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9:35:3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高中语文基础大全,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方法
最近十几年来,许多理论界人士,以及高中语文教师从现实出发,围绕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以及改革过程中所发现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诸多探索。一些专家以此问题为基础,分析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以及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多种问题。正因为语文课程蕴涵着高度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所以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尊重人,尊重人的独特体验和感受,精彩生成理应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出发点。
一、从留白入手,批注出多元解读
文贵含蓄。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总会有意无意地留下诸多残缺、中断、反常、隐蔽的环节,所谓“笔所未到,意有所忽”。读者依靠思维去发现文本隐藏的密码,在发掘和推想“留白”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适当的填补。
批注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阅读期待,以已有能力为跳板,以阅读期待为津梁,把学生导人课文中去。比如鲁迅先生《秋夜》“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为什么不直接说“在我的后院有两株枣树”,而是重复?这一反常表述必然会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反常必有其特殊作用,这个作用是什么?
批注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本中语义含混、表达朦胧、含蓄甚至有歧义的地方;要注意句子成分缺失或者搭配反常的地方;要注意结构跳跃、穿插转换及时空错乱的地方。合情合理的填补,就是对文本的多元解读。
任何一个文本,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隐藏的矛盾,利用矛盾之处巧激疑惑,可以及时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激活多元思维。拿对于人物形象的评价来说,人性是复杂的,那种一律“高大全”或者“矮丑猥”的形象很显然不符合实际生活。那些有血有肉的形象是不可能给予唯一的评判的。司马迁对项羽、李广、刘邦、韩信等人的“赞”中,不是一味地褒,也不是一味地扬。比如说韩信的“怒绝亭长”,就有学生对照后面的“太史公日”自问自答“何以称‘绝’?此固可见其自尊自重,然极度的自尊亦极易带来极度的自卑”,也有学生批注为“韩信在人家一吃就是数月,逼得人家晨炊蓐食而不自省,反怒而去,这正是心胸狭隘的体现”。这些都是激发疑惑而获得的好批注。[1]
二、开展有效的对话教学的方式
弗莱雷在 《被压迫者的教育学》中曾提到 “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因此,对话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来看,其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地方就在于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所谓工具性,讲的就是语文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无论是听、说,抑或是读写,都发挥着非常强的实用性,因为语文学科是以语言为基础的。而人文性,就是指语文学科很多时候承担着从为学生提供的文本中提炼出人文情怀的任务,这门学科注重学生的心灵感悟和思维情绪的发展。
这点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看法是非常相似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阅读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多重对话的过程,对话的对象则包括师生、教科书编者和文本本身。在教学^程中,交流对话是以学生的个人阅读体验为目标的,这种交流方式传递的是心灵的感悟和思想的火花。因此,从这点上来看,语文学科的这两个特点,尤其是后者,与交流对话的目标是非常符合的。
要让对话策略真正落实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去,首先我们必须开放课堂的对话过程。巴赫金说:“世界是敞开的,是自由的,一切都在前头,而且永远都在前头。”与传统的语文教学只重结果不一样的是,后者对结果的注重程度来的远不及对过程的关注。 教师是一个引领者,他帮助学生达到性灵和灵魂发展的高度,探索生命的成长,教师利用自己所拥有的知识不断地为学生提供有广度和有深度的拓展延伸,让学生能在文本学习的同时拥有更为完善的思维方式和更丰富的思想。
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多重网络包括:师生对话、教师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和学生与文本对话。而在这个片段中比较多涉及的是生本对话。学生沉浸在文本中,通过对字词,句子的感悟、体会,与老师和同伴一起就 “文本”进行对话和交流。
三、选择有效阅读形式
