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城乡环卫工作一体化范文

城乡环卫工作一体化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09:59:4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城乡环卫工作一体化,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城乡环卫工作一体化

篇1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乡村环境卫生管理与城镇环境卫生管理放在同等位置,健全工作机构、充实工作队伍、完善考核机制、提升管理水平,促进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一体化发展,推动城乡环境卫生全面改善。

(二)总体目标。从2013年起,逐步建立区、乡、村三级联动的城乡环卫管理机制以及“户保洁(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多场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2013年将镇、镇川镇、麻黄梁镇等公路沿线重点乡镇和重点村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2014年将其余乡镇、镇办事处纳入一体化管理;2015年扩大到各行政村,基本实现城乡环卫管理规范化、队伍专业化、机制长效化的目标。

二、工作任务

(一)完善工作制度。在总结和借鉴市环卫处以及其他县区环卫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心城区及各镇村环卫工作实际,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广泛征询各方意见和建议,按照切实可行、利于操作、便于考核的原则,建立健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各乡镇、环卫所(站)要认真梳理总结环卫工作中形成的好经验和好做法,进一步修订完善,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确保环卫一体化工作推进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二)健全工作机构。在中心城区现有八个环卫所的基础上,根据建成区面积的拓展,适时设立工作机构、充实工作力量,确保新开通道路和建成区及时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各乡镇、镇办事处也要按照环卫一体化工作要求,根据各自实际,尽快成立环卫工作站或环卫工作领导小组,并指定一名班子成员具体负责一体化工作的组织实施。各行政村要设立环卫工作队,由1名村干部担任队长,每50—100户配备1名保洁员,确保城乡环卫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干。

(三)强化设施建设。按照环卫一体化工作总体要求,加大城乡环卫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完善环卫设施设备,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进一步加强垃圾压缩站、垃圾处理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每个乡镇根据实际需要,逐步配置垃圾转运车辆,距离城区较近的8个乡镇(镇、牛家梁镇、金鸡滩镇、麻黄梁镇、古塔镇、青云镇、芹河乡、小纪汗乡)要将垃圾统一清运至市垃圾处理厂处理;其余乡镇可根据实际需要,选址建设简易垃圾处理场;各行政村每5—10户家庭按要求配置一个垃圾收集箱。通过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环卫一体化工作的硬件基础。

(四)分批逐步推进。利用三年时间,按照“抓点、带线、促面”的要求,根据各乡镇人口规模、经济情况、地理位置等因素,逐年分批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工作。等11个公路沿线乡镇及所属83个行政村纳入一体化管理范围;2014年将其余13个乡镇(镇办事处)、187个行政村纳入一体化管理范围;2015年将剩余各行政村全部纳入一体化管理,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全覆盖。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副区长担任,副组长由区创建办和环卫局负责同志担任,财政、监察、住建、环保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环卫局,具体负责环卫一体化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明确工作职责。环卫局负责拟定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总体规划和考核办法,对各环卫所(站)日常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考核检查;住建局负责指导各乡镇环卫基础设施的选址和建设;财政局负责环卫一体化工作的经费预算和拨付;监察局负责环卫一体化工作进展情况的效能监察;教育局负责各学校(幼儿园)环卫知识宣传,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环卫一体化工作;环保分局负责配合住建局和各乡镇做好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的选址建设;卫生局负责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置;物价局负责垃圾处理费收费许可证的办理、年审工作;水务局负责全区水资源保护区及河流、水库等重点区域的环卫工作;宣传部和广电局负责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宣传报道;团区委、区妇联负责动员广大青年、妇女积极参与环卫一体化工作,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公共卫生习惯;其它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与本部门相关的环卫工作。

(三)保障工作经费。要多渠道筹措落实环卫工作经费,确保环卫一体化工作顺利开展。一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主导作用。逐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环卫经费投入机制,由区财政局和区环卫局牵头,根据各乡镇、街道(镇)办事处实际清扫保洁面积以及日常工作考评结果,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环卫工作所需经费进行核拨;二要整合农村环境保护、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专项经费,向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适当倾斜;三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优先安排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压缩站等环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四要通过动员企业赞助、民间捐助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支持。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善城镇和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和“生态、环保”原则,借鉴外地环卫工作市场化运作模式,按照“存量垃圾全部清除,增量垃圾全部收集,保洁公司一杆到底,清运管理相互分离,垃圾清运全面覆盖,乡村美丽长效保洁”的标准,选聘专业保洁公司,对镇、村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托管,实现城乡垃圾统一收集运输处理全覆盖,从根本上解决镇、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状,有效提升城镇和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水平,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按照“管理”、“作业”分离、市场化运作的原则,自2014年7月1日起,将镇驻地和全镇37个村庄的环境卫生保洁及生活垃圾清运任务整体打包,委托专业保洁公司管理运营,建立“统一收集、统一清运、集中处理”的垃圾处理新模式,实现“垃圾运输全封闭、日产日清不落地”的目标。镇政府负责对保洁公司服务质量的日常监管、检查和考核,保洁公司提供有偿服务,强化内部运营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与水平,建立起科学长效的环卫一体化管理机制。

1、村庄保洁。纳入托管的村庄37个,保洁范围为村庄内的道路、街巷、广场、坑塘、路边沟、绿化带及道路上的附属公共设施,以及村庄周边100米范围内的区域。由保洁公司按照每100户1名保洁员、每1500户1名村庄管理员的标准配备保洁员和管理员,实行常态化保洁。按照每15户配备1个240升垃圾桶,人均日产垃圾0.8公斤、每车每天运输8吨垃圾的标准配备垃圾清运车,实现垃圾日产日清。村内道路及进出村道路保持路面干净,村内坑塘、排水沟、绿化带、路边空闲地、墙角等无杂草、垃圾和漂浮物,电线杆、墙面等保持整洁,无乱贴乱画。

2、镇驻地保洁。保洁范围为镇驻地的主要道路、辅路、人行道、绿化带以及道路上的附属公共设施,保洁公司按每1.2万平方米1名保洁员、12万平方米1名管理员的标准配备保洁员和管理员。主干道路实行机械化吸尘、洒水、冲洗,辅道、人行道实行人工保洁。保洁公司按作业面积配备洒水车、高压冲洗车、清扫车,按镇街驻地人口垃圾产生量配备垃圾收集设施。镇驻地道路保持卫生整洁,绿化带内无垃圾污物,电线杆、墙面等保持整洁,无乱贴乱画。

3、垃圾中转站运营。由保洁公司接管镇区内现有1处垃圾中转站,由保洁公司配备工作人员,保障中转站正常运行。站内外保持环境整洁,站内定时消毒,不影响周边环境。

三、资金筹集

城乡环卫一体化所需资金实行统筹制度,遵循“政府主导、分级负担”的总体原则,卫生托管费用由镇、村居(村民)共同负担,原则上村级保洁员工资和垃圾桶配置费用由村居(村民)负担,垃圾清运、转运和无害化处理的费用,以及对应的人工、机械等费用。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11〕9号文件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已实行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的镇村,由县(市)、乡(镇)政府参照城市居民收费标准确定垃圾处理费的征收标准和办法”,经县物价局核准,按照“谁收益、谁负担”的原则,以2013年统计年报村庄人口数为准,村民每人每月缴纳2元保洁费用,(由各村负责筹集)。

四、实施步骤

(一)前期筹备阶段(2014年5月1日至6月5日)。对全镇城乡环卫一体化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确定环境卫生托管范围,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对保洁公司进行资质认定,选定保洁公司,签订镇、村环境卫生托管合同书。

(二)宣传发动阶段(2014年6月6日至6月10日)。召开动员会议,深入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做好人员培训,做好现有环卫人员思想工作,确保平稳交接。

篇3

打造大环卫格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主持人现场)观众朋友:一提起农村,很多朋友会联想到脏乱的环境,可您知道吗?这种局面在我市不少村庄已有了彻底的改观。我现在是在镇的村,这个村在去年八月就实行了与城里一样的卫生管理模式。您看,这儿不仅道路清扫得干净,而且收集的所有垃圾都要运往到市垃圾处理厂进行统一的规范化、无害化、标准化处理。

解说近年来,我市城市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先后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市民们充分享受着城市民生工程建设带来的可喜成果。然而与此同时,农村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相对较差,部分农民群众依然生活在脏、乱、差的环境中。如何改善这一现状,更好的促进城乡环卫一体化、促进我市城乡环卫工作的和谐发展,这成了市城建局新一届领导班子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解说去年以来,市城乡建设局的决策者们不失时机地抓住了我市开展新农村建设这一大好发展机遇,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全力打造城乡大环卫格局,有利促进了城乡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出片头、题目)

打造大环卫格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解说针对农村环境卫生硬件建设基础差的实际情况,市城建局除了从资金上加以扶持,为一些乡镇配送垃圾清运设施外,还着重从技术上给予他们强有力的支持。在这方面,有着四十多年城市卫生管理经验的环境卫生管理处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这个重要职责。市环卫处在多年的环卫工作中,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的发展思路,不断增强环境卫生管理职能,提高环境卫生作业质量,仅在,该处就出色地配合完成了“国家园林城市创建”等大型活动的检查,并多次荣获市三八红旗集体、市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解说为更好地做好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市城乡建设局环卫处不断创新机制,于下半年成立了有限公司,并针对中心城区、乡镇和(来源:文秘站 )农村间基础条件不一的实际情况,发挥人员专业技术强和配套设施健全的优势,以垃圾统管统运为切入点,将有条件的城中村、城郊村和乡镇中心区、物业小区以及农村引入城市化环卫管理机制,从而实现了环卫进乡镇、环卫进村庄、环卫进社区,有利的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主持人)镇村是从去年八月开始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的,自市城建局环卫处进村工作以来,该村的道路每天要定时清扫两次、全天有人巡回保洁,垃圾清运的收集、运输、处理也全部实行了密闭化作业,全村的环境变得干净、卫生,村民们切实感受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带来的好处。

解说看到记者在本村采访,刚从集市上赶集回来的村民鹿经亮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停下车便打开了话匣子:

采访:(村民)“真好,自从打扫卫生的来了之后,我们村可干净了,现在路连根草都没有,我们从心眼里高兴。”

采访:(镇副镇长)

解说据了解,从去年七月份开始,,市城乡建设局环卫处仅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承担起了我市马店、李哥庄、营海等六处乡镇的环卫工作,让这里的老百姓充分享受到了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好处。

采访:市城建局环卫处副主任

(出片头、题目)

打造大环卫格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解说市城建局在扩展环卫服务领域,提高乡镇环卫工作水平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城区环卫工作的监管力度。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市城建局于去年7月份抽调精干人员组织成立了环境卫生督查办公室,以方便群众对环境卫生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监督投诉。

采访:(市城建局环境卫生督查办公室主任)

