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6:38:2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数字乡村建设成果,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城乡图书馆 信息资源共享
[Abstract] The authorpoints out the significance of libraries for the building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analy- ses the status quo of rural library cause development and discusses how to carry out information resource sharing be- tween urban libraries and rural libraries to better promote the rural library cause.
[Key words]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Urban and rural libraries Information resource sharing
1 新农村建设中图书馆的重要作用
1. 1 图书馆是农村信息资源中心 图书馆收藏的文献资料是信息的主要载体,是 农村发展各项事业所需信息的重要来源。它不仅必 须满足有着不同爱好、不同文化程度的广大农民群 众的信息需求,对农民群众进行继续教育,还须为农 村经济建设提供各类信息服务,为普及科学文化知 识提供资源支持。只有具备充分的馆藏资源,并且 在发展中不断积累,才能保证图书馆在新农村建设 中全面发挥作用.
1. 2 图书馆的发展有利于城乡文化的融合 目前中国的城乡贫富差距仍然是一大社会问 题。贫富差距似乎是一个经济问题,但事实上,经济 建设和文化建设从来都是互相促进、并行不悖的,任 何一方的缺席都会导致社会发展的失衡。城乡居民 之间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和文化素质的差异,在文 化和价值观念方面存在差别。随着大量农民工涌入 城市,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转为城市居民,如果城乡 文化得不到很好的融合,将会引发尖锐的文化问题 和社会问题。图书馆作为农村地区的文化阵地,在 城乡文化的融合问题上义不容辞.
1. 3 图书馆是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工具 十六届五中全会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统筹城 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 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 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广大农 民致富奔小康则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图书 馆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发挥知识收藏与大众传播的 职能优势,对文献信息进行保存、积累和利用,为农 村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
1. 4 图书馆是农村教育事业的中心 图书馆扮演的各种角色中,主要社会职能是教 育职能[1]。它作为文化教育职能机构,作为最广泛 的人民群众接受终身教育的最理想场所,在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成为农民群众最好的第二 学校和培训基地。首先,图书馆作为农村教育事业 的中心,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帮助 农民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高文化知识水平,提高生 产技术水平,了解党的政策信息和有关法律法规,提 高农民的法律意识,以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
要培养具有建设新农村意识,“有文化、懂技术、会经 营”新型农民,农村图书馆任重而道远。其次,图书 馆有助于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它不仅向农民提 供文学、美术、音乐、体育、棋类等文娱书刊,供他们 学习阅读,并且可以定期组织各种读书活动和文娱 体育活动,是农民劳动之余的好去处。这些文体活 动给农民营造了一个文明、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丰 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进了农村精神文 明建设.
2 农村图书馆事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分析 20世纪80年代,我国乡镇图书馆曾有过较大 的发展,但后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乡镇图书馆的发 展变得参差不齐。据有关资料估计,我国目前有乡 镇图书馆近7000个,村级图书室120, 000余个。这 些乡镇图书馆(室)的情况,可粗略概括为:数量少, 资金缺,人才乏,水平低,条件差,虽是星星之火,未 成燎原之势[2]。经济基础决定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水 平。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西部、中部地 区的广大农村长期处于闭塞、贫困的状态。因而农 村图书馆事业也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相 比较而言,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图书馆办的有声有 色,像江苏省1987个乡镇至1998年底已建馆654 个,建馆率高达33%。广东、上海、山东等省的一些 发达乡镇,还建成了万册图书馆,海南的一些乡镇图 书馆实现了计算机管理。中西部及边远经济欠发达 地区,真正能够按照公益图书馆模式运转的农村图 书馆凤毛麟角。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不当,政府 重视不够等诸多原因,导致图书馆空壳现象严重.
县级公共图书馆由于没有持续稳定的文献资源补充 机制,在中西部地区,几年甚至十几年没有买书或很 少买书的绝非少数,“空壳化”现象是县级公共图书 馆经费短缺,特别是资源购置费没有最低限度的基 本保障的必然结果[3]. 3 城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是农村图书馆事业发 展的有效途径
众所周知,我国图书馆事业同样在其发展过程 中存在两个“极”,因各地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发展 水平失衡,且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及其应用的 不平衡,这两个“极”日益清晰和明显。处于强势一 “极”的大中城市图书馆如何与仍然处于极度弱势 状态的广大乡镇农村图书馆(室)一“极”协调发展, 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实现城乡图书馆之间的信息资 源共享,成为发展农村图书馆事业的必要措施和有 力保障.
3. 1 建立以城市图书馆为中心的区域城乡图书馆 联盟,实现资源共享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各个图书馆之间通过网络进行资源共建、共享和协调服务成为了可能。信 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迫切要求信息资源的共享共 建,而建设以城市图书馆为中心的区域城乡图书馆 联盟,是解决目前区域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问题,协调 城乡图书馆信息服务,促进农村图书馆建设的一条 重要途径[4]。城市图书馆投巨资购买的现代化设 备,花大力气建立的图书编目、流通借阅、数据库检 索、网上信息资源收集等服务项目,只有通过拓展服 务范围和领域,才能更大地实现其社会效益。以城 市图书馆为中心的区域城乡图书馆联盟可使同一区 域内的所有图书馆共享系统内的资源,因而不论是 对城市图书馆本身还是对农村图书馆,都是一举两 得。此外还可双方通过协调采购,实现资金的合理 使用和资源合理配置,缓解农村图书馆的经费短缺 和藏书总量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图书馆联盟可 以城市图书馆为龙头,联合各农村图书馆,组建地区 性图书馆网络,实行联合编目、联机检索和馆际互 借。再者,图书馆联盟可为农村图书馆提供人员培 训和业务管理服务,提高农村图书馆的人员素质和 服务质量.
3. 2 以一体化思路构建农村图书馆服务共享体系 构建一个以市(县)图书馆为中心,以乡镇分馆 为纽带,以村级图书馆为基础的新农村图书馆服务 体系,可以有效地实现城乡图书馆信息服务共享,完 善农村图书馆服务。城市图书馆可利用先进的网络 技术,为农村图书馆提供文献传递、代检代查、参考 咨询和定题服务等方式的服务。城市图书馆,尤其 是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为农村图书 馆中不懂图书分类编目、排架,不懂图书收藏、借阅 等基础知识的人员提供业务培训和管理服务,提高 农村图书馆的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由于农村图书 馆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城市图书馆,城市图 书馆发展水平的高低和服务范围的大小对农村图书 馆的建设具有重大的影响,因而强化城市图书馆的 服务能力是前提和关键。可首先做大县(市)图书 馆,巩固和强化其辐射能力,然后把资源和服务有效 地配置到乡镇分馆。在强化县(市)馆的同时,稳步 推进乡镇分馆的建设。最后以乡镇分馆为接力站, 把资源和服务辐射到村级图书馆,形成一个完整的 资源共享服务体系.
