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9:34:5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中古代文化常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的作用
1.帮助学生积累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在日常的生活中学生不可能全部接触或了解。古代文化常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文化常识。例如,古人一般都有名、字、号,如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字号五柳先生。对学生进行名字文化常识教学,可以让明白古人的名、字、号都有具体的规范,与现代人的名字有很大的出入。
2.帮助学生解决阅读障碍
古代文言文中很多知识点有时凭借逻辑、语法等知识是不能解决的,有时得从古代文化常识方面来解读。例如,《孔雀东南飞》中“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中的“青庐”,就是一处关于礼俗的文化常识。“青庐”是指用青布搭成的蓬帐,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所以,古代文化常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阅读障碍,准确理解文意。
二.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的实施
1.随文突破
古代文化常识涉及面极其广泛,天文地理、伦理纲常、经济社会等等无不有所体现。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古代文化常识教学时,可以运用穿插授课的方式,让学生在无意识中对古代文化常识进行学习和掌握。例如,在讲授《孔雀东南飞》一文中,涉及到“鸡鸣”“黄昏”“人定”等时间信息,就此可以对学生讲解古人的纪时情况。古人把一天分成十二个时段,分别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晡时、日入、黄昏、人定,那么相对应的,文中的“鸡鸣”则相当于后半夜的1-3点,“黄昏”相当于现在的19-21点,“人定”相当于21-23点。对时间的正确理解,能够有效地梳理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以及背景。
2.专题解读
为了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学习和积累,有必要对相关的常见的文化常识进行梳理,编制表格,以便学生学习掌握。例如在对古代称谓知识进行讲解时,可以分成国讳、家讳两大块。国讳指的是臣民必须遵循的避讳,其中包括皇帝名,字,谥号、皇帝父祖的名、前代年号、皇帝陵名、皇帝生肖等等,例如,在《荆轲刺秦王》一文中,秦王指的就是秦始皇,在古代历史记载上,由于秦始皇名政,和“正”同音,所以把“正月”改名为“征月”。家讳是家族内部遵守的避父祖名的做法,是和国讳相对应的。例如,《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祖父的名字叫做僖,所以在史记的创作中,所有有关“僖”的词皆用“厘”代替。
3.方法突破
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是为了更好的去应用于实际,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应该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应该交给学生运用知识的技巧,也就是答题技巧。高考以及平常考试,都不时出现关于文化常识的试题。例如,对联,作为我国的文化瑰宝,对联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上下两联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等),还需要节奏相应,平仄和谐。在解答对联题时,可以借助相关、相似、相反的联想方法把句子进行拆分,给每个词分别作对,再把这些对出的词连缀成一句话。例如,上联为“扫千年旧习”,便可以拆分为“扫、千年、旧习”三个词,结合所学知识,与“扫”有关的词有“除、改、树、立”等,与“千年”有关的词有“万载、百岁、一代”等,与“旧习”有关的词有“陋习、新风”等,从中选词连缀成句可为“扫千年旧习,树一代新风”。教会学生对对联进行有效的拆合分析,既有助于学生答题,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
4.课外扩充
在课改实验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还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外对例如官职、科举、地理、历法等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做“课题”研究,即是对相关文化常识进行收集整理,并将“研究成果”展示、交流。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光是感受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传统和文化,更是积累了知识、积淀了文化,激发了爱国情怀。
5.开展竞赛
关键词:文化自信高中古诗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应对策略
一.高中古诗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古诗文教学仍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家、教育部门大力倡导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进行数次语文课程标准的改革,增加古代文学作品的篇目,提升古代文学作品的考分比重,甚至增加语文课时,种种举措都可看出教育部对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重视。但是,经过种种教育改革,我国高中古诗文教学成效却仍然不尽如人意,这里面潜在着许多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古诗文的教学与发展。
(一)教材的选编不够优化
高中语文中的古诗文作品数量有限,所选的古诗文作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说教的程度较深,学生很难形成一种有效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同时,高中古诗文作品的选编和现代化结合不牢,导致学生不能从古诗文作品中自然过渡到现代社会,学到的知识往往只能纸上谈兵,不能很好的应用到实践中。在古诗文的安排上,古代文学作品大多是以单元的形式出现,这种刻板的记忆性编排方式容易让学生形成固化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问题意识和自觉操作的实践能力。这些方面也影响着我国的育人质量,甚至严重影响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教材讲解本末倒置
因为每位授课老师的思想观念不同,在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把握上存在一些差异。在理论上,古诗文课堂教学应该适当加入一小部分的相关历史讲解,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把握古诗文的内容。但不少教授者在课堂上为了便于教学,对相关历史的讲述课时往往超过作品细读的课时,将历史重点讲解,而将古诗文的审美意蕴抛之脑后,完全本末倒置,使教学目标严重偏颇。这样,一节意蕴深远的古诗文鉴赏课就不可置疑的上成了历史课,使古诗文的地位日趋低下,不仅无法让学生掌握中国古诗文乃至中国文化的精髓,更使古诗文作品成为了文学史的附庸。
(三)教师能力有限,迫于应试压力
每位老师的资质不同,专业素养,审美能力方面存在差异,导致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成效悬殊较大。不少教师专业能力有限,讲课时往往避重就轻,仅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机械化的进行教学实践,课堂氛围不够,教学方法缺少创新,使得中国古诗文的课堂教学过于枯燥,教学效果甚微。另外,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教师的观念受到限制,只是针对考试重点进行讲解,多讲解做题方法,在古诗文的内容讲解方面往往不到位,以点带面,具有严重的片面性。
(四)学生断代感严重,缺乏兴趣
现在的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对学习中国古诗文的兴趣不强。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增强,渴望摆脱束缚,追求一些新奇的事物。大多数学生喜欢阅读一些逻辑性强,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的通俗小说及外国文学作品。他们普遍认为中国古诗文作品太过遥远,学起来有一种距离感,融入作品有一定的难度。并且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中国古诗文作品只是为了应付最终的高考,在实际生活中没有太大实效,只要能够背诵,理解作品大意就足够,对于古诗文的写作特色,意境等方面的深入理解和把握则草草略过。
二.高中古诗文教学现状的原因探析
首先,高中古诗文教学应该以作品学习为重点,但多数老师则注重相关历史的讲解,这样的安排对高中古诗文教学目标的实现并不科学。历史是建立在作品基础上的,没有基本的作品解读能力,对作品的语言、情感、思想等没有深入领悟,就谈不上对文学史的把握,更谈不上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学生在学习中提不起兴趣,也不可能养成独立思考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戴建业教授对文学史与文学作品的关系进行了辨析,他认为现代大部分学校的古诗文教学,“偏重于文学史线索的梳理,相对忽视了对文学作品的讲习”“偏重于对文学史常识的教学,相对忽视了对作品的精微体悟”,并呼吁“不能再把古代文学作品作为‘文学史参考资料’,而应让‘中国文学史’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辅助教材’”。[1]虽然一直以来,我们提倡文史哲不分家,但是一味地将语文课堂上成历史课,这是语文课的悲哀,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大损失。其次,现在对于中国古诗文的研究者和学习者,大多数只是以文求文,很少涉及训诂之类,甚至很多教古代文学的老师根本不通训诂,仅仅依赖教学参考书中的注释以及文学作品选注甚至是百度对中国古诗文进行浅显的讲解。这类书籍在编写时,为图省力,书中的注释往往抄来抄去,陈陈相因,并没有太多有用之处。甚至,有的教授者根本不去翻检原书正文和注释,只读加工后的注解,注释中的错误很少被发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很多错误都被继承了下来,一代影响一代,对中国古代优秀作品的传承无疑是摧毁性的伤害。同时,中国古诗文经过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和审美累积,形成了很多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学技法,但是现在古诗文的教学却是重视理论而轻视作品分析,不少教授者对于这些基本的技法也是一知半解。没有经过良好的传统文学训练,很难真正掌握这些古典的文学技法。于是便造成了,本该气韵生动的作品分析课堂变成了干巴巴的翻译和所谓的“整体串讲”。因此,著名学者黄寅认为,中国古诗文的教授应该重视“鉴赏教学”,在鉴赏教学中“除了要汲取其积极的思想内容之外,还要学会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表现手法”。[2]时代感的客观现实,导致学生不能真正理解领会古代文学作品的深层意蕴,课堂上只是作为文学作品的传输者。学生很难形成自己的文学欣赏能力,没有自己独特的古诗文鉴赏能力,在课堂上就不免会出现人云亦云的情况。因此马琳萍教授认为,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应该“最大限度地还原古代作品的‘原生态’,以打破时空及心理阻隔,消除学生的陌生感和隔膜感”,在此基础上提高其“对文学艺术的感受力、分析力、创作力及发现、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3]最后一点,我认为是部分教育者缺乏创新意识,只是一味的利用教参进行老套的教学,没有自己的创新点,甚至是利用一本教材教了一辈子书。创作和欣赏是文学活动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关系密不可分。俞平伯先生曾说过,创作好比“身居局中,局中人知甘苦”,欣赏好比“身处局外,局外人有公论”。唯其“知甘苦”,才能“有公论”,不然则始终如隔靴搔痒,终生不得其门。我们现在的多数语文教师和古诗文研究者对中国古诗文的把握不够深入,思想滞后,因循守旧,却在讲台上大谈鉴赏之道,着实有些难以服众。
