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09:59:5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土地地籍测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铁路地籍,权属调查,地籍测量,土地调查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railway land cadastr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and earthy land ownership belongs to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registration, the technical standard, the work flow, the control measure, authority survey cadastral investigation, the detailed instruction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ailway cadastr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the general thoughts. The measurement of the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of necessary instructions.
Keywords: railway cadastral, authority survey, cadastration, land survey
中图分类号:F30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为加强铁路用地管理,防止铁路用地资产流失,解决现阶段铁路用地图纸缺乏现势性,无法满足铁路用地图绘制及铁路用地安全保护区平面图绘制要求,以及铁路用地土地权属与地方政府国土部门地籍资料无法对接等问题,需进行铁路用地地籍测绘及土地权属的重新登记工作。
1 基本要求
1.1 工作原则
进行该项工作的前提是保证调查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客观反映铁路用地的地形、地物、地貌和使用状况,保证成果资料的现势性。工作中充分利用原有的土地调查资料,加以实地核对,发现问题及时更新,保证成果的连续性,提高成果质量。尽量满足铁路各部门的要求,使测绘和土地登记成果成为铁路其他各部门可共享的资源,同时充分运用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先进技术,提高成果质量和科技含量,实现铁路用地管理信息化。
1.2 技术要求
1.2.1 坐标系统
平面坐标系统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1980西安坐标系,3°带坐标。
1.2.2 高程基准
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等高距为1米。
1.2.3 调查比例尺
数字化地图比例尺采用1:1000或1:2000。
1.2.4 计量单位
长度单位采用米(m),面积计算单位采用平方米(m2),面积统计汇总单位采用公顷(hm2)。
1.2.5 精度指标
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5mm,采用缩编方法成图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0.6mm,相邻地物点之间的间距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4mm。
1.3 资料收集与分析
项目规模大,地理分布范围广,情况复杂,为做好用地图测绘和土地登记工作,应广泛收集资料。收集资料过程中应注意收集与成果资料相关的技术文档。
2 工作流程
2.1 控制测量
2.1.1平面 GPS网的布设
平面GPS控制网的布设,在精度上要满足测定界址点坐标和测量建筑物精度的要求,在密度上要满足辖区内细部测量的要求,在点位埋设上要顾及日常地籍管理和点位保存的要求。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分级布网,逐级加密的原则。
2.1.2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高程控制点应起闭于国家三等以上水准点,应对高等级水准点进行精度检测,将不满足精度要求的点剔除。当布设成水准网时,高等级水准点应不少于3个。
在C、D级平面控制网的基础上布设四等水准线路(网),特等站或一等站在距离站点1km之内留一个水准点。当高等级水准点稀少,四等水准线路长度超过规范规定时,应首先布设三等水准线路(网),其测量计算按国家水准测量规范执行。
2.2 数字化地形图和地籍图测绘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收集到的各种地形图应进行精度检测,符合要求时予以采用。由于各市县独立坐标系统种类繁多,情况不一,应注意地形图坐标系统转换方法的研究,保证转换精度。
2.3 权属调查
2.3.1准备工作
收集并整理有关的地形图资料,已登记的地籍档案、房产登记和用地批准文件等资料。并对参与调查工作的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程的学习培训。
2.3.2基本概念