3. 3 城乡图书馆整合各自优势资源,达成优势互补 农村图书馆作为直接面向广大农民群众的场 所,处在农村读者信息反馈的前沿,是策划“三农” 读物选题的最佳基地。农村图书馆通过利用自身优势,深入农民群众,倾听他们的声音,再把第一手信 息反馈给市县
图书馆,供其整理挖掘深层信息,再通 过多种途径传递给书刊出版机构,辅助落实“三农” 政策。城市图书馆通过农村图书馆直接面向农民群 众,宣传国家农业政策,国际市场的农资、农产品需 求信息等。农民和农业科技工作者一旦在实践中碰 到科技难题或困难,农村图书馆可以把这些信息通 过城市图书馆网络技术传达到高校的专家、教授手 中,由专家教授亲自帮助解决问题、答疑解惑,图书 馆从中能起到一个很好的桥梁作用。另外,市县图 书馆农业技术方面的书刊查阅人次少、流通率低,这 些书刊又恰恰是农民最为需要的,农村图书馆应整 合此类资源,为己所用,服务农民。城市图书馆还可 通过“送书下乡”活动,经常捐赠一些图书或农业科 技类期刊给农村图书馆,并帮助他们加工整理、上 架,供当地的农户和科技工作者参考使用。城乡图 书馆通过发挥各自的优势,达成资源互通,优势互 补,共同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4 结语
农村图书馆建设是国家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 设的必要项目,承担着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利的重 大使命。农村图书馆与城市图书馆只有通过协调与 合作,才能真正实现1+1>2的功效,促进共同发 展,共同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兆英.试论图书馆的教育职能[J].黑龙江信息科技, 2009 (8): 94
2014年11月18-19日,由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指导,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首都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所主办的“第一届北京数字校园与智慧教育学术研讨会(BEIC)”圆满举行。会议就数字校园的应用现状和智慧教育的未来发展进行交流,旨在跟踪国内外相关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探索数字校园与智慧教育应用创新,优化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为相关教育部门、研究机构和企业提供一个开放协同发展的交流平台。BEIC会议为非盈利会议,将每年进行一届,会议倡导“领导讲话简短,专家报告务实,企业不设展台”的宗旨。本届会议报告人及参会人员来自相关大学、教育部门、研究机构、中小学、企业等。
在主会议报告中,北京师范大学黄荣怀教授从环境、模式、体制三个方面谈了对智慧教育的独到见解;清华大学钟晓流教授从整体上呈现了智慧教育体系架构;友成基金会常青基金苗青主任介绍了将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引进乡村的双师教学研究项目;方海光副教授了由首都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所和数字化学习实验室基于近六年研究成果积累为基础,自主设计和开发的中小学数字校园支持系统E-School,该系统满足多数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需要,将面向中小学提供公益性使用和支持;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田鹏副主任基于目前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成果,介绍了北京市数字校园建设实践及下一步推进思路;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主任焦宝聪教授剖析了微课程的现状,并阐述了如何设计微课程与制作中的若干问题。
在数字校园与智慧教育会场中,报告人包括:北京师范大学李玉顺副教授、牛栏山一中何代华主任、明博公司王锦萍、百度公司袁志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阮利副教授、天士博公司王川总经理、中国科学院软件所力研究员。在新技术教育应用会场中,报告人包括: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尚俊杰副教授、四中网校王伟平主任、互联网教育学院吕森林老师、英特尔公司刘伟、清华大学杜婧老师、立思辰公司郭丹、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夏时洪研究员。参会专家和人员进行了多种方式的积极互动,还进行了相关内容的主题讨论和相关主题的培训,就数字校园的应用现状和智慧教育的未来发展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
参会人员纷纷表示本次会议内容务实,与国内其他相关会议具有完全不同的风格,能够提供一个积极关注研究和技术的氛围,促进多方面进行深度的思考,参加本次会议有很大收获,期待下次会议的举行。
(本刊记者 王晓明)
【关键词】互联网+;数字乡村;乡村振兴;数字鸿沟;发展路径
数字乡村不仅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1]。山东省在《数字山东发展规划(2018-2022年)》和《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政策文件中明确提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互联网在乡村的快速普及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城市和乡村联系越来越紧密,城乡联动、融合发展在技术上成为可能,但数字乡村建设才刚刚起步,城乡数字鸿沟仍然存在,还有加大的趋势,鉴于此,开展基于“互联网+”的山东省数字乡村发展路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山东省数字乡村发展现状
近年来,山东省数字乡村发展迅速,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1数字基础设施全面提升。随着“宽带山东”战略的深入实施,数字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得到稳步增强,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运算速度和综合技术水平位于国内前列,全省所有城区、行政村实现了光纤全覆盖,城乡家庭互联网接入能力基本达到100Mbps,乡村数字基础设施也不断的得到完善,但乡村信息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亟需增强,农村尤其是偏远山村,因其居住分散且基础设施差,导致网络建设成本很高,运营商无法收回成本,不愿意建设农村网络,设备商提供商也不愿意花费精力进行农村网络创新方案的研究,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还不广泛。1.2电子政务建设深入推进。全省政务服务平台基本实现互联互通,各服务平台的核心业务信息化应用加速,“一次办好”改革全面推进,基本实现了公众和企业网上办事“一号登录、一站受理、一网通办”[2],全省政务信息系统集成整合共享工程明显提升了政府数字化管理和服务水平,但在农村,电子政务治理还比较薄弱,公共服务的数字化建设还需稳步加强。1.3信息惠民水平大幅提升。在数字山东的带动下,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推进,农村宽带建设已普及,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成效初显。在教育、医疗、养老和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惠民政策宣传和普及、信息服务平台的使用及惠民水平都得到了大大提高,形成了城乡共享的优质教育文化资源,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1.4农村数字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互联网+”和市县级大数据服务平台的建设,使农村数字化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农业信息技术成果越来越多的得到转化和推广应用,但是不同地区之间差距明显。鲁西南是淘宝村集聚区,菏泽市淘宝村、淘宝镇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从地区分布来看,开展跨境电商的村主要位于沿海地区,特别是拥有外贸传统的城市,如青岛市等。同时电子政务标准及规范体系不断完善,网络空间法治化取得积极进展,显著提升了网络安全防护和处置能力[3]。
2山东省数字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城乡数字化鸿沟进一步拉大。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下,城乡“数字鸿沟”是山东省数字乡村战略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4]。传统意义上的城乡“数字鸿沟”集中体现在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管理措施上。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缺乏网络设备与上网条件、缺乏文化知识与上网技能两者相互作用和影响,共同构成了制约数字乡村建设的瓶颈[4]。由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存在很明显的较大差异,城乡居民的互联网理念和对信息知识的应用就存在着较大差异,城乡“数字鸿沟”不断以新的形式呈现,其更多的是体现在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理解和使用上,阻碍了农村培养数字化生产力的进程。还有一些地区在引导搬迁、撤并村庄时忽略网络设施和信息服务完善,促使了新的城乡“数字鸿沟”的形成。2.2农村信息失联、情感失联、财富流失及空心化严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青年农民都选择进城务工,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也逐渐增多。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留守儿童、老人和妇女对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的应用很少,导致了乡村的信息失联以及情感失联。大量中青年农民的进城,使得农村土地也被大量闲置起来,无人耕种,加剧了乡村财富的流失,乡村空心化严重。这是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必然产物。2.3农村数字化发展水平各地区不平衡。目前,我省农村数字化发展各地区很不均衡,发达地区与一些偏远、落后的地区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差距较大,农业信息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比例差距也比较明显。淘宝村的出现,破解了农村信息化的难题,缩小了城乡数字鸿沟,如:滨州博兴县、菏泽曹县和郓城县等、青岛市即墨等淘宝村数量都位居全国前列。2.4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我省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我省移动宽带用户、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等指标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种植养殖、加工、集配、运输、仓储、营销、支付、消费等整个流程的数字化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产地仓、冷链物流、信息网络、购销网点等方面的建设还需加强,智能电网、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农业建设任重道远。另外农村的互联网理念淡薄,缺乏网络设备与上网条件、缺乏文化知识与上网技能也是影响数字乡村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2.5缺乏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平台。在农村数字化建设中缺乏专业的科学技术指导和技能培训,没有完善的培训机制和管理机制。虽然在农村开启了社区教育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有些数字化学习平台的构建还不完整,学习资源不丰富,根本无法满足学习者的需要。另一方面部分村民没有电脑和智能手机,不会上网也限制了数字化学习平台的使用,而且绝大部分人上网只是娱乐,对学习农业新技术不感兴趣。2.6乡村治理和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比较低。“互联网+党建”工作开展不到位,村干部老龄化严重,党务、村务、财务不能实现网上公开,乡村现代化治理能力进程缓慢,“互联网+政务服务”不能实现乡村覆盖,缺乏“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服务体系,乡村治理能力和体系亟待加强。数字技术和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在线诊疗和在线教育等公共服务发展缓慢。因此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乡村综合治理能力,提高公共服务的数字化水平,使村民真正获得数字化带来的便利,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3山东省数字乡村建设的发展路径
