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论卫生的重要性范文

论卫生的重要性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09:59:2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论卫生的重要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论卫生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卫生学校毕业生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深入,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校园一社会协奏曲的主旋律。目前,中专生就业难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以致很多中专学校招生困难。那么学校应正确分析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增强学生就业竞争意识,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笔者认为:卫校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卫生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1.1从基础教育看一些学校把教育重心和培养目标都放在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上。社会、学校、家庭把分数和升学率作为检验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学生以分数排名次,教师以学生考分分优劣,学校以升学率作为等级。教学中完全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结果培养的学生只懂理论不会实践,只学书本,不问社会。

1.2从中专教育看我们培养的目标是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既要掌握丰富扎实的医学基础专业知识,又要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但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和办学条件的限制,一个教室,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个实验室的教学模式仍然占统治地位,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

1.3从医学类就业趋势看医学类专业初次毕业生就业率一般在90%以上,如基础医学、护理、检验、临床药学、中药学等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95%以上,而公卫医学等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不足50%。经过多年的不断培养和补充,城市的医疗状况得到了根本的改善,有的还出现了饱和或超编,个别医院甚至人满为患,导致医学类毕业生就业难。

1.4从医学教育结构看去年卫生部、教育部联合颁布了《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该纲要规定医学教育今后的发展方针是: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本科一教育,面向农村发展医学高等专利一教育,使现有大量中专或中专以下卫生人员的县、乡卫生机构医学人才学历水平达到专科一以上,逐步减少中等医学教育的规模,取消中等医学教育中的临床医学类专业纲要颁布后,卫生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着更严竣的考验。

1.5从医学专业结构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等医学教育中有些专业明显老化而失去生命力,已不适应医学了和业技术发展的需要,降低了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导致就亚面很窄。同时,学生毕业后在取得毕业证的同时,尚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这也是卫校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

1.6从学生的择业观看:当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大中专毕业生“统分统包”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大中专毕业生“自立择业”的就业制度转轨时,大中专毕业生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面临着困难的选择,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学生家长也为子女的就业而焦虑不安。仍然固守着“先国有,后集体,死活不去干个体”,“一次就业定终身,一招技术吃一生”等旧观念,更缺乏求职择业的方法和技巧。因此,对于自主择业很多人不能适应。

2中等卫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

各地中等卫校在实践中虽然普遍感到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但对就业指导的理解还不全面,开展就业指导的情况很不平衡。有的地方和学校把就业指导仅理解为单纯的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帮助和指导,忽视对学生进行就业理想、就业观、创业意识教育,在如何开展就业教育方面缺乏必要的宏观指导。因此,要加强中等卫校就业指导工作。必须明确就业指导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2.1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是就业教育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教育体制和劳动用人制度改革的深化,“面向社会,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经成为新的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基本特征,面对这种变化,学校在职能上要有一个大的转变,学校根据培养目标,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全面提高就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教育活动。既不能试图恢复历史上“国家包分配”的做法,也不能将学生向社会一推了之,而应该及早地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并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帮助。

2.2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是帮助学生走好人生道路的需要,著名作家柳青曾经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青的时候”。学生毕业时涉世不深,经验不足,职业目标不确定,以致在众多的职业面前眼花缭乱,左顾右盼,无所适从,见异思迁面临就业选择,怎样分析自己的客观条件,怎样看待不同工作岗位的利弊得失,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环境下,如何把握机会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工作岗位,以便能心情愉快地走向陡会生活,已成为大多数毕业生思虑的焦.氛。他们迫切地希望能得到指导和帮助。

篇2

关键词:卫生学校毕业生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深入,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校园一社会协奏曲的主旋律。目前,中专生就业难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以致很多中专学校招生困难。那么学校应正确分析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增强学生就业竞争意识,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笔者认为:卫校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卫生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1.1从基础教育看一些学校把教育重心和培养目标都放在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上。社会、学校、家庭把分数和升学率作为检验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学生以分数排名次,教师以学生考分分优劣,学校以升学率作为等级。教学中完全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结果培养的学生只懂理论不会实践,只学书本,不问社会。

1.2从中专教育看我们培养的目标是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既要掌握丰富扎实的医学基础专业知识,又要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但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和办学条件的限制,一个教室,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个实验室的教学模式仍然占统治地位,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

1.3从医学类就业趋势看医学类专业初次毕业生就业率一般在90%以上,如基础医学、护理、检验、临床药学、中药学等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95%以上,而公卫医学等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不足50%。经过多年的不断培养和补充,城市的医疗状况得到了根本的改善,有的还出现了饱和或超编,个别医院甚至人满为患,导致医学类毕业生就业难。

1.4从医学教育结构看去年卫生部、教育部联合颁布了《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该纲要规定医学教育今后的发展方针是: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本科一教育,面向农村发展医学高等专利一教育,使现有大量中专或中专以下卫生人员的县、乡卫生机构医学人才学历水平达到专科一以上,逐步减少中等医学教育的规模,取消中等医学教育中的临床医学类专业纲要颁布后,卫生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着更严竣的考验。

1.5从医学专业结构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等医学教育中有些专业明显老化而失去生命力,已不适应医学了和业技术发展的需要,降低了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导致就亚面很窄。同时,学生毕业后在取得毕业证的同时,尚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这也是卫校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

1.6从学生的择业观看:当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大中专毕业生“统分统包”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大中专毕业生“自立择业”的就业制度转轨时,大中专毕业生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面临着困难的选择,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学生家长也为子女的就业而焦虑不安。仍然固守着“先国有,后集体,死活不去干个体”,“一次就业定终身,一招技术吃一生”等旧观念,更缺乏求职择业的方法和技巧。因此,对于自主择业很多人不能适应。

2中等卫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

各地中等卫校在实践中虽然普遍感到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但对就业指导的理解还不全面,开展就业指导的情况很不平衡。有的地方和学校把就业指导仅理解为单纯的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帮助和指导,忽视对学生进行就业理想、就业观、创业意识教育,在如何开展就业教育方面缺乏必要的宏观指导。因此,要加强中等卫校就业指导工作。必须明确就业指导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2.1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是就业教育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教育体制和劳动用人制度改革的深化,“面向社会,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经成为新的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基本特征,面对这种变化,学校在职能上要有一个大的转变,学校根据培养目标,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全面提高就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教育活动。既不能试图恢复历史上“国家包分配”的做法,也不能将学生向社会一推了之,而应该及早地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并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帮助。

2.2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是帮助学生走好人生道路的需要,著名作家柳青曾经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青的时候”。学生毕业时涉世不深,经验不足,职业目标不确定,以致在众多的职业面前眼花缭乱,左顾右盼,无所适从,见异思迁面临就业选择,怎样分析自己的客观条件,怎样看待不同工作岗位的利弊得失,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环境下,如何把握机会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工作岗位,以便能心情愉快地走向陡会生活,已成为大多数毕业生思虑的焦.氛。他们迫切地希望能得到指导和帮助。

篇3

一、儿童的诗性心理及其作用

儿童与成人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思维缺乏理性,具有模糊性,却拥有成人难以企及的形象诗性思维。而这种混沌的诗性思维正是文学的审美根源。学者赵逵英认为:语言符号、艺术与审美以及人类的发生都是同一个过程。语言作为一种符号,导源于实物肯定受挫的精神补偿;同时,人类的审美活动是寻找语言符号的过程。语言符号、艺术与审美及人类的发生的密切关系,决定了语言与文学的本源的原初诗性。的确,人类早期的思维与语言是充满混沌的诗性。维科在《新科学》中认为原始人类语言充满诗性,人类的思维的源头是混沌的“诗性智慧”。卡西尔说“人类文化初期,语言的诗和隐喻特征确乎压倒过其逻辑特征和推理特征。”(《语言与神话》)

儿童思维常常是未被理性规限的诗性思维,其突出的形象性让人惊讶。譬如,呀呀学语的儿童,由于理性的欠缺常常根据形象的因素来认识事物。一个孩子会无意识的模仿猫和狗的叫声“”、“汪汪”,常常用此发音来称呼这两种动物,而不喜欢用“猫”、“狗”这种特定理性称谓。前者的隐喻与诗性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形象诗性思维用之于文学常取得突出的艺术效果。具体可从直觉诗性思维与陌生化审美思维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1.直觉诗性思维的开拓。儿童的思维主要靠直觉展开,有时候充满了矛盾,但却在丰富的想象中洋溢着诗性。我们以废名以儿童视角所写的小说《桥》的若干片段为例,来分析儿童直觉诗性思维对文学的作用。例句如下:

“一角系一个铃,风吹铃响,真叫小林爱。……不消说,是先生坐在那里大家动也不敢动,铃远远的响起来了。……用了他那黑黑的眼睛望着它响。他并没有出声的,但他仿佛是对着全世界讲话,不知道自己是在倾听了。……他害怕了,探探的转身。”

