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9:35: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传媒与艺术研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数字创意产业是信息时代的先导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最为典型的产业形态,它是建立在文化资源基础之上,以人类的精神创造为动力,以技艺才能为手段,运用现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讯技术进行文化价值创造、传播的活动。发展数字创意产业可以提升产业结构,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适应黑龙江垦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传媒艺术人才的需求,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于2011年8月成立了计算机与艺术传媒分院,开设主持与播音、新闻采编与制作、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电脑艺术设计、动漫设计与制作、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形成了艺术传媒、电子信息两类互为支撑,与现代传媒和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紧密相关的高职专业群。多年来,各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上做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如何优化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培植传媒艺术类专业群,培育新的专业增长点,更好的为垦区艺术传媒行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只有建立适应数字信息时代的“艺术与技术交融,学训一体,2+1人才培养模式”,合理构建课程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 构建面向数字信息时代的“艺术与技术交融,学训一体,2+1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1.1 解决传媒艺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度低的教学问题
数字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日益渗透与融合,传媒艺术的表现越来越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现代传媒艺术以现代数字技术为表现手段,以现代传媒信息为表现内容,以视听艺术化为表现效果。将人才培养与时展需求有效对接,培养既具有较高艺术素养和媒介素养,又掌握现代数字艺术作品制作和传播手段的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新型传媒艺术人才,这需要很好的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树立什么样的传媒艺术人才培养理念;二是怎样构建适应培养规格的教学体系;三是如何改进教学方式与方法,实现新型传媒艺术人才培养目标。
1.2 培养面向数字信息时代的传媒艺术人才的意义
1.2.1 更好的体现时代的特征
在数字信息时代,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内容形态丰富,现代传媒艺术的创作和传播高度依赖现代数字技术手段。社会需要大量既具有较高艺术素养和媒介素养,又掌握高超现代数字技术、信息传播技术,进行有效地艺术表达和处理的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新型传媒艺术人才。
1.2.2 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
现代传媒和文化艺术产业的迅速崛起,信息产业领域的不断拓展,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经济的迅速升温,特别是第三代移动通讯(3G)的运用,必将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新的产业群的崛起,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以信息内容创作为核心的人才竞争将成为现代传媒发展的一个新热点。现代传媒涵盖了包括书籍、报刊杂志、广告、招贴、广播电视、通讯、计算机、网络等一切可视、可听的载体,从静态到动态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动、静相容,平、立同构,声、画兼容的现代传媒体系。支撑这个体系的已不单纯是艺术或技术层面上的单一人才,而是二者兼容相济,综合发展的新型传媒艺术人才。
1.2.3 更好的发挥学院强大的信息技术优势
我院传媒艺术类专业植根于学院强大的信息技术资源优势,依托校企合作企业在信息科学方面的优势和特色,以信息技术与现代传媒艺术的交叉融合为突破口,将现代传媒艺术与数字技术高度融合,面向信息产业发展,致力于培养IT产业链终端信息内容的策划、制作与传播的新型传媒艺术人才。
2 面向数字信息时代的“艺术与技术交融,学训一体,2+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1 践行“艺术与技术交融”的人才培养理念
强化“传媒艺术与数字技术交融”的人才培养理念。既注重艺术素养、媒介素养和创意方法的培养,又注重现代数字制作、传播技术的培养,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践行这一理念。
2.2 构建“重交叉、大平台、多模块”的课程体系
针对人才培养要求和教育对象的特点,制定适应学年学分制要求的教学计划,计划中集中体现“重交叉、大平台、多模块”的特点,即:在传媒艺术教学中融入信息通讯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的内容,注重艺术类课程和技术类课程内容交叉配置;公共课和职业基础课以“必修课”的形式构筑大平台,确保学生的基本理论、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达到“宽口径”、“强基础”的要求;在专业方向课程中,设置相同学分的多个方向模块,组成包括“限选课”、“方向课”、“实践课”等不同性质课程群在内的“多模块”,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其中一个模块修读,增强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性,做到知识的系统性与专业性并重。
引导、激励教师编著艺术创意和技术运用并重的教材,如《影视编辑技艺》、《计算机艺术设计基础》等,注重选用艺术分析和技术讲解均具有特色的教材,有力地支撑“重交叉、大平台、多模块”的课程体系。
2.3 建立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基础实验、专业实训、创新实训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实验实训室与课堂、项目与工作室、社会实践与上岗训练有机融合的实验实训、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将专业职业基础课与职业技术课的教学安排在实验实训室,将理论与实践、艺术与技术的教学融为一体。校企共建“影视艺术工作室”、“动画工作室”、“网络技术工作室”、“数码艺术设计工作室”,将创作实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促使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循环上升,递进式发展(详见图1)。
为了培养艺术与技术相融合的新型传媒艺术人才,将采取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策略加强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建立较先进的集数字化素材采集、作品制作、作品输出于一体的现代数字传媒实验实训教学平台。新建“影视艺术工作室”、“动画工作室”、“网络技术工作室”、“数码艺术设计工作室”、“影视观摩厅”,完善演播厅功能。
2.4 实施创意与制作并重的知性人才培养方式
倡导“以创意见长、拿作品说话”,培养知识结构合理,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较高的创意思维能力,又能熟练运用现代数字技术进行作品创作和信息传播的知性人才。将课堂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课外创作等环节紧密衔接,“教学、创作、展演”三位一体,形成课程体系与项目紧密结合,工作室、实训室和课堂互为延伸,理论与实践、艺术与技术教学同步的教学组织形式。
实行项目制教学和工作室教学方式,以项目为引导,课内外结合,突破年级和专业界限,由不同职称、职业背景和专业方向的教师组成“导师小组”,共同指导“学生团队”进行课内外创作实践,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而且弥补单个教师往往学术方向单一、“艺术”与“技术”无法全部精通的局限,优化教师的学术结构,提高教师整体的教学水平及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实现教学相长。同时实现“理论与实践能力、艺术与技术素养兼备”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项目组通过定期举办学生阶段作业展播、主题作品展、课程设计展、毕业作品展播、创办院刊、参加各类大赛作品展播等,搭建师生学习交流的平台,使学生始终处于“职场”状态,在激发创造展示欲望的同时,也激发其理性思考,对进一步的创作起到助推作用,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叉融合、良性循环。通过“课堂――实验实训室――工作室――校内实习――校外实习基地――课堂”环节,将创意与制作并重的知性人才培养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之中。
传媒艺术类专业“艺术与技术交融,学训一体,2+1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我院长期办学积淀过程中逐步积累形成的,还需进一步完善,以期更好地指导专业人才培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曹坤.用“跨界思维”打造传媒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03).
关键词 数字传媒艺术 项目课程 工作室制教学
