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数字化地形测绘范文

数字化地形测绘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09:59:3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数字化地形测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数字化地形测绘

篇1

关键字:数字化地形测量;应用

中图分类号: [TU19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子设备的普及,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形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全球定位系统(GPS)、摄影测量与遥感跟地形测量的结合,使地形测量的方法和手段都产生了质的变化,并朝着测量数据采集与处理数字化、实时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一、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优势

数字化测绘技术主要应用机助成图和全解析的方法。数字化测图能够使高精度外业测量得以实现。和传统的测图技术相比,数字化测图技术有很大的优势,具体有如下几点:

1、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在地形图的绘制过程中,可以使用计算机软件来进行自动识别、自动计算和自动选择图示符号等,这比传统的平板测图快捷的多,而且所得到的数字地形图也要比手绘的地形图更加的规范、美观、准确。

2、对图形的编辑有利。在进行数字化测图时,可以分层存放成果数据,这样图面负载量不受限制,可以进一步运用和加工成果,避免一些传统的测图中存在的弊端。

3、精度高。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一个很显著的优点是测图精度高。在地图测绘中采用数字化测绘技术,使其精度有了质的改变。在输入到成图的整个过程中,其他方面的误差可以避免,测绘成果的精度得到了保证。

4、图形属性信息丰富。使用数字化测绘技术绘制的地形图能够确保坐标位置准确性,并展现丰富的属性信息。

5、成为地理信息系统等的数据源。在完善地理信息系统时,数字测图不但能提供地理信息系统很多方面的源数据,而且对后期建图过程中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信息有利。

二、基本精度要求

1、按《工程测量规范》,地形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超过下表要求:

区域类型 点位中误差

一般地区 0.8

城镇建筑区、工矿区 0.6

水域 1.5

注:1)隐蔽或施测困难的一般地区测图,可放宽50%。

2)1:500比例尺水域测图、其他比例尺的大面积平坦水域或水深超过20米的开阔水域测图,根据具体情况,可放宽至2.0mm。

2、等高(深)线的插求点或数字高程模型网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应超过下表要求:

注:1)hd为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m)。

2)隐蔽或施测困难的一般地区测图,可放宽50%。

3)当作业困难、水深超过20米或工程精度要求不高时,水域测图可放宽1倍。

控制测量方面,无论是采用全站仪数字化测图、数字摄影测量或遥感测图,只要认真执行相关的测量规范,都能达到要求。

三、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1、模拟地形图数字化

它能充分的利用现有地形图,只需要配备绘图仪、扫描仪、计算机和数字化软件等就能够开展工作,而且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数字化的成果。其工艺流程是:准备工作、图纸定向、数据采集、数据编辑处理。其中数字化仪分为两种:扫描数字化仪和跟踪数字化仪,前一种的速度快但精度低,后一种的速度慢但精度高。模拟地形图数字化不足之处是:1)运用这种方法所得到的数字地图的精度受原图的精度影响,而且数字化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其它误差,所以其精度要小于原图的精度(即m模拟﹤m原);2)它只是反映了在成图时的地物地貌,其现势性差。3)数据属性差,对后期信息建库不利。

2、全站仪数字测图

结合不同的电子设备,全站仪数字化测图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1)全站仪结合电子平板模式

以便携式电脑作为电子平板,通过通讯线直接连接全站仪,实时记录数据成图。具有图形直观、准确性强、操作简单等优点。

2)直接利用全站仪内存模式

使用全站仪内存,把野外测得的数据通过一定的编码方式直接记录,同时现场绘制草图,供室内成图时参考对照。具有操作过程简单、无需携带其它电子设备、纠错能力强等优点。

3)全站仪加高性能掌上电脑模式

通过通讯线将全站仪与高性能掌上电脑相连,把测量数据记录在电脑上,同时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并绘制草图。内业时把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进行成图。具有携带方便,内业工作量相对较少等优点。

以上三种模式常用于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这几种数化字测图方法在我国各个测绘单位中是用的最多的。

3、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测图

利用航摄影像、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或机载激光雷达扫描系统获取数据,经过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或遥感影像处理系统处理,生成数字线划图(DLG)等。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测图是数字化测绘技术的高度集成,可以节省大量的外业时间。此方法常用于大面积地形图测绘,是测量发展的方向。

四、容易出现的问题

1、等高线处理不当

在地形测量中,并不是野外采集的所有地貌点之间都可以进行等高线内插,也就是说靠全自动建立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有失真的可能(见下图),因而需要进行必要的人工干预,删掉自动组网中那些不能内插等高线的三角边。

2、野外数据采集不准不全1)地形变化处地形点不全面,坎(沟)上有点,下面无点或少点,这造成绘制的等高线可能失真,从而难以准确反映实际地形。2)有些线状地物如小沟(特别是暗沟)、电力线等各种管线在图内应该有始有终,而拾取地形点时往往容易忽略。(3)野外草图绘制不全、不细。野外绘制草图人员是现场跑路多且较忙,而且技术要求很高。如果现场绘制草图人员不细心,则会造成地形地物表示不清楚,影响地形图质量。3、自检工作不力

相对于常规测图,在图纸审核中,数字化成图的过程发现的缺陷要多一些。除了上述问题之外,还有如注记或植被符号压线或覆盖地物、坎(沟)上的高程注记在坎下或坎(沟)下的高程注记在坎上的;图式符号使用不正确等等,这些现象只要经过仔细自检,应该都能够避免。

总结:随着全球定位系统、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制图等各个测绘学科的发展,地形测量朝着高度自动化、实时化、大面积作业方向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各个学科的理论研究和学科之间的融合。反之,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广泛应用,也为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制图等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数据源。

参考文献:

[1]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篇2

关键词:数字化地形测量;测绘技术;GNSS技术;摄影测绘技术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 A

一、浅析数字化地形测量与测绘技术

1.1地面数字测图

地面数字测图也被称为内外业数字一体化测图,主要是指在地面上可以直接进行数字测图作业。它是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数字测图方式,并且主要用于比例尺地图比较大的地区或者是测绘资金投入比较大的地区。

因为是实地测量,在进行地面数字测图时,就要借助技术手段来操作,这样可以提高测得数字的精确度,但是这种测量方式对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较大。所以,在选择这种方法测量时要加强成本控制。

1.2原图数字化

原图数字化测量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工具只涉及到计算机、绘图仪和数字化仪及数字化软件,并且成图周期短。如需在某地建立数字地形图,对时间或者是在资金上都有限制,选择此方法是最合理的。它的主要操作有两种方式:扫描矢量化后数字化和手扶跟踪数字化。这两种方式都有优点和缺点,例如,手扶跟踪数字化就比扫描矢量化后数字化的准确度和工作效率低;但扫描矢量化后数字化的精准度是由原图设定的,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偏差,导致最后的测量精准度比原图的效果差,而且最重要的是,扫描矢量化后数字化只能简单地描绘出白纸成图时地表上的地质和地貌。为了能够更好的测量出数字地形图,并且能够把精确的坐标插入到原有的坐标中,可以通过对坐标数据进行有效调整,同样的,要是在实体测量中增加坐标数量,测量精度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1.3航测数字成图

航测数字成图最大的优势在于成图范围广,它采用空中摄影机在空中摄取地面影像,对外业进行判读,在内业建立地面模拟机型并调整,并通过计算机绘图软件直接对模型测量。这种技术的优点在于把室外的作业转移到了室内,操作简单,成像速度快,精准度高,成木低,不受外界因素干扰。但这种技术也存在前期资金投入量大等缺点。

二、数字测绘技术在原图处理中的应用

2.1旅图数字化处理

对原有地图建立各种GIS系统时,就要参照原始地图,并且一定要满足精度和比例的要求,然后使用数字化仪处理数字化工作。现在最常使用的测绘技术是GNSS数据输入,它主要是依据GNSS工具确定地表面图形的准确位置,因为GNSS输入是测定三维空间位置的数字,所以不用做转换,直接就可以输入数据库。此外,还有RTK技术,它是在GNSS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能够为流动站确定出三维定位。流动站在接收GNSS卫星信号时,同时也采集载波相位观测量,然后在利用OTF技术由基准站得载波相位求解整体的模糊度,最后算出厘米级精准度流动站的位置。采用这种测量技术只依靠数量基准就能够方便快速地确定出控制点、地形点和地界点的详细坐标,在野外中还能自动绘制成电子地图。

2.2 MAPCAD软件的数字化原图作业流程

因为 MAPCAD软件扫描矢量化输入方法具有绘制图像清晰、逻辑方便、容易转换等优点,但在地形图的精准度上对人工跟踪的准确度和输出设备的精准度有严格的要求。工作人员实践操作是否熟练和工作态度是否认真,对人工跟踪精准度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要在工作人员技能培训上加大力度,严格要求作业人员按照矢量化方案设计工作,以确定图件的精准度和质量在国家规范的数字化测图要求内。

三、GNSS测量技术在数字化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因为数字化地形测量的工作内容比较复杂,所以在精准度上和技术上都要有相当高的标准。而GNSS定位技术就是把几何和物理学科相结合,使用GNSS系统空间分布的卫星与地面接收装置实现对物体的多角度定位。目前,GNSS测绘技术中的定位技术主要有:实时动态和静态相对定位两种模式。对于GNSS接收机的安装使用必须要同时接收4颗以上的卫星,才能进行三维定位。而实时厘米级定位精准度,要求同时能够接收5颗甚至是更多的卫星。在理想的情况中,由于GNSS系统中有24颗卫星环绕地球运动并且在一般的情况下水平角要在10度以上,都可以观测到7颗卫星。假如附近有假山或者是大型建筑物遮挡的话,所能看到的卫星就会减少,接收机会也很难定位,所以要利用惯性导航技术。

GNSS技术在数字化地形测量中的应用特点包括:①测量范围宽。GNSS技术在测量范围上没有限制,它可以按照需要设置控制网,简化加密级别,间接地除去联测过渡点。②测量精度高。随着现代化技术不断地更新换代,GNSS技术也在逐渐地走向成熟。目前,生产性作业精度可建立起比常规测量准确度更高的控制网。③在实际应用中,每一个联测点之间不要求通视。④观测自动化程度较高。因为外业用电扭操作,内业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数据,所以作业时间会大大的缩短,效率也会明显的提高。⑤ GNSS技术测出的成果可以得出三维地心坐标,常常用来测量规定中的平面坐标和高程系统分离情况,主要用在宇航科学等空间科学应用。⑥GNSS技术控制网布置完成后,可以24小时进行观测,并且也可以在天气比较恶劣的情况下作业。

四、数字化地形中的数字摄影测绘技术的应用

数字摄影测量是基于数字影像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影像处理、影像匹配、模式识别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而进行的。就摄影测量本身而言,从信息科学和计算机视觉科学的角度来看,它是利用影像来重建三维表面模型的科学与技术,也就是在“室内”重建地形的三维表面模型,然后在模型上进行测绘,从本质上来说,它与原来的摄影测量没有区别。因而,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中,整个的生产流程与作业方式,和传统的摄影测量差别似乎不大,但是它给传统的摄影测量带来了重大的变革。

目前通过在空中利用数字摄影机所获得的数字影像,内业使用专门的航测软件处理,进行的航空摄影测量是大面积、大比例尺地形测图、地籍测量的重要手段与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可将大量的外业测量工作移到室内完成,它具有成图速度快、精度高而均匀、成本低,不受气候及季节的限制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城市密集地区的大面积成图。但是该方法的初期投入较大,如果一个测区较小,它的成本就显得较高。但可以说是今后数字测图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未来社会要求的是可以提供数字的、影像的、线划的等多种形式的地图产品。并且随着全数字摄影工作站的出现,加上GNSS技术在摄影测量中的应用,使得摄影测量向自动化、数字化方向迈进。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地形测量仪器也在逐渐地往智能化方向发展,从传统的大平板测绘技术到GNSS测绘技术的取代,这是时代技术的进步,也是数字化地形测量的逐渐发展和进一步完善。这样,测绘技术就会朝着自动化、实时化、网络化方向发展,让地形测量更快速、简单、精确。

参考文献:

[1]郭勇,蒙祥达.浅谈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J].红水河,2009(2).