三.关于高中古诗文教学的建议性举措
(一)古诗文作品的选编要严格把关
在教材的编写方面,需要条理清楚,脉络分明,对文学现象和作家的影响要客观看待,准确定位。教材的编写也应该给学生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学会在文本矛盾处质疑,在不合情理处质疑,在文本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勇于发现文本疑点甚至是创新点。同时,在作品选编时,可以在选修课文中穿插一些浅显易懂的文艺学、文献学、语言学知识。文艺学的本质属性是审美意识形态,文学的媒介是符号,载体是文献;文献可信,而后求其意;意义考释清楚,而后分析其思想内涵、艺术特色,环环相扣。通过读诗,训诂,考据,赏析,写作的综合学习和训练,有利于学生把握古诗文的整体价值,既体会到语言的精妙之美,又领悟到作品的史学价值和人文底蕴,从而达到对古诗文作品的高效学习。
(二)古诗文教学可以结合时展
古诗文教学需要紧密结合当今科研成果和现代思想。魏鸿雁教授认为,古代文学教学应突破传统模式,注重探索“社会实践与传统文化的联姻”“极力拓展文学第二课堂”,努力“搭建多媒体教研互动平台”。[4]岳德良教授也认为,要把“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讲授型课堂教学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5]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方便,快捷,直观的优势可以在高中古诗文的教学中得以体现。例如,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投放,更加直观的展现画面所要表达的内容,这比老师单纯的用书面语描绘的意境更能深入学生的内心,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将古诗文和现代诗文进行对比教学
古诗文作品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同时也是时代变化的缩影。高中古诗文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相关历史,更要求学习作家作品,作者的个人经历以及作品鉴赏等。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但总有一些珍品被继承下来,并赋予新的内涵,因此,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要善于发掘并结合时代变化来感悟,做到全方位的理解和把握。中国古诗文作品,可考察资料有限,教学略显困难,这是经常碰到的问题,我们可以尝试同现代诗文作品进行对比教学,找到不同时代相似作品的共通之处,拉近古今作品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加深对文学作品的进一步解读。虽然材料搜集有些繁琐,语言文字在理解上难免困难,但是古今的作品差异还是比较明显,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能够发现新的知识点,抓住古今文学作品的异同之处,查找产生这种变化的深层原因,从而加深理解记忆。
(四)古诗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在学习古诗文时,学生要善于质疑,带着问题来研读,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最关键一步就是要质疑权威,很多古代学者在对文学作品做注时,往往照搬其他参考资料,没有经过考究,导致事情以讹传讹传了数千年,导致许多矛盾的产生,直到今天,经考古学者研究发掘的文献证实,才化解了争议千年的疑问。所以,古人的看法并不都是对的,他们并非圣贤,有些疏漏也属正常。我国古诗文经过几千年的传承,由于种种因素,不可避免的会被增删,替换或改写。如果学生盲目迷信权威,认为名家编写的教材,已经总结的很到位,没有必要做那叠床架屋的事,这样就会导致问题教材被一代代的传承。同时,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对于所选教材统一规定,要求学生掌握的是已经达成共识的教学知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死知识,而对有争议的学术问题很少提及。但我认为恰恰是学术界有争议的问题才最能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引领学生辩证思维和逻辑推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学习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求知的探究者,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进入有效学习,也即从学习知识转变为创造知识的更高水平。葛晓音认为,要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要多开设“专题讨论课”“锻炼学生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和提出问题的能力”。[6]这种“问题意识教学法”可以极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自己在摸索的过程发现各种有效线索,体会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比如,关于高中二年级古诗《长恨歌》的主题,历来争论不休:讽喻说、爱情说、双重主题说......因此就需要学生深入文本,从文本思路和意脉出发,沿波探源,找到最有说服力的一种说法。在古代,君王和妃子之间一直处于一种不对等的关系中,妃子多是依附、顺从于帝王,而白居易所刻画的《长恨歌》却打破这一传统,更多的是描写唐玄宗和杨玉环两人郎才女貌,琴瑟和谐的场面,白居易以普通人的眼光来看待二人的感情,对他们的感情充满着希望,又对他们的悲剧性命运感到惋惜。同时,白居易在诗中对杨玉环极尽刻画,由刚入宫时“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盛世容颜,到贵妃马嵬身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的凄凉,最后蓬莱仙山贵妃“花冠不整下堂来”的痴情不改。诗人给予杨玉环更多的同情,惋惜和维护,在他看来,杨贵妃仅仅是乱世中的一个替罪羊,她对爱情的执着却成了葬送她的毒箭。长恨,是恨有情人相爱却难相聚,恨盛世王朝不复,爱的越深,恨得越切。在这首诗中,白居易对二人态度迥异,对杨玉环极尽赞扬,对唐玄宗则相反,讽刺意味跃然纸上。因此,从本诗整体出发,便可发现“诗眼”,全篇围绕一个“恨”字展开描述,前半部分描写二人的盛世爱恋,也是为后半部分作铺垫,因此可以确定本文讽喻说的主题。这个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探究解决的路径,最终正确解决问题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在教学中可以安排学生独立思考,搜集整理资料,小组之间合作交流,不断推翻对方的观点或者重构自己的观点,从而提升合作探究的意识,增强处理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国学经典;古诗文阅读;积极作用
无论是哪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古代诗文的内容都占据半壁江山而不止。古诗文是母语长河的源头,是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特别是现在“一点四面”在高考育人功能方面的深化,使得古诗文的地位更加稳固而不可撼动。可以说,古诗文教育无论是素质教育的宏观方面还是应试教育的微观方面,其重要性日益突出。
同时,不可否认,进入高中,古诗文的学习让学生望而生畏。使得古诗文教学举步维艰。究其原因,无外乎是由于古诗文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对学生来说太过于陌生。学生既没有文化底蕴,也没有知识基础,面对费解如天书一般的古诗文阅读,学生没有了学习的兴趣,
另外,在教学方式上,由于缺乏对学生古诗文阅读心理的研究,“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仍充斥在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中,因而文言文教学低效是可想而知的。面对此种现象,语文教师们应努力改变传统的古诗文阅读教学的观念和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探索研究出一些古诗文阅读的教学新方法,既适应新课程的标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这对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和语文课程改革的实施都具有实践意义。
国学经典的知识性可以增加古诗文阅读的底蕴,国学经典的趣味性可以增加古诗文阅读的理解基础。国学经典的长期诵读既增强了语感,又能提供孜孜不息的能力源泉。
我们应该明确,“古诗文阅读”这个概念是基于高考试卷中包括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和名句名篇默写在内的共35分的考试内容的总体提法。它所占分值,在高考试卷中几次与作文。那么怎么学好这部分内容,下面我们谈谈国学经典在其中能起到的作用。
一、国学经典之于文言文――润物细无声
任何一个教师和考生都知道2015年试卷中开始出现了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考试内容。2017年新修订的考试大纲更是很正常地明确了文学文化常识的“合法地位”。面对这部分内容,学生不可能大量背诵,而国学经典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真正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巨大作用。比如,国学知识讲座中提到的“弄璋”之喜,学生就可以很好的在文言文翻译中,把它理解成一个家庭喜得贵子,随便也能积累到,“弄瓦”之喜指的是生了个女儿的喜事。文学文化常识在不知不觉中就得到了很好的学习,学生能联系现实生活很接地气的学习,而不是死记硬背,况且还学会了举一反三。
另外,长期诵读国学经典篇目,其中语言形式,停顿规律,常用虚词的位置等会让学生形成很好的语感,这样语感很好地应用到了文言文考试内容的断句部分。断句固然有规律,但是,规律如果来源于学生自己亲身所得,效果一定更好。
二、国学经典之于古诗词――也无风雨也无情
国学经典无论是《论语》的智慧,还是《菜根谭》的豁达,抑或《道德经》的博大等等,其中无不蕴含着古人先贤的处世思想。而理解古代诗歌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就是“知人论世”。只有知道了古人的思想轨迹,我们就不难理解《锦瑟》中李商隐的生命的纠结和痛苦。也更能理解李白和杜甫同是诗歌的先贤,同时有济世为民的追求,李白能洒脱如道家的无为,而杜甫却苦寒交迫,生活潦倒。
另外,国学经典大多数是文质兼美的古诗,其或句子错落,或语言整齐,或典故生动,或故事丰富,这本身就是难得的教材,我们可以因信手拈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t殆”,这可以让学生自然接受了很严格的平仄的规律。也可以因牢记《菜根谭》中的“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而明确了如何潇洒大度的过一生。
三、国学经典之于名句默写――只缘身在此山中
国学很丰富,国学经典很集中地出现在了初高中的课本中,学习经典本身,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上下句,现在的考查也是理解性的默写,所以,有了国学经典中的名句的理解,更能很好地把握古人的文化思维,让学生顺理成章地去体会出出题者的出题意图,而不至于在答题时张冠李戴。
为了能让国学经典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它的作用,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中有哪些好的方法呢?
