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如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范文

如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9:35:2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如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如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篇1

一、当前民营企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知识是人力资源也是智慧资本,更是当今生产力提升与经济成长的主要驱动力,其重要性已远超过土地、劳力、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其价值是直接建立在知识的创造、扩散、累积、应用、加值与保护。其实,知识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其附加价值高,它在经济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越重要,越显示这个社会的进步与成熟。总之,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民营企业如何将知识转化为经济,运用知识来赚取利润乃成为时势所趋,因此将技术产业化、商品化的情形也就越普遍。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形式的经济形式也有着本身的发展模式。对于民营企业而言,由于投入资金的问题,需要有技术的创新才能保障在经济的潮流中不被淘汰。而技术创新的起源来自于科技人员的创新研究,因此在校企合作的产学研过程中需要提供良好的技术投资氛围,让科技人员能够通过这个平台发挥优势,从而达到企业稳步发展的目的。对于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产学合作朝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迎向产学研发展的新阶段。

在当前的社会经济中,知识创新的投入与企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知识经济时代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来保证企业的发展。同样民营企业也是需要不断地输入新鲜的血液确保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会因为技术的老旧或没有更新而停滞发展的步伐。民营企业经济发展更需要知识资本的投入,让自身的产品能够更具有竞争力,能够迎接市场经济下同行业企业的挑战。民营企业技术的创新在充分地开发本企业的人力资源外,还可以与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进行合作,实现产研学的协作发展模式,民营企业提供技术发展的资金和环境,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提供技术的支持和人才的培养,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

二、区域校企合作产学研在民营企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目前新技术的创新是公司不断成长与取得竞争优势的主要关键之一,取得方式包括产业本身之间的合作、产研合作、以及产学合作等,其中又以产学合作被世界各国认为是越来越重要的议题,因此产学合作乃成为影响国家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自从知识经济时代来临,知识的创造、累积和应用成为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泉源,才间接地促使大学与民营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加强相互的合作,产学研合作才算真正全面发展起来。校企合作产学研已经成为当前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民营企业发展离不开技术的革新和科技的进步,这些都需要有良好的人才支持和科研的支持,这些因素在人才济济的高等院校都能找到,因此民营企业在产学研模式发展中能够得到更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机遇。民营企业的管理者要重视区域校企合作的发展模式,这样才会让企业能够林立于不断创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民营企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管理者有韬光远虑,虽然投入的过程需要不断资金的支持,但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没有技术创新,随时都会被这个时代所摒弃。产学研合作扮演的角色是非常关键的,民营企业要抓住这样的机遇,让企业的发展更加有方向,更加有动力。

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中同样强调创新的展现,民营企业需要创新的产品以因应市场的需求,民营企业需要创新的概念来激发员工的智能,科研单位则需要创新的技术来支持其发明。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由民营企业在市场机制的激励下来实现,因此民营企业可说是创新的主体;知识经济时代就是需要企业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相互协作,共同发展,才会达到双赢的效果,因此科研机构与大学也都是重要的技术创新源。产学研合作的主要组成部门与国家创新系统中的部门与理念相同,因此产学研合作可说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具体实现。民营企业需要为产学研协作发展提供更多更广的平台和资金保障,让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创造企业的价值。

篇2

创造公平竞争和平等准入的

市场环境

任志武表示,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司通过组织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和与工商联联合召开有关省市发展改革委及民营企业家座谈会等途径,了解到通过推动《实施意见》近一年来的落实已取得良好成效,为各地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赢得了更多机会和更大空间。

他说,各省市积极在放宽民间投资准入范围上出实招,规范设置投资准入门槛,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允许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所有行业和领域。

以广东省为例,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等七大领域的范围,并推动相关领域的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共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为民间资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公共资源配置一视同仁

任志武说,国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公共资源配置方面给予了民营企业与其他投资主体同样的待遇。

去年,在中央财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和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共支持了17个民营企业项目,安排国家资金8亿元,其中基因工程重大项目支持的唯一一个项目就是由民营企业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承担。

在中央预算内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科目中,有关部门共支持了江苏恒神纤维材料有限公司等41个民营企业项目,占总批复项目数的38%。此外,2011年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也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支持重点,共安排7500万元,支持了85个项目。

重视民企意见 强化创新能力

任志武说,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在编制“十二五”相关规划过程中积极听取民营企业的意见,并认真加以吸纳。在《实施意见》起草过程中,发展改革委专门听取了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民营企业的意见;在“十二五”中小企业发展规划中,将鼓励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明确提出引导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针对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不强的情况,发展改革委近一年来着力强化民企创新基础能力建设。

发展改革委依托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在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建设了一批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我国其他公共技术创新平台也都向民营企业提供服务,为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了较好的创新基础能力保障。

2011年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共安排4000万元,支持了41个技术服务平台改造提升项目;认定了首批99家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并出台了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适用科技开发用品进口税收优惠政策。

支持民企融资 开展国际合作

据介绍,近一年来,国家支持民营企业充分利用新型金融工具融资。

2011年,国家新兴产业创投计划新批准参股设立创业投资基金41只,其中国家补助资金20.5亿元,引导地方政府及社会资金约90亿元。

迄今为止,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共参股设立创业投资基金61只,其中国家补助资金30.5亿元,引导地方政府及社会资金超过140亿元。这些创投基金将为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重要的资金来源。在2011年中小企业专项资金中,安排了4.8亿元,对566家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的企业进行补助。

我国还利用各种双边多边机制和平台,鼓励民营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

篇3

关键词:民营中小企业;地方政府;发展

一、我国民营企业的现状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其所创造的GDP已经占到全国的50%以上,社会就业率已达到70%以上,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国家工商行政总局统计,截至到2009年第一季度,全国登记的民营企业为664.27万户,户均注册资本170.3万元,但规模大小悬殊,超过100万元的仅133.6万户,占24.2%,75.8%的企业,注册资金在100万元以下。在新时期下,我国经济中的民营企业又站上了新的发展舞台,如何面对国际和国内新环境,如何抓住机遇度过危机,如何进行转型升级,是摆在国内民营企业面前的重要问题。

二、民营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

1.中小企业发展观念不清

目前,中小企业已经发展到“强不强”、“优不优”和“长不长”的问题上了,在特定环境下,重视大企业忽视小企业的现象依然存在,对扶持小企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观念还是没有纠正,同时也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引导和扶持小企业发展的手段,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和提升。按照国际经验,人均生产总值在3000-5000美元之时,要加速发展就要实行“抓大扶小、两头并举”的政策,在发展壮大企业的同时,也要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夯实经济基础,增强经济活力和增长极,消减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2.民营企业经济效益低下

民营企业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由于各种原因,民营企业的经营效益明显低于大型企业。大型企业在盈利能力、投入产出和资产运营效率等三个方面都远远领先于中小型企业。

3.中小企业创业成功不易

以浙江省为例。浙江省中小企业的成活率和平均生命周期指标数据都很低。浙江省每天约有240多家民营企业注册登记,但同时也由130多家民营企业注销关门,存活率仅为45.83%。2003年第三季度,浙江省私营企业日均开业数与上半年相比减少了30多户。

4.中小企业发展制约严重

民营企业的发展受到各种要素的制约,分别是资源和环境、生产资料、土地、资金和劳动力。我国的民营企业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外延式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仍未改变,而其中民营企业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指标更突出。随着国内外石油、铁矿石、钢材和有色金属等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价格不断飘升,大大提高了民营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了民营企业适应市场能力,挤压了民营企业利润空间。

三、对策思考:完善市场机制、发挥政府职能

“良好的政府不是一个奢侈品,没有一个有效的政府,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在市场失灵的场合,没有政府的干预也是不行的”。在以民营经济、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浙江更是如此,大量的中小企业对浙江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秩序的维护至关重要。但是,由于规模小、信息不对称、管理体制缺陷等等原因,中小企业的发展困难重重,更新周期短,生存困难,且需政府地支持。而当前,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转轨阶段,政府干预市场还带有浓厚的计划色彩。所以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政府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既要完善市场机制,又要发挥政府职能。

1.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发展、

在应急的情况下需要政府扩大投资,但从可持续发展来看,更需要放宽民间资本的准入限制,允许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金融服务和社会事业等垄断性、公益性领域,扩大社会资本投资。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进入科教文卫等非营利性领域,需要贯彻落实“国四条”。

2010年3月24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委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国四条”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发展。

(1)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

通过推进体制改革、健全收费补偿机制等多种方式,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交通、电信、能源、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国防科技工业、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领域,兴办金融机构,投资商贸流通产业,参与发展文化、教育、体育、医疗、社会福利事业。

(2)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技术攻关,并鼓励上述企业加大产品开发力度,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一业,参与国际竞争。

(3)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

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并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联合重组等方式壮大实力。

(4)建立健全民间投资服务体系

清理和更改不利于民间投资发展的法规政策规定,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产品和服务进入政策采购目录。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对于丰富和充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加大企业财税扶持力度

运用财政扶持措施,确保财政对中小企业投入逐年增加,对中小企业专项资金作出明确规定。完善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加大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支持力度,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政策,政府采购向中小企业倾斜。运用财政担保、财政信用增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力度。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组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性银行,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对于国家鼓励发展的经济部门或产业中的中小企业,政府可以采取放长期低息贷款的方式进行针对性的投融资活动。

运用财政补贴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对用自有资金创建中小企业和对现有中小企业增加投资进行补贴,对中小企业新增员工的培训、工资费用进行适当补贴,对有成果的科学研究开发项目支出进行补助。运用政府采购制度扶植中小企业发展。作为一种新型财政创新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在发挥节约财政开支的同时,也要发挥其宏观调控职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3.改善企业外贸出口环境

