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传媒与艺术研究范文

传媒与艺术研究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9:35: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传媒与艺术研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传媒与艺术研究

篇1

关键词:艺术与技术交融 传媒艺术 人才培养 模式

数字创意产业是信息时代的先导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最为典型的产业形态,它是建立在文化资源基础之上,以人类的精神创造为动力,以技艺才能为手段,运用现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讯技术进行文化价值创造、传播的活动。发展数字创意产业可以提升产业结构,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适应黑龙江垦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传媒艺术人才的需求,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于2011年8月成立了计算机与艺术传媒分院,开设主持与播音、新闻采编与制作、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电脑艺术设计、动漫设计与制作、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形成了艺术传媒、电子信息两类互为支撑,与现代传媒和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紧密相关的高职专业群。多年来,各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上做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如何优化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培植传媒艺术类专业群,培育新的专业增长点,更好的为垦区艺术传媒行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只有建立适应数字信息时代的“艺术与技术交融,学训一体,2+1人才培养模式”,合理构建课程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 构建面向数字信息时代的“艺术与技术交融,学训一体,2+1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1.1 解决传媒艺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度低的教学问题

数字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日益渗透与融合,传媒艺术的表现越来越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现代传媒艺术以现代数字技术为表现手段,以现代传媒信息为表现内容,以视听艺术化为表现效果。将人才培养与时展需求有效对接,培养既具有较高艺术素养和媒介素养,又掌握现代数字艺术作品制作和传播手段的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新型传媒艺术人才,这需要很好的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树立什么样的传媒艺术人才培养理念;二是怎样构建适应培养规格的教学体系;三是如何改进教学方式与方法,实现新型传媒艺术人才培养目标。

1.2 培养面向数字信息时代的传媒艺术人才的意义

1.2.1 更好的体现时代的特征

在数字信息时代,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内容形态丰富,现代传媒艺术的创作和传播高度依赖现代数字技术手段。社会需要大量既具有较高艺术素养和媒介素养,又掌握高超现代数字技术、信息传播技术,进行有效地艺术表达和处理的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新型传媒艺术人才。

1.2.2 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

现代传媒和文化艺术产业的迅速崛起,信息产业领域的不断拓展,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经济的迅速升温,特别是第三代移动通讯(3G)的运用,必将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新的产业群的崛起,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以信息内容创作为核心的人才竞争将成为现代传媒发展的一个新热点。现代传媒涵盖了包括书籍、报刊杂志、广告、招贴、广播电视、通讯、计算机、网络等一切可视、可听的载体,从静态到动态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动、静相容,平、立同构,声、画兼容的现代传媒体系。支撑这个体系的已不单纯是艺术或技术层面上的单一人才,而是二者兼容相济,综合发展的新型传媒艺术人才。

1.2.3 更好的发挥学院强大的信息技术优势

我院传媒艺术类专业植根于学院强大的信息技术资源优势,依托校企合作企业在信息科学方面的优势和特色,以信息技术与现代传媒艺术的交叉融合为突破口,将现代传媒艺术与数字技术高度融合,面向信息产业发展,致力于培养IT产业链终端信息内容的策划、制作与传播的新型传媒艺术人才。

2 面向数字信息时代的“艺术与技术交融,学训一体,2+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1 践行“艺术与技术交融”的人才培养理念

强化“传媒艺术与数字技术交融”的人才培养理念。既注重艺术素养、媒介素养和创意方法的培养,又注重现代数字制作、传播技术的培养,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践行这一理念。

2.2 构建“重交叉、大平台、多模块”的课程体系

针对人才培养要求和教育对象的特点,制定适应学年学分制要求的教学计划,计划中集中体现“重交叉、大平台、多模块”的特点,即:在传媒艺术教学中融入信息通讯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的内容,注重艺术类课程和技术类课程内容交叉配置;公共课和职业基础课以“必修课”的形式构筑大平台,确保学生的基本理论、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达到“宽口径”、“强基础”的要求;在专业方向课程中,设置相同学分的多个方向模块,组成包括“限选课”、“方向课”、“实践课”等不同性质课程群在内的“多模块”,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其中一个模块修读,增强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性,做到知识的系统性与专业性并重。

引导、激励教师编著艺术创意和技术运用并重的教材,如《影视编辑技艺》、《计算机艺术设计基础》等,注重选用艺术分析和技术讲解均具有特色的教材,有力地支撑“重交叉、大平台、多模块”的课程体系。

