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人民币国际走势范文

人民币国际走势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9:35:0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人民币国际走势,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人民币国际走势

篇1

受经常账户顺差收窄、资本和金融账户持续逆差的影响,2016年中国国际收支逆差可能小幅扩大。预计2017年中货物贸易出口小幅增长,服务贸易逆差继续扩大,经常账户顺差基本保持在合理区间。在人民币贬值预期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输出加快背景下,资本和金融账户仍将维持逆差,但企业资产负债结构调整已近尾声,原来流入的短期资本流出压力减弱,非直接投资逆差有望收窄,并将带动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收窄。结汇趋于平稳,投机性购汇将继续被有效抑制,外汇市场供求趋于平衡,资本流动总体趋稳。尽管人民币汇率可能继续承压,但贬值幅度基本可控,汇率波动幅度将进一步加大。

货物贸易顺差基本稳定,经常账户顺差处于合理区间

1.货物贸易顺差基本稳定。受外需疲弱、高基数等因素影响,2016年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顺差3669亿美元,同比下降10%。2017年中国出口或将小幅增长,但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美国经济增长加快可能带动中国出口增长,但特朗普上任后可能带来贸易战,给中国出口增长带来较大不确定性。欧洲经济复苏基础依然脆弱,而且面临主要大国政权交替等不确定性。亚太新兴经济体有望保持较快增长,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有望保持较快增长。中国稳外贸相关政策措施将继续发挥作用,政策仍将大力支持出口增长以及出口结构升级。人民币贬值对出口也会有一定促进作用。中国经济运行平稳,工业生产回稳,进口需求有望保持稳定。大宗商品价格回升一定程度上也将带动进口金额增长。综合考虑,预计2017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口径货物贸易顺差5000亿美元左右。

2.服务贸易逆差继续扩大,出国旅游仍是最大逆差来源。2016年前三季度,中国服务贸易逆差1830亿美元,逆差规模同比增长28%,主要是旅游逆差增长较快。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和对高质量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出境旅游,加之人民币贬值预期下,个人购汇需求强烈,也可能对旅游逆差产生影响。预计2017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口径服务贸易逆差将增至2600亿美元左右。

3.经常账户顺差有望保持在合理区间。预计2017年经常账户顺差2400亿美元左右,经常账户顺差占GDP的比重基本保持在2%左右,基本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

资本外流压力趋缓,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小幅收窄

1.直接投资逆差扩大。2016年前三季度直接投资逆差757亿美元,预计2016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口径直接投资将首现逆差。商务部口径的直接投资数据显示,2016年1-11月,中国非金融类企业对外直接投资1617亿美元,同比增长55.3%,实际利用外资1137.9亿美元,同比增长3.9%,直接投资净输出479亿美元。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的推进及中国企业“走出去”加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将继续快速增长。人民币贬值预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海外资产配置需求。而随着生产要素成本的提高,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有减少态势。综合考虑,预计2017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口径直接投资逆差将进一步扩大至1400亿美元左右。

2.非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及其他投资)逆差收窄。2016年以来,尽管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项仍为逆差,并继续主导资本外流,但逆差规模总体有所收窄。2016年前三季度证券投资逆差437亿美元,同比增长5.8%;其他投资逆差1807亿美元,同比下降45.3%。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负债方连续两个季度为正值,表明外资外撤压力趋缓。2017年,受美联储加息预期、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及人民币贬值预期等影响,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项仍可能出现一定规模的逆差。但经过两年多的调整,人民币升值时期涌入中国的短期套利资金已难再起波澜,未来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逆差将逐步由内资外流主导。而且美联储加息频率可能低于预期,美元指数进一步大幅上涨空间有限,人民币贬值幅度可控,加之监管部门对资本流动的审慎管理将持续发挥作用,内资外流规模基本可控。预计非直接投资逆差有望逐步收窄。

3.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不含储备资产)小幅收窄,国际收支略有改善。2017年直接投资逆差可能进一步扩大,但非直接投资逆差规模有望缩小,并将带动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收窄。预计2017年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3800亿美元左右,国际收支逆差1400亿美元左右,略有改善。

4.资本流动各项数据趋稳。受人民币贬值预期等影响, 2016年以来,市场主体结汇意愿持续低迷,购汇需求增强。2016年1-11月,银行代客结售汇逆差2764亿美元。2017年人民币仍面临贬值压力,银行代客结售汇逆差局面难以根本扭转,但外汇供求趋于改善。2016年前11个月银行代客结汇月均规模已萎缩至1000亿美元左右,企业正常运营需要一定的流动资金,结汇进一步萎缩空间不大;监管部门仍将持续加强对投机性购汇需求的抑制。同期,银行远期净售汇721亿美元,同比收窄近六成,远期结售汇改善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未来外汇供求趋向平衡。预计2017年银行代客结售汇逆差收窄至2300亿美元左右。考虑到央行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可能对外汇占款产生一定影响,预计2017年央行口径外汇占款降幅2.5万亿元左右。结售汇逆差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一带一路”建设、多边金融机构投资及央行外汇市场操作等都将对外汇储备构成影响,未来外汇储备或将继续减少。

人民币汇率贬中趋稳,波动幅度扩大

1.2017年人民币仍面临一定的贬值压力。从国际因素看,美国经济有望温和增长,市场对美联储2017年加息预期增强,这仍将是未来人民币贬值最主要的外部压力。从国内因素看,尽管近期经济运行多项指标企稳回升,但经济运行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经济增长可能继续放缓。2017年中国加息的可能性不大,中美利差总体仍处在低位,从而给人民币带来进一步贬值压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输入步伐加快。资本外流和人民币贬值相互促进、相互加强,容易形成“资本外流-人民币贬值-贬值预期增强-资本外流压力加大-贬值预期再增强”的循环。

2.人民币贬值幅度基本可控。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元指数的走势表明,美元指数顶部呈下降趋势。最近一次美元指数接近120出F在2001年,彼时美国经济占全球的比重超过30%,但目前美国经济在全球的地位已今非昔比。加息预期可能提前透支,美联储加息对美元指数的推动作用趋于减弱。因此,尽管美元仍可能走强,但难以恒强。中国经济缓中趋稳,监管部门针对外汇和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仍将继续发挥作用,资本流动趋于平衡。人民币贬值和资本外流风险已受到监管部门高度重视,针对外汇和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或将持续加强,人民币汇率贬值幅度可控。

3.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增强,汇率指数保持基本稳定。未来,在人民币汇率“参考收盘汇率”+“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的双参考定价模式下,双向浮动特征将更加明显,汇率弹性将进一步增强。波动幅度加大也是分化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重要手段。随着美国经济稳步复苏,美联储加息预期增强,必将推动国际资本回流美国,包括中国在内的非美货币仍将普遍面临贬值压力。但从各国经济基本面来看,相较于其他货币对美元的跌幅,人民币的下跌或将相对温和,这将有助于稳定人民币对一篮子汇率的贬值幅度,从而保持人民币汇率指数的基本稳定。

外汇储备应发挥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护汇率稳定的功能

截至2016年11月末,中国外汇储备3.05万亿美元,较2015年初下降7914亿美元。外汇储备持续缩减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有观点认为,消耗大量外汇储备来维护汇率稳定会造成财富损失,这种做法并不可取。我们不认同这一观点。外汇储备是由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可随时运用的对外资产。外汇储备的主要功能是满足潜在的国际收支需要、维持汇率稳定和缓冲外部流动性。历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表明,充足的外汇储备是新兴经济体抵御外部冲击、防范危机和减少危机冲击最重要的安全垫。

中国巨额外汇储备主要是被动积累起来的。前几年,由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导致资本大量流入,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央行不得不大举买入美元,使中国的外汇储备快速增长。既然前几年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时,央行在外汇市场上投放人民币以避免人民币过度升值,从而形成巨额外汇储备“蓄水池”,那么当前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时的应对思路也是类似的,即在外汇市场上投放外汇以防止人民币过度贬值,因而消耗一定规模的外汇储备也是正常的。而从减轻贬值预期及打击投机活动来看,外汇储备的消耗也是不可避免的。

对于目前市场普遍担忧的外汇储备消耗过快问题,我们认为大可不必担心。中国外汇储备大幅下降是由多重因素导致的,包括央行在外汇市场的操作、非美元货币贬值、市场主体资产负债结构调整及储备支持“走出去”的资金运用等,如果通过消耗一定数量的外汇储备可以有效减弱贬值预期,稳定人民币汇率,为中国的结构性改革及经济触底回升赢得时间,那么,消耗一定数量的外汇储备可谓正当其时。当然要警惕短期内外汇储备消耗过快可能会影响人民币的信心,但如果人民币出现持续大幅贬值,资本持续大规模外逃,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那持有再多的外汇储备也毫无意义。

篇2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在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将对目前国际货币体系产生深远影响。目前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主要是对人民币国际化策略的研究,尹亚红(2010)分析发现人民币――港元一体化可以很好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王元龙(2009)和陈雨露(2012)指出了人民币国际化要走的三步路;苏治和李进(2013)指出人民币实现区域化是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战略步骤。可以看出,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是当下研究的重点。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研究

