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法律的学习心得范文

法律的学习心得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09:59:4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法律的学习心得,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法律的学习心得

篇1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是我国公民应当提高的一项新的学习项目,我们大学生也是应当参与学习的一员。对我们大学生而言,既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应该具备相应的法律素质,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观念。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是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基本内容。只有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加强法律修养,才能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和谐社会建设中做一个知法守法懂法的合格公民。

对我们现在的在校大学生而言,法律意识正式我们思想很薄弱的一个环节。不仅如此,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在校大学生最容易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而我们在思修课上对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则有效的缓解了这个问题。对于我们十几年养成的法律意识薄弱这一问题,我个人认为并不可能在几节短短的思修课上可以得到解决,更多的可能还是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并不断从别人的经验中和自身的不断思考与实践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虽然我们多年造成的法律意识薄弱无法在几节短短的思修课上解决,但这并不是说我们上思修课学习法律基础知识是没有意义的。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不能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我们必须从点点滴滴开始学习,从最基本的做起。首先我们必须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篇2

齐村中心小学:张书霞 2011、12

最近,我们全校教职工一起学习了《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等。通过学习,使学校教师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法律意识,增强了师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我在学习中也收益非浅、感触颇多,下面就个人学习所得谈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爱国守法,我们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力量,更应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增强依法执教的意识,并把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贯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与教育教学工作中。

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是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内容。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

教师职业最大的特点是培养塑造下一代,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以德服人,以身立教,在平凡的工作中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

三、教师要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师德师风规范要求,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坚持做到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用教师的爱心去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趣,最大限度的发现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自觉关爱学生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不歧视学生,更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生在尉犁一校这个大家庭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篇3

依法行政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不断深化,依法行政成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公务员是依法行使政府职能,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我们能否运用法律手段来开展工作,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新时期要求公务员必须增强自身法制意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真正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才能潜移默化地为经济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法制引导和示范,做到研究问题先学法,决策问题遵循法,解决问题依据法,言论行动符合法,依法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为推进扶贫人员学法用法工作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提高扶贫人员的法律水平,促进"六五"普法规划的全面实施。现将我在学法用法的体会如下:首先,积极学习各类法律知识,增强了我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提高了学法用法的积极性,提高了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在工作中,真正做到依法行政。其次,学用结合,提高自身的法律水平学法的最终目的在于自觉遵守并严格执行法律规定,表现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等各个方面。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直接面对基层群众的工作者,我们要带头学好法律知识,努力提高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提升为人民服务本领。下面我结合自己本职工作,谈谈学法用法心得体会:

一、要进一步提升学法用法思想理念。首先,自觉学习、贯彻和宣传法律,关键在于提高思想认识。其次,学法、守法是自身建设的需求,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首先应该是国家法律带头的执行者和遵守者,学法用法这个头带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成效,关系到工作的形象。同时,基层工作队伍积极地学法用法对村民守法的引领作用也显而易见,依法办事是一切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对巩固执政基础、规范社会秩序、培育公民品格、促进文化建设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要进一步加强学法用法教育。学法是用法的前提,我们部分基层干部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还稍显淡薄,还存在弄不懂、学不深现象。要加大学法培训力度,健全考核机制,提高村干部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学法的实际效果。同时将学法带入工作,充实内容,培养基层干部用法的能力。

三、要进一步提高依法办事,服务为民的能力。现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迅速,农村村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如果我们不严格依法办事,就有可能引发矛盾,给接下来的工作增加阻力,从而阻碍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我们要时刻按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原则行使村民赋予的权力。尤其要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处理群众纠纷。坚持从实际出发,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维护好社会稳定,做到学法用法的和谐统一。

篇4

一、教师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以德服人,以身立教,在平凡的工作中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进入教学改革的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是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使受教育者个体在身心各方面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而 要做到这一点,作为素质教育的主体——教师的素质,特别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就上述两点讲,为培养一支师魂崇高,师能过硬,师德优良的教师 队伍,加强中小学教育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十分必要的。 要想使自己的思想适应社会需要,就要有知识,这就要学习。同样,人们的观念需要更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也更要学习。加强理论学习,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方法。首先,教师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学习理论,就不可能科学地、全面地、深刻地认识社会,认识人与人之间的正确关系,因而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能矢志教育,义无反顾,以坚毅不拔的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为人民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其次,教师要学习教育科学理论,丰富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才能更好的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这本身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一个要求。同 时,通过学习教育理论,教师能进一步明确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重要作用,这就更能使我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职业道德修 养。我还应学习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只有广泛地学习有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才能使自己从各种关系和联系中来认识社会和人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在教书过程中育人。

二、教师要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师德师风规范要求,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坚持做到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用教师的爱心去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趣。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自觉关爱学生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不歧视学生,更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生在京口实小这个大家庭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现代教育是开放性教育。学校的法制安全教育工作必须要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课内外、校内外多种方法结合,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发挥各自的功能,相互合作,形成合力,齐抓共管,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教师要时刻用法律法规警醒自己。

在《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的相关条文中,明确指出了作为教师所不应去做的言行,以及对学生要平等对待的原则。品读条文,对照自己,觉得自己能够按照相关规定指导自己的实践,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教育教学中努力做到为人师表,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为学生营造了既宽松又有序,既民主又自主的学习、生活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与幸福中得到发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始终牢记法律法规的条文,充分做到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学生,对学习或平行存在问题的学生多方想办法树立其信心,但有时也有耐心不够的时候,今后要学会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用显微镜看其不足,我们彼此一定都会多得许多快乐。

四、教师要以德为先,率先垂范。

篇5

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1-011-03

伴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深入,个人信息成为目前重要的社会内容,其承载的内容密切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其保护成为了人类权利保护上的一个基本内容,个人信息目前在社会上的重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信息受到侵害而产生的严重后果也不可估量,而从法理学的角度上来说,个人信息保护最终体现的是对人权的保护。因此对人权保护所包含的内涵以及发展必然性的角度来说,实现对个人信息法律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个人信息的内涵研究

(一)个人信息的学术研究

就个人信息的相关定义来说,目前存在很多类别的理论学说,有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首先是个人信息的关联性学说,具体来说就是与人的一切相关评价、判断、事实等相联系的所有信息所包含的内容,这里所指的个人信息不仅限于个人的身体、内心、生活地位等私生活,还包括与之相关的社会性内容,其他社会团体  成员、社会文化活动等一切与之相关的内容;而另一种理论学说就是识别性学说,所谓识别是针对信息本身来说的,所有可以进行识别的内容都属于信息的范畴,具体是指人自身的身份信息、户籍信息、教育信息、婚姻信息、财物以及身体健康等方面的信息,这种依靠识别的方式对个人信息所做出的定义,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实现了对个人信息范围以及外延上的限定,同时也对其保护的范围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避免出现保护内容过宽或者是过窄的问题。

