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物联网消防工程范文

物联网消防工程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9:35:1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物联网消防工程,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物联网消防工程

篇1

关键词:物联网工程;实践;项目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7-0149-02

物联网是利用感知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物物相连的网络。我国早在2006年的《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1]中就明确将物联网列为重点研究发展领域。为满足国家物联网新兴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国内多所高校相继开设了物联网工程专业,探索创新的物联网人才培养模式。物联网工程实践教育是物联网工程专业整个培养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就业,开展创新有效的实践教育是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的重中之重。2012年以来,福州大学同福建新大陆集团成立了福州大学新大陆物联网学院,并创建了国内首个互动式校企合作物联网工程实验室。依托该实验室,福州大学同新大陆开展了校企深度合作,在实践教育上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促进了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一、物联网工程实践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践课程方向不够突出。物联网工程作为新兴的交叉型学科,涉及感知、通信、RFID、嵌入式等多项知识[2]。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如何针对物联网工程专业特色设立实践课程一直是物联网工程实践教学的难题。目前国内高校在物联网工程实践教育上也都在探索阶段,并无较多成功案例可以参考。由于实践教学课程通常会结合各专业理论课程设立,各专业课程又涉及多个学科,实践课程内容就变得分散,且容易与其他专业实践课程雷同,造成课程方向不突出与物联网专业培养方向脱节等问题。物联网工程实践教育方向应体现其综合性、交叉性和应用性等特点[3]。

2.实践课程脱离企业需求。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必须密切结合物联网产业发展需求,通过校企合作开展物联网工程实践教育。然而,目前很多高校虽然都与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大部分缺乏沟通交流,未做深入合作教学。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也基本都是以参观为主[4],学生未能深入企业进行实地实践。另一方面,学生的校内实践教学也未能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甚至严重脱离企业需求。

3.实践课程教学模式单一。与传统专业不同,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实践教育应结合实际。物联网技术重在与传统工业、农业、制造业等方面M行结合提升传统行业竞争力。因此,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实践课程也应以此出发,充分结合传统行业。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物联网工程实践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单一,仅完成课内的一些基础性小实验,实验内容与行业应用相差甚远。实践导师基本也都是校内导师,导师自身水平有限。学生实践后无法形成清晰的物联网专业认知。

二、福州大学新大陆校企合作物联网工程实践教育实施方法

1.校企共建物联网学院。2011年,在福建省省委、教育厅的关心支持下,福建新大陆集团公司同福州大学共同成立了福州大学物联网学院,共同培养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解决物联网应用人才极度匮乏的现状。作为全国物联网龙头企业,福建新大陆集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物联网前沿领域核心技术,旗下新大陆教育公司专注于物联网人才培养、就业指导、专业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福州大学同新大陆共建物联网学院,通过在教学师资、实践实验、就业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可以准确把握物联网专业培养方向,满足物联网行业需求。

2.校企共建物联网工程实验室。2015年年底,福州大学与新大陆集团共建福建省内首个“互动式”物联网工程实验室,涵盖农业、交通、物流、家居和医疗等多个物联网应用实例。该实验室突破了目前国内院校实验室依靠传统实验箱进行基础性实验的不足,将物联网技术与各行业应用直接结合,面向工程实际,突出物联网工程实践教育的综合性。通过该实验室,不仅可以使学生生动了解到物联网技术在各个行业的最新应用成果,学生还可以通过各实例平台可以进一步拓展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完成相关创新应用,真正将自己的实践成果融入到该实验室中。

3.实践教育活动开展策略。物联网工程实验室的创建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但,如何在该实践平台上开展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是当前解决物联网工程实践教育最为重要的问题。福州大学新大陆物联网工程实验室采用以下方式确保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1)共建实践指导教师团队。如前所述,仅仅依靠校内教师进行实践教学容易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与企业需求脱节。福州大学与新大陆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共同组建了物联网工程实践指导教师团队。团队内成员包括福州大学物信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指导教师和新大陆集团企业研发工程师。企业研发工程师深度参与学生项目指导,通过远程沟通和现场指导为学生传授企业实际项目开发能力。(2)采用项目管理进行实践教学。在实践过程中,仅仅依靠几次课内实验是无法满足物联网工程实践需求的。为进一步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企业同步,实验室采用了项目管理的方式对实践教学过程进行管理。实践项目的教学过程包括:实践项目立项、学生调研、项目实施、实践项目总结等几个阶段,贯穿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整个过程。在实践项目立项阶段,校内、外指导教师共同选定实践课题,确定课题需求和任务以及学生的项目分组、分工和计划;在学生调研阶段,学生通过调研理解课题需求,学习相关知识,学生通过会议汇报调研情况,校内外指导教师进行现场点评;在项目实施阶段,学生按照项目分工和计划完成实践,实践过程中项目代码、文档严格按照企业标准完成,项目代码通过SVN上传管理,校内外导师通过SVN可随时查看学生项目完成情况,对学生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点评修订;在实践项目总结阶段,由学生按照项目组对完成的实践项目进行答辩,答辩专家由校内外指导教师组成。最后,根据项目实施过程表现和答辩结果,评选实践优秀的同学。(3)企业顶岗实习强化实践能力。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在校内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开展实践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物联网工程实践能力。但与企业的实地工作依然存在差距。在校内实践完成的基础上,新大陆与福州大学进一步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直接进入企业从事物联网工程技术相关实习岗位,并在企业为学生配备指导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经过校外企业实习后,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和企业实现无缝对接,直接满足企业需求。

三、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福州大学和新大陆校企深度合作物联网工程实践教育的开展情况。虽然经过几年的实践活动开展,已形成了相关经验和成果,但依然还有一些方面存在不足,比如实践成果在线分享与标准制定等。在物联网工程实践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践成果对成果优秀的实践项目进行线上分享,建立校企共享资源库[5]。线上分享的内容包括项目要求、项目实施过程、实施结果等。另一方面,在实践教育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不断总结,形成标准化的实践流程,包括实施过程中的文档、代码标准、代码管理、结果评定标准等等。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2]闫俊英.物联网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福建电脑,2014,(11):52-53.

[3]王志良,闫纪铮.普通高等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知识体系和课程规划[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4]朱军,熊聪聪,张贤坤.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4,(3):36-38.

[5]O海英,赵江招,夏要争.校企共建资源库建设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0):175-175.

篇2

关键词:物联网;工程师;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物联网概念自1999年提出,目标是使用各种感知设备和无线传感器网等将物品连入互联网,以便对其进行统一监控和管理;被称为是以计算机为终端的互联网之后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在各国都不断提出物联网发展战略的大环境下,我国也在积极推动相关方面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广,从而导致对物联网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国家教委于2010年启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申报和审批中提出物联网专业。迄今为止,众多高校申报成立该专业并获得批准。新专业的成立,必须研究并建立包括专业目标、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学方法和管理机制等在内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物联网涉及传感器技术、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智能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等非常广泛的信息技术,而且从当前发展来看,物联网应用系统更多是集成现有成熟技术进行的应用创新而不是技术创新。因此,物联网专业究竟应该培养哪个方面的人才,如何进行定位,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相关专业学生相比,就业核心竞争优势在哪里,都非常值得研究。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业界对技术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他们具备实践动手能力,还进一步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工程能力,而且优秀的工程人才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工程型人才培养是在对应用型人才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强调培养学生满足企业岗位需求的各种工程素质,即工程技术人员在决策、实施工程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中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工程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是要加强校企合作,引导企业参与到学生培养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充分接触企业的工作岗位,全面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各方面要求,充分掌握企业岗位要求的技术和能力。如何培养物联网专业创新工程型技术人才,成为当前急需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1、物联网应用系统技术需求分析

高校人才培养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培养出的人才需要满足社会需求。理工类高校更应该将培养目标定位在为业界提供需要的技术人才。物联网行业提供的典型应用遍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如安全防护、智能交通、智能家居、城市管理、环境监测等领域。这些应用涉及的技术通常可以分为3个层面:感知层(或感知控制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主要工作流程为首先通过感知层技术和相应设备对物体的状态、位置等信息进行收集与简单处理,然后通过各种网络传输技术将信息汇聚到一起,采用数据挖掘、信息融合、智能决策等信息处理技术对其进行处理,最后通过友好的人机界面进行实时展示。部分系统还将根据预先设置的条件或人工操作进行反向控制,即将控制信息通过网络反向传输到感知层,感知层通过执行机构执行控制任务(这时候的感知层也可以说是感知控制层)。

感知层主要包括各类信息采集技术,如各类传统的传感技术、录音录像技术、RFID等新型物体标示和自动识别感知技术。对于需要进行反馈控制的系统,感知层还集成诸多自动控制技术。传输层则主要包含2个层次,即涉及2大类传输技术:①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Networks,WSN)、红外传输、蓝牙等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专门用于将数据从感知层设备传输到互联网的边缘设备;②互联网传输技术,包括广播电视网、双绞线、光纤等支撑的有线互联网技术,Wi-Fi、Wi-MAX以及电信2G/3G/4G支撑的无线互联网技术,将信息基于现有的互联网进行传输。应用层则通常由已有的软件技术实现,包括智能算法、应用软件开发、数据库技术、网页技术等。这些物联网系统涉及的技术面非常广,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和应用系统的开发,需要具有这些方面技术的大量人才。

2、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研究

目前的物联网应用系统主要集成现有成熟技术,这些技术分布在大学多个专业中,如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与电气工程、电子信息、网络工程、通信工程、自动控制、精密仪器等。没有哪个专业能够涵盖物联网系统涉及的所有技术,而且其中各类技术都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大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课程的学分和学时有限,因此一个专业的学生不可能学习所有技术。物联网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竞争时的专业优势在哪里?院校必须对人才培养进行准确定位,对技术选择有所侧重。否则,学生如果什么都学,却什么都学得不深入、不专业,那么就没有核心竞争力。

在众多研究中,文献提出很好的人才培养定位思路,即应该遵从2个原则:①充分发挥专业建设单位现有学科基础与优势;②从学校办学方针和主要就业岗位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出发,反推培养目标并建设相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如果物联网专业建设单位在电子学科和自动控制领域具有优势,那么较好的选择是重点培养物联网系统的感知层器件、自动控制设备和底层应用系统开发的技术人才;建设单位如果在计算机软件研发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实力,那么可以重点培养物联网系统应用层软件开发技术人才,并增加云计算和大容量信息处理等具有物联网时代特征的技术课程;建设单位如果基于通信或计算机网络等优势学科进行物联网专业建设,那么可以重点培养物联网信息传输相关技术和网络信息安全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

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必须考虑学校现有的基础条件,包括该专业的师资、实验环境和现有优势技术领域等方面支撑条件;确定该专业学生主攻哪个层次的技术,建设较为完善和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开设一些物联网体系的理论性课程和基础性课程,让学生全面了解整个物联网技术和应用领域,从而培养出能胜任企业具体岗位需求的学生,并充分体现出专业特色和优势,有效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3、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思考和实践

3.1 现有支撑条件和培养目标定位思路

正如各个大学计算机类专业的特色和技术优势都不相同,各个学校的物联网专业也在根据自己单位的现有优势进行建设。重庆理工大学物联网专业在计算机学院开设,以现有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含嵌入式方向)、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和信息系统管理等各专业师资和实践教学条件为基础进行建设。因此,物联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应该强调现有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而且必须体现与现有各专业技术特色和优势的差异性。另外,当前计算机专业对人才的技术能力需求明显增加,而物联网行业并没有特殊技术需求,我们还应该让物联网专业培养的学生同样具备满足现有业界对计算机类人才需求的能力。这样才有益于提升考生对该专业的报考信心,使培养出的毕业生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广泛适应性,兼顾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深度和就业面的广度。

