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课程与教学的问题范文

课程与教学的问题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8:2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课程与教学的问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课程与教学的问题

篇1

【关键词】现代汉语;教学;问题;对策

现代汉语课程是高职高专文秘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作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其使用范围非常之广,它不仅是国内兄弟民族所使用的交际工具,也是海外华人的通用语言,更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

一、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忽视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的价值。作为一门传统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它的开设和教学的价值一度受到教学界、学术界部分人的怀疑。有人认为接受过良好母语基础教育的大学生已经具备较高的现代汉语的语言素养,无须在大学重新开设一门学习母语的课程。也有人认为现代汉语作为母语,已为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和运用,教学必然因教学内容没有新鲜感,缺乏新的刺激,难以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2.教学与现实语言生活紧密脱离。与文学课相比,现代汉语课似乎更枯燥、单调,既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又没有感人的艺术形象,课程教学又往往重理论而轻实践,与学生的现实语言生活紧密脱离,对学生语言状况的改善又难以在短期内见到实效,因而常常使课程处于难教、难学,又难听(枯燥乏味)的尴尬局面,不受学生欢迎。

3.教材内容的重复与语料的陈旧。现代汉语教材中的基础知识部分有不少内容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涉及过,如“语音”中的声母、韵母和声调,“汉字”中的汉字结构、形声字,“词汇”中的同义词、反义词,“语法”中的词类和六大句法成分,“修辞”中的常见辞格等。问卷调查中,学生普遍反映许多之前已学过的内容,现在再学觉得没什么兴趣,学的时候觉得早就懂了,只是做作业又往往心里没底。相同的内容反复刺激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反而易使学生渐生倦怠乃至厌烦。教材中用例大多是过去的语言材料,重弹老调不仅乏味,更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审美情趣和语言修养。

4.教学方法陈旧。传统的教学方法便于系统地教授学科知识,但是这种类似新闻联播式的教学常常使学生在视觉上、听觉上和心理上产生疲惫感。师生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很重要,不少教师希望通过提问来争取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提问也有局限性,提问过滥,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等,同样也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结果往往是“启”而不“发”,甚至出现“问”而无“答”的尴尬局面。

5.过分依赖现代教学手段。很多教师喜欢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把所有的教学内容统统做成课件。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缓解过多的教学内容与有限的课堂授课时间之间的矛盾,增加传授知识的信息量;另一方面可以增添视听效果。但是事情往往存在一个度的问题。如果只注意外在的教学形式,不留意教学内容的科学和预期的教学效果,过分热衷于现代教学技术,一味地依赖新技术的方便和视听效果,学生或许由于一时新奇而暂时沉浸于热闹的图文中,何况课件用得太过频繁,也会造成视听疲劳。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明确现代汉语课程的定位

关于现代汉语课程的专业定位,应该在培养学生“三基”、“三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为培养学生初步的理论意识。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明确目标,唤醒其对现代汉语的自觉学习意识,实现认识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而构建较为系统的现代汉语知识体系。

2.紧密联系现实语言生活

理论脱离实际就会失去生命力,任何学科研究的终极目的都是应用,不面向应用就没有出路,现代汉语教学更不例外。汉语教师必须走出象牙塔,现代汉语教学必须面向社会、面向时代、面向应用才有出路,这是现代汉语教学改革的总原则。

3.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内容

《现代汉语》教材中,有不少内容都涉及国家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任务以及汉语规范化等与社会语言运用密切相关的问题。这些知识的讲解不能只讲一些抽象的定义,而应该联系实实在在的社会语言生活。如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去调查招牌、广告等社会用字的规范问题,然后撰写调查报告,并进行相关讨论。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调查、分析和研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篇2

一高师院校创造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创造学是我国近年来新兴的一门学科,作为课程,目前已经在很多高师院校开设,课程开设的目的是提高师范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增强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但在创造学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创造学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有些任课教师在创造学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按照课程安排和教学要求进行实践教学,认为教学任务就是对创造理论的讲解,轻视实践应用的训练,这导致创造学实践教学往往流于形式。二是实践教学的效果不理想。虽然一些任课教师在创造学教学中开展了实践教学,但这种实践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还不能将创造应用到和学生息息相关的学习、生活和专业等各个领域中,范围相对较为狭小,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高,实践教学效果也不理想。

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为:一是创造学课程地位较低。与其他高校将创造学课程定位为专业课不同,高师院校的创造学课程一般被设置为通识课,课时数量少,学分少,课程地位也较低。二是不重视实践教学。部分高师院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开展实践教学的氛围。任课教师对创造学实践教学的认知程度也较低,认为实践教学操作起来费时费力,效率不高,效果又难以立刻体现,因此对实践教学持有抵触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愿意采用。部分学生学习创造学只是为了获得学分,对于是否进行实践教学并不关心。三是实践教学方法单一。高师院校创造学课程在讲授的过程中仍旧以理论讲解为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很少使用,即使使用效果也不理想。四是实践教学的师资和基地较少。高师院校创造学的教师大多擅长理论教学,开展实践教学的能力较低,导致优秀的师资比较少,同时和高师院校建立广泛联系的实践基地也较少,学生无法开展有效的实践。五是实践教学的考核机制不健全。高师院校创造学的教学质量考核主要以学生最终的考试成绩为标准,对于实践教学的考核少之又少,往往在教学质量考核过程中被忽略不计。

二解决高师院校创造学实践教学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

“重视知识和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甚至把实践教学理论化,这种现象在近代大学中是普遍存在的。”[2]在当代的高师院校中,这种现象也是存在的,尤其是创造学这样的通识课,更是如此。因此,有必要提高学校、任课教师和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认重视程度,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才能真正使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学校层面:要形成良好的实践教学氛围,倡导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中增强实践教学的比重,通过加大实践教学的投入、完善实践教学的过程和制度管理、加强实践教学的考核等方式不断营造良好的实践教学氛围,积极为各门课程开展实践教学创造条件。教师层面:创造学任课教师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创造学教学中开展实践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能够丰富教学形式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还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层面:要积极参与创造学的实践教学活动,通过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同时也会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对工作、人生的正确认识和态度,这也有利于学生的生命成长。

(二)拓展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

一是案例式教学。创造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在对有关创造的成功案例进行介绍和剖析时,应该模拟创造案例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进行角色表演,这有助于学生对创造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接受,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二是进行项目式教学。项目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为组织学生完整地实施一个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主要指一个具体的创造活动,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己运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通过自己的亲手操作,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某一创造问题。学生通过实施整个项目过程,获得了创造的成果,这会锻炼学生独立实践的能力,同时也会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为下一步的学习提供动机。三是进行观摩式教学。创造学课程的观摩指的是在学校和任课教师的组织下到科技展馆、发明创造单位、知名企业等地方现场参观创造发明、科技创新、企业创新等实践活动,学生参观后要撰写分析报告,交流心得体会,在感悟中理解创造理论的实践应用。四是互动式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和学生进行深入的互动交流,倾听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要求,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加入学生创造成功的经验和学生身边的创造故事,这有助于提高创造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五是结合学生的专业进行实践教学。创造总是在某一个专业领域中进行的,在进行创造学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紧密结合学生所学习的专业进行教学,将专业领域中的创造可能一一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创造激情,为将来进行创造奠定基础。

(三)构建开放式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开放式的师资队伍主要包括以下人员:一是专职实践教师。目前高师院校还没有建立专职的创造学实践教师队伍,这需要高师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引进具有创造实践经验和技能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师资队伍中。二是聘请当地的科技发明人、创造团体的负责人、企业家、知名成功人士等作为创造学的兼职实践教师。这些兼职教师由于拥有丰富的创造、发明和创业经历,已经形成了独具个人特色的创造经验和理论,能够把创造理论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有助于学生对创造理论的深入理解,同时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创造实践。三是建立创造活动指导教师队伍。创造活动指导教师的组成应该是多元的,包括校内从事创造教育教学的教师、从事学生管理的教师、具有一定创造经验的学科教师,同时还包括当地的科技发明人、创造团体的负责人、企业家、知名成功人士等,创造活动指导教师队伍的设立有利于学生有的放矢地开展创造活动,提高创造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四)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是创造学进行实践教学的根本保障,也是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实践基地的建设,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不断拓展校际之间、校企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加强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目前,高师院校的实践教学基地大部分是关于教育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对于创造学这类通识类课程,实践教学基地基本上是空白。创造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进行创造。因此,有必要加强创造学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为实践教学的实施提供设施保障。创造学实践教学基地应该包括校内教学实践基地和校外教学实践基地。校内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包括建立创造发明科技馆、创造发明和创业社团等,以此为依托积极组织创造发明和创业设计大赛等并要求学生参加,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上要积极开拓校外资源,广泛和科技部门、创造发明组织以及当地的优秀企业加强联系,建立一批稳固的创造学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开展创造活动提供场地和资源,以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考核机制

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考核机制是创造学实施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所谓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考核机制指的是在实施考核过程中既注重过程考核,又注重结果考核;既注重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又注重学生学业质量的考核。“实践教学的评价应贯穿于实践教学的整个过程。在注重结果评价的同时,注重结果形成的过程性评价。”[3]以往创造学课程的实践教学考核更多的是关注最终的实践教学结果,忽略了实践教学过程的考核,这直接导致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走过场的现象。因此,要把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教师把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在实践教学考核的主体上,以往创造学的考核对象多为教师,即针对教师实施实践教学的情况进行评价,对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和获得的结果往往不予评价。因此,在创造学实践教学的考核上,不仅要把教师的实践教学考核作为评优、晋级的条件,同时还要把学生实践教学的过程和结果纳入到评价中来。对于学生而言,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和结果同样也要作为考查学业成绩的重要指标之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才能在实践过程中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柳礼泉.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41.

