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一体化行业分析范文

一体化行业分析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09:59:1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一体化行业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体化行业分析

篇1

关键词:金融监管一体化;监管效率;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09-0046-03

金融监管一体化模式的运用,世界各国一直存在争论,就是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经济、金融发展时期也有不同的做法。1997年,英国政府把英格兰银行的银行监管职能分离出来,将原来的9个金融监管机构合并,成立了金融服务管理局(FSA),对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实行一体化监管。[1]随后,韩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纷纷效仿,掀起了“金融监管一体化改革”的浪潮。但由于金融监管体制的选择受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不存在一个适应于所有国家或各种金融产品的一个完美的模式;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所有制形式的金融机构所要求的监管技术水平和监管侧重点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同一监管政策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监管效应。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金融机构众多且组织形式复杂,金融风险及其表现形式也存在较大差异。对于我国是否适于实行金融监管一体化模式,能否实现一体化改革所倡导的监管标准和手段的统一,实施后的效果如何,是值得金融理论界认真思考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金融监管一体化的优势分析

从国际金融发展情况来看,具备下列条件的国家适合建立统一金融监管机构:经济发展水平高;资本市场发达;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完善,内部控制水平高;混业经营在金融体系中居主导地位;监管人员综合素质高;金融监管水平高。统一金融监管有以下好处。

1.成本优势。一体化监管不仅能节约人力和技术投入,降低监管成本,更重要的是它可以降低信息成本,改善信息质量。

2.提高监管效率。一体化监管能够全面真实反映被监管机构所有经营业务,监管组织结构更具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金融机构已日益多样化,不同类型机构之间传统的职能分工已经消失。尽管有多种办法可解决多样化经营机构的全面审慎监管,但是一个一体化的综合监管机构可能更有效地监督这些机构的所有经营,而且可以更好地察觉不同业务潜在的风险危机。在日常监管中,一体化的监管机构可以用更加一致的监管规则和监管标准来加强监管,同时又能更有效地考虑各业务品种的区别,提高监管效率。

3.改善监管环境。一体化监管不仅可以避免重复机构体制容易引发的不公平竞争性、政策性的不一致性及监管的重复交叉与遗漏,而且能够避免由于监管者的监管水平和监管强度的不同,使不同的金融机构或业务面临不同的监管制度约束,可以使消费者在其利益受到损害时,能便利地进行投诉,降低相关的信息搜寻费用。

4.适应性强。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金融工具多样化要求的不断提高,金融业务日新月异,―体化监管能迅速适应新的业务。可以避免监管真空,有效降低金融创新形成的新的系统性风险,也可以避免多重监管,降低不适宜的制度安排对创新形成的阻碍。

5.应变协调效率高。由于所有的监管对象被置于同一个监管者的监管之下,监管者的责任认定非常明确。在处置金融风险的过程中,一体化监管机构更具有政策的一致性、协调的权威性和反映的及时性,能更加有效地利用监管资源处置、平息金融风险或金融危机。例如在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中,银行管理委员会和证券管理委员会不仅在各自的管辖范围内对危机处理不当,而且当危机升级的时候,两家机构还配合不力,互相推委。危机过后,墨西哥立即统一了金融监管机构。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的韩国也是如此。[2]

二、金融监管一体化的缺陷分析

虽然理论上一体化监管有诸多优势,但是没有证据表明统一监管机构的监管效率高于分业监管机构,而且实行金融监管一体化改革的国家至今仍面临诸多困难和障碍。

首先,尽管建立了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但并没有真正实现监管标准和手段的同一,分业监管下的以机构为基础的监管仍在发挥作用。其次,已实行一体化监管的国家,其监管机构内部运行机制不够完善,相关的监管法律制度也不健全。绝大多数国家的一体化监管机构表示,他们目前遇到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目标不明确、权责不清楚。由于各监管目标之间往往存在冲突,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不仅难以达到强化监管责任的目的,而且使监管道德风险的情况更加严重。尤其是在转轨经济国家,由于操之过急,相关的配套改革措施没能及时到位,使改革跌入了片面化、简单化的陷阱。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古德・哈特先生所说:改革没有充分体现出统一监管的好处,却集中了两者的坏处。最后,统一监管机构缺乏监管者之间的竞争,容易导致低效率,而且由于监管权力过分集中还容易产生,甚至滋生腐败现象。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先生认为,多家监管机构并存可以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从而促使金融监管工作不断创新。因而,美国在1999年实行混业经营后,金融监管体系并没有太大变革,美联储、货币监理署与证券交易委员会均在不同场合表示没有合并的打算,但是,美国却是世界上金融监管最为有效的国家之一。这也从某种意义上说明,混业经营不是建立统一金融监管机构的必要条件,多家监管机构并存同样能够提供高效率的金融监管服务。

三、我国金融监管正处于一个两难境地

1.从我国金融发展总体状况看,我国尚不具备金融监管一体化的条件。一是我国GDP总量虽然较大,但人均GDP较低,经济发展结构不平衡,经济发展质量较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二是我国资本市场虽然近几年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远未达到国际惯例所公认的发达程度,资本市场还不十分成熟和完善,投资者非理性表现较强,市场投机成分仍然较浓。三是国有金融机构的股份制改革尚在进行中,股份制银行还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金融机构的风险意识和相应的约束机制不健全,整体内控水平不高,各种各样的案件发案率较高。四是金融法规还不十分健全,金融监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对金融风险的识别、监测和分析能力不高,对国际上先进的风险监管计量模型掌握不精,运用也不娴熟,金融监管水平较低,金融创新处于较低层次。[3]

2.从我国金融业最近几年发展的情况看,似乎已经逐渐出现了对统一金融监管的客观要求。一方面,随着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无论是金融产品交易,还是金融组织、金融市场之间的合作与结合都将从广度和深度上日益加强。从业务合作到股权重组都将使我国金融与全球金融的联系更加紧密,即金融全球化对我国金融的影响日益深远。与此同时,随着我国金融与国外金融的联系日益紧密,对金融业的监管和控制也变得更加复杂、更加困难,尤其是国内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与全球混业的趋势、国外大型金融集团的合作使得监管的难度更加凸现。这就要求金融监管体系更加灵活、更加综合、更加统一,以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

另一方面,从国内的情况来看,尽管金融混业还没有成为金融发展的主流,特别是还存在着一些金融混业经营法律上的障碍,但是,不同金融部门间的业务合作和交叉、金融集团的发展等已经初露端倪,例如,中信集团、中国光大集团,以及中国建设银行控股中金公司、中国银行组建中银国际等。而银证合作、银行与基金的合作等这些不同金融机构在业务方面的相互结合更是势不可挡。

目前,商业银行越来越多地参与证券资金的清算服务,而证券商进入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允许银行开办券商股票质押贷款,允许保险资金通过投资基金进入股市等政策创新,则开辟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之间的资金流动渠道。不同种类金融机构提供具有替代性的金融产品,扩大了银行、信托、证券、保险之间混业经营的基础。与此同时,证券公司股民保证金账户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银行储蓄存款的功能。

在保险业务方面,新的业务创新不断涌现,这些新的保险业务,既有投资功能,又有储蓄功能。[4]银行、证券、保险之间的业务融合,已初步形成了三者之间业务渗透、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利用现有市场资源、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所有这些都在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方面迈出了新的一步。作为前瞻性的金融监管建设,应积极做好混业经营监管的各项准备工作。这既是金融机构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金融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必然。而各种形式的混业必然呼唤金融监管的统一。

尽管我国存在金融全球化与金融混业对统一监管的客观要求,但由于全球化和混业的广度与深度不够,从而决定了目前我国实行统一监管还存在许多困难。一方面,我国金融融入全球金融的程度还不深。多年以来,我国的金融业可以说一直处于未开放的状态,最近几年,我国金融业尽管从业务合作到股权合资逐渐开放,但开放的规模和比例还非常小,尤其是作为金融体系核心的银行业更是如此。并且目前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也多限于一些小商业银行、证券机构和基金公司的合作与合资。另一方面,我国金融混业的规模和比例还较小。就金融组织体系来说,无论是银行业、保险业还是证券业,独立的金融机构占大多数,还是一种主流。银证合作、银行代销基金等也还只是表层的业务合作,完全突破分业界限的分属不同金融行业的业务交叉、股权交叉等也才刚开始。除此之外,法律也还没有为混业经营提供畅通的途径。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客观现状和现实条件都决定了金融监管一体化在短期内实施还缺乏稳固的基础。现实告诉我们,做好分业监管工作是实现金融统一监管的前提和基础,如果立即抛弃当前的金融分业管制结构,推行全面的、激进化的改革,可能会使我国陷入金融混乱之中。

四、当前我国金融监管需要做的重点工作

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金融发展阶段,当前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的关键在于群策群力、专心致志地做好银行、证券、保险的分业监管工作,不断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监管的专业化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团结协作,形成监管合力,强化金融监管的有效性,提高金融运行效率,重点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立法,加强金融监管执法。金融监管法律法规是实施金融监管、保障金融安全的法律依据,也是金融监管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保证。在完善我国金融立法的过程中,应根据形势和客观条件的变化,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加强研究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同时,应强化金融执法,赋予监管机构更大权利,并使其在运作上保持独立性,增强金融监管的严肃性,维护监管人员的正当权益,树立监管部门权威,更好地维护经济、金融秩序。当前,在金融监管立法方面,应重点做好如下工作:一方面,全面审视现行的金融法规,修改已不符合实际或不适应金融监管发展趋势的条款;另一方面,根据新形势、新业务的发展要求完善有关条文。

2.加强金融监管手段的创新,完善金融监管方法,提高金融监管效率。一是量化金融市场准入和退出标准,实现动态监管和现场监管的有机结合;二是建立金融监测、预警机制及金融风险的防范、化解机制;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加快金融监管手段的创新;四是制定和完善对金融监管人员的再监管措施,实行监管责任追究制度。

3.建立严于自律的监管客体系统,完善金融监管客体的自律机制。一是建立系统完整的自律机制;二是以完善各类责任制为契机,强化自率机制的真正落实,增强自律制度的执行力度;三是健全内审机制,增强自律机构的权威性;四是鼓励金融机构实施ISO9000标准,提高自我约束能力;五是加强银行同业公会的同业自律监督作用,对金融机构自律机制实行有效监管。

4.加强金融机构内控体系建设,尽最大努力把经营风险降到最低程度。一是重视内控制度建设,创造良好的内控文化氛围;二是建立相对独立和权威的内控机构,负责内控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三是明确各管理部门职责,建立权责制衡机制;四是建立对内部控制科学有效的综合评价体系。

5.加强各监管主体间的高效配合。在现阶段,三大监管机构各自独立行使监管职能,如何协调各个监管机构,提高监管质量与效率至关重要。应切实发挥联席会议制度的功能,定期或不定期就监管中的问题展开讨论,研究对策,建立公告制度、通报制度、督办制度、咨询制度、金融机构整体测评制度等,建立三者之间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

6.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一是加强对证券业的合作监管;二是加强对金融衍生工具和对冲基金的风险监管合作;三是完善国际金融统计,加强会计与信息批露的国际合作与标准化;四是加强与国际监管组织和外国监管当局的合作与交流。

参考文献:

[1] 陈元.美国银行监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2] 高鸿业.全球金融风险监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篇2

[关键词]纵向一体化;策略效应;交易成本;生产成本;不确定性

[中图分类号] F407.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9)04-0062-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煤电纵向交易关系研究》(06BJY088)课题。

一、 引 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能源对国民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以煤电产业为例,煤炭产业链由电煤加工、批发、零售等阶段构成,涉及煤炭企业、电力企业、批发零售商以及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长期以来,电煤主要由煤炭企业以重点合同价的方式提供,并经由铁道部长途运输至电力企业。近年来,在神华集团、淮矿集团以及鲁能集团等大中型煤炭企业的带动下,出现了以一体化为支撑体系、向电力企业提供电煤的新型煤炭产业链。在新型煤炭产业链内,煤炭企业与电力企业通过并购、联盟、参股等方式建立了纵向一体化关系。但是,多数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仍然缺乏密切合作,还是维持着传统的订货合同交易模式,这样的交易形式不仅给电力企业带来供应数量、价格和质量的不确定性,也给煤炭企业带来生产和销售的困难,并使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煤荒”、“电荒”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由于中国存在众多分散的煤炭企业,如何有效地将煤炭企业组织起来,使煤炭企业与电力企业实现有效的纵向一体化,从而提高煤炭产业链的效率并有效地保证电力安全,是目前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调查研究能源企业通常选择纵向一体化方式时考虑的因素,进而分析这些因素如何影响能源企业对纵向一体化的选择行为。

二、文献回顾

对企业选择纵向一体化方式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国外进行了非常多的研究。W.J. Kruwant,C.E. Moody and P.L. Valentine(1982)指出:1972年~1977年,发电厂与煤矿纵向一体化,煤矿的生产率提高[1];Joskow (1985)的研究表明,在美国,使用现货交易的煤炭供应主要是位于东部的老电厂,而在西部基本上不存在煤炭现货市场,纵向一体化最可能应用于坑口电厂[2];Joseph P.Fuhr,Jr.(1990) 针对美国电力市场的研究指出,煤、电企业纵向一体化,可能造成煤炭企业生产率降低,但他同时承认,纵向一体化后有明显收益时,煤、电企业还是应当实行纵向一体化;长期合约带来的收益可能较纵向一体化多,但是纵向一体化较长期合约的优势在于,纵向一体化可以较低的产出价格规避政府规制[3];Joe Kerkvliet(1991)研究指出,一体化与非一体化电厂在配置效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一体化电厂具有更高的技术效率,非一体化电厂的买方垄断行为更明显,而煤矿的专用性投资导致非一体化电厂更多的买方垄断行为,而不是一体化电厂。纵向一体化减轻了电厂买方垄断行为导致的无效率[4];John E.Kwoka(2002)针对美国电力市场的研究指出,煤、电企业纵向一体化带来的成本节约相当明显,较之纵向一体化,控股公司也可以带来成本的有效节约[5];Sergio Jara-Diaz(2004) 使用多元回归的方法,构建多产品二次成本函数的计量经济模型,针对1985 to 1996西班牙电力市场的横向和纵向一体化的研究指出,煤、电企业纵向一体化可以带来节约6.5%的成本,低于美国类似的研究结果[6]。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纵向一体化也给予了相当多的关注。刘斐、贺文哲(2006) 采用以财务指标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方法对中国上市公司纵向并购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纵向并购虽然在并购当年和并购后一年对企业的正面影响不大,但在并购后两年开始业绩就有了很大的提升[7]。里昕、揭筱纹(2007) 以我国沪深两地14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企业纵向战略联盟实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的发展战略、规模水平和企业高级管理者对纵向战略联盟的实施呈显著正相关;在控制住行业类别变量后,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行业类别对纵向战略联盟实施的影响也存在显著性差异[8]。里昕(2007) 以我国22个行业中407家公司为样本,从行业层面对企业纵向战略联盟实施的动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行业的成长性对纵向战略联盟的实施显著正相关,行业资本密度、进入壁垒则对纵向战略联盟的实施显著负相关[9]。周林(2007) 通过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纵向并购进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纵向并购的目的有相当一部分并非出于要降低公司的交易成本[10]。

三、数据来源

本文原本选择煤电行业作为考察对象,但由于煤电行业的样本太少,因而扩大一步,选取了能源行业。根据能源行业特点,选取了2001年~2003年深沪两市中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能源、材料和机械电子设备批发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和煤炭采选业5个行业的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为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消除企业的非持续经营对企业实施纵向一体化行为的影响,选择了2001年以前上市的公司,并从中剔除了ST公司和2001年~2003年间主业有重大改变的公司,最终共得到74家企业,三年共计222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于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及报告全文汇编披露的信息,数据的处理采用SPSS12软件。