[2]胡林福.数字化地形测绘的新发展[J].科协论坛,2008(8).

[3]江振,周雅雯.论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11).

[4]宁津生,王正涛.面向信息化时代的测绘科学技术新发展[J].测绘科学,2010 (9) .

[5]陈然.数字化水下地形测量技术应用研究[J].云南:昆明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0).

篇3

关键词: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

中图分类号:P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 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土地的综合利用价值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由于城市的发展,各地区对地形图的需求和使用质量正在不断的提高,因此,数字化的测绘技术在现代地形图的测量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特点

1.1测图的基本原则

根据地图图形组成的基本情况,我们可以划分为三个组成要素,包括点、线和面。而这三点也是地图最基本的图形要素,测量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测量点位的坐标。在测量点位的坐标的情况,紧密排序连接的点可以组成一条线,而线的排列可以铺成面,此时,我们就可以依靠特殊技术在面上做记号。针对一些独立的物,符号和定位点是最好的表现方式,线状地物也是由各种线或符号表示,等高线由高程值来描述。

1.2传统测图方法存在的弊端

在以往传统的测量中,测量的主要设备有水准仪、经纬仪和平板仪等,可以测量出点的高程、平面坐标,以及测量出竖直角、水平角和距离,通过测量,总结数据,再有绘图人员人工计算出最后结果,得出最后的点位坐标,再将坐标表示到地图上,但是这种方法不但花费时间多,人工计算还会时常出现误差,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无疑也加大了,而整个操作过程也显得十分复杂。

1.3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特点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数字化测图技术是一项利用计算机绘图和分析的新型测量方式,它与传统的测量方式不同,数字化测量技术在未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也是地形图测量未来发展的重要手段。数字化测绘技术可以保持测量的精确度和稳定性,保证了坐标值的精确,还能进一步的实现仪器和技术的更新发展,是科技进步的要求。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不但证明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现代社会实现科学管理的要求。

2 数字化地形测量技术的程序

由于数字化测绘相对于传统平板测图具有精度高、作业效率高、劳动强度小等显著经济技术优势,加之近年来数字化测绘设备价格的持续下降,规划、设计等用图,单位普遍采用计算机设计而要求提供数字化测绘成果等因素,测量单位普遍采用野外数字化测绘完成大比例尺地形测量工作。

2.1测量步骤

数字化地形测量的步骤可概括为两个环节:一是控制测量与计算机辅助平差计算;二是碎部数据采集与软件编图成图。两个环节间以数据传输为纽带,即可平行施工又可顺序施工。与传统地形测量相比,压缩了大量的中间生产环节。

2.2方案设定

数字化地形测量项目的方案的选择根据仪器设备条件确定,仪器设备条件不同,设定的方案变化各异。一般可选用静态gps网作基本控制,导线(网)、动态gps作加密控制,支导线(点)补充测站点,全站仪、动态gps碎部数据采集,进而计算机软件辅助成图的作业方案。

2.3方法选择

在生产工序上,数字化地形测量不一定要遵守“先控制、后测图”的原则,控制测量、碎部测图可以同时进行,甚至可以是先测图后控制,只是后者需将碎部成图以控制点为基准借助成图软件进行测站(图形)纠正。

碎部测图在数字化地形测量中只是数据采集的过程,成图大量的工作量从外业转移到了内业,目前,碎部成图作业方法较多,因人而异。较为成熟的方法是简码法,特点是成图数学精度好、地物地貌要素详尽、作业效率较高。

3数字化地形测绘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3.1等高线处理不当

由于数字化地形测绘软件中的等高线一般都是根据野外采集的地貌点的高程,采用等值内插法,按基本等高距插绘等值点连成曲线,再按不同的圆滑方法进行圆滑而生成的。在地形测量中,并不是野外采集的所有地貌点之间都能进行等高线内插的,也就是说靠全自动建立的数字地面模型(dtm)有可能失真,因而需要进行必要的人工干预,删除自动组网中那些不能内插等高线的三角边,而要做好这一点,就要靠绘图人员的技术和经验。比如:沟或坎上的点就不能与远离其坡下的点插绘等高线,否则可能会使生成的等高线悬空或穿入地下,使局部地形面目全非。再如等高线不能穿过道路和建(构)筑物,有的需在建立dtm模型时就充分考虑,有些应在绘制好等高线后进行局部修剪或删除。如果上述工作不到位,数字地形图是很难真实反映实际地形的。

3.2野外数据采集不准确、不全面1)地形变化处地形点不全面,坎(沟)上有点,下面无点或少点,这造成绘制的等高线可能失真,从而难以准确反映实际地形。2)有些线状地物如小沟(特别是暗沟)、电力线、电讯线(或电缆)、各种管线在图内应有始有终,而拾取地形点时往往易忽略,这主要与绘图人员的技术与责任有关。

相对于常规测图而言,在图纸审核中,数字化成图的过程发现的缺陷要多一些。除了上述问题外,主要是绘图人员的自检工作需加强。如注记或植被符号压线和覆盖地物的现象以及坎(沟)上的高程注于坎下或下面的高程注在上面的现象。

4采取措施解决常见问题,提高地形绘图的质量

4.1提高地形测量从业人员的技术素质

新一代年青的测绘技术人员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的大中专生,尽管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本领,甚至有一定的编程技术,但是缺乏现场测绘地形图的经验,更缺乏勾绘等高线的基本功。而现代数字化测绘软件虽然自动化程度很高,仍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必要的人工干预,所以对这些从事地形测量人员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和基本功训练十分必要。具体实施办法,建议选择适当场地参加野外实习,按原来的常规办法测绘地形图或在室内找一些范例进行实习与讲授相结合的办法来提高他们的技能。

4.2数字化地形测量的注意事项

1)司尺要点

采用以上方法,对观测及司尺人员的要求是比较高的。第一,配合要默契,这一点测完了,下一点应测什么应心灵相通;对观测人员的输入数字及字母的熟练程度要求较高,一般应在10秒内完成。第二,司尺人员担负着室内绘图的工作,是测图过程中的主要人员,所以对于地物(貌)的综合取舍等要心中有数,并且应在跑尺前确定好跑尺的线路,尽量避免走冤枉路。采用这样的测量方法要省事、快捷。5 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的应用

在数字化地形图测绘过程中使用了一系列的数字化仪器,如全站仪、gps―rtk定位技术、静态gps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图形编辑技术等等。通过这些数字化设备及技术获取地形实体的空间描述,绘制出符合空间位置及形状的坐标,并标记出地形图实体的地理属性。然后,经过计算机软件的处理及转换后生成数字化地形图的数据集合,并存储于计算机或其他存储介质中以便随时提供给用户。

另外,随之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数字化测图技术的过程中,如数据采集的过程,通过数字化成图对地形网实体的位置及形状进行精确描述、绘制出所需的点的坐标及其连接方式,而在外业采集过程中运用全站仪、gps―rtk技术等采集大量精确的数据信息。再如,数字化图形的输出过程,可根据地形图数据库进行相应的编辑,处理好地形图的图形文件,并做好地物的分层处理、闭合图块处理经由绘图仪输出。在这些绘制过程中,由于采用了数字化的技术使其测量的精度大大高,成图的速度加快,并且容易在旧图上进行更新,提高了数字化地形图绘图的工作效率。6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的应用,作业人员尤其是进行外业数据采集的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大大降低,降低了人为的误差,更加准确的测量出人员不能到达及不容易到底的地区的地形图。另外,由于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的应用,也提高了工程及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培养了其应用高科技技术的能力,实现了数字化地形图测绘管理、服务的全程数字化,大大提高了我国地形图的测绘水平及生产效率。通过长期运用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进行地形测量,掌握不同的地形测量软件及基础应用软件,积累数字化地形图测绘的工作经验,更有利于地形测量工作走向市场化,在实际的测绘工作不断地提高测绘的水平。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地形测量;数字化测绘;应用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速,为满足城市规划高精度的要求,实现对土地的有效开发与利用,城建部门与土地管理部分等测绘单位都采用数字测图方法,该方法得到了精准度比较高的大比例尺,满足实际工作需求。数字化测绘具有测量仪器简单、测量精度高、成图软件易于操作、便于通讯等优点,对实际工作起到了促作用。由于仪器便于操作,很多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员均能掌握该项技术与使用方法,作业也比较灵活, 不管在何种测区均能及时调整。因此,地面数字化测图方法对于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非常适合。

1.数字化测绘技术的运用

1.1控制与图根测量

目前,使用测绘工程中全站仪的使用越来越多,加之GPS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时候控制网布设的工作效率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且形式多样。随着先进测绘仪器是应用,测量的范围及精度得到有效的提高,测量方法不断的更新,工作效率有效的提高。当前,进行平面测绘时,主要的方法包含:动态GPS测量图根点法、静态GPS配合导线法、使用单一导线或导线网法等。在符合测区地形以及满足甲方要求的前提下,对控制点高程进行测量,主要的方法包含全站仪直接高差法、水准测量及三角高程测量。如果高程点较多,建议采用GPS高程拟合方法进行测量。与其它测量方法相比,可能GPS高程拟合方法在精度方面不高,因此在测量中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对于一些精度要求不高的测量,该方法是比较实用的。

1.2野外测图

1.2.1传统平板测图与数字测图精度对比

传统测图中,影响地面点平面位置的因素主要来自几种误差,这些误差导致的结果非常严重,主要是清绘时造成的误差、图根点的展绘误差、地形图上地物点的刺点误差、测定地物点的方向误差、测定地物点的距离误差及绘图误差。这些误差会对测量精度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采用平板测图方法,可能得到的结果出入会很大,也就是地面点与平面位置存在较大差异。

采用数字测图法,测得的展点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由计算机完成,地物点与图根点的展绘几乎没有误差,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测量的精度非常高。而其它因素如距离、方向等的判断依据主要由全站仪及测量照来完成,存在一定误差。观测时,需要考虑棱镜不到位的情况,因此通常在照准以后才开始数据记录,这样能够将误差降低到最小程度,有效的提高测量的精度。

1.2.2数字化碎部测量中的优势

进行数字化测图时,碎部测量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该方法的使用中,必须在时机成熟时再进行数据记录,然后制作外业草图。待碎部点坐标测量完成后,获取各点坐标,可通过软件中的方向交会、距离交会及量算定点等方法实现。最终得到图形以后,可通过软件中的自动绘制等高线、偏移、延伸及拷贝等功能实现。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村庄测量时,很多时候对房屋高度难以测量,而采用该测量方法后,能够对宽度进行测量,跑点人员只需要一次即可得到图形,提高测量效率;第二,对地形复杂地区测量时,可选择比较近的地点来跑点,不需要按照顺序,主要原因是绘图人员只在草图上标出要达到的地点,只需要一遍就能完成跑点,提高了测量效率,节约了时间;第三,山区测量时,跑点人员在一站只能看到一部分,到达山顶后,绘图人员的作用非常重要,此时跑电源在本站没有看到,绘图人员要采取措施对跑点人员进行指导,如支站方向、山下定向等,提高了作业的灵活性;第四,得到原始地形草图后,为室内编辑工作提供了条件,草图与地形图原形已经比较接近了,通过绘图人员,编辑人员对实地情况逐一了解。

