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全球化进程范文

经济全球化进程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9:35:2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全球化进程,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经济全球化进程

篇1

正如人们在国际市场经济中看到的那样,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内部各阶层之间的财富分配必定是不均等的。“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说个人与个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在财富和生活机遇方面的不平等性仍将继续增加。”由于在很大程度上,目前的经济全球化并不重视财富分配、就业与发展问题,所以,这样的经济全球化越是加速,无论国内还是国际,贫富鸿沟便越加扩大,社会分层越发明显。经济全球化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了贫富两极分化,这种两极分化的扩大直接表现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一国内部的穷人与富人之间,全球范围的穷人与富人之间在财富分配和生活机会与福利等方面的不平等性在不断拉大。

南北之间贫富差距的加剧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扩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可以说,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着一种尴尬的境遇,无论其是否对全球经济开放国内市场,结果都将是处于一种不利的地位。“一方面,凡是作出了自由结构调整的地方,人民的生活条件恶化、社会不稳定性增加”;而“另一方面,凡是拒绝满足其[全球化]要求的国家,则被忽视而处于世界体系的边缘地带,从而最终被驱逐出国际圈”。

随着发展中国家被世界贸易体系和资本的快速流动逐步边缘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全球财富分配上的不平等性也在扩大。“最近9年来,世界174个国家中的前15名与后15名的收入差距从60倍扩大到了74倍,而这种差距在60年代仅为30倍全世界最富有的1/5人口占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86%、出口市场的82%、外国直接投资的68%,而最穷的1/5人口在这方面所占的份额仅为1%。”全球经济体系正在被日益划分为受益于全球化经济浪潮和在其中蒙受巨大损失的两类经济实体。

为什么经济全球化拉大了南北之间的贫富差距?这与全球资本流动的本质有关,这也是有关全球资本自由流动的理论与实际之间的矛盾所在。根据货币主义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观点,资本应该能够流向世界的各个角落,自由流动使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资本自由流动自动地把资本引向最有收益的地方。从理论上讲,自由的资本市场通过此种方式给所有国家都带来利益,因此据称,商品自由流通和资本自由流动提高了所有参与国的富裕程度。然而,“就像相对成本优势定律没能给各国带来什么好处一样,资本自由流动也未能帮助各国实现‘最佳’投资。最具收益的投资不是给所有人,而只是给投资者带来利益。”当发达国家企业希望在某个发展中国家获得较高收益时,它们的资金就流向那里。然而这种“更好的”投资是以当地工人恶劣的工作条件和社会福利的削减为代价换来的。事实是,通过经济全球化富裕起来的并不是普通工人,而是资本所有者。而受冲击最大的却恰恰是那些缺乏技術的非熟练工人,他们几乎将被全球市场无情地排斥。

发达国家社会内部贫富分化的加大

在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全球化破坏了二战结束后30年之内逐步形成的劳资妥协的社会契约。从1980年代开始,伴随着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资本主义的经济逻辑开始将自己从社会关注中分离出来,这种变化标志着一种令人吃惊的倒退——重新退回到一种过度剥削的状态。“就象19世纪一样,失业和贫穷重新出现,并且成为社会的结构特征;社会不稳定和社会排斥每天都在增长;资本收入在上升,而劳动收入在下降”。

当前的经济全球化时代,是“资本胜利的时代”,强资本、弱劳工的格局随着以往进步的社会政策的失败和工会力量的衰落而进一步加剧,即使在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亦是如此。

近一二十年来,美国社会的收入不平等状况在逐步加剧(参见表1),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而与经济全球化密切相关的原因有:经济全球化刺激了技术的进步,而技术的增殖增加了经理层和高技术工人所得到的工资溢价,加大了与低技能工人的收入差距;不断加剧的美国国内的低技能工人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人之间的激烈竞争削弱了美国劳动力市场中低技能工人的议价能力。

经济全球化对于收入分配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收入分配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因为人们的生活主要依赖于他们的相对和绝对收入水平,同样它的重要性还在于对于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表1英国劳动力两端的收入分配(%,占整个劳动力市场收入的百分比)

年代

收入最低的1/5

收入最高的1/5

1975

5.6

40.7

1980

5.3

41.1

1985

4.8

43.1

199O

4.6

44.3

1995

4.3

46.1

资料来源:TheEconomistIntelligenceUnit(1999)CountryProfile:UnitedStatesofAmerican,1999-2000,p.26.

为了说明经济全球化及其主导思想新自由主义对于收入分配的具体影响,可以采用一种二元的方法论:一方面利用经济理论来推论新自由主义所带来的变化,另一方面则回顾新自由主义进程开始加速以来收入分配所发生的实际变化。

在全球范围内和大多数国家中,高收入国家和高收入群体往往不均衡地占有更多的资本、土地和技术;而低收入国家和低收入群体往往不均衡地拥有较多的劳动力。“如果某种社会变化导致了对于资本、技术等报酬的提高,这将会增加这些资产在不同家庭之间的集中度,并有可能使收入分配变得更加不平等;而如果某种变化导致了对于劳动力报酬的提高,或减少了财产的集中度,则将有可能使收入分配更趋于平等。”

经济和社会政策往往通过以下方式影响收入分配,如国家调控主义者的政府政策,通过影响汇率,实施进口限制,调控利率、工资率、要素流动等,往往使要素的报酬无法像在一个自由市场的环境中那样反映要素的禀赋。而新自由主义政策放松或取消了这些限制,于是产生了一种更接近于自由市场自发状态的形势。

在工业发达国家,二战后广泛实施的以上这些限制,曾普遍地抑制了对于富裕阶层的报酬,从而提高了对于那些拥有的资源主要是劳动力的阶层的报酬;对于商品和劳务流动的限制也提高了对于非熟练工人的报酬,保护他们免受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在发达国家中对于资本流动的限制也倾向于降低资本的利息率和利润率。但随着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这些限制逐渐放松或被取消,其结果势必会破坏原有的收入分配状况,使之日益不平等。

从1980年代中期以后,许多发达国家的收入分配状况都发生了变化,并完全扭转了二战后许多发达国家的收入分配变得日益平等的趋势。在许多经合组织国家,收入不平等开始逐渐增加,其中“最大的增加发生在美国,瑞典收入不平等逐渐下降的趋势又开始逆转,而在英国,维持近一个世纪之久的接近稳定状态的收入分散的状况正逐渐让位于一种收入分配急剧集中的状况。”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增加、贫富分化的加剧可以通过许多标准来加以验证,基尼系数是一个用来描述收入分配差距的著名指标。这一时期,几乎每一个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都上升了。以英国为例,“据英国国家统计局2000年的统计数据,基尼系数从1995-1996年的0.33,扩大到1996-1997年的0.34,再到1998-1999年的0.35,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测量贫富差距,人们还常常用另一种叫做“五等份”或“十等份”的方法,即将人口分成五等份、十等份,看每10%或20%的人口层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特别是比较最高收入的10%或20%人口和最低收入的10%或20%人口,看他们占有总收入比例的差距。从1980年代早期到1990年代早期,四分之三的经合组织国家中,10%的最高收入者和10%的最低收入者之间的收入比率都在增加。“在瑞典,最高的20%的家庭收入与处于底部的20%的家庭收入之间的比率在1980年至1988年间从4.5上升到5.5;在美国,1989年人口中1/5的最高收入者的平均收入是1/5的最低收入者的平均收入的10倍,而这一比率在1967年为7倍;在英国,这一比率从1980年代初期的4倍上升到1991年的接近6倍。”

西方社会中这种劳资妥协的破坏,贫富分化的加剧,经济与社会的分离,意味着“全球化正在导致一种沙漏社会模式的形成,在这样的社会里,大部分人都将掉入社会底层。”越来越多的人生活水平下降,国家内部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凝聚力瓦解。发展中国家社会内部贫富分化的加剧“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工程加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只有新的经理和领导精英才从这种发展中受益。‘第三世界’的大规模贫困并不能被克服,充其量在大规模贫困中创造出几个富裕的小岛罢了。”

经济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所带来的普遍影响适用于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影响都有进一步加剧收入分配不平等和贫富分化的倾向。经济全球化刺激了资本流动性的加大,许多研究表明,外国资本的渗透往往加重了发展中国家的收入不平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外国资本的进入和渗透在发展中国家产生了一小批本土的高收入精英阶层,他们管理着这些投资并且扩张着非正式的经济部门,而由这些投资所产生的就业往往是相对低工资的工作岗位,由此扭曲了东道国的阶级结构。可以看到,当前国际市场的发展正日趋迎合经理阶层、职业白领和高技术工人,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国际资本的进入,这些群体的收入也大幅增长,并逐渐拉大与国内低技能工人的收入差别。第二,由这些投资所获得的利润往往回流出东道国,而不是再投资于东道国,这抑制了发展中国家国内的资本积累和形成。第三,东道国为了迎合外国资本,往往营造出更受国外资本青睐的政治和经济环境,而限制了国内劳工获得较高工资的能力。

在发展中国家,新自由主义和其所引领的经济全球化对于收入分配的影响根据发展中国家不同的经济类型而有所变化,一般可以将发展中国家分为三种经济类型:制造业产品出口的生产国,许多亚洲国家属于这种类型;初级农产晶或矿产品的出口国,大多数非洲国家属于这种类型;进口替代型的工业化国家;许多拉美国家属于这一类型。在以上三种经济类型中,新自由主义政策对于进口替代型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分配的影响最大。在许多进口替代型的产业部门,新自由主义很可能会导致工资和就业岗位的减少,这对于城市就业机会和收入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城市收入分配状况的恶化将不可避免。所以,新自由主义对于拉美国家中收入分配的冲击是最大的,由此造成的贫富分化的加剧在这一地区也最为明显。

墨西哥的新自由主义改革始于1980年代中期,贸易、金融、投资等领域相继自由化,并于1990年初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在这一自由化改革期间,墨西哥社会的家庭总计收入的基尼系数从1984年的0.43上升到1992年的0.475,其中大部分增长发生在1989年后。而工薪收入者的基尼系数从1984年的0.419缓慢上升到1989年的0.443,然后急速跃升到1992年的0.519。”按照国际通常标准,基尼系数在0.3以下为最佳的平均状态,在0.3-0.4之间为正常状态,超过0.4就算警戒状态。在墨西哥,导致这种收入分配状况急剧变化和贫富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可能是始于1980年代末期的由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所推动的大规模的国外资本的流入。这种解释也支持了以下这样一种观点:即从一个发达工业国家向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动(在这个例子中分别指美国和墨西哥),同样降低了这两个国家中的大多数非熟练工人的相对工资。

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和减少对产业工人的保障,拉美各国政府都设法削弱工会的权力,劳方在与雇主谈判中的地位日益下降,拉美各国劳动力市场的地位也变得更加脆弱和不安全。大多数劳动者的命运注定是低工资或长期失业,由此导致拉美地区的社会贫困现象大量增加。“在80年代债务危机发生后,穷人和就业不足者占到了大多数拉美国家人口的30%-50%。”与此同时,拉美各国内部的贫富分化也在加剧,“70年代智利工人可以得到国民收入的50%,到1989年只能得到19%。阿根廷1975年贫富收入之比为1:8,1991年为1:16,1997年为1:25。”“全球化的富人和区域化的穷人”问题的出现与解决的思路

可以说,经济全球化在那些能够从全球化经济中受益的人与不能从中受益的人之间,在那些能分散全球化带给其风险的人与那些不能分散其风险的人之间,已经形成了潜在的冲突根源。经济全球化将世界居民分化为全球化的富人和区域化的穷人,“有些人以全球为家,而另一些人则被束缚在其居住地”,那些以全球为家的权力精英们“凭借着极其尖端的信息技术、空中旅行和多处居所而自由地做跨洲来往和沟通。”这一部分国际性流动群体很大程度上“已经割断了他们与当地社会的联系,变得无拘无束”,而“通过减少对国际性流动性群体的约束,全球化会使团结社会力量的凝聚力松懈,并加剧社会的分裂”。乔治·卡斯特尼德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墨西哥社会的分析很令人深思,他认为,“一条新的正在很快分裂的墨西哥社会的裂缝正在形成。这种分裂把与美国经济接近的墨西哥人与那些不与美国经济接近的人分开……将那些即使没有处在墨西哥社会的边缘,但处于全球性资本、商品和服务流动边缘的人,与那些被融入全球性流动的人相区分。”

经济全球化既在全球范围内带来了日益严重的贫富分化、社会不平等问题,同时又使一个民族国家政府在使用调控手段缩小贫富分化、减小财富分配不平等时面临着新的挑战。传统上,一个国家往往通过再分配机制来缩小其社会内部的贫富分化,减小经济不平等以及相关的社会不平等。其中一种很重要的手段便是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是为那些贫困人口或者近期没有得到工作机会的人提供的社会保障和失业救济。“转移支付是有很大平均作用的因素,它主要流向低收入的家庭。”转移支付的费用主要来自国家的税收,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民族国家在“经济基地”的竞争中为了获得资本的青睐,往往采取减税政策。而另一方面,资本流动性的增强,也使得它逃税的能力增强,“资本流动性的增加侵蚀了一部分重要税费”。国家对资本的征税越来越困难,以德国为例,“1986-1996年德国对资本收入实际征收的税从24%下降到了15%”。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许多国家为了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获得优势,纷纷采取紧缩政策,这使得用于向贫困人群提供保障和无偿或廉价公共服务的公共开支在逐渐缩减-,社会福利的标准在不断降低,劳工所承担的社会保险计划的税收负担不断加重。“甚至在美国,全球化的压力也促使其减少社会保障方面的赋税和转移支付份额一这些措施本来旨在抵消全球化造成的收入分配不均。”对此,丹尼·罗德瑞克经过分析研究得出:“全球化削弱了政府在社会计划中支出资源的能力;使得对资本征税更加困难;而劳工所负担的税收的份额在增大。”“全球化已使政府更难于提供社会保障——而这是政府的核心功能之一”。所以,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家在缩小社会贫富分化、减小社会不平等方面的调控能力在弱化。

以往所倡导的劳资妥协、缩小贫富差距的历史局面是在国家的调控干预下实现的,但现在,这种妥协正随着全球化的经济摆脱这种调控国家的干预而受到破坏,而这正在严重削弱着社会凝聚力。当前,“全球资本主义体系已经造就了一个非常不公平的世界,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而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一个不能为失败者提供任何希望和援助的体系,很容易被绝望的行动所破坏。”对此,不同的学者开出了各自的药方,以缓解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日益严重的贫富分化状况。

