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09:59:1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优势,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在对对油气井的开采,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必然产生与此相关的生产管理信息流,如何有效的整合管理流程,提高经营管理的效力,强化生产作业的诸多环节控制,是摆在我们面前,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石油行业信息化应用概述
在我国,石油行业在应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方面,经历了二维地震数据处理,三维地震数据处理,直到目前的智能作业及企业资源计划管理平台(erp),已全面深入到勘探开发、科研生产、企业管理等领域。基本建立了以为财务管理中心的erp资源管理平台,实现了计划、财务、供应、销售等功能模块的集合,到达信息流资源的动态共享。在信息处理硬件设施配置上,实现了计算机之间的网络互联,减少了重复采集数据的工作量,降低了信息处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电子信息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缺乏整体的信息资源规划,缺乏统一的信息标准化
管理层缺乏对企业整体的信息资源规划,没有建立统一的信息标准化,信息集成度不够,在信息系统集成、信息系统维护、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对信息开发的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滞后于网络建设,如设计、生产部门利用的网络平台和相应的软件,与企业的资源管理平台衔接不够,往往自成体系,生产部门不能有效快捷的利用相关部门的信息,强化生产管理相关的控制。
2.信息资源应用的科技本文由收集整理手段不够完善,系统安全管理存在漏洞
当前,企业信息数据量显几何数增长,在如何充分、及时应用数据库信息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能够全面共享资源的常规应用软件系统;开发核心业务的日常应用软件处于多层次,档次不高的状态,缺少普及化、工具化的工程技术服务核心业务应用软件系列。专业计算机软硬件能力不足,较大型计算机计算能力不足、软件版本更新不及时、技术不配套,满足不了工程技术服务应用需要;仿真油井技术处理过程的有关信息系统尚未建立,缺乏对信息的有效整合。
在计算机访问、网络监管、身份认证和安全组织管理等方面,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系统安全体系。
3.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信息化功能应用不全面,对有关数据,综合分析不到位
在日常工作中,企业有关部门在erp管理平台上,按软件模块录入、查询有关数据,反馈有关经营管理的结果。但是,由于人员素质影响,往往不能按软件的操作指南要求,正确的实时录入有关数据,反馈信息滞后。有关按钮模块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如计划、分析等,没有定期对大量的数据,进行综合性分析,如,财务有关指标的变动的情况的综合分析等。
三、企业信息化工作有关措施建议
企业应认真的评估现有电子信息系统的状态,立足实际需要,结合发展目标,分步实施有关信息的整合力度。
1.统一的规划信息资源,制定信息的标准,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企业领导层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科学规划信息资源,优化信息运行平台,整合资源,提高信息资源的质量和效能,要统一信息的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转化处理标准,形成内容丰富、管理规范的信息资源库。要对企业信息,按工作职能要求,科学合理的分级授权,做到不同的岗位、不同的管理层次,共享有关的信息。要针对企业信息薄弱环节,委托联合开发相应功能软件,提高获取信息的覆盖面。
2.深化企业信息化的规范化管理,充分使用资源平台的功能
要加强有关部门人员的操作软件的培训,规范管理流程,正确及时更新有关数据,快速反馈企业内外的信息,如订单、签约、物资采购,现金流动等。
要对大量的信息,及时进行归类分析和综合分析,通过经济活动会的等方式,及时发现有关问题,反思企业经营管理问题,以利企业采取相应措施,杜绝漏洞,加强企业六大会计要素的管理以及计划和风险管理。
3.整合资源管理平台,兼容设计、生产信息处理的功能,全面覆盖企业有关领域
企业要在信息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建立支撑工程技术服务发展的设计、生产等模块、集成共享的信息系统,加大推广力度,为主业发展提供可靠的信息化保障,进一步提高技术服务的智能化和网络化,加大网上集中招投标的力度。
做好油田数据中心建设,以信息集成为基础,建立区域油气井数据采集中心,规范源头数据采集,开展油藏信息集成与应用,动态跟踪油藏描述,仿真油气井的技术服务处理的过程,实现生产数据与经营管理数据的有机衔接,完成全过程的业务的自动化。
4.信息安全控制要落实到实处
企业要严格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度,确保信息系统始终受控状态,一但发现信息事故隐患,及时消除,快速修复。
四、结束语
现如今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大部分资金投入参与工程建设中,建设是取决于一个工程它的市场利用价值和应用程度,同时它也是设计人员思想的产物,综合了一个设计者他的报复和理想,从设计的角度可以看出文明的进度和人们对现在物质与精神文化的需求。通过不断的摸索和观察提供出更加合理有用的方案。加强了对工程的认知。促使工程建设不断的改善。有利于工程档案的发展,拓广了人们对它的认知对。
一、我国工程设计档案信息的电子化发展的现状
在我国至今还没有建立一个达到数据交换的机读目录工程档案系统,工程设计档案信息系统和网络建设形式各行其是本文由收集整理,层次不一,规范性、开发性、服务性、共享性较差,不能适应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工程设计档案的技术标准、组织工作程序标准未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特点和发展考虑,越来越多的归档“文件资料”是磁盘、光盘,现行的档案整理、分类方法、著录标准及有关规定已不能完全适应。工程设计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实现工程档案信息电子化,首先要有现代化的人,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先进技术水平,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的计算机操作。从目前看,许多档案部门缺乏现代高技术人才,其中档案、信息处理复合 型人才就更奇缺,大部分档案人员现代技术水平偏低,尽管引进了现代化设备,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是对于过去的总结和对于未来的一种文化的传承。我们要吸取的不仅只是它带给我们本身存在的东西,更要看到它与时代信息的结合,因为必须是符合我们现代化发展建设的才是更加有用的,不能够只是按部就班,而是要灌输自己的思想和理念,才会把档案记录中有用的东西变成我们自己本身的。对于时代需求来说,它给予我们适当的建议和理论的教材,但是它需要我们在切身的实际生活中去感受,去放大。
工程设计档案是建设过程中的一本教材书,它能过让我们看到它本身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同时也会给我展示它的不足,在政治、经济、文化都飞速发展的时期我们只有不断的提高建设设计,使它更科学合理化,才能够被大众接收,被时代认可。工程设计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的平台,使我们与时代信息同步,使过去与现在相互联系,相得映彰。
二、工程设计电子档案的特点
工程设计电子档案的主要特点为:成套性,形成的阶段性,内容的专业性,修改、补充的多变性。