1.3地形图分幅及成果图输出

通常地形图的分幅按照4050或5050分幅,为了实现坐标自动分幅的目的。通过软件自动分幅功能来完成,此外,该功能能够自动生成幅接合表,方便填写。图幅分好以后,进行图廓整饰,这些工作完成以后,就可以出测量结果图了,通过打印第一幅图,然后对打印图框的大小、网格尺等进行认真检查,再进行校准以后重新设置。打印中,对进纸情况要抽查,防止出现质量问题。

2.数字化地形测绘存在的问题

2.1选择作业方式

在进行数字化测绘时,全站仪与电子手簿是主要的设备。全站仪的功能较多,可以进行高差、角、边及距离的测量;电子手簿的功能主要是对测量数据、地貌、编码等进行记录。在电子手簿中输入拼音的首字母,通过对讲机就能实现棱镜与测站之间的联系。测站在对准被测目标以后,操作电子手簿记录全站仪测量的数据,完成以后通知棱镜作业员向到下一站点,有效的提高了测量的速度。

2.2误差问题

全站仪与电子手簿是精度都比较高的测距工具,没有展点误差。由计算机完成数据传输、测量及计算问题,受人为因素的影响非常小。因此,误差的主要来源是描述中产生的误差。测量成果质量的描述问题与作业员对地形的表达方式有直接的关系,记录问题对编辑也会产生影响,但是由于很多地形都比较复杂,出现此类问题也难以避免,往往对测量的结果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在数字化成图完成以后,出图前必须要进行认真的检查,对编辑出现的错误要及时进行改正,将误差的范围降至最低。

3.建议与结论

采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应该注意以下问题:首先,测图单元尽量以自然界限作为分界标准,例如河流、道路等,减少接边问题;其次,对测点尽量实测,测量工具尽量不要选择钢尺或皮尺,由于全站仪测量距离较远,钢尺或皮尺达不到测量要求。第三,尽量测量同类地物,有利于测站人员快速输入数字与字母;第四,等高线测量时,要测量特性线及加密点;第五,数字测绘多数工作都是通过计算机来完成,所以,测量单位要加大核对检查的力度,防止出现质量问题。

在长期实际测量中,应该不断积累经验,对多种地形测量软件进行尝试,从实践经验来看,对数字化测绘技术的掌握有利于更好的开展地形测绘工作。■

【参考文献】

[1]徐翔.浅议地形测量和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J].科技信息,2011(5).

篇5

【关键词】GPS;地形测量;精度

一、引言

随着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不断进步,以现代测绘设备和计算机应用软件为主体的数字化测图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测绘生产,目前地形测量也以数字测图为主,与过于成图周期长、精度低、劳动强度大的白纸 测图相比,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作业周期短、测站覆盖范围大、工作范围易于划分、对测点依赖性强、对记录要求高、测量精度高、成图周期短、成图规范化、成图精度高、分幅和接边方便、易于修改和更新、对外业记录依赖性强等优点,利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如GPS接收机、电子全站仪等)和自动化成图软件,采用各种灵活的定位方法进行以数字信息表示地图信息的测图工作。

二、数字化地形测量的要求

1、数据采集要全面准确。居民地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应准确测绘实地轮廓,并如实反映建筑结构特征;房屋的轮廓应以墙基外角为准,房屋应著栋表示,并按建筑材料和性质分类,注记层数;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依比例尺表示的,应实测其外部轮廓,并配置符合或按图式规定用依比例尺符号表示;不按比例尺表示的,应准确规定其定位的或定位线,用不依比例尺符号表示。能够测量到的点必须进行实测,同时必须使用钢尺测量,不能用皮尺,因为钢尺测量的精度比皮尺量取的精度高。测图单元的划分尽量以自然分界为界,如河流、道路等等,以便于地形图的施测,也减少了接边问题。同一类地物、地貌应先测,以避免内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当然,根据实地的实际情况,可作灵活的运用。同时,也方便测站上观测人员的数字及字母输入。地物、地貌的各项要素的表示方法和取舍原则,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地形图图式执行。

2、等高线处理要恰当。由于数字化地形绘制应用软件中的等高线一般都是根据野外采集的地貌点的高程,并采用等值内插法,按照基本等高距插绘等值点连成曲线,再按不同的圆滑方法进行圆滑而最后才生成地形等高线。但在地形测量中,并不是野外采集的所有地貌点之间都可以进行等高线内插的,也就是说靠全自动建立的数字地面模型(DTM)有失真的可能,因而则需要进行必要的人工干预,删掉自动组网中那些不能内插等高线的三角边,要求实际绘图人员具备过硬的技术跟经验。除了测量特性线外,还应尽量多测一些加密的点,以满足计算机建模的需要,也能更加详尽地把映出地貌。

3、自检工作要细致。

由于数字测图很多工作是在计算机上完成的,所以要加强检查每个测点。特别是在测区远离内业地点时,也必须有一定的检查核实措施。如注记或植被符号压线和覆盖地物的现象以及坎(沟)上的高程注于坎下或下面的高程注在上面的现象。还有图式符号使用不正确等,这种现象只要经过仔细自检,应该都可以避免,而这些问题都与制图人员的责任心有关。应对完成成果、成图资料进行严格的自检和互检,内业图件资料进行100%的检查,并且抽取图件以及原始资料进行野外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超出限差的返工重测。

三、数字化地形测量的组织

数字化地形测量是工程施工与规划的基础,同时由于数字化地形测量需要较高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因而需要良好的组织。具体来说主要包括:

1、测量工序:地形测量的工序主要分为两个环节,一是控制测量与计算机辅助平差计算,二是碎部数据采集与软件编图成图。两个环节间以数据传输为纽带,即可平行施工又可顺序施工,与传统地形测量相比,减少了大量的中间生产环节。

2、测量方案:数字化地形测量项目的作业方案根据仪器设备条件确定,仪器设备条件不同,作业方案变化各异,一般可选用静态GPS网作基本控制,导线(网)动态作加密控制,支导线(点)补充测站点,全站仪动态碎部数据采集,进而计算机软件机助成图的作用方案。一定条件下,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测量可以一次性全面布网至测站点,并且可以直接先测图而不受先控制后测图逐级加密等测量原则的约束。

3、测量方法:在生产工序上,数字化地形测量不一定要遵守先控制、后测图的原则,控制测量、碎部测图可以同时进行,甚至可以是先测图后控制,只是后者需将碎部成图以控制点为基准借助成图软件进行测站纠正。在控制点点之记的制作上,数字化地形测量不一定要讲其作为一个专门工作来进行,可依据最终成图编绘点之记,碎部测图在数字化地形测量中只是一个数据采集的过程成图,大量的工作已从外业转移到了内业,目前,碎部成图的方法较多,因人而异。

四、GPS-RTK工作原理及在数字化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1、RTK基本工作原理

RTK(Real 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测量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技术,它是测量技术发展里程中的一个突破,它由基准站接收机、数据链、流动站接收机三部分组成。RTK基本工作原理:在已知高等级点上(基准站)安置1台接收机为参考站,对卫星进行连续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和测站信息,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流动站,流动站GPS接收机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接收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数据,然后根据相对定位的原理,实时解算出流动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即基准站和流动站坐标差X、Y、H,加上基准坐标得到的每个点的WGS-84坐标,通过坐标转换参数得出流动站每个点的平面坐标X、Y和海拔高H)。

2、RTK技术应用于地形测绘中的应用及技术要点

采用RTK技术进行地形图测绘,不要求点之间进行通视,只需一人携GPS流动站接收机在待测的地物地貌碎部点进行数据采集,同时输入地物编码,通过控制器手簿,可以实时测定碎部点的三维坐标,通过专用的测绘软件接口下载数据,并利用成图软件对地形图进行编辑。

为了保证RTK的实测精度和可靠性,必须进行已知点的检核,避免出现作业盲点。研究表明,RTK确定整周模糊度的可靠性最高为95%,RTK比静态GPS还多出一些误差因素如数据链传输误差等。因此,和GPS静态测量相比,RTK测量更容易出错,必须进行质量控制。一般采用以下方法:

1)已知点检核比较法――用RTK测出已知控制点的坐标进行比较检核,发现问题即采取措施改正。

2)重测比较法――每次初始化成功后,先重测1-2个已测过的RTK点或高精度控制点,确认无误后才进行RTK测量。最可靠的是已知点检核比较法,但控制点的数量总是有限的,所以没有控制点的地方需要用重测比较法来检验测量成果。经过已知点的检核后,符合要求后开始作业。

测量的具体的步骤与方法要根据地形测量的技术要求来进行,为了保证测量的精度与准确性,还要选择较好的观测时段,来避免卫星信号弱而带来的误差。

参考文献

[1]韦成亮.GPS技术在地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 2011(08)

[2]赵永康.GPS在测量中的应用及误差分析[J].吉林地质. 2009(03)

篇6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出现了内外业一体化的作业方法,即利用电子平板(便携机)在野外实现碎部点展绘成图,也就是常说的实时成图。但实际上若电子平板与全站仪联机,就会由于通视不一定好,加之数字化测图测程较远,绘图员在电子平板上编辑绘图很困难,不仅对电子平板绘图员的技术、经验要求较高,且既慢又容易出错。就这一点而言,类似传统的平板测图的作业方法,不同之处仅在于不需展点。计算机编辑代替手工绘图而已,而且其可靠性也会大大的降低,且设备投资远高于电子手簿,野外作业速度也低于电子手簿加草图方法。实际上只是在付出高昂的代价以外业时间换取内业时间。若考虑到野外作业条件艰苦,作业人员的愿望恰恰相反。即宁愿用内业时间换取外业时间。加之电子平板还有恶劣条件下可靠性差,携带不如电子手簿方便的缺点。所以多数情况下,尤其在复杂地区,手簿加草图方法仍是最适合的作业方法。

2、全站仪+草图模式外业坐标采集工作中的若干问题

2.1 方向交会法对特殊点的采集

地物的点位坐标是野外数据采集的关键,对普通地物坐标点的采集按照常规方法进行,这里就一些不容易或者无法竖镜采集坐标的地物提出一些方法进行探讨:

工作中常遇到的情况之一:在水塘中有一独立的水塔,没有运载工具根本无法到达,而实际的野外测量条件又不能满足,这时就只有考虑使用特殊的采集方法对其坐标点位进行采集。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在A站架设仪器,镜站人员在与水库埂子垂直的方向上找两个点M、N竖镜,采集两点的坐标并记录下两点的点号。内业成图时同样可以按照方向交会的原理找出要求的P点点位。

2.2 距离交会法对特殊点的采集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所要测的点被房屋、围墙或者是其它的地物挡住而不能竖镜观测

需要采集的独立地物(消防栓或者下水井口),在实地正好被一段围墙挡住,只能测到两墙角的坐标,这时就可以运用距离交会的方法求出。

3 全站仪+草图模式草图绘制问题

使用全站仪+草图模式的外业工作中,草图绘制是整个工作的中心,目的是要求绘图人员将实地的地物地貌、地形的走势、建筑物、农田水利等所有实物和它们的属性以及连接关系反映在草图上,在内业的计算机成图处理时,绘图员要根据绘制的草图来完成数据的属性连接和确定拓扑关系。此时,在外业采集数据时所绘制的草图成了唯一的依据。所以在绘制草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 资料的收集:在开展数字化测量之前,首先是资料的收集和前期的准备工作,要对当地已经有的各种地形图进行收集,确定是否有相应比例尺的地形图或者小比例尺地形图可用,以便用来参照绘制草图。

