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发展的关键范文

经济发展的关键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8:3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发展的关键,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经济发展的关键

篇1

另一个与人口相关的问题同样重要,就是人口能否自由流动。因为资源、资本和劳动力三种基本的经济要素,是追着回报到处流动的。哪里边际收益高,就流向哪里。一旦要素流动被人为限制,那么经济就会丧失活力,也失去长期增长的动力。

对中国经济而言,一方面不能忽视宏观上人口结构调整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另一方面应意识到制度上要调整得当。这种潜力主要来自创新,创新则要靠长期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而其中的关键就是教育。人们常说孩子是国家的未来,的确如此。但“未来”变成什么样,当下的政策很关键。

如果要未来能涌现出大量创新,从而不仅从技术上而且从制度上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那么现在除了废除计划生育政策外,还应该对限制人口流动的户籍制度作出改革。与此同时,与户籍制度伴生的其他政策也应该作出相应调整,尤其是要重视教育上的城乡失衡和地区差别扩大。

中国目前的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分布不平衡,城市集中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包括财政投入和师资配置等。但有效的做法并不是重新打散财政资金和师资配置、然后政府再做统一分配。而是应该鼓励农村的儿童进城去,已经随打工父母入城的,城市应支持甚至加大对随迁儿童的教育投入,因为最终教育的回报也将在城市体现。

篇2

关键词:现代市场经济

集约增长方式

浙江经济

4月6日~18日和5月27日~28日,我与几位同事在浙江的9个县市考察,就浙江经济如何再创新优势问题进行了调研,访问了25家企业,与各界人士作了广泛的讨论。以下是我们在调查中形成的主要想法:

作为率先从计划经济的旧体制下脱颖而出的地区,浙江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人均GDP已经超过2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水平,进入了工业化的后期阶段。但在新的条件下,凭借体制优势和低档次、低价格劳动密集型产品迅速发展起来的浙江经济,面临严峻的挑战。

20世纪末期,沿海(特别是江苏、广东、福建等省)民营经济的发展加速,它们的工商业和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好,基础设施、投资环境不断优化;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多种所有制经济逐渐形成,而使浙江的经济体制优势不再那么突出。其它地区的这种发展,使1些浙江人士发出了“速度比不过广东,质量比不过上海,外向型比不上江苏,潜能比不过后发省”的警号。此外,随着国内市场逐步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以及能源、土地和淡水等基本资源的短缺,都对浙江企业的当前生产和未来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浙江经济要再上1个台阶,必须全面提升经济的整体竞争力。这主要涉及3方面内容:1是产业升级和经济的“高度化”,2是从早期初级市场经济到现代市场经济的提升,3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适合于现代市场经济的政府。

1、浙江产业升级的主要方向

浙江经济是通过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发展起来的。这种产业的产品档次低、附加价值小、利润微薄、竞争力差,难以在日益加剧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正因为如此,浙江先行地区温州曾经繁荣1时的灯具、服装、纽扣等专业市场逐渐走向没落。目前政、学、企各界已经形成共识,认为浙江如果不能尽快实现产业升级,它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问题在于,浙江应当沿着什么道路,朝着什么方向进行产业升级?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证明,这对于发展中国家能否顺利的实现发展目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先行的工业化国家从农业国到发达工业国的经济发展,大体上可以区分为“起飞以前”、“初级发展”和“现展”3个历史阶段。在这3个阶段中,大体上采取了3种不同的增长方式(增长方式、增长类型的这种变化最先是由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教科书中加以总结的(参见《经济学》(第12版),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第1316~1358页)。):在“起飞前”的阶段,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土地等自然资源的投入。它的主导产业是农业。在“早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物质资本积累和物质投入增加。它的主导产业是大量耗费资源的重化工业(1931年德国经济学家W·霍夫曼把这种增长方式外推到工业化的中后期,提出重工业将在工业化中后期愈益占有主导地位的所谓“霍夫曼经验定理”。不过20世纪欧美国家的工业化并不是按这1“定理”进行的。)。由于在这种增长方式下经济发展受到资源有限性的极大制约,而且物质资本(不变资本)的大量投入必然带来利润率的下降、无产阶级的贫困化等经济社会问题,先行国家在“现展”阶段,即工业化的中后期转向了以人力(知识能力)资本积累、技术的改进和效率的提高为主的现展。在这个阶段中,推动经济发展的产业,在20世纪早期是服务业,在20世纪后期,则是信息产业。不少经济学家指出,20世纪后期东亚经济发展之所以出现曲折,就是因为没有能够从粗放增长的早期发展方式成功的转向集约增长的现展方式。

看来,浙江目前所面对的,正是这样1个经济发展的道路和方式转换问题。据我们在考察中的了解,目前浙江占主导地位的意见是沿着先行国家的早期发展道路前行,而不是走现展道路以便迎头赶上。不少人认为,浙江已经进入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化阶段,提出浙江原有的制造业“欠厚度”,应当超高速地发展基础原材料、电力、石化、冶炼、重型机械、汽车、造船等重化工业,实现“从轻型制造业为主向重型制造业为主的高级化”(《寻找重化工业时代的浙江特色》,《浙江日报》2004年3月19日。)。尽管浙江在发展服务业方面有深厚的历史积淀,部分企业前些年在发展信息产业方面也有良好的表现,但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很多企业还是向着“重型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这种粗放方式的高投入、高消耗、低就业率等弊病也就很快显示出来。

这首先表现为投资的大幅度增长。在2000年到2003年的4年中,浙江省GDP增长了57%,而固定资产投资却增加了150%。这表明,经济增长是靠大量资源投入支撑的。

这样,在浙江经济增长提速后不久,就出现了土地、能源、运力、淡水以及生态环境的全面紧张。以电力为例,西方发达国家在类似的发展阶段,电力消耗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大致为1,而浙江省2003年则高达1.70以上,造成了电力的极度紧缺。与此同时,无法从国外进口的土地、淡水等基本生产和生活资料也成为经济发展的硬约束。

以上的情况说明,这种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大量耗费资源的粗放发展方式是不可能持续的。作为1个资源禀赋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后起国家,我们必须发挥“后发性优势”,即充分汲取先行国家的经验,转到现代经济发展道路上来,靠效率提高为主的内涵增长方式实现持续发展。这对于自然资源贫乏的浙江甚至中国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发挥“扬长避短”和“后发性优势”,从发展的需要来看,浙江必须在以下几方面做出更为积极的努力:1是建立完备的教育体系和提高各类教育的教育质量,使浙江的人力资本逐步积累;2是努力研发和应用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IT),实现产品升级和技术升级;3是发展服务业,以便改善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日益占重要地位的交易活动,使人们在现代经济活动中越来越多的交易活动变得更为简单和快捷。降低交易成本和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4是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浙江产业沿着现代经济发展的路径得到提升;5是努力提高企业的核心能力,创建自主品牌和参与国际竞争,促使有条件的企业由为外商做代为加工(OEM)、代为设计(ODM)升级为自有品牌制造商(OBM)。

2、企业制度和市场组织的完善

要顺利实现由粗放到集约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关键是要有1个好的经济体制,对于浙江来说,就是把已经初步建立起来的初级市场经济提升为现代市场经济。这必须从企业制度和市场组织两方面进行。

(1)提升企业制度,优化管理模式

在浙江经济的发展初期,基本的企业组织形式是个体业主拥有的家庭作坊或“前店后厂”的家庭厂商。在企业规模扩大、雇员增多、业务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原有的企业组织形式就不再适应,需要提升。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大中型企业在企业制度演化上的主流趋势,是向产权社会化、经营集中化的股份公司转化。但是,目前浙江绝大多数企业步入营业额在1~2亿元以上的中型企业以后的1般做法,是组成具有“核心层”、“紧密层”、“松散层”、“协作层”等多个层次的“企业集团”。这种多级法人制的企业往往由于各“成员企业”之间存在利益冲突而成为1个缺乏统1意志和统1步调的诸侯联盟,造成资金分散、相互拆台、为了取得局部利益不惜损害整体利益等不良后果。因此,1些企业正在努力将自己整合成多事业部制的公司。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应当支持他们的这种努力,为我国大公司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条件。

应当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需要改组为公司制的现代企业。不同行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和具有不同历史背景的企业要求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即使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也是少数大企业和为数众多的小企业并存的。不过,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小企业,也必须是具有自己核心竞争力的“专、精、特”的企业,在企业组织与管理上必须是严密和有效的。

无论是大中型企业还是小型企业,改善组织和管理的关键都在于引进经理人员、会计人员、工程师、高级技工等专业人员,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浙江很多企业都是家族企业,或是由家族企业演变而来,如何保证引进的专业人员与业主以及老板的业主成员和衷共济地共事,是1个企业能否在现代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关键。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等专业人员还存在不少障碍,例如,业主家族和企业的文化氛围排斥外部优秀人才,对职业经理人的权利和利益法律保障不足,职业经理人本身的管理经验不全面,专业人员缺乏高尚的职业道德等。要改变这种情况,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2)实现由早期市场经济到现代市场经济的提升

关于市场状况的改变,目前在浙江最受瞩目的,是市场的“业态升级”。在浙江经济早期发展中,采取“3现交易”(现场、现金、现货交易)作为主要交易形式,这种交易方式辐射范围有限,交易成本偏高,交易规模难以有大的扩展,甚至会逐渐走向萎缩。目前浙江1些地方,如义乌、绍兴的专业市场正在进行从“3现交易”到以贸易公司为中介的业态升级,并且已经取得1定的成效。

应当注意的是,即使浙江的专业市场升级到了以商业企业为中介的交换,也还不能说浙江的市场“业态”已经从早期市场经济提升到了现代市场经济。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斯的学说,市场交换有3个递进的发展阶段,这就是:(1)在熟人之间重复进行的地方性人格化交换;(2)由交易双方所属的族群、商会、宗教等共同体实施合约的初步非人格化交换,即早期市场经济;(3)通常在陌生人之间进行的范围广大、由第3方(通常是政府)实施的非人格化交换,即现代市场经济。显然,浙江大部分地区的市场还处在从第(1)种交换形态到第(2)种交换形态的过渡之中。我们的任务,是要创造条件,进1步实现由第(2)种交换形态到第(3)种交换形态的过渡。