威廉·K.塔布疾呼,决不允许以“全球化”的名义剥夺人们的权利,“要用控制资本并使经济服务于人的需求的必要性,同诸如竞争、自由市场,以及所谓的全球化的要求之类的意识形态构想对抗,而不是承认劳动人民应当持续充当这类意识形态构想的牺牲品。”

篇2

  一  市场经济与国家职能的矛盾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市场经济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核心要求超越部分国家职能,即国家对经济管理的职能。而国家对经济管理的职能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家利益,是国家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国家职能是不能被市场经济完全超越的,这对矛盾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基本矛盾,影响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

市场经济和国家职能的矛盾自它们诞生之日起一直就存在。众所周知,私有制的产生不仅导致了商品和市场经济的形成,而且造就了作为管理市场经济的机构——国家。国家在推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发展中曾经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促进作用。但是,市场经济崇拜自发力量,经济全球化也要求自由与平等,而国家职能决定了国家的管理在一定意义上是对市场经济这种本性的束缚,只是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管理所起的推动作用大大超过了其隐含的制约作用。因此,市场经济在国家管理下缓慢发展。但是,它们的矛盾随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变得日益尖锐。跨越国界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矛盾随之激化,市场经济要求跨越国界,国家职能决定了主权国家不愿放弃管理市场经济的权力,即不愿放弃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注:许多国家虽然让渡了部分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但这与经济全球化的要求相差甚远。)从法理上讲,国家并没有权力将经济主权转移或让渡。经济是基础,经济主权是至关重要的主权,是全体人民赋予政府的神圣权力,是用来造福于全体人民的。这就形成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二  贸易保护主义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经济全球化的定义虽然有很多,但基本内容却大致相同,那就是资本、贸易、生产过程在世界范围的自由流动,这就要求自由贸易成为现实。然而,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

新的贸易保护主要不是靠关税,而是靠非关税壁垒、汇率战和组建区域性经济集团。以美国为例,其非关税措施种类繁多,设置精巧,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属于直接扭曲贸易流量的措施,如进口限制、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自动出口限制等;另一类是属于间接扭曲贸易流量的措施,如广告限制、报关手续干扰、技术等级、卫生标准等。在贸易保护主义浪潮涌动的大背景下,1999年上半年爆发了美欧之间的香蕉大战和牛肉大战,这标志着贸易保护主义跃上了新高度。西雅图会议的失败是贸易保护主义日益盛行的表现。因此,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受到了严重挑战。

贸易保护主义与反全球化之间有着天然联系。主张全球化的舆论认为,民族国家已经过时,国家不再应该、也不再有能力承担经济生活调节者的角色,各国调节经济的主权应该移交给国际经济组织。它们声称,这种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可避免。随着这种趋势和跨国公民对外投资的增加,东道国就能增加就业,提高技术水平。然而,事实恰恰与之相反。

在美国管理下的日本最早屈服于美国的压力,开放了金融市场,被迫同意汇率大幅度升值,结果沦入长期萧条;东南亚响应美国的号召,允许资本自由流动,结果一场金融风暴导致银行、大企业纷纷倒闭,美欧财团乘势收购,国家经济主权丧失殆尽,几十年奋斗成果付之东流;俄罗斯实施了美国设计的休克疗法,想和全球化接轨,结果陷入了长达十多年的经济和政治动荡,其经济结构从技术型转为资源型。

由此可以看出,当人们呼唤全球化、谴责贸易保护主义时,却没有想到,正是全球化的推进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使贸易保护主义一浪高过一浪,成为经济全球化的绊脚石。

  三  政治因素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当今世界虽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各国的联系不断加强,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在经济交往中,常常掺和着政治因素。

冷战结束前,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世界经济客观上存在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发展不平衡的平行市场。冷战结束后,这种平行关系在形式上已不复存在,但在内容上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使世界经济在走向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跨越一个又一个政治壁垒。

以中美经济贸易关系为例,众所周知,中美是世界上两个举足轻重的大国,彼此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强,贸易额逐年递增,但同时又是两个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在经济领域虽然有许多共同利益,但美国在与中国进行经济交往时,往往附带许多政治条件,如对于所谓“人权”、“民主”等方面的要求,也就是利用其科技和资本优势达到奴役中国的政治目的。在2001年4月1日中美撞机事件处理上,美国一批国会议员又企图用取消2000年通过的对华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和阻止中国“入世”迫使中国让步。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经济关系常常受政治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不得不考虑政治因素的制约。

  四  经济体制问题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完全开放国内市场,拆除各种贸易壁垒和障碍,市场规律成为经济活动的准则。然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内经济状况使经济全球化的实现未必尽如人意。

开放本身不等于一定能够受益于经济全球化,两者不一定存在正比例关系,其中涉及国内的经济体制问题。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各项配套制度越完善,其抵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的能力越强;相反,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其抵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的能力就越低。当前,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经济体制问题,必须慎重对待经济全球化。尽管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鼓吹开放,认为发展中国家越开放越好,只有融入到经济全球化中,才能解决国内存在的经济体制问题。但是,在某些领域,尤其是金融领域,如果造成金融开放早熟,而国内的银行、政府、企业的问题又没有解决,开放就可能成为掩盖国内矛盾的一种方式。如在泰国和韩国,当国际游资进入这些国家市场后造成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表面繁荣,但隐藏在背后的巨大风险导致了后来的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影响,使不少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认识到国内经济体制健全是开放的关键;而国内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五  文化差异矛盾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一种跨文化行为,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也孕育着不同的民族心理和价值观念,各国之间文化差异导致的矛盾对经济全球化形成了不小的制约。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伴随着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投资、生产和经营,发展中国家在文化上渐渐丧失了本身的个性。“今天,全球互动的中心问题是文化同质化与文化异质化之间的紧张关系。”面对全球化进程中日益强大的文化同化力量,如何保持个性,避免被文化霸权吞噬,已经是一个关系到民族国家生存的重大问题。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文化渗透,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受到威胁,必然导致发展中国家国民的抵制。印度在今年的情人节(注:西方把每年的2月14日定为情人节。)之日,爆发了大规模抵制西方文化侵蚀活动。前不久,又呼吁禁止麦当劳在印度的经营,以保护本国文化。

由此可见,悠久的历史和宝贵的文化是一国民族精神的凝固,是不容排斥的。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渗透与反渗透必然会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六  经济全球化本身条件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标志是信息化——各国的交往频繁、方便,世界变成“地球村”;市场化——世界市场统一,各种人为的阻碍、分割被打破,各种类型国家的经济发展普遍以市场为导向;自由化——各种壁垒拆除,经济开放,商品、资本、劳动力的国际流动畅通。

市场化、自由化的实现,如前所述,受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和政治、经济体制、文化因素的制约。再看信息化。信息化是全球化的核心,信息高速公路和网络的兴建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不是难事,但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则面临着资金和技术的挑战。

兴建信息高速公路和网络,需要庞大资金,资金从何而来,成为不发达国家改造落后基础设施的最大障碍。例如,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宣布,它将在非洲建立第一个大功率海底光纤数字网络,全长35万千米,通过41个非洲国家等。功率为每秒25亿比特,(注:bite为字节单位,一个字节为一个比特。)安装费用将近20亿美元。美国公司提供一部分资金,另一部分资金需由非洲国家自己筹划,而且非洲国家还需要提供大量的配套资金。这对非洲国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兴建信息高速公路和网络,还需要大量高科技人才。不发达国家有很多还是农业国家,工业不发达,让它们短时期里培养出大批能掌握高科技和利用电子计算机的人才,是难以想像的。因此,对于部分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来说,信息高速公路和网络在相当长时期里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七  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法规和规则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形式上是平等的,但在形式上的平等下面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向全球推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所制定的国际经济法规和规则,往往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由于这些法规和规则是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社会条件为依据的,执行它们,对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和民族经济势必造成冲击,使其国家作用减弱,甚至牺牲部分经济自主权与决策权。而且,在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一方面要求发展中国家大幅度开放市场,另一方面却不想接受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西雅图会议上,美国坚持把劳工标准(注:美国以保护劳动者权益和环境的名义,要求各贸易国达到劳工和环境标准,否则就可以拒绝其产品出口。)与贸易制裁挂钩,就是为了抵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防止本国纺织、钢铁等传统工业受到冲击,增加失业人口,影响社会稳定。

  八  经济差距和发展空间的矛盾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增长,使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和环境纠纷日益增多。由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环保标准不严格,执法力度不够,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和出口上都占有成本优势,而由此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随着这类产品生产和出口的增加,发达国家的同类产品所承受的压力增大,从而使它们的企业利润锐减,甚至难以为继,造成一部分工人主要是非技术工人的失业和工资下降。这一结果意味着今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摩擦将会不断增多。

此外,在知识产权、服务贸易等领域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也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冲突。西方发达国家及少数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服务业产值和就业量,目前均已超过了工农业产值和就业量的总和,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相形之下则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一方面,发达国家千方百计地要求扩大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要保护国内幼稚服务业的发展,想方设法阻止国外服务业的大量输入。

实质上,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是,它们脆弱的新兴民族工业根本经不住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冲击。例如,在中国加入WTO问题上,一些发达国家较少顾及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的脆弱地位,坚持让中国在短时间内大幅度降低关税,这显然是一种不公平的待遇。

以此看来,存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发达国家不愿向发展中国家提供适当的经济技术援助和优惠政策,是它们之间产生分歧和对抗的重要原因,也是它们难以全面推进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原因。

  九  国际债务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国际债务关系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掣肘经济全球化的重大障碍。债务关系自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就一直是世界经济关系中较为引人注目的一个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发展中国家自身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除少数新兴工业化国家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入额相对减少。目前,对外直接投资和接受外国投资已几乎成为欧洲、美国、日本以及少数发达国家的专门领域,它们不仅是大量投资的主要来源,而且还是外资的接受国。在90年代中期,全部新增外国投资只有不到20%(注:数字来源:《国际经贸消息》,1999年5月24日。)流向发展中国家,非洲和大多数南美洲国家吸引外资能力下降特别明显。东亚和南美一些国家一度是发达国家投资者的目标。但自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后,向东亚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已经在减少。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从绝对额来看,确实已经增长,但与世界直接投资总额相比,其绝对数和增长幅度仍然有限。所以,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调动资本流入的惟一有效手段仍然是举债投资。这一手段虽然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但操作不好就会加剧当代国际债务关系的复杂程度。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难以融合及世界经济的不均衡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与债务关系这一经济机制的畸形运作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这种国际债务关系的存在和由此引发的经济水平差异和发展不平衡,严重阻碍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十  区域经济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经济一体化和集团化的形成把世界经济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且,在这种新格局下运作的国际贸易同样显示出时代的新特征,即贸易保护的区域化。

经济集团化的一个基本目标是形成区域经济的共同市场。这种共同市场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强烈排他性的组织。因此,排他性是其特征。就发达国家而言,它们的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对内虽是开放、自由和协调的,而对外却带有不同程度的封闭性;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为了维护民族利益,促进经济发展,它们积极建立起自己的共同市场,在内部实行自由贸易,对外则采取贸易保护措施。这表明在当代国际经济生活中,各国都意识到为了自己的利益,决不能立即消除必要的封锁和排他的色彩。

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排他性说明了区域化贸易保护存在的必要性。现存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在世界经济贸易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必将奉行不同的方针、政策和措施。通常是,发达国家以其所具有的雄厚经济实力和优越的贸易条件,强调贸易自由化和更开放的贸易政策。但在不利于其经贸活动时,则每每设置一些非关税壁垒或其他保护措施。至于发展中国家,以其经济实力脆弱和贸易条件恶劣为由,则往往采取内外有别的政策。对内强调自由、开放、合作、协调,对外则运用干预、闭关、抵制和保护的手段。因此,在全球区域集团化组织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无论其范围大小还是其发展水平如何,都在奉行着区域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

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构建区域经济结构,形成区域经济体系,实现区域经济分工,达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从而获得区域经济效益。在这种情况下,区域内成员国家间的交换就变成了一种内部交换,而与区域外部的交换则受到内部交换的制约。如果与外部交换不能实现区域经济效益,则这种交换就将受到抑制和排斥。从世界经济贸易演进的过程来看,欧共体与美国、欧共体与日本之间存在的长期、尖锐、激烈的贸易摩擦以及各集团所采取的各种排他性的贸易壁垒足以证明这一点。

伴随着经济集团化而出现的区域贸易保护的直接后果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额增长的不稳定和不均衡。发达国家仍居世界贸易之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无论是通过增加它们同工业国家的贸易,还是扩大发展中国家相互之间的贸易,都没有能够加强其在世界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只有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能够跟上世界贸易的发展。而中非洲撒哈拉以南的许多国家由于受欧洲联盟区域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已在制成品和服务贸易中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由此看来,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进一步发展,只能使区域贸易保护化更加严重,而由此所导致的世界经济贸易不平衡进一步加剧。这对于经济全球化进程显然有很强的制约力。

综上所述,世界经济发展越来越显示出了全球纵横联系的特点,但由于诸多矛盾和制约因素的存在,经济全球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充分认识到这些矛盾,不可操之过急地融入经济全球化之中。

[收稿日期:2002-01-30]

[修回日期:2002-04-10]

【参考文献】

1.宋法棠:《走进全球经济》,解放军出版社,2000年版。

2.张碧琼:《经济全球化:风险与控制》,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版。

3.刘力、章彰:《经济全球化:福兮?祸兮》,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版。

4.王列、杨雪冬:《全球化与世界》,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5.王宁、薛晓源:《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语》,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6.李琮:《经济全球化潮流中的发展中国家》,载《世界经济》,1997年,第7期。

7.柯居韩:《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影响》,载《世界发展研究》,1997年第2期。

8.李长久:《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载《经济参考报》,1998年9月3日。

9.高德步:《世界经济:全球化还是民族化》,载《沿海新潮》,1997年2期。

10.易小准、唐小兵:《贸易自由的挑战》,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11.[美]丹尼·罗德瑞克:《全球化:走得太远了吗?》,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12.唐任伍:《“全球一体化”的神话,发展中国家的陷阱》,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12期。

