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交通行业发展趋势范文

交通行业发展趋势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9:34:4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交通行业发展趋势,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交通行业发展趋势

篇1

关键词:交通物流;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2

一、宁波市北仑区交通物流行业发展概况

交通物流是现代物流的基础环节和依托载体,从北仑区域范围来看,交通物流企业占物流企业比重很大,在推进物流业发展中起到了基础性和主体性作用。因北仑港位于宁波市最东端,具有得天独厚的深水良港优势,北仑区的交通物流业以服务港口为主。目前,北仑区的交通物流业正处于从传统的交通运输企业向现代交通物流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一)公路运输基本情况

截至2014年5月底,北仑区共有集装箱运输企业354家,占宁波市总数的60%。辖区共有集装箱运输车辆7835辆,总车辆数占宁波市总数的60.3%,车辆总运力已达到26.2万吨。目前注册在北仑区的集装箱堆场经营资质的企业共有36家。

(二)水路运输基本情况

截止2014年5月底,北仑区共有注册水运企业19家,共有运输船舶40艘,运力规模为113.53万载重吨,平均运力2.84万吨,其中有万吨级以上船舶26艘,107.28万载重吨,占总运力94.49%。

(三)物流园区(基地)发展基本情况

1.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国际物流园区(以下简称园区)成立于2009年5月,为《宁波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一主六副”中的主物流园区,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日前园区已引进普洛斯、中外运、前程供应链三家国内外知名的大型物流企业落户园区,还有宁波天翔货柜、宁波港东南物流、宁波铃与物流等近百家以运输、仓储、集装箱场站为主要形式的物流企业。

2.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物流园区位于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内,远期要形成包括仓储、运输、装卸/搬运、理货、配送、多式联运、货运、物流信息管理等物流基本服务。目前,总占地面积254亩的保税物流配送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包括5座大型仓库,面积67868平方米,配套停车场10000平方米,入驻仓储企业四家。

3.北仑集运基地占地560亩,于2011年8月全面开工建设,于2012年12月正式运营,设有集卡停车区、维修区、储运区、综合办公区、加油(气)、后勤服务区等六大功能区块。其中停车区占地面积约400亩的停车区,目前停车月保有量总计达到2000辆;维修区已入驻2家大型修理厂、12家中小型修理厂、7家汽车配件店,入驻率100%;基地内维修种类齐全,可满足2000余辆集卡车维修需求;办公区目前已有60多家运输企业在运营,宁波口岸集装箱堆场票据中心也在基地办公;后勤区能提供800多套司机宿舍,已有700多户入住。

二、北仑区交通物流行业转型发展初步探索

从当前发展现状来看,北仑的交通物流企业还是以集装箱运输企业和水路运输企业为主,物流园区建设正处在初步发展阶段。现阶段,在传统运输方式的基础上,如何积极转变交通运输方式,促进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是北仑区交通物流行业转型发展过程中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为此,北仑区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初步探索。

(一)产业政策助推转型发展。近几年来,北仑交通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区政府产业政策的引导,北仑区政府每年会根据行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修订产业政策。前几年,通过“落户安置及新增运力补助政策”吸引了规模化交通运输企业新增运力,落户北仑区。从去年开始,针对当前集装箱道路运输行业的逐渐饱和又及时取消了落户安置及新增运力补助。同年,出台了清洁能源补助政策引导企业推广使用LNG车辆。在政府已有的车辆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基础上,区政府今年出台政策给予LNG车辆的购置补助,引导货运企业推广使用LNG车辆。截至2014年5月底,全区已有48家货运企业用上了LNG车辆,总数达425辆,占全市的85%以上。

(二)先进运输方式提升交通物流效率。集装箱甩挂运输是一种较为先进的运输方式,能节约能源,提高物流效率。目前,北仑已有部级甩挂运输试点企业3家、市级试点企业1家。企业通过甩挂运输组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在竞争中确立成本优势,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份额。企业通过双重甩挂运输组织调配,促进了车、箱、货的有效配对,仅甩挂运输试点项目,即带动北仑区1000辆以上社会车辆参与,提升了道路货运行业的集中度。宁波铃与物流有限公司开发了《宁波集装箱双重物流服务平台》,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和完善的集散管理形式,确保了运输信息的互联互通,保证了甩挂往返运输时有充足的货源作支持的运营网络格局。

