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地形测绘培训范文

地形测绘培训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09:59:0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地形测绘培训,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地形测绘培训

篇1

1.1统筹规划、建立体系

1)多视点思考①测绘视点:常规大型测绘工程分别由地形图图式、内外业测绘规范等现行标准解答测什么、怎么测、如何表达的问题,创新型大型测绘工程为丰富测绘成果的内容和形式,需要进一步解决测什么、如何表达问题,以及为规模化应用新技术须解决怎么测问题。②工作流程试点:大型测绘工程涉及多个专业,一般工作流程按大地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外业、内业、数据建库、地图制图等顺序安排,应根据工作流程合理安排标准文件研制和工作进度。③应用视点:标准分为国家、行业、地方、企业标准,国家标准规定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行业标准规定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大型测绘工程需根据工程的参加单位、作业工序、涉及的专业制定适用于不同单位及作业环境下共同实施的技术规范。2)忌划分粒度太小标准化对象是标准化的主题,最佳的标准化效果应该是一个标准化对象被一次标准化,如此可能产生的不协调性最小,标准化效果最好[6]。对标准进行科学划分是标准化工作不重复、不遗漏的保障。标准粒度大小是划分的关键问题,标准如被分解得过细将会导致标准数量过多,相互之间产生不一致性。

1.2急用先行、分步研制

标准化工作的理想状态是有较充足时间进行标准化研制工作,按部就班完成各项标准以及小试、中试、新技术新产品定型、宣贯、推广、生产工作。但大型测绘工程的标准化通常比较急迫,部分新技术和新产品是在工程建设中提出或日趋成熟的,因此,研制的标准化文件是在工程建设中逐步提出、研制和完善的。合理规划、急用先行、分步研制、成熟一个、一个、实施一个,这是大型测绘工程、特别是创新型大型测绘工程标准化工作方法之一。标准体系按测什么、怎么测、如何表达视点分类时,测什么标准为最为急需标准,涉及其整个工程成果及进度。按测绘专业工序分类排序一般为大地、数据库、航外、航内、地图制图。

1.3试验验证、及时培训

大型测绘工程的标准化可实行产、研相结合,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设计单位提出新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技术要求,研究并初试后在生产单位中试验共同完成标准的研制工作。设计和生产单位针对生产试验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共同研究、试验,得出较好的工艺流程。技术规范和规程等标准化技术文件在报批过程中或批准后应及时培训,由设计和试验单位共同培训各生产单位主要技术负责人员和实施人员,之后根据需要各实施单位组织单位内的进一步培训,将标准化文件宣贯到每一位技术人员。

1.4重视反馈、适时完善

标准化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组成的一个活动过程,标准化基本过程模式可由制定、实施、反馈三个同等重要的环节构成[2]。测绘行业以严谨著称,测绘标准化工作也是如此,标准化工作程序中的反馈环节往往容易被忽视。大型测绘工程的标准化文件一字、一值之差将有可能影响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在工程实施中,标准化文件的制定者应积极到生产单位收集用户意见,用户应在实施应用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意见,制定者根据反馈意见进行的技术修改应以文件形式快速下发执行。

1.5根据条件升华水平

大型测绘工程后期或验收后,工程中研制的标准化文件经过工程的洗礼已得到广泛应用,部分可推广到全行业,部分可以推广到全国,先进测绘技术和测绘新产品相关的工程标准化文件,已初步具备了上升为行业或国家标准的基本条件。大型测绘工程的设计、实施各方均应积极促进工程标准化文件的升华,及时提出相关国家、行业标准立项建议。

2实践

2.1概述

2006~2011年间,国家测绘局组织完成西部测图工程,其中包括大地、航测、制图、数据库和系统建设测绘的全过程,涉及测绘专业广、参加工程单位多、工程周期长、作业区域大。西部测图工程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大型创新型测绘工程:①采用现有技术方法,同时提出新技术方法,如青藏高原、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等测绘人员难以到达、航空摄影困难区域测图,需广泛应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测图技术;横断山等常年云雾缭绕区域可见光影像获取困难区域测图,局部应用雷达测图技术等。②测制常规测绘产品,同时研制新型测绘产品,如不仅生产1:50000地形图DRG,DEM,DOM,DLG现行的测绘产品,还生产覆盖全测区的地表覆盖数据集和影像地形图、局部晕渲地形图产品。为促使新技术、新产品在工程的各参加单位中全面实施,在执行现行国家、行业标准的同时,制定了十一项适用于全工程的内部标准见表1。

2.2西部测图工程标准体系

西部测图工程须制定全面成套、层次恰当、划分分明的工程标准体系,以规划各标准规范的应用和制订,保持标准化工作的延续性,保证各测区、各参与单位采用协商一致的共同技术文件。西部测图工程标准体系由现行相关标准与工程研制的十一项标准化技术文件共同构成,可从如下视点分解:1)从测绘专业划分视点出发,工程的标准分为三个层次,涉及各专业方面,如《地形图补充要素内容技术规定》涉及航外要调绘、航内要采集、制图要表达;涉及某专业标准,如《1:50000晕渲地形图技术规定》仅涉及制图表达;涉及工程实施具体软硬件环境和具体步骤,该类细则由生产单位自行研制实施,如《卫星影像立体测图作业指导书》等。2)从工序流程视点出发,外业调绘方面研制了《景观图片采集技术规定》,内业数据采集方面研制了《1:50000地形图水系地貌要素采编细则》,地形图产品方面研制了《1:50000影像地形图技术规定》等。3)西部测图工程在已有国家和行业标准基础上,根据我国西部地物、地貌特色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从测什么、怎么测、如何表达为视点归纳为:①进一步规范测什么:对地形图图式内容进行了补充,对地表覆盖分类进行了细化,在外业增加了景观图片采集工作,进一步规定了测什么。②进一步规范如何表达:针对工程测图过程中的问题,通过高分辨率影像和雷达影像测图技术规定、等高线水系采集细则、地名译写规则补充、地表覆盖解译规程等进一步规定了怎么测。③进一步规范如何表达:综合运用测图工程成果研制新产品,通过影像地形图、晕渲地形图技术规定等进一步规定了如何表达。

2.3产研结合、及时培训、适时修订

工程研制的技术规定由工程技术负责单位主持、生产单位试验共同研制,如《1:50000影像地形图技术规定》《1:50000晕渲地形图技术规定》《1:50000地形图水系地貌要素采编细则》分别与四川测绘局制图院与遥感院合作完成。工程的标准化技术文件按《测绘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经过立项、起草、征求意见、提出送审稿、秘书处形式审查、专家审查、报批稿、秘书处复核、国家测绘局审批、实施全过程。为保证工程进度,一般在报批阶段由工程项目部组织规模培训,之后各实施单位根据实际需求进一步将培训范围扩大到作业人员。工程中的部分标准化技术文件根据实施中遇到的相应技术问题及时弥补,适时修订五项技术规定。

2.4急用先定、分步实施

工程的十一项标准化文件分三步实施,与“测什么”相关的四项技术文件《地表覆盖分类系统》《地形图补充要素内容技术规定》《景观图片采集技术规定》《1:50000地形要素数据技术规定》首批研制、获批、实施;与“怎么测、如何表达”相关的四项技术文件《蒙古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藏语(拉萨话、安多话、德格话)地名译写规则补充要求》《1:50000地形图水系地貌要素采编细则》《1:50000影像地形图技术规定》《1:50000晕渲地形图技术规定》于第二批研制、获批、实施;涉及的“如何测”应用技术相对复杂。试验过程较长的三项技术规定《地表覆盖判译调绘规程》《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测图技术规定》《雷达影像测图技术规定》为最后一批。

2.5成果与展望

国家西部测图工程已验收,对其中的标准化工作做出了应有贡献,十一项文件完成了其在工程中的使命,建议将这些标准化技术文件分为三类,部分可进一步完善提升为国家标准在全国推广,部分进一步完善提升为行业标准在行业推广,部分在相应标准修订时适量纳入到现行国家或行业标准中。《1:50000晕渲地形图技术规定》已通过行业标准申请立项,纳入到2011年测绘地理信息标准项目计划。

3结束语

篇2

关键词:测绘工程;特殊地形;测绘要点;测绘方案;质量控制

前言

近年来测绘行业发展速度较快,但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对测绘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各地区地形十分复杂,这就需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测绘方案,需要有效地推进测绘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在提高测绘结果准确的同时,使测绘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测绘工程行业的发展。在实际测绘过程中,测绘人员需要针对特殊开形制定完善的绘绘方案,并控制好测绘过程中的质量,从而为测绘行业的良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测绘工程的主要内容及特殊地形的测绘工作

1.1 测绘工程的主要内容

测绘工程就是利用测量工具和测量技术来对需要测绘区域内地面形态和空间结构进行测绘,并采用画图的形式将其在平面上体现出来。测绘工程包含内容具有多样化特点,如地形、地质及种类,而且在实际测绘过程中需要将地质勘探与地表形态有效结合。测绘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测绘技术来对测绘区域进行相关测绘,从而对被测绘区域内的地址问题进行掌握。

1.2 特殊地形的测绘工作

相较于传统测绘工作,特殊地形的测绘工作更具复杂化,需要在传统测绘基础上进行,在具体测绘过程中,可以通过采用传统测绘技术和特殊地形测绘技术来完成特殊地形的测绘,从而获取到相应的数据和地形状况,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2 地形测绘工作的要点

在测绘工程实施过程中,避免不了会遇到一些特殊地形,对于这类特殊地形测绘时会存在各种难题。如高原地区、河流及高山地区等都会对测绘工程的有序开展带来一定的阻碍。因此针对于这些特殊地形测绘工作中,需要采用先进的测绘技术,并对现有测绘设备进行改良,从而获取到准确和可靠的测绘数据。

当前在测绘工作中,全站仪数字测图及GPS测量技术应用十分广泛,但在具体应用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全站仪测绘技术应用是对通视性具有较高的要求,而且距离增加过程中测绘精度也会随之降低。在具体测绘工程中,测量精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测量精度的高低会对测绘工作质量带来直接的影响。而且不同地形地貌环境下对测绘精度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即使对同一项目进行测绘时,也会对监控点具有不同的要求。这就需要在实际测绘过程中要把握好测量精度,这是确保测量质量的重要保障。同时还要充分的应用GPS测量技术,充分发挥GPS测量技术的优势,提高测量位置的准确性,为监控提供更多的便利性。但在GPS测量技术应用过程中,虽然能够实现远距离三维坐标的测绘,但也只适合在一些视野开阔及地势平坦地区进行应用。在一些特殊地形测绘过程中,GPS技术的优势能够更好地显现出来,对于一些无法测绘的区域,可以利用GPS来准确定位需要测量的方位,以此来保证测绘的质量。

3 测绘工程殊地形的测绘方案及质量控制

在对特殊地形进行测绘过程中,需要根据该特殊地形来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测绘方案,在测绘方案制定过程中,需要深入研究被测绘地区的地形及地质情况,掌握特殊地形的可靠数据,并仔细研究方案中的各个细节,并运用卫星定位系统来精测对特殊地形进行测量,确保所制定出来的特殊地形测绘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3.1 野外草图的绘制

在进行测绘工作的时候,在进行简单规划的地区的草图绘制时,这样的草图往往给人的感觉就比较清晰直观,并且整个草图在布局上也是比较的完整合理,这样就能使得整个的测绘工程进行的比较顺利。不过,如果在整个测绘工程的前期没能进行合理的工程规划,就会导致整草图绘制后并不能清晰直观的看清整个地形的变化,测绘人员也会由于对某些地形测绘不准确导致整个草图的布局也不是那么的清晰合理。针对这种类型的草图绘制,可以通过只进行对能够观察到的地形进行测绘,然后再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进行后期的处理绘制草图。

3.2 野外数据的采集

在野外数据的采集过程中,针对一些地理位置图像相对密集的地区,一般的测绘工程测量距离的速度非常快,可以充分采集接近需要进行采集的数据点,所以在测量过程中一般都应用特殊精准的仪器来保证测量的精准度。但是在最实际测量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具体的问题,导致测绘人员无法进入实地去进行精准的测量,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到测量的进度,出现这种情况时就应该在测量点区域的其他高度通过GPS对零碎的点进行精准的测量。这样就能够有效地跟上测绘的进度,也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测绘方式。

3.3 测绘工程的质量控制

测绘工具有完成测绘工作的重要保证,而且有利于更好的发挥出测绘技术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对特殊地形测绘开始之前,需要针对特殊地形测绘前期的各项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并准确好测绘过程中会用到的各种测绘工具,为测绘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测绘工作质量的好坏与测绘人员的专业素质高低具有直接的关系,因此需要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测绘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工作,更新测绘人员的自身的知识结构,努力提高测绘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使其能够更好地完成特殊地形的测绘工作。在实际特殊地形测绘工作中,测绘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还要合理对人员进行优化配置,并建立健全测绘工程质量责任制,进一步完善责任制度和质量控制制度。在测绘开始之前,不仅要制定完善的测绘技术方案,还要针对测绘过程中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制定出应急预案,从而有效的确保测绘工程的质量。

4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工程建设取得了飞速发展,测绘工程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关注。在测绘工程实施过程中,一些特殊地形测绘是经常遇到的情况,针对于特殊地形的测绘工作,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测绘方案,并充分运用先进的测绘技术,并对实际测绘工作中做好质量控制,以便于特殊地形测绘工作的顺利开展,更好地促进特殊地形测绘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丽华.浅析测绘工程中测绘技术的应用及流程[J].科技与企业,2014(2).