四、实证分析

1.变量选择

(1)因变量

纵向一体化(ZXYTH)。企业纵向一体化是一种产权式纵向联结,纵向一体化方式包括一体化伙伴实施合资公司、交叉持股,合并重组等等。根据企业一体化建立的形式和纵向一体化特征,本文将以下的企业行为界定为企业实施了纵向一体化:①本企业与上下游领域的伙伴企业建立合资公司;②本企业与下游领域的企业交叉持股;③本企业与上下游领域的企业实行合并重组。企业是否实施上述三项行为,以该公司在年报与公告中披露的信息为准。当企业有纵向一体化的实施行为时,ZXYTH =1;否则,ZXYTH =0。

(2)解释变量

①策略效应(CLXY)。企业将策略效应作为纵向一体化的一个重要变量。如果企业决定在某一行业挖深做强,则可能会在本行业上下游实施纵向一体化,以抬高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成本;或者,如果企业追求垄断利润,也可能实施纵向一体化,进行市场圈定,以免在同一行业竞争企业获取必要的投入产品。M. N. Cooper(1986)表明,强战略相互作用与没有战略相互作用在各种供给和需求弹性组合下普遍增加了1倍的市场势力[11]。本文以上市公司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的本公司发展战略为依据,如果公司发展战略是做大做强主业,则CLXY=1;如果公司采取其他发展战略(如多元化发展),则CLXY=0。

②交易成本(JYCB)。影响纵向一体化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交易成本。Coase(1937)认为,企业的边界取决于市场交易成本与企业管理成本的比较,由此可知,企业的最优边界为利用市场交易的边际成本等于利用企业管理的边际成本[12]。这一结论决定了现实中企业的纵向一体化和分解边界:当外部采购的成本高于内部制造的成本时,企业采用内部制造的方式,企业纵向边界扩大;反之,企业纵向边界将缩小。本文选用营业费用表达交易成本的大小(以JYCB 1表示),选用管理费用表达交管理成本的大小(以JYCB 2表示)。

③生产成本(CSCB)。生产成本的降低也会促使企业纵向一体化。在纵向一体化文献中, Paul Milgrom and John Roberts(1990) 认为一个企业发生的总成本一般被表示为生产成本(它们只依赖于技术和所使用的投入品),和交易成本(它们只依赖于交易的组织方式)之和。在一般情况下,这两类成本必须被同时考虑,有效率的组织并不仅仅是最小化交易成本[13]。对于生产成本对纵向一体化的影响,学者们的研究结论却不尽一致。在针对研发一体化的研究中,有的人发现,企业的规模越大,越易减少生产成本。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专业化经济的企业倾向于减少生产成本。本文以主营业务成本表达企业生产成本(以CSCB表示)。

④不确定性(BQDX)。对纵向一体化的一种解释是,下游企业试图确保其投入品的供应。确保供应动机产生的前提是,市场是不完全的,且这种不完全主要来源于不确定性。Green(1974)、Perry(1984)、Bolton and whinston(1993)以及Emons(1996)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指出了纵向一体化中不确定性的重要性[14] [15] [16] [17]。在纵向一体化中,企业的不确定性来自于上下游行业的联系程度,它对纵向一体化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一般而言,上下游企业的联系紧密程度越低,不确定性越高。本文以BQDX1和BQDX2分别表达企业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销售客户联系程度,BQDX1=向前五位供应商采购金额/企业采购总金额,BQDX2=向前五位销售客户销售金额/企业销售总收入金额。

2.模型建立

为了进一步分析影响煤炭企业采用纵向一体化方式意愿的因素,将煤炭企业对纵向一体化方式的意愿作为被解释变量,肯定会参加纵向一体化方式为1,其余的为0,被解释变量为0~1型变量。根据企业实施一体化与否的两种状态特点,选用了二元逻辑回归进行实证研究。当因变量取值仅为二元变量时,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法是较好的选择,能较好地反映出自变量(影响因素)与因变量(纵向一体化)之间的数理关系。以二元逻辑回归方程建立计量模型,研究企业纵向一体化各种影响因素与纵向一体化的关系。

P (ZXYTH) =1/[1+exp (-Zi)]

其中,Zi=β0+β1・CLXY+β2・JYCB1+β3・JYCB2+β4・CSCB+β5・BQDX1+β6・BQDX2 +ε,β0为截距,ε是随机误差项,式中,Pi是能源企业愿意参加纵向一体化方式的概率,Zi表示解释变量。式中各解释变量代码含义如表1所示:

3.结果分析

(1)描述性统计

我国企业实施纵向一体化行为的比例挺高。从表2可以看出,一般地,每年实施了纵向一体化行为的公司也仅占样本公司的40%以上。从2001年~2003年统计数据来看,实施纵向一体化的企业数量趋于稳定,但由于统计时间跨度较短,并不能据此断言纵向一体化的发展一直呈高速发展态势。从表3可以看到,有将近1/3的公司三年中没有实施过一次纵向一体化行为,另有2/3多的企业三年中仅有一年实施过纵向一体化,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纵向一体化在我国已成为企业运用的主要手段。

(2)实证结果

利用样本资料,本研究对模型进行了估计。分析结果后发现,企业的策略效应、交易成本等变量的回归参数显著,说明煤炭企业参加纵向一体化方式的意愿对上述几个变量反应敏感,而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不确定性等变量的回归参数不显著,说明煤炭企业参加纵向一体化方式的意愿对上述几个变量反应不敏感,其计量模型回归结果反映在表4中。

从表4可以看出,策略效应和交易成本与纵向一体化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呈正向相关,这说明策略效应和交易成本对纵向一体化的实施与否起关键作用,当企业决定纵向一体化时,它首先考虑的是企业的策略效应和交易成本节约,这有力地支持了产业组织理论和交易成本经济学对纵向一体化的研究。相反地,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不确定性因素等指标均与纵向一体化没有显著性关系。

五、简要结论

以上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企业实施纵向一体化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处于不同产业类型的企业,由于供求关系和竞争格局等因素各不相同,其策略效应对纵向一体化有重大影响。从本文的实证结果来看,企业的策略效应对上市公司实施纵向一体化有显著性影响。设法作强主业的上市公司比采取多元化战略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收购上下游企业。因此,企业的策略效应对上市公司实施纵向一体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2.交易成本是纵向一体化实施的关键因素。纵向一体化使企业与所在产业上下游公司的交易关系转化为内部交易关系,这极大地节约了企业获取中间投入品所花费的市场交易成本,因为公司进行市场采购中间品的交易成本是很高的,这由能源这个特定行业投入的资产具有较强的专用性决定的。另一方面,本文的实证结果没能证明企业的管理成本对纵向一体化有显著影响,一体化中的企业并没有因管理成本的变动而不愿进行纵向一体化。一个可能的解释是:能源行业的上市公司的企业规模巨大、本身的管理成本投入就十分可观,而所实施的大部分纵向一体化的形式都是参股持股,收购一些小企业或者合资等等,这相对于公司本身就高昂的管理成本来说微不足道,管理成本的变动可能较小,对企业实施纵向一体化的影响也就不很重要了。

3.生产成本对纵向一体化建立的影响不大。生产成本对纵向一体化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实施纵向一体化使得企业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这也能降低公司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纵向分解可以利用产业链中各分工公司的专业化生产而降低生产成本。因而,生产成本对纵向一体化的影响需要纵向分解衡量专业化分工带来的好处和纵向一体化获得的协同效应的大小。从本文的实证分析来看,这两种效应互相抵消的可能较多,从而使得生产成本与纵向一体化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4.不确定性对纵向一体化所起的作用不明显。不确定性作为企业纵向一体化的一个决策变量,对企业的战略行为有直接的影响。然而,在本文的实证研究中,不确定性对纵向一体化的实施没有显著影响。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上市公司所收购、参股的企业大部分都是具有惯例交易的企业,这些企业本来就和上市公司在产业链上下游的联系密切。上市公司和这些企业一直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包括采购和销售关系。因此,上市公司纵向一体化与否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另一个原因是能源行业的上市公司大部分都是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的企业,在中国的现行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市场风险还是很小的。

[参考文献]

[1]Kruvant, W.J. Moody. C.E., Valentine. 1982. P.L.,Sources ofproductivity decline in U.S. coal mining, 1972-1977.[J].TheEnergy Journal, (3):53-70.

[2]Joskow,paul. 1985.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long term contracts[J].Journal of Law ,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1): 33-80.

[3]Fuhr, Joseph P Jr. 1990. 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regulation in theelectric utility industry[J].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 March, 173-87.

[4]Joe Kerkvliet. 1991. Efficiency and Vertical Integration: The Caseof Mine-Mouth Electric Generating Plants[J].The Journal ofIndustrial Economics , Vol. 39, No. 5 (Sep.),467-482.

[5]Kwoka, J.E., 2002. Vertical economies in electric power: evidenceon integration and its alternativ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Industrial Organisation. 20 (5):653-671.

[6]Sergio Jara-Díaza, Francisco Javier Ramos-Real and EduardoMartnez-Budra. 2004. Economies of integration in the Spanishelectricity industry using a multistage cost function[J]. EnergyEconomics. Volume 26, Issue 6, November :995-1013.

[7]刘 斐,贺文哲.我国上市公司纵向并购效率实证分析[J].开放导报,2006,(3):107-110.

[8]里 昕,揭筱纹.企业纵向战略联盟组建影响因素分析[J].财经论丛,2007,(2):97-102.

[9]里 昕.企业纵向战略联盟动因:一个行业层面的分析[J].财经科学,2007,(11):106-112.

[10]周 林.上市公司纵向并购行为及其实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7,(12):127-132.

[11]Cooper,Mark N. 2001. Back to Basis in Analyzing the Failure ofElectricity Restructuring Acecpting the Limits of Markets[A].Available at http:省略.

[12]R. H. Coase.1937. The Nature of the Firm[J]. Economica, NewSeries, Vol. (4): 386-405.

[13]Milgrom P, Robert.1990.Bargaining costs, influence costs, and the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N]. in J Alt, and K Shepsle (Eds.). Perspectives on positive political econom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55-89.

[14]Green, J. R. 1974. 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Assurance of Markets[N]. Discussion Paper no.383, Harvard Institute of EconomicResearch, Cambridge, MA.

[15]Perry, M. K., 1984. Vertical Integration:Determinants andEffects.Economic theory of the industries[M]. Cambriger:Cambridge University Pass.

[16]Bolton, P. and M. Whinston.1993. Incomplete Contracts, VerticalIntegration, and Supply Assurance[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60: 121-148.

[17]Emons,Winand,1996. Good times, bad times, and verticalupstream integr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Organization, Elsevier, vol.14(4): 465-484.

Vertical Integration Choic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the Energy Industry

Xu Bin1,2

(1.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onomics,Nanchang 330013,China;2.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Dalian 116025, China)

篇3

关键词:垂直非一体化 产业升级 行业外向度

引言

国际分工的深化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原本自己生产的投入品放到其他国家生产,并通过国际贸易等方式再购买这些投入品,这种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的国际分工,称之为垂直非一体化或垂直专业化。根据Hummels(1999)研究,垂直专业化应该满足三个条件:产品的生产可以分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连续的阶段;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国家提供了增值劳动;至少一个国家在其生产过程中必须使用进口投入品,并且其产出的一部分必须用来出口。

垂直非一体化对生产力的影响机制

垂直非一体化会提高外包国的全要素生产率,至于它是如何影响生产率,则依赖于产业的特征,不同类型的行业受到垂直非一体化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见图1)。

(一)对生产函数中技术参数的影响

垂直非一体化所带来的分工最主要是通过生产函数中的技术参数来作用于生产力。与只采用国内投入品的企业相比,垂直非一体化的企业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前沿技术;而对于行业内企业都能够获得的先进技术而言,加入全球价值链的这些企业能够以更加低廉的成本获取这些技术。

(二)投入要素密集程度

进口的中间投入品即可以用于消费品生产,也可以用于投资品生产。投资品在产业链中产业关联度高产业拉动效应大;消费品产业关联度较低循环积累效应不明显。而投资品生产行业多为资本密集型行业。此外,资本密集型行业规模经济效应和技术扩散效应更明显。这些都可能导致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中,垂直非一体化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而技术的高低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垂直非一体化带来的技术扩散效应有可能在这些行业中的表现尤为突出,从而带来更大的促进作用。

(三)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

行业外向度反映了商品出货值在工业销售产值和工业增加值中的构成情况。行业外向度越高,出口中商品价值增值的比例越高,也就更多地融入了国际生产体系。外向度越高,企业越容易从国际市场获取信息,在谈判时也就更有优势;同时更多的交易信息也能帮助企业降低交易费用和成本,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与国外联系比较多的企业,其实施生产非一体化所需要的很多资源都是可以与原有对外经济联系共享的,从而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生产率。

模型与数据

首先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出发。垂直非一体化对于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大部分都是通过改技术参数A来完成的,可得

lnOUTit=c+γVDLit+αlnCAPit+λlnLABORit+еi

其中VDI代表垂直非一体化指数。常数项c和误差项ε包含了生产函数中所没有体现出来的技术因素,以及其他一些未观察到的影响因素。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分类,工业行业共分为39大类,由于数据获得的限制,本文选取了其中的23个行业进行分析。

(一)关于产出、劳动、资本以及VDI的说明

模型中产出使用各行业的增加值,劳动使用职工人数,资本使用各行业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以上数据都来自于1993-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根据Hummels等(2001)所建立的VDI指标,垂直非一体化程度的衡量使用投入产出表的相关数据计算进口中间投入品占总投入、总产出或者总出口的比重。本文运用中国1992年到2010年的投入产出表以及联合国COMTRADE数据,对VDI进行计算。由于投入产出表的不连续性,计算过程中采用了近似替代法。

(二)关于行业外向度的说明

为了反应行业参与全球经济的状况,我们采用各行业的外向度指数来衡量。行业外向度指数指该行业内商品出货值与当年的工业销售产值之比。分别计算全国工业总的外向度指数和各行业的外向度指数,然后把各行业的外向度指数值与全国总水平进行对比,高于全国总水平视为外向型行业;否则,则视为非外向型行业。根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实证结果分析

(一)对工业行业的总体影响分析

本部分采用面板数据分析,由于样本并未包括所有行业,因此采用随机效应分析;同时考虑到样本包含不同行业的时间截面数据会造成异方差问题,在回归时使用加权最小二乘法,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的回归结果看,回归方程与方程中所包含的解释变量均具有统计显著性。为了避免投入要素的内生性所带来的误差,本文又使用了滞后一年的投入要素数据,采用随机效应法和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分析,并选择怀特异方差修正法。分析结果并没有太大差别,但使用当期数据的拟合度要明显优于滞后一期。理论分析和经验事实分析的结果基本相一致:全球价值链中的垂直非一体化对我国工业的生产能力有着正面的影响。

(二) 行业外向程度与垂直非一体化对生产率的影响

依据前文中对不同类型行业外向程度的划分,采用固定效应分析、截面加权最小二乘法和怀特异方差修正方法,分别对外向型行业和非外向型行业进行回归,结果如表3和表4所示。

结果显示,垂直非一体化对外向型行业的生产力促进作用大于对非外向型行业的影响,但是两者的差距比较小。造成两者差距较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比较主要的一点是在中国经济开放的大背景下,既便非外向型企业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随着通讯工具的不断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企业获取信息越来越方便,从而缩小了外向型和非外向型行业在信息获取方面的差距。因此,外向型行业对非外向型行业的优势就主要体现在前文所分析的第二个方面,也就是生产非一体化与原有对外经济联系的资源共享方面。而随着世界同一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外向型行业的优势有可能进一步被弱化。

启示和建议

在过去二十年间,不管是外向型行业还是非外向型行业,垂直非一体化都对它们的发展产生了或多或少的促进作用。但接下来我国要继续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立足于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实现价值链治理关系的转变(见图2)。

立足于我国的劳动力优势。目前的低端分工地位应该成为我们今后向高度化发展的一个跳板。只要能够进入国际分工体系,然后通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干中学”和“用中学”效应,把价值链转变为学习链,再把学习链转化为创新链,使中国产业自身的动态竞争能力得到提升。同时,在承接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时也应该注意有所选择,应该重点发展产值比重大、要素生产率提高较快、技术提升空间大的行业。