现代市场经济有3个最重要的特征:1是上述高级形态的非人格化交换占主导地位;2是交易部门,即商业、金融、电信等服务业高度发展,使流通“业态”能够提升到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起来的全球化的供应链管理;3是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之上,由公正的第3方来实施合约。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服务业的高度发展对于降低在总成本中日益占有重要地位的交易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据沃利斯和诺斯计算,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民收入的45%以上被用于交易,而在1个世纪以前,这个比例只有20%(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3联书店,1994年版,第38页)。香港利丰集团董事长冯国经指出,在从购入原料直到进入消费者手中的整个供应链中,制造成本只占1/4,而处理交易的成本要占3/4(利丰研究中心编著:《供应链管理:香港利丰集团的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10页)。因此,发展服务业对于降低总成本和提高社会的整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浙江服务业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较好的基础。建国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缓慢。改革以后仍无大的起色。在最近几年“重点发展重化工业”的浪潮中,服务业在浙江GDP中的比重不升反降(2003年,浙江省第3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9.7%,仍大大低于当代典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这对于浙江省改善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效率是极其不利的。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加快发展流通业、金融业、电信业和其他服务业,浙江就能在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使自己的竞争优势得到确立。

3、建设有限政府和有效政府

促进浙江产业升级和提升浙江经济形态的关键在于转变各级政府的职能,建设适合于现代市场经济的服务型政府。与计划经济下的从宏观到微观、什么事都管的全能政府相比较,这种服务型政府既是有限的政府,又是有效的政府。

(1)限制各级党政机关配置资源和进行微观干预的权力

在过去20多年中,浙江许多地方党政领导机关及对待企业的态度比较开明,使企业的经营环境较为宽松。这也是浙江民营经济能够较快成长的重要原因之1。然而与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比较,浙江各级政府仍然拥有过多的经济资源的支配权和对企业微观活动的干预权。特别是近年来各地加强政府对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领导以后,许多地方党政领导用自己掌握的土地资源和银行信贷资源来“经营城市”,按照自己制定的“产业规划”发展“支柱产业”,按照“重点扶持企业”名单“扶大、扶优、扶强”。

政府充当重要经济资源的配置者和介入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是违背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的。这既会造成资源的误配置和效率损失,也是滋生腐败的重要根源。在浙江的不少地方,我们都可以看到浪费土地等极度稀缺资源的情况,表明政府成为稀缺资源的基本配置者具有较大的负面作用。某些地方政府对造假、售假等的“睁只眼,闭只眼”等执法不力,甚至包庇纵容(例如,1位赴浙江采访“假奶粉”源头的记者写道:“在浙江苍南,1些企业都已经向《新民周刊》记者自曝家丑,但某些政府部门在接受采访时依然套话连篇,矢口否认当地企业生产劣质奶粉。”(《新民周刊》2004年4月26日~5月2日刊。)),也给我们提出了警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不应过于紧密,否则就很容易造成裁判员和运动员合1,产生党政官员弄权枉法、以权谋私等弊病。

在我们召开的座谈会上,有不少地、县领导提出这样的指导原则:凡是市场能管、百姓自己能管、民间组织能管的事情,政府都不要管;市场现在还管不了的微观经济活动,也要创造条件让市场去管;即使政府不能不管的事情,也应当尽量运用市场手段和经济杠杆进行间接调控。例如,宁波地区工业用水极度紧缺,运用价格杠杆进行调节,就比采用工业用水配给制更富有弹性和更有利于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1位企业家说得好,浙江应当利用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即将生效的机会,全面系统地对行政审批作1次彻底的清理,以便像改革初期率先发展民营中小企业1样,率先取消审批制度,进行1次新的制度创新。

(2)有效地执行政府的服务职能

政府淡出市场并与企业保持距离,并不意味着政府应当无所作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在设定和执行市场规则、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对特殊行业进行监管、主持社会公正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各级政府机构1方面对不该管的事管得太多,另1方面又有许多该管的事又没有管。浙江企业迫切要求政府在以下方面加强政府的服务功能:

1.实现政务公开和依法行政。目前浙江的电子政务硬件设施是比较完备的,但应用却显得不足。政府必须对公共信息的公开化作出明确规定,将各种法规和政府的主要政策措施都通过政府网页公之于众,便于群众监督,并使企业和居民个人对于自己的行为后果具有可预测性,使官、民的行为都受到法律的约束。

2.切实保护产权和严格执法。在现代市场经济的交易中,政府作为公正的第3方实施合约是1个不可或缺的前提。为了提升浙江的市场“业态”,必须实行法治。加速企业核心技术开发的关键在于切实保护知识产权,使创新者得到利益。目前产权,特别是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等现象仍然相当广泛地存在。这种状况必须尽快加以改变。

3.改善文教设施和商贸环境。近年来,浙江各地在道路、大楼、广场、绿地等城市“硬件”建设上下了很大的力气,但对文化、教育、信息等“软环境”建设却有所忽视。实际上,为了留住本地的厂商、吸引外地厂商,“软环境”的改善较之“硬环境”的建设更加重要,各级政府应当对它付出更大的努力。

篇3

中国经济已经持续33年高速增长,平均增速达到9.9%,今年即使增速有所下滑,前三季度增速也达到7.7%,全年预计可达7.8%,虽然独秀全球,但经济发展方式中仍然存在一些长期性、根本性、深层次问题,表现为我国虽然不断保持和延长经济高速增长趋势,但经济增长的代价过大。一是资源环境损害过大,创造的财富与消耗的资源严重不对称,与造成的环境损害严重不对称,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仅为9.5%,但消耗的能源占世界能源总消费量的20%左右。由于我国资源禀赋相对不佳,大量的能源消耗急剧提高了资源对外依存度,一些主要矿产资源如石油、铁矿石等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不利于国家经济安全。受这种资源要素高强度投入的影响,我国环境质量总体偏低,环境问题突出,生态保护和农村环境保护堪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过去的增长已经透支了未来的生态环境承载力,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受到严重影响。二是经济增长带来福利效应不足,分享性不够,人民收入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速,农村居民收入增速低于城镇收入增速,多数人群收入增速低于少数群体收入,财富向少数群体集中,由此造成的社会问题比较严重,影响到社会安定和谐。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甚至关系到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政治建设等,必须要理清相互关系,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找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切入点。资源环境和成果分享是经济发展方式的结果,不能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切入点。经济结构作为经济发展方式的外在表现和内部动力,也难以作为经济发展方式的切入点。比如从需求结构来看,近年来已经有了很大变化,2011年投资率为48.3%,消费率为49.1%,消费率已经高于投资率,更为明显的是净出口率已经降至2.6%,甚至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净出口已经为负,但这是国际市场萎缩的被动适应,并不是主动调整,而且我国出口导向型结构没有实质改变,内外需失衡的隐患依然存在,钢铁、机械、电子、纺织、轻工等有20%以上的产能是面向出口的,也即结构改变并不意味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实质上是支撑经济增长的要素组合方式,从这一意义上来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上需要转变要素投入的组合方式,即调整资本、劳动力、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度。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应是资源环境影响较小、发展成果分享充分的发展方式,本质是创新驱动型发展方式,逐步提高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只有符合了这一方向,经过市场机制的转化和社会机制的约束,才能最终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要建立创新驱动型发展方式,突破口在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目前,虽然我国已经是第一创新大国,人才数量、科技研发成果数量均居世界首位,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约为25%,产业化率不足5%,而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则达到80%左右。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足40%,而发达国家则在70%以上。对于现阶段的中国,这一点尤其重要。从国际环境来看,世界科技革命正在孕育,第三次工业革命曙光初现,以新能源技术及其与其他技术的融合创新为基础,以生产组织方式的重大变革为核心,这一革命必然会带来世界科技秩序和产业格局的重塑,我国必须抓住这一难得机遇,实现发展的“奋力一跳”,把经济科技创新基础打牢,在全球分工格局中地位上升。从国内发展条件来看,我国正处于经济周期的下行期,市场空间的争夺更为激烈,企业利润率普遍降低,企业创新的动力更为强劲,这也是激励创新的杠杆。

要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重点有三个:一要重构创新体系。把企业放在创新研究的主体地位,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信息传递、知识流动和技术转化,建设经济区科技信息交换和共享平台,建立研发人才、科研设备、科技信息、知识产权服务共享机制,推动基础性科技教育资源开放融合。二要创新科研体制。基础性研究固然重要,面向实践的研究也非常重要,要促使科研走出围墙,面向市场、突出需求导向。三要大力发展科技研发服务业。充分挖掘科技创新资源的潜在效益,引导专业技术力量开展科技中介服务,积极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业,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鼓励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面向企业,为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专业化服务;鼓励有条件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积极兴办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政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要面向社会开展科技中介服务业务,鼓励企业积极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联合兴办科技企业孵化器和技术转移中心。

需要指出的是,创新驱动型发展方式,并不必然意味着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而是各产业追求技术进步和附加值提升,其中也包括了传统产业的更新和技术进步。对于中国而言,这更为关键,原因在于我国面对巨大的劳动力就业压力。尽管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上涨较快,已经从2004年的780元提高到2011年的2049元,但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仍然有10亿,我国就业形势仍然严峻,就业压力依然较重。据民政部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每年需要安排的劳动力大约在2500万人,存在1000多万的就业缺口。未来30年,如果不考虑中国生育政策调整的可能性,劳动年龄人口供给峰值出现在2015年前后,到2015年之后开始出现负增长,2011~2015年,每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约为105万,比“十一五”时期大大减少;但20~44岁的就业活跃人口规模仍将达到5.5亿左右,2020年降至5亿左右。而我国劳动力素质总体上相对偏低,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年左右,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于韩国上世纪80年代末期水平,教育水平却仅相当于韩国上世纪70年代末的水平,为转型发展积累人才的工作迟了10年,从这一角度来看,建立创新驱动型发展方式不是一年两载能完成的,这最终需要国民总体素质的提高,提高教育水平才是最终建立创新驱动型发展方式的必经之路。