汪曾祺评价说:本来丁丁响的是四个屋角挂的铜铃,但是孩子们觉得是万寿宫在丁丁响。这是孩子的直觉。孩子是不大理智的,他们总是直觉地感受这个世界,去“认同”世界。这些孩子是那样纯净,与世界无欲求,无争竞,他们对此世界是那样充满欢喜,他们最充分地体会到人的善良,人的高贵,他们最能把握周围环境的颜色、形体、光和影、声音和寂静,最完美地捕捉住诗。这大概就是周作人所说的“仙境”。(《万寿宫丁丁响――代序》)废名以儿童特有的无理却有情的直觉思维进行写作,从而赋予文字永恒的诗性境界。

2.陌生化审美思维的突出。“陌生化”是西方形式主义文论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认为“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它力求使文学的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审美感觉的难度与时间长度。儿童对世界充满了陌生的好奇心,在他眼中,平常的事物会以一种炫目的形态与特征呈现出来。而若把这种心理落实于文学创作中,则正好契合陌生化的原理,会极大地彰显作品的审美性。如下段话:

“山顶的顶上有一个石头,惟它最高哩,捱了天,――上面什么动?一只鹞鹰!一动,飞在石头之上了,不,飞在天之间,打圈子。青青的天是远在山之上,黑的鹞鹰,黑的石头,都在其间。一刹间随山为界偌大一片没有了那黑而高飞的东西了,石头又与天相接。 鹞鹰是飞到山的那边去了,他默默的相信。”

在这段话中,废名用儿童的思维来观察周围的世界,把本来简单的事实描写成了奇异的视觉经历,正是这种陌生化思维突显了作品的审美效果。

二、儿童的诗性语言及其文学意义

儿童处于人生的伊始,理性意识很薄弱,常常依赖形象来认识事物,体现在具体语言上,则处处洋溢着形象性,而形象性则是文学语言的基本特征。此外,儿童由于逻辑的缺乏,其语言表述异于约定成俗的公共习语,充满跳跃性、反常规性。而文学语言的形式上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反常规性、跳跃性。不难看出,上述两种语言有着密切的契合之处。下面分别通过实例深入论证儿童语言的形象性及其形式的特异性,并深入论述此特征在写作中具有增强文学内蕴与文学的陌生化审美的重要意义。

1.形象性。儿童以其特有的心理来体验万物,总会赋予周围的一切以神奇色彩,表现在语言描写上,常常是通过运用多种修辞来突出事物的鲜明形象性。看下面的习作:

“小溪流不分日夜向前奔流,他的歌声叮叮咚咚,他的眼睛清清亮亮。哎呀!不好,一块巨大的石块挡住了他的去路,我真为小溪流担心。可小溪流才不怕呢。你看他像一个机灵的小孩轻轻跳跃两下,……这时他的歌声更加响亮,更加清脆。一路上,年老的枯树桩,让小溪流歇会儿,枯黄的小草让他在那儿待下来。可小溪流却依然唱着歌,不知疲倦地继续向前奔流。我的心也跟着小溪流不停地流呀流,小溪流终于长大了,长成了一条小河。”

我敢说,上面的这篇小学生习作中加点的许多语言,我们成年人是很难写出的,因为这是他们诗性心理的语言展现,这种语言是儿童的专利。小作者运用拟声、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把小溪的人生轨迹融进了自己的诗意想象中,语言的纯洁与诗意是含蕴不尽的。

2.跳跃性与反常规性。儿童的思维迥异于成年人,体现在语言上,则是语言前后之间具有很大的跳跃性,同时,语言形式也常常异于常规语法。可通过下述例子分析。

“在那儿,它(黑玫瑰)没有星期天可以休息,而且,当时正值酷暑。它的主人和车夫一样是硬心肠――因为那无情的鞭子会在它身上抽出血来。”

“看到这一幕幕情景,使我想起几年前东南亚地区发生的海啸,我不禁捂住了我的双眼。”

上面两段话是笔者选录的小学生的习作片段。在运用语言思维上,二者与正常思维有异,语句间的跳跃性很大。前一句,本是要展现主人与车夫的冷漠,却突然把“无情的鞭子”这一意象作为描写重点,给人新奇的感受;后一句,本意要写人物因眼前的惨景引起情感的波涛起伏,却出人意料地以“捂住了双眼”的动作作结,情在言外,自不待言。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儿童具有混沌的诗性思维,通过形象性来认识事物,拥有独特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这种思维与语言的表述能力同文学的诗性本源具有人类生理与心理上的一致性,这就赋予了儿童心理及其呈现外在的语言表达极为丰富的审美性。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儿童特有的这种写作优势,扬长避短,加以适当引导,深入挖掘儿童的写作天赋。只有这样,写作教学才会唤回其诗性的荣光。

参考文献:

[1]赵逵英.语言符号与审美[J].山师大学报,1996,(1).

篇4

关键词:卫生档案 重要性 开发利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258-02

l生档案即指各医疗、疾病预防控制等卫生服务机构在日常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具有储存价值的各种内容与形式的文件资料。这些宝贵的无形资产中有着大量利用价值极强的信息资源,在服务于医疗、教学、科研的同时,还为预防、保健与行政管理等卫生工作所利用。特别在医疗事故司法诉讼、重大疾病保险、社会医疗保险,以及新农合等方面也发挥有重要的参考和凭证作用。必须强化档案管理在医院持续发展重要意义的认识,充分发挥其开发与利用价值。然而,目前仍有些卫生单位档案工作缺乏足够重视,经费、设施投入有限,管理有失规范,应有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无论在日常管理制度规范、存档数据检索方面,还是信息化建设方面有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档案工作人员保密观念淡薄。档案室任人随便出入,随意翻阅,导致档案遗失与被改动现象的发生。加之考核不力,档案资源应有的作用未能在各方面得以发挥,必须从领导到员工充分认识卫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一、卫生档案在医院全面发展中的促进作用

卫生档案记录着医院发展历程与成果,是进行综合分析,发扬成绩,勘误纠偏,确立发展方向的活资料。它的重要性首先表现在促进医疗卫生改革和医院事业发展方面。

1.为医院决策确定与调整提供可靠依据。卫生档案具有大量的医院经营性数据与信息资源,具有极强的历史凭证特性。各种档案信息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个单位的领导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换,档案却可以长期地完整地保持其真迹和原貌,为医院经营者准确了解整体运营状况创造了基础条件。经营者可以紧密配合医院中心任务,充分发挥档案在医院决策中的指导作用,依据这些原始资料就本院科学发展规律加以分析论证,吸取经验,接受教训,适时调整发展战略规划,制定经营管理决策,助力经营者带领员工步入改革发展快车道,有效避免不必要的失误。

为了使医院决策确定依据的查阅参考更加便捷可靠,档案工作人员还可以主动就档案资料进行收集整理,采用新视角、浏览旧资料,挖掘新思想,组织对所存档案信息进行深层分析编研工作,为经营者者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使档案信息更加直接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进而实现档案编研成果的现实转化,更好地为医院改革与发展服务。

医院资源配置原则与医院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档案管理成果的吸取与转化,还有助于经营决策者在科研项目投入,以及资源配置的决策取向方面进行正确的选择。对于实现医院经营战略,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具有深远的影响。可见,档案工作对提升医院市场竞争力,促进医院全面发展的作用非同小可。

2.医疗人才培养使用中的资料支持作用。档案在医疗人才培养使用中的资料支持作用主要体现在医务人员的业务与人事档案的参阅方面。这些档案真实地记述医务人员学历、学位、专业进修、职称评定、科研成果等基本情况,是组织人事部门在人才选用提拔时的必要考察依据和有效服务。可见医务人员业务技术档案与人事档案的储存和利用不仅对医疗人员有简历信息查阅凭证作用,对方便干部提拔、人才选用的资格素质的考量也意义重大。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科技档案,储存着各类技术人才在医疗、科研、教学、学术活动中的个人信息,对其培训经历、继续教育情况、从事科研活动的经历、成果及表彰奖励等情况均有详尽的记载,全面反映了他们的业务能力与工作业绩,是专业科技人员综合信息的客观展示,为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科学决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随着医疗卫生改革日益深化和医疗业务的不断发展,给医院档案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必须在设施设备、保存环境条件、信息化建设各方面尽快适应,进一步加强与改善医院卫生档案管理,使其步入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轨道,更加卓有成效地服务于医院的各项工作,最大限度地体现卫生档案的价值,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

