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9:34:4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国外贸易风险,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也加深了各国市场间的互相依赖,国际贸易的发展规模也随之逐渐扩张。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贸易也取得了不小的发展成果,并逐渐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但各种风险监控问题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
【关键词】
国际贸易;风险控制;外贸企业
作为国际贸易风险管理工作的关键内容,风险监控也能够为相关贸易风险管理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也是各企业有效抵御国际贸易风险的重要手段,并在外贸企业风险管理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各企业应对当前国际贸易风险监控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出科学有效的监控措施,进而促进我国各企业国际贸易风险监控水平的逐步提升。
一、我国外贸企业遭遇贸易风险的原因分析
(一)客观因素。
国际贸易业务存在着象征货、先货后单,以及单货分离等基本特征,并逐渐由商业信用向银行信用转移。同时,每笔交易的顺利完成都需要涉及到进、出口商、商检机构、海关及承运人等各方当事人,以及多方、多国交接、文化和法律方面存在的差异等复杂且多变的环境。而且客观存在的风险何时、以何种方式发生,有多大发生概率,可能会产生怎样的后果都是不可预测的,因此,从客观因素方面来讲,国际贸易风险具有一定的潜在性,不受当事人的控制[1]。
(二)主观因素。
1.在人员防范意识上。
作为外贸事务的关键内容,对于风险防范,很多企业还缺乏正确的防范与规避意识,过于追求市场与成交量的开放与增加,而往往忽视了各项交易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或者总是抱着一种侥幸心理。对于一些国际贸易风险防范手段也缺乏正确认识,也无法科学、灵活利用这些防范手段,对潜在的风险给予良好的抵御和防范,也未做好心理和措施方面的准备。
2.在风险监控组织制度上。
风险防范组织机构缺位,以及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是我国外企当前风险防范管理存在的最典型、最普遍的问题。一直以来,我国大多数外贸公司实施的运行机制都是以外销员为核心,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也主要取决于业务员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好坏。在对外贸易活动中不仅无法实施具有针对性的监控和预警,对于已经产生的风险也难以做到科学、及时的控制与处理。面对国际贸易风险也常常处于一种不设防的状态,进而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各种风险在外贸企业经营、交易中发生的概率[2]。
3.监控方法上。
不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市场中,都存在经营状况不理想、客商资信不良,或者是无法支付货款等现象;甚至在交易中还存在一些运用假单据、假发票等情况。同时,一些企业对客户信心管理系统的不重视,在交易前没有对其经营现状,以及商业登记等有关资料进行全面调查,进而频频遭遇外贸风险。
4.风险防范人才的严重缺乏。
风险监控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而要想进一步提升外贸风险监控水平,其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较强的责任心等。而就目前我国外贸企业的风险监控来讲,严重缺乏展业的风险监控人才,在这种背景下,不仅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一定损害,也制约着外贸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加强国际贸易监控的措施
(一)制定科学的计划书,增强外贸企业员工的风险监控意识。
通过制定科学、完善的监控计划书,能够引导每位员工充分明确相关监控目标与要求。其计划书首先要对风险监控的重要意义,以及对外贸易的重要性进行陈述。同时,还要详细讲解风险监控机构在整个外贸经营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引导其机构领导明确自身职责。而不论在何种情况下,其风险监控计划都要清楚表达出高层领导对于风险监控和财务处理措施研究的重视,进而在为相关监控工作开展提供重要依据时,不断增强员工的风险防范与规避意识[3]。
(二)建立完善的国际贸易风险预警系统。
主要包括:风险信息,而风险预警信息系统又涉及到信息收集,以及存储、处理子系统;风险判断。其系统的功能主要是推断和分析风险、机会因素,以及各因素间的影响与联系,并对其发现趋势进行科学预测;风险识别。该系统又包括风险判别、评价和跟踪监督的等子系统;风险信息输出与报警。该系统的功能主要是通过输出相关预警信息,对相关决策提供一定提示,以确保在相关风险出现时,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处理。该系统中存储了多样化的备选对策、方案等信息,一旦出现风险问题,该系统能够及时提供科学的处理对策方案,或是参考[4]。
(三)建设完善的风险监控体制。
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增强,以及日益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环境,各外贸企业也频繁面临着更加多样的风险,因此,外贸企业要想对各类风险进行科学有效监控,对风险监控体制的建设就要给予足够重视,并推动相关风险监控工作向制度化、系统化方向发展。为此,各外贸企业应对垂直于水平管理有机结合的风险监控机制,以及管理体制进行不断完善,外贸企业领导也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带头作用,不断加强对风险管理专业人员的培养与引进,从而逐渐建立起一直高素质、高效率,具有极强战斗力的风险管理队伍。同时还应该注重风险监控制度的制定,并引导相关工作人员明确自身风险监控职责,并根据各职员的岗位职责,在相关贸易环节的风险监控工作中实施责任制,进而使各个环节的贸易风险都能够得到科学监控,而各项监控工作的开展也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以此来确保风险监控工作的顺利、严谨进行。
(四)适当增加风险监控人员。
风险经理领导的成员主要包括保险、索赔经理,以及预警防损经理等[5]。主要是因为随着外贸企业的不断发展,面临的风险也越多、越大,需要承担的风险监控与管理任务也在随之不断增加,相应的企业风险监控组织结构也就越来越复杂,因此,为了确保各项监控与管理工作的顺利、高效展开,应适当增加一些风险监控工作人员。而在其组织机构中,风险经理不需要对其细节给予过多的处理,其主要职责是组织、协调各风险监控人员策划及执行风险监控计划。
三、结语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外贸企业不仅要注重新型产品的开发,以及产品质量的提升,还要针对国际贸易市场及自身发展情况,对怎样科学、有效降低和避免贸易风险进行深刻分析,而且只有对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准确把握,才能够对风险进行最大限度的规避,并为我国外贸企业赢得更好、更长远的发展前景。
作者:孙建 单位: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参考文献】
[1]吴建功,米家龙.国际贸易风险监控问题探讨[J].企业家天地,2013,8:16~18
[2]胡大江.面向双重风险的我国企业国际贸易外汇风险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0
[3]胡大江,任玉珑,陈学梅等.企业国际贸易汇率风险管理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4,4:71~73
[关键词] 对外贸易 政治风险 预测 管理
一、我国对外贸易面临政治风险的特点
对外贸易经营中的政治性风险传统上划分为征收风险、战争和内乱风险 (政治暴力风险)、违约风险、汇兑限制风险(转移风险)、延迟支付风险5类。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中面临的政治性风险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1.公开、直接的征收风险总体降低,但蚕食式征用风险日益突出;征收风险即东道国政府对外资企业实行征用、没收或国有化的风险。上世纪80 年代以来各国政府竞相吸引国际投资,大多数建立正常政治秩序的国家,公开、直接的征收风险可以忽略不计。但在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中,“蚕食式征用”(creeping expropriation,又称“间接征用”)风险依然存在,甚至有所上升。
2.传统战争风险转向和平环境中的政治暴力风险;战争风险指战争、内战、恐怖行为等。目前,中国企业在对外贸易中面临的主要政治暴力风险不是传统的战争风险,而是和平环境中贸易保护主义驱动的政治暴力风险,由于劳工权益问题引起的政治暴力风险也呈方兴未艾之势。
3.违约风险集中于部分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违约风险即东道国政府违约,投资者无法或无法及时求助于司法或仲裁机关;或虽有裁决,但无法申请执行。这类风险通常出现在一些法制不健全的发展中国家和前苏联东欧转轨国家。
4.国家延迟支付(债务违约)风险不可忽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更高;国家延迟支付通常指由于东道国政府停止支付或延期支付,致使外商无法按时、足额收回到期债权本息和投资利润。目前这一风险的主要存在于一些重债发展中国家,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是国际广泛接受的清偿手段,理论上可以开动印钞机无限偿还债务,但发达国家地方政府没有货币发行权,完全有可能陷入财政破产,甚至纽约、慕尼黑等世界闻名的富庶城市政府也未能幸免。
5.汇兑限制风险(转移风险)总体大幅度降低,但部分金融危机高发国转移风险仍然较高;汇兑限制风险(转移风险)即东道国国际收支困难而实行外汇管制,禁止或限制外商、外国投资者将本金、利润和其他合法收入转移到东道国境外。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货币/金融危机频繁爆发,新兴市场就先后爆发了1998年俄罗斯危机、1999年巴西雷亚尔危机、2001年土耳其危机和2002年年初的阿根廷危机。
6.第三国干预风险等新型政治性风险也日益崭露头角。该类风险可分为两类,一是第三国政府直接采取制裁措施的风险,这种风险目前主要来自美国,企业如果与美国列举的所谓“无赖国家”开展经贸往来,就有可能面临这项风险。例如中石油筹备海外上市赴纽约路演时,美国一些政治势力致函各大投资基金,以中石油在“邪恶国家”苏丹开发石油为由要求其抵制中石油,并在美国国会提出了正式的议案。另一类是在第三国干预行为的压力或引诱下,东道国政府违约的风险。由于日本参与,中俄石油管道工程方案多次反复,中石油在安大线上的前期投入全部落空,且损害了我国的能源战略,就是这一风险的典型案例。
二、对外贸易中政治风险的预测方法
政治风险预测是管理政治风险的第一步。预测方法可概括为两大类。一是定性预测法,运用风险预测者的知识、经验、理智地对政治风险做出主观判断。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兰德公司创立的Delphi Method。该方法从媒体等渠道收集来的有关东道国政治、经济、社会资料为基础,邀请国际问题专家、经济学家、熟悉东道国的新闻媒体代表人、外交人员、商人等等参加评议会,或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当意见初步汇总后,企业可将这些看法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再反馈给这些人士,如此反复多次,直到最后形成一个较为一致的意见。二是定量预测法,即充分利用现有市场信息,运用统计和模型进行计算,对政治风险进行定量预测。其中以美国纽约国际报告集团制定的ICRC――国家风险国际指南最为著名。
除此之外,《欧洲货币》杂志每年9月或10月会公布一张当年各国国家风险等级表,以一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表现为基点评估各国政治风险。这张国家风险等级表也是的重要参考之一。
三、我国对外贸易中政治风险的管理策略
2004年9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爆发了埃尔切事件和巴基斯坦匪徒绑架中国工程师两起恶性案件,充分说明我国企业面临的政治性风险与日俱增,而我国企业在对外贸易政治风险的预测及管理上还有待提高。
综上,笔者认为:在对外贸易业务中,我国企业在对外贸易经营汇总应继续加强风险意识,在应对、处理政治风险时,应结合使用定量、定性两类预测方法,扬长避短,以期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政治风险。根据最终结果判断东道国的政治风险,根据面临的具体情况尽量采取积极管理策略,如:一是针对可能发生的政治风险,做出填密的安排尽可能使本公司发展方向与东道国发展方向保持一致,减少冲突及矛盾。二是管理政治风险时投保政治风险也是积极举措之一。三是使用地域分散来减少风险。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利用地域上的分散经营来应对政治风险。但是对于已经发生的的政治风险,企业也应事后迅速采取补救措施,例如迅速转移资金、财产等,以期减少损失。
参考文献:
[1]李东阳:略论大型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1月
[2]21世纪论坛2000年会议文集,经济科学出版社
[3]《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1996/1997,1999/2000)
关键词:外汇风险;三要素;国际贸易;影响因素职称网
职称网
一、 引言
作为经济主体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企业,在其对外经济活动,特别是国际贸易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在国际范围内收付大量外汇,如应收帐款、应付帐款、货币资本的借入或贷出等,这就可能造成企业拥有大量的以外币表示的资产、债权或者是债务,而这些涉及外币的资产、债权和债务等,都需要在一定的周期或者是在贸易活动结束后与本币进行折算或兑换,以便结清债权债务并考核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最终利润和成果。也就是说,本币是衡量企业对外经济活动效果的共同指标,企业在国际贸易活动中所发生的外币收付,均须在一定的时期或国际贸易周期结束后与本币进行折算,以便结清相关的债权债务,并衡量其国际贸易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因此,企业国际贸易必须直面外汇风险,其外汇风险类型也主要涉及的是交易风险,这是对企业国际贸易活动影响最大的外汇风险类型,所以,本文对企业国际贸易外汇风险的分析正是围绕交易风险进行。