古代的诗词歌赋大多是诗人以吟唱的形式生成的, 现代人读诗词大多是以诵读的形式呈现的,不出声是读不进去的。一些文质兼美的现代散文、 古今中外小说的精彩片段以及言辞思辨、 睿智和深刻的杂文等都是适合朗读的。新课标初中语文教材中适合朗读的诗歌、 散文和小说类文章特别多, 如《观沧海》《春》《木兰诗》《最后一课》 等,仅靠默读和讲解是肯定不够的, 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读出曹操的博襟和豪迈气概, 读出朱自清春天的笑靥和心情, 读出花木兰深明大义、 淡泊名利的风采, 读出韩麦尔的悲愤与痛苦……特别是作品中鲜活的人物形象, 更需要通过朗读来展现。
高中生开始步入抽象化的轨道,表现在阅读的方法和阅读心理的需求上就是对默读的倾向性增强, 并且该阶段的学生还要解决阅读功利性需求的问题,那就是学生必须学会默读思考的方法, 以便应对中考和高考的 “阅读理解” 考试。因此,对进入高中阶段的十五六岁的学生应该逐步强化其默读训练能力的培养,使其渐渐适应并掌握默读的方法。
四、结语
实践以及理论创新永无止境,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属于重大的系统性工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此过程中,要敢于跳出既有指导理论以及阅读实践的制约。当然,笔者所提出的相关理论改革内容也仅仅是非常肤浅的,笔者希望这些内容有助于眼下阅读教学改革提供一些理性判断和建议。
作者简介:王艳金(1978-),女,汉,湖南衡南一中高中语文教师,全日制本科。
1 现有教材和教辅资料在编写上存在“先天不足”的缺陷。新课标下的各家高中语文教材依然沿袭“文选”的思路编辑,这使文言文的教学只能依然走研读文本的老路。“费、慢、差”的问题依然无法解决。
受新课标淡化语法教学的思想影响,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文言文语法的编写上倾向简化,存在着分量轻、归纳不完备的缺陷。
目前,绝大多数的学生很少阅读文言文,“先天不足”导致学生的文言文语感较差,想以“文本阅读”走“积累整合”“感受领悟”的路子是很艰难的,甚至是不允许的――时间、效益不允许。
新课标认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文选”式的教材和新课标精神的指引,却使师生在组织教学中自然而然地倾向于“人文性”,文言文的教学也不例外,因此,需要有一本“工具性”特征鲜明的教材来辅助教学。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和18个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依然是高考备考中需重点复习的内容。这些词语在教材中无序地分散出现,不易归纳,难以形成条理清晰的认识,也容易出现简单重复、无效学习。某些词语可能学了又学,某些词语却又难得一见,教学的时效性难以保证。虽然大量的备考资料都归纳了这些实词和虚词的用法,但都是以纯知识呈现出来的。这种呈现方式适合看,不适合教。更何况还缺少一定量的配套练习,就算是学生自己看,其效果也难以保障。
新课标下的“一纲多本”,使高考备考中整合课内和课外,整合知识的系统性和训练的有序性的需要犹显迫切,但现实中却缺乏一本能适合这种需要的教材。
2 现有文言文教材和教辅的选编形式无法将掌握实词和文本阅读有效结合。“文选”式读本,如《唐宋家散文鉴赏》(语文版)、《唐宋散文选读》(粤教版)、《先秦诸子选读》(人教版)等。“词典”式手册,以知识大全的形式出现,如《高中文言文学习手册》(袁诚主编)、《高中文言文知识表解》(延边大学出版社)等。“考点”式的高考备考资料,侧重于按考点来编辑,以练习为主。如《名师领航》(广东经济出版社)、《高考核按钮》(湖jE大学《中学语文》杂志社)等。
3 高考考查文言文的题型依然以实词为基础。高考的语文试题,在考查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上,基本集中在理解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句式、信息筛选和整合、断句和翻译。除了断句和翻译,其他都以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而解答这些题目的基础就是对文言实词的掌握。
4 我校学生阅读文言文普遍存在障碍及学校高速发展的需要。我校每年招收1100个学生,学生的语文入学成绩普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特别是文言文阅读普遍存在障碍。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的文言文实词积累量普遍偏少。近年来。我校的本科上线率都在70%左右,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学校的高速发展要求在教学上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实验与探索
为了探索出大面积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的途径,笔者尝试以常用文言实词为纲选编校本文言教材,并在高三级和高一级实验班学生中开展实验。
1 利用电脑检索120个常用文言实词在粤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古诗文中出现的频率和意义、用法,从而明了某一个常用实词重复出现的次数以及意义、用法的异同。在教学中就能够做到突出重点词语及其义项,减少无效重复。清楚哪些词语是多次重复出现的,哪些词语是被忽视的,出现次数太少的,需要用补充读物来弥补强化的。
2 利用电脑检索历代散文名篇,看哪些文章出现120个常用文言实词个数最多,文言实词的义项最具有代表性,并把这些文章收集起来,选编为校本教材。例如,在清代散文中,120个常用文言实词就有93个出现在《少年中国说》《口技》《促织》《黄生借书说》《祭妹文》《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显然,把这几篇文章作为教材,可以有效地学习和复习常用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提高教学时效性。