权属调查的基本单元为宗地。“站场”是以铁路车站为中心,包括周围的设施用地及服务用地。 “线路区间”是“站场”为端点,用来连接2个或多个“站场”。“宗”是土地调查的基本单元。凡是被权属界线封闭的、有明确权属主和利用类别的地块称为一宗地。地籍号以行政区为单位,按街道、街坊、宗地的顺序编排的号码称地籍号,指定某地区某宗地。
2.3.3 宗地的划分原则
站场是以车站为中心,周围的若干铁路用地、宗地组成的地块。较大站场,将几个低等级的站场合并成一个高等级站场。宗地的划分是权属调查中比较重要的环节,涉及权属、面积、地类、有偿使用和日常管理。
2.3.4 确界原则
根据铁路局提供的相关批件资料,以及现场实际情况由双方协商认定。
2.3.5 权属调查及要求
权属调查是土地登记中一个重要法律程序,其基本要求是:权属合法,界址清楚。因此调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
2.3.6 界址调查
(1)界址间距小于0.5m的,必须由双方指界人指界认定,并在界址调查表上签名(盖章)认可。
(2)共用界址线必须由双方共同指界认定,并在界址调查表上签名(盖章)认可。本宗地与邻宗地的界标物必须查清自墙、共墙、借墙、并墙等关系情况。
(3)宗地界址线临街、临巷或宗地与邻宗地界线间距大于0.5m的,可只由本宗地指界人指界,并签章认可。
(4)土地使用者已有建设用地批准文件,用地红线图上界线与实际界线吻合的,由本宗地指界人指界,并签章认可,可不再经邻宗地指界认可;属少批多用的宗地界线按现状确定,但需在调查表中注明批准面积,待后批准;属批多用少的,原则按实际使用范围定界。
(5)历史用地、没有权源文件的宗地,一般按土地使用现状确界。
(6)界址点应实地设置界址标志或界桩。
(7)不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的,按违约缺席指界的办法处理。
2.3.7 界标设置
调查宗地在界址确认后,应及时设置界标。界址桩用于土质地面,界址钉用于铺装地面或打入墙体,较整齐的墙体可选用红漆喷涂标志。个人宗地和住宅楼宗地使用红漆喷涂标志,界址点落在空地上或无法到达的界址点使用指示标;界标设置要求位置准确、埋设稳固、符号鲜明美观;
1.1有效节省土地资源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为了满足人们生活、生产的需要,部分城市已经开始向外部延伸,向农村要地,占用了农耕土地,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基于此,将土地测绘技术运用于土地开发管理中能够有效遏制城市地不断扩张,减少耕地占用率,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土地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管理中的运用能够有效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节省土地资源。
1.2提高土地测量的精确性
土地测绘工作需要借助先进的机械设备和仪器,对土地状况进行勘探与测量,并且依据土地的特点以及详细数据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与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土地测绘技术逐渐向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3S、RS以及遥感等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为土地测绘工作推波助澜[1]。先进的机械设备以及高科技的相互配合,使得土地测绘得出的地理信息日渐完善,测量数据的精确性也大大提高,确保了土地管理工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成为了保障土地管理工作顺利展开的坚实后盾。作为快速发展的技术,土地测绘不仅仅广泛应用于耕地动态的跟踪调查,还应用于土地详查与地籍调查等方面,俨然成为了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土地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管理中的运用
2.1应用于农村集体土地管理中
农村地区位置偏僻,交通闭塞,地势复杂,经济落后,这些特点给传统的测绘工作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而土地测绘技术应用于农村集体土地管理中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是农村土地测绘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由于土地测绘运用的是正射影像技术技术实现对土地位置与权属界线的科学、准确划定并测绘,由该测绘技术所得出的数据与土地面积的范围与农村集体土地开发管理的要求相一致,因此广泛运用于农村集体土地管理中[2]。