1.灵活生动的课前演讲
课前演讲活动主要形式是”我解名言”,也就是说,让学生通过课余时间广泛阅读自己喜欢的国学经典名著。例如《论语》、《道德经》、《菜根谭》《庄子》等,这其中有许多名言,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从中找出对自己影响大,感悟深的句子,在语文课开始之前,先把名言写在黑板上,演讲者先解释名言的大意,然后讲解名言的适用场景和自己对名言的解读。积极进取的儒家,洒脱无为的道家,与世无争的佛学,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丰富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教学实践活动的成果来看,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这些知识的热情,而且进行了很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的教育
2.形式多样的假期阅读
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我提倡学生假期阅读《古文观止》,这不仅仅是对古诗文的一次深入探究,也是学生们培养对文言文的认知度,让枯燥的文言文成为“陌生的熟悉人”。为了推动这项活动的成效,在开学初,我组织学生进行读书交流活动,交流能互补缺漏,交流能增长智慧,交流也能让学生更自信更积极的投身到下一步的学习中去。
3.妙趣横生的竞赛活动
有竞争才有压力,为了推进国学经典与高中古诗文的学习进程,教师可以精心编排了一些试题,既体现高考的命题特点也结合国学知识中的经典。一是精心搜集一些有历史内涵的成语,如,破釜沉舟、东施效颦、草木皆兵、指鹿为马,共挽鹿车等成语,然后组织了一场成语大赛,效果特别好。二是,教师可以精心筹备古诗文默写大赛,大赛可分为几个阶段初赛和决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4.雅俗共赏的讲座辅导
结合学校培养自主招生人才的需要,我举办了国学知识讲座,把国学知识一点点的渗透到少年学生的心中,让学生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而感到骄傲。让学生从心灵深处加深国学经典学习的价值。
诵读、鉴赏古代诗词,是提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因此,学习古代诗词,从中汲取营养,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极其重要的一个方法。
新课标的出台,使诗歌鉴赏不仅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必经之路。古代诗歌鉴赏能力成了高考考查学生的重要范围。早在2003年4月,国家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与此配套2004年9月,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高中部分的改革试验。新的课程标准对古代诗词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中学古代诗词教学还存在若干误区:一、重视应试,偏离课标;二、重记诵名篇名句,轻鉴赏分析;三、有些地方教学手段单一;四、理性分析代替直觉领悟;五、重预设目的,轻动态效果;六、求速成而忽基础。古典诗歌教学中未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有的学校领导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应付策略,即狠抓高考不变,对内对外,毕业班和非毕业班两套拳法。大部分语文教师观念停滞不前,有的教师置新课标要求于不顾,仍然完全采用过去的教学理念,对待古诗词教学只是读一读,正一正字音,意思翻译一下,背一背就过去了。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古代诗词教学的改革步伐,亟需纠正。
因此,今天我们有必要重读新课标对中学古诗词教学的新要求。
2001年和2003年国家教育部分别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中学古代诗词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里共选入诗歌48篇,总20课,占课文总数的12%。其中古诗30首,另外要求课外背诵60首古诗。初中语文新课标对古诗词的的标准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个目标体现了初中古诗词教学改革更突出“诵读”、“欣赏”。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5)里共选有诗词23篇,总23课,占课文总数的20.3%。其中古诗11首,另外要求课外背诵40首古诗。在选修课本《唐诗宋词》中,它选有63首唐诗宋词,合计74首。如此大量选入中国古代诗词作品,充分体现了中学教学大纲对古代诗词教学的关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必修课程中对古诗歌教学的要求是:“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这条目标提出的要求体现文学知识(包括文体知识、表现手法和背景材料)与鉴赏能力的关系,指向在“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是理性知识的运用。
课标中第8条目标是关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这项目标突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民族精神必以民族文化为载体,民族文化又以中国历史上优秀的语言文学作品为精粹,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其根本意义在此。优秀的古典诗歌,“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从传承民族精神这一意义上讲,它的作用是历史上其他任何典籍所不能替代的。
新课标十分重视古典诗歌的背诵。第9条目标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目标中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概括地说就是多读多背,加强积累,“一定数量”是其基础。记诵优秀的诗词、文言文篇章,表面看来,似乎只是积累了一些语言材料,其实,这是感性的语言模块的整体储存,它们既是古人的生活经验材料,也是他们的思想感情材料,当然又是鲜活的文学形象材料,这些材料储存于学生的大脑,组合到学生既有的认识结构和情感经验之中,就会成为终生的营养,也是学生的精神世界和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
新大纲和新的课程标准只是规定了推荐背诵的篇目,并没有硬性规定基本篇目,原有的一个诵读篇目也取消了,改为建议,很明显,新的大纲和课程标准加大了古典诗词选编的弹性,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开设相关的古典诗歌的选修课程。苏教版编写了《唐诗宋词选读》教材,全书有63篇唐诗宋词,比之以往的教材在内容上,数量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高中“诗歌与散文”选修课中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如下:
1.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4.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5.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选修课程的开设,体现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这是一种大胆的探索和积极的创新。
此外还有唐诗选读举例中的要求:
选读唐代不同时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重要诗歌流派和诗人的代表作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内涵,了解作品的价值取向,领略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精神,认识唐代诗歌创作的杰出成就,培养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民族自豪感。
在鉴赏的过程中要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激发浓厚的鉴赏兴趣,充分展开联想和想像,对作品进行多元的开放性的解读,对作品的意蕴力求有新的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就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的某一方面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评述。
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唐诗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运用诗词格律知识鉴赏唐诗作品。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唐诗作品。
可以把若干具有相同特点的唐诗组编在一起,进行专题性阅读鉴赏。从书刊、网络等渠道搜集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和作品评论资料,帮助阅读鉴赏;组织学生诗社等业余社团,开展专题研究活动;依托本地自然、人文资源,围绕所读的唐诗作品组织游览、考察活动;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感受和理解作品。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从新课标对中学古诗词教学的要求中发现:中学古代诗词的教学内容明显增多了,要求明显提高了,新课标更突出“鉴赏”、“诵读”,更强调“读懂”、“积累”和“运用”。新课标下的古代诗词教学和传统的教学的侧重点和着眼点是不同的。新课标的提出顺应了现代社会对人才的更高要求,特别是注重素养的要求。所以传统的教学侧重的是理解,而新课标注重的是在理解基础上的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去感悟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意境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核心精神――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教会学生 读 思 辨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引导学生学好古诗文是一个让多数初中语文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探讨却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这是因为多年来普遍存在学生升入高中以后学习古诗文感到吃力的现象(而初、高中语文教师之间相对缺少沟通等问题也必然导致初中语文教师的忽视)。
根据本人教学的体会,我认为初中古诗文教学应该重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方法的培养,即教会学生“读、思、辨”。
一、重视培养学生“读”的能力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经典性认识,但在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虽未必“未闻读书声朗朗”,但很少听见朗读声,却是实情。有的教师认为朗读挤占了讲解的时间,多读不如多讲;也有的教师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但要求学生读的时间、次数不够,读得不到位。我认为朗读应贯穿古诗文教学的始终。
1、朗读的基本要求
朗读既要响亮又要纯熟。朗读之所谓“朗”,就是清晰响亮,也即朱熹所说的“字字响亮”,这是对声音的要求;所谓“纯熟”就是“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这是对朗读程度的要求。
