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事业单位工作思路范文

事业单位工作思路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9:35:3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事业单位工作思路,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事业单位工作思路

篇1

关键词:创建;服务型;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思路总结

推动机关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改革,创建服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从而促进事业单位工作效率的提升。严格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理念,从每一个细节入手,为人员自我价值的实现创设新的平台。确保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满足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和优化的需求。

一、国内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改革

遇到的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国内经济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机关事业单位不仅促进了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还对于人们生活水平改善贡献出巨大力量。机关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长期的管理过程中积累的各种问题。要及时进行分析探究,结合经济发展特点制订出更加高效的管理方案。

(一)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缺失传统的机关单位人事管理和管制性政府职能相互匹配,对于人员思想和观念造成了严重的束缚。事业单位体制改革过程中,部分人员因为自身的利益将会受到影响,所以对于制度改革存在排除的情绪。对于改革目的认识不清,造成了思想僵化的问题。传统的人事管理都是依照事情发展特征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一味地强调了机关单位的管理职能,轻视甚至忽视了服务职能。没有激发人员的积极性,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环境改善以及吸引人才等方面认识不足,从而影响了人事管理的效率的提升。

(二)岗位设置不合理传统的机关单位人事管理是沿用了政府的管理模式,没有制定出科学的分类管理体系。事业单位自身工作范畴比较大,行政关系也是十分复杂。岗位设置不合理造成管理效率低下,人员超编等问题屡禁不止。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改革势在必行,事业单位内部的人事管理要向科学化、精细化层面不断发展。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效率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激励机制不健全当前国内事业单位的薪酬机制、考核体系遇到很多的问题,比如收入是依据职位等级进行统一管理。没有体现出多劳多得,严重地挫伤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考核体系具有静态、片面的特征,针对不同岗位人员的考核体系和标准不健全,人员出现了做与不做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的思想。考核内容十分模糊,对于岗位职能的针对性较差,不能很好地反映出员工的实际工作状态。

二、创建服务型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措施

(一)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单位改革要以服务型为目的随着机关事业单位的体制的改革,服务型事业单位更加符合时展需求。机关事业单位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出认识管理的价值。积极地讨论人事制度改革方案,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全新的思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以服务型为目的,积极履行自身的公共服务职能。建立服务型的行政机关单位,要积极落实简政放权。避免出现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用人主体的过分干预,

(二)搭建完善机关事业单位用人体系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从搭建完善的用人制度入手。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创建出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首先要积极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进程,通过岗位设置管理促进改革效率。努力适应事业单位改革的各种需求,凸显改革对于健全社会服务体系的作用。其次,要结合岗位职能进行科学的薪酬绩效考虑。将服务对象满意度作为实际的考核条件,充分发挥出奖惩机制的激励和约束价值。同时,要不断地完善人员聘用制度。积极贯彻相关人员聘用规范,结合岗位职能、等级、类别进行考核。不断的规范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和用人行为,为工作效率的提升增添新的活力。

(三)逐步完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措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要搭建起完善的用人体系,凭借信息化管理系统支持后续工作的开展,积极搭建完善的人事管理体系。创新信息系统管理,为科学化管理是提供更多支撑。促进传统管理模式的优化,逐步完成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网络化、规范化、科学化要求。制定出人事管理条例,为机关单位的体制改革提供法律层面的支撑。积极创建更加科学的人事管理法律法规体系,采用定时考核的方式来避免违规行为的出现。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创建服务型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思路的探究是十分必要的。结合国内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改革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单位改革要以服务型为目的,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搭建完善的机关事业单位用人体系,逐步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参考资料:

[1]成思危.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模式选择与分类引导[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7(26)78-79.

篇2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解决思路

1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目前,国内许多事业单位任然采用纸张保存这种比较陈旧的档案管理方式,大量的纸张文件,不仅仅比较占空间,而且容易损坏和丢失,查阅起来不方便。虽然当下计算机管理已经初步普及,但是在很多单位,计算机记录的只是档案的目录,具体的档案文件依旧是以纸张形式存在,时间越长,丢失和损坏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大,给档案管理工作造成众多不便。

1.2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性欠佳,事业单位对该岗位重视程度不够

在大多数事业单位看来,管理人事档案这样的工作岗位是属于没有职权,油水少,不需要技术含量的工作,更有胜者,有部分领导认为这样的工作是个人就能做。所以有些单位还存在不设立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事情存在,只是在需要人动时,抽调其他部门人员来临时顶替或者协助管理人事档案工作。还有的事业单位将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安排到该岗位。种种观念和行为都体现着事业单位对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导致大量的人事管理人员其专业性不强,不具备适应当代数据化管理人事档案的要求,造成了管理混乱,体制臃肿等现象。

1.3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进程只在初步阶段,任重而道远

相对于纸张保管,个人信息的数字化管理使得人事档案从保管到提取,再到读取都要快捷方便的多,管理成本也小的多。显然,众多事业单位也已经意识到档案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将对档案管理工作起到革命、革新的作用,但是真正落实到具体工作上面所取得的成绩只是一点半点。许多单位依然采用纸质管理手工归类管理的方式,有的即使安装了档案管理系统,由于管理系统的落后以及技术水平的限制,往往只是将档案编号和目录输人程序系统中,提取和调阅工作任然是靠人工查阅的方式,这样半生不熟的办法,使得工作效率提升不高。

2提高档案人事管理工作的几个提议

2.1从思想意识层面,提高事业单位领导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

在事业单位,单位领导要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放到其他干部队伍建设一样的重视程度上来,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从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支持档案管理工作,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和其他日常工作平等对待。组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管理部门,针对档案管理部门制定专项管理制度,对人事档案工作实行定性、定量考核,分级、分类指导等,统一动态管理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工作,进而完善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2.2不断完善和补充人事档案内容,适应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

对于档案管理部门来说,要顺应改革的潮流,逐步丰富人事档案的内容。比如事业单位里的月、季度、年的考核结果,主要工作业绩报告以及参加重大项目或者活动的材料等。对于工作人员的个人情况要动态追踪,统筹管理和规划。人事档案要能够真实体现其工作经历和工作情况,包括个人的学历情况,进修或者继续教育情况,各种专项技术资格等。完善和补充人事档案内容,是事业单位结构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事业单位精准使用人才的基础。

2.3合理运动数字化、信息化的办公方式以提升工作效率

选择一套成熟的、实用的、适合本单位规模的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系统来管理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不仅仅是跟上了时代科技进步的步伐,更是实实在在的简化档案提取及阅读各类档案信息的方式,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提高了一大截。通过实现纯数字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既可以有效的避免人事档案的丢失或者损坏,而且在档案资料的保密性和保险方面都能做的更加完美。

2.4选用高素质、高水平的档案专业人员来做档案管理工作,加强保密工作

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选拔,要选用那些具有一定档案理论知识,比较高的政治觉悟,明白档案管理工作基本方式方法,同时要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具有一定文字表述能力的人才。事业单位要不定期的组织学员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培训,让从事档案管理的人员能够熟悉和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具有独立完成工作的业务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应该了解文秘学和情报学的知识,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必要条件之一。另外,事业单位必须要完善档案资料在保管、利用、保护、保密等方面的制度规范。对于档案资料要实现专人保管,专人查阅,集中归档,认真执各项档案管理制度,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严格按照档案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来进展工作,为人事档案资料的保密性提供保障。

3结束语

电子信息化给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注人了新的血液。事业单位的领导应该提高自身对于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视,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到日常事宜上来,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使其具备高素质,高技能。不断补充档案内容,反映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提高档案的利用率和实用性,使档案更加科学合理的为单位服务,促进事业单位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尹慧雅.关于做好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9).