篇3

一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定位不够明确

在学前教育学教学实践中,一是此门课程的开设缺乏必要的调查和论证过程,造成所学的部分内容与实际工作联系不大,教育理论和实践脱节。一些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沿用多年,对学生真正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缺乏深入理解,课时安排也不尽合理,知识与技能学习的比重远大于实训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普通,往往造成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不懂得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学习效果欠佳,更不利于对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2课程内容交叉重复

学前教育学课程应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但是实际教学中,有些章节之间缺乏有机联系,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现象严重,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没有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高职生源质量不均衡,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理解和认同不足,倾向于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轻视理论知识学习,也缺少对学前教育现象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对教育理论知识的接受有一定困难,不能融会贯通,综合运用能力不强。许多任课教师关注的往往是自己所教课程的完美性,而很少顾及与其他课程的重叠问题,更很少去考虑学生学习的感受,这会让学生产生倦怠情绪,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3教材面临严峻挑战

学前教育学教材版本较多,估计未来几年会有更多教材出现,但是目前大多数教材与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去甚远。这些教材一是强调学前教育学的学科独立性,重心在于学前教育学的学科框架,而不关注未来的幼儿教师到底应该知道什么,学些什么。二是教材的教条主义倾向严重,基本是沿用普通教育学教科书的编写模式。事实上,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会关注学前教育学是否应独立成为一门学科,而是关注学前教育学究竟是什么,它和中小学教育不同之处何在,独特性在哪里。学前教育学应该是幼儿园教师职业视角下的学前教育学。

4教学范式急需改革

独白式教学是目前高职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的主导范式,在独白式教学范式中,师生之间是非民主的对立关系,教师成为传递知识的专家,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教师讲、学生听是学前教育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教师关注课程知识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容易忽视学生的实践经验,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去引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与教材、幼儿等建立对话式关系等。独白式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

5考核评价标准单一

高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相对落后,并对教材体系如何转化为教学体系的把握不足,教学过于注重学科的理论性而忽略其实践性,教学评价基本沿用多来年的考核评价标准,任课教师往往是根据学生期末成绩,再加上平时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评定。课程考试以知识点为主,大多数学生在期末考试之前突击应付,学生只凭记忆就可取得高分。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已经成为教学的生动写照,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学前教育学相关知识。这种考核方式急需改革,否则不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完善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的建议

1课程开设需经过必要的调研和论证

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的开设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经过充分的调研和分析,广泛收集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将这些要求进行整理、归纳和分类,转换成核心技能,再根据核心技能的要求开设相应的课程。明确每一门课程所要达到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这样才能保证所开设的课程和社会的实际需求一致,避免所开课程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的现象。把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放在突出的地位。要积极从幼儿园实际需要出发开发课程,紧紧围绕“学生毕业后可适应哪些工作岗位”、“幼儿教师需要完成哪些主要工作任务”、“幼儿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素质”等重点问题开展调查,以此为据构建课程体,实现由学科知识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转变。

2关注幼儿园发展动向,更新课程教材内容

教材内容要推陈出新,任课教师要充分关注学前教育领域的发展动向,创造条件深入到幼儿园一线,做好资料收集工作。所编写的学前教育学教材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教学内容应贴近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反映幼儿园教改新动向,对课程内容和教材进行革新,不拘泥于学科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跳出原有的课程框架。教师也可以编写补充教材或是以活页补充讲义的形式,把最新的知识充实到课程教学中,特别是丰富的家庭教育学相关内容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不能再自我陶醉于现有的学前教育学教科书体系,不能再迷恋学科体系的完美光环,而应与时俱进,转换思维方式,超越单一课程逻辑的局限,对传统学前教育学教材进行变革,让课程内容具有鲜活性、情境性、有效性、实用性。将以往教科书的宣言式风格转换成对话式,对教科书和教学计划重新设定,既要考虑教师教的空间,也要考虑学生学的空间。在教材的编写与教学过程中就要把“主题活动”模式贯穿其中,让学生从学习之初就真实地接触到幼儿园教学情境。着眼点要放在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备的有效性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上,不再局限于自身逻辑的科学化追求,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取向

3变革学前教育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引入幼儿园活动模式,改革幼儿园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学生根据分科教学所学的知识技能并不能适应目前幼儿园以“主题教学”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模式。延长实践教学活动时间,丰富教学实践方式。要按照职业工作岗位所对应能力的要求组织教学,基础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基本的原则,增加学生实践实训课程的内容与比重,让学生在“教、学、做”合一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提高,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实践中提升”。一是统一安排学生深入幼儿园进行教育实习,加强对教育实习的管理与指导,通过改革教育实习过程、指导方法、评价指标和考核方式等,提高教育实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二是以完成幼儿教师工作任务为驱动,在课堂内进行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训活动,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操作练习法、情境体验法、片段模拟练习法、试讲评价法等多种形式(包含教育活动设计、说课、研讨、相关的教育材料制作等内容)。让学生知道怎么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还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发挥其“直观感性、开阔眼界、启迪思维”的重要功能。

4改革课程评价体系,大力推行过程性考核

一是改变学生成绩的评定办法,强化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以学生的实践学习为主,应适当增加学前教育学课堂考核和课后作业的评价环节,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小组作业、教育实践报告、研究性学习小论文、讨论以及平时的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等应作为课程评价指标。二是可以举办校园文化节、舞蹈、音乐剧、玩教具制作,开展美工、故事演讲等实践技能比赛,还可以让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项目完成的情况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实践体验和相应的专业实践能力。三是要改变教育实习的评价方法。例如,增加评价环节,变目前的结果评价为过程评价,对实践教学的准备、中间过程及结果均进行评价,从而对教育实习活动进行全程监控和指导;改变评价主体,变过去指导教师的单一主体评价为多主体评价,除高职指导教师、幼儿园指导教师评价外,将同学互评和本人自评也纳入评价范围,从而充分调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搭建实践教学平台

一是组建由高职指导教师和幼儿园指导教师共同组成的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充分发挥高职教师的理论优势和幼儿园教师的经验优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建立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在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架起连接平台,在此基础上,开展教育实习、教育见习、教学观摩、幼儿园教学研究、科研课题研究等系列活动,既为学生提供稳定的实践教学机会,又丰富高职教师的实践经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二是着力打造一支“名师引领、双师素质、专兼结合、重在建设、形成梯队”的优秀课程教学团队,吸纳行业专家参与课程改革,加强“教学研一体化”的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对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行为的指导,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学术交流和横向研讨,开发校企合作和行业技术服务,实现校、园互动,全面参与幼儿园的教改实践,培养青年骨干,推动课程团队教师的成长。总之,通过搭建合作平台,可以加强高职教师和幼教一线工作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助于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方形成实践指导合力,不断提高幼教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秦金亮.学前教育专业“三学”受到的挑战与未来改革路径[J],幼儿教育,2011(7).

[2]范小玲.高专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时代教育,2011(6).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 ESP课程教学 问题 对策 建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023-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青睐。作为世界各国交往中最普及的交流工具―― 英语,其工具性和应用性特征日益明显。对于专业性较强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学习专业英语不仅仅是为了掌握另一门语言,更重要的是为了获得一把开启更深、更广阔的专业之门的金钥匙。ESP(Englishfor Special Purpose)即专门用途英语,又称特殊用途英语)指的是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如电子商务英语、新闻英语、法律英语、学术英语等,它是英语教学领域的一个分支,ESP在英语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展起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英、美等国在ESP教学上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而在英语水平较高的许多欧洲和亚洲国家与地区,ESP也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主流,如罗马尼亚、新加坡等国,虽然对于改革开放的和入世的中国来说需要ESP专业人才是不容质疑的,ESP教学在高职学校的英语教学中也得到了普及推广,但就我国高职院校目前现在ESP教学的开展却不容乐观,一些高职院校中有些专业开设了ESP课程,有些专业就没有开设,有些专业原来开设的有,而后来却由于种种原因又取消了,课时少、大班上课,而且几乎所有的ESP课程都是由专业课教师兼任,教学仅仅是对课程笼统的介绍和经验之谈,教学方法单一,很多学生把ESP课程看作为了解专业信息的手段,与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精神相违背,专业英语教学的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能力。2008年5月,我院承担了为期一年的“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项目”―― “专门用途英语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编号为:谢德荣ZGWYJYJJ2007B56)课题。根据课题组对ESP需求分析的研究、学习动机与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现状的研究,力图通过情景需求分析和学习需求分析解决高职ESP教学在课程设计、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以及培养目标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究解决问题的对策。

1 高职ESP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高职ESP课程研究起步晚、实践运用滞后

ESP在英语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展起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英、美等国在ESP教学上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而在英语水平较高的许多欧洲和亚洲国家与地区,ESP也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主流,而我国在1982年教育部出台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才第一次把专业英语的性质进行定位,但目的仅仅在指导学生阅读有关专业的英语书刊和文选方面,直到2004年出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对专业英语的定位才充分明确,专业英语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完成从学习过渡到实际应用的有效途径。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而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是十分滞后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于2000年以后,所以高职院校对专业英语的理论研究和运用还处在一个探索的阶段,许多高职院校开设的ESP课程仅仅是点缀,课时非常少,大多为32~48学时,再加上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1.2 高职院校ESP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自身特色