设计不仅仅是带给我我们视觉上的享受,更多的是满足大众的需求。它是我们在工程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影响着整个建设的进程和市场的走向。每一个设计人员都必须按照科学的设计方案和严谨的设计态度,有规律的、有秩序的进行每一个设计团队必须是团结一致的、有默契的。他们设计的项目都必须有严密的系统性,环环相扣,是一个独立的,但完整的整体。这样才能促使档案的有用性和利用性。
工程设计电子档案是我们了解认识它的一把钥匙,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设计人员,每一个设计团队在设计过程中贯彻自己思想态度的同时,保持它的同步性和一致性,使它成为完整的、系统的、准确的并且是成套的档案。每一个设计成品都是经过不断的修正更改而来的,它有自己的阶段性。在进行项目设计的时候,要有充分的准备工作,不仅仅要考虑它的实用性,还要看到它在实施过程的不确切不合理性。所以每个设计结果都需要经过不断的审核和反复的验证,这才能让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更有把握,有信心。更快、更好的完成建筑。
每一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它本身的专业术语。这就要求设计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准和良好的专业素质。每个设计都有它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具备自身的特点。它是多种专业设计人员经过反复推敲相互配合出来的,是他们智慧的产物,具备专业的、科学的、合理的、合法的特点。
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不定的因素,它具有变动性,这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具有灵活性,能及时的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变动和更改。在面对设计图纸需要补充、修改甚至是要作废的重新设计的时候,更加需要有严格的要求,因为设计它是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从根本上影响工程实施状况。同时,成功的设计方案通过档案保存也是值得利用和借鉴的。
档案管理通过电子文档科学的、高效的进行管理,既是对设计本身的一种积累,同样也是对建设文化的一种发展。
三、工程设计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的益处
信息技术方便快捷的获取信息,工程设计档案信息电子化,可一次投入,多次产出,可改变信息加工工作受经费限制的局面。手工编研信息成果出版需要较多的经费,档案信息电子化,信息成果可多份拷贝,将拷贝成果送到领导及各个部门,就扩大了社会影响,拓宽了服务范围,档案部门的地位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工程设计档案涉及面广,贯穿于工程全过程,档案的信息化可便于工程的管理、设计、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情况的了解,因此做好工程设计 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不仅仅只是为当前工作服务,也是为历史负责的表现。工程设计档案的信息化可从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论证、施工许可证、初步设计审查、土 建、设备、供排水、电器的施工、设计变更单及竣工图的编制等方面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
设计单位的工程设计档案,是从事工程设计人员的劳动成果。它不仅是为工程实施项目提供了有效的具体的措施,同时也为工程设计这个群体提供了参考的的资源。通过电子文档的保存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持续性的服务。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技术;措施
自动化技术是一种面向工业生产的技术,而且在电子信息工程的设计中,自动化技术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设计力量,在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过程中自动化技术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本文分析了自动化技术的内涵和我国的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对于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和优化措施进行了相关论述。
1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的电子信息工程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自动化技术是由各种先进科学技术的相互融合而成的,该项技术对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1)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智能控制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电子信息工程主要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对电子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进一步控制的电子信息系统。在之前进行信息收集整理的工作一般都是通过人工来对各个环节进行操控完成的,而当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子信息工程中以后,自动化技术便为信息的处理和控制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将自动化技术引用到电子信息工程中就可以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科学规范的融合到一起,把变革信息等提升至一种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智能化水平上。(2)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电子信息工程在一体化和机械化方面有积极促进作用。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向一体化和机械化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自动化技术可以对生产力进行解救。因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包括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机械控制技术三种重要内容,所以该项技术对于设计工作的自动化和机械化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只有设计者必须要掌握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理论以及电子信息工程设计原理,这样才能充分的使电子信息工程设计工作得到理想的效果。通过在电子信息工程中充分的利用自动化技术的优势进行技术设计工作,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的工作效率,还可以实现设计的一体化,进而使工程设计的发展水平得到提升。(3)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水平得到了提高。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可以为电子信息工程中的信息处理工作提供很大的便利条件。当一些电子信息工程企业将自动化技术引用到信息管理工作中以后,信息的收集,处理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自动化技术提升了信息处理的精确度。由于一些技术的精确度要求很高,因此设计者可以使用自动化技术来使自身的技术设计水平提高。随着我国的各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都在越来越重视自动化技术,自动化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在发展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电子信息工程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电子信息设计工作的设计精确程度也明显得到了提高。