朗读的更高要求是既要再现又有发现。“读”与“说”是有区别的,“读”一般要“忠”于原作。一是忠于原作的语言表达,如朱熹所说“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二是发现——复读物的情感,正如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投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诸如此类。”这样读法有其好处:“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就是对话的过程中作者、读者、文本互相发现、融合的结果。但朗读不必要也不可能是作者或读物的代表或化身,因为朗读也是一种创作,“创作不是作者个人的行为,读者也参与了,而且是创作的最终实现者。文本的意义正是读者参与生产的结果。既然读物并无先在的意义,那么读者即使想“还”作者原意也无“还”处。朗读无非是“把一种意义关系从另一个世界转换到自己的世界。”(伽达黑尔)所以,朗读者作为他自己,就是实现这种转移。
从以上要求可以看出,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古诗文时重点指导“声”和“情”两个方面,不能让学生朗读变成有口无心式的“念经”或简单的“念字”。
2、朗读指导
正确的朗读指导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激发生命意识,设置对话情景,指点朗读方法。
实现朗读目的的根本在于生命意识的激发。
朗读者不是被动的传声复述,他的思想感情的运用、语气的转移换、重音的确定、节奏的变化等等都取决于对言语所表现的生命意识的感悟。朗读的激情和愿望都产生于对该物生命意识的体验和语言形式的感悟。“感之于外,受之于心”而原“发之于唇齿。”
朗读者应该把握古诗文的情感,读出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读得声情并茂,才能感动自己、感染他人。当然要达到声情并茂的朗读效果,还有赖于对学生朗读方法的精心指导。
指导朗读方法。任何朗读都是受读者心理状态支配的,但读音的心理状态并等同于朗读技巧。朗读技巧主要包括语气、语调、顿连、重音、节奏等。
对于初中学生,首先应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掌握生字、词的字音。其次才是指导他们朗读技巧。
二、重视培养学生“思”的能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但是,初中教学由于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有人认为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课标规定的古诗文篇目,照样可以取得满意的分数。事实上学生到高中后就会对学习古诗文感到力不从心。初中古诗文教学应该教会学生的不仅仅是会背诵课标规定的篇目,还应该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会思考,发现文章中的问题,掌握一些学习古诗文的方法。
如:《戴震难师》可以作为培养学生思考的典型范例,在教学时应倡导学生学习这种“难师”的精神。有了这种质疑精神,有时竟会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又如在教学《陌上桑》时,有学生质疑:罗敷“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怎么可能嫁给一个四十岁的人呢?她丈夫是太守,她为什么还要去采桑呢?问题一提出,很多学生都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但是为了不让学生的问题泛化,教师也给了学生一个问题:“你认为罗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让学生进行讨论,同时教师做了恰当的点拨,让他们明白:本文塑造的罗敷是一位美丽、机智、不慕权贵的女性形象,罗敷对自己丈如:《戴震难师》可以作为培养学生思考的典型范例,在教学时应倡导学生学习这种“难师”的精神。有了这种质疑精神,有时竟会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又如在教学《陌上桑》时,有学生质疑:罗敷“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怎么可能嫁给一个四十岁的人呢?她丈夫是太守,她为什么还要去采桑呢?问题一提出,很多学生都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但是为了不让学生的问题泛化,教师也给了学生一个问题:“你认为罗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让学生进行讨论,同时教师做了恰当的点拨,让他们明白:本文塑造的罗敷是一位美丽、机智、不慕权贵的女性形象,罗敷对自己丈夫的夸说之词也从另一侧面表明了作者的爱憎分明;从而使教学回到了正题。
三、重视培养学生“辨”的能力
文言作品是中国古代精英文化的结晶,多为当时一流人才的精神物化产品,具有极为丰富的精神内涵。课堂上我们应该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知识积累,穿过时空的隧道,直接感受他们非同一般的“情感、智慧、思考”,直接体味他们身上汲取有益的养分,去发挥自己健康的个性,塑造自己健全的人格。而影响这种对话的因素有二:一是语言上的障碍使学生在阅读上有畏惧感,二是文化上的隔膜使学生情感上产生疏离感。因而字词落实和文章理解两方面都不可偏废。没有基本字词功夫谈不上消化理解,不理解领悟只掌握零碎的字词常识,学生也拒绝学习。
初中文言文教学不能仅仅为了追求中考成绩,更应该着眼于学生适应未来的学习,让学生在初中阶段积累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利用关键词的深入辨析,串起学生对人物的理解,则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而这种做法,其实还可以推而广之。如《木兰诗》中“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中的“思”“忆”古今意义有细微的差别:现代汉语的词义范围较广,而古代汉语的词义范围较窄,仅局限于男女之情。明白了这一点区别,我们就能理解女主人公木兰那种不同于一般妙龄女子的英雄气概,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人物。
参考文献
一、有助于把握音韵
由于语言从古到今是不断演变、发展的,现代汉语中一些字词的读音与古代的情形已有了很大的差别,有的已全然不能让人看出它们在古代所属的音韵了。如唐代杜牧七绝《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中“斜”、“家”、“花”都是韵脚。可现代汉语拼音里,“斜”读为“xié”,“家”、“花”分别读为“jiā”、“huā”,“斜”与其它二字韵母却不相同。它们原本是押韵的,怎么现在不同韵呢?原来,这也是语言(语音)演变的结果。在客家方言里,“斜”读为“〔xi唬海r)〕”,而“家”读为“〔g唬海r)〕”,“花”读为“〔f唬海r)〕”,可以看出,在方言里还是同属一韵的。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斜”字与“家”、“花”在中古汉语里当是押韵的。我们只要翻看《唐诗三百首》就可找到一些例子。如唐韩肱的七绝《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刘禹锡七绝《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刘方平七绝《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张泌七绝《寄人》(别梦依依到谢家)等诗里,“斜”与“花”、“家”、“纱”都是一个韵部。而我们查对韵书,便可进一步证实,它们都是同属下平声麻韵。当然,由于前后不同时期移民的时间跨度较大,导致了同一种类方言的复杂性,通过方言辨别古代音韵情况,有的还存在一定困难。但在很大的范围上,这不失为一条简便的方法。
此外,借助方言还可分析一些形声字的声符。声符本应是表音的,可随着语言的变化与发展,现在有些形声字从声旁里已看不出该字的读音。借助方言分析,则可较便捷地了解这些字在“六书”中的属类,了解这些字的古音。
二、有助于分析平仄
古代汉语的调类分平声(上平声、下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种,上、去、入声属仄声。后来入声则分化开来,分别归入现代汉语普通话里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就是所谓的“入派三声”。因此,我们现在对一些汉字的平仄(准确地说,是中古时所属的平仄)就难以把握。但是如能借助方言,这一问题同样容易解决。例如对联:“三阳临吉宅,五福萃华门”、“竹报平安福,花开富贵春”、“居之安千年永福,和为贵万世长春”。这几副对联若做为直联书写,人们一般不容易分辨出上下联来。他们往往将门外直联、厅内堂联的上下联贴错,以致于贻笑方家。要排好上下联先后顺序,一要懂得古人以右为上为先,以左为下为后,二要知晓联句的一个常识,即上联末字为仄声字,下联末字为平声字。可是,如果上下联末字的现代汉语拼音都是平声,那咋办?这时,我们也可借助方言去推测这些字在中古时的调类。如上面联对中的“宅”、“福”,客家方言分别读“〔ts〕”、“〔fu〕”,而闽南方言读为“〔t‘ε〕”、“〔h〕”,发音都较短促。而音长短促,一般地说,这是大多数入声字的基本特征。若查对韵书,则可看到“宅”、“福”分别在入声的陌韵、屋韵里。又如,杜甫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在普通话里的调类是阳平,而客家方言读成“〔p‘弧场保闽南话读为“〔pe〕”,发音都较为短促,可推测它们在古代属入声字。事实上,“白”确属入声陌韵。
借助方言,不仅可以借以推测、判断上下联句,还可以更方便快捷地重组被打乱了的诗句。要遴选诗句,排列诗序,固然主要地应从诗意的前后连贯方面着手,但了解用韵,掌握平仄也很有帮助。古代格律诗的格律要求严格,如“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如对仗原则,如粘连原则,这些都是必须严格遵守的。如果了解了汉字古今平仄的变化,我们排列诗句的时候,也可以推测有关字词的平仄情况,从而更快捷准确地完成这方面的练习。
三、有助于理解词义
有些词语要理解其含义,仅从现代汉语角度分析,总是难以理喻,而如能结合方言,则不至于让人费解。例如,文言词语“走”,现代汉语解释为“跑”。为什么这样解释呢,人们总摸不着头脑。若能考察一下方言,问题就能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客家方言里有个音“〔tseu〕”,意为两脚或四条腿迅速前进或逃跑,或者液体因挥发而损耗等。这个“〔tseu〕”即为文言“走”(zou),音标“〔ts:u〕”。原来,“走”解为“跑”,这在方言中还保留着!这样轻轻地一点拨,文言词“走”在现代汉语里训释为“跑”就自然让人明白了。同时,对于“逃走”、“奔走”等的“走”的词义也可轻松自如地掌握了。
又如“砍”与“斫”,它们本是有区别的。而龚自珍《病梅馆记》里的句子:“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除正……”高中语文教材注释“斫”为“用刀斧砍”,这用的是同义互训的方法,但似乎把“砍”与“斫”等同起来了。在客家方言里,“砍”读作“〔k‘m〕”,“斫”读作“〔t〕”,而“砍”表示用刀斧把东西断开,其用力较猛;而“斫”表示砍时所用之力较轻。这样简单地开导,“砍”与“斫”的区别就会让人很轻易地领会出来。
四、有助于了解语法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美育
【中图分类号】G632
中国是诗的国度,几千年的文化历史积淀,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璀璨的诗歌文化遗产。它语言凝炼含蓄,意境深邃,倍受人们的喜爱。它以简练、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读诗让我们了解了旷夫之悲、闺妇之怨、征夫之愁等等。一堂堂语文课,一首首诗歌,给我们创设出一个个悠远意境,勾勒出一卷卷历史画卷,让人回味无穷!
一、抓牢基础,提升美感
古诗词的教学,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常识,为今后美育培养打基础,因为美感是美育的基础。
譬如词。从诗词的发展历程看,词即所谓“歌词”,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诗词,叫做“填词”或“依声”。从此,诗词与音乐分离,形成一种句子长短不齐的格律诗。古诗词在古代是和乐歌唱的,是一种通俗的艺术形式。特别是词的创作,在宋代的文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词的内涵得到充实和提高。很多士大夫从个人经历出发,抒写个人思想感受,极大地提高了词的艺术境界,最后,使词升华为一种代表了时代精神的文化形式。同时,一批词学大家登上词坛,像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秦观等人,他们以自己出彩的文学创作,奠定了词在宋代乃至整个文学史上的坚实地位!高中生赏析部分经典词学作品,能有效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促进其素质的全面提高!