企业国际贸易活动中面对的外汇风险与汇率紧密相关。可以说,只要存在汇率波动,企业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不管选择何种外币币种进行结算,都无法从根本上避免外汇风险。自从浮动汇率制度实施后,人民币弹性明显增强,汇率波动幅度显著加大,变动频率也明显加快,而且,由人民币与世界各主要货币的汇率走势可以看出,没有哪一种外汇汇率不存在波动。因此,外汇风险已经成为一种常态长期存在于企业的国际贸易活动中。同时,随着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的不断复苏,世界各国之间针对汇率的博弈也越来越频繁,各国贸易争端和摩擦也接连上演,导致外汇汇率的波动进一步加剧,外汇汇率的走势和预测也更难以把握。面对这种格局,企业的国际贸易活动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外汇风险,如果不进一步加强外汇风险管理观念和增强外汇风险管理技能,企业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必将遭受巨大的汇率损失。因此,在汇率市场化环境和世界经济格局不断变幻的过程中,加强对外汇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对企业的国际贸易活动十分重要,而分析和认清企业国际贸易所面对外汇风险的影响因素是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与控制的前提,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二、 外汇风险的三要素
根据外汇风险的定义,需要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理解:第一,外汇风险是由于经济主体持有的以外币表示的资产、债权或债务,发生了不同货币之间的折算或兑换而产生的。如果经济主体持有的资产、债权或债务都是以本币表示的,不涉及汇率,也就不会因汇率变动而带来外汇风险。第二,外汇风险是由于不同的时间点,汇率不同而导致经济主体持有的资产、债权或债务折算或兑换成本币后的价值发生变化。如果折算和兑换是在同一时间,或汇率不发生变动,那么就不涉及汇率变动,也不会产生外汇风险。第三,外汇风险是因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而给经济主体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意味着外汇风险是否发生是不确定的,风险发生的时间是不确定的,风险程度是不确定的,发生后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导致的经济损失只是一种可能性,即有损失的可能也有收益的可能,并非必然。
根据这种理解,外汇风险常常被认为由三个要素构成:本币、外币和时间。本币是衡量一个企业经济效果的价值尺度,外币是衡量一个企业国际贸易商品价值的经济指标。本币和外币是外汇风险存在的基础要素,两者构成了外汇风险中的价值风险,没有外币和本币的兑换关系,也就没有外汇风险的存在。有了本币和外币之间的折算和兑换关系还不一定构成外汇风险,外汇风险的存在还必须有时间差异。时间是外汇风险存在的直接要素,构成了外汇风险中的时间风险。在确定的时间内,本币和外币存在折算比率,这种折算比例可能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外汇风险。时间的长短对外汇风险的大小有直接的影响:时间越长,汇率波动的可能性和幅度就越大,外汇风险就较大;反之,时间越短,汇率波动的可能性和幅度就越小,外汇风险相对就较小。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把本币、外币和时间作为外汇风险的三个构成要素并不完全恰当,或者说这三个要素并不完全相互独立,而是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并不能直观地反映出外汇风险的构成实质。其实,从直观地角度,可以将外汇风险的构成要素分为:头寸、时间和汇率波动。头寸指的是外汇暴露头寸,是没有经过风险对冲的头寸,也称为敞口头寸;时间指的是外汇暴露时间,是头寸暴露的时期;汇率波动指的是本币和外币的折算比例有一定的变动。
头寸、时间和汇率波动构成了外汇风险的三要素,缺少任何一个要素,外汇风险也就不存在。外汇暴露头寸是外汇风险存在的基础,经济主体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面对的外汇风险,即不直接由其拥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决定,而不由其拥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务决定,而是由债权债务相互对冲后的敞口头寸决定,如果经济主体的债权债务完全对冲,不存在敞口头寸,也就不存在外汇风险。显然,外汇风险与外汇暴露头寸正相关:外汇暴露头寸越大,相同时间、汇率相同波动率下的外汇风险也越大。外汇暴露时间是外汇风险存在的前提,经济主体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拥有的外汇暴露头寸,如果没有暴露时间,如对外贸易过程实行一手交钱,一手交物,不存在外汇暴露时间,也就不存在外汇风险。显然,外汇风险与外汇风险暴露时间也显正相关:时间越长,则在此期间汇率波动的可能性越大,相同头寸、汇率相同波动率下的外汇风险也可能越大。汇率波动是外汇风险存在的核心和关键,经济主体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如果汇率是没有变化的,如处于固定汇率制度的环境下,不存在汇率波动,也就不存在外汇风险。显然,外汇风险与汇率波动也显正相关关系:汇率波动率越大,相同头寸、相同时间下的外汇风险也越大。
外汇风险的存在由头寸、时间和汇率波动这三要素决定,外汇风险的表现形式也是由这三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汇风险的三要素与外汇风险表现形式的关系可由图1表示。风险暴露时间决定了外汇风险的基点,而外汇风险的大小由风险暴露头寸和汇率波动决定,同时,汇率波动又决定了外汇风险的方向:是亏损还是收益。在图1中,如果汇率表现为波动朝左边,则外汇风险的外在表现为亏损;如果汇率表现为波动朝右边,则外汇风险的外在表现为获益。
三、 外汇风险的影响因素
企业在国际贸易过程中面对的外汇风险主要是交易风险,同样,外汇暴露头寸、外汇暴露时间和汇率波动也是企业国际贸易外汇风险的三要素,因此,企业国际贸易外汇风险的影响因素也与这三个要素息息相关。外汇暴露头寸和外汇暴露时间是由企业国际贸易订单的内容和性质决定的,也就是说,企业国际贸易订单的内容和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外汇暴露头寸和外汇暴露时间。汇率波动主要是由国与国之间不同的经济增长率、利率、通货膨胀率、国际收支差额、外汇储备、法律文化等经济、政治、文化因素影响,同时还要受国际性危机的影响,总之,汇率波动不仅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也是国与国之间博弈的结果。因此,汇率波动的影响因素是复杂、多方面的,也是不受企业影响的,但却对企业的国际贸易外汇风险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企业国际贸易外汇风险的影响因素也着重从分析汇率波动的影响因素。 1. 经济增长率差异是影响汇率波动的深层次因素。经济增长率差异并不直接影响汇率。不同的经济增长率,对物价、利率、利润率等经济变量的影响是不同的,进而导致国家的生产、消费、投资等经济运行状况产生差异,从而影响到本币的需求,促进本币汇率发生变化。同时,经济增长率差异,也对国家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的提升产生差异,经济增长率国家,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提升也要快些,随着其经济实力的增强,该国货币的国际地位也得到提升,其货币币值也趋于坚挺。因此,经济增长率的差异通过对国内经济运行状况产生差异而影响到贸易和资本流动,从而影响到国际收支,进而影响外汇供求变化,最终对汇率的长期走势产生影响。2. 利率差异是影响汇率波动的短期因素。利率差异在一定条件下对汇率波动的短期影响很大。一方面,利率差异对资金特别是短期资金流动的影响十分明显: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利率较高的国家,对国外金融资产的吸引力高,国外金融资产内流,汇率趋升;反之,则汇率趋降。另一方面,利率差异还通过贸易项目影响汇率:利率高的国家,不仅其国内居民消费的机会成本高,而且资金利用成本也高,导致国内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下降,这样,国内有效需求总水平下降,促使出口增加,进口缩减,从而增加该国的外汇供给,减少外汇需求,使其货币汇率升值。但是利率差异对汇率波动的影响是短期的,一国如果仅靠高利率来维持本国货币汇率坚挺,就容易引起本国货币汇率高估,从而被市场投机者所利用,造成严重的本国货币贬值风潮,所以,仅靠高利率维持本国货币汇率坚挺的效果是有限的。
3. 通货膨胀率差异是影响汇率波动的长期因素。通货膨胀率差异对汇率波动的影响是长期多方面的。一方面,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通货膨胀率差异会使各国黄金价格变动程度不一,使各国纸币所代表的实际价值的变动也不相同,从而造成各国货币之间的比价发生变动,产生汇率波动。另一方面,而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货膨胀率差异也使各国的物价变动程度不一,各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的变动也不相同,打破了国际市场上原有的供求平衡关系,使各国的进出口关系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对本币和外币需求的变动,进而造成各国货币之间的比价发生变动,产生汇率波动。另外,通货膨胀率差异还通过货币价值的变动影响到实际利率的变动,从而通过利率的变动来影响汇率波动。
4. 国际收支差额是影响汇率波动的直接因素。汇率波动是各国国际收支差额最直接的表现。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巨额顺差,就会引起国外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增加及国外货币供应的增加,从而造成该国货币汇率的上升。反之,当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巨额逆差,就会引起国内对外币的需求增加及本国货币供应的增加,进而造成该国货币汇率的下跌。
5. 外汇储备差异是影响汇率波动的间接因素。外汇储备差异并不直接影响汇率波动,而是对汇率波动间接产生影响。外汇储备是一国拥有的对外清偿能力,也是其对外汇市场干预能力和维持汇率稳定能力的标志。外汇储备高的国家,潜在的外汇供给能力也很高,市场对该国货币的信心也相应会增加,该国货币也会坚挺。而且,该国对外汇市场的干预能力也很强。同时,该国政府也能通过外汇平准基金,大规模地投放外汇,迅速改变外汇供求关系,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这就是说,外汇储备差异通过对外清偿能力,外汇市场干预能力和维持汇率稳定能力的差异影响到市场信心,从而改变资金流动,进而影响到汇率波动。
6. 法律文化差异是影响汇率波动的文化因素。不同的法律和文化,特别是在国际贸易法律法规方面的差异、企业和社会信用的差异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对国际贸易合同的遵守,国际信用欺诈等差异,从而影响到进出口贸易的变化,进而影响到汇率波动。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未制定反信用证欺诈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些发展中国家也从保护本国利益的角度出发,在贸易方合理全法的追收货款过程中,由于文化、法律方面的差异,主观或客观地实行法律歧视或无理拖延等保护主义政策,助长了信用欺诈者的气焰,这无疑会改变市场对其贸易的信心,从而影响到该国进出口贸易的变化,进而影响到汇率波动。
7. 政府干预是影响汇率波动的政治因素。各国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也是影响汇率波动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由于汇率波动对一国国际收支、国际贸易、资本流动等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而这又势必波及到国内的生产、投资、价格等,所以各国政府对外汇市场进行或明或暗的干预,从而影响汇率变动。政府主要是通过汇率政策、贸易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汇率进行直接可间接的干预,这种干预对汇率波动的影响有的是短期的,有的是长期的。
8. 突发事件是影响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因素。突发事件主要包括全球性金融危机、国际贸易摩擦和贸易争端、大地震、骚乱等全球性或地区局部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这些突发事件有来自政治层面的,有来自经济层面的,也有来自社会层面的;有可能是全球性的,也有可能是地区性的。不同性质的突发事件对汇率波动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如政局动荡必然引起本币贬值,引起汇率波动;如国际贸易摩擦和贸易争端会导致各国政府应用国家强制力,通过行政手段对涉外经济进行干预,从而给国际贸易及对外投资等活动造成很大不确定性,进而影响汇率波动。
除了以上因素,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还有很多,如市场投机因素、心理预期因素、企业信用因素等,这些因素或直接、或间接、或长期、或短期对汇率波动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国际贸易外汇风险。当然,所有这些因素并不都是通过影响汇率波动来影响企业的国际贸易外汇风险,有的还通过影响外汇暴露头寸和外汇暴露时间来影响企业的国际贸易外汇风险。如全球金融危机等突发事件不仅通过影响汇率波动来影响企业的国际贸易外汇风险,还通过影响企业国际贸易订单的签订、执行,特别是使企业国际贸易订单款项无法按预订计划进行回收,从而影响到企业国际贸易的外汇暴露头寸和外汇暴露时间,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国际贸易外汇风险。因此,企业在规避其国际贸易外汇风险时,需要科学全面的分析这些因素对企业国际贸易外汇风险的具体影响,从而采取科学的防范策略。
四、 结束语
汇率波动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存在于企业的国际贸易活动中,因此,企业的国际贸易必然无法避免外汇风险。因此,企业的国际贸易必须直面外汇风险,必须要科学全面地分析影响企业国际贸易外汇风险的所有因素,从而能采取科学的防范策略。本文正是对企业国际贸易外汇风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首先,在对外汇风险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外汇风险的三要素:外汇暴露头寸、外汇暴露时间和汇率波动。并用图表的形式展示了这三要素与外汇风险表现形式的关系。接下来,针对这三要素,从经济增长率、利率、通货膨胀率、国际收支差额、外汇储备、法律文化、政府干预、突发事件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这些因素对企业国际贸易外汇风险的影响。希望能帮助企业认清影响其国际贸易外汇风险的所有因素,从而能采取科学的防范外汇风险的策略。
参考文献:
1. 周海.国有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外汇风险管理. 中国金融,2010,(18):80-81.