(二)和其他相关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这里主要针对的是个人信息、个人隐私以及个人数据资料等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首先是个人隐私,隐私权自从我国侵权责任法出台之后才正式在我国立法上予以确定,但是在具体概念上并没有做立法上的解释。简单来说隐私就是不愿意被他人知道的私生活内容,或者是与之相关的内容。无论如何隐私权都是公民所应该享有的受法律保护的私人信息和生活内容,不被他人非法利用、搜集、知悉、骚扰以及公开的一种人格权利。而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之间的区别就在于,个人信息不仅包括个人隐私方面的内容,还包括个人可以公开以及半公开的信息内容,属于一种包含关系,个人信息所包含的内容要比隐私要多。而个人数据资料主要是在目前计算机社会发展过程下而应运而生的,属于现代化工具下的一个全新的数据,主要涉及到个人的所有可能被识别或者是已经被识别的所有数据。个人数据是可以用计算机或者是人工的方式来实现传递、处理或者是存储的,属于个人信息的物化载体。而个人信息并不仅仅依靠物化来实现,可以说个人数据资料仅仅只是个人信息依靠物化来表现的内容,个人信息的内容范围依旧要比个人数据资料要大的多。

二、个人信息保护所体现出的人权保护特征

人权属于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相关权利的上位权利,在对其进行法理学研究的过程中,首先对人权进行法理学方面的剖析是十分必要的,很多方面在法理学所表现出的特征都是相通的,只有充分了解人权保护的相关内容,才能对个人信息法律保护实现更好的研究。

(一)人权保护的法理学特征

最早在古典自然法学派中,指出人权就是人所拥有的自然权利,体现出自然法的特征。人权是高于一切的一种权利,属于国家权力的发展源泉,所有权力的实现都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人权的保护。因此有些学者在对人权进行定义的过程中,就突出了人权的高于一切性和不可剥夺性,而其相对应的观点就是突出了人权的法律确定性,认为人权是法律赋予人们的一种公民权利,需要在立法上得到确认。还有些学者从人权的权利内容角度出发,认为人权所包含的内容应该是人本身的价值和尊严。

我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对于人权的解释强调的都是人权和客观条件之间的关系,具体解释就是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比如在政治、文化以及经济的发展模式下所赋予公民的一种权利。但是伴随着目前世界范围内对于人权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下,对于人权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解释,并对权利所包含的外延以及内涵都有了全新的发展。具体而言就是指人类作为一个社会的主体,在其生存、发展以及进步的过程中,个人所有方面都应该得到保障以及尊重的合法权利,社会各方面以及国家都有义务对这些合法权利进行保护。这里的人权概念包括了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是人权是形成于人们生存、发展以及进步的过程中;第二是该权利应该得到相应的保障和尊重;第三是社会各方面以及国家都有义务对这些权利进行保护。

就人权的相关内容上来说,无论是个人信息还是人权所要保护的内容,其所体现出的一个最为关键的字就是“人”,这里所提出的一切权利内容所针对的主体都是人,虽然在层次上体现出的是人的权利、人所要实现的权利、一个有尊严人所要实现的权利这一个递增的关系,但是无论哪种保护层次都要突出一个人字。人权概念中的“人”所包含的内容到底有哪些呢?笔者认为这里所提到的人应该属于自然人的范凑,具体应该包括所有出生了的自然人以及尚未出生的胎儿,而且在这些主体上都不存在性别、种族、国籍、宗教、年纪、身份、财产、语言以及肤色等内容上的差别,每个人在人权上所应该受到的保护内容都应该是一致的。在最早的《人权宣言》中,对于人权所要保护的主体,所用的概念包括“公民”、“任何人”、“人人”等,这里一直强调的都是一种人权所要保护主体上的共性,不存在任何有差别的例外。

其次人权所要包含的权利内容,目前在不同的国家以及国家著作中所用的名词也各不一样,有“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权”、“公民基本权”、“人民的权利”以及“自然所赋予的权利”等等,这里更多的体现出权利主体所处的地位问题。我国自从有宪法以来,对于人权所包含的权利内容一直沿用的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而如果以法理学的角度对权利进行分析,无论哪一种学说,虽然所用的名词可能有所区别,但都是描述一种 正确的、必须的、正直的行为,也就是说无论是任何国家,任何时期的人,在对权利的描述上,都体现出一种正当性的概念,这些行为都是必要在进行的具有正当性性质的行为。人权所包含的权利内容所要体现出的依旧是一种正当性。而只有这种行为是正当、正确、必须的,才需要强调其应该保护的重要性,才会禁止他人以任何形式来对该权利进行侵害。

目前有可能对人权造成侵害的主体一般都是个人和国家,在自然法学派的研究中,人权是要优先于国家权力的,所有相关的权力都是来源于人权,所以需要法律来对人权进行确认,将其变成一个需要法律来保护的法定权利,这是保护人权的最好途径,但并不是依靠法律来对人权进行确定,只是更好保护人权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可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国家机关都能坚持当初的初衷,坚定的对人权进行保护,相反的他们作为权力机关,极有可能成为侵害人权的主体,自然法学派在十七十八世纪将人们的权利内容确定为人权,就是为了更好的让国家这个主体来承担保护人权这一义务内容,不能对其进行侵害。由于每个人所享有的人权都是无差别的,所享有的内容都是一样的,但是在无形中也要求不能侵害到他人的人权,这是一个隐含的内容,这就是说,每个人都享有人权受到保护的权利,同时承担不能侵害他人人权的义务。这也说明,人权本身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对其他人无害的权利行为,而是对每个主体的生存以及发展过程都应该是一种必备性和必要性的行为,这里代表着人的人格尊严、人身自由、私有财产以及言论自由等等。

(二)个人信息保护是人权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马克思唯物主义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出,人并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应该是活生生的现实的人,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和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以及一定的历史条件相联系,不断发展中的行为主体。而从这一概念出发,人权的内容也应该随着人类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而向前发展并不断丰富。在人类刚刚形成社会原始状态的时候,人类自身对于自然规律的低下理解程度以及生产力水平等局限性要求必须要受到自然规律的限制。在这个发展模式下,人们对于自然的认识和改造能力都是十分微弱的,几乎不存在对自己行为实现自由支配的可能性,社会关系也处于一个本能化的协作发展模式。这种情况下我们无法去明确人做为社会主体应该享受哪些方面的权利,或者是承担哪些义务,都是为了更好的生存而已。而伴随着阶级社会的出现,情况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于权利和义务上的不对等,资产阶级被统治的部分开始实现人权思想的萌芽,并形成一个原始的理论,在最初的人权理论中就开始给予人权至高无上的权利内容,而在资本主义国家最终确立下来之后,这种原始的人权理论被分裂成两种理论,其中一个理论跟原始的人权理论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还是认为人权高于一切,属于自然属性的权利内容;而另一种理论认为,人权是建立在国家、政治以及法律的基础上而最终形成的,很多国家都将其成为公民权。