2.2应用于土地资源检查及审批中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地形分布不均,给土地资源的测量与调查带来了不小的困难与挑战。然而,土地测绘中的RS技术可以随时检测土地的利用情况,便于土地利用状况信息的及时更新,有助于国土资源的有效检查,具有动态性的特点。土地规划的审批工作需求土地测绘所提供的资料与数据为基本前提与参考依据,通过与国家及地方上的土地利用图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土地开发的规划方案是否科学,并力求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每一寸土地。此外,城市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所有的信息和数据每一天都在更新。因此,运用不同时期的测绘资料,能够准确掌握城镇发展过程中建设速度与规模的变化,并以此对人口、环境与土地进行相关管理,促进人口、环境、土地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坚持土地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制定出最佳的开发方案。
2.3应用于土地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
对于土地开发管理而言,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尤为重要,土地测绘中的地理信息系统最关键的职能之一就是为土地开发信息系统提供大量的数据、资料和信息,其中包括土地信息、地理信息等等。在此之后,土地管理系统再对于土地进行相关的调查,及时进行统计与登记,再反映至当地地基管理部门,地基管理系统可以依次作为城镇土地管理的依据,无论是对农村地籍管理或是城镇地籍管理,都可以进行统一而有效的管理,以提高土地管理的效率。
2.4应用于土地开发管理数据采集中
GPS全球地位系统可以通过对目标土地的精确定位,为土地开发管理中的数据采集工作提供帮助,是确保土地监督管理工作精确性的基本前提。GPS采用卫星技术得以控制地面各级控制点坐标,并运用其静态定位测量技术为土地开发的数据采集工作提供了准确的数据,具有一定的时效性[3]。
2.5应用于土地开发使用监管部门中
想要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运用,除了科学地规划、利用土地以外,还要彻底查处违法占地等不良行为。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而土地开发监管部门无论是在人力或是财力上都有一定的限制性,因此想要彻底打击违法占地等不良行为具有一定的难度。而土地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管理中的运用,可以利用正射影像、卫星影像技术等对违法占地行为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违法占地行为的时间、地点、占用面积等详细信息,为监管部门及时、依法处理违法占地的行为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
3、结束语
【关键词】地籍测绘;作用;土地开发整理;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缓解可持续发展受有限土地资源的制约,集约节约用地成为我国土地开发利用的一大挑战。因此城市的规划建设也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项目,而地籍测绘是获取土地信息,进行土地规划、房地产建设规划等建设规划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与地方土地相关管理部门对土地开发利用状况进行监管与控制的重要手段,使得宝贵的土地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强大推动力,促进我国相关产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以下本文就将通过介绍地籍测绘的相关概念来指出地籍测绘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作用,对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所用到的地籍测绘技术进行分析,以便具体分析地籍测绘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
1 地籍测绘的相关概念
地籍测绘是一种测绘工作,这种测绘工作对土地界线的界址点坐标进行精确的测定,并把土地地块及地块附着物的地理位置、权属关系、面积大小和利用情况等要素在图纸上进行精确的绘制并记录在专门的表册中。将测绘到的土地信息整理成由控制点和界址点坐标组成的数据集、地籍图和地籍册等信息形成地籍数据库,从而服务于土地开发整理,这就是地籍测绘的成果。地籍测绘对土地要素如土地形状、面积、数量、位置等要素所进行一系列测量,并根据测量出来的土地信息对土地面积进行计算,来获取土地信息。即地籍数据库需地籍测绘提供时时数据作为支撑,地籍数据具有国家基本图的特性,只能对所观察与测量的土地的地籍要素与地形要素进行表示,能够直观地表达出自然或人造的地貌景观或地物,用标识符将对应地籍空间要素属性进行有限的表达。
2 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所用到的地籍测绘技术
2.1 传统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
