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一体化市场分析范文

一体化市场分析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09:59:3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一体化市场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体化市场分析

篇1

关键词:商业一体化 轨道交通 商业开发

1 北京轨道交通发展及商业开发概况

长期以来,北京市政府财政压力巨大,建设资金短缺一直是滞缓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一大难题。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会促进沿线土地、物业的大幅增值,如何建立土地增值效益返还的激励相容机制,在实现轨道交通整体效益最大化的同时,有效保障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内部效益,拓宽融资渠道,最大限度的减轻公共财政负担,最终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的良性、快速和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通过轨道交通一体化商业开发以及物业的持有,来实现轨道交通外部性的内部化,完善轨道交通“自造血”功能,是国内外公认为的可持续发展思路之一。香港地铁正是通过“轨道+物业”的开发理念,成为世界上唯一盈利的地铁公司。目前国内多个城市都在积极借鉴“轨道+物业”或者“轨道+土地”的一体化开发模式,来制定轨道建设以及相关商业开发目标。

2 轨道商业的市场效应

香港地铁总长43.2公里,但它的日客运量达220万人次,最高达280万人次,地铁商铺2004年到来的经济收入超过96亿港币。2011年11月,北京地铁四号线动物园站地铁商铺开张营业,地铁商铺租金约20-30元/d.m2。上海地铁地铁商铺租金也在47元/d.m2左右。

显而易见,整个市场对地铁商业十分热衷,也正是这种热度,让人们相信,只要是地铁商铺,一定是旺铺。但是盲目的追捧,使地铁商业存在巨大的商业风险。

3 轨道商业的市场特征

虽然,地铁商业广受大家热捧,但轨道交通并不是决定轨道交通商业投资成败与否的唯一因素,而只是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关键还是要看轨道周边的配套商业环境是否成熟。如果周边本来就是繁华的商业区域,增加了轨道的拉动,生意将会火上加火;如果周边是非核心区或清冷的远郊区,那么轨道交通对人流的聚集作用是大打折扣的,大多数人都不会在乘地铁回家的途中,下车去逛一个孤零零的轨道商业综合体。

3.1 地段因素。对比分析轨道商业红火的站点,就会发现一个共性,其他段仍然是轨道商业是否红火的最核心因素。不管是北京动物园、还是北京西直门综合换乘大厅,都是位于传统商业氛围浓厚,周边市场商业发达,居民、乘客消费力旺盛的地段。换句话说,在目前的状况下,在一个偏远、冷清的地段,轨道商业也同样很难生存。

3.2 预期因素。对轨道商业的预期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预期的关键在于规划。如果按照轨道交通TOD模式,在一个片区规划有大体量的产业、综合体、居住区等,并通过轨道交通来引导,这种利好预期将显著提升一体化商业未来的开发价值。

3.3 聚集效应。地下轨道商业应与地上、空中的商业融为一体,形成一个互补的商业业态。南京部分地下商业经营不善就是因为与周边或相邻商业脱节,最终导致难以抬头的尴尬情形。

商业旺盛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要有人气的聚集。轨道交通具有天然的人气聚集效应,但不能忽视的是轨道也是人气“疏散”的主要通道。能否留得住人气,一方面靠轨道商业自身的规划定位,更重要的是轨道商业地下、地上、周边能否形成良性互补,形成聚集效应,人气的聚集最终将成为轨道一体化商业旺盛的根本支撑。

3.4 经营思路因素。目前北京采取的是“整体招商”,又商家同意经营管理等策略。总体而言,散租、散售对未来的商业经营会造成不利影响,而统一经营、统一营销、统一品牌对轨道商业是有利的。由于人们普遍看好地铁商业、商铺,“炒铺”行为在地铁商业中会大量存在,这类炒家只是为了囤积套现,并无心把生铺养成熟铺,再把熟铺养成旺铺,炒铺行为对轨道商业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轨道业主需要通过合同、契约等方式来限制炒铺行为。

3.5 郊区轨道商业。对于远郊区县是否开发轨道一体化商业这一理念一直存在分歧。从商业回报的角度考虑,远郊区县不满足商业投资的回报的要求;从轨道交通建设时序上看,如果一体化商业不能同步建成,则后期商业无法实施,工程具有不可逆性。郊区县轨道商业投资将面临多年的养商期和亏损,不投资则资源不可再生而被浪费。面对这样一种矛盾,一方面如果联合有实力的开发商或投资基金,则可能度过养商期且盘活未来轨道商业;另一种则是不得已的现实选择:减少商业规模,控制投资,形成部分快速消费的小型轨道商业。

4 开发轨道交通一体化商业的制约因素

目前,国内普遍认为地铁商业以快速消费、中低端零售为主要业态,如快餐、银行、蛋糕店、水吧等等,但这种观念属于一种过于保守的观念。例如香港、日本的轨道商业,都是以高端的住宅、办公、商业一体化的综合体为主。与日本、香港轨道一体化商业作对比,北京存在较大的轨道商业一体化制约因素。

4.1 综合规划开发理念。目前,国内很多城市统一规划、综合开发的理念还非常落后,开发实力非常脆弱;同时,国内的政策、体制、土地相关政策,对轨道交通一体化商业开发存在诸多的制约,所以国内的轨道一体化商业目前只能处于初级、摸索阶段,我们的商业产品也只能是“小规模、中低端、快速消费类“为主。

4.2 轨道建设与商业开发难以协调。一方面轨道建设的提速以及工期存在压力,另一方面轨道运营的安全保障也是头等大事,在这两大压力之下,轨道一体化商业开发的生存空间严重被挤压。如前期一体化方案未被重视、商业方案研讨的深度远远不足、需解决的技术、安全专项课题、一体化开发与轨道建设之间协调困难等问题,导致一体化商业开发的先天不足。

5 轨道商业的市场特征

轨道交通并不是决定轨道交通商业投资成败与否的唯一因素,而只是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关键还是要看轨道周边的配套商业环境是否成熟。如果周边本来就是繁华的商业区域,增加了轨道的拉动,生意将会火上加火;如果周边是非核心区或清冷的远郊区,那么轨道交通对人流的聚集作用是大打折扣的,大多数人都不会在乘地铁回家的途中,下车去逛一个孤零零的轨道商业综合体。

5.1 地段因素。对比分析轨道商业红火的站点,就会发现一个共性,其他段仍然是轨道商业是否红火的最核心因素。不管是北京动物园、还是北京西直门综合换乘大厅,都是位于传统商业氛围浓厚,周边市场商业发达,居民、乘客消费力旺盛的地段。换句话说,在目前的状况下,在一个偏远、冷清的地段,轨道商业也同样很难生存。

5.2 预期因素。对轨道商业的预期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预期的关键在于规划。如果按照轨道交通TOD模式,在一个片区规划有大体量的产业、综合体、居住区等,并通过轨道交通来引导,这种利好预期将显著提升一体化商业未来的开发价值。

5.3 聚集效应。地下轨道商业应与地上、空中的商业融为一体,形成一个互补的商业业态。南京部分地下商业经营不善就是因为与周边或相邻商业脱节,最终导致难以抬头的尴尬情形。

商业旺盛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要有人气的聚集。轨道交通具有天然的人气聚集效应,但不能忽视的是轨道也是人气“疏散”的主要通道。能否留得住人气,一方面靠轨道商业自身的规划定位,更重要的是轨道商业地下、地上、周边能否形成良性互补,形成聚集效应,人气的聚集最终将成为轨道一体化商业旺盛的根本支撑。

5.4 经营思路因素。目前北京采取的是“整体招商”,又商家同意经营管理等策略。总体而言,散租、散售对未来的商业经营会造成不利影响,而统一经营、统一营销、统一品牌对轨道商业是有利的。由于人们普遍看好地铁商业、商铺,“炒铺”行为在地铁商业中会大量存在,这类炒家只是为了囤积套现,并无心把生铺养成熟铺,再把熟铺养成旺铺,炒铺行为对轨道商业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轨道业主需要通过合同、契约等方式来限制炒铺行为。

5.5 郊区轨道商业。对于远郊区县是否开发轨道一体化商业这一理念一直存在分歧。从商业回报的角度考虑,远郊区县不满足商业投资的回报的要求;从轨道交通建设时序上看,如果一体化商业不能同步建成,则后期商业无法实施,工程具有不可逆性。郊区县轨道商业投资将面临多年的养商期和亏损,不投资则资源不可再生而被浪费。面对这样一种矛盾,一方面如果联合有实力的开发商或投资基金,则可能度过养商期且盘活未来轨道商业;另一种则是不得已的现实选择:减少商业规模,控制投资,形成部分快速消费的小型轨道商业。

6 轨道商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建议

要进一步提升轨道交通商业的吸引力,提升商业的品质,丰富轨道商业业态类型,需要从轨道一体开发建设的源头着手,由被动型、附属型开发,利用现有资源,向主动型、综合型、多样型的模式转型。

根据上述轨道商业的特点及制约因素,提出如下经营建议:利用衍生性非票务资产开展经营,按照业务类别可分为衍生性物业业务、传媒文化业务、通信信息业务。

衍生性物业资产主要以地铁配套设施名义开发建设。对目前尚处初步设计前期的轨道线路,通过对站点资源的系统筛查、调研、规划分析、经济测算和站点一体化概念设计,作为线路站点初步设计的输入条件,主动对其进行开发建设。对于在建在施线路,通过跟踪筛查,采取补救性开发模式。

衍生性物业资产经营管理模式包括合资、协议合作、咨询服务、自主经营四种。

6.1 大力发展衍生性物业资产,主要以合资、协议合作、咨询服务、自主经营等形式开展。①合资模式,需要轨道交通业主单位对合作方的控制度较高,需要更多资金投入,并需承担经营风险。②协议合作,可以降低轨道交通业主单位的经营风险,快速实现稳定收入,但资产价值未被充分挖掘,经营收益有限。该模式适用于由于地铁特殊性等造成的经营手续较难办理,且缺乏相关专业人才和经验的项目,例如桥下空间开发项目,站前广场的经营项目。③咨询服务,可以提高与合作方合作的灵活性,但需要承担完全责任和风险,且不利于人才培养。适用于有专题服务要求的项目。④自主经营,由业主单位或下属单位自主经营管理物业资产,独享经营利润,独自承担风险。

6.2 大力发展传媒文化资产,包括合资、协议合作、自主经营等方式。①合资模式,以合作伙伴为主开发的新型媒体或网络化媒体。②协议合作,该模式适用于有相关经验的轨道交通业主单位,可有效利用合作伙伴优势资源,开展新型媒体开发总等合作。③自主经营,业主单位需要有雄厚的行业资源,开展文化项目,如地铁车模、报纸等项目。

6.3 与通信运营商合作开展民用通信项目。①借用运营场所,向运营商开放运营场所,依靠轨道交通独有空间及客流创造价值,几乎无直接成本投入,有利于集中于轨道交通建设及高价值服务。②借用运营场所加租用设备,轨道交通业务单位向运营商有偿开放场所,并对设备设施进行投入,供运营商租赁。

7 结语

轨道商业开发的核心在于“商业”,不取决于轨道。商业开发的成功取决于地段的商业环境、轨道商业一体化规划、准确的市场定位以及合理的业态设计,抓住商机,实现轨道、乘客、顾客、开发商的多方面共赢。

参考文献:

[1]北京轨道交通一体化商业的特征规律分析.

篇2

关键词:市场营销基础;理实一体化;学生主体“理实一体化”

教学法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其突破了传统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局面,教学环节相对集中。“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强调“理中有实,实中有理”,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理论知识,通过理论总结实践经验。“理实一体化”体现了中专职业学校教育的特色,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提高理论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实训教师的理论水平。为此,在市场营销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可采取以下几种主要举措,实现课程教学的“理实一体化”。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中专学生喜欢通过游戏或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学习,在讲授理论知识时,教师可多设计一些活动,以玩带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介绍“企业的营销观念”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现代营销观念的优越性,笔者布置了模拟销售实训:首先将学生分成五个小组,其中四个小组扮演销售人员,第五个小组扮演顾客。四个销售小组分别抽取不同的营销观念,即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和市场营销观念,然后指导他们通过书本理解相关营销观念的概念,并讨论如何模拟经营,才能体现出与企业文化相一致的营销观念。经过一轮的销售,学生基本上能体会市场营销观念的优越性。这种方式将枯燥的理论学习融入有趣的动手实践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了“在教中做,在做中学”。

二、注重搭建实训平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理实一体化”教学强调空间和时间的同步性,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教学场地的一体化。在传统的教室里,我们难以把前后的知识点连贯起来进行练习。为了给学生安排综合性的实训项目,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广州市商贸学校除了一年一度的技能节外,还于2011—2013年举办了三届“精彩营销”商贸购物节,营造真实的营销环境,为学生搭建了营销的实战平台。学生通过购物节这个平台,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运用到真实的营销环境中,通过熟悉店铺运营,对市场营销的工作内容进行了清晰而系统的认识,大大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

现在的中职课堂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这种理念在市场营销基础课程教学中则以“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教学结构落实。结合中专学生自学能力不强、缺乏学习毅力的特点,教师要注意将市场营销基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成不同的学习任务。学生只有在完成一个小任务后,获得成功感,增强学习信心,才有更大的动力去完成下一个小任务。为此,教师应注意以下两方面:其一,要将大任务细化成若干小任务。如在分析常见的消费者购买行为时,笔者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差异,并通过分析购买行为类型,做出相应的接待活动。所以,笔者把这个大任务细化成了“调查分析餐饮企业特定消费者购买行为类型”和“角色扮演”,即接待顾客。其二,由易到难。市场营销基础的任务是从简单任务做起,如上述两个小任务,第一个任务注重分析,第二个任务注重透过分析做出相应的接待行为,对营销实践技能及沟通技能的要求有所提高。四、注重完善考核评价系统市场营销基础课程既有理论,又有实操环节。而传统考核制度过于注重理论考试,难以反映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不利于反映学生能否熟练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容易投机取巧,平时不认真,考试前临时抱佛脚,难以锻炼富有责任心、吃苦耐劳、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和能力。在市场营销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的考核评价体系中,应同时把个人态度也作为考核指标,即把课堂实训任务、作业、考勤、课堂问答等作为形成性评价,占考试评价的60%,若学生平时不认真,单靠40%的期末考核的终结性评价就很难过关。只有注重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实操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考核才能提供科学准确的反馈信息。总之,“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突破了以往理论和实践脱节的情况,充分发挥“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作用,让学生和教师在学与做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为学校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使专业实训更接近企业需求,最终提高学生的直接上岗率。

参考文献:

[1]何惠贞,陈秋萍,马斌.市场营销基础[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黄玉琳.对一堂“理实一体化教学”研讨课的剖析[J].现代阅读,2011(7):39.