“我们城建局环境卫生督查办公室紧紧围绕抓好环境卫生督查这一主题,认真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工作中采取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方法,横向上,按照“全覆盖、无空白、无死角”的目标,坚持环境卫生作业紧紧跟随城市建设发展方向;纵向上,架起了同群众直接沟通的桥梁,形成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局面,为群众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居住环境,进一步提升全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解说督查办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对城区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进行督查考核。他们每天派出专人对城区内的道路、绿地、河道、无物业小区、村庄、市场等区域的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对垃圾收集、垃圾清运、垃圾处理等进行督查,对重点督查内容进行拍照,并采用发邮件与打电话相结合的方式通知相关责任单位,从而缩短了告知时间,大大提高了整改效率。

解说据了解,自成立以来,督查办共发现问题700余条,及时整改完成达100%。在督查的同时,他们还定期编制《环境卫生督查专报》,接待办理市长公开电话,处理市民投诉等。畅通的管理机制不仅方便了群众参与城市管理,而且有效地推动了城市环境卫生工作的健康发展,从而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采访:群众(居民)

采访:(办事处组织委员)

解说风正帆扬期万里。市城乡建设局正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机构建设为保障,以 高昂的气概,在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的征程上乘风破浪,远航。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市的城乡环卫工作将更趋和谐发展,全市人民也必将进一步享受到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带来的成果。

篇4

近年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以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以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以加强环卫工作为抓手,加强领导,建立机构,健全机制,加大投入,齐抓共管,为改善我市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品位作出了积极努力。

着力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____95年,为适应中心城区迅速发展和扩张的需要,市政府撤销了太平环卫所,成立了市容环卫处,正式启动城市环境卫生的监督和管理工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探索环卫工作新思路,制定了城乡环卫一体化政策,在全省开创性地提出了“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四级环卫体系,并按照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各镇(街道)也十分重视环卫工作,相继建立环卫管理机构,落实专人负责,加大财政投入,配备环卫保洁队伍。____7年底,全市登记在册的环卫保洁人员已达3000余名,城镇环卫清扫覆盖率逐年有所提高。为提高清扫保洁质量,市容环卫处对城区道路实行分类保洁,对人流量较多的重点路段和公共场所实行全日保洁,其他路段目前实行日扫日清。市容环卫处和有的镇(街道)还探索开展环卫市场化试点工作,把部分路段推向市场,这对深化环卫管理体制改革具有积极意义。目前,全市共建立16座垃圾中转站,其中压缩式11座,使各镇(街道)的垃圾清运能力有了一定提高。另外,已投入使用的6座垃圾填埋场,对有效处理生活垃圾发挥了重要作用, ____7年,仅城南填埋场就填埋垃圾22多万吨。同时,为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市垃圾焚烧发电bot项目于____7年开工建设,预计____9年投入运行,届时我市垃圾处理有望得到较好解决。

出台农村环卫工作奖励办法。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重点在于农村,我市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将生活垃圾处理列入示范村、整治村创建的主要考核内容。目前,全市已有334个村通过示范村和整治村验收,农村生活垃圾整治取得了初步成效,“脏、乱、差”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为巩固村庄整治成果,今年市农办又提出了农村生活垃圾“日日清”工作思路,确定了3个镇(街道)22个生活垃圾“日日清”试点村(居),重新调整了《温岭市村村新工程奖补办法》,拨出8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各村保洁员工资,为“日日清”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支持。各村在“日日清”菜单式补助的刺激下,陆续按要求足额配备保洁员,积极推行生活垃圾一日2~3扫,日清日运。大溪小溪岭头、城南兰公岙等30个村先后启动了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工作,为全市面上综合整治生活污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这几年,我市环卫一体化工作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在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下以及在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浙江省卫生城市的荣誉称号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不少距离,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社会公众环卫素质不高。市民素质高低是影响环境卫生的基本因素。当前,市民对政府环卫工作要求高,但自身素质较低,还存在不少陋习,如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乱扔垃圾等。不少市民只注重家庭卫生,而忽视外部环境保洁,没有按要求将垃圾袋装堆放在指定位置,随意丢弃在门口、河岸、路边以及绿化带上;一些机动车驾驶员和乘客有向窗外乱扔垃圾的习惯,经常出现前面环卫工人扫地、后面随手扔垃圾的现象,这给城市道路、公路保洁带来了很大难度。泽国、横峰等镇(街道)由于外来务工人员较多且居住分散,环境卫生工作难度相对较大。居民、企业集聚区附近的早点、夜宵和学校周边的流动摊点以及菜市场也是环卫工作的一个难点,多数经营者环卫意识较差,不主动也不及时清理餐饮垃圾,造成摊点附近垃圾满地。另外,一级环卫与二级环卫临界地带也是环卫工作的一个死角。泽国、新河、温峤等镇个别村,废旧电器拆解成为村民主业,垃圾堆积如山而且遍布每个角落,生活居住环境严重恶化。少数示范村和整治村在验收达标后,没有巩固创建成果,“脏、乱、差”现象出现回潮,新农村建设依然任重道远。此外,由于我市还没有专门的工业垃圾、建筑垃圾收集点,工业企业、建筑企业乱倒垃圾现象较为普遍,104国道大溪白塔村一带沿路倾倒建筑垃圾现象尤为严重,影响我市对外形象。

环卫工作涉及每家每户,但不少民众环卫责任淡薄,不主动、不按时缴纳环卫费。____7年,市发改局等部门在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定价听证的基础上,出台了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标准,明确规定了本市范围内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括交通运输工具)、社会团体、个体经营者、城乡居民和外来人口等,都应按规定缴纳生活垃圾处理费。目前,除个别镇(街道)环卫费征收比较正常外,多数镇(街道)缺乏征收机制和必要的强制手段,环

卫经费收取困难重重。2、全市环卫基础设施落后。____7年,市镇两级政府共投入经常运行经费4000多万元,虽然基数不少,但这部分经费仅能保障环卫工人工资、垃圾清运和填埋等正常性支出,而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较少。按规定每2.5平方公里需建有一座垃圾中转站,由于全市环卫规划编制落后,导致环卫布局不够合理,除城区覆盖率基本符合要求外,其余镇(街道)均无法达到要求,松门、石塘、滨海和大部分工业园区没有按要求建立中转站,严重影响各地垃圾的中转清运能力;又如,泽国城镇范围内的个别路段,人力垃圾车每次运垃圾到中转站需1个多小时,一定程度上影响环卫工作效率和提高环卫工人工作强度。个别镇还没有承担起垃圾“镇运”职责,造成一些村垃圾清运不到位。另外,部分已建的垃圾中转站硬件设施落后,没有配备压缩式装置,垃圾中转不及时、效率不高,造成垃圾堆积、臭气熏天,影响周边居民生活环境。

目前,全市运往填埋场的垃圾清运车共有47辆,其中太平地区占了20辆,其他镇(街道)清运车数量明显不足,个别镇(街道)甚至只有一辆,难以承担每日如此繁重的垃圾清运任务;47辆垃圾车中只有17辆通过封闭式改装,一些未改装的垃圾车运输途中出现抛洒滴漏现象,造成道路二次污染,沿线群众反映比较强烈。道路清扫车数量较少,主干道清扫能力机械化水平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扫质量。全市各村垃圾收集装置也不统一,除横峰、泽国、大溪等镇(街道)按照居民集聚情况配备铁皮箱外,其他镇(街道)垃圾收集设施简陋或配备不齐,如一些饭店附近垃圾收集点过远或收集装置过少,造成周边地区垃圾满地。

3、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低。市垃圾填埋场于____92年投入使用,当时根据太平地区年产5万吨生活垃圾设计,容量为127万立方米,经多次扩容增加了60万平方米。目前,除松门、箬横、石塘、滨海、温峤等五个镇垃圾自行处理外,其余11个镇(街道)每日有近600吨生活垃圾(包括部分工业垃圾和少量的建筑垃圾)都运往城南垃圾填埋场,填埋数量远远超过设计能力,根据这样的填埋速度估算,2年以后填埋场再也无法容纳堆积如山的垃圾。松门、箬横、石塘、滨海、温峤等五个自行填埋的镇也同样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如松门填埋场可能因东海塘道路经过需搬迁;箬横、滨海两镇填埋场地处田中央,其实质为垃圾临时堆放点;石塘填埋场离海很近,如遇大雨垃圾会被冲入大海,造成海域污染;温峤镇填埋场的填埋能力也不足2年。垃圾填埋不过是处理垃圾的权宜之计,如果长期采用填埋方式,势必将造成局部地区二次环境污染,无法真正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公路段处理垃圾也同样碰到难题,每日清理出来的近300吨垃圾无处倾倒。此外,横峰等地的边角料也没有很好的处理方法,经多次协调,填埋场才勉强接受边角料,但边角料易燃容易引发火灾;而一些砖窑、养猪场把边角料当燃料焚烧,造成当地空气污染。这几年通过示范村和整治村创建,不少村已建立公共厕所,但粪便成为生活垃圾处理中的一个盲区,由于我市没有专门的粪便处理设施和处理场所,公共厕所粪便多数自行溢出、自行消化,造成周边环境污染;也有部分粪便由吸粪车运往垃圾填埋场与垃圾一起填埋。

4、环卫工人待遇普遍较低。环卫工人被美誉为“城市的美容师”,但由于世俗偏见,社会上还存在歧视环卫工人现象,环卫工作难以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和理解。据全国总工会调查表明,近半数以上的环卫工人在工作过程中遭受过辱骂,我市情况也是如此。由于环卫工人社会地位和待遇不高,全市各地普遍存在环卫工人招工困难,当前从事环卫工作的人群不是外来务工人员,就是家庭困难年龄偏大的本市市民,70多岁的老人也为数不少。最近市农办下文要求各村按照300~500人配备一名清洁员,人员工资由市、镇(街道)、村各负担1/3,虽然各村保洁员人数上报符合要求,但少数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人员数量有打折扣现象;一些村保洁员只负责垃圾收集、清运,而不承担村内道路清扫等工作。同样,环卫工人工作状况堪忧,浙江省总工会调查表明,一线环卫工人平均工作时间超过8个小时,但收入接近当地最低工资水平。目前,我市环卫工人月工资一般在800元左右,许多工人难以维持家庭正常生活,只能依靠捡垃圾的“第二收入”来维持生活;而且一线环卫工人一般都是临时工,用人单位很少与他们签订劳动合同,正当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大部分环卫工人还没有纳入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旦遇到工伤事故,没有能力支付昂贵的看病费用,这两年我市就已发生数起环卫工人工伤事故,个别案件至今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另外,环卫工人生活环境也令人担忧,除少数镇(街道)提供住宿外,大部分环卫工人膳宿条件极差,甚至少数住临时蓬、拣吃废弃食品,去年我市就出现一起环卫工人拣吃废弃食品中毒事故。

为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为全市人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建议意见:

(一)加强环卫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环境卫生意识。市民不仅是文明城市的受益者和评判者,更是文明城市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市民素质高低决定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因此提高市民综合素质是治理环境卫生的根本所在。各级政府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开展环境卫生知识的宣传,增强公众的环境卫生意识。要加大惩处监管力度,对破坏环境卫生的行为进行曝光,利用必要的行政手段和舆论监督推进环卫工作。突出抓好儿童和青少年的宣传教育,家长和教师要垂先示范,帮助子女和学生从小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广大市民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在实践中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使环境卫生从政府管理变为人们自觉的行为。驾驶员和乘客要尊重和支持环卫工人工作,切实改变向窗外乱扔垃圾的陋习。有关部门要加强临时摊点的管理,经营者要自觉履行自身义务,

及时清理摊点附近的餐饮垃圾。要把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落实农村生活垃圾“日日清”工作措施,防止出现“脏、乱、差”回潮。进一步明确一级环卫与二级环卫职责,重视搞好城乡结合部的保洁工作,努力消除环卫工作的盲区和死角。塑料制品污染是我国城乡特有的环境污染。今年,国务院出台“限塑令”,明确要求从6月1日起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零售场所要严格执行“限塑令”,禁止免费向顾客提供超薄塑料购物袋。广大市民要用菜篮子或环保购物袋购物,减少使用塑料制品。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加强“限塑令”在实际操作中的约束力。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要求,以实现区村(居)环卫工作全覆盖、无缝隙管理为目标,建立环卫工作长效管理机制,完善村(居)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为全区人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属地管理原则。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区村户配合联动。区管委会对辖区内的环境卫生负总责,各社区负责本社区内环境卫生管理督导工作,各村(居)负责本村(居)范围内环境卫生清扫汇集保洁工作。

(二)集中处理原则。按照“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方式,由户将生活垃圾放入指定的垃圾收集设施,保洁员将垃圾收集至村的垃圾收集点,区定期将各村的垃圾集中运至垃圾中转站或垃圾处理场,市里进行集中处理。

(三)有偿服务原则。根据国家、地方有关法规,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方针,收取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村(居)民一定卫生费,补助到城乡环卫一体化垃圾清扫处理经费中。

三、措施要求

(一)区级

1、负责全区的垃圾清扫收集外运工作,实行划片包干责任制,做到日产日清,特别注重做好康城大街、姚前路、凤凰大街、永宁路、永盛街、永兴街等重点路段和重点部位的垃圾清理和定期外运;负责我区垃圾中转站及处理场的日常管理工作。

2、组织区主要道路沿线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并自觉遵守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按时倾倒存贮生活垃圾,区、村、企业联动,共同维护生产生活环境整洁干净,彻底解决脏乱差状况。

3、市规划控制区内所有道路实施全日保洁责任制,保持地面无暴露垃圾、无堆积污物。

4、集中力量做好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组织实施,确保2013年4月底前全区城乡环卫一体化的村(居)覆盖率达到100%。

(二)村级

1、将环卫工作纳入村规民约,结合本村实际,制定生活垃圾管理制度并加以落实,以制度管理环卫,以村规约束村民,形成较为完善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2、在合适的地点设立垃圾筒,原则上按照每20户设立一个垃圾筒,村村都有保洁员,1000人以下的一名,1000人以上的两名,保洁员负责按区域收集本村垃圾至垃圾筒,并对本村的主街主路进行分段管理,做到日产日清,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定期对本村的沟渠、池塘等进行清理。

3、组织宣传村民积极参与村庄环境建设,要求村民将自己家庭所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并用袋装好,定时、定点放置到垃圾存放点,禁止在街巷两侧及湾塘乱堆乱放,对家禽、家畜实行圈养。制止乱倒垃圾、污物、污水、粪便和破坏环卫设施等行为。

4、组织专业队伍、集中三天时间对主街主路、背街小巷、沉积多年的“三大堆”进行“大扫除、大清理”活动,要求清理干净、彻底。清理彻底后,经环卫办检查合格,按要求为其配备垃圾筒。

四、经费保障

区管委会全力保障环卫一体化管理工作所需资金。各村(居)、各单位要按照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的目标,多渠道筹措、落实资金,确保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区管委会负责承担环卫所的工作经费,承担垃圾场日常维护费用,承担区内垃圾清运所需车辆的购置、维护费用,承担公共场所的垃圾存放设施的购置费用。

2、各村承担本村生活垃圾清运处置费用、村内道路保洁费用、垃圾收集点建设费用及垃圾存放设施的购置费用等,每人每年承担环卫一体化资金30元(其中五保户、低保户及70岁以上老人除外)。

3、推行垃圾处置有偿服务。根据国家、地方有关法规,区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按照“门前三包”的要求和“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按年度按标准缴纳卫生费,作为垃圾清扫处理经费。

五、方法步骤及时间安排

1、4月17日—20日,由村集体组织专业队伍、集中时间对主街主路、背街小巷、沉积多年的“三大堆”进行“大扫除、大清理”活动,要求清理干净、彻底。各企业负责将厂区、门口、墙边垃圾清理干净。

2、4月20日—25日,对我区范围内各村(居)及主要街路和企业集中配置垃圾筒,并制定保洁责任区考核机制,实行保洁质量与保洁员工资报酬挂钩。

篇6

关键词:村改居;环卫;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厦门市加快实施“提升岛内、拓展岛外”发展战略,对辖区城市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由于大量外来人口集中居住在湖里区的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区域,因此“村改居”后社区环境卫生问题成为制约湖里提升城区品质的重要因素。从2012年起湖里区对辖区“村改居”社区环境卫生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解决环境卫生问题的办法,取得明显成效。

1 村改居社区环境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据统计,湖里区23个“村改居”社区面积3221万平方米,背街小巷等道路面积约226.23万平方米,常住人口约9.94万人,外来人口约91万人,日产垃圾700多吨。环境卫生状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财政投入不足,环卫基础设施薄弱。

长期以来,“村改居”社区的环卫基础设施投入大都靠社区自身投入或街道的资金补助,政府资金投入很少。“村改居”后,原有的村庄转变为居民社区,原有的社区环卫投入应纳入区级预算,但一方面由于“村改居”处在转型期过渡期,各级财政并没有相应的增加这部分的资金预算,另一方面,“村改居”后,居民没有缴纳小区物业费或社区管理费的意识,社区正常的保洁及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费用入不敷出,再加上居住人口的快速增长,给原本就不可靠的社区环境卫生作业带来很大的负担,有的社区连垃圾桶、人力平板车等都无法及时补充、更新。与此同时,城市化后“村改居”社区的常住居民受益于庞大的房屋出租利益,大面积的搭盖、违建造成原本应该用于垃圾中转的建设用地被改变用途或因影响周边居住而迟迟无法动工。

1.2 “村改居”社区环卫管理制度不完善。

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结果使得“村改居”社区虽然在名称上城市化,但其本质仍然充斥着大量的农村管理的特点。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没有规范的甚至不存在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体制。绝大部分环境卫生保洁靠村民“自扫门前雪”或社区聘请的“临时工”进行清扫,且无论是社区还是街道对环卫作业没有任何规范的管理措施。

1.3 无规范的垃圾收集转运体系。

影响社区环境卫生的关键不在于保洁,而在于垃圾的收集转运。社区不同于道路、风景区,虽然人口密集,但造成环境卫生的主要原因并不是行人的随意丢弃,而是住户随意放置的垃圾桶、垃圾包,这些随意设置的露天堆放点容易被拾荒人员或野猫野狗等搅动,导致垃圾的二次污染。同时,“村改居”社区没有合理有效的垃圾转运体系,导致垃圾不能及时清理,有的甚至放置多天也未能进行清运。并且因为堆放地点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极易造成垃圾的漏收集。

1.4 保洁作业不规范,人员不足,专业化程度低。

“村改居”社区不同于城区作业,没有专建立专业清扫保洁队伍,现有的保洁人员大都是社区内的闲散人员或老年人,存在三方面不足。一是作业随意性大,没有时间观念,这就造成道路清扫时间的不确定性。二是作业人员配备不足,工人福利待遇低、用工不规范。目前“村改居”社区的保洁人员基本没有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更谈不上社医保的缴交。三是作业不规范。现有的作业人员大都是拿上扫把就扫地,没有统一的岗前培训和安全培训,对于如何作业以及相应的要求都不清楚。

2 改善“村改居”社区环境卫生对策及措施。

2.1 完善机制,落实责任,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

2.1.1 理顺社区环卫管理及运行机制。“村改居”社区具有较高的自主性,不适宜采用居委会、物业的方式进行管理。因此,街道是“村改居”社区环卫工作的第一责任单位,可以结合街道、社区实际推行环卫工作专业化运作模式。街道环卫所是“村改居”社区环卫工作的直接责任单位,负责组织管理、协调、督促所辖“村改居”社区环卫工作,社区居委会则负责协助组织、管理、监督本社区环卫工作。

2.1.2 充实基层环卫管理人员。“村改居”环卫一体化的最终落实在社区,但目前社区基层环卫管理人员匮乏,没有相应的管理人员。因此,按照编制落实街道环卫所及社区环卫专职人员是首要任务。通过逐步补充缺编岗位,明确人员职责,逐渐建立起一支较为规范的基层管理队伍。

2.1.3 完善规章制度,推行网格化管理。“村改居”社区的环卫管理应该健全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特别是推行网格化管理制度,明确每个网格上的人员配置、职责分工,真正做到管理面上的无缝隙、全覆盖。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大环卫”考核杠杆作用,建立起管理、监管办法,将社区的环卫工作纳入城区管理中。

2.1.4 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环卫一体化就是将“村改居”社区中涉及环境卫生市容市貌等的影响因素通盘考虑,统筹解决,实现“一把扫帚”的模式。例如:涉及社区道路保洁,社区内店家的占道经营,店招广告牌的摆放、安置,社区居民、店面垃圾收集运输,背街小巷路面破损修复,明沟、暗沟的疏通改造等等全部纳入进“一体化”中,统筹安排资金具体落实,提高效率,将社区管理的复杂问题简单化。

2.2 加大经费投入,规范监管,更新、淘汰落后老旧设备、设施。

2.2.1 加大财政投入,规范监管,确保资金落到实处。

目前环卫行业还处在劳动密集型作业基础上,需要有充足的资金做保证。政府在经费投入上应该根据社区清扫保洁特点,对照建设部劳动定额标准对所需投入的人员和设备进行合理分析,测算社区环卫保洁工作经费,由财政部门予以核定,纳入年度经费预算。同时,为防止社区随意使用或以其他名目使用资金,在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加强资金监管,可以设立“村改居”社区环卫工作经费专项账户,区、街环卫工作经费全部拨付至专项账户,明确支出范围,独立核算,区财政、区审计局定期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确保专款专用。

