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9:34:4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与社会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从外在于漳州社会以及社会的主体(漳州人)去寻求滞后的原因,也可以说是传统的实证主义方式。现象学哲学的反思方式则与此不同,在胡塞尔看来,与人脱离的所谓外部世界是否存在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把它存而不论,或悬置或加括号,现象学要探讨的是呈现在意识中的世界即关于世界的现象学。在这种视域中,没有脱离主体的客体,也没有脱离客体的主体。也就是说,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是深层地内在于漳州社会以及普通的漳州人。这些因素普遍而深刻地起作用,需要现代哲学的素养和哲人的眼光才能穿透。如何把握现象学哲学的反思方式呢?胡塞尔认为,这个我们在清静时生活于其中的生活世界总已经在哪儿了,先于我们的存在,而且是所有实践的基础,不管这些实践是理论的或超理论的。现象学哲学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专门描写这个观念的生活世界的结构。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现象学哲学不再以庞大而严密的思辨体系来推演生活的逻辑,也不采用经验主义的归纳方法来解释生活,而是采用现象学的描述方法,即具体的、严格的方法直观生活世界。从这种现象学哲学的反思方式来考量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就不能采用传统的实证经验归纳方法来解释漳州市的社会发展与社会生活,而是采用现象学的描述方法,即面对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本身,我们融入进漳州人的生活世界,体验着、直观着这个特有的生活世界。体验与直观的结果就是所谓的现象学剩余。这种现象学剩余就是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因素。这些因素是体验与直观的结果,这些因素是普遍而深刻地起作用。反思对象和反思方式确认后,更为重要的和艰难的、甚至带有一些神秘色彩的是现象学的反思过程:关于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我有一个或几个个别直观,我抓住纯粹的内在,我关注现象学的还原。并且我纯粹直观地完成一般的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的种类,现在个别性本身不再被意指,而是一般的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我们直观它,它便存在于此,我们意指的是它,便是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性质。这不是指这种个别单一的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象,而是指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种类、程度本身是相似的;这种相似关系在这里正是一种总体的绝对被给予性,因而这种被给予性也是一种纯粹内在的被给予性,不是保持在个别意识范围之内这种错误意义上的内在。这里谈的是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总本质以及在总的直观中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被给予性。在经过多重反思后,最终得出的反思成果(现象学剩余)是: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属于普遍而深刻其作用的文化深层次。具体说来: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内在原因(内生变量或现象学剩余)是:①落后低效的时空观念;②地方狭隘的言语意识;③休闲第一的价值取向;④传统封闭的行为方式。其相应的对策理路是:①提升时空观;②推广普通话;③改变价值取向;④转换行为方式。现象学的反思是可以重复进行的,有时也是应该重复的,所以必须对反思结果进行再反思。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内在原因无论那一条因素,对于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都是内在地起作用(内生变量),无论那一条都不是针对某个或某些漳州人,甚至还可以不是针对某个时空的漳州人或事。
因为这些因素是普遍而深刻地影响和作用于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比如,这里的时间观念是一种“内在时间观”。对于时间的内在化理解,是由其现象学方法所要求的“明证性”所决定的。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时间”概念,是基于第三人称视角而设定的超越实存,不具备现象学思维所要求的“自身被给予性”,所以必须首先对其进行还原。漳州落后低效的时空观念像遗传基因一样内在于漳州社会,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普遍而深刻地起作用。它作为一种背景意识,伴随着所有意识行为,我们只有通过反思,将我们的目光从排列着的连续的感知对象回溯到感知对象的连续本身,才能以我们意识的意向功能将这种连续本身构造为一个内在的对象,通过这种构造行为,一般意义上所说的“内在时间意识”才得以与我们照面,我们才能由此得出落后低效的时空观念(内在时间意识)是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内在原因。再比如,地方狭隘的言语意识在意识的深层次上有了一个假设:所有人都会讲漳州话。在这样的假设中,普通话不是普通话,闽南话才是普通话。这样就普遍而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交往和效率。如何言说绝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问题,而是社会实践问题。如何言说涉及观念的表达,涉及观念如何从理智的内在世界外显于一个公共的世界,涉及观念的传递和交流,地方狭隘的言语意识不利于观念的传递和交流,所以,它成为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内在原因之一。对休闲第一的价值取向和传统封闭的行为方式这二者的反思与对落后低效的时空观念和地方狭隘的言语意识的反思类似。最后,需要对“对策理路”进行反思。显然,这四个对策理路都是对应于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四个内在原因而提出的。
如果是实证性课题,接下来要做的就应该是对如何提升时空观、如何推广普通话。如何改变价值取向以及如何转换行为方式等提出在实践层面可操作的具体措施。但是,本文属于哲学课题,只提出对策理路而不是对策本身,对策的实施与展开是在对策理路的开启下进行的。本文的意义就在于开启一个崭新的视域,为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一个方面的智力支持。我们只需要对“对策理路”再反思即可。比如,“提升时空观”就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增强时间观念,而是在意识的内在维度上反思内时间意识对人的始源性作用。或者说,内时间意识在深层中影响了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它是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内在原因之一。只有从哲学层面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提升漳州人的时间观念。再比如,在漳州市推广普通话,绝对不是那种应付式的至上而下的行政行为,也不是简单的提升漳州人民的普通话水平,而是在现象学语言哲学的意义上根本改变漳州人的言语意识,普遍改变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际交往方式,普遍提高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际交往效率,普遍而深刻地内在性地作用于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可以这样说,用三年时间、花两千万元,在漳州市整个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村)像普法一样推广普通话,会极大地改变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发展态势,极大地提升漳州市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水平。总之,本文通过由对漳州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客观世界的考虑转向对思想主体(漳州人)的现象学反思,寻求一种普遍合理的关于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内在原因的深层可能性。在漳州人的意识主观性中,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内在原因,意向性地显现于反思主体的意识中。这是绝对的、客观有效的关于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内在原因的先验源泉。在这种意识主观性(时间、言语、价值、行为)中,而且只在这些主观性中,客观性的存在(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才是绝对的。
近几十年来,可持续发展、人类发展等概念获得更广泛的认同,对社会发展问题的关注明显增强。(注:在反映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状况《世界发展报告》的十几年之后,开始出现评价世界各国社会发展状况的报告,例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自1990年开始《人类发展报告》。)问题不在于经济增长是否重要。经济增长无疑非常重要,因为它是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是改善人类生存条件的物质前提。但是,强调社会综合发展的观点认为,经济发展的模式或质量至少同样重要,因为正是它们决定着经济发展最终目标的实现,即全体人类生存和福利状况的不断改善。
从纵向上说,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轨迹基本吻合,而横向比较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人文发展水平也较高,反之亦然。但是,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并不是同义语,两者之间不具有完全的对等或比例关系。处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社会发展方面依然存在差别,两者一高一低的例子也不少见。有趣的是,社会发展指标在发达国家往往比较接近,而在发展中国家则存在更大差别,包括那些处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
这个观察并不出人意料。有研究表明,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和福利制度,在决定一国人口生存状况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收入分配越不平等,社会发展指标就越有可能落在经济发展指标的后面,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如果那里的收入分配比较平等,同时伴随可行的社会福利措施,它们的社会发展指标往往显著优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有的甚至超过比自己远为富裕的国家。在亚洲,常常提到的案例包括改革前的中国和斯里兰卡,它们尽管都属于人均收入最低的国家,但在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使它们跻身于中等收入国家之列。印度的喀拉拉邦也是一个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的突出典型。(注:Jean Dreze and Amartya Sen,Hunger and Public Action,Oxford:Clarendon Press,1989;Indi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Opportunit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Thomas Isaac and Michael Tharakan,"Kerala:Towards a New Agenda",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ldy,5-12 Augnst,1996;Richard W.Franke and B.H.Chasin,Kerala:Radical Reform as Development in an Indian State,New Delhi:Promilla and Co.,1994.)
本文讨论前计划经济国家在建立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社会发展变动趋势,探讨这些变动与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转轨之间的关系。应该承认,判断社会发展不如判断经济增长那么一目了然,原因之一是衡量标准比较复杂。本文第一部分讨论人口发展,第二部分讨论社会发展,第三部分讨论体制转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最后是简要的结论。
人口发展指标的变动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行中央计划经济的国家先后走上市场化道路。这个转轨过程以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在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推动下,对社会经济体制进行了重新安排,引起了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深刻变化。由于各国初始条件、改革战略、具体政策以及国际环境等方面的不同特点,体制转轨的后果差异很大。
首先,各国的经济表现大相径庭,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从经济增长速度看,中国和越南无疑属于最成功的,改革以来维持了较高的年平均增长率,相反,中亚和中东欧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经历了生产骤然下滑的剧烈痛苦。十几年过去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先后走出低谷,其中一些国家获得了连续几年的增长势头,另一些国家仍处于低迷状态,但大部分国家都未恢复到转轨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尤其在前苏联地区。
其次,各国人口发展平均指标发生了不同方向的变动。这些指标通常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富裕程度,表明人口平均拥有的物质财富,通常表现为人均收入,也反映在例如耐用消费品、住房、食品等人均拥有量以及人均个人储蓄等。(2)能力指标,表明人口的社会平均行为能力,其中首先是预期寿命、死亡率和疾病率等,这些指标对人类生命至关重要,因为人必须首先活着才能有所行动,而在活着的人当中,病弱者比健康者在行为能力上通常受到更多限制。此外,在现代社会,人类潜能的充分发挥越来越依靠通过教育获得知识和技能,因此,普遍教育水平是衡量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准。(3)人口变动指标,例如生育率、结婚、离异等,这些虽然是个人行为,但总体变动趋势往往与社会大环境有关,折射人口对未来的预期,这在社会处于相对动荡时期尤其明显。
从这几方面来看,各国的变动大体与本国经济发展趋势是一致的,即主要福利指标随经济业绩起伏。以亚洲转轨国家为例,(注:Lu Aiguo and Manuel F.Montes,Poverty,Income Distribution and Well-Being in Asia During the Transition,Loodon:Palgrave,2002:In Aiguo,2001,"The Impact of Transition to the Market Economy on Welfare Changes:Lessons from the Experience of Asian Transitional Economies",World Economy & China,No.2,pp.46-54;冒天启主笔,朱玲、罗德明副主笔:《经济转轨与社会发展》,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例如中国和越南,随着人均收入增加,与经济资源总量有关的所有指标都得到改善,例如人均热量摄入以及人均消费品、居住面积、公共消费品等。物质条件的改善有利于提高人均预期寿命,降低婴儿死亡率,提高入学率。应该承认,这些方面的变化不完全取决于经济总量的变动,无论在中国还是越南,其中某些指标的改善跟不上经济增长步伐,甚至出现种种问题,但就总体而言,还是向前发展的。
中国和越南的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大量人口脱贫具有世界意义。过去一二十年间,包括不少转轨经济在内,世界大部分地区的贫困人口不是在减少,而是在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东亚一些国家尤其是中国贫困人口的大幅度减少,整个世界的反贫困成绩无疑更加逊色。(注:UNDP,2002,Human Development Report,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在经济下降的亚洲转轨国家,福利状况或者得不到改善,或者出现倒退,这种情况在东中欧国家也很普遍。一系列数据和和跟踪研究结果显示,(注:UNICEF,Public Policy and Social Conditions,Economies in Transition Studies,No.1,Florence:UNICEF Internatinal Child Development Center,1993;UNICEF,Crisis in Mortality,Health and Nutrition.Economies in Transition Studies,No.2,Florence:UNICEF Internatinal Child Development Center,1994;UNICEF,Poverty,Children and Policy:Respanses for a Brighter Future,Economies in Transition Studies,No.3,Florence:UNICEF Internatinal Child Development Center,1995;World Bank,From Plan to Market: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6,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Branko Milanovic,Income,Inequality,and Poverty du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Planed to Market Economy,Washington DC:The World Bank,1998;Lu and M.Montes,Poverty,Income Distribution and Well-Being in Asia During the Transition,London:Palgrave,2002.)转轨开始的最初几年,中亚和东中欧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出现人口福利状况急剧恶化。经济下滑越剧烈,人口平均富裕程度的下降幅度越大,生活水平受到的负面影响就越严重,一个明显的后果是大量人口迅速陷入贫困,使各国在一定时期内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所谓“过渡性贫困”问题。物质条件的恶化还导致教育、医疗等领域资源萎缩,影响人口社会能力的提高。由于经济下降持续时间较短,或者由于政府采取了某些补救措施减轻冲击,一些国家避免了更坏的后果,但另一些国家就不那么幸运了。在俄罗斯,人口预期寿命大大下降,尤其男性人口,由此造成的人口数量减少不亚于一场战争。(注:Giovanni Andrea Comia and Renato Paniccia eds.The Mortality Crisis in Transitional Economi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尽管各国情况不同,但总的说来,这些国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遭受的严重挫折,或者说市场转轨的代价之高,超过了大多数人的预料。
