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化学的学习方法范文

化学的学习方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9:34:5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化学的学习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化学的学习方法

篇1

一、化学知识与学习方法

学习化学知识是学习化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实质上,科学的学习方法也是知识内容的一部分,因而应该把它纳入知识体系进行学习。正如我国最著名的化学教育家陈耀亭教授所说:“科学方法(包括科学的学习方法)本身就是科学知识内容的一部分,我们应像掌握科学知识那样来掌握科学方法(包括科学的学习方法)。”

不过,知识的学习和学习方法的学习有不同之处。在此,只说说学习方法的特点。(l)可操作性。不管哪种学习方法,按方法规定的方式可进行运作,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2)可训练性。要掌握某种科学的学习方法,专靠理论上认识它是不行的,要在学习的实践中去运用,在运用中得到训练,从而掌握它。由此我们也得到启发:学习方法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学习的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积累的。(3)技巧性。每种学习方法都有其技巧,掌握其技巧就能更好地把握方法,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方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什么是学习方法?所谓学习方法是指完成学习任务所采取的方式、手段与途径。这里所说的方式、手段和途径,主要是指外显的和内隐的方法。所谓外显的方法是指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能够控制或操作的方法,如“四环学习法”,该学习法将整个学习过程按时间的先后次序划分为四个环节;“实验学习法”,该方法要通过实验仪器、实验药品进行实验,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那么,内隐的方法又是指什么呢?所谓内隐的方法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脑的思维活动和思维方式。由于大脑的思维活动和思维方式人们看不见也摸不着,因此称其为内隐的学习方法。从思维的活动方式来看,其形式有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分类、归纳、演绎等等,多种的思维形式就构成了多种多样内隐的学习方法,如综合分析法、归纳法、综合对比法等。实质上,外显方法和内隐方法是互相关联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

三、找准适当的学习方法

初中化学是学习的又一新起点,趣味的化学实验、悠久的化学史、日常生活中生动的化学事实所展现的新世界,能引起我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以凭着一时的兴趣来接受化学这门学科。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课程难度的增大,我们会感到越学越困难,甚至会说“我怎样才能学好化学?”“我们是不是没有摸到一点化学的门路”等类似的话,这充分说明了我们还没有掌握学习化学的正确方法。

篇2

化学课堂上,为了使物质之间的变化过程更直观、形象生动,老师往往会用演示实验或补充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二化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化学学科特征和课程目标:化学是一门基础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学科,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是研制新物质的科学,是信息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生命科学和空间技术等研究的重要基础。

1.知识与技能:认识几种常见物质的性质、制法,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物质的多角度分类,认识化学变化的多样性和规律性,能分析简单化学问题,并用化学语言表达。

能分析化学问题中量的关系,学会简单的化学计算。认识常用化学问题的方案设计、操作和完成实验报告。

3、落实课后复习巩固课堂所学

课后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需要。常有同学这样说:课内基本上听懂了,可是做起作业时总不能得心应手。原因在于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真正或全部理解。

这正是课后复习的意义所在。

课后复习的方法如下:

(1)再阅读:上完新课再次阅读教材,能够“学新悟旧”,自我提高。

(2)“后”作业:阅读教材之后才做作业事半功倍。有些同学做作业之前没有阅读教材,于是生搬硬套公式或例题来做作业,事倍功半。

(3)常回忆:常用回忆方式,让头脑再现教材的知识主线,发现遗忘的知识点,及时翻阅教材相关内容,针对性强,效果很好。

(4)多质疑: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多问些为什么?能够引起再学习、再思考,不断提高对知识的认识水平。

(5)有计划:把每天的课外时间加以安排;把前一段学习的内容加以复习;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

4、有心有意识记系统掌握知识

有意识记的方法:深刻理解,自然识记;归纳口诀,有利识记;比较异同,简化识记;读写结合,加深识记。

有意识记是系统掌握科学知识的途径。有意识记的方法因人而异、不拘一格。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意识记方法,从而系统掌握科学知识。

5、增加课外阅读适应信息时代

课外阅读是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同学们应该增加课外阅读,不断拓宽知识领域,以适应当今的信息时代。

课外阅读的方法:选择阅读;上网查找;注意摘录。

6、科学归纳

知识学习过程的完整分为三个阶段,即知识的获得、保持和再现。

归纳方法之一是点线网络法。这个方法在总结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相互转换关系法最常使用。如“硫”的一章就以H2SSSO2SO3H2SO4为统领。

归纳方法之二是列表对比法.对比的方法常用于辨析相近的概念,对比的方法也最常用于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学习.通过对比,找到了新旧知识的共性与联系。

归纳方法之三是键线递进法.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多,一些重要概念又是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分散在各个章节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及时集中整理相关概念,按照一定的理论体系,弄清基本概念之间的从属或平行关系.在归纳整理中,可以牺牲一些具体细节,突出主要内容。“勤”和“巧”是到达知识彼岸的一叶方舟。这个“巧”字就是善于总结。

在高三总复习阶段,更需要学生作类似联想和归纳总结。

五、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过程。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引导学生的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下面我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1.循序渐进,注意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

注重高一化学的起始复习是搞好初、高中接轨教学的必要前提。有必要在摸清学生底细的前提下,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复习方法,对学生存在的漏洞"对症下药地进行修补整理,通过对知识的再理解、再挖掘、再提高,使学生作好学高中化学的知识与心理准备。

2.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

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消化。教学活动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保证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3.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学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研究学生掌握基本学习方法的训练途径,比如: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作业和复习小结等,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加以指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方面的训练,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约束性,要在“严”字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落实,使学生终身受益。

4.加强实验、深化概念

高中化学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演示实验和学生 实验,同时还有相当数量可利用实物、图片、模型,通过观察培养和教给学生从大量感性认识中加深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加强直观性教学,不仅能给学生以启示,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使抽象要领具体化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5.抓住关键,精讲多练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既不搞面面俱到,处处设防,讲得过细过全,也不能盲目让学生泛泛做题,以做代讲,而应抓住关键,应用启发式,讲其当讲,练其当练。讲则是讲清概念、原理、公式的来龙去脉,使学生透过表面现象,抓住本质属性,弄清内在联系。练则是对概念、定律的巩固和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如摩尔浓度一节,一是讲清定义、导出数学表达式;二是做好演示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三是引导启发学生掌握有关摩尔浓度计算的几种基本类型,精选习题,通过练习加深对摩尔浓度概念及有关的理解和掌握。

6.抓住典型,探索规律

要使学生学好高中化学,不再于教师讲得多,学生做得多,重要一环是要引导学生抓住典型,总结归纳,这能使学生在点多、面广的化学学习中自己去获取和掌握知识。如通过一题多解或多题一法总结规律,把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教给学生,使学生的思维逐渐发散开来,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高中化学教学不仅要做好初中到高中的顺利过渡,使学生跃过初中到高中这个知识台阶,而且要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进度快、难度大的化学教学,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尽快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2.过程与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规律,了解现代化学肩负的使命。具有为解决化学问题进行专题信息收集、加工和输出的能力。学会通过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来提高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效率,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现代化学和化工的发展,了解化学知识在解决生活、生产和社会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具有参与化学科学实践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了解科学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认识化学与生活改善、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和自然生态保护的关系,形成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相比有下述几方面的特点:⒈概念抽象

