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9:34:4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教育全球化的定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全球化;道德教育;影响
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化已是当今世界主要发展趋势,它已经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处可见这样的例子,网络、电视、手机上随处可见各大电商的全球购;只要时间、经济允许我们可以便利的出国游;从未退热的移民潮、留~我们已然生活在全球化之中。但是到底全球化是什么,怎么定义它。关于这一定学界仍有一些争论,但还是有相对同一的观点。一般认为广义的全球化指地理大发现后,资本主义兴起出现的世界性的历史变化过程与现象。而狭义的全球化指的是二战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随着通讯技术、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而引发的以金融业、跨国公司为开端所导致的全球经济走向一体的趋势和过程。显然我们经常使用的主要是全球化的狭义意义。
我们对于全球化的影响不能单纯的从正面积极的或反面消极的去定义。它是一个时代的潮流,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可以把全球化比喻成一把双刃剑,它是时代的机遇,更是一个历史的挑战。所以我们时常至少更关注的是全球化对我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甚至是教育的影响,相对而言很少去特别关注全球化对于我们的道德教育的影响。和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一样全球化对于道德教育来说也是有着对立的两面影响即积极的正面或消极的负面。全球化与道德关系是相互影响与制约。
一、全球化对我国道德教育有一定的积极正面影响
全球化背景下各个国家、地区不同背景文化相互交流碰撞,不同文化个体通过这种彼此的交流,使我们的视野更开阔。在我国,全球化打开了我们民族固有的思维,让我们了解到许多的道德选择。我们可以借鉴许多先进的道德与德育思想的概念、方法和理论。其中我国对的借鉴、学习就是一个例子。
全球化的大环境也加强了世界对于我们的文化的认识与了解,有利于我国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道德思想的传播。是一个让世界真正认识我们的机遇,减少了中国文化与世界各文化间的隔阂,有利于避免一些我国与世界各国交流的障碍。现在遍布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就是一个很好的利用全球化的传播我国优秀道德教育的重要举措。
二、我们不能只洋洋自得于全球化带给我们的这点积极影响
全球化使我国德育教育面临艰巨挑战,它带来的更多的是消极的负面影响
1.扰乱了我们对于正确道德的选择和判断
全球化的大浪潮一方面丰富了我们对于道德的选择,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也扰乱我们对于道德价值观的判断。这一点在青少年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随着世界全球化,我国青少年深受西方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的影响,所以社会常以80后,90后,00后等带有专有意味名词形容这几代。
2.与我国传统伦理道德产生冲击
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道德伦理可能会与我们民族的传统伦理产生冲突,这样就会产生一些误会,争议。更有一些全球普适的观点会对我国的道德教育产生一定的冲击。美国就以人权为借口经常对我国指手画脚。
3.不利于我国自身传统道德的传承与保护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各国间的道德思想和观念相互借鉴、交融,形成了一些世界普遍认可,全球公认的观念,制定了很多共同遵守的规则。如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和平问题等,这些都是全球已公认普适的伦理。但许多我国传统优秀道德被取代或淡化。
三、面对全球化,我国道德教育应该怎么做
1.重视道德教育,提高我国道德教育水平,提升我国道德教育的竞争力
邓晓芒在阐述全球化观点时说道:“全球化肯定不只是经济上的全球化,而同时应当是文化心态和道德意识提高到可以相互宽容、相互协作的结果;也不应当只是‘多元并存’,而是谁最先意识到并且最能做到文化宽容,谁能把自己的道德意识提高到能够宽容其他文化,谁就能在多元中占据主导位置。”
2.警惕西方社会假借全球化企图实现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的全球化
辨识全球化对于我国道德教育带来的风险。“在当今世界全球化进程中,既不应造成文明单一化与文化同质化,要维护文明与文化的多样性;又应开展不同文明的对话,增进相互理解,消弭隔阂,化解对抗,共同进步,反对‘文化冲突’,实现一种基于文明多样性与同一性的全球化。”
3.保持我国道德教育的传统特色、独立性,在尊重各地区、国家、民族的文化的基础上,辨识、抵御全球对道德教育的冲击
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一书中就指出了这一观点,世界上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自身对于道德的相应的理解。“都有它自身的规范,这一规范的有效性始终以该文化本身为依托。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一个普遍的有关于人性的道德。”
把握好道德教育的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关系,明确道德教育在我国教育中的定位。道德教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道德教育一定要抓紧抓好。面对世界全球化,实施适合我国自身发展的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对于道德教育我们要采取尊重、宽容的态度,面对全球化对道德教育的冲击,与世界各国之间应加强对话,增进交流,相互理解,采取取长补短的策略。“全球化时代的道德教育是一种基于多元文化的主体间的道德教育,每个民族的文化、伦理价值都成为一种主体。多极文化主体通过交往实践,一方面达成全球化伦理共识,另一方面,尊重每一种价值文化主体。”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含义;措施
引言:
科技的日新月异,使得我们同处一个地球村,使全球人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国际贸易使我们享受到各国不同的美食、家俱、电子产品等等,现代人每天都享受国际化带来的好处。如今,许多西方国家将教育产业化,把教育当作一种产品向其他国家输出,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向欠发达国家输出,这一点,在全球留学生流向分布得十分明显,不仅因为发达国家经济层面的优势,也由于他们对高等教育的理解和对国际化的潮流把握得较准。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二十一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它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大学教育。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经济发达国家的大学和教育管理机构纷纷召开各类研讨会,讨论世界经济一体化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对策,并制定出面向二十一世纪国际化策略的具体方案。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发展之必然。
古往今来,高等教育是传承世界历史与优秀文明的重要阵地,大学是传授知识的机构,而知识是没有国界的,因此,就传播知识而言,国际化本身就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历史使命;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包括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消费全球化、交通和通讯全球化等),要求大学培养出的学生不仅能够适应经济全球化环境而生存,还要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寻求自我发展,因此要求大学在教学上要能够提供国际化的语言、课程和知识体系,在研究方面要能够开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包括教师的交流和学生的交流,在大学管理方面要为培养国际竞争性人才提供各方面的服务。
由于经济的全球化,各国的大学已经开始在一个统一的世界教育大市场中进行面对面的直接竞争,为了大学自身的生存发展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大学教育必须实施国际化。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含义。
从内涵上说,“大学教育的国际化是指把大学的teaching(教),learning(学),research(研),service(服)和management(管)置于世界教育和文化之中进行建设和管理的这样一种理念、政策和各项措施”。这是一个关于大学教育国际化的概念性定义,这个定义是从管理的角度给出的。国际化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政策和各项措施,国际化更重要的是它的过程。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大学在不同的时期所要求达到的国际化的程度和目标是不同的。
从外延上说,“大学教育的国际化是指大学在teaching,learning,research,service和management方面的开放性、交流性和通用性”。这个定义是从结果的角度给出的,我们可以用这个操作性的定义来测度一个大学在不同时期国际化实现的程度和水平。大学国际化,就是要通过制定政策(比如,每年派出师、生的人数和比例,每年吸收来华师、生的人数和比例),采取措施(比如与国外建立校际交流关系,开设中、英文课程,互访互学),结合国际超标准(指学科和专业的设置要互通,课程计划、教学标准及学历学分要互认),实现高等教育中“教学研服管”五者的开放性、交流性和通用性。
三、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措施。
发达国家的大学需要国际化,发展中国家的大学更需要国际化,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大学不仅在学科(教学与研究)水平上与发达国家有差距,而且在管理水平上的差距更大,因此发展中国家大学的国际化任重而道远。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着世界上最多的高等教育适龄人口。但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总体上看还很低,需要跟国际上著名大学更多地学习和借鉴,需要在开放性、交流性和通用性上做更多的努力。
我国的大学要提高其国际化程度,首先从政府层面需要做好政策引领工作。一是教育部与外国教育部门达到互认学历学位协议。这是我国高校国际化最重要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二是教育部和地方教育部门制定促进高校国际化的相关政策,例如在出国方面,面向国内高校扩大出国师生名额,拓展交流层次;在引智和来华留学方面设立吸引人才优惠政策,设立各类政府奖学金引领来华留学工作;
推动高校国际化的最大动因在于高校。高校要积极建立和加强与国外优秀大学之间的合作关系,吸收其先进的办学经验;加大与国外大学师、生交流的数量,充分形成活水对流的局面,如果条件允许,实现与国外著名大学的联合办学;开展与国外知名学者的合作研究,提升、壮大自身在国际科研方面的研究力量;引导、鼓励在校师生在国外著名期刊上,提升学校的影响力;使用国外高水平的英文原版教材,提高师生在国际交流中的专业沟通能力;逐步引入国外先进学校的组织管理模式,实现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争取高校更多地开设国际课程,使其学分得到国际认可;将国际交流普及到基层院系,从一般流深入为学科间的实质流;
结束语:
我国高等教育近年来大步走向国际化,不少高校做得比较成功,其国际化已经渗透了大学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人员交流等各个方面。国际化给高校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比如:高校可以与发达国家的一流大学共享课程与师资,快速提升教学的水准;通过外派或交流,高校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增加国外学习生活的经历,使他们的视野开阔;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使高校的校园更加多元化,等等。但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是几所大学能完成的,它需要全国所有高校的参与。只有这样,我国的高等教育才能在世界教育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国际化挑战与大学的战略选择》许智宏.光明日报2006.11.
