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9:35:3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辩论的诀窍,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第一招与人辩论,要先抑制一下对方的势头,诱使对手反驳,以试探对方实力。有时也可以信口开河,以让对方放松警惕,倾吐衷肠;有时专听对方陈说,以考察其诚意。要反驳别人就要抓牢证据,要不让人抓到证据,就要滴水不漏。对付对手有时要开放,有时要封锁,能把放开与封锁灵活运用就可以滔滔不绝,变化多端。只有这样才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
第二招与人辩论,要运用反复的手法。反过去可以知其过去,复回来可知其现今。如果反反复复地试探,没有摸不到的底细。有时可以运用反辞来试探对手,要想听到声音就先沉默,要想张开,就先关闭;要想升高,就先下降;要想夺取,就先给予。
第三招要掌握进退的诀窍,这诀窍就是抓住君主的爱好,只要抓住了就可以随心所欲,独往独来。如能顺着君主的情绪去引导或提出建议,就能随机应变,说服君主。
第四招凡事都不是铁板一块,都是有裂痕的。在辩论中要能利用别人的裂痕,同时,还要防止自己一方的裂痕。秋毫一样的裂痕,可以发展为泰山那样大。所以当裂痕小时要补住,大点时要切断裂缝,当大到不可收拾时就干脆将其打破,裂痕也就消灭了。
第五招与人雄辩要设法钩出对方的意图,用飞扬之法套出对方的真话,再用钳子钳住,使其不得缩回,只好被牵着走。这样就可纵可横,可南可北,可东可西,可反可复。
第六招要想说服他人,必先衡量一下自己的才能长短,比较优劣,自身才质不如他人,就不可能战胜他人。
第七招要游说天下人君,必须会揣测诸侯真情,当人极度兴奋时,就无法隐瞒真情,当人极度恐惧时也无法隐瞒真情。在这时才能有效地游说和说服人。
第八招善于摩意的人就象钓鱼一样不动声色,让鱼自动上钩,摩的目的就是刺激对方,让他不由自主地上你的钩。把事情办成功,使人不知不觉。
第九招要游说入主,就要量天下之权,要比较各诸侯国的地形、谋略、财货、宾客、天时、安危,然后才能去游说。
第十招要做大事,就要有一个向导,就像指南针一样,游说的向导是谋略,要先策划好,再按着策划的目的去游说。
第十一招游说要先解疑,解疑的好办法是让对方道出实情。
一、情境教学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冲锋号,巧妙正确设置情境,不但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历史距离学生较远,内容也比较枯燥,不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教师就要想办法把枯燥的内容转化成有趣的事情。例如讲解“杯酒释兵权”这一节时,老师把这个故事编成小品形式,让同学们亲自来表演,让同学们融入历史之中。例如在讲三国鼎立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介绍这节课中你所了解的人物、事件,并且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讲给大家,这样同学们会有极大的兴趣,课下会主动地去搜集这些人物和事件的资料。这样组织教学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进行鼓励教学
教师要经常运用鼓励性的语言,鼓励性的眼神,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我班有个女同学胆子很小,没有自信心,上课从来不敢回答问题。针对这样胆小的学生,我就设置一些简单的,很容易回答出的问题去问她,她回答出来以后,用鼓励赞赏的眼神去注视她,并进行语言表扬,如“你真行,你很棒”。这样的眼神和语言会给她很大的鼓励,经过一段时间,这位女同学能够勇敢、主动地举手回答问题。教师的鼓励和表扬能够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他们会喜欢这位老师,喜欢这样的课堂氛围,然后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并且渴望下一堂课。鼓励性的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接受知识,努力学习。
三、创设问题
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被动性上,教师讲,学生听,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很被动。所以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采用新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样,教师要不断地创设问题,根据学生情况设计一些学生容易解决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突出的问题答案要有开放性,允许学生有多种答案,例如辩论“秦始皇的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分为正反两组辩论。这个问题会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欲望,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创造,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搜集资料,增强对知识的了解,同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对历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诀窍记忆法
每次你演讲的时候是不是都想要得到一个奥斯卡奖。即使一个故事你已经讲过500遍了,你在讲的时
候好像仍是刚刚想到的一样。很多成功的演讲者都运用表演技巧来提升他们的台前技巧。毕竟,演讲者的工
作和演员的工作相类似——吸引观众。演员必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同一个角色。如何使之保持新鲜呢
?这就是演讲者能从演艺圈中学到的。
在戏剧学院学习表演的那段时期,使我能有很多机会与文艺界的一些杰出的老师一起学习,尤其是我的
表演导师安振吉。这种表演的培训对我作为一个专业演讲者的职业生涯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这里是从表演
技巧中总结出来的十个实用的秘诀,它们会帮助你在台上赢得奥斯卡奖。
诀窍之一:即兴创作
即兴创作意味着在你要行动的时候准备。它表示放弃一成不变,而是尝试新的和激动人心的东西。演员
们用即兴创作释放他们的创造力,再借着剧本找到他们的最佳状态。
你能够通过尝试不同的方式来架构你的演讲来进行即兴创作。在一次激励演讲中,我根据演讲的基调即
兴创作,提出一个有趣的故事,就是我在为母亲花一分钟买电灯泡和花一小时为女友买50公斤大米的事
情上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态度,以此来说明你对梦想和目标的欲望程度决定了你的行动的论点。很明显非常成
功地用热情与幽默把意思表达了出去。
在说明不要不相信奇迹及自身的力量的结尾时,我变了一个魔术。将矿泉水瓶的瓶盖在瓶底拍打一下后
,进入到了瓶内。结果你可以想象,所有的人目瞪口呆,如睹神物,对于前面论点的记忆我相信终身亦没齿
难忘,结果不言而喻。
试着用即兴的词汇来表达你已有的故事——你会发现感觉最好的用词和表达方式。你不用去管时间,重
复地用中速表达或乱讲一气。
这个观点是为了让你自由和开放。即兴创作给你空间使你有创意和显得自然。
诀窍之二:个性化你的故事
讲故事的关键不是记忆词汇,而是记忆那种体验。演员使用一个称之为“个性化”的技巧来达到这个目的
。这意味着从你的生活中提炼出一种经验,然后把这种经验中的情感的影响力应用于表演的场景和故事当中
。个性化是演员演得真实的秘诀。
举例来说,当安东尼·霍普金斯在影片《沉默的羔羊》中扮演杀人狂汉尼拔·莱克特时,他根据他曾经
发狂地想去杀人的经历,再造了情绪的感染力。我们在荧幕上看到的霍普金斯是一个精神错乱的杀人狂。实
际上,演员霍普金斯只是从他替代性的经历中演出真实的情绪。
作为一个演讲者,个性化意味着把你自己带进演讲。“就讲故事而言,如果你不能领会他,那观众也不能
。”通过体验的再现把观众带进演讲。你得到的回报是,每一次你再造这个体验,它都会是新鲜的。
即使有时你在描述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也要把这个素材当作你自己的。“我所有的故事都是我自己的
故事,”我的表演老师上戏教授安振吉曾经说道,“如果我听到我喜欢的故事,我会把它重新塑造。我会用
不同于他人的方式来讲述它。”
诀窍之三:强烈的意愿
一个在演员在每个场景中都有一个意愿(或是目的),一个意愿对剧本来说是一条主线。意愿激励着每
个角色。哈姆雷特的意愿是杀死他的叔叔克劳蒂斯。哈姆雷特一路上有很多障碍,但是他没有这个意愿的话
,这部戏就演不下去了。
作为一个演讲者,你的意愿是任何你向观众所宣扬的--------你的观点。我的意愿是说服观众,双赢
的谈判比单赢的更有效益。演讲者HELEN说,“我的意愿是让观众们说,‘哦。我从没有这样想过。''''是
帮助他们建立新的观点。”而周可的意愿是,“不仅是提出观点,而是如何执行观点。”
没有意愿,你仅仅是一本会走路的百科全书。勇敢地站出来,并加以表达!