篇3

[论文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 中,国家经济主权仍然是研究的重心。本文从经济全球化对国 家经济主权造 成冲击 的因素,入手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在经济全球 化进程中出现的国 家经 济主权理论 进行剖析得出了国家经济主权 的 让渡 论具有一定 的合理性的结论,进而指出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家经济主权实现的途径。

引 言

当历史的车轮行进到20世纪的最后十年 ,整个世界呈现出一个不可阻挡的全球化发展的新态势。而在几乎所有领域的全球化进程中,毋庸置疑,经济全球化始终走在最前面,它在成为其他领域全球化基础的同时对主权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法律等诸多领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使各主权国家在相关领 域的依赖度越来越大,而各主权国家间用以实现诸如环境、经济、惩治犯罪等方面的国际合作的方式无论是加入各种国际组织还是缔结各种国际条约,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授权于国际组织 以相关权力,或者相应的通过对国际条约的转化或采纳制约自身权力的行使。由此,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不可分割、不可放弃或绝对不可侵犯的国家经济主权受到了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而这是否意味着国家经济主权的侵蚀或衰弱?发展中国家在面对经 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时应当如何看待国家经济主权?这使得我们有必要在经济 全球化的热潮中冷静下来重新审视国家经济主权。

一、 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 济主权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趋 势,从经济学角度看,它主要涵盖贸易 、金融和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等几个重要方面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为了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贸易的自由化、劳动力的自由跨境流动以及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比进而实现 国际经济体系的高度融合 (或一体 化),因而要求各民族国家的政府放宽或解除在国家间经济交流上的种种限制,这就使各民族 国家的国家经济主权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和挑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 三个方面 。

(一)国际组织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影响日益增大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各种世界性、区域性经济组织大量涌现 ,据不完全统计 ,全球范 围 内建立 的 国际经 济组织 多达 109个 ,包括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 、国际货 币基金组织等一系列对 国家 经济 主权 有 重要影 响 的 国际经济 组织 。一些综合 实力较弱 的国家(尤其是要加入 这些组织或 者是 向这些组织寻求帮助的发展 中 国家)由于在 资金、技 术等方 面对拥有雄厚实力的国际组织具 有一定的依 赖性 ,而且 近些年来某些 国际经济组织 已逐 步带上 了国 际政治 的色彩 ,其利用所具有 的职权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国家的经济 主权 。此外 ,一些区域性经济组 织如欧 洲联盟 、东 南亚 国家 联盟 、北 美 自由贸易区等也都以部 分经济 管理职能公共化 的形式 ,在有 限的范围内“攫取”了原属于国家经济主权的部分权力 。

(二)跨 国公司及其经济扩张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冲击

正如美 国学者惠特曼所指出的“就对 民族 经济 主权 具有巨大威胁性和促进国际经济一体化来说 ,没有哪个组织比跨国公司更为有利了。跨 国公 司对主权 国家 ,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 的冲击不容忽视 ,主要体现 在如下 几个方面 :第一 ,跨 国公司执行全球生 产战略 ,往往视 国家 经济主权为其障碍 ,因此其超 越国界 的经济 活动总是力 图逃避 国家根据主权原则对其进行 的监督 ,从而模 糊了 国家 的管辖权 也冲击了国家的经济主权 。第二 ,跨 国公 司腐蚀政府 官员 的非法活动,使国家在经济方面的行政决策权和国家最高权威面临挑战。第 三 ,跨 国公 司在金 融市场利用 转移价格而逃避转移利润、通过买卖股票和证 券等 逃 避外 汇管制 、利 用 国与 国之间的汇率差价把资金调入调出等等的投机行为,直接影响主权国家的货币财政政策 。

(三)非政府组织对 国家经济主权的影响

首先 ,从国内的 角度 看 ,随着非 政府组 织 涉足领 域逐渐增多 ,作为独立于政 府 的组织 ,它越来 越体 现公众 的意志从而得 到越 来越 多的公 众支持 ,这就无形 中使 政府在经济领域的管理行为不得不得到非政府组织 的支 持才 可能有效 运转这就需要政府不断下放 权力于非政府组织 。

其次 ,非政府组织由 于独立 于政 府 ,可 以越 过政府 直接卷入 国际 事务 ,但在很 多 情况下 ,非政府 活 动进一步 打破 了国际关系 中的国家“垄断”,造成“官 、民”之间 的紧张,给国家关系带来不快甚至冲突。如某些人权组织的活动就是如此。

再次 ,虽然非政府组织 不具 有 国际法 的主体资 格 ,但 他们是当代 国际社会 中不 可缺少 的重要角 色 ,通过 他们 可以听到民间代表的呼声,由此使联合国与其保持着特殊的关系,从而通过非政府组织在联合国举办的重要会议上的发言等对国家经济主权间接产生影 响,并且其 在联 合 国的作用和地位已从经济和社会领域逐渐扩大至其他领域。

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国家经济主权理论及剖析

经 济全球化在许 多方 面都 对 国家 主权构成 了一定的 冲击 ,这是不容否认 的客观 事实 。但 在经 济全球 化进程 中,对于国家经 济主权的 理论 主张 ,学 者们 出现 了不同 的声 音 ,归结而言主要有 以下几种 。

(一)国家经济主权“销蚀论”

持这 种观点的学者认为 ,经济全球化 的发展促使 了许多国家在制定经 济制度 、贸 易规 则方 面趋 于相 同或者是类 似 ,特别是在严格按照 WTO、世 界银 行等 国际组 织规则进 行交易 的时候更是强化 了统 一的规则和制 度 ,这 样从 客观上会使国家在非 自觉 、无意 识 的情况 下做 出一些 行为 ,而导致 国家经济主权遭受“销蚀”。

尽管经济全球化会对 主权国家 的法律带来一定 的冲击 ,但“国际法律制度走向一体化”的提法从根本上说是不科的,“如果说 国际法律一体化成为可能 的话 ,那 也只能是纯代表极少数 国家意 志 的法 律 ,国 际经 济法 此 时也就 失去‘国际’这一独 特的 法律 属性 了;国际社 会 也就 不能 再称‘国际社会’了,而且从部分经济主权由民族国家 向国经济组织让渡的角度看,如果就单个民族国家而言,这无是国家 主权 的销蚀 ,但如 果从所 有 民族 国家 的整体来 看 ,种主权让渡的结果是 ,共 同让 渡,共 同享有 ,国家 主权并没销蚀 。从部分经济主权 由政 府 向本 国企 业或 非政府 主体让渡 的角度看 ,即表现为本 国企业或 非政府 主体 对政府 主事务的干预 ,其实质是 国家经济主权在 民族 国家 内部 的重分配 ,即由政府的“惟我独尊”转 变为政府 和非政府 主体 的权。则从单个民族国家的整体而言。并没有发生国家经济权的销蚀 。[6]

(二)国家经济主权“模糊论”

这种理论反对传统意义上国际法 和国家关 系理论 ,认在经济全球化下,国家将不再是基本的主体。经济一体化致了各国政府没有 能力独 立地 对本 国 的经 济进 行有效 的理和控制,贸易自由化和金融市场一体化在给各国经济带发展的同时也迫使政府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 ,从而 限制了最终模糊国家经济主权。

事 实表明,主权国家并不是 完全被动 的卷人经 济国际进程 。经济国际化与主权国家之间有着 复杂的互动关系 ,家不会让经济国际化扮演终结国家及其 主权的角色 ,国家会做出适应性的反应。他们主动进行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强化国家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和有效干预 ,积极参与国际协调和 国际机制 的建立 。调整运作.充分利用一切有利的国际条件,千方百计为本国的经济发展和 国际竞争提供安全保 障和加大支持 力度 。换言 之面对经济 国际化 的挑 战 ,国家会 奋 起做 出各种 适应 性调 整把挑战视为机遇 ,变压力 为动力 ,其结果 往往 是增 强了综 合国力和国家行使主权的能力。

(三)国家经济主权“废弃论”

以美 国国际法 著名 学 者 路 易 斯 ·亨 金 为 首 的 学者 认为,[8]随着“全球化”、“一体化”等词汇的高频率的出现,国家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经济全球化 的普及 和扩展下 ,与其相关 的政治、文化 、法律等 领域也 应 当 同步实行 全球化 和体化 ,这是 一种 不 为人 意 志所 转移 的 客观 规律 和 客观 趋势 。突破原 有的国际法体系 。废除 国家 主权 是充分表达 全人类共同利益的重大变革。国际组织的发展和壮大正是可以推翻国家主权原则不可侵犯 的重要依据 。

经济全球化尽管对国家经济主权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是,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它不可能导致国家 主权的消亡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全球化就现实的经济和技术条件而言还必须以民族国家为基础,企图以所谓的“世界政府”来取代各独立的民族国家政府如同南柯一梦,是不可能实现的。对于这一点 。米夏埃尔 ·齐恩 、克 里斯 ·哈曼 等学者 已经作 了专门的论述 ,这里 不再 进行 论述 。由此 ,废除 国家 主权 失去了其在 理论 上 的必 要 性 ,也 就难 逃 为发 达 国家插 手 别 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国内事 务而 削弱 别 国主权进 行开 脱的嫌疑 了。

(四)国家经济主权“让渡论”

该主张为欧盟成员 国所提倡 ,他们坚持 欧盟是一个具 有超国家性质的 国际组 织 ,随着 经济 全球化 的发展 ,为 了全局利益 ,让渡部分 国家 主权并 不会 损 害主权 的完 整性 ,其结 果会形 成欧洲统 一市 场、统一货 币和欧洲大经 济区 。欧洲 一体化的实践表 明国家 主权是可分 的 ,这样 对于增强 欧盟 的总 体实力 ,加速其各方 面的发展 是 非常 有利 的。可见 ,该理 论是 欧盟 的形式视为 国家经济 主权让渡 的理想化状态 。虽然 国际社会至今 尚未就此观点 达成一致 ,但 它具有 国际法上和实践中的合理性。

就国家经济主权的让渡论来说,其理论基础就是承认主权 的可分性。而至于主权是否可分 ,一直以来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 之一 ,但正如《奥本海 国际法 》所说 的,“看来 比较 可取的意见是 ,坚持切 合实 际 的认 为主权 是 可分的 ,尽管这 种意见是不正常 的而且 可能是 不合理的 。

主权的让 渡不同 于 主权 的割 让 ,而 是 国家 问 的主权 共享 。“主权让渡是 为了解 决 国际组织 的授权 问题 而产生 的概念,即成员国转让部分主权的形式权力并 由一个共同的组织来行使。这 种部分主权实行成员 国共享的方 式 ,说 到底主权的所有仍然是 国家的 ,所 以,让 渡不是 割让 。只要国家是自愿加人 国际组 织并保 留退 出的权 利 .主权 国家所 有的底线就不可能突破 ,因为 国家在理论 上有 可 以收回让渡 的主权 的权利 。至于在实践 中权力 的收 回是 否可行的 问题 ,关键还在于 国家 的战略选择和权力 行使 ,因为主权让渡 和受限也是 主权 国家行使 主权 的结果 。

至于国家经济主权的让镀是否导致了如有些学者声称的国家经 济主权弱化 的结 果 ,笔 者认为 ,国家经 济 主权 的让渡是 国家基于 自身某种利益 的考虑 所做 出 自主意识 的选 择从 而在新 的国际环境下更好地维护 和获取 国家的根本利 益而并非是国家主权被弱化的表现,国家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其自主性。即便欧盟这 样 高度 一体 化的 区域 联盟 的结成 也是从属于 国家利益这一前 提下的 。而事实 上 ,正是 主权国家本身推动 了全球化不断地 向纵深 发展 。就 国际 社会整体而 言国家通过参 与经济全球化 ,对机 制化组织适度 地让渡一部分主权 ,恰恰是一 国权 力的延伸 、变通 和扩展 ,是对 国家利益的拓展。

三、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家经济主权的实现

经济全球化对 于广大发展 中国家 来说 ,无 异 于一 把“双刃剑”。在为发展 中国家 带来 追 赶上 发达 国家的新 机遇 ,促进其经济发展 的同时 ,也不 可避免地对 发展 中国家 的经 济主权提 出新 的挑 战。面对这种形势 ,发展 中国家应 当如何对待国家经济主权 ?如 何协调处 理 国家经 济 主权 与加强 国际相互合 作的关系?这些 都是当前 摆 在发展 中国家面前 的重要课题。我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当注重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

(一)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同时,坚持和发展国家经济主权

经济主权能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最根本的保障,也是 逐步摆脱不发达 的锐 利武器 。一 国的经 济主权需要维护 ,而其经济也 必 须发展 ,两 者不 可偏 废 。因此 如何处 理好经济主权和经 济安全 就成 为发 展 中 国家必须认 真思 考的战略问题 。笔者认 为 ,发展 中国家在 理解 经 济主权 时 ,应将其理解为各种“权 利”的具体 体现 ,而避 免理解 为纯粹 的、抽象的国家“权力 ”。它的 实现体 现 为 国家 所行 使 的各项 具体经济权利 .这些 国家经济主权权利 可以分 为核心经 济主权权利和可让 渡的经济 主权 权利 。核心 经济 主权 权利要 始终 不渝 的予 以坚持 ;而对 于那 些可以让渡 的经济 主权权利则可 以发展的观点来对待,只要在符合本国及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也可适量开放。

(二)积极参与制定经济全球化的新规则,促进国际经济法律秩序的形成

历史和现实表明。发达国家在过去、现在 以及将 来都不会自动放弃经济霸权、主导权和控制权,不会善意地主动让发展 中国家享有国际经济事务 的参与和决策权,尤其是在国际投资领域中国际立法不平衡趋势甚为明显,如TRIMS取消了发展 中国家用以对付限制性商业惯例的手段,而约束限制性商业管理的国际规范却未能出台;发达国家竭力将劳工标准纳入多边贸易体系,但对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流动问题却采取回避态度。因此作为发展中国家,要想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被动的接受游戏规则,就应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系规则的制定过程;在致力于创建一个既能适应全面的国际市场竞争,又能有力地保障民族经济安全的现实主义的国内法律制度框架的同时 ,促进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 法律 新秩序 的形成 ,使经济全球化进程不仅仅体现西方的价值理念,同时也使得发展中国家 的利益得到应有的尊重 和照顾使得全世界各国均得以充分的进步和发展 。