3.1加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乡村首先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各级政府部门应响应《数字山东2020行动方案》,积极推动“百兆乡村”建设,统筹推进移动和固定宽带网络的IPv6发展,推动智慧广电网络建设,支持培育和引进开放的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和农业农村观测网络基础设施和应用体系[5]。继续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推广和应用,大力发展农村数字经济,推动农业领域的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发展进程,提升产业数字化水平,实现传统农业向数字化农业的转型。3.2加快建设数字政府。在基础建设的同时还应加快建设数字型政府,加强各行政部门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办理,力推政务服务“一次办好”,并进行机制和体制改革,推进线上线下政务服务一体化。地方政府做好促进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制度供给工作,建立或者健全一套适合当地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促进政策,特别是要制定出一套适合当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优惠举措,补足数字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制度体系,营造适合数字经济发展的良好制度氛围。同时,协调各级政府部门,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主体提供必需的物质和资金支持,以此来引导和激励当地的数字经济发展。3.3消除城乡“数字鸿沟”,建设幸福乡村。首先,加强乡村信息化教育,培养信息化技术人才,把握好“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机遇,利用现代科技建设数字乡村,使农民得到更大的收益,愿意留下来,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数字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利用数字化、现代化设备来实现智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鼓励农民积极接触和参与到农村电商中去,彻底打破农民信息贫困锁定的藩篱,为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不断丰富乡村网络内容,构建数字乡村新系统,不断完善乡村信息化建设和农村数字产业,让更多的农民就地就业,使农民获得幸福感,改善农村信息失联、情感失联及财富流失等问题,建设幸福乡村,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真正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助力农村数字化建设的全面开展。3.4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培养。专业化信息人才的紧缺是数字乡村建设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已成为制约数字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本土农民是建设数字乡村的内生动力。首先,以本土农民为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目前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农村中种地的人大量减少,大量的土地进行了流转,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形成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趋势,因此,在发展农村数字经济的同时应提升农民的信息化素养,积极培育实现智慧化农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其次,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利用好各种培训平台,让农民成为懂信息、懂数据、懂技术的新时代农民,提升乡村信息化水平,进而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再次,建立健全人才培育、引进及激励机制,为各类人才到农村创业提供政策支持和良好的发展环境。3.5构建乡村大数据平台。山东省大多数农村地区的数字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以及平台的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传输、服务不健全,涉农电商的发展空间十分有限。需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规划发展乡村大数据平台,整合数据信息资源,加强乡村信息资源的共享、兼容和公开,利用“互联网+”模式建设具有乡村特色优势的大数据系统,借助大数据促进数字乡村的快速发展。3.6数字乡村文化建设。在加强数字化基础建设的同时,还应加强数字文化建设,提升村民的信息化素养,尤其是乡村传统文化是农村数字化建设的灵魂,以无形之力推进着乡村数字化的进程。首先,改变文化宣传方式,除了采用传统的公告栏外,还可采用微博、微信、网站等各种形式实现农村各项政策和事务的线上宣传,在乡村营造起良好的信息化氛围。其次,在培育新型农民的各种培训中,加入传统文化的元素,使农民在接受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理念同时,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逐渐提高村民的数字化素养。最后,利用新闻网站、学习强国及各种媒体平台,宣传数字农村的建设,讲好数字乡村故事,形成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数字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3.7建立健全数字化乡村治理体系。在乡村政务工作和乡村治理中深化数字化建设。首先: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农村领导班子应改变传统思维,改变意识,从思想上树立农村信息化的观念,不断学习国家以及山东省关于农村数字化建设的相关政策和文件,并积极落实到位。其次:将农村的各类资源纳入到乡村大数据平台,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和数字化管理,建立“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服务体系;再次:积极开展“互联网+党建”工作,定期开展党员信息化学习和培训,鼓励党员带领群众一起发家致富,探索农民在线交流议事模式,激发农民参与决策的积极性。最后: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真正实现党务、村务、财务的网上公开,推动形成积极互动的农村基层自治体系,建立健全数字化乡村治理体系。
4结语
目前我国正处在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山东省将数据和信息融入乡村振兴全过程,统筹推动城乡信息化融合,加快推动山东数字乡村建设,使网络信息化在全省农村社会的影响不断扩大。论文在分析了山东省农村数字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度挖掘乡村数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农村数字化发展的路径,以期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静.分四阶段扎实推进数字乡村建设[R].经济日报,2019-5-18.
[2]丛楷力.从“碎片化”到“整体性”: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治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3]2019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报告[J].新疆农业科技,2018(6).
[4]毕耕.”软硬兼顾”解决数字乡村发展难题[N].光明日报,2019-09-25(11).
八五七农场始建于1951年, 隶属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牡丹江分局。农场地处密山市东南部,北邻完达山,南依小兴凯湖。场内常住人口2.2万人,总户数6 300户,下辖10个管理区和25个企事业单位。农场土地总面积85万亩,其中耕地54万亩,是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服协调发展的大型国有农场。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建设,农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特别是2008年以来,这个场按照总局党委提出的“抓城、强工、带农、共建”的统筹发展方针,积极开展“三化”建设,全面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新农村与城镇化建设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城在林中,楼在树中,人在花中”的北国生态园林小城镇已初具规模。2009年,八五七农场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场”,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0年6月召开的全省小城镇建设现场工作会议上,八五七农场参加了会议,并代表垦区114个农牧场作了典型经验介绍。
一、抓好“四个建设”,加快推进农场城镇化进程
这个场牢固树立“科学规划,着眼长远”的理念,高标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镇,制定了“以规划为标准,以扩容为重点”的小城镇发展战略,确定了以“一年打基础、三年大变样、五年建成花园式农垦城”的发展速度和“近期打造成生态园林城镇,中期发展成旅游观光名镇,远期积淀成垦荒文化古镇”的发展目标。
1.重点抓住房建设,不断扩大小城镇规模。为了将农场小城镇建设成为产业特色鲜明,载体功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辐射带动力强,具有北方特色,能够聚集产业要素的现代精品农垦新城,他们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坚持将抓城的重点体现在“聚人、聚所、聚业、聚能” 上。2008年,八五七农场被农业部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他们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大力实施 “康居工程”。累计投资4.2亿元,高标准规划、设计、建设了阳光、家和、朝阳花园等8个住宅小区,新建住宅楼共计30余万平方米,4 200余户职工迁入新居,占总户数的68%。农场积极推进居民点整体拆迁工程,将距场部20公里以内的15个居民点共计1 798户居民整体搬迁到场部,小城镇人口规模达到1.2万人。目前,农场小城镇已建设成为区域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心,拉动农场和周边乡村区域性的经济、科技、文化、社会活动中心、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物流中心、商服中心和农副产品加工中心。吸纳了杨木、柳毛等乡镇100多户农村居民到八五七场部购买楼房。2010年,农场将投入1.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荔园等三个小区的开发建设,总面积9.5万平方米,改造危旧房1 132户,小城镇人口规模达到1.5万人。计划到2011年,场部地区消灭砖混结构平房,为进一步引导撤并居民点职工群众向场部集聚,壮大小城镇规模提供条件。
2.统筹抓基础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决定小城镇的载体功能。几年来,他们全面实施公路“畅通工程”,累计投资1.4亿元,修建水泥公路134公里,主要道路硬化率达98%,城镇街道和小区硬化率达到100%。全面畅通了农场、管理区、作业站与周边乡村的交通网络,在黑龙江垦区率先实现了白色硬化路面“区区通”和“队队通”。投资1 324万元,为杨木乡、红旗村等乡村建设了2个桥涵和16.3公里的水泥公路,连通了与周边乡村的水泥公路网络。投资240万元,为白泡乡等乡村建设了烤烟房、育秧大棚和温室大棚。承办了总局交通工作现场会,推广了农场开展公路建设的经验。 成功启动了客运公交化试点工程,既方便了农场职工和周边村镇居民的生产生活,又带动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跨越发展。2010年,农场将投资280万元硬化道路3公里,完成场部地区公共区域及住宅小区的硬化及配套建设;投资3 000万元,完成场部新建住宅小区供热管网、上下水、宽带入户、硬化、亮化等工程,完成污水处理站建设工程、农场文化活动中心改造工程和数字化电视推广使用工程。
3.全面抓景观建设,提高小城镇建设水平。景观建设是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标志。几年来,农场投资近2 000万元对场部地区进行高标准美化绿化,采用以“屏、带、片”为主体,“绿色城堡、绿色屏障、绿色通道、见缝插绿”的方法,达到了“园有景、路有屏、块有形、角有绿”的效果。累计在场部地区栽植银中杨、金叶榆、云杉、小叶丁香等乔灌木7.7万株,新增绿化面积25万平方米。实现了路、树、住和绿地协调搭配,自然成景、独具魅力的生态园林小城镇的规划目标。为了增强小城镇的载体功能,增加小城镇的文化内涵,2009年,他们在翠园公园内建设了以反映三代北大荒人开发建设北大荒的《耕耘》主题雕塑,启动了场史陈列馆建设工程,改善了老年活动场所,这些举措对于丰富小城镇的文化底蕴,提升小城镇的文化魅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创新抓制度建设,提高小城镇管理档次。他们积极探索现代化小城镇的管理模式,建立行政管理、社会管理和居民自我管理相结合的城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挥行政管理的主导作用,在全场组织开展了文明卫生城创建活动,围绕整治场容场貌,修整主次干道、净化社区楼院、治理重点区域、美化沿线环境等重点,实现“四净、四要”。近年来,这个场按照建设城镇、经营城镇、管理城镇的理念,进一步加大了小城镇管理力度,建立健全了城镇管理制度。农场相继出台了《小城镇建设管理办法》、《场规民约》、《小城镇物业管理办法》等制度,实现城镇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通过城镇管理体制改革,使公用事业走向市场。环卫实行了社会化运作,由城建和社区测定工作量,分路段承包,清扫保洁面积由原来的10万平方米增加到目前的20万平方米,清洁度由城区二级标准提高为一级标准。
二、依托“两个优势”,促进城镇建设成果人民共享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城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工程,关系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八五七农场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使城镇化成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和谐普惠区建设。
1.依托政策优势,使城镇化成为民生工程。为了让职工群众住上宽敞楼房,农场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使广大职工群众得到实惠。近几年,农场通过稳健有力的调控手段,将经济适用房的价格控制在1 000元/平方米左右,解决了大多数职工的购房难题。几年来,农场累计发放建房、购房、拆迁补贴7 165万元,使管理区的2 300户职工群众喜迁到场部住进楼房。他们还新建了400余套廉租廉价房屋,帮助经济困难的低收入群体,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2.依托产业优势,使城镇化成为富民工程。随着农场小城镇的规模进一步加大,辐射牵动能力的显著增强。农场拥有个体工商户430家,从业人员达到1 500人,具有农垦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已初具规模。目前,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农场吸纳劳动力就业、拉动农场经济繁荣和职工群众发家致富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农场吸纳了80多户农村居民到小城镇购置楼房,从事运输、餐饮等服务业,朝阳米厂等企业安排农村劳动力就业400多人。2010年,他们将进一步加强餐饮、住宿、家政服务、修理和文化服务等行业建设,努力提升服务档次,促进第三产业健康发展,打造城镇发展支持力,提高城镇发展综合指标。
三、实现“三个提升”,全面增强城镇化的综合实力
近年来,八五七农场根据城镇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和产业特点,科学确定小城镇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布局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行政区、文化娱乐区、科技教育区。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完善城镇载体功能,引导人口向小城镇聚集,全面增强了小城镇的综合实力。
