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城乡教育一体化范文

城乡教育一体化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09:59:1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城乡教育一体化,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城乡教育一体化

篇1

关键词:城乡教育;公平化;师资力量

一、城乡教育的不公平现状

1.教育管理制度不规范

就教育的管理问题而言,目前主要由我国的地方政府来负责,大多停留在县级领域上,而县级之间很难实现统筹调控,外加政府之间权责的推脱,导致了农村教育管理的不明确,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城乡教育的巨大差距。

2.师资力量投入不均衡

由于农村的工作环境恶劣、待遇低、晋升困难,很多高等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更愿意选择在城镇学校就业,因此,城乡教育在师资力量和人员水平上也存在着很大差距。

3.教育资金投入的缺乏

由于受地理位置、地方财政现状和地区性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和限制,农村院校很难得到充足的经济支持,而教育资金投入的薄弱又阻碍了农村教育的正常运行。

二、如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

1.树立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理念

要想实现城乡教育公平化的目标,首先就要树立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理念,消除城市教育中心论的价值观念,建立平等的、公平的大众教育体系,将城镇教育与农村教育看作一个整体,营造一个良好的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氛围。

2.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制度

要想真正地实现城乡教育的平等化,仅仅树立一体化的理念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运用制度的手段将理念得以落实与实践。目前,我国仍实行两种制度对城乡教育进行管理,管理体制主要以县为主,管理范围限于县级范围内,很难实现大范围的统筹,而由于县级政府在经济和人才上的局限性,导致其很难真正地做到城乡教育一体化,所以,应该将管理的主体由县级政府提升到市级政府和省级政府,由省级政府或者市级政府对所管理的区域内进行统一的教学资金、师资力量和管理人才的规范化投入,进而实现城乡教育的公平公正。

总之,目前我国的农村教育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不足现状,尤其是与城市教育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所以,要想实现城乡教育的公平化,最重要的便是树立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理念,并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制度。

篇2

[关键字] 教育信息化; 城乡教育一体化;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宋乃庆(1948―),男,浙江杭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基础教育政策研究。E-mail:。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我国政府为破解城乡教育二元结构、推动城乡教育公平与和谐发展、满足城乡教育发展需求的部署,是在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取向下,打破城乡二元对立局面,建设城乡教育共同体。[1]然而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人口众多,且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间距离与经济文化差异。在此基础上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必然需要一个跨时空且有利于交流合作的平台作为保障。教育信息化不仅打破了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使得大量丰富的教育资源能为全体学习者共享,教育活动时空更少受到限制,人际合作易于实现,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由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产生的教育水平的差距。[2]而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保障措施。因此,依据现有国情,以教育信息化作为保障,应该是推动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重要手段。但如何以教育信息化保障城乡教育一体化,并没有现成的答案,必须在探索中前行。

一、城乡教育一体化对教育信息化的需求

(一)缓解农村学生“上学路难”的问题

从2000年开始,在义务教育学校合并中将一些办学规模小、教学质量差的村校和教学点予以撤销,导致农村中小学生不得不去离家很远的城镇上学,产生了“上学路难”的问题。当前,政府为了解决中小学生“上学路难”的问题,提出由政府承担全责,大力发展校车。虽然此举有助于解决“上学路难”的问题,但与高昂的校车购买费用、使用和维护费用、较低的校车使用效率以及近百万驾驶员的编制等问题相比,政府通过购买校车解决“上学路难”问题的“性价比太低”。因此,与其花大力气购买校车解决“上学路难”的问题,不如在当前财政不足以支持全国中小学配备校车的情况下,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和空中课堂来解决这一问题。此举不仅能让农村中小学生在当地分享城市里最优秀教师的授课内容,尽量避免农村学生去离家很远的寄宿制学校上学,还能促进当地农民获得继续教育的机会,可谓一举数得。

(二)满足农村学生“上好学”的需要

当前,由于城乡教育资源分布的过度不均衡,导致农村学生享受优质教育的机会较少,产生了农村学生“上好学”困难的问题。农村学生“上好学”困难,不仅会严重削弱农村学生在学习上同城市学生的竞争力,加重城乡教育之间的不公平,还会对农村学生未来生活造成不良影响,使其陷入一种恶性循环:“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等就业的不平等收入的不平等生活的不平等下一代的不平等……”[3]而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就是可以把城市里最优秀的教育资源(如优秀教师、图书、讲义等)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方式引入农村地区,拓展、丰富和革新农村学生的学习视野、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等,让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享受一样的优质教育,充分满足农村学生“上好学”的需要,不断缩小城乡学生之间的教育差距。

(三)满足农村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需要

农村师资薄弱是一个受到政府与社会重点关注的教育问题。尽管国家和各级部门采取轮岗、支教、挂职等推动城乡教师流动的方式,为农村教师创造向城市优秀教师学习的机会。但基于一些“非经济的现实因素”,如生活环境、朋友圈子、居住条件、饮食习惯、子女教育等,即使给予城市教师一定的经济补偿,他们也很难全身心投入到农村地区的教学工作中。并且,这种城乡教师的流动都是短期行为且存在较大的管理难度,难以长期满足农村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需要。但通过网络平全可以解决或者避免上述问题,实现城乡教师一体化协同发展。[4]城市教师可以不离开本校,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实现城乡教师的城乡一体化讲授式和探究式课堂教学、网络教研互动,帮助农村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教育信息化不仅可以促进城乡教师互动交流,还可以丰富和改变农村教师在职培训与继续教育的方式,减少农村教师进城培训过程中人财物的损耗,进一步激发农村教师参加培训的热情。

二、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的经验

(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经验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从1982年至今已有30年历史,实现了由试验探索到全面推进。回顾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历程,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一是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将信息化作为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战略举措;二是从我国的教育实际出发,把全面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作为解决教育现实紧迫问题和发展难题的重要手段;三是把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放到突出位置,加强统筹协调,以教育信息化促进资源共建共享;四是大力推进教师培训,把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建设作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关键环节,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五是把普及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为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服务,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推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5]尽管我国教育信息化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暴露了不少问题,尤其是城乡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如城乡教学软件资源差异巨大,缺乏贴近农村生产生活的教育信息资源,农村师生信息素养滞后,城市优质教育得不到有效共享。

(二)国外教育信息化的经验

教育信息化始于国外发达国家,美国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在教育信息化方面不但走得早,而且始终走在世界前列。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教育部1996年提出的信息技术教育的国家目标(因为它大大加快了美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1)全国所有的教师都要接受训练,教师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计算机和信息高速公路方面的需要都得到支持;(2)所有的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中运用现代多媒体计算机;(3)每一间教室都要连上信息高速公路;将有效的软件和在线学习资源作为每一门学校课程的内在组成部分。[6]而与我国紧邻的日本,依靠良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机制已经在教育信息化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日本教育信息化发展机制特点在于: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合作;政策和制度的先行;全面的信息化建设观;硬件、软件和应用的协调配合;重视师资的培养培训;形成良性的投入机制;统筹社会力量。[7]

除了面向全国的教育信息化,国外在农村教育信息化上也走到了我们前面。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开始着力实施推进农村(偏远山村)教育信息化进程的策略,在实践中产生了一定的成效,对我国以教育信息化保障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实施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例如,瑞典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模式来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第一,灵活教育的模式;第二,打破了日常生活和学生学习的分离,提出 “应用技术增进学习”的概念,该概念意味着技术已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在各种场所(工作地点、学校、家庭等)的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手段;第三,实行在线学习和基于数码游戏的学习。[8]美国在农村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主要强调以下四点:其一,强调远程教育应用层次的广泛性;其二,发挥技术和媒体的多样化优势;其三,强调资金和资源的整合;其四,促进远程教育意识的普及。[9]

三、以教育信息化保障城乡

教育一体化的调查研究

为了全面了解有关人员对教育信息化保障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需求和建议,课题组对城乡师生开展了问卷调查,并对有关专家进行了深度访谈。

(一)问卷调查

课题组通过自编问卷了解我国中小学师生的远程教育兴趣与机会。问卷调查涵盖广西、湖南、天津、安徽、福建、甘肃、广东、贵州、河北、河南、湖北、江苏、江西、山东、山西、陕西、四川、云南、浙江、重庆等20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有4512名中小学生,城市学生1342名,农村学生3170名;重点学校学生1459名,普通学校学生3053名。866名中小学教师,城市教师284名,农村教师582名。在本问卷调查中,“农村”指的是村、乡、镇,城市指的是“市、区、县”。问卷采用5点评分,最高分为5分,最低分为1分,中等临界值为3分。

经方差分析表明(具体见表1),城乡中小学生在获取远程教育的机会上存在显著差异,但两者在远程教育学习的意愿上没有差异,并且两者动机的平均值都在3.7分以上,表明城乡中小学生对远程教育都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同时,城乡中小学教师在获取远程教育的机会上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但对参与远程教育的意愿上没有差异,平均值都在3.6分以上,表明城乡中小学教师都对远程教育有比较浓厚的兴趣。

为了深入了解城乡学生在获取远程教育机会上的差异,我们将学生所在地分为城市与农村,学校类别分为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并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来考察其影响作用。发现在城乡之间,农村普通学校获取远程教育的机会最少,与其他三者差异明显,说明农村地区的普通学校是在城乡教育信息一体化的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可见,城市化倾向与重点学校思维定势已经明显影响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

(二)专家访谈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重庆市中长期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围绕教育信息化在保障城乡教育一体化中的政府策略、基础设施、资源建设、信息素养培养等4个方面,我们深度访谈了三类不同的教育专家。一是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过城乡教育一体化类或教育信息化类文章的大学教授或政策研究者2人;二是近年来关注城乡教育一体化,并了解重庆城乡教育一体化实施情况的重庆市教委行政干部2人;三是重庆市城乡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改革试验区或县的教育政策研究室负责人2人。

访谈结果表明,以教育信息化保障城乡教育一体化,在政府策略上,专家普遍认为政府应承担起主要责任,但同时也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需要重点照顾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在资源建设上,在继续加强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同时,要突出城乡共享;在信息素养培养上,专家普遍认为现在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较低,导致他们对信息设备的利用率偏低。

除上述问题外,一些专家在接受访谈时还从自己的研究和实践出发,就教育信息化保障城乡教育一体化提出了具体意见。例如,“将城市重点学校教育资源全部整理成信息资源,以便更多农村学校学习”、“重视农村中的薄弱学校,这些学校往往最需要外面的信息和知识”、“除政府与学校外,应鼓励更多企业参与到教育信息化之中”、“在建设教育信息资源时,不要总是以城市文化生活为模板,要突出农村特色”、“对农村学校而言,城市里优质学校的教育资源已经足够丰富,如何将这些资源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城乡共享是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重要突破口”等。另外,有位专家提出一个问题,“当前部分发达地区计算机升级换代较快,那些被淘汰的、但仍具有较长使用寿命的设备能否考虑无偿捐献给贫困农村地区?”

四、以教育信息化保障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策略

(一) 政府主导,多方参与

在以教育信息化保障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过程中,政府要承担起统筹规划教育信息化的重任,根据当前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实际,将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经济和教育发展规划,对一定时期内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规模、速度等作出整体规划,以保证教育信息化的城乡发展比例的均衡;根据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和特点,在经费投入上保证对农村地区倾斜力度的同时,优化教育信息化资金的投入比例和投入偏向;综合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等多种管理手段,投资、扶持和鼓励教育信息化产业的发展,为教育信息化争取支持与广开渠道。同时,政府可加强同社会各方力量的合作,通过各种优惠措施,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共建、协助、捐赠等方式参与教育信息化事业,实现多方合力推进教育信息化。

(二)优先发展农村基础设施

根据国家发展需要以及调查结果,教育信息化在保障城乡教育一体化中必须确立农村地区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做到农村教育信息基础设施优先建设。加大农村地区电视机、DVD等进教室的力度,加快普及以卫星电视为主的现代远程教育,争取全面完成农村地区“校校通”工程。在此基础上,加强农村地区教育城域网和校园网的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网络设备和信息资源的普及率,逐步创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公共服务体系与支持体系,形成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此外,鉴于农村普通学校在接触远程教育机会上落后于农村重点学校,为了防止在农村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出现“马太效应”,即农村重点学校教育信息化越来越好,而农村普通学校教育信息化停滞不前,甚至越来越差。因此,在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应重点考虑农村普通学校。

(三)综合推进农村特色的信息资源建设

不同于一般教育信息化中的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在以教育信息化保障城乡教育一体化中的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不仅需要国家与地方共同推进,还要突出农村的特色与需要。其中,国家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重点是把握全国农村地区教育资源需求,开展面向农村学校的信息资源搜集、信息库的建设和软件开发等。如为农村学校统筹建设与主流教材版本相配套的课堂教学资源、学习辅导资源、多媒体教学素材等。区域教育资源的建设要突出当地农村生产生活的特点与需要,通过收集、加工、整理当地农村特色文化与特色经验,开发大量适合农村教育特点的、反映当地农村特色与优势的课程资源。这既有利于培养农村学生的农业知识和技能,形成热爱农村、服务农村与扎根农村的意识,也有利于城市学生真实全面地了解农村,激发他们对农村生活的新鲜感与友好度。

