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范文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9:35:1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

篇1

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行为主体,学生是地理课程的主动学习者和构建者,而地理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以学论教”的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理念体现了学生主体观,也遵从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多维评价思维并与发展性课程评价理念互相吻合一致。新课程评价理念强调重视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实践等能力的发展,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中的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以及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交流;如何合作、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既是关注教师的行为,也是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学习、如何激发学习热情和探究兴趣以评价教师课堂行为表现对学生“学”的价值。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这一视角的转变对我国现行的课堂教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教学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全新的启示。

二、架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对构成课堂教学过程各要素作用的分析和评价。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建立需要从组成地理课堂教学活动状态空间结构的四个维度(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出发,遵循教学评价的基本原理与理论基础,进行架构,如表1所示。

三、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实例评价及建议

1.“长江的开发”课堂实录简述

图说长江的发源地、注入海洋、干流流经的省区、主要支流、湖泊,上中下游的划分。

用数据说明长江之大。

学生话说长江之宝:水能。

提供长江水能资源的数据资料、三级阶梯分布图、中国降水分布图,学生讨论得到长江水能丰富的原因。

据图说明水能的分布及利用。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长江的航运价值大,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及治理。

2.课堂评价及改进措施

篇2

【关键词】高中地理;翻转课堂;教学理想

【中图分类号】G633.55;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概述

翻转课堂来源于英语术语“Flipped Class Model”的翻译,国内称之为翻转课堂式的教育模式或者颠倒教室、反转课堂等[1]。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颠覆了原本的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传授知识,学生吸收知识通过课后的作业、实践或操作来完成的教学模式。目前国内外针对翻转视角下高中地理教学的研究并不多,但是单纯针对翻转课堂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自从翻转课堂引入我国以后,我国许多教育界的研究学者也陆续展开了这种教育模式的研究,根据我国教育改革的理念和特点,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能够适应我国教育改革的要求。尽管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在我国大面积大规模的展开,只有部分教育实验基地展开了翻转课堂模式的实验研究,比如山东省昌乐一中,该学校挑选了两个班作为实验班,分别对高中课程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地理和历史八门专业课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本次实验研究的目的是试图将引进的翻转课堂教育模式同我国改革后的教育模式以及学校自身的特点相结合寻找最优的教育模式和融合点。实验结果的调查研究表明这种教育模式能够被大学数的学生所接受和喜爱,他们认为这种教育模式不仅能够让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增加,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升教师的授课质量和教学成果。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地理教学评价体系

目前,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颠倒传统的教学流程――教师在上课之前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源学习教学内容并掌握一定的教学任务,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通过互相交流的方式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另外一种是将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和学生消化吸收知识的过程颠倒――学生提前通过观看和学习老师提供的教学视频和资料,在课堂上面老师和学生一起共同探讨、相互协作,完成作业问题答疑[2]。

由于翻转课堂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故而翻转课堂的学习评价也不再类似传统的教学评价只侧重于定量评价,而是立足于更宽广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更关注教学模式对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评价。目前,教学研究者大致将翻转课堂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评价内容分成学生的学习态度、老师的教学态度、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学的效果以及课堂之后的总结反思等等[3]。当然,同传统教学评价相同的是评价的主体和多元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地理教学评价主体包括参与的个人、学生家长、学生同学和授课教师。评价等级的设定根据教学模式的特点以及学生在该教育模式下的表现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等级:A级、B级、C级。其中:A级是最优的结果,该评价等级表示在翻转课堂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能够非常积极主动的去完成教学任务并且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成果;B级是中等的结果,该评价等级表示学生态度不够端正,不能够非常自主的完成学习任务,而是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督促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并且取得的学习成果一般;C级是最差的结果,该评价等级表明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的情绪低落,不能够独立自主的完成老师和家长布置的学习任务。评价方式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使评价趋于科学化。

三、翻转课堂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评价策略

翻转课堂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一方面翻转课堂教学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它侧重于学生的课前阶段的自主学习,课堂上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机制,课后阶段教师和学生对学习质量的总结和反思、知识体系梳理[4]。

(一)教学的课前阶段

在翻转课堂高中地理教学模式中,教学的课前阶段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结合地理课程的具体知识和教学任务体系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学习参考资料,当然学生也是这个评价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学生需要自主地将老师提供的资料结合所要学习的知识提前预习,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让自己在地里课堂上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更强。

(二)教学的课堂阶段

翻转课堂教育模式对课堂的要求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和老师进行探讨和交流,老师则需要把握课堂的节奏,既要解决学生的疑难杂症,又要安排好教学的进度安排,保证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效果,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教学的课后阶段

教学的课后阶段也是翻转课堂的高中地理教育模式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个阶段需要老师、学生、同学以及家长的共同配合。这一阶段不仅需要教师布置相应的作业和实践练习来检测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同时还需要他们对前面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做出评价和反思。这个时候的评价和反思就是对前面工作的总结,对后期工作的建议和展望,也是翻转课堂视角下高中地理教学评价的意义之所在,所以需要评价体系的各个主体认真地完成。

四、结束语

我国对翻转课堂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评价策略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本文通过概述翻转课堂视角下的教学模式理论及现状,分析了目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地理教学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了翻转课堂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评价策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大规模的普及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还学要时间,也需要在更多的实践和实验中去检验和突破各种障碍,并作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志军. 翻转课堂视角下的吴地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江南大学,2014.