2.3 建立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基础实验、专业实训、创新实训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实验实训室与课堂、项目与工作室、社会实践与上岗训练有机融合的实验实训、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将专业职业基础课与职业技术课的教学安排在实验实训室,将理论与实践、艺术与技术的教学融为一体。校企共建“影视艺术工作室”、“动画工作室”、“网络技术工作室”、“数码艺术设计工作室”,将创作实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促使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循环上升,递进式发展(详见图1)。

为了培养艺术与技术相融合的新型传媒艺术人才,将采取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策略加强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建立较先进的集数字化素材采集、作品制作、作品输出于一体的现代数字传媒实验实训教学平台。新建“影视艺术工作室”、“动画工作室”、“网络技术工作室”、“数码艺术设计工作室”、“影视观摩厅”,完善演播厅功能。

2.4 实施创意与制作并重的知性人才培养方式

倡导“以创意见长、拿作品说话”,培养知识结构合理,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较高的创意思维能力,又能熟练运用现代数字技术进行作品创作和信息传播的知性人才。将课堂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课外创作等环节紧密衔接,“教学、创作、展演”三位一体,形成课程体系与项目紧密结合,工作室、实训室和课堂互为延伸,理论与实践、艺术与技术教学同步的教学组织形式。

实行项目制教学和工作室教学方式,以项目为引导,课内外结合,突破年级和专业界限,由不同职称、职业背景和专业方向的教师组成“导师小组”,共同指导“学生团队”进行课内外创作实践,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而且弥补单个教师往往学术方向单一、“艺术”与“技术”无法全部精通的局限,优化教师的学术结构,提高教师整体的教学水平及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实现教学相长。同时实现“理论与实践能力、艺术与技术素养兼备”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项目组通过定期举办学生阶段作业展播、主题作品展、课程设计展、毕业作品展播、创办院刊、参加各类大赛作品展播等,搭建师生学习交流的平台,使学生始终处于“职场”状态,在激发创造展示欲望的同时,也激发其理性思考,对进一步的创作起到助推作用,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叉融合、良性循环。通过“课堂――实验实训室――工作室――校内实习――校外实习基地――课堂”环节,将创意与制作并重的知性人才培养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之中。

传媒艺术类专业“艺术与技术交融,学训一体,2+1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我院长期办学积淀过程中逐步积累形成的,还需进一步完善,以期更好地指导专业人才培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曹坤.用“跨界思维”打造传媒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03).

篇2

关键词 数字传媒艺术 项目课程 工作室制教学

中图分类号:6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数字传媒艺术专业作为高等职业院校近年来新开设的艺术设计类专业,具有跨媒体设计的特质,开设有摄影摄像、视频剪辑与合成制作、栏目片头设计与影视后期特效、数字插画设计和流媒体交互设计等项目课程。数字传媒艺术专业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新闻媒体采编工作能力;独立短片制作创意能力;影像数字前后期拍摄制作能力;具有较强的网络制作、管理服务工作能力,印刷行业前期编辑和输出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从事与流媒体相关制作能力,有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能力培训工作的能力。数字传媒艺术专业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中艺术设计教育的后起之秀,更应该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特色,将艺术设计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的特质展现出来,以发挥其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率先在高职院校提出与实施了项目课程教学。其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既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才能适应企业用人的需要。在专业课程中导入实体项目或虚拟项目,以激发学生艺术创作灵感与创意思维。项目课程中的“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工作任务” 。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课程中的“项目”,是指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工作任务模块。在这一工作任务中,要求制作符合特定标准的产品。所谓项目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课堂教学。项目课程教学的核心就是将艺术设计职业领域的项目式管理的工作模式,按照教育教学规律,转换成学习领域的一种典型教学模式。其特点是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情景职业化、学习成果社会化;其本质是学生主体、能力本位,做中学、做中教;其培养目标是素质与能力协同推进。