在我国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基本沿袭了普通本科院校的模式,没有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远远不能适应高职培养目标对英语教学的要求。本科大学英语教学分为基础阶段和应用提高阶段,现行的高职英语课程除了在课程的进度上放慢以外,其余的几乎全部按照本科规定执行,而高职院校的ESP应有明确的目的性,能满足学生特定行业的需要,但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时间是在第五学期,而此时很多学生都忙于找工作,这就造成专业英语课形同虚设。

1.3 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

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总体水平相对于本科生来说,不能相提并论,而其个体英语的水平也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源于普通高中毕业生和职业高中毕业生,学生入学的英语基础就远远的低于普通高校的学生,而且两级分化的现象也十分的突出,而且又由于高职教育的学制短,许多高职院校EGP课程开设的灵活性很大,相关统计显示绝大部分高职院校EGP课程开设一年,有120多个课时,但是与《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建议开设课时数相比远远不够,导致很多学生在基础英语结束时,没有自信心对学好接下来的ESP课,导致ESP课程成为一种形式。

1.4 缺乏一支专业的专业英语教师队伍

目前,我大部分高职院校ESP课程的教师是由专业课教师或由语言教师担任的,英语教师的英语基本功底虽然扎实,教学经验也丰富,但在相关专业课的基本知识和实践经验方面相当匮乏,对于ESP课教学的特殊性不了解,导致在教学中经常遇到“无知”的尴尬;而专业教师虽然熟悉本专业的特点,但由于他们自身英语功底不足,在教学的方法和技巧上存在明显的不足,ESP课通常把课文翻译一遍,练习处理一下,而在语音、语法、句型等方面都显得力不从心,优秀的ESP教师应该是既具备专业的英语语言学知识,又具备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但目前从事ESP教学的教师,不是英语教师就是专业课教师,往往只熟悉其中的一个领域,这些都会对ESP的教学产生负面影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5 ESP教材的选取和编写缺乏实用性

教材不仅是课程的主要载体,而且是教学原则、理念等方面的具体体现,还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工具。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ESP教材多以专业内容为导向,而且教材偏重知识的介绍,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材的使用上也是相当混乱,没有统一、规范的要求,有任课教师自编的教材、讲义,也有从网上直接下载的,同时,在教材的难度和内容的覆盖面也有相当的差别。在调查中学生对评价教材的标准有三个:实用性、趣味性、适应性,目前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教材理论性过强,缺乏实践性和趣味性,而且在教材的选择上完全由院系做主,教师没有任何权利。蔡基刚认为“ESP教材内容专业性不宜太强,但语言上要有代表性”,教材本身应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进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2 建议与对策

2.1 建立一支专业的ESP教师队伍

ESP教学成败的关键取决于师资队伍的素质,要全力打造一支稳定的既懂英语又懂专业的ESP教师队伍,可鼓励英语教师攻读专业的硕士或博士,也可采用合作教学模式,使专业教师和英语教师共同合作,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完成ESP的教学。ESP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在课程设置上必须满足学习者的特殊需要,在内容上与学科、职业相关,ESP教学必须遵循真实性、需求性及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因此,教师应具备扎实的语言理论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

2.2 ESP教材编写

ESP教材内容的专业性不宜太强,但是在语言上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教材应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在ESP教材的选择和编排过程中,应依据不同专业、生源地情况、学生学习需求,突出实际性原则,同时老师也可以利用活页、引进原版教材、自己改写或编写教材,使教材更贴近专业和学生实际情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

2.3 ESP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ESP课堂教学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教学要建立在学生将来工作需求的基础之上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引导,促进师生的双向交流,改变以往采用“语法一翻译”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运用场景来接触真实的语言,进而来优化教学效果。

3 结语

ESP是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英语人才,它更是体现高职办学特色,高职院校应该对ESP教学进行准确定位,编写符合ESP教学特点的教材,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建立一支专业的合格ESP教师队伍,实现为社会培养出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这一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郭曦.改进高职院专业英语教学的对策和思考[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62-65.

[2] 刘法公.论基础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31-33.

[3] 严玲.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ESP课程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9(4):101-103.

[4] 邓俊.高校ESP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6(7):156-159.

篇5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课标;问题与策略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3-0036-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在高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多动脑、勤动手,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断的对所学知识进行掌握和理解。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新课程的优势和作用。另外,教师要在改变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不断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浅析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学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目标上。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仅仅是把化学知识准确的传授给学生,学生就按照教师所讲解的知识进行记忆与练习。传统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备课与讲课,并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这种方法过多的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加强我国新课程的改革,我们把化学教育与化学实验充分的结合起来,进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发散性思维,进而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二、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学生缺乏操作的机会

高中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尽量多的为学生创造实验的机会,使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学生不仅能深刻的理解所学知识还能加深记忆。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的教师为了加深教材与测试题的难度,花费过多的时间进行讲解与习题练习,减少了学生进入实验室做实验的机会。虽然有些探究性实验,教师会准备器材在教室中演示,但是很多学生不能真正的去操作,其效果远远不如走进实验室亲自动手操作。还有一些教师为了节省时间,直接用视频资料代替学生实验,这种做法不仅不符合新课程的标准,而且教学效果也不是很好。学生在独自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对实验进行直接操控,在实验的过程中,如果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存在差异,学生就会积极的思考,这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引导,使学生对实验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与记忆。而视频中的实验都比较正确,学生不能从中找出易错点和注意事项,容易出现看过就忘记的现象。对于演示实验来说,虽然学生能够真正的看到实验的过程,但是由于实验结果的不明显与学生所处的位置等问题,学生观看的效果也会受到影响,以至于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演示镁条在空中燃烧的过程中,老师直接在讲台上进行实验,那么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很清楚的观察到实验过程,最后学生还需要死记硬背进行记忆。

2. 教材方面的问题

(1)由于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减负”,所以高中化学的教材被减的很薄。教材的改变与高考的测评没有进行很好的结合,导致必修两本书把以前三年所学的内容都包括了,由于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讲解透彻。其中物质的量在原来的教材中安排了有十几个课时,而新课标只安排了三个课时,但是教师需要讲解的内容却没有太大的变化。有些内容在教材中没有涉及,但是资料中却包括,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参考书的基础上,练习超纲的部分。有很多问题,新课程的教材中没有涉及,但是练习题与历年的高考试题却频频出现。教材中的一些知识,既然包含就要给学生讲解透彻,要不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知半解,对以后的学习也有影响。

(2)在新课程化学教材中,有一些课后习题与教材的内容有一定的偏差;还有一些辅导资料表面上是与新课程配套,实际上是以前辅导资料的拆分与组合,辅导资料中的习题与学生所学知识有很多不相符的地方,因此会出现学生在习题练习的过程中出现一定的困难。虽然教师对辅导资料进行了筛选,但是市场上的辅导资料种类比较多,学生在选择的过程中很难把握。

(3)新课程的选修教材学生在接受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首先选修中的知识与必修中的知识有很大程度上的脱节,在学习顺序上也要进行合理的调整,使其符合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例如在学习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过程中,学生能很容易的完成必修1与必修2的内容,但是选修3里面的杂化轨道理论、金属晶体堆积模型等,对学生来说特别的抽象,在缺少模具的情况下,教师很难直观的向学生讲解,给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另外,新课程缺少新教材的考试大纲,教师对高考中所要测试的知识点、考试的重点等问题没有一个很好的把握,使得教师对教学的内容不好把握。新教材的知识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整合起来比较复杂。

三、 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1. 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我国的传统教育主要以考试为手段,并将重点放在升学上,用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的教育模式。学校将重点放在智育的发展上,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与潜能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思想对化学实验课程有着严重的影响,教育部门与学校对化学实验课程不够重视,还有一些教师认为实验课程纯属浪费时间,在做实验的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常常选用比较快的方法来代替化学实验。我国的新课程教学应该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作为教育的目标,并确定实验在化学中的重要地位,并通过化学实验来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鼓励学生积极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师,应该正确的认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并在实验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促进学生后期的学习。

2. 加大实验设备的投资

首先学校要加大化学实验资源的投入,尽量满足教学对基本化学实验的要求。学校不仅要向上级反映化学实验设备的真实情况,还可以建立小型的化学实验室,以此来完善学校的化学实验资源,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要求。小型的化学设备成本比较低,而且也比较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它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其次,学校也可以用多样化的管理方法对实验室进行管理,学校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提高实验室的开放率,以此来解决实验室需求紧张的现象。我们可以先开放一个实验室,提供实验所需的药品与仪器,对于其他需要的药品,可以进行预先申请。另外,为了减轻化学教师的工作强度,学校可以鼓励学生来进行化学实验室的管理,选举在化学方面有一定实验能力的学生对开放的实验室进行管理,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对实验器材和实验药品进行管理;同时,他们还要指导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化学实验的低年级学生,并与他们进行沟通与交流,积极的帮助低年级同学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避免化学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指导低年级学生的过程中,也增强了他们自己的实验能力水平。

3. 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1)高中化学课堂需要良好的教学氛围,只有在平等、有趣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才能充分的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下,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动手,以此来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健康、愉悦的教学环境,能给学生带来一种平等、自由的心理感受,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有太大的压力,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2)良好的教学环境需要教师发扬民主的教学思想、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进行优化组织教学,使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这样老师可以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进行自我提升,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课堂反应,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