中图分类号:6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数字传媒艺术专业作为高等职业院校近年来新开设的艺术设计类专业,具有跨媒体设计的特质,开设有摄影摄像、视频剪辑与合成制作、栏目片头设计与影视后期特效、数字插画设计和流媒体交互设计等项目课程。数字传媒艺术专业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新闻媒体采编工作能力;独立短片制作创意能力;影像数字前后期拍摄制作能力;具有较强的网络制作、管理服务工作能力,印刷行业前期编辑和输出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从事与流媒体相关制作能力,有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能力培训工作的能力。数字传媒艺术专业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中艺术设计教育的后起之秀,更应该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特色,将艺术设计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的特质展现出来,以发挥其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率先在高职院校提出与实施了项目课程教学。其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既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才能适应企业用人的需要。在专业课程中导入实体项目或虚拟项目,以激发学生艺术创作灵感与创意思维。项目课程中的“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工作任务” 。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课程中的“项目”,是指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工作任务模块。在这一工作任务中,要求制作符合特定标准的产品。所谓项目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课堂教学。项目课程教学的核心就是将艺术设计职业领域的项目式管理的工作模式,按照教育教学规律,转换成学习领域的一种典型教学模式。其特点是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情景职业化、学习成果社会化;其本质是学生主体、能力本位,做中学、做中教;其培养目标是素质与能力协同推进。
二、数字传媒艺术与数字传媒艺术专业
数字传媒艺术概念的提出是较为宽泛和整合的定义,在狭义上可以理解为基于网络流媒体发展形式――这是一种抽象设计思维与具象描绘的有机结合,也是与录像艺术、实验片等媒体艺术形式有所区分,但作为数字传媒艺术中重要的录像视频艺术早在我国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发展成熟,如今已作为本专业中一个重要的基础性的项目课程来设置,也将之与更新的网络媒体、移动终端媒体和交互式或非交互式的多媒体等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构建成充满“跨界”特色的新专业。正是由于这样的创新想法,我校的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育不但要彰显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特殊性、跨界性、创造性思维等多重特质,而且更要体现出高职艺术教育能服务当地经济社会的实践特性。
(一)数字传媒艺术专业项目课程的教学实施。
在项目教学中,以合二为一的课程教学管理模式,也就是:目前项目课程教学的艺术性与实践性,实现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最终目的――必须依托项目课程教学,以改革我国目前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就是改革以往以学科为中心的本科压缩型课程。其弊端在于:第一,重理论、轻实践,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第二,重知识的系统性,忽视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第三,传统学科课程的排列顺序即增加了理论学习的难度,也不利于理论与实践的掌握。因此传统的学科型教学模式与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注重高职艺术类院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职业技能、勤于动手,项目课程教学创设与企业实践联系紧密的情境,引导学生在项目课程中“学中做,做中学”。专业理论学习,是“学”的集中体现,是学习理论知识、学原理。专业实践中,学生从“做”的经历中积累感性认识,收集问题,也为了“学”作准备,由理论上升到实践相互之间结合与渗透,这一点正是项目课程的特质所在――做中学,学中做。这样的项目式教学模式以项目驱动教学进程。借鉴行业的项目管理和项目制作流程来进行课程管理、课程计划、课程评价。能有效的推动高职艺术设计教学的改革。我们的学生学习专业时更认真也更能认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学习时更主动,更努力。数字传媒艺术专业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团队协作能力与交流沟通能力等都得到充分的锻炼与提升。
数字传媒艺术专业教学内容项目化,其含义具有着若干限定条件、明确的目标和具体专业设计与操作标准的课程载体。项目类别:虚拟项目、虚题实做项目、实题虚做、实题实做项目等。数字传媒艺术专业项目课程教学的能力阶段划分:一年级以自主研发项目为主,即第一学期为新闻纪实摄影项目,第二学期为视频设计与制作项目;二年级以真题仿做项目为主,即第三学期为栏目包装设计项目,第四学期为网络流媒体设计项目;三年级以真题真做项目,即第五学期为主专题片制作项目,和顶岗实习内容。项目要求具有:典型性、适应性、先进性、前瞻性。教师教学紧紧围绕着项目进行,一个项目若干个教师,实行每个子项目课程多单元进行的授课方式。其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为项目负责人老板,学生为项目成员员工,这样职业角色之间的预演,为毕业后直接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项目教学中的课堂组织形式为:小组团队协作式,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和工作状态训练等职业素质能力。项目课程教学的管理上,责任标准、目标设定,管理具体实施为由团队小组长到团队成员的责任管理。项目课程考评为:目标、能力、知识、职业态度;最后的项目成绩评价方式为:阶段性项目过程评价和项目最终结果评价。
(二)工作室制的教学架构探索。
项目课程教学的实施对数字传媒专业实训室式的教学构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室制的教学场所,而不是传统的教室,以新式的白板与工作台取代了传统的黑板与课桌椅。使得学生尽可能的在这真实程度较高的情境中学习专业技能。工作室教学根据学生的自身水平以及今后发展目标的不同情况,专业课程设置中划分了分阶段培养目标。一年级教学面向该专业所有学生,即第一、二学期重点强调学生的专业基础的培养与人文素质教育。二年级上下学期,即第三、四学期,此阶段重点培养学生初级虚拟项目的学习,与专业技能知识的熟练掌握。到第四学期学生以多元的工作室教学为主,进行以实际项目为驱动的项目式教学。此时的项目课程可分为项目一(流媒体交互设计)、项目二(专题片设计与制作),学生可根据自身的专业细分方向来进行有选择的学习,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安排。工作室制教学环境中的,学生“岗位职责”的体现,在制定每个项目课程进程执行表上有着具体的记载并粘贴在工作室中。这样,专业教师对一个项目中的子项目课程的进行情况与整体项目规划设计――专业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评价标准都有清晰的认识,项目负责人也可监督工作室其他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们更能随时察觉到自身的专业学习进展。数字传媒专业项目教学的探索形态。项目教学的考核方式:学生自评、互评;指导教师、教学团队评价;行业、企业指导教师的评价与反馈。
三、结语
随着流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设计行业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机会。其中,“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理念是数字传媒艺术专业项目课程教学模式一次有益的实践与探索。它将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结合于一体的先进的办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实践条件,不仅提高了人才的培养质量与学生今后的就业率,更重要的是,使数字传媒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与企业岗位用人的要求更趋一致,数字传媒艺术专业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媒体工作岗位的需求。同时,学院也形成了完善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专业教师从中不仅有更加扎实的艺术理论功底,也对自己的专业技能的得到进一步提升。总的来说,在项目课程教学实践之中我们教学内容始终与企业同步、与时代同步,项目课程的内容也不断保持着新鲜的活力。
(作者: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新媒体艺术研究)
注释:
马必学.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基本问题研究[M] 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176-177.
一、极少主义及全英利的极少主义
(一)极少主义极少主义被定义为:当一件作品的内容被减少至最低限度时他所散发出来的完美感觉,当物体的所有组成部分,所有细节以及所有的连接都被减少或压缩至精华时,它就会拥有这种特性。这就是去掉非本质元素的结果。作为一种现代艺术流派,极少主义出现并流行于20世纪50-60年代,主要表现于绘画领域。极少主义主张把绘画语言削减至仅仅是色与形的关系,主张用极少的色彩和极少的形象去简化画面,摒弃一切干扰主体的不必要的东西。极少主义在20世纪60-70年代盛行美国,又被称作最低限艺术或ABC艺术。通过对抽象形态的不断简化,直至剩下最基本的元素来进行的艺术探索。特征在于取消了艺术家个性的表达姿态,无内容、无主题、客观化,表现的仅仅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纯粹物。极少主义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至上主义和新造型主义的关于艺术必须和实用艺术相结合的原则。极少主义者的秘密就在于他们追求一种不可言说的纯粹艺术体验,力图将艺术品从深度阐释的陷阱中解救出来,以理性甚至冷漠的姿态来对抗浮躁一时的、夸张的、精神分裂式的社会思潮。他们给予观众的始终是淡泊和明净、强烈的工业色彩以及静止之物的冥想气质。这股风潮也同样影响了室内设计领域。室内设计曾经一度出现过矫情的浮华风格,而“极少主义”提倡摒弃粗放奢华的修饰和琐碎的功能,强调以简洁通畅来疏导世俗生活,其简约自然的风格让人们耳目一新。极少主义艺术品的“意义”,存在于作品之外,作品本身提供的不过是一种契机。观者原有的思想、情感、知识储备乃至欣赏时的心理状态,都在起作用。观众被授予作品意义的解释权。