在二十世纪初,人们对于人权的讨论开始从生命权转移到了人格权,这种发展过程主要是将人权的范围以及外延不断呃扩大,不仅仅是生命权的内容,包括言论自由、人格尊严等等权利内容都被明确提出来,在司法实践当中,人权的基本内容被增加了许多更为丰富的内容,这对于人权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这说明了虽然人权是一个人类的基本权利,体现了最高的层次,但是其所包含的内容并不是一开始就具备的,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而不断发展丰富的,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体现出的人权特点也是不一样的。在自然法阶段,人权所要强调的内容一般都是自由平等;在资本主义阶段,人权强调的内容是生存权和自由人权,所以说历史的发展赋予了人权不同的内容,而且是不断扩充的过程,因此人权发展到现在,隐私权等新的人权出现也是必然的历史结果。

所以说,人权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人们在漫长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认识自身超越自身的过程,是社会文明不断完善的一种体现,人权所包含的延展性、包容性以及开放性都决定人权不可能是一种一成不变的权利,只有将人权所保护的内容至于一个不断动态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来进行研究才能正确的对其理解。所以在面对人权概念的全新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一直保持一种发展的态度,既要研究其发展过程所包含的历史性,同时也要体现出其延展性包容性和开放性。而在当今社会中,属于一个信息时代的范畴,人们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信息,个人信息也就成为了人们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实现对人自身权利的保护,在人权保护的范畴中增加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所以说,个人信息一开始并不是人权保护的内容,但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个人信息开始成为社会中十分重要的精神资源和物质资源,个人信息和个人的隐私权、财产权、尊严权等人权内容严密的联系在一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说在人权保护内容上添加个人信息的保护,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个人信息保护的法理学体现

篇6

法律不仅是对自制行为的约束,更是捍卫尊严、权利的有力武器。法制教育应传达这样一个信息:法律就在身边,我们学习、生活的学校、家庭、社会有一个强大的法律保护网,时时刻刻规范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学习法律知识心得感想,供大家参考。

学习法律知识心得感想1在学习法律基础的过程中,我有一点体会,就是必须要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树立,既有赖于国家的努力,也有赖于公民个人的努力。从国家角度来说,应当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消除损害社会主义法律树干的因素。例如,要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保证法律的科学性,合理性;改善法律实施的状况,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深入开展法律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应当透过各种方式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觉得至少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努力树立法律信仰。一个人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信任和信仰法律,才会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应当透过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深入理解法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精神,从而树立起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信仰。

用心宣传法律知识。在自我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的同时,还要向其他人宣传法律知识。个性是要宣传社会主义法律观念,帮忙人们彻底根除“权大于法”,“要人治不要法治”等封建残余思想,宣传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优越性,使人们了解和认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从而推动全社会构成尊重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良好风尚。

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违法犯罪行为既是对社会秩序的破坏,也是对法律权威的蔑视。不仅仅要有守法意识,自觉遵守国家法律,而且要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法律权威.同违法犯罪行为斗争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事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也包括事中和事后制止,检举,揭发违法犯罪行为。

学习法律知识心得感想2学校邀请了县关工委的同志给全校的教职工进行了一场法律讲座。听了关工委的同志讲的《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教师如何上好一节法制课》、和《教师在法律方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后,使我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师的行为规范、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从小培养小学生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养成依法为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作为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要有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深入理解心得教育思想,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和思想教育能力。在教育学生时要做到:诚心、热心、关心、耐心和爱心。不简单粗暴地训斥学生,不体罚学生。法制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教师要提高法制教育能力,注重调查研究,讲究发式方法,把法制教育寓于教育教学之中,在新课程中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教师若能把法制教育的方法、时机掌握恰当,运用灵活,对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抵制精神污染,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法制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和几堂课就能解决的事情,它需要家长的配合,更期待着社会风气的好转和我们教师能始终不渝的寓法制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学习法律知识心得感想3我们生活在一个法制社会,法律约束着我们的行为,制约着我们的言谈,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安定,避免了许多危险,所以我们要尊重法律、遵守法律。

国家重视法,而我们作为国家的公民,最基本的职责边是遵守法律,遵法守法我们岂有不重之理?其实我们生活中都出现一次又一次违法乱纪的事,导致其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家富强,使全社会逐渐步入小康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进一步提高,但不幸的是,人们生活好了,却越来不重视法律,不遵守各种法,导致现在出现越来越多的惨烈事件。

青少年现在为了扮酷,不惜做一些危险的动作来吸引人的眼球,我前段时间在街边看见一个青少年骑车,他的双手竟然不扶车把,而是侧举伸平,像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他的这一举动不仅吸引了我的眼球,也吸引了周围人的眼光,有的人还大喊:哇!帅呆了,好刺激呀!有的人厌恶的说:耍什么酷呀,拿自己生命开玩笑。有的人担心的念叨着:这小伙子怎么这样骑车,多危险呀!肯定要出事的。虽然青少年这次没出事,但我相信他不谨慎骑车,出事是早晚的这次是它的幸运。还有很多,如闯红灯,人们明知道“宁晚十秒,不早一秒”但还是有很多人去违规闯红灯,导致出现悲剧,危及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还有马路上超速的人,手不扶车把的人,还少吗?在我们生活中也许有人淡忘交通规则,但不知道这样的耍酷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青少年现在越来越不珍惜自己的生命,让自己远离危险,避免伤害,而是持一种遇到什么事都不在乎的心态,他们根本不明白生命的意义。

青少年在校期间,不遵守校规,班纪。使班级蒙羞,给学校抹黑,他们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使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再严格,导致产生违法乱纪的学风,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上不去,考不上自己理想的大学,荒废自己的人生。

青少年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随地吐痰,言行粗鄙,使社会风气败坏。腐败,蔚然成风,会使别人不尊重你,会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成了不雅的人。

遵纪、守法,这是人们放在口头的一句话,可说实在的,能做到的,往往有几个人呢?其实遵纪守法并不难,只要我们脑海里形成一种观念——这件事违不违规,做它有没有危险。然后在去做这件事,然后形成一种习惯,到最后的习惯成自然,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越应该从小培养遵纪守法从我做起的这一观念。

我们要做到知法、懂法、遵法、守法,不违背道德底线,不做损害他人的事,不做危害社会的事。在校期间,应遵守校纪班规,不做损害学校利益的事,不做影响同学的事,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勤学勤问,好好学习。在公共场合中,要遵守社会公共秩序,不在大庭广众之下辱骂他人、大声喧哗、影响他人。

因此种种,法律保护我们的生命,而我们要是爱护我们的生命,我们就要遵法守法,让我们现在抓紧时刻,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遵纪守法。