3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语感,领略不同的行文风格,锻炼学生推断实词的语境义的能力,我在选文上也兼顾不同时期的散文。依据传统的划分,共选择了从先秦、魏晋南北朝、唐宋到明清的散文16篇。之所以选择16篇,因为这16篇足以将120个常用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部呈现,而一个学期能用于校本课程的上课时间大约是16周,这本校本文言教材刚好可以在一个学期学完,方便做学习效果检测和评价。
4 确定每篇选文的编排体例为正文(用着重号标出文章中属于120个常用文言实词的字)、注释、出现在本篇中的120个常用文言实词的汇总表、译文、字词练习、阅读理解练习。
5 确定实验对象和重点。从2006年10月开始,以高三备考文言文复习为起点,开展课题研究。重点思考了高考文言文备考教学中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如粤教版教材文言文课文中文言知识的梳理,常见文言实词意义和用法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题选编,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等。工作重点是整理和归纳。从2007年9月开始,我们把研究的重点从高三移到高一,侧重研究校本教材的运用和完善。根据学校校本课程开设计划,从高一级学生中挑选了约30名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作为试验对象,每周开一节课,名为《中国古代散文选读》,由课题组老师轮流上课,借此来反思和完善我们的自编教材。
6 教学效果良好。2007年高考,我校学生的高考语文成绩进步明显,尖子生和平均分均明显超过同类学校。高一实验班学生的语文成绩也进步明显,多数同学在必修本模块考试中语文成绩位居年级前列。
实验与反思
1 古代启蒙教材的经验在必修本古诗文的选编上依然意义重大。古代启蒙教材如《三字经》等的编写经验依然具有指导意义,必修本教材在选编上也应尽可能让常用实词的出现有序化,使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就能自然而然的学习和复习常用实词,从而提高积累实词的效率。
2 条理清楚地梳理归纳常用实词意义和用法的教学方式,只是一种貌似高效的学习方式。对多数学生来说,由于文言文阅读量不足,积累的实词量更是少得很,在缺少语言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来梳理归纳常用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只是貌似在做梳理归纳,实际是在灌输、硬塞。只有在学生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实词的基础上来做梳理和归纳,才能真正地帮助学生构建起有效的实词知识网络。
关健词:高中 作文 教学
一.高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语文教育界越来越重视作文教学,提出了很多具有创新精神的作文教学理念,但是,很多理念在实行的过程中问题不断,抑或虎头蛇尾,不能坚持到底。作文教学的过程出现了很多问题:
(一)教师方面的问题
1.作文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能与时俱进。很多教师的作文教学过程就只是把一些固定的模板告诉学生,学生的作文演练就是套模板,没有创新可言。教师本身很少深入研究作文,也几乎不亲自去写作文,作文教学课堂空洞、乏味。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与时俱进,更新知识、理念显得尤为重要。作文教学不应仅仅再是老一套的模板家演练,而应该在教学过程自己不断摸索、不断创新。
2.学校教学大环境迂腐、陈旧。近年来,很多充满梦想和斗志的80、90后毕业生进入教师岗位,这些具有新思想、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教师,本来已经准备好大展身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教育神话,但随着学校大环境的影响,那份斗志和勇气大都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磨殆尽,变得老气横秋,最终和现实妥协。革新思想是长期的过程,所以学校应该为新理念撑腰,努力改变教师的思维观念,创造出优良、新鲜的学校大环境。
3.作文教学无计划、具有随意性。在一线的教学中,作文被当成讲授内容的一个缓冲地带,对于作文没有明确的教学计划和安排,在教学过程中既缺乏作文训练设计,更没有每次作文课的施教方案。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对作文题目的布置很随意,往往教师在课堂上随着自己的兴趣随意命题,对学生提出几点要求,然后让学生苦思冥想。这样的作文计划非常非常盲目,没有训练梯度,没有明确落实的目的,这样的作文教学不但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敷衍的心理,这对作文教学来说绝对不是好事情。
4.调动学生写作动机意识的缺乏。长久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课堂变成老师一个人的课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自行命题,对学生的写作的主动性是严重的限制,对学生的作文兴趣也不注意培养,更很少注意学生在作文学习中是否保持一种积极良好的心态和动机。很多老师在自觉和不自觉地把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直接删除,取而代之的是把所谓的作文模板强加给学生,久而久之,学生缺乏明确的作文目标,作文动机更是无从谈起。作文动机是产生作文需要的驱力,驱力实际就是内部动力,在作文教学中,缺少调动学生作文写作动机的意识,学生对写作提不起兴趣,很难主动去训练写作。
(二)学生方面的问题