4.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中化学中有很多知识需要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来巩固学习,在实验的过程中理解所学知识的本质,所以教师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将化学课堂的主动权交到学生的手里。另外,新课程教学鼓励合作探究式学习,加强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化学课堂的主角,以此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化学课堂上,要留出足够多的时间供学生思考与表现,以此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动手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在新课程下,教师要设计一些与课程有关的问题,并鼓励学生进行思考讨论,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教学氛围,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5. 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高中化学教学主要包括两部分:课程教学与实验教学,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用的教学方法。首先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并联系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与归纳。另外在实验教学部分,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动手,独立思考,加强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力。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发展,学生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课堂的创新性和灵活性发展,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教师要从实际出发,结合不同教学方法的经验,灵活运用启发式与讲授式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6. 加强化学教学的教学评价

化学教学评价,不仅能反映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而且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有引导作用。例如在化学实验方面,很多学生都认为高考中的化学实验测试还停留在纸笔测验上,很多试题都可以通过做练习来加强,所以很多教师比较重视化学实验题的讲解,而对于真正的实验课则草草了事,不太重视,这就导致学生对化学原理的了解比较透彻,实际操作中却非常的生疏。很多学生都希望通过增强化学教学评价来改善教师对于化学实验的态度。教师不仅要重视结果性评价,还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可以从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态度和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建议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学评价是推动化学教学的前提,我们应该建立起完善的化学教学评价。另外还要将执行评价和量化评价结合起来,进一步的构建全面的化学教学评价体系。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断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不断的改变教学方法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教师还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与教学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平等、愉悦的学习环境。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设计,让化学教学贴近学生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另外,学校要为化学教学创造有利的教学条件,并积极配合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所做的努力,提高高中化学的教育效率,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孙鸿,杜永权,梁永平.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的问题与对策[J].化学教育,2011,(4):148

[2] 陈冰心.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4):89-92

篇6

【关键词】建筑抗震设计;教学改革;教学质量;建筑信息模型

Problems and Reflections on Teaching of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

ZHENG Xiao-fen

(Department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

【Abstract】The practices of earthquakes in recent years have prov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structural seismic design will undoubtedly provide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social public security.Enhancing th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quality of seismic design cours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further promoting the structural seismic design.Simultaneously,this paper suggests introducing the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technology to carry out the innovative teaching of earthquake resistant course.

【Key words】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Teaching reform;Quality of teaching;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0 前言

由于地震的难以预测性,为减轻地震灾害,提升建筑的抗震能力是最为重要的举措。因此,抗震设计是建筑设计极为重要的一环。国际上主要抗震国家对建筑抗震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和规定,建筑抗震设计为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的必修课。该课程使学生掌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以及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抗震设计步骤和方法[1-3]。面对当前我国高等学校争创“双一流”的新形势,工程教育的改革步伐不断加大和深化,致力培养知识面广、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人才。对于建筑抗震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存在诸多问题,难以满足培养出创新人才的要求,因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 建筑抗震设计教学现状

总体上,长期以来,建筑抗震教学模式基本由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未能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信息。这种教学方式针对性不强,学生对授课内容缺乏兴趣[4];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难以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当前建筑抗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如下。

1.1 课程内容多而学时少

建筑抗震设计课程所需的预备课程主要有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结构动力学、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等,它将地震工程学、地震学和建筑结构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要求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和较宽的专业知识。无论从授课还是学习的角度来说,建筑抗震设计课程均有较大的难度[5]。而且,该课程的学时一般安排在34左右。因此,课程内容多而课时不足的矛盾较为突出。

1.2 课程实践性强而学生缺乏实践

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讲授建筑抗震设计课程的较少,而多是偏重于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的讲解。建筑抗震设计一般是三部分内容的有机结合:抗震概念设计、计算分析、抗震措施。其中,抗震概念设计是建筑抗震设计的灵魂[6]。学生一般多擅长计算分析,更容易注重强度验算[7]。导致大多数学生只掌握了抗震设计的计算方法,却不知道如何将这些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中,难以理解其中的抗震概念设计,特别是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过程中,需要运用概念设计把握问题的本质,进而准确判断并采取相应抗震措施。判断能力主要来自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逐步积累,恰恰是学生所欠缺的。如果学生难以理解课程的核心内容,接下的毕业设计和工程实践将举步维艰。

1.3 学生对抗震规范内容难以区分

建筑抗震设计课程内容与抗震规范内容紧密结合,抗震规范对各种不同类型建筑都规定了相应的抗震设计要求。短时间内,学生难以理解规范中大量的条文;而且容易混淆,用错对象。为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正确使用抗震规范,教师需要解释部分重要条文和规定的背景及相关知识。此外,教师需要实时关注抗震规范修订动态以及修订的背景依据,及时调整抗震教学内容。

1.4 建筑抗震设计的多样性

篇7

关键词:新课程;农村;作文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9-0197-01

《语文新课程标准》已经颁布很长一段时间,新课程的理念也已为广大语文老师所接受,逐步在教学实践中努力落实。但是,从目前作文教学存在的一些弊端可以看出,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作文教学,离“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差较远,尤其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作文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

一、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的弊端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审视当前的作文教学,仍然存在不少弊端。

1.传统教学理念阻碍发展。一些教师还盲从于传统教学理念,认为自己高高在上,忽视中学生的心理年龄性,用一些陈旧的条条框框禁锢学生的思维,对学生进行“成人化”的作文要求。

2.急功近利思想严重。一些教师为确保学生考出高分,采取了不少功利的做法,最典型的就是将一些优秀作文分门别类,让学生死记硬背,以备不时之需,学生作文明显缺乏生活基础,素材老套,内容苍白俗套,缺乏真情实感,这些现象在农村中学普遍存在。

3.作文教学的异化现象日趋严重。一些教师的作文教学以应试教育为风向标,异化着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心态和行为,出现当前初中生作文与生活分离的异化现象,使学生写作能力培养难以落实。

4.模式化现象十分严重。当前,为了应付考试,许多的教师很注重模式化的写作,给学生很多的题材,模仿写作,从而完成了任务,使得学生探索和发现世界的奇妙显得很没有兴趣。

二、造成当前初中学生作文存在弊端的原因

当前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不尽如人意,常慨叹不已;反过来,学生对作文兴趣索然,甚至讨厌害怕。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社会方面原因:迎合写作。当前的中学作文教学之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落入了“迎合写作”的陷阱。初中作文平时训练要围绕中考的指挥棒转。有的学生到中考前干脆背几篇范文或美文,误打误撞,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中考作文反而得高分。

2.语文教师方面原因:不擅长写作。有些教师的写作能力值得质疑,新课程标准要求老师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言教学当中去,以便培养他们的语感和兴趣。但由于语文教师对语文的冷漠和不擅长,往往充当了“说文”而不是“作文”。

3.学生方面原因:生活单调乏味。农村作文课堂学生被禁锢在教室里,胡编乱造作文,写出的文章缺乏真情实感,语言枯燥、干瘪。学生在作文表述中词不达意,有话说不清楚。作文教学的课堂中读写分家,读归读,写归写。读与写“两锅煮”,二者并列进行教学。而且学生阅读量太小,导致学生知识贫乏,语言苍白无力,思路狭窄。许多学生不注重平时词语积累,习作练习量少得可怜。学生参加语文的实践活动也很少,无形之中让学生在作文的世界面前关闭了生活之门,找不到作文的方向。

三、对策

1.改变传统观念,提高教师写作理论水平。教师们必须要接受先进而系统的写作理论教育,学习当代一些优秀的教育哲学和教育方法。此外,我们提倡教师下水作文或半下水作文,学生写什么,自己先写,体验体验。实践证明,教师的下水作文确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起学生的写作热情。

2.破除套路作文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文教学必须彻底破除一切违背写作规律、阻碍个性展示的套路模式,大力提倡自主作文,以激发其解放自我,展示个性,开发自己的创新潜能。教师本身要更新教学观念,敢于创新,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入情入境地想。必须使学生养成爱思、多思、善思、深思的习惯,思维能力才会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

3.建立一定的作文激励机制。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尝试以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从而达到了进一步巩固、提高其写作水平的目的。把作文教学列入教学评估,定期进行作文比赛,由教师推荐、学友推荐和学生自荐结合的方式,向全国有影响的作文教学刊物推荐学生佳作,开辟“优秀作文展示园地”,用以展示学生的佳作或有特色的习作。

4.尊重学生独立见解,善于激发学生表现欲望。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经常表现在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上,有时这些见解新颖,应该给予肯定,有时一些见解有偏颇,也应该给予引导,切勿横加指责。要尊重学生的创见,鼓励标新立异。着力营造作文创新的宽松环境,不要给学生设下太多的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见解与才能的欲望。

5.学生要深入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写作要有材料才能写出好的作文,学生首先要热爱生活、深入生活、观察生活,才能储备写作素材,建立起自己的写作“资料库”。学生还要走出学校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把小课堂与大课堂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观察生活,分析生活现象,探究事物的实质,明辨是非曲直,才能写出好文章。

篇8

关键词:高中计算机实践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55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发展进步,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当前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高中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模块,由于计算机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较为灵活与自由,因此教师的教学往往各出己见,但都以理论基础教学作为重点,因此教学成果满足不了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如今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才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重点。当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已成为现代化信息发展的代表,因此信息技术教学渗透了高中教学各个方面。而实践创新作为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动力,需要在高中教学中给予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践创新能力,为国家未来培养优秀的信息技术人才,满足新时期的社会需求,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下面就高中信息技术实践教学过程中所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做一些浅显的分析。