充分利用本土市场,加强技术创新对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有了首先加入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生产阶段带给我们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接下来,产业升级的重任就要落到技术创新身上了。中国的本土市场非常巨大,本土市场需求中的规模效应与价格效应对创新具有强大的引致功能,实现“市场创造技术”。

以全球价值链低端的“渠道控制”为突破。凭借在劳动力方面的比较优势,中国目前在全球价值链中主要集中在较为低端的劳动密集型环节的生产。我们应该立足这一事实,不断构建和扩大在这些环节的市场势力,实现“渠道控制”为向高端的研发、营销以及品牌建设等环节发展提供扎实的基础,并通过互动使得这些高端环节成为有源之水。

参考文献:

1.Hummels,D.,Jun Ishii and Kei-Mu Yi,2001, "The Nature and Growth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World Trad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54(1)

2.刘志彪,吴福象.全球化经济中的生产非一体化-基于江苏投入产出表的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5(7)

3.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出口贸易中的垂直专门化与中美贸易.世界经济,2006(5)

篇4

关键词:调控一体化;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能是我国运用最为广泛的能源之一,涉及全国各个行业,遍布全国各地。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掀起了各个行业的改革浪潮,应时代要求,电力行业发展也提出了新的需求。传统电网的运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电力行业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引进,并且要对电网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调控一体化基于当前背景应运而生,在电力系统中应用非常广泛,它在调度电网的同时,与变电站的监控相结合,最后实现三者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而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1电力系统中调控一体化技术基本科学内涵

较新兴的调控一体化技术来说,传统的电力系统管理模式存在某些缺陷。传统的电力系统监控由调度监控班完成,电网的调度工作由调度班来完成,运维管理由运维班来完成。这样,造成工作量非常大,浪费人力的现象,且还存在分工不均匀、不明确等问题,导致部分工作环节不能实现完美的衔接。调控一体化实质上是由调控班进行设备监控、调度指挥工作,最终实现一体化,进而实现对电力系统监控、调度以及运维的管理。调控一体化技术的运用不仅明确、细化了电力系统的分工,而且实现了各个部分之间能够相互良好的配合和衔接,从而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节约了人力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电力系统中应用调控一体化,不仅会有效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节约了成本。最终也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有效的运行。

2调控一体化系统顶层规划设计

电网系统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庞大的系统,调控一体化技术在电网系统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为保证整个电网有效的运营,对调控一体化技术进行顶层规划设计必不可少。对调控一体化技术进行顶层规划设计应首先对实现什么的功能,怎样实现功能,包含哪几个流程、需要哪些硬件设备及软件设施等关键环节问题进行重要技术进行回答。形成完整的调控一体化系统的运营体系,进而保证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安全有效的落地。调度控制中心、运行维护操作是电力调控一体化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两个部分。在进行顶层规划设计中,调控一体化系统的总体方案关键之一是要保证这两个部分安全有效的实施,离不开搭建硬件平台和配置相应软件系统。调度硬件平台的建设是指利用硬件平台接收传输信息、数据,对运行维护操作下达调度指令。因此,硬件配置必须备有SCADA服务器、历史服务器、网络服务器、PSA服务器、前置服务器等设备,形成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整合数据及调整传输数据一体化功能。硬件设备的配置对整个调控一体化后期运营有着密切的关系,是调控一体化的基础,只有保证硬件设备性能良好的情况下,才会使电能系统运营稳定,进而实现资源共享、数据采集整合及其他功能。最后不仅可以成为搭建软件系统的良好基础,还保证了调控一体化稳定高效的运营。除此硬件配置外,调控一体化也离不开软件系统。软件系统是调控一体系统的支撑。要想实现数据分析,报表服务,软件构架必须具备以下设备才能满足以下功能。主要由图模库、图形服务、数据服务、报警服务、曲线服务、报表服务等组成。硬件是承载软件的基础,软件则是作为实现调控一体化功能的支撑。在总体规划设计中,软件调控一体化系统应当是重中之重,要保证电能系统调控一体化,软件系统必须具备智能化、开放化以及灵活化的特征才可实现电能系统智能化。

3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实际应用

综上所述,可知调控一体化通过数据库信息采集及交流层、建模层几个层级实现了整个电力系统智能化。下面将对各个层级中调控一体化技术的运用进行具体论述。3.1建模层中调控一体化技术的运用智慧城市的发展对电力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电力系统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对电力系统中设备及相应技术进行更新换代势在必行。传统的设备层设备落后,功能机械,不能胜任系统业务需求。因此,对设备层实行调控一体化必不可少。建立设备层调控一体化模型,要对当前设备水平进行深入分析,对电力系统设备进行模拟控制,降低可能会发生的环节及风险,以免实施过程中,系统运行不稳定。了解其具体情况后,才可设计出与之相匹配的建模技术,实现设备层、站控层和间隔层智能一体化联动响应。这一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控制关联测量点和装置信号点,只有这两者实行一体化联动响应,二次开发模型的功能才可得到充分发挥。3.2调控一体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采集和分流数据信息的应用调控一体化技术除了在建模中有所运用,提高了设备层工作的效率,还可在电力数据信息中进行运用。传统的电力数据信息通常依靠电力工作人员进行处理,其工作复杂繁琐。调控一体化技术通过对站点端数据进行自动收集,并作出相应的响应,进而保证这一环节的正常运营。因此,调控一体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流的主要应用是对电力数据进行收集,并进行整合、分析,最后作出综合判断,实现电力系统智能化决策。3.3调控一体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人机展示层的应用调控一体化技术的运用不仅涉及电力系统的各个方面,同时在电力系统中关键技术环节人机展示层也有所应用。传统的电力系统需要对电力信息显示、分层及管理进行操控。然而随着现代化对工作效率要求的提升,传统的人机信息展示技术已不能满足时代需求。对人机展示层进行提升,并引入调控一体化技术,使电力系统传统管理模式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开拓了电力系统发展新领域。人机展示层中需对监控和调度工作进行整合,将整个工作融为一个系统,继而进行处理才可保证系统内部各个信息分流到位,保证各个功能按其职责顺利的运行。除此以外,还需对电力系统中数据进行分层处理。主要包括:系统处理工作、系统内容备份工作等分类工作,以保证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的运营,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不出现纰漏。

4实施调控一体化后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4.1缩短事故处理时间电力系统中运用调控一体化技术后,使原本复杂繁琐的电力工作流程得以简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如电网发生故障时,监控站会第一时间发出警报,调度员可在第一时间对电网进行复查,快速对电网当前情况进行了解,并通过数据分析,判断出是哪个环节发生了问题,进而在最短时间内做出最有利于电力系统恢复正常运营的决策。除此以外,调控一体化的运用还在设备抢修,用户断电抢修等环节起到重要作用。总体而言,调控一体化技术提高了电力系统事故应对能力,缩短了事故处理时间。 4.2提高工作效率结合调控一体化技术分析,不难得知调控一体化技术对电力工作效率进行了大力提升。从技术层面上来讲,调控中心对工作流程进行了调整,使业务流程更精准,管理模式更集中。从人员配置上,调控一体化使人员分工更明确,资源分配更加合理,提高了人员工作效率。最后调控一体化技术对电力核心数据资源进行优化调整,通过科学设计为电网数据安全提供更有有利的保障。4.3提高电网安全性调控一体化技术的运用对电力系统安全性能的提升包括三个方面。①对事故处理的应变能力得到提升。其主要表现在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各项设置参数了解更深,因此,发生异常情况时,监控中心可在第一时间获取故障信息;②对电力数据核心资源进行监控后,其安全性能得到提升,发生数据泄露的可能性大大降低;③调控一体化技术的运用完善了电力系统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使电力工作人员操作水平提高,从而保证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营。

5结束语

智能电网的大力推进使调控一体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运用非常广泛,解决了传统电力系统中存在的各种故障,进而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为推进我国电网智能化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未来的电力行业发展的道路上,电力行业人员应针对调控一体化技术当前运用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争取让我国电力行业发展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李红蕾,戚伟,陈昌伟.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研究[J].陕西电力,2010,(5):90-93.

[2]韦平.全方位管理提高变电站安全运行水平[J].中国电力教育,2010,(33):254-255.

[3]王天一,汤泉.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研究[J].管理观察,2015,(18):57-58+61.

篇5

一、技术基础的共同点

机电一体化技术系统一般由机械本体、传感检测、执行机构、控制及信息处理、动力系统等五部分组成。而电梯可以分为系统即曳引系统、导向系统、轿厢系统、门系统、平衡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两者的相关技术基础是相同的,有机械技术、传感技术、接口技术、伺服驱动技术及信息处理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因此,电梯作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一体化教学项目有着共同的技术基础。

二、教学侧重的不同点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作为机电类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在各大本专科院校均有开设。是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必修课程,开设范围广。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学习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三大理论体系,掌握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系统设计能力和系统分析的能力。然而,从解决电梯人才缺口而对电梯的学习的教学计划来看,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电梯的结构与各大功能系统的同时,还要掌握电梯日常运行的维护和管理的相关知识。为此,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为此对于课程的设置上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要有所取舍。

三、解决方案的探讨

首先,技术对应。现行的专业教材上多用CNC机床(计算机数控机床)作为教学的案例,其优点在于CNC机床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满足《机电一体化技术》中所提及的技术基础及功能要素。从技术基础来看,《机电一体化技术》所讨论的技术基础在电梯这个典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上都能找到。在这一点上为电梯作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教学内容提供了可能。对此,可以将电梯的各大系统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组成系统根据技术基础的一致性做一一对应的融合。此外,完整课程体系。介于课程重点在于机电一体化技术,所以课程上必定有一个关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完整课程体系。课程定位为让学生掌握电梯这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系统设计能力和系统分析的能力,通过理论的学习和电梯的动手拆装,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后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同时尽量加入电梯日常运行的维护和管理的相关知识。

四、课程优点

该种课程的优点有三方面。首先,让更多机电类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的时候了解电梯,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继续学习进入电梯这个行业,解决电梯行业人员缺口的问题。其次,将学生熟悉的电梯设备作为教学案例给学生讲述机电一体化技术,能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通过电梯各大系统理论知识的拆分和系统技术的学习,学生可以将理论的知识通过对电梯动手的组装和维修得到强化。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两门课程最后融合成一门课程,增加了知识的内容,却减少了学习的时间和难度。

五、推广难点

从技术理论上看,电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技术基础是相通的,但是电梯作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教学项目在各大高校开展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有师资和教学设备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高校专业教师大多没有电梯行业工作的经验,缺乏专业的团队针对性的进行课程的开发,完整课程开发的难度较大。另外一方面,鉴于电梯行业属于高危行业,普通电梯不太适合教学的使用。为了适应教学的需要,需要建设专业的电梯教学设备,这些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困难是电梯作为机电一体化教学项目推广困难的关键因素。

六、总结

篇6

摘要:市场结构和竞争程度对纵向一体化程度具有显著的负效应,资本结构和资本密集度对纵向一体化程度具有正向影响,市场需求波动对纵向一体化程度具有显著影响,而信息化技术水平对纵向一体化程度并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农产品加工业市场竞争越激烈、市场需求波动越强,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的动力就越强,进而对紧密型纵向一体化模式的要求就越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产品企业将会选择一体化的农产品供应链结构,一体化的农产品供应链组织模式将成为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演进趋势。

关键词:竞争程度;市场需求波动;纵向一体化;农产品;加工业

Competition, Market Demand Fluctuations and Vertical Integration

- Empirical Data from Agricultural Product Processing Industry in China

WANG Yu

(School of Business, Beifang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 Yinchuan, Ningxia 750021, China)

Abstract:Market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have a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on vertical integration; capital structure and capital intensity a positive one. Market demand fluctuations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but the leve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Therefore, the fiercer the competition and the greater the demand fluctuation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 processing industry, the higher the motivation to increase food security and the keener the need for tight vertical integration model.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ising requirement by consumers of food security in China, more and more agricultural companies would choose integrated supply chain structure, which would set the trend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 processing industry.

Key words:competition; market demand fluctuation; vertical integration; agricultural product; processing industry

一、引 言

农产品加工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性和保障民生的重要支柱产业。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产业纵向一体化的发展,也是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实施了纵向一体化,农产品的价值才能充分实现。当前,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具成长活力的产业之一。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仍然偏低,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大而不强。2009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居世界首位,但中小型企业比重大,自主创新能力弱,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和农业产值之比低于发达国家2~4∶1的水平。二是集中的不高。规模以上企业仅占全部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的24%,年销售收入过百亿的企业仅有21家,过500亿元的企业仅有4家,过1000亿元的企业仅有2家,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只有1家。①①引自: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2011/6。 在现代的产业组织理论和相应的企业理论中,纵向一体化(如煤、电、铝等产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传统的横向关系问题(例如企业横向兼并及相关的反垄断与规制政策)已不再属于前沿性问题。为此,研究农产品加工业纵向一体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对于进一步创造条件促成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紧密型垂直协作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理论综述和文献检索

在理论解释企业纵向一体化动因的研究中,学者们的观点多集中于交易成本、资产专用性、产权理论、产业生命周期、规避不确定性等视角,也为解释企业纵向一体化的影响因素提供了依据。

(一)理论综述

1.新制度经济学派的解释

第一,交易成本说。溯自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企业与市场是实现资源配置的两种可相互替代的治理机制,一项经济活动究竟应该交由市场还是企业去完成,取决于两者的效率比较。对于农产品供应链来讲,整个链条是由生产商(合同农户)、收购商、运输商、批发商和零售商所组成,涉及多行业、多部门的共同协作。对此,作为交易费用理论的重要代表,威廉姆森(1979)[1]认为可以在一多部门联合的大企业内部实行内在化,它较之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具有两点优势,一方面是减少了各环节交易主体间的机会主义行为,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交易成本。农产品加工业由于农产品的易腐性等特点,对其供应链要求快捷,以降低时间成本。而链条当中过多的中间环节导致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之间需要经过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从生产者―产地批发商―运输商―销地批发商―零售商,从而产生了批发商采购农产品所发生的费用、运输费、销地批发市场所发生的费用、销地零售市场所发生的费用等,加上由于各环节之间存在讨价还价的环节,增加了交易费用,而因农产品运输时间较长所造成的腐烂损失以及装卸次数较多所造成的二次污染问题,进一步增加了农产品的交易成本,扩大了加工企业纵向一体化趋势。

第二,资产专用性说。尽管交易成本理论解释了企业面对一笔交易时应该自己“制造”还是到市场上“购买”需遵循的基本原则,但并没有回答哪些因素决定着内部组织费用或市场交易费用的高低,也没有给出企业进行纵向一体化时可操作性的建议。威廉姆森(1991)[2]通过引入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等关键变量,进一步解释了企业的边界和规模问题,认为只有当资产专用性程度和交易频率都较高时,企业才会代替市场,出现纵向一体化;反之,当资产专用性程度和交易频率有一个不高时,其他治理方式就会替代企业治理。

第三,产权理论说。在交易双方信息对称和无成本讨价还价的假定下,产权理论利用正式的G―H―M模型论证了不同的纵向一体化模式(包括非一体化、甲方控制的一体化和乙方控制的一体化)对事前专用性投资激励的影响。并指出,虽然任何一种纵向一体化模式在事后总是有效率的,但都会对事前的投资产生不同程度的扭曲。这种扭曲又表现为谁在纵向一体化后的企业中拥有控制权谁就会出现投资过剩,而处于被控制的一方则会投资不足。

2.产业组织学派

第一,垄断动机说。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厂商选择纵向一体化,除了考虑市场交易费用外,还考虑市场结构的影响问题,产业组织理论的传统分析范式是“结构―行为―绩效”(SCP),市场结构会影响组织模式的选择,从而影响组织的绩效。当市场结构是完全竞争,市场集中程度较低时,市场交易是主要的选择模式;当市场出现垄断,尤其是垄断程度较高时,将产生控制程度很高的组织模式。例如,一种极其重要的投入品的唯一供应商可通过购买制造厂商进行前向纵向一体化,垄断最终产品市场从而提高他的垄断利润。相似的,厂商或许会购买它唯一的供应商以提高联合利润。通过一体化,厂商具备了价格歧视,消除竞争或阻止进入的能力,从而可以创造或提高它的垄断利润。

