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6:38:2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固定资产审计常见问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摘 要 固定资产的重要性,决定了固定资产审计的重要性。本文以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就固定资产审计中遇到的一些共性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固定资产 审计
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一般来说,固定资产占企业资产总额的比重较大,是企业的重要资产,如果核算和管理不善,将会造成企业资产的重大损失和会计报表严重失真等后果,因此,做好固定资产的审计非常重要。中小企业财务报表按照《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这些企业由于规模较小,职责分工有限,业主直接参与管理,且没有制定相关的内部控制文件,在审计过程中发现企业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本文就固定资产审计中发现的一些共性问题作些探讨。
一、 固定资产审计概述
(一)固定资产审计的含义
固定资产是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一项重要资产,同其他资产相比,固定资产一般具有价值昂贵、数量较少、使用周期长等特点。固定资产审计,是指审计机构依法对被审计单位固定资产增减、使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的审计监督。固定资产审计的范围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定为固定资产管理的,也属固定资产审计范围。
(二)固定资产审计的内容
固定资产审计包括:固定资产是否存在,是否归被审计所有或实质控制;审查固定资产的计价是否合理;审查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确认固定资产的期末余额是否正确;审查披露是否充分。例如,首先复核董事会会议记录中是否记载了固定资产抵押等事项,然后询问管理层固定资产是否被抵押,如果被审计单位拥有被抵押的固定资产,则需要将其在财务报表中列报,并说明与之相关的权利受到限制。
(三)固定资产审计的作用
固定资产审计一般有以下六个方面的作用: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存在;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完整;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确定固定资产的评价是否恰当;确定固定资产的期末余额是否正确;确定固定资产的披露是否恰当。
二、中小企业固定资产审计中的常见问题
(一)固定资产所有权不明确
有些固定资产产权非属本公司,如房屋,车辆。首先要区分经营性租赁和融资性租赁两种性质的租入固定资产,查明后者是否已纳入固定资产核算,检查是否有作为债务担保抵押出去的固定资产。重要的机器设备的所有权是否属于本公司。
(二)固定资产的入账金额不正确
有的企业虚增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将与固定资产购建无关的支出,如差旅费、办公费、应计入财务费用的借款费用等计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这些虚增的价值一般没有正式发票,或者只有收款收据。
有的企业虚减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将应当计入固定资产的支出,如安装费、运输费、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等计入当期的生产成本或期间费用。
混淆了周转材料与固定资产的界限。《企业会计准则》取法了固定资产的价值判断标准。由于固定资产与周转材料在性质上有相似之处,有些企业将周转材料纳入固定资产核算。
(三)折旧计提不合理
首先确定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和会计处理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是否与以前年度保持一致。《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企业除已经提足折旧仍然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外,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现实中仍然有部分企业不对闲置不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准则允许企业采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计算固定资产的折旧数额。由于不同的折旧方法所计算出来的企业的当期折旧数额有很大差异,因此,有些企业在选择折旧方法时,不从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出发,而是从企业的利润需要出发,通过调整计入成本费用的折旧来达到调节当期利润的目的。
(四)随意调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不少企业为了满足经济规模的扩张需求,通过资产评估手段,对企业资产价值重新确认,调整资产账面价值,并将评估增值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达到扩大资产规模,提高权益比重,降低资产负债率的目的,有的企业还将资本公积的评估增值用于转增资本。
三、中小企业固定资产审计措施
(一)查验所有权
首先资料收集完整:房产证、土地证、车辆行驶证、大额设备采购合同、发票、验收报告等。检查固定资产是否存在抵押担保情况,比如房产、汽车等大额固定资产抵押向银行贷款的情况,要结合银行借款的检查,核对银行询证函中企业贷款的担保抵押情况,如有的话,要做恰当的披露。对于车辆,取得当年审计时,我们一般查看原始入账发票,第二年审计时,我们重点关注年检,主要查看行驶证,如果车辆已转让,那么可能还有发票,但行驶证肯定没有了。
(二)核实入账价值
