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孩子毅力培养的重要性范文

孩子毅力培养的重要性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8:3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孩子毅力培养的重要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孩子毅力培养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留守儿童;毅力培养;必修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2B-0004-01

由于特殊原因,在留守儿童身上普遍存在做事草草了事,凡事得过且过,甚至半途而废的缺乏毅力现象。家务不做不说,就连学习也严重缺乏毅力,很多时候都是虎头蛇尾,草草了事,导致学习上出现了严重问题。

一、点中信心之“穴”

留守儿童之所以失去毅力,大部分是因为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逐步失去信心,又没能得到及时的纠正。所以在对留守儿童进行毅力培养时,首先要想办法树立孩子的信心,只要我们能点中信心之“穴”,就能对留守儿童进行毅力训练。

1.经常沟通。父母要通过多种途径经常和孩子进行沟通,做到一周至少要打一次电话,一个季度至少回家看孩子一次,每年的寒暑假和重大节假日尽量和孩子在一起。通过一起对话,一起交流,一起活动等形式鼓励孩子做事要有始有终,实实在在,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习要一气呵成完成作业,不能拖拉,最好是家长能陪孩子一起作业,并给予孩子适当鼓励。

2.转变思想。留守儿童的实际监护人爷爷奶奶要转变教育思想。爷爷奶奶是隔代长辈,不能溺爱孩子,不能对孩子听之任之。一定要教育孙子(孙女)按时完成作业。孩子做作业时,爷爷奶奶尽量在旁边陪着孩子,在这段时间里,爷爷奶奶不要看电视、聊天,更不能打麻将、玩游戏,做其他有诱惑力的事情。要定时和老师做好沟通,了解孩子的第一手资料。要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劳动,在劳动中锻炼自己的毅力。

3.及时鼓励。教师要及时发现留守儿童的优点,并及时鼓励。通过鼓励,让他们认识到做事的重要性,并且规定孩子在单位时间里完成任务。教师要适时进行总结,对按时完成任务的留守儿童给予肯定,对做得不到位的孩子要帮助分析原因,鼓励其下次一定要到位。不能让任务留到明天,要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

二、打通思想之“筋”

要充分发挥留守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其主观能动性进行毅力培养。万事起于思想,“要我做”和“我要做”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收到的效果也截然不同。孩子们在自己的思想认识里有争先恐后的意识,做各种事情有时间观念,有质量意识,那么孩子的毅力培养就能取得显著效果。但如果这些留守儿童的思想认识里对毅力这个概念毫不在意,对自己的言行毫不在意,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会收效甚微。因此,从主观认识的角度来打通留守儿童的思想“筋脉”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如何打通留守儿童思想认识的“筋脉”,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呢?首先是家长和老师平时都要做到多和他们沟通,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表扬,多鼓励,让他们意识到按时完成任务光荣、拖拉落后可耻的观点。还要帮助孩子及时解决自己克服不了的困难,帮助他们培养毅力。

三、筑牢习惯之“脉”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柏拉图说:“人是习惯的奴隶。”英国诗人德莱敦说:“首先我们养出了习惯,随后习惯养出了我们。”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也有一段名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从这些名言中我们不难看出习惯对于留守儿童毅力培养的重要性。那么如何让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呢?

1.从生活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中有很多小事,但这些小事正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基础。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们就要教育留守儿童早上按时起床,一起床就把被子叠好,床上整理干净,洗漱、读书、做饭、吃饭等都要在规定时间里完成,甚至连上厕所的时间都要固定下来,长此以往,就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做好在学校的各种事务,养成好习惯。学习的生活涉及方方面面,教师就要引导留守儿童养成相关习惯。比如,主动做值日,看到老师主动问好,主动捡拾地面的纸屑杂物,主动擦黑板,主动把自己的书包、桌面整理得干干净净等,这些都是学校生活的习惯,如果能都养成了,孩子的毅力也会得到发展。

3.通过多种途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比如,良好的预习习惯、听课习惯、记录习惯、写作业习惯、思考和回答问题习惯等,留守儿童能坚持做到这些,那么,孩子们的毅力就一定能得到培养。

毅力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我们只有做有心人,及时和家长沟通,及时鼓励和鞭策留守儿童,及时总结经验,及时上好毅力培养的“必修课”,才能尽可能帮助留守儿童培养好毅力。