篇3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欧洲经济一体化取得的巨大进展,集中体现在欧洲单一市场的建立和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建设进程上。由于银行业在欧盟金融市场以及整个经济中的关键地位,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在这两个进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而目前国内外有关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进程的研究主要是定性分析,缺少经验检验。本文运用经济计量分析的协整检验方法,对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实际进程进行经验检验。

一、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政策

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进程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标志是1986年欧共体通过的《单一欧洲法案》的提出。在这份法案中,欧共体提出了在1992年12月31日之前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的目标,在这个市场内,实现产品、人员、服务和资本的完全流动。在《单一欧洲法案》框架下,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成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重点,而且随着德洛尔报告的和《欧洲联盟条约》(《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实施,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又成为推动欧洲向经济货币联盟迈进的关键动力。

《单一欧洲法案》只是明确了欧共体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方向性目标,具体的政策表现为欧共体理事会的指导性意见”。

早在1977年,欧共体委员会就了《第一号银行指导意见》,其核心条款是允许外国银行在符合东道国法规的前提下设立分支机构。它事实上打开了成员国银行在共同体其他成员国设立分支机构的大门,具有重大的普遍性意义。但是,由于各国的立法差异并没有得到消除,因此《第一号银行指导意见》并没有导致任何重大的跨国银行活动。真正标志着欧洲银行业和金融服务业走向单一市场的是1989年欧共体理事会的《第二号银行指导意见》(Directive 89/646/EEC),经过修订,1993年各成员国将其转化为本国的法律加以正式实施。这份立法涉及欧洲银行业金融服务和跨国活动的各个方面,具有十分广泛的内容,其核心是置于共同监管规则下的单一许可原则和母国控制原则。根据这两项原则,任何一个成员国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只要在本国获得了营业许可,就可以在其他成员国开设分行,不用事先征得接纳国的许可,其业务也只受母国监管机构的监督,而不受东道国的监督和管制。单一许可原则和母国控制原则对银行业跨国经营的便利性不言而喻,银行不再需要为了申请在国外开立分支机构的资格而花费巨大的精力和时间,其经营活动也只由本国的监管机构监督,这样就避免了成员国之间由于监管规则不同造成的麻烦。另外,这两项原则也为欧盟各国提供了一个监管框架,这个框架有助于降低对欧盟各国之间进行协调的成本,并减少欧盟各国的监管负担,同时也限制了潜在的各国监管者的偏见。1986—1992年间,欧共体理事会还制定了8个附加的指导意见,分别对银行业监管、资本金要求、偿债能力标准、洗钱活动、信贷风险、年报的要求和银行并购重组各个方面做出具体的规定。

欧共体理事会的这些指导意见系统地阐述了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立法要求,然后各成员国将这些要求转化成本国的具体立法加以落实。因此,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不仅依赖于各项指导意见的有效性,而且也和各成员国的具体实施状况密切相关。芝摩曼(Zimmerman,1995)考察了所有单一市场指导意见在各成员国的实施状况,得出的结论是在1991年末至1994年4月间,已经被成员国采用的指导意见占全部指导意见的百分比已经从58%上升到89%。对于《第二号银行指导意见》,截至1994年4月,12个欧洲联盟的成员国中有11个已经根据指导意见的要求进行了国内立法,惟一的例外是西班牙。

总体而言,在欧共体一系列的指导意见之后,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法律框架已经建立起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法律一体化比市场的实际一体化先行一步。

二、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经验检验

(一)假设和数据

首先,经验检验主要是针对欧盟银行信贷市场,同时也涉及货币市场,因为银行信贷市场利率是以货币市场利率作为基础的,银行信贷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关系很密切。

其次,检验的指标是利率,也就是以利率(金融市场上的价格)作为衡量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指标。根据利率平价理论,完全一体化的市场应该遵循单一价格原则,换言之,就是在完全一体化的金融市场上,所有相同金融资产都具有相同的价格。由此,利率可以作为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衡量标准。在实际情况中,由于风险的不同,文化对银行与客户关系的影响不同,货币政策条件不同,以及各国银行为解决信息不完全而采取的策略性行为不同,一体化的银行信贷市场内利率并不一定都实现均等化。因此,我们对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检验不是以严格的价格均等化作为标准,而是使用协整的概念。协整分析认为,随着银行信贷市场日益一体化,区域内银行的定价行为将会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换言之,一体化地区内成员国的利率将表现出趋同的关系。而从具体分析的角度说,在一体化的金融市场内,利率(非稳定时间序列)在短期内可以分离变动,但是在长期,市场力量将迫使它们恢复到一个均衡的关系。

这里,我们关注的是名义利率而不是实际利率,这是出于下面几方面因素的考虑。第一,在金融市场上,名义利率能够比实际利率更好地反映国际套利过程。借款者用以进行比较、评判的是经过汇率预期调整的名义利率而不是实际利率,相应地,那些不通过直接投资方式进行跨国业务活动的银行一般也只是对经过汇率预期调整的名义利率感兴趣。上述两者构成了国际套利过程的主要参与者,因此在国际套利过程中名义利率比实际利率更重要。第二,用实际利率进行衡量本身存在着难以克服的问题。一方面,实际利率以各国的货币分别表示,其差异无法比较,同时,没有任何一个机构对跨国实际利率进行比较,因此对于单个投资者或借款者来说,实际利率差异并不能够提供获利机会。另一方面,由于平均实际利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购买力平价,而各国的购买力平价在长期来说不会有太大的偏离,也就是说各国平均实际利率在长期是基本相等的。这样,使用实际利率进行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检验具有潜在的误导性——无论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是否发生,实际利率本身的差异就很小。因此,我们选择名义利率而不是实际利率作为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检验指标。

我们的研究范围包括欧洲联盟的六个核心国:法国、德国、英国、荷兰、比利时和意大利。这些国家的经济总量占欧盟gdp总额的80%以上,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欧洲联盟的总体。同时,为了比较地区性和全球性的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我们把分析扩展到美国和日本。

我们将使用从1985年开始的月度利率对银行贷款利率和利差进行协整检验。对于银行贷款利率,选用各国的基准利率表示;为了计算利差,选用货币市场利率作为存款利率的近似表示。银行贷款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的数据都可以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出版的《国际金融统计》(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中得到,两者都从1985年1月开始。利差有两种形式:一是由贷款利率减去货币市场利率得到的绝对利差;二是由贷款利率除以货币市场利率得到的相对利差。

(二)模型的分析框架

1.协整检验的一般分析框架

一般而言,如果两个时间序列yt、xt各自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定义为i(1)序列,而且两个序列的某个线性组合是平稳的或i(0),那么称时间序列yt、xt是协整的,或者说两者具有协整性。协整意味着两个时间序列变量之间存在某种长期的均衡关系,一个时间序列变量的变化总是伴随着另一个时间序列变量的变化,两者不会分离太远。

对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协整检验基本上是遵循恩格尔和格兰杰(engle and granger,1987)建立起来的方法,按两个步骤展开。首先,证明时间序列存在单位根;然后,估计协整向量。转贴于

协整检验的条件是待检验的时间序列是一阶单整序列,定义为i(1)。为了确定贷款利率时间序列和利差序列是i(1),我们需要进行单位根检验。为此,我们要构建关于利率和利差的时间序列和一阶差分序列的回归方程,然后分别进行t检验和f检验。两个回归方程都包括一个紧跟在利率的滞后差分项之后的趋势变量:

零假设表示时间序列服从随机游走,即非平稳。对于t检验,零假设是ho:b=0;对于f检验,零假设是h0:b=d=0。如果计算出的‘统计量或f统计量的值小于临界值,那么我们不能拒绝零假设,也就是说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

一旦确定了贷款利率和利差的时间序列是i(1)序列,我们就可以从杜宾一沃森(durbin-watson,dw)统计量开始进行协整检验。杜宾一沃森统计量从协整回归中得到,协整回归使用单个国家的利率或利差yt作为因变量,欧洲联盟其余国家的平均利率和平均利差作为自变量xt:

篇4

关键词:企业;差异化;管理;品牌体系

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市场分类越来越细从而对产品的差异化需求越来越大。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品牌的战略对于企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品牌需要以质量为基础,但仅有质量却不能构成品牌。它是强势企业文化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折射体现,因而它也直接构成企业整合内、外部资源的一种能力。品牌一旦形成,便是一种资源,因而它是构成企业支持力的一个重要内容。面对国内煤机行业差异化市场需求,企业如何实施差异化品牌策略,建立差异化品牌体系,参与市场竞争,有效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差异化品牌体系的实施背景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作为一家大型集团公司,有近百家下属单位,涉及多个产业,蕴藏着非常巨大的市场需求。天工公司作为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下的三级单位,所属企业大部分的业务都来源于集团内部市场,一直享受着集团内部市场的呵护。集团公司为了充分激发所属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全集团的竞争能力,提出了内部市场化运作的工作要求。面对集团公司越来越开放的市场环境,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外部企业竞争及外部市场的考验。但就目前外部市场环境而言,装备产业竞争发展进入了成套化、智能化、系统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在这样的环境下,市场对于产品整体技术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天工公司作为一个煤机制造企业,对于品牌体系的建设能力极其匮乏,没有技术研发机构,缺乏技术研发人才,产品整体技术水平较低。

二、差异化品牌体系建设的概念与内涵

差异化品牌体系是企业实行品牌竞争的主要经营策略,主要通过对市场的细致分类并针对市场的差异化需求,从而创建适合各类市场的差异化产品品牌,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来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产品价值。通过对市场的细分锻造出适合各类市场的差异化优质产品品牌,从而打造出一个良好的企业品牌。有效应对外部市场分类越来越细从而对产品的差异化需求越来越大的市场现状及集团内部市场化运作,逐步向集团外部市场延伸,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不断激发企业经营活力,从而实现企业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

三、差异化品牌体系的建设

(一)企业差异化市场细分

天工公司作为煤机制造及为煤矿生产提品保障的企业,对煤机市场有着很深的了解。如果想要更大程度地占有市场,就必须对煤机市场进行细分。天工公司为了应对客户越来越多的差异化需求,首先对煤机产品进行了细分。在细分产品的同时,根据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和购买者行为的差异性,把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具有相似特征的顾客群,以便选择自己的目标市场。公司对集团内部原煤生产单位划分的生产部门进行市场细分。通过市场细分选择一个或几个细分部分(子市场)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专门研究其需求特点并针对其特点设计适当产品,确定适当价格,选择适当的分销渠道和促销手段,开展市场营销活动。这样既有利于巩固现有的市场阵地,又有利于企业发现新的市场机会,选择新的目标市场。

(二)差异化产品定位及管理

1.差异化产品定位

在差异化品牌体系的建立过程中,一般企业首先考虑的策略就是产品差异化,它又分为垂直差异和水平差异。垂直差异是指比竞争对手更好的产品;水平差异是与竞争对手不同的产品。企业可以通过对垂直差异化和水平差异化两种手段的交替使用成功地推出自己的品牌。天工公司成立初期,为把基层单位由修修补补的修理型企业和传统安置型企业向专业化煤机制造企业转型,经过深入基层的细致调研,反复探讨,确定了切合公司实际的发展思路,即按照“打基础、保稳定、促融合、谋发展”这个主线,以原有产品为基础,以开发新产品为主导,开发科技含量高及市场前景好的煤机项目并以项目建设带动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

通过对产品进行科学定位,制定了五大产品发展方向。一是以工程机械厂为主体的煤机制修产品,重点发展起重机、皮带机、悬移支架、单体液压支柱、锚杆等煤机制修业务。二是洗选机械制修业务。公司选择研发煤炭洗选工艺中的主要设备,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着力打造全国知名、河南最大的煤炭洗选机械制造基地。三是以胶管和胶带为核心产品,向上下关联产品延伸,形成产业链,做大做强橡塑制品。其中胶管制品生产企业要重点开发高端产品,提升产品档次,提高市场占有率,拉长产业链条,扩大销售规模。四是以泰克公司生产的油及关联产品为主导产品,发挥油脂化工厂的协同作用,整合相关资源,开发浮选剂、介质、清洗剂等产品,做大做强油产品。五是电气类产品,如高低压开关柜、变频器、软启动器及其他防爆电器等产品。公司经营的家具制造、汽车维修等业务,将采取灵活的经营机制,努力实现自我发展。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最终构建成以煤机产品制修、洗选机械制修、橡塑制品研制、油产品生产和电气类产品研发为支撑产业,以汽车维修、家具制造等为辅助业务的“5+n”产品布局,实现1+1>2的倍增效应。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公司已步入正轨运营,成为了集团装备板块的骨干力量。

2.产品质量管理

天工公司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首先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反复宣贯“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谁损害企业的形象、企业的牌子,谁就没有岗位”的思想,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必须及时通报,让职工明白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在管理上,严格按照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产品从原材料加工到胶管、总成生产都严把质量关。在检验手段上,建立了行业一流的实验室,购置了脉冲实验台、爆破实验台、臭氧实验机等检测设备,增加了材料及半成品胶料的检验项目,改进检验方法,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全年无发生客户质量投诉事件,连续两届荣获“河南省优质产品”称号。

(三)产品技术提升及创新

打造差异化品牌体系,强化企业产品技术提升、新产品的创新研发及企业项目的合作,有效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1.注重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研发

面对产品科技水平较为落后、产品附加值低、处于产业链末端的现状,公司坚持走科技兴企之路。公司成立了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技术中心天工公司分中心,同时成立了天工公司技术中心并设置了三个专业化研究所,即橡塑研究所、化工研究所、电气研究所,为公司煤机产品的研发与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2.注重对外技术合作及项目开发

为了推动产业升级,打造核心产品,公司围绕集团主业发展,与国内外知名企业进行资本与技术的合作,带动装备制造产业提高技术水平,提升产品档次,为安全生产提供装备支撑。把依靠对外合作发展主导产品作为公司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经过多次可行性调研与论证后,公司大力推动电气项目和输送带项目的对外合作。