[2]方慧霞.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篇3

【关键词】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02

课堂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第一战场,课堂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效。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一名教师,要真正做到“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课堂教学起到着决定性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高效地掌握知识,增强能力,将会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怎样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是值得每一位地理教师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拙见,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这一问题。

一、重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老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学习。所以,师生关系的和谐,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让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充分了解学生。《地理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程,不仅要考虑地理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地理课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地理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地理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充分了解学生,对于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至关重要。

(二)营造民主化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教学评价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更有成就感,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在课堂上我们都会使用评价。从评价主体上看,分为师生、生生、生师;从评价手段上看有口头语言和称赞的目光、亲切的微笑等体态语言。如“你的想法很独特,大家可以来讨论一下”。假如学生提出的问题果真有价值,老师应该马上肯定:“你的问题很有价值,老师很重视。”有效的评价既能指明优缺点,又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力量。

二、充分利用直观的教学手段

地理研究的内容广而多,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是难以掌握的。有些东西甚至是枯燥的,这时我们可以借助地球仪、挂图等直观教具,甚至可通过电视、报刊杂志、广播、网络等途径及时了解地理时事新闻,并充分运用在地理课堂中,可以使地理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由于时事新闻具有“内容新”、“时效强”、“事件真”、“跨度广”等特点,不少新闻还与地理知识密切相关,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既可以在地理课堂各个环节进行有益补充,在课堂各个环节充分运用地理新闻时事的最新动态进行教学,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一方面易于学生理解,另一方面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既可以作为地理课堂的有益补充,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地理课堂效率。

(一)借助地球仪、挂图等教具进行教学。地图等教具内含大量的信息,被称为地理的“第二语言”,学生可以从地图等教具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

(二)设计地理略图,提高地理教学效果。在地理教学中,适当设计一些地理略图,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解地理基础知识。教师在画地理略图时,学生注意力容易集中,且随着老师的粉笔和语言自然转移,印象深刻便于记忆。

(三)现在大部分学校都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电化教育手段的直观优势。运用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有效途径之一。它能够同时采集、处理、编辑、存储展示两个或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这些信息媒体包括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活动影像。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等独特的长处和优势显现出极大的生命力,成为广大教师广泛采用的一种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其在教育教学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利用多媒体,解决了很多在传统教学中用“粉笔+黑板+挂图”而解决不了的问题,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组织课堂教学

(一)教学方法要生动、活泼、多样。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适当变换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自学导入法、讨论法、发现法、程序法、分析法、读图观察法、填图法、练习法等。此外,还要注意灵活运用,避免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

(二)把握教材的难易程度,重点抓难点突破,注意新旧知识的结合。教材的难易程度要安排妥当,防止过难或过易。如教学内容过难,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就会兴趣低落,不愿意学习,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如果教材内容过易,学生不听已懂,不学就会,就会感到“没意思”,“不新鲜”,甚至开始说话、搞小动作,从而扰乱课堂教学秩序。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提前构思好难易知识的解决方法。较易的问题,以学生自学为主;较难的问题,应努力找到突破的方法,化难为易。此外,学习新知识时还要联系前后知识,注意新旧知识的结合,把握教材的整体性。

(三)利用课堂活动,培养能力,巩固知识。学生活动沟通了教与学的渠道。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通过活动中的问题探究、分析、讨论,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合作的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学习“34个省级行政区”时,学生通过拼图练习,自主展开比赛,探究拼图技巧,巧计名称和轮廓。在之后的填图练习时,很快就能说出各省级单位名称和位置。学生在活动中,既学到了知识,又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四)善于观察,启发学生思维。思维是理解的基石。课堂上,教师应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多次提问,防止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教师要激活每一位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经常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学生好奇、探究的心理特征,提出富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创设问题情境,追求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是学生最主要、最经常、最大量地获得教育的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对于师生犹如战场对于将士。向课堂45分钟要高效益,是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学生心往神驰的境界。在教学中,问题设计是否新颖、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符合初中学生的好奇心理,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地进行探究活动。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用心设计问题情境,为学生的有效探究铺路。例如,在学习“人口与人种”的第一小标题“世界的人口增长”时,我设计了“世界人口增长的快慢对当今社会有何影响?”“正确的人口政策是怎样的?”等问题,首先让学生小组进行讨论,互相启发;然后进行大组讨论,集思广益,开阔思路;最后进行全班交流展示,抓住中心和关键,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认为:人口自然增长率快对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的国家有好处,人口自然增长率慢对人口增长过快的国家有好处。有的学生还提出:在发生战争而导致大量人员死亡的时候,人口自然增长率快会有好处等。这时我又引导学生去思考本节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什么样的人口政策才是正确的?通过对问题的引领,使学生理解人口增长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在这个环节里,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答辩、争论等活动,促进了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而教师的适时引导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地理教师永远的目标,是高效地上好每节课。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地理课堂学习中。小组合作探究是实现高效地理课堂的主要方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认识小组合作探究的重要性,经常给他们布置一些任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所有学生都会在地理课堂上有成功的感觉。

案例一,地球公转这节课就可以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形式完成,教师作为引导者,在适当时候给予引导帮助。在教室的中间放一张圆桌,桌上放置演示道具,四周分别是四个大小相等的地球仪和中间的一台简易电灯,教师站在圆桌的前面,学生坐在圆桌的右面、左面和后面。学生按照教师提前布置好的任务,认真阅读活动题,每个小组派两名代表出来演示地球公转并进行讲解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四季的变化,所有小组的代表演示讲解结束后,教师先让各小组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最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我相信这节课学生都很快乐地掌握了该知识点。