(二)全英利的极少主义艺术极少主义者的一个重要宣言就是:“少即是多”,他们以减少、否定、净化来摈弃琐碎,去繁从简,以获得建筑最本质元素的再生,获得简洁明快的空间,在简洁的表面下往往隐藏着复杂精巧的结构。韩国艺术家全英利的创作基于她的个人经历和文化经验以及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她在艺术创作方法上不断塑造自我“身份”,即借用了韩国的“方包”元素来反映自我精神。它的形式语言孕育了现代性的审美艺术有着相似的特征:纯粹性、明确性、重复性、统一性和客观性。在传统与现代、形式与内容之间,艺术家重叠了东方与西方艺术之间的共同点,再造两者的和谐关系的同时,语言自身也被解构,以达到艺术形式的平衡。事实上,全英利曾研究了极少主义艺术,她精细地解读,不是简单地挪用形式,而是对观念进行了再诠释和再创作。因此,她集中对“方包”和极少艺术之间的共同几何形态做了编码和解码,既有极少主义艺术几何的简洁,也有韩国传统文化“方包”的游戏和随意性,并赋予了现代语言。她的作品在整体与局部、笔墨与线条或色彩与线条之间组合成了新型关系,它是反叙述性,强调抽象性的形式:视觉美感。她改造了媒介的基础,不仅涉及了表现的独特性和风格,而且综合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概念。显然,她从极少主义艺术联系到韩国儿童日常游戏“形态”再到文化记忆,并引发了对自我身份的反思,即“方包”设计被转译和建立民族艺术的现代言语,一种特殊的不同于西方的现代艺术形态。这种文化追溯和反视的过程就是重新塑造自我身份的过程。
二、全英利独特的观念分析与应用能力
由于全英利“游走”于亚洲和欧洲多国,这就凝缩了她的跨文化经验,于是,她开始自我追问“我是谁”。她的视线仍将在东西方之间的文化关系作为思考对象,寻找到两者的共同点,重叠或混在的艺术,这种新的空间生产再现了后现代的文化特征:既熟悉又陌生。在全英利的作品系列中,她有非常明确的意图,对观念的分析和应用。她使用的材料绝对自由,并把握住了韩国高丽纸的物理特征,颠覆了传统韩国绘画的定义;在表现方法上她通过重新切割、排列和组合传统材料,整合了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潜在意识经验,建立新的精神空间成为必然和可能。这种将个人观念融入材料的思维模式,凝聚着东方的“禅”悟性,留下了更多自由想象和联想。与“物派”艺术观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她不断提升了材料特质的简洁性,架构了观念与实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在遵循材料的自然属性时,概念也被艺术家主观的重新界定,材料被看做艺术词语而任意修改,又否认了词语的叙述,突出了艺术家的个性话语自主化,改变了材料原本的意义,暗喻了人之力,即在观念与类别、物质与精神之间构建了新语言内涵。
三、独特不变的创作主题和相互交织混合的观念
(一)独特的以方包为创作主题在全英利的作品中,“方包”观念是她创作的“自我”中心,她以“方包”为主题完成了一系列作品。她拒绝了任何的虚构方式的想象和隐喻,反复运用“方包”来显示凹凸的立体感和数理化,这种复制几何学的形式不但是一种新的空间生产,也是极少主义与“方包”之间的观念和形式相融合,几何图案则编织了整体语句不相互统一的装饰性视觉语言。另一方面她使用了大小均匀的“方包”构成了画面,由于将红色水粉在“方包”上不均匀侵染,造成了薄膜似的感觉,这些作品明显具有反语法和叙述的形式。她也有纯水墨的表现,在水墨中将不同的“方包”的形式用墨侵染,造成了深度感,每个局部“方包”组成了极少主义规整简洁的几何形式,不同大小的“方包”未重叠,密密麻麻地排列在画面上。“方包”与“方包”之间的线条形成了统一性,而单纯性和反复性排除了主观性和装饰性。墨与胶并用,而在“方包”的角上洒水,侵染变化造成了静中有动的自然形态,表现了水墨激励韵味的美感特质。在讨论全英利的作品时,我们不能忽视她的书法用笔作为绘画抽象性的核心,东方笔墨的书写性起了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她注重书法和笔墨的意趣和运动感,墨色的干湿浓淡的变化被画家主观的控制。
(二)相互交织混合的观念事实上,她在思考艺术与材料、艺术与观念、艺术与空间、艺术与方法的关系,并审视了贯穿于传统韩国、现代韩国、当代韩国的时间和空间的感念。在她的作品中,观念并非分离的,而是相互交织、重叠和混合。这种文化现象犹如在今天流动资本发展的新情况下当代经济学衍生了新词语“全球地域”,它形容和概括了全球资本与地方资本的汇合,即这两个词“全球”和“地域”的重叠。因此,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不同文化和艺术的重叠也成为普遍性的现象。当然,如何把握文化交汇?如何保持文化的差异性?如何塑造艺术家的自我身份?全英利恰恰依靠具体的艺术实践做了非常清晰的证明。毋庸置疑,全英利曾研究了极少主义艺术,她精细地解读,不是简单地挪用,而是对观念进行了再诠释和再创作。
【关键词】潮汕工艺美术;动漫造型设计;融合
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末,中国早期动画工作者制作出一批富有中国特色的动画片,赢得了国际声誉,被称为“中国动画学派”。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在商品经济与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中国动画艺术从辉煌走向沉寂,失去了传统文化特色。2009年,韩山师范学院教师蔡志海制作团队制作的卡通潮剧《柴房会》首次将潮剧作为动漫对象进行了制作,为动漫创作提供了新思路,但其动漫造型同样过于简化和夸张,没有完全表达出传统文化的底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创作者没有去研究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当地民间艺术,没有从中汲取养分并运用于动漫设计中。
一、潮汕工艺美术的特性与造型
潮汕地区依山傍海,呈现出开放的特点。远古潮汕先民文化与中原汉族文化、海洋与陆地文化等多元文化的交融造就了潮汕传统工艺美术诸多矛盾而又统一的特性:既内敛严谨又外向圆融,既精巧细腻又刚健粗犷,既质朴古拙又富丽堂皇等。潮汕工艺美术主要有潮州木雕、剪纸、潮绣、大吴泥塑、嵌瓷等,在观察其美术造型时可以发现它们具有许多与动漫艺术相融合的特性。因此,通过研究潮汕工艺美术与动漫造型的融合点可以探索动漫创作的方法。
二、潮汕工艺美术与动漫造型的融合点
潮汕工艺美术与动漫造型的融合点可归纳为六个方面:一是夸张变形的写意造型;二是活泼幽默的风格;三是连环叙事的手法;四是装饰性的构图方法;五是富有地方特色的题材;六是独特的色彩搭配。
(一)夸张变形的写意造型
潮州木雕、剪纸、潮绣、大吴泥塑等在塑造人物、动植物造型时都使用了大量意象化的手法,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夸张变形处理,比如人物造型,夸张人物的头部以及面部五官,整体显得头大身短。(图1)人物动作加以适当的强调、夸张和舞蹈化,具有很强的戏剧舞台效果。潮汕工艺美术人物造型,有的拙稚可爱、丰盈饱满,有的纤巧细腻、精密繁复。潮州剪纸分为潮州剪纸和潮阳剪纸两种风格,潮州剪纸艺人江根和的人物剪纸中,人物的正面五官连在一起,被变形为植物嫩芽状,剪纸造型采用阴剪法,即以面为主,镂剪出小花等图案的“密体”风格,衣褶的结构线被省略而只以简要的几根线条表示人物身体的大体结构,整体造型雄浑朴拙,富有装饰性(图2);而潮阳剪纸的代表艺人马凤仙的剪纸人物则以线为主,采用阳剪法,装饰和结构线相互衬托,人物的眼睛、鼻子、嘴巴也用线剪出,手部和脚部则用实面来表示,与镂空的虚面形成对比,整体造型纤细精致,较为写实(图3)。除了平面剪纸艺术外,不管是潮州木雕中的多层镂空雕刻、潮绣的立体垫高绣法,还是潮汕嵌瓷的浮饶、立体饶技法,以及大吴泥塑人物衣服的多层贴塑技法,都在夸张变形的同时,又追求一种立体、空间的真实表现,旨在追求一种虚拟与现实的平衡。这些古老的手工艺品与现代动漫艺术的三维表现有着相似的造型追求,都具有超越现实的意象化艺术魅力。
(二)活泼幽默的风格
潮汕的多元文化造成了潮州人精明灵活的性情,而潮州人细腻、轻松的审美情趣在潮剧中找到了寄托,潮剧中的丑角一向为人称道,“潮丑是潮剧的戏魂”,所以潮剧总体倾向于喜剧,丑角的表演贴近生活,在诙谐滑稽的表演中淋漓尽致地宣泄民众的生活感受。在潮汕工艺美术题材中,很多以戏曲人物为题材的潮汕工艺美术造型都体现了幽默轻松的风格。比如潮阳剪纸《柴房会》,讲的是小商李老三夜宿客站柴房,偶遇鬼魂莫二娘的故事,李老三瘫坐在椅子上,莫二娘则跪在地上,他们的眼睛都看着下方,嘴巴则张着似乎在笑,造型极为滑稽。潮州木雕清代浮雕彩绘《佘太君挂帅》表现的是佘太君以百岁高龄挂帅出征,英勇杀敌、得胜回朝的场面,其人物由于头身比为五头身,稍微矮化而手腿粗短,憨态可掬,富活泼幽默的审美情趣。
(三)连环叙事的手法
连环叙事是动漫艺术区别于其他绘画艺术的重要特征。潮汕工艺美术也具有连环叙事的表现力,这在潮州木雕、剪纸、大吴泥塑等中都有体现。潮州木雕尤擅表现连续情节,如潮州人物木雕在叙事时往往把故事情节按其发展或主次分成几个部分,上下叠排起来,然后加以联系。手艺人所谓的“径路”,即以人物活动的来龙去脉为线,将几个中心、几个片断采取“之”形、“S”形、三弯四曲形等方式连成统一的整体;有些故事相互不关联的时候,采取“引径”的办法,使上径和下径呼应。比如木通雕《二十四孝图》挂件就是采用“之”形将故事分为五个层面,层与层之间利用屋顶、树干巧妙过渡分隔,各个层面似独立却又融为一体。
(四)装饰性的构图方法
潮汕工艺美术构图非常缜密繁复,一件小小的潮州木雕往往有上百个人物、草木花卉等,多层次镂通雕,能表现极大容量。在构图处理上,潮州木雕同时借鉴了绘画、戏曲艺术,吸取了绘画主次分明的艺术手段和戏曲虚拟空间表现手法,创造出装饰性木雕所特有的完整艺术表现体系。潮汕工艺美术大都采用装饰性绘画的构图方法,比如潮州木雕虽然很多是对称式构图,但又讲究灵活变化,略微倾斜,在图形之间讲究疏密结合、动静粗细的对比和协调。潮州剪纸作品人物数量多的都是独立剪出,虽依照情节随意摆放,体现了潮汕文化轻松活泼的审美情趣,但也往往是一正一邪、一柔一刚,讲究布局的圆满。潮州工艺美术借鉴戏曲虚拟空间的表现手法,将平视的人物与鸟瞰的景物结合,巧妙地将远近人物及不同季节的景物组织在一个画面里,突破了时空的界限,潮州木雕《陈三五娘》(图4)、江根和的剪纸作品《状元游河》构图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五)富有地方特色的题材
潮汕工艺美术题材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人物为主体的民间传说、戏剧和历史故事;另一类是珍禽瑞兽、花果虫鱼,善于表现江海中的水族、亚热带植物,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很多戏剧题材和历史传说都来自中原地区,比如《西厢记》《梁祝》《八仙》等,但潮汕人民对其进行了本土化的修改,比如剪纸作品《八仙》将“八仙骑兽”的坐骑变成了螃蟹、鱼虾等海洋生物。而有些题材则是依据本地历史故事和传说而来的,比如《陈三五娘》又名《荔镜记》《苏六娘》等,其中的定情信物荔枝就富有岭南风情。潮汕工艺美术在人物造型上也富有地域特色,旧时潮州人大多身材矮小,故而人物多做矮化处理,比如大吴泥塑的人物造型,五官纤细、面部扁平而头部稍大,是典型的南方人长相。
(六)独特的色彩搭配
潮汕地区工艺美术色彩搭配极为独特,使用了大量的金色,整体色调浓艳。潮汕剪纸除传统红色剪纸外,也有采用金箔制作的衬色刻纸等多色剪纸,富丽堂皇,苍劲古拙。潮州金漆木雕最常见的是黑漆装金,即在雕饰物上以黑色的漆料做底子,贴上金箔;五彩装金,多见于建筑物雕饰,比如木雕彩绘《荔镜记》,以大青、大绿和紫红、粉黄装彩,再用金色烘托,显得既艳丽又文雅。潮州刺绣吸收了潮州木雕的用色方式,喜用金线作刺绣花纹的轮廓线,色彩较同为粤绣的广绣浓烈,比如潮绣戏曲人物(图5),蓝色的裤子与红色的衣领形成对比,中间配以粉色的护腰,青色零星点缀,加上金色的烘托,色彩富丽而不俗气。
结语
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是千百年来传统文化的结晶,其造型、色彩无一不反映着大众的审美情趣,当人们还在思考如何塑造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动漫作品、如何传承地区传统工艺美术时,或许两者的联姻是延续传统文化精神最好的选择。将地区工艺美术的传统装饰造型和色彩运用于动漫造型的塑造中时,我们还需要对其进行现代化的图形处理,适当地抽象化、虚拟化和符号化,使其符合现代审美观念,然后运用现代化的表现媒介传播,以达到利用动漫艺术传承传统文化精神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向军.潮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览[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83,85.