(四)品牌建设

1.努力做好品牌推广

“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这句在实业领域广为流传的顺口溜为天工公司敲了一记钟:一味做产品,赚取廉价劳动力的剩余价值,始终只能游走在利润链的末端。天工公司由物资供应公司和租赁公司两家单位的多经企业组合而成,多为传统安置型企业,一直以来都是在做产品,盈利能力微乎其微。公司为改变现状,紧紧抓住集团内部市场,选择在集团内部“做品牌”,加强品牌建设推广。

2.认真打造品牌形象

在诸多打造品牌的手法中,品牌形象是重心所在。首先,由于建立品牌形象需要有一些硬性的条件,如强大的科研投入、强大的产品研发的支撑及强大的经济基础等,大多数商家对提高产品的质量或性能望而却步,使得产品同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产品的竞争日益加剧。

为了打造品牌形象,天工公司提出了“内搞联盟保稳定,外找阵地谋发展”的营销战略。对内,在集团公司召开了产品联盟座谈会并与集团内部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成立了产品联盟协会,树立与客户共成长的理念,拓展了销售空间,确保了内部销售额稳步提高。对外,天工公司坚持与巨人同行的理念,瞄准大型煤机制造企业,充分利用集团公司的优势,与郑煤机、平煤机、林州重机等大型煤机制造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一体化合作模式。延伸服务、与巨人同行、委托销售等营销策略的实施,提高了天工公司产品的知名度,使天工产品叫响国内外。

(五)企业优质服务品牌建设

通过打造企业优质服务品牌,天工公司赢得了品牌竞争力。经过领导决策,天工公司提出了“优质服务标准”,即一个结果——交付完美的服务;两个理念——带走顾客的烦恼,留下天工的真诚;三个指标——服务投诉率、服务遗漏率、服务不满意率小于十万分之一;四个要求——顾客所提到的所有问题都必须在数据库里记录下来、顾客提出的所有问题都必须处理、所有处理的结果都必须复查、所有处理的结果都必须通知到公司的所有相关部门。

三、差异化品牌体系建设的效果

(一)发展后劲明显提升

差异化品牌体系运行后,企业为了进一步改善生产环境,适应差异化市场需求,加大了基础设施投入,部分企业新建了标准化厂房,更新了设施设备,改造了水、电设施,硬化平整了作业场地,工作环境得到了改善,生产能力得到了提高,安全基础得到了夯实。分批次引进了100多名大专院校毕业生,安排在各条战线上并逐渐发挥骨干作用。有2名研究生已经能够独当一面,被公司选拔为中层管理人员,担任正科级职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立技术中心,设置专业化研究所,推动了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同时加大贸易服务力度,科工贸一体化效应日益显现。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与知名企业进行合作的项目积蓄了巨大的发展潜能,必将推动天工公司优秀企业品牌的建设步伐。

(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多年来,公司打造了许多品牌产品,被多家煤机企业誉为“诚信伙伴”。这不但提升了企业形象,巩固了供求伙伴关系,而且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篇5

关键词:宜昌市;立体绿化;生态环境;对策分析

1引言

随着宜昌市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城市绿化可用空间受到限制,但城区PM2.5偏高、雾霾天数增加、居民停车难和城市内涝加剧等问题亟待解决,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又与城市绿化密不可分。实施城市绿化必然需要绿化空间,但随着宜昌市绿化美化行动的全面推进,主城区地面基本无可用绿化的空间,地面绿化空间不足已经成为限制城市增绿的主要因素。相反城区被称为“城市绿化的沙漠”的屋顶、墙面等区域绿化率极低,但可用空间充足,具有极大的景观美化效果空间。因此,可以看出立体绿化对提高宜昌绿化美化质量,促进生态宜昌建设,缓解城区绿化用地不足,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和彰显城市魅力等方面都会起到重要作用。

2宜昌市实施立体绿化的必要性

2.1治理雾霾

城市雾霾治理需要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放和提高绿化率来实现,随着城市平面绿化空间受到用地紧张等因素限制,立体绿化治理雾霾成为学者研究和关注的焦点。2013年3月在杭州召开了治理雾霾立体绿化新技术研讨会,2014年4月在北京召开京津冀立体绿化治理雾霾论坛。PM2.5悬浮在空气中,城市居民常用的垂直空间内空气中PM2.5浓度总体递减,冬季受逆温层影响距离地面40~120m空间内PM2.5浓度相对较高,以草坪为代表的地面绿化对PM2.5的吸附能力有限,城市居民生活和工作空间也处于垂直环境中,立体绿化对治理雾霾和保护居民身体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2.2降低绿化成本

屋顶和墙面绿化技术成熟,屋顶绿化虽然施工难度和施工投入费用相比地面绿化高,但在主城区实施总体费用中因无土地成本,房地产建设过程中开挖的表层肥沃土壤可留用屋顶绿化,土石方运输成本也相应降低,所以总费用远低于建设城市和小区绿地的成本。墙面绿化主要选择攀缘植物,虽然部分墙面需要安装网格结构,但绿化苗木价格和后期管护成本较低,所以建设总成本低于草坪绿地。

2.3缓解小区停车难

居民小区停车难问题主要与小区规划建设初期停车位规划不足和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有关,同时小区内停车占用和破坏绿地现象已经成为普遍的问题。从目前来看,绿地是每户小区居民都享受的公共资源,而停车位则不是,但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停车难将可能成为困扰小区绝大多数居民的问题。上海等大城市为了缓解停车难问题,在保证小区绿化率的前提下实施了立体绿化方案,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4降低能耗

屋顶绿化和墙体绿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夏季阳光直射后热能的滞留,通过绿化将有80%左右的光能被植物吸收转化为太阳能,有效降低了楼房顶层住户和墙体受阳光直射住户空调耗能,起到降低能耗作用。

2.5减轻城市排水系统压力

城市内涝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城市安全的重大问题,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影响。立体绿化可有效吸纳、滞留和净化雨水,屋顶绿化可以降低70%的降水强度。

2.6完善城市生态系统

立体绿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平面绿化不足的问题,也为动物提供了新的栖息场所。尤其是为以地面筑巢的鸟类提供远离人类活动干扰的优良栖息地,提高了城区鸟类生物多样性和降低树木病虫的发生率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使城市生态系统更加完善和健康。

3对策与建议

3.1将立体绿化纳入宜昌市城市绿化实施办法

1997年4月18日市人民政府令第45号施行《宜昌市城市绿化实施办法》,《办法》中只规定了地面绿化率,未对立体绿化做出具体要求。2011年北京市政府颁布《关于推进城市空间立体绿化建设工作的意见》,2013年杭州市政府颁布的《杭州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

实施细则》中明确立体绿化相关要求,其他大城市也相继在城市绿化条例中明确立体绿化要求。所以建议宜昌市尽快修改《宜昌城市绿化实施办法》,以《管理办法》的形式明确立体绿化的总要求,解决“城市绿化的沙漠”问题。

3.2制定立体绿化鼓励政策

在居民小区、工厂、企事业单位建设和改造中,鼓励实施立体绿化,制定立体绿化标准,依据生态功能和参照其他省市标准,将立体绿化折算成绿地面积,提高建设项目土地利用率,节余土地可用于建设停车场和其他附属设施。

3.3降低草坪种植面积

草坪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生态效益低,与停车和居民健身活动场所用地冲突严重。建议居民小区、工厂和企事业单位在规划建设中降低草坪种植面积,只有边缘地带适当种植草坪,在开阔区域以种植乔木为主,地面采用见缝插针方式种草。乔木选择高大常绿和落叶间种方式,乔木间距要达到夏季树冠遮阴率90%以上,树下满足停车和居民锻炼的需要,冬季树下透光率不低于50%,实现绿地功能多样化,小区停车生态化,居民活动舒适化。

3.4分步推进实施

屋顶绿化对屋顶防水和承重要求较高,已建成房屋绝大部分难以实施屋顶绿化,所以要对已建成房屋进行评估,选择可以实施屋顶绿化的进行适当绿化,而对新建房屋和厂房屋顶绿化实行硬性要求和制定奖励办法。墙面绿化对房屋质量无特殊要求,易于实施,投入成本低,建议除对新建设房屋和厂房硬性要求外,对有条例实施墙面绿化的建成房屋采有种植攀爬植物的方式进行立体绿化。

参考文献:

[1] 覃盟琳,农红萍,牛建农.立体绿化――创建节约型城市的重要途径立体绿化[J].中国城市林业,2007,5(5):12~15.

[2] 张雨琴.宜昌市藤本植物垂直绿化的应用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9(11).

[3] 周志翔,邵天一,唐万鹏,等.城市绿地空间格局及其环境效应――以宜昌市中心城区为例[J].生态学报,2004(2):186~192.

[4] 刘驰.深圳市办公建筑立体绿化设计策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5] 刘双月.现代城市立体绿化设计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6] 肖寒.城市空间立体绿化的模式与未来的发展[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2.

[7] 熊芳.城市空间中立体绿化设计的探讨[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2.

篇6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ocial construction level, the number of power plants and their own technology are constantly innovat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ower transmission and reduce the various deficiencies. Now, the electromechanical integration integration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has become an irresistible trend of power plant. In which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me power plant is success, and that of some others is conservative and has not get the desired results to a large ext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f electromechanical integration in power plant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关键词: 电厂;机电一体化;技术改造;方式

Key words: power plant;electromechanical integration;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means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6-0161-02

0 引言

对于电厂而言,机电一体化的落实,本身就对电厂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在很大程度上告别了以往的不良现象,整体上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可是随着用电量的不断提升,各个城市的经济也在迅速的发展,此时的电厂内部运作,倘若还是保留在最初级的机电一体化层面上,很难满足未来的工作需求,对于电厂本身而言,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所以,只有加快电厂机电一体化技术改造,才能在未来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1 电厂机电一体化技术改造需求

我国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目前表现为节约型社会,想要将工作效率、工作质量提升,就必须在技术改造上不断的强化。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电厂机电一体化技术改造需求较为强烈。华能南京电厂2×320MW机组运行规程是在原汽轮机运行规程(HDJG-NJ/01-02-96)、锅炉运行规程(HDJG-NJ/01-02-96)、电气运行规程(HDJG-NJ/01-02-96)等的基础上,根据部颁《汽轮机运行规程》和《锅炉运行规程》,结合历年来机组大小修现场设备改造的情况进行第四次修订。华能南京电厂#1、2机组分别于1994年3月和10月投产,原运行规程于1996年第一次修订,于2003年进行了第二次修订,2013年进行了第三次修订,对我厂两台超临界发电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2 电厂机电一体化技术改造对策

2.1 改造原则

电厂与一般的工厂不同,其是城市基本组成内容,实施机电一体化技术改造的过程中,应该按照一定的原则来开展,否则难以在最终得到理想的成绩。一般而言,基本改造原则是满足工作需求。例如,基于传统的液压执行器机构(高、中压调节汽门油动机和配汽机构)仍具有良好的性能,#1、2机DEH系统改造是在保留机组的油动机、保安系统的前提下进行的。改造后取消了同步器、液压调速器、调速器随动滑阀、功率限制器等液压系统部套,同时取消了电液转换器、电流卸载机构、联通阀SE839、H210面板、电流卸载机构的操作把柄等电调部套;增加4台REXA电液执行器,分别控制2台高压和2台中压调速汽门油动机并对相关电调画面和逻辑进行了修改。同时增加2个OPC电磁阀,实现超速限制控制(OPC)功能。改造后的系统为纯电液调节系统。

2.2 有效遵循各类规程

在电厂机电一体化技术改造的过程中,上述两项工作的落实,的确可以为技术改造提供较多的帮助,但是电厂本身的规程以及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规程,也是需要遵守的,包括循环水系统运行规程、机组冷却水系统运行规程、油系统运行规程、调速系统运行规程、发电机密封油系统运行规程、发电机定子水系统运行规程、凝结水系统运行规程等。例如,凝器改造后运行指标:在320MW额定工况、循环水进水温度20℃条件下,真空严密性优良;当循环水量为33985t/h时,凝汽器压力不大于4.8kPa;当循环水量为28000t/h时,凝汽器压力不大于5.4kPa;当循环水量为22000t/h时,凝汽器压力不大于6.5kPa。

2.3 有效建O测评机制

实施电厂机电一体化技术改造以后,原有的测评机制并不符合新的技术,所以,在技术改造以后,应充分结合电厂本身的工作状态,以及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操作模式,建设有效的测评机制。第一,测评机制不是摆设,要能够对工作、对技术有一个权威的测评,能够得到正确的结果,并且测评结果要让人信服。第二,测评机制的落实当中,难免会遇到新旧机制的矛盾,此时必须将新机制贯彻执行,减少在老旧的道路上继续前进,要不断拓展新的工作领域。第三,测评机制在阶段性的使用后,需要充分观察各个技术部门的反馈,进行合理的优化,应该得到电厂内部的高度支持,确保电厂机电一体化技术改造可以不断地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3 总结

本文对电厂机电一体化技术改造展开讨论,现下的很多电厂在改造方式上,都执行了有效的操作,未表现出严重的问题。就机电一体化技术本身而言,其改造的时候还应该进一步考虑到电厂本身的承载能力,适当对其他部门以及相关的技术体系实施优化,不能总是在固定的领域中实施改造,否则难以在最终的成绩上达到最佳。

参考文献:

[1]赵昆.火电厂机电一体化技术改造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1):50-51.