学习法律知识心得感想420__年8月4日,参加了市局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专题讲座学习,市局特监科申宏伟科长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概论、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和特种设备事故警示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解。通过听取专题讲座,我了解了我市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学到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相关知识。特别是牛育才局长及班子成员所做的重要讲话和点评,使自己深受启发,进一步强化了牢固树立“以严监管为第一要务”理念的意识。

自己作为政策法规科的一员,在全面学习的同时,特别注意对新修改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学习,新《条例》)的正式施行,对于进一步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提升质监部门服务经济社会大局的有效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会有以下几点:

新《条例》—— 赋予新内涵 指明新方向因此新《条例》的修改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确立了特种设备安全性与经济性相统一的新工作目标。这次条例的修改明确规定了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制度。它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目标,从单纯的安全性改变为安全性与经济性的高度统一,赋予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新的科学内涵。

二是完善了特种设备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监察的基本制度。由于历史的原因,场(厂)内机动车辆没有纳入原《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调整范围。特种设备材料管理、锅炉水处理管理、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管理、无损检测管理、土锅炉查处规定以及特种设备许可工作证后监管等内容也未在原《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明确。这些问题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造成了较大影响。新《条例》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法定职能,对上述问题都进行了明确规定,从法律层面上进一步完善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调整范围和工作环节。新《条例》还在强化企业主体责任、鼓励科技创新、应急救援和强化法律责任等方面都赋予了新的内涵。

学习法律知识心得感想56月9日下午我校继续组织了老师一起学习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专门法律,它具体规定了保护未成年人的指导思想、保护内容、保护工作的原则,对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予以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方法与内容,以及各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法律责任,是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基本法。赵庆敏老师提到“它的颁布和实施,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视和关怀,为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优化少年儿童成长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未成年人处于身心发育的特殊阶段,决定了其始终处于一种被抚养、被监护、被教育、被保护的地位。在生活活中,未成年人的人尊严常常受到监护人、教师及其他成年人的侵犯,严重伤害了未成年文人的人格和自尊心。如:在一些学校里,侵犯学生权利、伤害学生自尊心的现象时有发生,或多或少存在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如有时罚站,有时一个学生违纪全班同学挨批,优待尖子生,有时对后进生态度粗劣等.这些做法不仅违背了有关法律的规定,严重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篇7

人生在世,难免遇到难以抉择的时候,但,当你正处于十字路口不知道该何去何从时,你将做出如何抉择?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不能明辨是非而选错了道路使自己后悔一生,尤其是我们青少年。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试教育的阴影仍然存在,不少学生成了应试教育条件下的失败者。他们年龄还小,心理压力大,心理发展很不稳定。

在他们身上,容易养成不良习惯,发生违法行为,加上一些学校应试当先,忽视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极易导致上述学生造成或轻或重的法律后果,使得青少年犯罪率越来越高。因此当前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充实和完善学校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加强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尤为重要。

.在我们身边,一些同学老是犯错误,法律纪律观念淡薄,屡教不改。认为:只要自己不去杀人放火就行了,犯点小错误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不过俗话说得好:“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小时偷油,大时偷牛。”

这就告诉了我们: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良好的法律纪律意识,随意做损坏公物,打人,骂人,甚至偷窃等坏事,不仅仅是给你个人的形象抹黑,而且会渐渐腐蚀你的心灵,收集你失去辨别善恶的能力。渐渐地,你就会情不自禁地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如果你不能够痛改前非,继续发展下去,那些恶习就会在你心理根深蒂固,而且会越变越严重。到时,你很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最终等待你的,就只有失去人生自由的监狱了。

篇8

大家上午好!

通过一上午的会议、演讲大家已经很累了,我尽量以比较简短的时间对前面四位的演讲做一点简单的回应,这主要是我学习之后的心得。

刚才四位演讲者的演讲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内容是非常丰富,他们的演讲应该说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从国内到国外,从历史到现实,各个方面都涉及到了,所以结合每一位演讲者的演讲,简要地做一些回应,谈一谈我相关的一些心得。

首先第一位是著名的高培勇教授,大家对他非常熟悉,高培勇教授讲了我们国家在直接税制方面面临的突出挑战,特别是在个人所得税和物业税这方面面临的突出问题。高教授从我们国家几次的规划,从“十一五”到“十二五”,谈到税制的改革目标,今天这方面的热点还没有完成,这一些情况给我们提出很多非常重要,发人深省的问题。这样一些问题实际上我觉得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大概有几个方面。

一、高培勇教授提到整个税收体系或者是税法体系的合理性问题。因为直接税在整个税收体系或者是税法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国家整个税法发展到今天,经济社会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税制如何构建更加地合理,要我们从整体上,从结构合理性等等各个方面去分析,去研究。所以这样一个宏观的把握,宏观的分析,这种结构我想是非常重要的。在今天尤其要关注各类税负之间的内在关联,个人所得税和其他所得税之间的联系。物业税和房产税等各类税负的关联,究竟要不要开征,如何开征,困难何在?确实值得我们很好地思考。

二、高教授在演讲里边谈到了我们现在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特别是困难,对于困难,我们确实从整个学界和实务界的角度还要去做进一步深度的挖掘。为什么这么多年推不出来,问题究竟何在。这个方面涉及到整个经济发展所提供的物质基础问题,涉及到我们的传统文化的问题,涉及到法治和传统的问题,也可能会涉及到可持续性的问题等等。涉及到许多问题,所以在这方面还要做进一步的挖掘。

三、高教授的演讲里面我们能够感受到国家规划的重要性,不管是整体的规划,还是整个税收或者是税法的建构规划,都需要我们很好地去做一个思考。

四、其实通过高教授的演讲能够更加感受到他谈到我们现实征管的机制和体制面临很大的问题,我们的机制或者是体制应该说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相关税种的开征,以及相关税种的实施,由此我们会进一步想到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因此,如何确保现在法律的实施,非常重要。刚才已经讲到了,其实写出法律条文,写出一个规范的文件并不难,但是难在如何确保和实施,如何确保法律的有效性或者是法律的实效性,确实需要很好地讨论。

五、通过演讲能够进一步感受到税法的功能和宗旨一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思考,不管是哪一种税法的开征,包括直接税的相关开征都会涉及到功能的问题,对它的宗旨,特别是立法目的如何去定位,是不是面临着多元的宗旨。在多元的宗旨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哪一个问题这时候都需要我们很好地考虑。甚至说不同的税种在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领域会有很多功能,这些功能有的时候是特别怕带来附带功能,所以我们对功能还需要做进一步确定。

这是对高培勇教授的精彩演讲和简要的回应,这里面一些重点问题也是我的一些临时感受,我想各位代表都有自己的体会,同时我也希望以后高教授再讲课的时候,把相关问题的重要思想再给领导们传递一下。