诀窍之四:戏剧化
演员总是要在台上尽量显得真实。但是舞台上的真实----实际上只是我对我们真实经历的强化。真实
却没有戏剧性是非常了无生趣的!即时是最敏感的电影表演都会有戏剧性的成分。
我的表演导师说,戏剧化是“你需要变成你自己,但是要‘比生活夸大,''''”她还说道,“要做你自己
……但不是刻意的。”在以幽默结束他的关于科技的演讲时,诺贝尔得奖主对他的观众说起有关他和他的妻
子在购物时看到小活塞的展示。他说道,“这次演讲最终以此来结束,就是我把活塞放在我头上,再把一个
秃头的小伙子拉上台,把另一个活塞放在他的头上,然后两个人扔来扔去。”
记住好的表演是即使只是阅读电话号码簿,也会使观众得到享受。当你在和一大帮观众交流时,会有很
多“电流”划过。使用这些“电流”,使演讲辉煌起来。
诀窍之五:精彩地开始
第一印象很重要。演员们知道他们必须尽快抓住观众。所以他们“精彩地开始”——他们的精神一开始就
很高昂。作为演讲者,你的充沛的精力能够激发和鼓舞他们,你必须开始就这样。
很多演讲者建议,“强有力地开场。”这并不意味着你开始时要尖叫或在台上跳来跳去。适应观众的精神
状态,开场是比他们稍高一点,如果他们精神实在低靡,不要显得过于兴奋,这样会把他们吓跑的。
我通常以一个故事开场,快速地尽可能多地吸引观众,这样一来他们就会抓住故事进行中的场景、气味、
热情和感觉等等。当然我也曾见过演讲者用半小时来热身,我的观点是——你会失去观众,如果你花过多时
间来热身。
诀窍之六:保持敏锐
伟大的演员都是敏锐的反应者。他们一秒钟都不停。这意味着他们保持神经高度敏锐及紧张,不会去期望
由另一个演员会去处理。杰克·尼克尔森的表演尤为激动人心,是因为他对其他演员的反应是很自然的,而
不是事先计划的。
不要像我们曾经见过的那些演讲者一样,总在他的演讲中某些地方故意停上几秒钟让观众笑——而不管他
讲得是不是好笑。那样就很傻了。让你的神经对你的演讲中的每件事都保持敏感,相应地调整你的演讲。
“‘魔术''''是自然的发生的,”魔术师刘成认为,“对观众进行反应。通常我最好的素材是取自演讲中
正在发生的东西。我的演讲不是固定在一个轨道上的火车——它更像冲浪,这样或那样移动,甚至有时往下
倒!!”
导演周可也认可这样的观点,“我脑中有一个大纲,但是我从来不知道我要说什么,因为我喜欢吸引观
众,”他解释道,“当你问观众问题时,你可能会得到你没有期望到的答案,这时你会去处理它。我一些最
好的思路是从观众中来的。”
诀窍之七:多样化
任何东西若总是用同样的方式表达都会显得很无聊。演员把一段场景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都互有不
同。演讲者要致力于强调、移动、声音、精神层次、素材等等。
你能在你的演讲的组织中加入多样性,例如,故事……过渡……故事……主要观点……故事……等等。
多样性能在你的声调和声高中体现。停顿也是一种多样性。不要忘记在你肢体语言中建立多样性。
我的老师曾对我说,“演讲者的敌人是重复。”记住,你的观众地注意力很短暂。多样性是一个抓住观
众的有效方法。
诀窍之八:冒险
你记得影片《密苏里假期》马龙·白兰度演的“老奶奶”吗?愿意冒险使这位伟大的演员凸显出来了。
这对演讲者也是一样的。“和观众在一起的时候要显得真实,但有时候你必须愿意从冲浪板上摔下去。”
在我刚迈入职业演讲的行业时,我曾冒险把观众带到台上,“我从来不知道谁会上来,也不知道他们会
讲什么,”我必须承认,“但实在真的很刺激。”
最近,我在一次演讲中突然“扑通”一声跪倒在舞台上,那是为了表现某个非常激动的心情和场景的重
现,这是一次冒险。有的人喜欢,有的人却不这样想,但是没人会忘记他。人们仍然会走到我这里,问我,
“乐嘉,你的膝盖没事吧?”
所以,“你的膝盖如何?”你最近有没有冒险?朋友,毕竟,我们不是进行总统辩论。我们怕失去什么
呢?
诀窍之九:对你的选择负全责
当白兰度穿上戏服,在影片《密苏里假期》在变成“老奶奶”时,就没有退路了。演员要进行有趣的选
择,然后对其负全责。
如果你决定戏剧化,或是决定在舞台上冒险,不要后退。当我下跪时,我猛地沉下去,让身体与地板发
出沉重的撞击声,然后把头埋在地上,开始痛哭,又是尖叫又是咆哮……
对我来说,负全责意味着,“对我的信息及其对观众职业的影响力充满热情和信心,”记住你要对你的
信息和你的选择负全责。
诀窍之十:你的放松在于你的专注中
如果演员的思路可以允许自由漫步,他会专注于他的紧张神经。演员通过他们专心地准备、剧本、和其
他演员可以得到放松。演讲者可通过专注他们的意愿、客户、观众、定制的细节、室内的设备等得到放松。
很多演讲者通过会见和问候观众、分发材料、演讲前和观众交谈而得到放松。PETER通常很专注于他
的观点,他和我说过“当我得到越来越多的观众的信息时,我意识到对我重要的对他们就未必重要,”他承
认,“所以我专注于重新按主次先后排列我的观点。”
不要期望不通过努力就能赢得你的奥斯卡奖。新演员常提醒为他们欢呼的影迷,他们需要多年的努力才
能得到“显赫的成功”。
作为一名演讲教练,我必须让你得到足够的警告与提醒,“表演技巧是吸引人的,而且简单易用,但如
果他们没有融入你自身自然的演讲风格的话,你会冒险,失去真实性,变得生硬刻意。”如何避免?你必须
练习,观察反馈,直到确信你演讲中的表演技巧已经没有痕迹看不出来为止。
高校知识管理的核心就是促进各类知识的交流与共享。高校知识共享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创新水平、科研效率、发挥知识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目前各个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但目前的校园网基本上还没有教学科研人员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更缺乏在教学科研人员之间进行教学研究、科研动态和成果的面对面交流。目前很多高校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基上处于停滞状态,教研室活动往往变成了全系或全院教职工的见面会,而且也由一周一次变成了两周甚至三周一次,教学研究和科研情况的交流几乎都不进行。
隐性知识的共享一般主要通过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等既要意会又要言传的方式进行,例如教师的教学技巧应当通过不断地进行观摩教学以及采取师傅带徒弟式的教学――导师制等方式慢慢地去领悟与体会,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知识背景和个性特点,形成自己的教学技巧和教学风格。但是我国高校教师之间的相互观摩教学制度以及教学导师制等均不完善,没有达到制度化、系统化的程度,教师间关于教学技巧方面的交流更是少之又少,因此,促进高校间的知识共享显得尤为重要。
阻碍高校知识共享的原因分析
1. 知识的形态
虽然知识共享在高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由于知识本身所固有的形态和特质,它又不能实现自动的共享。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把知识分为四种类型:知事(know-what)即关于事实的知识;知因(know-why)即关于科学原理以及自然规律的知识;技能(know-how)即做事的技巧和能力;知人(know-who)即人力知识,涉及谁知道什么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信息。
这四种分类是从知识使用形态角度进行的,为了更深刻地理解知识的含义,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在以上分类的基础上,根据知识的内在特性,把知识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大类。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符号及图表等编码加以明确表述,从而可以相互流通以及向外延伸扩散的为显性知识,以上四类中的事实知识(know-what)和原理知识(know-why)基本上就属于显性知识;而难以用语言、文字及网络等手段来实现传播的,存在于个人身上,与个别情境经验有关,主观独特的,而且难以具体化的则为隐性知识,以上四类中的技能知识(know-how)和人力知识(know-who)则基本对应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如同浮在水面上的“冰山的尖端”,是整个“知识的冰山”的一小部分;而隐性知识则是隐藏在水面以下的大部分,它们虽然比显性知识难发觉,却是社会财富的最主要源泉。