加强政府的服务与指导。面对国外新的贸易政策,政府各部门要成立跨部门的工作机构,保证各部门工作的协调和信息沟通。建立应对技术壁垒信息制度,完善与出口企业联系制度,通过政府、媒体与企业的互动,确保企业及时、全面、有效地了解国外新贸易政策信息。引导企业利用远期结售汇、开展外贸交易等手段锁定汇率风险,减少因汇率浮动带来的损失。支持外贸出口型企业,通过设立国外销售公司,减少中间环节,分散企业出口风险,提高利润,健全外贸信息收集与预警机制,开展政府部门合作,联合收集国外贸易信息。主导产

业创新升级。建立和完善自主创新体系,通过对通信、微电子、生物医药、新材料和新一能源等几个高技术出口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加大重点科研机构投入力度,直接帮扶重点企业,形成政府支持、研究机构科研开发、企业推广应用相结合的官学产一体化的创新体系。鼓励中小企业“抱团”突破技术壁垒,针对中小企业技术、人才、资金等制约因素,采取由一家龙头企业带头,其他企业辅助、政府奖励的“抱团创新”模式,减轻创新风险。落实国家关于进口产品贴息的规定,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企业扩大进口,平衡进出口贸易。

4.构建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中小企业融资存在很多先天上的劣势。信息不对称、信用风险、抵押物较少、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都一制约了中小企业融资,即使是金融资本市场很完善的欧美国家,中小企业融资也是很困难的。因此,中小企业融资不能仅靠市场,还需要政府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支持。健全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和激励机制。在原有担保风险补偿资金的基础上加大风险补偿力度,重点对经营管理规范、风险控制良好、服务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业绩突出的规范型担保机构进行风险补偿和激励,引导担保机构积极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服务。积极推进中小企业集合发债试点工作。帮助一些成长性好、业绩优异的成长型中小企业通过集合发债的形式融资,促进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为中小企业扩大中长期项目投资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稳步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依据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利用丰厚的民间资本,推进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满足中小企业旺盛的融资需求。建立完善的证券市场,降低上市标准,发展票据业务和同业拆借,为一些优秀的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证券市场融资创造条件。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和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为中小企业特别是不具备上市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风险投资和信用担保基金。设立政策性风险投资机构,直接从事一般商业银行不愿意经营的针对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业务。建立专门政策性金融机构,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等业务。加强信贷政策指导,采取贷款贴息、利率浮动、延长贷款期限、放宽贷款额度等多种手段,对金融机构信贷总量和投向实施引导、调控和监督,促使信贷资金向中小企业合理流动。政府直接提供优惠贷款,有针对性地扶持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中小企业。

参考文献:

[1]查尔斯沃尔夫谢旭译:市场与政府[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

[2]胡鞍钢,王绍光政府与市场[c],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3]史晋川,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温州模式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篇4

第七届豫商大会,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展不明朗的背景下在许昌开幕。每年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都要题一副对联给豫商大会,今年的对联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知难而进,敢问路在何方。乘势而上,路在我们脚下。”截取重点,这副对联中有两个关键词,“知难”和“乘势”,知难是什么难?乘势乘什么势?

第七届豫商大会基本上围绕这两个词展开讨论。

豫商的“难”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豫商的基数正在扩大,但是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中,豫商发展的脚步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正在进一步扩散,经济下行态势明显增大,世界各国的经济都不同程度陷入困境。随着政府对金融行业进一步开放,“金融业成暴利行业”成为现实。据2011年上半年的统计显示,在国内的上市企业中,金融业的利润超过所有上市企业利润总和的50%。金融业过分逐利让实体经济不堪重负。

河南省豫商联合会会长陈义初指出,“垄断行业暴利”伤民现象非常严重。有数据显示,民企500强的总利润还赶不上中石油、中石化两家之和。过度垄断,缺乏市场竞争,很难实现企业价值,更无益于平抑物价。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引人关注的背景是,过去的一年间里,中国民营实体经济在外需不振、劳动力成本上升、融资难与融资贵等多重夹击之下步步退缩。民间资本抽离实体经济,从炒楼到炒生姜、炒大蒜,以及愈演愈烈的民间借贷“钱生钱”游戏,以温州为代表的民营经济活跃地区面临着生存模式质疑,去年江浙一带倒闭潮中,也有很多是豫商的企业。

因为欧债危机的影响,进出口难度较以前大大增加;同时国内人力成本陡增,大批民营企业苦不堪言。特别是聚集在南方沿海的豫商,更是切身体会到这一点。

河南广东商会副会长王书万服务着商会会员中经营皮具生意的企业,他表示,人力成本的加大让该行业苦不堪言。“2012年尤其难过。”

事实上,像王书万所说的类似企业并不在少数,即便是在河南本土,民营企业也面临自资金短缺的境况。全国来看,中小微企业有4000多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贡献了中国GDP的60%、税收的50%和城镇就业的80%,其间小微企业数量占比最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然而调研显示,2011年,90%以上的中小微企业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

于是民间借贷潮便乱相频出,大量的民间资金被吸引到金融市场,虽能得到短时间的缓解,但时刻面临着危机。

豫商与其他商帮一样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卢展工提出的“知难而进”正是正逢其时。

如何乘势而起

如何乘势而起?乘谁的势?是本次豫商大会主论坛与分论坛讨论的主要问题。河南省政府金融办主任孙新雷认为,豫商群体崛起需要金融业的支持。小额贷款应该成为助推民营企业发展的动力。“在小额贷款部分,大部分中小微企业需要的仅是10万~30万之间的额度,并且还款期非常短。”正是在这样额度低,还款周期短,银行利润少的背景下,国内银行不愿意将钱贷给中小企业,导致一方面中小企业发展困难,另一方面银行攻坚大企业难度增大。

有关数据表明,目前河南省非国有经济对GDP的贡献已达60%,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达到70%,对新增就业的贡献达到80%。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全部银行信贷资产中,非国有经济占用的比率不到30%,证券市场上,民营公司仅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6%。

陈义初指出,民营企业融资难制约着豫商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制约着中国金融业自身的健康发展。因此,解决商业银行制度缺陷,扩大民营企业贷款支持,大幅增加信贷总量已成为豫商企业发展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但民营企业自身也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很多民营企业坚持在传统行业坚守,并且创新力不够,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没有完善的财会制度,让很多银行望而却步。“如果你能‘持续盈利、稳定增长’,如果你坚持这8个字的话,我相信很多银行会排着队找你放贷。”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郭爱民说。

针对这样的金融状况,如何构建良好的金融体系服务民营企业成为热议的话题。

陈义初指出,要想改变这样的现状,需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国有商业银行应进一步改进信贷管理体制。特别是以授权授信方式,在保证不出现风险的条件下,让基层银行自主选择企业、自主进行信贷决策,以减少信贷审批程序和环节,降低企业借款成本。

二是可考虑在国有商业银行省、市分行设立专为基层和民营企业放贷的管理部门。

三是农村信用社要充分发挥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主体作用,把支持以“三农”经济为重点,转移到支持“三农一民”上来,尽快占领农村和县域市场。

四是开启二板市场,沟通民企直接融资渠道。在当前民营经济占国民经济比重高、新增劳动力就业愈来愈依赖民营企业的形势下,急需针对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缺乏的问题进行一场广泛的金融创新。在一定条件下,开启证券二板市场,打通资金需求方与资金供给方之间直接沟通的渠道。民营企业在二板市场上市,是一种直接可行的筹资方式。

五是建议借鉴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做法,加快民营资本进入金融行业的步伐。稳步发展中小型银行,特别是发展以民间资本为主要发起人的民营银行,通过民营金融组织进行金融资本与民营产业资本的融合。

六是建立民营企业贷款需求档案制度和信誉排行榜制度,对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信用状况分类排队,并灵活运用差别利率支持信誉好的民营企业发展。

所谓的乘势而上,正是要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之机,大力发展实业,敢于创新金融机制,从而成就豫商企业知难而上的勇气。

第七届豫商大会系列报道 访谈篇

篇5

关键词:民营企业;小康社会;人才资源;研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民营企业发展有其特殊的历史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扶贫脱贫,而扶贫脱贫重要依靠在民营企业。如何既能通过人才资源建设来提升各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又能通过人才队伍建设和企业竞争力提升来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是摆在民营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文章中,笔者通过对民营企业人才资源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全面而客观地分析当下人才引进现状,客观权衡民营企业的人才战略,尝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背景下更加充分的通过人才资源建设战略实现企业自身发展和扶贫脱贫的双赢。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民营企业人才资源建设现状

现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攻坚期,民营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载体,其作用不容小觑,脱贫攻坚关键在人,民营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人才,然而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在人才资源建设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民营企业对适用人才的吸引力较差。一般而言,民营企业工作稳定性不如大中型国企,工作压力较大,因而人才资源的流动性较大,而且民营企业普遍存在人力资源管理不健全和社会保障不够完备的现象,不少企业拖欠员工工资,或者五险一金缴纳不及时,员工没有安全感;有时有的企业经营不善,甚至连资金链都很紧张,创新和创业条件不够友好,优秀人才较难长时间留在企业发光发热,即民营企业较难留住人才。

二是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定位模糊,激励不足,人才继续发展渠道狭窄。就民营企业而言,不少民营企业都是亲戚相邻组团构建,在企业发展前期可以团结一致克服困难,一旦企业发展壮大到一定规模,就必须从外面引进各方面的人才来充实企业。但是人才引进来以后,企业管理者如何对人才进行定位,是一辈子的打工仔还是未来企业的主人?如果为了企业发展,那么企业管理者就必须制定能者上、庸者下的管理制度,让有为的人才能够有位。如果企业管理者搞企业管理的近亲繁殖,发展中排挤外来人才,那么民营企业只会丧失核心竞争力。外来人才的个人发展得不到保障,一辈子只是作为劳动力使用而不是人力资源来开发,那么人才留在民营企业发展的意愿较低。

三是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不力。民营企业发展需要每个人共同的努力,需要全企业员工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纲领,这就是企业文化,也可以说是企业的价值观。然而不少民营企业并没有个人的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发展也是模糊化,企业文化建设远远滞后。民营企业没有个人的企业文化,就不会有良好的创业氛围,没有良好的创业工作氛围,也就没有拧成一股绳的高效生产力和创造力,这对民营企业生产和经营负面影响很大。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对策

