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科研课题研究措施范文

科研课题研究措施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9:35:3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科研课题研究措施,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科研课题研究措施

篇1

体育室外课与室内文化课相比较,其教学目的及表现形式均有所不同,它是一门以身体实践为主的教学科目。男生天性好动,多半男人在室外体育课上都有自己想做的事情。并积极、主动、活跃的配合老师,所以想上好男生的室外体育课相对容易些。而相比之下,女生就显得文雅、羞怯、柔弱,甚至对稍有难度的技术动作产生畏惧心理。女生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现象,不仅有碍于自身素质的训练与提高,使自己胆量越来越小,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和学生自身学习体育项目的积极性的提高。时间长了,使学生慢慢地对体育课缺乏兴趣,因而导致她们身体素质、体育基本技能等都较差。那么,如何提高女生上室外体育课的兴趣呢?

针对这一情况,我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采用以下一些措施,来调动女生在体育课中的积极性。

一、鼓励为主,尽可能地发挥女生自身的优势

生理及身体素质等因素决定了女生心理上的畏惧感。通过一定形式的鼓励,可以激发她们的勇敢拼搏的精神,克服她们的不良情绪。比如,当她们在练习中稍有好的表现时,就立即给予表扬。还可以与男生进行优势比较,讲明女生在好多活动中有长于男生的优势,如女生的柔韧性,协调性,女生的整洁形象,优美大放的姿态,特别是女生的总体接受能力,在认真学习的前提下也会高于男生。这项工作长期做下去,就会逐渐改变她们的不良心态,使她们的学习情趣不断高涨。另外,对女生在课中的常规要求不能盲目降低标准,特别强调男女生上课要一视同仁,使她们养成一到课堂上就能尽快地投入状态,从而使自己成为集体中的一员。当然,因为女生的生理特征,常会请假,这时教师应爽快地批准,并及时地关心和鼓励,这样才能使女生更加热心地上好体育课。

二、严密组织,巧妙地利用男生的带动力量

鼓励能提高女生学习体育的兴趣,那么又如何使女学生投入到课堂练习中去呢?这还得靠严密的组织管理,合理的队伍调动和依靠男同学的带动力量使她们跟上集体的步伐、训练的步骤,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在课堂上要适时地进行集体和分组练习,有时可按男女生分组,但更多的时候应该按男女混合分组,效果会更佳。一方面,男生身体素质好,可以带动女生勇敢地完成动作;另一方面,男生热心助人,在练习中可以增强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有助于女生完成动作练习,更重要的是通过练习时队伍轮换调动,女生会被自然地推到练习的最前沿,此时其不练习是不好收场的,并且会全力以赴。这样,久而久之,女生在轮换练习中就自觉地成为了集体中的一员,从而认真地投入练习,积极地思考分析动作,并且会练得更加勤快、踏实、有效。

三、培养情感,真诚地关怀点燃兴趣之火

在体育教学中,师生间建立融洽的情感是激发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先决条件。实践证明:有些学生对体育失去兴趣,是从体育教师的不信任开始的。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女生在实际学习中遇到的男教师较多,表面上看好像有很大的难度,其实,教师不论男女,只要处理好师生关系,男女教师应该是各有优势。因此,体育教师应在教学中,注意关心学生,热爱学生,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学生自然会尊敬、亲近老师,与老师成为真正的朋友。这样,师生相互信任,相互吸引,就会培养融洽的师生情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燃起学习的兴趣,感受到体育课上是一种非常的幸福享受。

四、标准确当,严格地遵循逐步提高的原则

在体育课练习中,常会出现难度越大而女生胆量就越小,自信心和能力发挥受到影响的现象。教师在学生练习的时候,要仔细观察女生的情绪变化,一旦发现女生生活中有受挫折的倾向时,教师不仅要及时鼓励,还要帮助她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如跳高上到第三课时,女生的及格高度是90公分,再向上升高时,要求各人自要高度,以保证动作的质量。但此时还有一些胆子小的女生在一定高度上过不了杆,教师就要适当降低高度,以增加其练习数量,增强其获胜的信心。待到技术稳定后再升高度,参加新的竞争。又如在兰球课中练习的“跑动中传接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时,对于女生就应该适当降低难度练习,改为“原地接球,行进间低手投篮”,使动作由难变易,由易而难。这样既锻炼了女生的胆量、增强了信心,又提高了学习动作的成功率。

五、自主学习,正确地理解学生“自由活动”的呼声

现在的学生在体育课上想什么?想“自由活动”,就是她们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对体育课提出的最实际的愿望。

我们知道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学习主动性,在老师的基本要求下,给予充分的自主发挥时间和空间对其能力的培养和积极性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具体的讲就是,在学习每一个知识的学习阶段,教师将基础知识或基本技术进行一般性的教学,使其对初学内容大致的掌握,在接下来的课时中采用分组练习,自主地发挥想象力和模仿力对技术动作进行练习,扩大学习的讨论空间、对象和内容,增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情感的培养,减少在集体学习时的紧张感和动作难度所带来的压力。自主练习时教师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可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并进行巡回辅导,适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情绪变化。现在的学生在体育课上想“自由活动”,就是她们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对体育课提出的最实际的愿望,我们要合理地利用她们的这种情绪表现,顺其自然,有机的将内容柔合在她们的“自由”当中,使被动学习成为一种自主练习,完全能够参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六、适时总结,正确地引导学生享受成功的兴趣

每节课都有相应的教学目标,而每个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内容的完成都是一个逐渐增长知识的过程。一旦掌握了某个技术动作、其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因此,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和场合,引导同学们进行回顾和总结。尤其要有意识地提问女同学,可对同学们进行提问在某个阶段学习了哪些技术动作,是否掌握了这些动作,要领是什么等等,这样既帮助他们复习了动作,又能使其体会到确实学到了知识,学习兴趣就更高了。甚至每堂课结束部分的总结都可向学生对照“汗、会、乐”的基本标准进行提问,使学生特别量女生的现实感得到了增强,每堂课下来都会对自己的付出和收获而感到极大的满足,这就更增强了女生学习体育的信心,激发了她们上体育课的兴趣。wWw.gWyoO

篇2

关键词:基础教育;体育校本课程;课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G8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3612(2009)05-0068-03

A Study on Strategy and Measurement of School-based Sports Curr iculum Development ofChina's Elementary EducationDONG Cui-xiang1, KONG Xiang2

(1.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enan Normal Uinversity, Xin xiang453007, Henan China;2.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Pingdingshan4670 00, Henan 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national, local and school three-level curriculummanagement system, this paper carries out a depth study on strategy and measure ment on school-based sport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f China's elementary educat ion, which takes P.E. curriculum as the study object and , combines with the cha racteristics of school sport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t aims at providing theor 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sports teachers to develop sports school-based c urriculum.

Key words: elementary education; school-based sports curriculum; curric ulum management

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单一的国家课程管理体制,构建了国家 、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一管理体制的出台,实现了课程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及课 程管理权力的再分配,给予学校在课程管理方面较大的自,学校有权对国家层面和地方 层面的课程如何在本校有效地实施进行决策,也可以开发本校的特色课程,这就给校本课程 开发提供了生长的土壤,使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新生事物在我国得以应运而生。

就体育课程而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出台,为学校制定本校的体育课程方案留下了 较大的空间,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使体育课程改革实践呈现出空前繁荣 的局面。然而,在少数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呈现出各具特色,并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不 少学校的校长和体育教师对如何开发体育校本课程还缺乏应有的了解,不知从何入手,这在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效果,为此,近几年,作者深入体育课程改革第 一线,到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取得显著成效的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和访问,总结其成功的经验, 并上升到理论,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应采取的策略及措施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其目的再于 为体育教师开发体育校本课程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1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及实地考察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主要采取的策略 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国家、地方和学校三个层次上都缺少经验。 在目前情况下,许多学校对于校本课程开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高涨的热情,并且也取得了 显著的成效,而国家和地方层次上还没有出整的制度、政策及实施细则。但是由于这些 制度和政策的制定与完善必须以属于学校层次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所获得的经验和出现的问 题为依据,所以在现行条件下,校本课程开发在学校层次上的策略选择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 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实践研究证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主要有:

2.1.1 借助课题研究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即在国家的课程政策所允许的范围内,借助于课题申报,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来带动校本课程 开发活动的开展,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性研究。这种策略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已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如河南省濮阳高新开发区实验中学的“以创新运动项目(三步球运动项目的开发)为特色” 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1],和郑州八中的以“拓展运动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开 发是借助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多元实践研究》 而完成的。

锡山高级中学的“以必修+选修项目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借助国家体育总局体 育社会科学软科学课题《兴趣体育实施研究》的立项而完成的[2]。

西安市第53中的“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借助全国教育科学“ 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经验欠发达地区(西部)学校体育管理体制、课程结构、资源开 发的实验研究》的课题而进行的[3]。

武汉市桥口区新合村小学的“以传统体育项目(足球)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借 助“十五”全国学校体育卫生科研课题《地方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的课题而完成的 [4]。

2.1.2 借助外部力量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由于校本课程开发对于绝大多数学校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课题,学校教师在这方面缺乏经验或 能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课题申报、规划制定、活动开 展、课程编制、课程实施乃至课程评价,都需要借助外部力量的帮助,特别是要借助高等学 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力量来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启动、维持和深化发展。锡山高级中学体育 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策略的重要性。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教育部在上海、江苏等地首先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 方案,锡山高级中学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学校响应课程改革的号召,选定语文课和体育课作 为课程改革的重点研究课题,并列入江苏省“九五”教育规划课题,开始了校本课程开发研 究的实验。到1997年,随着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研究所校本课程研究专家的介入和“校本课程 开发”理念的确立,课程开发进入了规范时期。通过与课程专家的紧密合作,学校在体育校 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取得了突破。体育课由原来的“选修课和活动课”逐步走 向“校本课程开发”,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受到课程专家和体育 课程专家的高度赞同。

2.1.3 加强学校自身整体水平的提高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借鸡下蛋之策并不是长久之计,学校的长远发展还是必须依赖于学校内部发展能力的增强, 特别是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即要增加自我造血功能,形成良性循环。实施这一策略时应做 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其对于学校工作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可以考虑采用先易 后难的方式来逐步推进。首先选择一些有条件的课程项目或者单项课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积累经验后再扩大范围。如锡山高中,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典型性实验阶段,选择了语文阅读 和体育课两门作为重点研究课题。还如,上海市闸北区八中的校本课程开发就是经上级批准 从比较有条件的数学课程的校本化改造入手的。这样做一是可以集中优势,使校本课程开发 工作与学校的课程资源相适应;二是可以为更大范围的校本课程开发积累经验,同时提高教 师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为更大范围的校本课程开发创造师资条件。就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来讲,可以考虑从一个运动项目入手,如上海市北附中学的定向运动、武汉市新合村小学的 足球运动、镇江市八叉巷小学的乒乓球运动等。也可以从改造传统竞技运动项目入手,还可 以考虑改编当地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多角度地进行课程开发。

综上所述,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有多种策略可以采用,具体到每所学校可以充分发挥本校的各 方面优势、挖掘各方面体育课程资源进行课程开发。这里所讲的主要是策略问题,具体到体 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还应采用相应的具体措施。

2.2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2.2.1 建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与实施体系1) 建立组织领导体系。领导重视和支持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尤其 是在法制还未十分健全和长期受国家课程统一管理的教育环境影响下,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更加需要领导支持,只要领导出面制定一系列具体措施,才能调动教师积极性和协调各方面 力量,并能在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方面提供保证。为此,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组织领导 体系。

――成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全校体育课程开发工作,进行有关课程开发问题 的决策。领导小组由校长(或副校长)任组长,成员包括体育教研组组长、后勤总务、教务 、学生处的负责人组成。

――成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专家顾问小组,负责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整体设计的指导工 作,及时解决课程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对课程开发提供全面理论与技术方面的支持。成员主 要由科研部门或师范院校的课程专家、体育学院或体育系的学校体育理论专家、省市地教育 部门的体育教研员以及体育特级教师组成。

2) 建立组织实施体系。建立实施体系是落实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如果只有领导体 系,而没有强有力的实施体系,再好的课程设计方案也是纸空文,也是难付诸实施的。

――成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小组,负责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工作,即从学校情境分 析、课程目标拟定、课程方案的设计、课程组织,到课程实施和评价等所有工作的实施,这 是非常繁重的一项任务。成员主要由体育教研组长、体育教师、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及社区 人员代表共同组成。

――制定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工作方案。确立具体的实施步骤、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和时 间安排、主要负责人等。这是保证课程开发有效实施的措施,保证课程开发者有一定的责任 感和时间观念。

2.2.2 给体育教师赋权增能,使之成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在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课程开发模式下,教师处于权力结构的最低层,教师的课程职责就是执 行国家的体育教学大纲,遵循学科专家编写的体育教材及教学要求。其角色只不过是“教书 匠”和“教学机器”,从而扼杀了教师的创造性。鉴于此,校本课程开发主张给教师赋权增 能,强调教师就是课程编制者,教师有权利也有责任对于现有的教学材料或课程内容进行合 理的调整、改编,甚至是完全的创新。所谓的赋权增能,主要是指参与课程决策的权力和增 强课程开发的能力。包括:1) 增强教师参与课程的意识和能力。执行者的角色使得教 师习惯于服从,他们不但不习 惯于参与式的决策,而且也不知道如何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并在 参与过程中提高参与的能力。

马什在总结几个主要的英语国家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后发现,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者在参 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上往往要经历五个发展阶段[5]。

2) 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和能力。履行“教书匠”的角色不需要有任何的研究意识,也不 需要有任何的研究能力。但是,校本课程开发要求并倡导教师成为研究者。我国教育界近些 年来也提出,科研水平是衡量一所学校质量的重要标准,学校中的教师应该由“经验型”向 “科研型”转换。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就是一个教师参与科研的过程,它要求教师承担起“研 究者”的任务,对教师的研究能力提出要求。教师不仅要研究学校、学生和自己,还要研究 课程制度、课程理论、课程开发方法。

3) 增强教师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教师职业的一个重大特点是“专业个人主义”[6] 。在 一般情况下,教师的工作具有“个体户”的性质,要靠他们自己去处理课堂教学中所有问题 ,孤单/孤立是大多数教师的日常工作状态。教师职业的这种特点很可能使教师相互之间采 取独来独往的态度,而不愿意互相合作。但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校长、家长、学生及校 外人士的广泛参与,因而必然要求教师与其他人员的相互合作,一起制作课程方案、一起对 课程设计进行评价等。因此,加强教师的合作意识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

2.2.3 实施校本教师培训,让体育教师获得专业成长20世纪20年代以来,教育政策上奉行分权主义的国家在教师教育改革方面发生了重大的方向 性改变,那就是师资培训的重心开始下移,师资培训模式从以大学为基地走向以小校为基地 ,出现了新型的教师教育模式:校本教师培训。其特点,一是以中小学为基地开展教师培训 ,关注中小学校的实际需要,教师缺什么补什么;二是加强师范院校与中小学之间的伙伴关 系,高校参与学校师资培训的全过程,对中小学进行现场指导;延长教学实习时间,突出教 师职业技能的重要性。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学校可聘请体育课程专家、学校体育专家或教育学、教学论、课程论 等方面的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培训应围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体育与 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体育教育展望、以及国外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等内容为主,以保 证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此外,校本课程开发对于我国体育教师来讲是一 个新生事物,没有任何现成经验。因而学校还可以组织体育教师开展“行动研究”,进行反 思性教学。

2.2.4 理论培训与实际考察相结合,发挥示范学校的作用 由于体育教师课程理论比较薄弱,课程开发意识不强,对他们进行课程理念及课程知识的培 训非常重要。因为,课程开发理论注重的是“学理”,属于务虚,务虚是必要的,过多的务 虚则导致虚幻,因此,还要注重课程开发的“技术”,即操作技术,属于务实。务虚是为了 更好的务实,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但对于许多教师来讲,认为专家讲的东西与他们的 现实相距甚远,所面临的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理论讲座效果甚微。如果能组织起来让他们 到到上海、江苏、武汉等地,开展体育校本课程效果较好的学校去考察,到前沿学校的现场 去亲身感受一下课程改革的热潮,将会起到较大的触动作用。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 教师到发达地区的示范校进行考察,以此来拓宽本校教师的视野,加快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 步伐。