篇3

关键词:地质工程;数字化;测量技术;

Abstract: Geological engineering survey technology design of the guidance of geological surve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improving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technological level and operators of geological engineering survey team. This paper makes some discussion simple.

Key words: geological engineering; digitization; measurement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P25

引言:上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化成图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数字化成图技术具有精度高、劳动强度小、更新方便、便于保存管理及应用、易于等特点,目前有内外业―体化和电子平板两种模式。内外业―体化是一种外业数据采集方法,主要设备是全站仪、电子手簿等,其特点是精度高、内外业分工明确、便于人员分配从而具有较高的成图效率。根据使用编码或者是画草图来描述记录连接关系和地图实体的地理属性,可以分为有码和无码作业。无码作业比较方便、可靠同时由于无码作业采用草图的方式,使得数据采集工作直观并且可以减轻测站观测人员的压力。进入计算机数字化的信息时代,在测量技术中,制图行业都开始利用计算机来制图,使测绘行业走向自动化、现代化。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工程图的测绘是工程测量工作的重要内容,常规的成图方法的野外工作十分艰苦,同时还有繁琐的内业数据处理和绘图工作,成图周期长、产品单一,难以适应地质工程事业的需要。

一、工程测量中的数字化技术的方法

1 .地图数字化技术

在建立各种GIS系统时,对原有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在建库工作中占据了相当大的工作量,各工程测绘部门都投入相当大的人力和财力。对于已有纸制地图,若其现势性、精度和比例尺能满足要求,就可以利用数字化仪将其输入计算机、经编辑、修补后生成相应的数字地图。当前有手扶跟踪数字化和扫描矢量化两大类仪器,针对大比例尺地形图,大多数扫描矢量化软件能自动提供提取多边形信息,高效,便捷,保真的对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

2.数字化成图方法

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工程图的测绘是传统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常规的成图方法野外工作量大,作业艰苦,作业程序复杂,同时还有繁琐的内业数据处理和绘图工作,成图周期长,产品单一,难以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而数字化成图技术具有精度高,劳动强度小,更新方便,便于保存管理及应用,易于等特点,目前,数字化成图技术有内外业一体化和电子平板两种模式,内外业一体化是一种外业数据采集方法,主要设备是全站仪,电子手簿等,其特点是精度高,内外业分工明确,便于人员分配,从而具有较高的成图效率。

二、数字化制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等高线处理不当

由于数字化地形测绘软件中的等高线一般都是根据野外采集的地貌点的高程,采用等值内插法,按基本等高距插绘等值点连成曲线,再按不同的方法进行圆滑而生成的。在地形测量中,并不是野外采集的所有地貌点之间都能进行等高线内插的,也就是说靠全自动建立的数字地面模型DTM有可能失真,因而需要进行必要的人工干预,删除自动组网中那些不能内插等高线的三角边。而要做好这一点,就要靠测绘人员的技术和经验。如等高线不能穿过道路和建筑物,有的需要在建立DTM模型时充分考虑,有些应在绘制好等高线后进行局部修剪或删除。如果上述工作不到位,数字地形图是很难真实反映实际地形的。

2.野外数据采集不准、不全

(1)地形变化处地形点不全面,坎沟上有点,下面无点或少点,这给计算机自动绘制等高线也带来一定的麻烦,所绘出的等高线也会失真,难以准确反映实际地形。

(2)有些线状地物如小沟特别是暗沟、电力线、电讯线或电缆等各种管线在图内应该有始有终,而拾取地形点时往往容易忽略,导致来龙去脉不清,这些都与跑尺员的技术素质和责任心有很大关系。

(3)野外草图绘制不全、不细。野外草图绘制人员是现场跑路最多而且最忙的,技术要求也高。虽然是草图,也应按正规图来绘,因为它是最后成图能否满足规范要求的重要依据之一。尤其是地物、地貌的连线关系应与实地一致,测点顺序不能颠倒和记错。同时,现场草图绘制人员还应对跑尺员省去而图上需要表示的地物的相关位置,进行准确量取并在草图中标注清楚。如果工作不细心,这些都容易忽略,造成地形地物不准、不全。

3.自检工作不利

相对于常规测图而言,在图纸审核中,数字化成图发现的缺陷要多一些。除了上述问题之外,主要就是绘图人员的自检工作是否到位。如注记或植被符号压线和覆盖地物的现象以及坎沟上的高程注于坎下或下面的高程注在上面的现象,还有图式符号使用不正确等,这些现象经过仔细自检,应该都可以避免,而这些问题都与制图人员的责任心有关。

三、数字化技术的运用

在常规地质工程测量中,制图是一项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野外工作,同时还有大量的室内数据处理工作,绘图周期长、产品单一,对现代地质工程测量工作适应性较差。随着测绘仪器的电子化和先进化,一套完备的测绘系统可以轻松的完成复杂的数据采集工作和绘图工作,节省了人力物力。数字化测量技术在地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使得大比例尺工程图和地质图向信息化发展,加快了地质工程事业的进程。

四、数字化技术的特点

1.自动化程度高

数字测量是通过专业软件自动处理、自动测绘,精确、细致。另外,数字化测量出错的概率相对较小,可以自动提取方位、坐标、面积等。

2.测量精度高

数字测量技术的采用,在距离300m内时测量地物点的误差约为+2mm,地形点高差约为+18mm。测量产生的数据可以以电子数据的形式进行传输、存储、处理和制图,在整个过程中原始数据精度无损,完全规避了传统测量中方向误差、站点误差和视距误差,确保高精度的测量成果。

五、如何提高成图质量

1.技能培训,有效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素养

21世纪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上基本都没有问题,只是缺乏实际经验,缺乏现场测绘的经验和基本功。所以对这些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和基本功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具体实施办法,建议选择适当场地,参加野外实地测绘;按原来的常规办法测绘地形图或室内找一些范例进行实习与讲授相结合的办法来提高测绘人员的技能。

2.加强岗位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

地形测量工作是一项通过集体作业来完成产品的。无论哪一环出现缺陷都会反映到最终的成图中来。跑尺员因地形地物取舍不当会直接影响到地形图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同时还会使地形图缺这少那。顾此失彼.残缺不全。要解决此类缺陷’除了按测量规范和作业现场的要求进行合理取舍之外,绘制草图人员还应考虑现场具体情况与跑点人员密切配合,分清主次确定具体取舍对象撒到该取的就应当取全,不能遗漏,有始有终。如有些埋地管线在现场时隐时现.也要追根究底,尽量在图上反映出来。因此.跑尺员也应加强质量意识与草图绘制人员密切配合。

六、技术展望

现代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带动测绘仪器的电子化,测绘技术向数字化、自动化发展,传统的手工测绘被取代,这给地质工程测量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使数据处理简洁化。但是目前,地质工程中的测绘技术依然存在若干问题,在不断出现的新技术、新课题面前,也会有新问题,需要广大测绘工作者不懈努力,解决问题,大力促进地质工程事业的不断发展。

七、结束语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数字化测量技术应用于地质测量工作以来,地质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很多,少走了很多弯路,降低了出错率。总的来说,从事数字地形测量的技术人员应当增强质量意识,加强责任感,多参加技能培训,这样才能最终完成优质的数字地形图。

参考文献:

[1]李世林,宋英华.大比例尺地形图绘制[M].测绘出版社.

[2]武测测量学编写组预.量学修订本[M].测绘出版社.

篇4

【关键词】地质工程;数字化;测量技术

1. 引言

进入计算机数字化的信息时代,在测量技术中,制图行业都开始利用计算机来制图,使测绘行业走向自动化、现代化。特别是新一代年轻的测绘人员。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工程图的测绘是工程测量工作的重要内容,常规的成图方法使野外工作十分艰苦,同时还有繁琐的内业数据处理和绘图工作,成图周期长,产品单一,难以适应飞速发展的城市建设的需要。上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化成图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它具有精度高、劳动强度小、更新方便、便于保存管理及应用、易于等特点,目前有内外业一体化和电子平板两种模式。内外业一体化是一种外业数据采集方法.主要设备是全站仪、电子手簿等,其特点是精度高、内外业分工明确、便于人员分配,从而具有较高的成图效率。根据使用编码或者是画草图来描述记录连接关系和地图实体的地理属性,可以分为有码和无码作业。无码作业比较方便、可靠,同时由于无码作业采用草图的方式,使得数据采集工作直观并且可以减轻测站观测人员的压力。

2. 数字化技术的运用

在常规地质工程测量中,制图是一项脑力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野外工作,同时还有相应的大量室内数据处理工作,绘图周期长,产品单一,对现代地质工程测量和飞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工作适应性较差。随着测绘仪器的电子化和先进化,一套完备的测绘系统可以轻松的完成复杂的数据采集工作和绘图工作,节省了人力物力。数字化测量技术在地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使得大比例尺工程图和地质图向信息化发展,加快了城市工程建筑的进程。

3. 数字化技术的特点

3.1自动化程度高。 数字测量是通过专门的软件自动处理,自动测绘,精确、细致,另外,数字化测量出错的概率相对较小,可以自动提取方位、坐标、面积等。

3.2测量精度高。 数字测量技术的采用,在距离300m内时测量地物点的误差约为+2mm,地形点高差约为+18mm。测量产生的数据可以以电子数据的形式进行传输、存储、处理机制图,在整个过程中原始数据精度无损,完全规避了传统测量中方向误差、站点误差和视距误差,确保高精度的测量成果。

4. 数字化测途中存在的问题

4.1等高线处理不当。 由于数字化地形测绘软件中的等高线一般都是根据野外采集的地貌点的高程,采用等值内插法,按基本等高距插绘等值点连成曲线.再按不同的圆滑方法进行圆滑而生成的。在地形测量中.并不是野外采集的所有地貌点之间都能进行等高线内插的.也就是说靠全自动建立的数字地面模型DTM有可能失真,因而需要进行必要的人工干预。删除自动组网中那些不能内插等高线的三角边,而要做好这一点,就要靠实际绘图人员的技术和经验。比如.沟或坎上的点就不能与远离其坡F的点插绘等高线.否则可能会使生成的等高线悬空或穿入地下,使局部地形面目全非。再如等高线不能穿过道路和建构筑物.有的需在建立DTM模型时应充分考虑,有些应在绘制好等高线后进行局部修剪或删除。如果上述工作不到位,数字地形图是很难真实反映实际地形的。

4.2野外数据采集不准不全。

(1)地形变化处地形点不全面,坎沟上有点,下面无点或少点.这给计算机自动绘制等高线,也带来一定的麻烦,所绘出的等高线也会失真.难以准确反映实地地形。

(2)有些线状地物,如小沟特别是暗沟、电力线、电讯线或电缆、各种管线在图内应该有始有终,而拾取地形点时往往容易忽略.来龙去脉不清,这些都与跑尺员的技术素质和责任心有很大关系。

(3)野外草图绘制不全、不细。野外绘制草图人员是现场跑路最多而且最忙的,技术要求也高,虽然是草图,也应按正规图来绘,因为它是最后成图能否满足规范要求的重要依据之一。尤其是地物、地貌的连线关系应与实地一致,测点顺序不能颠倒和记错。同时,现场绘制草图人员还得记清跑尺员省去而图上需要表示的地物的相关位置,都应准确量取并在草图中标注清楚。如果工作不细心,这些都易忽略,造成地形地物不清不全。

4.3自检工作不利。 出了以上的问题外,绘图人员的自检工作也是需要加强的一方面。相对于常规测图而言,在图纸审核中,数字化成图的过程发现的缺陷要多一些。除了上述问题之外,主要就是绘图人员的自检工作要加强。如注记或植被符号压线和覆盖地物的现象以及坎沟上的高程注于坎下或下面的高程注在上面的现象,还有图式符号使用不正确等,这种现象只要经过仔细自检,应该都可以避免,而这些问题都与制图人员的责任心有关。