由于隐性知识主要是个体、群体、学校组织所具有的经验、心智模式、直觉、灵感、价值观等情感性、非理性、非概念化的知识,因此,在对其进行整理、编码时往往难以把握。而且,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大多通过知识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实现,也使得隐性知识的转化呈现模糊态势。隐性知识本身的难以描述性和不易言明性增加了知识交流与共享的困难程度。
2.知识共享的成本、收益
高校中知识共享的作用在于,一位研究人员潜心研究出一项新成果,然后与同事分享,学校中的一个系或学科整体得到了提高,即个人的知识创新行为提高了整体的知识水平,但这是有利于整体而不一定利于个人的。
高校中前沿课题研究是要耗费研究人员大量的精力,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达到的。尤其是基础研究,有时还要冒很大的成果风险,越高精尖的知识生产需要的投入就越大。成本的回收不是单纯的薪水所能弥补得了的,当研究人员无法通过学校获得补偿时,他们只好限制知识的传播与共享,把知识的价格提高,获得超额的利润,补偿知识开发的成本。知识的垄断是很容易实现的,只要不让它共享就行了。由于知识是个人掌握的,具有个人的内在性,尤其是无形知识。越是高深,他人就越难以通过观察操作过程或分析作品获得,知识的垄断性就越强,知识拥有者得到的补偿就越高。
相比之下,知识共享者所付出的代价要少得多,因为知识一旦,就可以很容易地掌握,特别是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比如,微软开发出第一个视窗技术软件可能要花几十亿美元,而我们只要复制一份就可以使用视窗技术,复制的费用较之开发费用,可以忽略不计。
3. 隐性知识的垄断性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所以拥有知识的人不会主动传播知识,特别是当他的知识来之不易,而又能给他带来收益的时候更是如此。知识是不能自动实现共享的,对于员工个人来说,共享之后的知识就不再被他个人所独有,垄断知识所能带来的超额收入和技高一筹的心理满足也就烟消云散了。
在高校,高精尖的隐性知识是个人知识优势的基础,一般的知识容易被他人掌握,其优势容易被超越。而高精尖的知识则较难模仿,它的优势比较稳定,它能改进个人的工作效率,提高个人的收入,更为重要是提高个人的学术地位,高学术地位是高校教师梦寐以求的。高精尖的知识还能给拥有者带来高人一等、技高一筹的优越感,这也不可忽视。
4. 知识主体的排他性
不论是个体、还是群体与学校组织,对于自己所掌握的隐性知识都不自觉地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任何一个知识拥有者都只会在自己的利益范围内共享自己的各种知识,而这种主动性又是比较微弱的。比如,个体通常会对自己的经验、技术、诀窍有所保留:学生不愿轻易把自己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别人,学校对自己的管理经验、方法等也会竭力保密。这种排他性带来的是知识主体对知识的垄断,造成知识共享困难,隐性知识不能顺利转化。
促进高校知识共享的对策
1. 建设知识共享的校园文化
努力营造知识共享的校园文化氛围,这是一种至关重要的软环境。高校领导的行为和态度是形成学校共享文化的主要因素,比如学校领导舍得在建设实现知识共享的校园网络上花精力和财力;能在学校管理和决策中与师生员工进行民主平等的交流;带头在网络中传播自己的业务经验和学术研究动态供他人借鉴等等,这些都将在无形中向师生员工传播知识共享的意识。
知识共享是一个复杂问题,在建立知识共享文化中,主要应加强如下工作:①加强宣传工作,让全体师生员工树立知识共享的意识。②制订激励政策,鼓励师生员工积极创新知识,做好知识的阐明、交流工作。③建立相互信任的组织文化,鼓励人们良性竞争,遏制恶性竞争。④建立学术自由的制度,积极倡导学术争鸣与学术批判,促进个人知识组织化。
2. 建立知识共享的激励补偿机制
高校应建立知识共享的激励补偿机制。除了把知识共享作为评价师生员工业绩的标准之外,还应把它与考核、晋级、评优、培训进修等奖励制度联系起来,对积极奉行知识共享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利益补偿。
高校应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对贡献自己知识的学生、教师和群体进行奖励,来促进知识共享。承认学校各层次知识主体的知识独创性和专有性,建立“按知识贡献分配”的物质激励制度,用利益驱动知识共享。同时,学校还可按“能位匹配”原则,对教师赋予更大的权利和责任,进行目标激励,以满足教师的创造欲、成就欲和尊重欲。如当把学习秘诀、教学经验收入知识库时,以提供者的名字命名,用荣誉激励教师、学生贡献自己的知识,实现知识共享。
3. 促进显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完善知识产品的权益分配制度,促进知识的发现、转化和传播。论文、专著、专利等是高校知识生产的重要产品。对尚处于保护期内的著作权、专利权等加以开发,往往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这类发明创造具有潜在的商业用途,但其本身还不是商品。必须让使用者获得和使用,才能实现商品化、产业化,从而将潜在的商业价值转化为现实的商业价值。
这类显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是在市场体制中实现的,有偿使用是基本原则。这就涉及到发明者、资助者、系、院校及公司企业等诸方面的利益。只有在利益的分配对上述各方都具有激励作用时,才能顺利实现交流与共享。高校的知识管理者应协调有关各方,通过谈判达成协议,以各方都能接受和满意的方式分担责任、分享利润。这是促进具有商业价值的显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所需要的。为此,高校须在国家和地方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框架内建立和完善本校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明确院校、系、教师的责任、义务,保护各方的利益。国内外的一些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对这类知识的管理,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
几个月前,我结识了一位省电视台执掌大型晚会的导演,谈到晚会创新问题,他说要把全球范围内最有名的魔术师弄到一起来。自然,他提到一些名字。见我们木讷,就补充介绍说某某是刘谦师公,某某是刘谦师弟。我们也自然会猜想为什么最红的那个是刘谦,而不是专业技能更高的他的师公或师弟。
导演说,这里边有个非常细微的诀窍。大家说刘谦表演魔术,主要是近台互动做得好,而其他魔术师只是按师傅口口相传的套路演完了事。这其实远远低估了刘谦的智商。刘谦的表演可不只是取悦现场的观众。他像农妇把端着盛了花生、豆子的簸箕放到阳光底下一样,把每一个手势和道具,包括他脸上那种贱贱的笑容,一并端到镜头前,让电视机前的每个观众都看得更清楚,让每个观众在评论刘谦的魔术时,都能找到如同他单独为自己表演过一样的自信和自豪。“春晚现场观众才多少人啊,3000人了不得了吧。电视机前看春晚的至少三亿吧。如果说那些不知道怎么与台下互动的魔术师的最大目标只是取悦现场的‘他们’,而刘谦的目标无疑是战略性的,他要取悦的是电视机前、电脑屏幕前的‘你们’。刘谦是真正懂得电视传播效应的人!”