第二,技术经济和技术创新说。技术创新和扩散提高了企业内部包括研发过程等的不确定性,导致研发成功的概率降低,使得企业不得不加大R&D投入以获取更多技术创新成果。正是基于企业内部研发在技术进步条件下不确定性的增加,企业倾向于采取外部化的形式,通过出售、剥离等手段将企业的内部交易变成市场交易,在有利于对环境变化做出灵活反应的同时,促进了企业纵向一体化的收缩。

第三,产业生命周期说。由Stigler(1989)[3]认为一个产业的纵向一体化程度随着产业生命周期改变而改变。在新兴产业中广泛存在后向一体化,因为对中间产品的需求太小难以支持独立供应商的专用性投入,随着产业增长,对新产品需求的增加引致中间产品的需求扩张,递增的产品收益将导致产业的纵向分解,而当产业进入成熟期和衰退期以后,产品需求减少将导致新的纵向一体化的趋势。

第四,规避不确定性说。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观念已经不再仅仅是单纯的生存观念,正在向对农产品安全、营养等较高层次的需求转变,尤其是对农产品的安全需求已经被当前时期我国消费者越来越重视。随着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对农产品安全需求的提高要求农产品供应者能够对自己产品的安全性负责,以期减少不确定性的影响。但作为销售地点流动性大、交易随机性大的农产品行业,缺乏一般商品行业的信誉体制,消费者很难追溯农产品的责任人。市场经济条件下,买方需求决定着卖方的供给对象、供给模式等,消费需求的变化使得供应方式也应该相应调整,这成为我们研究农产品加工业纵向一体化趋势的前提。

总之,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纵向一体化理论主要是从规模经济、市场需求、技术经济和产业生命周期等角度而没有从交易费用和产权等角度来研究企业之间的纵向交易关系。而这又与新古典经济学假定交易费用为零是直接相关的。

(二)文献检索

近几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主要从企业或行业的微观数据出发,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资产专用性、产权结构和不确定性等纬度进行验证和探索企业纵向一体化程度的决定性因素(Spengler,1950;Arrow,1975;Grossman & Hart,1986;Perry,1989;Baumol,2001)[4],例如对美国食品加工产业的一体化过程及其动因研究(Kliebenstein & Lawrence,1995;Rhodes,1995;Ward,1997;Martinez,1999)[5];还有一些集中在对农产品加工纵向组织模式的绩效比较研究(Azzam,1996;Kinnucan & Nelson,1993;Boehlje & Schrader,1998;Cotterill,2001;Bhuyan,2002)。[6]

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六方面:一是对农产品加工业TFP的研究和测度,估计中国食品加工业技术效率及变化趋势,如张莉侠等(2006)、赵燃等(2008)[7]、蔡海龙等(2008)、靖飞等[8](2009)、刘志雄等(2009)[9]、郑宏等(2011)的研究视角大多数是基于全国范围内农产品加工业或某种具体农产品行业TFP的研究;二是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与空间和产业集聚的关系实证分析,如乔朋华(2011)[10]、郭昱等(2008)、秦建军等(2010);三是对FDI对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增长和农民收入影响研究,如吕立才等[11](2006)和韦珍(2011)[12];四是对于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分析,如吴学君等(2011)[13];五是应用投入产出方法并结合我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关联关系,如郭利京(2011)[14]等;六是运用案例分析,结合纵向一体化战略的理论对中国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如文理等(2009)认为企业实施“从农村走向城市”的向前一体化发展战略,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和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成功模式。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发现,关于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效率考察、产业集聚及FDI对加其成长和绩效考察的研究较多,而对纵向一体化的研究文献缺乏农产品加工业宏观层面的实证研究,尤其缺乏对农产品纵向一体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为此,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将从诸多影响因素中,进一步探索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纵向一体化的变化以及来自其自身特性、行业竞争状况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程度。

三、模型构建、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一)模型构建

本文实证检验涉及作为因变量的行业纵向一体化和作为自变量的竞争程度、技术进步、市场需求等,还包括影响行业纵向一体化的相关控制变量,笔者在此利用面板数据,采用如下线性回归模型进行计量分析:

VIit=β0+β1RDit+β2PIit+β3MSit+β4CDit+β5LOARit+β6LOARDit+β7DGit+β8ITLit+εit(1)

上式中:下标i代表十二个农产品加工行业,下标t代表时间,时间跨度是1999―2009年;VI代表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纵向一体化程度指数;被解释变量VI 代表企业纵向一体化,也就是企业纵向一体化的程度;解释变量TE为全行业技术进步水平。控制变量方面,MS和CD分别代表市场结构和竞争程度;LOAR和LOARD为资本结构和资本密集度,是影响纵向一体化的财务层面因素;DG为市场需求波动,反映不同生命周期的农产品加工行业对纵向一体化的影响程度;ITL为信息化技术水平;β为待估计系数,其中β0为常数项,εit为误差项。我们将上述假设变量、变量含义以及理论预测符号用表1列出。

表1变量衡量标准及其描述性统计(全部样本)

变量衡量标准单位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预期影响方向纵向一体化程度增加值/总产值%0.320.141.9020.139技术进步R&D经费万元94601.2147580.11097905.30.0++专利数量个140.19201.781610.00.0++市场结构资产总额/企业数量%2.605.8250.1110.187+/-竞争程度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利润)%0.930.061.0680.646-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率%57.429.8886.5223.35-资本密集度资产总额/销售收入%1.210.473.1430.466+市场需求波动本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本期销售收入%16.0015.4491.48-55.2+/-信息技术水平微电子控制设备占生产经营用设备原价比重%12.868.7150.770.06-(二)变量选择

1.行业纵向一体化程度(VI)的测度主要包括五种方法:一是被广泛应用的价值增值法(VAS)(Adelman,1955),以增加值占销售额之比作为衡量指标;二是主辅分类法,由辅助业务在所有业务中所占的比重来衡量纵向一体化程度,辅助产品越多纵向一体化越大,一体化程度越强;三是纵向产业联系指数法(VICI),主要由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指数所构成;四是投入产出分析法(MacDonald,1985);五是微观分解处理法(MA)(Masten、Meehan & Snyder,1991)[6],主要由几个变量组合而成,共同予以解释。鉴于数据的可得性及可操作性,本文选择Adelman(1955)[5]的价值增值法,该比率越大,说明外包水平越低,一体化程度越大。因此,VI 值越大,说明企业纵向一体化程度越大。

2.对于技术进步水平的衡量,可以从研发投入和产出两方面来衡量,前者包括R&D经费支出、R&D人员数量和研发强度,后者包括专利数量和新产品销售收入。本文分别用代表投入和产出的R&D经费支出(RD)和专利数量(PT)作为解释变量,以保证实证结果的稳健型。如Armour & Teece(1980)通过对美国汽油产业的纵向一体化和技术进步与创新的实证分析发现,技术进步对于企业的纵向一体化程度选择具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

3.由现代产业经济学原理可知,企业规模与企业纵向一体化程度的关系并不十分确定。例如,企业规模越大,逆向一体化或者外包的情况越可能出现。企业平均规模越大,由于内部控制的成本增加大大超过了由纵向一体化所带来交易成本的节约,所以企业规模越大对于纵向一体化程度的影响并不十分确定。本文使用行业的总资产与某行业企业数量的比值来衡量市场结构(MS)的替代指标。

4.行业竞争程度主要以赫芬因德指数(HHI)、营业费用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CD)和净利润波动率(VNE)三个变量来反映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其中HHI 的计算方法为:HHI = Σ(Xi /X)2,Xi为企i的销售额。考虑到无法获取样本区间衡量行业市场竞争程度较好的指标(Herfindahl指数),本文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采用CD=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利润),该指数越小,说明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越倾向于采用纵向一体化。

5.Adelman(1955)认为新兴产业成长得越快,生产专业化和供应依赖问题就显得越突出。由于产业成长年龄数据难以获得,作为替代变量的选择,Polli & Cook(1969)采用产业需求增长速度来区分产业生命周期,正如Levy(1984)& Stigler(1968)所假设的那样,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为了降低信息成本往往更倾向于纵向一体化。

6.其他解释变量:资本结构(LOAR)用资产负债率来衡量。平均资产负债率越高的行业一般被认为偿债能力越弱,破产风险较大,因此企业选择一体化生产的动力越小。本文预期产业资本密集度与农产品加工业纵向一体化程度均正相关,并采用农产品加工业每个行业的总资产值与销售收入比来衡量产业资本密集度,用(LOARD)表示。信息化技术水平(ITL)可以用微电子控制设备占生产经营用设备原价比重加以衡量,现有多数研究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会导致企业专业化生产,而纵向一体化会缩小。

(三)数据来源

本文的基础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9~2009年历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年鉴》(2001~2009年历年)。鉴于相关年份统计资料和口径的不同,本文选取的农产品加工业包括食品加工业(PFD)、食品制造业(MFD)、饮料制造业(MBE)、烟草制品业(MTB)、纺织业(MTX)、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MWR)、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MLF)、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MWD)、家具制造业(MFU)、造纸及纸制品业(MPP)、印刷业与记录媒介的复制(PRI)以及橡胶制品业(MRB)共12个行业。另外,按规模大小将农产品加工工业企业分为规模以上和大中型,按所有制将其分为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和“三资”工业企业,共四部分。

本文采用产品销售收入作为衡量各行业产出的基本指标,它可以衡量一个企业的销售能力,同时也反映一个企业的库存管理能力;采用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作为衡量各行业投入的基本指标。其中,产品销售收入以1998年为基期利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平减,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以1998年为基期利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平减。

四、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论文采用Eviews 6.0软件对模型(1)进行全样本估计。面板数据的估计方法主要包括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本文经过Hausman检验,四个样本模型均拒绝随机效应原假设,选择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由模型回归结果可知,除“三资”农产品加工业的判定系数(R2)较低外,其余均在0.9以上。

考虑到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其余三组的判定系数较好,且三组都以1%的显著性水平通过了总体显著性检验(F检验),表明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各种规模和类型产业纵向一体化水平与所选解释变量存在显著性关系。对应解释变量前系数的符号完全一致,方程拟合度较高,而且通过了方程整体的显著性检验。本文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估计,考查单个解释变量的参数估计结果,可得到如下实证结论(见表2)。

(一)技术进步对企业纵向一体化程度具有比较显著的正效应。本文利用研发支出费用和专利数来衡量行业技术进步程度,可以发现专利数对国有及控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纵向一体化具有一般显著的正向影响,类型一在10%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在我国的农产品工业行业中,技术进步越快,国有及控股企业越倾向于采取纵向一体化的方式组织生产。然而,技术进步对于其他类型和规模加工企业纵向一体化程度的并不显著,这点值得深入探讨。

(二)市场结构和竞争程度对纵向一体化程度具有显著的负效应。以资产总额与企业数之比,以及营业费用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作为衡量指标的市场结构系数和竞争程度在4个样本模型中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行业内企业数量越多,控制市场的能力就越低,市场存在较少的利润空间,因此企业会倾向于提高产品增加值以获取更多利润,采用专业化生产或者部分业务外包的方式,最终导致纵向一体化程度降低。由于我国大中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巨大,而“三资”企业数量较少,所以市场结构和竞争程度对“三资”企业纵向一体化程度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即来自中国本土市场的竞争程度越激烈,农产品加工“三资”企业越倾向于采用紧密的纵向一体化方式来规避对于原材料供应的外部依赖性,从而降低不确定。

(三)资本结构和资本密集度对纵向一体化程度具有正向影响,显著水平均在1%的水平上。资产负债率和资本密集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的经营风险,资产负债率越大,说明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越大,为了规避风险,企业进行一体化生产的能力和动力相应减弱,而会将部分业务外包出去,使得企业纵向一体化缩小。

(四)市场需求波动对纵向一体化程度具有显著影响,显著水平均在5%的水平上。而对于大中型和国有及控股企业的影响十分显著,但是影响方向正好相反,根据Stigler(1968)的产业周期理论认为,在产业发展的初期,企业采用纵向一体化的结构;随着产业的快速增长,企业纵向分离的趋势增加;在产业减速增长到接近最繁荣的时期,由于竞争的激烈,企业将再次倾向采用纵向一体化的结构。在产业衰退开始,企业倾向于纵向分离;在衰退接近结束的时期,企业又倾向于采用纵向一体化的策略。这一点正好可以证明我国大中型、规模及以上和国有控股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成长阶段和纵向一体化发展趋势。

(五)此外,信息化技术水平对纵向一体化程度并没有显著影响,与理论预期不一致。可能原因是,在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中,微电子控制设备所占比例较低,没有起到促进专业化生产的应有效果,而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及控股企业并没有延续“大而全”和“小而全”的经营模式,与其他性质工业企业之间的差异在逐渐降低。

五、结论和启示

(一)主要结论

本文根据交易成本和产业组织学派等理论,以理论预期为基础,利用1999―2009年间我国12个农产品加工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市场结构和竞争程度对纵向一体化程度具有显著的负效应。这说明行业内企业数量越多,控制市场的能力就越低,市场存在较少的利润空间,因此企业会倾向于提高产品增加值以获取更多利润,采用专业化生产或者部分业务外包的方式,最终导致纵向一体化程度降低;其他控制变量方面,资本结构和资本密集度对纵向一体化程度具有正向影响,市场需求波动对纵向一体化程度具有显著影响,信息化技术水平对纵向一体化程度并没有显著影响。农产品加工业市场竞争越激烈、市场需求波动越强,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的动力越强,进而对紧密型纵向一体化模式的要求就越强烈。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产品企业将会选择一体化的农产品供应链结构,一体化的农产品供应链组织模式将成为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演进趋势。

(二)研究启示

如何完善农产品加工业纵向一体化,是市场机制下市场经济主体的自主选择行为。垂直一体化给加工企业带来额外成本的增加并不能抵消节省的交易费用。有少数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也尝试把农产品的生产阶段纳入自己的企业内部进行生产,意图减少交易费用和不确定性,降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选择这种方式的同时也会增加很多额外的管理费用,生产组织费用,原材料浪费等各种问题。纵向一体化既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也不一种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不断适应,不断优化的多样化的博弈过程。与此同时,农产品加工企业纵向一体化并非简单的企业外延的扩张,其本质是上下游产业间通过组织拓展和建立科学的契约关系实现产业的协调发展。为此,政府在引导农产品加工业纵向一体化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对于处在不同发展阶段和竞争程度的农产品加工行业要分类分阶段进行指导,发挥先进企业的带头作用。借鉴我国经济发展中“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的人带动后富的人”路线,在农产品供应链发展中,政府应该鼓励、提倡出口或者“三资”型企业的纵向一体化农产品加工业模式,并逐步推广到以连锁超市为供应链终端的农产品供应企业。待到条件成熟,尤其是当超市能取代农贸市场成为我国主要农产品销售场所时,农产品加工业自然将会演进为纵向一体化的结构。

2.完善相关法规,切实保障加工业体系中各相关成员的利益。例如公司、合作社、基地和农户之间的不完全性合同,虽然合同各方都有收益,公司往往具有“剩余”(合同未尽事宜) 的最终解释权。而公司、合作社、基地和农户之间的利益是冲突的,所以一些合作社、基地或农户的利益难免受到侵害,将会阻碍合作的进行。所以,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为农产品加工业的纵向一体化提供一个公平、公开、透明的环境。

3.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扶持、鼓励优势农产品企业。纵向一体化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供应链整合,它要求企业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经济实力、技术优势、整合能力等更为严格的先决条件。农产品加工业一体化需要大企业承担起生产―收购―加工―运输―零售等诸环节的主要任务,对农产品加工实行企业化运作管理。

参考文献:

[1] Williamson, 1979, “Transaction-Cost Economics: The Governance of Contractual Relations”,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XXII, No.2: 233-261.