5. 如何提高成图质量

5.1技能培训,有效提高地质工程测量人员的技术素养。

(1)如今测绘专业的大中专生,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上基本都没有问题,只是缺乏实际经验,缺乏工程测绘的经验和基本功。所以对这些从事地形测量人员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和基本功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具体实施办法建议选择适当场地参加野外实测,按原来的常规办法测绘地形图或室内找一些范例进行实习与讲授相结合的办法来提高他们的技能。

(2)地形测量工作是一项通过集体作业来完成产品的。无论哪一环出现缺陷都会反映到最终的成图中来。跑尺员因地形地物取舍不当会直接影响到地形图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同时还会使地形图缺这少那,顾此失彼,残缺不全。要解决此类缺陷,除了按测量规范和作业现场的要求进行合理取舍之外,绘制草图人员还应考虑现场具体情况与跑点人员密切配合,分清主次确定具体取舍对象,做到该取的就应当取全,不能遗漏,有始有终。如有些埋地管线在现场时隐时现.也要追根究底,尽量在图上反映出来。因此.跑尺员也应加强质量意识与草图绘制人员密切配合。

5.2观测员在工作前应仔细检查仪器。 安置好仪器以后,输入仪器高度,与跑迟员配合,对后视方向相关站点进行观测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必须仔细,否则会使数据错误,因而观测员的责任心也十分重要;绘制草图的工作人员既要使草图合理取舍,又要符合现场情况,严格依照现场采集原始数据。绘制草图人员还可根据所测地物量取相应数据如间距等记于草图中,以备作图用。这样,草图绘制人员就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做到嘴勤、手勤、腿勤、脑勤.保证第一手资料的准确齐全。野外数据采集成功后,制图过程中人工干预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成图的质量,需要对野外取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纠正。

6. 技术展望

(1)现代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带动测绘仪器的电子化,测绘技术向数字化、自动化发展,传统的手工测绘被取代,这给地质工程测量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使数据处理简洁化。但是目前,地质工程测绘中的测绘技术依然存在若干问题,在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课题面前,需要广大地质工作者不懈努力,解决问题,大力促进地质工程事业的不断发展。

(2)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信息量庞大,都要以空间定位做基础,而市场需求的激增,数字化测绘将会进一步推动技术进步,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有测绘企业参与进来将成为整体趋势,数字化测绘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7. 结语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数字化测量技术应用于地质测量工作以来,地质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很多,可以少走很多弯路,降低出错率。 总的来说,从事数字地形测量的相关人员都应增强质量意识,加强责任感.多参加技能方面的培训,最终完成优质的数字地形图。

参考文献

[1]李世林,宋英华.大比例尺地形图绘制[M].测绘出版社.

篇5

关键字:数字化;地形测量;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P23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信息经济时代的今天,作为地理信息行业的测绘行业,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围绕着以建立数字化测量体系为目标,通过逐步的对数字化测量方式进行改革,最终对数字城市、数字区域以及数字中国的空间地理信息建设工作起到推进作用。

一、数字化地形测量的分类

(一)既有图纸的数字化

在需要进行数字化地形测量的城市或者是地区由于缺少客观条件,诸如经费、时间等问题时,就可以采用在既有图纸的基础上进行数字化改造。该方法可以对既有的地形图进行充分的利用,在这个基础上只需要配备数字化仪、计算机、绘图仪以及匹配的数字化软件就可以顺利的开展工作,并且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数字化地理信息资料。同时,当由于缺乏经费或者是其他的问题导致不能采购进行数字化的设备时,可以让具有图纸数字化的测绘单位代为进行。

(二)航测数字成图

当需要绘制数字地图的区域较大时,或者是条件和设备等比较成熟时,可以采用航空摄影机在空中对地面进行摄影,在外业进行判读,在内业再建立地面的具体的精细模型,然后利用绘图软件在计算机上建立的模型之上对地形图进行详细的测量和绘制,进而得到最终的数字地形图。随着我国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数字测量方式的不断成熟,航测数字成图的方式逐步的在地形测量中推广开来。

(三)地面数字测图

当测绘区域没有大比例尺的地图,又需要获得精度较高的大范围地形图,且所具有的经费较多时,我们可以采用直接的地面数字测图的方法。这种方法也被称为内、外业一体化数字测图方式。地面数字测图是当前我国各测绘单位采用的主要方法,这主要是由于出于发展的需要,我们需要获得绝大部分区域的数字地图。这种方式所得到的数字地图具有精度高、且可靠性高等优点,加上一定的措施之后,将重要地形物之间的相邻控制点精度控制在5cm都是可行的。但这将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

在进行地面数字测图时,为了保证其精度,通常要求当测站点与碎部点的距离要小于500m,且地物的平面位置误差绝对值要小于0.15mm。同时,还应该注意,在进行地面数字测图时,虽然规范中对测距的最大长度都有明确规定,例如,1:500为300m;1:1000为500m等,但是在实际的测绘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放宽,从实践来看并不会影响到测绘的精度。

二、数字化地形测绘问题

(一)作业方式的选择

数字化测绘常用设备是全站仪加电子手簿,全站仪集测角、测边、测距、测高差等许多功能于一体。电子手簿能编码、记录测量数据,又能反映地貌,用拼音第一个字母编人电子手簿,测站与棱镜间利用对讲机进行实时联络,测站照准目标操作电子手簿驱动全站仪测取数据后,快速告知棱镜作业员跑下一点,测站观测速度很快,数字化测图测程较远。

(一) 数字化地形测绘的精度问题

(1)控制点点位精度

如果控制点的平面误差以本级控制点相对于上一级控制点点位中误差小于图上0.1mm、高程中误差小于1/10测图基本等高距来衡量,即使是1:500地形测量,无论是GPS网还是导线网,控制点达到上述精度要求并不难。以支导线形式布设测站点时,应当根据使用的仪器及成图精度计算确定支导线最大长度及最大连续支站数。

(2)碎部点测绘

应当说,无论是用动态GPS、还是用全站仪进行碎部测图,就碎部点坐标而言,其精度是保证的,而且有足够的精度余量。用动态GPS进行碎部测图时,由于卫星信号、天线外形影响,加之无法进行偏心观测,针对居民地和地物较多的大比例尺测区宜持保守态度。用全站仪采集碎部数据时应当根据使用的仪器及成图精度要求限制视线长度,对于大比例尺测图必要时还须进行偏心观测。

(3)数字化地形测绘的误差问题

数字化测绘采用全站仪加电子手簿测距精度很高,又没有展点误差。测量、数据传输、计算都是自动进行、避免了人为的错误。实际上碎部点已达到了图根点的水平,因而成果质量取决于描述误差大小,如沟边、塘边等,也就是立镜位置的是否恰当和有无编辑错误。这一问题涉及到作业员对地形表达方法的理解和认识能力。编辑出现错误,主要在于记录,由于地形复杂性,这类问题的出现是难以彻底避免的。它将引起地形、地物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符,严重影响测量成果的使用。所以作为重要的一道工序,数字化成图完成后制图输出,实地检查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实地检查可查出编辑错误予以纠正,在这一前提下影响成果质量的关键因素就归结为棱镜位置的正确性问题这将是数字化测图作业员核心问题。

(4) 数字化测图的比例尺问题

如平板测图由于一定幅面内地形符号的负载及表现能力的局限。不得已分为各种比例尺。各种比例尺地形图不光细致程度不同,精度也不同,相互间很难转换,需要不同比例尺的图时,往往重复测绘。而数字化虽然也分比例尺,但主要是用来定义绘图输出时点状符号大小及现状符号(坎、斜坡等)间隔宽窄等,即是为输出传统的纸质地图定义的。在测绘不同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时,除细致程度沿用平板测图的要求外,精度并无差别,这是有别于平板测图的一个特点。

由于数字化地形图不同,地物、地形类别分层存储,无级缩放显示,并且具有编辑方便、地形图符号负载量限制相对较小,测量数据反复多次利用的特性,所以实际上可以说,数字化地形比例尺的概念仅限于细致程度的差异,在数字化测图实践巾体会到地形测量按1:500与按1:1000的要求测绘,由于立镜作业人员行走路程相当,多测一部分碎部点相对快捷容易,实际工作量相差并不大。

所以数字化地形测绘应一次性地顾及到各种用途的需要,而按大比例尺的技术要求进行比较适宜。如要输出则利用测图软件一般都具有的比例尺转换功能,很容易得到小于1:500的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

三、提高数字化地形测量的对策

(一)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素质

新一代年青的测绘技术人员尤其是近期的大中专生,尽管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本领,甚至有一定的编程技术,但是缺乏现场测绘地形图的经验,更缺乏勾绘等高线的基本功。而现代数字化测绘软件虽然自动化程度很高,仍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必要的人工干预。所以对这些从事地形测量人员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和基本功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二)控制点点位精度

如果控制点的平面误差以本级控制点相对于上一级控制点点位中误差小于图上0.1毫米、高程中误差小于1/10测图基本等高距来衡量,即使是1:500地形测量,无论是GPS网还是导线网,控制点达到上述精度要求并不难。以支导线形式布设测站点时,应当根据使用的仪器及成图精度计算确定支导线最大长度及最大连续支站数。

(三)碎部点测绘

应当说,无论是用动态GPS、还是用全站仪进行碎部测图,就碎部点坐标而言,其精度是保证的,而且有足够的精度余量。用动态GPS进行碎部测图时,由于卫星信号、天线外形影响,加之无法进行偏心观测,针对居民地和地物较多的大比例尺测区宜持保守态度。用全站仪采集碎部数据时应当根据使用的仪器及成图精度要求限制视线长度,对于大比例尺测图必要时还须进行偏心观测。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在各领域、行业中的不断应用与深入,数字化测绘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通过不断的实践证实,相关人员应明确数字化测绘的精确度并不是单单的由作业人员的技能而决定,而是与作业流程中作业人员的具体操作有着直接的关联。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地质工程;数字化;测量技术

1.引言

进入计算机数字化的信息时代,在测量技术中,制图行业都开始利用计算机来制图,使测绘行业走向自动化、现代化。特别是新一代年轻的测绘人员。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工程图的测绘是工程测量工作的重要内容,常规的成图方法使野外工作十分艰苦,同时还有繁琐的内业数据处理和绘图工作,成图周期长,产品单一,难以适应飞速发展的城市建设的需要。上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化成图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它具有精度高、劳动强度小、更新方便、便于保存管理及应用、易于等特点,目前有内外业―体化和电子平板两种模式。内外业―体化是一种外业数据采集方法.主要设备是全站仪、电子手簿等,其特点是精度高、内外业分工明确、便于人员分配,从而具有较高的成图效率。根据使用编码或者是画草图来描述记录连接关系和地图实体的地理属性,可以分为有码和无码作业。无码作业比较方便、可靠,同时由于无码作业采用草图的方式,使得数据采集工作直观并且可以减轻测站观测人员的压力。

2.数字化技术的运用

在常规地质工程测量中,制图是一项脑力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野外工作,同时还有相应的大量室内数据处理工作,绘图周期长,产品单一,对现代地质工程测量和飞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工作适应性较差。随着测绘仪器的电子化和先进化,一套完备的测绘系统可以轻松的完成复杂的数据采集工作和绘图工作,节省了人力物力。数字化测量技术在地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使得大比例尺工程图和地质图向信息化发展,加快了城市工程建筑的进程。

3.数字化技术的特点

3.1自动化程度高

数字测量是通过专门的软件自动处理,自动测绘,精确、细致,另外,数字化测量出错的概率相对较小,可以自动提取方位、坐标、面积等。

3.2测量精度高

数字测量技术的采用,在距离300m内时测量地物点的误差约为+2mm,地形点高差约为+18mm。测量产生的数据可以以电子数据的形式进行传输、存储、处理机制图,在整个过程中原始数据精度无损,完全规避了传统测量中方向误差、站点误差和视距误差,确保高精度的测量成果。

4.数字化测途中存在的问题

4.1等高线处理不当

由于数字化地形测绘软件中的等高线一般都是根据野外采集的地貌点的高程,采用等值内插法,按基本等高距插绘等值点连成曲线.再按不同的圆滑方法进行圆滑而生成的。在地形测量中.并不是野外采集的所有地貌点之间都能进行等高线内插的.也就是说靠全自动建立的数字地面模型DTM有可能失真,因而需要进行必要的人工干预。删除自动组网中那些不能内插等高线的三角边,而要做好这一点,就要靠实际绘图人员的技术和经验。比如.沟或坎上的点就不能与远离其坡F的点插绘等高线.否则可能会使生成的等高线悬空或穿入地下,使局部地形面目全非。再如等高线不能穿过道路和建构筑物.有的需在建立DTM模型时应充分考虑,有些应在绘制好等高线后进行局部修剪或删除。如果上述工作不到位,数字地形图是很难真实反映实际地形的。