(四)进一步加强农村师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即使农村地区有了精良的信息设备,如果农村师生不会用或者乱用(用于游戏而非学习),将会严重制约他们在教育信息化浪潮中的“受益率”,远离在教育信息化保障下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教育发展目标,并且,信息素养是师生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终身学习的前提和条件。[10]所以在以教育信息化保障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过程中,一是要通过多种途径开展面向农村教师且“经济实惠”的教育信息素养培训,充分保证培训的实用性,同时减轻农村教师的经济负担,促进农村教师信息素养的可持续发展。如通过顶岗实习的方式派送农村教师到城市里接受应用为主的信息技术培训,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进入农村的大学生向农村教师普及教育信息化观念、传授信息技术的简单应用技能。二是要全面培养农村学生的信息素养,特别是信息能力。此外,为了避免部分农村学生因为滥用电脑和网络造成对身心发展的不良影响,还要注重培养农村学生使用电脑和网络的正确认识和道德伦理,规范网络学习资源的审核与管理,以及采取适当的技术手段建立必要的防范机制,使农村学生在教育信息化浪潮中健康成长。

篇3

一、农村教育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

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财政支持的增加,我国已全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居民受教育水平逐渐提高,然而在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落后农村地区的教育状况并不容乐观。农村教育基础设施、财政支持、教学质量等问题一直伴随着农村教育的发展。

1.农村教育基础设施简陋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教育慈善事业的发展,有效的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村教育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与城市教育设施的先进和完善相比,农村教育基础设施还存在着众多的问题,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的校舍过于陈旧;大部分农村学校地区的教学设施还不健全;农村地区学校教学设施的现代化和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乐器、计算机等教学设施还比较缺乏。在一些农村学校,学校的基础设施只能维持学校基本教学。教学设施陈旧、体育设施老化、校舍安全无法保障等问题成为影响部分农村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

2.农村学校教学质量普遍较低

经济的发展使得城乡差距逐渐拉大,与此同时,城乡的教师工资和待遇也出现两级分化的现象,一面是城市老师的高工资高待遇以及现代的生活,一面是乡村老师低工资低待遇以及贫困的生活。工资待遇的差别使得更多的高水平老师走向城市学校,留在乡村学校的非正式民办老师占据了乡村老师相当一部分的比例。而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老师因为工资待遇比较低,生活和家庭的压力使得他们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农村教育事业中,农村师资水平可想而知。财政对城乡学校区别性对待,使得乡村学校受到的财政支持一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农村地区学校的财政支持除了维持学校日常运行和维护外,很难有更多的财政资金支持农村教师去进修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得城乡师资力量差距逐渐拉大,即使农村有个别老师能力突出,也会想办法去城市学校教学。特别是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以后,虽然提高了农村适龄学生入学率,但也使得农村学校的资金更加缺乏,这都会使得农村学校的质量很难得到有效提高。

3.农村生源分布与学校分布矛盾明显

由于城市中居民区较为集中,生源分布也比较集中。但与城市生源分布不同的是,由于农村地区各个村庄的分布比较分散,居民点也十分分散,因此,生源分布也显得相当分散。但出于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考虑,政府会减少学校的数量,使得农村地区平均几个村甚至十个村才能有一所学校。这样才能保证这个学校学生的数量,也只有这样才能把比较分散的教学资源集中起来使用,以减少农村地区教学资源不足,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在这样的生源分布与学校布局的情况下,农村生源分布与学校分布之间的矛盾很明显。虽然这样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集中使用了教学资源,但是却间接增加了农村学生的上学成本,同时由于学校离一些居民点比较远,也使得学生的安全问题变得比较突出。在财政支持一定的情况下,学校分布的集中化和学生生源分布的广泛性变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除非增加财政资金对农村学校的支持力度,否则这一矛盾很难得到有效解决。

二、农村教育困境原因分析

农村教育设施落后、教学质量较低、生源分布与学校分布的矛盾等诸多农村教育事业问题的形成,既有历史上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因素。在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教育事业出现问题在所难免。深入分析农村教育困境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

1.传统城乡二元体制下,相关政策影响的惯性

建国初期,中央政府为了很好的进行经济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实行农村支援城市,城乡严格区分的城乡二元体制。在城乡二元体制机制下,更多的资源和财政被集中到城市。在教育领域,强有力的财政支持,强大的师资和丰富的资源都涌向了城市学校,促进了城市学校的快速发展和对城市学生的全面培养。在农村地区,由于受财政上的制约和人们对教育的不重视等诸多原因,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师队伍的培养均远远落后于同时期的城市。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城乡二元体制逐渐得到改正,政府对于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开始增加,但短期的投入已经无法有效直接的去弥补历史上留下的短板。再加之政策制定的惯性,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虽有所强化,但还不能有效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在财政和资源支持都有限的情况下,采取减少学校数量、提高学校质量、农村地区集中办学的办法,也就成为了比较可取的方案。

2.经济导向下,优秀师资向城市聚集

人具有经济人的属性,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是要趋利避害和追求理性和最优的生活工作方式的。作为老师也不例外,在日益物质化的时代里,我们很难要求教师只考虑奉献而不去考虑维持自己和家庭生存的工资福利待遇。而与城镇学校相比,农村学校很难为教师在工作上提供优越的环境,也很难对教师的生活待遇起到实质性的帮助,再加之城市重点学校花重金挖掘优秀师资力量。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上的绝大部分优秀师资向城市聚集,使得城乡学校师资力量差距逐渐拉大。在优秀师资流向上向城市集中的同时,由于城乡学校条件的不同,在教师能力培训上,农村学校没有城市学校做的好。“城市偏向”的价值取向使教育资源配置政策与制度一直存在着缺位、错位现象。“所谓‘城市偏向’是指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战略上以城市为中心,集中国家各种资源优先发展城市和工业,并设想在未来以先进的工业化和城市带动农业和农村共同发展的模式。”[1]在农村学校,由于学校财政的问题,教师培训的人数、时间和内容都不能和城市学校教师培训相提并论。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师资自身水平就与城市师资有一定差距,教学环境也有一定的差距,农村师资的培训还跟不上。最终就导致了农村教学质量较差的问题。

3.农村生源分布的广泛性制约农村学校质量的提高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村庄分布不具有规律性,也不集中,较为分散。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农村的生源分布就呈现出分散和广泛的特点。在这种特点的生源分布下,为了照顾到绝大多数的适龄儿童能够安全方便的上学,政府只能在几个比较集中的村设立一个学校。这样农村教育就出现了“学校数量多,每个学校就读生少”的情况。由于需要照顾到每个学校,农村地区有限的教学资源又被分给若干个学校,这样就直接阻碍了教学资源的集中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政府教育部门为了在财政和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解决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的问题,只能实施合并学校的策略,把比较分散的农村学校集中合并为主要的学校。在这样的情况下,走读生的安全问题、住宿生的食宿问题都成为学校需要考虑的事情。因此,学校分布情况与生源分布情况和学校教学质量成为农村教育事业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

三、城乡一体化下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出路

城乡一体化是破解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重要策略。在城乡一体化的指导下,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实现工农协同发展,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重要发展格局。我国农村教育事业也必须按照成效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去发展,也只有实现教育事业的城乡一体化,才能真正的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1.加大农村教育事业财政支出,保证农村教育事业发展资金

较为充足的财政资金支持是一项社会事业良好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定教育事业财政预案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城乡一体的指导思想,城乡共同对待,特别要重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改变以往的只重视城市教育而忽视农村教育的错误做法,使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获得充足的财政支持。“事实和研究均表明,教师心理健康素质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要素,是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它直接关系到教师身心健康和学生的健康成长。”[2]因此,加大对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的投资尤为重要。

2.以城带乡,实施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帮扶计划

实施以城带乡,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帮扶计划。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实施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一对一帮扶计划,加强城镇重点中学与农村落后学校的联系,学校间进行教学经验与方法的交流、城乡学校教师进行交流教学。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提高农村地区学校的办学质量、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引进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促进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3.提高农村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实施大学生农村教学计划

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比较完善的农村教师工资待遇方案,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对于那些为农村教育做出重大贡献的模范代表应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使得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能够维持其日常的生活工作需要,只要这样,才能使老师全身心的投入到农村教育事业中去。政府应实施大学生农村教学计划,制定大学生农村教学定向培养计划。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和提高精神和物质奖励来激励广大大学生、特别是师范生到农村学校去发展。通过制定大学生农村教学定向培养计划,对于有志于去农村地区学校教学的大学生实施减免学费和其他激励措施。

4.继续推动希望工程等慈善事业发展

篇4

1、强化政府职责,实现城乡教育责任考核一体化。

一是不断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列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科学制定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和具体措施。先后制定下发了《市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市关于进一步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市教育体制改革实施办法》等文件,在加强义务教育领导、经费投入、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等方面对县级人民政府作出了具体明确规定,促使县、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统筹、教师队伍统管、教师工资统发在2006年就全部落实到位。二是明确各级政府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责任。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要求,市政府下发了《市关于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落实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责任。2007年全市教育总经费7.1亿元,预算内教育经费4.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6.17%、81.22%。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共安排资金3852.5万元,城乡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免学费和贫困生免教科书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全市补助公用经费资金1173.7万元,市直义务教育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由省规定的小学154元/生、初中178元/生,提高到300元、500元。三是完善党政领导教育考评制度。按照《国务院转发教育部关于建立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制度的意见》(〔2004〕8号)的要求,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建立各级党政领导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的意见》,把当地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发展状况纳入县级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任期内的政绩考核内容。将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情况,确保教师工资、中小学公用经费、校舍建设维修改造经费等教育投入情况,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四是积极化解农村“普九”债务。按照“制止新债,摸清旧债,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步化解”的总体要求,积极化解了“普九”1.1亿多元的债务工作,同时建立起制止发生新的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的稳定机制。

2、科学合理布局,实现城乡学校规划建设一体化

一是推进学校布局合理化。按照“高中阶段学校向县城集中,初中向中心镇集中,中心小学、幼儿园向乡镇所在地集中,新增教育资源向城镇集中”的原则,制订并实施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为缓解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市委汪德和书记、市政府副市长亲临一、二、三小现场办公,当即决定投资1200万元扩建三所小学,共新建校舍面积8475平方米,增加教室、多媒体室60间。市委汪书记召开市委常务会,决定在市区新建扩建了暨阳学校、明志小学、弘德小学、四小4所,下拨300万元用于市三中搬迁到市一中老校区,市三中原校址由区政府建设四小,市西湖小学新征地10亩扩建校园。乡镇所在地逐步将规模小的中心小学合并到乡镇中学举办九年一贯制学校,整合教育教学资源。罗坊镇投资650多万元将危房严重的草池中学、下山桥中学合并,在集镇兴建了罗坊二中。高新开发区在市十六中的原址上规划了一所能容纳四千学生的新学校。九龙山乡将危房较多的中学与乡政府所在地进行互换,增加校园面积15亩,规划一所全新的高标准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总投资600万元。二是实施学校建设标准化。几年来,通过多方筹措资金,全市共投入近亿元对农村中小学危房进行改造,新建、扩建农村中小学80所,校舍面积30多万平方米,基本消除了D类危房。从2006年开始,区共投入近5000万元对农村各中小学重新进行校园规划,进行改造扩建,使全区农村学校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6.92平方米,初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14.62平方米,生均图书小学12.23册,初中16.22册。分宜县中小学实验教学开设率达100%,分组实验开设率达95%以上,其它教育技术装备利用率达98%以上。

3、激励约束并重,实现城乡教师队伍建设一体化

一是改革学校人事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农村学校人事管理权限,实行管事管人相统一。县(区)农村中小学取消级别,人事任免权归口教育部门,组织、宣传部门实行监管;校长实行聘任制,教师实行合同制,工资实行动态制,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建立一种全新的用人和分配机制,把教育成果与收入挂钩,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区从2004年9月开始,全区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称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考核、副科级以下干部任命就已全部归口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二是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为促进教师向农村流动,实现教师队伍的均衡,我市城区学校将增加5%的机动编制,用于安排新进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支教;今后城区(含县城)学校招考教师,除特殊专业和紧缺专业外,报考教师均需具有5年以上农村教龄;城区学校新进大学毕业生均需先行安排到农村学校支教两年。三是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水平。一方面,加大农村教师住房问题解决力度,农村中小学教师住房公积金财政补助的缴交部分适当高于城区教师,在农村任教达15年以上的教师可享受城市经济适用房政策。另一方面,缩小城乡教师收入差距,在确保农村教师各种政策性补贴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水平的基础上,从2006年9月1日起,对全市农村教师按人均月增248元的标准增加岗位津贴。四是利用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加强教师继续教育。进一步理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管理体制和培训职责,推进教师培养和在职教师继续教育改革,利用投资近1200万元的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建设工程,让每位农村教师不出远门就能享受到中央电教馆的优质教学服务,节约教师外出成本进一步更新了农村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农村教师业务素质和学历、学位层次。

