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特征范文

传统文化特征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9:35:0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传统文化特征,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传统文化特征

篇1

一、天人合一,阴阳互补

中国古代哲学是传统文化思想的源泉,而“天人合一”思想又是传统哲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观点。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说:“中国哲学有一个根本观念,即‘天人合一’”。台湾学者钱穆也指出:“中国文化特征可以用‘一天人,合内外’六字尽之”。古代哲学的这种重要思想,深深渗透到脱胎于传统文化的中华武术之中,并成为其思想基础。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了天人之间的统一性与合理性。古人常常把人的行为归依于“天道”的流行。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孟子提出“万物皆备于我,上下与天地同流”,“始生人者天也,始生地者天也”(《吕氏春秋》)。甚至把人的伦常和情感贯注于“天道”,并将其拟人化。“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人合之,天人一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这种天人感应,阴阳互补的理论不胜枚举。古代体育科学理论的构建直接来源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阴阳理论在古代体育科学思想中根深蒂固。中华武术中的动静、虚实、刚柔、进退等的演化,无一不是在阴阳理论的指导下衍生而来。至于太极图说更是最终演变成整个古代体育科学的理论依据,这是一种从形象描述到理论图式的进化。“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静,互为其根”(《周子全书・太极图说》)。先民们正是据此理论解释了天体的演变和人体在自然力影响下的功能变化。将阴阳理论推演得淋漓尽致的莫过于太极拳。太极拳的全部运行机制,都是按一物两体,和谐稳定的模式来进行的。所呈现的动静、开合、形神体用、虚实、刚柔,构成了一个互补系统。古人把宇宙间的一切,包括人体自身,都看成是由对立力量之消长而导致的大化运行,而人又于此流变过程中,努力去把握和守护某种不变的阴阳状态。因此中华武术追求的不是人对自然的对立、挑战与对抗,而是更强调两者的融合与顺遂。在精神上是追求身体与精神能够在同一过程中得到颐养,这些都构成了中华武术独特的价值准则和人文景观。

二、仁爱待人,礼让三先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中心范畴和文明进化的主旋律。现代社会经常使用的文明、秩序、道德等概念都有礼的辐射,至今,礼仍是我国人民的主导意识和规范意识。孔子是中国礼文化的集大成者,他提出一整套以礼为核心的学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他把一切都纳入礼的轨道,当然武术的产生与发展也不例外。由于儒学是古代确立宗法制度,规定人论道德礼法秩序的治世学说,因此被统治者当作维系其统治地位的思想工具,具有群体秩序的强制性,从而被当作官方的正统思想对社会加以灌输,规范着人们的行为,逐步成为了社会崇尚礼仪,循规守礼的思维定势。

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华武术,不可能成为游离于主体文化之外的独立的文化现象,必然受制于礼文化的约束。“礼”的观念代表着武术文化的一大价值取向,“未曾习艺先学礼”,是中华武术的一向传统,这种“礼”是对人的心灵进行内在约束与外在规范的伦理观念。

中国武术崇尚的“礼”,首先是习武者个体精神规程化的理想形式。因为习武者的肉体经过多年的特殊训练后,已经具备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攻杀和防身技巧,那么,习武者相应的精神价值也便随之有所更新,对习武者的“礼”的内涵赋予了更深刻的含义与更高的要求。古代的武术活动历来有着严格的等级观念和浓厚的礼仪化色彩,并始终遵守“对御不争第一筹”(《王建・宫词》),“贵贱不相逾”(《韩非子・有度》)的古训。最典型当数射礼了。“大射、宾射、燕射、乡射”,以四种不同的冠名表示不同级别的比赛,并且不同级别用的弓、箭、箭靶和射箭时所配的音乐都不同,各有名目,等级分明,礼仪繁琐。“礼”和“让”一直伴随着中华武术的交往活动。“揖让而升,下而饮”。如果上下级交手,下级的让即是“礼”,上级若是技高一筹,也礼让三先。即便是在较为激烈的武术竞技中,也只能是点到为止。绝不像西方拳击所推崇的“一拳必杀”的技击效果,更排斥西方原始拳斗、自由搏击式的血腥厮杀。而是以服人为上策,以打人为下策,以杀人为下下策。因此在古代武术中难以看到激烈而震撼人心的对抗场面,通常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技艺的切磋而已。中华武术的孕育和发展一直遵循着这一思想基础与伦理标准,因此在主观上有形无形地赋予了中华武术“礼”的文化特征。

三、怡情铸志,保家卫国

儒家思想历来主张修身养性,并以追求圣贤理想人格为重心,以修齐治平为修行方法,从而达到“内圣外王”的理想境界,并“推广于社会,使天下道一风同”。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种由近及远,由己及人,由小到大,由个体到群体的修养方法,它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封建伦理哲学的高层境界,与现代奥林匹克倡导的尊重裁判、尊重对手、尊重观众,以文明行为和道德方式,公平、友好地参与比赛的精神可谓一脉相承。

同这种关注现实,积极入世的精神相呼应,中华武术偏重于在修身养性、怡情铸志上下功夫,而轻于定时定量的运动规程,以及对人体极限的冲击。中华武术文化以其深层次的哲学思想,成熟的训练方法,完美的艺术形象辉耀于世,实为人类文化史上的瑰宝。内外兼修、神形兼备、注重武德,历来为武术文化的第一要义。在武术运动的练习中,无处不凸显出自强不息、自我修养、人格完善的传统文化精神。练武先修德。习武的真正目的在于修身养性,强身健体。中华民众一直在或隐或显地追求着“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武界三大德,实践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止戈禁暴,厚德载物”的生命理想。古代先民们正是借助武术这种形式,去着力培养一种所向披靡的勇气与意志,树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养成一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浩然正气。正是武术文化具有的积极进取、战胜顽敌、寻找自信、播扬威严等多重意义,构成了国家威望与威严的潜在标志,不断地培养着民众的群体意识、团队精神和凝聚力。当华夏民族遭受异族挑衅与欺侮时,往往会产生巨大的向心力与凝结力。一旦国家需要,就会挺身而出,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去谱写一曲曲血洒疆场、保家卫国的正气歌。杨继业、岳飞、戚继光等一大批文武兼备、尽忠报国、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都得益于武术文化的薰陶,充分体现出传统文化所弘扬的“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的人生极高境界。

四、澄澈清静,延年益寿

篇2

关键词民居;传统文化特征;文化架构;形态表述

中图分类号TU24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41-0209-01

1传统文化的架构

1.1“天人合一”――终极价值的追求

作为中国古代社会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天人合一”的根本在于:1)人与自然本质同一、主客一体。2)人与自然的同一为终极追求,所谓“与天和者,此之谓天乐”。3)“知行合一”“体用合一”“道器同源”,实践的过程、方法与目的同一。它不仅构成中国文化鲜明的自然主义特征,而且演绎为与西方主客对立的基督教社会本质相异的文化体系。

1.2“仁”――群体情感的体现

中国文化的另一重要特色就是将人们对群体情感的天然需求纳入了血缘纽带之中加以强化,从而使“仁”成为中国文化架构的重要层次和有力支点。《孟子》:“仁之实,事亲也,”《论语》:”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由于家庭一直被视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因此“仁“的强化对文化建构而言便具有了特殊意义。可以想见文化约定的违反常常意味着“数典忘祖”和“无情无义” “不孝不仁”,这使得中国文化具有强烈的人情与伦理并举的特征。

1.3“礼”――共约生存方式的遵循

“礼”可以被视为以上两个层次存在于具体时空及群体中的结果,是具体行为共约的操作原则。古代社会有大礼三百小礼三干之说,从嘉、宾、吉、凶、军礼到起居,日用无不包容其中。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奉本》写道:“礼者,继天地,体阴阳而慎主客、序尊卑贵贱大小之位,而差内外远近新旧之级者也。”,礼因此具有两方面含义:1)“礼”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礼记礼器》中写道“礼是符合自然运行的时序,也契合于山川I大地的环境形势。”2)“礼”是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是稳定社会结构关系,促成群体凝聚,避免人际冲突的基础。

2徽州民居形态的表述

2.1自然主义精神

2.1.1自然形态的融合

(明)文震亨在《长物志室庐》开篇称:“居山水间者为上,村居次之,郊居又次之。吾侪纵不能栖岩止谷,追倚园之踪;而混迹廛市,要须门庭雅洁,室庐清靓。”徽州民居与山水林木共生,天然材料的利用,雕饰以植物山水为内容,不仅表现了主体对自然的阳光、空气、水等天地万物的容纳,更显示出一种与自然形态相融合的诗意追求。

2.1.2自然图式的书写

徽州民居形态的构成既是对自然图式的写仿和体现,同时也成为主体认知终极世界的途径,方法和表现。

1)求整体:① 整体形态布局合于自然的方位图式,有强烈的中心、边缘和方位意识。② 徽州民居注重整体形态的特征与风格的体现。③ 徽州民居中单体建筑的意义相对于群体而存在,单体形态不追求绝对表现,如绝对高度、体量等。

2)重流动序列:徽州民居群体建筑中,单体建筑的意义在于整个群体序列体验的过程中,这是对运动变化关注的结果。

3)贵和谐:注意内、外、主次、大小等性质相异的形态之间的过渡转化。“和”是事物长久存在的基础。

4)守虚静:叔本华认为传统审美的关键在于“以距离和纯净使欲望自失,从而获得一种趋然静观的优美与崇高”。对古代中国而言,“虚”即“虚以待物”“静”即“静心”。《管子心术》最早提出,只有保持主体的修养才能正确认识客体。“虚静”既是达及客体的途径也是形态表现的自身。① 封闭院落:墙壁围合院落,“虚”外,“静”内。② 多层次:通过多重院落、照壁、屏(风)、隔断以及行进序列中有意识的转折变化,极力设定,扩张主体与外部世界的距离。距离越远越“静”主体“离”客体越远,其对外所显示的修养也越高,文化人格也越高。③ 徽州民居追求朴拙,雅静的形态表现。

5)执“中”用:① 民间对“中介”形态的偏爱。比如既非内又非外的院、廊常成为日常生活最集中之地。“灰”调的中性色常成为徽州民居首选饰色。② “文”与“质”相符,《论语》孔子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而后君子。”徽州民居形态应合于自然之性(理),装饰与功能(使用)及结构相符,形态的表现合于个体的社会位序,“名正言顺”。

6)泛神崇拜和风水图式的遵循:① 徽州民居社区内神台(龛)、神庙广泛存在。② 徽州民居中单体建筑的布局、高低、色彩、体量大小等形态特征深受风水图式的影响。

2.2“仁”――以血缘亲情为基点构成有序的人情

“仁”的存在使得中国人的主体行为常表现为“情”大于理。

1)徽州民居内单体建筑的规模、色彩、位置均显示出伦理的特征。

2)祠堂、家庙、祖宗牌位的设立是徽州民居内外的重要构成部分。

3)徽州民居形态尊重人的尺度,对外表现谦和、含蓄,但与邻里、群体建筑又相配合。

2.3“礼”――作为时空与群体存在的共约方式

2.3.1适“中”于自然时序和条件

苟子说:“曷为中?曰:礼义是也。”此外民间广为流传的约定俗成的营造方法以及官方颁布的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则例》都是有关一定时期内生产力水平条件下所共约的营造原则。

2.3.2适“中”于社会结构关系

1)徽州民居内,单体建筑的位置布局与建筑群体“中心”(中轴线)的关系,深受“礼”的影响,体现了宗法制度。

2)徽州民居建筑的形式是社会结构关系的体现。历史上自《周礼》以降各代均对房舍规模,彩饰等有明确规定。其实质在于强调社会位序结构,确认一种财富的享有和分配秩序,也是抑制过分渲染财富造成“不安”的手段,与政治统治相关。孔子在《论语》中指出其实质:“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3结束语

将人类与生俱有的对自然和血缘亲情的追求作为中国文化的终极价值和群体情感的构成基础,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建构的一个重要特色,且应被视为文化超稳定存在的重要因素。《长物志》序言:“夫标榜标林壑,品题酒茗,收藏位置图史;杯铛之属,于世为闲事,于身为长物,而品人者于此观韵焉。”“知行合一”“道器同源”,徽州民居形态营造不仅是为遮蔽风雨,同时常常也成为主体认知本体世界达求“天人合一”境界的实践途径和表现。这或许是中国徽州民居所独有的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张工文.传统学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多维反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2]陈纲伦.道与中国传统建筑[J].建筑学报,1998,6:53-56.