一是重塑民营企业吸引人才的优秀环境。一方面要做大做强做完善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灵活的薪资与完善的福利制度,以及完备的五险一金社会保险缴纳制度,加强绩效考核和目标考核、过程考核,采用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以考核激励刺激人才出谋献策,给企业人才吃上定心丸,安心扎根民营企业做贡献。

二是大胆立足民营企业未来,敢于用人唯贤,以能为先,用真金白银才促生产。民营企业管理者要敢于打破壁垒,优化调整自身目标策略,设置一些更具挑战性的工作岗位、职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能够满足人才自我满足与实现的客观要求,敢于让外来人才能者上,自家人才庸者下,敢于制定科学化的股权政策,用技术入股、工龄入股等分红方式,将企业、人才利益有机融合,不断增强引进人才的责任感、主人翁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企业管理全过程中,让民营企业人才变身企业主人,以主人翁意识投身企业建设与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背景下,民营企业可以立足实际,多去西部欠发达地区招聘人才,尝试和科研院所建立扶合作机制,积极出资培养相关行业贫困学子的学习教育;在此过程中,也要注重企业内部选拔与培养,要注重外部聘用,要积极、主动参与到人才市场竞争中,根据自身发展情况,招聘对应的专业人才。此外,为了减少在人才方面花费的成本,可以采用临时聘用、钟点聘用等形式,吸引大量优秀人才,优化内部人员结构。

三是加强民营企业人才队伍的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民营企业要建设好人才队伍教育框架,构建科学化的人才培训机制,要根据不同岗位需求,定期对内部员工进行全面而系统地培训,不断完善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提高他们专业化技能,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提高自身多方面技能,为内部员工提供更多晋升、深造学习的机会,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不断发现内部新人才,加以优化利用。

四是要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就民营企业而言,要好好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利契机,通过加强扶贫和脱贫工作支持力度,在社会上树立企业自身讲政治顾大局的社会责任感,更要通过教育扶贫等手段营造自身价值观,打造面向未来的企业文化。在发展道路上,民营企业必须注重构建一种“公平竞争、奖惩分明、社会担当、面向未来、共同成长”的文化氛围,为人才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给人才吃上定心丸,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从而留住大量优秀人才,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篇6

关键词:民营经济;区域合作;模式;创新

从人类的文明发展看来,是由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商业社会,直到最近的信息科技产业。近十年来,信息科技的发达,知识俨然已成为企业创造财富的新基石,也是衡量企业能否生存的关键指针,谁能掌握知识、应用创新的知识,谁就能在竞争激烈的经济市场里生存。

一、当前民营企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知识是人力资源也是智慧资本,更是当今生产力提升与经济成长的主要驱动力,其重要性已远超过土地、劳力、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其价值是直接建立在知识的创造、扩散、累积、应用、加值与保护。其实,知识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其附加价值高,它在经济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越重要,越显示这个社会的进步与成熟。总之,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民营企业如何将知识转化为经济,运用知识来赚取利润乃成为时势所趋,因此将技术产业化、商品化的情形也就越普遍。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形式的经济形式也有着本身的发展模式。对于民营企业而言,由于投入资金的问题,需要有技术的创新才能保障在经济的潮流中不被淘汰。而技术创新的起源来自于科技人员的创新研究,因此在校企合作的产学研过程中需要提供良好的技术投资氛围,让科技人员能够通过这个平台发挥优势,从而达到企业稳步发展的目的。对于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产学合作朝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迎向产学研发展的新阶段。

在当前的社会经济中,知识创新的投入与企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知识经济时代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来保证企业的发展。同样民营企业也是需要不断地输入新鲜的血液确保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会因为技术的老旧或没有更新而停滞发展的步伐。民营企业经济发展更需要知识资本的投入,让自身的产品能够更具有竞争力,能够迎接市场经济下同行业企业的挑战。民营企业技术的创新在充分地开发本企业的人力资源外,还可以与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进行合作,实现产研学的协作发展模式,民营企业提供技术发展的资金和环境,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提供技术的支持和人才的培养,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

二、区域校企合作产学研在民营企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目前新技术的创新是公司不断成长与取得竞争优势的主要关键之一,取得方式包括产业本身之间的合作、产研合作、以及产学合作等,其中又以产学合作被世界各国认为是越来越重要的议题,因此产学合作乃成为影响国家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自从知识经济时代来临,知识的创造、累积和应用成为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泉源,才间接地促使大学与民营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加强相互的合作,产学研合作才算真正全面发展起来。校企合作产学研已经成为当前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民营企业发展离不开技术的革新和科技的进步,这些都需要有良好的人才支持和科研的支持,这些因素在人才济济的高等院校都能找到,因此民营企业在产学研模式发展中能够得到更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机遇。民营企业的管理者要重视区域校企合作的发展模式,这样才会让企业能够林立于不断创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民营企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管理者有韬光远虑,虽然投入的过程需要不断资金的支持,但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没有技术创新,随时都会被这个时代所摒弃。产学研合作扮演的角色是非常关键的,民营企业要抓住这样的机遇,让企业的发展更加有方向,更加有动力。

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中同样强调创新的展现,民营企业需要创新的产品以因应市场的需求,民营企业需要创新的概念来激发员工的智能,科研单位则需要创新的技术来支持其发明。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由民营企业在市场机制的激励下来实现,因此民营企业可说是创新的主体;知识经济时代就是需要企业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相互协作,共同发展,才会达到双赢的效果,因此科研机构与大学也都是重要的技术创新源。产学研合作的主要组成部门与国家创新系统中的部门与理念相同,因此产学研合作可说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具体实现。民营企业需要为产学研协作发展提供更多更广的平台和资金保障,让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创造企业的价值。

总之,对于民营企业发展而言,不仅需要厚重的经济实力的支持,更需要技术创新的支持。校企合作产学研的发展模式提供了更快捷、更有效的方式和方法,民营企业管理者要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才会让企业更具有竞争力,企业的经济才会更加蓬勃有力。

参考文献:

[1]李志强,朱桥艳.“珠三角”区域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现代服务业专业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5,05:4-8.

[2]李云达.跨区域校企合作下的创业人才培养[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04:226-227.

[3]秦春节,杨友东,谢林君.区域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实践模式的探索[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446-449.

篇7

截至2005年,中国中小企业已经超过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700,占全国生产总值的6800,而其中民营企业占了85%的份额。民营企业对GDP的贡献率已超过了5000,对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更加突出。在1985}2002年间,民营经济的增长速度高出国有经济增长速度的一倍以上,在工业产出中的份额从1985年的84%上升到2002年的生8.5%。此外,民营企业还在增加税收、缓解就业压力、优化经济结构、应用新技术、促进区域经济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据统计,民营企业每年上缴的税金占全国税收收人的12%以上,2002年民营经济的税收增长率为14.80a,全社会的税收增长率为12.10o。在吸纳劳动力和缓解就业压力方面,民营企业的作用尤为突出。1999年民营企业从业人数多达8300万,2002年全社会就业总数7.374亿人,民营经济吸纳就业量3.09亿,占全社会就业总量42%,从而极大地帮助了国企下岗职工,支持了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民营企业的数量已大大超过国有企业,而且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都有民营企业的参与,它们对国有企业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从而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改革。民营企业己在沿海地区得到迅速发展,首先繁荣了当地经济.而且为中西部地区树立了榜样。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尤其令人欣喜的是,民营企业在应用新技术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也逐渐崭露头角,涌现了一批高科技民营企业。最近,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传出消息说,近几年,中国民营企业总投资仍呈持续增长态势,而且投资方式和投资范围也有了很大变化。有专家顶测说,在中国加人世贸组织的最初5年里,民营企业将是最活跃、最受益的部分之一。他们的这种预测当然不无道理.因为我们已看到,经历了“原始积累”的民营企业正在走向繁荣。

2、我国民营企业难长大的成因分析

(1)资金缺乏,融资难

融资难。这是民营企业发展的一块“绊脚石”。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因为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多为劳动密集型的小企业,小作坊,因此相对来说,资金并不是企业发展的障碍。但随着原始积累的完成,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时,资金问题便是很突出的了。企业单靠自身的力量很难满足规模迅速扩大的资金需求。由于中小企业的“自然融资屏障”和“融资缺口”,再加上我国有关政策的限制,及对民营企业的一些偏见,使得民营企业从银行获取抵押贷款的能力有限,又无法达到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要求,从而也难以获得风险资本的支持。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的问题较为突出,约38%的民营企业认为融资难。由于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导致扩大生产难,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升级困难,最终竞争力下降,企业发展受阻。因此融资难是目前民营企业的一个较大的障碍。

(2)人才短缺,技术、管理水平不高,人才短缺,技术、管理水平不高,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民营企业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从业人数只约占17.86%,民营企业总经理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仅占1/3。我国民营企业起步多是小集体,小作坊型的,以加工为主,对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技术水平要求不高。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其缺陷日益显现。根据中科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的调查,目前约70%的民营企业面临人才短缺。由于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它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管理水平,从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的持续发展。

(3)创新能力弱

民营中小企业具有“船小好调头”的天然优势,同时民营中小企业的企业家还具有勇于创新和开拓的精神。但是,由于民营中小型企业规模小,多数实行家族制管理,难以吸收到高级人才参与企业创新,企业中的外来人员的特长和潜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单靠企业家一个人的能力是极其有限的。另一方面由于民营中小企业常会遇到资金难的问题,创新资金不足,企业在创新决策时瞻前顾后,放不开手脚,因此多数民营中小企业只是简单的再生产,勉强维持生计,再加上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使得中小企业设备陈旧,难以购买新的设备进行生产,创新对他们来说就更加困难。