【关键词】全球化;本土化;翻译;国际化;创新型
0 引言
2010 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明确提出,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该描述明确了“国际化人才”的内涵与培养目标,对国际化外语人才的培养有借鉴意义。目前,国内高校已达成共识,外语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国际化的教育环境与全球化意识。但是认为“国际化”就是全盘西化、外语人才培养就是单方面的吸收外来语言与文化的思想是对该理念的误读。要防止这种外语教学中一边倒的倾向,就要努力培养创新型外语人才。具体到翻译人才的培养,就是要培养既具全球化视野又具本土化意识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因此有必要梳理译者本土化意识的定义及与其相似、相关概念的关系,借此来探讨其培养的重要性与途径。以下主要是对译者的本土化意识与本地化翻译、译者主体性与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三对概念关系梳理和分析,以期对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些思路。
1 译者本土化意识思考
1.1 译者本土化意识与本地化翻译
本土化意识与本地化翻译都与英文localization有关,但两者侧重的角度不同,因此这里用本土化和本地化加以区分。前者指的是与翻译的全球化相对应的概念,翻译的全球化从长远来看,必然会导致全球文化一体化,不利于译者本土文化和多元文化氛围的保持,使全球文化呈现西方主导文化占优势的单一化和标准化,保持译者的本土化意识,即要保持翻译的民族个性;后者指的是 “跨国公司将特定产品转化成语言和文化都符合不同市场需要的产品的完整过程”(李广荣,2012),2007年本地化工业标准协会(LISA)将后者定义为“对产品或服务进行修改以适应不同市场中出现的差异的过程”。本地化翻译的过程,即“在本地化语境下,专业翻译人才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结合项目管理技术进行的复杂的专业性强的翻译活动”(ibid)。
由此可见,这里所说的本土化与本地化两者所指范畴不同,前者指翻译过程中,译者为避免全球化带来的弊端而要努力保持的民族性,而后者指的是一系列对全球化的产品的语言及文化进行适应本地市场的再包装的语言服务。也就是说,本地化作为译者的一种意识,往往寓于本地化翻译之中。本地化翻译要求译者既要有放眼全球的开阔眼界,又要有着眼当地的本土化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本地化翻译离不开本土化意识,本土化意识也需要本地化翻译的土壤。
2 译者本土化意识与译者主体性
既然译者的本土化意识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要努力保持的民族性,需要译者的主观能动性,那么它与译者的主体性又有怎样的关系的?
20世纪70年代,翻译的“文化转向”给西方翻译研究吹来了新风,译者主体性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传统翻译理论强调的原著中心论和作者中心论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译者也从受制于原著与作者的“画家”,“媒婆”,Prometheus和“翻译机器”等的形象等(屠国元,肖锦银,1998,30-31)走向“叛逆”的对原文“占有”与“摆布”的主导地位。不可否认,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为达到其翻译目的,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其主体性又不可避免地受到其自身因素,如其所处的语言环境、价值观、情感、意志等的影响。因此,屠国元(2003)译者主体性定义为“译者在受到边缘主体和外部环境及自身视域的影响制约下,为满足译入语文化要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
从以上定义来看,译者主体性强调翻译要“满足译入语文化”,而这一点也是本土化意识的出发点。译者主体性的涵盖范围比本土化意识要更广泛,译者的本土化意识只是译者主体性当中受本土语言体系与文化影响的那一部分主观能动性,也是最具名族性的一部分。
3 译者本土化意识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既然译者的本土化意识强调克服强势文化的冲击而保持翻译的民族性,那么这就意味着译者要保持一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提出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从根本上说是对文化本质的信念信心。所谓文化自信,主要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互为基础,相互相成。没有文化自觉就不会有文化自信,没有文化自信就难以形成真正的文化自觉,从而难以达到真正的文化自强”。
译者作为翻译这个跨文化交际中的主要执行者,一方面担负着将外国文化译介到本国的任务,一方面又承担着向世界传播本国文化的使命。在这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中要谨防两种倾向:一种是自卑自弃,对待自己的传统文化认识弱化;另一种是自大自傲,对待外来文化全面排斥。一些译者,谈到先进文化言必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程度严重不足;一些译者缺乏民族文化经典常识的认知;一些学生缺乏对国家发展的自信;还有一些缺乏开放包容的胸怀和开阔的国际视野,文化宗主国意识和民族主义意识较强,缺少对外国先进文化价值的合理认识。
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长期偏重单向介绍外国文化,忽视介绍本土文化,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本,扩大知识面,很少进一步探究产生文化差异的社会历史根源及其对政治、经济、社会的影响; 外语专业学生一直以来致力于积极学习外语语言技能和外国文化,以力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融入世界,人们为能说一口流利的外语而自鸣得意,却不在意母语表达上的辞不达意、语无伦次,导致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译者存在严重的中国文化“失语”。因此很有必要针对这一现象,加强外语专业翻译教学中对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也即提高其在翻译过程中的本土化意识。
4 结语
培养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是国内高校的历史使命和永恒追求(张美玲,2010)。作为外语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全球化的视野和国际化的培养环境,更离不开本土化意识的构建。只有在对本土语言与文化足够重视的基础上,培养外语人才的全球化思维与全球化视野,才能担负起国际交流的使命,具备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广荣.国外“本地化”翻译研究学术话语的构建[J].上海翻译,2012(1):14-18.