一、1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缺乏实践教学的原因

1.1.1 对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已经深入人心,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各界都认为信息技术是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这门课程开设不仅顺应时代,还应提高重视,虽然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开课时间近十年,但十年的时间并没有提高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重视,由于我国的高考制度,信息技术课程的实际地位远在高考考试课程之下,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我国的高校招生制度不可能发生根本性改变,还是以高考成绩为主,毫无疑问进入高校深造是每一个高中生的梦想,对于那些高考科目,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以及学生本人都相当重视,因此对于这些不进入高考成绩的计算机课程,重视程度显然不够。

2.1.2 信息技术课程学时紧张

信息技术课程因其自由与灵活性,因此各地教学内容相距甚远。根据教育部门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实行)》条文中明确规定,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在高中教学中的教学课时要在70至140小时之间,而在实际各中学教学过程中,甚至有部分学校没有开设《信息技术》,有部分学校是因为地处偏远,学校没有条件开设信息课程,就算在开设信息课程的学校当中,绝大部分学时安排远达不到70课时,部分学校甚至一周开设一个课时,这样算下来一年也不过30课时的信息课程,不能按国家教育部门规定安排课时,重视程度可见一般。因为课时的严重不足,导致教师在制定课程教学时难度很大,也较为随意,因此各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针差异巨大,理论实践都不能得到合理安排。

3、1.3 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有限

在计算机课程教学在中学被边缘化的原因,对于其师资力量水平与人员编制、教学经费等各种因素上都被加以制约,总的来说就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资源紧缺,而由于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课时少,工资也相对低,因此吸引不到高素质的计算机人才去施教。导致高中信息技术技术教学教师素质普遍偏低现象,同时这就造成信息技术老师在教学方法上仍旧是一味守旧,没有创新、没有突破,使计算机的实践教学没有落实到实处,使这一教学方法没有发挥其强大的作用。

4、1.4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因为一般中学学校对于计算机课程的边缘化认识,不重视,导致了一些教师对于施教过程中不认真对待计算机教学任务,将其理解为中学学校教育的附加内容,学校的不重视就不会有相应的严格考核,因此很多信息教师把主要精力并不是集中在教学上,而是为学校的其他科目服务,例如打字,做课件等,而教学则甚至会出现仅仅将学生带入机房,毫无目的要求的让学生反复训练相同的内容,也极大地扼杀了学生对于实用的信息技术技术的学习兴趣,面对枯燥的理论讲解和漫无目的地反复训练,抽象的讲解会让学生不知所云,摸不着头脑,实际操作却又是简单而无聊的反复训练单一内容,致使学生在上课时会去想着利用上课时间玩游戏或者利用计算机干其他课程以外的事儿。计算机的课时的极大浪费,效益低下,完全失去了开设计算机技术课程的目的。

二、2 改进信息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的对策

1.2.1 加深对信息技术实践教学理论的认识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学科,在理解基础知识前提下着重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是一门具有实用性的基础工具学科。不但可以利用它提高教学质量,且还是一个增加学习效率的有力工具。施行信息技术教学改革,采用实践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深刻地把握教学重难点,锻炼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要制定一套内容丰富、难度适中、可操作性强、有实际应用价值、多门课程相互融合的计算机实践教学大纲。使学校的教学偏向素质教育,解决教学内容与教学课时之间的矛盾,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率。针对高中计算机课程内容,举例说明如何应用实践教学。

(1)(1)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有office软件的简单学习,首先,在基础理论学习中,教师要介绍office软件新建、打开的方式,以及文件的后缀名以及常用的一些功能(包括字体、颜色、字号、保存),在学生对这些基本理论知识有所了解以后,要求学生在特定的文本上进行实际操作,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发现问题,与同学相互交流、学习解决问题。最后通过老师的点评和学生自己的总结,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2)(2)实践教学在计算机系统安装中的具体应用,体现在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上,这一部分的理论相对复杂,专业词汇比如光启、BLOS SETUP、BOOT等较多,这就加大了学习难度,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将系统安装教学分为几个课时,按步骤讲解、有侧重点。第一步要对基本的理论知识进行简要介绍,包括英文字母代表的含义、功能,每一个操作步骤的作用的等,第二步就是要求学生自己操作,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不可能把每一台计算机系统都重装了,这时教师可以根据人数预备一台或者几台进行重装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2.2 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

教师综合素质的优劣直接决定教学水平的高低,作为一项新时代的信息化标志,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对老师的要求也更高。不仅需要一般教师的基本素质,而且还要具备新时代新型教师的所有素质。不仅需要教师具有基本的教学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还要有充足的综合能力以及专业技能。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职业修养。信息技术实践教学是一门年轻有活力的学科,其发展历程也与其他学科不一样,所以计算机教师只有跟得上时代节奏,不断提升自身水平,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与此同时,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多种条件支持,鼓励教师进行实践教学课题研究,使每一位计算机教师都可以在实践中展开教学,丰富学生的个人体验。

3.2.3 完善信息技术课程实践教学考核制度

在高中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实践教学重点包括课程设计和实验教学两大方面。每个教师都有独到的思维模式以及教学设计,因此课程设计方面很难有好坏之分;针对实践方面的考核,主要是根据学生的上级操作能力以及程序设计能力等给予综合评定,同时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完善信息技术实践教学的考核制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结语:

因为信息技术其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和时代性,导致了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果能一一对应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今后的实践教学将有极大的帮助。我们需要开拓更多的教学方法,面对教学中各种可能遇到的困难,不断寻求新路子新思路,以及教学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强化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 黄贵强.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改革措施[J]. 中国科技信息., 2009(14).

篇9

关键词: 中职教育 电子电工 教学对策

作为传统产业中的重要支柱的电子电工专业,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是中职学校需要大力发展的专业之一,但是从当今就业的市场来看,这部分的人才仍然呈现稀缺状态。究其原因,当今电子电工专业的课程设置仍然存在很大问题。课程体系结构不够完整、专业课程教材老套、专业教师队伍不够强大、教学思路老化等问题,阻碍了中职电子电工专业的发展,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应用以下解决对策。

一、调整电工电子专业课程设置的目标

时代在不断发展,电工电子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不断更替,中职学校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应当及时更新,从对电子电工专业的市场需求和当前学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专业建设,其主要的培养方向如下:一是单一指向性定位方法;二是复合型定位方法。第一种专业培养特定的某一种人才适应某一个确定的职位,也就是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学校应该根据市场的需要教给学生技术方法以应对市场的需要,这便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中职教学的大体改革。对于另一种来讲,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不仅要对专业知识有很好的基础知识,而且要具有关键的技术型技能,符合市场的各种要求,知识的迁移能力需要更强一些。如果在给某个企业培养人才的时候,企业明确要求被培养者必须在具备电工基本操作的基础上,对钳工和车工等有操作知识认知,会用一些电子的专业软件,例如:cad和ead等。在很多企业中,尤其是比较大型的企业,对电子电工技术的要求相对高一些。根据当前的市场需要,中职学校应当适当调整电工电子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应对当前的市场趋势。

二、加强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各方面思考

1.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严格进行实验管理。电子电工专业是一个实验性很强的专业,实验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专业的基础知识和特定的技术技能,而且必须在实验中加强职业的规范性操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通过电工电子的一些专业性试验,学生可以更加熟练地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操作流程。做实验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实验前,要让其保持安静,讲解实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实验过程中,有不爱惜器材者或者不按照规范操作者都应当给予一定的教育。实验结束后,若试验用具出现了故障,则应要求学生做出一定的补偿。

2.增强实验效果,更新实验方法和内容。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实验教学内容已经逐渐暴露出问题,迫切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些创新性的实验,采取切实可行的适合中职学生的实验教学方法,密切实验和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能力。实验方法应该及时进行更新,多增加一些比较综合性的实验,带着创新思维创造创新性地实验。

3.采用现代化教学,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实验课堂教学若是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能够保证课堂更加高效,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知识。实验需要动手,但是实验之前的演示实验也很重要,尤其对于一些实验学生自己动手做不出效果的,如果能在投影仪上进行展示,则实验过程会更加直接。

4.创新实验报告的写法并改进考核方式。之所以写实验报告,是为了让学生对最后的实验作出总结,能够对其中的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加以分析和解决。仅凭实验的过程,不可能对很多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学生的实验能力主要体现在对实验的原理和实验现象上,能够更好地独立解决。课程考核很重要,课程的考核不能单单注重实验结果,还应当十分注重实验过程,注重对学生整体能力的培养。进行考核能够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并且能够全面督促学生学习。

三、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1.以身作则,做好表率。教育不仅仅是在嘴上说说,中职电工电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单单是靠嘴上说说,更要付诸行动,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都应当以身作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备受学生和家长的瞩目,抓好师资建设,学校要做出很大努力。

2.师资建设,师德为首。若中职教师有着丰厚的专业基础知识,但是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其实也是无用之“材”。一名高素质的教师一定有很高的师德,甘于奉献的教师不仅能够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师资力量才是真正强大。

3.提高专业素质。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教师为人师表的基础,其次需要真才实学,具有强大的专业影响力,没有精湛的专业技术和教学技能,就不可能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可以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加大科研力度,这样就会出现更多的优秀教师。在各种活动中,能够使教师丰富教学经验,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中职电子电工专业类课程教学的问题仍有很多,我们需要花更多的精力解决,搞好电工电子专业,教师必须结合当今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和特点,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出适合时展的新一批人才,切实保证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基础”课;课程样态;教学趋势;价值转型