4、加大扶持力度,实现城乡学校教学质量一体化

一是开展了结对帮扶和支教活动。从2006年起全市组织开展了“三个一”帮扶活动,即一个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帮扶一所农村学校,一位行政事业单位县级以上干部资助一位贫困学生,一所城区学校帮扶一所农村学校。2006年起全市94个市直单位帮扶了94所农村学校,498位县处级领导干部资助了509名贫困学生,城区学校结对帮扶50所农村学校,帮扶资金、达数百万元。建立了城区中小学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服务制度。2007年秋季开始,城区学校已选派了61名教师赴农村中小学支教。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既优化了农村教师的工作生活环境,又稳定了农村教师安心在农村执教。二是完善扶贫助学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家庭困难学生助学教育制度,广泛动员和鼓励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捐资助学,落实对捐资助学单位和个人的税收优惠政策,设立专项资金。为全市中等职业学校6311名贫困生发放了资助金631.1万元,完成率为121.67%;为普通高中贫困家庭学生数1961人,发放资助金额156.88万元,完成率为115.22%;为高中生考入大学的贫困家庭478位学生,发放资助金额达239万元。三是强化了农村教师师资培训。从2002年起,市里每年都会举办教育改革与发展报告会,聘请北京等地专家学者为农村教师授课;举办农村学校校长和骨干教师培训班。开展城区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开放月活动,每年3月,市教育局组织城区中小学骨干教师面向全市农村教师上示范教学课,每年都有近万人次参与听课。组织开展教研员、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送课下乡”活动,每年一万节以上;提高了农村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四是进一步扩大优质高中均衡招生名额。出台了系列中招改革措施,扩大优质高中均衡招生名额。从去年秋季起中招扩大优质高中招生名额1000名,扩大比例约30%。实施30%的重点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各初中学校招生的制度,减少择校生招生名额,做到优质教育普及化、平民化。

5、完善管理机制,实现城乡学校办学行为一体化

一是妥善解决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上学问题。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入学联席会议制度,下发了《关于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范围,凡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依据就近入学的原则安排学校就读,其义务教育阶段收费与城区学生一视同仁,保障了流动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权利,维护了教育公平。二是积极推进学制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从2002年起,小学全部由五年制向六年制过渡。严格执行中小学课程计划,既按国家规定开足、开全课程,又坚决制止乱补课现象的发生。对全市中小学教材、教辅用书进行全面审定,坚决制止学校私自乱订教辅用书。三是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收费政策,由校长负总责,全面实行“一证(收费许可证)、一卡(明白卡)、两公开(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公开收费使用情况)、四统一(统一制作公示牌,统一时间、统一收费、统一收据)”制度,认真落实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对违反规定的学校实行“一票否决”,情节严重的,按有关规定给予负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行政或者党内处分,行政撤职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四是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法;抓好了教育科研基地建设和管理,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评价制度,多渠道推广应用教育科研成果;加强了新课程教学的监测和评估工作,改革考试评价和招生选拔制度,建立健全了素质教育督导体系。2007年全市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信息学(计算机)奥赛(赛区)决赛,获提高组一等奖4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获普及组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获初级组二等奖5名。数理化生等学科全国奥赛获国家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获省级赛区一等奖15人次,二等奖34人次。全市已立项的国家级、省级课题达100多个,有50多个省级课题结题,并有近20个课题获奖。

篇5

一、农村教育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

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财政支持的增加,我国已全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居民受教育水平逐渐提高,然而在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落后农村地区的教育状况并不容乐观。农村教育基础设施、财政支持、教学质量等问题一直伴随着农村教育的发展。

1.农村教育基础设施简陋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教育慈善事业的发展,有效的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村教育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与城市教育设施的先进和完善相比,农村教育基础设施还存在着众多的问题,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的校舍过于陈旧;大部分农村学校地区的教学设施还不健全;农村地区学校教学设施的现代化和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乐器、计算机等教学设施还比较缺乏。在一些农村学校,学校的基础设施只能维持学校基本教学。教学设施陈旧、体育设施老化、校舍安全无法保障等问题成为影响部分农村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

2.农村学校教学质量普遍较低经济的发展使得城乡差距逐渐拉大,与此同时,城乡的教师工资和待遇也出现两级分化的现象,一面是城市老师的高工资高待遇以及现代的生活,一面是乡村老师低工资低待遇以及贫困的生活。工资待遇的差别使得更多的高水平老师走向城市学校,留在乡村学校的非正式民办老师占据了乡村老师相当一部分的比例。而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老师因为工资待遇比较低,生活和家庭的压力使得他们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农村教育事业中,农村师资水平可想而知。财政对城乡学校区别性对待,使得乡村学校受到的财政支持一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农村地区学校的财政支持除了维持学校日常运行和维护外,很难有更多的财政资金支持农村教师去进修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得城乡师资力量差距逐渐拉大,即使农村有个别老师能力突出,也会想办法去城市学校教学。特别是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以后,虽然提高了农村适龄学生入学率,但也使得农村学校的资金更加缺乏,这都会使得农村学校的质量很难得到有效提高。

3.农村生源分布与学校分布矛盾明显由于城市中居民区较为集中,生源分布也比较集中。但与城市生源分布不同的是,由于农村地区各个村庄的分布比较分散,居民点也十分分散,因此,生源分布也显得相当分散。但出于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考虑,政府会减少学校的数量,使得农村地区平均几个村甚至十个村才能有一所学校。这样才能保证这个学校学生的数量,也只有这样才能把比较分散的教学资源集中起来使用,以减少农村地区教学资源不足,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在这样的生源分布与学校布局的情况下,农村生源分布与学校分布之间的矛盾很明显。虽然这样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集中使用了教学资源,但是却间接增加了农村学生的上学成本,同时由于学校离一些居民点比较远,也使得学生的安全问题变得比较突出。在财政支持一定的情况下,学校分布的集中化和学生生源分布的广泛性变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除非增加财政资金对农村学校的支持力度,否则这一矛盾很难得到有效解决。

二、农村教育困境原因分析

农村教育设施落后、教学质量较低、生源分布与学校分布的矛盾等诸多农村教育事业问题的形成,既有历史上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因素。在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教育事业出现问题在所难免。深入分析农村教育困境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

1.传统城乡二元体制下,相关政策影响的惯性建国初期,中央政府为了很好的进行经济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实行农村支援城市,城乡严格区分的城乡二元体制。在城乡二元体制机制下,更多的资源和财政被集中到城市。在教育领域,强有力的财政支持,强大的师资和丰富的资源都涌向了城市学校,促进了城市学校的快速发展和对城市学生的全面培养。在农村地区,由于受财政上的制约和人们对教育的不重视等诸多原因,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师队伍的培养均远远落后于同时期的城市。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城乡二元体制逐渐得到改正,政府对于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开始增加,但短期的投入已经无法有效直接的去弥补历史上留下的短板。再加之政策制定的惯性,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虽有所强化,但还不能有效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在财政和资源支持都有限的情况下,采取减少学校数量、提高学校质量、农村地区集中办学的办法,也就成为了比较可取的方案。

2.经济导向下,优秀师资向城市聚集人具有经济人的属性,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是要趋利避害和追求理性和最优的生活工作方式的。作为老师也不例外,在日益物质化的时代里,我们很难要求教师只考虑奉献而不去考虑维持自己和家庭生存的工资福利待遇。而与城镇学校相比,农村学校很难为教师在工作上提供优越的环境,也很难对教师的生活待遇起到实质性的帮助,再加之城市重点学校花重金挖掘优秀师资力量。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上的绝大部分优秀师资向城市聚集,使得城乡学校师资力量差距逐渐拉大。在优秀师资流向上向城市集中的同时,由于城乡学校条件的不同,在教师能力培训上,农村学校没有城市学校做的好。“城市偏向”的价值取向使教育资源配置政策与制度一直存在着缺位、错位现象。“所谓‘城市偏向’是指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战略上以城市为中心,集中国家各种资源优先发展城市和工业,并设想在未来以先进的工业化和城市带动农业和农村共同发展的模式。”[1]在农村学校,由于学校财政的问题,教师培训的人数、时间和内容都不能和城市学校教师培训相提并论。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师资自身水平就与城市师资有一定差距,教学环境也有一定的差距,农村师资的培训还跟不上。最终就导致了农村教学质量较差的问题。

3.农村生源分布的广泛性制约农村学校质量的提高由于我国农村地区村庄分布不具有规律性,也不集中,较为分散。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农村的生源分布就呈现出分散和广泛的特点。在这种特点的生源分布下,为了照顾到绝大多数的适龄儿童能够安全方便的上学,政府只能在几个比较集中的村设立一个学校。这样农村教育就出现了“学校数量多,每个学校就读生少”的情况。由于需要照顾到每个学校,农村地区有限的教学资源又被分给若干个学校,这样就直接阻碍了教学资源的集中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政府教育部门为了在财政和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解决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的问题,只能实施合并学校的策略,把比较分散的农村学校集中合并为主要的学校。在这样的情况下,走读生的安全问题、住宿生的食宿问题都成为学校需要考虑的事情。因此,学校分布情况与生源分布情况和学校教学质量成为农村教育事业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

三、城乡一体化下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出路

城乡一体化是破解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重要策略。在城乡一体化的指导下,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实现工农协同发展,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重要发展格局。我国农村教育事业也必须按照成效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去发展,也只有实现教育事业的城乡一体化,才能真正的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1.加大农村教育事业财政支出,保证农村教育事业发展资金较为充足的财政资金支持是一项社会事业良好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定教育事业财政预案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城乡一体的指导思想,城乡共同对待,特别要重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改变以往的只重视城市教育而忽视农村教育的错误做法,使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获得充足的财政支持。“事实和研究均表明,教师心理健康素质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要素,是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它直接关系到教师身心健康和学生的健康成长。”[2]因此,加大对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的投资尤为重要。

2.以城带乡,实施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帮扶计划实施以城带乡,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帮扶计划。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实施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一对一帮扶计划,加强城镇重点中学与农村落后学校的联系,学校间进行教学经验与方法的交流、城乡学校教师进行交流教学。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提高农村地区学校的办学质量、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引进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促进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3.提高农村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实施大学生农村教学计划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比较完善的农村教师工资待遇方案,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对于那些为农村教育做出重大贡献的模范代表应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使得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能够维持其日常的生活工作需要,只要这样,才能使老师全身心的投入到农村教育事业中去。政府应实施大学生农村教学计划,制定大学生农村教学定向培养计划。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和提高精神和物质奖励来激励广大大学生、特别是师范生到农村学校去发展。通过制定大学生农村教学定向培养计划,对于有志于去农村地区学校教学的大学生实施减免学费和其他激励措施。

篇6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等教育的支持,然而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造成高等教育城乡发展失衡,主要表现在:高校分布结构城乡失衡、大学生就业人数城乡失衡、高校服务社会城乡失衡。为此,建议按GDP和人口比重,在经济发展突出的县或镇建立一批具有办学优势的应用型高校;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和定向就业的政策,为农村社会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人才;合理调控专业和课程设置,通过制度推动高校服务农村,让农民享受到科教兴农的实惠。

[关键词]

高等教育;城乡失衡;一体化发展

城乡二元体制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制度安排。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我国长期实行着城乡分治的规划编制和管理模式,由此产生城乡脱节、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等问题。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指将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统一规划,统筹城乡间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打破城乡间长期分割的二元发展模式,逐步缩小城乡间的差距,构建并维护城乡间的良性互动机制,最终实现城乡的互惠互利与共同发展。尽管“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国各省、市(区)在城乡统筹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普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经济失衡仍比较突出,差距仍在扩大;城乡区域发展非均衡性严重,区域一体化和均衡发展难度大;城乡公共资源分配失衡,社会文化发展不和谐。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校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高校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极为有限。农村的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与城镇化建设迫切需要大量的高级专门人才和科技咨询服务,因此,高等教育应致力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高等教育城乡发展失衡的现状

当前,高等教育城乡发展失衡主要集中表现在高校分布结构、大学生就业和高校社会职能方面。高校分布结构城乡发展失衡主要表现为:高等学校集中分布在地级市以上的行政区域,高校数量与经济和人口总量不相匹配。大学生就业城乡发展失衡主要表现为:农村大学生毕业后大多留在城市,在农村工作的大学生也难以长期扎根,农村高级人才入不敷出。高校社会职能城乡发展失衡主要表现为:高校在教学和科研服务方面重城市而轻农村,服务农村的意识淡薄,与农村基层政府缺乏沟通,与农村社会缺乏联系。深入认识高等教育城乡发展失衡存在的重点问题,有助于我们有的放矢地进行改革。因此,接下来我们将就这些问题分别进行阐述。

