限制测量误差的积累,保证必要的测量精度,使各街区测绘的地籍图能够拼接成一个整体,就必须首先在全调查范围内选定一些控制点,构成一定的几何图形,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和精确的测算方法,在统一的坐标系统中,确定它们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再以这些控制点为基础测算其他细部点的坐标。通常采用GPS卫星定位技术建立控制网。

3.2.3地籍细部测量

地籍细部测量采用GPS(RTK)、全站仪配合的草图方式测图,关键部分绘制在草图上。草图的清晰、明了对内业工作至关重要,草图绘制的比例尺不宜过小,地物之间的相对关系大体能够得到体现。地籍细部测量主要包括:野外数据采集。数字法地籍测图时,野外数据采集的方法按记录器的不同可以分为: 电子 手簿记录模式、便携机记录模式、电子速测仪数据存储卡记录模式、GPS测量模式。数据传输。野外数据采集后,用专用电缆将外业采集的数据传输到 计算 机。一般每天野外作业后都要及时进行数据传输,以避免数据丢失。数据处理。首先进行数据预处理,即对外业采集数据的各种可能的错误检查修改和将野外采集的数据格式转换成图形编辑系统要求的格式。接着对外业数据进行图形生成,建立图形文件等操作,再进行等高线数据处理,即生成三角网数字高程模型(DTM)、自动勾绘等高线等。

对照宗地关系图与宗地草图,根据分幅地籍图的坐标范围,选定该幅图所波及的作业分区数据文件,由测点平面坐标和地块描述信息自动生成平面图。如果没有什么重大问题,则可以生成界址线等地籍要素,注记相关的地籍要素内容,打印初步地籍图。进行外业巡查,根据初步地籍图利用钢尺对测量精度进行审核,这一步是质量控制的关键所在。

3.2.5面积量算汇总

在错误修正后,按照从整体到局部,层层控制,分级量算,块块检核,按面积平差的原则进行面积量算、面积平差、面积汇总等工作。

3.2.6图表生成

最后在检核无误的情况下利用制图软件的功能生成地籍图、宗地图、界址点成果表、宗地面积绘总表、土地面积分类表等图表文件。

3.2.7地籍信息系统的建立

进行图表一致性、勘丈边长与反算边长一致性的检核,经检核无误或对检核问题修改后,建立初始地籍调查数据库文件,再进行人库前的数据检查,如无错误则可以人库,即建立了地籍信息系统。

在地籍测量工作中采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可以提高数字化测图技术和效率,保证成图精度,满足小城镇建设的需求,为后续的规划和调整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取得了较好的 经济 和社会效益。 [科]

【参考文献】

[1]贺丽娟,曹振一.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西北水电,2012.

篇11

一、农业直接补贴方式的分类和主要形式

1、固定补贴和差价补贴。按照补贴的水平分类,农业直接补贴可以分为固定补贴和差价补贴。固定补贴是指对农民的补贴水平在基期的标准计算出来后,在若干年内被固定下来,与特定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变动没有关系。差价补贴是指补贴水平按照特定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与政府制定的保护价之间的差价来确定,补贴水平每年随着特定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和政府制定的保护价的变动而变动。

2、挂钩补贴和不挂钩补贴。按照发放的依据分类,农业直接补贴又可分为挂钩补贴和不挂钩补贴。所谓挂钩补贴,是根据农户当年特定农产品的生产或交售数量,向其发放补贴。按照挂钩的依据,挂钩补贴又可分为与农户特定农产品生产数量挂钩的补贴和与农户特定农产品交售数量挂钩的补贴。按照农产品实际生产数量发放补贴在我国几乎是不可能的,补贴发放多是依据农户的播种面积。

按照交售数量发放补贴,通常是以向国有粮食企业交售的农产品数量为依据,在实践中有两种类型:价内补贴和价外补贴。价外补贴是指政府事先确定补贴的标准,农民交售粮食时,除按照市场价格计算取得销售收入外,还按照确定的标准获得一定的直接补贴收入。价内补贴是指粮食购销企业按照政府制定的保护价和收购数量,向农民收购粮食,事后政府测算一个市场价,把保护价与市场价之间的差额补贴给企业,农户所获得的补贴暗含在保护价中,称为价内补贴。从形式上看,价内补贴和以往的保护价没有多大差别。但政府和粮食企业的关系有非常大的转变,政府不再像以往那样,对粮食购销企业收购的粮食大包大揽,而是只负责保护价和市场价之间的差额,也就是把市场价与保护价之间的差额通过粮食企业支付给农户,粮食企业以市场价作为自身的购进成本参与市场竞争。