[2]孙蜻.浅谈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团.黑龙江史志,2012(14).

[3]王德俊,当前国际档案界学术新动态新观点【月.北京档案,2005(1).

篇3

1.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很不平衡。人事档案工作不像其他工作那样容易引人注意,更不容易取得明显成绩。个别单位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很多干部职工对人事档案工作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由于人为重视不够导致人们对人事档案意识薄弱,监管力度不够。因此,人事档案收集缺乏力度、材料质量差的问题普遍存在。未能对档案工作所需的人、财、物和档案整理、归档实现给予充分保障。缺少有效的监查、监督机制,许多单位的人事档案处于原始凌乱、无人问津的状态,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2.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足。人是管理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人才是发展人事档案工作的关键。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还是一项专业性技术很强的工作。档案管理人员要有较好的专业素质才能胜任档案管理工作。正常来说,人事档案材料需要专人管理,单独存放。但很多事业单位受人员编制的束缚,一般由兼职人员管理人事档案,属于非专业人员管理。缺乏档案管理的专业性,意识不到哪些材料应该归档,应积极主动去收集。并且人员变动比较频繁,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手段落后,对档案工作精力投入不足。因此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水平,难以适应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3.档案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程度落后。在信息化时代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事档案管理应达到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已得到普遍采用。但大部分事业单位人事档案还仅限于纸面管理。人事档案管理软件落后或没有配备。现代化水平不高,滞后于干部人事档案制度改革的收入开展。档案管理人员一直采取手工监查、编辑,致使人事档案材料不能及时归档整理,存在档案资料、目录不能及时更新的情况。调阅档案时都是采用原始的手工操作,无纸化阅档基本没有实施。不能建立上下互联的数据库,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落后。

二、加强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1.重视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事业单位人事档案工作是干部人事工作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单位领导应高度重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把它放在单位干部队伍建设的高度来对待,并将其纳入到议事日程。要建立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督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建立人事档案管理达标升级考核机制,对人事档案工作实行定性定量考核,分级分类指导,等级升降动态管理,进一步推进人事档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建设。

2.加强档案工作的基础建设。建立坚固的防火、防潮、防蛀、防盗、防光、防高温的专用档案库房;配置铁质的档案柜;库房面积每千卷需20至25平方米;库房内应设置空调、去湿、灭火等设备并配备相应的档案整理工具等。落实必需的场地和设备,保证正常的工作经费。

3.健全管理制度。制度本身就是一种规范。要根据挡案工作的实际,制定文件形成、收集、整理、运转、编目、立卷、检索、安全保管等一系列基础性工作的规章制度,统一标准规范整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严格执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真正实现档案管理各环节的标准化、规范化。并在实践中逐步的加以完善,使档案管理更具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

4.提高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加强信息化水平。一个合格的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要懂得党和国家关于档案整理工作方面的政策,懂得档案工作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档案人员要根据相关学科知识提高自己业务处理综合能力,专(兼)职档案工作者除了掌握归档的基本知识外,还要了解一些文秘学、情报学、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知识,以保证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5.加强事业单位档案保密工作。档案对于个人或者集体来说都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尤其今天各种外来的势力想要通过各种档案内容窥探中国的发展,因此,档案保密工作对我们来说就显得格外重要。认真落实档案安全保管、保密制度的建立及执行,确保安全。加强对档案保管、利用、保护、保密等规章制度的落实,实行档案专人保管,专人查阅,集中归档,认真执行《档案库房管理制度》、《档案统计制度》、《档案保管保密制度》、《档案鉴定销毁制度》、《档案查阅利用制度》、《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等相关制度,并按照各项规章制度的要求认真落实整改。

篇4

摘 要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与不断的进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规模及其资产也随之扩大。然而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投入逐渐增加,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也日益增多。因此,创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新思路与新办法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就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工作方面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针对如何改善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期为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效率提供参考,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资产管理 问题 新思路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主要包括能够用货币计量的其全部占有、使用、以及控制的经济资源,具体有各种债券、财产、以及其他权利等。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规模及种类等都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在数量、价值量、管理方法等方面较以往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水平显得至关重要。

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现状和问题

(一)管理意识较弱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行政事业单位仍然抱着重钱轻物的想法,认为行政事业单位仅仅是创造社会效益的,而不是赚钱的。另一方面,因为行政事业单位是享受财政拨款与投资的,因此许多单位实际上并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而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入账不及时,进而使国家的公共财务安全遭到损害。例如在建设行政楼、扩大基础设施的过程中,没有及时的入固定资产账目;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在工程竣工之后没有及时的做工程决算,相关的财务人员也没有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及时入账,进而导致大量的固定资产流失。

(二)利用资产投资的效益低

当前,我国许多的行政事业单位采取出租、合资、以及入股等方式,把单位所控制的非经营性资产向外投资,进而从中获得收益。但是在实际中,通过这种方式所获得的收益较低,甚至有的单位出现亏损的现象。这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投资之前,没有充分的做好市场调查工作,同时对于要投资项目存在的风险缺乏科学指导及正确的评估,在没有适应市场规律的情况下盲目的投资,最后导致效益低甚至亏损的现象;其次,行政事业单位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以及完善的管理机制。由于专业人才缺乏,管理经验不足,管理制度又不够完善,这就造成了资产投资的效率性低,甚至有的单位出现了不收的现象。

(三)管理机制不健全

很多的行政事业单位实际中并没有设置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以及专业的管理人员,这就造成了职责不明确的现象。固定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互脱节,进而致使固定资产闲置、浪费的现象严重,此外,某些非独立核算的行政事业单位在购置固定资产的时候,没有及时入账,这就使得固定资产浪费的现象更加严重。

二、不断探索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新思路、新办法

(一)创新管理模式

第一,加强预算管理。由于以往的资产管理中,预算管理同财务管理相互脱节,这不仅不利于国有资产的规范管理,而且也不利于预算及财务管理的加强。预算是财务实现增量控制的关键因素,所以,要认真处理好存量资产同增量预算间的关系,按照现存量来制约增量,通过增量来激活存量的要求,在进行资产配置时,要依据单位实际的资产占用情况以及配置标准,必须将超过规定限额的资产购置事项编入部门的预算管理中。对于以后新增的资产,例如发改委所安排的资金和项目、财政预算资金等都要将其纳入部门预算中,经过审批之后再执行。

第二,注重全程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不仅包括实物资产,还包括非实物资产,这就使得在资产管理方面,不仅仅是对固定资产管理,同时还有流动资产、无形资产、以及对外资产等不同形态资产管理,并且资产的配置、使用、及处置等环节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各环节实现规范化的管理,才能够真正实现资产管理流程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所以,各级的财政部门要注重加强对资产的全程管理,实现资产的科学配置、合理使用、以及规范处置的管理目标。