注释

[1]胡联合。胡铭.《试析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安全的主要挑战》.载《理论学刊》。1999年第 l期 ,第 36页

[2]彭澎.《国际政治经济学》。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2001,第114页

[3]程唬。《全球化与国家主权——比较分析》.清 华大学 出版社 ,2003,第 240页

[4]参见 Lillieh.R.(ed).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and the United Nations,Charlottesvme:University Press of Virginia.1073,P.197

[5]慕亚平.《和平、发展与变革中的国际法问题》.法律出版社,2003,第336页

[6]参见刘力.《经济全球化与新主权观》.载刘德喜主编.《WTO与 国家主权》.人民 出版社,2003,第 133页

[7]肖佳灵.《国家主权论》.时事出版社,2003,第 411页

[8]参见 Louis Henkin,”The Mythology of Sovereignty”,Newsletter,Am erican Society of International Law,M arch— M ay,1993,P.1-2

[9]参见[德 ]米夏埃尔·齐 恩.《黑 、红 、绿 、棕 :对 非民族国家化的反应方式 》.载 [德]乌·贝克等著.《全球化与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第162—171页

[英]克里斯 ·哈曼.《全球化——一种新正统观念的批判》.载王列等编译.《全球化与世界》.中央编译出版社,l998,第l94一l80页

[10]参见 Lillich,R.(ed),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and the United Nations,Charlottesville:UniversityPress of Virginia,1073,1198

[11]参见慕亚平。《和平、发展与变革中的国际法问题》.法律出版社2003第328页

[12][英]詹宁斯·瓦茨修订.《奥本海国际法》(第一卷第一分册 ).王铁崖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第94页

[13]刘杰.《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机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第4页

[14]参见曾令良.《论冷战后时代的国家主权》.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 1期,第115页

篇4

今天,跨国公司被誉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扮演了至为重要的角色。跨国公司通过国际投资行为依其价值链增值的方向进行全球区位的选择以构筑起一体化的国际生产体系,促进了资本、人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合理流动和配置,突破了国际贸易加强世界经济联系的传统构架,使整个世界在日益紧密的联系中走向进步和繁荣。

经济全球化是指各国的经济活动突破一国国界,突破地域和社会的限制,依靠技术转移、对外贸易、资本流动等手段而形成的相互依存和联系的全球范围的经济整体,是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经济全球化的特征是当代世界经济、社会联系方式的多样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而跨国公司则是推进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基础。它作为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产物,其迅速发展推动了生产、资本、贸易和技术的全球化,促进了国际分工的细化以及经济全球化在投资、贸易、金融、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

一、跨国公司的发展加速了生产的全球化

生产全球化不仅表现在把整个世界作为经营决策的对象、生产和销售面向国际市场,从而使得资源配置在一定程度内能够优化;同时还表现在通过将某产品的生产过程分散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子公司去完成,组成跨国界的生产线,合理安排子公司的各项日常活动,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成本,取得规模经济,进而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升。

从世界经济总体看,跨国公司的国际投资行为对世界经济的增长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相关数据表明,世界GDP的增加与FDI存量的增加成正比。就局部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增长而言,跨国公司的作用更加突出。

二、跨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资本的全球化

跨国公司的国际投资行为作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一种重要形式,也促进了国际资本一体化的趋势。由于跨国公司的国际投资对资金需求越来越高,跨国公司为减少资金融通成本,日益采取灵活多样的融资方式。跨国公司已改变了主要依靠自有和自我积累的产业资本进行投资的传统做法,而越来越多地依赖金融资本进行国际投资。跨国银行等国际性金融机构不仅解决了跨国公司的全球性资金融通问题,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经营网络的全球化发展。

跨国公司的国际投资行为还增强了各个证券市场的联系,进一步促进了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跨国公司利用其广布全球的子公司在世界各个证券市场上进行融资活动,再通过其内部网络,达到资本国际流动的目的。同时,跨国公司也越来越倾向于通过购并这一国际投资形式来加强、巩固自己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而购并常以换股的形式来实现,因而使得各国证券市场的关联度增强。总之,跨国公司日益灵活多样的资本运作将给国际金融的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三、跨国公司的发展推动了贸易的发展

许多的跨国公司特别是制造业跨国公司经营都经历了从国际贸易向国际直接投资演变的线性次序,依据这种传统的线性观点,跨国公司对外投资通常被视为替代贸易。

另一方面,跨国公司的内部分工越来越明确,各跨国公司都非常注重公司内贸易。例如,跨国公司母公司和外国子公司的企业内出口占日本总出口的20%多,瑞典是30%多,而公司内进口占总进口的比重,日本是15%左右,美国高达40%多。

篇5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汇率波动;汇率制度选择;区域货币合作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6009203

1 绪论

1.1 汇率波动

国际金融领域中的汇率波动问题一直就是关注的热点,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投资自由化等的发展,各国之间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变强,货币政策间的合作也越来越密切,从而使得汇率波动在国际间可以相互快速传递,使得汇率波动更加复杂。

很多因素决定了经济全球化的汇率水平,这些因素的波动会使汇率产生相应的改变,从而产生相应的汇率波动。如果决定汇率的因素保持不变,那么平均汇率就保持改变,从而不会出现汇率波动。

汇率理论已经说明汇率产生波动的原因如下:汇率理论和分析方法已经日渐成熟,汇率理论通过前期理论和分析方法解释了汇率的波动性。有种模型叫新闻模型,它认为汇率波动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进行相应的信息预期,它认为预期到的信息是不会产生汇率的变化的,显然它关注的主要是预期的重要性。新闻模型通过现在或者过去的经济变量来推测未来的经济变量,得出如下结论:传统理论中的经济变量仍然是汇率的决定性因素,只不过在时间上做了相应的推测。另外跨时分析把时间因素也作为影响汇率的因素之一,该理论也是一种很复杂的多变量理论模型,它认为各个时间的货币供给、国际收支等都会影响到汇率。它和新闻模型一样,核心思想都是通过对加入了对时间因素的研究深入。但是,即使这两个理论都更加强调时间的重要性,其基本的经济关系仍然是建立在传统的经济理论基础上。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实际产出和货币供给依旧决定着汇率的水平,但都在时间上进行相应的延伸,使得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实际产出、货币供给都成为影响汇率波动的原因。

1.2 汇率制度选择

汇率制度的概念: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当局确定本国汇率水平、汇率变动方式等一系列问题所做的安排和规定。汇率制度的主要内容有:第一、汇率的波动范围;第二、汇率水平的确定依据;第三、汇率水平维持的措施;第四、汇率水平的调整方法和途径。并且汇率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变量之一,汇率的相应改变会对整个经济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汇率制度的选择一直以来就是各国货币当局要处理的重要问题之一。

汇率制度作为国家经济的一个重要部分,合适的汇率制度可以保证一国的经济正常增长,所以选一个恰当的汇率制度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国外的成功汇率制度安排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但是以往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汇率制度的选择是跟特定的国家相关的,是因地制宜的,只有考虑到我们国家汇率制度选的影响因素,我们才可以做出正确的决策。

现在,我们国家的汇率制度仍然有许多问题。第一,人民币汇率没有足够的弹性,从而限制了我国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及独立性。第二,在外汇定价过程中市场供求关系并没有突显出应有的作用,从而影响了资源配置的效率。第三,汇制改革的配套措施也不是很完善,国内还不发达的金融市场无法提供必要的工具来规避汇率的风险,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汇率改革的道路上进行化解。

1.3 区域货币合作

区域货币合作是指一定区域内的国家(地区)为建立相对稳定的货币区域而进行的货币协调与合作,最终组建一个由统一货币管理机构发行单一货币、执行单一货币政策的区域货币联盟,在国际金融权力日益分散、国际货币关系日渐区域化的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各个参与成员国内部货币的一体化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前提,这意味着想要想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员国就必须要舍弃各自的货币方案。有学者提出了相互矛盾的三个思想:固定汇率、货币方案、金融一体化,他们认为这三个目标不可能全部实现,因此他们得到结论:如果想实现一体化的金融市场同时得到稳定的汇率水平,各个成员国就必须舍弃货币方案的自,实行一致的货币方案。在实行货币方案统一的过程中,如果有成员国受到不平衡的经济危机时,主要通过财政方案调整经济,但是每个成员国的财政方案不能过于片面,需要有统一的财政规则来贯彻,否则统一货币方案的基础就不会牢固,很容易受到动摇。

2 汇率波动与汇率制度选择的关系

如果货币当局要减小汇率的波动幅度,达到稳定的汇率目标,那么就必须承担相应的成本,尤其是这几年的发展,货币政策是发达国家的货币当局调控国内经济的主要手段,而且发达国家可以更有效的配置大量闲置的金融资源。这样,大部分的发达国家,同时使用浮动汇率制度是一些发展中国家避免汇率过程稳定带来的损失成本的重要手段,但是,采用浮动的汇率也需要承担一定的成本。

篇6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融合;文化冲突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全球化不仅是一个经济的变迁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文化和政治的变迁过程。”[1]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当今时代,各种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融合和冲突日益凸现出来,在这之中,既有各种文化或文明的全球融合,又存在着各种文化或文明之间的冲突;既有西方强势文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弱势文化的渗透、颠覆,又有广大发展中国家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立性、自主性的努力和斗争。在这种文化的融合与冲突背景下,世界各国纷纷根据自身在这种文化一体化中所处的地位制定、执行相应的文化政策及策略。

一、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发展的两难困境:融合与冲突

全球化并不仅仅意味这经济、政治的全球化,也意味着各民族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扩散与传播,各种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差异性和特殊性的民族文化相互接触,必然会带来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发展的两难困境,即文化融合与文化冲突。一方面是各种文化之间的全球融合,另一方面是各种文化基于保持自己的民族特性,尤其是在全球化中处于劣势的民族文化为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立性、自主性而不断引起的文化冲突。

造成文化融合与冲突两难困境的原因就在于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根本属性。文化本身具有双重性,它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一方面,文化是出于一定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下共同生产、生活着的群体所积累的‘特殊成就’――特殊经验、知识与智慧。它体现为同一社会群体的一套统一而独特的生活意义信仰和生活事务操持,其核心要素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无疑,这种‘特殊成就’具有国别性、民族性和地域性。但另一方面,各个国家的人们各自所取得的文化‘特殊成就’,都是作为人类思维和活动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各文化又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共识性。文化就是这样一种同时包含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矛盾统一体。”[2]正是由于文化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各种文化才有融合的可能性;正是由于文化是处于特殊的历史和地理环境的人们所取得的“特殊成就”,所以各种文化又必然具有各自的独特属性,在全球化过程中当各种具有差异性的文化相互接触时,其冲突便是不可避免的。

所谓文化融合,是指不同文化因素或文化成分之间彼此接纳与调和,形成一个有机文化整体的过程。国际关系中的文化融合,主要指国家之间通过对他国文化的学习、借鉴和吸收,不断丰富和更新本国文化的过程。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在各个层面上同其他国家和民族进行接触与交流,不可能将自己完全封闭起来,尤其是在全球化时代。虽然这种频繁的接触与交流常常引发更多的文化碰撞或冲突,但与此同时文化融合也在相应地加强,它们有效地形成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推动力。纵观历史,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是环地中海欧亚非各地区文化融合的结果;日本文化则被称为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杂交文化”――中古时代的日本文化由其本土文化和以中国儒教文化为主的外来文化融合而成;近代日本将其中古文化传统和以近现代西方文化为主的外来文化进行融合,并由此成功地实现了现代化。

所谓文化冲突则是指“在文化传播与传递过程中,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规范文化的接触、碰撞而产生的文化对抗现象”[3]。文化冲突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交融与撞击过程,它既包括不同时期因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文化规范变迁上的纵向冲突,也包括同一时期因两种文化规范对立而产生的横向冲突。当代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二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三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冲突。目前,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处于强势地位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因而必然产生西方与非西方的关系问题,这使得西方文化和非西方文化的冲突更加明显。美国哈佛大学亨廷顿教授的文明冲突理论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指出:“在正在显现的世界中,属于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的关系不仅不会是紧密的,反而常常会是对抗性的,但是,某些文明之间的关系比其他文明更具有产生冲突的倾向。在微观层面上,最强烈的断层线是在伊斯兰国家与其东正教、印度、非洲和西方基督教邻国之间。在宏观层面,最主要的分裂是在西方与非西方之间,在以穆斯林和亚洲社会为一方,以西方为另一方之间,存在着最为严重的冲突。”[4]虽然亨廷顿“文明冲突”实质上是“欧美中心论”的翻版,具有局限性,但是他也告诉我们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文明冲突在加剧。

二、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融合与冲突的新趋势

不同文化的融合和冲突是伴随人类文明发展的全过程的,它并不是全球化的产物,但是,全球化在客观上造成了这种融合和冲突的加速和加剧。在全球化时代,文化融合呈现出三个特点:

第一,从文化融合的向度来看,文化融合实现了从“单向文化融合到双向、多向文化的融合”[5]。就一般而言,文化融合在很大程度上是单向的,即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先进文化对落后文化的渗透,呈现出单向融合的特点。联合国开发署在1999年的《人文发展报告》中写道,“当今的文化传播失去平衡,呈现从富国向穷国传播一边倒的趋势。”但这不是全球化时代文化发展的应有状态。现代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不仅给西方文化,也给非西方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大容量、高速度、高密度的信息传输,使各种文化的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得到展示与共享。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在人们的跨文化交流中,并不总是强势文化影响弱势文化,弱势文化对强势文化同样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当网络、卫星等信息工具清楚地将全球各种文化及其最新进展显现在世人面前时,人类拥有了前所未有的了解、比较、引进和学习其他文化的优越条件,具有很大的选择余地。一些原来鲜为人知、不受重视的文化也有可能获得与主流文化同样的竞争机会。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不可替代的特性和优势,所以包括强势文化在内,每一种文化都在不同程度地吸收异质文化的合理成份,从而使不同文化在珍视自己的基础上,扩大了对异质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并在同它们的不断冲突中逐渐走向融合。同时,广大发展中国家出于保护本国文化、维护文化的需要,在极力与西方文化扩张和“侵略”作斗争的同时,也努力向西方国家输出其文化传统,力图避免被边缘化。从而使得当今文化融合呈现出从单向到双向、多向文化的融合趋势。