(4)从业者素质不高,产品竞争力不强

整体来看,民营中小企业中的从业者知识文化水平都不太高。许多企业不愿投资于企业员工的教育与培训,存在“只用不教”或者“重用轻教的现象。他们的解释是:企业规模小,资金不足,没有资金投资于教育与培训;另一方面,一些员工经过培训获得技能之后一走了之,对企业发展极其不利。该说法不是没有道理,但企业员工技术水平太低,会导致生产的产品质量和价值含量低,还常会有安全事故发生。在这些民营中小企业中,许多员工仅仅是靠模仿大公司的技术,在技术水平上创新不强,多为重复生产,产品质量也无法跟大公司相比。同时,这种小企业生产不稳定,看到市场上什么好卖就生产什么,频繁变动企业产品方向,员工的技术不过关,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低,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弱。

(5)家族式管理

家族式经营管理是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民营企业的创办资金一般来自家庭的财产积累或通过小范围筹资取得,因而在创业初期,出于稳定和节约成本考虑,企业

的所有权、决策权、经营管理权往往集于一身,而且企业成员也大多数是家族成员或泛家族成员。然而随着企业原始积累的完成和规模的扩大,在企业向现代化、国际化、集团化发

展的过程中,家族式经营管理的弊端越来越暴露出来,并最终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企业家族式经营管理的结构特征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二为一,管理者便是经营者。这在企业小的时候,便于控制和提高效率,但当企业规模壮大后.其管理者便很难超越和约束自我。由于民营企业大部分是改革开放之初由小农经济萌发而发展起来的,囚而大部分民营企业管理者小农意识浓厚,素质低下,观念陈旧,知识匾乏,稍有成就便心浮气躁,独断专行,这必然导致判断失误,使经营决策的准确性大打折扣。

(6)忽略了质量和社会信誉

中国许多民营企业在其初始阶段之所以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并非靠自身的实力和科学的经营管理.而是带有很大的机会色彩。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成熟,许多配套政策不到位,国有企业还没有放开并实现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因而必然存在一些市场空白和政策漏洞。许多民营企业止是抓住了市场空白的机遇或利用机制与政策漏洞的空子,实现了企业的财力扩张,有的还积累了相当雄厚的资金。对于靠打“机会球”和“球”取得的成功,许多民营企业并没有清醒的认识,反而产生误导,滋生投机和侥幸心理。一些民营业主在企业的发展问题上,不考虑如何提高产品质量,改善结构和机制,加强经营管理,而是热衷于研究关系学,寻找捷径.投机取巧,有的甚至不惜丧失企业的信誉进行生产和销售,诸如假冒伪劣、价格欺诈、售后服务差等,使社会对民营企业的信任感降低.最终吃亏的还是民营企业。在如何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问题上,许多民营企业也存在短视行为。一些民营企业的发展理念不健康,眼睛只盯着个人的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在处理企而导致许多优秀人才流失。业和社会的关系时.总跳不出个人利益的小圈子,时时处处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明知危害社会而为之,不惜浪费资源、破坏环境、贻害他人.其结果是最终失去企业生存的根基,这就是许多民营企业昙花一现的深层次原因

3、民营企业发展对策

(1)完善法律体系,改善金融环境,解决民营中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2003年1月开始实施的《中小企业促进法》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提高了法律依据,降低了民中小企业面临的政策变动的风险,为民营中小企的发展稳定性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是,我国的法体系和制度还不完善,尤其是在执法过程中有时出现“部门权力利益化”的现象,加重了民营中小业的财政负担。同时,政府部门可以在中央财政地方财政许可的条件下,对符合我国行业政策发的项目,尤其是环保型和出口型的企业,在贷款方给予一定贴息支持。针对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规模小,可供担保品较少的现状,中央、地方政府和银行应该给予更大的支持,尽量减少担保品数量。这多方面、多渠道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同时银行面还可以尽量减轻繁琐的贷款手续,为民营中小业提供更多实实在在的优惠条件"此外对民营中企业信用评估制度也应启动和研讨。

(2)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制度和技术创新制度。

关于人才技术,人才激励和技术创新是紧密联系的,没有有效的人才激励制度,技术创新便无从谈起。民营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起有效的选人、育人、用人、留人的制度。充分尊重人才,爱惜人才,关心人才。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有了人才,才有技术创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才能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民营企业必须改变员工只是用劳动换钱的思想,建立起现代人力资源制度,让员工有强烈的归属感,认同感,稳定感。只有一套真正能激励员工,充分发挥员工潜力的制度,企业才能不断发展。

(3)定位产业价值链,确定经营策略

结合当前全球化、区域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趋势,民营企业应充分考虑其在产业链中的经营地位及发展空间。区域价值链和行业价值链是进行战略选择的两个方面。

从区域来看,我国经济布局导向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同的地区对产业培育支持的力度亦有不同,民营企业应充分考虑空间因素,明确空间价值链。例如在发达地区,国家倾向于

借助民间资本的强大实力,积极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参加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升级。在中西部地区,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国家大力鼓励生产加工型和劳动

密集型的非公有制企业。在广大山区,重点是通过培育和发展民营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资源的加工增值。从行业选择来看,过去我国的民营企业多分布在制造业、服务业、餐饮业,随着市场的放开、行业准入规则的放松,新兴服务业(房地产、咨询服务业、信息服务业)、能源、电信产业都为民营企业的战略选择打开了新的视野,提供了新的竞争空间。行业价值链的定位在于选择某一行业的一段生产或服务的片断作为经营内容。

(4)加强企业创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技术的创新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永恒话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企业来讲,技术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不同种类的技术处于不同地位,也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应用形式。按其地位,技术可以分为核心技术、支持型技术、技术和经营能力、基础型知识、重要技能。不同的技术有不同的技术来源,一般来讲,越是重要的技术(如核心技术、支持型技术、

技术和经营能力)应该掌握在企业自己的手中,而非核心的技术一般可以通过协作或外购来获得。

(5)建立企业的诚信制度。

在卖方市场条件下,顾客可能被迫选择无诚信企业的产品,因为别无选择。但在买方市场的环境下,企业有无诚信,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因此,由于民营企业自身条件及成长过程限制,建立诚信制度就尤显迫切了。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国家标准的信用制度,只能依靠企业自身建立。民营企业必须关注诚信,并将其制度化。对内,可以将诚信融入企业文化,对外,可以树立企业的品牌和形象。当顾客相信了企业的诚信,他们也就认可了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因为顾客就是市场,市场就是企业的生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顾客。

4、结论部分

总之,笔者认为,我国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更快、更好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充分认识,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对我国民营企业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所以,笔者本文的研究,对我国民营企以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很多的问题,从而导致了我国民营企业想要发展壮大十分困难。如何认识这些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使我国民营企业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课题。

为此,本文首先对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作了分析,其次对我国民营发展难得成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本文根据我国民营企业面临的情况,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企业民营企业成长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云,卢华.山东民营企业调查与研究.宏观经济与研究,2004,第12期:53页.

[2]陈增寿.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生产力研究,2004,第2期:124页.

[3]厉斌.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选择.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第1期:105页.

[4]杨惠贞.从企业角度探讨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对策.中国民营经济与科技,2005,第2期:2页.

[5]朱晓丹.论民营企业的发展战略,交通科技与经济,2006年第5期,118——200页

篇8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难;解决对策

一、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据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民营企业的相关调查显示,有6成的民营企业感到融资越来越困难,其中民营企业通过个人积蓄和内部员工集资融入所需资金接近总融资额的70%。

我们可以对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现状做以下几项简单的分析。

1.我国民营企业内源融资比重过高,虽然内源融资有着效益高、融资费用低的优势,但民营企业想要快速持续发展,必须迅速融入自己所需的资金。单单依靠企业自身的积累显然满足不了企业的发展需要,外源融资具有规模大、速度快、灵活等特点,是民营企业发展中重要的融资来源。

2.民营企业在全社会直接融资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很低。股票市场融资门槛高、成本大,民营企业规模一般较小,很难达到要求。现阶段我国的资本市场主要为国有大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短时间内很难成为民营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目前民营企业主要还是通过银行贷款来融资,占据融资总额的98.7%。通过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仅占1.3%。

3.间接融资是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然而,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核心的银行体系仍将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主要放款对象。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11年第一季度统计资料来看,截止3月底,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共发放短期贷款44188.34亿元,其中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1175.71亿元,仅占2.66%。

4.民营企业经营规模小、寿命短、信用等级低,且以家族控制为主,抵押品不足,大大加剧了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难度。同时,资本市场对民营企业没有足够的信任,社会也缺乏让民营企业取得信任的机构。

(二)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的原因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革,民营企业已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在民营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其融资难的问题日益突显,主要表现:

1.民营企业资本金少,抗风险能力差

民营企业要持续经营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但资金不足是困扰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因此筹集资金是民营企业所面临的首要问题。目前我国民营企业虽然初步建立了较为独立、渠道多元化的筹资体系,但由于民营企业规模小、经营风险大、资产负债率高等原因,从银行取得借贷的难度大。不少民营企业由于长期信贷不足,只能通过流动资金贷款的展期或续贷来投资长期项目,不可避免地造成大量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2.民营企业制度不规范,财务信息透明度不高

由于我国民营企业大多数属于家族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又是经营者,缺乏现代化的企业经营管理,民营企业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制度和管理。如产前没有进行市场调研、成本核算;产中没有质量监控、制定营销计划;产后没有良好的售后服务,容易出现盲目生产,忽视产品质量等短期行为。许多民营企业的管理者缺乏财务知识,往往事先不通过财务人员而凭个人的主观感觉拍板定夺,没有形成科学的决策依据。

3.民营企业信用度不高

民营企业一般规模小、信用等级低、资信较差,使得金融机构不敢轻易放贷。对于银行来说,目前最头疼的是如何识别民营企业的信用问题,虚假报表层出不穷,在此情况下,商业银行基于安全考虑,不愿轻易贷款给民营企业。不少地方民营企业改制不规范,逃债现象严重。除此之外,社会中介机构与企业勾结,少数会计师或评估师事务所为企业提供虚假评估证明,帮助企业骗贷的事情也屡有发生。因此,我国民营企业主观上不讲信用、资信度差,直接影响到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支持的热情。