篇4

一、我国土地财政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一)地方土地财政的主要形成脉络

我国从1979年开始了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进程①,国家对国有土地的所有权有了经济上的体现。从1982年起,各地逐步开展了用地收费的做法。1987年,深圳公开拍卖了一个地块50年的使用权,这是对土地拍卖的首次试水。1988年宪法修正案通过了“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的条款,使市场配置土地资源有了充分的法律保障。到20世纪90年代,土地配置格局主要呈现行政划拨与有偿出让并存双轨制,协议出让的方式长期占据主导地位。2001年的国务院15号文②,则确定了市场在配置经营性用地中的基础地位。2002年,国土部要求,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各类经营性用地,必须以招标、拍卖或挂牌方式出让。2004、2006和2009年,国家建立和完善了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制度③。

我国土地从无偿使用到有偿使用的制度转变是尊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重大体现。近20年,土地有偿使用的比例逐年大幅提高,全国土地出让总价款累计5.2万亿元。2009年我国土地出让总价款为1.59万亿元,同比增加63.4%。2010年则达到了2.7万亿元,同比增幅高达70.4%。一方面,源于土地的财政收入为我国城镇化进程和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制度的不完善也催生出了畸形的“土地依赖型财政”和众多深层社会问题,这直接阻碍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十二五”规划蓝图的实现。

(二)推高土地财政依赖程度的制度运行机制

1、土地成为地方税收和非税收入的基点

土地已成为与地方各项收入关联度最高的资源要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地方政府直接获得土地出让收入。据统计,目前我国县市中,土地出让金占预算外财政收入的比重已超过了50%,有的地区甚至占到了80%以上。二是以土地为载体的城市大拆大建与过度扩张带动重点税收。因为按照分税制设计,地方的主体税种主要是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土地增值税等零星、分散的小税种。其中,由城市扩张、土地占用以及房地产开发带来的税收,全部归地方所有。而目前地方政府重点征收的主要就是房产税和建筑税,有些地方所占比例已经达到地方税收收入的30―40%。三是以低地价换取产业引进和发展,带动地方税收和非税收入增加。特别是利用建设用地招拍挂弥补土地一级开发的资金不足,同时扩大土地租金、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菜地建设基金等的收费规模。四是以土地为抵押作为融资工具获得银行贷款,以此来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和城市建设。土地融资为城市扩张起到了杠杆和放大作用。总体上看,发达地区政府财政的基本格局是:预算内靠城市扩张带来的产业税收效应,预算外靠土地出让收入;城市扩张主要依托于与土地紧密相关的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

2、政府对一级土地市场的垄断与土地变性的高额利差

首先,政府是唯一具有完整土地处置权的主体。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在土地用途转变过程中,政府是唯一的仲裁者,而对于“公共利益”由谁解释、如何解释却没有明确规定。这本质上赋予了地方政府对一级土地市场的垄断权利。其次,土地价值评估体系的“双轨制”形成高额利差。一方面,政府对农民按照农作物的产量标准进行补偿,无论是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都以农作物形式计价。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又可以通过土地交易中心独家出让给用地者,则完全按照土地本身的市场价值计价。本质上讲,这是在以附着在土地上的农作物来替代土地本身进行所谓的“土地价值”转换,这之间自然会形成巨大的价值鸿沟。这种巨额价差也造就了地方政府征地最原始最强烈的冲动。

3、地方政府征地行为的低成本与农地转换保护制度的缺失

地方政府征地行为的低成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征收农民集体土地的货币低成本,二是征地行为的制度低成本。制度低成本的核心在于三点:第一,我国地方城乡建设规划法律地位不高,权威性不够,修编改变的随意性大;对于规划违规缺乏问责定罪的法律依据。第二,缺乏政府与土地所有者的谈判机制,当地方政府通过规划将农地纳入到城市发展范畴后,土地的用途管制就开始服从于所有制管制,农民集体的土地话语权就完全丧失;如果不考虑所造成的社会稳定成本,政府获取土地的交易成本极低。第三,农地转换保护制度缺失,没有立足农地的特殊保护法案。以上对农地征地的低成本与城市中按照市场规则运行的拆迁高成本综合后的结果,就是地方政府快速、大规模城市扩张行为和巨大、低效的高投入,这也构成了地方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

二、土地财政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

(一)土地财政削弱了经济运行的自身调节机能

土地财政透支了社会的未来收益。占土地财政主体的土地出让金实际上是政府向企业一次性收取了若干年的地租。对于企业则意味着透支未来利润,进行负债经营。而如果企业也参与到了土地的炒作中去,本质上则是对社会负债规模的转嫁和放大,归根到底是形成资产泡沫,进一步抑制社会投资。此外,这种所谓的负债经营对中小企业的压力最大,而他们是最具有适应力、吸引劳动力就业最多的经济主体,这无疑会削弱市场自身的调节能力。

(二)土地财政阻碍了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

土地成为地方政府财力的重要来源,成为经营城市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政府本身担负着引导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任务,但基于土地财政的需要,地方政府更热衷于土地经营开发和城市建设,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建筑业、房地产、建材、电器、化工等产业中。低端的产业链条集聚了大量资金,这与转变发展方式的方针背道而驰。此外,这也使得地方热衷于把农村土地“统”进城市,而没有将公共服务“筹”向农村,偏离了中央“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方针。可以说,政府在征地低成本的前提下,再多的土地也不可能满足城市的扩张与建设。土地财政严重削弱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调控能力,甚至在某些方面,地方政府反倒成为了宏观调控实施中的阻力。

(三)土地财政削弱了应对粮食危机的能力

地方政府获得土地的低成本,实际上是鼓励了城市化的盲目扩张,形成新时期的“圈地运动”。尽管有科技的支撑,但我国粮食指望单产的提升,空间已经不大,我国的粮食安全归根到底还是要依靠耕地面积。当前,粮食生产越来越依靠13个主产区,已经形成现在的“北粮南运”格局。但由于地方经营城市的占地冲动,即使是粮食主产省,耕地面积也在逐年减少,再加上北方水资源的短缺和人口的稳步增长,我国保证粮食安全的压力将有增无减。而粮食安全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最基本的保证和保障,如果没有这一条,转型将无从谈起。

(四)土地财政增加了维持社会稳定的难度

土地财政带来的冲动,是地方政府官员对权利的滥用,更深层的影响是对政府公信力的挑战,对公民权利保护的缺失。这已经引发一系列社会管理问题,土地财政一方面不断制造失地农民,其就业、住房安置和长远生计对社会发展形成深远影响;另一方面抑制了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影响社会整体的需求结构形成。特别是这种畸形的土地财政已经开始将增加的社会成本通过“拆村并居”、“农民上楼”等方式快速转移到了农民身上,农民生活负担被强迫性地加大,货币需求快速增长,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极不协调,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更加困难,引发的社会问题也会更加突出。

三、破解土地财政的办法和途径

(一)制定城市发展空间法和农地特殊保护法

我国土地分为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土地两种类型,可在此基础上严格落实土地的用途管制规则。在所有权平等的框架下,对城市土地和农村土地进行分类管理,对城市设立城市发展空间法,严格按照规划框定城市发展空间,确立规划的法律地位和权威性。鉴于耕地的特殊性质和对我国重大的战略意义,应对农地单独立法,确认对农地的严格保护,同时对于农地用途转换必须走特殊程序进行,切实落实用途管制政策。

(二)将政府对土地的管理职能和经营职能进行剥离

首先,设定征地准则,重点应包含以下内容:一是征地拆迁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公众利益,并采用穷举制明确公共利益的范畴;二是明确征地拆迁是万不得已的办法,即没有其他更好的建设解决方案;三是保证透明的法律程序,接受公众监督;四是对征地的经济赔偿要以土地的市场价值为指导,同时体现公平合理和失地农民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将政府对土地的管理职能和经营职能剥离,将城市土地经营交给国有控股的土地资产管理公司运营,按照市场要求交纳税收,此经营收入交纳税收可纳入地方税种。

(三)严格执行“农地农有,农地农用”的政策要求

农地必须是农民所有,非农民不得拥有土地,须建立社会资本进入农业的审核和限制制度,重点引导公司等社会资本进入到农业服务体系而不是生产体系中。严格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在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经批准占用农村集体土地建设非公益性项目,允许农民依法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开发经营并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政策规定。明确进入建设用地市场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经营性”属性,地方不得擅自扩大范围,将宅基地推入市场。

(四)将地方政府征地面积与上缴利税规模挂钩

建立土地征收的经济制约机制。按照地方政府土地征收的实际规模确定土地出让金上缴中央比例。在规划范围以内的实行零比例,对超出控制规模以外的征地指标和采用增减挂钩增加的城市建设用地出让金指标实行累进制比例上缴中央。

注:

①《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明确规定,对合营企业应征收土地使用费。随后,国家又明确规定,中外合资企业的原有企业场地也一并纳入计费范围。

②200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除法律规定可以采用划拨方式提供用地外,其他建设需要使用国有土地的,必须依法实行有偿使用。为体现市场经济原则,确保土地使用权交易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各地要大力推行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

③200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提出,“工业用地也要创造条件逐步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工业用地必须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其出让价格不得低于公布的最低标准。2009年,《国土资源部监察部关于进一步落实工业用地出让制度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要严格执行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制度,凡属于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后由政府供应的工业用地,政府收回、收购国有土地使用权后重新供应的工业用地,必须采取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公开确定土地价格和土地使用权人。

篇5

京津冀经济板块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其拥有资源、地理位置、政治等各项优势,但是该区域的整体经济发展速度却相对缓慢,没有充分发挥首都经济圈的实际效用。如何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笔者主要从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对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点进行探析。

关键词:

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首都经济圈

京津冀区域靠近首都经济圈,拥有深厚的工业基础,具有十分明显的发展优势。基于实现首都经济圈发展的目的,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的发展理念被提出。结合当前京津冀区域的特点,只有在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找出关键点,才能够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获得实质性进展,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