1.学生对作文的重视不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学生自己有意识地重视作文,并且主动去学习、练习如何写好作文,这样的效果绝对是事半功倍的。在应试教育下,当下学生仍然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数理化的学习上,对语文只是应付为主,对于作文也是浅尝辄止。
2.语文素养的积累不足。众所周知,提升文学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但是,现在很多家长功利心很强,不重视孩子的写作,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孩子理科的学习上,期望孩子未来能上一所好的大学。父母应学习老子反向思考,表面无用,日后终身受用。学习语言非常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有助于提升孩子的个人素养,而且写作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这更是生活的需要,能够帮助孩子健康、高素质成长。
二.高中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叶圣陶曾说:“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生活的需要,工作的需要,并不是为了升学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写作犹如喝水吃饭,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生活本身就需要的能力。如何切实提高作文教学教学水平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教师角度
1.教师自身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高中语文教师要想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到不断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首先,教师要扩大阅读量,养成每天都看书的习惯,并且记录自己阅读后的感受。其次,教师要亲自“下水作文”,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很提倡教师“下水作文”,教师“下水作文”是指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语文教师自己要经常动笔写作,在学生写作的同时,教师自己也在课堂上和学生写相同的题目,或者,也可以写一些其他相关习作,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最后,教师之间应该加强交流,互相听课、评课,提出中肯意见,积极总结。
2.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理念,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对于传统作文教学理念,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比如,传统模板中的不同文体作文的基本框架,仍然需要采纳,因为高考对于学生作文的考察必定是在一定的规则之内的。但是,教师、学生不应该成为高考作文框架、规则下的奴隶或顺从者,应该变被动为主动,不是因为高考需要考作文,才练习写作文,像陶行知先生说的,写作是一辈子都需要的能力,是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事项。
3.坚持“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主导,韩愈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之为教,不是在于全盘授予,而是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所以,语文教师教学写作,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学生将受益终身。叶圣陶先生还指出:“教师当然要教,然而尤宜要导,导者,多方努力,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之谓也。”所以,教师应多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就像父母“扶孩子走路,虽小心扶持,而时时不忘放手也”。
4.将作文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高中学生的思想已经相对成熟,因而,教师对高中生的教导应逐步上升到思想层面,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应当根据不同的作文主题,积极联系现实生活,打开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思索习惯,提高学生思想的深刻性、现实性。
(二)学生角度
1.转变观念,重视语文的学习。作文是语文最重要的一部分,写作能力的好坏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直接体现,学生要树立将作文作为自身终身学习的科目的观念,从思想上转变观念,重视语文尤其是写作的学习。学生自己有意识地重视作文,并且主动去学习、练习如何写好作文,这样的效果绝对是事半功倍的。学生转变重视数理化、轻视语文和作文的学习观念,未来教育改革的趋势是加大语文分数比重。