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注重定性分析,以形象思维为主,从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入手和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一些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很大程度上是记忆型,欠缺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习惯于被动接受的方式获取知识。而高中除定性分析外,还有定量分析,除形象思维侧重抽象思维,在抽象思维基础上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使学生主动地接受和自觉获取知识,发展智能。如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既抽象,理论性又较强,第二章摩尔概念一个接一个,学生一时不适应,这是学生进入高中所面临的挑战,给教与学带来一个十分尖锐的矛盾。

⒉进度快,反应方程式复杂

初中进度相对高中较慢,要领定律学习巩固时间较长,在往后的学习中有较充裕的时间加以消化,而进入高中以后,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难度显著增加,进度加快,化学方程式增多,多数反应失去了初中掌握的反应规律,这在理解和掌握上都增大了难度,如果不及时消化,就会在以后的学习中相当被动,如高一Cl2的实验室制法,Cl2与水、碱的反应,NaCl与浓硫酸微热与强热制氯化氢反应的不同情况等,学生一时难以理解,深感难掌握、难记忆,不太适应。

3.内涵深,联系广

如摩尔使微观与宏观联系起来,渗透在高中教材的各个章节,对整个中学化学计算起着奠基的作用。再如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整个中学化学的重点,学得好可促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并能使学生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为理论指导,探索、研究后面的化学知识,培养分析推理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好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⒋抓典型,带一族

初中化学只是具体介绍某一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了解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用途,而高一教材以氯、钠、硫、氮为重点,详细介绍它们的物质及重要化合物,通过分析同族元素原子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研究它们在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运用归纳、对比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这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初中不同的一个特点。

三.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1.教材的原因

初中教材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理论性不强,抽象程度不高。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相比,深广度明显加深,由描述向推理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程度有所提高,研究问题常常涉及到本质,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现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有的内容如:“摩尔”、“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理论性强,抽象程度高,这些内容历来被认为是造成学生分化、学习困难的重点知识。

2.教师的原因

由于初中化学学习时间短,造成教师侧重向学生灌输知识,抓进度,而没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造成高分低能;常识性介绍及选学部分没有讲述,造成知识缺陷;高中教师对初中教材的特点了解不多,往往未处理好初三与高一衔接,就开快车,抓进度。有的把教材过度深化延伸,对化学知识讲得面面俱到,课堂欠活跃,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3.学生的原因

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竞争意识不强,思想松懈,学习缺乏紧迫感;坚持已有的学法,相信自己的老习惯,过多地依赖老师,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较差;不遵循学习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忽视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如:预习听课复习独立作业总结评估等。听课时,把握不住知识的重难点,理解不透。有的知识印象不深,造成知识缺陷日积月累;

四.高中化学学法指导:1、坚持课前预习积极主动学习

课前预习的方法:阅读新课、找出难点、温习基础

(1)、阅读新课: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

(2)、找出难点:对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3)、温习基础:作为学习新课的知识铺垫。

2、讲究课内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课内学习的方法:认真听课;记好笔记。

(1)、认真听课:注意力集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当老师引入新课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注意听听老师是怎样提出新问题的?当老师在讲授新课时候,同学们应该跟着想想老师是怎样分析问题的?当老师在演示实验的时候,同学们应该认真看看老师是怎样进行操作的?当老师在对本节课进行小结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有意学学老师是怎样提炼教材要点的?

(2)、记好笔记:详略得当,抓住要领来记。有的同学没有记笔记的习惯;有的同学记多少算多少;有的同学只顾记,不思考;这些都不好。对于新课,主要记下老师讲课提纲、要点以及老师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的分析。对于复习课,主要记下老师引导提炼的知识主线。对于习题讲评课,主要记下老师指出的属于自己的错误,或对自己有启迪的内容。或在书的空白处或者直接在书里划出重点、做上标记等,有利于腾出时间听老师讲课。此外,对于课堂所学知识有疑问、或有独到的见解要做上标记,便于课后继续研究学习。

篇3

关键词:化学 方法 指导

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的又一新起点。在化学教学中,除了要“传道授业”、“供人以鱼”,更重要的是“教给学法”、“授之以渔”,使他们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受益终身。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初中化学的学习方法”这一课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了解学科特点。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它编入了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无机物的分类及相互间的关系等知识;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化学与生产、生活的挂席越来越密切,人们的衣、食、住、行,可以说离开了化学简直是“寸步难行”。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化学课的学习,可以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会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为今后搞科学实验打下基础。

二、初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1、勤于预习

(1)通读课文。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与重点,要把自己看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或用铅笔在书上作一些记号,用以提醒自己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有意识、有目的地听老师讲自己不懂的问题,详细对比跟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扫清障碍。在读课文后了解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已学过的与之有关的基础知识,如果有遗忘的就要及时复习加以弥补,这样才能使新旧知识衔接,以旧带新,温故知新;

(3)确定重点、难点和疑点。在通读课文和扫清有关障碍后,在对新知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思考课文后的习题,试着解答,在此过程中找出新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如果有潜力,还可以做点预习笔记。

2、听好课

听课是学习过程的核心环节,是学学习和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上能不能掌握好所学的知识,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功在课堂,利在课后,如果在课堂上能基本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后复习和做作业都不会发生困难。所以,听课时,要做到:

(1)恭听:上课听讲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严肃的学习态度,全神贯注,做到眼、耳、手、脑并用,自觉遵守课堂纪律,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提高听讲的效率。

(2)思维:听课时要积极开动脑筋思维,注意听老师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解题的规范要求。思索老师从现象、事实到结论的分析、归纳得到结论的过程,或演绎、推理的过程,以及说理论证过程或操作过程、装置原理。其关键是要发展思维能力,理解所学的内容,而不是只记结论。

(3)记忆:思维的同时也在进行记忆。记忆要及时,并注意反复巩固,记忆也要讲究方法。如金属活动顺序表可分类三句: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为了帮助记忆,课堂上要适当做笔记,主要是准确记下老师板书的课堂小结、得出结论和讲解的特例等。对重点和疑难点要标记,课后研讨要突破疑难,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一堂课所学的内容,在头脑里条理分明而有系统,就达到了听课的目的。

3、常复习,多记忆

课后应及时复习,认真做好作业,这是学好化学的重要环节。复习可采用课后复习、单元复习、章节复习、综合复习等。复习的方法有复述、默写、做联系等。只有通过多次复习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识。现行初中化学课本中有多个基本概念和原理,要求掌握的元素符号二十多个,还有许多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以及其他一些知识。要牢记化学的各个名词,定义,并且要仔细加以区分,比如化合物,纯净物,单质,混合物,它们的定义不但牢记,还要加以区分,比较,要扣定义里面字眼,谁包括谁都要搞清。常见的化学反应是必须牢记的,要会默写,条件(加热、光照、催化剂),箭头(可逆,不可逆)都需要注意,化学中的公式,就像记忆数学公式那样把它理解,记住,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4、重视实验

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化学实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实验能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培养观察、思维和动手实验等能力,还有助于理解和巩固所学的化学知识,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怎样去做好实验工作呢?