1.高校城乡分布不均衡,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中国农村的发展需要通过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来实现,这就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和科学技术。高等教育具有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然而,高校分布结构的不平衡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当前我国各省的高等教育资源集中在省会和副省会城市,在地级市则比较分散,在县级市(含)以下则较为稀少。一些省份的部分地级市没有高等学校,全国一半以上的县级市没有高等学校。在中国,县镇既是农村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也是承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桥梁,经济强县强镇往往能带动周边农村的发展。如果县镇的发展缺乏高等教育的支持,城镇文明很难向农村渗透。虽然高校集中于省会城市可以获得较多的资源支持,分享大城市经济发展的成果,但一旦集聚过度,超过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会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从理论上讲,高等教育的分布应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口的数量相匹配,但现实情况是,省会城市的高校比重远远高于GDP和人口的比重,而地级市(含)以下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全国县域经济占全国GDP的55.15%,人口占全国的70.9%,而高校数量只占全国的8%,其规模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大学生就业体制不完善,农村发展缺乏高级人才。

30多年来,我国城乡子女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数量和质量方面的差异一直在缩小。城乡子女在入学机会数量上的差异到2010年已基本消失,质量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优质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上,但整体呈现逐渐缩小的态势。也就是说,除了全国重点高校外,农村学生在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上是相对公平的,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带来的福利。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但他们毕业后大都选择留在城市,很少再回到农村发展,不管是农学专业还是非农学专业学生皆是如此。据麦可思研究最新调查显示,农村大学生更多集中在中小城市就业。在农村就业的大学生中,具有农学背景的仅占4%。农村大学生首选在城市就业,造成农村精英人力资本大量外流,不利于农村社会的发展进步。虽然国家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政策、大学生村官选拔制度和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等政策,但这些服务群体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此外,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缺乏长效机制。很多参加定向分配计划的大学生到农村只是为了今后回城工作做准备,很难长期扎根农村,为农村建设服务。

3.高校未充分履行其社会职能,不能切实服务于农村社会发展。

高校的社会职能包括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与直接为社会服务。然而长期以来,高校的社会职能主要体现在为城市服务方面,为农村服务的目标逐渐被边缘化。在专业设置方面,高校普遍存在重视热门专业、轻视农林专业的现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生源竞争成为许多高校的主要工作目标。然而,大部分学生缺乏为农村发展服务的意愿,对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专业存在偏见,与农村发展相关的农林等专业一向被社会认为是冷门专业。高校为了生源竞争,竞相开设热门专业并扩大招生规模,减少冷门专业并缩小招生人数也成为一种常态。高校在专业设置上的盲目性脱离了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严重影响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方面,在对地市高校的调查中发现:有43%的课程管理者和教师根本没有“新农村建设课程”的概念,认为这是农林院校及其学科专业考虑的问题,与地市高校的课程建设没有关系;有55%的课程管理者和教师认为在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开设”或“可开可不开”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课程。从所调查的地市高校的校本课程研发和开设的实际情况看,面向新农村建设研发和开设的课程仅占校本课程总量的0.5%。除了农林等专业外,其他各专业课程体系中与新农村建设有关的课程设置或课程内容几乎没有。在科研方面,我国高校的农业科技转化率只有10%~20%,而发达国家高校的农业科技转化率可达60%~80%。由于高校农业科技转化率低,不仅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还将科技成果束之高阁。在直接为社会服务方面,长期以来高校都将教学和科研作为中心任务来抓,而服务社会特别是服务农村社会的意识较为薄弱。国家对高校办学水平的评估,主要是评价其人才培养水平以及办学条件等学校内部的因素。而高校与社会的结合,高校对社会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和贡献,则没有或很少纳入国家对高校的评估体系。在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条例和绩效考核指标中,服务三农的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由于地域和制度的原因,长期以来农村与高校之间缺乏沟通。很多农村地区对高校的职能不了解,对高校服务的内容不熟悉,当地政府也不善于将农村发展的需要反馈给高校。尽管有些高校完全有条件、有能力为农村发展提供服务,但由于高校与农村社会之间信息不对称,没能使它们发挥应有的作用。综上所述,不管是国家对高校的分布结构、对大学生的就业政策,还是高校自身的社会职能,都缺乏服务农村经济社会的考虑。长此以往,势必加大城乡二元结构的分化,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如何调整高校分布结构,使高等教育资源在城乡保持平衡;如何改革大学招生、培养和就业体制,为农村发展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人才;如何改革高校评估和教师评价体制,充分发挥高校的社会职能,促进高校与农村社会的沟通与合作,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对高等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改革建议

1.按GDP和人口比重,在经济发展突出的县或镇建立一批具有办学优势的应用型高校。

按GDP和人口比重来设计高校分布结构,不仅体现了高校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职能,也遵循了当代国际通行的惯例。比如,美国的州级和郡级区域的高校数、在校生人数与当地的GDP、人口都呈现高度的正相关,其高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所占全国比例与当地的GDP、人口所占全国比例基本一致。而我国的地级市(含)以下的高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在全国的比重远远低于当地GDP和人口在全国的比重。显然,我国的一些地级市、经济强县和强镇需要新建一批地方性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由于资源的限制,当前建校重点应放在地级市还是经济发展突出的县或镇呢?近年来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在中小城市就业。也就是说,集中于大中城市的高校已经在为中小城市(以地级市为主)的发展培养人才,而且地级市本身就有一些地方性高校,两股高教资源基本可以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全国的一些经济强县或强镇,特别是拥有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县和镇却鲜有高校进驻,尤其缺乏具有办学优势的公办院校。县和镇是承接中心城市和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要桥梁,容易接受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可以带动周边农村的发展。要缩小城乡差距,应大力发展这些对农村地区具有较强拉动作用的经济强县或强镇。此外,针对县和镇的办学成本和生活费用较低的情况,政府和公办高校可以通过收取较低学费的办法吸引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就读,降低其教育成本和负担,使更多的农村子女能够公平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暂且不论这些农村学生毕业后是否留在当地工作,在经济发展突出、人口相对集中的县或镇新建高校对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也有着极大的好处。因此,全国新建高校的重点应放在经济发展突出、人口相对集中的县或镇。当前,先行进入这些区域开展办学活动的基本是民办高校,有些还是初次办学的民办高校,他们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能力堪忧。一种兼顾办学数量与质量的较好办法是将过度集中于大中城市的高校资源重新分配到这里,这样既可以解决大中城市高等教育资源过度竞争、闲置浪费的问题,又可以充分发挥大中城市高校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优势,真正带动农村社会的发展。这些具有办学优势的高校可以通过建立分校的方法,将适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院系、学科专业和专业人才等资源向分校进行转移。从国外建校经验看,具有办学优势的高校在不同地区建立分校已成为加快高等教育资源合理分布的较好选择。创办于1868年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考虑到加州地域辽阔、城市分布比较分散、学校对较远地区的影响有限的情况,在此后若干年里先后在不同地区设立了10个分校,包括伯克利分校、戴维斯分校、尔湾分校、洛杉矶分校、美熹德分校、河滨分校、圣塔芭芭拉分校、圣克鲁斯分校、圣地亚哥分校、旧金山分校。这些分校建成后不久,就成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2.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和定向就业的政策,为农村社会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人才。

不管是位于大中城市的高校,还是位于中小城市的高校,如果培养的人才毕业后大部分流向其他地区,那么将很难实现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当前,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出现“下不去、留不住、用不上”的情况,有主客观的原因。首先,农村的工作、生活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其次,不好解决婚恋问题、子女就读问题、父母赡养问题等;最后,大学生不了解农村就业的人事政策,普遍担心服务期后的去留问题等。大学生在农村就业期间离职的主要原因是无法接受农村的现实,与之前的设想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大学生把到农村就业作为升迁的跳板。大学生到农村后无用武之地的主要原因是对农村社会不了解,所学专业知识不适应农村发展需要,无法给农民带来实惠。大学毕业生有权利追求自己理想的人生目标,但是,如果我们给予了大学生一些他们原本没有的待遇,那么他们就应该履行相应的义务,否则就要承担违约责任。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和定向就业政策,就是一种有效解决大学毕业生“下不去、留不住与用不上”的方法。农村的学前与基础教育与城市存在差距,这种差距直接影响到农村学生的高考分数和入学机会。在农村,家庭经济环境较好的学生也渴望上大学,可往往因为分数不达标而与大学失之交臂。如果我们通过降低录取分数让这些学生能够上大学,并要求他们毕业后回乡服务一定的期限,相信很多学生都愿意接受。针对部分分数达标但因家庭贫困上不起大学的学生,可以根据家庭贫困等级为他们提供奖助学金,并要求他们毕业后回乡履行服务义务,相信大部分学生家庭也会接受。虽然这两种措施是可行的,但当前这两种交换机制还没有被有效应用起来。很多享受了降分录取和奖助学金利益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留在城市发展,而从小养育他们的故土却依旧贫穷落后,这显然有违国家要求扩招农村大学生的初衷。实行定向招生政策,要有配套的培养计划。针对毕业后要为农村的政府、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学生,制订的定向培养计划应该围绕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工作环境而定。用人单位有责任向高校提出岗位要求,高校也有义务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展开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制订培养方案。通过磋商后,双方修改培养方案,最终达成一致意见。高校在定向招生计划前,要将培养方案进行公告,让学生在选择未来的就业方向时做好自己的心理定位。既然是定向培养,用人单位除了协助完成培养方案制订外,还需要参与学生的培养活动。比如,用人单位需要派出专业人员开展实训课程的教学,用人单位需要与高校共同完成学生的就业指导,有能力的单位还可以开设一些专业或选修课程并承担教学任务,用人单位还需要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并主要负责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指导与考核工作等。与定向招生配套使用的还有定向就业政策。定向就业不是指包分配工作,而要实行择优录用,并要求学生履行一定的服务期。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报考和学习阶段消除松懈和依赖心理,能够努力完成培养计划并成为用人单位满意的人才。对于享受降分录取和奖助学金的学生来说,如果不能完成培养计划,就不能拿到毕业证书而只能拿到结业证书,获取的奖助补贴还要按期退还。学生完成培养计划只是达到了用人单位的基本要求,如果在工作期间连续两年考核不通过,按定向招生和就业协议,用人单位有权与学生解除劳动关系,并将由其保管的毕业证书退还学校实行注销处理。学生在服务期间应享受与用人单位其他职工同等的福利待遇,受到劳动法律的保护。如果因用人单位违反相关法律或协议而损害学生的权益,学生也可以依照相关法律和协议解除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并要求赔偿。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和定向就业的政策并不需要长期一贯施行,根据学生的就业情况对政策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是比较灵活有效的方法。比如,当城乡差距逐渐缩小,不属于定向招生的大学毕业生也持续主动进入农村就业时,我们就应该考虑减少定向招生的名额,直至完全取消定向招、培、就的政策。