一、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京津冀区域经济规模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来看,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地区已经成为三大重要的经济板块。从表1可以看出,2013年京津冀地区与三大经济板块的经济规模比较情况。三大经济板块的生产总值达到了212990亿元,占据了2013年全国生产总值的37.44%。其中,京津冀地区2013年生产总值为62172亿元,占据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10.93%,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7345.35元。相对于其他两个经济板块来看,京津冀地区水平最低。在京津冀内部,三个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2013年河北省的生产总值最高,对京津冀地区的经济贡献率达到45%以上。但是河北省人均生产总值仅仅为38596元,相对于京津两地存在明显差距。

(二)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2013年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的发展状态。其中第三产业占据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的51.7%,相对于全国46.1%的比重要高,第三产业已经成为京津冀地区的主导产业,同时也是日后的发展趋势与优势[1]。而京津冀地区的第一与第二产业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格局,2013年北京第三产业比重为76.9%[2]。天津与河北的产业均为“二三一”,其中天津已经迈入后工业化时代,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相当,并且已经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产业格局。而河北省的第一产业比重相对更大,由于接收了京津两地的一些制造行业,因此河北省开始走上资源与加工融合的产业格局。

(三)京津冀区域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京津地区高铁运营极大的拉近了两地的距离,形成了两地半小时经济圈[3]。同时,京津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的建设已经大致完成了京津冀地区三小时经济圈。2009年,京津冀地区三个省市签订了城乡规划框架协议,京津冀地区交通发展已经全面进入道路现代化时代。从目前京津冀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来看,京津冀地区已经形成了大型综合运输大通道,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给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十分关键的支持。

二、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点

(一)把握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京津冀地区规划是国家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有利于本地区经济水平的提升,并且有利于实现战略发展的优化。长时间以来,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十分不平静,其主要原因就是三地各自发展,开展非理性竞争,没有贡献资源。因此,当京津冀一体化经济能够得到落实,京津冀区域的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将会实现共赢[4];二是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有利于提升社会各界的信心。目前,国内经济增速相对缓慢,未来经济发展趋势不容乐观。虽然城镇化进程的脚步让人们对未来的发展所有信心,但是由于其需要长时间的累积,因此很难提升社会各界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信心。然而一旦实施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就可借鉴“长三角”等经济增长模式,使此区域的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从而提升社会各界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信心;三是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有利于缓解北京在各个方面的压力。当前北京地区的资源过于集中,经济、文化、人才等都聚集在北京,房屋价格居高不下,基础医疗设施难以满足群众需求。而当京津冀经济一体化顺利实施,北京的经济、医疗、居住等方面将有趋势往周边地区辐射,将会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北京的生存压力。

(二)发挥各地产业优势当前市场经济环境竞争更加激烈,京津冀地区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板块,只有在认清各地优势,明确各地分工,集中资源优先发展各自的优势产业,优化资源配置,才能够最为高效地利用资源,避免资源浪费与重复建设,最大程度发挥京津冀经济圈的实力,加快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5]。北京地区拥有大量的人才与充足的资金,因此应该优先发展高技术的信息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等,将餐饮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加以辅助发展高质量服务业。例如,北京通州新城拥有十分完善的服务硬件设备以及文化产业设施,因此可以重点推动现代化服务业发展,建设文化创意园,打造北京文化商务中心区。又如,北京顺义新城拥有首都机场连接国际航空的优势,其可以大力发展物流、商务、国际会展等产业;天津的工商业、制造业基础十分雄厚,其拥有领先的科技成果转化的优势,能够在航空领域、节能环保领域、生物医药领域等新兴产业中获得优势。同时,天津临海,拥有地理交通优势,可以发挥港口的便利深化口岸物流合作,重点发展海洋经济;河北省应继续发展基础产业,尤其是第一产业中的农业与牧业,充分利用冀东地区充足的自然资源,积极发展钢铁、纺织、服装等资本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例如,秦唐沧地区处于环渤海的核心地区,交通位置便利,因此应该积极拓展物流、化工等产业,利用本地优势发展水稻、葡萄等农产品。又如,保定地区可以凭借着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加快发展旅游业、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等。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于集聚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产业聚集与流动的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的支撑之一。因此,要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就要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加快各个城市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途径的建设。加快建立京津冀地区高速铁路建设,重视京津冀机场建设,加快建立北京、天津、河北的交通干线。同时,还要重视基础设施软件的互联。京津冀地区可以参考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板块,使用“一卡通”制度。虽然目前,京津两地已经发行并且使用了“京津一卡通”,但是发行数量较少,使用并不十分普及。因此,政府应加快京津冀地区基础设施软件建设,实现各个地区城市高铁、地铁、公交一卡通行制度,让各个城市的群众流动更加便捷,实现京津冀区域的信息化连接。

(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各地政府之间的合作是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点之一。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需要凭借市场经济规律的支配以及市场主导的各项合作,而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角色应该注重对市场体系进行优化完善。但是就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的现状来看,市场调节体制依然不是十分完善,因此要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就离不开政府的主导。政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一是打破观念限制。当前京津冀三地之间存在着行政区域的划分,这是阻碍三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导致基层设施建设缺失,产业同构的本质问题。鉴于此,京津冀三地政府应该发挥引导作用,淡化行政规划关系,坚持开放的原则,以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共同发展。京津冀应该各自明确自身区域的经济发展目标,认清各自地区的功能定位,以实现产业、交通与城市一体化。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区域协定、多方协议等方式来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建立区域一体化市场;二是为了推动京津冀三地经济一体化进程,政府要构建统一的法律体系,强化三地的经济发展政策,实现政府管理的统一化;三是构建和谐的区域发展环境,消除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阻碍,以保障各项经济政策能够落实到位。例如,政府可以制定出台有利于京津冀地区产业优化的政策,推动非国有经济的进步,正确引导三地人才、资本、技术流通,设立相关部门负责各地之间产业关系协调发展,以全面建设京津冀产业优化的服务支持体系。

三、结束语

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京津冀地区想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发展就应该从把握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发挥各地产业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等几个关键点入手,以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云,张贵祥.基于区域一体化的生态经济发展研究——以京津冀为例[J].经济与管理,2009(3):63-67.

[2]唐茂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构想与前景展望[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15-20.

[3]涂英柯,司林波,孟卫东.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综述[J].商业时代,2013(26):136-138.

[4]韩佳,徐长乐.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日本区域经济开发对长三角的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07(8):70-75.

篇6

一、信用资源匮乏:民营企业金融困境的根本原因

(一)金融制度安排的“路径依赖”是民营经济金融困境的重要制度障碍

建国以后,我们建立起大一统的财政金融体系,实行利率管制,资金统收统支,银行成为财政的出纳,形成“强财政,弱金融”的金融压制。1978年以后,我国实行的是渐进式改革,金融自由化在我国既不可能也没必要。因此我国的金融制度变迁事实上是选择了另一条道路:金融约束的道路。由于国有企业具有稳定就业的重要作用,因此维持国有企业的稳定与增长事关改革的前途。在国有企业效益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国家只好不断地向国有企业输送资金,由此形成了国企与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支持的刚性依赖关系。因此,我国的金融资源一直是被引导到效益较低的国有经济,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去。由于金融制度的“路径依赖”作用,在给定的有限金融资源下,那些在“体制外增长”的民营企业就很难获得金融的支持。从目前改革的情况看,金融资源仍然是优先配置给国有经济的,在信贷投向上,国有商业银行自上而下都非常重视集约化经营,以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上规模上档次的大企业为己任;信贷政策、制度、办法仍跟不上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较为明显的是国有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至今未出台呆坏账核销政策,即使属于客观因素造成的不良贷款,也无法核销。此外,目前的制度安排也导致国有金融机构金融服务的创新动力不足,表现为对企业信贷调查技术和落实抵押方法都比较落后,这些也极大地影响着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提供服务。

(二)民营企业缺乏信用是银行“惜贷”的根本原因

民营企业金融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民营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目前仍有不少民营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财务会计制度,经常出现项目资金来源和运用匡算不清的情况。民营企业的信息基本上是内部化的,通过一般的渠道很难获得,民营企业的财务报表很少有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因为这样可以节约管理成本。在经营信息、财务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民营企业就很难向金融机构提供证明自己真实信用水平的信息,反过来说,银行也不会轻易相信民营企业提供的信息,信息的严重不对称导致的结果就是银行对其“惜贷”。同时,大多数民营企业的规模都较小,公司治理结构尚未规范,管理制度还较缺乏,民营企业的运营失败率较高。加上目前我国整体市场环境还不规范,民营企业采取机会主义的诱因较多,这些加剧了民营经济信用状况的恶劣程度,民营企业经营的道德风险较高。在金融市场上,民营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经营道德风险高会使金融机构形成极差的预期。

(三)民营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社会信用支持体系

社会信用支持体系对信用经济的形成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在金融市场上,权威性的资信调查、资信评估以及担保机构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弥补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金融交易效率,节约经营成本。但是,这些中介机构在我国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远未成熟,由此导致了民营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换平台。首先,企业资信调查体系发育程度低。目前几家国有商业银行推行的企业征信制度运行还不完善,既没有纳人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系统工程,又因为是各自为战,缺乏权威性、规范性、专业性和技术性,导致了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资信调查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主观性和片面性。

其次,现在的企业信用评估体系适应不了金融市场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国还缺乏专门的权威的大型信用评级机构,只是由一些规模较小的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师事务所按照执业要求部分地承担信用评级职能,且政府主管部门对其刚性约束的手段不多,有时甚至疏于管理,出现评信机构自身不守信的现象。再次,我国大部分地区信用担保体系的发育程度比较低。由于起步较晚,加上近两年成立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资本金规模小、政府扶持力度弱、与银行及企业沟通不够,以及担保收费过高等问题,使其业务开展非常缓慢。同时,企业互助担保机构、信用再担保机构较少,中小企业的信用服务工具体系发育还不完善,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民营经济的融资。