所谓不挂钩补贴,是按照农户基期特定农产品生产、交售数量,或者计税土地面积、计税常产向其发放的补贴,与农户当年该产品的生产及交售数量不挂钩。目前,我国试点地区不挂钩补贴主要是按照农户计税土地面积或者计税常产发放的。不挂钩的补贴在操作上有不同的形式:一种是与税费一条线运行,即可以与税费抵扣的方式;另一种是与税费两条线运行,即不与税费相抵扣的方式。

3、农业直接补贴的几种主要形式。综合起来,农业直接补贴的形式主要有:不挂钩的固定补贴、不挂钩的差价补贴、挂钩的固定补贴和挂钩的差价补贴。

二、不同的农业直接补贴方式,其政策目标和作用有很大差异

1、不挂钩的固定补贴方式。首先,不挂钩的固定补贴是一种农民收入支持政策,具有普惠性,对农户的生产种植意向没有影响,属于绿箱政策的内容,在世贸组织农业协定中不受限制。其次,不挂钩的固定补贴有利于我国农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实际上,这种不挂钩的固定补贴都是按照计税土地面积或者按照计税产量发放的,即有承包土地的农户,不论种植何种作物,均可享受补贴。和以往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相比,这种补贴方式促使农户按照比较效益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从而有利于推动我国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目标的实现。第三,不挂钩的固定补贴实际上是对原有土地税费负担的抵减,减少了土地的负担,降低了农产品的间接生产成本,有利于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从安徽试点的经验看,这种补贴的效果确实减轻了农民的税费负担。在试点县安徽来安,农民所获得的补贴大体相当于其缴纳农业税及其附加的50%。

2、不挂钩的差价补贴。与不挂钩的固定补贴一样,不挂钩的差价补贴也是一种收入支持政策,具有普惠性,也是按照计税土地面积或者计税常产发放的,也属于绿箱政策内容,有利于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和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增强。由于与特定农产品市场价格变动相联系,不挂钩的差价补贴对农户的种植意向仍然有一定的影响。对于不种植该产品的农户来说,这种差价补贴与种植行为没有关系;但对于种植该产品的农户来说,补贴实际上弥补了市场价格变动对其收入的影响,即在市场价格水平较高的时候,补贴的水平较低,而在市场价格较低的时候,补贴水平相对较高。差价补贴具有反市场周期的收入支持作用,减小了农户种植特定农产品的市场风险,增强农户对该产品的种植意向。

3、挂钩的固定补贴。挂钩的固定补贴属于特定农产品生产支持政策。由于把补贴同特定农产品生产联系起来,对于该产品的生产有激励作用,影响农业的生产结构,属于黄箱政策内容。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所作的承诺,对特定农产品生产的支持水平不能超过该产品生产总值的8.5%。这种标准固定的补贴,相当于在一个固定水平上抬高了特定农产品的价格水平,或者降低该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强了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由于补贴标准不随市场价格的变动而变动,这种补贴方式没有削弱市场供求变动对该产品生产的调节作用。

另外,就补贴与生产数量挂钩和与交售数量挂钩两种操作方式而言,后者是把补贴与农户向国有粮食企业交售的粮食数量挂钩,增强了国有粮食企业在粮食收购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但由于农户向国有粮食企业交售的产品数量仅是其全部出售产品中一部分,补贴对农户生产的支持作用大大减弱了。

4、挂钩的差价补贴。挂钩的差价补贴同样属于特定农产品生产支持政策,影响农业的生产结构,属于黄箱政策内容。由于补贴的标准随特定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变动而变动,具有较强的价格支持作用,实际上减小了市场波动对农民生产的影响,稳定了该产品的生产。另外,把补贴与交售数量挂钩,仍然是增强了国有粮食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减弱了补贴本身对农户生产的支持作用。