二、卫生档案是医疗科技资源储备的有效手段

1.医疗、教学、科研等活动的必要依据。卫生档案是是医务工作者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完整保存了医学科技活动中的文件材料,蕴藏着医务人员的思想方法和科技经验,储存有大量科研活动的宝贵信息,是医学科技信息的直接反映,同医疗、教学、科研等活动活动紧密相关。特别是医疗科研成果为当今医院科研所参考利用。本来,继承性就是医学科技工作的一个特点。它需要综合和归纳已有资料,从前人已有的成果中吸取有益的养分,进一步寻求并实现更深层次的升华。毫无疑问,有的放矢地查阅浏览并吸取其中一些方法与经验,借鉴档案中前人的智慧,不仅可以减少研究过程中的重复劳动,大大提高医学科研活动的效率,确保其有序进行,而且可使今人在科研的道路上少走不少弯路,节省大量时间,避免不必要的人、财、物的损失与浪费。

当前,卫生档案的资源性已为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档案工作人员应该改善管理,加强研发,为这一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诸多方便,使之在医院发展中创造更多的效益与价值。

2.档案在疾病诊治方面的经验借鉴作用。完整的卫生档案是医务工作人员长年累月经过临床验证留存的真实记录,具有丰富的病案积累、发病机理及其治疗的研究成果等宝贵信息。这些现成的成功经验,资料完整准确,数据科学客观,是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原始资料,可以从诸多共性的病案中发现规律,为疾病的诊断、防治提供依据,直接为医院与患者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对医师对病情分析诊断并做出治疗决策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我们可以从规范的卫生档案中,随意提取一门学科、或一个病例的诊疗手段与方法,避免失败的教训,为同类疾病患者的诊治提供借鉴,让卫生档案在治愈病人与提高医疗质量方面赢得时间,充分体现它在医疗工作中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三、卫生档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乎国计民生,同时也赋予卫生档案工作以新的责任和职能。档案部门与医院中心任务的配合必须增强大局观念,以服务和C社会建设为前提,与时俱进,以新的标准创造性地做好医院档案管理与服务工作。

1.有利于医院精神文化的传承。医院是社会服务的窗口单位,其精神文化象征着医院的形象,不仅与其经营效益相关,同时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档案工作就是一种文化财富,在医院文化的形成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医院文化是几代人在长期工作实践中逐步积淀而形成的,能为大家普遍认可并自觉恪守的核心价值观、发展愿景、行为规范等文化理念,堪称医院的灵魂与精神的体现。医院档案材料不仅是医院发展历程中各种人物与事件的真实记录,同时也是医院精神文化的真实记录。这些世代相传的历史资料,对医院文化精髓与精神文明的积淀及传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积淀及传承如实地昭示了医院的精神风貌与经营业绩,成功塑造了医院的社会形象,扩大了医院知名度社会影响力,促成了与社会有关方面进行的有益合作,推动了医院的发展,也提高了社会的和谐水准。

2.有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医院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是和谐社会构建的一部分。档案是解决各种医疗纠纷的重要工具,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离不开医院档案的支持。卫生档案中保存有人民群众就医看病的病历记录资料、病理切片资料、体检胶片图文等资料。这些资料作为原始证据,在医患矛盾与纠纷的调解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医院可以档案中的病案记载为证据,向司法部门提供相关资料。司法部门根据这些具有说服力的举证查清事实,判明责任,确保案件审理判决结果的公平合理性。在保护患者利益的同时,有效维护医院及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所以,医院档案服务工作必须强化和谐意识,随着和谐社会建设领域的延伸而延伸,随着和谐社会建设内容的创新而创新。

参考文献:

[1] 李晓蕾,耿志伟,田云峰.做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14)

[2] 周萍.信息化背景下的卫生档案管理工作探析.科技创新导报,2012(13)

篇5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育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我国的发展脚步在不断加快,小学教育制度在发展和变化中不断完善成熟,其教育意义和教学目的也在不断改革,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学者需要加大对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视程度,从传统的教学框架中寻求创新,找到适合新时期学生发展的方向和道路,让小学数学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效果逐渐加强,这个过程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属于比较重要的研究项目。

数学教育的本质就是通过数学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有更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开发自身的能力,利用数学知识更好地适应生活,从数学问题中找到突破点,这样的数学教育才是有价值有效果的,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与之不同,更多的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数学教学的本质价值,这是急需要改善的内容。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尽可能地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逻辑思维的同时可以找到自身的创新突破空间,不断深化自己的学习内容,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所以小学数学教育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就开始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论性知识理解能力,而小学生在这方面的实际能力是比较薄弱的,所以小学数学的教学与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学生的客观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学生拥有良好的思维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会出现巨大的难题,只有尽可能地加强小学数学教学,才能让学生在思维创新发展方面有更好的发展。

二、数学基础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

1.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培养创新教育理念

学生在学习中所起到的作用才是最主要的,这个理念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有明显的改变,教师不再是学生的领导者,而是为帮助引导促进学生的学习去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过程不再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所能比拟的,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中,要想完成教学模式的改革,就必须先进行师生关系方面的改革,让学生重新认识教师的职责与教学理念,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小学数学教学,这样才能为培养创新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打造良好的教学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

教师要想促进学生在创新思维方面的能力,就必须尊重学生自身的发展与能力,不能做出片面的理解和认知,在教学课堂中尽可能地给学生留下发展的空间。小学数学教学课程中,教学内容所涉及的问题相对比较广泛,答案与解题思路大多都不局限在唯一的情况中,所以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必须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出创新思维的习惯。

3.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小学阶段,学生对学习内容与学习知识掌握的最佳途径就是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更好的融入学习中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增加数学教学活动的次数,让学生可以通过实际与教学内容的结合,更好的理解数学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也就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在学习思维的同时找到自身的发展方向,有更广阔的发展之路。

4.教学内容的新时期有效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动,修改了传统的教学路线和培养模式,不再是传统的知识灌输型,而是重在学生的理解和认知,教师在新时期的教学中需要多加注重学生的发展和能力,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有良好的把握,对教学内容的逻辑性有准确的掌握,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会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而限制学生的发展。在改进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要注意课堂安排的改善,尽可能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好地吸收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让小学数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更好的帮助。

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这个时代的要求,也是学生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必须有的能力,以新课程教学改革为教学核心,不断加大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程度,让小学数学教学的价值和意义不断凸显,让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小学数学中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不断总结研究的方式让这项研究内容有更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想象力 言语能力 探讨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12-02

如果你是一名小学生, 你的心里都会想些什么呢?你是一个想象力丰富并且具有创造力的孩子么?如果你已经是孩子家长,家有儿女上小学,是否你的孩子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并且具有创造力呢?如果你是一个小学老师,在你的眼中,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是如何呢?每一个人,都曾经是个孩子,几乎每一个人,都会有做家长的一天,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我们是否真正的在意过,培养过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呢?我是一名小学信息技术老师,不妨让我们先来回到几天前的一次课堂头脑风暴活动中看看吧。

一、课堂实录

这是一次小规模课外活动的现场,地点仍在教室里,参加活动的学生10人。首先是讲解活动如何开展:老师出一个题目,就问题展开联想,无论你想到什么都可以谈论,可以有故事情节,彼此可以就别人的观点进行进一步的延伸,不需要否定。第一个题目,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问“你想到了什么?”孩子们的反应基本可以分三种:

1.迅速举手,回答有西瓜,球,馒头等。

2.思考了几秒钟后举手,回答有火柴人,石头,太极八卦图等。

3.不举手。

迅速举手的孩子,可以在第一时间做出联想,但往往这种想法比较单纯,是发生在身边的情境或者事件,通过引导可以稍微深入。例如回答西瓜的孩子,联想到西瓜大炮,将圆形画成了西瓜,然后讲解了西瓜大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这一想法源于电视节目。有另外的孩子也看过同一个节目的,争相补充发言,并且提出了如何改造西瓜大炮的想法。一时间讨论气氛浓厚,好像大家都成了小小发明家。

思考一阵后举手的孩子,以回答火柴人和石头的孩子为例,这个学生想到了自己最喜欢的火柴人系列,包括flash和小游戏,讲了他学习flash的经历并且分享了他喜欢的游戏。想到石头的孩子联想到看过的漫画,然后提出这是一个人体内的结石的想法,人体内结石,然后拿出来,再结石,再拿出来,最后成为了一座小山。

不举手的孩子,最开始的时候没有说想法,等大家讨论过后就更没有想法了,提问之,表情茫然。勉强说出的想法,也是其他同学提过的。

回想自己上学的时候,你我是哪一类学生呢?如果已经为人父母,你的孩子又是哪一类呢?很明显,对于孩子想象力甚至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作为老师及家长具有最直接的责任,我们应当充分重视起来。那么这类头脑风暴活动的意义何在。