1.实现了社会事业水平不断提升。这个场十分注重文教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充分发挥教学质量高,医疗水平高的区位优势,先后投入1 200多万元,改造了两幢教学楼,硬化了校园文化广场,新建了标准化的“六室”和垦区一流的植物园。有180余名农村学生到农场中小学就读。农场不断加大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购置了一大批先进的医疗设备,改善了农场医院和管理区卫生所的条件,为职工群众身体健康提供了保证。每年有3 000余名周边农村居民到农场医院就医。2009年,八五七子弟校荣获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农场被授予“省级卫生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实现了职工文化生活显著提升。农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为农场开展公共文化活动和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近几年来,他们积极践行以“诚信、务实、创新、卓越”为主要内涵的北大荒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旅游文化、娱乐文化建设,挖掘深厚的北大荒文化资源,提升农场小城镇的文化品位。农场每月开展一次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每天都有夕阳红演出队和太极协会在农场中心文化广场、翠园广场、老干部活动中心表演秧歌舞、健身操和集体舞等项目,丰富和活跃了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了职工群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充分展现了城镇化进程给职工群众精神风貌带来的巨大改变,激发了职工群众建设家乡、建设农场的热情。
城市经济的繁荣
城市科技的创新
城市社区的重塑
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
不可否认的是,在城市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城市生活也越来越面临一系列挑战:高密度的城市生活模式不免引发空间冲突、文化摩擦、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如果不加控制,城市的无序扩展会加剧这些问题,最终侵蚀城市的活力、影响城市生活的质量。
联合国人居组织1996年的《伊斯坦布尔宣言》强调:“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的、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而城市面临的种种挑战的发端,不论是拥挤、污染、犯罪还是冲突,根源都在于城市化进程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之间各种关系的失谐,长期的失谐,必然导致城市生活质量的倒退乃至文明的倒退。
为此,2012年上海世博会将以“和谐城市”的理念来回应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诉求。
2012年上海世博会,无疑是对中国一次极大的鼓舞!我们为了世博会,投入了不亚于准备奥运会时的精力与金钱。全国各地的人们,只为一个目标,将世博会宣传,建设成功。再一次的团结一心,让人们在面临任何艰苦困难的时候,都无所畏惧。“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汶川的重建,玉树的重建,农村城市化,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这些,都将是我们的目标,也是世博会的主题。
对基本文化权益概念的考察
基本文化权益是一个中国语境下的现时概念。对于基本文化权益的内涵,目前最权威的表述是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的一句话:“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
不管对于文化权益做出什么样的话语阐述,其基本内涵无外乎两个方面,即权力和利益两个方面。从权力层面来说,文化权益与经济权益、政治权益一样,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任何公民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应当享有的不容侵犯的自由和利益。同时,权益的主体应该具有无差异的特点,任何公民都有公平、平等地享有基本文化权益的权利。从更加具体的利益层面来讲,文化权益的保障贯穿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既涉及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包括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开展文化活动等实实在在的知识信息获取,也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审美愉悦的获得和价值观念的确立。而对于价值观念的确立来说,文化权益中的利益要素又有一种个人的价值诉求与整个社会的价值诉求的有机融合的需要,因为基本文化权益的内容提供及实现是与社会政治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水平紧密相关的,不能超越也不能低于特定的政治环境和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的要求。1
对公民基本文化权益实现渠道的考察
党的十七大以来,国家经济得以持续、快速发展,文化建设的投入也不断在加大,文化事业投入大幅增长。2009年,全国文化事业费为292.32亿元,与2005年的133.82亿元相比,增幅达118.44%。“十一五”以来,国家对城市和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的投入5年间增幅分别达到110.24%和140.98%,均已实现“翻一番”。人均文化事业费从2005年的10.23元增加到2009年的21.9元,增幅为114.07%。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力度也显著增强,仅2009年就达到29亿元,“十一五”前4年总计投入63亿元,是“十五”时期总和的8倍。2在投入增加的基础上,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城乡居民文化参与的载体建设取得了诸多成就,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丰硕。“十一五”期间,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2010年基本达到“县县都有图书馆、乡乡都有综合性文化站”。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流动舞台车工程、文化三下乡等,都不同程度地满足了农民的文化需求。3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城市社区文化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投入18亿元资金,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已经完成“村村通”目标,累计服务超过8亿多人次;公共设施免费开放也在继续推进。4
重大工程取得丰硕成果。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稳步推进, 至2009年底,数字资源量达92.27TB,基本建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2009年底,已建成1个国家中心,33个省级分中心,县级支中心达到2814个,覆盖率达到96%;乡镇基层服务点达到15221个,覆盖率达到44%;与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合作共建村级基层服务点达到75万个,其中配备文化共享工程专用设备约47.5万个,覆盖率达75%。2010年底即可实现“村村通”。国家数字图书馆经过近5年的建设,数字资源量达到327.8TB,服务范围覆盖互联网、电子政务外网、卫星、移动通信网、数字电视网等。实施了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使县级图书馆读者都可享用到国家数字图书馆资源。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顺利推进,设立“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5
以地处西部的青海省为例。而对于地处偏远而且经济相当不发达的青海省来说,近年来也着力建设省、市、县、乡、村五级文化公共服务体系。这一五级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的目标是保证村村有文化活动室,乡乡有文化活动站,县县有图书馆。目前青海省已建成1850个农(牧)家书屋,预计到2011年将达到全省4100多个行政村,村村有文化活动室的目标。还投入资金为全省623个民间剧团、歌舞队、皮影社、曲艺队配备了服装、乐器等演出设备,这些民间文化团体已经成为基层文化活动中的“领头羊”和骨干。6从文化场所建设到演出设备的配置,都为方便城乡居民低成本地接触文化信息、自发组织文化活动创造了条件。
二、公民基本文化生活参与的载体免费接触。“十二五”开局之年初,财政部、文化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要求:2011年底之前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2012年底之前各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2011年底之前,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到2012年底,全国所有一级馆、省级馆、省会城市馆、东部地区馆站免费提供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形成两个以上服务品牌。其他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健全,并免费提供。7这一大重大改革举措是继2008年博物馆、纪念馆实现免费开放后,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又一个步骤。
当全国性不同层次公用文化设施在不断完善,同时博物馆、美术馆和图书馆完成从封闭向免费开放的转变后,公民基本文化生活参与的载体在放大、接触费用的零成本也使得文化参与的自由度增加。同时,各种民间文化活动的开展也使得公民的文化自得到实现。
“一切人类个体参与文化的别无选择,唯有在参与中才确认其作为人的意义和价值,参与的多少则直接关系其人的意义和价值延展的多少,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文化参与权是人的文化权益义项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8可见,参与文化生活的权益是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核心,其实现与否及实现程度直接关涉其它四方面内容的实现。作为一项基本的文化权利,必须建设公民人人有资格参与的渠道才能使其内容的设定得以真正实现,所以对于基本文化权益的文化产品的供应来说,渠道建设更为重要,只有提高内容到达的效率,才能使城乡居民基本文化权益实现的效益在各种复杂的传播条件下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1 参见:王列生,郭全中,肖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出版
2 《高度重视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省略/wh/whtzggyfz/201008/t20100831_45781.htm
3 乡村文化之路如何走“盘算”农民基本文化权益xnagri.省略/asp/detail.省略/xinwen/content/2011-01/11/content_754141.htm
5《高度重视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省略/wh/whtzggyfz/201008/t20100831_45781.htm
6 《根据村有文化活动室 乡有文化活动站 县有图书馆 文化进乡村 百姓受益多》nlc.省略/yjfw/2011/0104/article_2236.htm
2003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在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上成立汇川区。2004年6月汇川区正式挂牌,成为我省第88个县级行政单位。
5年来,区委、区政府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指导思路,坚持经济、社会、生态、人文四者融合统一,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在争先发展中解放思想,在开拓进取中促进和谐,凝心聚力谋发展,攻坚克难求突破,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2006年跻身全省经济强县(市、区)行列。2008年,综合指标列全省26个经济强县的第11位。
在新一轮强区建设中,汇川区围绕遵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目标任务,推进黔北综合经济区建设,着力构建200万人口大城市中心城区,继续走“工业强区、环境立区、开放兴区、特色活区”的路子,倾力打造“实力汇川、精品汇川、人文汇川、效率汇川、和谐汇川”,奋力推进现代化经济强区建设,力争到2010年,生产总值跨百亿大关,在全省经济强县建设综合排名中保位升位。
打造“实力汇川”构筑经济发展新优势
按照“一产调优、二产调强、三产调活”的思路,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立足于“城郊型、科技型、效益型、示范型”的农业发展定位,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强化科技支撑,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二是坚持工业强区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都市型工业,培育壮大机电、卷烟、制药、食品、建材五大主导产业。切实落实扶优扶强政策,积极引导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品牌创建和节能减排,实施标准化战略和名牌战略,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力争在未来5至10年时间内,将汇川建设成为贵州省重要的特色食品加工基地和现代化机电产业基地。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托“”品牌和文化,着力挖掘娄山关战斗遗址等红色旅游资源,精心打海龙囤等造黔北历史文化旅游品牌,提升工业旅游、农业生态旅游、城市旅游和乡村休闲观光旅游服务水平,形成旅游精品。加大高星级酒店、乡村旅馆建设力度,提高服务能力和接待水平。继续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加强跨区域旅游合作,精心打造旅游线路。积极扶持现有专业市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性、专业性批发市场,加快物流中心和高速公路沿线各类专业市场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大力发展货物中转、仓储配送、货运、物流经营管理等现代物流业。大力促进金融、保险、证券等行业和企业入驻北海路,努力建设金融一条街。努力把汇川建设成为经济总量大、产业结构优、综合实力强的中心城区。