第三,加强整合管理力度。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资产使用率低、以及闲置浪费的现象,各级的财政部门与主管部门应建立起规范的资产调剂制度,有效的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整合与共享共用。同时,要根据单位实际的发展状况,合理使用调剂手段,进而实现资产的优化配置。

(二)创新管理制度

首先,注重对资产购置的审批制度的创新。行政事业单位在购置资产前,要编制出所要购置资产的品目和数量,以及测算经费的额度,在经过主管部门的审核之后,再报同级的财政部门审核及同级政府审批之后,才可以列入单位部门预算。

其次,创新资产使用的监管制度。在实际的工作中,财政部门与主管部门应构建资产调剂制度。通过全面清查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开展闲置资产申报、登记、及评估定价,部分单位需要新购建资产的,要积极考虑是否能够从现有的资产中进行调剂。同时,也可以依据有偿转让原则进行调剂,从而更好的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实现优化组合与配置。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要逐渐建立健全资产的内部管理机制,例如资产的购置、验收、保管与使用等。要派专门的人员对事物资产进行定期的清查,认真做好入账工作,做到账实相符;另一方面,关于对外投资及出租出借的资产,要进行转向登记,设置专门的台账,以及实行专项考核。

最后,加强对资产收益统一管理制度的创新。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处置收入主要包括出售资产收入、报废及报损的残值收入,这些都是国家所有,应该按照相关的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规定,把资产收益纳入财政专户。同时,负责征收国有资产收益的机构,要通过同级财政在进行部门预算的时候,按照征收总额合理安排一定比例的征收工作经费,并纳入部门预算之中的专项经费。

三、总结

对资产进行科学合理的使用并使其发挥出最大的效用,这不仅能够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也是对国有资产负责任的表现。切实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不断的探索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新思路、新办法,进而促使行政事业单位实现资产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从而促进社会经济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事业单位 会计管理工作 解决策略 问题

一、当前阶段我国现有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首先,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管理报表机制存在欠缺。当前阶段,我国现有部分事业单位并没有切实有效的制定出现金流量的相关表格,严密把控事业单位的具体收支状况,这一问题也进一步使得事业单位无法在任意的时间内,将单位内部所有的现金收支情况进行全面展示的问题。虽然有一部分事业单位专门设置了财务报表价值,但是工作人员却只是做了表面工作,并没有对单位内部的所有财务情况进行阐述,进一步导致会计管理工作中报表内容含糊不清。不具备真实性的问题。其次,事业单位内部会计预算编制工作不完善。在进行各种各种经济项目预算过程中,部分工作人员并没有严格约束自我的工作行为,不按照工作流程进行办事,而是夹杂大量人性主观因素在其中,进一步导致了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工作财务预算编制存在实效性。

二、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管理工作的深化思路

(一)不断优化与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报表制度。现阶段,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人员,必须要及时有效的完善好内部现存资金流的机制,对本单位内部现有固定资金的具体支出情况进行严格审查,以此来全面保证现有资金都可以取之有道,用之有道。同时,必须要及时完善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报表,主要涉及到报表填写内容的规整性与真实性等。

(二)及时有效的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当前阶段,我国现颁布的《会计法》中一再强调:“会计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现有各个事业单位需要聘用符合资格的会计人员,才可以从根本上规范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管理工作,进而全面保证单位内部会计资料的完整性。通过定期开展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以此来全面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而有效强化其会计工作管理质量。

(三)及时有效的落实好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与管控工作。事业单位必须要全面落实好会计管理工作,将其工作进行合理分配,有效落实到个人,实现“人人有责”的发展局面。若是出现问题,就直接追究到个人。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还需要不断完善内部管理监控制度,对一些管理的薄弱环节进行有效强化,进一步确保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赵婧.浅谈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

路[J].中国集体经济,2015,19:170.

篇6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解决思路

事业单位是我国社会主义体制下的组织形式,它的存在对于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完善事业单位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作为事业单位管理核心——财务管理,要求我们要采取有效地措施提高对财务的科学管理。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的资金一般由财政开支,因此需要事业单位建立预算机制,预算的编制需要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但是在实际财务预算编制中,事业单位往往在编制预算时存在弄虚作假的行为,比如事业单位虚设资金开支,利用各种名目将财政预算资金转化为“小金库”等。同时事业单位内部对于预算监管机制也不健全,造成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监督职能依据事业单位提供的财务收支数据,使得对于预算监督落实不到实处。

(二)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不严格。事业单位的资产属于国家所有,其资产属于财政资源,但是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管理普遍存在管理不严格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固定资产登记制度不严格,尤其是对于价值比较小的固定资产,比如电脑、办公用品等不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登记。二是固定资产存在浪费现象。对于固定资产在使用的过程中浪费现象比较严重,造成许多固定资产无端流失。

2、事业单位采购制度不合理。事业单位采购现在基本上使用公开、透明的招标制度,但是有的事业单位在采购商品时还是采用传统的形式,最为突出的就是事业单位物品的采购对象为事业单位领导或者内部员工所熟悉的单位,这样的采购形式必然会存在腐败行为,更为重要的就是造成事业单位费用增加,因为这些供货商为了维护与事业单位的关系,他们就会采取非法手段向事业单位进行行贿,而行贿的资金来源最终会以事业单位的财务资金中出。

(三)相关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规范不健全

1、财务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目前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制度落实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对于资金的开支情况不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发票的使用流程不规范等。造成一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一方面是由于财务管理思想认识不到位。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他们在思想观念中对于财务管理制度的认识就存在误区,他们认为是要做好财务管理数据就可以,对于财务管理过程的规范性没有必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另一方面就是单位的领导者为了单位的私利或者个人私利,他们不允许单位财务管理进行制度化,因为财务管理工作制度化就会导致他们的私利得不到保障。

2、专项资金、往来款项管理不善,缺少相应管理制度。一是专项资金的使用途径不符合专项资金设定,财政对于事业单位进行专项资金拨付的目的就是要保障资金的专项使用,但是事业单位在使用专项资金时往往存在私自挪用专项资金的现象,结果造成专项资金使用不符合财务管理的规定;二是专项资金在分配使用过程中存在随意性。在专项资金拨付给单位之后,单位对于专项资金的分配比例存在随意性,最为常见的就是与事业单位好的单位或者分配对象他们就会获得较多的资金,而对于与事业单位关系不好,而真正需要专项资金的单位却不能分的足够的资金;三是事业单位的资金流动情况在账面上不显示,同时事业单位的坏账现象比较严重。

3、财务管理观念落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前普遍缺失市场意识、风险意识以及法律意识。造成原因主要是:事业单位的性质决定其经营不需要考虑市场的竞争因素,所以导致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也就没有市场意识;任何形式的财务管理都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却没有风险意识,他们在与市场发生关系的过程中缺少风险意识,结果造成事业单位资产损失;当事业单位发生财务纠纷时,事业单位往往会财务行政手段处理,而不能依靠法律手段进行解决。