第二,从融合的层次来看,实现了从“较低层次的物质文化的融合到较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的融合”[5]。伴随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的文化融合,最早是从物质的、有形的文化开始的。由于器物形式之类的文化带有强烈的实用性、观赏性,因此对他国,尤其是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民族和国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这也是卡拉OK、好莱坞电影、麦当劳快餐等通俗文化走向普遍化的重要原因。制度文化融合是后于器物文化的第二层次文化融合。20世纪以来,许多国家吸收、借鉴了西方文化的市场经济、现代化模式,在本国传统文化更新的基础上实现了划时代的腾飞。

在文化融合的实践中,精神文化是最难实现融合的部分。因为在精神文化的深层结构中,价值规范是极其坚韧的内核,它的变化要比文化的其他层次缓慢得多。而且,精神文化具有无形和抽象的特点,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亲和力与凝聚力的源泉,所以极易成为排斥异质文化的强大力量。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跨国界文化传播和交流的深入进行,精神文化的融合正在水到渠成地悄然进行。一些原本分属于西方或东方文化的价值观念,正在打破文化的界限和“思想专利”而日益为人们所共享。如源于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法治观念,源于东方儒学的仁爱、和谐、信义等理念,正成为世界普遍认同的基本价值观念。

第三,从融合的意向来看,实现了从“被动文化融合到主动文化融合”[5]的转变。近代工业革命之后,全球化中价值认同的重要形式之一,是西方国家凭借其经济、军事和科技方面的强大优势而将非西方国家强行纳入其价值体系。这相对于以往的强迫同化,被称为“市场同化”。“市场同化”也带有强制成分,它一开始就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承载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全球性扩散,而这一切往往又都是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武力的保护下进行的。因而从头到尾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民族的抵制,文化融合呈现出被动融合的特点。

全球化背景下,许多国家和民族开始积极主动地吸收、借鉴其他文化,包括西方文化,由被动的文化融合发展到主动的文化融合。这是文明意识的觉醒,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近100多年来,许多东方国家在为摆脱贫穷落后而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中,都积极、大量地学习和吸收西方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文化融合实现了从被动融合到主动融合的转变。

文化融合与文化冲突始终是文化发展的二重奏,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冲突也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文化冲突的表现类型发生了变化。二战结束到20世纪90年代前文化冲突的核心是意识形态的差异,同质文明内的文化冲突相对受到了制约,异质文明间的意识形态的冲突则成为主要形式。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越来越深,各国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文化冲突中意识形态的色彩越来越淡化,再加上冷战的结束,在异质文明内冲突仍作为一大类型存在的同时,同质文明内的文化冲突得以凸显,比如印度与巴基斯坦的争斗,明显地表现出了这一点。可见,西方世界并非铁板一块。西方国家虽然价值取向基本一致,发展水平接近,但也因各自利益不同,存在文化冲突。

第二,文化冲突的产生方式和解决方式的变化。由文化交流与传播所引发的文化冲突,其产生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和平的方式所引起的冲突,如文化移入导致的双方在价值观等方面的冲突。经济全球化前,以战争这种暴力方式所引起的文化冲突大大多于和平方式所导致的文化冲突。而在经济全球化之后,由于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愈益密切和深入,文化冲突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战争这种暴力方式所承载的文化冲突开始降低,而更多的是以和平的方式体现出来。在经济全球化未对文化的发展构成大的冲击以前,对于弱势国家来说,文化冲突的发生要么是自在的,要么是被动的,而这些都使经济弱国在文化交流中居于被动地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来的后果上的变化,使冲突的解决更多地依赖于冲突双方的主动交流,事实上只有主动地拿来,才能有选择地吸纳,才更利于自身的发展。主动吸纳和被动承受之间关系的变化,反映了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人们对待文化冲突在解决方式上的变化。

第三,文化冲突在全球冲突中的地位上升。塞缪尔•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中指出,在冷战后的新世界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是经济因素。人类今后的重大分裂和冲突的根源将是文化因素。全球的主要冲突将会在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发生。文明冲突将支配全球的政治。他甚至断言,如果下次世界大战发生的话,将是一场文明之间的战争。多数学者不赞成“文明冲突论”以及文明冲突是世界冲突的主要根源的观点,但在文化冲突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增大这一点上存有共识。事实也是如此,世界文化丰富多彩,各有积极因素和消极成分,不同文化的交汇产生摩擦与碰撞不可避免,文化差异是引发国家间冲突的根源之一。尤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来的国与国之间文化交往的增多,使得文化冲突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日益加深。如各种国际力量的组合与分化都受其文化制约。美、日、中、俄、欧盟等国家或国家集团为适应形势变化、确保自身利益,在制定和调整对外战略的过程中,都有各自的价值取向,相互之间的文化差异延伸到国际关系上就会产生摩擦,引发冲突。

三、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应对文化发展两难困境的策略选择

全球化给各个国家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独特民族文化的舞台,但是,这个舞台的主角大都是西方发达国家,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弱势地位。西方文化借助其强势地位大肆宣扬西方的价值观,推行文化帝国主义政策,如果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挑战,并制定正确的策略,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必然会被湮灭于全球化的滚滚洪流中,从而丧失了自己的民族特性。为了正确应对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发展的两难困境,使中华文化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应制定正确的文化策略。

第一,固本溯源,进一步挖掘整理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华夏5000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产,也是留给全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在历史上,中华文化就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曾长期使得周边国家“向风慕化”。今天,中华文化中许多宝贵思想也有着其普遍意义,如天人合一思想、和谐思想等,它们有着充分的现代价值。传统文化是全球化进程中我们国家安身立命的文化之本,是中华文明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基础,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要进一步挖掘整理传统文化,从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只有通过不断地挖掘和整理,才能够增加传统文化的吸引力,有效抵御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侵蚀。

第二,转变思想,化被动为主动,实施主动进攻的文化发展战略。文化的全球化过程是各个国家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交流的过程,从表面看,各种文化的全球流动是自由平等的。但从全球化的现实来看,在文化的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国家借助其在全球化中的有利地位,事实上形成了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冲击和打击,在此背景下,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般都采取了被动防御性质的文化发展战略。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力冲击,这种文化战略收效甚微。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文化的大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我们不应该闭关自守,而应该实施积极主动的文化战略,利用各种方式向全世界各个国家宣传中华文明,努力增强中华文明的吸引力。近年来,海外各个孔子学院的成立就是个很好的例证。

第三,努力创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与文化产业二者之间有着天然的紧密关系。文化是灵魂,文化产业是躯体。文化产业是文化的有效载体,西方文明之所以能够风靡世界,原因是多方面的,西方文化产业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借助电影、电视、广播、汉堡包和可口可乐,西方的所谓的人权、自由和民主的价值观得以推广,西方颓废、奢靡的生活方式得以传播并对广大青少年形成了吸引力。要有效抵御来自西方文化的侵蚀,就必须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这一丰富的资源,在思想观念上努力创新,实现文化的价值转型,促进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只有不断地用文化产品的市场占领文化阵地,才能够有效抵御西方文化的冲击。

第四,虚怀若谷,积极吸收借鉴西方文化中的有益成分。毋庸置疑,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积极的一面,有值得学习借鉴的一面,中国文化既要迎合全球化的趋势,充分和其他文化融合,又要在融合过程中保持自己的中国特色,不至于被“西方化”或“美国化”,就必须以传统为基础,以全球化为导向,积极学习和吸收其他文化中有益的成分,以他之强补己之短。只有这样,中国文化才能在全球化进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俞可平.全球化与政治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1.

[2]李智,余非凡.文化全球化的双重性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3,(5).

[3]李晓明.文化冲突与青少年犯罪[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篇7

关键词:国际金融学,特色课程,教学网络化

中图分类号:TN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资本及其他要素流动日益自由化的时代,国际金融正经历着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国际金融领域的新问题、新现象层出不穷:国际金融机构越来越庞大,国际金融市场越来越完善,资本的国际流动越来越频繁,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效应越来越强,这些都使得国际金融的内容发生了或正在发生变化。在新的国际经济金融环境下,作为经济、金融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的《国际金融学》也应与时俱进,寻求符合时展要求的课程定位,更新教学内容,积极探索和研究国际金融学的教学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力争把该课程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核心课程,培养出具有全球视角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国际金融人才。

1、国际金融特色课程建设总体思路

国际金融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现代国际金融的理论体系和内容。围绕教学目的,我们提出国际金融特色课程建设总体思路:处理好经典理论和前沿发展的关系,在基础性、系统性的基础上加大前沿性知识内容、案例讨论性内容和实践性内容,力争做到教学内容与时俱进;重视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力争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先进的现代化的教育辅助平台,力争实现全部课程资源上网,最终使国际金融学呈现出全面性、新颖性、前沿性和信息化的特色。

2、国际金融特色课程建设具体方案

(1)教学内容模块化

根据我国对外经济交易与往来的发展变化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结合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性,将国际金融基础知识与实务操作通过两大模块展现出来。其中,基础知识模块包括:国际收支、外汇和汇率、外汇管理与汇率制度、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货币体系等;实务操作模块包括外汇交易和外汇风险管理等。在实务操作部分,增加外汇交易模拟教学环节,增强学生未来从事相关国际金融业务的实际动手能力,实现教学与实践的零距离。不但使教学实施具有整体性,而且还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学以致用的能力,即能够将国际金融基本知识在现实经济的企业、金融、投融资、服务与管理等实际岗位工作中直接运用。

(2)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化

为了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适当增加校外专家讲座、案例教学、模拟交易等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丰富课堂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国际金融知识,培养学生具备国际金融实务操作的基本技能,塑造理论和应用兼备型人才。

针对国际金融基础知识模块的教学,可以灵活运用案例式教学。该种方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通过教师讲授、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总结、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等过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师生、学生之间双向和多向互动,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1]。例如,《国际金融学》中有一节,讲述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可以引用“日元贬值对日本汽车业的影响”的案例,用以说明由于汇率变动影响日、美进出口,从而影响两国的贸易收支。为了讲清利率变动和外汇投机对汇率的影响,可以讲述“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等案例。在讲述国际金融危机的内容时,可以例举 “2009年的迪拜债务危机”等,增强教学的现实感,提高学生的兴趣。除了针对某一知识点采用案例教学法,还可以针对多个知识点采用大案例教学法[2],即结合当前的经济和社会热点问题,选择选择一个能涵盖本节、本章或各个章节主要内容和知识要点的“大案例”,比如“美国次贷危机”,该案例涉及到美国的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金融创新等知识,通过该案例的讨论能使学生全面地掌握相关知识,达到融合贯通,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讨论式教学也是理论知识讲授的有益补充。对于国际金融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如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问题、人民币汇率问题、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我国外汇储备问题等,让同学们自行收集资料,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由各组派代表上台讲演,然后由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提问,最后由教师评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针对国际金融实务模块,可以采用理论讲解与校内实验室模拟操作、校外实训基地参观考察相结合的方法。理论讲解让学生掌握国际金融实务的基本原理,形成理性认识;通过实验室模拟操作、校外实训基地参观考察等方式,模拟外汇交易、各类银行国际业务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兴趣,使学生深入了解和熟练掌握远期外汇、外汇期货、外汇期权等的交易方式、不同外汇风险的内容及其防范方法、以及各种不同用途的国际投融资方式的具体操作,为日后从事涉外金融及其他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增强学生对国际金融实务的感性认识。

(3)教学资源网络化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是90后,电脑、手机等网络通讯设备基本普及。信息渠道的多样化使他们不再满足于书本知识,更渴求课本外知识。由于国际金融学知识体系广,内容多,完全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需要让学生在课外进行学习,为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我们将致力于互动式的网上教学系统建设,力争实现全部教学资源上网。第一,请专业技术人员开发国际金融学网络资源平台。第二,组织教学团队开发本课程教学PPT 、案例库、习题集及其参考答案等相关或配套教学资料,并将这些教学资源放入教学网站中,实现资源共享。第三,对课程教学进行录像,并将教学录像公开在网站中,方便学生自学。第四,建立与本课程相关的视频链接,提供金融的主流网址,使比如一些专家学者就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些访谈,耶鲁大学的相关内容的教学视频等等,通过这些视频或网站,可以使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 Internet 及时了解国内外金融业的发展动态以及国际金融的最新信息,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和知识面,帮助他们更深刻的理解现实国际金融活动。此外,还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师生互动、在线测试、论题研讨等。

3、结束语

经济金融的全球化、信息化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资金融通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国际金融学》课程建设,使之凸显出时代特色,培育出满足现实需要的国际金融人才,尚需要深入探索。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资源等方面探讨了《国际金融学》特色课程建设,提出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化(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实验模拟教学等)、教学资源网络化的构想,希望对国际金融人才培养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篇8

一、金融全球化概述

金融全球化是指金融业跨国发展,世界范围内各国的汇率、利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等金融要素互相影响,金融市场按全球统一法则运行,同质的金融资产价钱趋于同等,巨额国际本钱经由过程金融中心在环球范围内敏捷运转,从而构成环球一体化的趋向。

金融全球化的背景是20世纪70年代初,跟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1973年石油危机的发作、1972年美国通货膨胀的飞速加快,首要发达国家进入“滞胀”时期 。资本主义为了摆脱危机,恢复经济,极力推进经济全球化,随后由欧美波及发展中国家,拉美、非洲、东南亚的许多国家纷纷进行自由化改革,在这种条件下,金融全球化得以迅速发展。

金融全球化的形成原因可总结为三点:其一是科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交通运输变得更加快捷,通讯技术得以迅速进步,这些大大地降低了金融交易的成本,资本得以最大限度地摆脱时空的束缚在全球范围内涌动;其二是70年代初;其二是70年代初,固定汇率轨制的解体,金融市场的开放,新兴市场的异军突起,新自由主义的海潮,信贷自由的进步;其三是各??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金融自由化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利益推动。但是货币资本循序渐进地实现对投资部门标的目的和节奏的管制,这个过程从中国扩张到国际范围,各个国家间资源的流动使每个国家内部社会阶层和社会阶级对财产发生转移和变化从而对债券和股票市场的控制力发生一系列的变动,这个才是金融全球化的根本动因。