转轨国家人口福利的变化改变了它们在世界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位置。2002年《人类发展报告》显示,1990年以来,中国在人类发展中的排名继续上升。在中亚和东中欧,经济转轨带来的损失使大部分国家排名大幅度下降,其中,俄罗斯和乌克兰1990年以来下降了20个名次,摩尔多瓦和塔吉克斯坦甚至下降了30多个名次,只有匈牙利和波兰的排名有所上升。(注:2002年7月24日在马尼拉关于《人类发展报告2002》的新闻,见"Norway,still First,US Sixth in Human Development",Press Kit,hdr.undp.org/reports/global/2002/en/。)
总的说来,上述人口福利指标的变动与经济发展状况直接相关。在这个意义上,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假定人口数量一定,经济增长扩大了财富总量,提供了人口得以分享的更多资源,从而为人类发展创造了更充分的物质条件。但另一方面,人均或整体指标并不能充分反映社会发展的全部真实面貌,有时甚至掩盖了社会现实,因为现实中生活着的是具有性别、年龄等特点和各种社会属性的人,不是抽象的统计数字。经济增长能否最大限度地为全社会分享,能否转化为相应的人类社会发展,最终都会在社会成员的相互关系上表现出来,这些关系本身同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社会发展状况
社会发展包括以下内容:(1)人口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或者说人类生态状况,由社会保护、公共安全、个人安全、自然生态环境等内容构成。人类渴望生活在安宁、健康、有尊严的环境中,希望不受动乱、暴力、犯罪、污染、腐败等侵犯和威胁,因此,保证人人享有和平、安全生活的权利无疑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2)社会分化状况,它反映经济增长受益人口的分布。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人口越广泛,社会成员分享的份额越平等,社会进步的成就越显著。毋庸置疑,转轨国家一直存在各种社会差异,不但在阶级、阶层的意义上存在,同时具有性别、地域、民族、年龄等方面的特征。在转轨过程中,社会差异的变动反映了社会成员分享经济增长成果模式的转变。
在这些方面,转轨国家发生的变化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而这些变化似乎与经济增长或下降没有直接关系。这首先是各国收入不平等显著扩大,其次是新形式犯罪和腐败问题突出。目前,转轨国家收入差距的迅速扩大完全改变了这些国家原先的社会面貌。计划经济时代,与同等发展程度的市场经济相比,转轨国家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各国基尼系数最高不超过0.28。但在转轨开始后的一二十年内,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例如,在改革前的中国,虽然城乡之间存在较大收入不平等,但城乡内部收入差别很小,基尼系数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仅为0.26,以至中国的分配模式被称做“平均主义”的“大锅饭”。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一度取得了经济高速增长而不平等未见扩大的良好局面,但80年代中期以后,收入不平等势头趋于强化,到21世纪初,基尼系数达到0.417的高度,超过了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也超过了0.4的所谓国际警戒线,使中国由一个以平均主义分配为特征的国家跃居为世界上收入高度不平等的国家之列。现存的不平等既由于城乡差距更为严重、地区差别扩大,也由于城乡内部不同人群的收入差距显著扩大。(注:参见赵人伟、李实、卡尔·李思勤主编:《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经济改革和发展中的收入分配》,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8~22页;李实、张平、魏众、仲济垠等著:《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实证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20页;Bjom Gustafsson and Wei Zhong,"Determinants of Rural Poverty in China",China & World Economy,No.5,2002,pp.41-49。)
在其他转轨国家,尽管程度不同,但收入不平等都无一例外地扩大了。前苏联地区各国在短短10年时间里,基尼系数急剧上升了10~20个百分点。(注:见本期科尼亚的文章;Branko Milanovic,1998,前引。)这些国家迅速形成了新富人和新穷人群体,后者虽然远不及前者那样引人注目,但他们无疑是更为庞大的一群。
犯罪是迄今任何国家都不能根除的社会恶疾,转轨国家即使在计划体制下也不例外,但不同的是,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犯罪形式,例如贩卖人口、吸毒贩毒、以及黑社会性质的犯罪,以前或者根本不存在,或者从未达到如此泛滥的程度。犯罪率在各国不同,有的国家相对平稳,不少国家出现上升趋势,还有的国家形势相当严峻。例如,俄罗斯的犯罪率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约为10‰,转轨开始后,从1990年到1993~1994年间直线上升到19‰,此后尽管有所起伏,到2001~2002年还是达到了超过21‰的高度。(注:见《苏联国民经济》和《俄罗斯统计年鉴》有关各期。)如果说俄罗斯的犯罪增加与经济衰退有一定关系的话,那么,在经济持续增长的中国,犯罪也成为人们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改革以来,城区住宅防盗门窗由盛行到普及,反映出人们对遭受犯罪侵扰的普遍担忧,是安全感下降的一个明显信号。
腐败的滋长是转轨国家面临的另一个共同问题。1995年以来,在有关腐败的一个国际比较研究中,绝大多数转轨国家被归入高度腐败类型,而在最腐败的10国中,转轨国家年年榜上有名,1999年和2000年分别有3个和4个,俄罗斯、中国、越南在不同年度都曾不止一次地被列入其中。(注:见透明国际1995年以来各年度腐败指数表,transparency.org/index.html。)当然,这种排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纳入国家的数量、衡量标准等,因此,未必完全反映世界现状,但在转轨过程中,权钱交易、少数人合伙瓜分资源的猖獗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不能不导致大面积腐败。在中国,严重腐败甚至变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在公众中引起强烈不满。(注:见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各年度版。)腐败是对公平的经济活动、公正的政治运作以及社会安全的嘲讽。难以遏止的腐败为扩大贫富差距推波助澜,削弱公众对政府权威的信赖,冲击社会的基本价值和道德基础。
转轨过程还无一例外地带来失业问题。劳动力市场的建立结束了转轨国家完全就业的历史,失业成为经济过程中的常规现象。正像在其他市场经济国家一样,经济增长能够减轻失业的压力,但无法消除失业,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当迅速,吸收了大量新劳动力,但城市失业率却不降反升,越来越成为导致城市贫困的重要原因。
一抓综合规划。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切实抓好主体功能区划分,综合协调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科学调整和合理布局生产力。对不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的项目,坚决不引进、不发展。
二抓森林工程。按照在全市率先建成“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健全的林业管理体系”试点示范要求,全面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培育壮大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质量,唤醒沉睡的大山,变荒山穷山为秀山宝山,达到“绿山”与“富民”有机统一。大力发展经济林,科学选择树种,加强技术指导,实施典型示范,引导千家万户上山种树。大力发展森林食品、森林旅游、漆器加工,完善和延长林业产业链条,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真正把林业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战略产业。
三抓生态建设。树立“大林业、大水利、大生态、大产业”理念,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和矿山“黑瀑布”治理等重点工程,不断增强生态功能。特别是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努力扩大退耕还林面积,做到“应退尽退”、力争“愿退尽退”,真正把城口建成国家水资源保护区,为长江上游涵养水源,保障三峡库区生态安全。
四抓人口下山。采取“政策主推、市场主导”的办法,综合运用生态建设、扶贫开发、产业扶持、社会保障、城镇发展、户籍改革等政策,促进人口内聚外迁,从源头上减轻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尽力改善农民生存发展环境。集中实施国土整治、堤防建设等工程,解决移民群众的宅基地、菜园地。大力发展庭园经济和特色产业,确保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通过努力,把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不适宜人生存的高山地区和重点生态建设区域的近10万居民,搬迁到河谷地带集中居住或移居县外。
五抓清洁能源。坚持“整体包装、打捆开发”的思路,积极发展水电产业,到20n年全县水能资源大部分得到开发,装机达到30万千瓦。实施生态富民工程,大力推进沼气池建设,积极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改善城乡能源结构,使能源产业既成为生态建设的基础工程,又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总之,力争到202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超过70%,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生态经济发展基础全面加强,生态文明深入人心,人与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初步建成重要的生态功能保障区和最具生态活力的区域。
打“特色牌”,着力打造特色经济区
按照“既要开发物质资源、更要开发人力资源,既要开发不可再生资源、更要开发可再生资源”的原则,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林产业、能矿产业、旅游产业和劳务产业,走特色发展路子,促进“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
一要“腾笼换鸟”,重点发展特色农林产业。坚决破除“三大沱”(土豆、玉米、番薯)的传统产业格局,按姗‘产业错类、产品错季”的思路,念“山”字经,发展以“林”为主的生态农业。重点发展以板栗、核桃为主的林果业,以大巴山道地品种为主的中药材产业,以“城口山地鸡”、生猪、中蜂等为主的畜禽产业。引导农民把干果当作粮食种、把药材当作庄稼种,大力推广林药间种、林下养鸡、林间养蜂、林材生菌和粮药间种等复合型发展模式,努力建成“山顶绿树戴帽,中山果药缠腰,山下庭园连片”的生态农村新貌。完善土地流转政策,大力实施生态移民,促进土地林地向大户、向合作社、向产业基地集中。打捆使用生态建设、产业扶持和社会保障等政策,集中扶持大户,典型示范引路,逐年打造特色乡镇。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发展,创新“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市场十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经营模式,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力争用四年时间,全县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耕地的70%以上,把城口打造成全市全国重要的干果基地、中药材基地和畜禽产业基地。大力招商引资,鼓励企业嫁接重组,积极发展精深加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力争四年内培育10个以上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形成每个主导产业有1一2个龙头企业带动的格局。在建设完善城乡商贸体系,培育壮大农村营销大户、经纪人队伍,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同时,依托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重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和“中国核桃之乡”的影响力,以建设全市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业产业基地为龙头,积极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商标的申报认证,切实加强产品原产地保护等工作。努力把“大巴山中药材”、“城口核桃”、“城口板栗”、“城口蜂蜜”、“城口山地鸡”、“城口老腊肉”、“鸡鸣寺院茶”和“山神漆器”等打造成国内外知名品牌,把城口建成秦巴地区特色农林产品集散地。
二要“强筋壮骨”,大力发展能矿产业。在生态环境合理承载范围内,着力改造提升以锰、钡、煤为主的矿产开采及加工业。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关停并转资源浪费大、环境污染重、产品附加值低、规模较小的企业。“抬高门槛”,引进大型企业集团,推进企业重组和产业升级换代。树立“绿色矿业”思想,积极推进电矿联产联营,重点抓好“三废”治理,大力推广尾矿砂制砖等环保项目,积极发展循环经济,逐步建立起与生态相适应的新型工业体系,力争用三到四年的时间,培育4一5家产值超过10亿元的锰、钡加工企业。
三要“引凤筑巢”,积极发展旅游产业。充分挖掘“绿色”和“红色”旅游资源,按照“整合资源、市场运作、引进集团、整体开发”的思路,着力抓好保护、策划、规划等基础工作,搞好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建设,在保护好资源的前提下有序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加强红色文物的收集、整理、发掘和保护,丰富城口作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文化内涵,建成一批红色旅游景点,打造开县一城口一陕西红色旅游精品线。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着力打造万州一城口一巫山旅游“大三角”,把城口融入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结合农业特色产业培育,大力发展“吃农家饭、住农家房、干农家活、赏农家景”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闲体验式旅游业。努力把城口建成全市革命传统教育、红色文物保护、历史文化研究和休闲度假、生态观光、科考探险的旅游胜地,为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拓展空间。
四要“提质增速”,加快发展劳务产业。把劳务收入作为农民增收的“铁杆庄稼”,坚持不懈地抓好劳务产业,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应转尽转。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切实搞好劳动力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进一步完善劳务信息网络,打造城口劳务品牌,大力培育劳务经纪人队伍,支持劳务经纪人创办劳务企业,提高输出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搞好劳务输出服务,在外出务工人员集中地适时建立劳务服务站,提供司法援助、政策咨询、信息交流等服务;加大县财政补贴力度,搞好外出务工人员意外伤害综合保险,为外出务工人员系上“保险绳”;解决好“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问题,解除后顾之忧。坚持“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搭建创业平台,完善创业政策,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和异地兴业,以达到“输出一人,致富一家;创业一户,带动一方”的效果。
打“门户牌”,树直辖市窗口形象建设全市向北重要门户,就是要打牢交通、通讯、市政等基础,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积极推进改革试验,打造人文环境,树立直辖形象,使城口成为重庆向北发展的桥头堡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成为老边穷地区落实科学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的试验点。
一要加快交通建设。着眼于打通三峡库区连接大西北的高速通道,推动万州区域通枢纽和中心城市建设,将渝东北融入全国交通大网络,积极争取支持,建设万州经城口至安康的高速公路,城万快速通道和安张常铁路,增强城口承接“1小时经济圈”和周边大中城市辐射带动的能力,尽早建成西北地区“通江达海”大通道的物流中转站和秦巴地区互融发展的“关节点”。加快推进县乡交通网络建设,全面实现“2小时城口”。
二要加快城乡建设。统筹考虑全县经济发展、人口转移、劳动就业、资源环境保护、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按照“产业配套、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要求,高水平规划城乡建设。以滨河路建设、旧城改造和小区开发等重点工程建设为抓手不断拓展城市容量,以绿化美化亮化香化工程为抓手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以发展特色农林产品加工、现代服务业为载体切实增强城市吸附能力,努力把县城打造成“碧水护城、绿树掩城”的山水园林生态小城镇。全面完成24个乡镇场镇的建设规划,加大给排水、垃圾处理、通讯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发展二三产业,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增强吸纳农民下山的能力。加快实施“千百工程”,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结合庭院经济发展,搞好新村规划,突出特色,统一风貌。加快推进“一池一坑四改”工程(建一口沼气池、一个垃圾坑,配套改厕、改厨、改畜圈、改庭院),支持农户硬化人行便道和院坝,房前屋后种植经济林木和花草,大力改善村居环境。
三要加快和谐建设。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构建和谐的首要任务,继续抓好扶贫开发工作,积极促进城乡就业,大力健全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完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在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的基础上(2007年城口县获得了国家西部“两基”工作先进地区的表彰),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和学前教育,努力把城口中学、城口职中和示范幼儿园建成全市重点学校,加快普及高中教育。坚持把维护稳定作为构建和谐的基础,扎实推进“四位一体”(以乡镇综治办牵头、以司法所为依托,实行综治办、办、调委会、司法所四块牌子、一套人马,形成统一的对外工作窗口,这一办法得到了中央政法委的认同和推广)基层维稳工作模式,形成“大综治、大调解、大”格局,打牢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治安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广泛推行“一事一议”制度,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