二、信用建设:民营经济发展的金融制度创新

民营经济的发展必须在民营企业信用建立、社会信用中介发育成熟、社会具备愿意为民营经济提供等同金融服务的金融信用主体的基础之上,民营经济金融困境才能最终突破,金融资源才能被配置到民营经济发展中来。

(一)培育民营经济的内生性金融信用资源

民营经济金融困境的根本解决不能依赖于现有的金融框架,而是需要依靠内生于民营经济的内部信用资源,即民营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发展、壮大。民营银行具有产权激励、运作机制规范等方面的优势。目前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建立新的金融法规:准入法规、监管法规和退出法规。(2)为了建立健全这些法规,需要在学术研究单位和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之下,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试点。(3)尽快建立银行存款保险制度。(4)完善金融审计制度。(5)抓紧对金融人才的培训以及培育民营银行负责人。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掌握着社会大部分的资金资源,随着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不断增长,国有金融机构也应该重视对其提供金融服务。国有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应该改革目前的一些信贷政策,进行金融技术的创新,如创新客户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创新客户信息收集、判断方法,这样就能够在现有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加大对民营经济的金融扶持力度,同时也能扩大金融机构的运营绩效。

(二)民营企业重视信用建设,减少机会主义行为

在融资市场上,只有那些经营效益好、有发展潜力、资信状况好的企业才会受到金融市场的青睐。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还在于企业自身实力的提高,没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无论外界机构如何帮助,金融困境始终是存在的。因此,民营经济发展突破金融困境的关键是民营企业建立规范的企业治理结构,健全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经营绩效,规范企业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如果民营企业经营道德风险仍然偏高,那么就很难指望金融制度改革会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建立、健全社会信用支持体系

1.建立和完善资信调查体系。

根据我国实际,我们目前应在法律框架内,按照规范、有序和不搞重复建设的原则,建立一个直属中国人民银行的专门职能机构,或由国家主要金融机构参加的、非盈利性的会员机构,这个机构可以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全面负责全国企业的征信管理,并集业务、技术管理为一体,具体实施征信采集、信息加工、提供征信产品、维护和完善系统等工作,随时在全国信贷登记咨询网络上对企业信用状况进行公示。在此基础上,待条件成熟以后,亦可进一步发展美国式的商业化运作的企业征信公司。同时也要重视发挥行业协会等相关中介组织在为企业提供资信调查和信息咨询方面的作用,从而最终形成以中国人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体系为主,商业化企业征信公司和银行、企业行业协会信息咨询为辅助的中小企业资信调查体系。另外,功能完善的数据库是社会信用体系必备的基础设施,鉴于我国目前中介机构数据规模偏小,我们一方面要鼓励中介机构注重自身信用建设,另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要建立行业或部门的数据库,待条件成熟时可将二者合并,实现数据共享。

篇7

近年来,安徽省抓住中央实施中部崛起的战略决策和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狠抓工业领域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得一批企业技术中心迅速成长、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壮大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支柱产业,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全省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后劲明显增强。主要做法是:

(一)研究制定政策措施,为企业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

修订了《安徽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已按照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审查程序和要求,报省政府法制办备案。起草了《关于加强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的意见(送审稿)》、《安徽省新产品和创新品牌产品管理办法(送审稿)》和《安徽省企业技术创新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办法(送审稿)》等一系列的文件,为抓好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推进大中型骨干企业加强技术中心建设,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目前全省已建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34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4家。2007年234家技术中心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784.2亿元、利润121.6亿元,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的47.6%和47.9%,成为带动全省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技术中心企业的技术开发经费投入连续多年大幅增加,2007年已达到151.5亿元,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4%。通过不断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进一步优化配置了经济技术资源,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企业培养和造就高层次人才的基地,成为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的核心。

(三)推进产学研联合,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近年来,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展了“安徽汽车工业技术创新院士行”、“安徽煤矿安全技术创新院士行”、“安徽铜陵有色技术创新院士行”等3次院士行活动,共邀请了53位代表我国行业最高水平的院士和专家参加,共作学术报告30场,达成项目合作协议37个,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在武汉、马鞍山市等省内外开展了4次规模较大的产学研项目对接活动。

(四)围绕加强创新品牌产品建设,启动实施“重大新产品百亿元工程”

为进一步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建设,加快主导产品的关键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新产品做强做大,形成一批亿元销售收入的重大新产品,带动我省产品结构调整,安徽省经委按照“加强引导、鼓励创新、扶持重点,培育品牌”的原则,加大扶持力度。今年启动实施了“重大新产品百亿元工程”。编制了《2008年安徽省重大新产品百亿元工程项目导向计划》,共269个项目,总投资181亿元。项目支持的重点是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中试产品规模化生产项目、创新品牌产品培育项目和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通过这批项目的实施,“十一五”期间预计可开发100项以上重大新产品,新增新产品销售收入500亿元以上。

(五)以抓好企业信息化为突破口,推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完成了《安徽省企业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编制和专家论证工作,完成了50户骨干企业信息化建设任务,实施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运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的设计、生产和管理水平。目前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建立了信息化工作体系,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等应用的企业由62%上升到83%,开展财务、采购、销售、物资管理信息化应用的企业,由65%上升到90%。

经过努力,安徽省企业已初步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投入的主体和成果应用的主体。目前我省65%的研发机构建在企业,67%的科研人员集中在企业,68%的研发经费源于企业,66%的省级科技成果出自于企业。企业技术创新,推动了全省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工作的思路

(一)加强政策研究和落实,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做好《关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实施意见》、《关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和《关于工业强省的决定》等配套政策措施的研究与制定工作。

(二)加强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促进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

我们始终把培育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摆在各项工作的核心位置,充分发挥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骨干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产业技术水平。在资金上,对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同时,鼓励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引导全社会科技资源向企业积聚,逐步形成定位明确、机制灵活的企业技术中心运行机制。下一步,重点在汽车、机械、建材、化工、轻工等我省优势行业中,再努力培育发展一批优秀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成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三)实施创新品牌战略,努力打造一批名牌产品

以项目为抓手,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重点抓好企业技术创新“十一五”规划项目和重大新产品百亿元工程计划的实施,支持开发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高技术水平的自主品牌产品,培育一批销售收入上亿元的重大新产品,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力争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世界名牌,以增强安徽工业的实力。2009年,我们将按新近出台的《安徽省新产品和创新品牌产品管理办法》,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安徽省新产品和创新品牌产品”认定,进一步推进我省新产品和创新品牌产品工作。

(四)推进产学研联合,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

安徽省经委将组织省有关部门和各市经委一起研究制定《关于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意见》;打造“安徽产学研合作项目对接会”品牌,进一步扩大规模和影响力,通过吸引全国乃至国际上的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与我省企业加强合作,努力将其打造成全国性的产学研对接平台,加速高水平科技成果在我省的产业化;实施省级技术中心企业“1+2”计划,引导每户省级技术中心企业与2所以上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联盟,积极拓展产学研合作领域与方式;大力推广应用安徽省产学研网上洽谈和交易平台,在网上实现产学研供需与成果交易,并逐步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权责利益关系明晰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五)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突出安徽省经济带动性大的重要骨干企业和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体两个重点,不间断地推进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在项目资金安排上,加大对“试验区”的支持力度,实现全省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继续提升汽车产业,把安徽省建设成为自主品牌汽车产业大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培育一批具有优势特色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大成套技术装备;不断改造提升优质金属材料工业、水泥及非金属优质材料工业等传统产业,壮大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发展高技术产业,积极推进生物、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快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培育一批贸科工农相结合的企业集团。

篇8

摘要:小经济体现了中国社会成本与机会成本问题,它主要表现在国家垄断经营行业、医疗市场、教育产业和房地产业上。这些问题的发生是因为没有处理好经济体制问题以及人民的发言权和监督权没有得到保障。小经济不利于现在国民大经济发展的时代,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也不利,要处理小经济问题需要采取现代公共治理的规则来完善政府的行为,采取统一的税收与财政支出来规范和整理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利益;让公民有监督与参加决策的权利,提供平台让公众慢慢具备参与的意识;当有需要的时候,可以通过垄断部门来产生市场竞争,让小经济真正做到为社会服务。

关键词:小经济;社会成本;社会和谐;机会成本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并发展好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要让社会发展起来就要先实现人的发展,。现在,小经济问题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小经济”是在对比“大经济”下而言的。区分“小经济”和“大经济”不同于以前“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之间的对比,小经济与大经济是根据经济运行的利益与策略取向来对比的。可以提高一个地区和国家经济的整体增长和提高全民福利的经济发展策略就是指大经济策略。有些只对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某一部门或某一团体有利益的经济发展策略就叫小经济发展策略,但是它不能够很好地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有时候还对国民大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它仅仅可以增加部分人的收入,对大多数人的福利水平来说就不利。小经济策略通常会引起难以想象的社会成本,对大经济发展不利。

小经济策略对当今的社会成本来说是个巨大的问题。我们都知道,社会成本与整个经济系统的效率是成反比的。小经济策略也指机会成本问题,如果阻止小经济发展会对部分团体(主要是部分利益部门)利益带来不利,但是会有利于全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效益远比小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利益大。但是由于和切身的利益密切相关,这会被利益小团体反对。我国现在的经济体制不能取消小经济,因为那样会对某些部门的利益不利从而会被反对,它也不能真正保障纳税人的发言权和监督权。所以,小经济问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一)教育产业化对国民经济发展有影响

教育产业化在我国被定义为高额的教育。有一个在的孩子的家庭会因此而把人均可支配的收入很大一部分都花费在教育消费上。从经济学上说,教育是服务业,它不能完全拉动国民经济,而且它一般都是不可贸易行业。这么高的教育消费实际上是不能对我国GDP的增长带来贡献的,但是教育产业化十分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它有几个方面的影响。

教育产业化会引起国家科技与教育竞争力的降低。教育界人士不断倡导反对教育收费化,但实际上上学的学费却一直在增长,研究生也开始了全面收费的工作,教育收费化不利于教育机会的平等,而且还会引起教育腐败的现象。《21世纪经济报道》报导说前面十年因义务教育的乱收费就有2 000亿元。但实际上教育产业化去没有带动我国的科技竞争力却的增强,相反却降低了