4.缺乏专门为其服务的金融机构

从金融机构设置上看,民营金融机构发展不理想,缺乏专门为民营企业融资的商业银行。我国目前的以四大国有银行占主导的金融体制,占据了国内贷存款的70%以上。近些年来,我国虽然成立了不少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性银行以及农村信用合作社,但资金实力没法和四大银行相提并论。另外,现有的民营金融机构存在经营效益低下、资产质量不高、经营风险大等突出问题,缺乏专门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二、解决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对策研究

(一)加快民营企业自身的改进与完善

我国民营企业应当注重提高自身企业素质,进行自我评估,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继续推进民营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向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企业转变。从国内外成功企业来分析,民营企业必须要走出家族企业的经营圈子才能发展壮大。二是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各类财务管理,保证财务信息的公开透明,这样就有利于得到金融机构的信任和支持。三是要遵守诚信原则。民营企业应当以长远的利益为重,切实履行借款合同,保持良好的信用,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四是企业的领导者要提高自身素养,能够灵活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并且能够把风险降到最低。

(二)增加权益性资本,提高企业融资能力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如何增强企业的资本实力,为进行融资创造有利条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快民营企业资本积累,促进民营企业税后留存利润中增加自有资本的积累。(2)走企业联合、资本集中的道路,资本的联合和集中对于民营企业也是可行的,现在国际国内的企业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都在进行强强联合,而民营企业走合股等资本集中的路子,将有利于增强实力扩大融资。同时也可以进行民营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有利于进行外源融资,同时在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可以增资扩股以扩大企业的资本实力。

(三)加强民营企业内部资金管理,规范财务制度

要做好民营企业的资金管理,规范财务制度还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对现金流量分析,严格控制现金流入和流出,保证支付能力和和偿债能力。将现金流量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高度重视企业的支付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

(2)推行预算管理,严格控制事前、事中资金支出,保证资金的有序流动。预算编制采取逐级编报、逐级审批、滚动管理的办法,预算一经确定,即成为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定依据,不得随意更改。

(3)加强内部审计,健全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强调内部审计与监督不仅仅是对财务会计信息的和经营业绩真实性与合法性的结果性审计与监督。

(4)强调资金支付审批制度的管理,避免权利过分集中。企业应根据业务范围和金额大小,分批确定资金审批人员。

(四)完善政府服务职能,为民营企业融资创造更多机会

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时应尽可能地减少行政干预,遵循市场化原则,从而保证民营企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能够处在一个相对平等的起跑线上。尽快打破所有制歧视,清除现有政策法规中不合理的规定,要鼓励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提高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比例,合理规定民营企业的贷款期限和贷款的额度,最终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一个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五)加大对民营企业财政税收政策的扶持

目前为了进一步发挥财税政策的经济调控功能,我国政府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善对民营企业的财税支持政策措施:

(1)建立和完善对民营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①税收的减免,对于国家鼓励和扶持的行业不区分大型企业或民营企业统一确定一定期限、一定幅度的减免税,使民营企业税收减负。②投资抵免,即按投资金额的一定比例抵免其税收,鼓励企业向国家希望的产业结构调整。③对设立在经济特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地区的民营企业可实行按15%-24%的优惠税率征收税收。

(2)要加大财政对民营企业改革的支持力度,为民营企业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例如:对国家鼓励的符合产业政策的科技型民营企业实现技术改造,更新旧设备和旧工艺,国家应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

(3)增大财政对民营企业资金融通的支持力度,应在财政预算中建立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贷款风险准备,降低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贷款的风险,设立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基金,并引导社会资金流向民营企业。

参考文献

[1]格雷戈里,塔涅夫.中国非公企业的融资问题明[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6).

[2]古赞歌,卜庆军.基于产业集群的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08(22).

[3]王雪岭,包中文.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研究[J].北方经济,2006.

[4]宋德荣.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

篇9

关键词:民营经济现状;产生原因;治理措施

一、中国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具体表现及影响

1.我国的民营企业面临融资困难的具体表现

(1)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范围较为狭小。目前,我国的民营企业的数量非常大,但是规模较小。民营企业是我国企业经营的主体,按照常理说,民营企业的发展前景应该广阔。但是,事实情况是,民营企业生存非常艰难,获得融资的渠道非常的狭窄。民营企业主要依靠的是政府以及银行提供的贷款,而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很多的民营企业由于没有获得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帮助而面临破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民营企业获得的资金支持力度较小,由于融资方式的单一,民营企业需要及时的资金周转,如果在经营过程中没有得到及时的资金救助,那么就会面临倒闭的结果。

(2)民营企业没有资格发行股票等融资手段。与上市公司相比,民营企业有着先天的不足,民营企业在进行经营时只能用自己的商业信用来吸引外来投资,一个刚刚建立的民营企业是没有商业信用的,商业信用只能是那些经营时间长和效益良好的企业所拥有的,但是对于那些刚刚建立的民营企业,它们的融资手段相当的匮乏,只能根据企业内部的人脉,或者去银行取得贷款而取得资金。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国家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不足。

(3)融资取得的金额较小。很多的民营企业非常不容易地取得了资金,但是这些资金对于企业经济来说,只是一个非常少的部分,只能解解燃眉之急,对于缓解企业资金链条紧张的程度有限。企业内部会用各种方式取得资金,这样就难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甚至会触犯法律。很多提供资金的企业或者个人会在提供融资时提出各种严格和苛刻的条件,这都是企业经营时的巨大负担。

(4)民营企业原始积累资产较少。民营企业由于自己的规模小,取得资金困难,会让企业的盈利受到影响。拿上市公司作为比较:上市公司如果在本年度有了亏损,那么它可以使用前期经营的利润来弥补本年度的资金空缺。但是民营企业由于自己的规模小,上期的利润可能会用于企业规模的扩大,或者进行各方面的建设,这就导致在亏损期间很少会有上期的盈利来弥补本年度的资金空缺。企业的原始积累资产对以后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但是,民营企业恰恰是在这个方面有着先天的劣势。

2.民营企业融资困难所带来的影响

(1)民营企业取得资金难导致民营企业违法违规的现象严重。民营企业要想良好的运营下去,就必须得需要一定的资金来让企业进行正常的周转,如果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利用各种手段来取得资金。有的民营企业为了取得资金,会利用个人进行担保借贷,但是如果资金没有得到偿还,担保人就会逃之夭夭,这种行为给金融市场所带来的影响极为恶劣,这也直接导致了恶性循环,会让企业的融资更加困难。还有的民营企业会采取金融欺诈或者伪造合同等违法手段来取得资金。相关部门如果想从根本上治理这个问题,就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少民营企业不是出于本意而违法取得资金,而是由于企业的生存而不得不采取这一行为。

(2)导致民营企业利用资金的效率水平降低。民营企业取得资金非常困难,一旦取得了资金就会把钱放在企业的要紧之处,而忽视了对取得资金的利用效率。例如:有的民营企业为了取得利润,会把取得资金的绝大部分放到待出售商品上,然而在以后的经营中一旦产品的销售状况不理想,那么这些资金就会打水漂。相关的民营企业要注意这个问题,要对企业的经营状况有充分的了解,这样才会更有效率地进行资金的利用。

(3)民营企业的发展滞后直接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虽然规模较小,但是它的数量是非常巨大的。国民经济要想良好地进行,就必须要求民营企业把经营质量提升上去,这样才会稳定市场经济。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宏观经济的细胞。民营企业直接与我们平常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的发展水平提升不上来,就会直接导致市场交易量减小。国家进行宏观经济的调控也离不开民营企业,因为民营企业是当今企业的基本类型之一。要想发展国民经济,就必须重视民营企业的状况。

二、中国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成因

1.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外部原因

(1)融资渠道狭窄。放眼观察我国的经济环境,可以看到民营企业想要取得融资非常困难。首先,就是政府相关部门在执行经济法规时灵活性较差。我国的经济法规在起初还存有一定的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子,如果民营企业想要取得政府部门提供的资金,就必须得经过层层的审批,这种审批费时费力,少则几个月,多则超过1年,正是这种法律法规上的限制导致了民营企业的融资困难,正是这种制度上的刻板性严重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水平。其次,就是融资市场发展的不健全。与上市公司相比较,上市公司有着自己的重要融资渠道,那就是股票市场。但是,众多的民营企业却没有一个规范的融资市场,民营企业取得资金的市场主要是期货市场,但是期货市场有着明显的缺点,那就是交易时间上的不平等性和期货产品的单一性。如果一个民营企业要想通过期货市场取得资金,那就必须得等待交易,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小型的民营企业可能等不起,再加上期货市场所交易的产品种类是有很高的限制的,很多发展情况较差的企业可能生产不出这种商品,再加上期货市场的交易量非常大,一些民营企业也不能生产出来。然后就是民营企业很难取得较高的商业信用。在当今的市场中,商业信用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可以对企业融资产生积极影响。但是民营企业想要取得这种无形资产却非常困难,因为民营企业的经营规模较小,导致想要大规模地取得利润非常困难。民营企业在资产经营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企业的良好运营,再加上大型公司的竞争,会导致民营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小,也就不利于企业商业信用的取得。

(2)没有形成完善的民营企业发展机制。在很多发达国家,以美国为例,国家设有帮助个人企业发展的机构,比如:美国企业发展银行。而在中国,却鲜有这类机构显身手的机会,最近国家虽然对各种民营企业提供了便利的融资措施,但是在实行中却很难发挥它原有的效应。原因还是老问题,就是审批的流程较为复杂,一个小型民营企业是很难有取得国家提供金融支持的机会的,除非是一些有了一定的经营规模的企业。由此看来,我国在此项制度上的建设亟需加强,这样才会让企业更好的接受国家雨露的滋养,这样才会让民营企业健康地运行下去,更好地稳定市场秩序。