(三)专业运输试点助推特色交通物流发展。特色运输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其运输的专业性、安全性上面。针对北仑区域从事空箱运输的集卡很大一部分是在2003年以前购买的,车辆普遍存在油耗大,对环境负面影响较大,安全性能差,维修成本高等问题,北仑区专门制定了《北仑区道路集装箱空箱运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具体对该类企业的试点范围、开业条件、车辆配置等做出规定。北仑首家空箱运输试点企业也已注册成立,首批50辆轻型集卡已在上半年投入使用,该公司计划在三年内逐步投入300辆左右类似车辆,专门定位为在北仑区域内码头、堆场、仓库和箱厂间开展空箱运输。

(四)行业信息化推动交通物流速度。近年来,通过企业调研、开座谈会等形式积极开展通用运输软件推广,大幅度提高行业信息化水平,提高物流企业信息系统使用率,80%以上物流企业使用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与重要物流及相关信息系统基本实现联网,提升货运车辆使用效率。其中,北仑集运基地一卡通平台、物流信息可视化跟踪监控系统)项目和物流智慧物流应用项目被宁波市服务业综合发展办公室列为第一批智慧物流扶持项目。

(五)行业创新服务保障交通物流发展。针对交通服务业“营改增”后出现的集装箱运输企业开票难现象,北仑区交通运输部门与国税局、交通运输协会等各方努力协调,设立宁波口岸集装箱堆场票据中心。该中心于2013年6月13日开始试运营,切实解决集装箱运输企业开票难问题,运输企业再也不用往返于各个堆场开具增值税发票,且可随到随开,极大方便了道路运输企业。

三、宁波市北仑区交通物流企业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物流项目多,但推广效果不明显。最近几年,北仑的大物流项目较多,占宁波市的比重也不小,但多数交通物流企业仅局限于设施建设、设备采购以及信息化建设,可推广应用的大物流好项目较少。

(二)货运市场供需矛盾导致恶性竞争。目前北仑区货运市场整体现状为供大于求,道路运输企业普遍存在经营主体多、小、散、弱的现状;水路运输企业要面对更为严峻的“僧多粥少”的水运市场。交通物流企业之间各自为政,相互竞争,组织化程度偏弱,核心竞争力缺失现象较为突出,致使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整体偏低。

(三)企业缺乏现代交通物流的理念。当前不少企业对现代交通物流业的概念不甚了解,对现代交通物流在转方式、调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服务业比重中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加上相关管理及技术人才的缺乏,影响现代交通物流业的发展。

(四)LNG加气站及车辆维修人员缺乏。考虑到交通节能减排、产业发展引导、降低运输成本等方面,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交通运输企业考虑使用LNG车辆和LNG船舶,对LNG加气站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而LNG加气站不足、具备LNG汽车维修能力的网点和技术人员却不多,保障服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不足,是目前推广LNG集卡车及LNG船舶仍面临着问题。

(五)相关法规条例的不健全。从区域特点,宁波市的深水良港主要都集中在北仑区,为集装箱运输作配套的集装箱堆场也都散布在北仑城区内。从现行的道路交通的法律法规来看,集装箱堆场行业缺少行业准入条件,导致目前北仑堆场行业整体布局凌乱、发展不均衡、无序化竞争激烈,这些问题牵制甚至阻碍了港口物流的发展。

四、有关意见和建议

(一)建议出台堆场行业准入条件。鉴于目前北仑堆场行业存在的各种问题,急需出台堆场行业的准入条件。建议上级部门出台集装箱堆场行业的准入条件,进一步规范和统一堆场行业的规划布局、用地性质、企业规模、相应设施设备及人员和经营行为,从而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确保行业稳定、健康发展。

篇2

关键词 交通行业 人力资源 现状 趋势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一、交通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