2.2.5 建立校本研究共同体,确保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科学性 校本研究是在学校层面展开的,不是靠个人的力量所能解决的,往往涉及到不同成员的参与 。所以,校本研究常常体现为一种集体协作,是靠团体的力量来从事研究活动。实践证明,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同样也需要组成一个研究共同体,彼此进行民主平等的合作。这一共同体 主要表现为体育学院或系的体育教师与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合作、体育教研员与中小学体育教 师的合作、学校部分教师合作等三种类型。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证明,大学体育教师与中小学体育教师合作是必要的。大学体育教 师作为专业研究者不乏对体育教育问题的理论识见,但是如果闭门造车,在书斋里做学问, 不但理论本身没有验证的场所,而且由于对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的认识与体悟的缺乏,理论 自身的针对性、现实土壤及意义也就越来越缺乏,最后有可能丧失理论的功用。而中小学体 育教师作为工作在体育教学第一线的人员,虽然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对体育教学也不乏感性 认识,但对于如何从事研究,如何通过反思来提升自己的认识,有时难免无从着手。这样, 双方就有了合作的愿望,而中小学改革的实际又为这种合作提供了可能和其他的必要条件。在中国教育研究体制中,各省、市、区的体育教研人员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与 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科研工作直接相关,指导着中小学体育教研活动的进行,是教育科研队 伍中举足轻重的一支力量。体育教研员和中小学体育教师合作将有利于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如湖北省、武汉市体育校本课程之所以能很好地开展,得益于省、市教研室的体育教研员 长期的指导和合作。另外,由学校内部部分教师组成的研究共同体也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起 到推动作用。

3 结论与建议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历八个年头,八年间,从课程理论研究者、课程管理者到中小 学体育教师都为体育课程改革付出了较多的劳动,回顾体育课程改革走过的路程,尤其是在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方面,既有成功经验的总结,也有存在问题的质疑,在这样的背景下,作 者通过对实地考察所获得的第一手材料进行总结,对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应采用的策略 和措施,提出了个人的看法,建议广大教师在体育课程开发实践中,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进行参考,以期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金明,姬彦忠.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创新体育活动项目 三步球理论与实践 [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2] 董翠香.“必修+选修”的体育校本课程模式[J]. 体育学刊,2007(6):83.

[3] 董翠香.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模式案例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 学报,2008(1):104.

[4] 董翠香.体育校本课程导论[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185.

篇3

关键词:语文情境;教学内容;课堂效率

一、创设课堂语文情境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些与生活相联系的情境是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筛选出学生感兴趣的语文问题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会意识到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萌生对学习语文的喜好,挖掘学生对新知识的积极探索欲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创建良好的教学气氛

在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怎样能做到使学生们积极主动、快乐高兴,并且有效地学习呢?首先,要制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这样一来,学生才会多思考,积极动脑筋。其次,刚开始就要培养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一个讨论研究的课题当中不断地学习。最后,当老师遇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最好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小组讨论,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交流心得,使学生的个人思想得到提升,这对于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有很大帮助。

同时,教师也应与同学搞好关系,积极平等地参与到交流中来。在讨论中所产生的问题不要轻易地表明态度或下结论。

三、完善教学方法提升效率

在普通的教学方法中,只要是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课堂效率良好的,成绩能得到提升的都是好的教学方法。因为在教学中不存在绝对的好方法。好的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讲授知识逻辑严密,充分备课,而且学生学起来容易接受。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古诗、文言文等这些都需用不同的方法去对待,这样教学质量才能得以提升。

在当代,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也是教师在理性和情感方面的一个展示、一个互动的过程。教师在传授过程中既能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又能满足情感需要,这样学生才会欣然接受。教师在课堂上对教学知识的运用来展现自己的专业知识的能力,这样孩子的兴趣才会提升。

简而言之,初中语文教学一定要注重对学生内心思想的发掘与提升,不断地鼓励他们多读书,并且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顺君.初中语文教学构建和谐美的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8).

篇4

关键词:因素分析 生活理念 主观能动性

一、引言

教育作为国家科技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对于国家命运以及前途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教学理念以及教育目标的不断优化,在政治教学中对教育方式、教学方法以及教育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已经成为现阶段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政治课改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内容,结合政治教学课改对政治教学创新,提升政治教学质量,对于适应现代教学理念,提升学生政治观念与素质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政治教学课改基本理念

政治教学课改的基本理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科学的人生价值观;第二,通过政治教学,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做一名有责任感的公民;第三,通过政治教学,逐步拓展学生的生活理念。政治教学课改主要是基于这三方面的理念开展,因此明确政治教学课改的实质,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落实方可实现政治教学课改的基本目的。

三、政治教学课改制约因素分析

1.师生关系不够融洽。政治教学课改要求将上课过程的主导权交还学生,由学生作为课堂教育的主导者。但是现阶段,由于受传统教育体制观念的影响,在政治教学过程中,老师仍然扮演着主演的角色,大部分学生出于对于教师的敬畏,因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难以形成与教师之间有效的交流沟通,也难以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学习进行循序善诱的教导。

2.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较差。对于政治教学课改,大部分教师认同充实教学课堂活动的方式,活跃教学课堂气氛,因此部分教师对于课堂教学活动的认识不全面,将大量的经历时间用于课堂活动的组织上,虽然采用了模拟以及讨论等活动方式,但是由于教学方式缺乏科学性,导致教学主题与大纲偏差较大,制约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降低了课堂政治教学的成效。

3.政治教学课改目标定位不准确。政治学科作为系统繁杂,需要理论知识较为全面的课程,提升教学质量必须明确教学目标。而现阶段部分教师只是单调的要求学生熟知背诵条条框框的理论,却不能深层次的理解政治课程的实质,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也不够全面。

四、政治教学课改质量提升措施研究

1.政治课的教师必须明确课改的实质,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在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端正教师自身的教学态度,明确政治教学课改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强化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引导,并结合多种形式,对学生政治课程学习形成有效的启发作用。

2.确保政治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内容充实。在政治课上教师应该注意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对于政治课的学习兴趣,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活课堂气氛。同时,也应该明确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因此也应注意充实教学内容,进一步深化政治课的教学深度。

3.充分利用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多媒体作为现代教育重要的教学手段,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对于借助于多媒体教学应该明确,不能将多媒体淡化课堂教学,也不能仅仅讲多媒体作为一种展示的手段。

多媒体作为为教师教学服务的手段,应该得到最为充分合理的利用,因此教师在使用过媒体过程中,应该注意将课件与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整合,同时结合课改的教学理念,讲政治课程中的各种结论以及政治课程观点清晰列入可见之中,加强学生对于政治课程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4.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政治课程教学评价考核。为了充分贯彻新课改中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该让学生积极参与课程考核,并作为教学反馈的一部分。在完成一部分教学课程后,应该集中组织一次由学生主导的教学评课活动,可以采取调查问卷或者座谈的方式,积极了解学生在政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总结不断完善教学方法。

5.在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发散式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政治教学课改必须以教师作为引导者,而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师应该结合课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明确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以及创新性,使其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结合以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针对学习基础较差,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则应该帮助其明确学习目的,重视学习方法提高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

6.注意测试训练考核形式。对于政治课程的测验,应该注意形式,避免测验的盲目性与随意性。首先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承受程度,从实际教学情况出发,避免过度测验引起学生的抵制与反感,降低了其对政治课程学习兴趣与学习质量。

此外,在测验过程中应注意试题的具体形式,不仅全面而且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梯度,同时兼顾试题题量与考核时间,以便于对学生的政治理论知识进行全面的考核评价。

五、结束语

在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新形势下课改的要求,提升政治教学质量与学生的政治理论知识,是现阶段对于政治学教师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因此,教师应该充分理解课改的理念,及时总结分析现阶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革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与方法,提升政治教学质量,实现学生政治理论知识与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韩学志 求新亦要务实——浅谈当下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的反思 [期刊论文] -新课程(教师版)2010(2)

篇5

关键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措施

一、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意义

配电系统可靠性是衡量持续供电能力的重要标准,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国民经济越来越重要。配电网直接与广大用户进行连接,其属于电力系统向广大用户分配电能与供应电能的重要部分。中压配电网主要进行街道、乡镇的覆盖,然后再利用低压配电网延伸到具体的每个用户中,而这个庞大的供电网系统中,只要某个设施出现故障,或者是进行检修,则会导致供电中断的情况,就会对人民生活及经济生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进一步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加大配电网的改造与优化力度,才能有效满足电力行业不断发展的要求。