教育成本的不断提高使得普通民众再没有那么大的生活消费的能力。因为学费的昂贵,人们必须把买衣服和旅游以及建造房子的钱节省下来,所以会降低国内其他方面的产业消费需求,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从一个角度上说,教育的高收费是拉动内需的一个阻碍,特别我国目前的情况又是金融系统教育的资助不健全。所以,教育很难成为一个国民经济增长的新的内容,相反有时还不利于国民大经济的发展。

(二)医疗市场化对国民经济发展有影响

小经济问题也存在于医疗行业,一个较严重的社会成本问题就是医疗市场化。一个简单的手术花费会用光一个普通家庭的几乎所以积蓄收入,这会引起社会需求的下降。由于医疗的高额收费会引起国内被动储蓄率会远远超出合理区域,从而不利于国内的消费需求。

现在用在我国农村教育上的开支各地方平均下来是5 975元,它是农村家庭最大的支出,达到每个家庭总收入的30%。然后就是用在医疗上的支出,农民现在依旧是看病难,医疗对人民没有多大的保障。

(三)房地产泡沫化对国民经济有影响

小经济还有一个重大的方面是房地产。房地产现如今的发展与泡沫使得地方政府直接受益,房地产行业也会得到利益。房地产的发展确实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有贡献,它可以使得基础行业也得到发展。但是房地产过发展过快而引起的泡沫化对现如今对国民大经济的状况下有很多不利影响。

第一,房地产泡沫化会降低我国对FDI(外国直接投资)的吸引力,特别是会降低东部沿海地区的吸引力。

第二,房地产泡沫化不利于国民大经济的发展。房地产价格的不断增长导致城镇居民几乎花光所有收入才能支付买房的费用,使得人们不得不放弃预期消费,这大大打击了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要是房地产泡沫破裂的话,又会因此冲击比较弱小的金融与信贷体系。

我国现在的房产价格相比较美国与加拿大这些发达国家都比较高,特别是北京、广州、上海这些一线城市的房子价格已经和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香港地区基本一样。

一、小经济发生的原因

(一)经济体制原因

小经济发生的原因最首要的是经济体制问题,原因是体制改革与经济建设的步伐不能同步。各式各类的小经济问题的发生都反映了这个方面。旅游管理部门滥用政府赋予的权力,滥收大自然与人类祖先留给人们的产业景点的费用而且价格不断上升,但相反,在主要的西方国家,各景点一般都是免费的或者收费很低。有些利益部门由于促进房地产泡沫化的发展而从中获得利益;房地产业却利用它而在房价涨价中获得利益。还有一些有关的教育部门从原本免费的公共教育资源中收取学费而从中获利。石油业却滥用公众赋予的垄断权利,把价格给控制住而从中而获得利益。

(二)没有保障公众的发言权和监督权

没有保障 法律赋予人民的发言权与监督权是小经济存在的另外一个原因。政府部门一般都是被监督的客体,而且也是发号监督的主体,如此就导致政府被自身监督监,也就等于没有被监督。所以,处理小经济的问题现在依旧需要改善政府的制度。

二、小经济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表现的方面

教育产业化、医疗市场化以及房地产一直泡沫化的状况现在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国民大经济发展。然而国家的教育与科技竞争力、公众医疗与福利水平的发展却一直落后,要是不能够处理好这个个问题,将会对我国的教育、医疗与住房改革的结果不利。

三、处理小经济问题

小经济问题是十分敏感,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解决的。小经济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体制问题与社会问题,它与国民大经济的不断发展相关,也与全民生活福利水平增长有关,与我国以后改革建设的成败密切相关。处理好小经济问题,第一步就要处理好部分利益部门之间赢利的问题,使用现代公共治理的观念来完善政府的行为,使用完善的税收与财政支出来完善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的利益。第二部就要确保人们具有监督与参与决策的权利,让人民有参与的意识。最后就要让垄断组织来根据需要来引进市场竞争,从而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勇,古明明经;济发展中的小经济问题[A];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篇9

关键词:日本;临空经济区;建设;启示

进入21世纪以来,不断扩大的全球经济和一体化带来了航空服务的增长,也推动了临空经济区的出现与飞速发展。临空经济区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日本作为一个战败国,在短短时间内,经济恢复和迅速崛起,日本制造迅速的走向世界,与日本航空经济的发展是有着巨大关系的,现在郑汴洛中原城市群建设正进入关键时期,也同样需要机场临空经济区的助力,才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下面来详细分析下日本临空经济区建设的几点经验。

一、边规划边发展,适度超前避免重复

发展与规划究竟谁先行?从日本的实践来看,边规划边发展,适度超前避免重复的发展方式是比较稳妥的方式。目前,有许多来自外界的质疑,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临空经济是否存在高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有专家学者仅以机场建设为例,认为目前的珠三角机场的竞争就是重复建设的后果,并由此推断相应的临空经济区建设也是如此。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事实上是很容易判断的,因为,最终都会落到各自的分工上。但我们的确要警惕.目前,在我国已经规划了临空经济区的机场不在少数,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西安、厦门、重庆、南京、长沙、沈阳、大连、乌鲁木齐、无锡、宁波等。在如此多上马和即将上马的项目中,我们新郑国际机场发展临空经济区,要想异军突起,就一定要依据本地区资源实际,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大胆设想,认真求证,结合地区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时调整,边规划边发展,边发展边规划。这样才能出奇制胜。

二、走绿色环保道路,依托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建设“绿色”临空经济区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保护之间的问题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临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环境影响之间的矛盾。从临空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这种环境影响可能存在于两个方面,即:临空经济发展对社区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临空经济的发展对航空运输环境的破坏。不管是那一种破坏,其最终都会制约临空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油价高涨、能源紧张的今天,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世界性话题。日本作为全球最早提出循环经济的现达国家,致力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的签约地。早在2005年,日本成田国际机场(Tokyo Narita International Airport)就制定了《生态机场总体规划》,提出了机场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的规划及目标,试图做到区域环境友好、全球环境友好、资源能够循环利用、自然环境友好等几个目标。机场为此专门成立了“生态机场规划与开发委员会”。在临空经济区的发展过程中也是遵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科技型和人性化的方针目标,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这些循环处理也带动了临空附属性产业的展开,刺激了临空经济的飞速发展。

当然,不只是日本成田机场,其他大型机场基于各种法规的约束,对于节能与环境保护十分重视。比如在智能建筑与节能方面,三井物产近日在预计2010年开业的东京羽田国际机场(Tokyo Haneda International Airport)的国际线货运航站大楼的整个楼顶上,设置了输出功率达到2000千瓦的太阳能发电面板,预计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700吨。

为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科技型和人性化的绿色临空经济区,建设绿色临空经济区体系是在新的历史阶段贯彻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基于“绿色环保”的理念建设临空经济区,将显著提高整个系统的容量、能力、效率、安全性和竞争力,全方位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为广大公众提供更安全、准时、快捷舒适的航空服务,并极大地促进相关临空产业的快速发展。是探索“低碳城市”建设模式的新要求,对于探索河南大中原经济区和创新临空经济发展理论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完善配套功能,依托地理优势建设临空物流中心

郑州是河南省对外对内贸易的主要窗口。近年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郑东新区三个国家级商业经贸区分别在郑州设立也为郑州经济的再次腾飞再添了一把火。

郑州是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近年来,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国家铁路货运中心,国家公路物流中心,中南邮政物流中心,国际航空货运中心纷纷落户郑州,公路港、铁路港、航空港“三位一体”的物流体系逐步形成。郑州向来作为商都为人所熟知,目前郑州的大型购物中心数量已经超过杭州西安等城市,位于国内前列。除零售业外,郑州凭借其地理优势成为南北方货品流通的重要物流中心。以郑州火车站商圈为代表的郑州国际小商品城等批发市场,是中国承接南北货物流通的重要窗口,以郑州陈寨为核心的农产品和花卉物流中心,其价格直接影响中国北方区域相关产品价格。作为闻名全国的铁路公路大枢纽,郑州本身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以郑汴一体化为突破口的中原城市群正在迅速建设,中院经济区要想二次腾飞,必须依托现有自身有利条件,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扩建改建新郑机场以及周边,完善配套功能,把潜力变为现实,发展临空经济,形成以新郑机场为中心的大中原临空物流中心,实现弯道超车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滑战峰.临空经济区发展的国际经验与我们的对策[J].价值中国.2005.

篇10

论文关键词:知识产权,经济发展,统计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就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或独占权,其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1-2]。很多学者认为以专利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成果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贡献。赵彦云和刘思明的研究表明,发明专利等原始技术创新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作用[3]。殷青伟和翁磊的研究表明,江苏省专利产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格兰杰因果关系[4]。武婕和叶春明的研究发现,中部地区的专利综合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5]。刘凌和何伦志认为,专利授权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6]。陈雨柯的研究表明,专利授权数量的增加是经济增长的原因,技术进步促进了经济增长[7]。

本文通过对我国知识产权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从实证的角度深入考察我国知识产权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探讨我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支撑作用。

1 数据来源及我国知识产权的发展概况

本文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报告和资料中[8],查询和收集了1998年-2012年间我国知识产权的数据,同时也查询和参考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历年的统计年报[9]。

1998年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1.4万项和0.2万项,2012年的申请量和授权量快速增加至56万项和15万项,分别增长了40倍和84倍,年平均增长率为30%和37%。同期我国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数量和授权数量也都有较快的增长,年平均增长率均超过20%。而同期我国GDP的增长率为9.8%,可见我国各种类型的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的申请数量和授权数量的增长远远超过了经济增长。同样,近年来我国商标的申请数量和授权数量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1998的申请量为13万件,注册量为8万件,2012年的申请量达到160万件,注册量超过100万件。

2 我国知识产权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表1给出了1998年-2012年间我国各类知识产权数量与GDP之间的相关系数。GDP与各类知识产权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相关程度较高,都属于显著性相关。