篇3

论文摘要:通过对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架构及其特定的时空与群体意义的剖析,对中国文化架构的特质加以归纳并进而引申对传统徽州民居形态特征及其文化表现进行 了分析,指出徽州民居是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的缩影特例,对其建筑形式及内涵文化特征的把握应站在传统文化的本质层面。

1 传统文化的架构

1.1 “天人合一”——终极价值 (层次)的追求

作为中国古代社会最具影响力的思想精神,“天人合一”的根本在于:1)人与 自然(天地万物)本质同一、主客一体。2)人与 自然的同一为终极追求,所谓“与天和者,此之谓天乐”。3)“知行合一”“体用合一”“道器同源”,实践的过程 、方法与目的同一。它不仅构成中国文化鲜明的自然主义特征,而且演绎为与西方主客对立的基督教社会本质相异的文化体系和形态表现。

1.2 “仁”——群体情感(层 次)的体现

中国文化的另一重要特色就是将人们对群体情感的天然需求纳入了血缘纽带之中加以强化,从而使“仁”成为中国文化架构的重要层次和有力支点。《孟子》:“仁之实 ,事亲也,”《论语》:“弟子人则孝 ,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仁”是亲情对普遍人际、情感的转化和推衍。由于家庭一直被视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因此“仁”的强化对文化建构而言便具有了特殊意义。可以想见文化约定的违反常常意味着“数典忘祖”和“无情无义”“不孝不仁”,这使得中国文化具有强烈的人情与伦理并举的特征。

1.3 “礼”——共约生存(存在)方式(层次)的遵循

“礼”可以被视为以上两个层次存在于具体时空及群体中的结果 ,是具体行为共约的操作原则。古代社会有大礼三百小礼三干之说,从嘉、宾、吉、凶、军礼到起居,日用无不包容其 中。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奉本》写道:“礼者,继天地,体阴阳而慎主客、序尊卑贵贱大小之位,而差内外远近新旧之级者也。”礼因此具有两方面含义 :1)“礼”是人与 自然关系的准则。《礼记 ·礼器》中写道“礼是符合自然运行的时序 ,也契合于山川I大地的环境形势。”是有关人类生存的基本经验和原则。2)“礼”是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是稳定社会结构关系,促成群体凝聚,避免人际冲突的基础。所谓“序尊卑贵贱大小之位,差内外远近新旧之级者也”。

2 徽州民居形态的表述

2.1 自然主义精神

2.1.1 自然形态的融合

(晋)陶渊明《归田园居》诗 :“方宅十余亩、草房八九间。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村颠。”(明)文震亨在《长物志·室庐》开篇称:“居山水间者为上 ,村居次之,郊居又次之。吾侪纵不能栖岩止谷,追倚园之踪;而混迹廛市,要须门庭雅洁,室庐清靓。”徽州民居与山水林木共 生,天然材料的利用,雕饰以植物山水为内容,不仅表现了主体对自然的阳光、空气、水等天地万物的容纳,更显示出一种与自然形态相融合的诗意追求,“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廉卷疏星庭户悄,小窗风动月微明”。

2.1.2 自然图式的书写

徽州民居形态的构成既是对 自然图式的写仿和体现,同时也成为主体认知终极世界的途径,方法和表现。

1)求整体。a.整体形态布局合于自然的方位图式,有强烈的 中心、边缘和方位意识。b.徽州民居注重整体形态的特征与风格的体现。C.徽州民居中单体建筑的意义相对于群体而存在,单体形态不追求绝对表现 ,如绝对高度、体量等。

2)重流动序列。徽州民居群体建筑 中,单体建筑的意义存在 于整个群体序列体验的过程中,这是对运动变化(时间)关注的结果。

3)贵和谐。注意内、外、主次、大小等性质相异的形态之间的 过渡转化。“和”是事物长久存在的基础。

4)守虚静。叔本华认为传统审美的关键在于“以距离和纯净使欲望自失,从而获得一种趋然静观的优美与崇高”。对古代 中国而言,“虚”即“虚以待物”“静”即“静心”。《管子 ·心术》最早提出,只有保持主体的修养才能正确认识客体。“虚静”既是达及客体的途径也是形态表现的自身。

a.封闭院落:墙壁围合院落,“虚”外,“静”内。《一家言》“人能以治墙壁之一念 ,治其身心,则无往而不利矣”。b.多层次:通过多重院落、照壁、屏f-I(风)、隔断以及行进序列中有意识的转折变化,极力设定,扩张主体与外部世界的距离。距离越远越“静”主体“离”客体越远,其对外所显示的修养也越高,文化人格也越高。C.徽州民居追求朴拙,雅静的形态表现。《一家言》:“盖居室之制,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 ,不贵纤巧烂熳。”

5)执“中”用。a.民间对“中介”形态的偏爱。比如既非内又非外的院、廊常成为 日常生活最集中之地。“灰”调的中性色常成为徽州民居首选饰色。b.“文”与“质”相符,《论语》孔子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而后君子。”徽州民居形态应合于自然之性(理),装饰与功能(使用)及结构相符,形态的表现合于个体的社会位序,“名正言顺”。

6)泛神崇拜和风水图式 的遵循。a.徽州民居社 区内神台(龛)、神庙广泛存在。b.徽州民居 中单体建筑的布局、高低、色彩、体量大小等形态特征深受风水图式的影响。

2.2 “仁”—— 以血缘亲情为基点构成有序的人情

“仁”的存在使得中国人的主体行为常表现为“情”大于理。

1)徽州民居内单体建筑的规模、色彩、位置均显示出伦理的特征。

2)祠堂、家庙、祖宗牌位的设立是徽州民居内外的重要构成部分。

3)徽州民居形态尊重人的尺度。

4)徽州民居形态,对外常 以形态的谦和、含蓄表现,而与邻里 、群体建筑相配合。

2.3 “礼”——作为时空与群体存在的共约方式(原则)

2.3.1 适“中”于自然时序和条件

苟子说:“曷为中?曰:礼义是也。”《一家言》中关于窗棂,栏杆制作是徽州 民居营造 中合于 自然规律的一种体现。“总其大纲,则有二语 ,宜简不宜繁;宜 自然不宜雕斫。凡事物之理简斯可继,繁,则难久,顺其性者必坚,戕其体者易坏。木之为器,凡合榫使就者,皆顺其性为之者也”。此外 民间广为流传的约定俗成的营造方法以及官方颁布的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则例》都是有关一定时期内生产力水平条件下所共约的营造原则 ,亦为一种生存原则 ,具有时空特征。

2.3.2 适“中”于社会结构关系

1)徽州民居内,单体建筑的位置布局与建筑群体“中心”(中轴线)的关系,深受“礼”的影响,体现了宗法制度。

2)徽州民居建筑的形式是社会结构关系的体现。《明史·志第四十四》:“洪武二十六年制:官员营造房屋,不许歇山转角,重檐重拱及绘藻井,惟楼居重檐不禁。公侯前厅七间,两厦、九架。

中堂七问五架。后堂七 问七架。门三间五架,用全漆及兽面锡环。一品二品厅堂五间九架,屋脊有瓦兽、梁栋、斗拱、檐椽青碧绘饰。六品至九品,厅堂三间,七架梁栋饰以土黄。门一间.三架,黑门铁环。品官房舍门窗户牖不得用漆。庶民房舍不过三间 、五架,不许用斗拱饰彩色。”历史上 自《周礼》以降各代均对房舍规模,彩饰等有明确规定。其实质在于强调社会位序结构 ,确认一种财富的享有和分配秩序,也是抑制过分渲染财富造成“不安”的手段,与政治统治相关。孔子在《论语》中指出其实质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 ,安无倾。”

3 结语

1)将人类与生俱有的对 自然和血缘亲情的追求作为中国文化的终极价值和群体情感的构成基础,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建构的一个重要特色,且应被视为文化超稳定存在的重要因素。它们构成了个体 自觉且长久地遵循文化约定。获得群体凝聚(力)的形而上的保障。文化的违背常常意味着父母亲情和人之生存意义及能力丧失。对于中国文化体系而言,另一重要特色就是作为底层的群体共约生存方式及原则层次的存在,不仅为个体遵循文化约定提供了直接的功利支撑而且原则的实践成为达及终极的途径。如此,形而上与形而下互为依托共同构筑了一个稳定的文化系统。

2)“天人合一”作为一种方法论的结果,是使得中国文化构成的 3个层次成为达及终极的3个途径,同时也成为徽州民居表述文化的 3个途径。a.及“礼”即“仁”,即“道”。所谓“一 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矣!”。归“仁”即归“道”“礼”的达到则是后两个层次的满足。b.及“仁”即“道”。所谓“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C.及“道”即“仁”,即“礼”。合于天道则合于“礼”“仁”。主体始于自然平常的生活、亲情,当其至道又归于自然平常之中。这 3个层次既为徽州民居形态表述文化的 3个途径 ,也是徽州民居形态对于社会构成 中人多层次存在的适应与满足的结果。

3)《长物志》序言:“夫标榜标林壑,品题酒茗,收藏位置图史;杯铛之属,于世为闲事,于身为长物,而品人者于此观韵焉。”“知行合一”“道器同源”,徽州民居形态营造不仅是为遮蔽风雨,同时常常也成为主体认知本体世界达求“天人合一”境界的实践途径和表现。这或许是中国徽州民居所独有的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 张工文.传统学引论—— 中国传统文化的多维反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2] 陈纲伦.道与中国传统建筑[J].建筑学报,1998(6):53—56.