二、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加大预算部门管理改革

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要严格核查单位的资金情况。单位的财务人员要认真核查单位的每一项资金的使用情况,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而且要保证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掌握的明确具体,包括上级的拨款等,对于及时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的进行跟踪核查并报上级领导。

(二)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首先要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建设,规范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会计制度是会计工作规范的基础,因此事业单位要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财务管理,确保各项财务工作都符合财务管理规章,规范财务人员的工作流程。其次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落实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监督制度,真正做到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审批人员、经办人员、保管人员没有实行真正的职务分离,或只实行职务分离,没有实行相互制约。

(三)强化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提高财务人员的基本素质。财务管理体制的完善是改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状况的必要前提,但是光有这个前提是远远不够的,财务人员的素质高低也起着一个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三、结束语

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着很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国家和相关部门从政策和执行等多方面着手,共同努力,达到加强资金管理,保证政府的钱花到了实处,真正有效的用在了百姓身上。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任重道远,还需要我们应用现在高科技知识和管理理念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2

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艰巨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会计工作的众多方面,具有战略性、时代性、前沿性、全局性等特点,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整个系统带来风险,不能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补救就会延宕会计信息化进程的推进,给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带来或大或小的损失,最终出现管理问题,造成财务管理的混乱。因此,立足提升整理财会业务水平的宏观目标,依据“实效导向、创新驱动、系统推进”的工作思路,妥善处理好诸多要素、诸多部门的业务权责与一般流程,推进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立足实际,紧跟会计信息化发展前沿

会计信息化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财会管理理念的变革。当前我国大多数的事业单位脱胎于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尽管经过多年改革,已经发生重大变革,但是深层次的观念性、制定性的束缚依然存在,财会管理的理念与思路落后于时代。在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事业单位的财会管理与当前的社会改革与发展相对脱节,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中存在绩效考核缺乏、滞后信息化发展等问题,进一步说明推进包含会计信息化在内的财管改革的必要性。

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是当前事业单位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不仅世界其他国家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而且我国企事业单位在改革中也积累了相应的经验。然而我国有自身的国情,不同的事业单位有不同的组织环境,不加思考的盲目跟从,不仅不会实现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的建设目标,提升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整体管理水平,反而会导致事业单位与世界其他国家事业单位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因此,面对此种情况,事业单位会计部门必须立足实际,对其他单位会计信息化进行批判性的借鉴。持久不懈的紧盯财会信息化战略制高点,加强当前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潮流的发展研判,瞄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的现实动态、阶段特征与发展方向,强化用户服务、全程服务的运作模式。同时,事业单位在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着眼中心业务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模式、方法,以适应发展的需要,统筹事业单位的整体规划,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投入、改造、创新纳入事业单位整体发展发展之中,有步骤、有计划、分批次的完成会计信息化改造,实现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的有机融合,进而突破业务重点口,整合流程内容,缩小发展间隔,实现“小步快走”式的跨越式发展。

二、局部先行,推进“以点带面”的发展路径

事业组织体量巨大、体系反复、体制固化,在此种情况下推进会计信息化,就要从当前众多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化、规范化、市场化的总体情况出发,认识到会计内部控制先行于会计信息化的总体现状,寻找突破口,以“以点带面”的推进其实施进程。

我国的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总体发展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因此,需客观分析阻碍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诸多的制约因素,摒弃全线并进的工作思路。而是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工作思路,循序渐进的选择操作性强、成效性高的信息化建设突破口,以盘活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的整体局面,推进整体工作开展。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一是加强整体、部门、岗位的多层次建设,大力加强物资的过程化管理,减少不必要的运作损耗。建立健全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过程管理制度,落实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跟踪监督措施,具体地监督会计信息化运转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资金划拨以及现金流动情况都要有据可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切实将会计信息化落到实处。二是强化财务支持建设,以推进业务水平提升为先导,推动财务保障部门信息化,为提升事业单位整体服务水平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加强会计管理与沟通体系建设,以信息交联、及时保障为切入点,推进信息技术保障平台建设。将传统的单向的、线性的网络模式转变多维的沟通模式与信息渠道,构建式的会计信息移动、全息、立体的传输方式,有机的契入其他业务管理模块中,提升综合监控、会计管理、数据分析水平,改进会计信息披效果。

三、深化交流,整合会计信息化社会资源

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事业单位重要的工作部署。为了使我国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能够快速打开局面,事业单位应加强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对此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具体目标、实施步骤、保障举措进行系统规定。推动不同行业、专业、部门的业务协作,集中优势兵力,对全局性、关键性的问题进行重点攻克。通过人、财、物的集中调配,提升会计信息化的技术研发与问题解决能力。具体而言,主要完成以下任务,一是从“大会计”的视角出发,推动社会范围内的不同行业、部门、组织之间会计信息的联动渠道与平台的搭建,提升会计管理、“预决算”系统等会计器材的信息化水平,通过完善信息化保障系统,妥善解决“我要”与“我配”之间的有效衔接,借助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安全环境建设,通过"数据库安全防护"用信息条码和防窃听与侦听”等一系列信息化安全手段的应用,为保障财会安全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对于会计信息化交流与共享机制进行优化,于考核规划中纳入会计信息化的考量参数,增强与其他组织单位的交流力度,“借风行船”的吸纳他人经验为己所用,并进行相应的融合性建设。在硬件系统、软件开发、数据处理、基建安装等方面,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面向市场购买信息服务。三是在会计信息建设过程中,根据事业单位业务开展情况与自身条件,建立功能完善的会计信息化行机制。用制度的形式确保会计信息化控制体系的完备和有效,构建各级财务管理机构,配齐财务管理人员,构建高效的财务管理系统,责任落实到人。四是适时推进与税收申报、预决算的审批、物品采购、资金划拨、固定资产监管进行有机联动,通过信息化、集约化的处理方式,缩短会计业务办理流程,提升会计业务办理效率,促进会计业务信息共享,发挥社会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整体效益。

四、重点突破,凝聚信息化建设整体合力

在事业单位财会管理过程中,财务部门内外部管理机制、信息化人才相对不足等情况,对会计信息化产生了巨大的制约。当前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发展迅速,特别是各项高新技术的快速由科研成果转为会计实践,在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理论与实践,业务部门与服务部门的有机结合,强化对于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与顶层设计。着眼于此种情况,事业单位应该推进系统一体的“兼容”体系建设,强化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的群众保障。具体而言,要强化对国家经济体系化建设情况的了解,以“统一规划、协同推进、宏观设计”为指导,对会计硬软件设备、会计标准规范、会计操作平台、会计信息安全措施与系统等内容进行广域兼容。同时要加强与地方有关部门的业务整合与合作。着力化解与金融动员、银行保险等部门在通用合作、互用共享等方面存在的额问题,促进专业服务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

同时,会计信息化不仅对技术提出要求,对于人的素质也有要求。经验缺乏、技水平不高是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的发展重要障碍,不利于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的可持续推进。因此事业单位培养体系必须要将会计专业人才纳入其中,按照“一岗双能”的要求,在培训机会、培训资源、培训资金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以会计专业知识、信息操作能力为突破口,将其打造为精通计算机、网络通信、会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财会工作人员应树立为事业单位服务的思想,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遵守会计的基本职业道德,让自己从内心挚爱这份工作,努力做到精业、敬业,竭力为单位的总体利益、为全体职工服务。着眼于会计工作的职业特点,着眼于自身工作时间较为短暂的实际,增加了自身在信息化背景下处理一般会计事物的财务会计专业基本知识,提高了处理信息化会计事务的数字运算能力。

五、结束语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有了重大变化。会计信息化到事业单位的盈利能力和生存发展,对于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现实意义,而且其又有着自己的客观规律,充分认识和了解其特性,才能实现有效地推进其进程,发挥其在技术上的最大优势。因此,围绕信息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思路,推进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成为各项工作的关键。事业单位有关部门必须立足这个大的发展背景,不断转变工作思路,强化技术攻关,找准发展定位,明确推进重点,以更快的步伐,更有力的措施推进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工作开展。

参考文献:

[1l李杰等.强化预算管理的对策措施[J].财会通讯,2012(7):29.