三、不同补贴方式的可行性(操作的难易程度)之间存在的差别和问题

1、不挂钩的固定补贴方式操作相对简便,农民容易得到实惠。首先,在农村税费改革过程中,各地对农户的计税土地面积和计税常产进行了全面的测量和评估,资料健全,农户普遍认可。补贴标准确定后,按照农户的计税土地面积发放补贴,变得十分简便。其次,这种方式透明度高,计算方法简单,各级政府的截留和挪用相对较少,农民容易得到实惠。第三,由于补贴标准是固定的,只要基期标准制定合理,可以防止地方政府把补贴方式转变成财政减负的手段。

2、不挂钩的差价补贴在补贴标准的确定上有较强的主观性。与不挂钩的固定补贴一样,利用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这种补贴在分配上不存在太多的困难,但在补贴标准的计算上存在漏洞,地方政府可能低估差价,降低补贴标准。由于在特定农产品市场价格的调查和计算过程中存在很多主观因素,在目前各级政府财政比较困难的环境下,地方政府为了减轻财政负担,有可能在计算市场价格的过程中有意提高市价,低估差价,降低对农民的补贴标准。

此外,补贴水平的变动也容易造成农户和基层政府之间的矛盾。如果按照计税面积发放补贴,并且与农业税抵扣,那么农户会把这部分补贴误认为是税费负担的减轻。当补贴水平下降,农户需要缴纳的农业税费负担增加时,农民会认为是地方政府擅自提高了税费负担,从而产生误解。有鉴于此,试点县安徽来安在补贴发放时特别强调,补贴不能与税费抵扣,要求农户必须在缴纳农业税费完毕后,带着身份证和税费缴纳完毕的收据,到财政所领取补贴。而且在宣传中明确说明,补贴标准是一年一定。这样,大大增加了补贴发放的组织成本。

3、挂钩的固定补贴在操作上相对困难。挂钩补贴的分配依据有两种:农户种植特定农产品的实际面积和农户交售特定农产品的数量。与农户当年特定农产品生产面积挂钩的补贴方式,由于农户种植面积每年都要变动,需要年年层层上报,成本高,准确性差,操作困难,透明度差,补贴资金很容易被截留。湖南省是以实际中晚稻种植面积为分配依据进行补贴的。2002年,湖南省在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的同时,拿出7200万元对4个粮食主产区进行补贴。按照设计方案,补贴发放是以当年实际中晚稻种植面积为依据。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各村上报到乡、各乡镇上报到县的中晚稻种植面积与实际面积有很大差异(似乎是与上级政府讨价还价中确定的),而且补贴都被截留在乡镇,根本就没有下发到农户。

与农户特定农产品交售数量挂钩的补贴方式,一般是通过粮食部门按照农户实际交售的农产品数量,把固定水平的补贴发给农户。为了控制补贴总量,一般要事先确定好补贴的总数,带来的一个难题是如何分配补贴数量。从理论上讲有三种办法:一是按照计税土地面积进行分配,虽然操作简便,但难以实现对粮农支持的目的。二是按照固定基期向国有粮食企业交售的数量进行分配,也存在同样的缺点。同时各村都没有农户以往向国有粮食企业交售数量的详细资料,难于取得农户的认可。三是按照当年农户的产量进行分配,虽然可实现对农户的支持,但也有缺点:一方面每年要对产量进行测算,工作量和操作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在层层汇总中,透明度差,容易发生截留和虚报的情况,也难以得到农户的认可。

此外,把补贴与农户向国有粮食企业交售的特定农产品数量挂钩,事实上造成了国有粮食企业与其他收购主体之间的不正当竞争,影响了多元化市场主体的形成与发展,而这正是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同时,按照农户向国有粮食企业交售农产品的数量发放补贴,依然难以解决粮食企业的压级压价问题,实际上农户还是难以享受全部的补贴。

2002年,湖北省放开了粮食购销市场,同时省财政安排7亿元对17个主产县市的15亿商品粮实施定额补贴。在补贴粮数量分配上,省里按照产量和收购量向对各县市分配价外补贴粮数量。各县市向乡、村、户分配的具体方法比较混乱,有的按照原有粮食定购任务数量,有的按照产量和以往的粮食交售数量相结合等办法,透明度都不高,部分地区补贴粮数量的确定是下级政府与上级政府在进行暗箱操作。我们所访谈的农户甚至不知道自己补贴粮的具体数量,而且对于补贴粮的多少并不在意,说明农民实际获得的收益并不多。例如,在实施价外补贴的湖北省枣阳市兴隆镇,农民反映,由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对中晚稻的水分、杂质含量提高了要求,实际收购价格(不包括价外补贴)明显低于商贩。