3.2 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分析与方案制订实践

在物联网应用系统中,起支撑作用的底层感知、控制、传输等智能设备开发,通常都是以单片机和嵌入式系统为基础、以软件开发技术为核心。目前,高校计算机学院专门开设嵌入式专业的相对较少,但社会对这类毕业生的需求较大,并且物联网应用的大力推进将进一步增加社会对该类毕业生的需求。基于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嵌入式系统技术与开发领域的雄厚师资和实践教学资源,我们确立课程体系以感知控制层智能设备开发相关知识和技术为重点,以物联网应用案例项目开发中各层次工程技术能力培养为核心,同时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专业目标和专业特色。不同学生对各方面技术的接受和领悟能力不一样,因此我们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让大部分学生熟练掌握智能设备开发技术,同时兼顾部分对应用软件开发技术或网络技术更感兴趣的学生,以及一些愿意做系统维护和系统集成等方面工作的学生,让他们也可以从课程体系中发现自己的兴趣。考虑到就业面广度和学生特征,在总体培养方案中,我们根据总体目标和重要性精心安排必修课和选修课,提供多条技术路线,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和特长。

综上所述,我们确立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思路: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强调计算机学科的基础课程;突出物联网应用领域行业对嵌入式人才需求的特点,设置相应的系列专业课程;体现几条技术路线,合理设置相应课程。表l所示的物联网专业和新课程体系案例具备如下特征:强调学科基础课程,在应用能力培养方面体现与硬件相关的应用系统开发能力培养和软件开发能力培养2条路线;在嵌入式系统开发能力培养方面,硬件知识学习和以C语言为主的软件技术学习并行,在硬件开发相关课程中得到融合;在软件技术方面,我们根据各自特征选择系列课程重点是c/c#方向还是Java方向;动手能力培养方面,每个课程设计相关技术都有相应的工作岗位需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每个环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技术方向,从而深入研究物联网底层设备和应用开发、网站开发、桌面应用软件或移动应用开发等多个不同方面的技术。

3.3 实践教学思考与设置

物联网专业培养的是能集成现有技术以实现物物相联应用的专门人才,更需要强调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因此在该专业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建设配合理论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教学环境和环节。

在实践教学理念方面贯彻“动手能力的培养不只是训练动手的问题,首先培养动脑的能力”的思想。学生如果没有理解知识和掌握实践过程,那么在动手过程中就只能照本宣科,而且还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动手”,在实践过程中出错也不知道该如何调试和解决。因此,进行理论课特别是专业课教学的教师必须要有工程背景和实践经验,这样才能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如何应用到实践及如何指导实践讲清楚,让学生形成实践中的系统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实践教学实施方面,技术实验体现对相应理论知识的验证,可以让学生将基础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针对技术开发类课程开设课程设计,则要求学生能将相关基础知识和技术点串联起来,并应用这些技术设计出与课程相关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系统;经过多个环节,在学生积累了相关开发技术后,教师可以通过综合课程设计和生产实习引导学生综合应用这些技术,实现一些完整的典型应用案例,并采用项目组形式,充分发挥各个学生的技术优势,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对于一些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创业大赛等各类竞赛项目,引导其开发具有实际意义和实践价值的新型应用案例。

篇3

【关键词】物联网 消防 远程监控系统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城市需要越来越智能的消防技术,而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消防远程控制系统有了快速的发展。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消防远程控制系统,能够对消防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处理、以及实时采集等的功能,这对于火灾的防范有着极其有效的作用。

1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物联网技术今年来不断的成熟,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消防远程监控系统也应运而生。此平台的运用为消防安全管理的过程中提供极大的帮助,也提高了社会消防管理的水平。基于物联网的消防远程监控系统主要是由由监控中心、监控主机、传输网络及模块、现场采集器、应用终端组成的网络结构构成。远程消防监控系统能为消防设施提供有效的服务,在火灾救援过程中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支撑,对于消防单位的管理能力的提升,和火灾的的管控打好坚实的基础。以下是对物联网各个部分的介绍:

1.1 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是整个系统的前端,主要包括传输模块、报警模块、服务器、管理分析平台等。不同部分有着不同的功能,通过互联,这些功能模块的配合支撑起来了整个系统的运行。当然这些功能的实现都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前提的。

1.2 监控主机

是非常重要的监控的有效应用程序监视主机,因为需要接收监控中心远程监控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以便可作为消防工作的基础。监视主机设置需要满足国家火灾报警远程网络通信协议,使用接口RS232主机,与通信模块,所以通信协议与通信模块,通信模块传输是透明的。以这种方式设计监视主机、监控主机来简化应用程序,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为了不影响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

1.3 通讯转换模块

通信模块的设置之间的关系直接关系到监控主机可以正常使用,相关信息传播可以正常,所以正确的通信转换模块集是至关重要的。结合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应用需求和远程网络通信协议,设置适当的通信方式,使用采集服务器连接,形成的以太网通信模块或无线网络通信模块,所以收集服务器将能够快速接受传播的信息通过通信模块,把它放到服务器,为了准备报警信号。

1.4 系统应用终端定位

城市物联网监测系统需要满足的最大程度上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的特点和国家标准,主要在消防水、水压力和火力和火的整体开关和自动预测报警状态。但还需要包括消防控制室和消防署管理,消防队员帮助执法和消防活动等等。在这个系统中,主要关注消防管理,消防系统和消防执法一起,所以物联网实现这些任务在线监测。此外,还要沟通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消防地面的实现,为了不断提高消防救援的效率和火灾预防和控制。与系统的监测结果为主线开展工作,和测试结果做一个全面和有针对性的评价,为未来的准确性奠定基础消防工作。

2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实际应用

在物联网背景下,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具有良好的实践应用前景,合理的运用这一技术在消防领域,能够更为有效的推动消防事业发展。由此,针对此类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2.1 火灾报警系统与传统的监控系统相比

基于物联网建立火灾报警系统在各方面的水平得到改善通过无线电监控火灾现场的实际情况,相应的火灾报警系统终端设备区域,监测点的和精确的数据上传到终端系统,相应的人员可以确定火灾的情况,从而帮助火灾的有效的开发工作。加上报警模式有一定程度的多元化,使系统可以使用声音,光,等进行预警、监测系统可以确认实际的治疗后,让它更好地利用火灾报警系统。

2.2 监测火灾情况时,消防设施设备网络技术应用,实现火灾消防设施和水源和远程监控的其他方面

在火灾中抢救,其重点是消防设施和消防水和其他方面的有效控制。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消防设施和水源可以建立无线传感器设备,然后相应的信息通过物联网终端发送到消防队员的手中,然后确保火灾发生后第一次确定的水量,消防设施,开始,火位置和其他基本信息,为火灾扑救工作奠定基础。

2.3 公共消防设施

消防公共设施建设、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消防栓,游泳池、湖泊以及其他重要位置安装无线通信设备与传感器收集的数据收集到中央服务器,实时监测水的状态,监控。在建筑消防设施的远程管理,可以监控喷雾的方方面面,消防泵,温度在建筑和安全通道。在构建管网安装感应装置,喷淋装置上的相关数据分析,智能监控的实现。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如果有障碍在很长一段时间的视频,或呆在敏感地区的时间,然后监测系统会发出报警信号,直接指挥中心。

2.4 消防设施维修、维护应用程序的监督

消防监督维修和维护信息管理的研究和发现,在物联网的背景下,通过物联网监测系统可以检测消防设施的操作,数据,所以准确获取故障信息并确定故障的位置。此外,物联网技术的使用维护和维护消防管理设备管理平台,可以有效地计划检查、维修管理和故障验收和一系列的信息流程规范,从而提高消防设备业务的实际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以便消防设备完好和正常运行,和消防设备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社会单位应对火灾的能力大为提高。

篇4

(一)建筑消防报警系统的构成按照现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要求,建筑消防报警系统设备分为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控制中心报警系统三种形式,区域报警系统是一台消防报警主机直接连接探测设备组成,集中报警和控制中心报警一般包括若干台区域消防报警主机。近年来我国许多新建建筑或者大规模的建筑群基本上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方式,并配有单独的计算机图形及报警管理软件。

(二)城市远程消防监控系统体系模型的组成本文中城市远程消防监控系统是将分级区域内各独立建筑物的火灾自动报警设备的报警及状态信息进行集中采集,由监控中心统一对信息进行综合管理分析及处置的体系。系统由前端报警主机系统、传输网络及联网设备、主监控中心三部分构成。前端通过现有网络和联网设备与各类建筑物火灾自动报警设备连接,将报警信息通过网络传送到主监控中心,再通过工作站系统实现统一监控、集中管理。并以图形模式显示出警情实际的地理位置图、建筑物关系图、建筑物外观及结构图、楼面平面图、报警点详细信息。1.系统组成网络类型:系统整体通信网络为星型结构。网络层级:系统分二级结构,高层设1处主控中心、底层(前端)为用户建筑报警主机系统及相关设备;网络规模:预计可连接不大于4999台前端报警主机;传输方式:广域网、局域网、以太网;控制器提供的接口型式:可选用RS232/485、CAN、并行接口、串行接口、通讯输出接口等。2.入网标准各厂家入网报警系统设备均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行业标准,并应遵照统一的通讯接口及网络协议。3.监控中心系统功能描述本系统是以防火监控管理为核心功能的消防联网通信系统。对各种消防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报警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实时报警、存储、联动;并提供报警分类、报警报表统计分析、设备管理、巡检管理等功能。系统以现有的网络传输为基础,整合分散的建筑消防设备,形成安全预防、实时监控、事后处理及决策支持的安全防护体系,为消防专业管理提供专业化的支撑管理平台。4.系统冗余设计考虑到监控管理中心建立的中心主控服务器为数据汇聚、中转的核心关键点,为保证设备及系统可靠运行、降低故障的发生几率,应将中心主控服务器设计为主备冗余方式组网。建设内容包括1个主控中心,远期可设置多个区域监控中心,前端传输装置联网可接入多台消防主机。

(三)数据存储中心的设立作为城市远程消防监控系统中心的必要配套设施,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建立完善、可靠的大型消防数据存储中心。数据存储中心应提前建设或与监控管理中心同步完成。消防数据中心的数据采集可从新建成验收的建筑物开始实施,由负责建筑消防验收的政府主管部门同步进行。采集的数据应包括已验收建筑物的整体概况、用途、平面图、防火分区情况、消防疏散情况、人防情况、消防设施配置信息以及历次改造的准确信息。消防数据中心可由政府或相关的行业主管部门牵头,联合承担建筑火灾保险的保险公司共同参与完成。一个城市远程消防监控系统中心管控的范围内应设立两个数据中心,采用一主一备的形式,以提高整体可靠性。

二、监控中心工作站功能描述

(一)监控中心受理主机功能城市远程消防监控系统应向管理操作人员提供人机接口功能,使中心的工作人员、维护人员和系统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实现交互过程,基本功能包括:•人机接口具有汉字、图形显示功能,操作方法使用简便、灵活、可靠,语音提示清楚准确•不同级别操作管理人员具有不同的操作权限,并有登陆/退出等记录•支持多种消防设备报警、多级电子地图监控,所有报警可在同一界面显示,并按报警定义的优先级别自动弹出报警点的电子地图•当火灾和故障发生时,根据信息类型可立即发出语音报警和信息显示•报警信息、统计报表打印功能

(二)中心数据采集和处理内容•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满足实时性;包括报警建筑的基本信息、报警点的详细信息等•自动采集入网设备的警情和运行状态信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可用性检查;及对报警数据按不同的检索条件进行查询、统计,辅助判断误报警信息•监控管理中心可随时掌握前端建筑消防设备的状态信息

三、监控中心软件组成

监控中心软件系统应包括以下内容:•联网监控管理接警受理系统软件:负责监控入网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况信息及巡检测试信息•数据库支持系统软件:应具备安全的数据导入/导出管理及数据备份功能,可手工备份及自动备份、本地及异地备份,确保数据安全•通知及短信服务系统软件:火灾报警信息得到确认后,以电话和短信的方式通知消防灭火部门及建筑报警所在值班人员•设备支持系统管理软件:用于保障系统自身的可靠运行及维护

四、系统主要设备构成

(一)监控中心硬件服务器、工作站、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硬件防火墙、短信设备、(报警信息)传输装置、转换模块(或接口卡)等设备。

(二)操作系统Linux/Unix/Windows服务器操作系统、WidowsXP/7或更高版本工作站操作系统。

(三)数据传输装置与接口卡数据传输装置是用于连接建筑物消防报警计算机与网络的信息传输设备;接口卡是直接装置在消防报警主机内的信息转换/传输部件,一般采用单片机技术,接收报警数据并按照通信协议标准实现网络输出。目前国内主流消防报警设备生产厂家均已有成熟产品投入实用。

五、可行性及实施步骤.