[2]李媛,王坤.增强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力度的思考[J].新周刊,2012(10):27.

篇8

大家好!

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人事制度给予我们每个人一个展现自我、公平竞争的机会;当前,不断发展的社会体制既给我们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动力。参加这次竞聘,我的心情是异常激动的,因为这是对我多年来工作态度与工作业绩的充分肯定!首先要感谢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信任,让我有机会在这里竞聘演讲。积极参与、正确理解、挑战自我、抓住机遇是我参加这次竞聘的目的。此时此刻,当我平静的站在这挑战与机遇并存,成功与失败同在的讲台上时,内心不仅充满了舍我其谁的信心,同时也做好了勇于拼搏,敢挑重担的准备。

我叫,年月份参加工作,年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虽然来到管理科才两年,但我早已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中,找到了家的归属感。短短两年的岁月,我早已将管理科的兴衰与自身紧紧相连。所以,今天竞聘副科长职务,并不是想要一个具有吸引力的职位,而是对我从事工作的一种挚爱,更是希望靠自己的努力使管理科这个大家庭发展壮大。

我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拟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办法,承办事业单位设置方案的核准或备案,负责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的鉴证管理工作,事业单位年报等。今年还负责了2012年事业单位人员面向大学生村官公开招聘3人,以及2012年度事业单位人员公开招聘的笔试报名的审核工作。多年来,我始终坚持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学习及生活等各方面。所以,我坚信自己有能力做好副科长的工作。

副科长的职务就意味着责任和义务,如果我竞聘成功,我的工作思路是:

1、当好科长的参谋助手。我会尊重科长的领导,不越权、不越位;积极思考,建言献策,为科室的工作竭尽全力。

2、争做科室的业务能手。作为科室的副科长,一定要成为科室的业务骨干,在具体工作中替科长分担、为科长把关。

3、协助科长带好队伍。团结带领科室的所有同志,服从科长领导,听从科长指挥,共同做好科室的工作。

4、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创新是工作前进的不竭动力,我会善于发现新情况,推出新举措,培植新亮点,为科室、为科长争荣誉。

篇9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妇女工作 策略

社会的多元化和群里利益多样化的发展下,事业单位妇女工作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妇女工作现状分析也就有了新的现实意义。妇女工作有其独特的作用和特殊优势,但是另一方面,新的工作环境使得妇女工作的进行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需要通过新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寻求发展的重点和路径,通过改革创新增加妇女工作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事业单位妇女工作中,应针对当前面临的机遇及挑战,创新单位妇女工作,提升单位妇女整体水平素质,对于事业单位妇女工作的问题要引起重视,充分展现事业单位妇女自身优势,促进事业单位快速稳定地发展。

一、事业单位妇女工作现状分析

(1)事业单位妇女工作机遇分析。第一,提升妇女发展空间。在妇女发展方面,事业单位妇女工作为其提供了较好的环境,使得妇女劳动力转移的道路变宽。该工作同时实现了妇女发展空间的拓展。第二,能够实现妇女思想观念的转变。作为妇女来说,事业单位工作能够让其转换身份,妇女的择业观、人生观的积极变化极为明显,妇女正在抓变为现代女性。使得她们的工作模式得到了有效拓宽,能够让社会上的妇女格局得以完善,使得妇女具有较好的工作定位,并且能够实现对妇女合法权益的维护,对于一些弱势群体来说,还可以实现对事业单位妇女合法权益的维护。第三,使得妇女的社会工作地位得以提升。就目前的妇女来看,其思想发生了改变,从家庭型转变为了社会型,观念也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变得更加自主,对于自身价值的实现,更加重视,体现出了自信、自强以及自尊的精神。如企业管理、经商等方面,过去很少有妇女涉及的产业,现如今已经涌现出了一大批女能人。在城市新知识、新事物等出现的同时,妇女参与社会管理、改革以及政治的积极性得到激发。

(2)事业单位妇女工作挑战分析。其一,对于事业单位妇女工作来说,社会并不重视。传统思想对于企业的影响仍然较大。因此,很大程度上无法认同事业单位妇女,认为对比男性和女性来说,男性的先天优势更加明显,对于事业单位妇女工作较为忽视,对其发展进度产生限制作用。其二,事业单位妇女,其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在工作当中,妇女综合素质较高,对于单位发展方面的需求无法满足。就目前的事业单位来说,妇女工作人员有着不同的素质,如因为自身文化水平的影响,或者是未对其开展岗前培训等,都会对这部分群体的整体水平产生影响,进而对事业单位发展管理的水平产生影响。其三,在工作创新方面,事业单位妇女工作并不到位。在事业单位的发展之中,对妇女工作的重视度不高,妇女工作的创新力度也因此而降低,进而导致工作水平的提升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提升事业单位妇女工作水平的对策

(1)强化妇女维权。要保障好事业单位妇女的合法权益,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需要不断加强,注重引导妇女实现劳逸结合,努力提升她们的生活水平以及社体素质,此外在工作创新方面,也需要不断加强,使得她们的工作水平得以提升,进而有效地调动这部分人员的积极性,进而实现事业单位经济效益的提升。就妇女工作来说,需要及时地将自己的心声反映出去,使得领导能够对民意有所了解,进而实现民主参与、决策渠道的拓宽,此外在民主评议干部制度的实施方面,也需要认真进行,积极开展关爱活动,将温暖传递到每一个角落,让妇女能够体会到事业单位的文化氛围是和谐的,其自身的工作需要可以得到满足。

(2)强化妇女培训。引导事业单位妇女树立学习理念,强化事业单位妇女自主意识与发展意识,引导事业单位妇女学习做新时代女性。创立帮困援助机制,必须正确处理弱势妇女关系,对弱势的妇女群体给予关心,请专家为事业单位妇女进行女职工素质课程教育培训,切实鼓励事业单位妇女树立信心,突出妇女特色。做好事业单位妇女培训,做好对人才的全面考核,不仅有技术方面的,也包括工作效率以及自身素质,并将此作为公司绩效考核的资料依据,主要的培训内容包括对妇女的上岗资格培训,可以科学合理地调度人才。