2. 张云,刘骏民.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趋势与风险应对探析.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3):65-70.
3. 郭树华,王旭,吴松谚.人民币“汇改”、汇率风险与利率关系实证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10,(3):182-186.
[关键词] 特保 对外贸易 贸易保护 贸易风险
一、前言
据中国商务部网站14日消息,12月13日,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向世贸组织成员散发了中国诉美国轮胎特保措施世贸组织争端案专家组报告。专家组没有裁定美国针对中国输美轮胎所采取的特保措施违反世贸规则。这一裁决可能会为美国在贸易问题上采取强硬立场提供支持,全球贸易保护风险加大。
中国加入WTO以来,针对于中国的反倾销、反补贴案此起彼伏,在全球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中国所面对的贸易风险也在不断加大,如何面对这些风险以及采取有效措施将风险降低至最低限度,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关于特保与反倾销
1.特保
“特保”是“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和“特殊保障措施”的简称,是西方国家对他国出口商品“数量激增”的贸易制裁手段。中国在加入WTO时曾承诺,中国产品在出口有关WTO成员国时,如果数量增幅过大,以至于对这些成员国的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构成“严重损害威胁”时,这些WTO成员国可单独针对中国产品采取保障措施。特保实施期限为2001年12月11日至2013年12月11日。
许多西方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特点,设置了种种的对外贸易障碍。其中,最具威胁力的是专门针对中国指制定的“特保条款”。如2005年6月23日,巴西政府将对原产于中国的产品采取特别保障措施,从而暂时保护巴西国内工业,这两部法令一部针对中国的纺织品服装实施配额和附加税,另一部针对中国的其他特定产品。另外,近年来欧盟、美国等我国主要的出口国还出现了这样一种趋势,即当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实施技术贸易壁垒和反倾销措施时,就会转求助于特保条款。
2.反倾销
倾销是指某国的制造商或出口商将某种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到另一国的贸易行为。反倾销是指进口国主管当局根据受到损害的国内工业的申诉,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对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在进口国进行销售的、并对进口国生产相似产品的产业造成法定损害的外国产品,进行立案、调查和处理的过程和措施。反倾销是以前的《关贸总协定》和现在的“世界贸易组织”所承认的用以抵制不公平国际贸易行为的一种措施。
3.特保与反倾销的区别
某种意义上说,特保是比反倾销更具有杀伤力的武器。反倾销调查是对企业是否存在违反公平竞争原则倾销行为进行调查,而特保措施是对在公平竞争条件下,进口剧增对进口国产生的严重损害行为的一个贸易救济措施。这个措施不但对中国是歧视性的,而且会产生贸易转移效应,形成对中国由特保措施所组成的贸易壁垒墙。这两者在性质上是有差别的。
三、近年来中外主要贸易争端
由轮胎特保案只是中国对外贸易摩擦中的一例,由此我们不禁联想起了近年来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主要贸易争端。
1.2002年,美国政府向WTO提起申诉,指控中国在半导体生产方面实行不合理的税收政策,这是中国加入WTO后首遭美申诉。
2. 2002年3月,美国前总统布什引用201条款对进口各国(包括中国)钢材加征8%-30%的关税。
3.2003年,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中国部分电视机生产商向美国市场倾销其产品,四川长虹被认定的倾销幅度为45.87%。
4. 2008年,欧盟与美国针对中国征收汽车零部件进口关税和限制外国金融信息服务机构提出抗议。
5. 2008年,美国对中国产玩具质量问题发难,中国为此取消数百家企业的出口资格。
6. 2009年6月,中国要求WTO审查美国禁止中国禽肉进口的问题,7月1日,商务部宣布停止从美国进口肉鸡。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的产品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遇到了种种问题,与世界各国的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
四、中国对外贸易中出现的问题
1.世界经济复苏明显放缓,外需增长动力依然不足。
从目前情况来看,虽然世界经济复苏态势没有改变,但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世界经济可能长时间在低位徘徊,尤其是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失业率仍然处于历史高位,消费投资需求依旧不振,虽然目前有很多国家对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了大量研发资金,但结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真正实现产业化和规模经济任重而道远,因此世界经济复苏将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未来一段时间,国际市场需求增长空间有限。
2.世界各国顾自倾向更加明显,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对象,此次轮胎特保案可看做是美国对本国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的表现,2010年9月16日,欧盟委员会对中国数据卡发起反补贴调查,可以预见,2011年我国企业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将更为复杂。
3.各种要素成本不断上升,企业经营压力持续增加。
近年来,国内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各企业已明显感受到较大压力。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受国内国外因素影响,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可能继续上涨。同时,由于目前国家加大节能减排力度,虽然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但客观上也会增加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
4.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面临竞争压力上升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争夺国际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一方面,美欧等国家与我国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领域竞争势必加剧;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经济,将对我国传统优势产业和产品直接构成挑战和竞争。此外,许多国家利用本币贬值手段促进出口,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
五、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的措施
虽然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种种危机,但从长期来看,中国对外贸易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有可能回落。在未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政府必须做到继续落实好稳外需的各项政策措施,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支持企业巩固传统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保持出口回升向好势头。同时进一步稳定进口促进政策,敦促有关国家取消不合理的出口管制,引导企业合理增加进口。利用当前外贸回升的有利时机,调整和优化进出口结构,促进对外贸易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实现外贸又好又快发展。
对于国际上的种种不确定因素,我们无法准确地把握,但我国企业应从自身出发,积极思考,改革创新,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1.技术创新,培育自主品牌
实现技术升级,不断创新,这是中国制造必须要走的路。我们自主品牌的轮胎产品比合资企业便宜一半,成本优势明显。如果技术再获得提高,就有了与合资品牌竞争的实力。品牌不仅是企业竞争力的标志,更是一国综合实力的象征。然而我国尽管是制造业大国,却是品牌弱国,缺少世界知名品牌。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不仅能够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更能够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我国对外贸易的自主创新,加快实现创新型国家并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为此,我国外贸企业在实施品牌战略的过程中,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更需要政府、公众等各方面的积极配合与长期的努力。
2.开拓海外中高端市场
中国产品遭反倾销,大多都是被“价格便宜”所害,如果中国产品一直仅凭低廉的价格占领市场,技术水准很低,那很容易被发达国家扣上倾销产品的帽子,也容易被外国制裁。此次轮胎特保案,中国的轮胎占据的主要就是美国的低端市场,不仅是轮胎,中国的很多出口产品,如橡胶、地板、钢铁等,占据的大部分是国外的低端市场。
从海关的统计数据可知,我国的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一些低层次产品,这些产品虽然充分利用了我国的劳动力的资源优势,但是所获得的利润微薄,我们应加快实现技术进步、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及附加值,用相同的成本获得更有价值的产出,在提高效率、发挥资源优势的同时实现高利润。
与此相对应,中国的贸易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导,一般贸易比重过低。在我国的加工贸易产品中,无论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还是资本密集型产品,我国的竞争优势都集中体现在劳动密集的生产制造环节,赚取的主要是加工费用,绝大部分利润被外方从专利技术、市场营销等环节获取。因此,我国外贸规模扩大的同时,需要优化贸易方式,注重发展一般贸易,积极开拓海外中高端市场,促进外贸自主可持续发展。
3.并购企业,转外资为内部投资
世界市场需求疲软,直接影响我国石化产品的出口,特别是对外市场依赖性较大的行业,这些行业均需要一定的出口平衡国内的生产,以缓解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2009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加深,海外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处于经营困境之中,中国企业可抓住这一利好机会,并购海外企业,将外资转化为内部投资。目前,来自海内外的信息表明,有更多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正在洽谈、孕育之中,而大量中国企业则纷纷组团赴海外考察,集聚信息,寻找目标,伺机而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为中国企业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机遇。有理由相信,中国企业正在成为跨国并购的重要力量,并目可能形成某种群体性优势。
4.自主发展,降低对出口过度依赖
以中国轮胎为代表,对国外的市场依赖过大,一旦遇到某一个国家抵制,就很容易导致大规模受影响,应当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在廉价的基础上提升品质,同时拓展国内市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适时依靠国民力量“自给自足”,以国内需求的增加弥补国外需求的减少,维持国民经济的稳健发展。把扩大国内需求和合理利用外需有效地结合起来。