(一)设立城市远程消防监控系统的意义利用网络远程监控建筑消防设施系统的特点:一是加强了楼宇火灾报警设备及信息的有效性,在建筑消防报警设备接到火警或故障信息的同时,远程的监控管理中心的管控人员即能及时掌握,并加以分析判断;二是管控人员根据火警信息的真实性及时做出反应,并与建筑值班人员核对火警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了发生火灾时消防队伍的出警的效率;三是可将预先存储的起火建筑相关消防设施资料提供给消防队、保险公司、医院等有关单位,以便采取最佳灭火及减灾手段。

(二)分级设立监控管理中心设立集中处理火灾报警信息的城市远程消防监控中心可采用分级的形式。一级中心:即城市消防监控管理中心,主要针对大型城市;二级中心(站):即区域监控管理站,主要针对大城市的重点区域或中小城市;三级主机:即小区建筑消防报警控制主机系统设备。其中三级主机既是承担采集建筑物火灾信息的火灾报警控制设备,又是承担将各类楼宇火灾信息、工作状态信息向远程监控管理中心进行通信的中继站。在有些建筑规模相对简单的城市可将一级中心和二级站合并设立。另外远期可考虑一级中心之间的城市联网管理。

(三)成功案例目前,根据国家出台《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技术规范》,国内已有部分城市、大型企业等开始探索进行建筑消防信息远程联网系统的应用,并已取得了许多有益的宝贵经验,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工程联网案例、大庆油田管理局消防网络监控系统、福建省南平电力消防网络监控系统、亳州市消防报警网络服务中心、广东江门移动消防联网、万达集团远程报警联网工程等。

(四)引入保险公司的商业投资运营模式

现阶段,欧美发达国家在城市建筑火灾风险管理领域,拥有一整套较为成熟的操作模式:国家对于建筑设施推行火灾商业保险,由保险公司负责评估建筑物安全风险等级,并按照不同风险等级的建筑物核算相应保险费率。保险公司根据自身保险业务的需求,积极推行建立相应的监控管理中心,对于降低社会火灾风险管理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在我国,积极发展建筑火灾强制保险,是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协调社会安全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完善消防安全监管体系的重要举措。2006年,公安部、保监会联合了《关于积极推进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切实加强火灾防范和风险管理工作的通知》。据此,可考虑由政府牵头,保险公司投资建设的方式推行城市远程消防监控管理中心的模式。火灾监控管理中心的业务管理由行业主管部门负责,运营费可用向各入网的建筑物所有人收取。此举对于提高社会的火灾风险管理水平、增加保险公司投资热情、加快城市远程消防监控管理中心的建立,促进政府职能转变都有的重要意义。

六、存在的问题及通信标准的统一

据本人多年从事建筑消防工程的了解以及与多个消防报警设备厂家的接触,目前已投入使用的建筑消防报警系统安装年代不同,技术差别较大,改造复杂,因此设立城市远程消防监控系统中心宜从新建和改造项目开始推行。另外,不容忽视的是,现阶段国内外火灾报警系统设备种类繁多,通信协议自成体系,给城市火灾监控管理中心的入网通信管理方式和数据采集带来了极大的技术壁垒,已成为制约火灾自动报警监控联网推广应用的难点问题。因此,如何制订统一的行业通信标准、提高输出数据通信协议的兼容性,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七、结束语

篇5

19世纪初期,美国、英国等早期工业化国家在人口普查中逐步认识到对社会职业进行分类的必要性,但直到19世纪末才开始建立初步的行业和职业分类标准。国际劳工组织的《国际职业分类标准》1949年,国际劳工组织(ILO)召开第七届国际劳工统计大会(ICLS),开始组织编写国际职业分类标准。1958年第九届ICLS大会通过首部ISCO58《国际职业分类标准》(InternationalStandardClassificationofOccupa-tions)。继1968年、1988年修订版后,目前采用的2008版ISCO08《国际职业分类标准》由10个大类、43个中类、125个小类和436个细类组成,10个大类分别是:管理人员、专业人员、技术人员和专业人员助理、办事员、服务和销售人员、农林渔业技术员、工艺及有关人员、机械设备操作和装配人员、非技术工人、军人。部分国家、地区职业分类情况二战后,很多国家和地区以《国际职业分类标准》为基础建立了职业分类体系,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特别是劳动力市场变化,不断予以修订和完善。

国际劳工组织和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在职业分类体系中都设置了较完善的消防职业,其基本特点是:涵盖从“预防”到“扑救”的全过程国际消防职业的设置,普遍体现了事前预防与灾后救助并重的思路,尤其突出火灾预防,普遍在社会消防管理、消防技术服务和消防宣传教育等方面设置了相应的职业。在社会消防管理方面,普遍在“管理类”职业大类中设置了高、中级两个层面的消防管理类职业。高级管理类,主要工作是参与制定、解释和执行政府消防政策法规,并就消防工作提出建议、进行监督,如《国际标准职业分类》和加拿大的“高级政府官员”中均有“消防局长”;中级管理类,主要是各类消防机构的管理人员,主要工作包括对防火、灭火救援行动进行计划、组织、指导、指挥、评估,如韩国的“消防机构管理人员”、美国的“消防部门管理人员”。在消防技术服务方面,为体现消防工作的专业技术特性,普遍设置了专门从事消防设施安装维护保养、消防安全监督检查、消防技术研究应用等方面的职业,并根据不同的技能水平要求,分设于“专业技术类”(或“工程类”)和“安保服务类”(或“辅助技术类”)两个层面(即通常理解的“白领”与“蓝领”)。如美国的“消防检查和调查人员”、“安防和火灾报警系统安装人员”;加拿大的“消防工程师”、“消防技术人员”;韩国的“消防技术士”、“消防设备技士”、“消防设备产业技士”、“消防设施管理士”,日本的“消防设备士”、“消防设备点检资格者”等。在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领域,普遍在“安保服务”职业大类下设置了“消防员”,基本工作是从事火灾预防、扑救以及参与处置其他紧急事故,为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而实施救援行动。

随着灾害事故种类、形态的复杂化,灭火救援的内容也日趋复杂,消防员职业对应的具体工作岗位、职位明显多样化。如加拿大的消防员包括建筑消防员、铁路消防员、机场消防员、船舶消防员、企业消防员、军队消防员、见习消防员等共24个具体的职位。在消防教育培训方面,加拿大在“社会科学、教育”职业大类的“专科和其他职业教育讲师”下设置了“消防人员培训讲师”和“灭火救援讲师”;韩国设置了“消防安全教育士”,根据韩国消防法,取得消防安全教育士职业资格的人员可在韩国国家消防防灾厅、各市道消防本部、消防署、韩国消防安全协会及各市道分会、韩国消防产业技术院等机关和团体就职,从事面向社会公众和消防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融入相关职业大类除从事火灾预防、应急救援等工作的“消防人员”职业类别(一般从属于“安保服务”职业大类)外,普遍在其他相关的职业类别中设置了消防职业:工程技术类消防职业。《国际标准职业分类》在“技术人员和辅助技术人员”职业大类中设置了“消防检查员”和“防火专家”、“火灾调查员”;美国在“建筑工程”职业大类中设置了“消防工程师”、“防火工程师”;加拿大在“自然和应用科学类”职业大类中设置了“消防工程师”、“消防技术人员”;韩国在“专业技术”职业大类中专门设置了“消防工程技术人员”细类,包括“消防工程设计及研究人员”、“消防设施施工技术人员”、“消防工程监理人员”等职业。技术服务类消防职业。加拿大在“自然和应用科学类”职业大类中设置了“火灾报警系统安装和维护保养人员”、“火灾报警系统技师”,在“贸易、运输和设备操作”职类大类中设置了“消防设备维修人员”、“消防设备保养人员”;韩国在“专业技术”职业大类中设置了“火灾预防专家”、“减灾防灾专家”。机械装备生产、操作类消防职业。消防设备特别是各类自动消防设备的生产、安装和操作,在具有机电设备生产安装和操作共性的同时,必须充分体现其涉及公共安全的特殊性。美国在“安装、维修”职业大类下设“火灾报警系统安装人员”,在“生产”职业大类下设“防火门制作”、“灭火器检验”、“消防水带制作”;韩国在“设备操作安全”职业大类中的“金属、机械零件组装人员”职业中专门设置了“消防设备生产工人”。其他产业类别中的消防职业。

加拿大在“第一产业”职业大类的“林业人员”职业小类下设置了“森林消防员”和“森林火灾瞭望员”;美国和加拿大分别在“办公和行政支持”、“商业、金融和行政”职业大类下设置了“911系统操作人员”、“911调度员”等火灾接警、调度职业。“二元化”分类原则国际职业分类的基本原则均强调两个关键指标:工作和胜任该工作需要的技能,体现了工作性质与技能水平相结合的“二元化”分类原则。其演进趋势是:根据经济和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在坚持工作性质相似性的同时,强调职业对技能水平的差异化需求,将职业分类的基本原则由原来“工作性质”的单一维度,发展到目前“工作性质”与“技能水平”相结合的双重维度。工作相似性是职业分类的根本依据。每个职业都是由一系列具有相似性的工作组成的集合,能否将不同的工作归并为一个职业,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工作性质的相似性。按照这一基本原则,国际消防职业体系普遍分列了不同的消防职业。以《国际标准职业分类》为例,将与灭火救援有关的工作设置为“消防员”,将主要从事防火检查的工作设置为“消防检查员”,将主要从事消防管理的工作设置为“消防专员”、“消防机构管理人员”。技能水平相似性是构建职业体系的主要依据。在根据工作性质相似性确定了不同职业后,如何将数以百计的职业分门别类,合理组合到不同的大类、中类、小类,从而构成完整的职业体系,最重要的依据就是各个职业所需要的技能水平的相似性。“技能”可从“技能水平”和“技能的专业化程度”两方面衡量,其中,“技能水平”是指与任务和职责的复杂程度和范围相关的执行能力;“技能的专业化程度”由涉及的知识领域、使用的工具和设备、加工和使用的材料,以及提品和服务的种类确定。#p#分页标题#e#

以《新加坡标准职业分类》为例,该标准将“技能水平”划分为4级,如表2所示,“消防安全检查员”归入技能水平为“3级”的第三大类“辅助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消防员”则归入技能水平为“2级”的第五大类“服务人员和商店与市场销售人员”。引领消防职业社会就业从国际趋势看,职业分类不仅是人口普查、行业调查等统计分类的工具,更在引导社会就业、开展职业培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职业分类在引导社会就业方面的应用日益普及和广泛。1998年,美国劳工部基于《标准职业分类系统》,开发了职业信息网络系统O*NET(OccupationalInformationNetwork)。作为目前国际上影响最大、使用最广泛的职业信息网络系统,O*NET能够及时提供最新的职业信息,不仅包括工作任务、工作活动以及从事该工作所需要的能力、技能、知识和人格要求等内容,还用规范化的指标体系衡量所有的职业,发展了跨职位的指标描述系统,为描述不同的职位提供了共同语言,有利于各职位之间的比较,其作用主要包括:就业和再就业、薪酬调查、企业岗位重组等。求职者可以利用这些信息,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确定可能胜任的工作。同时,O*NET还标志了绿色职业(有助于环境保护、减少能耗、生态修复等的职业)、朝阳职业(就业需求在未来可能明显增长的职业)等。在O*NET网站搜索“firefighter”(消防员,职业代码33-2011)和“First-linesupervisors/managersoffirefightingandpreventionworkers”(消防指挥、管理和防火人员,职业代码33-1021),即可方便地查询到消防员人员职业的基本情况(包括工作内容、工作环境、使用工具、工作时间等),以及该职业的专业训练、从业资格、晋升条件、就业规模、薪酬收入、职业展望等内容,如表3、表4所示。由于消防员的就业规模在2008-2018年可能增长19%,因此被标志为朝阳职业。

对我国完善消防职业体系的启示

当前,在制约消防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中,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滞后、社会消防从业人才奇缺,是“短板”中的“短板”,原因之一就是尚未建立适应消防工作社会化、现代化进程需求的消防职业体系。《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的修订,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重大机遇。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运用科学的职业分类理论和方法,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我国国情的消防职业体系,是关系消防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对于深入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和全面加强消防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意义重大。