4、实施挂钩的差价补贴在操作上的困难和问题更多。挂钩的差价补贴有两种:价外补贴和价内补贴。就价外补贴来说,其困难与挂钩固定补贴类似。而对于价内补贴而言,困难则更多。首先,受财力的限制,实施价内补贴的地区同样要实施总量控制,这样如何分配价内补贴粮数量仍然是一个难题。其次,测算各地粮食的市场价格也非常困难。实施价内补贴方式的河南省,把全省划分为4个价区,每年由物价部门对4个价区6月至8月的夏粮价格进行监测和测算,把3个月测算的价格平均计算,即为各价区当年的市场价格。由于在实际中市场价格频繁波动,价区内各县市的市场价格也有差异,容易造成补贴资金的流失,也带来各价区国有粮食企业的苦乐不均。第三,给个别粮食收购企业以可乘之机,借部分农户没有交售保护价收购粮之际,把市场价收购粮作为保护价收购粮,冒领财政补贴资金。此外,仍然存在国有粮食部门压级压价现象,以及由此带来的国有粮食企业与其他收购主体不平等竞争的问题。

四、对农业直接补贴方式的几点政策建议

1、抓住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有利时机,建立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的制度。随着各个粮食主产区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推进,原有的保护价政策已经逐步被取消。在目前粮食生产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形势下,粮食价格波动难以避免,我国加入WTO后,国外廉价粮将对我国粮食价格产生很大的压力,农民(特别是中西部以粮食生产为主业的农民)收入会受到很大影响。为了减轻农民的损失,把原有粮食风险基金的大部分转为用于对农民的补贴,是改革粮食购销体制和转变农业补贴方式的题中应有之义。需要指出的是,原有粮食购销体制难以维系的原因,是高达数千亿并逐年增加的粮食积压贷款和逐年增多的粮食购销企业的亏损挂帐,粮食风险基金的现有规模对政府的压力并不大。随着原有的粮食购销企业老库存的消化,把这部分粮食风险基金转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是能够实现的。

2、鼓励地方建立不挂钩的固定补贴制度。一方面,鼓励或者要求各粮食主产省按照计税土地面积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税费改革后,各地对农户的计税土地面积和计税常产进行了普遍的清查和登记造册,为直接补贴提供了透明度很高的分配依据,计算简单,便于操作,能够获得农户普遍认可。另一方面,根据各省现有粮食风险基金的规模和计税土地面积总量,确定一个适当的补贴标准,把补贴水平固定下来,可以有效防止各地政府今后降低补贴水平。在目前各级政府财政困难的情况下,防止这种倾向是很有必要的。按照计税面积进行固定补贴,实际就是对原有农业税及附加的抵减,为农村下一步税费改革奠定基础。

3、加大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改革力度,为转变农业补贴方式创造条件。转变农业补贴方式的一个实质就是把原来补给国有粮食系统的资金直接补给农民。加大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力度,化解“三老”问题,成为粮食风险基金转变用途的关键环节。因此要支持和鼓励各地国有粮食部门采取各种措施,真正成为一个自负盈亏的独立经营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同时协调农发行贷款政策,解决好改革后国有粮食企业的收购资金问题,让企业平稳过渡,保证粮食购销市场的稳定。 1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在部分粮食购销市场放开的地区,农户向国有粮食收购企业交售的粮食数量占其出售总量的比例仅为50%,或者更低。

2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地方政府,特别是省级政府之所以对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有很高的积极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可以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所以防止地方政府把补贴方式转变成财政减负的手段是非常必要的。

3包括省补贴资金和地市配套资金。

4湖南省补贴资金被截留,与政府在粮食补贴方式中动作大声音小,及当地农业税缴纳方式有直接关系。

5主产县市入围标准是:前3年,中晚籼稻年均产量2亿公斤以上,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中晚籼稻年均收购量在0.5亿公斤以上。版权所有

篇12

关键词:离散系数 熵值法 人口承载力

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

区域人口承载力(也称人口容量,人口负载能力)是指某个区域在维持正常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下的最大人口数量。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领域:

其一,以短缺性资源,如土地、水或者矿产资源为基础的单要素人口承载力研究。1949年,威廉·福格特(Vogt,W.)在其研究《生存之路》中,首先提出了土地人口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王玉平(1998)建立了矿产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的指标体系与计算模型,并对现有资源和预测资源的人口承载力进行了定量计算和分析。方创琳、余丹林(1999)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了柴达木盆地的水资源承载力。张晓青、李玉江(2006)采用多目标模型分析法对山东17个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作了评价、预测。

其二,以区域资源环境等诸要素综合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同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相互关系的多要素人口承载力,也称为综合人口承载力研究。20世纪70年代初,澳大利亚的科学工作者采用多目标决策分析法,从各种资源对人口的限制角度出发,讨论了该国的人口承载力。20世纪8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的ECCO模型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模拟不同发展策略下人口变化与人口承载力之间的动态变化。李玉江等(1996)从黄河三角洲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投入产出模型、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得出不同年份的人口承载力。武萍(1999)在考虑制约人口发展的各方面综合要素和人口需求发展目标下求出耕地面积所能承受的沈阳的人口承载力。

研究方法的选择

(一)生态承载人口测算方法

生态足迹理论是将区域的生物资源和能源的消费与供给用“全球性公顷”进行标准化处理后折算为一定的生物生产性面积需求(生态足迹)与自然供给(生态承载力),然后通过比较分析这种供需状况,定量判断研究区域过去或者现在发展的可持续性。具体公式如下:

式(1)中i为消费商品和投入的类型;EF为总的生态足迹;N为人口数;ef为人均生态足迹;ri为当量因子;ci为各类商品的人均消费量;pi为各类消费商品的世界平均生产能力。式(2)中j为生物生产性土地的类型;EC为区域总生态承载力;N为人口数;ec为人均生态承载力;aj为人均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rj为当量因子;yj为产量因子。式(3)中,CO为区域可持续人口容量,即生态承载人口数;EC为区域生态总承载力;ef为人均生态足迹。

(二)经济承载人口测算方法

经济承载力,特指相应于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下可承载的人口数,由于GDP能够反映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本文为简化分析,将GDP作为测算经济资源承载人口的主要变量。其计算方法为:区域经济承载人口:CE=IE*QE=QPE/QLE*QE

其中,CE为区域经济承载人口;IE=QPE/QLE,IE为经济承载指数,QPE为参照区总人口数,QLE为参照区国内生产总值;QE为研究区国内生产总值。

(三)资源承载人口测算方法

资源承载力是指通过选定资源承载力的理想状态作为参照区,将研究区与参照区的资源存量进行对比,从而确定研究区内资源相对可承载的人口数量。本文选择土地资源面积代表自然资源,用土地资源承载力测算资源承载人口。其具体计算公式为:区域土地承载人口:CR=IR*QR=QPR/QLR*QR

其中,CR为土地资源承载人口;IR=QPR/QLR,IR为土地资源承载指数,QPR为参照区总人口数,QLR为参照区耕地面积;QR为研究区耕地面积。

(四)基于综合支撑要素的人口承载力模型测算

综合以上各支撑要素承载力的测算分析,得出区域人口承载力模型如下:

C=W1CO+W2CE+W3CR

其中,W1、W2、W3分别为生态、经济、资源等要素人口的权重。根据具体的人口承载力指标体系,对具体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权重可采用熵值法和离散系数法相结合来赋权。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赋权

(一)指标体系构建

在具体应选择哪些综合承载力指标进入指标体系时,广泛参考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甘肃省兰州市指标的选择集中在经济和生态环境方面,同时兼顾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兰州市人口承载力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二)综合权重确定方法

综合权重是指一级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的权重,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第一步:根据设计的指标体系对数据进行处理。为保证各项指标的反映能力和评价方向一致,本文借鉴耿修林(2011)的方法,对正逆指标进行功效化处理:

第二步:采用离散系数法计算各二级指标的权重。用各指标的标准差除以均值,得到各指标的离散系数,最后将离散系数归一化后得到各指标的权重。

第三步:根据算每个二级指标离散系数绝对值占所有一级指标中包含二级指标离散系数绝对值的比率, 并以这个比率作为该二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体系的权重。

第四步:利用公式:综合评价得分=∑权重(实际值/标准值),用二级指标的标准化值和二级指标在子系统中的权重计算一级指标的综合得分。具体公式为:,其中C为一级指标评分,Zi为二级指标的标准化值,Wi为二级指标在子系统中的权重。