第二位是苏晓鲁司长所做的重要演讲。主要是探讨我们有关的税务风险方面的防范、应对问题。这个问题应该说非常重要。苏司长从几个大的方面,从整个税法的修订所带来的风险,到操作层面的风险,以及其他方面的风险,应该说谈得都很多,这样风险的提炼都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些重要的方面,比如说在税法修订方面提出法律的层次偏低、结构复杂、变化多样,纳税人的权利义务的对等,约束机制偏低,以及公民参与立法不够等等问题,确实今天非常突出。另外,在操作的层面上也提出很多风险,很多税法制度的变化风险,税务检查风险,以及财务管理方面的风险,这些方面需要我们再做进一步的关注。

第一个就是税法本身的稳定性或者说变异性,这方面跟税法的层次、结构的变化是有关联的,包括最后天永律师谈到的这样的问题,其实也跟那个有关联。

第二,我们现实生活中纳税人和国家政府机关之间的权益结构问题,特别是权利义务的配置方面,以及责任的明晰方面很多问题。事实上在这个领域全国是不对等的,这种不对等性哪些方面合理,哪些地方不合理,也是需要我们做一个理论和实际两个角度深入研究。

第三,纳税人遵从法律法规和纳税人不遵从法律法规,这是由来已久的大的理论结合实践的问题,为什么纳税人遵从?为什么纳税人不遵从?遵从的理由何在,不遵从的理由何在?这些都需要很好地思考,哪些是由于税法的原因,哪些是其他方面的原因。

第四,立法的民主问题或者是如何有效解决部门立法的弊端,这个问题也探讨很多年了,也需要我们很好地思考。

第五,涉及到风险的两个认识。风险是跟不确定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跟信息不对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由此我们就应该关注在整个税法问题上,涉及到大量的信息方面的问题。在这个方面实际上苏司长谈到,或者是税务检查方面,或者是其他很多领域都跟信息的披露,信息的报告,申报等等很多方面密切相关。我们现在各个领域里面,不管是经济法或者是行政法,还是其他很多法里面都是要把信息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还关注政府信息不公开,还关注相关一些重要企业信息的披露。

我们很多工作都是以信息的对称为一个重要的前提。所以在很多税收和税法体系领域方面,苏司长是研究的非常周到。

第六,报告里面谈到变更的问题,就是说有关一些重大的税法修订,是不是能够继续得以变更,对合同的效率是不是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个提到了。

篇9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效率;对策

一、认真备课,保证纪律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者,老师的备课情况和教学策略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一定要了解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看法,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策略,增强课堂的灵活度,让学生“动”起来,提高学习兴趣。另外,有效的学习要以良好的纪律作基础,教师要创建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在信息课堂实验室中,要保证电脑设备的有序安排,做好事前准备工作,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利用先进技术,保证教学效率

现如今,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越来越快,现代化水平也逐步提高,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已经司空见惯,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更是要进一步加强完善利用网络资源。对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首先自主解决问题,借助互联网和先进设备找到问题的答案,并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实现互动学习,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进行Excel信息教学的时候,就可以把学生进行分组互动,对于数据的求和、运算,可以让他们先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找出办法,最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问题和关键点进行总结,给他们以自主的学习空间。

三、丰富课堂教学方法

要实现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教学,就一定要不断完善改进教学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讲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堂有效教学。

1.直观演示法

这种方法简单深入,通过实际的演示,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把具体的知识形象化,便于深刻理解。例如,在学习计算机零部件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拿真实的鼠标、键盘等向学生进行展示,激发他们的热情。

2.小组合作法

这种方法大多应用于所讲解的知识有一定的深度,通过小组的结合,能够发挥集体的作用,也便于沟通和交流。例如,在讲解PowerPoint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规定制作一个信息技术课堂演示

稿,并把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协调分工,交流沟通,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篇10

本书分为五辑——“日常教育教学篇”“学生权利维护篇”“校园安全管理篇”“教师职业保护篇”“特别阅读篇”。书中通过生动的案例,通俗的法律分析,和有可供操作的法律建议,能有利地提高教师法律知识水平。

教师通常要面对几十名学生,一方面要对学生团体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管理,以保证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还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公民权利,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得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当教师的管教权和学生的公民权利相冲突的时候,我们应当仔细权衡并作出恰当的选择,这就需要我们做教师要具有一定的法律素养,也是我们教师发展迫切的需要。《给教师的60条法律建议》是一本很好的普法读本,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到很多的法律知识,而且给我们恰当的行事做出了明确的指南。我们要做一名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教师,以便于我们在工作中,能够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身心良好发展。

一、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正确行使教育惩戒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规范自己的言行,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智力水平、人格与尊严,恰当合理地运用惩戒手段教育学生,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现在有少数教师为了追求教学成绩,使用了不规范的教育手段,体罚现象仍就在我们的身边存在,尽管在特定的情况下有一定的作用,但总得来说,体罚损害了孩子的的尊严,给其造成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伤害,甚至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另外,体罚是在宣扬暴力,不仅教育效果有限,而且会破坏师生关系,不利用教育目的的实现。体罚是在违法,我们要坚决对不做体罚学生的事情。

不体罚有学习问题的学生,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束手无策。我们可以正确行使教育惩戒权,当学生犯了错误而不知悔改时,采用正当地教育惩戒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作用。正当的惩戒如:(1)口头严厉地批评;(2)教育性惩罚,如不让学生参加喜欢的活动,要学生完成额外的任务(如罚唱歌、罚办黑板报等),帮学生暂时代管其携带物品等;(3)纪律处分,如警告、记过等。我们在行使教育惩戒的时候,要注意:既要一碗水端平,所有学生都使用同一标准,不允许任何学生有特权,又要考虑到个别学生的身心、性格特点,惩戒要以让学生认识错误并改正错误为目的,不能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这三部法律都对体罚予以明令禁止,在对犯错误的学生,我们一定避免采用体罚的教育方式,在情绪冲动时,我们要远离学生,一定要做到“无冷静、不教育”,真正发挥好教师的育人作用。

二、教师要积极维护学生的权利

从书中我认识到:作为学生的监护者,我们要维护学生的权利。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做侮辱学生的事;要关怀和尊重“差生”,如果当我们采取批评后,发现学生的行为出现一些不好的苗头,教师一定要做好安抚工作,要真正把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心里,这些是作为教师要在教学中注意到的。

我们要维护学生的哪些权利?我们要维护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受教育权、隐私权、肖像权、通信自由权,爱护学生的名誉,要平等对待学生,不采取强制手段要求学生不能做的事,不没收学生的学习物品等,我们要正确使用管教权,尊重学生的法律权益,避免侵害学生的各项合法权益。

三、安全第一,教师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安全是头等大事,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加强组织和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全面履行好安全保护职责,尽力避免发生学生安全事故。

学校的首要职责是保护学生的安全,学校安全举措可分为:校园设施安全、安全制度要健全,安全管理要到位、安全教育要经常、求助学生要及时。教师要从以下细节保护学生的安全:健康无小事,应将学生的体检结果及时告知家长;学生发生疾病或受伤害,应及时求助并通知家长;组织学生参加劳动要适度,应加强安全防范工作;不鼓励未成年学生见义勇为或参加抢险救灾活动;防范校园踩踏事故等,这些都是教育过程中应该积极进行安全教育的方面,管教好学生的前提是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