在了解以上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找出相关的例子加以解析,以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印象。
二、注重意境,推进美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通过古典诗歌这一媒介,大力推动审美教学。
美育是一种审美教学,是一种情感教育,通过美育实践,能净化和丰富人的情感,美化人的心灵,完善人的人格;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没有经过美育陶冶的人不是全面发展的人。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甚至学生今后的发展影响深远。教师应该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所讲的也是这个道理,这应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铭。
高中阶段所学古诗一般有两大类:叙事诗和抒情诗。叙事诗以叙事写人为主;抒情诗是以抒发作者感情为主的,像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这类诗歌用极为有限的诗句表达尽可能多的情思,言短情深是其特色。
另外,开展古诗词诵读社会实践活动,既是语文课堂外向型延伸,也是学生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学诵读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但有效补充现行高中语文教材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夯实学生的文化功底,而且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熏陶、感染和教育,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三、抓好美育,提升素质
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国学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是民族之魂。它对维系家庭、社会、国家的和谐稳定起到了巨大的调节作用。通过古诗词诵读活动,会使高中生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美文美心,嘉言懿行,从博大精深的国学经典中汲取营养,潜移默化、陶冶性情,追求自信自强的人格,培养和形成和善诚信的良好品质。
作为一个国家经过传统传承并得以固化下来的文化体系,古诗词构建了我们中华民族最核心的一种价值理念体系,对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极大的实践价值。高中生通过古诗词诵读活动,传承、重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象,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理论,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得以高度凝练和提升。在教材学习讲解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作品中圣人之道等国学内容进行课外延展,可以引导学生在领略家乡美基础上,在学习中诵读感悟经典,把家乡融入诗词歌赋的意境,读出节奏,读出收获,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
总之,古诗词教学给了我们一个发挥想象的空间,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再创造。学生在读古诗词时,对诗中描绘的各种形象在大脑中进行再造组合,从而在大脑中创造一个新的画面。如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作者给我们塑造出一幅凄清的意境,引导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一幅幅“黄花堆积”、“梧桐细雨”的图景,这会让学生对诗意的理解更加深刻,从而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加强了美育。
参考文献:
[1]童升远.诗歌教学中阅读想象能力的培养[J].教育评论.1995(02):65
[2]鲍惠新.品味语言启发想像揣摩意境――诗歌教学的钥匙[J].云南教育.2004(16):25
教师如果想要让学生真正地感受美术的魅力,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教材的内容,了解基本的美术常识,还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由于自身性格和生活环境等差异,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审美取向。教师在美术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力,使学生具备独特的鉴赏能力,这对其美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都有重要意义。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美术课作为一门艺术类的课程,与数理化有着很大的不同。美术课堂中教师能够发挥的空间更大,也更为灵活。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不能拘泥于教材,而要深入钻研现行教材,挖掘教育因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笔者看来,人美版《美术鉴赏》教科书具有很强的视觉呈现力。在教学中,笔者会结合教科书中的图片对内容进行讲解。比如在教学“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时,就结合教材中古代绘画的图片,让学生去感受中国古代美术的特色,并引导学生从线条、色彩、笔法、构图等方面来直观感受艺术魅力,再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时代特点等大环境去感受。同时让学生就中西美术创作的大轮廓进行对比,从而认识两者最主要的差异,以及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这样不会让学生觉得教师只是在重现教材,而是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让学生真正能感受到中国古代的绘画特色。
笔者还认为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挖掘教材,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是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如笔者通过比较英国画家培根的《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与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凯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来说明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的巨大差异。这样不仅使学生分清了二者的区别,还让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并分辨意象艺术的定义和主要特征等等。如果教师只是停留在教材表面进行美术教学,就会让学生产生教师在“自说自话”的感觉而对美术失去探索的热情。
二、借鉴各种美术教材,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借鉴各种美术教材,选取符合学生实际而现行教材中没有编排的美术内容,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吸收,同时也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讲解“培养审美的眼睛”一课时,由于是高中的第一堂美术课,教师应尽可能地将课堂变得有趣。笔者在课堂导入中就采用了提问“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值得骄傲的建筑或是艺术作品?”的方式来引发学生的回忆,调动学生的课内外知识,让学生意识到美就在我们身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同时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时刻让学生处于自由创造的主动地位,不论是美术创作还是美术鉴赏,教师万不可用成人的意志模式及公式化的教条去强制学生机械模仿,束缚他们的手脚。如在讲授“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一节时,笔者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宋代张择端的中国画《清明上河图》的分析鉴赏。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笔者在上课时就让学生结合历史知识对作品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对画中某个人物和某种场景进行重点分析,让学生充分感受“具象艺术”,以及画作所体现出来的典型性、情节性、叙事性等艺术特点。
三、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只有对美术有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表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高中阶段,要让学生对一门课程产生兴趣,光靠教师的讲解或者对教材进行多方面挖掘是不够的,还要结合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以及对美术作品的不同呈现方式,这样才能让课堂更加富有趣味性。
1.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比如影像、参观、故事、游戏、音乐、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如在教学“抽象艺术”时,可以先通过图片这样的视觉形式来呈现作品,让学生鉴赏一下纽约百老汇夜景的照片,最后结合爵士乐《蓝色狂想曲》,欣赏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从而展开对冷抽象的讲解。这样不仅不会让课程内容过于深奥突兀,反而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还可以开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并进行交流。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某一课时的内容,自己组成小组进行视频制作,并在下次课上进行作品展示。这种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光,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是一种具有创造性且值得提倡的教学方法。再如教学“冷抽象与热抽象”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搜集这些作品,并进行对比分类。课前的相互交流也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兴趣。
3.提倡人文关怀,培养独特个性
人文关切包括:对人的尊重(包括生命和人的价值);对自然世界及优秀文化传统的关怀;对人的整体性的认同;对不同价值观念的宽容;合作精神和群体生活态度。美术教学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
比如在教学第15课“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剪纸、做扇子等活动,并对一些美术知识进行拓展讲解,将一些内容进行转化,这些都体现着教学中的人文关怀,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而这关系到学生今后的为人处世以及长远发展。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活动,关注个性的生成和发展。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选择都要尽可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美术魅力,让他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应鼓励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将其展现出来。笔者在日常的美术鉴赏教学中,也会尝试带学生去逛校园,让他们细细感受平日被忽略的美景。
四、总结
关键词:作业系统 文言文教学 文言词语 语文教材
引言