二、影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因素

1、网络结构

国内很多地区的配电网接线模式采用单电源辐射接线、环式接线、分段联络接线、N-1主备接线。如果配电网络结构布局不合理,例如,采用放射式的网状结构,供电半径大、供电面积广,则会造成线路替代能力差、供电可靠性弱,且设备故障与线路故障停电时,往往影响面较大。目前,我国一些地区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单幅射线路,一旦故障跳闸或安排计划停电时,这些线路均无法采取转供电操作,影响配电网的供电。一些架空线路的运行受周围环境影响显著,天气、树木等原因均会造成架空线的停运。这些电网结构、布局设计不合理,严重影响了电力负荷的转移、转供能力等。

2、配电设备

配电设备对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配电设备的设计性能、制造和安装的质量;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配电线路的传输容量和裕度;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动作的正确性。

3、计划性停电

现阶段,计划性停电是引发非故障停电现象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通常表现为检修性停电、工程建设型特点等计划停电类型,而这些计划性停电次数已经超过总停电次数的一半。输电线路改造、预试、检修,配电网改造、检修等计划停电是引发非故障停电的重要因素。部分变电站的设施检修、改造会产生停电现象;超过35kV的输电线路架设以及配电网相互跨越时也会产生停电现象。而这些计划性停电已经成为影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重要因素。

4、管理水平

技术水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各地区带电作业水平不同、配电设备在线监测未普及以及城市配电自动化水平较低等方面。配电自动化是保障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手段,配电自动化的实施能够及时了解配电网的运行状况,在故障发生时能迅速对故障定位,并进行故障区域的隔离及选取最优方案恢头枪收锨。此外配电自动化的实施能够对配电网运行方式进行优化,达到减少线路损耗和改善电压质量的目的。配电自动化的实施还能够提高配电网的应急响应能力,在发生恶劣天气或输电线路故障时,能够生成负荷批量转移策略,以避免发生大规模停电。

三、提高配电网可靠性的措施

1、完善配电网网架,缩小停电范围。从安全可靠、经济优质方面考虑配电网的优化,改变陈旧的配电模式,完善配电网结构,实现“手拉手”环网配电,对重要用户实行“双电源”,甚至“三个电源”配电方式,同时线路配电半径要适中,配电负荷要基本合理;网架结构合理可有效对停电线路进行转供电。

2、采用先进设备,实现配电网自动化

(1)在建设和改造中选择可靠性高、免维护或少维护的设备,避免重复更换,尽量做到简化统一,减少维修工作量和停电检修次数。对新发展的地区采用较高的标准,尽量采用先进的设备,留有一定的裕度,争取一步到位,达到十年基本不变的要求。更换存在质量问题、老化程度高的等故障率较高的设备。提高线路绝缘化水平,逐步更换架空裸导线,并结合当地市政建设要求和电网现状适时适当的将架空线路改为地下电缆。消除现有线路接地、外力破坏等事故,着力解决架空线路维护量大、故障率高、树线矛盾突出、线路设备停电比例大等问题。

(2)通过先进的实时监测设备实现对配电网中各元件的运行工况的有效监测,从而对配电网的运行情况有一个及时的了解,对预防故障的发生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随着各种高新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使配电网的自动化程度得以提高,这样即使配电网运行中部分元器件发生故障,则系统也能自动的将故障段与正常线路进行断开,从而保证正常线路的供电。

3、实施状态检修和带电作业缩短停电时间。

随着对电网的不断投入,电网中高可靠性、免维护的新设备的不断采用,输变电设备的健康水平也得到进一步提高,传统的检修方式已经不适应运行设备的需要。尤其是按周期的计划检修,在一定程度上对用户停电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对供电可靠性的进一步提高造成了障碍。状态检修亦称视情检修、预知检修、适应性检修。它与“定期计划性检修”的主要区别是以实际运行状态取代固定的检修周期,其基本思想是设备应尽可能长时间地处于运行状态,只是到设备结构和性能即将破坏的临界状态才停运检修,或者是合理利用施工停电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的停电间隙对设备进行设备维护、检测、检修等。也就是根据设备运行状态结合电网运行需要合理的优化检修方案做到应修必修,使检修工作做到有针对性,目标明确。这样对运行正常的设备避免了那种盲目检修和过度检修的状况。开展状态检修停电次数可以大大下降,既减少了检修工作量,又减少了对用户的停电次数,无疑对运行的安全和供电可靠性带来明显的成效。

4、提高管理水平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在配电网运行中,各种新技术和新设备不断的应用到运行中,配电网也在向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此时必须同时提高电力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才能适应配电网智能化发展的要求。首先,开展应急培训,提高故障响应速度。合理安排抢修人员,提高人员利用率。制定城市电网供电应急预案,提高城市电网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为确保城市特别重要用户和重要用户在突发严重事故情况下的供电恢复能力,应适当增加移动式发电设备,以满足客户用电需求。第二,改进工作流程,减少停电时间。采用“调度操作预安排,检修工作预汇报”制度,提高运行操作的工作效率,缩短设备停电时间。第三,加强用电检查力度。加强用电检查力度,减少由于用户设备故障越级跳闸对配电网的影响。

篇6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体育;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200-01

高中阶段是人一生中最为宝贵的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内身体快速生长,使得身高、体重以及人体的一些机能均非常接近于成年人。高中体育教学是高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展与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发展学生的肌肉力量,使之更为接近成年人均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新课改后高中体育教学在一些方面确实和传统的体育教学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当前高中体育教学效果依然很难满足学生快速发展的体育需求。为了更好地配合高中体育新课改的实施,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更好地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作为高中体育教师则需要更好地向课堂要效益,严格进行教学设计,使得课上的每一分钟均得到合理利用。下面笔者将结合多年来自身高中体育教学经验,与各位体育同仁共同探讨一下新课改后高中体育课程的有效教学措施,以更好地推动高中体育教学的变革。

一、新课改后高中体育课程有效教学的开展需要采用新的教学理念

理念,通常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相对超前的观念。理念能够指引现实教学的开展,且正确、优良的教学理念能够对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2001年和2011年高中体育新课改的一个重要变化便是体现在教学理念的革新方面,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倡导的是身体素质的增强和运动技能的传授,而这两次课程改革,在教学理念上与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存在较大分歧。本次高中体育新课改倡导健康第一,差异评价,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弱势群体,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等等。这些教学理念的倡导,对于现实学校体育的开展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更为有效地开展高中体育教学,在现实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一定的新理念来进行教学,如健康第一理念的实施便需要体育教师在现实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抽取一定的时间向学生传授一定的健康行为和健康知识,以更好地践行新课改的一些教学理念,更好地开展高中体育教学。

二、新课改后高中体育课程有效教学的开展需要变革评价方式

评价就是价值判断,在现实的高中体育教学中主要表现在给学生打分上。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期末所进行的测评中主要以分数来体现学生的努力程度。这种评价方法虽然非常简便,但却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于评价对于学生体育课堂上积极练习的欲望激发不是很强烈,仅仅能起到甄别作用,而没有促进作用。传统的评价中由于身体测量的痕迹较为严重,多是考核学生的身体素质,对于那些身体素质较差,运动能力相对不是很强的学生则没能够更好地进行评价。为更好地激发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热情,更好地保障体育教学的开展,在现实的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体育教师变革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手段,转而以发展性评价为主要评价措施,注重学生态度、情感、合作意识的测评,并通过学生课上的现实表现,基于学生正确的评价,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锻炼与学习热情,更好地保障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

三、新课改后高中体育课程有效教学的开展需要变革教学方法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情趣

游戏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竞赛类游戏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可根据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教材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游戏。如小学组B教师在进行迎面接力跑教学环节中,设计了趣味迎面接力游戏练习,学生不仅在游戏练习中形成了错肩交接意识,还在游戏中提高了快速奔跑和协调能力,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耐久跑是一项发展学生有氧耐力的运动,持续时间长,运动负荷大,枯燥无味,极易让人产生厌倦情绪。C教师在进行耐久跑教学中,以“各种跑的游戏”为教学主题,通过三个具有竞赛性的游戏:“沙包追逐”、“海洋捕鱼”、“翻牌接龙跑”来进行练习,使得整堂课学生兴趣高涨,练习的积极性高,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到比赛练习中,还在游戏过程中完成了教学目标。