篇4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道德 人格教育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学生人格教育的影响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XJK01 5CZY096。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40-01

文化的植入好坏相对决定了人格的优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自然也就造就了优秀的中国人格,但是由于时代的进步,文化的相互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之间就有了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如何在现代教育过程中延续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值得大家关注的问题。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格理论及特征

1.传统文化的人格体现

儒家的理想人格。在儒家的理想人格中,认为最高人格的体现为圣贤。而圣贤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是要与天同德,与大道同行,克己复礼,兴国安邦的高尚品格。儒家圣贤的人格主要体现在仁与礼的统一。

道家的理想人格。在道家的理想人格中,提倡隐士。即真人,至人,神人。主张淡薄本性,无为不争,已达到人性和自然最原始的状态。在道家的思想中,提倡返璞归真,无为而治。

法家的理想人格即为英雄。认为要追求自身的实际理想,凭自身的力量争取社会地位。提倡法不阿贵,唯法所在。在法家看来,法令制度高于一切,无论君臣,在法令面前一律平等,体现了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

佛家的理想人格提倡超尘绝俗,认为万物皆空,明心净性。在佛家的思想中,佛就是泯灭七情六欲的超人,在生活中做到宠辱不惊,万般皆空像的心态。

2.中国传统人格教育理论的特征

第一,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格。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就是表面天地之间人之性命最为珍贵,体现了人的价值。孟子说“所欲有甚于生者”就是指人的追求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表明了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是中华民族的行为模式,注重挖掘人的价值,获取他人的尊重,一方面做到自爱,自尊;另一方面做到理解人,尊重他人。

第二,崇尚仁爱理念。孔子特别注重“人”的突出地位,仁爱是人性之基本,通过自身的美德,达到人与万物的统一。在理想的人格教育中提倡,一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行,另一方面也要将德行推向社会,造福社会。

第三,重视修养实践,崇尚理想人格。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将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作为自身的追求根本,通过道德理论的熏陶和道德实践的累积达到人身外在和精神内在的统一。

二、传统文化与现阶段人格教育的融入

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提炼、整理,塑造高职学生优秀的人格,以经典“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理想为重点;以仁人志士为榜样加强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励志教育,培养高职学生的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

1.思政教育体系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

在现行高职思政教学体系中,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伦理导向性融入思想道德修养课,用心弥补现行课程的人文精神的不足,增加课程的育人功能。高职学生的道德修养不能被文化课的知识性要求所取代,教学与评估只能以育人为中心,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道德修养课程,可以充分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来引导学生的道德思想,培养人格健全和道德品质优秀的大学生。

2.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网络、影视建设

网络、影视等公共媒体对高职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可以在专门优秀传统文化网站中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高职大学生提供一个干净绿色、健康有益的网络和影视环境,转移人格教育的重要阵地。

3.在校园人文环境中融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高职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战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对高职大学的道德人格培养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校园文化中的历史传统和思想追求能改变学生的价值观、理想和道德信念。如清华大学的厚德载物、北大的兼容并蓄,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影响着一代代的青年才俊。

三、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高职学生人格教育的理论价值

1.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在择业观方面,高职的毕业生刚刚踏入社会就想着找到非常理想的工作是不现实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敬事而信“,“建功立业”的精神是值得当代高职学生借鉴的。很多成功者和建功立业的人都是从很艰辛的基层工作做起。通过传统文化中典型的人物案例引导学生调整就业期望值,保持达观的择业心态,“天生我才必有用”,有才华有德行的人最终会被发现。保持不断进取的信心是帮助高职学生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2.有利于高职学生正确处理人际交往。高职学生在进入大学后,许多人不知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因而往往造成与同学交往胆怯、与教师“顶牛”、与父母关系不合;还有一些学生交往重实惠不重原则,请客送礼、拉帮结派,这种友谊自然不会长久,又反过来影响学生的交往能力。因此,利用传统的道德中强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让他们更加能够明白尊重他人,勇于承担,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多角度考虑问题,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中学会做人的道理,促进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3.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诚信品质。诚信是做人之根本,所谓“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因此,对于高职学生来讲,诚信品质的培养在整个人格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诚信建设是社会主义良好经济建设的需要,是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整个社会道德文化进步的需要。因此,通过传统文化培养高职学生诚信的品质至关重要。

4.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道德自律。在如今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强调理论知识的教育而忽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这就导致道德教育的效果不明显。马克思说过“道德的基础是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这也就表明,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培养有自律意识的人。在道德教育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调动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

综上可见,中国的传统文化始终贯穿着人格的养成,中国的传统文化孕育着至大至刚的人格,乐天坦荡的性格,天性仁厚的性情,引领着一代又一代中华人民高尚人格的形成。在社会发展的今天,世界文化与传统文化发生碰撞,我们不仅要吸取丰富的世界文化,更要注重传统文化中人格和人格教育的传承。

参考文献:

[1]李国娟. 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逻辑[J]. 思想理论教育,2015,04:64-69.

[2]张应平.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理论教育的思考[J]. 黑河学刊,2014,08:98-99.

[3]朱明贤,郑克卿,赵国龙.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格教育[J]. 唯实,2008,03:32-35.

作者简介:

葛金平(1972-)女,湖南湘乡人,文学硕士,文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篇5

关键词:传统文化;精神特征;就业

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特征的内容与内涵

中国是拥有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和文化文明的国度,中国的56个民族拥有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各名族共同尊崇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精神特征核心,这个文化精神特征核心离不开传统文化推崇的忠孝、仁义、诚信、道德、交融、天人合一、艰苦探索、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尽忠职守、坚持正义、独善其身、奋发图强,总之,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特征离不开仁、义、礼、智、信,注重和谐交融、重实际与稳定、重延续性凝聚力、重包容性和应变力。

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特征对高校学生就业的影响

高校对学生的教育是综合性的,涉及到的范围广泛,内容丰富,除了对学生的专业性教育之外,还有很多通识教育也是高校教育的内容,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很多通识性的教育对学生本身来说教育意义重大,教育影响深远,高校作为为社会提供和培B输入各方面专业人才的机构,更应该注重和重视对当代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道德情操的培养、优秀精神精髓的传授。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特征在高校对当代大学生仍然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特征在很多方面也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优秀的榜样、思想的引领、道德的约束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特征对高校学生的就业起到了积极正面的引领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提倡的积极正能量的精神和内涵正是当代大学生在择业和就业中不可或缺的品质和气概,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特征很多优秀的核心精髓正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目标和就业成效,高校学生的择业和就业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高校学生想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展现的不仅仅是求职履历上的介绍也不是短暂的面试,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更看重的是求职者的气质、气度表现,而个人的气质和气度不是一时展现出来的,它一定是在家庭、学校以及自我成长中的修养和历练中形成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工作中,高校学生在求职中对领导和前辈的尊重非常重要,表现了一个晚辈学习者的谦虚和诚意,与同事之间应相互关心,互帮互助,相互团结,做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做到相互交融的自然和谐状态,相互交融的工作状态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特征追求的交融以及融会贯通、天人合一;其次,对于高校求职者来说,应做到主动了解和学习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职责,热爱自己的岗位工作,工作中,应遵纪守法,尤其涉及到经济领域,更应该严格职守,公开公正、态度严谨,这种严谨的工作态度正是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尽忠职守精神的影响;同时,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想在工作岗位上立足稳定,要有对自己事业忠诚的决心,在工作中做到不诋毁不泄密,这也正是符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坚持正义,独善其身的精神内涵;对于高校求职者来说,要在工作中对自己和工作负责,对自己的事业有规划,有上进心,有追求,一方面要保持艰苦勤劳的工作精神,发扬不怕吃苦,勤劳肯干的传统精神,另一方面要对自己的未来有追求,要有勇于拼搏,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这正是我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艰苦探索、奋发图人的精神核心;高校学生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从事什么岗位,都应该在工作中尽忠职守,脚踏实地,注重工作实际,重实践,重事实,用职业道德和道德标准规范自己,这项要求正符合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忠孝、诚信交融,注重和谐融合、重实际与稳定的精神。

三、结语

高校所培养的大学生,正是将来为社会服务和贡献的中流砥柱力量,所以高校应加强学生在校的综合教育,让学生成为能够符合当代社会要求的合格人才,所以除了高校的专业教育,高校的通识教育及对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都对当代大学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征出发,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表述的天人合一、厚德载物、艰苦探索、独善其身等内容找到了传统文化与当代高校学生在就业中必备的求职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处,可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征对高校学生就业有着深远的影响性和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韦光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拓展与创新[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196-198.

篇6

【关键词】简析;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4-154-01

一、中国传统体育的相关概念辨析

一是关于中国传统体育的概念剖析。本文探讨的中国传统体育,主要是指在分散的、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社会环境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以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作指导,注重纲常伦理、追求内心平顺和谐,以传统武术、养生气功、民俗体育和传统智力性体育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民族体育。中国传统体育之所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因为传统体育具有参与人数之多、跨越地域之广、社会影响之大、时间延续之长等特点,是包括汉民族在内的中国各民族在本民族居住地区内共同创造、形成、继承和延续的带有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和特征,凝聚了中华民族集体智慧,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能够体现传统文化特征。

二是关于中国传统体育特征的剖析。国内学术界关于传统体育特征的研究有大量的学术专著和学术论文,采用的方法、研究的视角不尽相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例如:刘雪松在《论我国民族体育的特色及其发展》一文中指出,中国传统的体育文化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和传统性特点,因为不同地域的人们生活方式、文化理念和地理环境不尽相同,使得在一定地域世代相传、沿袭的体育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传统性特点。胡小明在《体育人类学》一书中具体分析了中国传统体育不具有“竞争性”的原因,他认为虽然中国传统体育成百上千项,但是它们主要是依附于生产、生活、练兵、娱乐和礼教活动之中,没有形成具有独立形态和独立价值的体育形式,缺乏竞技性,与今天的奥林匹克竞技精神格格不入。此外熊志冲在《传统体育与传统文化》一文中还总结出民族传统体育具有“落后性”和“保守性”的特点。尽管结论不尽相同,但是对中国传统体育具有的民族性、传统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等特征的认识大体是一致的。

二、中国传统体育的文化特征分析

中国传统体育是在各民族文化中孕育而来,深受中国传统宗教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民族风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领域中的宝贵资源,其悠久的历史中有着浓厚的文化积淀和鲜明的个性特征

1.具有明显的哲学思想烙印。古代中国,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发展丰富,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以儒、释、道、墨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丰富多彩。中国传统体育在作为一种在农耕文化状态下所孕育出来的体育活动形式,其形成和发展必然深受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天人合一”、“气一元论”等思想元素在传统体育如气功、武术、太极等项目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正是由于有传统哲学思想作为理论基础,使得中国传统体育呈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广博宏大的理论体系。

2.主要以追求健康保健为目的。中国传统经济具有分散、封闭、自给自足的特点,建立在这样的地理环境及经济条件之上的中国传统文化,主要追求和谐、稳定和与环境协调的生活方式,人们主要以“修身”、“养性”方式为主,与西方竞技体育色彩完全不同,人们主要是享受体育带来的娱乐、健康,进而达到保健长寿的目的。

篇7

[关键词]少数民族;习惯法;法律文化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24-0069-02

自秦朝建立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境内的各民族间一直保持着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与交流,互相之间进行着学习、借鉴和融合。同时,少数民族保留了自己的传统文化特质,从而使我国的法律文化体现出多元性的特征。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主要通过习惯法的方式存在并发挥其作用,是国家法之外的客观存在,是国家法律文化的组成部分,正如千叶正士所言:“不认真对待法律的社会文化基础,就不可能成功地实现法律的现代化。”对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特质的研究和探索,是认识和理解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的核心部分。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的特质进行论证和总结。