篇11

学习法律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学习一系列的教育法律法规。让我明白法律本身应当是值得崇尚的良好的法律。这是树立法律权威的基础要件。良好的法律必须能够充分表达民意。只有当法律充分反映了社会成员的意志,社会成员才会对法律产生高度的认同,认识到法律并不是约束自己行为的羁绊,而是保护公民各种权利的手段,是自己生活中须臾不可分离的必需物。正因为法律是自己的,社会公众才会从内心尊重法律,法律也才真正具有权威性。

提高社会公众的法律观念。良法为树立法律权威奠定了基础,而公众的法律观念则是树立法律权威的内在支撑力。因为真正的法律权威只能来自于人们自觉自愿的认同和推崇。当公众将法律规则和制度内化为一种内心的观念时,公众对法的认识就注入了理性的角色和力量,积极肯定法的意义,自觉认同和尊重法律的权威。

公正执法。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公正执法是树立法律权威观念的重要手段。

我们大学生再学校学习时要严格遵守学校的校纪校规,为以后步入社会做个良好公民做好准备。所以我们应该好好的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二通过学习法律基础我们能更好的去理解相关法律的条款,从这一点我认为学习法律基础确实受益菲浅。虽然这门课结束了,但时我还是会好好的学习其他的相关法律,这时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所必须学的。我个人认为,学习法律基础有以下几点必要性和重要性:

学习法律基础可以培养当代教师遵纪守法的观念,维护社会稳定,从而为我们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并且在我们的权益受的侵害时,能更好的运用法律武器来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学习法律基础课是使教师正确理解和支持实行依法治国方略,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做好准备。

学习法律基础可以完善和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以及文化素质,让我们在进入社会之前打好坚实的基础,是我们能更好的立足在未来竞争激烈的社会。

总之,教师学习法律基础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自身健康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所必须的,所以我们学习法律基础是很重要的,在以后的学习岁月里我们还应该继续的学习有关的法律,从而更好的保护我们自己。

关于学习法律心得体会

前一段时间,市委聘请法学专家教授,对全市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开展了法律法规培训,通过培训,使我自己的法律意识有了明显提高,以前,对法律条文只是从表面理解,现在能够领悟到法律的深层次内涵,有了质的转变。培训结束后,我静下心来,对照笔记,联系交通系统执法工作实际,觉得在法制建设方面,交通系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问题仍较普遍存在,乱扣滥罚、重费轻管、以权谋私等问题也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交通行政机关的形象,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交通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行政执法是我们交通行政机关最重要的经常性的工作,它关系到交通管理活动是否能有秩序的正常运转,关系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经济的发展。因此,交通行政执法必须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使交通行政执法活动合法、有效、准确、高效。

合法。合法要求我们交通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活动中必须注意五个环节。首先自身必须合法,即主体资格合法,必须是法律、法规和规章明确规定的行政机关;第二,我们的行政执法行为必须合法,必须严格按法律规定办事,任何人都无凌驾法律之上的特权;第三,行政执法的对象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如不能随意给被管理者设置障碍;第四,行政执法活动的依据必须合法,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不得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并须事先公布;第五,行政执法的程序必须合法,手续必须完备,不能随心所欲。

合理。合理性是交通行政执法必不可少的补充。首先,交通行政执法行为必须统一,在适用法律、法规上人人平等,不能忽松忽严,畸轻畸重;第二,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必须公正,不能受不相干的因素影响;第三,行政执法决定必须尊重事实,不能作出无法执行的行政行为;第四,在坚持合法性的原则下应当充分考虑管理对象的意志,使多数管理对象能够接受、理解和支持。

准确。准确是确保案件正确的关键。首先是适用法律必须准确,不能张冠李戴;第二,认定事实必须准确,证据必须确凿,不能有任何脱节、含糊之处;第三,行政执法文书的叙述必须准确,必须能真实地表述交通行政机关的意图,要明确易懂,不能产生歧义。

高效。交通行政执法工作有很强的时效性。首先,国家交通有关实体法和执法程序法都对时间有明确的时间规定,这些必须严格遵守;第二,采取行政强制检查、取证、扣押物品的时间必须紧紧围绕实际执法需要进行,不能无限制地滥用强制扣车和扣证措施权;第三,作出的行政执法(处罚)决定生效后,当事人逾期拒不履行的,必须即时申请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所以,交通行政机关必须提高效率,克服官僚主义,保证反应灵敏,决策果断,指挥权威,处事迅速。

在加强和完善交通行政立法,严格依法行政的同时,还必须健全以交通行政执法责任为核心的监督检查体系。没有健全的监督检查制度作保证,交通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则难以实现。行政执法是指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对相对人采取具体的直接影响其权利和义务的行政行为。这种行政行为的对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行政机关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是行政机关对自身内部。为了确保行政执法行为有准则,好坏有奖惩,在严格执法和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两个方面起到保障作用,必须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交通行政执法责任制就是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确定的交通行政机关各项执法职责,建立起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核心的执法责任体系,并把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交通行政机关内部各执法单位各层级和各个执法人员岗位,明确责任范围、职责、权限、执法目标,制定考核标准和奖惩办法,将考核的结果与执法人员的任用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是行政机关内部对执法活动的直接监督检查,是关系行政执法责任制能否得到全面实施的重要保障措施。鉴于行政执法包括了内外部两个方面入手。那么,交通行政机关如何开展好有效地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呢?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六种方式。

一是由上级交通行政机关组织检查组,对本级和下一级交通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定期检查就是上一级交通行政机关根据需要每年确定一批重点的法律、法规、规章,有计划、有步骤地根据预定的时间进行检查。不定期检查是为了了解某个法规的执法情况,临时组织检查组进行检查。检查一定要深入调查了解,不能走过场、严防流入形式,对检查出来的问题要严肃处理及时纠正。

二是建立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实施情况报告制度。下级交通行政机关对其负责实施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贯彻执行情况,定期以书面形式报告上一级交通行政机关,上一级交通行政机关对实施中的问题要组织深入调查,解决存在的问题。这样,有利于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实施,促进行政执法工作的深入进行。

三是建立行政执法监督员制度。主要是从交通局机关选出几名监督员,监督行政执法活动,这样可以督促交通行政机关及时纠正违法失职的具体行政行为。

四是深入推行执法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按照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要求,建立完善“执法公示”、“执法错案追究”和“评议考核”三大制度,交通各行政执法机构都要将依法行使的登记、发证、收费、处罚等职责有关的具体规定,以各种形式向社会公开并在办公场所公布上墙,做到办事权限公示、办事程序公示、工作时限公示、工作标准和质量公示、违法责任追究公示、监督渠道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这样可以充分发挥社会的监督作用,促进交通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五是建立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各级交通行政机关对所属的行政执法单位和执法人员的法律、法规、规章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评议和考查,对严格执法的单位和人员要予以表扬奖励,对有法不依、执法犯法、以权谋私的单位和人员要严肃查处。