第五步:利用上式求得的一级指标的综合评价分数,采用熵值法得出一级指标在整个综合人口承载力中的权重。

兰州市人口承载力的实证研究

本文主要利用《兰州年鉴》的数据,利用前述计算方法和步骤,分别对甘肃省兰州市2000-2011年的生态承载人口、经济承载人口和资源承载人口进行了测算,同时,根据熵值法和离散系数法,得出各个子系统的权重为0.2488、0.2498、0.2510,在此基础上,测算了兰州市人口承载力(见表2)。从表2的变动趋势上看,兰州市人口承载力不断上升,但是与实际人口的对比差距仍然比较明显;进一步来看,经济承载人口占人口承载力的比重最大,且为逐年上升的态势,资源承载人口变化较平缓,生态承载人口却不断下降,且下降幅度较为明显。由此可见,兰州市由于过度注重经济发展使得社会进步与自然资源开发增加的人口能力已经被生态环境破坏所蚕食。

按照人口承载力大小与实际人口的比较,总体来讲,兰州市人口承载力与实际人口对比波动较大,且在21世纪均为超载状态,其总体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0-2002)为低速上升阶段,在此阶段,虽然兰州市生态环境状况不断恶化,但其恶化速度远不如经济发展的变化速度,说明此阶段生态环境对人口的影响通过经济发展得到弥补,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

第二阶段(2003-2009)为快速下降阶段,该阶段兰州市实际人口与人口承载力逐步偏离,超载状况恶化。据相关数据分析,该阶段兰州市GDP增长速度平稳,区域的污染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理论上承载状况应该出现好转,但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2007年自然增长率为7.89%,高于相近年份4个百分点,此时人口的不正常增长可能与当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有关,使得人口承载力与实际人口的偏差越来越大。

第三阶段(2010-2011)为迅速上升阶段,此阶段区域承载状况好转,但是进一步分析超载原因,总体来看,兰州市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产业比重过大,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在能源消耗指标中,SO2和工业废水排放偏高,生活污染物排放量的急剧上升导致“三废”居高不下,在经济发展指标中,人均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幅较大,这反映了兰州市经济增长同生态环境不协调。

提升城市人口承载力的对策

当前影响兰州市人口承载力的各方面因素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制约兰州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其未来的发展堪忧。兰州市所采取的是总量型的发展战略,追求持续超高速增长,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增长的动因是基于能源消耗和生态资源投入,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必然加重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如何提高城市人口承载力,使得在人口持续增加的情况下,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能够达到协调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进清洁生产,在治理对象上,从过去的末端治理发展到源头治理、过程治理;在治理方式上,从过去的“谁污染、谁治理”转变为“谁污染、谁付费”和“谁治理、谁收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应对能源结构进行相应调整;构建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产业结构快速升级对策,促进经济的持续、适度快速和协调增长,经济将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关键是经济的快速增长要适度,要同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相协调,并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加快城乡一体化战略,继续推行“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核心,以创新体制为关键,以优化配置城乡资源为重点,建立城乡一体的政策体系”;应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基础和各方面的优势,形成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转变,实现大循环、大集中、全方位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Vogt W.生存之路[M].商务印书馆,1981

2.王玉平.矿产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M].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3)

3.方创琳,余丹林.区域可持续发展SD规划模型的试验优控—以干旱区柴达木盆地为例[M].生态学报,1999(6)

4.张晓青,李玉江.山东省水土资源承载力空间结构研究[M].资源科学,2006(2)

5.李玉江,吴玉麟.黄河三角洲人口承载力研究[M].人口研究,1996(3)

篇13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理论潜力;现实潜力

当前农村居民点整理已成为集约节约利用的主要途径,因此,摸清农村居民点利用现状,对于以后农村居民点的整理的方向起到引导作用。本文结合最新的村庄地籍调查工作,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评价,由于宋楼镇的村庄布局模式在整个丰县具有较好的代表性,通过宋楼镇的潜力分析评价也可为整个丰县村庄整理潜力提供评价模式。

一、评价区概况

宋楼镇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的大沙河畔,土地面积为12749.94公顷,其中耕地面积3603.7492公顷,人口9.6万,辖32个行政村。两条省级公路,丰黄路、丰砀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子午河、复新河、苗河分布全镇,水系发达,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