(1)要重视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老师讲授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课本大多数概念和元素化合物的知识都是通过实验求得和论证的。通过实验有助于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

(2)要认真观察和思考老师的课堂演示实验。

因为化学实验都是通过现象反映其本质的,只有正确地观察和分析才能来验证和探索有关问题,从而达到实验目的。对老师的演示实验要细心观察,学习和模仿。要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原理。要认真分析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所以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现象。要正确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弄清现象与结论的区别并进行比较和分析。要会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来推断和检验有关物质。

篇4

关键词:高中化学 方法 浅析

一 、针对学科特点采用的学习方法

每个学科都有每个学科的特点,要想在学习上取得成功,关键就是要针对学科特点来采取相应的学习方法和做题方法。下面就高中化学的各个特点,来探讨一些学习方法。

(一) 抽象概念多,难记忆

初中化学是入门知识,主要是叙事化学事实,以形象思维为主,通过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和实验来讲解化学观念和原理,而高中阶段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同时存在,以抽象思维为主,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地接受和探讨化学概念和规律。如氧化——还原反应就是一个理论性强而且很抽象的概念,摩尔一章出现了很多概念,记忆这些概念让有些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不适应。

针对上述特点,需要学生们进一步理解化学学科的内在规律,采取巧妙的学习方法。

1.联系直观的实验来记忆

其实除了概念意外,化学还有一项更重要的内容——实验,可以说化学是一门实验加记忆的学科,通过直观的实验去理解抽象的概念,能够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降低了概念记忆的难度。

2.理解记忆

除了依赖实验以为,另外还要探索化学的记忆方法,高一课本中的第一、三、五章里面出现了较多的基础理论,单凭死记硬背是无法记牢这么多的知识的,要首先重视对概念的理解。最初有的学生没有理解记忆的习惯,不懂得怎样才算是理解记忆,这需要老师详细地进行指导,如对于化学离子反应的概念,书上的表述是:“凡是有离子参加或者离子生成的化学反应叫离子反应”,如果想要对这个概念进行理解记忆,需要我们对每个字、每个字都要深刻理解。首先要明确这是所说的离子是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而离子自由移动的条件是什么呢?由电解质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知道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其次,要理解“有离子参加或者离子生成”的含义,第一层意思反应物和生成物中,不一定非要同时都含有离子,就如同下面两个反应中的情况一样:(1)Ca(OH)2+Ca(HCO3)2=2CaCO3+2H2O,(2)2Na+2H2O=2NaOH+H2; 第二层含义是概念中的“有”的意思是只要反应物中有一种物质带有离子即可,而非要求所反应物或生成物都带离子,所以这个概念可以作另外一种更为简单的解释:只要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出现,该反应就是离子反应,这样理解后,离子反应的概念就很容易被记住了。

(二) 反应方程式多而复杂

高中化学较初中难度增加很多,而且内容繁多,往往让学生没有时间去消化吸收,而伴随这么每个章节的内容都会出现相应的反应方程式,这些方程式复杂多样,规律性不强。但是如果不及时理解并记忆,就会直接影响到后面内容的学习。如高一课本上出现的水、碱的反应,NaCl与浓硫酸微热与强热制氯化氢反应的各种情况,比初中所学的反应要复杂得多,虽然难理解、难记忆,但是如果不掌握牢固,就会使得后面的学习陷入被动。

(二)针对上述特点,建议采用的学习方法有

1.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来加强记忆

方程式的记忆要力求形成网络体系,从而优化记忆的效果,同时要贯彻突出重点、分析对比、前后联系等原则,对于特别抽象难记的方程式可以做出形象的比喻,编程押韵的口诀来记忆。

2.在习题中去掌握和巩固

每次学完方程式之后,尽快去做课后的练习,检测自己的掌握情况。尤其是要重视课本上的习题,它们真正突出了课本中的重点和难点,如果能够顺利完成这部分的练习,说明对于方程式的应用就没有问题了,当然往往还需求去找更多题来练习使用学过的方程式,但是对于课本上习题的启发作用始终不能忽视,可以在做课外练习之前先翻看一下对应的课本上的习题,尤其是注意用到了什么方程式。

二 、做好预习和复习

除了针对上述特点采取的方法外,无论是在学习课本内容时,还是在做习题时,都要注意做好预习和复习。预习内容不仅仅是包括课本上的章节内容,更要预习后面的习题,练习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复习的内容也要包括教材和习题两部分,对于做过的习题进行复习,可以起到不断警示自己思维缺陷的作用,预防在做题时总犯相同的错误。

教材复习要运用章略节详法,复习要以章为单位,先整个翻看一下本章的各个标题,形成一个前后联系的整体印象,这样有利于知识体系的形成。然后详细阅读每小节的重点内容,最后针对每章的重点做到脱离课本来列出完整提纲,并能在提纲上添枝加叶,避免漏掉某一知识。

三、小结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要想学好高中化学,跨越从初中到高中所上升的难度,离不开方法的运用,在学习中只有同时做到了“勤”和“巧”,才会取得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马宏佳. 化学教学方法论[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8)

篇5

        1. 坚持课前预习

        积极主动学习课前预习的方法:

        (1)阅读新课: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

        (2)找出难点:对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2. 认真听课,做好笔记

        上课时应注意力集中,积极主动学习。当教师引入新课时,学生应该注意听取教师是怎样提出新问题的;当教师在讲授新课时,学生应该跟着想想教师是怎样分析问题的;当教师在演示实验时,学生应该认真看看教师是怎样进行操作的;当教师在对本节课进行小结时,学生应该有意学学教师是怎样提炼教材要点的等。

        做好笔记,好笔记是教材知识的浓缩、补充和深化,是思维过程的展现与提炼。由于化学学科知识点既繁多又零碎,所以课上除了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外,还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记下教师讲的重点、难点知识,以及思路和疑难点,便于今后复习。有的学生没有记笔记的习惯;有的学生记多少算多少;有的学生只顾记,不思考,这些都不好。对于新授课,主要记下教师讲课提纲、要点以及教师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的分析。对于复习课,主要记下教师引导提炼的知识主线。对于习题讲评课,主要记下教师指出其中属于自己的错误,或对自己有启迪的内容,或在教材的空白处划出重点、做上标记等,有利于课上听教师讲课。此外,对于课堂所学知识有疑问,或有独到见解要做上标记,便于课后继续研究学习。

        3. 及时复习

        课后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需要。常有的学生这样说:课内基本上听懂了,可是做作业时总不能得心应手,原因在于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真正理解。这正是课后复习的意义所在,课后复习方法如下:

        (1)再阅读:上完新课再次阅读教材,能够自我提高。

        (2)后作业:阅读教材后再做作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的学生做作业之前没有阅读教材,于是生搬硬套公式来做作业,结果事倍功半。 

        (3)常回忆:常用回忆方式,让头脑再现教材的知识主线,发现遗忘的知识点,及时翻阅教材相关内容,针对性强,效果很好。

        (4)多质疑: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多问些为什么,能够引起再学习、再思考,不断提高对知识的认识水平。