六是认真搞好行政复议工作。行政复议既是一种解决行政争议的活动,也是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监督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能够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纠正和防止违法或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具有补救作用,使行政机关能够更好地行使职权。因此,交通行政机关必须对行政复议工作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采取得力措施,搞好行政复议工作,将交通行政机关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解决在萌芽之中,保证依法行政。

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建立健全交通法制工作网络。建立健全交通法制工作网络,实质上是交通法制机构和队伍的建设问题。这是搞好交通法制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这几年,在市政府和上级交通部门的重视下,交通法制工作机构得到明显加强。交通行政执法形象有了极大改善。但由于这些机构成立时间比较短,还存在法制人员法律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仍适应不了交通依法行政的需要。

首先,应建立健全交通法制工作机构体系。交通是个大行业,执法门类众多,法律关系复杂,管理对象流动分散,行政执法面广量大,因此,设置负责交通法制工作的专职机构,并由这些专职机构组成一个既有纵向联系,又有横向关系的法制机构网络。所谓纵向联系,既指交通行政机关内各级主管部门和各个执法单位的法制机构之间,上级对下级的业务指导、督促、检查和下级对上级的执行、反馈关系;所谓横向关系,则是指交通行政机关的法制机构,应接受同一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业务指导的关系。通过上述一个联系,一个关系,使交通法制工作做到条块结合,发挥各自特长。

其次,应尽快建立健全交通法制工作专职队伍,与交通法制工作机构相适应。有了专门法制工作机构,还必须有一支素质较高的专职队伍,这支队伍要有较高的政治、文化、法律、经济、管理以及交通行业技术等素质。从三河市交通行业法制工作队伍的现状来看,大多数法制人员不是科班出身,都是半路改行,还有不少人没有大专文化程度,虽然这两年我们加大了法制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但仍有不少人不能适应。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计划地通过合理调配和加大人才培训,逐步提高其素质,使其能胜任法制工作。这样才能为交通行业法制工作全面、深入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适应交通行业管理的需要,推进依法行政。

综上所述,交通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必须大力加强交通法制建设,完善交通立法工作,加强和改善交通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加强执法队伍和法制人员队伍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使交通行政机关更好地在法律、法规范围内行使管理职权,推进依法行政。

学习法律心得体会范文

前一段时间,市委聘请法学专家教授,对全市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开展了法律法规培训,通过培训,使我自己的法律意识有了明显提高,以前,对法律条文只是从表面理解,现在能够领悟到法律的深层次内涵,有了质的转变。培训结束后,我静下心来,对照笔记,联系交通系统执法工作实际,觉得在法制建设方面,交通系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问题仍较普遍存在,乱扣滥罚、重费轻管、以权谋私等问题也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交通行政机关的形象,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交通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行政执法是我们交通行政机关最重要的经常性的工作,它关系到交通管理活动是否能有秩序的正常运转,关系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经济的发展。因此,交通行政执法必须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使交通行政执法活动合法、有效、准确、高效。

篇12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erum levels of K + in patients with chest pa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gain increased within 2 h concentration and mortality. Conclusion: the serum K+ episodes within 2 h concentration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mortality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chest pain again, is on the clinical most as early as the fastest nonspecific index.

关键词:心肌梗死;血清K+;死亡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03年~2012年10年中,临床诊断为心肌梗死住院病例,采集胸痛再次发作2 h内的静脉血液80例,其中死亡病例23例。

1.2 测定方法:应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血清K+浓度。

1.3 质量控制:使用具有室内质控及参加室间质控均合格的电解质分析仪测定。

2 结果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成功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临床上梗塞延展的发生率较高,平均约23%左右,临床表现可有再次胸骨后疼痛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并有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的改变。但心电图的改变常常是非特异性的。以往血清学检测有多种指标用来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如CK-MB、肌红蛋白和肌钙蛋白(cTn),其中心肌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则作为早期诊断的“金标准”。但研究发现CK-MB检查存在明显不足,主要为早期确诊心肌梗死敏感性低,患者胸痛发作0~4 h检测值并不高;而心梗发生48~72 h后延迟就诊的患者,检测已回到正常值。肌红蛋白和肌钙蛋白(cTn),仅在不可逆的细胞损害以及细胞膜的完整性破坏之后4 h左右血中水平才升高;短期和可逆的缺血发作,不会导致这些标志物血中水平升高。因此,寻找一个新的可靠的短时间内能反映心肌缺血,或在cTn增加之前即可检出,为心肌梗死危险的分层、诊断和治疗增加一个工具,已成为一个热点。

心肌梗死再次发作时,心肌缺血再次加重,难以供给心肌细胞足量的能量来运转Na+、K+,细胞的膜通透性增高,此外心肌细胞缺血缺氧,使细胞内呼吸链终止,细胞Na+、K+反向流动,使膜内外电位改变,致膜电阻减少,这些均可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心肌细胞内外K+浓度梯度为20~40:1,因此心肌细胞膜通透性增大是大量K+外流,且心肌受累的范围越大,K+外流量越多,血液循环中K+浓度愈高,其升高比例与心肌受累的范围成正比增加,是心肌缺血期间最早升高的标志物。2003年~2012年,收集住院心肌梗死患者胸痛再次发作2 h内采集静脉血液急查血清K+80例。结果发现:血清K+浓度正常值或正常值以下32例中死亡1例,死亡率仅为3.2%;轻度高钾血症27例中死亡3例,死亡率为11.1%;重度高钾血症21例中死亡19例,死亡率高达90.5%。血清K+在心肌梗死胸痛再次发作2 h内浓度明显变化时,其浓度升高程度与死亡率成正相关。提示心肌缺血的范围大,应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是临床降低死亡率最早最快的指标。

心肌缺血理想的标志物是心肌缺血期间应能早期检测,且与心肌受累的范围成比例增加。从表中显示40%的病例血清K+浓度在正常值以下(7.1 mmol/L)范围内,影响血清K+在细胞内外转移的因素很多如: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溶血或其他部位的组织损伤,急性酸中毒或组织缺氧,食入或注射大量钾盐,其他:如醛固酮缺乏或长期应用抗醛固酮利尿剂及家族性高血钾性周期性麻痹等,均可使血钾升高。因此,血清K+在心肌梗死胸痛再次发作2 h内浓度升高及其程度与死亡率成正相关,不能排除其他病因所致的增高,无特异性,只能作为提示性非特异性指标。