3.合理调控专业和课程设置,运用制度推动高校服务农村,让农民享有科教兴农的实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扩大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各种各样的农村实用人才,主要包括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农业生产能手和农民技术人员、农村经纪人、乡村医生、企业经营人才和农村管理人员等。为了培养农村实用人才,高校需要设置相应的专业和课程。由于社会对农村普遍存在偏见,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报考涉农专业。许多高校迫于招生任务、生源收入和办学成本的压力,不得不缩减或撤销原来的涉农专业,转而扩大或新设一些热门专业。这样就造成高校在招生专业上的恶性竞争、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和社会资源的浪费。所以,教育行政部门有必要对专业选择和专业设置的非理进行合理调控。首先,对于社会对涉农专业的偏见,教育行政部门应该通过媒体大力宣传科教兴农的伟大成就和新农村的巨大变化,向考生和家长介绍涉农专业的就业前景,及时向社会公布各专业的市场供求数据,引导人们形成对涉农专业的正确认识和预期。其次,对于社会盲目选择专业的行为,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通过行政或经济的手段加以调控,比如,在提高热门专业的录取分数的同时降低冷门专业的录取分数;在提高热门专业学费标准的同时降低冷门专业的学费标准,对于国家或地方急需的专业还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补贴,在奖、勤、助、贷政策上向选学该专业的学生给予倾斜和照顾;鼓励和支持高校将涉农专业和课程开设在距离农村社会较近的分校区,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保持紧密联系。高等教育直接服务于农村,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高校的先进科技成果直接推广运用于农村;二是高校的智力直接服务农村。当前我国高校普遍缺乏对农村发展需要的了解,教师缺乏服务农村的动力,农业科技转化率较低,没有真正担负起农村科技推广的职责。究其原因,表面看是由于高校缺乏服务农村的动力,实质是制度不完善。首先,国家对高校办学水平的评估主要是评价其教学科研水平以及办学条件等学校内部因素。而高校与社会的结合,高校对社会特别是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和贡献则完全没有或很少纳入国家对高校的评估体系。其次,由于组织结构设计上缺乏横向联系的考虑,高校与基层政府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机制不完善,造成农村社会对高校服务的需求不足,高校的科研和推广项目很难与农村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再次,我国高校直接服务农村缺乏制度上的保障,相关职责被分割,教学、科研和推广活动不能有机结合。比如,现行的体制是农学院以教学任务为主,农科院负责科学研究,推广站主管农业推广。其弊端是教学和科研活动脱离农村社会的实际需要,推广活动得不到人才和科技成果的支持。最后,教师的评聘制度缺乏服务社会特别是农村社会的硬性指标,教师的社会活动没有得到明确的方向指导,教师的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活动没有得到有机结合。教学型教师和研究型教师很多,而服务社会型教师却很少。因此,第一,政府应从制度上明确高校服务社会特别是农村社会的职责,并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在高校的评估和排名活动中要求增加服务社会特别是农村社会的评价指标,并吸纳服务对象参与评估活动。第二,建立高校与基层政府横向联系的机制。比如制定对口帮扶的政策,要求高校主动了解农村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向农村提供相应的教学、科研与服务活动支持农村社会的发展,让农民切身体验到科教兴农的实惠。同时,基层政府也要加强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认识,使农民能主动向高校提出教育和科技上的需求并反馈实际应用的成效。第三,政府应通过制定政策帮助高校建立教学、科研和推广三位一体的发展体系,实行整合资源统一管理,提高教研成果的转化率,增加高校服务农村社会的效益。第四,在高校教师的聘用、职称评定与绩效考核等活动中增加服务社会特别是农村社会的硬性指标,通过宣传教育提高教师服务农村社会的意识,为教师提供服务农村的相关培训和到农村开展调研、教学和推广的机会,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当前,中国城乡发展失衡的问题普遍存在于经济、政治、文化、卫生和教育等领域,在高等教育发展方面尤为明显。然而长期以来,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至于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城乡二元体制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教育具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高等教育更是直接助力当地经济发展的引擎。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高等教育的配合与支持。针对高校城乡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我们需要根据当地GDP和人口占全国的比重,在经济发展突出的县镇建立一批具有办学优势的应用型高校,为农村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针对农村人才流失的问题,我们需要在高等教育阶段实行定向农村招生、定向农村培养和定向农村就业的政策,为农村社会切实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人才。针对高校服务农村不到位的问题,我们需要运用政策工具推动高校涉农专业和课程的建设,拉近高校与农村的沟通距离,提高高校教师服务农村社会的意识,鼓励和驱动高校教师为农村建设提供教学和科研支持,让农民切身体验到科教兴农的实惠。只有切实解决了高等教育城乡发展失衡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社会发展长期滞后城市的问题,有望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格局。

作者:李松 单位: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杨雪星.“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城乡统筹发展回顾与展望[J].经济研究参考,2014(58).

[2]田书清.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现状、问题及建议[J].成人教育,2015(2).

[3]王富平.对地市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课程缺失的思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4]何曼.美国高等教育区域布局演变研究[D/OL].辽宁:大连理工大学,2014[2016-07-01].

篇7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乡镇企业;教育均衡;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5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171-02

在中国优先发展沿海地区和后来的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影响下,中部地区在教育投入方面已然出现了“中部塌陷”的现象,义务教育的发展与均衡程度和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以县为主”的财政投入体制过于单一,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更是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江苏省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浅析

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明显的由南向北的梯度差异,这不外乎是苏南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地域文化、经济结构、对外开放程度及人力资本等因素的影响。苏南地区是长江三角洲的腹地,且受上海等沿海开放地带的辐射影响,交通便捷,投资环境优越;吴文化以开放性和实用性的精神内核促使苏南人加速改变思想观念,开放思想促使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市场活力增强,第三产业快速增长;劳动者从体力型迅速转化为脑力型、技术型,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吸引了各地人才,形成良性循环。而苏北地区经济结构层次较低,人们的思想仍属保守,更多的人才被吸引到苏南地区。苏南、苏中教育经费投入是绝对高于苏北地区的。可以说教育经费的保障虽然不是教育发展的充要条件,但至少是地区教育水平提高的充分条件和前提条件。苏州的发展有一个很鲜明的特色,就是城乡一体化程度比较高。这种区域特色,也为教育的均衡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城乡义务教育均衡的启示——经济发展为重中之重

1.乡镇企业的发展为义务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中存在的大量剩余劳动力显性化,苏南人抓住这个机遇,率先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农村工业化,同时就地转移非农劳动力,创造了城市化的城镇化模式。这种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模式不仅符合二元结构为特征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而且具有中国特色。当时由乡镇担负当地的义务教育,人民教育人民办,苏南人民的教育观念也较为超前,使得乡镇企业发展较好的地区的教育也办得如火如荼,给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职业教育大力发展与技术性人才的培养是经济腾飞的有力条件。当时江苏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及当地经济的腾飞急需大量技术性人才,企业更多地注重员工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即便到现在,职高的学生就业前景还是很可观,技能技术更娴熟、对企业的专项技术更容易上手,很受一些企业的青睐。现中部地区应极力发展现代化农业产业及工业,在此基础上培养专业适用人才。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应该只是教授死板的书本知识、理论知识,更应该让地方课程或者校本课程融入职业教育元素,使教育中理论与实际均衡。

3.政府对非计划经济的支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苏南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走的是一条先工业化再市场化的发展路径,不管其打破计划经济,开发市场经济,或是大量培养技术性人才为工业发展储备人力资源。当地政府亦是高瞻远瞩,看清形势,利用其身份和信誉,为企业取得计划外的原料,促进产品销售和处理商务纠纷,并帮助管理人员规避来自财产转移和国家政策歧视方面的风险,这也是许多私营企业宁愿放弃部分财产控制权和收益权,争当集体企业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城乡一体化是教育均衡的关键

1.推进教育规划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是个缓慢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城市的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农村的孩子有学上,其次是上好学。打破城乡办学分割格局,把全市农村初中、小学建设全部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虽然教育均衡更多想解决的是学校教育质量普遍提高的问题,但城乡之间的学校数量差距的均衡也需要考量,尤其是城乡一体化完全建成之前,单纯撤并校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根据地域结构规划好能以就近入学原则分布的学校,再在其基础上考虑教育质量均衡的问题。

2.推进办学条件城乡一体化。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完成地区所有农村中小学校新建和改扩建。实施中小学教学装备满覆盖工程,按照现代教育需要,建设达标运动场地,配置现代教学仪器,推进教学资源、信息网络和信息技术应用满覆盖,农村中小学校舍面积和技术装备达到甚至超过城区水平。

3.推进教育经费城乡一体化。教育投入不仅要靠当地政府的分配额,还需要靠社会各界的支持。政府部门可以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引导企业家、实业家到教育落后的地区办学,并享受一些税费减免优惠,或是成立教育基金会,将扶持落后地区义务教育作为基金会章程,实现地区义务教育相对均衡发展。同时政府的计划内教育投入也需要向农村地区倾斜,改善资源薄弱学校。新增教育经费优先满足农村需求,目前农村小学和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已达到城市标准。

4.推进教育质量城乡一体化。发展教育扶助工程,使得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一对一”帮扶办学。政府出面连结城市优质学校和农村学校的教育工作,校际间的均衡不仅仅是城市学校与城市学校、农村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更应该关注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这类差距比较明显的学校之间的均衡。帮扶对象明确后,在教育设施、教师资源、教育材料等方面实现互动、流通,定期派优质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传递教育技能、方法。

5.推进评估标准城乡一体化。评估标准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需要由评估标准测定。制定全市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监测和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监测制度。统筹制定市、区(市)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和评估标准,科学设定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度、城乡教育均衡度、公平度等评估指标,并进行考核。

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不仅是国家教育政策明确提出的要求,也是社会各界应该关注的一项事业。教育从来不单是靠教育部门、学校等公共机构应该关心的事情,而是需要整个社会的配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涉及的也不仅是教育问题,从中也能反映出政府对人的基本权利的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及社会公平和谐等问题。本文对于义务教育均衡只是从其经济角度出发,借助于江苏省教育发展经济投入的发展模式的经验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也只是从城乡一体化这一大方向谈论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考虑的因素。

参考文献:

[1]程红艳.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J].教育与经济,2009,(2):16-20.

[2]高希发.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及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1):6-8.

[3]李宜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10年:回顾与展望.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4(1):22-26.

[4]潘军昌,陈东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5):229-232.

[5]冯建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的转变[J].中国教育学刊,2012,(3):1-4.

[6]郭翠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认识[J].科技信息,2012,(7):19.

[7]陈京军,李三福.我国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的问题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4):107-110.

[8]姜文格.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路径[J].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2011,(1):25-27.

[9]郭荣学,杨昌江,彭介润.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1,(1):23-26.

篇8

城乡教育一体化教师资源流动模式目前,我国的教师流动可分为市场流动和行政流动两种。市场流动是指教师与学校之间以市场交易为原则实现的人事流动,主要表现为从乡镇学校向城区学校、由普通学校到优质学校的单向流动。这种流动拉大了城乡之间和校际之间师资力量的差距,形成了师资配置失调,造成了教育不公平。因此,要实现师资配置均衡化,迫切需要探索适合当前教育发展现状的教师流动模式。

一、城乡教师流动面临城市中心的现实困境

城乡教师合理流动的核心,是通过流动实现城乡教师之间教师资源的按需配置,但实际上,城乡教师流动往往难以摆脱城市中心的困境。

教师资源是学校的第一资源,对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可以产生决定性影响。近年来,各地在缩小师资的城乡差距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多方面成效。但是,城乡教师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状况依然比较明显。从2008年的《国家教育督导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村边远地区教师数量远远不足,很难满足当地义务教育的需要。根据我国中西部9个省(自治区)的学校数据统计,2006年,3万多所村小的班师比平均仅为1∶1.3,4万多个教学点的班师比平均仅为1∶1,均远低于全国小学1∶1.9的平均配置水平。这些地区学校的教师严重不足,进不去、留不住问题突出。从全国来看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对口、教学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较为明显的城乡差距,同时,在教师晋升机会、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机会、教师工资待遇、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等方面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城乡差距。

对于农村学校而言,教师流动是常态,很多乡村学校不得不面临着不断有教师离开的现实。因此,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城乡教师流动无论是市场流动还是行政流动,都无法破解因城乡发展差距过大而造成的城市中心的困境。

二、城乡教育一体化是破解城乡教师流动困境的前提

既然造成教师流动城市中心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城乡差距,那么,必须通过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来破解城乡教师流动的困境。

在城镇与乡村的二元结构教育体系下,城乡教育配置明显失衡,呈现出重城市轻农村的城乡分治模式。这种分治模式导致城乡教育差距,具体反映在城乡教育经费差距、城乡办学条件及规模差距、城乡教师专业发展差距、城乡师资力量差距等诸多方面。在这种二元结构的背景下,城市教育明显优于农村,同样是人民教师,城外的教师想进来,城里的教师却不愿意出去,只能采取各种激励手段以鼓励城里的教师到农村任教。实际上形成了一种不平等的教师流动。城里的教师选择去农村任教都是以支援者、帮扶者、指导者的姿态出现。而农村教师进城只能处于学习者的姿态仰视城里的一切。同样是教师,却由于处于城里和农村的区别形成了不同的阶层与心态,这是城乡二元结构在城乡教师心中内化的结果。因此,要想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之间的高低关系不发生改变,城乡之间的教师流动将依然陷入城市中心的困境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将打破城乡教育的边界,城市教师与农村教师的流动将是区域整体中教师协调发展的资源合理配置的问题,而不是城乡之间的支援与被支援的关系,因此,教师身份不应有城市和农村的区别,而应一视同仁,他们都是当地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样承担着促进地区教育协调发展的重任;同时,教师的待遇、晋升机会、生活质量改善、子女受教育问题、家庭生活等方面的问题,也将在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下得到通盘考虑,以解除流动教师的后顾之忧。因此,只有站在城乡一体化的立场上,城乡教师流动才是平等的流动,也只有在城乡一体化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流动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才能成为可能。

三、城乡教育一体化视野下的教师流动的可能策略

城乡一体化的教育结构,并非是要农村教育完全仿照城市教育的标准、模式,整齐划一地朝前发展,也不仅仅是城市优秀教师选派到农村进行支教的弱势补偿的运行模式,而是通过统筹城乡发展的方式,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师全员流动模式,实行教师定期流动政策,通过城乡教育的双向沟通、良性互动,从而形成城乡共生、城乡互动、城乡交融的教师流动模式,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目标。

在推行城乡一体化教师全员流动模式时应率先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

首先,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师身份管理制度,实行教师身份公务员化。当前,教师的身份管理制度严重阻碍了教师的合理流动,由于教师的人事关系属于教育行政部门,而任用和调动教师的权力则属于学校,在教师流动的过程中,学校可能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而阻止优秀教师的外流。为了避免教师流动的校际阻碍,有必要重新定位教师身份。义务教育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性事业,教师的工资收入、待遇都来源于国家供给,许多学者从义务教育的这一根本属性出发,提出将教师纳入公务员系列。

其次,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师待遇保障政策,实现城乡教师“同工同酬”。

城乡师资分配不均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城乡教师工资待遇差距悬殊。研究表明,教师工资待遇是造成农村教师流失最重要的原因,据调查,68%的教师认为工资福利待遇差是导致教师离开学校的最主要原因。因此,要建立城乡一体化教师流动模式,就必须改变城乡教师待遇相差悬殊的局面,使城乡教师待遇一致,使农村教师待遇不低于城市教师,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政策,等等。

最后,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师发展保障政策,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很长时间以来,城乡教育发展的巨大差距,使得农村教师不能获得与城市教师相同的发展机会,而且作为发展主体的教师往往处于被发展的地位,其发展需求难以在发展过程中得到充分地表达和体现,因此,通过城乡一体化的保障政策(如高职称教师比例的同等化,教师专业施展平台的建设等)来满足农村教师的发展需求,使他们获得与城市教师同等的专业发展机会,在公平的起点上获得工作的成就感与满足感以及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将有助于缩小城乡师资水平的差距,进而从根本上消除城乡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的差距,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彬.透过“教师流动”筹划“教育动态均衡”.上海教育,2006,(11).