二、数字传媒艺术与数字传媒艺术专业

数字传媒艺术概念的提出是较为宽泛和整合的定义,在狭义上可以理解为基于网络流媒体发展形式――这是一种抽象设计思维与具象描绘的有机结合,也是与录像艺术、实验片等媒体艺术形式有所区分,但作为数字传媒艺术中重要的录像视频艺术早在我国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发展成熟,如今已作为本专业中一个重要的基础性的项目课程来设置,也将之与更新的网络媒体、移动终端媒体和交互式或非交互式的多媒体等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构建成充满“跨界”特色的新专业。正是由于这样的创新想法,我校的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育不但要彰显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特殊性、跨界性、创造性思维等多重特质,而且更要体现出高职艺术教育能服务当地经济社会的实践特性。

(一)数字传媒艺术专业项目课程的教学实施。

在项目教学中,以合二为一的课程教学管理模式,也就是:目前项目课程教学的艺术性与实践性,实现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最终目的――必须依托项目课程教学,以改革我国目前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就是改革以往以学科为中心的本科压缩型课程。其弊端在于:第一,重理论、轻实践,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第二,重知识的系统性,忽视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第三,传统学科课程的排列顺序即增加了理论学习的难度,也不利于理论与实践的掌握。因此传统的学科型教学模式与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注重高职艺术类院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职业技能、勤于动手,项目课程教学创设与企业实践联系紧密的情境,引导学生在项目课程中“学中做,做中学”。专业理论学习,是“学”的集中体现,是学习理论知识、学原理。专业实践中,学生从“做”的经历中积累感性认识,收集问题,也为了“学”作准备,由理论上升到实践相互之间结合与渗透,这一点正是项目课程的特质所在――做中学,学中做。这样的项目式教学模式以项目驱动教学进程。借鉴行业的项目管理和项目制作流程来进行课程管理、课程计划、课程评价。能有效的推动高职艺术设计教学的改革。我们的学生学习专业时更认真也更能认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学习时更主动,更努力。数字传媒艺术专业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团队协作能力与交流沟通能力等都得到充分的锻炼与提升。

数字传媒艺术专业教学内容项目化,其含义具有着若干限定条件、明确的目标和具体专业设计与操作标准的课程载体。项目类别:虚拟项目、虚题实做项目、实题虚做、实题实做项目等。数字传媒艺术专业项目课程教学的能力阶段划分:一年级以自主研发项目为主,即第一学期为新闻纪实摄影项目,第二学期为视频设计与制作项目;二年级以真题仿做项目为主,即第三学期为栏目包装设计项目,第四学期为网络流媒体设计项目;三年级以真题真做项目,即第五学期为主专题片制作项目,和顶岗实习内容。项目要求具有:典型性、适应性、先进性、前瞻性。教师教学紧紧围绕着项目进行,一个项目若干个教师,实行每个子项目课程多单元进行的授课方式。其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为项目负责人老板,学生为项目成员员工,这样职业角色之间的预演,为毕业后直接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项目教学中的课堂组织形式为:小组团队协作式,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和工作状态训练等职业素质能力。项目课程教学的管理上,责任标准、目标设定,管理具体实施为由团队小组长到团队成员的责任管理。项目课程考评为:目标、能力、知识、职业态度;最后的项目成绩评价方式为:阶段性项目过程评价和项目最终结果评价。

(二)工作室制的教学架构探索。

项目课程教学的实施对数字传媒专业实训室式的教学构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室制的教学场所,而不是传统的教室,以新式的白板与工作台取代了传统的黑板与课桌椅。使得学生尽可能的在这真实程度较高的情境中学习专业技能。工作室教学根据学生的自身水平以及今后发展目标的不同情况,专业课程设置中划分了分阶段培养目标。一年级教学面向该专业所有学生,即第一、二学期重点强调学生的专业基础的培养与人文素质教育。二年级上下学期,即第三、四学期,此阶段重点培养学生初级虚拟项目的学习,与专业技能知识的熟练掌握。到第四学期学生以多元的工作室教学为主,进行以实际项目为驱动的项目式教学。此时的项目课程可分为项目一(流媒体交互设计)、项目二(专题片设计与制作),学生可根据自身的专业细分方向来进行有选择的学习,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安排。工作室制教学环境中的,学生“岗位职责”的体现,在制定每个项目课程进程执行表上有着具体的记载并粘贴在工作室中。这样,专业教师对一个项目中的子项目课程的进行情况与整体项目规划设计――专业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评价标准都有清晰的认识,项目负责人也可监督工作室其他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们更能随时察觉到自身的专业学习进展。数字传媒专业项目教学的探索形态。项目教学的考核方式:学生自评、互评;指导教师、教学团队评价;行业、企业指导教师的评价与反馈。