案例二,在讲认识七大洲的轮廓时,教师可提前准备好六份纸质的七大洲模块,并在六块小黑板上画好几条重要的经纬线,让学生先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然后这六组分别派代表进行展示,各小组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评价,为各小组加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掌握了该知识点。

作为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表现进行评价并给予肯定,尤其是对学困生要多加表扬,提高其自信心,这样才能很好地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我觉得这样的一节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加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并且都有机会展示自己,在每堂课都有收获,都有成功的感觉。我深信教师充分结合教材内容,选择合适时机,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方式开展学习,并对学习过程、结果及参与状态进行正确有效的激励评价,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想法设法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不断改进、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才能实实在在地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熊晓红.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J].沙棘:科教重横.2010(5)

[2]徐秀芳,文.如何在地理课堂中进行有效性教学[J]

篇4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高效;有效措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地理学科教学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初中生所学的课程越来越多,地理的学习时间逐渐减少,然而,初中地理课程要求却越来越高。《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因此,摆在地理教师面前的难题就是必须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构建一个高效的地理课堂。下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提出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几点有效措施。

一、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有一位名人说过,教师人格的感召力,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态度的形成以及兴趣的培养,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要求初中地理教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既要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又要有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用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向学生传播正能量,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教学目标。地理教师还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既包括地理学学科知识,也包括进行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所必需的教育科学知识。初中地理教师应透彻理解地理学的完整体系,能正确熟练地掌握地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和掌握与地理学科相关的背景、知识及地理学的发展趋势。此外,教师要做到穿着整洁、得体、大方,语言表达要文明、准确、亲切、生动。教师还必须学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其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另外,教师要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更新和充实学科体系,提高教育理论水平。

二、做好课前准备

一堂地理课的成功与否,除了地理教师对教材内容是否能运用自如之外,还与教师是否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密不可分。做好课前准备是上好一堂地理课的前提,是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关键。要做好初中地理课前准备,就要结合初中地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根据《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导学案。地理教师要在课前多查阅资料,对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取其精华。还要写好教案,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此外,地理教师还要做好课前候课,调节好自身的情绪,暗示学生开始上课。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一个轻松、融洽的学习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需要激发学生对初中地理的学习兴趣,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课堂气氛是一个可以左右课堂教学活动效能的关键因素,也是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关键。轻松、愉快、积极的课堂气氛对学生知识的建构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并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学习者对学习的焦虑,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也能随之提高,而且可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需要设置有效的课堂导入,使学生情绪高涨、精神振奋地投入学习,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并且,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起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很多学生因为喜欢教师而喜欢该教师所教授的学科,并培养了对该学科的兴趣。只有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乐于接受老师的指导,才能乐于和老师交流,积极参与课堂,使课堂生机勃发、充满活力,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四、积极开展教学评价和课后反思,实现由优质教学向有效教学的转变

教学评价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尤其要重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生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进一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更要关注他们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还要关注他们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团队合作意识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的变化和发展。教师要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地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之中。课堂教学反思是一个深层次的认识过程,也是构建地理高效课堂、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关键因素。每一位地理教师在课后要善于进行教学反思,并且要经常与学生和其他教研人员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对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确立,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否提高等情况进行反思。与此同时,增强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改进教学手段,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探索,使自身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更大的提高。

篇5

关键词 新课标 初中地理

一、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目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地理专业的地理课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强调记忆、缺乏地理情趣。地理专业的地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过于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悦、兴趣是他们的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老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老师,那么学生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欢声笑语是指师生之间在地理学习上的共鸣,是师生双方的一种地理学习的愉悦。欢声笑语进课堂,需要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由于年龄的差异导致的“代沟”,有些中老年地理教师容易产生责怪学生不配合、不适应老师”的想法。其实应该更多的考虑如何使自己的心理年龄年轻化、如何更好地适应学生、如何与学生产生“共鸣”。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初中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在初中阶段,“愉快’’仍然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原因之一。

二、让学生动起来

现在的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并且将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包括一般意义上学校的课堂,也包括网络、社区、野外的“课堂”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布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活动、地理新闻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在一堂初中地理观摩课中出现了这样的情景: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学生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三、创设新颖的情境

由于长期以来不少学校的初中地理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在教学中往往沿用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普遍存在着两种引入新课方法。一种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同学们,现在老师讲……”,这样就把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引向“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还有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把书翻到……页”,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看书划书的枯燥的文字教学课。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来代替翻“书”。虽然是“一字之差”,也代表着实质的进步。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引入”新课的新方法有:地理新闻引入法,教师或学生评述国内外地理新闻;地理趣闻引入法,教师或学生评述地理趣闻,如世界之最等;头脑冲浪引入法,教师提出地理兴趣题激发学生讨论;学生报告引入法,学生对学习专题提出个人或小组报告;一题多练引入法,教师针对学生作业错误编制开放性题目激发学生举一反三;目标激励引入法,教师提出教学目标和奖励目标,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课题:表扬批评引入法,对表现较好的个人或小组进行表扬,鼓励学生尽早进入学习状态,并在教学过程中多表扬少批评:地理(电脑)游戏引入法,利用道具或软件进行地理游戏或地理竞赛。