一、少数民族法律文化以习惯法为核心内容

习惯法是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经世代相传、不断发展,为本民族所信守的部分观念形态和约定俗成的群众生活模式的规范,它一般靠盟约等方式来调整个人之间和部落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以达到维护本地区社会秩序的目的。习惯法是少数民族社会的基本行为范式,特别是在纠纷解决、维护社会秩序等领域具有主导性、持续性。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制定法不是至高无上和无所不包的,而仅仅为治理的手段之一,甚至处于次要的地位。少数民族地区这种立足于社会和谐并强调人的习惯道德力量的特殊的传统法律文化,形成了以少数民族习惯法为主的“民风有序” “路不拾遗” “憎恨偷窃” 的法律文化观念。首先,习惯法的形成是由习惯演变升华而来。瑶族的民谣有:“石牌(习惯法)大过天。”彝族民谣说:“山林有清泉,彝家有尔比(习惯法)。说话一条线,尔比是银针。”其次,习惯法与当地当时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意识形态有密切的关系。再次,同样的道理,居住在林区的群众,有保护利用树林确定林权的习惯法。缺水地区,特别注重用水灌溉的习惯法。习惯法有的源远流长,世代相传,有的公众认可,视为神圣。这种传统的力量和意志,个人的权威是很难使它改变的。

二、少数民族法律文化以禁忌、习俗为具体体现

民俗、禁忌是少数民族习惯法的主要组成部分,已经内化为少数民族生活的一部分。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少数民族习俗禁忌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为了保护少数民族聚居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实现民族的长远发展,许多少数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保护环境的日常生活禁忌,这些禁忌规范制约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交往。生活在云南的布朗族、阿昌族、怒族、独龙族等,他们都有相关的狩猎规则和禁忌,他们一般忌春天狩猎,忌捕猎怀崽、产崽和哺乳期的动物;藏族和蒙古族实行的轮牧制度,有效地防止了过度放牧的出现,藏族还禁止打死猴、鱼、蛇、青蛙等;纳西族通过村民大会推举德高望重的老人组成“老民会”,制定全村的村规民约,他们指定专人组成管山员或看苗员,对有乱砍滥伐、破坏庄稼等行为的人,由“老民会”依照村规民约进行处罚,还禁止在水源旁大小便,禁止在河里洗尿布,禁止向河里扔垃圾废物,禁止堵塞水源,夏季他们会进行封山,禁止毁林开荒等。

第二,少数民族习俗、禁忌调整人们之间的交往。少数民族习俗、禁忌在人们的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宗教活动、婚丧嫁娶、节日庆典、农耕习俗到饮食习惯等,都有各类礼俗活动。例如内容丰富的饮食禁忌:藏族忌食乌鸦、秃鹰等动物,认为它们吃动物和人的尸体,具有神性;另外,藏族还忌食鸟、骡、马、驴等,因为他们认为这些动物的生理机能与人相近,食用了这些动物的肉会影响人的特性;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忌食大肉;苗族忌吃狗肉等。总体上,饮食禁忌是人类社会最早的生存防范意识和行为准则,破坏食物禁忌就会影响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正如卡西尔所言:“禁忌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唯一的社会约束和义务体系,它是整个社会秩序的基石,社会体系中没有哪个方面不是靠特殊的禁忌来调节和管理的。”少数民族还有风格各异的丧葬习俗。例如藏族的天葬、火葬、水葬、树葬和土葬等,这些丧葬习俗反映了藏传佛教对他们的影响;回族则禁止火葬,采用土葬,回族的土葬不用棺椁,不起坟头等。这些禁忌、习俗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以社会、家庭、宗族关系为主的强有力的多维度调整少数民族交往的法律文化传统。

三、少数民族法律文化具有极强的乡土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习惯法是熟人社会中形成的“地方性知识”,少数民族习惯法形成于乡土的熟人社会,具有典型的农业社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少数民族习惯法围绕少数民族乡土社会中的婚丧嫁娶、生产生活等日常事务,以符合当地传统的简便而又易于操作的行为模式和规范方式,引导人们行使自己的行为,由此来维护本地区或本民族社会关系的稳定,确保人们生命、财产和家庭的稳定,同时保护当地环境和公共财产不受外界侵犯。

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是伴随着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而来,为少数民族民众反复使用后所逐渐选择、认同和积累的,其根植于民族的精神观念和社会生活中,反映了少数民族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迁,同时体现了少数民族的思想感情、心理发展等。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成员受本民族法律文化的影响,在处理问题是会选择他们本民族的习惯法进行解决,离开少数民族,习惯法就不具有存在的土壤和使用的前提。

四、少数民族法律文化具有厚重的宗教性

我国的少数民族几乎全民信教,尽管各民族信仰的教别和教派不同,是少数民族行使自己行为的主导和核心,任何民族成员都不得对其侵犯和亵渎。而且,少数民族习惯法是宗教教义在世俗社会的体现,甚至习惯法仅仅是为了强调和明确宗教教义而存在。例如,藏族习惯法中藏传佛教教义教规占绝大多数,而且习惯法不得与藏传佛教进行相悖;信仰伊斯兰教的伊斯兰民族,他们的习惯法内容更是严格遵照《古兰经》的规定,甚至是《古兰经》的重复和照搬。这种以宗教为主导的习惯法文化的特殊作用在于,引导民族成员尊崇宗教的神圣与权威,通过宗教来治理社会,试图建立“无诉”和“息争”的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在社会生活中,他们排斥一切与宗教精神不相符合的思想和行为。在这种文化下,法律似乎有些多余,作用显然是有限的。因而形成了薄法厚教的少数民族法律文化特质。

五、正确对待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习惯法在民族地区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地位,但国家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合理协调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和国家法法律文化之间的关系,要求我们要正_对待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

中国历代统治者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政策基本采取“和而不同”的策略,避免“一刀切”,让少数民族按自己的“民情土俗”进行管理和自治,基本形成了少数民族习惯法和国家法并举分治的基本原则,并且形成了国家法和民族习惯法相互转化的良性互动。

当前,在法学界还有一股质疑法律多元的声音,认为少数民族习惯法是落后的,不利于我国的法制统一,应当在民族地区强行推行国家法律,甚至有学者站在国家法律统一的立场上,认为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存在是对国家法制统一的破坏。实际上,这种否定论并不了解法律多元理论的背景和发展趋势,仅仅是一种望文生义的批评而已。苏力教授认为,法律多元现象不但存在于古代、近代,而且还存在于现代。在当代,既然法律多元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我们就不能想当然地人为消除它,要让习惯法与国家法优势互补,共同服务于法治社会。国家法应当给习惯法留下一定的空间来调整社会关系,习惯法也应当表现出对国家法应有的尊重,不能太偏离国家法的原则和精神,否则会被国家所不容。

[参考文献]

[1]王学辉.从禁忌习惯到法起源运动[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2]高新才,马文龙.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思考[J].兰州大学学报,1999,(4).

[3]王东平.清代回疆法律文化刍论[J].民族研究,1999,(3).

[4]张昌文.法律至上、秩序中心与自由本位[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5).

篇8

【关键词】广西 传统壮族舞蹈 文化特征 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C-0160-02

民族传统舞蹈文化是世界各民族的祖先们经历数千年的历史长河后共同创造出的精神财富,也是深入了解各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途径之一,是一种直观动态的“文物”。然而,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一方面,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些传统习俗发生改变,使非物质文化环境受到冲击,祖辈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也逐渐被遗忘;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媒体的飞速发展以及旅游业原生态的不断被重视,国内外民族舞蹈的发展也开始受到重视,在这样的势头下,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族舞蹈又获得了发展的契机。作为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壮族也有丰富的舞蹈文化资源。壮族的民族民间舞蹈起源于一定的历史社会生活,是特定社会存在的真实的艺术反映。传统的壮族民族舞蹈不仅有扁担舞、竹竿舞、板鞋舞、迎宾舞、采茶舞等民族民间舞蹈,也有戏剧中展现出来的壮族戏剧舞蹈,还有师公舞、巫舞、傩舞等宗教舞蹈。本文试分析广西传统壮族舞蹈的文化特征及功能与价值,提出保护传统壮族舞蹈的建议与对策,期望人们更深刻具体地了解传统壮族舞蹈,促进广西传统壮族舞蹈的发展,使得民族的文化遗产能传承下去。

一、传统壮族舞蹈的文化特征

(一)民族性与民俗性

壮族是人口达一千多万的少数民族,是广西的土著民族。根据居住地理条件的不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壮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也发展着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壮族舞蹈即是源于生产生活,展现壮族人民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精神思想、历史传统等的一种舞蹈艺术形式。作为南方的少数民族壮族有其独特的风格,壮族舞蹈也具有不同于其他民族舞蹈的特征。传统壮族舞蹈保留了壮族人民真实质朴的一面,展现了人们自信、坚毅、勇敢的风格,它不以表演为主要目的,而通过祭祀、歌墟、节庆等方式表现本民族的特色。民俗性是民族性的一个重要特色,它是民族的文化、精神、特征的外在体现,例如,壮族有流传已久的刘三姐阿牛哥爱情的传说,其中壮族的绣球又是表达爱情的重要信物,绣球舞因此而生,把民俗用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在国家法定假日以外广西有其特定的假日就是每年的“三月三歌墟节”,充分体现了这种民族性和民俗性。

(二)节庆性与劳动性

舞蹈源于生活,传统壮族舞蹈也不例外。壮族先民把原生态的生活渗入到舞蹈当中,自然而灵动地展现出舞蹈的特色,真实展现壮族人民的生活状态,因而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劳作时为表达丰收的喜悦,人们会载歌载舞,主要展演的是南方少数民族的劳动场面和动作,抒发着勤劳奋发的品质,例如开耕节上跳各种舞蹈来庆祝;节庆时,为表达愉悦的心情壮族先民会载歌载舞,抒发着质朴的民族情怀,展现民族的美好、和睦、团结和希望,例如蚂拐节上跳蚂拐舞。总之,壮族先民视舞蹈为生活,生活为舞蹈,淋漓尽致地表现着生活的兴趣爱好和风尚习俗。

(三)宗教性与思想性

许多少数民族的原始舞蹈都是图腾崇拜的一种形式,图腾是最原始的民族情感,是对祖先的崇拜,它不仅增强本民族的凝聚力,还起着维系民族共同体的纽带作用。壮族人民的图腾是青蛙,青蛙被誉为蛙神,也是壮族方言中的蚂拐。在传统壮族舞蹈中,蚂拐舞以其独特的舞蹈风格展现了壮族人民特有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舞蹈中无不诉说先人的生产、渔猎、迁徙等生存状态。此外,历史悠久的师公舞是壮族梅山教派的民间祭祀舞蹈,还有祭祀活动中的巫舞,也就是过去巫师给人驱鬼治病时跳的一种舞蹈。这些舞蹈都蕴含着信仰、崇拜、希望的思想。

(四)娱乐性与群体性

壮族人民活泼而开朗,他们的舞蹈也是愉悦的,他们在舞蹈中娱神、娱祖、娱鬼、娱人、娱景,甚至自娱,尽情释放内心欢快的情愫。很多舞蹈娱乐活动深受人民的欢迎,例如铜鼓舞、扁担舞、假面舞等,通过舞蹈表达愉悦身心及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和追求,展现壮族人民自强自立、乐观积极、努力向上的生活价值观。

传统壮族舞蹈中舞蹈的表现形式主要是群体性,当下传统壮族舞蹈的集体舞形式还广泛流行在广场舞当中,舞蹈表演者们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统一,共同演绎舞蹈的艺术,这样的群体舞蹈可以无形中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促进民族间的共荣团结,发扬本民族的精神文化。例如,传统壮族舞蹈中的绣球舞、竹竿舞、板鞋舞、扁担舞等,以板鞋舞为例,板鞋舞是几个人必须同一步调,同起同停才能完成,因而极大地体现了群体性和团结协作精神。

二、传统壮族舞蹈的功能与价值

(一)宣传文化,团结民族

舞蹈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有时候是在讲述一个民族中古老的传说,有时是在演绎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有时是在传扬一种民族的精神和力量,有时是在记录着民族的成长与成熟的过程。传统壮族舞蹈同样是先辈们遗留下来的宝贵的遗产,讲述着壮族人民的坚强与不屈、努力与奋进,这种传统的舞蹈传扬着民族的文化,各种节庆中、劳动中的舞蹈无不使人们紧紧团结在一起,并勇敢地向前进。

(二)身心愉悦,陶冶情操

舞蹈与运动相似,都有着健身、健心的功效,舞蹈表演者跳舞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如果长期坚持,会达到增强体质的作用。当今社会,人们压力越来越大,健身的人群也日益庞大,选择跑步类的体育运动来健身不免有些枯燥,而通过舞蹈的形式,且有些舞蹈还伴随着悠扬的音乐,锻炼着身体的同时,又愉悦心情,陶冶情操,锻炼的效果更佳。

篇9

关键词:赫哲族 传统体育 文化基本特征

My Hezhen folk culture and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sports

Zhao Delong Cui Xiaoliang Cui Xinghe et al.