金融全球化的特点主要有如下三点:投资的全球化,金融市场的全球化以及金融机构及其资产收益的全球化。

二、金融全球化下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金融全球化导致一场城市商业银行与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和国际金融潮流的角逐竞相展开;中国的商业银行应做金融全球化的弄潮儿,而不是在角逐中丧失竞争地位,淹没在洪流中;就目前中国的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状况,在全球金融化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接下来我便对这些问题做一些详细阐述。

(一)中国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新的战略定位不够清晰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在之前为城市商业银行的时候吸收了部分当地自然人入股,其主要是投资给当地事业单位,财政,企业,是在以往基于服务于地方、服务于市民、服务于中小企业而出现的。在初期确实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而快速扩张,但在近几年,由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上升动力不足,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协调区域化发展,中国经济增速逐步放缓以跟随世界整体经济发展步伐。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与地方关系密切,因此迫切的需要制定新的发展战略,提高盈利能力。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受政府干预较大,其发展历程中的几次战略定位,变迁也是受政府主导的,这种变迁是强制的。因此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没有建立起合理、有效的战略定位。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市商业银行跟国外银行和中国工、农、中建四大行比较而言,没有差异化优势,没有清晰的战略定位,没有较大的竞争力。

(二)金融全球化增大了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是由20世纪80城市信用社发展而来,2001年增资扩股,提高了风险抵抗力,而中国加入WTO后,中国银行面临着国外银行巨大的冲击,尤其是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成立时间较国际银行时间较短,实力距中、农、工建四大行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还没有进入稳定大型银行阶段。而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一直受国家政策照顾,自身竞争力较国际银行不高,抗风险能力差。跟着经济下行、产能过剩、部门行业不景气和市场利率化历程加速致使利差收窄的情形呈现,城商行的信贷风险、不良贷款不竭上升,面对的资产质量压力不竭加大。金融全球化又使得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和国际银行一起竞争,国际金融市场竞争激烈,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将面对更大的经营风险。金融全球化冲击着传统商业银行的布局;金融全球化的金融要素重新配置使得中国商业银行的管理重心偏移,经营风险加大。

(三)中国商业银行的品牌知名度不高

开放、平等、协作是目前各商业银行的主要经营理念,而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依然处于追求地域,追求速度的陈旧理念,对新的创新理念,人力资本,知识产权,技术能力提高带来银行品牌价值的提升认知不足。随着金融全球化,西方商业银行的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和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理念有很大区别,并且西方商业银行注重潜在客户的开发;在金融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的传统经营理念和文化还未和西方商业银行带来新的理念文化相适应,传统经营理念遭到挑战,陈旧的经营理念将很难适应经济全球化。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只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知名度,而在金融全球化的浪潮下,相比其他闻名中外的银行更加没有品牌优势。

三、商业银行发展对策

(一)全面思考相对优势,深化战略定位

近年来,深化战略定位应该成为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翻阅资料获悉,在2014年一部分银行分析研究它们自身优势特点和周围环境之后,找到了更适合它们自己发展的道路。比如郑州银行将自己定位成一个专注于商贸物流的银行、精益求精的社区银行和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的专家,而嘉兴银行又在现代化的今天,决定将科技融入金融,泰隆银行将电商作为主攻标的目的、摩拳擦掌“立等贷”,哈尔滨银行开始提供对俄金融服务,威海市商业银行开通的对韩特色服务,苏州银行建立三农业务部、推出三农产品等等。上述银行只占全国城市商业银行的一小部分,或许借鉴它们的战略能够帮助其它各地城商行正确的定位自己,抓住自己的发展机遇。

(二)加??金融监管、提高风控能力

伴随着金融全球化,世界经济呈现出风险性和投机性;加剧了全球金融动荡,尤其在加大开放程度后中国要根据国际惯例和中国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改善市场环境统一监管标准。中国城市商业银行面对的金融风险压力加大。因此“十三五”计划发起中已对金融监管指出了明白的鼎新标的目的和要求;另一方面角度来讲,中国商业银行务必加强金融监管也是因为严峻的内外部情势。应对金融监管只有强化内控建设,提高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本身抗御风险的实力。其次,城市商业银行应该在经济下行的今天控制住不良贷款率,如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在事前严格审核及时给出结果,中途随机关注资产变化情况,贷款到期前及时提醒、确认情况,配合国家相关单位增加违约失信惩罚措施。

篇9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矛盾现象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矛盾现象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并反映本质特征的主要是竞争与合作、开放与封闭、整合与分化以及有序与无序等基本矛盾。它们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存在于经济全球化的始终。

1.竞争与合作。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行为主体是在有限空间、有限时间和有限资源的边界条件下参与各种经济活动的,当时空边界和资源容量在最初阶段可以相对满足各自主体的基本需求时,它们就可能处于与外部相互作用和竞争关系较弱、自给自足的相对封闭状态。但是,一旦各自的基本需求超出了时空和资源边界的容量,它们为了争得各自的生存与发展机会,向外扩展并相互展开竞争则是必然的,“全球化过程使竞争的作用从一种手段、一种经济行动的特殊方法变成一种意识形态,变成了为了继续生存以至于谋求霸权统治而积极追求的一个目标。”[1](P4)这表明,竞争是世界经济运行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动力和活力之源。然而,所有主体所共处的空间和资源是以地球为其边界的,而且由于不断进化,不仅人类社会自身的关系结构日趋复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也更趋复杂。这种条件下,由于自发的竞争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经常引起国际的经济冲突和世界系统的动荡;不仅如此,还日益受到自然生态资源环境失衡的严重威胁。这就使它们在竞争的同时,又强烈地意识到对于许多共同面对的问题,只有通过合作并在努力实现共赢的情况下才可能得以解决,才可能有生存与发展得更好的出路。所以,它们又有着强烈的合作欲望和倾向,在不断的博弈过程中采取合作的行为。这就是我们当今世界经济既存在激烈的竞争,又努力寻求相互间合作的客观现实。即“在一种意义上全球化被看作自由的全球范围的合作;在另一种意义上则被看作畅通无阻的竞争。”[2](P95)

2.开放与封闭。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由于共处在同一个地球的时空、社会及自然生态系统内,各国和各经济主体相互间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和不可分割的依赖关系。因此,他们越来越意识到只有融入到世界经济运行体系中,才可能使自身系统获取不断发展的动力与活力,才可能从世界经济发展中获取更大的收益。尽管融入此进程的主体有的是“先知先觉”,有的是“后知后觉”,甚至有的还是“不知不觉”。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演化,各国的经济制度和各经济主体在总体上是不断地趋向自由和开放,如今这已逐步成为各自生存与发展的战略。与此同时,交通、通讯手段的惊人进步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更是强化和加速了这一趋向。但是,各国、各经济主体在某种方面和领域不断开放的同时,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它们在另一些方面又在不断强化自身的边界和主权意识,力求增强自身系统的独立性、稳定性和延续性,以保持自身系统质的存在和特征。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本土化”[3](P206-218)倾向就表现得更加明显。而且,即使发达国家在高唱贸易自由化、要求别国开放市场的同时,往往采取合法、合理和创新手段进行贸易保护。”[4](P23)这些实质上都反映出封闭性的倾向。此外,全球化竞争中形成的国家之间的区域合作组织及联盟,企业组织间的兼并、联合和战略联盟等,也都体现出开放与封闭的双重特性。它们在体系内相互间表现出更加的开放性,而对于体系外则表现出体系边界的相对封闭性。所以,这种双重性既存在于同一个体,又存在于不同个体;在不同的条件下或针对不同的事物,就可能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总之,作为经济系统单元,开放与封闭本身就是相对的,因为边界标志着单元子系统的存在和个性,它是封闭的界限,又是开放的边线。所以,每个经济主体都会根据各自的利益自觉选择开放与封闭的程度和方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曲折道路也正是这种矛盾作用的集中体现。

3.整合与分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是一个不断整合与不断分化同时进行的过程。就整合来说,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它是通过自组织机制以“无形组织”和“有形组织”两种方法进行的。首先,世界各层次经济主体及各种经济要素间通过自发、自主的行为,自组织地形成并扩展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全球性经济系统,这种方式与过程随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加速演进,这是“无形组织”的整合。同时,各经济主体、特别是各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为了减少系统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又自发地通过谈判和协商在一定区域和全球范围,不断整合成具有一定约束力并能有效协调的有形组织和体系,这是有形组织的整合。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这类区域性或全球性的经济组织及形式不断涌现,迭起。比如,全球性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以及区域性的欧洲经济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等先后形成的数十个这类经济一体化组织,就是典型的例证。就分化来说,主要体现在主体层次的不断分化、经济因素及要素的不断分化,和由此导致的系统结构层次的不断分化,这些就如进化之树不断分化和展开。比如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最初是以国家为单一层次主体,以后逐步向上和向下分化为包括国家、跨国公司、国内企业,以及国际性的区域或全球经济组织和机构等多层次主体,它们共同参与并影响着经济全球化的机制和发展[4](P22)。与此同时,经济领域也在逐步分化为贸易、生产、金融等各方面,并且它们又在各自的领域进一步不断分化展开。正是如此,经济全球化的构建和演进才不断呈现多层次、多元化和多极性。总之,“在整个历史上,整合与分化的动态相互影响伴随着生长与发展的过程”[5](P137)。

4.有序与无序。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一方面通过自组织和它组织过程的会聚和整合,使世界经济体系不断形成有序的层次结构和有序协调的经济运行秩序,从而促使世界经济的各个组成部分及相关因素依照一定的规律和秩序运行和演进。正如经济全球化历程中所表现出的那样,全球各层次经济主体及各类经济要素相互间通过市场的自组织和政府及国际组织或机构的他组织,使得有序的结构和秩序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从外在到内在不断扩展和深入。因此,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这种有序性既体现在时间上也体现在空间上;既体现在静态上也体现在动态上;既体现在微观上也体现在宏观上。但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从广度和深度的扩展和分化,经济的各部分、各层次、各领域间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关系更加复杂;又由于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具有自发性和随机多变性,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特别是在非线性作用机制下,这些会使系统结构和运行状态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不断增加,因而时常会由于某个偶然局部失衡因素而导致整个系统的“蝴蝶效应”而产生金融或经济危机。因此,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主体、各要素间相互结合与作用所导致的系统有序性与无序性并存是客观存在的,世界经济发展演化过程中有序的运行和危机的时而出现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二、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矛盾现象的原因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种种矛盾现象并非是偶然的,既有内在的根源,又有外在的影响。如果把它当作一个系统来看,它是各参与主体的微观行为、它们间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组织机制以及人类社会发展演化的必然结果。

首先,它是经济全球化参与主体自主自利行为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中不论是哪类、哪一层次的参与者,都是独立的自主行为主体,都有各自的价值取向并谋求自身的利益。因此,各主体的行为和倾向必然是千差万别的,而且即使同一个体,在不同的时刻和不同条件下也会有所不同。这就意味着在微观层次,无论是某一主体的个体行为和倾向,还是所有各类主体的群体行为和倾向,本身都存在着矛盾的两重性。即它们的行为,不仅包含着竞争意识,也包含着合作的需要;既存在着对外的开放意愿,又存在着防外的封闭倾向;它既是有序之源,也是无序之因;既是整合的凝聚力,又是分化的推动力。总之,它是经济全球化演进过程矛盾性的微观基础,也是所有各类矛盾性的根源所在。

其次,它是经济全球化自组织演进内在机制的客观要求。经济全球化进程首先是根源于所有参与主体为谋取生存与发展机遇的自主自发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由参与竞争的各种力量所决定的。”[1](P8)也就是说,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全球性经济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自组织的演化过程。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各种性质、特征、及运行机制都与此有直接的关系,自然它的矛盾运动也不例外。这是因为各类主体、各个要素相互组成不同类型的多元化和多层次的子系统,尽管这些子系统通过自组织过程形成更大、更高层次的有序结构系统,但它们作为子系统的行为及演化趋势仍是各异的。它们在经济活动中既竞争又合作、既开放又封闭的行为,通过相互作用促成整个系统不断分化又不断整合、不断导致无序又不断形成有序;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从平衡——打破平衡——再到新的平衡而不断转化发展的。正是这种自组织的秩序和机制才使系统更具有不断进化的活力和动力。因此,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矛盾运动,既是其内在自组织机制运行过程的体现和结果,也是其内在自组织机制运行的客观要求。

第三,它是人类社会进化的客观规律。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竞争与合作”、“开放与封闭”、“分化与整合”、以及“有序与无序”等矛盾现象,表面上看仅仅是世界经济系统内在矛盾和内在运行机制的反应,但从更广、更深的意义上去认识,它们是人类社会这个更大系统演进客观规律的反映。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系统在一定阶段演化的表现,而世界经济系统进化又是一定阶段人类社会系统进化的一个方面或组成部分。所以,经济全球化“一直是人类生存状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展现在所有这些领域的动力都是长期的过程。它们涉及人类的基本需要,即全球化的动力产生与人们扩大它们自己创造的秩序范围,以便为它们的福祉增加货物、服务和观念的需要。因此贯穿于整个人类历史。”[3](P212)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构成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大环境,经济全球化中主体的行为必须自觉适应这个环境,随其变化而变化。这就意味着人类社会的演化机制和规律,影响并制约着经济全球化中主体的行为、相互作用的机制、乃至整个进程。科学的理论及历史进化的过程已清楚表明,以上分析的种种矛盾运动,本身就始终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演化的历史过程中,它们实质上是人类社会乃至自然生态系统运行及演化的客观规律。因此,世界经济系统的演化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也必然遵循和体现这一客观规律。

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矛盾运动的深层根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种矛盾运动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它是经济全球化演进的本质特征,它伴随存在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始终。

  三、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矛盾运动的发展

从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矛盾现象及其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些矛盾及其运动产生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主体的微观自主行为,运行及演进的宏观自组织机制,以及所处人类社会这个更大系统的历史演进客观规律的约束。所以,它是客观的存在和必然的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这些矛盾运动的发展也将按照自身的演化轨迹和规律进行下去。但矛盾的某一方面成为主流趋势或具有主导地位是在转化和发展的,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今后矛盾运动的发展方向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演化趋势。