打造“精品汇川”描绘城乡建设新面貌
认真贯彻市委提出的“南北充实、东扩西控、改造旧城、发展新区”的思路,构建以北部新城区为核心、集镇为支点、农民新村为结点的城镇网络体系,确保全区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努力将汇川打造成为全省宜居城区。有序有效推进高桥、新舟坝、天义厂三大棚户区和上海路片区改造工程,加快汇川大道片区整体开发,努力拓展城市空间,推动城市向北发展。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体现特色,建设精品小城镇,形成集农民生活居住、农产品加工、商品集散为一体的小城镇经济带,增强中心集镇的集聚辐射功能。坚持以市场化手段推进城市建设,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城市管理,积极构建“职责明确、管理有序、运作高效、服务完善”的城市管理体系,大力实施城市道路“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和“数字城管”工程,把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建立“属地管理、职责分明、高效服务”的社区管理体制,努力把汇川建设成为社会秩序好、服务功能全、人居环境佳的精品城区。
打造“人文汇川”促进社会事业新进步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建立多方投入的筹资体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努力实现“双高普九”目标。充分发挥教育资源集聚的优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积极规范民办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视学前教育、老年教育,关心特殊教育,不断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积极发展各类文化事业,提升文化品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整合文化资源,着力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市场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利用好现有文体设施,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全面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工作。依法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净化文化市场环境。积极发展社区文化、镇村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旅游文化和校园文化,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大力倡导健康文明、诚信守法、见义勇为、尊老爱幼的时代风尚。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群众素质。努力把汇川建设成为居民素质好、文化品位高、保障能力强的文明城区。
打造“效率汇川”彰显体制机制新活力
一是切实转变机关作风。着力解决个别单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确保政令畅通,形成战斗合力。二是积极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的关系,引导和规范中介机构、行业组织健康发展,切实把工作重点从行政管制、管理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三是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着力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合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营造出“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打造改革开放的亮丽窗口。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建立健全领导挂帮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恳谈会、政企银联席会议等制度,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开放水平,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的突破。努力把汇川建设成为服务效率高、经济秩序好、投资环境优的开放城区。
打造“和谐汇川”推动民生事业新发展
记者: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在此阶段取得了哪些成绩?还存在哪些挑战?
苏春海: “十二五”期间,我省教育信息化建设以“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以及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到位
目前,全省中小学的生机比超过6:1,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校均计算机拥有量每年以11%的速度递增。全省所有高校、98.6%的普通高中、96.9%的初中、90.5%的小学建成了数字校园,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 77.1%以上的高校建成覆盖部分校园的无线网络。江苏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覆盖全省所有高校、13个省辖市、102个县(市、区)和所有乡镇以上中心校,并和全省所有市、县(市、区)教育城域网实现高速互联。
2.管理平台、资源平台和网络空间建设成效显著
目前,已实现全省所有教育机构、学生和教师数据的全面入库及与教育部相关数据库的有序对接,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中职教育学生信息已全部入库,学生资助系统、高考巡考系统运行正常。教育卡项目试点地区不断扩大,将于2015年底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全部中小学生教育卡的注册工作。全省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已覆盖所有阶段和全部主干学科, 截至目前,平台教育资源数量380万节课、资源访问量2.2亿人次、下载达4767万次,平台总访问量3.8亿人次。平台的特色应用书香江苏读书网站提供的电子图书达3184多万册,访问人次达1.59亿。网络空间建设有序开展,全省职业学校已依托江苏职教公共服务平台创建学校空间147个,领军人才空间139个,教师空间5091个,学生空间17184个。
3.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大幅提升
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开展网络管理员培训,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网上培训,每年通过网络注册培训教师超过10万人次。网络备课、授课、教研、学生和学校管理已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常态。我省教师在全国多媒体大赛、信息技术创新大赛等竞赛中表现优异,中职组在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中实现五连冠。2015年5月,我省以“智慧教育 点亮未来”为主题参加了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展览,展示江苏省教育信息化成果,受到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联合国教科文总干事博科娃的好评,并获得展会四项大奖中的三项,两项排名第一。
4.教育信息化统筹推进力度持续加大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和《关于推进智慧教育的实施意见》,统筹推进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省教育厅建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定期研究工作。成立江苏教育信息化产教联盟和江苏教育信息化专家指导委员会,指导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各级财政努力加大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优质资源建设。
与此同时,我们还面临一些挑战。随着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必然对教育发展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对传统教育的重生而非颠覆。首先需要厘清教育领域哪些工作是互联网的专长,哪些工作是传统教育要承载的,明确工作认知,才能让传统教育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迎来新的腾飞。其次顶层设计仍需完善,虽然我省已印发了《关于推进智慧教育的实施意见》,但具体实施路线图和时间表不明朗,省市县三级职责不明晰,工作任务不具体,经费保障、体制机制等相关政策有待进一步明确。
记者:为积极推进智慧教育建设,江苏省于2015年率先在全国以省政府名义颁布《关于推进智慧教育的实施意见》,请您就此解读下智慧教育内涵以及其重点建设内容。
苏春海: 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高级形态,是信息时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抉择和必由路径。智慧教育以“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数字资源班班通、学习空间人人通和教学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革教学模式、创新学习方式、提升管理水平,全面建成涵盖各级各类教育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智慧校园建设,整合优化教育管理应用系统,集成推送各种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和文化建设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着力构建社会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广泛开展城乡社区远程教育,推动构建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
我省智慧教育重点任务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建设工程:
1.实施智慧教育环境提升工程
(1)建设智慧校园。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慧校园中的创新应用,建设覆盖学校日常运行各个环节的高速有线、无线网络及各种智能信息终端,建立电子身份及统一认证系统,构建课堂教学、教师教研、学生学习、管理评价、家校沟通、学校安全管理等一体化智能化的校园环境。全面使用或对接国家核心系统、省级通用系统,建成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各类特色系统,实现对学校师生、教育教学、科研、资产等的智能化管理。
(2)提升“宽带网络校校通”水平。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省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的服务性能,省、市、县、校四级教育网络实现高速互联。
(3)打造省级智慧教育云计算服务平台。为全省智慧教育提供性能良好、服务便捷的资源服务和信息服务基础平台及网络运行环境。省、市、县、校平台分级管理、互联互通,保证运行安全、服务及时、应用有效。
2.实施智慧教育资源共享工程
整合推送苏派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省智慧教育云计算服务平台,通过多种方式推送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采取汇聚、自建、共建、引进、购买等形式,建设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教师教育的课程资源和自主学习资源,建成一批能够体现江苏特色的精品数字化课程资源。制定完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标准、规范和质量评价办法。
3.实施智慧教育应用融合工程
(1)探索智慧教学新模式。开展智能化信息生态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试点,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在中小学“e学习”试点基础上建立智慧课堂示范点,开展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电子书包等新型教学模式和新型载体的试点示范应用。基于教育大数据,积极开展数据挖掘与学习分析,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
(2)推进智慧管理和智慧决策。制定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规划,鼓励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依托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开展数据挖掘,实施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教育管理和科学决策。加快建设学生管理类信息系统、教师管理类信息系统、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类信息系统、教育规划与决策支持类信息系统及其他业务管理类信息系统。
4.实施智慧教育人才培养工程
(1)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推进基于网络的城乡、学校之间结对帮扶,引导教师利用网络进行学科教研、远程研修和学术交流合作等。
(2)培养智慧型学习人才。创建智能化学习生态,使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每一名学习者的学习生活,让每一名学习者都能够便捷获取最适切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努力培养适应“互联网+”和智能化信息生态环境、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记者:为何将江苏省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作为推进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抓手?其主要功能有哪些?目前取得哪些建设成果?