[2]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摘要)――关注义务教育教师.

[3]段会冬.城乡教师流动热冷思考.教育科学论坛,2011,8.

篇9

【关键词】统筹城乡 基础教育 师资均衡 成都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ki.rmltxsqy.2016.23.021

成都市正在推进“统筹城乡灾后重建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全国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的“两区”建设工程,提出了统筹城乡基础教育这一重大课题。

成都市基础教育师资配置的现状

成都是我国中西部特大型中心城市,目前按照“全域成都”理念,以统筹城乡教育思路,以推进“发展规划、办学条件、师资配置、生均经费、教育质量、评估标准”等六个方面城乡一体化为途径,努力探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改革与发展。但以教育现代化标准衡量,成都市基础教育“大而不强”、教师“量不够而质不高”、师资配置“城乡差异较大”的现状依然存在。从全市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基本情况来看,截至目前,教师数量基本能满足教育教学需求,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但学科结构与实际需求有差距。根据相关报告,名校及城镇学校教师基本胜任工作,而薄弱及农村学校教师,若严格按照教师质量标准来看,“不称职”的也不少。从成都市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城乡分布情况来看,不均衡分布问题依然明显存在,从专任教师职称结构,到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及优青教师的数量,中心城区同农村区县、市域内城乡间、县域内学校间差距都非常明显。

成都市城乡基础教育师资配置的差异

按照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成都市城乡基础教育师资在均衡配置方面问题较严峻,既存在现实不足,也有体制方面的问题,既有教育内部的制度与政策原因,也有教育外部的社会经济发展原因。首先是数量和质量问题。全市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受当前生师比而衍生的科学编制问题的影响,既超编又缺人成为义务教育的现实状况;整体职业素养水平不高,农村教师尤甚;有带动能力的骨干教师不足,农村教师堪忧;有广泛影响力的专家型老师不足,农村教师没有。其次是培养和培训问题。教师队伍入口水平每况愈下,近年来农村与城区学校皆反映新入职教师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同过去差距较大,尤其是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培训效率不高,个性个人化培训偏少,教师培训上存在城乡“一刀切”现象。再次是管理和流动问题。实行教师以学校为单位分散管理的模式制约了师资队伍的整体提升,在农村和薄弱学校工作的教师与在城镇和名校工作的教师相比,从入职初始便有差距,全程专业发展更是极为不利。教师队伍的不断流动更助推了新的资源不均衡分布,全国及成都市基础教育存在教师自然流动与政府主导流动两种情况,因教师自然流动而导致优质师资从农村和薄弱学校向城镇和名校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成都市城乡基础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对策

成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城乡间的不平衡发展与同一区域学校间的差异性发展。在城乡学校实现“标准化”建设后,教师队伍的结构与素质便成为焦点问题,解决之道是从教师管理制度入手,探索城乡师资均衡配置的途径与模式。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均衡发展是实现均衡配置的根本保障。“‘消除贫困或难短时兑现,创造公平必须刻不容缓’,这是总理回信安徽省金寨县希望小学师生所强调的。教育公平推动,农村孩子要平等地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得有‘能下去、能留住、能干好’的专业化高素质师资队伍为重要支撑。”①很久以来,因全国城乡经济社会不平衡发展,农村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低于城市,使得边远山区及贫困地区教师在面临繁重工作任务时,还面临因交通通讯条件艰苦等造成的许多无法解决的生活难题,很难留住优秀教师。这种教师面临的城乡反差大环境,在成都市也是存在的。实现均衡要跳出教育框架看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是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根本保障。

做好教师的入口关和培训是达到均衡配置的关键点。完成“普九”后,各地都重视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师教育机制,形成一些值得持续推广的经验。成都市及各区县出台政策措施以推进教师教育,加大教师培训的资金投入,实施“工程”,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农村教师发展;以校本研修示范校、教师教育示范机构为龙头,推进校本培训和研究;组织开展名师送教下乡活动,创新城乡学校对口支援、捆绑研修、捆绑发展等方式;市级培训机构组建培训联盟,统筹培训工作。这些做法可加快农村教师综合素质提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

实施常态化的教师流动是确保均衡配置的必由之路。实施常态化的教师流动能有效促进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如《成都市教育局关于深化中小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为实现常态化教师合理流动指明了方向。一为对口支援,由强校至弱校,由城镇至农村,由内圈层至外圈层,学校间相互派遣教师。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支教”,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常态化的教师流动。二为在县域内同一学校任教达9年的教师及校长进行交流。在交流时要为老师解决实际困难,采取给予补贴和政策倾斜等多项激励措施。

优化教师待遇、工作条件及发展前景是解决均衡配置的核心举措。“需要加强对农村教师专业性的宣传,使‘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社会形象定位仍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同。”②目前成都市农村学校教师这一职业吸引力较低,优秀教师不愿去也不愿留,主因还是待遇不高。“农村教师职业是否具有吸引力,工资水平高低是极为重要的衡量指标,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经济待遇,既要有保障更要有优势,这是提升教师社会综合地位的基本之道。”③可见,待遇合理与否是教师职业选择意向最简单的检验标准,农村教师生活上无后顾之忧,才会有教师双向有序合理的流动,优秀教师才愿去农村,才会留得住并干得好。首都师范大学劳凯声教授认为,“具体落实的待遇政策是农村教师最重要的职业吸引力”。④工作条件及发展前景是人们选择职业的另一衡量标准,除物质条件外,还要给农村教师队伍提供精神激励、进修机会、提升空间等专业环境保障。与成都中心城区及县城学校比,农村学校总体工作环境和条件较差,许多老师要“走读”,工作和生活成本较高。要实现农村教师工作条件及发展前景的根本改变,地方政府需进一步加强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育规划纲要》《教师法》等政策,并作出相应政策倾斜。

只有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与幸福指数不断得到提高,才能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师资的一体化配置,才能让农村孩子共享平等的基础教育权利,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抓手。教育系统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在成都市及全国城镇化步伐加快的背景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才是解决师资均衡配置的根本之道。

(本文系成都学院校青年基金项目“城乡统筹背景下成都市城乡小学教育师资均衡配置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XJR16)

注释

《农村教师没尊严生活仍清苦》,《人民日报》,2014年11月6日。

篇10

南阳市二十三小

蒲山镇宋营中心小学地处蒲山镇东北部,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偏远农村学校。目前全校六轨共1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80余人,在编教职工17人,代课教师8人。下辖一个教学点(马寨小学),在校学生70余人,在编教职工3人。2019年3月份正式成为二十三小城乡一体化发展学校。我们结合实际,理清思路拉高标杆,稳步落实六项机制,积极推进三个交流,双向投入谋求发展实效、实施“领头雁工程”涵养内生动力、实践特色阅读拓展学生思维、开展延时服务关爱特殊群体,搭建心理健康平台呵护留守儿童,经过近一年的努力,一体化学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落实六项机制稳步推进一体化进程

完善的机制是一体化长期发展的基本保障。我们按照教体局的统一要求高标准落实六项机制,扎实推进三个交流。

(一)完善组织领导机制:成立了一体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做到统一部署,统一实施,一体发展。

(二)健全学校管理机制:派出管理人员和支教老师常驻宋营小学,具体负责一体化发展各项工作的贯彻执行,与宋营小学的教师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同考勤。

(三)创新教育教学机制

按照“五统一”原则:即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科研统一、教育活动统一、教学评价统一,规范教育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加强教学指导,形成了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的良性发展机制。

(四)推进教师培训机制。充分发挥学校的区位优势和发展优势对教师集中思想政治学习、业务培训、教学研究等教育培训,组织开展业务竞赛、基本大赛、教学评比等多种竞赛活动,激发了教师队伍活力。今年秋期,在一体化发展学校的教学评比中,王可老师、姚晓燕老师、王春梅老师分别获得了学校表彰。

(五)突出文化引领机制。以“四度”教育为引领,融合二十三小“健康快乐成功”的理念,鼓励每一位学生“做最好的自己!”。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围绕“红旗飘起来、校园广播响起来、党(团队)员动起来、党支部强起来、精神抖起来、业务精起来、育人厚起来、校园美起来”,传承红色基因,厚植文化底蕴。

(六)建立督导评价机制。我们依据学校发展现状,不断丰富一体化学校办学内涵,制定了办学评估细则,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师成长、学生发展、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细化、量化,及时总结经验,完善措施。

二、抓好三个交流助推良性发展

1.深化学校交流,双向投入谋求实效。首先投入资金改善外部环境。学校累计投入资金近15万元,为学生餐厅购置了灶具、碗柜等物品,提供学生就餐桌椅34套,可供400名学生同时就餐;在餐厅二楼新建图书阅览室一个,配备专用阅览桌、椅等设施,现已投入使用;为下辖的教学点(马寨小学)购置一台教学一体机,购置全新课桌椅40套,有效改善了办学条件。同时,投入资金对宋营小学的教学楼外墙文化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提升,新增了光荣榜专版、核心价值观专版、党建专版等内容;结合二十三小“健康、快乐、成功”的理念设计了新的校园文化墙,并融合南阳“四圣”文化,创造了乐学进取、见贤思齐的校园文化氛围。其次是投入精力涵养内生动力。外部环境依靠资金投入很快就能见到成效,但学校的长远发展更侧重于内在的不竭动力。因此我们从一体化发展之初,就注重涵养宋营小学的内生动力。通过培育名师,实施“领头雁”工程,为宋营小学的持续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2.深化教师交流,共谋教书育人之道。

我们一方面利用送教送研的机会开展学科交流,帮助宋营小学的老师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另一方面在师徒结对帮扶的基础上组建了一体化发展教研群,遇到教学中的难点、困惑,老师们都可以在群内交流;针对教育过程中的优秀案例,老师们也可以相互分享。同时我们还认真开展一体化内部的互动听课、观摩学习活动。我们举办了18次学科教研活动,送课38节次以上,通过观摩学习送课教研,深化了教师交流,实现了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3.深化学生交流,合作共赢同步成长。

2019年的5月30日,一体化发展学校庆“六一”暨经典诵读展演活动在二十三小学操场顺利举行。来自宋营小学的67名学生代表与二十三小全体师生一起手拉手心连心,共度儿童节!演出中场,孩子们向参加活动的学生捐赠了图书,举行了手拉手交朋友仪式。

我们组织优秀学生代表走进卧龙岗武侯祠开展“走进诸葛躬耕地 悦读南阳卧龙岗”研学旅行活动。

期中考试前,我们在二十三小操场举行了秋期运动会,一体化学校的孩子们驰骋赛场,斗志昂扬,在接力跑和跳绳比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孩子们的友谊和情感也在比赛中得到了升华。

三、特色引领开启一体发展新篇

1.培育名师,实施“领头雁”工程。“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结合宋营小学的实际情况,开展实施了“领头雁”工程,着力培养本土名师,涵养内生动力,这也是充分发挥我们城区学校的引领作用,实现乡村小学长足发展的绝佳途径。我们一方面利用送教送研的机会开展学科交流,帮助宋营小学的老师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另一方面在师徒结对帮扶的基础上组建了一体化发展教研群,分享专业成长的路径,帮助老师们早日走上专业发展的快车道。