三、结语

随着流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设计行业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机会。其中,“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理念是数字传媒艺术专业项目课程教学模式一次有益的实践与探索。它将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结合于一体的先进的办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实践条件,不仅提高了人才的培养质量与学生今后的就业率,更重要的是,使数字传媒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与企业岗位用人的要求更趋一致,数字传媒艺术专业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媒体工作岗位的需求。同时,学院也形成了完善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专业教师从中不仅有更加扎实的艺术理论功底,也对自己的专业技能的得到进一步提升。总的来说,在项目课程教学实践之中我们教学内容始终与企业同步、与时代同步,项目课程的内容也不断保持着新鲜的活力。

(作者: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新媒体艺术研究)

注释:

马必学.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基本问题研究[M] 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176-177.

篇3

一、极少主义及全英利的极少主义

(一)极少主义极少主义被定义为:当一件作品的内容被减少至最低限度时他所散发出来的完美感觉,当物体的所有组成部分,所有细节以及所有的连接都被减少或压缩至精华时,它就会拥有这种特性。这就是去掉非本质元素的结果。作为一种现代艺术流派,极少主义出现并流行于20世纪50-60年代,主要表现于绘画领域。极少主义主张把绘画语言削减至仅仅是色与形的关系,主张用极少的色彩和极少的形象去简化画面,摒弃一切干扰主体的不必要的东西。极少主义在20世纪60-70年代盛行美国,又被称作最低限艺术或ABC艺术。通过对抽象形态的不断简化,直至剩下最基本的元素来进行的艺术探索。特征在于取消了艺术家个性的表达姿态,无内容、无主题、客观化,表现的仅仅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纯粹物。极少主义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至上主义和新造型主义的关于艺术必须和实用艺术相结合的原则。极少主义者的秘密就在于他们追求一种不可言说的纯粹艺术体验,力图将艺术品从深度阐释的陷阱中解救出来,以理性甚至冷漠的姿态来对抗浮躁一时的、夸张的、精神分裂式的社会思潮。他们给予观众的始终是淡泊和明净、强烈的工业色彩以及静止之物的冥想气质。这股风潮也同样影响了室内设计领域。室内设计曾经一度出现过矫情的浮华风格,而“极少主义”提倡摒弃粗放奢华的修饰和琐碎的功能,强调以简洁通畅来疏导世俗生活,其简约自然的风格让人们耳目一新。极少主义艺术品的“意义”,存在于作品之外,作品本身提供的不过是一种契机。观者原有的思想、情感、知识储备乃至欣赏时的心理状态,都在起作用。观众被授予作品意义的解释权。

(二)全英利的极少主义艺术极少主义者的一个重要宣言就是:“少即是多”,他们以减少、否定、净化来摈弃琐碎,去繁从简,以获得建筑最本质元素的再生,获得简洁明快的空间,在简洁的表面下往往隐藏着复杂精巧的结构。韩国艺术家全英利的创作基于她的个人经历和文化经验以及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她在艺术创作方法上不断塑造自我“身份”,即借用了韩国的“方包”元素来反映自我精神。它的形式语言孕育了现代性的审美艺术有着相似的特征:纯粹性、明确性、重复性、统一性和客观性。在传统与现代、形式与内容之间,艺术家重叠了东方与西方艺术之间的共同点,再造两者的和谐关系的同时,语言自身也被解构,以达到艺术形式的平衡。事实上,全英利曾研究了极少主义艺术,她精细地解读,不是简单地挪用形式,而是对观念进行了再诠释和再创作。因此,她集中对“方包”和极少艺术之间的共同几何形态做了编码和解码,既有极少主义艺术几何的简洁,也有韩国传统文化“方包”的游戏和随意性,并赋予了现代语言。她的作品在整体与局部、笔墨与线条或色彩与线条之间组合成了新型关系,它是反叙述性,强调抽象性的形式:视觉美感。她改造了媒介的基础,不仅涉及了表现的独特性和风格,而且综合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概念。显然,她从极少主义艺术联系到韩国儿童日常游戏“形态”再到文化记忆,并引发了对自我身份的反思,即“方包”设计被转译和建立民族艺术的现代言语,一种特殊的不同于西方的现代艺术形态。这种文化追溯和反视的过程就是重新塑造自我身份的过程。