GDP与各类知识产权之间的相关系数表明我国各类知识产权的增长与GDP的增长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为了进一步搞清两者的关系还需要做格兰杰因果检验。首先将相关数据导入Eviews软件做ADF单位根检验。对这些原始数据进行二次差分,在90%的置信水平下发现发明专利的申请和授权数量,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和授权数量,以及商标的注册数量和GDP共6项数据通过ADF单位根检验,另外3项数据没有通过检验,健身人群分析表明在1998年-2012年间这6项数据是平稳的。然后利用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实用新型授权数量、商标注册数量和GDP共4项数据使用Eviews软件作知识产权与GDP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显示,当滞后期为1时在90%的置信水平下,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数量的增长是GDP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GDP增长不是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数量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商标注册数量的增长不是GDP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但是GDP的增长是商标注册数量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总之,近10多年来我国的知识产权事业发展非常迅猛,其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尤其是能代表我国自主技术创新成果的发明专利,其授权数量由1998年的世界第12位跃升至2012年的第2位,已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同期我国的GDP从1998年的世界第7位跃升至当前的第2位,也仅次于美国。发明专利授权数量的激增表明技术创新步伐正在加快,提升了生产效率,促进了GDP的增长。从格兰杰因果关系来看,以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为主的大量技术创新促进了GDP的增长,GDP的增长带动了商标注册数量的大幅增长。

3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思考

从本文的数理统计分析来看,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数量的大幅增长促进了GDP的增长,GDP的增长带动了商标注册数量的大幅增长。这说明以专利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提升了我国的生产效率,通过改进生产方式和发展新兴产业(下转第85页)(上接第64页)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为GDP的增长作出了贡献。我国目前大力实施的知识产权战略正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以此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促使经济增长由依赖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转变为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投入。中国未来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的发展,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已经成为我国政府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增强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朱崇实.经济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09-110.

[2]陆幼雅.论知识产权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财贸研究,2003(3):121-124.

篇11

本文在分析济南市夜经济发展现状和学习借鉴同类城市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济南加快推进夜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济南;夜经济;思考;建议

近年来,夜经济已成为城市居民生活和消费的热点,也成为拉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对此,应予以重视和研究。

1 部分城市发展夜经济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夜经济已成为一些城市发展的新亮点。沈阳、长沙、郑州、石家庄等地,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丰富夜生活促进夜消费,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丰富夜消费形式,突出地方特色。长沙通过发展夜经济,各具特色、品种齐全的购物一条街、休闲一条街、娱乐一条街、夜宵一条街蓬勃发展,高、中、低档次应有尽有,逐步形成了综艺演出、歌厅文化、电影娱乐、酒吧休闲等比较完整的夜消费体系,成为文化产业及旅游业的重要载体。郑州致力打造特色、时尚的夜生活形态,夜间文化消费市场日渐繁荣。

二是构建标志性消费区,培育夜消费群体。一些城市都在中心地带形成了相当规模的标志性消费区,如长沙的解放西路酒吧一条街、沈阳的西塔娱乐一条街以及步行街中街等,这既有利于满足群众夜生活夜消费需求,也有利于打造城市新亮点,展现城市繁荣发展新景象。郑州将德化步行街作为培育夜间消费的试点,“购物+美食+文化”的业态模式已使步行街商户达1000多家。

三是加强政府引导,改进管理服务。石家庄市政府大力培养市民夜间消费习惯、增加夜间消费设施、完善夜间服务功能为重点,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推动和市场运作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健康时尚、业态多元的城市夜生活。郑州市采取财政补贴的办法,充分调动商家延长营业时间的积极性,并延长了公交线路的夜间运行时间,为百姓消费提供便利条件。长沙积极引导、严格规范管理夜间文化市场,促进了城市夜经济发展,有效抵制了“黄毒赌”等丑恶现象在城市夜生活中的滋生和蔓延。

四是以市场为导向,吸引社会投资。沈阳、长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着力吸引更多社会力量投资发展夜经济,民间资本逐步成为投资主体,城市夜生活市场日趋成熟。沈阳一家原来经营惨淡的老牌剧院与赵本山影视公司合作,推出刘老根大舞台,组织以东北二人转为主的专场演出,天天观众爆满,激活了长期低靡的沈阳演艺市场。

2 济南市夜经济发展现状和主要制约因素

近年来,济南市大力推进省会现代化建设,城市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群众生活质量持续改善,城市夜生活不断丰富,已初步形成泉城路商业中心、北园商业中心、山大路科技商贸区、华联商业中心、英雄山商业中心等夜消费片区。随着商贸服务设施、社区便民设施、文化娱乐设施不断完善,中华名优美食城、统一银座、银座新天地等,成为泉城夜生活夜消费的好去处和新亮点。目前,全市共有歌舞厅、游戏厅、影剧院、健身房等娱乐场所1660多家。这些服务设施晚间营业额占据了全天营业收入的较大比例。

但是,与长沙等城市相比,济南夜经济还处于比较初期的发展阶段。影响和制约济南市夜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一是部分群众思想观念保守。一些群众思想观念陈旧落后,习惯遵循传统生活方式,对繁荣发展夜经济缺乏足够的认识,参与夜生活夜消费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有关部门缺乏必要的引导,发展夜经济的浓厚氛围有待于进一步形成。

二是缺乏有影响的消费片区。不少夜消费服务设施布局分散,规模较小,缺乏能够集聚人气商机的有特色有影响的标志性消费区,有市场有创意的文化娱乐休闲等大型夜消费项目相对匮乏。部分夜消费项目和产品内容趋同,形式单一,特色不够鲜明,对当地居民和外地游客缺乏应有的吸引力。

三是资源整合利用力度不够。济南市独特的泉水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休闲文化等自然历史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资源优势尚未真正转化为推动夜经济发展的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商贸、文化、旅游等资源整合有待进一步强化。在发展城市夜经济中,一些商家运作方式比较粗放,资源开发力度不够、产品结构不合理现象较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夜消费规模和市场影响力的提升。

四是环境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从服务设施来看,部分夜消费场所,或门槛过高,或档次太低,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游览休闲等夜消费场所相对较少,夜经济发展还不能满足消费者多形式多层次多元化需求。

3 加快济南市夜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3.1 研究制定发展规划,重点培育九大夜经济业态。科学编制城市夜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总体要求、目标任务、重点产业、重点项目、空间布局、保障政策,以及责任主体、实施范围、运作程序、评估标准等。探索培育夜间购物、餐饮、旅游、综艺演出、影剧观赏、教育培训、体育健身、医疗保健、休闲娱乐等九大夜经济业态。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在夜经济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上给予政策扶持。通过行业补贴等措施,降低商家经营成本,鼓励延长夜间营业时间。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广泛吸引社会投资。

3.2 培育彰显文化特色的夜经济品牌,着力发展独具特色的“泉湖夜游”。近年来,长沙着力打造“娱乐之都”,成都、哈尔滨培育形成“美食之都”、“音乐之都”。要学习借鉴外地做法,整合利用济南市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发挥省会的比较优势和独特的资源禀赋,做足做好泉水文章,融入更多文化元素,促进城市夜经济与文化产业相互融合。完善文化基础设施,繁荣发展文艺创作,开展经常性夜间文艺演出,培育独具特色的夜文化品牌。开发利用旅游资源,设计打造一批体现泉城文化、突出泉城特色的夜间旅游线路和项目,建议重点发展“泉湖夜游”,包括泉城特色标志区、趵突泉、五龙潭、大明湖、护城河等,进一步吸引广大市民和海内外游客,集聚城市夜间的人气和商机。

篇12

关键词:科技推广;合作经济;小城镇建设

一、构建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当构建主体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该体系的改革目标是:分类改革基层农技推广机构,通过创新体制和机制,建立起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分离,公益性机构、涉农企业和中介组织协调,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结合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新形势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构建是适应市场化要求的由政府和市场共同参与的立体模式。主要组织形式有两种,一是政府主导的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系统,二是市场力量主导的经营性推广系统。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系统主要由农业主管部门、科技主管系统、财政部门、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农业科研机构、农业高等院校、部分广播电视传媒等组成。经营性农业科技推广系统在服务主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另一类以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公司为主体,表现比较明显的是农业产业化中的各种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公益性部门、中介组织、涉农企业3类主体在农技推广体系中的作用。政府及公共部门应将精力集中在公益性的职能上,将经营逐步剥离出来,让给中介组织与涉农企业来承担。并对其在银行贷款、担保等方面进行扶持;对涉农企业应在银行贷款、税收等方面提供政策性优惠。

二、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1、转变观念,正确引导。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主体是农民,但这并不意味着合作事业仅仅是农民自己的。各级政府要提高对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积极引导广大干部从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应对入世挑战、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合作事业的发展,要充分认识到扶持合作组织就是扶持农民,就是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的具体体现,以高度的使命感和事业心,放手、放心、放胆地发展合作组织。

2、明确地位,优惠政策。要通过立法的形式尽快确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和合法身份,使其合法权益得到法律保护。要根据其“以合作为基础,以服务为宗旨,兼顾公平与效益,促进社会稳定”的特点,加大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税费征收、金融支持、工商登记、市场准入、创业辅导等方面给予扶持。政府也要将合作组织纳入执行政府农村经济政策目标的组织体系中,在扶持农业产业化项目、组织农业科技推广、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等方面,优选合作组织作为重要实施载体,创造机会发展壮大合作组织。

3、坚持民办,加强监管。合作经济组织不能走政府包办,政企不分的老路,但也不能放任不管。要坚持合作制的性质,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坚持市场竞争的原则,把新阶段的农村合作经济真正办成农民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的合作性质的经济组织。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和合作组织的要求,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坚持“政府引导,政企分开,民主管理,利益共享”的原则,强化对合作组织的有效监管,促进合作组织推行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真正做到民办、民营、民管、民享。