[2]陈泽泓.潮汕文化概说[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233.
[3]杨坚平.潮州木雕[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12.
【关键词】艺术特征;封闭性;商业传播;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160-01
一、中国传统美术的艺术特征
(一)实用性和审美需求相结合。有关于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之间的关系,张道一先生说过,民间艺术同广大劳动人民关系最为密切,就主流而言,民间美术实用性强,既是本源的,又保留着本源文化特性,虽然其中一部分“纯艺术”特征明显,但是离实用性并不远。民间美术的创造者都是最普通的人民大众或是技术匠人,绝大部分美术作品都是在业余时间创作的,作为一门手艺、副业发展。伴随传统民俗的需要,在各类婚丧嫁娶、传统节日、庙会祭祀等活动中,中国民间美术都被充分开发和利用。
(二)地域性和民族性相结合。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性,而且发展自不同地区的人民,也依据一方水土发展出各类美术作品。如,黄河流域的美术风格粗犷朴实、深厚浓烈,而南方长江流域的文化发展则更加温婉细腻、精巧细致。从更小的比例来看,即使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又可以从内部细分为更多民族,加上沿海的海洋文化,云贵地区小而美的少数民族风情,即使是同一种艺术创作,不同地区民族的人也会有不同的风格。如晋南年画和苏州的桃花坞年画,佛山年画和湖北年画,无论是色彩搭配,还是纹理结构、内容作用都有极大的民族地域性。
(三)色彩运用的装饰象征性。色彩,对于任何一门艺术而言,都是灵魂元素。中国民间的美术创作选色和搭配,都有着丰富的深层次文化和社会原因。民间美术作品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表现性和装饰性,因为传统用色作用不在于创造复杂、写真的艺术作品,而仅仅是用对比鲜明而浓烈的色彩,配以线条勾勒分明,创造鲜明的反差、对称、和谐之效果。我们常见的布艺、陶瓷、刺绣等,都是在一大块底色上创作,呈现不同于西方的冲击力和灵动活泼之感。
二、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发展
(一)发展传承现状及其原因。首先,与相关艺术形式,如水彩、动漫、素描等相比较,民间艺术原本就是根植于民间的艺术,与人们原本的生活关系更加密切,将原始劳作、生产活动相结合,同时具有审美价值和实用性。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科技的发达,让任何信息的获取成本下降,这其中就包括了各类从西方传来的新艺术和新审美观念,外来文化反倒成了主流文化,而各种传统民俗所用之物,却在工业流水线上被廉价生产,出现大量的衍生品和替代品。其次,传统民间美术的发扬和传承往往采取师徒制,传播范围明显受限;产品工艺也采用手工制作,生产效率不高,这就使得真正的民间美术作品产量极低,加上价格偏低,与劳动力不匹配,导致大量技术匠人的流失。再次,传承手段遵循古制,以师徒制为主的小作坊式手艺,在新的工业经济形势下面临危机。师徒制需要多年的亲手传授,并且对外人闭口不谈,每次只有少数人能得到真传,很多徒弟不愿意继续学习,或是学艺不精。这种传承手段从内部阻碍了民间美术的对外扩张和创新发展。
(二)发展创新之法。目前我国的民间美术传承方式有三种:言传身教、书籍记录和商品化。如何让中国的传统美术得到更加广泛的继承发展,将民间美术的创作作品重新回归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甚至加大宣传和文化输出,让艺术走出国门,提升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和民族自信心?全社会都有义务承担这个民族重任,同时,加大传统文化在基础教育中的比重,让文化回归生活。
艺术的发展,是一场社会学的文化传播,从孩子们开始,加大文化自豪感的培养,让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开发艺术性强的课程,如书法、国画、剪纸、粘土、木偶制作等,培养审美和艺术解读能力。
民间美术对于图画、色彩的运用,在全球看来,都可谓独树一帜。大量的艺术创作,可以在传统的民间美术中寻求灵感。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五位“福娃”,就采用了传统中的五行概念,“贝贝”灵感来自于民间美术的鱼纹图样;“妮妮”则取材于风筝样式,福娃的代表性动物的选取,如“鱼”和“燕”都是民间美术中出现频率极高的、预示着吉祥幸运的动物。
三、结语
虽然在工业社会前进的大潮中,我们的民间美术日渐衰弱,但是近些年来,随着民众素质的提升、国家极力保护宣传,社会上呼唤民间艺术回归的声音也越来越多,将艺术传承下去,不仅仅是在保护本民族文化,也是真诚地希望,曾经精致辉煌的华夏艺术能够重新回到世界舞台上,因为这是真正的艺术。
参考文献:
[1]靳之林.论中国民间美术[J].美术研究,2003(3):63-65.
[2]陈秉龙.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发展分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6):173-174.
[3]方李莉.正在逝去的手艺――洛川县栖凤镇谷咀村考察[J].民族艺术,2003,(1):85-95.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运用,逐渐影响与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多媒体通过视觉传达设计的方式,改善了传统线性结构与单一形态的艺术传播形式,改变了人们被动接收与欣赏传统艺术的方式。人们通过多媒体界面上的文字、图片、声音等,可以接收到所要表达的信息内容以及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使人们在获得内容信息的时候,感受到特殊的艺术审美。新的科学技术与设计理念的出现,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与交流。
1 多媒体艺术的基本特征
多媒体艺术的基本特征包括:一是多媒体艺术的综合表现性,多媒体视觉艺术的构成元素包括文字、图片、符号等;多媒体听觉艺术的构成包括语音、音乐等;多媒体的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则是由视频、动画等构成的。多媒体艺术的综合性将视觉艺术、听觉艺术、时间艺术等结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艺术冲击力,使艺术作品具有一定的艺术张力。二是多媒体的韵律美感,这体现了多媒体运动节奏的控制,通过调节与控制运动的速度与节拍,获得节奏与韵律,从而产生美感。三是多媒体界面的视觉传达,多媒体界面使艺术作品呈现出来,用户则通过界面看到呈现出来的信息。
2 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
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给视觉传达设计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不足之处。积极的方面主要体现在:一是视觉导向。人们往往在获取信息时,动态的信息资源往往比静态的信息资源更具有吸引力,这要求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将视觉元素与听觉元素同时调动起来,通过主次分明的强调方式,将信息资源体现出来。在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中,动态的往往比静态的系统更具有说服力,并且能够有效地运用。二是促进感知和记忆。一般情况下,具有一定特性或者与众不同的图形元素,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促进感知与记忆。例如在平面设计中,将图形元素重怎么排列,然后对其中的一个作特性处理,如变大、缩小或者更换颜色等,可以增加图形元素的感知与记忆。三是强化视觉冲击力。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可以按照信息传播的需求作各种动态处理,如三维运动,可以使信息更生动、具有活力,从而体现出视觉冲击力的强化目的。四是有利于受众对信息的“过滤”。运用多媒体艺术的视觉传达设计将信息的重点进行突出体现,以此来吸引观者的注意力。信息的内容随着图形与文字的运动方式而呈现,达到信息的“过滤”。
多媒体艺术对视觉传达设计带来的不足表现:一是被动点选中的不足,多媒体是大众自由选择浏览的过程,所以说多媒体是一种被动点选过程没有传统媒体的强迫性特征;二是版面局限的不足,多媒体作为网络媒体的具体页面,与书的页面一样,受到计算机显示器的限制,设计的空间小,无法与海报或是户外广告相比,这是视觉冲击力上先天不足。
3 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下的视觉传达设计
多媒体作为现代视觉传达的传达媒介,与传统的传播媒介大不相同,多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主要强调设计的重点,要求设计有所变化。主要体现在交互性设计与信息设计的表现形式。
3.1 交互式设计环境下的艺术表现形式
交互式设计可以使用户更容易获得与使用信息,方便了用户对信息的控制。交互式可以延长信息的存储时间,增强对信息的理解与注意。交互式具有多种意义,交互式最低层次就是对数据的交换,在没有任何要求时,也就是简单地将数据进行转换,当交互式以信息为主时,需要知识的辅助,要求在数据转换时对数据进行解释。不同媒体对内容的表现程度与理解程度也不相同,因此,对不同种类的图像、声音、音乐、视频等进行内容处理时,可以达到不同层次的表现与理解,这也是最高层次的交互。网络多媒体与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不同,可以为用户提供可操作选项,允许用户进行创造。而交互式设计最大特点就是对具有可控性的结果,用户可以进行信息反馈,主要体现在游戏设计当中。交互式设计不仅可以给用户提供信息,还可以提供一种交流经验。
3.2 信息设计重组环境下的艺术表现形式
信息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将原始资料转化为信息。数据作为信息的记录符号,而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原始数据,例如发明成果、调查数据等,首先需要经过加工、组织,然后通过转换成信息才可以用于学习与交流。由此可见,信息的转换是良好交流的基础,而非原始数据。原始数据转换为信息,通过学习与交流转化为知识,最后进化为智慧。信息可以通过数据表达,知识则用信息体现,这就是知识、信息、数据的三者内在的联系。视觉传达成功与否依赖于良好的信息组织结构。所以,在基于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下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传达成功不仅关系着每一个页面内的信息内容,而是关系着各个页面之间信息的相互关系。在多媒体视觉传达设计的复杂、艺术的表现形式,充分体现了信息的设计与转化过程。
3.3 多媒体多元信息工具下的艺术表现形式
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是一个具有多元化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在计算机技术领域中艺术发展成一种技能、知识与经验的结合,伴随着科学技术、艺术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变化。从艺术设计表现形式来看,多媒体设计与其他设计相同,都需要面对许多的问题,例如现代与传统、机械与手动、整体与局部等,设计的过程也就是处理、解决问题的过程,最终通过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为艺术开创了新的领域,增添了技术水平,改变了艺术的创作途径与交流过程。
4 总结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不断影响着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形式。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打破了传统单向性的视觉传达方式,增添了多媒体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性质,其目的就是影响消费者,让消费者也参与到信息的设计当中,改善信息的交流方式,使信息更加丰富化、与有效性。多媒体艺术的表现结合了科学与艺术、技术与艺术,是未来艺术设计发展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 詹伟锋.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研究[J].艺术研究,2012,06(15):27-31.