(一)从国内层面来看,1.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人民币国际化。因为虽然中国即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但是中国绝大部分的国际贸易仍然是以其他货币尤其是美元结算的,这给中国参加国际贸易的厂商带来了汇率风险。2.人民币国际化也是合理控制和化解中国宏观经济运行风险的需要。中国作为一个非国际货币的发行国,事实上存在着国际收支的风险。

(二)从国际层面来看,人民币国际化也是全球经济再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国际经济金融界已经认识到,人民币国际化可以让国际经济和金融逐步多元化从而增加稳定性。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潜在收益与风险

(一)潜在收益

1.提高资金配置效率。通过国内外两个融资渠道,一些国内机构将能够避开国内政策管制和体制束缚;另一方面,国内银行和企业也能利用海外投资机会、获得更高回报。2.减少汇率和流动性风险,提升企业定价能力。3.加快国内金融市场改革和发展。人民币国际化会增加对人民币资产的需求、推动国内金融市场加快改革。人民币国际化及其相伴的更大规模跨境资本流动也意味着加快推进利率和汇率改革势在必行。

(二)潜在成本

1.人民币持续升值可能伤及国内制造业部门。2.国内资金成本或上升。人们通常认为,进一步的资本账户开放会增加新兴经济体的海外融资,从而降低其资金成本、促进国内投资。3.经济和金融部门或受到冲击。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资本流动的波动可能会增大,国内经济和金融市场更容易受到全球市场波动的影响,汇率波动更加剧烈,并且由于离岸活动更加频繁、离岸和在岸联系更加紧密,流动性条件也因此变得更加复杂。这些因素可能会使人民银行对货币信贷条件的管理变得更复杂,影响国内金融系统和经济的稳定。

四、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一)促进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及直接投资中的使用

1.发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2009年4月,中国启动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允许国内5个城市符合要求的外贸企业与其香港贸易伙伴进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2010年6月,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20个省市区(占中国贸易总额的95%)。2013年3月,范围进一步扩大至全国所有从事经常项目结算的企业。

2.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迅速,但人民币贸易计价进展缓慢。2013年,人民币贸易结算总额达4.63万亿元,较2012年增长40%。2013年上半年,中国约11%的货物贸易以人民币结算。不过,大多数以人民币结算的贸易活动仍以其他主要货币计价,尤其是美元。

3.推进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从2011年1月开始,国内企业可以使用人民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当年10月该政策范围进一步扩大至外商直接投资,并且简化了人民币结算流程。2012年,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额达到5337亿元,比2012年增长88%,其中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规模大幅升至4481亿元。

(二)提供人民币流动性、放松证券投资管制

1.与其他央行签订人民币互换协议。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人民银行已与22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或货币管理局签订了人民币互换协议,总额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

2.放松对证券投资的资本管制。提高在岸人民币金融资产的可得性对促进人民币的国际使用意义重大。近年来这个方面有不少进展,包括:扩大QFII额度,出台人民币QFII (RQFII)使离岸人民币能投资于中国大陆。截至2013年6月,QFII投资总资产达到约450亿美元,截至7月RQFII投资总额达到1220亿元人民币。

3.除了加快审批投资额度,外国投资者的投资选项也日益丰富,国内银行间债市逐步对外开放。2010年8月份,参与人民币清算及贸易结算的离岸银行以及一些外国央行获准可以投资于国内银行间市场。2013年3月,这一范围扩大至18家RQFII和部分QFII投资者(需获得人民银行批准)。2013年7月,人民银行将RQFII范围扩大至新加坡和伦敦。

4.发展人民币离岸中心及产品。中国政府一直鼓励并支持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新加坡、台湾及伦敦最近也加入了这个行列。目前香港仍然是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流动性充足,占人民币贸易结算总额的80%,人民币产品种类也最多。

(三)外国央行持有更多的人民币资产

2006年12月,马来西亚正式宣布将人民币纳为主要储备货币,泰国、韩国及尼日利亚也先后跟进。2012年3月,日本也公布了购买中国国债的计划,日本成为首个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发达国家。2013年4月,澳大利亚宣布计划将不超过5%的外汇资产投资于中国国债。

五、人民币国际化的走向

(一) 汇率制度改革:渐进可控的市场化道路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方向应当是浮动区间放开,而体现政府管理的汇市日常干预减少,但政府管理汇率的能力绝不会降低。中期来看,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越透明,人民币汇率离市场化浮动就越近。另外,汇率浮动区间扩大降低了货币当局干预汇市的压力,为外汇管理制度改革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间。中国外汇管理的原则已由“宽进严出”向“双向均衡管理”转变,其间伴以逐步减少行政管制,逐步取消内资与外资企业之间、国有与民营企业之间、机构与个人之间的差别待遇。

(二)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一方面,应当促进和鼓励银行间拆借市场、企业债市场以及国债市场的发展,建立完整的利率联动体系,实现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影响市场利率这一机制的良好运转。另一方面,中央银行应该依照“先长期后短期,先大额后小额”的顺序,循序渐进地放弃对商业存贷款利率的直接干预,控制短期信贷的增长速度,减少短期冲击对经济的影响。

(三)资本账户开放:循序渐进的有限自由化

在汇制改革逐步推进的支撑下,中国的资本账户会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而逐步自由化。但是,资本账户开放也是一把双刃剑。国外大量的危机经验表明,在资本账户开放过程中,如不注重必要的管理和引导,容易出现短期资本逆转、过度借贷等种种问题,对本国金融体系稳定造成冲击,不少经济体因为各种冲击,经历了长期的资本账户自由化进程,中间不乏反复。

(四)在境内建立具有国际水平的金融中心

篇3

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的广泛波及,未来美、欧、日经济走向,以及他们可能的货币政策,都会增加美元汇率走向的不确定性,并将导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性的提高。

罕见的长时间盘整

自从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以来,一直到2008年7月16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基本维持单边升值的态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中间价从8.11升值至6.8128。尤其是进入2008年,人民币展开了一轮凌厉的攻势,接连突破数个整数关口。如此升值速度令业内学者和专家始料不及,更令众多外贸企业遭受重创。

然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中间价自7月16日创下纪录6.8128元之后,一直在6.81-6.87区间宽幅震荡,期间只有9月23日突破6.81,报价6.8009,基本回到了6月底时的水平。此轮人民币汇率的盘整时间,长达4个月左右。这是汇改以来最长时间的盘整。

人民币兑美元之所以出现这一盘整走势,与前期人民币升值太快和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大幅震荡有密切关系。在国际金融市场大幅震荡的背景下,尽管近期美元方面的利空不断,但是长期来看,相对非美货币来说, 仍将相对坚挺,这是因为市场对于非美货币的预期已经发生变化。美国经济的衰退将不可避免地拖累其他经济体,一方面投资者担心欧洲金融公司的健康状况,另一方面欧洲经济基本面趋弱,因此欧元处于下降趋势中。

这从最近人民币兑非美元货币的走势可看出端倪,最明显的是人民币兑欧元的汇率走势。与人民币兑美元相反,从今年7月开始,人民币兑欧元从此前的贬值走势调转方向,展开了一轮凌厉的升值攻势,从10.8升值到9.10一线。而人民币兑美元与非美元货币汇率的走势,一直以来恰恰相左。当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时候,往往对非美元货币如欧元、日元和英镑等货币贬值;当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的时候,往往对非美元货币升值。

当然,由于受前期大幅升值的影响,出口快速下滑,加上国际经济形势弱化和国内经济增速放慢,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升值将进一步对我国出口产生负面影响,中国政府对出口增长的关注度将会提高,因此人民币汇率政策亦将有所调整,延续3年的人民币兑美元单向升值走势将告一段落。分析师表示,在年内余下时间,人民币或保持适度稳步升值的格局,预计近期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仍将维持窄幅波动。

升值遭遇“天花板”?

不过,很显然的是,人民币汇率目前的情况和过去3年有了很大不同。

现在坊间流行着一种观点:随着中国出口放缓,人民币的升值步伐便会停止,甚至会在短期内贬值。渣打银行全球研究部指出,随着通胀担忧的减弱以及欧美经济放缓,中国内地的出口增长率将持续回调,到今年底实际增长率可能降为负值。基于此,2009年上半年,人民币对强势美元温和贬值将成为市场共同的预期。

事实上,还在人民币今年上半年一路飙升的过程中,中国银行的一位高级分析师也指出:“目前人民币升值已超过可承受范围,不利中国经济的短期稳定及长远发展,因此,政策管理层可考虑,在合适时机采取一次性贬值对策,打消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以维护中国经济调整和企业利益需求。”

对于该份报告抛出的“人民币应当一次性贬值”的观点,业内大多并不认同。他们只是强调人民币升值不宜过快。大多专家预计,“贬值不会那么快,短期内贬值不现实”,并进一步估计,到年底人民币兑美元价格可能会达到6.7元左右。分析师认为,人民币的升值趋势并没有改变,“只是步伐较以前有所不同,可能有更多反复”。根据贸易加权推算,许多观望者已认定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幅度将十分有限。同时,虽然通胀压力仍然存在,且官方经济数据比较乐观,政府的反通胀斗争似乎进行得很顺利。未来12个月人民币不会有大幅升值,至2009年第3季度结束,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将在6.75的水平。