通过应用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的用机械设备代替人工进行工作,利用机械设备有效的提升设计工作的精确度,减少人工产生的误差,而且自动化设计对于提高电子信息企业的制造效率和生产效率也产生了巨大作用。(4)自动化技术促进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全面发展。电子信息工程和自动化技术都是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是由信息工程技术与先进的电子技术相互科学融合形成的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与自动化的形成也满足了当今社会科技发展的要求。在电子信息工程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将计算机设备和机械设备科学合理的结合进行运用,用机械设备取代人工操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电子信息工程的设计效率。
2电子信息工程中应用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应用
(1)计算机辅助制造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的应用。计算机辅助制造在计算机控制的整个系统当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关系着自动化技术设计水平的高低。软件和硬件两部分组成软件部分和硬件部分构成了完整的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其中软件部分包括计算机辅助质量设计、计算机辅助工装设计、计算机辅助计划编制。硬件部分包括输送装置、加工中心、储存装置和数控机床设置等,这些硬件设备的主要作用是支持生产和运输工作。通过应用软件和硬件,保证了设计的有效性和完善性,有效的提升电子信息工程的工作效率,同时在制造工业和精确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2)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计算机是以一支分支的形式存在于自动化设计中,为了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与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对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进行综合运用。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时候,工作者只需要把与设计文件有关一些参数导入到计算机系统中,然后经过计算机系统的修改和分析之后,计算机可以很快的将计算机系统计算的数据结果显现在计算机桌面上,之后电子信息设计工作人员可根据数学逻辑对数据结果进行合理的更正,从而保证文件数据的准确性,减少计算误差。(3)自动化技术在电路分析和计算机控制中的应用。电路分析和计算机控制的科学使用奠定了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在电路的分析与设计过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双口网络等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计算机控制和电路分析的任何过程当中都有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由此可见,自动化技术在电路分析和计算机控制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4)自动化技术在计算机辅助办公过程中的应用。要想完成电子信息工程的设计工作,工作人员需要设计科学规范的技术流程。如果单靠人工来进行整理和设计会大大降低工作效率,所以需要引用自动化技术,即为辅助办公。第一,用机械设备自动的完成文件的接收、批阅和办理工作,从而实现事物文件处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第二,利用自动化技术处理行政事务、专业事务以提升电子信息工程办公管理的工作效率。第三,实际应用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利用CAD计算机软件能够有效的辅助电子信息工程的方案设计,使设计方案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3在电子信息工程中应用自动化技术的有效措施
(1)完善信息通讯体系。电子信息工程的信息交流工作在很大部分上是依靠网络系统来完成的,因此网络系统与通信系统的有机结合对于电子信息工程的信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结合而成的信息通讯系统进行核心技术的突破,才能实现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平台的统一操作和有效运转。在电子信息工程当中,为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信息技术人员可以将Unix系统作为计算机网络与电子信息工作之间的平台以实现通讯功能。(2)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专业型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要想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就要重点培养专业型的精英人才。电子信息工程产业注重人才的培养,积极借鉴国外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于优秀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鼓励优秀工作人员出国交流,学习国外的精湛知识和先进的理论知识。企业要为工作人员建立广阔的实践平台,重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有利于工作人员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工作经验。(3)改变电子信息工程设计方法。因为电子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所以各大企业应该加强对电子信息工程设计方案的完善和优化力度。传统的电子信息工程设计方案不能够满足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所以企业设计人员要创建出新的设计方案,引进国外的优秀先进科学技术,大胆创新。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完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设计方案,不仅可以促进电子信息工程企业的良好的发展,还能让人们直接感受到电子信息工程所创造的巨大价值。(4)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资源共享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电子信息工程的信息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设计新的管理方法、创建新型管理模式、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利用自动化技术实现电子信息之间的资源共享,为电子信息工程打造一个进行信息交流的广阔平台。信息整理人员可以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来控制信息和进行互相的信息传播交流,从而实现信息资料的资源共享,提高电子信息工程的整体水平。
4结语