关键词:专家资源;基地;系统整合
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充分依靠各方面力量,其中,以各类专家为主体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是一支无论在数量、质量、层次上,还是在总体竞争实力上都举足轻重的力量。四川有关部门从2002年开始就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专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进行探索,初步形成以专家服务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为平台,完善智力供需双方信息交流渠道的模式。
一、关于基地的认识
(一)“平台”性质
基地是一个在形成初期主要由政府搭建,以充分整合区域内高层次人才资源为手段,以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发展提供智力服务为主要目的,以技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平台。
1.平台搭建者(组织者):按照“政府-政府为主、市场为辅-政府和市场相结合-政府调控、市场为主体”的方式演化。目前的主要组织者是省级人事职能部门,但离不开与科技教育的分工与合作。
2.平台的支柱:是“机制-政策-信息-技术”的“四位一体”,也是典型的政府-市场演化的驱动运行机制。
3.平台的载体及作用对象:是经济建设及社会文化建设主战场。政府“搭台”,专家“唱戏”,专家是平台最活跃的主体;政府“设宴”,企业“请客”,企业是平台最大的需求用户。
(二)示范性质
既要有时限性的重要责任和严峻任务的履行,又要有条件的充分的自由发挥和创造的空间;既讲究成本,着重落实,又鼓励探索和创新。
(三)服务性质
基地从本质上首先是以综合效益优化为主要目标。根据不同发展时期的不同性质的载体,可以是偏向经济实体的综合组织,也可以是公益性的社会福利组织。
(四)工程性质
基地在建设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有理念的顶层设计和规划,更有具体的落实和建设;不仅有理念和制度的形成,更有具体的实物配置和工程的建设。
(五)智能性质
基地属于技术密集型的综合组织,其服务于经济社会的方式往往表现为技术服务为主要形式和特色,具有智能性质。
二、系统整合模式的发展思路
(一)系统整合发展模式的基本思路和指导思想
按照以人为本,体现特色,突破瓶颈,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充分发挥专家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目标,通过政府综合制度设计、政策导向开辟服务基地建设渠道,促进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及个人共同建立基地平台,通过政策导向和市场服务开拓、建设、培育专家服务市场,通过政策和激励手段,组织和引导专家积极参与基地的建设和服务工作,通过制度设计、政策导向整合配置各种资源,通过信息平台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协调好各主体的利益分配。
(二)模式的功能目标
1.系统资源整合功能。如,相关政策、市场、信息、技术、资金、行为主体等资源的整合。
2.系统多元驱动及其互动功能。在政策导向下,通过模式的运行机制,系统及其要素之间形成正向互动。
3.动态自适。根据市场、社会需求的变化,主动进行系统组织调整,以有效适应变化。
4.系统辐射功能。即系统的先进性和带头示范性,不断强化和拓展服务基地的发展。
5.培育功能。即具有强大的专家队伍建设和培养功能,技术、模式等创新功能,市场培植功能等;6.综合效益功能,即最终有利于形成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综合效益。
(三)模式的功能结构模块
1.动力驱动模块:由模式运行机制、政策体系、市场行为、专家行为等构成。
2.资源整合模块:由“制度-政策-信息-技术”平台、组织机构和政府、企业、专家队伍、社会团体、社会公众等构成。
3.服务产品及技术体系模块:由基地所提供的服务方式、途径、内容、特点及相应的技术体系等构成。
4.市场模块:由基地服务的对象、领域、市场细分、市场信息、市场行为、市场预测与分析、市场定位、市场策划及招商引资等构成。
5.服务模块:由项目、合同、经营与管理方式、目标等构成。
6.基地后勤模块:由基地基本建设工程、后勤管理构成。
(四)基地建设和发展的基本途径
1.有关职能部门联合研究制定相关政策,使基地建设工作纳入到诸如市场、科技基地、研发基地、产业园区、创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等建设规划中,享受政策激励,形成整体优势。2.根据市场和社会发展需求,按照市场规律,建设具有经济实体为基础,科技研发为支撑,具体项目为契机,制度-政策-信息为保障,政府“穿针引线”,政府先期适当资助、企业投资、社会筹资相结合,独立核算、成本化运作的基地框架。3.研究制定基地发展规划,编制发展指南,明确核心发展领域,拟定先期具体落实项目,政府先期适当资助,进行市场策划,招商引资,完善和发展服务基地。4.通过政策导向,强化市场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形成企业和社会投资为主体的良性发展局面。
三、关于基地建设和发展的平台建设问题
基地建设和发展是一项系统工作,除了基地建设的主体工程外,其支撑平台建设必不可少,包括制度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技术支持系统的建设。与此相对应,必须树立综合发展观念,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包括专家、企业、市场等信息系统、信息平台及其相应的决策支持系统,科学规划与决策;建立和完善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下市场机制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基地建设和发展的管理体系和相应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开发和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切实落实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提高专家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实现基地建设和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永龙.当代西方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J].经济管理,2003.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第一版)[M].上海:三联书店,1996.
【关键词】休闲体育经济社会发展构思
休闲和休闲体育
休闲体育是追求人类全面发展的一种过程。社会学家把“休闲”看成一种社会建制以及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是发展人个性的方式。近一个世纪以来,社会学家对休闲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以体育运动方式来进行休闲,是一种由内部动机引发的自觉行为,使人能在知觉上感到自由,在活动中体会快乐,在交友中形成信任,对工作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它能使人暂时逃离现实世界、寻找自己的生活空间。
休闲体育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当前,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步子正在加快,已经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现实。同时,由于人口出生率下降,家庭及家庭成员不断减少,这会使以前由子女照顾老人的责任在很大程度上转移给社会,而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必须采取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国民体质,以缓解人口老龄化矛盾的积极对策。①
休闲体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都想选择一种让身心愉悦快乐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已意识到“健康才是人最大的财富”,“有健康才有未来”。由此看来,体育消费需求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是有效组织体育生产活动、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条件,可以带动体育市场的发展,刺激消费、鼓励消费,开拓新的消费热点来扩大内需,以消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解决劳动力就业的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决策。②
休闲体育增强劳动者素质,提高生产力质量。体育运动有利于改善劳动者的身体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国外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劳动者比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劳动者,其劳动生产率平均高出0.6%~10%。劳动者作为生产力的首要要素,其身体素质和智力素质的提高,进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通过开展经常性的休闲体育活动来实现。
休闲体育可以拉动体育产业的发展。随着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休闲体育的观念深入人心,并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人们不但对体育用品需求量有大幅度的增加,而且对产品的质量也有很高的要求,同时能够体现人性化、个性化、时尚化的体育用品将是消费者的首选。同时,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花钱买健康”的观念已被大多数接受,体育培训、咨询将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使得体育消费逐渐兴旺,体育产业潜力巨大。
休闲体育推动体育服务业的开发。休闲服务与其它服务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其形成与发展依赖于城市化和以物质商品生产为主要基础的经济模式,并依靠自身实现企业化和掌握信息的能力。由盲目针对全体大众的经营理念逐渐瞄准固定对象的经营理念开始突现,根据消费者的口味来设置项目、提高服务质量和改善活动环境的休闲娱乐活动场所越来越多,新的服务理念常常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经营效果,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体育休闲会馆越来越多。
制约休闲体育发展的因素
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增长趋缓且不稳定,总体消费水平普遍较低。根据消费的一般规律,居民消费支出按照梯次推进的顺序,依次用于购买生存资料、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体育消费属于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范围,需要的收入弹性较大,因此,在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对体育消费的需求不会有较快的提高。另外,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已全面推开,教育、医疗、养老和就业体质的改革正在陆续出台。在体制转轨过程中,原来由政府和单位提供的就业、住房、医疗、养老及子女上学等社会保障,将全部由居民自己承担,影响居民未来生活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居民预期支出加大。同时面对下岗待业、收入增长趋缓且不稳定的情况,人们从紧消费。普遍存在的这种心理和行为,使我国居民的体育消费,尤其是体育服务产品的消费难以形成排浪式、成规模的需求。
经济发展不平衡并带有城乡和地域差异。目前,我国体育消费水平的差异与我国社会的二元结构有直接关系,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体育消费的差异和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差异。由于不同的经济发展程度会导致人们不同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质量,从而形成了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消费结构差异。从地区看,我国东部地区,尤其是沿海、沿江的大中城市,体育休闲娱乐产业已经成为本地区社会投资的热点,人们对体育休闲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空前高涨,体育休闲娱乐市场空前繁荣,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这些都制约着体育经费投入水平、体育消费水平和人们需求等方面的发展。
闲暇时间不足和生活方式制约了居民体育消费。体育消费要大众化除了提高城市化水平之外,还需要有时间上的保障。从经济学上讲,人的自由支配时间有两层含义:一是时间可以自主安排;二是必须有钱充填这个时间。在闲暇和收入之间,人们一般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作出不同的选择。只有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人们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放弃收入,而更多地选择闲暇,这时体育消费才会有更多的时间保证。③
体育场地设施不足影响休闲体育的发展。居民体育活动离不开必要的体育场所,而居民体育发展中面对的现实问题是人口众多,场地奇缺。中国的体育场地还有一个特点,即大多数不属于社会,不属于社区,而多属于部门和系统。中国城市中很少能找到社区体育场馆,农村更谈不上体育场馆。对象和场所不足必然会制约人们参与休闲体育活动。
发展我国休闲体育的策略
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参与体育活动意识的新观念。体育活动意识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人们对体育活动的内容、方式、方法、手段、体育活动各种内外关系等方面。正确的体育活动意识有助于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21世纪,人们的文化素质显著提高,选择科学、文明、健康的休闲体育已在情理之中,“花钱买休闲”的观念己深入人心。对小康社会的人们而言,新价值观正在取代旧价值观,这一时代的人正处在一个典型的世界观转化过程之中,也为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创造一个扎实的基础。
利用多元化投资,大力开发场地设施,提高现有场所、场地的利用。体育场地设施是大众体育的基础条件之一,体育设施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是制约休闲体育发展的重要原因。加快体育设施建设除了需要国家加大投入之外,各地区的体育行政部门也要做好引导工作,运用国家、集体、个人多元投资模式,鼓励非国有投资人与社区联合兴建多功能体育场馆、设施,并以优质的服务和合理的价位为居民提供健身场所,带动居民参加体育锻炼。④
充分发挥职能与媒体的宣传功能。在居民对全民健身计划的了解情况调查中发现,只有少部分居民了解全民健身计划,大部分居民对此并不了解。没有意识到自身是社会的主体,也是社会体育活动的主体。针对这些情况,也可以采用一些集体活动,最重要的是对此进行大力宣传,开展一些宣传性活动来扩大社会效应,促进体育本身的发展。广泛运用各种宣传媒介,开展持久的宣传,使体育活动深入人心,同时,通过各种媒体的宣传、感召,进而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体育锻炼。政府的行政职能和媒体的宣传功能会在全民健身活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两方面的积极配合,能够充分动员社会力量,为居民体育健身营造一个良好的健身氛围。
结语
休闲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满足人类追求、体验文化需求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它在表现固有精神价值、推动体育发展方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并由此提高了人们的认知水平和主动参与意识。“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锻炼。”不运动可能会使人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疾病越来越多;而运动既可以缓解脑力上的疲劳,获得生理上的平衡,又可以赢得精神上的自由,营造心灵上的。因此,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新型健康观的形成,休闲体育将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背景下,追求生命意义,探索生命价值,将成为这段时期人类反思的主题,而人们追求的轻松愉快、健身强体、修身养性、缓解压力与恢复体力的生活方式,将为休闲体育的繁荣架起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同时,这种生活方式还可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并大大提高国民的整体福利水平,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幸福生活,进而达成实现现代化生活的共同意愿。
注释
①刘立峰:“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经济学考察”,《江西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
②邓志阳:“休闲与休闲经济消费”,《经济研究》,2001年第12期。
增强人们的信心,首先要对未来的行为结果有清晰的预期,对行为过程要有正确的推断和认知,才能选择更加有效的应对策略。在某个时段因为突然出现的经济危机或负面流言,一定会降低个体自我实现的预期,使公众解决危机的信心骤降,有效化解危机的方法是尽快阻止不良情绪的蔓延。就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保民生,稳预期,提振群体的信心。
群体信心及其意义与价值
心理学对信心的认识,是指一个人内心对某一事物的牢固看法,这种看法是一种坚定的信念,人一旦形成了某种信念就不会轻易因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即使是遇到挫折或失败都不会丧失信心,其信念和意志反而更加坚定。
群体信心的概念和内涵源自于群体心理,它是群体成员共有的信念,包括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方式等。如果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认识群体,它是以一定方式或以共同的目标活动组合的人群集合体,并且任何一个社会人在现实的生活环境中,都存在于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由此会产生不同的群体心理。当群体心理对个体目标的实现有积极的助长作用时,那么个体一定会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并产生对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反之,则会产生懈怠、溃散和脱离群体的心理及行动。
由于社会中的各类群体不一定都是工作群体,提高社会各类群体中群体成员的信心,实际上就是要凝聚社会共识,让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成为全社会、全民族、全体公民奋发向上的思想动力、精神支柱和情感纽带。只有群体的注意力、群体的奋斗目标高度凝聚时,群体成员的意识水平最高,群体意志活动的一致性和群体的信心也最强。