中图分类号:C-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3―0035―04

课程与教学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课程建设的中心命题,也是教育实施的关键问题。自形成并在全国统一实施以来,“基础”课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课程管理者和教育主体对该课程和教学的认识不断深化,认同度也不断提高。但由于本课程形成和建设的时间尚短,课程在思想内容和理论系统上也具有很高的综合性,因此,截止到目前,人们对该课程及其教学还有不少模糊认识。本文试就“基础”课课程和教育的几个问题加以讨论,以期引起学界关注,更好地促进课程建设和教学创新。

一、关于“基础”课的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人们常把“基础”课称作政治课,把该课程的性质界定为政治性。这种看法其实并不准确,而且会给认识和理解该课程带来不利影响。我们知道,当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带来了一种唯物质利益化和去政治化的情绪。把“基础”课简单地说成是政治课会导致人们因这种情绪而产生认识误区,认为该课程纯属时政宣传课,教材也是不折不扣的政治教育宣传材料,不值得下功夫学习和研究。这无疑会造成对“基础”课及其教学的认知偏见,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课程的边缘化。我们认为,对“基础”课的课程性质应有一个更为完整和科学的理解。课程性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指的是课程所具有的本质、属性和特点。通常情况下,课程性质可以分为课程本质和一般课程属性。政治课是对“基础”课这一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反映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的课程之本质属性的揭示,但不是对“基础”课课程性质完整而准确的表述。严格说来,“基础”课的本质属性是意识形态性,即反映社会意识形态特别是倡导和主流意识形态相一致的核心价值观的属性。具体到“基础”课来说,它倡导树立的人生价值和道德法纪观念,从理论层面上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称该课程为政治课或者说它具有政治性是因为它具有代替党和国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但我们还应该看到,除去政治性以外,该课程还具有倡导社会归化、面向现实生活、借助知识力量和实践媒介来传播与核心价值观体系相辅相成的思想理论的属性和特征,或者说,它具有社会性、生活性、思想性、知识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等课程性质,它们和政治性一样,都在某个层面上揭示了“基础”课的特征。因此,当谈到“基础”课的课程性质时,我们应当既把握其意识形态本质,同时又要看到它所具有的各种属性,认识到它实际上是一门集纳了多重属性的综合性国家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不能简单地把课程性质说成是政治性。

“基础”课的教学目的是什么,这似乎是一个不难回答的问题。从大的方面说,“基础”课的教学目的与其所承载的教育目标联系在一起,旨在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从小的方面说,教学目的在于传授给学生一定的知识、思想和价值理念,重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综合政治素质。我们认为,“基础”课的教学目的由课程性质和教育目标决定,教学过程中是侧重知识技能还是侧重思想价值教育也取决于课程性质和教育目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对“基础”课的定位是“开展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从中也可以看出,“基础”课的实质是育人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塑造具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合格人才,而并非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由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素组成的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不能单凭灌输来养成,而必须通过包含意识形态性的知识和理论等信息传递才能巩固,因此可以说,“基础”课的教育目标和教学目的都是育人教育,但其实现途径则是理论教育和知识教育。在形形的社会政治和文化思潮中,各种人生观和价值观及其理论学说层出不穷、莫衷一是。“基础”课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实现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把大学生培养成具有思想方法和思维方法的社会主义合格人才。

二、关于“基础”课的课程论和教学论

课程论和教学论是教育科学中两个既相互独立又密切相关的学术范畴与研究领域,分别代表了关于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的思想探索和理论研究成果。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探索,课程论和教学论在国内外教育科学领域中已经成长为相对成熟和繁荣的分支学科,而且已经作为方法论和研究范式应用到教育学之外的其他学科门类中。“基础”课能否产生以及有无必要创造自己的课程论和教学论,这是影响和制约该课程建设和发展理念的瓶颈性问题。目前有人认为作为意识形态课程的“基础”课因为受到政治环境和政治发展的影响而不能产生独立的课程论和教学论,也有人认为它不需要自身的课程论和教学论。我们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是不正确的,对于“基础”课的发展建设和教育教学也很不利。质疑“基础”课形成自己的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声音,其中心思想是对该课程是否具有意识形态制约下的知识科学性和思想学理性表示怀疑。我们知道,“基础”课是意识形态课程,但教育和学校教学中的所有课程都不能完全摆脱意识形态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事实上,不仅大量课程知识的正式内容受到一致认同的意识形态的控制,而且意识形态课程本身也包含着知识与方法的再生产。美国意识形态课程论专家迈克尔・阿普尔指出:“课程领域本身已经限制了自己的意识形式,以至于以大量正常活动模式为基础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假设隐藏于学生在学校的活动模式之中”。“基础”课一方面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教育的任务,但另一方面,不论是课程内涵还是教学内容,它都集纳了多学科的理论作为其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撑。在一定程度上说,“基础”课是融合了多学科思想和理论的综合课程,它所反映的意识形态思想和政治社会价值并不排斥科学理性,相反,“基础”课在其思想内容中所采用的政治、社会和人生等方面的理论,揭示的恰恰是社会以及人的存在、行为、发展和实践的规律,并不缺乏科学性和真理性。而且,对这种规律性的存在和发展变化,将会随着“基础”课所代表的思想政治实践的深化而更需要揭

示出来。因此,“基础”课完全有条件并有必要形成自己的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一般而言,课程论以研究课程形成和发展、设置和评价为主旨,教学论研究教学艺术和方法、途径和规律为要义。“基础”课的课程论应承担起研究该课程兴废存续的历史和原因以及如何更好地选择和完善课程内容、设计、领导和评价课程的系列问题。教学论则应着重探究包括教学目标、内容、要素、主客体、方法及程序在内的“基础”课何以教学化以及如何教学化的问题。与此同时,一门课程的课程论和教学论也必须反映该课程和教学的独特性。“基础”课的独特性在于它对人的思想塑造重于纯粹的知识传授,即思想性重于知识性,因此,“基础”课的课程论和教学论就应当以课程授受主体的思想及其变化为内在线索,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形成变化以及实施思想价值教育的规律。在这个意义上说,国内经过三十多年探索和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就为“基础”课的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作了理论上的铺垫。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思想观念的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思想和价值的建构与培育需要以唤醒人的自觉认同意识为前提,“基础”课在其课程和教学中必须贯穿批判精神和建构意识。正如阿普尔所言:“课程作为一个领域,它的重要任务必须是致力于成为一门‘批判性科学’。它的主要功能是解放性的……这样一种责任扎根于关系的分析,扎根于寻求和阐明课程思想的意识形态和认识论的前提预设,它设法使课程工作者有更多的自我意识。”这样一来,在此基础上而形成的课程论和教学论,其实质也就包含了课程参与者批判性的思想反馈和建构性的理论反思。

三、关于“基础”课的隐性课程与实践教学

隐性课程和实践教学是目前“基础”课课程改革和教学创新中带有趋势性的问题,需要在理论上加以关注,也需要在实践上获得突破。在教育科学领域,关于隐性课程一般有两种理解:一是诸如校风、校园文化环境、日常生活和行为方式等对学生思想产生潜移默化影响且一般难以控制的教育因素;二是由那些不明显的学校特征形成的独特的学校气氛所构成的教育元素,如教室中的团体生活、报偿体系和权威结构等。由此可见,隐性课程并非以教师、教材、课堂和课程讲授为组成形式的常规课程,而是由受教育群体、课外活动及其条件和环境等相关元素组成的非课程化的“课程”。这样的课程通常不以课程讲授和课堂授课的方式进行,而往往采用由学生参与其中并获得体验的实践教学展开。实践教学是使学生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承担学习任务并从中得到启发、感悟的参与性、实践性教育教学活动。实践教学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开展某项活动,它在本质上仍是教学活动。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角色和任务由原来在课堂中的“听”和“接受”转变为活动场景中的“做”和“体悟”,因而其主动性、主体性和参与性都能得到较高程度的发挥。广义的实践教学,一般包括课堂讨论教学、校园活动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按照上述隐性课程的两重含义,它虽不是传统意义的理论灌输,但它所指向的教育活动却可以在课堂、校园和社会上展开,因此隐性课程和实践教学之间实际上是相互沟通的,在实际操作层面上也具有很大的关联性、一致性和共同性。

近代以来,国外关于隐性课程和实践教学的理论已有较大突破,研究者们从语言、文化、心理、权力和社会生态等不同角度切入并提出了不同的理念。与之相比,国内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隐性课程和实践教学虽然不能够完全取代显性课程和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但对它们却是必要而有益的补充。如前所论,由于隐性课程和实践教学之间的密切相关性,开发隐性课程需要高度关注实践教学,而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开发其隐性课程的过程。在当前我国高校开设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基础”课的思想育人性最为明显,应用特色和实践要求也最为突出,因此开发隐性课程和开展实践教学的任务也最为必要和紧迫。我们认为,在开发“基础”课的隐性课程和实践教学方面,应特别注意把握好以下两点:其一,厘清隐性课程和实践教学与传统课程和教学的关系,隐性课程和实践教学并不是“重搭一台戏”,而是传统课程和教学的延伸,为此,我们应找准隐性课程和实践教学与传统课程课堂教育的内在联系和结合点,从思想、内容和逻辑上寻求方式方法和途径手段的创新。其二,隐性课程和实践教学除充分利用课程氛围和课堂环境外,应当大力开发校园文化、家庭传统和社会场景中的有效元素,以思想环绕和情感嵌入为介质,以学生的体验、探究、发现和感悟为要旨,注重发掘课程元素和实践过程对学生的感动能力、启发价值与提升功能。