以湖里区为例:2012年,区政府在原投入1342万元的基础上增投约2500万元(合计约3842万元),各街道再投入2500万元,共计约6342万元作为全区“村改居”社区环卫经费。其中,从区政府投入的3842万元中提取约250万元作为考评等级补助经费、300万元作为突击应急经费、3106万元作为街道“村改居”社区日常环卫作业经费。区政府投入的3106万元、各街道投入的2500万元(合计约5606万元)用于各街道“村改居”社区清扫保洁经费和上门收集转运经费、设施设备购置经费。各街道环卫所设立环卫工作经费专项账户,区、街环卫工作经费全部拨付至专户,独立核算,专款专用。区财政、区审计局坚持年审制度,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确保专款专用,落实到位。这项举措,为“村改居”环境卫生的改善和提升,注入了强大的新鲜血液。

2.2.2 更新社区环卫设施设备,建设垃圾中转站。

推进社区环卫一体化作业,设施设备的投入是保证。目前“村改居”社区由于发展过快,人口膨胀,在环卫设施设备上欠账太多,且以往的设施设备大都老旧落后,效率低下,因此迅速的更新环卫设施设备及日常作业工具是当务之急。与此同时,由于社区道路大都狭窄,大型转运车辆难以通行,而通过人力板车运输又效率低下。对此,可以通过二种方式加以改善:一是可以在一些合理地块推广一些安装便捷,占地面积较小的钢结构垃圾中转站。二是鼓励社区多投入一些小型电瓶垃圾转运车辆,提高运转效率。以湖里区为例。推行环卫一体化后,各街道共计更新密闭卫生容器6411个,三轮保洁车238部,各式转运车辆23部,建成钢结构清洁楼10座。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村改居”垃圾消纳问题

2.3 统一标准,推行环卫专业化运作模式。

2.3.1 统一作业标准、作业时间、用工管理。虽然各街道、“村改居”社区有其自身特点,但通过统一作业标准、统一作业时间、统一用工管理,是实现社区环卫作业规范的一项有力措施。统一作业标准:按照高于市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考评的标准来设定,能最大限度做到清扫全覆盖和垃圾不二次落地,实现城乡市容环卫一体化。统一作业时间:社区道路实行每天两普扫和18小时巡回保洁制度,与城区清扫保洁时间接轨,避免交叉污染。统一用工管理:按照住建部标准配备一线作业人员,实行用工合同制并办理医保、社保。对超龄的作业工人,给予办理雇主责任险。完善用工录用程序,提高工人待遇,逐步建立起一支数量满足要求、人员相对稳定的环卫队伍。以湖里区为例,推进环卫一体化后,辖区“村改居”社区环卫工人数由810人增至 1234人,基本满足社区作业需要。

2.3.2 推行上门垃圾收运制度和垃圾“袋装化”。要从根本上解决“村改居”社区环境卫生问题,从垃圾的产生源头入手进行控制十分关键。对此,可以推行上门垃圾收运制度。即对“村改居”社区住家及沿街店家推行上门收垃圾制度,社区统一配备规范的垃圾桶,强制生活垃圾“袋装化”或“桶装化”。环卫作业人员定时、定点进行收集,做到每日早晚各收集一次,并运送到区环卫处指定的清洁楼或垃圾转运点。以湖里区金山街道为例,其“村改居”社区上门收垃圾采用将责任网格化和制度化的方式,将保洁人员及其收垃圾的范围及时间制作牌子直接上墙,明确责任。这样一来使具体作业人员能与辖区范围内的住家、店家形成良好互动,逐步改变了居民以前随意扔垃圾的陋习,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方式,定时、定点投放垃圾,改善辖区环境卫生。

2.4 落实奖惩,建立考评监督体系。

2.4.1 制定考评办法,强化巡查考评力度。首先,必须制定一套合理的“村改居”社区环境卫生管理考评办法。其次,可以确立市、区考评及日常巡查考评相结合的三级考评制度。由区环卫主管部门成立市容环境卫生日常管理巡查组,实行错级管理,通过定期开展社区环境卫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书面通报、限期整改,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跟踪、复查整改情况,并将整改情况计入考评成绩。区级综合考评可以由区相关部门组织实施,特邀考评人员参与,每月1次对“村改居”社区环卫管理情况进行检查考评,并以简报形式进行通报。

2.4.2 落实考评奖惩。有了制度就要落实。要建立管理、监管、考核环环相扣的考核机制。以湖里区为例,2012年起,区政府每年安排专项经费作为市容管理奖励金,奖励在市、区两级考评中取得较好成绩的单位的一线管理人员。此外,每年还从“村改居”社区环卫专项经费中提取约250万元作为“村改居”社区考评等级补助经费,采用以奖代补的模式,干得好有补助,干不好要被通报直至约谈、追责,充分调动社区环卫工作积极性。各街道、社区对待市容考评的心态,从以往的“怕考评”转变为如今的“盼考评”,形成良性激励机制,促进了环卫工作水平的提高和“村改居”社区环境面貌的改善。

结语

“村改居”社区的环境卫生工作是一项复杂的长期工程,关键在于政府部分如何引导、推动相关体制规范的建立;如何逐步增加财政的投入力度;以及如何根据实际具体分析。湖里区在这方面率先走出了一步,取得了一定经验,有效的提升了城区品质,把“村改居”社区环境卫生工作打造成造福人民惠及万家的民心工程。

篇7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wangoudy”为你整理了这篇市容环卫服务中心近五年工作总结及下步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十三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市容环卫服务中心着力在提升城区环卫保洁精细化管理、健全城乡环卫一体化监管体制、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创新管理,扎实开展工作,各项工作均有长足发展,使得我县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善,人居环境明显提升。连年被评为县直部门先进集体、群众满意单位,2017年被评为省总工会评为“省级工人先锋号”,2018年获得“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18年、2019年连续被省住建部门评为全省环卫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一、“十三五”期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环卫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

为解决长期困扰农村城乡环卫一体化监管问题,2018年初,县两办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镇街城乡环卫一体化考核工作的实施办法》、《城乡环卫一体化属地考核办法》,强化了对镇街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监管考核,同时明确了镇街城乡环卫一体化监管的主体责任,环卫主管部门从直接管理环卫保洁公司作业质量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发挥好行业监管和业务指导。2020年下半年,针对农村卫生保洁和生活垃圾清运分别由2家公司承担,垃圾清运经常出现推诿扯皮现象,严重制约了我县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持续提升这一问题,我们及时对农村环卫保洁体制进行调整。将全县13个镇街分成东西2个片区,分别由2家公司负责卫生保洁和垃圾清运,各镇街直接与保洁公司签订合同,保洁经费直接拨付到镇街,镇街负责对环卫保洁工作进行监管,有权根据保洁质量对保洁公司进行奖惩。此举既解决了出现问题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又形成了互相竞争,提高保洁质量的氛围,城乡环卫一体化市场化运作体系更加完善。

(二)城市环卫管理实现了精细化

1、推行湿式保洁、以克论净,开展道路深度保洁

一是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根据《济宁市城市道路保洁标准化分级管理工作导则》,制订了严格的考核办法,由督查考核办公室具体实施。主次干道实行“湿式保洁”,人工全天巡回捡拾,要求达到“五净、五无”,城区道路深度保洁率由62%提高至73%,。

二是采取规范的考核方式。每周抽取各片区不同等级道路,推行“以克论净”。每周考核情况存档,月底汇总后排名,以“红黄兰”三色印发考核通报,考核情况与每月的经费拨付挂钩,极大地调动了各保洁公司加强内部管理的积极性,保洁质量大幅度提升。

三是强化考核的精细化。对考核办法再细化,针对公厕设施和保洁管理、垃圾桶的摆放、果皮箱的擦拭与清掏、人行道杂草的清除、路沿石积尘的清洗,均制订了明确的标准,考核人员按照细化的保洁标准进行考核,使环卫保洁精细化落到了实处。

2、创新公厕管理,开发、运行了“找厕所请扫我”微信服务平台

2018年,为了助力全国文明城创建,在完成公厕升级改造的同时,大力提升公厕服务水平,精细设计开发了了“找厕所请扫我”微信服务平台。市民通过扫描张贴在公厕外面的二维码或者长按二维码点击“识别二维码”就可以直接打开“找厕所请扫我”程序。该程序不占用系统内存,无需安装,一次性存入手机后,随用随找,方便快捷。平台涵盖城区全部厕所、城区公共厕所和城区单位对外开放厕所三大板块,直接与导航地图实现共享连接。这一创举得到群众,尤其是来金客商的一致好评,被《农民日报》、《农村大众》、《济宁日报》、齐鲁电视台、济宁电视台、闪电新闻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并且在创城测评中加了分。

(三)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日益提升

2018年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属地化监管以来,各镇街对辖区内环卫工作监管力度明显加大,健全了卫生保洁和垃圾清运各项管理制度,在人员和资金上大力倾斜,配齐了管理考核人员,加大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县环卫主管部门每天对镇村环境卫生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督导整改,检查情况汇总后报给县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办公室,每月对镇街进行排名通报。对排在前3名的进行表扬,对排在后3名的进行批评;对连续3次排在后两名的镇街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进行约谈;对在集中考核中排在后10名的村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日益改善,群众对生态居住环境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三)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

公厕建设方面:2017年以来,立足高定点定位、着眼高标准规划,投资近800万元,在城区建设生活垃圾中转站6座(10箱),高标准公厕7座,增设果皮箱1500余个,并完成了城区所有公厕的升级改造。所有公厕增设了轮椅通道、扶手、缘石坡等无障碍设施和方便残疾人、老年人或孕妇儿童使用的带扶手的坐便器或蹲便器等设施的配置;在显著位置张贴了管理规定、须知等行业规范;在醒目位置设置文明提示标识;配置了面镜、洗手液、手纸、灭蝇灯;新增设地风机60个;安装公厕指引牌120个。

(四)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实现了无害化、资源化

2019年8月份,金乡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运行,该项目占地100亩,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总投资约4.5亿元,配套装机容量为1台15MW汽轮发电机组、两台锅炉,采用国内最先进的“五段顺推”炉排炉工艺,烟气排放、危废处理均高于国标,达到国际最新的欧盟2010标准,设计日处理能力800吨。项目运行以来,共处理垃圾约19万吨,农村生活垃圾得到了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100%。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环卫项目是民生项目,投资额度普遍较大,由于财政资金相对不足,目前欠账较多。

2、生活垃圾分类关系到每一个人,与人的思想意识、生活习惯密不可分,决定了生活垃圾分类是一个长期持之以恒的过程,不可能短时间内来完成,需要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推进。

三、“十四五”时期工作计划

(一)“十四五”时期任务目标

1、巩固创城成果,进一步完善环卫管理体制,持续提升城乡环境卫生水平。

2、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建立完善的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