二、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

1、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测算

假设乡村人口零增长,采用公式分别测算各行政村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理论潜力,所有行政村人均居民点用地面积均超过《村庄规划导则》中规定标准130m2,大部分行政村介于145-220m2之间,其中刘王楼村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最低为141.9323m2,瓦房村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最高达到253.7122m2。

2、潜力分级

(1)潜力标准的确定及潜力系数的计算

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潜力是以潜力系数为标准进行分级的,本文采用可以调整潜力系数 (农村居民点整理增加面积占农村居民点整理面积的百分比),确定分级(1),该系数既反映了单位面积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大小,又反映了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效率。公式如下:

(2)理论潜力分级标准的确定

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出农村居民点综合潜力系数,从表1中可以看出宋楼镇所辖各行政村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系数在5%-50%之间。结合宋楼镇的农村用地情况以及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要求,确定潜力分级标准I级( ≥40%);Ⅱ级(20%

(3)理论潜力分级结果

根据表3-3所确定的潜力分级标准,宋楼镇所辖的32个行政村中,农村居民点整理I级潜力区有瓦房村和渠坑村,整理潜力和系数分别为21.4331公顷、48.76%和37.1212公顷、40.55%;二级潜力区涉及20个行政村,整理潜力共有319.13公顷,平均整理潜力系数为28.88%;三级潜力区涉及10个行政村,整理潜力共有58.0844公顷,平均整理潜力系数为14.90%。

2、农村居民点整理现实潜力测算:

理论潜力只是假设在理论情况下还有多少整理潜力,但是要把理论潜力转变为现实潜力受到社会、经济、成本、效益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2)(3),据此,计算农村居民点整理现实潜力是在理论潜力的基础上,运用整理潜力指数这一概念。

农村居民点整理指数=[(农村用地现状-农村人口数*人均农村建设用地标准)/(农村人口总数*人均农村建设用地标准)]*(人均GDP/全镇人均GDP)。

农村居民点整理现实潜力=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指数。

三、总结

本文在最新村庄地籍调查的基础上在对农村宅基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二调变更调查数据,在理论潜力初步分析之后,运用评价因子得出现实潜力,进而比较准确的得出宋楼镇各村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实际潜力,这为以后全镇乃至丰县土地集约节约提供的测算方法和方向。

参考文献:

[1] 廖 琴 南通市农村居民点整理 南京农业大学:南京,2008.

篇14

关键词:生态足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足迹和生态足迹计算模型的概念

(一)生态足迹的原理

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ing)指的是一种计算方法,这个概念最早是在1992年初,被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的一名教授所提出。在生态足迹被提出以后,由于它的计算方法较为准确、简单,所以很快在各个国家发展开来,成为重要的衡量各国家生态的平衡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在多次运用此概念以后,生态足迹显现了更加明显的可操作性,这种计算方法可以用来计算六类土地,它所计算的这些土地都被划分在生产生态的土地类型中,主要指的是:草地、林地、化石燃料、耕地、建筑用地、水域等等。不同的用地计算方法因而结果也就不一样,例如:林产品消费折算的就是林地面积通过农产品消费折算出耕地面积,根据动物产品消费折算出草地面积,根据煤、石油、天然气等消费折算出化石燃料用地,根据消耗的电力和热力折算出所消费的建筑用地。由于每一种土地都有其不同的用途,可以通过这些不同的土地资源的分类进行计算,假设每一种土地的功能都存在相互排斥的情况,通过对某种单一土地功能的研究分析,可以得知人类对与这种功能的土地的依赖性,和大自然对其的需求。

(二)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

想要进行生态足迹的计算主要有三种类型:生态赤字和生态盈余、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

1. 生态赤字和生态盈余的计算方法

生态赤字和生态盈余指的是将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做以精确的对比,如果在对比之后发现生态足迹小于生态承载力,则证明这种情况属于生态盈余,但如果生态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则证明这种情况属于生态赤字,计算生态足迹的公式如下:

ED=EC-EF=N×(ec-ef)

这个运算法则当中,每个字母都代表着不同的涵义,ef所表示的是每个人所占用的生态足迹,ec表示的是每个人所能承受的生态承载量,ef和ec的计算单位是(hm2),N所表示的是人口数量,ED表示人均生态盈余数目,在这个平计算公式当中,如果0