通俗的讲,所谓的交通行业人力资源,主要是是指在公路、水路等交通行业中从事不同工作的工作人员。进一步细化的话,主要是指在公路、水路交通中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管理、配套、服务、执法等等的工作人员。由于交通行业事关国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业人员规模大、人数多。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交通行业中越来越多的吸纳了城市下岗职工和农民工来就业,于是签订劳动合同关系的工作人员就有了显著的增长,与之相对应的是,人员的流动变化也比以前频繁了许多,可以说,这是近些年来我国交通人力资源发生的重大转变之一。通过对最近几年交通行业从业人员变化的情况分析来看,公路、水路、港口的建设及管理维护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员来完成,除了固有的管理人员,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和城市的下岗职工越来越多的参与到交通行业的建设之中,交通行业也成为他们再就业和寻找新工作岗位的重要渠道。根据交通部公布的有关数据分析,在交通行业工作的合同人员和临时人员大体上市在编人员的三倍之多,粗略估计的话,全国交通从业人员有可能突破千万之巨。如此大的一个从业队伍,固然推动了交通行业的迅猛发展,带因此也给我们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说,从业人员越多,管理的难度就越大,反之,对人员的管理是推动这个行业前进的主要动力,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不好的话,会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据《中国交通报报道,随着交通领域投入的不断增多,交通行业带来的就业岗位也在逐年递增,由此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可以说,交通行业的从业人员规模和增长速度都在前所未有的突飞猛进的增长。因此,要根据目前我国交通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实状况,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进而对我国的交通行业的从业人员不断加强管理,推动我国交通行业的不断发展进步。

二、对交通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的分析

(一)交通人力资源管理在未来发展中呈现的特点。

一是在交通行业领域中,从业人员的总量和增长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要想富,先修路已成为共识。虽然科技在不断发展与进步,对人员的需求或许没有以前那么迫切,但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我国地理环境非常复杂,在一些偏远地区,大型机械设备的应用要受到很严格的限制。在大规模的交通建设中,人的作用依然非常重要,我国的交通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显示,交通的发展同样要受到劳动力的人力资源状况变化的影响,加上我国从宏观调控的角度出发,也需要交通行业来消化和吸收大量的未就业人员就业和劳动,因此,在未来的很长时间内,交通行业从业人员的总量和规模依然未有大幅度的增长,这也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二是交通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会有进一步的提高。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原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都在逐渐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过度,交通行业也不例外。国家不断的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和研发力度,许多新型的设备和技术大量应用在交通建设中,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交通行业的从业人员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大教育和培训的力度,充分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结果我国交通建设的实际需要,进一步提升行业内人员的工作水平和能力,推动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交通人力资源在未来发展规模上的趋势分析。

伴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交通建设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建设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和调整,这就需要大规模的人力资源作支撑,尤其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对高素质人员的需求更大。但随着行业内从事工作的不同,对不同人员的需求也会有所变化。一是随着国家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化,交通行业也面临着调整与改变。纯行政的管理人员在将来的规模将会有所

少,具有执法权的一些部门和人员在国家政策的统一规范下,职能逐渐进行整合下放,从事执法类的人员经过整合和培训,数量比以前也会有所变化。二是交通行业内从业人员的门槛将会提高,综合素质将会得到明显提升。在对现有人员加强培训的同时,对新招录的人员要求都要有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实际的工作经验,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和队伍的整体水平。三是市场经济下交通行业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交通行业内公路、水路等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环境,在从事具体工作时,大型设备和先进技术的应用,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会有明显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基本的从业人员的需求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单位:锡盟公路车辆通行费管理处)

参考文献:

[1]赵传云.运输经济实践、理论与政策.2010年.