双向波动预期提高

眼下,美国正面临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这关系到美国乃至全球的发展前景,在多重利空的打压下,各种货币之间难以保持单边升值或贬值的态势,上下波动会更加频繁,抑或更加剧烈。

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势也不会例外。尽管许多学者认为人民币仍然会继续保持升值态势,但延续3年的人民币单向升值走势将告一段落,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预期进一步提高。

从推动人民币升值的因素看,虽然我国宏观经济面临一定的困难,如外部经济环境恶化等,但国民经济仍然保持平稳较快地发展,因此宏观经济面仍然支持人民币走强,同时国外投资者仍然对未来中国经济充满信心,有利于吸引国外投资;我国的贸易盈余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外汇储备不断增加,这决定了人民币仍然存在升值的趋势;公众预期的变化会影响外汇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会放大汇率变动的幅度,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市场参与者会尽量减少对外汇的需求,并减持外汇。根据央行统计数据,长期以来我国外汇存款基本保持在1500亿美元至1600亿美元左右,始终没有大的变化。这说明了在人民币有升值预期的情况下,居民更愿意结汇,而不是愿意存款。

然而,人民币持续的单边升值已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纺织品、服装等劳动密集行业的出口企业,其利润遭到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因素的不断挤压,已经无利润可言,许多企业面临破产或已经关门停业。面对这类企业的困境,中央银行在进行包括人民币汇率在内的货币政策调控时,必须权衡其间利弊。一旦汇率的变动超出央行汇率目标波动的幅度,央行就会在外汇市场干预。

篇4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人民币汇率:美元汇率

中图分类号:F83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9)02-0059-03

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就一直保持着稳步单边上扬的态势,而其升值速度也在2008年上半年达到3年多以来的顶点。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人民币累计升值达6.1%,接近2007年全年6.9%的升值幅度,升值步伐明显加快。进入8月以后,人民币快速升值的节奏打乱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升速度开始放缓,其中第三季度仅升值0.6%。在此期间,人民币汇率在多数时间内均围绕6.82至6.85的汇率区间窄幅波动,升值趋缓的态势已较为明显。进入第四季度后,受到了美元持续强势、中美利差下降、出口数据疲弱以及市场预期等因素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则进一步走出了显著回调、小幅走贬的行情。

同时,由于政府及央行态度纷纷从上半年防止经济过热向下半年促进经济稳健较快增长转变,人民币对美元在这种大环境中突然停止稳步升值的走势,使得市场猜测央行可能让人民币贬值来支撑经济增长,人民币有了贬值压力吗?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国际背景和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发生改变的国内背景下,分析人民币汇率短、中、长期的走势,对国内出口企业规避汇率风险以及外汇投资者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国际因素分析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过去四个多月里一直在6.83左右徘徊,这是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最长时间的稳定期,我认为其主要原因和国际市场上美元的反弹有关。

1、在当前的金融形势下,美元强势显然符合美国利益。强势美元有利于改善美国金融体系流动性匮乏的局面。美次贷危机爆发以来,银行体系和金融市场的动荡不安,与次贷相关的亏损和资产减值对美国银行体系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尽管美联储采取各种手段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但市场对流动性依然如饥似渴,美元汇率变化作为全球资本流动的风向标,美元的升值必将吸引大量资金从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回流。从而极大缓解美国金融市场流动性和信贷紧缩的局面,为危机的解决和经济的企稳创造有利条件;各国央行持有大量美元资产,为避免他们抛售这些资产,美国货币当局必须保证美元稳定,以吸引海外机构继续购买美国国债,为美国的救市方案提供资金,并尽可能地降低美国政府的筹资成本。此外,美元升值有利于抑制通胀,为美国货币政策提供更大空间。作为全球商品主要计价方式和支付手段的美元,币值上升将有效压低原油、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其功效从美元指数和CRB指数走势的对应关系清晰可见,也为经济超预期疲弱时进一步降息打开了空间,这样能为美国财政货币政策的运用创造更大的空间。

2、除了日元近期大幅走高外,非美货币普遍下跌,特别是欧元对美元大幅下跌。据美国商务部10月30日公布的初步数据,由于消费开支紧缩等原因,美国2008年第三季度GDP按年率计算下降0.3%,为2001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大降幅,但好于预测的降0.5%:第三季度个人消费降3.1%,个人消费数据是自1991年来首次下滑,为1980年来最大跌幅。最近公布的数据,均显示出美国经济仍面临衰退阴影。但与美国相比,欧洲和日本等西方主要工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前景更为黯淡。早在2007年9月,美国开始运用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缓解危机,包括大幅减息和财政退税:而欧洲央行和政府无所作为,目前经济下滑风险更大,降息的预期加大;对其金融机构的援助将使欧洲政府债台高筑,许多国家的债务水平可能会超过《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GDP的60%的上限。欧洲的经济规模与美国旗鼓相当,但是欧洲国家宣布的金融援助计划规模远大于美国的7000亿美元。欧元区各成员国的财政状况参差不齐,而且由于欧洲央行仅可以为欧元区15国制定货币政策,而财政政策掌握在各国政府手中,这一非对称性不仅使得欧洲救市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政策行动难以协调一致,还使得欧洲经济衰退的持续时间和程度都可能超过美国。从金融系统的传导来看,欧洲受到的冲击并不比美国弱。欧洲公布的数据加剧了汇市的紧张气氛,10月30日的欧元区数据显示,10月份商业信心指数由9月的87.5降至80.4,为199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时10月商业景气指数由0.83降至-1.34,为2001年以来的最低:服务业信心指数由0降至-6,为12年来最低水平,工业信心指数由12降至-18;消费者信息指数由-19降至-24,为15年来最低。这些数据显示,欧元区消费者信心、工业信心、商业信心等几乎所有部门信心都各自创下近年来低点。英镑和欧元的下跌,原因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因为美元反弹加上金融危机。英镑的下跌幅度更大是因为金融业在英国经济中的比重较大,而会融业的悲惨现状导致了英镑的更大幅度下跌。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仍继续保持稳定,但在美元上扬、非美货币普遍下跌的形势下,人民币汇率继续持稳的难度不断增加,对其他非美货币也被动地升值。

3、美元的走势受石油走势的影响也较大,石油价格直接影响了美元的走势。2008年,石油价格在7月16日的147美元之上见顶,然后连续100多天持续下跌,最低跌到61美元附近,跌幅高达59%,这是历史上非常罕见的走势。而黄金价格也同时从1043美元,一度下跌到700美元以下。受此影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也不能幸免,连续下挫,屡创新低。

4、美国利率已经处于历史低位,从而使得非美货币高利率更显突出。2008年12月16日,因经济下行风险加大,美国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美联储将利率水平从1%下调到了0至0.25%的范围,这已降到历史最低点,美元的利率可能已经触底,而欧元、英镑等货币才刚刚开始其减息周期,欧元、英镑基准利率目前为止为2.5%、2%、2.75%,欧盟统计局2009年1月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12月通胀率降幅超出预期,降至1.6%,低于11月的2.1%,亦远低于欧洲央行略低于2%的目标位,为欧洲央行更大幅降息应对恶化的经济敞开大门。非美货币未来利率下调的空间很大,导致市场不愿过多地持有非美货币。

(五)国际金融危机并未真正撼动美元体系的基础。尽管金融危机爆发后,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信用体系备受诟病,但美元地位尚未出现根本性动摇。现在,美国仍控制着全球24%的战略储备,拥有11%的世界贸易份额,在短期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间,人们还无法找到美元的替代品。同时,目前全球风险交易资金的出逃对美元起到了支撑作用,由于金融

危机引发的大规模提前还贷必须用美元进行偿付,对美元的需求随之增加,从而带动美元升值。

二、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国内因素分析

1、国家宏观调控重点的转移。中国国家统计局2008年10月30日公布了一系列最近重要的经济数据。中国2008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9.9%,比去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自2007年第二季度开始,GDP增速已连续五个季度呈回落走势,9月CPI同比上升46%,中国2008年前三季度的GDP和CPI增速双双走低。通胀水平下降得较快,第四季度可能会到3.5%的水平。中国9月份宏观经济景气预警指数为105.3,比上月的108.0明显下降,达到自2007年7月以来的最低点。此外,财政收入指标在最近12个月首次出现偏冷的浅蓝色状态。由于宏观调控重点从防止通货膨胀转变为防止经济下滑,通过人民币升值来抑制通货膨胀的操作手法。可能让位于通过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来保障经济增长。