3、建成并运营生活垃圾飞灰填埋项目。

4、完成金乡县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后期处置工作。

5、根据实际情况,筹划建设餐厨垃圾处理项目。

(二)“十四五”时期工作思路

1、统筹考虑,提前谋划,建设完成一批重大环卫基础设施。

篇8

——环卫工作先进员工代表发言

今天能在这里向各位做汇报,我首先感谢关心、支持我们的各级领导!感激风雨同舟、勠力同心、无私奉献的环卫事业同仁们!更加感恩环卫工作给了我奉献事业的广阔天地。

回首5年来***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发展历程,我由一名小鸟依人的***成长成雷厉风行的“女汉子”,内心有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的喜悦,有德州市***第一的自豪,更有保洁***、清扫***、清运***但更多的是奉献环卫事业的充实和快乐。

一、挑战偏见,岁月流芳(顾全大局,勇挑重担)。

我于2014年1月开始分管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在接手该项工作前领导曾找我谈话,当时我既激动又有所顾虑,激动的是自己多年来在工作中的辛勤付出得到了领导的重视和认可,愿意把这样的重担交给自己;顾虑的是自身条件有所限制,对象在乡镇学校任教,每天早出晚归,很少有时间来照顾家庭和孩子,而且当时孩子年龄尚小,照顾孩子这样的事都是由自己来做的。我担心自己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干好这项工作。然而值得庆幸的是,环卫处郭主任找我谈话,告诉我城乡环卫一体化是“乡村文明行动”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是关系全市人民的大事,能接受这样的重任是自己的荣幸,并且给予我很大的鼓励。最终我克服了自身的各种困难接受了这项工作,当然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积极的承担。我决心把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做好,不辜负领导的期望和信任。我始终秉承“干一行爱一行” 的工作信条,对于需要做的工作“马上就干、干就干好”。在领导和各位同事的帮助下慢慢找到了工作思路,懂得了如何利用有限时间高效率完成任务,在不断工作学习生活中,自己工作技能有了明显提高,做每一项工作都有了明确的计划和步骤,工作有了目标,基本能做到忙而不乱,紧而不散,条理清楚,工作中做到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项工作,持之以恒。

二、立足本职,开拓创新。

2014年初,**正式启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市里成立了由副书记为组长、市委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组织部、宣传部分管部长合署办公、建立市级领导包保乡镇制度,完善了乡村生态文明办组织检查、考核,市**局协同**、***两个公司运行,乡、村两级政府监督,市民共同参与的上下分级体制系统,深入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领导的重视给我们带来了工作动力,工作中,突出抓好“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一个关键、两个保障、三个创新、四个结合、五个延伸),本着“规划先行、五化配套、文化提升”的工作理念,积极运用 “七动”工作法,既“心动、脑动、嘴动、手动、腿动、耳动、眼珠动”,讲起来通俗易懂,用起来得心应手。我严格遵循“勤说、勤转、勤学、勤干”的工作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情感管理,率先垂范,带头突击,和工人打成一片,把工人当成自己的亲人。在一体化工作中,对于不理解的村民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有的村庄垃圾桶已摆放到位,但有些村民就是把垃圾倒在路边不往垃圾桶里倒,清扫的人员非常气愤,要求用武力来和村民对抗,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安慰清扫人员并且要求他们不要赌气,即使倒在路边的垃圾也要及时清理干净,久而久之,那些不配合的村民自己也不好意思往外面倒垃圾了。慢慢的好的习惯就养成了,好的风气也随之形成了。

三、奉献环卫,终生无悔。

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中从事清扫、保洁工作的多是一些乡村中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需要体谅和尊重。工作中我从来没有以一个管理者自居,我总是去和大家打成一片,共同突击劳动。郭家项目部的一位同事曾和我提到一件趣事:一位保洁员崔福新大爷有一次问她,怎么好几天没见到我闺女了呢?当时这位同事一头雾水,不知大爷所云,随后大爷补充道:就是程主任啊!怎么好几天没见到她来这边检查工作了?同事恍然大悟!回答道:“最近她在其他乡镇忙着呢!”这是很小的一件事却是对我工作的极大认可!我和这些年迈的环卫人之间已不仅仅是同事或上下级的关系,而是融入了一份亲情在里面!

***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借鉴的是**模式,方方面面的事情都需考虑都需要处理,辛苦自不必说。去年夏天,由于连日的工作加上天气的炎热,我的身体终于吃不消了。那段时间我感到自己浑身乏力,腹部经常疼痛,结果到医院检查发现由于工作劳累、作息毫无规律导致了肝囊肿和胆结石。很多同事都替我担心,认为可能会因病影响工作。但为了不影响工作我在医院只住了三天,减轻病痛后又重新投入了工作,当时大家都劝我多休息些日子,可是一体化的工作正处在关键时期,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哪有心思在家安心养着啊?

工作不会总是一帆风顺、风平浪静的,在一体化工作的推进过程中,我除了做好日常的工作外,还需要帮助各个项目部解决各种棘手的问题。有时候为了妥善处理好一个问题我也是费尽心思、绞尽脑汁!比如我在帮助大孙项目部处理了一起纠纷时就曾使自己费尽口舌、大费周折。事情是这样的:大孙项目部在初期清理“三大堆”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件难题,村里有位老大娘因和本村的支部书记有嫌隙,故意把自家的柴草摆放到村里的主街道上,不让清理。经大孙项目部多次协调未果。我知道这件事后叫上项目部的人员又三次去拜访老大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主动提出帮助老大娘把柴草运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最终老大娘被我的真诚所打动,痛快地接受了这件事情。再比如今年的大年初二,当人们都还沉浸在节日的欢乐里消遣娱乐、走亲访友的时候,我却已经开始上班了,初二早上8点出发,一天时间我自己驾车走遍了14个乡镇,检查各处的垃圾清运是否及时,垃圾桶有无出现涨桶满桶等情况,下午6点本打算下班回家吃晚饭,却接到了一个事故电话,杨安镇项目部的一辆垃圾清运车在躲避车辆时侧翻到了沟里。接到电话我立刻赶往现场协调处理,当处理停当后,已是晚上10点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截至目前,***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全部实现城乡环卫市场化运作全覆盖,并以建制县进行申报,2015年11月得到省级批准。2016年在全省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中位居前十,2017年上半年全省第27,长效机制确立。我个人先后获得……等荣誉。

篇9

一、政府购买环卫服务背景

2013年,平邑县城区卫生保洁面积约318万平方米,划分为四大责任区管理,即:城管执法局责任区、平邑街道责任区、经济开发区责任区、园林绿化局责任区。四大责任区每天需清理生活垃圾248吨,由于各责任区相关人员、设备、资金投入及管理经验等各有不同,卫生管理质量参差不齐,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城区整体卫生质量不高。镇(街道)、村的环境卫生质量更是乱象丛生,没有专门的垃圾回收站和保洁人员,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不但在全市城市管理中排名靠后,而且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高。为改变这一现象,充分整合利用资源、减少中间环节、节约经费投入、集中人力财力,全面提升环境卫生质量,平邑县积极建立城乡环卫一体化市场化运作管理体制。

二、政府购买环卫服务主要做法

1、高门槛准入,全面推进环卫作业市场化。平邑县委县政府坚持“政事分开、管干分离、公开招标、合同管理、以费养事、提高效能”的原则,建立起了“市场化、全覆盖、高标准”的环卫作业运行机制。在充分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和广泛征求社会意见的基础上,经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议确定环卫作业服务通过政府采购确定专业企业负责,采取招标承包、购买服务的方式,面向社会公开招标。一是全覆盖招标承包。将全县四个区域和镇(街道)、村的所有道路、街巷小区、绿化带及其配套设施保洁打捆承包,统一由一家专业公司运作,范围明确,职责明晰。二是高标准限定准入。全面推行公开招投标制度,规范招投标管理,要求竞标企业必须具备独立法人资格,注册资金不少于人民币1000万元、环卫专用设备类固定资产不少于500万元,具有环卫行业认定的从业资质、承担过城市道路清扫保洁市场化作业3年以上,并提供连续两年以上为职工办理社保缴纳费用的证明等条件。经过公开招标确定由昌邑康洁环卫公司负责2014-2016年全县环卫工作。三是推行管干分离、职能明晰的作业模式。在合作模式上,优先考虑按照国家目前推行的PPP(公私合作关系)模式进行操作,在作业外包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全县环境卫生行业的合资合作,即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利用中央和省政策资金支持,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作共赢。

2、高效能作业,全面推进环卫保洁优质化。将全县环卫作业服务全面推向市场,整体招标承包,推行公司化运作,社会化服务。一是强力推行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以费养事、管干分离,建立定岗、定员、定时、定责、定质、定量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的环卫作业新机制,将环卫作业置于市场化规则中运行,实施环卫保洁市场准入制度。二是道路作业实行“机械化清扫+定期冲洗+全天人工保洁”模式,彻底改变了以“人工清扫为主”的传统落后作业方式。在县环卫处原有机械设备的基础上,昌邑康洁环卫公司配备扫地车、冲洗车、洗扫车、洒水车、全密闭垃圾收运车等大型作业车辆,并先后建成20吨生活垃圾中转站22个,配套垃圾方箱、垃圾桶近2万个、小型勾臂车55台、25吨大型专用钩臂运输车7台,配备村级环卫保洁员2716名,提高了道路清扫作业的清扫力度,使环卫保洁作业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三是实行环卫管理一体化。实行“一把扫帚扫到底”方式,推行城市道路、街巷小区、绿化带清扫保洁一体化,将多把笤帚变为“一把笤帚”,实行一支专业队伍统一清扫保洁、统一管理运行,从根本上理顺管理体制,实现作业方式统一、作业标准统一和作业质量统一。

3、高标准监管,全面推进环卫考核科学化。实行环卫保洁作业市场化之后,市场监管成为各级环卫部门的主要工作。按照权责统一原则,平邑县城管执法局和各镇(街道)将精力放在对承包方的日常质量监督上,实行严格考评,加强市场监管,推进环卫作业监管规范化、信息化、标准化建设。一是强化前置监管。先后出台了《平邑县农村环卫市场化运作实施方案》《平邑县城区环卫作业考核办法》《关于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的意见》《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等环卫管理标准规范,明确作业标准和考核细则,搭建了标准化管理平台,做到工作流程化、标准可量化,推进定量定标环卫建设,环卫的市场培育、行业管理、质量监督、产业发展等走上规范化轨道。二是强化过程监管。狠抓环卫管理精细实施,力促工作过程常态长效。制作了道路机械化清扫、人工保洁、绿化带保洁及垃圾桶、果皮箱等环卫设施管养保洁一系列工作流程,细化到每一个部件,建立规范化操作流程。公司实施规范化管理,使用数字化管理技术,建设车辆GPS卫星定位、对讲机通话定位、有源电子标签自动考核等平台,实现分级考核,提高作业质量。公司对项目部每月一次考核,项目部对管理人员每周一次考核,管理人员对保洁员每天一次考核,确保作业质量。三是强化结果制约。乡镇成立环卫所负责辖区的环境卫生日常管理和监督;监督考核按照4:4:2的比例由县、镇(街道)、村(社区)对日常管理进行打分,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抽查比例不低于20%的自然村;财政部门根据城管执法局和镇(街道)的考核结果,按月拨付费用。