一般情况下群体信心形成,需要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作为诱因。例如开启中国改革开放之门的标志性事件是粉碎“”结束“”动乱。我们党及时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使饱受“”之痛的人们精神振奋,群体的凝聚力迅速集中在“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旗帜下,并在“四化”建设的目标下达成广泛共识,整个社会在强盛的自信心的激励下,迸发了火一般的创造热潮,有效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可见群体自信的基础是共同的使命、共同的愿景、共同的价值观激发出的一种奋发向上的群体精神和信念,有了这种精神和信念,群体的活动就能指向共同的目标。
关于群体自信的研究,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表现得非常充分。以交通运输行业的文化建设为例,2006年11月,交通部启动了大规模的行业文化建设活动。活动中,通过系统地梳理和总结行业文化的丰厚积淀,提炼出了具有时代特征、行业特征的核心价值观、交通使命、共同愿景、交通精神,有效促进了行业中各企事业单位文化建设活动开展。通过文化建设,行业各群体的凝聚力明显增强,自信心、自豪感明显提高,在努力塑造新的行业形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同时,也惠及了经济层面的硬实力。
透过以上事例,我们也发现了一条规律: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次前进,都源自于群体意志活动的一致性和最为强盛的群体信心;而构建强盛的群体信心,需要有群体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使命和愿景。
经济发展与群体信心构建之间的关系
从国际国内发展形势来看,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从困境中走出,努力解决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众多问题,需要彻底转变发展方式,更需要构建社会群体信心。
从外部经济环境看,世界经济的总体情况十分严峻复杂:欧洲债务危机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欧洲经济只能“蹒跚前行”;美国财政的急剧紧缩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的风险,目前失业人口超过1300万,影响美国的对外经济政策走向;日本的政府预算财源不足问题仍未获得解决,形成了所谓的日本版的“财政悬崖”,预计日本经济近年增长前景黯淡。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决定了中国经济还要受外部拖累,需要有应对更加困难局面的心理准备。
从国内的发展来看,我国过去的三大转型,即农业、农村向工业、城镇转移;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型所激发的结构性增长动力已趋于弱化,资源禀赋,包括劳动力、资源、环境、特别是人口红利在减弱甚至逐步消失,我国经济潜在的增速下降趋势明显。原因主要有:
一是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二是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三是资源环境约束加剧,改善环境、提升要素资源的价值迫在眉睫;四是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使得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不出来,导致经济精英的对立;五是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加剧了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对抗;六是社会管理滞后,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群体之间的不信任感增加;七是不断发生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性事件,导致社会情绪的耐受性和控制点降低,愤怒、怨恨、敌意等负面情绪引发的摩擦和冲突,降低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社会管理的信心;八是可能或能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文化、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还不具备类似经济发展引擎的拉动和替代效应。
过去的30年中,以低劳动成本、低资源成本、低环境成本和低社会管理成本为特征的生长要素,几乎构成了中国经济成长最重要的驱动力量。自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来,这种力量越来越减弱、表现得不可持续。中国社会快速提升要素资源价值的意愿越来越强烈和急迫,这决定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告别低成本的发展水平和方式。但是,时至今日我们仍没有找到更为高效的资源配置路径。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就选择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高效作用的路径,但是多年来始终没有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特别是近几年,发展中“穿市场经济的新鞋,走计划经济的老路”的风险似乎还越来越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处在“半统制、半市场”的状态中。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政府在管理行为上,习惯于计划经济时期的“统制”,热衷于当“指挥长”;二是在制度上,基本沿袭计划经济时期的制度框架或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所谓“完善”,对市场经济支持的力度不够;三是政府仍掌握或控制着大量资源,并且在商业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主导”角色,导致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发挥有限。真正从思想上、制度上、实践上解决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如何走”的问题迫在眉睫。党的十为解决这个问题定下了基调:“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也需要社会达成广泛的共识,而社会共识的基础取决于社会群体信心的形成。
我国已经积累巨大的存量潜力,如果把这种存量潜力激活,就能够有效遏制我国经济潜在增速下降趋势,走出困境,但这需要体制机制条件才能激活。如果我们只通过短期的刺激政策,拒绝存量调整,经济的脆弱性将会增加,经济滞胀的可能性将加大;但充分的存量调整可能会触动和改变现有利益格局。恰恰,调整利益格局是改革中最困难的事情,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是因为当利益格局形成并且固化后,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的独立性、选择性也随着利益格局的固化而固化,多变性降低,差异性日益增强。在这样的发展困难和背景中,把不同利益群体、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团结和凝聚起来,需要用共同的价值观和信念引领、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减少博弈、较量产生的发展阻力。而共同的价值观和信念的形成,是建立在群体信心基础上的群体自信心。
构建群体信心提升机制的措施
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正处在关键期和各种矛盾的高发期,不断发生的社会性事件在现代媒体的传播下,导致社会情绪的耐受性和控制点降低。“贫富分化,官员腐败”引发的仇富、仇官、愤怒、怨恨、敌意等负面情绪,使社会的信任度下降。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期的《社会心态蓝皮书》显示,社会的总体信任指标在2012年进一步下降,已经跌破及格线。不及时消除这些负面信息的影响,一定会动摇群体对实现新的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信心。
如何构建群体信心的提升机制呢?笔者认为,一需要政府自信和社会群体信任的高度融合,强化向心力和凝聚力;二需要完善共同利益维护和分享制度,强化群体目标和个体的责任意识;三需要完善目标导向和激励约束机制,强化群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的一致性、群体目标对个体目标的助长和约束作用;四需要选择传导性强、社会预期高、人民群众期盼的热点问题,作为刺激群体信心提高的突破口,带动其它构成信心增长的要素正向联动;五需要依靠文化形成共识,让归属感成为群体信心增强的推力。
当我国经济总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国家经济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自信也应该同步转化为人民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心。
【关键词】广西十三五规划;规划数据;规划移动应用
一、现状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公众意识不断提高,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传统规划业务办理、数据存储与展示的弊端逐步显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规划展示的内容不够丰富以往的规划更多的都是展示已成稿的规划全文,很少有对规划进行解读后再展示,其他的规划内容如规划的项目、数据都少有涉及;而且展示的形式基本上就是文字或者是图片,没有更多新颖的展现方式去吸引读者去了解。2、规划展示的渠道比较单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兴起,使用手机进行上网的人越来越多,移动互联网的使用人数都超过了传统互联网,所以仅在电脑上展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已经不能满足更多社会用户的需求。3、民众不能有效的进行参与互动政府做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之后不能仅停留在宣传的层面上,还需要让社会各界给出他们的意见,让社会各界人士可以对规划的实施进行监督,这是目前各类规划展示系统所没能做到的。4、不能有效的辅助决策目前大部分的规划展示类系统都是在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文本或统计图表调整后进行展示,展示的信息是五年规划实施完成后的成果,这就导致了一项规划只有到了实施完成后才能知道规划的效果如何,没有能够及时的对方向进行微调,从宏观上减低了规划的可控性。
二、建设内容
规划立标: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内容繁复、形式多样、关联复杂,对于展示和应用不能起到很好的帮助,所以首先要解决的是对规划的梳理。所谓立标就是建立一套完整的规划展示和应用的标准,方便以后的继承和发扬。数据保障:根据已经确定的规划数据体系,由广西各级发改部门整合自身的资源,整理归纳现有规划数据,同时按规划纲要数据标准对规划文本进行数据转换,形成有效的规划纲要数据,为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展示应用管理系统提供数据支持。统筹管理:由自治区发改委统筹各区县发改部门的数据采集、转换工作,统一调配资源,保证各项数据采集的顺利进行;通过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展示应用管理系统对各类规划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提高数据管理的效率。动态管理数据:由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展示应用管理后台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动态管理。其中,通过接口管理可以有效管理各类接入的接口,并为接入系统配置不同的调用权限;通过数据源管理可以显示各系统采集得到的数据,方便对数据的管理与调用。
三、总体架构
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展示应用管理系统建设采用多层技术架构,分为表现层、应用层、数据资源层、数据支撑层、基础设施层、标准与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与运维体系。1.表现层,针对用户而定,将用户分为社会公众和规划管理人员。社会公众可以利用PC、移动设备或微信查看规划信息;规划管理人员可以通过PC对规划信息进行管理与。2.应用支撑层,主要针对功能进行分类,按照功能的使用场景,分为规划移动应用子系统、规划数据展示子系统、规划数据库子系统。规划移动应用子系统用于管理移动端应用,并在移动端应用上展示规划信息。规划数据展示子系统用于规划信息的与PC上的展示。规划数据库子系统用于规划管理人员进行规划信息的采集与管理。3.数据资源层,主要针对数据库的应用,按照数据类型的分类,将数据库分为规划数据库、运行管理数据库、项目数据库、资讯数据库。
四、总体业务流程
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展示应用的业务主要包括数据的整理、采集、转换、、管理和统计分析。第一步,规划数据采集。由各级发改部门收集规划数据,如规划文本、规划视频、规划图片、规划解读等数据,收集完成后按照自治区规定的规划数据标准体系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标准的规划数据后上报到区级发改委部门。第二步,规划数据管理。数据采集完毕后集中进行录入,整理并丰富数据库的数据,同时对部分不符合要求的数据进行转换和优化。第三步,规划数据展示。从规划数据库中抽调数据,按照规划模板的样式进行微调,到各终端上,终端包括PC客户端、移动端应用和微信端。
五、功能架构
1.规划数据展示子系统利用地理信息、数据、图像、视频、动画、全景、虚拟现实技术和互联展示技术,以科学、直观的表现手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三五”规划及规划历史过程进行展示管理。2.规划数据库子系统对规划相关数据内容进行规划、采集、加工、管理、分析及共享,实现规划表现形式由文本向数字化转变,按照以规划信息为主体,关联地理信息、项目信息、图文视频信息的思路,完成规划大数据库的建立。实现规划信息展示和规划数据库管理的移动化应用,以富媒体的展现方式向社会公众展示“十三五”规划体系的内容信息。主要展示渠道包括:公众服务移动端应用、公众服务微信端。后台主要管理功能包括:微信关注管理、数据分享管理、数据订阅管理、交流互动管理、移动应用终端管理、系统管理。
六、建设要点
1、规划数据体系业务梳理广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内容复杂,从它引申出来的各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及市县规划更是数量繁多,同时规划还涉及到其他专家的意见和解读内容、各种工程项目,这些都是规划展示过程中需要进行梳理的重点,梳理出来后才能作为标准用于规划的展示与应用。2、规划展示移动化历来的规划都是以PC端的应用为主,很少有移动应用上的突破,本次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展示应用管理系统就采用了移动应用和微信端作为移动化的突破口。建设过程中,针对规划内容如何在移动设备上能够完美展现,设计人员采用了当前主流的移动系统框架进行开发,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移动应用的兼容性进行差异性的调整。3、规划数据个性化定制为了让各地市的规划数据能够更好的被社会各界接收,系统将采集到的规划数据进行整理后,专门对其进行了一轮个性化定制,主要包括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各章节内容进行单独的解读和包装,让数据更为精炼,同时专门对展示效果进行调整,使其更符合内容主旨。同时还对广西14个地市进行了专业的地图数据制作,让规划展示能够落到地图上,增加展示的感染力。
七、运行方式
各自整理,分别采集。由广西各地市发改委部门各自收集本地市的规划展示数据,并根据自治区规定的规划数据标准体系进行数据转换,形成各地市完整的规划数据,最后提交区级发改委部门。集中录入,统一管理。区级发改委部门负责收集各地市上报的规划数据,通过接口获取更多的规划项目数据,连同区级的规划数据一起录入到系统中,并安排专人按制度对这些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维护。专人,多端展示。在获取完数据后,由区级发改委部门抽取相应的数据进行,人员要熟悉业务,了解系统,过程中要保证数据展示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必要时能对数据进行适当的优化和美化,展示的内容将同步显示在PC端、移动应用和微信上,实现多端展示的目标。
八、结束语
川东北经济区是由地处四川省东北部盆周山区的广元市、巴中市、达州市、广安市、南充市、遂宁市构成,北与甘肃省、陕西省接壤,东与重庆市相连,西抵绵阳市、德阳市,南临资阳市,辖37个县(市、区),其中,市辖区10个,县级市3个,1694个乡镇,幅员面积6.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3.81;总人口2831.4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2.54。6市地理位置紧密相连,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近,是我省的欠发达地区,但经济发展潜力很大,我们将其划分为加快发展地区,以期在发展的政策上给予更大的倾斜,在发展的路径选择上更加的优化,在发展的措施上更加的灵活,以加快发展的速度,提高发展的质量,提升发展的效益。(一)川东北经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区域内建成有宝成铁路、襄渝铁路、达成铁路、达万铁路、成普铁路,基本形成了U字型铁路骨架;国道108、210、212、318线路网贯通全境,建成通车的绵广高速、达渝高速、成南高速、广南高速缩短了到省会成都的时间;广元机场、河市机场、南充机场连接了国内主要大城市,嘉陵江、渠江干流是通往长江的黄金水道。宝珠寺电站,华蓥山电厂,广安电厂,以及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区域内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缓解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川东北经济区的资源较为丰富
1、川东北经济区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特别是天然气资源丰富,是四川新的能源储备基地。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煤、石油、石灰石、霞石、花岗石、大理石、磁铁矿,其他还有石墨、石膏、绿豆岩、钾长石、透辉透闪石、萤石、滑石、蛭石、硫铁矿、磷矿、膨润土及金、银、铜、铅、锌、钴、镍、钨、铀等,其水能资源亦十分丰富,极具开发价值。
2、川东北经济区生物资源丰富,是“四川盆地北缘山地重要生物基因库”,具有发展绿色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嘉陵江、渠江水系发达,流域面积广阔,亚热带湿润气候滋润着整个区域,年均日照长,降雨较为充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植被保护较好,森林植物种类繁多,不仅有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珍稀植物杜仲、银杏、鹅掌楸、岩柏、蓖子三尖杉、厚朴、红豆树、青檀、大王杜鹃、红椿、黄蘖、八角莲、天麻等数十种,还有被英国剑桥大学皇家物种协会鉴定为世界稀有树种的巴山水青杠。盛产银耳、木耳、茶叶、香菇、核桃、板栗、雪梨、银杏、生漆、杜仲、黄柏、厚朴、天麻、油橄榄、苎麻、蕨菜、竹荪、猴头菇等名优土特产品。
丰富的森林资源是野生动物理想的栖息地。据考察,境内有野生动物三百余种,其中有属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类濒危珍稀野生动物梅花鹿、金钱豹、黑熊、麝、猕猴、锦鸡、长尾雉、大鲵等三十余种,省级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赤狐、青麝、豹猫、野猪、小麂等一百余种。
3、川东北经济区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是构建四川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三总故乡,女皇故里和巴人文化、三国文化的发祥地;又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同志誉为的“第二大区域”,还是世界十大革命性伟人晏阳初的故乡。