四、结语

高中体育教学对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等均具有积极意义。为了更好发展高中体育教学,保障有效教学的实施,我们需从上面所讲的三个方面来开展高中体育教学工作,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参考文献:

[1]罗士达,王立冲.如何培养初中生对体育课的兴趣[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

篇7

关键词: 高中体育教学 教学措施 教学质量

体育教学作为高中教育内容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现实意义。体育课作为高中的必修课一直以来都非常受党和国家的重视,但是现实的高中体育教学情况却不容乐观,学生扩招师资短缺,教学所需的场地与器材相对拥挤,学生对于体育课的意义认识不高,学校领导不重视等直接导致当前我国部分高中学生身体素质相对较差。体育教学的头等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为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善学生的体质状况,便需要各级各类高中向体育教学要效益。因此,在有限的体育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有效教学便成为时下高中体育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笔者作为基层高中体育教师将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具体探讨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提高学生体育教学兴趣,注重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进行学习与探索的原动力。学生对某一学科感兴趣,则会将有限的注意力更集中于这一学科的学习。传统的体育教学过于注重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过于注重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过于注重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的意义,因此,很多时候部分高中教师会忽略学生的感受,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意愿练习,强迫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做一些根本没有兴趣的练习,虽然学生会按照教师的布置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但其内心深处会对体育教学和体育教师产生厌恶,长此以往对于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为更好地进行高效体育教学,需按照学生的兴趣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如男女同学的体育兴趣存在差异,男学生更加喜欢激烈、对抗性强的运动项目;女学生喜欢韵律感强能展现其女性阴柔之美的运动项目。在现实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根据男女同学不同的运动兴趣选择具体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运动兴趣入手,男生班级可以多进行篮球、足球等对抗激烈的身体练习;女生班级可以选择形体练习、舞蹈等运动项目。从学生的不同兴趣入手,让学生真正喜爱体育课,才能更好地进行体育教学,在短时间内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为有效教学服务。

一些高中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只有运动习惯养成后,学生才能在课后积极主动地进行身体练习,并将这一运动习惯保持一定时间。这对于学生的体质增强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均具有现实意义。

二、更新教学观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在现实的体育教学过程中部分高中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相对落后,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是以教师为主,忽略学生的感受与意愿,在教学过程中高高在上,仅仅是口头指挥学生进行部分体育项目的练习,与学生的距离较远,融入性相对较差。部分高中教师对于新课标所倡导要求的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利益这一教育理念置之不顾,使得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够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现实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将学生作为体育教学的主体,切实考虑学生的利益,让体育教学服务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视为教学的中心,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具体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以往高高在上的角色定位,需要真正融入体育教学中,与学生共同进行基本的身体活动和项目练习。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存在与魅力,力争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使班级全体学生真正动起来,进行必要的身体练习,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教学质量。

三、革新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体育学习的魅力

传统体育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为主,常被高中体育教师采用的主流教学方法主要有讲解法、示范法、预防与纠错法等,这些教学方法的采用一定程度上讲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确实具有一定意义。但从小学到大学总是采用相同的教学方式,则其教学过程会在很大程度上重复小学和初高中的教学过程,在一般教育情况下,教学内容相同,教学方法相同在其最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便会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共性。由于之前学生在小学教学、初中体育教学和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其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相同点,均是足球、篮球、武术和田径等,在教学方法基本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则教学过程基本一致,使得学生在高中体育学习过程中感到索然无味,体会不到任何新意。为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必要的教学任务,则必须向教学过程要效益,首先要改进教学方法,因此,在现实的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改变一些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转而注重一些学生很少接触的合作式学习方法、发现式教学方法和探究式教学方法等,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带给学生一些新奇的感受,很好地让学生融入体育教学中,以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完成教学任务。

高中体育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具有现实作用。现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一些现实因素,体育教学过程与质量确实不容乐观。为更好地践行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提高高中体育教学质量可以采取如下策略,提高学生的体育教学兴趣,注重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更新教学观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革新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体育学习的魅力等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体育教学,为国家培养出更多身体素质出色的人才。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体育 可行性 挫折教育

当今大学生生活条件优越,多为独生子女,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难免溺爱,同时在学校教师也不允许用严厉的手段,这样就造成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没有经历过多少磨难和挫折。当今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面对巨大的压力时他们问题就显现出来了。这个问题就是心理素质问题,它包括很多部分其中一个就是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及反抗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时进行挫折教育。

一、挫折及产生的原因

1、挫折的概念。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障碍。社会心理学上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而产生的心理状态。挫折可使意志薄弱者消极、妥协;也可使意志坚强者接受教训,在逆境中奋起。

2、挫折产生的原因。客观的外界因素,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如恶劣气候、各种事故等难以预测和左右的外界条件和如人际关系紧张,才能没有充分发挥;青少年学生与父母的隔阂,出境孤立等社会因素;主观的内在因素。它包括生理条件限制和心理方面,例如身高、体重、残疾等生理条件和动机、需要、抱负水平等心理方面。

二、挫折教育及其作用

1、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的目的。在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进行挫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许多到达光辉顶点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人,而是那些在生活中遭受挫折的人,这是因为那些自认为自己聪明的人往往会选择走一些所谓的“捷径”,这些所谓的“捷径”往往会丧失一些非常有意义的锻炼机会;而那些生活在逆境中饱经风霜的人,才更能深刻理解什么叫成功。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锻炼提高学生潜能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2、挫折教育的作用

(1)挫折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对于学生而言,当其遭受挫折时,便容易激发学生的潜能,越不容易找到答案,就越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探究精神,从而进行研究性学习,切实掌握知识。

(2)挫折教育能打击学生的骄傲情绪。有些学生存在着粗心大意、骄傲自满等毛病。在这种情况下,人为地设置一些挫折让其遭受以打击其骄傲情绪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这种挫折应当有一定的限度,通过这种人为设置的挫折,让学生受到教育,使其明确挫折对自己的作用,并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排除自己的骄傲情绪,戒骄戒躁,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

(3)挫折教育能够使学生真正享受成功的喜悦。学生如果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完一个难题时,那种喜悦是不言而喻的,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那要比从师长或书本里学到知识更让其感到欣喜。因为从师长或书本里得来的知识,是别人已经整理好的,没有什么趣味性与探究性而言,学生的识记是枯燥无味的,而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探究掌握的知识才是对自己来说更有意义的学习。“纸上得来终觉浅,要想绝知须躬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4)挫折教育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如果学生在学校中没有遭受挫折的洗礼,没有正确对待挫折的思想,就好象是温室里的“花朵”,是不可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而只有学生在学校中就遭受许多挫折(无论这种挫折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掌握了应付挫折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讲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体育教学中挫折教育的可行性

1、体育教育在实施挫折教育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体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学教育其他的课程大多是理论知识或者技能的教育,很少涉及到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教育。而体育课与其他课程有所不同,体育课不但可以增强学生体质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因为体育课中学生需要不断地练习才能掌握动作,也就是不断地失败才能成功;有些项目还需要团队协作、克服外界干扰、战胜自身矛盾等等。体育教学本身就是人为地设置困难,使参与者在克服和战胜各种内部(生理、心理)困难和外部(环境)困难的过程中,培养顽强的意志,不断锻炼自我、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感悟挫折,也可以在一次次的成功中体验战胜挫折的愉悦,从而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心理活动以及个性特点,都表现得直观、具体、生动、鲜明。

2、采用适合大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的方法。在实施挫折教育时,一定要采用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或者在不同情况下对个别学生针对性教育。例如:有些同学平时很少运动,在跳高课上会产生恐惧心理,本身害怕再加上有许多同学在场就很难在大家的注视下进行练习。这就需要教师进行鼓励同时还要给他们压力,从低难度到高难度练习再加上体育课成绩做压力,这样他们就会被迫练习,当他们跳过一次后就会发现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难,以后练习就会非常顺利;另外有些同学认为比别的同学跳的高,就出现骄傲自满、爱出风头。这时就需要提高对他们的要求,使他们完成动作有难度,同时告诉他们正确的动作应该怎么完成。

3、体育活动竞赛中适时渗透挫折教育。在体育活动中经常出现激对抗赛,如球类比赛、田径赛等,经常可能出现失利,面对失利,如何调整心态,学会坦然面对挫折和失败,用积极有效的方法去克服困难,战胜挫折,使学生有积极进取的心态,也是我们在体育课教学中所要适时渗透挫折教育的一个环节。