苏春海: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是在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上优化、演进、迭代进一步建设的平台,通过中小学教育卡实现用户身份认证统一管理,注重资源整合、数据共享、应用融合及服务推送,打造“统一、开放、高效”的智慧教育云平台,实现教育条件网络化、教育内容数字化、教育管理智能化,能够实施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协作学习、泛在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智慧教学和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智慧管理。
江苏省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的主要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建设省级云计算数据中心”为依托,构建全省智慧化高性能高可靠的教育基础设施环境;二是以“建立省级公共软件统一数据服务平台”为重点,提供智慧化聚合式共享型数据服务;三是以“建成云+端应用服务体系”为突破口,满足用户“随需而变”的各类应用服务,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教学融合。
其中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已在如下方面取得了进展:
一是量化幼儿园评估与建设规划:通过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掌握全省各地各级别(省优、市优、普通)幼儿园的学生就读、办学力量、师资情况、收费情况,各类统计数据直接作为幼儿园评估的参考。同时根据系统中采集到的幼儿园地理位置信息,通过地图可视化方式直观展示幼儿园的分布,为新建或改扩建幼儿园提供决策依据。
二是促进中小学规范办学:通过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系统落实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学生“一人一生一号”和省教育厅“一人一籍、籍随人走、终身不变”管理要求,从而控制学生的无序流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
三是规范化中小学招生考试:义务教育阶段提供学生基本信息导出功能,各市可以导出和本地中招系统结合对中考报名进行有效性验证,高中学籍系统直接和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报名以及高考报名系统进行实时对接,以学籍系统数据作为判断学生是否有学籍的依据,保证了招生考试报名数据的准确性。
四是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与规划:通过全省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掌握各级学校的教师的基本信息、学历信息、工资信息等各类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已为师范毕业生就业情况、音体美教师配备情况、乡村教师情况等重大师资决策或行动计划提供关键性的数据支撑。
五是精确化事业统计:在每年进行教育事业统计年报工作的时候,各业务处室参考各个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对相关统计报表进行审校,并可通过数据库间联合交叉查询,生成特定需求的数据分析报表。
记者: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建设一直走在国内前沿,您认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关键要素有哪些?
苏春海: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我认为其关键要素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加强基础设施环境建设。统筹建设教育专网和省级教育网群,继续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为建设智慧教育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加强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统筹建设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优质资源省级云平台、大数据中心。三是加强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四是加强应用驱动、融合创新。创新“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师生教学、教育管理的模式和方式,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记者: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对此,江苏省教育信息化是如何进行整体布局的?有哪些重点建设任务?
我镇通过狠抓五大工程,推动信息化建设:一、狠抓网络建设工程,提高了网络覆盖率。二、狠抓政务办公系统,提高政务信息化水平。三、狠抓农村管理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逐步实现农村管理信息化。四、狠抓数据中心的建设,提高信息化基础管理水平。五、狠抓信息员队伍建设,确保系统能够达到良好的运行效果。通过一年多来的数字化建设,河洛镇的信息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截至2005年8月,建成并开通了镇机关局域网,建成了1个企业信息应用局域网,另外还有1个村委会的局域网正在建设中;较为成熟的机关政务办公系统已经形成。目前17个行政村安装了网络DVD,农村远程教育系统已全面建成。
这些工程的完成,有效地推动了全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信息化建设对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带动作用,大到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到百姓生活点点滴滴的改变。已经呈现在面前:
一、信息化建设优化了政务发展环境。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领导和机关工作人员信息化建设意识大大增强,办公业务领域的计算机应用不断普及。目前机关共有电脑30余台,平均每两人一台电脑,每个科室至少有1台电脑,并要求各村委会至少配备1台电脑,每名机关干部都熟练掌握了电脑操作,公文、信息处理的效率进一步提高,一支既懂办公自动化技术又熟悉机关业务的专业队伍已经形成。并且促进了政务公开,提高了镇村两级的办公效率,增加了政府的服务能力。镇政府在互联网上向公众介绍政府的各类信息,公众可以在网上访问镇政府的主页,了解政府的各个组成机构及其详细的资料,各部门机构制定的各项政策、工作规划、业务范围等。公众还可以在政府主页设定的专栏中,写下自己对镇政府各种意见和建议,镇政府派专人负责搜集整理公众意见,并落实其中需要处理和解决的事件。同时,各村村民也可足不出村、通过点击电脑,便可以对镇政务以及全镇的发展情况一目了然。这样大大增强了群众参与的责任感,有利于实现决策民主化。
二、提高了全民信息化意识综合素质。起初农村家庭购买计算机主要是为孩子们学习用,后来受其影响人们的意识和行为也逐步发生了改变,闲暇时自由上网冲浪,看看国内外大事,发个E-mail等等,从不了解到亲手用,从麻将桌到电脑桌,这些以前看似很神秘的事情,现在变成了现实。网络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人们旧有的思想观念的更新和转变,人们的信息化综合素质也随之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些工程的完成,有效地推动了全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信息化建设对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带动作用,大到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到百姓生活点点滴滴的改变。已经呈现在面前:
一、信息化建设优化了政务发展环境。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领导和机关工作人员信息化建设意识大大增强,办公业务领域的计算机应用不断普及。目前机关共有电脑30余台,平均每两人一台电脑,每个科室至少有1台电脑,并要求各村委会至少配备1台电脑,每名机关干部都熟练掌握了电脑操作,公文、信息处理的效率进一步提高,一支既懂办公自动化技术又熟悉机关业务的专业队伍已经形成。并且促进了政务公开,提高了镇村两级的办公效率,增加了政府的服务能力。镇政府在互联网上向公众介绍政府的各类信息,公众可以在网上访问镇政府的主页,了解政府的各个组成机构及其详细的资料,各部门机构制定的各项政策、工作规划、业务范围等。公众还可以在政府主页设定的专栏中,写下自己对镇政府各种意见和建议,镇政府派专人负责搜集整理公众意见,并落实其中需要处理和解决的事件。同时,各村村民也可足不出村、通过点击电脑,便可以对镇政务以及全镇的发展情况一目了然。这样大大增强了群众参与的责任感,有利于实现决策民主化。
二、提高了全民信息化意识综合素质。起初农村家庭购买计算机主要是为孩子们学习用,后来受其影响人们的意识和行为也逐步发生了改变,闲暇时自由上网冲浪,看看国内外大事,发个E-mail等等,从不了解到亲手用,从麻将桌到电脑桌,这些以前看似很神秘的事情,现在变成了现实。网络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人们旧有的思想观念的更新和转变,人们的信息化综合素质也随之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拉动了经济发展,解决了剩余劳动力就业。在招商引资、工业区建设等工作中,我镇信息化的稳步发展吸引了一批投资商来投资置业,这些投资企业不仅看中了这里的区位优势,更重要的是镇政府的超前意识和信息化的普及。信息化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为剩余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岗位,而信息化又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途径为岗位输送劳动力。仅20__年,网上登记求职人员达1600多人次,通过求职专业的分类与人才培训,推荐出800多人次,切实解决了待岗就业人员的就业难题。
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文化的有效投入不断加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基层文化设施建成使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实现均等化、标准化。一方面,城市文化建设彰显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底蕴,很多城市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逐渐成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这些文化设施在造型上凸显了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色,在服务上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大餐。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县区以及规划建设文化中心的越来越多,文化建设成为城镇化推进中的重要成果。乡镇(街道)规划建设新的文化站,争创国家先进,热情高涨。村(社区)在规划中整合党员教育、宣传文化、科学普及、团委妇联、体育健身等资源,推进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根据自身条件和当地群众文化消费习惯,建设乡村大舞台、文体广场、多功能文化服务厅、文化长廊、社区书屋等等,受到老百姓的广泛欢迎。以这些文化阵地为依托,城镇化推进中丰富了当地文艺创作、演出的内容和形式,也吸引了更多的城乡居民参与到各类文化活动中。很多地方结合自身实际打造极具地域特色的艺术精品,在基层广泛巡演。城镇化的发展,拓展了各类大型文化活动举办的范围。以往主要在市县城区举办的活动,采取分级举办、设立分赛场等方式,延伸到城镇开展,大型的广场文化艺术节、民间秧歌会等层层举办,群众参与度高,热情高涨,形成了城镇化的群众文化节会品牌。城乡群众利用乡村大舞台、文化广场等自发的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广泛参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氛围正浓。很多地方开展“乡村记忆”工程,组织申报“乡村记忆”名镇、名村、名街和“乡村记忆”博物馆。县一级广泛开展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乡镇建设历史文化纪念室,村居筹建村情民俗展示室,这些工作的开展在城镇化推进中尤为重要,他们是留住乡愁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方法。城镇化过程中,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非遗”、手工艺项目得到重视和发掘,与乡村记忆一样,非遗、手工技艺是城镇化推进中最容易消亡的文化元素,借助城镇化的推进,探索实现产业化路子,重新找到了出路。