天机在此。
也不是只有魔术师们该发出“噢”的一声,然后把头埋在双腿中。卡特与里根这两个美国前总统,也有被“人称代词”带入沟里或捧在手心里的时刻。1980年,两个总统候选人做完电视辩论,主持人让他们给周二即将投票的选民说几句,拉拉票。卡特说:“我认为,当星期二美国人民去投票时,他们应该……”而里根说:“下个星期二,你们都会去投票的……”不久后,美国总统序列名单里,首次出现了一位演员的名字。虽然,卡特此后也做了总统,但是,对决里根,他没有讨到美国人民的便宜,不对,是“你们”的便宜。消费心理有时就这么微妙和现实。“你们”是亲切,是眼神交流,是可协商的,而“他们”是距离,是隔膜,是展示背影的。
[关键词] 隐性知识;中医;知识创新
[中图分类号] R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1(a)-0118-03
[Key words] Tacit knowledg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nowledge innovation中医知识创新是中医学术发展和创新的源动力。传统中医知识体系中涵盖大量的隐性知识,它的难以意会阻碍了中医知识的有效传承,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效果密切关系到中医知识的传承与创新,隐性知识应该成为探索中医知识创新途径的主要研究对象。本文基于对隐性知识转化模式的研究,结合中医知识的特征,对中医知识创新的途径进行了研究。
1 理论背景
1.1 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的研究起始于英籍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1891~1976年),1985年在其代表作《个人知识》中首次明确提出隐性知识的概念[1],认为隐性知识是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缄默的知识,它是与认知主体密不可分的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在波兰尼的基础上对隐性知识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提出隐性知识不仅是一种经验和技能,更存在于个人信念、价值观念中。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P.F.Durcker)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作比较后认为,隐性知识是一种技能,而学习这种技能的唯一方法是反复地观察、领悟和练习[2]。由此可见隐性知识是以人为载体的,以个人或组织的经验、印象、技术诀窍、组织文化、风俗等为存在形式的,难以用语言、文字、图象等形式清楚表达从而形成传播和共享的知识。
1.2 中医隐性知识的特点
在中医知识中,方剂的适应证、组成、用法、功用等,都是可以编码的知识,较容易用语言文字表达,从而达到传播的目的,属于“显性知识”。在显性知识背后隐藏着大量难以编码的“隐性知识”,例如方剂中剂量加减的变化,以及“异病同治”、“同病异治”、“三因制宜”等原则的具体应用以及中医理论体系中的藏象、经络、精气神以及中药的性气味理论是以宇宙创生的规律为核心构建起来,并对其加以阐释、模拟和利用的,都属于隐性知识。而对这种知识的认识能否融会贯通、准确把握,是中医药的诊疗过程能否产生切实疗效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中医隐性知识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内隐性 中医隐性知识的内隐性是指中医隐性知识主要以专家的经验、感悟、技术、诀窍等形式存在于个体意识之中,这种难以通过语言、文字等形式清晰表达,这一特性阻碍了中医知识的转化和共享。
1.2.2 路径依赖性 中医隐性知识作为一种积累起来的经验性知识,是中医在学习、摸索和大量的诊疗等过程中,通过反复尝试摸索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行为倾向或习惯,而它的积累必须以先前积累的一定存量的隐性知识为基石,前期学习、临床实践的过程是形成“基石”的氛围,高度的个体化差异强化了路径依赖的特征。不易被语言表达的中医知识只能保留在个人的头脑中或者具体的临床实践中,必须不断地激活才能保持有效,否则容易遗失[3]。
1.2.3 个体性 中医隐性知识与认知者无法分离,是高度个性化的知识。它的传承以传承人为主要载体,以其相关著作为辅。传统的中医隐性知识主要依靠弟子的领会和感悟传承隐性知识,能够通过文字、书籍以显性知识的方式进行传播的内容相对较少。
1.2.4 可转化性 中医药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是一对相对的概念,两者既有明显的区別,又相互关联、相辅相成。两者并不是彼此分离的独立部分,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隐性知识产生的方式一种是通过自身直接获得,另一种是通过他人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后学习获得。
1.3 知识创新
德鲁克首先从商业化的视角解读知识创新,认为知识创新是赋予知识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1931年,美国学者艾米顿提出[4]:“知识创新是指为了企业的成功、国民经济的活力和社会进步,创造、演化、交换和应用新思想,使其转变成市场化的产品和服务。”近几年我国强化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陆续启动知识创新工程等项目,促使国内学者对知识创新进行了大量研究。普遍认同知识创新是一个认知提升和经验积累的过程,可以通过实践获得新的认知和经验,再通过反复的观察、领悟和练习,从而系统化为某方面的新知识。
2 中医知识创新
2.1 中医知识创新的必要性
人类认识不断深化,经验不断积累,知识创新就在不断进行,从而推动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人类认识水平的提升。作为一门学科, 离开了创新就意味着淘汰,因此, 中医必须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不断地知识创新。回顾中医的发展史可以看出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中医的河间学派、易水学派、伤寒学派、温病学派等学派纷呈,无一不是中医知识创新的产物。知识创新是中医发展的内在需求。被尊为“医家之宗”的《黄帝内经》非常强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5]。
2.2 基于隐性知识的中医知识创新
早在波兰尼之前我国就有意指隐性知识的古文著作。《周易·系辞上》云: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其中不仅明确指出知识中有部分无法以言语准确表达,更提出通过取象比类、触类旁通的形象思维方式、通过“立像尽意”的途径,来解读“圣人之意”。解读的过程还需要通过反复的观察、模仿、实践、体会等直观体验从而将“圣人之意”内化为自身知识技能,这是千百年传承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认知策略,隐性知识知识管理理论将其上升到方法论的层次,成为研究中医知识传承与创新的方法论工具。
由于中医知识中蕴含了大量的隐性知识,是构成中医药知识的重要元素,因此隐性知识是中医传承的命脉,促进隐性知识转化是中医发展和创新的动力源泉。所以探索中医知识创新的途径应该以隐性知识为主要研究对象,加强对中医隐性知识的理解、学习和实践,才能奠定“大医”的基础,发扬光大中医药,从根本上解决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6]。
3 创新途径探析
知识创新最初出现于企业管理范畴,企业管理中根据获取知识的内部性和外部性,可以把知识创新的途径分为自主研发、引进模仿和合作研发三种现实途径模式[7]。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隐性知识还是显性知识,只有在组织中才能够实现知识的创新。组织知识动态创造的关键是通过个人和组织创造性的互动,从而使得拥有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产生转化,达到循环动态创新的效果。有关知识创造过程的研究,最具影响力的当属野中和竹内提出的知识创造的SECI 模型,其中指出知识创造有四种模式:①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社会化,socialization),这个过程可以发生在经验共享、见解讨论的过程中,某人的技能、信念等被他人共享并吸收,最典型的应用就是师徒制;②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外在化,externalization),该过程中需要个体能够清晰地将隐性知识表达为显性知识;③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综合化,combination),在此过程中不连贯的显性知识有机结合形成显性的知识体系;④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内化,internalization),通过这个过程,创新产生的显性知识被吸收,内化为个人的隐性知识。个人、群体和组织的中医知识,可以通过社会化、外在化、综合化、内在化的知识转换模式,在质量和数量上形成螺旋式提升[8],然后再进入下一轮的转化过程,这个过程动态呈现动态上升的趋势,最终从整体上达到中医知识创新的效果[9]。
野中在进行关于“创造知识的组织”的研究时,也明确指出知识创新是通过不同属性的知识(显性或隐性)和拥有不同知识内容的个人相互作用而产生。因此促进中医隐性知识的外化和显性知识的内化是达成中医知识创新的关键途径。结合中医隐性知识的特点,本文认为中医知识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达到创新的目的。
3.1 推行师传徒授机制
师传徒授是最古老、最典型,也是能最全面、最有效的共享专家隐性知识的方式。在师传徒授过程中,弟子通过学习、观察、模仿和亲身体验等方式,能够直观地体悟和理解中医知识的实际运用,从中获取隐性知识,更好地理解消化专家的知识和技能。
3.2 建立创新学习型组织
知识的创新离不开组织,建立学习型组织,使医学生在特定学习环境中,通过参与活动、反思、提问、交流、协作等形式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培养。可通过学术辩论会、专题讨论会、专家咨询会、研讨式教学辩论会等,促进隐性知识的共享与转化,例如学术辩论会中每个参加的个体由于认知等各方面的差异会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观点与见解,通过辩论从而产生头脑风暴,碰撞出知识的火花。由此可见这种个体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创造性的资源,这些充满异质性的个体通过彼此交流与沟通信息,发生碰撞,擦出火花,启迪思维,产生灵感,获得隐性知识和创新的欲望。
3.3 开展临床实践
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脱离实践只能培养出掌握显性知识的中医人才,缺少名师指导和充足的实践时间,中医药方面的学生和工作者很难成长为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中医诊疗知识的中医学人才,必须通过自身加强临床实践的体悟、反复揣摩和训练等途径才能够加深个体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实践的过程除了能让个体通过对操作的直接观察学到难以言传的隐性知识,还能促进个体动手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4 结语
综上所述,中医知识的创新可以通过促进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的转化而实现,隐性知识是中医传承的命脉,促进隐性知识转化能有效提升中医知识创新的成效。分析既往各种传承模式的优点,结合中医隐性知识的特点,引入知识管理理念,借助信息手段,建设和运行中医药知识管理体系,探索中医知识创新的途径,对中医学术的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Polanyi M. Personal knowledge [M].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8:91-92.
[2] 德鲁克.知识管理[M].杨开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86.
[3] Benezech D. Completion of knowledge codification:an illustration through the ISO9000 standards implementation process[J]. Research Policy,2001,30:1395-1407.
[4] 托马斯·M·科洛波洛斯,卡尔·弗雷保洛.知识管理[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32.
[5] 童思雄.中医需要知识创新[J].医学与哲学,2001,22(1):60-61.
[6] 杨志敏,老膺荣,范宇鹏,等.基于中医知识特点,引入知识管理,探索中医传承新模式[J].科技管理研究,2010,(16): 161-163.
[7] 李作学.隐性知识计量与管理[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58-61.
[8] 胡延平,刘晓敏.基于SECI模型的知识创新过程的再认识[J].企业经济,2009,(3):4-6.