电子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全站仪智能化成为现实,在测绘工作中,计算机与绘图软件成为地籍测绘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大大节约了测绘时间、资金与人力资源,并且提高了测量质量与测绘效率,有助于数字化测绘的普及与测绘管理。传统测绘技术的优点是利用全站仪与数字测绘地籍图来缩短获取土地信息的周期,提高生产效率,使得成果精度更加确切,传统的绘图工艺环节被数字化技术所取代,使得劳动强度下降,有利于测绘工作的规模化发展,土地的权属调查与土地测量同时进行,及时解决有争议的权属界线,保证地籍测绘工作的正常进行。传统测绘技术的缺点是在地籍测绘过程中对人力物力的需求比较大、工程耗费时间长、仪器较为昂贵,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在大型工程、高精度工程中发挥的作用与工作效率突出,但是在小型工程中由于小型工程对土地的测量精度要求较低,且投入资金较少,测绘人员短缺等,使得传统测绘技术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2.2 GPS技术的应用
在进行地籍测量时要根据地籍测量所需要的要求来采集数据,所采集的数据为地块的地理坐标数据与土地权属关系、土地利用类型等土地属性数据。在测量地物的同时,仔细填写野外记录表。GPS技术应用操作比较简便,并且GPS接收机的体积较小、重量较轻,处于不断地改进之中,自动化程度较高,使得野外工作人员的测量劳动量减少,劳动强度得到了降低,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节约了人力费用。GPS接收机的三维系统更加精确,全天候作业,定位精度较高,在测站间无需通视,即使是没有现成基准控制点的遥远地区,GPS接收机也能进行不受人自身视线限制的精确定位以及高精度的定位计算,节约了建造大量标志物的费用,缩短了野外测量的时间,野外测量人员数量也得到减少,因此测量成本大大降低,人力物力资源都得到了有效利用。在利用GPS技术进行测绘工作时,决定测量精度的关键因素不再是控制网几何图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点与点之间的距离进行自由布设。但是GPS技术在测量中也有它的局限性,当测量地区的建筑物密度过大时,卫星信号会被一些建筑物或树木遮挡,使得GPS接收器接收的卫星数量不足,从而无法正常工作,使得测量精度降低。在相对开阔要利用全站仪、GPS控制成果对该地区设置的控制点进行解算并对结果进行处理,在细部测量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对GPS技术的缺陷进行了弥补。但是这种方法对技术人员的要求很高,测量仪器也较昂贵。[2]
2.3 遥感技术
卫星遥感技术应用于地籍测绘对土地的开发整理也有着重大意义。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出土地利用状态的变化,使得相关工作人员高效获取相关信息并展开工作,相对于传统的野外观测与测量,遥感技术观测范围更加广泛,并且可以对面积较大的地区进行重复观测,及时观察测量对象位于偏远地区,利用雷达遥感技术同样能够进行观测,而且不受天气、光线与时间的限制。航空遥感的数据精度高,主要应用在紧急任务中,而航天遥感不但成本比航空遥感低,提供的数据范围也更大,是遥感数据获取的最主要方式。遥感技术的缺点是地理坐标的边界的变化不明显不能主动监测土地信息的变化,面积测量的准确性有待提高,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获取与更新数据的速度慢,使得工作效率较低且测绘结果误差加大,将人力资源、资金白白浪费,达不到理想效果。[3]
2.4 摄影测量技术
摄影测量的精确度较高,分辨率质量高,利用摄影测量技术绘制的地籍图质量较高,使得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实时更新测量地区的测绘数据,且不受天气变化和季节的限制,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利用摄影测量的方法进行地籍图测绘可以实现自动化快速成图,速度较快,质量较高。但是摄影测量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同样存在一定的缺陷,地面摄影与航空摄影是摄影测量的两个基本方面,地面摄影测量过程中后景可能被前景所屏蔽,在航空摄影测量中,由机不能始终保持在水平状态使得航空摄影机的具置不确定。
3 地籍测绘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作用
地籍测绘的作用贯穿整个土地开发整理过程。在土地开发整理前期,要明确土地各项属性的信息,比如土地面积大小、边界、利用状况等,从而对如何有效利用该土地资源做出详细的合理规划,使得后期的土地建设工作顺利进行。在对土地的利用现状与权属关系进行调查后,对调查结果进行补充修改来完善地籍图,将地籍测绘信息完善到地籍数据库,使地籍测绘成果更好地服务于整个土地开发整理过程,避免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出现大的施工问题,避免因土地权属关系产生纠纷。
4 总结
利用地籍测绘技术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仔细调查,形成的地籍数据库是土地开发整理的基础,作为土地开发分析的数据源。地籍数据库为土地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土地基础数据,分析的相关信息是土地合理规划建设的质量保证。对宝贵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登记制度,满足社会发展与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黄智涛.测绘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特点及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2).