[2]屠国元,肖锦银.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译者形象[J].中国翻译,1998(2):28-31.
(特约主持人刘尧)
摘要: 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使教育实现了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转变,要求教育体系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和国际竞争力。为了适应这一转变,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应开展结构性变革,包括实施制度变革,赋予教师和学生更多教育选择权利;建设具有文化包容性课程,满足学生个别需求;强调以问题为导向教学策略,整合跨学科知识;倡导多样化评价方式等。同时,也应注意到全球化所导致的同质化、集权化等危险倾向。
关键词: 全球化;课程;多元文化;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8381(2012)03-0001-06一、 全球化的知识经济发展与大学教育
无论我们是否承认全球化扩张的程度已经影响到课程设计与教育管理,我们都无法否认一个事实,那就是日益增长的知识经济极大地影响了知识的传递方式。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于1990年写到,“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将出现一种新的创造财富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将不再依靠肌肉,而是依靠头脑” \[3\]。而那时,知识经济还仅仅是一个概念而非一种经济形式。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托夫勒预见性指出,雇佣关系在全球发生着显著变化,这一变化从蓝领――低技术性工作延伸到白领――高技术性工作。借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定义,一个知识经济型国家是一个“技术信息的生产、传播及其应用,对经济活动和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国家\[4\]。为了增强国家实力从而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开始投资于研究和开发新思想和新知识。
除了日益增长的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影响,另外一个促使高等教育课程变革的动力是对教育作为服务贸易的全新定义。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和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对教育服务进行了分类,并且寻求如何确保逐步减少对教育服务,如技术转让、咨询顾问以及远程教育的限制。对教育作为可贸易服务的全新定义,其最终目的是在教育领域创造出国际化市场\[5\]。阿比・里德尔(Abby Riddell)曾简要概括了知识经济增长以及教育作为服务的全新定义所产生的影响:贸易模式的改变对经济生产方式产生了影响,因而也影响了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对教育价值的期待以及如何培养劳动力以满足这一需求\[6\]。
随着工厂生产向高科技和知识密集型工业的转变,以“在工厂地板上狭隘的专业化工作和分化的技术与知识”为特点的福特工业模式开始显得不合时宜\[7\]。鉴于未来工业需要依赖于能够适应日新月异环境的个体,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对大学课程进行改革,从而培养出具备应变能力的学生来适应变化着的环境,同时也更加注重在职培训。简而言之,知识经济在教育领域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对技术的期望和要求。在认识到全球化市场的变化动因后,我们确信高等教育机构必须对通识课程和特定的教学策略进行改革,从而促使学生变得更加富有创造力、创新精神,并且能够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和经济变化。
二、 全球化与课程设计中
潜在的重要价值理念
围绕着全球化与课程改革这个主题,当前已经产生了许多争论。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学习应该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习为中心,一些相关的核心价值观也出现了,包括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在职学习、全人发展等。最近几年,世界银行便借鉴市场化模式,提出了在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
知识经济的发展有赖于一种促进创业精神的体制,拥有一个受到过良好教育和掌握了必要技能的群体,对于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8\]。什么样的教育体系才能够培养出这样一群人呢?世界银行给出的答案简单明了:这种教育体系必须实现这样的转变,即“从一个由自上而下的正规教育体制所提供的以信息灌输、教师主导为特征的学习体制转变为一个强调创新、运用、分析、知识整合以及贯穿终身的合作学习体制”\[9\]。
由世界银行阐述的终身学习模式,远远超越了传统的学习模式。传统的学习模式“强调学习由教师掌控,教师像看门人似的控制着学习的进程,对学生强制使用一成不变的课程和教学法”\[8\]。而全新的学习模式则强调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不同于传统模式,终身学习模式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如培养个体的决策能力、问题解决的技巧,以及如何独立学习或向他人学习\[10\]。为应对这一基础性转变,英国政府已经开始推进一项新的学习方法,该方法致力于个性化学习,同时注重发展新策略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会学习\[8\]。为使学生掌握更为广泛的知识,一些学者们呼吁在大学教育中设置综合性的、跨学科的课程。