5.出口市场多元化
目前,美国和欧盟在我国出口市场上所占比重仍高达50%以上,中亚、西亚、南亚、非洲和拉美市场份额仍然很低,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能促进出口市场的分散度、逐步降低发达国家的市场份额、提高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份额。我国可以通过“走出去”战略逐步建立境外的营销网络、综合物流平台、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服务体系,同时可通过港澳台与内地之间的经济合作提升企业开拓新兴市场的能力。
六、结论
此次中美轮胎特保案中方败诉,给中国轮胎企业以及中国其他产品的出口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然而痛定思痛,在谴责美方的同时,我们也应从自身的角度出发,针对近年来频频发生的一系列贸易摩擦,我方应总结经验,在对外贸易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不断提高自身实力,提高竞争力,使中国制造成为中国创造,使中国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贾利军,孟奇娟.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点及发展趋势[J].经济师,2010(10)
[2]唐海燕.金融危机后加快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思考[J].国际贸易,2010(10)
[3]贺小勇.国际贸易争端解决与中国对策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关键词:国际贸易;外汇风险;风险防范;违约风险;经济危机风险;折算风险
我国经济改革工作的开展,需要根据我国的实际建设水平与国际市场的需求来进行结合处理,以此来帮助我国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特别是我国的一些跨国企业,其工作内容规划与项目活动建设更需要针对于市场实际,使得自身得以更好地适应需求。就目前而言,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外汇风险内容,其有多样化的类型特征,即包括违约风险、经济危机风险以及折算风险等。因这些风险的存在,导致企业在经济活动中会面临着来自于不同方面的阻碍影响,国有经济的活力难以保持在理想水平。同时,在经济贸易活动中,其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商品经济、技术内容以及劳务经济等,这些交易活动的开展围绕的基础都是资金的投资与使用,也就离不开对外汇的使用。当前大多数的外汇选择对象都是美元。所以国际贸易需做到深入调查与探究,将其对外汇风险的分析能力提高到位,促使风险内容不会对企业的经济活动造成消极影响,保障我国企业得以在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占据有利的合作地位。
1外汇风险及其影响
1.1外汇风险分析
在一般情况下,外汇风险指的是受国际贸易活动的影响,外汇的汇率会产生不可预期的波动变化,进而给参与国际贸易活动的企业带来多样化的经济风险与损失。在对外贸易活动中,外汇风险的影响是尤为明显的,其既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外汇本身所带有的不可抗拒的复杂特征,其表现形式主要包括经济增速表现、国际收支内容以及通货膨胀以及金融危机等。这些内容的存在使得经济发展呈现出了不同形式的影响内容,导致经济活动的开展面临着不同的发展机遇与建设阻碍,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经济建设活动和经济结构较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人民币的兑换工作还未能实现全面自由化,导致人民币的汇率表现较为波动。当人民币的汇率提高时,升值现象产生,人民币会出现贬值,使得我国的经济贸易活动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贸易顺差的提高;二是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出现。所以,在国际贸易中,经济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对外汇风险的评估与预测,在此基础上选择更为合适的探索措施来确保企业得以获得更好的发展。
1.2汇率变动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我国企业的进出口贸易所涉及的内容会产生大量的外汇处理工作,这是不可避免的,应加强自身重视程度。当外币汇率产生波动的时候,其会对涉及的企业造成难以预估的经营影响。其主要表现如下:
1.2.1在兑换货币时造成损失。因为我国所涉及的进出口贸易内容其较为复杂,开展时间长、涉及范围广,所以在经营活动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汇率变化。当汇率实际与合同签订内容产生较大差距的时候,将会直接带来相应的经济损失。当汇率偏大,会让进口商的利益遭到损失;反之,当汇率过小,会降低出口商的经济利润。
1.2.2对企业业务量造成影响。汇率的波动情况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质量与涉及内容。比如,就出口企业来看,当国内的汇率不断提高的时候,如果本币不变,将会导致外销价格的上涨,出现需求的弹性波动更为明显,降低了出动的开展水平,缩小了企业的经济利益。相反,当进口企业处于国内汇率下降的时候,其内销价格将会提高,相应地会增加企业的商品进口成本,需求量也会减小,使得企业的经营活动出现问题。
1.2.3造成企业账面损失。企业的经营活动会受资产情况影响,其中最为明显的即为企业的负债情况。在我国,企业的账面资产内容往往会采取本币与外汇两种形式来进行记录。当企业在对财务报表进行制作的时候,其会对不同类型的币种进行统计与处理,使其能够以本币的形式来得以呈现,当其汇率产生变化的时候,势必会对账面内容造成影响,这是不可避免的。
2产生外汇风险的原因
2.1兑换产生的风险
经济贸易活动会受货币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类型的结算方式,这既是受交易活动影响所产生的实际情况,也是经济贸易活动本身带有的交易需求。因此,为了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中保有更高的外汇使用水平,其往往会自觉地加强对外汇结算工作的重视,借助于本币记账的方式来有效地规避所可能面临的外汇风险,这样的风险是伴随着经济贸易活动所产生的,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与不可避性。
2.2汇率波动产生风险
在贸易活动中,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外汇汇率会因多样化的因素影响,使得企业在外汇使用中面临着来自于不同方面消极影响。虽然,在假设条件中,将外汇汇率进行固定,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外汇使用风险,但是,这样的假设内容在实际经济交易活动中很难成立,也就成为了“无稽之谈”。
2.3结算方式多样化造成的风险
因为不同国家的经济制度与实际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化,所以在对结算金额进行计算的时候,其所选择的方式也是不同的,使得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赊销、兑换以及信用额度证明等。在这些方式中,汇率的变动会直接让企业在外汇运用过程中遭遇不同类型的使用风险。
2.4我国企业的应变能力不强
就目前我国的外汇工作实际开展活动来说,因缺乏专业的人才支持,使得企业的适应能力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其对风险意识的掌握程度较低,当外汇问题产生的时候,也就不能做到及时预测与处理,进而导致了一系列的外汇使用问题,最终让经营活动出现损失。
2.5我国的外汇市场不完善
我国的外汇市场目前还存在着诸多的发展不足,带有明显的缺陷性,因此,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与外汇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不适应性表现,外汇工作成为了可有可无的“摆设品”。这既是我国外汇市场的弊端表现,也是制度影响下出现的问题内容。
2.6与之相配套的金融机制不完善
国家的金融市场建设,需要根据金融服务工作来对所需的机制内容进行完善与优化,因我国缺乏行之有效的外汇风险预测机制,导致市场建设工作的开展,面临着较发达国家更为明显的开展危机。
3外汇风险的预防措施
3.1树立防范意识
通过对防范意识的树立,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去认识外汇工作的开展风险。首先,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建设水平,加强对文化内容的宣传,使得员工能够主动地去对外汇工作的开展流程进行深入了解;其次,借助于对责任制度的建立来引导员工加强对风险防范意识的关注度;最后,有针对性地来锻炼企业各部门的风险处理能力,保障其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做到对风险问题的及时发现、处理,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损失。
3.2建立外汇风险管理机制
在对外汇风险内容进行管理的时候,企业应当做到制度化与规范化。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对市场实际的探究与考察,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存在,将管理工作的开展水平与实际内容相结合,形成更为稳定的管理工作机制,将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一一明确,进而制定更为有效的处理策略。
3.3采用健全的外汇风险管理工具
在对外汇风险进行预测与处理的时候,离不开对管理工具的使用,所以企业应当加强对管理工具的使用水平,进而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目前,较为常见的管理工具主要指的是外汇交易、期权交易以及期货交易等。企业需要选择适合自身实际的工具来将切实提高管理工作的开展水平,确保自身在工作活动中得到更多的肯定,最大程度地降低外汇风险对其的消极影响。
3.4加强外汇风险管理
内部管理工作的开展是提高企业外汇风险处理能力的关键,所以企业在对外汇工作进行处理的时候,应当主动地将内部管理工作开展起来,从货币结算的类型、资产负债情况以及合同中的保值项目出发,使得企业可以拥有更高水平的外币处理能力,进而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更为坚实的管理保障,提高企业的风险处理水平。
3.5培养相对应的人才
人才培养作为我国企业在风险管理活动中的弱势内容,企业应当具备长远的发展目光,将工作需求与人才培养活动结合起来,进而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首先,企业应当有意识地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来引导管理人才得以适应社会实际需求;其次,在对人才进行招募的时候,可将这一工作内容具体化,以此来确保工作人员可以在风险预测与处理工作中有着较高水平的意识认知。
3.6选择更加适合的结算和融资方式
在对外贸易活动中,因为不同国家所选择的结算方式是不同的,因此可能会受这一实际内容的影响而给我国企业带来相应的外汇风险。为了帮助企业得以更好地规避这类风险,企业应当在对结算方式进行选择的时候,主动地将运用规律的科学性与实际需求的客观性结合起来。比如,企业应当在交易活动中将货币的兑换情况进行跟踪,进而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确保自身得以在外汇兑换工作中降低风险。同时,企业在融资方式进行选择的时候,需要加强对合作方信任度的深入考察,确保融资力度得以有效保障,最大程度地降低外汇使用风险。
4结语
总的来说,随着全世界范围内的国家经济活动联系的不断加强,经济一体化进程势必会呈现出更为明显的加速。针对于这样的实际发展情况,在经济交易活动中,需要从外汇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出发来增强企业对外汇问题的处理能力,将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进而让管理机制得以推动市场经济活动的开展,引领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与外汇使用水平。
作者:关奇峰 张义 单位: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丽萍.试论汇率风险与企业的应对策略[J].科技致富向导,2014,(9).
[2]谢丽娜.国际贸易中的风险防范与转移[J].现代经济信息,2014,(5).
[3]邹静,温建中.不同结算方式下中小型外贸企业出口收汇风险及规避手段分析[J].对外经贸,2014,(11).