(3)其他经济主体的影响。以最为常见的商业银行为例,银行在进行资金放贷时,会对相关民营企业资格进行审查,这类审查大多以调查民营企业的经营状况为主,商业银行在进行放贷时会以企业的相关资产进行抵押,这些抵押有时就成为了民营企业的负担。还有相关的经济监察部门也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消极的影响,某些税务机关会在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进行税费征收时,某些税务机关则人为的增加税率,从而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可见,民营企业的发展境地并不是非常的良好,国家在制度层面上有了明确的规定,但就是在执行上出现了问题,导致民营企业所面临的环境非常的不乐观。

2.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内部原因

(1)民营企业的经营不规范。由于民营企业的门槛较低,这样许多不懂得如何科学地对企业进行管理的人也进入了这个领域。这些民营企业的管理者不懂得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管理,导致了企业经营的困难,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乱象,例如:民营企业缺乏应该拥有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民营企业所有者随意插手企业的经营,民营企业内部的职责分工不明确等问题。民营企业有诸如此类方面的不足,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民营企业要想规范的经营,就必须得处理好这类问题。

(2)民营企业的商业信用较差。由于自身经营的不规范,导致了其管理水平跟不上正常管理的公司,再加上规模较小,导致了企业的运转能力较差,会经常出现合同违约,债务资金不能及时偿还等问题,这类民营企业很难取得企业商业信用,而没有良好的商业信用就让企业的经营更难以为继,正是这种恶性循环,导致了民营企业经营更加不理想。

(3)民营企业的管理机制不健全。民营企业由于规模的限制,导致了自身管理的微型化,例如:民营企业在建立自己的会计制度时出现职责分工不明,缺乏监督体制等问题。放眼观察身边的民营企业,我们不难发现各种存在的问题。企业在进行会计记账活动时常常会出现各类违反会计法律法规的状况,民营企业为了节省资本,会对相关的会计部门进行不必要的压缩,导致企业会计管理的不规范.

(4)一部分民营企业融资动机不健康。一些民营企业为了吸引资金,就想办法“圈钱”和“骗钱”,这种做法在最初会为民营企业赢得资金,但最终会被投资者识破。这种行为极大地损坏了民营企业的形象,导致这些企业同样无法继续经营。这种恶意融资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使企业的信誉度下降,在很大程度上使投资者对民营企业产生排斥心理, 民营企业融资更加困难。

(5)面向民营企业的融资工具及其市场落后。在中国, 民营企业进行融资的渠道狭窄,适合的工具也很少。对于金融租赁、票据市场、应收账款融资等融资工具的使用落后。而且,由于政府对债券市场的严厉监管,导致中小企业进入债券市场相当不容易,这就使民营企业的融资空间变小,限制了民营企业的融资活动。

(6)民营企业缺少专业的融资人才。在绝大多数民营企业中,企业对资本的认知水平很低,在进行融资的过程中,根本不知如何与银行或投资方打交道,也不懂得资本运作的操作规程,更不会将本企业的投资价值、优势面介绍给投资方。这样缺乏专业融资人员的盲目融资,导致民营企业失去了很多融资机会。

三、民营企业融资难的解决对策

1.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外部对策

(1)完善中国金融政策,疏通信贷梗塞。民营企业若想获得长足的发展,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单靠自身的积累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外部融资,其中银行贷款是最主要的方式。同时要健全对民营企业援助措施的法规,并要有力的实行下去。我们可以学习外国对于中小型企业的帮助措施。要不断的减少制度上对于民营企业取得资产的限制,要鼓励民营企业用合法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利用现有政策,钻法律法规的空子。

(2)发展民营企业社会服务体系。完善的民营企业社会服务体系主要内容包括:政策指导、信息提供、经营判断、技术辅导等。拥有完善的民营企业社会服务体系,可以规范民营企业的发展,缓解资金短缺,节省投资方对民营企业信息搜集的成本,从而打开融资渠道,提高民营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

(3)树立正确的民营企业发展观,完善民营企业融资立法。民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中国政府及各级部门应该正确认识民营企业的地位与作用,放弃对民营企业的限制与歧视。政府要成立专门的民营企业管理机构,完善民营企业融资的相关立法,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如果民营企业在宏观环境上得到国家的扶持以及相应的优惠政策,那么民营企业的发展会更加顺利、信誉度会提高、融资困难也会迎刃而解。

2.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需要自我完善

(1)民营企业的融资方式。当前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表现是融资渠道狭窄,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难不能只盯着银行,要善于使用多种融资方式,并将它们结合使用,而且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的融资方式也不同,其中主要有股权性融资、债权性融资、企业盈余保留、融资租赁、应收账款融资、BOT模型等等。

(2)民营企业应打好自身经营的基础。一个企业的体制和机制是其活力的前提民营企业应该从总体上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更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只有将自身水平提高了,效益才会提高,信用才会有保障,融资才能顺利进行。

(3)民营企业应健全财务体系。任用专门的财务人员从事成本核算,才能使企业正常有序的发展。在对外提供报表时,要做到真实、及时,使投资者顺利了解到企业的经营及财务状况,从而为筹集资金,扩大生产规模,打下良好的基础。

(4)加强对自身利益的维护。由于民营企业的数目众多,再加上激烈的竞争,导致了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绝对不是一帆风顺的。各类的民营企业要充分地利用各种措施来维护自身的利益。民营企业要注意国家最近制定的经济制度,要顺应国家的方针,这样才能够顺应市场的趋势,以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企业要利用好国家制定的措施,例如:国家在十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会利用一切措施来帮助民营企业。企业可以关注国家在近期出台的制度法规,要根据这些制度法规来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建设,这样,才可以帮助企业赢在起跑线上。

参考文献:

[1]刘国光.民营企业融资[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

[2]傅建华,等.上海民营企业发展战略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3]张天龙,李秋根.民营企业必备全书――理财技巧[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

[4]陈晓红,郭声琨.民营企业融资[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篇10

关键词:无锡;民营企业;融资策略

中图分类号:F121.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3-0-01

一、无锡民营企业融资的现状

无锡作为全国重点经济中心城市,其经济总量多年来一直名列全国大中城市的前列,其中有三分之二是民营企业的贡献,无锡的民营经济占比高达67.4%,但是民营企业的融资难的困局始终萦绕在民营企业的经营过程中。

目前无锡的民营企业融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内源性融资来源尚有不足。所谓内源性融资来源就是企业在发展过程,通过企业的合法经营取得的利润除去利润分配过程流出企业的那部分的剩余收益。由于近年来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从高速发展调整为相对较低的可持续发展的速度,企业利空间被大大压缩,尤其是转型升级不是很彻底的民营企业。这就使得比较多的依靠内源性资金来源满足企业发展要求的民营企业的融资发生了困难。

(二)民营企业的融资的结构相对不稳定、合理。所谓融资机构也可以理解为民营企业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的所有融资中的各种不同融资渠道来源以及不同来源的融资的金额比例;不同的结构对民营企业意味着不同的筹资成本、不同财务结构与财务风险。由于民营企业的内源性资金来源的不足,更多的民营企业只能选择向金融机构或其他机构借款,较多的借款加大了,民营企业的财务风险,尤其是在经济相对不景气的时下给民营企业带来了较大的风险。

(三)民营企业的自身的信用担保能力较差。无锡的民营企业需要从金融机构或其他机构取得更多的资金,而金融机构一般需要民营企业提供担保以保证贷款的安全性。民营企业的资产规模相对不大,自身的担保能力羸弱;通过商业性担保机构担保,又提高了资金的筹资成本,民营企业难以承受高资金成本;亦或勉强取得资金也加大了企业的风险,甚至导致企业发生财务困难。

(四)难以从直接融资渠道融资。我国目前的直接融资渠道主要表现为股票、债券。无锡的民营企业大部分不满足上市的条件,很难从证券市场中直接筹资;发行债券对于大部分的民营企业来说也是又较多的政策约束。其次无论是发行股票还会发行债券取得融资,一般要相当长的过程,比较大的成本支出,这也是很多民营企业望而却步的原因。

二、无锡民营企业融资途径

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也是大到国家,具体到省市都要大力支持的重要政策,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助力,无锡的民营企业可以从哪些途径取得企业发展的资金呢。

(一)充分运用好国家、省市的政策取得更多的政府资金。企业要充分的利用这些政策取得国家财政资金的支持,如申请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专业机构进行税收筹划等更多的取得政策红利,为企业的发展壮大聚力。

(二)继续从传统的融资途径取得资金。无锡的民营企业要不断加强企业的自身发展潜力,加大挖掘内源性的资金来源的力度,从企业自身发展中取得更多的内源性资金;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适应金融机构的征信评价机制,努力提高企业自身的信用等级,争取用较低的资金成本取得跟多的金融借款,为企业发展筹措更多的高质量的资金。

(三)充分利用新兴的融资模式。无锡的民营企业应主动的对接金融业的发展,运用新兴的金融业态去筹措需要的资金。目前这些新兴的业态主要有小额贷、银企对接平台、网络借贷、村镇银行和社区银行等。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网络借贷也快速的发展起来,这为无锡民营企业筹资有大开了一片新天地。网络借贷的实质是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需要筹资的企业和个人能够找到资金来源,需要投资的资金可以找到投资的方向,双方无需见面,直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资金使用权的交接与资金使用价值的确定。对于筹资方来说是一种新的筹资渠道;对于贷款方来说是一个新的投资渠道,它是网络金融时代的新产物。

三、无锡民营企业融资的策略建议

无锡民营企业发展到今天,有过历史的辉煌,也有现实的彷徨,民营企业要顺应国内、国际的变化,快速的实现转型升级换代,才能保持无锡民营企业高地的地位,发扬壮大国人尽知的苏南模式。无锡民营企业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大力气,必定能从筹资难的困局中走出来,实现凤凰涅。

(一)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争取更多的银行信用贷款。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喜见的良好信号,银行可以通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来重新认识民营企业,在征信评价中提高民因企业的信用等级,为民营企业取的成本更低的资金提供的更多的可能。企业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似乎不仅是生产、销售等部门的事情,更关乎企业的筹资管理问题。