② 整个的绘图工作中,一定要保持草图的整洁、干净,标记的点号清晰,地物属性明白,拓扑关系准确。

③ 绘图员要紧跟棱镜员进行草图的绘制,及时准确的在草图上记录地形要素名称、碎部点连接关系;同时还要根据图纸的要求、用途、比例尺的大小和实地的情况进行恰当的取舍。

④ 绘图员要和棱镜员之间保持良好的配合,按照一定的路线跑尺。这样既有利于准确的绘制图形,还能使点连成线、线连成面和面连成片,这样就不至于散点或者出错。

⑤ 对于独立地物可以采用单独记录的方法:记录下点号、属性。这样可以避免草图面的繁乱,使内业的成图一目了然。

⑥ 输电线、通讯线、水渠和河流要注明方向。

⑦ 注明土地使用属性,当一块地有多种作物时,以主要作物为属性。

⑧ 在绘复杂的地形时,可以附上图示或说明,以方便内业成图,切忌乱拉乱连。

4 全站仪+草图模式外业镜站工作问题

外业坐标采集工作中,有效的竖镜不仅能极大提高作业效率,而且还能对成图质量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对镜站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

⑴ 有条件的单位应该由专业测量人员参加镜站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好处:

a、测量员、绘图者可紧密的配合。

b、能正确的根据图纸的用途、要求和比例尺的大小进行正确的取舍

c、能准确跑点,不复测和漏测以提高作业的效率

d、在通视条件不好或根本就看不见棱镜的时候,能灵活的进行处理和想办法

⑵ 在没有专业测量人员跑尺的情况下,要对临时的棱镜员进行培训;在实地进行外业测量的时,由绘图员指挥棱镜员按照一定的路线跑尺,能够准确的立点位,并和仪器保持良好的通视

5 内业成图中的若干问题

内业成图完全是利用计算机在软件的支持下进行,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绘图者对软件的熟悉程度。本文讨论到的是南方CASS成图软件,它是在AutoCAD2000平台上开发, AutoCAD软件的各种参数、菜单设置和命令项均可与其通用,所以首先要能够熟练的运用AutoCAD,熟悉它的各种命令和了解它对图层的管理方式;数字化地形图内业成图是整个工作的核心,先前所做的工作都是围绕这一工作而展开,最后的成果图不仅要满足使用者的需要,而且还要求美观易懂,让使用者能简单容易的根据地形图图面要素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5.1 点号连接和属性添加

点号连接和属性添加是内业工作重点,结合软件的操作,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供参考:

(1) 保存设置:在使用CASS编辑图形时,常常在保存图形时出现问题,从而导致文件不能保存而丢失绘制的成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刚加载完AutoCAD之后,就进行系统的设置,把“文件安全措施”内“自动保存”选中,把“保存间隔分钟数”设置为5分钟。

(2) 开始编辑,展好点后,首先对照绘好的草图用能够编辑的复合线把一些大面积的区域连接起来(如:公路、水库、足球场、大片的田地等),这样可以把散乱的点进行有机的区分,头脑中就会对那里的地形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使我们要编绘的图形层次化。

(3) 其次是面状地物的连接(如:房屋、农田等),这样就进一步加强了图形的层次感,使得余下的点能够一目了然的看出连接关系。

(4) 接下来是对余下点位的连接,包括独立地物和所有地物属性的添加。

(5) 最后是图形的完善和修改:

5.2 等高线

5.2.1 勾绘等高线的具体方法

在地形图中,等高线是表现地貌起伏的一种重要手段,在CASS成图软件中,等高线是由系统自动勾绘而成,生成的等高线精度相当高。使用CASS绘制的等高线,充分考虑到等高线通过地性线和各种的断裂线的处理,如陡坎、陡崖等。还能自动的切除通过地物、注记、陡坎的等高线。由于是采用的轻量线来生成等高线,所以在生成等高线之后,文件的大小比其他的软件小了很多。

5.2.2 等高线的改正和修饰

实际勾绘的等高线,会由于选点不正确、高程点稀少、等高线穿过了建筑物和不希望穿过的地物等,使勾绘的等高线不满意或者是失真,这时需要对等高线进行改正和修饰:

a、 如果勾绘区域内的高程点过少,应该在适当的位置插入一定数量的高程点供建模使用。

b、 注记需要的等高线高程:等高线的生成是根据三角形边的两顶点高程进行内插,有时会漏掉需要注记的等高线,需要手工注记。切除穿越建筑物、围墙、高程注记和指定区域内的等高线,等高线不能穿坎而过,在砍的一端被打断,从另一端出来。切忌没有交代的等高线(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

d、 对于不想有等高线穿越的区域,选用 “等高线” 菜单下的“等高线修剪”命令下的诸多方法进行等高线修剪。

篇7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the digital topographic model was developed and popularized, the patterns are replacing and will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panel instrument topographic survey, topographic measurement become mainstream model. [ Key words ]: GPS;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digital topographic survey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6-0020-02

引言

测绘技术是一个很古老的学科。随着历史的改革,测绘技术已拓展成为一门庞大的、系统的多分支的学科。地形测量指的是测绘地形图的作业。随着市政规划和工程建设的需要,地形测量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近两年来相关测绘技术的发展并先后应用于地形测量,为地形测量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提供了保障,在此基础上开展GPS技术数字化地形测量应用研究对地形测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在我国,获得数字地图的主要方法有三种:原图数字化、航测数字成图、地面数字测图。但不管哪种方法,其主要作业过程均为三个步骤: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地形图的数据输出。

1数字化地形测量的简单介绍

1.1数字化地形测量的仪器设备硬件条件

数字化地形测量的仪器设备从控制测量到成果成图输出大致需要GPS接收机、全站仪、计算机、绘图仪以及与之相关的平差计算成图软件、数据传输、交换附件、通讯器材等。仪器设备配置水平较常规地形测量是一个质的飞跃。

1.2数字化地形测量工作的人员素质条件

数字化地形测量的技术人员应当熟练掌握测量专业技术、熟练掌握计算机及测绘软件的应用技术,这对测量人员的技术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数字化地形测量的组织

数字化地形测量是工程施工与规划的基础,同时由于数字化地形测量需要较高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因而需要良好的组织。

1.3.1测量工序

数字化地形测量的工序可概括为两个环节:一是控制测量与计算机辅助平差计算;二是碎部数据采集与软件编图成图。

1.3.2测量方案

数字化地形测量项目的作业方案根据仪器设备条件确定,仪器设备条件不同,作业方案变化各异。 一般可选用静态GPS网作基本控制,导线(网)、动态GPS作加密控制,支导线(点)补充测站点,全站仪、动态GPS碎部数据采集,进而计算机软件机助成图的作业方案。

1.3.3常规测量方法

在生产工序上,数字化地形测量不一定要遵守先控制、后测图的原则,控制测量、碎部测图可以同时进行,甚至可以是先测图后控制,只是后者需将碎部成图以控制点为基准借助成图软件进行测站纠正。

1.3.4简码法数字化地形测量

简码法是数字化地形测量过程中,观测员给每一个碎部测点赋于一个自定义编码,并依据这种自定义编码编图成图的一种数字化地形测量方法。其作业流程为:外业数据采集内业概略编图草图外业补充调绘内业详细编图外业巡回检查最终成果成图。

1.3.5人员组织

数字化地形测量的一个作业组采用简码法时宜按一名技术员+一名测量工人编制,一个项目由多个作业组施工的宜专设一名核心技术人员负责质量检查、成果资料汇总、电脑维护等。

2.地形测量中常规测量方法的缺陷

2.1测量范围不广。一般性的借助人力或一般机械进行测量的方法,由于其技术含量有限,操作起来不仅耗费人力、物力,而且测量范围有限。

2.2搜集到的用于路线测量控制的起算点间一般很难保证为同一测量系统,国测、军测、城市控制点往往混杂一起,这就存在系统间的兼容性问题,如果用不兼容的起算点,势必影响测量质量。

2.3国家大地点破坏严重,影响测量作业。由于国家基础控制点,大多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完成,经过30多年,有些点由于经济建设的需要被破坏,有些点则由于人们缺乏知识遭人为破坏。在这些地区进行路线测量作业,往往在50km以上均找不到导线的联测点。这样路线控制测量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2.4地面通视困难往往影响常规测量的实施。一般地形的控制点要求布设300m范围内。但由于通视的原因,这一条件难以满足,甚至在大范围密林、密灌及青纱帐地区,根本无法实施常规控制测量。

3.数字化地形测量的精度讨论及影响

3.1控制点点位精度

如果控制点的平面误差以本级控制点相对于上一级控制点点位中误差小于图上0.1毫米、高程中误差小于1/10测图基本等高距来衡量,即使是1:500地形测量,无论是GPS网还是导线网,控制点达到上述精度要求并不难。以支导线形式布设测站点时,应当根据使用的仪器及成图精度计算确定支导线最大长度及最大连续支站数。

3.2碎部点测绘

无论是用动态GPS、还是用全站仪进行碎部测图,就碎部点坐标而言,其精度是保证的,而且有足够的精度余量。用动态GPS进行碎部测图时,由于卫星信号、天线外形影响,加之无法进行偏心观测,针对居民地和地物较多的大比例尺测区宜持保守态度。用全站仪采集碎部数据时应当根据使用的仪器及成图精度要求限制视线长度,对于大比例尺测图必要时还须进行偏心观测。

3.3数字化地形测量的思考

作为地形测量模式的变革,数字化地形测量将在以下几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测绘单位仪器设备的更新改造;测绘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以及测绘专业教学内容的修订完善;数字化地形测量工作的规范化;数字地形图的精度讨论及标准确定;数字化测量条件下测绘单位生产与技术管理讨论。

4.GPS用于数字化地形测量的特点

4.1测量范围广。GPS技术由于由高策低,测量范围可以很大。可按需布设控制网,简化加密级别,省去联测过渡点。

4.2测量精度高。随着GPS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快速发展,现今,生产性作业精度可建立起比常规测量精度更高的控制网。

4.3各个联测点之间不要求通视,不必建造高规标。

4.4观测自动化程度高。外业用电纽操作,内业用计算机处理数据,作业时间短,效率高。

4.5测量成果可得三维地心坐标,优于常规测量的平面坐标和高程系统分离状况,有利于宇航科学、导弹发射等空间科学的应用。

4.6星座布置完成后,可24h观测,在雨、雾、雪等条件下亦可全天候作业。

5结论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测量仪器的智能化,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发生了重大变革,从传统的测绘技术(例如电子测距仪、经纬仪、水准仪和平板仪)向3G技术、数字摄影测量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化发展,GPS技术的出现与不断完善将会进一步推进地形测量技术的改进,完善和丰富地形测量方法。推动了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的活跃和革新,测绘技术朝着自动化、实时化、网络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使地形测量更快速、简单、精确。

参考文献

[1] 刘慧《GPS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2007 5.