篇3

关键词:交通 统计 信息化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交通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国家对交通事业的关注程度逐渐提升的基础上,对交通行业管理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我国当前交通事业的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与机会。尽管传统的交通统计方式已经带领交通事业取得了一些优异的成绩,但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交通数据统计的信息化,统计部门是与信息接触最多的部门,实践表明,运用现代化方式及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统计,能够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因此,本文对加强交通统计信息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交通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计算机与现代技术的突飞猛进,世界范围内开始了广泛的信息化改革与建设,我国交通事业作为保障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之一,必定要与时俱进,抓住发展的时机,交通统计信息化建设是大势所趋,是社会及行业发展的必然。

伴随着我国诸多行业统计信息的不断完善与创新,以及我国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逐渐深入与发展,各行业间交流的信息化逐渐取代传统的交流方式,避免了时间、地点的局限,交通行业的数据统计信息化有利于实现基层单位与上级领导部门的快速交流与沟通,保障统计工作顺利开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而不断完善,交通统计数据量也在逐渐增长,自然的统计数据也同样表现出增长的趋势,随之而来的是统计工作人员工作量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难免会出现统计数据不准确等情况,那么,如何在诸多的统计数据中保障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与实效性也成为了当今交通统计亟待解决的重要内容,所以,交通统计数据的信息化已经成为交通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统计信息化在我国交通行业中的建设刻不容缓。

2、加强我国交通统计信息化对策

2.1、加强交通统计信息化意识

从对我国诸多交通统计部门的调查中可以发现,部门人员的统计信息化意识比较薄弱,有其是部分领导对统计信息化缺乏认识,并没有认识到统计信息化的重要性,甚至不理解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概念,因此未重视统计信息化发展,这直接导致交通统计信息化发展的障碍。所以,为了有效的推动交通信息化发展,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从思想意识上改变这种传统的局限性认识,加强交通行业全体人员对交通统计信息化的认识,从而保障相关人员在思想意识深处接受与主动建设交通统计信息化,使交通行业不断适应新社会、新时期的新要求。

2.2、高度重视统计信息化网络安全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与推广,计算机网络安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面对越来越多的各种网络病毒的侵袭,使诸多的企事业单位受到了网络安全的威胁,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及社会的发展带来的严重的损失,尤其是在交通统计部门,统计数据的泄露与损坏将严重威胁了交通行业的发展,而当前统计部门网络安全措施不合理,防火墙如同虚设等问题更是加剧了网络安全问题,这些都加剧了交通统计的不安全,迫使我国当前交通统计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交通信息管理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其网络安全问题,提升网络防火墙安全级别,及时更新与升级病毒库,预防非法入侵的情况的出现,保障交通统计数据的安全可靠。

2.3、加强统计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对交通统计人员培训的增多与加强,使其在计算机应用水平上有了明显提高,但是部分人员依旧不能与时代的发展相接轨,在实际的计算机操作与运用方面还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因此要做好交通统计信息化,就要加强对统计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升,不断使其适应交通统计的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4、完善与整合交通统计数据信息

我国交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结合当今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对传统交通统计方式的转变,对我国交通交通统计信息进行完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信息数据也在不断增加,而传统的统计方式难免会出现数据不准确等情况,尽管交通信息化的发展思路已经初见端倪,但是依旧没有深入人心,因此,在未来的交通数据统计中,还需要不断借助网络等新的传播技术与途径,实现对交通统计数据的完善与整合。

2.5、加强交通统计信息化所需人才的培养

不管是哪一个行业的发展都需要专业型的人才,交通统计工作亦是如此。我国由于交通统计工作本身的特殊性,对于技术与业务的要求都比较高,需要承担较大的责任与压力,也因此造成了部分统计人员的流失,加之工资等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我国交通统计部门人才短缺现象,特别是能够熟练掌握与操作计算机的专业型人才、计算机与统计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人才的缺失对我国交通统计信息化的实现造成了最直接的影响,因此,我国应加大力度培养交通统计部门所需要的人才。尽管我国已经投入了一定的精力与时间在这方面的人才培养上,但是依旧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我国交通统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制约交通行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应大力的培养交通统计专业型人才,为保障交通统计信息化的实现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3、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交通统计工作的信息化已经成为交通行业发展、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本文在对实现交通统计信息化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五方面研究了交通统计信息化的对策,望能够为日后交通统计工作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刘晓梅.浅议计算机在交通统计工作中的应用[J].时代金融.2013-03