关键词:GPS,农村宅基地,数字化地形图,广西
中图分类号: C35 文献标识码: A
前 言
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因居住生活而建造房屋等建筑物所占用的土地,包括住房、辅助用房与房前屋院用地等。我国农村宅基地分布广、占用面积大,且近年来呈不断增长之势 [1]。
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明晰农村宅基地产权关系,依法保护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人合法权益,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公益性工作。为规范工作程序,统一技术标准,确保广西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广西农村宅基地的亲身经验,对广西农村宅基地数字化地形图测绘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能对广大从事宅基地工作的技术人员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2-3]。
1地形图测绘要求
根据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11〕178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要求,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籍调查,应采用解析法实测界址点坐标和计算宗地面积,宗地图和地籍图比例尺不小于1:2000;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开展自治区第二次土地调查和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桂财建〔2012〕69号)对专项资金检查工作的安排,广西农村宅基地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有以下要求:
(1) 地形图测绘内容的综合取舍,必须保证着重显示与农村规划、建设、土地管理有关的各项要素,准确表示地物的位置、形状、性质、结构特征以及表示地貌、土质的形态、类别、分布特征。
(2) 地形图自由图边在保证规定测区边界内的地物地貌要素完整、准确的前提下,应测出测区边界外适当的距离(大于10米)。
(3) 地形图整饰要求图面整洁,线条美观、曲线光滑,无变形;图式符号运用正确,各种地物地貌表示无矛盾;各要素符号相切、相接、相交、相离关系的处理符合要求。
(4) 地形图测绘采用全站仪全野外数字化方法成图,测绘房角、电杆等精度要求较高的地物点时,由于反光镜有一定厚度及宽度,均应由操作全站仪的技术员现场直接在全站仪加一相应的改正数。
(5) 地形图上高程注记应均匀分布,每格注记10–18点,复杂地区适当加密。建筑区高程注记点测设在道路中心线或道路边、道路交叉中心,建筑物墙基角和相应的地面、管道检查井井口、桥面、广场、较大的庭院内或空地上以及其它地面倾斜变换处、隧道、涵洞底面等地方。每个高大楼房或大房屋的墙基角至少注记一个高程。铁路轨顶、道路中心应保证图上3~5 cm有一个高程注记。
(6) 线型、符号、编码按《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结合南方测绘软件CASS 2008编码表执行。
7.平坦的耕地按地块测绘,每一块田块有一高程注记。
8.外业绘图均在现场描绘清楚,当天测量的内容当天编辑整饰完毕。
数据采集方法与基本要求
广西农村宅基地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推荐使用南方测绘开发公司开发的ASS 2008测图软件进行测绘。数据采集使用全站仪与便携机直通,采用现场采集现场编辑的方式以极坐标法进行测量,或用全站仪采集现场绘草图输入编码回到室内编辑的方式进行测量。
设站要求
测图前输入测图区所有控制点以及测区西南角坐标、所用全站仪等信息,并经100%检查无误后进行实地测绘。测站设架设器对中误差不应大于5mm ,仪器高、觇标高应量记至毫米。定向后,应采用另一图根点进行检核,检测点的平面位置误差应小于0.10m,高程误差应小于0.10m,在无检校方向的情况下,对起始方向归零检核,并以相邻测站的地物特征点进行检核。