(二)着力提升企业的自身造血功能,提高企业内源性筹资的能力。解决无锡民营企业的融资难的困局,主要还是要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结合注重积累的股利分配政策,提高企业内源性筹资的能力。民营企业要得到持续的发展,还是要自身去挖掘潜力,实现自我发展,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企业应从企业的治理结构、产权关系入手,通过各种手段吸引企业需要的人才,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改进更新企业的工艺流程,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多方位提升企业盈利能力,拓宽企业内源性资金的来源。

(三)建立并维持好良好的政企关系、银企关系,为企业的外部融资营造良好的环境。无锡民营企业要在法律的框架内,政府的指导下发展企业,融入到地方的经济发展中去,找准自己的定位。以完善企业自身为抓手,厘清银企关系,更多的争取金融机构的支持,筹措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所需的资金。

无锡民营企业发展离不开资金,筹资始终是一个重点问题,民营企业充分认识到资金的重要性,分析企业在筹资方面的优劣势,提前做好工作,必定能解决好筹资问题,使企业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篇11

关键词:民营企业 成长与发展 因素分析

民营企业凭借强大的市场适应能力和自我积累能力,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如何发展,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取得最终的辉煌,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河南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其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有着重大意义。要使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层次,必须大力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作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支撑力量,对实现中原崛起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全面了解河南民营企业的现状及影响其发展因素,紧密结合河南实际,针对河南省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河南民营企业的发展,是值得大家探讨和研究的话题。

一、河南省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

(一)民营经济总量不断扩充

民营经济在GDP中的比重逐年提高。据统计,1978年民营经济占河南省GDP仅为3.6%,1990年占15.9%,2005年达到了50%,2008年则达到了63.2%(表)。民营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20%以上,2003―2005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32%。2008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233.49亿元,占全省的63.2%,比上年同期增长24.8%,民营经济已成为全省GDP增长的重要支撑,是全省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增长点,为中原崛起大战略的实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表 不同年份民营经济占河南GDP的比重

(二)民营企业的经营领域层出不穷

民营企业的经营领域开始涉及到重工业、服务业、教育文化产业、新闻出版业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投资高速公路、现代物流成为民营企业进军第三产业的新亮点,甚至许多中小民营企业开始从事专业化生产和特色经营行业,正在成长为专业精、有特色、产品新、有市场的 “小巨人”。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混合制企业。

(三)组织形式、产业结构日益合理化,形成许多特色经济

全省民营企业中选择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形式的占72.5%,管理方式由传统家庭式管理向现代科学管理转变。营销方式由小商小贩型向大型商场、专业批发、连锁经营转变。一批私营企业开始摆脱单一经营模式,向科、工、贸、种、养、加一体化以及高科技含量、高加工度、高附加值方向发展。专业村蓬勃兴起,区域特色经济逐步展现,例如鄢陵的苗木花卉产业、许昌的发制品产业、长垣的防腐和卫生材料产业、巩义的机械加工和铝制品加工产业、林州的建筑业等。

(四)投资主体呈现新方向和新活力

民营企业的投资主体加入了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员、辞职下海的机关干部、有经营管理经验或有一技之长的原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管理人员等,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商小贩,为河南省民营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民营企业逐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

民营经济对区域经济而言是主体经济、基础经济,民营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要依靠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竞争越来越聚焦于民间资本的投入,民富省强的实现必然要依靠民营经济。随着国有企业全面改制,新农村建设的启动,推动了县域经济的主体力量发生了重大的转换,民营企业以机制活,生命力、渗透力、扩张力强等特点,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角。河南省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巩义、偃师、新乡、郾城等县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县域经济生产总值的比重都超过了60%。最高的达76%;税收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也都超过了50%,最高的达80%。

二、影响河南省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企业自身因素

经营管理者素质较低,家族式粗放管理普遍,高端管理人才缺乏。民营企业经营者中具有高素质的占少数,大多数的经营者在知识水平、管理能力、法律意识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不足。家族式管理在创业初期有利于依靠家族的凝聚力来同舟共济,克服种种困难,大事小事有时候在饭桌上就决策了,节约了很多时间成本,但从长远看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民营企业缺乏现代化科学式管理,我省传统的管理文化在分析事物时注重定性分析而轻视定量分析,重“人治”而轻“法制”,有关调查表明,目前民营企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瓶颈是优质人力资源的短缺。许多民营企业苦心经营许多年,到最后没有长大反而逐渐衰弱,这与他们缺乏战略性人才观,以及高端管理人才缺失有很大关系。

针对以上问题,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指导,帮助民营企业提高自身素质,富而思进,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一方面,要推动民营企业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步伐,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有条件的企业要逐步摆脱家族式管理,聘请职业经理人。进行股制改造,扩大投资主体,为企业的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制度保障。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实际,建立合理的、运转灵活的组织结构,提高企业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管理水平,形成完善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使企业运营建立在科学的理性的基础上。另一方面.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开发,建立完善的人才供求管理系统,不断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吸引国内外的优秀人才进入企业,安心留在企业工作。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做好整体规划,建立企业创新机制,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同时,各级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民营企业家的教育、培训和引导,提高民营企业家的素质,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其有能力推动企业的创新活动,真正发挥企业家在企业发展中的核心和关键作用。

(二)政府的政策及服务因素分析

据调查,90%以上的民营企业存在资金短缺问题。目前,全省民营企业筹资渠道主要是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自筹资金非常有限,很难保证民营企业高速度发展。银行贷款项对民营企业来说,融资机会少、规模小、期限短、成本高,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得到银行贷款更加不易,虽然政府出台了一些有关中小企业银行贷款的优惠政策,但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只是杯水车薪。融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如,1997-2001,银行向民营企业发放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分别是:3.03%、3.42%、3.80%、3.73%和3.72%。

(三)行业规范及社会支持因素分析

我省民营经济处于转轨时期,存在着许多制度性缺失因素。其一是信用制度缺失。信用中介市场供需严重不足,企业普遍缺乏使用信用产品的意识;信用信息的采集有很多障碍,社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起信用信息的公开制度、个人隐私的保护制度以及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和采集制度;其二是产权保障制度的缺失。

针对以上问题,首先,我们要改变全省民营企业布局的不合理状况,一是在对我省民营企业发展较快的地区提供支持、形成区域优势的同时,推动民营企业发展较慢的地区加大力度,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挥自身优势,逐步培育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民营企业群,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二是逐步调整民营企业的产业布局,在巩固传统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促进民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特别是在我省具有比较优势的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领域进行产业规划,提供政策支持,逐步提高这些产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三是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要在政策、融资、外部环境等方面为龙头企业提供支持,引导龙头企业发挥带头作用,支持和帮助其他企业共同发展,使其能真正造富于民。

其次,完善经营制度和社会服务体系。一是加快我省的信用制度建设,加强对民营企业的信用管理和信用教育,增强信用意识,促进企业诚信经营,遵纪守法,健康发展,以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改变河南民营企业在外界的不良形象。二是加快失业、养老、医疗保险体制改革,在民营企业中逐步形成跨省份,跨区域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民营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三是大力发展中介服务,培育和发展市场中介组织,为民营企业提供完善的信息、咨询、技术等服务。四是规范和发展人才市场,提高我省人才市场的管理水平。各级各类人才市场要结合人才需求趋势,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华刚.民营企业为何难长大[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社,2007,(1):12-14

[2]王春和.中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1)6-18.

[3]李亚.民营企业公司治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123-124.

篇12

关键词:保定市;民营经济;激活;提速;对策

本文系保定市2014年社科规划课题“保定市激活提速民营经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0140248)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8月4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壮大,民营经济早已成为了保定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逐步取代了原有的国有集体经济,并将成为今后保定市经济的一大增长点。民营企业对市场经济的贡献率也会不断提升,并且在国民经济的增长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可以说保定市的民营经济正呈现着大好的发展形势,但就其发展过程而言仍然存在着管理水平较弱、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如何做好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保定市经济的繁荣就成了我们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一、保定市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意识不足,无可持续发展战略。保定市民营企业经营者可持续发展意识较弱,在经营的过程中常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有的民营企业甚至生产出有质量问题的产品进行销售,给社会带去恶劣的影响,同时也降低了消费者的信赖度。这些问题都成为了民营企业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阻碍。此外,大部分民营企业管理者还严重缺乏创新意识,就相关资料显示,保定市政府认定的100家成长型企业中,有1/3的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创新,并且现有企业中已推出的创新产品大多为国内产品,技术含量略低,国际产品研发数量较少。

(二)人才需求告急,资金渠道发展单一。民营企业在生产和经营方面缺乏相应的人才作为支撑,这也是近两年来保定市民营企业的一大普遍问题。根据保定市入统工业及企业数据表明,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企业仅占7%,而拥有大专及以上高级职称人员的企业仅仅只有1%,由此可见,民营企业人才的匮乏程度。由于受到人才需求的限制,企业的生产水平和产品的技术含量就会降低,加上企业资金渠道的发展较为单一,资金管理部分稍显薄弱,导致资金使用毫无规划,从而影响到产品的生产标准,也无法保证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使企业发展受到影响。

(三)管理水平低下,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保定市大部分民营企业的管理者文化程度偏低,其出生于农村,所接受的教育非常有限,法律意识淡薄的同时也缺乏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在企业步入正轨开始进行新的发展时,这些管理者往往会跟不上企业发展速度,与市场经济的需求拉大差距,从而造成企业无法正常运行。此外,一些企业采用传统的家族企业经营模式,内部控制机制并不完善,企业内部常有斗争,当企业无法在市场竞争中发展时,企业经营者通常会放任自流,导致内部管理更为混乱,从而导致企业破产倒闭。

二、激活、提速保定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实施名牌战略,推进技术创新。民营企业要想实现转型升级,首先就要树立品牌意识,提升企业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保定市的民营企业在进行品牌战略制定与实施时,一定要合理定位品牌起点,立足企业实际制定营销战略,扩大企业品牌知名度,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树立企业品牌之后,企业即通过品牌战略的实施来占有市场份额;其次,企业要改革传统经营理念,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开发优质的核心品牌产品。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大基础,技术创新能力格外关键,民营企业要想从市场中获利并站稳脚跟,就必须推进技术创新,优化企业技术结构。如加大技术创新资金投入,创立科技型企业,建造相关的产品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实现技术资源共享,让企业真正走向市场。