篇4

关键词:后交通时代;交通工程人才;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152-03

交通工程人才培养是交通行业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交通网络建设逐步完善,交通拥挤逐渐加剧,交通工程人才需求将加大。在交通行业发展的大背景下,交通工程人才培养应与行业发展的需求同步,适应后交通时代的人才数量、知识结构和应用要求的需要。在分析交通行业人才需求现状及交通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基础上,对后交通时代交通工程人才的方向、类型、层次和知识结构进行分析,提出应对后交通时代的交通工程人才培养策略。

一、交通行业人才现状与需求背景

交通行业属于应用型行业,服务于国民经济生产。在就业中需要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交通人才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随着后交通时代的到来,交通行业的发展重心从建设逐步过渡到运行与维护,交通服务能力的建设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根据目前交通领域的人才分布,通过人力资源调查结果可知:交通建设与养护以及交通工程技术人才需求较大。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交通建设和交通服务仍将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实施,全国将新增高速公路5万公里,这将对交通建设和管理人才产生极大的需求,特别是兼有工程和管理特色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是未来交通行业的主要缺口。学校对交通人才的培养须适应现代化交通行业的发展,满足后交通时代的发展需求,保证交通行业岗位人才的供需。

二、后交通时代交通人才的需求发展

(一)后交通时代交通人才需求的方向分析

后交通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对道路交通管理人才的需求。为了构建和谐的道路交通,提高道路交通管理能力,完善道路交通的系统化,需要培养较强的交通管理人才。交通部门需要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制定完善的城市交通发展策略,这就要求交通行业的管理人才能够掌握现代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物流管理、货运管理和交通专业知识,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和利用相关信息,并且熟悉市场规则,具有创新精神。加强管理人才的培养以确保充足的交通管理队伍人才及这些人才质量的不断提高。

2.道路交通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科技创新是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交通科技的步伐的不断加快,在交通建设养护技术、数字信息管理技术、交通安全技术、智能交通技术以及绿色交通技术等五大领域开展更加了深入的研究,后交通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是能够了解未来技术发展、掌握最新科技知识与技能、具有创新能力的交通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信息通信、交通环保等专业技术人员。高校人才培养应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利用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式,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交通专业人才。

3.道路交通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后交通时代为了完善交通服务,需要加强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为了提高交通服务质量,增强公路与城市道路的承载能力,保证交通的通达性和智能性,迫切需要数以百万计的掌握实用技术、动手能力强、爱岗敬业的交通技能人才。

4.交通行业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伴随着我国现代道路交通行业的发展,不仅仅是需要创新型人才,更需要大量的高层次道路交通人才。所谓高层次人才,就是在专业领域能够引领专业进步、发展的一批专业领头人。后交通时代的交通人才培养工作在指导思想上,要面向现代交通行业发展需要,着眼于高层次的培养与使用。为了适用现代化道路交通行业发展要求,加快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关键在于深入调研,科学规划,把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侧重点,做好高层次人才培养建设规划,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政策,增强高层次人才在道路交通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面临后交通时代对各种人才的需要,对交通人才的培养正是交通教育应承担的任务。

(二)后交通时代交通人才的需求特征

后交通时代,交通会趋向便捷化与智能化。道路交通行业包括交通建设、交通管理、交通养护以及交通市场服务等领域,在后交通时代,交通管理与建设并重。在管理方面需要具备集实践能力与统筹能力于一身的人才;在建设方面需要具备集创新能力与前瞻能力为一体的人才,才能适应交通服务市场的发展。

在科技不断创新的时代,后交通时代人才需求特征面向服务信息化,提高人才的综合,以满足后交通时代人才的需求。交通行业统计年鉴表明,每年汽车保有量按照一定比例迅速增加,对交通网络服务人才、交通信息服务人才及交通数据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增长率如表1所示。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需要不断提高交通服务系统,提高市场监管服务,满足后交通时代交通发展的需要。每年交通网络服务、交通信息服务以及交通数据管理人才不断增长,在对人才的需求上逐步趋向服务化及市场管理化,后交通时代的交通行业对综合服务型人才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