Abstract:The documents and materials,study visits,field observation of the northeast China Hezhen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ethnic sports have been studied and verified.Found that minority sports Hezhen formation and mode of production,military,customs,culture,worship and cultural life is closely related;in perspective point of view outside to the inside of the dig out Hezhen possess traditional sports of ethnic minority diversity,blending sex and Han Photo of three different levels of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lture.

Keywords:Hezhen Traditional sports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te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9-0140-02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族群大、人口密集、文化背景相接近,这种社会、经济、文化因素间的不断撞击、交汇与媾合锻造出了极具民族风情的东北地区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长期以来的封闭状态使东北地区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了其独特的民族个性,然而也因此远落后于现代文化的潮流。在经济、交通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大幅度改善的今天,赫哲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为构建科学理论框架提供素材,并为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持续发展和保护提供新的思考。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赫哲族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及有关文化现象。

1.2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实地观察法和比较法等。

2.结果与分析

2.1 赫哲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起源。

2.1.1 源于生产劳动。狩猎与农事是少数民族生产方式中最重要的两个内容,因而也成为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最主要的反映内容。以狩猎为起源的体育项目主要围绕着跑、跳、投、攀、射、骑等活动展开。赫哲族人民为了生存、生产和自身进步的需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出独具地域特征和渔猎特色的民间传统体育文化。赫哲族民间流行及传承至今的民间传统体育游艺项目多达数十种,其中除北方民族共有的溜冰、滑雪、拉杠、射箭等项目外,还有独具本民族特点的叉草球、摔跤,杜烈其,赛桦皮船,赛雪橇,打冰磨,挡木轮,拔大葱,玩嘎拉哈等传统体育项目。

2.1.2 源于古代军事。赫哲族居于边陲地区,地处国防要冲,更由于历史上各统治阶级间的相互斗争和民族矛盾,致使赫哲族少数民族人民不得不拿起武器投身于战斗。正是这样的历史条件使他们形成了一种尚武精神,在长期的战斗中,赫哲族少数民族人民积累下丰富的持械或徒手格斗的经验,并随着社会的变迁与历史的发展形成了各种带有军事体育色彩的体育项目。

2.1.3 源于民俗。赫哲族传统体育项目中有不少是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由民风民俗演变而成。作为渔猎民族,每个赫哲成年男子都应是优秀的猎手和渔夫。作为一名优秀的猎手和渔夫,则应熟练地掌握追踪野兽、滑雪、划船、射箭、叉鱼、扎刺(用长矛)、打绳结、结网等技能。这些技能的形成,除了生产劳动的实践外,通过体育项目与民间游戏加以培养训练则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2.1.4 源于文化崇拜。古代少数民族的文化崇拜可根据崇拜的对象分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又分为天象崇拜(日月星辰)和自然物崇拜(土地、山川、河流等),而图腾崇拜则是在自然崇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原始氏族社会的信仰形式。赫哲族少数民族群众至今仍保留了一些图腾信仰习俗。如莫日根赛,这是一种从山顶向下滑雪的游戏。每个参赛者都必须从山顶向山下滑行三次,如果每次都成功,没有跌倒,便被称为“莫日根”;如果跌倒一次,称为“莫日根堪”(准英雄);如果跌倒两次,则称为“滑雪手”;如果三次都跌倒了,则意味着将灵魂丢在了跌倒处。失败者需再滑行三次,从最后一次跌倒处抓起一把雪,如果成功了,没跌倒,则意味着以找回了自己的灵魂。如果失败者拒绝再滑行三次以找回自己的灵魂,他便被认为是没有灵魂的懦夫。此外,“叉鱼赛”、“打绳结赛”、“跳冰”、“抛绳赛”、“划船赛”、“射箭赛”、“投标枪”、“跑独木桥、走塔头墩、撑杆跳高跳远”等都是与生产劳动技能有关的体育项目与民间游戏。

2.1.5 源于文化生活。还有一些项目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文化娱乐需要而产生的,他们均带有较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对场地要求不高,易于组织开展。如叉草球,这是赫哲族较为独特的游戏。游戏前先用草捆好一个长约10厘米,直径为4~5厘米的草把。两队间距离为25~30米,双方力争叉住草把向对方前进。后,“叉草把”发展成“叉草球”,加以规范化,成为一项重要的赫哲族体育项目。

2.2 东北地区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

2.3 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元性表层特征。

2.3.1 讴歌了民族历史。赫哲族传统体育以人类身体文化为表现形式,其动态变化亦步亦趋地反映着本民族从产生到发展这一完整历史过程。许多传统体育项目带有鲜明的历史特征。例如:藏族的“顶杠游戏”最初就是对征服敌人后为自己的战士分封土地,用以决定土地多少的一种方法,传承至今成为深为赫哲族人民所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

2.3.2 展现了民族经济生活。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造就了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表现形式的不同,每个民族的体育项目都体现着各自生产方式的鲜明特色。如追鹿游戏这是对猎鹿活动的模仿,以训练追踪能力。此游戏在冬季举行,燃起一堆篝火作为“追鹿”游戏的起点和终点,根据协议,以距离起点5-7公里远的某处为折返点。这都与本民族的生产劳动方式有关。

2.3.3 凝聚了民族文化艺术。民族传统体育以其独有的,以身体文化为基征的表现形式将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曲折悲壮的民族史诗,亦或是反映少数民族群众对生活美好愿望的歌曲凝于一身。传统体育活动常在节日聚会时进行,载歌载舞,纵情游戏,具有很强的文化娱乐性。追根溯源,其实音乐、舞蹈、戏剧、诗歌、杂技等文化艺术与体育竞技原本就出于一胞,可以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本身就是集民族文化之大成,所以今天的民族体育项目中有许多仍保留着原始艺术活动淳朴古拙的遗风。

2.3.4 强化并发展了民族。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板块,许多传统体育项目都反映了这个内容,有的甚至直接来源于宗教活动。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和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祭祀的痕迹越来越模糊,取而代之的是健身娱乐特征的逐日增强。民族就是这样蕴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之中,一方面因体育项目的不断继承而终得以保存和强化,另一方面则随体育项目的不断演变而得到修改和发展,使我们的文化本源不致因时代的变迁而终被摒弃于古代文明的废墟中。

2.3.5 传承了民族原始教育特征。“自有人生,便有教育”,但原始社会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教师,教育是自然形成的,其手段主要依靠言传身教,大量进行身体模仿练习,反复进行各种蕴涵着体育萌芽的游戏。这在目前许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均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正是在这些集民俗文化、身体活动、自然常识与劳动常识于一身的实践活动当中,年轻一代的少数民族人民掌握了生产与生活技能,而本民族文化传统也就随之完成了传袭、教育的使命。现代少数民族教育虽不再以体育形式为主,但老一辈仍向青年一代传授富有本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将本民族精神与个性通过体育文化的形式一代代延续和传承下去。

2.4 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涵摄性深层特征。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少数民族文化、乃至于整个华夏文化的一个分支,它的文化底蕴必然来源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它的文化特征首先反映的也必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在这样的底蕴里孕育、培植与发展起来的东北地区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其深层特征可归纳如下:

2.4.1 重德崇礼的特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对品德操守和行为规范有着严乎其严的要求。“重就诺,轻生命”、“赴汤蹈火,死不旋踵”、“勇无礼则乱”、“练武先练心,百艺德为首”他们的体育项目中所体现出来的对于本民族英雄的纪念与崇拜,这种种迹象都指向同一个事实,就是在以身体活动为表现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处处体现着少数民族人民对传统道德的遵守与看重。“重德”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深沉而凝重的一面,而“崇礼”则是古代少数民族区别于原始人类的一个重要特征。

2.4.2 民族浪漫主义特征。在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史料中,有一个重文轻武的过程,因而导致了其内敛、压抑的民族个性。而赫哲族居于偏远山区,以渔猎或农耕为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他们终日进行身体劳作,是以养成朴实、率真的审美观,其文化艺术也主要通过舞蹈、游戏以及身体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直观外露的形式来表现。可以说,能歌善舞是赫哲族的代表个性,而这种浪漫主义精神则渗透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之中,成为其基本特征之一。民族浪漫主义特征更象是一枝奇丽的花朵,使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3 结束语

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以东北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社会历史和民族文化为背景,并体现这一地区不同民族人民所共有的思想感情、智慧和意识行为的,具有浓厚民族风情的复合型文化形态。其特征不能被简单地看作是文化累积过程中的一个个独立认识,而应看作是以涵摄性深层特征为核心,通过文化交融性的选择性整合,最后由多元性表层向外一步步辐射、膨胀而成的有机体。作为文化交融性和深层特征的涵摄性,是东北地区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对华夏文化的继承基础上又独立发展起来的,区别于中国其他地区民族传统文化特征的代表。通过对它的透视分析,可以为东北地区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提供文化战略,为构建整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科学理论框架提供重要素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我东北地区赫哲族体育工作的科学化管理,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东北地区民族地区全民健身运动的突破口,使我东北地区赫哲族群众的体质状况得到全面、稳步的提高。以此为切入点,还可将具有独特民族个性的东北地区赫哲族传统体育的优秀项目推向国际舞台,加强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同时也通过社会影响乃至于国际影响的扩大反作用于自身,使其主动与现代文化的发展潮流合拍,对东北地区赫哲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体育史》教材编写组.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7~87

[2] 董锡玖.中国舞蹈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57~86

[3] 盛琦、丁志明.中国体育风俗[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55~219

[4] 全国民族院校体育教材编写组.全国民族院校体育教材[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7,1~4

篇10

[关键词] 西南地区 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文化 分类 特征

一、引言

西南地区包括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盆地、秦巴山地及云贵高原大部。对应的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自治区的大部以及陕西省南部(陕南地区)。西南地区是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现有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彝族、壮族等少数民族种类29个,民族人口四千三百多万,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 52%。具有族群含量大,人口密度高等特点。当地独有而复杂的地形地貌,孕育并促进了该区域形式多样、