篇7

1液化石油气压缩机进气口不设置气液分离器

根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CB50028—93)(以下简称规范)第6.3.28条“液化石油气压缩机进口应设置气液分离器,出口应设置油气分离器。”但是目前,在南方地区的液化石油气气站中,大多数在压缩机前并没有设气液分离器,但是,由于气站的气相管线绝大多数未加保温设施而暴露在大气中,当压缩机的功率比较大或者是天气比较寒冷时,气相管线中再液化石的液化油气随着气流进入压缩机,虽然有些国产和进口压缩机自身在入气口设有小容积气液分离器,但同样会引起液化石油气压缩机自动经常强制性停机,甚至导致压缩机损坏事故,严重影响安全生产。但有些气站在压缩机入口前设置大于1m3气液分离器后,实践证明,压缩机的运行非常平稳,基本未出现停机现象。

2液化石油气泵进、出口管线不安装防振胶管

根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第6.3.21条“液态液化石油气泵进、出口均应安装长度为0.5米左右的高压耐油铠装橡胶管或采用其他防止振动的措施。”但是,发现大多数气站的液化厂油气泵并没有安装防振的胶管,而是采用常见的管码固定泵进、出管线在管架上。因此出现液化石油气泵连接的管线随着泵的脉动一起振动,一些气站由于泵进液管太长或安装工艺较差而产生气蚀,甚至连接泵管线上的压力表也经常被振坏,给安全生产、运行带来了极大的隐患。而正确按照规范要求安装了防振胶管的液化石油气泵,则是平稳运行而且没有出现压力表频繁损坏的现象。因此我认为:应严格按照规范中规定在液化石油气泵进、出口安装耐高压防振胶管。

3液化石油气储罐喷淋装置采用在环形消防管上钻孔方法

根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第6.9.1条“…液化石油气储罐应设置固定喷淋装置。喷淋装置的供水强度不应小于0.15L/S.m2。”我发现很多气站在液化石油气储罐固定喷淋装置采用在环形的消防管道上直接钻孔开洞方式,虽然新竣工的液化石油气气站该种喷淋装置的喷淋强度直观效果基本令人满意,雾化效果只能勉强合格,但当液化石油气气站运行一段时间,由于所钻孔被腐蚀而导致水孔倾角、直径均发生变化,喷淋强度、雾化效果不可能达到规范的要求,而且会大大降低消防系统水压。而采用安装雾化喷头方式的固定喷淋装置,除了可能出现部分喷头堵塞以外,喷淋强度、雾化效果、消防系统水压基本能达到要求和规范要求,而且喷头堵塞问题可以通过工艺安装上和设计的改进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认为: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固定喷淋装置应坚持采用喷淋喷头方法,不能因施工方便和为了降低投入成本而采用在环形消防管上直接钻孔的方式。

4消防用水采有用鱼塘、水塘、水河涌水

我发现南方地区很多液化石油气储罐站消防用水采用鱼塘、水塘、小河涌水做水源,而且有些是已属发臭的脏水,虽然有关规范对消防用水的水质没有严格的规定,但是从现实使用效果来看却严重影响了消防用水。因为鱼塘、水搪、小溪流等水源含丰富的淤泥、浮生植物和有机质,虽然消防取水管一般有隔栅、过滤阀等措施过滤,但实际上消防泵一旦抽水时,取水口的隔栅、过滤阀会积聚大量的淤泥、水面浮生植物,极大的减少了消防取水的水量,严重影响消防用水。而且,由于水含有大量的污物、有机物,当进行消防演习或者是降温喷淋时,水中的杂质会使管道、阀门、储罐锈蚀加剧和堵塞喷头,锈蚀严重导致维修费用大增。因此,易燃易爆的液化石油气储罐的消防用水,应当在筹建时考虑采用消防水池设计,虽然增大了一次性投资,但提高了液化石油气储罐站消防可靠性和喷淋效果,增强了在事故初发阶段遏止事故延、消灭事故的能力。

5储罐区操作平台面采用花纹钢板

在大多数的液化石油气储罐站中,储罐区的操作平台地面一般均采用花纹钢板铺设,虽然一般都作了简单的防腐漆处理,但由于花纹钢板容易积水而且生产人员经常在上面行走,所以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就出现大面积的锈蚀,而且很难返修好,同时平台锈水导致储罐的外观充满了锈迹,长时间后,花纹钢板严重锈蚀,可能导致上平台检修的工作人员出现工业意外。因此我认为罐区的操作平台面不应该采用花纹钢板敷设,而应该考虑采用镀锌有漏水孔的防滑钢板或者镀锌钢隔栅等材料。

6压缩机、泵及出口管线上的安全阀,未用管线将放散口引向高处

发现许多气站的压缩机、泵及管线上的安全阀的放散口并没有用管线引至高处,或许认为安全阀起跳时候,放散出气体无关紧要。但是,有些气站由于操作人员误操作而导致压缩机上、泵后管线超压力而起跳,高速喷出的气体和液体冲击力十分惊人并且伴有尖啸声,幸无人员站在安全阀放散口处而导致受伤,但距安全阀放散口约1米处砖墙仍留下了强力冲击的痕迹,因此,为保护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将安全阀放散口专门管线引至室外高处或高处。

7液化石油气管道与管架接触处锈蚀现象严重

液化石油气储罐站普遍存在液化石油气管道于管架接触处锈蚀现象,因为接触处很难进行除锈返修防腐,也很难检测该处腐蚀的程度,同时雨水易积聚而湿度较大,而个别气站施工质量比较差,生锈情况更加严重,短短竣工四年就出现过二次管道与管架处穿孔漏气的严重后果。因此我认为:第一,应加强定期维护和检查,并认真做好返修防腐,第二,在筹建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在管线接触部位加焊一块同口径钢板,以增加耐腐蚀的厚度。

8储罐上安全阀放空管设计简单

篇8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B-0065-0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下同)中的许多实验不仅能很好地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而且通过实验能很好地说明一些概念、原理,体现反应的规律,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中学生如实记录实验现象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在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我们不能忽略而不加以探究。下面笔者列举学生或老师在实验中常遇到的“异常”现象,并对这些“异常”现象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

现象一:对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物加热至沸,沉淀不会变黑。

[成因分析]向2ml氢氧化钠溶液滴几滴硫酸铜溶液,此时有三种情况:①氢氧化钠溶液过量;②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恰好完全反应;③硫酸铜过量。

若氢氧化钠过量,可得产物为蓝色絮状的氢氧化铜沉淀,加热后成黑色的氧化铜沉淀;若氢氧化钠恰好与硫酸铜完全反应,可得产物为蓝色絮状沉淀,久置后上层清液无色,即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加热后生成黑色氧化铜沉淀;若硫酸铜过量,则会发生反应:4CuSO4+6NaOH

=Cu4(OH)6SO4+3Na2SO4,该反应生成的是溶解度极小的绿色的碱式硫酸铜,该碱式硫酸铜也可写成CuSO4・3Cu(OH)2,对碱式硫酸铜加热煮沸是没有任何变化的,所以对沉淀加热至沸时沉淀不会变黑。

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将稀的硫酸铜溶液滴加到稍过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只要注意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滴加的量,就可看到预料中的现象了。

现象二:硫酸铜与碳酸钠混合后有蓝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是碳酸铜吗?

[成因分析]实际上,碳酸铜在水中是不存在的,目前尚未制出纯净的碳酸铜。原因是:碳酸钠和硫酸铜溶液接触后进行了双水解。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硫酸铜是强酸弱碱盐。碳酸钠溶液里是碳酸根水解,产生的是OH-和HCO3-,而硫酸铜溶液,是Cu2+水解,产生H+和氢氧化铜胶体,两溶液混合,则由于发生的中和作用,使溶液中的[CO3][2-]和Cu2+的水解程度得到大大提高,这样氢氧化铜就聚集成沉淀,而HCO3-与H+结合成H2CO3,再分解成CO2气体,所以生成沉淀的同时也有气泡产生。总的方程式为:2CuSO4+2Na2CO3+

H2O=Cu2(OH)2CO3+2Na2SO4+CO2,所以在溶液中,不存在碳酸铜,而是以氢氧化铜为主,以及少量的碱式碳酸铜的形式存在。

由于这里涉及水解的知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不宜进行深入拓展。因此,笔者建议:在解释此类现象时宜采取个别提问、个别解释的做法。

现象三: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酚酞溶液变成红色后,一会儿,红色变浅甚至消失。

[成因分析]要弄明白产生这种异常现象的原因,我们先得从酚酞指示剂的变色原理说起。酚酞是一种弱有机酸,它的变色范围是pH为8.0~10.0,酚酞的结构在pH>8及pH

因此,做氢氧化钠溶液使酚酞显色实验时,要用稀的氢氧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超过24%。

现象四:紫色石蕊溶液遇到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变蓝色,但该现象很不明显。

[成因分析]石蕊的主要成分为石蕊精(又名石蕊素)和红石蕊精的碱金属化合物,还有生物碱、红粉苔酸、苔红素等,再从地衣中得到蓝色着色剂。由于石蕊试剂中红色素杂质的干扰,使颜色偏紫,现象不明显。

做法是这样的:取1g石蕊颗粒,研碎转移至100mL烧杯内,加入50mL95%的乙醇溶液,边加热边搅拌,刚沸腾时停止加热,趁热过滤得到滤渣,这样乙醇溶解了部分杂质,进而消除部分干扰。取该滤渣于烧杯中,加入100mL水搅拌过滤,所得滤液为蓝紫色,用pH试纸测得pH=9(说明市售石蕊中含有碱性杂质,干扰了石蕊的变色反应),这时取0.2g无水乙酸于烧杯中,加入50mL水配成稀乙酸,向该pH为9的滤液滴加稀乙酸,边滴边搅拌,调至pH=6时即可。用这些调成弱酸性的石蕊溶液滴到稀HCl中,呈明显红色,滴到水中显紫色,滴到稀NaOH溶液中呈明显蓝色,从试管口俯视现象更明显。

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建议:先把市售的石蕊经上述处理,然后再做实验,就不会有异常现象发生了。

现象五:把鲜鸡蛋放入足量稀盐酸中不会出现自动沉浮的现象。

这是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8页中的一道习题。在教学参考书中的答案是说“鸡蛋能上下移动,自动沉浮”。但经过我和学生做该实验后,得出了与课本不同的现象和结论。我们的理由是:蛋壳中除了碳酸钙之外还有蛋白质纤维和粘多糖类。这些物质形成的胶状物把产生的CO2“包裹”起来,使CO2不能轻易地脱离蛋壳。这时需要用药匙把表面的气泡刮掉,浮在液面上的鸡蛋才会下沉,所以鸡蛋放在一定浓度的稀盐酸中并不会“主动”下沉。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所用的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在1%~2%之间比较合适。而且要人为地刮掉蛋壳表面的气泡,鸡蛋才会下沉。

由于习题描述的现象与事实有出入,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建议这道题以家庭小实验的形式来进行(在家里完成下列实验):将一个洗干净的鸡蛋完整地放入玻璃杯中,再向杯中倒入食醋,使液面高于鸡蛋约1cm。

(1)30秒后观察,鸡蛋表面聚集了很多小气泡,并不断增多、变大,小气泡中的气体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大约4分钟后,可观察到鸡蛋自动上浮,浮出水面后部分气泡消失,轻轻刮掉附在蛋壳表面的气泡,鸡蛋随即下沉。在讨论鸡蛋为什么上浮时,三名学生分别说出了以下三个原因,其中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甲:生成的气体聚集在鸡蛋的表面,增大了排开液体的体积。

乙:蛋壳发生了化学反应,使鸡蛋的质量减轻。

丙:醋酸发生了化学反应,使溶液的密度减小。

篇9

广东省雷州市人民医院,广东雷州 524200

[摘要] 目的 探讨替比夫定中西医相结合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56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有78例患者。研究患者给予替比夫定中西医相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0%、80.8%,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比夫定中西医相结合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 替比夫定;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

[中图分类号] R51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8(a)-0153-02

一直以来,乙肝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疾病,该疾病属于病毒性疾病的范畴,具有传染性。失代偿期的乙肝肝硬化,已达到疾病晚期,此时患者会表现出失代偿期的一些临床症状,该时期已经是并发症的高峰期,若是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案,则会加快病情恶化,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因此,要给予高度重视。为探讨替比夫定中西医相结合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现对2012年1月—2013年5月到该院进行治疗的156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而定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到该院进行治疗的156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其中男76例,女80例,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有78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5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6中的诊断标准,研究组78例患者,年龄36~65岁,平均(45.61±10.43)岁;病程5个月~8年,平均(5.78±2.84)年。对照组78例患者,年龄35~65岁,平均(45.18±10.89)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5.58±2.92)年。

1.2治疗方法

给予78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即对患者进行保肝、维持水平衡以及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并做好蛋白质的补充工作,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研究组78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替比夫定中西医相结合治疗,即选择替比夫定600 ㎎,口服,1次/d,持续服用24周。中医中药以小柴胡汤加减,即选用人参、黄芩、甘草炙、半夏清以及生姜切各18 g,柴胡30 g,大枣擘12枚,煎服,服用3次/d。在治疗的过程中,观察患者服药情况和病情变化情况,出现异常现象,立马向医生汇报。

1.3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患者的肝脏部位已经完全无压痛或者是叩痛现象,肝纤维化、肝功能都显著好转,经过B超检查,肝纤维化程度与用药前对比,已经显著的减轻;有效:患者肝脏部位压痛、叩痛等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肝纤维化、肝功能好转,经B超检查,肝纤维化程度与用药前对比有一定程度的减轻;无效:临床症状未有变化或加重,经B超检查,肝脏与用药之前,没有区别[1]。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的比较行χ2检验。

2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8%,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使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现象。其中,研究组有2例患者出现腹胀现象,而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呕吐现象,2例患者出现恶心现象,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69 8,P>0.05),反应都比较轻微,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即可恢复。

3讨论

目前,临床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主要是以对症下药和支持为主,通过抗病毒治疗来控制病情,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极易导致肝癌,主要原因是肝脏中存在大量的病毒,病毒扩散,袭击肝组织,使肝组织受损,最终诱发肝癌[4]。目前,诱发乙肝肝硬化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个是病毒性肝炎,另外一个是酒精性中毒,病毒性肝炎可以分为3种类型,即两型、乙型与丁型,乙肝病毒是我国常见的3种病毒性肝炎。虽然我国已经对乙肝极其重视,人们对乙肝方面的知识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依然避免不了病毒的传播,母婴传播是最直接的一种传染方式,该传播方式为血液传播,输血也是血液传播的一种途径,这两种传播途径,无法通过疫苗来抑制。在国外,导致肝硬化主要因素就是酒精中毒,若是饮酒过度,肝脏受到酒精的刺激,时间一长,就会引起肝硬化。虽然酒精中毒所导致的肝硬化在我国比较少见,但是,依然需要重视。循环受到阻碍,也是诱发肝硬化常见的一个因素,一般情况下,都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会因为循环受阻引发肝硬化,所谓的循环受阻,指的就是肝脏所附属的静脉无法良好循环,受到阻塞,无法向肝脏提供充足的血液,肝脏缺血,肝细胞会因此会死,促进纤维的生长,从而造成肝硬化[6]。