【关键词】语文 听说读写
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先生这样认为:“学习语文无非八个字,‘读读写写、写写读读’罢了。”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经大声疾呼:语文的学习说法越多,花样越多,头绪也就会越复杂,结果只能是教者辛辛苦苦,学者迷迷糊糊。再细化一下,即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应该体现“四得”:听得懂、说得清、读得透、写得好。
一、听得懂——乐于倾听,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
“听”,主要是指学生的课堂倾听。一方面,既要倾听教师的课堂讲解,又要倾听同学的课堂发言;另一方面,既要听得到,听清楚,听完整,又要听得懂,听出重点,听出实质。同样,乐于倾听,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这不仅是良好学习习惯的体现,更是语文学习的必须。课堂上,我们经常有这样的相同经历: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看,半听半不听;同学的发言刚刚开讲或者只是说了半截,边上的学生坐不住了,抢着举手,跃跃欲试;也有些学生既不打断别人的发言,却又听不进别人的发言;更多的听是听了,但不求甚解,只是过耳声响。
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适当安排听力的训练很有必要。如:生字词的听写,课文内容的听写,听记作文的训练等等。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的做法值得提倡,每每课始,薛老师总会读一两段与文章关联密切的语段,读完之后他必会提一到两个问题。不仅如此,薛老师的词语听写也“别具一格”,他坚持听写时只读一遍,且速度较快。这样学生的听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锻炼、提高。
二、说得清——敢于表达,表达有条理,注重语言美
说是言语的表达,它不仅是语文实践运用能力的再现,而且借助说的实践可熏陶情感,享受乐趣,形成价值观念。“敢于表达,表达有条有理”这既要求学生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大胆、自信、乐观,又要求学生在口头表达时做到认真、清楚、得当。
有人将“说”的训练归为这么几类,一曰朗读,要求以标准普通话、适当的语调、语速朗读诗文;二曰复述,复述一段文章或一个故事;三曰介绍,把所见的人、景、事、物清楚、流畅地说出来;四曰问答,可以是师问生答、生问师答,或学生彼此互相提问回答;五曰讨论,围绕一个话题或一个重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六曰演讲,在公开场合,面对听众,就某个问题或围绕一个中心发表意见、阐明道理、抒感;再有就是辩论了,对立的双方就一个有争议的问题针锋相对地发表意见,或论述或辨驳。我非常赞成这样的提法。语文的学习不就是如此这般——把书读好,学会复述,尝试介绍,用心问答,积极讨论,生动演讲,敢于辩论。也正是在这样有意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概括力、鉴赏力等逐渐形成,并最终提升自我语文素养。
三、读得透——善于阅读,在阅读中体验情感,丰富积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手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时下,“读”已经被越来越广泛地关注。这不仅仅因为读是学习语文的有益方法,更因为读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新课程标准中就阅读还要求我们做到这样几点:一是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尝试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二是重视默读,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三是对部分诗文还应该做到诵读。因此,在我们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读书的训练。力求读透、读精,既要通过阅读培植自我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又要在阅读的实践中体验语文情感,丰富语文的积累。
四、写得好——勤于写作,倾述真情实感
写是语文学习的根本落脚点与最终归宿。从本质上讲,它既是对听、说的积累内化,又是对阅读的吸收外化,它既有助于学生语言的丰富,活跃思维的发展,又有助于良好语感的形成,语文素养的提升。所以说语文学习中听、说、读基本的技能训练,最终要落实到“写”的层面。写什么,怎么写,可以这样考虑。首先精选典型例文,详加分析,从标题、立意、结构、技巧等方面品其精妙,得其诀窍,模其形仿其神。然后能“动之以情”“鼓之以劲”,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情感,激活学生思维,创设灵动活脱的课堂氛围,坚持写日记、周记或随笔,坚持写身边事,写父母,写亲朋,写好友,写对生活的感想,写对未来的憧憬。最后是“写之有趣”,写的内容应当有情趣,有理趣,写的方式方法应当有乐趣,有兴趣。
铁匠打铁诀窍有三:一是切准“火候”,趁热打铁;二是切准“打点”,锤锤到位;三是切准“力度”,大锤成型,小锤修饰。语文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们应该如何切准“火候”、切准“打点”,让大锤成型的阅读教学少一点遗憾?本文试例举阅读教学中修饰与优化的三种策略。
一、图片运用,从功能上优化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老师们都很重视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图片资源普遍走进阅读教学的课堂。语文老师经常运用丰富多样的图片,吸引学生的眼球,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颇受学生喜欢。但我发现,绝大部分老师运用图片目的很单一,或激发兴趣或帮助理解课文内容。除此之外,再无他用。我想,我们可以把图片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从功能优化其运用。
比如:教学六上《索溪峪的“野”》一文时,我在不同的时间段用了四次“张家界”风光图片,把图片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
图片运用一:初现激趣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去世界闻名的风景区游览。请看:(师播放“张家界”风光图片)。
生:“哇”“哇噻”“那儿太美了!”“我好想去啊!”……
学生那惊羡的表情,赞美的语言让我很开心,于是顺势引出:“咱们就赶紧走进张家界的索溪峪吧。”接下来,学生便带着这种兴致学习新课,感觉很好。
图片运用二:复现解文
在教学第2自然段时,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索溪峪的山是野的,有一种惊险的美。我又有选择性地出示了“张家界”风光图片中的“一线天”“百丈峡”两张图片。
师:同学们,请看图,能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些景点的风光吗?
生:(略)
师:现在,你们明白索溪峪的山有种惊险的美了吗?
此时,学生恍然大悟。这两张图片不再是图片,而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想象力,练习口语表达的凭借了。
图片运用三:再现铺垫
课文学完后,我设计了一个“辩论”环节。一个被告:索溪峪的山、水、动物、游人太野了,不能让他们随心所欲。一个法官:把不规则的山削整齐些,把弯曲的水道改直,然后修建漂亮的桥,让行人稳稳当当地过小溪。至于猴子嘛,把他们关进笼子里,就不会到处乱撒野了。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方展开辩论。在辩论开始前,我又有选择地出示导课时“惊险的山”“横栏绿水的山”“旁逸斜出的山”“弯弯曲曲的溪流”“溪流上的独木桥”“溪流里的石块”“在树间攀缘的野猴子”等图片,给他们带去视觉冲击,唤醒他们的生活体验,激发他们的思维。学生看着这些形态各异的山的图片,就会想,要是都变成人工修饰的某种形状,那会怎样呢?于是,在这样的铺垫下,学生的辩论有理有据,说得头头是道,很精彩。
图片运用四:回现延伸
师:同学们,课文学完了,我们再回顾一下“张家界”的迷人风光。请一个同学一边看图,一边当导游,给我们介绍介绍。
生:略。
这样一来,整堂课前后呼应,还激发了学生课外去了解张家界,甚至去张家界旅游的兴趣,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大语文观啊!
以上的图片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达能力;还能调动他们课外去探索的欲望。这样的图片运用把图片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优化了我们的阅读教学。
二、课堂提问,从表达上优化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提问,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最重要渠道之一。歌德说:得“意”可以忘“言”。而语文课程则不行,必须要让学生既得“意”,也要得“言”。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必须从表达上优化,引导学生学会既得“意”更得“言”,这样,语文课就有语文味了。
以下是教学六下《匆匆》一文的两个提问设计:
设计一:
师:同学们,课文中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的语句有哪些?你能画出来,并写写自己的体会吗?
接着,学生自学,边读边作批注。最后,学生汇报相关的句子和体会,师借机指导。
设计二:
师:同学们,时间看不见、摸不着,朱自清是怎样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写得让你看得见的?他又是如何让我们感觉到一天的日子匆匆而过的?
接着,老师紧抓课文第2自然段一个比喻句“八千多日子如针尖上一滴水……”引导学生反复体会,感受其表达的精妙和传神。滴答,一滴水没了,24年过去了;再滴答,又一滴水没了,48年过去了;再滴答,人的一生都过去了。人生就是三滴水。最后,围绕第3自然段开展教学,以一天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活动为线索,逐一对应板书(起床、洗手、默默、遮挽、睡觉、叹息)和时间流过的词语(挪移、过去、过去、过去、跨过、飞去、闪过),并通过仿写比较,了解、感受、体会作者是如何精巧选择、恰当表达的。
对比以上两个提问设计,我们不难发现。设计一:老师关注的是文本的内容,哪些地方写出了日子的匆匆;而设计二:老师的提问指向的是文本的表达,作者是怎样写出日子的匆匆的。我们知道,学生一读《匆匆》这篇文章就会联想到“要珍惜时间,有所作为”等思想内容,但对于作者是怎么写出时间的匆匆的,才是学习的重点。显然,设计二的提问落在理解和体会“作者如何将无形无声的时间写得有形有声”,这样的课堂架构跳出了以理解内容为中心的研读模式,建立起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中心的实践活动模式,这样的提问“问”在言语形式的秘妙处。我认为,这样的课堂提问能优化我们的阅读教学。
三、随文练笔,从过程上优化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是进行语言积累、运用,提高习作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时下,很多教师都认识到随文练笔很重要。但往往由于时间不够等原因,课堂上虽有练笔,却来不及点评,其练笔过程不够扎实。那怎样从过程上优化随文练笔,让学生确有所获呢?