2.增强自身文学修养,养成阅读习惯。由于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受应试教育影响,从学校领导到班主任以及家长大都认为语文不像数学英语那样见效快,出成绩,对语文特别是作文普遍不重视。认为语文成绩提高慢,作文水平提高更慢。不少家长反对学生课外阅读,只允许学生阅读与教材有关的教材辅导读物以及一些写作大全类的书。他们认为,课本应好好读,课外书是闲书,会影响学习,看不到课外阅读对写作的帮助,看见学生读课外书就没收、撕毁。再加上,电视、游戏和通俗读物的冲击,学生读课外书有限,同时学生即使读一点书,也只读一些消闲娱乐的书籍,对所读之书不加选择,更不作笔记。针对这一现象,女作家徐小斌说过:这一代孩子基本上是在电视机、计算机前长大的,他们更热衷于那些卡通、图画,对文字的迷恋程度大大降低了。阅读的启蒙教育太晚了,看书并不是为了领略文字的精彩,而是图消遣,寻开心。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必然会导致一代人知识贫乏,思想贫乏,文学素养贫乏,影响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3.缺少写作知识、写作技巧的知道。有些学生读了很多书,积累的材料也不少,但是写作时一点都用不上,写作思路打不开,不知道作文的标准,不会评价作文的好坏,缺乏写作知识的指导;或对写作知识运用不熟练。再者,多年的应试作文,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学生被迫按应试模式写作,以致头脑僵化、思维阻塞、文思枯竭,创造性精神被消磨,创造性思维被扼杀,并逐步形成盲目从众的思维惰性,题材雷同,矫揉造作。
4.要克服作文懒惰心理。部分学生对待作文非常懒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种类型:一是情绪懒惰。学生或家庭等外界环境的影响,或因个人非正常的心境影响,这种懒惰一般来说周期比较短,情绪周期过后就能恢复正常;二是疲劳惰性。这是学生学习高度紧张休息不够或者体力劳动过度后出现的。当身体器官不能支撑大脑运动的政策运转时,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高中面对升学压力,无穷无尽的作业,在对待作文时容易出现作业敷衍和拖拉;三是习惯性懒惰。这是很多同学都会有的,由于思想上对待作文不够积极主动,习惯性把作文放在最后。
三.总结
简而言之,要改变高中作文教学现状任重而道远,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不能回避问题,提高教师自身的作文水平和文学素养、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坚持“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将作文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学生也要不断转变观念,逐步重视语文尤其是作文的学习,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作文教学的明天会更加灿烂!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集―从出题到修改[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201―202.
[2]叶圣陶.写什么―和教师读写作之七[J].教师报.1958,6.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育书简五[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719.
关键词:高中语文;“唐诗宋词”教学;思考
高中新课程实验于2004年启动,山东省是首批进入高中课改的试验区之一。截至目前,山东省新课程改革已经完成了一个周期的实验。我有幸参与了青岛地区高中骨干教师新课程培训的工作,承担高中“唐诗宋词”选修课程的培训和跟踪指导等工作。
从实际工作效果来看,新课标下高中选修课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选修课的建设与校本课程的建设互相促进。但是,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教学方面,都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具体到“唐诗宋词”选修课程,缺乏传统诗词理论学养和符合诗词教学规律的成型教学模式,是较为突出的问题。鉴于此,我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以与同行交流。
一、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选修课“唐诗宋词”的课堂教学效果好坏,关键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扎实的唐诗宋词理论基础。
鲁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目兼顾典范性和广泛性,既有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又有陈与义《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等较少传诵的篇目。在跟踪指导过程中,有部分教师将选修课上成必修课,加重了备课负担;也有部分教师将“唐诗宋词”当作课外读物来处理,失去了选修课的意义。究其原因,教师缺乏坚实的诗词理论基础,无法对教学材料作出规律性总结,造成了“唐诗宋词”选修课的教学困境。这就对教师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