4.2野外数据采集不准不全

(1)地形变化处地形点不全面,坎沟上有点,下面无点或少点.这给计算机自动绘制等高线,也带来一定的麻烦,所绘出的等高线也会失真.难以准确反映实地地形;

(2)有些线状地物,如小沟特别是暗沟、电力线、电讯线或电缆、各种管线在图内应该有始有终,而拾取地形点时往往容易忽略.来龙去脉不清,这些都与跑尺员的技术素质和责任心有很大关系;

(3)野外草图绘制不全、不细。野外绘制草图人员是现场跑路最多而且最忙的,技术要求也高,虽然是草图,也应按正规图来绘,因为它是最后成图能否满足规范要求的重要依据之一。尤其是地物、地貌的连线关系应与实地一致,测点顺序不能颠倒和记错。同时,现场绘制草图人员还得记清跑尺员省去而图上需要表示的地物的相关位置,都应准确量取并在草图中标注清楚。如果工作不细心,这些都易忽略,造成地形地物不清不全。

4.3自检工作不利

出了以上的问题外,绘图人员的自检工作也是需要加强的一方面。相对于常规测图而言,在图纸审核中,数字化成图的过程发现的缺陷要多一些。除了上述问题之外,主要就是绘图人员的自检工作要加强。如注记或植被符号压线和覆盖地物的现象以及坎沟上的高程注于坎下或下面的高程注在上面的现象,还有图式符号使用不正确等,这种现象只要经过仔细自检,应该都可以避免,而这些问题都与制图人员的责任心有关。

5.如何提高成图质量

5.1 技能培训,有效提高地质工程测量人员的技术素养

21世纪测绘专业的大中专生,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上基本都没有问题,只是缺乏实际经验,缺乏工程测绘的经验和基本功。所以对这些从事地形测量人员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和基本功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具体实施办法建议选择适当场地参加野外实测,按原来的常规办法测绘地形图或室内找一些范例进行实习与讲授相结合的办法来提高他们的技能。

地形测量工作是一项通过集体作业来完成产品的。无论哪一环出现缺陷都会反映到最终的成图中来。跑尺员因地形地物取舍不当会直接影响到地形图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同时还会使地形图缺这少那,顾此失彼,残缺不全。要解决此类缺陷,除了按测量规范和作业现场的要求进行合理取舍之外,绘制草图人员还应考虑现场具体情况与跑点人员密切配合,分清主次确定具体取舍对象,做到该取的就应当取全,不能遗漏,有始有终。如有些埋地管线在现场时隐时现.也要追根究底,尽量在图上反映出来。因此.跑尺员也应加强质量意识与草图绘制人员密切配合。

5.2观测员在工作前应仔细检查仪器

安置好仪器以后,输入仪器高度,与跑迟员配合,对后视方向相关站点进行观测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必须仔细,否则会使数据错误,因而观测员的责任心也十分重要;绘制草图的工作人员既要使草图合理取舍,又要符合现场情况,严格依照现场采集原始数据。绘制草图人员还可根据所测地物量取相应数据如间距等记于草图中,以备作图用。这样,草图绘制人员就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做到嘴勤、手勤、腿勤、脑勤.保证第一手资料的准确齐全。野外数据采集成功后,制图过程中人工干预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成图的质量,需要对野外取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纠正。

6.技术展望

现代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带动测绘仪器的电子化,测绘技术向数字化、自动化发展,传统的手工测绘被取代,这给地质工程测量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使数据处理简洁化。但是目前,地质工程测绘中的测绘技术依然存在若干问题,在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课题面前,需要广大地质工作者不懈努力,解决问题,大力促进地质工程事业的不断发展。

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信息量庞大,都要以空间定位做基础,而市场需求的激增,数字化测绘将会进一步推动技术进步,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有测绘企业参与进来将成为整体趋势,数字化测绘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7.结语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数字化测量技术应用于地质测量工作以来,地质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很多,可以少走很多弯路,降低出错率。总的来说,从事数字地形测量的相关人员都应增强质量意识,加强责任感.多参加技能方面的培训,最终完成优质的数字地形图。

参考文献:

[1]李世林,宋英华.大比例尺地形图绘制[M]-钡9绘出版社

篇7

关键词:数字化;地形测量;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P23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测绘技术的飞速发展, GPS+全站仪+计算机的全数字化地形测量模式逐步成熟并基本普及,这种模式正在替代而且必将完全替代传统的大平板仪地形测量,成为地形测量的主流模式。另一方面,地形测量模式的更新又将对测绘单位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管理方式、作业组织等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一、数字化地形测量工作简述

为满足城市规划开发和划拨地以及土地利用等高精度要求,城市建设部门、土地管理部门迫切需要对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其主要获取来源还是采用地面数字测图的方法,此方法是目前许多测绘单位用得最多的数字测图方法。采用该方法所得到的数字地形图的特点是测量仪器比较容易操作,一般普通文化程度的人员都能学会,成图软件大都具有:汉化、各种符号齐全、通讯方便、操作简单、测量精度高、成图精度高等共性,基本可以满足城市规划、地籍及土地管理等方面的图件精度要求。此作业方法比较灵活,可以任意大小的测区进行快速更新和补测修测工作。

二、GPS技术体系的组成部分

1.1空中的GPS卫星

平均散落在地球6个轨道平面上的 24 颗高轨道工作卫星组成了空间卫星系统,卫星每绕地球旋转一圈需要花费2个小时,通过在“低噪声窗口”由卫星自带的高精度原子钟控制无线电向周围发射L1、L2 两种载波,使得地球上的用户可以不停地接收到传出的GPS导航信息。

1.2地面监控体系

三大洋的美军基地和美国本土的1 个主控站、3 个注入站、5 个监测站组成了地面监控体系。收集气象数据、传输观察数据到主控站、使用GPS接收系统测算每颗卫星的距离差和伪距,是地面监控体系的主要功用。

1.3 各个GPS信号接收站的作用

主控站主要有下面几方面的作用:一是对各监测站的注入时间进行掌控和协调,检查导航电文有没有发送到GPS用户系统及注入的卫星导航电文的准确性;二是查看卫星的工作情况,进行失效卫星和备用卫星之间的更换,对偏离轨道的卫星进行调节更正;三是把接收到所有监测站的信息对各个卫星的导航电文进行迅速编算,同时把导航电文传输到注入站。以电脑技术和无线点传感为基础的GPS数据处理软件和GPS卫星接收机组成了用户接收系统。对接收到的主控站的不同卫星导航电文正确的注入到从其上空飞过的各个卫星上是注入站的主要作用。

二、数字化测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等高线处理不当

因为数字化地形测绘软件之中的等高线通常都是充分的依据野外采集的地貌点的高程,采用的是等值的内插法,实质上就是按照基本的等高距插绘等等值点连成一个曲线,再就是按照不同的拟合方法来进行圆滑而生成的。在地形测量之中,并不是野外采集的全部地貌点之间可以进行等高线内插的,也就是说单纯的依靠全自动所建立的数字地面模型(DTM) 很有可能会发生失真的情况,因而也就得进行一个必要的人工干预,删除自动组网之中的那部分可以内插等高线的三角边,然而假如我们要将这一点做好,就得完全的依靠实际绘图人员的经验和技术。

2.2野外数据采集不准不全

(1)地形变化处地形点不全面,坎(沟)上有点,但是下面则是少点甚至是无点,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来给计算机自动绘制等高线,也带来麻烦,进而所绘出的等高线也就会相应的失真,很难的将实际地形真实的反应出来;(2)一部分的线状地物比如小沟(尤其是暗沟)、电讯线(或电缆)、电力线以及各种管线在图内也应该有始有终,然而拾取地形点的时候一般都会忽略掉,弄不清来龙去脉,这些均与跑尺员的责任心和技术素质有很大的关系;(3)野外草图绘制不细、不全。野外绘制草图人员大多都是现场跑路最多同时也是最忙的,对于技术的要求也是相应的比较高,虽然是草图,但是也应该按照正规的图纸来进行绘制,由于它是最后成图是不是可以充分的满足各项规范要求的关键依据之一。特别是地貌、地物的连线关系应该和实地相互的一致,测点顺序不能记错和颠倒。不过现在,随着野外的编码测图技术的引入,极大的减少了野外草图的绘制和测量人员的配置,技术熟练的技术人员甚至不用绘制草图。

2.3自检工作不利

相对于常规测图来说,在审核图纸的过程之中,数字化成图的过程之中就会出现很多的缺陷。除了上述问题之外,主要就是强化绘图人员的自检工作力度。比如植被符号或注记覆盖地物和压线的现象以及坎(沟)上的高程注于下面的高程或坎下注在上面的情况。还有就是使用不正确的图式符号等等,这种情况只要是经过仔细自检,基本上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而这部分的问题得和制图人员的责任心十分的有关。

三、提高数字化地形测量的对策

3.1控制点点位精度

如果控制点的平面误差以本级控制点相对于上一级控制点点位中误差小于图上0.1毫米、高程中误差小于1/10测图基本等高距来衡量,即使是1:500地形测量,无论是GPS网还是导线网,控制点达到上述精度要求并不难。以支导线形式布设测站点时,应当根据使用的仪器及成图精度计算确定支导线最大长度及最大连续支站数。

3.2碎部点测绘

应当说,无论是用动态GPS、还是用全站仪进行碎部测图,就碎部点坐标而言,其精度是保证的,而且有足够的精度余量。用动态GPS进行碎部测图时,由于卫星信号、天线外形影响,加之无法进行偏心观测,针对居民地和地物较多的大比例尺测区宜持保守态度。用全站仪采集碎部数据时应当根据使用的仪器及成图精度要求限制视线长度,对于大比例尺测图必要时还须进行偏心观测。

3.3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素质

新一代年青的测绘技术人员尤其是近期的大中专生,尽管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本领,甚至有一定的编程技术,但是缺乏现场测绘地形图的经验,更缺乏勾绘等高线的基本功。而现代数字化测绘软件虽然自动化程度很高,仍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必要的人工干预。所以对这些从事地形测量人员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和基本功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结束语

数字化地形测量是以传统的纸质测图原理为基础,再应用更加先进的测量仪器,采用各种灵活定位方法而进行的数字信息描述地形特征。在这过程,更好地实现了地图信息的获取、变换、传输、识别、存贮、处理、显示、编辑修改和计算机绘图数字化。但如果完全依靠计算机绘制地形,容易造成地形测量结果失真。而且数字化测绘过程的野外数据采集不足不全和图形自检工作不到位等,均可造成数字化地形测量结果与实际地形存在一点差距。为更好地控制数字化地形测量的质量,应充分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地形测量从业人员的技术素质,使得地形测量从业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更强。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动化绘制的地形与实际地形更加吻合,既发挥了其本身的优点,又能有效避开此种技术的弱点,为地形测量工作提供强国有效的的实用工具。

参考文献

[1] 安家骁.数字化测绘条件下几个地形测量问题的探析[J].中国地名,2011(8);

[2] 刘秀芳. 小议现代数字化地形测量的方法与步骤 [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1);

篇8

关键词:测绘;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

Abstract: Mapping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modern, this paper mainly on surveying and mapp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the contents of demand. Puts forward how to strengthen quality management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measures analysis.