2.完善课程,立足课堂开展特色阅读。

“书香浸润心灵,阅读滋养人生。”农村的小学受制于种种局限,课程建设相对薄弱,我们了解到这种情况后,为宋营小学新建了图书阅览室、配备了阅览桌椅,同步开展了特色阅读课程实践。我们制订了详细的课程计划,要求老师们每周至少带领学生上一次大阅读课,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三国演义》《格林童话》《鲁宾逊漂流记》《西游记》等等,学生们现在读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3.关爱儿童,开展免费延时服务。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由于宋营小学远离市区,外出劳作的家长不能及时接孩子放学,我们在详细研判情况后,决定开展免费的课后延时服务,前期主要面对成绩处于临界点的学生,组织值班领导和教师在放学后开展免费的延时服务。这一举措既解决了学生放学家长不能及时接送的问题,又充分利用时间巩固了学生知识的掌握,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

4.关注心理,培育阳光学子。

篇11

关键词 文化“失根”;城乡教育一体化;城乡文化

一、文化“失根”危机的现状与问题

城乡之间的文化断根,城市人与农村人的身份认同危机,使城市和农村出现了大批在城市融不进、在农村回不去的“摇摆人”。他们根本无法对乡村文化产生亲和力、归属感,然而城市文化对他们又是那么遥远,造成了他们只能游离于城乡的边缘,成了真正的“文化无根人”。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乡村传统生活方式正在消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进,乡村的传统生活方式也逐步消亡。在农村,代表传统文化的生活方式在慢慢消逝,这里既有传统的以民间节日、宗教仪式、戏曲为中心的地方文化生活的淡出、空洞化,也包括曾经相当活跃的,与集体生产相伴随的农村公共生活形式的消逝。生活方式的转变正是文化“失根”的一个重要表现,这不得不令我们深思。

2.乡村社会精神文化在缺失

随着经济的发展,一系列的问题也显现出来,如生态环境问题。由于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尤其是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乡村家庭邻里之间的关系变得异常淡漠和紧张,人们的安全感丧失。在乡村,赌博、打架斗殴、暴力犯罪的现象也不少见,这都在很大程度上是乡村社会文化精神缺失的表征。

3.传统乡间伦理价值制度解体

在现代物质社会的引领下,乡村之间的价值观念也在发生着改变,原来传统的伦理价值制度已经被解体。有专家表示:“传统乡间伦理价值秩序早已解体,法律根本难以进入村民日常生活,新的合理的价值秩序又远没有建立,剩下的就只能是金钱与利益。”一些农民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完全趋于利益化,钱成了衡量自我价值的唯一标准,消费文化已经成为农村社会的住在性的意识形态,它对生活以及人生意义的设定已经主宰了许多农民。于是就有了“作为文化――生命呢内涵的乡村已经终结”的这一根本性的忧虑。

二、文化“失根”危机形成的原因

1.文化“失根”与城乡文化的不融合

文化“失根”和城乡文化的不融合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转变离不开教育,人文精神的塑造和文化积淀的传承同样离不开教育,而城乡文化融合也离不开城乡教育的统筹和整合。

2.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认识障碍

学术界现在对城乡教育一体化还没有明确和统一的界定,这就使得学者及大众对它的理解有所不同。城乡教育一体化不是城乡教育一体化,应该根据城乡个区域各自之间的优势与特点,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的双向演进过程。

3.城乡教育一体化过程中的制度障碍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不仅有认识障碍,而且还存在着制度上的障碍。如果没有相配套的制度改革,城乡教育一体化就很难去实施。

三、解决对策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而城乡文化教育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乡村文化危机和教育危机日益凸显的今天,按照国家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加快推进城乡教育 ,无疑已成为解决“无根化”危机的必要之举。

1.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深入推进教育规划城乡一体化

2010年8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2.加强对乡村中小学的扶持力度,深入推进办学条件城乡一体化

要着力解决教育资源合理分配问题,按标准配备教学设施、技术装备,大幅度改善乡村地区学校办学条件,不断加大对乡村教育转移支付和均衡配置的有效机制,使乡村受教育群体能够享受到同质的教育资源。

3.加大城乡教育沟通,深入推进教育文化城乡一体化

文化“失根”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各成体系,才导致他们陷入“农村回不去、城市融不进”的尴尬境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要加大城乡之间的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沟通,拓展沟通多层次模式,形成沟通长效机制,增进乡村教育与乡村生活之间、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乡村教育与城市生活之间的有机联系,使乡村受教育群体能够享受到协调的教育文化。

4.深化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体制机制的改革

文化“失根”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在制度问题上,有很多的实践操作都是要在制度上面付诸行动的,如果制度没有改革,很多的实践措施就会难以实现。因此,制度改革更具有挑战性、风险性和艰巨性。如果没有配套的制度改革,城乡教育一体化也就很难实施,即便是实施了,也是一体化质量、水平等都会远远低于理想状态,达不到想要的目的。因此,必须继续深化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改革。

篇12

一、现状分析

(一)郫县城乡教育布局概况

全县幅员面积432平方公里,辖14镇,261个行政村,总人口48.1万,其中农业人口38.2万。郫县现有完中4所,职中2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74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农村单设初中15所、城镇小学2所,农村中心校19所,村小36所。农村中小学现有教职工3617人。在校学生小学36728人,初中17859人,普通高中8304人,职业高中3331人。

(二)目前城乡教育发展现状

自1998年接受“两基”复查验收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全县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经过6年的发展,全县城乡基础教育已达到一个较高的发展水平,各项指标在全省位居前列。一是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城乡学校基本排除C、D级危房,全县新扩校地570余亩,新建校舍20多万平方米。全县中心校以上学校基本实现“校舍楼房化、路面硬质化、环境生态化、设备现代化”,小学“五室”、中学“七室”齐全。所有中心校及以上学校达到成都市学校现代教育技术配备执行标准。二是农村学校布局得到适度调整。采用拆、并、联等方式共调减村小30余所,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两所,改、扩建镇中学、中心校10余所,义务教育阶段初步形成“一镇1所初中、1所中心校、1—3所村小”的格局。三是优质教育资源持续扩大。先后建成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1所、省级重点中学2所、市级重点中学1所,省、市级校风示范校10所。四是教师素质大幅度提高。小学、初中和高中教师具有大专、本科学历和研究生比例分别达到58.5、52.3和30.2,培养了15名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五是办学水平显著提升。20__年,全县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分别达到100、99.9,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8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5,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我县先后被省政府授予“四川省两基先进县”称号,被教育部确定为四川省唯一的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二、当前郫县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存在问题

在郫县城乡教育得到飞速发展的同时,巩固“普九”成果的标准也在提高,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人民群众对教育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不断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对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教育经费增长速度的相对缓慢,我县教育资源短缺以及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性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制约了我县城乡教育发展的一体化步伐。主要表现为:

(一)经费投入不足,农村学校硬件建设进展迟缓

农村学校硬件普遍不硬。农村初中、小学同城镇中小学相比,在设施设备上存在较大差距,普遍表现在校舍面积不足,教学用房陈旧,功能用房不配套,教育信息化水平较低,60以上的村小教学用房仅仅达到“排危”要求,迄今没有一所村小有水冲式厕所、图书室、实验室、电脑、钢琴等,办学条件改善步伐跟不上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二)大部分城区学校班级“超载”严重

城区学校“大班额”现象严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聚集效应使外来人口逐年增加,造成了城区学校学位紧张,郫筒一小、郫县实验学校、犀浦实验学校等大多数班的学生人数都在70人以上,最多的已近90人,超过教育部颁发的每班上限45人的标准近1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村小布局调整任务艰巨

目前,全县尚有村小36所,教学班221个,在校学生1万余名,分别占全县小学班数和在校学生人数的38和26。由于村小普遍规模过小,分布极不均衡,条件简陋,生源不足,使村小办学效益低下,有限教育资源浪费较大。要完成农村小学的科学布局,压力很大。

(四)农村师资整体力量薄弱

由于生源的激增,全县每年新增教师不能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得不到及时的充实,青黄不接的现象较为严重。目前,我县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比例已超过50,有的学校已超过60,这部分教师大多是当年的“民转公”教师,其综合素质跟现代教育的要求之间差距明显。

上述现象的存在,体现了我县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整体薄弱的状况还未得到根本改变。这种现象,使我县农村中小学教育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不相适应,基础教育的“均衡化”和“平等性”不能落到实处,若不及时扭转这一现状,必将致使我县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拉大,从而影响“西部新中心”的建设进程。

三、对策建议

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建设西部新中心的必然要求。在工业向重点区域、土地向业主、农民向城镇“三个集中”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一体化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快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步伐,努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

(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

要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化、充分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必须加快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要按照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一次规划与突出重点分层推进相结合的原则,严格按照中小学校舍建筑标准和技术装备标准,新建九年制学校、改扩迁建现存农村中小学,基本实现全县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的标准化、规范化,至20__年全县农村基础教育实现“4所完中、2所职中、1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单设初中、17所小学”的目标要求。要加大利用市政府投入 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资金的力度,积极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从而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

(二)加快实施“教育强镇建设工程”

在义务教育工作中,义务教育阶段继续实施“两基”年审制度,大力推进“教育强镇建设工程”,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把创建县级“校风示范校、实验教学示范校、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列入各镇教育工作目标,作为农村学校均衡发展的基本标准。在此基础上,创建一批教育强镇和市级义务教育示范学校,犀浦、红光、郫筒、花园、三道堰等镇要率先进入市教育强镇行列,郫筒一小、花园中学、三道堰小学等一批学校要率先进入市级义务教育示范学校行列。

(三)促进教育交流,加快实施“城乡学校对口帮扶工程”

县内四所普通高中分别辐射一个片区,从硬件、师资、管理等方面向所辖片区初中和小学实施扶持,部分教师实行双向交流、定期轮换;依托友爱职业技术学校组建全县职业教育中心,将乡镇化技术学校作为其延伸点,实行统一管理。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一一结队挂钩,联动发展。合理配置教师资源,鼓励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和担任领导职务,建立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轮岗、中心校教师到村小轮岗制度。

(四)统筹社会力量,加快实施“农村中小学帮困助学工程”

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统筹社会力量,组建“郫县教育发展基金会”,实施“帮困助学工程”。切实保证每一个失地农民、下岗职工、城乡贫困户子女公平地接受教育,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县、镇两级政府均应设立“帮困助学”专项资金,不断扩大全县接受“两免一补”(免杂费、免课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学生范围,逐步对全县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实行免杂费、免课本费,经济条件较好的镇可率先开展此项工作。

(五)加大培训力度,加快实施“农村优质师资建设工程”

整合城乡师资力量,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认真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切实抓好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逐步推行师德诚信卡制度,家访制度,将教师的师德表现作为聘用和确定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支(送)教下乡、集中培训、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与农村教师结队等多种形式,尽快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素质。加强教师继续教育,重点解决农村教师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更新和教学水平的提高等问题。整合教师继续教育资源,强化骨干教师培训,促进教师学历水平、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实现城乡教师专业发展的均衡化。

(六)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快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信息化带动农村教育的发展。按照“整体规划、先行试点、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逐步实现所有中心校以上学校具备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室和闭路电视系统,所有高中和职业学校建成校园网,所有中心校以上学校通过宽带接入实现“校校通”。初步形成农村教育信息化的环境,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篇13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社区教育;教育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110-03

一、前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各类社会公共事业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这些都加快了国家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苏南地区发展的速度比较快,江苏、无锡、常州的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位居全国领先地位。通过征地扩大城市范围、通过征地引进外资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其结果必然要求改革农村经济,把农村纳入城市整体发展的规划上来。农民集中居住、新农村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也就产生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新型社区。

二、社区教育生活化的内涵

社区教育的生活化是一种基于人的生命展开的、需要将主观意念和客观需求形成课程,并在日常生活和超日常生活中以生活的方式和手段世代传递的取向。社区教育本身不再作为独立于个体生活理念之外的事物存在,而是作为个体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活丰富多样的展开不断拓展其领域。其重心应是跟随个体的当下生活之需要,在实践中实现个体的知识、技能、心理、道德等各方面的发展,并直接指向个体生活的完满和幸福。

三、常州市河苑社区教育现状

河苑社区位于戚墅堰街道西南端,南接312国道,北临京杭大运河,东起圩墩桥,西至潢河桥。社区成立于2000年12月,现有居民住宅楼130幢,住户3900余户,居民9900余人。

1.社区居民休闲生活。调查发现,社区居民的休闲生活既保留着传统农村生活特点,又有现代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情调,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生活方式层面有机结合的具体体现。①内容多样性,以传统休息方式为主;②休闲活动地点多方位性,以社区居民生活区为活动中心;③休闲价值多元性,以强身健体、提高生活质量和丰富精神生活为主;④居民参加户外休闲活动的人数不断增加,以女性和老年人为主。

2.河苑社区居民教育需求情况。①大部分被调查者愿意参加社区教育学习;②被调查者参加社区教育学习的内容和目的呈现多样化;③双体日和晚上是举办社区教育最合适的时间;④居民个人爱好及习惯:被调查者的兴趣爱好主要有运动、计算机应用、旅游、音乐舞蹈等;被调查者平时使用计算机,主要用来查资料、看新闻和聊天娱乐;被调查者最喜欢的学习场所是“在家学习”。