二、活动后小结

小学生开展这类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在活动中,我看到了学生突发奇想时的兴奋表情和积极态度,当听到别人新奇想法的时候自己大脑迅速反应、运转时的专注,平日容易走神儿,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流露出似羡慕又似局促的眼神儿,这一切都表明在大家积极思考的这一气氛里,随着想法的喷涌而出,所有的孩子都被这些想法吸引了,这应该是他们平时没有在意过的,或者经历过但却没有进一步深入思考过的,而通过这样一个契机,让想象力驶入了快车道,创造力也由此而生。所以,这次活动的意义不言而喻,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孩子们的想象力其实非常强大,只不过是需要引导的,尤其是在集体力量的作用下,创造力仿佛垂手可得。

三、反思与进步

1.不要急于对学生的言行进行评价,做出结论,而是让它处于一种自然发展的状态。对于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来说,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奥斯本提出的“头脑风暴法”,其根本就是让人们头脑中的新颖的“想法和观念”在没有“看守”的情况下,蜂拥而出。但是如果人们一旦产生一个想法就遭到评价,那新的想法就不会紧接着出现,原来的想法本身也不会变得更加深入。

2.注意语言的表述。父母和老师确实比孩子懂得更多的东西,因此在与孩子的交往过程中,总会有一种给孩子“指点迷津”的欲望;孩子干任何一件事,总要评价一番。这对于孩子的创造性的发展来说可能不是一个好的兆头。评价就是给孩子一个思想的框框,这样的框框越多,孩子头脑中新奇的想法也就越难自由地表现出来。不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在与孩子对话的时候应该尽量多的把大家放在同一“阶级”上,少一点命令,多一点讨论,久而久之,会引导孩子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对孩子独立性的养成也是有助益的。

篇7

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外语习得有重要影响。许多学者和研究者已经证实,学生的自尊与其学习成绩有密切联系。怀利(Wylie,1979)对该领域的大量研究证明,学生的自尊与学习成绩存在正相关;瑞达(Reda,1995)的研究表明,自尊与学生的学习动机都与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行为加工水平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张林,2006)。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能记住学生的名字,就是关心、尊重学生的表现。另外,为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管理。“称谓学生”,有利于促进师生关系融洽,构建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同时约束和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管理质量。

二学生角度

库珀史密斯(Copper Smith)指出,孩子的自尊来源于他们所处的环境里的有利或不利的经历以及“重要的人们”如何看待他们自己。在这些重要的人当中,父母是第一位,教师是第二位,朋友位列第三;父母对孩子的自尊影响最大,其次就是教师(Jane Arnold,2000)。

1学生的自尊

关于自尊的定义,不同的专家持有不同的理解。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罗杰斯(Rogers)就在其自我理论中提出“人人都有被关注的需要”;马斯洛(Maslow,1965)认为自尊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个体一方面要求别人重视自己,另一方面要求自尊;马克利尔(Mark Lear)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对自尊进行定义,“自尊是个人人际关系好坏的内在反映。自尊是个人对其个人和社会,尤其是和重要的他人之间人际关系的主观度量,反映了个体和他人的关系在个体眼中的重要性,以及别人对他们亲密程度的看法和关系程度”(张林,2006)。尽管他们对自尊的理解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但都承认自尊是个人对他人的关注和尊重的重视。大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有很强的自尊心,渴望被人理解和受人尊重。因此,作为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尊重学生并保护其自尊。

2“记住学生的名字”,是对学生的尊重

人们在人群中被他人、尤其是领导或长辈叫出自己的姓名,会有受重视和尊重的感觉。学生也会有同感,能被老师叫出姓名,心里也会倍感亲切和温暖。作为教师的我们,曾经也作学生,也一定曾有过被自己的老师记住名字的自豪经历或也体会过老师叫不出或叫错自己名字的尴尬。而今已为人师的我们,站在讲台上,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我们还应该照顾到学生的感受,满足学生的自尊需求。如库珀史密斯(Copper Smith)所强调的,教师对学生的自尊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来增强学生的自尊,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及提高学习兴趣和动力。

3“称谓学生”,维护学生的自尊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英语不是学生的专业课程,学生在这门科目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少,本来的英语基础也不扎实,上英语课时就显得很吃力,遇到困难,很容易就放弃。为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和兴趣,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特点,适时肯定学生的进步和能力,保护学生的自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优势取有激励作用的称谓,如“耐心先生”“博学达人”等,这样的称谓可以让学生时刻意识到自己的优点,保持上进的心理;或者能做到不看名单就可以准确地称呼学生的名字,时不时赞扬和鼓励学生,说明教师注意到了学生的优点和能力,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而学生也会在获得老师肯定后自我认可;如果教师叫不出学生的名字,只能用手指说“这位同学”或叫学号,这不仅显得教师对学生不够用心,而且学生听了,心里不免会有失落感,会感到自己不受重视和被人遗忘,因为老师连自己的名字都记不住。这样会导致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挫伤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兴趣。而且英语对他们来说就是“副科”,若是学习的信心和动力被打消了,学生就很难再燃起学英语的热情了,更谈不上进步了。

三教师方面

成功的课堂教学是由教师的努力和学生的配合共同创建的。作为教师,不能只是站在讲台上低头讲课却浑然不知学生具体在做什么,还要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确保学生认真、积极地学习。也就是说,上课时教师应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

1.课堂管理

有效的课堂管理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关键。约翰逊(Johnson)认为“课堂管理‘是’建立和维持班级团体,以达成教育目标的过程”;艾默(Emmer)则将教师课堂管理视为教师一连串的行为和活动,旨在培养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合作感,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处理学生问题行为,创建教师情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引导学生积极学习 (杜苹,2005)。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课堂管理是教师为确保课堂教学顺利进行以发挥其最大效用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而对影响教学和学习的诸因素进行协调的过程。

大学英语课堂普遍存在这些问题:纪律涣散,学生迟到、旷课或在课堂睡觉、看小说、玩手机;师生交流少,课堂互动难以进行;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师无法顾及每个学生导致师生关系疏远等。面对课堂存在的各种问题,教师不能以事不关己的态度来应对,因为这样不仅不利于课堂教学和学习的顺利开展,还会导致课堂失去固有的严肃性,而学生也更加肆无忌惮地做他们的事情。教师是课堂管理的中心,对课堂管理问题的处理负主要责任(秦佳,2009)。所以教师应想方设法优化课堂管理,以促进英语课堂教学和学习的有效进行。

2有效维护课堂纪律

公共课程的考勤主要是为了维护课堂的严肃性,督促学生按时上课。考勤虽然是约束学生的有效方式,但也是费时费力的事情。而且在学生眼中,点名考勤还是机械呆板的行为,因为教师只能对着名单念名字,根本和学生对不上号,有时甚至出现一个学生给几个学生答“到”而老师却被蒙在鼓里的现象。“记住学生的名字”可以解决点名考勤不能解决的难题。教师记住学生的名字之后,上课时不用看名单就可以叫出向学生的名字。学生不管迟到还是旷课,都很容易被老师发现。教师记住了学生及其名字后,如有学生的课堂行为影响其他同学时,老师可以直接叫出“肇事”学生的名字以提醒或制止。而且学生受到提醒后,自然不敢再放肆而选择与老师配合。“记住学生的名字”不仅可以避免考勤的麻烦,还利于维护课堂秩序。

3以真情管理课堂

教师真挚的感情,会使学生感到亲切,愿意同教师交往并产生强烈的内心体验和情感上的共鸣(秦佳,2009)。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确保学生能充分吸收课堂学习内容,为此要用真情与学生交流,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记住学生的名字”,是教师在学生身上投入情感的体现。教师只有通过用心去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特点,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才能真正记住学生,将人与名字对上号。学生意识到教师用心良苦,会对老师心存感激,感到老师关心、喜欢自己,也会喜欢老师和老师的课,上课时自然会懂得尊重老师,约束好自己的课堂行为,积极有效地投入课堂学习。

同时,还要优化师生交流、生生交流途径。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学英语课堂的交互式活动很难进行,教师和学生之间很少有机会进行交流,学生之间也无法相互交流。而且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这给教师组织课堂活动增加了难度。要解决师生互动、生生交流的难题,主要靠教师主动了解学生的特点及其英语水平状况。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将学生的具体情况做详细记录,而最基本的就是从记住学生的名字做起。教师记住学生的名字和特点后,在课堂提问时,才能做到因人而问。在组织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课堂活动时,也能迅速有效地将学生分组,促进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

4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

良好的师生关系利于提高课堂教学和学习效果。项茂英(2004)提出:为了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师生关系必须融洽。师生关系好,自然会促进英语学习,正如古言“亲其师,便信其道”。“记住学生的名字”,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充分尊重学生和关注学生情感的表现。师生互相尊重、互助互爱,师生关系会变得和睦融洽,这样有利于构建轻松、活跃的英语课堂。生动活泼的英语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鼓励他们踊跃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现代教育也是提倡这样的师生关系:平等互动、双向交流、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夏纪梅,2006)。

四结语

叫一个学生的名字,表扬一下他的积极行为,都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马桂华,2009)。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称谓学生”,似乎是小事,但却是教师热爱、尊重学生的良好职业道德的体现,也是维护学生自尊的有效途径。“记住学生的名字”,便于教师适时地维护课堂纪律,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和增进师生的交流沟通,创建宽松自由的课堂环境,从而推进英语教学和学习的顺利进行。

参 考 文 献

[1]J.Arnold.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M].Beijing:Foreign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Weidong Dai.Moder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Methodology[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Education,2005.