Key words: Surveying and mapping; city plann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中图分类号:P25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1 城市测绘的主要内容

城市、地籍以及房产测绘是城市建设中具有交叉的三大块,城市测绘数据主要是反映城市地表的自然、经济、社会诸多要素的特征、形态、位置、大小、分布、类别、名称以及其它的重要信息。城市测绘资料直观反映城市的面貌,城市规划都需要城市测绘提供基础资料,测绘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接影响和决定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城市建设的实施。城市测绘内容包括:城市现状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城市平面、高程控制网测量、地下管线的测量、建筑用地界线拔定、建筑物的施工放样、竣工测量、城市规划道路定线、大型建筑物的沉降测量等。地籍测绘内容包括: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地籍要素调查、地籍要素测量、地籍图绘制、面积量算、地籍数据库建设、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等。地籍测量的成果包括数据集( 控制点和界址点坐标等) 、地籍图和地籍册。房产测绘的基本内容包括: 房产平面控制测量、房产调查、房产要素测量、房产图绘制、房产面积测算、房产权属、变更测量、成果资料检查验收、房产信息系统建设等。

2 测绘的社会需求

测绘工作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对于行政区域的识别划分;布设和加密城市控制网,使城市的规划建设在一个共同的平台下有序进行;为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用户提供可靠的多比例尺的地形图,满足各行各业的使用要求;根据设计要求准确划分相应建设用地,并对用地情况的监控提供可靠的依据。

社会对测绘信息的需求量很大的,其中大多数是各级政府机关,其次是企业单位。当然这其中的绝大多数资料都被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规划管理始终是城市管理工作的热点,规划管理工作程序中无不与测绘工作紧密相联,需要测绘工作有力的支持,从工程建设前的选址用地,建设工程的设计、实施以及最终的规划验收,以及规划行政执法,都离不开地形测量、综合管线测量、工程测量(建筑放线、验线) 、规划竣工验收测量等工作,这些工作贯穿在整个规划行政管理的每个环节。因此重视和促进依法测绘才能确保城市规划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统一性。

3 如何加强对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

3.1建立质量监督机制,加强监督力度 测绘管理是一种行业管理,测绘队伍分布于国民经济建设各个部门,虽各有特点和差别,但是共性是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各种基础地理信息。为确保质量,测绘行业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制约机制,实行综合质量管理。对国家指令性基础测绘项目实行项目管理,建立质量保证金制度,视验收结果结算经费。质量保证金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用经济手段去监控产品质量比较有效的管理办法。加强行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检力度,完善质量监督抽检程序,改变监督检验资料保送办法,在行业单位街道监督检验项目的通知后,两天内报送资料,扩大产品质量抽检的数量和范围,严格监督抽检结果的后处理,抽检结果一律对社会公布。对一次抽检不合格者要组织复查,对连续两次抽检不合格者,给予通报批评和舆论曝光,对质量特别低劣的单位,责令停业整顿,取消部分业务范围,直至吊销资格证书,对质量违法行为提请有关部门依法惩处。

3.2建立测绘工程监理制度,加强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监督 测绘工程监理的科学性、公正性、独立性、服务性的性质,能够很好的为业主提供项目管理服务、规范工程相关方的生产行为、保障工程质量日标的达到。同时,测绘过程监理通过生产过程的监督,提出工作质量记录、质量报告,既是测绘工程成果验收质量评定的客观依据也是测绘工程合同执行状况的客观证据。测绘工程监理工作中要向建筑工程监理方法借鉴,结合自己行业的技术特点从而逐步形成自己完善的工作体系。今后测绘工程监理要以市场为规律,运作监理企业的行为;以政府有效管理,规范监理企业和人员的行为,建立、完善测绘监理工程师职业资格和注册管理相关制度,保障监理工作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3.3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做好制度保障 加强对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首先就是有关部门要根据目前的形式要求,制定测绘质量的专项法规,以法律为根本准绳,并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形成制度保障。其次,行政测绘的主管部门要严格依法办事,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惩处严重违反质量管理法规的单位及项目;第三,加强行政测绘部门的监管工作。设立测绘质监部门,不断增强各级测绘质监部门的地位,做好监管工作

3.4 加强领导及员工的质量意识 领导重视,是质量管理水平提高的主要动力。质量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此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做好测绘产品质量提高的的基础工作。要提高领导和员工的质量意识,就要不断加强领导与员工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通过学习,不断加强员工的质量意识教育,同时,也可以通过各种经验交流会、业务培训班等方法,增强员工的爱岗敬业精神,让质量意识深入人心。

3.5 重视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点 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点应分别设定在人员、设备和数据采集过程上。人员的质量管理点主要是人员的能力水平能够胜任工作岗位,应达到一定的学历、职称、工龄、业绩、培训等。设备的质量管理点是年检和使用前的检校,以确保设备工作正常,满足工程使用。测绘工程数据采集过程的质量管理建立三个固定管理点:第一,己知数据的检查;第二,控制数据的检查;第三,地形要素,图形,碎部数据的检查。另外在控制网的布设,观测,平差和地形要素的采集,图形编辑等过程中根据需要建立临时管理点。

3.6 通过培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测绘单位要做好人员的技术质量培训工作,不间断的组织员工系统地学习国家测绘局颁发的《测绘生产质量管理规定》和《测绘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等文件;在学习过程中,要努力加强优秀技术总结、设计等技术资料的学习,把测绘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计量管理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还要特别强调测绘行政管理部门的质量监督管理职能,维护测绘持证单位的合法权益,提高测绘单位的工作积极性。

3.7加大经费与人力的投入力度 基础测绘工作的公益性较强,单靠市场机制进行自发调节,很难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势必造成测绘的基础产品的价格与价值出现严重背离。虽然,每年国家都加大了基础性测绘事业的经费投入,但是增加的费用仍然不能与生产成本增加的费用持平。按目前投入水平可安排的基础测绘工作量已呈逐年下降趋势,而且我国还只有为数不多的测绘生产单位具有先进的测绘技术手段。对此,我们必须加大对测绘工作经费的投入力度,让测绘生产单位能够更新设备并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测绘的科技水平和生产能力,保障测绘成果的精准度。测绘单位的经费投入要遵循以下三点进行:一是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的更新计划,当列入国家和省一级年度经济计划,在预算中列有专项,安排适当的经费额度,由测绘主管部门按计划实施。二是基础测绘实行分级管理,改变多年来我国大比例尺基础测绘都由国家测绘局包下来的状况。其三,还应注意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比如通过建立测绘成果的有偿使用制度等方法,建立各种经费补偿机制。 3.8文件化质量体系要实施动态管理 测绘质量体系文件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加以改进完善,使其可操作性逐步增强,确保测绘产品实物质量稳步提高,这就要求质量体系文件必须实施动态管理,不断提高测绘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在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出现文件规定不明确、规定与实际不符或文件未规定以及采取纠正措施而引起文件更改的情况,要按照文件规定的修改程序及时修改完善,使文件更加严格,达到质量体系运行更加系统、更加有效的目的。文件修改程序要根据测绘单位的实际情况规定合理,进行有效控制,便于文件的控制和修改的渠道畅通,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和提高效率的目的。

结语;

根据,近年全国测绘工程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国重点测绘工程的质量合格率高达93.1%,不可否认,测绘工程在质量管理方面的工作成绩斐然。但是,随着国内经济改革的深化及开放程度的加深,测绘行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将越来越严重,所以测绘行业只有不断提高运营效率和质量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为测绘行业竞争力的提高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景文. 建筑检测试验[M].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2009.

[2]赵向方.浅谈测绘工程监理的质量控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1)

[3]王丛香. 对工程测量中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研究[J]. 民营科技.2010.(1)

篇9

Abstract: For keeping the accuracy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geography diagram data, demand to 1:500 number geography diagram dynamic state renewals, in the process of renewing in exist to influence data quality of factor. This text carried on concrete analysis to link and factor that influences data quality, and put forward some effective control methods.

关键词:地形图数据;动态更新;过程控制;质量控制

Keyword: Geography diagram data;T he dynamic state renews;The process controls; The quality controls

中图分类号:P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营口市鲅鱼圈区1:500数字地形图作为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是鲅鱼圈区空间数据的核心内容,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城市规划、管理和建设工作的主要依据。实施1:500数字地形图动态更新,保持地形图的准确性和现势性,是落实和完善基础测绘更新机制,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测绘保障。在更新过程中,往往由于各环节的各种因素而导致一些质量问题,需要对更新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这样才能不影响数据的使用。

2 原有地形图更新方法

以前鲅鱼圈区都是通过分片修测或重测的方式进行1:500数字地形图的定期更新,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定期更新机制

更新需求 具体建设项目需要 基础测绘计划

更新范围 局部区域 市规划区

更新方案 及时更新立项 分片立项实施、滚动开展

更新周期 一次性 五年左右

更新方法 区块重测、修测、规划测绘 分片重测、修测

更新内容 全要素 全要素

由上表可知,以前的地形图更新机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重测更新:存在对原有地形图资料不能充分利用、施测工作量大、工期长、成本高等问题,一般仅在原图达不到现行标准规定的精度指标要求的情况下采用;

(2)修测更新:利用了原有地形图资料,投入资金较少,但只反映修测时的地形要素变化,需周期性修测来保证地形图的现势性;

(3)规划测绘更新:充分利用规划测绘资料,现势性强,投入资金较少,但地形图更新局限于规划实施区域,无法满足规划设计区域地形图的现势性。

随着城市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以前的更新机制已不能满足社会对测绘产品的要求,而信息化测绘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基于地形图要素的更新技术的完善,目前,鲅鱼圈区已经采用对1:500数字地形图进行动态更新。

3 动态更新的指导思想及作业模式

根据国家现行地形图更新规范规定要求,以满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为核心需求,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和资源条件,分重点、分层次的开展地形图动态更新工作,做到最大程度地缩短地形图更新周期和节省资金投入。为此对动态更新区域进行了主、次区域划分,对地形图要素进行了主、次要素的划分,提出动态更新工作所特有的作业模式。

3.1 主、次要区域的划分与作业模式

(1)主要区域:建设状态活跃的区域,主要指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正在或即将建设区域等。

(2)次要区域:建设状态相对稳定的区域。一般指成熟小区、成熟商务区、成熟绿地等。

(3)主要区域的更新周期为一个季度,即在一个季度时限内,对全区域变化地物更新一遍;次要区域的更新周期为一年,即一年更新一次;规划测量区域根据项目进程实时更新。主、次要区域应更根据现状的变化每年界定一次。

3.2 主、次要要素的划分与作业模式

(1)主要要素:对规划建设工作过程中有直观现势影响、形体较大或较高的地形图要素。如建筑物、高压铁塔、水系等。

(2)次要要素:地形图中除了主要要素以外的其他要素。如摄像头、窨井等。

(3)主要要素的更新周期为每季度一次,次要要素的更新周期为每年度一次。

4 更新过程和质量因子

在进行更新之前要做好切实可行的项目策划,制定更新的生产计划和实施计划,要明确更新需求和任务量;确定更新的范围和要素内容,收集范围内现势性较强、比较权威的参考资料和数据,并对其进行全面、认真的分析;设计合理的更新技术路线和方案并形成技术设计书;在更新作业之前要对作业人员和检查人员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然后根据技术设计书的要求和规定进行更新作业;更新后的成果数据实行二级检查和一级验收制,最后将成果归档,这样就完成了数据的动态更新。

在项目策划、资料分析、技术设计与培训、数据更新、数据检查与验收、成果归档等整个更新过程中都离不开人工干预,只要有人为干预的环节就会出现质量隐患。下表为影响质量的因子。

表2 更新过程及质量因子

更新过程 内容 质 量 因 子

项目策划 生产计划

实施计划 可行性、适宜性

资料分析 分析数据源 准确性、全面性

分析参考资料

分析参考数据 现势性、权威性、可靠性

技术设计 技术策划 全面性、可行性

设计(输入、输出、审批、设计书) 设计的规范性、可行性、技术依据的正确性、合理性,技术方案的可行性,设计书的可指导性

技术培训 技术方法培训 标准性、规范性、正确性

质量培训 质量意识

数据更新 位置更新 准确性

属性更新 正确性、完整性

时态更新 准确性

要素增加 新增要素位置及属性的正确性

接边处理 位置和属性接边的正确性、一致性

关系协调 合理性、逻辑一致性

重建拓扑 拓扑关系的正确性

作业信息记录 规范性、准确性

数据检查 自查、互查

过程检查

最终检查 各级检查的规范性、全面性,检查方法的正确性,检查记录的规范性,复查及问题修改的彻底性等。

成果验收 概查 特定检查项的正确性、系统性

样本详查 样本的代表性、样本量的准确性

质量评定 单位成果质量分布的准确性

成果归档 成果数据

文档技术资料 成果的完整性、数据组织的正确性等

5 过程质量控制的方法

为了对过程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必须使更新作业的所有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技术标准和统一的质量要求,而且还要实时全面监控更新过程的每个环节,严格履行检查验收的程序和制度,这样才能确保成果的质量,下面是一些有效的控制方法。

(1)各部门、各工序之间的协调。过程质量控制离不开各个环节各个工序的有效控制,各工序间、各部门间在数据流程、关键环节、质量标准、技术手段和工作质量等方面都需要衔接、协调一致,相互做好沟通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最基本的质量。每个部门和工序之间在质量监督方面相互制约,共同监管。