城镇化发展中文化需求的变化
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有的地方过多的追求大广场、宽马路、高楼房,忽视文化内涵,不注重保护文化遗产,一些有价值的古村落、古街巷被拆除,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不到有效传承,濒临消亡。而群众对“乡愁”的精神需求被忽视。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群众精神上的需求有了很大的转变,传统村落、手工技艺、农耕传家等等的消亡,使得群众对“乡愁”更加充满了精神依赖。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尽快把每个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留给城市居民;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城镇化进程中,文化设施作用发挥与群众文化消费需求开始呈现不相适应的特点。群众的文化需求在不断提升,需求的形式和种类也不断多样。然而,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很多地方重视建设而轻管理,只做面子工程,文化设施建起来就以为完成了任务,导致有些文化场馆使用不充分,作用发挥不理想,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有些场馆举办的展览、演出和活动,群众知道的少,主动参与的自觉性积极性不高,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当然,在看到群众文化需求转变的同时,也应看到,群众的文明素质没有随城镇化相应提升,法治、程序意识淡薄,公共财物、器材被盗、损坏的现象时有发生;公共道德素质有待提高,部分群众不讲礼貌,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不讲秩序,拥挤争抢,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扔垃圾、公共场所吸烟等;道路交通违章出行、抢道违规等现象较为普遍。
当前,安顺正处于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期。国发2号文件把一些事关安顺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重大问题纳入国家战略层面进行规划实施,许多过去想做而做不成的大事将得到国家大力支持,对安顺实现提速发展、赶超跨越是一次千载难逢的良机。黔党发15号文件的出台,标志着省委、省政府加快安顺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进入了全面启动、深入实施的新阶段,把安顺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要按照省委、省政府把安顺建设成为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定位要求,紧紧抓住国家和省的政策机遇,发挥安顺生态环境独特、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富集的优势,以推动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突破口,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安顺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提速赶超之路。具体来讲,要力求做到以下方面。
注重低碳环保,着力在生态建设上提速赶超。要把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实现提速赶超的重大战略任务。一是加强生态建设。按照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三位一体”综合规划,深入实施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重点治理、江河水系污水治理等工程,巩固扩大生态建设成果,为文化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二是加强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降低单位产品的物耗、能耗、水耗。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严格实行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大重点区域、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力度,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监管、江河湖泊水质监测和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争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让安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馨。三是加快生态旅游城市建设进度。以宜居安顺、绿色家园为主题,以山城、水城、林城、花城为特色,以百万人口生态旅游城市为目标,着力建设功能配套、景观良好、整洁文明、生活舒适的人居环境,让安顺更加宜居、更具魅力,让人民群众的舒适感、安全感、幸福感得到大幅提升,全面树立充满活力、富有魅力、更加和谐的城市新形象。通过营造“科技林”、“三八林”、“共青林”、“成长林”、“安顺名人林”、“家庭林”等方式,激发广大市民“爱绿、护绿、植绿”的积极性,增强美化家园的绿化意识,争创国家园林城市。
增强自觉自信,着力在文化建设上提速赶超。紧紧抓住国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性机遇,大力弘扬黔中文化,奋力构筑“精神高地”,着力提升安顺文化软实力。一是着力创作黔中文化精品。依托安顺丰厚的文化底蕴,生产《关山度若飞》等一批影视剧、《亚鲁王》等一批舞台剧,出版《安顺文化旅游丛书》等一批书籍,加强“红崖天书”等历史文化的发掘整理研究,推出一批历史文化研究成果和“安顺地戏”、“铜鼓十二调”等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建设原生态摄影、影视创作、书法创作基地等文艺创作基地,推出一批具有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的文艺精品。二是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确保“十二五”期间建成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档案馆等一批重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加强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切实解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欠账较多的问题。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核心,实现全市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满足各级文化需求,保障群众各项基本文化权益。三是大力发展黔色文化产业。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充分挖掘和展现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内涵,加大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利用。重点推进黔中国际屯堡文化生态园、安顺历史文化街区、大明屯堡影视城等省市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和产业项目建设。依托旅游文化、地质文化和奇石文化、古人类文化、多元特色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红色文化、人文文化等资源,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品牌,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
加强统筹规划,着力在旅游发展上提速赶超。抓住当前我国日益增长的大众化、多样化消费需求为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一是加强规划布局。以省正在编制的《贵州省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为契机,做好黄果树、龙宫两个5A级景区的规划修编工作,以黄果树景区为重点集中打造高端休闲度假游,以坝陵河大桥、紫云格凸河为重点打造极限运动和山地体验游,以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为重点打造科考探险游,以王若飞故居为重点打造红色旅游,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为重点打造乡村旅游,推动旅游从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型升级。二是强化资源整合。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黄果树、“多彩万象旅游城”等一批旅游休闲度假胜地,构建由黄果树、龙宫、屯堡、格凸河等景区组成的旅游要素全、产品多元化、服务功能强、旅游时间长的精品旅游圈。加强区域合作,积极打造滇黔二省五州市无障碍自驾车旅游协作区,联合遵义市打造“红色之旅、清凉之夏”精品旅游线路,联合桂林市打造“中国南方喀斯特”精品旅游线路。三是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旅游发展方式,促进旅游要素集群化、产品特色化、服务国际化、进出便利化、环境优质化,推动旅游资源开发从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变,旅游产品供给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旅游产业发展从单要素向多要素转变。
生态文化旅游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生态是文化旅游的保障。没有文化的旅游是苍白的,没有旅游的文化是缺乏活力的,没有生态的文化旅游是不可持续的。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以安顺独特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支撑,树立大文化、大旅游、大生态的理念,用文化擦亮旅游品牌、提升生态水平,用旅游承载文化内涵、展现生态魅力,用生态拓展文化创意、保障旅游发展,努力探索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三者有机融合,互动并进,共生共荣,全力建设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奋力把安顺打造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内涵丰富、旅游特色鲜明的世界知名、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胜地,走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提速赶超之路。(作者系安顺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周德瑞)