[3]杜萍.课堂管理的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马桂华.成功管理课堂的四个关键[J].中国音乐教育,2009(10):38-42.

[5]秦佳.初探大学英语课堂管理优化策略[J].华章,2009 (9):59-60.

[6]夏纪梅.现代外语教学理念与行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项茂英.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J].外语界,2004(4):37-42.

篇8

1.1调查对象

选择本科专业为首都医科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的学生(含本科在读、研究生在读和已经工作的学生),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所有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状况。2012和2013级的本科生虽然尚未开设卫生事业管理学的课程,但是从大一开始就接受了管理学等基础课程的教育,并且在平时通过专业教育、社会实践和专家讲座等形式接触过卫生事业管理学的研究主题,因此在调查问卷中列出不同的教学专题,调查这部分学生对不同专题的学习兴趣和重要性的认识。2013年首都医科大学在校本科生共4个年级114人,发放问卷114份,回收问卷104份,其中有效问卷80份,有效回收率70%。由于有效回收率较低,故补充调查了在校研究生中本科同样就读于首都医科大学、且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14人,回收有效问卷14份。采用邮件方式调查毕业生,计划调查30名毕业生(相当于在校生一个年级的人数),考虑到邮件调查的回收率较低问题,共计向已毕业的学生发放问卷60份,回收有效问卷27份。

1.2调查方法及内容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意愿对于构建知识体系至关重要,因此,本研究将调查对象分为不同的教学层次,通过问卷调查采集调查对象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整体评价,对主要教学内容的感兴趣程度评价和重要程度的认知。

1.3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调查数据使用Eidata3.1、Excel和SPSS19.0软件录入统计分析。将2013和2012级本科生分组为未学过该门课程的在校生,共37例;2011和2010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分组为已学过该门课程的在校生,共57例;将已毕业工作的学生分组为已学过毕业生,共27例。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学生对教学内容重要性和感兴趣程度的评分采用方差分析,检验组间差异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与分析

2.1调查对象

基本情况调查对象中,男生42人,女生79人,分别占总数的34.7%和65.3%。毕业生、研究生、本科2010级、本科2011级、本科2012级、本科2013级分别是27人、14人、19人、24人、19人、18人。

2.2学生对卫生事业管理学理论体系的评价

本调查结果显示,51.3%的学生认为卫生事业管理学理论体系清晰,38.9%的学生认为一般,仅有9.7%的学生认为不清晰。

2.3学生对卫生事业管理学的感兴趣程度

学生对卫生事业管理学的感兴趣程度调查中,50.4%的学生认为有兴趣,而认为一般、没兴趣的学生分别占30.1%和19.5%。

2.4学生对卫生事业管理学

教学内容的评价基于调查对象所使用的教材版本及教材的权威性,调查中,章节的名称依据卫生部“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教材《卫生事业管理学(第2版)》和《卫生事业管理学(第3版)》中的名称。通过学生对卫生事业管理学的各章教学内容逐个评分其认为的重要程度和感兴趣程度,调查结果显示,未学过卫生事业管理的学生对部分章节的重要程度和感兴趣程度的认知差异较大,感兴趣程度比重要性程度普遍低10~20分。他们认为教学内容中最重要的是卫生事业管理基础理论,重要性评价88.6±11.6;最不重要的是中医药管理,重要性评价77.3±14.3。最感兴趣的是卫生工作方针,平均值83.4分,但标准差为105.2;最不感兴趣的是初级卫生保健,兴趣值评分68.1±19.7。未学过的在校生对卫生政策和医疗保障两章节的感兴趣程度明显低于已学过的在校生和毕业生。已学过卫生事业管理的在校生对于各章的重要程度和感兴趣程度的评分比较接近,认为最重要的是卫生改革进展和卫生管理基本理论,重要性评分分别为87.8±13.7和87.1±14.1;同样重要的还有医疗保障和卫生政策,重要性评分分别为86.6±13.3和86.5±11.4;最不重要的是中医药管理和医学教育与科研管理,重要性评分分别为74.9±16.6和77.8±17.2。最感兴趣的也是卫生改革进展,重要性评分85.2±16.2;最不感兴趣的是中医药管理,兴趣值评分71.4±19.6。已毕业并参加工作的学生对不同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和感兴趣程度的评分比较一致,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和最感兴趣的都是卫生服务质量,重要性和兴趣值评分分别为90.4±8.2和89.6±8.5,明显高于在校生的评分;重要性和感兴趣程度最低的都是中医药管理,重要性和兴趣值评分分别为63.1±21.4和62.4±16.3,评分明显低于在校生;毕业生对卫生信息管理和医学教育与科研管理两章节的评分也明显低于在校生。

3讨论与建议

3.1对于认知状况评价的意义

综合建构主义和行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认知方面的学习可以分为机械式学习与建构式学习两大类。机械式学习的本质是形成文字符号的表面联系,学生并没有深刻理解文字符号的实质内涵,其生理过程是联想与短期记忆。建构式学习的本质是个体获得有实质意义的文字符号,并与原有的知识体系相结合,建构成有逻辑关系的知识体系。进行建构式学习的先决条件包括:第一,学习材料本身有逻辑意义;第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具有基本知识的储备;第三,学习者必须具有建构式学习的意愿,即有积极地将新旧知识关联的倾向。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对知识构建要素解释,教师的主要功能应是在学生能够有意义地学习新内容之前,为他们“已经知道的”与“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设起桥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搭建桥梁的意愿,在良好的学习动机之下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

3.2卫生事业管理学的教学目标

卫生事业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型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的任务是研究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卫生政策;研究与正确的政策相适应的组织管理和工作方法;研究中国及世界各国卫生事业管理的经验和教训等。卫生事业管理学来源于卫生管理工作的实践,而又反过来对卫生事业管理实践发挥着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一方面,它需要综合运用医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等多学科知识,在课程设置、教学中必须兼顾医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的相关课程;另一方面,卫生事业管理教学的存在价值在于实际应用。

3.3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状况

整体来看,学生对各章节内容的感兴趣程度普遍低于已经意识到的重要程度,而且对于内容亦有侧重,例如普遍对中医药管理不重视,比较重视卫生管理基础理论和卫生改革进展,这表达了学生对理论基础重要性的认同,对目前卫生领域内时事进展的关心以及迫切需要与时俱进的理论知识的愿望。从不同教学层次的学生来看,未学过卫生事业管理的学生对大多数专题的重要程度和感兴趣程度的认知差异较大,对卫生事业管理的基础理论、卫生政策、卫生规划等章节,他们都能认识到内容的重要性,但是兴趣相对较弱,对卫生政策和医疗保障两章节的感兴趣程度明显低于已学过该课程的在校生和毕业生;对卫生组织、卫生工作方针、初级卫生保健等重要的内容也缺乏认识,看到标题感觉不知所云,也不知道对构建知识体系的重要性。已学过的在校生比较重视的内容都是卫生改革,重要原因是高年级在校生对基本理论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希望通过课程教学获得更多前沿信息和改革进展。已毕业参加工作的学生认为最重要的和最感兴趣的都是卫生服务质量管理,其次是卫生政策、卫生应急管理和医疗保障,这可能与多数毕业生就职于医院有关,毕业后对各章节教学内容在实际工作岗位的实用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3.4改进卫生事业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建议

篇9

[关键词] 预防医学教学;重要性;实用性;趣味性;素质教育

预防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医学领域中有着较特殊的地位。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及现代医学的发展,预防医学在医学教育中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而学生往往对预防医学有片面的认识,认为这一学科不重要,没有临床学科实用。因此,为了使这门课真正让学生掌握而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本人总结了多年从事预防医学教学的经验,谈几点体会,供同道讨论。