作业系统是“按照一定目标有计划地设计出来的一套‘练’的方案或题目”。[1]它包括课后练习、思考、活动以及单元综合练习。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理念也在与时俱进,自然影响到作业系统的编制。即使为同一课文设计作业,不同版本教材也表现出不同的价值追求和教学功能。本文以文言词语练习题为切入点,比较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新旧两套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文言文作业系统,即2007年第二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必修)》(一套5册,简称“课标教材”)与2003年版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为依据编写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 语文》(一套6册,简称“大纲教材”),审视编者意图,以期帮助新课改下语文教师灵活使用课标教材、有效开展文言文教学。
一、比较研究两套教材作业系统中的文言词语练习题
人教版课标教材有文言文(文言韵文除外)17篇,大纲教材有文言文40篇。二者相同的课文有14篇,如《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兰亭集序》《赤壁赋》《师说》《劝学》《过秦论》《陈情表》等。首先我们对两套教材作业系统中的所有文言词语练习题进行统计与对比研究发现,两套教材文言词语练习题设计上有如下不同。
第一,课标教材侧重于文言实词的学习和积累,文言虚词的练《逍遥游》中有“之”等两三个词外其余基本不涉及。大纲教材兼顾文言实词与虚词的学习与积累,其作业系统中涉及文言常见虚词15个以上,超过了当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
第二,课标教材大幅度减少了“一词多义”辨析的练习量。就课标教材保留大纲教材的14篇文言文看,只有《兰亭集序》《游褒禅山记》和《逍遥游》3篇各编排了一次“一词多义”的辨析练习,占文言词语练量的25%。而大纲教材则为《烛之武退秦师》《兰亭集序》等10篇课文编排了不同数量的“一词多义”辨析题,占文言词语练量的53.6%。
第三,课标教材中部分古汉语基础知识以作业提示的方式散点分布于题干中,如《烛之武退秦师》《赤壁赋》《过秦论》的课后习题,题干用简练、明确的语言分别提出了古今汉语的音节特点、赋体文章中词语的“对文”现象和古人写文为避免“同字重出”常用近义词代替的语言现象。而大纲教材中古汉语基础知识主要采取集中串联的方式,将编写的若干文言文知识短文(如《怎样学习文言文》和《文言实词的特点》),分别安排在文言文单元后面。
第四,课标教材在体现古汉语特点的同时,开始关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联系。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习题二(“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词为主。解释课文中下列单音词,体会这一特点。 朝、亡、厌、国、戍、夕、危、师、及、辞”[2]),其题干指出古今汉语在音节上的差异,但从列举的古汉语词语看,它们的词义与现代汉语有相同、相近或相似关系。古今汉语的对比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学生对文言文的陌生感。
二、思考与教学建议
(一)对文言词类学习取向的思考与教学建议
课标教材十分看重文言实词的学习,明显弱化文言虚词的学习。这可能是基于如下考虑:(1)课程标准是多数学生能达到的“最低标准”;(2)高中语文必修课程要突出课程基础性和均衡性。关于什么是“浅显文言文阅读能力”一直未有明晰的界定,导致文言词语教学长期以来全面撒网,缺少必要的取舍和主次。课标教材的这一变化,似乎希望在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上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承担的任务各有差异。
那么,课标教材的这种取向如何呢?笔者认为,它有一定理论依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句子的理解策略有语义策略和句法策略两种。读者一般首先按照语义策略加工句意,因为实词的意义和联系经常可以决定句意,只需从句法分析中得到少许帮助(只是在必须时起到证实与去歧义的作用);而且人们还可以理解句法不正确的句子。但遇到一个复杂的句子时,读者就会有意识地启动句法策略;不过若句法分析失败,人们又会用语义分析决定句意。中国人理解汉语语句的意义首先是根据语义,其次就是语序。[3]同时,根据汉语的特点,无论现代文还是文言文,实词占绝大多数,虚词相对较少。实词具有实在意义,常统治着句意的理解,语言一旦离开了实词,语言的基本表意作用就很难实现。因此语文教师应根据精要有用的原则,在必修课中把实词作为文言词语教学的重心。不过我们也知道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语法手段主要是语序和虚词,古今汉语中虚词数量虽少,无实在意义,作用却很大。因此课标教材在虚词习题编制上的过分弱化,可能会引起误解,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所防范,适当调整虚词量的学习比例。
(二)对文言词语练习量减少的思考与教学建议
课标教材文言词语练量减少,特别是大量减少“一词多义”的辨析练习,编者主要意图是希望改变传统文言文教学重“言”轻“文”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一味解词释义和题海战术的做法,希望今天的文言文教学还能关照文章、文学、文化方面的教学目标。这种变化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文言词语少学习或不学习的问题,语文教师必须注意“度”的把握,防止误解教材。学习迁移理论告诉我们,知识技能的迁移需要一定训练量保障,但并不是说量越多越好,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很多,所以在文言词语学习与训练中应合理调配量与质,处理好“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的关系。阅读图式理论又告诉我们,阅读是一种高级复杂的认知技能,阅读理解不仅是语言文字的加工,也是读者已有的对客观世界所了解的知识的运用过程。即阅读过程有两种信息处理方式在发挥作用,一种是自下而上方式,指读者运用语言图式,主要通过对字词句的分析来理解阅读材料;另一种是自上而下方式,指读者运用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主要凭借自己已有的背景知识阅读材料。前者是阅读的基础,不可缺少,但读懂了文章的字词句不等于就一定读懂了文章,它需要后者的介入。后者是一种高层图式,但仅从后者出发容易导致学习基础不牢、阅读技能下降。因此文言文教学中既需要文言基础知识在一定量与质上的保证,又需要文章之学、文学欣赏和文化常识的介入,二者缺一不可。
(三)对古汉语基础知识编排的思考与教学建议
两套教材除按惯例将部分古汉语基础知识安排在单元说明和课文注释中外,大纲教材主要采用集中串连的方式,在某些文言文单元之后编有专门的文言知识短文。课标教材采用了两种方式:一是在文言文单元中采取散点分布的方式,在文言词语习题的题干中编入一些知识性的作业提示,如《赤壁赋》课后习题二提及赋文中“对文”的语言现象;二是在“梳理探究”版块中采用集中串连的方式,设计了《文言词语与句式》和《古代文化常识》两个学习专题。
散点分布与集中串连的编排方式各有优劣。前者涉及的知识直接从课文学习中归纳出来,知识与课文、训练紧密融合,学生感到易懂、有用、精要;短处是知识零碎,缺少系统性、整体性,适用于学习不太讲求系统的知识;而后者的优劣正好相反。以此为评价标准,可以说课标教材在知识系统的编排上有了历史性的突破,它不仅力求使这两种编排方式达到尽可能的互补,而且力求在文言文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中实现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练习方式的转变。特别是“梳理探究”版块中相关专题的设计,不仅以一种全新的形式为我们较系统地编制了文言文基础知识,解决了学什么的问题,而且向我们提出了“谁梳理、谁探究”和“怎样梳理、怎样探究”的问题。因为“梳理探究”版块本身具有综合性学习的性质,其“梳理”是学生对自己多年学习、积累但又零散的知识进行提取、整理、分类的过程,使已有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掌握得更理性、更规范;“探究”是学生在梳理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自己概括整理出一定的观点、研究思路方法,显示出一定的规律和技巧的过程。它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教师主要在提升、拓展、学习方法等方面加以点拨和引领。这就提醒语文教师今天的文言文教学内容,不仅仅是接受式地、死记硬背文言知识,它也是文言文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更是学习主体意识的唤醒。
(四)对文言文语言教学策略的思考与建议
文言文阅读中主要存在语言文字、文化知识、社会背景等障碍,其中语言文字障碍是文言文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文言文教材和文言文教学重视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差异性,忽视了它们的根叶关系。从语言流变看,文言是“源”,白话是“流”,今天构成白话的基本语汇多来自于文言语汇,大部分双音节词由文言演绎、附缀而来,80%以上的成语都来自文言、典故,今天为了使语言典雅、庄重、厚重,人们也常常借用文言词句。因此现代学生在长期的学得和习得中建构起的现代文阅读图式,对文言文学习也有正迁移的作用,它以同化或顺应的方式与文言文的新信息相互作用,帮助学生构建起一套文言文阅读图式。刘廷芳(1921)用联想学习的观点对汉字进行的心理学实验也证明:汉字的学习可以借助对于已经认识的汉字的联想来解释新字,并且学习者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已识汉字,才能产生对新字的理想作用:而且,识字越多,这种联想能力就越大。[4]反思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更多的是放大了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忽视了它们的源流关系,只片面看到学生头脑中已有的阅读图式对文言文学习的负迁移作用。今天语文教师是否应该从现代汉语、现实生活中找到文言文学习的依托或关联点,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原有图式,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学生对文言文的陌生感和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呢?语
参考文献
[1]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笔者有幸聆听了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的两节同题异构课,两位执教者同样出彩,更重要的是,两节公开课以不同的解读角度设计课堂,呈现出迥异的教学风格,引发了众多听课者对古典诗歌教学的新思考。
思考一:古典诗歌教学意义何在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散曲各领数百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余秋雨先生是这样评价古典诗歌的:“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
确实,古典诗文是中华民族灵魂的寓所,而诗歌则是灵魂的最深处,它常响彻于你的生命,愉悦心灵,传递情感,寄寓思想,教育后人,令人无法自拔。当我们研究如何继承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时候,不能不把目光聚焦到这汗牛充栋如繁星般美丽而深沉的古典诗歌上。
即使从教学层面看,诗歌教学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恢复高考后的1985年的高考,“诗歌”题正式进入全国语文试卷。尤其是2002年《考试说明》增设诗歌阅读专项要求以后,诗歌题由知识型客观题向能力型主观题不断发展变化——考查知识,品味语言,欣赏意象,评价情志,鉴赏风格……命题深度层层推进,测试难度节节攀升,审美特色日益显著。可以说,高考语文命题推出诗歌鉴赏题,高举起“诗教”大旗,不仅优化了语文试卷的结构,提升了语文教学的境界;而且对学生国民素质的培养,对中华文化的建构,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基于此,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感情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引导他们“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歌,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此外还要指导学生“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因此,我们教师需要通过古典诗歌的教学,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延续民族血脉,光大民族伟业,这是每一个语文老师的沉重又无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思考二:应如何制订古典诗歌的教学计划