四、关于“基础”课课程和教学的公民化价值转型

与国外的同类别课程相比,我国高校开设的“基础”课既有制度、传统和文化上的优势,同时也有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上的不足。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冲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推进和公民社会在培育中逐步走向完善,“基础”课这类意识形态课程也必然会出现发展和转型。目前有学者认为,我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将被国外的公民教育所取代。对于这种看法应予辨证分析:一方面,“基础”课和同类思想政治理论课将会沿着现代化、民主化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并因社会变革而出现转型,这是时代和社会进步所要求的趋势;另一方面,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和进步,只要国家和政党存在,意识形态就不可能终结,意识形态化的课程也就不能被完全废除甚至压根就不能够取消,而鉴于各自的特殊情况,各国的意识形态教育和课程势必会保留各国的特色和优势。照此来看,说我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将被国外公民教育所取代的看法显然是不准确的。我们认为,我国的“基础”课在未来的建设和发展中会出现课程价值和教学取向上的公民化价值转型,即课程的内在价值会从目前所呈现的政治化取向转向公民化取向。这并不等同于说政治教育将会被去除,当然也不是说“基础”课所具有的意识形态性会弱化为泛社会性,或者它所承担的政治育人任务会消除,而是意味着该课程在促进大学生公民化上的功能和价值将会更全面地发挥出来,人们对它的认识也会更科学、更准确。在此价值框架下培养的大学生将会实现从单纯的政治合格人才向自由、全面和健康发展的高位次公民转化。“基础”课之所以会出现公民化的价值转型,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基础”课在课程定位和思想内容上体现公民价值。“基础”课所包含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旨在通过“德”、“法”两个维度的价值观教育培育合格人才,实现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品质的社会化与公民化。道德价值和法律价值是公民价值的重要组成,也是作为当代社会公民必备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基础”课在发展目标上将会更加适应公民社会建设的要求。公民社会的突出特征是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和政治活动的意识和能力都普遍提高。目前“基础”课的内容虽然在提升公民意识上所突破,但与培育公民认同、代表和参与政治活动和社会管理的能力方面还有一定距离,在将来的发展中也将会以公民化价值转型为基础和方向。

传统习惯中仅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理解“基础”课的做法虽然把握住了该课程的本质属性,但其缺陷是把课程纯粹意识形态化和唯意识形态化了,因此也就出现了故意把课程的意识形态性拔高,以至于使之凌驾于其他属性之上并由此掩盖了课程的其他方面的意涵。实际上,课程的意识形态性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和社会的物质性、经济性的关系密不可分的。由此,就“基础”课的现存状态而言,不能单纯地、孤立地看待其意识形态性,“课堂中的交往模式、控制的类型、学生认同的产生和标定都需要被理解为意识形态与物质和经济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此意义上说,非但“基础”课的意识形态性不可废弃,其政治性和社会性反而是不可分割的。“基础”课担负着把大学生培养成合格人才的任务,但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基础在于首先要把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公民,即具备政治觉悟和公民觉悟的社会人。但是,仅把握了这一点并不意味着获得了“基础”课转变成公民教育课的充要条件。公民社会中“基础”课的内在价值在于它不仅仅培养大学生做一个合格公民,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大学生公民性的实现能力、实践意识和执行水平,特别是要培育完善的公民品格、高尚的公民精神和强大的公民能力。这种资质的获得必须经由一个公民化的过程,而获得此种资质的公民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非自然人状态的普通公民,而是高素质的政治人和社会人的有机结合体,其基本特征是具备自由而不失律己、全面而非平庸、活跃而不凝滞的现代性、民主性和道德化的公民人格。“基础”课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就是以推进大学生的公民化为内在价值,帮助实现大学生公民化的过程。由此来看,“基础”课的公民化价值转型所代表的正是课程在育人价值和育人导向上的转型,这一转型恰是“基础”课走向现代公民社会的标志和表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15.

篇11

1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的问题及原因

1.1中小学英语教材衔接不紧

现阶段,小学教材使用不规范,往往一个地区内采用基本教材,不同版本的教材难度不一致,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例如有的教材中,语音、语法、生词等在小学不作为教学重点的内容在升入初中都是中考考试的重点内容;一些内容在教材中重复出现,难度系数却改变;教材中阅读量和生词数量增加比较快。很多地区为了弥补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在刚刚升入初中时为学生提供了一本预备教材,旨在为使学生对小学的英语知识进行复习。但是很多学校和学生并没有对此重视起来,而是直接学习初中英语知识。所以一些在小学没有打好基础的学生而言,初中英语知识的学习内容比较难,而初中教学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很多教师为了赶进度,教学速度比较快,知识量较大,基础条件差的学生感觉到吃力在所难免。

1.2中小学英语教学方法不同

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简单、易学易懂,学生在课堂学习比较轻松。教师经常采用唱歌、做游戏、模仿、比赛等形式教授英语。这样教学形式迎合了学生的好奇心,好表现以及善于模仿心理特点。所以,学生往往有较高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堂上表现积极,主动性非常强。

但是当学生进入初中以后,学生学习英语的方式由趣味性转为能力型,课堂教学模式更倾向于教师对知识内容的传授,而学生更多的是听、学、记。英语的学习也不再是一种“好玩的事情。”而随着知识的难度的加深,英语的学习成为一种“负担”。学生在课堂上往往是被教师点名才会回答问题,大大降低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所以很多学生在初中英语成绩直线下滑。

2 新课程标准下解决中小学英语衔接问题的措施

2.1教材对比,找出差异

在英语教学中,只有切实的把小学英语教学和初中英语教学内容的异同之处,才能更好地处理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为此,初中教师应该对小学阶段以及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小结,避免过多的机械重复,而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与此同时,也应该防止学生由于个别知识已经学过而产生的懈怠的情绪,影响严谨学风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具体的做法分为三个步骤:

首先对中小学教材的异同进行整理。初中教师先整理出小学英语教材中已经出现过的词汇和语法现象,在初中教学中进行概括,节省时间,有选择性的进行补充,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其次,为学生制定全面的初一新课前的复习计划,特别是涉及和新课程的英语内容标准相关联的语言知识。包括单词、句子、句型转换、语法运用等,达到巩固,活学活用的目的。最后,在年级中实行分层次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多层次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的增减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2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在中小学的衔接阶段,教师要注重学生在学习和运用中对知识的积累。因为在小学时,很多的学生养成了比较被动式的接受性学习习惯,所以在升入初中以后,学生最缺乏的就是学习的主动性和良好的学习方法。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是学习方法的指导。初中教师要注重对教材知识的预习和自学;督促学生专心听讲,勤于思考。对新知识及时巩固,温故知新;此外在课堂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加信息输入。教会学生如何去学,学到什么,以至于最后主动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其次,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死记硬背不是学习好英语的关键,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使学习方法自然而然地得到有效运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3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情感沟通

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身体处于转折期。这时的学生逐渐过渡到青春期。情感,一生一世,道德观念,人际关系等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初中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少年期,好奇心强,善于表现自己,所以在衔接阶段,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从多个方面入手,让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引起对英语的关注,培养并保持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此外,在课堂学习中,教师要给学生适当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激励的言辞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获得成绩感的同时,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 总结

英语的学习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过程,小学英语和初中英语都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不可分割。因此从学生学习的教材,教学方法和情感教育上加大对学生英语知识的衔接,对于促进学生英语的学习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词:课程定位;基础课程;实践课程;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5—0047—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结合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提高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的质量,培养基础教育所需要的合格人才,适应语文课程教学的改革,有必要加强高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建设。

一、课程定位的提升问题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课程目标是培养基础教育的语文师资。在课程定位上,与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文艺学等课程并列,共同构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主干课程。在学科定位上,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所属的一级学科是教育学,二级学科是学科与教学论,三级学科是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也就是说,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同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等课程一样,同属于三级学科;而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又同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文艺学等其他二级学科课程并列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形成了课程定位逻辑上的混乱。

其实,这种看似混乱的课程定位彰显了课程的内涵与价值,即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应该从属于二级学科,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也相应提升为二级学科。因为从实施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归类来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一级学科可以由课程与教学论担当;从完善教育学科体系来看,课程与教学论与现行的一级学科教育学呈现并列态势;从一、二级学科之间的学理关系上来看,课程与教学论提升为一级学科是完全合理的。因此,作为课程与教学论分支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跟进为二级学科,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定位上也就自然形成了与其他二级学科的并列关系。

二、课程归属的规范问题

由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一级学科与二级学科定位在教育学院的教育学系,所以一些高师院校把该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课程与教学论一起放在了教育学系,称为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还有一些高师院校根据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三级学科的专业特点,把课程安排在专业所在的院系,例如,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安排在文学院汉语言文学系,以此类推,其他学科的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安排也大抵如此。

实际上,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归属与该课程师资的来源有较大的关系。一般情况下,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师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其一是由中文专业的教师担任,这类教师对专业知识熟悉,但在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方面显得比较薄弱;其二是由教育学院的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担任,这类教师对上位的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讲解得比较明晰、透彻,但当涉及该专业的教学知识、教学经验等时,则深入不下去;其三是由来自中小学一线的骨干教师担任,他们有着一线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在讲授课程时习惯用实践代替理论,分析教学案例容易停留在课堂教学层面,缺乏理论层面的提升。当然,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这种归属与师资的人数也有一定的关系。由于该课程只面对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开设,时间一般安排在高年级临近实习之前的学期,课程的教学时数不多,一般为72学时左右,需要的专业教师人数少,造成高师院校在安排学科与教学论专业课教师上也存在一些混乱现象。