[关键词]外汇风险;国际贸易;防范
我国汇率机制改革始于自2005年,发展至今已整整10年了,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汇率是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人民币汇率的变动直接影响着国际贸易平台的运行环境,对外贸企业的影响尤为突出[1]。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我国人民币升值不断施压,加之我国汇率弹性不断增强,使得外贸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也随之加剧。就简单的理论而言,人民币汇率上升1个点,就相当于我国出口商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相对成本提升了1个点,必然会削弱其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对于国外来说,价格上涨了,对该产品的市场需求就会相应减少,出口规模受到严重影响,无疑给外贸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巨大的威胁。面对当今国际贸易的整体环境,为保证外贸企业在国际贸易平台中不断的发展,就需要对国际贸易中的外汇风险进行分析与预测,以便依据企业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1.外汇风险的概念及其种类
1.1何为外汇风险
所谓外汇风险是指外贸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因汇率的变化使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面临损失的可能性风险。由于外贸企业主要从事进出口业务,业务核算过程中涉及不同货币的相互兑换,汇率波动自然就成为外贸企业必须面临的风险因素,汇率的波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为一国的经济实力、国际收支、通货膨胀以及整体政治、经济的发展环境,这些因素有些会使企业遭受外汇损失,有的也会使企业获得外汇收益。但由于我国尚处于发展中国家阵营,与世界发达国家经济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加上国际贸易中,当前以美元为流通货币,人民币汇率波动不断加剧,外汇风险不断增大,成为外贸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风险。因此,外贸企业预防和化解外汇风险尤显重要,企业只有积极采取防范措施,才能保障自身长期稳定的发展。
1.2外汇风险的种类
外汇风险种类较多,基本上可概括为5大类:交易风险、折算风险、经济风险、外汇买卖风险及外汇储备风险。下面就这5种风险进行简要阐述:
1.2.1交易风险
交易风险就是企业在交易结算过程中,由于外币和本币的比值发生变化而引起的亏损风险,换句话说,企业在进行外贸交易时,普遍都是以外币计价成交的,交易过程中,由于外汇汇率的改变使得实际获得的本币现金流量减少或实际支付的本币现金增多而产生的亏损。该风险主要产生于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具体账目表现为以外币计价的未结算的应收或应付款项、预收或预付、期货交易、远期承兑汇票、国际投资及国际借贷等。
众所周知,时间是外汇风险的构成要素之一,国际贸易过程中,无论采取即期支付还是延期支付方式,都会经历一段时期,而此期间汇率是不断变化的,从而给贸易商带来了结算风险[2]。举例说明,一家贸易公司出口价值10万美金的商品,合同签订时汇率为1美金=7.3元人民币,出口方按照合同价格就可以收到73万元的人民币,由于货款要1个月后才能收到,倘若收款日汇率为1美金=7.2元,那么出口方收到的10万美金就只能兑换成72万元人民币,无形中就损失了1万元人民币。
1.2.2折算风险
我国会计法规规定,我国企业需采取本币就企业一段时期内的经营状况及财务内容进行核算。折算风险是指外贸企业就外币债权、债务进行会计报表处理时,在折算成本币计价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在折算过程中,由于不同时期资产、负债的评估情况各异,导致损益不同,加之汇率变化水平也不尽相同,因而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就会产生一定的评估风险。譬如,我公司作为一家外贸企业,于2014年12月初购进一台设备,价值为10万美金(含税费),此时1美金=7.2元,我公司应付账款72万元人民币,2014年12月底财务报表出具时,此时汇率为1美金=7.3元,资产价值在报表中反映为73万,比购入时价值多出1万。这就是折算时汇率与购入时汇率不同所造成的评估过大风险。
1.2.3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由于汇率的不可预料性使得企业未来收益可能发生变化的风险。经济风险只是对未来可能产生的风险的预期评估,是外贸企业进行整体市场规划的一个过程,也是企业预测能力的体现,预测结果准确与否都将直接影响企业生产、销售、市场开发及筹资等战略性决策的展开。
1.2.4外汇买卖风险
外汇买卖风险是在外汇买进和卖出过程中产生的,该风险表现为外汇市场上的投机行为,通过汇率波动赚取差价利益。该风险为从事外汇买卖交易企业的最主要风险。
1.2.5外汇储备风险
为弥补应付外币收支需要,外贸企业都会储备一定的外汇,在外汇储备持有期间,如果储备货币的汇率发生变动,引起外汇储备价值发生损失,就会形成外汇储备风险。为有效规避这一风险,外贸企业应当适时依据汇率变动和支付需求,随时调整结构,将企业损失降至最低。
关键词:中小企业;国际贸易;外汇风险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051-02
随着国际贸易的纵深发展,外汇所带来的风险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且,汇率改革之后,人民币本身的汇率弹性变动增强,汇率较之以前在波动幅度内变动频率更快,这样就使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中不可避免的要应对越来越多的外汇风险。加之全球化或区域化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越来越多,这就导致了企业的外汇风险进一步增强。面对双重外汇风险,我国企业规避外汇风险却十分被动,成本也很高,外汇风险管理状况不容乐观。
一、中小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在汇率改革之前,我国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即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相对比较固定,汇率变动所带来的风险和收益都由国家承担。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进程的发展,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中要考虑到自己所面对的外汇风险。随着外汇风险的增大,我国企业自身的防范能力显得十分薄弱。以下就从我国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索我国中小型企业在外汇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一)外汇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薄弱
在2005年汇率体制改革之前,我国实行固定的汇率体制,人民币和美元的汇率相对比较固定,汇率的风险由国家承担,企业在这样的汇率环境下处于零风险状态,自然就缺乏外汇风险管理意识。很多企业在自身经营的过程中,依赖国内的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对技术的更新较慢,汇率的风险承担完全依赖于国家,这样就导致企业的汇率风险防范意识缺乏现实需要。企业的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对外汇的作用也不加以重视,既没有带动企业树立外汇风险防范意识,也不积极主动提高自身的外汇方面的知识。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市场出现外汇风险或者波动的时候,企业的管理者就不能对整个经济形势作出正确的判断,也不能对外汇状况作出果断的决策。外汇风险管理意识的缺乏,必然带来企业应对外汇风险的能力较差。由于企业对外汇知识的缺乏,对外汇风险防范意识的单薄,带来企业对汇率改革并不重视,对外汇市场上哪些金融衍生工具可以规避外汇风险更是概念模糊,如何着手应对外汇波动就成为企业管理中的一大难题。
(二)缺乏完善的外汇风险综合管理体系
制度是保证中小企业有序管理的保证,国际先进企业在制度建设方面极为重视,从交易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人员管理管理,到专门的风险管理制度,都将外汇风险管理作为重要内容进行规范,企业形成了有效的外汇风险综合管理制度体系。而我国的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由于长期缺乏外汇风险防范意识,在外汇风险管理的体系建设上基本是空白。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机构设置上的空白。我国的企业很少有专门设置一个机构或者部门来负责外汇风险管理。在我国,跨国公司中对于外汇的管理往往由财务人员兼任,财务人员本身对于外汇知识了解较少,对于外汇风险的防范意识和能力都欠缺,在缺乏专业知识的情况下,财务人员就不能采取有效的手段来应对外汇风险,当有汇率波动或者风险的时候,公司就很难适应汇率的变化并因此可能带来损失。其次,缺乏完备的外汇风险监控体系,外汇风险监控体系可以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监控,对于潜在的风险能够产生预警机制,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我国的企业很少建立风险监控体系,这就导致去也很难有效的监控风险规避风险,从而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我国企业缺乏外汇风险管理的部门和体系,没有制度上的保证,企业的管理能力就大打折扣,这也是我国外汇风险管理水平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外汇风险管理专业人才匮乏
中小企业要实现有效的外汇风险管理,必须有专业人才的支持和保证。外汇风险管理专业性很强,对人才的要求也很高,不但要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还需要有着丰富的经验。国际上的大型跨国公司都十分重视人才的引进,以此来保证企业外汇风险管理能力。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在岗位设置上,就很少有专门的外汇风险管理岗位,外汇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招聘一直就没有受到重视。因此,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对外汇风险管理的知识的分析和研究也就存在严重不足。在人才缺乏的情况下,企业就很难对外汇风险作出科学合理的分析和预判,当企业面对外汇急剧波动的时候,企业很难有效有序的来应对。外汇管理专业人才的缺乏,不仅是我国企业外汇风险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目前我国外汇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中小企业规避外汇风险的对策建议
当前,国际间贸易越来越频繁,汇率的变动直接影响到贸易的进行和企业的发展。当前,汇率波动越来越频繁剧烈,外汇风险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当前环境下,我国企业如何应对外汇风险,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就需要企业首先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培养专业的外汇风险管理人才,设置专门的机构对外汇风险进行分析和判断,形成有效的制度,对外汇风险进行规避和防范。
(一)提高外汇风险管理和规避意识
采取规避策略能有效降低中小企业的国际贸易外汇风险,而且国内外的跨国企业中通过规避风险来提高自身应对外汇风险能力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理论和实践都表明,有效的规避在应对外汇风险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我国企业外汇风险规避意识严重缺乏,在面对外汇风险的过程中不知所措。
中小企业要在外汇风险应对中处于主动地位,就必须首先培养外汇风险管理意识。因此,目前企业提高外汇风险管理意识是规避国际贸易外汇风险的前提,企业只有提高外汇风险管理意识,把外汇风险管理列为企业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日程,并把外汇风险管理战略纳入企业的整体经营战略系统中,才有可能有效地防范和规避国际贸易外汇风险。
(二)科学选择合适的规避策略
中小企业在外汇风险管理中,有效的规避策略的产生背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团队。这就需要企业首先设立专门的外汇风险管理机构,由该机构收集世界上主要币种的汇率资料,分析汇率变动的走向和趋势,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和贸易方向,科学的分析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外汇风险的有无、特点以及之后的变动情况。专门机构将这些资料有效的整合并得出有力的结论之后,及时交给公司管理层和决策层,以便企业根据这些信息在国际贸易中作出正确的决策。另外,企业应构建国际贸易外汇风险管理系统,建立健全外汇风险综合管理体系,并据此制定企业的国际贸易外汇风险管理战略目标和相应的外汇风险管理措施,完善外汇风险管理的监控机制,对外汇风险能够做到相对准确的预判,将企业的风险降低到最低的水平。在国际贸易中,企业通过制度的建立、理论知识的强化,能够对外汇风险作出科学的决策,选择出适合企业规避外汇风险的手段和方法,并由外汇风险管理机构组织实施,实现规避外汇风险的目的。
(三)培养和储备风险管理专业人才
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外汇风险管理专业性强,对企业的发展举足轻重,这就需要企业重视培养和储备外汇管理的专业人才。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外汇管理机构,外汇风险管理的工作往往由公司的财务人员来兼任,这些人员对于外汇风险管理的专业知识不足,很难有效的分析风险和规避风险。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中,外汇风险管理还没有受到重视,这就导致了企业无法通过社会直招的形式来招聘到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在此种情况下,培养和储备风险管理专业人才的任务就由企业来承担。企业可以分阶段、有重点的对招聘来的财务方面的人才进行会计、审计、财务管理、金融知识的强化和学习,使之对外汇知识不断深化,进而能够根据企业的发展特点和自身需要,极具敏锐力的发展外汇发展中的问题和机遇,制定出高远的发展策略,为企业避险套利
(四)提高企业的议价能力
中小企业的议价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际贸易的结算价格,外汇风险分摊比较和企业的国际贸易收益,因此,提高企业的议价能力是转移国际贸易外汇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企业应从自身的生产规模、技术能力、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方面寻找自身在谈判中的优势,利用自身的优势提高自身的议价能力,进而在外汇风险应对中占有优势。当然,企业提高自身能力的前提在于企业自身的强大,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企业自身规模不会在短时间显著提高,企业在选择谈判对象时,可以选择能力弱于自己的企业,从而在谈判中能够更主动的占有优势,更好的规避外汇风险。
三、结语
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时不可能完全消除外汇风险,因此,只要有汇率波动存在,企业的国际贸易将不可避免地要承受外汇风险。同时,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也让企业主要到外汇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中国企业在这种情况下,要努力提升自身应对风险的意识,培养专业人才,真正提高应对外汇风险的能力。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简介:朱春霞(1990-),女,山东临沂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本科学生,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参考文献:
[1]钟子建.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与对策[J].中国外资,2010,10.