2、出口和贸易顺差实际增速下降。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国外需求的萎缩,中国贸易顺差增速回落明显。2009年1月4日海关总署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2008年前11个月的对外贸易数据。数据显示,我国进出口形势在11月时急转直下,月度进出口总值自2001年10月份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月度进、出口增速则为1998年10月来首次同时呈现下降走势。2009年中国进出口可能出现持续下滑,增速可能在5%以下,国际收支失衡的改善减缓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3、资本管制力度的加强和国内楼市、股市进入下行周期遏制了短期国际资本的流入。7月14日起,外管局、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开始对出口收汇结汇实施联网核查管理。同日起,外管局也加强了对出口预收货款与进口延期付款的管理与监测。7月18日起,发改委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外商投资项目管理的通知》,严防外汇资金通过FDI渠道的异常流入。6月18日起,外管局出台了“报送非居民人民币账户数据”的有关规定,加强了对非居民八类人民币账户的统计与监测。境外对我国证券投资净流入减少。2008年上半年境外证券投资净流入同比下降51%。其中,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股票募集资金38亿美元,下降49%;QFII净汇出03亿美元,2007年同期为净流入15,2亿美元。境外对我国证券投资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2008年企业境外上市规模明显下降;二是国内资本市场价格和交易规模大幅回落,对境外投资者吸引力减弱;三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境外投资者资金紧张,对我国证券投资减少。

4、中美利差缩小是最近人民币升值乏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央行自2008年9月份以来连续五次降低利率、四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我国宏观经济下行的趋势目前仍然比较明显,市场普遍预期接下来仍会进一步降息,而目前美联储已将利率水平下调到了O至0.25%的范围,这已降到历史最低点,美元的利率可能已经触底,中美利差已自2007年最高的200个基点以上水平降低至150个基点,在人民币目前已经进入降息通道的背景下,未来中美利差也会进一步缩小,这将直接对人民币的汇率水平带来较大压制。

篇5

在市场人士纷纷猜测究竟人民币是否该升?以何种方式升?对市场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的时候,6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表示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决定进一步推进汇率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同时表示人民币汇率不会进行一次性重估调整。这也就意味着人民币升值的路径应是一种保守的路径:恢复执行2005年7月到2008年7月之间的浮动机制,让人民币对美元小幅渐进升值。

人民币缓慢升值对股市的影响

从2005年7月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连续跌破1:8、1:7大关,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至今,人民币汇率开始走平,维持1:6.8的水平。而这段时期内,中国股市也经历了大起大落,经笔者研究,两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从2005年6月份开始,股市开始走进波澜壮阔的牛市行情。当然,正如市场所认为的一样,这边牛市行情要归功于2005年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我们不否认股改是推动本次行情的核心动力,但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人忽略了汇改的作用,人民币汇率先是跌破1:8关口,继而逼近7.6的水平,人民币大幅升值无疑对股市走牛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汇改和股改几乎出现在同一时点,也意味着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联系,如果细分,此轮人民币升值略早于股市启动,也反映出人民币升值对股市行情启动有一定前兆预示。

其次,一直到2007年10月份之前,人民币升值与股市走势都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两者互为影响的成分更多。但当股市疯狂到极致的时候,也就是在10月16日出现顶部之后,市场急转直下,一路狂泻。而这个时候人民币升值的步伐不但没有停止,反而在股市见顶之后,出现了加速升值,直到次年的4月份。4月份之后,人民币升值的步伐才有所减弱,直至走平。那么,我们也可以看出在股市走熊的过程中,股市的反应明显早于人民币汇率的反应,股市行情对人民币汇率有一定拐点指引。

最后,让我们一起看看人民币汇率温和升值时股市的表现。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到目前,人民币汇率变动不大,基本维持在6.8的水平,处在温和升值的过程。与前期大起大落走势相比,这个时期的股市无疑呈现出温和上涨走势。从时间段上看,人民币汇率走平的拐点出现在2008年7月份,而股市企稳回升出现在2008年10月份,再次说明在牛市行情到来前,人民币汇率的表现对股市行情有一定的先行特征。

整体上看,股市的表现和人民币汇率的表现互为牵引。在牛市行情中,人民币汇率的反应要早于股市的反应;而在熊市行情中,恰好相反,股市的反应要早于人民币汇率的反应。另外,人民币升值对股市短期内还是具有利好效应的,投机性资本的流入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股市行情,但这里面有一个人民币兑美元临界值的问题,临界值究竟是1:5还是1:6,并不好确定,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如果人民币持续升值,将会发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势必会传导到资本市场上来,那个时候就会给股市带来负面影响。

缓慢小幅升值,将会强化国际市场对人民币长期将陆续稳步升值的预期,他们会通过外汇市场、股票市场等资本市场进入中国内地,推高中国内地的资产价格。而境外资金的流入再加上国内民间资本的共同作用,无疑对股价带来长期性的利多。从目前中国沪深300的走势来看,在形态上形成了一种收敛三角形,价格存在向上突破的迹象。从过往人民币升值后的证券走势来看,进一步加大了其向上突破的可能。

人民币缓慢升值对期货市场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期货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几个重要的进出口品种上面。其中大豆、橡胶、铜以及钢铁影响最大。

人民币升值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短期会对国内期货市场价格形成压力。大豆、铜、橡胶等品种的进口依存度较高,人民币升值后对这些品种的利空影响较大。但根据历史数据统计,2005年7月21日,央行实行更富弹性的汇率机制,第二天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但对期货市场走势的影响并不明确,各品种涨跌不一,大豆下跌2.45%,铜上涨0.39%,橡胶上涨1.76%。

但是中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期货市场外强内弱的局面,国内进口的增加,扩大了国际商品的需求,有利于国际商品价格的上涨,而国际商品价格的上涨又会拉动国内相关商品价格的上涨。2005年7月人民币升值后,橡胶内外盘比价短期走势虽然不明显,但在之后两年的时间里,日本橡胶与上海橡胶比价是持续走低的,由95下跌到67,下跌幅度超过30%;大豆在之后两年半的时间里基本保持外强内弱格局,比价由2005年7月的3.8下滑到2008年2月份的2.41,下降幅度达到36%;金属铜也保持了近两年多的外强内弱走势。但人民币汇率对商品价格的影响不是根本的,最终商品价格还是由供求关系决定。

人民币升值有利于降低钢铁行业的采购成本,进而降低国内的钢铁价格。目前钢铁行业中有40%的铁矿石依赖进口,而以铁矿石为主的原料占到钢材成本的40~50%。但是对于钢材的出口不利,人民币升值将导致中国的钢铁出口价格增加,进口钢铁价格降低,由于中国目前主要出口的是低附加值的钢坯、长材、热卷等钢铁产品,而从国外输入的大都市高附加值的冷板、镀锌等产品。人民币升值后会使得国外钢铁产品价格偏低,市场竞争力更强,占有率也更高,对国内出口的钢铁会产生挤兑作用,由此会恶化国内钢铁的供大于求的状况,导致国内钢铁价格的下跌。

总结

从投资机会的角度来看,本国币种升值对股市具有利好效应。具体到板块,金融股无疑是币种升值最大的受益板块,币种升值将支撑金融股持续走强。在我国股票市场上,金融类股票是沪深300最大的权重板块,也即金融板块的表现成为沪深300走势的关键。从人民币升值和股市联动这个主线来看,人民币升值给股指期货带来的是机遇,投资者可以从人民币升值角度来把握股指期货的投资机会。而对大宗商品市场而言,人民币升值中长期来看都会形成商品市场外强内弱的格局。因此投资者可以择机尝试内外盘的套利机会,即买CBOT大豆抛国内大连大豆,买伦铜抛国内铜等的套利操作。

篇6

自从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80个月后的2012年3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升值幅度达22.2%。然而,从最近半年时间来看,人民币升值的步伐已经开始凌乱起来。套用“拆除体”,近半年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可以用“回调式升值”形容。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势已不再是单边式升值。2011年12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曾连续11次触及“跌停板”。尽管如此,人民币汇率依然呈现出升值走势。在去年底出现11连跌后,累积下来的贬值幅度最终被接下来的升值幅度所吞没。即使在人民币汇率出现11连跌的日子,每日也只不过是触及“跌停板”,而非收盘于“跌停板”。

看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不仅要看美元,而且也要看其他主要硬通货。例如,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1999年至2009年,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所占比例由71%降至62.2%,而欧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所占比例则由17.9%升至27.3%。从这个意义上讲,分析人民币与“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变动趋势比单纯看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动更有意义。即使观察人民币与“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变动趋势,也依然是“回落式”与“升值”的合成。国际清算银行公布数据显示,尽管2012年2月人民币的名义有效汇率环比贬值0.98%,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却环比上涨0.54%。也就是说,近一段时间人民币汇率总水平是名副其实的“回落式升值”。

对于出口企业来说,之所以关心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很简单,遇到人民币贬值,企业至少会感到日子舒服一些,而人民币升值,企业就会感到日子难过。按照“一篮子货币”算总账,现阶段人民币汇率走势至少从名义上看充满了“回落式”味道,对于出口企业来说至少不会是坏消息。不过,今年以来的出口形势恰恰不能够支撑得住如此说法。据海关统计,2012年前3个月,我国货物出口贸易额为4300亿美元,同比仅增长7.6%,明显低于2011年全年20.3%的出口增长幅度。

单纯从增量上看,现阶段的人民币升值过程似乎是强弩之末,但如果按照存量标准来判断,现阶段的人民币汇率已经累积了较大的升幅。在这种情况下,出口企业的感受似乎可以用痛到极致不觉痛来形容,而即使近期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贬值,也很难对出口贸易的失速起到抑制作用。