(三)后交通时代的交通人才需求发展方向

后交通时代将会是一个高速化、智能化、注重环保、服务创新的时代。随着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系统工程等高科技智能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广泛应用,道路交通安全技术与智能交通技术等均将产生巨大的飞跃。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推动着交通的创新,一种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的新型交通系统将形成。我国道路交通行业的发展将围绕高速、智能、环保等技术,全面发展智能交通系统的综合交通服务平台。

面对今后交通行业发展的转型,道路交通技术的发展需求和交通人才需求的层次、结构、比例发生了质的改变,对人才的技能要求不断提升。在对人才培养的方向上既需要强调学生对交通专业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还需具备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岗位时,需要具备对新技术、新设备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学习能力,能够基于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应用创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交通行业人才除了掌握与交通相关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熟悉管理学、经济学、安全工程、控制理论、信息论等多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一代具备综合交通系统思想,具备交通集成创新能力,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交通持续快速发展需要的能力,具备综合能力的交通行业人才。

三、后交通时代交通人才的培养策略

(一)后交通时代交通人才的培养目标

交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交通工程专业培养具有大交通意识和较强实践能力且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综合性人才。交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交通现代化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开阔视野和大交通意识,系统掌握道路交通规划、交通工程设计、交通控制与管理、交通工程经济等专业基础知识,熟悉公路交通、轨道交通、城市道路交通某一工程领域专门技术,具备一定人文素养和信息化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合作交流和学习能力,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获得工程师基本素质训练的高级技术与管理复合型人才。

(二)后交通时代人才培养方案

1.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理论教学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和灵魂,扎实的理论基础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动力来自于理论教学的启发和诱导,没有理论框架的实践活动就会变得漫无目的,实践的效果和效率就会大幅降低。将工程实践案例引入教学计划,结合课程需要,适时引入案例进行分析讲解,来解释和说明相关理论和技术知识。

2.构建完整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交通工程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选修课程,为了使学生全面地掌握交通专业的知识结构,需要建立和完善符合交通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教学体系。

3.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活跃教学气氛,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和效果。

4.增补非专业课程的教学体系。交通人才除了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掌握其他包括经济与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为了使学生适应后交通时代的行业需求,需要培养人才的综合能力。

(三)后交通时代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根据对交通行业人才需求的分析及培养方向的确定,调整后交通时代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在原有专业课程体系中融合相关基础知识课程,将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与未来后交通时代人才发展需要的相关基础知识内容相互渗透和配合,对课题体系进行重组和整合,为培养后交通时代人才做充分准备,适应未来交通行业发展趋势。

在现有的专业课程基础上,增设相关课程知识,以应对后交通时代人才发展需求。在交通工程方向上完善管理、安全、控制、智能交通领域等知识的课程教学,提高交通工程人才的管理能力,培养人才的集成创新意识,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交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如表2所示。

通过对后交通时代专业课程体系的整合,将进一步优化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专业学习领域,强化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使专业课程体系的综合化程度有了相应提高,培养的人才将更能适应后交通时代的发展,满足后交通时代人才的需求。

四、结论

道路交通管理人才及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是后交通时代交通行业发展的需要,未来人才发展方向将面向市场服务化,通过完善学生的课程体系,准确定位后交通时代的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道路交通行业人才创新技能。为了适应后交通时代的行业转型,将推进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以满足后交通时代快速发展的道路交通人才需求,推进交通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技能人才;智能交通;人才需求;调研;珠三角地区