1.充分了解生情学情,谋定而后动
在这次公开课中,郭、涂两位老师都未在诗歌字面义上花太多时间,只是点到即止。这是了解学情生情的表现。学生早已具备了借助文下注释和工具书梳理字词的自觉性和能力,所以这部分内容可弱化,不必占用课堂时间。但对于层次较低的学生而言,恐怕就不得不在这方面狠下功夫,毕竟,鉴赏的基础还在于字面义。如果不解决这个拦路虎,学生必然会在这里摔跤。
除此之外,知识的连贯性也应成为教学重难点定位的考虑因素。就诗歌阅读而言,学生在必修阶段,特别是初中阶段,已经学过数量较多的古典诗歌,且对其内容特点已经拥有了初步的鉴赏基础。上到高中,老师既需要调动学生在“必修”时所学到的有关基础性内容,让学生在某一个方面去发展对诗歌的认识,使得“共同基础”与“个性发展”在教学中得到有机的结合。同时,也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作出相应的补救措施。
2.准确定位,构建知识能力模块
高中的学习重点不在感知,而在“类”化。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累整合背诵一定数量的诗词名篇,将单篇的、局部的、零散的知识进行勾连,进行“类”的总结提升,构建关于诗的知识能力模块,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能力体系。同时,也要适当联系高考,让学生在理解诗作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方法力争得分,给学生一把解读诗歌的钥匙,授人以渔,并且培养他们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
总之,高中古典诗歌教学的计划制订要考虑“承前(必修、选修)启后(高考、终身)”,一方面关注与必修选修的联系,盘点必修选修学过的知识、掌握的能力,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关注高考的能力考查的要求和方向,积极备考。同时,也必须超功利性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思考三:应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古典诗歌鉴赏活动
1.披文入情,登堂入室
诗人创作的过程,大致概括为“生活积累——选材立意——艺术构思——语言表达”。观赏者“沿波讨源”,可从“语言表达”入手,追溯到诗人的“艺术构思”、“选材立意”和“生活积累”。即先从作品的“语言形式”入手——谓之“披文”,进而探讨其他——艺术、情感等。
从操作层面看,“披文”都是鉴赏的前提。当然可以从诗题入手,从具体的意象入手,也可从整体印象入手,但终归都要过语言关。然而,诗词用语与散文不一样,既有韵律的限制,要求精炼、含蓄,留下“空白”,又可在叙述时跳动进行,因此诗词的结构是特有的。如果用散文的眼光去读诗词,可能会摸不着头脑,甚至是忽略作者的用心,不能正确理解诗人的意图情感,自然也体会不到它的好处。
概括来说,诗歌的语言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精炼含蓄有味,其中有很多地方需要填补;二是跳跃性(形象、情感);三是要突出形象。教学过程中,老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诗家语”的特点,从字词句入手,关注意象的固定含义,“因文施教”,才能为下一步的鉴赏作好充分的准备。
叶嘉莹先生认为:“在一个历史文化比较悠久的民族中,有些语言的符号经过长久的使用往往形成了某些固定的联想,而且只有属于这一文化传统之内的人,才熟悉这种联想。”所以,老师要抓住“意象”,向情感深处漫溯。
意象是蕴涵作者思想感情的形象,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平时就应让学生养成分组分类整理意象及所表达的含义的习惯,同时,注意教给学生评点意象的方法。如:(1)抓住修饰意象的词语进行评点;(2)体会修饰词语描述出对象的什么特点:颜色、动作、神态、心理、质感、层次等;(3)可以用其他修饰词语替换,运用比较法来对修饰词语进行体会感悟和评价。
“披文”之后就要“入情”,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变化。“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然而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的古典美学在情感表达方式上主张含蓄,不主张情感的直接宣泄,往往要通过一定的形象、景物来表达,因而,古人特别重视情与景的关系。“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辛弃疾)一语道破了古人与自然景物的关系。历代诗人更是从与山水的感情交流中领略山水风景丰富多彩的美,激发人们人世沧桑的浩叹,以及关于时光永恒的思考。从手法上看,中国古典诗歌最常用的艺术手法就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诗人在与自然的对视中获得一种生命的体悟,他们借山水洗涤世俗的尘埃,消除胸中的块垒,从中启发进取的意趣。正因如此,诗歌鉴赏最难过的就是“入情”关,学生常常烦恼自己无法准确把握具体而微的情感,总觉得有一道无形的屏障把自己与诗人阻隔,对面而不相识。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有时,即使不是太理解某个字词,但如果能利用已知充分联想想象,将文字转换成一幅幅连续的画面或场景,融入到诗人所创设的意境中去,现诗中未尽之意。也就意味着“读懂”了诗歌。
2.以读促学,授人以渔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中,要令学生与文本对话,重要手段就是读,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精读,诵读……不一而足,不同的读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学生只有经历这些读才会读。不同的授课内容对读有不同的要求,但最终是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学会多种阅读方法。
诗词欣赏是各种复杂的心理活动的交织,有时是从生理——心理,有时是从感性——理性,有时是从情感——思想,有时是从社会——历史……反正,“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在不同形式的读中,学生走进、投入、品味语言,咬文嚼字,感受文章的字字珠玑,继而领略、倾听、感受、认识、了解、发现,从而受到愉悦、陶冶或得到启示,拓宽自己的视野。这次郭、涂两位老师的课堂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注重“读”,整个课堂书声朗朗,尤其是涂老师,以身作则,全情投入,大声吟诵,极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朗读热情,营造出高昂的课堂氛围。
只有在反复读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语文教学应该激励学生多读,给予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自主读书,使其读有所得。学生爱阅读、会阅读,才会带来语文教学的碧海蓝天。
这个精神是什么?就是实证性的社科思维和分析能力。
“实证”和“综合”这两个词之所以在大学中经常用,就是因为大学里学的东西,不管是文科、理工科还是商科,都必须以“实证”和“综合”为基本方法。现代科学的成立,就在于摆脱了纯思辨的经院哲学,以实证研究(empirical research)为基础。所谓实证研究,就是通过直接和间接的观察进行取证,然后分析综合,得出结论。我在给学生的阅读中,就大量地采用了美国媒体对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报道。阅读这些报道,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不管什么学科,都建筑在经验性观察以及对其证据的综合分析之上。高等教育的一个基本训练,就是实证性的观察和对观察结果的综合分析。
主持SAT改革的大学委员会主席David Coleman,在上任前主持了中小学课程的改革,推出了所谓“核心课程”,并被绝大多数州所接受。这个“核心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改变现在美国中小学的阅读状况,规定社会科学等“非小说阅读”的含量要达到一定的比例。他现在推动的SAT改革,还是循着同样的思路:作文不仅成为选择性的项目,而且进行了重大改革。过去的作文,考生可以随意铺陈自己的想法,需要证据时也可以摆出一副“何须出处”的架势,甚至干脆杜撰,绝不会受惩罚。改革后的作文,则要给考生若干参考文字作为证据,让考生对之提出自己的分析。在阅读理解中,考生则不仅要勾对选项,还要为自己的选择在文本中寻求证据。总之,一切以社会科学的实证性思维为基本框架。
这样的改革,肯定会让中国学生感到“不适应”。看看《纽约时报》等媒体上对一些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报道就知道,这些报道经常是一两个版面的长文,充满了实证性分析,特别是在关于某项调查的实证结果能够支持某个结论、不能支持某个结论,某个结论要成立,还需要哪方面的数据,什么证据能够证明因果关系,什么证据所显示的仅仅是相关性等方面,记者引述各方面的专家,提供了非常翔实的背景分析。然而,许多中国学生,对其中所运用的基本概念都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叫苦连天。
所以,SAT改革要求中国学生的不仅仅是一大堆单词语法,更是能够运用英文处理各种社会科学文献的基本能力。中国式的应试,应付不了这些。
那么,怎么对付新版的“美国高考”?还是用美国的办法来对付,即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吸收知识、磨练思想,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灵活地掌握语言。
先说SAT改革的第一项,即取消冷僻的单词。这一点,我像许多在大学教书的人一样有所保留。比如depreciatory,其实就是depreciate(意为贬值、贬低)的形容词形式,在大学阅读材料中司空见惯,怎么能被归入冷僻词汇而不考呢?不过,对于大部分高中生来说,这些词汇不会在他们接触的阅读中大量地出现,他们不可能通过阅读自然记住,要掌握只有背。考试不应该鼓励学生背单词。
所谓难的(比如字母多的)、冷僻的单词,多是专业用语,用得少,故而意思也都很精确、很狭隘,最多也就有两三个意思。常用词汇,顾名思义就是用得多,各种场合都出现,于是导致字义丰富。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SAT题型变革在词汇上的意义。你拿着词汇表背,最多记住两三个意思。对于普通单词来说,那仅仅是其意思的冰山一角,你自以为懂了,其实大部分不懂。至于那些中美学生都不认识的生僻词汇,第一是大家都要背,中国学生没有什么劣势,第二是背会了以后确实差不多就是会了,因为那种词的定义确实很狭窄,你不会漏下十几种自己不知道的意思。善背单词的中国学生,在旧版SAT考试中也许靠着海量词汇表现不错。但普通词汇的各种活用,只能通过阅读来掌握。
SAT的改革中,除了剔除生僻字汇、要求考生展示取证思维的能力外,还有重要的一项,就是要求考生理解美国的经典,如《独立宣言》、马丁・路德・金的《发自伯明翰监狱的信》等等,这无疑给中国考生和有关人士带来了另一层恐慌。
在美国读寄宿学校,理工科最容易适应。这些学生中大部分并不以理工见长,但没有一个在这方面遇到麻烦的。他们首先的障碍,当然还是英语。但比英语更难的,则是历史。具体而言,在历史课中古代史是最容易的。对于古希腊罗马的知识,美国学生强一些,但强不了太多。而且除非在格罗顿(Groton)这种有古典训练传统的学校,一般课程涉及得并不深。中国学生那点关于雅典民主、罗马帝国的知识,大致能应付。现代史则难得多,最难的是美国史。一来在美国学美国史起点高,许多本土文化的知识,对美国学生是常识,上课也不会讲,中国学生则如云里雾里;二来美国史非常细致,分析性很强。就那么二百多年的历史,许多还是当地人自幼习知的常识,课程自然可以集中精力对历史进程进行聚焦式的检讨。中国学生习惯于浮皮潦草地知道点历史的大线索,比如美国独立了,南北战争后废奴了,后来修铁路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了,再后来大萧条了,二战打赢了…… 但是,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内在冲突是什么?中国学生往往茫然无知,甚至根本不知道问题的存在。
最为重要的是,美国史是非常实际的一个学科,特别是涉及对许多美国经典的解读部分。我曾辅导一位学生理解美国南北战争前的历史,引导他聚焦于联邦权力和州权的问题。他终于认识到:这样的难题,至今还没有解决。我拿出当今美国报刊的大量文章,说明现在大家争论的还是那几个问题,用的往往还是一二百年前的语汇。我打了个也许是过分简单的比方:你就是在美国做生意,完全不懂这些,有了官司该去联邦法院还是地方法院都不知道。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通称,诸子百家、儒释道、地域文化等都是国学的重要内容。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但并不是国学的全部,我们不能把这两者等同起来。传统中国社会的历史文化是流动与变化着的,儒家文化传统也是流动与变化着并与其他文化传统相交织的。但两千五百多年来,儒学渗透到全社会上下,适应、调节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指引人们的生活,落实在政治制度、社会风习、教育过程以及私人修养与性情陶冶之中,乃至到了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地步,极具草根性。儒学实际是我国走上现代化的基础与铺垫,它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儒释道是互补的,经学、儒学是国学中最重要的内容。我们不必把国学讲成儒学,以儒学取代国学,但也不必排斥、贬低儒学,一定要认识到传统社会在一定意义上是儒家型的社会。