分别验证购入、自建、投资转入、捐赠、盘盈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在对固定资产按照产品质量标准进行严格验收的基础上,固定资产投入运行后,应当由企业的使用部门填写使用效果说明书。《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早已明确,准则对“资产”的定义为(第二十一条):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定义中的“过去的交易”很明确地表达了资产应当以历史成本计价。不能随意调整资产的账面价值。
(三)计算累计折旧
折旧计算时,我们首先了解企业的固定资产总量,了解每一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其次,结合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判断应采用何种折旧方法,测算与企业所提折旧数额的差异。企业若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那么每期计提折旧的金额应当大体一致;若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那么计提折旧的金额应当是逐渐下降的。
(四)审查增减变动
在初次审计工作时,对于企业拥有的固定资产,如果金额较大,我们全部视同于企业新取得的固定资产对其进行实地检查;如果金额较小,检查其原始凭证:发票,保险单等;在连续审计的情况下,由于固定资产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我们只对企业新增的固定资产及有重大疑点的固定资产进行实地查看。
上面我们对固定资产审计中常见问题以及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固定资产的重要性决定了固定资产审计的重要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对固定资产审计作了明确规定,只要我们在执业过程中严格遵循审计准则,履行必要的固定资产审计程序,就一定能够防范和降低固定资产审计的风险。
关键词:国有资产审计;问题;建议
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经济责任审计中,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一直以来都是一项审计重点。近年来,审计机关在日常审计工作,结合清产核资工作,更加重视对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审计,进一步发挥了审计在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巩固清产核资成果方面的积极作用。虽然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已有一定改善,被审计单位也逐渐对此重视起来,但是对于一些占有大量国有资产的单位、一些群团单位,审计依然发现在出租、管理和核算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保障政权运转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是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保障。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有利于完善资产管理体制,促进服务型、节约型政府建设。2015年12月,财政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着力构建更加符合行政事业单位运行特点和国有资产管理规律、从“入口”到“出口”全生命周期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系;2016年1月,财政部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实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了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力度,进一步规范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实工作。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审计中的常见问题
(一)出租环节
部分单位利用闲置或多余的固定资产出租,存在规范、不完善的地方。一是未经批准出租物业及土地;二是在物业及土地出租过程中,不按规定程序进行资产评估,并通过拍卖、招投标等公开进场交易方式招租;三是低价甚至免租金出租物业,如有些单位无偿将物业提供给一些经济实体使用,或以低于市场价租金出租;四是合同管理工作不规范,如出租物业不签订合同,或合同的期限超过了5年,由于以租金偏低为由主张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不充分,纠正租金流失问题难度大。
(二)管理环节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审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大数据的支持,在资产的管理环节,审计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在管理环节,审计也发现了不规范、不完善的地方。一是账外资产。审计人员通过从房管部门房屋管理系统中取得的房产数据,与被审计单位财务账、资产管理台账的数据进行比对,发现部分单位的房产没有在其财务账、资产管理台账中登记,部分房产被他人无偿占用,个别单位的房产由属下单位对外出租并收取租金等问题。二是资产账账不符。通过比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账、资产管理台账中固定资产期末余额,发现个别单位存在账账不符的问题。三是资产账实不符。通过监盘,发现被审计单位资产盘盈、盘亏的情况比较普遍。四是超标准配置资产。通过将被审计单位资产管理台账的资产数量除以实有编制人数、内设机构数,发现部分公用设施配置超标准的问题。
(三)核算环节
部分单位房屋未登记固定资产账,新建的办公用房、业务用房等房屋完工后未及时办理竣工财务决算,使用多年后仍挂在基建账上;部分单位的资产报废、毁损以及变卖等处置,没有及时按有关规定进行核销处理,仍长期挂在账上;部分单位未及时办理资产的产权转移和账务处理手续。由于资产长期不清理、不对账,造成资产账实不符。
三、原因分析