丰富多彩民族体育文化的形成。近年来随着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特别是民族文化自觉程度的提高,我国各级政府逐渐加大了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掘和保护工作力度。

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以该区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属性、功能及使用器械等为标准,对其进行分类并归纳其特征,以期为今后深入挖掘与合理开发利用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丰厚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促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体育的保护、传承和全民健身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启迪和借鉴。

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分类

(一)竞技表演类传统体育文化

竞技表演类传统体育文化是指经过各种实践与改革,民族传统体育逐渐与西方的体育模式相似的体育文化,这类体育文化自身除了竞技性外,大多融体育与艺术于一体,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并充分体现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主要项目包括:舞龙舞狮以及抢花炮、蹴球、毽球、陀螺、龙舟、秋千、射弩、高脚竞速、板鞋竞速、摔跤等。板鞋竞速是壮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在壮族群众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关于板鞋的传说还有一段激动人心的故事:据说,明朝嘉靖年间,广西壮族女英雄瓦氏夫人曾经以板鞋作为“秘密武器”,训练士兵之间的团结性以及协作能力,士兵的素质大大提高,斗志高涨,所向披靡,从而在战场上大败倭寇,为壮乡人民立了大功。后来,壮族人民模仿瓦氏夫人练兵方法,开展三人板鞋竞技活动自娱自乐,流传至今。2005年,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批准将“板鞋竞速”项目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此外,抢花炮也是一项竞技十分强烈的体育运动,在侗族、壮族、仫佬族、土家族等民族中盛行。据考证,此项运动至少有500年的历史,被称为“勇敢者”的运动。[1]竞技表演类的传统体育文化通常都具备比较完善的竞赛规则,项目竞技性强,场面十分激烈,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二)益智娱乐类传统体育文化

益智娱乐类传统体育文化是指本身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健心、娱乐、益智等功能较为突出的传统体育文化。益智娱乐类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大部分是在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中普遍开展的,具有普遍适应性的文化特点;部分是在特定的民族内开展的,其民族文化特色浓郁。益智类体育文化在运动量上追求无过而无不及的中庸适中性,受中国儒家、道家、玄学等文化影响较深。典型的体育文化项目有九子棋、三子棋、三虎棋、梅花棋子等。娱乐类体育文化其中许多项目是在民族传统体育节日里集中举行,如蒙古族的“那达慕”节日大会、侗族“芦笙会”节日里举行的“芦笙踩堂”等。此类传统体育文化,由于在推动人们精神文明中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在民间具有广大的民众基础。

(三)健身类传统体育文化

健身类传统体育文化是指以中国传统体育修身养性、保健强身作用为目的的传统体育文化。其竞技性弱、养生健体性强,以精神肉体的合一观为指导,强调“身心合一”也强调“生命在于运动”的重要。体育文化项目主要包括:瑶族的跳八音、苗族的爬竿、苗族和京族的跳竹竿等。京族的跳竹竿是一种古老独特的活动,也是一项令人陶醉的文艺体育运动。它不但姿态优美,富于节奏,而且气氛非常欢快热烈,吸引众人。这一类型的传统体育文化由于其在后现代生命文化、保健文化等当今时代背景下的存在价值,在人民群众中具有为数众多的推崇者与潜在受众。

(四)游憩类传统体育文化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中游憩活动十分丰富,如果从参加者的年龄和性别来分:有少年儿童开展的游憩活动,有青年参加的游憩活动,有全体社区群众参加的游憩活动,有男性参与的游憩活动,有专供女性参加的游憩活动等。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游憩活动无论哪一种类都以娱乐、健身为根本目的,竞技性不十分明显。其往往与民族的社交、礼仪等活动密切相关。如:壮族青年男女的抛绣球就是一种社交活动,瑶族“丢花包”也是青年人的一种交往活动。抛绣球是壮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人们在茶余饭后互相抛接以娱乐身心,起到沟通感情的作用。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为壮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方式。游憩类的传统体育文化活动中往往伴有对歌、说唱,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活动。

(五)其它传统体育文化类

其它类型的传统体育,如藏族的放风筝,闯马城、骑马、壮族的狩猎、土家族的“赶仗”、门巴族的狩猎等。壮族的狩猎是壮族原始的生存方式。土家族的“赶仗”,门巴族的狩猎也是民族古老的狩猎活动。“赶仗”是土家族的狩猎活动,土家族人善于狩猎,每年冬春的“赶仗”已成为历史的传统习惯。土家族人的“赶仗”,主要不是为了猎食野兽肉,而是为了驱逐害兽保护庄稼和纪念猎王的一种娱乐活动。这些集体进行的狩猎活动都有体育活动的诸多要素,从古代军事体育的训练,最后发展为跑、跳、投、射弩、射箭等现代体育项目,其影响是深远的。

三、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各民族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孕育而生,又在社会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自身的特色。如果我们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进行全面分析,就会发现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健身性、娱乐性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繁多,运动形式却各不相同,但总体都是以强身健体为目的,他们普遍具有健身性、娱乐性的特点。

这些体育文化活动大都安排在业余时间进行,欢庆丰收、欢度佳节、闲暇消遣,将体育寓于娱乐之中,充分体现欢快的氛围,在愉悦身心的运动中促进人的体能发展和体质的增强,起到强生健体、锻炼意志的作用。如壮、黎、侗、苗、瑶、彝、布依等少数民族都喜爱打铜鼓,铜鼓舞是以鼓手有节奏地击鼓,由鼓点的节奏变化而引起舞蹈者的动作和队形变化的一种舞蹈。其特点动作按其形式有六七种。每种动作各有不同的舞步和节拍,风格不尽相同。铜鼓舞中的集体舞以一种固定的男女青年围成圆圈队形。其队形还有半圆形、一字形、纵形、交叉对跳、四方形等。舞步矫健有力,舞姿粗犷灵活,动作幅度大,情绪饱满。跳至时鼓手还常常伴以欢快的呐喊和激动的呼叫,波澜起伏的情绪和动人的场面,充分体现了壮族人民豪放、朴实的性格,抒发了他们纯洁快乐的思想感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欢快气氛。在壮族群众中间流行的抢花炮运动,比赛场面十分精彩,富于表演性,具有浓郁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其技术由各种各样的跑、跳、强截、传递、掩护等技术运动集合而成,它要求队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跑得快、跳得高、力量强、强截积极、突破能力强、掩护配合恰如其分等,从而能促进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地域性、独特性

西南地区多为高山谷地。少数民族多居高山、谷地,生产水平不高、交通不便,信息较为闭塞,文化较为落后,同时受当地的宗教习俗的影响,产生的民族体育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在这片土地上的少数民族在自己的长期历史发展中,创造和发展着带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如贵州苗族多靠水而居,舟船是他们主要的交通工具,在劳动生产中逐渐形成赛龙舟的体育活动,形成独特的“龙舟文化”。龙舟竞渡之俗,广泛流行于我国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中。千百年来,赛龙舟已成为民间一项规模宏大的民俗游艺活动。虽然古时赛龙舟不一定在端午时举行,但如今却大都在每年的端午节前后进行,每逢举行赛龙舟活动时,就像一次盛大的节日来临。开赛号令一响,龙舟犹如离弦之箭、出山之虎,奋勇争先,一往无前。

(三)民族性、传统性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产生以来,始终与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信仰相联系,世代相传,具有明显的传统性与民族性。

众多传统体育项目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经过锤炼、升华、继承和发展,形成内容、形式、时间、地点相对稳定的传统体育项目。如著名的武术之乡凯里,苗族同胞男女老幼,每逢农闲时聚集在一起,翻杆子、练石锁、使枪绲、舞刀剑。在春节前后,村寨之间相互比赛,以武会友,联络感情。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容丰富,多姿多彩。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传统的体育项目,每个民族的体育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体育文化受宗教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影响,各个民族的体育文化千姿百态,风格各异,其民族特点十分鲜明。在体育文化的思想内涵和表现形式上呈现着显著的民族风格。

(四)差异性、兼容性

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自身的体育文化内容与方式,这些色彩斑斓、具有浓郁区域特色的民族体育文化活动,使民族体育文化有了生存的价值和意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差异性的存在使民族体育文化具备了在民族间进行交流的可行性。[2]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项目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兼容娱乐、竞技、音乐、舞蹈为一体,各民族间的民族体育文化的交流往来形成了独具特色兼容并蓄的体育文化。如:苗族的踩鼓舞,苗族民间自娱性的《踩鼓舞》,是年节、喜庆集会,尤其是农历三月“姊妹节”时,必不可少的女子“鼓舞”。舞蹈时,先由一名少女边歌边走入场内,然后继续歌唱并击鼓伴之。歌词内容基本为召唤,如姊妹们不要错过时机,快来作舞等。随后,众多盛装的苗族姐妹便聚拢在鼓架周围,面对皮鼓踏节而舞。布依族的舞龙、土家族的摆手舞,虽然名称各异却都是在音乐舞蹈中完成体育竞技动作,它们既强身健体又愉悦身心,达到健身、娱乐、竞技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汪凌.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特征、功能与发展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10):51.

[2]黄咏.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性[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7(5): 190―193.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桂滇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研究》(编号:10XTY00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篇11

【关键词】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

1.满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特征

1.1竞技外延性与军事传承性

竞技性是满族传统体育活动中竞争意识的体现,涵盖生产、狩猎、商业、交通、服饰、饮食等方面,贯穿于满族生产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满族长期从事狩猎,并且能征善战,是个精于骑射的民族,骑射后来渐渐演变为一种体育活动。除此而外,满族的体育活动还有赛马、跳马、跳骆驼、冰嬉、秋千、滑雪、赛船、角、击球、采珍珠等。

满族军事体育包括实用军事体育围狩,竞技军事体育冰嬉、打滑哒,军事游戏项目冰上蹴鞠,军事表演项目摔跤等。北方寒冷的气候,狩猎的生活铸成了满族人坚强的体魄和剽悍的性格。骑射、狩猎的技艺以及角力等很容易转成一种优势的军事武艺,他们一般都施行一种“全民皆兵”的生产与军事体制。如今,八旗军事组织制度对满族思想意识、风情习俗等文化活动的传承、沿袭与交流方面的影响仍然存在,主要表现为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军事传承性,如赛马、射箭等活动,就是按世代承袭的传统方式进行,即使在现代化进程中发生了变化,其变化也相对一致。目前各地的比赛场地和比赛方法仍然是基本一致的,而且其竞技性的功能仍然没有改变。此外,在满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如婚丧嫁娶、育儿、游戏、竞技中也无不显示出满族崇尚武勇重、视骑射的风尚,体现出了满族传统体育文化较强的军事传承性。

1.2狩猎民族性与生产实用性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产属性正是由人类在创造体育文化过程中遵循文化发展的结构规律,从生产实践中不断提炼体育成分,并逐渐从生产中剥离体育活动,派生出具有独力、完整的体育文化之表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人类体育文化原始成分保留最丰富的一种形式,它最能反映体育文化的起源和发展里程,比如传统武术至今还保留着原始生产的痕迹。满族发祥于长白山,尚武的习俗直至清末仍保留在一些满族聚居的乡镇中。如满族传统体育中的珍珠球,就是人们在水中捞取珍珠的劳动过程,逐渐演变成今天的体育项目,源于生活、鲜明生动、多姿多彩。被调查的居民也普遍认为生产因素是民族传统体育的灵魂,也正是由于这些因素使他们能轻易地参与体育活动,产生亲切感受。民间体育中,也多含军事训练性质。骑射是北方狩猎民族满族与蒙古族的共同爱好和特长。满族古时出于狩猎和军事的需要,把骑射作为每个青年男子(包括部分妇女)的日课,其后多在节日举行。据《金史》记载,满族先民女真人自皇家兴起,每逢端午及重阳,都举行骑马射柳和骑马击球活动。很多源于生产生活的东西经过满族人民的挖掘、整理,如今已经成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在全国得到推广。