坚持客观性原则,准确把握职业内涵,充分体现消防工作的社会化属性。消防职业体系应当全面、客观、准确反映消防事业现状和发展方向,尤其要重视代表消防工作社会化发展方向、符合先进消防技术发展规律的新职业的兴起,对于有利于提高社会消防管理水平和消防科学技术水平,有相对独立从业人群,有特定的知识、技术和技能,需要定岗、定职、定级,在社会消防安全管理中活跃的职业活动现象,必须在《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中得到反映和体现。例如,在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参照日本、新加坡等国的“防火管理者”职业,结合我国消防法规关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的要求,应当研究设立“消防安全管理员”职业,作为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的具体组织实施者,发挥消防安全管理“明白人”作用,并建立相应的职业资格制度,从根本上落实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再如,为提高单位消防设施特别是自动消防系统完好率,借鉴日本、韩国设置“消防设备士”、“消防设备师”、“消防设备点检资格者”、“防火及建筑检验员”职业的良好社会效果,有必要将目前的“建(构)筑物消防员”调整为“消防设施操作员”,专门从事对消防设施的维修、保养、检测和操作工作。

篇6

关键词:消防;物联网;技术体系

在发生消防情况时,相关部门如何快速的获取险情,较早的控制火灾,减少因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此提问,传统方式上是安装消防火灾的自动报警系统,但是对于特殊情况却无济于事,因此,现代技术――消防物联网得以应用和发展,下面是对物联网在消防中的技术体系进行简述。

一.物联网的定义和含义

物联网,简单的讲,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即通过装置在各类物体上的射频识别,传感器,二维码等,通过接口与无线网络连接,从而给物体赋予“智能”,可以实现人与物体的沟通与对话,这种将物体联接起来的网络被称作“物联网”。现如今,物联网被称作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又一世界信息产业的浪潮,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新型信息产业的合成要素。

物联网的含义: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依然是互联网技术,只是在原有基础上扩展和延伸;用户端的扩展和延伸已经发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二.物联网的主要特征和优势

主要特征:

第一,是各种感知技术的集成。物联网上集成了多种的,多量的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是一个信息资源,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捕获的信息内容和格式都会不同。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具有实时性,其按一定的频率周期的形式采集环境信息,再不断更新数据。

第二,物联网技术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上的网络。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然是互联网本身,其通过各种有限和无线的网络与互联网结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的传递。在物联网传感器定时采集的信息需要通过网络传输,因为信息数量庞大复杂,在传输过程中,以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目的,需要适应各种异构的网络技术和协议。

第三,物联网技术不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其自身也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事物实施智能控制。物联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方式的智能技术,扩大其应用领域和增其地位。从传感器获取的大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处理出具有价值的数据,用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探索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

物联网技术的优势:消防物联网的总署机器是利用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利用这种方式,共享的软件和硬件资源和信息可按照需求提供给计算机和其他设备组织)等技术,精确地获取各种报警设备和感应装置的的信息,即使干扰很大的情况下,也能在短时间内判断和处理各种信息。应用了物联网技术,当火灾隐患和险情发生时,其起到了保护作用,技术人员可以远程的监控,火灾发生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和人员伤亡。其次,研究调查后发现消防物联网技术中的电力载波技术也可对火灾险情起到防范作用,根据应用后发现,其可以控制用电量最大值,超过其限定用量,就只负责照明和日常基本用电,在预防火灾发生情况下起到很大的作用,并且这项技术还可以对检测漏电情况,也可起到预防作用。

三.消防中应用物联网技术

在传统消防方式下,难以解决需求和现有技术不协调的现象。依据消防的准则,在满足危险险情的各种情况下,还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经济支出和提高效率,充分发挥消防安全技术。而现代技术-物联网技术,根据区域性的电子地图作为蓝本,再加上调查研究分析,结合人员和设备的合理配备,建立全面的消防体系,确定最佳营救火情的方案。

应用模式:分为三种,第一,对象的智能标签。通过二维码等技术标识特定的对象,用于区分对象个体,条码标签的基本用途就是用来获得对象的识别信息。还有通过智能标签获取对象物品所包含的信息。第二,环境监控和对象跟踪。利用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和分布广泛的传感器网络,可以实现对某个对象的现实状态的获取和特定对象行为的监控。第三,对象的智能控制。由于物联网以云计算为基础平台和智能网络,可以根据传感器网络获取的信息进行决策,改变对象的行为进行控制和反馈。

针对消防安全体系,能行之有效的判断和处理当火情出现,浓烟产生后,烟雾感应器启动报警装置,通过无线通讯,将信息传至中心,中心立刻确定发生烟雾的详细位置;中心可以直接启动火灾地点的消防水泵等灭火系统,同时联系指挥中心出警进行拯救。

四.对物联网的认识问题

认识错误之一:认为传感网和RFID技术同于物联网。事实上传感技术也好、RFID技术也好,都是作为信息采集技术,但是却有差别。除了传感技术和RFID技术外,GPS、视频识别、红外、激光、扫描等所有能够实现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的技术其实都可以成为物联网的信息采集技术事实上,传感网或者RFID网只是物联网的一种应用,但绝对不是物联网的全部,他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认识错误之二:把物联网当成互联网的无边无际的无限延伸,其本事也有未发现的局限性,把物联网当成所有物的互联网平台,是浅短的意识。实际上物联网绝不是简单的全球共享互联网的无限扩展技术。即使互联网也不是指我们通常认为的国际共享的计算机网络,互联网也有广域网和局域网之分,片面的认识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关系会影响实际应用和技术发展。

认识错误之三:大多数人认为物联网就是物物互联的无所不在的网络,因此认为物联网是高空架造的,是目前很难实现的技术。事实上物联网是现实存在的,而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物联网理念就是在很多现实应用基础上推出的聚合型集成的创新,是对早就存在的具有物物互联的网络化、智能化、自动化系统的概括与提升,它从更高的角度升级了我们的认识。

认识错误之四:认为物联网无所不能,没有正确的认识。

正确直观的认识物联网技术对技术发展有理论上的推动作用,并且根据长时间的实践应用,消防安全中应用物联网对我国的安全有了技术保障,并逐渐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和学习。但是,时代不断发展,科技不断应用和开发,物联网在消防中的地位是否稳定,还需要面临很多的挑战和突破。如何在物联网时代,更能广泛的发展其作用,如何随着不断推陈出新的设备,更能够进行检测,获取资源,是现代安全所注重的问题。

结束语

物联网一词是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提及的网络概念,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其应用技术广泛,新型,节能是物联网技术的优点,其应用在消防安全中意义重大,发展空间也很大。在我国推进消防技术手段上,要加快应用物联网技术的核心技术和实践应用,不但做到了解,还要做到技术透彻。建立消防物联网技术体系,是技术上的革命,它会带动消防管理的智能化,人文化,全面提高,改善我国消防安全的技术和地位。

参考文献:

[1]尤飞;蒋军成.城市消防安全前沿技术及研究进展――新型主动和被动消防技术[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0(05-15).

[2]佚名.第三篇消防技术,信息技术在消防领域中的应用[C].中国消防产品年鉴.2005(01-01).

[3]舒中俊.加强消防工程专业建设,培养新世纪的消防技术人才[D].展望新世纪消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05-30).

篇7

成立至今,霆峰不仅积累了大量的成功案例和客户资源。2008年,霆峰承建了上海世博会美国馆机房、世博轴中心机房、世博村中心机房、主题馆机房、世博演艺中心机房。2014年承建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超高压控制中心数据机房。

目前,霆峰主营业务包含数据机房建设、智慧城市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机房“云能效”远程能源托管、智慧园区建设等。

霆峰主要以承接机房一体化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为主,包括机房选址、机房平面规划设计、机房装修工程、供配电工程、UPS不间断电源工程、防雷接地工程、弱电布线工程、空调新风工程、安防监控工程、动力环境监控工程、消防工程 、KVM管理工程、楼宇自控系统工程、会议系统工程、广播系统工程等。

智慧城市的环保需求

随着数据机房的普及,用户需要使数据机房中的IT系统、机械、照明和各种电气设备实现能源利用最大化,减小对环境的影响。绿色数据机房是数据中心发展的必然。大家可以从建筑节能、运营管理、能源效率等方面来衡量一个数据中心是否为绿色。

绿色机房需要在原有机房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体现在以下几点:节能环保,高可靠、可用性和合理性。

节能环保体现在环保材料的选择,节能设备的应用,IT运维系统优化和避免过度的规划。如UPS效率的提高能有效降低对电力的需要,达到节能的目的。

高可靠、可用性体现在基础装饰装修、供配电系统、UPS系统、制冷与气流组织、新风系统、机房动力环境监控、KVM、消防系统、弱点系统和IT设备等。

合理性体现在系统的可用性,各系统的均衡性,结果体系标准化,可扩展性和智能人性化管理。绿色数据机房节能措施要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建设时机房基础建设的基本条件。想要达到绿色数据机房,可以采取一些节能方案,如引进刀片式架构,选择节能服务器,精确计算供电功率,通过虚拟化合并物理服务器提高服务器使用效率,用水冷方式,同时还可以采用服务器节能技术、CPU节能技术等提高机房设施整体能源效率。

DCIM系统实现融合管理

依托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通信技术、计量控制技术等信息化技术,霆峰可以实现能源管理、能源调度、能源计量的数字化、网络化和空间可视化能力,完善能源基础数据体系。这为重点能耗企业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能源利用监督、管理、评价体系。作为创新能源管理模式,霆峰DCIM系统将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工业DCS智能控制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各自领域的优势。该系统可以将智能传感器感知在内的多种能耗排放数据进行汇聚,通过前端DCS系统的数据处理联网上传,最后从海量能耗排放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理并提供有指导意义的能效控制策略,以达到对生产过程各环节中众多用能设备的能耗排放监测、能效动态优化控制、对海量能耗等KPI数据的存储和挖掘分析的目的。该系统能为政府能耗监管部门提供实时设备能耗数据监控管理和能耗分析信息化节能服务。平台目前正在试验最新的工业企业远程能源云托管模式。它可以实现工业企业能源数据就地采集、能源数据展示、能源数据云存储、远程能源集中管理、分析等服务,可以不间断提供能源咨询。该系统可以为企业提供全面、有效的工业企业的能源支出成本分析报告,提高企业节能工作的管理水平。

智慧服务体贴入微

智慧园区是通过信息技术和各类资源的整合,充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各类园区创新、服务和管理能力,为园区铸就一套超强的软实力。产业园区智慧化建设服务的重点在于通过咨询规划、定制开发与实施、培训与运营三个环节将“智慧”融入产城社区之中。

一方面,它在现实的园区环境之外,综合应用各类信息技术,通过网上虚拟园区等方式,加强园区内部的互动,提高园区的知名度。

另一方面,它能增强园区管委会政府、园区企业等各个方面的资源整合能力,把园区内各方的资源加以整合推广,为科技园区打造一个整体的强势品牌。以物联网、云平台、全面的IT建设为基础,进行园区资源集约化管理,打造绿色园区。

此外,园区可以依据该软件系统做出数据分析,制定公共设备季节性和昼夜运行模式,提高了各环节运行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实现科学调度。

该系统还可通过无线传感网等多项信息技术应用,解决海量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存储与运算,强化了辅助决策能力。该系统可以更准确、直观地记录显示园区能源运行基础数据、能源负载情况、用电使用情况,与园区的客户管理、电子支付、智能停车、电子商务等其它信息化系统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发掘信息资源的内在价值。利用智能分析、主动防御的先进技g,园区管理者可以对园区实行分层布防、重点突出的部署策略,消防、安全联动紧急情况快速响应,打造安全和谐的园区。通过对园区各运行节点的传感、采集、收发,将各个设备设施运行效率和异常情况自动传输到后台,提高园区资产运行质量,实现智能化的故障报警和运行效能监测,提高处理故障的反应速度。

基于云平台的桌面云、云呼叫中心、统一通信等服务,园区为入驻园区的商户和企业提供云服务和可拎包入住的办公环境,实现随时随地轻松办公。企业信息化应用将实现物业智能化的管理、高效的运作、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此外,霆峰还提供园区一卡通、智能停车管理、园区交流、信息等服务为园区打造轻松、便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霆峰经过大量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工程设计、咨询、安装、调试、售后服务及培训的各个环节都能为用户带来最新、最快、最好的服务。