基金项目:本论文是连云港市“十二五”规划课题《苏北留守儿童毅力培养案例研究》阶段成果。

篇2

家庭教育与学生成长密不可分,但很多家长忙于工作,对在高中读书的子女放任自由,对其心理健康教育不闻不问。很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只重视子女的学习成绩能否考上大学、只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存在着重智轻德,重身体锻练轻心理保健的误区。所以,家长必须先洗洗脑。

 

一、让家长知道了解孩子的重要性

“近朱者红,近墨者黑”,孩子在高中阶段,刚刚从父母的保护中走出来,进入到一个新集体中,如果他们身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便很容易不知不觉被拉下水,染上不良习惯。家长在履行监护责任的过程中,应充分关注他们的成长情况,及时了解孩子的情绪、情感、思想等精神世界。给孩子充分倾吐和宣泄心理感受的条件和机会,与其建立真挚的情感基础,这样,孩子的感情世界会更纯洁。

 

二、让家长懂得培养孩子自立自强的重要性

家长对子女的关心并不等于对其物质上的绝对满足,也不是对其精神上的无原则放纵。真正的关心和爱护是从小培养子女的自立自强精神,锻炼子女的艰苦奋斗的毅力。

如今,太多的家庭让孩子长期处于顺境中,锻炼机会少,家长要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学校和班集体各项活动,特别是参加他们不擅长的活动,这样既增长他们的才干,又培养了他们坚强的意志。这样,孩子才能经得起挫折,富有进取精神和具有不屈不挠的毅力。

 

三、让家长懂得以身作则的重要性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作为一名家长,首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做好表率工作,在工作、生活及与孩子的交往中表现出自己好的一面,以自己的良好人格形象感染孩子,在儿女心目中树立威信,使儿女信服并效仿。如果家长自己赌博,怎么禁止儿女参赌?自己乱堆乱扔,怎么禁止儿女乱堆乱扔?自己花天酒地,怎么禁止儿女铺张浪费?

篇3

培养方法之一:增强兴趣,激发欲望。

首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至于方式可有多种,比如自由发表看法、同桌互相交流、小组间互相交流等。要给每个学生表达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锻炼听说能力,培养每一个学生具备演说家的素质。

培养方法之二:各种渠道,多样空间。

1.以课堂教学为主,培养听说能力。2.通过综合学习口语交际课,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3.积极创造条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听说能力。

培养方法之三:有效方法,提高能力。

方法一,通过朗读提高能力。可让学生听录音朗读和教师范读,这中间还可以配合分角色朗读、换角色演讲、“课本剧”表演等等多种多样的形式。

方法二,通过复述提高能力。在学生熟读、记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复述,按课文内容有的课文可以详细复述,有的课文可以简要复述,而有的课文可以创造性复述。详细复述就是复述时,要求把原文中的对话记下来,从读到说再到表演。简要复述就是突出文章中扼要复述的部分,然后引导学生集中地用词和句连成扼要的一段话,要求学生简要口述。

方法三,通过讨论提高能力。可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写作方法等展开讨论,展示自己学懂的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再集体展开讨论,各抒己见。

方法四,通过看图提高能力。首先要选好图画,其次要把提出的问题和观察理解的内容说出来,充分运用图上提供的条件,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方法五,通过情境提高能力。可创设一种情境,比如在表演买卖东西之后,评价并说明理由。

方法六,通过故事提高能力。可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听有较强趣味的故事,并要求说出重点。

总而言之,听说能力的提高,将训练落到实处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就培养语文素质来说,读写是另外两条非常重要的途径。读和写我们分开说,先说读,阅读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无论对他知识的丰厚、思想的建设还是品德的完善都有家长、学校、社会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就仅仅拿培养语文素质这点来说,就应该让孩子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有方法的:

培养兴趣第一步――晓之以理,不断告诉他只有善于读书、善于思考才能增长知识、增长智慧。

再以他崇拜和喜欢的成功人士作示范,比如,也可以举身边的人作例子。

培养兴趣第二步――以身作则,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

虽然对没有阅读习惯的家长而言,做到拿起书本来再读书比较难,但家长以身作则这点非常重要。首先一点是你可以了解自己怎样由没兴趣到有兴趣的过程随时帮助孩子,这非常重要。其次,你有和孩子谈论的谈资,孩子也有谈论的对象,跟孩子共同欣赏和共同探讨,会使内容和问题更清晰,越发激发他读下去、深入读的欲望。

培养兴趣第三步――给孩子足够的读的自由。

不加限制,只要是有益书,无所不可读,而且没有对阅读的要求,可精读,可泛读,保持一种好兴致,增加阅读乐趣,不给孩子精神负担。陶渊明所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正是这个意思。