一、信息化发展趋势与现状
(一)当前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进入21世纪,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广泛应用、高度渗透的信息技术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信息网络更加普及并日趋融合。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相互交织,推动着全球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重塑着全球经济竞争格局。电子政务在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政府效能、扩大民主参与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发达国家信息化发展目标更加清晰,正在出现向信息社会转型的趋向;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主动迎接信息化发展。全球信息化正在引发当今世界的深刻变革,重塑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新格局。加快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
1、电子政务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显现;政府网站体系将进一步完善,重点业务系统和基础数据库建设继续推进。
2、国民经济信息化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将进一步发挥。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成果继续巩固和提高,普遍服务制度进一步完善。信息技术在工业重点领域的推广应用力度加大。
3、社会信息化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发挥重要作用。信息技术在教育、医疗卫生、防疫监控、应急处置和救治、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重点应用将继续深化。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4、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信息化建设的综合效益得到提高。信息产业对信息化发展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继续深入。
(二)我市信息化发展现状。
1、电子政务。建设了*市政务信息网,实现了省、市、县三级政务网络互联互通,为全市电子政务建设提供了统一网络平台,建立了全市统一的公务员电子邮箱系统、视频会议系统。部分单位通过政务信息网建立了纵向和横向的业务应用系统,如:市财政的国库集中支付信息系统,市工商局的电子工商应用系统。建立了*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全市18个县(市、区)人民政府和近60个市直单位建立了网站。*、海关、税务、银行等单位通过实施“金”字工程建立了一批重点业务应用系统,如:*局市—县三级网全面升级换代,并建立了县—派出所四级网,建立了人口信息系统中心库。
2、企业信息化。制造业企业加大了信息化投入力度,提高了企业信息化水平。如:*发电设备成套制造有限公司投入2000万元用于信息化系统建设,已建立了内部局域网;*江铃齿轮股份有限公司将信息化建设渗入到了供应链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市中小企业局建立了“*中小企业网”,为中小企业初步搭建了信息服务平台。深燃公司、*供电公司、市自来水公司等公用事业企业建立和完善了用户使用和缴费数据库。
3、社会信息化建设。章贡区“网络社区项目”实现了43个社区服务站和4个社区服务中心的网络连接和系统集成,提高了中心城区社区服务水平和资源综合利用率。“数字*”利用空间地理信息技术,提供城区三维信息服务,提高了城市信息化水平。教育、文化、卫生等系统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乡镇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实现法定传染病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
当前,青岛西海岸旅游还处于以观光旅游为主的初级阶段,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滨海旅游核心优势没有得到最大释放;文化旅游发展薄弱,缺乏对自身文化资源深度挖掘;旅游标识、公厕、停车场等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有待完善,城市旅游环境和氛围未形成;旅游企业规模化和品牌化发展不够,旅游产业扶持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些制约因素的存在,影响到了西海岸旅游业的发展壮大。开启西海岸旅游经济发展新局面必须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西海岸旅游发展规划。
在总体要求上,应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体现前瞻性、合理性、统筹性,确保旅游业发展不留遗憾。在具体实施上,应坚持做到先论证、后规划,先规划、后开发,无规划、不开发。应尽快启动《西海岸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应统筹西海岸全域旅游资源,明确旅游发展目标和总体定位,整合提升空间布局,确保资源合理利用,避免同质化竞争;要加强西海岸旅游资源整合,做好旅游产业项目库的整体规划。
二、抓住西海岸旅游发展的四个重点。
西海岸旅游资源比较丰富,我们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抓住能体现西海岸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的重点业态进行开发建设。
一是抓滨海旅游。西海岸拥有良好的滨海旅游资源,是青岛发展度假旅游和海洋旅游的主要支撑板块。抓滨海旅游要着力构建特色滨海旅游带。依托金沙滩、银沙滩、唐岛湾、灵山湾、龙湾等滨海岸线资源,建设海参博物馆、海洋水族馆、海洋特色商品博物馆、海洋美食文化体验馆、滨海疗养中心等项目,用沙滩、海岸线的优势积极发展帆船、皮划艇、龙舟、轮滑、沙滩球赛等体育项目,不断丰富完善滨海旅游内涵。要开发近岸旅游岛链。成立游艇、海钓等休闲运动俱乐部,健全海上观光、海上游乐、海上运动等旅游产品。二是抓乡村旅游。西海岸乡村资源分布广、种类多,在做好海洋文章的同时,必须挖掘山林、渔村、田园等绿色资源,不断拓展旅游发展广度,走乡村度假旅游产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道路。要培育精品生态景区。要推动小珠山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开发参与性、教育性、娱乐性、享受性于一体的旅游方式;要利用西海岸生态优势资源,开发银发族养生度假项目,满足老龄化社会对高端养老的需求。要构筑乡村旅游产业。要塑造特色乡村旅游品牌。依托区域生态农业发展储备区,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充分利用海岛渔业设施、渔业生产器具、渔产品及渔家房屋,发展集海景观览、海上作业、海鲜美食、渔家体验、海草房参观为一体的渔家乐;应依托大珠山杜鹃花会、海青绿茶采茶节、蓝莓节、樱桃节、拉网节等节庆活动,加快培育农业观光、田园采摘、乡村饭庄、民俗节庆等乡村旅游品牌。三是抓文化旅游。西海岸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应在传承历史文化、发展现代文化、挖掘工业文化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丰富西海岸旅游文化底蕴,彰显新区魅力。要打造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结合齐长城遗址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推进琅琊台省级旅游度假区深入开发。琅琊文化资源是西海岸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建议西海岸旅游业发展应充分利用这一文化资源,采取有利措施打造琅琊文化产业。应依托灵珠山菩提寺,深入挖掘佛教文化,开发佛教文化旅游产品;要加强对海草房、剪纸、年画、茂腔、红席编织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利用,丰富民俗文化旅游产品。要发展现代文化旅游。创新节会形式,继续办好金凤凰奖颁奖典礼、金沙滩文化旅游节、琅琊文化旅游节、西海岸啤酒节等活动,发展节会旅游。要推进工业文化旅游。创建一批新型滨海工业旅游示范点;规划董家口港口工业旅游项目,发挥港口对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围绕生态智慧城、中德生态园、青岛藏马山乡村(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等环保园区建设,推出园区绿色生态之旅,展示生态园园区规划与建设成果,体验未来生态低碳的生活方式。四是抓城市旅游。作为青岛未来的经济中心,西海岸新区应当将旅游产业全方位地融入 “打造宜业宜居宜游新区”的总目标中来谋划,全面推进城市和旅游一体化发展,最大限度满足市民游客需求,最大程度提高城市知名度。要将旅游作为城市的一项基本职能,加强旅游规划和城市规划的衔接,在全区城市规划的各个主要板块以及城市阳台、主题公园、娱乐设施、特色街区等公共设施建设中都充分体现旅游元素和旅游功能。要打造智慧旅游城区。以游客为中心,开展“智慧旅游”建设,实施数字化精品旅游体验和全过程管理服务平台的系统工程,整合吃、住、行、游、购、娱等各类旅游资讯,为游客提供各取所需的便利化服务。
三、研究制定西海岸旅游产业促进政策。
要坚持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理念,加大对西海岸旅游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促进全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要鼓励国内外旅游大企业(集团)入驻我区参与旅游开发或导入旅游核心元素,促进旅游业发展。对区内发展潜力大、前景好的重点旅游企业要进行培育,有针对性地给予政策扶持。要建立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的旅游发展激励机制,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此外,要打破行政区划和部门分割,建立指挥部体制下,促进旅游业协同发展的新机制,形成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合力。
四、重视西海岸旅游推介和市场开发。
一是做好新闻媒体的宣传推介。建议将西海岸的优势旅游资源筛选提炼,由西海岸相关部门统一制作优秀旅游产业宣传片,并在中央、省等电视台播放。
二是在山东、青岛等重要城市的港口、轮渡、机场等窗口位置以及大型公共场所的显著位置设立包括原胶南在内的西海岸重点旅游产业宣传标识牌。
三是西海岸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发挥各种节庆活动的作用,放大节庆文化品牌的经济效益。
四是建立和完善对外宣传网站,充分利用旅游网站、旅游微博、微电影、网络游戏、旅游电子商务等新媒体,建设旅游信息、网络营销、驴友交流、旅游服务平台。
五是设立旅游市场开发和推介专项经费,用于旅游推介和客源地旅游市场促销,拓展旅游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提升西海岸旅游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