全球化这股力量不仅促进了发展以学习者为导向的学习模式,而且还引发了一场关于高等教育领域的多元文化和国际化的讨论。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全球化挑战,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良好环境显得极为重要。这一环境应有助于学生欣赏文化多样性和了解社会差异,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接受全球范围内社会、经济、政治以及宗教体制中的多样性。在全球化与多元文化的世界,理想的课程应当为所有来自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以及社会背景的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从而推动社会包容性、文化多元性、世界公民权益等价值观的建立。在麦克法登(McFadden)等人看来,为了解决由全球化所带来的复杂问题,课程应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促进公平和社会正义;(2) 加强团体间的联系并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3) 减少偏见、成见以及歧视现象;(4) 掌握并传授有关人类差异性和共通性的知识;(5) 掌握有关文化的知识,形成文化意识;(6) 培养批判能力,在批判中理解知识构建的过程\[11\]。
全球化不仅要求培养学生更清楚地意识到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社会、经济、政治和宗教等方面的差异和多样性,还要培养学生在全球化市场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因此,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大学以及各级学校肩负着培养学生竞争力的重任。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学生应当具备应对多元文化工作环境的能力,并且能够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协同合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机构或者高等教育机构应当为学生提供关于跨国技能的培训,例如掌握一门国际性语言(英语),掌握信息与通信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和批判性思维等,这些都被认为是大学新课程为适应全球化而应包含的重要组成部分\[12\]。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现实中,许多学者均强调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学习的重要性,呼吁学生将知识学习与真实的工作环境紧密联系起来。以就业为导向的学习与产学相结合逐渐变得流行,它们试图促进具体且非学科知识的生产\[13\]。以上我们简要提到了教育范式转变背后所体现的一些主要价值观,包括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工作场所为中心、强调问题解决的方法等。下面我们分析全球化形势下高等教育课程的主要变革。
三、 全球化与课程的重大变革
(一) 课程变革进程中的制度变革
为了培养学生的国际化和全球化视野,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文化多元性,高等教育课程已经发生了具有深远意义的结构性改变。莫里(Morey)所设计的有关大学中文化多元性系统变革的计划,被认为可以用于改变全球化背景下的学术环境。在过去几年中,莫里在美国近100所大学实施了她的计划,帮助这些大学,使他们的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多样性,并为应对多元化的复杂社会做好准备。莫里计划的核心理念就是多元文化与国际化,他们尤其强调:增强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和国际教育能力;通过教师研究和其他形式的学术研究,增强多元文化和国际化的知识基础;在课程中加入相应的学科和教学策略,以改进多元文化/国际化背景下的教学和学习;与高等教育机构以及其他相关组织建立联系,以利用他们的知识、技能和资源;增加学生构成的多样性,包括道德品质和国际化程度\[14\]。
除了认为大学教育中应当加强多元文化和国际化因素以外,莫里还坚信在大学中开展制度变革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些改变将会支持课程的改变。在坚信学校与外界应紧密联系的基础上,莫里也看到了建立形成这样紧密联系的重要性,据此教师能够学习如何更快地应对外面变化着的世界。此外,制度变革也可以在大学或中小学校内推行,从而打破机构中森严的等级制度,赋予教师和学生做出教育选择的权利,促进课程改革。根据维多维奇主持的一项研究,新加坡的学校已经采用了联盟的理念,在学校内部建立新学校以激发教师在课程改革中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15\]。维多维奇在澳大利亚的一所学校发现,该校已将原来22个部门重组为以课程框架构成的8个学习领域。一方面,这种结构性重组在每个学校彻底摧毁了等级制度,从而为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们赋予了权利。另一方面,它也帮助学校建立了一个以课程为导向的结构,该结构与传统的由数学和科学占据的课程不同,它更加注重跨学科之间的综合性\[15\]。
(二) 学科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人们期待教育不仅能够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同时也能够促进文化的包容性。根据基塔诺的变化模式,一门具有文化包容性的课程其内容应当通过材料、阅读文本、演讲者和对资源多样性的分析为学生提供多种可选择的视角。为发展这样的课程内容,教育机构以及教育工作者或许需要改变教学策略。对教育工作者来说,需要改变教育风格,从原来认为学生的角色只是学习且复制教师方法的思想转变成一种新的思路,转变成满足学生自己个人特定的学习需求\[15\]。根据黑格(Haigh)的研究可知,传统的英国课程普遍被认为是以欧洲为主导地位的,绝大部分英国大学事实上都已建立了一个以英国传统、历史、地理、艺术、音乐、流行文化和文学为基础的知识体系。为应对逐渐增加的具有多样背景的海外留学生,英国大学需要改变课程以及教学策略。例如,大学教师不应再假定学生都是本国的以英式英语为母语的人,且能够完全听懂当地的口音和俚语。的确,除了在课堂陈述中语言的运用以外,课程中追求国际化和文化多元性也应涉及对课程设计和课程内容本质的重新思考。
然而,伴随着同质性与异质性之间的紧张关系,全球化也就意味着文化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已经致使西方知识生产体系向其他文化地域转移,因而也导致了对当地知识传统的压制或侵蚀\[16\]。例如,语言这门学科便反映了全球化课程的需求与对普适主义的话语和实践的抵制这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在亚洲许多国家,比如台湾地区和日本,采用英语作为教学用语已经被视为教育国际化的象征。与此同时,这些国家或地区还拥有一些根深蒂固的具有本土特色的知识体系,这些知识大都运用当地的语言进行授课。然而,在非洲,尤其是一些曾经是殖民地的国家,情况就不同了。在这些地方,使用英语已经被贴上再次殖民化的标签,或成为了影响社会分层的工具\[17\]。由此看出,我们必须具备文化和政治的敏感性,从而觉察出全球化趋势与地方保护主义之间潜在的紧张关系。