从近期来看,除了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因素之外,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的“两个上升”与土地资源、信贷资金的“两个趋紧”严重影响到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既然国内什么东西都在涨价,那么,唯一的解释只能够说明人民币的“含金量”在下跌。所以说,剔除了国内物价上涨因素之外,近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就更为明显了。

在实际有效汇率升值的背景下,出口同样多的货物,即使依靠汇率的名义贬值使出口贸易能够多换取一点人民币,但比不上人民币“含金量”在国内被稀释的速度。从这个意义上讲,现阶段人民币汇率看起来是升值遇阻,但相对于国内物价水平来说,升值进程依旧。

篇7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美元的日益贬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走高,本文旨在探究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原因以及预测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

关键词 汇率 利率 趋势 人民币

一、近年汇率走势

改革开放以前,人民币汇率采取单一的固定汇率制度, 这种外汇体制忽视了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市场的调节作用, 外汇的使用效益较低, 也降低了各方面出口创汇的积极性。下图是我国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后的汇率变化情况。

由上图可见,从汇改之初的一美元兑8.11元人民币至2011年3月21日的一美元兑6.5564元人民币,人民币升值幅度约19%。

二、影响汇率的因素

影响汇率的因素有很多,汇率作为一国货币对外价格的表现形式,既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又常常受政治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国际收支、相对通货膨胀率、相对利率、总需求与总供给、汇率预期、财政赤字以及国际储备等都是会造成汇率变动的因素。以下为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

1.中国经济的持续高增长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能够多年保持GDP两位数增长的绝无仅有的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得到极大释放,国力日益见长,自加入WTO以后,中国对外贸易范围不断扩大,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使外国投资者看好投资中国的前景,不断追加投资,引起了资本项目的顺差,从而使得人民币升值。

2.国际收支“双顺差”

我国国际收支长期处于“双顺差”状况,2009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2971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448亿美元,2010年1至3月经常项目顺差536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42亿美元。然而国际收支理论认为,外贸收支状况是影响汇率最直接的因素之一,当一国处于国际收支顺差时,说明本国出口等外汇收入增加,进口等外汇支付较少,外汇供给大于支出,同时外国对本国货币需求增加,会造成本币对外升值,外汇汇率下跌;反之,本币对外贬值。其基本原理如下图所示:

3.中美两国的利率差异

根据利率平价理论,任意两种货币存款的预期收益率应相同,当人民币利率上升,导致国外资金流入,抛出美元换人民币获得利差,人民币会相对美元升值;反之,当美元存款比人民币存款提供的收益更高时,人民币会相对美元贬值。从理论上讲,利率上升将增加本外币利差,从而产生本币升值的效应。2008年以来美国维持了两年多的低利率政策,2010年8月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下调至0-0.25%的区间,维持史上最低利率政策,相对于美国的存款利率,我国2011年4月6日已将一年期存款利率调为3.25%,远高于美国的利率水平,中美两国的利率差异形成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4.西方国家的政治压力

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认为中国日益扩大的出口规模实际是在向发达国家输出通货紧缩,因此,除了对中国出口商品实行很高的贸易壁垒,他们还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以此来维护他们的经济利益。美国以“健全美元联盟”和“公平货币联盟”为首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结盟行动的具体方式主要包括游说、报告、政治捐款、倡导草根行动等来达到不断向中国施加压力,迫使人民币升值以达到维护其利益的目的。

三、汇率趋势预测

短期来看,美元依然难以快速摆脱疲软的走势。2010年,美元走弱,且对其他货币的贬值幅度大大高于对人民币的贬值幅度,使得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而对其他货币贬值。2011年以来,美元虽有暂时的反弹,但人民币对美元将继续保持升值态势。然而2011年美元继续下行的空间十分有限,未来将主要保持弱势振荡,同时,欧、日经济低俗复苏的局面短期也难以出现大的改变,基本面并不支持各国货币走强,因而人民币兑美、欧、日汇率有全面升值的可能。其次,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势头,通货膨胀预期仍然存在。随着我国货币政策由宽松向稳健转变,再次加息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此外,2011年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的局面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而不能排除西方国家就人民币汇率问题进一步发难的可能。

长期来看,购买力平价理论仍是主导长期汇率的因素,国内外物价相对水平决定了汇率的高低。以购买力平价(PPP)衡量,在日本之外亚洲经济体的带动下,新兴经济体在世界GDP 中所占的份额已由2000 年的37% 升至2010 年的47% 左右;IMF 预计,新兴经济体的份额到2014 年将达到50%。这说明,美国为刺激本国经济而发行的大量美元为寻求更高的回报最终流入了新兴经济体。而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无疑面对着升值的巨大压力。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2011 年人民币升值仍是主旋律,而且灵活性也会随着汇率改革的深入而增强。但对于升值的幅度,并非如看上去那样确定。美元、欧元的相对变动,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的升值压力都会影响人民币的走势;同时,中国政府会在多大程度上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也决定着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幅度。

参考文献:

[1] 段瑞君.人民币升值原因及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10( 23).

[2] 齐超.制度含义及其本质之我见.税务与经济. 2009(3).

[3] 赵坤,赵硕刚.2010年世界主要货币汇率走势及2011年展望.发展研究.2011(02).

篇8

人民币兑美元的即期价格走势与中间价大相径庭,3月16日,由于美元强势压制,人民币即期汇率随中间价一起走低。

一直以来,中资大行持续结汇令人民币即期汇率持稳,可以通过持续大额结汇的方式来调控人民币兑美元的即期汇率,所以透过人民币兑美元即期价格的走势来判断央行对于市场的指导性意见。

从去年12月到今年1月,银行自身结售汇数据处于顺差,与代客结售汇数据逆差形成鲜明对比。民间大肆“藏汇于民”坐等美元强劲升值之际,中资商业银行在抛售美元、烘托人民币,以保持人民币美元即期汇率的稳定。

在两会上,央行行长周小川先生对人民币汇率波动非常淡定,指出“随着中国经济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人民币汇率波动是正常现象”,但央妈不可能坐视人民币汇率在波动区间上限每天大幅贬值。光大证券宏观组崔嵘与徐高的研报指出,2015年以来,亚洲国家中菲律宾比索、泰铢和印度卢比汇率相对坚挺,而人民币汇率在本轮新兴货币贬值潮中并没有显着跑赢亚洲其他币种,这意味着除了美元升值因素,人民币汇率的贬值预期也源于国内基本面因素的变化。

美联储如果年中加息,强势美元血刃其他货币,离岸价差扩大将引发套利资金持续大额购汇,加上经济缓慢增长导致资本大额外流,使得国际市场人民币贬值压力剧增。人民币汇率在可承受的范围内波动,如果贬值引发对中国经济的巨大质疑,则会得不偿失。商业银行结汇应对国际资本冲击,在美元与其他货币之间走钢丝,是无奈之举,也是明智之举。

人民币以及其他新兴市场货币贬值将是国际大趋势,国际资本市场的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连最大的人民币离岸市场――香港也是如此。人民币贬值预期使得居民持有人民币意愿有所下降,沪港通等各类人民币的“出路”越来越多,导致香港市场的人民币流动性趋于紧张。今年2月以来,香港人民币同业银行拆借利率一直较高,隔夜利率最高一度超过了8%,而后虽有回调,但仍处高位。为了吸纳人民币存款,继工银亚洲、交银香港、渣打银行等之后,永隆银行近日也推出了人民币定期存款优惠政策。

篇9

然而,这是外界一种偏颇的理解,不利于中国金融对外较量与交往,舆论的偏颇理解将延误和错失我们的发展战略和规划。

因为通过央行新闻稿以及时间的选择,可以看到这显示出中国对外对策逐渐走向成熟和主动。

一方面,文稿内容释放的是人民币汇率机制形成的完善意愿,而并非一些偏颇理解的人民币升值信号;

另一方面,中国对外表态的明确立场有利于国际协调和国际合作,尤其在20国集团高峰会议召开之前的这种立场论述,向国际社会主动表示中国对人民币问题的自我主张和见解,这将更有利于人民币走向的理性和合理,而非简单人民币升值论。

面对这样一种十分复杂的情况,市场判断和评论上的混乱,其实与当前国际环境和舆论的错觉吻合,并非是中国独有。

人民币走向方面错综复杂的舆论导向恰恰需要自我的主见和主张,以控制自己的风险和政策节奏。近期国内外金融市场掀起新一轮舆论错觉,进而使得处于复苏和稳定过程中的市场再度陷入混乱、恐慌和难以预料之中。

预计短期人民币价格有继续上升的可能,但升值幅度有限,全年水平将继续上一年维持小幅度贬值。人民币最近的波幅过于敏感,并非是中国实际需求和实际状况,一方面来自市场相对长时间的技术铺垫和酝酿;另一方面则是预期心理误导,短期加大升值投机。

目前,中国股市重新回到震荡和相对弱势阶段,主要来自股市基础面的因素突出,尤其是政策调整的压力抑制股市高涨,其中包括宏观经济走向、货币政策回归、汇率制度整合、金融机构流动性约束等等。

而此时西方发达国家和全球股市也处于回调状态,美国股市跌回到10000点以下,这些都成为目前股市积弱不振的外因。

但当前的人民币走势和未来的人民币趋势,依然将对股市产生一定影响,但是相比较升值预期高涨之下的人民币价格而言,未来人民币价格的双向走势将减弱股市与人民币的连接,股市自我态势将逐渐突出。