1.全面了解和掌握古典诗词的题材。中国古典诗词的题材发展到唐宋时期,可谓大全。鲁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所选取的诗词题材众多,有别情,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等;有情爱,如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等;有边塞戎旅,如王维《使至塞上》等;有伤春悲秋,如杜甫《登高》等;有田园山水,如孟浩然《过故人庄》等;有政事,如李白《行路难》等;有思乡怀人,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教师应该认真梳理各类诗词题材,掌握其发展历程,熟知各类题材的表现方式。如别情诗词,作者大多会从两种情感体验来反映别离之痛,一是别离之时的难舍难分;二是别离之后的无尽相思。以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为例,诗人以暮春时节百花凋零来烘托分手之时的悲戚情感,而别离之后的相思,诗人以誓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极写之,并以“对面”写法描摹“夜吟”的场景,来侧面摹写。以此为基础,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同类题材就能驾轻就熟。
2.全面、深入地掌握诗词体裁。鲁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取诗词体裁丰富,既有近体诗,七律如杜甫《登高》,七绝如刘禹锡《乌衣巷》,五律如孟浩然《过故人庄》,五绝如贾岛《剑客》;有古体诗,如李白《蜀道难》;有歌行体,如白居易《长恨歌》;词,大多是双阕,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也有三阕,如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
古体诗不限句数,格律也较为宽泛,如李白《将进酒》。反之,格律诗就有严格的限制。以律诗为例,题目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律诗题目限定了内容,诗句必须紧扣题目,全诗完全围绕题目来写,题目的每层意思都必须写到,如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首联即点明“左迁”,颔联点明“蓝关”,尾联点明“示侄孙湘”。有些词也遵照律法,题目紧紧限定了正文。律诗的结构讲究“起、承、转、合”。起,即破题;承,即承接,承上而来;转,即转折、转换;合,即收合、总结。起贵“突兀高远”,有高屋建瓴之势;承与起连得越紧密越好;转最忌衰弱、疲沓,尽量做到如异军突起,别开生面;结有三种情况,或总结前意,或做期望和联想,或与前面诸联、特别是起联相响应。
3.对诗词意象和意境有较为深入地理解。诗词创作是形象思维活动,是创作主体内在情志与外界触媒的感发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国古典诗词形象性的表述主要有“象”、“意象”、“意境”等范畴。“象”是对自然物的模拟、形容和象征,设象以表“意”。象又分物象、意象。物象指对外物或景象的模写,意象指意义的形象。情与景,一直被认为是古典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孤不自成,两不相背”(谢榛,《诗家直说》)。情与景的关系,也往往就是意与象、兴与寄的关系,意(情)因象(景)而物态化,象(景)因意(情)而意象化,这是诗人进行形象思维和艺术构思的基本内容。
诗词是思维跳跃性很大的文体,意象与意象之间内在联接,构成完整意境。连缀意象、填补空白的工作要靠联想和想象去完成。如温庭筠《商山早行》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每句各由三个名词或名词词组构成,是三个意象连缀,构成黎明野外独行的画面,虽是写景,但旅途的清苦和野行的孤寂都蕴含其中。诗词中情与景往往不能截然分开,正如王国维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删稿》)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再美妙的景物在伤心人看来也只会唤起感伤情绪。诗常一句一境,一联一境,通篇合起来,又构成一个整体的意境,故诗之境阔,博大雄浑,旷远开阔;词常是一阙一境,一首一境,故其境多尖新轻巧,精工密丽。
4.对诗法、词法有一定的了解。如“离合”,是一个表现手法的问题,是离题旁涉与紧扣题目,是侧写、旁写与正写的关系问题。诗里的离合问题以咏物诗最为突出。前人曾有“咏物诗最难工,太切题则粘皮带骨,不切题则捕风捉影,须在不即不离之间”和“不切而切,切而不觉其切”的说法。这就是说,咏物诗如果只求形似,虽然刻画得很逼真,品格也不能算高;如果能写其形而传其神,通过咏物表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那才是好的咏物之作。如古诗中的“柳”是有特殊含义的。柔顺婀娜、随风摆动的“柳”与“留”谐音,另外,古人还有折柳送行的习俗,很容易引申到“柳―留―惜别―依依不舍”的层面上来。“折柳”寓含“惜别怀远”之意。故友离别最为感人。“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玲・塞蝉凄切》),“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都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情。诸如此类的还有“赋比兴”、“空与实”、“直与曲”等。
二、“唐诗宋词”选修课要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离不开有效的教学方法。
目前,“唐诗宋词”选修课的教学法宏观上具有代表性的是“三步”法,即知人论世、直观感受(观词、观象、观景)、整体领悟。微观上较有代表性的是阅读教学法,即将阅读分成读准字音、找准节奏;知人论世,读出文意;品味语言,读出意境;把握主旨,读出感情;放飞想象,联想阅读等五个环节。应该承认,这些教学法在发挥学生主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选修课的设立,不仅仅是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取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比较而言,“合作学习”是一种能有效促进学生非认知性品质主动获取的教学模式,应该受到重视。