(三) 教学策略与活动
如前所述,教师与学生之间权力关系的变化是全球化对课程的另一个影响。这一转变的核心价值观是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建构,由此鼓励同伴学习和批判性的分析\[18\]。一些学者也坚信即使对于开展多国参与的高等教育项目来说,参加这些项目的学生也应当有机会表达出自己的兴趣和期待;而作为提供者的机构来说,为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也应当慎重考虑学生们的观点。正如萨迪基所言,国际化的课程应该提供“一个建立在不断协商基础上的民主的学习环境”\[18\]。这样的一个学习环境将会比常规的教育指导为多元文化留出更多的空间。这样的课程也应当运用能够使所有学生都听得懂的语言,教育者不应使用方言和当地口音\[16\]。
除此以外,教育策略和活动应当具有包容性,应当以方法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19\]。有观点认为,教学的包容性不仅包括多元文化的视角,还包括使用跨学科的方法,就是在以问题为导向的基础上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到一起。在全球化时代下,语言被重新定义为一种交流的技巧,因而它应该将读写知识与信息通信技术融为一体。这同时也牵涉到跨文化交际,学生要能够利用不同的媒介工具来与陌生的文化传统沟通交流。因此,许多大学已经在发展多媒体课程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卡梅伦认为,语言向沟通技能的演变是新工作秩序的结果,在这一秩序中,雇主更加关注雇员之间,无论是在言语上还是非言语上(例如视觉和口头)互相协作的能力\[17\]。与当前时代背景相违背的是,目前出现了一种新的计算机文化,包含了大量的视觉素材,然而却鲜有文化内涵。这种无文本的文化的迅速发展导致了语言文学的分化,这要求语言课程能够应对一整套语言学特点和语言学分析各不相同的概念。
(四) 评价方式
上述提到的课程变革无疑会对评价方式产生影响。一个具有包容性的课程应当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而不仅仅是标准化考试和试卷。应当鼓励自我测评,并关注学生的成长。更具体地说,一个具有包容性的课程,应当强调可迁移性和连通性。新出现的计算机文化正是在全球化学习环境中全新标准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如上所述,当前的语言教育经常使用非文本类型的材料,强调语言是一种沟通方式而非知识。因而,评价的关注重心便不再是学生掌握语言内容的能力,而是建立人际关系以及感知他人心理和情感需要的能力\[16\]。简而言之,学习目标、课程、教学策略都应当与评价保持一致。因此,我们所倡导的课程变革应该引发评价方式的变革。
尽管一些学者早已主张以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应对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但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评价也日益呈现出中心化和普遍性的特点。剑桥大学关于英语Olevel的测试作为一个测试基准被广泛地运用到了许多英国的前殖民地国家和地区\[20\]。可以说,现在有多种不同的课程和测评框架,在国际上被广泛采用并相互竞争。因此,课程与评价并不是僵化地变得一致的关系。这里的关键问题是,这些国际化的法定课程与测评框架通常源于西方国家,它们在一些国家早已替代了传统的具有本土特点的框架准则。这使得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国家与超国家力量之间的关系,同时也需要重新思考全球化所体现的同质性以及异质性的范围和程度。
四、 全球化与课程变革的批判性反思
虽然全球化的一个重要价值理念就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多元文化和国际化的理念和实践,但全球化也带来了同质化和异质化的困境。我们相信,在全球化影响下,教育应该通过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竞争力应对“一个以文化多样性、不平等、相互沟通、相互协作、相互冲突为特征的世界”\[12\]。但与此同时,在现实世界中,我们正在面临同质化和异质化的困境,这就给新课程的产生造成了困难。由于大学和中小学,特别是教师和学者对多元文化和国际化有着不同的理解,所以他们会采用不同的方法,并对课程产生不同的影响。此外,各机构所处位置的不同(如地区性的或国际性的)及其教学使命不同(如以服务当地为目标或是以跨文化为导向)也会对课程设计的方式产生影响\[21\]。在这种意义上说,大学或中小学能够在多大程度上,适应当前世界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员工及机构的意愿和倾向。但是,当前我们所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课程设计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全球化潮流的影响?以此为出发点,我们必须意识到,在开发课程过程中存在着一种矛盾和紧张关系,即究竟是以保护或促进当地本土文化为导向还是以促进全球化为导向。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应该意识到全球化趋势可能带来的问题:制约课程设计过程中选择的机会而不是促进多元化。
此外,我们对课程形成的过程不应有简单化的理解,不应把它看作是一个完全自动发生的过程,不应把它看作是一个不受政府控制,或不受经济、社会、文化、历史资源影响的过程。在课程政策形成和执行过程中,国家或政府是融合本土传统与全球化趋势的一个重要机构\[22\]。我们上述提到的大学层面的结构变革在促进多样化,而国家层面的变革则在朝相反的方向发展。必须承认,当前课程改革有一种趋势,就是加强政府对课程和评价的集权控制。普里斯特利研究发现,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的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便在推行全国统一课程\[17\]。
参考文献
[1]Peters M. 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Constructions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 Towards a Critique \[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Enquiry, 2010(2): 1-22.