篇8

关键词:地形测量 数字化 测绘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 A

正文:

目前,随着现代先进的数字化测绘仪器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控制测量工作的技术和方法也得到了不断更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如今,平面控制测量工作的方法主要有:动态GPS(RTK)测量图根点法、使用单一导线或导线网法以及静态GPS配合导线法。

1数字化方法在地形测量工作运用中的优点

1.1野外测图

1.1.1数字测图与传统平板测图精度对比

在传统平板测图中,主要有六种误差会给地面点平面位置的误差造成严重的影响,它们是图根点的展绘误差M展、清绘时所造成的误差 M清、地形图上地物点的刺点误差 M 刺、测定地物点的距离误差 M 距、测定地物点的方向误差M向以及绘图误差M绘。因为受到上述误差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选择使用普通平板的测图方法,所得出的结果就会是另一种情况,即在地形图上的地面点的平面位置的误差就比较大。在使用数字测图方法时,展点的测得并不是人为的,而是由计算机全程控制的,这样图根点和地物点的展绘之间可以说没有误差存在,就可以不予计算,所以这种测量方法的准确性相对来说就比较高。而其余的M距、M 向的判断依据就是全站仪的标称精度和测量照准误差。在进行观测时,必须要将棱镜不到位的情况考虑进去,所以一般情况下数据记录是在照准之后才进行的,这样安排就能够使实际测得这个点的平面位置的精确度比图根的误差还小,大大提升了测量的精确度。从这里可以看出,在视线条件比较理想的情况下,全站仪就可以通过降低对边长和图根点密度的要求以及适当放大测量碎部点的距离,以达到提高经纬仪测角和测距精度的目的。

1.1.2数字化碎部测量工作中的优点

在数字化地形测图工作中,我们在进行碎部测量时采用的是全站仪极坐标法。在使用这种方法时,数据必须在时机成熟时记录在仪器中,然后就要制作外业草图。等到碎部点的坐标被测得之后,在获取其他各点的坐标时,就可以通过软件中的距离交会、方向交会、、量算定点等方法实现。得到最终图形时,就可以通过软件中的拷贝、偏移、自动绘制等高线以及延伸等功能实现。采用这种作业方法的优点主要有四个:

(1)在对村庄进行测量时,大部分情况下,房屋的高度是无法测量的,只能测量房屋前面的两个点。而在使用了这种测量方法之后,就可以实现测量宽度的目的,跑点人员仅一次测量就能够得到图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对于地形状况比较复杂的地区,在测绘时跑点就可以选择比较近的地点,不必在按照顺序进行跑点。这是因为绘图员只要在草图上注明要到达的地点,仅需要一遍就可以完成跑点,节省了大量时间,也大大提高了测绘员的工作效率。

(3)在测量山区时,通常情况下,跑点员在一站仅能够看到一部分。但是如果达到了山上之后,跑点员在本站没有看到,这时绘图员就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能够通过采用有效的措施,如在山下定向、支站的方法对跑点员实行作业进行必要的指导,这样就增加整个作业过程的灵活性。

(4)当取得了原始的地形草图之后,这就为室内编辑工作提供了非常有用的条件,因为草图实质上非常接近地形图的原形,并且通过绘图人员,编辑人员可以对实地情况有一个充分的了解。

1.2地形图的分幅

一般地形图按照5050进行分幅,或者是按照4050分福。为实现坐标自动分福的目的,可以通过AUTOCAD2006的自动分福功能来实现,另外,这项功能还可以使幅接合表自动生成,还使填写每幅图左上角的结合表变得更加方便。对于地图工具里面形成的 AUTOCAD2006 的图框模版的图廓,如果能够将其中有关测量员、测绘单位以及用图单位等信息完善好,就为以后再次调用省去了很多麻烦。

1.3成果图输出

等到图幅分好以及图廓整饰完成以后,测量的结果就能够打印输出来了。在打印完第一幅图后,要认真检查打印图框的大小,检查工具可以选择网格尺,最好不要超过0.3mm。如果超过了这个数值,则需要通过绘图仪进行校准,然后重新设置。在打印过程中,还要对进纸情况进行抽查以确保产品不会出现质量问题。

2数字化地形测量的作业模式

地面数字测图系统的模式主要有数字测记法模式和电子平板模式两种模式。

2.1数字测记法

数字测记法模式主要有室内成图和野外测记两种模式,即选择全站仪作为测量工具,用电子手簿进行记录,另外,草图由人工完成,还配有编码系统。通过电子手簿可以将野外测量数据直接传输到计算机中,然后再借助成图软件,最后要根据参考的草图和编码系统编辑成图。对于电子手簿的使用问题,可以选择使用全站仪原配套的电子手簿,还可以选择使用专门记录的手簿,也可以直接利用全站仪的存储功能进行记录。另外,还有很多种类的测记法成图软件。

2.2电子平板法

电子平板模式主要有野外测绘、实时显示以及现场编辑成图三种模式。所谓电子平板测量,就是把全站仪和便携机进行联机,这个便携机安装有成图软件。全站仪在测站上对地形点进行实际测量,计算机屏幕能够在现场实时地显示图形和点位,在符合测图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将编辑和测量的数据进行存盘。采用这样的测量方法,现场就等于有了一张平板仪测绘的地形图。所以,在不需要绘制草图的情况下,在现场就可以实现将测得图形和实地进行对照的目的,另外对出现错误和遗漏的地方,还可以及时改正。

3数字化地形测绘常见问题

3.1作业方式的选择

数字化测绘比较常用的设备主要有全站仪和电子手簿两种。全站仪具有很多功能,例如测高差、测边、集测角以及测距等。电子手簿也有多种功能,例如记录测量数据、编码、反映地貌等。在电子手簿输入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就可以实现利用对讲机使测站与棱镜间进行联系的目的。当测站照准目标后,然后操作电子手簿就可以使全站仪进行数据的测取,得到数据结果后,就可以告知棱镜作业员跑向下一站点,可以大大提高测站观测的速度以及增加数字化测图的测程。

3.2数字化地形测绘的误差问题

数字化测绘时,采用的测距工具是精确度非常高的全站仪和电子手簿,并且没有展点误差。对于计算、数据传输以及测量的问题,都是由计算机完成的,也不会出现人为的错误。又因为事实上碎部点已经满足了图根点水平的要求,所以测量的成果质量是由描述的误差大小决定的。测量成果质量的描述问题和作业员对地形表达方法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编辑出现错误的原因是记录的问题,但是因为地形的复杂性,很难彻底避免这类问题。这类问题会对测量成果的使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数字化成图完成后制图输出必须要进行实地检查,这样可以发现编辑出现的错误并及时地改正,在解决编辑错误的前提下就可以把棱镜位置的正确性问题作为影响测量成果的重要原因,这也是数字化测图作业员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4结语

数字化地形测绘应注意以下事项:(1)测图单元应尽量将自然分界作为划分的标准,例如道路、河流等,这样就可以减少接边的问题,也有助于地形图的施测。(2)应尽量对测量到的点进行实测,测量的工具不要用皮尺(钢尺)。因为用全站仪所测量的速度比较远,用皮尺进行测量达不到测量的要求。另外,还可以增加测量的精确度。(3)应该测量同一类的地物,这样可以省去很多麻烦,并且还有利于测站上的观测人员快速地输入字母和数字。当然,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可以灵活地选用测量方法。(4)在测量等高线时,不仅要测量特性线,而且要多测量一些加密的点,这样可以为以后计算机建模做准备,还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地貌情况。(5)因为在数字测图时,有很多工作都是通过计算机上完成的,因此,每个单位必须要解决如何加强检核的问题,尤其是针对远离业点地点的测区,更应采取必要的措施。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

中图分类号:P2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4)02-0106-02

数字化地形图具有采集速度快、测图精度高、使用与维护方便、直观、快捷以及利用率高等优点,在城市规划、测绘生产和土地管理等部门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为经济建设、城市规划提供高质量、更为便捷的地形图,同时也满足用户对格式的要求,也获得了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另外,应用了数字化技术的地形图可用性更强,同时也简化了图形编辑以及图形输出的过程,提高了测绘工作的效率。

一、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特点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工矿区以及工程部门对地形图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地形图测绘部门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数字化测图技术以其测量精度高、成图速度快、容易更新、工作效率高等一系列的优点在地形图测绘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字化测图已经成为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中提供大比例尺地形图的一种重要手段。地形图测绘主要是向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等部门提供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以满足经济建设和城镇规划的实际需要。而数字化地形图则是利用GPS-RTK定位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全站仪、计算机图形技术等技术或设备直接获取实体空间位置及其形状所需的点的坐标及连接方式,同时记下实体的地理属性,经过处理和装换之后形成相应的数据集合,然后将这些数据集合以数字形式存储于硬盘或其他存储介质上,用户可以使用绘图仪输出纸质图以供自己使用。

1.测图的基本原则

根据地图图形组成的基本情况,我们可以划分为三个组成要素,包括点、线和面。而这三点也是地图最基本的图形要素,测量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测量点位的坐标。在测量点位的坐标的情况,紧密排序连接的点可以组成一条线,而线的排列可以铺成面,此时,我们就可以依靠特殊技术在面上做记号。针对一些独立的物,符号和定位点是最好的表现方式,线状地物也是由各种线或符号表示,等高线由高程值来描述。

2.传统测图方法存在的弊端

在以往传统的测量中,测量的主要设备有水准仪、经纬仪和平板仪等,可以测量出点的高程、平面坐标,以及测量出竖直角、水平角和距离,通过测量,总结数据,再有绘图人员人工计算出最后结果,得出最后的点位坐标,再将坐标表示到地图上,但是这种方法不但花费时间多,人工计算还会时常出现误差,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无疑也加大了,而整个操作过程也显得十分复杂。

3.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特点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数字化测图技术是一项利用计算机绘图和分析的新型测量方式,它与传统的测量方式不同,数字化测量技术在未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也是地形图测量未来发展的重要手段。数字化测绘技术可以保持测量的精确度和稳定性,保证了坐标值的精确,还能进一步的实现仪器和技术的更新发展,是科技进步的要求。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不但证明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现代社会实现科学管理的要求。

二、数字化地形图的测绘流程

由于数字化测绘相对于传统平板测图具有精度高、作业效率高、劳动强度小等显著经济技术优势,加之近年来数字化测绘设备价格的持续下降,规划、设计等用图,单位普遍采用计算机设计而要求提供数字化测绘成果等因素,测量单位普遍采用野外数字化测绘完成大比例尺地形测量工作。数字化地形图的测绘流程数字化地形图的测绘工作流程一般分为数据的采集及处理、数据整理以及精度分析等几个方面。

1.数据的采集

与平板测图一样,数字化测图也需要采集地形、地物的坐标及高程,然后再进行内业编辑。在测图过程中,全站仪发挥了重要作用。数据采集时往往采用便携机、电子手簿、掌上电脑或使用全站仪的内存记录数据,这些记录方式各有其不同的特点。便携机和电脑比较直观,与平板测图一样,在外业就能看到地形图以及所测地物的具体情况,可以及时发现遗漏的东西,这样就为修测地形图带来了便利,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修测地形图的效率。但是,在测图过程中由于掌上电脑屏幕的限制,在使用时往往要用到很多下拉菜单,大大降低了数据采集的速度。使用电子手簿进行记录时,一般采用特定的代码来表示不同的地物,将这些数据传送到计算机之后,经过编辑可以显示相应的地物。使用全站仪记录数据时,仅仅只能记录地形、地物的坐标数据和相应的顺序号,将这些点和顺序号传送到计算机之后与现场所画的草图进行对比,就可以勾画出地物、地形点。总体来说,使用数字化测绘技术采集数据比较方便,尤其是树木较多的地方和高山地区更是如此。全站仪看到反射镜就能进行数据采集,而那些不容易到达的地方或建筑物较为密集的地区可以采用无棱镜测距。这样既可以提高采集数据的准确性,也能确保采集人员的安全,同时还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2.数据整理

一般来说,数据采集方式不一样,内业工作量也会有所差别。使用掌上电脑或便携机进行数据采集时,由于在外业采集过程中已完成了大量的编图工作,业内的工作量往往不多,这时候只需要整理一下未做的工作,处理一下图面即可。使用电子手簿采集数据时情况就有所不同,外业记录的往往只是地物的代码以及坐标数据,业内还需要完成大量的工作,同时还要及时编辑当天采集到的数据。不过,由于成图软件的功能比较强大,可以提高业内工作的效率。尤其是生成等高线时,成图软件的优势更加明显。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也有利于提高成图的质量和速度。另外,使用全站仪记录坐标数据时,完成业内工作需要借鉴现场所画的草图。