培养兴趣第四步――初读也要靠毅力。

读书,特别是读大部头古典名著,是艰难和枯燥的,初读是要靠毅力完成的。大部头名著往往几百万字,尤其是古典名著是文言文,所以当良好的读书习惯还未形成的时候,不靠毅力无法完成阅读。实际上第一遍阅读是最困难的,最缺乏兴趣,但是坚持下来一遍之后,就会体会到付出的收获,体会到乐趣。

培养兴趣第五步――结合一些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

比如结合电影、电视和音乐、戏剧、美术等对作品进行分析解读,也能提高兴趣、加深理解。

以上这几步阅读方法只要坚持不懈,必能使孩子品尝到阅读的乐趣,手不释卷,读得津津有味。

再说写,写作和阅读有很多相通之处,要提高写作的能力,就必须提高写作的兴趣和习惯。

提高写作兴趣的方法有几种:

其一,要给予足够的自由,只要写就很好,放弃过多的限制,先把兴致调动起来,逐步养成写作的习惯,保持好兴致,不给他负担。时常写而不加限制这一点很重要。

其二,鼓励写得多,只要是真实的内容,事情越详细越好,感情越细致越好。

其三,增加他生活的经历,随时提醒他事情的一些细节,引导他注意观察生活、体会生活和总结生活。

其四,锻炼他口述平时的所见所闻,复述故事和讲故事。

篇4

摘要:幼儿园教育是对儿童认知能力的提高,是孩子进行小学教育的基础,在整个教育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由于幼儿的天性活波好动,玩心较重,因此课程游戏化是幼儿园教学的一个重要举措。本文主要是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重要性及实践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践

幼儿园教育是指3-6岁儿童上小学之前所接受的教育,是儿童认知能力建立的一个阶段,也是开发孩子智力、培养孩子想象力和毅力的一个重要时期。但由于孩子的天性,在进行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必须是寓教于乐,一切从孩子的兴趣出发,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我国,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还处于发展阶段,在很多地区都没有得到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相关人员的重视。

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重要性

正所谓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未来,因此教育应从娃娃抓起。但在我国,人们往往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孩子其他方面,如创造力、认知能力、毅力等的多元化发展。在家长追求孩子学习成绩的要求下,幼儿园老师也是一味地向孩子强行灌输课本知识,而不是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爱上学习,享受获取知识的乐趣。3-6岁的小孩正是玩性大发的时候,强行灌输的教学方法往往会使孩子变得惧怕学习,排斥学校,也让孩子的童年失去了本该特有的无忧无虑和快乐童年。

课程游戏化则是将知识融入在游戏之中,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培养探索世界的兴趣。课程游戏化不仅能让孩子爱上学习,还能够让孩子参与其中,体现孩子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幼儿教师针对孩子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游戏方式,将教育与游戏相结合,才能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和注意力,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课程游戏化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体,可以让孩子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和计划,让其在游戏中成长,在游戏中结识更多的小伙伴,使其身心放松,有利于建立更加健全的人格。由此可知,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一种适宜儿童健康成长的一种教学方式,强调孩子的自我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可以大大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方法

(一)建立适合的游戏化教学环境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施,需要建立完善的游戏化教学环境。这里所指的游戏化环境不仅包括物理环境,还包括人文环境和制度环境,是多方面的一个综合体。适合的游戏环境可以使课程变得生动和有趣。

物理环境是指幼儿园要建立适合孩子进行游戏的空间和设备,使其既具有教育性,又能将游戏融入其中。物理环境的建立是为了使游戏教学直观化、形象化,让孩子能够快速理解教师的讲解,引起其好奇心。此外,所建立的物理环境要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更要保证设施和游戏进行中的安全。

人文环境是指幼儿园老师及其他相关人员的教学态度、习惯和行为方式等。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过程中应该能够保持一种身心愉快的状态,学生和老师及其他人员之间是一种和谐、平等的相处模式,孩子可以自由自在地参与到其中,不会感到束缚和压力。

制度环境是指为了保证孩子在幼儿园的安全和快乐,幼儿园应该设置一些相关的规章制度,在有效保障教师基本权利的同时,能够保证学生的自身利益不受到伤害。为了确保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幼儿园应该对一些教学活动进行规定和监督,杜绝空喊口号,不实际落实的现象出现。