[2]Delanty G. Challenging Knowledge: The University in the Knowledge Society \[M\].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1.
[3]Dale R. Globalization, Knowledge Economy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 \[J\]. Comparative Education, 2005(41): 117-150.
[4]Toffler A. Powershift: Knowledge, Wealth and Violence at the Edge of the 21st Century \[M\]. New York: Bantam Books, 1990:9.
[5]OECD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 A Set of Facts and Figures \[R\]. Paris: OECD, 1999.
[6]Kelsey J. Privatizing the Universities \[J\]. Journal of Law and Society, 1998(25): 51-70.
[7]Riddell A. Globalization: Emasculation or Opportunity for Educational Planning? \[J\]. World Development, 1996 (24): 1357-1372.
[8]World Bank. Lifelong Learning for a Global Knowledge Economy \[R\].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2003.
[9]Lloyd C, Payne, J. What Is a ‘High Skills Society’? Some Reflections on Current Academic and Policy Debates in the UK \[J\]. Policy Studies, 2003(24): 115-133.
[10]Robertson S. Reimaging and Rescripting the Future of Education: Global Knowledge Economy Discourses and the Challenge to Education Systems\[J\]. Comparative Education, 2005(41): 151-170.
[11]DfES. Five Year Strategy for Children and Learners \[R\]. London: DfES, 2004.
[12]Morey A I. Changing Higher Education Curricula for a Global and Multicultural World \[J\]. Higher Education in Europe, 2000(25): 25-39.
[13]UNESCO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Globalization and Living Together: The Challenge for Educational Content in Asia \[R\]. Paris: UNESCO, 2000.
[14]Boud D, Symes C. Learning for the Real: Workbased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M\]∥Solomon, N., McIntyre, J. Working Knowledge: The New Vocationalism and Higher Education.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0: 14-29.
[15]Vidovich L. Towards Internationalizing the Curriculum in a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Comparing Policy Processes in Two Settings \[J\]. Compare, 2004(34): 443-461.
[16]Kitano M K. What a Course Will Look Like After Multicultural Change\[M\]∥Morey, A. I., Kitano, M. K. Multicultural Course Transform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A Broader Truth. Boston: Allyn and Bacon, 1997:18-34.
[17]Haigh M J.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Curriculum: Designing Inclusive Education for a Small World \[J\]. Journal of Geography in Higher Education, 2002(26):49-66.
[18]Gough N. The Long Arm(s) of Globalization: Transnational Imaginaries in Curriculum Work\[M\]∥Doll, W. E., Gough, N. Curriculum Visions. New York: Peter Lang, 2002:167-178.
[19]Sadiki L. Internationalizing the Curriculum in the 21st Century \[M\]. Canberra: Australia National University, 1998:5.
[20]Cameron D. Globalization and the Teaching of ‘Communication Skills’\[M\]∥Block, D., Cameron, D. Globalization and Language Teaching. London: Routledge, 2002: 7-82.
[21]Sadker M, Sadker D. Ensuring Equitable Participation in College Classes\[C\]∥Border, L. L. B., Chism, N. V. V. Teaching for Diversity.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1992:49-55.
[22]McFadden J, Merryfield M M, Barron K R. Multicultural and Global Education: Guidelines for Programs in Teacher Education \[M\]. Washington, D.C.: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for Teacher Education, 1997: 10.