1.竞争与合作的矛盾运动中,合作将逐步取代竞争成为主流。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各阶段,过去竞争一直处于主导的方面,决定着进程的特征和性质。但合作因素也随着不断在增强,它与竞争的相对地位在不断发展着转化。特别是在人类社会面对地球资源迅速减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经济冲突导致的系统风险日趋增大等各种威胁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要实现各经济主体自身及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活动中加强合作、实现共赢是今后必然的选择。“一个有效的、开放的市场体系需要在各民族之间建立一个协调合作的全球框架,……只有通过把各种不同范畴内的许多社会——经济网络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他们以共同目标为取向,人们才能比较现实的希望实现社会公正、经济效率、生态的持续发展以及政治民主,从而避免一场(经济、宗教、政治或伦理的)全球自我爆炸的危险。”[1](P11)因此,竞争与合作在今后虽然仍将并存,但合作的倾向和行为将更趋强烈,最终将取代竞争占据矛盾的主导地位而成为主流,这必将成为竞争与合作这一矛盾运动的发展趋势。

2.开放与封闭的矛盾运动中,开放将继续保持其主流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历程中,开始阶段是封闭倾向占据主导,开放因素却是微弱的和受支配的,随着进程的发展,开放与封闭因素此消彼长,封闭倾向在不断减弱,而开放倾向却在不断增强。发展到现在,开放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活动的主流。尽管两者在政治、经济与军事形势出现大的动荡时经常会发生相反的变化,一些经济主体会依据暂时的形势更强调封闭性。比如在几次世界性的战争、经济危机、以及政治冷战时期,各国各经济体制间的封闭与割据就曾相当严重。但不管经济全球化演进道路如何曲折,开放相对于封闭不断增强的发展趋势并没有改变。如今,开放已逐步成为这对矛盾运动的主要方面和主流趋势,这一发展趋势在今后也不会改变。

3.整合与分化的矛盾运动中,整合将逐步成为今后的主流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虽然分化与整合的矛盾运动随着进程演化一直在延续,“但是这两种相反的趋势并非总是和必然平衡的:在发展的各个阶段,一种趋势或另一种趋势往往会占上风。”[5](P137)特别是整合将会随着这种进程成为主流趋势,决定这一矛盾运动的发展。因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分化过程更多的是自发自组织过程;而整合过程,由于经济活动中人类社会处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除了自发形成“无形组织”的整合外,各国各层次经济主体通过自身组织扩展和联合形成更大、更高层次的组织,从而使有形组织形式的整合过程也愈加明显地增强。具有表现在,国家主体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全球经济一体化这种整合过程,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演化中的一种潮流;同样,在企业经济主体这一层次,“我们可以把工业化社会过去200年的历史理解为:随着大型组织不断从先进技术中获得优势,我们设计大型组织的能力的提高,我们已经极大地拓展了组织存在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组织比市场更为有效。这个结论既适用于政府组织也适用于商业组织,因为后者遵循的是类似的设计发展轨迹。”[6](P59)所以,这种有形组织的整合过程今后还将得到更大发展,整合过程也将容纳并决定着分化,主导着这一矛盾运动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这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4.有序与无序矛盾运动中,有序化是主流趋势。经济全球化演进中,有序与无序始终处于对立转化、相辅相成的运动过程。尽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演进,世界经济系统的结构层次更趋复杂多变,不稳定性乃至无序性也在增加,这是客观现实。但是,各类主体乃至人类社会是理性的,他们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会不断做出相互合作、不断形成与扩展各层次组织、更加开放和协调以促成一体化过程等各种努力,这些都会促使这个系统朝着有利于人类发展目标的要求有序运行和有序演化。因此,经济全球化的有序与无序矛盾运动中,有序化作为主导方面和主流趋势,过去和现在是如此,今后仍将如此,这是人类社会进化的历史规律。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地认识经济全球化中矛盾运动的客观必然性,使我们能以积极的态度正视和面对这一现象;我们还必须全面正确地认识这些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性,使我们能以科学的态度遵循和把握矛盾运动的内在机制与特征;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这些矛盾运动的复杂性,使我们能以系统演化的观点和方法,不断探求和应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种种复杂多变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从而趋利避害,努力寻求各主体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更佳途径。

〔收稿日期〕2002-05-08

【参考文献】

[1]  里斯本小组.竞争的极限[M].张世鹏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2]  [加]拉波波特A.世界系统观念:一般系统研究的∫(积分)标记[J].闵家胤译.系统辩证学学报,2002,(1).

[3]  [美]詹姆斯·N.罗西瑙.全球化的复杂性与矛盾[A].全球化与世界[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4]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对策课题组.经济全球化发展呈现七大趋势[J].中国经济信息,2001,(3).

篇10

一、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概述

经济全球化是在经济社会化和经济国际化的基础上形成的。经济全球化得以实现,有赖于经济的跨国发展,而经济的跨国发展可以追溯到16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跨国经济的发展得以加强,于二战后,真正意义的经济全球化开始了。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引起国际的广泛关注,进入90年代,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在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理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为:“全球化是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在商品生产、服务交易、技术交流与市场共享等方面均有所表现[1]。

二、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对外开放带来的机遇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之中,中国是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大量引进了外国的资金、技术、商品。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经济深受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过程,而中国要在21世纪取得更大的经济上的成就,就要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对于中国来说,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对外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加深,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重要因素。”中国对外贸易的数额占我国经济增长的比重逐渐加大,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

2.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作为发展中国家,完成产业结构的升级,需要引进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而处于改革开放中的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所需要的技术,已非国内的供给能力可以实现的,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机遇,大量的国外先进技术,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的产业结构的升级。3.我国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经济全球化能够有效地削减限制生产要素在全球流动的各种障碍和限制商品自由流动的贸易壁垒,从客观上扩大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市场范围。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

三、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对外开放带来的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中国也承受着来自全球背景的巨大压力,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同样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1.国际舆论环境的挑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崛起,是西方霸权主义者不愿意看到的,他们时不时地制造不利于中国的言论,以达到阻止中国发展的目的。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发展,已经受到了这种论调的制约。

2.产业安全环境的挑战。中国借助外国先进技术加速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表面上看,实现了工业化,但这其中也包含着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潜伏着新的结构不合理的危机,若是任由经济全球化进行市场调节而不进行政策引导,我国的产业结构会固定化和低层次化,产业安全将受到很大影响。

3.经济体制改革的挑战。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经济全球化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世界上各种经济体制的优点和缺点,从而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更多的借鉴。但同时,中国在选择的时候也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影响,如何在众多道路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是一大挑战。

四、结语

篇11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机遇;挑战;应对

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4-0076-02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概述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是1985年美国经济学家奥多尔•拉维特在《市场全球化》的文章中提出的,但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是指在当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前提下,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以市场为纽带,在经济上不断相互交织、相互融合,逐渐组成相对统一的世界市场体系,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实现资本、商品、技术、劳务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过程。①

(一)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随着信息技术和世界贸易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主要有如下方面:

1、科技信息的发展,使世界成为“地球村”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使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资本、技术以及人才在世界各国之间的流动,推动了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是互联网的全球普及缩短了世界各国的时空距离,使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二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知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经济的增长方式,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三是计算机的应用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分工与协作,使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体化。

2、国际贸易迅猛增长,呈现出金融全球化

国际贸易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应用普及,国际贸易逐渐趋于自由化,贸易自由化加快了金融在各国之间的流动,促进了金融全球化,世界经济特别是跨国金融活动采用统一的标准,在全球范围内投资和经营采取相同的金融工具,使得国际金融日趋发展。

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相邻国家为了共同发展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成立起来的。例如,东盟、欧盟等,在其内部实行一些优惠政策,有利于区域内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但不失其开放性,客观上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WTO为各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以贸易自由化为开端,随着世界自由贸易的发展,生产的逐步国际化,20世纪中期后,金融全球化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获得了快速发展。到21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经济全球化获得空前发展。经济全球化带动了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其将来的发展趋势是实现全球经济的共同繁荣。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经济逐渐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自觉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

1、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机会

我国可以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充分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经验来发展本国经济,促进经济增长。我国要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积极引进外资,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拓展海外市场。

2、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机会

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了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可以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3、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经济制度的创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我国经济参与到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能学到国外许多先进的管理制度以及一些先进经验,使我国经济在发展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快速发展,逐渐缩小与国外经济发展的差距,实现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跨越式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

1、 可能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金融风险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国际资本流动加快,我国的金融市场很有可能受到国际游资的冲击,容易引发金融危机。目前,我国金融管理还存在一些漏洞,金融风险相对较大。随着外国金融资本逐渐进入我国,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国外金融业的冲击。

2、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与跨国公司竞争的挑战

随着外资引入的逐渐增多,很多跨国公司到我国来投资,跨国公司在国内的发展,抢占了我国的市场份额,也威胁着本土的中小企业,削弱了国内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这些都对经济发展造成了影响。

3、经济全球化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的挑战

由于我国的对外开放是由东到西,由沿海到内陆的开放,东部沿海地区在国家各项政策的支持下获得了快速发展,而西部地区仍然很贫穷落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显然是东部沿海地区吸引的外资多,中西部地区少,因此,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更进一步拉大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

三、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

1、积极迎接经济全球化

我国经济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已取得了不少成绩,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态度,不能片面盲目乐观和悲观失望,我们要积极发挥自身的力量,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机遇快速发展,尽量减少和避免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促进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争取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2、利用先进技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

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我国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引进国际上先进技术,更好地消化吸收,从而实现我国的技术创新,加大对我国传统产业(如纺织、机械、轻工、煤炭、钢铁等工业部门)的技术改造,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设备和工艺,提高我国自身的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从而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3、完善金融机制,应对金融危机

目前,我国的金融体制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金融体制不健全、融资结构不合理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应完善企业融资结构,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针对呆坏账,建立一套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加大我国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能力,加强金融法制建设,构建独立的金融司法体系,推进金融监管法制化。为了适应金融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应逐步提高我国金融业的透明度,做到各种金融制度的透明化,从而避免金融风险。

总之,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为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一定要以积极的态度,把握住机遇,应对各种严峻的挑战,从我国国情出发,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注释:

① 符寒峰、符寒光.经济全球化对社会制度的影响[J].江西社会科学,2002,(21).

参考文献:

[1] 陈漓高.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 刘力.经济全球化中国的出路何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 李坤望、刘重力.经济全球化:过程、趋势与对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篇12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基本特征 发展中国家 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了诸多发展趋势,其中,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其表现及影响已日益为国际社会所广泛关注。它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不断扩展为全球性分工,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优化组合,达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了各国和全球经济的共同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

一、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经济全球化,是指资本、信息、技术、劳动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配置、重组的过程,是生产、投资、金融、贸易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相互竞争和制约的趋势。它有以下基本特征。

1、企业全球化

跨国公司既是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产物,又会进一步促进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和全球化。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一直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导力量。全球化的发展使跨国公司的生产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竞争也在全球范围内展开。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兼并现象比较突出,并呈现出两大突出特点:规模大;兼并数量多;涉及金额巨大。这种企业的兼并浪潮客观上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2、生产全球化

生产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从广度上讲,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和地区已遍及全球;从深度上讲,国际分工越来越细,已由过去单一的垂直型分工发展为垂直型、水平型和混合型多种分工形式并存的新格局。同时,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发展,国际直接投资是一种深层次上的通过投资设厂,在生产领域里、在生产过程中把各国经济联系起来的方式,9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增长速度在各项国际经济指标中是最高的。另外,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迅速扩大,已成为贸易之外联系世界各国经济的又一重要纽带。

3、贸易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表现在:国际间的产业转移使各国交流产品的必要性大大增加;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的高效率大批量生产,也要求在全球范围内开拓市场,扩大国际贸易规模;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对国外产品的需求,从而促进贸易全球化;便捷灵活的贸易方式和国际协调对贸易限制的减少,促进了贸易全球化。二战后,国际贸易总量和规模不断扩大,而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增长又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4、市场经济体制全球化

虽然西方发达国家实行市场经济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二战后相继取得民族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也大都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但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全球化还只是上世纪末的事情。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已成为不同制度国家的共同体制,从而为市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制度性基础。经济全球化以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为基础,没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就没有生产要素国际间的自由流动,也就谈不上真正意义的经济全球化。

5、金融全球化和经济信息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电子技术和通信手段的飞速发展,尤其是随着各国对资本流动管制的解除和“电子货币”(信用卡)的流行,货币的国际交换和流动的规模日益扩大,使经济信息在全球迅速、准确地传递,这大大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金融的全球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加速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市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显著特征,信息产业在一些发达国家已取代传统产业而成为支柱产业。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也改变了传统制造业、商业、金融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和经营方式。这一切使全球经济活动的速度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

6、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和国际经济组织日益健全

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明显加快,这种区域经济一体化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的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等作为协调和监督世界经济运行的国际性组织,其权威性和作用越来越明显,在世界经济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

1、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机遇

二战以来,发展中国家纷纷实行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多数发展中国家也在不同程度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

(1)经济全球化使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步伐加大。发展中国家利用这个契机,既可以继续引进发达国家技术比较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增加国内就业,扩大出口,完成工业化进程;又能够利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会,加大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学习,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在某些关键环节上占据优势地位,加速国内现代化进程。

(2)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使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增长迅速。如:1983―1987年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额仅为年均42亿美元,1996年则增加到510亿美元,而到2003年,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则达到900亿美元,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十分之一强。

(3)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资的条件和机会。据联合国公布的数据,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的数额在增长;投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私人资本在增加。吸引外资规模的扩大,无疑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金短缺问题。

(4)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增强。近年来,发展中国家有些跨国公司已从贸易活动深入到国际生产领域和高科技领域,并开始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向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提出了挑战。

(5)经济全球化带动了世界范围内经济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和自由贸易区等多种形式自由经济区的发展。主要分布于发展中国家的各类经济区,不仅成为吸引外资的“载体”,而且对解决这些国家的就业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6)经济全球化拉动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近10年来,国际贸易的增长大大超过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尽管发达国家是国际贸易的最大受益者,但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的发展中国家也受益于国际贸易。

总之,发展中国家通过参与经济全球化,可以为自身发展提供全球化的市场、资金、技术、人才及先进的管理经验,使国内资源得到最为充分的合理配置;可以在日益剧烈的国际竞争中,尽快地提高本国民族企业的竞争力,加快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现代化的早日实现;还可以推进政治改革,加速民主化进程。

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

发展中国家在与发达国家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部分利益的同时,却承受着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甚至对本国经济的严重冲击。

(1)经济全球化导致和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一步不平衡。突出表现在南北差距不断扩大,发展中国家更加落后于发达国家,尤其是造成那些处于最底层的发展中国家更加贫穷落后。因此,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9年度人类发展报告》中呼吁人们重新认识经济全球化问题,努力缩小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

(2)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各国都要一定程度地让渡和共享经济,而这种让渡和共享实际上又是不对称的。同时,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范围内市场力量的加强以及发达国家大跨国公司的不断扩张,有可能冲击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国内产业,威胁其国内市场安全,使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事务中的权力相对减弱。另外,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而成立的“超国家”的专门性国际经济组织也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形成约束,因此,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最大问题是国家将受到冲击和削弱,国家经济安全受到威胁。

(3)随着全球贸易和全球生产体系的迅速发展以及跨国公司及其资本的不断扩张,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冲击,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也不断增大,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

(4)在解决全球性问题时,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两难的尴尬局面:一方面他们要发展本国经济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却被发达国家指责破坏环境。而实际上,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将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以及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资源浪费现象因此而相当严重,平衡的生态系统因此而遭到破坏,良好的自然环境因此而受到污染,社会负担成本因此而日益加重,从而严重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并最终影响到整个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而问题的实质在于,发达国家现在已经超越了工业化发展阶段,它们理应对已经形成的环境污染负责。

(5)经济全球化下的金融全球化,在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金融风险和经济冲击。目前,24小时电子化交易的全球金融市场已经形成,在为市场交易提供更大便利的同时,也为金融界的不少投机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国际互联网的畅通运行,使资金可以随时流向地球上任何一个有利可图的地方。由于国际市场上巨额资金的短期套利,如果在防范金融风险和稳定金融秩序方面稍有不慎,将会带来巨大风险,墨西哥和东南亚的金融危机都是最好的例证。

可见,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深远而复杂,各国都要从自身的战略高度,全面考虑本国的经济利益,综合平衡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既要看到经济全球化的大好前景,又要充分考虑到可能产生的问题并审慎对待,不可盲从。

【参考文献】

[1] 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7.