三、政府购买服务取得成效

1、降低了行政成本。在未实施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之前,由于各责任区相关人员、设备、资金投入及管理经验等各有不同,管理混乱。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实施后,环卫工人统一考核、统一着装、统一薪酬,县城管执法局和镇(街道)只对昌邑康洁环卫公司的各项政府服务事项的流程标准和服务质量进行监督考核,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还降低了行政成本,有效根除了“多头管理”的弊端。

2、提高了环境卫生质量。平邑县环卫作业面临着点多线长面广量大、清扫保洁人员不足、投入相对不足、作业方式相对落后等诸多困难,环卫作业质量和效果无法保证。在试行城区环卫购买服务一年后,2015年7月份,平邑县将全县1825平方公里、984个自然村和12个镇驻地的环卫保洁、垃圾清运整建制交由昌邑康洁环卫公司接管,自8月1日试运行,保障了全县无缝隙、无盲区、无死角的卫生保洁,全面提高了环卫工作效率和清扫保洁水平。

3、实现了管干分离。环卫工作市场化运作后,县环卫处实现政企分开,建管分开,管养分离,主要承担行业监督管理、业务指导考核等工作。镇(街道)从原来的组织、实施的工作者转变成单独的监督管理,打破原来管干一体的模式,进一步解放了政府职能,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环卫保洁公共服务优质化、高效化。

4、改善了民生。随着全县环卫市场的全托管,村容村貌明显提升,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农民生活卫生习惯进一步转变,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提升了乡村文明水平。2015年年初,平邑县以9.14分的成绩一次性通过全省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首批认定,列全省第40位,成为全省首批被认定为城乡环卫一体化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全覆盖达标率为100%的县区。

四、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购买服务的动力不足。政府购买服务是一种新型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虽然我县政府非常重视该方式的运用,但在公共服务的提供上存在思维惯性,习惯于大包大揽,使得政府购买服务的动力不足。

2、购买服务制度规范缺失。虽然平邑县城乡环卫市场化运作模式已经比较完善,但是全县层面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仍没有建立,政府购买服务的制度化、规范化操作流程尚未形成,政府购买服务整体处于局部探索阶段,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和可持续的财政基金保障。

3、社会力量发展不足。在培育和发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方面,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社会组织和企业的参与热情不高,服务水平也不够。如环卫市场化操作只能依靠其他市县的环卫公司。

4、购买服务的领域有待拓宽。目前平邑县政府部门在购买服务方面做得较多的是将部分职能转移给相关的社会组织,向社会组织支付一部分经费,而在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扶贫济困、环境保护等公益活动领域的购买服务有待拓宽。

五、下一步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一是要转变政府执政理念。政府要在提供公共服务,履行服务职责上转变观念,确立新的执政理念。政府购买服务必须重视公益性,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二是要继续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体系。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政府购买服务目录;出台具体服务领域的实施细则,明确购买范围,规范购买流程,创新购买方式;财政预算中设立财政专项资金账户,实现政府购买服务的制度化、法制化。三是要拓宽政府购买服务的领域。除应当由政府直接提供,不适合社会力量承担的公共服务,以及不属于政府职能范围的服务项目外,逐步在公共服务各领域全面推开政府购买服务工作,重点加大向民办教育、民办医疗机构购买服务的力度,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提升政府购买服务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四是要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要大力扶持、培育各类社会组织,尤其是那些服务于弱势群体与社会公益事业的社会组织。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缩小社会各阶层在卫生、医疗、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差距。

下一步,应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探索编制公共服务清单。结合集中清理“僵尸”事业单位工作,对事业单位的职责进行全面彻底的梳理,立足于解决事业单位职责任务交叉不清、越位错位和不到位的问题,促进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资源优化整合,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探索编制公共服务清单,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2、做好政府购买服务范围的审核。县编办将会同县财政局等有关部门,结合公共服务清单编制,适应社会公共服务需求,对政府购买服务主体及其所承担的公共服务和管理职能、履职所需服务事项,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的岗位种类、数量等进行科学合理审核,确保购买服务事项更加规范。

3、拓宽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平邑县目前仅在环卫、园林绿化、公共交通等领域进行了政府购买服务的探索,下一步将总结经验,从广大人民群众最基本、最紧迫、最急需的公共社会需求出发,设计、实施一批社会公共服务项目,逐步拓展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和领域。

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改善群众生活质量,提升区域环境品位,建立市、街道、居委会三级联动长效环卫管理体制,实施标准化管理,逐步实现“标准统一、时间统一、管理统一”的环卫一体化管理体系,通过奖优罚劣、奖惩并举,健全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立长效环卫工作管理体系,有效提高环卫保洁质量,打造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

二、工作标准

(一)机构设置

1.各街道办事处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此项工作落实,加强环卫队伍建设,做到领导责任到位,规章制度完善,组织机构健全。

2.各居委会成立环卫保洁队伍,人员配备依据国家城市三级道路标准,按每7000平方米配备1名清扫保洁人员的标准,足额配备环卫保洁人员。

3.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环境卫生管理处设立专门机构(城乡科),负责制定考核细则,对城中村环卫保洁工作的指导、督查、评比。

(二)设施建设

1.按照国家垃圾中转站配备标准,每500米—800米配备1座垃圾中转站。没有达到标准的由各街道办事处、居委会负责选址、协调用地,确保足额配置到位。

2.城中村主要街道果皮箱设置间距,原则上按50米—70米进行设置。

3.专用保洁车辆配备标准,每名环卫工人配备1辆。

(三)经费保证

各街道办事处要将环卫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多渠道筹措环卫管理运行经费,保证环卫作业人员工资足额及时发放。

(四)作业质量

1.清扫保洁

(1)道路清扫作业实行全扫全保,全天巡回保洁。

(2)不能丢街甩段、漏扫、花扫。

(3)首次普扫必须在当天清晨前(冬7:30,夏7:00)完成。

(4)清扫的垃圾应及时清理,不得久堆不清。

(5)区域内道路下水道水箅子应保持畅通、无堵塞。

(6)垃圾必须倾倒在指定的收集点或转运车,不得倾倒和扫入河道、下水道和绿地内。

(7)不得焚烧垃圾、树叶等。

(8)被严重污染的路面,应及时进行清扫、清洗,恢复原貌。

(9)严格做好背街小巷、城郊结合部的清扫保洁工作,彻底清除卫生死角。

(10)所辖街巷两侧商场、店铺、居民无倾倒残渣、剩饭、泔水、污水等现象。

2.垃圾收运

(1)垃圾收集沿规定线路,定时收集,不得漏收、拒收。

(2)收集运输过程中不得出现垃圾扬、撒、拖挂等现象。

(3)装卸垃圾符合要求,无乱倒、乱卸、乱抛垃圾。

(4)垃圾应拉到指定地点和垃圾中转站。

三、奖罚办法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每年在城市维护费中列支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城中村环境卫生保洁工作。

(一)奖罚范围

5个街道办事处,城区所有城中村。

(二)考核评比

采用百分制考核,其中:日常检查30分,随机检查20分,季度综合检查50分。

1.日常检查: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环卫部门负责,考核情况每两周要形成一次督查通报,并报送市创建指挥部办公室、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各街道办事处。

2.随机检查: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环卫部门负责组织,每周至少两次,每次随机抽查每个办事处不少于2个居委会。检查内容包括:设施设备完好率、日常作业质量等方面。

3.季度综合检查: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会同市创建指挥部办公室、各街道办事处进行,检查内容包括机构设置、设施建设、经费保证、日常作业质量等方面。评出3条环卫保洁示范段(街)。

(三)奖励

1.日常奖励:列支10万元,用于对环卫一线工人进行奖励。每次随机检查,对责任区内地面干净整洁、无垃圾积存堆放、环卫设施设备完好的环卫工人进行奖励,每人每次10—30元。

2.示范段(街)奖励:根据日常检查、随机检查、季度综合检查情况,每季度评选3条环卫保洁示范段(街),颁发“环卫保洁示范段(街)”流动红旗,对每条示范段(街)奖励2000元。

3.年度奖励: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环卫部门牵头,根据日常检查、随机检查、季度综合检查及配合环卫工作情况,对各街道办事处、居委会进行综合打分并评出名次。其中:

(1)街道办事处(奖励3个)

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

(2)城中村居委会(奖励20个)

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2名

以上奖励资金,70%用于购置、维护环卫设施设备;30%用于奖励个人,其中:街道办事处奖励分管环卫工作的领导、环卫机构工作人员,城中村居委会奖励居委会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环卫保洁人员。

(四)处罚

篇11

关键词:城乡环卫、公共设施、规划布局、建设管理

Abstract: attempts through the recycling bin, Huangyan garbage collection point, toilet, garbage transfer station, garbage harmless disposal field layout and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public facilities management, actively explore the rural and urban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public facilities planning, layou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mod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new period.

Keywords: urban and rural sanitation, public facilities, planning,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区框架日益拉大,这对黄岩地区环境卫生规划和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积极探索新时期条件下的城乡环卫公共设施规划、布局、建设、管理模式。

黄岩城乡环卫公共设施现状

公共厕所

黄岩区环境卫生管理处管辖范围内约有公共厕所33座,其中一类4座,二类26座,三类3座,一类厕所仅占12%。城区中还存在三座三类公共厕所,与周围环境不协调。街道乡镇区的公共厕所数量分布差异悬殊,部分乡镇镇区范围内没有设置公共厕所,这给外来人员带来了很大不便。乡镇及村公共厕所等级都较低,部分村还存在较多露天粪坑。

1.2垃圾废弃物收集点

城区垃圾收集点多为小型的垃圾房,密闭式,缺少排水系统 [1]。乡镇垃圾收集点数量较少,部分行政村没有集中收集点。市区主干道废物箱设置基本合理,但其它街道及各镇区的一般街道地段设置间距过远或没有设置。另外,大多数镇的废物箱还缺乏必要性日常维护管理,存在质量较差、容易损坏等问题。

垃圾转运站

黄岩主城区共有18座生活垃圾转运站,其中9座压缩式、4座吊装式、2座拉臂式、3座简易式。11个乡镇中有3座压缩式垃圾转运站,其余各乡镇均没有简易垃圾转运站

环卫工人作息点和环卫工人宿舍

黄岩区仅有环卫工人宿舍3处约200间左右,缺少环卫工人作息场所和工具间。长期以来从事露天流动作业的环卫一线工人严重缺少集中点名、学习、更衣、避雨、停放小型车辆、工具和休息的场所。部分工人利用垃圾转运站或基层环卫机构作为休息更衣场所,大部分工人的小型清扫保洁、清运工具均要班前班后自行携带,遇到风雨或应急事务都没有地方躲避,这给环卫工人的身心健康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