       (5)有计划:把每天的课外时间加以安排,把前一段学习内容加以复习,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复习并不仅仅是对知识的简单回顾,而是在自己的大脑中考虑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并进行重整,形成新的知识体系。所以,课后要及时对听课内容进行复习,做好知识的整理和归纳,这样才能使知识融会贯通,避免出现越学越乱的现象。

        4. 学会巧记

        由于化学知识点比较多,如果靠死记硬背是难以记住的,所以应学会巧记。化学上常用的记忆方法有比较法(常用于容易混淆、相互干扰的知识,如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四个相似的概念,可以通过比较,使理解加深,记忆牢固)、归纳法、歌诀记忆法、理解记忆法和实验记忆法等。

        5. 勤练

        练习是理解消化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途径。但练习要有针对性,不能搞题海战术,应以掌握基本方法和解题规律为目标。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一题多解和归纳总结,这样才能达到做一题会一类的效果。如化学计算中常用的技巧法有守恒法、关系式法、极值法、平均值法、估算法、差量法等。

        6. 建立错题本

        做题的目的是培养能力、寻找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的有效途径。所以,对平时出现的错题,应做好修正并记录下来。记录时应详细分析出错的原因及正确的解题思路,不要简单写上答案。同时,要经常翻阅复习,这样就可以避免以后出现类似错误。

        7. 重视化学实验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是以实验为依据的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科学,化学实验不但能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动手等能力,还能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所以必须重视化学实验。平时做实验,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思考如何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还可以怎样做,从而达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篇6

预习阶段:概括起来就是“读、划、写、记”。

“读”,要有课前预读的习惯,能根据预习提纲带着问题读懂课文,归纳含义;“划”,要划出重点、要点、关键词、句,在课本上圈圈点点;“写”,把自己的想法、疑点写下来,带着想不通的,不理解的问题去听课;“记”,要把重要的概念、定义、性质、用途、制法多读几遍,记在脑子里。古人说,疑者看到无疑,其益犹浅,无疑者看到有疑,其学方进。

教师要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认识能力就会提高,在预习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能质疑问题,而且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确定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安排学习过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听课阶段:课堂听讲,在中学时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

因为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启发学生的思维,系统地讲解化学概念和规律,指导学生或演示实验、组织讨论、探索新知识,解答疑难问题,点拨思路,纠正错误,并在科学方法的运用上作出规范。因此,在课堂上学生一定要专心听讲,开动脑筋,在老师的诱导下,对所学知识深入理解。同时还要学习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方法,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少走弯路。

听讲的方法:听讲方法主要包括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和总结巩固这三个环节的学习。和其它学科一样,听化学课应全神贯注,做到眼到、心到(即思想集中)、耳到和手到,关键是心到,即开动脑筋,积极思维,想懂所学内容,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这四到各有其特点。对于眼到,除以演示实验等直观教学看得全面外,重要的是在教师指导下,分清主次现象,能迅速捕捉一瞬即逝或现象不够突出和不够明显,而又属于反应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属性的现象。这就要求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同时要记住这些现象。不论好看有趣与否,都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自觉提高和发展观察能力。关于耳到、心到,着重点是开动思维器官,听清和思索教师从现象、事实到结论的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的过程,或演绎推理过程,以及说理、论证过程和操作及装置的原理等,也就是那些属于理解的内容。

切实克服和改变不注意听和想的过程,而只记住结论的不正确的学习方法。耳到、心到的关键是发展思维能力,理解所学的内容。当然,在此前提下该记住的内容,还是要记住的。手到,主要的是按要求和规范,认真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技能。至于笔记,要学会记要点、记提纲,不要因记笔记而影响看、听和想。在检查复习时,要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注意听同学的回答,看同学的操作。不要因没有检查到自己而不认真想、不注意听和看。当同学的回答、操作与自己的认识不一样时,更要想一想有无道理。总结巩固阶段,主要是会小结归纳,使一堂课所学的内容在头脑中条理分明有个系统,同时回忆看或所做的实验。

复习阶段:复习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学生进一步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学程序。

在复习过程中,要针对知识、技能上存在的问题,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的重点,对知识进行整理,使分散的知识点串成线成网,使之系统化、结构化。

复习的种类:复习的种类、方法各一,但复习的种类,大致可分为新课中的复习、阶段复习和学年总复习三种。

复习的操作方法:复习是对知识的识记、掌握、巩固、深化、提高和迁移的过程。通过复习进行总结,归纳章节内容,列出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有助于知识的条理化、系统化,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综合能力的提高。根据不同的内容,可选择不同的方法:

1.实例法:对物质的性质、制法、存在、用途必须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复习。通过实例,认识物质的制法、用途、存在决定于它的性质,它们之间是有机的内在联系的。因此,在复习某一物质的性质的同时,应根据此性质认识它的制法与用途,联系它的存在。

2.对比法:化学知识点之间存在异同,复习时若能进行一些对比分析,可加深理解和记忆。元素间、化合物间、同族元素与异族元素间,以及一些概念不同,复习时均可进行对比。对比的方法不仅加深、扩大、巩固新旧知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及概括能力的过程。如物质的溶解度和溶液的百分比浓度,可以从定义、条件、范围、计算公式等方面来对比分析,找到联系与区别,以便灵活运用。

3.联想法:复习时要善于将前后知识进行联想,使之系统化如复习H2的性质时,可联想到H2的制法、用途,有关的实验现象、装置,注意事项等。联想法是复习化学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4.归纳法:归纳是一种重要的复习方法,它把零散的知识、复杂的内容整理成提纲或图表。如氧化物、酸、碱、盐之间,通过学习就可摸索出它们相互间的转化规律,归纳成图表,成为全章及全书的知识概括和小结。

篇7

关键词:高中;有机化学;学习方法;考试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7-0331-01

有机化学虽然在高中化学内容上占有重要比重,但有机化学并不难学习。学生只要掌握好一定的学习方法,认真学习并在解题过程中仔细认真,很容易得满分。而且有机化学与之前所学的化学知识关联性并不大,所有学生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只要学生认真学习,就可以改善目前的学习状况。下面是笔者在化学教学中总结的学习有机化学的方法。

1.培养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

1.1通过化学实验,吸引学生注意力。学习化学的一个有趣之处就是化学有许多实验,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化学实验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机化学本身也有很多化学实验,如实验室制乙烯,实验室制甲烷,实验室蒸馏石油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有机化学的实验有很多会释放出有毒气体,可能对学生和教师的身体造成损伤,对环境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对实验进行控制,尽量避免由实验带来的不利影响。

1.2将有机化学带入学生日常生活中。有机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有机知识讲给学生听,给予学生一种亲切感与熟悉感,由此增加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比如让学生查看衣服铭牌了解布料中有哪些有机物、生活中哪些物体是由有机物构成的、塑料分解原理等等。

1.3运用多媒体教学。现如今,国家对学生的教育愈发重视,教学设备也得到改进,几乎每个中学都配有多媒体设备。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多媒体设备,在讲课过程中,配上视频教学、动画教学。采取视听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利用多媒体,可以扩宽学生知识面,让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时,并不只是局限于书本表面上的知识点。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机化学的有些实验不方便教师直接演示,教师可以通过在网上查找相应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整个实验过程。当然教师也应该注意到使用多媒体的程度,不能让学生因此产生惰性,也不能让教师自身对多媒体产生过多依赖。