[2] 孙伟.网络时代的视觉传达设计[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学术经纬,2009,06(30):41-46.
[3] 袁恩培,严富华,魏琼.论多媒体技术与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创新性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9(4):69-73.
关键词:传统艺术;当代艺术;审美造型;转换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8-107-2
中国传统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丰富的美术资源不管是在表现手法上、创作灵感上还是审美造型上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仔细推敲。
然而,我们的美术教育体系主要来源于西方,严重忽略了中国民间艺术的研究与学习,其中有很多精华被我们国人所忽略甚至所不屑。而且如今当代艺术正搞得如火如荼,而为了避免处于所谓的艺术边缘,我们中国大部分艺术家们盲目而仓促地与西方接轨,其结果可想而知。纵观中国当代艺术,它的方式很简单――模仿、借鉴、移植、嫁接。这就如一场语言比赛,我们用英语去跟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拼,胜算可能微乎其微。要想赢得“比赛”,我们得拿自己的强项跟对手比,而我们的强项不在西方,而在我们自己的领土。恰恰是这些被我们严重忽略的中国传统艺术,他们仍然顽强地保留着中国古代强盛时期文化艺术的优秀传统。颜新元老师说的好,单纯从艺术本体审美立场客观地看,一件五个头长,人物神情夸张的中国民俗美术人物雕塑精品和一件八个头长,科学写实的西方古典人物雕塑名作相比,其艺术价值前者并不比后者低。是的,中国传统艺术更注重的是主观情感,突破了纯客观的限制,因此不管是从艺术的造型观、审美观、价值观等都给我们今天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借鉴学习的可能。
可喜的是许多中国当代艺术家已经开始重视本民族文化,并从这丰富的资源中找到了古老传统与当代艺术的交汇点。
如展望《假山石》,作品中的造型来源于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山石造型。作者是这样阐释自己作品的“假山,作为一种庭院陈设,其本来意义是通过这些小块的天然石组合,来满足人们对回归大自然的假象要求。然而这一传统的理想观正因为其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越来越显得不合时宜。因此,我选用了这种人造的不锈钢材料,利用其晶亮浮华的假性外貌特征,对天然的假山石进行复制和改造……”他用工业材料不锈钢来制作“假山石”,从而把隐藏在“真”背后的“假”拽出表面。艺术家展望把传统的园林艺术通过材质异化而使其成为有现代意味的装置艺术。
再如吕胜中的《小红人》,其造型来源于陕北剪纸。“暖烫濯我足,剪纸招吾魂”唐代诗人杜甫所写《彭衙行》中的这两句诗给了吕胜中最初的灵感,让他有了在现代文明中做“剪纸招魂”的欲望。这正面对称,张开四肢,顶天立地的人形,在世界各地的原始文化中都曾出现,他实际上是一个生命的符号。古老的剪纸技艺为吕胜中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表达抽象哲学和宗教观念找到了一种颇具震撼力的表现形式。
杨泳梁《蜃市山水》,以当代城市为元素,但总体审美造型借鉴中国宋元时期的山水画。古人的山水画描绘的是古人的生活环境,而杨泳梁的当代山水,描绘的是我们现代人的生活环境。而这造型上的相似更体现了生存环境的变迁。画家的智慧都在这似与不似中,给我们以反思。
不只是中国艺术家,国外艺术家也在传统和民间艺术文化中吸取精华,得到灵感,从而拓展自己的艺术创作。如日本版画的二维平面的造型方式,与西方艺术中透视和空间层次截然不同的创作手法,影响了高更、马奈、梵高等世界艺术大师。尤其是梵高,他用强烈的平面画和饱和色来反映色彩本质和对观众精神作用方面带来的独特观念,显示出日本版画浓色平铺,拒绝透视图式的影响。还有毕加索,他的很多艺术创作其造型形象受到了非洲土著木雕的影响……艺术大师们不只是局限于本土民族文化的影响,而是拓展到了学习借鉴世界民族文化。
艺术的发生与辨别是多样复杂的,并非仅以线性时间与样式对比为参数。艺术批评家李小山说过:“当代艺术之区别于传统艺术的最大特点是,媒介(材料)重要性已经大大降低,变成次要地位,自由地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媒介(材料),一切可变性和一切随机性,按照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完成作品……”所以说艺术的当代性远非有人认为的那么狭窄,它是广阔而无所不包的,是灵活和偶然的。民间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相融相长并非痴人说梦般离谱,而是可行可见的,并具有现实意义的前瞻性项目。
结语:
艺术史上的任何一次艺术变革都是以造型为介入点。如果观念是灵魂,那造型就是肉体。传统造型语言在今天同样有着创新的可能性。但是我们不能拿一个符号或者拿一种形式做文章。而应该是对传统审美造型有更深入的了解,如何让传统造型在今天更加有效、有意义,得到一种新的延续,而不是简单的形式延续,彩色当代艺术应该关注和探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曹力编著.面对面:民风与院体的对接[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1,3.
[2]李小山.我们面对什么[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5.
[3]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编.民族美术传统的当下意义[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7,5.
[4] 杨晖,彭国梁,江堤编著.千年论坛――艺术至上[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4.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传统手工艺;交互;刺绣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5-0233-02
Research on the Interactive Display Platform of Traditional Craft based on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to Miao Embroidery in Qiandongnan as an Example
ZHOU Chang-min1, SHE Zuo-ming2
(1.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Kaili University, Kaili 556011,China;2. Department of Finance, Kaili University, Kaili 556011,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Qiandongnan Miao embroidery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method of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in the traditional handicraft display, and puts forward the structure model of the interactive traditional handicraft display platform, and expounds the design of the main modules.
Key words: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traditional handicraft; interaction; embroidery
我国的传统手工艺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地域性,由于主要采用以家族为主体的世代相承的传承方式,其传播受到时间、空间及地域的限制,鲜为人知。目前传统手工艺的展示基本停留在对其制作工艺进行拍照、录音、录像等简单的工作层面上,无法全面展示传统手工技艺鲜活的状态,受众也是被动接受信息,缺少主动参与性。为提高传统手工艺的认知度和关注度,需要引入新的展示技术。而日益成熟的数字媒体技术无疑为传统手工艺的全新展示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因此如何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对传统手工艺进行全新的体验式展示成为了一个值得探索的主题。
苗族刺绣是黔东南州传统手工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珍贵的传统艺术资源,其精美的工艺性和独特的抽象艺术语言使其成为众多刺绣种类中的一朵奇葩。笔者选取黔东南苗族刺绣作为研究切入点,探讨交互式的传统手工艺展示平台的设计方法。
1数字媒体技术在传统手工艺展示中的应用
数字媒体技术是计算机图形图像、数字音频视频处理、媒体交互、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多项技术的融合[1]。数字媒体技术在传统手工艺展示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层次的应用:
第一种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对传统手工艺的造型形象进行采集、修饰、重建、存储,然后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对素材资源进行增加、删除、查询等方面的管理。这种方式主要以图片展示为主,属于基础的静态应用。
第二种是利用二维、三维辅助软件,对传统手工艺造型进行建模,生成立体生动的图案造型,再将各种造型的作品生成过程以动画或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例如黔东南苗族的刺绣针法主要有平绣、辫绣、堆绣[2],为更好展示各种针法的特点,可以利用动画软件将各种针法的走线过程制作成动画进行展示,这样的展示效果相比静态的图片展示更具有吸引力,但只是将静态展示变为了动态展示,用户的参与程度仍然不高。
第三种是建立人机交互形式的展示平台,主要理念是将前两种应用相结合起来并加入人机交互的环节。以刺绣的展示为例,用户以刺绣者的角色进入系统,在素材库中选择相应的图案造型和刺绣针法,系统根据图案及针法的特点指导用户以动画模拟的方式完成刺绣作品。虽然仍然采用的是动画方式,但刺绣虚拟作品的生成过程是由用户来控制的,因此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受。笔者设计的交互式展示平台主要采用第三种理念。
2传统手工艺交互式展示平台的结构模型
根据前文的分析,提出一种交互式的传统手工艺展示平台模型,其结构如图1所示。该平台由管理员模块、用户浏览模块、用户体验模块三个部分组成。管理员模块包括素材管理与用户管理两个功能模块。素材管理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完成素材资源的添加、删除、修改工作。下面主要介绍用户浏览模块与用户体验模块的功能。
2.1 用户浏览模块
用户浏览模块让用户以观赏者的身份去了解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作品选择、制作工艺演示两个子模块。作品选择模块以分类列表的形式将手工艺作品的缩略图呈现在屏幕上供用户选择。用户单击缩略图即可进入制作工艺演示窗口,观看作品的制作过程视频或动画。以黔东南苗族刺绣为例,其作品按造型可分为动物、植物、人物、故事等类型,用户进入浏览模块后在作品选择窗口将分别列出以上类型的作品缩略图,用户选择某种造型图案后,即可观看该图案的刺绣制作过程视频。视频演示配合有生动的语音讲解,用户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刺绣作品的产生过程。
2.2 用户体验模块
用户体验模块让用户以制作者的身份去体验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素材选择、作品生成模拟、自主创作、作品打印4个子模块。素材选择窗口列出制作手工艺所需的素材,如图案造型、制作工具等供用户选择。以刺绣展示为例,用户在素材选择窗口中选择蝴蝶图案、平绣针法后,即可进入作品生成模拟窗口。如图2所示,在作品生成画面中,首先会呈现一幅有蝴蝶底纹的图片,图片在起针、绕线、走线的部位附有提示箭头,用户根据提示箭头拖动鼠标完成刺绣过程的模拟,作品完成后将出现是否需要打印或保存的提示框。为产生逼真的模拟效果,可将鼠标指针的形状设计成绣花针形状。
自主创作子模块为用户提供自由创作工艺品的虚拟功能,使其更好地体验工艺品从设计到制作的整个过程。为使用户能顺利完成作品,自主创作模块提供制作步骤的提示。以黔东南苗族刺绣的创作为例,系统首先提示用户设计刺绣图案并绘制出轮廓图,第二步选择绣线颜色,第三步选择刺绣针法,第四步在绘制的轮廓图上完成图案主体部分的刺绣模拟,最后是刺绣图案的勾边模拟,创作完成后用户可对作品进行保存和打印操作。
2.3 素材资源数据库
交互式展示平台的实现还必须有素材资源数据库的支持,工艺演示、作品选择、素材选择等功能必须在资源数据库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以黔东南苗族刺绣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为例,通过对原始资料的分析,可将黔东南苗族刺绣的图案大致分为动物、植物、人物、民俗等大类,而每种大类下又可以细分。例如:动物类最常用的图案主要有龙、鸟、鱼、蝴蝶等。因此可以分别对这些造型作品进行图像或视频采集,利用图像或视频处理软件对采集的原始素材进行处理和修饰,并以统一的格式进行存储,然后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对素材资源进行管理。
3 实现技术分析
作品生成模拟与自主创作是提高用户体验的关键模块。在平台实现过程中,要根据所展示的手工艺类型选择相关的实现技术。例如刺绣作品的生成模拟与自主创作模块主要采用交互式的二维动画来实现,其设计思路可借鉴二维游戏的设计方式,采用Flash与Photoshop软件相结合来实现。若要展示的是陶艺、银饰、雕刻等手工艺,则可以使用三维游戏的设计思路来实现作品的生成模拟,可采用unity3d、3dmax软件并结合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RML)来实现。
硬件支持上,采用手绘版可提高图案绘制的精准度,3D触摸屏的使用可以让用户从触觉上感受到工艺品的质感,弥补传统手工艺品展示中只能看不能摸的遗憾,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受。
4 结束语