地物属性要求
广西农村宅基地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每类地物要有一个三位以上的属性编码,属性数据中要求点、线、面、文字四种属性区分清楚。
测距要求
广西农村宅基地全野外数字化测绘1:500地形图地物特征点(地籍要素点)最大测距150米,地形点最大测距300米。
3 总体流程图
广西农村宅基地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总体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广西农村宅基地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总体流程图
4 详细流程
4.1居民地的测绘
(1)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应准确测绘实地轮廓和如实反映建筑结构特征。
(2) 房屋的轮廓应以墙基外角为准,并按建筑材料和性质分类、注记房屋名称、注记层次:全钢架结构的房屋,用“砼”表示,并加注相应的层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屋,用“混”表示,并加注相应的层次;砖瓦结构的房屋,用“砖”表示,并加注相应的层次;房屋底层为车库且高度高于2米的,计算一层,小于2米的,不计算车库的层数;测区内的厕所、浴室以及牲口房不注性质及层次,加注“厕”、“浴”、“牲”;房屋逐个表示,不综合,并标注门牌号,门牌号的注记原则上在房屋边线里侧实际开门处或围墙门洞处,字向垂直于边线,但字头不朝南、朝西;房屋的内部天井区分表示,并加注“天”字。其余按图式表示。
(3) 柱廊、廊房、门廊、雨罩以及室外的台阶、楼梯、围墙、栅栏、房屋周边的铺装地面,自行车棚(临时性的除外)等一般应准确测绘并表示出来,大楼底层与阳台重叠的乱搭乱盖的临时房可不表示;当雨罩宽度小于图上3mm时可不表示;台阶、楼梯在图上投影(宽度)小于2mm时可不表示;无烟灶台不表示;高层建筑物中楼中楼的阳台应表示。
(4) 房屋与围墙相关位置的表示方法:①实地明显有围墙的,则围墙应完整的表示出来,且房屋边线与围墙内墙或外墙重合(当房屋在围墙内时,则屋边线与围墙内墙重合;当房屋在围墙外时,则房屋边线与围墙外墙重合);②实地明显没有围墙而仅有房屋墙的,应将房屋完整的表示出来,不用加绘围墙。
(5) 图上小于4 mm2 的花圃不表示。
(6) 图上小于6 mm2 的散树或行树的水泥边框不表示。
4.2 道路的测绘
(1) 道路测绘时不但要测绘道路本身,还应测绘其附属建筑物与构筑物,以及隧道、桥涵、路堑、路堤、里程碑等,涵洞较小时按非比例尺符号表示。
(2) 测区内的公路一般应按实际位置测绘,测绘时交错立尺于路的两侧,并隔一定距离在路中心立尺测注高程注记点;简易公路则只测其中心位置,量取宽度绘于图上;城镇附近可通汽车和拖拉机的土路均按大车路测绘,乡村间能通拖拉机的土路也用大车路表示,大车路按实际宽度依比例尺表示,若实地宽窄变化频繁,则按平均宽度表示;村与村、镇与镇间不能通行大车的主要道路用乡村路依比例或不依比例尺表示,双线乡村路及大车路不注记路面材料。
(3) 街道两旁的人行道不注记铺装材料。
4.3 电力线、通讯线测绘
电力线、通讯线应准确表示,电杆、铁塔位置实测,不连线,只在杆架处绘出连线方向,当多种电线在一个杆上时只表示主要的;注意区分电力线中的高压线与低压线,实地测绘时可以瓷瓶、杆型、档距等加以判别:一般瓷瓶多,杆型为水泥高杆,杆距长,由三条主线(有的顶上有一条细线)组成者为高压线,低压线一般是4条同样粗的线,由变压器分出来;各种线路应做到线类分明,走向连贯。
4.4 水系测绘
河流、溪流、湖泊、池塘等水涯线,一般按测图时的水位测定,沟渠宽度在图上小于0.5mm,以单线表示,街道两侧较小的排水沟(宽度在图上小于0.6mm)不测绘,等级公路两侧的排水沟应测绘。
4.5 陡石山测绘
测区范围内的陡石山也要实测,陡石山山脚边界统一用倒坎符号表示。
4.6 地形地貌测绘
各种天然形成和人工修筑的坡、坎,其坡度在70°以上时表示为陡坎,70°以下时表示为斜坡。斜坡在图上投影宽度小于2mm,以陡坎符号表示。当坡、坎比高小于1/2等高距或在图上长度小于5mm时,可不表示,坡、坎密集时,可适当取舍。斜坡坎坎脚必须加地类界,并在斜坡坎坎顶、坎脚测注高程;陡坎应测注高程,量注坎高。
4.7 独立地物的测绘