四、充分利用地图

地图教学是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如今的信息社会中,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之快。由于初中地理学科内容的基础性特点,学习者无须死记硬背地理知识,完全可以借助地图来掌握有关知识。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学习,也可以借助地图来学习、掌握。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初中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地理教学中牵涉的各种各样的原理图、示意图、综合景观图、系统联系框图、统计图表等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次一级手段,应指导学生在平时读书过程中加强对这些图象的了解,掌握判读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地图也将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对地理教师的地图能力又有了新的要求。如果地理教师本身缺乏地图能力和地图教学能力,很难成为一个好的地理教师。而目前一些地理教师不愿用、不会用地图的情况是实质是教学要求不高或教学能力低弱的表现。而目前在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死记硬背”现象,恰恰与地理教师不重视提高自己的地图教学能力有关。地理教师还要注意学习电子地图等新的地理教学手段。

篇6

【关键词】 初中地理 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中学地理教育在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潮和学校中应试教育思想的双重冲击下,教学水平处在低谷状态。特别是初中地理教学的师资、课时、质量不令人满意,经过几年上百课时的地理课堂教学,仍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学会判读经纬度、量算实地距、判断方位等实用技能,没有具备基本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

1 让学生动起来

现在的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并且将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包括一般意义上学校的课堂,也包括网络、社区、野外的“课堂”。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布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活动、地理新闻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

2 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目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地理专业的地理课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强调记忆、缺乏地理情趣。地理专业的地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过于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悦、兴趣是他们的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老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老师,那么学生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欢声笑语是指师生之间在地理学习上的共鸣,是师生双方的一种地理学习的愉悦。欢声笑语进课堂,需要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由于年龄的差异导致的“代沟”,有些中老年地理教师容易产生“责怪学生不配合、不适应老师”的想法。其实应该更多的考虑如何使自己的心理年龄年轻化、如何更好地适应学生、如何与学生产生“共鸣”。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初中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在初中阶段,“愉快”仍然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原因之一。

3 充分利用地图

地图教学是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如今的信息社会中,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之快。由于初中地理学科内容的基础性特点,学习者无须死记硬背地理知识,完全可以借助地图来掌握有关知识。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学习,也可以借助地图来学习、掌握。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初中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地理教学中牵涉的各种各样的原理图、示意图、综合景观图、系统联系框图、统计图表等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次一级手段,应指导学生在平时读书过程中加强对这些图像的了解,掌握判读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地图也将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对地理教师的地图能力又有了新的要求。如果地理教师本身缺乏地图能力和地图教学能力,很难成为一个好的地理教师。而目前一些地理教师不愿用、不会用地图的情况实质上是教学要求不高或教学能力低弱的表现。而目前在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死记硬背”现象,恰恰与地理教师不重视提高自己的地图教学能力有关。地理教师还要注意学习电子地图等新的地理教学手段。

篇7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效果;教学目标

目前,初中生常常忽视地理学科的学习,但是地理作为中考的科目之一,也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必须提高初中生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同时对提高学生的素质也有很大帮助。对于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质量,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可以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希望对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效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性评价

1.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宗旨

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比较重视学生心理的发展和师生之间关系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更要重视学生心理发展的变化,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改变以往教师只重视教、学生只重视学的观念,从而促进学生健康长久的发展,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对于地理的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授课方式进行教学,并且教师要把教材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完成教学任务,不仅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果,还能培养出一批实用型人才。

2.注重教学效益

教学的有效性要注重教学效益,教学效益主要是指教师不仅要及时地完成教学任务,还要重视完成任务的质量和效率。并且在基本的教育体制下,利用较少的时间和物力完成教学,使学生既能获得充足的知识,也能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但是,由于每个学生资质条件不同,所能接受知识的能力也不同,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性的方法

1.讲课内容要精细化

初中地理内容涉及广,这就要求教师找出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和基本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基本知识和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的知识进行精细讲解,确保学生掌握每堂课的基本知识。

2.注重读图析图

初中地理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能对地理数据和地理事实材料、图表等熟练掌握运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地图思维,让学生认知、感知地理事物和地理规律。

3.开展课堂活动

初中地理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地理课堂,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学习地理知识,从而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

篇8

1 强化情感目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目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过于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悦、兴趣是他们的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老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欢声笑语是指师生之间在地理学习上的共鸣,是师生双方的一种地理学习的愉悦。欢声笑语进课堂,需要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初中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在初中阶段,“愉快”仍然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原因之一。

2 提高课堂效益,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现在的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并且将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包括一般意义上学校的课堂,也包括网络、社区、野外的“课堂”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如创设情景、巧妙设疑、幽默语言、讲述故事、列举实例、热点讨论、分组竞赛、戏剧扮演等。例如,讲地震时教师可以列举2010年印度洋海啸和唐山大地震;讲沙漠地区人口分布稀疏时可列举我国科学家彭家木在西北大沙漠考察遇难的事例。这些事例不仅与课本内容紧密联系,而且具有真实性、故事性和教育性。教师在课堂上还要逐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大胆让学生自学、讨论、评价、归纳,然后教师释疑。同时引导学生形成自觉学习、独立思考、按时复习的好习惯。只有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好了,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效率。

3 充分利用地图,提高识图能力,让学生会用地图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初中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地理教学中牵涉的各种各样的原理图、示意图、综合景观图、系统联系框图、统计图表等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次一级手段,应指导学生在平时读书过程中加强对这些图象的了解,掌握判读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地图也将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对地理教师的地图能力又有了新的要求。如果地理教师本身缺乏地图能力和地图教学能力,很难成为一个好的地理教师。而目前一些地理教师不愿用、不会用地图的情况是实质是教学要求不高或教学能力低弱的表现。而目前在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死记硬背”现象,恰恰与地理教师不重视提高自己的地图教学能力有关。地理教师还要注意学习电子地图等新的地理教学手段。

篇9

初中地理课堂低效的原因分析:

初中地理对高中的教学有着重要的衔接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影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低效因素也较多,主要小结有以下几点:

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在传统观念影响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往往会受到轻视,超大班额教学现象较为普遍。此种现实下,诸如分层教学、情景教学、个别指导等也就成为枉然。

⒉教学实施也不具科学性

表现为:其一,目标设定一味迎合新课程新理念,而并不能真正落实于课堂案例教学之中;其二,缺乏课时目标,常常是以章节目标代替课时目标。

⒊教学总结和评价形式化

完整的教学,除了教学的组织、实施,还应包括教学的总结和评价。通常,教学总结和评价包括教学评价、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而流于形式的现状也是导致课堂低效的重要原因。

此外,受“副科”地位影响,初中地理教学中作业虚无的问题比较普遍,诸如预习性作业和复习性作业、强化巩固性作业和开放探究性作业等几乎很少在课程实施中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课堂低效。

二、如何优化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呢

(一)主动引导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可以使用“答记者问”的方式。让学生课前依据课本内容,设置相关疑难问题,上课时由学生充当各“报刊”或“杂志”记者对老师进行“采访”,最后由老师总结新课并对学生进行评讲。此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们为了能主动表现自己,一个个踊跃提问,使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群言堂”,这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的勇气和活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渲染教学氛围

地理研究的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单纯依赖学生已有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各种媒体,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方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1、媒体授课、形式多样化

由于初中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上课的过程中讲解讨论理的时间不宜过长,难度过大,否则会造成老师领着几个学生在动,大多数学生不是不动就是乱动。可适当精选一些优美的民族音乐和风光片作为欣赏和调剂很有必要。比方讲亚洲地形时,选择播放刘欢和韦唯演唱的1990年亚运会主题曲《亚洲雄风》,并把歌词打在投影片上,让大家一起跟着唱,唱过后乘着学生的兴奋点马上利用歌词来和学生一道分析亚洲地形的主要特色。

其次,媒体要新、奇,特,这样才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

如讲授《青藏地区》一课时,可以先播放《青藏高原》的歌曲,再配上相关图片。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既渲染了气氛,又易于集中学生精力。另外农业、工业各类产品,各区域地理风光特色等都可以通过图像、声音、文字、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调动学生兴趣。

还有,在选材的过程中要力求有鲜明特色,画面优美,解说风趣,学生喜闻乐见。太正统古板的介绍片一般不宜选播,否则既费时间,效果又不佳。另外在看之前一定要提出一些思考性的问题写在黑板上或投影片上,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收听收看,另外时间最好控制在15分钟以内,否则有学生就会坐不住,注意力分散。再则音乐、片源可以是来自学校的电化教室、教师自己搜集,也可发动学生一道来搜集,扩大资料来源,还可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2、媒体运用、可以突破重点

地理课中许多重、难点,有时单靠教师讲解,较费力,多媒体可将问题简易化。如在学习《中国的铁路和公路》时,“全国主要铁路干线”既是本节重点,又是难点。对此可以用多媒体展示,用闪烁的方法显示不同的铁路干线、铁路枢纽。媒体的运用使教学重、难点,变得清楚易懂。

3、媒体结合、轻松掌握

各国有各国的特色风光、服饰、建筑、娱乐活动……利用课堂的部分或课外时间,也可让学生画一画反映各国各地区各自然条件的典型动物、建筑、风光、娱乐、服饰等图画。可在适当地点进行展出或评比,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可让师生一道来搜集中外地理风光及风土人情照片及资料,在地理教室举办小型展览或竞赛。也可以利用画地图来学地理,课前可要求学生准备一张透明纸,描绘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轮廓,然后讲到一个知识点就把它写画在图上,一个国家或地区讲完,它的每个知识点也就相应画在了图上,比直接用现成的地图讲记忆效果更好,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画得好的同学,还可上黑板来进行板图比赛。这样喜欢画画的同学又有了地理课上一展才华的机会。

(三)、设置悬念、以疑激趣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不能仅凭表象的刺激,而是在不断给自己提出问题,在好学深思中发展深化。

1、悬念开头、引人入戏

好的课堂教学,应如好戏开头,鼓乐齐鸣,自然先声夺人。悬念导课,由疑到思,让学生尽快“入戏”。如《中国的农业》中,先提问:情系‘三农’谋发展,同学们,什么是‘三农’问题?你能通过分析我国的国情,找到造成“三农”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途径吗?农业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首要问题。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你知道什么是农业?主要农业部门有哪些?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通过提问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悬念结尾、留下伏笔

篇10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提升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工作中,广大教师一定要将效率放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在单位时间内向效率要成果,让有限的地理课堂教学时间发挥出更加积极和重要的作用,这是广大教师应当认真分析和研究的内容。笔者多年从事地理教学,针对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开展了一些分析与研究,本文将做简要论述。

一、营造氛围为地理教学开展奠定情感基础

初中生在地理学习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消极情感,一方面和学生地理学习缺少基础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地理教学模式陈旧、氛围淡漠有关。因此,广大教师要积极营造氛围,让学生在地理学习活动中感受到快乐,激发他们的热情,为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重点开展了三项工作。首先,以趣味地理知识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地理属于一门自然科学,地理学科中有着许多趣味性知识,只要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演示之中,完全可以获得非常神奇的效果。笔者在地理教学中向学生演示了世界各地的地质风貌,有飞流直下的瀑布,有陡峭的悬崖,有原生态的原始丛林……通过这些风光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从而为接下来的地理学习营造了情感基础。学生带着这样的兴趣进入到地理学习中,自然会感受到其中的奥妙与神奇。其次,笔者注重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话语和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亲切和蔼的,在学习活动中更像是他们的引路人,从而消除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畏惧感。当学生消除内心的不良情绪之后,在地理学习中的积极性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另外,笔者在教学中还注意发挥激励性评价的作用,凡事多鼓励学生,他们取得了一些进步,对一个难点实施了突破,以及在思维创新方面有了进展,这些都应当是教师进行充分鼓励表扬的好契机。笔者在这一方面进行了重点尝试,有力推动了地理教学工作的开展,特别是让学生怀着积极的情感进入学习,效果更佳。