有研究表明,替比夫定可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避免病毒复制扩散,降低肝细胞炎症的反应程度,使转氨酶有所降低。该研究结果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0%、80.8%,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使用替比夫定中西医相结合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具有良好的效果。出于失代偿期的肝硬化患者肝组织细胞的免疫功能受到严重的损伤,进行抗病毒治疗,可抑制病毒的复制,减轻对肝组织细胞的攻击。

一些肝硬化患者到医院进行治疗,经过医生的详细分析,发现患病原因是由于自身免疫紊乱所导致,由于该原因所导致的肝硬化,但多数为女性,并且患有肝硬化的同时,甲状腺功能还出现异常。另外,胆汁淤积与营障碍也是诱发肝硬化的其中一个因素,体中胆汁若是没有得到良好的排泄,长期淤积,会导致肝细胞死亡,最终演变成为肝硬化[7]。患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也有可能出现肝硬化,因为营养不均衡,会影促使肝组织纤维化,若不给予重视,继续演变则会成为肝硬化,在此过程中,肝细胞会发生坏死,患者的抵抗力明显下降。

肝硬化进入失代偿期,则说明患者病情十分危急,肝功能已基本失常,并发症众多,患者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在失代偿期,常见的并发症有4种,第一,在此时期,大部分患者会出现感染现象,因为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抵抗力比较差,很容易出现革兰阴性菌感染,增加肝脏的负担,出现感染之后,若是不注意,很容易造成肝性脑病,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一出现感染现象,立马采取治疗措施[8]。

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对症治疗是延缓病情最佳的方式,在慢性乙型肝炎预防中有提到,患上肝硬化的患者,要想避免病情继续恶化,抑制病毒继续复制是治疗的关键,一旦病毒得到抑制,肝功能就会有明显的好转,有效降低肝癌的发生率,不仅如此,还可达到避免进行肝移植手术的目的。因此,在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选择核苷类抗病毒性药物进行治疗,可达到延缓病情的效果[9]。现如今,核苷类药物的种类并不多,而且每种药物的安全性、耐药性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已经上市的核苷类药物目前只有4种,替比夫定就是其中一种,同时也是最新研制出来的一种抗病毒核苷类似物,该药物具有极强的抗毒性,是目前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理想药物[10]。替比夫定属于胸腺嘧啶核苷类似物,是一种经过合成而成的药物,其对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从而使病毒不可继续复制,肝功能在此药物作用下,逐渐恢复,替比夫定已经被临床视为一种理想的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药物。替比夫定常见不良反应为虚弱、头痛、腹痛、恶心、(胃肠)气胀、腹泻和消化不良,中医中药以小柴胡汤加减配合治疗可减轻以上不良反应,具体方药为:柴胡15 g、白芍20 g、黄芩10 g、党参20 g、半夏10 g、茵陈15 g、陈皮15 g、大枣10 g、生姜10 g、甘草10 g。该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现象,研究组有2例患者出现腹胀现象,而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呕吐现象,2例患者出现恶心现象,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严重不良反应,服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后,均可恢复。

该研究发现接受替比夫定中西医相结合治疗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接受常规治疗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可见,替比夫定中西医相结合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可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梁国瑞,林丽霞,刘俊霞. 替比夫定合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分析[J]. 中外医疗,2012,31(15):85.

[2]慎强,胡爱荣,施凯舜,等. 替比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80 例临床疗效观察[J].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1,4(4):26-27.

[3]辛晓丽,崔丽,孙建,等.替比夫定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初探[J].中国现代医生, 2012,47(4):9-10.

[4]张弘,宓余强,徐亮.替比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观察[J].传染病信息, 2009, 22(3):160-162.

[5]华建平,马桂凤,李春会,等.替比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观察[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0,26(6):602-604.

[6]宋英世,马威.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3, 6(36): 53-54.

[7]尤龙,窦乐功,魏海.替比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2, 49(25):108-109.

[8]吴杭源,尤德宏. 替比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两年疗效观察[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0,26(6):605-607.

[9]林佩纯,杨玉云,秦宏. 健康教育对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11,6(9):20-21.

篇10

关键词:一体化 勘探开发 油田公司

1 勘探开发一体化的起源与内涵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加入“WTO”日程的临近,经济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区域一体化等相关一体化的概念越来越被大家所熟悉,对于油田公司来说,勘探开发是两个重要的领域,怎样使两个重要的领域实现无缝衔接,尽快实现高效增储上产并尽快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不断提上议事日程,越来越多的油田公司不断探索勘探开发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所谓一体化就是将一些分散而多种多样的要素或单元合并组成一个更加完整或协调的整体。由于一体化创造了一个更加完整或协调的整体,所以被认为是一种产生极大价值的变化过程。在油田公司的勘探与开发领域中,一体化通常被认为是将不同的学科结合起来的一种方式,而这一方式有助于建立(或创造一种全新的)分析过程。

勘探开发一体化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主要体现为简单的初探-油藏评价-试采-产能建设-采油。这一阶段已经开始注意勘探开发的初步渗透。到了上世纪70-90年代,逐渐过渡到地质与工程相联合的模式,勘探开发一体化有了进一步的深化,例如美国的一些油田将责任区分配给地质师和油藏工程师来完成共同项目,不同领域的专家开始尝试多学科协同工作,实现勘探开发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到90年代以后,世界各大石油公司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勘探开发一体化管理。即按探区组成勘探开发项目部,在发现了油气田和油气藏后,勘探开发一起进行,直接进行探明储量的生产活动。直至目前,勘探开发一体化程度不断深化,管理更为科学规范。当今国外的勘探开发已经形成了规范的业绩评价标准,一切以储量能否转化为能够在市场上换回货币的原油为准则。在项目内部,勘探开发分工还是很详细的,但作为项目经理,是总揽统筹管理勘探开发的,形成了多学科协同作业的现代油藏管理。

一体化的内涵:勘探开发一体化,就是在油田勘探开发中,将原来彼此分散的、独立的勘探开发两个不同领域紧密结合起来,使勘探、开发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勘探环节向开发延伸,开发生产向勘探渗透,变前后接力为相互渗透,二者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石油资源储量向石油产量的转化,实现石油企业经济效益的最优化。

2 勘探开发一体化系统的分析

勘探开发一体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属性,从国内外各油田公司的实践中基本体现出有以下几个特点:

2.1 目标性。勘探和开发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具有自身的任务和考核指标,但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即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勘探主要提交探明地质储量,开发提交油气产量,因此勘探开发一体化的系统指标应该包括储量、投资、产能、产量、成本、利润等。而这些总目标的实现就依赖于勘探开发不同部门的小目标的实现,勘探部门的目标包括预测储量、控制储量、探明储量、可采储量等,而开发部门的小目标主要有油气产量、成本、利润、生产周期等等。储量、产量、投资、成本、利润、探明储量转化为产量等等这些指标之间互相矛盾、互相牵制、互为消长。因此,要获取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以及完成国资委对中央企业的经济增加值EVA的考核,必须从整体出发,力求获得全局的两低两高,即低成本、低投资、高产量、高效益,这就需要在不同部门之间进行沟通协调,寻求总体目标和部门小目标的平衡协调。

用公式表述为:G={g1|g2…}

G:总目标

g1:勘探部门的绩效目标

g2:开发部门的绩效目标

从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勘探开发各自绩效目标的实现并不能代表总体目标最优,而总体目标的最优又依赖于各自勘探开发目标的实现以及总体目标的实现。勘探以提交储量为目标,开发已建成产能为目标,在工作思路上、工作部署、地质研究、效益评价等方面差异较大,常常会出现工作上的重复和人力物力的浪费。因此,勘探环节考虑自身小目标的同时要为下一开发环节提供更多地支持,包括技术支持、生产布局、信息共享、储量转化为产量等等。而开发部门在生产环节由于加深了对地质油藏的认识,将生产中的数据、新的认识提供给勘探部门以便给勘探部门的滚动勘探提供更确切的数据支撑。勘探部门的早期勘探中开发部门提前介入,可以缩短生产周期,加快储量转化为产量。

2.2 整体性。勘探开发一体化是要最终把两个独立的系统即勘探和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协调完成系统的任务,具体就是储量转化为产量的最大化和投资收益的最大化,不断降低投资成本和风险,缩短产能建设周期,快速实现储量变可动用储量,最终实现石油产量的的快速增长。这就要求进行勘探开发的过程中进行整体勘探、整体评价、整体部署、整体开发。

E=maxG(D,Z,G)

E――勘探开发一体化的总体效果

D――勘探开发不同部门的职责及绩效

Z――组织机构协调运作的关系集

G――生产研发一体化的程度系数

从上述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国内外石油公司倡导的一体化的总体效果在实践中更多地依赖于勘探开发部门的职责、各职能部门的协作、生产研发不同学科相互协作的程度等等。

2.3 前后关联互动性。勘探开发是石油开采的两个不同的阶段,在实际生产中,两个不同的工作阶段需要持续动态地进行沟通协调。勘探是开发的基础工作,开发是勘探的最终目的,开发也能够不断地实现滚动勘探开发,扩大勘探的成果。因此,两个工作阶段的沟通互动是长期的、持续的、全方位的过程。勘探开发分处于生产的不同阶段,这两个领域具有时间上的接替、空间的持续、信息的共享、学科的互补、投资收益的相关等特点。

第一,时间上从规划、设计、分析、运筹、实施、运行、更新的各个阶段都需要相关人员尤其是两个部门的主要技术管理人员全程参与,才能制定出适合勘探开发一体化的整体方案。

第二,从勘探开发的逻辑关系看,包括对特定地域进行区域普查、区带详查、圈闭预探、油气藏评价、详探、生产试验深入认识油田、油层研究和评价、全面部署开发井,制定完井方案、注采方案及实施、层系调整、井网调整、驱动方式调整、工作制度调整、开采工艺调整等等,如果简单地采用传统的发现-提交预测储量-提交控制储量-提交探明储量-开发前期评价-方案设计与实施,勘探开发的周期较长,投资收益较低。而采用勘探开发一体化的模式,打破人为设置的勘探开发界限,从有重大发现的油藏探井开始,开发早期介入勘探评价工作,及时跟踪勘探动态,以储量能否转化为产能为目标,勘探开发部门在方案部署、地质研究、信息共享、多学科共同参与、效益评价等重要的方面相互结合共同参与,进行开发可行性及技术评价,这样就可以大大缩短建设周期,提高经济效益。

3 长庆油田实施勘探开发一体化实践探索

3.1 传统油田勘探开发的缺陷。目前,许多油田现行的勘探开发管理体制多是勘探、开发两大部门分开运行,按专业条块管理,采取以机构定编定岗的人员组成形式,业绩评价标准分别是各自完成储量和产量任务。具体生产运行中,两大部门各自审批井位,落实录取资料,且油藏评价等工作的时间、环节不同,在主、客观上造成了许多本来可以一次完成的工作需要重复研究、重复投资,影响了探明储量成果,延长了产能建设周期,降低了勘探开发综合效益。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延长产能建设周期;②探井、评价井与开发概念井网不能及时结合,造成部分探井、评价井难以利用;③勘探、评价和开发前期评价工作重复;④勘探经济评价工作容易流于形式。总之,目前,勘探、评价经济评价缺乏从市场商务角度进行动态论证,勘探、评价主要是为申报储量而做,开发主要是为了动用储量而评。通常是在勘探、评价完成后,开发部门尚未编制开发方案,需再评价一次。在一定意义上,前者的工作有些流于形式,深度不够。如果做深、做细,就等于完全重复了开发的工作。主要原因就是在管理体制上勘探、开发还未能真正实行一体化管理。这种管理体制往往带来“勘探报喜,开发报忧;产量报喜,资源报忧”,留下大量的“两不管”地区,不利于油田整体效益的提高。

3.2 低渗透油田对长庆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提出的挑战。鄂尔多斯盆地发育的大面积“三低”岩性油气藏,表现为“井井有油,井井不流”。据统计,长庆油田目前延长组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中渗透率大于10毫达西①的占14.2%,渗透率10-3毫达西的占3.8%,渗透率3-1毫达西的占59.2%,渗透率1-0.5毫达西的占13.4%,渗透率0.5-0.3毫达西的占9.2%,渗透率0.3-0.1毫达西的占0.2%,绝大部分是特低渗透层。超低渗给长庆人提出了挑战,一是要求超低渗油藏实现可动用,二是要求超低渗油藏实现有效开发。这是长庆的油藏勘探和开发工作面临的挑战。经过多年的摸索,长庆借鉴国际经验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勘探开发一体化模式,为勘探开发超低渗油藏提供了保证和坚实基础。

长庆油田在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中,不断进行科学探索,把勘探、评价、开发本来分三个步骤才能完成的动作,三步合一,并联运行,做到“组织管理一体化、方案部署一体化、生产运行一体化、资料录取一体化、经营管理一体化”的整体有序衔接。与传统的勘探开发模式相比,整合了资源,培养了人才,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随着特低渗油气藏被大面积动用,储量丰富、规模巨大的超低渗油气藏,已成为长庆油田上产5000万吨现实接替区。超低渗油气藏开发高投入、低产出,用常规手段和方法难以实现有效开发。但在长庆人的努力下,超低渗油气藏实现了低投入下的高产出,突破了超低渗油气田有效开发的“瓶颈”,在当前低油价下实现了赢利。

3.3 长庆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的成效。2003年以来,长庆油田公司不断进行勘探开发一体化的实践探索,10多年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3.1 开发向勘探延伸,不断扩大勘探成果。开发向勘探延伸,就是油藏评价紧跟勘探,坚持早期介入,加快区域地质认识的节奏,不断扩大勘探成果。鄂尔多斯盆地油藏分布范围小,储量规模有限,石油勘探工作困难很大。通过勘探开发一体化的探索和实施,长庆在石油勘探方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新增探明储量实现大跨越,10年提交探明储量达20亿吨。先后发现了安塞――靖安油田②、西峰油田、姬塬地区等上亿吨的大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让长庆油田油气储量从平稳增长步入跨越式增长轨道。长庆油田着眼于落实探明储量、控制储量规模、寻找油气富集区,全面推行勘探开发一体化战略,油气勘探呈现出“发现整装”、“扩大连片”的增长效应。

3.3.2 勘探向开发延伸,实现快速、规模、高效开发。勘探开发一体化的另一个成果是新发现的油气储量迅速变成生产能力。勘探、评价通过加强开发前期资料录取及开发试验,结合常规油藏工程研究,确定了相应的井网形式、压力系统及注水参数等开发技术政策实现了油田快速、规模、高效开发。