1.4学生参与有机化学教学。传统的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学习方式有其可取之处,但也有其不可取之处。只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感到厌倦。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有机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如在课堂上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将学生分组,一起讨论问题等等。在讲授同分异构体时,教师可先在黑板上写出分子式,选不同的学生写出该分子的同分异构体,教师此时只需要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正,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即可。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有机化学的教学中,既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等。

2.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最初接触有机化学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有机化学枯燥难懂,但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中一个十分有规律的部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一定的章节后,可让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比如教师在讲授完甲烷以后,让学生根据教师讲授甲烷的教学步骤,先讲出甲烷的分子结构,再讲出甲烷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总结出乙烯的组成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及在工业上怎样制取等等。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能力。

3.提高学生课堂效率

教师所讲内容需要教师仔细进行研究,根据课改要求及高考考点要求,认真备课,对学生讲出最有利学生学习的部分。因此学生不能避重就轻,忽视课堂的作用。有机化学内容较多,学生要认真做好笔记,教师在课堂中务必监督学生做好课堂笔记,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光是课堂上的听讲远远不够,学生还应该经常拿出笔记巩固所学内容,自己多加思考,总结有机化学的学习规律。教师在课堂中也需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通过提高学生注意力来提升课堂效率。

4.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内容

每一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学生夯实基础,不要好高骛远。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也不例外,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点格外多。学生必须清楚的知道每一个有机物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容易与哪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等。有机化学的主要基础就是记住官能团的性质,因为官能团的可以推断出物质能够发生哪些反应。只有理解了有机化学的基础内容后,才有可能做好后面的练习和考试。

5.总结有机化学的学习规律

有机化学中,有很多规律可言。尤其是在学习结构相似的有机物的时候,只需要掌握一个典型内容即可。比如在学习有机化学的加成反应时,学生在了解加成反应的定义:有机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之后,然后只需要通过了解乙烯与溴的反应模式,就可以很容易的推出氢气、水等与乙烯的反应方式。有机化学有许多规律可言,这是有机化学好学的一大重要原因,教师在课内外都需要帮助学生总结出有机化学的学习规律。

6.寻找合适的记忆方法

有机化学的内容繁多且较为零散,也需要学生的大量记忆。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记忆,不模糊概念,需要一定的记忆方法。首先,应该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前文已经提到过,结构相似的有机物往往具有相似的特点,在建立知识体系时,就需要学生将相似的内容总结放在一起记忆,减少记忆负担。另外也可采取有趣的记忆方式,趣味的记忆方式可以引起神经兴奋,达到记忆的最佳效果。趣味的记忆方式有浓缩记忆法、口诀记忆法、会意记忆法、联想记忆法、谐音记忆法等等。比如在有机溶剂中Br2、I2的溶解度增大,颜色加深,溴溶在有机溶剂中溶液显"橙红",碘溶在有机溶剂中溶液显"紫红"。所以可会意记作"溴橙碘黄水中藏,橙紫双红有机相。"

7.建立错题簿,避免再错

篇8

关键词:有机化学;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225-01

本校三校生在本期进入了有机化学的学习,有机化学是中专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三校生高考必考的知识。由于有机物的结构比较复杂,同分异构的现象普遍存在,大多数的反应需要记住条件,而且还需要掌握反应的实质,因此,有机化学就成了中职院校化学的难点内容之一,很多同学望而生畏,常常在平时的模拟考试及高考中严重失分,甚至留白板,让人非常遗憾。为此,我们有必要在这里向同学们聊聊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

1.要对自己有信心、有决心

要对自己有信心,也要有决心。这些虽然与我们说的学习方法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但良好的学习心态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机化学与以前我们所学的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知识联系非常少,也就是说任何同学都不可能有良好基础,所以能否学好,关键是自己是否想学好,想学好又能不能吃苦的问题。既然人人都没有基础,因此,以前成绩好的同学,不能骄傲,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在以前的成绩上睡大觉,否则,就要栽跟头;而以前成绩不太好的同学,只要多付出,方法正确,是肯定能学好的。我想,只要愿意学好的同学,都要争取把有机化学学好,为自己树立信心,这样才能在高考中考出好的成绩。

2.对构建有机分子的模型要有空间想像力

在有机化学中,有机物的结构是很重要的。如甲烷是空间正四面体结构,而不是平面的正方形结构,只有搞懂了这个一点后,才能真正理解甲烷的二氯代物只有一种而不是两种,又如,了解了碳碳单键可以任意旋转,而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不能旋转,才能真正理解烯烃的顺反异构问题。在初学有机物的时候,若没有弄清各类典型代表物的结构,可以到实验室摆弄模型,培养良好的空间想像力。

3.要掌握典型代表物的化学性质

在无机化学的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中,我们的学习方法是先重点学习一种元素的单质和它的化合物的性质,然后根据通过元素周期表学习同一主族元素的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去学习同族的其它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有机化学也要注意使用这一方法,如在"不饱和烃"一节的学习中,我们先重点学习乙烯、乙炔的性质,然后根据烯烃、炔烃之间的性质相似,去类推其它烯烃、炔烃的性质,当然,还要注意乙烯、乙炔和其它烯烃、炔烃不同的地方,特别是不对称烯烃与水、卤化氢等的加成反应、聚合反应的区别。

此外,课后还要抽时间想一想所学的这几类物质的典型反应有那些,反应方程式应如何书写等。如在学习"卤代烃"一节之后,就要回头想一想卤代烃的两个典型反应"水取醇消"是否掌握好了,若记不住,则说明还应及时复习巩固。

4.在讲解过程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教师在讲授中,可运用提问题的形式启发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步骤进行质疑,以挖掘问题,引发思路,达到对实验内容的透彻理解。如在《乙烯的制备与性质》中启发学生思考如下问题:实验室使用或蒸馏乙烯要注意哪些问题?在制备乙烯时的装置及如何检查气密性?乙烯制备时加入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在制备时温度控制在多少?为什么?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5.加强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动手能力

基本操作训练是有机化学实验的基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使学生掌握有机合成与分离的方法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例如掌握实验和安全知识注意事项,了解仪器设备的性能、使用、维护等;其次对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方法进行规范化的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该装置的特点及注意事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能鉴别官能团的试剂与仪器,我组织学生一起配置、准备,让学生掌握一些特殊试剂的配制方法及要领,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对各类官能团的性质、鉴别方法和现象进行总结,从而加深其实验印象,提高其动手能力。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将实验现象完整记录下来,分析实验现象,对合成的产物进行现场检测,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最后还要进行实验考试。通过有机化学实验课的教学,学生不但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动手能力。

6.要牢记反应的条件

在中专院校三校生考试里,有机化学的考试题型主要是有机推断题。在这种题型中,很多时候是已知最初的反应物和最终的生成物,并且给出中间几步反应条件,要求我们同学推断出中间产物是什么。因此,记住重要的有机反应条件是必需的。如:有机物与卤素单质反应时,若光的条件下反应,一般是烷烃发生取代反应,而在催化剂(如Fe)作用下,则一般是在苯环上发生取代反应。与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则一般是和烯烃或炔烃发生加成反应,NaOH的水溶液主要是发生卤代烃的水解反应或酯的水解反应,NaOH的醇溶液则必是发生卤代烃的消去反应,与Ag(NH3)2OH反应则必定是醛基被氧化为羧基等等。