(2)更新作业过程质量控制。为了能将质量影响因子最大的作业层的质量隐患降低到最小,必须对作业层的生产质量进行控制。如果这一层控制不当,不但影响数据的质量,而且还会加大后续检查的工作量,甚至可能造成返工,这样会影响到数据更新的效率,并会进一步增加作业成本。

(3)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在作业过程中为了保证更新数据变更的可追溯性和方便检查工作,要求对信息的变化做一定的记录,形成作业信息记录表,这样对作业层的质量就有了一定的可控制性,否则对更新后的成果数据发生的变异无法掌控。作业时要养成认真细心的作业习惯,对作业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及时上报,并对处理结果做必要的作业记录,使作业过程有可追溯性。

6 检查质量控制

6.1 检查内容

数字地形图质量的衡量指标主要是位置精度、属性精度、逻辑关系、完整性和相关性等。数据的检查包括图形检查、属性检查、精度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和现势性等,保证了这些衡量指标的准确性就可得到优良的数字地形图。

6.2 检查要求

成果数据在申请交付质检部门验收之前,要严格进行两级检查,即在自查、互查之后进行过程检查,然后再申请交付最终检查。在各级检查中,要对问题和错误按照规定的记录格式进行记录,监督作业层认真及时地解决问题、改正错误,并及时复查,直至检查无误方可提交下一道检查工序。

6.3 质量评价

为了确保成果数据的质量,质量评价不仅仅在验收环节进行控制,在最终检查环节也要对成果数据进行质量评定,其评定结果是单位内部实行质量奖惩的有力依据。

根据成果数据的具体情况确定该成果的具体检查项、质量子元素和质量元素等评价元素,确定相应的质量评价指标,并按照质量评价指标对各个检查项进行合理计分,进一步评定质量子元素、质量元素的分值,作为评定质量的依据。对成果质量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对最终检查后的结果形成检查验收报告。

6.4 存在的问题

在作业中存在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因为通常更新作业时只对设计中要求的要素和内容进行修改,但在更新后的数据中往往出现丢失原有数据中该有的数据或属性的情况,如果不参照原数据对更新后数据进行全面检查,很难发现这种重缺陷。

更新数据除了项目的特殊要求外,通常其数学基础、数据结构、数据格式和存储方式等与数据源保持一致,只是在要素内容的位置和属性值等方面与数据源不同。检查时依据更新数据源和参考资料对更新后的数据进行100%的全面检查,根据设计书的要求对数据空间位置的准确性、属性信息的完整性和正确性、逻辑一致性及拓扑关系等进行逐一检查。

7 结束语

数字地形图的更新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的工作,所以对其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也是一个连续性的、不断完善的工作。全面加强数据动态更新的过程质量管理,明确各部门和各岗位的任务、责任及权限,制定各工序的质量目标,使更新的各项工作系统化、标准化、程序化与制度化。

参考文献

[1]GB/T 14268-2008.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更新规范》(S).

[2]GB/T 18316-2008.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S).

篇10

关键词:数字测图 数字化 地形图

地形图测绘分为白纸成图、航测成图与数字化成图,随着测绘技术的快速发展,白纸成图成为过去,航测成图与全野外数字化成图成为目前最主要的测图方式。其中,航测成图又分为大飞机测绘与无人飞艇及无人机测绘。本文依托具体的测图项目,主要探讨了数字化成图中的控制测量与成果质量分析,对选用此种方式的测图工作具有一定的借签意义。

1 项目概况

为了满足山西省某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的发展要求,对该城区周边进行了全野外数字化测量工作,以期获得该区的1:500比例尺地形图,作为该区的规划底图及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测区范围主要包括县区周边山地部分和村落,区内主要包括三种地貌类型:土石山地、黄土丘陵和河滩阶地。测区内交通便利,公路、铁路贯穿全县,土地广阔,资源丰富。发展农业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工业以化工、煤炭、机械、冶金、建材为主体,因此测区污染比较严重,地形破碎复杂,通视较差,给本次测图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1.1 作业依据

项目基于以下行业规范及标准进行。

①CJJ8-99《城市测量规范》;

②CJJ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③GB/T7927-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④GB14804-93《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形要素编码》;

⑤CH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1.2 作业标准

①平面坐标系统:1980年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系统;

②成图比例尺:1:500;

③图幅分幅:50cm×50cm正方形分幅;

④等高距:1m;

⑤成图软件:CASS 7.0。

2 控制测量与地形图测绘

2.1 首级控制测量

经实地踏勘核定,测区周围分布有三个四等GPS控制点,点位保存完好,可在其基础上加密一级GPS网作为测区的平面控制。

2.1.1 一级GPS点的标石埋设及编号

根据现场地形情况,点位应选在基础坚实稳定,且易于保存的位置;卫星截止高度角应大于15度;为防止信号干扰,点位应远离无线电发射源200米以上,距离高压线应大于50米;点位附近不应有大面积静止的水面或高大的房体。

点位埋设时在水泥路面和沥青路面上采用钢钉芯作为标志。

2.1.2 高程控制测量

采用GPS高程,对选定的一级点进行测量时,把GPS架到甲方提供的点上面进行联测;在此基础上使用DS3型水准仪对部分一级GPS点进行联测,形成闭合环,把结果和平面数据整体平差处理。

水准观测使用DS3型水准仪配合区格式黑红面水准尺,采用中丝法读数,直读视距,观测顺序为后-后-前-前。施测前应对水准尺进行检查,施测过程中应检查水准仪i角,水准仪i角应≤20″;水准尺的每米平均真长与名义长之差≤0.5mm。

2.2 图根控制测量

在一级GPS导线点的基础上布设图根导线。图根导线采用附合导线,导线网与支导线三种,由于测区比较开阔,在没有干扰卫星信号良好的地区,可以采用RTK进行图根点的施测,图根点以RTK为主。图根导线水平角前距离用J2(或J6)型全站仪一测回测定。图根点高程采用测距三角高程施测,用全站仪直接测出高差或垂直角,高差采用前后视对向观测,垂直角正倒镜一个测回测定。平差采用太原理工大学开发的EasyADJ Plus软件做平差计算。施测前利用静态GPS施测的结果求得准确的坐标转换参数,以保证图根点的精度;并应在施测后选取部分图根点用全站仪测距检查其精度。

2.3 地形图测量

①居民地作为测图工作中的重要地物要素,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应按实地轮廓准确测绘。

②测区内的独立地物是判定方位、确定位置、指示目标的重要标志,必须准确测绘和按规定的符号正确地加以表示。

③永久性电力线、通讯线均需表示,电杆、电塔位置必须实测,同一条杆上有多种线路时,表示其主要线路,图面上各种线路的走向应连贯、类别分明。

④铁路、公路、大车路、乡村路均应测绘。

⑤河流、溪流、湖泊、水库、池塘等都应测绘。

⑥石堆、土堆、陡崖、坑穴、冲沟、山洞、石灰岩熔斗、崩岩、滑坡等特殊地貌和人工修筑的梯田、陡坎、斜坡等用相应的符号表示。

⑦地理名称及各种注记是地形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判读地形图的直接依据。图上所有居民地、大的工厂、道路、山岭、河谷、河流等自然地理名称,均需进行调查核实、正确注记。

3 成果与质量评定

3.1 仪器校核情况

平面测量使用GPS RTK和全站仪进行,这两样仪器均由山西省测绘局测绘仪器计量检定站检测,检测结果符合规范及野外作业要求,完全满足本次测图技术要求。

3.2 图根点测量

图根点以GPS RTK测量为主,对测区内信号不好的区域以附合导线、支导线为补充。

3.3 地形测绘及内业处理

地形测绘主要由全野外数字化测图及内业编辑成图两部分组成。在野外采用GPS RTK加草图的方式记录测量数据及属性,内业在CASS 7.0平台上展布点位并绘制等高线与地物,完成地形图绘制。

3.4 成果检查与质量评定

成果质量的检查在小组互查的基础上,由质量检查小组把关检查。

①控制资料的检查:对所有的观测数据、计算数据进行100%的检查。

②内业的检查:内业检查采取在计算机上开窗漫游检查,100%检查所有图幅。检查中发现有断头、毛头的现象,个别地物存在层次放错等错误。告诫作业员要细心工作,把问题消灭在作业过程中。

③外业精度检查:外业精度检查主要采取实测地物点检查和间距检查两种方法,对所有地形图进行100%巡视,并随机抽取30%的图幅进行打点和量边检查。检查统计后计算中误差,没有超限的图幅。所有经检查不合格的图幅已经全部处理,处理后的图幅综合评定达到良级以上。

④质量评定:控制测量方面导线图形设计合理,数据齐全,计算正确,点位密度合理,能够满足碎部测量的需要;地形图图面清晰,表示合理,内业处理正确合理,数字精度较高。

4 结束语

在本次工作中,尽管成果质量均符合要求,但也表现出以下一些问题来,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注意及借鉴。个别作业员工作不细致,导致有几幅图内外业检查并进行补测。在以后的作业过程中应坚决杜绝此现象的发生;个别图幅存在粗差,属于作业员工作不细致或打点不到位造成的,外业检查时增加了检查量,并教育作业员提高质量意识,严守质量关;个别图幅在外业调查过程中,存在丢落现象;个别作业员对内业编辑工作掌握不好,造成对地物编辑时出现错误,应多学习多培训,以提高自身的作业水平。

参考文献:

[1]曾海滨.测绘监理在大面积数字化测图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07(09).

[2]黄刚收.城市大比例尺数字测图及其应用[J].现代测绘,2010(05).

[3]黄伟,江新清.谈谈数字化测图技术[J].中华建设,2004(Z1).

篇11

关键词: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

中图分类号:P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 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土地的综合利用价值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由于城市的发展,各地区对地形图的需求和使用质量正在不断的提高,因此,数字化的测绘技术在现代地形图的测量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特点

1.1测图的基本原则

根据地图图形组成的基本情况,我们可以划分为三个组成要素,包括点、线和面。而这三点也是地图最基本的图形要素,测量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测量点位的坐标。在测量点位的坐标的情况,紧密排序连接的点可以组成一条线,而线的排列可以铺成面,此时,我们就可以依靠特殊技术在面上做记号。针对一些独立的物,符号和定位点是最好的表现方式,线状地物也是由各种线或符号表示,等高线由高程值来描述。

1.2传统测图方法存在的弊端

在以往传统的测量中,测量的主要设备有水准仪、经纬仪和平板仪等,可以测量出点的高程、平面坐标,以及测量出竖直角、水平角和距离,通过测量,总结数据,再有绘图人员人工计算出最后结果,得出最后的点位坐标,再将坐标表示到地图上,但是这种方法不但花费时间多,人工计算还会时常出现误差,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无疑也加大了,而整个操作过程也显得十分复杂。

1.3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特点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数字化测图技术是一项利用计算机绘图和分析的新型测量方式,它与传统的测量方式不同,数字化测量技术在未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也是地形图测量未来发展的重要手段。数字化测绘技术可以保持测量的精确度和稳定性,保证了坐标值的精确,还能进一步的实现仪器和技术的更新发展,是科技进步的要求。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不但证明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现代社会实现科学管理的要求。

2 数字化地形测量技术的程序

由于数字化测绘相对于传统平板测图具有精度高、作业效率高、劳动强度小等显著经济技术优势,加之近年来数字化测绘设备价格的持续下降,规划、设计等用图,单位普遍采用计算机设计而要求提供数字化测绘成果等因素,测量单位普遍采用野外数字化测绘完成大比例尺地形测量工作。

2.1测量步骤

数字化地形测量的步骤可概括为两个环节:一是控制测量与计算机辅助平差计算;二是碎部数据采集与软件编图成图。两个环节间以数据传输为纽带,即可平行施工又可顺序施工。与传统地形测量相比,压缩了大量的中间生产环节。

2.2方案设定

数字化地形测量项目的方案的选择根据仪器设备条件确定,仪器设备条件不同,设定的方案变化各异。一般可选用静态gps网作基本控制,导线(网)、动态gps作加密控制,支导线(点)补充测站点,全站仪、动态gps碎部数据采集,进而计算机软件辅助成图的作业方案。

2.3方法选择

在生产工序上,数字化地形测量不一定要遵守“先控制、后测图”的原则,控制测量、碎部测图可以同时进行,甚至可以是先测图后控制,只是后者需将碎部成图以控制点为基准借助成图软件进行测站(图形)纠正。

碎部测图在数字化地形测量中只是数据采集的过程,成图大量的工作量从外业转移到了内业,目前,碎部成图作业方法较多,因人而异。较为成熟的方法是简码法,特点是成图数学精度好、地物地貌要素详尽、作业效率较高。