二、培养能力为地理教学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培养学生地理能力是当前地理教学的一项基础功能,教师在地理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提高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立体认知能力,要通过地理图像、模拟视频、教学仪器对地理的概念进行准确的理解,对地理学科蕴含的规律进行充分的分析,以及将地理教学中所获得的知识能力予以迁移,转移到实践运用当中,体现学以致用的良好效果,这是地理学习中基本能力的一个组成方面。除此之外,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还要强化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对地质地貌、地理现象能够进行仔细的观察,以及认真的思考分析与运用,不仅让学生能够知道地理科学中的一些现象,还能对其现象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达到不断提高的目标。另外,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大部分教学任务的完成都是交给学习小组这样的载体,学生成为了这个小组的一员,那么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就要体现小组合作的作用,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分析研究,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搜集来的信息资料,一起对地理现象进行分析,实现集聚集体智慧的目标。除了协作能力的培养之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要能够深入研读教材寻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对地理教学进行分析研究,这是地理教学能力培养中的一个重要板块。实践证明,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教学工作开展的顺利程度。教师要将能力培养放在地理课堂教学更加重要的位置,要弥补学生能力方面的短板,使学生能够迅速地掌握知识,深入开展研究,这些方面都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成效的有力推动因素。

三、优化方案为地理教学开展发挥方向引导

地理教学工作中,教师要不拘一格广开言路,要能够充分汲取各个学校优秀的地理教学经验成果,使自己的教学工作能够博众家之长、补己之短。为了体现这样的目标,教师首先要能够坚持学习,学习地理教学有关的书籍刊物,使自身的能力素养得到迅速的提高。在教学方案的选择上,教师要能够从已经刊登的各种教学刊物、教学网站的内容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内容,这些方面对地理教学方案的优化设计具有非常积极的价值和意义。笔者既注重学习这些经验,同时也不生搬硬套,注意消化性吸收。笔者结合各地经验创造了“12345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工作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就是坚持以促进学生地理综合素质提升为目标。“2”就是坚持以教师开展启发引导和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为两个抓手。“3”就是坚持深入研究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3个方面要素。“4”就是按照揭示目标、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点拨检测这样的4个步骤开展地理教学活动。“5”就是坚持5条原则:一是教学前置原则,发挥预习环节的作用;二是信息补充原则,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大量的教学信息补充;三是师生互动原则,以教师和学生的热烈互动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打造民主的地理课堂;四是综合发展原则,既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又强化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情感的渗透;五是立体化原则,整个地理教学坚持课内外相结合、校内外相结合,让地理学科的课堂教学工作成为前后联动的立体化教学过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方案的设计优化,除了充分借鉴他人的成果消化吸收之外,教师还要善于从自身的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这些方面的经验做法。每一位教师只要平时坚持总结反思,提炼出地理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技巧,长期积累下来也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对整个教学工作的开展将会发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许多教师将自身教学经验提炼出来成为教学成果,完成了许多课题研究的任务,对课题教学效率的提高也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功能。

四、拓展延伸为地理教学开展营造良好环境

地理教学工作不仅是课题的教学,提高课题教学效率除了抓好45分钟之外,还要注意做足前戏,在教学开始之前就进行一系列的拓展研究活动。无论是地质地貌方面的教学,还是与地理相关的经济常识方面的启发引导,教师都可以在课前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拓展活动,可以实地观察了解地质地貌状况,可以深入到一些具体的环节了解地理现象以及背后的规律。例如自然灾害分为哪些类型,每一种自然灾害的背后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原因,为什么地质灾害频频发生,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等等。在课前进行这些教学拓展活动不同于一般的预习,拓展活动是针对课堂教学中理解的难点进行的提前介入,教师在拓展活动中要带领学生认真分析研究,不清楚的可以查阅资料、上网浏览搜索。当拓展活动真正取得实效之后,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难点突破就会迎刃而解。拓展延伸除了在课前能够发挥重难点辅助共建的效果之外,还可以在课后发挥巩固训练的效果。在地理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针对深化课堂教学内容理解这一目标要求进行教学工作的巩固,指导学生进行一些社会小实践活动,进行一些调查研究活动。学生在这样的空间里不仅兴趣得到了激发,而且地理学习的巩固效果也得到了显著增强。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将拓展延伸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拉伸环节,使课堂不再局限于教室之内,而是将各种资源充分联动运用起来,打造更加立体化素质化的地理课堂。

五、改进评价为地理教学开展激发内生动力

篇11

一、创设新颖情境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1.巧引歌曲。如学习“季风”时,我引入了《黄土高坡》中的歌词:“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然后我问,歌词中唱到的西北风,东南风,黄土高原上是否真的有西北风,东南风?分别在什么季节盛行?为什么会有这些风?用这样的方法把问题提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巧用古诗文。把古诗中与地理知识结合紧密的诗句巧妙引用到课堂中,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例如,讲我国的地势地形时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梅雨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来说明内蒙古高原的平坦开阔,一望无际的地形特点和景观。