黄岩区卢岙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于2007年9月被建设部评为国家一级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总库容261万平方米,填埋场分二期建设,其中一期填埋场库区总容量87.6万平方米,日处理生活垃圾350—400吨,使用年限约8年,于2003年基本填满。二期工程于2012年开始建设,预计日平均处理生活垃圾量为400吨,预计使用年限12年。

2 黄岩城乡环卫公共设施规划

2.1公共厕所

黄岩主城区各街道公共厕所配置数量须结合其未来的发展功能及对公共厕所的需求程度进行设置。东城街道是黄岩主城区,远期规划37座,需新建12座,其中一类8座 [2],二类4座。西城街道,南城街道,北城街道,也充分考虑其各自特点,进行公共厕所的配置与规划。同时,在商业区、市场、根据人流量适当增加流动公共厕所,以解决公共厕所紧张问题。

乡镇集镇区公共厕所数量应按公共厕所设置标准的下限配置。新建公共厕所应按二类以上标准建设。各旅游风景区应设置不少于2座公共厕所,等级达到二类标准及以上。在旅游业发达的乡镇,可适当增加公共厕所数量并提高公共厕所等级,从而使各风景区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提升黄岩区风景点形象。各中心村(行政村)至少设置二类标准公共厕所2座,可设置在文化中心或集市、候车区等人流集中地。各自然村因人口规模不一,因此可按服务区域进行公共厕所配置。建议逐步取消乡镇及农村的露天粪池。

垃圾回收箱

在道路两侧以及各类交通客运设施、公共设施、广场、社会停车场等的出入口附近应设置回收箱。中心商业街区,回收箱设置间距为80米。在主城区主干道、次干道及有辅道的快速路如二环东路南延至黄长复线、黄长复线、世纪大道西延、二环南路、劳动路、二环西路、工业大道、北院线、站前大道等近期拟新建道路和主城区已有的主、干道侧箱设置间距宜为150米。在黄岩主城区逐步推行分类收集废物箱,新增加的废物箱以分类收集废物箱为主。

乡镇垃圾回收箱按照上述配置原则根据各乡镇总体规划中道路及广场设置情况进行配置[3]。在主干道、繁华街道两侧宜按80米间距设置,支路宜为300米。生活居住区、商业金融中心等人员密集的地方设置间距适当调近。

垃圾转运站

东城街道现状有5座小型垃圾转运站,其中有3座转运站因为建设年代已久,为老式的吊装式或拉臂式设备,压缩性能较差且密封性不好,距离周边建筑物较近,没有必要的绿化隔离带,夏季蚊虫孽生、气味难闻,环卫工人清晨就开始作业,人声吵杂,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周围居民对此意见较大,如电大路吊装式转运站,与电大路公共厕所合建,位于居民区内,跟周围居民仅隔一条小通道,每天环卫工人用小三轮车拉入的生活垃圾也经常会出现漏、滴现象,给周围居民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因此,近期应着手将这些对居民影响较大的老式转运站进行设备更新,转运设备更新为新型压缩式设备,并建设绿化隔离带。拟新建2座小型压缩式转运站,占地面积分别为600平方米和500平方米。同时,为保证永宁江水面清洁和水面清捞垃圾的及时转运,可考虑将东城街道1号或2号垃圾转运站建设成水上垃圾转运站。对南城街道、西城街道、北城街道的垃圾转运站设置参照具体情况考虑,新建、改造方式基本同东城街道。对新前街道、江口街道、高桥街道原有垃圾转运站进行改造,并规划转运能力,设计为80吨/日。

大件垃圾处理厂

大件垃圾主要指废旧家电和家具,如电视、电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电脑显示器、沙发、床等[4]。规划在黄岩区内形成电子垃圾的回收中心,形成对电子垃圾产生、收集、储存、处理以及再利用的全过程有效运行和监控的科学体系。同时应实现电子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并且,积极发展先进的拆解工艺技术,电子垃圾的拆解是相对于电子产品组装过程的逆过程。可考虑由台州市统一规划在整个市域范围内选择合适地点,征地100亩,建造大件(电子)垃圾处理场,对大件(电子)垃圾进行拆卸、分类处理。

环卫工人作息点和宿舍

在露天、流动作业的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工人工作区域内,必须设置工人作息场所,以供工人休息、更衣、洗浴和停放小型车辆、工具等。根据黄岩区实际情况,环卫工人作息场所设置标准近期取1个/1.2万人,远期取1个/1万人,每座环卫作息点相应的用地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环卫工人作息点一般依托公共厕所、垃圾转运站等环卫设施建设。近期规划新建环卫工人作息点45座,远期新建11座,总数达到56座,规划总数小于公共厕所和转运站规划总数,因此,规划新建的环卫工人作息点与公共厕所等环卫设施合建,不再另外选址。

2.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超过1亿吨,且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此外历年的垃圾堆存量已达70亿吨。因此,建议卢岙里生活垃圾处理场二期工程以大力发展垃圾综合处理为主,综合处理厂由以下处理线路组成:对进厂原生垃圾进行适当的分选/分类或分流,再采用恰当的技术方法分别进行处理;对垃圾中可利用的物质进行回收加工和重复利用;对无法直接回收利用的有机物进行生物处理或焚烧回收热能;对石块、砖瓦、泥土和焚烧残渣等可用作建筑材料或进行填埋处理。

城乡环卫体系的建设

环卫职工队伍建设

环境卫生队伍层次的高低是做好环境卫生工作的前提,政府要加强对环境卫生队伍的业务指导,逐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建设:思想道德、精神文明素质建设,树立“为人民服务”、“美化城市人人有责”、和“主人翁”的思想;提高职工福利待遇,加强劳动保护,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适才选才,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竞争上岗、持证上岗;加强管理理念的引导、法制宣传,完善法规,提高社会环境卫生意识。

环卫投资融资体系建设

积极稳妥地推进环境卫生作业市场的开放,适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盘活现有存量,实行环境卫生有偿服务收费制度。凡委托环境卫生服务单位清扫保洁以及收集、运输和消纳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的非公益,应按照政府定价或指导价、协议价缴纳服务费。加快环境卫生市场主体的培育,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环境卫生实体,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将保洁服务市场、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市场和生活垃圾处置市场逐步向社会开放,推进生活垃圾处置基础设施特许经营,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环境卫生事业中。

环卫信息系统建设

构建覆盖黄岩主城区及各乡镇环卫机构的计算机网络,并配备绘图仪、数字化仪等设备,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建立全面、实用、科学、新颖的环卫管理信息系统,黄岩环卫信息系统规划,包含环卫设施管理系统,道路保洁管理系统,渣土管理系统,垃圾处置管理系统,市容环卫投诉处理系统及综合信息查询与决策系统,并与黄岩区“数字城管”系统接轨。

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体系建设

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据分析,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可减少垃圾数量达50%以上,并通过对废弃的电池、废塑料等严重有毒、有害物质的分类回收及各种废弃资源的再利用,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结论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逐步向乡村区域辐射,对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形象、保障城市管理常态化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黄岩区城乡环卫公共设施规划布局与建设管理的思考,希望对城乡环境卫生工作的良好发展有所贡献。

参考文献:

[1]黎明.广州市环卫管理体制改革探索[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4)

[2]张瑞久,逄辰生.浅谈国外环卫管理理念和技术发展[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7,(04)

篇12

9月11日,基于物联网、大数据,面向环卫领域的综合性平台――桑德环卫云平台正式。

从模拟视频中看到,这个融入互联网思维的平台可提供从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收运到垃圾处理的综合服务,并对环卫作业、垃圾分类收集、废旧物资回收等进行智能化管理,向政府和公众提供实时环卫数据。

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会长、桑德集团创始人文一波向《财经界》记者表示,这种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创新,可对环卫服务所涉及的各类设施运营及人员作业进行全程实时监管,合理设计规划环卫管理模式,提升环卫作业质量,降低环卫运营成本。

在他看来,此举或将改变传统环卫产业运营模式,顺应城乡环卫一体化发展趋势,预期将对未来环卫一体化服务产业的整体水平和地位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传统环卫产业亟需变革

从目前现状看,我国环卫产业还处于零散经营、粗放管理、不规范作业和很低的器械化作业水平。同时,农村环卫状况和老龄化严重的环卫工作人员现状都不容乐观。

可以想象,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对环境卫生的要求日益提高,这样的状况显然难以持续,但关键问题是,谁来提升整个环卫产业的服务水平?

对于庞大的环卫产业而言,仅仅靠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投入,显然杯水车薪。最根本的解决之道,需要整个产业的变革。

文一波认为,跟其他传统产业一样,环卫产业更需要实现投资、运营、设备维护和人员水平的提升,推动产业一体化经营。如果要让产业做大还要实现信息化、精细化管理,并制定严格的管理标准。

尽管我国当前已是互联网产业发展最为快速的国家之一,但不可否认,由于受机制体制的限制,一些传统产业还未能与之进行很好的产业结合,低水平的环卫工作显然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产业代表。

案例比比皆是。文一波指出,“目前的情况是,很多机器包括车辆很落后,没有根据中国环卫的特点对环卫车辆进行设计。比如说洒水、吸尘、压缩、运输都存在很严重的问题。而且,很多城市社区都有垃圾转运站,不可持续的垃圾中转运输清扫方式依然是我们的主要方式。”

一些集镇和乡村的环卫状况更是每况愈下,很多农村的河、池塘都变成了垃圾的消纳场,对地下水和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

这样的产业格局下,整个环卫产业变革势不可挡。在环保领域已经深耕二十余年的文一波提出,要真正使环卫产业可以持续,必须引入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推动产业向自动化、集约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

变革中也隐藏着巨大的机会。在他看来,未来,随着社会对环卫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城乡一体化环卫要求的提升,此前增长较慢的环卫产业会迎来一个极快速的增长。

探索“互联网+环卫”

随着互联网的深度推进,互联网和其他产业之间已经不再纠结于“谁颠覆谁”的问题,身处最前沿的产业大佬们越来越发现:其实,互联网和传统产业之间是相互依存而存在的。传统产业需要与互联网结合才能找到挖掘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样地,互联网也离不开传统产业,没有传统产业的支撑,互联网等于虚幻的存在。

最重要的,其实是要找到两个产业之间最合适的结合点。这并不是说,用结合互联网技术的方式,替代掉现在的环卫工人作业,而是需要“有一套体系对环卫产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文一波认为,在整个引领智能环卫全产业链的模式中,应包括软件、硬件、物联网、云平台、大数据等多个产业的结合。

在这个理念下,环卫产业的互联网思路变得日益清晰:即基于互联网思维和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建立起一个以智慧环卫为核心的综合平台,提供从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收运到垃圾处理的综合服务,并对环卫作业、垃圾分类收集、废旧物资回收等进行智能化管理,向政府和公众提供实时环卫数据。