3.精度分析

数字化测图技术采集数据时是全自动的,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少。传统的平板测图往往会受测定地物点的方向、视距误差、展绘误差、测定误差以及地形图上的刺点误差所影响,实际图上的点位误差可以达到±0.46mm。数字化测图在300m的距离内测定地物点时误差约为±16mm,地形点高程的误差约为±17mm。同时,还可以对全站仪的测量数据进行自动的记录、传输、存储、处理和成图。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毫无损失的保持原始测量数据的精度,避免了因人为原因而导致的误差,同时还能自动提取距离、坐标、面积和方位,绘制的地形图也更为规范、精确和美观,从而确保了测量工作的高精度和高质量。

三、数字化地形测绘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1.等高线处理不当

由于数字化地形测绘软件中的等高线一般都是根据野外采集的地貌点的高程,采用等值内插法,按基本等高距插绘等值点连成曲线,再按不同的圆滑方法进行圆滑而生成的。在地形测量中,并不是野外采集的所有地貌点之间都能进行等高线内插的,也就是说靠全自动建立的数字地面模型(dtm)有可能失真,因而需要进行必要的人工干预,删除自动组网中那些不能内插等高线的三角边,而要做好这一点,就要靠绘图人员的技术和经验。比如:沟或坎上的点就不能与远离其坡下的点插绘等高线,否则可能会使生成的等高线悬空或穿入地下,使局部地形面目全非。再如等高线不能穿过道路和建(构)筑物,有的需在建立dtm模型时就充分考虑,有些应在绘制好等高线后进行局部修剪或删除。如果上述工作不到位,数字地形图是很难真实反映实际地形的。

2.野外数据采集不准确、不全面

地形变化处地形点不全面,坎(沟)上有点,下面无点或少点,这造成绘制的等高线可能失真,从而难以准确反映实际地形。有些线状地物如小沟(特别是暗沟)、电力线、电讯线(或电缆)、各种管线在图内应有始有终,而拾取地形点时往往易忽略,这主要与绘图人员的技术与责任有关。

相对于常规测图而言,在图纸审核中,数字化成图的过程发现的缺陷要多一些。除了上述问题外,主要是绘图人员的自检工作需加强。如注记或植被符号压线和覆盖地物的现象以及坎(沟)上的高程注于坎下或下面的高程注在上面的现象。

四、提高地形绘图的质量的措施和方法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城市建设也得到了很大发展,这就导致新测的地形图往往在一年之后难以准确反映当时的现状,在城区的表现则更为明显。为了使地形图能够准确反映出地形、地物的现状,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修测,而数字化地形图可以大大提高修测的效率和准确性。在修测过程中可以对原图备份之后进行妥善的保存,然后删除掉图中的变化部分,接着调入外业采集到的数据,经过编辑之后就可以完成修测工作。

数字化地形图可以保证每个地物点坐标的准确性,同时还可以提取出相应的坐标数据,因此在建筑红线的放线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红线图提供的是与已有建筑物的关系,则可以在业内计算出待建房屋各点的坐标,这样就可以缩短外业的工作时间,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当需要调整建筑红线时,则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随意的调整。另外,规划部门可以很准确的取得待建房屋与周围其他建筑物的关系。

在管线竣工测量中,数字化地形图的方法也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很方便的测出管线的高程和坐标。数字化地形图可以随意调出其中的任意一块,这样就能将管线周围部分拼出一幅带状地形图,再将实测的管线调入其中,就能很直观的将管线表示出来。在外业采集数据时,主要是为了测定各地物点的高程以及坐标,数字化地形图可以根据实际的用图需要编辑成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整个编辑过程特别方便,可操作性很强。同时,数字化地形图的质量也是有保证的。

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的应用在数字化地形图测绘过程中使用了一系列的数字化仪器,如全站仪、GPS-RTK定位技术、静态GPS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图形编辑技术等等。通过这些数字化设备及技术获取地形实体的空间描述,绘制出符合空间位置及形状的坐标,并标记出地形图实体的地理属性。然后,经过计算机软件的处理及转换后生成数字化地形图的数据集合,并存储于计算机或其他存储介质中以便随时提供给用户。

另外,随之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数字化测图技术的过程中,如数据采集的过程,通过数字化成图对地形网实体的位置及形状进行精确描述、绘制出所需的点的坐标及其连接方式,而在外业采集过程中运用全站仪、GPS-RTK技术等采集大量精确的数据信息。再如,数字化图形的输出过程,可根据地形图数据库进行相应的编辑,处理好地形图的图形文件,并做好地物的分层处理、闭合图块处理经由绘图仪输出。在这些绘制过程中,由于采用了数字化的技术使其测量的精度大大高,成图的速度加快,并且容易在旧图上进行更新,提高了数字化地形图绘图的工作效率。

数字化地形图的应用情况无论是平板测图还是数字化测图,其主要目的都是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服务。在测图技术方面,由于数字化测图的质量更高,使用也更为方便,因此成为城市规划部门以及其它用户的首选。数字化地图除了可以提供纸质的蓝图之外,还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格式的地形图。同时它还可以保存在各种存储介质之中,携带也较为方便。城市规划部门在进行规划和设计时,可以利用相应的计算机技术对数字化地形图中的不同地物使用不同的颜色,大大提高了编辑各种专题图的效率。目前,数字化地形图的使用范围很广,用户的反响也很不错。

五、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的应用

通过长期运用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进行地形测量,掌握不同的地形测量软件及基础应用软件,积累数字化地形图测绘的工作经验,更有利于地形测量工作走向市场化,在实际的测绘工作不断地提高测绘的水平。此外,应用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还可以提高工程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应用能力,使测绘管理以及服务实现了全程的数字化,从而提高了我国地形图的测绘水平。

综上所述,由于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的应用,数字化地形图除了具有开发性和现势性的特点之外,还是建立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资料,作业人员尤其是进行外业数据采集的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大大降低,降低了人为的误差,更加准确的测量出人员不能到达及不容易到底的地区的地形图。另外,由于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的应用,也提高了工程及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培养了其应用高科技技术的能力,实现了数字化地形图测绘管理、服务的全程数字化,提高了我国地形图的测绘水平及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马克.测绘资质管理规定与测绘新技术新标准应用手册[M].银川:宁夏大地音像出版社,2001.

[2]何德凤.数字化地形测绘中几个常见问题的探讨[J].科学之友,2011,14:52-53.

[3]刘兴胜,樊小平.数字化地形测量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建议[J].西部探矿工程,2006,10:122-123.

[4]刘光晶.试论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1).

篇10

关键词:城镇;数字化;地形图测绘;集成管理

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可以将地球表面的人工与自然相关信息都详尽反映出来,为城镇进一步建设发展提供有效的信息数据。数字化地形图测绘项目是一个较为繁杂与艰苦的工程,工程进度较慢,城镇周边实际情况也比较复杂。在进行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因为测绘工作员工、测绘相关设施、测区周边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导致测绘质量达不到工程要求,需要重新进行测绘,又或者是返工等情况,导致测绘项目进度得到保证,加大了项目的成本。而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测绘相关工作,经常会导致返工率与成本的提高,所以项目涉及的部门往往会在原先计划的测绘时间基础之上进行工期的追加,导致项目成本提高,效益降低。怎样在提升项目整体效益的基础上,将项目风险降到最低是当前很多测绘部门研究的重点问题。

1.数字化地形图测绘的现状

伴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地形图测绘工程在测绘技术与测绘设备方面都得到了较快发展,当前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是测绘发展的主要趋势。数字化地形图测绘一般是用全站仪进行实地测量,将野外采集的数据自动传输到电子手簿、磁卡或便携机内记录,并在现场绘制地形(草)图,到室内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人机交互编辑后,由计算机自动生成数字地图,并控制绘图仪自动绘制地形图。由于全站仪测量精度较高,而电子记录真实可靠,所以全野外地面数字测图是几种数字测图方法中精度最高的一种,也是城市地区的大比例尺测图(尤其是1:500测图)中最主要的方法。伴着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等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地形图测绘项目也有了更广泛的应用。

与传统地形图测绘方式相比较,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不单单是方法的进步,更是技术方面的突破。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方式突破了测绘业与其他行业的界限,从刚刚开始的首级控制到最后地形图完成,全部采用一体化的操作。突破了逐级控制、分级布网的基本测绘原则。在进行小部位测绘的时候,也可以不用受到图幅边界的影响,在进行外业测绘的时候能不采取分幅操作的方式,直接在内业成图的时候就进行分幅与接边的相关操作。这方面与传统的白纸测绘相比较,既可以提升测绘项目的质量,又可以有效减少测绘工期。然而在地形图测绘中引进数字化方式,虽然有许多方面的优势,因为将内业与外业的界限打破,在实际操作步骤方面还是较混乱,往往导致项目出现没有程序的状况,进而延长了工期,提高了项目成本,也加大了项目的风险,因此需要加强项目的集成管理研究。

2.项目集成管理在地形图测绘项目中的应用

现今针对地形图测绘项目的探究趋势是怎样提升项目的精度,提高项目的质量水平。较少应用项目集成管理的策略对地形图测绘项目开展一体化的管理。在实践操作中,假设某个测绘部门一味地追求测绘作业的质量,而没有考量到项目的周期与项目成本的控制等方面,即便可以根据原先测绘方案的需求完成项目任务,测绘所需周期需要较多时间,项目成本也较高,项目效益较小,同样很难得到市场的认可。假设在地形图测绘工程之中,能较好地应用项目集成管理的相关策略与理论,将施工周期、成本控制、质量监管等元素都进行集成管理,同时将风险监控引入项目管理,能大幅度提升工程的利润。也只有做到这样,才可以让测绘部门通过测绘项目获得较大的整体效益,提升其市场竞争能力。

3.测绘项目集成管理研究

3.1架构测绘项目三要素集成网络模式。1.小生境遗传算法基本原理在生物学中,小生境(niche)是指特定环境下的一种生存环境。生物在其进化过程中,一般总是与自己相同的物种生活在一起,共同繁衍后代;它们也都在某一特定的地理区域中生存。在这些群体内部,也不失有一些优秀个体。在用遗传算法求解多峰值函数的优化计算问题时,经常是只能找到个别的几个最优解,甚至往往得到的是局部最优解,而有时希望优化算法能够找出问题的所有最优解,包括局部最优解和全局最优解。基本遗传算法对此无能为力。既然作为遗传算法模拟对象的生物都有其特定的生存环境,那么借鉴此概念,我们也可以让遗传算法中的个体在一个特定的生存环境中进化,即在遗传算法中引进小生境的概念,从而解决这类问题,以找出更多的最优解。在测绘项目中,我们可以利用此种算法架构成本控制、测绘工期管理、项目质量监控三方面的因素所共同构成的集成网络优化模型。这种模型的特色是群体中个体与个体相互间的信息交换与群体搜索化方式,梯度信息不再是搜索主要依靠的信息,在此种算法中搜索有着较强的宏观搜索技能。小生境遗传算法是一类一体化的优化计算方式,由于其通用性强、算法较为简单,且能适应两种以上的运算的并行处理,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等特点。

3.2测绘项目的风险预测。在本研究中应用BP神经网络架构风险监控模型,BP网络是一类多层的前馈神经网络。它的名字源于在网络训练的过程中,调整网络的权值的算法是误差的反向传播的学习算法,即为BP学习算法。BP算法是Rommel hart等人在1986年提出来的。由于它的结构简单,可调整的参数多,训练算法也多,而且可操作性好,BP神经网络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据统计,有80%~90%的神经网络模型都是采用了BP网络或者是它的变形。BP网络是前向网络的核心部分,是神经网络中最精华、最完美的部分。BP神经网络虽然是人工神经网络中应用最广泛的算法,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例如学习收敛速度太慢、不能保证收敛到全局最小点、网络结构不易确定。