篇8

关键词 高层建筑;弱电安装;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4-0174-02

1 高层建筑弱电系统概述

高层建筑系统弱电系统指的是应用到建筑系统中较低电压的电子应用系统,包括通信、广播、电视以及消防等各个方面的电子相关设备,但是从理论的层次来说,可以将高层弱电系统分为通信、楼宇以及办公自动化等三大系统。弱电系统在高层建筑物中应用是计算机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下的成果,弱电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弱电系统涉及到了建筑物的各个部分,对建筑物的安全便利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高层建筑弱电系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性的工程,因此高层建筑物弱电系统的设计需要在科学合理、实用的情况之下展开,考虑到高层建筑物弱电系统的系统复杂性,因此需要将各个部分有效配合起来,保障弱电系统各个环节设计科学合理和高效操作性,实现弱电系统在高层建筑物中得到最高效能的运用[1]。

2 高层建筑弱电系统安装施工工艺注意问题分析

2.1 在高层建筑电视工程类型的弱电系统中的施工设计

弱电系统在电视中的运用使得广大民众都能享受到有限电视技术,弱电系统通过视频信号等各种途径的转换实现了视觉与听觉的享受,根据信号传输的特征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电线以此保障信号的有效传输。不同类型的电缆对信号的传输效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作用,在进行弱电系统中电线选择和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信号的具体情况和传输的距离等,选择符合基本要求的电线,实现弱电系统工程的良性循环工作。传输距离远和信号质量高的电视工程弱电系统往往需求能耗低、具备较强抗干扰能力的电缆,同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温度湿度因素等,兼顾安装成本。

2.2 在高层建筑通信工程弱电安装中需要关注如下几个问题

通信工程作为当前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层建筑设计需要符合通信工程对弱电系统在安装设计方面的要求,因此在选择互联网、电话光缆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所涉及到的信号传播需求特征,保障信号传播的安全性、私密性以及质量可靠性[2]。

在高层建筑消防工程弱电安装中需要考虑不同类型消防系统(火灾预警、消防控制等相关电子设备)的特征与要求,由于电缆需要具备较高的敏感度才能实现消防信号的及时有效传播,才能及时将潜在的火灾隐患传播出去,这就要求高层建筑物在进行消防工程弱电系统安装的时候选择高质量和高标准的光缆,保障电缆传输速度、安全性以及耐热性。

2.3 从整体上看弱电系统安装施工设计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高层建筑弱电系统安装施工的关键前提在于科学合理地布置线路,与此同时弱电工程系统的布线设计也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实现布线工作的合理性才能让弱电工程系统的效能充分发挥出来。但是由于布线工作从工程角度来说都是处于墙内的工作,因此在高层建筑最开始进行施工设计的时候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布线合理规划问题,以此保证高层建筑物设计、弱电系统运行以及布线系统协调统一。在高层建筑进行布线的时候需要对不同线路的特征进行全方位的了解,有针对性地对准线槽,让弱电系统能够实现线路的良好运行。同时在布线过程中需要做到施工严格,避免布线混乱等类似问题的出现,并因此影响到高层建筑弱电系统正常运作。除此之外,弱电的布线应该考虑到与强电的科学配合布局,防止弱电受到强电的干扰。

基于上述分析的高层建筑弱电系统在进行安装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将就此提出高层建筑弱电系统在进行安装施工过程中具体操作建议,从而保障高层建筑弱电系统的正常良性循环运作[3]。

3 高层建筑弱电系统安装施工工艺建议

3.1 高层建筑弱电系统布线安装施工工艺

在高层建筑物弱电系统中首先需要关注布线工艺,布线需要与高层建筑土建设计相配合,先从水平出发,然后再开始做主干布线,先做水电设施确定,然后再做布线,先从重点出发,然后从一般出发。布线需要做好科学合理的交叉,在有条件的情况之下提前做好布线工作和各项预埋工作。然后,做好线管以及线槽的敷设工作,这项工作应该与土建施工项目同步进行,在土建工程项目完成之后,线管以及线槽的敷设工作应该开始与相关管道安装工作继续同步,合理布局二者的相互位置,在这些工作之中需要注意暗管沉降的时候做一些科学处理,干扰性较大或者重压大的时候可以进行接地,需要特殊保安的场所可以做穿管设的方式进行保护等等。三是安装防火封堵、线缆敷设以及防雷相关系统,应该在检查了电缆外观和质量之后保证线缆有合适的松紧,高层建筑的防火封堵安装内部应该采用有机堵料等相应的材料进行防火封堵。最后应该在多家施工单位协调合作的情况之下实现弱电系统布线工作的完成,有效克服弱电系统竖井等布线混乱的不良现象[4]。

3.2 高层建筑弱电系统设备施工安装

高层建筑弱电系统设备安装的施工工艺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合理安装机架设备,在生产厂家安装规定指导之下调节好机架设备的垂直水平度,垂直的偏差度尽量控制在三毫米以内,机架设备要留有清晰完整的标志,确保零件部没有任何的损伤或者留有杂物在内,机架设备与墙体的距离应该控制在0.8米以内,保留1.5米的空间便于人工操作;二是有次序步骤地实现管道和桥架的安装施工,线缆桥架有着灵活、简单、结构合理等方面的优点,有利于后期的保养维修问题,可以为高层建筑弱电系统安装带来通用安全的功能;三是科学合理安装信息插座盒硬件等设备,他们作为布线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安装质量和标准对信息传输的质量有着关键性的影响作用,因此二者的型号规格需要与接线模板匹配。

3.3 高层建筑弱电电缆系统安装施工工艺

首先电缆系统需要进行自行检测,在施工工艺相关标准流程之下进行,作业人员、技术人员以及质量监管人员需要对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检查、报验。其次,对弱电电缆系统进行验收,并计算其保修期,然后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电讯以及网络等相关方面进行调试开通,移交给相关建设部分。

3.4 高层建筑弱电系统计算机网络设备安装施工工艺

弱电系统计算机网络设备安装主要涉及到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进行机柜安装的时候应该注意将已经安装完毕的交互设备放在标准机柜中维持平稳,使得交换机可以非常大众方便地安装在不同类型的机柜中,除此之外需要在高度兼容的网络环境下与各类交换机实现特性符合,并对网络设备进行反复调试。

总而言之,在高层建筑工程项目中,弱电系统的安装可能会存在各种类型的问题,因此需要重视高层建筑弱电系统安装施工工艺设计,做好合理科学,将高层建筑弱电系统的质量、效能最优化,并往高标准、高技术的弱电系统技术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施清.浅谈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和监理措施[J].建设监理,2007(10):113-114.

[2]刘大勇.高层建筑电气系统设计与线路安装要点探析[J].中外建筑,2008(12):158-159.

篇9

【关键词】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网络化;智能化;社区化

一、前言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建筑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也逐渐实现了与智能建筑的各个子系统的网络集成。近年来,以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为核心的智能技术已经成为了预防和遏制建筑火灾的重要手段之一。现代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控制器、联动设备以及独立网络结构和布线系统组成。当可探测区域发生火灾情况时,系统能够依靠现代通讯、信息集成、软件操作等技术,将收集到的现场信息在第一时间传送到消防控制中心的报警器,然后对火灾的险情和级别进行判断,根据预先设定好的逻辑程序,发出警报信号并利用联动系统控制声光报警,打开火灾应急光爆和消防水泵,启动排烟风机等,通过控制电动防火门以及防火卷帘等将火灾区域分割开来,从而达到防止火灾蔓延的目的。

特别是在将现代的网络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引入火灾报警系统之后,还实现了向当地消防部门发送求救请求的功能,实现了城市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远程监控功能。本文结合笔者的研究实现,简要分析了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当前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实现了较快的发展,在实际应用中已经成为预防和遏制火灾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某些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存在着通讯协议不一致,工程技术还相对落后等情况,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使用范围偏小,影响力不足

总的来说,我国的的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起步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还是晚一些,该系统的安装范围还不够普及,主要是是《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场所和部位。安装了该系统的也大部分是高档社区,对于一些人口密集,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中小型公共场所好中低档社区居民都暂时没有条件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所以该系统在我国还需要进行大力推广,现在的使用范围还太小,防范措施也还不够到位。

(二)智能化程度不高

现在我国使用的大部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虽然是经过了职能设计的,但是传感器软件的探测参数还比较缺乏,其中各种算法的准确性还缺乏足够的实际验证,对于各种火灾现场的参数不够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难以准确判定粒子,也就是火灾产生烟雾的浓度、现场温度、光波的强度以及可燃气体的浓度、电磁辐射等指标.造成迟报、误报、漏报情况较多。这种情况在系统发展初期是必然的,随着系统的使用,各项参数和火灾现场数据会越来越丰富,加上算法的不断改进,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必然会不断提高。

(三)区域性网络报警系统还未形成

我国采用的火灾119报警系统的形式总的来说是以区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集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及控制中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为核心。受现实情况的限制,安装的形式主要是集散控制方式,这样的方式存在的问题就是各个系统自成体系,彼此之间的联系不够密切,区域性的网络化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还没有形成,加强个系统之间的网络连接必然会大大加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使用效果和价值。

三、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积极发展火灾自动报警技术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紧跟国际发展趋势,加快发展进程,进一步提高系统能力。当今国际上关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区域网络化程度将越来越高

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网络化已经成为主流趋势,网络化是指利用网络连接技术将各个控制器、探测器以及城市报警中心通过网络协议相互连接起来,实现对系统的远程控制。通过这种连接,各个系统之间能够准确无误的实现通讯,火灾报警中心也能够及时掌握各个系统的准确信息,然后进行统一管理,这样就能及时发现问题并通知相关单位对问题进行处理。这样就能很好的解决现在存在的部分系统无故失去联系,出现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等问题。

(二)更加智能化

自动报警系统如何更加智能化是一直在研究的课题,智能化的系统会更加主动的探测环境温度。湿度、灰尘以及光波等数据,然后利用相关算法进行充分计算,对各项环境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准确的进行判断,极大避免错报和漏报的情况发生。除此之外,智能化的系统甚至还能够配合电子显示屏进行形象提示,并对出动力量和扑救方式等合理的建议,以此来实现各方面准确的联动反应,最大程度的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三)更加社区化

目前,我国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还主要安装在重要的建筑上,随着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在社区推广自动报警系统非常的必要。社区人口密度大,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目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我国的社区普及度还不高,在欧美的发达国家中已经做到了较高的普及度,在社区家庭中推广防火灾联动报警系统,经过实践证明,这对预防家庭火灾是非常必要和非常有效的手段之一。

四、结语

总得来说,关于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发展还是会日趋个性化,针对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和建筑群,做出不同的设计,同时要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关乎民生的工程,所以一定不能脱离客观需求,这样不仅会浪费资源,还会使得系统达不到预期应该有的效果。目前,我国的火灾报警系统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但总的发展情况非常好,短时间内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普及程度将会越来越高,越来越智能化。

【参考文献】

[1]吴海峰,张志兵.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误报原因及预防措施[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82-84.