Hig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Globalization
Mok Ka Ho
(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Hong Kong, China)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课程结构改革 本土化
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预言,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地球将变成一个村落——“地球村”(global village)。全球化首先在经济领域得到力证,各国资本、商品、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经济的全球化要求大量具有国际化的人才,人才的培养要依赖教育,这就要求教育面向世界,具有国际视野。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各国在基础教育领域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尝试从全球化背景出发来整体设计课程体系,建构全球化课程。全球化相对于本土化来说,又是一个挑战,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维护好本土化、民族性的东西,这是教育要探究的问题。
一、课程结构的定义与类型
课程结构是课程内容的组织,主要规定了组成课程体系的学科门类,以及各学科内容的比例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搭配等,体现出一定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1]课程结构是针对整个课程体系而言的,课程的知识构成是课程结构的核心问题,课程的形态结构是课程结构的骨架。
在课程理论与实践中,典型的课程类型可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二、全球化对课程结构的挑战
任何课程目标都是借助一定的课程内容来实现的,换言之,课程内容是一种工具。一般来说全球性的知识资源课通过三种途径获得:一是建构新的知识资源。它是对原有课程体系中所缺失内容的一种开发,例如信息技术课程;二是重组旧的知识资源。它是对全球化为主题对原有的各学科进行重新排序与组织,如创新教育课程;三是重新开掘旧的知识资源。有许多知识资源内在的具有向全球化观念进行重新阐释和解读的过程,如世界历史。[2]但是全球化知识资源的开发不可避免地要带来课程负担的加重。如何在保证学生全球性知识的获得、全球化意识及全球性能力的提高,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之间保持恰当的平衡,是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难题。
三、改革课程结构以适应全球化
中国传统的课程类型结构比较单一,分科课程、国家或地方课程、必修课程一统天下,我国目前的课程改革打破了这一局面,综合课程校本课程和选修课程占据一定比例,这为全球化开展提供了契机。那么在此基础上,在综合课程、校本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开发中,要适当穿插一些全球化教育的主题,如环境教育、国际理解教育,同时加强双语教育,特别是外语口语教学。使课程在不影响个人发展与国家目标的同时,努力求得教育全球化。
(一)从终身学习的理念出发,把学生目前的课程内容按功能和性质进行分拣,对于那些适合学生心智能力的部分,留作课程内容,其他课程内容延伸到学生的整个人生,贯彻终身,而不是急于一时灌输给学生,以缓解学生一个阶段的学习压力,留给他们自我发展的空间。
(二)从整合教育的理念出发,把学生目前要学习的多学科内容按性质和主题加以归类,对于那些性质相近的、主题相关的学科按新的原则加以重新组织或调整,从而达到减少学生课程负担的目的。
(三)以教育全球化观念为依据,在不改变原有课程结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本身进行更新,对于那些不适应全球化观念的内容进行删除,对于符合全球化教育新观念的内容要补上,这样进行课程内容内部替换,进而达到增加新的内容而不是增加学生课程负担的目的。
(四)课程结构改革本土化的必要性
一味追求全球化的课程改革的同时,我们要警惕“唯西方化”倾向,切实加强自身民族性和本土化的建设。
1、从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看,我国可分为沿海发达地区、中原地区、西部欠发达地区三大区域,各区域的经济发展需要有着不同文化知识结构的人才,因此应当允许各地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选择相应的课程,以适应这种区域经济和社会差异。从文化角度看,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对本民族的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课程结构应适应不同民族的文化认同需要,如民族文化课程、地域文化课程等。由此看来,国家层面的课程结构需要具有充分的变通性,以有利于不同地区根据自身的需要做出选择。如规定多少比例的必修课、每门必修课程的课时,为地方课程留出一定的开发的空间。
2、课程改革取得成功不在于有多少理论文章和理论研究成果,而在于学校、教师乃至社会的教育观念是否发生转变,学校中实际发生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有了变化。因此,调动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的时候,课程改革才有希望。每一所学校的主体性集中体现在能够创造和形成本校文化特色的课程上。不论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都应看到每一所学校的学校文化特殊性,学校有必要也有能力根据本学校的教育宗旨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选择和再开发,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国家或地方层面的课程计划还需要规定学校自己设置的选修课(校本课程)的课时比例。[3]
(五)积极开发本土化课程
我们对本土化课程进行如下的定义,本土化课程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或学生自主从本县、乡镇的自然、人文社会资源中选取感兴趣的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并在研究过程中,充分发掘与利用本地区和学校课程资源,形成有鲜明地方和学校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它是在研究性学习教育理念指导下开发的一种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条件、突出地方特色、反映地方文化、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一门课程。它除了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等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乡土性.可开发性、人文性等特点。 当然,我们在实施课程的本土化的同时,并不排斥学生选择一些国际热点和学科问题开展研究,如世界反恐问题、SARS问题、实验的改进与设计等,使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融合本土化与全球化、民族性与世界性。[4]
开发全球化课程,并不排斥本土化课程,他们恰恰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对于世界的先进教育理论和课程理论及模式,我们应该避免生硬的移植,而应结合自身实际加以借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优秀的本土课程如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中国民间文化教育等本身就是世界灿烂文明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向海英.教育全球化对中国课程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