中图分类号 G718.5(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3-0009-04

一、调研背景

广东的智能交通系统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建设相对全国其他省份起步较早,到2012年底,全省开通的电子不停车收费(ETC)车道超过450条,粤通卡全年用户保有总量突破170万,数量全国第一。目前,珠三角地区的机动车和驾驶人员管理基本实现了信息化,并在城市综合交通信息平台、智能公交调度、城市交通智能控制、高速公路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1];电子警察、ETC技术、GPS技术、GIS平台等先进装备和技术在广东交通系统中被广泛使用。智能交通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快速发展,需要大量懂交通安全法规、掌握交通工程基础知识及行业标准、具有智能交通设备及系统使用与维护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然而,目前我国智能交通从业人员主要来自传统的交通行业和新兴的信息产业,人才结构不合理。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内较早开展智能交通专门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学校的智能交通专业作为国家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培养的学生普遍得到企业认可。但与智能交通行业发展速度及其人才需求相比,学校专业建设仍存在许多不足。基于此,调研组对珠三角智能交通行业高技能人才现状及需求、岗位设置、岗位能力及技能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根据调研情况对专业改革的方向进行探索。

二、调研范围

根据制定的调研方案,调研小组通过Email、电话、问卷等形式对12家大型企业、18家中型企业、10家小型企业和3所职业院校及80多位相关专家进行了调研,具体数据见表1。

三、珠三角智能交通高技能人才现状和需求

(一)珠三角地区对智能交通人才需求较大的行业

调查显示,珠三角地区对智能交通人才需求较大的行业有高速公路(占24%)、城市道路(占20%)、智能站场(占17%)、电子地图(占14%)、卫星导航(占13%)、停车管理(占7%)、物流运输(占5%)等,其中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和智能站场三个领域智能交通高技能人才需求占需求总量的一半以上(达51%)。

1.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涉及的智能交通岗位有监控系统安装与维护、收费系统集成与施工、收费系统故障诊断与维护、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施工等。到2012年12月,广东省高速公路总里程达5500公里,为了保证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行,需要建设与之配套的高速公路收费设施[2]。高速公路快速发展趋势,势必需要大量的机电系统从业人员。

2.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涉及的智能交通岗位有交通控制系统安装与维护、电子警察系统安装与维护、城市道路监控系统安装与维护、交通信息系统安装与维护、城市道路控制系统技术管理等。在“十二五”交通规划中,智能交通将成为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总体市场规模将达到459.5亿元。交通部已经启动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战略和应用物联网技术推进现代交通运输策略研究两个重大研究项目,对未来5~10年发展进行谋划。如此巨大规模的投资建设,吸引了大批企业涉入,势必需要招收大量的智能交通技术人才。

3.智能站场

智能站场涉及的智能交通岗位有公交监控与调度、公交监控系统安装与维护、公交信息采集与、智能站场技术管理等[3]。对于大型的公交枢纽,大量的车流、人流在此汇集,在有限空间的站场内,如果不能很有效地调度公交车辆、疏理人流,很容易发生事故。广州众多的大型公交枢纽需要实施智能化管理,而智能化系统的实施需要智能交通技术人才的参与。

4.电子地图

电子地图涉及的智能交通岗位包括地理信息采集、电子地图制作、地理信息系统设计等。珠三角地区目前拥有GPS相关企业400多家,卫星导航定位企业数量约占到全国卫星导航定位企业总量的三分之一,广东省生产制造的卫星定位导航产品占全国的60%以上,需要大量交通监控电子地图制作人才。

5.卫星导航

卫星导航涉及的智能交通岗位包括GPS设备安装与维护、GPS数据采集、GPS监控安装与维护、GPS车载导航安装与维护等。随着北斗卫星导航产品民用及产业化,卫星导航产业将呈井喷式增长,预计到2015年,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将达到500多亿元的规模;交通运输部规定,“长途运营车辆2013年6月1日后,凡未按规定安装北斗导航的车辆,不予核发或审验道路运输证”。因此,卫星导航设备的安装与维护方面的高技能人才有着巨大的缺口。

6.停车管理

据统计,广州目前登记的停车位仅有60余万个,与近240余万辆的汽车保有量相比,广州大量的停车位缺口已成为停车管理面临的重要难题。对停车实施智能化管理是解决停车难题的措施之一。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包括车辆人员身份识别、车辆资料管理、车辆出入情况统计、位置跟踪和收费管理等内容。智能停车管理系统的建设实施有赖于技术型人才的参与。