篇10

关键词:移动通信;小区火险;火险评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住宅小区数量越来越多,小区内建筑物结构日趋复杂,具有楼层高,地下车库深的特点。发生火灾后,救援较为困难。因此预防比扑火更加重要。海恩法则指出:“一次重大事故的背后,有29次轻微事故、300起未遂事故和1000起事故隐患。”如果能够观测火险隐患数量的变化,找到火险隐患和火灾的内在联系,即可建立一个住宅小区火险评估系统。在火险较高的时期,提醒小区安防人员提高警戒力度,加强巡视。并且保证在火灾发生后,安防人员能够有条不紊地按预案展开救援,降低火灾造成的损失。

1 神经网络技术的开发

1.1 火险等级划分

本系统把小区火险等级分为5个等级[1]。1)1级,绿色表示,火灾风险较小,小区安防人员的任务是加强火险指标的观测和统计;2)2级,蓝色表示,已存在已知火灾隐患,但是发展成火灾事故的条件不足,小区安防人员的任务是加强事故隐患的检查;3)3级,黄色表示,此时可能出现轻微火灾事故,小区安防人员应当尽力减小各项指标值;4)4级,橙色表示,上级物业主管部门开始介入,督促小区安防人员应加强安全宣传,检修消防器材;5)5级,红色表示,上级物业主管部门制定整改计划,加设消防工程,从建筑结构上降低火灾风险。

1.2 确定15个评价指标

通过调查国内外小区防火资料,确定火险等级和15个指标有一定的关系,15个指标为:建筑物耐火等级、建筑物装修材料耐火等级、建筑物功能类型、单位面积可燃物数量、单位面积防火隔离装置数量、小区居民类型、消防设施检查合格率、单位面积火灾智能传感器安装数量、近期物业管理水平、近期消防演练水平、昨日降雨量、昨日平均气温、昨日小区总用电量、当日风俗节日类型、昨日居民生产活动频繁等级。

1.3 神经网络技术的应用

目前无法判断15个指标对火险的影响权重,难以建立精准的数学模型从已知指标来推算火险等级。因此在小区安防工作中,通常聘请消防部门的专家实地考察指标,凭经验判断。但是专家属于稀缺资源,无法每日对所有小区逐个评估,因此拟建立一种神经网络,通过对专家案例的学习,仿真专家的推理逻辑。

神经网络选择BP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是一种多层前馈网络,按误差逆传播训练,其神经元结构见图1[2]。BP神经网络能够逼近各种复杂函数,即只要火险指标和火险等级存在着数学关系,即使无数学模型的支持,也能够通过学习历史数据,仿真函数的行为。

因为需要评判的指标多,求解问题很模糊,因此选用双隐层的BP神经网络,采用数学专业语言Matlab做为神经网络的开发工具[3]。

1.4 收集训练数据

选取60个小区,调查每个小区的15个指标,专家查阅指标,实地分析给出火险评价等级,填写专家评价表,见表1。前50组数据做为神经网络的训练数据,后10组做为神经网络的检验数据。

1.5 建立神经网络

调整神经网络各层传递函数和各层神经元节点个数,多次实验,采用“MSE(均方差)”检验精度,找到精度最好的网络结构,其结构形式见图2。输入层神经元节点15个,用于承接15个指标的输入;隐藏层的第1层神经元节点27个,采用“tansig”传递函数;隐藏层的第2层神经元节点9个,采用“logsig”传递函数;输出层神经元节点1个,用于输出火险等级,采用“purelin”传递函数。

1.6 训练神经网络

在第70次训练时,神经网络快速收敛,并达到预设精度要求,训练结束。训练过程见图3。

1.7 自检训练精度

需要对训练精度自检,从而判定训练数据是否有效。把50组训练数据提供给神经网络独立评价,计算网络评价结果和专家结论之间误差,两者误差见图4。图4中,专家结论用“”表示,网络评价结果用“+”表示,“”与“+”吻合,则表示网络评价和专家结论一至,不吻合时,两者距离表示误差大小。图4表明50组训练数据中存在9个样本误差,误差范围很小,训练精度达到了要求。

1.8 检验评估精度

最后10个样本没有参加训练,用于判定神经网络对未知指标的评估能力,神经网络独立评价的结果和专家结论完全吻合。说明本次构建的神经网络已能模拟专家逻辑,可以取代专家,对小区火险做出独立评价。

2 物联网架构的设计

成熟的物联网架构通常划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智慧层。在本系统的设计中,感知层用传感器网来实现,网络层采用了短信技术[4],智慧层建设为云计算中心,智慧层的核心计算逻辑采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5]。

2.1 传感器网的建设

15个评价指标可分为三类,第1类为长期指标,包括“建筑物耐火等级、建筑物装修材料耐火等级、建筑物功能类型、单位面积可燃物数量、单位面积防火隔离装置数量、小区居民类型”;第2类为中期指标,包括“消防设施检查合格率、单位面积火灾智能传感器安装数量、近期物业管理水平、近期消防演练水平”;第3类为短期指标,包括“昨日降雨量、昨日平均气温、昨日小区总用电量、当日风俗节日类型、昨日居民生产活动频繁等级”。

其中长期指标一年设定一次,中期指标一月设定一次,短期指标除了“当日风俗节日类型”可以从日历数据库中查询外,其它四个指标为环境因子,需要每日观测和采集。在小区建立小型气象站[6],设置传感器采集每日的降雨量和气温。在小区各楼电表安装用电量无线传感器,各楼的每日用电量将被汇兑,计算获得小区总用电量。在小区出入口处的车辆道闸安装门磁传感器,记录车辆进出的频次[7]。同时在小区出入口处的人行道上安装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记录小区居民进出的频次。对各出入口的车辆进出频次和居民进出频次求和,作为居民生产活动频次,换算成居民生产活动频繁等级。各传感器用无线通讯的方式组成无线传感器网,传感器处理模块负责接收各传感器发来的检测参数,换算成火险评价中的第3类指标。

2.2 短信平台的建设

选择“Microsoft Visual FoxPro 9.0”开发短信平台,短信平台负责将15个评价指标组成一条短信,发送给云计算中心。构建短信平台需要一台GSM MODEM(短信猫),GSM MODEM和计算机之间采用串口通讯。调用MSCOMM控件,采用“CREATEOBJECT”函数建立了名称为“SMS”的串口对象,一切短信控制都是基于该对象并调用对象各项方法实现。短信平台的架构见图5。

向串口发送“AT+CMGS=138(0x0D)”,在本文中非可显示字符用括号加16进制码表示。该AT指令命令GSM设备作好准备,即将发送一个总长度为138的短信,约0.02秒后GSM设备回应:“AT+CMGS=138(0x0D)(0x0D)(0x0A)>(0x20)”,其中 “AT+CMGS=138”是AT指令回显。“>(0x20)”是设备进入待接收短信主体状态的标志。从串口读到这个标志后,可继续发送短信主体。短信主体必须进行PDU编码,PDU编码表如下:

当GSM MODEM成功接收到这一短信主体时,先是立即向串口回显原文,约5S后如果发送成功,设备再次向串口返回:“(0x0D)(0x0A)+CMGS 27(0x0D)(0x0A)(0x0D)(0x0A)OK(0x0D)(0x0A)”;如果设备无法执行短信发送,例如短信主体格式或编码错误、手机资费不足、无信号等原因,则将向串口返回“(0x0D)(0x0A) ERROR(0x0D)(0x0A)”,故查询设备返回信息是否有“OK”或“ERROR”的标志就可以判断本次短信是否发送成功。至此短信发送模块开发完成。短信接收模块的编码和通讯开发类似于短信发送模块。短信接收的方式采用每60s循环接收的方式。

2.3 云计算中心的建设

在物流集团总部架设一个小型的云计算中心,并建设一个短信平台,用于接收各小区发来的指标短信。目前云计算有三种类型: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本课题选择私有云类型。私有云是指企业自己使用的云,它所有的服务不是供别人使用,而是供自己内部人员或分支机构使用。待时机成熟后,可以演变成混合云。混合云是指云计算提供的服务既供自己内部使用,也可供第三方系统使用。在未来,小区火险评价将纳入城市安防的总架构,系统采集的指标和计算结果将提供给智慧城市的其它系统共享[8]。

3 系统应用实效

系统在某物业集团投入了试用,每天晚上零点过后,各小区结束一天的环境因子采集工作,拼接成携带15个指标的短信,例如:“凯丽花园,4,1,2,1,2,2,1,2,1,2,2,1,3,4,5”。把指标短信通过小区短信平台发送给云计算中心的短信平台[9]。

云计算中心接收到各住宅小区发来的火险因子短信后,对短信解码,取出15个指标,调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评估火险等级,并以短信的形式将计算结果发给小区所有安防人员。整个接收、计算与发送工作过程,约耗时15s[10]。

小区安防人员收到小区火险等级后,即可按预案执行应对措施,加强巡逻和演练。并根据火险等级的标识色,在小区大门安放红、橙、黄三种醒目的警示牌,告诫过往的居民,宣传消防注意事项,提高居民火灾防范意识。当一个小区的火险等级一直居高不降时,物业集团可以及时发现并介入管理工作,安排专家对小区的消防工作加以整改,治理小区环境,增设消防器械,减少火灾带来的经济损失。

4 总结

本系统的物联网架构能够实现环境因子的自动采集和指标短信的自动上传,云计算中心能够集中受理多个小区的查询请求,将计算结果以短信的形式群发给全部安防人员。本系统计算延时小,火险评价准确,适用于各类住宅小区。

[参考文献]

[1]林宇洪,景锐,景林.森林防火手机短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9,29(4):59-62.

[2]张英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企业人力资源风险评价[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21-23.

[3]刘娜,赵永乐,邵光成.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企业人力资源结构预测[J].统计与决策,2007,(1):144-146.

[4]汤丽芝.大学校园“短信文化”的正负效应及其对策研究[J].福建高教研究,2005,(3):49.

[5]林宇洪.南方林区林产品物流监管系统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0.

[6]周屹,孔宪军.GSM 短信方式的自动气象站的维护[J].林业机械与设备,2004,32(4):28-29,39.

[7]齐建东,蒋禧,赵燕东.基于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的森林病虫害监测系统[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32(4):186-190.

[8]林宇洪,林玉英,胡喜生,等.后林改时期的林权WebGIS管理系统的设计[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32(7):146-150.

篇11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消防领域 应用与发展

随着现代信息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军革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消防领域顺应时展趋势,加快推进消防信息化建设,提高消防信息化水平,提升灭火救援综合保障能力。结合消防领域的实际,谈一下信息技术在消防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一、信息技术在火灾统计上的应用与发展

消防信息化缘起于火灾统计的计算机处理。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运用计算机进行火灾统计工作,80年代末实现了火灾统计数据的初级汇总。90年代中期,部分消防局组织开展了火灾统计计算机系统并配发各地,系统的应用全面提高了火灾统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信息技术在火灾报警中的应用与发展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火险隐患不断增加,重特大火灾发生机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在各建筑物内安装的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及消防设施,在早期发现火灾警情和预防火灾方面发展了重要作用。早期火灾报警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产品质量、设备管理、警情处理等方面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火灾探测报警设备功能的正常发挥。以现代通信和网络传输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火灾报警联动监控技术,可以确保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和消防安全设施正常运行并发展其应有作用,通过传输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设备运行数据和报警信息,为消防监管和灭火救援部门提供强有力支持,实现缩短报警时间,准确迅速扑救火灾,提高整体防灾减灾技术水平。

三、信息技术在火灾仿真技术应用与发展

随着人们对火灾规律的了解加深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火灾烟气规律的仿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数学模型方法而言,可实现现有的数学模型的计算,进行火灾烟气流动的仿真实验。利用现有的高速发展的计算机图形技术,三维动画技术,对仿真实验的整个过程达到人机交互界面(用户界面)动态显示出来,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人们对整个火灾过程的感性认识,便于对火灾烟气流动性的分析。火灾数学模型在火灾特性的了解,为消防队和有关部门提供火灾预测,为灭火和救援的战术技术的制定提供技术依据,提高人们的消防意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火灾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和灵活性将会得到不断提高。

四、信息技术在消防指挥建设中的应用

当前,以计算机控制为中枢的消防指挥系统越来成为现代消防工作的必要装备,成为现代消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化学灾害事故处置辅助决策系统。化学灾害事故处置辅助决策系统由现场评估、处置方案、应用计算、毒物查询、信息管理等功能模块组成,该系统根据现场地理和气象条件及事故化学品相关信息进行危害评估,并将危害范围、程度、蔓延速度和方向自动显示在地图上。同时预测伤亡人员、所需消防车辆、灭火器材、灭火药剂的数量,生成包括化学品理化性质、危害特点、战术要点、处置程序和方法及所需力量等内容的现场处置方案,其中的现场评估和应用计算种类全面,计算精确;毒物查询在消防部队处置化学危险品的泄漏、燃烧、爆炸事故中发挥了很大的参考和指导作用。经多方搜集和统计,应用该系统成功处置各类化危品事故就达上百次,为降低危害程度、挽救国家财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化学灾害事故处置辅助决策系统》中涉及到的数据有很多,如:器材装备、车辆、人员、重点单位、灭火救援预案等,能利用现有的系统数据直接导入,则可达到共享的目的,从而降低各基层消防部队的劳动强度,为消防队信息化建设打好基础。