[2]Williamson, 1991, “Compa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 the analysis of discrete structural alternative”,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6: 269-96.

[3] ][美]斯蒂格勒.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89.

[4]Grossman,G. and Helpman,E. 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the Global Economy [M ]. M IT Press,Cam bridge,MA. 1991.

[5]Keesing,D. B. and Lal,l S. Marketing,Manufactured Export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Learning Sequences and Public Support,in Helleiner G. K.(ed.),Trade Policy,Industrialization,and Development:New Perspectives[M]. Clarendon Press,Oxford,1992.

[6] J. M. Wooldridge. On Estimating Firmlevel Production Functions Using Proxy Variables to Control for Unobservables[M] . Economics Letters. 2009,104:112.

[7]靖飞,俞立平.中国食品工业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基于各省份主要农产品产量的视角[J].中国农村经济,2009(9).

[8]刘志雄,何忠伟.中国食品加工业的技术效率及变化趋势――跨省随机前沿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9(2).

[9]赵燃,骆乐,韩鹏.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长[J].中国农村经济,2008(4).

[10]吴学君.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3).

[11]乔朋华,王维.农产品加工集群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影响要素研究――基于黑龙江省调查数据 [J].农业经济问题,2011(2).

[12]珍韦,王征兵.陕西省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基于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13]吕立才,黄祖辉.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影响的实证研究――增长、国内投资和就业[J].中国农村经济,2006(5).

[14]郭利京,胡浩,杨丽.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关联特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11).

[15]Adelman,M. A.(1955).Concept and statistical measurement of vertical integration. In:Business concentration and price policy(pp. 281-322). 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责任编辑:吴锦丹

收稿日期:2011-09-20

篇7

机电一体化企业从业人员数量在全国范围内没有详尽统计过,但在机械工业7.3万家企业中,共有从业人员1200~j,按我们对技能、技术人才的调查(~J7000多家有代表性企业的调查),机电一体化员工约占20.85%,即在机械工业中,机电一体化员工约有270万人左右。按此比例推算,全国从事机电一体化的职工人数应该超过1000万。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企业中应用主要两个方面:

制造机电一体化产品和利用机电一体化设备进行生产。前者主要需要完成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装配、安装、调试和售后服务等工作;后者主要包括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和设备的维护保养。不同企业对技能要求的类型和技能型人才的规格也有不同的要求。

(一)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岗位人才分析。

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岗位是指操纵机电一体化设备、机电一体化生产线完成某种产品的生产、运输、包装和仓储等的工作岗位。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人员有两种:生产线操作工和设备操作员。生产线操作工是指在生产线上完成产品某工序的制造工作,对知识、技能要求比较单一,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处于了解层面就能胜任工作,这一类岗位多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工作岗位,如产品包装、服装加工、产品组装等。设备操作员是指直接利用设备完成生产任务,这类岗位主要集中在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工作岗位,要求操作者能按照操作规程熟练操作设备,对生产工艺必须清楚,对所操作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结构也应该熟悉,能对设备出现的故障有判断和排除能力。

中国作为一个制造大国,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在整个工业企业中占的比例很高。所谓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是指以劳动力为主要生产投入要素(主要区别干资本与技术要素)的企业类型。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在当前我国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产值约为工业总产值的40%,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吸收了我国新增就业人员总量的3/4。在这3/4人员中,操作岗位人员占其中的65%。

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相对较低,属于低端劳动力市场。现在从业人员主要包括农民工、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也包括高职毕业生,随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增大,部分本科生也进入该岗位。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岗位职工的知识技能,根据生产产品的不同要求也不同。除了生产产品的专项技术以外,懂一些电子、电工、机械装配等通用知识,对这类工作有帮助。对于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企业,一般要求操作员能对设备的整体结构全面了解,对装置的主要器件如传感器、气缸、各类电机、PLC等能够识别,对器件的工作状态能区别,能根据报警信息处理报警,能对装置的故障类别进行判断。

(二)机电一体化设备维护、维修岗位人才分析。机电一体化设备维护、维修岗位是指在利用机电一体化设备生产的企业中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保养和故障处理维修的工作岗位。机电一体化设备维护、维修岗位是企业的关键技术岗位之一,是保障生产设备能安全、有效生产的关键。该岗位在不同企业有不同的称谓,如设备维修工、保全工、设备工程师等。

该岗位从业人员占企业员工的比例不太高,劳动密集型企业中设备维护人员比例在3~8%左右;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企业中,由于采用自动化流水线生产,所需的员工数量很少,人员主要集中在上、下料环节,而设备维护、维修人员超过一线员工数量的30%。

机电一体化设备维护、维修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相对较高,对知识、技能、工作经验都有要求。首先这些员工必须对生产很熟悉,对工艺流程清楚,因此,这个岗位的从业人员主要是从操作员开始培养。对学历也相对有较高要求,通常要经过职业院校培养。随着社会整体学历的提升,很多企业开始使用本科毕业生从事这类岗位工作。机电一体化维护、维修岗位属于综合技能型工作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等要求较高,应该是传统维修电工和机修钳工两个职业的复合和提升。

从业人员能熟知维修装置的信息流程,熟知整个装置中器件的作用;应能分析机械机构的原理,会安装和调试机构,能完成定期检查和任务;能分析检测装置原理,会根据状况调整传感器的安装位置、灵敏度等,会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能更换故障传感器;能看懂装置的控制程序,并能根据控制器显示的输入输出状态判别检测、执行器件的故障:熟知电动执行和气液动执行装置的原理,会调整运行速度等。

(三)机电一体化设备装配岗位人才分析。

机电一体化设备装配岗位是指在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企业中完成设备的安装调试的工作岗位。机电一体化设备装配岗位在不同企业中分工有所不同。在大型企业中分为机械装配、电气装配、整机联调和销售和技术支持等岗位,在一些中小自动化装置生产企业,只有生产和销售两个分工,要求员工完成整个装置的安装和调试。

由于我国装备制造业水平相对较低,机电一体化设备生产企业的数量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数控机床、汽车、包装机械、印刷机械等行业。但在这些企业中,从事机电一体化技能类工作的员工比例很高,企业需要的一线生产人员占企业员工总数的6O%左右,从调查的结果看,企业希望这些员工都具备机电一体化的综合知识和技能。

机电一体化设备装配岗位一般对学历有一定要求,分工明细企业的技能型员工学历包括中职生、高职生和技校生。这些岗位中,技工学校毕业生和中专毕业生各40%左右,高职毕业生占20%左右。但随着职业教育的格局变化,高职毕业生的比例将会逐步加大,与中职毕业生逐步持平。

机电一体化设备生产企业根据岗位的不同,对知识、技能的要求也有所偏重。有偏重于机械装配,能够依照图纸按照安装工艺的要求,达到装配精度完成装配;有偏重于电气安装,能熟练使用机械装配和电工工具,实现电气设备安装,会用专业仪器检查安装效果;高技能的机电一体化装配工,应能完成整机的联调和项目管理,并能完成用户使用培训。

二、机电一体化技能应用企业技能型人才需求分析

(一)机电一体化技能应用企业类型。对机电一体化技能应用企业的数量没有具体统计,但机械行业的数据表明,其机电一体化产品制造和使用的企业几乎占到企业总数的45%以上,但应用的比例差距较大,多数还是在关键工序使用。制造型企业30%左右的产值是机电一体化产品。

1.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企业我国制造机电一体化设备的企业主要分布在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内,其中主要包括机床、重型机器、通用机械、仪器仪表、纺织机械、轻工机械、建筑机械、电子插片机、贴片机、波峰焊等电子设备。据抽样调查,规模以上企业共16万多家,这些企业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技术来源各异,应用领域也很广泛,目前能制造生产线和成套设备的还较少,据2005年抽样统计不到10%,其中机床类较多,可达到13.2%,轻工纺织等也高于平均水平。

目前国内能够生产自动生产线的企业数量更少,能够形成规模、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包括:

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机床类企业,北人集团(印刷机械)、陕西鼓风机厂、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中航工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沈阳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经纬纺织机械股份公司等。

2.机电一体化设备使用企业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应用领域目前正在逐年增加,应用的范围也在逐步扩大,主要是在汽车、电工、纺织、轻工、家电及制造业本领域。如机床行业既做数控机床,也使用数控机床。应用机电一体制造设备最多的是汽车行业,汽车主机厂的四大工艺基本都用到机电一体化产品。在发动机(缸体、缸盖、曲轴、凸轮轴)、变速箱、车桥、模具等十四个主要部件和关键工艺中大都使用机电一体化产品。家用电子产品制造企业的自动化程度很高,从电子器件的插装,到线路板焊接,再到整机的安装都离不了机电一体化生产线。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的分类,在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文化办公设备制造业等大约有规模以上企业12.7万家使用机电一体化产品和设备,另外军工企业是机电一体化设备使用最广泛、应用技术水平最高的产业。

(二)机电一体化技能应用企业技能人才需求现状分析。在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仍然能保持高速发展,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中国制造业必然有更大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特别是机电一体化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机电一体化技能人才的需求将突飞猛进。

企业对从业员工的学历要求也在发生着变化,在2000年以前,机电一体化人员技能人才以技校、中专为主,这几年逐步过渡到职业技术学院、大专和本科学历为主。不少企业对员工的职业资格要求也逐渐加强,行业和职业培训也对人才结构的优化起了重要作用。由于机电一体化技术装备和产品的不断扩展和开拓,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也有较大提高,主要是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特点,需要综合性人才和应用创新性人才。

1、典型企业人才需求分析

为了更好的掌握企业情况,在北京对几家典型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对企业现有员工情况和未来需求状况进行分析。调查企业包括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企业和利用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生产企业,企业性质包括国有、外资、民营企业等。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对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进行更详细的交流。北京现代汽车现有职工6196人,具体分布情况见表3。除管理岗位以外,多为技能型人才岗位,占总人数的82.3%,和前面的调查的企业平均基本一致。具有职称人员约551人,具有职业资格的人员为2970人。企业对职工培训主要采用师傅带徒弟式、企业集中培训和委托院校培训等多种形式。对职工的要求更多是在基本素质方面,如要求职工具有学习能力、业务技能强、有责任心、有团队意识、职业精神、基本行为规范的人。

2、区域企业人才需求分析

机电一体化技能应用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京津地区、长江三角地区和珠江三角地区。浙江省地处江南,为“长三角”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后,浙江经济获得快速发展,民营经济所占比重居各省市之冠。自1995年开始,浙江人均经济指标首次超过广东,仅次于上海、北京和天津三直辖市,成为中国最富裕省份。l991年全省GDP总量突破1千亿元,2004年突破1万亿元,2008年突破2万亿元。

根据资料显示,浙江省近年对人才需求呈现以下趋势:现代农业人才需求旺盛:高科技产业人才需求增长潜力巨大;先进制造业人才需求稳步上升;现代服务业人才需求剧增。与机电一体化技能相关行业主要集中在现代制造业、服务业和部分高新产业。

(1)高科技产业人才需求

信息产业人才需求重点:一是软件技术人才,系统集成类人才,信息安全人才;二是通信产品制造产业、光电子产业、数字家电与网络终端产品制造业、新型元器件等方面人才;三是电子商务、ICP、ISP、网络技术等技术人才:四是制造类人才,新产品研发人才,市场开发与技术服务支撑等微电子人才。

到20l0年需要人才20.1万,其中软件业需要10.2万人,信息产业制造业需要5.9万人,信息服务业需要1.4万人,微电子产业需要2.6万人。根据典型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在信息产业制造和微电子产业的人力需求中,机电一体设备操作和设备维护的比例至少达到60%左右,即对机电一体化技能人才需求约5.1万人。

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人才需求重点:一是复合式技术管理人员(总工);二是新产品研发人;三是专业药师队伍;四是高级技工。到2010年,各类专业人才需增加到6.5万人左右,增长率达到10.95%,高于平均增长率。该产业主要需要对设备维护的机电一体化技能人才,需求比例占需求总量的10%左右,即需要机电一体化技能人才约0.6万人。新材料产业人才需求重点:一是新材复合各重点领域中的产业发展的学科带头人;二是复合型经营人才。到201O年,需要学科带头人约500人,各类中高级辅助人才3000人以上。估计约需要机电一体化技能人才约0.2万人。

(2)先进制造业人才需求

光机电一体化产业人才需求重点:一是高中级管理人才;二是技术带头人与技术骨干,如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子技术、网络视频技术、光学特种工艺等;三是各种技术工人,如仪表装配、光学仪表制造、设备安装维修技工等。到2010年,需要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7万人,其中机电一体化技能人才约2.1万人。

特色轻加工业人才需求重点:一是皮革产品开发、工艺管理、皮革制品设计等人才:二是五金制品行业的产品设计,金属表面处理、热处理及模具加工等方面的人才;三是废纸制浆技术、纸产品加工开发、机电一体化造纸设备控制和管理、造纸废水处理技术等方面的人才;四是包装印刷行业的产品开发设计、制版技术、机电一体化印刷设备控制和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到2010年,人才需求总量将达到6.48万人,其中技术人员1.78万人,管理人员1.2yy人,高级技工3.5万人,其中需要机电一体化设备维护的机电一体化技能人才约0.7万人。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人才需求重点:一是高中级管理人才;二是技术带头人与技术骨干,如机械设计与制造、模具制造、铸造锻造专业等;三是各种技术工人,金工、装配、嵌入式控制设备等安装维修技工等。预计到2010年,需要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3万人,其中需要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和维护、装配的机电一体化技能人才约1.7万人。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人才需求重点:一是高中级管理人才:二是技术带头人与技术骨干,如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子技术、嵌入式软件开发、电气工程、感应电机设计与制造、模具制造等;三是各种技术工人,金工、钳工仪表装配、计算机操作、嵌入式控制等设备安装维修技工等。到2010年,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需求将达到14.3万人,其中需要机电一体化设备装配、设备维护的机电一体化技能人才约2.9万人。

专用设备制造业人才需求重点:一是高中级管理人才;二是技术带头人与技术骨干,如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子技术、嵌入式软件开发、机械设计与制造、模具制造、铸造锻造专业等;三是各种技术工人,金工、装配、计算机操作、嵌入式控制设备等安装维修技工等。到2010年,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将增加到5.1万人,其中需要机电一体化设备装配、设备维护的机电一体化技能人才约1.2万人。

纺织、服装业人才需求重点:一是差别化纤维开发、化纤聚合工艺技术、机电一体化织机控制和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二是真丝产品设计、开发,丝绸染整工艺,真丝数码织造工艺方面的人才;三是高速经编机控制及管理、织物染整工艺等方面的人才;四是产品设计、织物表面涂层工艺、织物染整工艺方面的家用和产业纺织品行业人才;五是急需服装设计、服饰产业设计和开发方面的人才。到2010年,需要各类人才8.875人,其中需要机电一体化设备维护的机电一体化技能人才约1.7万人。

钢铁工业人才需求重点:钢铁冶金、金属加工压力、冶金机械、工业电气自动化、财务会计、管理等人才,特别是具备专业知识的专家型及高学历的工程技术人才。到20l0年各类人才需求量达到1.7万人左右,其中需要机电一体化设备维护的机电一体化技能人才约0.4万人。

据此可以得出,201O年浙江省在高新产业和制造业中,对机电一体化技能人才的需求总量为17.3万人。再考虑到其他行业(如服务业中的楼宇控制、娱乐设备的维护等)对机电一体化人才的需求不会少于制造业的20%,因此,全省2O10年对机电一体化技能人才的需求总量约为20万人。

3、典型行业状况分析

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产品结构日趋合理,国际竞争力日益提高,已经形成了坚实的发展基础,汽车产业已经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

目前,中国汽车行业已有各类生产企业5800多家,总资产已超过万亿元,直接从业人员近220万人,相关从业人员已达3500多万。2004年中国汽车产量达到507万辆,汽车工业总产值已达11000多亿元,工业增加值2700多亿元,占全国GDP的比重已从“九五”末期不到百分之~,上升到接近百分之二。