二、全英利独特的观念分析与应用能力

由于全英利“游走”于亚洲和欧洲多国,这就凝缩了她的跨文化经验,于是,她开始自我追问“我是谁”。她的视线仍将在东西方之间的文化关系作为思考对象,寻找到两者的共同点,重叠或混在的艺术,这种新的空间生产再现了后现代的文化特征:既熟悉又陌生。在全英利的作品系列中,她有非常明确的意图,对观念的分析和应用。她使用的材料绝对自由,并把握住了韩国高丽纸的物理特征,颠覆了传统韩国绘画的定义;在表现方法上她通过重新切割、排列和组合传统材料,整合了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潜在意识经验,建立新的精神空间成为必然和可能。这种将个人观念融入材料的思维模式,凝聚着东方的“禅”悟性,留下了更多自由想象和联想。与“物派”艺术观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她不断提升了材料特质的简洁性,架构了观念与实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在遵循材料的自然属性时,概念也被艺术家主观的重新界定,材料被看做艺术词语而任意修改,又否认了词语的叙述,突出了艺术家的个性话语自主化,改变了材料原本的意义,暗喻了人之力,即在观念与类别、物质与精神之间构建了新语言内涵。

三、独特不变的创作主题和相互交织混合的观念

(一)独特的以方包为创作主题在全英利的作品中,“方包”观念是她创作的“自我”中心,她以“方包”为主题完成了一系列作品。她拒绝了任何的虚构方式的想象和隐喻,反复运用“方包”来显示凹凸的立体感和数理化,这种复制几何学的形式不但是一种新的空间生产,也是极少主义与“方包”之间的观念和形式相融合,几何图案则编织了整体语句不相互统一的装饰性视觉语言。另一方面她使用了大小均匀的“方包”构成了画面,由于将红色水粉在“方包”上不均匀侵染,造成了薄膜似的感觉,这些作品明显具有反语法和叙述的形式。她也有纯水墨的表现,在水墨中将不同的“方包”的形式用墨侵染,造成了深度感,每个局部“方包”组成了极少主义规整简洁的几何形式,不同大小的“方包”未重叠,密密麻麻地排列在画面上。“方包”与“方包”之间的线条形成了统一性,而单纯性和反复性排除了主观性和装饰性。墨与胶并用,而在“方包”的角上洒水,侵染变化造成了静中有动的自然形态,表现了水墨激励韵味的美感特质。在讨论全英利的作品时,我们不能忽视她的书法用笔作为绘画抽象性的核心,东方笔墨的书写性起了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她注重书法和笔墨的意趣和运动感,墨色的干湿浓淡的变化被画家主观的控制。

(二)相互交织混合的观念事实上,她在思考艺术与材料、艺术与观念、艺术与空间、艺术与方法的关系,并审视了贯穿于传统韩国、现代韩国、当代韩国的时间和空间的感念。在她的作品中,观念并非分离的,而是相互交织、重叠和混合。这种文化现象犹如在今天流动资本发展的新情况下当代经济学衍生了新词语“全球地域”,它形容和概括了全球资本与地方资本的汇合,即这两个词“全球”和“地域”的重叠。因此,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不同文化和艺术的重叠也成为普遍性的现象。当然,如何把握文化交汇?如何保持文化的差异性?如何塑造艺术家的自我身份?全英利恰恰依靠具体的艺术实践做了非常清晰的证明。毋庸置疑,全英利曾研究了极少主义艺术,她精细地解读,不是简单地挪用,而是对观念进行了再诠释和再创作。

篇4

【关键词】潮汕工艺美术;动漫造型设计;融合

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末,中国早期动画工作者制作出一批富有中国特色的动画片,赢得了国际声誉,被称为“中国动画学派”。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在商品经济与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中国动画艺术从辉煌走向沉寂,失去了传统文化特色。2009年,韩山师范学院教师蔡志海制作团队制作的卡通潮剧《柴房会》首次将潮剧作为动漫对象进行了制作,为动漫创作提供了新思路,但其动漫造型同样过于简化和夸张,没有完全表达出传统文化的底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创作者没有去研究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当地民间艺术,没有从中汲取养分并运用于动漫设计中。