(二)119接处警指挥系统。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通信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利用这些成熟的技术建设119接处警指挥系统,完成快速、准确和有效受理警火警工作。119接处警指挥系统包括录音录时系统和通讯系统。119报警电话接通后,系统启动,将报警电话号码、报警时间等信息自动储存系统,并将通话录音自动生成话音件,并存入计算机硬盘,用户可随时进行查询存档、删除、播放查听录音文档等工作,实现接处警方式的计算机化,灾情判断智能化,指挥系统网络化,指令下达自动化,力量调度集群化,辅助功能联动化,各种信息实时化,火灾档案标准化,便于事后资料查询分析,为提高消防部队的战斗力和调度效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消防地理信息和GPS定位系统。消防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应用于城市通信指挥系统,主要局限于二维的电子地图,结合三维可视化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建立矢量化电子数字地图数据库,将辖区地理位置、消火栓分布、重要建筑分布、行政划分、公路铁路交通线网络、水系分布、重点单位分布信息建立生成相关消防地理信息数据库,具有多级缩放、漫游、开窗放大、分层显示、报警点显示、着火点标注,并将着火地附近各种情况资料直观显示在指挥中心大屏幕上或通过打印机将图形打印输出。在消防车辆上安装GPS终端,结合消防地理信息系统,使消防车辆能感知自身位置,并自动在GPS地图上动态标注和预计到达时间并选择最佳路径到达火警点,在发现车辆行进方向或行车路线错误时及时更正,进而完成消防车辆行车路线、路径轨迹、所处状态(如出动、到达、修理等)全面管理,根据这些信息,及时制定灭火作战计划提供增援灭火力量情况资料。在灭火作战、抢险救援中起到辅助决策指挥的作用。

(四)重点场所的图像监控系统。图像监控系统对重要建筑物和重点场所,将图像监控系统联网,并对各监控点的图像进行采集,实时地将信号传送到指挥中心,在指挥大厅的电视墙上显示出来,使指挥人员能够快速直观地了解掌握现场实际情况,从而进行有效的指挥调度系统主要由监控点终端采集设备、光纤传输和接收设备、电视显示设备和有关控制分配设备等组成。完成实时定位、调度监控、远程监控、历史查询的功能;消防管理部门对各消防单位安全管理的监督能力;提升城市及行业综合防灾能力。

(五)应急卫星指挥系统。应急卫星指挥系统是应急卫星通信指挥车在系统网络平台利用先进的现代通信技术、无线数据传输技术、车载计算机技术、图像采集及传输技术实现指挥车与现场工作人员的通信联络、现场指挥调度等功能,是针对大型现场、群众疏散、抢险救援的移动应急指挥中心,也是现代通信技术及其它高科技技术的综合运用。具有数据通信功能、车载计算机处理功能、车载摄像频监控及图像无线传输功能、车内外照明功能、电源保障功能、办公会议功能、生活保障功能、集中操作控制功能、警示功能、安全保障功能等。整车性能实现了全天候、快速反应突发事件的信息处理和应急调度指挥的需要,使其具备事故快指挥功能,并以GPS地理信息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为平台,对重特大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协调指挥和应急管理起了重要作用。

五、信息技术在消防业务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消防业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领域十分广阔,消防业务信息平台是综合防火监督管理、通信调度指挥、消防训练与培训、灭火救援辅助决策、火灾统计、消防安全知识普及教育、消防队伍的后勤管理、人事管理以及日常办公自动化等消防信息化应用平台。它以消防业务工作为主线进行。把消防工作中的个人事物、单位事物、车辆管理、预案管理等业务紧密结合,实现了消防业务办公自动化和消防业务信息共享及综合利用,建立了消防部队快速反应机制,提高消防部队预防和扑救火灾以及处置其它灾害事故的实战能力,大大优化了消防业务工作流程,实现了消防业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提高了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网络编制灭火预案,绘制电子地图,熟悉道路、水源及重点要害部位等功能,最终达到提高工作效率、严谨办事程序,实现消防业务工作的统一管理,即预案制作电子化、熟悉道路日常化,工作科学化、办公自动化的目的。

六、信息技术在消防知识宣传中的应用

进入90年代,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公安消防部队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建设也得到了长足的过步。消防宣传社会化就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早在建国初期,消防宣传只是以简单的宣传口号、标语等为形式,宣传的内容和方法也比较单一,宣传的目的就是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侧重在“防”上做文章。到了六七十年代,逐渐出现了电视媒体消防宣传。今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科学技术和先进设备广泛运用,消防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乃至全社会的广泛重视。社会各界和广大公民都主动参与消防宣传,逐渐从个体或个别的宣传行为演变成为社会普遍的、自觉的宣传活动。可以说,消防宣传社会化主要就体现在从个体消防宣传意识到群体意识的转化过程上。消防宣传作为消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容、方法及形式上亦不断丰富,依靠的主要宣传媒体是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群众性消防宣传活动不断增多,宣传内容趋向多样化,既有“防”又有“消”,既贴近客观实际又贴近百姓生活。借助“因特网”的便宜利优势,建立起消防宣传站,把消防宣传活动送进各家。这样,既可发动广大公民共同参与,增强群众的积极性,又可通过互动等方式实现宣传的科学化、立体化,即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大众,采取多种形式相融合的手段,使消防宣传升升到一种高级的综合形式。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消防领域上的应用十分广阔,包括火灾统计、火灾报警、防火监督管理、通信调度指挥、消防训练与培训、灭火救援辅助决策、消防安全知识普及教育、消防队伍的后勤管理、人事管理以及日常办公自动化等。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管理模式与资源共享是消防管理技术的必然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黄文谊等,《计算机仿真技术》,中国铁道出版社,1990年.

[2]谢红等,《消防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杭州消防支队,310006.

[3] GB 26875-2011《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篇1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网络化是用计算机技术将控制器之间、探测器之间、系统内部、各个系统之间以及城市“ll9”报警中心等通过一定的网络协议进行相互连接,实现远程数据的调用,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实行网络监控管理,使各个独立的系统组成一个大的网络,实现网络内部各系统之间的资源和信息共享,使城市“ll9”报警中心的人员能及时、准确掌握各单位的有关信息,对各系统进行宏观管理,对各系统出现的问题能及时发现并及时责成有关单位进行处理,从而弥补现在部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擅自停用,值班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素质低、对出现的问题处置不及时、不果断等方面的不足。

2智能化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智能化是使探测系统能模仿人的思维,主动采集环境温度、湿度、灰尘、光波等数据模拟量并充分采用模糊逻辑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等进行计算处理,对各项环境数据进行对比判断,从而准确地预报和探测火灾,避免误报和漏报现象。发生火灾时,能依据探测到的各种信息对火场的范围、火势的大小、烟的浓度以及火的蔓延方向等给出详细的描述,甚至可配合电子地图进行形象提示、对出动力量和扑救方法等给出合理化建议,以实现各方面快速准确反应联动,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火灾中探测到的各种数据可作为准确判定起火原因、调查火灾事故责任的科学依据。此外,规模庞大的建筑使用全智能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即探测器和控制器均为智能型,分别承担不同的职能,可提高系统巡检速度、稳定性和可靠性。

3多样化

(1)火灾探探测技术的多样化。我国目前应用的火灾探测器按其响应和工作原理基本可分为感烟、感温、火焰、可燃气体探测器以及两种或几种探测器的组合等,其中,感烟探测器一枝独秀,但光纤线性感温探测技术、火焰自动探测技术、气体探测技术、静电探测技术、燃烧声波探测技术、复合式探测技术代表了火灾探测技术发展和开发应用研究的方向。此外,利用纳米粒子化学活性强、化学反应选择性好的特性,将纳米材料制成气体探测器或离子感烟探测器,用来探测有毒气体、易燃易爆气体、蒸气及烟雾的浓度并进行预警,具有反应快、准确性高的特点,目前已列为我国消防科研工作者的重点研究开发课题。

(2)设备连接方式的多样化。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成熟、完善和新型有线通信材料的研制,设备间、系统间可根据具体的环境、场所的不同而选择方便可靠的通信方式和技术,设备间可以用无线技术进行连接,形成有线、无线互补,同时新型通信材料的研制开发可弥补铜线连接存在的缺陷。而且各探测器之间也可进行数据信息传递和交流,使探测器的设置从枝状变成网状,探测器不再是各自独立的,使系统间、设备间的信息传递更方便、更可靠。

4小型化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小型化是指探测部分或者说网络中的“子系统”小型化。如果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实现网络化,那么系统中的中心控制器等设备就会变得很小,甚至对较小的报警设备安装单位就可以不再独立设置,而依靠网络中的设备、服务资源进行判断、控制、报警,这样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使用、管理就变得简洁、省钱、方便。

5社区化

目前我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只被安装在重要建筑上,而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包括许多居民家庭都安装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安全意识的增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进一步完善以及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在社区家庭特圳是高级住宅积极推广应用防盗、防火联动报警装置或独立式感烟探测器,对干预防居民家庭火灾是非常必要和行之有效的措施。

6蓝牙技术无线化

与有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相比,蓝牙技术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具有施工简单、安装容易、组网方便、调试省时省力等特点,而且对建筑结构损坏小,便于与原有系统集成且容易扩展,系统设计简单且可完全寻址,便于网络化设计,可广泛应用于医院、文物古建筑机场、综合建筑和不便联网、建筑物分散、规模较大,干扰较小的建筑。对正在施工或正在进行重新装修的场所,在未安装有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前,这种临时系统可以充分保障建

筑物的防火安全,一旦施工结束,蓝牙技术无线系统可以很容易转移到别的场所。

7高灵敏化

以早期火灾智能预警系统为代表。该系统除采用先进的激光探测技术和独特的主动式空气采样技术以外,还采用了“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容错能力和并行处理能力,近乎于人类的神经思维。此外,该系统的子机与主机可以进行双向智能信息交流。使整个系统的响应速度及运行能力空前提高,误报率几乎接近零,灵敏度比传统探测器高l000倍以上,能探测到物质高热分解出的微粒子,并在火灾发生前的30min到20min预警,确保了系统的高灵敏性和高可靠性,实现早期报警。

针对当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存在的通讯协议不一致,系统误报、漏报频繁,智能化程度低,网络化程度低、特殊恶劣环境的火灾探测报警抗干扰等问题较为突出的现象,提出在符合国家消防规范的基础下采用统一、标准、开放的通讯协议,通过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用研究,对系统方案、设备选型的优化组合,改进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工作性能、减少维护费用和维护要求,向着高可靠性、高灵敏性、低误报率、系统网络化、技术智能化方向发展,为更好的预防和遏制建筑火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从而更好的保护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是火灾自动报警应用技术的研究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于潇.浅谈我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生产行业的发展概况[J].科技资讯,2005,(23).

[2]李卓.蓝牙技术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应用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5,(3).

篇13

关键字:设计;信息;安保措施

Abstract: the electronic computer room electricity load level and power supply requirements shall be according to the power supply system design specification of the provisions. According to the importance of computer room, considering whether to double power access, or consider installing a UPS room, computer room shall set up special power box. The electronic computer power supply power quality according to electronic computer performance, the use, and the operation mode (whether networking, etc.), can be divided into A, B and C level 3. The electronic computer room for distribution system should consider the computer system has spread, upgrade, possibility, and should be reserved the spare capacity.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roces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electrical design room some problems needing attention.