以下是我在教学四下《父亲的菜园》一课中根据文中的一个句子“那天,父亲正在吃午饭,把碗一丢,抓起铁锨就冲进了暴雨中……”设计的一个写连续动作小练笔的步骤。
步骤一:品读,把握写法
在学生练笔前,带领学生品味这句话中“丢、抓、冲”三个动词接连使用的好处,并出示俄国著名作家阿・托尔斯泰在《语言即思维》一书中所说:“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这不用多说。因为全部生活就是运动。”让学生加深使用动词的好处。
步骤二:拓展,巩固写法
出示两个描写动作的片段让学生找动词,品味动词使用之好处。
片段一:“他踽踽独行,走了一程又一程,涉过了冷水滩,又趟过了冰凌湖……他不顾头皮破、肩骨伤、腿脚流血,边挤边走,四个钟头之后,终于闯出了峡谷,来到了珍宝关。”
片段二:“李京京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师。)”
步骤三:练笔,运用写法
小练笔:根据提示想象,用动作描写续写当时的情景。(只选一处来写)
(1)上课铃响了,我站在教室,门掩着,老师已经在讲课。我……
(2)他在球场投篮球。他……
(3)她看到前面有一位小朋友摔倒在地。她……
步骤四:比较,提升写法
首先,我让学生展示自己写的小练笔,生生比较。接着,我又出示老师自己写的文章让学生读,师生比较。最后,老师再次总结用连续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特点这种写法的好处,加深学生的印象。
关键词:上课流程;课堂评价;小组机制;老师语言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9-094-1课堂教学在不断地创新,什么是一堂好的数学课堂教学,芸芸众生苦苦寻觅,似乎很难找准答案,笔者结合自身短暂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对一堂好的数学课堂的一些看法。
首先课前一定要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放松,注意力稍微集中,可通过课前游戏、老师讲小故事等环节,再者,课堂的流程必须很清晰,可以在课堂中设立小组竞争机制、小组评价机制、学生两两对学机制、集体讨论及老师精讲、学生测评等流程。
笔者在每次课堂教学中,首先会写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详细的课题、小组评价机制的评分表格,接着会解读学习目标,以便学生学习更有针对性,接着会详细交代本节课的要求及小组评价机制,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这些都是一节好的数学课的必要前提,准备得越充分效果会更好。
课前的要求很重要,要让学生明白时间的重要及合作的作用,一堂好的数学课堂,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得到提高,学习能力包括自学能力、交流能力、创新能力等,可以先让学生先自学课本,用笔标出疑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先由小组长带领组员群学,然后小组结对子,两两讨论疑惑点,一起探究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发挥小组内每个组员的智慧和能力,将小组学习成果展现分享,这一环节是学生能力锻炼的最好环节,不仅检验了学生自学的效果,还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还学习了领导合作的能力。之后老师点评小组的表现,给出评分,后让小组展示他们的成果或生产的作品,如小儿歌、小诀窍等。这样让学生学得容易,理解深刻。之后,老师及时点拨或对小组中暴露的问题加以精讲,让学生纠错,规范学习习惯及提高解题能力,后及时安排测评,检验学情,及时调整对策,总之课堂设置的环节一定要紧扣学习目标,一定得多做一些准备,利用好评价环节,这样的课堂会很轻松、活跃。
一节数学课堂是否高效,评价的标准应该回归到教育的本质,即“教与学”。教与学的主体对象是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一堂好的数学课堂,学生应是主角,老师的作用应从学生的表现来评价,如果数学课堂上学生能主动思考问题,积极进行交流、讨论,很多问题是可以通过交流来解决的,小组成员还可以通过探究总结出一些规律或学习诀窍(小口诀、小儿歌等),如果小组能够很好地配合,把这些自己推导出来的或创造出来的作品、成果大胆、大声、大方地展示出来,那么课堂的气氛会非常的活跃,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会得到发展,我们老师要相信学生,相信每一名学生的能力,多让学生来解决,老师只是适时地点拨,就会有其他小组的同学能发现错误的地方和原因,这样的课堂,组与组之间还可形成了激烈的对抗。老师都明白,很多知识经过对抗辩论后,留在脑海中的印象会很深刻的。老师要达到这样的课堂效果,首先观念必须得转变,不能像传统课堂那样霸占课堂,应让学生主动地动起来,我们要相信学生、解放学生。
一般情况下,人只有在被别人肯定的环境下,才可能发挥出较好的表现或超常发挥,甚至会创新,发现自己的价值。相信学生的能力,相信每一个学生的能力,才能让学生更加自信。如上月本人在听同组老师上的小学五年级(下)“分数的意义”课时,就出现了这样的一幕:老师问谁能说出或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单位“1”有三名同学同时来到黑板前,其中有一名小男孩被旁边比他高大的男生挤开了,老师只能叫他等一下,可上面同学说完以后,又有一个小女孩跑上来展示,后又有两个同学上来,唯独这个小男孩没能展示,可老师怕课堂时间不够了,又因为男孩平时学习和表现不是很好,就叫他下去了,我观察了这个小孩,他的脸上始终没有一点的笑容,到了课堂的后半段,终于一个机会他勇敢地站了出来而且很完整地描述了本节课的知识点,尤其是在描述单位“1”的时候举出了不同实例,将概念说得很透彻,说完后,老师同学们都目瞪口呆,说得太好了,顿时班级自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个小孩无疑非常的幸运,反思我们的课堂,有多少孩子被我们剥夺了说话的权利啊。相信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
解放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将老师的地位放低,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取得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时间,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这些鲜活的思想也正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倡的。
利用学生,这里的利用学生不是贬义词,利用的是学生对已有的知识欠缺认识,利用的是学生想要学习的数学知识,也就是所谓的了解学情,即把学生做为第一资源开发利用,能够捕捉学生发射出来的各种信息,将之利用为教育资源。
发展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交流讨论来发展沟通能力,小组一起学习来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能按照老师布置的任务及时进行完成,来发展他们的团结能力和组织能力,在课堂中只有敢于尝试,敢于创新,就能打造出更好的数学课堂。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做好流程的把握,各个环节的设置要紧扣学习的目标,让目标在课堂中一一完成,课堂中老师的激励性语言要更多的出现,始终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以发展学生为目的。
[参考文献]
每次听说训练活动中安排好开口说之前的听。安排得好,学生的发音器官就会自然越来越来活跃,直到产生主动开口说的动机和愿望。因此口语课的基本要求是以听带说,以听促说,听说结合。
2、怎样由不自主到自主
学习和使用英语有一个由不自主到自主的发展过程,这在说的心理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开始阶段,学生在说英语时总是把注意力放在语言形式上,而无暇顾及意思内容。如果与人对话,也难以注意对方说的内容,而总为对方说的词句所吸引。在这种情况下,精神紧张,思路不清,记忆迟钝,技能不熟,说的活动就是被动的、不自主的。这是每个人学说英语都要经过的一个阶段。虽然它可由于性格差异和努力程度的不同而有所长短。
不自主状态可以转化为自主状态,这也是每个学说英语的人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可以达到的。由不自主到自主的关键是说的经验的积累,说话环境的适应和开口习惯的养成。所以只要客观上有多说的愿望,长期实践,就一定能达到自主说英语的状态:即注意力主要集中于自己所说的内容和对方所说的内容,而不是语言形式;怎么想就怎么说,而不是先想好了再说。
学生的自主感和不自主感首先是整个心里状态,其次才是语言水平。自主和不自主基本上是进入和没进入说英语的角色问题。进入角色,说时不以英语为英语,也就是在心理上不自外于外语,说起来就轻松自由,只想把意思说清楚,而很少考虑所说的语句是否符合语法规则。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自主感又有相对性。如果说的教学按说的心理规律性进行,创造符合学生语言水平的情景和宽松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地按照话题思考、联想、想象、回忆,学生就有可能进入说外语的角色,取得自主感经验。多次反复实践,自主感就会固定下来。因此自主感的培养首先又是教学法的问题、教师的问题。
从宏观来看,说外语的自主感于整体心理是有联系的。中国学生上课常常不肯开口。所以我们的教学方法要彻底改变单纯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的现状,要鼓励学生多开口、多思考。进行说的训练对促进这种改变具有重大的意义。即使是很简单的说的训练,也把学生从消极的知识接受者变成了积极的参与者。到说的训练的高级阶段,学生就各种问题展开讨论和辩论,简述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训练会明显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所谓自信心,也就是对自己能力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学生说英语的自主感的形成与整个心理状态的完善有密切的联系。自信心强有利于说的自主发展,而说的自主感又会反过来提高学生的整个心理因素。由此可见,对英语的教学不但着眼于教学技艺和训练方法还要着眼于教育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在说的教学中对全体学生都要多鼓励,多肯定敢说和说得正确的部分,少用明示法纠正。