自动化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为现代化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它们同时也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融合了各种新型电子技术优势的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广泛的应用之后,为电子信息工程设计实现一体化和机械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一步的带动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进步。自动化技术是我国未来科技中的核心,同时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力量,需要电子信息工程管理者以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才能实现电子信息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并且保证电子信息工程能够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国华.分析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和软件工程,2000,(112).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 电子信息 应用分析
电子信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体现,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学习等众多方面得到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更新发展使得电子信息应用领域进一步延伸,使得多个行业领域都有电子信息技术的存在。本文主要就计算机技术在电子信息中的应用分析如下: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概述
在上个世纪,计算机的出现为人们日常信息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与此同时伴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形成了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将众多独立的、分散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实现了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相关的网络连接介质,比如:微波、光纤、电缆等,借助于通信技术,实现了对数据资源的集中处理,能够实现对文档、图片、视频等多种文件的传输,且能够保证不同文件传输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与此同时,安全性也是越来越高,这些都为计算机技术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1]。
二、电子信息工程概述
电子信息工程中会涉及到数据信息的采集和处理、电子设备信息系统的建立以及电子信息的实际应用等。现阶段,电子信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重要应用,极大的便捷了人们的生活,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比如常见的智能手机、笔记本等都有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实际的电子信息工程涉及内容较多,比如: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其中计算机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应用较多。
三、计算机技术在电子信息中的应用分析
1、信息传递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现阶段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信息,各类信息充斥在我们周边,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每日需要处理的信息量也是十分的庞杂,而且对于信息处理要求较高,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网络技术则具有明显的优势,计算机本身能够实现对多种类型信息的处理,通过网络技术的加入,可保证多种信息的传输速率,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性,能够便捷的实现多种信息传输,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2、电子信息工程安全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电子信息工程安全是电子信息工程在发展中需要面对的一大难题,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中,由于网络的链接作用,电子信息安全问题会造成系统信息的破坏、泄露、更改以及网络中断,根据泄露信息的风险不同可引起不同的后果。尽管如此,但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够通^多方面的技术措施,确保电子信息安全,通过多方位的技术手段保证信息系统安全,避免黑客、病毒等通过网络对电子信息造成影响,定期检查计算机是否开启防火墙,消除计算机本身的系统漏洞,依靠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电子信息的安全性[2]。
3、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广域网就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具体应用,通过网络作用,将不同地区的计算机用户连接起来,实现了大范围的信息资源共享,当然随着广域网用户的不断增加,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通信带宽有了新的要求,相应的也促进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比如:现阶段采用的光纤介质带宽较高,能够降低信息传输中的干扰,可保证长远距离信息传输要求。
4、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设备开发方面的应用。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对于原有的电子信息设备开发有了新的要求,而不同的电子信息设备之间在实现信息共享的时候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缺少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会影响到电子信息设备的实际应用价值,因而在实际的电子信息设备开发过程中,需要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信息设备之间信息共享效果、电子信息的安全性等进行全面分析评价,不断提高信息设备的应用效果,促进电子信息设备的完善。
5、电子信息资源共享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电子信息相对于传统的信息形式,便于保存和传输,而在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需要有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比如在TCP/IP协议中存在着网络接口层、应用层以及网络层,对所有信息汇聚中依靠分层体系能够避免对传输控制协议造成的影响。技术人员可对电子信息进行处理后,使得实际传输文件容量更小,提高数据传输的准确性,然后在接收后通过相同的协议实现信息的恢复,完成了数据的传输,能够对不同的电子信息进行处理,快速实现电子信息在不同人员之间的共享。
四、结束语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斥着各类电子信息,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实现了对各类电子信息的整理,在这个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促进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依靠其技术优势使得电子信息快速发展。