Key word: design; Information; Security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机房电气设计需要从多个角度考虑,在保障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尽量做到机房的室内安全和室内信息安全,本文从电源、照明、防雷、信息屏蔽、消防安全等多个方面做了详细阐述

一、机房电源设计

根据机房的重要性,应该考虑双路市电电源接入和后备柴油发电机系统,并且设置UPS电源设备,计算机机房应设置专用的动力箱。 电子计算机机房供配电系统应考虑计算机系统有扩容、升级等可能性,并应预留备用容量。

二、照明

根据《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的规定:电子计算机机房照明的照度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主机房的平均照度可按200、300、500lx取值;基本工作间、第一类辅助房间的平均照度可按100、150、200lx取值。第二、三类辅助房间应按现行照明设计标准的规定取值。电子计算机机房内应设置备用照明,其照度宜为一般照明的1/10。备用照明宜为一般照明的一部分。应急照明备用电源可采用灯具自带镉镍电池,或采用UPS作为应急照明备用电源。应急连续供电时间应按不低于30min考虑。应急照明管线应单独敷设,与其他照明管线区分开。

三、防雷接地

考虑到雷电或其他电信设备的干扰,计算机房不宜设置在大楼的顶层或靠外墙侧,特殊情况限制的,应设置屏蔽层防止雷电干扰。对于特别重要的计算机系统,应考虑设置独立的屏蔽机房。建筑物(包括计算机机房)内设备及管线接地安装应按照相关规范执行,做好等电位连接。 防止雷电危害还应防雷击引起的电磁脉冲,计算机房的配电箱应设置SPD(防电磁浪涌)保护装置,防止机房供电电源由于雷击电磁脉冲而造成断电。另外对于重要的系统主机,其通讯电缆也应设置SPD保护装置,由于通讯电缆数量一般比较多,因此通讯线的保护设置应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合理设置。 电气接地系统宜采用TN-S接地系统,PE线与相线分开,机房电源接入处应做重复接地。 机房接地一般分为交流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安全工作接地、防雷保护接地。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10年版)的要求,防雷设计采用共用接地系统时,各接地系统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信息系统的所有外露导电物(各种箱体、壳体、机架等金属组件)应建立一等电位连接网络。因此电气防雷设计应在计算机房设置专用的等电位连接排,通过引下线与大楼总等电位连接排连接。根据共用接地系统的层层等电位原则,采用结构主钢筋作为引下线,更适用于共用接地系统。另应强调,大楼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欧姆。

四、信息屏蔽

特殊重要的计算机系统应考虑设置独立的系统,网络交换主机应分别单独设置,硬件上做到相对独立。

电源线应尽可能远离计算机信号线,并避免并排敷设,当不能避免时,应采取相应的屏蔽措施。信息通讯线应尽量敷设在钢管或金属线槽内。

由于计算机机房设备的特殊性,不能采用通常的灭火系统,因此《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规定:“电子计算机主机房、基本工作间应设二氧化碳或卤代烷灭火系统。”目前设计多采用七氟丙烷(HFC-227ea)气体灭火系统。灭火系统设计分为自动、电气手动、机械手动三种启动方式。

1、自动状态。即防护区发生火警时,火灾报警控制器接到防护区两个独立火灾报警信号后立即发出联动信号(关闭通风空调等),经过30秒时间延时,火灾报警控制器输出24伏直流电。启动灭火系统。HFC-227ea经管网施放到防护区,控制器面板喷放指示灯亮,同时,报警控制器接收压力讯号器反馈信号。防护区内门灯显亮,避免人员误入。

2、电气手动状态。即当防护区经常有人工作时,可以通过防护区门外的手动/自动转换开关。使系统从自动状态转换到手动状态,当防护区发生火警时,报警控制器只发出报警信号,不输出动作信号。由值班人员确认火警,按下控制器面板或击碎防护区门外紧急启动按钮,即可立即启动系统,喷放HFC-227ea灭火剂。

3、机械手动状态。当自动、手动紧急启动都失灵时,可进入储瓶间内实现机械应急操作启动。只需拔出对应防护区启动瓶上的手动保险销,拍击手动按钮,即可完成整套系统的启动喷放工作。主机房宜采用感烟探测器。当设有固定灭火系统时,应采用感烟、感温两种探测器的组合。火灾报警系统调试时,设置两个独立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即确认火灾情况的发生,火灾报警控制器相应启动有关灭火设备。机房吊顶及架空地板下一般布线较多,因此要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设置探测器,对于安全要求较高的,可考虑设置缆式线型定温火灾探测器。大楼内若设有消防中心,计算机机房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应在消防中心实现通讯联系,消防中心可实时监视计算机机房的安全状态。

五、消防工程设计

1.自动状态:即防护区发生火警时,火灾报警控制器接到防护区两个独立火灾报警信号后立即发出联动信号(关闭通风空调等),经过30秒时间延时,火灾报警控制器输出24伏直流电。启动灭火系统。HFC-227ea经管网施放到防护区,控制器面板喷放指示灯亮,同时,报警控制器接收压力讯号器反馈信号。防护区内门灯显亮,避免人员误入。

2.电气手动状态:即当防护区经常有人工作时,可以通过防护区门外的手动/自动转换开关。使系统从自动状态转换到手动状态,当防护区发生火警时,报警控制器只发出报警信号,不输出动作信号。由值班人员确认火警,按下控制器面板或击碎防护区门外紧急启动按钮,即可立即启动系统,喷放HFC-227ea灭火剂。

3.机械手动状态:当自动、手动紧急启动都失灵时,可进入储瓶间内实现机械应急操作启动。只需拔出对应防护区启动瓶上的手动保险销,拍击手动按钮,即可完成整套系统的启动喷放工作。

主机房宜采用感烟探测器。当设有固定灭火系统时,应采用感烟、感温两种探测器的组合。根据工程经验,感温探测器虽可靠性较高,但其灵敏度对于计算机机房来说是不够的,因此我们设计多采用感烟探测器,为减少误报的可能,同一探测区应设置两组感烟探测器。火灾报警系统调试时,设置两个独立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即确认火灾情况的发生,火灾报警控制器相应启动有关灭火设备。机房吊顶及架空地板下一般布线较多,因此要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设置探测器,对于安全要求较高的,可考虑设置缆式线型定温火灾探测器。大楼内若设有消防中心,计算机机房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应消防中心实现通讯联系,消防中心可实时监视计算机机房的安全状态。

六、安保措施设计

计算机机房应根据其重要程度及管理措施,考虑设置门禁管理系统,安保系统,电视监控系统,对出入人员进出的权限进行控制及监视。各弱电安保子系统应能可靠相互联动,并与保安中心直接通讯联系,保证保安中心可实时监控机房状态。

对于机房的安全保护,应本着“人防为主,机防为辅”的原则,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各方面综合管理,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安全保护

结束语:计算机机房还有许多设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机房恒温恒湿的控制;机房防静电的措施;机房防水害、防虫鼠害的措施等。设计过程中都需要与其他专业密切配合,因此电气设计过程中不容忽视。 设计过程中在保证系统可靠性的同时,要考虑充分的灵活性和扩展性,把一些具体实际的工作放在二次装修过程中,与专业施工公司配合完成。

参考文献:

篇14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目前,全国上下,各行各业均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等口号随处可见,只有拥有良好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才能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才能使企业职工生命安全得到保障,才能使国家和集体的财产免遭损失。

一、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安全施工意识差

“安全第一”是房屋建筑企业施工的首要施工理念,安全施工与建筑工程的运营、经济效益及工程整体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但现实施工中少数企业并没有加强安全施工意识,把施工安全管理贯穿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在建筑施工中一些企业管理者常常将经济利益作为施工的首要考虑因素,对施工安全并不看重,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安全问题,并不能及时给予处理。

2、经费投入少

依照相关规定,房屋建筑施工企业在安全施工中必须设置安全经费,但现阶段还有一些企业没有进行安全经费的设置。主要体现在:执行力度不足或提取能力不够,还有一种情况是经费已经提取但没有做到专款专用,甚至出现一些企业将安全施工经费看作是额外支出,并不进行经费的设置;在安全设备配置中并没有较为完善的安全设施及防护措施。 3、消防安全责任意识淡薄

建设、设计、施工单位和业主对消防安全意识认识不深,没有建立健全的建筑安全消防工程设施。除此之外,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没有根据建筑设计、施工以及验收规范进行施工。临时搭建的建筑多,建筑材料耐火等级差。施工人员所用的工棚、食堂和仓库等临时建筑都是用可燃材料造成的,这些可燃材料的耐火等级很差,极易引起施工现场发生火灾。与此同时,施工现场存放大量的木材、塑料制品、油毡、油漆以及装饰、装修材料等可燃易燃物品临时堆垛,这些材料是非常危险的。施工人员对用电设备管理不善,无安全消防措施。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多,电气线路私拉乱扯现象较严重,电线乱拉,用电器乱接,电气线路超负荷用电设备线路老化。尤其在后期装饰阶段,随着施工承包队伍的增多,如果管理不善,极易引起电气火灾事故。

4、建筑市场不规范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企业为提高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安全施工及操作,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就是建筑市场不规范引起的,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各种安全隐患的质量出现。主要体现在施工企业安全施工制度、管理措施等方而。当前建筑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垫资、拖欠工程款、肢解工程和非法挂靠、违法分包等行为。特别是部分企业并不具备建筑施工的资质就进行施工项目的承包,导致安全施工事故的质量存在。基于此,建筑工程企业必须做好建筑工程安全防护工作,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必需加入安全管理力度,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做好建筑工程各个施工环节的监督工作。

二、完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

1、项目施工现场环境危险源的控制

施工前,依据业主提供的项目图纸等资料,项目部对施工周围的道路、建筑物及地下管网以及施工地的地质情况进行相应了解,并组织测量人员与施工人员进行现场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对基坑开挖、主体施工及装饰过程等的实施进行及时的策划和安排,使得整个项目的进行有一定的计划和顺序,并对施工中的危险源进行及时的统计分析,针对专业性较强及危险较大的危险源部分,进行环境和安全保护论证,根据危险的程度等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并在上述基础上履行完全审批手续,确保项目施工的安全有序进行。

2、确认安全文件、规范、技术操作规程

根据找出的施工现场的危险源,结合工程的特点及施工条件,对施工中相应的安全文件、技术操作规程及规范等进行确认,真正意义上实现其指导规范的意义和价值,项目施工中,产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便是施工设备和施工环境存在的危险性,而安全文件规范等操作规程作为前人检测施工缺陷,总结了前人征服环境危险源的智慧与经验,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施工前认真执行这些文件、规程和规定,可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及事项,及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进行积极的应对,实现对危险源的有效解决,进而提高安全管理和施工效率,推进项目施工的进行。

3、以人为本提高施工人员控制安全的水平

首先要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作为参与项目施工的主体部分,施工人员的素质及安全意识与项目施工能否实现安全有效地管理息息相关,所以,项目经理及各级负责人必须针对施工人员做好相应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参加项目施工的人员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其次,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施工单位必须对参与项目施工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针对施工中的特殊工种,一定要讲求持证上岗,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现场及进行施工实施严格的管理;再次,要将安全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生产管理环节,针对项目施工的进行,对其的策划、总结、检测、评价等环节进行安全措施的制定,真正意义上实现全过程的安全管理;最后,以安全事故隐患及实例警示施工人员,为确保安全生产的有序进行,安全管理、人员可以依据现场的事故苗头及安全隐患,现身说法,及时警示和全场的施工人员,并针对安全隐患等落实责任到人的整改措施,让施工人员认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完善项目施工的进行。

4、健全房屋建筑施工的安全监督制度

对于房屋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只有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才能提高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及延长其使用周期。基于此,为更好地实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必须对其施工的整个过程进行合理有效地安全监督,对施工的各个阶段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杜绝任何安全隐患的存在,在房建工程施工中充分发挥安全监督的职能。在施工现场必须与施工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结合,进行定期定时抽查。在充分了解、分析施工现场的环境、地质情况后,进行可预防性地监督控制,如采用互联网技术等对施工场地进行安全监管,将每次抽查的信息进行记录并及时反馈,相关管理部门必须依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对各种安全问题进行及时有效地分析、处理,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及质量。

5、坚持专家论证,强化专项治理

项目施工中,对于深基坑支护" 高大模板工程等施工现场的危险源,项目施工单位应坚持专家论证,进而实现对危险源的专项治理。经过专家的论证,对高危险作业环境的施工按照专家审批的方案进行组织施工,做到安全施工的有理有据性。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针对每项完毕的施工,项目部应组织人员进行及时的验收检查,在自检合格的前提下,对项目总部进行检查申报,并由项目的监理部组织相关人员的进行验收检查,进行对施工方案的具体实施情况的验收。在支撑系统及施工荷载等环节,验收人员应当逐项检查,并针对塔吊等起重机械设备进行专项整治,进行积极备案管理,检测验收后必须到当地的安全部门进行备案登记,进而实现对施工现场重大安全事故的规避,做到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做好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可以有效避免对国家、人民造成极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为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施工企业必须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及加强监督力度,将安全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才能推动我国房建筑工程事业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