3数字化地形测绘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3.1等高线处理不当

由于数字化地形测绘软件中的等高线一般都是根据野外采集的地貌点的高程,采用等值内插法,按基本等高距插绘等值点连成曲线,再按不同的圆滑方法进行圆滑而生成的。在地形测量中,并不是野外采集的所有地貌点之间都能进行等高线内插的,也就是说靠全自动建立的数字地面模型(dtm)有可能失真,因而需要进行必要的人工干预,删除自动组网中那些不能内插等高线的三角边,而要做好这一点,就要靠绘图人员的技术和经验。比如:沟或坎上的点就不能与远离其坡下的点插绘等高线,否则可能会使生成的等高线悬空或穿入地下,使局部地形面目全非。再如等高线不能穿过道路和建(构)筑物,有的需在建立dtm模型时就充分考虑,有些应在绘制好等高线后进行局部修剪或删除。如果上述工作不到位,数字地形图是很难真实反映实际地形的。

3.2野外数据采集不准确、不全面1)地形变化处地形点不全面,坎(沟)上有点,下面无点或少点,这造成绘制的等高线可能失真,从而难以准确反映实际地形。2)有些线状地物如小沟(特别是暗沟)、电力线、电讯线(或电缆)、各种管线在图内应有始有终,而拾取地形点时往往易忽略,这主要与绘图人员的技术与责任有关。

相对于常规测图而言,在图纸审核中,数字化成图的过程发现的缺陷要多一些。除了上述问题外,主要是绘图人员的自检工作需加强。如注记或植被符号压线和覆盖地物的现象以及坎(沟)上的高程注于坎下或下面的高程注在上面的现象。

4采取措施解决常见问题,提高地形绘图的质量

4.1提高地形测量从业人员的技术素质

新一代年青的测绘技术人员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的大中专生,尽管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本领,甚至有一定的编程技术,但是缺乏现场测绘地形图的经验,更缺乏勾绘等高线的基本功。而现代数字化测绘软件虽然自动化程度很高,仍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必要的人工干预,所以对这些从事地形测量人员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和基本功训练十分必要。具体实施办法,建议选择适当场地参加野外实习,按原来的常规办法测绘地形图或在室内找一些范例进行实习与讲授相结合的办法来提高他们的技能。

4.2数字化地形测量的注意事项

1)司尺要点

采用以上方法,对观测及司尺人员的要求是比较高的。第一,配合要默契,这一点测完了,下一点应测什么应心灵相通;对观测人员的输入数字及字母的熟练程度要求较高,一般应在10秒内完成。第二,司尺人员担负着室内绘图的工作,是测图过程中的主要人员,所以对于地物(貌)的综合取舍等要心中有数,并且应在跑尺前确定好跑尺的线路,尽量避免走冤枉路。采用这样的测量方法要省事、快捷。5 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的应用

在数字化地形图测绘过程中使用了一系列的数字化仪器,如全站仪、gps―rtk定位技术、静态gps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图形编辑技术等等。通过这些数字化设备及技术获取地形实体的空间描述,绘制出符合空间位置及形状的坐标,并标记出地形图实体的地理属性。然后,经过计算机软件的处理及转换后生成数字化地形图的数据集合,并存储于计算机或其他存储介质中以便随时提供给用户。

另外,随之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数字化测图技术的过程中,如数据采集的过程,通过数字化成图对地形网实体的位置及形状进行精确描述、绘制出所需的点的坐标及其连接方式,而在外业采集过程中运用全站仪、gps―rtk技术等采集大量精确的数据信息。再如,数字化图形的输出过程,可根据地形图数据库进行相应的编辑,处理好地形图的图形文件,并做好地物的分层处理、闭合图块处理经由绘图仪输出。在这些绘制过程中,由于采用了数字化的技术使其测量的精度大大高,成图的速度加快,并且容易在旧图上进行更新,提高了数字化地形图绘图的工作效率。6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的应用,作业人员尤其是进行外业数据采集的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大大降低,降低了人为的误差,更加准确的测量出人员不能到达及不容易到底的地区的地形图。另外,由于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的应用,也提高了工程及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培养了其应用高科技技术的能力,实现了数字化地形图测绘管理、服务的全程数字化,大大提高了我国地形图的测绘水平及生产效率。通过长期运用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进行地形测量,掌握不同的地形测量软件及基础应用软件,积累数字化地形图测绘的工作经验,更有利于地形测量工作走向市场化,在实际的测绘工作不断地提高测绘的水平。

参考文献:

篇12

土地资源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资源,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国家对土地的管理工作也更加关注。在国家对土地的管理工作中,必然要应用到土地的测绘技术,土地测绘技术是影响我国土地管理的重要因素。通过发展土地的测绘技术,可以实现对我国国土的精准测量。因此,保证土地测绘技术的发展,可以实现提升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关键词

土地资源;土地测绘;测绘技术;质量控制

1土地测绘技术概述

土地测绘主要是指,在对土地进行管理的工作中,土地管理工作人员通过采用各种机械设备和测量技术对相关的自然地理因素,例如,自然土地的地形地貌、土地的具体大小以及土地所在的空间和地理的位置等相关的地理信息,通过各项测量技术和机械设备将自然地理因素具体化。而MapGIS是常用的土地测绘软件,具有很强的编辑功能和核实功能,可以满足土地测绘需要的专题图编制的需求。MapGIS是以文件形式组织存储管理数据,以扩展名为点文件(.WT)、线文件(.WL)、面文件(.WP)的形式存储点、注记、符号、线、面等规划数据。在土地测绘技术中应用MapGIS软件,可以自动生成各要素的标注或符号时,还可以对同一图层的数据进行错误检查避免出现叠盖的现象,在满足土地规划制图规范的要求下,提高了土地测绘的效率。

2土地测绘技术的应用分析

2.1传统土地测绘技术在土地测绘上的应用

2.1.1比例尺和钢尺

比例尺和钢尺,是我国进行土地测绘工作中最为常用的测量工具的组合。比例尺和钢尺,这两样测量工具在进行直线式的测量工作中有着很突出的作用,但是无法对土地的坡度以及土地的凹陷进行有效的测量。此外,这种测量方式还需要通过人工对其进行测量和数据统计换算,所以会存在出现测量数据与实际情况存在误差的情况,这就会影响到最终测量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1.2经纬仪和钢尺

经纬仪和钢尺的测量方式组合,就是人们为了应对土地存在坡度和凹陷而采取的新的测量技术。虽然通过经纬仪可以很好地测量土地的坡度和土地的凹陷,但是同样由于经纬仪也是需要通过人工测量的方式,也会难以避免的产生一定的测量误差。

2.1.3全站仪测量法

为了解决人工测量容易出现的误差问题,研究出了新的测量方法——全站仪测量法。全站仪测量法很好的解决了人工测量的问题,无需搬动机器就可以实现对整片区域的土地测量工作,这样就很大程度避免了误差的产生以及大幅度的节约了时间和人力资本。全站仪测量法通过在区域内架设一定数量的全站仪,通过对目标地点进行设定,实现对区域内的土地进行测绘的工作。

2.2航空摄影技术在土地测绘技术上的应用

首先,航空摄影技术应用到土地的测绘上,要做好以下的准备工作。在对土地进行测绘前,通过对原有的测绘图进行分析和整理,对要测量的土地信息获得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尤其是,对于土地的归属权要有一个明确的了解,这其中包含了土地的协议书以及一些具有争议的土地信息。此外,还要对所要测绘区域的行政级别以及其包含的河流信息进行整理和收集,做好测绘前期的准备工作。其次,航空摄影技术在进行土地的测绘中,要对测量的地形进行调绘。对地形的调绘工作主要是指对地形的放大工作,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将地形的比例调整到1:4000甚至以上的,在这个通过比例放大的前提下进行土地测绘工作。最后,航空摄影技术在进行土地的测绘工作中,还要对测量的土地进行地类调绘。地类调绘同地形调绘相似,同样是在1:4000的比例上进行的,不同于地形调绘的是,地类调绘是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标注,对地类的标注会最终形成一个闭合的图形。

2.3遥感测绘技术在土地测绘技术上的应用

遥感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遥感技术主要是通过物体所发散出的电磁辐射,将这些辐射进行搜集并处理后就可以获得一定的土地数据。在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的测绘时,要建立起相应的解释标志。遥感技术通过对土地进行调查和布设样方,利用mapGIS等信息处理软件对地理信息进行统计和整合,与此同时,依据遥感获取影像中土地所对应的纹理和颜色,建立起与土地相关的解译标志。在现代的土地测绘技术中,该项测绘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在土地的测绘过程中出现的测绘点以及测绘精度难以控制的问题,并且可以通过静态的定位测量和动态的测量相结合的方式,来对需要测绘的地点进行通视测绘,以此来保障土地测绘的精确性.

3影响土地测绘质量的因素

3.1人为因素

土地测绘工作需要从事此工作的人员具有专业的测绘知识,土地测绘人员的素质以及工作态度都会对土地测绘工作的质量造成最为直接的影响。测绘工作中对测绘仪器的使用、测绘数据的收集以及测绘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等这些工作内容都是由测绘的工作人员进行。因此,人为因素对测绘工作有着很大的影响。

3.2设备因素

土地测绘仪器是土地测绘数据获取的重要设备,因此测绘仪器设备的好坏都会影响到测绘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准性。为了确保土地测绘获取的数据更精确,在进行仪器采购时必须选用那些具有专业生产能力以及拥有良好的信誉保障的厂家。此外,还要对仪器设备进行保养和检查工作,并及时对仪器进行更新。

3.3测绘方法

土地的测绘工作由于测绘数据的利用方式存在不同,所以会采用不同的测绘方法。例如,在对某个城市进行绿化工作的土地测绘,就需要结合该城市的基础设施以及交通道路信息等详细的数据信息,而对于铁路建设的土地测绘,由于铁路测绘需要的精准度较高,范围较广,需要测绘工作者进行实地的考核和勘测,最终确定相关的测绘方法。

4提升土地测绘的质量

4.1人的控制

土地测绘工作离不开具备专业测绘知识的工作人员,土地测绘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土地测绘的工作质量。因此,在对土地测绘工作人员进行招聘时,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考核,包括对其相关的专业知识测试以及职业道德测试等,要选择那些专业知识过硬、有责任心的土地测绘人员。此外,还要对土地测绘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强化其专业知识,加强对测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考核,不断提高土地测绘人员的整体素质。

4.2设备的控制

土地测绘仪器设备的选择,首先,要根据测绘的实际工作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测绘设备;其次,要确保仪器设备的质量,确保采购仪器设备具有一个良好的精度和质量;最后,要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确保仪器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4.3方法控制

土地测绘工作所要采用的方法和技术要根据土地测绘工作的实际需求确定,要根据测绘的内容,制定出测绘的方案,选择合适的测绘方法和技术,确保测绘工作可以快速有效的开展,以及测绘结果的准确和精准。

5结论

土地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对土地资源进行精确的土地测绘工作,具有很大的战略意义。在土地测绘工作中,首先,必须根据实际的测绘需求,来确定测绘仪器和测绘方案的选择。其次,要提升土地测绘人员的素质,确保测绘工作的准确性。最后,要对测绘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和保养,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作者:金猛 赵静 单位:贵州省第三测绘院

参考文献

[1]马军锋.探究土地测绘在土地开发管理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3(14):256.