(3)加强妇女工作干部队伍建设。妇女干部队伍建设需要不断加强,要完成好妇女群众工作水平的持续提升工作。实现 “有能力成事”。制定了妇女工作干部培训计划,争取用5年时间,分期分批分层次将各级妇女工作干部普遍轮训一遍。同时,积极开展妇女工作执委和妇女代表的培训,通过与当地大学联合举办女性素质提升班,提升干部工作水平和职业素养。

(4)人性化发展妇女工作。就事业单位来说,不论妇女处于何种群体,其资源都必须要平等共享,进而来实现自身功能的拓展,要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深入的对妇女工作群体变化和需求进行调查,及时的实现妇女工作思路的调整,将其作为根本,实现事业单位运行机制的不断创新。要结合妇女来开展相应的工作,并对工作思路予以创新和解放,树立起整体意识,来实现新问题的解决;可以结合劳动竞赛活动的开展,使得事业单位妇女的积极性得以提升。另外也要积极宣传心理健康常识,针对事业单位妇女,开展相应的测试和训练活动,在心理辅导方面,提供相关的仪器,引导其实现自我调节,帮助她们了解,如何来实现自身情绪的宣泄,要将缓解压力的方式教给事业单位妇女,让她们以良好的心态去完成工作。

(5)优化妇女管理机制。在事业单位妇女管理中,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使妇女领会事业单位工作思路,加强事业单位内思想政治工作,使妇女工作更加具有凝聚力,鼓励妇女创新自己的梦想,引导以及培养妇女的主人翁意识,使妇女意识到自身能力的重要性,为事业单位形成良好工作氛围。加强事业单位妇女工作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妇女工作水平,创新女工管理制度,选派能力突出、有思想、责任心强的管理人员,监管妇女工作队伍。

(6)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创新时代的到来,使得妇女们面临着更高的工作要求,而对于善于创新的许多妇女来说,她们也因此获得了更加广阔的舞台。面对当前出现的新问题,新状况,作为妇女干部来说,不论是思维,还是视野,都必须要具备前瞻性,要深入的认识到,在社会管理创新之中,妇女该如何定位,并且能够透彻的对妇联组织的任务进行分析,认真的思考服务对象存在何种新需求,积极的探究,妇女组织作用如何得以发挥的新途径,要持续的实现自身创新能力的增强,善于对其无穷想象力进行挖掘,对她们的创造力实现激发,使得她们有所作为。在妇女合法权益的维护方面,也需要有所突破,不仅要让妇女能力水平实现提升,此外对于她们的参与感、归属感,也需要持续增强,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科学发展持续推动等的实践活动方面,努力打造妇女工作的全新局面。

三、结束语

事业单位妇女工作应充分利用其机遇,面对挑战,以充分保障妇女的劳动权益,促进女性就业的制度完善和工作创新,并提升妇女工作的水平,提高妇女员工的整体素质,鼓励他们参与职业培训,提升职业素养,这样才能调动妇女工作的积极性。只有在新形势下不断改革和创新工作,才能保证国家事业单位妇女工作的同步发展。

(作者单位为河北唐山芦台经济开发区农牧局)

参考文献

篇10

首先要提高认识、坚定信心。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是一项创新性工作,绝大多数部门、单位甚至领导干部对党政机关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工作比较熟悉,也比较重视,奖惩的力度也比较大,而对于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相对比较陌生,重视程度还不够,普遍认为党政机关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基本覆盖了县属部门、单位,没有必要再拿出人力物力财力开展这项工作,对于编办作为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的牵头部门也不是特别理解。针对上述认识问题,我们没有等待观望,而是从学习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先后组织学习了中央省市有关事业单位监督管理的政策规定和全省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会议及培训班讲话精神,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赴东营、潍坊等地考察。通过学习和考察,我们充分认识到了开展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是加强事业单位监管的重要抓手,是健全综合考核体系的重要补充,是新形势下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我们将有关文件规定、领导讲话、外地经验等汇编成册报送给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开展事业单位绩效考核逐步形成了共识,县编办也增强了履行职责的信心。

其次要精心谋划、争取支持。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涉及考核哪些事业单位,考核指标怎样科学设计,考核工作如何顺利推开,考核结果如何合理使用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能否扎实有效地开展,如果不提前谋划这些问题,或者哪一个环节考虑不周全、哪一个部门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就会使绩效考核工作出现梗阻。对此,我们将全县510家事业单位进行了梳理分析,提出了“分类实施,宜合则合,逐步覆盖”的工作思路,即对公益性强、服务范围广、独立运行较好的教育卫生系统事业单位率先全面启动,对规模较小、业务较单纯的事业单位整合纳入部门考核体系,对城建、农业、文化等领域相对集中的事业单位逐步覆盖。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调研情况、工作思路、成效分析等积极向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汇报,引起了领导的高度重视,作出了“机构编制部门牵头抓总,积极做好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的指示要求,并列支80万元作为考核奖励基金。正是由于领导的高度重视与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才推动了我县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的顺利实施。

第三要用好结果、注重实效。结果使用如何决定着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能否具有持久生命力,只有落实好考核结果,严格兑现奖惩政策,确保事业单位考核实效,才能充分调动事业单位参与绩效考核工作的积极性,激发事业单位干事创业的激情,才能不断规范行业运行,提高公益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否则,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就会陷入被动。省政府《关于加强事业单位监督管理的意见》对提高考核结果的使用效力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把考核结果作为事业单位法人履职评价、机构编制调整、财政经费预算、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和相关人员聘用、奖惩及绩效工资总量核定等的重要依据。我们严格按照规定,结合工作实际,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出台了《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在考核结果的使用上,提出了“五个挂钩”,既体现了精神奖励,又体现了物质奖励。 一是与考核奖金挂钩。设立绩效考核奖励资金,对考核等次为A级的单位,按照年末在职在编人数给予一次性奖励;二是与干部使用挂钩。连续两年考核等次为A级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同等条件下,单位主要负责人或法定代表人可优先提拔重用。当年被定为C级的单位,由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连续两年考核等次为C级的,给予单位通报批评,对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或法定代表人及有关责任人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给予降职、免职或解聘;三是与奖励指标挂钩。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对各事业单位表彰奖励及确定评先树优指标的重要依据。定为A级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年度考核可确定为优秀等次,工作人员考核优秀指标定为16%;定为B级的单位,工作人员考核优秀指标确定为13%;定为C级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年度考核不得定为优秀等次,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优秀指标确定为10%;四是与机构编制挂钩。定为A级的单位,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优先给予机构编制方面的支持,当年度的事业单位法人信用等级评定直接确定为“五星”级,定为C级的单位,由县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局发出整改通知,限期进行整改,并取消其当年度事业单位法人信用等级评定资格;五是与个人奖惩挂钩。被考核单位要结合《考核细则》,制定本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办法,按月或季度考核,年终累计考核得分与个人奖金分配、绩效工资、评先树优挂钩。我们提出的“五个挂钩”,有力度,符合实际,易于操作,只要严格地兑现落实,必将形成推进这项工作的长效机制。

篇11

一、加强青年职工价值观教育

价值观是人们从价值角度对社会经济活动作出的评价和判断,其中道德与政治道德取向,以及人生价值观是其核心。因此,加强青年职工价值观教育时应将其当做重点加以落实,以引导青年探索正确的人生目标,实现人生理想。具体可参考以下内容实施:

首先,加强青年职工正确价值观教育。事业单位可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开展青年职工价值观教育工作。通过教育使青年加强对价值观的理论认识,使其明确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其次,积极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事业单位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积极开展青年职工价值观教育活动。例如,举办有关价值观方面的竞赛活动,以加深青年职工正确价值观的深刻理解;最后,及时对青年职工价值观教育工作总结。事业单位应及时分析价值观教育成效,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工作思路,调整价值观教育方法,以提高价值观教育效果。

二、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率

近年来,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极大的提高了各个领域的生产效率,事业单位也因此积极引进网络技术。不可否认,事业单位中青年职工对网络技术最为感兴趣,因此多数青年职工热衷于网络,在网络上花费了大量时间。但网络上信息繁多,内容质量无法保障,尤其是一些劣质信息极易给其思想产生不利影响,无形之中增大了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难度。

针对这一情况,事业单位应辩证分析、正确看待网络技术的利弊,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率。首先,事业单位应建立自己的网站,在其上大力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明确列出党的相关政策、路线和方针,给青年职工带来无形的影响;其次,通过BBS群、公共邮箱、QQ群等,与青年职工进行良好的互动,及时解决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上遇到的问题。同时,以网络为平台积极开展网上课堂、网上讨论等活动,及时批评和纠正青年职工思想上的错误。另外,针对热点问题、热点事件给予正确的引导,使青年职工以主流思想进行理性分析;最后,注重青年职工综合素质的提高。例如,加强日常培训,提高青年职工辨别及抵抗不良网络信息的能力。

三、重视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干部培养

事业单位应将培养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政工干部当做工作重点加以落实,使其在工作中树立榜样,充分起到带头作用,为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具体可参考以下内容实施:

(一)提高政工干部综合知识水平。事业单位应充分认识当今社会发展速度,要求政工干部加强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为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首先,政工干部应在学习政治知识的同时,积极运用其他专业的经验技巧,养成利用基本方法和原理,处理工作中各种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应加强信息技术的学习,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率;其次,要求青年政工干部注重学习与思考的融合,以实现学习效率的显著提高,一方面改变之前只注重理论不重视实践的错误做法,将实践和理论有机的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要求青年政工干部加强事业心、责任感的强化,积极克服功利思想,甘愿为事业单位的发展而服务。

(二)提高政工干部信息运用能力。众所周知,信息技术的发展显著提高了各行各业信息处理、运用能力,因此,作为事业单位的职工干部,更应加强学习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等现代化技术,不断提高信息运用能力。同时,在认真分析青年职工思想、心理特点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方法切实将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其内心,从心理上接受思想工作。另外,青年政工干部还应认真分析、解决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应注重多与青年职工沟通、交流,积极运用自身知识储备,提高语言说服力,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篇12

近年来,昌邑市按照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主动转换工作思路,强化事业单位监督管理手段,不断规范事业单位运行,推动全市事业单位公益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

一、基本做法

(一)规范程序设置,扎实开展事业单位绩效考评工作。一是扩大考评范围。2011年开始,连续6年开展事业单位绩效考评工作,考评范围由6家单位扩大到294家,实现了事业单位绩效考评全覆盖。二是完善考评程序。考评过程中,积极探索,不断规范考评程序设计,逐步形成了平时考评、实地考评、领导点评、主管部门评价、满意度测评为一体的考评体系。三是健全联动机制。每年从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审计局等事考委成员单位抽调20人组成5个考评组联合开展考评,对事业单位进行全方位、多角度评价。截至2016年底,共评定产生A级单位178家,其中87家被确定为“绩效考评先进单位”,其负责人被直接确定为“优秀”等次,评定产生4家C级单位,对其压减公用经费14.312万元。通过开展考评工作,对“绩效考评先进单位”及其负责人进行通报表彰,极大激励了事业单位负责人的创先争优意识,激发了事业单位的活力,有效提升了事业单位的公益服务质量和水平。

(二)创新运行模式,积极推动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工作。一是合理选取试点单位。率先在教育、卫生、文化系统确定三家有代表性的单位作为试点单位,分别是市育秀学校、市人民医院和市图书馆。二是严格按要求推进试点工作。及时指导试点单位制定单位章程,组建理事会,完善相关制度,每年定期召开两次理事会会议。同时,设立监事会,负责监督单位财务、理事以及管理层人员履行职责等情况。截至目前,为三家试点单位研究解决单位基础设施建设、人员不足等问题30余件,惠及职工560余人,得到了试点单位和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三是健全理事会机构设置。专门设立理事会秘书处,作为理事会的常设机构,抽调专人负责处理理事会日常事务,有序推进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各项工作。2016年7月,市育秀学校作为两处教育类典型代表之一参加省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并做典型发言。

(三)强化信用约束,扎实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事业单位监管机构与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联评作用,连续四年在事业单位法人中开展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先后召开联席会议10余次,对事业单位信用情况进行研究讨论,充分调动了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参与事业单位联合监管的积极性。截至目前,评出诚信明星单位90余家予以通报表彰,并在报纸、电台等媒体广泛宣传,营造守信的良好氛围。2015年,本市信用等级评定相关经验做法被潍坊市编办以编者按形式予以推介。

(四)创新工作思路,不断丰富事业单位监管举措。近年来,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剖析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加强事业单位事中事后监管政策文件,不断探索,创新思路,积极开展事业单位监督检查工作。一是联合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多次开展印章使用管理、《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使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等专项检查,发现问题160余个,全部督促整改到位,并回收印章41个,加强了《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单位印章管理,规范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行为。二是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要求。及时组建执法队伍,建立“一单两库一细则”,采取双随机抽查方式,开展实地核查工作,对存在问题的两家事业单位下达整改通知,督促其限期完成整改工作。三是开展业务范围清单化管理试点工作。在全市6家事业单位进行试点,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编制事业单位业务范围清单,对事业单位职责进行重新界定,厘清事业单位与举办单位的职能界限。

(五)突出规范操作,做好事业单位登记工作。编制事业单位“受理-审查-核准-复核-办证-公告”登记流程,规范审核程序,严格按规定、按时限办结登记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实现事业单位登记“全事项”“全流程”网上办理。通过定期举办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培训班、建立沟通指导网络平台等方式,不断提高事业单位登记意识,规范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制度,加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截至目前,本市事业单位登记率已由2015年的60%提升到80%以上。

二、存在的问题

(一)配套政策不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成效不明显。一是在现行运行模式下,不出台人、财、物方面的配套政策,试点单位仍然依附于举办单位存在,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真正目的还未实现,试点工作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二是理事会组成人员中政府人员占比较多,随着法人治理结构的推广,理事会的人员组成及政府部门人员的比例如何界定等都需要综合考虑。

(二)工作要求不明确,诚信考核发挥效力有限。上级虽然明确开展信用等级评定、异常信息管理等工作,但是,目前阶段信用评定结果仅是以编办文件进行通报,发挥效力有限。同时,对事业单位信用等级如何运用、运用到哪些领域还未提出明确要求。异常信息管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纳入异常信息名录后,对联席会议单位如何运用这些结果、对事业单位会产生哪些实质性的负面影响等未进行明确,对事业单位产生的震慑力度还不够大。