4 参考文献

篇13

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和根本

平时每位教师在课前都会精心准备,因为他们都知道,只有充分细致的课前准备,才是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对教学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教学素材有了更深层次的挖掘,才能预估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好应对策略。这样的备课能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课堂上动态的生成往往会超越课前精心预设。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灵动”地引导学生,紧扣教学重点,多些自主探究和竞赛。比如在进行基准键位的键盘教学时,一开始在课前预设的是:先让学生认识基准键位,然后在认识的前提下,学生尝试进行基准键位的操作练习。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经常学生尝试了两三次基准键位的练习后,就会偷偷地玩起“指法游戏”“警察抓小偷”等。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于是,笔者在课堂上索性让学生在练习三四次基准键位后,就进行“指法游戏”的小竞赛——“警察抓小偷”,让学生在竞赛中发现不足,告诉学生“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然后让学生重新回到基准键位的练习中,练一段时间后,让学生再进行“警察抓小偷”的小竞赛,看看自己进步了多少?通过练习和“游戏”的“双管齐下”,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不言而喻。学生为了能提高自己的击键速度,不断地探究适合自己的打字技巧,如此一来,学生的创新智慧就此点燃。

2 适时激励,能有效提高课堂

教学效率

有位教育家曾说:“教师无意中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由此可见,教师的激励性语言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多么重要。特别是教师激励性的语言能让学生充满自信,赢得自豪,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在一堂“走进少年科普网站——小哥白尼网站”的课上,笔者要求学生用关键词的搜索来查找哥白尼网站。A生举手回答说用“少年科普”这一关键词。“好,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好。但是否可行呢?还请同学们来验证。”以此来激励学生积极思考。突然B生举手反对说:“老师不对,应该是‘哥白尼’这个关键词。”笔者问:“何以见得呢?”“从题目‘走进少年科普网站——小哥白尼网站’的字面来理解,应该找小哥白尼网站。”“看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就让支持A的同学和支持B意见的同学分别尝试来查找一下,让事实告诉我们答案。”这样通过课堂中教师给予激励,使学生各持己见,充满自信,赢得自豪。整个课堂教学洋溢着各自成功的喜悦,更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同时知识掌握得也比较牢固,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3 坚持以“小组合作探究学

习”为主,师生互动为辅的

教学策略,有利于提高课堂

教学效率

教与学相辅相成,学与教做得相得益彰,水融,和谐共进;而今的学生具备得天独厚的学习天赋和条件,对知识的理解充满好奇和预知性,乐于研究和思考,教师如果能够合理利用他们与生俱来的探索精神,激发探究学习的情趣,那么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百利而无一害。

比如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笔者经常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它是由几个能力不同的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学习,并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互补。在学习中小组合作开展自主探究、交流讨论、展示作品、互帮互助等学习活动,让学生把不懂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小组中交流、讨论,适时解决。另外在教学中,注意发掘优秀学生的潜能,在适当的教学环节中让他们充当“小老师”,让他们去带动其他学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达到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互相纠正。这样在相同的时间里,学生的发言机会、锻炼机会就多了,讨论出来的问题也就比较完整、比较详细。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交流共享中得到进步。

篇14

一、习惯很重要,从小要养成。

国内外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养成好的习惯,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1、重视课前预习,养成有目的、有效果预习的好习惯。

高中阶段,随着学生学习知识量的不断膨胀,预习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性,但不注重预习的效果。很多学生认为预习只要笼统的浏览一下课本内容就可以了,其实这样的预习没有太大的收获。按照新课程高中化学教材的编排,每一章节内容之后都有相关的习题,学生可以先看这些试题,带着问题去看课本,标出疑点,使预习有一定的针对性,预习之后再独立完成试题,以此检验预习的效果。

2、积极参与课堂,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会灵活记笔记,加强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学习是中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主要途径,也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有了课前的认真预习,学生就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观察实验,独立思考,用实验验证理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操作能力;小组讨论与交流,有助于学生合作性学习;发现新问题,探究新思路、新方法,养成好学、好问、好思考的习惯。笔记记重点,难点多思考,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

3、加强课后练习、复习,巩固学习效果,养成归纳总结、查缺补漏的好习惯。

练习是对所学知识的再次检验和巩固,不论是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是辅导书上的练习题,都要求学生到独立思考、自主完成。复习过程是掌握知识的高级阶段,取决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化学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多,例如物质的物理性质、结构、化学性质,以及化学方程式等,是一个分散的网络。这就需要在复习时学会总结整理,归纳相似的性质、辨别不同的地方,深化记忆。在自己归纳的基础上,再和老师全面系统的总结进行对照。查出漏缺,分析原因,从而完善自己的归纳,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透彻理解和掌握好全部基础知识。通过自学归纳和查漏补缺,主要是把以前所学的分散的、个别的、孤立的知识联系起来,变成系统的知识,从而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产生质的飞跃,加强化学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二、时间是关键,科学利用之。

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计划,面对学习也是如此,要学会提前计划时间,合理安排活动。一名学生如果对学习时间缺少预先计划,对学习的内容缺乏安排,那么他的学习就是暂时性的,受情绪影响很大,学习时断时续,这必然影响学习的效率和效果。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学业压力比较大,尤其高中生因为作业量多,做功课的时间很长,休息时间受到影响,容易造成精神持续紧张。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不断,学生就会打不起精神,注意力难集中。注意力不能持久、记忆力差,精神易疲劳,对学习很不利,学习成绩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要学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注重提高学习效率。

1、定好学习计划,牢牢抓住今天。

要正确利用好每天、每时、每刻的学习时间,每天早上起来就对一天的学习作个大致的安排,根据老师的安排再补充、修改并定下来。什么时候预习,什么时候复习和做作业都做到心中有数,并且一件一件按时完成,养成科学利用时间的好习惯。为了充分地利用时间,学生还要学会"牢牢抓住今天"这一诀窍。许多学生喜欢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去办,这样的习惯不好,要想赢得时间,就必须抓住每一分、每一秒,不让时间空白度过。如果放弃了今天,就等于失去了明天,也就会一事无成,安排好和珍惜好每分每秒的时光,使自己的学习更有效率。

2、确定学习目标,科学安排时间。

学习有主次、详略之分,因此,在安排的学习时间上要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合理地安排时间,才不会浪费时间。一天中供学生安排的时间基本上分为四段:早上起床到上学,上午放学到下午放学,下午放学到吃晚饭前,吃晚饭后到睡觉,学生主要应在这四段时间里统筹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3、学会珍惜时间,善于利用零碎时间。

懂得珍惜时间的学生善于充分利用平时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通常学习效率高,学习成绩良好。但是有的学生平时不珍惜时间学习,要到考试之前才开始忙碌起来,原本记忆类的相关知识点可以在平时利用零碎的时间来完成,考前复习起到加强记忆和查缺补漏的作用。然而这类同学平时不关注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考前却一下要求自己记住十几个或者几十个化学方程式,这样的记忆方式效率很低、效果很差,导致考试过程中常常出现记不住、记错、记混淆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