4、立足特色,兴办组织。一是兴办专业合作社,以特色农产品的专业化生产为依托,把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等专业生产的广大农户有效地组织起来,上连市场,下连农户,形成专业化生产实体。二是发展各类服务型合作经济组织,以服务手段为依托,为农户进入市场提供重要的载体,为农民参与生产、流通提供各种服务,开拓农产品的营销市场,扩大农产品的销售。三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利益机制为纽带,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把广大农民组织到产业化经营上来。四是发挥“订单农业”的中介作用,协调和促进“订单农业”的履约和兑现,为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5、创新机制,发展壮大。实践中,要充分整合资源优势,大胆进行组织创新、服务创新和机制创新。一是在发展合作组织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农村各类生产大户、运销大户和中介人在生产、经营上的优势,利用龙头企业、工商企业在资本、信息、管理上的优势,利用供销社、农口站、科协等部门在人员、场地、技术上的优势,通过组织创新,建立各具特色,符合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的股份合作型、中介带动型和科技服务型合作组织。二是适应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扩大经营领域,由单一的种养业向二三产业扩展,由单向服务向综合服务发展,由地域向跨区服务发展,通过服务创新,引导和组织农民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合作与竞争。三是创新合作组织的经营管理机制,通过建立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健全财务公开制度和民主管理制度,促进合作组织规范发展,自我壮大,发挥其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巨大作用。

篇13

【摘要】公路建设通过推进区域物流的发展,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由该逻辑起点所推动的物流发展,以及物流发展所推动的区域商流发展为线索,探讨了公路建设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公路建设;地区经济发展;促进

1 问题的提出

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多要素支撑。其中,根据逻辑路径,商流量决定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物流则承载着商流的空间位移,物流的长足发展又需要公路建设的支撑。由此可见,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而言,“公路建设”可以被理解为逻辑起点。近年来,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各地市在公路建设方面都投入巨资。以高速公路的修建为主导,国道的拓宽与维护做支持,逐渐形成了我国目前较为发达的公路交通网络。这一网络布局,又进一步支撑起国家未来按功能区划分经济发展类型的举措。然而,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点到线、线到网的动态演化,公路在修建过程中的空间区划,则成为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因为,公路的空间区划直接影响到区域生产力的布局,区域生产力布局所形成的经济增长力,又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2 公路建设推动物流发展

公路建设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逻辑起点,具体来看,物流的发展与否,却成为连接公路建设与商流发展的中介。因此,公路建设直接推动了区域物流发展。

2.1 满足了物流运作所需的经济距离。考察物流业在运作过程中的成本结构,运输成本体现为成本主体。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商品通过物流的空间位移,所形成的总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和流通成本。若未能实现物流运作所需的经济距离,则势必会促成商品价格处于高位。最终,将限制消费者在预算约束线范围内的商品选择能力。根据物流的运作特征,随着运输距离的逐步延伸,它的总成本会经历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与之相反,其收益会经历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

2.2 节约了物流运作所需的转换成本。物流转换成本的产生,归因于位移过程中的中转;中转的形成,还在于节点之间公路建设的缺失。从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城乡统筹式的联动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由于历史欠账,农村交通设施的量与质都远远落后于城市。若要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式的联动发展,惟有构建起城乡之间在公路交通领域的无缝衔接,以及增进农村内部公路交通网络的完善,才能最终实现物流推动城乡商流的能量交换。由此可见,公路建设推动物流发展还在于,节约了物流运作所需的转换成本。该成本的节约,将从时间效益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能量交换。

3 物流发展推动商流发展

尽管,公路建设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逻辑起点。然而,由该起点所推动的物流发展,以及物流发展所推动的区域商流发展,才是最终的目的所在。考察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规划,以经济区代替行政区为指向的国民经济发展模式,更加需要通过物流的发展推动商流在不同层面上的循环。国家最近提出的按功能区划分方式,更加明确了以上思路。

3.1 物流运作推动了商流的区域流动。以专业的视角看待商流区域流动的推动,无外乎依赖于物流的运输与仓储功能。

3.1.1 物流仓储满足商流的区域周转需要。满足商流的区域周转主要体现在销售物流领域,该领域又直接起到实现商品变现的功能。由此可见,仓储的区域周转功能,无论是从其配合运输的方面;还是逆商品销售周期储存方面,都有效增进了商品流通所形成的社会福利。

3.1.2 物流运输满足商流的区域位移需要。物流运作的一般功能,便体现为运输。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体,以社会分工作为商品交换的前提,已日趋成熟。这样一来,增强商品在区域间及区域内部的流动则成为重点与难点。由此,物流运输在满足商流的区域位移方面,有效的克服了上述难点。

3.2 物流运作提升了商流的时间价值。时间价值可以从降低了交易成本、减少了资产积压的角度来理解。有关时间价值,主要在供应物流领域体现出来。如,上游生产企业与下游生产企业,在零部件与原材料的供求上,便通过时间价值的提升推动了下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展现。

4 商流的有效流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商流的有效流通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仍是建立在公路交通与物流运作基础上的。

4.1 与域外形成能量交换。区域经济发展可以理解为是区域经济能量的累积过程。若是在一个封闭的空间环境,经济能量的自我循环会形成一种耗散性;耗散性将逐步弱化区域经济能量的强度。为此,公路建设构建起了区域内外之间能量交换的载体;物流运作最终促进了经济能量的现实交换。具体化便体现为:城乡统筹模式、以功能区为经济发展单元、以公路沿线为经济发展带。

4.2 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了稀缺资源的最大化使用效率,其将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逻辑上来说,公路建设的不断推进降低了资源流通的市场摩擦,在现代信息化平台的技术支持下,使得资源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内在实现最优化配置趋势。

5 总结

根据逻辑路径:商流量决定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物流则承载着商流的空间位移;物流的长足发展又需要公路建设的支撑。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而言,“公路建设”可以被理解为逻辑起点。物流的发展与否,却成为连接公路建设与商流发展的中介。公路建设通过推进区域物流的发展,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由该逻辑起点所推动的物流发展,以及物流发展所推动的区域商流发展,才是最终的目的所在。

具体而言,公路建设推动物流发展表现在:满足了物流运作所需的经济距离,节约了物流运作所需的转换成本。物流发展推动商流发展表现在:物流运作推动了商流的区域流动;物流运作提升了商流的时间价值。最后,通过以市场价格为参数的商品流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篇14

关键词:农村;能源建设;经济发展;关系

1农村能源的概念

在中国,农村能源具有两方面含义:第一,基于能源角度,农村能源指的是基于农村地区的发展需求,就地开采可以使用的能源,这些能源包含了石油,煤炭,核能以及天然气等一些能源,同时还有太阳能,海洋能,地热能以及风能等一些自然性能源。不仅如此,还有一些生物能源。基于当前的发展来观察,一些非常规能源尚且不可以大规模使用,将这些能源称作补充能源或者说辅助能源。基于经济角度来讲,对于农村能源的建设包含有能源的开采与利用,同时还有能源的具体利用问题等。

2农村能源的特征和分类

农村地区具有丰富的能源,能源种类数目比较大,并且分布也较为广泛,这些能源可以再生。基于能源种类数目来看,不但包含有生物能源,例如说生物质能以及非生物性能源,同时还有地下能源,例如说地热能等。基于分布范围来讲,在我国地区到处都存在着一些可利用能源,分布十分广泛,然而由于各地区能源分布得不平衡,因此呈现出地域性。并且,能源具有不稳定性以及间歇性,能源之所以具备这些特性,是因为能源受到了该地区自然条件以及地域环境的影响,所以在开采的过程里,一定要注重多能互补。生物质能源以及自然能源均是可再生能源,这种能源是消耗不完的,并且对环境无污染,例如说太阳能。基于能源互换层次来讲,例如说可以将太阳能置换成生物质能,而水能则可以被置换成机械能。农村地区的能源主要分为如下几类:一,常规性能源,这种能源又可分为可再生能源以及不可再生能源两大类;其中可再生能源有水能与电能等,而不可再生能源包含了煤炭,石油,天然气能源等。二,非常规性能源,这种能源包含了一些传统能源,例如说畜粪以及秸秆等,另外还有太阳能与风能等一些能源。

3农村地区的能源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推动了农村地区的能源建设,同时为农村地区的能源建设做好了铺垫。但是,农村设施的改善及时地满足了农村地区能源建设的条件。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对农村地区的能源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则会带动农村的能源建设速度,反之,则会阻碍农村地区的能源建设发展。不仅如此,能源发展速度和消费速度是一种正比例关系,能源消费水映了我国农村地区的现代化水平。伴随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我国能源的消费量会慢慢减少。

4农村经济发展对能源建设的要求

通常来讲,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能源数量是一种正比例关系。基于某种时空条件下,二者之间的关系会出现如下几种情况。首先,农村地区对能源数量的需求增长速度比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慢快;其次,农村地区能源数量需求的增长速度和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一样;最后,农村地区能源数量需求的增长速度慢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第一类情况往往产生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开始,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当时生产力的水平较低,管理技术落后,并且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比较高。第二类情况往往会产生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中间阶段,在这个发展阶段,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升,使得他们对能源数量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最后一类情况往往是产生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平衡期,在这个时期里,农村地区的生产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并且管理技术也有了巨大地更新,而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量也降低了不少,所以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不需要增长能源需求的数量,甚至有可能会减少。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对能源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有着较高的要求,不同类甚至同类的不同产品均有可能会出现质量差异;假如能源产品的质量提升了,那么它们的利用率也就会提升,进而会带动经济效益的提升;而当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较快时,那么就会对能源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农村地区的能源建设带动了各领域的发展,所以加快了农村地区能源需求数量的提升。

5农村能源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的作用

农村地区的能源建设不但包含了开发使用,同时还有节能以及服务工作方面。农村地区的能源建设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第一,加快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能源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地物质保障,使得农村经济实现了跨越性发展。第二,能源作为农产品结构的一个构成要素,基于本质来讲,农业的生产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能量转化过程。第三,能源建设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确保农村发展保持着平衡态势。第四,提升了农民生活质量。第五,加快了农村地区的劳动生产效率。第六,推动了农村生产技术的更新。

参考文献

[1]王革华.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能源建设的关联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1991,03:25-30.

[2]楼洪志,王仲淼.加快农村能源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对策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6,S1: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