三、基础课程的建设问题

近年来,高师院校在压缩基础课程课时的同时,又以基础课程为核心开设出一些与该课程相关的选修课程。这种有点有面的集群型的课程开设方式,丰富了基础课程的内涵,加深了学生对该课程拓展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比如,围绕基础课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一些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相继开设了语文课程研究、语文教学研究、语文教材研究、语文思维培育研究、语文教学技能培训研究、语文写作教学研究等选修课程。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师在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一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时出现了侧重点不同的情况。许多教师侧重讲授课程论部分,认为教学论部分可以在选修课程中讲授。实际上,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受众是不同的。必修课面向全体学生,选修课仅面向部分选课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课程,基础课程承载着讲授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全部内容,包括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理念、目标与评价、课程资源与语文教材评价、教学过程与模式、语文学习心理、现代媒体教育以及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等多方面教学内容。教学中应该做到课程论与教学论的有机结合。课程论部分可以选用教学论中的教学案例来呈现与分析,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加强对课程理论的理解;教学论部分在重视培养学生课堂教学能力的同时,还要强化学生教学能力的理论支撑与教学理论水平的提升。

需要强调的是,基础课程的教学已经为学生打好了该课程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与相关选修课的衔接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上应该是水到渠成了。因为基础课程省去了选修课程中对该课程相同内容的重复讲解部分,同时又为具有拓展功能的选修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实践课程的建设问题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具有语文专业特性的应用教育理论课程,它以语文学科的特征为根据,运用教育科学原理和现代教育手段,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规律进行研究,课程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教学能力,使之能胜任基础教育语文教学工作。几十年来,虽然该课程的名称几经变化,从语文教学法、语文教学论、语文教育学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但课程的教学方法几乎没有多大改变,仍然是传统的讲授法。重视实践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对语文教学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是教学方法发展的方向。教学实践的环节不但可以使学生主动、直观地认识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同时能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加深认识。在该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水平固然重要,学生掌握语文教学要领、提升语文教育素养的要求则更为重要。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提倡由点到面、由部分到整体,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语文教学的实践能力。

教师在进行课程讲授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三明治”式的教学方式,即在讲授教学理论时,加入导语练习、讲解练习、提问练习、板书练习、试讲练习、说课练习等练习内容。由于课时所限,教学能力的练习可以安排在微格教室进行,并对学生的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录像,建立学生微格教学录像资料库,教师通过回放教学录像等方式对教学训练内容进行评议。教学练习也可以放在课下的学习小组里完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及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结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特点,可以适当地增加教育见习的课时数,不定期地在学期中或寒暑假期间,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教育实习学校的教学与教研活动中,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实践中得到发展,形成高校与教育实习基地联合培养师资的有效机制。

五、课程评价的多元问题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属于专业基础课程,在该课程结业时,大多数教师选择闭卷考试的形式确定这门课程的学业成绩。虽然在试卷中主观题与客观题的比例为6:4,教案设计等综合能力题也位列其中,但还是不能够完全科学地反映出学生对课程掌握的实际情况。其一是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体现不出来。如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教学练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对见习、教研的参与度等,需要教师在平时的观察积累后给予评价。其二是学生平时语文教学能力训练的成绩没有体现。学生平时的单项训练(如导语练习、讲解练习、提问练习、板书练习)和综合训练(如试讲练习、说课练习)成绩应该在该课程的总成绩中占一定的比例。其三是学生付出辛勤劳动的书面作业在学业成绩中没有体现。如学生设计的教案、撰写的调研报告等书面作业也应该作为该课程结业成绩中的一部分。

换一个角度来看,对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也可以是多样的。除了采用笔试的形式以外,还可以采用口试、书面作业、答辩等方式进行成绩考核。

篇13

一、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教师的任务不仅是简单地教,语文教师应该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转变课堂教学观念,这是新课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础。语文教师要尽可能使自己的教学理念到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符合新课程改革需要,适合新课程发展的需要。为此,语文教师要自觉加强业务学习,拓宽专业视野,深钻教材,挖掘教材中富有创新的着力点,找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把握好每节语文课教学中的三维目标,为用好教材、用活教材、以教材为凭借,做好思想上、精神上的准备,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全体学生、面对每一节课,把提升自身素质与教学专业的成长结合起来,把专业成长变成自身内在的需求,并使之成为教师自主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 正确定位师生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教师并不是课堂的主宰,但也不是课堂中一个可有可无的配角,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师生“平等”的方式进行的,教师则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也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把各个教学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既要让课堂教学这河水滚滚向前,但又不能让它冲出堤岸。只有对自己的角色有正确的定位,平等面对学生,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平等”中丰富知识、增长见识、体现自我,成长为具有主动性、能动性,富有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的新世纪学生。

三、 注重合作探究教学

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法之一,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要倡导学生在自学、自悟的基础上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相互启发、共同探究,不仅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让学生学会合作,教师要尽可能地尊重学生,尽可能地要求学生。一方面教师要实现教学民主,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使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的权利;一方面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有力的指导、引导、辅导和诱导,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效的学习、高效的学习。其重点,一是提供交互式的学习平台,也就是创造氛围、空间,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使语文教学有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在整个学习活动中,人人有提问、发表、交流、展示的机会。精心组织学习活动,要点是组织好自学,核心是让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组织好合作学习,既做到在互动中把学习引向深入,又做到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调控,以全面实施教学目标。

四、 优化课堂教学气氛

新课程理念下倡导的课堂教学的宽松并非是将课堂变成舞台,教师变成相声演员与学生欢聚一堂,而是将问题设置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使其情景化、生活化,便于学生有问质疑。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可见,语文教师口若悬河,不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质疑、解惑的能力。一堂好的语文课,教师要改变“课文阐释者”的旧形象,努力设置宽松的课堂氛围,即使文本中的问题通过创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贴近学生认识水平的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来自生活情景中的问题。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内在学习动力,促使学生爱读书,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把课堂当作语言实践、交际的场所;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

五、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求将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应用与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合理使用多媒体,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媒体辅助教学的有效手段,将多媒体和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利用其特有的功能,服务于语文教学生字词的掌握,句子的理解,感情的体验等方面,更能优化语文课堂。通过设计声音、图片、动画,直观清晰的展示新知识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将教材由“静态”变“动态”,使学生逻辑思维中的抽象定义实现向形象思维的回归。但是语文课件制作要避免花哨,教学要注意节奏和容量,多媒体还要与教师的板书相结合。

六、 创新课程评价体系

篇14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问题 对策

1 新课程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认知目标遭遇冷落。新课程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置教学目标,目的是唤起教师的教学要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并在教学实践中整合起来落实目标。

由于传统教学受抨击过多,社会、专家不断批判重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导致很多教师片面的理解,认为新课程就是要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要让学生参与过程,结果不那么重要了。

新课程注重“三维目标”的整合,并没有弱化“知识与技能”的目标的意思。从上述语文素养的内涵分析,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基础。离开了“双基”,语文教学就如无本之术,没有扎实的墙基,高楼大厦怎能高耸入云?

1.2 人文精神强行越位。《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具体到“课程标准”的目标中,我们也能看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内涵。因为学生年龄和知识背景的差异,在不同的年龄,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有不同的内涵,但它又是血脉一体,不可分离的。

1.3 价值引导趋向含糊。语文学习主观性很强。面对同一材料,不同主体解读,反应极具个性化。珍视独特与多元,是真正素质教育也是人文教育的内在要求。其核心的理念就是对人的关注,注重每个学生个性充分和谐的发展。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确实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过去的那些“教师专制”、“唯一一答案”等现象不见了,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了,重视学生的多元理解了。这对于学生成为主体的人、有个性的人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我们要引起注意的是,教学不是学生“自然性”的发展,而是追求“和谐”的发展。

1.4 教师作用逐渐虚化。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语文教学提倡“二主一线”,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新课程改革以后,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强化。课堂上,教师努力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是可喜的变化。但令人担忧的事随之而来。我们看到,很多时候,老师在发挥学生主体的过程中,自己的有效引导被忽视了。认为生成的课堂是无法预料的,放松了设计上的指导,导致课堂上无从下手,甚至不知道该做什么,以至于学习活动变得效率很低,一堂课下来。目标没有达成。

2 解决上述问题的策略。小学语文新课程实验任重道远,我们应针对实际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力争实验取得突破性进展。

2.1 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标准》。通过实践,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有了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正处于认识上新旧交替的阶段。继续营造学习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的氛围,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教师的思考和实践,从而准确把握新理念、新要求,才能有效实施新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2 科学制定“三维目标”。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教师预设教学活动、诊断教学效果的依据。全面、和谐的目标制定,有利于组织学生体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落实“双基”,使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

2.3 正确认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引导正确认识人文性主要集中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性认识上,而感性认识来源于对文字直接的印象,基于学生的感性思维、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学生不掌握这个工具。就无法实现人文价值。引导老师应实实在在地让学生通过读通、读顺、读出画面、读出情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语言的优美”、“关心自然和生命”,从“会读”到“爱读、乐读”。将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整合起来,在品味语言文字的精妙中感受其传达出来的人文内涵,在不断感悟的过程中反观语言文字的作用,如此循环,使学生掌握语言,受到文化的熏陶。

2.4 强化学生的言语实践,在实践中学语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教学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言语实践的机会,在对语言的朗读、运用实践中领悟语言表达的规律及其蕴含的人文内涵,在言语表达中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学会传达自己的情感。

2.5 正确发挥教师的引导、激励功能。《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一理念的落实,离不开教师灵活有效的引导。

首先,教师要正确解读文本,准确定位。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中有的放矢的组织,引导学生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