川东北经济区内著名景点星罗棋布,剑门雄关、光雾山红叶、诺水河溶洞、真佛山儒佛道“三教合一”、百里峡、小平故居、阆中古城、大英死海等景点分属多个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观独特秀美,历史文化渊源流长,精神深入人心,文物古迹遍及城乡。
4、川东北经济区人力资源丰富,是四川重要的劳务输出基地。20__年末,区域内劳动力资源总数1925.4万人,占全省的32.44;社会从业人员1331.86万人,占全省的28.53。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759.2万人,占社会从业人员的57.0;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87.83万人,占社会从业人员的14.1;第三产业从业人员384.83万人,占社会从业人员的28.9;乡村从业人员1196.1万人,占全省的31.79;劳动力富余人数达593.54万人,而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劳动力可以外出打工或从事非农业劳动。
(三)川东北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20__年末,川东北经济区6市完成地方生产总值(GDP)1053.31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9.3;其中,第一产业347.85亿元,占全省的30.82;第二产业332.43亿元,占全省的14.67;第三产业373.03亿元,占全省的18.09。人均GDP最低的巴中市为3051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33.69,全省平均水平的47.52,是省内最高水平的16.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33.55亿元,占全省的9.9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404.41亿元,占全省的18.74。
传统农业具有较大优势,农林牧渔总产值557.03亿元,占全省31.21;粮食总产量1159.94万吨,占全省的36.44;猪牛羊肉总产量222.95万吨,占全省28.19;出栏肉猪2687.52万头,占全省的36.03,是典型的农业大区。20__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50元,为全省平均的69.5,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9.1,仅为全省最高水平的42.4。
初步形成了有色金属、食品饮料、冶金、机电、医药、纺织、丝绸、化工、建材、电力等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228.74亿元,占全省的12.91;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0.25亿元,仅占全省的6.04。
服务业主要以 交通运输、批发零售、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项目为主,旅游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金融、保险、证券等现代服务业和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新兴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4.58亿元,占全省的20.7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58.58亿元,占全省的22.12。
二、川东北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
(一)川东北经济区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川东北经济区地处四川省东北部盆周山区,由于地理区位比较偏远,省际经济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等原因,虽然加快了建设的步伐,但基础设施建设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发展的“瓶颈”制约还是十分明显。
第一、铁路没有形成环线网络。宝成铁路和襄渝铁路从川东北的西边和东边呈平行线穿插而过,没有形成环线,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第二、高速公路没有形成互通互联网络。成绵高速、成南高速、达渝高速相互之间都没有接口,广元至巴中至达州,巴中至南充,巴中至广安均为等次不高的二、三级公路,极大地影响了物流客流的畅通和通达能力;第三、能源建设亟待加强。虽然建设了与国家电网相连的输电工程,实施了农村电网改造工程,但骨干电源点和骨干调峰电站较少,供电质量难以保证。四是机场均为支线机场,通航能力十分有限。
(二)川东北经济区产业结构不合理
川东北经济区的经济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传统的二元经济形态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第一产业比重最高的巴中市为43.2,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2.5个百分点,最低的广安市为28.7,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8个百分点;农业经济仍然是“粮猪”安天下,外出务工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第二产业比重最低的巴中市为20.6,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0.9个百分点,最高的广安市为36.8,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工业经济缺少高技术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比较低。第三产业比重最低的达州市为25.9,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1.9个百分点,只有最高的南充市为38.5,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传统的交通运输、批发零售、餐饮娱乐等占据很大的比重。
(三)川东北经济区科技教育落后
川东北经济区普遍存在人才缺乏,科技创新能力弱,人力资源素质不高的问题。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区域内15岁及15岁以上文盲人口为212.1万人,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达到10.78;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不足2,而全国为4,发达国家为20。区域内万人各类专业技术拥有数为100.7人/万人,而全国为240.2人/万人,全省为158.5人/万人;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仅有8541人,占全省总数的10.34,其中,拥有科学家或工程师职称的有3510人,仅占全省总数的7.59。况且科技人员青黄不接、人才外流的现象十分突出,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脱节,从根本上限制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四)川东北经济区城市化水平低
川东北经济区6市中,巴中市、广安市、遂宁市都是从原达县地区、南充地区、绵阳地区划分出来新成立的市级行政区域,建地设市的时间仅十余年,城市建设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发展。而原来的达县市、南充市、广元市的城市建设,也因为投资政策和区位劣势的影响发展缓慢,至今还没有一座大城市,并且城市的功能也不完善,城市对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20__年底,城市化水平在22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而据世界银行统计,1995年世界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为75,中等收入国家为60,低收入国家为28。同时由于限制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的比例也过于偏小。
(五)川东北经济区对外开放度不高
川东北经济区出口创汇企业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自主知识产权不多,市场发育不健全,体制性和机制比较突出,招商引资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软硬环境也有一些差距。出口产品主要是一些农副产品原材料,精深加工度低,附加值低。20__年,区域内企业进出口总额为19125万美元,仅占全省的3.39;外商直接投资3879万美元,仅占全省的6.69;共引进省外资金79.84亿元,占全省的26.18。
三、川东北经济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议
川东北经济区是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北扼秦岭出川之要冲,东有四川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资源富集,人口众多,而发展滞后,是四川需要加快发展的地区。
(一)切实搞好川东北经济区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川东北经济区要加快发展,要实现区域的快速协调发展,首先就要理清发展思路,制定一个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区域发展规划,以统帅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规划中要明确川东北经济区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要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空间布局以及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研究区域产业发展的方向和产业支撑重点,研究着力构建统一的市场体系和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研究融入成渝经济圈、带动秦巴发展的区域合作与协调的长效机制,研究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措施等重大课题,使川东北区域规划成为川东北经济区加快发展的纲领,成为全省“十一五”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看点。
(二)建立川东北经济区区域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紧密结合川东北经济区的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发展目标,发展战略,谋划合作发展,共创未来大计,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 展,形成互利多赢格局,是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长效机制的主要任务。
成立川东北经济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领导机构:川东北经济区经济协调市长联络办公室,分别由6市市长任年轮值主席,一市轮值一年,每年在轮值市召开两次例会,也可应多数成员市的提议,临时召开专题会议。主要是在市场运作的原则下积极发挥政府推动的职能作用,使区域交流合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积极推动区域资源整合,积极推动投资与产业合作,积极推动市场、贸易对接,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积极推动科教、文化、卫生、环保合作,积极推动合作机制创新,以开放的理念、务实的精神、真诚的合作,积极协调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需要共同磋商解决的重大问题。
成立川东北经济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协调结构:川东北经济区经济协调发展协会(联谊会),分别由6市的发展计划委主任任年轮值主席,一市轮值一年,每年在轮值市召开两次例会,一般与市长联络年会并会召开,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单独举行。主要是进一步探索合作新路径,发展合作新形式,开拓合作新领域,具体协商解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确保口岸安全畅通,加快跨市区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优化公路、铁路和码头物流交通网络,优化生产力布局,拓展资源和市场空间,加强电力、能源及矿产原材料等方面的统筹协调等具体问题,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互相补充和错位发展,实现互利多赢,共同发展。
(三)加速建设川东北经济区交通快捷通道
制约川东北经济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是没有形成互通互连的快捷交通网络。要抓住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提前开工建设广元-巴中-达州高速公路,广元普济-巴中-达州铁路,力争在“十五”末开工建设巴中-南充高速公路、南江桃园-阆中-遂宁高速公路、达州-巴中-汉中高速公路,构筑起川东北经济区的铁路、高速公路快捷路网,强力拉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四)着力打造川东北经济区旅游黄金线路
川东北经济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品位高,景点多,很多是国内独有的景观,但整体包装推介力度不够。要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共同打造遂宁大英死海--广安小平故居--南充阆中古城--广元则天故里、剑门蜀道--巴中光雾仙山、诺水溶洞--达州真佛山等精品旅游线路,发展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旅游式样,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做强旅游经济,带动服务业快速发展。
(五)集中建设川东北经济区能源基地
川东北经济区内天然气储量巨大,合作开发和建设天然气能源基地的前景十分看好,建设大型天然气调峰电站,符合国家和省的能源建设规划,是加强川东北经济区骨干电源点建设的重大项目,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十分巨大;川东北经济区水能蕴藏量大,可供水电梯级开发的河流多,要抓住目前电力供应紧张的时机,立即着手做好流域梯级水电开发规划,迅速启动水电梯级开发项目建设,连接国家电网,搭上西电东送的快车。
(六)精心构建川东北经济区区域产业集群
按照四川发展新型工业化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产业整合与结构升级,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建设特色工业基地。重点依托6个市府所在地,加快建设功能互补的特色工业园区,集中力量培育壮大天然气化工、煤焦化工、绿色食品加工、饮料、丝绸、轻纺、电力、机械、冶金、甲醇、有色金属、建材等优势产业,努力形成“航母”型产业群体,使工业真正挑起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大梁。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2-266-0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年均经济增长保持了近10%的快速水平,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同时我们要清醒的看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十分突出,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困境
1、国际方面
从国际方面看,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国际金融危机还在发展,一些国家债务危机短期内难以缓解。主要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难下,增长动力不足,新兴经济体面临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速回落的双重压力。主要货币汇率剧烈波动,大宗商品价格大幅震荡。国际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强化。
2、国内方面
从国内方面看,解决体制性结构性矛盾,缓解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更为迫切、难度更大,经济运行中又出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
(1)资源能源难以支撑
我国的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都严重不足,而资源消耗的增长速度却十分惊人。在资源总量方面,我国石油储量仅占世界总储量的1.8%,天然气占0.7%,铁矿石不足9%,铜矿不足5%,铝土矿不足2%。在人均资源占有量方面, 45种主要矿产资源我国人均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草地资源为1/3,人均水资源为1/4,人均森林资源为1/5,人均石油占有量仅为1/10。我国的国内资源已难以支撑传统工业文明的持续增长,现实的状况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经济增长中环境代价太大的问题。
(2)生态环境难以承受
当前,我国所面临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已占国土总面积的27.9%,而且每年仍在增加1万多平方公里;我国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27%, 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我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供水不足,其中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我国尚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 2005年接受环境监测的522个城市中,有近四成的城市空气质量劣于国家二级标准;在开展酸雨监测的696个市、县中,有一半以上出现酸雨,人民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已临近生态阈值,难以支撑当前的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生产方式的继续扩张。
(3)国家竞争力难以提升
产业要在国际上开拓市场,一般需要经过三个阶段:首先靠劳动力、土地资源、政策优惠发挥“成本优势”;获得一定的资本积累进行研发产生“技术优势”;然后自创品牌,在国际竞争中发挥“品牌优势”。从目前情况看,我国仍处在“成本优势”为主的阶段,必须加强原始自主创新,尽快向“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过渡。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际上各式各样严格的法规和标准接踵而来,如何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是急需探讨的重大问题。
二、解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困境的建议