人民币升值有限,甚至将出现贬值的可能,股市走向更多将取决于市场自身的能量和结构性调整。

未来股市上涨有可能,但势头将有所减弱。主要是心理和技术作用突出,政策和结构问题将交缠,不利于股市上涨。未来中国股市制度性建设将强化,或许将增加制度性保障的上涨动力,而非简单产品推进的脆弱性上涨。

从与人民币走势关联的房地产行业的角度看,首先,中国房地产市场与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规模和资质有差别。中国是初级阶段市场,当务之急解决的是居住问题,而不是市场简单推进的投资或投机问题,房地产投资脱离中国现阶段发展需求。

而相对发达国家生活基础和财富来源上升到高级市场经济时代,他们面临的是投资性需求,进而房地产投资并非是温饱问题,而是一个财富扩大问题。

其次,中国房地产投资和投机过于简单和盲从,脱离了国内现状,不可持续,尤其是政策角度错判中国价格。

篇10

现为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的谭雅玲,其言论在金融界颇有权威。她长期以来一直从事国际金融研究,跟踪市场变化,分析发展状况,预测未来走势与前景。在保利剧院的贵宾室她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解读当前经济。

乐观看未来

回顾2009年的经济走势,谭雅玲认为跟早先的预期是吻合的,但是我们为这个预期能够实现付出了很多。主要表现在投资的规模很大、信贷超量、货币政策极端。而超量、极端、应急这些因素都是不可持续的,所以我们应该把未来的困难和调整的压力想得更多一些。实际上这场金融问题来了以后,把中国经济的观念和对策都拉回到原来的老路上去了。可能对经济结构、甚至企业发展带来一种更不利的影响。

对于新一年的经济形式,谭雅玲是相当的乐观。她认为2010年的经济形势,美国还是一个重头戏。美国经济已经开始复苏了,对世界2010年经济的拉动比较重要。各国的经济对策也在见效,欧洲经济在复苏,日本经济也在复苏,而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并没有陷入衰退。因此,2010年的经济是乐观的。不过现在的价格回升可能会带来新的经济局面,可能会出现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或许将带来货币政策的变化,可能会对经济的整体态势有一定的干扰,但具体要看政策效应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空间有限

中国人民银行在2009年11月11日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9年第三季度)》中首次指出,结合“国际资本流动和主要货币走势变化”,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对此谭雅玲表示,中国央行的这个新提法表明,近期国际热钱涌入现象引起决策层高度关注,中国将会更多考虑投机因素,加强风险控制,保障金融安全。她认为中国央行这次没有提“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并不意味着人民币在近期会升值,未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将保持自我的意愿和主张。

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明年还会在,但是从目前来看,中国政府的态度已经在变,并不完全认可这个升值,市场和企业也在逐渐的认识这个趋势。而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说,货币的升值取决于外部还是内部因素,这是非常重要的。现在从人民币升值角度来说,更多的可能还是取决于外部:国际舆论、国际预期。而国际舆论、国际预期更多是在中国的投资市场,如果是在中国市场的话,那他们会通过人民币升值获得很多利润,这样对中国是不合理的,也不公平。因为无数次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都是因为货币升值带来的,而更多发达国家是用货币贬值来应对问题。

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人民币升值的机会是存在的,但是价格和升值空间是有限的。谭雅玲认为人民币升值应该走双边走势,因为单边走势走的时间长了,一定会有泡沫和风险。而采取双边走势可以化解过程中的泡沫和风险,对当前的制度建设、市场理性认知也会有好处。

楼市将不如去年火爆

谈到未来的楼市,谭雅玲认为房价调整已基本稳定,不会有太大的涨幅。

2009年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优惠将终止。谭雅玲认为,关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这一内容,实际上之前大家就已经猜到了。因此,短期内不会对股市、楼市有太大的影响。她认为,中国的经济刺激方式特别是货币政策已达到极端,是不可持续的,必须转变,所以不确定因素增多,2010年楼市总体上不会出现2009年的暴涨。

股市震荡为主

2009年股市行情相对活跃,对于新一年的市场,谭雅玲认为震荡会比较大。她认为目前我国股市光有产品而没有制度。制度不合规、不健全的问题比较突出。这种不合规、不健全除了政治层面还有市场层面。就是简单的认为有钱就能投资股市,这种观点还需提升。

明年股市或许会有短期的走高,但整体来说以调整为主。因此,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明年关注风险应该更多一些。中国投资者的集中程度太单边了,都集中到股票和基金上了,而股票和基金属于国内市场体系,对收益的多元化和风险的规避都不是很有利,应该往外汇、黄金等多投资品种方面转移,多元化的组合无论对风险的规避和收益都是有好处的。

篇11

关键词: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汇率;升值;经济影响

一、2005-2008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

2005年7月21日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了改革(以下简称“汇改”),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以单一美元形式,而是采用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在其后几年内,我国确立和坚持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市场化方向,同时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金融危机导致的各国货币的贬值,在客观上均对人民币汇率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这种内部改革和和外部冲击的双重作用下,人民币汇率对各主要存储货币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波动。

(一)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波动趋势。

“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改变了维持了近十年的稳定状态,逐渐波动起来。如图1所示,但是这种波动基本上呈单向升值的态势,从升值幅度来看,2005年7月至2006年5月,人民币汇率兑美元的汇率水平处在较为平衡的升值阶段,但一直维持在81以上。但从2006年6月中旬之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突破81关口,而2006年7月至2008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表现为明显的加速升值态势。截至2008年4月,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7.002,2008年前4个月累计升值4%。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呈现有升有贬的双向特征,波动幅度不断增大。2008年12月1日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美元汇率下跌0.73%,创最大单日跌幅。从每年变动来看,2005年下半年人民币实现对美元升值2.24%,2006年升值3.34%,2007年升值6.46%,2008年升值6.43%,至2009年月10月1日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了17.5%,从以上现象来分析,人民币会有持续性的升值压力。

(二)货币篮子中主要币种走势比较

“汇改”以来,人民币对主要贸易货币的汇率表现出迥异的走势,由表1中可以看出,在汇改以来三年半的时间内,人民币对美元和港元大幅升值累计升值幅度分别达到17.36%和15.83%,而对欧元和日元汇率波动总体来看则相对比较稳定,累计波动幅度分别只有-3.55%和3.55%。人民币对欧元汇率在2006年和2007年两个年份中对美元升值的背景下,出现了明显的双向波动特征,而其中又以对日元汇率的双向波动特征为最严重。而就人民币对港元汇率来讲,由于港元实行紧盯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所以对港元汇率走势和美元大体相当。

(三)人民币汇率未来基本走势分析

在“汇改”的过程中,人民币汇率基本上是在不断升值的。几年来,人民币对各主要储备货币也实现了较大的增值。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和中国金融实力的提升,人民币将有升值的趋势。从长期来看,人民币继续升值的趋势不会改变,人民币汇率会在渐进的、双向波动、小幅升值过程中继续保持基本稳定。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压力明显大于实体经济内在升值需求的情况下,国内经济金融变数较多,中国金融机构和企业对浮动汇率需要逐步适应,而且在汇率调整对改善国际经济不平衡影响有限的情况下,大幅度轻率调整人民币汇率风险过大,不利于中国国内经济金融的稳定。因此我国在人民币汇率调整方面仍会保持主动性、可控行和渐进性的基本原则。人民币汇率将有渐进、小幅的上升,但仍会保持基本的稳定。另外中央银行也能够将人民币汇率保持在小幅度升值,但仍是小幅双向波动中的基本稳定。

二、人民币升值对经济的影响

(一)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影响

1、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出口的影响。人民币升值意味着1美元换得人民币的数量将变少,那么对于出口商而言,同样出口1美元的商品换回人民币的数量就会因汇率变动而减少,从而使出口商的利润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2007年5月至今,美元对人民币的贬值超过了10%,也就意味着,仅美元对人民币的贬值就使我国出口企业成本提高了10%,导致了一些企业出口利润率降低,因此导致出产品口量下降甚至停止产品出口。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走高背景下,国内出口企业带来的压力更多的显现出来,这表现在当人民币对某一货币明显升值时,中国与该货币发行国/区的出口增速就明显下降,而进口增速明显上升,这主要发生在美国和香港。另外,生产型企业和外贸型企业出口产品利润率差别巨大,生产型企业出口产品利润率除汇率突然升值的短期影响外,基本能够保持5%以上,其生存环境较好。外贸型企业出口产品的收益率一直处于低水平,汇率突然升值则处于亏损状态。2008年我国的出口增速急剧滑落,至2008年11月份出现了2000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出口同比下降2.2%,进口也同比下降17.9%。如果再加上人民币汇率的频繁波动,所有这些都是对我国未来的出口形势造成不利影响。