(二)丰富游戏内容,提高学生兴趣

幼儿园学生的另一主要特点就是注意力容易转移,而且很容易对事物失去兴趣。而传统的幼儿园教育模式往往过于单一、呆板,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禁锢孩子的思想,很容易让孩子形成定势思维,不利于孩子想象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对孩子而言,游戏化教学更应该强调多样性,否则会使其出现厌学情绪,不愿参与到游戏教学中去,那么教学内容将得不到全面展现。丰富的教学内容,会让孩子充满好奇心,愿意融入到其中,同时也可以扩展孩子的思维,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对一些事情也会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优秀人才。

(三)将游戏设计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游戏的内容将直接决定学生对所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由于幼儿园孩子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游戏设计一定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而且要生动形象,便于孩子理解和参与。幼儿教师设计游戏要结合儿童的实际情况,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增强孩子的自信息,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能参与到游戏教学中去,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对于孩子来说,信息的获取一般来源于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所看的电视节目,老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最近所感兴趣的事物,如动画片、音乐等进行游戏设计,让孩子可以更加容易的理解和融入,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反映进行提问,促使孩子进行想象、模拟和思考,培养其创造力。幼儿园教师值得注意的是,游戏的情节和动作设计不能太难,否则孩子容易失去信心或者难以理解,从而对游戏失去兴趣,导致教育产生不好的效果。此外,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游戏可以激发孩子对生活中所遇到事物的思考,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生活的能力。

(四)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

只是一腔热情地喊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口号,出台一些规章制度并不能保证其能够具体实行,还需要有专业素养的幼儿教师做后盾。现阶段我国的幼儿园教师在课程游戏化教学中并不专业,不能再教学实践中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设计合理的适宜的游戏,或者不能准确拿捏游戏在教学中的尺度,经常会使课程出现僵局、课堂混论的状况,导致教学失败。更有甚者,在农村很多地方的幼儿园教师并不是专业院校毕业的科班出身的幼儿园老师,而是随便在农村找一些年轻人进行临时教学,教学方法往往简单粗暴,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应该对课程游戏化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进行系统学习,提高自身的相关技能,加强教师的游戏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确保其有能力、有信心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落到实处,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在游戏中享受快乐,为学生的学前教育打上扎实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是适合幼儿园儿童学习知识的一种教育模式,是适合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理念,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对事物和社会的认知能力,培养起独立自主的性格和坚定的毅力、丰富的想象力和优秀的创造力,值得推广和普及。但我国的幼儿园游戏化教学还不成熟,处于发展阶段,教学设施和能力还有待提高,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种迫切的要求,需要幼儿教育工作者更加努力。

参考文献:

[1]陈金华.试论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践探讨[J].新校园(中旬刊),2016,(9).

[2]李芳芳.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5,(8).

篇5

体育“体现了人类意志力的能量”,为了让广大青少年学生从思想上对体育有足够的认识,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体育素质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总结如下:

一、体育锻炼可以强身健体,减少疾病,提高身体免疫力

身体是一切的本钱。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现在学生的课业负担又很重,除正常上课外,课后各种辅导班还让他们“应接不暇”。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就无法保证课上和课外活动的有序进行。有一个好的身体,才可能有充足的精力学习。可能有学生会说,我每天的时间都被学习安排得满满的,哪有时间从事体育锻炼啊?这里我们借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并且,学习学习再学习,没有调节剂,效率也不会很高。学生应每天锻炼一小时,持之以恒,养成习惯。坚持下来,将会受益终生。

二、有利于锻炼身体各部分的协调能力

很多体育运动如韵律操、健美操等,能开发人的身体各部分的协调能力。体育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不光是智力和体力强弱,还有身体各部分协同配合的能力。人的身体是一个整体,体育素质正是着眼于提高人的综合心智和体能素质水平的。多参加体育文化娱乐活动,还可以掌握人体生理变化规律,有利于学生更了解自身。

在体育活动中,要重视一些体育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体育和人自身,从而增强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兴趣,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有意识地锻炼身体的各项机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要“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要让学生学会学习,知道如何自己去学,掌握学习的方法,而不是单纯的被动学习。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任何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既要独立,又要合作,缺乏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的人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因此,教育就要培养有着强烈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的人才。一些体育运动如篮球、足球等,单凭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完成。必须多人配合,通力合作,有主攻,有后卫,几个人或者十几个人作为一个整体,团结一心,才有可能取得胜利。培养全面发展,可以融入集体和社会中的人是教育的目标所在。体育素质教育也不例外。

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耐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