7.要熟悉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篇9

化学课的学习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1)课前预习;(2)听课;(3)复习;(4)完成作业等四个阶段。

预习阶段——概括起来就是“读、划、写、记”。

“读”,要有课前预读的习惯,能根据预习提纲带着问题读懂课文,归纳含义;“划”,要划出重点、要点、关键词、句。在课本上圈圈点点。“写”,把自己的想法、疑点写下来,带着想不通的,不理解的问题去听课,“记”,要把重要的概念、定义、性质、用途、制法多读几遍,记在脑子里。古人说,疑者看到无疑,其益犹浅,无疑者看到有疑,其学方进。

教师要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认识能力就会提高,在预习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回答老师提出问题,能质疑问题,而且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确定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安排学习过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听课阶段

课堂听讲,在中学时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因为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启发学生的思维,系统地讲解化学概念和规律,指导学生或演示实验、组织讨论、探索新知识,解答疑难问题,点拨思路,纠正错误,并在科学方法的运用上作出规范。因此在课堂上学生一定专心听讲,开动脑筋,在老师的诱导下,对所学知识深入理解。同时还要学习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方法,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少走弯路。

学生在课堂上听讲,还要做到边听、边想、边记。主要精力放在听和讲上,必要时也可标标,划划或写写。听好课的三要素:(1)恭听:上课听讲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严肃的学习态度,全神贯注,做到眼、耳、手、脑并用,自觉遵守课堂纪律,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提高听讲的效率。(2)思维:听课时要积极开动脑筋思维,注意听老师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解题的规范要求。(3)记忆:思维的同时也在进行记忆。记忆要及时,并注意反复巩固,记忆也要讲究方法。

复习阶段

复习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学生进一步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学程序。在复习过程中,要针对知识、技能上存在的问题,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的重点,对知识进行整理,使分散的知识点串成线成网,使之系统化,结构化。

1、复习的基本步骤:(1)在每次复习前必须要有计划做好复习准备。例如,一个晚上自学两小时,就应根据一天学习的学科和学科的性质,做科学安排,即内容相似的不要前后相连复习,应间隔复习。这是因为从心理学上讲,相似的学科相连复习往往引起干扰,降低复习效果。(2)复习时最好先回忆,或根据听课所记要点,进行回忆当天学习了哪些内容,主要教材是什么,进行了哪些实验,等等。然后再复习课文。在这个时候,可根据回忆,有困难或不明确的地方多复习,理解了没有问题的少复习,这样既可节省时间,而且可集中力量来弄通困难教材,掌握重点。最后,再合上书本思考一遍,特别要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部分,然后才做作业。(3)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因此,在复习时,要十分注意这一特点。对每一项实验,必须注意它的变化、现象,仪器装置、操作手续,从现象到本质去认识它、理解它。同时,在复习时必须对所做过的实验已观察到的变化,从现象到本质地进行回忆、复习,并且还要注意实验装置及操作手续。

2、复习的操作方法:复习是对知识的识记、掌握、巩固、深化、提高和迁移的过程。通过复习进行总结,归纳章节内容,列出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有助于知识的条理化、系统化,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综合能力的提高。根据不同的内容,可选择不同的方法:(1)实例法:对物质的性质、制法、存在、用途必须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复习。通过实例,认识物质的制法、用途、存在决定于它的性质,它们之间是有机的内在联系的。因此,在复习某一物质的性质的同时,应根据此性质认识它的制法与用途,联系它的存在。(2)对比法:化学知识点之间存在异同,复习时若能进行一些对比分析,可加深理解和记忆。元素间、化合物间、同族元素与异族元素间,以及一些概念不同,复习时均可进行对比。对比的方法不仅加深、扩大、巩固新旧知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及概括能力的过程。(3)联想法:复习时要善于将前后知识进行联想,使之系统化如复习H2的性质时,可联想到H2的制法、用途,有关的实验现象、装置,注意事项等。联想法是复习化学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4)归纳法:归纳是一种重要的复习方法,它把零散的知识,复杂的内容整理成提纲或图表。如氧化物、酸、碱、盐之间,通过学习就可摸索出它们相互间的转化规律,归纳成图表,成为全章及全书的知识概括和小结。(5)联系实际法:要反复通过实例,联系实际,究竟联系什么和如何联系,逐步学会联系实际。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联系实际的重要方面,按上面所述,重视复习实验,对生产和社会主义建设,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要结合教学加以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联系。

完成作业

篇10

一、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

学习化学,了解化学变化的原理,可以明白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现象,并且控制化学变化,使其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学习化学,既可以提炼出自然界原来存在的物质,又可以合成自然界原来并不存在的物质,丰富和优化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学习化学,可以帮助人们研制新的材料、研究新的能源、研究生命现象、合理利用资源、防止污染和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增产、促进人体健康等等;学习化学,还可以帮助人们学习和进一步研究物理学、生物学、地学等自然科学。

二、抓好学习的三个环节

1.课前预习

认真阅读化学课本。化学课本是依据教学大纲系统地阐述化学内容的教学用书,抓住课本,也就抓住了基础知识,学生应该对课本中的主要原理、定律以及重要的结论和规律着重去看、去记忆。同时还应注意学习化学中研究问题的方法,掌握学习的科学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因为它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课堂听讲

听课是学习过程的核心环节,是学会和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上能不能掌握好所学的知识,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功在课堂,利在课后。所以,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好每一堂课,是学习好功课的关键。

听课时,一定要聚精会神,集中注意力,不但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思路和反复强调的重点及难点。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还要认真记好笔记。要学好化学,记笔记也是重要的一环。记笔记除了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提高听课的效率外,对课后复习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学生要学会记笔记,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

3.课后及时复习

复习能加深理解,复习能巩固知识。一堂课的内容,十多分钟就可以复习完,有时也可以像过“电影”一样地过一遍。

复习要及时,不能拖。复习中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老师,这样,在学习上就不会留存障碍,为以后顺利学习打好基础。复习时,学生要重视教科书,也要读听课笔记,要反复读,边读边回忆老师的讲解,这样能更好地理解书上的内容。

三、认真观察和动手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教科书中安排有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学生选做实验,还安排了家庭小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应学会实验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独立地做好学生实验。上好实验课,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1)在课堂上要认真观察老师所做的每一个演示实验的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2)要上好学生实验课,课前必须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时,自己要亲自动手,不做旁观者,认真做好实验内容里所安排的每一个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严格按实验要求操作,对基本操作要反复进行练习,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要耐心细致地观察,认真思考,准确如实地做好记录。

四、扩大知识面

1.读化学课外读物

2.参加化学课外活动

五、利用网络资源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现在,许多学校和学生家庭都配备了计算机,而网上有许多关于化学学习方面的知识,同学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搜索更多的学习资料。同时,在网络上有好多网站都有在线学习的课程,这些由具有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制作的课程,配有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通过浏览这些课程,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篇11