3.3.3 坚持“两个延伸”,五大含油区带格局基本形成。传统的“先探明、后评价、再开发”的思路,显然已不能适应储量高速增长的需要。经过反复实践,长庆总结了一套勘探开发一体化的系统,其核心就是勘探在点上突破,评价全方位跟进,开发紧跟评价部署,迅速扩大油气发现面积。在实施过程中,评价与开发同步扩大油气面积,发现并获得成倍的油气储量。一体化战略的实施,使勘探、评价、开发同时部署和运行,大大减少了一个整装油气田探明的时间,缩短了从勘探到开发的周期。

通过坚持“两个延伸”,缩短了勘探开发的周期,加深了地质认识的程度,提高了勘探开发的整体效益。基本形成了姬塬、华庆、镇北、西峰-合水、志靖-安塞五大含油区带,以姬塬为例,在实施勘探开发一体化的精细化管理之后,2012年油藏评价在姬塬、靖安、安塞及彭阳油田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5694万吨,可采储量7241万吨。多点式充注的成藏机理,制定了“整体勘探,立体评价;立足大场面,兼探中浅层”的评价思路。姬塬地区累计探明储量达4.97亿吨,储量规模达10亿吨。

3.3.4 持续的地质创新为公司提供了持续可采油藏资源。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不断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首先四大主力区带姬塬、华庆、镇北、合水高产油藏快速落实,为陇东上产1000万吨奠定了良好的资源基础,志靖-安塞增储上产势态稳定。新区新层系甩开评价持续落实一批有接替目标。彭阳探明千万吨石油储量,盐池侏罗系评价获得新发现,陇东高产油藏不断形成有力接替区。

3.3.5 工艺技术创新集群打造了公司勘探开发的配套技术。多年来,油藏评价坚持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两条腿走路,经过多年探索,已经形成了低渗透油田勘探开发的技术创新集群。第一,水平井体积压裂扩大试验取得重要成果;在水平井体积压裂试验过程中开展了十六项工艺技术攻关,创造了八项记录,形成了五项致密油开发主体技术。第二,致密油直井体积压裂工艺技术攻关取得新进展。针对致密油层重点开展了岩石力学和地应力剖面研究,体积压裂机理研究,低成本压裂液体试验,大排量体积压裂探索等,取得了一定的认识:一是盆地致密储层裂缝较发育,通过大排量提高缝内静压力可以有效的开启天然裂缝,增加改造体积;二是形成了直井体积压裂“十、百、千”工艺模式;三是大排量试验效果好,为水平井体积压裂提供了新思路;四是活性水低成本压裂液见到成效。第三,强化技术应用使高产井数创评价历史最高水平。加强提高单井产量工艺攻关试验与应用,精心选井选层、优化参数、优选液体,先后开展了不动管柱分层压裂、水力喷射分段多簇、物理下沉剂等新工艺技术试验,开展了羧甲基压裂液、表面活性胍胶压裂液、稠化水酸性清洁压裂液、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压裂液等新型压裂液体系试验,大幅度提高了单井的日产量,试油均获得20吨以上的高产。

3.4 长庆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的运行特征。经历了10多年勘探开发一体化实践与探索,长庆油田已经形成了特有的适合低渗透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体现为四个一体化、两个延伸、三个促进。见图1。

3.4.1 四个一体化。一是目标一体化:一方面勘探评价开发部门以实现长庆油田油气储量产量为共同目标,兼顾储量与产量,当前目标与长远目标的统一。这就体现了公司的最终目标与部门的小目标的协调统一。其次,要实现油气当量5000万吨的总体目标,需要勘探和开发的共同努力,缺少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储量目标和产量目标的相互配合;另一方面为了实现长庆油田的总体规划,还需要兼顾当前目标与长远目标的统一,不能只顾眼前,而要考虑储量的可接替性,产量的可持续性。

二是地质研究、技术攻关一体化:勘探、评价阶段油藏富集规律、储层预测及技术攻关成果及时应用于规模开发,提高油田整体开发效益。①地质理论的不断突破,开辟了勘探评价的大场面;如延长组长7高强度生烃,大面积运聚,具备形成大油田的资源基础;②科研立项统筹安排,形成良好的研究序列。勘探、评价、开发在科研项目设置上按照“目前与长远目标的结合、科研与生产的结合、地质与工艺的结合”的原则,形成了从有利目标区、含油富集区到高产高渗区逐步快速落实的良好研究序列;③科技创新是实现勘探开发一体化的有效手段;按照“围绕目标,夯实基础,集成创新,重点突破”的原则,不断提高勘探开发的技术含量。地质理论的不断创新,开拓了勘探评价找油大场面,新层系、新领域不断取得新发现;储层预测、油藏精细描述、测井综合解释新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储层预测及含油性评价的精度,含油富集区得到不断的扩大和落实;储层改造通过新工艺的试验应用、压裂参数的不断优化,大大降低对储层伤害,单井产量得到显著提高。

三是方案部署、井位优选一体化:充分考虑区域、层系和井网的差异,方案部署和井位优选统筹兼顾,实现整体评价、规模探明、整体开发。

①井位整体部署,缩短了建设周期:探井、评价井、骨架井、开发井整体部署。②探井、评价井采取大井场建设模式,避免重复建设。

四是资料录取、信息共享一体化:根据储量提交、规模开发的需要,取全取准资料,实现资源共享,加快产建步伐。

3.4.2 两个延伸。一是勘探向后延伸,延伸到开发实施、信息反馈阶段,以便及时了解勘探部署方案实施的实际效果,根据差异分析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指导下一步勘探;二是开发向前延伸,延伸到工业评价勘探阶段,甚至可以到圈闭评价阶段,以便及时对勘探领域有无商业价值进行评价。坚持早期介入,及时部署滚动勘探方案,扩大勘探成果。

3.4.3 三个促进。一是减少重复建设,缩短油田建设周期,促进投资效益的提高。二是“三位一体”共同寻找富集区,促进规模建产,整体开发。三是加强开发前期评价,促进超低渗透油田快速有效开发。

4 长庆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不断深化改革方向及对策

勘探开发一体化管理在石油行业已经探索多年,但仍然有很多问题由于制度原因、理念不同、人才瓶颈等直接影响了一体化的步伐。

4.1 加强勘探开发一体化的职能管理。长庆油田目前的勘探开发一体化系统并没有将勘探部门和开发部门合二为一,而是以油藏评价部门为纽带,加深了两个部门的信息沟通和相互合作。这种“形式”的两个延伸一方面形成了“勘探向开发延伸,开发向勘探延伸”的部门合作模式,另一方面又遗留了一些问题。国际上绝大部分油气发现投资项目的最佳管理方式是采用一体化的全程项目管理,将从早期风险勘探到后期开发阶段的全部勘探开发活动作为一个项目整体来考虑。认识地下油藏是一个连续过程,因此人为划分早期纯勘探、一体化阶段和后期纯开发阶段,很容易重蹈“勘探开发人为分割”式管理的覆辙,远不如把整个项目看成是一个有机体,执行全程项目管理。需要通过全程的职能管理,来实现油田公司的统筹规划,同时兼顾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

4.2 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勘探开发一体化的人才支持。油气田高效开发要求地质理论与工程技术有机结合,需要勘探、开发复合型人才。国外的项目经理一般都具有勘探开发的专业知识,他们的项目经理都要经过严格系统的培训,而国内这方面的勘探、开发方面非常专业的人才并不少,但复合型人才较缺乏。因此,急需培养一批既懂勘探又懂开发的复合人才。目前可能的一些措施有:①招聘大专院校的学生尽量考虑选择符合型人才,看学生的第一学历、第二学历甚至第三学历是否包含了地质、勘探、钻井、开发专业等。②在勘探、开发部门进行有目的的轮岗,培养一批具有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满足勘探开发一体化的需要。③对于项目经理等高层次人才定期进行勘探、开发一体化方面的专业培训。

4.3 优化勘探开发一体化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从组织机构来看,油田公司勘探开发分属于两个部门的领导主管,用不同的指标体系考核。勘探开发界限很分明,勘探负责交储量,开发负责用储量。考核勘探部门的指标是储量而不是商业储量,这样储量的商业价值评价就出现了“空档”,成了两不管理体制的“空白区”。因此,为了顺利地推广勘探开发一体化的进程,应尽快调整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尤其是勘探部门,增加上原油产量、可动用储量的考核指标权重,从考核指标上进行导向,引导勘探向开发的延伸和渗透。另外,今年国资委对于中央企业的考核增加了经济增加值的考核,这就要求以后勘探部门的投资更要注意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投资效益。

4.4 继续完善共建信息一体化共享平台。随着数字化管理平台的运行,长庆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下一步的工作坚实大力建设和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力争在融合传统管理方式优势的基础上,借助长庆油田数字化建设平台实现三个飞跃:从人工搜集信息到计算机辅助处理;从提供选择结果到自动生成分析报告、应急处置方案;从打造信息组合到提供连续的信息流。而这三个飞跃,必将引发减少用工总量、优化劳动组织结构、提高员工素质、降低生产成本等综合效应。

注释:

①低渗透是一个相对概念,国内外并无统一固定的标准和界限。针对含油储层,我国开发系统(李道品,2003)把50~10毫达西的储层定义为低渗透储层,把10~1毫达西的储层定义为特低渗透储层,把小于1毫达西的储层定义为超低渗透储层。

②截止到2003年底,志靖-安塞地区已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超7亿吨,三级储量规模达14亿吨,成为中国陆上继大庆油田之后石油勘探的最重大发现。

参考文献:

[1]赵贵菊,王彦春,崔其山,崔淑红.石油勘探开发一体化数据仓的建立和应用[J].物探与化探,2010(1).

[2]高建,董秀成,杨丹.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研发风险评价与规避[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3).

[3]李博.中国石油科技管理系统开发推广与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4]李春燕,马怀玉.油气勘探开发项目经济评价研究浅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2).

[5]张数球,李晓波.浅谈“勘探开发一体化”[J].天然气技术,2009(3).

[6]刘宝发.国际石油勘探开发项目政治风险的不确定性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4月.

[7]张奎文.深层复杂断块油藏的勘探与开发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13).

[8]荆克尧,缪莉,罗萍.中外油公司勘探开发成本对比分析及其启示[J].当代石油石化,2008(16).

[9]李建华.打造低渗透创新管理示范油田[J].数字石油和化工,2007年4月.

[10]冯玉宝,张红玲.对油田实施勘探开发一体化工作的思考[J].当代石油石化,2007(15).

[11]王京,赵珍梅,曹代勇.浅谈海外数字油田与勘探开发一体化集成系统建设[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年3月.

[12]崔立杰,韩亮.创新理念 搞好成本精细管理[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

[13]李传华,郭元岭.油气勘探开发一体化工作方式的探讨[J].断块油气田,2006年7月.

[14]计秉玉.依靠信息化提升勘探开发技术水平[J].大庆石油地质开发,2006年12月.

[15]娄渊明,何钧,栾翠红,刘峰.对油田实施勘探开发一体化的几点思考[J].西部探矿工程,2005(3).

[16]何钧,娄渊明,苑胜利.勘探开发一体化项目管理中HSE运行模式实践[J].西部探矿工程,2005(4).

[17]黄琨,张坚.一体化管理模式在塔里木油田的应用分析[J].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5年8月.

篇11

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消化二科,广东省茂 525000

[摘要] 目的 评价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3年4月该院收治的90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5例,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促肝细胞生长素及甘草酸二胺等综合性护肝、保肝治疗,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治疗前后Child-Pugh评分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TBiL、ALT及AST的值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同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BiL、ALT及AST改善程度相比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Child-Pugh评分分别为(8.50±1.51)分、(6.08±0.91)分,对照组治疗前后Child-Pugh评分分别为(8.31±1.68)分、(4.19±1.04)分,两组治疗后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综合治疗措施的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

关键词 ] 恩替卡韦;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7(c)-0015-02

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ntecavir in the Treatment of Decompensated Hepatitis B Cirrhosis

ZHONG Xiongli ZHOU Chunxian

The Second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Guangdong Maoming People’s Hospital, Maoming, Guangdong Province, 52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ntecavir in the treatment of hepatitis B patients with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Methods 90 cases of hepatitis B patients with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0 to April 2013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45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educed glutathione, hepatocyte growth-promoting factors and diammonium glycyrrhizinate and other comprehensive liver protection treatment. 45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entecavir on the basis of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was 6 months. The changes of hepatic function indexes, Child-Pugh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After 6 months of treatment, the values of TBiL, ALT and AST of both groups were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in the values of TBiL, ALT and AS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or the control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in improvement degree of TBiL, ALT and AST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before treatment, the Child-Pugh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50±1.51) points, 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8.31±1.68) points, after treatment, the Child-Pugh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6.08±0.91) points, 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4.19±1.04) points, the Child-Pugh score of both groups was decreased after treatment, and tha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decreased more significantly,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y comparison, P<0.05. Conclusion The efficacy of entecavir given to the hepatitis B patients with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is good with high safety, which is deserved to be promote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Entecavir; Hepatitis B cirrhosis; Decompensation; Clinical efficacy

[作者简介] 钟雄利(1978.6-),男,广东茂名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消化内科。

肝硬化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反复作用引起的弥漫性肝脏损害。我国导致肝硬化最常见的病因为乙型肝炎,其次为酒精性肝硬化[1-2]。临床研究表明,及时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显著延缓乙肝患者疾病进展。目前,选取2010年5月—2013年4月该院收治的9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评价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90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均符合《慢性乙肝防治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且符合以下要求:①PCR检测显示HBeAg炎性患者HBV DNA每毫升≥105拷贝,HBeAg阴性患者HBV DNA每毫升≥104拷贝;②ALT达正常值上限的1.5~10倍;③肝硬化处于失代偿期;④未用过其他抗病毒药物;⑤排除其他类型肝炎;⑥无明显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排除标准:①伴消化道出血、II度以上肝性脑病、原发性肝癌、肝肾综合征及重度黄疸;②合并其他类型肝炎重叠感染;③Child-pugh评分A级和B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5例,男29例,女16例,年龄35~61岁,平均(47.2±3.8)岁,病程1~9年,平均(5.0±1.3)年;对照组4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35~62岁,平均(47.8±3.0)岁,病程1~8年,平均(5.0±1.1)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保肝、护肝综合治疗,包括静脉滴注还原型谷胱甘肽、门冬氨酸钾镁、白蛋白、新鲜血浆,并同时行利尿、止血、抗感染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国药准字:H20100019)口服,0.5mg/d,疗程均为6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Child-Pugh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TBiL、ALT及AST的值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同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BiL、ALT及AST改善程度相比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hild-Pugh评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后Child-Pugh评分分别为(8.50±1.51)分、(6.08±0.91)分,对照组治疗前后Child-Pugh评分分别为(8.31±1.68)分、(4.19±1.04)分,两组治疗后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少数出现乳酸酸中毒,所有患者耐受性良好。

3 讨论

肝硬化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反复作用引起的弥漫性肝脏损害。我国导致肝硬化最常见的病因为乙型肝炎,其次为酒精性肝硬化[3-4]。乙型肝炎主要由于HBV感染人体后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坏死,可分为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急性乙肝预后较好,成年人患病后多数可自愈,而慢性乙肝久治不愈逐渐发展为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5-6]。研究表明,及时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有效延缓乙肝病程进展,延长患者寿命。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有α-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两类,前者包括普通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干扰素,而后者包括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及恩替卡韦[7-8]。干扰素用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不良反应多,安全性差,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起效慢,作用延缓,疗效欠佳[9-11]。恩替卡韦是一类新型抗病毒药物,是一种环戊酰鸟苷类似物,它可取代三磷酸脱氧鸟苷嘌呤核苷与HBV逆转录酶活性位点结合,具有起效快、变异率低等特点,可有效抑制HBV DNA多聚酶,阻止病毒核苷酸合成,达到抑制病毒复制的目的[12-13]。该研究结果显示,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TBiL、ALT及AST的值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同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BiL、ALT及AST改善程度相比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Child-Pugh评分分别为(8.50±1.51)分、(6.08±0.91)分,对照组治疗前后Child-Pugh评分分别为(8.31±1.68)分、(4.19±1.04)分,两组治疗后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综合治疗措施的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

参考文献]

[1] 张勤俭,张建,李燕,等.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1,33(3):60-62.