3、怎样由想说到说明白
当一个人说话时,他首先受一种动机的支配,产生说的念头——想说,随之他便将注意力集中在想说的内容上——说什么,然后再将想说的内容与语言的表达形式相联系——怎样说。这样,言语便产生了。因为说的活动是以每分钟500个单音的速度来进行的,所以它要求说话者机敏地运用言语的表达形式,能随时回忆、检索讲话时所需要的言语材料,并且有足够的记忆长度来完成句子和语序。因此,说的活动是个想说、说什么、和怎样说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控制、调整、纠正过程。
对初中学生学英语来说,想说的动机可以是真正的交际动机。如真的没有听懂时说I don’t understand your question. I can’t answer.但在更多情况下,想说的动机是学习动机。例如:用英语介绍自己和家庭情况,虽然同学们都知道,但为了练习英语,仍然成为说的动机。这样,启发想说的动机就可设计两种情景,一是真实交际情景,二是学习情景。真实交际情景除了课堂内教学外,还可以从生活各方面去开发。比如,可以用Why the Bat Come out only at night这个故事来教育学生在学习上How to be an Honest Man,以此为主题,让学生每人用英语说一句,表达自己的看法。
初中英语说的教学总体上是有控制的。要引导学生说的思路同所达到额的英语水平保持一致,不低也不高。这样,说明白也就不困难。在这里,要通过实例示范使学生 掌握两个诀窍,一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二是会说什么就说什么。前者意味着脑子里出现什么词句和意思就开口说,后者意味着找话说时要把自己学过的范围作为思路发展的范围,两者都成为习惯。 二、说的困难 1、开口的困难 开口是一种习惯。说的声音高低、速度的快慢也都是习惯。既然是习惯,就要从初级阶段开
始到高级阶段结束都要注意训练。开口即是说的问题,也是发音、拼读、朗读的问题。为了使学生牢固的开口习惯,说的教学同发音、拼读、朗读训练要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学生开口大致要过三道关:
(1)发音、拼读和简单的问答或对话;
(2)朗读、背诵和复述或连续性的答和问;
(3)表情朗读和发挥性的议论。
第一关主要的是举行操练熟练技巧,对一些基本话套能达到脱口而出。如:What day is it today? Today is Monday. What are you doing now? I am listening and speaking English.初级阶段的教学应完成这一任务。
第二关最需要的是整体掌握课文,能背诵,能提问,能回答有关问题,能按照各基本模式套路熟练地复述课文,能做到一边想一边说,而不是想好一句说一句。这在中级阶段应达到。
第三关取决于课文以外的大量听力材料的自然熏陶、感染,以及配合进行的即兴发挥式的议论、讨论、辩论等。这是高级阶段的重点任务。
第一关要求开口即可,第二关要求开口成套,第三关要求开口有内容、想法、见解。对于一般学校来说,第三点要求可能比较难,达到何种程度视具体情况而定。
开口关同语言和情景联系的密切是分不开的。在说的教学中应有计划地结合课文、词汇、语法、句型教学的进展,穿插围绕基本的口语练习。不论是实际情况、表演情景,还是图像情景、言语情景都要系列化。如:What do you do at home? What do you do at school?What can you see in the street?
2、继续说的困难
支助式学习 工作模式 职业导向
一、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1.教学活动的中心“如何学”
教育已经逐步开放化,学生是自我增值的自觉主体。他们会自觉地学习。这就使学生成了教学主体,教学活动的中心是如何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如何去学。
2.教学组织“以人为本”
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他们的学习环境、时间、课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学习效率。
3.教学形式多元化
(1)自主式学习
自主学习是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一种主动的学习,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的需要。它表现为学习兴趣,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2)协作式学习
在教学中采用协作式学习可以充分体现教育的公平性,提高学生的协作性从多个角度提高教学的整体效果
(3)支助式学习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实际上这是个互动的过程。意为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互为支助,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种学习媒体进行师生的教学,反馈与评价从多个维度优化教学过程。
(4)专题讨论式教学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讲教师也可以采用专题讨论式教学的方式即针对教学内容中的某一专题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汇报,小组间可以互相体温进行辩论,教室最后进行讲评总结。通过这种方法教学,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的观点和看法,实现协调一致的理解和知识技能的迁移,并且通过提问和辩论,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根伟深入的探究和研讨。
二、以职业为导向,突出实用性的教学宗旨
1.教学突出实用性
信息技术素养包含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方法,同时,很多课程都是针对学前教育专业设计的,它们都是以知识性技能性与应用性相结合为特征的课程,立足于实践,在学习知识中动手,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知识,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学内容要突出实用性,要强调与幼儿园实际相结合。
2.强化学生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
从高速至的应用人才培养要求出发,以强化学生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完整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把大学生信息属羊的提高放在首要位置,让学生在信息素材的获取、表示、存储、传输、处理、控制、应用的过程中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掌握相关的计算机技能与应用能力。
3.职业导向性
在教学内容结构上注重以过程为导向,从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入手,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三、学习工作化模式改革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的名称和内容不是指向科学学科的子区域,而是来自职业行动领域里的工作过程。广义的工作过程指的是旨在实现确定目标的生产活动或服务活动的顺序。狭义的工作过程则是指向物质产品生产的。工作过程导向的目的在于克服学科体系结构化内容的学习而有利于与工作过程相关内容的学习。
在课程体系中逐渐从学科体系向工作体系转变;在课程内容上逐渐从知识导向向行动导向转变;在课程目标中逐步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在课程顺序上逐步从知识逻辑为主线向职业活动为主线转变;在课程环境上逐步从课堂情境向工作情境转变;在课程价值上逐步从知识储备为主向实际应用为主转变。如图1所示。
图1工作模式课程体系实际上,工作过程知识不是从理论知识中引导出来的,它与反映的工作经验相适应,并指导实际的职业劳动。它是是隐含在实际工作中的知识,不仅包括显现的指导行为的知识,也包括相联系的隐性知识。那些物化在工作过程中及产品和服务中的诀窍、手艺、技巧和技能等是最宝贵和最昂贵的工作过程知识,它们不像显性知识那样容易被模仿、复制和传递,但它们对工作过程的进程却是非常重要的。如图2所示。
图2课程模式原则在课程设计上遵循以上的原则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法”,针对工作模式中的项目所涉及的知识进行分解和吸收,逐渐内化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使其自主发现、自主探索。教学中的各个环节相互联系、有机结合,在特定的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过程中,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完成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根本转变。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乃至整个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都应以就业为导向,从课程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等全方位的进行课程改革,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应该把教学的重点与学生从事的的专业工作所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相结合,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文化知识素养以及职业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就业的适应性,减小以至消除所学与所用之间的差距,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科学出版社.
[2]车希海.现代职业教育教学实用手册.