2、人民币升值对资本流动的影响。2007年以来,人民币大幅升值,引起国际热钱流入我国,造成外汇占款增加,这样由人民币升值预期推动的流动性过剩逐渐显现。另外,受国际环境影响,人民币升值较快,境外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较高,一些国外机构为赚取人民币升值带来的高额利润和规避外汇监控,利用贸易名义和国内企业签订相关合同,以预付款的名义从国外汇入资金,经过投机经营获得利差后,以不能履行合同义务或错汇为借口,再将资金抽出,造成资本流动的非正常因素增加。

3、人民币升值对银行业的影响。人民币升值以后,我国资本市场中将会有大量热钱涌进,因此,人民币的升值对金融市场中银行业势必会造成一定的冲击。首先,人民币升值对银行的自身财务状况有影响。人民币升值以后,银行持有的境外资产特别是美元资产,其价值在下降,会产生一定的汇率损益。其次,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行业有影响。人民币升值后,银行做出口业务客户的收益将会产生影响,从而间接地影响到银行的业务。最后,人民币升值对银行资产负债的影响。从存款方面看,外币持有者的存款额度会大幅度缩减,进而导致银行的存款量的下降;从贷款方面看,贷款者更接受外汇贷款,产生银行外汇存款下降和外汇贷款上升的矛盾,这样外汇资金的来源就会受影响。

(二)人民币升值的有利影响

1、从当今全球生产结构来看,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世界生产量的主体,可以说在短期内世界市场无法大范围的取代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因此可以假设:即使我国商品选择集体提高商品价格,国外消费者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只能继续购买我国的商品。我国商品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吉芬商品的性质,国外消费者在我国商品涨价后的反应可能是增加而不是减少我国商品的消费。因此,人民币升值并不必然带来我国出口企业的竞争力下降和利润减少。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国外消费者在使用我国商品的同时,还需支付更高的价格,在这种利益分配中,使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受益。

2、即使假设上述的作用效应不明显,人民币升值确实减少了出口,导致个别企业的破产,但如果从一个国家整体上进行分析可能并不能算作不利影响,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严峻的工业和服务业发展不平衡问题,经济资源有待在这两个部门之间调整配置。通过货币升值手段,可以最有效率地把制造业中那些技术含量与附加值低、管理不善的低效率企业挤出制造业,这完全符合我国经济产业调整的方向,进一步释放中国经济增长的未来潜力。同时,货币升值会引起行业内更加激烈的竞争,激励企业通过技术管理创新增强竞争力,提高一些企业的竞争力,培养我国的自主国际品牌。如日、德等国家的许多国际品牌是在货币升值过程成长的。

3、货币升值而减少了出口生产,这将会影响这些产业部门的就业情况。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出口部门就业的减少并不等同于我国整体就业的减少。因为,货币升值有助于提高服务业产品的相对价格,在更有利的价格吸引下,服务业对于就业需求也会扩大。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新增就业机会几乎全部来自于服务业,服务业在吸呐就业方面的能力远远超过制造业。从长远来看,人民币升值对服务业促进作用会释放出更大的就业空间,最终实现就业率的提升。

三、总结

人民币汇率的调整有助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控制某些经济领域投资过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中国参考而不是钉住一篮子货币确定人民币汇率,这种币种多元化的分散组合增强了汇率的弹性,符合我国当今的国情,是经济全球化和外贸多元化条件下的一种汇率制度上的重大创新。

适当放缓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尽量保证人民币值稳定。在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存在着较大不确定性以及我国外资、外贸形势压力严峻的背景下,应利用强制结售汇取消的契机,进一步调整汇率制度,增强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完善人民币汇率调节机制,维持人民币升值预期,消除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的汇率传导机制。

参考文献:

1、陈雨露.国际金融[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高海红.全球视角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选择与风险防范[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3、沈晓晖.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选择――基于国际货币体系不对称性的视角[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4、黄志刚,刘惠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特点及现实走势分析:2005-2008[J].海南金融,2009(4).

5、王军,董方军.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启示[J].中国城市经济,2009(1).

篇1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素质的普遍提高,教育问题被越来越多家庭关注。自费出围留学成为一种接受教育的新趋向。个人高等教育支出既是一种消费行为也是一种投资行为。当中,自费出围留学的教育相对于国内高等教育而言,具有高成本、相对高风险等特征。人民币的升值对于白费出同留学而言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自费出国留学的成本,但是我们必须要多方面考虑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影响。下面,我们将从自费境外高等教育的成本以及人民币汇率变化对自费境外高等教育成本的影响这两方面进行探讨。

二。出国留学的成本分析

在我国,对于高等教育成本的研究中,主要将其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而在本文,将从自费境外高等教育的前期成本、后期成本两方面进行论述,作出这样的处理主要是因为以进行自费境外高等教育所经历的阶段作为划分的标准。

(一)前期成本的构成

前期费用就是在出国前期所发生的费用,具体是指中介费和考取语言证书、进行签证以及飞机票等的费用。自费境外高等教育的前期成本,会因不同的出国方式而有所不同。自费留学的出国方式主要是有三种:第一种是全DIY的自行申请留学,第二种是通过中介机构申请留学,第三种是参加中外院校之间的合作办学的方式进行留学。其中,全DIY的自行申请留学费用主要由学校申请费、签证费和资料准备费、语言考试费、研究生入学考试费(如:GMAT、GKE)等构成,以美同为例,一般以申请3到5问学校为例,通过全DIY的自行申请留学的大约费用大概为8457元人民币。而选择通过中介机构申请留学的前期成本,相比全DIY的自行申请留学的前期费用而言,就增加了中介机构的服务费,通过了解,对于不同的围家,不同的专业,中介服务费的收取各有不同,其中,以美国的MBA收取费用最高约27000元人民币左右。第三种通过中外院校之间合作形式进行留学的,由于一般中外院校之间的合作办学主要是采用2+1的形式,即两年在中国国内大学读,第三年出国留学。出国留学的前期费用主要为签证费以及各项考试费。相对于第一、第二种申请留学的方式而言,第三种出国留学的方式,较能节省费用和较为方便。选择的申请留学方式不同,会影响出围留学的前期成本,并最终影响到出国留学的总成本。如何合理的选择适合自身的申请方式显得尤为重要,需要结合自身的成本控制要求以及自身的要求等各个方面。

(二)后期成本

后期成本是指留学学生在选定学校和办好手续并到达留学目的地后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具体来说,自费出国留学的后期成本主要为学费、生活费、医疗保险等。而学费、生活费和医疗保险这三项支出约占后期成本的90%。后期留学成本的不同主要是取决于留学目的地的选择与个人的消费习惯。根据我们的调查统计得到的数据显示,在后期成本中,英国的学费相对较高,以读研究生为例,在美国的平均学费为60,000元一300,000元,在英国的平均学费为75,000元一180,000元,在澳大利亚的平均学费为126,000元一154,000元,在加拿大的平均学费34,000元一68,000元。美国的学费的差距比较大是由学校性质不同而造成的,一般是公立学校的学费相比私立的要低,私立学校相对较高。而英国学费从整体上看比其他主要的留学国家相对较高。一方面,主要是因为英国当地的消费水平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较高,另外一方面是由于英国政府2010年年底宣布大幅上调各大学学费上限,允许大学将英国当地本科生年学费南目前的最高3290英镑提~.9000英镑。受此影响,国际学生的费用也受到不小的波及,目前多所学校国际学生学费涨幅在10-30%不等。相比之下,在金融危机之后,许多国家纷纷调低留学生收费标准和入境的规定,以及调整各自的留学政策,使部分地区的留学成本有所降低。越来越激烈的国际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有利于留学费用的降低。三.人民币升值对自费出国留学成本影响

(一)人民币升值对出国留学前期成本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出围留学的前期费用的影响不大,因为出国留学的前期成本主要是发生在出围前期准备上,而这段时间都是在国内进行准备的,相应的费用可以用人民币进行结算,不受汇率波动的影响。

(二)人民币升值对出国留学后期成本的影响

随着国家在2005年进行第一次人民币汇率改革,人民币汇率将更具弹性。特别是在2007年爆发的金融的危机,人民币对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升值。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人民币对外币的购买力增强,对于出国留学而言,就可以降低出国留学的费用,是出国留学的利好消息。本文选取了美国、欧洲这两个主要留学地,南于英国使用英镑,所以我们选取的外国货币为美元、欧元和英镑,讨论人民币升值对出国留学后期成本的影响,在后期成本中,由于学费是一项比较大的支出,而且学费有时是需要一次性支出的,主要讨论汇率波动对学费支出的影响。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人民币对美元是一直呈现升值的态势,而在2009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波动幅度减少,主要是国家考虑到金融危机对出口贸易的影响,而加强对人民币汇率的调控,在2010年结束这种政策后并进行第二次人民币汇率改革,人民币兑美元又重回升值通道,出现了升值速度加速的特征。