3.3测绘项目四要素集成。由测绘项目工期-质量-成本三要素集成网络计划模型优化后得到的工期值、质量值、成 本值(没有考虑实施的风险),即为测绘项目实施的各自的目标值。然后我们根据风险预测的结果对上述目标的优化结果作进一步的修正,就得到集成了风险因素的工期、质量、费用值。 该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更具实际指导意义。

3.案例分析

实验采用某城镇基础测绘项目,总面积约99km?; 计划测绘时间为4个半月,测区地势自北向南呈阶梯状下降地表河流主要有三条。测区内交通便利,气候属于暖温带干旱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秋季比较适宜外业作业,网络进度计划图如图3所示,已知数据列于表1,结合实际情况,给出了测绘项目在正常情况下的各工作的正常观测时间和最短观测时间下完成各工作的费用和质量相对值。如果提前一天完成工作任务,奖励金额为500元,拖后一天罚金300元。

3.4运用小生镜遗传算法优化求解运用神经网络能求出各测绘过程的关系矩阵R,如下:

得到了各工作压缩时间的限制、各工作的关系矩阵和各工作开始时间可能值,就满足了模型的求解条件,在这里采用线性加权和的形式解决该多目标。至于两个目标的权值的大小,由决策者根据需要来确定,这里取成本和质量的权值分别为0.6和0.4。采用小生境遗传算法对网络计划多目标进行优化,其结果见表2。

实验证明小生境遗传算法对测绘工程网络计划优化求解切实可行,而且从表2中我们不但能得到最优解,还可以得到其余次优解供决策者选择。

3.5神经网络进行风险预测。在这里我们定义项目的风险公式为:

通过专家打分法来确定其工期风险、质量风险和成本风险的权重,风险的结果是指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差异程度。差异越大风险则越大,反之则越小。各目标风险是指在测绘项目实施过程中,实际结果与目标的差异程度。

3.6测绘项目四要素集成。我们选取表3中的第一组优化结果,根据神经网络风险预测,此优化结果的风险度R=0.137。根据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后的结果如表3。

参考文献

篇11

关键词:数字化测图;居住区总平面地形图;质量控制

一、总平面地形图的测绘

江门国际新城是珠江房地产公司在江门市投资大型居住区,是五邑地区又一精品力作,项目占地面积66.47万平米,东瞰西江无敌水景,环绕国际标准五邑蒲葵高尔夫球会。为确保测区平面地形图的现势性和准确性,我们重测了该居住区总平面图,同时对该区的独立区域进行修测。测绘手段采用全野外数据格式。作业方式是全站仪配置测图方式完成,并转换成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格式。是全站仪配合电子手簿,现场绘制草图完成地物、地形、地貌的野外数据采集,室内用CASS软件进行数字化成图,将测绘数据转换成图形,生成数字地形图。然后检查修改,信息化等一系列过程形成最终成果及入库数据。

二、总平面地形图的质量控制和检查

我队数字化测图技术使用的是全站仪。角度、距离观测精度高,没有展点误差,使野外数据采集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现阶段《城市测量规范》中对数字化测图成图的要求,已由对数字图的数学精度为主转到以对工程的作业设计,地形图的分层(代码)检查、多余数据删除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IS09000标准认证,形成测图质量控制,从质量计划、管理职责、人力资源、质量记录到过程控制,产品标识、不合格品控制、产品检验等都在有效控制之中,使质量管理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保证测图的质量。

1.质量计划

江门国际新城占地66.47万平米,为了便于管理将测区共分为多个分区,根据实际建筑物的要求,分派作业小组,配置全站仪及必要的测量仪器对全测区首级控制,即多个分测区控制,测图至数字化成图。最后室内作业进行整体的拼接,并根据我单位的江门图幅表进行统一分幅,根据测区范围及时间要求,制定合理人力及设备配置,严格要求各级工作人员的质量目标;设计、选点、埋石、测量、计算各步骤的管理,保证工序质量和成图技术质量。

2.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是数字化成图最重要的第一步,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测量规范和技术要求完成,采集点位力求准确、精确,严格要求自检和复查。

在江门国际新城,作业小组对测区的规划建设制定了详细的方案,将室内数字化成图进行野外检查,对照实地,建筑物地面及架空管线、注记等都进行了逐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修改。这是因为这种测图模式虽然比传统测图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存在质量方面的隐患。主要是草图和采集数据容易出现不匹配的现象。另外,内业的分工容易产生对草图理解上的差异,内业人员没有去野外,对外业人员绘制的草图有时看不清、看不懂,再就是野外作业人员的草图画得不够,省略了一些必要的内容,这样业容易造成错漏。而作业小组通过巡查自检就能够有效地找出问题,质量检查人员对作业小组在测绘过程中的跟踪检查。在珠江国际新城的测绘中,作业小组提交了图根控制资料及初步图纸检查,对小组的野外作业,进行实地检查,这样对小组的监督检查确保了所有的质量都处于受控状态。我们单位实行的是组检、室检、队检的“三级”检查制度,每级检查规定了一定的检查量。这样过程控制中保证了作业过程控制和过程跟踪监督检查步步到位。

3.成果检查

我队总工室负责对测绘成果进行最后的检查验收工作,采用的是检查一定量的图纸成果,在发现问题后提出整改要求,并督促相关人员及时修改,这样进一步地保证了测绘成果的质量。

综上所述,我队在珠江国际新城总平面地形图的测量中,运用过程控制的模式进行质量控制,使该区的总平面地形图质量得到了保证。

三、修测地形图的质量控制和内容检查

1.质量控制

珠江国际新城原有部分图件,这次仅为修测。对这一部分图件的质量控制,主要在原测图的控制资料的检查,由于这部分图件原由我队在几个月前测绘,所使用的首级控制点与现在使用的首级控制点是一致的,因此原有的图是在同一个平面及高程系统之中。虽然如此,我们还是注意两次测量采用的技术标准是否一致,精度指标是否一致,成图精度是否一致等问题。

在地物的修测中,按照规范的要求对所修测的部分进行重测点位的检查,当完全符合要求时,原有旧图才能与新测图拼合成一个整体。

2.内容检查

对修测图部分的检查与新测的检查内容是一致的。检查方法也与新测图相同,外业设站检查则主要在新旧图接边的边缘地带。对这部分地区检查的主要内容是建筑物的接边问题,架空、地面、地下管线的接边包括位置接边和属性接边。

四、实践体会

通过对珠江国际新城该区总平面地形图测绘的质量控制的实践,有以下几点体会:

(1)作业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技术素质,对珠江国际新城总平面地形图测绘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要对数字化测图的作业过程有全面的认识及软件的操作,只有自身技术素质的提高,才能适应数字测图发展的要求。

(2)内、外业人员要密切配合,不能脱节,这样才能保证成图的质量。

(3)采用新的测图方法可减小误差、错、漏,现在有全站仪配合笔记本电脑或PDA掌上电脑测绘地形图的方法就较好。这种方法可在现场将观测数据实时转换为图形,现场对珠江国际新城的各种地形地貌等内容进行编辑处理,室内进行简单的图面整饰,检查修改、信息化工作,可解决野外数据采集与内业编辑分离的问题,质量控制更为有效。作为数字化测图的发展方向,应该引起管理者的重视。

随着测绘科技的进行,数字化企业的要求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测绘部门业正由传统型向地理信息产业的转化。测绘部门应有行动、定方向发展技术、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城市测量规范【S】.GJJ8-99.1999

篇12

摘要:为满足阜阳市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的用图需要,运用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的方法,进行辖区约400平方公里1:1000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的测绘。本次航摄面积730余平方公里,其中已成图286.7平方公里。根据项目需要进行了本次测绘技术设计。

Abstract: to meet the fuyang city planning and new rural construction by using the picture of the need, the use of digital aviation photography measurement method, about 400 square kilometers jurisdiction of 1 to scale digital topographic map surveying and mapping of. The aerial photography area of 730 m2 kilometers, which has become a figure 286.7 square kilometers. According to the need of the project on the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design.

1 概述

阜阳市地处东经114度52分~116度37分、北纬32度24分~34度5分,位于黄淮海平原南端、安徽省西北部、淮北平原西部。辖颍州、颍泉、颍东三区和临泉、阜南、太和、颍上四县及界首市。阜阳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年均气温14.5~15.0摄氏度,无霜期213~223天,年均降水821~938毫米。农田以旱地为主。

2 已有资料情况

2.1大地成果资料

1、测区内国家三角点、水准点成果;2、2005年-2007年安徽省测绘局施测的C级GPS网点和三等水准线路成果

2.2地图资料

1、1999年安徽省测绘局出版1:1万比例尺航测地形图;2、1976年总参测绘局出版1:5万比例尺航测地形图。

2.3航摄资料

本测区采用UltraCam Lprime, S/N UC-Lp-1-10913210数码航摄仪,2011年9~12月真彩色摄影,象幅大小为11704×7920像素(70.227mm×47.520mm),摄影焦距为70.4mm,像元分辨率为6µ,平均航高1167m,地面分辨率0.1m,东西向飞行,航向与旁向重叠基本正常。

3 设计方案

3.1作业依据

(1)CJJ8-99《城市测量规范》,以下简称《城规》;(2)GB/T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以下简称《GPS规范》;(3)CJJ 73 -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测量技术规程范》,以下简称《GPS规程》;(4)GB/T7930-2008《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以下简称《航内规范》;(5)GB/T7931-2008《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以下简称《航外规范》;(6)GB/T 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以下简称《图式》;(7)GB/T15967-2008《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8)GB/T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以上规范、图式、规程内容与本设计书有矛盾的,以本设计为准。

3.2地形图规格及精度要求

(1)平面系统采用阜阳市地方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15°50′44″.2037。高程系统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2)地形图采用正方形分幅,图幅尺寸为50cm×50cm。地形图编号按图廓西南坐标公里数编号,图名由外业调绘时确定。(3)本测区基本等高距采用1.0米。(4)成图精度要求,图上地物点对最近野外控制点的位置中误差为0.6毫米,对于高大的烟囱、水塔、电视发射塔等特殊重要地物其平面位置中误差为0.4毫米。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应小于0.4毫米。图上高程注记点对最近高程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为0.4米。在特殊困难地区的平面和高程中误差可以放宽0.5倍。

3.3基础平面控制测量

基础平面控制包括D级和E级GPS控制测量。每平方公里应有1个D级或E级GPS埋石点。

3.3.1D级GPS控制测量

(1)使用仪器,D级GPS控制利用双频GPS接收机采用全球定位系统技术按静态方法测量。其静态标称精度不得低于:平面为5mm+2ppm×D。(2)布网原则,①GPS网布设成点连式或边连式,,GPS网平均边长应小于5公里,最长边不超过10公里。②GPS网应连测06年D级GPS网点4--6个,并对同点两次成果进行比较分析,确保两网成果相容性。③GPS网应与周边的高等级大地点联测点数不少于3个。(3)选点与埋石,①点位应选在基础坚实稳定,便于安装仪器和操作,视场高度角应大于15°。②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不得小于200m,并远离高压输电线不得小于50m,避开大面积水域,以防对GPS信号的反射。③GPS点均设置永久标志。④GPS点埋设完毕,取其附近有代表意义的地理名称作为GPS点名,并绘制点之记。点号按照FD001、FD002、...的顺序编号。(4)GPS网外业观测,①安装接收机天线应严格对中、整平、天线定向标志应指向正北,定向误差不宜超过±5度。②观测一时段,时段长度双频机不得小于45分钟,超过5公里时,时段长度不得小于60分钟,有效观测卫星数应多于4颗,数据采集间隔为15秒。 ③观测员不得擅自离开测站,不得改变接收机内部参数,不得在近旁使用报话机,并防止仪器受震动和被移动,防止人和其它物体碰动天线或阻挡信号。④雷雨过境时应关机停测,并卸下天线以防雷击。⑤要认真填写《GPS观测手簿》中的各项记录项目,天线高要量取准确读记至毫米。⑥及时将数据转存于计算机硬盘,确保观测数据不丢失。(5)数据处理,①基线解算及网平差计算采用随机软件。平差结果,最弱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应小于5cm。②野外数据检核应符合下列规定:i复测基线长度较差应小于2标称精度;ii三边同步环闭合差小于或等于3δ/5;iii多边同步环闭合差小于或等于δ/5;iiii异步环闭合差小于或等于3δ;以上 n表示环边数,δ表示,D表示环平均距离(km)。③当②检核超限时,应及时剔除不合格基线,直至符合要求为止。剔除基线后的独立环所含基线数不得超过10条,超过时,应重测该基线或有关的同步图形。④平差结束后需打印以下信息:各点坐标值、基线向量改正数、基线边长、方位的精度信息;转换参数及精度信息。