(一)寻租行为的主观性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处置过程中,没有按规定报批,也没有进行资产评估,低价甚至免租金出租物业,这些行为不排除是单位、个人对相关法律法规不熟悉,但事实上很大一部分是属于单位、个人的主观的寻租行为。这些单位、个人利用国有资产寻租,收受贿赂,造成了国有资产大量、长期流失。由于这些行为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隐蔽性,除非是接受专项检查或审计,否则很难被发现及纠正。
(二)管理体制不完善
长期以来,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谁负责管理、怎么管理、按照什么原则管理等问题,形成了多头管理却没有具体人员负责的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应当定期将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及有关资料相互核对,保证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及款项的实有数额相符、会计账簿与会计凭证的有关内容相符、会计账簿之间相对应的记录相符、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报表的有关内容相符。但实际上,部分单位既没有建立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也没有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盘点、对账,或者盘点、对账工作流于形式,走过场,就算发现账账不符、账实不符,也不进行处理。
(三)管理人员不专业
许多单位没有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或专职资产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权限不清。部分财务人员不熟悉会计制度,为了省事擅自简化会计核算程序,导致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完整地反映资产的实际情况;不熟悉基本建设会计制度,新建的办公用房、业务用房等房屋完工后未及时办理竣工财务决算,使用多年仍挂在基建账上,未在固定资产账上登记。部分资产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未系统学习资产管理有关制度,责任心不强,甚至出现侵吞国有资产的问题。
四、对策建议
(一)明确资产管理的责任
要充分认识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制定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办法并组织实施,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单位内部要形成完整的资产管理体系,以切实解决国有资产管理弱化的问题。主要负责人作为资产管理的全面责任人,要真正承担起资产管理的责任;资产管理人员作为资产管理的主要责任人,要履行好管理的职责;资产使用人员作为直接责任人,要切实履行好保管义务。
(二)规范出租环节的手续
一是严格执行资产出租报批和公开招租的规定。有关单位要自行清理出租物业,按规定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向财政部门申请办理物业出租审核、审批手续,严格执行公开招租等规定。二是切实维护国有资产收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坚决纠正免收租金、低价出租物业的行为,避免国有资产收益继续流失;对于已流失的国有资产收益,应采取措施进行追索。加大对国有资产管理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依法保障国有资产的合法权益,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三是严格规范合同管理工作。资产出租要及时签订合同,并严格按照资产租赁合同期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完善管理环节的制度
党委、政府要将国有资产管理作为一项重要检查内容纳入工作目标,督促各行政事业单位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和规定,克服一直以来存在的“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的思想,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各行政事业单位要进一步完善资产清查核实制度,建立定期清查、重点抽查和离任核查制度,加强资产管理,巩固清产核资成果。要定期进行盘点,对盘盈、盘亏的资产,分析原因,厘清责任,按规定及时处理;对资产数量和结构进行分析,盘活存量资产,及时处理报废资产,防止资产闲置;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要依据资产管理资料、会计核算资料,定期对资产进行抽查、核对,确保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四)做好核算环节的工作
各行政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规定,取得资产后必须及时登记入账;资产报废、毁损以及变卖等处置后,及时进行核销处理;资产的产权在转移后,要及时办理账务处理手续。
(五)强化监督检查的职责
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检查,有利于强化使用管理、规范处置管理、完善收入管理。有关部门要形成监督合力: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占有、使用、运营情况的监管;审计部门要结合日常审计,努力推进对国有资产的审计全覆盖;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大对违法违纪处理国有资产行为的查处力度,对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的要给予纪律处分,形成有力、有效的外部监督体系。
参考文献:
[1]王雅萍.阳泉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问题及建议[J].山西财税,2008(11).
[2]李书会.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审计[J].价值工程,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