关键词:中学化学;学习方法;培养

初中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具备初步的独立思考和钻研能力,但自学能力较差,往往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化学而言,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的又一新起点,趣味的化学实验、悠久的化学史、日常生活中生动的化学事实所展现的新世界,能引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情况下,学生会凭着一时的兴趣来接受化学这门学科。

一、化学教学手段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学习方法的培养应该让学生们感觉到学习很轻松愉快,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并且做到知识掌握得牢固性,这才是我们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一个根本目的。在对学生学习方法培养的过程中,应该摒弃以往的死记硬背学习方法,让学生感觉到化学学习的灵活性,通过一些实验获得的结论可以让学生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同样可运用这一方法来进行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集合生活小常识来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培养,这样一样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头脑中留下一个深刻的烙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用通过化学实验一样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久而久之,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自己也会将这一方法用到学习过程中,将生活融入到问题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也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二、给足自主学习的时间,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1.学习目标明确化

人们从事任何一种活动,都需要动力,动力来自兴趣,学习活动更是如此。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兴趣的潜能,把消极的、较弱的动机,转变为积极的、主动的、强烈的学习动机,让其明白了学习的好处,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与此同时,适时引导学生建立学习目标,确立学习的方向。一方面,让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另一方面,要“量力而行”“积硅步以致千里”,依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制订相应的具体的学习目标,使学习目标既有高度,又有实现的可能。

2.鼓励经常化

当一个同学的一科成绩好,教师、同学、家长对他的评价就会高,这位同学对这门课的兴趣和学好这门课的志向水平也会随之升高,对这门课的学习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努力。学习积极性高,花的时间和精力就会多,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就会增强,该科的成绩就会更好,如此相互作用,形成良性循环。在教学中,经常可以发现:有些学生在某门课上成绩一般,兴趣不太大,但因偶然的机会,他在测验或某次提问中,取得了极好成绩,受到了老师的表扬,有了成功的体验,常常会像换个人似的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因此,教师要对学生每一步思维过程做出正确及时的评价,对学习结果给予恰如其分的肯定,通过得法的引导与适当降低难度,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予学生更多的表扬,经常多给学生“戴高帽”,通过获得同学、老师的认可来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规范使用化学用语习惯的培养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特殊语言,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变化的工具。化学用语掌握得不熟练、不准确,学生就很难学好化学。纠正化学用语中的读、写方面的错误习惯,比学习新知识更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处理这部分知识必须做到一丝不苟,严格强调。

使用化学用语习惯的培养,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是规范使用,二是要经常使用。规范使用,要求学生使用化学用语要用得正确,符合规范,比如,化学符号中大小写的区分、上下标的规范,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以及反应条件、生成物的状态等,教师可以布置足够的练习,让学生暴露错误,然后抓住典型错误进行分析,促其进行自行订正。经常使用,则要求教师将化学用语的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求学生养成使用化学用语解答化学问题的良好习惯。比如,书写时遇到物质时尽可能使用化学式替代名称,做到“名”“式”结合;描述物质的性质、用途、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时,尽量使用化学用语表达。经常练习,达到会读、会用,逐步熟练,直至学生能做到运用化学用语思维,并形成习惯。

四、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的解题能力

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离不开解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解题方法。例如我在辅导竞赛的化学计算时,通过具体的例题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方法:化学式计算中的公式法、关系式法、估算法、待定数值法;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关系式法、守恒法、差量法、极值法和平均值法、讨论法、数据处理等。除了掌握基本的方法外还要灵活运用。于是笔者在教学中就帮助学生总结了以下三个环节:一是获取信息,二是处理信息,三是应变创新。若学生再遇到类似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五、结论

我们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教法与学法的辩证关系,按循序渐进的原则,把学生领入化学学习之门,在教的过程中逐步解决好学生怎样学的问题。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境界是永无止境的。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词 : 高中生;有效学习;化学;方法;

一、重视预习,抓好课堂学习

要想取得好的成绩,达到高效的学习效果,对于高中生来说,必须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预习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在预习学习中,要做到仔细认真,做到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做好相应的记录和标记工作,对于易懂的可以轻松放过,对于难懂的,甚至是不太懂的内容要做好相应的记录,到课堂讲解时要认真领会,学会解题的方法和思维,做到有分别的对待知识。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预习,可以快速浏览,也可以专心细读。在教师讲授过程中,学生专心听讲,认真做好笔记,学生跟随教师的教育教学节奏进行眼、耳、手、脑同时进行的学习,并且结合自身预习时对新知识的认知,有侧重的学习,其接受知识的速度就会更好更快。所谓“温故而知新”,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做到高效学习,就必须及时复习。在课后复习时可以采取“放电影法”,就是先不翻书和笔记本,独立地把老师当天所讲的内容回想一遍。

二、认真独立的完成练习和作业

化学课堂更多的时间是在学习化学知识,解读新的内容,而对于化学练习则是进一步的在消化和吸收化学知识,并且可以查缺补漏,及时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为了更加清晰的学会并且学懂化学知识,做好必要的练习和作业是十分重必要的,这些联系和作业是课堂的有效延伸,是对自身学习的有效检测,可以促进我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能否有效利用于现实问题的解决之中是检验我们课堂学习效果的试金石。做好相关的练习可以检验我们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锻炼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习的知识能联系实际,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加深我们对知识的印象和记忆。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要做到认真审题,细心做题,总结经验并且独立完成作业,如果能够有效完成作业,认真加强练习,高中生的化学课学习一定会轻松的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并且可以提高自身对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运用化学的学习规律

对于化学,有其自身学科的特征,自然对其学习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和技巧性。学好化学首先要掌握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再者就是要掌握一定的化学专业术语。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是学好化学的基础,对其学习时不要只局限于熟记,要善于抓住其中的关键“字”、“词”,准确无误地去理解。学好化学,还要掌握一定的化学术语,所谓“化学术语”是指化学科学在交流、描述及表达物质变化过程中常用到的一些化学术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要能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四、掌握一定的记忆方法

对于化学来说,很多知识需要理解,需要做化学实验,但其前提都是要牢记一定的化学知识,这就是说,必须要记忆很多化学常识。因此,在学习中注意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培养记忆能力是很有必要的。首先要做到理解记忆,只有理解了知识,领会到了它的真正内涵,我们才会记忆深刻。其次,做到趣味记忆,为了提高记忆效果,可以采取适合自己的趣味记忆方法。如顺口溜记忆,例如天平的使用:一放平,二调零,三加砝码四进行,砝码要用镊子取,左物右码别搞错。另外还有谐音记忆、分组记忆和相同点记忆等等。

参考文献:

[1]王开元.促进高中学生化学科有效学习的方法和策略[J].教学理论与研究,2011(12)

篇13

高中化学由于知识面广、横向纵向联系多、疑难点密布,许多同学认为化学难学,内容多、杂、乱。也有同学说化学“一学就会,一听就懂,一多就乱,一长就忘”,在考试时很难得高分。这些都体现了许多同学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对化学的特点理解不够,学习方法不是十分妥当。化学既体现了理科重视实验,重思维推理的一面,又体现了文科重视读书,强化记忆的一面。了解了这一特点,只要我们在平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好化学也就觉得很容易了。