参 考 文 献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它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十二五”规划中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物联网的应用已经在各行各业落地开花,相应地对人才的需求也快速增长。以无线传感网、RFID、4G、IPV6为核心的物联网技术的出现给电子信息专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物联网技术相关人才要求以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控制、信息安全、系统工程等理论为指导,以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为应用平台,以物联网工程领域为应用目标,具有深厚的理论与广泛的实践相结合的特征,这与我们电子信息工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口径是一致的。因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如何抓住这个机遇,主动变革,迎接新技术对人才培养的挑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非常急迫的问题。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宽口径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能从事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交换和检测,电子与信息系统的设计、研究、开发和应用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就业面宽,而且作为高新技术专业,薪资收入较高。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工科教育普遍的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毕业生的质量远远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其实就是要满足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现实工作岗位的要求制定和实施培养方案。
2004年,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指出:“作为高等教育中规模最大的工科教育,在整个创新教育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等工程教育应围绕推进教育创新进行各种有益探索,努力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多样化、创造性,具有国际视野、适应时代要求的工程科技人才。为此,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必须加快改革,调整工程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
1.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综合电子工程、应用电子技术、信息工程等多个专业的宽口径专业,其主干学科为:信息科学、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在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对主干学科及社会需求预测,结合我院(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编者注)实际,我们制定了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培养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信息科学技术及产业的发展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电子、计算机、通信、控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外语运用能力,能胜任电子与信息系统的研发及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运维等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控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和综合设计训练,具有一定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及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能够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重点突出我校在信号采集与信息处理以及物联网应用方面的技术优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既强调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更注重锻炼实践和创新能力,同时注意新技术和新应用的学习,激发学生兴趣,突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创新能力较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我们应该转变观念,要以用人单位的求为导向,要培养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实践动手能力,以保证学生到企业就能或者很快就能独立工作,并且有持续发展的后劲。所以,我们需要的是通才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2. 课程体系设置及实施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落脚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来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实践证明:课程设置是高等工程教育实施的重要环节,课程设置中实践性环节缺乏造成了对工程技术人才面向实际的工程技术教育不足。其原因主要有:高等工程教育的部分专业过分地强调了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理论性、科学性,因此占用了大量的课时;在课程体系、教材编排上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学科课程设置的不切实际,学生学完了不知道学了有什么用,特别是对于快速发展的电子信息技术,学校的教材远远跟不上技术的发展。这些都是造成学不能以致用的原因。
(1)课程体系――两个方向,三个层次,五大模块
电子信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包括电路与系统、信号处理以及通信相关的专业知识,毕业生应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能力。通过对其他院校的调研,结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师资条件,学院设置了电路与嵌入式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专业方向,并为每个专业方向配置相应的课程模块;为了克服学时紧张的问题,将课程模块按照不同的专业方向进行了集成优化;按照基础、专业和应用三个层次,设置了由基础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技术教育、专业特色教育、专业拓展教育以及专业实践五大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均设有实验课或课程设计,为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提供支撑。