(二)智能交通现有岗位人员分布情况

目前珠三角地区智能交通从业者一个显著特点是男性化、年轻化,智能交通行业目前还是一个男性化的职业,在被调查的企业智能交通工程师中,有95%是男性。调查显示,企业希望有更多的女性工程师加入到智能交通行业中。

调查显示,目前在智能交通岗位工作经验方面,具有6~10年工作经验的占10%,有46%的工程师拥有3~5年的系统集成经验,而有1~2年工作经验的从业者占23%。这表明有越来越多的新兴人才加入到智能交通行业中。

对智能交通从业人员学历要求的调查显示,本科占41%,硕士占11%,大专学历占6%,大专学历以下、博士及以上学历均占2%。智能交通行业属于高端研发领域,对从业者学历要求较高,要求至少应具备大专学历。

调查显示,公司提供的月薪在“2000~3000元”和“3000~5000元”的比例最大,分别是42%和32%,其他高薪以及低薪所占比例均较小。智能交通从业人员薪资待遇略高于其他行业,工作一年左右薪资可达到3000~5000元/月,而具备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智能交通系统工程师月薪可达到8000~15000元,从业人员薪资增长空间较大。

智能交通涉及到的岗位较多,主要有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施工、监控系统安装与维护、收费系统安装与施工、收费系统故障诊断与维护、电子警察系统安装与调试、交通控制系统安装与维护等。其中,高速公路领域相关岗位占50%,城市道路领域相关岗位占30%,卫星导航岗位占13%,电子地图岗位占5%,具体如图1所示。

(三)智能交通人才需求现状

调研显示,智能交通人才仍然供不应求,75%参与调查的公司目前都急缺智能交通方面的人才,人才缺口巨大。

调研显示,95%的智能交通系统工程师及行业人士都认为智能交通非常有发展前途,有50%的工程师对此充满信心;有45%的工程师虽然对智能交通行业前景表示认可,但有时也会觉得迷茫。

四、智能交通专业岗位能力描述及技能要求

岗位能力及技能分析见表2。

五、结论及思考

(一)企业的建议

在走访调查中,企业认为智能交通行业的发展需要更高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一是智能交通行业的发展需要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学校要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专业口径,培养掌握交通运输工程基本原理和方法,业务上能够适应交通运输需要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二是加强前沿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加强无线通讯技术、微电子传感器、嵌入式系统的教学,特别要重视物联网技术对传统交通运输业改造、提升的重大作用,构建现代运输专业基础平台,以适应现代交通、智能交通的建设与发展。三是毕业生的素质需进一步提升。调查表明,大学生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社会责任感,企业建议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应用技能训练,同时注重学生礼仪礼貌、吃苦耐劳、责任心、团队意识的训练。

(二)对智能交通专业人才培养的反思

首先,课程设置需进一步完善。由于智能交通专业设立时间比较短,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上存在盲目性,对于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没有明确的目标,仅仅通过“重新组合”国内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和课程来确立自己的专业和课程体系,套用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自身的特色并没有形成,需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

其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需一步提升。智能交通类人才培养从某种程度上仍然沿袭着“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培养模式,忽视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定位,教学内容与行业实际有脱节现象。校企联合培养缺乏长期的、系统的、实质性的合作。学生实习往往只能做一些简单而重复操作的事情,得不到很深的感性认识,社会适应性需进行一步提升[4]。

最后,要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目前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必须的基本文化科学知识和智能交通专业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敬业精神,具备较强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5]。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视思想道德、情商的训练,因此要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金茂菁.我国智能交通系统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2(5):1-5.

[2]谢志明,徐士伟,等.广州市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规划研究[J].城市交通,2012(6):14-21.

[3]徐凌魁.法国ITS对广东交通信息化建设的启示[J].中国交通信息化,2013(7):30-33.

[4]麦强盛.广东省高技能人才需求调研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21-25.

[5]黄乐览,黄伟萍.适应珠三角经济发展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5):20-22.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alent Demand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in Pearl Delta Region

CAO Cheng-tao,LIN Xiao-hui

(Guangdong Communications Polytechnic,Guangzhou Guangdong 51065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