一、学习障碍的形成原因

1.因心理因素引起学习障碍。学生进入高中大门,对化学一开始兴趣浓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兴趣逐渐随之淡化。在初中的时候,有的学生基础没有打好,到了高中,知识衔接不上,所以常常听不懂课,因此对化学失去了信心;有的学生一直用初中的学习方法,只会死记硬背知识点,不会灵活应用,怕动脑筋,缺少耐心、恒心和毅力,被困难吓倒。长此以往,越怕越难,越难越怕,直至放弃。

2.因教师教学方法不科学引起学习障碍。由于教师的经验不足或方法不科学,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不科学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的要求过高,知识点拓展的太宽,以至于学生接受不了;教师的教学任务太多,忙着赶课时,速度过快,没有过多的时间帮助学生消化吸收知识点。

3.因学生知识经验能力的差异引起学习障碍。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所具有的知识、经验及生活阅历不同,对问题的认识、理解、感悟也就不同,导致思维的某一个环节受阻。另一方面,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归纳演绎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处于弱势的学生不会提出问题,不会设计实验,不会分析实验现象,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等,因而在行为表现、心智方式和行为结果等方面与他人形成较大反差,产生自卑感而形成学习障碍。

二、学好高中化学的基本方法

1.制订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是学生学习的行动指南,它能使学生增强责任感、科学支配时间、积极努力地完成学习任务。主要包括:对上学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和小结,提出本学期努力的方向、目标、措施等。教师应向学生讲明制订学习计划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组织检查执行情况,必要时帮助学生适当调整学习计划。

2.听课

听课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本形式,听课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所以,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听课方法,提高听课效果。听课主要包括听讲、观察和记笔记三个方面。其基本要求是:要集中精力听讲,紧跟教师讲授思路,积极思考,多方联想;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应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能遵循观察的目的性、客观性、全面性和辨证性原则;课堂笔记应记纲要、思路、要点和问题;要及时做好笔记整理;要处理好听、看、想、记的关系。不仅听会当堂所讲的知识,还要学会本节的学法。

3.做实验

做实验是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经常性的重要实践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显著特征。为了达到实验目的,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到:实验前认真预习,做好准备;引导学生学会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和实验程序,设计出实验方案;实验中操作规范、认真、精确、细致,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包括数据),并做到实验、观察、思考相结合,坚决废除“照方抓药”的现象,对实验过程出现的意料之外的问题不能轻易放过,要进一步深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实验结束后应认真及时写好实验报告。此外,还应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如爱护仪器、节约水电气及实验易耗品,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的习惯,重视实验安全的习惯等。

4.复习

复习是消化和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它包括:课后复习、单元复习、期中复习和期末复习。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复习方法,重视对学生复习的管理。要求做到:复习要及时;复习要有重点;复习时先回忆课堂的内容,再阅读听课笔记和教材;有疑难问题要及时弄清;注意把经常复习与阶段复习结合起来。

5.作业

做作业是学生巩固和应用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也是教学反馈的重要方式。教师对学生作业的管理,主要包括调控和检查指导两个方面。对学生作业的调控主要是:对学生每天、每周的家庭作业总量实行宏观控制;变革家庭作业完成方式,不断优化家庭作业的数量和质量;精心选择、布置家庭作业,不布置劣质、机械重复的作业。

篇14

初中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具备初步的独立思考和钻研能力,但自学能力较差,往往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学化学来说,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的又一新起点,趣味的化学实验、悠久的化学史,日常生活中生动的化学事实所展现的新世界,能引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情况下,学生凭着一时的兴趣来接受化学这门学科。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课程难度的增大,有的学生越学越觉困难,到学完初中化学了,仍会有学生说出“我怎样才能学好化学?”、“我似乎没有摸到一点学化学的门路”等类似的话。因此,我们在化学教学中,除了要“传道授业”、“供人以鱼”,更重要的是“教给学法”、“授之以渔”,使他们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受益终身。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浅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指导学生科学地预习

课前预习对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但初中学生往往自学能力较差,认为自己看一遍书就是预习了,常常不能抓住重点,也不能发现问题。因此,上课时,仍然是“漫无目的”不能起到预习的作用。要使预习有效果,根据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上新课时,一般都花了5~10min来指导学生预习。在学习预习前,我都给学生列出本节课的预习提纲和要求,使学生有目的去预习,这样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第五章第一节“碳的几种单质”一节的教学中,我给学生提出如下几个预习题纲:1.什么叫单质?一种元素只有一种单质吗?举例说明。2.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何异同点?3.怎样证明金刚石和石墨是同一种元素――碳所组成的?4.为什么金刚石和石墨有那么大的差异性?5.无定形碳通常有什么物质?联系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列举它们的用途。在预习中,学生能自我解决一部分问题,即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肯定,对未能解决的问题能有针对性地通过听老师讲来解决,减少了听课的盲目性,学习积极性很高,同时有让学生跳一跳才摘到“桃子”的味道,既有重点,又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联系,富于思考性。长期坚持,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和预习方法、同时读书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自学能力得到培养。

二、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探索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初中学生对化学实验往往只是看热闹,觉得好玩而已,他们不会观察实验,不会利用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获得知识。在教学中,我注重教会学生掌握将实验作为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如:在教氧气的性质一节时,我一边演示,一边教会学生观察实验操作过程及现象,从物质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等到化学性质――物质在氧气里燃烧。此时,着重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如何从现象到结论;在进行氢气性质一节的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如物理性质包括哪些方面等,然后每做一个实验就帮助学生得出一个结论;在二氧化碳一节的教学时,便与学生一起做实验,做完后,再要求学生由现象得出结论。经这样的引导,学生可基本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而非死记硬背,为今后学习化学打下基础。

三、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记忆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质,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在教学中,我常常教学生采用对比、归纳、总结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比较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点,使学生获得准确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灵活运用。在比较中,要特别注意找出相似物的差异以及相异物的共性。例如:学生学完原子、分子的知识后,我与学生一起对原子和分子、原子和元素分别列表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比归纳能力。学完溶液的知识后,要求学生自己列表比较过滤和结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概念。通过比较,学生对概念的深度、广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都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记忆能力得到培养。为了使学生所学知识有系统性,我们在教学中还要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例如在一至三章的学习中,我们以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让他们学会这种方法,后面的每章都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再由学生们讨论、老师总结,指出优缺点。

四、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的解题能力

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离不开解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解题方法。首先,审题是关键。审题时要注意把题干中的已知条件、隐含条件和题目的求解用简洁直观的化学语言转化成图式符号,排除与题目所求无关的干扰信息。其次,解题时还要反复理解推敲题意,学会从条件到问题和从问题到条件的正、逆两种分析方法,明确解题过程中的知识点、公式或规律等,逐步提高分析问题的灵活性。第三,验证解题结果,反思解题过程,向自己提出解题结果是否正确,能否验证,如何验证?同时还可以多角度地思考本题的不同解法,从而使学生逐步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增强其辩证性和创造性。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教法与学法的辩证关系,按循序渐进的原则,把学生领入化学学习之门,在教的过程中逐步解决好学生怎样学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