自2001年以来中国汽车工业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07年销量水平比2003年翻了一番,中国汽车工业已连续九年增幅保持两位数增长。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934.5万辆和938.1万辆,增幅低于2007年。而2009年以来,汽车市场回暖,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保持高位增长,连续4个月超百万辆,不断刷新历史纪录。中国汽车工业总体发展趋好。

中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全世界有目共睹,而在这一产业迅速拉升的时期,人才的需水也激增。《中国汽车人才发展战略研究》澡题报告研究表明:中国汽车产业职工人数2010年将达到356.87万人,2015年将突破5O0万人人关,到2020年将达到776.23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10%。

篇8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 行业应用 未来趋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实现了迅猛发展,应用在各行各业中,使其生产方式和生产效率受到了变革,并且通过与各个学科的整合,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应对其在行业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和了解,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从业人员提供建设性思路。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情况

1.在制造行业的应用

传统机械制造业一般是依靠重复劳动、大规模生产的方式来获取竞争力的,将传统人力生产转变为机械生产,降低了人的劳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用较低的成本获取较高的工作效率。而机电一体化在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应用,实现了机械制造的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通过对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传统机械制造技术与创新科技的结合,产生了虚拟制造、计算机数字控制、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等创新制造技术,实现了制造行业的飞速发展。

2.在钢铁企业的应用

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钢铁企业中的应用,在钢铁企业中建立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实现了现场总线技术、交流传动技术等创新技术,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建立了开放式控制系统,实现了对生产过程的全方面监督和控制。钢铁企业中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将整个生产过程联系在一起,使管理者能够从原料进厂、生产一直到产品发货的全过程中,都能够实现控制和管理。现场总线技术能够对取代传统信号传输技术,使更多的信息通过智能化仪表装置与高新控制系统相连接,实现信息的双向传递。开放式控制系统能够对不同厂家的仪器进行兼容,实现资源互享,进一步扩大了钢铁企业的信息交流速度。

3.在饮料行业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当前发展最为迅速、成果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在饮料行业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当前,食品、饮料包装的设计和开发环节都应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形成了具有连贯性的生产线,不仅使生产自动化程度得到提升,也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为操作中存在的误操作行为,使饮料、食品的质量得到提升,使饮料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力得到提升。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1.网络化趋势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各行各业出现了新的变革,并且网络的普及使得很多行业都实现了远程操控和监视。这种远程控制的设备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能够将家庭中的所有设备连接在一起,实现集成电器系统,使人们在家庭中就可以享受机电一体化产品带给人们的好处。同时,这种远程机电一体化产品还能应用在工厂、办公室中,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便捷。

2.数字化趋势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融合,使机电一体化技术不断向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出现了很多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并出现了虚拟设计等数字化设计,使机电一体化产品更加稳定、安全,并具有易操作性、便于维护、能够自我诊断等特性,并且能够实现远程操作和维护。

3.人性化趋势

机电一体化产品不仅应用在生产中,也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因此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人性化发展,除了使各项功能更加完善,符合人类的操作习惯,还能够使造型更加与人们的生活环境相协调,使人们在使用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时候,能够更加贴近生活习惯。

4.微型化趋势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有科学家对机电一体化提出了微型产品和微观领域的发展趋势。机电一体化的微型化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尺寸向着微小的方向发展,制作几何尺寸不小于一平方厘米的机电产品,并且向着微米、纳米发展,体积较小的机电产品能够在生物、医疗、军事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机电一体化的微型化是指对机电设备进行精细程度更高的的设计,例如加工生物智能计算机的芯片。在建各行各业中,精细化程度更高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能提升建生产的准确性,对测量、勘察等方面的工作都提供了更高的支持和保障作用。

5.绿色环保化趋势

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也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方向。传统的机电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会或多或少的产生一些噪音、沙尘、化学物质等,而当前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就是尽量降低机电设备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的健康的伤害。而绿色环保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产品中的应用和推广,将更好的践行了环境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各种工厂的建设过程中,都应用了大量的机电设备,因此机电设备绿色环保化的发展也是工程建设和城市发展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6.模块化趋势

生产和研制机电一体化技术和设备的企业有很多,在研制和开发的过程中,很多接口的尺寸和大小并没有形成规范,使不同厂家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没有兼容性,影响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便捷性。因此,在未来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和设备的研发过程汇总,模块化趋势将更加明显,厂家更加注重研制具有标准机械接口、动力接口和环境接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单元模块,这样能够快速研制出新产品,有效缩短研发时间,将创新机电一体化设备快速投放到市场中。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并希望机电一体化技术向着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发展,改变人们的生活,给人们的生产带来更多的便捷。因此,我们应关注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并注重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思考,通过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来创造更加新颖的产品,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需求。

参考文献:

[1]周璇.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J]. 科学之友,2013,10:15-16.

[2]杨卫平. 关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的探讨[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2:124.

[3]郭广超.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探讨[J]. 电子世界,2014,06:196.

篇9

关键词:技工院校;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国务院在《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中,要求对接《中国制造2025》,提出“逐渐形成重大技术装备、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基础装备、一般机械装备专业化合理分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使机电行业所需自动化控制技术集成应用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原来复杂的机械装置和简单的电气控制相结合的机电一体化逐步向被由机械技术、电气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气动技术、液压技术、传感器技术、PLC技术、网络及通讯技术等学科的强烈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所取代。

为获取机电一体化行业分析、 岗位职业行动领域分析、 职业岗位群和相应的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等信息,我们针对企业和学校的具体情况,拟定具体的调研问题。调研过程中以上述问题为调研的基本诉求点,通过现场考察、走访座谈、调查问卷、专题研讨等方式,结合企业的调研对象直接或间接反映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通过调研,确定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并给出结论和建议,为机电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提供依据,促进机电专业一体化专业的建设。

二、调研对象与内容

企业调研主要范围为广州周边地区相关企业,包括广州造纸厂等15家具有代表性的机电一体化企业,如表1所示。调研对象是这些企业的机电一体化一线技术员工、班组长、人事部门等。

本次调研共发出五种表格:包括面向专业技术岗位一线员工的实践专家调查表(56份),实践专家访谈记录表(37份),面向专业技术岗位班、组长的用人单位意见调查表(15份);面向企业人事部门的用人单位意见调查表(15份),以及企业座谈会议记录表(8份)。调研要了解以下内容:

1、机电一体化行业企业发展现状与技术发展情况;

2、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数及从业人员(包括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的基本情况;

3、机电一体化专业对技能人才综合职业能力要求;

4、机电一体化专业现有课程设置在工作岗位的重要程度;

5、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与思路;

6、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及培养层次的定位。

三、调研分析

(一)行业企业发展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将向创新性、高效性、节能性、可靠性、智能化、模块化、系统化等方面发展。它的发展和进步依赖并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它是许多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是各种技术相互融合,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和产物,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前景也将越来越光明。

(二)技能人才需求状况与岗位职责要求

1、技能人才需求状况

对企业人才结构及来源调研显示:相关企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的学历主要包括本科学历、大专学历、中职学历等,他们绝大部分直接从中职、高职和大专院校等学生中招收,从社会招聘的人员和企业自行培养的人员较少,从事维护、维修、安装、调试工作的平均年限是4-26年。从15家企业调查中获悉,从企业现有机电一体化技术人员以及未来3年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需求情况如表2所示。

机电一体化企业从事机电一体化相关工作的员工在机电一体化企业中约占76.8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企业中应用主要两个方面:制造机电一体化产品和利用机电一体化设备进行生产。 前者主要需要完成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装配、安装、 调试和售后服务等工作;后者主要包括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和设备的维护保养。不同企业对技能要求的类型和技能型人才的规格也有不同的要求。 机电一体化技能人才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2、岗位职责素质、能力要求

通过走访调查行业企业、回访毕业生及召开专家研讨会,共确定了4个典型工作岗位及相应的素质、能力要求,求如表3所示。

3、课程对从事机电一体化工作岗位的重要程度

针对现行技工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开设的课程,对从事机电一体化相关工作的员工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是各门课程知识模块对从事此工作岗位的重要程度(由不重要的0分到很重要的10分依次给分),取调查数据的平均分,得到表4。从各门课程知识模块平均得分情况看,机械类和电气类课程较为重要,如机械识图、机械装配、电工技术等课程;而文化基础课和非专业课程较为不重要,如数学求解、英语阅读、计算机编程等课程。当然,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到,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岗位,各门课程对从事此工作岗位的重要程度有较大差异,例如:销售人员岗位对应用写作、计算机应用和英语阅读等课程较为重要,而设备操作和装配岗位认为这些课程不重要。

四、调研结论

(一)人才培养方向定位

通过分析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的发展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分析行业、企业内生产类、维修类、技术支持类、服务类的相关技术岗位。结合近年来我校、我系多年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办学经验,将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定位为:面向机电制造业、机电设备安装及维修公司、使用自动化生产设备等的各行业、企业,从事机电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机电产品的装配与调试、机电设备的维修与改造、生产现场工艺技术人员、生产一线管理人员、机电产品的销售与技术服务等岗位,培养从事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维修、维护的复合型、技能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层次定位

通过用人单位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相对应的岗位人才层次分类以及紧缺岗位人员数量需求,了解各企业岗位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及所需专业资格证书等。本专业人才培养层次可定位为:机电一体化(机械)方向、机电一体化(电气)方向、机电设备管理方向,各方向设置中、高级技工层次,通过一体化教学模式,以规范的操作与团队协作完成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维护等任务,同时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系统设计能力、制定元器件加工工艺能力、简单数控加工能力。人才培养方向与层次的定位如表5所示。

依托行企开展机电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为我们今后机电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提供依据。通过企业调研活动,我们体会到机电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还有许多细致繁杂的工作需要我们认真地完成。但只要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组织实施,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不断探索,认真总结,相信一定会完成机电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职业教育,为造就更多更好的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服务。

参与文献

[1]王京,苏月,张松宇.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企业调研报告[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7):25~26.

篇10

关键词:设计施工一体化建筑装饰企业行业分工互补功能

设计施工一体化是将设计要点和施工内容进行有机结合,整合建筑装饰行业优势,发挥建筑装饰企业专长的重要举措,通过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建设可以将建筑装饰工程统一为一个整体,是新时期建筑装饰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与举措。应该从建筑装饰行业的角度出发全面解读设计施工一体化的概念,做到对设计施工一体化功能与价值的深入分析,从解构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内容,统一设计施工一体化的过程入手,提升建筑装饰企业运用设计施工一体化的能力,强化设计施工一体化对建筑装饰企业的促进作用,为建筑装饰行业实现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发展目标探寻保障与支撑。

1 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定义

设计施工一体化是建筑装饰企业根据装饰设计与装饰施工存在的必然、内在的练习,通过整合的办法将建筑装饰工程各环节做到紧密结合,建立起设计和施工的体系,以一体化的方式完成建筑装饰工程的各项目标。设计施工一体化是当前建筑领域的趋势,由于建筑装饰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装饰工程内容越来越复杂,传统的设计与施工相分离的方式已经不适速发展的实际,建筑装饰企业应该着眼于设计与施工的统筹,提升工程质量、工程效果,在出色完成建筑装饰工程任务的同时,提升建筑装饰企业的竞争力,进而做到对建筑装饰产业的有效调整,为整个产业的发展开拓更具有发展潜力和生命力的空间与环境。

2 设计施工一体化对建筑装饰产业的价值

2 . 1 设计施工一体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

在物质文化水平逐步提高的大背景下,社会对建筑装饰工程的要求正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建筑装饰产业想要实现发展,就必须对建筑装饰工程的全过程进行全面而有效地覆盖,使建筑装饰工程的各环节纳入到有序、体系的层次和环节。特别应该展开对设计与施工的统一和调整,使建筑装饰工程得到更为科学、更为完整的行业支持,在提升建筑装饰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同时,以设计施工一体化推进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

2 . 2 设计施工一体化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设计施工一体化不但可以有效避免工程业主因专业水平、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不足而出现的建筑装饰工程的常见问题,而且也能为建筑装饰企业提供设计与施工相关工作的整合与处理空间,能够对装饰工程设计和施工进行有效地协调和专业地处理。在提升建筑装饰企业服务质量的同时,提升建筑装饰企业的发展潜力,使建筑装饰企业在设计施工一体化的背景下通过自我完善和调整适应建筑装饰市场的发展,做到对建筑装饰企业不断进步的保证。

2 . 3 设计施工一体化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

当前建筑装饰市场的同质竞争愈发激烈,如何提升建筑装饰企业竞争力,建立建筑装饰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成为企业和行业急需解决的任务与目标。进行设计施工一体化建设是当前较为有效的途径,通过设计施工一体化可以实现对设计市场和施工市场的有效整合,确立建筑装饰企业在同行业中的优势地位,同时设计施工一体化设计还可以形成建筑装饰企业的特点与

优势,帮助建筑装饰企业建立起独特的市场形象,增强建筑装饰企业的竞争力。

3 建筑装饰企业推进设计施工一体化的措施与方法

3 . 1 做好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分工工作

建筑装饰企业专业分工有助于形成的专业化的设计与施工体系,有助于设计施工一体化目标的实现,只有紧紧依靠建筑装饰设计施工一体化,才能借设计施工一体化功能的发挥进行设计施工的综合协调和管理,建立起建筑装饰设计施工的新型平台,更好地发挥出建筑装饰企业在设计与施工中的独特优势。

3 . 2 提高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内涵

设计施工一体化过程中应该提高综合协调能力,使建筑装饰工程在装饰设计的主导下,兼顾施工过程和技术,使整个建筑装饰设计与施工更加完美。在设计施工一体化的过程中应该大胆引进专业设计人才,提高专业设计和施工的资质等级,在满足市场和客户需要的基础上,提升建筑装饰工程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内涵。

3 . 3 发挥设计施工一体化中的作用

应该发挥设计施工一体化提升施工企业内在素质的功能,掌握建筑装饰设计施工的动向,形成对建筑装饰工程发展趋势的把控,建立建筑装饰企业独特的优势和竞争力。应该发挥设计施工一体化的保证监督作用,通过设计施工一体化的体系形成严格遵照执行、科学控制装饰施工、严格质量管理的体系,在提升对装饰施工工程监督水平的同时,提高装饰施工企业施工质量。应该发挥设计施工一体化的管理功能,形成对建筑装饰工程系统性和结构性的科学管理体系,做到对建筑装饰工程质量、安全、效益等各项目标的保证。

4 结语

建筑装饰行业实现设计施工一体化是当前主要的方向,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建设可以发挥建筑装饰行业在技术、组织、管理方面的优势,在取得设计和施工两个重要过程有效统和的基础上,做到对建筑装饰行业、建筑装饰企业潜在价值和能力的挖掘,从设计施工一体的方式、途径和策略上推进建筑装饰行业与企业向更全面、更系统的方向发展,在创建符合新时期建筑装饰行业设计施工一体化发展策略的前提下,做到对建筑装饰产业发展的有力促进。

参考文献

[1] 王俊才,洪红,廖奇云.建设工程项目的发包方式――设计-施工一体化承包模式的应用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3(6):108-114.

[2] 分项工程设计施工一体化体验――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装饰装修、建筑幕墙工程设计施工一体化实录[J].施工技术,2010(9):14-15.

[3] 刘志峰.推进住宅全装修发展成品住房建立科学的住宅建设模式[J].住宅产业,2009(7):1012.

[4] 劳智权.对于“建筑装饰装修设计施工一体化”的思考[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7(2):92.

[5] 赵一峰,金磊.通过科技创新和设计能级管理提升建工设计-施工一体化总承包能力[J].建筑施工,2007(9):741-743.