[2] 董艳玲. 恩替卡韦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0):197-198.

[3] 杨阳,戚合德,韩丽红.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 2 年随访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0):1789-1790.

[4] 姚钦江, 马卫国. 替比夫定治疗高 ALT 水平 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1,27(6):615.

[5] 路秀萍. 恩替卡韦治疗 68 例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2013(6):64-65.

[6] 冯继红.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与哲学: 临床决策论坛版,2011,32(4):29-30.

篇12

关键词:溴化锂;水冷媒;能耗调查

中图分类号:TU831 文献标识码:A

为全面了解非电空调的实际运行情况,院方组织相关人员对远大一体化直燃型中央空调机组进行现场调查。重点在于了解该类型中央空调的运行效果、运行费用及后期维修情况。

本次调查的目标单位有A医院、B医院、C燃气公司、D酒店、E医院。

通过对主机房工作人员、业主、病员、燃气公司负责人员的了解,并查阅相关运行数据,得到下列运行情况资料。

一、数据调查

A医院中央空调基本情况是,3台600万大卡(使用8年)、3台400万大卡直燃机(使用4年),62万O制热,其中40万O还有制冷要求。

在其主机房内调出运行数据,空调出水温度8.1℃,回水温度11.8℃。在病房楼内现场测量,大厅温度26.3℃,病房内温度25.1℃。

B医院中央空调主机为250万大卡2台(使用6年),保证11.7万O办公及业务房间的制冷制热需要,并全年每天定时供应2h热水。

在与基建负责人了解过程中,他反映的情况是改装直燃机后,第一年运行费用比燃煤节约252万元。直燃机一机多能,可制冷、制暖,通过热回收系统,可免费生产卫生热水,清洁环保。提出的建议是可上两套热回收装置,以提高利用效率,还应加强主机的保温降噪处理。

D酒店中央空调主机为600万大卡2台,酒店客房面积4万O,行政办公面积4万O,机组已使用十年。

我院现采用地源热泵中央空调,运行电费为34.5元/O・年。南阳中心医院综合病房楼冬季采暖用市政蒸汽板式交换,夏季制冷用离心式电空调机组,保障6.7万O的空调需求。其制冷季费用经调查计算为41.94元/O・年(近3年数据平均),含采暖后全年费用约为96元/O・年。

离心机空调驱动能源为电,取用方便,市场占有率高,核心部件为离心式压缩机。压缩机结构精密,运动部件多,维保单位多为事后服务,故障率相对较高。除主机外,输配电气、冷却塔需另外购买。

直燃机空调主机为高真空状态,机械部件相对静止,主要靠溴化锂溶液循环进行热交换。厂方通过远程监控,实时监测空调主机的运行状态,如发现参数异常,及时通知维保人员或业主单位,把故障排除在萌芽状态,厂方售后人员每年不少于12次的回访,便于及时了解主机的真实运行状态。

远大一体化直燃机空调系统包括主机、输配部分、电气控制部分、软水部分、自动加药部分及冷却塔。一体化的服务明确了责任,提高了运行效能。最主要的是机组运行效率的实时显示,可使用户和厂家及时了解机组运行状况,一旦运行效率下降,可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主机始终处于高效运行状态。

直燃机空调的前期投资较离心机空调多20%~30%,主机的体积较离心机组大,安装位置也有严格的安全要求,但远大直燃机的售后更好,运行费较离心机空调低,除能提供冷暖空调外,还可提供卫生热水。

二、数据分析

我院综合病房楼建筑面积83497O,地上22层建筑面积70596O,地下2层建筑面积12901O。地上面积有制冷、采暖需求,按冷负荷110W/O计算,综合楼负荷总量为:70596O×110W/O=7765kW,约为668万大卡。考虑到负荷率等因素,实际600万大卡即可满足使用需求。

根据两种空调方式的相关资料和厂家报价等,列出如下对比分析,见表1。

1.运行费用理论计算

设备做工说明:空调工程制冷负荷效率为60%的时,远大直燃机的燃料消耗量为50%(参考远大一体化样本);而电冷机的耗电量为70%(参考电冷机样本),甚至更高。直燃机运行费用:

电费=设备实际耗电量÷0.85×运行时间×电价

制冷季电费:

170kW÷0.85×2400h×0.8元/kWh=38.4万元

供热季电费:

60kW÷0.85×2400h×0.8元/kWh=13.55万元

气费=额定满耗气量×0.5(全年平均60%负荷计算)×运行时间×气价

制冷季燃气费:

244m?/台×2台×0.5×1440h×2.83元/m?=99.4万元

制热季燃气费:

287m?/台×2台×0.5×1440h×2.83元/m?=117万元

以上费用合计:268.35万元/年,约38元/O・年(烟气板交可免费为全院提供卫生热水)。

离心机运行费用:

主机设备=额定耗电量×0.7(全年平均60%负荷)÷0.85×运行时间×电价

输配设备=设备实际耗电量÷0.85×运行时间×电价

主机制冷电费:

1270kW×0.7÷0.85×1440h×0.8元/kWh=120.5万元

输配制冷电费:

490kW÷0.85×2400h×0.8元/kWh=110.7万元

输配采暖电费:

105kW÷0.85×2400h×0.8元/kWh=23.7万元

蒸汽采暖费用估算:

0.54元/O・天×120天×70596O=457万元

以上费用合计:712万元,约101元/O・年(E医院实际调查能耗平均为96元/O・年)。

在远大生产厂现场考察时,通过调查了解到,直燃机的主机、冷却塔、电控、水泵、机房内阀门,均在厂房内组装调试,保温覆盖。这种一体化的生产方式,与设备现场安装相比,其精密度和运行稳定性都有更好的保证。

在用户的实际调查中,远大直燃机用户反映,该设备的故障率较低,厂方的对主机工况的远程监控,及时回访及定期保养保障了设备的运行的良好状态。

参考文献

篇13

关键词:商业广场;绿色施工;环保节能

无论新建、扩建或改建工程,都会对当地甚至全球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如噪声污染、气味污染、灰尘污染以及全球化的气候和生态系统的改变等。另外,建筑活动要产生大量的固定垃圾,如何处置这些垃圾、处置的程度对环境影响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积极推行绿色施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做好绿色施工设计与施工一体化研究摆在了我们面前。

1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一栋集国际顶级办公楼,购物中心,豪华酒店,大型宴会、展览厅以及服务式公寓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地下四层,地上裙楼为四层商场(局部为五层),地上塔楼共38层,总建筑面积为282333m2,建筑总高度150.600m。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施绿色施工,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2绿色建筑节能设计

车库保温卷帘以外部分的坡道和坡道外壁均按室外墙地面做80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层;商场、办公大堂、办公室和车库、机电层相贴临的楼板均作80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层;地下室底板及侧壁防水采用卷材外防水与钢筋混凝土自防水相结合形式,防水卷材采用3+3厚聚乙烯胎SBSⅡ橡胶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断裂延伸率≥450%;屋面防水卷材采用3+3厚聚乙烯胎SBSⅡ橡胶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断裂延伸率≥450%,加1.5厚三元乙丙防水卷材。

工程维护结构按节能标准设计,离心式冷水机组COP=6.1;通风效率采用排风热回收措施,热回收效率大于70%;空调水系统支管设置流量调节阀,水系统并联环路水力不平衡率小于15%。

地下四层设有独立的中水处理系统,分别予办公楼、商场及地下车库,对卫生间废水、污水及餐饮废水回收,经过滤,生化处理和消毒除味后作冲厕、冲洗汽车、清晰道路和绿化用途;设置独自的污废水排放系统及化粪池,排水系统采用双管排放,即污废水分流方式设计;污水收集后进入地下四层的化粪池,经过化粪池处理后再利用潜水泵把废水排入市政排水管网。

本工程外维护结构为组合幕墙,其中:透明玻璃采用节能保温玻璃,品种有:10mm钢化Low-E镀膜玻璃+12mm空气层+10mm钢化玻璃,10mm钢化Low-E镀膜玻璃+12mm空气层+15mm钢化清玻璃,8mm半钢化玻璃+1.52mmPVB+8mm半钢化Low-E镀膜玻璃+12mm空气层+8mm半钢化玻璃+1.52mmPVB+8mm半钢化低贴高透明玻璃;非透明幕墙内均内设75mm保温层。

3环保施工

3.1抑尘施工

场地的封闭及绿化:现场内所有的场地均采用C20的混凝土浇注,车道范围200mm厚,其余150mm厚,难以利用的空地做成花池,种花美化。散状颗粒物的防尘措施:回填土,砌筑用砂子等进场后,临时用密目网或者苫布进行覆盖,控制一次进场量,边用边进,减少散发面积;用完后清扫干净;运土坡道要注意覆盖,防止扬尘。撒水防尘:常温施工期间,每天派专人撒水,现场设置两台洒水车,将沉淀池内的水抽至撒水车内,边走边撒,撒水车前设置钻孔的水管,保证撒水均匀。垃圾处理:建筑物内的施工垃圾清运必须采用封闭式容器吊运,严禁凌空抛撒。施工现场应设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分类存放。施工垃圾清运时应提前适量洒水,并按规定及时清运消纳。

3.2噪音控制

室外出地面的通风口做消声处理。通风百叶为防水百叶,防水率99%,通风有效率55%。风机房、空调机房、水泵房、发电机房、冷冻机房等噪音较大的机电房间做消声处理,隔声门窗、吸音顶棚、吸音墙体和浮动地台。现场设置两处木材加工场地,分别为基坑及地上。周围设有隔音棚,有效减少噪音。木材切割采用MLQ340木工圆盘锯,设备运行良好,噪音低。本工程的钢筋加工机械全是新购置的产品,钢筋切断GQ40F、钢筋弯曲机GJ7-40、钢筋拉直机JM-3T均为性能良好,运行稳定,噪音低的设备。现场砼浇筑一般选择在白天,振捣设备为ZX-50插入式振动器,性能良好,低噪音。

3.3光污染控制

夜间照明光线控制:工地周围及塔吊上设置大型罩式灯,随工地的进度及时调整罩灯的角度,保证强光线不射出工地外。电焊作业控制:钢结构及梁、板焊接部位设置遮光挡板,用废旧模版钉制维护当帮可有效防止强光外射对工地周围区域造成影响。

3.4污水控制

现场道路均经过硬化处理,雨水通过排水沟流入沉淀池,再经过沉淀池后排入市政管网。办公区设置水冲式厕所,在厕所附近设置化粪池,污水经过化粪池沉淀后排入市政管道。在工地食堂洗碗池下方设置二级隔油池。每天清扫、清洗,油物随生活垃圾一同收入生活垃圾桶。东门及南门分别设置两个3600立方尺二级沉淀池,基坑抽出的水和清洗混凝土搅拌车、泥土车等的污水经过沉淀后,可再利用在现场撒水和混凝土养护等。

4节能及节材措施

4.1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制订《垃圾分类回收计划》,在工地选定一个特定区域把回收材料存放及分类,统一堆放、统一处理。并制订了《监测与测量记录表》,记录废物总量、重量、废物处置或回收地点及回收用途及其单据等。使用现存的及将被拆毁的作填料或底基层的铺地材料,同时把这些材料的重量包括在计划表中。材料供应商于项目工地500英里(800公里)范围内选取。现场材料堆放有序,储存环境适宜,措施得当,保管制度健全,责任落实。

充分利用现有的施工场地,紧凑有序。施工设备和材料堆场按照“就近堆放”和“及时周转”的原则,既尽量布置在塔吊覆盖范围内,同时考虑到交通运输的便利,尽量减少材料场内二次搬运。施工现场工具、构件、材料的堆放必须按照总平面布置图放置,按品种、分规格,设置标识牌 摆放整齐。各工序按计划及时插入,合理地调整材料场地布置,满足施工需要。

现场办公楼为彩钢活动板房,办公室的进深为5840mm,开间设置大多数为3600mm,办公区由3栋彩钢板房组成,南、北两侧的为2层,东侧为3层;生活区布置工人宿舍12栋2层楼的彩钢房,共384间,每间15m2;工人食堂1间,面积为600 m2。材料均为可重复利用,利用率达到70%。

4.2节水措施

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均取自沉淀池中经过沉淀的水资源;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取自基坑周边降水井中的水资源;混凝土养护采用覆盖保水养护,混凝土独立柱采用包裹塑料布养护,墙体采用喷水养护,节约施工用水。