一、潮汕工艺美术的特性与造型

潮汕地区依山傍海,呈现出开放的特点。远古潮汕先民文化与中原汉族文化、海洋与陆地文化等多元文化的交融造就了潮汕传统工艺美术诸多矛盾而又统一的特性:既内敛严谨又外向圆融,既精巧细腻又刚健粗犷,既质朴古拙又富丽堂皇等。潮汕工艺美术主要有潮州木雕、剪纸、潮绣、大吴泥塑、嵌瓷等,在观察其美术造型时可以发现它们具有许多与动漫艺术相融合的特性。因此,通过研究潮汕工艺美术与动漫造型的融合点可以探索动漫创作的方法。

二、潮汕工艺美术与动漫造型的融合点

潮汕工艺美术与动漫造型的融合点可归纳为六个方面:一是夸张变形的写意造型;二是活泼幽默的风格;三是连环叙事的手法;四是装饰性的构图方法;五是富有地方特色的题材;六是独特的色彩搭配。

(一)夸张变形的写意造型

潮州木雕、剪纸、潮绣、大吴泥塑等在塑造人物、动植物造型时都使用了大量意象化的手法,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夸张变形处理,比如人物造型,夸张人物的头部以及面部五官,整体显得头大身短。(图1)人物动作加以适当的强调、夸张和舞蹈化,具有很强的戏剧舞台效果。潮汕工艺美术人物造型,有的拙稚可爱、丰盈饱满,有的纤巧细腻、精密繁复。潮州剪纸分为潮州剪纸和潮阳剪纸两种风格,潮州剪纸艺人江根和的人物剪纸中,人物的正面五官连在一起,被变形为植物嫩芽状,剪纸造型采用阴剪法,即以面为主,镂剪出小花等图案的“密体”风格,衣褶的结构线被省略而只以简要的几根线条表示人物身体的大体结构,整体造型雄浑朴拙,富有装饰性(图2);而潮阳剪纸的代表艺人马凤仙的剪纸人物则以线为主,采用阳剪法,装饰和结构线相互衬托,人物的眼睛、鼻子、嘴巴也用线剪出,手部和脚部则用实面来表示,与镂空的虚面形成对比,整体造型纤细精致,较为写实(图3)。除了平面剪纸艺术外,不管是潮州木雕中的多层镂空雕刻、潮绣的立体垫高绣法,还是潮汕嵌瓷的浮饶、立体饶技法,以及大吴泥塑人物衣服的多层贴塑技法,都在夸张变形的同时,又追求一种立体、空间的真实表现,旨在追求一种虚拟与现实的平衡。这些古老的手工艺品与现代动漫艺术的三维表现有着相似的造型追求,都具有超越现实的意象化艺术魅力。

(二)活泼幽默的风格

潮汕的多元文化造成了潮州人精明灵活的性情,而潮州人细腻、轻松的审美情趣在潮剧中找到了寄托,潮剧中的丑角一向为人称道,“潮丑是潮剧的戏魂”,所以潮剧总体倾向于喜剧,丑角的表演贴近生活,在诙谐滑稽的表演中淋漓尽致地宣泄民众的生活感受。在潮汕工艺美术题材中,很多以戏曲人物为题材的潮汕工艺美术造型都体现了幽默轻松的风格。比如潮阳剪纸《柴房会》,讲的是小商李老三夜宿客站柴房,偶遇鬼魂莫二娘的故事,李老三瘫坐在椅子上,莫二娘则跪在地上,他们的眼睛都看着下方,嘴巴则张着似乎在笑,造型极为滑稽。潮州木雕清代浮雕彩绘《佘太君挂帅》表现的是佘太君以百岁高龄挂帅出征,英勇杀敌、得胜回朝的场面,其人物由于头身比为五头身,稍微矮化而手腿粗短,憨态可掬,富活泼幽默的审美情趣。

(三)连环叙事的手法

连环叙事是动漫艺术区别于其他绘画艺术的重要特征。潮汕工艺美术也具有连环叙事的表现力,这在潮州木雕、剪纸、大吴泥塑等中都有体现。潮州木雕尤擅表现连续情节,如潮州人物木雕在叙事时往往把故事情节按其发展或主次分成几个部分,上下叠排起来,然后加以联系。手艺人所谓的“径路”,即以人物活动的来龙去脉为线,将几个中心、几个片断采取“之”形、“S”形、三弯四曲形等方式连成统一的整体;有些故事相互不关联的时候,采取“引径”的办法,使上径和下径呼应。比如木通雕《二十四孝图》挂件就是采用“之”形将故事分为五个层面,层与层之间利用屋顶、树干巧妙过渡分隔,各个层面似独立却又融为一体。