作者简介:

篇11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模式;建筑工程测量

作者简介:马福荣(1978-),男,苗族,广西资源人,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建筑管理系,讲师;覃峰(1976-),男,广西大化人,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副教授。(广西南宁530023)

基金项目:本文系“基于行动导向‘公路与桥梁检测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的研究”(项目编号:2010JGA162)、“基于SPC-CDIO理论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2010JGZ07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7-0071-02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历几十年风雨,截至2010年,全国高职院校有1228所,为国家培养了近1300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课程体系在高职教育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当初模仿和借鉴本科教育课程设置体系和模式,发展到模仿和借鉴国外高职教育课程设置体系和模式,[1]但始终没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有待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发展。为了创新特色课程体系,改革和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着力提高学生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有必要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模式作下探讨,本文以“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为例。

一、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模式与现状

针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传统的课程教学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演示实验为辅,教学模式依然是传统学科知识传授。建筑工程测量在工程建设中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在以往教学中通常的做法是先进行三大基本测量的理论教学,然后分别进行仪器操作,最后安排地形图测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传授理论知识,实验指导教师负责实训操作。多数教师没有生产一线的工作经历,而部分实验指导教师虽有生产一线的工作经历,但缺少了较丰富的理论知识。校内的课程教学并没有关注企业、行业的发展趋势,并没有关注行业的需求,少了对毕业生岗位工作经历的调查,少了对现有教学模式是否适应行业需求的分析,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让行业专家参与到教学计划、教学改革、课程设置和课程改革的进程中。行业中的测量模块并没有进入到课堂教学,使得课堂教学与实际相脱节,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为了加强建筑工程测量课程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缩短学生与社会的距离,使得学生真正具有专门技能,需要加强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将多种方法、多种手段融为一体,[2]有助于学生获得职业经验,提高职业能力,改变传统的静态教学。精选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式教学方法、进行适应行业需求的课程改革以及加强多样化校企合作等动态教学模式,使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学习有效地融为一体。

二、“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体化”教学改革能促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教学内容上可以结合行业需求、岗位设置以及测量模块,使课程教学更为灵活,有针对性加强模块训练,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可以促使教师改变填鸭式教学方法,逐步走向动态教学法,使学生学中有练,深入到生产一线模拟岗位进行实操,能让理论知识在实操中变得浅显易懂;在课程改革中,加入企业元素,让资深行业专家参与到教学计划的制定与课程设置中来,体现高职教育的理念,能够让课程赶得上时代的变化,成为教学特色。

“一体化”教学改革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能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培养主观能动性,变“要他学”为“他要学”,这一直是教师想要得到的。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出目标,学生建立作业方案,分析关键问题,提出对策,以小组方式完成任务。通过“一体化”教学改革,突出以学生为主,加强各类型实训,增强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能“走得出,上得去,用得上”。

“一体化”教学改革是突出学生职业技能,提高综合素养,使得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态度完全满足工作要求。

三、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

为了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培育具有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并有熟练操作技能的高级技能型人才,适应社会现代化建设,为社会输送新一代操作能手,必须对现有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推进建筑工程测量“一体化”教学模式。即现代教育技术与实验、实训教学一体化、校内实训与生产一线等资源环境、条件一体化、专业理论教师与实训指导教师一体化。

1.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模块化”

根据本课程特点,可将课程分成三大模块结构,详见表1,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分为五大项目实训模块,详见表2。由专业模块知识传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操作技能,适应社会需求,为其进入行业、企业岗位打下坚实基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强化项目模块,能缩短与社会的距离,吸收行业先进技术,促进多样化的校企合作。

2.“一体化”教学模式

(1)现代教育技术与实验、实训教学“一体化”。教学方法是利用一些方法、手段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传授于学生,以实现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有传统知识传授教学法、启发式、演示法、案例教学法、互动讨论教学法、基于工作过程案例讲解法、生产现场观摩教学法、仿真式教学法、现场实战操作教学法、深入企业顶岗实操教学法以及角色扮演法等。[3]基于工作过程的工程测量课程,可以结合模块任务化,有针对性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在表1的理论模块一中的基本测量技能,可以主要采用知识传授教学法、启发式、演示法、案例教学法。对于模块二中的普通测量技能可以采用基于工作过程案例讲解法、仿真式教学法、现场实战操作教学法等。对于模块三中的专业测量技能可以采取生产现场观摩教学法、现场实战操作教学法、深入企业顶岗实操教学法。

目前实训教学常采用现场操作讲解与操练,训练模式单一。采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实训教学“一体化”,可以填补现场无法实现的全方位策划、实验布置、技能要点与关键问题,在实验室可以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实现测量虚拟平台。利用相关软件模拟校内场景,将测量活动在模拟场景里展开,从控制点布设到导线点测量,再到碎部测量,最后生成图形。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凸显本校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特色,增加学生就业砝码,做到进入企业马上能上手,下到工地是能手。

(2)校内实训与生产一线等资源环境、条件“一体化”。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是深化教学改革、促使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4]为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精神,把企业请进校内实训基地,按照企业的运营模式编排实训项目及生产安排,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让学校与社会接轨,消除闭门造车的现象。充分邀请企业的工程师们进入课堂,为同学们讲课,同时,校内实训基地也为企业培训工人提供便利,使企业在入职培训、知识更新,新技术、新方法的掌握与传授上做到快速、便捷。学生在毕业实习时可以直接让其进入企业现场,进行顶岗实习,由师傅帮带,既能掌握专业技能,又能将学校的理论知识慢慢渗入到实践中,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理解,将理论知识和企业的实际项目有机融合,实现理论与实际一体的无缝对接。

(3)专业理论教师与实训指导教师“一体化”。多数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上是理论教师与实训指导教师分开的,这样虽能使教师具有更加深厚的理论,使实训指导教师精通指导,但长期这样会促使两极分化,达不到应有效果,使得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为了该课程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必须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做到专业理论教师与实训指导教师一体化。“一体化”的根本就是要求授课教师是双师型教师,既能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实训,并具有一定生产一线的工作经历。

四、结语

为突出高职教育特色,必须建立高职课程教育改革的长效机制、改革和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继续深化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为达到“一体化”教学效果可以采取的措施:开展实现一体化教学的保证措施,加大力度培养双师素质教师,结合课程实际修订教学计划,编写“一体化”教材,总结并推广“一体化”教学模式;继续深化校企合作,创新合作模式,依托企业建立课程培养模式,利用企业优势资源,加强实践教学,努力加快校内实训基地基础建设,夯实实训建设基础;利用现有教学技术,不断实现教学创新;以科学研究与项目合作,实现理实结合,创建实训平台,操练技能。

参考文献:

[1]赵冬梅.高职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1,(2):122-123.

[2]毛桂平,张一非.高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一体化”教学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6,(35):144-145.

篇12

关键词:图书情报; 档案管理; 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2-133-001

早在1985年6月,国家教委和国家档案局联合印发《关于发展和改革档案学教育的几点意见》中,就提出了“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问题。信息资源是要为社会服务的,实现资源的共享是信息化时代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图书情报和档案管理这两个原本独立的工作最终走向了联合,成为新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信息产业。

一、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涵义

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指的是把三者原本“独自为政”的系统整合为一个整体的管理方式。一体化管理图书情报档案,就是努力找寻或选择三者的最佳功能点,突破三者之间的种种界限,增强图书、情报、档案工作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利用远程存取、网络互建、分布式收藏、资源共享等策略,达到信息、信息标准、信息相关工作人员、信息设备设施与技术等因素相互间的磨合与适应,给予图书馆使用人员一体化的集成式服务。

二、图书情报档案管理一体化的必要性分析

1.图书情报和档案管理的一体化是大数据时代的必然要求

资源的整合造成了现代商业的繁荣发展,信息的全球化开始对商业的发展走向产生巨大影响。在现实的商业环境中,各家公司都十分注重商业信息的收集,越多的信息就意味着在做决策时能够考虑的更加全面,对于决策的合理性和前瞻性都有很好的帮助。图书情报和档案管理正是由于这样的特点,大量的信息和数据在这两个系统中进行体现,成为信息快速传播和掌握的重要平台。

大数据时代要求的是将尽量多的信息在一个平台上进行提取和整合,使决策者全方位多角度进行事物的判断,目前这个正在快速发展的系统叫作“云系统”。因此,图书情报和档案管理这两个同属于一类的信息系统合并起来,就成为了一个必然。

2.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和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迅速发展,知识、技术等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增强。社会组织之间的依存度增强,社会各界对信息资源需求质量不断提高,并且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将档案、图书、情报集为一体,实行一体化管理,形成综合性信息网络,有利于档案、图书、情报资源的融合与集成,进而为社会提供多维的、综合的、一体化的信息服务,以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的需要。

3.图书情报和档案管理的联合成就了一个新的行业

并不只有资本才能成为资源,随着经济发展的演进,获取信息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资本在商业运行中的地位。在以图书情报和档案管理这两个系统进行合并的典型案例背后,是一个新兴行业的迅速崛起,那就是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提供行业咨询的信息咨询行业。信息咨询公司通过对某一领域的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并且进行专业的分析,再将这些分析结果提供给自己的客户,通过这种方式从信息流中衍生出了新的先进的生产力,不仅使经济的发展更具合理性,并且避免了很多因为重复投资带来的浪费。

图书情报和档案管理作为两个典型的信息系统,走向联合能够为现代经济的健康有效发展提供很大的帮助,同时二者的联合本身就是一个经济产业,参与到经济发展中,使发展和决策变得更加合理。

三、实现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1.整合资源,搭建一体化网络平台

以网络为平台,建立以国家图书馆、情报中心、档案馆为节点,以省市图书馆、情报中心、档案馆为网点,以各基层单位图书馆、情报中心、档案馆为成员,最大限度地实现图书、情报、档案三大系统之间的文献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各系统以其所拥有的信息资源的组织、转换与开发为主要任务,共建电子信息资源体系。这样图书、情报、档案所包含的信息都可以融入到一个虚拟的世界之中进行一体化管理。这个共建的一体化电子信息资源体系在实现一体化管理的同时,还能实现图书、档案信息资源的统一检索和利用,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

2.加强宏观管理,统一制度标准,政府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

从全局出发,加强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制定统一的规范,对工作中的各种行为加以控制和约束;改变三个独立的工作系统各自相对封闭、孤立的状态,理顺专业系统和各方面关系;加强三者横向联系,尽快实行档案、图书、情报实体的相互交叉管理。只有制定了统一的、权威的机构和系列的规章制度,实现了管理制度的一体化,才能使三个独立但本质上又相同的工作系统在统筹安排、全面规划下互相沟通、互相补充、互相协调、互相配合、协调发展。行业内部应该出台统一的业务标准,为不同机构不同地域制定相同的游戏规则,以保证其于未来能够统一接入到一体化的网络当中。只有有了法律法规和业务标准规范的支持,图书情报和档案管理的一体化才有更好的实施空间。

3.鼓励各部门进行二者一体化实践探索

针对我国一体化建设过程中的种种辩论和现实情况,国家应该在出台相应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鼓励各图书馆、档案馆及相关机关、单位参与到信息一体化的实践中来。加大信息一体化的宣传力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别从国家和个人的层面对信息一体化的各项优点进行阐述和宣传,树立起现代化的信息一体化管理理念。另外,政府应该主导一些论坛类的活动,鼓励各图书馆、档案馆及相关机关、单位建立起立体多层次和广维度的一体化管理和协调组织,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现实情况的一体化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辛杨.我国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篇13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核心技术;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H-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363-01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历程及其趋势

1、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1.1数控机床的问世,写下了"机电一体化"历史的第一页;

1.2.微电子技术为"机电一体化''带来勃勃生机;

1.3.可编程序控制器、"电力电子"等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提供了坚强基础;

1.4.激光技术、模糊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使"机电一体化"跃上新台阶.

2、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势

2.1光机电一体化.一般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是由传感系统、能源系统、信息处理系统、机械结构等部件组成的.因此,引进光学技术,实现光学技术的先天优点是能有效地改进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传感系统、能源(动力)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光机电一体化是机电产品发展的重要趋势.

2.2自律分配系统化――柔性化.未来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控制和执行系统有足够的“冗余度”,有较强的“柔性”,能较好地应付突发事件,被设计成“自律分配系统”。在自律分配系统中,各个子系统是相互独立工作的,子系统为总系统服务,同时具有本身的“自律性”,可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作出不同反应。其特点是子系统可产生本身的信息并附加所给信息,在总的前提下,具体“行动”是可以改变的。这样,既明显地增加了系统的适应能力(柔性),又不因某一子系统的故障而影响整个系统。

2.3全息系统化――智能化。今后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全息”特征越来越明显,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这主要收益于模糊技术、信息技术(尤其是软件及芯片技术)的发展。除此之外,其系统的层次结构,也变简单的“从上到下”的形势而为复杂的、有较多冗余度的双向联系。

2.4“生物一软件”化―仿生物系统化。今后的机电一体化装置对信息的依赖性很大,并且往往在结构上是处于“静态”时不稳定,但在动态(工作)时却是稳定的。这有点类似于活的生物:当控制系统(大脑)停止工作时,生物便“死亡”,而当控制系统(大脑)工作时,生物就很有活力。仿生学研究领域中已发现的一些生物体优良的机构可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提供新型机体,但如何使这些新型机体具有活的“生命”还有待于深入研究。这一研究领域称为“生物――软件”或“生物系统”,而生物的特点是硬 件(肌体)――软件(大脑)一体,不可分割。看来,机电一体化产品虽然有向生物系统化发展趋,但有一段漫长的道路要走。

2.5微型机电化――微型化。目前,利用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的蚀刻技术,在实验室中已制造出亚微米级的机械元件。当将这一成果用于实际产品时,就没有必要区分机械部分和控制器了。届时机械和电子完全可以“融合”,机体、执行机构、传感器、CPU等可集成在一起,体积很小,并组成一种自律元件。这种微型机械学是机电一体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二、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

1、机械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机械技术的着眼点在于如何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相适应,利用其高、新技术来更新概念,实现结构上、材料上、性能上变更,满足减小重量、缩小体积、提高精度、提高刚度及改善性能要求。

2、信息处理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是指在机电一体化产品工作过程中,与工作过程各种参数和状态以及自动控制有关的信息的交换、存取、运算、判断和决策分析等。在机电一体化产品中,实现信息处理技术的主要工具是计算机。计算机技术包括硬件和软件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在机电一体化产品中,计算机信息处理装置是产品的核心,它控制和指挥整个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运行,因此,计算机应用及其信息处理技术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中最关键的技术,它包括目前广泛研究并得到实际应用的人工智能技术、专家系统技术以及神经网络技术等。

3、系统技术:即以整体概念组织应用各种相关技术,从全局角度和系统目标出发,将总体分解成相互关联的若干功能单元,接口技术是系统技术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实现系统各部分有机连接的保证。

4、自动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产品中的自动控制技术包括高精度定位控制、速度控制、自适应控制、校正、补偿等。机电一体化产品中自动控制功能的不断扩大,使产品的精度和效率都在迅速提高。通过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产品在工作过程中能及时发现故障,并自动实施切换,减少了停机时间,使设备的有效利用率提高。

5、传感检测技术:是系统的感受器官,是实现自动控制、自动调节的关键环节。其功能越强,系统的自动化程序就越高。

6、系统总体技术。系统总体技术是从整体目标出发,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将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总体功能分解成若干功能单元, 找出能够完成各个功能的可能技术方案,再把功能与技术方案组合成方案组进行分析、评价,综合优选出适宜的功能技术方案。系统总体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机电一体化产品各组成部分的技术成熟、组件的性能和可靠性良好的基础上,通过协调各组件的相互关系和所用技术的一致性来保证产品实现经济、可靠、高效率和操作方便等。

三、我国发展“机电一体化”的对策

1、加强统筹安排,协调发展计划

目前,我国从事“机电一体化”研究开发及生产的单位很多。各自都有一套自己的发展策略。各单位的计划由于受各自立足点、着眼点的限制,难免只考虑局部利益,各主管部门的有关计划和规划,也有统一考虑不足,统筹安排不够的问题,同时缺少综观全局的有权威性的发展计划和战略规划。因此,建议各主管部门责成有关单位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统管全局的“机电一体化”研究、开发、生产计划和规划,避免开发上重复,生产上撞车!