1 在教学中突出预防医学的重要性

针对医学生普遍存在重视临床医学的学习而忽视预防医学学习的情况,应自始至终反复强调此学科的重要性,尤其应高度重视第1次《绪论》课的教学。教学中,可通过一些例子强调预防医学在现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例如强调如果没有预防医学这门学科及其不断的发展,恐怕我们的卫生工作到现在还处在与传染病作斗争的第1次卫生革命运动中[1],“反应停”(Grippex)这种致畸率很高的药物还会被孕妇滥用,特别是曾威胁全球的“SARS”也就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控制等等,从而引起学生对预防医学这门学科的高度重视。同时应让学生看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老龄化趋势,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加强预防卫生工作,要求医务工作者必需掌握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社区保健调查研究的方法和疾病预防控制的策略措施等预防医学的理论知识,做到不仅会治病,更要会防病。启发学生要想适应新形势下卫生工作的需要,成为高素质的卫生工作者,不仅要学好临床医学,更需要学好预防医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2 在教学中体现出预防医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预防医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新学期开始,就让学生充分认识预防医学是一门涉及面相当广泛的综合性学科,就业并非一般人理解的只有防疫站,其他像环保部门、城乡建设、建筑行业、饮水管理、食品卫生管理、气象局、职业病防治所、学校卫生管理等行业都需要用到预防医学的专业知识,就业途径相当广泛,从而意识到学好预防医学大有作为。在教学中突出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知识就在身边,很实用。例如,讲到三级预防的内容时,就可以结合国情适当举例。比方说,在我国“SARS”流行期间,便可结合当时“SARS”疫情,给学生讲明,造成“SARS”疫情的病源是人群普遍易感的,一旦有传染源存在,极易造成大范围的传播和流行。因此,为了控制疫情,必须做好“SARS”的三级预防工作,特别是重在防止疾病发生的第一级预防措施,如室内定期消毒、通风、注意个人卫生、适时戴口罩、适当体育锻炼、改善饮食等,以及重在早发现以控制疾病发展的第二级预防措施,如每天组织学生监测体温等。这样将学校制定实施的“SARS”防治具体措施用三级预防的思路一一列举、讲明,理论联系实际,学生不仅学到了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能够自觉主动地做好“SARS”的预防工作。在授课中也可以适当运用一些趣味性的表达和例子以调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介绍自我保健的内容时,就可以夸张地介绍说:“等大家都有了很好的自我保健能力,咱们医务人员就该失业了,各家都有齐全的诊疗设施,所有的健康问题在家就解决了,这多好啊!”学生一听就笑了:这不太可能吧?这时就可以接着点出,自我保健是一种有局限性的非专业性的卫生保健活动,要求“多依靠自己,少依赖医生”,强调的是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通过积极主动的自我保健来有效地防止疾病的发生,控制疾病的发展,将健康掌握在自己手里,而并非“全依靠自己,不要医生”,对于这样的小知识点使大家在笑声中掌握会更加牢固。

3 将素质教育贯穿到预防医学教学过程的始终

医学生的素质决定着未来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服务质量与水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注重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如预防医学的一个重点内容就是环境与健康,在授课过程中,就可以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环境、群体意识及爱国思想。结合现在环境污染的状况,让大家观察身边那些不环保、不文明的行为和现象,如随地吐痰、自来水管一开就没人关、食堂里剩饭剩菜到处可见、一下课教室里粉笔头乱飞等等,体会自己身上有哪些可能增加环境负担的不良行为,教育学生环保行为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意识到热爱环境就是热爱生命。另外,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相关理论内容又恰恰在预防医学中有所涉及。那么在课堂上除了进行相应理论知识的讲解,也可以结合不同篇章对学生实施适当的健康教育。如在饮食与健康中教会学生如何制定自己的食谱而做到合理膳食;在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中,教会学生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稳定情绪,才有利于健康,以及如何控制身心疾病在自己身上出现等等各方面自我保健的知识[1]。总之素质教育不是经过一时一事就能提高的,必须从小做起,而且确实可通过教师在传授专业技能知识的过程中进行,这种点滴的渗透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可起到巨大的作用。总之,在当前社会和医学发展的大趋势中,预防医学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作为预防医学的专业教师更应认清形势,在教学中注意突出预防医学的重要性,体现出预防医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预防医学教学过程的始终,随时总结经验,不断进取,才能培养出具有健全身心、高素质的实用型卫生技术人才。

篇10

【关键词】 精神卫生服务; 社区;需求;重要性;可及性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Needs of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Service in Ku nming City. Han Huiqin, Zeng Yong, Liu Caiping, et al. Shanghai Mental H ealth Center,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0,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need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m ental health service in Kunming,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basis for the deliveryof community services.Methods The questionnaire, called "questi onnaire for the demandof mental health service", is provided by WHO and composed of the importance andaccessibility of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to mental health service. 514 residen ts in Kunming communities and schools finished the questionnaire.Resul ts Majo rity of the citizens considered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to mental health servic e very important. But it's difficult to gain―the most what they reply is "unabl e to gain" in six items and "partly gain" in the others. Factor analysis indicat es that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formation is affected partly by some factors, in clude income, medical care assurance and awareness, but the accessibility is una ffected.Conclusion The residents in Kunming cry for the relevan t information,but they are unsatisfied with it. Hence, in order to avail of mental health ser vice, the policy-makers should reinforce the propaganda and promote the accessi bility and convenience of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service.

【Key words】 Mental health service; Community; Needs; Importance; Acce ssibility

随着我国精神疾病患病率的逐年增高,精神疾病正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精神卫生服 务工作的进展已经成为关乎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WHO在2001年的全球 精神卫生报告《消除偏见,勇于关爱》中,对未来各国的精神卫生服务提出了一个概括性的 设想:每一个个体都将认识到精神卫生的重要性;病人、家庭和社区的精神卫生需要将得到更好的满足;卫生专业人员将拥有更 多技能预防和治疗精神疾病以及促进精神健康;决策人员将更充分地做好准备,以便更加合 理和合乎道德地计划服务[1]。本研究在昆明市社区对居民进行了精神卫生服务信 息的重要 性及可及性调查,旨在了解公众对精神卫生服务信息的需求现状,为社区开展精神卫生服务 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在昆明市社区及学校进行随机调查,基本上包括了社区人群、校园人群、职场人群。调查工 具是“社区居民调查问卷”的一部分,采用的是由WHO推荐的“精神卫生服务需求调查表” ,包括精神卫生服务信息的重要性及可及性相关内容。2007年9~10月,研究小组采用无记名随即搜集的方法进行了调查。本次研究发放问卷550 份,收回有效问卷514份(占发放问卷的93.4%)。对收回的有效问卷采用SPSS/PC9.0软 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 被调查者中男184人,女330人,男女比例1:1.8;以青、中年居多,17~29岁者占38.5% ,30~39者占23.3%;60.1%的人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学生(24.3%)和工人/农民/ 服务业人员(20.0%)居多。医疗保障的基本途径主要是一般医保(60.3%)和自费(26.5% )。知道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的比例分别为34%,36.8%,25.3%。

2.2 精神卫生服务信息重要性与可及性调查 总体上看,在信息的重要性方面,除服务时间的长短回答“中等重要”的最多外,其余 11项均为回答“非常重要”的最多;而在信息的可及性方面,6项(服务时间、服务费用、 服务连贯性、潜在风险、服务效果、满意度)回答“不能得到”的比例最高,其余6项回答 “部分能够”的比例最高见表1。综合考虑精神卫生服务信息的重要性及可及性,可以 看到,认为信息“非常重要”的人群回答“不能得到”的比例(13%~19%)远远高于回答“ 能够得到”的比例(3.5%~8.5%)见表2。

2.2.1 精神卫生服务需求与若干社会人口学因素的关系 对于精神卫生服务重要性的认识,不同收入水平人群对就诊途径、服务提供者、服务连 贯性相关信息的认识存在差异;不同医疗保障途径人群对就诊途径、服务提供者、服务内容 、健康知识、服务效果、生活质量改变以及满意度相关信息的认识存在差异。 对于精神卫生服务信息的可及性,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存在回答“不能得到”的最多,回答“ 能够得到”的最少的现象;对于不同文化程度(分为两组:大专以上,高中及以下)人群, 大专以上的回答“部分能够”比例最高,而高中及以下的回答“不能得到”的比例最高,但 是在各社会学因素间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2.2.2 精神卫生服务信息需求与精神卫生知晓情况之间的关系 是否知道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焦虑障碍对于精神卫生服务信息的需求是不同的,知道 以上精神疾病的居民回答“非常重要”及“能够得到”的比例更高。而且,在信息的重要性 方面,两组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见表3。