4、体育课中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在课程的前、中、后三个阶段让每个学生都进行自我评价。在开始前让他们谈一下对这个项目的认识及自己的情况等;教学过程中让他们总结自己的不足和长处等;在完成教学后让他们在此谈谈自己从这项运动中获得什么,如果自己再学一边应该怎么做,教师应该怎么做等等。这时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这样学生可以对挫折感有正确的认识。

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带给我们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我们在享受社会发展带了给我们的便利时,也要想办法消除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挫折教育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坦然面对生活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而的体育课对实施挫折教育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在体育课程实施挫折教育也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4;G712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作为学生以后在工作学习中必备的职业技能,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有必要引起高职教育者的重视和解决。教学需要教与学两个方面配合完成,之前也有前辈关注这个话题,但更多的是强调教师身上所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那么,本篇文章将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谈一谈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的措施。

一、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方式落后,教育模式守旧

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过程,教师在这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教育中的计算机公共课基本上都分配了专业的教师来教授,但是整体的教学效果并不容乐观,从教师的单方面来谈,主要是出现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合理,理论课与操作课没有充分配合。计算机公共课分为理论课和操作课两个部分,但是因为最终考试是以卷面考核理论知识为主,所以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太重视上机操作课。计算机的理论知识并不能替代上机操作的实践,通过实践,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计算机的操作过程,有利于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应用,例如基本的网络画图与表格的制作。其次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守旧落后,计算机的理论知识是枯燥乏味的,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只是照本宣科,对于学生真正的理解吸收程度并没有得到及时的反馈,只是一味的考查学生的背诵记忆情况。最后是部分教师出现了职业懈怠。计算机公共课的教授按照统一的教学标准,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基本上都很类似,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较令人失望,而且教师的鼓励机制比较死板,这就严重的打击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也享受不到教学所带来的乐趣与欢乐。

2.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忽视计算机的重要性

学生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不仅仅是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也影响教师的教学的积极性。高职教育中的学生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学生的整体学习积极性不高。高职教育的学生的学习整体情况相比较普通高中的学生要差一点,但是对于高科技的计算机公共课还是很感兴趣的,可是大段大段的枯燥的需要大量记忆的理论,以及计算机课程并不像所想象中的愉快,让他们也失去的学习的劲头。其次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存在问题,学生比较贪玩,忽视教师的教学任务。高职教育的学生平时教学任务比较重,对于计算机公共课这样的课程,学生们基本上都抱着玩耍的态度,在课堂上无视课堂纪律,聊天开小差,导致课堂任务不能有效的完成。最后是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存在差异,学习效果参差不齐。学生们接触计算机的时间不一样,而且明显男生比女生对计算机更感兴趣,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较强一些。

二、解决方案

1.教师要调整教学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要转变高职计算机公共课目前的教学现状,教师要充分发挥作用,以身作则,起到带头的作用。首先,教师学会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况,学习改进教学的措施。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不能一味地以考试成绩为目的,也不能一味地用之前的教学设计。教师与学生要经常性联系,从学生的反馈中发现自己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针对改进教学的措施,教师可以多听听学生的意见与建议,也可以多向教学前辈们学习取经,但是要及时的总结探究,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其次是教应该学会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及其他的教学方法,增加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性。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化难为易,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有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最后是教师应该将理论课与操作课紧密的结合起来,明确课堂任务。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虽然平时考查都是以理论知识为主,但是最后学生在社会中需要体现的实际的电脑操作能力。为了学生的未来,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指导学生的上机操作。

2.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在改变教学状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生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要遵守必要的课堂纪律,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有意见建议可以向教师提出。有利于增加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其次学生要明确学习计算机的重要性,要重视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计算机能力的运用并不是简单的查找资料以及聊天娱乐,要学会用计算机制作图片,制作表格等等基本性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也要了解计算机的历史,学习伟人们的创新创造精神。最后学生之间要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学习能力。学生们本身的计算机能力存在差异,而且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有差异,学生之间要学会帮助,既可以获得帮助别人的喜悦感,也可以增强自我的学习能力。

总结:

高职计算机公共课在高职教育中虽然不是特别重要的课程,但是在当今社会中计算机能力却是必备的重要的能力。现如今,高职计算机公共课上出现一些问题,有些教师因循守旧,一直沿用的是旧的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一味地教授给学生,没有与学生之间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也有些教师过分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忽略学生实际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没有将理论课和上机操作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还有些教师因为长期处于低迷的教学状态,出现了职业懈怠,教学没有了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学生身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很多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计算机公共课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生们实际的学习计算机能力也存在着差异。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们首先应该学会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况,学习改进教学的措施。其次是教师应该学会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及其他的教学方法,增加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性。最后是教师应该将理论课与操作课紧密的结合起来,明确课堂任务。同时,学生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其次学生要明确学习计算机的重要性,要重视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最后学生之间要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浙江省高校计算机教学研究会.计算机教学研究与实践―200术年会论文集[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篇10

关键词:中职生;英语口语;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8-0043-02

1 中职生英语口语学习现状

口语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受到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教师讲,学生听"是中职英语课堂上长期以来使用的主要教学模式。下面就中职生英语口语学习现状进行总结。

1.1 "哑巴"英语现象普遍。

目前来看,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为了学生考得好成绩,重视学生笔试成绩,忽视了英语口语的练习。这样,就导致了一个极为普遍的情况:很多学生认识单词,但是不能够流利地读出来,学生能够默写句子,却不能说出来。这就是一种极为典型的"哑巴现象","哑巴"英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口语水平的提升,需要认真对待。

1.2 口语教学方式守旧。

从中职英语的教学课堂来看,我们往往采取的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对于口语教学,教师也只是引导学生自己朗读。对于这样的英语口语教学方式来说,缺乏吸引性,不能够提高中职生的参与性,口语教学的氛围不浓厚。

1.3 英语口语评价体系不完善。

从评价体系来看,英语书面知识的测试很明确,但是英语口语测试则没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往往是教师随意而为。在不完善的英语口语评价体系之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忽视了英语口语,弱化了英语口语的学习。

2 新课改下提高中职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措施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职生英语口语的学习能力,下面,笔者就结合当前中职生英语学习现状,从以下方面就如何提高中职生英语口语能力进行说明。

2.1 树立口语意识。

树立口语意识是新课改下提高中职生英语口语能力的重要前提。笔者这里提到的树立口语意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作为教师,要树立口语教学的意识。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做好英语笔试学习,更是鼓励学生多说英语。

二是学生,要树立口语练习的意识。作为学生,不仅为了成绩而学习英语,更是意识到,能说英语才是最关键的。教师鼓励学生不要怕丢人,发音不准、忘记词汇、不流利等这些都不是问题,问题是能够让口语在生活中渗透。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笔者所在班级的学生在口语意识逐步树立后,在生活中,能够试着用英语表达。十一国庆回来,我听到学生有在说"Where did you go to travel?",这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种进步。

2.2 创新口语教学方式。

实际上,创新口语教学方式是中职生英语口语能力提升的关键。下面,笔者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加强情景模拟演练

加强情景模拟演练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让中职生以情景模拟的方式强化所要学习的知识比起传统的讲授效果要好很多。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在进行饮食的口语学习中,我一改之前让学生私下学习的模式,鼓励学生表演情景小品,这样,在表演中,学生能够逐步熟悉基本的菜名及如何点菜的句型,达到学生教会学生的效果。

第二,营造良好学习范围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口语教学方式创新的另一举措。教师在课堂之初,可以用通过音乐、游戏等方式来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需要让学生成为主角,掌握自己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学习购物的时候,课堂伊始,我就说:Tomorrow is Sunday. Where are we going?学生们就回答:We are going to the People's Park.We are going to relax. We are going tosee the sea and lying on the beach andgoing surfing.当学生认真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良好的学习氛围已经营造出来,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引出下面的购物。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大。

第三,强化多媒体的应用

多媒体的应用能够使教学有声有色、有动有静,这样让英语口语更为形象、生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习的口语知识。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设想,利用Althorware、powerpoint等软件从网上下载精彩的内容制成符合学生喜欢的课件。教师在中职英语口语课堂上,可以通过国外电影、音乐等运用,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在讲述名人故事的时候,我充分利用大量的声像材料,让学生在了解名人故事基础上,学习英语口语。

第四,鼓励学生合作学习

英语口语是需要说出来的,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多与其他学生说英语口语。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是创新教学方式的重要措施。学生们一起投入到英语口语学习中,你看着我学,我看着你学,积极性被调动出来。可以通过问答形式、小组讨论、英语辩论等形式让学生参与。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笔者就曾经在班级上举办过这样的一个辩论--"学生时代恋爱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因为与中职生密切相关,所以学生积极投入到资料准备及口语练习中,效果极佳。

2.3 完善英语口语评价体系。

完善英语口语评价体系是提高中职生英语口语学习的关键。英语口语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不仅是评估中职生英语口语学习情况的一个重要标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英语口语评价体系的构建更是能够激发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口语的积极性,评价体系要真实、客观。这种评价体系能够营造一种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可以说,这种语言环境是学习者语言学习获得成功的关键。学习语言离不开语言环境,语言掌握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而口语评价体系的构建能够完善这种环境,推动中职生英语口语的学习。

随着我国体制的逐步完善,国际交往日益增多,学习英语并运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己成为的需要。作为中职教师,要进一步完善做好英语口语教学工作,提高中职生英语口语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 陆小海. 中职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对策[J]. 改革与开放. 2011(16).