2、强化行业管理,发挥“协会”作用

目前,我国“机电一体化”较热,而按目前的行业划分方法和管理体制,“政出多门”是难哆的。因此,我国有必要明确一个“机电一体化”行业的统管机构,根据目前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精神,以及机电一体化行业特点,我们建议,尽快加强北京机电一体化协会的建设,赋予其行业管理职能。“协会”要进一步扩大领导机构――理事会的代表层面和复盖面,要加强办公室、秘书处的建设;要通过其精明干练的办事机构、经济实体,组织“行业”发展计划、战略规划的拟制;指导行业布点布局的调整,进行发展突破口的选择,抓好重点工程的试点和有关项目的发标、招标工作……

3、优化发展环境、增大支持力度

优化发展环境指通过宣传群众,造成一种社会上下、企业内外都重视、支持“机电一体化”发展的氛围,如尽快为外商到我国投资发展“机电一体化”产业提供方便;尽可能为兴办开发、生产机电一体化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开绿灯;尽力为开发、生产机电一体化产品调配好资源要素等。

增大支持力度,在技术政策上,要严格限制耗电、耗水、耗材高的传统产品的发展,对未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落后产品限制强制淘汰;大力提倡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对有关机电一体化技术对传统产业乾地改造,对有关技术开发、应用项目优先立项、优先支持,对在技术开发、应用中做出贡献的单位领导、科技人员进行表彰奖励等。

四、结语

很多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就是机电一体化,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尤其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对机械工业发生真略性变革有所促使进行指出,正在发生着变化的是传统的机械设计方法和设计概念,还有待继续创造新的方法,不断地去发现。机电一体化在21世纪的机械工业中将扮演主角。在所有机械产品之中的普遍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将渗透其中,几乎没有行业限制的。机械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是以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的有机结合为主体的机电一体化技术。

参考文献

[1] 孙博.浅谈机电一体化的技术[J].科技信息2010,(07).

篇14

【关键词】 地方政府规制; 纵向一体化程度; 投资效率

中图分类号:F2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5)22-0036-05

一、引言

为响应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战略号召,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出台政策鼓励煤炭企业进行能源清洁化转型,煤电、煤化工等一体化进程加快。地方政府通过“无形之手”、“拉郎配”等方式,积极推进煤炭企业纵向整合,致使煤炭企业不断拓展经营业务,纵向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煤炭企业也由独立企业向企业集团快速发展。

现有文献研究表明,纵向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大型企业集团普遍具有自己的内部资本市场,集团公司决定了企业集团内部各成员之间的资本配置。然而,这种形式的资源配置是否有效?外部政府规制因素的存在对这种形式的资源配置是否会产生影响?现有研究文献未给出一致结论。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纵向一体化程度与投资效率

由于企业纵向一体化程度难以度量,因此从此角度来研究企业投资效率的文献是凤毛麟角。

我国的资本市场处于初级阶段,各项法律规章制度还不健全,市场的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还无法有效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煤炭企业通过纵向并购形成的企业集团在以下方面可能促进企业的投资效率:

相对于外部投资者而言,企业集团总部更具有监督优势(Williamson,1971),能够实时获取和掌握各成员企业的投资机会和财务状况,通过优胜劣汰竞争机制,把各成员企业之间的投资机会进行排序,有效地促进了企业内部资本向边际收益较高的企业成员转移(Gertner,1994;Stein,1997),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淘汰经济效益低下的成员,从而提高内部资本的使用效率。

相对于外部的资本市场,企业集团内部的资本市场可以节约交易费用(Williamson,1975),在外部资本市场不成熟、法律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可以有效地替代外部资本市场的功能,降低交易成本,从而增加企业的市场价值(Khanna,2000;黄俊,2010)。

相对于分散的投资资金而言,企业集团的资金是由集团总部统一管理,集团总部拥有各成员企业剩余资金的支配权,并且企业集团往往具有以低于独立企业的融资成本在外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能力(Shin,1999;Almeida,2006),当发现市场上具有较好的投资机会时,集团总部可以迅速地以较低的成本集结大量的资金用于投资(翟胜宝,2014),从而避免由于资金问题错过最佳投资机会。

相对于独立企业而言,企业集团总部对集团内部成员企业资金的使用方向具有行使监督权的动力,成员企业为了从集团总部获取最大化的投资资金,在选择投资方向时,会努力向有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方向靠拢(Williamson,1975)。

因此,本文预期煤炭企业的纵向一体化程度与企业的投资效率正相关。

(二)地方政府规制下纵向一体化程度与投资效率

煤炭行业属于能源行业,受政府控制的力度较大,行业内的企业多为地方政府控股的国有企业。为了增强本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维持行政权力,地方政府会通过行政手段干预当地国有企业的正常经营,促进当地国有企业的纵向一体化进程(林云,1998)。从当地政府官员的层面来考虑,由于我国对地方政府官员的业绩考核是以当地的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地方政府官员为了自己的仕途,在任期内会对其控制的国有企业施加影响,干扰国有企业的投资决策,使国有企业产生过度投资的冲动,降低投资效率(程钟鸣,2008;李君,2015)。从企业层面来分析,国有企业进行纵向一体化的原始动力是寻租,利用与政府的关系获取高额收益(张伟华,2011;李焰,2011),一旦国有企业单纯为了争夺政府资源而进入自己不熟悉的行业经营,虽然会提高纵向一体化的程度,但是投资效率可能会下降;相对于地方国有企业而言,非国有企业由于受到政府控制的力度较弱,其经营相对独立,受当地政府和当地政府官员的干扰较小;中央政府控股的国有企业受地方政府规制的力度介于地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之间。

但地方政府规制对企业也不尽是黑暗的一面,在某些方面,地方政府规制也会表现出“支持之手”。受国家“资源型转型升级”和“能源革命”宏观政策的号召,地方政府有强烈的动机和积极性促进本地区煤炭企业的纵向并购,为本地区煤炭企业的纵向一体化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和待遇,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些优惠政策和待遇会首先由地方政府控股的煤炭企业享有。

因此,本文预期地方政府规制会弱化纵向一体化程度对煤炭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

三、研究设计

(一)纵向一体化程度计算

1.方法选取

纵向一体化程度的计算是本文后面进行实证研究的前提,其计算的准确度与实证结果密切相关,所以,对于其计算方法选取应该慎重考虑。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现有文献对其程度计算方法的科学性,再综合考虑相关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本文研究的目的,最终选用投入产出表法(张伟华,2011)对纵向一体化程度进行测量。

2.计算过程

首先,确定企业所跨行业;其次,计算各营业收入与总收入的比值;再次,根据基本流量表计算出企业所处行业每单位产出流入(或被投入)其他行业的数量,并将该系数加总;最后,用企业分部收入占总收入的比值与计算系数加权(董晶晶,2012)。

(二)投资效率的计量模型

企业非效率投资具体表现为投资不足或投资过度,Richardson(2006)通过建立一个模型对企业的正常投资水平进行测量,然后用该模型回归的残差作为公司投资过度或投资不足的替代变量,该模型在现有文献中被广泛运用(罗付岩,2013),本文亦借鉴该模型的思想对投资效率进行计量。对正常投资水平的测量模型如下:

模型(1)中各变量的含义如下:INVt为第t年的实际资本投资量;Growtht-1代表企业的增长机会,该变量的相对值越大,说明企业的增长机会越多,相应企业的资本投资量应该越大,本文选用第t-1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作为企业增长机会的衡量指标(辛清泉,2007);Levt-1为企业第t-1年末的资产负债率;Casht-1为企业第t-1年末的现金持有量;aget-1为企业截至第t-1年末上市年龄;Sizet-1为第t-1年末公司规模;Invt-1为第t-1年的实绩资本投资量;Industry和year是控制变量,分别为行业类别和年度变量。

将模型(1)进行回归,得到的残差?孜即为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的部分。?孜为正数代表投资过度,其值越大,说明企业投资过度的程度越严重;?孜为负代表投资不足,其值绝对值越大,说明企业投资不足的程度越严重。无论是投资过度还是投资不足,均为非效率投资,本文取上述模型?孜的绝对值来替代企业非效率投资的程度,用AbsInv表示,其值越大,说明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越严重。

(三)地方政府规制下纵向一体化程度与投资效率模型设计

由于本文研究的是2007―2012年22家公司6年的平衡面板数据,所以本文选取Panel Date模型为设计的基本模型。面板数据含有截面、时期和变量三维信息,利用Panel Date模型可以构造和检验比以往单独使用截面数据或时间序列更为真实的行为方程。Panel Date模型的基本方程为:

模型(5)和模型(6)的变量定义如下:Pr为企业的产权性质,笔者将煤炭类上市公司分为三类,中央政府控股企业、地方政府控股企业和非国有企业;FVI*Pr和BVI*Pr为一体化程度及产权性质的交叉变量。

(四)样本选择、数据来源和实证方法

根据本文研究的问题,最终选取了在深市和沪市上市的21家煤炭企业2007―2012年连续6年共126个数据为最终样本,由于本文需要上市公司第t-1期的财务数据,所以本文的实际研究时间期间为2006―2012年。按以下标准对样本进行筛选:(1)煤炭类上市公司且2007―2012年一直经营煤炭开采及洗选业务;(2)剔除没有进行一体化的公司;(3)剔除2006―2012年7年中任何一年的财务数据有缺失的公司;(4)剔除被ST的公司;(5)剔除变量数据异常的公司。

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均来自国泰安(CSMAR)数据服务中心数据库和上市公司年报,纵向一体化程度测量相关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具体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本文对样本公司主要变量作了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非效率投资(AbsInv)的标准差为29.87%,说明样本公司的投资效率具有明显的差异;最小值为0%,而最大值为260.98%;从均值来看,样本公司的非效率投资占总资产的比重达到21.14%,样本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较为严重。就煤炭类上市公司的一体化程度而言,前向一体化程度(FVI)和后向一体化程度(BVI)的均值分别为13.78%和5.98%,说明我国煤炭企业前向一体化程度明显高于后向一体化程度,这与煤炭企业几乎处于产业链的顶端有关;前向一体化程度的标准差为14.11%,反映出我国煤炭类上市公司进行纵向一体化的程度差异较为明显,其中向产业链的下游进行并购整合的程度最大值达到了43.89%,而整合程度最小值仅为0.21%;我国煤炭类上市公司后向一体化程度的差异与前向一体化程度相比没那么明显,但最小值(0.27%)和最大值(14.48%)的差值还是较大。从样本公司经营所涉及的行业数目(Ind)可以看出,我国煤炭类上市公司进行纵向一体化所涉及的行业差异较大(标准差为1.865);地方政府规制(Pr)的均值为1.5,样本公司中地方控股的国有企业比例较高。

(二)实证检验结果

表3报告了我国煤炭类上市公司前向一体化程度和后向一体化程度分别对投资效率的影响。表4是加入地方政府规制变量后,纵向一体化程度对投资绩效的影响结果。

从表3的回归结果来看,前向一体化程度(FVI)和后向一体化程度(BVI)均与非效率投资(AbsInv)负相关,说明我国煤炭企业一体化程度越高,企业的投资效率越高。从显著性水平来看,前向一体化程度在1%的水平下显著,而后向一体化程度不显著,这可能跟煤炭企业几乎处于产业链的顶端有关。煤炭企业前向一体化可以选择的余地较多,为了提高投资效率,主要进行前向一体化,成为企业集团,以达到打破行业和地区壁垒、获取更多投资机会和优质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而向产业链顶端兼并的主要是经营煤炭运输类等的企业,其后向一体化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提高投资效率,而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防止企业的剩余价值向其他企业流失。公司经营所涉及的行业数目(Ind)与企业投资绩效显著负相关,说明公司进行多元化经营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从侧面验证了一体化程度与企业的投资效率正相关的结论。

从表4的回归结果来看,加入企业产权和一体化程度交叉变量后,无论是前向一体化程度(FVI)还是后向一体化程度(BVI),均与非效率投资(AbsInv)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呈现负向关系,地方政府规制变量(Pr)与企业的非效率投资(AbsInv)均呈现负向关系,且在1%水平显著,说明对于我国的煤炭企业来说,地方政府的控制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纵向一体化程度与地方政府规制程度的交叉项,无论是前向一体化与地方政府规制程度交叉项(FVI*Pr)还是后向一体化与地方政府规制程度交叉项(BVI*Pr),均与非效率投资(AbsInv)正相关,只是显著性水平不同而已(FVI*Pr在10%水平显著,BVI*Pr在5%水平显著),说明随着地方政府对企业控制强度的加大,企业一体化程度对投资效率的影响有所下降。

(三)稳健性检验

为验证本文结论的可靠性,对主要模型作了如下稳健性检验:

1.对于纵向一体化程度,采用虚拟变量来替换。按样本公司纵向一体化程度的中位数分组,某一样本公司纵向一体化程度位于全样本公司纵向一体化程度中位数以下,将其定义为0,否则为1。将虚拟变量带入模型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2.对地方政府规制变量,本文选用地方政府拥有样本公司最终控制权的比例代替,带入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五、研究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一直希望通过促进企业纵向一体化进程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煤炭行业作为国家能源战略行业,更是首当其冲。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号召下,我国的煤炭企业顺应时代潮流,快速步入一体化进程,迅速形成大型的煤炭企业集团。

从本文的实证结果可以看出,纵向一体化作为煤炭企业进行对外投资的一种方式,其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因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等路径选择的不同而不尽相同。本文实证研究表明,对于我国煤炭企业来说,前向一体化程度越高,企业的投资效率越高;后向一体化程度与煤炭企业投资效率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并不显著,即并没有足够证据表明后向一体化程度越高,煤炭企业的投资效率越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煤炭企业后向一体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防止剩余价值外流,加之其在产业链上居于比较特殊的位置,从而导致其在进行后向一体化时可选择的余地较少,所以煤炭企业后向一体化并不必然为其投资效率带来促进作用。

煤炭资源国有的性质决定了煤炭企业进行纵向一体化时必然受到政府控制。本文实证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规制为我国煤炭企业的投资效率提供了正能量,但是地方政府规制是一把双刃剑,由于地方政府规制的存在,使得纵向一体化程度对煤炭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减弱。

本文的研究中,虽然在分析纵向一体化程度与煤炭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时,考虑了外部环境的影响,但对外部环境因素的衡量也仅限于地方政府规制,没有考虑地区经济环境的影响以及其他宏观因素的影响,这在以后的研究中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Williamson O E. The vertical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market failure considerations[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1(2):112-123.

[2] Gertner R H, D S Scharfstein, J C Stein. Internal versus external capital markets[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4, 109(4):1211-1230.

[3] Stein J C. Internal capital markets and the competition for corporate resources[J].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97, 52(1):111-133.

[4] Williamson O E.Markets and hierarchies[M].Nwe york:The Free Press,1975: 26-30.

[5] Khanna T, K Palepu. Is group affiliation profitable in emerging markets?An analysis of diversified Indian business groups[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2000, 55(2): 867-891.

[6] 黄俊,张天舒.制度环境、企业集团与经济增长[J].金融研究,2010(6):91-102.

[7] Shin H H, Y S Park. Financing constraints and internal capital markets: Evidence from Korean chaebols'[J].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1999, 5(2): 169-191.

[8] Almeida H, D Wolfenzon. Should business groups be dismantled?The equilibrium costs of efficient internal capital market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6,79(1): 99-144.

[9] 翟胜宝,易旱琴,郑洁,等.银企关系与企业投资效率――基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4(4):74-80.

[10] 林云.我国企业集团形成中的市场作用与政府作用[J].中国工业经济,1998(6):36-39.

[11] 辛清泉,林斌,王彦超.政府控制、经理薪酬与资本投资[J].经济研究,2007(8):110-122.

[12] 张伟华.市场环境、纵向一体化与企业资本配置研究[D].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13] 李焰,秦义虎,张肖飞.企业产权,管理者背景特征与投资效率[J].管理世界,2011(1):135-144.

[14] 董晶晶.我国煤炭企业纵向一体化问题研究:程度、动因和绩效[D].中国矿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5] 罗付岩.成长机会、自由现金流和企业投资效率[J].会计之友,2013(11):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