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设立循环用水装置,为自中水循环措施,有效利用现场降水资源;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提高节水器具配置比率。施工现场建立可再利用水的收集处理系统,降水利用过后,通过排水沟流入沉淀池,经沉淀池沉淀再抽出进行现场绿化、喷洒路面等。施工中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再利用量大于30%,满足节水要求。

4.3节能措施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优先考虑耗用电能的或其它能耗较少的施工工艺,避免设备额定功率远大于使用功率或超负荷使用设备的现象。

现场照明设计以满足最低照度为原则,临时用电优先选用节能电线和节能灯具,临电线路合理设计、布置,临电设备均采用自动控制装置,声控、光控等节能照明灯具。

4.4节地措施

编制《土方施工方案》及《回填土施工方案》并进行优化,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红线外临时占地均满足施工要求,待工程完工后,将恢复原地形、地貌,使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利用和保护施工用地范围内原有绿色植被,用于现场绿化。

根据施工规模及现场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临时设施,临时加工厂、现场作业棚及材料堆场、办公生活设施等的占地指标、占地面积均按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设计。现场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

5结束语

本项目形成了“绿色施工与质量至上”的项目精神,通过精心施工,团队合作,改变以往普遍存在于工程施工现场(特别是基础施工与最后装饰阶段)的那种“脏、乱、差”现象和“高消耗、低效益、事故多”的状况,使项目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了业主的好评。

参考文献:

篇14

一经济地理学概述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它所研究的基本问题就是为什么经济活动在地球表层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虽然经济地理学家将人类的经济活动看作是如同地质活动、气候变化等一样的地表现象,但该学科的宗旨却是研究如何使经济活动更符合自然、地理的规律,符合亘古不变的发展原则,如何在固定的地理因素上发挥其效用的最大化。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教育也不外乎是一种经济活动和行为,并已经纳入“准公共产品”的范畴。从这个角度考虑,用经济地理学来分析不同地区间高等教育的区位差异、资源差异乃至水平差异等等就理所应当了。这也可以说明笔者为何将长三角高教一体化综合改革试验区这一区域性教育发展战略视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并加以解释了。将经济地理学的研究理论应用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国内外已经有先驱在进行尝试,并衍生出“高等教育经济地理”的思想,力求将高等教育学与经济地理学相结合。正如荷兰蒂尔堡大学经济地理学教授罗伊·拉坦(RoelRutten)曾经所作出的断言那样:“高等教育经济地理研究正徐徐拉开帷幕。”

二经济地理学六大原理对长三角高教区域特征及战略规划的解释

长三角地区的这一高教一体化战略是从针对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一系列创新性政策的制定和实行开始的:三省市率先进行区域性教育合作法律法规建设;率先探索高等教育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和办学模式改革;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建立优质教育资源数据库、网络平台;建立高水平教育资源对等开放联盟、共建长三角地区高校课程联盟;在长三角地区开放教育市场,鼓励民间投资等等。

基于以上具体措施,长三角高教综合改革试验区计划通过教育联动区域覆盖面的“三次扩张”战略,以逐步扩大长三角教育合作及联动发展区域。即从主要城市的率先合作和联动发展,逐步扩展到长三角全区域;从部分领域的单项合作扩展到众多领域;从提升区域内部的联动发展水平,通过扩大合作及辐射范围,形成教育联动发展上的“泛长三角区域”,从而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经济地理学的几个重要核心理论,包括区位理论、区域空间结构(集群)理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其中之一是比较优势理论)、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理论、人地关系理论以及经济的全球化理论,一般用于解释普通地理实体经济活动。同时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对高等教育尤其是空间集聚的高等教育组织行为进行相应的阐述和论证。因此,本篇文章关于长三角高教一体化综合改革试验区战略的经济地理学阐释便从以下几个理论进行。

1区位理论———长三角占据优势区位,有助于整合优质教育资源

区位是经济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名词,不同于“位置”,是在其上兼有“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含义,强调空间概念。[1]区位理论是该学科的核心理论之一,其思想在于两个方面,即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和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在很多方面受到限制,因此,对于这些活动场所的选择往往取决于区位条件和区位因子。引申至教育领域,排除能源、资本等区位条件,高等教育活动同时具有其区位因子,如人口、生源dylw.net 、经济、政治、文化、交通、信息等。综合二者,一个具有良好区位因素的区域会对其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是高等教育机构设置、分布等需要充分考虑的重要因素。长三角地区土地、人口、GDP分别占全国的1%、6%和20%,可谓富庶之地,其区位条件可见一斑。

高校生产与分配的是知识,高等教育准公共产品的属性决定了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从空间区位选择的角度来说,高校应该是一个综合指向型的部门,这与工业布局中单纯根据其产品的性质和生产过程特点而分为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和劳动力指向型等部门很不相同。[2]省域间的高校布局也就往往综合考虑将文化环境因素、区域经济因素、政治导向因素以及人才供需因素、信息流通因素、科技创新因素等区位因素作为前提,集生源指向、师资指向、政策指向、市场指向等为一体,并因此造就了诸如江苏、浙江的文化大省和上海这样的高科技人才聚集地。江浙沪三地的高等教育水平一直处于全国各省市前列,三地拥有“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7所,约占全国总数的18%;国家重点实验室34个,涉及学校37所,占全国高校的30.1%;拥有1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占全国1/4;另外还分布着130个国家重点学科,占全国总数的20.7%。[3]长三角地区所拥有的区位优势将促进其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进程不断提速,同时将推动高等教育的协作联动发展,为高校间的合作提供契机,为三省市的高教一体化进程奠定良好的区位基础。

2集群理论———试验区构建高校集群,有助于促进高校校际协作

集群理论也是经济地理学中的重要内容。美国商学院的波特于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最早提出集群的概念:“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如大学、标准机构和贸易协会等)的地理集中或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同样,高等教育的集群不仅要表现出如上述概念所描述的极强的空间效应,还要根植于地方经济社会,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保持紧密的联系。在此基础上,集群中的各组成要素建立了充分合作机制并形成复杂的地方网络,既提高了整体的协作效率,又建立了相互依赖的关系,实现了“群”的优势,从而增强了集群的竞争力和稳定性。

长三角高教一体化综合改革试验区战略,则正是符合了这样一种集群的思想。试验区的构建,实质上是力求达到让学术资本形成集聚效应,基于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的实际,在努力寻求教育教学的生产要素交集最优化前提下,使合作与竞争共存,实现学术资本的充分共享和流动,从而有效缓解集群内资源的结构性不足,提高资源的整体配置水平和使用效率,使得在人才培养、人才开发、科研创新等等方面实现长三角地区的“高教一体化”与协同、均衡,实行跨省(市)之间的师资共用、资源共享、特色互补、合作共赢,建立跨省(市)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三省市高校间的联合博弈。

3比较优势理论———试验区积累要素禀赋,有助于提高高校竞争优势

比较优势是一个从古典经济学中发展起来并借鉴至经济地理学的概念,它是指一个组织或机构在与其相类似的组织或机构进行对比时所体现出来的优势,因而常常被用于组织或机构在竞争中的特色比较,其内核在于要素禀赋。所谓要素禀赋就是一个组织或机构由于其内部要素的特征所形成的组织或机构的综合品质。[4]在经济地理学中,比较优势理论往往用来解释由于不同区位的内在差异(不同于区位差异)而导致的部门间生产分工和资源流动甚至贸易差异等等。

与其他参与经济活动的地理实体(如企业)不同,高校是进行教育和培养人才的组织,它所“生产”出来的是知识和人才。那么它的要素禀赋包括课程、学科、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财政资源、管理体系等。因此,基于不同的要素禀赋,高校的比较优势在宏观角度上有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微观上科研又可以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教学则包括教学条件、教学方法、培养模式等,其中高校最重要的比较优势还是在于学科建设上。在我国迈向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需要的是更多层次不同,各具特色的高校进行人才培养,包括公办、民办以及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的学校,需要所有大学发挥多学科的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实现学科交叉融合,开辟新的学科生长点。

从2010年上半年国家教育部鉴定与上海共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战略合作协议;特立江苏省高等教育改革试验区、浙江省民办教育改革试验区等一系列的政策视角上看,两省一市的高等教育一体化将摒除体制障碍、整合优质资源,给拥有相似优势学科的高校间提供更多交流协作的平台,三省市教育部门将制订统一政策,建立统一的“长三角高校优质课程库”和dylw.net 实时查询平台,使学生随时随地查询不同高校之间的课程和学分交换和共享计划,从而从整体上增强长三角地区高校的教育科研水平。这种高校间内化的比较优势将最终转化为竞争优势,其成功经验更可推广至全国,推动我国高等学校办学市场的良性竞争。

4人地关系理论———三地高校融合共通文化,有助于引领多元价值取向

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点问题。由于人类的参与,地理环境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环境,还包括社会环境,这其中,文化的传统对于经济现代化模式和产业结构的构建及调整已经或正在产生深远的影响,经济与文化一体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注重人力资源素质提高和人文环境建设,这是“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经济发展奇迹的奥妙之所在。因此经济生活不仅是经济的,更是社会和文化的,经济过程也是一个社会文化过程。

我国也在现代化经济建设中倡导发展知识经济和增强人力资本累积,并认为知识经济可以推动我国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无一不是强调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实际上也是经济地理学的文化与制度转向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其认为社会文化根植于经济活动,并推动经济制度调整。作为先进文化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大学的多元文化价值取向直接和间接引领了区域社会人文环境的构建,并最终影响地区经济建设。概括起来,高等教育在促进地区文化建设的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学习氛围、价值取向等对地区的强大辐射作用传播先进文化;二是通过大学的文化批判和反思精神推动区域主流文化的形成并创造新的文化。

江浙沪三地文化相通,同属于吴越文化圈,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紧密的地缘关系和经济社会联系,改革开放后又处于先期经济贸易全面开放的地区,传承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并受到外来思想的浸润,其高等教育也因吸收了多元文化的元素而蓬勃发展。文化上的高度融合以及学术思想上的相互碰撞,不仅可以为实现高教一体化综合改革提供人文基础,相应地,实行综合改革后的高校一体化更可以通过发挥文化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倡导尊重差异、包含多样的社会文化建设,摒除之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因过度注重效率而产生的种种负面影响,推进和谐文化环境的形成,使教育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的关键力量,实现长三角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5区域产业结构理论———试验区明确高教结构,有助于促进区域产业完善

区域是经济地理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区域的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经济地理学中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把区域产业结构看成是一个资源的“转换器”,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投入的各种资源和要素经过产业结构的转换,就生产出了所需的产品,实现了价值的增值。所以,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高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它的区域结构包括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专业结构、课程结构和布局结构等。要实现一个区域产业结构的高度合理化,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则必然需要通过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水平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区域产业结构的布局、影响到区域创新的能力、布局结构等,即高等教育的区域结构要与地区产业结构互补,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加强区域内高校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点带面,促进高等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利用人力资本实现双赢,而高等教育在这过程中既是输出者又是受益者。随着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发展,高教一体化战略也就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之下被确立和执行的。

高等教育通过与区域产业的结构互补,进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长三角地区的现有经济优势也会为整个地区高等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强大支持。这无疑是该综合改革试验区战略的一项重要价值支撑。与此同时,研究还发现高等教育投资与产出之间存在空间的溢出效应,应用于此,尽快做强长三角高等教育,就能有效扩大这种溢出效应,进而形成高等教育发展极,实现规模经济,辐射并带动其他周边省市的整体高等教育水平提升。[5]

6全球战略———三省市规划战略步骤,有助于实现教育国际思想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生产过程和服务所涉及的地域不断向全世界扩展,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的过程。

在高等教育领域,其全球化是需要经历从地方化至区域化再到国际化,这是高等教育从封闭的地方教育走向交流频繁的全球教育过程。[6]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欧洲的博洛尼亚进程是其的最佳体现。该进程以建设欧洲高等教育区为目标、以“促进师生流动、调整学位结构、建立资格框架、加强质量保障、增强社会融合”等为主要内容,以“提高欧洲高等教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宗旨,赢得欧洲46个国家的积极响应。[7]仅就参与国的广泛程度与改革所涉及的深度而言,“博洛尼亚进程”堪称是欧洲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举,并为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8]

高等教育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要求其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在区域范围内通过市场机制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和其他资源的优化组合,从而促进区域内高等教育与区域环境、人口、政治、经济等的协调发展,这一理念与当前江浙沪改革实现高等教育一体化的目标是相一致的,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地方化已经较为成熟,实现区域化迫在眉睫。以往对于高等教育区域化的界定,就是在“省”为教育区域的前提下,由过去的中央一级办学变成中央、省两级办学,其宗旨在于促进高等教育与区域内部系统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而长三角的试验改革在此基础上又提升为三省市的联动协作,将区域化向国家化推进。由此可见,作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趋势,全球化推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这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也dylw.net 提供了启示,国际环境的不断改善,促使了我国在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等等方面因素的推动下将国内的高等教育融入到国际化中去,而长三角的改革试验区正是这个过程中的第一步,也是至为关键的一步。

总之,早在2008年国务院就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长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牵头,江苏、浙江两省教育行政部门及研究机构组成的“长三角地区教育联动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通过跨区域召开座谈会、走访调研等实证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高等教育的一体化发展一方面是一项立足民生的项目,另一方面又是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重要工程。长三角两省一市的带动作用,必然起到模范作用,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综合发展,平衡地区间高教资源的不均衡,优化教育产业结构,促进地区间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从而增强我国高等教育总体水平,其必然的良好结果足可预见。

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阐释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一体化战略,只是众多学科视角中的一项。对于如此之意义深远的改革项目,单纯从某一个理论观点出发去解释也是远远不够的。教育作为强国大计,关系到经济、社会、政治等等方方面面。就此综合改革试验区方案,就应从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乃至心理学、生态学等多方进行研究论证,从而更好更合理的规划、实施。

参考文献

[1][4]许长青.高等教育经济地理:理念与实践[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5(1).

[2]李萍.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6.

[3]余秀兰.分工与合作:促进长三角高等教育新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4(1):8-9.

[5]龚放.整合与联动:打造长三角高等教育发展极[J].教育发展研究,2004(1):5-7.

[6]蔡克勇.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国家化、地方化、个性化[J].中国高教研究,2001(1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