(四)装饰性的构图方法

潮汕工艺美术构图非常缜密繁复,一件小小的潮州木雕往往有上百个人物、草木花卉等,多层次镂通雕,能表现极大容量。在构图处理上,潮州木雕同时借鉴了绘画、戏曲艺术,吸取了绘画主次分明的艺术手段和戏曲虚拟空间表现手法,创造出装饰性木雕所特有的完整艺术表现体系。潮汕工艺美术大都采用装饰性绘画的构图方法,比如潮州木雕虽然很多是对称式构图,但又讲究灵活变化,略微倾斜,在图形之间讲究疏密结合、动静粗细的对比和协调。潮州剪纸作品人物数量多的都是独立剪出,虽依照情节随意摆放,体现了潮汕文化轻松活泼的审美情趣,但也往往是一正一邪、一柔一刚,讲究布局的圆满。潮州工艺美术借鉴戏曲虚拟空间的表现手法,将平视的人物与鸟瞰的景物结合,巧妙地将远近人物及不同季节的景物组织在一个画面里,突破了时空的界限,潮州木雕《陈三五娘》(图4)、江根和的剪纸作品《状元游河》构图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五)富有地方特色的题材

潮汕工艺美术题材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人物为主体的民间传说、戏剧和历史故事;另一类是珍禽瑞兽、花果虫鱼,善于表现江海中的水族、亚热带植物,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很多戏剧题材和历史传说都来自中原地区,比如《西厢记》《梁祝》《八仙》等,但潮汕人民对其进行了本土化的修改,比如剪纸作品《八仙》将“八仙骑兽”的坐骑变成了螃蟹、鱼虾等海洋生物。而有些题材则是依据本地历史故事和传说而来的,比如《陈三五娘》又名《荔镜记》《苏六娘》等,其中的定情信物荔枝就富有岭南风情。潮汕工艺美术在人物造型上也富有地域特色,旧时潮州人大多身材矮小,故而人物多做矮化处理,比如大吴泥塑的人物造型,五官纤细、面部扁平而头部稍大,是典型的南方人长相。

(六)独特的色彩搭配

潮汕地区工艺美术色彩搭配极为独特,使用了大量的金色,整体色调浓艳。潮汕剪纸除传统红色剪纸外,也有采用金箔制作的衬色刻纸等多色剪纸,富丽堂皇,苍劲古拙。潮州金漆木雕最常见的是黑漆装金,即在雕饰物上以黑色的漆料做底子,贴上金箔;五彩装金,多见于建筑物雕饰,比如木雕彩绘《荔镜记》,以大青、大绿和紫红、粉黄装彩,再用金色烘托,显得既艳丽又文雅。潮州刺绣吸收了潮州木雕的用色方式,喜用金线作刺绣花纹的轮廓线,色彩较同为粤绣的广绣浓烈,比如潮绣戏曲人物(图5),蓝色的裤子与红色的衣领形成对比,中间配以粉色的护腰,青色零星点缀,加上金色的烘托,色彩富丽而不俗气。

结语

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是千百年来传统文化的结晶,其造型、色彩无一不反映着大众的审美情趣,当人们还在思考如何塑造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动漫作品、如何传承地区传统工艺美术时,或许两者的联姻是延续传统文化精神最好的选择。将地区工艺美术的传统装饰造型和色彩运用于动漫造型的塑造中时,我们还需要对其进行现代化的图形处理,适当地抽象化、虚拟化和符号化,使其符合现代审美观念,然后运用现代化的表现媒介传播,以达到利用动漫艺术传承传统文化精神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向军.潮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览[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83,85.

[2]陈泽泓.潮汕文化概说[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233.

[3]杨坚平.潮州木雕[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12.