2. 生态承载力计算公式

EC=N・ec

生态承载力指的是一个固定的区域内。自然资源可以提供给人类的所有需求,例如水、土地资源等,将这些的综合算出一个数值就可以代表生态承载力。在上述的这个生态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当中,N表示人口数量,EC所表示的是在固定范围内,所有生态承载力的的总和,其单位是(hm2)。

3. 生态足迹的计算法则

生态足迹主要是针对六大类生产、生活用的土地面积,这其中包括草地、森林、水域、耕地、建筑用地以及化石燃料用地这六大类,计算这六大类土地要采用加权平均数的办法:

EF=N・ef

这个公式还要同时满足ef=N・∑(rici/pi)这个公式,在这个公式当中,EF所表示的是生态足迹的总量,如上面的计算一样,生态的足迹的表示单位依然是(hm2),N依然用来代表人口的数量,i表示的是被消耗的物品以及投入的种类,pi指的是如果在不停地进行i类物品的消耗,所需要的全球范围内的平均生产能力;ri指的是在整个生态足迹计算的过程中所显现的均衡因子。在进行生态足迹的计算时,由于不同的土地单位面积下的生产能力是不一样的,甚至有个别土地的生物生产能力差距极大,所以在这种巨大的差异下要想使得计算结果能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比较性,就一定需要将生产生物面积进行统一的转化。

二、可持续发展的指标

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否一直保持下去,这要取决于区域经济与环境是否能够很好的融合在一起,自然资源作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环境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想要维持一种最佳的状态就必须找到生态系统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的一个微妙的平衡点,所谓生态足迹指的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一种开发足迹的测算,这种测算方式是对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种有效衡量工具。最近几年关于生态足迹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了专家和学者的高度关注,根据笔者的实际走访和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地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态赤字,随着环境的恶化,更多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不良的影响。

三、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结论与政策

本文在前半部分简单介绍了,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在我国想要通过生态足迹保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做到尽量减小东西部地区在持续发展之中所存在的不平衡差距,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下几点建议。

(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生态足迹的多样性指数

对于整个生态系统这个大的环境而言,生态足迹的多样性指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多样性指数越高就越表示在这个限定区域内,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越强。我国于2009年,曾对各省的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进行了测算,通过计算得出,我国大部分都是环境成分较为脆弱的土地,这些土地分布较为集中,主要都用于放牧、耕植还有开发能源,大量资料显示几乎每个省的生态多样性指数都不高,这些土地的使用力度并不够,导致了很大一部分都有明显的土地生产力下降的趋势。对上述计算方案中提到的六大类生物生产土地的利用程度,要进行严格控制,对农业较为发达的省份,要出台相关的政策,通过退耕还林等方式减少土地的过分使用。在我国西部,例如、青海等地要适度的减少放牧,以此来减少对草原过度利用后出现的荒芜现象。国家有权利利用职能,并将权利下放到各级政府机关,用经济手段等方式进行宏观调控,从而达到合理利用土地的目的,相关部门制定的措施,一定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发挥政府的各项职责,努力提高生态足迹的多样性指标。

(二)落实国家政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我国在五中全会上曾提出了“建立节约型社会,共创社会友好氛围”,在这一政策提出的最初几年里,确实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我国在经济增长方式上依然没有可持续发展可谈,几乎全都属于严重污染的粗放型经济,所以要想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证自然生态环境的良好,严格控制当前我国的人口数量,通过政府干预等方法,对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法律、经济、等综合治理,把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率,作为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目标,通过最少的能源消耗,达到最大的社会效益和最大的经济收益,以此来达成“建立节约型社会,共创社会友好氛围”这一要求。

(三)发展生态经济,提高科技水平

某地要想发展生态经济,需要基于该地的生态承载力来进行资源的利用,但这种方式只能持续维护生态经济的发展,并不能做到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所以在这方面,我国要依赖于当前的先进科学技术,通过科技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坚持绿色经济,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这样可以一改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加快科研脚步,建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生态足迹,对落后区域给予经济、政策上的政策,通过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和生态盈余的计算方式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预估。虽然就目前而言,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还存在着一定问题,但相信通过相关部门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每个人的努力,在区域经济建设以及生态发展方面都会取得很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彭利民,贾永飞,邵波,等.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山东半岛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J].生态经济,2011(05).

[2]郭惠丽.基于生态足迹和物质流分析的长海县可持续发展评价[D].青岛大学,2011.

[3]刘斌,林益光.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河北省廊坊市为例[J].卷宗,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