关键词:国际经济贸易;外汇风险;防范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深化,我国的经济与国际市场之间有了越来越密切的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部分的外贸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发展机遇。但是凡事都是有利就有弊,在给我国一些企业带来机遇的时候,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外汇风险就是其中一项,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贸易经济的稳定发展,所以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外汇风险加强防范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的综合实力,使其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一、国际经济贸易中外汇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汇率的变动
在国际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中,外汇的汇率也随之不断地发生着变动,从而引发了外汇的风险。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当中,汇率若不会发生任何的变化,同时也就不会发生外汇的风险。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汇率具有一定的多变性,所以在汇率发生变动的时候,同时也会影响着货币兑换,导致企业产生一定的外汇风险。
(二)货币的兑换
在全球的经济贸易当中,各个国家的货币种类不一样,同时结算的方式也就不一样,这种现象就使各个国家之间出现了不同的交易方式。所以各个国家为了达到交易,就需要使用外汇的方法来进行结算,使用本币进行记账。如果想要使交易达到良好的效果,那么货币兑换是其中非常必要的一个步骤,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产生一定的外汇风险也是不可避免的。
(三)结算方式多样化
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水平以及经济模式都不相同,所以出现了非常多样的结算方式,例如汇兑、赊销等等,这一类的操作时间相对来说比较长一些,同时汇率在不断的变动,所以从而导致外汇风险的发生概率是比较大的。
(四) 外汇市场不完善
从我国目前的外汇市场的发展情况看来,我国还不是一个完全的金融性质的外汇市场,没有相对比较完善的市场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很难满足各个企业的发展要求。
二、国际经济贸易中外汇风险防范的措施
(一)增强防范意识
在企业进行外贸风险防范的过程当中,增强企业的防范意识是其中最基本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各个企业的文化建设,使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地提高。在企业工作的过程当中实行责任制,从而使员工具有及时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降低风险的发生。
(二)对外汇风险加强管理
在企业的外汇风险防范当中,加强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它是企业防范外汇风险的一项重要的措施,在对企业进行外汇管理的时候可以通过按照货币的类型进行结算、调整货币资产的负债情况、增加合同中的保值项目等等这些方式,以此来使各个企业的外币处理能力有所提升,对企业的外汇风险加强管理,有效地提高了各个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
(三)完善外汇风险的管理体系
在企业的发展当中,完善外汇风险的管理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结合自身的条件以及市场的经济情况来制定适合自己的管理体系,从而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对外汇风险进行深入详细的了解、分析,发现企业导致风险的原因,从而制定相关的防范措施。
(四)加强人才培养
在我国企业当中,对于风险管理的相关人才比较缺乏,所以为了解决相关的问题,要对企业外汇风险相关的人才加强管理。组织员工参加相关的专业培训。在招纳人才的时候,对其进行相关的考核与测试,通过之后才可以上岗工作,从而能够使企业有效地进行外汇风险的防范工作。
(五)使用健全的外汇风险管理工具
在各个企业对外汇风险进行测定以及解决的时候,通常需要相关的管理工具来进行辅助,它的使用在这项工作当中是不可缺少的,在一定的程度上它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进行风险防范的工作。目前企业比较经常使用的一些外汇风险的管理工具有:远期外汇交易、期权交易以及期货交易等等。在企业进行外汇风险的防范工作当中,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多种管理工具的使用,从而制定出选择出自己最适合的、最健全的一种方式。
(六)选取合适的结算与融资的方式
在国际经济贸易当中,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结算方式,这样很容易造成企业的外汇风险。所以在企业选择结算方式的时候,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对来说科学合理的结算方式。同时需要注意,在选择融资方式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要对合作方信任度加强了解,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使融资的力度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有效地降低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外汇风险。
结束语
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当中,对外贸易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国际之间的交往日渐的频繁,同时也增加了外汇的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外贸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要对外汇风险的防范意识,同时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防范措施,从而有效地降低外汇风险,提高我外企的经济发展水平,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使其得到良好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超超.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外汇风险及防范[J].中国经贸导刊,2014(17):14-15.
[2]王同娟,关小艳.国际经济贸易中外汇风险及防范措施探讨[J].经济师,2015(-9):54-55,57.
[3]章云.国际经济贸易中外汇风险及防范措施[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11):64,63.
[4]井继功,杨焕焕.浅谈国际经济贸易中对外汇风险的防范[J].商情,2016(33):64.
一、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分析
(一)贸易保护与壁垒风险
长期以来,凭借着我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外贸企业在国际产业布局中充当着“加工者”的角色。但是,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的条件下,各国为了刺激地方经济,提振本国的就业率,相继实施了各类的贸易壁垒。当前,欧盟、美国、日本是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占据我国70%的对外贸易份额。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景气,这些国家的贸易壁垒日益增强,从产品的生产、仓储、物流、销售进行全程检测和监督,从产品的质量、技术,到生态、环保事无巨细地进行规范和检查,各国日益强势的贸易壁垒无形中增加了我国外贸企业产品的贸易成本,使我国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失去了固有的优势。除了对进出口配额进行限制外,对外贸企业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销售、消费以及商品使用后的回收等方面都加以限制。加之我国生产的产品从质量到绿色环保等方面,相对于发达国家仍然滞后,这使得我国外贸企业的生存形势不容乐观。
(二)宏观经济政策变化风险
宏观经济政策是影响外贸企业经营的重要因素,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使得我国外贸企业风险加剧。近年来,美国相继推出了3轮QE(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日本也紧随其后,美元、日元相继贬值,迫使我国人民币不断升值。受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影响,大量的境外投资涌入我国,在国内通胀大趋势的影响下,推动了我国外贸企业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对于外贸企业来说,整个工业原料、人工、仓储、销售、管理等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使之失去了传统的“成本优势”。人民币升值也使得应收外汇结算减少。例如:仅从人力成本上看,根据2013年我国有关部门统计分析,我国的“人口红利”已接近尾声,民营制造企业云集的沿海省市,多地都出现了“用工荒”,劳动力供给存在很大的缺口。进入2013年后,各省市相继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成本提高。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直接使外贸企业出口的结汇收入在转化为人民币时遭受损失,利润空间锐减,这些都成为外贸企业面临的重要风险。
(三)外贸企业信用风险
当前,从我国外贸企业角度来看,信用风险问题已经极为突出。美国、欧盟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拥有健全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为每个企业建立了信用风险评价档案,强调对企业“前期―中期―后期”流程化的信用管理,规范企业的贸易行为。而我国外贸企业对信息风险管理体系方面的建设还不健全。由于在外贸业务中,涉及到众多“合同管理、订单管理、储运管理”等问题,如果在信用风险方面出现问题,我国的外贸企业就会被对方国家列入“黑名单”,严重者将会取消出口资格。外贸企业可能会由于多层面的风险而遭遇巨大的损失,甚至破产倒闭。信用制度的不健全,使我国外贸企业时刻处于“高危”境地。
二、我国外贸企业在对外贸易中解决风险的对策
(一)深入研究目标市场国惯用的贸易壁垒
贸易壁垒是影响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快针对各国贸易壁垒的研究,要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积极采集、研究、分析、应用WTO规则,坚决反对贸易壁垒的滥用。要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尤其在我国受外贸壁垒牵制较多的钢铁、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纺织、家电、传统医药等领域,要积极引导企业向技术积累的方向发展,建立对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避免外贸企业“受制于人”,实时掌握主要目标市场国家惯用的壁垒手段,准确预测其变动趋势,防止贸易对象国突然采取某项限制进口措施,而使我国外贸企业措手不及。
(二)大力进行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
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企业产业层次低下,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加工者”的角色,依托廉价的劳动力优势来占领市场,而销售渠道与定价权却掌握在目标国市场手中,在对外贸易过程中相当被动。伴随着人民币的升值,这种劳动力优势也变得荡然无存,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做好自主创新,才能够避免倒闭的风险。我国的对外贸易企业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积极打造“自主创新和自主研发”项目,提升传统产业层次,争夺市场制高点。要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加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将“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做好品牌管理,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创造国际影响力,开拓外贸产品的国际市场。
(三)积极进行产品结构调整
我国的外贸企业要积极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中高技术为发展的基点,积极减少传统产品的比重,推广高新技术产品。树立“价值链”的理念,加快新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增强产业链条弹性,拓展下游应用领域。以国际需求为拉动,敢于创造需求、引领全球市场,使其禀赋优势和成本优势得到加强。不断优化供应链条,做强企业交易效率优势和学习效率优势。优化“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加工―仓储物流―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品牌”流程,掌控 “仓储物流”、“终端品牌零售”等方面权限,走出“成本风险”的怪圈。通过供应链条整合,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从根本上减少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外国贸易保护主义的阻挠。
(四)建立健全外贸企业信用体系
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外贸企业的信用管理制度,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前期―中期―后期”的管理与维护,出台相应针对外贸企业的信用评价标准。使我国外贸企业的信用制度与国际接轨,建立并完善企业信用档案,逐步整合行业信用信息数据库,推动行业企业之间信用信息的互通和共享。在企业信用管理前期,做好企业信息采集、信息记录与信用评估;在企业信用管理中期,要不断跟踪外贸出口企业的信用状况的变化,建立信用风险预警与提醒机制;在企业信用管理后期阶段,应做好信息体系的维护,对某一时段内外贸企业的信用变化、财务状况和付款情况进行掌控。通过自身体系的完善,来提高外贸企业良好的信用值,使之能够在国际市场中获得生存和发展。
【关键词】国际经济贸易 外汇风险 防范措施
最近,我国积极参加中外贸易的活动,并且加入国际贸易世界的次数与越来越多,从而使得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也越来越大,这对我国外企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也是一份特别大的挑战。而在这些不良影响中,外汇风险就是举足轻重的一个。所以,为了中国经济能够更健康更稳步发展,为了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们需要加强国际贸易当中所存在的外汇风险的防范。
一、国际贸易中的外汇风险的分析
外汇风险的现状分析。即因为汇率的变动而产生的各种风险和损失。在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中,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国际收支状况等这些因素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同时,由于我国经济结构和进出口结构与其他国家存在的很大的差异,人民币又无法自由的进行兑换。从而导致我国外汇风险。
二、国贸中对外汇风险产生原因的分析
(一)兑换对外汇风险的影响
外汇风险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不同的结算方式也导致了各国之间贸易方式的不同。而外汇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是:由于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自己利益的产生,开始采取外汇结算、本币记账的方式。而如果企业能够采取本币进行交易和记账的方式,我们企业能够有效地规避风险,虽然在现实中,这有点不可能,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去规避风险。
(二)我国不强大的企业应变能力对外汇风险的影响
众所周知,强大的企业应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能够和各国跨国公司相对抗的重要力量,是能够与外国交流贸易的主要力量,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然而,我国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企业没有好的规避风险的能力、企业需要的相关专业人员的缺乏,所以这些企业难以在困境中生存,难以用健全的方案规避风险,乘风破浪,成为对国家经济发展有利的国有企业,从而导致了外汇风险的加剧。
(三)结算方式多样性对外汇风险的影响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结算方式的不同是由各国不同的经济状况造成的,而如今产生的结算方式有:商业汇票、汇兑、委托收款、银行汇票、信用证等。进而使得汇率的变动也在所难免,因此对企业外汇风险的影响也是情有可原的。
(四)我国外汇市场的不完善对外汇风险的影响
一个国家的外汇市场这个国家的贸易发展是很重要的,而对于我国来说,我国的外汇市场相当不成熟,特别是有些方面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同时,在有些方面也是不够完善。甚至可以说是我国在外汇市场非常腐败,在我国的外汇体制中仅仅是一个兑换货币的场所。除此之外,由于外汇市场也相当的落后,使得有些防范外汇风险的方法也收到了限制,从而限制了规避风险。