从这可以看出,留学到美围的留学费用因为人民币升值而减少费用。人民币汇率波动首先是影响学费的支出,现在出国留学读研究生可以是一年期,这样就要一次交学费,以美国为例,美国公立大学硕士一年15,000—28,000元美金之间,如果缴纳的学费是20,000美金,在2010年年初需要136,000元人民币,在2010年年底则需要132,000元人民币,一年的学费节省了4,000元人民币。欧洲由于教育资源丰富,也受到众多出国留学学生的青睐,人民币兑欧元的走势相对比较平稳,在2008年和2010年都人民币兑欧元都是呈现大幅升值的态势,2010年是因为受次贷危机的影响,欧洲债务危机使得欧元走势疲软,人民币兑欧元升值10.08%,这使得留学欧洲的留学费用减少。从总体上看,人民币兑欧元的走势还是升值态势。由于欧洲的国家众多,而不同同家的学费的收取不同,以法国为例,法国的公立大学免学费,只收取注册费,硕士每年大概是200~400欧元,在2010年年初和年末兑换欧元开看,一年的学费就可以可以节省人民币1,000左右。英国也是许多人选择的留学国家之一,从表3中的数据可以看出,2008年人民币对英镑大幅升值,主要是受次贷危机的影响,国外投资者纷纷将资金从发达曰家中转出,大量资金流进亚洲等新兴市场,人民币需求上升而导致人民币升值。但在2009年随着国家加强对汇率的宏观调控,人民币兑英镑结束升值态势,转而英镑升值,这意味着在2009年的留学费用会因为英镑升值而增加。

但在2010年英镑又重回升值态势,留学费用又会因为汇率波动而不同。与人民币对美元的走势相比,英镑的走势波动幅度比较大,以英国平均水平15,000元英镑为例,在2010年年初需要165,000元人民币,而在2010年年底却需要150,000元人民币,节省15,000元人民币,在英国能节省的学费要比在美国的多。人民币汇率波动除了对学费产生影响,还对生活费用产生影响,汇率时刻的波动意味着人民币换取不同的外币的价格不同,留学学生可以在准备学费的同时准备生活费,也可以选择在不同的时期换取外汇作为生活费。如果在年初一次性准备留学费用可以锁定成本,但在不同的时期换取外汇可能因为汇率的波动而有所不同。如果人民币一直升值则可以在不同的时期换取外汇来节约费用,但是如果汇率的波动幅度比较大,就要在一个比较好的汇率点换取外汇。从美元、英镑和欧元的汇率走势看,人民币对美元始终的保持升值的态势,如果留学美国,可以选择在不同的时期换取外汇会节省留学费用。

但是留学英国或者其他国家的就要根据外汇市场的变动而做好准备,要想节省费用就要根据市场的走势做好换汇计划。总上所述,虽然人民币升值是长期和不均衡的,但是人民兑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从整体上看都是升值的趋势,人民币升值这一出国留学是一个利好消息,但是由于出国留学的时间并不是很长,能否在出国期间享受人民币升值而减少费用支出是不确定的,出国留学学生还是要慎重考虑,因为外汇市场是根据市场供求而波动的,在准备出国留学的费用时,先要了解留学国家的汇率走势,对未来的汇率走势做好判断,在准备费用时应该做出总费用的10%的额外准备,以备因为汇率波动而需要更多人民币兑换。对于人民币升值这一利好消息,学生还是能理性看待,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关于留学国家的选择因素中,有47%的学生选择学校或者专业是第一考虑因素,而有35%的学生选择费用是第一考虑因素。而在关于人民升值对于出国留学的决定的影响中,只有9%的人认为因为人民币升值才考虑出国,大部分人认为出国留学是计划中的事情。说明学生对人民币升值都是持理性的态度,如果想在汇率市场的波动中节省出国费用,就要提前做好规划,增加对3''''t,7E市场的了解,做好充分准备。

篇13

关键词:马尔科夫链;人民币汇率;时间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TG50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3-0084-02

引言

汇率是一国对外经济的核心内容,它对一国的对外贸易、资本流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币汇率问题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研究,以及对人民币走势的预先判断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虽然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但是在短期内其变动呈现出极强的时间相关性[1],可应用马尔科夫链模型对其走势进行预测。本文首先介绍马尔科夫链模型的基本原理,并阐述该理论在人民币汇率变动研究中的准确性,最后通过实证分析说明该理论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一、马尔科夫链模型的基本原理

运用马尔科夫链预测法进行预测,建立马尔科夫预测模型,利用初始状态、概率向量、状态转移概率矩阵来推知预测对象未来某一时期所处的状态[1]。

1.初始状态概述

取2015年4月3日至2015年11月23日的人民币汇率数据[4],将其划分为6个状态:

(631.15,634.47),(634.47,637.79),

(637.79,641.12),(641.12,644.45),

(644.45,647.76),(647.76,651.08)。

用matlab软件统计各状态出现的频率从而确定初始状态的概率,结果见表1。

2.建立状态转移矩阵

对各状态的转移频数进行统计,由极大似然估计法得到转移概率矩阵:

运用matlab编程,得到多步转移概率矩阵:P(n)=Pn

二、对人民币汇率的实证分析

从多步转移矩阵可知,人民币的汇率走势具有如下性质[5]:

(1)互通性。在所划分的6个状态中,汇价由任意某个状态出发,经过足够多的交易日,达到任意其他状态的概率都大于0。

(2)平稳性。由互通性可知,该马氏链是遍历的,即不论从哪一个状态出发,经过足够多的转移步数,系统都能达到平稳状态。

3.由转移概率矩阵计算预测后的汇率状态概率

我们根据2015年11月23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中间价是632.09,落在第1个状态,所以初始概率矩阵设为 。未来每日的汇率中间价的状态概率向量 可由 和状态概率矩阵P得到: (3)

根据状态概率向量就可以对人民币汇率所处状态进行预测。从上面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接下来的15天内,人民币兑美元的日汇率中间价分别以90%、81.67%、74.68%、……的概率落入状态1中,之后以39.39%落在状态2中,50、80天后分别以31.57%、27%、73%的最大概率也落在状态2中。这表明在数据提取时间短时间内人民币汇率水平不会有大幅波动。

三、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人民币汇率在短时间内遵循马尔科夫模型,可采用回归分析法对其走势进行预测分析。同时,通过发现,人民币的汇价在状态2,3时最为稳定,容易在上述状态达到均衡,整体呈现区间波动的特征;通过对当前人民币中长期的走势分析并结合所做的马尔可夫预测,人民币在2016年会有小幅度的贬值空间。

通过上述实证研究表明,由于马氏链具有“无后效性”,所以在市场有效的条件下,马尔科夫状态转移模型能很好地拟合我国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预测性。

参考文献:

[1] 孙艳蓉. 基于马尔科夫链的人民币汇率分析与预测[J].科技风,2010,(2):81-87.

[2] H Li,Y Ma,H Wu. Markov Chains and Exchange Rate of Japanese Yen[M],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Edition,2002.

[3] 任敬喜,王文哲.基于马尔可夫链的欧元汇率走势分析[J]. 统计与决策,2005,(8):118-120.

[4] Yin-Wong Cheung and Ulf G.Exchange Rates and Markov Switching Dynamics[J].Journal of Business & Economic Statistics,

篇14

人民币是否被纳入SDR货币篮子,是一个敏感问题。与之对应的是,近期人民币走势十分古怪,忽而贬值预期强烈,忽而呈现升值走势。10月30日,在岸与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双双升值,其中在岸升值392个基点,报6.3174;离岸升值246点报6.3244,且盘中涨幅一度超300个基点,而且与在岸汇率差价持续缩减,甚至一度出现“倒挂”――离岸比在岸坚挺。

市场普遍认为,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倒挂”不很常见。这样的市况可能与SDR密切相关。原因是,如果人民币在此时出现大幅且持续的贬值,不利于人民币加入SDR,或为反对者提供攻击的口实。所以,此时人民币汇率走势倍显敏感,而且这也是人民币定价主导权的争夺。

但无论如何,就目前情况而言,不管央行意愿如何,在多次降准降息的前提下,要长时间维系人民币升值或至少是不贬值,一定是需要代价的。所以,现在大致的情况是“打一巴掌揉三揉”,某一天大幅拉高人民币汇率,随后扶着它慢慢回落。10月30日,人民币大幅升值之后,11月2日人民币在岸市场价则下跌204个基点,跌去了前日涨幅的近半,收盘价6.3379;随后的11月3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3310,也较上一个交易日贬值156点。

对于上述问题笔者有几点看法:第一,维系人民币汇率稳定,防止大起大落应当是央行的“日常责任”,市场定价永远是相对的,不是人民币汇率市场化了,央行就可以不管。更重要的是,在外汇市场上,央行逆势而为的手段不应当只是为了SDR,而更应当多考虑国内企业和市场的承受能力。第二,要多采取监管和规则手段,让中国外汇市场有别于国际外汇市场,更重要的是,要让中国外汇市场更加符合“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精神实质。第三,无论如何要把人民币定价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上,尽管汇率问题是争夺与妥协的结果,但筹码我们始终要有。

实际上我们应当看到,央行正在付诸努力。首先,“逆势操作”的事情至少做市商在干,但是不是仅仅针对加入SDR短期行为,目前还待观察;其次,央行正在试图通过一些监管和规则强化,防范恶意市场行为。再比如,最近一系列外汇市场监管条例的出台,包括公安部门高调介入对外汇市场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这都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利用监管和规则维护市场,实际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大大降低了市场交易量,减轻了商业银行做市压力;对下,会大大提高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使人民币中间价更具市场性、有效性和权威性,更加充分地强调人民币定价的主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