[2] 《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

篇13

    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国际社会普遍高度关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走势。一些学者以经济全球化损害多数国家和民众利益为由,断言经济全球化将会出现逆转。而主流观点认为,只要妥善应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发展将是可持续的。

    历程和前景:发展动力大于阻力

    从历史上看,近2000年来世界出现过四波经济全球化浪潮。第一波经济全球化浪潮发生在2000年前的罗马帝国时期,通过建立交通网络、形成共同的语言、法律和货币等,促进了从英国到中东贸易的发展;第二波全球化浪潮出现在500年前,哥伦布等航海家开拓海上通道,推进了欧洲、美洲及东亚地区的贸易。这些贸易后来为英国、荷兰的贸易公司所控制。在此期间,因一些欧洲国家内部出现反对声音,国际贸易扩张势头受挫,经济全球化一度陷入低潮;第三波经济全球化浪潮发生在1870年至1913年间。国际贸易再次大幅增长,金融资本和劳动力加速流动。新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力。轮船、火车、电话、电报被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运输、通讯成本。比较优势理论日益受到重视,许多国家政府开始接受国际贸易不是零和游戏而是共赢的理念,开放政策对国际贸易、资本和劳动力流动产生重要作用。科技发达和资本充足的欧洲特别是英国成为国际贸易和货币体系的中心,而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土地的国家则成为其外围。制成品、金融资本及熟练劳动力等从“中心”流向“外围”,自然资源和农产品从“外围”流向“中心”。随着两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的发生,经济全球化陷入低潮并出现倒退;第四波经济全球化浪潮出现在二战后特别是冷战后时期,并持续至今。

    与前三次经济全球化浪潮相比,第四波经济全球化浪潮发展具有新的特点。第一,全球范围配置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世界商品出口占全球GDP的比例超过20%,国际直接投资占全球GDP的比例为21%,而1913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8%和5%。随着中国、印度、前苏联国家及东欧国家等新兴市场经济体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的规模正在空前扩大;第二,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劳动分工和资本流动已突破“中心”与“外围”的格局。过去发达国家出口制成品,换回大宗初级产品,现在新兴市场经济体有能力生产并出口包括高技术在内的制成品。更重要的是,国际资本流动出现重大变化,十九世纪世界最大经济体英国拥有经常项目盈余并对外输出资本,而当今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拥有巨大经常项目赤字,并从新兴经济体输入资本;第三,国际资本市场更加成熟。目前全球资本流动总量扩大,资本流动形式也在增多。过去国际证券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融资、购买政府债券等少数领域;而现在的投资者拥有涉及众多部门的债券、股票及其他衍生金融产品;第四,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企业生产过程布局达到了新的水平。高新技术的进步和应用,不仅使发达国家企业将制造业生产过程转移海外,也将服务业部分业务流程外包到发展中国家,以降低经营成本。服务外包使可交换的服务范围扩大,从而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浪潮不会出现逆转,主要得益于科技进步、政府实行开放政策、新兴市场经济体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等三大因素。科技进步的直接结果是运输与通讯成本大幅降低。航运、水运技术的改进以及通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不仅进一步降低运输和通讯成本,而且改进了全球供应链条的管理,加快了货物、资本、技术及人员等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越来越多的国家实施开放政策的直接结果是全球经济自由化程度日益提高。二战结束初期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及后来制定的一系列经贸规则为全球化发展奠定了机制基础。近几十年来,贸易自由化持续发展,多边贸易谈判多次达成协议取得进展,较大幅度降低了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支持全球化发展的政策。目前世贸组织成员已近150个。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关税从1980年代30%降至目前10%;新兴市场经济体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直接结果是人口众多的东亚和南亚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为经济全球化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二战后的历史证明,向世界经济输送廉价、勤奋和较高素质的劳动力是通往繁荣的道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已走过这一道路,如今中国及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也沿着这一路径发展,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中、印经济在全球化进程中成功转型,将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可资参考的发展范例。

    经济全球化发展正遭遇不少阻力,主要体现在三对矛盾:一是经济全球化与政治本地化的矛盾。生产要素在全球迅速流动,但自由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受制于国内政治力量特别是选民的意向。全球化发展需要国家政府的支持,而政府决策需要国内政治支持,缺乏民众支持的开放政策和全球化是不可持续的。目前美欧一些国家受国内政治气候影响,贸易政策正处于十字路口上。西方国家社会和政界对经济开放的反对声增大,其经济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俄罗斯及一些拉美国家实施经济国有化举措;二是全球自由贸易机制与双边、次区域优惠贸易安排的矛盾。美、欧在农业补贴方面的分歧导致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而美国却热衷于双边及次区域自贸协定谈判;三是从理论上讲,经济全球化将使所有国家和群体都得到好处,但眼下的现实是不少国家及群体并没有受惠,他们的态度对全球化发展不利。总的看,迄今为止,经济全球化从战争、大萧条、疾病恐慌、自然灾害、金融危机、股市泡沫破灭、恐怖袭击及能源危机等重重磨难中挺了过来,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可预见的未来,第四波经济全球化浪潮仍不会重蹈倒退的覆辙。

    影响和问题:利益不均

    从总体上看,经济全球化正对世界经济及各国经济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有利于减少贫困人口。据世行统计,1980年以来,全球人均收入增长近1倍;1990年以来,世界有4.5亿人摆脱绝对贫困状态;发达国家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得丰厚利润,出口扩大,生产率提高,消费物价降低,民众生活水平提高。以美国为例,近几十年来,按2003年价格计算,经济全球化使美国每年GDP增加约1万亿美元,人均收入增加2800至5000美元。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增大,美国进出口贸易占GDP比例从1970年的12%提高到2005年的24%;近十多年来,出口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年均为25%,支持美国内1200万个就业机会。外国对美国直接投资每年为美国创造600万个就业机会。近几年,美国还从其他国家输入数千亿美元资金,以弥补其“双赤字”。除老牌跨国公司外,许多西方中小企业也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获得大发展的机会。芬兰诺基亚公司得益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从一个乡村小型公司发展成全球首屈一指的移动电话制造商;发展中国家通过参与经济全球化,获得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市场、资源等,从而加快了经济增长步伐并提高了民众生活水平。据世行统计,发展中国家GDP年均增长率从1980年-2000年的3.4%提高到2005年的6.6%,其中东亚和南亚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增长,GDP年均增长分别从8.5%、5.4%提高到9%、8.1%。不少国家还利用经济全球化机遇提升产业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成为世界重要技术产品出口国,其跨国公司也在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投资设厂。如韩国1960年代仍是个穷国,参与经济全球化使其经济快速增长,目前韩已进入工业发达国家行列。

    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都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突出问题。发达国家部分企业及工人受到外国特别是新兴市场经济体竞争的冲击。制造业等传统产业陷于困境,工人失业增加,工资下降压力增大。近几年,美国制造业失业人数增加几百万,工人平均实际工资下降,这一定程度上与美国企业向海外转移产业和大量进口外国产品相关。由于服务业和IT业务外包,发达国家白领工作岗位及工资水平受到影响。据预测,发达国家外包的服务工作岗位将从2003年的150万个增至2008年的410万个,其中美国外包的服务工作岗位将从56.5万个增至120万个;发展中国家面临严重挑战,特别是参与经济全球化能力较弱和自然资源缺乏的中等收入国家(如一些拉美国家和东欧国家)受到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双重“挤压”。不少国家债务负担加重,一些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即使较成功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东亚和南亚国家,其国内两极分化也在加剧;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更不利境地。发达国家政府可通过较完备的社保及失业救济等机制来缓解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而多数发展中国家尚未建立此类社保体系,缺乏规避和减轻风险的能力。更严重的是,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舞台的发言权很小,无力改变其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不利地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内部原有贫富差距拉大,不少中产阶层沦为新的贫困阶层。跨国公司、大金融企业的业主、高管等是经济全球化的赢家,但部分中产阶级,如美国中西部传统产业密集区的企业主和工人却没有或很少分享到经济全球化的好处。在发展中国家,能够适时融入经济全球经济体系的亚洲中低收入国家已从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中获益,低工资、科技传播及进入全球市场等因素使其经济快速增长。而拉美、东欧一些中等收入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分得的“馅饼”不断缩小。非洲不少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被“边缘化”,经济结构单一,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发展受制于国际市场,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经济全球化使许多发展中国家贫困现象加剧,世界贫富鸿沟继续扩大。非洲绝对贫困人口比率从1981年的41.6%提高到新世纪初的47%。

    原因和症结:

    不是来自经济全球化本身

    经济全球化面临着诸多问题,症结在于现行国际经济体系和国际经济管理方式存在问题:

    支配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不公平,其总体设计向发达国家倾斜而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篇14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各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各领域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经济中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是政府相关部门和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以经济全球化的概念为基础,分析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全球化的性质和具体表现,结合我国基本国情,阐述了经济全球化和雇佣劳动者的关系,以期能促进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健康发展,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

关键词:

全球经济化;发展模式;经济支柱;劳动者

在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中,主要以计划经济为主,缺乏生产积极性,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推进,我国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引进了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理念,逐渐转变了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从重工业为主导逐渐转变为集约型经济,放宽政府管辖范围,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如私营企业等,转移部分基础工业,如在中东地区建立加工厂等,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的定位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主要潮流,主要包括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投资、金融全球化[1]等方面,以跨国公司为载体,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各类生产经营活动,促进全球资源合理配置。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方面,各国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变革国内经济发展体制,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比如中国,实行特色社会主义体制;第二方面,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高科技产品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推进信息化进程,加快信息传递速度;第三方面,跨国公司的建立,它促进了各国间经济交流,将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经济全球化的性质及表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目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主要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带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但随着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经济全球化性质逐渐变化,如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贸易全球化,国际贸易规模逐变大,各国之间的生产经营活动交流日益频繁,比如港口城市的出现,就是贸易全球化的产物,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促进了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各国投资企业拓宽了投资渠道,将眼光放到国外,力求用最少的资金投入换来最大的经济效益,比如中外合资企业等;金融全球化,构建了全球的金融机构体系,增加了各国之间资金来往,比如国际货币的出现。

三、经济全球化与雇佣劳动者之间的关联性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劳动者属于经济基础范畴,协调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全球化,需要提升劳动者素质,理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劳动者与企业的关系。

1.雇佣劳动者素质要求高,需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分工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能够进一步优化配置,在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基础劳动力需求多,人力投入较大,很多发达国家将这些传统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发展中国家就业压力,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基础性劳动力素质不高,比如一般的劳动力只能在生产流水线上做最简单的零件设备,不能参与技术开发。劳动者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然会面临被先进技术淘汰的威胁。企业要提供多种进修渠道,让劳动者深入了解经济全球化的性质和表现,通过举行员工培训等方式,引进先进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管理理念,树立员工面对市场风险的信心,比如跨国公司可以成立金融小组,收集、整理全球经济资料,分心最新发展形式,制定适合企业的营销战略。

2.传统工业转变发展模式,雇佣劳动者面临失业威胁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全球经济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统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之间的关系,开始转变传统工业“粗犷型”发展模式,整合重工业企业资源,大力发展以服务业为中心的第三产业[2],提升科学技术含量和生产效率,比如零部件生产企业引进机器实现生产自动化。

3.加大雇佣劳动者收入差距,增加社会动荡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推进,发达国家将劳动力需求大、污染重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依旧掌握最核心的生产技术,获得的经济效益大,反之,发展中国家投入劳动力数量多,获得的经济效益较少,加剧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矛盾,同时也加剧了基础型劳动力和技术型劳动力之间的收入差距,社会公平的问题突出,国家如果不重视收入差距问题,可能导致无产阶级奋起反抗,增加社会动荡因素。我国只有增强经济全球化适应程度,大力发展国内经济,以内需带动经济发展,以宏观调控手段维护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国家差距,提升国际综合实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各国只有不断发展经济,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才能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赢得发展机遇。经济全球化与雇佣劳动者之间关系密切,它能减少基础劳动力的使用,增加技术型劳动力的需求,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不想面临失业威胁,劳动者只有在经济全球化中不断提升自己适应能力,用知识武装自己,学习先进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经济发展思路。同时国家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升国家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孙寿涛.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对雇佣劳动者的影响[J].研究,2014(,8):8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