3.巧插趣味故事。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可以用趣味性较强的地理故事,来增强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在讲“中东”一节时,讲了有关阿拉伯国家风俗习惯的一些小故事,阿拉伯人喜爱白色,很多建筑物的外观是白色的,在电视里也可以看到阿拉伯人戴着白色的缠头巾和穿着宽大的白色长袍。讲完后,我问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他们喜爱白色呢?当然,这与他们的风俗习惯有关,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本地气候炎热干燥,白色对强烈阳光有反射作用,这样吸热就少,人们穿着、风俗习惯等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

二、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也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教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会和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又如在学习我国的黄河时,提出“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如何治理?”学生围绕问题,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我在801班上课时,有一位男同学一本正经地提出,将黄河的“几”字形拉直,从甘肃兰州到河南洛阳挖一条运河,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弯路流到中下游。而在一次地理观摩课中,我也同样听到了这样的教学情景,也有同学提出同样的治理办法。可见学生的想法很幼稚而出乎意料,但任课教师没有指责、嘲笑,也没有回避,而是允许学生继续发言。在表扬有大胆设想的同时,老师话锋一转:“假如全班一半的同学住在这‘几’字形地区,你们是否同意他的意见,为什么?”由此,学生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鸣。

三、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目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地理专业的地理课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强调记忆、缺乏地理情趣。地理专业的地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过于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老师,那么学生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欢声笑语进课堂,需要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由于年龄的差异导致的“代沟”,有些中老年地理教师容易产生责怪学生不配合、不适应老师的想法。其实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使自己的心理年龄年轻化、如何更好地适应学生、如何与学生产生“共鸣”。

四、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初中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地理教学中牵涉的各种各样的原理图、示意图、综合景观图、系统联系框图、统计图表等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次一级手段,应指导学生在平时读书过程中加强对这些图像的了解,掌握判读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地图也将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对地理教师的地图能力又有了新的要求。

五、合理地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

篇12

关键词:情感;互动;情景;地图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160-01

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地理教师要转变观念,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地理教育教学提供理想的育人环境,坚定不移的提高学生地理综合素质理念,把地理学科摆在应有的地位,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断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浓厚兴趣,在教学上要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环境,同时要有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最根本的保障,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地理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关键的是整合和端正地理学科的学习态度,而更关键的是应把地理学科放在同等学科的位置上,地理教育教学质量才能不断地提高。在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课堂教育教学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堂教育教学改革:

一、在地理教学中应加强“情感”教育

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需要从地理教师的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加速。目前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专业地理的科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和记忆,缺乏地理情趣。非专业地理的兼课教师更拘泥于课本和缺乏地理情趣。而地理专业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和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快、兴趣是学生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教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那么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更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和“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知,知趣相融”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和谐和舒畅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都充满着无拘无束地共同“自由地呼吸”亲切的地理课堂教育教学和环境的气氛。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更需要地理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在地理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法

现在的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并且将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网络“课堂”。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布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活动、地理新闻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

三、在新课地理要有“情境”引入

由于长期以来不少初中地理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在教学中往往沿用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普遍存在着两种引入新课方法。一种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同学们,现在老师讲……”,这样就把师生互动的地理教学活动引向“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还有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请把书翻到……页”,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看书划线的枯燥的文字教学课。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来代替翻“书”。虽然是“一字之差”,这也代表着地理课堂的实质进步的一面,在实际地理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引入”新课的新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四、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地图化

篇13

一、创设新颖情境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巧引歌曲,如学习“季风”时,我引入了《黄土高坡》中的歌词:“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然后我问,歌词中唱到的西北风,东南风,黄土高原上是否真的有西北风,东南风?分别在什么季节盛行?为什么会有这些风?用这样的方法把问题提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古诗中与地理知识结合紧密的诗句巧妙引用到课堂中,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例如,讲我国的地势地形时,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梅雨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来说明内蒙古高原的平坦开阔,一望无际的地形特点和景观。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可以用趣味性较强的地理故事,来增强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也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以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教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会和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还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

三、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目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地理专业的地理课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强调记忆、缺乏地理情趣。地理专业的地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过于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老师,又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让欢声笑语进课堂,需要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由于年龄的差异导致的“代沟”,有些中老年地理教师容易产生责怪学生不配合、不适应老师的想法。其实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使自己的心理年龄年轻化、如何更好地适应学生、如何与学生产生“共鸣”。

四、通过竞争激烈机制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表现欲望

往往刚开始进入初一的学生由于有表现欲和新鲜感,上课表演发言等表现都很积极,但时间一长,特别是到了初二,这样的积极分子也就越来越少,所以从一开学采用必要的激励机制,就显得很重要。课上可以专门请几位同学来统计每堂课的每个小组的发言人数和次数,建立统计表格:高质量发言一次可算两次;而答非所问,重复前人或明显错误的发言不予计算;如有小组成员,如讲话、哄闹、不带书,违反纪律被点名批评,则额外根据情况扣除相应次数成绩。一堂课结束,成绩最好的小组获胜,挂一面小红旗,连续一个月最多的小组给予该组一定的物质奖励。个人奖励也是如此,连续几节课保持前几名的同学,也给予相应的小奖励,授予地理博士、地理画家、地理歌唱家、地理音乐家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并张榜公布,从而使同学们上地理课有了荣誉感和自豪感,上课热情大大增加,老师也不用为越到初二地理课越难上而发愁。