1、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1988年,联合国理事会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报告》指出:要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危机,只有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才是出路。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充分体现了人类社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使得这次大会成为人类社会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个里程碑。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应当学会珍重自然,爱惜自然,把自己当作自然中的一员,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彻底改变那种认为自然界是一种可以任意盘剥和利用的对象,而没有把它作为人类发展的一种基础和生命源泉的错误态度。
2、加强防控风险
加强防控风险,应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及时应对和化解各种冲击,防止经济增长出现大的波动,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宏观调控的关键就是要统筹处理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的关系。“稳增长”,一方面要防止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滑坡,另一方面要特别防止追求过高的经济增速;“调结构”是转方式的主攻方向和关键所在,是培养竞争新优势,形成增长的新动力,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途径;“控物价”首先关系到保障和改善民生。物价稳定,居民的生活稳定就有了基本保障。
3、把握好“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稳中求进,稳是基础,进是争取;一味求进,大局难稳;只稳不进,机遇错失。稳是为更好地进,进是为长远的稳;两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加快调整需求结构,着力提高社会最终消费在内需中的比例。要全面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发挥市场竞争和产业政策引导作用,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大力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要根据长远发展规划促进区域、城乡经济在调整、转型中科学协调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作用,要着力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的创新驱动作用,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功能,要充分激发和尊重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大力推进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环境。
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性转变,根本上要依靠深化改革,依靠市场体制机制的保障。
1.1我国水资源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匹配问题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总体上水资源分布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山区多,平原少;其中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珠江、浙闽台诸河、西南诸河等流域,水资源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1%,人均水资源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GDP占全国总量的56%,与水资源占有量相比,经济发展还有很大潜力;辽河、海滦河、黄河、淮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总量的19%,特别是海滦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但是这些流域的GDP产值却占全国总产值的44%,水资源成为限制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此外,区域间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差别很大,开发过度与开发不足并存,北方地区除松花江流域外,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在40%~101%之间,其中海河水资源供水量已经超过多年平均水资源量,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已经引起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而南方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仅为35%,远低于北方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尚有一定的潜力。匹配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系统或系统要素之间正相关或负相关的配合关系,是描述事物之间对称关系的概念。比如,水资源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匹配,就是认为“水资源匮乏地区,经济社会不发达;水资源丰富地区,经济社会发达”;再比如,一个人的水平与贡献之间的匹配,就是认为“水平高的人,贡献大;水平低的人,贡献小”。实际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很多事情并不是完全匹配,匹配也并不一定是一种好的状态。目前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布局总体不匹配,有些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或者水资源缺乏的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使得水资源的地域性差别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详细分析不匹配的原因,将为水资源调配与管理,以及制定经济发展方向、产业格局的调整方向等提供支撑。
1.2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协调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系统或系统要素之间配合得当、和谐一致、良性循环的关系,是描述事物之间良性相互关系的概念[8]。发展是指系统或系统组成要素本身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从无序到有序的变化过程,是描述事物运动变化的概念[9]。协调发展则是协调和发展的交集,是系统及其要素之间在和谐一致的基础上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无序到有序的总体演化过程[9]。水资源系统与经济社会系统、生态环境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水资源开发利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用水支撑,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而经济发展则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了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指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发展,是消除不合理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控制环境污染条件下,维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较好状态。目前在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诸多外部因素中,水资源状况正在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水资源的多少和好坏直接影响着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大力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理念,对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造成水生态环境破坏,影响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需要使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实现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10]。
1.3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本文第一作者将和谐定义为:为了达到“协调、一致、平衡、完整、适应”关系而采取的行动[11]。人水和谐发展是指人文系统与水系统相互协调的良性循环状态,即在不断改善水系统自我维持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使水资源能够为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久远的支撑和保障[12]。人水和谐涉及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生态等多个复杂系统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13],本文第一作者等采用和谐论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包括河流健康评估[14]、人类活动对河湖水系连通的影响评估[15]以及水资源管理[16]等。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属于人水和谐发展的研究范畴,是两者共同发展的最高目标,即为了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对河流进行的开发、利用和改造,应当保持河流的可持续利用,不能损坏河流的自然过程。
1.4匹配与协调、和谐的关系
匹配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系统或系统要素之间配合关系”的一种描述,匹配并不一定是一种好的状态,匹配并不一定就是协调发展,协调发展也不一定达到和谐目标;所以,3个概念是有区别的,一般从低到高的层次关系是:匹配协调和谐。分析匹配程度,可为进一步研究协调关系、和谐关系奠定基础。为了实现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和谐发展,首先要分析两者的匹配程度。定量计算不同区域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匹配度,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了解不同地域水资源支撑能力、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与发展方向,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两者匹配状况良好,说明该地区建立了良好的适水产业布局;如果两者的匹配状况较差,则可以根据地区的产业结构、水资源利用效率、节水意识、节水型器具使用情况等进行分析,找出不匹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改变其不匹配的现状。另外,从国家层面,可以进一步优化水资源调配和经济社会发展布局。本文旨在提出基于数列的匹配度计算方法,匹配度是定量度量系统之间或者系统各要素之间匹配程度好坏的指标,用来度量区域不同发展阶段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匹配状况。
2基于数列的匹配度计算方法
2.1空间上的匹配度计算方法
假设需要分析计算变量X和Y的匹配度,在研究空间上有K个单元,各个单元变量X和Y的值分别为(x1,y1),(x2,y2),…,(xK,yK)。可以用下列方法计算得到不同单元X和Y的匹配度:a.可以对K个单元的X值x1,x2,…,xK从小到大进行排序,对应的序号为n1,n2,…,nK(最小为1,最大为K)。同样,对K个单元的Y值y1,y2,…,yK从小到大进行排序,对应的序号为m1,m2,…,mK(最小为1,最大为K)。①如果X值越大而Y值也越大时,两个变量越匹配,则匹配度计算公式为ai=1-ni-miΚ-1(i=1,2,…,K)(1)可以根据序号的差异来度量变量之间的匹配度。当ni=mi时,完全匹配,匹配度ai=1;反之当ni与mi序号相差越大时,匹配越差,匹配度ai越接近于0。②如果X值越大而Y值越小时,两个变量越匹配,则匹配度计算公式为ai=1-ni+mi-K-1K-1(i=1,2,…,K)(2)这种情况下,当ni与mi差距越大,匹配度ai越接近1;反之当ni与mi的差距越小,匹配度ai越接近于0。b.另外,可以按照各个单元上,变量的具体数值占研究区该变量总值的比例进行匹配度的计算,同样分为两种情况,计算公式如下:ai=1-ri-simax(rk,sk)-min(rk,sk)(3)ai=1-ri+si-max(rk,sk)-min(rk,sk)max(rk,sk)-min(rk,sk)(4)其中rk=xk∑Ki=1xisk=yk∑Ki=1yi(k=1,2,…,K)
2.2时间上的匹配度计算方法
如果对具体的研究区域不同时间段内,不同变量之间的匹配度进行分析计算,可以按照需要,将研究时段分为T个时间段,分时段的变量值分别为(x1,y1),(x2,y2),…,(xT,yT)。同样对这些指标值进行排序,序号为n1,n2,…,nT;m1,m2,…,mT。则分时段变量间的匹配度的计算公式在两种情况下变为aj=1-nj-mjT-1(j=1,2,…,T)(5)aj=1-nj+mj-T-1T-1(j=1,2,…,T)(6)同样地,也可以按照分时段内,变量的具体数值占研究时段内该变量总值的比例进行匹配度的计算。计算公式为aj=1-rj-sjmax(rk,sk)-min(rk,sk)(7)aj=1-rj+sj-max(rk,sk)-min(rk,sk)max(rk,sk)-min(rk,sk)(8)其中rk=xk∑Tj=1xjsk=yk∑Tj=1yj(k=1,2,…,T)2.3匹配度划分标准依据匹配度的定义,可以人为划定匹配度大于或等于0.8为匹配;0.8和0.6之间为较匹配;小于或等于0.6为不匹配。根据该标准,对不同变量之间的匹配度进行分析计算。
3实例分析
如果对不同区域或不同时间段内,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匹配度进行计算,可以分别选取人均用水量和人均GDP作为代表性变量,采用上述方法定量计算两者之间的匹配度。
3.1我国不同省级行政区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匹配度计算
依据200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全国不同省级行政区的人均用水量和人均GDP产值数据,采用公式(1)根据排序的方法进行计算,结果见表1。从表1计算结果来看,匹配程度较好的区域有江苏、福建、湖北、四川、内蒙古、重庆,说明这些区域当前人均用水量与人均GDP相匹配。匹配较差的区域有山西、宁夏、广西、山东、、北京、天津,其不匹配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水资源相对丰富,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比如广西、、宁夏,这些区域的水资源可以支撑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尤其是的经济发展潜力最大;二是水资源相对缺乏,而经济发展相对较快,比如北京、天津,山东、山西,说明这些区域的发展较快,水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高,在当前水资源量的限制条件下,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同时也说明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瓶颈,进一步的发展需要考虑外调水等方式增加可用水资源量。针对具体的省(市、区),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匹配关系与地区缺水状况之间的关系,同时针对省(市、区)内分布不均的情况,需要在更小的尺度上进行分析,才能得到省(市、区)不同行政分区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匹配程度。
3.2河南省逐年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匹配度计算
上文计算了不同变量空间的匹配度,下面再计算时间系列的匹配度。以河南省为例,计算河南省2003—2011年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匹配度。相关数据来源于2003—2011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采用公式(7)进行匹配度的计算,结果见表2。表22003—2011年逐年河南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匹配度年份人均GDP/万元人均用水量/m3不同年份人均GDP占总值的比例不同年份人均用水量占总量的比例匹配度.从表2可以看出,2003—2011年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较快,人均GDP持续增长,而人均用水量在经历了相对增长期后,开始趋于平稳,两者之间的匹配度在2007年达到最大值,而后逐步下降,这主要是2007年以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量能够满足发展需求,两者同步增加,匹配度逐渐增加。2007—2009年,由于水资源短缺的限制,水资源量无法承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对增加需水的要求,只能采取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方式满足发展的需求。2010年以后,水资源利用情况趋于稳定,而经济社会依然持续增长,匹配度进一步降低,但是人们节水意识逐渐增强,水资源利用效率在技术推进和资金支持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同时也说明了水资源成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3.3河南省不同行政分区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空间匹配度计算
前文已对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空间上的匹配度和时间上的匹配度分别进行了分析计算,但是针对较大单元内水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分布不均的情况,还需要在更小的尺度上进行匹配度的分析计算以得到更加详细的结果。因此根据上述计算结果,选择匹配程度处于中等的河南省为例进行分析。利用2000—200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和《河南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采用公式(3)计算2000年、2005年以及2009年河南省各行政分区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匹配度,计算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2009年郑州市的匹配度最差,主要是经济社会发展较快,而水资源相对缺乏引起的。如果要实现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必须要大力发展节水器具,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或者通过调水等方式,增加水资源量。开封市和濮阳市从2000—2009年的匹配度持续下降,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用水量猛增,这一方面说明这些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节水意识不强,水资源浪费情况严重,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其经济发展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洛阳匹配度也缓慢减小,但原因与开封和濮阳不同,它是经济社会发展较快,但水资源量并没有随之急剧增加,而是通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来保障该地区快速经济发展,实现协调发展。鹤壁市的匹配度缓步上升,主要是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方式,维持用水量的逐步下降,达到了两者的匹配发展。驻马店市的匹配度变化不大,一直较高,这是由于这7年内该市经济发展和用水量所处的排名位置基本没有太大变化引起的。