数字媒体技术不断地推陈出新,为传统手工艺的展示提供了丰富的技术选择。交互式的传统手工艺展示平台将人机交互、动画演示、视频解说融为一体,让用户以制作者的身份体验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为其提供了全新的视听感受,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播与宣传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笔者设计的展示平台在实现技术方面已经成熟,具有较高可行性,但在交互形式上不够丰富,要让用户对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有更深刻的感受,还需要加入更多元化的交互方式。
参考文献:
一、生态美学是对美的另一种探索
生态美学从广义上来说包括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当代存在论美学。把美学与哲学及自然结合,与我们生活整个环境结合,这是我们要探索的。道家思想被认为是文人山水画的理论来源,道家认为,本真的、原生的自然是美的,就有“天人合一”的说法。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庄子则指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知北游》),就是说,道是世界的总根,一切都由其化生;而化生之德是无上的,也是至美的。自然之美在于它是世界的本真、源头。在传统绘画美学看来,自然之美,因其为道无言之化生。生态美学强调自然界的有机性、整体性与综合性,我们站在这样一种视角去探索生活,呵护环境,传承文化,以达到一种“天人合一”境界。因此,“生态美学”可以说是对美的另一种探索。
二、生态美学视阈下的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的艺术体现
(一)传统文人山水画中的“自然艺术”
艺术源于自然,传统山水画作为中国画艺术的精华,更是离不开自然之本。何为“自然”,就如风过而树动这样不露痕迹的和谐之美,这是一种只能心领神会而无法真正用语言表述的大美。而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却将这种不能够言传的美临摹了出来,整个作画的过程,无一不是一种美的传递。从初始的构图、笔墨的运用、心灵与自然的契合,动静相宜,无不挥洒出一种无法言喻的和谐之美。
例如,北宋时期王诜的《烟江叠嶂图》便是这样一种和谐美的典型代表,整幅卷轴将诗与画巧妙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诗画同体”的境界,崇峦叠嶂陡起于烟雾迷漫的大江之上,奇峰耸秀,溪瀑争流,云吞雾吐,一派蓬勃生机。呈现出浩渺空灵、恍若仙境的山川景致。
(二)从生态美学的视角看待传统文人山水画中的“天人合一”
我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就有“天人合一”的说法,这一说法不仅影响着我国传统哲学领域,同时也渗透到文学思想以及美学的领域,尤其是在我国的传统国画中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纵览我国文人山水画家的作品,无一例外,都透露着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例如,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这幅山水宏幅,就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向每一位欣赏着叙述着创作者“天人合一”的思想情怀。画面峰峦起伏、林木秀美,祥和的小村落点缀在自然山水间,溪流、飞瀑、亭台、小桥,随着画卷的不断展开,景随人动,人随景迁,让我们领略到人与自然的灵性律动。画者描绘了人与自然的互相依存,向世人阐释了 “天人合一”的美感。
(三)从生态美学的视角看待传统文人山水画所描绘出的生命的灵性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的“物化”乃是一种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物我两忘之心境,这种哲学思想,放至画境,是一种玄远的审美意象,就是说万物与人是源于一体的,不论是山水或草木,这自然中的一切同人一样具有灵性。在画者眼中,山石树木、春夏秋冬,都是生命的律动,他们把自然的情绪都集中体现在山水画中,让我们去认识自然的血脉,感受生命的韵律。
例如,元代倪瓒的《渔庄秋霁图》,描绘江南渔村秋雨初霁之景象,远山近村,秋水澄明,清寒空寂,淡泊宁静。采用颇具个人特色的“三段式”构图,中右方以小楷长题连接上下景物,使全图浑然一体,达到诗、书、画的完美结合。后人称之“不食人间烟火气”,不愧是元代“放逸”之精品。这样的画面让观者看到的不仅是自然的美,更是生命的美,让我们带着崇敬去观察生命,体悟大道。
三、当代生态美学视阈下的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的艺术价值
(一)文人山水画对自然美的认识与肯定是人类对待自然应有的态度与意识
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中所体现的对自然之美的崇敬与热爱,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对待自然的态度,我们要有认识这种自然界的无声无息的大美,不论是传统美学还是当代美学,我们都需要这种启发,需要从不同的视角去认识美,创造美。中国传统美学把自然存在物当作“人格化”的存在。人,以及自然事物,均有内在的品格,是画家心灵的迹化、性格的外现、气质的流露、审美的显示、学养的标记。因为在文人画家看来,人不游离于自然之外,而其本身就是一种自然。人的自然性不是简单的依附自然环境,而是表现其思想情感,并借助一定的方式使情感、愿望、理想得以表达、实现。文人山水画为我们对于自然之美的认识,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二)文人山水画中“天人合一”与“和谐统一”的思想启发了我们对与自然相处之道的探索。
文人山水画作为东方特有的“自然生态艺术”,往往给欣赏者静谧安宁、优美和谐的愉悦感,即在于画者并不凌驾于所描绘的对象上,而是采取凝神静观,与对象交通相应、同构契合而达成。它不仅反映了自然之美,更体现出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同时也赋予自然以生命的灵动,这些传统的哲学思想是我们探索人类与自然相处之道的启发。人类作为自然界中的一份子,就应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身边的事物,善待自然,才能达到“天人合一”。其次,这些无数的艺术瑰宝,不仅其自身是无价的,且启发了人们对自然进行保护的激情。
一、传媒艺术的审美变化
与传统的艺术相比,如今的审美研究和审美思想都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着中变化与传媒在当今社会中起到的重要功能和重要性嘻嘻先关,传媒用其强大的影响力对以往的审美思想带来巨大冲击,并逐渐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以视觉文化为主的新型传媒艺术,也因此对人们的审美思想带来了重要改变。
从艺术的角度分析,传媒中艺术元素的介入程度决定了其中的审美思想的变化程度,这也与我国传统艺术产生了诸多差异,传统艺术的主要对象是艺术本身,艺术的创作也较好的体现了其对审美的追求。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思想家将审美称为艺术哲学。
现如今,审美已经渗入到了我们得日常生活中,其范围也在逐渐扩大,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了艺术学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另外,日常生活与审美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艺术学者们开始在生活中不断的寻找和发现独特的美和灵感,这已然成为一种趋势。众所周知,传媒已经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贴近,因此,其传媒带来的审美思想的变化也深深的影响着人们。另一方面,当代社会中的传媒艺术的审美思想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各种电子产品使得传媒形成了昔日任何艺术都不可替代的艺术形态和审美思想,已经使许多艺术学者们对传媒艺术刮目相看。美国的著名艺术学者詹姆逊就提出了以下观点:现代艺术中,越来越多的超美学的观点已经使人们对原本的审美思想完全失去了信任,并在新的后现代科学技术的支配下,产生了各种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风格和混杂物充斥了整个消费社会。但与此同时,昔日的传统艺术却无法列举出足够的知识理论储备来判断和分析这些新作品,这些新的作品完全吸纳了科技的交流手段和传媒控制技术。因此,传媒不仅承担了艺术传播的功能,也因为传播对大众的审美思想带来了重要改变。
二、传媒艺术的审美思想
审美思想是指辨别、领会事物的美的思想状态。传媒艺术中的审美思想主要是对传媒艺术中的诸多种类产生的对美的审核思想,这将大大影响传媒的受众对美的感悟能力。
传媒艺术并不是一种艺术门类的名称,而是在信息化科技产品的传输条件下,在大众传媒中包含的艺术因素的总称。在当代社会中,发展最快的非科技莫属,这也就使传媒领域飞速发展,现在我国传媒领域中最主要、最成熟的主要是电视、影视、网络、手机等电子科技产品的动态传播方式为主要载体进行的艺术创作。例如:电视剧、音乐、戏曲类节目、舞蹈类节目、朗诵类节目、相声小品、综艺晚会、广告等。其中,虽然主要以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但从其产生的审美思想来看,这些作品完全可以列入传媒艺术的行列。
传媒艺术为我们带来的主要是动态的美,主要特点是真实,可以使人们对美和艺术有立体的认识,加上语言和音响的制作,使其与画面完美配合,使人仿佛身临其境,电子科技产生的真实感是传统艺术无法比拟的。例如:《泰坦尼克号》中,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都是一种思想上的审美,对人们缠身了重要影响。传媒艺术可以将现实或按照想表达的审美思想重塑现实,并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利用逻辑线索连接各种图像的方式,以真实感为人们的审美思想带了强大震撼。
1 传媒艺术科技性的内涵
科技性是传媒艺术的三大特征之一,它在传媒艺术的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一些科技因素的出现使得艺术形式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型。传媒艺术科学性的内涵大致的内容是,传媒艺术的创作、传播等过程中运用到了现代科学技术,并且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换种说法就是,科学技术深入到了传媒艺术发展的各个方面,对传媒艺术的传播和接受的方式等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传媒艺术的科技性具有鲜明的特点,从这几个方面加深对科技性的认知,它们之间是息息相关的。可以说,传媒艺术的起点是通过科技性来标志的,这是传媒艺术和传统艺术的分界点,也是传媒艺术的起点。
2 技术和艺术共同发展的三??阶段
(1)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国内外艺术的出现,大都与技术联系起来。那么,艺术指的是通过一定知识的学习来获得的能力,比如绘画、烹饪、音乐等等,这都是获取技术的学习活动。国内艺术的发展是从汉魏六朝开始的,艺术思潮迅速发展。而在西方,艺术家的地位直到文艺复兴的前期都是非常低下的,他们被认为是手工匠人。艺术和技术的融合表示人类早已经开始了对劳动工具的处理。在人类和艺术的历史发展长河中,艺术和技术一开始是融合存在的,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艺术和技术产生了差距,艺术被提高到了一定的程度,更加注重灵魂和精神方面的内容。
(2)艺术和技术的独立发展,艺术和技术的独立发展,不是说艺术和技术之间的关系彻底的破裂,两者不存在任何的联系,而是说其中混乱的局面得到了改善,两者都有了自己的体系和认知,保持着独立发展的方式。文艺复兴中后期,人们的艺术思想开始觉醒,逐渐认识到艺术的存在和分化,并且对美的艺术和机械的艺术进行了区分。自然科学的出现是以哥白尼的日心说为开端的,自此之后,自然科学的发展越来越顺遂。技术的发展一直在不断的加速,在1765年蒸汽机的问世使得科学技术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颠覆了人们对于科学的认知,科技的地位甚至超过了人类的地位。事物的发展规律其实一向如此,任何事物的独立总要经过一个完全强化、张扬的阶段,在艺术和技术各自独立之后,科学技术正在经历这样一个阶段,这一阶段有其必然性,对于事物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得事物朝着更加成熟完善的方向发展,走入下一个崭新的阶段。
(3)在技术与艺术各自独立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又进行了重新的融合。在19世纪,传媒艺术出现,给技术和艺术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传媒艺术是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产物,在传媒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也带动了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发展,使艺术与技术共同经历着不同的发展阶段。在技术与艺术的独立阶段,技术更加注重对于宇宙星空的探索,进入技术与艺术的融合阶段,技术开始从对宇宙的研究转向了对于人类身边事物的研究,技术研究方向的改变是艺术和技术进行融合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经过各自独立的时期之后,艺术和技术对于自身都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明确了自己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也清晰了发展的方向,同时,对于两者的融合发展有了一定程度的把握。
3 传媒艺术科技性的表现