篇13

关键词:地形测量;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

1 概念

地形测量学的定义是比较简单的,它实现了对测绘地形图及其相关测绘工作的理论知识的应用,通过对其应用技术环节的深化,促进其地形测量工作的稳定运行,满足实际工程的运作的需要,促进其城镇规划环节、经济建设环节及其矿山开采设计环节的优化,促进其地形测绘系统的健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我们要进行相关内部测绘环节的优化,确保其理论技术的发展,进行相关地区区域的平面位置极其高程的有效控制,确保其相关数据环节的有效处理,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为此我们需要进行地形图环节的优化,促进其国家经济建设的稳定进行,实现其施工图纸资料系统的健全,确保其内部各个环节的有效协调,以满足日常工程的稳定运行。

在传统的测绘系统中测量通常是指各种测量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总称,分为测图和放样。相关企业实现了对施工测量环节、地形测量环节、控制测量环节、竣工测量环节及其变形监测环节的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测绘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内容上不仅涉及了各种静态、动态、动态几何与工程物理量测定,而且包括了对测量结果的分析、利用甚至对物体发展变化的趋势预报。现代化测绘技术因此兴起,该系统具备高精度的测图应用,高自动化程度,实现了对图形的有效编辑,确保其日常运作环节的完善,它实现了对数据环节、传输环节、处理环节等的综合性处理,实现了对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其测量仪器技术的有效应用,满足了测绘技术自动化的需要,它实现了对3S技术系统的有效应用,提高了施工过程的质量效率。

2 关于目前地形测量的测绘自动化技术的分析

2.1 GPS技术

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GPS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陆、海、空联合研制而成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该系统建成于1994年,可覆盖全球约98%的地区,能够对全球海、陆、空进行全天候的、全方位的定位与导航,因此具有精度高、效率高、功能多以及全天候的优点。与传统的地面测量与定位方法相比,GPS技术更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和更好的保密性,同时该技术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功能更多,测量和观测所用的时间更短,执行起来更加快捷。其中GPS PTK(RealTime Kinematic)技术的定位精准度更高,可达厘米级,并能够广泛地应用于水上定位,该技术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投入使用的,是一种全新的三维测量系统,并可适用于各种复杂气象天气状况,其主要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对于GPS技术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目前最佳准确和实时地确定待测地点位置的方式,该方式在应用时准确度高、速度快、灵活方便,且其测程能够不受限制也不受通视条件的影响。

2.2 GIS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是利用现代计算机图形和数据库技术来处理地理空间及其相关数据的计算机系统,是融地理学、测量学、几何学、计算机科学和应用对象为一体的综合性高新技术。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能把地球表面空间事物的地理位置及其特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屏幕形象、直观地显示出来。

2.3 RS技术

RS技术,不直接接触被研究的目标,感测目标的特征信息,经过传输、处理,从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信息。由于大面积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及经济性等优势,得到快速的普及,多普航空摄影和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成为获取基础地理信息的重要手段,各种中小比例尺地形图都可以利用遥感影像来获取,从空间维扩展到时空维;从静态分析发展到动态监测。

3 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测量仪器的智能化和系统化,地形测绘技术也逐渐朝着3G技术及集成自动化、实时化和数字化,数据库和应用软件的开发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使测绘技术能够全面地应用于地形测量的工作中,并有效地提高地形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3.1 集成技术与3G技术的深入发展

大力普及集成技术与3G技术的应用范围,对3G技术中不足的问题进行改进,更新并完善3G技术与集成技术的测量手段、方法及功能,进一步加强其测量的准确度,使其的技术在地形的测量、测绘领域得到更广的应用、拓展。对数码及全球数字的摄影测量技术在GIS、GPS、3S及RS的集成应用,使得地形测量更加深化,同时也推进了测绘技术朝着数字化、电子化及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3.2 测绘软件及数据库的开发与更新

加强地形测量数字化测绘软件的研发,使测绘软件系统更加高效、灵活和功能齐全,使测绘软件技术在地形测量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更新完善信息数据库,将采集的测量数据转换直接进入信息数据库,数据管理查询方便,数据共享,实现全球数据更新和扩展空间基础信息系统的动态管理,实现测量数据的管理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

3.3 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在测绘技术中的应用

专家系统及人工智能随着测绘技术及计算机的技术不断发展,其在测绘技术过程中,发挥了广泛的重要的作用。例如,计算机可以通过专家知识,进而模拟人的思维能力,并进行相关的推理、对智能化的图形、信息、数据进行处理,更好的实现管理的职能,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专家系统在测绘技术中有着关键作用:可对全部的测量流程实行监测、控制,进行、

分析及处理,进而实现信息的共享。

4 结论

随着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应用,在地形测量和测绘的过程中其各种技术手段和设备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完善,为当前的测绘技术发展和提高奠定了基础和理论依据,使得测绘技术不断的朝着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各种自动化和智能化仪器的利用与使用是当前测绘技术发展的关键,使得测绘技术不断的朝实时化、网络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和进步,实现其在测绘过程中的快速、简单和准确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 徐翔. 浅议地形测量和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J]. 科技信息. 2011(10)

[2] 曾天辉. 地形测量采用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分析[J]. 广东建材. 2010(07)

篇14

关键词:地形测量测绘技术发展趋势

地形测量学是研究测绘地形图及与其有关测绘工作的理论、方法的应用技术学科。[1]地形测量是为城市、矿区以及各种工程提供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以满足城镇规划、矿山开采设计以及各种经济建设的需要。

地形测绘是研究地球局部表面形状和大小,并将其测绘成地形团的理论和技术。通过测定小范围地表高低起伏形态和地物(如建筑物、道路、耕地等)的特征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经相应的数据处理、采用一定的测量符号按一定的比例缩绘在图纸上。从而获得与相应地面几何图形相似的地形图,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设计与施工的图纸资料。[2]

传统的测绘包括控制测量、地形测量、施工测量、竣工测量和变形监测5个部分。现代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测图精度高、图形属性信息丰富和图形编辑方便等优点。[3]

1目前地形测量的测绘自动化技术

测绘自动化是集数据采集、处理、传输、显示于一体。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测量仪器的智能化,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发生了重大变革,3S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及其集成技术成为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的核心。

1.1GPS技术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称为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的,它历时20年,于1994年3月全面建成的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是一种高精度、全天候、高效率、多功能的测绘工具。[4]

GPS定位技术与常规地面测量定位相比,具有抗干扰性能好、保密性强,功能多、应用广,观测时间短,执行操作简便,全球、全覆盖、全天候、高精度的特点。特别是RTK的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在水上定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GPSRTK(RealTimeKinematic)技术开始于90年代初,是一种全天候、全方位的新型测量系统,称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技术,是目前适时、准确地确定待测点的位置的最佳方式,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基础上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

GPSRTK具有定位精度高且精度分布均匀,速度快、效率高,观测时间短,方便灵活,测程不受限制,不受通视条件影响等优点。

1.2G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GIS)是利用现代计算机图形和数据库技术来处理地理空间及其相关数据的计算机系统,是融地理学、测量学、几何学、计算机科学和应用对象为一体的综合性高新技术。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能把地球表面空间事物的地理位置及其特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屏幕形象、直观地显示出来。[5]

GIS具有以下的基本特点:一是公共的地理定位基础;二是多维结构;三是标准化和数字化;四是具有丰富的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对空间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准确采集有关的数据,并对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进行处理、管理、更新和分析,是采用数据库、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等最新技术的技术系统,对现代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的起重要支撑作用。

目前GIS地理信息将向着数据标准化(InteroperableGIS)、数据多维化(3D&4DGIS)、系统集成化(ComponentGIS)、系统智能化(CyberGIS)、平台网络化(WebGIS)和应用社会化(数字地球)的方向发展。

1.3RS技术遥感RS(RemoteSensing)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不直接接触被研究的目标,感测目标的特征信息(一般是电磁波的反射、辐射和发射辐射),经过传输、处理,从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信息。遥感包括摄影、陆地、卫星、航空、航天摄影测量等技术。[6]遥感技术依其波谱性质,可分为电磁波遥感技术、声学遥感技术、物理场遥感技术。

遥感信息技术已从可见光发展到红外、微波;从单波段发展到多波段、多角度、多时相、多极化;从空间维扩展到时空维;从静态分析发展到动态监测。

RS为GIS提供信息源,GIS为RS提供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的技术手段(图像处理),GPS作为GIS有力的补测、补绘手段,实现了GIS原始地图数据的实时更新。3S的综合应用是一种充分利用各自的技术特点,快速准确而又经济地为人们提供所需的有关信息的新技术,三者的紧密结合,为地形测量提供了精确的图形和数据。[6]

2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测量仪器的系统、智能化,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向着3G技术及集成技术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数据库和应用软件的开发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化发展。使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能全方位的应用于地形测量中,提高了地形测量的效率和准确性。

2.13G技术及集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积极普及3G技术的应用,改进3G技术中存在问题,更新3G及其集成技术测量的方法和手段,加强测量精度和准确性,使3G技术能在地形测量测绘技术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扩展。

全球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在GPS、GIS、RS和3S集成技术中的应用,对数码摄影测量和地形测量更加普及和深化,使测绘技术向电子化、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2.2测绘软件及数据库的开发与更新加强地形测量数字化测绘软件的研发,使测绘软件系统更加高效、灵活和功能齐全,使测绘软件技术在地形测量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更新完善信息数据库,将采集的测量数据转换直接进入信息数据库,数据管理查询方便,数据共享,实现全球数据更新和扩展空间基础信息系统的动态管理,实现测量数据的管理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实现测绘数据的传输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使测绘技术走向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

2.3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在测绘技术中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测绘技术与相关学科的交叉、综合,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在测绘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计算机利用专家知识模拟人脑思维进行推理,从事智能化的数据、图形处理和信息管理工作,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使测绘技术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全球定位系统(GPS)、数字摄影测量系统(DPS)、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专家系统(ES)这5S技术的发展和相互结合,专家系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专家系统对整个测量流程进行控制,并执行相应的推理、分析和处理工作,并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实时动态监测诊断,提高效率和质量,是测绘技术通向实时、自动、智能测量系统的关键。

3结论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测量仪器的智能化,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发生了重大变革,从传统的测绘技术(例如电子测距仪、经纬仪、水准仪和平板仪)向3G技术、数字摄影测量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化发展,推动了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的活跃和革新,测绘技术朝着自动化、实时化、网络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使地形测量更快速、简单、精确。

参考文献:

[1]王运昌.地形测量学[M].冶金工业出版社.1993.p2.

[2]吴贵才.地形测量出版社[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p2.

[3]李淑燕.浅谈数字化测绘技术和地质工程测量的发展应用[J].科技信息.2009.25:p37.

[4]张德军,皱顺平.浅谈土地测绘技术的发展[J].山西建筑.2009.35(29):p35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