以李贺《李凭箜篌引》一诗为例,细化“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我们可以设定目标为“感受音乐”;动机为“完成感受音乐的教学目标”;资源可以使合作小组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及实物等资源来说明、演示箜篌;角色,可以让小组成员讲述各自承担的任务;程序,即合作学习过程,是细化“合作学习”的重点,在这个环节中要适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模拟,学生运用已学知识或已解决类似课文进行模拟学习,如可运用已学《琵琶行》中对琵琶音乐的感受来合作学习《李凭箜篌引》;外部压力,可规定时限、可规定文本报告等检查方式;环境,可规定在规定场所,即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合作学习;同一性,合作小组内部对该课文结论的沟通统一。
细化“合作学习”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细化“合作学习”的环节不必求全,应当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其次,教师要进行适度引导,如控制时限、不同文本的特性引导等。再次,“合作学习”要充分结论,应对各小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从而使课堂效率提升。最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不应过多过滥,要注意和其它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实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 刘怀荣等著.唐诗宋词名篇导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是现代教育和未来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目标。要解决这一课题,完成这一内容,实现这一目标,以下做法便是自己在教学中的尝试,并收到了初步的效果。
一 把教学与生活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观察的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对所接触的人、事、物处处留心、时时留意。要养成这一习惯,实现这一过程,就要树立大语文观,把教学与生活有机结合,并在轻松愉悦中有所收获。我经常给学生讲,生活时时是语文,生活处处是语文。逛街时,一抬头一俯首,都能看到门牌标语;与人交往,是在练习表达;听广播看电视,是在关心时事、了解社会。“小草可爱,请别伤害”的标语牌,教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车尾上的“我是新手,别吻我”,让我们学会谦虚与幽默。“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时时处处关注生活、融入生活,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习惯,语文的素养就会提高。
二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起学习的主导作用,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实践。教师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次在讲词语时,“小蛮腰”一词引起了学生的争议,因为“蛮”在汉语里有“粗野”之意,在方言里是“粗”和“胖”的意思,无论怎么想也难和褒义词联系起来。于是我就鼓励同学们去查字词典。经过查资料,同学们知道了“小蛮腰”语出唐朝孟棨的《本事诗·事感》:“白尚书(白居易)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即美姬樊素的嘴小巧鲜艳,如同樱桃;小蛮的腰柔弱纤细如同杨柳。“小蛮腰”原来是指白居易的家姬小蛮的腰,后指很小很细的腰,旧时用来此喻年轻女子纤细灵活的腰肢。此后,同学们对成语的学习兴趣大大提升,凡是在阅读中遇到不懂的成语,都要追根溯源,一探究竟,渐渐地养成了自主探究的习惯。
三 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语文学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外,还要求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首先,教师要把学案引入课堂。在每篇课文教学前,把学案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边读边想,自主探究,独立完成学案上的练习。教师在检查时,对认真做的同学给予表扬、鼓励,以此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大胆质疑,多与邻桌讨论。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得出的结论要给予充分肯定、认真分析,使学生体会到获得成功的愉悦感。
四 养成正确应用工具书的习惯
现在的不少学生一本《新华字典》从小学到高中,反复使用甚至不用,远远不能满足高中学习的需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成语词典大全》和《现代汉语词典》等应成为必备工具书。对生字词要求预习。平时在阅读和写作中遇到不会读写的,一定要通过查工具书弄懂。尤其应强调的是,在文言阅读中遇到问题一定要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通过这些具体的要求督促学生养成自觉和正确应用工具书的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学生将终身受益。
五 引导学生学会课外阅读,养成自觉积累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