一、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问题是探究的源泉,是探究的依据和中心。可以这么说,探究学习的过程就是提出问题,探究规律,再提出问题,再深入探究的过程。因此,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对一个问题、一种状况所产生的疑问。虽然孩子天性好奇,爱发问,但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大部分学生还是习惯于听讲、记录,忘却了自己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一个漫长的,需要耐心的过程。
1.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敢问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努力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解除学生害怕的思想包袱,让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发表自己的意见。首先,教师的态度要和蔼,语言要亲切,情感要真挚,平等地对待和充分地信任每一位学生。教师要尽量做到:(1)给每一个学生发言的机会,有机会才有可能。(2)允许学生有较自由的坐姿,因为人只有在放松的状态下才能充分发挥想象力。(3)允许学生不举手直接发表自己的意见,脱口而出的观点往往是在直觉的作用下智慧火花的闪现。(4)学生回答时出现错误或无法继续时,允许他请别人帮忙。(5)无论回答的问题离答案有多遥远,对其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做法要给予肯定,毕竟故意捣乱的学生并不多。
2.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善问
任何问题,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总是基于对某种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急于探求更深层次的内涵,或者处于某种矛盾之中,希望获得圆满的答案而出现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灵活运用教学策略,铺就问题产生的温床,让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与他们对问题有浓厚的兴趣是分不开的。所以,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方法,巧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引导他们积极探究,提出问题。
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和学生做了一个游戏:学生随便报一个数,教师立即说出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教师对学生准备的考题对答如流,学生的兴趣由此而生,一连串问题在脑子里诞生:老师怎么回答得这么神?老师用的是什么方法?难道有什么诀窍?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呢?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就这样出现了。
二、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探究活动
1.引导自主探究
独立思考是一种优秀的学习品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坚持让学生自主探索,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自由地发现、探索、创造。也许,他们的想法很幼稚,离题很远,但是一种独立思考的优秀的学习品质正在形成,这就是他们的收获。教师要根据学习材料的难易程度和它本身的特点,选择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内容。如简单的几何平面、立体图形的特征、积(商)的变化规律、小数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等。
2.倡导合作交流
所谓合作交流,是指学生在个体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在小组内或班级内,互相讨论、分析,取长补短,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及思考过程,发表自己的见解,对所研究、探讨的问题达成共识,对事物的外部特性和内部规律形成正确的认识。小组或班级交流的主题要明确、具体,有思考价值,凡是自主探究能解决或已解决的问题,不必再拿来讨论。教师要把握好合作交流的时间,时间过长,学生无所事事,影响正常教学;时间过短,学生来不及充分思考,达不到讨论的目的。另外,教师不能置身事外,以旁观者和监督者自居,应加入其中,作为参加交流的普通一员,进行讨论。
三、注重反思,形成探究能力
一、演示抽象过程,加深理解概念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结合起来,使两种思维互相促进、和谐发展。当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受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限制还难以实现抽象思维活动的时候,要注意演示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以加深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例如,教学“线段、射线、直线”时,教师可借助CAI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接着从亮点向右射出一束光线,使学生看后马上就能悟出射线是怎么形成的;再用不同色彩分别在射线上闪烁出第二个亮点和两个亮点间的一部分,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将左边一个端点向左延伸,就形成了一条直线;将直线向左右两边适当延伸后,引导学生想象得出直线无限长、不可度量、没有端点的性质。很明显,CAI鲜明的动态演示将那静止的、孤立的事物活动起来,从而使学生较容易地找到事物间的联系,顺利进行知识建构。
二、还原省略对象,实现抽象概括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总是由量变引起质变。量变的积累是达成质变目标的一个充要条件。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结论、法则是不完全归纳的结果,对具体的材料而言,归纳出结论、规则也可以看作是由量变引起了质变。在这一过程中,当材料对象的省略不利于学生积累有关概念的感性认识,而需要以形象的方式展示出来时,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这个工具。
例如,教学“有余数除法”时,在“习旧”的基础上,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多媒体屏幕上出示大象、马、熊猫、小猴、狗五个栩栩如生的动物,学生从1~5,再从6~10,依序一遍一遍地数,无论数到几,只要学生报出数,教师都能准确无误地猜出学生数到的是哪个动物。学生十分惊奇,迫切想知道教师为什么猜得这么准而快的。教师趁势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余数的特征,并用此来解释教师猜动物的诀窍。紧接着变换动物的顺序与个数,让学生互相报数、猜动物,并说明猜的方法,最后进行评估小结。整个课堂洋溢着乐学的激情,学生充满了对学习的热爱,教学过程优化效果十分理想。
三、创设典型情境,促成方法迁移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之一是能够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思想方法一般隐含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比较零散,学生往往难以体会。教师除了采取“渗透”的教学策略外,也可以在面临具体的问题时,为学生创设已熟悉的、类似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提取相应的思想方法,从而深化对这一思想方法的认识和了解。
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动手数一数长方体棱的条数,而且提示学生,怎样数既能数清楚又不致数重或数漏。学生实践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当学生辩论激烈、各抒己见时,教师可借助CAI显示最简便易行的正确数法──按长、宽、高的顺序数,然后让学生归纳数法。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不但提高了学习能力,同时还能赶走盲目从众、温顺听话的“小绵羊”,请来敢于批判、敢于创造的新型人才,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学习语文就是要形成与发展最基本的语文素养。讲明白一点,学习语文就是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先生这样认为:“学习语文无非八个字,‘读读写写、写写读读’罢了。”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经大声疾呼:语文的学习说法越多,花样越多,头绪也就会越复杂,结果只能是教者辛辛苦苦,学者迷迷糊糊。
崔峦在全国第五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说:“要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教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简单就是以简驭繁,返璞归真,追求的是一种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理想。
语文怎么学,我以为“简简单单”。听、说――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读、写――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世界,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再细化一下,即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应该体现“四得”:听得懂、说得清、读得透、写得好。
1 听得懂――乐于倾听,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
“听”主要是指学生的课堂倾听。一方面,既要倾听教师的课堂讲解,又要倾听同学的课堂发言;另一方面,既要听得到进,听清楚,听完整,又要听得懂,听出重点,听出实质。同样,乐于倾听,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这不仅是良好学习习惯的体现,更是语文学习的必须。课堂上,我们经常有这样的相同经历: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看,半听半不听;同学的发言刚刚开讲或者只是说了半截,边上的学生坐不住了,抢着举手,跃跃欲试;也有些学生既不打断别人的发言,却又听不进别人的发言;更多的听是听了,但不求甚解,只是过耳声响。
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适当安排听力的训练很有必要。如:生字词的听写,课文内容的听写,听记作文的训练等等。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的做法值得提倡,每每课始,薛老师总会读一两段与文章关联密切的语段,读完之后他必会提一到两个问题。不仅如此,薛老师的词语听写也“别具一格”,他坚持听写时只读一遍,且速度较快。这样学生的听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锻炼、提高。
2 说得清――敢于表达,表达有条理,注重语言美
说是言语的表达,它不仅是语文实践运用能力的再现,而且借助说的实践可以熏陶情感,享受乐趣,形成价值观念。“敢于表达,表达有条有理”这既要求学生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大胆、自信、乐观,又要求学生在口头表达时做到认真、清楚、得当。
有人将“说”的训练归为这么几类,一曰朗读,要求以标准普通话、适当的语调、语速朗读诗文;二曰复述,复述一段文章或一个故事;三曰介绍,把所见的人、景、事、物清楚、流畅地说出来;四曰问答,可以是师问生答、生问师答,或学生彼此互相提问回答;五曰讨论,围绕一个话题或一个重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六曰演讲,在公开场合,面对听众,就某个问题或围绕一个中心发表意见、阐明道理、抒感;再有就是辩论了,对立的双方就一个有争议的问题针锋相对地发表意见,或论述或辨驳。
我非常赞成这样的提法。语文的学习不就是如此这般――把书读好,学会复述,尝试介绍,用心问答,积极讨论,生动演讲,敢于辩论。也正是在这样有意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概括力、鉴赏力等逐渐形成,并最终提升自我语文素养。
3 读得透――善于阅读,在阅读中体验情感,丰富积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手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时下,读,已经被越来越广泛地关注。这不仅仅因为读是学习语文的有益方法,更因为读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新课程标准中就阅读还要求我们做到这样几点:一是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尝试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二是重视默读,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三是对部分诗文还应该做到诵读。因此,在我们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读书的训练。
力求读透、读精,既要通过阅读培植自我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又要在阅读的实践中体验语文情感,丰富语文的积累。
4 写得好――勤于写作,倾述真情实感
写是语文学习的根本落脚点与最终归宿。从本质上讲,它既是对听、说的积累内化,又是对阅读的吸收外化,它既有助于学生语言的丰富,活跃思维的发展,又有助于良好语感的形成,语文素养的提升。所以说语文学习中听、说、读基本的技能训练,最终要落实到“写”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