3 讨 论

何为“需求”?卫生经济学做出了明确的定义:在一定时期、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 并实现购买的卫生服务总量[2]。Steven和 Gabbay把“需求”定义为“人们要些什 么”[3]。理论上讲,精神卫生服务需求可以从诊断、症状和功能三个方面来评定 [4]。本调查问卷 通过了解人们对精神卫生服务信息的重要性的认识来间接地反映精神卫生服务的需求,因此 ,这里的需求是狭义的指“精神卫生服务信息的需求”。尽管如此,希望我们的调查研究可 以从一个侧面来反映精神卫生服务的需求情况,以指导今后的精神卫生服务工作。本次调查显示:社区居民认为这些信息“非常重要”的均在40%左右,但是“能够得到”的 比例极低(15%左右),远远低于回答“不能得到”的比例(30%左右);认为精神卫生服务 信息“非常重要”且“能够得到”的则更少(3.5%~8.5%)。调查结果表明:社区居民对于 精神卫生服务相关信息重要性的认识远超出我们的预料,但是信息的可及性较低,这些信息 还很少被他们了解,更谈不上得到有效利用。居民迫切的需要了解精神卫生服务的相关信息,这就要求政府及相关部门完善精神卫生教育 网络建设,例如,在各街道精神卫生工作协调组织的领导下,依托专科医疗机构和社区精卫 服务网络,在社区开展有关精神卫生的公众教育和警示性宣传运动,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居民 精神卫生知识和相关信息的知晓情况,而且有助于疾病的及早发现与治疗。简言之,即达到 “三提高”:提高可及性,提高知晓率,提高治疗率[5]。如何保证精神卫生服务信息的可及性?这是值得讨论的一个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媒体的宣传教育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据2003年文献报道:54%的人是通过电视了解心理知 识的;利用报纸或杂志了解心理知识的占21%;通过广播了解的占13%;通过街头广告和板 报宣传了解的占3%,此结果为今后如何开展精神卫生服务的宣教活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6]。因此,媒体可以作为精神卫生服务健康促进的主要手段之一。尤其是随着新世 纪网络的全 球覆盖,我们可以充分地运用网络及其他媒体手段,提高信息的可及性和方便程度,满足居 民的基本需求,提高服务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此外,本次调查在相关因素的分析中发现,对精神卫生服务部分信息的重要性的认识与收入 水平、医疗保障途径以及精神卫生知晓情况有关。随着国家经济实力日益提高,人民收入逐 步增加,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完善,精神卫生将会得到政府及民众的进一步重视。因此,在进 行精神卫生服务宣传教育的同时,政府需要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以需求为起点,制定 相应的精神卫生服务政策和计划,并与经济发展、医疗保险、教育等部门联合起来,相互协 调[7,8]。总之,本次调查对昆明市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工作提出了挑战性的问题:如何提高精神卫 生知识的知晓率,如何提高居民对精神卫生的重视程度及可及性,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医疗 保险、教育与精神卫生服务之间的关系。通过该调查,希望能够为今后进一步制定开展社区 为基础的精神卫生服务策略提供参考信息。本研究内容和对象仍较为局限,希望今后能从更 多客观方面来全面地评定精神卫生服务需求,为制定相应的精神卫生政策和计划而提供科学 依据。

4 参考文献

[1]WHO. The World Health Report~200l, Geneva

[2]程晓明.卫生经济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

[3]Stevens A, Gabbay J. Needs assessment. Health Trends, 1991,(23):20- 23

[4]谭忠林.精神卫生资源的利用和需求评定.中国临床康复,2006,10(6):110

[5]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 0年),2002.4.10

[6]吴均林,周指明,巫云辉,等.社区心理卫生服务需求调查.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 04,11(20):688-691

[7]Yvonne Forsell.The pathway to meeting need for mental health servic es in sweden.Psychiatric Services.2006,57(1):114-119

篇11

关键词:集中静脉输液;手卫生;医院感染;管理

为了解我院护士在集中静脉输液手卫生依从情况,现以隐蔽式现场观察[1]结合问卷调查方式对我院护士在集中静脉输液中手卫生落实情况进行调查,并对未落实原因问卷调查分析,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查我院20个科室的护士60名,她们均有护士执业证书,其中主管护师7名,护师24名,护士29名,被调查护士中工作年限1~25年。

1.2方法 采用隐蔽式现场观察结合问卷调查。现场采取隐蔽式观察的方法,观察护士在一次集中静脉输液时手卫生的落实情况;问卷调查即自行设计调查表,对被现场抽查到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其在日常一次集中5人次静脉输液时手卫生的落实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对未落实手卫生原因再进行问卷调查分析。

2 结果

见表1、表2和表3。

3 分析与讨论

3.1从表1中可以看出,护士对集中静脉输液手卫生的落实情况依从性低于问卷调查情况,P0.05,差异无显著意义,不同职称护士对集中静脉输液手卫生依从性均有待于提高。

未落实原因分别为:认为速干手消毒剂对皮肤有损害占66.67%、速干手消毒剂有刺激性气味占61.67%、工作繁忙顾不上占43.33%、洗手设施不完善占43.33%、对手卫生重要性认识不足占41.67%、其他占5.00%。

3.2手部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中既简单、经济、又十分有效的环节,根据国外报道,严格手卫生措施可以降低30%的医院感染[2]。在该问卷调查中,有护士反应不能接受速干手消毒剂的刺激性气味,经常使用后感觉手部皮肤干燥、皮肤老化,护士的依从性低。管理者可以考虑使用更温和的手消毒剂,进一步改善洗手设施,方便医务人员洗手或手消毒,提高护士手卫生的自觉行为。

3.3医院感染管理科和护理部针对存在问题,更需进一步提高护士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分层次对护士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尤其加强对年轻护士的学习和教育,传播手卫生及自身防护知识,对速干手消毒剂的认识,提倡使用科学的洗手方法和高效的清洁消毒剂。

医院感染是多因素的,控制医院感染是多方位的。医院感染管理是一项长久的工作,在护理工作中不能有丝毫的懈怠,这是每一位护理工作者应有的职业操守,需要我们从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做起。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词】 手卫生;依从性;对策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现状是决定致病菌传播程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手部卫生处理措施是否科学有效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方法。手部卫生作为医院感染控制中既简单又十分重要的环节,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重视,如何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改革手卫生措施是当务之急。WHO患者安全世界联盟于2005年4月召开全球手卫生研讨会,讨论如何提高医疗机构手卫生执行率和干预方法效果的现状,强化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1]。2007年我国卫生部颁布实施《手卫生指南》,其中内容和要求是与世界卫生组织同步的。2009年卫生部颁布了《手卫生规范》以部门法规的形式进一步强化手卫生的重要性。

1 相关知识

1.1 医院感染 2001年卫生部对医院感染的定义进行了修订: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1.2 手卫生 手卫生是指可清除、抑制和杀灭手部表皮中的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普通洗手、消毒手、无水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等系列方法的总称。消毒手包括消毒洗手和消毒擦手;消毒洗手指使用水和含消毒液的肥皂或洗涤剂洗手,而消毒擦手使用的是免洗消毒剂;无水手消毒指用快速手消毒剂对手的所有部位进行揉搓,以减少手部微生物的一种方法。外科手消毒是指医务人员在进行外科手术前消毒手的方法。医务人员的日常手部行为主要包括普通洗手(俗称“洗手”),和无水手消毒(简称“手消毒”)。

1.3 手卫生依从性 是指医务人员遵循手部卫生规定的情况,通常以洗手率作为衡量指标。洗手率等于观察时间内执行手卫生的次数与出现手卫生指证次数的比[2]。

2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

2.1 洗手率低 洗手依从性低是临床普遍存在的现象。主要因为岗位配备人员不足,工作量比较大。刘瑞等报道,护士自开始操作和接触不同病人之间的洗手率仅为28%和26%,吴欣娟等研究表明: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不尽人意,观察到的护理人员操作前的洗手依从性只有3.6%,操作后的洗手依从性也只有30.9%。尹湘毅等通过临床调查及细菌检测发现手操作前主动洗手者仅占15%,操作前及操作中手部卫生状况符合国家标准者不足50%,对医务人员洗手程序进行考核,医生的正确率为67.74%,护士为74.1%[3]。

2.2 手的再污染 我国卫生部对医院的抽样检查发现,医护人员洗手后大部分使用公用的大毛巾或者是一个人使用的小毛巾干手,用白大衣两掖下或内边擦手的人数也不少[4],以致手再次污染。

2.3 手卫生误区 大部分医护人员认为戴手套可避免手污染,虽然戴手套可以减少手污染机会,戴手套暂时保护自己,但是戴手套并不能完全避免手不被病原菌污染,不重视手卫生的做法仍然不可避免导致致病菌的传播,如手套可能破损或表面被污染亦可导致医务人员手污染。研究表明,如不及时更换手套,仍可增加致病菌传播机会[5]。

3 对策

3.1 手卫生规范化管理 在手部卫生规范化管理工作中院领导的重视度、支持度起决定作用。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和院领导要进行有效沟通,使领导认识到医院感染工作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性,向院领导提交有关手卫生成本支出的测算,为院领导重视手卫生工作提供有力的科学的依据,推动手卫生工作的开展。另外在管理措施别要强调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视程度,管理者的认识与引导行为直接关系到规范手卫生的落实,在工作中进行督导,不断强化知识,加强洗手的质量控制,使医护人员充分认识手卫生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在工作中洗手的依从性。

3.2 加强培训、考核、管理 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专业人员进行理论授课、标准操作示范,将培训、考核纳入继续教育内容。科室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并进行考核,把这项工作作为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培训、考核、管理使广大医护人员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要性,掌握医院感染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养成自觉按照规范消毒洗手的良好习惯,促进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

3.3 改善手卫生硬件设施条件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因人员配备不足,工作繁忙,洗手不方便等原因,导致手部卫生执行率明显低。改善洗手硬件设施,避免因耗时、不方便无法做到操作治疗护理前后及时进行手部卫生。如护士在进行静脉输液,医生为病人做检查时,应提供方便使用,节约时间的手消毒剂,放置在工作方便使用的醒目位置,并及时更换。由感应式水龙头代替手触式水龙头,使用消毒肥皂洗手,增设一次性纸巾或烘干设备,在治疗车、病历车等配备快速手消毒剂等方法,创造一切便利条件,做到洗手、手部消毒触手可及、安全便捷。

4 小结

手卫生状况与临床感染程度密切相关,医务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病原体定植和传播的最主要媒介,提高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手卫生的依从性是降低医院感染最实惠最有效的方法。做好手卫生洗手的消毒、监督、管理工作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可以有力地保障患者的诊疗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参考文献

[1] 朱立红,沈元,张申,等.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与干预方法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8,18(4):542-544.