4结语
关键词:土地利用;协调度;协调度模型;咸宁市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5-0005-04
引言
土地利用已成为人类与经济社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最直接方式。我国人多地少,且土地资源质量分布不均。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就需要在协调土地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寻找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实现土地资源、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所以,学界对于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行了相关研究,通过对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的评价,明晰土地利用是否处于协调状态,为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为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发展做出科学指导。
随着咸宁市城市规模的扩展,用地需求也越来越大。以2004―2013年为研究时间段,以土地利用结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个因素,建立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对咸宁市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协调度分析,提出咸宁市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调控对策。
一、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咸宁市经济社会发展数据来源于2005―2014年《咸宁市统计年鉴》和《咸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土地利用数据来源于2004―2013年咸宁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和《咸宁市统计年鉴》。
(二)研究方法
协调度是度量系统内部要素和系统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彼此和谐一致的程度,是协调状况好坏程度的定量指标。协调度低说明系统内部要素和系统之间的协调无序;反之,则表示系统内部要素和系统之间的协调有序。协调度是反映土地利用结构与经济社会协调程度的重要指标。为更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土地利用结构与经济社会协调程度或整体功能的大小,有学者还引入协调发展度的概念,协调发展度是度量和评价区域内系统或系统要素之间协调状况好坏与发展程度的定量指标。
二、评价模型的构建
(一)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分别从土地利用结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方面选取相关指标。土地利用结构指标包括人均土地占有量、耕地比例、林地比例、园地比例、其他农用地比例、居民点工矿用地比例、水利设施用地比例;经济效益指标包括地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城乡居民储蓄余额、地均财政收入、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会效益指标包括人口密度、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居民消费水平、市区人均绿地面积、农民纯收入。
(二)数据标准化
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指数化处理方法,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即当X为正效应时:
Sj为第j项指标原数据值,Smax为原数据指标最大值,Smin为原数据指标最小值。
(三)指标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有多种,如德尔斐法、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等,这里采用熵值法进行指标权重确定。
(四)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评价函数构建
设{x1,x2,x3...xm}描述土地利用结构,{y1,y2,y3...ym}描述经济效益,{z1,z2,z3...zm}描述社会效益的指标。
那么,土地利用结构函数为:f(x)=Wix′i
式中,Wi为土地利用结构指标的权重;x′i为土地利用结构指标标准化值。
同理可知经济效益函数:g(y)=Wjy′j,社会效益函数 h(z)=Wzz′k。
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上式中:C为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λ为调节系数(λ≥2),本研究中选取λ=2。
(五)协调度等级评价标准
城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过程就是城市自然社会经济综合协调、交互胁迫的发展过程,其实质就是两者相互作用、相互胁迫,由低级协调共生向高级协调发展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一个演化周期内,整个系统将经历低级协调共生、协调发展、极限发展、螺旋式上升4个阶段,采用均匀分布函数法拟定协调度的等级及划分标准(如表1所示)。
基于此,引入协调发展度模型:D=C×T (3)
式中:T为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度的综合评价指数,反映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计算公式为:
T=α×f(x)+β×g(y)+χ×h(z)(α,β,χ为权重) (4)
三、实证研究
(一)研究区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咸宁市地处长江中游南岸,湖北省东南部,湘鄂赣三省交界处,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是南下北上的主要通道。
根据《咸宁统计年鉴》和咸宁市土地变更资料,2013年咸宁全市土地总面积975 149.92公顷,其中农用地为830 954.14公顷,约占土地总面积的85.22%;建设用地70 437.54公顷,约占土地总面积7.22%;其他用地190 543.3公顷,约占土地总面积7.56%。农用地中耕地和林地比例较大,耕地199 247.38公顷,约占土地总面积的20.43%;林地543 860.45公顷,约占土地总面积的55.77%。
近年来,咸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出较快发展的趋势。2013年,咸宁市生产总值为872.1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6%。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8.7∶48.5∶32.8。全年固定资产投资953亿元,增长28.9%。常住人口248.5万人,城镇化率4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 581元,增长9.9%。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 480元,增长1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二)协调度评价结果与分析
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权重确定
(1)数据标准化,运用公式(1)将土地利用结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个指标里各个指标数据标准化,除了居民点工矿用地和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为负效应外,其余皆为正效应。
(2)根据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如表 2所示)。
2.协调度评价结果分析
(1)结果
采用表2 的数据,根据公式(2)至(4)测算得出咸宁市2004―2013年的土地利用结构评价分值、经济效益评价分值、社会效益评价分值和总协调度C 值,综合评价指数体系T、协调发展度D,确定每年度的协调度结果(如表3和下页图所示)。
(2)分析
第一,从总体状况来看,2004―2013年咸宁市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度D值总体呈增长趋势,这是由于咸宁市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土地利用水平提高,土地利用结构不断优化,从而使得土地利用结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展逐步协调。2005―2006年从严重失调到濒临失调,这是由于2005年开始咸宁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建设用地效益提高;2007―2013年一直保持平稳上升,从濒临协调到良好协调。这说明随着咸宁市城市化发展,土地利用结构处于越来越合理的阶段,加之咸宁市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三者互动效应逐渐加强,使得协调程度越来越稳定。
第二,2004―2013年咸宁市土地利用结构评价分值呈先下降后增长的趋势,总体从2004年的0.4781增长到2013年的0.6251,其中2004―2008年呈下降趋势,这是由于随着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城市用地的结构和布局随之发生变化,咸宁市的人均耕地比例从2004年的0.21259%下降到2008年的0.1982%。园地从0.0306%下降到2008年的0.0303%;其他农用地比例从0.0692%下降到2008年0.0687%;居民点工矿用地比例则从2004年的0.0366%提高到2008年的0.0378%;林地比例从2004年的0.4276%提高到2008年的0.443%;说明这一阶段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改变,建设用地过快增长导致耕地等农用地面积下降过快,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因而其评价分值从2004年的0.4781直接下降到了2008年的0.1714。2009―2013年土地利用结构评价分值则一直平稳上升,说明随着咸宁市城市化的持续发展,土地利用结构中的各个指标逐渐达到相应的平衡,土地利用结构逐步趋向合理。
第三,2004―2013 年咸宁市经济效益发展水平一直逐年稳步增长,其评价分值从 2004 年的0.0151增长到2013年的1.000,呈快速增长趋势,这是因为咸宁一直致力于经济的发展。其地均GDP从2004年的2.1 万元/ hm2提高到2013年的8.94万元/hm2;人均GDP从2004年的7 402元/hm2提高到 2013 年的29 408元/km2;地均财政收入从2004年的1 505元/ hm2提高到2013年的8 399元/hm2;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 2004 年的2 360元提高到2013年的10 812元,提高幅度非常大;人均城乡居民储蓄余额从2004年的0.38万元/人提高到2013年的1.51万元/人。可以看出,地均GDP、人均GDP、地均财政收入、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城乡居民储蓄余额等指标都在逐年增长,经济结构发展逐步变得合理,因此从2004―2013年咸宁市经济效益评价分值一直持续增长。其中,2010年土地经济效益评价分值快速上涨,是由于借助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的开展和鄂南经济强市建设重大战略的实施,使得整体水平大幅上升。
第四,2004―2013年咸宁市社会效益评价分值总体呈明显增长趋势,其评价分值总体上从2004年的0.1282快速增长到2013年的0.8582。虽然其中也有小幅波动变化,但增长趋势明朗。2004―2010年,社会效益评价分值一直处于0~0.3的低值区,但2010―2013年社会效益评价分值持续上升,到2013年达到了0.8582,这是由于自2011年以来,咸宁市致力于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使得社会生态总体水平大幅上升,因而社会发展成效显著。
四、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2004―2013 年,咸宁市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度D值从2004年的0.0474增长到2013年的0.8605,总体处于平稳上升的趋势。这是由于城市化的持续发展,咸宁市强化土地管理力度,实现工业进园的制度,大力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外延式扩张为内涵式发展,控制了耕地向建设用地转变的速度,加上招商引资的效应,GDP增速较快,社会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并逐渐趋于合理,土地利用效益逐步提高。
(二)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调控建议
一、马营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性和紧迫性
1、马营河流域生态环境状况
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的马营河流域发源于祁连山北麓的冷龙岭,是黑河和石羊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也是黑河干流东部最大的一条支流,流域总面积2347平方公里,总人口16.59万,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具有日照充足,干燥少雨的特点。区内年平均气温5.9度,年平均降水量195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695—2246毫米,具有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的显著特征。流域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为9398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600立方米,大大低于国际公认的17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值,流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经多次转化和重复利用,水的重复利用率高达144%,余水下行至张掖汇入黑河。
马营河灌区是山丹县唯一的大型灌区,控制灌溉面积32.42万亩,是河西走廊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灌区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掠夺式粗放经营的短期行为也导致了人们对该流域生态的严重破坏,特别是山丹军马场,逐年开荒种地,破坏草原植被,与民争食,逐步蚕食包围水源涵养带,目前已扩展到了祁连山脚下,耕地面积已由80年代的30万亩,增加到现在的40万亩,造成土壤严重沙化。据掌握,仅该地沙暴天气发生率就由70年代的每年5次增加到现在的每年24次,昔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已一去不复返。与此同时,由于水域、植被的严重破坏,逐渐引发了气候演变——少雨、高温、多沙暴天气逐年增多。据统计,灌区泉眼湖泊由70年代的3511眼萎缩到目前的125眼,泉水溢出流量由70年代的1.8立米/秒,减少到了目前的0.8立米/秒,导致部分湖泊干涸、地下水位下降、林木枯亡;李桥水库年拦蓄水量由80年代初的5500多万立米减少到现在的3800万立米,减少了1000多万立米;祁店水库从1996年开始就无径流调节,只是为了维系1.37万东乐人民的生命,每年从李桥水库调剂300万立方米用于生计。
整个流域自下而上呈现出“沙化区向农业区推进,农业区向牧业区推进,牧业区向林草区推进,雪线向主峰推进”的生态恶化趋势,而且还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成为影响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生态环境已越来越制约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支流生态环境的恶化必将威胁到黑河干流的生态环境。因此,马营河支流应与黑河干流的利用与保护同等重要,若支流开发利用程度过高,可能会破坏水文循环,也不能达到黑河流域乃至河西内陆河流域综合治理目标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2、流域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马营河属黑河水系,是山丹县境内最大的一条内陆河,河道全长176公里,综贯山丹县全境,水资源总量9398万立米,而流域国民经济各部门现状需水总量为10900万立米,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量严重超越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传统水利的观念一直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大水漫灌、串灌、明浇夜退的灌水陋习长期束缚着灌水方式的革命性突破和超越发展。以李桥水库为界,上下游在经济结构、用水习惯等方面差异极大,用水矛盾也很尖锐,上游水的浪费大的惊人,只有40%的水资源能得到有效利用。
其二,马营河流域内河床下切,水利设施基础掏空,上下游左右岸水土流失区林分结构不合理,坡地径流的汇集,缺乏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的有效拦截,入河泥沙大量增加,加快了水库淤积,至目前李桥水库已淤积泥沙300万立米,严重影响到了水库的安全运行。
其三,水利工程建设滞后,流域水库上游缺乏控制性枢纽调蓄工程,工程配套差,渠系渗漏严重,有些村社仍然沿用土渠或天然河道输水,使大量水被渗漏、蒸发掉了,水量损失较大。
其四,农牧业结构不合理,粮经比例失调,高耗水作物和高耗水企业使水资源总量不足,打破了原有的水生态平衡,经济社会发展未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农村人口的迅速膨胀,新的城市消费群体对给水需求的增加,导致政府和职能部门在协调生产生活用水的同时,忽视了生态用水,挤占了生态用水。山丹县解放初期有人口5.74万人,到现在已增加到20.21万人,增加了14.47万人,增长252%;而由于流域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属极强型气候,干旱少雨,水资源先天不足,从50—60年代政府号召农民开荒种地,到80年代至今的改革开放又使得到致富机会的农民更加过度地开垦草地、坡地,上游耕地面积越来越大,下游保灌面积却越来越小,东乐乡6.0万亩土地沙化,人均耕地不足0.5亩,昔日绿洲面临沙化的危机。以牺牲下游的生态系统来换取上游的生存和发展,必然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
其五,河川径流逐年减少,地下水补给量也相应减少;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一些湖泊、湿地消失,使下游地下水位下降最大达19米,井深发展到250米。祁家店水库出现库水倒灌现象,不得不从2000年开始把调水以来每年3月1日开始的轮期推迟为4月15日以后,以减少库水倒灌,保证下游的灌溉。