篇11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6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课堂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首先就是要理解"课堂教学设计",对于这一概念通常的理解是教师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教学的内容以及将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手段等进行的规划,使之更加具有系统性。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设计都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但是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设计就根本没有可能提高教学的质量。[1]所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也是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必须采用的教学方式之一。然而,我国当前小学数学课堂设计的还存在着众多的问题,比如信息堆积、静态知识梳理、学生被工具化等问题。这是制约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时应当尽量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实现"文本理解"、"动态思维历程"、"学生主体性回归"。以下将从这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从"信息堆积"向"文本理解"转变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堆积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信息堆积通常是指在处理掌握的信息时不遵守任何结构的对信息进行处理。按照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现状,教师对小学数学使用的教材所记载的内容进行处理一般有两个过程,第一,对教材中的信息进行全面的认识,第二,对于教材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处理,以此为根据来让每个学生都能顺利的接受所学的知识,在这两个阶段中以第二个阶段为主。但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第二阶段进行信息处理显得无序且无结构,只是将一些教材中的信息进行没有目的的堆积,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是没有多大益处的。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信息堆积的问题主要就是数学教师在对教材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时没有充分重视教材内容所包含的思想和目的,没有区分的将所有内容都交给学生,更没有任何逻辑性,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造成教学过程的混乱和无序,最终造成学生只能靠机械记忆来维持会做题的基本表现。[2]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教师应当转变认识,就是说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进行文本理解。其实,教材所记载的内容也可以说是一种编者的思想和意识,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对教材进行理解,就是与编者进行交流最终达成与编者的"视域融合"。因此,教师要做好文本理解方面的工作,切实认识课本的内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实现"视学生为工具"向"学生主体性回归"的转变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广泛存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基本上就是"满堂灌",在教学和学习中采用的方法是老师教课,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教学效果非常不好,尤其是学生在接受知识的时候不能准确掌握这一知识时,老师可能已经讲到下一个知识点了,所以学生基本上没有任何的主动性。这种教学方式让老师不能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学习情况,造成老师的不负责任,教学成为了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责任心下降。

针对这一弊病,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并采取措施予以改进,其中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设计的主体,这一点已经成为共识。但是学生如何作为一个主体那?其在课堂教学设计的主体地位是如何实现的那?表现形式有如何是我们应当重点探讨的。笔者认为学生的主体性主要是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让学生推动教学的进行,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比如在教学中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提前理解,让其参与到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主动去解答,或者采用趣味教学等方式。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设计方法,但是无论如何设计,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都应当从教学方式、手段、语言等多个方面进行设计和考虑,以此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

三、实现从"静态知识梳理"到"动态思维历程"的转变

还应当注意到,所有的教材知识都是简单的、静态的知识结构,很多小学数学老师认为,只要将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就是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而不去关注另外的一些内容,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主要的是不利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时应当重点做到引导学生创新,提高思维能力,举一反三。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所有的方面,采用更加有利的教学手段,比如采用,问答的方式或者游戏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另一个方面就是教师要懂得与学生交流。小学生还处于朦胧阶段,其对一些问题,社会环境的认识还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教师要通过交谈等方式了解每个学生的想法,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疏导和教学。[3]同时鼓励学生努力去做一些有困难的事情,勇于挑战,开阔视野。总之,在课堂教学设计时不仅要对静态的知识进行梳理,还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

参考文献

[1]阎亚军:《论教师权威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载《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第9期

[2]沈建:《体验性:学生主体参与的一个重要维度》,载《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第10期

篇12

论文摘 要:在分析了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现状后,对提高煤矿供电安全可靠性的技术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谈论。 

 

众所周知,我国煤炭资源开采大多是在井下进行,其特殊的开采空间、煤层结构使得煤矿井下环境十分恶劣。采掘面周围含有大量的瓦斯、煤尘等易燃、易爆物质,如果用电不当,很容易由于用电设备出现漏电等发生电火花引起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等严重事故。本文将结合我的工作经验,就工程中常用的提高煤矿矿井供电系统安全可靠性的具体对策和措施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为其它相关工程提供一点借鉴意义[1]。 

1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现状分析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中采用防爆型及增安型电器设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低压供电系统的安全水平,但是由于大多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存在负荷分配不均、谐波污染严重、设备型号不匹配等问题,给井下安全用电埋下了许多安全隐患。 

1.1主变压器容量不足 

井下负荷容量远远大于供电系统原设计容量,从而造成主变压器长期运行在低效运行工况条件下,不仅降低了供电系统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水平,同时系统长期运行在过负荷条件下,很容易导致变压器出现过热、绝缘老化、供电电缆出现发热燃烧引起瓦斯爆炸事故,不仅给煤炭开采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同时还会影响企业的社会信誉。 

1.2供电电能质量水平较低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在煤矿井下机电设备中应用的不断完善,大量自动化水平较高的大功率机电设备已成为煤矿井下主要操作设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煤矿井下开采综合自动水平,但同时大量变频整流设备(如变频调速控制系统、软启动智能控制系统等)在井下供电系统中的广泛使用,其正常工作时所产生的谐波分量,会通过低压供电线路直接反馈入煤矿矿井低压供电系统中,使井下配电网有功和无功间不能保持原有的平衡,供电电压出现畸变等低质量电能,不仅影响井下开采设备的高效运行,同时还可能造成井下各类继电保护和在线监测系统出现“误动”或“拒动”情况,大大降低井下供电系统运行安全可靠性。 

1.3人为误操作 

煤矿矿井不仅操作范围较小,同时还是一个多工种同时作业环境,这就给井下煤炭生产安全用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4防爆电器自身防爆性能不符合规范要求 

为了提高井下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保证井下作业员工的人身财产安全,国家已经在相关文件或规范中明令淘汰或禁止使用一批在操作过程中会产生较大能量电弧的分支线路空气开关。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有些煤矿由于改造资金缺乏或相关企业法人不重视等因素的影响,这些明令禁止的开关设备依然在煤矿矿井中作为主要的电源控制开关,直接影响到煤矿矿井低压供电系统可靠性,严重威胁着井下从事煤炭生产人员和设备的安全[2]。 

1.5煤矿矿井供电系统在线安全监测系统自动化水平较低 

由于受当时建设技术水平和投资资金的制约,很多煤矿矿井低压供电系统均没有配置供电系统安全实时监测监控系统,致使井下供电系统的综合运行工况数据信息不能实时反馈回地面,导致地面相关电力调度管理人员无法技术掌握井下供电系统运行情况,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和故障无法及时作出有针对性的操作和补救决策,引起事故进一步扩大,造成巨大的人身财产损失。 

2 提高煤矿矿井供电系统安全可靠性措施研究 

2.1构筑合理的井下供电结构 

合理可靠的供配电结构是煤矿井下开采安全可靠、节能经济用电的重要基础保证。任何分支回路都是独立运行的,不能在在分支线路上“t”接其它负荷,并及时调整进行开采供电结构,动态优化内部配电线路结构,减少供配电过渡环节和冗余线路,提高供电系统运行安全经济可靠性[2]。 