(三)制约机制不完善,单位重视程度不够。部分事业单位对登记监管工作不够重视,如部分已经成立的事业单位迟迟不办理设立登记,虽然省政府27号文件等明确指出对此类事业单位可以撤销建制、取消编制,但实际上却很难操作,因为大部分事业单位都承担着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的职能,是社会生活正常运转不可缺少的,撤销建制、取消编制此类的举措可操作性较差。

(四)部分单位不独立,容易造成监管缺位。部分小单位人员、财务均不独立,按照事I单位登记管理相关政策,它们不符合登记条件,无法进行法人登记。这些单位一般依附于主管部门,仅作为主管部门的内设科室来使用,承担主管部门的部分职能,事业单位监管机构对其监管存在难度。

(五)工作要求不到位,相关工作开展不规范。对事业单位业务范围清单编制工作,上级不进行统一要求、统一部署,县级事业单位监管机构对业务清单的编制格式、业务事项表述、行文要求等都不明确,导致试点工作只是为了试点而进行试点,未起到实质性作用。

三、意见建议

(一)出台配套政策,推动试点工作深入开展。建议上级及时研究制定与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工作相配套的人、财、物方面相关的政策,从根源上打破现有事业单位与举办单位的关系,真正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赋予事业单位更多的自,推动试点工作深入开展;继续优化理事会组建模式,提高理事组成中社会公众和行业专家的占比,减少政府部门理事,更加突出法人治理结构试点的公益属性。

(二)明确结果运用,提升信用结果影响力。建议上级及时出台事业单位信用体系建设相关的政策。对信用等级评定结果如何运用、对联席会议针对列入异常信息名录事业单位具体如何制约等工作提出具体方针、政策,及时搭建信息公示、信用约束、部门协同平台,拓宽评定结果运用面,提升信用结果影响效力。同时,加大对诚信单位的表彰力度,将评选出的诚信单位纳入党委政府表彰,提升诚信影响力。

(三)注重监管实效,不断完善监管举措。建议上级修订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相关文件,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违反政策的处罚办法,增强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事业单位监管机构要进一步打破传统思维,在开展事业单位印章、证书使用等专项检查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及时借鉴企业监管模式,推进调账监管、现场督办、联席会议成员联合监管等多种模式的监管,发现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规范事业单位行为,提高事业单位的认识。

篇13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给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将对当前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的探析,提出了新时期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 财务档案管理;问题;对策

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阶段对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在正确认识和把握新时期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性质的基础上,建立与新形势新常态相符合的财务档案管理机制、创新财务工作思路,使财务工作能够更好地服务企事业单位之大局,成为当前财务工作的关键着力点。

一、财务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财务档案真实地记录了事业单位在各种社会活动中的收入与开支,是事业单位日常社会活动的客观反映,对于支撑事业单位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财务档案管理是事业单位提高工作前瞻性、实施科学管理的根本前提。事业单位的财务档案管理人员,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将对事业单位日后的进一步发展和工作方式的改善提供有利的参考,如如何降低各类成本费用、培育做强新的业务利润增长点等,在此过程中,财务档案信息将为其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事业单位要做出重大决策及实现经营管理的创新,就必须充分依靠财务档案所反映出的各种信息,这是保障事业单位适应新常态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财务档案是事业单位的重要经费开支凭证,关键时刻能产生间接的效益。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各类活动的全面记录,财务档案能够以其内容及外形特征客观反映过去所发生的某些事实,作为证明某项事件的书面文件。由上述分析可知,财务档案管理与事业单位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因此,财务档案管理在事业单位发展乃至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财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从业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对财务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到位。从目前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看,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有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对财务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财务信息是非常保密的东西,需要采取保密管理措施,于是就将票据和账簿一起封存起来,根本不建立档案并进行管理。二是重视各类财务开支等具体经济活动,但对财务开支后的档案归集整理等不重视,对财务信息根本不分类记录、建档,最终造成了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诸多问题。

(二)对档案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不到位。目前来看,虽然《档案法》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已经颁布并实施了多年,但实践证明,许多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乃至领导对其认识和遵守的自觉性还比较差,这就必然导致执行不积极。有些单位的领导认为财务工作就是记账和转账、发钱和结算而已,有的甚至不知道财务档案建设是法律法规要求必须做的事情,因此严重阻碍了单位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我们必须看到,虽然国家立法部门已经为财务档案管理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但大都是宏观上的规定。具体到实际的财务档案管理上,至今尚无统一的管理标准,这就导致了各个单位在财务档案管理上各自为战、五花八门;虽然有的单位在财务档案管理上已经有了一些创造性的建设,但整体上来看,仍然以粗放型的管理为主,形式非常混乱。由于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不积极,缺乏统一的财务管理标准,必然造成单位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滞后,进而影响单位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财务人员档案管理专业素质与IT 技术应用不到位。一是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自身档案专业管理素质偏低成为制约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不利因素,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是虽然财务核算实现了电子化,但各类凭证仍单一采取纸质保存的形式,未能采用影像扫描系统另备电子档案,未实现双介质保管。

三、解决当前财务档案管理工作问题的几点建议

基于当前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切实提高对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水平。在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中,一是要取得领导的重视,这是保障该项工作持续、有效开展的关键。二是要加强财务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加强财务人员在档案管理方面的培训学习,使财务管理人员真正掌握财务档案管理的技术方法,培养一支技术过硬、素质较高的专业管理队伍。

篇14

二、工作重点

(一)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机关建设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激发干部职工创先争优的意识,努力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切实加强机关干部作风建设,健全完善机关各项管理制度,并以此为契机,认真履行机构编制管理职能,完善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方法,促使机构编制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届五中全会和县委八届十三次全会精神,认真谋划“xx”时期机构编制工作

根据中央编办“xx”时期机构编制工作规划意见,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的实际需要,坚持和发展改革、管理、法制化建设“三位一体”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统筹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的思路和重点,探索管好机构编制的新途径、新办法,为“四化两型”建设和“xx”规划实施提供体制机制建设的工作重点和保障。

(三)全面推进县乡机构改革,认真完成本轮改革各项任务

1、按照中央、省、市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探索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严格审批程序,做好部门“三定”等工作,防止职能交叉,简化行政审批程序。

2、按照上级政策和要求,适时推进乡镇政府机构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理顺职责关系,推动乡镇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建立精干高效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服务型政府;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要求,统筹乡镇党政机构设置,从紧设置乡镇内设机构;规范派驻乡镇机构;严格控制人员编制;按规定核定乡镇领导职数;完善事业站所管理体制,合理划分乡镇事业站所职能;推进事业站所分类改革。

3、认真做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准备工作。按中央部署要求,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和改革准备工作,按照清理一批、撤销一批、分开一批和规范一批的要求开展对事业单位清理和规范工作,待中央部署后,整体推进。

4、推进行业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全省行业管理体制改革意见,推进行业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继续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医疗、教育、文化、卫生、行政综合执法、交通、公路等行业体制改革涉及的相关工作。

(四)抓好体制机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