因此,不论是水资源的的浪费,水环境的恶化,还是区域人口、数量、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都远远超出了现有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二、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途径
面对不堪重负的水资源,面对有限的供水能力及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按照“有序有偿,供需平衡,结构优化,集约高效”的办法通过建设水市场来保护和重新合理配置现有的水资源,节约用水,量水发展,以供定需,增强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三、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1、通过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节水运动,张贴节水标志和节水标语,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
2、树立上下游、左右岸、全流域一盘棋思想,密切配合,团结治水,共同发展。
3、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病在下游,根在中上游,要坚决在上中游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禁止陡坡开荒,湖泉打井,先保护,后利用,再配置。
4、流域内打井要建立监理制度,合理布井,制定取水标准,改进水量计量手段,用价格杠杆调节用水量,防止过量开采地下水。
5、通过灌区改造,加大上中游节水工程的比重和力度,特别是上三坝灌区要搞好渠系配套,渠道防渗,配备量水设施,计量收费,节约用水,把节约的水量用在下游农田保灌和生态用水上,逐步增加科技对水利的贡献。
6、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压夏扩秋,压缩高耗水作物面积,减轻夏灌压力,减少水事纠纷,促进社会稳定。
7、在马营河河床沿岸、沿坡种草种树,营造绿色走廊,改善植被,恢复生态。
8、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从而大大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关键词:经济社会;地质调查;需求
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地质调查工作在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中,人们对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也就不一样,因此为了让人们对当前我国地质调查形式有着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我们就要通过对其各个不同阶段经济设备发展情况,来对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进行划分的判定。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依据和判断
在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一般都是通过国家工业化发展水平,来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节目单进行划分和判定,从而让人们对当前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然而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中,人们主要是通过人均GDP、产业结构以及城市化进程为基础的指标,来对整个我国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来进行综合性的评价。
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我们发现目前我国在处于一个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而且随着工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将在21世纪二三十年代,来实现向工业化后期过度,从而使得我国国民经济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但是在此期间,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因此我们就要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相关要求,采用相关的技术措施来对其进行处理。
二、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阶段的地震工作需求
从西方发达国家演变历程来看,每个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都要经历一个工业初期、中后期、后工业阶段这个三个阶段的演变。这就使得人们在地质调查工作中,其工作内容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比如工业化初期当中,地质调查工作主要是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并且对地质工作进行科学化、职业化的控制管理,还颁布并实施了相关的法律规范制度来对相关的调查部门的工作质量进行规范,从而使得地质信息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而在工业化中期中,人们对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也显著的增强,那时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已经达到了一个瓶颈阶段,这就使得矿产勘查的任务日益迫切,因此人们对地质调查工作管理体制进行使得的完善和改进,从而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性格要求。由此可见,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中,人们对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三、我国地质调查工作需求分析
各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是不一致的,但在工业化进程中各阶段的经济和地质需求规律是大体相同的。
1当前地质调查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资源约束将在较长时间内存在
随着工业化发展,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GDP翻两番的战略目标,资源消耗增加是不可必免的。所以,我国当前矿产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情况还很突出。一是资源呈现开发强度大,利用低,储量消耗快的供应情况;二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不合理,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目标不适应;三是矿产品进口越来越大,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
1. 2经济全球化的加快给地质调查工作提供了机遇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我们从全球化配置资源角度考虑地质调查工作。即,要求我们在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全球矿产资源的重新分配的同时,积极开发国内市场。由于我国矿业权市场尚不发育、商业性矿产勘查机制不健全,地质调查工作要发挥引导境外风险勘查工作,引导国内企业走出去作用的同时,吸引外资,降低矿产勘查风险,最大限度地实现对社会发展的资源安全供给。
1.3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地质调查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对地质调查工作提出了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目标和任务。为可持续发展服务,地质调查工作要开展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为工农业发展提供能源、原材料和其他物质资料;要开展地下水调查,确保干净的水资源;要开展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防治;要加强重大工程建设的地质调查评价。
2 2020年前地质调查工作需求分析
2010年,全球经济在经历金融危机冲击后,正逐渐企稳并呈现新一轮增长态势。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1年世界经济将增长4.5%,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有望保持在6.5%的水平,比去年的7%略有放缓。这说明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处于稳定有序的上升阶段。
预计2020年,人均GDP持续增长,工业化进人可持续发展轨道,高新技术产业得到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比重占产业结构中的50%,重工业发展进人缓慢发展阶段。也就是说,到后工业化阶段,随着人均GDP增长,工业化进人平稳发展时期,经济增长对资源的依赖趋于稳定或逐步减少,但矿产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会发生变化。
2.1资源需求量不断增长
从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先行工业化国家的历史经验看,一旦工业化进人重工业大发展的时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速度将加快。与此同时,也会带来资源的紧张和能源的短缺。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也出现了相当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尤其是2002年以来,我国GDP增速连续三年高于80%。21世纪以来,由于汽车、住宅、和基础设施等最终需求强劲增长,带动了钢铁、机械、建材和化工等中间产品需求量的迅猛增长,再引起煤炭、矿产资源、石油、电力等资源需求的大幅增长。按照工业化进程的划分理论,我国工业化进程还未结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应处于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
预计到2020年,我国经济发展中铁矿石需求量达到10亿t以上,未来20年累计需求超过200亿t;铜需求量达7760万t,未来20年累计需求将近1. 5亿t;铝需求量达到约1900万t,未来20年累计需求超过3. 1亿t;镍需求量超过100万t,几乎是目前的3倍。按照现有查明矿产资源储量与预测需求量分析,大量能源不得不依赖进口,重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将大幅度上升,能源资源短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约束将进一步增强。
2.2资源保障和环境保护要求拉动了地质勘查投人的迅速增长
我国从实施地质大调查以来,地质调查投入结构变化与国际发展趋势是基本相同的,尤其是地质环境类地质调查投入有了明显增长,而且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呈同步之势,基础地质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更加明显,需求将持续增加。
进人21世纪以来,我国固体矿产勘查需求强劲,勘查投人不断增加,自2001年以来连续10年创历史新高,2009年达303亿元。预计2011年将进一步增加到400亿元。加上地质灾害频发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财政资金在地质灾害调查、监测等方面的投人不断加大。据了解,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整个国民经济的症状都和地质调查工作有着目前的关系,因此我们就要更加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行驶,来对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进行确定,从而对当前我国地质工程进行相应的完善和改进,以确保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水利工程 地方经济 水利建设 社会发展
水利工程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利益以及地方经济利益。水电建设是水利工程中最为重要的工作环节,水电资源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还具有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属于一项公益性事业。水电工程的建设有利于转变当地政府干部的思想、促进当地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当地工农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城市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水电建设中,加强水电资源的开发工作能够为水利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促使水利工程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
一、水电建设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1、促进当地干部群众的思想转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水电建设中,人们将先进的机械设备以及技术方法运用在工程的建设中,这无疑给传统的工程建设一次沉重的打击。水电站的兴建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并能够创建一个对外信息交流平台。与此同时,由于当地政府加大其宣传力度,使得当地农民具有较高的法律意识以及经济意识,使农民能够有效的运用法律,以此来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可以向政府干部咨询工程建设相关的问题,以此来寻找法律依据,还可以向政府提出相关建议与要求;2)当地农民为了提高法律意识,可以学习相关法律,寻找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相关问题;3)根据工程建设的要求,需要政府规范劳动力市场,由于国家十分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所以政府必须要通过相关培训来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以及道德素质。总而言之,在水电工程建设中,转变政府干部以及人民群众的思想极为重要。
2、促进地方基础设施建设。
水利工程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当地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以此加快城市基础设施以及重点事业的建设进行,从而推动当地社会经济的进步。水电资源的开发不仅有利于加快水电站的建设进程,还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从而推动城市的整体发展。另外,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有效地推动城市化进程、实现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目标。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由于我国十分重视水电工程的建设,因此越来越多的施工单位以及施工人员开始建设水利工程,此时为了促进水利工程的加快建设,就要求有充足的物资以工建设人员的日常所需,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给农业发展创造力条件。不管是农民在生产蔬菜、瓜果方面,还是在养殖产业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有效的提高了其经济和社会效益。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保障当地经济的增长以及农民作物的增收。水利工程的开发与建设能够有效的推动当地各行各业的发展,凭借发电企业来有效的提高当地的技术水平、加强经济实力,从而形成一个电力产业链,使各个产业共同发展。在水电站周围富有较多的矿产资源,除此以外,还有很多生物资源以及旅游资源,这就能够保证当地旅游景区的开发,使之与矿产资源开发相互合作,使水电工程的开发与建设积极与地方经济有机的结合,共同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4、有效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
自水利工程开发与建设以来,它能够为第三产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为开发商提供较好的投资环境,推动餐饮、运输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当地的企业有粗放型向密集型转变。
5、市政建设步伐加快,城区面貌有较大改观。
众所周知,水电工程主要是在偏远的地区建设,各种设施设备都相对比较落后,所以政府可以等到水电工程建设之后,加大其宣传力度,并使开发商对其投资,保证当地经济实力越来越雄厚,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二、水电开发战略条件下,两种发展观的思考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目前最为浩大的工程之一,其主要是将西部有力的资源合理利用,使西部地区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在西部大开发工程中,政府需要加快交通建设、水利工程的建设、教育等多方面的进程,遵循客观发展规律,使社会与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保证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共同发展。在西部大开发工程中,我们需要了解以下两点:1)工程开发的优势。在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地广物博,存在各种各样的资源,可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2)工程开发的劣势。由于西部地区大多比较穷困,缺乏建设资金,以致于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得不到有效的发展,也不能对西部人员进行合理的教育,导致西部人员道德素质不高。再加上西部地区常年风沙,环境遭到大幅度的破坏。
针对上述问题,在水电工程的开发与建设过程中,具有有两种发展观的思考:1)归根结底,西部地区恶劣的环境主要与我国国情相关,国家在经济发展道路中重点对东部地区投资,而忽略了西部地区,并且将西部地区的有利资源运往东部,这就使得西部地区居民产生一些不满心理。所以国家需要加大西部开发的力度,投入大量资金在西部地区建设更多的基础设施,实现东西部的和谐发展。除国家相关政策的限制之外,西部在开发过程中还缺少一定的建设资金。对一些大工程的建设,西部地区居民往往会尽可能支持,但是从另一方面分析,有些工程的建设将不利于西部地区的发展,也只能作罢。2)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相关配套项目的建设,带给西部的是思想观念的更新,这种主动创新的、追求持续发展的观念,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至关重要。
三、结束语
通过上述,主要分析了水利建设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与水电开发的两种发展观。水利工程的建设是我国国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它关乎国家的利益以及社会的利益,为了促进各地经济的发展以及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十分有必要的,另一方面,当地还可在水利工程周边开发新的资源,以增强当地经济实力,促进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