(1)道路上的各种检修井、污水篦子应予以测绘(单位、居民地内水泥盖板的不明污水井等不表示),当地物较多,各类符号重叠时,检修井、污水篦子可适当取舍,但道路拐弯、交叉处的井盖、污水篦子必须测绘;测区内的路灯不用区分左、右方向,全部用双路灯表示。
(2)独立地物与房屋、道路、水系等其它地物重合或相互压盖时,可中断其他地物符号,间隔0.3mm将独立性地物完整绘出。
4.8 地类测绘
城郊较为固定的常年种植蔬菜且面积较大,有一定灌溉设施的地类用菜地表示;街道、巷道、公路旁边的零星地类(检种菜地)不表示;对于房前屋后的菜地,面积大于图上4cm2的,用旱地表示,面积小于图上4cm2时不表示;水田等平坦的耕地按田块测绘,田块中不同地类测绘田埂,不用地类界表示;有坡度的耕地,不按块表示,只绘制等高线;耕地中不同植被的地块,当是平坦的耕地时用田埂表示,当是有坡度的耕地时用地类界表示。单位内部、街道边的草地一般用花圃符号表示,若面积较大(大于图上8cm2)也可用改良草地的符号表示。
5 小 结
利用GPS与全站仪技术,开展广西农村宅基地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测绘,突破了传统模拟成图的技术和方法,本文将GPS与全站仪技术结合应用于广西农村宅基地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测绘中,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广西农村宅基地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测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GPS与全站仪技术作为广西农村宅基地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测绘的技术手段,也会发展得越来越成熟。
参考文献
[1] 李春英.重庆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探析[J].特区经济,2008.
关键词:地籍绘图;地籍建库;一体化
1 地籍调查
按照国家的规定,地籍调查是指依靠调查和测量等有关工作,从而查清宗地的边界、面积、数目、质量、作用和地理信息等方面,得出大量的相关数据、图表等调查研究资料,进而为开展土地注册、核发证书提供具有必要依据的技术性工作。其中宗地是地籍调查的主要对象。
2 地籍测量
地籍测量中最主要的有两大类,权属调查和权属测量。其中权属调查是地籍调查的重要环节,是权属测量的基础和前提,他主要是对土地权属单位的土地权属来源、各个地界、范围、大小等基本情况进行实地调查与核实,并且还需要对土地所有人的名称、土地户主姓名、人、权属性质、土地所有图幅号等做具体调查。其次,权属测量在土地管理过程中处于基础的地位,利用先进的测量技术来控制后碎步,并且能够准确地预测出各个地方方位的大小、界限范围、位置坐标以及宗地面积等。
2.1 地籍测量的概念
地籍测量是以权属为前提,运用先进的测量科学技术来测点解直线的位置方位、形状、数量,为土地登记,确定界址线的位置、形状、数量、质量、计算面积,绘制地籍图,绘制地籍图核发证书提供依据,为地籍管理服务。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测量过程中通常运用测量仪器来收集界址点的位置坐标,采用(x,y)分别来标出具置。
2.2 地籍控制测量的原则
地籍控制测量是地籍测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也对地籍控制测量安装可以使用三角网、纱边网、导线网和GPS静态测量来进行预测。施测的地籍基本控制网点可分为一、二、三、四等和Ⅰ、Ⅱ级;精度高的网点可作精度低的控制网的起算点;地籍图根控制测量主要采用导线和GPS-RTK或CORS测量施测。
2.3 地籍测量的内容
地籍测量过程的首要因素是对土地进行测量,比如利用GPS静态测量的方法进行视察时,首先在需要测量的位置利用静态GPS,形成一个全面的控制网,其间主要包括四等GPS点分别为一级导线点、二级导线点、一级图根点和二级图根点,同时也要对地籍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形状、位置地类等细分到每个要素进行测量。地籍测量需要对土地的分界标志物测量,并且需要对建筑物进行区别性测量,对道路、河流、水塘、湖泊及地物进行测量。
3 地籍绘图
3.1 处理数据