[2] 郑明.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现状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9,24(4):1035-1037.

[3] 靳大力,郭利芳,刘明霞,等.手卫生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2007,5(6):26-28.

篇13

关键词:医疗卫生;效益;灰色关联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3-0263-03

作为人类的第一财富,健康同时也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基础。医疗卫生事业关系着家庭幸福、社会稳定、国家兴旺,对公共财政投入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效率进行评估就显得尤为必要,以此确定其矛盾的根源,进而为实现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实现全社会居民人人享有方便、价廉、安全、有效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根本目标,提供相关的决策依据和决策思路。本文利用来源于2012年IMD(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英文缩写)的数据对包括中国在内的12个国家进行医疗卫生的投入—产出效益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将中国的医疗卫生在投入、产出以及效率这三方面的情况与国际上其他国家进行对比,找出我们的优点和不足。

一、医疗卫生的投入—产出效益分析指标

本文数据来源于IMD的数据,在科学性、全面性、导向性、可行性和可比性的原则下,医疗卫生的投入用医疗卫生总支出、人均医疗卫生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在政府支出中所占比重以及医疗卫生设施这4个指标来表示,而产出则用预期寿命和婴儿存活率这两个指标来表示。

二、分析方法

中国学者邓聚龙于1982年创立了灰色系统理论,灰色系统理论以“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实现对系统运行行为、演化规律的正确描述和有效监控。灰色关联分析是灰色系统理论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灰色聚类、灰色决策以及灰色系统分析的基石,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目前,除了邓聚龙教授提出的邓氏灰色关联分析以外,还有其他学者所提出的如广义灰色绝对关联分析、广义灰色综合关联分析、B型灰色关联分析以及斜率关联分析等,极大地推动了灰色关联的研究,但无论哪一种关联度,均是衡量序列之间的相关程度,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的而已,每种方法一般适用于不同性质的序列。下面是本文所涉及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的理论介绍。

三、医疗卫生投入—产出效益实证模型的构建

在医疗卫生投入—产出效益分析中,各个指标的重要性不一致,也应该具有不一样的权重。从现有文献的研究来看,权重的确定方式分为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两种。主观赋权人为性太强,专家在赋权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高估或低估某些指标的重要性,使指标的权重不能合理反映指标的重要性,本文利用变异系数的客观赋权法来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

(一)数据的预处理

(五)效益指数的求解

得到每个国家的产出关联度和投入关联度后,将两个指数相除,便可得到每个国家的效益指数,该值越大,表示这个国家的医疗卫生投入—产出效益越高,反之越低。

四、医疗卫生投入—产出效益实证分析

(一)权重的确定

根据前面所介绍的理论,对54个国家的IMD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先求出各个指标的变异系数,再将变异系数归一化处理,得到6个指标的权重向量,计算的结果(如表1所示):

(二)求解灰色关联矩阵

由于对数据进行了规范化处理,故每个指标的最大(优)值均为1,所以理想国家各指标值均为1。利用前面所介绍的公式求出这54个国家的灰色关联系数矩阵,限于篇幅原因,这里没有将灰色关联矩阵放入文中。

(三)求解投入和产出灰色关联度以及效益指数

篇14

关键词:《卫生统计学》;中医药院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一、目前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卫生统计学现状

1.学生数学知识薄弱。《卫生统计学》教学内容包含大量的数理统计学数学知识,而医学生数学知识薄弱成为学习卫生统计学的瓶颈。其次,这门课程一般于大学第三、四学年开设,学生经过前几年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基本上已经形成中医辨证思维模式,这对卫生统计学中的抽象概念和逻辑推理较难接受,所以大多数学生感觉这门学科很难掌握,甚至有的同学反映听课犹如听天书。

2.对卫生统计学重要性认识不足。西医院校学生对卫生统计学课程认识普遍不足,中医药院校学生更是如此[2],甚至情况更为严重。现阶段,本科生没有科研设计及数据处理分析的迫切需求与压力,认识不到统计学对他们将来工作学习的重要性,一直认为这门课程没有用途,而现阶段学习统计学仅仅是为了期末应付考试,取得卷面成绩,最终导致学生对本门课程学习兴趣不足。

3.授课方式需改革。目前,高等医学院校统计学教学中仍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这种方式俗称填鸭式教学,即任课老师单向灌输书本知识,而学生只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导致学生动手能力较差;其次,有些老师在讲课时过分注重理论公式的推导及计算,而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繁琐,从而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这对统计学的学习非常不利。

二、《卫生统计学》教学改革措施

1.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学习统计学的必要性。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认真、谨慎的学习态度呢?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这对于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非常必要。目前大多数学生都不能认识到卫生统计学会在他们今后的实际工作学习中所起的作用,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畏难情绪,不愿意主动学习,主动思考问题,而只是一味地被动接受知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及学习的效果。

卫生统计学知识理论性强、内容枯燥、抽象难懂,甚至很多公式难以理解和记忆,但只要学生能够认识到这门课程对他们以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他们就愿意多花时间和功夫来攻克这个难关,主动学习[3]。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知识的应用,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并在授课过程中多采用科研实例来验证统计学的应用。

2.逐步训练学生的统计逻辑思维能力。据调查,当前医学科研论文中有大约70%~80%的文章所应用的都是最基本的统计学方法[4],如经常用到的t检验(单样本设计及配对设计),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一元线性相关与回归等[5]。整个统计学学习过程中,难点集中在假设检验基本思想的理解及各种方法应用上。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重视对理论思想的剖析讲解,减少指标的手工计算及公式的推导。另外,在每种方法的讲解过程中,应多列举案例或选取一些典型论文,引导学生详细分析论文中所涉及到的统计学方法,强调各种方法的使用范围、应用条件及注意事项,让学生掌握不同资料的分析方法,并将各种方法进行对比进一步理解不同方法的适用特点。这样,通过案例的讲解,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就能够逐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大大地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统计学方法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统计学在医学中主要是研究医学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我们学习统计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以后的应用。因此,授课内容要与临床实例相联系,一方面,通过具体实例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医学院校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从事临床工作,这样,他们可以根据现有资料进行相应的科学研究。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应用具体数据,引导学生判断变量类型、资料分布类型,从而判断分析数据应采用什么样的统计学方法,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和强化了他们的科研意识。

4.加强统计学软件的应用。统计学学习过程中数据分析涉及到大量的数据计算,而本门课程的学习计算不是重点,方法应用才是目的。因此,卫生统计学教学应在掌握理解基本理论思想的前提下,尽快利用计算机和统计软件等先进教学手段进行实习,增加学生上机操作实践课时,让教师把教学(学生把学习)重点放在理解基本概念与原理、选择统计方法和对数据的结果解释上。目前,比较常用的统计软件有SPSS、SAS和Epidata[6]。不同的软件各有优缺点,但考虑到中医院校学生的基础,教师应该选择方法全面、操作简便的SPSS软件。通过软件学习,不但简化了繁琐的计算过程,且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同时,还可以利用计算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在卫生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授课观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另外,教学形式也应灵活多样,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需求和教学目的出发,以多种教学方式为手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目的,使学生真正理解统计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医学科研、医院管理的联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倪宗瓒.医学统计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

[2]王均琴,李国春.中医药院校《医学统计学》教学难点和对策[J].科技信息,2011,15:230.

[3]陈峰,于浩,赵杨.医学统计学的教学难点与对策[J].统计教育,2007(1):36-37.

[4]武晓岩,李康.医学研究生统计学教育的发展与思考[J].中国卫生统计,2007,24(3):305-307.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