我认为可以从四个层面来理解国学:第一是常识层面,即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内容。第二是学术与技艺层面,即传统文化各门类各方面,尤其是地方文化、民间技艺、学术传统之传承。要通过微观精细的研究,抢救、整理与继承绝学,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第三是道德价值与人生意义层面。按梁启超的说法,《论语》《孟子》是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其中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部分久已在全社会形成共同意识,我们既做这社会的一分子,总要彻底了解它,才不致和共同意识生隔阂。今天我们提倡国学,有助于克服工具理性的片面膨胀所导致的人文精神的萎缩或失落,塑造国民的理想人格。第四是民族精神或国魂与族魂的层面。提倡国学与吸纳西学并不矛盾。对于祖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生存智慧、治国方略,我们体认得越深,发掘得越深,我们拥有的价值资源越丰厚,就越能吸纳外来文化的精华,越能学得西方文化之真,这才能真正使中西或中外文化的精华在现时代的要求下相融合,构建新的中华文明。世界上任何成功的现代化,都不是失去民族性的现代化。换句话说,世界上还没有脱离本土文化传统的成功现代化的范例。
学习国学更重要的是把握中华人文精神与价值理念,了解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融会的过程,以及其可大可久的所以然,堂堂正正地做一个中国人。孔子提倡诗书礼乐之教。他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让弟子优游、涵养、陶冶于诗书礼乐教化之中,养成健全的人格。国文、国学中有很多内容及教育方式,属于博雅教育及君子人格培育的范畴,中国传统文人很看重个体人格的生存品味与质量,很重视人文的熏陶和修养。
当前,对国家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了解,已成为国人的普遍需求。实际上,任何民族、国家的成员对自己的文化或宗教传统都有了解的义务,同时这也是一种权利。反过来我们可以说,任何民族、国家的文化或宗教传统是自家走向现代化的基础。“五四”以来,特别是“”以来,我国一些知识人不加分析地把自己的祖宗文明全部作为负面的糟粕、批判的对象,认为传统文化都是现代化的障碍,因此,体制内的教育中不仅传统文化的内容很少,而且还灌输了很多片面的、似是而非的、矮化或妖魔化中国文化的看法,使之成为几代人的“共识”。这很危险,其危险性是使我们不能建立起真正的文化身份的自我认同、社会伦理的基本共识及终极信念与关怀。我们的大中小学教育中,知性教育偏胜,德性教育不足。人性、性情的教育应重于知识教育,两者应结合起来。政治教育不能代替道德教育、生命教育与性情教育,也代替不了。
国学教育是有神圣性的,虽然可以且应当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但是国民需要通过庄严的学习,理解自己的文化精神传统。中小学教育乃至高等学校的通识教育对一代代国民基本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最为关键。我国传统的教育,自蒙学阶段开始,特别重视培育孩子的健康良好的心态、性格、情感与品行,使其拥有一定的文化教养。古人说的“蒙以养正”,或“正蒙”,即开蒙的时候一定要端正。这是说,由有德的家长与教师对儿童发蒙,教他立志做一个正直的人,有理想情操的人。传统文化宝库中有脍炙人口、传之久远的蒙学读物及一些家训、家礼、家书等读物,剔除其时代局限与糟粕,可以作为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教材。
国学经典中不乏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与故事,教育我们如何立志有恒,如何做一个对民族、对人类有用的人,可以作为中学乃至大学阶段的传统文化教材。毫无疑问,就取得全社会普遍的文化认同、伦理共识与终极关怀而言,就和谐社会的建构与可持续发展而言,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掌握好母语(汉语、方言,各族群语言),具有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常识。
二、中小学的国学教育
近来,浙江古籍出版社出了一套中小学“国学基本教材”,邀请我做总顾问。本套教材的书目有:《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选读》《幼学琼林》《诗词格律》《唐诗选读》《宋词选读》《论语(上、下)》《孟子(上、下)》《大学中庸》《诗经选读》《左传选读》《史记选读(上、下)》《诸子文选(上、下)》《颜氏家训》《汉魏六朝文选》《唐宋文选》《礼记选读》《楚辞选读》等。每册有指导性的概述,有经典原文,有对原文的注释与新译(赏析),并配上文史链接(延伸阅读)、思考讨论等,图文并茂,准确生动,具有可读性与系统性。这是现行中小学选修的一套国学读本。目前中小学国学教育仍处于自发的状态,体制不顺,相当困难,各类教材也良莠不齐。
如前所述,我认为国学教育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信念、价值观念与人格情操。“四书”等表达的是以“仁爱”为中心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四维八德(孝悌忠信、礼义亷耻)等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系统,是中国古代老百姓的日用常行之道,人们就是按此信念而生活的。我建议学习台湾地区的经验,在高中阶段增设一门必修课《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内容就是“四书”)。这门课是中国文化课,不同于政治课、思想品德课,也不同于语文课。抗战胜利后至今,台湾地区的这门课程对中华文化认同与民众的文明教养起了重大的作用。大陆旅游者发现,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是禀性善良、有人情味、懂礼让、讲友善的人。这与民间小传统的文化宗教的活力及作用,与代代相传的家教家风,与不中断的国学教育,特别与中学必修“四书”有密切关系。
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是打通了的。国学具有平民化与草根性的特点。我国民间流传着的谚语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些来自中国经典的精神,透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等蒙学读物及家训、族规、乡约、谱牒、善书,通过大众口耳相传的韵语故事、俚曲戏文、常言俗话,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言行轨范。
南宋以后在我国与东亚的民间社会流传甚广、深入人心的朱熹《家训》说:“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又说:“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朱子说此乃日用常行之道,人不可一日无也。应当说,这些内容来源于诗书礼乐之教、孔孟之道,又十分贴近民间大众。其中蕴含着个人与社会的道德,长期以来成为老百姓的生活哲学。
王应麟的《三字经》开宗明义:“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这就把孔子、孟子、荀子关于人性的看法以简化的方式表达了出来。儒家强调性善,又强调人性的养育与训练。
清代李毓秀《弟子规》的总序说:“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其内容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等几部分。这些纲目都来自《论语》。《弟子规》中对孩童举止方面的一些要求,如要求孩童站立时昂首挺胸,双腿站直,见到长辈主动行礼问好,开门关门轻手轻脚,不用力甩门等。这些规范都是文明人起码应有的,是尊重他人而又自尊的体现。又如:“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这都有助于文明社会的建构,是文明人的生活习惯,也是今天社会公德的基础。
南开中学的前身天津私立中学堂成立于1904年10月,老校长严范孙亲笔写下“容止格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这四十字箴言来自蒙学,又是该校对学生的容貌、行止的基本要求。该校设整容镜,师生进校时都要照镜正容色。后来张伯苓先生治校,坚持了这些做法。
先生在留德期间撰写的《中学修身教科书》,商务印书馆于1912年至1921年间共印行了十六版,他还为赴法华工写了《华工学校讲义》,两书在民国间影响甚大,今人合为《国民修养二种》一书。蔡先生在民国初年为中学生与赴法劳工写教科书,重视社会基层的公民教育。蔡先生的用心颇值得我们重视,他从孝敬父母谈起,创造性地转化本土的文化资源,特别是儒家道德资源来为近代转型的中国社会的公德建设与公民教育服务。
现今南京夫子庙小学的校训是:亲仁、尚礼、志学、善艺。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对孩童、少年的教育,首先是培养健康的心性情才,从日常生活习惯,从待人接物开始,学会自重与尊重别人。
我们今天强调成人教育,因为仅有成才教育是不够的,成才教育忽略了我们作为完整的人、健康的人所必需的一些素养,在人格养成方面几乎是空白。这不是大学教育才有的问题,而是幼儿园、中小学教育就该关注的。
国学当中有很多修身成德、培养君子人格的内容。中国古典的教育,其实就是博雅教育。传统的教育并不是道德说教,不是填鸭式满堂灌的教育,而是春风化雨似的,让学生在点滴中有所收获并自己体验,如诗教、礼教、乐教等。我觉得应该让孩子们处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家长、教师要端正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这对孩子影响很大。家长、教师要培养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多在性情教育上下功夫,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多与孩子交流,洞察他们的情感,并作正确的引导。
广大青少年要趁着现在记性好,多读些经典,最好能背诵一些,其中的意思以后可以慢慢领悟。南宋思想家陈亮说:“童子以记诵为能,少壮以学识为本,老成以德业为重。……故君子之道,不以其已能者为足,而尝以其未能者为歉,一日课一日之功,月异而岁不同,孜孜矻矻,死而后已。”这即是为己之学,是终身自我教育。
三、语文教学中的国学教育
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系统工程中,对中小学生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尤其重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巩固国本的需要,对于提升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学教育需要家庭、社会、学校共同担当。在中小学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只靠语文教育,但语文教育仍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每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语文教育都是影响深远的。语文教育不仅仅只具有工具性,还具有人文性,承载着引导价值观的责任。
南怀瑾先生说过,小学语文课,一、二年级主要学《千字文》,三、四年级主要学《幼学琼林》,五、六年级主要学《古文观止》,整个小学应穿插学习、背诵《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诗经》等。初中语文主要学四书五经、诸子百家,重在《论语》《老子》。南先生此说,值得借鉴。
现在湖北省统一使用的鄂版语文教材,小学每册约8首古诗,16条古今中外名言,没有古文。初中每册约10至12首古诗,8篇左右古文(寓言故事或唐宋家短篇等)。现行鄂版教材较之过去,有了许多优点,但仍然偏于政治思想教育,作文训练散乱不成系统,课后习题也尚待改善,较之人教社和东北的语文教材要逊色一点。但以上无论哪一家的语文教材,在如下方面都嫌不足:没有充分自觉地重视、强调学生对母语及母语的代表——经典文献的学习,对古汉语的语言及其反映的思维特征的把握,对经典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道德价值观、安身立命的精神信念及民族智慧传承的重要性。当然,这是以高标准来要求的。另外,现行语文课文中现代散文较多,欧化式的汉语较多。我们的孩子从社会与学校学习的主要是西方或泛西方化的语言、思维方式与价值观。语文教育应当有中国文化的自觉与自信!从目前的情况看,这种自觉与自信严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