(1)艺术创作的发展方向包括三个方面:机械化、电子化和数字化。传媒艺术和传统艺术的创作手段是有相当大的区别的,传统艺术利用的是手工进行艺术创作,对科学技术的应用相当少,而传媒艺术的艺术创作,包括成果的展示、传播等等方面都需要利用科学技术来进行。传统艺术的手工创作更加看重的是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近距离的互动,而传媒艺术更加重视的是艺术创作的机械化。电子化和数字化,不再是直接的接触,而是虚拟化的互动。(2)在传统艺术领域,原创和复制品的地位有着相当大的差别,因为是手工创作,所以原作品独一无二的特性非常突出,作者的思想和技艺的传达也非常的深刻,对于复制品是非常反对的。传媒艺术正在朝着虚拟化的方向发展,复制的手段有了很大程度的突破,同时,复制品越多,对于真迹的价值是有非常大的提升作用的。复制品的质量已经也来越接近原创作品,甚至是无损复制。(3)传统艺术创作成果的发展空间狭小,在创作完成之后,很难有改动的可能,这是传统艺术的线性特征所决定的。但是,传媒艺术数字化、电子化、机械化的发展方向使得传媒艺术的发展空间向外扩大,自由度有了相当大程度的提升。科技为此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贡献。有了科技的帮助,能够对艺术创作成果进行改动和完善,根据不同的要求和标准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动都是可以做到的。(4)对于艺术作品的复制要保持端正的态度,不能一味地排斥,这对于传媒艺术的发展是不利的。其实,复制的过程也是对艺术作品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传媒艺术的创作手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的介入对于传统的艺术创作思维是一种挑战,只有将艺术创作思维和手段进行融合才能更好的推动传媒艺术的发展。
一、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的发展情况
(一)广播电视艺术专业的发展概况
20世纪中叶,广播和电视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人们对广播和电视关注度的提高,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直到20世纪末,广播电视媒体已经成为了当时的主流媒体。为了进一步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我国教育部门对各大高校进行了改革,在全国各省区建立了广播电视大学,并在很多综合性的大学中开设了广播电视专业,对广播电视人才进行专业和系统的培养,从而为广播电视行业储备了大量的人才,极大地促进了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我国十分重视广播电视行业的重要作用,为了加强广播电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在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将电影学、戏曲学和广播电视艺术学并列为二级学科,统属于文学门类艺术学,这为增设广播电视专业提供了学科依据,对于我国广播电视专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后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广播电视艺术学科。大量优秀人才经过专业的学习,投入到一线的广播电视工作中,加快了广播电视业的发展。
(二)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地位的变化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将学科分为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艺术学成为学科门类,在艺术学学科门类下设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可以看出2011年的学科目录与1997年的目录有一定的区别,并未规定广播电视专业的学科级别,在规定中只提到了一级学科,这是根据十多年来,艺术和传统媒体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出的正确决断。②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如何确定广播电视学科在各学科中的定位,需要根据目前的发展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来决定,要留有回旋的余地。这个规定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各大高校的教学改革留出了较大的发挥空间。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广播电视艺术以二级学科的形式产生,经过多年的发展,整个学科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日益成熟。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媒体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且发展十分迅速。我国已经进入了大众媒体融合发展阶段。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受到很多新兴行业的冲击,使学科发展受到技术创新的牵制,如果再继续保留其二级学科的地位,则有失当之嫌。因此,根据目前时代的发展情况,重新确立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地位十分重要。
二、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的分解与重组
学科是以科学知识体系为标准进行划分的,学科是某方面的科学知识系统化的体现。而专业则需要建立在学科及组成学科的知识体系之上,学科的范围远大于专业的范围,一门学科可以包含着与学科相关的很多专业,并且包括一些跨学科的专业。所以,学科的划分既需要确定科学的研究方向,也要具有与之相关联的专业课。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新媒体技术与新兴艺术兴起,使戏剧和影视艺术形态发生了变化。为了使广播电视艺术学科在大众传媒业的新背景下获得进一步发展,应明确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学科特点,并结合学科特点和目前的教学实际情况,有效梳理学科发展的主要方向。戏剧与影视学包含戏剧、电影、电视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包括众多研究方向。其中电视艺术包括电视剧方向和记录片方向,而随着新兴网络媒体的发展,又增加了微电影方向和网络剧方向,这是适应时展需要而增设的专业方向。广播艺术主要有广播剧、广播评书、广播朗诵等方向。这些学科方向同时也可以在戏剧与影视艺术学之下设立,这些学科发展方向的交叉会影响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广播电视艺术可以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拆解,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科的专业化发展。研究生学科的研究方向十分灵活。与本科生的专业研究方向相比,研究生具有更多的自,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取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这十分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发展。为此,教育部门正在准备撤销本科生的研究方向,使其选择更加灵活,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值得期待。学科的划分并不是随意的划分,会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情况的影响,社会各个领域发生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学科设置。广播电视艺术专业改革会受到技术、体制、观念变化的影响。学科的划分要根据社会各个方面的实际变化情况进行改革,以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③
三、促进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建设的策略
为了促进在大众传媒业背景下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发展,在了解学科和专业的发展情况之后,需要明确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走向,以明确学科的发展目标,使专业改革更具目的性,以更好地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需要一批有专业能力、教学素质和创新思维的教师组成新型的教师队伍。在教师队伍的构成上,要改变以前单一的全职教师进行教学的师资结构,实行以全职教师为教学骨干力量、兼职教师作为后备力量的方式,充分调动各方面具有较高教学能力的教师。专业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不仅要具备教育教学能力,还要具备科学研究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
(二)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
人才的培养是学科教育的重点,为了促进学科的发展,必须明确不同阶段的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对于本科学科来说,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做到手脑并用;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学科理论进行深入挖掘,运用多方面知识,做到在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说,需要注意理论研究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无论哪个层次的人才培养都要首先确立培养目标,根据目标制定具有学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四、大众传媒业新背景下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的研究内容
第一,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对目前新形势下的学科研究和专业建设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为了很好地促进学科的发展,需要正视老问题和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式。第二,渠道研究。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新媒体发展十分迅速,影响了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的发展。很多传统媒体不得不改变传播渠道,除了以一些传统的形式存在之外,也在寻找其他渠道,为这些传统媒体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④为了更好地促进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的发展,需要深入研究这些新的渠道,以掌握实际情况。第三,内容研究。广播电视艺术是通过音频、视频的形式进行信息的传播。观众对于电视广播的认识都是从这些音频和视频中获得的,所以对于内容的把控十分重要。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应研究传播内容的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以引领人们积极地思考生活、感悟人生,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第四,作者研究。传统媒体中的文章都是由专业工作人员和作者撰写与编辑的,对于文章内容有着严格的审核程序和发行标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很多广播、电视媒体不断地拓宽作者的渠道,也开始选用业余作者的文章,这使我国广播和电视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在内容上更贴近观众的品位,从而有助于吸引观众。第五,受众研究。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新媒体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这种变化使人们对于艺术的欣赏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通过有效的引导实现对于观众艺术欣赏方式和欣赏内容的控制,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是接下来需要研究的话题。⑤第六,管理研究。广播电视艺术的传播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在这个传播过程中,要把握传播者、传播内容、接受者等几方面的要素。传播者是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播者要有效把握传播过程中的各个因素,使广播电视艺术创作方式更加多元化。
五、结语
在大众传媒业的新背景下,各媒体都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各媒体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都积极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的发展是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基础。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要想取得较好的发展,需要在深入了解大众传媒的大背景下,明确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科教育的实际情况,有效地梳理学科发展的主要方向,从而正确把握广播与电视艺术学学科的走向,明确学科的发展目标,以更好地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作者:赵磊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注释:
①赵正阳,郭晓.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建设新论[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10):131-136.