3.河苑社区居民的社区教育及教育需求。①社区教育是最好的学习渠道之一。我们在戚墅堰区河苑社区、南大街安阳花园社区进行“你所了解的社区教育活动”、“居民参加社区教育活动的收获”、“居民对进一步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的要求”及“居民的休闲生活”等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许多居民认为“社区在寒暑假对青少年的教育做得好,不仅解决了家庭教育的不足,还使孩子们学得一技之长;社区还经常组织一些培训、讲座,但参加的人员多为老年人,许多教育活动和老百姓的现实生活有些脱节”。②社区居民学习需求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调查结果表明:43.00%的被调查者参加社区教育希望学习个人的兴趣爱好;37.10%的被调查者希望学习社会文化生活。另外,有20.00%以上的被调查者,参加社区教育希望参与精神文明活动、学习家庭生活知识、青少年校外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有38.40%的被调查者表示参加社区教育最喜欢的学习形式是“自学”,表示最喜欢“培训班学习”和“网络学习”的形式的均超过20.00%。再者,有50.90%的被调查者表示参加社区教育最喜欢在家学习;最喜欢在“社区学校”、“文化场馆”学习的也均达到20.00%。这些数据表明,作为适应全民学习的社区教育,需要不断丰富学习内容、教育教学形式,积极探索适应多样化和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学习内容、形式,如开发贴近社会和社区居民实际需要的课程和教育资源,为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和高质量的服务,探索研究性学习、集体学习、合作学习等新的教学方法,突出提升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内容,努力找到适合每个居民学习的最佳形式,更大程度满足社区居民学习需求。

四、外来人员及其子女对社区教育的需求

1.外来人员及其子女对社区的认知。为了进一步的了解到社区外来人员子女及其家长享受社区教育的感受及对社区教育的认识,课题组设计了6个判断性质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87.3%的外来人员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参加社区教育。在“你是否希望您的孩子与城市孩子享受同样的教育服务”的选项中,绝大多数外来人员选择了“是”,仅有1.4%选择了“否”,这说明外来人员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享受到与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

2.外来人员子女的社区教育需求。为了解外来人员子女的社区教育需求是什么,课题组首先了解“外来人员子女想干什么”这一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外来人员子女在放学后最想干的事情中,上网玩游戏占的比例最高,为43.40%;帮父母干活11.30%。这与外来人员子女实际中放学后所做的事情有着较大的反差,这是值得本课题研究注意的问题。这反映出文化知识仍是外来人员子女迫切想得到的服务,当前农民工更注重其子女享受社区教育类型的多样化。

3.改善外来人员子女社区教育现状的对策。①设立外来人员子女社区教育专项基金。资金缺乏是制约社区教育的瓶颈,仅仅依靠社区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需要政府机关及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首先,政府应从财政预算中拨出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用于社区教育;其次,利用社会力量,深入展开扶贫帮困、爱心助学等各项爱心事业;最后,社区应该整合上述两者的资金支持,成立一个针对外来人员子女社区教育的基金项目。②立足外来人员子女发展需求。外来人员子女作为青少年群体中的特殊组成部分,其心理更加脆弱,更加需要社会的关心,因此,他们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沟通、理解、认同,是一种思想品德的教育。③整合外来人员子女社区教育资源。青少年社区教育资源不仅仅是设施、场所等各类硬件,还包括实施教育的人力资源。首先,针对社区各类硬件设施的缺乏,可采取两种途径解决:其一,利用专项基金购买、添置部分必需的硬件设施;其二,提高现有的各类设施的使用率,加大各类青少年活动场所和设施的开放力度。而针对社区教育人员的缺乏问题,政府和社区内部工作者需要整合、优化和拓展各种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

五、城乡一体化社区的生活化教育模式的构建

1.城乡一体化社区教育生活化的可行性。①教育生活化理论的发展,为社区教育生活化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教育家陶行知强调“为了生活而教育,依据生活而教育”;陈鹤琴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胡塞尔提出“回归生活世界”的哲学。②城乡一体化、社区多元化的居民生活需求,为教育生活化模式提供了现实土壤。儿童、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以及外来人员都是服务对象。他们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征,例如,老年人要追求老年期在人生中更多的剩余价值,那就需要教育的介入;失去土地的中年人,他们急需学习职业技能,重新实现就业和创业,以缓解经济压力,对他们来说,就业是谋生的手段也事关成人的尊;外来务工人员大部分从事技术含量低、收入少且极不稳定的工作,因此需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法律常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便顺利融入城市。③全民学习理念下的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为教育生活化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终身教育”与“全民学习”在本质方面具有生活性、民主化和动态性的特征,都强调教育内容要与生活和工作结合。在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中,社区教育已经不再是为当前的生活做准备,而是在不断充盈社区居民当下生活的同时引导社会,促使他们沿着生活道路寻求未来生活的完美价值。所以,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和人才辈出的当今社会,不断学习以充实自己是人们的必然选择。

2.城乡一体化社区教育生活化模式实施的路径分析。①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社区教育生活化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为人们的生存与发展创建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最终达到个人与社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②切实解决居民的生活实际问题,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人的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前提,精神生活是物质生活的升华。社区教育活动属于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因此需要物质生活作为可靠的保障。③重视社区情感的投资与培养。社区教育工作者和居民都要向社区注入自己的情感和热情,进行情感心理的整合,同时利用各种宣传、联谊机会,建立社区群众自治团体,增强社区亲和力、归属感和对本社区的认同感,为解决公共问题寻求共识与合作并服务社区,而这种共识正是一体化社区欠缺的。

3.社区教育生活化模式进一步发展的建议。从调查结果来看,认真分析和思考社区教育如何实现从精英教育到大众需求推动、从教育本位到社区本位、从单向行动到双向互动的转变,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社会和居民在社区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对社区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①为社区教育立法,明确社区的教育义务与责任。我国教育部有相关的规定,如《教育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6号)等,但并未进行专项立法。我国可以借鉴各国的有效经验,综合各地方关于社区教育的规章制度、规定等,进行立法工作,为社区教育的推进提供法律支撑。②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社区教育办学机制。发展社区教育的目的是满足社区居民终身学习的需求与社区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对社区教育需求的研究,从了解社区居民的实际学习需求出发,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社区教育办学机制,从能满足单一需求发展到满足多样需求,从能满足一些人的需求发展到满足全体居民的需求,最后满足社区居民自身发展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③形成并不断完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建立和完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是满足社区居民学习需求,提升社区教育发展水平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支撑。社区中的企业、单位、家庭乃至个人都可以成为社区教育的宝贵资源。他们不仅可以为社区提供物质资源,同时他们也是天然的人力资源。社区教育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社区教育队伍作用的发挥。全体社区成员既是被教育者,更是社区教育者,因此,充分开发和合理配置社区内有利的人力资源,将会对社区教育产生巨大影响力。社区居民接受社区教育的目的、动机、内容和形式有明显的差异,青少年和中年人以提高技能和学历为主,老年人以提高生活质量的休闲教育为主,外来务工人员、失业、下岗人员以再就业培训为主。依据多样化学习要求,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教育项目。同时,学习和培训的方式要因人而异,以业余为主,不与居民的工作和日常生活矛盾,以居民为中心提供个性化学习方式,形成综合化的社区教育平台,提高社区教育的时效性。

六、结语

城乡一体化社区教育在政府重视、社区努力、居民参与下,取得一定的成效,社区教育硬件设施齐全、教育内容丰富,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居民的多样化需求,形成了一定的社区凝聚力。但也存在着居民被动参与、外地人员甚少参与、办学主体单一等不足。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在构建和谐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过程中,通过各方的努力,社区教育作为重要的基层载体,必将取得又快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光辉,蔡亮光.社区教育:从任务驱动到需求推动的转变――福州市居民社区教育认知度和学习需求调查研究分析报告[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04).

[2]张瑞.过渡型社区教育模式的理性选择和创新――社区教育生活化[J].绥化学院学报,2010,(04).

[3]李慧(导师:陈立明).城镇化地区妇女社区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硕士论文,2013,(05).

[4]李训贵,刘楚佳,赵小段,等.广州市居民社区教育需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学术研究,2007,(12).

[5]马定计,黄复生.学习型社会背景下上海社区教育发展的若干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08,(02).

篇14

关键词:农村学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1-0037-01

随着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很多农村的学生和家长们都希望在教育方面能够与城市学生受到同等的待遇。不容否认,农村教育水平的现状与城市还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正因如此,有部分家长会竭尽全力地让孩子去城市读书,导致了农村学校部分升学率的流失,农村学生出现的这种现象,已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注重农村学校教学管理现状,发现其中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提出相应对策,以及促进提高的方法,对均衡城乡教育发展现状有深远的意义。

1 农村学校教学管理的现状

想要均衡城乡教育的发展,提高全国教育的水平,就需要完善农村教育。我国13亿人口中,50%以上学适学儿童在农村生活,农村的教育需要受到重视。 温总理说过:"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温总理还说,"农村教育尤为重要。"这就是充分肯定了农村教育。但是,目前还有很多农村学校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教学条件差、经费少和师资力量不够等等,特别是教学管理问题,与城市相比相差甚远。另外,农村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教师知识更新速度慢,现代教育设施缺乏等客观原因,农村学校的教学管理产生了诸多新难题,不能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将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无形障碍,对农村教育的质量有深远的影响。

2 对农村学校教学管理现状的调查

2.1 调查内容。随机抽样选择调查的对象,对10所农村学校进行问卷调查。为方便记录,每所学校抽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数量分别为4名、5名、6名,总共发放问卷调查表格150份,填写好后收回统计分析。150名被调查对象中,男性占63%,女性占37%,学生、家长和教师代表所占比例分别为27%、33%、40%。

2.2 调查手段。采取闭卷与开放式、单项选择与自主填写结合的方法。对农村当前在教育状况、资源和方式等方面采取封闭式的,对在农村学校教学管理方面的建议采取开放式的形式。另外,通过召开座谈会的办法,与家长、学生和老师进行交流,着重汲取想法和建议,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分析。

2.3 调查结果及分析。那么,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的差距在哪里呢?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调查中认为主要差距是师资力量、教学方法、办学条件和教学资源分别占89%、86%、84%和78%。其中师资力量所占百分比最高。上述数据表明,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方法和办学条件等等已成为农村学校发展的停滞点,应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选取的10所农村学校的调查结果中,90%以上人的都发出这样的感慨:升学率历来是社会和家长们用来衡量学校工作和办学水平的标准,这样导致了很多学校一味地追求升学率,并设立奖惩机制。升学率已经成为一个学校好坏的重要评价标准,学校对科学文化知识越来越重视,对人文素质和生活技能的讲解越来越被忽视,无形之中,增加了学校和教师的压力,应试教育也随之越来越严重。更重要的是,近几年,农村学校青年教师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流失严重,农村留下了很多中老年教师,他们的教育观念落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是目前乃至未来农村学校教育改革向前发展的首要阻力。当前,新课改已经全面开展。教材换了,教师的思想没有变化;理念换了,教学的方式方法没有变化。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就产生了,而且那么显眼,整个农村教育的局面并没有从根本上进行改变,教学方法仍需要改革。

3 提高农村学校教育管理水平,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速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

3.1 对农村教师的业务水平加强,对业务素质进行提升。广大农村教师教学任务繁多,工作软硬件设施差,教育普遍落后,而且,很少有培训或者进修的机会,教师的专业知识局限化,成长缓慢。在新课改之后,农村学校教师不能很好的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有诸多的不解和困惑,有的老师,在一片茫然,就这样顺应着新的课程改革的局面。那么,提高农村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主要方法是什么?是加强农村学校教师培训,建立健全教师进修学习及外出交流的机制。上述可知,首先,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假期这个空闲的时间,集中对农村教师业务进行普遍培训,着重对骨干教师培训,对现代化教学方法进行培训等等。在完成好培训之后,开设校内培训的方法,提升内部专业素质。然后,通过对农村教师新课程的培训,让他们以新课程教学要求为标准,改革教学方法,放弃"照本宣科"的教法,给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掌握知识。最后,适当安排教师参加专业培训,继续学习,保证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学生发展要求相一致。

3.2 加快学校布局调整,推进教育发展城乡一体化。规划是龙头,必须把城乡教育发展规划作为推进教育一体化的首要任务。一是要把城乡教育发展规划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村学校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学校进程,要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指导下有步骤地加以解决。二是要切实落实规划,按照"初中向中心集镇集中;小学向中心村或中心社区集中;适当照顾边远地区、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总体要求推进学校布局调整,要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针,加速推进均衡发展进程。三是要严格执行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高位、超前、引领、先进、权威、控制"作用,做到规划到位、发展到位,统筹推进。

3.3 建设标准化学校,推进办学条件城乡一体化。教育的均衡、教育的城乡一体化,直接体现在办学的一体化上。要按照规划,统筹改善城乡办学条件,促进城乡学校在硬件上的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