处理数据的主要目的是用来检测信息和避免错误的出现,通常在野外采集完数据后就会对碎步点的数据统计到计算机中,然后通过软件来测量数据中是否有错误的,从而对出现的错误采取及时措施进行修改,确保数据处理的正确无误,但针对个别地物点不能直接测量坐标,可以根据已测点和坐标丈量的距离间接求出。
将《图武》和《规范》的要求作为标准,待图形文件生成后,对相应的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注记等工作。
3.3 地籍图的内容
地籍图的基本内容分为三要素:地籍要素、地物要素、数学要素。所形成的地籍图中绘画的内容主要有城镇分幅地籍图、宗地图、土地所有权属图等。
3.4 我国地籍图的比例尺
世界各国的比例尺有所不同,最大为1:250最小为1:5万,我国比例尺系列一般规定为城镇分幅地籍图1:500。
3.5 绘制宗地图
宗地图的绘制过程同基本地籍图相同都是利用测绘绘图软件将基本地籍图作为依据编辑而成的,并且成图比例尺要采用常规比例尺,有时也可采用任意比例尺,宗地图一般都在绘图纸上进行描绘,其中所描绘宗地图的内容主要包括宗地号、宗地所属面积、地类好、边长大小、界址编号、宗地各种地物等。
4 地籍建库
4.1 地籍数据源分析
地籍信息是以点、线、面的方式对地球表面物体之间相对位置的联系和物体特征的描述。定位信息、非定位信息和时间是地籍信息的三个主要特征,地籍信息是以点、线、面的方式对地球表面物体之间相对位置的联系和物体特征的描述。无论是定位信息还是非定位信息都会随时间独立变化,通常将定位信息也看为图形数据信息,相同非定位信息看作为非图形数据信息,所以在地籍建立的过程通常将图形信息和非图形信息分为两种不同类型分别来建库,其中,图形信息所表现的形式是通过空间几何的位置,将地籍图上的点线面综合经过定点定线以及地面来实现和表面的位置联系,而非图形信息则是用数据来体现。
4.2 地籍数据库结构
对于上述分析中图形信息和非图形信息都是随时间变化而相互独立,所以在建立数据库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将它们分开,各自建库。
4.2.1 图形数据库。图形数据库数据在统计时都有自己的依据标准和组织原则,比如按街坊界址点应该按照街坊统一编号;宗地号的排列应依据《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它的编号过程中顺序是从上向下,自左向右依次排列的,并且在宗地图上主要以街坊为单位;所有宗地图的界址点的位置排列是从左上角顺时针排列等。
4.2.2 属性数据库。根据国土资源部所制定的,《城镇地籍数据库》和《城镇地籍调查规程》作为标准来设计属性数据库时,若有系统维护的需要和管理工作的特点,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以不改变实质内容为前提进行重新组织和扩充。有关属性数据的主要内容有很多,比如单位类型、主要机关、户主姓名或法人代表、电话号码、宗地地籍号、宗地的图幅号、土地位置、权属特性、总体边界等。
4.3 成立属性数据库
可以建立两种属性数据库:文本格式的土地权属信息,即数据库中数据结构是表格结构,它可以通过系统成批完成;通过扫描等方式建立关于土地登记、审批的图形、图像文件。
4.4 管理系统中属性数据和图形数据二者的关联
由于此类文本数据种类复杂,有大量数据存在,所以很难成为地级信息系统的代表属性,所以在处理过程中就会采用RDBMS的方法来进行管理,同时空间数据管理过程也会采取一定的方法,比如利用软件CADRDBMS和CIS来操作,但如果在系统设计与实施的具体情况下,信息会更加的明确,这时就会使用AC-CESS关系数据库,在这数据库里你也可以直接将图形数据输入最后以dig格式进行保存,并且通过ODBC技术能够轻松地实现把图文数据库进行动态连接。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籍测量、绘图、建库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地籍测量是地籍工作的基础,地籍建库在整个地籍工作中是居于核心的地位,所以我们必须对建库的内容和地籍图的内容进行分析校对,为了能够满足可视化的要求我们通常在地籍测量时按照内容进行收集。所以为了推进地籍工作的进展,必须对三者进行一体化研究。
参考文献
[1]李菁.深度探讨地籍测量内外业一体化技术[J].科技资讯,2010.
[2]吴燕平.建库与制图数据一体化生产与管理技术[J].测绘科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