②庚钟银.大众传媒业新背景下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走向[J].艺术教育,2015(4):18-21.
③郭晓,高薪茹,张斐然.艺术传媒、融合互通——中国广播电视艺术学科建设扫描[J].艺术教育,2015(4):6-17.
【关键词】艺术设计 专业基础课 教学研究
2012年3月,原四川教育学院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成都师范学院,并升级为二本院校。“立足四川,面向西部”,把学校建设成为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基地成为新建的成都师范学院的办学定位。成都师范学院传媒艺术系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自2007年开办以来,主要招收3年制专科层次学生,经过多年努力,传媒艺术系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办学成果显著。在人文教育与设计素质教育方面、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专业基础课程拓展实践研究等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对学生人文教育与设计素质教育的思考
人文教育,本质是人性教育,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养成内容包括了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这一教育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从根本上体现教育的本质:人与理想。而所谓素质,应是人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形成的适应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比较稳定的基本品质,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外化为个体的一种行为表现。而在设计艺术学科教育中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就是要着重抓设计素质的培养。所谓设计素质,主要包括社会责任感、对本民族的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深入而正确的理解、科学的思维方式、设计构思综合外化的技术能力等。设计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传媒艺术系艺术设计学科专业基础课程目标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我们的研究就是基于人文教育与设计素质的培养方面寻找到一些可行性方案或办法,使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美国的斯腾伯格教授看来,实践智力是人适应环境的一种能力,能够确定如何达到目标的、向周围世界展示自己意识的一种能力。而针对传媒艺术系艺术设计专业来说,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应主要立足于:1.实践兴趣。实践兴趣是传媒艺术系大学生实践能力中的先导性因素。传媒艺术系注重其感觉兴趣、操作兴趣、探究兴趣、创造兴趣,并设法加强。2.理解力。传媒艺术系在专业教学中融合这样一种思路,即从思考问题的思路、认识实践对象的视角、实践活动的已知条件、性质、关键环节、可能存在的障碍、变化趋势等方面着力培养,让学生做出较为全面、如实的反映。3.策划力。策划力是传媒艺术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核心。学生以学生办为中心,根据具体事宜,来全面构思、设计和选择合理可行的实施方案。4.执行力。让学生将实践方案在综合性归纳基础上,转变成行动计划,并安排合理相应“工序”来完成任务。5.表达力。通过在具体学生实践活动过程中加强其交流、陈述的能力。主要通过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6.应用力。传媒艺术系专业基础课基本以三大构成和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图案、装饰基础等课为主,强调该课程与高年级设计课程的相互关系和社会应用意义。注重综合性课程和创造力培养内容。从教法到课程设置到信息量都能较好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加入很多丰富灵活的训练课题,来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并掌握具象与抽象的造型语言表现规律,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和思维方式的训练,注重知识的融会贯通和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所以传媒艺术系主要做了以下三点:1.整合校内资源,充分发挥实验实训工作室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2.拓展校外资源,建立校企合作双赢机制,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3.搭建创新能力培养的竞赛平台,为学生组织和提供发挥能力的国内外专业竞赛平台,并进行全系动员和对专业教师予以指导。
三、专业基础课程拓展实践研究
(一)注重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改革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许多院校的艺术设计基础教学,参照美术教育的体系与模式,或者借鉴国外一些零散的教育体系与模式。这些体系和模式并不适宜我国普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现状。因此,传媒艺术系在教学过程、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调整。在现今各类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或多或少、自觉不自觉地将绘画技能、电脑技术等作为教学的主体的时候,传媒艺术系则在夯实专业基础课的前提下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知识的应用及实践动手的综合素质训练。
(二)延伸与发展设计实践环节
传媒艺术系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技能,并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认识、理解把握和体会,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技能融为一体,贯穿于艺术设计教育的整个过程。通常在实践性教学中,学生最热衷的是与企业面对面,考察企业的生产现场,并通过企业管理人员的分析、讲解,增强对课堂设计由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向实践项目过渡重要性的认识,并在实施应用的过程中,巩固课堂教学知识,获取实践经验和新的知识。实践性教学方面加强专业技能实际训练,使课程学习环节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强化课程中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加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机会。此外,传媒艺术系还加强课题的设计与实践。针对不同的设计专业,设置的课题练习与专业应密切联系,使训练有针对性。一方面加强具体的动手实践,另一方面保证内容的衔接性,更好地服务于专业设计课程教学,培养富有创造力的艺术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攸璐.论加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7.
在中国艺术教育体系中,综合性艺术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科是其中成立最早与学科建制最为齐全的艺术学科之一。作为教育部直属全国985重点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是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科学为主要特色的著名百年学府,是国家重点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之一,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校训,以建设“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办学目标。其中专事于艺术教育研究和艺术师资培养的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则在中国艺术教育中具有独特地位,作为一所历史悠久、规模完整的艺术与传媒教育高等学府,其前身是1915年2月设立的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手工图画科及1920年设立的高级音乐讲习班,于1933年升级为北平师范大学实用艺术系,1952年,以焦菊隐为首的音乐戏剧系的戏剧专业并入人民艺术剧院,随后以卫天霖为首的美术学科和以老志诚为首的音乐学科等聚合成为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后改为北京艺术学院等)分别成为与首都师范大学和中国音乐学院相联系的基础成分。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科新发展是改革开放后,1980年教育部批复北京师范大学成立艺术教育系,张肖虎率命建立,新的、根植于重点大学的艺术教育开始尝试,公共艺术课程和校园艺术文化教育得到重点发展。1992年,黄会林领衔,包容传统音乐美术艺术、与新兴的影视艺术教育交融的艺术系开始10年建设,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成立,综合性艺术教育教学研究获得丰硕的成果,学术声望和教育教学取得同仁的认可,在国家艺术教育的体系建设和学科政策咨询中获得重要地位。总体而言,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科近百年历史孕育了深厚的学术文化氛围,坚持以人为本、公正平等、情感濡染、文化孕育人心的精神。办学坚守:综合性艺术文化素养集聚,多学科相互支持,艺术与传媒两翼齐飞,从游式教学相长。改革开放恢复重建后,综合艺术教育成绩斐然。
新时期以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科在开创性上的成果,主要体现在:
1991年全国第一个开始招收学科教学论音乐教学论研究生
1992年第一个建立综合高校影视艺术学科
1993年第一个获得教育部设立的影视艺术与技术硕士点
1993年首创大学生电影节,延续至今
1995年创立中国高校第一个电影学博士点
2000年成为中国高校第一个在一个艺术学科中建成拥有全部8个艺术硕士点单位
2000年第一家招收钢琴音乐教学法博士
2002年凭借原创雨果话剧《千元赏金》成为综合高校首获文化部国家话剧奖项
2003年获得全国首批三个之一的艺术学一级博士点
2004年开创唯一3届的中国杂技文化管理专业班
2005年成为中国首批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
2008年获得全国唯一“电影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等。
这些开拓性的贡献,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科成为中国综合重点大学艺术学科占据重要地位的单位。在庆典上,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周星回顾历史,特别指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科的综合性教学研究体系形成,是建立在北京师范大学丰厚的人文艺术的厚实土壤上,是伴随着国家发展而克服艰难曲折前行,是全体师生共同建设,尤其是得到兄弟院校不断支持帮助的结果。目前的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坚持综合性艺术学科建设,理论建设与艺术实践相互为用,深入基础艺术与高等艺术教育教学研究,试建立适应国家艺术教育需要而坚守艺术文化精神的新型人文艺术发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