在业界看来,建立这样一个环卫平台还有未来之义,因为平台的开放属性,相当于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不仅仅局限于环卫作业,还能实现多业务协同,包括废气物资回收、物流、广告,以及废气物资回收之后的线上交易,系统的数据会不断地累积并进行未来的开发。

打造互联网环卫产业群

作为环卫云平台的先行者,桑德环境旗下全资子公司――北京桑德新环卫投资有限公司已开始积极打造这一生态系统。

据了解,自2014年来,桑德环卫已陆续签约湖北宜昌市、河北宁晋县、湖南永兴县、安徽蚌埠市等环卫项目,并已在全国成立近30家项目公司,一线员工超过8000人,清扫保洁面积超过5000万O,服务人口超过300万人。

这些传统的环卫服务项目,都将是环卫云平台的重要依托。桑德环卫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平台对环卫服务所涉及的各类设施运营及人员作业进行全过程实时监管,可以合理设计规划环卫管理模式,提升环卫作业质量,降低环卫运营成本。

这只是初期目标,文一波提出,环卫产业与互联网结合,就是要通过为各级环卫管理元素配备不同的感知设备、智能终端,形成一个信息互联互通的物联网络,实现环卫及环卫业务处理计算机化、业务管理规范化、信息共享网络化及管理决策科学化,全面提高环卫运营服务能力。

他希望未来能“利用互联网以及云计算等相关科技手段,构建起以互联网环卫运营为核心的产业链,形成基层环卫运营、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再生资源回收、城乡最后一公里物流、依托环卫运营的广告、环境大数据服务及其互联网增值服务融为一体的互联网环卫产业群”。

这就需要环卫产业实现真正的市场化运作。在业界看来,互联网打通一切,环卫产业模式变革怕的不是竞争,而是没有竞争。

业界的担心不无道理,按照我国以往的创新经验,最先尝试和接受新兴模式的往往都是市场化需求迫切、行政限制少的地区。传统的环卫领域更是不能避免这样的模式惯性。

记者通过采访发现,环卫领域的模式创新一般都是从比较偏远的地区入手,像北上广这类环境卫生诉求更为迫切的大都市反而容易固守成规。

篇13

今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环卫办公室围绕高铁新区建设大局,立足本职,扎实苦干,较好完成了辖区内保洁任务,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现将工作情况和打算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充实强化人员队伍。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环卫工作,将环卫所列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向社会定向招聘专业保洁人员,环卫队伍得到进一步强化。目前,全所共有工作人员17人,其中,正式工2人(均为行政管理人员),临时工15人(均为保洁人员),有效满足了辖区环卫保洁需要。二是大力完善环卫设施。镇党委、政府在财力相对紧张的情况下,不断加大环保工作投入,新上了一批环卫保洁设施,有效解决了我镇原来环卫设施不足的问题。目前,全镇共建有垃圾中转站1处;各村共建有垃圾收集点138处,平均每个自然村3个以上,全部采用半托管或自我服务等方式,定期将垃圾运送到市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置,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环卫保洁网络。三是切实抓好日常保洁。根据辖区实际,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围绕北辛东路、镇驻地、东木路等重点区域,将保洁区域分组划片、责任到人,每天早上6::0-9:00、下午2:00-4:00,组织保洁队伍集中进行清扫,清扫保洁总面积达到22.24万平方米,清扫质量达到了部颁标准及上级要求,做到了垃圾日产日清,垃圾清运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四是认真做好工作保障。按照高铁新区规划建设需要,镇党委、政府坚持将环卫工作作为提升我市窗口形象的重要工程来抓,划拨了专项经费用于开展环卫工作,做到了专款专用。今年又投资30余万元,添置了运输车、推土机、保洁三轮车、卫生箱等保洁设施,确保了环卫工作的正常运转。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随着高铁新区建设的持续深入,我所将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加强对环保队伍的培训和管理,强化对环保机制的执行和完善,在保洁质量上标准再提升,在保洁区域上范围再扩大,在保洁时间上节点再科学,切实为高铁新区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篇14

为进一步提高城乡环境卫生质量,创建清净舒适、整洁优美、文明和谐的人居环境,市政府确定,在全市推行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

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是指对城市建成区、各镇(街道)、村(居)的环境卫生清扫保洁、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实施城乡统一管理的模式。通过组建市、镇(街道)、村(居)三级环卫管理机构和环卫清扫保洁队伍,按照“村(居)收集、镇(街道)转运、市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收集处理模式,明确落实责任,强化绩效考核,严格奖惩兑现,全面构建起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网络,切实解决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促进全市城乡环境卫生质量持续改善提高。

二、运转机制

(一)市里成立市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制订城乡环境卫生工作标准和管理考核制度,负责对各镇(街道)环境卫生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监督管理,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进行检查考核。农村公路和环境综合管护工作办公室不再负责镇(街道)驻地、村(居)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及垃圾收集清运工作的指导管理和监督考核,其它管护事项仍按原政府文件规定执行。

(二)各镇(街道)成立环卫所及环卫清洁队伍,由镇(街道)分管负责人兼任所长,对镇街驻地及辖属村(居)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及垃圾收运的工作实行指导管理并组织实施、考核。

(三)各村(居)设立环境卫生专管员及环卫清洁队伍,专管员由村(居)两委班子一名成员担任,负责村(居)环境卫生清扫保洁、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工作的组织实施及清洁人员的工作考核。

三、工作责任

(一)建成区环卫清扫保洁和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市环卫处负责《关于公布市政界限的通知》中界定的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和生活垃圾收集清运;负责市垃圾处理厂的运行管理;负责13个镇(街道)15座垃圾转运站的运行管理及村(居)地埋式垃圾箱的转运、箱体维修。环卫处负责3个镇4座垃圾转运站的运行管理及村(居)地埋式垃圾箱的转运、箱体维修。

(二)镇驻地环卫清扫保洁和生活垃圾收集清运。镇(街道)环卫所负责组织实施镇(街道)驻地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和生活垃圾收集清运;督导所辖村(居)组建环卫清洁队伍,指导其开展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和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工作,以及对其工作情况进行绩效考核。

(三)村庄环卫清扫保洁和生活垃圾收集清运。村级环卫清洁队伍负责村(居)内及四周环境卫生的日常清扫保洁、地埋式垃圾箱和垃圾桶等垃圾容器的管理维护,做到随脏随清、全天保洁,草堆、粪堆应统一设置场地进行规范处置;负责村(居)生活垃圾的统一收集并就近运送至村地埋式垃圾箱或镇(街道)垃圾转运站、市垃圾处理厂(各镇应设置规范的建筑垃圾填埋场,对农村建筑垃圾进行规范填埋,严禁将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之中),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四、人员和设施配备

(一)人员配备。各镇(街道)要按照以下标准分别组建成立镇(街道)、村(居)两级环境卫生清洁队伍,并将保洁员的基本信息统一上报至市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办公室备案,以便于考核:镇(街道)驻地按每9000平方米道路配备一名清洁员;村(居)按每100户配备一名清洁员(不足100户的按100户计算)。

(二)设施配备。各镇(街道)负责为环卫所配备工作车辆和日常办公设备,并结合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实际,为镇(街道)、村(居)环卫清洁队伍统一配备垃圾运送车辆、垃圾收集容器、清洁员作业工具和服装等,做到标识、装备和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满足环卫工作需要。

五、经费投入

(一)资金筹集。坚持多方投入、分级负担的原则,多渠道筹集环卫清扫保洁和垃圾收集清运经费。一是各镇(街道)将环卫清扫保洁和垃圾收集清运经费纳入镇(街道)财政预算,落实专项资金,保障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市财政按市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办公室的考核情况,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每年对各镇(街道)进行补助。三是各镇(街道)可依据国家收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的有关规定,参照市区垃圾处理收费标准,向辖区内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业户收缴生活垃圾处理费,用于补充镇(街道)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垃圾收集运输经费。四是鼓励各镇(街道)、村(居)通过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吸引企事业单位帮扶等方式筹措环卫清扫保洁资金。

(二)建设投资。市政府确定的重点村(居)需建设的地埋式垃圾箱及配套的运输车、吸污车等设备,由市财政负责统一采购;地埋式垃圾箱的土建及配套工程建设由各镇(街道)、村(居)负责。未建设地埋式垃圾箱的村(居)垃圾收集、转运,仍按照《关于做好农村公路和环境综合管护工作的补充意见》规定,由各镇(街道)按照每1300户居民1辆垃圾清运车的标准,配备各自向中转站运输垃圾的车辆。

(三)运行费用。

1、环卫清扫保洁费用。镇(街道)驻地、村(居)日常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及村内生活垃圾收集过程中产生的费用由镇(街道)、村(居)自行负担。

2、生活垃圾运送费用。垃圾中转站的运行费用、已运行的地埋式垃圾箱和今后市政府确定的重点村(居)建设的地埋式垃圾箱的转运费用及地埋式垃圾箱体维修费用由市财政负担。

未建设地埋式垃圾箱村(居)的垃圾清运费用,仍按照《关于做好农村公路和环境综合管护工作的补充意见》规定,根据镇(街道)按标准配备的垃圾清运车数量,按每辆车每年3万元经费标准计算(包括司机报酬、跟车员报酬、燃修费等),市财政给予专项资金补助,补助标准为:内陆镇、街道补助100%,沿海镇、街道补助70%。

(四)资金拨付。市政府批准的专项补助资金纳入年度财政支出预算,由财政部门根据市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办公室提供的考核情况拨付至各镇(街道),并监督兑现到作业队伍,严禁挪作它用。市农村公路和环境综合管护工作办公室不再负责专项补助资金的拨付。

(五)人员待遇。参照《关于推行农村公路和环境综合管护的实施意见》规定,环卫清洁人员报酬按工作绩效支付,由基本报酬与绩效考核报酬两部分构成,基本报酬按月发放,绩效报酬以考核为依据按季度发放,具体待遇标准由各镇(街道)根据情况确定。各镇(街道)负责为环卫清洁人员投保工伤保险或雇主责任险。

六、实施要求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为切实加强对全市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市长任组长,市督查考核、城建、财政、交通、城管执法、环保、工商、广电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办公室)设在市城乡建设局。各镇区、街道要充分认识推行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其列入议事日程,健全组织机构和清洁管理队伍,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和村(居)环卫清扫保洁管理考核办法,完善规章制度,落实工作责任,保障资金投入,确保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顺利推进。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市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办公室要发挥统筹指导作用,切实抓好全市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指导和监督考核等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各镇、街道是本辖区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相关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抓好具体工作落实,督促各村(居)成立环卫专业队伍,配足垃圾收集容器和清运车辆,做好环卫清扫保洁和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工作;要加强对村(居)环境卫生检查考核和监督管理,取缔辖区内私设垃圾场,消除污染源和环境隐患。市督查考核、城建、交通、财政、城管执法、环保、工商、广播电视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紧密配合,加强协作,共同做好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