(2)整合课程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学院按照专业方向设置课程群,在同一个课程群里,突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贯彻主干课一条龙的思想,加强理论与实践课联系及增加综合实践的思想。
电路与嵌入式系统课程群:模拟电子技术(理论课+实验课+课程设计)数字电子技术(理论课+实验课+课程设计) 微机原理(理论+实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理论+实验+课程设计)高频电子线路(理论课+实验课+课程设计)自动控制理论(理论+实验) 电子测量技术(理论+实验)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理论+实验) 智能仪器及接口技术(理论+实验+课程设计)DSP技术及应用(理论+实验) 电子线路设计CAD(理论+实验)
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群:模拟电子技术(理论课+实验课+课程设计)数字电子技术(理论课+实验课+课程设计) 高频电子线路(理论课+实验课+课程设计)信号与系统(理论+实验)信息理论与编码(理论+实验)通信原理(理论+实验)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实验)数字图像处理(理论+实验+课程设计)MATLAB语言在电子信息科学中的应用(理论+实验)
三个系列课群从多方面来提高人才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加强了课程之间的联系,使各门课程之间不再是相互孤立而是相互联系和补充的,让所有课程共同为专业的培养目标服务。
在实验环节,注重实用性,压缩验证性实验,将验证性实验通过仿真等手段让老师课上演示,不仅有效地节省了课时,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同时,打通相关课程,将各门课程孤立的实验统一开设,例如集成电路、高、低电子线路实验;集成MATLAB语言、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实验,这样对开设设计型、综合型实验非常方有利,对培养学生的专业视野与能力很有帮助。
课程设计加大力度。专业课程都要进行课程设计,并且在课程开始时就布置下去,这样学生带着目的、带着问题学习理论,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完成课程设计。
(3)完善学生的创新实践环节
对于电子信息专业学生来说,实践动手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对于电路与嵌入式系统方向的学生来说,要具备电脑操作能力、仪器仪表操作能力、电路分析能力、器件识别和选型能力、焊接能力、PCB绘制能力、开发工具应用能力、基本编程能力、专业软件操作能力等等,这些能力都是在实际电路设计与调试过程中才能得到的。因此为学生创造实验条件和实践环节也是我们重点考虑的问题。
以竞赛为契机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教育部电子设计大赛、嵌入式系统设计大赛、飞思卡尔电动车大赛等,学生都感觉受益颇多。学生参加竞赛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提升学生团队精神与实践素养,是一种能够多方面培养学生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为了推动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制定了很多政策,鼓励学生参加竞赛以及创新实践项目,但是也要防止学生和老师进入另一个误区:参加竞赛完全以得奖为目的。有些竞赛对于学生能力没有太大的提升作用,对于学生宝贵的时间来说,是一种浪费。
创建学术型社团促进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信息工程学院创建了虚拟仪器俱乐部和嵌入式创新实践俱乐部。从俱乐部的经验来看,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是互相促进的。学生从大一开始就进入这种兴趣小组,虽然他们还没学专业知识,但是跟着学长边做边学。这时候他们的收获,不在于他们独立解决了什么问题,而在于对于专业知识提前有了感性认识,带着出现的问题进行后续的课堂学习,他们会更有兴趣,更有目的性,理解也更深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有了学长的传帮带,到大三的时候,这些同学已经具备一定的能力,这时参加一些竞赛,帮着老师做些课题,在专业能力上就更加成熟了,这样的毕业生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3.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几点设想
高校特别是工科专业应该形成一个闭环的培养系统。高校培养模式最大的弊病是只管培养,不管培养的人才是否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高校与用人单位也没有沟通的渠道。这样就缺乏一种用户的反馈机制,对于我们及时修正我们的培养方案,培养出人才市场需要的学生是不利的。高校在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时,不能只关注课程的体系化,更不能因人设课,应该了解企业的需求,也就是要接地气,真正把课程设计得科学有效。因此,建立毕业生的追溯机制,将用人单位记录的毕业生专业能力回馈作为评价高校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实用性的有效方法。这种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培养模式才是健康的。
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为契机,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卓越计划旨在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提倡推动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训练。因此,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承担企业一些小课题,让学生真枪真刀地做毕设,做课题,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学生才能得到真正地锻炼,毕业后才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这对学生就业意义深远。
信息技术发展很快,作为老师也没有条件时刻紧跟新技术,但是闭门造车绝对培养不出合格的人才。因此,需要创造条件走出去,也需要请进来。走出去就是让学生走进企业参观、实习或者调研,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或者去兄弟高校看看他们在做什么,知道差距才有努力的方向和动力。请进来,就是请企业来给学生做讲座,讲新技术,讲企业的用人需求,介绍新产品。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于新技术敏感,视野开阔,而且通过和企业互动的机会,学生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企业可以发现满足他们需要的人才。
4. 结语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是211和985平台学校,但是就学校电子信息专业来说,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差距还是比较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是较弱,而学生的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和本专业的声誉。本文从一名一线教师的视角,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对人才的需求以及目前我校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思考,探索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电子信息专业人才的方法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