1.3性与民族融和性

由于宗教具有广泛的大众基础,所以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力是其他文化现象无法比拟的。满族的许多风俗习惯就是来源于,甚至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有些体育项目甚至直接源于宗教仪式或迷信活动,并逐渐演变为游戏、竞技活动,最终发展为传统体育活动。满族信奉萨满教,由万物有灵观念生发出种种崇拜,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崇拜是人们对某一自然物和自然现象的崇拜,自然崇拜的主要对象是对生产有积极作用的自然界――天和地,如对于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林树木、江河湖海、飞禽走兽等的崇拜和信仰。图腾崇拜是原始民族认为所崇拜的事物和自己的氏族、部落有“亲族”血缘关系,其崇拜物以动物居多,兼有植物和其他。祖先崇拜是由古老的图腾崇拜演化而来,它是人类自身的崇拜,是社会发展后人类认识能力提高的体现,是在灵魂信仰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祖先灵魂的敬仰。满族传统体育活动中有许多宗教的仪式,如满族的射柳习俗就是源于满族先人对天的崇拜,是祭天祈雨的一种仪式。满族的先人女真人每年都有重五射柳的习俗,这一习俗后来发展成为满族骑射的一部分,作为满族传统体育的一个项目而被保留至今。满族另外一种古老的游戏打得栲,源于满族“驱邪”的宗教活动,把穷神饿鬼的名讳写在栲牌上以石击打,进而演变成打得栲的球类项目。由此,可以看出满族传统体育带有的文化特征。

1.4大众生活性与休闲娱乐性

民族传统体育的娱乐性是一种以闲暇消遣、健身娱乐为主要目的,而又有一定模式的民俗文化活动。它是人类在具备起码的物质生存条件的基础上,为满足精神的需要而进行的文化创造。满族传统体育活动,是寓竞争性、技巧表演性、游戏娱乐性、艺术观赏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综合运动形式,有许多娱乐性的体育活动和游戏项目,如抓“嘎拉哈”――又称抓子儿。“嘎拉哈”,满语称“色尔图”,是用动物獐、狍、鹿、猪、羊等的骨头(趾骨)制成,常涂有各种颜色。玩法多种多样,室内、室外、地上、炕上都可以玩。《清文江书》中归为两种玩法:抓背式骨(接马儿);抛背式骨(打玩马儿)。女孩子一般在室内玩弹嘎拉哈、拉珍儿、抓对等,男孩子一般在室外玩打嘎拉哈、击嘎拉哈,玩时常常还伴有“布口袋”、“钱马子”等辅助玩具。赛威呼、雪地走、双飞燕、踩高跷、老鹰抓小鸡、跳绳、跳房格等,这些活动形式主要流传于民间,以消遣娱乐为主。今天这些项目仍在辽宁满族地区流传,已成为他们生活当中的一部分。此外还有跑马城、撞拐、老鹞子叼小鸡、满洲棋、二贵摔跤、翻绳、踢毽子、打瓦、角等,其中有的游戏是学习汉族的游戏。

1.5区域封闭性与冰雪地域性

满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着自身原有的风貌,比如满族木兰围猎古风依然,充分反映满族的特点。布库、二贵摔跤古朴无华,规则限制很少,每逢重大节日传统体育活动便如火如荼1。原汁原味表现出的封闭属性源于客观的自然地理因素,在人类社会尚未出现交通、通讯工具的时候,人们与外界交流十分有限,文化的交流只能是局部的。民族体育文化同样不能达到广泛地交流,只有在区域范围内自我萌发、自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更注重的是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民族文化自我保护的意识强烈。在一个民族文化刚刚萌发和发展的时期,假设没有相对的封闭,民族文化可能难以形成其独特风格的独立体系。封闭环境可以不断地自我发展,充实文化的底蕴,增强文化的能量,积累文化的实力。人类社会的社会行为存在着一定的遗传性,即人们的社会意识和行为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着与上一代人或前辈的相对一致2。社会行为遗传实质上是在一种社会环境的熏陶下,使人们在特定环境中某种技能有机会加以表现和发挥。在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作为人们生活的主要成分,体育生活社会氛围浓厚,自然对人们的体育生活产生积极影响,形成所谓的社会遗传。满族好“动”善“武”,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体育生活的社会遗传造就了相应的环境,因此体育活动的社会遗传就有可能变成了一种必然现象。在封闭的环境中,这种社会遗传的可能性被放大,表现更为深刻、广泛。

【参考文献】

[1]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2][法]丹纳.艺术哲学[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

[3]李力研.野蛮的文明――体育的哲学宣言[M].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

篇12

关键词:传统民居;文化元素;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3-0201-01

传统民居建筑是人类力求生存最原始和最具有代表性的产物。它们深深植根于华夏文化土壤之中,源远流长,随着地理、气候等因素的不同,形成了各不相同的建筑风格。湖北传统民居建筑是湖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大精深的楚文化,给湖北建筑文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对湖北传统民居产生了深刻影响,促进了湖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的发展。

一、传统民居建筑中的文化元素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建筑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在建筑物质财富和建筑精神财富并驾发展总和。”建筑的发展基本上是文化史的一种发展,因此要了解建筑类型,认识建筑形态,首先要了解它的文化元素。

雨果曾经说过:“人类没有任何一种最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建筑作为人类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属性已为社会各界所认识。建筑需要文化,文化是建筑的灵魂、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建筑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主要的图腾是“龙”、“凤”、“麒麟”、“祥云”等,它们的出现寓意着吉祥、如意。于是古人往往在建筑物上雕刻它们的形象,以表示威严、神圣,并寄予美好的愿望。祖先崇拜是原始崇拜的内容之一,这种崇拜方式在家族的祠堂建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将宗教上的神韵转变到祖先崇拜、将空洞的神学转变为伦理的实践、将建筑与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这样就更直接有效地贯彻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在湖北传统民居建筑中,对水、石、树的崇拜极为突出。古人认为水是财,因此为了留住财气,必须守住水口。在这种崇拜思想的指引下,湖北省很多古村落的入口都有一座桥或构筑物,旁边是树、亭、堤、塘等衬托,扼住关口。古人对石的崇拜,同样很重,他们不辞辛苦来寻求石的壮美;民居建筑的柱础、门枕石等都离不开石头;用青石加工成平板,铺垫庭院,透着古朴与自然;门枕石、柱础上的雕刻技术更是精湛,其寓意深刻,表达了人们对石的崇拜之心。树是民居的院落中是不可缺少的植物。在湖北民居院落中常出现具有象征美好、吉祥寓意的树。如石榴树、桂花树等,来表达人们多子多福、健康平安的美好心愿。

此外,湖北建筑作为文化的一种记载,它的存在不仅代表一种建筑工艺,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种鲜活的民族文化。传统民居建筑本身就是文化艺术的创造过程,这一过程包涵了太多的神秘和期待。数字文化就是其中一种,房屋建筑的规格尺寸往往不离“8”,房屋的宽度、进深、柱头的高度都要在尾数上带“8”字,这种与“发”字谐音的数字符号也许从古旧渗透到传统民居建筑中了。

二、对湖北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内涵的思索

湖北传统民居建筑实际上是一种与民族文化相融合、与自然地理环境相协调、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居住文化模式,也是文化内涵的形象载体。传承与创新是保护湖北传统民居建筑历史文脉的需要,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需要。因此如何强化这样优秀的文化是我们今天面对的重要问题。首先必须尊重传统文化,保护好自然资源,使得传统民居文化有继续生存的土壤;其次开展文化嫁接与演绎,如在地势较低的地区采用吊脚的建筑形式,在平时可以做停车场,这样不仅可以抵御洪水侵扰,还可以有效的利用空间,节约用地面积;最后要提高环保意识,开发新的领域,湖北传统民居建筑多为木建筑,其取之于自然,用之于人类,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同时,又要保护好传统民居建筑,是否该引起今日人们的反思。

巴文化是楚文化的基础,巴建筑是楚建筑的根株。作为湖北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是湖北传统民居建筑最具有艺术特色的表现部分,它永恒的文化元素和独特的表现力彰显了湖北厚重的文化内涵。它就像一部悠长的古歌,意味深长地唱出曾有过的灿烂文化,并传递给我们带了耐人寻味的艺术气息,更深情地渴望着即将展开的辉煌未来。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0-JY-YS-026。

参考文献:

[1]李少林.中华民居[M].包头:内蒙古出版社,2006.

篇13

【关键词】湘西 土家族 传统体育文化

湘西土家族主要分布在保靖、永顺、龙山、古丈、吉首等县市,由于各民族互相促进和谐交流,在其他各个县市也有土家族分布。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勤劳勇敢、富有智慧的湘西土家族人民,不仅创建了悠久的历史,而且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湘西州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种类繁多、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风格独特,在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中有一定的地位。比如土家族山歌、摆手舞、跳丧舞、摆手歌、梯玛神歌、哭嫁歌、丧鼓歌、茅古斯、打溜子、土家织锦等,都以独特风格和艺术魅力成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艺术的珍品。如土家族摆手舞,因其内容健康、古朴刚健、形象优美、富于民族特色而成为永不衰败的艺术花朵。伴随着摆手舞产生的摆手歌,是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创世史诗,它展现土家族人民生产、生活的浓厚气息,体现土家族人民鲜明的民族特色,以形象自由、生动活泼而显著于歌坛。

1.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现状

1.1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现状

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广、范围大,是土家族人民在生产劳动、生活习俗、节庆活动中所产生的,与土家族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健身性、娱乐性、观赏性、竞技性等价值功能。目前,这些项目平常主要是在湘西当地学校开展,节假日在民间开展的的项目也比较多,也有个别项目进入州运会与省运会等民族运动会,主要以竞技体育的形式发展。在学校开展的项目主要有打陀螺、秋千、摆手舞、爬杆、高脚马、踢毽球等。节假日在民间开展的项目主要有高脚马、赛龙舟、摔跤、摆手舞、射驽、打陀螺、抢贡鸡、秋千、踢毽、抵扛、茅古斯等项目;在当地以竞技体育形式发展的项目主要有毽球、高脚马、秋千、射驽、打陀螺、射箭等项目[1]。总的来说这些项目的开展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茅古斯、摆手舞、打陀螺、高脚马、摆手舞是当地开展较好的几个项目,在节假日表演的时候稍具一定规模。比如在 2008 年湘西自治州50周年周庆的时候就有茅古斯和摆手舞近千人的大型表演,2012年10月湘西第十二届运动会中会中,首次将土家族秋千、陀螺、高脚等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州全运会,丰富比赛的内容、增添比赛的趣味。土家族传统体育是人们在生活、生产实践活动中产生和传承下来的,具有健身性、娱乐性、观赏性、竞技性等特征。我们开发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可以从健身类、竞技类、表演类、游戏类、武术气功类等五大类去开发[2]。其开发内容如表1:

表1 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类型

1.2 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加上湘西具有独立的地理优势和人文环境,土家族传统体育旅游得到很好的发展。以永顺王村古镇、龙山里耶古镇、洗车河原始文化生态区为首的人文景观的景区,他的传统体育旅游得到大力的开发,茅古斯舞、摆手舞、划龙舟、秋千、武术等项目都得到了很好的运用[3]。但各旅游景区表演内容具有重复性和单调性,不能够很好的吸引和留住旅客,其中以跳马舞、竹梆舞、龙舟为主,物质技术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还具有有很大的开发空间。湘西土家族传统节日中的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相当丰厚,但节日旅游在湘西体育旅游中的融合效果并不明显,“舍巴节”、“摆手节”、“二月二”、“四月八”等民族节日都鲜为人知,造成了体育旅游资源的浪费。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良好的交通区位与配套条件、民间体育文化的丰富性与神秘性、体育运动资源的丰富性与多功能性等优势。我们在开发土家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时候要充分利用优势条件,全方位进行合理性与保护性开发,保证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可持续性。其开发的内容如表2:

表2 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内容

1.3湘西土家族传统节日体育开发现状

湘西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舍巴节、二月二、清明、四月八、端午、六月六、月半、中秋、重阳节及早斋节、族年、女儿节、打土地会等传统节日。近些年,由于国家重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加大对各个民族地区的政策和资金投入。湘西地方政府开始重视土家族传统节日文化价值,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发和保护土家族传统节日,发展民俗旅游业,举行各种民俗节庆活动、体育运动以及在旅游区开展民俗体育表演等传统体育活动,大力宣传和发展土家族传统节日体育文化。土家族地区的人民也十分注重对本民族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每到这些节日,他们都要举行场面隆重的庆祝活动,他们唱摆手歌,跳摆手舞、毛古斯舞,举行划龙舟、摔跤、武术等传统体育运动。如,2012年在湘西永顺县芙蓉镇举行的“中国(湘西)土家族舍巴节”活动,表演的茅古斯、摆手舞、梯玛歌、打溜子、咚咚喹等土家族传统体育运动,以原生态的形式向世界展示厚重的土家文化传统。目前,湘西土家族地区节日体育开发的内容,如表3:

表3 湘西土家族主要传统节日体育内容

1.4.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学校和群众中开展现状

随着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和各湘西少数民族运动会的定期举行,宣传了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到学校和社会群众中来,传承和弘扬了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但由于湘西把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引入学校并且当作教学内容的也只有吉首大学,而其他县市的学校由于体育师资、体育经费、场地设备不足而影响教学和课余体育活动开展的情况,影响了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本身具有健身和娱乐等价值功能,可以丰富社会大众的休闲体育生活,增添社会群众的健身内容。但由于没有组织和计划性,只是在政府的鼓励和倡导下,只能起到短暂的效果,年轻人在满足了最初的好奇心之后渐渐对这些近乎原始的体育文化娱乐失去了兴趣,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也因为各种原因而开发有限而搁浅。

2.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特征概述

湘西州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民族文化,使得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在这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逐步产生并且成熟起来的。通过调查发现,湘西州土家族世代相传并流传至今的传统体育种类非常丰富、项目众多,它们体现了土家族人民的生活、生产、情感和价值取向,具有健身、娱乐、观赏、竞技、教育、政治等多种功能。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土家族居住的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民俗节日、、农耕文化、对外文化交流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表现出一个勤劳勇敢、乐观浪漫、开放豁达的民族文化特征。

2.1地域性

湘西州土家族世世代代居住在湘西州这片具有神秘色彩的大山中,加上湘西州地理位置比较偏避,经济改革大潮进入这个地方速度比较慢,使得湘西州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质量不高,交通不发达。土家族正是由于生活在这样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使得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依然保持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比较原始的生活方式,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农耕文化、渔猎文化和宗教文化等。他们生活方式形式多样,每到重要的节日,他们都会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比如:唱山歌、摆手歌,跳茅古斯、摆手舞等传统体育活动。

2.2宗教性

湘西州土家族以白虎作为自己民族的图腾崇拜,他们的孩子从小就戴虎头帽、穿虎头鞋,使孩子们从小就得到祖先的庇护,不受鬼怪惊扰和恐吓。土家族人民这种对白虎的崇拜信仰代代相传,他们对祖先的崇拜,包括对祖先廪君的崇拜、对土王的崇拜、对家先的崇拜。在湘西州土家族地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渗入到土家族人民的内心深处,成为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力量。他们通过对祖先的崇拜,寄予美好的祝愿,希望能够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土家族人民会通过举行各种祭祀活动来表现对祖先的信仰,诞生了与体育活动有关的宗教文化。比如:土家族的“梯玛”祭祀文化,“梯玛”是整个祭祀活动的执行人,他用土家语唱“梯玛神歌”,带领大家表演茅古斯等土家族传统舞蹈。所以土家族地区的宗教意识强烈,不同的宗教祭祀文化透到了土家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心理结构特征,所以说宗教文化是土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核心。

2.3娱乐性

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依靠土家人民口传心授世世代代传承和发展下来的,经过土家人民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健身性、娱乐性、竞技性、观赏性等民族特点。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具有多样性,部分体育项目也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和竞技性,但是从整体上看这些传统体育项目具有的娱乐性大于其具有的竞技性。在土家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节日之中,有许多的体育比赛和文艺表演,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娱乐开心,有的是为了娱神,表示与祖先分享快乐,有的是自娱,以获得内心的满足,有的则兼而有之。比如:土家板凳龙、打三旗、摔跤、扳手劲、射箭等传统体育运动大都安排在休闲和民俗节日之余的时间进行,体现欢度佳节、欢庆丰收、祝贺新婚、闲暇消遣,将娱乐融于体育之中,增强了欢快的氛围。

2.4民俗性

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土家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与土家族人民的渔猎、军事、农作、节庆习俗密切相连,并依靠民间体育赛会和民俗节令活动得以开展,凭借民俗习惯得以传承。湘西州土家族有着众多的民俗节日,它起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习俗,是土家族人民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约定俗成的。湘西土家族地区民俗节日不仅起源于岁时节气,而且还起源于生产、祭祀、祝贺、纪念、社交等活动,包含着土家族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及行为模式,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色。比如:土家族的“二月初二”、“四月初八”、“五月初五”、“六月六”等传统节日,土家族人民通过庆祝这些民族节日,用跳摆手舞、唱摆手歌等活动方式来求吉祥,求福顺。祈求福寿能够降临到人们的身边,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也希望家庭和睦,幸福美满。土家族人民通过庆祝不同的民俗节日,举行风多彩的民俗表演,既满足了自己的心里需求,也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最大的贡献就是推动了民俗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之间的相互融合与互动发展,促进了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

2.5集体性

土家族是一个非常团结友爱、勤劳勇敢的民族,他们世代都居住在一起。湘西州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土家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积累和流传下来的具有土家族人民集体智慧结晶的传统体育文化,是土家族传统文化在多个方面的各个体现,有着非常广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在湘西州土家族传统体育活动中,参加集体项目的活动的人数占到了绝大多数,每个人都积极的参与其中。土家族人民举行的传统体育活动主要以集体项目为主,单独对抗性的个体项目比较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够参与到运动当中来,锻炼他们的身体,愉悦他们的心灵。参加比赛者除了进行激烈的竞争外,还表现出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4]。在这类充满竞技性、表演性、观赏性的活动中,集体内各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协作,往往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即使作为旁观者观看,也不得不被这样的运动所吸引,他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加入到活动中来,为自己的集体欢呼鼓劲。这种把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融为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培养民族团结和民族精神以及传承民族文化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的作用。如:土家族的摆手舞、茅古斯舞、划龙舟、跳红灯、板凳龙等传统体育运动,是一些集体性的运动项目,由于其规模比较大,参与的人数比较多,集体荣誉感体现的非常明显。

2.6简易性

旧时,由于土家族人民地处山区,位置表较偏僻,生活水平、生产方式比较落后。使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开展的规模也比较小,参加的人数也比较少。这些传统体育活动大多简便易行,有的是在田间地头,有的是在山林地里,有的是在屋内和院外等地方举行。这些体育运动的举行和开展没有专门的体育活动场所,也没有专门的体育器械,更没有严格的裁判规则,土家族人民就地取材,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有的是山上的自有之物,有的是生产生活工具,简便适用,便于在民间广泛普及和开展。如:土家族的打三旗、五子旗、打石碑、高脚马、滚环等这些传统体育项目操作起来简便易行,对场地、器材以及技术没有过高的要求。也没有具体比赛规则和裁判规则,大多都是自由竞争,人为的开始和终止比赛。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2CTY032);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2YBA257);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吉首大学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项目编号:JSU-CX-2012-31。

参考文献

[1]韩英甲、王焕波.试析在高校体育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必要性[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20(12):127-128.

[2]秀、肖红伟、孙楠楠、胡楠.湘西土家族健身类传统体育项目的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J].体育世界.学术,2011,3:94-95.

[3]李晓鸣、喻跃龙、刘彦等.湘西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2,9(8):102-104.

[4]李杉.四川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及其发展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6(4):64-167 .

作者简介:

姚锐(1990—)男,土家族,湖南保靖人,单位: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篇14

乌兹别克民族不仅具有农业民族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同时还具有商人的机智和一种妥协性。这种妥协性在当今特殊时期协调和平衡不同派别关系方面会起到关键性作用。

许涛:

我总体认为,乌兹别克斯坦可以完成权力的平稳交接。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发挥着作用,这就是深厚的民族政治文化传统。乌兹别克族比较早地由游牧转为农耕,发展起定居的绿洲农业。同时,乌兹别克斯坦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枢纽和中转站。所以这个民族不光具有农业民族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同时还具有商人的机智。其他中亚民族认为乌兹别克人的性格中具有一种妥协性,这种妥协性在当今特殊时期协调和平衡不同利益集团关系方面会起到关键性作用。

乌兹别克民族的另一个社会特点是国家管理中的长老制传统,或者说是长老文化。乌兹别克斯坦独立后,在这个传统基础上建立了马哈拉制度,形成乌国家管理体系中的鲜明特色。乌兹别克斯坦全国实行三级管理制――州、市、村,基层就是马哈拉。“马哈拉”来自古阿拉伯语,有村落、公社和自然居民点的意思。它是一种民间自治机构,类似城市的街道办事处和农村的村委会。卡里莫夫总统颇具智慧,他把民族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精华继承下来并为己所用。苏联解体后,他将马哈拉纳入国家管理体系。乌兹别克斯坦这么多年受极端主义影响,社会危害不轻,但是这个国家基本上没有乱,这与他采用了这个管理体系密切相关。其中,长老在马哈拉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作为民间机构,马哈拉组织生产,组织救济,搞慈善,搞街道卫生,调解家庭纠纷。这种传统是自下而上的,并体现在国家政治中,势必在这次最高权力的交接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6年9月19日,中国军人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在吉尔吉斯斯坦举行的“和平使命―2016”联合反恐军事演习。

乌兹别克斯坦宪法规定,总统去世后由参议院议长代行总统权力,但现在已经是破例了,总理米尔济约耶夫出任代总统,并被推举为总统候选人。从卡里莫夫总统逝世后的一系列重大国事活动来看,乌兹别克斯坦未来基本的人事安排已经清晰,并已经被社会各层面平静地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