五、合理地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

地理课堂教学改革要与改革地理学业评价方法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改革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有的地理教师甚至将学生学好地理的期望放在“考试”上,实践证明这种想法过去、现在、将来都是行不通的。学业评价的评定是:在教师采用百分制批改的基础上,以六十分为界对学生给出及格与不及格两种评定。地理结业评价试题的特点是:框架性,即公民必备的大的地理事实;地图性,即所有的试题都可以通过读图完成;开放性,如暑期去云南旅游的情境题中,有方位、距离、行车速度、气温等的查算等。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拉近师生情感,改变学生怕地理、背地理的心理;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习惯的更新;可以引导师生双方明确地理学习的方法和目标,强化了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了,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篇14

文/张云哲

【摘 要】伴随着初中地理新课改的实施,众多教师开启了地理课堂的改革之路,怎样的地理课堂是高效的,是学生和教师所认同的?笔者认为学生要学活知识点,要从知识学习中获得实践的能量,就要善于并乐于探究。本文就如何构建探究性的初中地理课堂展开论述,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地理探究性课堂的构建,即:以疑问引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合作铺路,激发学生的合作探究;以实践回归,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以评价促改,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索。

关键词 初中地理;探究性课堂;构建;高效;新课改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不少教师虽然费了很大的精力在课堂上讲解,但是收效甚微,甚至有的学生在地理课堂上昏昏欲睡。而探究性课堂正是让学生学会探究,完成从“教”到“不教”,从“不学”到“学”的过程。基于多年的初中地理教学经验,具体来说,探究性的课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实施:

一、以疑问引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构成了教学课堂的主体,但是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成了课堂的主体,久而久之这样的课堂就很容易形成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学生在课堂中就失去了质疑和反馈。其实探究性的地理课堂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的是问号。”由此可见,学生的质疑是学生学习、思考、探究的起点。教师在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时候,要善于创建和谐的教学环境,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路,才能以疑问引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以合作铺路,激发学生的合作探究

合作学习是初中地理教学课堂的一种新的思路,也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教学方式,众多教师将合作学习法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但是成效怎样呢?如何进行分组安排呢?笔者认为这里的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对小组进行合理科学的分组,比如在划分小组时,应该避免仅仅通过座位、编号来进行划分,而是可以通过学生的自愿组合,并且结合学生自身的情况,比如一个小组中安排特长和能力各异的学生,方便他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发挥优势互补。初中地理课堂以合作铺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合作探究理念。

比如在学习“环境与环境问题”时,笔者曾经在课堂上提问:“人口增多与环境遭到破坏有没有必然联系?”在全班范围内展开讨论,学生们分成小组,通过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都形成了自己的观点。有的小组认为有必然联系,人口增多导致资源使用增多,资源使用增多必然导致废弃物排放增多,肯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也有小组认为没有必然联系,而且举例说明,很多人口密集区的生态环境保持得非常好,相反很多人口稀疏区,环境却遭到很大的破坏。当然也有的小组有着更加辩证的观点,他们认为人口增多与环境被破坏有联系,但不是绝对的,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减少对自然的影响,保护生态平衡。通过此种讨论性的设问方式,各种意见交流和碰撞,学生们的思维进一步互补、共融,对问题的探讨更加深入而透彻。

三、以实践回归,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近年来的中小学教育备受外界的质疑,原因也正在于此。大多数质疑者认为中小学教育有些“脱节”现象,不少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知识点,不能投入到实践中,有的学生虽然是课堂上的尖子生、好学生,但是在动手操作实践方面却一无所长,这样的学习是没有价值和效果的。所以探究的课堂主张要将课堂向着更深的层次发展、延伸,以实践回归,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也一直在努力尝试着将教学贴近生活,将学生的所见所闻,融入到教学当中。比如在学习我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我举了生活中的例子:“同学们,为什么冬天的时候,我国很多北方的人都想去海南旅游呀?”学生们回答道:“因为海南暖和,北方寒冷。”“好的,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为什么北方冷南方暖和的原因。”于是在教学中学习了气候、气温等知识点,我运用生活中的例子补充道:“海南岛属热带岛屿季风性气候,受东北和西南季风影响,常风较大,热带风暴和台风频繁。全年气温海南年均气温23.8℃,气温最低的月份为1至2月,平均气温18℃。海南岛全年日照量在300天以上,日照量最充足的地区是三亚市。所以海南三亚一直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三亚海边的酒店房价也都很贵,每年到了冬天,三亚更是进入旅游高峰期,不少北方人出门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准备夏装去三亚。”通过将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加以引用、贯穿,让学生们对地理课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基于这一点,我将地理知识与旅游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生活案例的引用,学生对于课堂的积极性、参与度、配合度较高,在我布置的随堂练习中,主动参与并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以评价促改,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索

评价改革是新课标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的评价形式都是教师针对学生的作业或者课堂回答给予正确或错误的评价,这样简单的评价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挫伤了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学生甚至因此而自暴自弃。探究课堂中的评价可以从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语言等多方面开展改革。

在评语改革中,教师要善于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对于优等生,为防止其骄傲自满,可以采用鞭策性的评语,督促其进一步得到发展。

总而言之,初中地理探究式课堂的构建,对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激发以及自主创新意识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和价值,作为教师还要善于走进学生中间,与学生打成一片,营建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及时了解学生的所想、所感、所愿,才能更进一步走近学生,理解学生,才能让我们的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马中强.初中地理课堂实施探究学习策略浅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1期

[2]卢发胜.浅谈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J].新课程(中学版),2010年7月

[3]王迎杰.构建初中地理优质高效课堂方法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