篇5

【关键词】艺术特征;封闭性;商业传播;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160-01

一、中国传统美术的艺术特征

(一)实用性和审美需求相结合。有关于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之间的关系,张道一先生说过,民间艺术同广大劳动人民关系最为密切,就主流而言,民间美术实用性强,既是本源的,又保留着本源文化特性,虽然其中一部分“纯艺术”特征明显,但是离实用性并不远。民间美术的创造者都是最普通的人民大众或是技术匠人,绝大部分美术作品都是在业余时间创作的,作为一门手艺、副业发展。伴随传统民俗的需要,在各类婚丧嫁娶、传统节日、庙会祭祀等活动中,中国民间美术都被充分开发和利用。

(二)地域性和民族性相结合。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性,而且发展自不同地区的人民,也依据一方水土发展出各类美术作品。如,黄河流域的美术风格粗犷朴实、深厚浓烈,而南方长江流域的文化发展则更加温婉细腻、精巧细致。从更小的比例来看,即使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又可以从内部细分为更多民族,加上沿海的海洋文化,云贵地区小而美的少数民族风情,即使是同一种艺术创作,不同地区民族的人也会有不同的风格。如晋南年画和苏州的桃花坞年画,佛山年画和湖北年画,无论是色彩搭配,还是纹理结构、内容作用都有极大的民族地域性。

(三)色彩运用的装饰象征性。色彩,对于任何一门艺术而言,都是灵魂元素。中国民间的美术创作选色和搭配,都有着丰富的深层次文化和社会原因。民间美术作品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表现性和装饰性,因为传统用色作用不在于创造复杂、写真的艺术作品,而仅仅是用对比鲜明而浓烈的色彩,配以线条勾勒分明,创造鲜明的反差、对称、和谐之效果。我们常见的布艺、陶瓷、刺绣等,都是在一大块底色上创作,呈现不同于西方的冲击力和灵动活泼之感。

二、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发展

(一)发展传承现状及其原因。首先,与相关艺术形式,如水彩、动漫、素描等相比较,民间艺术原本就是根植于民间的艺术,与人们原本的生活关系更加密切,将原始劳作、生产活动相结合,同时具有审美价值和实用性。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科技的发达,让任何信息的获取成本下降,这其中就包括了各类从西方传来的新艺术和新审美观念,外来文化反倒成了主流文化,而各种传统民俗所用之物,却在工业流水线上被廉价生产,出现大量的衍生品和替代品。其次,传统民间美术的发扬和传承往往采取师徒制,传播范围明显受限;产品工艺也采用手工制作,生产效率不高,这就使得真正的民间美术作品产量极低,加上价格偏低,与劳动力不匹配,导致大量技术匠人的流失。再次,传承手段遵循古制,以师徒制为主的小作坊式手艺,在新的工业经济形势下面临危机。师徒制需要多年的亲手传授,并且对外人闭口不谈,每次只有少数人能得到真传,很多徒弟不愿意继续学习,或是学艺不精。这种传承手段从内部阻碍了民间美术的对外扩张和创新发展。

(二)发展创新之法。目前我国的民间美术传承方式有三种:言传身教、书籍记录和商品化。如何让中国的传统美术得到更加广泛的继承发展,将民间美术的创作作品重新回归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甚至加大宣传和文化输出,让艺术走出国门,提升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和民族自信心?全社会都有义务承担这个民族重任,同时,加大传统文化在基础教育中的比重,让文化回归生活。

艺术的发展,是一场社会学的文化传播,从孩子们开始,加大文化自豪感的培养,让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开发艺术性强的课程,如书法、国画、剪纸、粘土、木偶制作等,培养审美和艺术解读能力。

民间美术对于图画、色彩的运用,在全球看来,都可谓独树一帜。大量的艺术创作,可以在传统的民间美术中寻求灵感。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五位“福娃”,就采用了传统中的五行概念,“贝贝”灵感来自于民间美术的鱼纹图样;“妮妮”则取材于风筝样式,福娃的代表性动物的选取,如“鱼”和“燕”都是民间美术中出现频率极高的、预示着吉祥幸运的动物。

三、结语

虽然在工业社会前进的大潮中,我们的民间美术日渐衰弱,但是近些年来,随着民众素质的提升、国家极力保护宣传,社会上呼唤民间艺术回归的声音也越来越多,将艺术传承下去,不仅仅是在保护本民族文化,也是真诚地希望,曾经精致辉煌的华夏艺术能够重新回到世界舞台上,因为这是真正的艺术。

参考文献:

[1]靳之林.论中国民间美术[J].美术研究,2003(3):63-65.

[2]陈秉龙.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发展分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6):173-174.

[3]方李莉.正在逝去的手艺――洛川县栖凤镇谷咀村考察[J].民族艺术,2003,(1):8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