篇13

关键词:地形测量数字化绘图生产组织

引 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计算技术的发展及其向各专业的渗透,以及电子测量仪器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地形测量的自动化和数字化。测量成果不止是可以绘制在纸介质上的地形图(即以纸为载体的地形信息),而且主要是以计算机磁盘为载体的数字地形信息,其提交的成果可供计算机处理、远距离传输、多方共享的数字地形图。数字测图是一种全解析的计算机辅助测图方法,与图解法测图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如今它已成为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模式正在替代而且必将完全替代传统的大平板仪地形测量,成为地形测量的主流模式。然而,地形测量过程的现场地形千变万化,地形点的取点密度非常有限,完完全全依靠计算机根据野外采集的地物点、地貌点数据,自动生成的地形图很难真正与实际的现状相吻合,因此需要人工干预。但如果制图工作人员的干预工作经验较少,且责任心差,质量意识不好,那干预工作则会与实际地形相差较大,使得数字化地形图存在较多矛盾和缺陷,从而导致地形图的质量较差。

图1是数字化地形测量的主要流程图。地形测量分为外业测量和内业成图的过程。外业用GPS测量、电子手薄记录,或者用全站仪测量并记录,同时人工绘制草图。内业成图是将测量数据由电子手薄或记录器传输到计算机,配以成图软件参考草图编辑成图,并由绘图仪绘制地形图。

1. 数字化地形绘图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

1.1 等高线处理不当

由于数字化地形绘图应用软件中的等高线一般都是根据野外采集的三维坐标,用等值内插法,按照点与点之间的等高距插绘等值点连成曲线,再按不同的圆滑方法进行圆滑处理,最后才生成等高线。但在地形测量中,并不是野外采集的所有地貌点之间都可以进行内插等高线。也就是说,靠软件全自动建立的数字地面模型(DTM)有失真的可能,因而需要进行必要的人工干预,删掉DTM三角网中那些不能内插等高线的三角形。所以,等高线处理得正确与否、恰不恰当,跟绘图员的技术和经验有着很大的关系。

1.2 野外数据采集不准、不全

(1)地形变化处地形点不全面,坎、沟上有点,坎、沟下无点或少点,这造成绘制的等高线可能失真,从而难以准确反映实际地形;

(2)有些线状地物如小沟(特别是暗沟)、电力线、电讯线(或电缆)、各种管线在图内应该有始有终,而拾取地形点时往往容易忽略,这主要跟绘图人员的技术和责任心有关系。

(3)野外草图绘制不全、不细。野外绘制的草图是内业绘图连线的根据,绘草图人员现场跑路多且较忙,然而技术要求也很高,虽是草图但也得按正式图绘制而来。如果现场绘制草图人员不细心,标注或点与点之间连线错误,则会造成地形地物不太清楚或方位出错。

1.3 自检工作不利

相对于常规测图而言,在图纸审核中,数字化成图的过程发现的缺陷要多一些。除了上述问题之外,主要是绘图人员的自检工作要加强。如注记或植被符号压线、覆盖地物的现象以及坎、沟上的高程注记在坎下,或者下面的高程注记在上面的现象,还有图式符号使用不正确等等,这些现象只要经过仔细检查,应该都可以避免,而这此问题都与制图人员的责任心有很大的关系。

2. 提高地形绘图质量的建议

2.1 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地形测量从业人员的技术素质

新一代年青的测绘技术人员尤其是2O世纪90年代后的大中专生,尽管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甚至有一定的编程技术,但是缺乏现场测绘地形图的经验,更缺乏勾绘等高线的基本功。而现代数字化测绘软件虽然自动化程度很高,但仍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必要的人工干预。所以对这些从事地形测量人员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和基本功圳练是非常有必要的。

2.2 提高地形测量从业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

地形测量的外业工作是一项集体性很强的工作。无论哪一环出现缺陷都会反映到最终的成图中来。跑尺员因地形地物点取舍不当,则会直接影响到地形图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同时还会因缺跑点而使地形图漏项而不真实。要解决此类缺陷,除了按测量规范和作业现场的要求进行合理取舍点之外,绘制草图人员还应考虑现场具体情况与跑尺人员密切配合,分清主次,确定具体取舍对象,做到该取的就应当取全,不能遗漏,有始有终。如有些埋地管线在现场时隐时现,也要追根究底,尽量在图上反映出来。因此,跑尺员也应加强质量意识,与草图绘制人员密切配合。

3. 数字化地形测量的组织工作

3.1 测量工序

数字化地形测量的工序可概括为两个环节:一是控制测量与计算机辅助平差计算;二是碎部点数据采集与软件编图成图。两个环节间以数据传输为纽带,既可平行作业又可顺序作业。与传统地形测量相比,压缩了大量的中间作业环节。

3.2 作业方案

数字化地形测量项目的作业方案根据仪器设备条件确定,仪器设备条件不同,作业方案变化各异。一般可选用静态GPS网作基本控制,导线(网)、动态GPS作加密控制,支导线(点)补充测站点,全站仪、动态GPS碎部数据采集,进而计算机软件机助成图的作业方案。一定条件下,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测量可以一次性全面布网至测站点,并且可以直接先测图而不受“先控制、后测图”、“逐级加密”等测量原则的约束。

3.3 作业方法

在作业工序上,数字化地形测量不一定要遵守“先控制、后测图”的原则,控制测量、碎部测图可以同时进行,甚至可以是先测图后控制,只是后者需将碎部成图以控制点为基准借助成图软件进行测站(图形)纠正。在控制点点之记的制作上,数字化地形测量不一定要将其作为一个专门工作来进行,可依据最终成图编绘点之记。

碎部点测量在数字化地形测量中只是个数据采集的过程,成图中大量的工作量从外业转移到了内业。目前,碎部点成图方法较多,因人而异。较为成熟的方法是简码法,特点是成图数学精度好、地物地貌要素详尽、作业效率较高。

3.4 简码法数字化地形成图及其作业流程

简码法是数字化地形测量过程中,给每一个碎部点赋予一个自定义编码,并依据这种自定义编码自动绘制地形图的一种自动化成图的测量方法。

简码法数字化测图作业流程为:外业数据采集并编码一内业概略编图一草图外业补充调绘一内业详细编图一外业巡回检查一最终成果成图。

分述如下:

外业数据采集:该环节重点是碎部点三维坐标采集与自定义编码,强调碎部点的数学精度、采集数量和自定义编码的自我识别程度、强调测站与棱镜之间互通联系。在同一个测站上,只要能看到而视线又不是过长,宜及时采集,不必频繁搬站。自定义编码不必过于严格,只要编图时作业员自己能够识别即可,如:电线杆可编码为“DXG”、或“G”,二层砖混楼房可编码为“FH4”或“F”,完全根据作业员的习惯和自我条件决定。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自定义编码具有一定的随便性,会有重码情况的出现,在增加了识别难度的同时,也使其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和可开发性。

内业概略编图:既然是概略编图,其原则应该定为能识别多少就编多少,能编到什么程度就编到什么程度,不能识别的在外业补充调绘时处理。这一环节只需要编出有基本轮廓的平面草图,该草图只作为外业补充调绘的工作底图,绘图输出时应包括碎部点的简码信息,最好先不要绘出等高线。

草图外业补充调绘:本平面图为工作底图,对必要的测量,应理清地物、地貌要素的属性、各种线条间的连接关系等。外业补充调绘成果图在内容上已经是详细的平面图了。

内业详细编图:根据外业补充调绘成果图修编概略草图,在此基础上构DTM高程三角网、绘等高线、生成初步地形图。绘图输出时最好将DTM三角网和等高线一起绘出,作为外业巡回检查的工作底图。

外业巡回检查:重点是DTM高程三角网的检查与修编,以及植被、境界类符号补充调绘与检查、初步成果地形图外业最终检查等。

最终成果成图:根据外业巡回检查成果图再次修编初步成果地形图,以及图面整饰图帼分幅等。

3.5 人员组织

数字化地形测量采用简码法时一个作业组宜按一名观测员配一名跑尺员编排;项目由多个作业组同时测量时,宜专设一名核心技术人员负责质量检查、成果资料汇总、电脑维护。

4. 数字化地形测量应注意事项

4.1 测图单元的划分,尽量以自然分界为界,如河流、道路等等,以便于地形图的施测,也减少了接边的问题。

4.2 能够测量到的点尽量用仪器观测,尽量避免用皮尺或钢辅助测量。因为用全站仪所测量的速度远比用尺量取快,而且精度也会高些。

4.3 同一类地物、地貌应先测,以避免造成内业的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当然,根据实地的实际情况,可作灵活的运用。在少跑动的情况下,同时也要方便观测人员数据记录操作。

4.4 测量地貌时,除了测量特性线外,还应尽量多测一些特征点及变化点,以满足计算机建模的需要,也能更加详尽地反映出地貌。

4.5 由于数字测图很多工作是在计算机上完成的,所以如何加强检核是每个单位所面临的,特别是在测区远离内业处理地时,必须有一定的措施。

5. 结语

篇14

关键词 地籍测绘 加强地籍测绘 国土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现阶段,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冲突日益严重。因此,科学、合理、持续利用好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是解决资源、生态环境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矛盾的关键。地籍测绘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前期性、先行性的基础工作。既为土地资源等部门和社会各方面提供基础地理信息,又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一、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里程碑

1、GPS技术: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称为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的,是一种高精度、全天候、高效率、多功能的测绘工具,通过GPS建立控制网、利用RS快速的采集数据,更新基础地理信息,运用GIS来管理基础地理信息,完成基础地理信息的建库与动态更新任务,使3G技术能在地形测量测绘技术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扩展。

2、随着以数字测绘、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现代测绘技术体系的建立,4D产品以及高精度、高效率的新型测绘仪器的出现,现代地籍测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手工测量方式。地籍测量与现代测绘新技术的结合逐渐紧密,使地籍测绘从理论到实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代地籍测量主要是指利用现代测绘技术以一定的精度测定土地界、土地权属位置、土地面积并以反映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状况以及质量等级的专门测量。

二、 地籍测绘的主要内容及服务功能

(一)地籍测绘的主要内容。

1、本区域性土地资源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更新。

2、建立经省级人民政府或其测绘主管部门批准的基础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空间定位网及加密和复测。

3、对国家1:500、1:1000、1:2000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测制和更新。

(二)地籍测绘的服务功能。

1、可以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服务。

2、可以为土地利用管理提供服务。

3、可以为土地监测调控提供服务。

三、地籍测绘数据库的建立及对国土资源管理的作用

现代地籍测绘主要是采用自动采集地籍要素的方式,利用全站仪、计算机或PDA采集地籍要素,并传输到计算机上,运用专用的地籍数据处理软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编辑和入库。其基本流程为:

1、资料分析:对测区已有的地籍数据进行分析,熟悉测区地形,根据本身已有的设备和最终建立地籍数据库的要求确定采用何种测量技术。

2、数据获取:数据获取途径包括两种:第一种是通过上述分析,直接利用已有的资料,如原始的正确的地籍档案资料等;第二种是野外直接采集与收集。数据采集必须根据建立数据库的要求,得到适宜的数据格式。数据获取的内容,包括全要素地形数据、地籍数据、地类数据、控制数据,并编辑入库。

根据上述测绘成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可直接通过地籍档案资料,进行土地资源的规划、布局、合理利用;以达到科学、合理、统一地管理土地资源。

四、国土资源管理对地籍测绘的需求

(一)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地籍管理对地籍测绘的需求分析。

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地籍测量是地籍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权属界线、类型、面积等。它具有提供计税依据、产权管理依据以及用户需要的地块信息等功能,而且地籍信息系统还是多种信息系统的空间定位系统,它为土地登记确认权属提供依据。

(二)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动态监管对地籍测绘的需求分析。

现代化的国土资源管理已经上升到卫星遥感检测,真正实现了“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立体监管体系。具体到如何查,那就需要落实到每一宗土地的详细情况,地籍测绘便是基础工作。地籍测绘的基础工作是如实准确地测量土地面积,绘制地形图,建立地籍资料,形成数据库。能够为土地管理提供详实、准确的基础数据和基础图件。一方面,为土地违法行为的监管和查处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另一方面也为土地利用、土地规划的动态控制提供地形图、数据库;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工作目标。

(三)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对地籍测绘的需求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势必会造成土地利用状况的改变,为保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的现势性,必须选择快捷有效的方式来更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以实现真正意义上对土地资源的动态监测与管理。为此我们需要用现代测绘科学技术来发现和提取土地变化信息,以满足土地利用数据建设的需要。

总之,随着地籍测绘的快速发展,使得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不断丰富,为科学决策提供基础信息,能有效地提供土地管理工作质量。同时土地管理信息系统还是土地管理部门面向社会的窗口,它的运行所提供的信息服务有助于国土资源管理执法行政公平、公正、公开。伴随着土地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必将增强土地管理的综合效益,进一步提高土地管理的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

五、加强测绘队伍建设

在我国现阶段,地籍测绘成果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物权法》的实施对测绘尤其是地籍、房产测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土地确权、房产面积等纠纷可能大大增加,这就要求测绘成果经得起公开查询、经得起行政诉讼。当前因为编制的限制,测绘队伍普遍存在人员少、技术人员紧缺的现象,有不少业务人员对政策业务还不够熟悉,以致引起土地权属和房产面积的争议、行政复议诉讼等。这需要加强宣传,学习政策法规,并通过培训提高测绘人员的政策和业务水平。进而让地籍测绘工作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从而促使我国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向更快、更好、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作者:河南省淮滨县国土资源局,1996年毕业于河南省郑州市机电学院;2003年在河南省淮滨县国土资源局测绘股从事测绘作业至今;2008年取得测绘助理工程师资格)

参考文献:

[1]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指南.地质出版社.

[2]吴贵才.地形测量出版社.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p2.

[3]王运昌.地形测量学.冶金工业出版社.1993.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