2.2选用先进动态无功补偿及消谐装置 

通过设备无功和有功容量间的自调节,不仅可以提高矿井低压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供电综合质量水平,为井下各电气设备提供功率因数和供电质量均优越的电能资源,同时还可以有效抑制井下低压供电系统中各机电设备运行时产生的高次谐波分量,降低谐波对供配电网的冲击,保证各煤矿开采机电设备高效稳定运行,提高其综合使用寿命。 

2.3构筑完善井下低压供电系统继电保护系统 

在低压供电系统继电保护设计和技术改造时,应充分结合分级闭锁和选择性断电控制技术,保证井下各机电设备高效稳定、节能经济运行,为矿井低压供电系统安全可靠供电提供重要支持。在低压供电系统中按照分级闭锁和选择性断电原则,构筑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可以有效杜绝井下工人的人为误操作事故发生,从而有效提高矿井供电系统防火防爆综合安全性能。 

2.4配置先进供电安全实时在线监测系统 

对于供电系统中存在的高隐患非安全型或高耗能型设备应予淘汰并重新规划选型。要下大力气加大资金投入,以提高低压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能,保证井下煤炭开采工作高效经济进行。 

3 结束语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运行在一个复杂环境中,提高其运行安全可靠性是一项系统、长期持久的工作,必须结合煤矿井下煤矿开采的实际情况,将人力、物力、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整体协调配合进行充分考虑设计,制定完善井下安全供电措施方案,有效提高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供电可靠性,保障井下煤矿开采安全稳定、节能经济的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篇13

[关键词]卷烟厂 变配电 可靠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1-0266-01

配电系统作为卷烟加工企业的关键动力设备之一,担负着为卷包、制丝等生产工序提供能源的任务。本文以某卷烟厂配电系统为例,通过对配电系统的运行现状进行分析,从改善配电系统电能质量、降低电能损耗、提高供电的稳定可靠等方面进行研究,实施技术改造,取得了显著成效。

1 配电系统运行现状

某卷烟厂现有1所高压配电室、3所低压配电室及6台变压器,配电柜全为封闭式结构,由于设备投入年代较长,性能下降,自动化落后,导致可靠性不高,已造成停电事件,影响正常生产。

2 具体改进措施

通过研究配电系统结构、原理和性能,我们参考相关技术资料,并结合设备实际运行情况及关键参数的数据分析,提出并实施多项有效措施。

2.1 谐波治理改造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配电系统中增加了大量的非线性用电设备,引起了电网电流、电压波形的畸变,高次谐波显著增加,成为电网中的“公害”。采用动态混合有源滤波器将有源电力滤波器和无源滤波器混合运用,具有以下优点:1、实时跟随、动态补偿,采用基于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谐波电流检测技术,实时监测谐波电流,自动跟踪负载谐波变化,完成动态补偿,具有高度可控性和快速响应性。2、优良的补偿性能,不受系统阻抗的影响,可消除与系统阻抗发作谐振的风险,同时用来抑制供电系统中因谐波引起的系统谐振。3、灵敏的补偿方式,不仅可以对单个谐波源独立补偿,而且可以对多个谐波源集中补偿。

2.2 优化电容器投切方式

原无功补偿柜中的电力电容器在接通或断开时会产生很大的浪涌电流,从而使接触器的主触头产生熔焊现象,造成回路的电压波动而降低配电回路的供电质量。通过在电力电容切换执行机构中加装阻尼电阻,限制浪涌电流峰值。当电容器执行机构线圈通电时先接通辅助触头,在辅助触头加装延时装置,延迟50毫秒后执行机构主触头再闭合,同时将阻尼电阻短路,确保正常供电;当执行机构线圈断电时,辅助触头会先断开,确保电容器经过主触头断开;在回路中串联电感,人为地增加回路的电抗,从而达到更有效地衰减浪涌电流峰值的目的。

2.3 多功能无线监控系统改造

由于配电系统采用全封闭式,运行过程中无法做到实时监控设备内部运行状况,特别是接线排、断路器连接部位、内部接线端子等关键点无法及时发现隐患进行预防维修,导致设备劣化发生故障,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因此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改造:1、在总柜及大负荷断路器进出线端子、铜排连接部位等处安装无线测温热电偶,用于将监控部位的实时温度,并通过无线传输给接收设备。2、安装无线接收设备,将接收到的无线信号收集编码发送到PC终端设备。3、在PC终端安装监控系统软件,系统软件包括实时监控、温度超限报警及手机短信提醒等功能。

3 取得的成效

通过上述改进措施的综合运用,取得了明显成效。1、改善了电能质量。全面改善电网质量,滤除电网谐波,无功补偿,防止电网串并联谐振、电压波动和闪变,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2、降低电能损耗。由于补偿了谐波电流和无功电流,使变压器和输电线路的电流减少,变压器和输电线路的损耗减少,节能约10%;3、降低了设备维修费用。减少因发热造成的设备故障,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周期。

参考文献

[1] 王胜鑫 基于有源滤波器在烟草行业低压配电系统中应用的分析,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2012,6(5)

[2] 汤滟 基于无线传感网的配电监测系统设计, 低压电器 2011, (15)

篇14

关键词:科技企业;财务管理;措施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科技企业集团对于提升我国科技发展实力、获得国际竞争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因而,加强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实现企业集团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提升企业经济发展应成为我国科技企业的重要发展战略目标。

一、科技企业财务管理特点

一般而言,科技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与一般企业相较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然为由于科技企业集团在组织结构、经营管理条件等方面更为复杂与多变,因而,决定了科技企业集团拥有了一些易于一般企业的特点:

1.财务管理层级大且财务目标由最高决策者制定

相较于一般的企业财务管理而言,科技企业集团由于成员企业众多,加上成员企业之间内部的关联交易频繁,因而,在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在跨度上、纬度上都要困难许多。首先,财务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也存在较大的困难;在利润的分配上也是比较难以协调;其次,科技企业集团中的财会业务不仅要满足企业内部各种经营活动的需求,还要向政府、社会以及信息的其他使用者提供准确、公正的财务信息。

2.财务活动复杂,企业财务管理控制难度大

一般而言,企业集团具有较大的规模,因而具有规模化的管理效应。而科技企业集团为发挥规模化效应的优势,就会采取多元化的筹资与投资管理策略。结果就会导致财务管理的经营模式、成本核算方式及经济实体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使得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会计报表时候难度增大,也就进一步增加了科技企业集团内部财务管理难度。

二、当前科技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集团管理机制不畅导致企业资金管理失效

由原本计划经济体制转变而来的科技企业集团,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并未建立有效地管控体系来实施企业集团策略,依旧存在的现象。由于,企业集团治理结构欠规范,导致下属企业各自为政、各行其是,资金管理不严,体外循环现象无法避免,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进而损害了集团的整体利益。同时,有的企业集团管理模式僵化,企业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对投融资、资金收支、对外担保等资本使用控制得不到位,无法形成良性的协同效应和规模效益,企业盈利能力低下,无法在集团内部达到资金使用的最大化和融资成本最低化,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普遍存在。

2.缺乏有效的资金管理手段,难以落实全面预算管理

我国科技企业集团由于组织结构庞大,集团的财政集权、分权问题尚未达成一致,因而在实际的财务管理中,内部结构松散,缺乏凝聚力,尚未形成集团利益的整体意识,经营与管理职能出现界定不清、资源配置与调度不协调等问题。因而,由于财务协调手段缺乏,难以编制全面预算,开展财务分析,因而,很难在集团内部形成协同的效应,开展企业资源配置及管控的全面预算,使得财务预算与整个预算相互不衔接,有的预算的监控力度薄弱、缺少严密的计量标准和绩效考核力度,最终必然无法落实,流于形式,进而难以发挥集团在世界市场中的竞争力,发挥整体优势。

三、加强财务管理,全面提升科技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质量

1.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升企业的融资力度与能力

科技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是在保障集团利益的基础上,既要充分尊重子公司的法人地位,还应积极的发挥企业集团的整体优势。因而,应积极的构建适于科技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制度,在以集团利益为出发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投资控股公司、上市公司等投融资平台,进一步丰富投融资手段和渠道,加大资金筹措力度,支持主业发展。使财务管理涵盖企业投资与融资、收入与分配等多方面的财务管理内容。同时,以上市公司为平台对新材料、节能环保、置业、物业等业务进行重组在新能源业务方面,引入战略合作者,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核心竞争力,有效落实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以确保提供的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