(五)汇率波动对外汇风险的影响
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汇率的波动越来越频繁,从而也进一步加剧着外汇风险。我们又可以猜想,如果外汇的汇率一成不变那么我们也许就可以成功的规避风险。可是这显然是现实的经济格局所做不到的。
三、国际经济贸易中对外汇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我们需要建立健全外汇风险管理管理机制
对于一个拥有良好管理体系的企业来说,企业要从自己的公司做起,制定好应该有的管理制度,并且能够以身作则的来保证其发展。要想有一个好的制度,首先,企业应该认真的分析自己能够造成的风险的每一个细枝末节,努力找出自己企业外汇所存在的风险,从实际的问题出发,寻找属于自己企业适合的道路。其次,为了能够更好的建立一个好的制度,我们需要借鉴前人或失败或成功的实例,来为自己量身定做一个属于自己企业的管理体系,从而来建立健全一个好的完美的风险管理制度。
(二)有效结合市场情况来规避外汇风险
我们知道,对外市场也是能否规避外币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对价格的合理安排,我们或许可以通过适当的产品价格调整来进一步降低汇率风险所带来的损失,交易双方可以通过制定价格这个款项来设置最基本的价格。以此来共同承担一定得风险,从而能够确保交易的完全和规避风险的成功率。
(三)外企需要树立外汇风险的防范意识
我们知道,梳理外汇防范意识是一个企业能够成功规避外汇风险的基础。因此,我们需要做些有意义的事来让企业养成树立防范意识的好习惯。首先,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我们知道道德的约束不如制度的约束,只有通过制度才能够更好的让企业的每一个员工提高其规避风险的防范意识;第二,企业需要对员工进行良好的思想教育,使其能够树立强大的风险防范意识;可见,作为一个效率高、成功的企业,还需要锻炼其各个部门(尤其是相关部门)的反应速度以及团结能力,使得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想出有效而行的应急策略,以此来减少企业的损失,从而使企业能够尽可能的规避风险,乘风破浪,成功的渡过难关。
(四)外企需要培养相应的管理人才来规避外汇风险
【关键词】 中小外贸企业 外汇交易风险 风险管理
在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改革中,中小外贸企业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一支主力军,也是推动我国外经贸发展的一个亮点。在这一过程中,中小外贸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汇率波动所带来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尤其是自2007年以来,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使得我国中小外贸企业的外汇交易风险管理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因此,中小外贸企业的资金管理者加强和提升应对外汇交易风险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制定出相应的措施来防范和规避外汇交易风险,是保证自身的平稳发展,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外汇交易风险分析
企业的外汇业务不可避免地要进行货币折算或兑换。不同货币间的比价就是汇率,汇率的波动就产生了外汇风险。外汇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外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利率变化以及交易者到期违约和外国政府实行外汇管制给外汇交易者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或经济收益。狭义的外汇风险是指各国际经济贸易、金融活动中,以外币计价的应收应付款项、资产与负债因汇率变动而蒙受损失或获得意外收益,又称汇率风险。本文分析的外汇风险是狭义的外汇风险,其主要有三种类型:交易风险、折算风险和经济风险。
交易风险是指企业因进行跨国交易而取得外币债权或承担外币业务时,由于交易发生日的汇率和结算日的汇率不一样,可能使收入或支出发生变动的风险。交易风险主要表现在:(1)以外币表示的借款或贷款;(2)以外币表示的商品及劳务的赊账业务;(3)尚未履行的期货外汇合约;(4)以其他方式取得的外币债权或者应承担的外币债务。外汇交易风险是常见的外汇风险,凡是涉及到以外币计量的任何合同、协议、购买或销售,且涉及到未来结算的,都会构成交易风险。
2. 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外汇交易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加大,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的深入,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虽然已注意到外汇交易风险问题,但大多采取的是调整产品、产业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降低中间消耗、增加产品内销比例和结汇等被动办法来应付可能发生的外汇交易风险,普遍缺乏外汇交易风险管理意识,不能够从公司整体出发建立外汇交易风险防范体系,不重视运用风险管理工具。
2.1缺乏外汇交易风险管理意识
近年来,我国中小外贸企业日渐感受到外汇交易风险所带来的种种影响,但是普遍对于外汇交易风险进行管理问题较为陌生。他们中的大部分对于国际经济交往中所面临的外汇交易风险暴露要么干脆置之不理,要么抱着侥幸的心理消极应对。调查显示,我国企业借助银行等专业金融机构进行外汇风险管理的成本并不高。如货币掉期的手续费一般为外汇风险头寸的1%-2%。而政策性银行开展同类保值业务的主要出发点是提高银行转贷业务的资产质量,帮助服务对象锁定外汇交易成本,规避外汇交易风险,因此,收取的手续费也就相应更低一些。正是由于长期以来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企业规避汇率风险观念较为淡薄,一些中小外贸企业往往将汇率风险归咎于政策性因素,缺乏主动避险意识。
2.2未建立外汇交易风险管理体系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人才缺乏、从事国际业务时间不长、对金融衍生工具认知不足等原因,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外汇风险管理机构,也没有建立起一套外汇交易风险管理体系。企业在实际经营的过程中,相关外汇业务通常都由财务部门兼管,没有在组织机构上设置专门的外汇风险管理部门或人员,对企业面临的各种外汇交易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测量和评估,也没有建立向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报告外汇交易风险的机制和制度,这就使企业对外汇交易风险的规避很难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2.3规避外汇交易风险的途径有限
通常来讲,企业可以通过金融或者非金融手段来进行外汇交易风险的规避和管理,而金融市场的操作则应当是企业进行套期保值的主要外部途径。但目前,由于资本市场不够成熟以及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向外汇市场提供的避险工具匮乏,对于具有保值性质的期货等国际外汇市场上广泛应用的衍生产品交易要么尚未开展,要么市场规模过小而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可供这些企业选择的避险工具更加有限。特别是在汇改后,企业外汇风险日益增加的新形势下,金融和外管局等相关机构对企业的宣传不够,联系不多,业务创新能力有限等问题突出,造成外汇风险管理服务配套机制建设没有跟上,企业规避外汇交易风险的途径有限。
3. 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加强外汇风险管理的对策
中国企业的外汇交易风险管理外部环境固然并不健全,但时刻暴露在外汇交易风险之中的企业的内部管理环境同样也令人担忧。如何利用外部已有的有利条件,发挥企业自身优势,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合理规避外汇交易风险,是企业当前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具体来说,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应从以下方面加强外汇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
3.1树立全新企业财务管理理念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金融环境环境,企业只有全面更新财务管理理念,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一方面,企业要树立财务管理战略国际化理念,在理解和关注各国基本经济、金融因素,政治和传媒因素、突发事件因素等对外汇市场的影响因素基础上,谋划自己的经营战略;其次,要树立资本多元化理念。特别是,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市场准入门槛的降低,大批外资银行和外国企业入驻我国。中小企业应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寻求与外资合作,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优化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全面提升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
3.2强化外汇交易风险防范意识
当前,中小外贸企业进行外汇交易风险管理的前提就是要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把外汇交易风险管理列为企业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日程,同时要建立和健全专职的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特别是要建立完善的外汇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外汇风险的识别、风险限额的设定、不同类型外汇风险的测量和管理手段的选择以及事后风险管理的评估系统。
3.3健全外汇交易风险管理层次
中小外贸企业在具备了外汇交易风险防范意识的基础上,还应健全金融衍生业务的管理层次,实行专业化操作。通过编制和完善金融衍生业务管理手册规范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职责和金融衍生业务的操作程序,明确规定相关管理部门和人员职责、规范的风险报告途径、应急预案等内容。覆盖事前防范、事中监控和事后处理的各个环节。严格执行前、中、后台职责和人员分离的原则。在人事安排方面,中小外贸企业要加强人才的储备和培养,不断充实外汇风险管理方面人员,安排专职人员从事汇率的预测和防范汇率风险的研究工作,以适应企业各项业务发展的需要。相关管理人员还要经常与外汇指定银行沟通、交流、注意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3.4实施科学的内部控制方法
科学的内部控制策略是降低外汇交易风险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对于外汇风险不确定或者套期保值成本太高的情况下,中小外贸企业可以考虑使用以下几种主要的内部控制的方法来降低外汇交易风险。首先,中小外贸企业要加强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及时更新海外客户的信息,建立公正的信用档案。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制定不同信用政策,降低坏账发生概率。其次,适当采用财务折扣等多种方式,加快账款催讨力度。特别是在买方市场和经济不景气的时期,加大销售预收款比例,能解决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资金需求,降低企业汇兑损失。第三,适当增加交易附加条款,将外部环境所引发的风险进行转移。第四,可积极运用金融衍生业务,做好风险效益分析,尽量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国内券商储备了大量的衍生品投资人才,完全可以利用在衍生品研究上的优势帮助企业做好套期保值,再加上监管严格、纠纷处理风险小等因素,中小外贸企业可聘请国内券商做投资顾问,制定套期保值方案、优化建立风险控制流程。
参考文献:
[1] 李生杰等.我国中小出口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研究.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12.
[2] 周秀珍.我国企业外汇交易风险防范探析.时代经贸,2008.6.
[3] 于博文.关于外汇交易风险防范的几个建议.消费导刊,2009.8.
[4] 王英姿.中小企业汇率风险的识别及其防范探讨.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5.
[5] 刘淑萍.我国涉外企业应对汇率风险的对策.商业会计,2011.3.
一、国际贸易风险管理问题
1.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对贸易风险的识别、防范和控制是企业在国际贸易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内容,对其经营规模的拓展,贸易量的提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我国很多外贸企业对于多外贸易的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受到短期利益的驱使,盲目的扩展国外贸易市场和资源,抬高贸易成交量,忽视了对国际贸易风险的防范,导致其难以维持稳定可持续的发展。2.没有完善的国际贸易风险管理机制。要保证国贸易管理的有效性,需要建立完善的贸易风险管理机制,但是从我国众多对外贸易企业的调查分析来看,大部分对外贸易企业没有健全的贸易风险防范机制,即使部分企业建立了相关的防范组织,但是组织形式相当落后,难以与瞬息万变的国际贸易市场保持高度的协调性。其次,很多企业将贸易风险的管理依托于外销人员的监控,这就对外销人员的整体素质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外销人员没有及时识别贸易风险,则外贸企业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损失。3.风险管理手段落后。我国外贸企业与西方等发达国家的企业风险管理手段相比较为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信用管理手段缺乏有效性,企业对客户资信的情况没有充分的了解,经常会出现客户利用假票据的现象。第二,企业对风险情报的收集手段较为落后,对市场上的经济、政治情况等没有充分的了解,对客户的经营、注册、业务实施等没有深入调查,导致贸易风险发生,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二、国际贸易风险管理的改进策略
1.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保证风险信息收集的有效性。提高国际贸易风险管理效率的基本要求是要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及时的识别风险的类型和风险发生的原因。第一,要完善商业情报网络,外贸企业要与行业之间的相关企业保持长久的合作关系,联合收集商业情报,及时的获取国际贸易中的风险信息,做贸易风险的防范。第二,要积极的拓展风险的调查渠道,例如,通过境内银行、驻外领事馆等获取重要贸易风险信息。第三,建立贸易风险的语境机制,将一系列的贸易指标用来预测企业对外贸易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并且对银行、投资者等经济活动的主体的风险偏好进行分析,设定风险警戒线,做出适应性的决策。第四,对外贸易企业要定期的组织开展贸易风险防范的培训,切实提高外销人员的贸易风险判断能力,树立正确的风险预控意识。2.完善管理机制,提升风险控制能力。首先,外贸企业在对外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经营产品的类型越来越多,所以经营的难度越来越大,需要加强企业对外经营的监督管理才能有效抵挡各种风险的侵入。所以对外贸易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对各个项目流程、以及参与项目部门中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及时识别,明确各个部门、岗位、人员的具体职责,监督其按照既定的制度展开各项工作任务。其次,要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对外贸易企业要监控对外经营中的各种风险因素、风险事件、风险损失等,防止风险事态的扩大,减少国际贸易风险造成的损失。最后,要完善风险快速反应机制,如果企业对于一些突发性的风险没有做出快速有效的反应,就会面对风险的时候处于极度被动的状态,所以建立外贸风险快速反应机制的组织领导机构,预备数套风险处置预案和计划,对领导机构中的人员进行分级、分工,增强企业对抗各类风险的侵袭的能力。3.创新风险应对手段,及时转移风险。风险转移手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际贸易货物的运输时间较长,在运输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风险隐患,企业可以通过购买货物运输保险,将部分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身上,防止因运输风险造成的较大损失。第二,可以购买国际保理业务,该业务主要是为买方客户提供付款的条件,这样外贸企业更为容易获得国外订单,加大产品的出口,这样可以有效预防国外客户因拒绝付款而造成的财务危机。第三,银行保函,外贸企业可以要求进口方向银行申请延期付款保函,如果进口方不能及时的支付款项,可以由银行代付,降低贸易风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何规避国际贸易风险,提高际贸易风险管理的技术手段,是企业对外发展的关键,对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企业不能及时的识别潜在的贸易风险,控制贸易风险对自身发展到来的影响,不仅会对自身的经济效益造成较大的损失,甚至会带动国内、国际整个贸易市场动荡,所以外贸企业要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保证风险信息收集的有效性,完善管理机制,提升风险控制能力,创新风险应对手段,及时转移风险,增强企业对抗各类风险的侵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大江.面向双重风险的我国企业国际贸易外汇风险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0.