(二)创设企业环境,吸引外部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是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经的步骤,人才的合理运用能够进一步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从而推动企业的经济发展。保定市的民营企业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人才培养跟不上步伐,因此为了培养企业人才,企业应当积极营造一个适宜人才发展的企业环境。企业员工的贡献率取决于所处环境、所受待遇以及各类情感等因素,民营企业要想留住人才,就一定要制定相关的人才选拔制度,重视内部人才培养,为企业员工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从而打造一只稳定的人才队伍。此外,保定市民营企业也要扩大人才招聘政策,增强自身对于外部地区人才资源的吸引力,促使更多的外部人才到企业中来,为企业发展提供新鲜血液,从而进一步完善企业人才层次结构。

(三)发挥地区优势,促进循环经济。由于近几年来,保定市的民营经济不断发展,给当地的环境维持带来了一定的负担,这些都将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阻碍。因此,民营企业在创设经济发展路线的同时,也要树立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环保意识,如依靠地区优势建立和完善企业资源管理制度,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等。此外,还可以为民营企业提供相关的绿色环保技术支持,如积极发展绿色企业,调整产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环保节约型城市;重点发展市内特色经济,并不断提高民营经济发展中的第三产业水平。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方针政策,为循环经济做出贡献,从而提升整个保定市产业链的升值。

三、结语

总之,保定市民营经济在这些年的发展过程中,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市场经济活力方面也有着不小的贡献。尽管其在成长阶段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只要民营企业及时转变管理理念,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加快技术能力的创新,引进人才革新企业结构,就能够在市场经济中立足,从而获得长远的发展。

篇13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对策

一、广东省民营企业融资现状概述

在我国,民营企业是指所有的非公有制企业,除“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外,其他类别的企业只要没有国有资本都属于民营企业的范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确立和不断发展,广东省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其民营企业发展十分迅速,当前民营经济已成为了支撑广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特别是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已成为阻碍其持续发展的重要难题。因此,如何破解广东省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一项赋有现实意义的命题。从当前广东省民营企业的融资方式来看,根据企业融资资金的来源,有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途径。内源融资是指公司内部融通的资金,是民营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是企业不断将自己的储蓄转化成投资的过程,是企业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外源融资是指企业通过一定方式向企业之外的其他经济主体筹集资金,包括银行贷款,发行股票、企业债券等。

二、广东省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1)来自于民营企业自身因素。从当前广东省民营经济结构现状来看,绝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和个体户。企业规模小、人才缺乏、科技含量小、资信等级较低、企业素质不高。这就为融资问题带来了重重阻碍。(2)金融及资本市场机制的因素。导致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广东省市场化金融明显滞后。从金融深化的标准即资金培植的有效性来看,总体上仍处于抑制状态之中。具体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金融结构单一;二是金融信用工具少,无法满足多层次的市场需要;三是存在着明显的资金市场分割,也就是金融市场存在着“二元”结构;四是股票、债券发行的政策性歧视;五是委托投资制度未创新。(3)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持力度和政策因素。从现实情况来看,当前的地方政府基本不是依照民营经济运行的要求设置的。因此出现了关于民营经济的政策政出多门,不仅政府的计划部门制定关于民营经济的政策,工商管理、税务、劳动、各类科技园区、开发区也在制定政策,从而造成了政策混乱,有时甚至相互矛盾。

三、解决广东省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1)政府加大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一是政府财政支持。我国应逐步增加对民营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的资金投入,扩大对民营经济的贴息范围,大力扶持规模型、科技型、外向型民营企业的发展;二是金融优惠政策。中央银行要进一步出台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信贷政策,进一步要求各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力度,放宽对民营企业的放贷条件;保持国有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份额,切实办好国有商业银行的小型企业信贷部,确保民营企业的资金来源,提高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积极性。(2)加大银行对民营企业的投放力度。从国有商业银行自身方面讲,民营企业有着较好的社会效益,其中也确实有许多机制活、效益好、前景广阔的优秀企业,对商业银行也蕴藏着无限的商机。因此,要改变管理模式,加大效益考核力度,调整授信管理办法,推动各级机构加大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民营企业的投放力度。(3)加强我国民营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我国民营企业应积极借鉴并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探索建立和调整适合自身发展特点、适应市场变化的组织机构;推动企业健全各项基础管理制度,逐步形成较为科学的经营决策程序,基本实现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严格遵守国家会计准则和相关的具体规则,加强我国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建立科学的财务会计制度;继续推进我国民营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完善我国民营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和信用档案数据库,建立适合我国民营企业特点的信用信息征集与评价体系。(4)加快地方性和民营金融机构的建设。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积极筹资设立中小型银行、担保公司,加快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限制和取消地方性和民营金融机构,单纯发展全国性金融机构是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多元化要求的;完全依赖全国性大银行解决各种层面的贷款需求也是不容易做好的。因此,应该放手发展地方性和民营的金融机构,并研究有效办法以切实加强。

民营企业作为推动广东省经济的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势态与前景将直接影响到广东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面对当前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我们宏观上能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微观上要求民营企业自身积极开拓进取,努力克服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篇14

关键词:民营企业;管理;优化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我国民营企业以其独树一帜的特性在经济市场中异军突起,为我国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力量,同时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日益紧张的就业压力,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然而,由于民营企业的自身原因,在发展过程中同时也遇到了诸多的困难和挑战,使得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故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如何推动民营企业走向健康稳定的发展,是当前我国民营企业亟待解决的关键。

一、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管理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1.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

当前,我国大多数的民营企业仍然热衷于通过传统的家族式模式来管理企业,然而这种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势必影响企业的向前发展。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发展初期时,企业主意义重大,是一个企业的主心骨,而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再以企业主为核心,把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混为一谈的形式已然难以适应大企业的发展。这种管理模式往往存在管理不够规范,决策不够科学,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等等问题。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管理涉及内容逐渐增多,层次也随之复杂化,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必然难以走远。

2.人才机制有待完善

对于企业来说,人才是必不可少的生产力和竞争力,然而当前我国的民营企业普遍存在人才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既不重视对外引进人才,也没有做好内部的人才培养机制,这一问题对于当今市场的民营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大阻碍。一些民营企业觉得自己企业的人才必须要无条件遵守企业的安排和薪酬制度,从而导致人才不断流失。对于企业发展的井喷时期,一味重视业务而忽略管理还不会凸显什么弊端,然而一旦过此阶段,该模式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运转。

3.管理方面缺乏创新

随着时代的不断日新月异,企业要想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也必须学会与时俱进,以创新能力来助力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会不断遇到问题和挑战,如果缺乏创新必然会停滞不前。然而,当前我国的民营企业往往缺乏创新意识,一方面是许多民营企业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没有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导致企业缺乏创新;另一方面是民营企业的资金、人才等等诸多方面都有所不足,所以缺乏创新的资本;再一方面,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在技术、管理、文化等方向上进行创新难免会遭遇到一定的风险,这也是阻碍民营企业进行创新的原因之一。

4.缺乏企业文化做支撑

当前,我国许多民营企业缺乏长远的眼光和思想,没有制定出科学的企业发展目标和方向,更谈不上发展战略的规划,从而导致企业文化难以形成,这样的企业必然会发展受阻。民营企业的文化构建是至关重要的,然而不少单位往往对文化构建不够重视,而是流于形式,只追求一些表面形式,从而对文化这类企业的深层次的内涵无法把握。

二、如何优化民营企业管理的建议

1.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推进管理创新

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想不断壮大,必须推进企业管理上的创新。要根据现代化的企业管理需求,建立健全的企业制度,将企业各层次职位和功能规划清楚,做到责权清晰,责任明确。要不断加强整个企业对于创新的思想认识,注重员工的素质培养,更新管理理念,建立长远的企业发展观。要确定企业主、经营者以及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健全各方面的企业制度,完善经营体制,建立适合各企业自身发展需求的创新管理模式,从而促进民营企业不断走向现代化和规范化。

2.及时改进管理模式和用人机制

当前,我国众多的民营企业都是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均由家族内部人士所控,从而导致企业的发展受到阻碍和局限。现代化的民营企业必须及时改进这种落后的管理模式,将管理思想转变过来,学习现代化的、科学的管理模式和经验。同时,民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用人机制的完善,要大胆引进优秀的用人机制,聘用专业的外来人才取代家族人才,建立科学的用人标准和薪酬制度,使人才能够热爱企业,心甘情愿得为企业服务。民营企业的发展,必须因地制宜,不断寻求适合企业自身的管理方法,推进企业更好得发展和进步。

3.推进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

民营企业要想优化企业管理,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推进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一方面需要政府在政策方面提供支持,督促民营企业规范生产,从而针对企业的规划、投资、培训等方方面面提供政策规范和指导,使民营企业能够优先和便捷得获取政府的资金资助和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是要对民营企业做好培训工作,处理好决策以及协调工作;再一方面,要切实处理好对监理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等的培育工作,完善企业各方面的短板。

4.创建富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

民营企业的文化是企业管理观念的呈现,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民营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必须创建富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助力企业成长,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国的民营企业在创建企业文化时,要以民族精神和文化作为基础,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形成独特的文化体系,要尊重企业的才人,做好企业人才的职业规划,重视培训和教育,使企业人才能够爱岗敬业,富有凝聚力。

三、结束语

民营企业要想长远稳定得向上发展,就必须做好优化企业管理。要根民营企业自身实际情况,遵循市场发展轨迹,积极推进管理创新,健全企业各方面的制度,改善用人机制,创建企业文化,从而助力民营企业更好更快得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晶.民营经济与中国发展国际研讨会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4,(8):112-114.

[2]刘和平.企业管理模式理论及中国企业管理模式方向分析[J].企业活力,2003,(1):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