[2]邹博威,郎丽华.基于风险管理视角的国际贸易物流创新分析[J].物流技术,2012,31(21):115-117.
2008-2011对华贸易救济案件数量统计
2008年国外对华共启动贸易救济调查104起,比上一年增27起,涉案金额62亿美元。
2009年,国外共有22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共启动119起贸易救济案件,同比增加11起,涉案金额126亿美元。
2010年全年中国遭遇贸易摩擦64起,涉案金额约70亿美元。
2011年,国外共对我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保调查67起,涉案金额59亿美元,被调查产品主要涉及钢铁、机电等领域。
2000年,中国企业“走出去”作为一项国家战略被提出。
11年后,到2011年年底,我国境外投资企业已经有18000多家,在外人员约120万人,资产总量超过1.5万亿美元。其间即有中海油和中石油于夹缝间开发出的两个“海上大庆”,也有TCL和联想付出的 2.7亿欧元和2.26亿美元的昂贵“学费”……在诸多的磨难与挑战之中,2012年,中国的企业当如何走向世界?
就此,本刊记者专访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董松根。
2012年境外投资三风险
《中华儿女》: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外贸工作时明确提出:“要积极防范境外投资风险”,2012年最主要的风险有哪些?
董松根:我们能够“积极防范”,源于我们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已有的地位:入世以来,我国已经同世界各大洲的众多国家建立了贸易往来,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从传统市场到新兴市场,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对外经贸格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中国企业“走出去”,其声势之大、速度之快、覆盖地域之广,让世界为之瞩目。
《中华儿女》:我们有了多年的经验和积累,是否可以说2012年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风险将降低?
董松根:不能这样说。正因为我们步子又大又快,在世界政治与经济都存在巨大变数的2012年,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更加值得警惕。
首先,去年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多变,中东和西亚北非局势动荡不已,社会治安环境令人担忧,今年年初高频率的突发袭击事件引发了各界对海外投资和人员安全的高度关注。
其次,随着欧债危机和美债危机的不断演化,美国和欧盟各国在自身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将会采取更多的贸易保护措施,来维持其自身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可以预计,来自美欧发达国家的贸易救济、知识产权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等贸易摩擦,仍将是中国企业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
最后,随着双边贸易的高速发展,近年来,发展中国家效仿美欧发达国家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的数量越来越多,这也是2012年值得中国企业警惕的风险。
应对“反倾销”
《中华儿女》:诸多挑战中,哪些因素是我国对外贸易中最具不确定性的因素和最大的阻碍、最难过的“坎”?
董松根:目前中国已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重灾区,每年因贸易救济遭遇的经济损失相当惨重。
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的贸易救济措施主要是采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殊保障措施等。其中,反倾销一直是“主力”。根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数据,1979至2009年,国外对华共启动1339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反倾销占比高达77.2%。
《中华儿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董松根:从商事法律服务角度看,我认为至少有三个方面的主要原因:
一是我国在制定国际贸易规则方面的话语权,与作为贸易大国的地位不相称。
二是我国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与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措施不相适应。
三是社会上提供的法律服务,与企业“走出去”对法律服务的需求不相适应。有关部门的宏观指导不足、企业自身对“走出去”目的地国的市场、社会、法制环境不了解以及中介组织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也是企业“走出去”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所在。
《中华儿女》:该如何应对呢?
董松根:2012年,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影响,不少海外资产处于低估值阶段,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迎来难得契机。我们尤其是要调整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把出口和投资结合起来,推动外贸市场多元化。在继续瞄准美欧日等传统主销市场的同时,加速拓展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市场,以此构建全方位、多元化、多渠道、多口岸的出口战略,降低出口区域过于集中而形成的贸易风险。
除了企业自己的准备之外,还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在这方面,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简称“中国贸促会”)不仅代表中国政府参加了国际展览局,而且还代表中国工商界加入了国际商会(联合国专门咨询机构)。中国贸促会以民间机构的身份,秉承“为政府分忧、为企业排忧解难”的宗旨,忠实履行国际惯例和国际规则,通过商事仲裁、海事仲裁、商事调解、商事证明书、原产地证书、ATA单证册、海损理算、知识产权、资信调查、法律顾问等在内的涉外商事法律服务,化解了很多欧美等西方国家将经贸问题政治化的做法,在大量地贸易救济案例中维护了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从目前的情况看,有国际交往能力的专业性行业协会建设的增强、建立起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为主体的多层次产业预警机制是2012年中介组织工作的重点。
“走出去”核心是理性
《中华儿女》:中国加入WTO议定书中,包含了“非市场经济地位”和“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两个“规则不平等”条款,据说它们会在2016年底和2013年底自动终止,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境遇会根本改善?
董松根:没有了上述两个歧视性规定,从规则的角度来说,将会缓解国外对华反倾销的严峻态势,也会有利于中国企业在平等的地位上应对国外贸易救济。但全世界无论哪个国家,对外贸易的核心还是自主产业的发展基础上的互惠互利。2012年,面对国外贸易保护的强大压力,我们仍要采取合理合法措施,支持自主产业发展,我国仍要坚决保护涉及国家安全的产业和战略性产业。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自1995年代表中国工商界加入国际商会后,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通过组织企业专家,日益深入地参与到国际商会对国际经贸规则的制订和修改体系中去,经常应国际商会之邀,选派中国企业界代表到政府间的论坛上代表中国工商界发出呼声,选派中国代表在国际商会担任执行董事和银行委员会副主席。同时自身还承担了国际商会原产地工作组成员、原产地电子签证核心小组成员、国际商会原产地工作委员会亚太执行理事、国际商会世界商会联合会旗下的ATA单证册制度理事会理事的工作,进一步提高中国工商界的国际话语权。
关键词:出口退运;检验检疫;质量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加强出口退运调查,维护“中国制造”声誉
收录日期:2014年3月6日
一、出口退运基本情况
近些年,国际经济秩序、国际贸易形势及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进出口贸易迅猛发展,对外出口贸易的飞速增长,“中国制造”在全球制造行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09年我国年出口额首次赶超德国,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2010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取代日本升至全球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在这背后,由于我国外贸出口市场单一、出口产品相对技术含量低,外贸整体处于全球制造产业链相对弱势地位,再加之近年来欧美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次贷、债务危机影响下的欧、美、日等经济体持续萎靡和波动等因素,导致我国每年随之而来的退货产品批次也逐渐上升。
对此,我们应当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首先,出口产品退运是对外贸易过程中十分寻常且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是对产品质量符合性、客户需求变更等贸易纠纷发生时的一种反馈和补救。其次,对我们相关监管部门而言,其中更多地包含了诸如国外市场变化,进口国最新法规壁垒等宏观信息,是一张综合反映国内外贸易形势和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总表。
出口退运调查工作是检验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出口商品质量水平、规范出口秩序、提高出口检验监管有效性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际经济秩序、国际贸易形势、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及检验监管工作等情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对退运调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好新形势下的出口退运调查工作,对于在出口工业产品检验监管中破解二元结构、强化分类管理、评估风险等级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出口退运原因分析
经统计,具体的退运原因有产品质量不符合标准或合同要求,贸易因素导致产品退运及其他原因造成的退货等。现列举几个较典型的退运原因:
信息技术产品、音视频产品因保修维修退运。随着信息技术产品与传统音视频产品之间的不断融合,产品升级换代速度的加快以及相关产品维修难度的不断增加,这两大类产品由生产工厂完成的软硬件升级、保修维修等附加服务需求的规模逐年上升,与之而来的是相关产品的出口退运也随之增长。
因企业管理问题导致的退运时有发生,尤其是在当前综合成本的提升以及市场需求疲软的双重压力下,企业质量稳定性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企业员工流动较大,岗位培训不够,公司管理不严,导致产品不合格。如某材料公司,其生产的电解液中钠离子超标遭到退运,经调查发现,造成此次出口产品中钠离子超标的原因是生产操作中员工失误,忘关分子筛的管道阀门,电解液与分子筛发生了离子交换而引入了钠离子,造成电解液中钠离子远远超标。
受全球经济形势疲软的影响,国外消费者口袋缩水,销售形势走低,国外分销商对产品质量问题的容忍度变小,传统贸易中可接受的一些质量瑕疵问题已经不能通过折价来解决。如某服装厂生产的服装存在色差,但企业认为此外观问题并不影响实际穿着,坚持出货,于是该服装厂心存侥幸,挑拣出色差较小和尺寸规范的衣服用作样品,得到客户确认后出货,客户在港口收到货物后发现质量问题,不接受企业提出的折价方案,直接退运回国。
国外贸易壁垒防不胜防。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产业,采取各种技术贸易措施,限制或提高进口门槛,尽管绝大多数企业已经对相关技术性法规进行了足够的关注,但实际上技术性贸易壁垒引起的退运还不时发生。调查结果显示,相关产品退运主要责任在于相关方对目标国家和地区相关规定了解不够深入细致而引起,但迄今尚未发现规模性退运。
三、针对退运采取的措施
检验检疫部门应当加强宣贯,督促企业树立质量安全责任主体意识。企业为产品质量的主要责任方,应当有义务提高其质量管理水平。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经营,严格质量控制,严格质量检验。质量是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和监管出来的。质量是企业形象和信誉的载体,更是企业的生命。产品质量出了问题,根子在企业。企业应该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和义务,严格依法组织生产,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
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健全质量信用信息收集与制度,完善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和产品质量信用记录,健全质量信用评价体系,实施质量信用分类管理。按照“守信便利、失信惩戒”的原则,加大对严重失信企业的打击力度,使违法失信企业付出应有的成本。将严重失信企业纳入“黑名单”,并适时向社会披露和曝光其违法、违规行为,利用市场机制和法律手段惩处质量失信行为。制定和实施对列入“黑名单”企业严格监管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